加强网络舆情应对范文
时间:2023-10-19 17:11:0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加强网络舆情应对,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一、客观认识网络舆情带来的压力和挑战
网络舆情两个特点更加明显。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网民人数剧增,特别是互联网与传统媒体的深度融合,网络舆情呈现了两个方面的显著特点:一是数量急剧攀升、量大面广。随着社会治安形势的复杂和公众诉求的进一步多元化,在当前及今后相当一段时期内,网络舆情频发将会是常态。二是反应快速、上下联动。在当前情况下,网络媒体知晓、新闻的速度早已超过了平面和电视媒体,时间甚至要以用分、秒计算。
网络舆情的两重属性更为突出。根据一项研究表明,约有62%的中国网民表示,他们更愿意分享负面评论。各种社会矛盾和社会问题特别是热点、敏感问题,在互联网上表现出来后,很容易在短时间内引起大量人员的共鸣,迅速扩散、放大,产生巨大的舆论力量,可以使简单问题复杂化,局部问题全局化,有的甚至引发过激的。同时,互联网已经成为境内外敌对势力对我进行渗透破坏的重要途径和手段。但是,在看到网络舆情危害性一面的同时,也要客观看到网络舆情是加强社会监督、参与公共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因此,我们一定要客观认识网络舆情带来的压力和挑战,坚持“主动介入、严格管理、强势利导、趋利避害”的思路,进一步完善相关工作机制,积极主动、科学合理地做好网络舆情的应对处置工作。
二、认真分析网络舆情应对工作的薄弱环节
与数年前相比,我们在探索建立舆情应对处置机制上取得了很大进展,舆情应对的水平得到了整体提升,但是在面临重大突发舆情事件时,仍暴露出被动应付多、主动引导不足等较多问题。
应对机制与实战未达到紧密一致。目前我们缺乏实战、统一的舆情应对实战规范,应对处置手段单一,处置的效率不高,影响了公安机关应对处置网络舆情的总体效果。
素质能力与实战未实现同步发展。从目前来看,基层单位的网络舆情应对意识、技能水平比较有限,应对起来还有很大困难,易失去战机,导致被动,还不能真正适应网络舆情的发展形势。
队伍建设对实战未形成有效支撑。网络舆情应对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一方面,我们专业人员比较缺乏;另一方面对已经建起来的舆情引导队伍还缺乏有效的管理机制,作用还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三、深入完善规范网上舆情应对工作机制
强化网络舆情应对的认识和理念。针对网络舆情的特点规律,一要树立网络舆情就是警情和现代传播的理念,自觉把网络舆情应对工作作为公安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强化网络舆情意识,在日常工作中严格注意预防舆情发生,或者舆情发生后能及时、妥善应对;二是树立舆情就是信息的理念,既要有效利用舆情为社会管理工作特别是公安打击管理工作服务,也要善于利用信息化手段提高应对网络舆情的工作效能。
篇2
关键词:高校;网络;舆情危机;策略
当前,网络已经触及生活的各个领域,各个方面。网络不仅是一种工具,更加成为一种生活方式。在社会变革以及改革发展的大背景下,社会利益的调整以及社会矛盾都会或多或少在高校中有所体现,这些问题也都会在网络上以一种虚拟的形态存在。一些危机事件如果处理不好,就会蔓延至网络,进而嬗变为一种高校网络舆情危机,不仅进一步影响事件本身的发展,还有可能引发次生危机,给事件的处置增加更多不可控和未知的影响。
一、高校网络舆情危机的内涵与特点
高校因其人群在年龄层次、知识结构、认知能力等方面的特殊性,其网络舆情危机具有主体的多元性、客体的多样性、传播的危害性等特点[1]。正因如此,一旦发生网络舆情危机,其带来的影响及后续处置的难度往往高于其他组织。
1.主体的多元性
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CNNIC)数据统计,截至2016年6月,中国网民数量达到7.1亿,上网普及率51.7%[2]。在大学生群体中,几乎人人都是自媒体。这使大学生更加容易获得相关信息,也更容易使信息得到爆炸式的扩散。由于大学生自身对事物认知、道德观念、价值观、思维方式等方面的多元性和群聚性,以及网络信息良莠不齐等因素,使大学生对同一个舆论事件往往表现出不同的利益诉求和价值取向,“盲目从众心理、法不责众心理、社会泄愤心理、情绪感染心理、因果归因心理”[2],使一些主体丧失自觉的个性,进而在网络上表现出不同的舆论选择。
2.客体的多样性
在高校发生的舆情危机中,呈现出传播方式的多样性和传播内容的复杂性。高校舆情主体的特殊性,导致“社会网络舆情中心点、网络舆情焦点、网络舆情集中点、网络舆情热点、网络舆情兴奋点、网络舆情波动点”[3]等都有可能发展为高校舆情危机。在这些舆情中,有的诱因在社会中,在舆情的发展过程中,从而进一步对主体产生消极的影响,致使舆情进一步无规则的发展,使舆情主体与客体之间不断交互,彼此进一步交叉影响。
3.传播的危害性
传播渠道的多元性、共生性、交互性,以及网络的自由性、开放性、复杂性,使高校无法掌握也不可能掌握所有传播渠道的控制权,这就导致一旦出现网络舆情危机,网络舆情主体对客体的响应会呈现出即时性与交互性,使高校管理者无法控制,后果无法预料。
二、高校网络舆情危机应对存在的主要问题
互联网尤其是自媒体的发展速度大大超过了管理技术和管理理念的更新速度,高校对于网络舆情的管理往往滞后于舆情本身的发展速度,而这也就成为网络危机发生的根源。
1.高校职能部门对网络舆情危机应对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从高校领导干部的思维方式来看,绝大多还未真正意识到网络对管理的革命性影响,对网络舆情而言,还停留在如何“堵”的层面,对于如何疏导,如何有效应对的意识尚未确立。这就导致在网络舆情机构建设、机制建设、建章立制方面多数停留在文件表面,而并未付诸实施。
2.高校对网络舆情危机的应对缺乏相应的健全机制
应对网络舆情危机应是学校的一项系统性工程,绝大多是高校建立了新闻发言人,但是却很少主动新闻,对舆情的预警、监测无完善的机制建设。事情发生后,仍然停留在“应急”层面,缺乏常态化的处置预案;对校内媒体资源的整合力度不够,校级、院系级、机构级的官方媒体缺乏统一监管和联盟建设,平时分散了用户,应急时发挥不了传话筒的作用;对人员的培训和训练不够,缺乏实战经验,削弱了应急能力。
3.高校对师生在网络舆情危机应对中的行为引导不足
尽管国内对媒介素养的研究已经有很长时间,但仍停留在理论阶段。实践上,只有少数学生能通过有限的校园媒体资源去体验、参与媒介的运作,同时又缺乏专业教师的指导和培训,基本处于自发状态。学校也很少面向传媒类学生外的学生开展媒介素养教育有关课程或讲座,这就很容易导致学生在虚拟空间的行为失范。
三、高校网络舆情危机应对策略建议
网络舆情是社会事件在虚拟世界中的一种传播,网络舆情危机更是民众对某一事件的一种看法和表达,正是因为网络舆情危机可能带来的影响,这就需要高校从管理者高度重视,采取线上线下处理相结合,教育引导与制度管理相结合的方式,掌握科学的网络舆情危机应对策略,以备一旦发生网络舆情危机能及时、科学、有效处理。
1.加强网络舆情危机应对意识,建立健全信息公开制度
在自媒体时代,快速反应是解决舆论危机的基本前提。这里面的快速反应就包括涉事主体在内部早行动,涉事主体在社会舆论层面早回应。要做到这两个快速,高校职能部门需要加强网络舆情危机应对意识,建立新闻发言制度。目前,高校新闻发言人平时主动召开新闻的机会少,缺乏实战经验,一旦发生网络危机舆论,就很难快速有效回应社会关切。另一方面,新闻发言不应只是新闻发言人的工作,而应成为一种对外主动信息的制度。这种制度能确保学校在重大决策后,积极主动与师生、社会进行沟通,缩小各种信息主体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在舆情危机发生后,又能及时主动回应社会关切,减少舆情危机的扩散和可能带来的影响。在现实网络危机舆论中,舆论走势因为受到“沉默螺旋”影响,往往出现一种声音独大的局面,进而愈加影响公众的理性思考,负面、消极影响也会加倍放大。在这种情况下,作为高校官方,就应敢于发声和主动发声,主动事实和事件的进展,与此同时,用好校内各种可用的传播途径,以及具有公信力的政府有关宣传报道途径,坚持真实性、贴近性、可读性、语言文字更加符合受众接受的原则,逐步扩大正面的、积极的消息传播,做好舆论动态实施跟踪,形成阶段性热点,合理推动舆情发展。
2.科学规范管理,建立健全网络舆情危机应对机制
第一,把握舆情节点,提升舆情回应有效性。人民网舆情监测室单学刚将网络舆情管理过程分为监测、预警、研判、回应、沟通、应对、处置、修复8个阶段。这就需要高校根据各个阶段不同的特点掌握其规律,制订相应的应对策略。在快速发现和预警阶段,各个高校可以借助网络监控大数据分析等技术手段,充分利用学生党员干部,及时发现一些倾向性、苗头性的网络舆情异常,畅通信息上报渠道,构建快速有效的汇商机制,依靠平时制订的应急预案,启动相应的预警工作。在多渠道全面了解信息方面,要建立分工协作的信息情报收集汇总机制,掌握第一手的详细资料。在舆情现状和发展研判上,要采取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充分调动各方资源,第一时间处置,尽可能减少舆论扩散的范围。第二,在舆情引导和应对上,要把握好“五个维度”。准度,即回应内容要对准舆情焦点和舆论痛点,直击“靶心”;精度,即精准解读决策事件原委,做出科学可信的结论;长度,即要重视回应的联系性;温度,即舆情回应要改变话语表达方式,要与舆论主体“共情”;尺度,即把握好舆情回应的分寸”[3]。第三,在舆情处置上,回应主体做到“五步到位”。即业务部门回应要“守位”;上级部门介入要“到位”;学校统筹不能“缺位”;部门协作不能“错位”;第三方调查有必要“补位”;在形象修复和公共建设上,需要高校及时对危机处理进行总结、反思、归档、整改,避免重蹈覆辙,同时,利用恰当时机,引导舆论关注点转向。
3.加强师生网络道德素养教育,引导网络行为自觉
一方面,要通过技术手段不断净化和优化网络环境,尽可能减少负面消息对高校师生的消极影响;另一方面,也要通过教育引导,不断提升师生的媒介素养,使人人都能遵守网络基本规范,合理理性表达意见。从内容上来看,要加强师生法制化教育和网络道德素养教育,突出强调虚拟空间绝不是法外之地,组织学生学习有关法律法规,引导师生在网络表达中知法守法。从渠道建设上看,要不断建立健全高校自身网络宣传“阵地”建设,增强吸引力和“粘合度”,营造有利于高校发展的主流舆论;不断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以高雅文化,主流文化引领校园文化阵地建设,规避非主流意识形态甚至反主流意识形态对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的消解和解构。
参考文献:
[1]陈少平.高校网络舆情危机的研究及处置对策[J].中国青年研究,2013(3).
[2]卢宁.勒庞“乌合之众”群体心理视域下高校网络舆情引导策略研究[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16(5).
篇3
【关键词】大数据 网络舆情危机 应对策略 【中图分类号】G20 【文献标识码】A
大数据背景下,网络舆情危机治理呈现出新的特征
2014年,大数据概念的首次提出,实现了在现有信息和科技基础之上的数据收集、处理、挖掘以及管理,形成了大数据之“大”。在这一背景下,网络舆情危机治理呈现出新的特征。
以新媒体作为网络舆情危机治理的新渠道。新时期的新媒体是指基于互联网技术所产生的一种具备智能化特征和技术的数字媒体,如常见的移动电视、手机等。新媒体技术拥有传播便捷、适用性广、存储量大等特点,受到了社会各界的青睐。在网络舆情危机治理的过程中,新媒体起到了重要的渠道作用,它能在较短的时间内,以较低的行政成本实现舆情事件的转危为安以及公共职能管理的有效发挥。通过数据传媒的遥控,使其过滤作用得到充分利用,从而在技术上保证正确的舆情导向。另外,新媒体还可以实现对网络舆情危机事件的跟踪和监控,便于政府等相关部门及时作出应对。
以信息公开作为网络舆情危机治理的新原则。现如今,人们行为的形成和变化与大量的社会信息有关,人们的价值判断、行为取舍等方面都受到了人们对信息接受程度以及信息可信度的影响,大数据时代下,这种影响更为显著。在传统的公共危机治理过程当中,行政管理机制以自上而下的形式为主,这样一来,就比较容易造成信息不对称等缺陷。因此,遵循信息公开的原则,使人与人、人与组织、人与公共之间的信息得以公开,同时也给舆情危机管理的透明度和公开性提供了保障,让民众免于谣言和不安定因素的侵扰。
以数据资源开发作为网络舆情危机治理的新理念。面对网络舆情危机治理过程中的时间、信息、政策、人力、技术、目标、程序、效果等多方面的制约,政府等相关公共部门应当具备过硬的治理能力,由此开拓新的治理理念势在必行。在大数据背景下,如何充分发挥大数据优势,是当前需要研究的问题,而大数据所带来的最大优势,就是数据资源开发。依靠数据资源开发,为网络舆情危机治理建设一个集网络信息资源为一体的多层次、全方位的公共服务平台,帮助政府等公共部门实现对数据资源的科学利用和整合,进而提出科学的应对策略。
大数据所带来的各项优势,同时也成为网络舆情危机的温床
法治环境的缺失,给数据的科学性监管带来了一定的困难。由于信息技术、网络安全等方面的缺陷,导致网络安全问题频现,而网络舆情危机治理缺乏健全的法治环境,因而无法保证对数据的科学性监管。根据第3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的数据,截至2016年6月,我国的网民规模达到7.10亿,互联网的普及率为51.7%,互联网数据用户的大量增加,大大提升了网络舆情管理的难度。此外,由于信息不对称、法律制度不健全等因素的影响,也导致了网络谣言和网络负面舆情的出现。网络舆情危机从产生到最终治理,过程虽短,但是需要完善的制度监管作为前提条件,如果监管制度和相关法律规范缺失,必然会出现网络舆情导向监管难的问题。
数据资源开发不深入,政府应对能力难提升。当前,在我国的治理体制中,科层制的行政思维模式和自上而下的治理模式依然存在,上级部门的指示对下级部门各项工作的开展一直都有着重要作用。所以一旦发生网络舆情危机事件,一些基层政府往往一味依靠上级政府,以致于错过了最佳的治理和应对时间。此外,有的基层政府也没有意识到网络舆情危机处理过程中的变化性和复杂性,应变能力较差,并且对数据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不充分,导致行政主体的管控优势未能显现。与此同时,由于相关部门对数据资源的整合技术相对匮乏,对数据资源的开发不够深入,辨别舆情危机的能力较弱,因而无法及时对网络舆情危机事件给予有效的应对和管理。
数据资源过于零散,网络舆情危机难管理。目前,在政府的管理行为当中,大数据思维已经初步融入,但是仍然存在数据资源过于零散的问题,一些地方甚至出现了“信息孤岛”等现象。网络舆情危机治理要求政府等相关公共部门在较短的时间内实现对工作的合理安排,从而可以及时应对突发问题。但是,由于网络舆情危机的影响往往较大,一些部门之间又缺乏妥善的沟通,这样就容易导致政府等公共部门在短时间内难以找到事件发生的本源,加之数据资源零散,利用不彻底,从而出现管理行为片面化的情况。尤其是在网络舆情危机出现时,基层政府缺乏主动应对的能力,未能充分把握危机治理的最佳时间,如此一来,就会影响政府对危机治理的效果。
优化治理路径,提升舆情危机的治理能力
营造应对网络舆情危机的制度环境,加强法治数据保障。网络舆情危机制度环境的缺失,对舆情危机的治理产生了一定的负面作用。现阶段数据的收集、处理、分析等各个阶段都有可能触及到法律问题。因此,相关部门应针对大数据信息,建立完善的法律保障,营造良好的网络舆情危机制度环境。具体而言,首先要提升数据法治的理念。在公共管理者发现一些网络舆情危机的苗头时,就应及时利用数据信息技术进行分析,判断其是否最终能够成为网络舆情危机事件,从而将其及时遏制。其次,要努力完善相关法律法规。通过明确公共权力、公众言论自由的权利和义务,以实名制认证为主要方式,保障公众言论自由的权利。舆情形成后,应及时帮助公安系统识别不良舆情的制造者。最后,要养成公众舆情发言负责任的良好习惯。在公共舆情的参与过程中,要自觉提高法律意识,营造干净、绿色的网络环境。
建立网络舆情危机管理机制,加强数据资源分析。大数据背景下,针对网络舆情危机的紧迫性、突发性,应充分发挥大数据的优势,通过数据资源分析并缓解舆情危机管理中的各项矛盾。数据资源分析的加强,需要以健全的网络舆情管理机制作为依托,从而提升对网络舆情危机事件的防范能力。专业部门应当有针对性地对危机治理过程中出现的各项监测问题作出预判,利用互联网、电子媒介等渠道,及时对外公布监测信息。在具体的网络舆情危机管理机制实施之前,可以率先通过网络平台调动起民众参与的积极性,开展各项网民听证活动,正确引导民众的舆情导向。另外,政府等公共部门还可以利用该项管理机制,为广大民众建立网络问责平台,对民众反映的危机事件进行调查,在确认事件的真实性之后进行责任追究,保障网络安全。
开发网络舆情危机技术体系,加强数据资源整合。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大数据技术成功融入其中,以其多样性、海量性以及高速性等特征为网络舆情危机治理提供了一条新的道路。如何充分利用大数据技术开发网络舆情危机技术体系、加强数据资源整合,成为当前的重中之重。首先,可以采用完善的数据化管理模式,将大数据自身的优势充分应用在网络舆情危机治理当中。与此同时,还可以利用数据检索技术对数据进行检索整合,找出有害的信息源头,帮助有关部门进行有针对性地预防和封锁。其次,可采用大数据处理技术建立数据资源整合平台,将复杂的数据转变成为可利用的决策信息,并且利用该平台将信息传达给有关部门,及时做到网络舆情危机事件的预防和应对。
(作者单位:华东交通大学国际学院)
【参考文献】
①李阳:《危机管理模式下新媒体网络舆情治理路径研究》,《社会科学辑刊》,2015年第4期。
②辜胜阻:《拟社会管理与网络舆论危机应对》,《电子政务》,2011年第9期。
篇4
关键词:网络舆情,地方政府,治理
中图分类号:G2507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6)05-0025-02
一、引言
随着信息技术的广泛发展,互联网被作用于更广泛的领域,目前互联网的使用人数以及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在2015年搜索引擎的用户规模达到了56623万,网络新闻的用户规模达到了56440万,论坛和BBS用户规模达到了11901万,并且微博占到了社交应用使用率的335%,人人网占到了15%,豆瓣网占到了136%。这所有的数据都表明互联网已深深地扎根于我们的生活了。
而在地方政府的治理中,互联网也成为了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政府上网、电子政务、政府信息公开等都与互联网息息相关。网络舆情就由此产生了,成为了民众与政府沟通、交流,表达政治信念、态度、意见、情绪等的桥梁,对地方政府治理具有重要影响。
二、网络舆情的相关概念
周如俊、王天琪(2005)认为,所谓网络舆情是指在互联网上传播的公众对某一“焦点”“热点”问题所表现出的有一定影响力、带有倾向性的意见或言论的情况。刘毅(2007)认为,网络舆情是民众通过互联网对社会公共热点问题或者与自身利益相关的社会公共事务表达和传播的各种不同情绪、态度和意见交错的总和,它反映着公众的情绪和社会政治态度。徐晓日(2007)认为,网络舆情是民众围绕中介性社会事件的发生、发展和变化,通过互联网平台公开表达的具有一定影响力的现状。
综上,笔者认为,网络舆情就是民众根据网上各类事件、问题、社会现象等,所公开表达的自身的观点、意见和情绪的总和。
三、地方政府应对网络舆情的现状
由于互联网的迅速发展,各种形式的上网方式:微博、论坛、新闻等方式得到极大的应用,成为了民众表达自身观点、情绪等的方式。网络舆情涉及领域广泛,在经济领域、政治领域、文化领域以及社会时间的方方面面都有网络舆情的存在。地方政府在面对网络舆情危机时,能积极参与到事件中来,能主动提供相关信息,让信息公开化,而不是封锁信息或者隔离公众在信息之外,剥夺公民的知情权。
另一方面,虽然我国近年来地方政府应对网络舆情的积极性提高了,但是由于没有系统的网络舆情应对机制,缺乏相应的知识和经验,我国地方政府驾驭和应对突发事件、复杂局面的能力仍有限,在很大程度上还得依靠上级力量的帮助。例如哈尔滨的天价鱼事件,出现了几次舆情的翻转,从最初的消费爆出被宰,舆情同情消费者,到后来店家提供消息,称在客人消费前已报价,而客人只是想“赖账”,这中间,虽有地方政府工作人员的出面调查与干预,但最终仍没给社会大众一个明确的说法,最终调查结果也不得而知,并且相关部门还以无法联系当事人为由,在没有通知当事人的情况下,进行了调查,这就更让舆情发展到了一个新高度,如此种种。
四、地方政府应对网络舆情中存在的问题
郭乐天(2005)认为,我国地方政府在应对网络舆情时,主要存在的问题有:网络舆情应对态度不积极(主要以南京化工厂事件为例)、公关手段、应对经验欠缺(主要以瓮安事件为例)、网络应对机制不健全,以及新闻发言人制度空值现象严重等问题。
吴芸(2011)认为,地方政府在应对网络舆情时主要存在以下问题:对网络舆论的重要性认识不够,网络舆情工作格局有待完善,主要体现在多头管理现象严重,政出多门,权责界限不明确;再次是主流网站建设及其舆论引导力有待加强等问题。刘毅(2007),地方政府在应对舆情危机时存在滞后性;网民群体的逐渐递增,信息量增大,地方政府难以顾及;由于网络空间的开放性和虚拟性,地方政府在应对网络舆情过程中易受到非法利益组织或个人利益者的影响。
综上,笔者认为地方政府应对网络舆情时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首先,从地方政府本身来看,主要存在地方政府应对机制不健全,机构设置有待优化,职责权限不明确,公关手段和应对经验欠缺,信息收集不完善等问题。
其次,从网络舆情方面来看,其虚拟性和开放性导致的信息量大会给对方政府造成一定困难,又由于民众的言论自由等,也给对方政府带来了信息辨别的困难。
五、地方政府应对网络舆情的主要措施
姜胜洪(2009)认为在地方政府应对网络舆情的问题时应主要采用建立政府各职能部门网络舆情工作机制,各级地方政府要统筹考虑,要与广大民众通力合作,全方面掌握信息,了解民意。同时要建立好网络舆情引导机制,舆情预判预警机制以及建立政府网络舆论的危机处理机制和部门间协作交流机制。
同时,李靖(2013)认为,要通过以下措施来解决政府应对网络舆情时存在的问题,分别是充分应用网络舆情分析软件,各级政府可开设类似于人民网“舆情监测室”的专栏观察和分析舆情热点事件。
李国宇(2010)认为,要想提升地方政府网络舆情应对能力,就要提高网络监管力度,进行有效预警,要建立应急反应机制,处置问题,公开快速,畅通的信息渠道是引导网络舆论的必要法宝。再次是地方政府要准确权威信息,赢得话语权,先入为主,最大限度地减少或避免公众猜测和新闻媒体的失实报道,最后还提出了要拓展官民沟通平台,平等交流。
综上,笔者认为,针对地方政府在网络舆情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措施:
首先,在舆情发生初期,地方政府要快速反应,建立预警机制,配备新闻发言人和网络监督平台,公开信息,与民众形成对等关系,以免让民众在不了解事实的情况下,过多发表观点性突出的言论,造成失重失实,以至带来严重的后果。
其次,要建立监督制度,巡查制度和反馈制度,对民族和政府机构人员的言论进行监督,严惩言论不实行为,巡查各类网站,了解事情发展动态,以及在事情调查结果公布以后,看民众和当事人的反馈,及时回应。
最后,政府要响应网络舆情,与民众进行良好互动,不能采取消极怠工或不闻不问,那样会导致舆情危机的再一次爆发,引起公众的不满。
六、研究中存在的不足与评述
由于互联网的发展,网络已成为公民与社会沟通的桥梁,而网络舆情的出现更能让政府思民众所思,想民众所想,而在对网络舆情的研究中人存在许多问题:
首先对网络舆情的研究多为规范性研究,仅立足于理论和现有的资料,而没有去进行实证研究。
其次,在各学者对网络舆情的研究中,不论解决问题还是研究对策,都停留在一个大范围上,不够具体与细化,不够贴近实际。
再次,对网络舆情的研究较为杂乱,没有形成体系化的研究。目前关于网络舆情的文章多是关于舆情事件发生后对政府社会的影响或是存在问题或提出相应对策,而不是真真正正从网络舆情的形成、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和不足这样一个体系化的过程来研究的。
最后,对网络舆情的研究是一个多学科的交叉,所以对于研究网络舆情不能单单只看一科,要有综合性的知识,但是同时学科又不能过于宽泛。
七、结语
总之,网络舆情作为互联网发展的产物,作为政府与公民建立良好沟通关系的桥梁,同时也作为反映民情、民生的媒介,其对公民生活和政治生活都有着极大的影响。所以,在今后对网络舆情的研究过程中,一定要多进行实证研究,深入细化地了解问题,从起因、发展、结果,一步步形成研究内容的体系化,其对于公民生活、社会稳定和国家和谐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吴芸. 我国政府应对网络舆情的现状及对策研究[J].法制与社会,2011(08):175-176.
[2]姜胜洪. 我国网络舆情的现状及其引导[J].广西社会科学, 2009(16):1-4.
[3]李靖. 提升地方政府网络舆情应对能力对策研究[J]. 赤峰学院学报,2013,34(07):121-122.
[4]李国宇.地方政府网络舆情管理的现状与对策[J].青岛行政学院学报,2010(06):31-34.
[5]刘泽照.地方政府网络舆情回应行为研究[J].情报杂志,2013,32(10):13-17.
[6]王珩.地方政府应对网络舆情的对策研究[J].新闻与传播研究,2013(01):23-24.
[7]王利娜.论网络舆情对我国政府决策的影响[J].前沿,2013(14):35-36.
[8]孙帅,周毅.2008-2012年国内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管理研究综述[J].电子政务, 2013(05):67-68.
[9]刘萍萍,汪祖柱.我国政府应对网络舆情管理的研究综述[J].情报探索,2012(03):63-65.
[10]吴芸.我国政府网络舆情应对现状及策略探析[D].华东政法大学,2012.
[11]邓君韬,牛忠江.中国网络舆情的现状及应对之策[J].人民论坛旬刊,2012(07):128-129.
[12]王威,李冬,王宇姝.网上舆论引导的现状分析及应对策略[J].理论界, 2005(08):86-87.
[13]夏临.我国网络及其舆情研究现状综述[J].东南传播, 2010(07):26-28.
[14]吕广振.地方政府应对网络舆情能力建设研究[J].郑州大学, 2013.
[15]李靖.提升地方政府网络舆情应对能力对策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3(07):121-122.
篇5
新媒体时代,网络已成为思想政治工作开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宣传管理阵地,网络信息空间是非常宝贵的信息领域。网络的高度开放性,使某些有害信息的和传播难以完全禁绝,也难以阻止网民点击访问有害信息源。所以,最根本的还是要用正确、积极、健康的政治思想信息和文化信息占领网络阵地,加强网上正面信息的传播力度,在网上营造浓烈的正面宣传氛围,造成强有力的正面主导格局。作为卫生思想文化的宣传引导者,对网络阵地一方面要充分利用、积极建设,另一方面要加强管理、趋利避害,采取技术手段和行政措施,实行信息管制。
1.1在医疗卫生单位的综合门户网站上思想政治和文化宣传必须占有“窗口之席”目前,各级医疗卫生单位依托推进政府上网工程,基本建立了自身的门户网站,在门户网站上开设“窗口”,开展思想文化方面的宣传。在门户网站栏目设置上,既要重视业务和专业的宣传,又要把卫生思想文化内容和业务工作同等对待,整合网站栏目,构筑医疗卫生单位思想政治、文明创建和文化建设的“窗口”宣传体系,使网站在专业学术和思想文化上形成整体的宣传合力。日常维护机制中,要有专门的网络阵地管理人员负责精神文明、党建群团、文化建设的文章信息的更新。
1.2探索建立医疗卫生单位思想文化“专题网站”网络是新兴媒体,已逐步渗透到政治、经济及文化等领域中。网站是载体,是平台,是途径。要做好医疗卫生单位思想政治和精神文明工作,需要正确认识网络,正确引导舆论,建设专门的思想政治类网站,对于网络上的不道德及违规现象要坚决制止,并抵御不良文化侵蚀。网站要集思想教育、政治理论宣传、道德风尚及管理等诸多功能为一体,承担起思想文化建设领域的专题宣传,开展系统的网络理论交流,通过网络阵地构建具特色的思想政治教育和文化宣传主题网站。这类网站要在门户网站上建立链接窗口,让网民登录专业门户网站的同时,可以通过链接登录思想文化网站。充分运用网络资源,实时、即时和实效地发挥网站的宣传教育职能。
1.3开通官方政务即时通讯宣传平台并建立管理队伍如今的即时通讯途径很多,传播受众范围之广、之快远比想像中迅速且深远。可以试探性地开通政务iTunes、政务微博(微信、博客、QQ群),并开通手机短信群发系统等,多渠道开展即时宣传。现在,一些即时通讯已经成为60年代后生人获取各类信息的主要途径,而且,从以往经验来看,重大的会议、重要新闻、重大舆情的传播中,基本缺少不了即时通讯,在手机成为新媒体工具的时代,思想政治工作不能固守老套路的传统传播方式,而是要主动走向即时通讯市场,占领即时通讯网络,加强正能量的宣传与传播。
1.4通过办公自动化局域网络传播思想文化信息思想文化工作应该充分依托局域网络系统,加强思想教育和文化理念的信息传播,通过办公网络平台正面信息,增强局域网的教育管理职能,弘扬主旋律,使思想政治工作的沟通及时周知所有员工,充分利用网络特点,为思想政治文化工作争取更大的工作空间,发挥最佳的传播功效。
2积极利用好各类传播阵地开展舆情应对及舆论引导
2.1在本单位网站建设管理机制基础上建立舆情监测和预案机制一般单位舆情应对机制由信息、宣传、应急办(行政办公室)、纪委等部门组成,卫生思想文化网站的管理层成员大体可以与本单位门户网站管理成员重叠。此外,要注意依托各地政府新闻办及宣传部门的网管要求,有条件的可以依托当地公安部门的信息监控系统动态关注网络中的医疗卫生舆情。医疗卫生单位可以采取人员值班制度,实行24小时全天候监测舆情。要探索建立舆情应对预案,从制度上保证一旦有舆情发生,做到事态面前不失控。
2.2依托网络阵地管理员队伍建立网络评论员队伍网络阵地平台的管理人员对网络传媒的特点有一定了解,因此,将两支队伍融合,一套班子两种任务,可以提高舆情应对的专项能力。网评员队伍最好要设立层级,包括网络浏览人员、一级网络评论员、主要网络发言人。每天由浏览人员负责浏览搜索各大论坛、社区帖吧等平台的相关敏感信息,发现敏感信息立即向网络发言人汇报,由发言人、网评员及有关专业科室共同商定应对方案,汇报单位领导,确定应对方向,开展联动应对,应对过程中要逐级明确其应对信息的权限。切实加强网评员队伍应对舆情的能力培训,开展运用网络化语言的适应性锻炼,提高网络评论的水平。
2.3在已建立的思想文化主流网站上加强针对性的正面舆论宣传日常工作中,要积极利用好门户网站、思想文化网站等政务网站平台,针对苗头性敏感信息,及时、积极开展相应知识普及或者解释性宣传,通过文、图、影像等形式,贴近百姓,办活办好各类网络平台,切实增强医疗卫生单位的网络专门平台对网民的吸引力、感染力。要针对医疗卫生重大政策举措、重大活动、突发事件等及时通过网络平台进行正面传播,确保主流、正面信息在网络宣传上占据优势地位。
篇6
关键词:网络舆情;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截至到2014年6月,中国互联网网民数量达6.49亿,CNNIC(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于2015年2月了《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其中主要部分互联网网民是在校学生,因此高校大学生已经成为网络舆情的主要力量,因此当前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亟待解决的问题是利用网络舆情引导大学生思想动态导向。
1高校网络舆情
1.1高校网络舆情的内涵
高校网络舆情的内涵是利用网络平台,将关系到大学生自身利益的事件以及突发新闻事件,迅速汇聚各类网络意见和网络舆论意见的总和,通常这些网络舆情具有一定程度的群体共识,意向性观念,倡导激励,思想和政治观点的负面影响和积极的推动作用,具有普遍的社会价值判断和独立。
1.2高校网络舆情的特点
网络舆情依托于互联网,与传统的社会舆情相比具有以下特征:(1)及时性与互动性:在互联网时代,微博、QQ等社交网络的使用,使得重大事件发生后第一时间往往在网上进行扩散,同时网民会附加自己的喜好及评论,在校园中同样如此;(2)多元性和复杂性:由于网上信息传播的具体方式、舆情主体特征、主观角度不同,导致校园网络舆情呈现出复杂性和多元性的特点。(3)广泛性:网络虚拟空间突破现实时间、空间的限制,使得校园内舆情传播得更快更广,可以极快扩散到更广的范围。
2网络舆情对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的影响
2.1高校网络舆情对大学生思想的积极影响
网络空间是学生校园生活的一个重要阵地,学生在网络上表达自己的思想、情绪,记录自己学习生活的点滴,对同学进行评价,对校园及社会重大事件表达自己的态度,所以虚拟空间的网络文化建设,是当前时代背景下校园文化建设的一个重点。高校教育工作者需要充分利用网络优势,引导学生在网络中的正向思维,提升正能量,有针对性地展开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正确地引导高校网络舆情,可使得高校师生统一整体思想,提升学校感召力和号召力,聚集校内师生向心力,促进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2.2高校网络舆情对大学生思想的消极影响
在目前的环境下,网络已经成为信息交流与碰撞,渗透和竞争的主要载体。在西方一些发达国家一直在利用互联网对大学生群体进行思想的渗透,舆论的导向,误导腐蚀舆论的理念,改变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腐蚀青年学生。一些大学生因为他们较低的辨别能力,不能坚定自己的政治立场,很容易受到煽动和腐蚀,这给高校中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很大影响。
3高校网络舆情的引导措施
(1)加强大学生网络道德建设,规范高校网络舆情制度,建立起一套完善、规范的高校网络舆情控制机制并加强对网络舆情的指导。在思想政治方面提高对网络舆情的重视程度,始终坚持将以占领网络舆论的位置用科学的,积极的信息,网络舆论等引导工作,以及学生的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放在一起。
(2)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信息素养,注重舆论工作队伍建设。对高校提出意见加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培养既具有较高层次的政治理论并且熟悉思想政治工作的规律,又精通网络技术,熟悉网络文化,擅长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队伍。
(3)优化高校网络舆情环境,建立高校网络舆情交流平台。与其任由学生被动地接受良莠不齐的网络舆论,不如主动为大学生建立一个积极向上的网络环境,形成一个具有极大凝聚力的思想政治教育网络阵地,帮其培养良好的网上行为习惯。高校教育工作者和高校也应该为学生搭建一个有效发泄情绪的平台。通过这个平台,能及时,准确地了解学生的实时动态的心理,有利于采取紧急措施,使学生的心理和性格对健康有益的方向发展。
篇7
关键词:网络舆情 管理者 教育部门 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5)09(a)-0215-02
在网络下,国内与国际信息中的热点出现的速度很快,引发了大学生们的讨论与关注,从而形成了大规模的网络舆情。网络舆情为大学生的思想、意见、观点提供了相应的平台。但是,网络舆情同样为大学生的价值观以及人生观的树立造成了一定的冲击。所以说,必须要重视网络舆情对大学生的影响,加强舆论的引导。
1 网络舆情的含义与作用
网络舆情指的是以网络为载体,参照发生的事情,获取信息。其主要来源于网络的传播,在消化与吸收信息后体现出的价值观念与评价和对事件的后续作用力。当前环境中,网络舆情在我国还处于低级发展中,当下理论体系尚未完善。网络舆情是依靠网络平台直接或者间接表达,在当下的网络环境中,通过资源的利用,强化对人们有切身利益的公共事件、论坛。
网络舆情具有引导和深化的功能。教育者可以利用网络舆情的功能,以深刻的理论与沉重的历史背景宣扬如何学习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学生深化思想政治教育。网络舆情同样具有沟通与凝聚的功能、监督和预测的功能。网络舆情在校园环境中能够直接反映大学生的思想情感,亦能为教师提供准确信息,把握大学生的思想动态。高校舆论监督与预测为大学生的思想教育的开展提供了更多依据,这对于高校的管理与教育提供了重要意义。
2 网络舆情下大学生的政治教育现状
2.1 教育手段单一
高校的思政课程设置与教育方法问题多样,比如:课程设置不完善、内容重复、教育方法单一等。在教学方法中,很多教育者只重视书本内容,并未将真正的理论创新融入到课程的教学中,使得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没有该拥有的吸引力。在网络舆情的渗透中,很多高校的思想政治基本采用的是单向的正面灌输,由于对大学生的心理与思想关注不够,使得大学生的政治教育仅仅停留于表面。
2.2 思想政治的监管不完善
大学生的思政教育既系统又完善,这就需要党、团、工、政各方面共同努力。当下学校、社会教育机构之间缺乏系统的协调,未能发挥全面的育人工作。当前的思政教育分工明确。类似团委、宣传处等,他们承担着思政的教育宣传与理论教学的责任。很多高校尚未建立起真正的舆情监管与指导,尚未明确执行强有力的思政教育的监管,缺乏互联网的沟通平台。
3 在网络舆情下如何提升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
3.1 确立网络舆情下的高校学生理念
在发生网络舆情后,让学生最快地掌握相关信息,既能够满足学生参与社会与校园生活,又是各个管理者的义务。高校在面对舆情危机时常常有许多不自觉的应对行为,主观上不明说,内容与态度上都影响了舆情事件地处理,在舆情事件中只有掌握主动权,积极应对才能给学生留下好的印象。
高校在处理措手不及的事情时,媒体会充当高校和百姓的桥梁。在信息的传递环节,媒体将信息第一时间传递下去,既方便又快捷,在舆论的引导中,媒体是强有力的催化剂,媒体将公众的反映汇报给上级,然后再将安排与要求告知大众。在网络舆情中,高校管理者需要加强与媒体的合作同交流,实现共赢。
在发生舆情事件后,高校需要主动承担权责范围中接受监督、处理工作的后果。只有勇于承担责任才能增加公众的信任力。于高校而言,一方面要接受高校内部监督;另一方面重视企业、媒体的作用,转变思维。促进工作的完善。
3.2 塑造大学生人格加强网络舆情
大学生作为社会中的一员,为实现全面和自由的发展,应当加强媒体的素养教育。媒介的教育能够充分完善自我,以媒介的资源态度与方式利用媒介的态度实现传媒的能力批判。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需要注重外部的理论教育和教育者的内部修养教育。而大学生的网络心理教育教育需要科学的指导,其间包括发展与矫正性的方法体系。矫正性的体系是针对有心理问题的大学生,通过建立心理健康的专栏,和学生进行面对面的交流,从而发现学生的一系列问题,并有效的辅导。发展性的方法包括量表评估法、自我认知法、心态调整法等。
在当下社会中,加强大学生的思想教育必须要坚持马克思的正确指导。高校的舆情工作引导不仅表现在课堂的显性教学中,还体现在校园的隐形教学中。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需要向学生灌输的相关思想,并且结合时代背景,以多样地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吸引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全面看待社会事实,分清主流与支流,把握事物的矛盾。
3.3 加强环境引导,塑造良好环境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环境包含社会环境与自然环境。自然环境决定着人的思想品德,而社会环境决定着人们思想品德的发展。社会环境主要包含:大众传媒媒介、社会舆情环境、校园网络文化等。高校舆情作为社会舆情的重要组成,很多思想源于现实。青年学生的价值观尚未形成,当舆情中包含的价值观违背政治教育时,会冲淡教育的结果。大众舆情包含媒体的官方娱乐与民间的娱乐,比如:官方电视台、QQ、bbs等。网络环境中的信息需要正确的法律法规来引导,同时还要强调媒体的管理,强化行业自律。同辈的群体环境亦是社会舆情的重要组成,同辈群体存在比较普遍,影响力较大,引导着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
4 结语
网络舆情在高校中逐步发展与渗透,这对于大学生而言既有消极又有积极的影响。网络的发展一方面给大学生带来大量信息;另一方面满足了学生全面的发展。但是网络的信息中好坏参差不齐,大学生思想单纯,各个方面还处于形成阶段,极易受到诱惑与迷失,这给高校的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造成了一定的阻碍。在当下思想政治的教育中,应当熟练运用多媒体,积极探索思想政治中的新思路,大胆创新。
参考文献
篇8
2020年来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紧密结合本公司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建立健全社会舆情汇集和分析机制,畅通社情民意反映渠道。以网络建设为基础,以制度建设为保障,以舆情信息质量为重点,收集报送有代表性、典型性、倾向性、苗头性的舆情信息,加强对舆情走势的深入分析,提出有效得力的对策建议,对涉及本单位工作内容及时进行跟帖回复,围绕重点、跟踪势点、把握难点,为领导服务,为决策服务。具体工作内容如下。
一、建立了舆情信息工作网络。
成立了本单位舆情信息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由XX同志担任,副组长由XX同志担任,成员为各部门。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主任由XX兼任,负责单位舆情信息工作的统筹管理及编发《XXX舆情信息专报》。
二、及时上报舆情信息。
各舆情信息员负责收集舆情信息,一旦在网络上发现反映本单位相关问题的信息,将其拷贝后注明报送单位、时间、报送承办人、审核人,发送到本单位舆情信息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每一周上报一次。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收集各单位报送的舆情信息,定期进行筛选,编辑《XXX舆情信息专报》,并送单位领导批阅。对单位领导批阅后的舆情信息,领导小组办公室按照领导批示内容进行处理,分送各相关部门阅办,对相关部门处理舆情的情况组织文字回应,送相关领导审批后在网络上予以回复。
三、建立了健全的网络发言人工作制度。
本单位的网络发言人即为单位的新闻发言人。各舆情信息员发现涉及本单位工作的论坛贴文后及时上报,网络发言人对涉及本单位工作或上级舆情信息部门布置的重大网上舆情撰写引导主帖,进行跟评,并转帖正面报道或贴文,同时参与网上日常讨论及策划重大网络宣传活动。
四、下一步工作要求:
1、进一步建立完善网络舆情信息工作机制。
由于网络传播主体泛化分散的特殊性,同时网上信息能够得到广大网民的重视并予以接纳,因此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对网络舆论予以正确的引导。我单位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完善网络舆情工作机构,明确网络舆情专职工作人员,实行分级负责制;网络舆情工作实绩纳入年终考核。单位各部门明确工作重点和任务,特别是要针对网络舆情反应强烈、内容集中的问题制定应对措施并细化工作目标,做到责任到人,确保网络舆情落到实处。
2、严格规范网络舆情回帖的工作内容
及时对网民反映的相关问题及时回应,加强对回复内容的审查,确保相关回复内容既符合法律法规的规定,又符合相关文件的要求,同时杜绝在回复内容中出现错字、别字以及语意不通等问题。要增强回复内容的针对性,确保回复内容既一语中的,又切实可行,坚决杜绝用应付式、程序化语言回帖或含糊其辞的现象。
篇9
[关键词]高等学校 突发事件 网络 应对策略
[作者简介]刘清生(1967- ),男,江苏溧阳人,江苏科技大学党委办公室,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管理。(江苏 镇江 212003)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1年度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高校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监测与引导机制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2011SJD860007)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3)33-0046-02
一、引言
学术界对高校网络的概念尚无定论,但一般是指高校由于某一突发事件引发,网民群体集中围绕某一主题,通过网络聚集制造舆论,促使网民行动,对事发高校秩序和稳定造成重大影响的事件。①近年来,高校面临的形势发生了深刻变化,突发事件频发,师生安全受到严重威胁。在网络飞速发展背景下,高校网络呈现逐年增长的趋势,已引起社会的高度关切。高校各类突发事件频发并呈现逐年增长的趋势,为此,准确把握高校突发事件演变的原因及发生的机制,进一步加强高校制度建设,规范高校管理行为,对提高突发事件处置能力具有积极意义。
二、高校突发事件演变成网络的原因
根据中国传媒大学网络舆情研究所对2009年1月至2010年8月的245个网络舆情热点监测,结果显示:“科教文卫领域成为网络舆情事件的常发之地,占比15.1%。”②高校涉及腐败、意外伤亡、招生、食物中毒等突发事件都是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一些突发事件极易演化成网络。高校突发事件演变成网络的原因是复杂的,但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高校的社会关注度高,容易引发网络。高校承载着亿万家庭的希望和梦想。我国有越来越多的独生子女家庭,每一个学生的背后就是一个家庭,每一个学生身上寄托着一个家庭的全部希望,甚至承载了一个家族的期盼。在数以千万家庭上亿人的眼里,关注高校就是对自己切身利益的关注。导致了高校的社会关注度高,高校突发事件极易成为媒体关注的焦点。因此,从社会发展的客观形势进行分析,高校突发事件极易引起网民的关注,成为网络舆论关注的重点。
2.缺乏与网络沟通的能力,往往酿成网络。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社交类网站、微博、论坛等为网民提供了一个巨大的网络互交平台。突发事件发生后,面对网络强大的声音,一些高校的管理者往往不太敏感也不太重视,固守原有的处置事件的观念和模式,不太适应网络的追问,网络舆情判断分析能力不强,经常处于失语状态,行动迟缓,缺乏有效应对措施,往往会导致局面失控,矛盾激化酿成网络事件,使事件的负面影响迅速放大,最终变得不可收拾,给学校造成极大的影响。总之,从高校自身层面进行分析,高校对网络舆论的重视程度总体上看还显不足,高校应对网络舆情的能力有待提高。
3.网络传播的特殊效应,极易演化为网络。第一,网络炒作推进网络舆情失真。突发事件发生后,一些网民和网络推手往往借机发挥,肆意炒作,使突发事件迅速成为网络舆论的焦点。第二,网民情绪化助推网络舆情放大。由于网民身份的隐蔽,一些网民的言论比较感性化或情绪化,有时会将网络当成泄愤的场所。情绪化的言论往往相互感染,容易引发有害网络舆论,使得事实歪曲。第三,社会责任感缺失导致网络舆情离奇。由于网络的开放和自由,一些网络推手缺乏基本的良知和社会责任感,随意传播低俗信息,肆意夸大,片面追求点击率,以产生“轰动效应”。这也是从网络条件下突发事件容易演化成网络的重要原因之一。
三、高校突发事件演化成网络的机理分析
高校突发事件演化成网络具有一定的规律性,按照美国社会学家斯梅尔塞“价值累加理论”认为,群体性突发事件的产生都是由以下几个因素共同决定的,即有利于群体性突发事件发生的结构性诱因;有社会结构所引发的怨恨、剥夺感或压迫感;社会控制力的下降等。③具体来说,事件的发生一般可概括为以下几个步骤:
1.具备一定社会条件。高等教育正处在改革发展的关键阶段,招生、就业、意外伤害等都是激发社会矛盾的结构性因素。由于网络是一个自由、多元的时空世界,网络舆情传播速度迅疾、涉及面广。所有的网民因互联网这一平台可以随时交互信息,世界任何角落发生的事情如同就在眼前,与己息息相关。高等教育涉及千家万户,必然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当高校突发事件发生后,事件本身以及事件背后暴露出的各种问题必将加重人们的不满、怨恨、仇视、剥夺感或压迫感。
2.产生一般性信念。的参与者必须对共同的诉求达成共识,并取得大多数参与者的支持,才能产生一般性信念。“一般化信念很可能是出于愚昧和无知而产生的神话,但是对一个集体行为的发生来说,重要的并不是真实而是认知。”④当高校突发事件发生后,经过网络传播,公众可能对事件本身以及与事件相关联的其他问题更加关注,各种意见逐渐达成一致,出现一般性信念,最终导致的发生。
3.出现触发因素。触发因素是一个引发的导火索,往往具有偶发性,有时可能是一个极小的事件,但不容忽视这一导火索出现的时机。传统媒体的报道是有选择性的,传统媒体所进行的舆论监督更多强调把关和引导的作用,带有话语权的性质。而网络给人们提供了“谁都可以通过网络放大自己的声音”⑤的可能性,谁都可以在网络上发表言论,谁都能成为舆论监督的主体。正因如此,当高校突发事件发生后,导致事件发生的原因、暴露出的问题可能一览无遗地呈现在公众面前,各类不良触发因素随时出现。
4.形成网络行动动员。群体性行动必须要求参与者被组织起来。斯梅尔塞认为,快速的信息传递是社会运动动员的关键。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Stanley Milgram创立的六度分割理论,⑥简单地说,任何两个陌生人之间所间隔的人不会超过六人。人们根据此理论,创立了社交网络,即面向社会性网络的互联网服务。社交网络让每个人的社交圈被放大,成为一个大型网络,增强了人们交往和信息沟通的渠道。“互联网的开放性和网络舆情的隐蔽性给新兴动员主体提供了行动的机会和场所。”⑦
5.控制能力缺失。按照斯梅尔塞的理论,高校严密有效的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是遏制网络的关键,如果出现疏忽,网络可能随时发生。高校由于长期处于相对平和安逸的环境,师生在心理上普遍对危机不敏感,对风险认识不足,往往心存侥幸,缺乏经受风浪考验的意识,对突发事件缺乏敏锐判断与控制能力,必然导致高校网络的发生。
四、网络背景下高校突发事件应对的思路与措施
网络时代,高校突发事件变得更为复杂。高校一方面需要进一步思考如何善待网络舆论,重视网络舆论引导,发挥网络舆论在学校建设中的积极作用;另一方面更需要努力提高在网络舆情下突发事件应对的能力。
1.建立预警机制。高校处置突发事件最有效的方法是积极预防。目前,我国高校都制定了相应的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但许多高校预案的可操作性不强,缺乏实际演练。为此,高校应当建立一套符合校情、保障有力、操作性强的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学校要切实加强网络舆情,高度重视网络表达的进步意义。要建立健全网络舆情预警机制,注重网络舆情信息收集。“校园BBS是大学生在面对高校突发事件时选择的最重要的信息源。”⑧要密切关注校园网络BBS,及时发现并收集广大师生对学校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对有关建议要及时调查并尽快处理,并及时反馈处理情况及时进行反馈,有效避免突发事件的发生。
2.完善沟通机制。如果缺乏沟通,信息不畅,往往会出现针对突发事件的各种传言、猜测甚至谣言,对突发事件处置极为不利,从而失去处置问题的最佳时机,使突发事件变得更加复杂。沟通机制的建立很大程度上依赖准确及时的信息,因此,高校在应对突发事件时,必须重视信息畅通,保持与媒体特别是网络媒体之间的沟通,进一步完善新闻发言人制度,积极回应网民关切;保持同学生及家长之间的信息畅通,及时通报有关情况,争取学生及家长的理解与支持;做好与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等的沟通,这样有利于及时得到上级部门的帮助与支持,更好更快地解决突发事件。
3.强化控制机制。突发事件的控制是高校管理中的一项艰巨工程,也是应急管理能力的重要体现。精心编制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规范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流程,可以从制度层面保障突发事件能够得到有效控制。准确判定突发事件的性质与程度,是控制和处理突发事件的基础与依据。另外,要根据掌握的信息,分析事件发生的性质与原因,明确责任主体。重视网络舆情研判与引导,掌握网络舆情产生的真正原因和事态发展的趋势,注重突发事件网络舆情正确引导,牢牢掌握网络舆情主动权,提高突发事件的应对控制能力。
4.重视善后机制。突发事件的威胁和危害得到控制后,并不意味着整个过程的结束。突发事件的善后处理往往被忽视,而突发事件的善后处理是整个突发事件控制与处理的最后一个环节,关系到能否尽快恢复秩序。为此,需注意以下几方面:一是要建立突发事件的事后评估机制,对采取的措施及有效性进行评估,检验预案是否科学、措施是否可行,以便进一步修改完善。二是要建立突发事件的事后恢复机制,高校要尽快恢复正常的校园秩序,消除因突发事件带来的损害和负面影响,重塑学校形象和声誉。三是要加强突发事件发生后的总结和反思,举一反三,消除突发事件的“后遗症”,必要时对部分师生进行心理辅导和干预。总之,突发事件过后,高校要认真反思,汲取教训,抓住危机背后蕴藏着的机遇,完善预防与应对机制,提升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注释]
①刘清生,张强,张宇.高校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应对策略研究[J].江苏科技大学学报,2012(3):99.
②丁俊杰,张树庭.网络舆情及突发公共事件危机管理经典案例[M].北京:中央党校出版社,2010:3.
③N.J.Smelser.Theory of CollectiveBehavior[M].NewYork:FreePress,1962:35.
④赵鼎新.社会与政治运动讲义[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21.
⑤张丽红.试析网络舆情对网络民主的影响[J].天津社会科学,2007(3):55.
⑥J.watts.Duncan.Six Degress:the science of a Connected Age[M].New York:W.W.Norton&Company,2003:76.
篇10
关键词:互联网 企业维稳 网络舆情
1.把握舆情态势,明确建立管理体系的重要性
笔者对网络舆情工作和管理有以下三点启示:一是对社会管理和企业稳定带来新的挑战。互联网、局域网以其开放程度高、传播速度快、扩散范围广、动员能力强,能使任何人在虚拟空间里对现实社会的问题发泄不满,既有较强政治敏感性、又有相当强的煽动性且难以控制,极有可能诱发民众的不良情绪,引发群众的违规和过激行为,导致发生,进而对社会稳定形成严重威胁;二是网络成为共同诉求的重要途径。随着改革的逐步深入在不稳定群体庞大、人员众多、历史遗留问题多和不确定因素复杂的现实情况下,网络成为不同群体寻求共同利益诉求、扩大公众影响和制造事端的重要途径,体现在首先是传播交流信息,其次是制造炒作要点,再次是串联组织事端;三是网络舆情管理是复杂的系统工作。网络舆情表达快捷、信息多元,方式互动,具备传统媒体无法比拟的优势,与传统媒体传播的有限性比较网络舆情具有无限次传播的潜能。网络的这种特性使它可以轻易穿越封锁,加之网络的发展速度远远超于管理进度,相关法律法规相对滞后,必须依靠相关部门协调联动,不断建立健全管理机制。
2.当前维稳网络舆情基本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2.1基本现状
2.1.1呈现出“上访不如上网”的趋势。网络迅速发展,在对政治经济和人们的言行产生深刻影响的同时,人们也通过网络传播自己的思想、情感和诉求,从近年的维稳工作来看,网络已成为高危人群的“吸铁石”,引发的“导火索”,导致升级的“放大器”。
2.1.2维稳网络舆情内容众多复杂。局域网及周边网络围绕公司的生产建设、民生利益和各种思想等问题表现出的舆情纷繁复杂。
2.1.3不良效应波及迅速。网络成为不同群体寻求共同利益诉求、扩大公众影响和制造事端的重要途径,发表的言论既有较强的政治敏感性、又有相当强的煽动性和扩散性且难以控制,极有可能诱发民众的不良情绪,引发群众的违规和过激行为,导致发生。
2.1.4维稳网络舆情与现实访情紧密相连。网民通过网络发表舆情言论成为引导和影响舆论的重要力量,虚拟空间强大的传播性和服务功能极易将不良信息和情绪转化为现实空间的不稳定因素。
2.2存在的问题
2.2.1相关的法律法规不健全,管理不到位。一是网络发展速强度远远超于管理进度;二是相关的法律法规相对滞后;三是公司对网络舆情还存在多头管理、管理机制和手段参差不齐的实际情况。
2.2.2对网络舆情管理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对内网的监测缺乏政治敏锐性,缺乏相应的手段,与公司的要求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缺乏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对不良信息的查处、舆情的研判达不到工作要求。
2.2.3不能牢牢掌握网络话语权。有的单位、部门对一些带有疑惑性的问题、不良信息,不能及时回应,只注重封堵、删除,忽视正面引导和教育,稳定公众情绪,掌控舆论的主导权和话语权等方面相对欠缺。
2.2.4联动处置有待加强。有的单位对交办的网络舆情工作束手无策,不能按要求处置,与内缺乏沟通协调。公司与网络攻关公司的协作、及借助有关力量和手段处置网络舆情不良信息工作有待进一步坚强。
3.网络舆情监测管理体系的主要内容
3.1通过整章建制提供基础保障
充分发挥维稳工作“第二战场”的特殊作用,努力理顺“三个关系”,营造畅通的内外部环境。一是主动向上级有关部门汇报工作,取得领导与支持,使工作始终保持正确方向。二是经常与其他兄弟企业沟通,实现预警信息共享,把握主动。三是与地方党委政府,特别是与公安部门、新闻媒体保持沟通联系,建立良好稳定的协作关系,充分依靠政府、社会资源,形成应对网络舆情事件的强大合力。
在基础工作建设方面形成三个系统:一是管理制度系统。制定了《网络舆情管理办法》。按照工作职责、网络舆情的监控、网络舆情的分析、网络舆情的报送、预警机制、查证
与处置、奖励与惩罚等工作领域进行了明确的规定;二是日常文书系统。建立了《网络舆情监测分析报告》、《网络舆情监测报告》等常用文书;三是目标考核系统。把网络舆情工作列入公司经济责任制考核。
3.2理顺工作流程,确保维稳网络舆情工作取得实效
一是强化监测职能,增强舆情态势的掌控权。面对内部庞大的办公网、民用网用户,在法律和权限约束范围内,进行局域网、局域网上传至互联网的负面信息的检测。
二是强化分析职能,增强网情信息的甄别力。对网络舆情走向作出正确研判,对可能产生的影响进行客观、全面评估,准确把握网络舆情事件的动态性发展。通过强化分析职能,摸清工作对象的人员构成、舆情表现、规律动向等情况。
三是强化预警职能,增强应急处置的主动性。根据网络舆情发展变化,实施分级响应,做好预警通知和超前应对准备。针对内外串联的具体情形,应及时与有关企业沟通,超前采取措施,将这起群体访化解在了萌芽阶段。
四是强化查实职能,增强管理处置的针对性。依托信息、通讯、公安等部门的技术和职能优势,进一步查实网络虚拟人员身份。针对各重点阶段不同需要,查实公司网络骨干人员,分别建立了档案,准确掌握了现实身份和基本情况,为加强管理和依法处置提供了客观依据。
五是强化处置职能,增强网络舆情的严肃性。 对于热点话题、网站信息比较集中的领域和各个时期的热点话题巧设关键字或词进行搜索;对于查实的有害稳定信息及时屏蔽、封堵、删除,借助网安、公安部门或相应技术进行查处,对发帖人加强思想教育和依法处置。
3.3技术支撑体系
通过技术手段有效管理网络舆情,采用更先进的网络与信息技术加强对网站的监管力度,加强对网络舆论的及时监测、有效引导,以及对网络舆论危机的积极化解,对维护社会稳定、促进公司以及国家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也是创建和谐社会的应有内涵。
建立企业舆情监控管理系统,实现网络舆情信息的归档留存,保证舆情信息数据的完整性和准确性,能使领导和相关工作人员准确掌握公司网络舆情信息的动态情况,达到及时、规范处理网络舆情的目的,确保公司网络舆情信息处理
流程的顺畅,提高了管理水平。
3.4网络舆情监测的内容及方式
装业管理部门(单位)及各单位专、兼职人员通过网络搜索引擎等工具,对有负面影响的言论等进行监监测。网络舆情监控形式:日常监测、重点监测、突发事件监测。在发生群体性突发事件时,通过对相关舆情的监控,及时准确获得最新信息并加以判断处理,全面掌握与该事件密切相关的各种信息,为舆情处置提供依据。
3.5网络舆情工作的处置
针对监控发现的有害信息,首先确定网站、网页或QQ群组名称等,及时对页面内容进行复制、存储,固定有关证据。
必要时向公安机关、网站管理部门发出协助调查函,取得公安机关和网站管理部门的帮助与支持,进一步锁定发帖人的IP地址,查证所在地区、单位、真实身份等基本情况。
网络舆情处置是指通过沟通协调各级政府有关部门、公安机关、网站管理机构,对监控发现的涉及企业稳定的有害信息,及时进行屏蔽、封堵、删除,向责任主体发放网络舆情查办通知单,并对查实的有害信息的人员,依法进行处置。
4.建立舆情管理体系取得的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