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画课程教学计划范文
时间:2023-10-19 17:11:0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绘画课程教学计划,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摘要:根据化学新课程特点,列举新课程教学中的教学模式,体现着新的课程标准所提倡的教学理念,展现化学课堂教学改革的基本思路。
关键词:化学学科课堂教学新课程
[中图分类号]O9-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09)-10-0168-01
化学新课程的显著特点是倡导以科学探究为主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构建“自主合作、探究”的新型学习模式,从而促进老师教学方式的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以及师生交流方式的转变,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这对教师课堂教学提出了新要求:教学的重点不再是知识本身,而是如何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验成功、感受快乐;课堂上关注的不再是老师讲得是否精彩,而是学生学得是否有趣,同时让学生在获得知识的过程中,自觉不自觉地学会学习。教师讲得好,不如学生学得好!旧的教学模式已不能再适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鉴于此,不断探究和尝试新型的课堂教学模式以适应新课程理念下的化学教学势在必行。
一、加强学生的自主探究的能力
1、激发学生兴趣,培养探究精神
“思维自疑问和惊奇开始”。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抓住学生的特点和内容的编排,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老师的主导作用,使用演示实验、学生自主探究实验、猜迷、讲故事、设置悬念等形式来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由被动接受知识转化为学生主动探究知识。对于一些自主学生探究实验,应首先让学生做好充分的课下准备,包括阅读课本、准备简单的实验用具、通过讨论理清实验思路及对实验结果进行大胆猜测等。在实验课上应尽可能让学生亲自动手去完成,动脑去思考自己做得到的实验现象,最后得出结论,哪怕是有偏差的结论。当然学生如果做实验确实有困难,教师应及时给予一定程度的恰当的指导。
2、创设自由空间,培养探究意识
新课程标准认为:教学是师生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教师是课堂气氛的调节者,在课堂教学中,为了培养探究意识,教师应以平等的态度去热爱、信任、尊重每位学生、满足学生的发表欲、表现欲,鼓励学生大胆创新。尤其是学生的自主探究实验中更应如此。
二、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兴趣,使学生始终处于兴奋状态。
教学中的情境,是指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境。在教学中,恰当的情境能营造出和谐、轻松和愉快的学习氛围。研究表明,对教学情境中出现的问题学生最感兴趣,最有求知的欲望。现代教学理论认为教学中的情境是学生学习过程中思维活动的起端,认为“教学的艺术就在于能创设恰当的情境”,把教学情境比喻为学习活动的发动机,正所谓“良好的开端就是成功的一半”。
情境的创设源于教学的需要,但又不同于教材的内容,其创设的核心作用是激发学生的情感。相同的教学内容,对不同的教师来说,在情境新、奇、特的创设上肯定有不同的体现。善言者,讲之;善做者,示之;现代教育技术熟练者,就数码放之。对不同教学内容的情境创设,那更是千姿万态,层述不尽。
三、联系生活实际,体现从生活走进化学,从化学走向社会的时代主旋律
新的化学课程立足于21世纪公民科学素质的提高,在课程内容上密切了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科技发展的联系。为此,在进行教学时,教师要从学生熟悉的身边现象入手,紧密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使他们感受到身边的化学物质和化学变化,增大学习兴趣,增强他们在生产和生活实际中应用化学知识的意识。例如,讲硫和硫的化合物时,要涉及到环境保护,如大气污染及防治、水污染及防治等,可以组织学生进行社会调查、研究,参观工厂等活动。
四、继承传统,落实“有效教学”
我们组织教学并不是每堂课都要刻意设计自主学习,合作讨论,快乐体验。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学习内容,可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教学是否有效的唯一指标,就是看你的学生有没有发展和进步。有效教学关注教学的效益,要求我们的教师要有时间和效益的观念,要求我们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具备一种反思的意识,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在教学过程中我经常不断地设问自己:“怎样教才是有效的”、“我这样教有效吗?”、“有没有比我这样教更有效的方法”。教学质量的竞争,实际上就是教学效益的竞争,一是时间利用的效益问题。我们的老师一方面在课外大量争夺时间,一方面又在课内浪费时间。备课不充分,课内损失课外补;教师在没有明确目标要求的情况下让学生自主学习等。二是授课的效益问题。课堂教学应围绕教学目标精心设计讲课的内容。哪些该讲哪些不该讲;哪些该详讲哪些该略讲。三是练习的效益问题。练习选用不当误导教学,负效应很高。选的题目过难浪费时间影响信心,过易缺少挑战没有激情,过多则造成应付与抄袭。
关注人的全面发展,以提高学生科学素养为目的的化学教学,必须要树立课堂教学应成为师生共同参与、相互作用、创造性地实现教学目标过程的观念,重视合作探究,注重学生的学习活动的质量,才能使化学课堂教学活动有本质的提高。本人认为应真正领会课改的理念,真正实现理念向行动转化,不再出现“课程标准新的,教材是新的,然而实际的课堂教学却仍然是涛声依旧”的现象;应本着与时俱进的精神,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
参考文献:
篇2
一、分层教学是进行差别化教学的必要途径
所谓分层教学,就是教师在教学中根据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能力和潜力把学生分成水平相近的几组,并区别对待。这些群体的能力在教师恰当的分层策略和相互作用下得到提高。这种教学方法可以改变班级授课制下能力强的学生“吃不饱”、能力弱的学生“吃不消”的不良局面,符合孔子主张的“因材施教”、“因人而异”的教育思想,是进行差别化教学的必要途径。
当然,实施过程中不要过分依赖固定的教学标准,要尝试为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制定一个清晰的奖励机制,要与学生讨论教学内容,要尽力让水平不一的学生都获得提高。要与学生讨论学习目标,要根据学习成绩为每位学生制定学习目标。要在班上和学生讨论学习目标,作重大教学改变时也要征求学生意见,为取得进步的学生建立奖励机制,和学生一起讨论、挑选学习材料等等,要改变教师根据教学计划进行教学,同时,还要鼓励学生自由表达观点或意见。
二、模块教学是进行差别化教学的重要平台
模块化教学是国际劳工组织为提高劳动者素质开发出的能力培训模式,它以专项能力课程内容为单元模块,整个教学过程围绕一个个模块展开,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教师在进行模块教学的过程中起组织、协调、示范和引导的作用。模块化教学把理论教学与实践操作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并强调实践操作。一个模块集中在一个时间段内,完成从基本理论知识到操作技能的全部教学内容,循序渐进,边学边练,弥补讲练过分分离的不足,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成本会计是一门集知识性、技术性和实践性于一体的应用学科,因此对它的模块设计应以“突出职校特色,培养职业能力”为总的指导思想,改变传统教学中对于课程安排讲究的一两个工作日的时间间隔,以利于学生较好地消化上节课知识内容的做法,将一周内的两次课程安排在连续的两天或在一个半天内完成,便于教师做出项目训练的安排,避免出现教师在下一次课用较长时间回顾上一次的内容,学生也要用较长的时间来适应这一次课的联系和训练的现象,这样更有利于学生构建连续的知识体系。我们把成本会计的整个内容划分成基本成本项目的核算、制造业成本核算的基本方法、非制造业成本核算的基本方法和几个非制造行业成本的一般核算等四个模块。
三、团队合作是进行差别化教学的重要形式
在进行差别化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也要注意学生能力的培养,把传受知识、技能和发展智力、能力结合起来,发挥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让学生的各种素质都得到有效的发展和培养,团队合作就是一种重要的形式。
合作学习(collaborative learning)是当前教育心理学研究的热点之一,被誉为当代教育理论研究和实践中影响最大、成果最多的领域之一。合作学习的内涵涉及到以下几个层面的内容:(1)合作学习是以小组为主体进行的一种教学活动。(2)合作学习主要是一种同伴之间的合作互助活动。(3)合作学习是一种目标导向活动。(4)合作学习强调集体受奖励,同时也重视个体责任的划分。(5)合作学习中学生的主体地位比较突出。因此可以说,合作学习的概念正在融入团队的理念。
把学生划分成学习组,在平衡学生性别、成绩的差异等因素后,仅提供给各学习组核算业务的资料,自行安排组内成员会计职务角色的分配,分角色排演核算程序与口头汇报计算结果,由教师综合评分,奖励优秀学习组,由各组评出优秀组员,改变传统的教师一味讲述“是这样”的被动局面,让接受能力好的学生去辅导和带动接受能力较差的学生,训练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以及对问题的“为什么”和“怎么样”的主动思考。实施过程中可以用注明了最高成绩、平均成绩和进步最大成员的团队成绩登记表实现督促和鼓励学生的目的。
将全书的三个重点知识点(品种法、分批法和分步法)或是更多内容以段考的形式专门地强调与突出出来,在整个测评实施过程中还可以对部分评价采用“同组同成绩”的方式,给同一学习小组下硬性指标,利用学生同班或同宿舍的优势,督促成绩好的学生对其他组员进行学习辅导,利用学生的好胜以及不愿连累他人的心理,在一定程度上对班级整体学风的提升起到积极的作用。
四、快乐学习是进行差别化教学的重要目的
快乐学习的理念就是为学生营造一个生动、快乐的学习环境。快乐学习是将学习融合到游戏情节中,让学生在快乐中接收学习,在学习中感受快乐。例如,在简化分批法下,二级账会计与明细账会计的分角色承担,则有利于学生理解会计中的“平行登记”和“账账相符”的规则,再利用师生互换角色的方式,由小组成员排演整个的账务处理程序,由其它小组的学生以及教师评判改组业务处理得是否正确以及是否流畅,既可以巩固专业知识的掌握,又可以在“演”的过程里活跃课堂气氛,并且还能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提升团队合作精神。
坚持实施这样的计划,既有利于课程的学习还有利于学生个人诸如表达能力和自我管理等能力的锻炼,对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有很大益处。
五、总结
综上,笔者以“听、讲、练、演”多方位实现成本会计差别化教学这种方式,关注学生的兴趣、动机,在教学中以“让学生喜欢上成本会计”的理念去设计自己的教学,通过实施差别化教学模式,的确感觉到在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成本会计核算能力方面有所受益,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学生职业能力的提升和实现了差别化教学的预期目标。
参考文献:
篇3
【关键词】高级会话课程教学 越南语 教学实践
【中图分类号】G642
笔者多年来从事越南语会话课程教学的工作,在对多届学生的教学实践中,笔者发现,大学2年级的越南语高级会话课程所传授的内容不能仅局限于大学1年级的越南语初级、中级会话课程中的一般日常生活交际对话,它更要求学生要具备越南语口语综合表达能力。在教学实践中,笔者发现了很多影响授课质量的因素:如何选择授课教材,采用怎样的授课形式及技巧以确保教学质量、达到教学效果等,这都需要授课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地摸索、探讨和总结。
一、越南语高级会话课程的教学要求与目的
众所周知,外语会话课的教学要求与目的是:要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口头表达能力,符合所学外语的语法、语音、语调,要求正确地运用词汇等。不同程度的会话课其教学要求也不尽相同。越南语初级、中级会话课程要求学生能正确地运用日常生活中的一般情景进行交谈,越南语高级会话课程则不仅局限于日常生活的情景交流,还要就所听到的材料或熟悉的题材进行对话或连贯发言。因此,越南语高级会话课程既要求学生流利、自如地运用越南语表达所听到的材料或熟悉的题材,更要求学生掌握一定的越南文化、国情等知识,做到有感而发,畅所欲言。
二、教授越南语高级会话课程应掌握的几点要素
根据自身的授课经验,教授越南语高级会话课程时,教师应掌握以下几点要素:
1. 强调“以听导说”
在越南语教学的实践中,笔者发现,越南语听力能力差的学生,其口语表达能力也相应差。越南语学习者,特别是2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一定的越南语知识结构和词汇量,其更应把听力训练放在首位,多听才能多讲。在听的过程中掌握越南语的地道说法和用词习惯,并加以模仿和练习;有针对性的选择材料进行泛听,掌握对象国文化、国情知识,对提高其连贯口语发言能力起着相当大的作用。因此,在授课过程中应向学生灌输“以听导说”,灌输口语练习同听力训练有机结合的理念。
笔者所在大学的越南语专业的本科生,他们在2年级上学期开设越南语高级会话课程,同时也开始开设越南语基础听力课程。笔者认为,越南语基础听力课程的开设与越南语高级会话课程起到了相辅相成的作用。与此同时,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还应尽量使用越南语为授课语言,针对一些没学过的、难理解的单词可用中文加以解释,让学生进入完全用越南语表达的语境中,养成越南语的思维习惯,对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开口说越南语的兴趣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笔者用此方法教授了4届学生,收效显著,这是对“以听导说”理论的最好验证。
2. 备好课
备好课,言下之意即备好课文和辅助教材。我们应意识到情景会话的内容要紧密地联系现实生活,符合现代人的正常生活原则与规律,这样才能让学生感兴趣,学生感兴趣才会有话可谈。针对笔者的授课对象,教材的选用应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第一,越南语高级会话课程的选材范围和领域要广,涵盖社会文化、国情、政治、经济、军事等领域,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增强跨文化交际意识。根据所在区域的地理位置,可重点突出“文化、经贸、旅游”等实用性强的材料;
第二,教材要具备语言表达规范、易于模仿、故事短小、有趣味性和幽默感、有社会意义等要素,如:短篇史记、故事、笑话、时事报告、社会舆论等。教材难度要低于学生现阶段的听力水平,这样他们学起来不会感到太大的压力,才会有兴致去模仿并乐于表达;
第三,教材体现形式的多样化,既可以是文字形式,还可以以静动态图片、声音、录像等音像形式展现出来;既可以采用看图说话、情景对话等形式,还可以讨论、演讲等形式进行授课。总之,为学生提供精彩生动的图像,画面动静相结合,文字表达规范、深刻和有趣,才会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3. 备好学生
如果说备课是上课的先决条件,那么了解自己的学生,同样也是上好课的重要前提之一。教师了解学生的实际水平、喜好、性格、知识面,才能做到在课堂上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比如,有的学生语音好,但表达能力差;有的学生知识面宽,理解能力强,但不主动开口;有的学生性格活泼,喜欢发言,喜欢表达己见;有的学生性格内向,不健谈,但专业基础扎实;有的学生聪明,但对自己要求不严,课前缺乏准备;有的学生爱面子,怕出错,不敢积极发言;有的学生喜欢与众不同,标新立异,不爱重复别人说过的话等。针对不同的学生,笔者是这样处理的:对于内向、怕出错的学生,教师多给予肯定和鼓励;对喜欢发言、有主见、外向的学生,则教师多提问他们,让他们的回答渲染课堂气氛,带动其他学生进入练习语境中;对知识面广、但不善于开口以及语音好、但表达能力差的学生,要耐心地诱导他们开口说话;对于聪明但课前缺乏准备的学生而言,则应严格要求之。总之,对学生们的每一次进步要尽量给予承认和肯定。
在课堂上,还要根据每个学生的不同特点,采用不同难度的提问方式。比如:最简单的用?úng或kh?ng ?úng来回答的简单句;使用ch?ng l?…hay sao?的反问词句;选择t?i sao的疑问句;ai和cái gì引出主语、宾语的句式;? ??u引出地点状语的句式;th? nào的提问句等。从实践来看,正确使用提问方式能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备学生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需要教师对学生们的课堂表现、作业情况等做连贯性的记录,尽早摸清每个学生的特点,以便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灵活运用多种授课形式及技巧
相对其他课程而言,会话课的授课形式及技巧更具多样性。越南语高级会话课程教学要求规定,不但熟悉一般日常情景对话与交流,而且做到就某个主题进行分组讨论和辩论,或上讲台演讲故事、对象国民俗风情、文化,或采用有趣的游艺化授课方式。为激励学生踊跃发言,笔者给演讲精彩的学生颁发小奖品,以鼓励学生多开口,同时定期举办辩论赛,获胜组也将获得奖品。接下来,就笔者在教学实践中运用的授课形式展开阐述:
1. 分组讨论、辩论形式
分组讨论、辩论形式非常适用于中国学生。中国学生大多含蓄、被动、怕出错,课堂上不敢主动开口说话,这时可采取以组为单位的形式开展口语练习,最好少做个别提问。每次课讨论1个主题,在教师进行简单的阐述及引导之后,学生们按座位或喜好分成若干小组,每组可由4至6名学生组成,学生们首先在组内畅所欲言,即便说错了,也是组内少数几位同学听到,消除学生怕说错丢面子的心理障碍,减轻心理负担,调动开口说话的积极性,不知不觉间大家的口语表达能力都有所提高。每次讨论课,每组将推出两名代表分别担任本组的记录员和主辩手,这两名代表将在同学间轮值担任。首先,同组的同学间先讨论,统一观点,拿出解决方案;接着,主辩手陈述自己本组的观点;最后,进行组与组之间的辩论,这时候所有的同学都可以参与进来。教师将根据学生们的辩论内容进行随机指导或根本不指导,学生们则围绕主题展开热烈的辩论。
2. 演讲或叙述形式
除采取分组讨论、辩论形式授课外,还可采用上讲台演讲故事或叙述越南风土人情、国情等授课形式。每1位同学应在课前自备好演讲稿,演讲时可配以图片、声音、录像等辅助材料。演讲过程中,要求学生用越南语解释某些难懂的单词。演讲完毕后,接受同学们的提问。最后,教师对学生的演讲稿做简要地讲评和纠错。
3. 情景对话形式
广东作为国家的经济发展前沿阵地,具备区域比较优势,与各地、各国之间的经贸往来、旅游活动也较为频繁,社会对熟悉经贸、旅游领域的越南语专业复合型人才的需求较大。因此,本着就业口径及涉及领域广的优势,笔者还加强了学生对“经贸”、“旅游”等方面知识的了解与掌握,为突显就业优势打好专业基础,这方面的训练一般以两名学生为1个组合来展开练习。教师先列举1至2个典型的情景对话,解释相关的知识点和专业词语,接着允许学生有10分钟的时间来设计1个情景对话。准备工作完成后,每组同学都有机会走上讲台来进行对话练习,教师所做的工作仍然是简要地讲评和纠错。
4. 采用各种有趣的游艺化授课形式
经常变换授课形式,让学生保持学习兴趣。除了上述3种授课形式外,笔者还在课堂上进行游艺活动,比如:学唱越南民歌、流行歌曲,讲述越南菜的做法等。通过游艺化授课形式的教学,增强学生对越南文化的求知欲望,让学生掌握不同领域的越南语惯用说法并运用于日常交际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得学生在听说玩唱中打好口语基础。
上述游艺化教学方式都曾在课堂中运用过,收效显著,课堂气氛热烈,学生们学习劲头十足。在1个学期中,笔者将安排两次课用于学唱越南歌。第1次课,学唱越南民歌,代表作是越南北宁省的官贺民歌(Dan ca Quan ho)。笔者将向学生介绍官贺民歌的由来、特点和内容,然后放碟学唱。第2次课,学生教学生,由学生来教学生唱越南歌。此外,笔者还安排2次课用于讲解越南菜的制作方法。课前,笔者收集了大量的越南菜制作的文字、图片说明材料,安排每位学生熟悉1种菜肴的做法。课上,学生们将轮流口述菜肴的由来及制作方法,可配以图片或录像等音像材料。
总之,教师要善于开动脑筋,不断地变化授课方式及技巧,丰富课程内容,学生们感觉有新意才能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
四、尽量不要为了纠错而反复打断学生的口语练习
学生在做口语练习的过程中,教师是否马上、及时地纠错,这是会话课中教师们都曾经或正在遇到的常见难题。笔者认为,会话课上,最重要的教学任务是引导学生开口练习,教师要营造一个良好的课堂气氛,使得学生主动地建立良好的口语交际习惯,鼓励学生多开展口语交际活动。如果学生进行口语交际时,教师为了纠错而反复打断学生的对话,不仅打断了学生的说话思路,破坏气氛,还会使学生因怕出错而不敢再开口说话,自信心和积极性受挫,开口说话的激情就会随之消逝,最后变成寡言之人。面对这个难题,教师可以这样处理:一边听学生对话,一边做好错误记录,等学生结束对话后再纠错;对基本结构性的错误一定要在课堂上纠正,对个体自由表达思想时犯的小错误、小闪失,如可忽略不提的尽可能不提,切忌纠正太多,以免打击学生开口说话的积极性。随着越南语语感、识别能力、知识结构的不断积累与提高,学生自身会具备自我纠正能力,那时这些小错误、小闪失自然会迎刃而解。
结 语
综上所述,教授好大学二年级的越南语高级会话课程,要求教师备好教材、备好学生,灵活地运用教学手段及技巧,为学生营造一个轻松愉快、和谐的课堂气氛,既可使教师从教得索然无味的境地中解脱出来,更能使学生养成会说、敢说、多说、常说的良好习惯。
篇4
教学方法不合理,单一的实训操作形式与实际工作脱轨许多学校将会计电算化课程与其他专业课程分开,课堂上对课程的学习采用分模块学习,没有全盘考虑会计电算化的综合实训,不能够全方位地模拟会计工作流程。教师的课堂教学方法主要是一边讲一边操作,然后让学生跟着操作一遍,这种方式虽然能够很好地让学生掌握各个操作步骤,但是学生容易淡忘所学内容。教师居于主导地位的教学方式使得学生缺乏主动探索的学习精神,学生相互之间缺乏合作交流,没有从企业实际运行的角度让学生模拟会计工作者的做账流程。
二、会计电算化课程教学改革措施
1.调整会计电算化课程设置
目前,会计电算化已经成为企业财务工作的主要媒介。因此,《会计电算化》课程教学不能只作为一门以操作为主要内容的独立课程,应将会计软件实务操作部分与本专业的其他课程融汇贯通于整个大学教学期间。各校的《会计电算化》课程教学均采用ERP软件,它集成了会计专业各门课程的主要专业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教学中,应将各专业课程与ERP软件相应的模块操作进行对照练习。完成各门课程的理论学习后,上机操作完成在ERP软件中的应用。最终达到能够熟练操作各种财务软件,并能具备财务软件的维护技能。
2.将会计电算化基础理论学习与上机实训操作相结合
在教学安排上,应将理论学习与实训操作教学贯穿于会计电算化课程整个教学活动的全过程。采取理论学习与实训操作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合理分配好会计电算化课程各部分内容的教学进度与上机时间,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实际动手能力。会计电算化的课程教学应围绕理论课的教学内容来组织,争取通过实际操作更好地掌握专业课程的理论基础知识,在掌握会计电算化理论的基础上,进行有针对性的、集中的、专门化的实践训练。通过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弥补那些在教学环节没有领会的知识点。
3.自编适合学生实训的教材和案例
教材规定了教学内容,是教师授课的取材之源,也是学生求知复习之本。会计电算化是一种思想,需要根据企业自身特点借助软件平台来实现。目前现成的会计电算化经济业务在教学中极少见到,高质量的更少,软件文档也仅仅提供了一些非教学内容的说明书。因此,设计一套完整的、适于会计电算化实验的经济业务是非常必要的,为了保证教学质量,应立足“自编为主,购买为辅”。编写的实践教程结合企业实际,模拟真实材料编写案例,使学生有置身企业真实业务环境的意境。我院使用的电算化软件是用友U8.72基本财务系统,以往使用的教材都是分模块设置案例,分模块进行教学,学生在课后无整体概念,到了用人单位后往往无从下手,难以胜任工作的需要。为了使学生能熟练的对软件进行操作,全面的掌握会计电算化的账务处理,尽量采用教师自编实训案例和实训教程。运用财务软件,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在计算机上操作处理,并独立完成设定的会计事项。通过会计软件操作,使学生掌握运用计算机处理会计事项的方法和程序,了解会计工作如何使用现代化手段来进行处理。
4.采用逆向思维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融会贯通理解整个账务过程
会计电算化教学是授人以渔而不是授人以鱼。会计电算化的真正优势不是简单减轻会计人员的工作强度而是更加规范、系统、快捷的参与企业相关监督和管理。为了达到其真正目的,在进行会计电算化实训教学时采用了讲授法、讲练结合、逆向思维等多种教学方法。首先由教师给学生讲解课程知识点,然后将会计软件操作方法通过计算机给学生进行操作演示,最终让学生通过上机操作的方法学习和把握会计软件的操作方法和基本理论知识。逆向思维教学法是掌握解决会计软件运行中出现的系列问题的方法和思路,是培养和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有效方法。在会计电算化教学中,会计软件的常规操作顺序是沿着“账务系统初始化-凭证处理一账簿处理一报表系统初始化一报表编制”等业务流程处理会计业务,但在运行会计软件中碰到例如完成资产负债表编制后发现报表不平衡的问题时,分析其不平衡原因要按照会计软件常规操作顺序的相反方向(即“报表系统初始化是否错误账簿处理是否错误凭证处理是否错误账务系统初始化是否错误”)逐一分析和检查,直至找到原因并加以解决。整个教学过程全部在计算机实验室进行,做到边讲边练、讲练结合,学生在学习中彼此相互帮助,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学生能较快地掌握课程知识点。
5.将手工会计和电算化结合,强化技能实训
会计电算化教育应以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为主。无论是教学内容的设置,还是课时的分配,都应着眼于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引导学生将实训内容与实际业务联系起来进行考虑。当会计软件实务操作部分与本专业其他主干课程相互融合后,会计电算化相关操作项目分散到各门理论课程中,自身教学内容的系统性和整体性无法体现。因此,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手工会计处理流程和电脑会计处理流程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应将手会计做账和会计电算化处理相结合,将学生所学的会计理论知识系统化、综合化。通过模拟企业会计数据,把一整套会计业务资料,利用手工处理方法,完成从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的填制到日记账、明细账和总账的登记以及会计报表的编制;再通过财务软件,首先是应用软件的账务处理功能进行相关业务处理,完成两种处理方法的衔接,然后利用软件完成接续月份的会计业务处理。借助两种做账方法的操作比较,增强学生对两种处理流程的感性认识,从而进一步巩固会计电算化课程的学习效果。
三、结语
篇5
作为一门实践性极强的学科,会计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与现实紧密结合的企业财务管理类人才。由于会计类软件的普及和发展,企事业单位普遍都采用了软件进行记账、核算和报告管理。会计软件操作和使用已成为会计实践教学培养的核心内容。只有掌握一般会计类软件的操作和使用,学生才能适应社会对会计专业人才的需求。从社会各类单位对会计专业人才应具备的技能要求角度,主要分为三类需求:第一类是对会计软件操作技能的需求,例如会计记账与核算、报表编制与输出、账套审计与查询等,这是对于会计从业人员最基本的技能需要;第二类是对会计软件管控技能的需求,例如全面预算管理、集团财务管控、资金集中管理等,这是对会计从业人员管理技能的需要;第三类是对会计软件设计与研发的需求,例如财务软件设计与研发、Excel财务开发技术、XBRL网络财务报告等技能需求,此类需求对计算机技术要求较高,是对高级会计信息化技能的需要。针对会计专业本科生的不同培养需要,北方工业大学采用“分流培养、分类成才”的综合培养模式,从大三开始设置会计信息化培养方向,组织专业教师形成会计信息化课程群,不断探索和建设会计信息化实验课程体系。
二、会计信息化实验课程体系的定位、设计与建设
1.会计信息化实验课程体系的定位。
会计信息化实验课程体系作为实践类课程,必须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定位于服务基础会计、财务会计、管理会计等主干课程,促进学生将理论课的知识巩固和应用到会计信息化实验中。会计信息化实验课程体系的创新,一方面要解决会计信息实验课程不够完善的问题,另一方面还要通过实际动手、实际操作,促进学生不断体验和感悟的知识建构过程。因此,会计信息化实验课程应根据会计专业理论课的开设情况进行定位,而不是过分强调计算机技术的讲授,否则会造成理论与实践的脱节。当然会计信息化实验课的确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计算机基础知识。这些需要在大学通识课程和前设课程中予以解决,给学生打下较好的计算机基础。
2.会计信息化实验课程体系的设计。
以会计信息系统核心课程为基础,构建覆盖财务会计信息化、管理会计信息化、审计信息化的会计信息化实验课程模块,按照操作类、管控类、设计类设计会计信息化课程体系,从而形成全方位、多模块的会计信息化实验教学体系支撑平台,增加会计信息化实验教学比重,使学生从事实验课程的学时达到了总课时的30%以上。会计信息化实验课课程体系按照“分流培养、分类成才”教学理念,以“会计信息系统”为核心课程,按照操作类、管控类、设计类设计开发具有操作性、实用性和前沿性的会计信息化相关课程。除会计信息系统作为核心基础课以外,建立操作类课程群、管控类课程群和设计类课程群。操作类课程群包括ERP财务会计实验、企业合并报表实验、审计软件综合实训等;管控类课程群包括企业集团财务管控实训、预算会计软件综合实训、全面预算信息化实训、企业资金集中管理实训等;设计类课程群包括企业会计信息化实施、财务软件设计理论与方法、Excel财务软件开发技术和XBRL财务报告语言等。
3.会计信息化实验课程体系建设。
会计信息化实验课程体系需要根据学生的素质和接受情况,分批逐步建设,而不能一蹴而就,并要根据实际教学效果不断进行探索和调整。会计信息化实验课程体系应坚持“系统性、综合性”的特点,建设实验教材、实验案例和实验软件。系统性是指会计信息化实验课程由企业会计理论知识体系、理论与实验相结合的实验教学体系;综合性是要突破会计知识体系的界限,将企业管理、会计、财务等知识进行整合设计。会计信息化实验课程体系建设的具体内容包括:(1)进行创新型课程的探索,从教学角度以体验式教学提升学生解决实际会计与财务管理问题的能力;(2)坚持理论联系实践的方式加深和巩固会计理论的理解,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3)通过整理和收集最新的案例、经验和知识,形成以实验指导书、实验指导视频、实验指导多媒体软件、其他实验资料等为一体的实验教材建设;(4)通过体验式教学搭建仿真教学平台,通过仿真企业环境、财务管控流程、会计核算流程、软件开发流程,在实战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三、会计信息化实验课程体系的拓展与创新
会计信息化实验课程体系需要通过教学管理与控制,将教学与竞赛相结合,拓展会计信息化实验课程的第二课堂,创新会计信息化实验教学的方法和手段,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会计信息化实验教学的管理和控制。
会计信息化实验教学的步骤主要包括实验资料的前期准备、教学软件的调试和准备、实验分组与管理、实验报告与反馈等四个步骤。(1)实验资料的前期准备。实验资料是指以实验教材为基础,由实验指导书、实验指导视频、实验指导多媒体软件、实验案例等相关资料组成。实验资料的准备充分与否,对于学生是否能按照教学目标开展实验至关重要。实验指导书中应尽量减少操作步骤的描述,鼓励学生通过实验教师的引导,自主思考实验步骤、方法和路径,不要简单地按照既定的操作步骤完成实验。(2)教学软件调试与准备。在实验教学之前,实验教师需要在实验室环境中进行教学软件调试与准备,并最好在教师自己的电脑上也装一套教学软件。对于在教学过程中碰到暂时无法解决的问题,可以备份后还原到自己的电脑上进行调试和检查。(3)实验分组与管理。实验教学最好采取分组的方式进行,鼓励学生在遇到问题后首先在自己的小组内讨论解决,然后再与实验教师进行讨论。对于简单、重复的问题可较快解决,较难和复杂的问题与实验教师讨论解决,这样可以大大提高实验教师的教学效率。为了避免出现“搭便车”或者拷贝其他学生实验结果的问题,不同的实验要通过小组内轮换角色完成,同时可以通过账套号控制、账套主管控制以及关键界面截图控制等方法进行管理。(4)实验报告与反馈。实验报告是考评学生实验过程和成果的主要内容,包括实验数据和实验报告两部分。实验数据是学生在实验软件中的数据备份。实验报告由实验目的、内容、步骤、结果和总结等构成。对于实验报告中反映的问题,实验教师应及时逐一跟学生进行反馈和沟通,不仅让学生及时发现自己实验的错误,而且通过与学生的讨论发现实验设计中的问题。
2.会计信息化实验教学的创新和尝试。
会计信息化实验教学中要鼓励学生思考和创新,针对学生出现的错误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可能的原因,不急于告诉学生答案是什么。对于学生提出的新想法和新思路,要和学生一起设计和实践,并可以作为实验思路的补充。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探究问题的成因,策划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并加以执行。充分体现教师在“做中教”,学生在“干中学”,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体现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的实验教学体系。
3.会计信息化实验教学与竞赛相结合。
通过组织并参加不同层次的会计信息化大赛,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以及整体素质和综合能力。2014年由中央财经大学举办首届北京市大学生ERP管理会计应用大赛,北方工业大学会计专业大三学生组成参赛小组,取得总分第四名和三等奖的好成绩。将教学与竞赛相结合,有利于锻炼学生的观察力、思维力、创造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将竞赛作为会计信息化实验的第二课堂。在模拟中培养学生会计专业素质,在竞争中锻炼学生分析同行对手、应对市场变换能力,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的会计理论和会计信息化知识应用于经济管理实践中,真实地解决企业经营管理中的实际问题。
四、小结
篇6
一、教师要注重两个转变
1.工作重心的转变。新教材摒弃传统教材的弊端,更注重知识的应用性,在知识传授上重视以“观察与思考”、“活动与探究”、“交流与讨论”等形式出现,强调了学生主体性,注重了实践和创新,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教师的工作重心也发生了转变。我将工作重点放在五个方面:一是研究课程标准,二是研究教法,三是研究学法,四是研究学生的个性特点,五是研究对学生的评价。
2.教师评价方式的转变。由于教学中注重学生的实验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注重学习过程而不是结果,注重情感的体验而不是单纯的知识的掌握,改变了过去教学单一的以分数评价学生的局面,因此化学教师要侧重激励性的评价语言,注重每个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评价,并注意从学习态度和情感方面去评价,充分调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
二、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真正成为化学学习的主人
化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自主探索、亲身实践,合作交流是《化学课标》提倡的有意义的学习方式。在教学中,我们应该注意创设良好的课堂教学气氛,注重知识的生活性和实践性。化学课题生活化,问题引入情境化是化学新课程的特色之一。在教学中,教师应结合生产和生活实际,设置一些问题情境,让学生从情境中获取信息,用化学思考方法去建立模型,然后进行解释,应用和拓展。要使学生在探索活动中,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理解和掌握基本的化学知识、技能和方法,让学生全身心地参与化学活动,经历教学过程,从而培养学生健康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在课堂教学中,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提倡科学探究与合作学习。要注意培养学生倾听他人的发言,善于陈述自己的想法,勇于修正他人的观点,勇于接受他人的意见并修正自己的想法。当不同见解难以统一时,应学会各自保留自己的见解。在进行科学探究与合作学习时,要有明确的目的,要有秩序地发表意见,不影响他人的讨论。如果分小组活动,人员的组合要采取轮换制,使每个人接触面广泛。小组成员可以轮流代表小组发言,小组之间可以随机交流帮助。
三、准确把握知识的深广度,避免随意扩展内容
教师头脑中要有三个阶段的知识,整合核心知识,提高教学时效:清楚学生在初中阶段的学习的内容和程度,知道学习在必修模块中要掌握的程度,了解在选修模块还有需要哪些进一步的延伸。
四、分析栏目功能,合理运用教材中各种栏目
教材中栏目的设置,蕴含着教与学的方法,体现了新课程的理念,了解、借鉴教材倡导的教学基本方法,选取素材创设学习情境、设计学习活动,考虑教学设计要点,有助于教师驾驭教学过程。
五、创设以探究为核心的多样化活动
多样化活动:实验、探究、交流讨论、调查参观、资料收集加工、自学、文献探究、网络查询等。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应综合运用多种学习方式。每种学习方式各有长处和短处,运用得好都会发挥其他学习方式不能代替的特殊功效。
六、正确处理STS知识,改变教学策略
知识情境化:“从生活到化学,从化学到社会”;“从自然走进化学,从化学走向应用”。两大好处:提高学生应用知识能力,体会知识的价值;落实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学目标。转变教学策略,强调“元素观”、“分类观”、“转化观”。研究一种物质―看组成元素―看物质类别―判断物质性质―研究不同类别物质之间的关系。
七、重视化学实验
实验是实现中学化学教学目的的重要而有效的途径和方法,贯穿于中学化学的全过程。实验是一种探究性活动,是有效实施中学化学教学目标的重要而必要的前提条件,对学生的科学素养的培养有着重要的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在以往教学中,为了节约时间,有时实验是“黑板上讲”,“黑板上做”,很少让学生自主设计实验。在新课程下,教师应认识到实验不仅是一种为学生提供感性认识的直观手段,而且是使学生激发兴趣,掌握知识、技能和科学方法的重要途径。更强调实验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把学习过程看作是一种科学的探究过程,在对问题的探究中不断地获取知识,同时使学生切身体验科学家的科学探究过程。因此,教师应充分挖掘实验教学的功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为学生实验探究提供条件,注意启发引导,做学生的引导者、鼓励者、支持者。
八、教学手段的不断完善
多媒体技术的广泛应用,赋予了化学课堂教学更广阔的空间。如果教师仍然采用老办法,不但不能满足教学的需要,反而会挫伤学生的积极性,教学效果也会事倍功半。应该按照以下方法不断完善教学手段。
篇7
Abstract: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concept and characteristics of project-based Teaching, and it focuses on study on implementation of project-based of computer drawing course, including project selection, project promting and project evaluation.
关键词: 项目化教学;计算机绘图;项目选取;项目推进;项目评价
Key words: Project-Based Teaching;Computer Drawing;Project Selection;Project Promoting;Project Evauation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2)35-0233-02
0 引言
项目化教学法萌芽于欧洲的劳动教育思想,最早的雏形是18 世纪欧洲的工读教育和19世纪美国的合作教育,经过发展到20世纪中后期逐渐趋于完善,并成为一种重要的理论思潮。项目教育模式是建立在工业社会、信息社会基础上的现代教育的一种形式,它以大生产和社会性的统一为内容,以将受教育者社会化,以使受教育者适应现代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相统一的社会现实与发展为目的,即为社会培养实用型人才为直接目的的一种人才培养模式[1]。该教学法在国外的高等教育、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随着我国职业教育、成人教育的蓬勃发展,企业对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项目化教学法作为解决培养学生实际应用能力的有利方法正被国内的院校越来越重视。本文以《计算机绘图》课程为例,讨论该课程项目化教学的实施的有关内容。
1 项目化教学
1.1 项目化教学的概念 项目化教学法是师生通过共同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工作而进行的教学活动。它是“行为导向”教学法的一种[2]。一个项目是计划好的、有固定的开始时间和结束的时间的工作。原则上项目结束后应有一件较完整的作品。
1.2 项目化教学的特点 项目化教学法最显著的特点是以项目为主线、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改变了以往“教师讲,学生听”被动的教学模式,创造了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协作、探索创新的新型教学模式。项目化教学法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在教师的指导下以项目小组为单位共同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工作,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发挥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
2 项目化教学在《计算机绘图》实施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传统教学模式的目标是传授知识和技能,教学过程以老师教为主,学生被动地学,课堂活动多是单方面的,虽有互动,学生也是被动的;学生的学习过程就是听课,然后上机完成教学案例或者其他的例子,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不能很好的发挥作用。
项目化教学的目标是运用已有的知识和技能来解决或完成新的任务,从而学习知识、训练技能,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主动学习,学习过程中的交流是多向的,不仅是学生、老师之间的交流,更多的是项目小组成员之间的交流。项目的实施和评价过程中通过引入竞争机制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学习兴趣,对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有很大的帮助。
3 项目化教学在《计算机绘图》课程教学中的实践
《计算机绘图》课程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课程,比较适合开展项目化教学,一般来说,教学过程包括项目选取、项目推进、项目完成、项目评价等环节。
3.1 项目的选取 项目的选取一定要结合学生的基础知识、专业和教材等方面进行展开,题目精心组织和策划。《计算机绘图》课程内容分三个部分:理论教学、实训及课程设计。其中理论教学12学时,实训环节16学时,课程设计4学时。根据时间和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对学生毕业设计、就业岗位的职业需求我们在教学过程中根据从易到难的原则设计了四个小项目[3]和一个大项目;小项目包括图形和图案、组合体及尺寸标注、零件图绘制、装配图绘制,大项目是机械产品创新设计。教学和实训主要以小项目为主;学生在学习该课程的过程中以项目小组为单位完成一个综合性的大项目:机械产品创新设计,该项目从实际生产中获得,但要求对其进行适当的改进或者项目小组设计一款全新的机械产品,设计包括设计方案的草图,零件图和装配图。通常大项目包含了教学中大多数小项目的具体应用,并且融入了机械产品创新设计的内容,充分调动项目小组的创造性和团队协作性。
3.2 项目的推进 教师以选择的小项目为主给学生示范有关绘图命令和具体应用,然后各小组根据本小组的具体情况完成相应的绘制和设计任务。教学中通过小项目让学生掌握AutoCAD软件的基本操作和一些具体应用,了解项目的流程,然后逐步放开由学生独立完成小项目。项目的推进主要是教师对各项目小组的大项目的推进。大项目通过教师给出具体的时间表或者学生自己安排的时间表,以项目小组为单位在规定的时间段内完成规定的内容,方案的制定和实施完全由学生自己来完成。教师在项目推进的过程中主要起到辅助功能,完成对项目实施中的技术问题指导和错误的纠正,并定期让学生汇报项目的完成情况[4]。
在每个大项目完成后,教师都列出类似的项目,鼓励学生课余时间多进行项目练习,逐步提高学生的操作熟练程度,并选择创新性题目和小组,作为今后创新设计大赛和机电产品设计大赛的后备力量进行培养。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互相交流。教师的主要任务是积极引导学生去独立思考,为他们答疑解惑。这样就可以锻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独立思考的能力,同时提高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
3.3 项目评价 教学评价是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传统的教学评价通常是置于教学过程之后,而且评价功能单一,只重视测试与考试结果,不重视学习的过程;传统的教学评价通常都是由教师独立完成,评价主体单一,学生不能参与其中。为了避免以往评价的弊端,项目评价应该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法[5],并且扩大评价的主体,让学生参与到项目的评价中来,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因此,可以采用项目小组自评、小组互评、教师评价[6]等方法来对项目小组完成的大项目的完成情况进行总体评价。
大项目完成后,教师在规定的时间组织各项目小组对大项目进行验收和总结;验收采取汇报演示的形式,各项目小组对本小组的完成情况、设计方案、设计思路和图纸等进行介绍和展示;然后教师和其他小组可以对其进行提问、提建议并打分,同时说明给出相应评分的观点和依据;其中项目的创新性作为项目完成情况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大项目的总体评价采用教师、各项目小组互评和自评的方式,例如采用教师评价占总评的60%,小组互评占30%,小组内部自评占10%,每个项目小组的成员在完成大项目的过程中拥有共同的小组评分。
另外根据每个同学小项目的完成情况,教师可以给每个学生打分,每个学生根据掌握情况拥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小项目分数,该分数所占学生个人总评的50%。这样每个学生的分数等于大项目评分乘于50%加上个人评分乘于50%,即得到个人分数。
这种评分系统有以下几点好处:
①大项目总体评分可以增加每个同学参与项目的热情和责任感,增强团队合作意识和集体荣誉感。
②小项目能够调动个人的学习积极性,使掌握好的学生能够有更好的表现,避免“吃大锅饭”的弊端。
③让各小组参与提问、评分,可以调动学生积极思考,积极参与,了解其他小组的经验和不足,增强了其主人翁的意识和对项目评价的了解。
4 项目化教学在实施中的问题
4.1 项目化教学在实施过程中,教师应该具有比较全面的理论和实践知识,才能应对“以学生和项目为中心”组织教学,教师只有具备了教学设计能力、调控能力和随机应变能力,才能充分发挥项目化教学的积极作用。
4.2 在项目化教学的初期学生学习兴趣较大,但在分组设计大项目时个别同学不太积极主动;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应该调动各小组成员参与的积极性,形成集体荣誉感和团队协作意识,让各小组相互竞争,并通过推荐好的作品参加相关的设计大赛或者展览来提高学生学习的热情。
4.3 项目化教学要和传统教学模式相结合。现在的教育模式改革之所以称为改革,就是因为它由原有的模式演变或者进化而来。
5 结论
项目化教学在《计算机绘图》课程中的应用实践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通过项目化教学使得学生的学习的积极性得到很大的提高,学习兴趣、创新思维、团队协作能力也得到很大改进,更重要的是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参考文献:
[1]杨林峰,李陶深,李捷,陈燕.《运筹学》课程的科研项目教学法研究及实践[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1):150-151.
[2]洪霄,付彬,李涤非.高职院校项目化教学探讨.中国成人教育[J].2008(11):92-93.
[3]甄久军.基于项目化教学的《数控机床故障诊断与维修》课程改革与实践[J].职业技术教育,2010,31(8):26-28.
[4]马玉慧,白滨,马江舰等.运用项目管理方法进行协作学习过程管理[J].电化教育研究,2009(4):82-85.
篇8
【关键词】新媒体专业 软件教学 绘画基础
21世纪的社会,随着互联网与电脑CG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已进入了一个新媒体时代。新媒体技术已深入到生活的方方面面。而在艺术领域中,电脑虚拟技术打破了传统的艺术表现形式,从单一走向了多元的表现形态,形成了如CG 绘图、网页设计、电脑动画设计等新媒体艺术。而这种以“光学”媒介和电子媒介为基本语言的新艺术学科门类,是建立在以数字技术为核心的基础上的,搭建在信息高速发展基础之上的新媒体艺术对提高人们的审美价值和精神素养起到了重要的媒介作用,而且是传播先进文化,人们收集讯息、体验文化艺术的快捷通道。
目前,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特别是信息技术的发展对新媒体艺术设计人才的需求,许多传统美术院校及部分综合院校的艺术设计方向都开办了围绕软件学习应用与研究的新媒体艺术专业,开展对高科技数字化媒介的教学与研究。在课程教学中开设了专业基础课(设计素描、设计色彩、三大构成、设计理论等)、软件教学、动漫设计、游戏设计、摄影、互动媒体艺术等课程。而这类新媒体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学中由于加入了大量相关软件的学习与运用,如何构建绘画教学课程与新媒体专业设计课程的教学体系?如何让学生在学习绘画及理论的同时将其运用于新媒体艺术的实践与创新?也成为培养行业所需人才的现实问题。新媒体技术由于自身的不断更新,也造成一个普遍共知的矛盾:市场需要适应新技术的新媒体艺术设计人才,艺术设计专业应在较短的时间内培养出能踏入社会就能适应的专业人才。构建传统绘画教学与专业教学相适应的教学体系,培养适应社会发展和专业设计需要的合格人才,是本文需要加以探讨与研究的。
一、国内外院校艺术专业中新媒体艺术专业软件教学现状
动画和数字娱乐是文化产业的代表,新媒体艺术设计是艺术与信息科技结合而出现的新的艺术形式,它是社会经济、文化产业发展的需要,涵盖了文化、艺术、设计的前沿领域。
目前,国内新媒体艺术专业的教学模式大多为:一年级通识教育,为全院文化公共课与艺术设计专业的绘画基础课,这个基础主要培养学生面向动画、信息设计和数字娱乐方向的共同能力的需要。二年级开始专业概论课与软件类专业课,相关专业技术如镜头语言、视觉设计、图形图表的设计、互动媒体的设计、网络艺术设计,软件方面以photoshop、maya、3Dmax、Adobe Premiere、After Effects等应用型软件为主。三年级和四年级则依据具体教学情况进入专业方向分化的创作课程安排与实习。
以北京电影学院动画专业课程设置与四川美术学院新媒体艺术专业课程设置为例:见表1、表2。
国外艺术设计专业教学以欧洲米兰新美术学院工业设计3年制教学课程为例:第一年为基础美术理论课,(如室内建筑学、设计绘画、设计史、现代艺术史原材料工艺、产品设计、数码工艺及运用);第二年将第一年的课程基础进行强化巩固(如室内建筑学:方法,强化研讨会、 产品设计:方法,设计运用等),加入一门选修课,如灯光设计、配饰设计、社会人类学、营销和管理,将如何参与社会实践带入教学;第三年为选修课程阶段,对每个学生未来的就业方向提供可靠指导和继续细化专业技能。如选修室内建筑学、产品设计、项目文化、数码模化技能、城市设计、设计管理、当代艺术现象、交互设计(新技能,接合点)电影和录像历史、摄影、美学等。
由此可以看出,国外艺术专业设置发展较为成熟,注重艺术与技术的互通、理论与技术的互动。而国内由于新媒体艺术教学发展较晚,新媒体艺术又是一种全新的交互性非常强的艺术类别。在现有课程设置下,软件课程与绘画基础课程的联系并不紧密,往往造成专业学习的不连贯,学生学了但不知道如何同软件教学结合起来,造成绘画教学同软件教学的脱节。例如通常艺术院校的美术基础课程都安排在第一学年,而软件类课程集中在第二学年,时间相隔较长,软件课程设置上偏重于如何使用,缺乏实际项目的引导。可是新媒体作品不同于传统艺术作品,传达的载体也根本不同,从平面向多维的转变。其从诞生起就直接面向互联网的庞大用户群,具有强烈的商品性。也就意味着新媒体艺术专业比绘画类专业更需要具有针对性的基础性学习。
二、国内艺术专业学生的现状
由于现行美术教学模式仍然以传统绘画教学为主,而经历过美术高考的学生也经过相当长一段时间的静物及人物素描与色彩训练,但是反映在新媒体作品如CG、动画、网页设计等中,出现较多是造型比例失调、动态色彩不和谐、构图偏离重心等基础美术问题。在三维软件课程中,对于人体的解构多数辨识不清,以至于学生需要对人体资料重新阅读与学习。
从艺术审美角度来说,表现在创作中,作品缺少东方人文情绪,传统文化厚度,表现在偏好模仿日欧美艺术设计。因此,在新媒体艺术的教学中,艺术审美能力对学生专业的提高是基础中的基础,如果没有较高的艺术修养能力和良好的鉴赏能力,要想在新媒体艺术设计中取得成就几乎是不可能的。
如果在新媒体艺术设计专业的美术基础教学中偏重于传统素描教学,即侧重在静物写生、人体素描等的明暗与结构方面的表现,弱化了后期软件中的整体结构及色彩把握、动态练习等,那么在美术理论的文化基础教学方面,也就弱化了传统文化对现代设计思想的基础性作用。
三、构建新型的课程教学体系,加强绘画基础教学与专业设计教学的互通与互动
以影视动画与电脑艺术专业为例,绘画的基础是该专业非常重要的基础课程,对学生的造型能力、设计能力、审美水平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因为在传统手绘动画的制作过程中,良好的绘画基础有着无可代替的作用。每个角色设计和动作设计都跟绘画基础密不可分。如果造型表现能力低下,整个动画流程就会无法进行下去,整部动画设计就会无法进展。如在动作设计方面,连基本的人物动态、形体的造型都不能解决,那这部动画只能是以失败告终,更不要说创新与发展了。所以说绘画基础对于制作动画来说是不可缺少的课程,是专业教学的必修课程。
(一)提高基础绘画教学在所有课程中所占的比例
基础绘画教学是提高艺术审美能力、建立设计思维意识的重要手段,其为今后的学习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
如在动画类专业中,高校在对动漫专业学生进行培养时,除了开设基础课之外也要督促学生自觉练习,养成坚持绘画的习惯,为就业和今后事业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还需要训练学生的技术能力、审美判断能力、实践操作能力、模仿能力及在此基础上的创新能力,这都离不开美术基础的训练。在培养动画设计人才中,首先是要明确培养方向,重点解决学生哪方面能力,建立围绕能力训练为目的的课程教学体系,不要大而全,不然就会使学生样样懂门门差。尤其是在绘画造型能力和美术功底的培养和训练中应有的放矢,针对动画设计人员的要求,比如人物造型与表现、色彩的造型与表现等方面加强训练,打下扎实的基础。
而在新媒体艺术设计类专业中,对人物的结构认识、形体与空间的关系、明暗与光影、透视与比例、色彩与构图等美术基础的掌握相当重要,它是后期运用电脑软件进行创作的重要基础,通过这些基础绘画教学使学生的艺术修养能力得到提高,对艺术与设计的关系、传统与现代的关系都有全面的认识。
因此,新媒体艺术专业中,加大基础绘画课教学在课程体系中的比例很有必要。
(二)建议基础美术课程与专业课程设置交叉进行
由表1、表2可以看出,可能是由于沿袭传统绘画类专业的课程设置,多数院校在基础美术课程与专业课程设置上分界明显。而新媒体艺术专业的学习与就业偏重于软件应用,若没有教学引导,学生难以将基础美术的精华运用在软件设计上。这就造成新媒体艺术的学生普遍存在美术专业薄弱、造型与色彩及综合运用不理想的状况。体现在前2年学习中,漠视基础美术课程――认为高中时期已经学习了传统基础美术――难以有经验发现将来设计中会存在的美术问题;而在后2年学习中,基础美术教师的作用弱化,而学生发现基础性美术问题后,只能找资料自习,导致没有有经验教师引导的恶性循环。
基础美术课程与专业课程交错进行对提高学生的艺术表达与创新能力很有必要。例如在动画专业中,人体素描与原画课程、三维课程相连;风景写生、风景色彩与场景设计课程三维课程相连。在新媒体设计专业中,素描、色彩构成与电脑平面设计软件相连等。这样做,理想状态下能迅速拉近基础美术与专业美术的关联性,也提高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在学校方面,更能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及时解决在关联课程中的问题,达到有目的的学习。如果再加入项目和课题设计,那么对于学生的知识结构与知识掌握,就会有更大裨益。
(三)新媒体专业是现代信息技术的产物,打破传统教学模式、内容、表现方法很有必要
传统的绘画教学无非都是静物、风景和人像的表现方式。都沿用传统美术教育的体系,在课程较少的情况下,让学生达到一个较高的能力阶段比较难,学生的学习挫败感很强,因此应在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上下些功夫,让被动学习转向主动学习。特别是在绘画表现的载体上转变那种只在纸面表现的样式,比如可以让学生在纸盘、木板等上面表现以提高其兴趣。
综上所述,由于新媒体专业人对新媒体行业的理解绝不仅仅来自技术的熟练和技巧的掌握,更多的需要一定的美术功底、较高的审美水平、对新媒体艺术具有独到的见解和扎实的掌控能力等多种能力。知识固然重要,能力的培养也不能忽视,新媒体专业对学生的能力要求也应是全方位的,在设计阶段需要培养学生想象力、形象思维能力、动画创意能力、设计表现力。所以说,在学校教育的课程设置中,绘画基础课对于设计与制作来说是不可缺少的课程,也是学生最有必要去打基础和深造的必修课。
参考文献:
篇9
关键词:《地球科学概论》;课程国际化;新版布鲁姆目标分类理论;测绘工程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10-0179-03
一、引言
为了顺应国家对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的诉求,推进际化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课程国际化是必然的趋势,其中教师和学生的英语水平为国际化最基本的条件。近年来,武汉大学测绘学院尝试开办多门双语或全英语课程,但由于教学内容专业性较强,使得课程国际化教学效果不大理想。
课程国际化强调培养具有国际眼光和热爱祖国的“全球通”人才,课程具有开放性、共享性、通用性的特征。在学科课程选择上,应选择国际通用性强,能与国际接轨的课程[1]。《地球科学概论》课程以科学普及为核心的教学思想,着重培养地学思维而非传授技能[2],旨在扩展学生的知识面,引导学生进行跨学科思考与相互交叉的意识,这是本学院开办该课程的主要目标。该课程具有课程国际化的基本特征,以双语或全英语进行教学能有助增加课程学习的趣味。
本文以本学院为例,从课程教学现状分析出发,以新版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体系为依托[3],探讨《地球科学概论》课程国际化教学模式的可行性。
二、《地球科学概论》课程与国际化教学现况
《地球科学概论》为测绘工程的通识必修课,本课程从宇宙出发,介绍宇宙起源、行星与恒星的关系、地球的演化,以至地球各圈层的特性、变化及其相互作用。随着地球科学与测绘技术交叉融合内容日益增加,课程在不同的章节中加入测绘技术在地球科学的应用与发展部分,让测绘工程学生建立起对地球环境、资源及灾害等问题的基本的认识,为此课程增加了测绘专业特色。
随着我国对国际化办学、国际交流与合作的重视,有必要开展国际化课程,拓展我国学生的国际视野,同时吸引国际留学生,促进多元化文化背景与国际化办学基础[4]。本学院从2004年起,先后开始《大地测量学》、《工程测量学》、《GPS原理与应用》等双语精品课程,并纳入本科“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方案,教学模式表现为英文教材与中文授课相结合[5],但仔细考察该双语教学模式,其优势仅体现为对教学资源充分的使用。
继上述双语教学实践,2012年引进外籍教授R.Tenzer,以全英语教授《物理大地测量学》课程,课程从“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学生中按自愿原则,形成约30人的小班听课规模,达到了课程观念、目标、内容、过程及评价国际化的要求。
《地球科学概论》作为引导前瞻性课程,课程国际化具有开放性、共享性、通用性的基本特征。一般而言,国际化课程成功的因素包括:发动者的作用、教师参与、资源、专业发展支持、学习领域、语言学习及技术[6]。从本学院条件看,课程内容可选择性进行深度与广度的调整,可以以测绘技术在地学应用出发,广泛介绍并导出与地球科学相互交叉的部分,扩展学生的知识面,引导学生进行跨学科思考。目前,不少教师有国外学习的经验和背景,长期活跃在地球科学和测绘技术研究领域的前沿,使得课程国际化实施的可行性大大提高。
三、课程国际化教学实施
实行课程国际化教学,必须采用国外通用的教学理论。美国著名的教育心理学布鲁姆在1956年提出了认知目标分类法,其后称为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法。随着网络的发展,Iz和Fok首次应用该目标分类法,为大地测量学的题目分类,以网络考试形式,评估学生对课程认知的水平,发现此分类法与学生认知的水平有较大的相关性[7]。
随着现今的需求,该分类体系于2001年做出修订,从一维分类扩展到二维框架[8]。新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法恰好提供了理论基础,并贯穿整个教学过程。为了使《地球科学概论》课程目标明确、内容恰当、顺序合理、层次分明、考核高效,我们将应用新版的分类法,为实现测绘课程国际化提供理论应用的参考。
1.新版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新版的分类法将教育目标的分类从一维分类体系扩展成二维框架:知识维度和认知过程维度。知识维度分为四类:事实知识、概念知识、程序知识和元认知知识。认知过程维度由低至高分为六类:记忆、理解、运用、分析、评价和创新。此分类贯穿整个教学过程,达到教学目标、过程与结果系统性的评估,已应用在《测绘专业英语》课程[9]。下面以《地球科学导论》[10]教材为例,说明其分类法在实际教学中的应用。
2.制定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始端和末端,贯穿于整个教学活动,与整个教学过程息息相关,最后亦为教学结果评估提供依据。要确立教学目标,首先要区分《地球科学概论》所包含的知识类型:(1)事实知识:明确地球科学所涉及的相关知识,如地球是圆的事实;(2)概念知识:认知各种概念,如什么是地球系统、径流和蒸发量;(3)程序知识:认识输入和输出的计算步骤,如推算地球年龄的计算;(4)元认知知识:以上述知识综合理解和评价相关事物,如建立思维导图记忆知识[11]。
上述教材可以确立教学目标,分为如下四层:(1)对地球科学有基本的认识:可通过了解和记忆事实知识,把握整个课程结构,与事实知识和元认知知识对应;(2)对概念知识的认知:可通过回答课后思考题理解并区分各种概念的类同与差异;(3)对某部分有深入的认知:可通过阅读书目文献与该部分知识相结合,以及与元认知知识对应,检测现有的理解水平;(4)对某部分有创新性的认知:能与相关学术前沿相衔接,可通过创新生成新的知识和认知。
上述教学目标与此分类法认知过程维度相对应:(1)对应记忆:须记忆地球系统的基本知识;(2)对应理解和运用:须理解某一部分的知识并运用知识解答课后思考题;(3)对应分析和评价:须分析阅读书目中文献与该部分知识的相同和差异,并对其异同点进行评价;(4)对应创新:须对该部分知识融会贯通,并结合该部分相关学术前沿提出自己的观点。在具体实施教学活动中,须根据实际教学活动情况对教学目标加以调整,使之达到更好的效果。
3.施教学活动。教学活动是实现教育目标的途径,其实施须循序渐进。教师可在上课首5分钟播放地球科学课程相关的视频,让学生对后续的内容有大概的理解,随后通过教师讲解与活动便可达到记忆层次,透过教师互动提问和回答加深内容的理解和记忆。课堂完结前,教师再次提出不同的思考问题,让学生有更宏观的理解,并在下次课再反复提问相关知识,达致元认知的体验。
结合前沿学术文献或自选题目做1―2次口头报告,提出创新观点和看法,达致相互自主学习。目前互动率占课程四分之一,要达到课程国际化水平尚有一段距离。
4.评估教学结果。教学结果评估是教学过程的直接反映,目的是检测是否达到教学目标。下表是2015年的期末考试题型分类,分为简答题(8小题,32%)、论述题(4小题,36%)、分析题(2小题,32%)。通过上述的目标分类理论,对考试题型作出定量的评价(表1)。
由上表统计,基础的记忆和理解层次占32%,运用和分析分别为18%和50%,分析部分比例较为臃肿,既没考核认知过程维度中的评价和创新部分,亦没涉及知识维度中的程序和元认知知识,体现了教学结果评估的缺陷,不利于评估学生评价和创新的能力,亦没顾及学生的操作(即程序)与联系和综合(即元认知)的能力。因此,采用此分类检测有助于教师更全面提高教学效率;未来可适度将比重放在评价和创新层次的知识上,在今后的考查中增加操作与联系和综合的内容。
四、结语
新布鲁姆目标分类法在国际化课程开展的技术上提供了较好的范例,将其应用于地球科学概论国际化教学实践中,有利于建立明确的教学目标,进行循序渐进的教学活动,高效地评估教学过程。以武汉大学测绘学院为例,此目标分类法结合学院政策的支持、良好师资的参与、充足经费的投入、以及全英语或双语的实施,能够有效推动课程国际化进程,而《地球科学概论》课程国际化的成功实行,也将为其他课程的国际化提供有益的借鉴。
参考文献:
[1]高玉蓉.对我国高校课程国化的思考[J].教育探索,2010,(11):37-38.
[2]万天丰.关于“地球科学概论”的教学指导思想[J].中国地质教育,2006,15(2):47-52.
[3]赵江涛.用布卢姆认知目标分类法设计《教育统计学》[J].黄河科技大学学报,2011,13(2);102-105.
[4]李晓红.对我国高校国际化办学的思考――兼谈武汉大学国际合作与交流的实践[J].世界教育信息,2013,(2):006.
[5]尹晖,张晓鸣,孙梦婷.测绘工程全英语教学模式的建立与实施策略[J].测绘工程,2015,(6):19.
[6]李延成.高等教育课程的国际化:理念与实践[J].外国教育研究,2002,29(7):47-51.
[7]Iz,H.B.,H.S.Fok.Use of Bloom's taxonomic complexity in online multiple choice tests in Geomatics education [J].Survey Review,2007,39(305):226-237.
[8]Anderson,L.W.,D.R.Krathwohl,B.S.Bloom,2001.A taxonomy for learning,teaching,and assessing:A revision of Bloom's taxonomy of educational objectives. Allyn& Bacon.
[9]霍学深,贺清.新版布鲁姆目标分类理论对测绘专业英语教学的启示[J].教育教学论坛,2016,(5):146-147.
[10]刘本培,蔡运龙.地球科学导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11]盛群力,褚献华.布卢姆认知目标分类修订的二维框架[J].课程・教材・教法,2004,24(9):90-96.
An Exploration on Internationalization for "Introduction to Earth Science" Curriculum in Geomatics
HUO Xue-shen,HE Qing,XIAO Yi-xin
(School of Geodesy and Geomatics,Wuhan University,Wuhan,Hubei 430079,China)
篇10
多元智能理论是由美国哈佛大学教育研究院的心理发展学家霍华德在1983年提出。多元智能理论提出了学生在学习知识能力上是有差异的,而每个学生都有其智能上的优势,传统的教学一味强调教学内容的统一、授课方式的统一,忽略学生的个性差别,是许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会不到学习的乐趣及成就感,教师的作用应在教育过程中,深入了解学生,激励学生来发掘自身的优势,以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与能力。
差异教学的内涵是指在教学中充分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根据学生个体差异设计和开展差异化的教学,满足学生的个别学习需要,实现学生各自的身心发展目标。
大学办学理念是以学生为中心,差异教学的特点正是以学生为中心,以服务于学生作为教学的一个出发点,立足于有差异的群体,提供学习内容,过程和成果的多元选择。差异化教学不仅立足于学生的差异,而是积极地探讨多元教学模式,让每个学生的潜能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充分发展。在整个差异化教学的设计中,强调发挥学生的学习激情,鼓励且不断发现学生的点滴进步,激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充满自信、勇于创新。
1 差异化教学的实施过程
1.1 课程调研
为了能更好地了解授课学生计算机基础知识的能力及对课程学习的期望,我们采用不同形式对学生进行调研,针对大学计算机基础、C++程序设计这两门课,我们采用课上、课下,邮件、QQ等不同方式了解学生对新知识所具备的基础能力情况和目标技能的差异。例如学生是否了解计算机的基本工作原理,能否使用常用计算机软件进行数据处理,以及对学习计算机知识的期望程度。由于学生来自不同省份,我们也要了解学生中是否有部分人已经掌握了本课程中的一部分甚至大部分知识点,我们在安排差异化教学内容时就要考虑到内容的层次性,安排不同的学习内容给不同的学生进行学习,从而使不同基础水平的学生都能在自己的水平面上学习,并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有余力的同学课后完成更高层次的综合练习。
1.2 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差异教学目标
以前的教学目标是根据课程大纲对全体学生统一设置,这种方式也常常会导致程度高的学生吃不饱,基础差的同学跟不上。甚至在大一第一学期开设的大学计算机基础中,有同学反映像听天书,其结果是导致一部分同学学习兴趣下降,到课率降低。而差异教学目标是针对学生的差异化进行设计,教学目标是层次化的,使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学习能力进行选择。
我们把教学目标层次分为:基础性目标、提高性目标、拓展性目标。基础性目标是对所有学生的基本要求;提高性目标是对学习能力强的学生提出的要求,拓展性目标是针对基础好,对所学课程有强烈兴趣的学生的要求。
我们采取的步骤主要有以下两点:(1)确定起点:对照教学课程大纲,通过对学生初始能力进行分析,确定差异化教学的起点。课堂教学参照绝大部分同学的基础能力进行教学,对基础特别弱的学生安排课前预习的准备知识,这些准备知识包括查阅文献、完成部分针对性的作业,事实证明,这种预习的方式对基础弱的学生很有帮助,他们在课堂上树立了自信,对问题的讨论能积极发表自己的见解,对计算机课程的学习也不再抱有畏惧的心态。而对程度好的学生,我们会在课堂上提出一些拓展的知识要求他们课后进一步思考。下次课堂会适当点评,学生们都认为这种学习方式使得他们对计算机课程十分期待。(2)分层次制定差异化教学目标,从学生实际出发,制定差异化教学大纲,根据教材的知识结构和学生的认知能力,合理地确定各个层次学生的教学要求。对起点较低的学生采用由浅入深、先慢后快、循序渐进的方式。同时把差异化教学目标再分解成几个小目标,形成目标链以达到最终要求。各个层次的学生都能从中找到自己合适的起点。比如,大学计算机基础中Office应用,我们分别提出了基础点、提高点以及技巧点,有的学生会从基础的排版编辑开始,有的学生会直接进入到Office的高级应用。最终每个学生都从中受益,获得很好的效果。因此我们做到了大部分学生能掌握课程的基本学习要求,完成学习任务,对学有余力的学生要求进一步拓宽视野、创造性地完成更高层次的学习任务。
1.3 课程差异化教学内容设计
1.3.1 针对学生基本知识进行选择
根据我们多次对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调研,实际上一年级新生的大学计算机基础水平是满足正态分布的。大部分同学对即将学习的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有一定的预备知识能力和应用能力,较弱和较强都是小比例的。
例如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材第二章是计算机软件应用基础,主要内容是Office办公软件的使用,具体包括Word、Excel、PowerPoint三部分内容,实际上大部分学生都比较熟悉,但应用水平差异性很大,Word、PowerPoint掌握的程度远远高于Excel,因此我们在这一章教学中,采取了不讲或少讲Word和PowerPoint,增大Excel教学内容,对Word和PowerPoint安排详尽的实验内容,并鼓励学生完成高质量的word排版及PPT制作,取得很好效果。课下我们安排了Office应用大作业,大家自由选题,做出了非常精美的作品,我们也将优秀的作品进行展示,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成就感。
在C++程序设计这门课程中,对学习能力强、学有余力的学生,我们提供拓展性要求是进行综合的项目设计,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并在教师的引导下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解决新情境下的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及团队合作意识。学生们在项目设计过程中不仅灵活应用课堂讲授的知识,还根据问题的需要,通过查阅资料、与指导老师交流,解决了许多问题,比如文件操作,在课堂教学中提及很少,但在做项目时涉及到大量的文件操作的技巧与方法,学生们一步一步攻克难关,当项目最后调试通过时,许多学生都感慨没想到一个学期的C++程序设计课程的学习,从对C++一无所知,到能完成一个复杂的项目,他们都很感谢老师给他们提供一个良好的平台。
1.3.2 针对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行选择
调整教学内容还要考虑学生的学习兴趣的差异,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只有当学生对所学内容感兴趣时,才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我们授课对象分布全校非IT类所有专业,理工、人文、医科的学生由于专业不同,他们对计算机知识的要求及兴趣也有很大的差别,因此我们在教学内容与方式上对不同的大类尽量对学生的思维习惯和专业进行联系,在使用和应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会用到学生已有的各方面知识,诸如文学、历史、社会、经济、法律、伦理道德、心理、数学、环保、审美等方面的知识。不仅是已有知识技能的综合运用,也是新的知识与技能的综合学习,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与能力。
1.3.3 针对学生的个性进行选择
90后的学生具有很强的个性,他们的学习风格也是有很大的差异。有些内向的学生几乎从不向老师提出问题,我们关注到学生的个性发展对学生学业的发展十分重要,踏实、独立思考、善于与人沟通和协作是学生在大学阶段需培养的良好品质。因此我们采用性格互补,和谐发现的宗旨,安排了不同的作业。比如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大作业PPT展示,我们要求学生上台演讲,平时从不在课堂上主动发言的学生,在100多人的大课堂进行演讲的经历,他们表示从中得到了极大的锻炼。
1.4 差异化教学评价
教学的评估是完善教学设计、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措施。在差异化教学中,我们采用多种方法来评估学生的准备情况、学习兴趣和学习方式,在学习过程中,随时观察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及问题,从而进一步对差异教学过程予以修正。
1.4.1 差异教学评价标准
我们对大学计算机基础、C++程序设计这两门课程建立了较为完善的题库,在实施分阶段机考的试卷中,按照基础题+提高题+应用题层次出题,通过不同层次能很好掌握学生的学习效果。
平时成绩包括课程学习态度、课堂出勤率、实验作业与练习题。这些考核都可以在网络环境下由计算机自动评判。
1.4.2 差异性评价内容
根据学生的差异组织教学,评价方式就不能仅靠学习成绩来判断学生的学习水平与能力。我们从学生的知识、技能、和态度三大方面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更多地从个人素质角度对学生进行评价,能使学生更全面地展示与发展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