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价值观范文

时间:2023-10-19 17:10:4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价值观,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价值观

篇1

关键词: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在联系;

文章编号:1674-3520(2015)-09-00-02

党的十报告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分别从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阐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层次,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高度凝练和集中表达。明确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充分体现了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升华,是在吸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丰富营养的基础上逐步发展和完善的,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的延续,二者在内在上统一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思想来源,离开优秀传统文化的滋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变成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重要作用。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内涵

中华民族具有五千多年悠久历史,绵延着浑厚的精神和灿烂的文化,其传统文化源流长、博大精深,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次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最独特的精神标识。

(一)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在五千多年的历史进程中历经挫折而不屈,屡遭坎坷而不馁,靠的就是自强不息的精神。这种精神深深蕴含在中国传统文化之中,成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力量源泉,激励着一代代中国人发愤进取,不懈努力。

(二)“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传统。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是各民族共同的精神支柱。自古以来,爱国的思想和行为受到人们的褒奖和景仰,并成为人们行动的指南。

(三)民为邦本、本固邦宁的民本理念。

如果说西方科技的发展强调“尽物之性”,那么以孔子学说为基础的中华文化则强调“尽人之性”,因为人是万物之灵,人创造万物,是最宝贵的。在中华传统文化中时时处处无不体现人贵于物、以人为本的思想。老子在“四大”---“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中强调人的可贵。管仲提出统治者在治理国家中要以人为本。他认为:“夫霸王之所始也,以人为本,本理则国固,本乱则国危。”这些人贵于物的思想、民本思想都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

(四)以和为贵、和而不同的“和合”思想。

中国古人主张“和为贵”的思想,强调社会和谐,讲求和睦相处,倡导团结互助,追求天人和谐、人际和谐、身心和谐。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主张“天人合一”;在人际关系中,指出“人和”具有最高价值,人际关系贵在和谐相处。

(五)以孝德为核心的伦理规范

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千百年来,中国人把孝视为:立身之本、家庭和睦之本、国家安康之本、人类和谐之本。孝是人之本性、做人的根本,孝是子女对父母的尊敬、爱戴和赡养。孟子把孔子的“孝”的思想进一步拓展,提倡人们把对自己的父母的爱推已及人,博爱他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明确提出了人们不但要敬爱自己的父母兄长,而且要用同样的感情去对待他人和社会。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思想源泉

价值观属于文化范畴,是文化的核心内容。价值观是指个人对客观事物(包括人、物、事)及对自己的行为结果的意义、作用、效果和重要性的总体评价,从一定意义上讲,文化就是社会共同承认的价值观与意义体系的集合。任何社会中的人们在价值观上都存在着差异,但是通过“文化以其科学的价值判断和先进的价值导向” [1]引导社会成员的认识、情感、意志、信念以及行动,使人们主动接受一定的价值观和行为的准则,有效的适应社会环境和社会关系,认同主流价值观。价值观的形成、发展,一刻也离不开历史文化传统。核心价值观是在一个国家、民族的长期发展中孕育形成的,承载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精神追求、反映这个国家、民族的文化积淀和精神基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高度凝练和集中表达,必然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这片深厚的土壤中。

中华传统文化在几千年的发展中,形成了“道法自然、天人合一”、“天下为公、大同世界”、“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以民为本、安民富民乐民”、“ “仁者爱人、讲信修睦”、“和而不同、和谐相处”以及“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经世致用、知行合一”等思想,这些思想不仅为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治国理政、道德建设提供有益的启发,更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炼和提出提供宝贵的文化资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三个层面的倡导都借鉴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思想源泉。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升华

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但毕竟是封建社会以自然经济为基础的封闭的社会意识形态产物,具有一定的阶级局限性,不可避免的带有封建思想残余。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对中华传统文化的扬弃---“取其精神,弃其糟粕”,既继承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合理内核,又根据时代特点和历史要求,吸收当代先进文化,实现了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升华。

(一)从国家层面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价值观,是对中华传统文化中“民本思想”、“天人合一”“和而不同”等思想的传承与升华。中华文化历来强调“民本思想”。《尚书》中有“民为邦本、本固邦宁”“政在养民”的说法。孔子认为“君以民存,亦以民亡”,孟子进一步指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管子》中提出“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的说法”,指的就是百姓是国家的根本和基础,唯有百姓富足安康,国家才能和谐稳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倡导的“富强、民主”要求一切从人民群众利益出发、关注民生,唯有人民安居乐业,国家才能富强,这是民本思想在当今时代的升华。在中华传统文化中,特别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强调人类活动应顺应自然规律,以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这种思想反映在核心价值观中,即是“和谐”思想的体现,

(二)从社会层面看。儒家思想强调社会和谐,也重视公正和平等。“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的思想体现了人们对平等的渴望;《礼记》中“大道之行,天下为公”, 《吕氏春秋》中“昔先圣王之治于下也,必先公”,“天下非一人天下也,天下之天下也”,指出了“公正”“公天下”的重要性,从传统上肯定了“公平正义”。 在治理国家方面,古代有大量法治思想的论述,如“法者,所以齐天下之动,至公大定之制也”, “法者,天下之度量而人主之准绳也”,“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等,但这些思想最终目的是为了维护统治阶级的统治秩序,是为少数人服务的,带有封建性、狭隘性。今天,我们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价值追求,构建民主法治、公平公正、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既是对传统文化中精华思想的吸收,又是结合时代要求对其进一步总结提升。

(三)从公民层面看。“爱国”是中华儿女矢志不渝的信念,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指出国家的存亡与每个人都息息相关,要求人们以国家兴亡为已任。“诚信”是做人的基本要求,《论语》中讲,“民无信则不立”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强调讲求信用,在人与人交往中,强调以“仁”为出发点,并且由已推人。《孟子》中讲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指要待人善良、乐于助人。这些优秀传统美德和文化精髓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关公民层面所倡导的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中都得到充分的体现。

四、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当前,我国正处于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时期,社会上存在着诸多矛盾与问题,引导广大群众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关乎国家的命运和人民的切身利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反映的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而不同的文化理念、以义为上的价值取向以及仁者爱人,乐于助人的传统美德在当今仍有借鉴意义。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大力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第一,认真挖掘,辩证对待传统文化。面对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我们要坚持的观点DD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扬弃的予以继承,古为今用、推陈出新。要认真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

第二,与时俱进,讲究方法。随着经济全球化、世界多极化和社会信息化的快速发展,世界范围内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愈加频繁,人们思想活动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日益增强,人们的价值观念和价值追求也趋于多样,引导广大群众认同并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充分利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资源,宣传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不断强化人们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必须紧密结合时代特点,寻求切实可靠的途径和方法,要根据时代需要合理汲取,与时俱进,这样,优秀传统文化才能在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真正起到助推剂的作用。

第三,创新形式,丰富载体。弘扬优秀传统文化要加强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建设,从国家、社会、家庭和个人等多个层面,构建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机制和氛围。要依托各类场]、讲堂、社会团体,借助重要的节庆日、纪念日、民族传统节日,运用新兴媒体、公益广告,以灵活多样、创意新颖、品位高雅的形式,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传播社会主流价值,培育文明风尚,形成有利于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活情景和社会氛围。

参考文献:

篇2

在全球文化一体化浪潮席卷下的当今世界,文化多样性的诉求愈发强烈,而在寻求文化共性和文化融合的同时,维护民族传统、坚持民族性就是实现全球文化多样性的最佳途径。不同民族的文化所表现出的共性,既是与世界文化相融合的前提,也是民族文化走向世界的基础。而民族文化的民族性就是世界文化多样性的保证。中国武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优秀代表。它既属于中国,更是世界文化基因宝库中重要的一员。中国武术的国际化是武术发展的必然选择,是中华文化对全球文化一体化的贡献,更是保持世界文化多样性不可或缺的元素。但是,当今世界,是西方文化价值观所主导的世界,那么在中国武术国际化的进程中,就需要中国武术在坚持自身民族性和寻求与世界文化共性的前提下,主动寻求与西方文化价值的融合。也就是说,武术的国际化的基本特征就是既要把握好民族性,又要“与时俱进”,充分体现其时代性。以具有可以被广泛接受和认同的国际体育发展形态,巧妙标识我国体育文化的特殊身份,形成复合型的武术发展形态。并制定有效的以中国体育文化价值为核心的,与西方体育文化价值有机融合的武术国际化发展目标。

2东西方体育文化价值观的冲突与融合:武术国际化发展的路径选择

2.1东西方体育文化价值观的冲突

1)辩证与逻辑的冲突。季羡林[8]曾经这样描述东西方文化的差别:“东方的思维模式是综合的,它照顾了事物的整体,有整体概念,讲普遍规律,接近唯物辩证法而西方的思维方式则是分析的。它抓住一个东西,特别是物质的东西,分析下去,分析到极其细微的程度。”简言之,就是东方重辩证,西方讲逻辑。这种来自于文化根源的思考方式上的冲突,造成东西方体育文化彼此相互理解上的先天障碍。2)和谐与竞争的冲突。中国文化将人与自然或外部世界的关系看成是和谐统一的。在中国武术的修炼过程中,建立了性命双修、身心并育的整体优化的生命养生体系。比武的重点并不是鼓励竞争,而是主张胜负无足轻重,提倡“君子之争”、“点到为止”、“以和为贵”。西方强调人要不断的应对自然的挑战,更突出竞争,提倡超越对手、超越自然障碍,其活动是在相互较量过程中完成,竞技场上的结果、成绩、名次是个人价值、个人尊严的体现。这样的文化理念上的区别,也必然会造成二者在文化价值观上的相互排斥。3)体悟与量化的冲突。中国人常说:“可以神遇,而不可以目视;可以意会,而不可以言传”,喜欢在生活中直接亲身经验里去“整体体悟”。理论表达中抽象的思维成份也较多。西方体育文化价值观更重科学与量化,以观察和分析的途径衡量体育的功能和规范其手段、内容和方法,使体育活动向着严格的“针对性”、“专门性”方向发展,重视人体的外部运动,并把身体的局部练习效果综合起来达到整体健身的目的。这种衡量标准上的冲突,带来了评判理念、方法上的巨大差异,更会造成评判结果上的分化与误解。4)繁琐与简洁的冲突。中国武术拳种众多且理论深奥,套路动作冗长复杂,路线曲折迂回。武术所蕴含的哲学文化内涵、思维方式以及价值观念,属于一种精神、潜意识的,需要借助思维方式、生活经验和传统文化知识,通过不断练习体悟才能有所认识和领悟,这就造成了对武术理解上的困难。西方体育动作要求舒展、自然,大多数体育项目都对规则、场地、器材做出了严格的规定,注重对人体解剖结构和生理机能结构的研究,表现出的就是运动形式的简洁化、动作的规范化、评判手段的科学化,可操作性极强。这些形式上的巨大反差,也会给彼此的交流和相互融合带来障碍。

2.2东西方体育文化价值观的融合

东西方文化价值观的不同和各自独特的民族性,必然会导致二者的冲突。历史上,“不同文明体之间的极端冲突可以带来某些文明的消亡,同时也可以激化一些文明的进步甚或促成新的文明体的形成。”[9]历史经验也告诉我们,有限的冲突、理性的冲突,也可以引发人们对文化共性的思考,强化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从而逐渐的化解冲突,促进不同文化的相互融合。不同文化价值观之间除了有冲突,也会有共性,在东西方体育文化价值观中,也有诸如健身性、艺术性、娱乐性、教育性等的共性,并且中华文化的核心价值观讲求“仁义、和谐、大同”,与西方文化讲求“自由、平等、博爱”的核心价值观又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中国武术作为东方文化的标志性符号,其自身强烈的民族性是与生俱来的。其国际化发展的历程与未来,也必定会经历与不同文化的冲突、交流与融合。在这种冲突、交流与融合中,去“认识中国体育的文化属性,本身就是现代化的过程,需要寻根,也需要学习和借鉴其他文化中的普适性成分。发掘有利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东方体育价值观,汲取西方体育的人文精粹,重新塑造中国体育的文化价值观”[10]。在“和平崛起”的民族大战略下,寻求共性,避免冲突,形成与西式体育协同发展的模式。以受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进行传播,而不要刻意凸显与西方主流文化、宗教传统有着明显差异的东方文化标签,更不应该是简单粗暴的文化灌输甚至是文化侵略,而应该是潜移默化的影响。

3来去自如:武术国际化发展的有效策略

前面说过,武术国际化是一种中国传统体育文化向国际空间转移的过程,并以形成具有被广泛认同的国际性体育文化形态为其根本目标。这个转移的过程,虽然也包括武术在本土与其他外来文化之间的碰撞与融合,但更重要的是武术走进并融入世界其他文化的过程。第一个过程,往往都是被动的;而第二个过程却是主动的,就是通过对武术文化的适当调整和创新,寻求共性、淡化冲突,让中国武术文化融合于世界文化之中,通过融合而使世界文化能够认识并接受自己,也通过融合使武术文化适应外族文化,并在世界各地不同文化中生根发芽不断发展、壮大。

3.1创新与变革式的“走出去”与融合式的

“走进去”中国武术的国际化,如何让拥有不同文化价值观的传播对象所接受是关键。东西方文化价值观的差异让传播对象对于接受外来文化天生就有一种障碍。所以,要求中国武术国际化的初期,首先应该在“走出去”的时候,注意对具有鲜明差异性的我国传统文化身份的策略性“遮隐”,也就是对具有鲜明特点的民族文化价值核心的“遮隐”,以淡化中西方主流文化在形式上的强烈的边界感,避免冲突,突出共性,打造普适的国际体育文化身份,提高国际认同度,并要学会用异域的文化特点和思维方式讲述本民族文化的故事,积极推进武术的国际化传播。其次,在中国武术国际化的进程中“走出去”,是让世界认识武术,而“走进去”是要主动与不同文化价值观有机的深度融合,能真正的被其他文化所接受。在过去的武术国际化过程中,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由于对传播对象所具有的本土文化研究了解不足,以及对其民族文化核心价值观的漠视,并没有有针对性的真正的去了解其所需、所想,而只是一厢情愿的以自我意识为主推进中国武术的国际化,所以才造成中国武术在异域的水土不服,进而只是形式上做到了所谓的“走出去”,而并没有实现以文化价值观深度融合为前提的“走进去”,最终导致所谓的武术国际化,多数还只是停留在以海外华人为主要传播对象的不利局面。要改变这样的局面,就需要加强对所传播对象的本土文化进行充分研究和了解,在保留武术文化内核的基础上,对武术自身从形式、内涵到文化价值观进行合理的创新性的调整,并把我们的武术及武术文化融入到异域的本土情境中,进行在异域本土化的适应性改造,以适应其新的生长环境,并在此基础上,渐进性的体现中华文化和武术文化的核心价值,注重,增进理解,让中国武术在与西方文化价值观的深度融合中,扩大影响、增强自身的吸引力,在异域的文化土壤中把根扎稳。

3.2深度了解与融合中的请进来

篇3

回顾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社会思潮,有一种思潮特别引人注目,那就是文化自觉思潮。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摆脱文化风尚或流行文化价值观的左右,依据自身对于文化的感受和信念,独立思考和设计民族文化发展的方向。文化自觉思潮中的一个重要表现,就是我们对于传统文化的态度发生了显著变化,开始意识到传统文化不是我们的包袱,而是我们前进的动力。

如何才能使巨大的文化资源成为现代文化建设中的力量?经过深入讨论,已经形成了不少共识。比如,大家认识到,首先要保护好民族文化遗产,努力保持民族文化遗存的独立性、丰富性和完整性,要通过扎扎实实的文化遗存保护、展示工程,让更多的人体验到传统文化的辉煌,激发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信心,国家颁布的相关文件甚至把民族文化遗产的保护提到国家文化战略安全的高度。又如,大家认识到,要弘扬中华文化,建设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经济全球化的浪潮带来了民族文化的全球性传播,加速了民族文化的交往与碰撞,使民族文化的认同问题变得更加尖锐和突出。在世界文化全球化过程中更要强调对民族文化身份的识别,构筑具有民族特性、民族情感、传承民族国脉的精神纽带,如果没有对民族精神的自觉,民族文化将可能被全球化的浪潮所淹没,而全球化中的个人将失去文化归属感。大家还认识到,还要大力推进富有民族精神的文化产业创新。当今时代,民族文化的传播越来越依托文化产业,中华文化只有寻找新的拓展模式,开辟新的发展道路,才能有宽阔的发展空间。

动漫产业是文化产业的一个重要表现。我国动漫产业的发展,不可忽视文化自觉思潮这一重要方面。陕西省也在考虑大力发展动漫产业,尤其要重视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的动漫化进程。这是因为以周秦汉唐文化为代表的陕西历史文化,文化遗存在全国、在世界上都有很高的知名度,文物资源具有完整性、丰富性和至高性特点。同时,关中和长安地区在中国传统价值观的形成与发展过程中曾经发挥过巨大的作用。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最高追求――“天人合一”观念最核心的载体就是《周易》,中国古代政治生活重要的信念“礼乐教化”观念最核心的载体就是周礼,它们都与关中有关系。而且中国传统价值观的传播方式――经学形式的制度化首先在长安。在消化吸收佛教文化、改造传统价值观念的过程中,隋唐时期的长安也起了中坚作用。充分发掘陕西文化遗产所蕴含的优秀文化精髓,以动漫的形式展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巨大魅力,是作为文化大省的陕西所应尽的义务和职责。

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的动漫化进程,首先要重视对民族英雄事迹的动漫化展示。自从开天地,三皇五帝到如今,中华民族的生存发展史上产生了无数英雄人物,他们对中华文明的形成和发展作出巨大贡献,这是我们动漫产业化的重点。其次,要重视对中华民族文化精神的动漫化演绎。在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史中,积淀了许多独特的价值观念。其中“天人合一”、“顺乎人性”、“和而不同”等构成了传统核心价值观念的理论框架,对中华文化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这些核心价值观念是民族文化的灵魂,也是当代民族文化身份特性识别的关键,传统文化传播的动漫化更要关心这个方面。此外,还要加强对传统文化习俗的动漫化演绎。例如,清明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自唐代开始,就以国家礼典的形式,规定全民族在这一天用适当的方式表达对先人的追思和先人恩德的感念。它突出地反映了中国古代对于亲情的珍惜,体现了民族的报恩精神和不忘本的道德意识。在古代社会,清明起到了培育推己及人,仁民爱物,“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民吾同胞,物吾与也”的报恩情怀的作用。中华文明之所以生生不息,与历史形成的这种报恩精神有密切的关系。自2008年1月1日起,中国法定节假日增加了清明节,这对我国传统文化资源的保护是一件好事。我们要充分发掘清明等民族节日的文化内涵,通过节日习俗的动漫化,使民族节日成为弘扬民族精神的节日,从而使人们的民族文化心理得到陶冶。

我们期待,通过动漫产业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能够为更多的人所理解和接受,将在今天的文化建设和文化产业发展中产生更大的积极影响,宝贵的传统文化资源能够转化成为当今文化建设巨大的推动力。

篇4

关键词:恭亲王府;文化展览;福文化随着中国几千年历史文明的变迁与发展,“福”文化的内涵已经根植于人们的心灵深处,演变成了中华民族的生活观念及传统文化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素有“万福之园”美称的恭王府处处可见“福”文化的踪迹,恭王府不仅是一所保存完整的传统王府建筑,更是一套充满文化意义的意象系统,建筑中大量的运用象征福气与富贵的吉祥符号,无论是细微的装饰、图样,或大型的构件与量体,都蕴含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和象征意义。因此,恭王府对于“福”文化的研究也愈来愈显得尤为重要,在满足大众化的祈福需求和“福”文化研究方面有责无旁贷的责任。

恭王府是北京文化旅游的一颗明珠,同时也是国家级王府文化的专业博物馆,它是清代王府的代表,是清代政治制度、社会生活、历史事件、文化载体的见证,它不仅仅是皇室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又是联系皇家文化与民俗文化的交汇融合的重要纽带。恭王府自开放以来,尤其是近几年来,不断利用自身的地理优势、声誉优势、人脉优势和园林优势开展了一系列的文化活动,使得这座承载着历史风霜,积淀着丰富文化内涵的清代王府逐步成为弘扬国粹艺术、展示优秀传统文化、体验民俗风情的重要窗口,进而成为中国王府文化研究的中心。众多文化元素的交融使得它的文化内涵极为丰富,而这一切交融的共同点都离不开一个“福”字,因而,举办“福”文化展览,推进恭王府“福”文化的研究,展示和发掘“福”文化与大众、与王府、与宫廷的血脉关系,对于我们更加深入的研究王府文化,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遗产,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福文化”作为恭王府发展中的一个重要命题和核心精神,在民众心中有着广泛的基础和深厚的渊源,人们对于“福”有传统、有观念、有情感,它集中反映了人们对生活所追求的一种安定富乐的心态,寄托了人民美好的精神愿望。因此,福文化、福信仰已经根植于人们的心灵深处,演变成了中华民族的生活观念及传统文化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也为恭王府的“福”文化展览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恭王府福文化展览,旨在从中国“福”文化的研究入手,顺应游客与“福”文化的亲近关系,利用“福”文化在广大群众心目中的地位,按照文化产业的规律,促进恭王府“福”文化产品的研究和开发,挖掘“福”文化内涵,增加旅游项目,提高游览品味,丰富参观内容,从而进一步扩大恭王府的社会影响,以适应新时期不断发展的新形势和新要求。然而,目前展览尚处在筹备阶段,总体划分为福文化溯源,福文化内涵,福文化与民俗,福文化与信仰,福文化与恭王府及结语六大部分。

首先,就展览总体内容而言,需要广泛搜集与“福”有关的展品实物、照片和相关的展览文字内容等,并且多吸纳专家意见和建议,在学术理论指导下,发挥恭王府自身人员、资源优势,开展“福”文化研究课题,更好地反映和体现展览的学术性和文化内涵。展览还可以利用传统民间艺术的表现形式,增强展览内容的趣味性,使展览内容贴近群众生活,与观者形成共鸣。

其次,展览还要充分考虑到观者的接受能力,以“人”为出发点,注重人和展览环境的交融,展览和受众之间的互动激发关系。因此,“福”文化展可以围绕着以下因素展开:展品独特、形式新颖、内容丰富、互动有趣、贴近生活、通俗易懂。在展示空间中,要注意营造强烈而独特的展示环境氛围,充分利用多媒体互动、信息技术等手段,顺应游客与“福”文化的亲近关系,加强展览的观者互动环节,利用“福”文化在广大群众心目中的地位,以其独特的文化内涵和民俗信仰影响人们的情感和观念,给观者心目中留下鲜明的感受和强烈印象。

篇5

关 键 词:新疆高等音乐教育 少数民族声乐教学

新疆各少数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能歌善舞是新疆各少数民族共同拥有的特点,绚丽多姿的音乐艺术使得新疆各少数民族音乐在我国音乐史上更加璀璨夺目。如何更好地继承发展新疆少数民族传统音乐文化,是新疆高等音乐教育刻不容缓的责任,新疆高师音乐教育是培养师资的母机,是关系到培养下一代的百年大事,同时也关系到新疆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也关系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本文就“新疆高等音乐教育中少数民族声乐教学的思考”将从以下几方面来论述:一、对新疆少数民族音乐文化价值的再认识;二、新疆高等院校少数民族声乐教学现状评述;三、新疆高等音乐教育少数民族声乐教学的发展对策。

一、 对新疆少数民族音乐文化价值的再认识

新疆地域辽阔,物产丰富,少数民族音乐更是丰富多彩,有多种艺术形式。维吾尔族有含诗、歌、乐、舞为一体的大型综合艺术形式——《十二木卡姆》;哈萨克族有一年一次盛大的草原歌会——《阿肯弹唱》;柯尔克孜族有民族英雄史诗——《玛纳斯》等。这些艺术形式都是各民族历史文化的结晶,也是各民族历史的写照。维吾尔族《木卡姆》已被世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为第三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这表明维吾尔族《木卡姆》艺术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遗产中的一员,也是世界优秀文化遗产中的一员,新疆维吾尔族《十二木卡姆》的申遗成功,充分表明了维吾尔族《十二木卡姆》艺术,不仅是中国文化中最具特色的奇葩之一,同时也是世界文化艺术万花丛中的一朵。

新疆维吾尔族音乐包含有波斯-阿拉伯音乐体系、中国音乐体系、欧洲音乐体系三大乐系。一个民族音乐中存在着三种音乐体系,这种现象在世界音乐文化中实属罕见,在其背后不仅有音乐文化迁徙、交流因素,还有人种、历史宗教、语言等原因。这种多元化音乐体系共存的音乐特征使得新疆维吾尔族音乐在我国音乐史上有它璀璨夺目的一面,其中波斯-阿拉伯音乐体系是维吾尔族音乐最具特色的有别于我国其他地区音乐的主要特征。其律制不同于西方的十二平均律和我国汉民族的五声音阶,其中3/4全音(活音)的上下游移,极大地丰富了维吾尔民间音乐调式,通过测音体系表明,3/4全音是十二平均律之外的,也是十二平均律所不能表达的。

由于其音乐体系、文化价值观的差异,都和我国其他民族音乐以及西方音乐有着很大差异性,这便给我们在新疆从事高等音乐教育的工作者们提出了问题和挑战。新疆少数民族音乐有它自身的价值体系、传承方式、审美观和文化哲学基础。如何继承发展新疆少数民族音乐是关系到新疆少数民族音乐文化传统继承的问题,也关系到中华优秀音乐文化遗产的继承问题。因此如何把少数民族音乐文化切实可行地贯穿于少数民族音乐教育中,并使之在自身价值观上建立体系是关键问题,也关系到后继有人的问题。

二、新疆高等音乐教育少数民族声乐教学现状评述

新疆高等院校少数民族音乐教育建立于20世纪80年代末,在近20年的发展中,新疆高等院校少数民族音乐教育有了快速的发展,为新疆各地培养了一批音乐专业人才和音乐教育师资,在教材的建设方面也有从事新疆少数民族音乐教育的前辈,编写的少数民族声乐教材,如《牡丹汗》新疆人民出版社(维文)、《声乐理论基础》新疆青少年出版社(维文)、《声乐》新疆人民出版社(维文);在新疆高等教育少数民族声乐教学和少数民族人才培养中确实起了应有的作用。但是,我们还应看到在发展中的不足。通过调研和观察,笔者发现,有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新疆少数民族声乐教学曲目单一,在现有的少数民族声乐教材中,少数民族民歌占很少的部分,这不能不说是一件缺憾的事,新疆各少数民族有着丰富的文化资源以及多姿多彩的音乐艺术形式,如维吾尔族《木卡姆》、维吾尔族民歌、哈萨克族《阿肯弹唱》、哈萨克族民歌、柯尔克孜族史诗《玛纳斯》等,这些绚丽多彩的艺术形式都凝聚着各少数民族的历史文化、风俗习俗、传承方式、音乐价值观、审美观和哲学基础等,如何更好地发展新疆少数民族音乐教育,传承发展少数民族音乐文化,是我们在新疆从事音乐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2.新疆高等院校少数民族声乐教学,教学手段和方法单一。我们的声乐教学师资大都接受的是西方音乐教学体系,因此,在少数民族声乐教学中民族性突出得不够,在声乐教学方法上,甚至还存在着以一种唱法是绝对的、唯一的、科学的标准,来衡量少数民族民歌唱法。如文章的第一部分已谈到,文化价值观的差异、音乐体系的差异,除此之外还有歌唱语言的差异。因此,新疆少数民族声乐教学,应该突出本地区本民族的教学特色,根据少数民族语言、演唱风格、音乐特征等方面,探索研究适合于新疆少数民族歌唱的声乐教学方法,使之在传统的基础上更进一步发扬光大,形成“新疆少数民族歌唱”声乐教学体系,来适应现代教育所赋予我们的责任。这是一项意义重大而深远的工作。

3.新疆高等院校少数民族声乐教学中,教学形式和方式单一。目前,少数民族声乐教学基本和汉语言学生一样,分大课、组课、小课等,用钢琴作为声乐伴奏乐器,每学期一次声乐汇报考试。通过观察,我们发现,运用的教学形式和方式不同,取得的效果也不同,如声乐汇报考试的伴奏问题,少数民族学生用民族乐器伴奏和用钢琴伴奏的演唱效果大不相同。用民族乐器伴奏唱本民族语言歌曲的学生演唱得特别自信,给人以美的享受。用钢琴伴奏且唱汉语和意大利语的学生,由于语言水平和理解的问题,还习惯用维语的思维习惯去唱汉语言歌曲和意大利语言歌曲,在语言的语气、词重音的把握上都不到位,演唱效果大打折扣,甚至像鹦鹉学舌、照葫芦画瓢,给人很不协调的感觉。因此,笔者认为,少数民族学生的声乐学习应该在学习掌握本民族语言民歌与创作歌曲的基础上,再学习借鉴汉民族和外国声乐作品,借助熟悉的母语来理解掌握音乐理论的一般原理。

三、新疆高等教育少数民族声乐教学的发展与对策

在全球一体化发展的今天,教育在“文化传承”方面发挥着巨大的作用,新疆具有多姿多彩的历史文化背景,这将使我们的教育也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同时也赋予了新疆高等教育在新疆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传承和发展方面的历史责任。新疆少数民族音乐有其自身的价值体系、传承方式、审美观和哲学基础,我们应从音乐人类学、文化生态学、民族学等方面重新认识新疆少数民族文化的价值和发展战略地位,努力探索研究新疆少数民族音乐文化,使新疆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传统音乐、传承方式系统地进入高等音乐教育层次。

1.改变单一的教学方式,融入少数民族传统音乐传承方式

根据新疆高等教育少数民族音乐教育声乐教学现状分析,笔者认为声乐教学手段、教学方式比较单一,声乐伴奏形式也比较单一,我们应该探索研究少数民族传统音乐传承方式、传承的途径等,完全可以把少数民族传统音乐传承方式融入教学中。比如少数民族声乐教学中的伴奏问题,以前以钢琴作为主要伴奏乐器,现在完全可以大胆尝试用民族乐器进行声乐伴奏或者作为主要伴奏乐器。在少数民族声乐教学方法的研究方面应呈现多元化的发展,根据不同的民族、不同的音乐特征,设计不同的教学方案、教学计划、教学大纲等,而不是以单一的方法、唯一的一种方法去教授音乐文化资源丰富的少数民族学生;探索研究新疆少数民族声乐教学向本土化、民族化方向发展。据观察,新疆高师少数民族声乐教学中已有教师开始了这方面的研究,在声乐教学方法、曲目的选择、民族乐器在声乐伴奏中的运用等方面,都有所探索和改进。

2.改变教学曲目单一的现状,融入少数民族优秀的传统民歌和丰富的艺术形式

我们应加强研究搜集整理工作,编写新疆高师少数民族声乐教学曲库,把维吾尔族、哈萨克族、柯尔克孜族、塔吉克族等优秀的民歌编写成教材,改变现有教学曲目单一,缺少典型的、具有代表性的、优秀的少数民族民歌这样一个现状,使新疆各少数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和优秀的传统音乐能通过高等教育的途径得以传承和发展,真正起到教育传承的作用。同时对新疆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继承发展和普及音乐教育都具有非常重大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新疆是我国少数民族较多的一个地区,多元文化的多姿多彩在这片土地上显得尤为突出,因此,新疆高等教育中少数民族音乐教育是新疆音乐教育工作者值得认真思考和研究的一项具有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的工作;我们应以强烈的责任心和紧迫感投入参与新疆少数民族民歌的搜集、研究、整理工作,编写适合于新疆高等音乐教育少数民族声乐教材,使新疆少数民族优秀的传统民歌能进入高等音乐教育层次;同时,在此基础上还可以编写具有新疆地方特色的适合于其他民族学生学习的声乐教材,使其他民族的学生也能通过学习新疆少数民族民歌来了解新疆的音乐文化,增进各民族之间的音乐文化交流。

参考文献

篇6

关键词:传统文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优秀传统文化凝聚着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追求和历久弥新的精神财富,是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深厚基础,是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重要支撑。党的十报告强调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要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目前,高校普遍存在忽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引领和基石作用。过分强调对哲学世界观的教育,忽视和排除了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教育,导致中国传统文化精神与思想政治教育处于若即若离的状态,致使思想政治教育与中国传统文化精神出现了偏离。当代大学生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和生活态度发生了重大变化,并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人格偏差。尽管有相当一部分的大学生具有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的责任感和自觉性,但由于历史的惯性,在高等教育阶段,一些排斥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现象仍然普遍存在,各类高校尚未形成传统文化教育的完善机制。中国传统文化知识严重匮乏,传统的道德精神在大学生道德观中非常淡薄。所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应该融入中国传统文化教育。

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是国家和民族的宝贵资源,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知识宝库,以此来构建当代大学生的思想道德体系对于传承民族文化,树立民族精神,提高民族自信心,增强民族自豪感,奋发图强、全体提升大学生群体的知识结构和素质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近年来,贵州大学积极整合多方资源,大力搭建平台,精心组织传统文化活动,营造浓厚文化氛围,努力打造精神家园。师生在受到传统文化熏陶的同时,从传统文化中汲取民族精神的源头活水,滋养身心,启迪智慧,提高了人文素质和人文学术创造力。

一、加强教育研究,积淀优秀传统文化底蕴

通过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相结合,丰富文化传播渠道,培养大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文化自觉”。贵州大学在教育计划中推行文理交叉,倡导学生选修《中国古代文学经典精读》、《中国古典美学》、《汉语诗律学》、《楚辞研究》等人文艺术类课程,提高人文素养;实践活动中,琴艺雅集、儒家礼仪、民乐演奏、国学传习、学术研讨、田野调研等活动常年不断,传统文化浸润着学生心灵。

二、丰富传承载体,营造优秀传统文化氛围

整合资源,精心组织校园文化活动,积极搭建优秀传统文化传播平台。贵州大学有传统文化促进会、麟山诗社、合一琴社、中华传统武术协会、大学生书画协会等近20个传统文化类社团,涉及国学、书画、音乐、戏剧等众多领域。社团活动已成为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效载体。在每年一届的校园文化活动周期间,诗词、戏剧、书画展示,武术、琵琶表演,汉服、唐装、旗袍等传统服饰秀以及各类传统文化讲座闪亮登场;“人文之光・古韵滥觞”传统文化艺术节中,围棋、象棋、书法、对联、古诗填空、现场吟诗作对等传统文化比赛,兼具趣味性与知识性;志愿者活动中,在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较为集中的黔东南州开展水书、端节、马尾绣、苗族刺绣等少数民族传统技艺传承班,提升优秀文化遗产的存续能力和影响力。此外,学校承办的全省高校“传统文化校园风”系列活动,每年均组织十余位人文社科专家在省内部分高校举办“传统文化鉴赏”讲座,营造了尊重传统文化、学习传统文化和研究传统文化的浓厚氛围。

2011年5月9日,主席来到贵州大学中国文化书院,和师生们一同参加“我读《大学》――以‘五四’精神解读‘修齐治平’的当代价值”为主题的“溪山论道”读书会活动时强调,“学习国学不是为了把它当古董摆设,也不是食古不化、作茧自缚,而是要变成内心的源泉动力,做到知行合一、经世致用。”

传统文化是现代大学教育民族化的重要支点。历史悠久的传统文化孕育、形成了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民族心理、民族文化和民族传统,构成了中国教育现代化和大学教育国际化的基础和根源。传统文化中所蕴涵的思想精华是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素材,对于加强大学的文化素质教育有着不可估量的价值。传统文化有利于大学生民族精神的培育和健全人格的养成;有利于大学生思想道德与综合素质的提高。要实现中国大学教育的民族化,必须尊重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的历史,必须植根于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之中,努力发掘传统文化中蕴涵的丰富教育思想与文化价值,并做出符合中国实际并契合世界发展需要的合理解释,在此基础上吸收人类一切文明成果并予以现代性转化,走出一条既具有国际化又充分体现民族化的中国现代大学教育之路。

参考文献:

[1]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2]杨新生.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对策研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6,(22).

[3]徐健等.传统文化与高校思政相融合的探索与研究调查分析及对策[J].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3).

[4]张祥浩,石开斌.中国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5).

[5]焦艳,黄琳庆.浅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价值观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J].经济与社会发展,2010(4)

[6]王润玲.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研究现状分析[J .教育与现代化,2010(1).

作者简介:刘丽莉(1982.09),女,汉族,贵州贵阳人,贵州大学学生工作部(处),政治经济学硕士研究生,讲师,从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篇7

关键词:广告 民族文化 融合

从广告对社会影响的广度和深度而言及从对人们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影响程度来看,现代广告更具有相对独立的文化形态并因此形成相对独立的文化现象,即广告文化,可以说广告本身就是文化。民族文化概括地说是一个民族所创造的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总和,它指的是 一个民族经过长期的生产生活过程所形成的民族语言、生活样式、行为模式以及与之相联系的世界观、价值观。做为一种特殊的时代文明,广告不仅渗透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对人类的经济社会、文化社会、乃至政治社会也产生重要的影响;甚至在很大程度上支配着人们的消费观念、消费方式,直接影响着人们的社会价值观。无庸质疑广告文化是一种民族文化,一种社会文化。广告的传播过程就是一个人们共享社会文化的过程,也是一个社会价值观念不断被传送、强化和公众接受社会文化教化的过程。实践证明:广告文化是一种强有力的经济文化或是企业文化。

任何企业文化总是与该民族的文化存在着一种割舍不断的血缘关系,它总是附着于民族文化的机体之上。尽管当今经济呈全球化的发展趋势,但文化却是多元化的,每个民族的文化因其独特而各具存在的价值。中国企业文化是在当代经济管理领域中继承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所形成的一种管理模式,是一种与民族文化血肉相联的文化模式。作为企业文化的重要部分,广告在推销商品传播广告信息追求商业利润之时也展示着时代文明、民族文化,这种带着明显的时代文化和民族文化烙印的广告文化,对人们起着“潜移默化”的功能。在竞争日趋激烈的现代商战中,广告作为竞争策略和武器在繁荣市场经济,促进生产力发展方面正发挥着不可替代的功能。如何对待与利用这一丰厚的宝贵财富则是现代企业、现代广告人要认真思考的问题。由此可见,成功的广告作品应做好“文化”这道大餐,如何找到广告创意与传统文化内涵的契合点是关键。笔者就此进行初步探讨。

将传统民族文化融入现代广告中

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一个取之不尽的宝藏,广告人要善加利用,广告创意如果能从商品世界深入到传统文化深厚的土壤中,为广告灌注积极的文化内涵,构建新的价值取向,实施合理的广告策略,显然是十分重要的。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逐渐沉淀下来的最为可贵、理当珍视的东西。在漫长的5000年中华民族文明文化形成与发展过程中,中华民族独有的价值取向、思维方式、信仰模式和审美趣味已渐渐深入国人的头脑。成功的广告往往蕴涵深厚的民族文化意蕴,同时也是时代进步文化的一面镜子。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比如传统文化中的恪守信用、重义守信、爱国皆具有强大的凝聚力、生命力;表现仁者情怀的“以人为本”“厚德载物”等观念浸润历代有识之士;表现中华传统美德的“家国同构”“尊老爱幼”成为代代相传的优良传统。这些传统文化的价值核心乃是全人类的共同财富。

我们在传播商品信息的同时,应弘扬民族的文化价值观,传统文化价值观念在广告中的渗透改变了广告单纯的经济社会产物的角色,在很多广告中都有不同程度的体现,如体现诚信。诚信是中华民族几千年的优秀文化传统,也是商业行为的基本要求,不少广告将这一文化精神灌注其中。英国著名作家赛缪尔·约翰逊曾说:“承诺,实实在在的承诺,是广告的灵魂”;中国哲学思想总体上追求一种“天人合一”的终极境界,中国人对自然抱着一份相亲相融的亲近感情,强调人与自然的协调、统一。因此,在中国广告中往往以自然为表现主体,将人的感情溶入自然景物之中,达到主客体交融来展现一种深层的理念,使商品品牌深入人心。比如广告“扬子天地,扬子电器”(扬子电器),“天上彩虹,人间长虹”“太阳更红,长虹更新”(长虹电视机),“当太阳升起的 时候,我们的爱天长地久”(太阳神品牌),这些广告立意高远,气魄宏大,都是“天人合一”哲理的典型阐释,具有极大的震撼力;唐代诗人白居易说过“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因此,一则成功的广告从策划到创作,不仅要研究商品、服务,更要对广告诉求的中心——人认真研究,给广告注入感情与爱心,使人在情感的感染浸润中接受广告,以冲淡过于直露的商业目的。中国人讲究血缘亲情、重情重义,“亲情”、“爱情”、“友情”、“爱国之情”自然成为厂家和广告主特别青睐的诉求方式,这也凸现了国内广告的一个重要创作特性即讲究感性诉求或情感诉求。在食品、洗涤用品、厨具、保健品、家具、药品等宣传中,以情感取胜的成功范例数不胜数。这类广告诉求主题虽不相同,但却不约而同地选择在“情”字上做文章,并出色运用艺术手段塑造生动可感的形象传达温馨健康的人类情感,以引起消费者强烈的情感共鸣。成功的广告同样也折射出国人对家庭美满和睦,国家和平富强,民族团结统一的内心企盼和执著追求,可以说,传统文化藏在人们的灵魂深处。有些广告灵活运用文学艺术作品来进行广告创意,将中国艺术(如绘画、诗词、音乐)与广告设计理念相结合,这样的典型例子在广告中随处可见、信手拈来。比如“悠悠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三九胃泰)、“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南山奶粉)、“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红豆制衣)、“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稻花香酒)、“春来江水绿如兰”(春兰空调)、“春眠不觉晓,还是‘蓝梦’好” (蓝梦席梦思),将商品特性与古典诗词的美好意境完美融合。

将民族性与世界性结合在现代广告中

绵延不断、多彩多姿的中国民族文化孕育出琳琅满目、门类繁多的艺术品格与风格,蕴含着取之不尽的宝藏,令世界为之惊叹,也为广告创作提供肥沃的文化土壤。广告必须植根于民族文化的土壤中。在文化市场中,我们要探究广告作为文化载体的独特内涵,善于在广告传播中融入独特的中国文化,只有这样,才能有利于商业信息和文化信息的有效传播,形成鲜明的个性特征,使广告宣传在如潮的信息洪流中脱颖而出,还能使中华文化在世界大放异彩。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到来,广告逐渐从中国走向世界,广告宣传则应顺应时代潮流,体现跨时代、跨民族文化的融合趋势。有人断言“人们的品位和偏好都在趋向统一化,由于任何地方的人群都因为相同的原因而需要相同的产品,因而企业可以通过在全球范围内使用标准化的主题统一广告宣传,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

跨国家、跨民族、跨宗教、跨种族文化的共通与差异给广告宣传带来了更多更广的创作空间,同时也派生出新的问题:如何将广告宣传与当地文化相融。国际品牌可口可乐的“泥娃娃阿福”系列贺岁广告,丰田公司“车到山前必有路,有路必有丰田车”这样妙用中国谚语的广告语,都深深打动中国消费者的心。因此,在国际广告传播中,我们要增强自己的跨文化传播能力。每个区域都有自己的文化,包括思维方式、生活方式、价值取向、审美意识等,许多广告以此为创意背景,反映了文化的差异。从一些国际品牌的广告宣传中可受到有益的启发。

可口可乐公司的广告主题词为“无法抓住那种感觉”,在日本等地改成了“我感受可乐”,在意大利改为“独一无二的感觉”,在智利则改为“生活的感受”,强调个人的情感体验与细腻感触。由此可见,广告必须了解并反映当地的文化,广告元素都在不同程度上带有社会文化的时代痕迹。广告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向。

广告主在进行这样的广告策划时,首先应明确文化的共通与差异,其次找出共通之处,保留不同文化背景的受众都能够理解和接受的广告信息和传播方式,最后根据文化的差异与广告传播的内容和方式进行适当的修正。美国万宝路在中国的新春贺喜电视广告就紧扣中国人追求喜庆圆满的审美情趣,整个广告红黄两色鲜明喜庆、锣鼓喧腾,以勾画出大喜、大庆、大团圆的热烈气氛,符合中国人的特定心理,对中国受众产生巨大的视觉冲击力。麦当劳在春节期间的广告也非常具有中国特色,不仅有很多春联福字,还有鞭炮、舞狮等等。这不难看出中国文化对外来品牌的影响,这种外国品牌穿上中国外衣的例子,在中国的广告市场上也是越来越多。从这里我们看到了广告文化在不同国家和民族之间的相互吸收与融合。

篇8

在全球一体化的大局中,中西文化都是最重要的参与者。西方国家凭借其发达的生产力、先进的科学技术、民主政治制度和强大的国际战略力量不遗余力地向全球推广自己文化,以文化博弈作为国家博弈的重要手段,妄图将其价值观、生活方式在全世界铺开,成为整个世界的文化代表和前进方向,根本目的是为了维护和扩大自身经济政治利益,进一步巩固和强化自身的世界文化霸主地位。与西方文化的征服性相比,我国文化有其自身的鲜明特色。在我国文化中,儒学一直居于主导地位,对我国文化的各个领域各个层面乃至整个社会生活都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我国文化以儒家的思想观、道德观和哲学观为基础,是一种“天人合一”的、和谐的、自然的、感性的文化观。我国文化的包容性、顺从性和追求人际关系和谐的特点使得它不会对外形成文化侵略和扩张,不强加给别人自己的价值观、道德观。两种文化由于其迥然相异的特点,在国际接触中,为了维护各自的独立性,增强各自的实力,不可避免地会出现竞争。

2当代我国文化博弈的不足

2.1盲目追求西方文化我国文化是一个动态、发展、开放的体系,随着时代的发展,它在不断地扬弃自身的同时,又以宽广的胸怀,吸收、接纳外来文化。改革开放后,新一代的知识分子对西方价值的重新发现,赢得了当代青年的认可和追随,使其迅速占据了主流文化的地位。使得相当一部分青年盲目跟从,不考虑中西方的历史文化差异,对西方的各种带有政治色彩的文化宣传不加鉴别,全盘接受。

2.2文化价值观念流失文化的重要价值即在于能够形成高度的民族认同感和凝聚力。一直以来,我国文化以其历史悠久和博大精深被世界所关注,但是在我国,文化博弈中,很多人抛弃了自己的民族文化观,造成了民族文化萎缩,传统价值观念缺失,民族自信心和凝聚力下降,形成了文化价值的真空地带,不利于我国文化的发展。

2.3缺乏科学创新精神科学文化的发展事实上能够给社会带来生产力和军事能力的大幅度增长,使国家的综合国力得到加强,有助于实现民富国强的目标,使社会各阶级不同程度地受益。而在全球主义的地球经济时代,我们的文化里面对技术、经济、创新都没有太重视。

3当代我国文化博弈策略

在全球文化博弈中,我国文化是一种包容的,柔性的文化,有着天然的文化优势。为此,应从以下几点来发挥我们的博弈优势。

3.1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在全球化的历史大环境中,各国不断受到来自他国多元文化价值的冲击,要想在全球文化博弈中抢占文化制高点,我们国家必须充分认识推进文化体制改革的重要性和紧迫性。首先,政府对文化发展应尽力减少政治的控制力,鼓励各种符合社会主义道德观念的大众文化的发展,真正实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局面。同时,政府要支持外国文化在我国的发展,开展多渠道多形式多层次对外文化交流,并取其精华为中华文化所用,促进中外文化的交融,为我国文化进入国际市场打好基础。

3.2充分发挥道德优势西方道德是在基督教传统上发展起来,以个人主义为基础,最终目的是达到个人利益的最大化。与西方文化利己虚伪性相比,我国儒家文化更具有道德上的优势。为此,我们应该充分发挥我国文华的自身道德优势,形成我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体系,加快推动当代我国文化走向世界,增强中华文化影响力,全面占领文化发展的制高点,引起全世界人民的共鸣。

3.3科学的传承和创新我国传统文化传统文化是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并保留在现实生活中的、具有相对稳定性的文化。在西方文化逐渐入侵国人思想文化的趋势下,每个人都要认真学习并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保证优良传统的世代相传。对待传统文化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推进文化发展,基础在传承,关键在创新。传承和创新,是一个民族文化生生不息的两个轮子。因此,对于传统文化应该在继承的基础上用科学的精神发展创新,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不断推陈出新,革故鼎新,推出体现时代精神的新文化,提高民族自豪感和凝聚力。

3.4理性对待外来文化在全球博弈的今天,使各方利益实现最大化的策略是相互吸收对方先进的文化以补自身文化之短,从而实现共同利益的最大化。应该认识到外国虽然幅员广阔,人口众多,文化悠久,资源丰富,有的先进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指导和社会主义制度的保证等方面的优势,但与美国和欧盟相比,我们在许多方面仍处劣势。针对外来文化,首先应以包容开放理性的态度分析出各文化的优劣,充分吸收各文化的先进因素,补己之短,克服自身劣势。参与博弈的全球各大文明作为理性的选择者,被动地全盘吸收或主动地全盘反对其他文化是不符合自己利益最大化原则的。对于各民族文化而言,不论是对内部的传统文化的继承,还是对外部的外来文化的吸收,如果只被动接受,不寻求主动创新,无论这个文化曾经多么强大,最终都会走向消亡。为此,必须在合理吸收借鉴优秀外来文化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尽快建立起符合自然道德根本规律、符合我国自身发展需要的文化结构,充分发挥我国文化的特色,为我们在全球博弈中起到积极作用。

3.5以高新科学技术推动文化快速发展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时代中,科技对文化的快速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未来文化创新的最重要的推力,最基本的阵地在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而生产力发展的最有利的突破口则在科学技术的发展。只有加快推进文化和科技的融合,提高文化企业装备水平和文化产品的科技含量,增强文化产品的艺术感染力,培育新的文化业态。才能使中华文化更加繁荣。因此,我国文化必需深化科学信息技术普及和推广应用,充分发挥信息网络在文化建设和加速创新方面的巨大作用,促进传统文化产业改造提升,扩大我国文化的影响力和竞争力。

4结语

篇9

论文摘要:跨文化意识的构建不仅能提高高校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而且是学生真正掌握语言、实现正常交际的手段。医学类高校英语教师在医学英语教学中应着力构建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使医学生了解中西医文化背景,消除跨文化交际误会,吸取西医文化之精髓,为促进中西医文化交流打下基石。

论文关键词:医学英语教学;跨文化意识;构建

一、文化、跨文化意识与英语教学

文化是联系人与人之间的纽带,是人们共同拥有的思想和标准。人类生活的每一方面如个人如何表达自己感情及思维方式、如何交往、如何解决问题等都与文化相关并随之改变。文化在很大程度上与无线电波一样,它承载信息,尽管无形但无处不在。正如大多数常听收音机的人却难以描述无线电波是怎样转化成声音的一样,人们难以描述文化,尽管文化是构成人们行为、态度和生活方式的基础。文化的无限性很明显,同时也很微妙、难以理解。人类特定的行为、价值观和人生观就是在这无形、难以捉摸的文化中逐步形成的。但如果把收音机调到正确的频率,它便能传达强大的信息。因此很有必要构建准确的跨文化意识。

英语学习者对其所习得的以英语为母语的文化要有较好的知识掌握和较强的适应能力与交际能力,能像这些母语本族人的思维一样思考问题并做出正确的反应以及进行各种交往活动。这就要求英语学习者具备跨文化意识。具有良好的跨文化意识,意味着英语学习者能自觉地消除在与以英语为母语的本族人进行交往的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各种障碍,从而保证整个交际过程的有效性。英语教师讲授英语知识时,只教语言知识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教会学生怎样正确、得体地使用语言,也就是必须掌握使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必须懂得何时何地该用何种语体、语言形式和表达方式。因此英语教师要着力于学生跨文化意识的构建。R. Lado认为:“在倡导语言结构对比的同时,也要对不同的文化进行对比,以帮助学生克服外语学习中由于文化背景不同所引起的学习上的困难。”

医学英语的教学更应该进行文化比较,构建跨文化意识,这是由医学英语的特点决定的。从词源学来看,医学英语词汇的一个显著特点是拉丁语和希腊语占极高比率,其语源差不多全部来自希腊语和罗马语,其次是来自法语、德语和意大利语,其本身所含的文化信息量就多,加之中医传统文化本身难以理解和学习,中西医药文化差异极大,因此医学英语的教学更应该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跨文化意识不仅是一种技能,而且是各种技能的集合体。构建学生跨文化意识,有助于他们语用能力的培养,提高交际效率。

二、了解中西医文化背景,消除跨文化交际误会

中华文化有数千年的历史,是世界文化史上光辉灿烂的一页,中医是其瑰宝之一,是中国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中国文化发展战略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中医不但对中华民族的繁荣昌盛作出了巨大贡献,直到今天仍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并日益受到世界的重视,对国际医学产生越来越重要的影响。

我国政府曾经提出了团结中西医、中西医并重、实现中医药现代化和促进中西医结合的政策和措施。中西医结合的根基源自中西医文化。不懂得中医和西医的文化背景就不可能真正理解中西医学。因此,医学英语教师要比较中西医学,让学生在中西医学对比中体会中医文化的优良传统和硕果,在对比和构建中继承中医文化,同时也接受西医文化的精髓。

以美国为例,美国是文化大熔炉,它经历了从“一元”到“多元”,从以“WASP”为主流的文化到“大熔炉”文化再到“多元大拼盘”文化的演变过程,其医药文化也是世界诸多民族医药文化的综合。在美国,不同的文化背景有不同的医治疾病的模式,病人和医生之间文化的脱离往往会造成少数民族中不成比例的疾病和死亡。美国白人常对少数民族文化持偏见态度,例如,黑人患心脏充血或肺炎时,接受治疗的待遇比白人差;黑人或西班牙人很难得到肾透析或肾移植。目前,美国的医院、医疗机构、政府健康组织,特别是医药和护理学校都在招募不同种族的人,以更好地训练他们治疗不同背景、不同民族的病人,摆脱文化偏见。

因此,在吸收西方优秀医药文化的同时,也要了解这些医药文化的背景,消除与国外医务人员或病人交际时的跨文化障碍,消除文化偏见和民族歧视,让不必要的跨文化交际误会消灭于未然之时。

三、医学英语教学中跨文化意识的构建

1.词汇层面跨文化意识的构建

词汇在语言中占有重要地位。威尔金斯(Wilkins)曾说:没有语法不能很好地表达意思,没有词汇则什么都无法表达。词汇的差异本身就体现了文化的不同特点。语言学家莱昂斯(Lyons)曾这样描述:每种语言在词语上的差异都会反映这种语言的社会产物、习俗以及各种活动在文化方面的重要特征。这主要表现在内涵丰富的成语、谚语和格言、比喻和联想、典故、委婉语、禁忌语中。

医学英语词汇通常有七种构词方式:词缀、合成、词类转换、混成、逆构法、剪切、首字母缩写。根据词源,医学英语词汇可以分为两大类:本土词汇和外来词汇。本土词汇来源于古英语,外来词汇来源于其他语种。而大部分医学英语词汇是来自希腊语、拉丁语、法语、德语、意大利语、西班牙语等外来词汇。因此教医学生学习这些医学英语词汇时,很有必要让他们了解这些词汇不同的文化背景来源,这样学生既可以加深对词汇的记忆,又能了解国外文化,避免词汇记忆时的单调、枯燥、乏味感。

如cold一词,先说明其症状类似于“寒冷”,来源于古英语,有两种词形,即盎格鲁方言的cald和西撒克逊方言的ceald。1537年引入其“感冒、低温”之意。随着文艺复兴的到来,大量古拉丁语和古希腊语词汇被引入到英语中来,医学英语词汇也同样受到希腊语的冲击。

又如anorexia一词,它是1598年引入英语的希腊词汇,由前缀an-(意为“没有”)和词根orexis(意为“口味”、“食欲”)构成,因此原词意为“缺乏食欲”。1873年,英国著名医生William Whitney Gull创造了Anorexia nervosa一词,意为“神经性厌食症”,是一种多发生在青少年女子中的心理失常,其特征为非正常地害怕身体发胖,体形不佳,连续性厌食和体重锐减,通常伴有自发性呕吐,经闭和其他生理变化。

再如来自拉丁语的医学英语词汇,最早受其影响可以追溯到罗马帝国时期。随着罗马帝国的日益扩大,罗马人把其语言也带到整个帝国的其他地区。英格兰被征服者威廉领导的诺曼人征服以后,受拉丁语影响更大,因为诺曼人的语言就来自拉丁语。如abscess一词来源于1543年拉丁语abscessus,字面意思为“离开”,由前缀ab-(意为“离开”)和词根cedere(意为“走”)构成。意为“瘘管,即由于受伤、疾病或先天性变形引起的把脓肿、腔洞或空器官同身体或其他空器官连接起来的病变的通道。”

医学英语教师通过诸如上述词汇教学,医学生便能了解医学词汇中不同的词源,从而熟悉词源背后不同国家的医药文化。 转贴于

2.文化背景知识层面跨文化意识的构建

文化背景知识指的是与具体某一语言材料有关的政治、历史、经济、地理、文教、科技等背景知识。医学英语教师在处理语言材料前,应适当介绍与材料有关的背景文化知识,这样既能建构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又能使学生更深刻、全面地理解材料内容。

中医学是一门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医学,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中医学中现代科学术语虽不多见,却有大量的中国文化哲学术语。如果教师不从传统文化背景上去讲解,只从定义出发是不行的,况且,教科书、工具书上的定义都有可斟酌之处。因此,只有从这些术语发生、发展的文化背景着手,才能真正把握中医术语的内涵和本质。以“阴阳”(yinyang)为例。传统文化中儒家突出乾阳刚健、自强不息的精神,偏重于“阳”;道家强调阴柔的归藏、包容功能,以贵柔尊、自然无为、致虚守静为“道”,偏于“阴”。中医学则强调“阴平阳秘,精神乃治”,注重“阴阳和合”,阴阳并重,兼蓄儒道两家之精髓。《黄帝内经》开篇说道:“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这不仅是中医药整个文化在诊治疾病方面的总原则,而且是中医药学在养生方面的总原则。

西医学有很多新的现代科学术语,人们常能通过一些西方地名、人名等了解西方医药文化背景。例如,川崎氏病(Kawasaki’s disease)最早在日本发现,现在仍然发病频率最高。在美国,川崎氏病是儿童后天性心脏病的首要原因,每年有4000多名儿童发此病,80%的患者年龄小于5岁;波动热(Brucellosis)或马耳他热是病人患的一种细菌感染疾病,由布鲁杆菌引起,通过与受感染的动物接触而传染,症状是发烧、虚弱、头痛,也称布鲁氏菌病或地中海热;霍奇金病(Hodgkin’s disease),亦称淋巴肉芽肿(lympho-granulomatosis)或霍奇金肉瘤(Hodgkin’s sarcoma),根据恶性度和宿主的免疫状态,分类不断在变动,本病是一种以淋巴结系统的肿胀为特征的重症疾病。

3.文化价值观念层面跨文化意识的构建

篇10

关键词:产品设计;传统文化;现念

一、现代产品设计概述

设计是连接文化因素和商品功能的一个最好桥梁,设计不仅有文化价值意义,也有物质经济意义。代产品设计中可借鉴的设计经验。研究难点在于中国史籍浩如烟海,哲学思想博大精深,而中国传统观念“重道轻器”、“重文轻工”使得与器物相关的理论很多散见史料中,系统性不足,作者总结了其中有代表性的观点,以求管中窥豹。文中将探讨中国传统哲学观对器物观的影喻、古代造物理论、器物文化遗产的继承,分析总结古人的造物经验和审美经验,达到“借古开今”的目的。

当今社会是一个设计的时代,信息化、绿色化、个性化、多元化的设计需求是这个特定时代的呼喊。在这个信息时代、“物质时代”信息、服务时代,生态文时代,信息化的直接结果就是促进全球化的快速进程。全球化不仅是经济、信息的全球化,更是不同民族文化相互交融的全球化,民族的也是世界的,在追求个性化的产品设计时代,设计的民族化是产品设计发展的一大重要方向。

二、设计与文化的关系

从符号学的角度,文化和设计的关系在于,“文化作为人类的符号的表意行为,要求创造和运用特定的符号去表达意义。而设计正是人创造和运用符号去实现生活理想的具体造型行为,这种行为表现为处处要把人的内心世界图式外化为具体可感的形式。”所以设计是文化的具体存在状态之一。

“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一个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共同体。”民族传统文化是指人们在历史中创造的,代表一定民族特点的精神风貌、心理状态、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等精神成果的总合,在社会实践中产生并对社会实践产生巨大的影响,体现在世代相传的精神、制度、风俗、艺术等方面。文化对人们相似性心理结构的影响可以简要地理解为“人同此心,心同此理”,人与人具有内在心理共通性。

生活设计带有商品交换的意味;审美设计更进一层,从物质需求转向精神需求;伦理设计则是为了满足整个社会共同的精神构建;宗教设计的层次居于顶端,为所信仰的人们的而设计;设计服务则是设计的另一个超越性的发展,将物质与精神结合起来,产品超越了物质形态,进入非物质形态发展阶段;而和谐设计则是一种博爱性质的设计,设计不仅是为部分群体服务,更要为老弱病残等弱势群体服务,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以人为本”的设计。

三、产品设计中传统文化元素探究

1.本土设计理念

现代设计越来越认同本土化,设计本土化是对本土文化的认同,而不是对图形的认同。探索本土文化的内涵,找出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的交叉点,形成自己的设计风格,才是设计本土化的精髓所在。中国的本土文化是什么?毫无疑问是儒学文化,是五千年的封建文化,这些文化随着具体的事物表现出来,如国画、书法、易经、禅学、五行、八卦等等。民间有剪纸、泥塑、木板年画等等,这就是我们的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体现在它对自然界、人类社会生活等的认识及其对人类社会活动的指导。现代人类所遇困境诸如种族战争、生态失衡等问题的存在,使得人们从中国文化中寻找补救药方的愿望日益强烈。“天人合一”最深刻的含义就是承认自然界具有生命,具有自身的内在价值。中国传统文化产品的品质不仅要求做工精细,更需要从中反映出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工艺的韵味、特色。在传统文化产品中,我们需要注重的是将传统文化精髓体现在文化产品中,将产品作为一种媒介来弘扬我们的优秀传统文化,只有这样才能使中国传统文化产品具有更加强大的市场生命力。

2.产品设计的民族化

产品设计民族化是一种文化范畴,是在一种设计文化之下利用相应的设计思维而折射出的一种风格显现。对传统文化的深入讨论,必将涉及到思维方式的问题,因为思维方式不仅是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而且是它的最高凝聚和内核。换句话说,思维方式是一切文化的承担者。如何完成中国传统设计思维方式的现代化转化,就要深挖中国传统造物设计的源头活水,以下就思维方式的角度来探讨一下产品设计民族化的问题。

人类自身能力的扩展最主要表现在创造的产品上,同时这种能力的扩展应该是促进历史的发展和谐的生态系统,所以在为产品进行功能设计的时候要仔细考虑到是否满足促进和谐发展的要求,在设置产品的功能性质和程度的时候要全面考虑到这种为人类自身能力的衍生是否合乎生态系统历史发展的内在要求。

将民族文化的形式元素结合到现代产品的设计中,主要体现为:对具有民族文化元素形式上的融合,在产品的外观形态上传达民族文化的意味,这是设计现代产品常用的一种手法。但民族文化以形式化的方式融入现代设计,并不是简单的图形套用或拷贝等那种一成不变的沿用,而是去认识和了解传统图形,并在此基础上,逐步挖掘、变化和改造传统图形,并与外来元素完美融合,既能相融又不会失去原本的特色,让传统图形成为设计的一个新的创意点和启示点。

四、结语

产品设计是从人们的物质生产实践活动中发展起来的,受到观念文化的影响和制约。传统器物文化与现代产品设计的根本差异性是物质技术条件的差异性,而共通的审美观和文化价值观构架了人们内在相似性心理结构。

参考文献:

[1]李泽厚.华夏美学.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2:100一220.

[2]李泽厚.美学三书.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45一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