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文学艺术范文

时间:2023-10-19 17:10:4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古典文学艺术,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古典文学艺术

篇1

关键词:传统艺术 境界 文化 天人合一 文化自信

中图分类号:I2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7)01(c)-0213-02

1 文化源头的儒、道精神

中国古典艺术包括诗歌、散文、琴棋书画、戏曲、小说、雕刻、建筑等各式门类。流传下来的艺术精品都给人以高度的艺术享受。人们总说中国古典艺术给人的是审美世界的享受、心灵世界的抚慰。欣赏中国古典艺术会使人进入一个特殊美好的境界。这个境界究竟是什么呢?它又是怎样组成的?它的源泉在哪里?这个疑问的解释都涉及到中华文化精神要义问题,只有在中华民族,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土壤中才会产生和发展出灿烂的中国古典艺术。

中国文化的源头以《易经》为代表,这也是中国古典艺术的源泉。《易经》是以儒家思想为主体,以道家思想为旁支的综合性文本。《易经》决定了中国文化的基本规定性,也确定了中国古典艺术的总体特质。儒家主张人要发奋以创造价值,用人文生命光华自然生命;道家主张人要超然物外以摆脱有限现世痛苦。儒家肯定人生,倡导人们的入世精神;道家倡导出世遁世,消除私欲。二者恰似阴阳两极互动又合而为一,构成互补性的文化结构。成为七千年中华文化的支柱力量,也融铸进中国古典艺术的境界。

儒道互补性文化结构塑造了中国人特有的文化人格,也就是强烈入世的功实追求与超然愤世的脱俗精神的浑然一体。儒家入世与道家脱俗二者的对立为世人共知,最妙的是将二者能够在现世和当下生活融为一体,表现自然,这却不是一般功夫。中国古人身上儒道二者矛盾对立的表现不是其人格分裂、神怪行奇、而且相安无事各得其所,这就是中国人特有的文化人格。这在中国古代官僚的中上层文化生活中是十分普遍的现象,在其他民族的官僚达人却十分少见。所以人们才会看到中国古代的许多达官贵人在得势时说道论德、飞黄腾达,而在闲居时却倾心于赋诗唱词,“兼济天下”与“独善其身”十分自然地统一于其现世生活。中国古典艺术在中国古代文化人的消极避世中成为普遍形式和最好形式,这时的中国古典艺术起到了两方面的作用,具有两个层面的价值:一方面作用是对于外在的社会形式的超脱,其价值是对现世的否认和批判;另一方面是对自我的超脱,其价值是肯定具有叛逆精神的自我,追求理想生活的自我。这是中国古典艺术的真正境界。我国著名美学家宗白华曾评论这种境界是:“以宇宙人生的具体为对象,赏玩它的色相、秩序、节奏、和谐,借以窥见自我的最深心灵的反映;化实景为虚境,创形象以为象征,使人类最高的心灵具体化、肉身化,这就是‘艺术境界’”[1]。

2 “天人合一”的观念

与中国人特有的文化人格相适应,“天人感应、天人相通、天人合一”的世界观宇宙观。中国传统的文化结构使得中国人重人伦、重血缘、重君臣、重体验。农业经济靠天吃饭,所以中国人崇拜天,视天为神明:天不是冷冰冰的自然天象,也不是先存于人、外在于人、与人对立的纯客观自然事物。天是被赋予情感的生命本体,“为人者天也。人之为人,本于天,天亦人之曾祖父也”,天是人的祖先;“天,仁也”天是有大德的仁君;“不阿党偏私,而美泛爱兼利”,天是公正善良的,而且爱人有惠于人。对于艺术而言,天还是有情感的,“人生有喜怒哀乐之容,春夏秋冬之类也。喜,春之答也;怒,秋之答也;乐,夏之答也;哀,冬之答也”。“天亦有喜怒之气,哀乐之心,与人相副,以类合之,天人一也”。在中国古典艺术中,天与人是一回事、是一体,中国古典艺术中没有脱离人的自然,也没有离开自然的人。在艺术情境的世界中,天人相辅相成浑然一体。中国人的这种对天亲和的人生态度一方面表明中国人积极人生观对外在自然的征服,与其建立现实性关系;另一方面也表明中国人对自然的扳依情感:人要依天而生、顺天而活、融天而归。生于天意、长于天下、存于天道、亡于天逆,不做违背天意的事情。中国人的世界是天人合一的世界,中国古典艺术的世界呈现的是一种舒缓宁静的表情,一类秩序井然、德行善为的生活,一个依恋过去的古典原则。与西方古典艺术相比,中国古典艺术表达的是明确的差异、美好的和谐和真实的感觉。没有西方古典艺术那种因生活中的折磨所导致的精神对立,因毫无希望所导致的情感郁结。与中国古典艺术委婉曲折特性相反,西方古典艺术直接表现人、直接表现人对生活的感受。西方古典艺术与中国传统艺术的差异表明二者不同的宇宙观世界观。

要真正理解中国传统艺术的境界、就要深入理解中国博大精深的文化。世界上的任何一种艺术都是特定文化的产物,都依赖于特定的文化。文化是人类社会在特定时间和空间的创造物。按照大多数专家的观点,文化或文明,在广泛的意义上,是各个民族在长期历史存在中所积累的全部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作为民族成员所掌握和接受的任何有效经验和习惯的综合体。每个人都生长在特定的文化中,文化是一张网,无时无刻不在关顾着我们。艺术生长在文化之中,中国古典艺术是在独特的中国古代文化土壤中孕育成长的。因此,中国古典艺术的最高程度是境界,但中国传统艺术的符号意义都是文化。在中国古典艺术作品中,艺术、文化、社会人生、情感、理想总是交融在一起,无法拓清。只有从文化学的角度,从中国人的特有文化属性及其博大内涵去理解才可能真正进入中国古典艺术的境界。

3 精神上的自信力

世所公认,中国古典艺术的境界代表着东方艺术的最高水准,表现着古代中国人高贵的精神。精巧的艺术表现能力,细微的艺术鉴赏力,是中国古代华夏文明和文化不可复制的摹本。其他国家的人民往往是通过欣赏中国古典艺术而接触到华夏文化,不H为中国古典艺术所取得的成就所震撼,也为其中所表现出的中华文明文化的通脱、达观、智慧所折服。作为中国人,不仅应熟悉自己传统优秀的艺术,而且要自觉成为这种优秀文化的传播者和继承人。

要成为中国古典艺术境界的诠释者和中华文化文明的传播者,就要有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文化自信与文化自觉是相辅相成的两种观念。要文化自信,就要做到文化自觉;只有文化自觉了,文化自信才有底气,才有定力。而文化自觉的前提是“文化自晓”――对中华文化的掌握和理解程度的高低。文化自晓既是一种文化学习力,一种文化理解力,也是对文化的历史的社会的评价和理性的整体的反思。既要古为今用,也要去粗取精、去伪存真。这也是衡量一个人是否真正做到了文化自觉。党的十号召我们要文化自信,这是有重大现实意义的。面对着外来文化的“入侵”和“渗透”所引发的崇洋之风和一些“精英”拒斥思想解放,抱残守缺,试图从古代故纸堆里

找寻一丝精神慰问所引发的“怀古、复辟”。我们要有清醒的认识,这是检验我们是否真的文化自信的时候。文化自信不是文化自卑,也不是文化自大。文化自卑会导致传统优秀文化的丧失;文化自大会导致文化上的闭关锁国和文化上的腐朽落后。我们要成为文化自信的体现者,文化自觉的践行者。

参考文献

篇2

[关键词]艺术教育 诗教、乐教 艺术精神 传统 经典

古今时域差异所体现出来的各类文学艺术的提纲统领者可谓艺术之精神,它成为贯串各类文艺的主旋律。对这类文艺主旋律――艺术精神的把握,也正是大学艺术教育所追求的目的。

大学艺术教育的范畴较广,其含涉音乐、美术、文学等多科领域。通常认为艺术教育内容应指音乐、舞蹈、曲艺、戏剧、杂技和绘画、建筑、雕塑、织造这类表演艺术和造型艺术,却忽视文学这类含有更广泛更深层含意的艺术教育。表面上,音乐、美术类艺术教育似乎多呈现于技术层面的教育特性,事实上,艺术教育并非仅是一种技术的培训,也是一种美育和德育范畴的人文素质教育。音乐、美术教育本身也含有对作品的鉴赏能力培养等美育教育目标。文学既同样具有这类美育教育目标,也具有德育教育的义务。在对文学作品进行鉴赏教育的同时,也必须有对技术层面的教育培养。没有对文体技术层面的认识,也就不可能有准确而恰当地对文本的深层艺术精神的领略。而且,最高的艺术创造,必须通过精神与技巧的修养而始能达到。从这一点来讲,文学艺术教育与音乐、美术等艺术教育便具有某种共通性:一是都具有美育德育的双重目标:二是都具有技术与艺术层面相结合的双层面功效:三是都具有一种相通共融的艺术精神。但这种“艺术精神”从艺术教育的角度观照,文学艺术较其它艺术更为显性直观。这种感性直观的语言能够在技术层面上直接传达哲学的意味(艺术精神),而且文学(诗歌)艺术既有其他艺术所具有的空灵性,也有其他艺术所不具有的言说性,又加之能有语言余留的空间作为思维联想的系带,以把握藏在语言文字后面的真精神,这恰如“轮扁斫轮”的喻意。人文素质教育课程(或通识教育)作为当代大学艺术教育的主阵地,必须重视和深掘文学教育的内涵。作为艺术教育重要内容的文学,历来论美论道多标举古典,其古典传统诗学兼有其艺术性和哲学性,但文学艺术教育的内涵也并非仅此而已,其文学艺术和古典诗学中超越于技术层面。由技而进乎道的理论,是对艺术哲理的深刻揭示。孔子所谓的“用志不分,乃凝于神”(庄子《达生》),也是对艺术欣赏和艺术精神把握中自证、自觉过程等深刻的哲理分析。从文学发展的时域和文学自身演进的规律看,论美论道的精品也不乏其代。所以,在大学艺术教育行为中,我们必须贯通古典与当今、传统与现代、经典与流行的关系,真正把握其艺术精神之所在。

艺术教育,既要从时域上通观古今,也要从流派和对艺术精神的把握中去体认传统与现代,传统的艺术流派和艺术精神会随着人类对文学、艺术、科技,乃至自然的认知的不断进步而有所差别。所以随着文学观念的演变、艺术精神的不断超越,经典与流行也必定贯注着各自时代的文艺精神。“流行”的艺术应是当下文化体系中的大众化的文艺形式,但经典可能是曾经的大众的流行的文艺形式或文本,也可能随着时代的演进而成为“阳春白雪”式的“雅”文化艺术代表。往往这类经典具有超越时代时尚,其优越性为大众所公认,故《尔雅・释言》谓:“典,经也。”而“经”也涵盖典范的意义,故刘勰《文心雕龙》称:“经正而后纬成。”显然这些经典之作应有引领时尚的意味,而且应是作为大众的通常的典范,正因为经典的流行性和大众性,在一定程度上通过艺术教育的途径在当下完全可以复原其流行的品质,即还原经典的文化内涵和经典的流行性和时尚性,又将其融入时代的精神特质,为当代文化注入新的血液。此亦有助于艺术精神的把握和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发展。

从中国传统的古典文学艺术来看。诗教、乐教的艺术理论地位颠扑不破。正如前文所说,艺术既有技术层面的内涵,也更应升华到哲学或精神层面的品质。古代社会礼乐活动的主要形式是歌,而“歌的主要内容可能即是诗。诗在当时是与乐不分的。”故《史记・孔子世家》说:“孔子以《诗》、《书》、《礼》、《乐》教”,从而《诗》、《书》、《礼》、《乐》成为公认的古代儒家教典。所以诗教、乐教也成为艺术教育所不可缺失的内容。尽管后来艺术的分类派别逐渐齐全,有文学、音乐、舞蹈、曲艺、戏剧、杂技等,但古典的诗教、乐教理论可以说已经涵盖万象,成为后来表演艺术和造型艺术,以及其它艺术形式的理论源泉。文学作为一门综合的艺术形式,从艺术表现的特性上看,可以说既具有表演艺术的特性。也具有造型艺术的特性,如对情节、抒情、叙事方式精心安排、语言的铺陈夸张、典型人物事件的塑造和描写。无不体现出其综合的艺术特性。从中国古代较早的诗教、乐教文艺理论中也可窥出其综合的艺术理论特质,可以说从中是绝对可以找到后来音乐、美术、建筑、戏曲等艺术形式的理论来源的。

传统诗学理论一开始就将生活、艺术与精神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艺术是“在人们精神的发现中才存在”的,因而古代艺术与当代艺术也便存在其共通性,这种共通性便是艺术作品所具有的艺术精神。在大学艺术教育任务中,除开诗、词、歌、赋、画具体作品的鉴赏形式外,对艺术精神的把握理应成为艺术教育的本质和重心所归。无论是古代,还是当代,艺术教育皆应追求艺术精神的崇尚,这种艺术精神的反映,正是通过潜移默化的教育活动,从而达到美育、德育的体认、融合和实践。对艺术精神追求的绝佳效果便是达到“物我合一”、“物我两忘”的艺术的境界,即心灵受文本的启迪和触发,其心智得以完美的融入和升华。要达到这种艺术的境界,美育和德育的目标皆可同时实现,故艺术境界与道德境界往往是可融和的。朱子在《论语集注》中以道德精神的最高境界,来解释曾点在当时所呈现的艺术的人生境界。而且孔子为“大乐与天地同和”的这种艺术境界深致喟叹,实际正是感动于这种艺术境界。这种艺术境界不是纯然的艺术境界,而是包涵政治社会理想的道德境界,从而成为将美(艺术)善(道德)结合的艺术的人生境界。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这也成为文艺作品中所反映的艺术精神的最本质的内核。大学艺术教育的任务,最重要的也应是对这种本质内核的揭示,对古今艺术作品中对艺术的人生境界的宣扬和对艺术精神的追求,并从而实现大学美育和德育的双重教育目标。

在古代的诗教、乐教理论中,便曾积极的主张美善结合。《论语》上有“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八佾》),可见,“美”“善”的统一,是孔子由对音乐的体验而得出的对音乐、对艺术的基本规定和要求。“美”属于艺术的范畴,“善” 属于道德的范畴。艺术作品本身要求达到“美”“善”统一,而在古典文艺作品中所反映的艺术的人生境界也同样要求达到“美善合一”。在古代诗教、乐教的文艺理论中,实际是通过对文艺创作者的“美善合一”的要求。来达到对文艺作品受众的“美善合一”的影响。从而艺术作品归源其社会性。成为艺术教育的范本,艺术教育也就通过艺术的方式,来达到教育和人格修为培养的目的。如传统儒家和儒家经典中以音乐(诗歌)为中心的“为人生而艺术”的性格,对古今知识分子的个人修养而言,其功用都较为明显,而且这类理论在整个古代文艺理论中也是特别突出和明显,如:

“凡音者,生于人心者也。乐者通伦理者也。”《礼记》卷三十七《乐记》)

“君子日,礼乐不可斯须去身。致乐以治心。则易直子谅之心,油然生矣。易直子谅之心生,则乐。乐则安,安则久。久则天,天则神。天则不言而信,神则不怒而威。致乐以治心者也。”(同上)

“故乐也者,动于内者也。礼也者动于外者也。乐极和。礼极顺……”(同上)

这种理论主张对个人修为的要求,也是艺术教育所追求的结果。此结果是一种“融情于我”、“融我于物”的心灵震动和感触。当今大学艺术教育所追求的实质也便是这样一种积极、乐观、振奋和正影响的艺术精神释解效果。对艺术精神的充分而精当的释解,可以合理建构和达到艺术教育的最佳效果,故徐复观称:“我们可以把一切的艺术追溯到艺术精神的冲动上去。”

当然,只有对艺术精神脉络的清晰把握,对艺术作品“物我两忘”的感知,才可能达到真正艺术教育的目的和最佳效果。然而“物我两忘”感知实效的难于产生。也是众多艺术教育媒介流于形式和肤浅化亟待摆脱的困境之一。

此外,对艺术流派渊源发展的认识,以及对艺术精神脉络的清晰把握和体认,也要求我们必须认知和借鉴“古典”,有足够的艺术素养。“物我两忘”的艺术感知实效之难与对此实效的不断追求似乎是一种窘难。显然。这种窘难只有靠艺术(乃至科技)自身才能解决,艺术授人以“物”(知识、思想、精神等),而人又反以“物”观照艺术。所以艺术在传承中同艺术创作主体和艺术受众一样重要,往往呈现出循环复杂的关系。这种传承链关系,使艺术在艺术教育中又理所当然被分离为两个层面,一是作为认知形式层面的素质阅读,二是作为精神感悟层面的艺术精神境界享受。只有在第一层面的素质无限累积和丰富的时候,才能无限近地接近或达到第二个层面。

对艺术感悟的自觉、自证过程,自然也离不开艺术创造主体或艺术感悟主体的素质积聚和涵养。文化、艺术本身是一个历史的系统,既具共时性亦具历时性,无疑更需要我们阅读传统和古典、现代和流行。“古典诗学”传统对人文素质教育的作用显然又是可见而有效的。更应倡之于首位。有学者便认为要化解当今大学教育惫机非“古典诗学”莫属,西方教育的源头是《荷马史诗》,其教育开端是诗歌而不是哲学。我国古代教育的基本内容以诗、艺为主,其中诗是教育基础。经学四教,以《诗》为宗。孔子先作《诗》,故《诗》统群经。读诗可以培养人的心性,提升眼界,让我们看到更美好的幸福与更深切的不幸。显然,这种被受众阅读的幸福和不幸,即是艺术精神或对人性人文关怀的浮现,也便是“为人生而艺术”的性格品质的折射或反映。甚至有学者说“学习古典诗学是一种生命行为,其当下性可近可远……”便透过艺术精神,将艺术、诗学与政治接上了关系。

不过,在处理古典与当代、传统与流行的关系中,必须明确:首先,传统并不局限于古代,它尽管有地域的差别,但并不完全受时间的限制,“传统是在世代相传渗透在思想文化、艺术道德等各方面的东西,不仅是古代,还有近现代”。中外就有各自体系的文化传统,这种表面所呈现的地域性差别,实际主要是因受了各自文化体系、社会形态和意识、以及社会生活习俗的影响所形成的,因为承载这种文化体系和文化传统的社会人又是以各自较大或较小的地域结成“显”层结构上的联盟的,而真正的文化体系、传统、意识形态等,却是其“隐”层结构上的真正联盟的关键所在。在对经典与流行、古典与当代的把握中,从大学艺术教育的宗旨出发,也不应排斥外来优秀文化传统。而力争融汇中西,取长补短,因为人文、艺术、科学之类人文素质教育的最终目的不应仅仅停留于认知,而更应是发展。

其次,受西方实学特别是西方哲学的影响。一些追求实利性的学科对我们的教育制度产生了冲击,较早的苏格拉底就认为,哲学败坏教育。有学者便承此认为一味追求现代化,主张实利性学科,便是教育之败坏,恐怕这只是揭示的表象。传统与现代是可以融通的,现代中也有精品艺术,现代除开实利性追求外,也涵有人性化人文情怀内涵,其艺术精神绝非实利性所涵盖。此外,一些讲求现代性的实利性学科,从本质上来看,也是出于对人文、社会的关怀而讲求实利,只不过将实利性主张和追求大文化。而掩盖了人性关怀的艺术精神或艺术哲学内涵。并且实利性学科也有其自身学科特点的哲理内涵,哲理是能使人的精神新生的原理或概念。既然具有哲理内涵,就理应是一种精神的诉求。

篇3

关键词:悲剧 古典 现代

一个民族的文化和文学,由于其植根土壤和生长环境的差异,会形成独特的悲剧精神、美学价值和艺术个性。“中国文学和西方文学是分属两个不同文化体系的文学,它们具有不同的根源,不同的发展过程,不同的特性。”[1]中西方人们由于各自历史文化实践活动的差异,必然导致审美文化心理和文学艺术实践活动的不同,中国悲剧也因此呈现出与西方悲剧不同的精神风貌。

一、中和之美:古典悲剧精神的特立独行

在中国古典文学文论中,虽然没有繁荣的悲剧历史和悲剧论著,但是以哀怨、忧患为特征的人类悲剧意识仍然与中华民族的文化心理相适应,并且贯穿于整个中国古代文学艺术发展之中。中国古典文学艺术中的悲剧意识,最早主要表现在诗歌领域,孔子“诗可以怨”的思想开创了以怨为内涵的悲剧理论。中国古典文学中的悲剧意识在元明清的悲剧性戏曲创作中得到集中体现。南戏开我国悲剧性戏曲创作之先,元代是我国悲剧创作的黄金时代:关汉卿的《窦娥冤》、纪君祥的《赵氏孤儿》、马致远的《汉宫秋》、白朴的《梧桐雨》都是这一时期的杰出作品。随着资本主义在中国的萌芽,明代文艺思潮中出现情与理的冲突,重视人的真实情感和个性解放的哲学思想对明代的文学创作产生直接影响。汤显祖的《牡丹亭》和孟称舜的《娇红记》通过对主人公爱情悲剧的展现揭示了社会现实的不合理,体现出的悲剧意识具有深厚的历史内涵和现实基础。明代进步思潮在清代得到继承和发展,反对专制统治的民本思想对当时的文学创作具有积极影响。洪的《长生殿》和孔尚任的《桃花扇》以爱情故事为基本线索,但其中沉浸着家国兴亡的悲痛感伤,在悲剧艺术美学特质的表现上堪称古典悲剧的典范。作家通过对世事兴衰的巨大社会内容的展示获得真正的悲剧价值和意义,悲剧内涵由此丰富起来。

“中国古典悲剧的样态是中国传统文化和社会历史的凝结”,[2]中华民族的悲剧精神和人生态度在戏剧创作中得到充分表现,使悲剧性作品具有美学特殊性。中国古典悲剧冲突多以伦理的善与恶的方式构成,冲突的尖锐性不明显,冲突双方力量对比悬殊,往往形成以强凌弱、以恶欺善的局面,如《窦娥冤》中张驴儿父子与窦娥、蔡婆的冲突。在矛盾冲突中悲剧人物难以迸发超常激情和抗争行为,悲剧人物往往又是弱小人物,容易引起人们的怜悯与同情,所以悲剧情绪多是伤痛、悲哀之情。善恶冲突中悲剧主人公多为被动承受冲突,因此主人公往往由于外部环境的压迫陷入艰难境地,表现出无从选择的悲哀。悲剧作品更多表现和宣扬处于人生逆境与苦难中的伦理行为,而且这种行为往往表现为为他人而陷入苦难之中,所以我国的古典悲剧作品更多是英雄性的悲剧,悲剧性不强烈。根据决定性质的理论,我国古典悲剧虽然没有以截然的悲或喜的状态呈现,但是部分和冲突类型决定了其悲剧形态。

我国古典戏剧多追求大团圆结局,呈现出“先离后合”、“始穷终达”的面貌,往往以此淡化悲剧性,削弱人物的悲剧精神。有的即使情节本身不能导致团圆,也要以虚幻方式或心理补偿抵消悲剧气氛,例如《汉宫秋》以斩毛延寿结尾、《娇红记》以羽化成仙结尾等。因为大团圆结局容易削弱悲剧思想性,所以一直招来许多研究者的批评,但是大团圆模式有着深厚的社会文化背景。中国古典悲剧采用大团圆结局显然继承了儒家的中和思想,团圆之趣从传统角度看是一种中和的美学理想或美学追求的体现。由于乐感文化的民族心理结构,观众在审美趣味上也倾向于乐观基调,剧作家在创作悲剧时必然考虑观众的审美指向,潜在规定了剧作的情感取向。大团圆结局既是中国文化的衍生物,又是中国文化的表征。中国古典悲剧讲究悲喜相乘,强调悲怒哀乐多种情感在悲剧艺术中的综合运用,与西方古典悲剧一悲到底的风格不同,《窦娥冤》、《赵氏孤儿》、《娇红记》等作品都不同程度地渗透着喜剧因素,既充满悲苦情调,又交织风趣色彩,在审美上起着对比调剂的作用,构成了中国古典悲剧性戏曲鲜明的民族特征。另外,中国悲剧人物的毁灭与牺牲不像西方传统悲剧一样着力塑造人物的生存意义和自我人格,而在于完成理性地认同某种道德意义。例如《赵氏孤儿》中,公孙杵臼与程婴为挽救忠臣之后,不惜牺牲自身性命与亲生骨肉,他们在此实际是认同“忠”与“义”的道德观念,成为它们的化身或代表。这就决定了悲剧人物只是为达成某种高尚信念或认同某种道德模式而忍受痛苦甚至毁灭,道德评判意识强化了戏剧的教化功能。上述特点决定了中国悲剧作品少有惊心动魄的激越之情,它以哀而不伤、缠绵悱恻的平静中和之美浸染着欣赏者的心理情绪。

二、高峰建构:现代悲剧观念的喷薄而出

以后,中国社会一直洋溢着颠覆已有秩序和思想的冲动,时代主题促成了悲剧精神在整个现代文学层面的广泛接受。经历五四时期的思想启蒙和个性解放运动,西方文学、哲学思想论著的大量译介,以及许多文化学人对西方文化思想的宣传倡导,现代文学与世界文学进行了融合,许多西方文艺思想包括悲剧观念及创作方法都对现代作家产生了重要影响。中国近现代悲剧理论深受西方悲剧理论影响,它是在对异域文化的多次选择过程中发展而来的。在西方美学思潮冲击下,王国维、鲁迅、朱光潜、等人将目光转向西方悲剧理论,并做出了自己的美学抉择。他们对悲剧的理论阐释和创作实践逐渐彰显出它的本质特征和美学价值,充实提升了中国现代悲剧观念的理论内涵和精神品格。通过他们有关悲剧的论述,可以梳理出中国近现代悲剧观念流变发展的基本脉络。

王国维在1904年发表的《红楼梦评论》中,主要依据叔本华的学说阐述了自己的悲剧观念。他接受了叔本华悲剧理论的影响,否定了中国古典悲剧的中和主义的大团圆模式,从人本身、人的意志、欲望寻求悲剧的根源,认为悲剧精神在于拒绝生活欲望而走向解脱。王国维的理论显示了悲剧观念由古典形态向近代形态的变换,表现出自觉而清醒的悲剧意识,但是他没有在生活之中看到造成悲剧的真正原因,没有找到改变悲剧的现实力量。鲁迅青年时代就倡导悲剧,他认为悲剧要致力于描写人生的痛苦与不幸,引导人们思索产生悲剧的社会原因。他提出悲剧应当表现社会底层的弱者、平凡的小人物,强调通过悲剧揭示人生的价值与意义,激发人们奋斗抗争的悲壮精神。悲剧要力图做到“将人生的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3]刻画沉默的国民灵魂,写出有价值的精神的悲剧,从而达到改造国民性、变革现实的目的。鲁迅的悲剧观念触及了悲剧的核心要素,悲剧美的深刻根源在于精神的有价值的毁灭,但是鲁迅的悲剧观没有上升到美学范畴的高度,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朱光潜在20世纪30年代出版的《悲剧心理学》中对悲剧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他从西方传统悲剧理论出发,认为崇高是悲剧的主要美学特征,“对悲剧来说紧要的不仅是巨大的痛苦,而且是对待痛苦的方式。没有对灾难的反抗,也就没有悲剧”,[4]206“悲剧总是有对苦难的反抗……悲剧人物可以是一个坏人,但他身上总要有一点英雄的宏伟气质”。[5]152-153朱光潜在继承西方悲剧理论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的观点,对中国现代悲剧理论是一种补充,但他对于西方悲剧美学仍然处于移植和运用的接受层面。

真正把悲剧观念运用到悲剧创作中的是。戏剧丰富深刻的精神内涵寄寓在成熟的剧本文学之中,他在自我体验的基础上创作了《雷雨》、《原野》等真正意义上的悲剧,不仅构成了中国现代悲剧发展的高峰,也标志着中国现代悲剧观念的生成。对现实生活的深切体验和敏感忧郁的性格,使在关注中国社会和中国人的现实生活的同时,追寻人的生存和生命意义等问题。学习借鉴了西方戏剧的现代主义,又将其民族化,使之适于表现中国的生活与精神,引导人们探索悲剧形成的社会根源。进入20世纪40年代,现实主义悲剧逐渐成为作家创作的普遍美学追求,郭沫若结合自己的戏剧创作实践,对悲剧理论有了新的发展。郭沫若的悲剧创作是悲剧观念在中国现实主义发展上成功的典范,他的历史悲剧紧扣时代脉搏,揭示形成悲剧性格的社会、历史原因,是中国现代悲剧发展的高峰。就悲剧风格而言,于精神悲剧中蕴含沉郁的美,旨在揭示人物复杂的内在灵魂;郭沫若于英雄悲剧中突显崇高的美,悲剧大都以主人公的死亡为结局,却在人们心中激荡起悲壮的情怀。与郭沫若是建构中国现代悲剧的两座高峰,二者比较,郭沫若悲剧靠向了古典的英雄悲剧方向,悲剧则具有浓郁的现代悲剧气质,他们的悲剧理论并不相同,塑造的悲剧人物各具风采,但对后来的悲剧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参考文献

[1] 陈.论可比性――比较文学的一个重要理论问题[A]//跨越与会通――比较文学外国文学论文选[M].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2002:42.

[2] 王宏维.命定与抗争――中国古典悲剧及悲剧精神[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6:1.

篇4

一、现当代文学的现代性内涵

针对现代性的探讨,部分学术界专家认定其属于时间概念,还有一些认定其是与传统观念相区别的概念,是不断发展、变化并且逐渐自我完善的一个动态的过程。在学术界里,许多的专家认为,文学的现代性是与审美相互关联的,这是由于文学自身就具有审美的意义。总的来说,文学现代性是难以被全面解释的,它属于一个整体,具备着启蒙、审美的作用,它的核心就是审美现代性。

二、现当代文学的现代性特征

(一)审美现代性有悖论性

文学中的审美现代性和社会中的现代性具有很大的不同,文学中的审美现代性不但研究了技术现代性,同时对个体、语言、审美观念以及主题进行了全面的分析。文学现代性包含了我国人民价值观念、理想、现实生活以及情感寄托等方面。从属于文学现代性的审美现代性具备稍纵即逝的特点,它所包含的一部分轻易就会流失,而与其相对的另一部分却会永垂不朽,所以就需要利用各种方式把易逝的这部分保存下来并且将其转变成不会消失的特质。文学审美的现代性是一把双刃剑,它在推动审美意识的发展与成熟的同时,也会对传统的观念带来负面影响。在我国的现代文学的现代性中,具有经验世界具体性与当代经验片面性的特点,因此,就需要认真地研究每个国家的文学现代性,利用其他国家正确的观念来完善我国现代文学的整体性。

(二)中国现当代文学现代性发展两难性

我国现代文学所具备的现代性,不只是吸取了欧洲的研究成果,也有着本身的明显特征,这两者之间存在着很大的不同,主要表现在:第一,历史差异。欧洲的现代文学中的现代性是为了对抗古典文学,然而我国的现代文学不但要展现富有凝聚力的民族特色,同时还要在完善现代性的同时避免出现因副作用而产生的影响。第二,表达方式差异。在欧洲的现代文学中,它的现代性特征是推翻传统艺术后所展现出来的,是利用比喻、象征等方式来表达一个非理性的世界;而我国的现代文学则是在传统与现实这两座大山中艰难生长,具备文学艺术中的先进性与探索性的特征,是用积极的方式展现我国人民具有的独特的民族精神。第三,自身体制差异。欧洲的现代文学最大的特点就是以资本制度为基础,对个体的精神异化展开研究,寻找个体最适合的定义;我国现代文学以集体为基础,社会现代化和民族解放独立就是其核心目标。欧洲的现代文学尽管给我国的文学发展产生了较好的影响,不过依然难以创造一个更好的平台,这也就造成了我国的现代文学不但质疑我国的传统艺术,同时也质疑欧洲的文学艺术,使其难以继续发展。

(三)文学现代性体现的怨恨情结

我国的现代文学在不断探索现代化的同时,也在某种程度上抵制现代性,在传承文化的基础上,又难以正确处理其落后性,中国现代文学学术界也就有必要理清我国现代文学利弊共存的局面,使其不会将审美观念总结为“怨恨”。然而我国现代文学所具备的现代性却和这种怨恨相互关联。由于我国现代文学所具备的这种现代性是在欧洲文学的启发下进一步发展而来的,所以,我国现代文学所具备的现代性不但表现在现代化和传统相互矛盾的怨恨,同时也表现在中国与欧洲文化差异的怨恨。

(四)文学现代性的转型

在触及到我国现代文学中现代性所引发的研究,我国文学的现代性产生了一定程度上的变化,在作者看来,我国现代文学中存在的现代性变化是由的《文学改良刍议》引发的,从现实社会来看,鲁迅是在文学艺术以及个体精神等层次来表达文学现代性。茅盾在《蚀》中,利用知识青年的精神感觉来表达文学现代性,《子夜》就是利用渡船、炊烟、火车来表达人物的内心感受。在鲁迅、茅盾、等现代作家的带头下,我国现代文学具备的这种现代性日益变化,同时将我国现代文学推向了现代性的潮流中,并且慢慢地剔除了我国现代文学中现代性的缺点。

篇5

论文关键词:音乐,文学,音乐家,文学修养

从艺术的产生与发展历程来看,文学和音乐从来不是分开的,他们的关系很是亲密。古往今来,世界各地、各民族的原始音乐和诗歌几乎都是结伴而生的。在表现人们复杂微妙的思想情感方面,二者的功用是一样的,只是在于表现手段、方法及样式不同而已。

在中国文艺史上,音乐与文学的结缘是最早的。从上古的讴歌吟呼到有文字记录的《诗经》时代,诗歌与音乐与舞蹈的三位一体是早期艺术的一个显著特征,从《诗经》、《楚辞》、汉乐府、清商乐,到唐诗、宋词、散曲、杂剧以及戏曲,都体现着在中国文化传统里,音乐与文学密不可分的关系。

法国著名文学家、音乐家罗曼·罗兰说:“生命飞逝,肉体与灵魂像流水似地过去,岁月镌刻在老去的树上,整个有形的世界都在消耗、更新,不朽的音乐,唯有你常在,你是内在的海洋,你是深邃的灵魂。”音乐是人类最亲密的朋友,能净化心灵、陶冶情操、修身正己,以音乐为职业的人越来越多。而一个人的文学修养对人格、气质的培养和形成起着关键的作用,对音乐家更不例外,社会和学校不仅仅是培养音乐的“音乐家”,更重要的是要培养作文化人的“音乐家”,培养新一代高质量、全面发展型的艺术人才。

一、汲取古诗词文化精华,为艺术作品服务

音乐与诗歌,本是艺术大家庭中的两个同胞兄弟,一首好诗,不仅应当在意境上出类拔萃,耐人寻味,而且在音节、节奏和韵律上具有音乐的美;而一部优秀的音乐作品,是发自心灵的回响,是大自然的天籁之声,是美感在艺术的蓝天白云间自由自在的翱翔,它与诗歌在意境的巅峰之上汇合,能够映射出艺术王国的无限风光。

中国的最早的文学作品《诗经》中《风》篇就是收集了各地的民歌而成,其中的《颂》就是祭祀时的乐歌。以至后来到了汉代,乐府诗集更是文学——音乐的合集。再后来,到了宋代的词、元代的曲,俱是配乐唱诗,歌词必为曲谱所填。

中国古典文学以诗歌最为繁盛,是我们民族文化的精华。从先秦到近代的漫长岁月中,涌现出无数的杰出诗人和光辉的诗篇,千百年间万口传诵,因其特殊的艺术形式而散发着独特的魅力。古诗词中所蕴涵的音乐美、色彩美、意境美、情感美等美的因素。许多古诗词立意高远、构思新颖、语言清晰、趣味浓郁。

就音乐创作领域而言,近现代以来,已有许多作曲家根据古典诗词谱写了大量的音乐作品。其中,包括直接为古诗词谱曲的声乐作品,也包括一些器乐曲和交响音乐,对于声乐艺术来说更为重要,声乐艺术是文学和音乐的结合体,《关雎》、《胡笳十八拍》、《南乡子》、《杏花天影》、《长相思》、《黄莺吟》、《子夜吴歌》等是流传千年的琴歌,《涉江采芙蓉》、《枫桥夜泊》、《长相知》、《我住长江头》歌曲,都是根据古典诗词创作的声乐作品,如果没有深厚的古典文学功力,对歌词的理解就不会有深度,想要表现出诗词的意境,就会很困难。

在当下商业利益充斥艺术市场的当代环境中,音乐家更应该静下心来,多读一些古诗词,不仅能陶冶自己的情趣,更重要的是,能够从古诗词那蕴含丰富的意境中获取灵感,获取滋养。这对于音乐家的创做或演唱都是大有裨益的。

二、多读文学艺术作品,从中获取灵感和动力

在音乐艺术上有所成就者,都有很深的文学造诣和广博的知识。文学对音乐的二度创作提供依据和灵感。作曲家经常以文学艺术作品为蓝本,并从中获得灵感,创作出和这些文学名著同样不朽和伟大的音乐作品。如舒伯特的许多艺术歌曲,如《魔王》、《罗雷莱》、《谁是雪尔维亚》等,就是分别根据歌德、海涅和莎士比亚的诗歌谱写而成。印象主义大师德彪西的成名作《牧神午后》也是根据法国印象派诗人马拉美的同名诗歌而写的名作。法国小说家、戏剧家小仲马的《茶花女》的问世,使小仲马一举成名。皮亚威根据小仲马的同名悲剧改编作词,朱赛佩·威尔第作曲,创作了歌剧《茶花女》,虽然由于各种社会原因首演失败,但它很快就得到了全世界的赞誉,被认为是一部具有出色艺术效果的巨著,到现在还经久不衰,并由此成为各国歌剧院中最受欢迎的作品之一。《茶花女》的原作者小仲马说:“五十年后,也许谁也记不起我的小说《茶花女》了,但威尔第却使它成为不朽。”我想说如果没有不朽的剧本,就不会有经典的剧目。

浪漫主义时期,法国音乐家既从本国的文学、音乐中汲取营养,也从外国的文学、音乐中提取养分。某些伟大的外国作家如:维吉尔、歌德、莎士比亚不仅影响着法国的诗人,也影响着法国的音乐家(柏辽兹的《浮士德的责罚》、《罗密欧与朱丽叶》、《特洛伊人》)。柏辽兹受莎士比亚和贝多芬的影响一样大。

欧洲音乐史上几乎所有的大音乐家都最直接地用文学作品,进行过再度的创作:莫扎特把英国诗人的长诗《唐璜》改编成歌剧,罗西尼把法国剧作家博马舍的戏剧改编成歌剧《塞维尔的理发师》,把德国剧作家席勒的戏剧改编成歌剧《威廉·退尔》,柏辽兹把德国文学家歌德的戏剧《浮世德》改编成歌剧《浮世德的责罚》,瓦格纳把北欧民间传说《尼伯龙根之歌》改编成系列歌剧,威尔第把法国作家雨果的戏剧改编成同名歌剧《厄尔南尼》,把英国剧作家莎士比亚的戏剧改编成同名歌剧《麦克白》……所有这些事实,说明了音乐创作对于文学创作的深深依赖。

这些众多的音乐家们,都是艺术的多面手,大多也精于其它艺术,有的甚至是行家,他们凭着姊妹的启示和开导的灵感,创作出了尽善尽美的作品。所以,音乐家不仅应该去多读文学作品,更应该去尽力读懂,体味其中的意境,其中的美感,为我所用,为自己的艺术创作及表演所用。

所以,当代的音乐家更应该远离喧嚣,抛开功利,用一种平和的心态多读一些文学艺术作品,汲取其精华,从中获取创作和表演灵感。这就需要音乐家能够放平心态,不受外界干扰,能够真正构建出自己精神审美家园。

三、多看名人艺术家的传记,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人生观是可以选择的。不同的人生选择,决定着不同的人生。不同的选择表现出不同的人生态度,体现着不同的人生观。人应当追求高尚的品格,树立积极乐观、自强不息的人生态度。人还应该学会做一个社会发展所需要的人;学会做一个能正确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并使之能协调发展的人,做一个有理想、有道德、有高尚情操的人,做一个有利于社会、有利于人民、有利于国家的人。这就要求我们牢固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倘若一个艺术家的世界观、人生观有问题,让他创作出积极向上的音乐作品会比较困难。正确地对待权力、地位、金钱。正确处理理想与现实的关系,艺术的产生和发展源于人类的社会实践活动。艺术是人类文化发展进程中的必然产物,而作为艺术和文化的审美意识的艺术修养和文化修养,就必然以人类的社会实践活动作为物质载体,就必然都需要坚持唯物主义原则。

许多大音乐家除了创作、演出之外,还著书立说,笔耕不辍。胡迪梅纽因不仅是位杰出的音乐家,而且是位作家、历史学家和人道主义者。作为小提琴演奏大师,他诠释音乐的过程成为一种彻底的情感表达和人性的体现。在他的《人类的音乐》这本书里,展示了自己对音乐这门艺术的丰富知识与热爱,阐述了作为艺术家的世界观、人生观、音乐观,他坚信音乐是联结人类的全球性的纽带。

而像帕瓦罗蒂、卡雷拉斯、朗朗等享誉国际的艺术家都有很值得我们仔细品读的自传。我们强调多读这些优秀艺术家的传记,是因为这些传记除了是一部部艺术成功的奋斗史,更是一部部用生动文字记载的文学精品。多这些作品,不仅是一种艺术的滋养,亦是一种文学的净化。

所以,对音乐家来说,多读一些艺术大师的传记,从他们的人生奋斗中感悟成功之道,汲取有益成分,树立正确的艺术观和人生观。这对于提升自己的艺术修养和文学修养是大有帮助的。

结语:

音乐与文学,本是艺术大家庭中的两个同胞兄弟,一首好诗,不仅应当在意境上出类拔萃,耐人寻味,而且在音节、节奏和韵律上具有音乐的美;而一部优秀的音乐作品,是发自心灵的回响,是大自然的天籁之声,是美感在艺术的蓝天白云间自由自在的翱翔,它与文学在意境的巅峰之上汇合,能够映射出艺术王国的无限风光。所以,艺术家不能忽视文学修养的提升。尤其是在当下市场第一、颇为功利的时代,真正能够耐得住寂寞,潜心提升自己的文学修养,对于音乐家而言更是难能可贵的。

参考文献

1 张前,王次昭.音乐美学[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2.

2 苏珊朗格.情感与形式[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

3 何乾三.西方哲学家、文学家、音乐家论音乐[M].人民音乐出版社,1983.

篇6

一、传统文化的价值所在

所谓传统文化是指由历史沿袭来的思想道德、文学艺术、风俗习惯、法律制度、古迹文物、生活方式等一切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有机复合体。它的主要价值,在于其保证文化发展的连续性和可选择性。每一代人都需要向传统文化搜求发展的蓝本与灵感,然后才能在此基础上创造和发展。面对西方文化的强势入侵,中华传统文化作为一种重要的基础性资源,对于构建中华民族的现代精神具有重要意义,对它的保护与传承事关民族的未来、国运的兴衰。

二、电视媒体保护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途径

电视媒体作为当今影响力最大的大众传媒之一,集声音、画面、文字于一体,对现实环境信息的纪录具有最大量和最逼真的效果。同时,形象直观的传播特点,使电视媒体受众较少受文化程度和生活经验的限制,其传播规模与效益也居当今媒体之首。如何利用电视传播的这些优势和特点,来完成保护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社会责任,应该是电视人不断思考的重要课题。

1.丰富节目的类型和内容

观众对反映传统文化内涵的节目需求是呈现多样化的。以传统节日文化的电视传播为例,目前的文艺晚会或新闻资讯类节目已不能满足观众对传统节日文化传播的需求,应运而生的“清明诗会”、“清明祭祖大典”、“端午龙舟大赛”、“中秋诗会”等电视节目颇具中华文化内涵和艺术色彩,同时兼顾传统节日文化的国际化传播,在海内外都吸引了大批观众。而央视文艺频道在春节期间推出著名文化学者于丹的古典诗词系列讲座——《丹韵词音》,更是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美、文学美与电视媒介的形象直观性巧妙地融合,对保护和传播传统文化做了创新性的改变和尝试。从传播效果来看,这些节目将尊重观众与完成媒体责任有机结合,将传统文化的深层意蕴与电视媒体的通俗表达完美融合,很好地完成了对中华传统节日和中国古典文学的现代化解读。

2.转换表达方式,营造媒介景观

电视媒体在保护和传播传统文化的过程中,不应一味追求收视率,而是要准确理解自身价值,精心策划好各类节目。充盈着民族化的思想意识和情感诉求的表达方式,才是观众习惯和乐于接受的。近些年,中华经典诵读会的逐渐兴起,就是电视媒介转变表达方式、努力挖掘优秀传统文化元素的一种有益尝试。而央视一年一度的《感动中国》评选活动是电视媒体通过营造媒介景观,弘扬中华传统美德、提升社会主流价值观的有效途径。除此之外,“清明祭祖大典”、“端午龙舟大赛”、陕西“华山论剑”等等电视直播活动所营造出的媒介景观,将文化性、知识性、趣味性、可视性融为一体,使观众在酣畅淋漓地品味优秀传统文化魅力的同时,也引起持续地注意和思考,在保护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方面的作用,无疑是积极的。

3.制定传播策略,提升传播效果

电视媒体要提升传统文化节目的传播效果,还要制定系统的传播策略,加强节目的整体包装,使之与内容相融合,凸显节目个性特色。著名文化学者于丹的古典诗词讲座——《丹韵词音》,不仅在节目内容上对中国优秀古典诗词进行现代化解读,而且在节目整体包装上也下足了功夫。无论是片头、片花的制作,还是现场布景、舞台道具的设计布置,包括主讲人于丹的服饰色彩搭配,都与每期节目的主题完美契合,处处彰显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通过精心设置的每一个细节,节目编导轻而易举地带领观众走进了深邃的中国古典文学宝库,从中体味中华古典文化的意境美以及中华民族独特的审美观、价值观,给观众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这样的传播策略对于提升节目的整体传播效果,无疑是有效的。

篇7

许洪 福建诏安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华诗词学会会员,中国教育学会书法教育专业委员会学术委员,中国书画艺术家协会副主席。

个人诗词、书法作品曾多次在全国性大赛大展中获奖。书法以“赵书”见长,入“赵”而出“赵”。除经典名句外,其书法作品以书写自己原创的诗词为主。

近年来潜心于书法创作和培养人才,先后担任多场书法大赛主任评委。组织《弟子规》《二十四孝》书画创作活动,并主编多本参赛作品集。所培养学生多次在全国性书法大赛中获得优异的成绩。

“蹊径履徊听鸟语,悬钟影落抚残碑”、“玉案留馨研墨迹,禅房余韵读书声”……多方从中国古典文学汲取营养的许洪,数十年来创作了不少旅游诗词书法作品,不少句子被著名作家、美术评论家林公翔称为“读来有身如野鹤闲云,心游桃源世外之感”。

2013年6月8日,许洪将其历年作品将作为第八个中国“文化遗产日”的活动组成,在福建博物院展出。该艺术展由福建省文化厅支持,福建省书法家协会、福建博物院、漳州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办,福州东方书画社承办。福建省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宋峻,省文化厅厅长陈秋平,省书协主席陈奋武等领导出席开幕式。开幕式上,上海大世界基尼斯总部首席运营官陈海龙向许洪颁发“大世界基尼斯中国之最”证书。

此次艺术展,共展出许洪原创的诗碑实物、诗碑拓片及书法作品共260幅。许洪的百首诗碑,雄浑朴实,气韵不凡,诗词与书法、碑刻的结合更显完美,具有独特的创意和文化价值。

萌生将自己创作的诗词书法刻在石碑上的想法后,许洪面临这样一个难题:石板上光溜溜的,提笔如何着墨?

“最早将作品写在纸上”,再将纸覆在石板上由刻字工匠下刀。但这样的尝试没多久就宣告失败,“字太小,纸没两下就碎了。”唯一的办法便是将作品写在石板上。但石板又太过光滑,不像宣纸“墨一上就能洇开”,笔画也难以成形。

没有前例可依,许洪只好自己琢磨。后来,他摸索出在石板上漆的方法,将作品写在着色的漆上。但即便是有这样的便利,一块石板的书写也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在他的百首诗碑里,有一幅1.4米的碑刻作品《雪梅香・鼓浪屿瞻仰郑成功尊像》,仅书法创作就用了22个晚上。而其他较小的文字,写完也至少需要一周时间,还不包括石板购置之初、文字布局设计等“意在笔先”的工夫。

篇8

论文摘 要:本文通过文学和电脑游戏的对比,认为二者在虚拟性、游戏性、审美性、消费性方面存在着相通之处,这些都为文学和电脑游戏的互补融合提供了契机。而二者的互补互融更有利于文学和电脑游戏未来的发展。 

 

提起文学大家都不陌生,“文学是一种语言艺术,是话语蕴藉中的审美意识形态。”[1]而本文要讨论的电脑游戏主要是指以电脑为媒介的电子游戏,一般包括单机游戏和网络游戏。时下很多文人,特别是文学青年对有着两千多年辉煌历史的文学艺术哀婉叹息,因为文学作品,尤其是很多经典作品受人们的关注越来越少了,文学似乎已经走向了没落。面对这种状况,政府、教育部门要求各大高校开设与文学相关的课程以提高大学生的文学素养。而与此同时作为新生代的宠儿,伴随着计算机技术兴起的电脑游戏也面临着困境,这些困境主要表现为社会各方面对电脑游戏所产生的负面影响的批评,政府有关部门对此也多次令行禁止,加强了对电脑游戏的管理。 

两种不同的事物,两种不同的态度,如果我们把文学和电脑游戏两种看似不相及的事物放在一起比较,就会发现两者之间有很大的相通之处,而这些相通之处对我们重新认识二者之间的关系会有很大启发。通过比较我们不难发现文学和游戏在诸多方面存在着相似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虚拟性 

 

所谓虚拟性是指文学和电脑游戏都是对社会现实的一种虚拟的反映。 

人们对文学虚拟性的探讨从古至今从未间断过,从柏拉图时代的文学的 “影子说”到今天的文学“反映论”都承认文学是对现实的一种虚拟的反映。马克思唯物主义文学理论者认为文学从本质上说是一种审美意识形态,由此可见作为审美意识形态的文学实际上是对经济基础的一种虚拟的反映。如果从文学创作来看,文学创作的过程其实就是作家虚构文本的过程。这在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中都有体现,就历史演义小说《三国志演义》而言,“小说中的主要人物形象已经全非历史人物的本来面目,情节故事也多经过张冠李戴、移花接木、添枝加叶等艺术处理。它已不是真实的历史,而是借三国史事的基干和框架,另描了一幅波澜壮阔、气势恢弘的历史画卷。”[2]历史演义小说尚且如此,更别说神魔小说之类的了。 

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是电脑和网络中常见的一个词汇,“现代虚拟现实的作者不是巫师、诗人或文学家,是信息技术专家。他们最为自豪的成就是给人们提供了一种‘cyberspace’的世界,该词的意思是‘计算机空间’、 那是一个由电脑软件专家们为用户营造的仿真空间”[3],电脑游戏正是在计算机空间里进行的游戏,在内容和形式上带有高度的虚拟性,玩家可以在游戏中任意改变角色、相貌、性别、职业以及社会地位等,甚至可以凭借自己高超的玩技改变历史中已经定论的战争的结果,这种高度虚拟出来的现象多与历史事实大相径庭,而这一点也正是电脑游戏遭诟病的一个重要原因。 

 

二、游戏性 

 

游戏是人的本能,席勒曾说过:“只有人在充分意义上是人的时候,他才游戏,只有当人游戏的时候,他才是完整的人。”[4]对电脑游戏而言,它的游戏特性不难被理解。人们创造电脑游戏的目的就是娱乐,在游戏中放松身心,得到充分的自由,使人性得以舒张。而相较于电脑游戏,作为艺术的文学也具有强烈的游戏性: 

首先,我们从文学艺术产生的源头来看,在关于文学的起源问题上就有“游戏说”这一观点,代表人物是康德、席勒、谷鲁斯等。“游戏说”试图从心理学、生物学角度来解释文学艺术发生的原因。这种学说认为文学活动来源于人的“本能冲动”或者“天性”。由此可见文学刚产生时就带有游戏的性质,这和后来兴起的电脑游戏在游戏性上并无本质区别。回想一下我们文学的源头《诗经》,其中诗歌的产生并非“为艺术而艺术”,根据其来源于民间的特点,我们不难看出《诗经》中的诗歌刚产生时具有强烈的游戏色彩。 

另外,从文学发展的历史来看,凡是有生命力的文学样式都具有游戏的特点。诗、词、曲、小说的演进过程也说明越是能为多数人“玩”的文学才越有生命力。特别是在当今社会,文学娱乐大众的特点越来越凸显,近年来兴起的网络文学就是一个例子。网络文学其实就是游戏文学,它最重要的特点之一就是“玩”。现在几乎每个大的门户网站都有网络文学板块,网络平台的搭建为每个人提供了写作的可能,而网络的互动性又使作者和读者同时参与了游戏,成为玩家。如时下比较流行的网络玄幻小说就把文学的游戏性发展到了极致。由此可见,不管是文学过去只供少数人娱乐还是目前网络文学时代的大众娱乐,文学“玩”的本性没有改变,这和电脑游戏由最初的单机版发展到后来的网络版如出一辙。 

三、审美性 

 

审美性是任何艺术都具有的特点。电脑游戏是不是艺术,笔者不敢妄下结论,但它和文学一样都具有审美的特性却是不争的事实。 

首先,从审美的心理层面上看,文学通过作品来塑造文学形象,而读者通过阅读文学形象进入作品,进而进入作品营构的审美想象空间。在这个审美想象空间里,读者可以自由地想象,使自己的身心充分自由,完成审美体验。当然,这种体验可能是喜,可能是悲,可能是哀,也可能是乐。如在读《红楼梦》时我们就会发现里面有很多人物形象,有的读者喜欢贾宝玉,有的读者喜欢林黛玉。喜欢林黛玉的人会跟着林黛玉走进作品中营造的她的世界:当林黛玉葬花时,读者就会感到一种凄凉,伤感之情不禁油然而生,从而产生一种人生感悟,这就是一次审美体验。对电脑游戏而言,它是通过角色来塑造游戏形象,玩家通过担任某一角色进入游戏的虚拟空间,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去完成任务,取得胜利,使自己得到一种满足感。特别是在有成千上万人参与的网络游戏中,打败对手的,获得装备的愉悦感,每一次体验都会使审美主体产生不同的美感。从审美主体的心理层面上看,文学和电脑游戏都能给人以无限的想象空间,从而产生不同的心理感受,这些感受可能每次都不尽相同,但都使主体完成了审美体验,获得了美感。 

另外,从具体的审美形式上看,文学和电脑游戏也有很多相似之处。比如,在中国古典文学中,多数诗、词、曲甚至是小说都十分重视作品的意境美,通过一系列意象的营构来达到整部作品的意境美。这在电脑游戏里也十分常见,特别是在以古代故事为题材的电脑游戏中。由日本光荣(koei)公司出品的游戏《三国志》就是一个例子,这部游戏画面中的意象多来自中国古典的水墨山水画,加上传统的古典音乐,整部作品虚实相生、情景交融,韵味无穷,处处体现着中国古典的意境之美,而这和文学作品中的意境有异曲同工之妙。 

 

四、消费性 

 

消费性主要是指文学和电脑游戏都具有商品消费和精神消费的二重性特征。 

作为商品消费,文学和电脑游戏与一般商品并无太大差别。我们看书要向发行商购买,玩游戏也需要向开发商买光盘或者买点卡,甚至在游戏空间里的装备也可以拿到现实生活中买卖。作为一般的商品消费,文学和电脑游戏都遵循商品生产的一般规律,如生产制约着消费,反过来消费也反作用于生产等。文学和电脑游戏与一般的商品消费的不同之处在于它们还具有精神消费的一面,即满足人们精神生活的需要。人们通过消费精神产品使自己达到一种精神自由的目的,或以填补某种精神上的空缺。对文学和电脑游戏而言,精神消费是主要的,这也是人们乐此不疲于其中的主要原因,这就决定了文学和电脑游戏的消费应该是多元化的,因为人们的精神需求千差万别。 

笔者从以上几个方面谈到文学和电脑游戏的相似之处,而这些相似之处为文学和电脑游戏的融合提供了契机。当下随着新兴文化产业的兴起,传统的出版业受网络文化产业的冲击越来越大,随着人们阅读方式的不断改变,传统的平面阅读显得捉襟见肘,文学首当其冲。依托电脑游戏寻找市场,不失为文学寻求发展的一种有效途径。与此同时,中国的电脑游戏市场逐年增加,各类游戏粉墨登场,但总体水准不高,来自负面的批评也比较多。一些成人玩家认为中国的电脑游戏太简单,过于小儿科;另一些家长则认为电脑游戏血腥暴力不利于未成年人成长等。究其原因,一个关键因素就是没有把电脑游戏和文学有机结合起来。相反,一些外国公司的电脑游戏在中国却受到追捧,如美国暴雪公司出品的《魔兽世界》、《星际争霸》以及日本光荣公司出品的《三国无双》、《三国志》等,它们都适当地融入了文学的成分。 

仔细分析这些电脑游戏我们不难发现,文学成分的加入无疑是它们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暴雪公司每发行一款新游戏,总是先出品一套有关游戏官方背景的小说,而这些小说的内容多与西方的传统文化密切相连。这就给玩家一种历史时空感,让玩家身临其境。日本光荣公司出品的《三国无双》为什么在中国会有这么多玩家?笔者认为这和中国的古典名著《三国演义》在中国民间的流传是分不开的,文学作品为电脑游戏提供了文化背景上的支持,这一点显而易见。 

文学和电脑游戏的结合既有利于文学也有利于电脑游戏的发展,文学为游戏提供了素材,提升了游戏的品味和层次,而游戏强大的盈利能力又会让文学从中受益。这种模式既能发扬中国传统文化又能让玩家获得精神上的愉悦,因此无疑会成为中国游戏发展的一个亮点。文学与电脑游戏的结合已经被应用到了实践中,在当今网络时代它被称为网络游戏文学,这种新生的文学形式结合了文学和游戏的诸多特点,对于它的未来,我们拭目以待。 

 

 

注释: 

[1]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76页。 

篇9

他的话勾起了我的回忆。当年,我还在上学的时候,学校里男孩子中间流行一种游戏――“扇烟标”。我们把大人抽完烟扔掉的香烟包装纸摊开,重新折叠成三角形或正方形,做成“烟标壳”玩具。这个游戏可以几人一起玩,每人各拿出一枚烟标当作筹码,猜拳胜出者可以设定单双。玩的时候,将烟标放在手背上,抖动烟标,抖错了,就算输,就输掉了“烟标壳”。由于我的技术不是太好,好不容易收集来的烟标没一会工夫就变成别人的了。没有办法,咱只好继续寻找烟标,没有想到,就这样被动地走上了这条收集烟标之路。

好在那个时候,烟标还是比较容易找的,人们还没有注意到它的收藏价值。周围有抽烟的人,咱就让他帮忙留意着,有什么好烟标,给我留着。我成了学校门口小店的常客,店老板也是个烟迷,见我对烟标感兴趣,就将他的一些所谓“垃圾货”给我了,可在我的眼里,这些都是“宝贝”。我们厂有个招待所,经常有外国人来此,于是,我会定期在招待所的垃圾箱里,寻找一些“洋宝贝”。

烟标集得越来越多,我这才发现,很多烟标的图案非常精美漂亮。于是,我就将它们分类归档,放在集邮册中,没事的时候,就拿出来欣赏。别说,通过欣赏烟标,我增长了知识,对烟标收藏也有了一定的认识。

烟标宛如一部包罗万象的百科全书,大量的地域和旅游景观映现在方寸之中。如“金陵”、“西湖”等风景名胜,大自然的美让烟标也成为旅游文化的使者。雅俗共赏的题材体现广泛的艺术性,如“金陵十二钗”,逼真地再现《红楼梦》人物的艺术风采。“脸谱”又将京剧脸谱艺术呈现得光彩夺目,类似古典文学艺术题材的烟标数不胜数。还有各类人物、花卉奇草、珍禽猛兽等等,则充满了更多的文化气息。随着国内外文化的交流,诸如电影节、武术节、食品节、啤酒节、医药节、秧歌节等等之文化艺术烟标,给人以美好的精神享受。

篇10

【关键词】高中语文 课堂教学 古典诗歌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6.04.044

对高中生古典诗歌的教学,与小学和初中阶段的教学,有着很大的区别。高中生在经过了多年的基础诗歌的背诵和学习,对诗歌的学习已经形成了一定的固定思维和学习习惯,因此,为了深入拓展高中语文的古典诗歌教学,语文教师需要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们加大对古典诗歌学习的重视。除了要求学生们完成必要的诗歌背诵和默写之外,重点培养学生对古典诗歌的分析鉴赏能力,尤其是引导他们在知人论世的基础上,了解整首诗歌创作的背景和文人心态,实现对诗歌的全面了解,将对诗歌学习的技术层面上升到理论层面,继而拓展学生们古典诗歌的艺术视野,丰富语文基础知识储备。笔者认为,对高中生古典诗歌的教学,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实施。

一、古典诗歌的字词教学

高中生对古典诗歌的学习,首先是要弄清古典诗歌中相关字词的意义和语法用法,继而在此基础上完成对诗歌句子意义的理解。一般情况下,高中生可以在教师的引导下,学习和掌握到常见实词和虚词的用法和意义,这对他们今后独立完成古典诗歌的阅读和鉴赏有着很大的启迪作用。

首先,高中语文教师针对学生们的字词教学,可以从字词的类别来进行。高中生所学习的古典诗歌主要分律诗和歌行体,对诗歌中各句的结构划分应该有一定的语言辨别能力,继而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完成对个别字词的意义和用法辨析。例如,高中语文教师在教授白居易的《琵琶行》时,要引导学生们对诗歌中的七言歌行进行语法和语义的划分,这种划分基本上就可以帮助学生在语义的基础上实现对部分实词虚词的理解,继而为接下来的翻译和鉴赏诗歌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其次,高中语文教师还可以从字词的对仗技巧的角度教授学生们学习古典诗歌字词理解的互文。中国古典诗歌往往会追求对偶的特点,因此,在分析和解读古典诗歌时,语文教师不仅仅要引导学生们掌握基本的字词分析方法,还可以利用诗歌中的前后文实现对相关字词的巧妙解读。这种教学方法既是字词解析的重要手段,同时也可以应用到其他古典诗歌的学习过程中,在提高古典诗歌教学效果的同时,进一步让学生感受中国古典诗歌的强大魅力和技巧性。

二、古典诗歌的翻译教学

高中语文教师在完成了基础的古典诗歌字词教学之后,还需要引导学生们完成对古典诗歌的翻译。一般情况下,古典诗歌的整篇意义是可以为读者读懂的,但是一旦涉及到将古典文言语句翻译成现代白话文,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翻译技巧,力争做到信达雅的翻译效果。

首先,高中语文教师要引导学生们针对所翻译的诗歌中的句子,进行重点标记,遇到模棱两可的句子翻译时,应该回归到全文或段落中进行反复对比和思考,继而得出最合适的翻译效果,这就是古典诗歌翻译中的精准,也就是信的体现。这是诗歌翻译的基础,也是诗歌翻译的重中之重。学生们只有做到了正确的诗歌翻译,才能在接下来的诗歌翻译中保证信达雅的艺术层面的标准。

其次,高中语文教师还需要引导学生利用自己的语言组织能力,合理编织现代白话语言完成古典诗歌和诗文的翻译,在保证语言通顺的同时,尽量体现语言组织的逻辑和优美。优秀的诗歌翻译,往往能够进一步升华古典诗歌的艺术技巧,同时也能够让读者感受到古文和现代文之间的相通性。例如,高中语文教师在教授学生杜甫的《登高》这首诗时,不仅仅要求学生明确诗歌翻译过程中的语义的准确翻译,同时还需要深入了解作者创作的心态,以第一人称的翻译视角感受作者的语言写作的张力,继而在现代文的翻译中加以体现。学生们在这种翻译教学中既可以巩固所学的字词类知识,又能在一定程度上拓宽诗歌写作翻译的技巧和能力,从而提高学生鉴赏语文古典诗歌的能力。

三、古典诗歌的艺术鉴赏教学

相较于初中阶段古典诗歌基础知识和技巧的教学,高中阶段的古典诗歌教学很大程度上还需要教师锻炼学生对诗歌艺术的鉴赏和分析能力,这是对传统诗歌教学内容的升华,也是现代教育模式下诗歌教学手段更新的体现。学生们在这样的教学训练中,一方面可以实现对古典诗歌的深入认知,另一方面也可以提高自己的诗歌欣赏能力,提高自身的文学艺术修养。

首先,高中语文教师可以鼓励学生通过对诗歌中作者的写作技巧和艺术特征的分析,学习和了解古代诗人诗歌创作的基本要素,感受中国古典诗歌严谨性的同时,体会他们语言的表现力。尤其是针对部分诗歌中作者的炼字和炼句的艺术技巧,思考作者选取该类字词的原因和意义,继而从语义和语法的层面探究和鉴赏中国古典诗歌的艺术魅力。例如,语文教师在引导学生们进行诗歌艺术鉴赏时,可以鼓励学生们从诗歌的体裁、语言表达、形式技巧等层面进行分析,锻炼和提高学生独立鉴赏和思考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