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执法管理制度范文
时间:2023-10-19 17:10:4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综合执法管理制度,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长江三角洲;城市管理;公民满意度
现代的城市物质水平得到极大的提高,与此相对应的是城市的生活文化水平也应该得到极大的发展。而城市综合执法现状以及公民对此的满意度与一个城市的生活文化水平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下文以长江三角洲为分析对象,对长江三角洲的城市管理综合执法现状以及公众对其的满意度做出了调查分析。
一、对城市综合执法现状及公众满意度分析的意义
早在1993年,联合国就表达了对城市发展的重视。在当时的东京会议上,联合国提出“城市化是当今发展的重大机遇”。时至今日,这个问题都是应该被重视的问题。而一个城市崛起是要靠物质和文化的共同发展的。在改革开放之初,中国的物质文化的发展重视程度和实际的发展程度都要远远高于中国的文化发展程度的。这种不平衡发展在近年来初步得到了重视。而“物质与文化平衡发展”也是近年来的发展主题。
但是,在这种发展理念下的城市发展问题却愈发严重。例如:城管与城市居民的关系日益恶劣、城管在城市居民心中的地位每况日下。在网上,曾一度出现“给我城管三千,一定”这样讽刺城管不近人情的言论。与这些言论对的是城管和小贩之间的尖锐矛盾隔三差五地出现在各大网站的新闻内容中。由点及面,我们可以知道我国的城市长期居民和城市流动人口对这个国家的城市管理综合执法的满意度的均值是不高的。这个问题也就是说,对城市综合执法现状和对城市居民的满意度的调查分析是很有必要并且刻不容缓的。
二、长江三角洲城市综合管理的执法问题
长江三角洲城市综合管理中还存在许多问题。这些问题可以简要地归结为以下方面。
(一)城市管理条例不健全
中国是法治社会,在这个基础上,对城市的管理都应该基于中国目前存在的法律和本地的城市管理条例。但是,随着时代的进步,一些原来不存在的城市管理问题逐渐凸显、原有的城市管理方针已不适应现代的社会。在这种情况下,长江三角洲的城市管理方法和管理条例并没有得到较大的转变,这就导致了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城市综合管理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各种让公民无法理解的糟心事。这种执法同时也是不人性化的。
(二)公众对城市管理综合执法的满意度日益降低
长江三角洲的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到现在已经发展二十几年了。这二十几年来,公众对长江三角洲的城市管理人员的满意度越来越低。这种对城市管理人员的满意度越来越低的现象与当前中国的城市发展现状是一致的。这也就是说:对城市管理人员的满意度越来越低是一种普遍的现象。在长江三角洲的网上论坛中,我们可以搜索到当地的居民对本地的城市管理人员不满的言论。而在长江三角洲城市管理人员的实际管理过程中也出现了民众管理不满或者不愿服从的现象。以上种种都在给长江三角洲的城市管理方明确的警告:必须要注重自己在公民心中的满意度。因为这种不满对构建和谐社会是不赞同的,而且可能会导致某些出人意料的恶性事件的发生。所以,我们一定要提高对公民满意度的重视程度。
三、解决方法
(一)积极健全人性化城市管理制度
在健全人性化的城市管理制度之前,我们必须加深城市管理负责人和城市普通公民对人性化城市管理制度的重视度。通过加深前者对人性化城市管理制度的重视度可以使其在执法的过程中遵循人性化管理制度,通过提高后者的重视程度可以让公民更好的响应和监督人性化城市管理制度的实施。
另外,我们在健全人性化城市管理制度时应该注重理论的应用。值得注意的是,对理论的应用并不是对一些概念式的理论生搬硬套,而是对经过思考和事实检验的理论的灵活应用。比如王金礼所写的《加速城市管理现代化进程我见》、万国威和韦鹏翔所写的《合法性的博弈:如何在弱势群体中建立政府的行政权威――对城管‘执法难’的深度诊视》、郭正林所写的《城市管理创新导向:从政府管理到公共治理》等文章就比较深刻地揭示了城市管理综合执法中所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对应的解决方案。而我们在对城市管理制度进行改革和健全时可以参考这些文章中所提出的意见。
(二)执法人性化
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公民对长江三角洲的的城市管理人员的满意程度日渐降低的原因是长江三角洲城市管理人员在自己的管理过程中没有做到人性化执法。
一般而言,长江三角洲的城市执法人员所需要的进行执法的对象是一些低收入的小贩、农民、下岗工人以及残疾人士。这些人在社会定位中常常被视为弱者。与这些被管理的对象相对立的是城市管理人员在人们心中相对而言的强者形象。这不是说城管个人是社会中的强者,而是说城管这个群体代表着政府的某些部门而具有强者的形象。在社会舆论中,人们往往倾向于对弱者同情、对强者的行事质疑。所以说,城市管理人员在公民心中树立良好形象本身就是一件难度比较大的事情。而这个问题可以从两个方面着手解决。首先,我们要加强城市执法人员的素质。只有城市执法人员的素质得到了提升,他们在公民心中的满意度才会得到相应的提升。其次,我们要采取更为合理的执法方式。比如:我们可以改变以往的“暴力执法”方式,对一些难以处理的城市管理问题我们需要运用自己的智慧。这种智慧的表现可以对违反城市管理的人进行有效的惩罚、对遵守城市管理的人进行有效的奖赏等。
(三)建立公民满意度的反馈机制
建立公民反馈机制可以让城市管理者们在第一时间知道自己的前一阶段对城市的管理效果。根据及时知道自己的管理效果,城市管理者可以及时对自己管理过程中不好的地方做出改善和调整。建立一个完整的公民满意度反馈机制可以通过以下步骤完成。
首先,我们需要公民对城市管理的满意程度做一个信息的收集。在信息收集时,我们一定要保证信息的准确程度和信息的容量。信息的准确程度是说我们在进行信息收集时一定要保证信息的真实度。信息的容量是说进行信息收集时要考虑收集的信息包含一些方面和具有一定的意义。要保证信息的准确度我们需要从两方面完成:其一是收集人员的可信度;其二是公民反应的可信度。收集人员的可信与否与收集人员与城市管理者的关系密切度有很大的关系。在选择信息收集者时,我们需要选择与城市管理者关系密切度不高的人。这就在一定的程度上避免了信息收集者对城市管理人员的刻意包庇。而公民反应的可信度可以从多方面得到保障,比如建立非实名制的网络或现实问卷调查。信息的容量要从信息的提供者处得到保障。一般而言,信息的提供者要数量多、工作范围广。在进行信息收集时,我们要根据不同的信息提供者的职业或收入来记录相应的信息。
其次,我们要建立一个信息评估模型。这个模型是对上面接收的信息的分析。我们在建立自己的城市管理满意度分析模型时可以借鉴已经存在的成熟模型。这就包括以瑞典的顾客满意度指数模型为基础发展而来的美国的顾客满意度指数模型(字符简称ACSI)。在使用模型时,我们只需要对ACSI模型里的变量做出相应的调整就可以得到比较适合于城市管理满意度的模型。
最后,我们要根据模型所得到的结论做出下一阶段的调整。当前公民的满意度较上一阶段有所提高时,我们应该思考是什么促使满意度的上升。而当前公民的满意度下降时,我们应该考虑是什么原因促使公民的满意度下降并及时地做出调整。
四、结语
目前,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城市管理还存在公民的满意度不高、城市管理条例不健全的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是刻不容缓的。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可以通过积极建立一个公民满意度反馈系统、健全管理条例和城市管理人性化等方法。
参考文献:
[1]徐玉枝.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机构公共服务的公众满意度的测评研究[D].暨南大学,2014.
[2]陈俊.我国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问题与对策[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15(02).
[3]高小平,沈荣华.推进综合执法体制改革:成效、问题与对策[J].中国行政管理,2012(05).
[4]马怀德,王柱国.城管执法的问题与挑战――北京市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调研报告[J].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06).
[5]李元.治理理论视野下的我国城市管理研究[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03).
篇2
为切实加强对集团土地综合开发工作的领导,进一步规范土地综合开发项目管理,加快重点项目推进,加强各有关部门的协调配合,及时解决重点项目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确保土地项目效益最大化,经集团研究土地综合开发工作联席例会制度。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组织机构
联席例会由分管土地、房建的集团领导召集,或由集团领导委托开发部召集。成员单位由经营管理处、法律事务部、财务部、综合部等部门组成(根据会议内容需要可邀请其他部门参加会议,各成员单位及其他部门的参会范围依据问题性质和相关性原则确定)。
二、研究事项
1.提出推进土地综合开发重点项目建设性意见,跟踪项目进展,协调重点项目建设中需集团解决的问题,督促实现计划进度。
2. 加快解决重点项目综合规划、土地来源、经营开发、收益管理等方面的实际问题和困难,排除影响重点项目建设的各种障碍。
3. 准确把握和落实集团关于加快重点项目建设的各项政策规定,妥善处理重点项目建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4. 分析土地综合开发总体运行态势,研究制定盘活存量土地资源、用好增量资源的总体安排,统筹协调土地综合开发资源配置,促进各部门共同推动土地综合开发工作的顺利健康发展。
三、会议制度
1. 联席例会原则上每两个月召开一次,会议时间及会议地点另行通知。根据集团领导指示、重点项目情况,可召开临时会议。会议后形成会议纪要(项目进展情况一览表)。
篇3
一、推行执法稽查“归口”管理制度,着力建立四个机制
在推行执法稽查“归口”管理制度工作中,逐步完善建立了执法稽查大联动机制、综合执法机制、支持技术机构快速发展机制、报告会商协调机制四个机制,有效保证了执法稽查“归口”管理制度的实施。
一是建立了执法稽查大联动机制。市、区两级质监部门统筹行政管理资源,依照“统一领导、分兵把口、分级负责、归口管理”的原则,建立信息共享机制,加强横向信息沟通,每月召开案件分析通报会议,研究案件相关情况,提出解决方案,部署下一阶段工作。通过队伍整合、职能融合、信息互通、资源共享,有效实施集服务、管理、执法为一体的执法稽查大联动工作机制。
二是完善了综合执法机制。积极推行规范协调、精简高效、保障有力的“综合执法”新模式。执法督查局统一管理全系统的行政执法工作,从查处、立案、备案、案审、结案、案卷归档等环节制定统一程序和标准。加强与市局各业务科室、技术机构和旗县区局(分局)的信息沟通和协调配合,及时通报案件办理情况和检验检定情况,从一定程度上有效解决了行政执法工作中长期存在的多头执法、权责分割、执法办案效率不高等问题。
三是建立了支持技术机构快速发展机制。采取多种措施支持技术机构健康快速发展。在执法监督检查中积极为技术机构开拓产品质量检验资源,逐步增加技术机构的经济收益。切实发挥好质监执法优势,解决个别企业存在的拒检、拒交检验费等制约技术机构健康发展的实际问题。
四是建立了报告会商协调机制。实行了重大行政处罚案件向政府报告制度和向区局备案制度,建立了与纪检、检察、公安等部门的会商机制。积极与市公安局刑侦支队沟通协调,完善信息共享、联合行动、优势互补的合作工作机制,联合开展重点产品的专项整治,执法打假“利剑”行动取得阶段性成效。
二、推行执法稽查“归口”管理制度,着力提升人员素质
全面推行质监执法稽查“归口”管理制度,将对执法稽查人员的能力素质提出更高的要求,认真组织开展全市质监系统行政稽查执法人员能力提升活动,为全面推行执法稽查“归口”管理制度奠定坚实基础。
一是建立行政执法稽查人员培训制度。采取以观摩办案、联合办案、现场执法讲解、专家以案说法、执法文书及专门法制讲座等方式,坚持对执法稽查人员年培训时间不少于15天的培训制度。邀请全国执法打假专家吕长富同志传授执法打假经验,传输了“以人为本,法技生益”的打假理念,丰富了执法稽查人员的打假经验和方法。与三门峡质监局开展了跨省域间的“互学互促”活动,为我们走出“质监”看“质监”,提升执法稽查理念,开拓执法稽查视野,搭建了直接进行沟通交流、学习合作的平台。
二是提高稽查执法人员联合办案水平。为了达到在实战中练兵的目的,执法督查局组织全系统各旗县区局(分局)、市局各业务科室执法稽查人员集中办案,查获了电线电缆、低压配电柜、乙炔气、PE管材、铝合金塑钢型材等一系列案件,组织召开了首次查办案件分析会,开拓了行政执法稽查办案工作的思路理念和方法措施,在实战中提升了全系统行政执法稽查人员的能力素质。
三是完善执法绩效考核机制。成立了由执法督查局、法制科组成的市局执法督察组,统一对全市质监系统稽查执法工作依法进行执法督察和法制监督,对重大案件进行全过程的督查、督办,对各单位、各执法机构的办案程序和适用法律、法规等情况进行抽查和追踪。采取考核、通报等形式,加大执法稽查考核工作的力度。坚持每季度对各旗县区局(分局)的考核通报制度,切实增强考核实效。
三、推行执法稽查“归口”管理制度,着力服务地方经济建设
一是主动服务工业园区发展。始终将服务工业园区发展作为执法稽查工作融入地方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和切入点,深入开展执法打假“利剑”行动,规范和整顿无证生产、销售等违法行为,主动向自治区质监局、地方各级政府报告园区中存在的问题,努力营造工业园区健康、规范、有序的经济环境。
二是全力维护好人民群众利益。在执法稽查工作中将维护好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作为工作的重点,分阶段组织开展对特种设备、豆芽菜、桶装饮用水、化肥农药、汽柴油、CNG、LNG天然气等产品的专项执法检查,严厉打击损害消费者权益的不法行为,营造公平公正的消费环境,切实维护企业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三是加强联合执法的力度。执法中加强与自治区质监局、各旗县区局(分局)、各科(室、局)联合办案的同时,注重加强与公安、工商、卫生等部门的沟通协作,提高执法的威慑力和执法效果。
今年,与公安局联合对防水卷材、豆芽菜产品进行了集中治理,与市消防支队联合对消防器材、防盗门产品进行了集中治理,与自治区质监局对含制氢站的企业进行了集中治理,有力打击了相关行业的违法行为,净化了市场经济秩序。
四、推行执法稽查“归口”管理制度,着力推进质监稽查文化建设
在推行执法稽查“归口”管理制度中,加强具有包头质监稽查特色的文化建设,找准质监稽查工作与文化建设的切入点、结合点与着力点,提高执法稽查队伍的创造力和凝聚力。
一是树立具有质监特色的执法理念。围绕“民生为本、民信为天”的核心理念,积极组织开展执法摄影、知识竞赛、执法技能比武等多种形式的执法文化活动,努力推动建立具有时代特征、执法特点的执法打假文化建设,树立刚正廉明的依法行政形象、科学权威的技术执法形象、可亲可信的人民质检形象。
篇4
一、紧扣改革方向,构建综合执法体制机制
(一)横向整合执法资源,构建精简高效的综合执法体制。针对农林牧渔领域和市场流通领域执法队伍过多,多头执法、重复执法的问题,泰兴市创新工作思路,积极构建精简高效的综合执法体制。一是整合行政执法职责,实行行政处罚权“五权合一”。将农业、林业、畜牧业、渔业、农机等行业的行政处罚权相对集中,由市农委履行;将市工商局、质监局、食药监局、商务局、粮食局在市场流通领域的行政处罚权相对集中,由市场监管局履行。二是整合检验检测职责,提升执法技术能力和运行效率。将市工商局、质监局、食药监局、农委、粮食局在市场流通领域的检验检测职责进行整合,由市场监管局履行。三是精简优化机构人员编制,实行一个领域一支队伍管执法。撤销农林牧渔领域5支执法队伍,组建市农业综合执法大队,主要承担农业、林业、畜牧业、渔业、农机等方面的行政执法工作。撤销市场流通领域5支执法队伍,组建市场监管稽查大队,主要承担工商、质监、食品药品、商务、粮食等市场流通领域的行政执法工作。撤销市场流通领域4家检验检测机构,组建市产品质量综合检验检测中心,主要承担市场流通领域相关产品的检验检测工作。机构撤销整合后,共精简编制37名,精简比例为25.3%。原机构人员整体划入新组建机构,以人定编,根据工作需要并结合专业特长重新定岗定员。
(二)纵向下移执法重心,构建“三位一体”的综合执法体系。为进一步落实和强化监管责任,实现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无缝监管,在农林牧渔领域和市场流通领域建立起了条块结合、全方位、立体化的市乡村三级监管体系和权责清晰、分工明确的责任体系,推动执法重心和执法力量同步下移。一是下沉市级执法力量。市场监管局按区域共设置11个市场监管分局,核定行政编制152名,占总行政编制的77.1%;市场监管稽查大队按片区共设置8个稽查中队,核定事业编制35名,占稽查总编制的63.7%;人员按定编比例相应下沉到分局和中队。市农业综合执法大队按农林牧渔行业设置5支执法中队,核定编制51名,占大队总编制的82.3%,并按片区划分人员和明确职责分工。二是落实乡镇监管责任。在乡镇社会事务办公室增挂食品药品安全监督管理办公室牌子,设置食品药品安全助理,配备了2名食品药品安全管理员,协助市场监督管理局做好食品药品安全日常监督管理工作。在乡镇经济发展办公室设置了农业助理和办事员职位,下设了农技服务中心,协助市农委做好农林牧渔领域的监管执法工作。三是配强村居监管执法协管员。359个农村行政村和城镇社区均配备了以大学生村官为主体的专(兼)职监管执法协管员,由他们承担对村居的协助执法、隐患排查、信息报告和对村民的宣传引导等工作,将综合执法的“神经末梢”连接到千家万户。四是健全镇村分级考核体系。制定了乡镇食品安全管理工作考核办法和考核细则,并将考核结果列入对乡镇政府绩效考核和领导干部绩效考核的内容;村居监管执法协管员由主管部门会同乡镇联合进行考评,并与经济收入直接挂钩。
(三)创新监管方式和管理制度,构建运行高效的综合执法机制。推进综合执法落地见效,关键在于各项监管制度的建立,难点在于各项监管制度的实施。为此,泰兴市进行了积极探索和创新。一是健全协作配合和信息共享机制。通过建立政府部门权力清单,合理划分行政管理部门与综合执法机构职责权限。通过定期召开部门联席会议,加强行政监督管理与执法监督检查之间的配合。通过建立部门间的双向传送机制,实现行政主管部门与综合执法机构间的信息资源共享,提高行政执法效率。二是改革创新监管方式。突破传统监管方式,大力推广随机抽查、飞行检查、专项督查和事后稽查等措施,重点抽查风险较高、投诉举报多、有严重违法记录的市场主体。建立按比例随机抽取被检查对象、随机选派检查人员的“双随机”机制,尽量减少过于频繁的现场检查对企业建设经营行为的影响。探索建立信用监管机制,健全“经营异常名录”、“黑名单”等制度。三是落实责任追究机制。建立健全明确清晰的监管责任体系和责任追究机制。规范统一执法流程,实行行政执法人员持证上岗制度。推行行政执法公开,自觉接受社会和行政相对人的监督。对事关发展环境、民生改善、政令畅通等执法缺位的突出问题,加大行政问责力度,监督整改落实。
二、坚持问题导向,推动综合执法提速增效
(一)责任主体更加明确,解决了“推”的问题。试点领域原有监管责任主体较多,导致执法交叉、重叠,各自为政、各自执法的矛盾比较突出。推行综合执法后,随着同一领域执法职责和行政处罚权的相对集中,以前由多个部门监管执法的事项,现在由一支队伍集中综合执法,原由单个部门执法力度受限、多个部门联合执法协调困难的问题迎刃而解,多头管、管不全的顽疾有效破除。
(二)执法力量得以强化,解决了“弱”的问题。试点领域原有执法队伍众多,机构编制规模普遍偏小,导致执法力量分散。推行综合执法后,提高了执法队伍的整体素质,有效解决了执法力量不足不强的问题。一是整合执法队伍,实行一个领域一支执法队伍,将五个手指攥成一个拳头。二是按照人随事走的原则,将混用在其他岗位上的执法人员全部划入综合执法机构,重新进行定岗定员,突出主业主责;按照“谁用人谁负责”的原则,清退部分执法机构的临时人员。三是强化人员考核和培训。凡从事行政执法的人员均须取得执法资格证书,定期参加业务学习和培训,并强化对人员日常工作的考核考评。四是落实执法保障机制。为避免以罚代管现象的发生,综合执法所需经费纳入同级财政预算,并严格执行罚缴分离和收支两条线管理制度,严禁将罚没收入同部门利益直接或者变相挂钩。
(三)监管范围不断扩大,解决了“窄”的问题。以前试点领域各部门执法队伍力量较为薄弱,日常巡查走马观花,偏远乡镇只能是被动接受投诉。实施综合执法后,通过整合部门派驻力量,下移执法重心,明确乡镇监管责任和配强村居监管执法协管员,变单打独斗为合力攻坚,实施监管关口前移和执法力量下沉,由被动监管向主动出击转变,由集中式整治向日常性高压转变,由单一工作创新向系统体制机制创新转变,有效破解了“镇村看得见的管不了、部门管得了的看不见”的难题。
(四)执法效能和社会满意度明显提升,解决了“慢”和“怨”的问题。综合执法工作实施以后,通过市乡村三级监管体系的建立和完善,镇村主动管理、协助监管执法的热情被激发,熟悉当地情况的镇村监管责任人员有条件、有能力第一时间发现违法行为,大大节约了执法成本,提高了执法效率。通过行政主管部门与综合执法机构“管控查”三结合,尽可能把各类违法行为遏制在萌芽状态,试点领域违法问题发生的可能和频率明显下降,违法问题总体数量明显减少。通过综合执法流程优化和监管方式创新,群众投诉举报得到较好解决,执法扰民现象基本消失,形成了社会参与、政社联动共唱“同一首歌”的良好局面,实现了执法效能和社会效果的“双提升”。
三、抓好关键环节,确保综合执法落地见效
(一)严管“开头”,加强顶层设计。在设计改革方案时,注重听取部门和基层的意见,使改革举措更具可行性、操作性。泰兴市在深入调查和全面摸清家底的基础上拟订了改革初步方案,并广泛征求了相关乡镇、部门和上级编办的意见,提请市委常委会专题讨论研究后,形成了较为成熟的改革方案,为实施改革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严管“过程”,突出优化调整。泰兴市在总体部署上,将改革分为先整合后融合两个阶段,分级负责、分段实施。在细节流程上,每个阶段都制定了详细的工作计划,统一日程安排,统一动作要领,实施挂图作战。相关部门在贯彻执法方案时,结合自身实际制定好落实的具体办法。同时,综合执法机构主动加强与有关部门的沟通衔接,及时做好行政执法权力的承接运转,防止出现职能缺位和管理服务失范。
篇5
一、理顺文化市场管理工作领导机制。一是成立市“扫黄打非”暨文化市场行政执法管理工作领导小组,统一领导全市扫黄打非暨文化市场综合执法工作。由市委常委和分管副市长分别担任领导小组组长、副组长,文化执法、公安、交通、经信、工商等23个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进一步明确分工,落实责任。市委、市政府还把“扫黄打非”工作纳入了全市目标绩效管理考核之中,与经济社会发展共同研究、共同部署,每年定期组织召开全市“扫黄打非”工作会议、调度会议和总结表彰会议,研究部署工作任务和措施,签订责任状,总结工作成效,形成了年初有动员、有部署,年中有检查、有调度,年底有总结、有考核三环紧扣的工作格局。“扫黄打非”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尽职尽责,积极组织协调各成员单位开展各类专项整治行动,加强与上级、与各镇办“扫黄打非”工作领导小组的沟通联系,及时了解掌握工作中的新情况、新动态,确保执法力量得到充分整合。二是明确了文化市场责任主体及其法律地位、职能范围。市政府办公室文政办发﹝2010﹞4号《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市文化市场综合执法局职能配置内部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的通知》,明确了文化市场综合执法局的职能范围,理顺了与文广新局的职责权限,实现了文化市场行政许可与行政执法职责分离。实现了“执法主体、执法权责、执法力量”三统一。
二、建设素质过硬的执法队伍。自建局以来,我们先后开展了“内强素质、外树形象建设年”、“文化市场规范化管理年”、“创先争优”等活动,努力打造“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形象好”的执法队伍。一是实行文化市场行政执法人员执法资格准入制度。重点开展了网络执法培训和以案施训工作,组织全体执法人员参加省文化市场行政执法人员统一考试,取得全国统一“文化市场综合行政执法证”。二是加强思想政治建设。从加强队伍思想政治教育和职业道德培养入手,加强执法队伍思想政治建设。要求在文化执法中,严格执法,热情服务。既要严格执法程序,做到公开、公正、公平、透明,又要热情提供服务,时时处处替业户着想,为业户排忧解难。三是加强业务知识培训。制定了文化执法人员法律法规知识学习培训计划,规定每周五为集中学习时间。采用领学、自学、考试、案例分析、撰写案卷等多种形式系统学习了文化市场相关法律法规,严格组织阶段性考核,进一步增强了执法人员学法的自觉性和原动力。四是定期开展文化市场行政执法业务技能比武活动。组织开展综合执法技能比武活动,设置了文书制作、调查取证、网络办案、立卷归档等比赛环节,调动了执法人员争先创优的积极性。同时,积极组织人员参加市局组织的行政执法技能比赛,2013年7月我局执法人员还入选市局队参加了省文化市场行政执法技能比赛,并取得了好成绩。五是树立良好的执法形象。强化服务意识,切实尊重和保障人权,在依法执法的同时灵活掌握执法方式和尺度,从自身形象、执法用语等细节方面,以人为善,以礼相待,以取得当事人的理解支持,树立良好的执法形象。以开展“文化市场规范化管理年,争做人民满意文化卫士”活动为抓手,出台了《文化市场综合执法局工作人员年度综合考核评分办法》,成立了考评工作领导小组,从知识应用、文明监管、规范执法、廉洁自律、和谐干事以及成果创新等方面30多个考项,对工作人员进行量化考评。
三、建立统一的文化市场综合执法体系。为保证稽查执法工作需要,投资50余万元配备了执法和执勤用车,并喷涂文化部确定的全国统一的文化执法标识;为实现现场办案、网上办案,提高办案效率,投资15万元购置了摄像机、照相机、电脑、便携式打印机、复印机等相关设备;为树立执法人员的良好形象,投资10万余元为执法人员配发了全省统一的执法服装,并组织全体执法人员参加省文化市场行政执法人员统一考试,取得全国统一“文化市场综合行政执法证”。规范法律文书,使用全国统一的文化市场行政执法的检查(询问)笔录、证据清单、罚没收据、行政处罚告知书、行政处罚决定书等执法文书,从现场笔录开始,做到字迹清楚、工整,记录事实明白、完整,证据充分、确凿,依据法律条文准确,并及时整理、订卷、归档。在做好纸质卷宗的同时,同步录入至全国文化市场综合执法办公系统。建立了微机管理的标准化档案室,安排专人负责档案的录入、检索查阅及日常归档管理,规范案卷检索查阅程序,使开展的每项专项整治行动、经办的每个案件都有据可查,经得起时间的检验。
四、建立健全了各项工作制度体系。自建局起,就在制度建设上下工夫,组织力量结合工作职能,从业务工作、岗位责任、绩效考评、后勤保障、作风纪律、廉政守则等方面,制定并出台了《文化市场综合执法局工作职责》、《执法人员行为规范》、《工作人员廉洁自律制度》、《机关学习制度》、《车辆管理制度档案管理制度》、《行政执法九要九不要》、《文化行政执法人员规范用语、文明用语公约》、《文化行政执法人员着装规范》、《禁酒令》等规章制度,印发到干部职工手中,并对这些制度的落实,出台了《文化市场综合执法局工作人员年度综合考核评分办法》,对工作人员进行量化考评。建立了部门联动、日常巡查、技术监管、规范约束、群防群治、警示教育、行业自律等七大文化市场监管机制,有效确保了文化市场健康规范发展。
篇6
随着城市管理在改善城市环境,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位方面职能进一步突出,城市管理已经成为各级党委和政府的重要职责,也是实现区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关注民生的现实需要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具体实践,而作为优化职能配置,整合执法[!]资源,改变现行行政管理体制,解决行政管理中长期存在的多头执法,职权交叉的相对集中行政处罚制度,也随着城市管理水平的整体提升,现实客观地摆在我们面前。如何在县级开展好这项工作,应在以下几个方面重点把握。
一、实行相对集中行政处罚必须在党委和政府的重视和支持下进行。推行相对集中行政处罚制度,党委和政府的重视和支持是关键,党委和政府对开展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是否重视,形成共识,措施得力,直接关系到开展这项工作是成功还是失败。只有在党委和政府的高度重视下,优化职能配置,整合执法资源,在组织机构制度和物质给予保证才能正常启动和开展好这项工作,简言之,应做到“七个到位”即机构设置到位、人员到位、授权到位、责任到位、制度到位、工作到位、经费到位。并在初始阶段,直接出面研究、协调、处理工作中遇到的矛盾和难题,以良好的开头打开局面。
二、应按照“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成立集中行使行政处罚权的专门机构。可以采取一套班子,两块牌子的办法,在城市管理局挂城市综合执法局的牌子,按职能需要设立内设机构,在管理上做到权力与利益完全脱钩,严格执行罚缴分离制度,罚款、没收违法所得或者没收非法财物拍卖的款项,必须全额上缴财政,健全完善行政处罚机关履行职责所需的物质保证,从机制上保证行政执法合法、公正的必要措施,否则将影响行政执法和公正执法。对此,市一级应对各县区在组建综合执法局方面有统一的要求,防止出现职责权限不一,各自为战。
三、应注重制度建设,规范执法程序,严格依法办事。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是严格执法的前提条件。因此,必须制定关于集中行使行政处罚权的行政机关的职责权限、执法程序、执法责任制和评议考核制度方面的规章制度,应借鉴试点地区的成熟经验,由市一级出台相应的《综合执法实施方案》、《综合执法实施细则》或《综合执法暂行规定》,以行政命令的形式在本行政区域内施行,并对执法权限、执法主体以及内部管理制度等方面予以明确。
四、严格选用干部和执法人员的标准,组建好综合执法队伍。建设一支作风正,素质高,业务过硬的执法队伍,是开展好相对集中执法的组织保证,既要加强对执法队员的资格、证件和着装管理,又要考虑现在行政编制管理中存在的实际问题,要通过组织手段选好用好综合执法领导班子。通过公开选拔,考试录用,优秀毕业生充实等渠道,选拔一些政治理论和业务都过硬的执法人员,经过严格的业务培训,考试合格,取得执法资格后方可上岗,用出色的工作打开工作局面,取得社会的认可。
五、应落实完善与开展这项工作相适应的保障措施。由于城管综合执法是“没头没脑、没晚没早、没完没了”的特殊工作。要使之能够召之即来,来之即战,战之能胜,必须有相应的物质保证。从目前看开展工作所需的全部费用应由财政全额解决,执勤补助参照公安交警待遇,配备执法车辆,通讯工具(或费用)。为预防暴力抗法,还应在公安方面提供保证,可以成立城市管理治安队伍,由公安机关派驻,实行双重领导,人员变动,年度考核,干部任免由公安部门和城管部门参与,日常管理由综合执法局负责,一般人员编制3-5人即可。
篇7
关键词:农业行政执法,存在问题,对策
__是农业县,农业的安全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生命财产的安全, 农业行政执法工作,有效地促进和实现依法治农、依法兴农、执法护农,对促进农业生产,有效遏制坑农害农现象,维护农村社会稳定,助农增收起着保驾护航的作用。但是,由于多方面原因,随着经济的发展,农业行政执法工作存在诸多难点。
1农业行政执法的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1.1立法不具体、不明确、含糊、笼统,法律责任不清,执行中不好操作
农业行政执法涵盖的法律法规多,当前我国农业相关的法律、法规还不完备,对法律责任规定得过于笼统,对农业投入品生产、经营公司和从事零售的小散户违法行为在处罚条款上一视同仁,从而造成可操作性不强,县级农业行政执法过程中对零售小散户的处罚难以执行到位。
1.2农业行政执法机构的主体不合法,硬件设施落后
我县农业行政执法主体——《__县农业局执法大队》是农业局下属事业单位,属事业性质,股级建制,人员工资实行全额拨款,但是,农业行政执法没有独立的专项经费,没有专门执法车辆,办公设施差,调查取证手段落后,导致执法手段落后,执法检查、调查取证和实施处罚困难。缺乏相应的配套和保障,以致于影响了执法水平和质量的提高。
1.3农业行政执法队伍的整体素质不高,执法人员身份不合法、待遇差,工作积极性不高
根据工作需要, 我县农业(种植业)行政执法人员均从农业局内部进行调整,调整后农业执法大队共6人,其中大学生2人,大专生 2人,中专生2人;副主任科员1人,中级职称者2人,初级职称者2人,工人编制1人;5人持有委托执法证,平均年龄48岁。没有一个毕业于政法专业,绝大多数是从事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技术人员,属事业编制,对农业相关法律、法规系统学习时间较少,缺乏行政执法所必备的法律知识及相关的执法技能,在具体执法过程中存在执法人员不善执法和不敢执法的现象。同时,执法人员没有相应的岗位津贴,长期从事行政执法工作而编制为事业性质,执法人员在职称评定上由于没有从事技术工作而受到影响,从而影响了工资标准,这些因素影响着农业行政执法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1.4管理相对人多而杂,相对人及农民群众法律意识淡薄
农业行政执法相对人涵盖面广,重点是农业投入品经营业主,相对人面广量大,经营人员多而杂,仅仅种植业投入品种子、农药、化肥经营业主全县分别有二百多户,经营人员也相当复杂,文化素质普遍偏低,一些不懂农业生产、缺乏农资经营常识的人相继融入了经营农资的行列,有的人因利益驱动故意违法,有的法律意识淡薄,因不懂法而违法,这些都给农业执法工作带来了许多难处。在市场检查过程中,管理相对人受到处罚时,往往以不懂法、不知法为由,推卸责任,逃避处罚,干扰执法工作的正常开展;同时,农民群众的法制观念也不强,自我保护意识差,往往在自己的合法利益受到侵害时不知或不能有效地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综上所述,由于农业相关法律法规部分处罚条款对农业投入品零售小散户的适用性较差,我县农业行政执法机构及执法人员主体不合法,造成执法底气不足,执法机构硬件设施落后,必须的执法工具不到位,执法队伍素质不高,执法人员待遇差,没有解决后顾之忧,加之管理相对人多而杂,管理相对人和农民群众法律意识淡薄,导致我县农业行政执法存在执法难,难执法的问题。
2解决农业行政执法工作中问题的对策
2.1加强法制建设,提高法律法规可操作性
在相关法律法规修改时,建议立法机关能考虑到各个层面的可操作性,在处罚力度上既要对从事生产、经营的大公司有威慑作用,也要对零售小散户违法行为有惩戒作用,利于基层农业行政执法工作中对违法行为能够执行到位,否则,无法执行的惩罚条款就等于是一纸空文。
2.2完善农业行政执法体系
政府必须为农业综合执法提供保障,依法组建农业综合执法队伍,明确其行政机构性质,为推行综合执法、稳定队伍和保证农业综合执法公正性奠定基础。扎实搞好执法队伍建设,挑选办事精干、工作大胆、为人公正、已取得专业执法许可、长期从事执法工作、熟悉法律知识、专业素质高的优秀人员从事农业综合执法工作,并明确执法人员行政工作身份,解决执法人员后顾之忧。
2.3建立执法人员系统培训制度
介于农业行政执法人员多数来自于从事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技术人员,未经过系统的法律法规学习,应建立执法人员系统培训制度,把行政执法人员的培训纳入日常管理的范围,加强对所有行政执法人员的培训
,定期安排执法人员参加法律法规的学习培训,努力提高执法人员综合素质,确保执法人员持证上岗,亮证执法,规范执法,提高执法效率和水平,造就一支政治合格、业务精通、作风过硬、公正廉洁的农业执法队伍。2.4健全农业行政执法保障体系
农业综合执法工作面临“三农”,涉及面广,工作量大,案件错综复杂,执法办案费用必不可少。农业综合执法市场检查、专项整治、现场勘测等工作所需办案经费、办公用品、交通工具、通讯设备、摄像器材等应立入财政预算,保证工作经费和执法办案经费,建立健全农业行政执法保障体系。
2.5加强法制宣传教育
提高全社会的法律意识,特别是管理相对人和广大农民群众的法律意识。法制宣传教育要建立一些长期有效的制度,坚持对管理相对人实行定期不定期的法律法规培训和技术培训。使普及法制宣传教育的工作制度化。通过报纸、广播、电视、标语、印发资料等多种宣传形式加强农业法律法规宣传,推动全社会依法治农氛围的形成。
2.6建立健全制度,规范执法行为
通过制度规范执法行为,提高执法水平。建立健全农业行政执法管理制度、行政执法人员管理制度、行政执法公开制度、重大案件审批、查处、备案制度、执法过错和错案追究制度。做到制度到位,责任到人。依靠制度,强化管理,规范行政执法行为。严格做到主体合法、依据合法、行为合法、程序合法。
2.7加强执法监督,确保依法行政
建立健全农业行政执法监督机制。一是加强行政机关内部对行政执法的监督,实行执法责任制和评议考核制,明确执法机构领导干部及执法人员的责任。二是建立健全外部监督机制,向全社会公布执法依据、执法程序、投诉电话,接受管理相对人的监督,接受人大的监督检查,接受司法机关和社会舆论监督。做到严格执法、公正执法、文明执法。纠正本位主义和地方及部门保护主义,坚决消除执法中的腐败现象。
篇8
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立足“两个根本”,有效防范化解安全风险,坚持标本兼治、重在治本,全面排查整治事故隐患,强化风险防范意识,建立健全生产安全管理长效机制,举一反三,全面排查各类安全隐患,防范重大突发事件发生,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维护社会大局稳定,从根本上预防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着力减少一般事故,有效遏制较大事故,坚决杜绝重特大事故,牢守安全生产基本盘,以优异成绩迎接建党100周年。
二、时间安排
本次专项行动从6月15日起至7月25日,为期40天。
第一阶段,隐患排查阶段(截止6月25日)。各村、镇辖属各单位(企业),全面排查辖区安全隐患,建立隐患台账,制定整改措施,落实工作责任,对发现的问题汇总上报镇安办。
第二阶段,集中整治阶段(截止7月25日)。重点对第一阶段不能完成整改的安全隐患要严格实行整治措施、时限、责任、资金、预案“五落实”,集中整治;镇党委政府将采取“四不两直”“三带三查”的方式开展督查检查,确保发现问题隐患整治到位,切实消除风险隐患。
三、整治重点
1.煤矿。持续保持煤矿“打非治违”高压态势,坚决打击煤矿“六假六超三瞒三不”非法违法行为。开展煤矿主体责任专项执法检查,全面排查煤矿安全生产机构、制度、责任体系、投入保障、教育培训、风险管控、隐患排查治理、标准化、诚信体系、应急体系的落实情况,清理整治煤矿外包工程和劳务派遣工。开展煤矿安全生产大排查工作“回头看”和“三查”执法检查,查处煤矿三年行动“两个清单”、安全监控系统、通讯联络系统、基础管理资料、自救器管理专项整治不力的行为;查处煤矿采掘接续紧张、抽掘采不符合规范,不落实停产、减产、限产继续生产等行为;查处煤矿通风系统不合理、不稳定、不可靠,瓦斯抽采不达标,两个“四位一体”措施不落实,违规动火作业和爆破作业等行为;查处隐蔽致灾因素普查不力,水害威胁未查清,安全防范距离不达标,“三专两探一撤”措施不落实,采空区积水防治“四步工作法”要求不落实,擅自采挖各类保安煤柱等行为。强化风险管控,严格落实煤矿安全风险辨识研判管控制度,严格落实瓦斯超限报警追查和责任追究制度,严格落实煤矿瓦斯超限、暴雨蓝色预警停产撤人制度。〔牵头领导:责任单位:各村、镇综合执法办公室、镇应急管理办、镇项目办、镇派出所、镇自然资源所、镇生态环境办公室〕
2.非煤矿山。重点整治超层越界开采、不按设计建设生产,使用干式制动器的无轨车辆运输人员、油料和炸药;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矿山实施关闭前突击生产和超能力、超强度、超定员生产,已经关闭矿山死灰复燃;尾矿库未批先建、未经审批擅自加高扩容、擅自改变筑坝方式、冬季放矿不规范;石油天然气开采企业油气增储扩能过程中抢工期、抢进度、设备设施超强度运转等问题。〔牵头领导:责任单位:各村、镇综合执法办公室、镇应急管理办、镇项目办、镇派出所、镇自然资源所、镇生态环境办公室〕
3.危险化学品和烟花爆竹。要紧盯涉及“两重点一重大”企业、化工园区以及沿江沿河危险化学品企业,严格化工园区和危险化学品企业规划布局和安全准入,扎实开展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三查”、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企业专项检查、硝酸铵生产使用企业隐患排查整治、化学品储罐集中区安全专项排查整治和非法违法“小化工”专项整治等工作。督促危险化学品企业严格落实动火、受限空间等特殊作业管理规定和安全风险承诺公告制度;督促涉及硝化、氯化、氟化、重氮化、过氧化等危险化工工艺精细化工企业完成四项整治任务“清零”;督促重大危险源企业落实安全包保责任制;坚决防范硝酸铵、硝化棉、氯酸钠等高危和易制爆化学品生产、储存、使用、经营、运输、废弃处置的安全风险。加强危险化学品运输安全监管,严格核查从业人员资格,切实落实装载(充装)等环节安全管控措施,坚决打击“挂靠运营”、不按规定路线行驶等违法违规行为。持续开展烟花爆竹“打非治违”专项行动,严厉打击“三超一改”等违法违规行为。突出加强生产企业危险品中转库、药物总库、成品总库、化工原材料库、批发企业仓库和化学实验室的监管,严禁性质不相容化工原材料混存、改变设计用途储存、超高堆放或堵塞通道。督促烟花爆竹生产企业落实高温停产措施,提前做好消耗性生产计划,有序停产;严格落实防汛、防雷、防雨、防潮等安全措施防范自然灾害引发的次生事故。〔牵头领导:责任单位:各村、镇综合执法办公室、镇应急管理办、镇项目办、镇派出所、镇自然资源所、镇生态环境办公室、镇交管站〕
4.消防安全。要紧盯高层建筑、宗教活动、文物古建、红色旅游景点、石油化工、医疗防疫等重点领域,开展人员密集场所消防安全检查,严格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制;全力完成公共建筑和住宅小区消防车通道标线标识施划;组织村社开展“网格化”消防安全排查和宣传教育,加强对家庭作坊、群租房、“三合一”、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等高风险区域监管力度,整治擅自改建、违章搭建以及违规操作、违规住人、违规储存使用易燃易爆危险品等消防违法行为;针对电气火灾高发和电动自行车、储能站等新业态、新能源火灾的特点,开展火灾风险研判和集中整治。要紧盯“建党一百周年”一系列重大活动消防安全,采取约谈、值守、巡防、关停、取缔等超常措施,督促活动举办单位周密制定现场消防安全保卫方案,严格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和措施,确保活动安全。〔牵头领导:责任单位:各村、镇综合执法办公室、交管站、镇应急管理办、镇项目办、镇派出所、镇自然资源所、镇生态环境办公室〕
5.森林防灭火。重点排查24小时值班值守和巡山护林制度是否落实到位;重点林区、重要设施和重要目标、重点人群和入山火源是否管控到位;是否多种方式开展防火宣传和警示教育,常态化开展野外火源专项整治行动,对违规野外用火行为及时制止、批评教育,对违法行为严厉打击;输配电线路隐患、林下可燃物清理和基础设施建设维护等方面是否持续深入抓好森林火灾隐患排查整治,实行台账管理,及时整改销号;是否全面做好应急准备,备齐防火物资和防护装备,各类专业、半专业和应急队伍是否随时待命,能够确保一旦发生火情快速安全处置。〔牵头领导:责任单位:各村、公司、镇综合执法办公室、交管站、镇应急管理办、镇项目办、镇派出所、镇自然资源所、镇生态环境办公室〕
6.道路和水上运输。要盯紧看牢“两客一危一货”重点领域,持续强化营运车辆动态监管,严惩重罚“三超一疲劳”、分神驾驶等违法违规行为。严查道路运输企业主体责任不落实,驾驶员监管和安全教育培训不扎实,车辆技术安全检查和维护保养不到位,“三不进站七不出站”安全管理规定执行不严格等突出问题。要全面排查整治公路隐患,及时规范临水、临崖和坡陡弯急处及易受灾路段的安防设施、警示标志标牌。严把船舶适航关和船员适任关,坚决查处“六不发航”、签单发航、“救生衣行动”、水情传递、恶劣天气禁限航等规定不落实行为。要加大赶场渡、学生渡、风景旅游区等巡航巡查力度,严厉打击超载、冒险航行、非客渡船载客等违法行为。要加强对辖区客渡船、旅游船、涉砂船、餐饮囤船等船舶锚泊停靠和值守人员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严格实行“一船一策”,坚决防止发生跑船、走锚、碰撞等险情。要严格落实《危险货物道路运输安全管理办法》,依法依职责强化托运、承运、装卸、罐体清洗等环节安全监管,督促企业认真落实动态监控制度、电子运单管理制度。要深入开展常压液体危险货物罐车专项治理,深化港口在役危险化学品储罐安全治理,加强港口危险货物存储装卸作业安全管理。〔牵头领导:各村、责任单位:镇综合执法办公室、文广站、交管站、镇应急管理办、镇项目办、镇派出所、镇自然资源所、镇生态环境办公室〕
7.建筑施工。重点整治违反基本建设程序的违法建设行为,无相关资质证书或超越资质范围承揽工程及违法分包、转包、挂靠行为;突出抓好事故多发的深基坑、高支模、高边坡、建筑起重机械等“危大工程”重大隐患排查整治,以及在建水利工程项目安全技术措施和专项施工方案、现场管理、安全防护情况;督促企业严格落实“三宝四口五临边”“有限空间作业”等安全防护措施的落实;严格易燃物品存放区、临时用电及活动板房等重点部位的安全管理;加强塔式起重机、施工升降机安装拆卸、定期检查检测和维护保养,坚决遏制事故多发频发势头。〔牵头领导:责任单位:各村、镇综合执法办公室、交管站、镇应急管理办、镇项目办、镇派出所、镇自然资源所、镇生态环境办公室〕
8.燃气。要深刻汲取湖北十堰燃气爆炸事故惨痛教训,全面深入扎实开展大排查大整治行动,重点查处燃气经营企业无经营许可或超经营许可范围开展经营活动,坚决打击瓶装液化气非法储存、运输、充装和倒装等行为;切实加强对管道燃气城市门站、输配气站和主管网等关键设施的日常巡查,集中组织人口密集区、高层建筑、大型商业综合体、居民小区、安置区、餐饮店的燃气设施安全隐患排查整治;重点排查整治燃气用具、连接软管、减压阀和燃气泄漏报警装置等存在的安全隐患,以及擅自拆除、改装、迁移、暗埋燃气设施和用具等情况。指导建设单位在工程施工中实施燃气设施保护方案,严防“野蛮施工”导致燃气泄漏爆燃事故的发生。〔牵头领导:责任单位:各村、镇综合执法办公室、交管站、镇应急管理办、镇项目办、镇派出所、镇自然资源所、镇生态环境办公室〕
9.地下管线。要对全镇供排水、通讯、电力、油气、工业管线等所有类型地下管线全面开展拉网式排查整治,及时维修更换老旧管线和问题管线,确保安全;要全面排查城市建设施工,对施工队伍开挖区域的相关手续、保护措施进行重点检查,深入评估施工对地下管线的影响,对存在相关问题的坚决做到及时整改处理,严防生产安全事故发生。〔牵头领导:责任单位:各村、镇应急管理办、镇综合执法办公室、交管站、镇项目办、镇派出所、镇自然资源所、镇生态环境办公室〕
10.工业行业。进一步完善安全生产监管体制机制,健全安全管理机构,厘清安全管理责任,配齐安全管理人员,严格做好工业(园)区整体性安全风险评价,坚决整治建设和生产经营过程中的事故隐患和安全问题;围绕金属冶炼、粉尘涉爆、有限空间作业等重点行业领域,突出钢铁(8项)、铝加工(7项)、粉尘涉爆(6项)和有限空间作业(4项)重点内容,着力整治企业安全管理制度不健全、管理机构缺失、风险辨识管控不到位、隐患排查治理不闭环、安全教育流于形式、应急演练走过场等突出问题。紧盯涉易燃易爆粉尘场所、有毒有害易燃易爆气体场所、高温熔融、金属场所,督促企业严格落实防火防爆防雷防静电安全措施;加强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严格落实特种作业审批和作业监护制度,严防盲目施救。〔牵头领导:责任单位:各村、镇应急管理办、镇综合执法办公室、交管站、镇项目办、镇派出所、镇自然资源所、镇生态环境办公室〕
11.农业农村安全。农业机械方面,重点整治变型拖拉机牌证核发、安全检验、驾驶人考试,严厉打击变型拖拉机无牌无证、假牌假证、违法载人、无证驾驶、超速超载、拼装改装、客货混装,非法运营等违法行为;水产养殖渔业船舶方面,重点设施设备检查,严厉打击渔船带病作业、渔船非法捕捞、违规载人载物等各种违法行为;检查辖区内的渔港、鱼塘和水库堤坝、河堤沟渠等渔业设施隐患排查治理情况。农村沼气方面,重点检查沼气工程设计、建设、管理以及户用沼气日常使用维护等隐患排查治理情况,严防户用沼气池“出料”和“清池”环节沼气中毒风险。农(兽)药饲料生产方面,要对照生产许可要求,重点检查企业设备和制度,是否落实好防雨、防洪、防雷电、消防灭火等安全防范措施和应急演练。畜禽养殖及屠宰领域,重点检查隐患排查治理情况和屠宰加工企业液氨泄漏风险防控措施落实情况。涉山涉水休闲农业领域,检查休闲农业管理主体责任是否落实到位,安全防护设施、安全提示是否配备到位,对存在洪水、泥石流、滑坡等风险的区域是否进行封闭。农业生产设施用房方面,重点检查位于滑坡、泥石流、矿区采空区等地质灾害点及河道、泄洪通道等洪水灾害点的提灌泵站、水产畜牧养殖屠宰用房、农产品冷链仓库、农业生产塑料大棚等农业生产设施用房隐患排查治理和除险加固措施情况。农业园区:重点检查园区内企业落实安全制度以及隐患排查治理情况。〔牵头领导:责任单位:各村、镇农业服务中心、镇应急管理办、镇综合执法办公室、交管站、镇项目办、镇派出所、镇自然资源所、镇生态环境办公室〕
12.文化旅游。重点整治旅游包车无资质运营、超员超载等违法行为;检查文化旅游景区、游乐场所、影院、歌舞娱乐场所火灾隐患排查治理情况,超过最大承载量应急预案和防拥挤踩踏应急预案制定落实情况;玻璃栈道、滑雪滑冰、热气球等高风险旅游项目安全管理情况。〔牵头领导:责任单位:各村、镇文广站、镇应急管理办、镇综合执法办公室、交管站、镇项目办、镇派出所、镇自然资源所、镇生态环境办公室〕
13.校园安全。围绕校园安全三年安防建设,重点检查校舍、宿舍及建筑设施安全防范措施落实情况;学校消防安全管理制度是否健全、措施是否落实、消防器材是否配备到位、日常维护、运行是否正常;校园交通、危险地段、校园周边应急照明、指示标志、疏散通道、安全出口是否符合国家标准;应急预案和应急演练工作是否落实;校园安保人员及器材是否配备到位;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否开展;是否将安全宣传教育纳入日常教学内容。〔牵头领导:责任单位:各村、镇辖属学校、镇应急管理办、镇食安办、镇综合执法办公室、交管站、镇项目办、镇派出所、镇自然资源所、镇生态环境办公室〕
14.特种设备。要全面排查整治化工行业特种设备安全隐患,以硝化、氯化、精细化工等企业在用二手设备、老旧设备为重点,坚决整治未办理使用登记,未经法定检验和未履行报废手续的突出问题。要全面排查整治工贸行业特种设备安全隐患,以建材、油脂、印染、冶金、火力发电等企业在用的有机热载体锅炉、快开门压力容器、起重机械、叉车、电站锅炉为重点,坚决整治无证上岗、违章操作、安全附件损坏、安全保护装置失效、电站锅炉范围内压力管道流量计未经法定检验等突出问题。要全面排查整治燃气行业特种设备安全隐患,以天然气输配企业和液化石油气瓶充装、检验单位等为重点,坚决整治城镇燃气管道未经法定检验,以及非法充装超期瓶、报废瓶、翻新瓶,气瓶检验机构超核准范围检验,出具虚假检验报告等突出问题。要全面排查整治公众聚集场所特种设备安全隐患,以学校、医院、商超、车站、旅游景区、主题乐园等场所为重点,坚决整治电梯应急报警装置失效,大型游乐设施和客运索道未按安全技术规范检查维护,非公路旅游观光车未按规定线路行驶,以及在用特种设备未经使用登记、未经法定检验、未开展应急演练等突出问题。〔牵头领导:责任单位:各村、镇应急管理办、镇综合执法办公室、交管站、镇项目办、镇派出所、镇自然资源所、镇生态环境办公室〕
15.民爆物品。重点整治非法制造、买卖、运输、储存和使用爆炸物品,未经许可、备案,非法从事爆破作业和大型焰火燃放活动,为非法采矿提供爆破器材或者爆破作业服务等违法行为,以及民爆物品账证相符、账物相符、流向可查可追溯的执行情况。〔牵头领导:责任单位:各村、镇应急管理办、镇综合执法办公室、交管站、镇项目办、镇派出所、镇自然资源所、镇生态环境办公室〕
16.油气输送管道。重点整治油气、危险化学品输送等管道是否与居民区、学校等人口密集区以及建(构)筑物、铁路、公路、港口、市政公用地下管线及设施、电力设施、其他强腐蚀性管道及设施等有安全保护距离,是否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以及标准规范的强制性要求,是否落实防雷、防静电和绝缘保护措施,以及维护运行、行政许可、巡查检查等情况。〔牵头领导:责任单位:各村、镇应急管理办、镇综合执法办公室、交管站、镇项目办、镇派出所、镇自然资源所、镇生态环境办公室〕
17.商贸流通。整治辖区公路货运场站、物流仓储企业、场站内运输车辆及装卸过程安全管控和商贸经营场所消防安全隐患、应急设施配备不足、大型商业综合体未开展达标和示范建设等问题;整治仓储物流区域内存在的“二合一”“多合一”、违规使用电气焊和明火作业、储存物品未分类分堆限额存放、堆放物品不满足安全间距要求等问题;严厉打击非法储运危险化学品等严重违法行为;重点排查邮件快件处理场所、营业网点的火灾、车辆安全、作业安全等隐患,落实人防、物防、技防措施。〔牵头领导:责任单位:各村、镇应急管理办、镇综合执法办公室、交管站、镇项目办、镇派出所、镇自然资源所、镇生态环境办公室〕
18.食品生产安全。按照《全市食品生产经营企业安全生产大排查大整治专项行动方案》开展整治工作。〔牵头领导:责任单位:各村、镇食安办、镇应急管理办、镇综合执法办公室、交管站、镇项目办、镇派出所、镇自然资源所、镇生态环境办公室〕
电力、危险废物、各类园区等其他重点行业领域也要结合实际,深入开展大排查大整治专项行动。
四、工作要求
(一)提高政治站位,加强组织领导。各村、镇辖属各单位(企业)要坚决扛起“促一方发展、保一方平安”的政治责任,进一步增强红线意识和底线思维,以对全镇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极端负责的态度扎实开展好大排查大整治行动。各村、镇辖属各单位(企业)要结合辖区实际和集中整治工作,制定工作方案,细化整治措施,抓好工作落实,确保专项行动工作取得实效。镇党委政府将成立全镇安全生产大排查大整治专项行动工作领导小组,由党委书记、镇长任双组长,各分管领导任副组长,相关成员单位及镇办公室(站所)主要负责人为成员。
(二)压实安全责任,严肃追责问责。各村、镇辖属各单位(企业)要以安全生产清单制管理为抓手,充分利用“两书两函”工作制度,压实属地管理责任、监管责任、综合监管责任,督促企业全面落实主体责任,确保把整治责任落实到最小工作单元。要牢固树立“隐患就是事故、事故就要处理”理念,严格按照“四铁”和“四不放过”要求,增强斗争精神,敢于较真碰硬,严格监管执法,绝不搞下不为例,绝不以整改代替处罚、以处罚代替监管,对在集中整治期间因工作不力导致生产安全事故或群死群伤事故发生的,严格依法依规调查处理并从严追究。凡在督查检查过程发现重大安全隐患,一律按照《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责任追究办法(试行)》追究相关责任单位和责任人的责任。
篇9
[关键词] 动物检疫 执法 现状 思考
[中图分类号] S851.3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3)10-0178-01
从党的十六大到党的十几次会议胜利的召开,使得社会主义民主建设更加的完善,社会主义法制更加的完备,依法治国的基本方针得到了全面的实施和落实,在建设小康社会的前进道路上已经取得了一定可喜的成果。而关乎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的动物检疫执法,在未来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和发展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和现实的意义。加强动物检疫的执法制度建设,不但是建设农村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而且也是农村动物防疫的重要技术保障。动物检疫执法是相关动物检疫法制建设的重要内容和保障,只有全面的积极的开展动物检疫执法工作才能有效快速的推动动物检疫法制度的建设。
一、动物检疫执法的现状
1.动物检疫执法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强
为了使动物检疫共走开展的顺利和深入,国家已向很多的地方检疫部门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并且也获得了当地财政等多方面一定的支持,对于一些基础设施的,国家联合地方给予的充分的支持,配备了动物检疫执法过程中所需要的计算机、摄像机、照相机等电子设备。此外,还给检疫部门配备的专门的检疫用车,全方面的解决了检疫部门和检疫人员普遍反映的执法设施欠缺、工作条件困难的突出问题,有效的保证了地方动物检疫工作的顺利开展。
2.协调配合、综合执法
在检疫部门的各种设施和办公条件完善之后,检疫部门以国家的相关法规和政策制定了一些有效的、适合本地区发展的措施和政策,通过不断强抓地方动物检疫队伍建设、建立完善了各种现有的规章制度,同时通过加强与其他执法部门的密切合作,处理好各种内部和外部的关系,有效的打击了动物制品的违法犯罪活动,取得了显著而优异的成绩。
二、动物检疫执法部门需要解决的几个问题
1.经营者和农民群众的法律认识不足
在动物检疫的现场,一些经营者对于自己的违规和违法行为不了解,当受到处罚时,因为对相关法律认识不清晰,往往以不知道相关法律规定为理由,逃避责任和处罚,甚至干扰执法人员的正常工作的开展。而对于一些农村的农民来讲,他们往往没有接受过良好的法律教育,自我权利的保护意识较差,一旦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不知道有什么样的途径可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2.动物检疫执法机构的性质不利于工作的开展
目前,虽然我国的大部分地区已经建立了动物检疫执法机构,但是这种机构的性质还出在一个临时管理的尴尬局面上,在基层执法人员的工作相对的不稳定。由于缺乏相应的管理措施,执法人员的身份和日后的待遇一直没有一种明确的界定,工作人员的待遇更是不尽如意,退休后没有相应的待遇保障,存在很大的后顾之忧。
3.动物检疫执法经费短缺,制约了动物检疫执法的深人开展
由于动物检疫执法工作是一个工作量大、工作面宽泛的工作,且我国的动物检疫执法较其他国家的起步较晚,因此在结构建设和相关人员的培训上需要大量的办公经费,但由于种种原因,动物检疫执法的经费问题一直落实不到实处,财政部门拨款的数额根本就不能够瞒住执法机构正常的运作,动物检疫执法没有专项的经费保障,导致执法人员执法懈怠,执法手段落后,严重的影响到了事发的水平和执法的质量。
三、加强和完善动物检疫执法工作的主要措施
1.面向社会,扩大宣传,提高全社会的法律意识
这个环节就是要提高被检疫管理者和广大农民群众的法律意识。这就要求:首先,要着重抓好地方各级动物检疫执法人员的法制教育,不断提高他们的法律法规意识和依法办事的水平,因为,执法人员的相关执法素质直接反映了该动物检疫部门的执法水平;其次,通过各种媒介,包括广播、电视、报纸、集贸市场、法律宣传周等不同的途径宣传相关的法律法规,联系实际学法和用法,不断增强广大农民群众和动物经营者的法律意识。
2.着眼内部,深化改革,建立和完善动物检疫执法体系
首先,建立健全和完善动物检疫执法机构的管理制度,在该机构内部形成一个以动物检疫执法管理机制为主,专业管理机制相互协调配合的行政综合执法机构网络;其次,建立健全动物检疫执法的工作制度,在工作上形成一种统一行动、快速打击、规范执法的专项工作制度,使动物检疫的执法人员在工作过程中树立良好的形象,形成在农民中有影响,在犯罪面前有威严。
3.建立健全动物检疫执法保障体系
首先,争取工作上的广泛支持,把动物检疫执法需要的资金纳入到当地政府的年度财政预算中,保证活动经费和执法人员工资发放的充足;其次,将动物检疫执法人员的工作性质明确,可以纳入到公务员管理制度上来,从而能够提高执法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最后,在生活的保障上、工作上和政策上完善执法人员的工作福利待遇,做到切实关心动物检疫执法人员的全方位情况,解决其在生活和工作上的后顾之忧。
四、结语
目前,我国的动物检疫已经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动物检疫工作的不到位,会严重影响到国家的经济建设,只有不断加强动物检疫法制建设不断地为动物检疫投人、科技创新和畜产品的生产、加工、销售等提供良好的执法环境,动物检疫执法工作才能有坚实的保障制度。
参考文献
[1] 甘国屏. 依法行政 确保公平交易执法年任务的完成[J]. 中国工商管理研究.2010(09)
[2] 韩士平. 工商行政执法到位小议[J]. 中国工商管理研究.2010(10)
篇10
近年来,成都交通通过不断完善公路路网建设、规范道路运输和航运管理,改革交通执法体制,在整顿中实现综合执法,为推动地区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举措一:整合执法职能
为整合行政执法职能,成都市交通委员会组建整合路政、运政、出管、海事执法职能的“成都市交通委员会行政执法总队”,于2006年7月5日正式挂牌,主要职责是全市交通行政执法工作的组织、指导、协调;市管国道、省道路政和交通规费稽查的监督、检查和行政处罚工作;五城区(含高新区)交通运政的监督、检查和行政处罚工作等。
在抓好市级执法机构整合调整的同时,成都市交通委员会高度重视抓好区(市、县)的执法规范管理工作。先后制发了一系列文件,对各区(市、县)路政执法机构设置、经费来源及管理、执法人员编制等作了明确规定。2006年,又以市执法职能整合为契机,在全市推进综合执法改革,在政策上支持和引导区(市、县)级交通执法机构进入地方行政执法序列,从根本上解决执法编制和执法经费问题。目前,彭州、郫县的试点工作已初见成效。
举措二:整顿执法队伍
为严格执行“八禁止、八不准”,成都市交通委员会加强执法监督检查,采取多种形式组织执法人员学习,并结合执法队伍整顿工作予以深化和落实。
在学习清理阶段,各处分别召开了执法整顿动员会,采取多种形式学习了公路、运政、海事相关法律法规。一些队(所)还组织了专题讨论会,对照彭州、什邡市运政执法事件反映的问题,作自我剖析,写心得体会。通过学习,加深了交通行政执法人员对整顿工作的理解,有效地提高了执法人员的整体认识。
在整改自纠阶段,成都市交通委员会各相关处室及基层执法机构对前一阶段找出的问题归类整理,对照整改要求进行自查自纠。公路处针对路政票据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制发了《成都市路政管理使用票据管理办法(暂行)》。航务处针对执法文书使用中存在的不足,严格按照交通部、海事局的要求,统一使用规定文书。交管处针对运政执法工作出现的新情况,进一步完善了内部管理制度。成彭高速公路路政执法大队针对内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修改了工作考核办法,实行大队负责人与队员之间的双向考核制度,进一步完善了内部约束机制。
为进一步提高队伍素质,执法总队借助全省干部思想作风整顿建设活动的东风,从今年3月开始,率先在交通执法队伍中开展了“公正廉洁执法,共建和谐交通”为主题的思想作风建设活动,坚持每日军训半小时,每周至少学习2小时,广泛开展执法和便民惠民活动。严格执行“敬礼、亮证、告知、执法、处罚”程序,实行教育为先、依法处罚的原则。交通执法人员“文明执法、廉洁执法、为民执法”的新形象正在形成。
举措三:提高执法成效
- 上一篇:罗马的古典文化
- 下一篇:儿童启蒙教育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