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优秀案例范文
时间:2023-10-19 17:10:3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课堂教学优秀案例,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一、中职生的基本状况
中职生因初中基础知识太差,不爱学习或不会学习,对距离实践较远的文化课、专业课本不感兴趣,消极地对待课堂教学,对与普高生一样的课堂理论教学法感到厌烦,缺乏学习的激情与动力,上课时人在课堂心在课外的现象。这些学生没有理想,缺乏自信,强烈的自卑心理使他们厌学,上课睡觉、说话、做小动作,不愿完成学习任务。形成了强烈的逆反心理,在课堂上表现为不学、不说、不问、不写、不做。但我们却有可喜的发现, 九成以上的学生有学习的欲望, 他渴望教师能真正地面对他们实施切合实际的课堂教学。
二、中职课堂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广大中职学校教师在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上有了改变和突破。但我们应该看到,中职学校教学中仍存在以下问题:
1.备课时教师只注重备教材、教法,不备学生,只想到如何教,没想到学生如何学。只考虑教的程序,没有考虑学生的初始状态和学生学习的认知规律。在课堂运作过程中,低效进行,教师不能在预设和生成之间求得平衡,或者忽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
2.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不够,师生互动少。传统的“满堂灌”的课堂教学模式仍占相当比例。平时课堂上教师包的太多,自我表演较多,学生主要是接受者,主动参与少。难度大的问题提出后不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学生回答不出来便立刻换人回答,将传统教学的“满堂灌”变为“满堂问”,课堂教学往往流于形式,课堂效果可想而知。这样的教学模式,教师累、学生困,普遍存在着低效、无效的课堂;教学目标难于实现,教学质量难于提升,课程改革难出成效。
3.教师的教学方法比较单一,实践性教学方法缺乏。(1)由于受传统教育的影响,仍有不少教师的教学理念是“以知识为本位”,认为在教师在课堂中扮演的就是知识传授者的角色,在这样的课堂里学生觉得十分乏味,有的学生思想已开小差,有的昏昏欲睡,根本谈不上有效性,(2)有的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牵着学生的鼻子走”,学生的学习完全是被动的,即使有些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也是事先教师设计好的过程和范围,学生究竟尝到了多少东西,有多少学生听进去了,老师不得而知,教学效率极低。
三、机械制图案例提出
为了培养学生直观教学思维能力,达到能根据三视图的投影规律,绘制平面立体截切后的三视图,主要是截交线和立体投影的画法的学习效果,老师采用图片、视频、实物等信息化手段,将抽象的事物转化为可见,可感的实体,帮助学生思考三视图的结构,实现助学助教功能。引导学生从生活出发,自主探究,了解机械生产给人们的生活带来的方便,升华为思考生活,并体会团队合作的力量。
通过对教学对象的分析,他们具备一定的空间想象力,有画三视图的基础,喜欢动手创作,有好胜的特点,也喜欢直观的学习方式。老师总结出学生对制图的认知规律是:
1.想不出:学生对较复杂的零件模型根据其三视图想不出立体形状结构,大脑一片混乱。
2.画不出:同学空间思维能力不足,不能根据立体图画出三视图。
3.说不出:同学不知道该怎么用专业的语言表达作图经过。
4.想说:中职生有强烈的展示愿望,想表达自己的想法。
5.想画:想动手画,想知道自己画的对不对,如果正确会有一定的成就感。
四、教学案例分析
(一)转变态度,师生互动
老师把“以生为本”“让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相信学生,尊重学生,发动学生,依靠学生,发展学生”等很好很对的理念落实到具体的课堂教学行为上。切实改变教师教的传统思维和惯性,通过向学生“示弱”的方式放权给学生,把课堂上教师如何“讲”得好变成学生如何“讲”得好、“做”得好;改变教师对学生课堂学习和展示能力的怀疑态度,放手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让教师由主演变为导演,由经验变为科研,由现成变成生成,由师长变为朋友,把课堂的话语和动手权还给学生,把课堂的设计任务交给自己。
(二)探索模式,目标明确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重在得法,贵在创新”,袁老师目标明确。一是课堂目标要十分明确。培养学生自信自强的性格、创优创业创新的精神、团结合作服务的品质;培养学生使用正确有效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二是课堂内容要体现课改要求。课程改革所要求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和课程内容需要在课堂教学中得到执行和不断完善,校企合作、理实一体、产学结合等课改途径必须融入课堂教学。
(三)讲练结合的板块式渐进教学法
大胆创新,尝试,在分层教学的基础上,通过有效的课堂教学方法将这些学生真正拉入我们的课堂教学中,让他们有成功的喜悦,真正的把培养合格的知识型、技术型人才落到实处。
(四)结合学生实际,实行分层次教学
实行分层次教学,还要求教师根据不同的学生制定不同层次的学习目标。对基础较好、学有余力的同学要制定较高的目标,适当增加学习压力,以期增强学习动力;而对学习基础差、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制定较低的目标。针对不同的学生,制定不同的评价模式、不同的评价标准,坚决反对“一张试卷,终结评价”。
结束语: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进入深化改革的今天, 中职学校的教育教学也处在了深化改革的洪流中。课堂教学中应当改变过去以教师为中心、单纯传授书本知识的教学模式,把“传授知识”的教学观念转变为“拓展能力”,把“教学生学会教材”的教学方法转变为“教学生会学教材”,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与此同时,在课堂上应当充分发挥多媒体、互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势,将“教”与“学”、“讲”与“练”相统一,努力消除学生的畏惧感,积极引导他们主动参与教学过程,充分调动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其创造性思维能力,使之成为新时期的人才。只有锐意改革勇于创新,才能迎来职业教育的春天。
【参考文献】
篇2
【关键词】课堂教学;教学方法;教学艺术
教学是一门艺术,教师教的轻松愉快,学生学的主动积极有成就感,如何让学生在单位时间内在知识、技能、态度、方法、价值观、情感等方面收获达到最高值,构建高效课堂,是每一名教师需要考虑和修炼的艺术。FLASH动画制作课程是一门操作性强,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精神的课程,大多数高职院校都开设了这门课程,对于计算机专业FLASH动画制作课程是必修课,对于非计算机专业是选修课程作为知识的扩充,对学生以后的就业以及将来的工作生活都是大有益处的。经过多年计算机基础类课程的教学经验,下面结合教学经验,简谈一下FLASH动画制作课程的教学方法和课堂教学技巧,愿与教育同仁一起探讨,以便建立精品课堂和高效课堂。
一、FLASH动画的特点
flas以其优美的视觉效果、形象的动画设计和震撼的视听觉效果风摩全球,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非常广泛,目前主要用于网页制作、节日电子贺卡制作、媒体宣传广告制作、动画MTV的制作、多媒体教学软件的制作、游戏制作、企业介绍制作、产品展示和电子相册等领域。Flas文件质量小,显示效果清晰,是动画制作最主要的工具之一,深受广大动画制好者的欢迎。
二、FLASH动画制作课程课堂教学模式
FLASH动画制作课程的教学采用“以任务为主线,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在课堂教学中采用五步走教学法:第1步:创设情境,引发兴趣;第2步:师生互动,分析项目;第3步:合作学习,完成项目;第4步:多维评价,拓展思维;第5步:拓展项目,体现分层。FLASH动画制作课程课堂教学模式的实施情况在此文不做详细分析。
三、FLASH动画制作课程课堂教学艺术与方法
1、精选案例让学生欣赏大量趣味性强的flas作品,如《流氓兔系列》、《火柴人系列》以及一些跟现实生活相关的,如《人生路》是一部国际获奖作品,讲述了人的一生所经历的荣誉和坎坷,对学生进行动画制作教学的同时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我们日常生活中在网络、电视中看到的生动有趣的动画大都是用flas制作而成的,flas制作课程的教学,典型案例,精美案例的选取是十分重要的,教室课前准备好或幽默、或精美的动画短片,激发了学习动画制作的求知欲,所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老师选取学生感兴趣的精美的案例,可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2、案例式任务驱动教学通过建立真实的工作案例,精心设计教学任务,给学生一个切入点,建立感性认识。目的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感到学有所用,从而明确本次课的教学目标。课程教学内容要以趣味性、典型性的案例展现在学生面前,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要以任务引导教学的进程,让学生在尝试解决问题中学习,在解决了问题后,学生尝到了乐趣,在快乐的过程中,学生学到了知识。学生是课堂的主角,老师是课堂的导演,任务驱动教学法体现了“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改变了传统教学法的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学生在学习中起主体作用,是学习的主人,教师由在教学中起组织、引导、促进、评价、咨询的作用。3、合作小组教学将学生进行优化组合,分成若干项目小组,在小组组长的带领下,合作完成一个个任务,以此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同时加强个别学生的表达能力和组织领导能力。教师在这一过程中可以巡视整个教室,对于水平较差的同学个别辅导,如果发现共性的问题再集体解决,个别辅导与集体辅导相结合,在此过程中还要及时点评,鼓励先进生,激励后进生。4、教学评估要及时在学生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对优秀学生进行正面评价,以激励中间学生,提点相对落后点的学生;对学生的成品进行整体评价,是尊重学生劳动成果的表现,同时可以进行相互交流学习;让学生对自己的作品进行阐述,以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与总结能力;同学间进行相互评价,看到别人的长处也看到自己的不足;老师评价以此充分肯定每一位学生的作品,找出每位同学的亮点进行鼓励,同时表彰班中最优秀的作品,树立榜样。教师不仅要评价学生的知识、技能,更应评价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评价,要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获得自信和希望,学习动机得以加强,学习行为得以规范,学习态度得以端正,学习习惯得以养成,学习能力得以提高。要帮助学生检视和反思自我,并对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进行评价,促成评价的内在化,为学生今后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5、教师是教学工作的重点和核心前文我们要求教师要尊重学生身心发展规律,还学生学习“主体”地位;前文还说,学习是学生自己的事情,只有主动地学习才会更有效,只有带着问题去学习才会更有效。那么现在又强调教师还是教学工作的重点和核心,二者不是相互矛盾吗?我们把课堂教学比喻为一部影片,大家看到的是演员在表演,主角是演员,但是一部影片之所以优秀,是演员表演的好吗?更主要的还是幕后有一个好的导演。课堂教学也是一样,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和主角,但是这堂课是不是成功达到目标,重点还是要看老师是如何设计和组织课堂教学。教师把课堂交给学生,并没有减轻自己的工作量,而是要求老师在课前,在幕后做更多的工作。6、要坚持“从学生实际出发”进行教学设计的原则“从学生实际出发”进行教学设计,要尊重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具体地说就是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出发,从学生的实际知识水平出发,从学生的思维方式出发,也就是要做到以下几点:第一,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第二,要把握好教学的起点;第三,要控制好教学的节奏。
四、总结
FLASH动画制作课程是需要出作品的一门课程,每节课的作品我都进行了保存和检查,每一届的学生都给我惊喜,给我留下一些优秀的作品,学生带给我的成就感,让我更加热爱FLASH动画制作这门课的教学。以上我就FLASH动画制作课程课堂教学组织和管理艺术进行了简单阐述,以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让更多的教学工作者发现课堂教学的技巧和艺术,体会教学的乐趣,享受幸福人生。
作者:代兴梅 单位:随州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篇3
【关键词】 视频案例 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 G4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5962(2012)04(b)-0183-01
医生的真功夫在病床上,教师的真功夫在课堂上。无论是课程改革的实施,还是教师的专业发展都离不开对课堂教学的研究。在一次顾泠沅教授的讲座中,听闻他采用了摄像机来观察课堂教学,并取得了显著的效果,于是近几年我自购高端摄像机,踏上了一条通往视频案例研究的科研之路。下面是我近几年的点滴积累。不当之处,请各位同行指正。
1 视频案例的优势
现场观摩一堂课是研究教学实践的一条传统途径,我从教十余年,也经常到外地去参加许多教研活动,听了许多优秀教师所开出的精彩的示范课。但是很可惜,过了许久后,记忆就开始模糊了,因而常常留下诸多遗憾。在平常教学中也听了许多新教师的课,由于当时没有留下教学视频,而且评课又流于形式,对他们成长收效甚微,课后反思也容易流于形式。
后来购买了摄像机,拍了一些视频下来。但是当时还不会制作视频案例,使得所拍视频只是单纯的课堂实录,缺少教学法意义上的讨论与指导。因此,在试图改变教师的实际教学行为上和渗透先进教育理念上其影响力并不强。
与视频分析及课堂现场观摩相比,视频案例弥补了两者的所有缺憾。
此外,视频案例还有一个十分吸引人的地方就是:它是用图像在讲述课堂中发生的故事,这是人们所喜闻乐见的一种方式。因此,视频案例具有更高的方法论与应用价值。由此可知,视频案例是改进学校实践、解决学校所面临的教学问题的理想工具。
视频案例正是有机整合了上述传统教学研究途径之所长,以其跨时空性、情景再现、灵活截取等优势,在课堂教学研究中,很快发挥了其它途径无可替代的优势。它可以让教师的课堂教学定格、回放,在过程再现、片断分析、反思内化中成长自己,如课堂导入、重点难点处理、学生学习效果现场情境反馈等,帮助教师找到自己常态教学的盲点,发现值得发挥的优势。视频案例成了我们深化教学研究的重要的载体。
2 视频案例的设计与实施
2.1 确定主题,形成系列
视频案例研究选择和确定主题非常重要。教学是一种艺术,这种艺术不仅仅表现为流利的言谈、自然的教态、漂亮的板书,更重要的是表现在一些常常不为人注意的细节上:对课堂突发事件的处理、启发引导的火候、小组讨论的适时介入、教学机会的把握等等。对这些细节的捕捉与拓展,也同样是视频案例的一个重要任务。
我们围绕“研究视频案例,优化教学细节”作为视频案例研究的主题,形成视频案例。
2.2 成立研究团队,学习相关教学理论
成立研究团队非常重要,通过团队促进教师间的互相交流和学习,形成集体智慧,在共同的研究当中提升教师的专业水平。根据教师所教的年级分成三个团队,每个团队四个教师,共同备课、确定执教教师,实践、反思,研讨。在这个过程中学习教学理论的相当重要和关键的,用什么教育思想、教育理念去指导教学,也是最后形成优秀案例的关键。比如要学习建构主义理论、奥苏贝尔的有意义学习理论、关于教学设计原理的理论等等。
2.3 通过各种途径进行研讨和实践,并邀请专家指导
视频案例的研究过程也是行动研究的过程,有同行的参与,同时也有专家的引领,这样才能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的提高。
2.4 根据视频案例结构,制作视频案例
案例结构包括了整个视频哪里研究过程的视频、图片、音频、动画、网页等多媒体材料,及各种案例素材之间的超链接,形成一个完整的案例,并可以放到网络上,根据教师的需要点击进去观看和学习自己想要了解的内容。比如将视频案例放到天河部落,教师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点击片段进行观看,片段里有问题聚焦,教师可以带着问题去看,并思考,也可以再评论框中发表自己的看法和建议。让老师学会以一个研究者的眼光看问题,课堂教学才能发生质的变化。
我们团队制作了十几个成品的视频案例,每个案例都有五部分组成,然后用超链接链接到相关内容。
3 几点反思
虽然从严格意义上说,视频案例并没有统一的标准,但为了达到整合的目的,我们仍需要一定的规范。以下是几点反思:
3.1 注意资源二次开发
视频案例中的很多片段或教师对这些案例的评价,都是资源二次开发的资源,根据教师对整个视频案例或其中片段的分析,对视频案例进行二次开发,使其更贴近教师的需要。另外,已有视频案例中的片段根据新的需求进行二次开发,又能开发出新的视频案例,从而促使视频案例的高效运用。
3.2 是分析(analyzed),不是模仿(not imitated)
视频案例不是教学范例,而是研究的范例,是在一定情境下的教学行为,它随着情境的变化和教师的变化,在教学实施过程中应该有相应的调整。教师在进行案例研究时,应该是分析为什么在这个情境要用这种处理方式,而不是简单的模仿。
经过多年的探索,视频案例在课堂教学的研究中发挥着重要的支撑作用,它正以多样的形式呈现在自我解剖式的反思中,伙伴式的经验分享中,沙龙式的问题碰撞中,专家引领式的提高中,它让教学研究看得着,感受得到,反复推敲。视频案例有力地推动了我们课堂教学研究的深入,从而为全面提高我们的课堂教学质量做出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参考文献
篇4
【关键词】案例教学法;护理学基础;探索研究
案例教学法是指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设置,选择有代表性的真实案例,引导学生进行针对性的讨论、分析,使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积极主动探索并发现问题,进而提高综合分析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1]。护理学基础作为一门实践性较强的护理专业课程,是其他临床护理学科的基础,单纯的知识讲解无法使学生获得生动形象的问题引导[2]。为探讨研究案例教学法在《护理学基础》教学中的实际应用效果,以2010级护理专业(1)(2)两个班作为研究对象,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本学院2010级护理专业(1)(2)两个班分别作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56名学生均为女生,年龄20~24岁,平均(21.1±1.7)岁;对照组53名学生均为女生,年龄19~23岁,平均(21.3±1.2)岁。两组学生均需完成一学期共计115课时,其中理论课57课时,实践课58课时;两组学生在年龄、课时数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在《护理学基础》教学中采用常规教学方法。观察组在《护理学基础》教学中采用案例教学法,具体内容如下。1.2.1案例教学法1.2.1.1课前准备精选案例为使所选案例符合当节课堂的学习目的,教师需要在课前进行充分的准备,精选案例,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选择典型的临床病例,而且需要具备举一反三的引导作用。例如在讲授“压疮”这节课时,可以将以下病例作为本节护理课的教学案例:患者女,67岁,入院前3周因脑血管意外受损导致左侧肢体出现功能障碍,患者意识清晰,大小便失禁,住院1周后,发现患者骶尾部皮肤呈紫红色,有水肿现象,皮下可见硬结。1.2.1.2巧妙呈现案例案例的呈现时间可以是课前、课中、课后的任意一个阶段,呈现形式可以多样化,一般认为,在课堂开始的前10min呈现案例能够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在讲授氧气吸入法时,可以将准备好的案例资料借助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手段,使文本案例转化为录像、声音、视频等多种形式,这样可以使典型案例更加具有吸引力。1.2.1.3案例的分析和讨论案例的分析和讨论是案例呈现之后的必要环节,同时也是案例教学中的重要环节。在讲授上面提到的案例时,可以向学生提出以下4个问题:(1)患者的骶尾部出现了什么病变;(2)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3)根据案例中的描述,该患者的患病程度怎样;(4)应当采取怎样的护理措施。提出这4个问题之后,需要指导学生带着问题自学教材中的有关内容,自学完成之后,指导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展开讨论分析,各抒己见,取长补短。1.2.1.4进行角色扮演待学生讨论完毕之后,由教师主持,请学生模仿上述案例,一人扮演患者,另一人扮演护士,通过角色扮演检查学生的具体掌握情况。在角色扮演中,学生也能更好地体会患者的心理状态,对于培养其专业的情感态度具有重要作用。1.2.1.5案例总结评价在课堂教学结束之前,教师需要对学生的“角色扮演”进行点评,指出学生的闪光点和不足,此外,还要对整节课堂的学习内容进行归纳总结,指出正确的观点和理论基础,剖析错误的观点。1.2.1.6作业布置与考核课堂教学完成之后,需要针对本堂课的具体教学内容精心设计课后作业,并对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进行定期的考核,经常与学生沟通,了解其对案例教学的认知感。1.2.2评定方式1.2.2.1课堂教学质量综合考量评定表本次研究需编制课堂教学质量综合考量评定表,编制过程中需参考相关的文献著作,并结合教育专家的咨询意见和本校的实际教学情况,经护理教育专家和统计学专家的反复审阅,最后形成初始考量评定表[3]。考量表共包括22个评价条目,其中,案例质量评价6个,课堂教学能力5个,教师教学态度5个,课堂教学教学效果6个,每个条目共包括5个选项:非常好、好、一般、较差、非常差,并分别赋予以上选项为5分、4分、3分、2分、1分。评定方式包括专家评定、教师评定、学生评定[4]。专家和学生评定内容除了具备考量表的基本条目之外,还需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是否培养了学生的评判性思维能力、教学设计是否适合课程特点、教学内容的难度和广度是否适宜、有无突出学科专业特色、是否灵活运用多种教学媒介、课堂气氛是否活跃、民主,共6个条目,每个条目共包括4个选项:非常同意、同意、一般、不认同,并分别赋予以上选项为5分、4分、3分、2分[5]。1.2.2.2期末考试成绩待两组学生完成《护理学基础》的全部课时之后,统计分析两组学生的期末考试成绩。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将期末考试成绩分为4个等级:85分<优秀≤100分,75分<良≤85分,75分<及格≤60分,不及格<60分。
1.3观察指标
待两组学生完成《护理学基础》的全部课时之后,发放调查问卷并统计分析两组学生的期末考试成绩。由于学生和专家的专业水平和考量角度不同,需要在分别统计评定结果之后计算评定方差[6]。1.4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8.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采用字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专家和学生的评定结果以及方差分析结果比较
经专家和学生评定后,观察组的6个评定条目得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两组的评定方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2两组学生期末考试成绩比较
观察组的期末考试成绩优秀率64.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讨论
3.1案例教学法中教师的重要地位
案例教学法的实施需要学生和教师共同完成,但是课堂教学中所采用的案例却对整堂课的教学质量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作为教学案例的搜集者、讨论的发起者、理论学习的引导者、总结分析的点评者,在整个案例教学中具有重要的地位[7]。生动、形象的课堂教学离不开教师的巧妙引导,因此,教师在案例教学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其自身的教学水平和教学经验也直接决定了《护理学基础》课程的教学质量。王秀华等[8]探讨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problem-basedlearning,PBL)和以病例为基础的学习(case-basedlearning,CBL)相互结合的教学模式发现,大多数的学生能够通过这样的教学模式提高自己的综合护理能力,但是仍然有个别学生否认这种教学模式,认为这样的学习效率未必比传统的教学方式好,有些甚至觉得时间花费比传统教学方式多,然而学习所得不见得比传统模式多,所以,她们研究发现可能在教学实施的过程中,教师的作用会对教学的效果产生一定的影响。国内学者邓安梅等[9]也研究发现,由于传统教育在我国的教学环境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一直以来牵制着我国教育模式的发展,因此,学生们所接受的正是长期以来的传统教育模式,一旦尝试新型的教学模式,学生学习观念未必能够马上转变过来,而与此同时,我国教师能力的差异不一,大学教育与中学教育的衔接往往存在不连贯性,这样就对教师的要求提出了更加严格的条件,要求实施案例教学模式教师要在关注本专业知识的同时,更加应该不断地扩展自己的知识空间,使得自己在实际生活中能够有更多更有说服力的案例教学经验,这样才能让学生能从言传身教的模式中得到最直接的经验体会。赵坤婷等[10]也研究发现,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与学生之间建立合作、开放、交流、平等的密切关系,这样才能更有利于发挥案例教学模式的作用,这样的教学模式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本研究中发现,在评估教学是否培养了学生的评判性思维能力、教学设计是否适合课程特点、教学内容的难度和广度是否适宜、有无突出学科专业特色、是否灵活运用多种教学媒介、课堂气氛是否活跃、民主等6个条目上,观察组所得的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因此,笔者认为案例教学法在《护理学基础》的教学中对于学生的评判能力、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教学气氛等方面均能够得到比较好的提高,有助于《护理学基础》教学的开展,在开展《护理学基础》的教学时候,可以多采用案例教学法,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更加生动、有趣,更能通过形象具体的案例来体会理论的精髓,从而改变《护理学基础》传统的呆板、乏味的教学模式,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3.2案例教学法的教学效果
案例教学法借助生动形象的临床案例,使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逐层剖析问题,可显著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11]。课堂教学中,真实情景的创设也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最终提高学生的专业水平。在案例教学中,教师和学生的关系为“师生互补、教学相辅”,改变了以往“一教一学”的传统教学模式,使学生在分析案例、角色扮演等环节中充分发挥自身的能动性,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在生动的教学中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国内学者研究显示,护理学专业的本科学生在评判性思维能力方面存在一定程度的正性评判,但能力尚未成熟,在系统化能力和思维自信心等方面仍然显得比较薄弱[12]。李莎莎等[13]研究指出,医学专业的学生在实际工作中仍然存在“高分低能”的现象,有部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理论成绩十分优秀,但是在临床实际工作过程中确显得尤其蹩手,面对患者束手无策。类似此类情况,可能与学生的年资偏低、学生缺乏专业的信念有一定关系,也可能与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填鸭式”教学模式密切相关[14]。因此,案例教学法就是要打破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模式的惯性,通过模拟案例的教学方式,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不断提高自己的自学能力,同时加强学生的观察能力、交流能力、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这样能使得学生在模拟案例的学习过程中发现问题,再经过小组的讨论和分析,得出最佳的解决问题的方法。笔者在实际教学中还把学习设置为一个真实、复杂的问题情景中,使得学生能够模拟直接接触到患者,分析患者的病理生理状况,同时引导学生去如何发现患者的问题所在,分析如何解决其的困惑与问题,这样就不仅能够体现素质教育的教学效果,还更能够提高《护理学基础》学习的有效性。笔者在本研究中明显发现,通过一个学期的系统学习,案例教学法能够明显提高学生学习《护理学基础》的积极性和效应性。在观察组的期末考试成绩中,优秀、良、及格、不及格的百分比分别为64.3%、30.4%、5.4%、0,对照组的优秀、良、及格、不及格的百分比分别为45.3%、35.8%、13.2%、5.7%,可见,观察组的优秀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56名学生中无一名考试成绩不及格,对照组中有3名学生考试不合格。这与国内符丽燕等[15]的研究结果也基本一致。综上所述,案例教学法能够通过具体案例的呈现,使学生快速掌握护理学基础课的重要内容,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专业知识水平,值得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大力推广。
参考文献
[1]李慧敏.《护理学基础》实验教学存在问题与改进方法初探[J].护理实践与研究,2009,6(11):83-84.
[2]朱丽丽,张会敏.病案情景模拟考核在护理学基础实践课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09,6(13):85-86.
[3]赵嘉,陈运香,高燕.高端模拟教学试验在护理学基础教学中的应用[J].护理学杂志,2009,24(7):63-64.
[4]潘一楠,李莹,周瑾,等.多媒体操作平台在护理学基础实验教学中的应用[J].护理学杂志,2010,25(3):69-70.
[5]乔昌秀,吴玉坤,李丽,等.护理专升本《护理学基础》实验教学改革的探讨[J].吉林医学,2009,30(16):1848-1849.
[6]刘云儒.PBL教学法在医学教育中的应用及存在的问题[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35(16):149.
[7]陈资妹,郑玉仁,郑建盛,等.模拟情境演练法对培养护生评判性思维能力的影响[J].护理研究,2009,23(29):2704-2705.
[8]王秀华,谷灿,毛婷,等.以问题为基础的案例教学模式在内科护理学中的应用研究[J].中华护理教育,2014,11(6):405-408.
[9]邓安梅,朱萍,周哗,等.PBL教学法在试验诊断学教学中的应用[J].医学教育探索,2009,8(9):1127-1129.
[10]赵砷婷,自洪波.PBL教学在生理学教学中的应用体会[J].基础医学教育,2011,13(12):1055-1058.
[11]董晓红,李淑珍,陈良琼,等.情境教学法在心内科护生临床带教中的应用[J].全科护理,2010,8(24):2232-2234.
[12]李慧,唐四元,王井霞,等.国内护生评判性思维研究现状[J].护理学杂志,2009,24(7):92-94.
[13]李莎莎,周郁秋,杨金伟,等.我国小同层次护理专业学生评判性思维能力总体水平分析[J].护理学报,2010,17(10A):4-8.
[14]胡可芹,蒋晓莲.本科护生评判性思维与临床决策能力的相关性研究[J].护士进修杂志,2010,25(3):198-200.
篇5
教学资源库的建设主要是为物理教学提供丰富的、多元化的教学素材,其目的是服务于教学,其内容的建设应以一定的教育教学理论作为资源库内容建设的指导思想,由此建设的资源库才更具有使用价值。教师通过计算机调用教学资源库中的教学素材,制作成多媒体课件应用于课堂教学,是教学资源库在教学中应用的主要方面。基于校本实际和当前教学的需要,将教学资源素材按内容分为以下五大主要模块进行建设:
1.1视频库:将视频库分为教学视频素材、演示实验视频、课例视频、三个子模块,是整个资源库最具特色的一个模块,也是教师教学应用中最受欢迎的一块。
1.1.1教学视频素材:内容主要涉及与初中物理教学有关的物理现象实例,实验探究及STS应用,其素材一般不超过10M,格式统一为mpg格式。为方便校内教师使用,将该类素材按知识单元、知识点归类编辑目录,打印成文本。
1.1.2课堂演示实验视频:实验演示是物理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但许多演示实验由于实验器材或实验条件的限制在课堂内难以成功演示,如光学、电学中的一些实验,往往由于光线或本地区空气湿度问题实验现象难以观察或难以成功,若用课件演示又缺乏真实性,利用实验视频教学是一种较好的方式。
1.1.3课例视频:通过购买、网络下载等多种途径收集了大量的优秀教师物理课堂教学课例视频,其中有省优质课评比教学视频,全国优质课、课例视频。该系列视频主要提供给组内教师学习、观摩、研讨,以整体提高组内教师物理课堂教学水平。
1.2案例库:按教材章节编制目录,收录本校教师优秀教学案例及杂志、报刊、网络上的优秀物理教学设计案例,为组内教师课堂教学设计提供参考。
1.3课件库:收录本校教师自己制作的优秀课件,或网上的、或交流过程中他校教师的优秀课件,取一切可用资源为我所用。
1.4试题库:试题库内容包括历年中考试卷(Word版)和本校教师命制的各类试题试卷,以及其它优秀试题试卷,并分类入库。试题库支持教师根据教学需要调用某一章节的试题试卷。
1.5动画模拟展示库:对宏观世界和微观世界的运动规律以及在实验室无法操作和无法完全操作的实验进行动画模拟。
三、现代教育技术与初中物理课堂的有机结合
1.通过计算机课件模拟物理情景导入新课“电流”概念比较抽象,可以利用计算机模拟电路中电流的流动让本看不见的电流变成动态的画面,加深学生对电流的感观认识,从而为建立电流概念打下基础。
2.利用多媒体将演示实验现象进行放大教学中,利用实物展示台和液晶投影仪将实验器材放大后投到大屏幕上,所有学生都能看得清楚,取得了理想的效果。在做电磁感应实验时,单股导线切割磁感线产生的电流很小,学生很难看到电流计的指针偏转,把电流计投到大屏幕上后,电流计指针的偏转看得一清二楚。再如在研究影响分子运动速度的实验中,把盛有不同温度水的烧杯放在实物投影的演示台上,在两杯水中分别滴入一滴红墨水,红墨水在两杯水中的扩散过程就非常清晰地展现在大屏幕上,每一位同学都能清楚地看到实验现象。
3.对宏观世界和微观世界的运动规律进行动画模拟
篇6
关键词 “一例多境” “抛锚式” 情境教学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1 高中政治“一例多境”教学设计的结构
“一例多境”教学设计最初是以高中政治——《经济生活》为蓝本进行开发研究,现已拓展至高中政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的课堂教学设计之中。该设计强调整节课的教学活动围绕某“一例”展开,围绕教学内容及教学目标,这一“案例”中内含若干认知冲突,每一冲突又扩展为不同的教学情境,每一情境围绕教学目标又包含若干冲突,冲突是以问题的形式展示,引导学生解决认知冲突的过程就是达成教学目标的过程,也被称为“锚”的消解过程。“一例多境”中的“一例”即为某一案例,它是整节课展开的基础,“多境”即为多场教学情境,皆围案例中的内容及冲突展开。“一例多境”教学设计的基本结构为:
1.1 “一例多境”中的“一例”
“一例多境”中的“例”为整节课教学设计的“锚”,一般为围绕教学内容所创设的案例情境。这里的“锚”是借用抛锚式教学设计(anchored instruction)中“锚”的称谓。抛锚式教学设计是由温特比尔特认知与技术小组开发的一种建构主义教学模式。其中的锚是整个教学设计的核心要素,“确定这类真实的事件或问题被形象地比喻为‘抛锚’,因为一旦这类事件或问题被确定了,整个教学内容或教学进程也就确定了,故称为抛锚式教学。”①锚是一个真实的问题背景,最初是由影像充当锚,这是教学活动中的主要情节,其次还有与主要情节相关联的次要情节,整个教学即由这些主要情节与相互关联的次要情节所组成。可见,教学中的锚也即主要情节为整个教与学提供一个可以依靠的宏观背景,教学中的其它情境皆是由锚所引发,围绕锚而展开。高中政治“一例多境”教学设计充分体现了“抛锚式教学设计”中“锚”的思想,每节课皆根据教学内容设计一个精彩的“锚”,无论是《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或是《文化生活》的教学,锚皆来自真实的“生活”,体现了教学与生活的结合。与生活结合,从学生的经验出发,不仅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更有利于学生完成和深化对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锚”显然是意义建构的中心。
比如,《经济生活》“纳税与征税”这节课的教学,锚是由“股民老张炒股的心声”FLASH所组成;《文化生活》中“色彩斑斓的文化生活”这节课的“锚”是由展示歌星“王力宏的一段演唱会”视频组成;《政治生活》“政府的权力:依法行使”这节课的“锚”,由当地发生的一例“城管与小贩冲突”的故事”充当。创设锚的教学目的是让学生在真实世界中捕获真实问题,生成认知冲突,情境创设结束,紧接着的是围绕情境提出问题,为后继内容的展开做铺垫。
1.2 “一例多境”中的“多境”
课堂教学中的任何教学设计皆是围绕教学目标的达成而展开的。作为锚的案例创设,一方面是为了营造课堂开始时的情境,营造积极的教学氛围,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其另一重要的教学功能则在于制造认知冲突,为后继教学内容的施教、教学目标的达成做准备。这里的认知冲突即“一例多境”中“多境”的创设依据,每一冲突即为“一境”,每一“境”皆要达成若干教学目标。下面以高中政治《文化生活》中“色彩斑斓的文化生活”一课为例,说明“例与境”的关系及其包含的认知冲突。这节课创设的“锚”为青少年喜欢的明星王力宏的演唱会片段。围绕这一“锚”,教师创设了三个认知冲突,每一认知冲突即为一教学情境,构成了整节课的教学结构。具体如下:
[情境一] 学习任务与看演唱会的冲突
小明是一名高二文科班的学生,他也十分喜欢王力宏,但是由于学习的原因,无法去演唱会现场聆听美妙的歌声,而小明又非常想去。请问,有没有一种可能,小明没有去演唱会的现场,但是却能够比现场的观众更先听到明星的歌声?问题:
(1)为什么?
(2)这给了你什么启示?
[情境二] 停网络、卖电视与看电视愿望的冲突
面对纷繁复杂的网络社会,良莠不齐的娱乐节目,小明的父母为其健康成长深以为忧。在高二这一关键时期,小明的父母把家里的电视卖了,网络停了,于是小明再也看不到“快乐家族”了,再也见不到“欧弟”了?他伤心到了极点!问题:
(1)父母为什么要这样做?
(2)小明该怎么样劝说父母?
(3)作为父母,又该怎样劝说小明?
(4)给你带来了什么启示?
[情境三] 父母只让看有选择的频道,小明却想看自己喜欢频道的冲突。
在成功劝说下,父母终于答应把电视重新装上了。小明如愿以偿了?但是,为了小明的学习,父母只允许观看CCTV-10科教频道。因为父母觉得上面的《百家讲堂》对小明的成长非常有益!而且节目很风趣!
(1)你是小明你乐意吗?
(2)该怎么办?怎么样劝说父母?
“一例多境”中的多境,是由“例”也即“锚”中所包含的认知冲突建构起来的,而每一情境同样包含着围绕教学目标的认知冲突,教学过程中,认知冲突解决回应的过程,即为目标达成的过程。上述案例中,每一情境后面所附的问题即为认知冲突的载体,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不同的教学组织形式,逐步达成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
2 “一例多境”教学设计的教学价值
“一例多境”教学设计,其基本结构由一个“案例”与多场情境组成。该教学设计在实践中取得了良好的实践效果,比如其具有较强的借鉴与可操作性,课堂教学效果良好,受到了师生的欢迎。该教学设计同样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这也是其具有实践价值的原因,因为它也体现出了诸多优秀的教学理念。
2.1 “一例多境”体现了“抛锚式”教学设计的理念
抛锚式教学设计是一种教与学的框架,其基本框架是“锚”与“脚手架”,锚是教学展开的核心要素,它是在真实的问题情境,教师则围绕“锚”搭建“脚手架”,围绕锚组织教学、鼓励学生主动学习,提倡合作学习。从教学设计的结构来看,“一例多境”完全符合“抛锚式”教学设计理念,它的“一例”即为“锚”,“多境”即为“脚手架”。从教学活动的结构来分析,优秀的教学结构应是清晰、流畅与完整,以一定的线索或逻辑贯穿整个教学活动。“一例多境”教学设计符合了这一特征与要求,比如“一例”包含了若干认知冲突,这些认知冲突又构成了不同的教学情境,整节课的教学活动,以“例”中的内容为素材,以认知冲突为线索,环环相扣,水道渠成,结构完整。
但“一例多境”教学设计又不是抛锚式教学设计的翻版,它体现了“抛锚式”教学设计优秀的教学思想,但并没有照搬该教学设计。这里需要说明的是,“一例多境”教学设计是一线教师多年优秀教学经验的总结与提升,这些优秀教学经验思想恰恰体现了经典教学设计——抛锚式教学设计的某些优秀思想比如设计真实的锚、围绕锚展开情境教学等,但又异于“抛锚式”教学设计。比如:抛锚式教学设计是西方学者以西方的课堂教学或培训模式为基础开发出的教学设计理论,它以现代教育技术虚拟情境,以影碟的播放代替教师的讲述,这与我国传统的班级授课制课堂教学模式完全不同;其次,最初的“抛锚式”教学设计是以数学学科的教学为主,而“一例多境”是以政治学科的教学为主,所传授的知识属性完全不同,营造真实的教学情境也完全不同。
2.2 “一例多境”体现了情境教学思想
知识如果离开了它所生长的那种脉络和情境,它已不具备活性而具有惰性。“一例多境”教学设计最典型的特征之一是实现情境学习,无论是案例或是后续的教学情境,皆是与生活密切相关的故事或情境,真实或相对真实是情境创设的基本要求。从学习理论来看,“一例多境”教学设计实现的是情境认知,最直接的教学效果是让学生在思想高度集中但精神完全放松的情境下学习。情境教学的机理或优势体现为明暗两条线:“明线意在通过语言或信息媒体营造的意境为学生提供一种理解文化的通道;暗线通过情境(意境)构造一个具象的世界,在具体世界和抽象世界之间形成支架,帮助学生建构其具有迁移力的认知结构。”②有研究表明,“在没有背景的情境下获得的知识,经常是惰性的和不具备实践作用的,即不会理解和迁移运用。”③情境教学的优势恰恰是我们传统课堂教学的一大弊端,“一例多境”教学设计正是发挥了情境教学的优势,实现的是情境教学。对于学生建构知识来讲,情境学习的意义在于:让学生置身于有意义的情境中对知识进行主体性的建构,在真实的情境中,实现认知结构的变换和迁移能力的提升。
2.3 “一例多境”教学设计具有较强的实践价值
所谓教学理论的实践价值,强调的是教学设计的学科适切性、实践应用效果及其可操作性三个方面。
第一,对于高中政治而言,“一例多境”教学设计具有较强的适用性。正如“抛锚式教学”设计理论可以应用于多学科一样,“一例多境”教学设计同样可以在多学科、不同内容的课堂教学中应用,但对于高中政治学科具有更强的适用性。因为“一例多境”教学设计的典型特征是情境创设,这个情境创设要求真实、生动,具备这两个特点的案例一般来自“生活”。选取来自生活中的案例对于高中政治必修教材《政治生活》、《经济生活》、《文化生活》与《生活与哲学》四门课程而言,实在是非常方便。因为这些课程本身就是讲述与个体生活、社会生活密切相关的“生活知识”,教师进行“例与境”的创设较为容易。
第二,就教学效果而言。“一例多境”教学设计在多位教师及多节课堂教学中应用,由于该教学设计情境教学特色明显的缘故,所以课堂教学氛围非常热烈,真实生活中的认知冲突问题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级性。“一例多境”教学设计结构清晰,所有的教学情境皆来自“生活中的案例”,每一案例都隐含着认知冲突,冲突与冲突之间紧密联系,步步关联、环环相扣。 第三,更为重要的是,该教学设计理念具有较强的实践操作性。众所周知,教学设计理论发展到今天,至少出现了数十种有影响的教学设计专著,关于教学设计过程的模式恐怕也已有数百个。但需要注意的是,许多教学设计模式实践操作性较差,特别是诸多教学设计模式并非针对我国班级授课制进行设计的,由于国内外班级教学形式相差甚远,所以国外学者开发出的教学设计模式在国内往往会出现“水土不服”的情况,所以,许多教学设计模式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难以走进课堂。“一例多境”教学设计操作相对简单,较易为一线教师所掌握、实用,再加上教学效果良好,所以具有较强的实践价值。
本文为河南省教育厅2012年度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研究重点项目“新课程教学设计——‘分课型’教学模式研究”成果之一
注释
① 蓝志雯.论中学历史课抛锚式教学[D].福州:福建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7:2.
篇7
那么如何促进科学教师的专业发展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一、加强理论学习
理论的指导是促进教师专业提高的有效保证。具体做法有,请教育专家来校给科学教师作专题报告,提升科学教师的专业素养。读教育教学名著,写出读后感。科学教师至少自订一份教育教学报刊,坚持业余自学,探究教育教学艺术。结合多种形式学习,做好学习笔记,准备文本剪辑本,电脑中做好资料下载包等。举行教师教育教学论坛、评选优秀读后感,教师学习笔记展评等活动,积极提高教师理论业务水平。
二、开展课堂展示
在教学研究的基础上,组织进行各种不同的课堂教学展示活动。学科带头人出示范课,骨干教师出观摩课,普通教师出研究课。课堂展示以后,紧跟研讨活动,由老师们互相讨论,总结出课堂教学的得与失,使上课的教师有的放失,不断修正与提高教学水平。通过这个活动的开展,可以使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大幅度提高,真正实现由讲授的课堂向思维的课堂转变。
三、进行课题研究
课题研究是对一些难度较大而且带有普遍性问题的研究,可以采用课题攻关的方式。从问题出发,从教师的需求出发,留心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并设法解决,解决的过程就是教学研究的过程。通过课题研究,教师间改变以往孤立独行的现象,学会与他人合作,与不同的学科教师打交道,改善自身的知识结构,使自己具有更广阔的知识视野。课题组成员一方面可以通过办讲座、搞集体备课研究、做示范课等活动,广泛地向各科教师阐述课题组的观念,展示课题组的实践,丰富课题组的研究内涵;另外一方面,向更多的学科推进课题研究的理念与操作,积极地把研究成果进行整理,向更多的学科推进课题研究的理念与操作,如编写《教师论文集》、编写《优秀教学设计汇编》,提供给各学科教师学习借鉴,充分发挥课题研究的辐射作用,广泛推广课题研究的理念与成果。
四、做好案例研究
篇8
关键词:传统文化;小学;语文;渗透
语言是学生学习的重要科目之一。语言学科不单单是培养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而我国优秀文化的宗旨在于培养人们的自我修养。鉴于此,小学语文教师应当将两者结合在一起,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尤其是在倡导素质教育的背景下,教师更应当重视优秀传统文化对于小学语文教学的促进作用。
一、优化教学模式
为了使优秀传统文化能够真正渗入到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教材内容,创设文化教学情境或是把传统文化融入到课堂教学中。这也意味着小学语文教师应当转变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模式,找到优秀传统文化和小学语文课堂的结合点,从而在语文知识的学习中感受到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例如在《孔子拜师》的学习中。该篇文章主要讲述的是我国古代著名思想家孔子拜老子为师的故事,既体现出了孔子孜孜不倦的治学精神,同时还渗透出了学无止境的思想。为了更好的开展教学,教师应当准备一些有关孔子的资料,并要求学生收集一些有关孔子的资料。另外,该篇文章的教学目标是①学生能够认识7个生字;②有感情朗读课文;③了解故事梗概;④积累文中佳句,能够字典或其它方式理解词句意思。其后在课堂开始教师可以通过创设谈话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中华传统文化像一座巨大的宝库,在本单元中既可以了解古代神话故事,也可以欣赏古代建筑,并认识古代思想家。那么今天我们主要是认识一位大思想家。之后,教师可以将有关孔子的图片或视频展示给学生,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然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将课前收集到的孔子资料进行相互交流。其后可以通过初读课文,了解内容;研读课文、了解品行两个环节完成课堂的讲授。最后教师还应当进行课堂反思:对于该教学案例,可以从两各方面反思:一是利用情境帮助学生词语。文中的“风餐露宿”、“日夜兼程”与生活实际生活联系并不紧密,教师在帮助学生理解时应当先让学生进行现象。这样不仅能帮助学生加深理解,更好体会情感,还能使学生掌握了一种学习方法。二是课堂主线。显然,该教学设计中,教师只是以一条主线贯穿全文,致使在进行孔子品行的分析时,没有达到预期教学目标。由此可见,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前提应是优化教学设计。这样才能使学生能够在课堂真正感受到,并学习到优秀传统文化。
二、运用生活化教学方式
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主要是来自于生活。在当下将传统文化融入到生活化教学中,既能提升语文课堂的教学质量,也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最关键的是还能够增强课堂的学习气氛,从而使学生充分理解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例如在口语教学中,教师可以将生活中的传统文化充分应用到口语教学中。如这样一个教学案例:教学目标为:学会观察生活和搜集资料,培养口语交际能力;把自己想说的话写下来,保证语句通顺;发现词语的构词特点,并通过观察图画和词语,了解十二生肖这一传统文化;另外,在教学开始前,教师应当准备好教学课件、十二生肖等邮票挂图,以丰富课堂教学内容,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语文知识课堂学习中。之后在教学的初始阶段,教师可以创设教学情境。如设置主题为:闪光的钥匙新闻会,并制定一系列相应的规则。接下来,让学生将近期了解到的传统文化以新闻行形式展示给大家。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开展主题新闻会。随后,教师在课堂结束之际再进行奖励评定。最后,完成教学之后,教师还应当进行反思:①新闻会是否达到了预期目标。那个环节设计的不合理影响了教学效果。②活动是否能够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③十二生肖传统文化是否真正地渗入到了小学语文教学中。对于该案例,教师在要求学生进行十二生肖资料的交流时,应当考虑到学生在课下是否完成了资料的收集。同时在教学过程中,如何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总之,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时应当注意新课改以学生为本,培养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教学理念。只有这样才可以既能使学生感受到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知识,又能够真正提高语文课堂的教学水平。
三、延伸到课外学习
传统文化具有民族性、继承性的特点。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在课堂上融入传统文化,也要在课外融入文化,以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另外,课余作为课堂的延续,应当与课堂教学保持同步,这样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中秋、春节、清明等传统节日,最具传统文化的精髓。同时人们对于传统节日也非常喜爱。而教师可以在讲解与节日有关的文章时融入传统文化,而后在课下布置灵活的课外活动。或者是在节日之时,创设一些新颖、有趣的学习活动,以便学生能够深入与了解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如让学生收集一些与节日相关的故事或是民间习俗。另外,教师还可以根据课堂教学内容,将课堂上传统文化的学习延伸到课下。如在上述《孔子拜师》的例子中,在学生完成课堂的学习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利用互联网、查阅书籍等途径来搜集有关孔子的其它故事以及他的著作。之后再在课堂上进行交流和互动,从而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并最终达到让学生学习优秀传统的目标。由此可见,教师应当重视利用课外时间,结合教学实际,将传统文化融入到课外学习活动中,从而让学生了解到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
四、总结
综上所述,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既能助力于语文课堂的开展,又能使学生真正接受传统文化,从而为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播奠定良好的学习基础。何况,随着新课改的改革,小学语文教材中的传统文化知识越来越多。小学语文教师应当重视采用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将传统文化融入到教学中。
作者:张美玲 单位:山西省运城市盐湖区解放路第三小学
参考文献:
[1]陈瑞珍.探析怎样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J].快乐阅读,2015,18:93-94.
篇9
关键词:案例;中专法律;案例教学
中图分类号:G718.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5)04-0064-01
自从案例教学法引入我国教学课堂之后,大多数学校都采用了案例教学法来辅助教学,极大地提高了教学效果。但是,从在校生和毕业生的身上,也看到了案例教学存在的不足之处。因此,如何巧用案例教学法,提高中专法律课堂教学效果,是每个法律专业课教师需要认真思考和研究的问题。
一、法律教学中引入案例教学法的优点
1. 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如果教师只是一味地按照教学参考书上的内容来授课,很容易使学生失去学习兴趣,不能主动参与课堂互动。学生都正处于喜欢听别人故事的年龄和心理阶段,教师可从教学目的出发,针对某些具体问题精心设计,让法律课堂案例如同一个个短小精悍的哲理故事。以例说法,以法释例,很容易把学生引入课堂学习中去,既讲活了课堂,又提高了学生的法律学习兴趣。
2. 有利于教师组织课堂教学
教学中引入案例教学法之后,有利于教师组织自己的课堂教学,更能够突出教学重难点。课堂开始可以使用一个醒目的案例,将学生引入本节课的教学,中间讲到某个法律法规条文,而又难以理解时,教师可以使用案例来诠释法律和法规条文。结尾可以使用案例达到意犹未尽的效果,让学生对本节课做出总结,加深印象,巩固所学知识。
3. 更方便学生对课堂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使用案例教学可以方便学生对课堂知识的理解和记忆,特别适用于一些相近法规的区别理解上。比如:故意犯罪和过失犯罪、正当防卫和防卫过当。教师可以使用这样的案例:一个人在山上用火药枪打猎,当他发现一只野兔在一个拾柴的小孩身边跑过时,举枪朝野兔射击,结果没有打中野兔,却将拾柴的小孩打成重伤,这属于故意犯罪。汽车司机王某驾驶汽车经过人行横道时与副驾驶熟人聊天,结果分散了注意力,将横过马路的行人刘某和周某轧死,这属于对工作不负责任,疏忽大意,属于过失犯罪。
4. 有助于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精选适合教学内容的案例,慢慢引导学生思考、分析案例,再进行交流讨论,所使用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要潜移默化地渗入学生的心田。学生在模仿教师分析案例的过程中,积极动脑,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法律问题,提高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效增强了他们的是非观念。
教学中引入案例教学法的弊端,主要体现在:案例选择不恰当、案例分析不透彻、案例偏离课堂目标等等。如此一来,不但没有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反而严重干涉了正常的课堂教学。因此,我们提倡“巧用”案例教学法,优化课堂教学效果。
二、案例的选择原则和对法律专业教师的要求
1. 案例选择要新颖,具有吸引力
案例的选择一定要新颖,有一定的时效性,紧密结合当前社会生活,这样对学生才具有吸引力,学生听起来才有兴趣。比如讲到民法的知识时,就可以引入跳广场舞的大妈和周围居民之间发生冲突的案例。
2. 案例选择要有启发性,帮助学生健康成长
中职学校的学生绝大部分属于未成年人,处于生理和心理发育的成长阶段。这个年龄段的学生模仿力强、好奇心强、自控力差,辨别是非的能力差,容易受社会不良因素影响而误入歧途。作为法律专业课教师,可以选择一些现实中的案例,比如某大学学生药某开车撞倒路人后,又用刀子将受伤的女士捅死的案例,以启迪学生学法、守法,时刻检查自己日常的不良行为,做一个明辨是非的人,做一个对社会有益的人,帮助学生健康成长。
3. 选择案例必须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联系
对于中职学生来说,学习法律的主要目的不在于掌握多少法律法规条文和内容,重点在于能够利用法律帮助自己解决生活和工作中的问题,不违法犯法,也要在必要的情况下利用法律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如对面临毕业的中职生,要重点讲《劳动法》《公司法》,以及人事改革制度、工资制度、求职择业等方面的法律法规。对财会专业的学生,要讲《经济合同法》《税法》等等。
4. 对法律专业课教师的要求
首先,要求法律专业课教师应多渠道搜集和教学内容相吻合的资料。比如,可以到学校附近的法院、派出所、律师所等机构收集整理典型案例,从《今日说法》《大家看法》《社会与法》等法制栏目中收集适用于中职法律知识课教学的案例。其次,要求法律专业课教师在平时不断给自己充电,阅读法制方面的报纸、杂志和权威网站上有关的法律法规条文。在讲解案例时,一定要控制自己的语速和语调,讲述一定要清晰,分析一定要透彻,总结一定要切合学生的现有知识掌握程度和发展广度。
作为法律专业课教师,在使用案例教学法给自己的课堂教学带来生机和活力的同时,也要注意到案例教学的不利影响。在教学中,尽量避免和减少不利因素的影响,提高法律课堂的效率,同时让我们的学生能够通过法律知识的学习,能够知法懂法、守法护法和用法,成为合格的公民和遵纪守法的优秀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史杰,赵万军.法律基础知识[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1.
篇10
[关键词]大学英语教师教师信念研究方法研究内容
[作者简介]丛超(1978-),女,吉林长春人,长春工业大学,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王坤(1959-),女,吉林长春人,长春工业大学,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吉林长春130012)
[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2)20-0183-02
一、引言
目前我国大学英语教学正在进行一场深刻的改革与创新。作为课堂的决策者和执行者,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最终都要通过教师的课堂实践来实现。教师是教育改革能否成功的决定因素已经达成共识。因此教师或教师教育已经成为当前各国教育界共同关注的热点。20世纪80年代以来,教师信念成为国外对教师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
Porter和Freeman认为,教师信念从教学取向来定义,是指教师对于教育实践、学生、学习、教学、课程、教学环境、教师角色等的看法。Woods认为,教师的信念、态度和经验对课堂教学会产生重要的影响。这些信念有些是外显的,有些是内隐的。但是,Williams认为,不论教师是否意识到这些信念,它们常常左右教师的思维,指导教学行为。Williams和Burden的研究也表明,在实施课程大纲提出的教学目标时,教师会被根深蒂固的信念所左右,同时,教师所固有的有关语言学习的理论、教学经验和学习经验等也会自觉或不自觉地起作用。由此可见,在大学英语教学改革过程中,新的课程要求能否实现,改革成效大小,教学质量能否提高,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大学英语教师的教师信念。
我国对大学英语教师信念的相关研究始于近几年,其中胡亦杰、郑新民、楼荷英、寮菲、解芳、王红艳、马永刚等从不同角度研究了英语教师信念与英语课堂实践的关系,证明了英语教师信念对英语课堂实践有着指导作用。夏纪梅、张莲、杨慧琴的相关研究中也涉及了大学英语教师信念问题。
二、大学英语教师信念研究方法的综述
虽然我国对大学英语教师信念的研究尚未形成一定规模。但是目前的研究基本都属于实证研究。其中,比较突出的量化研究有夏纪梅所主持的“大学英语教师素质问题研究”项目,该项目对全国六百多所高校骨干教师进行了包括教师信念等多方面问题的问卷调查。
我国英语教师信念研究中使用最多的研究方法是个案研究。个案研究又包括对单个案例的探讨分析,对多个案例的归类、对比分析,对多个案例的统计分析。比如,胡亦杰在2004年的研究中采用的即是对单个案例的探讨分析;胡亦杰与黄可泳在2003年,郑新民在2005年,解芳、王红艳和马永刚在2006年以及张莲在2005年的研究中所采用的则是对多个案例的归类、对比分析;而楼荷英、寮菲在2005年的研究中所采用的则是对多个案例的统计分析。
在数据收集方法上基本都采用了多元方法,如问卷、访谈、课堂观察,实现了研究方法上的三角验证。例如,胡亦杰2003年在研究教师信念与口语错误更正的关系时就分别观察了两位英语教师各三节自然英语课堂,重点记录教师的错误更正行为并进行录音录像。课堂观察结束后进行了第一次访谈。在对录音录像进行初步分析后,进行了第二次访谈。然后对所得数据进行了对比分析。这是我国较早用多元方法收集数据研究大学英语教师信念的一次实证研究。其后的多个研究均采用了这两种方法收集数据,不过具体的操作更科学,更规范。例如,解芳等人在2006年所进行的大学英语教师信念研究中就把第一次访谈提到了课堂观察之前。由研究者自行设计访谈提纲,并将结构性访谈与半结构性访谈有效地结合起来。课后追溯式访谈仍然在分析教学录像之后进行,访谈的内容既回应课前访谈中出现的问题,又兼顾动态的课堂事件,进一步挖掘教师深层次的信念。此外,2005年张莲和楼荷英又在访谈和课堂观察的基础上增加了问卷。张莲认为,对课堂的关注和研究必然要考虑学生对教师课堂行为的态度和认识。因此,自行设计了调查学生态度和认识的问卷。并对六位研究对象的196名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而2005年楼荷英的研究由于采用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样本较大(12名教师,480名学生),所以用教师问卷取代了课前访谈。
在数据分析的方法上,张莲和解芳都借鉴了语篇分析中“主题一致”的分析方法。即在语料中搜索不断重复的主题并考察主题间的关系是否呈现一致性。通过比较不同情景和时间里所发生的事件并找到其间的一致性或模式,可以推断出一个人隐性或显性的知识、信念和假设。这一方法可以有效地帮助研究者把课堂事件、决策和决策背后的潜在内容联系起来。
目前我国对英语教师信念的研究中,从研究方法来看,最值得借鉴的是楼荷英的研究。这一研究采用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研究结论的信度和效度。由于有些教师信念是隐性的,因此只有研究者深入到情境当中,通过对教师外显行为的观察,深度访谈才能对教师教学行为中隐含的信念进行揭示。定性研究的方法解决了这一问题。而定量研究又使所得数据更具客观性和普遍意义。因此二者的结合可以使教师信念研究的信度和效度大大提高。
三、大学英语教师信念研究内容的综述
目前我国对大学英语教师信念的研究主要回答了一个问题:教师信念与课堂教学的关系。教师的教学信念对课堂教学产生直接的影响。它决定着课堂教学的结构,采用的教学方法,课堂活动的设计,以及师生在课堂中的角色等。张莲对六位优秀高校英语教师的研究也表明,教师作出课堂决策的参照系是他们历经多年的教学实践过程逐渐建立和发展起来的个人理论,包括他们关于外语教学的理论知识,个人信念和一般性假设,以知识结构的形式指引他们的教学行为。
但是,教师信念与课堂教学是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的。教师信念并不完全都会在教学中得到实施。因为教师在教学中会遇到许多不可预见的问题。解芳认为,教师的某些信念难以在课堂教学中得以体现。教师信念和行动的实施之间出现了差距。她分析原因有两点:一是长期以来受重结果轻过程的教学思想的影响,教师过分看重教学任务的完成,使得某些教师信念无法在课堂教学中得以实施。二是教师们可能会把社会舆论、教育专家、教科书等所倡导的“社会的观念”说成是自己的信念。而对于教师而言,这些信念还是外在的,只停留在知道的层面,他们未必从内心深处赞同和真正领会这些观念的实质,因而很难在课堂教学中得以体现。
楼荷英根据对12位大学英语教师的访谈和简答题内容的整理,归纳了导致教师的信念和教学行为不一致的原因:一是课时少,课堂教学时间紧张;二是学生不配合;三是教师情绪低落;四是过多考虑直接与四级题型相关的内容;五是考虑学生其他功课的压力,如计算机考试等;六是受教学环境影响,如教室环境、多媒体设备问题;七是学校或有关部门的政策影响。教师自己汇报的课堂教学行为与学生汇报的、研究者在课堂上观察到的不完全一致的原因可能是教师与学生对某些概念和问题的理解和看法不同,看问题的角度不同,也可能是教师有某些信念但实际上没有在实际教学中明显体现,而汇报时误认为已把此类信念实现在课堂教学行为中。
四、国内大学英语教师信念研究存在的问题
1.研究方法。我国英语教师信念研究多数是个案研究,比如胡亦杰、郑新民、解芳、王红艳、马永刚、张莲等人的研究均使用的是个案研究的方法。个案研究的方法虽然可以深入、集中地调查研究对象,但由于样本小,广度不够,研究结果不一定具有普遍意义。数据收集方法上比较多样,如访谈、问卷、课堂观察等,基本实现了研究方法上的三角验证。但数据分析方法比较单一,多为定性的归类、比较。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研究很少。
2.研究内容取向。目前我国英语教师信念研究内容取向集中在教师信念与课堂教学的关系上。研究者从不同角度论证了教师信念对课堂教学的指导作用。但是研究还不够细化。例如,教师信念中的何种语言观,何种语言教学观,对其课堂教学实践有着什么样的影响。这一类研究比较少。几乎没有对影响教师信念的因素或阻碍教师信念在课堂实践中的体现的因素的专向研究。对教师信念与师资培训的关系也通常是在研究结束时略有提及,罕有对于怎样的师资培训有利于培养科学的教师信念的具体研究。
五、对国内大学英语教师信念研究的建议
目前,教师是教育改革能否成功的决定因素已经达成共识。如果不对教师信念加以检视,就不能确认已有的教师信念与教育改革的理念是否相吻合,可能造成教育改革的理念在实际教学中不能真正得以实施,教育改革往往只能达到事倍功半的效果。因此,在目前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过程中必须重视对英语教师的培训,帮助英语教师检视自己的教师信念。此外,对英语教师信念与英语课堂教学的关系的研究还有待细化,为这一类研究提供更直观、更有力的论证。还需展开对英语教师信念其他方面的研究,如对影响英语教师信念的因素的研究或对阻碍英语教师信念在课堂实践中的体现的因素的研究。在研究方法上,要扩大样本及样本层次,使研究结果更具普遍性,并把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结合起来,提高研究数据的信度与效度。
[参考文献]
[1]胡亦杰,黄可泳.教师信念与口语错误的更正[J].国外外语教学,2003(4).
[2]胡亦杰.教师信念:应用目的语的指南——一个案例研究[J].中国英语教学,2004(2).
[3]楼荷英,寮菲.大学英语教师的教学信念与教学行为的关系——定性与定量分析研究[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5(4).
[4]解芳,王红艳,马永刚.大学英语教师信念研究——优秀教师个案研究[J].山东外语教学,2006(5).
[5]夏纪梅.大学英语教师的外语教育观念、知识、能力、科研现状与进修情况调查结果报告[J].外语界,2002(5).
[6]杨慧琴.在职EFL教师职业发展需求分析[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5(8).
[7]张莲.外语教师课堂决策研究——优秀外语教师个案研究[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5(4).
[8]郑新民,蒋群英.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中“教师信念”问题的研究[J].外语界,2005(6).
[9]Porter A C,Freeman K J.Professional orientations:An essential domain for teacher testing[J].Journal of Nogro Education,1986(55).
[10]Van Driel J H,Beijaard D,Verloop N.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and re? form in science education:the role of teachers’practical knowledge[J].Journal of Re? search in Science Teaching,2001(38).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课堂提问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