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绘画教学范文
时间:2023-10-19 17:10:2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小学生绘画教学,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身处童年时代的小学生在初始接触绘画时,并不具备很多专业性的绘画技巧,但是如同他们的性格一样,他们的情感真实自然,笨拙饱满,他们天马行空的内心世界来自于自己生活中所接触到的事物和绮丽多变的大自然。世界是怎样呈现在他们面前,他们就如何作画。小学生的绘画作品稚拙而率真,色彩鲜艳而饱满。本文主要通过研究小学生绘画色彩的特点,结合当前小学绘画色彩搭配教学的现状,分析如何进行实际中的色彩搭配教学。
一、小学生绘画色彩的两个阶段
随着年龄的增长,小学生绘画风格和色彩特点也在不断发生着变化。幼年时倾向想象方面,童年时倾向写实方面。根据实践教学中的经验,将小学生绘画色彩分为意向色彩和写实色彩两大类。
1、意向色彩
“意向”与“想象”是一体的,意向来源于想象。处于绘画意向期的儿童的年龄段是6岁到9岁。处于这个年龄段的儿童“想象”占据了色彩描绘中的绝大部分,他们的智力对真实世界的关注较少。他们在作画时会选择自己较为喜欢的色彩,作品构图和场景以及人物安排都自然随意,率性而为。我们要给处于“意向色彩”阶段的小学生足够的自由,来激发小学生在绘画色彩搭配中的天赋,培养他们的创造力。
2、写实色彩
年龄愈大的儿童开始逐渐由“想象型”绘画转入“写生型”绘画,绘画构图和色彩描绘开始模仿成人绘画中的写实风格。处在“写生型”绘画的学生多在9岁到13岁之间。教师在这一阶段的色彩搭配教学中,应让学生对色彩的基本知识进行初步的了解,如色彩的对比、搭配、色调的不同等。同时也要教授学生构图的基本理论以及绘画中的透视规律等,帮助学生把握在绘画中自然风景的透视,指导学生建立基础的绘画理论。
3、注重意向色彩
儿童感性思维占绝大部分,理性思维还在不断构建不断完善中。他们对于现实世界的认识都是凭借与生俱来的直觉。他们对于现实世界的直觉性认识,通过绘画这种方式来展现出来,产生感性而直接的视觉效果,用以展示其天真烂漫、绚丽缤纷的内心世界。儿童绘画的本质内涵就是如此,因此在色彩搭配教学中我们应重点关注对学生的色彩直觉培养,对色彩直觉进行训练,保护儿童绘画与色彩搭配的这一珍贵特质。
二、色彩搭配与小学生情绪个性
小学生的绘画中情感和情绪比重较大,对于他们来说,绘画是情绪的一种宣泄和情感的表达。小学生的思维动态在小学生的绘画中同样也得到了充分体现。小学生在绘画的色彩中展现了丰富的情感和缤纷的想象,我们可以从他们色彩的运用中发现他们当时的心理状态、情绪表达、性格特点等。色彩是儿童在绘画中表达情绪的方式,是内在心理活动的反映,使用色彩和使用语言一样,是一种表达情感和思想的工具 。
1、色彩运用与儿童心理
从色彩的选择、色彩明与暗的对比、曲线和直线的组合运用,这些特点都能从中发现儿童的性格特点和情绪。儿童在绘画中,如心情开朗愉悦,使用的色彩也是活泼的明朗色调,如:红色、黄色、粉红色等。在抑郁、低沉、烦躁时,则使用较多的暗调色彩,如 黑色、棕色、白色、灰色等,而且整个画面较为沉闷,色彩也比较单一。在绘画色彩上使用暖色系较多的儿童,如粉色、黄色、红色、橙色,情感上一般较为满足,心境上也较为自由,表现儿童的内心世界是较为调和的,自我也较为完整,儿童的精神状态是幸福快乐的,家庭环境也较为和睦。而使用冷色系较多的儿童,如黑色、蓝色、紫色、灰色等,反映出儿童压抑、低落、反抗、不满的心理状态。
2、绘画教学与儿童心理
对绘画色彩较为明朗,使用暖色系较多的小学生,我们在实际教学中应该注重培养他们运用色彩来表达心理、情绪的能力,在色彩选择。色彩搭配方面予以指导。对使用冷色系较多的儿童,我们要在心理方面对其进行疏导,在生活方面给予更多关爱,将心理教育融入到绘画教学当中去,尽力给小学生一个较为开朗、积极的心境。
三、关于色彩的主观性
在绘画色彩的运用问题上黑格尔说道:“色彩是构成画家的最主要部分,所以使画家之所以成为画家的是色彩的运用。”接着他又说:要想展现绘画者丰富的内心世界和美妙的心灵,必须通过色彩来淋漓尽致地表达。世界是绚烂多姿五颜六色的,而各种色彩能充分地表达画家的性格、情绪等。在孩童时期,当他们接触外部世界的时候,往往都是通过眼睛来进行最直观的接触。儿童的天性在于对看到的东西特别敏锐,特别好奇。而最能引起他们注意力的,就是那些辨识度特别高、较为明亮的色彩。另外,年龄逐渐增大之后,他们从注意单一色调逐渐向混合色调转变,辨色的能力不断提高。据研究分析,7―12岁的儿童的绘画作品,他们画作中的色彩纯度性较高,而且他们的画作中色彩的
运用带有强烈的主观感受和个人特质。
1、教学中应注重色彩的主观性
通过对以上儿童心理现象的分析,教师在教学中应注重色彩的主观性。现代素质教育更加强调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鼓励学生大胆表达自我,而绘画色彩能用艺术的方式充分表达儿童的内心世界。绘画色彩是儿童在素质教育中体现情感的一个重要方式,儿童的审美选择和他们的表达方式,跟他们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点是吻合的。绘画的色彩作为儿童内心情感的体现,应给更加无拘无束,释放孩子的天性,突出色彩的主观性。
2、强调以固有色为主的绘画色彩方式
在小学生写生绘画课中,教师的教学方式应减少较多的绘画技巧成分,应采取以固有色为主的课堂色彩教学。以固有色为主的教学方式,就是将物体的环境色和光源色至于最末,以固有色为主体,而在构图和物体、人物造型上以二维空间来展现。以固有色为主的绘画方式与儿童的心理较为吻合,但是这种绘画方式并不是死板地将物体的原有色彩生搬硬套,直接转移到画作中去,而是以情感为基础,以主观表达为重点,来表现儿童画天真烂漫、天马行空的特点,充分展现童趣、童心、童真是儿童画作的最大特点,也是实际教学中采用多种方式保护的重中之重。强调固有色的绘画色彩方式,和写作教育中的拟人、变形、夸张的表现手法,也是儿童画作中引人注意的一个重要因素。
结语:
小学生拥有丰富的情感和敏锐的内心世界,从而在通过色彩来表达时,他们的绘画色彩世界也是绚烂多姿的。我们应该在实际教学中加强对他们绘画尤其是绘画色彩的重视,同时也要注重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思维品质,最大程度的挖掘儿童潜在的绘画天分,给他们的才能一片沃土,让他们的创造力在绘画色彩中得到充分地展现。
参考文献:
篇2
关键词: 主题绘画活动 小学一年级学生 角色转换
一、从“小朋友”到“小学生”,对于作息时间、身处环境、学习方式的转变一时难以适应
1.在幼儿园,小朋友们上午上上课,做做游戏。下午睡上一觉,在户外活动一会儿就有爸妈来接了。到了小学,规律的上课难免坐不住总想动,甚至上课还拿着零食吃;忍不住离开座位走动;一到下午就想睡……
2.进入小学,身份由幼儿园的“哥哥”“姐姐”变为小学里的“小米渣”。身处的校园环境不再是以游戏设施为主的乐园,而是由专业的教学楼、运动场、阅览室等陌生建筑组成。这些环境的变化需要小学生们逐步从认知到适应。
3.幼儿园的小朋友们上课主要是以做游戏为学习载体。在孩子刚上一年级时,不少家长会发现,孩子的学习兴趣会发生很大的改变。大多数刚当上“小学生”的孩子会感到上课的压力。随着小学学习量的加大和学习时间的相对紧凑,小学生们一时难以适应。
二、应对策略(通过主题绘画活动协助小学生角色转变)
活动设计理念:通过绘画的表达,及时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
主题一:认识自己――“我背上了新书包”。
活动准备:一面镜子、学生的新书包、玩具一个、儿童绘画工具。
活动过程:
1.讲讲自己在幼儿园的生活,比一比和现在有什么不同?
2.拿出书包里的用品,比一比和幼儿园的用品有什么不同?
3.照镜子,观察对比自己抱着玩具与背上书包的样子。
4.画下在镜子里看到的自己。
主题二:认识环境――我的新学校。
活动准备:学校大门、教学楼、课外活动场所、阅览室等照片各一张。
活动过程:
1.讲讲到了新学校,最先看到的是什么?
2.比一比幼儿园与新学校的场所有哪些不同(引导学生说说“上课、下课”的活动场所、男女厕所的注意事项等)?
3.请学生按自己的理解把新学校画下来。
主题三:认识环境――新老师新伙伴。
活动准备:《找朋友》歌曲播放设备。
活动过程:
1.自我介绍。
2.讲讲自己在幼儿园的好朋友和新学校刚认识的老师和同学。
3.把自己认识的新老师新伙伴画下来。
主题四:我长大了――我的快乐生活。
活动准备:学生在幼儿园的毕业照片、自己的全家福照片、自己最喜欢的一张生活照片。
活动过程:
1.说说最喜欢和谁在一起,为什么?
2.说说怎样才能让人喜欢(引导说出比如不欺负同学、不自私、要有礼貌、要尊重别人、要团结互助、要热爱劳动等)?
3.讲讲自己最喜欢的一件事。
4.把自己的愿望画下来。
三、策略活动分析
从“小朋友”变“小学生”,角色转换从“心”开始。从幼儿园到小学的过渡,是孩子身心发展和心理适应的转折期。
儿童都愿意画画,甚至是无意识地用“涂鸦”来表达自己的所见、所想、所感。这几乎是每个儿童的天性,更是儿童内心世界的一种语言。这种语言表现了儿童对外部世界的感知、理解和建构,以及他们内、外情绪的波动。也许这种表现在成人眼里是那么不合逻辑,但它却是儿童作为一个人的本质力量的充分展示,代表了儿童对周遭世界的初步认识和把握。
1.在应对策略中主题一即认识自己――“我背上了新书包”这个绘画活动中,儿童通过对比自己在幼儿园和小学的学习和生活状况,在互相分享感受的同时促使自己接受现实,积极面对成长,从而实现心理第二次“断奶”,勇敢对幼儿园生活说再见。
2.在应对策略中主题二即认识环境――“我的新学校”这个绘画活动中,儿童对于整个环境照片的准备过程重点参与:学校大门、教学楼、课外活动场所、阅览室等照片的拍摄都要儿童以自己的视觉去捕捉,这样在活动过程中引导“上课”、“下课”和使用男女厕所的对比时,儿童才能真正从心里参与进来,形成自己对于新学校的理解。
3.在应对策略中主题三即认识环境――“我的新老师新伙伴”这个绘画活动中,大家在互相自我介绍这个环节肯定自己的成长现实,对新环境新老师新伙伴敞开心扉,主动接纳。歌曲《找朋友》的适时播放在这个时候让儿童们产生共鸣,为今后的人际关系打下友爱的基础。
4.在应对策略中主题四即我长大了――“我的快乐生活”这个绘画活动中,儿童手持照片,与大家分享自己在幼儿园的生活和与家人在一起的生活。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引导学生感受幸福,并与新伙伴们一起分享快乐。
四个主题绘画活动的设计,是根据儿童心理发展特点展开的。从主题一到主题四,儿童可达到这样的目标:熟悉了老师和同学;学习人际交往的基本技能;表达对老师和新同学的热爱;熟悉自己的校园,加深对学校的了解与亲近感;了解学校中与自己学习生活关系密切的设施设备;体会成为小学生角色的变化,感受成长与变化带来的愉悦;表现对小学生生活的美好憧憬;适应并喜欢学校生活,喜欢和老师、同学交往;初步认识并遵守学校生活的规则与纪律。
篇3
数学是一个重要的学科,在学校的教学体系中扮演着一个不可替代的角色。数学是宇宙的语言,她所蕴含的美妙与奇趣是任何一门学科无法与之相比的,其应用之广泛、力量之强大也使她无愧于“科学的皇后”之美称。但也有学生曾经这样形容:“数学,想说爱你不容易,又难又繁,枯燥无味,不学不行,实在无奈。”对于有着听力和语言障碍的聋生来说,他们学习数学更是难上加难。聋生的听觉障碍对他们所造成的学习困难导致了他们在学习数学中除了与正常学生相同的学习需要:如学习数学知识的需要、培养数学能力的需要之外,还有着诸多特殊的学习需要:比如形成发展语言的需要、积累数理经验的需要、习得生活数学常识的需要等。如何优化聋校的数学教学,推动聋生回归主流,笔者提出以下几点想法:
一、形成发展语言
在聋校“隔离”的环境中,聋生不能“自然习得”有声语言,因此聋生的语言发展总是处于一种迟缓的状态,语言的发展滞后于思维的发展,这是聋生普遍的现象。然而思维的发展又依赖于语言的发展,尤其是数学思维的发展。由于数学思维是抽象的逻辑思维,如果学生不掌握相应的数学语言,那么他的数学思维就不能得到进一步的发展。举一个非常简单的例子,有一道关于平方根的题目,求一个数的平方根,当题表述为“± =”的时候,学生很容易就能得出答案是±4,而把这个题目表述为“16的平方根是”时,有好多学生就不知所措了,由此可见一斑。因此,在数学教学的过程中,不仅要注重对数学知识的教授,也要注意帮助聋生在实践中掌握数学语言。
二、积累数理经验
心理学家皮亚杰提出了“数理逻辑经验”这个概念,并指出它是儿童认知发展的重要条件。在数学中,数字的名称、读法和写法等都属于社会经验,它们都有赖于教师的传授。如果没有教师的传授,儿童自己是无法发现这些知识的。数学知识中,既有对应关系,又有序列关系和包含关系等各种逻辑关系。在儿童的数学学习中,让儿童积累数理逻辑经验具有重要的意义。儿童的数理――逻辑经验,大部分是从游戏和玩耍中取得的。聋童在学前期,由于听觉及语言上的障碍,他们与健听小朋友们之间一起游戏和玩耍受到限制,当进入一年级学习数学时他们的数学经验准备不足,甚至连数数经验都缺乏。因此,在聋校的数学教学过程中,必须要考虑到这一点。
三、发展抽象思维
数学具有抽象性和逻辑严密性。数学本身是由许多判断组成的确定体系。这些判断都是由数学术语和逻辑术语以及相应的符号所表示的语句来表达的,并且借助逻辑推理由一些判断形成新的判断。而这些判断的总和就构成了数学这门科学。聋校数学内容虽然比较简单,也没有严格的推理论证,但都是经过人们抽象、概括、判断、推理、论证得出的真正的科学结论,只是不给学生进行严密的合乎逻辑的论证。即使这样,一时一刻也离不开判断、推理。这就为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条件。数学的抽象性致使以视觉形象为主要信息来源的聋童学习起来比较困难,然而,发展抽象思维对于聋生来说又是必不可少的。所以,对聋生进行数学教学的过程中,一方面要直观,以便理解数学的内容和意义,懂得数学和现实世界的联系;另一方面要过渡到抽象,了解数学抽象化的过程,掌握数学的方法和技能。
四、“保底”数学教学
所谓“保底”数学教学,主要指的是与聋生生活密切相联,符合现代社会的需要,现代社会必须具备的有用的数学知识。当聋童离开学校走上社会时,他们终将自己独立地生活,也避免不了要与各种人接触,与生活细节接触,因此,他们更需要学习生活中常用到的数学知识,而我们现在采用的全日制聋校数学实验教材知识系统太强,密切联系生活太少,教材知识结构与聋生认知结构无法达到同步。比如就买东西这一件生活中非常普通的事,牵涉到的数学问题就很复杂,有千克与克之间单位的换算,有元角分的认识及单位换算,要用到加减乘除,还有成数与折扣等,教材只是一味地跟着体系走而不是跟着聋生的学习需要走,有的只安排一个课时,加之聋生买东西的实践经验少,往往遇到现实情况时不知所措,甚至闹出很多笑话。我们可以通过实践探究细化聋生在生活数学方面的学习需求,并按各年级汇编成册,补充到现行教材之中,提高聋生的数学学习技能,培养他们适应社会的能力。
尽管近十多年来,我们特殊教育界对聋校的数学教学已经进行过多项改革,也获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总不能尽如人意,聋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缺乏、积极性不高、学习效率低下,从数学学习中难以获得成就感与满足感,甚至有部分学生都认为学数学根本就没有用。我们应当多角度地寻找聋校数学教学改革的途径和方法,以提高数学教学的质量,为聋生回归社会主流打下良好的基础。
(作者单位 浙江省衢州市聋哑学校)
篇4
【关键词】初中化学 发挥优势 信息技术 提升效率
利用现代教学媒体的集成功能,可以有效地把“图像、声音、文字”等教学内容融合在一起。利用现代教学媒体一方面可以向学生提供全方位、多渠道、广角度、深层次的化学知识信息,另一方面也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些有关教学方面的文化背景、辅助资料,增强化学教学的趣味性、生动性、人文性,使学生获得感性认识,增强学科的热爱程度,提高教学效率。
一、激发兴趣,催生情感,增强教学过程的趣味性
在初中化学教学中,许多化学知识一时难以理解,教师要发挥多媒体教学设备的作用,将一些难度较大的知识点采取课件动画演示的方式展现给学生,指导学生仔细观察实验,让学生在化学实验之中验证化学知识,指导学生对照实验要求进行认真观察,将一些重要现象与关键环节摘记下来,便于课后复习以及自身实验操作。让学生在通俗易懂、形象生动的情境中学习化学知识,提高教学成效。如笔者在讲解“分子”内容时,由于分子不为学生亲眼所见,教学内容比较抽象,我在课前精心制作了课件,采用模拟的方法,让学生了解分子运动的全过程,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催生了学生的学习情感,增强了化学教学的效果。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用多媒体增大信息容量,拓宽教学渠道,发挥多媒体在化学实验中的辅助作用,增强实验演示效果。让学生在化学教学中,通过师生共同动手操作,让学生细致观察实验过程、结果,让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剖析问题、解决问题,帮助学生快速学习、回顾、巩固所学知识。不但节省教学时间,而且提升了教学效率。
二、优化方法,指导学法,提高教学过程的生动性
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进步,教改的深入,素质教育越来越深入人心。这就对教育教学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要转变教学理念、创新教学策略、优化教学方法、注重学法指导,从培养知识接受型、积累型人才向培养探索型、创新型人才转变。通过引入现代化的教学媒介提高学生获取、加工,处理、判断和使用信息的能力,为学生提供学习资源,创造学习环境,优化学习过程,拓宽学生获取信息渠道,使信息资源与化学教学紧密结合起来,提高化学教学的生动性。笔者在教学中,注重创设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催生学生学习情感。引导学生在“创设情景、提出课题、自主探究、归纳小结、课题延伸”的过程中改变学生的学习习惯,认知能力,圆满地完成学科教学目标。教学实践中,教师要在指导学生学会科学的学习方法上下功夫。引导学生学会预习,在预习中为学生提供预习提纲,向学生揭示教学目标,培养学生良好的预习习惯,让学生在课前就掌握一些基础知识,节省教学时间,让学生有针对性地开展学习,将预习中遇到的一些“搞不懂、摸不清”的问题在课堂上与老师、同学一起探究解决,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会反思。让学生及时总结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对一些暂时没有掌握清楚的内容,进行有针对性地补救,提高教学成效。
三、电化教学,利用媒介,提升教学过程的直观性
多媒体教学具有“生动、形象、直观、快捷”的特点,可以创设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适合学生发展的教学素材,不仅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而且有利于促进教学目标的优质、高效地完成,有利于突破教学重点和难点。化学教学实践中,由于化学学科所反映的内容多数是事物的微观世界,学生一时难以理解、掌握,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多媒体的功能、效用,就可以变抽象为具体、变繁杂为简单、变静态为动态,将微观世界过程进行宏观模拟展示,对瞬间变化进行定格分析,化枯燥为生动,使学生产生如临其境的感觉,从而降低了学生学习的难度,有效突破教学的重点、难点问题。如,笔者在教学中,运用多媒体可以让学生看到液态的氮、氧,看到固态二氧化碳烟雾缭绕的效果,可以重复播放实验过程。根据实际教学的需要,调节图像的大小、远近、快慢,有的放矢地指导学生观察,亲历化学的变化过程,提高教学成效。
篇5
比如从心理文化上,分为表达辩证观念的词语、伦理观念的词语、中庸和谐委婉意识的词语、汉民族心态特征的词语和一些象征词语;从制度文化上,分为礼俗文化词语、民俗文化词语、宗教文化词语、典籍文化词语等;从物质文化上,分为饮食、姓名、数词、颜色词、地名文化词语等。常敬宇先生的分类影响较大,一些学者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拓展,但基本上仍是遵循着相似的模式,如王国安(1996)把文化词语分为表现中国独特的精神、物质文化、自然地理、制度、风俗习惯等词语;杨德峰(1999)将文化词语分为政治制度、宗教、人物、地理、历史、文艺、服饰、饮食、建筑、节令、器具、成语、习俗、礼仪等;张高翔(2003)把文化词汇分为四类:制度文化词语、物态文化词语、心态文化词语、行为文化词语;王德春(1998)指出部分词汇中存在着国俗语义,将承载国俗语义的词语分为:具有特殊文化色彩、历史文化背景意义的词语,习惯性的寒暄用语,具有修辞意义的人名,具有两种以上国俗语义的词语,国俗熟语以及反映我国特殊事物的且外语中没有现成对应的词语。
二、教材《轻松学中文》中的文化词汇分类
笔者对教材《轻松学中文》的文化词汇的分类参照的是常敬宇先生的《汉语词汇与文化》的分类标准,把教材中的文化词汇按照物质文化(地理名词、饮食名词等)、心理文化(熟语、祝福语、反映中国人的心理特征的词语)、制度文化(礼俗、民俗文化、典籍等)进行第一层次的分类,同时又将物质文化、心理文化、制度文化进行再分类,比如物质文化中又分为饮食、姓名、地名、数词、颜色词文化词语等。在《轻松学中文》中,第一册没有出现文化词汇,这与对外汉语教学基础阶段的教学目的是吻合的。第二册中的文化词汇主要集中在饮食类上,有8个之多。第三册文化词汇仍然与饮食类相关,但是数量降低到两个。从第四册开始,文化词汇的子类型开始变得丰富,除了饮食类外,乐器、名胜古迹、习俗、民间娱乐和称谓语大量出现,尤其是称谓语非常丰富,表现了教材从物质文化到制度文化的过渡和衔接。第五册中的文化词语类型更为丰富,饮食、名胜古迹、器皿、艺术、节令、习俗、祝福语都已经出现,这与学习者语言水平的发展是相适应的。第六册和第七册沿袭了文化词语类型丰富、数量增加的模式,心理文化方面的文化词汇逐渐增多,比如说祝福语、熟语、象征词语之类在这一阶段出现的频率增多。到第八册,无论是在类型上还是数量上,文化词语的分布都是本套教材中最多的。因为,此时学生在语言与文化方面已经有了较好的基础。可见,《轻松学中文》在文化词汇的分布上,体现出明显的分阶段逐步递增的特点。该套教材在文化词汇的分布上可以分为三个阶段:一是零文化阶段,专注于语言知识本身。以第一册为代表;二是文化浅层接触阶段,提供表层的物质文化知识,以二、三册为代表;三是文化深层接触阶段。文化词汇数量增多,类型丰富,全方位地展示语言与文化的相互渗透关系,最初是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在此基础上注重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文化词汇的教学在对外汉语教学中也应该分阶段进行。
三、分阶段进行对外汉语文化词汇教学
在中小学生学习文化词汇的初级阶段,可采用直观性教学法,利用具体的实物或图片等方法来解释该文化词汇的意思,让学生轻松理解。例如,由于笔者所在学校的条件有限,不能提供所有教材中出现的乐器,因此带到课堂上的是友人所赠的“笛子”和“葫芦丝”。古典乐器这一课是这样展开的:(1)图片展示“鼓”,播放电影《十面埋伏》片段,其中以女主角跳《仙人指路》击鼓的水袖舞,引出文化词语“鼓”,并展示“鼓”的图片,播放视频“北京凤乐团”的《五虎声威》,再次展示“鼓”的图片,领读“打鼓”。图片展示“二胡”,播放一段《二泉映月》。再次展示“二胡”的图片,领读“拉二胡”。(3)图片展示“古筝”,播放一段名曲《渔舟唱晚》视频,再次展示图片“古筝”,领读“弹古筝”。(4)图片展示“琵琶”,播放一段名曲《十面埋伏》的视频,再次展示图片“琵琶”,领读“弹琵琶”。(5)图片展示“笛子”,播放一段名曲《扬鞭催马运粮忙》,然后拿出从国内带的笛子给学生展示,并示范笛子的指法,进行“吹笛子”的动作示范,让学生传递感受,摆出吹笛子的动作,给学生拍照留念,领读“吹笛子”。(6)图片展示“葫芦丝”,播放一段葫芦丝名曲《月光下的凤尾竹》,给学生展示葫芦丝实物,并示范葫芦丝指法,进行“吹葫芦丝”的动作示范,让学生感受,摆出吹葫芦丝的动作照相留念,领读“吹葫芦丝”。通过以上方法,学生对古典乐器词汇已有所了解,然后再次领读这一节课所学的古典乐器文化词汇,并做词汇游戏再次掌握词汇。最后,播放古典乐器乐团“女子十二乐坊”演奏的《恭喜恭喜》(因为学生学过《恭喜恭喜》这首歌,节奏感很好,学生很喜欢唱,他们会跟着节奏哼唱)的视频。文化词汇是民族特有的词汇,学生没有见过的事物他们是很难理解的,通过教学过程中提供文化词汇的图片等媒介的展示和切身体会,学生既可以对所学词汇加深印象,又可以提高文化词汇的学习兴趣,更能产生对中国文化的喜爱之情。中小学生学习文化词汇的中、高级阶段,可以采用“情景再现,走进中国”的对外汉语教学方法进行文化词汇教学。这种教学法主要是采用语境教学法。孔凡成的《语境教学研究》中指出:“语境,是指人们运用语言来进行言语交际的一种语言环境,包括社会文化语境、上下文语境、认知语境、情景语境等;语境教学,是指以培养学生的言语能力为宗旨、以课文语境为依托的语文教学。语境教学强调的是,运用语境理论指导教师的教以及学生的学,基本方法有社会文化语境教学法、上下文语境教学法和认知语境教学法以及情景语境教学法等。”任何一种语言的使用,都不可以离开语境而独立存在,语境的使用能让抽象的词语变得更具体、更形象。语境不同,词语的使用要求也不同,但是相同的词语要是在不同的语境中反复出现,可以加深对这个词的理解和记忆。语境教学法是一个很好的对外汉语教学手段。
四、结语
篇6
关键词:幼儿绘画;兴趣;教学技能
小班幼儿在绘画的过程中往往有很多的为难情绪,尤其是孩子有等待的情况。在绘画的过程中不专心,并且绘画持续的时间比较短。在不能得到积极纠正的情况下,幼儿的绘画兴趣可能被慢慢消磨掉,教师在小班幼儿的绘画管理过程中需要形成兴趣点的激发,在不同的绘画活动中融合各个环节,以及激发小班幼儿的绘画兴趣,同时能够探索多种有效的方法和途径,以使画画成为小班幼儿一种乐于参加的活动。
一、提升幼儿绘画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尤其是对小班的幼儿更是如此。幼儿年龄越小的情况下,调动幼儿的学习积极性越困难。但是运用儿歌、游戏和图示等辅方法,能够取得比较明显的效果。利用一些辅形式,能够提升幼儿进行绘画创作的愿望,全面性地激发积极性,促使其在绘画活动过程中取得明显效果,从绘画的活动中得到乐趣和美感。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对不同个性的幼儿进行积极性的调动,以及促进幼儿绘画的多姿多彩。
小班幼儿在绘画的早期往往不能快速地进入状态,比如,在涂涂画画,以及剪剪贴贴的情况下,在刚刚开始的时候幼儿可能有一定兴趣,在持续一段时间后兴趣则会明显降低。有的幼儿不敢轻易下笔,从而失去在绘画中的兴趣。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幼儿绘画中“泛灵论”的特点,让幼儿认为一切事物都是具有生命的,是有意识的,如,花草、树木等。比如,在绘画前运用拟人的手法能够对绘画的内容进行命名,比如,太阳公公、月亮婆婆,以及星星姐姐,老树皱眉等,能够激发幼儿的童心,另外,对不想画画的幼儿,可以让他们坐到一边,看别的小朋友画画,渐渐的形成对观望幼儿的激发。在没有压力的情况下,幼儿可以主动参加活动,在活动中得到锻炼,培养其绘画兴趣。
二、强化美术教学技能
在幼儿的绘画技能提升过程中,激发了其绘画的积极性,使其对绘画产生一定的兴趣,并且作为教师要从幼儿的作品中对技能和经验性因素进行总结,促进幼儿逐步地掌握绘画技能。在小班的幼儿教学中,因为孩子们的理解能力差,教师语言能力不强会影响到教学效果,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积极地提升对语言的要求,促进幼儿逐步掌握绘画的技巧性。利用趣味性语言是比较适合小班孩子的,尤其是利用儿歌等,可以形成朗朗上口的、具有韵味的学习,有利于孩子理解,以及能够提升孩子们的形象记忆力。在绘画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一些活动的要求,编辑一些儿歌,促进孩子们掌握一定的绘画技巧,促使绘画水平的全面性提升。
一味地进行教师示范可能会限制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为此,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需要从“引导观察―大家讨论―提出要求―幼儿创作―展览评议”等角度进行推进,引导幼儿能够在头脑中将图像展现出来,以便于形成良好的效果。在执行的五个步骤中,主要是引导幼儿,并且能够将自己的图像表现出来,形成良好的效果展示。在进行步骤的执行过程中主要是增强讲解、示范和讨论,促进幼儿掌握。比如,在画老虎过程中,可以绘声绘声地讲故事,一边模仿老虎声音,一边传授老虎鼻子、耳朵的画法。幼儿有兴趣,就容易掌握。教师可以在自己探索和发现过程中促进保护幼儿的绘画知觉和创作方式。教师的教学过程是逐步的有序、连续和层面推进的过程,所以说,运用儿歌进行绘画教学的过程是一个由难到易、由简单到复杂的推进,是一种逐步的深化。同时在学习过程中应该将枯燥的学习融入儿歌等游戏化教学,促进幼儿在喜爱的学习方式中进行知识的深化。运用儿歌等游戏化形式,可以引导幼儿进行整体性提升,促进幼儿在儿歌氛围中不知不自觉地进入艺术殿堂。
总之,小班幼儿的绘画教学是对幼儿的一种积极的激发。目前,在小班幼儿绘画教学的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教师在进行小班幼儿美术教学中要从提升幼儿的学习兴趣,加强教学技能,创设环境和积极指导等方面提升小班幼儿的绘画学习效率。相信,在幼儿教师的鼓励和引导下,孩子们可以尽情地用画笔展示自己丰富多彩的内心世界。
参考文献:
[1]林玉梅.有效开展绘画教学 提升幼儿绘画技能[J].美术教育研究,2014,9(4).
篇7
关键词:小学思想品德课;回归生活;生活化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15
引 文:思想品德教育回归生活就是以生活为基础、为了生活而教育、在生活中进行教育,它是取材来源于生活却又高于生活的教育,思想品德教育指向于对日常生活的改造,对思想品德教育“引领生活”的社会功能进行详细的体现。思想品德教育的改革应当充分认识思想品德教育作为社会控制手段的社会功能及其改造功能。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作者结合具体的教学案例对小学思想品德课与生活相结合的具体策略进行了探讨,深入分析了道德学习对于在文本世界与学生生活世界之间实现对话与意义的建构。
1与学生生活世界对话
小学生的思想品德课教材内容来源于人的日常生活。但是小学生因为年龄小,生活阅历较为匮乏,因此,如果教材内容与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相去甚远,教学工作就会面临很多的困难。所以,教材的内容同步于学生的日常生活,对于更好地实现学生道德素质与学习同步成长较为关键,也是最终的目的所在。成功的思想品德课授课,应当是让学生在鲜活生动、贴近生活的案例中重温自己的道德生活,学生是课堂内容的建设者和参与者,不再仅仅是学习的局外人和旁观者。这就要求教师的备课与授课应当将自己转化为学生角色,并在授课时超越教材内容,深入的挖掘学生世界、走进学生的内心,设身处地的站在学生的角度为学生考虑,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2创设对话情境
与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相关联的是学科知识教学,而与学生日常生活相关联的是道德学习。开展高效的思想品德学习要努力实现结合学生已有生活经验,更重要的是调动学生的情感,因势利导、循循善诱,让每一个学生都能走进思想品德学习的情景中去。
2.1设计问题。在小学思想品德课程中有“战争何时了”一节内容,但是现在的学生都是生活在和平年代,对于目前国内外的战事战争很少有人去主动关注,因此要想在短时间内就对课文中的情形完全了解难度很大。那就需要教师在执教这节课内容时分解教学目标,一是学习知识,二是拓展学生的情感体验。第一步,阅读整篇课文,设置具体问题:战争的发生年代、战争的持续时间、参战国家、具体的伤亡人数等,这些问题的提出与解决将引导学生归类与分析课本内容,并引发学生更加深入的思考:这些数字给你带来了怎样的震撼?通过这些数字你发现了什么?这些数字意味着什么?问题的解决就是第二阶段教学目标――学生的情感体验的导入。问题的思考与讨论、解决与分析既是一种引导,又是对学生情感体验的唤醒,学生由过去传统的思想品德教学中被动地死记硬背,转变为通过教师的引导,发现隐藏在数字背后的深刻意味,让学生自己充分认识到当今和平的来之不易与珍贵,树立和平意识。
2.2预留对话空间。道德学习与接受性知识学习相比,主要以建构生成式学习为主。教师恰当的引导启发,会促进学生不断形成新问题,但是教师的备课和授课过程中这些新问题有很多是不可预知的,迫于教学内容安排的考虑,在教师日常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往往对于学生生命成长的声音无暇顾及,这就导致了思想品德学习最佳时机的错失,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给学生预留时间和空间,力争让每一个学生的个人认识和问题都能在课堂上得以体现和解决。
2.3多种感官参与。道德学习不仅诉诸学生的认知,更重要的是诉诸学生的情感和体验。在新课改之后,要努力改变过去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一言堂”、“满堂灌”的模式,大量减少枯燥无味的讲解,而是在教学之中大量地使用各种新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学习思想品德课的积极性,促进学生的多种感官在教学中的参与,加深孩子的情感体验。所以,新形势下,教师要努力运用多种教学媒介,课堂学习中充分调动学生多种感官的参与,以求实现良好的教学效果。
3实现价值引领
思想品德课的学习与语文、数学、科学等学科相比内隐性较为明显,需要指出的是,并非每一节课的内容都在课下立马有成效。所以,教师在短时间内无法对思想品德学习是否对学生的日常生活有所帮助全面客观的了解,也正因如此,并不是单单用“正确”和“错误”来体现和评价所有的道德方面的事情。作为道德课堂的一部分,评价本身应体现教学的价值性,注重道德课堂价值引领作用的发挥。
一般来说,为了了解学生的学习前后认知水平的变化程度;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情况分别设计出用于课前和课后测试的实验研究对照表。还有就是可以考虑为以周为时段为每一个学生都建立一份个人成长档案,检验学生包括帮助家长做家务、争做环保明星等道德学习成果。还有就是设计生活实践性作业,如社会调查、社^采访等,在具体的生活实践中付诸学生所学的思想品德知识。因此,道德学习的评价应当在开放性、多元性和可选择性方面多做文章,既要充分遵循小学生个体身心发展的规律,又要建构让学生做道德学习主体和道德选择主体的角色内涵。德育课堂回归生活世界要大力摒弃那些流于形式、只重表面、泛泛而谈、教师主导、背诵为主的模式,而是要实现师生共同的道德成长。要充分认识到学生才是道德成长的主体,教师只是引导者和启发者。
4结束语
总之,思想品德教育本身具有趣味性和日常性,是一项较为复杂和系统的工作。而思想品德课成为学生们乐于学习的一门课程的根本就是回归生活。思想品德教育回归生活也是追求解放的思想品德教育改革的具体体现,回归生活的德育课堂应当如何构建、如何开展有效的思想品德学习、思想品德学习又是怎么实现、与一般学科知识的学习相比它有哪些差异等一系列问题,应当在全体小学教育工作者不但的探索与研究中印证与解决。
参考文献:
[1]朱桂玲.回归生活彰显魅力――小学思想品德教学内容生活化的探索[J].学生之友(小学版),2010,(09).
[2]方翠美.让小学思想品德教育回归生活[J].考试周刊,2012,(07).
篇8
医学生物化学是医学生必修的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它对医学生学好后继课程(如病理生理学等)非常重要。而实验教学是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环节,它不但可以验证课堂上所学的理论知识,而且有助于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巩固和掌握所学的理论知识,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其目的是让学生能够将所学的基本实验技能熟练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并具备一定的理科素质和基本的科研方法的思路[1]。为提高教学效果,增强学生观察、思维及创新能力,笔者近年对医学生物化学教学内容、教学模式和考核方式等进行了一些改革,取得了一定效果。
一、医用生物化学实验教学的现状
1.内容多,课时少 这是很多医学院校所面临的共同问题,而目前《医用生物化学》的内容包括了组织胚胎学、生理学、免疫学等知识,各种知识相互渗透,体系庞大、复杂。为了减轻学生负担,各院校都不同程度缩减课时,而实验课更是首当其冲。这对于三年制的高职高专专业来说,要在三年的时间内完成五年制的课程,教学内容多,课时少的矛盾在教学中显得更为突出。
2.实验教学内容与医学联系少,学生缺乏兴趣 目前,医学生物化学的实验教学仍以验证性实验为主,学生只需按实验步骤正确操作即可得出结果,而很少注重实验过程,忽视了学生基本操作技能的训练,不利于学生综合实践能力、创新精神的培养。学生无法体会到生物化学对医学的实用价值,因此,学生对学习这门课程缺乏兴趣,觉得学习化学成为负担,学习它往往是为了应付考试。
3.医学生动手机会少,基本操作技能较差 由于实验课时少,为了保证授课内容,对于较为复杂的操作,教师往往在实验前就把设备、仪器等实验用品准备好,或安装调试好,学生实验中仅进行简单操作即可得出实验结果,且课后实验室很少开放,这样学生实践动手机会就很少,其基本操作技能差也就不足为奇了。
二、实验教学改革的几点体会
1.改革实验教学内容,明确教学目的 生物化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其实验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掌握所学的基本实验技能,并自如的运用到实际工作中。根据我院的实际情况改革了实验教材,主要涉及三方面内容:一是注重基本操作规范化训练和基本技能训练,基本操作规范化训练包括一般玻璃仪器及容量仪器训练,常用的有分光光度计、离心机使用等内容;基本技能训练包括溶液转移,固体溶解、溶液配制、阴阳定性分析、滴定分析、固液分离、标准曲线制作、数据记录和处理等。二是加强学生综合实验和自行设计实验[1]。自行设计实验的具体做法是将学生分成若干实验小组,每个小组3~5人,由每个小组自行设计一个实验,制定实验目的、材料仪器、实验步骤以及需要得出的实验结果等,上交教师审查通过后在教师的指导监督下做好实验前各项准备及进行实验,然后根据实验结果撰写实验报告,这样的自行设计实验不仅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也能考察学生的动手能力、团结协作能力和综合实验能力。
2.改变传统教学手段,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作用 传统教学以讲授为主,结合板书、实物和模型展示进行,课堂上“满堂灌”,占用了大部分时间,而学生自学、讨论的时间非常少,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随着多媒体教学的广泛应用,将传统教学与多媒体教学相结合,通过声、像、动画和动态图像的形式呈现在学生面前,充分刺激了学生的感官,不仅丰富了教学手段,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也使枯燥的生物化学知识变得活泼,抽象的理论知识变得容易理解。因此,我们在实验前进行多媒体教学,再进入实验室进行实际操作,首先进行基本操作训练,再逐步加强各种实验技能训练和综合技能训练等,最后完成教学大纲内容。这样的教学手段使学生更容易接受。
3.开放实验室,加强学生操作能力的训练 动手机会少是学生基本操作技能差的主要原因。因此,我们在课外时间(如晚上或周末)有计划开放实验室,提供学生动手训练的机会,在进行操作技能考核前增加实验室开放时间及次数,以对学生进行考核前强化训练。同时,在开放实验室时均安排一名教师随堂进行指导,这样可使学生的操作能力大大提高。
4.改革实验报告形式,培养学生科研意识 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科研意识十分必要,影响着学生以后的科研能力及其兴趣。传统的实验报告仅仅要求学生对实验结果进行简单归纳、分析。我们则要求学生按科研小论文的形式完成实验报告,格式包括文题、摘要、关键词、正文(前言、资料、方法、结果、讨论、参考文献)等[3],评价实验报告时要从格式、内容、实验结果、归纳分析等去审查,结果要求如实反映实验结果,得不到预期结果的不可随意改动实验数据,讨论应分析实验失败的原因。这样学生不仅掌握论文书写格式,还知道科学研究必须以科学实验为依据,要有严谨、求实、客观的态度。
5.改革实验考核办法 将生物化学期末考试成绩分为两部分,一是理论考试成绩占60%,二是实验考核成绩占40%。实验考核又根据以下三个方面进行评分:①考勤(10分),根据学生缺课及迟到情况、学习态度情况进行评分;②基本技能(40)分,根据随堂提问回答情况、随堂小测验完成情况、书面作业完成情况及实验报告的完成情况评分;③综合实验能力(50分),其中实验设计占15分,操作考试占35分,操作考试前两周由教师选定考试范围及要求,同时开放实验室让学生有动手训练机会。教师按考题难易程度进行分组,各组难易程度相当,然后再进行分组编号备用。考试时由学生自己抽签,按所抽到题号发题,学生根据考题内容准备仪器、药品等材料,独立完成操作,考试完成后当场评分。
通过以上实验教学改革,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学生学习兴趣明显提高,操作能力大大增强,科研意识得到提高,成绩也明显提高。
参考文献
[1]李雪华,邱 莉,黄燕军,等.医学生物化学实验教学改革探索[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4,6:52-54.
篇9
民族精神教育是一个国家的魂,是我们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发展的精神动力,弘扬并积极传承我们的传统文化是当前每一个中国公民的义务和职责。即使在今天,传统文化仍旧在教育教学中占据重要的地位。本文通过对现在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现象的研究,分析了它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意义。在小学语文学习的课堂上,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从小培养学生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让每一个学生都能重视传统文化,传承传统文化,将民族文化深深种入学生的心中,将我们的传统文明发扬光大。
一、传统文化的概念及意义
我国的传统文化是中国几千年发的历史文明逐渐演化而来,是我国从古至今的所有思想的集中表现。它被中华民族世代传承并发扬,具有鲜明的民族特点以及悠久的历史,是我国几千年来的文化结晶。
二、目前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的渗透现状
小学生正处于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心的年龄,作为老师,及时给学生讲述一些较为简单的古文,不仅能够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够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这对学生以后的学习以及生活都是十分重要的。
但是,现在的小学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教育主要是以古诗词的形式存在的,并且出现的内容较少不易进行传统文化的深入渗透。以下从三个方面进行介绍:首先,小学学生的理解能力较差。由于现在社会生活很难接触到古文,所以对古诗词或文章的理解比较艰难,并且停留在一个浅层次的记忆上,所以在学习古诗词或文章时容易对文章出现错误的理解。另一方面就是现在教育教学中参考资料多如牛毛,学生能够很容易的买到与课文相配套的参考书籍。在学习古文时,一旦出现不能理解的词语时就翻看参考书籍,完全不用学生自己动脑思考。这对学习古文是十分不利的。再者就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是单纯的以完成任务为中心,忽略学生的接受能力。不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不能够对传统文化进行深层次的挖掘,这些现象对传统文化的教育教学是十分不利的。
三、让传统文化进入小学语文的教学中的方法
1、积极进行传统美德教育
积极进行传统美德教育以此来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主要目的就是要教育学生了解我国的传统文化的精神,从小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通过积极开展传统美德教育,让学生更加了解传统的美德,及时引导学生去学习传统的优秀的文化,这对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是非常有利的。小学生正处于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心的年龄,老师在进行传统文化教育时可以举一些吸引学生注意力的小故事,例如:孔融让梨、大禹治水等,让学生通过故事自己体会到传统美德,这种方法对小学生学习传统文化很有帮助。
2、在写字的过程中渗透传统文化
小学生认识的字还很有限,在教育学生识字的过程中引起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兴趣,对于小学生来说更有利于他们的学习。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是学生的学习榜样。因此,老师在写字过程中要严格要求自己,给学生一个好的引导作用。通过教小学生写字,来传授一些我国的传统文化,例如:写字就和做人一样要方方正正等这种理念。让学生在学习写字的过程中不仅学会了坐姿更学会了一些做人的基本道理。通过这种小事的传授过程中渗透传统文化,对于小学生学习是很有好处的。
3、鼓励学生深入的进行思考
在学习的过程中,积极进行思考是最有利于学生进步的。语文教材是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依据。老师在进行教育教学的过程中,积极鼓励学生进行深入思考,透彻了解作者所写文章的中心。同时老师也要及时对学生加以引导,以免学生走进误区。在古诗文教学中,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视角来看待问题,及时与同学进行讨论,勇敢的发表自己的观点等来逐渐渗透传统文化,并且这些学习习惯对学生以后的学习或生活都有重要的作用。例如:在课堂上引导学生进行多方面的思考,与学生进行交流,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让学生通过思考领悟传统文化,正确看待并学习传统文化。
篇10
一、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生活化教学”的必要性
杜威认为:教育是生活的需要;陶行知强调:依据生活而教育,培养活生生的人。因此,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必须融入学生的生活。毕竟,生活是德育的土壤。从这个意义上说,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学也是一种生活。
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融道德品质教育和社会知识教育于一体,促进学生的社会性发展。它以社会为背景,以学生生活经验为基础,引导学生主动体验社会生活,获得丰富的社会经验,发展适应社会的各种能力,形成文明的行为习惯,具备良好的社会责任感。因此,探究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的“生活化教学”势在必行。
二、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生活化教学”的实践性
如何探究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的“生活化教学”是广大思想品德课教师迫切关心的问题。为此,我结合北京市海淀区五一小学的教学改革实践,谈谈在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中开展“生活化教学”的策略。
1.教学资源生活化
为了使学生获得真实感受,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融入大量真实反映学生生活和社会生活的照片,使学生感到自己每天都在做的事情走进了课堂。终归,学生的生活世界是课堂教学的重要资源。因此,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教学不仅要依托课堂,更要尽力把教学内容与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紧密结合。
例如在教学“我是参与者”这一内容时,为了培养学生参与集体活动的意识,在教学设计中,我从学生的生活实际着眼,选择学生刚刚经历的50周年校庆。导入时,我选取50周年校庆时的几个精彩片断,那激动人心的场面令学生神往。当录像结束时,学生还沉浸在热烈的气氛中,这时我提问:“哪些同学参加了50周年校庆的演出?还有许多50周年校庆的参与者是舞台上看不到的,你们知道是谁吗?”通过图片展示,学生意识到:学校的教职员工、观看演出的领导、校友等都是活动的参与者。这时,我继续追问:“大家为什么积极参与校庆活动?当看到校庆的录像和图片时,你们是怎样的心情?假如只有一部分人参与,这台节目会怎样?”当学生意识到集体活动离不开大家的积极参与时,教师适时进行总结,把学生的参与意识提升到一定高度:校庆活动之所以成功,离不开大家的参与,正因为大家的参与,才分享到成功的喜悦。
2.教学方式生活化
(1)体验式教学
“体验式教学”,即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体验为主要途径的教学方法。它强调教学的社会背景和生活空间,强调学生的亲身感受,强调教师的实践组织。
例如在教学“家人的爱”这一内容时,其教学目标是:知道长辈为孩子的健康成长付出的辛劳,了解长辈对孩子寄予的希望和培育的苦心,感受长辈给予孩子的关爱。为了让学生体验母亲的不易,我精心设计了体验行动。早晨到校后,我要求学生将自己的书包背在身体前面,用一天时间体验母亲十月怀胎的感受,称为“背包行动”。学生一开始非常兴奋,觉得很好玩,等到下午思想品德课汇报感受时,学生终于体会出“背包行动”的真正意图:母亲十月怀胎真不容易,孩子应该体谅父母,感谢父母对孩子的关爱。
(2)情境式教学
“情境式教学”,即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而具体的场景,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使学生的心理机能得到发展的教学方法。
例如在教学“交通问题带来的思考”这一内容时,我创设情境:“每天上学时,交通状况如何?碰到堵车时,心情怎样?”学生表示:“城市道路非常拥堵,特别是每天早晨上学时,学校门口拥堵严重,耽误很多时间。”随后,我播放一段录像。学生从屏幕上看到:每天早晨,在学校门口,家长开车送孩子,汽车蜂拥而至,随便停靠、调头,以致交通拥堵。接着,我出示提前准备好的资料,帮助学生了解汽车尾气造成的污染和交通事故酿成的惨剧。创设这样的情境,旨在使学生在发现问题的基础上认真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
(3)讨论式教学
“讨论式教学”,即教师在课上合理地组织和安排学生进行讨论,让学生在讨论中学会交流,树立自信。
例如在教学“我是参与者”这一内容时,为了使教学实例贴近学生生活,在教学设计中,我想到学校再过几天就要开运动会的事。于是,我将教学内容中的三个环节“我们可以做什么”“自己管理自己”“参与无极限”与即将举办的运动会联系起来,从而将三个环节设计成一个相互关联的整体,既增强教学效果,又把德育落到实处。在“参与无极限”这一环节中,我设计了一个情境:“如果运动会那天,我们班获得全校第一名,你们会怎样?如果因为某个同学没有发挥好,影响了全班的成绩,你们会怎么做?你们想对那个没有发挥好的同学说什么?如果你看到有两个同学在背后指责和议论那个影响全班成绩的学生,你会怎样做?”就这样,通过引发学生的思考和讨论,得出最终的结论:管这样的“闲事”是参与集体事务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能够主动化解一些矛盾。为集体的事着想,这也是一种参与。
3.教学延展生活化
在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整合多种资源,将课堂内的教学内容与课堂外的现实生活相结合,将课堂内的学习拓展到家庭,拓展到社会,让学生在体验生活的基础上明白道理,丰富生活经验。
例如在教学“我们能为地球做什么”这一内容时,其教学目标有两个。一是利用课堂所学知识指导生活,学会在实际生活中节约资源,减少资源浪费。二是树立环保意识,具备社会责任感,积极参与身边的环保活动。在教学过程中,针对“打造节水型社会”这一话题,学生在课上了解我国水资源匮乏的情况,明确节水的重要性,知晓节约用水的措施,讨论目前学校、家庭浪费水的现象。为了将课内学习的知识拓展到课外,我要求学生分组进行课后的节水行动。第一小组:设计节水标志,张贴在学校和社区的醒目位置,以提醒大家树立节水意识。第二小组:专门就“废水如何再利用”这一话题进行讨论,制作有关“节水小窍门”的宣传卡,发放给社区居民。第三小组:各自回家与父母制订节水计划,填写一周节水调查表,完成后大家交流家庭节水的方法,评选家庭中的“节水标兵”。当学生们将课内学习的知识与课外生活相结合时,他们才能真正领会节水的重要性,树立节水的意识,从而增强社会责任感。
三、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生活化教学”的反思性
首先,教师要注意选择真实的生活事例开展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教学。如果学生认为老师选的教学内容不真实,在现实生活中不可能存在,那么就达不到“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教学目的。其次,教师要避免只关注课堂活动的外显状态。不能仅热衷于课堂气氛的活跃性,而忽视教学活动的实效性。最后,应避免引入与学科教学无关的环节。在“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教学中,不应为了“生活化”而“生活化”。
- 上一篇:智慧医疗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 下一篇:机械制图教学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