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汉语的要求范文

时间:2023-10-19 17:10:0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对外汉语的要求,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对外汉语的要求

篇1

对外汉语教学理念文化差异随着我国国际地位的提高和综合国力增强,学习汉语的人越来越多。在联合国《2005年世界主要语种、分布和应用力调查报告》上,汉语被排在第二位,仅次于英语。“汉语热”的日渐升温,同时暴露出对外汉语教学中存在的薄弱环节。很多教师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往往只重视语言结构系统和文字的学习掌握,却忽视了文化的教学,容易导致学生在交流中因对交际礼节、民俗民风、历史沿革等文化因素的缺失,导致表达不得体、理解不达意的尴尬。因此,将文化教学引入对外汉语教学之中,选择恰当的文化教学手段,提高外国留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已成为提高学习效果的有效手段。

一、对外汉语的教学意义

对外汉语教学是指对外国人的汉语教学,是一种外语教学。它的任务是培养、训练学生正确使用汉语进行社会交际;对以汉语研究、教学和翻译为职业的学生则必须掌握必要的基础理论知识。对外汉语教学的学生多半是成年人。对外汉语教学是一门新兴的学科。爱德华?安东尼说:“语言的背后是有故事的,并且语言不可以脱离文化而独立存在”,民族语言是民族文化的一种基础形态,民族文化对于语言的约束性是非常明显的。民族文化的差别,发展文化的轨道在语言中会留下深深的印记,民族文化对语言的约束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表达范围;另一方面,是表达方式。并且民族语言也反映出民族文化之间的差异。民族文化对语言有着非常强烈的约束性,不过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语言也影响着地方文化。正如爱德华?安东尼在《语言》所表示的方法是,“语言是一种文化功能”“语言的内容,不用说是和文化有密切关系的,语言的词汇忠实地反映出它所服务的文化。从这种意义上说,文化史和语言史沿着平衡的路线前进是完全正确的。”语言自身是民族文化的一种自然载体,渗透了大量的文化内涵。并且人是使用语言的文化的缔造者,是一种高级的文化产物,不可能摆脱文化之间的约束。

二、语言和文化之间的差异

人类在情感与思想上表达的方式不外乎就是语言,在这个社会中语言的表达是无法取代的,就像是字、词组、语法等等这些基础性的东西构成所谓的语言系统,不管是语言还是文化,它都必将是人类社会所必须的,是我们人类社会进步的一种重要体现。由此可见,在对汉语教学的进程中加入中国的历史文化是很有必要的。在对中西文化进行比较时,可以使得学生了解并喜欢上中国的历史文化,这样能够更好去理解并运用汉语。可见,文化的差异是在语言学习进程中的一大障碍,并且在教学的过程中是很难的到突破的。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最为根本的特征就是文化的学习与语言的学习是要有一定的统一性。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就需要对这个语言进行文化的学习与理解,并且通过语言学习、推广并且传播这种语言文化。因此,在对外汉语的教学进程中,通常我们可以发现,很多在语言上有些用法使得学生总是会弄不懂或是含糊其辞,其实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东西方文化的差异性,使得学生不能够进行完全的理解与掌握。也就是说,语言的核心就是词义,并且基础是词汇,而且词义与文化的关系最最为密切的,可以说词汇也就是表现着民族特有的文化精神的一种特殊语言结构的方式,在词汇结构中文化内涵的发掘也是需要花费很打的功夫。在对词汇的内部结构上看来,汉语的词义与词形中的关系要比西方中的表音文字是更为紧密,在汉语的词汇中一些词形是直接来表示词义的,可以说是包含着较为丰富的民族特有的文化内涵。在中国文化的特征中,其固定词组与习惯语的作用是突显的,成语典故大都是与民族得习惯与心理是息息相关的。然而,吕必松先生曾说过:“从语言学习和语言教学的角度研究语言,就必须研究语言与文化的关系,因为语言理解和语言使用都离不开一定的文化因素。”同时,在外汉语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充分了解汉语词汇和语音以及语法的规则,这样使得学生能够在交际进程中的表达完全符合语言要求的规则要素外,还要帮助并且使得他们充分了解我们民族的文化和这种特定民族文化背景所产生的行为方式与心理特征,能够让他们口中说出来的话非常得体并且有效地传递心中所想的信息。

三、对外汉语教学要求

篇2

关键字:对外汉语;专业;改革;发展

一、概述

对外汉语专业注重汉英双语教学,培养具有扎实的汉语和英语基础,对中外文学、中外文化及中外文化交流有较全面了解,能适应现代化和经济全球化需要的应用型对外汉语人才;培养熟练掌握现代信息技术,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具有不断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和良好的教师职业素养,能在国内外相关学校从事对外汉语教学和英汉双语教学及研究的创新型师资;能在企事业单位以及国内外其他相关部门从事涉外文秘及中外文化交流等相关工作的实践性专门人才;同时,向高等院校输送硕士研究生生源。

二、对外汉语教学改革与发展

(一)对外汉语教学的发展

1.健全机构、采取措施。

(1)为确保对外汉语教学质量,我国于1987年由8个政府部门(现扩展为11个政府部门)联合成立了“中国国家对外汉语教学领导小组”,严格了对外汉语教学的管理制度;(2)各高校不同程度地提升了对外汉语教学机构的行政级别(有的从教学小组提升为教学中心,多数从教学中心提升为系或学院);(3)加强了对从教人员的管理和培训,开始进行统一的对外汉语教师资格考试(现为汉语作为外语教学能力证书,简称“能力证书”),从教人员的对外汉语教师资格证书持有率也逐年上升,这都极大地鼓舞和推动了对外汉语教育事业的发展。

(二)加强对外汉语教学学科研究与学科建设

加强了有关对外汉语教学的学科理论研究,“对外汉语教学”已逐渐作为应用语言学的一个重要分支而成为一个独立的学科,已初步形成了一支对外汉语教学的科研队伍。近20多年来,已有丰硕的研究成果,特别是逐步形成了对外汉语教学学科建设的新思路,对外汉语教学学科建设应走以汉语教学为基础的、开放性的兼容整合之路。这就大大推进了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的革新与改进,因而对外汉语教学的质量得到较大的提高。而这也同时对于汉语本体研究起了很好的推动作用。对外汉语教学已成为汉语本体研究的试金石。同时,设立了包括对外汉语教学方向的博士点和国家重点学科,建立了国家级的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对外汉语研究中心,并正逐步在一些基础和条件都比较好、学校领导也比较重视的高校建设一批对外汉语教学基地,以便在教学、科研、教材建设、师资培训和内外学术交流等方面起示范、辐射的作用。

(三)对外汉语教学基金和汉语水平考试

设立了面向海外的对外汉语教学基金――“汉语桥基金”,加强了与国外汉语教学界的联系、交流与合作,加强了对国内外汉语教师的培训工作。同时,建立了被定为国家级标准化考试的“汉语水平考试”(HSK)和相应的HSK汉字、词汇、语法等级标准和等级大纲。

1.对外汉语教学的改革。

(1)突出本专业的课程特色。一般该专业本科阶段开设有“现代汉语”、“语言学概论”、“古代汉语”、“文字学”、“语音学”、“现代汉语词汇学”、“第二语言教学概论”、“普通心理学”、“教育心理学”、“对外汉语课堂教学方法”、“对外汉语教学系列专题”等课程。(2)充分重视英语课程的地位。“对外汉语”专业属于外语类招生,因此对学生的外语水平要求很高,在外语教学中比较重视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以北语为例,该专业在低年级主要开设“英语精读”、“英语听力”、“英语口语”、“英语写作”、“英语泛读等系列课程;在高年级主要开设“英语翻译”、“英美文学”、“西方文明史”、“第二外语”等课程。(3)注重文学文化素养的培养。众所周知,留学生在汉语水平达到了一定阶段之后,兴奋点会转向语言背后所隐含的文化内容。因此“对外汉语”专业的学生就需要学习“中国古代文学史”、“中国现当代文学史”、“外国文学史”、“中国文化史纲”、“中外文化交流史”等课程。

三、小结

“对外汉语”专业是一个应用型学科,同时又是一个交叉型学科,因此在课程设置上不同于一般大学中的汉语言文字学专业。同时,“对外汉语”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德智体全面发展,能胜任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以及中外文化交流工作,并且有进一步发展前途的对外汉语教学专门人才”。该专业所培养的是一种复合型人才,要求学生不仅要扎实掌握与汉语言文字学和对外汉语教学相关的基本理论和教学方法,具备一定的文学文化素养,同时还能熟练地使用英语。因此我们所培养的学生除可在学校从事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工作之外,还可在新闻媒介、国家机关、文化管理和企事业单位从事相关工作。

还有就是对外汉语教学事业既不是政治工作也不是教育产业,而是一项教育事业,必须遵循教育规律,按照教育规则来办学。因此我们现在要做的工作,首先是要抓住当前“汉语热的机遇,大力推进对外汉语教学事业;其次是要正确认识对外汉语教学事业,改进目前的对外汉语教学状况。对外汉语教学的办学方向应是向世界推广汉语,宏扬中华文化,使汉语成为具有文化魅力的世界性语言;培养理解中国、对中国友好的汉语人才。这项事业的本质属性应是教育事业,而不是其他。

【参考文献】

[1]袁飞.试论对外汉语教学的作用与意义[J].管理观察.2011.

[2]陆俭明.关于开展对外汉语教学基础研究之管见[J].语言文字应用.1999,(4).

[3]和跃.语言文化对对外汉语教学的意义[J].管理观察.2011,(1).

[4]袁飞.简述对外汉语教学理念[J].社会经济与教育探索.2011,(2).

[5]陆俭明.对外汉语教学中经常要思考的问题[J].语言文字应用.1998,(4).

[6]王路江.对外汉语学科建设新议[J].世界汉语教学.2003,(2).

篇3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对于提高对外汉语教学成效而言,在对外汉语教育中现代技术教育的推广与应用成为最为关注的内容,其作用不言而喻。在对外汉语教育中,多媒体教育技术的广泛应用为代表。但是对于传统的教学方法进行改变与调整还是没有实质性的提高,应用的现实意义不凸显等问题还是很突出。[1]本文便针对现在对外汉语数学教学的质量为出发点,从对外汉语教育中的应用原则角度予以分析,并对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优势作了详细论述的基础上,为对外汉语教学现状中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提供探讨与研究。

关键词:对外汉语教育;现代教育技术;应用优势;趋势

一、对外汉语教学中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优势

(一)现代教育技术以其更加直观地呈现对外汉语教学的教学理念与教学内容。

教师在现代的汉语国际教育中,在制作课件的过程中,运用多媒体的课件通过图像、声音、视频等多种形式将理论知识进行直观地传递给学生,这个过程体现着对外汉语教学教师对于现代教育技术的掌握与运用能力。刺激了学生的感官,多元化的教学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并深化了对外汉语学生对于汉语知识的记忆与更深刻地理解。

(二)现代教育技术可以在汉语教学中为教育提供更加良好的探究环境。

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在成就感中由“被动”变得“主动”,自己去“吸取”知识的目的。以往的对外汉语教学,无论是数学还是对外汉语教学,一般都是教师直接讲词汇与学生直接背汉语词汇。如果有了成就感这一思维支配的前提,就会对对外汉语知识主动有兴趣去追求,即使是对外汉语成绩不好或者基础较差的学生,也要给予鼓励,并适时让他感受到成功的一面,并且加以奖赏,便是对某个对外汉语知识获得满意解答的关键情感因素。。

(三)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情境的创设方面具有着明显优势,可以通过构建教学情境进而推动学生对汉语国际教育的学生对于汉语语言的学习与运用。

对外汉语教学中,创设语言情境是一个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关键是可以为教学起到事半功倍的帮助,把握好创设情境教学这样的核心与主线,从而也能使得对外汉语教学迈上更高的台阶,学生有更大的兴趣与热情去探索对外汉语知识,用现代教育技术对科学知识教学的始终去学习对外汉语知识,并能在现代教育的运用原则指导下去学习对外汉语知识,这样在学好对外汉语知识的同时对于现代教育技术作用的凸显是巨大的,对外汉语教学的目的也就能真正的实现。

(四)现代教育技术在对外汉语教育中能够刺激学生听觉和视觉来提高汉语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对外汉语教育中,可以利用动画、视频使学生学习的激情增加,学习会变得积极而主动,这对对外汉语的词汇的理解与枯燥的学习是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的。要把握好直观性的第一兴奋中枢,编排系统的变更,让学生有兴趣学习所学的知识,现在的对外汉语教材,就很重视情感的教学,例如,图文并茂,增加直观感.[1]用问答的编排设计去激发同学的思考,每一章节会设计一个小问题,这样学习会自掘地带着问题去激发学生对对外汉语知识的渴求,然后一章节的知识都是验证这个问题,从而提出对外汉语教学的质量。

二、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原则在汉语教学中指导作用

(一)实用性原则。

对外汉语不同于语文学科,对外汉语学科强调的是教好外国学生汉语的词汇与不同文化语言的把握,但是无论哪种教学内容的呈现于知识点的掌握,都要有实用性为原则,应当以提升学生的汉语素养为出发点与所应该遵循的原则,而且因为实用性较强,实用的运用去验证知识的掌握程度,这期间就要增强学生对对外汉语学习的兴趣,让学生主动的去进行对外汉语这个知识点的学习,自觉的追求知识。教师在设计自己教学的课件中直观与精美的呈现知识,对于学生的掌握与理解知识帮助是及其大的,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整合与优美,突出重点与难点,知识虽然充满了枯燥与乏味,但是成功的喜悦会将所以的疲惫感一扫而光”,避免过分追求华丽性而忽略了最为重要的教学质量与效率,这句话正是对于对外汉语知识学习实用性的最为真实所在。

(二)科学性原则。

对外汉语教学中因学科本身课件作为对外汉语教学的载体、探究方法与态度的科学性、难度性很大,大多数学生就会觉得学习起来很困难,因此产生为难情绪。同时,教师在对外汉语学科的教学中对于现代教育技术的把握不够,包括对于了解学习对外汉语知识的科学态度、遵循的科学性原则把握不够,自主探究的兴趣等,教师只是侧重对于对外汉语知识的教学,现在的对外汉语知识教学,脱离了情感教学的把握,对于学生,本来就对对外汉语的兴趣不强,学生本身对学习没有一定的认知,思维上也没有一定形成如何去学习。都是学习对外汉语学科中与教学目标质量要求下情感与态度价值观真正实现与否的最关键的一个因素。因此,由于对外汉语教学的难度及其教学复杂性,对外汉语教学的的现代教育技术的科学性原则有必要有很大提升,在掌握汉语学习规律的基础上提升汉语国际教学。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对外汉语数学的教学,一定要有所创新以及有所改革,并要提高数学的教学质量,这是关系对外汉语生是否能学好对外汉语教育这门学科的关键之所在。因此作为教师应该有足够的耐心去将现代教育技范给对外汉语学生,将现代教育技术原则渗透到学科的始终,并发挥最好的作用,引导对外汉语教育的学生直观形象地学好对外汉语教育这门学科,在教学课堂上创建教学的情境,让每一次的课堂教学都能得到最好的展示,增加教学探究性以及优化,从而为学生未来的发展打好坚实的基础,提高教学内容示范性,确保最大限度地发挥现代教育技术优势,并最大程度地提高对外汉语教育的质量和效率。

参考文献:

[1]范丹丹.关于教育技术在汉语课堂中的运用情况的调查报告[J].考试周刊.2009(04)55-56.

[2]刁静,何伟.我国教育技术在汉语教学方面的研究概况[J]现代技术教育,1983(04)42-44.

篇4

对外汉语专业的学生普遍没有归宿感,他们普遍认为,与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比,自己的中文素养不足,与外语专业的学生比,自己的外语能力又差距很大。学生看不到自己的专业优势,所以有些学生后悔自己当初没有选择汉语言文学或外语专业。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是对外汉语专业的培养目标不明确,导致课程设置无遵循,专业特色不突出。对外汉语专业成为了“四不像”的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弱。对外汉语专业的学生接触到留学生的机会很少,能走进对外汉语课堂见习、实习的机会就少之又少。很多人是读完了四年大学,却一个外国人都没教过。这时,如果真的有对外汉语教学的工作机会,他们也会心生忐忑,不敢“应战”。这些问题有专业建设问题,有“教”的问题,也有“学”的问题。但笔者觉得首先是如何确立培养目标的问题。培养目标定位准确,专业建设就有了明确、醒目的“靶子”,有的放矢,教学才能取得好的成效。如果“靶子”模糊不清,何谈命中率呢?

对外汉语专业培养目标举例及分析

下面就几个不同院校对外汉语专业的培养目标加以分析。A校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扎实的普通语言学和汉语言文字学基础理论知识,掌握对外汉语教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具备一定的文学文化素养,能胜任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及中外文化交流工作并具有进一步发展前途的专门人才。解读:虽未在文字上明确标注国内或国外的对外汉语教师,但应是全包含的,同时还有中外文化交流工作。培养目标中还包含为对外汉语或相关学科研究生层次教育输送人才。B校培养目标:本着知识、能力、素质并重的教育教学原则,培养学生扎实的双语、双文化基础,能够将汉语作为第二语言进行教学的能力;能够用母语和英语进行通畅交流,以及将中华文化向世界传播的能力;具有国际视野和全球意识,以及跨文化交流和交融的能力及跨文化思考的能力;具有对新问题进行综合和表达的能力,能够在复杂的信息环境下,对外来文化和变化中的世界了解和判断的能力。具备进一步深造为高层次汉语国际教育的专门人才的潜能,能在国内外学校、机关、公司、企业从事对外汉语教学,以及文秘、翻译、中外文化交流等相关工作的专业人才。解读:把为对外汉语或相关学科研究生层次教育输送人才放在第一位,国内外学校及相关单位从事对外汉语教学放在第二位,还包含文秘、翻译、中外文化交流工作人员。C校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汉语言文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备良好的文化素养、较广泛的社会与人文学科基础知识与理论,特别是跨文化理论与交流能力,熟练掌握英语,能够在学校及其他教学培训机构从事对外汉语教学、跨文化交流以及继续进行专业深造的人才〔2〕。解读:同样也是三个指向———国内或国外的对外汉语教师,中外文化交流和为对外汉语或相关学科研究生层次教育输送人才。D校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的学生将具有扎实的汉语理论水平,扎实的外语基础(双语人才,至少精通一门以上外语),丰富的中国文学知识和中国历史文化知识,充分了解中国的国情(政治、法律、经济、社会),具备对外汉语教学(包括语音教学、词汇教学、语法教学等)、第二语言习得研究、对外汉语教材编写、汉语水平测量与评估等等方面的知识和实践经验。他们将成为专门人才,就业于国内外各级学校、文化交流传播机构、涉外管理部门、涉外企事业单位,既可以从事教育、文化传播与交流方面的工作,也可以从事外事、国际贸易等涉外政治经济领域方面的工作。解读:除国内外对外汉语教师、中外文化交流之外,增加了外事和外贸工作。E校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培养懂俄语并掌握一定石化专业知识的对外汉语专业人才。培养对中国文学、中国文化及中外文化交往有较全面了解,具备汉俄双语会话和写作、俄汉互译、跨文化交际等一定外事活动和涉外管理工作的基本能力,能在行政部门、各类学校、新闻出版、文化市场、石油化工等领域从事中外文化交流、贸易往来等相关工作以及对外汉语教学工作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解读:最鲜明的特色是俄语。与其他学校外语定位于英语不同,该校立足汉俄双语,这是其他院校所不具备的优势,可以向俄罗斯及俄语国家输送汉语教师。但把在行政部门、经济部门从事中外文化交流和贸易往来方在第一位,有舍本逐末之嫌。概括起来上述五校的培养目标定位于:1、国内各级各类学校及语言培训机构的对外汉语教师;2、海外的汉语教师;3、从事中外文化交流工作;4、文秘、翻译、管理、经贸等岗位工作人员。那么,这些目标在实际中是不是可实现的呢?

(一)国内各级各类学校及语言培训机构的对外汉语教师。这里的学校是指全日制学校。在国内全日制学校中,对外汉语教师需求主要来自各高校的留学生院(或称国际汉语学院、国际教育学院),也有一些面向外国人开设的国际中、小学,但需求量极少。众所周知,当全国只有四所院校开设对外汉语专业时,他们可以走进各高校的对外汉语课堂。而现实情况下,就算北语、北大的本科毕业生也很难进入到高校做教师。因此,可以得出,就业于国内各级各类学校只是一句空话。至于社会上的语言培训机构,它们的留学生生源少得可怜,能够系统地开展汉语教学的机构是凤毛麟角。与国内语言培训机构轰轰烈烈的外语培训相比,汉语培训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二)海外的汉语教师。海外确实是一个无限广大的市场。“汉语热”也主要体现在国外。根据汉办的数字,现在海外有4000万人学习汉语,汉语教师的需求量在200~400万。据笔者在国外做公派教师的经历,国外确实需要合格的汉语教师。而且依西方人学习语言的习惯,他们更喜欢汉语为母语的教师,而不是本土教师。所以这一定位是正确的。虽然现在有很多毕业生,想出国教汉语,却苦于出国无门。这只是渠道不畅通而已,在未来,海外就业一定是对外汉语专业的主流就业方向。

(三)从事中外文化交流工作。这也是一个很虚的目标,没有明确的任务指向,也对外汉语专业也不构成逻辑性很强的对应关系。

(四)文秘、翻译、管理、经贸等岗位工作人员。这是一个很不切实的定位。对外汉语专业用什么来保证学生将来可以做秘书、翻译……,可以说,我们培养学生具有胜任不同岗位的素质,但无法教给他们其它专业应具备的基本理论和能力。这些知识和能力的获取也不是靠一、两门课就能完成的。我们在对外汉语专业培养目标的定位上,还存在着华而不实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将会影响对外汉语专业的进一步发展。#p#分页标题#e#

对外汉语专业培养目标探讨在培养目标的定位上,应遵循两点:

(一)各高校的相同专业应服从专业的基本属性。对外汉语学科的基本属性是汉语和对外教学。对外汉语专业不论是开设在重点大学、非重点大学;中央直属院校、地方院校;师范类院校、外语类院校、经贸类院校、理工类院校……,其最基本的培养规格,是能够承担对外汉语教学工作,这是第一位的。

(二)应体现各自不同的特色。但这个特色不应体现为除了作汉语教师,还可以作文秘、会计,作管理人员等等。因为对于一个学生来说,大学四年公共课、专业课都能够按要求完成,已经是很不容易的事情了,如果再把其他专业的课程拿来,那势必会造成“丢西瓜捡芝麻”的后果,而且简单的一、两门课程的学习,不可能达到胜任岗位工作的要求。其结果不仅不能像设计者希望的那样两全其美,而且会两败俱伤。所以,所谓“特色”,应该体现在,依据不同院校的实际情况,或培养出专业基础扎实的人才,或培养出实践能力突出的人才,或培养出文化素养较高,沟通能力较强的人才。像E校突出汉俄双语对比和汉俄双语教学,这就是特色。根据当前对外汉语专业的发展形势,对外汉语专业培养目标至少要有三个基本要素:应用型、国际化、良好的综合素质。

篇5

关键词:对外汉语教学 学科建设 研究对象 学习策略

对外汉语教学是一种外语教学,即教会外国人学习汉语。换言之,对外汉语教学是第二语言教学的一个方面。作为第二语言教学来说,它有别于汉语作为母语教学,而跟其他外语教学有一些共同的特点和规律。

一、对外汉语教学学科建设及研究对象

1、学科建设

对外汉语教学学科是一门综合运用多学科理论的新兴的边缘交叉学科,是在多种学科理论和研究成果的支撑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就决定了对外汉语教学学科所研究的对象(包括教学对象)具有一定的特殊性。

对外汉语教学学科研究的是母语非汉语的汉语学习者学习汉语的规律,其学科理论必然涉及语言学、心理学、教育学、乃至社会学等方面的学科,并与其有着渊源关系。由于研究对象和理论基础的特殊性,对外汉语教学的研究方法也与其他相关学科不同,不会单独依赖于某一学科,而是需要进行语言研究,要对语言规律进行精密的研究、描写,但是从语言教学规律和语言习得的角度进行的语言研究;它较多地使用心理学的方法进行调查研究,也从教育学的角度研究教学规律,但这是跟语言规律相结合的调查、研究。同时,规定从事对外汉语教学和研究工作人员必须具有特殊知识结构,如有较好的汉语语言知识和运用能力,懂得第二语言教学方法和语言习得规律,有较好的外语能力,有较宽的中外文化知识,了解研究第二语言教学的方法等。

2、研究对象

对外汉语教学学科是研究教授外国人汉语规律的学科,从“学”的角度,要研究学习者是如何学会并掌握汉语的;从“教”的角度,要研究总体设计、教材编写、课堂教学、语言测试等全部教学活动。

这种教学对象(非母语的汉语学习者)不同于学习汉语的中国儿童,一般是成年的、受过高中或高中以上教育的外国人,已经有了完善的母语能力、本族文化的传统和一定的科学知识水平;这些学习者又不同于我国中文系汉语专业的学生,就多数学习者来说,他们是把汉语作为外语来学习的,学习的目的是掌握汉语的运用能力,而不把汉语的语言学知识作为主要学习内容。因此应该强调汉语学习和研究是对外汉语教学的基础,是后备力量。离开汉语研究,对外汉语教学学科就没法建设和发展。

二、对外汉语学习策略

对语言学习策略进行合理的分类,有利于确定学习策略的研究层次、类型和范围,以在实践中提高语言教学效果。汉语作为第二语言学习,关键因素是对外汉语学习的成败。而就对外汉语教学而言,学习汉语最常用的策略是社交策略、元认知策略、补偿策略,其次是认知策略,最不常用策略是记忆策略和情感策略。

记忆策略是用来记忆和复习新信息的;认知策略是用来理解和产生语言的;补偿策略能使学习者在新语言知识有限的情况下运用新语言。元认知策略是用来协调学习活动和认知加工过程的;情感策略是用来管理、规范情绪的;社交策略是与别人合作学习的策略。其中,其中,社交策略尤为重要,语言因交际需要而产生和存在。对外汉语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社交能力,而不仅仅是给他们传授汉语知识。社交策略是学习者为顺利进行语言交际活动而有意识采取的计划、措施和方法技巧,是语言使用者交际能力的一部分。对第二语言的汉语学习者来说,其社交活动也是学习活动的一部分,可以把学到的语言知识运用到实践中,这是培养语言交际能力必需的途径。在对外汉语课堂教学中,教师既是汉语言知识和中国文化的传授者,又是汉语言技能的训练者,同时还应是学生用汉语交际的对象,这样才能逐步实现对外汉语教学的目标。

三、小结

作为第二语言教学学科,对外汉语教学学科还是一门年轻的学科,无论在学科理论、人才、教学的建设等方面都有一定的差距,仍然任重道远。因此,从对外汉语教学具有的特殊性入手,引入国内外优秀的外语教学理论,与汉语教学的实际相结合,把握“教”与“学”,学习策略、社交策略的运用,进而全面提高对外汉语的教学质量。

总之,对外汉语是一个崭新的学科,正处于不断地完善中。随着教学经验的不断积累,对外汉语教学必将不断改进,这就要求,我们每个从事对外汉语教学的人士,必须加倍努力完善对外汉语教学学科的体系,建设高层次学科人才研究中心和培养的基地,更好地满足母语非汉语的学习者对汉语学习的热情,从而保证此项事业的发展和国际人才市场的需求。促进中国对外汉语教学事业的传播,加强与世界各国间经济、文化的交流与合作,达到和谐发展的目的。

参考文献:

[1]盛炎.语言教学原理[M].重庆出版社1990

[2]吕必松.对外汉语教学研究[M].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3

[3]袁博平.第二语言习得的回顾与展望[J].世界汉语教学,1995

[4]张灵芝.对外汉语教学心理学引论[M].厦门大学出版社,2006

[5]和跃,吴俊.简论对泰国学生如何进行汉语语音教学[J].管理观察,2010

[6]赵永新,毕继万.对外汉语文化对比与对外汉语教学[M].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1998

[7]黄锦章,刘焱.对外汉语教学中的理论与方法.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8]王建勤.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习得研究[M].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1998

[9]黄冰.第二语言习得入门[M].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篇6

关键词:教师队伍;职业发展;培养能力;

随着时代经济的发展,随之而来的就是汉语的学习者越来越多,形成一股汉语热的现象,所以对外汉语教学也逐步形成一个专门的新兴学科,20世纪80年代,就有专门的书目对“对外汉语教学”这一词进行解释,汉语学习的热潮不仅是一个简单的学科建立,而是代表了中国的不断强大,更是国家建设完善自身的必备条件,这就要求在对外汉语教学方面应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对合格的对外汉语教师团队的建设更是重中之重,所以我们应该加以重视,对于教师职业发展和培养方式,应投以更多精力进行探索和研究。

一.教师队伍的建设及现状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对外汉语教学就开始逐渐发展起来,根据汉办统计,对外汉语教师队伍共包括专兼职教师6000多人,于此同时教师的素质也有了很大的提高,其中包括很多的年轻教师,也有丰富对外汉语教学经验的中年以上的教师,也有刚毕业的硕士生和博士生,可见,对外汉语教师的团队正在逐步扩大,为对外汉语教学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目前,对对外汉语教学的发展比较注重对对外汉语教师基本素质的培养以及培训,很少有专门针对对外汉语教师职业发展的研究,高校应该对对外汉语教师职业规划的进行思考,入职前及在职的培训固然重要,但不仅仅要重视培训,于此同时,对教师整个职业的规划也很重要,这对对外汉语教师素质以及质量的提高会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二.对外汉语教师职业发展模式

作为一名对外汉语教师,不仅要掌握相应的知识,同时还应具备相应的能力,对对外汉语教师的的培养,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多元化,多角度的进行训练,使其成为一名优秀的对外汉语教师。

1.教师的执教能力的培养

无论作为对外汉语教师或是其他种类的教师,首先应该具备一定的执教能力,这样才能提高教学质量,提升学生的学习水平,一名对外汉语教师,更应该具备一定的执教能力,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专业知识的培养。作为一名合格的教师,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能够在教学过程中发挥自如,尤其是一名对外汉语教师,更应该加强其专业知识的丰富性和准确性,在教授外国留学生的过程中,可以准确教会学生,灵活应对学生提出的各种问题。这样不仅能收获良好的教学效果,并能提升教师在学生中的地位,让学生更有兴趣的学习汉语。

(2)传授知识能力的培养。学以致用,在对专业知识掌握的同时,应该学会如何去运用和传授,如果不能将本身学会的知识很好的传授给学生,就算掌握在多的知识也没用,所以在对对外汉语教师的培养过程中,要加强传授知识的能力,做到深入简出,这就需要一名对外汉语教师在学习过程中多多练习并且多多实践。

(3)课堂组织能力的培养。在成为一名合格的对外汉语教师的过程中,不仅要掌握专业的知识,同时也要有一定的课堂以及其他活动的组织能力,因为对外汉语的课堂的学生来自不同的国家,可能性格,兴趣等各不相同,这就需要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调动好课堂气氛,组织好课堂教学,记准确又生动的把知识传授给学生。

(4)才艺掌握能力的培养。对外汉语教师不同于其他科目的教师,它不仅需要学习专业课知识,同时还应该多才多艺,比如可以学习一门乐器,练习书法,棋艺,绘画,茶艺等等,这就需要我们在对对外汉语教师的培养过程中多组织此类相关课程或者活动,掌握相应的才艺,这样在教学过程中才能更好,更生动的组织课堂教学。

三、教师职业能力的培养

1.教师的创新能力的培养

教师的创新在教学过程中非常的重要,教学并不是很死板的按照传统的教学方法讲授,要让学生更好更快的掌握相应的专业知识,就需要对外汉语教师有一定的创新和突破,对外汉语专业是一个新兴并且有前景的专业,许多方面还需要完善,比如教学方法,教学模式,职业培养模式等等,对外汉语的教学只有在不断创新,不断摸索的过程中进行突破,才能使对外汉语专业更好更快的发展起来,教师在这一过程中就起了很重要的作用,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可以采用新方法,新路子,开创一种新的教学模式,也许也能收获更好的教学效果。

2.教师的研究能力的培养

教师的研究能力体现在教学过程结束后,对学生所掌握情况及讲授方法进行研究改进,分析不同学生学习的不同的问题,针对每一个问题进行分析,对所采用的方法进行商榷,最后研究出更好的教学方法。在对对外汉语教师的培养过程中,应多让其参加各种组织教学活动,分成小组,每个小组成员分别进行实践教学,然后没组成员进行商讨,研究,针对不同的知识讲授提出更好的方法研究,这样不断培养其教学反思能力,对外汉语教学的发展还有很长的路子需要走,需要每一个对外汉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学习,不断改进,不断的突破,找出更好的教学方法,使对外汉语的教学更加完善,对对外汉语教师专业人才的培养提出更好的发展方法,为对外汉语专业美好的明天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作者单位:沈阳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1]刘:《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2]申莉:《对外汉语教师职业发展的思考》,《北京联合大学国际交流学院》,2010年第30卷第6期,第32-33页。

篇7

[关键字] 对外汉语教师 能力结构

一、对外汉语教师队伍的扩大

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和国际地位的日益提高,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即我们所说的“对外汉语教学”迎来了大好的春天。无论从每年进入各中国高校或培训机构学习汉语的外国人数的增多还是从逐年的“汉语桥”比赛如火如荼的举行都可以让我们看到如今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在学习汉语,也有越来越多的人希望从事对外汉语教学的工作,教师是人类文明的传播者和智力资源的开发者,要把人类积累的科学文化知识转化为学生的精神财富,从事语言教学的教师要帮助学生在较短时间内掌握一门语言,需要教师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对学生的语言面貌进行“塑造”和“加工”。一名优秀而又有素质的对外汉语教师在唤起外国人对中国的友好感情,巩固海外华人与祖国的联系方面功不可没,而一个高素质的对外汉语教师队伍,在为国家建设一个和平宽松的外部环境方面甚至在创造经济GDP上也会发挥很大的作用。

汉语历来被认为是世界上最难学的语言。从语法方面看:汉语一直被认为是孤立型或分析型的突出代表。语法关系由词序或独立的虚词来表达,不象形态语言那样通过词干本身的变化或各种词缀来表达。汉语的这种意合性特点常常使留学生一筹莫展。从语音上看,汉语是声调语言,对以非声调语言为第一语言的留学生来说,汉语的声调和语调是他们难以逾越的“珠穆朗玛峰”。此外,汉字更使留学生,特别是非汉字共同圈国家的留学生望而生畏。所以,汉语本身的难度肯定会使学生产生许多学习上的问题,而且此类问题最多也最需要教师讲解清楚。

要作为一名合格的对外汉语教师应该具备哪些素质?对外汉语教师的素质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知识结构,二是能力结构,知识是能力的载体,是培养能力和提高素质的源泉。基础理论知识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创新能力形成的基础,但是,一个人有知识不一定有能力。我们经常会看到满腹经纶的老师在课堂上却口笨舌重,所以要想成为一名深受学生欢迎的对外汉语教师就要有意识地培养自己各方面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对外汉语教学水平,本文所讲的是对外汉语教师应该具备的能力结构。

二、对外汉语教师应具备的能力结构

要想提高对外汉语教学的水平,教师的能力结构是非常重要的,那么一名合格的对外汉语教师应该具备哪些能力呢?

首先老师的能力应体现在课堂上,因为课堂是老师和同学接触的主要场所,也是老师传授知识的主要场所,那么课堂上老师应该具备哪些能力呢?

(一)语言能力

这里的“语言”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口说的语言;二是体态语。

语言是教师进行工作的重要手段,对于任何老师都是十分重要的,而对一名对外汉语教师来说单单口吃清晰,说话有条理也是不够的,对外汉语教师还要具有更加诙谐幽默的语言能力。幽默是对外汉语课堂中不可多得的品质,幽默诙谐的语言能打破课堂内死水般的枯燥局面,使整个教学过程达到师生和谐、充满情趣,优化课堂教学效果。幽默是思维的火花、智慧的结晶,是教师知识、才能长期积累的结果。诙谐幽默的评价语可以恰到好处地推动教学过程,使汉语知识信息的传输得以顺利进行。

体态语也是一种语言,一种人与人交流的工具。一名教师的体态语也是非常重要的,正确运用体态语能活跃课堂气氛,充分调动学生的情感,使学生冲破种种顾虑,主动参与、大胆发言,这样的课堂气氛是每个教师所希望的,但并不是每个教师所能营造出来的。有经验的教师,并不刻意地去营造,而是顺其自然,把握最佳时机,有些教师求成心切,频繁地借用体态语来夸张,结果却适得其反,教师忙了半天,学生却无动于衷,觉得老师太显轻浮,有失庄重,影响了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

另外,教师形象本身也一种体态语,形象良好的教师(包括清洁、得体的服饰,优雅的举止,良好的行为习惯等)会给学生良好的第一印象,从而拉近与学生的心理距离,使学生在接受所讲授的内容之前就接受了教师。这样教师便可以在此基础上运用其他途径加深与学生的感情,以便在需要时协助营造课堂气氛,获取高希望值的教学效果。所以教师创造良好的形象以及养成好的行为习惯极其重要。

体态语其实是非常复杂的,正如孙雁雁所说“体态语涉及了生理学、心理学、空间关系学、身势学、视觉交往学等很多领域,对其全面掌握也并非一件容易的事。因此,我们在对外汉语教学中,除了要注意对体态语进行横向的比较外,还要注意纵向的比较,把握好语境,准确使用好体态语,以便对教学产生正面的影响。”

(二)组织与协调能力

在课堂上进行教学,组织能力和协调能力就显得更为重要。因为对外汉语教学是在一个班集体中进行共同的教育活动,需要一定的组织和管理,才能保证集体活动的顺利进行,这就要求教师真有较高的组织能力。具体表现有如下两点:

其一表现在汉语教学工作的计划性上,既有学年学期的总计划,也有一月一周的短安排,甚至每天每节课都安排得有条不紊,并按预定的目标开展教学工作,且随时进行有效的监督和控制,这样才能保证汉语知识的顺利传授。

其二是课堂组织能力

课堂教学是学生掌握语言知识和提高语言能力的重要途径。好教师能轻松驾驭课堂教学,很快组织起学生讨论,调节好课堂气氛,让学生既有着轻松地心情又有完成任务的压力,这也是汉语口语课堂教学的要求,教学中教师要做到精讲多练,有目的地重复,把大部分时间留给学生,对课堂上可能会出现的冷场或者失控现象教师应有必要的准备,对不同的情况有相应的对策以确保课堂的节奏与秩序,只有这样才能完全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另外,教师还要学会调节学生的情绪,教学内容的实用性使学生有了一定的学习动力,但这还远远不够。在学习过程中,人的情绪无时无刻不在左右学习动力,制约学习效果。“所谓情绪,是人在从事某种活动时产生的兴奋心理状态。良好的情绪可使人以较高的效率获得知识”。语言学习本身是很枯燥的,尤其需要良好情绪的参与。那么身为的教师如何抓住学生的好奇心,创造一个个兴奋点,培养愉快、轻松的课堂气氛,是教学成败的又一个关键因素。

如何调节学生的情绪,活跃课堂的气氛,第一个方法是通过老师自己的丰富的表情。表情丰富的老师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刺激学生,创造一种轻松自由的课堂环境,让课堂气氛活跃起来,让学生可以没有任何顾虑畅所欲言,这也正是对外汉语教学中课堂教学所需要的效果。可以想像一个表情呆板的老师上课时也一定会使他的学生受影响,让学生听起课来也毫无激情,这也是对外汉语教学最忌讳的。

另外,老师要不吝惜任何表扬的机会,这是鼓励学生的方式,也是调节学生情绪的有效方法,受到表扬的学生在课堂上往往更加活跃,这对带动整个课堂气氛有着很好的作用,表扬也是一种很好的刺激学生学习的方式,所以老师要充分利用这一点。

(三)机智与创新

其实,机智是一个比较笼统的概念,它包括老师在整个教学法选择上的机智,老师要针对不同的教学对象采用不同的教学法,对教学法的灵活、机动的运用,就是教师机智的一种体现。同时机智也包括老师在遇到具体问题时,处理问题的机智。教师运用教学机智既能把语言要素的教学与言语技能和言语交际技能的训练统一起来,又能维持好整个教学系统的动态平衡,保证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

关于创新,如果一个对外汉语教师总是机械地重复过去所做过的工作,停留在过去数年所教过的教案上,对新的东西漠然置之,失去创造力,他讲的东西,学生一定不会感兴趣。正如郝晓梅所说“创造能力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对使学生尽快掌握所学内容,使一节课富有感染力具有重要作用,达到最佳教学效果关键在于教师的教学行为,而创造能力在教师的教学行为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老师的创造力会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在课堂教学中,用声情并茂的语言传授知识,对知识进行横向、纵向、逆向联想、分析,使学生掌握知识结构的内在规律。激活学生知识迁移的本领,获得有价值的活知识。这样能使学生的个人志趣、批判思维、想象能力、创新意识得到充分发挥和激活。

(四)工整规范的板书能力

由于对外汉语教师所面对的学生都是母语非汉语的学生,尤其是对非汉字文化圈的学生来说,板书是非常重要的,常规来看板书是画龙点睛的启示而是提纲挈领的深化,学生通过教师的板书能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巩固所学知识,但是对留学生而言,教师的板书更是一种“模板”,是他们学习汉字的笔顺、构架等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途径,因此板书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教学效果。教师的板书应做到正确性,计划性、启发性、规范性。刘在他的《对外汉语教育引论》中提出对对外汉语教师板书的三点要求:

①汉字一定要正确、规范。笔顺应与教材一致,字形要美观,至少要端正,给学生以示范的作用。②板书要很好地设计。黑板当中五分之三用于书写新课内容。两边各五分之一,一边用于教学中临时性的板书,另一边专门用于记录学生的病错句。③板书要鲜明、醒目,适当运用彩色粉笔突出重点。通过板书促进学生积极思维、探索规律、激发联想、发现知识,经过精心安排的板书,能更加突出地显示规律,启发思维活动的能动作用,启迪学生从中找到规律。干净整洁的板书是学生模仿的标本,会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板书应周密考虑、合理布局、言简意赅、字好图美,犹如舞台上的布景,给学生在视觉上以美的感觉,达到培养学生的审美观,使学生自觉地去鉴别美、追求美、创造美、欣赏美。

(五)耐心与宽容

教师是一个付出耐心的职业,而对外汉语教师要比其他的老师付出更多的耐心。在对外汉语教学中,体现着很强烈的文化差异,作为对外汉语教师应该充分认识到这一点,对学生的不同文化采取一种宽容的态度。

以上所说的是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具备的能力,在课堂上,教师所做的是一个只是“输出”的工作,课外则是教师进行知识“输入”的时间,如何能在最短的时间“输入”最多的知识,是对对外汉语教师能力的考验,因此对外汉语教师在课外应该比在课上更加活跃,首先要积极社会活动,多参加与对外汉语教学相关的学术讨论会,从中吸取知识。因为当代社会是开放式的信息时代,教师不能做孤陋寡闻的“井底之蛙”,参加社会活动,主动获取各方面信息,比如经常参加一些学术研讨会,了解当前学术界的热点问题,还有当前学术界有那些动向。

另外,教师还应该努力提高自己的自学能力和科研能力。社会不断向前发展,科技不断进步,知识不断更新,教师要想跟上时代的步伐就必须具备自学能力,为了推进科学文化的发展又必须具备科研能力。教师要不断增大自己的知识量,使自己具备的新知识在自身知识结构中越累越多,关注时代以适应知识的更新速度。关注时代对教育的要求,并注意把所学的新知识、新理论、新方法、新技术用于实践,进一步深化自身知识结构,开展科学研究。

三、结语

本文讲得是对外汉语教师的能力结构,它是对对外汉语教师的要求,也是一名立志成为对外汉语教师,尤其是想成为一名受欢迎的对外汉语教师应该努力争取做到的。当然,这是一个开放的系统,要成为一名合格的对外汉语教师并非易事,除了以上要求外,还有一些其他的要求等待对外汉语教师在实践中去发现。

参考文献

[1]陆俭明.汉语教员应有的意识[J].世界汉语教学,2005(1)

[2]张和生.北对外汉语教师素质与培训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京师范大学学报,2006(3)

[3]于逢春,晓坤. 对外汉语教师综合素养论略[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0

篇8

关键词:新课程 对外汉语 国际化 创新型人才

在经济全球化发展的语境下,各种文化的渗透也越来越明晰,为了巩固国际地位,提升国家软实力,首先就要让中国文化走出去,让别人知道中国文化、了解中国文化,这就需要创新型对外汉语人才来担当中国文化对外传播者的使命,进而提升中国文化全球化的战略诉求。

一、穷途末路的培养模式:对外汉语专业人才培养的尴尬处境

目前,北京语言大学率先开设了对外汉语专业,成为我国对外汉语专业建设事业的先驱。华东师范大学也在对外汉语专业建设方面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各高校要善于总结已有的经验,根据培养目标和相关标准合理设置课程。尽管如此,但当前对外汉语专业出身的学生就业仍旧处于很尴尬的境地,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因为对外汉语专业无法培养出优秀的专业人才,为汉语国际传播事业做贡献;另一方面,国家汉语办工室每年会选拔部分毕业生赴海外从事汉语教学,推出了“国际汉语教师中国志愿者项目”,但这只是一项临时性的工作,服务年限不得超过三年,而且只有少数毕业生有这个机会,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就业难的问题,人才招聘市场保存他们的档案关系,“回国即失业”形象地描述了这些毕业生的未来命运;其三,从国内看,留学生来华的聚集地是高校,然而,高校却没有很好地凭借其自身优势培养国际化对外汉语人才,这让很多没有高文凭的对外汉语专业毕业生“报国无门”。

此外,国内专业对口的岗位很少,高校几乎没有空余的对外汉语教学岗位。供求关系不协调的矛盾日益凸显,必须不断调整和改革培养目标以及专业定位,专业核心课程的调整就充分显示了这一点。具体言之,有如下几个方面:

(一)各高校为了招收更多的学生,通常将汉语国际传播作为吸引人才的标签,对外汉语专业逐渐成为热门专业。然而,由于专业的局限性,就业范围有限,只有少数毕业生继续从事本专业相关的工作。在实际进行课程设置时,对外汉语教学的课程比例设置十分重要。如果比重过小,则失去了对外汉语专业的意义;如果比重过大,则无法缓解就业压力。我们应该如何合理设置对外汉语教学的课程比重?

(二)对外汉语专业培养复合型人才,不仅需要学习对外汉语专业课程,还要开设教育、文化、外国和中国语言文学类课程等。目前,高校总学分逐渐向低学分的方向发展。我们应该如何合理安排不同课程的比例?

(三)对外汉语是一门综合型学科,不仅注重培养学生语言知识,更注重实践应用能力的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核心是针对跨国文化交际能力进行培养,单纯依靠理论知识的学习是无法实现这个目标的。怎样合理安排实践类课程?如何安排实习?怎样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

二、高瞻远瞩构设新体系,重构新时期对外汉语创新型人才培养新模式

建设一支素质高、适应海外对外汉语教学需求的人才队伍是顺应当前国际形势的。对外汉语教学要逐渐向全球化、国际化发展。在汉语国际推广的背景下,重视和培养高校对外汉语专业人才是很有必要的。这就需要采用科学的教学方法制定培养目标和原则,顺应全球经济发展的时代需求。所以,今后我国高校在进行对外汉语专业人才的培养时,要以对外汉语教学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和价值理论原则为基础,与世界汉语教学接轨,“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构建时效性强、多元化、多角度的教育机制。

此外,笔者认为,还要在注重传统人才培养模式的基础上,勇于创新,开发出顺应时展、符合未来需求的教育机制,并逐渐向这个目标前进。具体言之,培养新时期对外汉语创新型人才,应立足如下四个层面:

(一)因材施教授学,针对不同教学对象深化教学内容。

中国式的教学理念和体制,通常是在同一个班级安排来自不同国家的汉语学习者,但是由于不同国家的教学理念和教育体制不同,其他国家的汉语学习者无法快速适应汉语学习模式。如今汉语师资“走出去”的案例越来越多,但是由于他们对该国、该地区的文化背景、教育理念没有深入的了解,无法顺利圆满地完成汉语教学任务。由此可知,高校在培养对外汉语专业人才时,没有充分认识到各国教育理念和教学体制之间的重要区别,无法将汉语推向国际,也阻碍了对外汉语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因此,加强学生对各国文化背景、教学理念和体制的认识是十分必要的。

(二)整合教学资源,运用网络信息技术优化教学模式。

将远程网络技术应用到对外汉语人才培养的过程中,能够有效地解决在推广对外汉语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例如:缺乏对外汉语教师;国外汉语学习者不集中;传统和落后的汉语教学内容和教材,无法适应对外汉语教学的新需求等。课堂面授是传统对外汉语的教学手段,受客观因素的制约,许多学习者无法来中国直接参加学习,远程网络技术则打破了地域的局限性,有效解决了这个问题。目前,传统的网络课程是我国最主要的网络教学手段。因此,在外语教学理论的基础上,要结合时展的新趋势,改革创新教学系统和网络教材。传统意义上的培养目标已经无法满足对外汉语人才的培养需求,要将新的教学形式融入到对外汉语教学过程中,为学习者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和身临其境的切身感受,利用远程网络技术为他们提供必要的学习支持。推动对外汉语教学的一个有效途径就是远程教育。要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才能真正实现对外汉语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

(三)深化语言学习,提高对外汉语专业人才第二外语水平。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第二外语的作用日益凸显,已经逐渐成为社会发展的主要推动力、文化交流和国际交往的桥梁,是文明程度提高的重要标志。与其他专业相比,对外汉语专业具有明显的特殊性。必须注重提高中外文化交流人才和对外汉语师资的第二外语水平和专业技能。英语作为国际上使用最广泛的语言,是国内各大院校都十分重视和关注的学科,提高对外汉语专业人才的英语能力是十分必要的。但是,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不断提高,汉语在国际上的使用范围越来越大,日本、韩国、东南亚等地区逐渐刮起了学习汉语的热潮,欧洲等非英语国家也有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学习汉语。传统的对外汉语教学目标,只重视英语教学,而忽视了汉语的学习。各高校可以根据地域特点和实际情况,为对外汉语专业开设第二外语的教学,如:法语、越南语、日语、韩语、俄语、西班牙语等。第二外语教学并不要求学习者熟练掌握和使用第二外语,而是通过这个学习过程,更深入地了解其他语言的语法形态和特点,改变已经根深蒂固的汉语语法习惯,深入了解不同语言语法系统的差异,在对外汉语教学中融会贯通这种差异,从而更好地进行教学工作。

(四)创设学习氛围,营造丰富的对外汉语课堂学习环境。

目前,我国的高校对外汉语专业教育体系还无法培养出真正符合汉语推广需要的国际化人才,因为现有教育体系更注重教学方法和语言知识的掌握,忽略了交际能力和实际应用的作用,高校的地域文化、办学理念层次、学校性质、师资力量也有很大差异,存在许多不合理的课程设置。在进行对外汉语专业教学时,不仅要重视教学理论和语言文化知识的掌握,更要重视交际能力和实践教学能力的培养,如增加与留学生接触和交流的机会,为对外汉语专业的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氛围,可以通过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将教学活动融入到实际生活娱乐中去,寓教于乐,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语言的特点,将知识融会贯通,有目的地训练和学习,为祖国培养更多优秀的对外汉语教学人才,为汉语国际传播事业做出贡献。

三、结束语

如今开设对外汉语专业的高校越来越多,对外汉语专业毕业生也逐年增多,这却与汉语国际传播的根本目的背道而驰,各办学高校为了招收更多学生屡出奇招,却掩盖了火爆专业背后就业困难的残酷现实。各高校不仅承担了为汉语国际传播事业培养专业人才的重任,还应该为广大毕业生的就业负责,缓解严峻的就业压力;不仅要做好人才的基础储备工作,培养优秀的本科专业人才,更要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深入考虑本科、硕士和博士的继续深造和深入学习的前景。

综上,单一的对外汉语专业人才无法满足社会的需要,各对外汉语专业院校应该跳出这个怪圈,立足于国际汉语教学的舞台,有机结合通用人才和专业人才的培养,努力培养出知识储备扎实、专业技能强、素质水平高、口径覆盖宽、实践能力强的复合型本科人才。一方面缓解就业压力与培养目标间的矛盾,另一方面打下坚实的基础,为晋升研究生和出国深造做好充足的准备。

参考文献:

[1]赵.对外汉语教学模式研究述评[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0(01).

[2]曾伟英.会话含义理论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05).

[3]李广瑜.当前汉语国际化的机遇和挑战[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2).

[4]胡川.韩国留学生汉语语音学习中的问题与教学方法的改进[J].北京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03).

篇9

摘要:本论文选取了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这个问题进行论述,探讨了对外汉语中文化因素的性质,重要性,并提出了一些关于做好对外汉语文化教学的具体方法的建议。

关键词:对外汉语;文化教学;文化背景;语言教学

作者简介:夏丽珍,女(1985-),江西吉安,广西师范学院师园学院。

[中图分类号]:H19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2)-07-0099-01

由于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和国际地位的逐步提升,学习我们的汉语已经成了外国友人们从事所有活动的重要条件。我们发现,不少人虽然耗了大量的时间精力去学习,却依然不能够达到顺畅自如地交流的效果,甚至常常还会出现彼此交流双方都不知所云的状况。在他们学习汉语的过程中,除了语言结构上语音,词汇和语法上的问题外,对中国这样一个特殊的东方国家的文化背景知识的缺失,已经成为阻碍他们交流的突出因素,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文化因素不容忽视。

一、对外汉语教学中文化的性质特点

“文化”为何物?简单点来说文化实质上就是生活,其分为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两个层面,从社会的生产关系说产生出来的物质生活方式。因而发现,文化包括的范围非常广,大到人生价值观,小到生活起居各种饮食习惯,道德观念,语言思维习惯等。

因为“文化”所覆盖的范围十分广,教师在对外汉语教学过程中明显不能详实地介绍中华几千年的文化,所以有必要区别“文化”和“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文化因素”两个问题。“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文化”明显为“文化”范畴中的一小部分,其包括的内容是外国人掌握和运用汉语与中国人沟通交流的时候需要熟悉的那种文化。关键点在对两种不同文化背景下所形成的不同价值观念以及由此带来的不同的行为方式的比较教学上,应该揭示外国人母语文化和汉文化在这个范内反映出来的文化差异,因而“对外汉语中的文化因素”就是要让学习者明白是怎样的思想观念、心理特征、怎样的生活方式以及风俗习惯让中国人有了这样的语言表达方式和表达习性,这正是我们在对外汉语教学的过程中所要传授给学生的“文化”。

二、对外汉语教学中文化的重要性

曾经有人提出,“对外汉语教学”既然不能很好地反映教学现状,建议改为“对外汉语文化教学”。该说法好像把语言教学和文化教学的关系割裂开来了,其实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文化因素在现今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必要性。

语言是人类重要的交流工具,从它产生起,社会就给语言打上了印记,有社会作用,都带有了文化色彩,萨丕尔说过:“语言是不能离开文化而存在的。”因此,语言的教学离不开文化教学,对外汉语的教学同样也离不开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教学。

三、怎样做好对外汉语中的文化教学工作

1、将文化背景知识教学贯穿运用于语言课教学和实践课教学之中

语言教学包括语言要素和文化要素。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物质文化教学比较简单,精神文化教学则困难,因为精神文化是一个民族文化的深层内涵,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很难理解,所以了解和掌握不同形式的文化,需要运用不同的教学法。同样,针对处于不同阶段的学习者,也应有不同的教学侧重点。

在对外汉语教学初级阶段中,物质文化应贯穿于教学的每一个环节,应随时教授。在语言课教学和实践课教学之中补充相关文化背景知识,留学生才能更准确地理解汉语。

在中高级阶段学习中,进一步介绍如思维模式、鉴赏审美等精神文化精神内容的教学,比初级阶段的教学难度大很多,不但要讲授词汇和成语的基本意义,还要讲解相关的引申意义。面对不同文化背景的留学生讲授精神文化内容时,需要注意适度和适量的原则,讲清问题、点到为止。

总之,对外汉语文化教学是在语言教学的同时进行中国文化背景知识介绍,文化背景知识教学应以物质文化教学为主,精神文化教学为辅。

2、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注意运用做比较的方法,预防“负迁移” 影响

社会文化因素会干扰留学生学习汉语。他们经常会将本国的民族文化内容生搬到汉语中,理解和表达的准确性大大受到影响。要讲清楚两种文化背景的差异部分。尤其是涉及词汇时不仅讲授基本意义部分外还要讲清它所包含的文化背景知识。在这种文化背景知识的对比教学中,如果它是“ 背景意义的词”,除了讲清字面意义,还要有效地防止理解和运用上的混淆,这样才能使学生更恰当得体地使用汉语。

3、在教学中注意运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手段

在文化教学中,我们可以让学生阅读文学作品等,积累有关文化背景知识。教学中,教师不妨选择与学生本族语言在词汇、结构、文化背景能形成鲜明对比的文学作品。最直接途径学生收看电视节目了解当前社会动态和社会问题。此外,我们还可以组织一些旅游观光、绘画、书法展览、作文比赛、传统饮食文化节等活动让外国学生能更直观地,切身地去体会中国的文化,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增强他们对中国文化的浓厚兴趣,让对外汉语中的文化教学多姿多彩。

4、对外汉语中的文化教学对教师提出的要求

在对外教学中,汉语教师要发挥其所长。他们不仅中国文化知识传授者,而且中国文化最直接的体现者。无形中我们的教师必须对中国文化有一个全面准确地把握,具备深厚的中国文化知识修养。中外文化上的差异教师需要重视,并深入研究这种差异,不仅能帮助学生学会语言、了解中国社会文化因素,真正帮助学生扩大知识面和真正学好汉语。

面对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文化,我们要运用文化的概念贯穿在语言教学中,从而提升语言教学。学习者在语言的学习中不仅要学习这种语言文化,更重要的是这种文化有助于他们在日常生活、工作学习中熟练地进行交流、准确无误的表情达意。只有理解了蕴含在汉语之中的文化背景,他们才能真正地学会汉语,运用汉语进行交际。因此,做好文化的教学工作是对外汉语教学真正取得成功的关键步骤。

参考文献:

[1]、凌娟《关于对外汉语文化教学的几点思考》西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6月

[2]、谢稚《探索对外汉语文化教学的有效途径》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3月

[3]、赵鹏《对外汉语教学的文化导入浅谈》天津大学硕士论文 2007年1月

[4]、王雅楠《如何突破对外汉语教学的瓶颈》社会科学家 2005年5月

[5]、王苹 《论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文化因素》 贵州大学学报 1996年6月

篇10

【关键词】对外汉语专业;学生;跨文化交际;培养

一、对外汉语专业学生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必要性

跨文化交际指的是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从事交际活动的过程。简单说来,我们与外国人的交往就是一种跨文化交际。对外汉语教师教授外国学生汉语的过程同样也是跨文化交际。我们知道,外国学生学习汉语,目的是提高运用汉语进行交际的能力,因此必须克服语用失误。跨文化交际中常因交际双方的思维模式、等诸多因素的不同而造成交际误解,也即产生语用失误。一般来说,言语交际中一个语法错误、语音错误、词汇错误,不会触怒对方。然而语言使用规则上出现的错误,却可能造成别人的误解,甚至触怒对方。例如,询问对方年龄或工资会被当做侵犯别人的隐私。非语言交际同样也会造成类似的误解,比如将手掌平放在脖子下面的手势,在我国文化中是杀头的意义,但是在英语国家的文化中却表示吃饱了的意思。

对外汉语教师是一个特殊的职业,对外汉语教师可能接触到具有完全迥异的文化背景的人,甚至可能这些人在同一个班上学习汉语。那么怎么处理与他们进行无误的沟通,怎么样处理班上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学生之间可能产生的冲突,例如宗教上的冲突、思维模式不同引起的误解,这就要求对外汉语教师具备跨文化交际的能力。对外汉语专业作为专门培养对外汉语教师的专业,培养该专业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是十分有必要的。下面从培养对外汉语专业学生跨文化交际意识和具体的策略谈谈本科院校应如何培养对外汉语专业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

二、提高对外汉语专业学生的跨文化意识

高一虹在分析比较了多个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模式的局限后提出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应以文化意识的培养为中心。跨文化意识是思想方面的内容,正确的思想指导实践,对实践起促进作用。因此,培养对外汉语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首先是提高他们的跨文化意识。

(一)从认识上提高对外汉语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在跨文化交际的过程中,人们大致会经历这样的过程:我们期望对方与自己一样,但是发现他们与自己并不相同,然后,文化冲突出现,我们会感到愤怒、恐惧,从而使得我们向后退缩。认为别人与我们一样的想法十分自然,但对于跨文化交际来说却是有害的。所以,培养对外汉语专业学生,必须不断提醒他们人们都有不同的文化背景、迥异的习俗。必须学会观察异国文化,善于与自己的文化对比,才能逐步提高自己的跨文化意识。

(二)理性认识对外国人的刻板印象。刻板印象是对某些个人或群体的属性的先入为主的印象。例如,认为美国人随便,德国人严格等,这些就是一些刻板印象。刻板印象不一定是有害的,但从某种程度讲,刻板印象是我们重视某类人或群体的共同之处,忽视个体区别。因而导致我们在与某个人进行跨文化交际时,将对于他所属的文化的刻板印象附属在这个人身上。在观察某种文化时候,不要只注意该文化与自己的刻板印象吻合的现象,而忽略其他。在培养对外汉语专业学生时,应该在教学中贯彻这样的意识:全盘接受或全盘否定外族的文化都是不对的,应该平等看待各族文化,在教学时更多地依附中国文化。

(三)保持的意识。不同的学生具有不同的文化背景,严格说来,每个人的文化背景都不会完全相同。对外汉语教师在教学时,没有必要把自己的思想观念强加给对方,我们可以“和而不同”。培养对外汉语学生的跨文化意识,要在课堂教学和课外实践中,指导他们保持的意识,以开放的心态对待异域文化,以理性的态度介绍汉文化。

跨文化意识的培养不是仅依靠一两门课程的理论学习,要在跨文化环境中进行体验,在具体的跨文化交际的情境中培养对外汉语专业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具体来说,具有可操作性的策略有以下几点。

三、本科院校培养对外汉语专业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具体策略

(一)开设与跨文化交际有关的课程。大多数本科院校培养对外汉语专业学生的培养计划中涉及到了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并为此开设了一些课程。我们认为,在有可能的情况下,可以适当开设这样一些课程:《跨文化交际》《中外文化差异》《中西文化精神》等,甚至可以让外教全程或部分地进行授课,这样会给学生更直观的印象。另外,也可以经常举办与跨文化交际有关的讲座。

(二)大力开掘隐形课程。“隐性课程”一词是由我国出版的《教育大辞典》对其下的定义是:学校政策及课程计划中未明确规定的、非正式和无意识的学校学习经验,与“显性课程”相对。隐性课程涉及到教科书中的、教学活动中的和教学活动之外三个层面的内容。在教材方面,学校要精心选择教材,最好教材中能涉及他族文化的文化要素,让学生能从中获得这方面的知识。在课堂教学方面,除了开设显性课程外,还有必要大力挖掘语言类课程的隐性部分,特别是挖掘语言中所蕴含的文化要素。另外,将上面谈到的提高跨文化意识的方法潜移默化地传授给学生,也是隐性课程的内容。在课堂之外,应让学生多参与跨文化交际活动,从中获得体验和感悟。例如,可以组织中国学生与外国学生联谊、晚会。

(三)提供对外汉语专业学生见习和实践机会。学校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应尽量让对外汉语专业的学生到对外汉语教学的课堂上听课。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不仅可以丰富自己对外汉语教学技能发面的知识,提高教学技能与水平,而且可以通过观察课堂上不同国家的留学生的行为,得到一些直观的知识,这有助于对外汉语专业学生了解不同国家的文化和该国家学生上课时的习惯,为自己以后的教学实习积累经验。安排学生的教学实践,让学生有机会一对一、一对多地对留学生进行汉语教学。具体来说,学校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制定这样的实践计划,制定选拔、培训及考核的具体办法。

(四)选派学生赴海外进行教学实习。对外汉语专业学生在大一、大二学习和掌握了专业知识之后,最好在大三或者大四期间赴海外进行教学实习,这对于运用所学到的知识十分有帮助。学校有条件的话可以多与国外的学校进行联系,互相派遣留学生或实习人员。另外,对外汉语专业的学生也可以通过考取国家汉办志愿者赴海外的孔子学院实习。

赴海外实习的过程短则几个月,长则一年的时间,在这段时间里,学生不可避免地要经历“文化休克”。文化休克包括四个阶段:蜜月期、沮丧期、恢复调整期和适应期。如何克服文化休克?这实际就回到了本文讨论的内容。培养对外汉语专业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目的也可以说是帮助学生克服文化休克。从意识上提高对异文化的敏感度,从实践上进行跨文化的训练,使学生能够在海外实习中应对各种情况,不至于发生某些严重的后果。

四、结语

对外汉语专业的学生要求具备一定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在意识上,要能从认知的水平上感到异文化是可以接受的,最好是从感情上感觉异文化是可以接受的。惟其如此,对外汉语专业学生在教学实习中或将来成为对外汉语教师之后,才能够沉着应对各种现象,有利于进行对外汉语教学。更长远地说,培养对外汉语专业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对于国家汉语推广事业的发展是有益的。

【参考文献】

[1]胡文仲.跨文化交际学概论[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

[2]周磊.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失误对汉语教学的启示[J].语文学刊,外语教育教学,2010(3).

[3]李红.试论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跨文化交际意识[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1998(6).

[4]周毅,包镭.汉语国际传播时代对外汉语人才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J].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