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状腺的医疗方法范文

时间:2023-10-19 17:09:5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甲状腺的医疗方法,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甲状腺的医疗方法

篇1

【关键词】结节性甲状腺肿;甲状腺切除

【中图分类号】R58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1-0358-01

结节性甲状腺肿系临床较为常见的甲状腺疾病,控制手术切除范围、降低良性结节复发是结节性甲状腺肿切除的难点所在。对结节性甲状腺肿的手术,一般选择腺叶及峡部切除,并作快速病理检查,结节位于峡部时,应以活检证实两侧均为正常甲状腺组织,腺叶切除较部分切除后再作腺叶切除安全,再次手术易损伤甲状旁腺和喉返神经。本文笔者对 2009 年 5月 -2011 年 4 月收集的确诊为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行甲状腺切除术治疗效果进行了研究分析,随访结果有效,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 2009 年 5 月 -2011 年 4 月笔者所在医院外科收治的 45例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其中男 27 例,女 18 例。年龄 20~72 岁,平均 46.2 岁。病程 8 个月 ~10 年。术前甲状腺功能检查排除甲亢患者。颈部 B 超检查显示 30 例为双侧甲状腺多发性结节,15例为单侧甲状腺多发或单发。

1.2 方法

均行甲状腺切除术,在术前准备到位后,手术者通过体外触摸锁定甲状腺部位后用超声刀切断舌骨下肌群和颈白线,纵行切口甲状腺外层膜,此时可见甲状腺。若为单侧甲状腺单方发或多发,则行单侧甲状腺腺叶切除;双侧各 1 个结节则行双侧甲状腺剜除或大部分切除,一侧 1 个结节而对侧多发则行单结节瘤体剜除加对侧腺叶切除,双侧多发则双侧腺叶次全或大部切除,将切除的标本自中间切口取出放置标本袋中,冲洗手术野,无明显渗血后,缝合颈白线和舌骨下肌群,将一根剪有侧孔的引流管从舌骨下肌层插入甲状腺切面处。

2 结果

45 例患者均成功随访,随访时间 6 个月 ~1 年。单侧甲状腺次全切除 15 例;一侧次全切除而另一侧部分切除 30 例。腔镜手术用时 52~180 min,平均 86 min;术中出血量 14~78 ml,平均 43 ml。12 例术后现声音嘶哑状,其中 10 例术后 2 个月恢复,2 个月后仍未很好恢复 2 例,考虑为喉上神经损伤;1 例术后 48 h内现不同程度低钙血症,口周及四肢趾端麻木。45 例患者术后均口服 L2T4,随访发现甲状腺切口均愈合,无明显瘢痕,复发6 例,复发率 13.3%。

3 讨论

病理学检查发现,甲状腺多存在病变结节,尤其是病程较长的甲状腺肿最为明显。结节性甲状腺肿若不及时遏制会演变为甲状腺功能亢进和恶变。因此,即使是良性,如不彻底清除病灶也会残留增生的甲状腺组织和微小结节,极易导致复发,其实这也是结节性甲状腺肿复发率高的主要原因。据国内文献报道,临床结节性甲状腺肿复发率为 18%~30%,而本组随访 6 个月 ~1 年复发率为 13.3%,低于文献报道,这可能与病例数少或手术方法有关。针对结节性甲状腺肿治疗,目前最有效的方法为手术切除甲状腺肿,考虑到该病以中青年女性居多,手术治疗不仅要实现病灶切除,还应考虑到术后美观效果,基于此,本文探讨了甲状腺切除术治疗结节性甲状腺肿的效果。结节性甲状腺肿术后极易复发,为降低术后复发率,术中腺叶如何切除至关重要。国外有学者认为扩大甲状腺肿结节的切除范围可减少术后复发率。一些学者认为甲状腺全切除对非毒性多结节甲状腺优于次全切除,可有效预防复发。然而过多切除腺体会导致甲状腺功能低下,而单纯剔除结节保留大块腺体极易遗留小结节,从而导致术后复发率高。甲状腺切除手术虽然成为当前主流手术方法,但该方法省去了对腺体的直接感触,会出现对切除腺体量直观估计困难问题。术后口服甲状腺片对结节性甲状腺肿术后复发有一定的影响,但目前对服药时间长短存在较大争议,有学者认为持续服药 5 年以上效果最佳,但笔者认为1~2 年则是最佳服药时间,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 吴在德,吴肇汉 . 外科学 [M]. 第 7 版 .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298-299.

篇2

[摘要] 目的 探讨甲状腺全切除和次全切除治疗甲状腺良性肿瘤的效果。 方法 选取本院的1863例甲状腺良性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分为A(963例)组和B组(900例)。A组采取甲状腺全切除术,B组采取甲状腺次全切除术,比较两组的并发症发生率和复发率。 结果 A组的喉返神经损伤发生率为4.98%,显著高于B组的3.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7,P=0.041);两组的甲状旁腺功能减退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04,P=0.31)。随访1年,A组的复发率为5.40%,显著低于B组的9.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64,P=0.001)。 结论 甲状腺全切除术能够降低甲状腺良性肿瘤的术后复发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 甲状腺全切除术;甲状腺次全切除术;甲状腺良性肿瘤;治疗效果

甲状腺良性肿瘤约占甲状腺疾病的2/3,主要包括甲状腺囊肿和甲状腺腺瘤,其主要症状包括颈部疼痛不适、声音沙哑、吞咽困难和扪及包块等,对患者的正常生活造成影响[1]。相关报道显示,手术切除仍是甲状腺良性肿瘤的最有效治疗方式[2-3],甲状腺次全切除在良性肿瘤中的效果和安全性较好,但术后复发率较高,甲状腺全切除主要应用于恶性肿瘤的治疗,对病灶的切除更加彻底,但对组织的损伤可能较多。本研究选取本院的1863例甲状腺良性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比较两种切除方式在甲状腺良性肿瘤中的治疗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07年6月~2013年6月的1863例甲状腺良性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治疗方式分为两组。A组963例,其中男266例,女697例;年龄21~62岁,平均(39.6±6.2)岁;甲状腺囊肿426例,甲状腺腺瘤537例;病程为0.3~2年,平均(1.2±0.4)年。B组900例,其中男242例,女658例;年龄23~64岁,平均(40.2±6.8)岁;甲状腺囊肿396例,甲状腺腺瘤504例;病程为0.4~2年,平均(1.3±0.4)年。两组的年龄、性别、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均自愿接受手术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手术方法 A组在气管插管全身麻醉下行甲状腺全切除术,钝性分离颈前肌群,暴露甲状腺,对甲状腺上极进行游离,内侧结扎,结扎切断甲状腺上动脉前支,保留后支,沿其探查暴露甲状旁腺,剥脱甲状腺上极,然后游离甲状腺下极,对其进行结扎,将甲状旁腺下动脉前支切断,保留后支,剥脱甲状腺下极,暴露甲状腺下动脉,保护喉返神经组织,寻找剥离甲状旁腺,然后游离甲状腺,超声刀将其切除,清洗创面,血供无异常后缝合。B组在气管插管全身麻醉下行甲状腺次全切除手术,切口等同A组,甲状腺显露后,处理上级血管及韧带,解剖甲状腺外、下、内侧血管,将峡部切断,对良性病变周围大部分组织进行切除,腺体背面部分保留,予以止血后,缝合甲状腺组织。

1.3 效果评价 观察两组的并发症发生情况,主要包括喉返神经损伤和甲状旁腺功能减退。随访1年,根据超声、CT检查结果比较两组的复发率。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A组的喉返神经损伤发生率为4.98%,显著高于B组的3.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7,P=0.041);两组的甲状旁腺功能减退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04,P=0.31)。两组的并发症均为短暂性并发症,6个月内均恢复正常。随访1年,A组的复发率为5.40%,显著低于B组的9.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64,P=0.001)。 3 讨论 甲状腺良性肿瘤的发生可能与内分泌失调、放射线治疗和碘元素缺乏等相关,10%~25%可能发生恶化,转变为恶性肿瘤,早期选择有效的治疗方案在预防甲状腺恶性肿瘤发生中具有重要意义。近些年甲状腺良性肿瘤的发生率呈上升趋势,目前临床主要采取手术切除治疗。以往的报道显示,甲状腺次全切除术更适宜作为甲状腺良性肿瘤的治疗方法,具有出血量少的特点,在一定程度保留了甲状腺功能,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相对较低,但该术式的术后复发率较高,患者二次手术的可能性大,进而增加了患者痛苦。甲状腺全切除术是治疗甲状腺恶性肿瘤的重要手段,该术式的切除范围更加广泛,消除病灶更加彻底,能够降低术后复发率。 本研究结果显示,两种治疗方式均会导致喉返神经损伤、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等,全切除术后喉返神经损伤发生率显著高于次全切除术,该研究结果与高成钢等的报道基本一致,但上述并发症均为短暂性并发症,6个月内均恢复正常,由手术导致的组织损伤经过调理可以得到控制。随访1年,全切除术的复发率为5.40%,明显低于次全切除术,提示前者预防肿瘤再复发的效果优于后者。再次复发的危害性更大,给患者的身心造成更为沉重的打击,增加了病情恶化的可能。考虑该因素,甲状腺全切除术更适合作为良性肿瘤的主要治疗方法。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全切除术操作更加精细,通过熟练操作可大大降低对甲状腺周围组织的损伤,从而有效控制术后并发症。 综上所述,甲状腺全切除术治疗甲状腺良性肿瘤效果显著,能够降低术后复发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臧家新,李志强,张守刚.甲状腺全切除术治疗甲状腺良性疾病的疗效及术后并发症的预防[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9):275-276. [2] 王畅,黄盛.腔镜辅助颈部小切口手术与传统甲状腺手术治疗甲状腺良胜肿瘤的对比研究[J].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2011,14(9):723-725.

篇3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共60例我院手术治疗甲状腺疾病于2009年5月到2011年1月间收治患者,患者中位年龄55岁,平均年龄56岁,年龄在15~64岁之间,男女发病比例为1∶1.1,其中女34例,男26例。

1.2各甲状腺病症构成经手术后60例病例确诊的甲状腺患者的病症情况看出患病较多者为甲状腺癌与甲状腺腺瘤,但是最多的则为结节性甲状腺肿。具体构成如下:其甲状腺癌为2例(3.3%),桥本病为4例(6.7%)患者,结节性甲状腺肿为34例(56.7%)患者,甲状腺功能亢进为5例(8.3%)患者,甲状腺腺瘤为12例(20%)患者,他病症为3例(5%)。见表1。

1.3甲状腺病症的构成结节性甲状腺肿仍然为较常见且发病率较高的甲状腺疾病,仅次于结节性甲状腺肿发病率的还有甲亢和甲状腺腺瘤,近年来与目前临床报道相一致的现象,桥本病和甲状腺癌患者的发病数量有所上升。甲状腺亢进患者的发病率在本院临床资料显示低于桥本病。

1.4手术方法对于良性患者而言,全组60例患者中,行颈丛麻醉于手术麻醉时。手术行一侧的结节摘除和次全切除以及腺叶切除;依据患者患者年龄,肿瘤发生部位和TNM分期等原因,手术时对于患有甲状腺癌的患者而言,行对侧及峡部次全切除加患侧全部切除,甲状腺垒切除术以及患侧腺叶全切除术。

1.5麻醉方法60例患者中10例患者采用局部麻醉后外加颈丛神经阻滞进行手术,全身麻醉(全麻)后46例患者采用气管插管进行进行手术,采用局部麻醉后4例患者进行手术。

1.6并发症发生1例(1.7%)术后大出血患者,2例(3.3%)喉返神经损伤患者,手术后1例(1.7%)患者甲状腺功能出现下降。共4例6.7%并发症发生率出现并发症患者。

1.7术后甲状腺素替代治疗及内分泌治疗手术后60例患者有5例(8.3%)患者进行内分泌治疗,有4例(6.7%)患者进行了替代治疗。治疗方法为每天患者通过口服途径服用100μg左旋甲状腺素片(优甲乐),然后根药量调整据患者血液中的TSH、T3及T4含量进行。手术后应进行甲状腺癌患者内分泌治疗,应保持TSH在1.0mmol的范围,T3,T4在血清中处于保持正常;甲状腺功能低下症状如果在手术之后甲状腺良性病症患者出现替代治疗即时进行,保持患者血液中TSH、T3及T4的水平正常,给患者甲状腺素补充。

1.8术后复发率随访进行对31例患者(随访率51.7%)出院后患者。结果复发率为13.3%,8例患者发现出现手术后复发。其中2例为甲状腺癌患者,2例为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4例为甲状腺腺瘤患者。

2结果

60例患者有甲状腺癌2例患者,甲状腺腺瘤4例患者,结节性甲状腺肿2例患者。共8例13.3%复发率手术后甲状腺复发。60例患者出现1例(1.7%)手术后患者甲状腺功能出现下降,1例(1.7%)患者术后大出血,2例(3.3%)患者喉返神经损伤。共计4例并发症患者,6.7%发生并发症率。

篇4

关键词:甲状腺肿;手术;观察;分析

    临床研究发现甲状腺肿虽然具有包膜完整、质地较周围组织稍硬、界限分明以及表面光滑等特点且常以良性肿瘤所占比例最高,但是据相关数据统计显示仍然存在有10%甲状腺肿瘤会发生恶化、癌变[1]。所以对患者的生命安全构成极大威胁,而对于此种疾病的治疗以早期的外科手术治疗为主。进一步加强甲状腺肿的手术治疗效果观察与相关分析,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于2009年5月~2011年6月选取符合《甲状腺外科》诊断标准的患者共计80例(所有患者均经手术和病理得以确诊)[2]。同时对存在以下情况者予以剔除:①心、脑、肝、肾及肺等重要器官存在严重疾患者;②恶性病变者;③因智能障碍和语言障碍而影响正常交流沟通者;④未按照本次研究规定执行者。80例甲状腺肿患者中男22例,女58例;年龄24~65岁,平均(43.00±1.00)岁;单侧59例,双侧21例;病程6 d~4年,平均(1.20±0.50)年;瘤体直径8~45 mm,平均(15.00±1.00)mm。

1.2  研究方法:参考临床试验设计标准和《甲状腺外科》[2]。指定专人对患者姓名、性别、年龄、病程、甲状腺情况、手术治疗方法、手术情况及术后并发症等进行观察与记录,然后对所观察到的全部数据利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与分析;其中如果计量资料数据符合正态分布采用t检验,不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采用Mann-WhitneyU检验。

1.3  手术治疗方法: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采取以下手术方法:①术前准备、采取颈丛麻醉;②手术方法取患者胸骨切迹上2.0 cm部位沿着皮纹行5.0 cm横弧形小切口,分离切口上下皮瓣且纵向切开颈白线、钝性分开舌骨下肌群后利用拉钩将其向胸锁乳突肌方向牵开以便充分暴露包块;在紧靠囊壁固有膜处实施分离操作与剥离紧贴囊肿包膜边缘实施结扎操作,同时将瘤体向前牵引、在分离血管时紧靠瘤体固有膜表面实施,然后切断结扎甲状腺上动静脉分支后切除包块,同时进行止血处理,给予胶皮膜进行引流,然后缝合甲状腺固有膜和颈扩肌筋膜,给予逐层缝合,术毕;③手术后进行2 d的抗菌消炎处理。

2 结果

2.1  80例甲状腺肿患者手术情况:手术时间68~125 min,平均(79.00±6.00)min;术中出血量25~68 ml,平均(30.00±5.00)ml;手术切口长度1.90~2.60 cm,平均(2.13±0.20)cm。

2.2  80例甲状腺肿患者并发症观察:呼吸困难2例,占2.50%,喉返神经损伤0例,甲状腺危象0例,合计2例,占2.50%;所有并发症经积极治疗后均好转康复出院,平均住院时间为(5.00±1.00)d。

3 讨论

    目前随着医疗模式转变和手术技术的不断进步及人们对手术质量要求日益增高等因素影响,目前对于甲状腺肿的手术方法已经从以往单纯的手术切除转变为注重患者术后器官生理功能完整性及患者生活质量方面上来,所以小切口手术处理方式与传统手术相比存在明显优势且日益备受重视[3-5]。

    通过本次对80例甲状腺肿患者手术观察可以看出此次手术方法切口小,对甲状腺前肌群无创伤,通过颈白线切口可以完整暴露甲状腺峡部和腺叶下缘(此种结果导致手术视野良好),同时腺瘤切除完整、喉返神经损伤小以及术后合理的引流措施极大的降低了切口感染几率。因此我们认为此次小切口手术治疗甲状腺肿瘤可以达到创伤小、出血量少且缩短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的目的,同时此种手术方法并发症发生几率也大大降低,所以小切口手术处理方案符合现代医学要求。

    综上所述,此次手术方案治疗甲状腺肿瘤效果良好,满足了“人性化”需求、符合了现代医学模式要求,因此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手术处理方案。

4 参考文献

[1] 黄志强,黎  鳌,张肇祥.外科手术学[M].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573.

[2] 陈国锐,王深明.甲状腺外科[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388.

[3] 徐国旗.甲状腺瘤手术两种术式的疗效比较[J].医学临床研究,2009,26(7):1325.

篇5

[关键词] 亚临床甲状腺功能衰退;糖尿病;并发症;临床疗效

[中图分类号] R587.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4062(2016)10(a)-0109-02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and explore for subclinical thyroid function decline with the clinical treatment of diabetic patients. Methods Choose in December 2014 to March 2016 our hospital patients with diabetes with subclinical thyroid function decline of 60 cases as the research object of this report. Respectively for patients taking these drugs, including: ① l thyroxine sodium. ② metformin.③ in accordance with the company he. Three application with drugs, patients disease, complications after taking the clinical indexes such as to improve the situation. Result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patients with diabetes with thyroid function decline after the combination, the patient's serum total cholesterol, triglyceride, 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 blood sugar and other clinical indicators than before treatment significantly restored, there are visible differences,P

[Key words] Subclinical thyroid function recession; Diabetes; Complications; Clinical curative effect

甲状腺疾病与糖尿病是内分泌系统中最为多见的两大疾病,二者关系密切[1]。如果糖尿病患者伴有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一方面不仅会增加疾病对于患者的危害,损坏免疫系统。另一方面增加了糖尿病并发症出现的几率,给患者以及病人家属带来诸多的麻烦。目前,临床在诊治甲状腺功能减退伴糖尿病的治疗方案参差不齐。本报告根据目前临床的治疗现状,分析和探究针对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伴糖尿病患者可行的临床治疗方案。为临床进一步的发展提供坚实、有力的理论基础,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4年12月―2016年3月该院收治的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伴糖尿病患者60例作为此次报告的研究对象。分别给予患者服用以下药物,包括了:①左旋甲状腺素钠。②二甲双胍片。③依帕司他。三种药物配合应用,观察患者服药后的疾病、并发症等临床指标改善情况。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伴糖尿病患者的年龄分布在31~76岁,平均年龄在(52.8±0.6)岁。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伴糖尿病患者的体重在48~71Kg,平均体重在(53.6±2.9)Kg。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伴糖尿病患者的病程在2~7年,平均病程在(4.3±0.8)年。比较和分析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伴糖尿病患者的病程、年龄等基础临床资料可知,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P>0.05。

1.2 纳入标准

本报告所有选择的患者均经过临床诊断、病理学检查确诊为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伴糖尿病患者。患者均>18岁,且均已知情。研究报告过程完全符合医院伦理会的相关规定。

1.3 研究方法

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伴糖尿病患者分别给予患者服用以下药物,包括了:左旋甲状腺素钠 ,二甲双胍片,依帕司他。具体步骤如下:药物选择左旋甲状腺素钠,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30502,产品规格:50 μg*12片。二甲双胍片,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23370,产品规格:0.5g*20片。依帕司他,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 40840,产品规格:50mg*10粒。用量用法。左旋甲状腺素钠,2片/次,1次/d,温水服用。二甲双胍片,1片/次,3次/d,温水服用。依帕司他。①50mg/次,3次/d,饭前温水服用。连续跟踪访问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伴糖尿病患者四个星期,记录和统计患者的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血糖等临床指标,以及患者出现糖尿病并发症的状况。

1.4 观察指标

如下:临床指标为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空腹血糖。并发症有视网膜病变,肾病;神经病变。

1.5 统计方法

报告所统计的数据采用SPSS 17.0软件分析,其中获得的数据用均数±标准差(x±s)来表示。组间数据用t、χ2进行查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2 结果

2.1 临床指标

结果显示:治疗前测定60例患者的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空腹血糖。平均数据为:(8.64±0.4)mmol/L、(1.94±0.1)mmol/L、(4.42±0.2)mmol/L、(8.9±1.7) mmol/L;治疗后再次测定60例患者以上4项指标数据,计算平均值分别为:(5.69±0.3)mmol/L、(1.73±0.2)mmol/L、(3.75±0.2)mmol/L、(5.6±1.4) mmol/L。可见,治疗后患者以上4项指标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2.2 并发症

甲状腺功能衰退伴糖尿病患者的并发症结果可知,用药前患者出现:视网膜病变7例。肾病12例。神经病变9例。用药后患者出现:视网膜病变3例。肾病2例。神经病变2例。不良状况均有所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3 结论

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伴糖尿病属于临床常见伴发疾病。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会促进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3],危害了患者的身体健康。近年来,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医疗事业的不断进步,人们对于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伴糖尿病的治疗更加的重视。同时国内外的专家也致力于改善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伴糖尿病的研究,现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王红燕指出胰岛与甲状腺均为人体中主要的内分泌器官,二者关系密切[3]。其中甲状腺功能减退,会导致患者的机体蛋白质代谢紊乱,严重影响了机体合成脂肪、血糖等必须物质。田林玉指出与此同时还促进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出现[4]。所以在针对甲状腺功能减退伴糖尿病患者的治疗上,应该首先对于甲状腺功能减退进行用药,可有效的减少不良状况的出现。临床在治疗糖尿病上常用的二甲双胍可以明显的改善患者的血糖状况。詹文珍指出依帕司他为醛糖还原酶抑制剂,来抑制醛糖还原酶活性的方式减少山梨醇含量[5]。而左旋甲状腺素钠在治疗甲状腺功能减退上效果显著[6]。

本报告显示,甲状腺功能减退伴糖尿病患者在联合用药后,患者的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血糖等临床指标相比治疗前明显恢复,存在可见差别,P

综上所述,在临床治疗甲状腺功能衰退伴糖尿病患者期间,在针对糖尿病治疗的同时加上对于甲状腺功能减退的用药干预,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各项治疗指标,保证了患者的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 张冬梅,张莉,郑莹莹,等.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与2型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关系[J].中国糖尿病杂志,2014,22(1):25-27.

[2] 石春晖.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与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临床治疗研究[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4,5(18):93-95.

[3] 王红燕.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与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相关性研究[J].亚太传统医药,2013,9(9):101-102.

[4] 田林玉,陈晓蕾,柯婷羽.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与2型糖尿病及其慢性并发症相关性研究进展[J].医学综述,2015,21(21):3938-3940.

[5] 詹文珍.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与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相关性研究[J].当代医学,2016,22(7):63-64.

篇6

关键词::彩色超声;131I-WBS;分化型甲状腺癌;淋巴转移;诊断价值

随着生活环境及方式的改变,甲状腺癌的发病率逐年增高,已成为临床内分泌系统常见的一类恶性肿瘤,其中分化型甲状腺癌的发生率达90%以上[1],且淋巴结转移率可高达80%[7],对患者的身体健康造成严重影响。如何有效的防治疾病的发生,已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焦点。目前对该疾病的治疗方法主要是以手术切除为主同时配合甲状腺激素抑制药物联合治疗,在临床上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但该疾病复发率较高,术后需进行密切监测,及时发现肿瘤有无复发的可能性。临床检测手段多样,主要有血清甲状腺功能八项测定、甲状腺球蛋白水平测定、CT、MRI、甲状腺显像及WBS等;但因其均有一定的局限性,难以满足临床需求。据有关研究表明[2] 彩色超声对分化型甲状腺癌的复发和转移具有重要参考价值;为此我们以彩色超声在术后分化型甲状腺癌复发和颈部转移中的诊断作用为研究课题,展开深入研究,取得了令人满意的研究成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3年9月至2015年2月在我院收治的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资料310例,其中男性88例、女性222例;年龄19-79岁,平均年龄(45±6.7)岁;所有患者均满足中华医学会和医学分会《甲状腺结节和分化型甲状腺癌诊治指南》中分化型甲状腺癌的临床诊断标准[3],临床表现为单一的甲状腺结节,质地坚硬,B超检查结节直径>1cm,甲状腺显像多显示冷结节,均经甲状腺全切或次全切术及周围淋巴结扫荡治疗,术后进行要求定期检查,以查看肿瘤复况。

1.2方法与方法

1.2.1 材料:Philips iE33 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10-12-MHz的线性阵列转换器;SPECT (采集矩阵128x128,生产商;美国GE公司),WBS(采集距阵256x256,美国GE公司)。

1.2.1 方法:

1.2.1.1 彩色超声检查;患者取平卧位,颈部全面扫描,首先运用实时灰阶超声,灰阶深度25~35 mm,在甲状腺术后区域及双侧颈部如果发现任何异常组织回声,局部放大,测量大小、纵横比、观察形态、边界、内部回声(有无点状高回声及囊性变)、与周围组织界限关系[4];运用彩色及能量超声,调节彩色敏感度,检测内部小血管。

1.2.1.2 131I-WBS影像学检查:先服用诊断剂量131I,依服用剂量的不同于三天至十天后进行全身扫描。采用美国GE公司的双探头SPECT,使用高能准直器,分段进行前、后位全身显影,采集计数200k/帧,矩阵256x256.

1.2.1.3 图像分析:平面显像图由核医学科医师及主任医师共同判读。除鼻咽、残甲、唾液腺、消化道、膀胱和弥漫性肝脏显影外,其他高于本底的放射性浓聚灶判为异常。131I-WBS结果通过病理检查、其他影像手段以及临床随访予以证实。根据部位和患者进行数据分析, 评价131I-WBS结果对治疗策略的影响。

1.2.1.4 诊断实验统计学计算指标及计算公式

灵敏度=真阳性/(真阳性+假阴性)

特异性=真阴性/(真阴性+假阳性)

准确率=(真阳性+真阴性)/(真阳性+假阴性+真阴性+假阳性)

阳性预测值=真阳性/(真阳性+假阳性)

阴性预测值=真阴性/(真阴性+假阴性)

1.3 统计学处理

以上数据均采用SPSS17.0软件处理(为保证准确度数据均取三次处理的平均值),用?x表示计量数据,采用t检验;用χ2检验计数资料,P

2. 结果

2.1 分化型甲状腺癌复况

在选取的310例参考对象中,术后154例患者颈部转移复发,15例远处转移,156例无复发。在转移复发的患者中,15例经全身骨显像证实确诊,65例经甲状腺球蛋白确诊,84例经碘扫描确诊。

2.2 彩色超声检测与131I-WBS检测结果对比情况

彩色超声检查的灵敏度、特异性、准确率分别为87.2%、86.8%、87.1%,阳性预测值为94.1%,阴性预测值为73.8%。131I-WBS检查的灵敏度、特异性、准确率分别为74.0%、84.8%、70.3%,阳性预测值为74.9%,阴性预测值为64.1%,两者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

2.3 各项检测方法对颈部淋巴结转移位置测定情况分析

在不同诊断方法淋巴结转移在颈部不同位置的分布方面,颈部上1/3、颈部中1/3、颈部下1/3的阳性检测率分别为65.4%、75.5%、90.6%,三部位检测结果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分化型甲状腺癌是现在常见的恶性肿瘤疾病,据不完全统计[5],我国甲状腺癌的发病率已位居女性恶性肿瘤第三位,尤其以分化型甲状腺癌的发病率最高,约占甲状腺癌的90%以上,对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

目前对分化型甲状腺癌的治疗以手术治疗为主同时配合甲状腺激素抑制药物联合治疗。不同方式的手术,对疾病的预后具有重要影响;据有关研究表明[6],个体化的手术治疗方式对于疾病的治疗具有重要意义,可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减少疾病的复发和转移。为有效观察患者的术后生存状况,多要求术后定期进行检查,查看疾病的复况。现在对于疾病的诊断检查方法很多,主要有血清甲状腺功能八项测定、甲状腺球蛋白水平测定、CT、MRI、甲状腺显像及131I-WBS等;但因其均有一定的局限性,难以完全满足临床需求。现在临床多利用彩色超声来识别和定位肿瘤复况,该方法对于微小肿瘤诊断的准确率较高,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随着医疗可以水平的发展,高分辨率超声技术的不断发展,对疾病的诊治提供了新的参考依据,该检测手段可有效协助鉴别甲状腺结节的性质,同时还可以检查气管旁和颈侧区的淋巴结有无异常,根据实验结果分析,彩色超声检查的灵敏度、特异性、准确率分别为87.2%、86.8%、87.1%,阳性预测值为94.1%,阴性预测值为73.8%。明显优于131I-WBS检查结果,且发现颈部淋巴结转移多集中于颈部中下1/3,对于疾病的复发的诊断和定位具有重要作用,可作为疾病诊断的一种重要检查手段。

综上所述,彩色超声在术后分化型甲状腺癌复发和颈部转移中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其特异性强,准确率高,可有效检测疾病的复况,从而及时有效制定个体化、规范化的治疗方案,对患者的治疗预后及生活质量发挥重要作用,也有助于提高我们的医疗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值得推广和普及。

参考文献:

[1] 蔡红卫,吴云龙,应雄.甲状腺状癌侧颈淋巴结转移术前超声诊断及预测因素分析[J].肿瘤学杂志,2012,18(6):431-433.

[2] 罗家伦.甲状腺球蛋白及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联合颈部超声在分化型甲状腺癌复发或转移灶诊断中的价值[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2012:6(3):32-5.

[3] 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 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内分泌学组,中国抗癌协会头颈肿瘤专业委员会,中华医学会和医学分会 . 甲状腺结节和分化型甲状腺癌诊治指南 [J]. 中国肿瘤临床,2012,39(17):1249-1272.

[4] 关志伟,徐白萱,陈英茂,等.大规模人群 FDG PET/CT 意外发现甲状腺高代谢结节的回顾性分析[J]. 中华核医学与分子影像杂志 ,2012,32(1):32-35.

[5]谭介恒,凌文龙,蓝秋丽.手术联合131碘治疗分化型甲状腺癌效果观察[J].中国普通外科杂志,2011,20(5):439-442.

篇7

【关键词】甲状腺疾病;B超;CT;诊断研究

【中图分类号】R4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7-4270-01

本次实验,将我院大内科于2012年4月1日至2013年4月1日收治的109例甲状腺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B超检出结果和CT检出结果等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在甲状腺疾病的入院诊断过程中,运用B超检验较为方便,且检出率高,对甲状腺疾病患者的伤害不大,现将临床经验总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实验,我们将我院大内科于2012年4月1日至2013年4月1日收治的109例甲状腺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入院后均行B超检验、CT检查等。此109例甲状腺疾病患者的年龄跨度为33-66岁,平均年龄为(46.1±12.5)岁。甲状腺不适天数4-42天,平均(12.5±4.1)天。所有109例甲状腺疾病患者的患病类型有:甲状腺腺瘤、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甲状腺癌患者、甲状腺炎患者、甲状腺囊肿患者。

1.2 方法

将我院妇科于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217例宫外孕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B超检测资料和病理诊断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运用腹部B超进行检测的107例甲状腺疾病患者最为对照组,将运用阴道B超进行检测的110例宫外孕患者作为实验组,总结分析两组患者经不同方式B超检测的准确率,以此来具体分析何种B超的应用价值更高。

1.3 统计学分析

利用统计学软件SPSS 17.0 (Statistical Product and Service Solution)对107例甲状腺疾病患者运用不同检测方法得出检测准确率进行统计分析,对于计数数据的比较用χ2进行检验,在本文研究中以P

2 结果

此109例甲状腺疾病患者中甲状腺腺瘤患者20例,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25例,甲状腺癌患者20例,甲状腺炎患者20例,甲状腺囊肿患者24例。B超检验的准确率分别为85.00%、84.00%、90.00%、90.00%、91.67%,CT检验的准确率分别为65.00%、90.00%、75.00%、70.00%、66.67%。B超检验的准确率均明显好于CT的检验结果,两者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

3 讨论

甲状腺疾病常出现局部组织变硬,结构发生异常变化。近年来,甲状腺疾病的发生率随年龄增涨,越来越高,且女性发病率明显高于男性【1】。因甲状腺疾病种类繁多,彼此的体征都不太明显,因此临床诊断的首要做法应该是确定甲状腺疾病的类型【2】。在确诊的基础上制定较为合理治疗方法,以提高治疗效果,节约医疗资源。鉴别手段有影像学技术、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等等。影像学技术中的B超检查能根据甲状腺肿块的形态、数目和内部回声进行总体分析,对疾病进行分类诊断,在临床诊断和治疗上有广泛的实用价值,小病灶的发现率有了明显提高。本次实验,109例甲状腺疾病患者中甲状腺腺瘤患者20例,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25例,甲状腺癌患者20例,甲状腺炎患者20例,甲状腺囊肿患者24例。B超检验的准确率分别为85.00%、84.00%、90.00%、90.00%、91.67%,CT检验的准确率分别为65.00%、90.00%、75.00%、70.00%、66.67%。 B超检验的准确率均明显好于CT的检验结果,两者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

参考文献

篇8

【摘要】 目的 探讨健康教育在甲亢131I治疗后的重要性。方法 通过发放甲亢甲减宣传册及医生讲解相结合,让患者了解甲亢的治疗,甲减相关知识。结果 解除了患者心理负担,甲亢治疗达到满意效果,对甲减有了初步认识,达到早治疗。结论 甲亢131I治疗前健康教育是非常有效方法,在治疗疾病时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

【关键词】 健康教育 131I治疗 甲亢

甲亢病是内分泌系统的常见病,甲亢131I治疗的疗效被国内外专家所肯定,其有效率达到95%以上,复发率仅为1-4%,具有安全,经济,有效的特点[1]。但是在临床工作中发现很多患者及一些医务工作者由于对131I不理解,对“核”的恐惧,对生育有无影响,甲减,致癌等造成思想负担,针对这些,我们对131I治疗甲亢患者实施治疗前后的健康教育以及远期随访指导,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我院核医学科采用131I治疗的以来到2011年12月甲亢患者总人数168243人,其中男33621人,女134622人,年龄12~84岁。曾服用抗甲状腺药物(ATD)治疗效果不佳者112478人,甲亢术后复发者3672人。

1.2 健康教育方法 采用发放甲亢甲减特色宣传小册子与医生在检查前和治疗前集中患者统一讲解相结合。

2. 结果 健康教育覆盖率100%,相关知识知晓率90%以上,愿意接受治疗者98.5%。受教育者都不同程度的掌握131I治疗中的配合,对甲亢病、甲亢治疗方法、甲减、甲状腺相关性疾病、治疗后反应、复查等知识了解,从而无治疗后纠纷发生。

3. 健康教育

3.1 甲亢知识讲解甲亢是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简称,其主要是高代谢性表现,其发病原因不明。服用海产品可影响甲亢治疗。其治疗方法主要有外科手术治疗,内科药物治疗以及131I治疗。手术治疗甲亢优点治愈率高,其缺点在于手术前麻醉可能造成麻醉意外,手术中可能切着或结扎到喉上神经,喉返神经,或是对甲状旁腺影响造成严重后果甚至死亡,同时颈部留下瘢痕。内科药物优点在于一次费用不高,患者可就近治疗 ,但复发率高,副作用大,严重的出现粒细胞缺乏症,肝细胞坏死等。131I治疗相当于“不开刀”的手术治疗甲亢,利用碘只在甲状腺组织内浓聚,其它组织基本不吸收,131I发生衰变发出射线的原理达到治疗甲亢的目的。对白细胞,肝功能等均无影响,白血病及肿瘤发生不会增加。

3.2甲亢治愈后其自然转归为甲减,其主要为低代谢表现。甲减是任何一种治疗方法都不可避免,甲低虽然需要长期服用甲状腺激素,美国FDA在实验中证实甲状腺激素属于A类药物,无副作用,不会影响患者工作、生活、结婚、怀孕。

3.3 甲亢治疗后注意事项甲亢治疗好后半年内不能怀孕,半年内禁食海产品,半月内大小便后多冲洗,半月内减少与家人长时间近距离接触,两天内多喝水,多营养,多休息。半年后复查甲功,当然三月甲亢无好转或加重则三月后复查,出现甲减表现是随时复查。

4. 讨论

随着核医学的发展,甲亢131I治疗成为甲亢最常用的治疗方法,也是目前认为对服药效果不佳及手术复发病人最有效的治疗手段[2] 。为了减少患者不安情绪,对131I陌生,对“核”的恐惧,采用医师讲解加发甲亢甲减宣传册相结合。治疗期间了解了许多健康知识,患者的对甲亢的认识得到了很大的提高,甲亢131I治疗的主要副作用为甲减,这是妨碍患者进行131I治疗的另一重要原因。通过全面系统的健康教育,提高患者对甲减的重新认识,指导患者当出现不适症状时应立即复查状腺激素。以明确诊断、及时补充甲状腺激素,以维持正常的功能状态[3]。同时有助于发现早期甲减,避免误诊及延误治疗,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

参考资料

[1] 陆再英。内科学 第7版 [M]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1.5 718-719

篇9

【关键词】 分化型甲状腺癌; 预后分析

中青年(年龄

的临床资料,探讨影响其预后的因素。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选择1986年1月至1997年12月间,在本院首次治疗年龄4 cm2 3例;术前有、无淋巴结转移分别为111、70例;治疗前远处转移7例,5例转移在肺,肝、骨和海绵窦、翼腭窝转移各1例;全组中178例手术,手术方式包括:①单叶或次全+峡部切除88例;②双侧单叶或次全+峡部切除7例;③单叶或次全+峡切除+同侧治疗性颈清扫68例;④单叶或次全+峡部切除+同侧功能性颈清扫+对侧部分或次全切除10例;⑤分期双侧单叶或次全+峡部切除+同侧功能性颈清扫5例。3例患者因广泛转移行放化疗。全组均给予促甲状腺素(sitimulating thyroid hormone ,TSH)抑制治疗,均未给予131I治疗,全组复发19例,17例行腺叶切除或加治疗性颈清扫,2例未手术。

1.2 随访 门诊、信函或电话随访,半年或1年随访1次,随访自1995年6月至2006年9月,由本院随访室完成;失访14例(7.73%),全部失访者以至末次随访时间为生存时间按截尾值处理。

1.3 统计学处理 所有数据采用 SPSS 10.0 统计软件包进行分析。以 KaplanMeier 法计算生存率、单因素分析用 KaplanMeier 生存曲线法比较, 显著性检验采用 logrank test, 应用 Cox 比例危险率模型进行多因素预后分析, 以 (P

2 结果

2.1 单因素分析 单因素分析显示性别、年龄、肿瘤大小、T 分期、远处转移、临床病理分期显著地影响分化型甲状腺癌的预后(P0.05),不同影响因素的10年生存率结果见表1,生存曲线的比较见图1。

2.2 多因素分析 将所有变量引入Cox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发现远处转移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因素,其相对危险度为8.117。

3 讨论

分化型甲状腺癌 (DTC) 是最常见的甲状癌, 一般认为大多数分化型甲状腺癌的恶性程度较低, 预后较好, 10 年生存率可达 90%以上[1,2], 但有一部分分化型甲状腺癌的预后不佳, 值得引起重视。为了实现对分化型甲状腺癌的个体化治疗,国外不少学者提出了不少预后评估系统, 包括:AMES(age: 年 龄 , metastasis: 转 移 , extent: 范 围 ,size: 大小) , AGES(age: 年龄, grade: 分级, extent:范围, size: 大小) , MACIS(metastasis: 转移, age: 年龄, completence of resection: 切除完整性, invasion:侵犯, size: 大小) 和 GAMES(grade: 分 级 , age: 年龄, metastasis: 转移, extent: 范围, size: 大小) 等[37]。1988 年 Cady[6]将 1961-1980 年 Lahey 医学中心的821 例分化型甲状腺癌, 按年龄、有无转移、病变范围和肿瘤大小(AMES) 等因素分为高危组和低危组作为指导手术治疗方式的准则。低危组病例( 占89.4%, 其死亡率为 1.4%) 只需将病变的一侧叶连同峡部切除。如病变范围较大, 穿透甲状腺包膜或滤泡状癌伴有明显包膜侵犯者等高危病例则需同期行对侧腺叶次全切除术。1987 年 Hay[7]将 Mayo医疗中心 1945-1980 年 1 500 例甲状腺状癌采用 AGES( 年龄、肿瘤级别、肿瘤范围和肿瘤大小) 评分法也将患者分为高危组和低危组。低危组( 占 86%, 死亡率为 2%) 患者(AGES 评分

3.1 中青年(年龄

中青年DTC属于低危甲状腺癌,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预后好;但在手术范围及131I治疗的适应证方面存在争议[8]。国外多行全或近全甲状腺切除加颈清扫术,术后131I治疗和长期TSH抑制治疗;部分学者[9]和我们的经验认为;DTC应该根据其临床特征进行风险分组,对

3.2 影响

3.2.1 年龄对预后的影响 ≤20岁组10年生存率为83.94%,20-30岁和>30岁组10年生存率均在94.0%以上,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这与Kowalski等[12]认为青少年DTC预后优于成人的结论不同,但Alessandri等[13]回顾性分析38例青少年DTC患者,发现其年龄越小预后越差,他们认为年龄小者,远处转移发生率更高;

3.2.2 病理类型对预后的影响 以前的分化型甲状腺癌包括状癌、滤泡性癌、混合型癌和嗜酸细胞腺癌等, 1988 年 WHO的新的病理分类标准中取消了混合型这一病理类型, 认为只要显微镜下可看到核包涵体、核沟等状癌的特征性改变即可归为状癌[14]。一般认为状癌的预后优于后滤泡性癌[15], 但也有文献报道二者之间的预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我们的资料显示状癌和滤泡性癌的10年生存率分别为 91.86%和 87.63%, 支持后一种观点。这可能与以前把部分状癌和滤泡性癌相混淆有关。

3.2.3 肿瘤大小和 T 分期对预后的影响 45 岁以下的患者中, 不管是 T1 还是 T4, 即使伴有淋巴结转移, 也只是Ⅰ期, 若伴有远处转移, 则为Ⅱ期。单因素分析中, 肿瘤大小和 T 分期都显著地影响预后, 但在多因素分析中, 只有 T 分期是独立腺体外侵犯者即 T4 病例有时在肿瘤大小中无法体现。值得注意的是本组资料中隐匿性甲状腺癌即 T0 病例的预后较 T1、T2 者差, 这可能与我们资料中的 T0 病例是指病理学而不是临床上的 T0 且其病例数较少有关。

3.2.4 手术治疗方式对预后的影响分化型甲状腺癌原发灶的手术方式影响预后。本研究中, 虽然国外有不少学者主张对大部分的分化型甲状腺癌行甲状腺全切除或近全/次全切除术, 术后常规行 131I治疗, 而后再行甲状腺素抑制治疗[16,17], 但也有的学者主张对局限于一侧腺体的低危组分化型甲状腺癌仅行单侧腺叶加峡部切除术, 术后不行同位素内放射和甲状腺素抑制治疗[18]。有学者[19]认为对于低危组病例, 全甲状腺切除较单侧腺叶切除并无生存优势。结合我们的资料, 我们主张对局限于一侧腺叶的分化型甲状腺癌低危组病例行单侧腺叶加峡部切除术, 对于颈淋巴结的处理, 我们主张行治疗性颈淋巴结清扫术。

3.2.5 统计发现本组患者远处转移经分别为16.7%(1/12例,≤20岁)、3.6%(6/169例,>20岁)。经Fisher精确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6),推测远处转移发生率高可能是≤20岁患者预后差的原因之一。本研究发现有、无淋巴结转移的10年生存率分别为88.3% 、98.6%(P=0.0127),淋巴结转移是否影响预后一直存在争议。Beasley等[20]对465例低危甲状腺癌进行的无瘤生存率和总的生存率均低;多因素分析发现淋巴结转移仍然是影响无瘤生存率的独立因素,但对总生存率没有显著影响。

多因素分析显示远处转移是影响生存率的独立因素,有无远处转移的10年生存率分别:18%、94.60%,前者与国外术后加131I治疗模式的10年生存率有较大的差距;Shoup等[21]对有无远处转移的336例DTC进行多因素分析发现,有无131I治疗的患者其预后差异统计学意义,其10年无瘤生存率分别为12%和33%,尽管也有研究认为对DTC进行术后的131I内照射治疗生存率没有影响[22]。

篇10

【关键词】 甲巯咪唑;普萘洛尔;甲状腺功能亢进症;临床疗效

DOI:10.14163/ki.11-5547/r.2017.03.017

甲亢是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状的简称, 在诸多因素导致甲状腺功能明显增高、甲状腺激素水平升高或者激素分泌显著增多时, 便会引发一组分泌疾病, 即甲亢。该疾病的临床特征为甲状腺肿、神经与心血管系统出现功能性紊乱、突眼等[1, 2]。病理表现为甲状腺弥漫性、混合性或者结节性肿大等。本次研究主要探讨甲巯咪唑联合普萘洛尔治疗甲亢的临床效果, 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4~2015年收治的90例甲亢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 所有患者均符合甲亢的临床诊断标准。所有患者中, 男40例, 女50例, 年龄30~45岁, 平均年龄(35.1±3.9)岁, 病程5~14个月, 平均病程(9.4±1.6)个月。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将其分为A组(46例)与B组(44例)。

1. 2 方法

1. 2. 1 B组 B组患者进行甲巯咪唑(德国MERCK SERONO GMBH, 注册证号H20120405)治疗, 10 mg/次, 3次/d, 在连续服用1个月后, 剂量减少为10 mg/次, 1次/d。

1. 2. 2 A组 A组在B组用药基础上加用普萘洛尔(常州康普药业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H32021276), 10 mg/次, 3次/d。并且两组的治疗周期同为3个月。

1. 3 观察指标及疗效评价标准 比较两组疗效与甲状腺激素(FT3、FT4)水平。显效:患者的临床症状基本消失, 心率正常, 甲状腺激素水平正常;有效:临床症状明显改善, 心率较慢, 甲状腺激素水平得到恢复;无效:临床症状与甲状腺激素水平均未变化[3]。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 ± 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

2 结果

2. 1 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 A组患者治疗后, 显效21例, 显效率为45.65%;有效23例, 有效率为50.00%;无效2例, 无效率为4.35%, 总有效率为95.65%。B组患者治疗后, 显效19例, 显效率为43.18%;有效17例, 有效率为38.64%;无效8例, 无效率为18.18%, 总有效率为81.82%。A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B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 2 两组患者的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比较 治疗后, A组血清FT3、FT4水平分别为(17.24±1.97)、(7.42±1.06)pmol/L, 明显低于B组的(22.34±2.22)、(20.61±2.53)pmol/L,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甲亢会使人体内的甲状腺激素分泌量增加, M而影响物质代谢, 并作用于心脏与血管系统等, 导致心肌细胞产生过多的能量释放和利用、心肌肥大、心脏高动力收缩功能增加等, 最终造成患者的心律失常、心动速度过快等[4-7]。由此, 在治疗甲亢疾病时, 除了注重降低甲状腺激素的分泌量以外, 还需考虑甲状腺激素飞心脏造成的毒性影响。普萘洛尔是一种β受体阻滞剂, 在临床中多用于治疗心律失常、高血压等疾病[8-10], 同时可用于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此药物通过对β受体的有效阻断, 使儿茶酚胺类型物质对心脏的刺激性得到明显减轻, 进而减低心肌的耗氧量;再通过交感神经兴奋性的降低, 使回心血量得到降低, 减少心肌负荷, 从而有效改善心功能。临床中表明, 普萘洛尔能够快速的控制甲亢发展, 减少甲状腺激素对心脏产生的毒性影响[11-15]。甲巯咪唑是硫脲类药物, 在临床中主要用处是治疗甲亢疾病。研究表明, 甲巯咪唑对甲状腺组织中的过氧化物酶活性具有较好的抑制作用, 并能抑制甲状腺组织中的碘化物氧化以及酪氨酸偶联, 阻断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与甲状腺素(T4)的合成, 从而阻断甲状腺素合成。在动物实验中发现, 甲巯咪唑能够控制B淋巴细胞对于抗体的合成, 使血循环中的甲状腺抗体水平得到降低, 最终使T细胞功能得到正常恢复[16, 17]。

综上所述, 甲巯咪唑联合普萘洛尔治疗甲亢的临床疗效更为显著, 能够使患者的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得到明显的降低, 可在临床中普遍推广。

参考文献

[1] 郑月月. 甲巯咪唑联合普萘洛尔治疗甲亢患者的疗效观察. 中国医疗前沿, 2013, 9(18):27, 2.

[2] 郑靖洁, 张栋珉. 甲巯咪唑联合普萘洛尔治疗甲亢患者的疗效观察. 大家健康(中旬版), 2014, 6(11):13-14.

[3] 刘克庆. 普萘洛尔联合甲巯咪唑治疗甲亢25例临床观察.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4, 3(21):64.

[4] 邱冰. 甲巯咪唑联合普萘洛尔治疗甲亢患者的临床观察. 中国医药指南, 2016, 14(2):173-174.

[5] 陈莉华, 莫晓丽, 成明建等. 两种药物治疗甲亢的临床疗效分析. 中国现代医生, 2013, 51(18):66-67, 69.

[6] 李春花, 张英. 普萘洛尔联合甲巯咪唑治疗甲状腺机能亢进症临床疗效观察. 吉林医学, 2014, 8(26):5818.

[7] 何仁义. 甲巯咪唑联合普萘洛尔治疗甲亢的临床价值分析. 现代养生B, 2015, 9(3):97.

[8] 于红俊. 甲巯咪唑联合普萘洛尔治疗甲亢的临床疗效评价.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16, 5(2):167-168.

[9] 马燕锋. 甲巯咪唑联合普萘洛尔治疗甲亢的临床疗效观察.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4, 8(7):17-18.

[10] 洪如田. 甲巯咪唑联合普萘洛尔治疗甲亢的临床价值分析. 生物技术世界, 2013(11):71-72.

[11] 周圆圆. 联合应用普萘洛尔与甲巯咪唑治疗甲亢的临床效果分析. 当代医药论丛, 2015(12):182-183.

[12] 吴用. 甲巯咪唑联合普萘洛尔治疗甲亢患者的疗效观察. 医药卫生:文摘版, 2016(10):00231.

[13] 刘红叶. 普萘洛尔与甲巯咪唑联合治疗甲亢的临床效果观察.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16, 5(11):226.

[14] 邹华蓉. 甲巯咪唑联合普萘洛尔治疗甲亢患者的疗效研究. 医药, 2016(2):00159.

[15] 王芳. 普萘洛尔与甲巯咪唑对甲亢进症的临床治疗效果观察.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5(2):71-72.

[16] 史文婷. 甲硫咪唑c普萘洛尔联合治疗甲亢临床疗效及药理作用. 广东职业技术教育与研究, 2016(4):192-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