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思想优缺点范文

时间:2023-10-19 17:09:5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儒家思想优缺点,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儒家思想优缺点

篇1

关键词:庄子;齐物论;成心;莫若以明;吾丧我;

《齐物论》是庄子思想中的重要文章,包括齐“物论”即齐各家言论,和齐“物论”即平等万物为一。但是庄子本人并没有对齐物论这三个字做出明确的界定。但是我们只要找到《齐物论》中的关键点不难理解齐物论的含义。经过仔细研究后发现“成心”、“吾丧我”、“以明”是文章的关键点。

一、成心

“成心”在《齐物论》只出现了一次,“夫随其成心而师之,谁独且无师乎?[3]49”历来对成心也有很多解释,郭象注:“夫心之足以制一身之用者,谓之成心。人自师其成心,则人各自有视矣。人各自有师,故付之而自当[1]79”;成玄英疏:“夫域情滞著,执一家之偏见,谓之成心。夫随顺封执之心,师之以为准的,世皆如此,故谁独吾师乎[1]79”;陈鼓应认为成心就是成见[3]50;可见“成见”有两种解释,一种是指儒墨的言论,一种是指每个人心中已形成的对世界的看法。

二、吾丧我

《齐物论》开篇子綦曰:“偃,不亦善乎,而问之也?今者吾丧我,汝知之乎?女闻人籁而未闻地籁,女闻地籁而不闻天籁夫!”[1]45

这是全文唯一一次出现“吾丧我”的地方,历来对于它有不同的解释。郭象注:“吾丧我,我自忘矣,天下有何物足识哉!故都忘外内,然后超然俱得[1]45”;成玄英疏:“丧,犹忘也,许其所问。故言不亦善乎。而子綦境智两忘,无我双绝,子游不悟,而以惊疑,故示隐几之能,汝颇知不[1]45”;憨山大师注:“吾自指真我,丧我谓长忘其血肉之躯也[2]41”;陈鼓应认为:“吾丧我,摒弃我见。丧我的我指偏执的我。吾指开放的、本真的自我。摒除了偏见与独断后所呈现的真我,才能从狭隘的局限性中提升出来,而从广大宇宙的规模上来把握人类的存在,来体悟人类的处境[3]210。”所以“吾丧我”指的是本真的自我抛弃偏执的我。

三、莫若以明

《齐物论》中“莫若以明”总共出现了两次,第一次是引出“莫若以明”的认识观点,第二次是通过“道枢”对“莫若以明”做出解释。“欲是其所非而非其所是,则莫若以明。”,“是亦彼也,彼亦是也。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果且有彼是乎哉?果且无彼是乎哉?彼是莫得其偶,谓之道枢。枢始得其环中,以应无穷。是亦一无穷,非亦一无穷也。故曰:莫若以明。”

对于“莫若以明”的解释也是总说纷纭,陈鼓应认为是不如用明静之心去观照;王先谦认为是以本然之明照之;唐君毅认为去成心而使人我意通之道;劳思光说庄子认为儒墨各囿于成见,而欲破除彼此之成见,而唯有以虚静之心观照;陈启天说莫若以明,谓不如超出超出彼此是否之上,而以大道兼明之[4]53。各种解法都以劳思光的说法为准,以明就是去除自我中心的封闭性而排他的成见。

四、用“丧成心”到“吾丧我”

庄子在后文中就提出了“成心”这种观点,“夫随其成心而师之,谁独且无师乎?奚必知代而自取者有之?愚者与有焉!未成乎心而有是非,是今日适越而昔至也。”,“成心”:成见,成心在齐物论中是很重要的概念,物论之所以自我中心,引起无数的争论,产生武断的态度与排他的现象,归根到底就是成心作祟[4]50。如果以自己的成见作为判断的标准,那么谁没有一个标准呢,为什么一定要了解自然变化的智者才有呢?就是愚人也有嘛。也就说不以实物本来的样子得出结论,而已各自的成心为出发点,就会得出今天到越国去而昨天就已经到了的奇怪的结论。

紧接着以这种观点批判了诸子百家,道是怎样被隐蔽而有了真伪的区别呢?言论是怎样被隐蔽而有了是非的争论呢?道在哪里不存在呢?言论怎么会有不可的呢?道本来无处不在,而是被从成心出发所得的小的成就所掩蔽,言论被浮华的词藻隐蔽了,所以才有儒墨诸子百家的是非之辩,他们都肯定对方所否定而去否定对方所肯定的,这里就说明了产生了诸子百家争辩的原因是成心。

在庄子生活的时期,已有很多的言论,首先是建立在周代礼乐基础上的儒家思想,然后又建立在儒家思想上的墨家思想,还有各种不同的思想,所有的这些思想都被庄子看成是成心,那么怎么用丧成心达到吾丧我的境界呢?既然成心是指儒墨学说,那么我们按照儒墨思想的发生顺序一个一个地丧掉,我们首先丧掉墨家思想,这就没用了“兼爱”这种成心了,然后丧掉墨家的思想基础儒家思想就没有了“仁”这种偏见,最后在丧掉儒家的基础礼乐,这样一步一步向后丧失掉所有的言论思想,那么最后将得到上文的天籁的境界,即自然的状态,在这种状态中人还没有认识到物与我的区分,那么物与我当然是齐一的,这就走到了庄子后文提到的“万物与我为一”。

五、以“丧成心”解释“莫若以明”

接着庄子又用另一种方式提出了解决成心达到“莫若以明”的境界,“欲是其所非而非其所是,则莫若以明[4]54”。在这里庄子没有对“莫若以明”提出解释,在下文中就做出解释。

“是亦一无穷,非亦一无穷也。故曰:莫若以明[4]54”。道枢就是事物的实况、事物的本然。谓彼与此、可与不可的差别对立与纷争乃是人的主观作用,并非事物的实在[3]57。庄子说道此也就是彼,彼就是此。彼有他的是非,此也有它的是非。果真有彼此的分别吗?果真没有彼此的分别吗?彼此不相对待,也就是彼丧失了此,此丧失了彼,凌虚于彼此之上,没有了彼此的对立,没有了既有的是非标准,没有了以前形成的经验、理论,这就是道枢,只有合于道枢才能正确的认识事物,以顺应是和非的无穷的流变,这种认识事物的方式就是莫若以明。也就是说抛开已有的成见,去除自我中心而排他的成见。

怎么操作才能以开放的心灵达到“以明”?对于同一个事物儒家有一个成心,墨家也有一个成心,如果以开放的心灵观照事物那么就应该是既认识到儒家成心的优缺点,也认识到墨家成心的优缺点,最后在儒墨基础上达到对事物的一个更合适的认识,如此一直进行下去,我们将形成对事物的绝对的认识,这个绝对的认识中将没有了成心,那么关于物与我对立的这种成心也将消失,这个时候我们也达到了“万物与我为一”。

六、“吾丧我”“以明”与“庄周梦蝶”

庄子在《齐物论》最后一段用了“庄周梦蝶”来解释“吾丧我”和“以明”的状态,庄周梦见自己变成蝴蝶,悠然自得,忘记了自己是庄周。醒了以后,自己分明是庄周,不知道是庄周变成蝴蝶呢还是蝴蝶变成庄周。意思是庄周和蝴蝶的界限消失了,那么就回到了上文提到的“吾丧我”“以明”的境界。

所以在齐物论中,首先通过“丧成心”达到“吾丧我”境界,然后又用“以明”即开放的心灵接受所有的“成心”而达到“以明”的境界,“吾丧我”和“以明”是对同一个东西的不同表述,做到了“吾丧我”“以明”就自然达到了齐同万物的境界,就理解了庄周梦蝶。(作者单位:兰州大学)

参考文献:

[1]郭庆藩.庄子集释[M].北京:中华书局,2004.

[2]憨山大师.庄子内篇注[M].香港:藏印版,1997.

[3]陈鼓应.老庄新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

篇2

语言和文化是相辅相成的两部分,但由于自然和社会环境的不同,在不同的地区也有不同的国家精神,文化背景和思考方式,文化的差异必然会呈现在语言当中。文化的不同表现在几个方面中:地理环境的不同,的不同,社会习俗的不同以及民族心理等方面的不同。

(一)地理环境的表现地理环境指的是一部分人民所栖息居住的地方周围的自然环境和地理地形环境。不同地理环境的人会有不同的文化,因此人们的感知和分析自然的能力也不同。在不同的自然环境下不同国家的人们有他们自己独特的文化,也会在语言中呈现出他们的地域文化特点,而一些词和一些表达暗含的引申含义不同的语言也不尽相同。举个例子来说:中国是一个地域辽阔的国家,它有悠久的历史和先进的农业,这片辽阔肥沃的土地对于农民来说非常珍贵,上千年来,他们都用老牛来耕地,因此耕地的老牛是中国人最喜欢的动物。所以很多中国的谚语都跟土和牛有关系:土生土长locallybornandbred土崩瓦解tocollapselikeahouseofcards牛饮drinklikeafish他有一股牛劲儿Heisasstrongasahorse

(二)宗教方面的表现宗教也是文化中重要的一部分。历史发展的不同,随着时间的演变,不同的国家也有不同的宗教的不同也体现在一些崇拜物和信念方面。宗教对于语言的影响也是不可忽视的。比如说在中国,儒家思想,道家思想和佛教是中国的三大信仰。因此在中国古代,人们总是会相信老天爷,玉皇大帝,龙王脂类的,也就会出现一些类似‘老天爷保佑,看在老天的份上,天知道’的句子了。然而西方人更相信耶稣,在英国文化的早期圣经占据了很重要的地位,他们更信奉上帝,因此会有类似的句子出现:潘多拉盒子Pandox’sbox犹大之吻Judus’skiss。

二、用归化和异化的翻译策略克服障碍

诸如以上的文化差异的一些表现都会给译员在翻译时带来一些障碍。一般来说,如果译者通晓对译的语言,他也应该熟悉两种不同的文化。译者在翻译时常常遇到文化障碍,其中的某些障碍译者能强烈的感受到,但又无从下手,有些则被译者无意识地忽略,而这些都会影响翻译产品的质量。因此,译者在翻译前需要考虑翻译的主要目的是什么,是为了方便译语读者,还是为了使译语读者更多地了解源语文化。即,将原文拉近译语读者,还是将译语读者拉近原文。但有些表达本身过于依赖源语语言的形式特征,翻译成另一语言时就需要变通。而文化差异对于翻译的影响是可以通过一些策略客服的。比如说有一种翻译策略叫做归化和异化。接下来我们详细地阐述一下归化和异化在翻译中的应用。

归化和异化两种策略也各有优缺点,在翻译时应同时使用两种策略的优点避免短处,才能很好地克服在翻译中遇到文化障碍。举个例子说:对于济公这个人,由于文化不同,历史的经历不同,对于西方人来说这个名字并不了解,他不是丰功伟绩的伟人,也不是十恶不赦的坏人,并不了解济公这个人在中国的事迹。如果这个人名出现在一片文章中,按照异化的方法翻译,直接翻译为人名‘Jigong’或者‘amanwhowearaworn-outclothandstrawhatbutalwayshelpothers’,对于完全不了解这个人物形象的外国人即使看到这样的翻译也会觉得有些模糊,一个爱帮助别人的人为什么要穿破衣服?无法完全的展现济公的形象会使读者对于原文的理解产生障碍。而运用归化的翻译策略可翻译为‘amanwholikeRobinsoninAmerica’。西方人对于罗宾汉的人物事迹是很熟悉的,这样找到与源文化对等的事物来作翻译会使读者更清楚了解人物的形象。这样不仅对文章中的人物形象更了解了,也会促进对文章的理解。

三、总结

篇3

一、传统道德与德育的批判继承

如同我国现时代整个的社会文化一样,德育文化处于既有德育文化趋向消解、新的德育文化正在建构的文化转型阶段。新的德育文化的建构过程实质上便是既有德育文化的现代化过程。那么在这一现代化过程中,究竟怎样看待传统道德与德育呢?传统道德与德育体系中又有哪些因素具有现代因子经过必要的现代转换能够纳入正在建构中的新的德育文化,并为与现实的德育所用呢?在批判继承传统道德与德育过程中必须坚持什么原则呢?

与会的专家学者一致认为,继承传统道德与德育的精华,既是社会的稳定与发展的需要,也是建构新的德育文化的需要。我们不可能割断中国的历史,脱离国情。在急剧变改的社会中,对传统的维系与科学地弘扬对维护社会稳定、缓解因观念突变而出现的思想阵痛具有不容忽视的作用。新的德育文化的建设固然以对传统的扬弃为重要特征,但尤为重要的是科学地继承。传统道德与德育的精华是我们赖以建构新的德育文化体系的基础。整个人类思想史的发展证明:人类思想的发展并非依据基础而创造新的思想,而是依据基础而改变传统意识。对新的德育文化的建构而言,所依据的“基础”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这一现实,据此应予改变的“传统意识”主要包括了传统道德与德育思想体系的精华。

传统道德与德育思想体系博大精深,虽有糟粕,更有精华,继承其精华,有利于加强学校德育及德育学科建设,这是与会的专家学者所普遍认同的观点。与会的专家学者指出,礼、义、廉、耻、信,以及孝等传统的道德观念,传统美德所体现的整体主义(具体表现为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与强调集体利益)、辩证思想(具体表现在强调“为政以德”与人际和谐)以及“先义后利”等,虽然其中具有特定的历史局限,但都拥用合理内核,所蕴涵的基本价值有一定的超时代特性,经过必要的现代转换,结合现实赋予必要的时代内涵,完全可以变现实的德育及新的德育文化建设所用。在研讨过程中,有些专家还特别指出,传统道德与德育是一个有机的思想体系,它以儒家思想为主体,同时也包括了儒家以外其它学派(比如道家、墨家等)的思想在内,在批判继承传统道德与德育过程中,不能仅仅关注儒家的传统道德与德育思想。会上,有些专家学者专门就“先秦道家的德育思想”、“《周易》的道德教育思想”作了研讨,与会者对此给予了积极的评价。

传道德与德育的批判继承,既是一个理论,也是个实践问题。那么,在批判继承过程应遵循哪些原则呢?经过研讨,与会的专家学者普遍认识到,在新的德育文化建构过程中批判继承传统道德与德育,必然要遇到三大矛盾,即精华与糟粕的矛盾、传统与现代的矛盾、中国传统与西方文化的矛盾;要正确解决三大矛盾,必须区分、认识和处理这三大矛盾关系,坚持三个基本原则:1.正确区分中华民族传统道德与德育思想中的精华与糟粕,坚持批判继承、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原则;2.正确认识传统与现代的关系,坚持古为今用,发展创新的原则;3.正确处理中国传统与西方文化的关系,坚持以为指导,贯通古今、融汇中西原则。在对待传统道德与德育思想的问题上,“五四”以来更有着两种不同的态度度和主张:一是毫无批判兼收并蓄,食古不化;一是全盘否定,“全盘西化”。受其影响,在批判继承的实践中也多出现过国粹主义与的错误。与会的专家学者强调,我们今天仍有必要批判和警惕这两种极端倾向的出现。基于对此现象的高度关注,有的与会者提出,在新的德育文化建构过程中批判继承传统德育文化尤其需要遵循这样四项原则:1.化为现代的而非守成的;2.实践的而非体用的;3.抽象的而非具体的;4.历史的而非学理的。

二、德育学科建设

德育学自80年代初从教育学分化出来,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以来,始终受到这样一种非议,即认为它缺乏理论,没有科学的体系。与会的专家学者勇敢地面对这种非议,视之为加强德育学科建设的一种动力,站在使德育学更为完善的维度上,就德育学的学科性质、德育学的若干基本概念,既有德育原理教科书的体系编排等问题作了研讨;与此同时,运用整体辩证思维、系统论、现代全息论等现代的新思维新方法提出了新的德育学理论及体系。

究竟怎样认识德育学的学科性质,与会的专家学者有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它是一门以理论为基础的应用学科。在这种观点看来,德育学是从德育的现实出发,用科学的方法研究德育的本质问题,并运用从实践中总结来的德育规律去指导实践,其研究目的在于指导实践。另一种观点认为德育学是具有多种性质、多种功能的学科群,包含众多具体的德育学科,比如德育社会学、德育心理学、德育哲学、德育工艺学等,不同的具体学科有着不同的性质与功能。

一门学科的概念准确与否直接影响着学科的科学性。德育学的一些基本概念的内涵与外延仍有作进一步界定的必要。在这一方面,与会的专家学者主要围绕“德育”的内涵、外延、功能、目标、任务等作了探讨。与会者认为,我们现在对德育所下的定义仅仅是自学校教育的维度出发的,因此无法涵盖社会及家庭教育中的德育的内涵:一般认德育的外延包括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但在教育学的各个领域的阐述过程中,却只有道德教育是贯彻始终的且有实在的内容;在表述上,“德育的功能”、“德育的价值”、“德育的作用”并存,有的专家主张用“功能”更为确切;至于德育功能的问题,有的专家认为它既有现实的一面,也有超越一面,我们强调它的现实功能是必要的,但不能忽视它具的的超越现实的功能,即按照某种超越于现实的道德理想去塑造与培养人的功能;德育的“目标”与“任务”是有区别的,“目标”是概括的、相对稳定的。任务则是根据目标所制定的具体化措施,现行的《德育原理》及德育实践中将它们合二为一是不恰当的。

篇4

传统教学是教师依照国家大纲及相关的教材讲授知识,学生听课的一种教学方式。这种方式始于被尊称为万世师表的孔子,目前广泛影响着东方乃至全世界的儒家思想正是通过传统教学方式世代相传。

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基于自身兴趣,在教师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学生自身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主动的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方式。这种方式最早源于美国杜威在1909年提出科学教育不仅仅是要让学生学量的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学习科学研究的过程或方法。 2001年6月我国启动了新课程改革,新课程新设置了"综合课程",其中的研究性学习首次出现在中国的课程体系中,由此看见,研究性学习是我国新课程改革的一个亮点,是我国现代化人才培育的必由之路。

与传统教学方法比较,研究性学习的最大的区别在于问题是学生自己发现和感兴趣的,即研究性学习是学生的主动行为;而传统教学的问题是教师或教材给定的,让学生处于被动地位。其次,探究式学习中解决问题的方案是由学生设计并实施的,没有固定的程式,而传统教学中问题的答案一般是标准化的。还有,研究性学习的效果不同于传统教学,在传统教学中教师讲,学生听;教师写,学生抄;教师问,学生答。但长期的被动灌输,学生缺乏个性和创新力。在研究性学习中学生彰显个性。

下面以高中化学必修2中《甲烷》为例,比较在传统教学和研究性学习过程中的不同点:

《甲烷》学习方式对照表:

相比之下,研究性学习更利于学生的进步和终身发展,但在传统教学环境下成长的教师和学生无论在观念和能力方面都无法立即进入正真的研究性学习状态,尽管教师经过培训,学生不可能马上摆脱一贯以来的被动学习模式。在这样的前提下可以尝试以传统教学为主,研究性学习为辅的形式,即在讲授新知识时,启发学生提出相关的问题,课后辅导不同的学生就其提出的问题开展深入的探究。我校把传统教学与研究性学习相结合的实践持续了五年时间,据不完全统计共约2000多名学生自选有关化学的题目开展研究性学习,效果明显有别于单纯的传统教学,表现如下:

一、以点带面成效高

传统教学与研究性学习相结合,实现知识点与系统知识之间的有序展现。如有关化学实验方法,通过如何将食盐提纯?如何让水更纯净?怎样萃取碘等探索实验,由简单到复杂,由浅显到深入,由普通到专业,由量变到质变,环环相扣,学生把自己引入奇妙的化学王国,了解生活中的化学现象,理解蕴含在生活中化学原理。如对于"天然水中有哪些杂质?如何检测?"等问题,有的学生想到了水中有钙离子、镁离子,知道可以用肥皂水检验;有学生描述在烧开水时有水垢,证明可以除去钙离子、镁离子;有人提出蒸馏分离法;有的向老师了解离子交换树脂是什么?怎么使用?类似的头脑风暴,互相启发着学生的思维,使学生的认知层次不断升级,由观察、了解到探索理解,由个别学生知道,推广至大部分人明白,所取得的效果是传统教学方式无法比拟的。

二、变被动灌输为主动探索,提高学习积极性

传统教学与研究性学习相结合,既有教师讲解,还有学生动脑、动手,师生互动活跃,学生合作频繁,情感交流多了,枯燥、压抑的感觉自然不存在。如在原电池原理的教学过程中,把验证实验改为创新探究实验,要求学生分组制作各色水果电池。在制作过程中,学生们不仅了解原电池的原理、组成,还经历了设计创新实验的每个环节如分工合作、查阅资料、反复调试等,需要组员们互相鼓励,分担失败的沮丧,最后才能共享成功的喜悦。

再如,把碘的萃取实验设计为学生竞技比赛,一比质量:比一比哪组得到的碘的四氯化碳溶液浓度更高、颜色更深;二比速度:比一比哪组的操作更准确、更快捷。经多次教学实践发现,只要评价标准一旦公布,学生就争先恐后地大干起来。当然,探索学习并非以胜负为目的,但适当的竞技环境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动力。

三、立足本土实际,展望世界与未来

传统教学与研究性学习相结合,充分利用本土资源,创设适当的学习情景,指导学生运用化学原理解决身边的实际问题,逐步把学习场所拓展到家庭、社区以及整个国家和全球。如在《基本营养物质》教学中,有学生展示自己制作的故乡特产:广东梅州梅菜,引发众人对各地特色食品探究,结果诸如甘醇的客家娘酒、色香俱存的四川泡菜,还有自制的酸奶酪等被先后呈现在课堂上,导致化学课堂几乎成为学生的美食品尝会。又如我校环保小组借助本地生物技术工厂及其技术员提供的协助,顺利地将校园内的枯枝、落叶腐转化为优质的腐叶土,为学校的节能减排工作做出较大的贡献,获得2008年全国绿色学校环境管理项目金奖。有理由相信参与该活动的学生将会成为新一代的环保卫士,为保护人类共同的家园而奋斗。

综上所述,把传统教学与研究性学习相结合能产生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效果,值得继续尝试和改进。研究性学习的关键是调动学生的主动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转变旧观念,讲解要简单,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学与问、探索实验、实践活动等材料及社区资源,同时利用青少年学生争强好性的心理特征,巧妙引导学生进行有目的的观察、操作、促使学生主动思考、互相讨论、激发学生提出更多的问题,能有效地激发学生拓展探究的范围。

参考文献:

【1】人民教育出版社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1必修

篇5

关键词:茶文化;中国;英国;英语教学;内涵

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的过程中所创造出来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是在特定的自然人文土壤之中孕育而成的,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和地域性特征,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文化历史、风俗习惯和风土人情等都各不相同。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也是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各民族的文化特征都要通过语言这扇明窗予以展示,因此,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对任何一门语言的教授与学习都是对相关文化的发扬与传播,对一门语言的应用与把握也是对相关文化的理解与表达。英语作为当今世界应用最为广泛的语言之一,它所代表的语言文化就是对整个西方文化的缩影,所以,在英语教学的同时,广大教师必须要注重对英美文化的讲解和传递,帮助学生培养精准的语感,最终养成较强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英语教学的根本目的是要帮助学生充分发挥语言的交际功能,因为语言能力往往决定了一个人的交际能力,然而,这一说法仅仅用于语内交际,一旦将范围扩大到语际交际就会失灵,换句话说,语言能力可以代表一个人在本土文化内的交际能力,但并不能代表这个人在跨文化语境内的交际能力。当前,我国的英语教学通常片面重视对语言外在形式和语法结构等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对社会环境和文化差异的讲解,导致很多学生并不明白各种表达形式背后的文化因素,在实际应用中使用不合乎语境或是默认语言规范的表达形式,这就是我们所说的“中式英语”。茶文化是东西方共有的文化形态,在各自的文化体系中都享有无可取代的重要地位,以茶文化为切入点进行英语文化教学,可以让学生以一种更加清晰、直观的方式理解中西方的文化差异及其所带来的语言差异,从而更好地把握两种语言的形式特点与文化内涵,更加有效地促进英语学习。

1茶文化概述

中国是茶叶的发源地,也是世界茶文化的摇篮,拥有近五千年的发展历史。最初,人们对于茶叶的认知仅仅停留在其解毒、败火、提神、醒脑等药用价值之上,而后人们逐渐发现了茶叶显著的保健功效,遂将其发展成为一种大众保健饮品,特别是魏晋南北朝以后,饮茶成为了礼仪交往中不可缺少的仪式,饮茶之风在整个社会散播开来。隋唐时期,茶文化渐成体系,全民饮茶的风尚正式形成,茶馆、茶社等纷纷建立,烹茶技艺不断优化,世界上第一部文化专著《茶经》问世,将茶文化推上了系统发展的道路。元、明、清时期,城市范围显著扩大,茶馆渐渐成为了人们文化活动的场所,在茶馆中,人们把茶与各类民间文化活动融合起来形成了独特的“茶馆文化”,至今仍在社会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我国民间有俗语曰“民不可一日无茶”、“柴米油盐酱醋茶”、“客来敬茶”等,都反映出了茶在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地位,也体现出了茶文化的大众性与普遍性。中国茶叶品类繁多,主要有绿茶、红茶、白茶、黄茶、黑茶、青茶、花草茶等七类,品饮方式一般为清饮。正所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中国茶文化对于茶具的要求是比较高的,基于各类茶具的优缺点,紫砂茶具凭借其“泡茶不走味,贮茶不变色,盛暑不易馊”的特点成为了诸多爱茶之人的首选。中国人饮茶好独饮,或者邀上三两好友静静品饮。对中国茶文化而言,饮茶的目的是修身养性、提升境界,所以人们通常会在素雅、宁静、自然的环境中饮茶,以期透过饮茶读懂人生的真谛。英国茶文化的形成时间较短,直到十六七世纪左右,茶叶才进入英国。美国茶学家威廉•乌克斯在《茶叶全书》中指出:“饮茶代酒之习惯,东西方同样重视,惟东方饮茶之风盛行数世纪之后,欧洲才开始饮之。”尽管只有不足五百年的发展历史,但这仍然掩盖不了英国茶文化作为世界茶文化中最典型也是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的事实。饮茶之风在英国社会流传开来是受“饮茶皇后”凯瑟琳的影响。葡萄牙公主凯瑟琳嫁入英国王室时带来了一些上等茶叶作为嫁妆,她深谙茶叶提神健体的功效,不仅自己每日饮茶,也经常邀请其他王室贵族共同品茶,于是,王室贵族争相效仿,有的甚至在家中开设茶室、举办茶会,就这样,饮茶的风气以一种自上而下的形式在社会中形成。后来,公爵夫人安娜为了打发午后至晚餐之间漫长而无聊的时间,便在下午三点至四点左右邀请亲友到家中品尝醇厚的红茶和精致的点心,既能避免挨饿,又能促进社交,逐步得到了家庭主妇的青睐,随后则成为了社会各界的普遍做法。英国的下午茶文化以维多利亚时期的下午茶文化最为典型:主人要选择家庭中光线和布置最好的房间作为饮茶场所,所用的茶叶和茶具都要尽可能的高档,配搭的点心、蛋糕则要尽可能的精美,饮茶者则通常要着正装出席。随着东西方贸易的不断扩大,越来越多的茶叶商品涌入英国,成为了人们的日常消费品。在当地饮食文化的熏陶下,人们将牛奶、糖、蜂蜜、肉桂等辅料与茶融合,形成了香浓醇厚、营养丰富的健康饮品,极大地丰富了人们的饮食内容,也奠定了英国茶文化的最终确立。如今,英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茶叶进口国与消费国之一,人们每天都会在固定的时间饮茶,具体可以细分为早茶、上午茶、午茶、下午茶、晚餐茶、晚安茶等。由此可见,尽管英国茶文化与中国茶文化同根同源,但在当地环境的影响下,两者均具备了典型的民族性与地域性特征,拥有浓郁的本土化色彩。

2中英茶文化内涵对比

中国茶文化源于古老的农耕文明,提倡回归自然,追求天人合一;英国茶文化则源于先进的工业文明,其中既承载着欧洲宫廷贵族的高贵优雅,也彰显着工业社会所强调的务实性与目的性。两者在文化内涵方面各有千秋。中国茶文化历经几千年的风雨变幻,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是儒、释、道三家精神的统一。道家思想认为,天、地、人是平等而趋同的,茶生长于山野之中,得天地之精华,承丰壤之玉露,正是道家所说的极尽自然之物,蕴含着淡泊宁静、返璞归真的神韵,透过饮茶这一活动,人们可以真真切切地从茶道之中感悟天道、地道、人道。儒家思想提倡“中庸”和“仁礼”,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佛家文化则有禅茶的传统,主张通过饮茶反躬自省。在饮茶的过程中,人们将三家精神合而为一,体会“和、静、怡、真”的深刻哲思。“和”是中国茶文化的核心思想,是茶道的灵魂,主张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和睦与和谐;“静”是修习茶道的不二法门,强调人在饮茶的过程中应当平心静气、心和神宁;“怡”是茶道修行所带来的心灵感受,通过饮茶实现心灵的净化与升华,获得情感上的开怀与舒畅;“真”则是中国茶道的终极追求,通过饮茶返璞归真,看透人生真谛,深谙自然真理。与之相对,英国茶文化源于西方个人主义与实用主义的价值取向,无论何时何地,人们总要把自己最好的一面展示在他人面前,喝茶也不例外。英国下午茶对于环境与形式的要求可谓极致,环境必须要优雅高贵,衣着一定要典雅得体,茶点一定要高档精致,待客一定要体贴周到。对于英国人而言,饮茶不仅仅是个人的休闲娱乐,更是一种大型的社交盛宴,通过饮茶活动,人们可以展现自我风采、拓展社交脉络。可以看出,英国茶文化中的饮茶目的与中国茶文化有着很大差异,它不再追求修身养性、净化心灵,而是注重饱腹、娱乐与社交,其务实性不言自明。

3基于茶文化对比的英语教学

茶文化是中国文化与英国文化中相通的部分,是人们易于理解、易于把握的内容,也是文学教学最容易切入的部分。所以,在英语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当熟练把握中英茶文化的对比分析,将茶文化的相关内容融入到语言教学之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课堂内容,提升教学效果。一方面,英语教师应当以“茶语”为内容要素,通过中英茶文化表达来扩大学生的词汇量,提高学生的语言敏感度。在英语中有大量与茶相关的表达,最具代表性的就是“acupoftea”了,其内涵并不仅仅是“一杯茶”那么简单,而是用于表达对于人或事物的喜欢程度,以及对事物的擅长或熟练程度。而“differentcupoftea”则是指完全不同的人、事或者情况,可以看出,英国茶文化与中国茶文化一样,都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密不可分,所以,英语教学也应当贴近生活,将日常“茶语”作为突破口,培养学生的语言积淀与语感能力。另一方面,英语教学应当以营造语境、培养语感、提高实际应用能力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充分运用原汁原味的英文作品构建英语氛围。茶文化作为中英两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很多文学创作的灵感源泉,在中英两国的文学论坛中,有很多文学作品都反映着两国独特的饮茶文化,淋漓尽致地展现出人们对茶的热爱,通过英文茶文化专著品评,教师可以为学生开辟出别具一格的英语文化世界,理解惯用表达之后的特殊文化背景,极大地提升学生的学习热情。同时,教师还可以借助多媒体教学设备,播放茶文化电影,赏评茶诗、茶词、茶曲等,促进学生理解中英文化美学的异同,提升学生的品味修养与文化内涵,为现代化建设培养出真正的跨文化交际人才。

参考文献

[1][美]威廉•乌克斯.侬佳,刘涛,姜海蒂译.茶叶全书[M].东方出版社.2011.

[2]孟丹.中英茶文化内涵的对比研究[D].湖北工业大学硕士论文.2010.

[3]王柳人.中英茶文化比较与英语教学[J].科技信息,2010(31):202-203.

篇6

蹴鞠流传了两千三百多年,它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的齐国故都临淄,唐宋时期最为繁荣,经常出现“球终日不坠”,“球不离足,足不离球,华庭观赏,万人瞻仰”的情景。

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中国传统文化讲求“和”与“中庸”,多数情况下的社会文化心理是重“文治”而轻“武功”。人们推崇谦谦君子的温文尔雅,鄙薄孔武之士的争强好胜。在这种社会文化背景下,蹴鞠由对抗性比赛逐步演变为表演性竞技。

《史记》和《战国策》最早记录了足球运动的情况。《史记》和《战国策》记载都表明,在当时的齐国故都临淄,蹴鞠已发展成一种成熟的游乐方式,而且在民间广为盛行。齐宣王于公元前319年——公元前301年在位,由此可以断定:在距今二千三百多年前或更早的一段历史时期,在齐国故都临淄城足球活动就已广泛开展。蹴鞠已发展成一种民间盛行的体育和娱乐活动项目。

秦统一六国后,蹴鞠运动一度沉寂。西汉建立后,又复兴盛。汉朝人把蹴鞠视为“治国习武”之道,不仅在军队中广泛展开,而且在宫廷贵族中普遍流行。《西京杂记》上就记载:刘邦当了皇帝之后,把父亲刘太公接到长安城的未央宫养老,吃穿用度极尽豪华,终日看歌舞伎乐。但他却并不满意,终日闷闷不乐。原来刘太公自幼生活在城市下层,接近凡夫走卒、屠狗杀牛之辈,工作之余的娱乐活动离不开斗鸡、蹴鞠。于是,刘邦就下了一道圣旨,在长安城东百里之处,仿照原来沛县丰邑的规模,造起了一座新城,把原来丰邑的居民全部迁住到新城,刘太公和刘温也迁住到那里。又开始“斗鸡、蹴鞠为欢”,这才心满意足。

从这个故事中可以知道,在战国时期,足球是城市下层人民喜爱的娱乐活动,到了西汉初年,足球也得到贵族阶级的喜爱。桓宽的《盐铁论》中说,西汉社会承平日久,“贵人之家,蹴鞠斗鸡”为乐,一般的人们也是在“康庄驰逐,穷巷蹴鞠”。

雄才大略的汉武帝就很喜欢观看蹴鞠运动。《汉书》记载,汉武帝在宫中经常举行以斗鸡、蹴鞠比赛为内容的“鸡鞠之会”,宠臣董贤的家中还专门养了会踢球的“鞠客”(类似于今天的球星)。可见,在西汉时期,足球活动的社会面更为扩大了。

由于蹴鞠运动的兴盛,汉代还出现了研究这项运动的专著,汉代曾有人写了一部《蹴鞠二十五篇》,这是我国最早的一部体育专业书籍,也是世界上的第一部体育专业书籍。班固在写《汉书·艺文志》时,把《蹴鞠二十五篇》列为兵书,属于军事训练的兵技巧类,可惜后来失传了。西汉时期的项处是第一个因足球而名垂史册的人,不过他的经历却很不幸。《史记·扁鹊仓公列传》记载,名医淳于意为项处看病,叮嘱他不要过度劳累,但项处不听,仍外出踢球,结果呕血身亡,这也使得项处成为了世界上有史可查的第一个狂热“球迷”。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足球制作技术也有所改进。唐代在制球工艺上有两大改进:一是把用两片皮合成的球壳改为用八片尖皮缝成圆形的球壳。球的形状更圆了。二是把球壳内塞毛发改为放一个动物尿泡,“嘘气闭而吹之”,成为充气的球,这在世界上也是第一个发明。据世界体育史记载,英国发明吹气的球是在十一世纪,比我国唐代晚了三、四百年时间。

唐代的球体轻了,可以踢高。球门就设在两根三丈高的竹竿上,称为“络网为门以度球”。在踢球方法上,汉代是直接对抗分队比赛,“僻脱承便,盖象兵戍”。双方队员身体接触就象打仗一样。唐代分队比赛,已不是直接对抗,而是中间隔着球门,双方各在一侧,以射门“数多者胜”。从足球技术来说,是一种发展:而间接对抗,从体力训练来说,却是足球运动的一个退步。

由于球体轻了,又无激烈的奔跑和争夺,唐代开始有了女子足球。女子足球的踢法是不用球门的,以踢高、踢出花样为能事,称为“白打”。唐代诗人王建有一首《宫词》说在寒食节这一天,宜春院的伎女以踢球为乐。唐太宗、玄宗都爱看踢足球,当时球门是“树两修竹,络网于上,以门为度球。球又分左右朋,以角胜负”。唐代不仅有了女子足球,而且有的女子踢球技术还很高超。

不仅皇帝宫中有这样的习俗活动,民间也有。诗人王维《寒食城东即事》诗中说,“蹴鞠屡过飞鸟上,秋千竞出垂杨里”,可见踢球之高。杜甫《清明》诗中也说,“十年蹴鞠将雏远,万里秋千习俗同”,也说明了踢球习俗的普遍。这种习俗一直延续到南宋时期,诗人陆游在《春晚感亭》诗中描写过这个情景:“寒食梁州十万家,秋千蹴鞠尚豪华。”又《感旧末章盖思有以自广》诗中有“路入梁州似掌平,秋千蹴鞠趁清明”的诗句。

有比赛就有球星。当时以踢球出名的都是些什么人呢?如果你读的古书多,大概已经猜到了:恶少年。更出挑的是唐代的若干皇帝,例如唐文宗,常常爬上一个“勤政楼”去居高临下看人家蹴鞠和摔跤,这场景可真够讽刺的,比起列祖列宗,市井气重了不少。当然,也不只是他一个人如此,等到几代之后的唐僖宗,自己就变成了一个恶少年,亲自蹴鞠斗鸡,而唐代的末代皇帝昭宗被朱温逼迫着从长安搬迁到洛阳的路上,六军都跑光了,只剩下一批神策军或者恶少年出身的“打球供奉”跟着他,可见感情深厚。中唐以后的军队当中,本来就有不少是恶少年,平日间就在街上蹴鞠斗鸡赌博的。

蹴鞠在宋代获得了极大的发展。施耐庵的《水浒全传》中,写了一个由踢球发迹当了太尉的高俅。小说虽然在人物事迹和性格上作了夸张,但基本上是宋代的事实。高俅球技高超,因陪侍宋徽宗踢球,被提拔当了殿前都指挥使,这要算是最早的著名球星之一了。

高俅因踢球而发迹,告诉了我们这样两件事:一是宋代的皇帝和官僚贵族是喜爱踢球的,有些人本身爱踢球,有些人爱看踢球。宋徽宗赵佶是个足球迷,他看了宫女踢足球后写诗道:“韶光婉媚属清明,敞宴斯辰到穆清。近密被宣争蹴鞠,两朋庭际再输赢。”《文献通考》介绍:“宋女弟子队153人,衣四色,绣罗宽衫,系锦带,踢绣球,球不离足,足不离球,华庭观赏,万人瞻仰。”上海博物馆藏一幅《宋太祖蹴鞠图》,描绘的就是当时情景。

宋代社会上还有了专门靠踢球技艺维持生活的足球艺人。据记载,北宋汴梁城和南宋临安城,在皇宫宴会上表演踢球的名手,就有苏述、孟宣、张俊、李正等;在市井瓦子里的踢球艺人,有黄如意、范老儿、小孙、张明、蔡润等。

宋代的足球和唐代的踢法一样,有用球门的间接比赛和不用球门的“白打”,但书上讲的大多都是白打踢法。所谓“脚头十万踢,解数百千般”,就是指踢球花样动作和由几个花样组成的成套动作,指用头、肩、背、胸、膝、腿、脚等一套完整的踢技,使“球终日不坠”。由此看来,宋代的足球,由射门比准已向灵巧和控制球技术方面发展。

宋代制球工艺比唐代又有提高,球壳从八片尖皮发展为“十二片香皮砌成”。原料是“熟硝黄革,实料轻裁”。工艺是“密砌缝成,不露线角”。做成的球重量要“正重十二两”。足球规格要“碎凑十分圆”。这样做成的球当然质量是很高了。当时手工业作坊制作的球,已有四十个不同的品种,每个品种各有自己的优缺点。制球工艺的改进,促进了踢球技术的发展;而制球手工业的发展又反映了社会需要量的增加。

为了维护自身利益和发扬互助,至少在南宋时期,宋代的踢球艺人还组织了自己的团体,叫做“齐云社”,又称“圆社”。这是专门的蹴鞠组织,专事负责蹴鞠活动的比赛组织和宣传推广,这是我国最早的单项运动协会,类似于今天的足球俱乐部;也可以说,它就是世界上最早的足球俱乐部。

到了元代,关汉卿等人的散曲中记述了男女对踢足球的情景。但这种男女对踢,已不是双方寻求自身的娱乐,而是以妇女踢球作为一种伎艺供他人欣赏。萨都刺《蹴鞠》散曲中说:“毕罢了歌舞花前宴,习学成齐云天下圆”。可见踢球和歌舞一样,都是宴会上的伎艺。“占场儿陪伴了英豪”的妇女,大都是“谢馆秦楼”、“鸣珂巷里”的“绝色婵娟”,可见踢球成了娱客的手段。踢球娱乐的社会性已大大缩小,它不再是节日的活动内容,也不再是宴会上的节目,而是和放荡行为相联系的娱乐。

篇7

[关键词】东方企业文化;绩效管理;共融性.

l引言.

在我国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化变革浪潮中,企业文化与绩效管理正日益受到越来越多的企业管理者所重视。我国企业深受东方文化管理理念的影响,同时,企业为了找准市场化节拍,也必须建立以绩效管理为导向、企业管理和市场风险共同分担的新型企业管理模式。畅通企业文化与绩效管理互融互通的路径.这是摆在我国企业管理者面前所必须要高度正视的一个问题。

2东西方企业文化差异分析.

2.1西方企业文化的基本特质.

西方文化追求的是自我价值实现和追求卓越,目的是促进独立人格的形成。强调人在宇宙中的中心地位。人应当具有追求幸福和自身价值的权利。社会发展到需要将这一契约关系固化下来时,西方社会也就形成了当今的法治社会。在管理上,表现为条例管理、制度管理和规范管理,重视追求制度效益和合规办事.实现管理的有效化和有序化l”。

西方企业文化以科学主义作为主要的思维特质,具有规范、逻辑、分解、量化和精确的主要特点。基于此形成的管理模式必然是更加强调逻辑、秩序和规则,以防范为特征、以制度为主体,这也反应出科学主义的要求和管理原则。在管理制度的最终形成状况看,也就形成了逻辑管理、分层管理、例外管理、效率管理和条例管理等。

2.2东方企业文化的基本特质.

以中国和日本为代表的东方企业文化。其具备了鲜明的特质。

(1)求同心理,更加强调集权式的管理模式【2]。

(2)人本管理,更加重视人在精神方面的重要作用。

(3)企业社会化,更加强调企业对社会应担负的责任。

(4)政治管理,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相互混同.对组织整体上的控制能力更为重视。

(5)情感伦理突出,提倡组织内部形成和谐温馨的家庭氛围。

(6)仁和哲学,更加善于运用管理艺术上的含糊性和微妙性,淡化组织冲突产生的可能。

2.3东西方企业文化的差异.

从东西方企业文化的基本特质看.其主要差异可分为三个方面。

(1)看待人与自然间关系的看法和态度明显不同,西方认为“天人分二”,认为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间是彼此独立存在的:而东方文化更加强调“天人合一”,认为人应该少私寡欲、顺应自然,应同自然间保持和谐相处的关系。

(2)看待个人同团体间的关系的看法也不甚相同。东方企业文化中的“家本位”思想。以情感关系为纽带建立起来。鼓励协作和集体主义.人应以“三纲五常”作为基本行为规范、以“纪律、责任、道义、情感”作为基本社会约束,工作关系应是伦理清晰、等级分明的。这一特点的整合功效更好.互补效应更佳,对企业综合功能的进一步发挥.意义更加重大【3】。

(3)管理方式和经营思想也不尽相同。西方文化习惯先行动后思索,导致管理的导向为结果.而东方文化以情感为纽带,移情于法.更加注重效果和后果。注重人的价值实现和作用.在行动前都是习惯先进行审慎的思索过程。

2.4东方企业文化对企业绩效管理的影响.

东方企业文化对企业绩效管理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可分为正面影响和负面影响两个方面。

(1)正面影响.

东方企业文化中的“重义”、“家本位”、“静思”习俗,体现了现代管理中的“情”的重要作用.对企业的绩效管理工作效果的提高,影响非常重大,提高了企业内部沟通频率,各部门间发生互补功效,对企业整体功能的进一步发挥更为有利。可见。东方企业文化中以情为纽带的模式.正因为其促使了内部情感的频繁交流,使内部成员在提升自身认同感的同时,协调了彼此间的工作步调.显著降低了协调成本,提高了企业绩效管理的质量[41。

(2)负面影响.

东方企业文化注重人的中心地位.但西方企业文化更注重实现个人价值.崇尚机会平等和自有竞争。强调个人的不断奋斗和追逐更大的经济价值。从绩效管理的效果来看,东方企业文化治理下的企业.出于各种原因。员工对经济价值的追求的欲望不是很强烈。个人奋斗成长的路径不是非常清晰.论资排辈的现象还是比较突出的.这就使得员工队伍的工作效率可能就不是很高,进而降低了企业的绩效。

另外.西方企业中的员工常常怀有强烈的冒险精神。喜欢尝试各种新技术、新设备、新知识,很多时候.这些都会提高企业整体工作效率,进而提升企业的绩效。但东方企业内的员工,很多都墨守成规.这也是儒家思想中的一个特点,不愿意对现有状况进行改进,这对于企业绩效的提高,显然是不利的。

3东方企业文化与我国企业绩效管理相关性分析.

3.1绩效管理的涵义.

绩效管理,即企业管理者与员工为了实现共同的目标而参与的绩效目标提升、绩效目标应用、绩效考核评价、绩效辅导沟通和绩效计划制定等持续循环过程,其最终目的是提高企业和员工的总体绩效情况。如下图为绩效管理循环示意图。

3.2利益相关者与企业绩效分析.

企业管理者、企业员工、社会公众等都是企业的利益相关者.东方企!止文化正是通过影响企业的利益相关者实现对经营管理绩效的影响。因此,在企业文化的形成、运行、变革和发展的全过程中。东方企业文化都具有一定成本的,影响着企业的收益。

(1)企业管理者、企业员工、社会公众等企业的利益相关者需要对企业文化做到全方位了解,这就需要企业文化必须被设计出来.并通过产品、理念、服务和价值观等方面的宣传,使利益相关者对企业文化更加清楚,而这一过程需要在文化的建设、宣传和培训等方面付出成本[51,成本会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管理绩效。

(2)如果企业管理者、企业员工、社会公众等企业利益相关者对企业现有的文化现状。如信念、价值观、规范等存在异议,甚至抗议,影响了对企业文化的认同感,企业就应该及时对这些文化进行一定的纠治.如设置新的负责机构或更换企业管理者等.以确保利益相关者对企业文化更加认同.这也说明企业文化的变革是需要付出成本的。

3.3企业文化的功能与企业绩效分析.

企业文化的功能表现在企业文化对企业利益相关者产生感染和影响,这会给企业带来一定程度的收益或是带来一定的成本,这体现为企业的最终绩效.而企业绩效的实现通过降低成本或提高效益两个途径得以实现。

3.3.1.降低成本角度.

(1)东方企业文化能够降低企业内部的交易成本。如减少企业内部的信息处理需求,确保员工更加关注于个人工作。以确定的企业文化中的行动准则、符号、价值观,使得员工更加清楚自身所担负的责任,这就降低了企业决策所需要的成本。

另外。东方企业文化所提倡的重视合作的特性,减少了企业内部无意义的争吵,员工能够逐渐形成相似的奋斗目标,这会在企业内部兴起共同协作工作的良好氛围,企业的效益就会进一步提升。

(2)东方企业文化还能够促使降低外部交易的成本。企业的外部交易方通过感知企业价值体系.减少了机会主义行为的发生,外部交易方的有限理性得到了降低,这对于交易成本的降低是有利的【6】。

3.3.2.提高效益角度.

(1)东方企业文化能够促使劳动者发挥更高的积极性.员工在追求生活意义和自我价值过程中.创造出更高的价值。另外,企业文化也使得员工的目标逐渐趋同,团队合作精神成为主流。企业文化所提供的语言、氛围、方法等,也使得企业内全体员工对于学习进步更加推崇,企业的生产效率也就更高。

(2)企业文化促进了外部利益方对企业的更高的认同感.其通过寻求合作、重复购买等行为,为企业提供了更高的利润、更高的社会声誉。

3.4企业文化的阶段性与企业绩效分析.

(1)当企业处于创立初期时,企业文化还不是非常成熟。还没有得到利益方的肯定,文化收益的效果不明显.构建文化体系的成本也比较高,企业文化同经营绩效间常呈现出负相关的关系。如若企业文化同利益相关方的价值发生背离,企业绩效甚至可能发生亏损的可能性。

(2)在企业发展期,企业的规模不断扩大、制度逐渐完善、人力资本逐步提高、管理者的管理能力逐渐增强.企业文化成本也会逐步降低。同时.企业利益相关方对企业的认同感也逐渐增强,这对双方合作的效益的提高是积极的.使内外部的交易成本不断降低。此时就表现为企业文化对企业绩效的正相关促进功效。

(3)如果企业处于粗放型经营高速扩张期,企业文化方面的变革会带来成本和收益的双双提高。

企业文化成本和收益的组合关系如下图所示:

4提高东方企业文化与我国企业绩效管理共融性的措施和建议.

东方企业文化对我国企业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具有深远影响,对企业绩效管理的完善发挥着重要作用,企业管理者应高度重视二者间共融性的研究和探索,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促进东方企业文化和企业绩效管理的共融。

4.1高度重视观念问题的解决.

第一.尊重老员工是东方企业文化中的一个显著特色。但过度的强调这一方面,反而会适得其反。很多东方企业,在对待员工的提拔、待遇等问题上.重资格、轻能力的现象是较为普遍的。不少企业管理者认为老员工为企业奉献了很多年,理应在各个方面上予以照顾,新员工即使工作再积极主动。其工作的时间还比较短暂,还应再“锻炼一下”。殊不知,这种观念的存在,导致不少老员工工作发生倦怠情绪,新员工的工作积极性被严重挫伤。新员工为企业创造了大量的经济效益,却因为资历尚浅无法获得相应的待遇,这严重影响绩效管理的实现。第二,东方企业文化对人情的观念过于重视,导致在企业上下级之间以及同事之间,发生感情让位于制度的现象较为普遍,甚至使得一些管理者并不能坚持制度应有的原则,这严重影响绩效管理的实现。第三,求同观念的存在,使得集权化现象广泛存在于东方企业中,企业员工在企业中的话语权比较低,主人翁意识欠缺,这对管理绩效的提高非常不利。只有当企业全体员工对企业的制度和条约形成共识并共同遵守。企业才会形成奋发向上、争先创优的良好文化氛围,而这又会进而推动企业形成积极向上的健康发展态势m。从而促成绩效管理的实现。

4.2高度重视制度保障的提供.

科学健全并严格执行的制度,是确保企业文化同绩效管理有效融合的重要保证。西方企业普遍对逻辑、秩序和规则严格遵守执行的状况,在东方企业中是不多见的。虽然很多东方企业,仿照西方企业制度,建立起了貌似非常科学的企业管理机制。但由于东方文化所特有的重视人情现象的存在,导致很多时候,这些制度是形同虚设的,这给很多东方企业的绩效管理带来的很大的不利影响。

绩效管理离不开科学考核制度的保证,包括考核的宗旨、原则、对象、组织领导、执行关系、周期、内容、方法手段、程序流程、运用反馈、申诉渠道、资料保管、解释诠释等方方面面的内容。此外。还离不开企业生产业务、人力资源、管理、审计财务等多部门的配合,因此,企业必须制定出合理的奖惩机制、工作流程、工作考核等配套措施.为确保企业绩效管理工作落实到实处奠定良好的基础。

企业在完善绩效考核机制时。不可~蹴而就,应采取逐步建设的方式,根据公司实际情况逐步制定措施,当员工适应这些制度后再增添新的制度,这对于制度氛围的形成是有利的。企业文化的形象化和具体化就是绩效考核形式.反应出企业倡导或反对的各种行为,这能够使员工更好的对企业制度产生认同感,并共同遵守。

4.3高度重视考核指标的精确.

东方企业文化影响下的企业。管理者的权力一般都很大,“一言堂”现象是比较突出的.这种权力上的过度集中。带来的后果就是企业中员工民主权利的诉求得不到满足。员工只是作为单一完成工作的劳动力资源存在.很少能形成一个高度协作的团队,难以促进企业生产效率的提高.企业管理的绩效水平也就难以提升。

综上所述,企业应该实现绩效考核的量化.使得考核量化能成为企业文化的一个特色而存在,这些量化的数据可以分为三项。即基础性考核数据、客观性考核数据和评判性考核数据,同时,要确保考核数据的准确性。

(1)基础性考核反映的是日常工作的常规性数据,员工的出勤、缺勤、迟到、早退等情况,可采用指导记录、事例、扣分、考勤记录等方法。

(2)客观数据反映了生产和工作数据,是员工工作成效的具体体现,可采用定期检查、不定期抽查、工作记录等方法。

(3)评判性考核反映了上下级对员工工作态度、工作能力、工作成效的评判情况,可采用问卷调查、谈话、投票等方式实现。

4.4高度重视操作能力的提高.

企业根据自身不同的发展历程、行业、性质,都会形成特殊的运营方式,并据此孕育出相应的企业文化。在绩效管理过程中,应重视从目标管理和职能管理两个层面进行考虑。企业应根据自身文化建设的实际需求,使员工参与到目标制定和自我考评之中。更加充分的参与到企业日常管理活动中来,促进个人发展计划与工作目标的相结合。应岗位的不同,对企业各环节的绩效管理进行进一步细化,按照员工的职责、职位和职务的不同.重点放在提炼绩效指标的规律性,并将其作为考评员工的重要要素。这样会使企业文化和绩效管理双双取得更好的效果【8】。

重视企业文化的建设,用东方企业文化培育员工共同的价值观。就会使得企业全体员工将精力放在如何更好的工作上面.这能够使员工对自身的优缺点更为清楚、对自身的成长目标和方向更加明确,企业的绩效管理也就会事半功倍。

以绩效为导向的企业文化氛围.必须将与员工规定密切相关的各项规定,如解雇、降职降级、岗位提升、工资报酬、岗位任免等.作为企业控制管理的最重要手段。即向全体员工表明,企业的需求、重视方向和奖励原则是什么。这会使得员工自身观念发生逐步的改变。只有当企业员工的责任意识和工作目标得到改变,企业才可能更好地发展.企业文化的基础才能更坚实.这对于企业绩效管理的完善和发展是非常重要的。

5结语.

我国企业管理者必须清醒认识到,在加快我国企业实现全球化市场拓展的进程中。必须将凸显东方企业文化的优势作为企业发展的一个特色,但同时也必须将绩效管理作为贯穿企业经营管理全过程的一个主线。面对东方企业文化,必须发扬其精华,摒弃其糟粕,打造以绩效管理为特色的现代企业文化体系。只有这样,我国企业的发展才会获得更为坚实的保障,企业才能够建立起更为科学、更为完善的现代企业管理机制,企业才能真正实现高效的绩效管理。

【参考文献】

[1】肖知兴.东张西望:东西方文化与管理【M】.机械工业出版社.2011—04—01.

f21孟祥林.10天读懂企业文化——讲理论.析案例.品故事[M】.经济科学出版社,2012-08一01.

【3]张德,吴剑平.企业文化与CI策划【M】.清华大学出版社.2013—01—01.

[4】刘峰涛.东方哲学与企业文化[M】.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12—01—01.

【5】洪生.100%实现目标的卓越绩效管理模式【M】.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2012—06—01.

【6]郭京生,袁家海,刘博.绩效管理制度设计与运作【M].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12—0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