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教育行业研究报告范文

时间:2023-10-19 17:09:5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网络教育行业研究报告,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网络教育行业研究报告

篇1

我国的网络教育起步虽然比较晚,但发展却非常迅速,尤其是在“非典”肆虐大地之时,网络教育已经开始从观念的层面向实际运用的层面转化。可以说,“非典”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网络教育的发展。近几年的快速发展,使得全国已有上千所高校建立了校园网,有68所院校成立了网络教育学院,注册学生人数近百万;在基础教育中,有近4000多所学校集成了校园网,并且有300多个具有一定规模的网校[3]。由于网络教育本身具有资源丰富,时间、地域不受限制等许多优势,因此越来越被人们看中。所以我们有理由相信网络教育在我国的发展将更加迅速,前景也将非常乐观。

一、网络教育发展概况

(一)网络教育在我国的发展概况

网络教育伴随着互联网的热潮应运而生,至今已发展七八年之久。从不为人知到为人熟知,从学步到初长成,网络教育逐渐将其独特的一面呈现出来。一般认为网络教育是通过互联网开展的教育。这里的“教育”义上的教育,不仅包括学校教育,也包括各种形式的培训、辅导等非学校教育。由于网络教育具有资源丰富、不受时空限制等特点,随着网络的不断延伸,网络教育也不断延伸。据CNNIC2005年1月的《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学习时间灵活、自由掌握进度、学习地点灵活、提高专业技能是网民选择网络教育的四大因素,如图所示:

网民选择网络教育的四大因素

同样根据上述文献,目前中国网民数量已经接近1亿人,且有6.3%的网民在过去一年内已经使用了有偿网络教育,那么对于“新化学在线”、“化学实验手册”等这种免费的网络教育,可想而知它们的用户自然要在这些网民中占据更大的比例。而且在这1亿网民中有近25%的网民表示可能会使用网络教育,这说明网络教育的用户群体数量可能达到2500万左右。

(二)网络教育在高等教育中的发展状况

目前在高等网络教育中学历教育占主要部分,主要分布于本科和专科教育,也有部分研究生学历教育和准学历教育。高等网络教育自1998年教育部批准清华大学、北京邮电大学等4所高校开展现代远程教育试点以来开始迅速启动,到2004年试点高校数量多达68所,学员数量已达250万人[4]。而2003年我国高等学历远程教育进入调整期,2004年以后招生数量增长速度迅速下降。现阶段高等学历远程教育从早期只注重数量和规模,发展为注重教学质量。所以说我国高等学历远程教育产业将向低速增长态势发展。但受教育管理部门的政策影响,此领域还存在相当大的变数。

(三)网络教育在我国基础教育中的发展状况

基础教育指的是高中阶段以下的教育,国际上一般用“K12”(Kindergarden12)来代表基础教育。基础教育包括学前教育(幼儿园)、初等教育(小学)、中等教育(初中、高中)三个阶段。基础网络教育指的是中小学网络教育,在我国一般称为“中小学网校”,简称“网校”。中小学网校在网络教育行业中发源最早,在1996年就诞生了我国第一家中小学网校—101网校,那时互联网经济在中国才刚刚萌芽,高等网络教育1998年才开始试点。中小学网校经历了市场培育期、市场启动期和市场分化期这三个阶段,到目前据中小学网校业内人士估测,中小学网校的付费学生数量已达20万人左右。由于我国教育资源总体上匮乏且分布极不均衡,所以中小学网络教育还存在较大的市场潜力。

二、网络教育在国外的发展概况

为了推动网络远程教育的发展,曾在1993年由来自世界各地的大学毕业生在英国伦敦发起了一个名叫“全球网络远程教育学会”(GNA)的组织[5]。它是非营利性的数据库,免费提供有关网络远程教育的信息,GNA还计划为“进”网上学的学生提供奖学金,大力扶持。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估计,2002年全世界已经建立网站的学校,仅大学就超过了1000家,2003年全世界所有的大学都将在网上拥有自己的网站,而四分之一左右会在网上推出网络教育科目。1998年4月,一个耗资1500万美元的超高速因特网在美国洛杉矶初步建成,这个有135所院校和公司联合建立的工程称为“加州研究与教育网络”或叫“网上大学”,将为美国和其他国家培养各门类高科技人员。美国目前已有480所大学建立了网上虚拟学校,开设了200多个专业,拥有学生35万多人[6]。而英国政府对网络教育则更加重视,他们在2004年底建立了全国教育网络,把所有的学校与因特网相连,并且给每个学生配备了E-mail地址。可见,随着通过互联网教育人数的日益增多,网上学习将逐渐发展为全球性教育趋势。

三、网络教育的优势及局限性

(一)网络教育的优势

网络的最大特点是能够实现资源共享。网络教育正是利用网络这一特点而实现师资共享、课件共享和科研力量共享的。计算机联网后,不仅可以在网上传递教育信息,而且各地区的师生还可以在网上进行研讨、交流和对话,可以选择不同的指导教师对问题进行辅导,实施“一人多师,一师众用”。在网上,可以按照专业设置的课程轻松的阅览有关教材和参考资料,实现教材共享。

网络教育在学习时间、内容和进度上给学习者充分的选择机会。它不是传统师生“面对面”的教育,不受传统教育在时间、空间、内容和进度等方面的限制,学习者可以根据自己的知识水平,结合自己的实际制定学习计划,确定学习内容。这种在个人兴趣支配下的学习方式,是提高学习效率与质量的有效途径,能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积极的参与学习,既能让学生进行个别化学习,又为学生提供了与外界环境进行交互以及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条件。

网络教育突破了时空限制,扩大了受教育者的范围。我国是一个幅员辽阔的国家,教育资源分配不均,师资力量参差不齐。在边远贫困地区,由于生源少,基础设施落后,影响了教育的普及。而网络教育的推行,大大缩短了不同地域之间的差距,使边远地区的人们同样获得接受教育的机会。

网络教育也可以方便地实现师生之间的交流。学生不仅可以通过E-mail 将作业或疑问发给老师或同学并得到及时的反馈与交流。而且通过电子公告板(BBS),学生可以与教师或同学进行讨论,教师可以进行答疑,随时观测每一位学生的学习进程,并视实际情况的需要进行因材施教的引导。并且计算机的视频会议系统还提供了进行信息实时交流的功能,具有较强的交互性和实时性[7]。

网络教育信息量大,知识更新迅速,视野宽广。互联网将世界各地的学校、图书馆、研究机构和各种信息库链接起来,形成一个无所不包的海量信息库,而且这些信息易于增删、修改和更新[8]。信息的更新能迅速反应到互联网的终端上,使各地受教育者能够及时共享人类的最新研究成果,消除传统教育内容滞后的弊端。

网络教育拓宽了教育领域,使各个年龄段的学习者都可以接受教育,为继续教育和终身教育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发展空间。

(二)网络教育的局限性

虽然网络教育具有巨大的潜力和优势,但由于它本身所固有的特点,也存在一些局限性。

首先,网络教育必须在拥有电脑和计算机技术的学习者中进行,它的学习环境要求具备网上学习的基本物质和技能条件,而这些条件对于贫困地区和欠发达地区的学生来说,是不可能拥有的。所以网络教育的学习环境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贫穷地区和欠发达地区的普及和发展。

其次,网络环境下的学习对学习者的信息技术有一定的要求,要兼有电脑和网络技术的基础[9]。对学习者的概括归纳能力提出了挑战,并且要求学习者具备一定的鉴别能力,更为重要的是对学习者的自控能力提出了极高的要求。而学习者也只有具备了这样的要求才能够在网络教育环境中有如鱼得水的感觉。

再次,网络教育是以服务学生为中心的,要使学生从“要我学”到“我要学”这一学习方式质的转变,就必须有大量高质量的课件和丰富完善的辅助资源来支撑,而这些资源的积累不是一个单位就能够完成的。所以只有充分利用网络的资源共享特点,才能为网络教育的发展提供更好的服务。

除此之外,网络教育的管理等方面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因此,我们不仅要看到网络教育的优点,也要清楚地认识到网络教育的局限性。从而充分利用网络教育本身的优势,挖掘其各方面潜能,使其最大限度地为我们提供服务。

参考文献

[1]年任德.网络文化的特征,教育探索,2003,8:36-38

[2]刘黄玲子.网络环境下研究性学习的实施模式,教育科学研究,2005,3:23-27

[3]李建华.网络学习资源相关标准及其本土化研究,中国远程教育,2005,3上 :48-52

[4]《中国远程教育》市场研究室 ,中国网络教育产业综合研究报告,中国远程教育,2005,3:41-44

[5]李忠东.网络教育前景诱人,教育信息技术,2005,2:27-28

[6]中华时报.网络教育渐成全球趋势,中国远程教育,2003,12:16-17

[7]黄乐,王涛涛.基于Internet的化学学习模式与化学网络资源的利用,大学化学,2003,6:42-46

篇2

三网融合有着天然的经济属性,必然引发新一轮相关产业升级。随着三网融合试点方案和试点城市的确定,标志着试点工作正式启动,三网融合带来的产业发展机通日益清晰。

目前,我国宽带网络的带宽是1~2M,且2009年家庭普及率仅为21%,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三网融合试点方案要求,广电和电信企业加快网络升级改造,推进光进铜退和光纤到户,发展光纤宽带网络,积极建设下一代广电网、电信网和互联网。2010年2月CICC的三网融合深度研究报告中指出,未来5年,广电为融合宽带数据业务而改造现有网络需要投入约2000亿元。电信行业为提供IPTV等业务对现有网络升级改造需要大约1000亿元或更多。随着三网融合的发展和不断推进。宽带基本建设水平不断提升,未来5~5年,宽带服务市场规模将从2009年的900亿元达到2000亿元,付费视频服务市场规模也将从300亿元达到1800亿元。

三网融合试点方案提出,优先开发双向电视、多媒体终端、智能化家庭设备、宽带网络设备等产品。据有关专家测算,中国现有有线用户1.6亿,尚有1亿有线用户没有数字化转换,接近1.5亿用户没有双向网络改遣,不考虑有线用户增长,以1个用户使用1台400元左右的互动机顶盒计算,这就形成了600亿元的市场。近几年,创维、TCL、康佳、海信等国内电视厂商纷纷推出自己的互联网电视产品,传统电视机+网络视频下载机的互联网电视已经获得市场认可。有关方面预测,2010年互联网电视零售量将达777万台,增量超过685%。

三网融合,电信和广电企业业务双向进入,相关企业必须完善支撑融合业务的综合服务平台,建设管理、技术和监管系统。同时,三网融合试点方案要求相关企业积极开发音视频点播、可视交互、互动休闲游戏,电视理财、网络教育、综合信息查询和信息浏览等业务。这些新的应用需求,将促进软件企业与网络运行商合作,为网络运营商提供网络融合与网络优化服务、开发客户关系管理、商业智能、业务创建平台,身份认证系统、内容编辑分发系统、数字版权管理系统等软件产品。此外,游戏、动漫、信息搜索及综合信息服务类软件产品的市场需求也将随着三网融合的进程而逐步被放大。

物联网产业已被确定为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物联网产业是信息产业未来竞争的制高点和产业升级的核心驱动力。可以说,物联网的基础是三网(互联网、电信网和广电网),物联网产业是拓展三网应用的产业。三网融合发展将成为促进物联网产业发展的重要动力。

篇3

关键词:网络远程教育;新生代农民工;教育;培训;策略

中图分类号:G72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4156(2012)05-025-03

一、目前我国新生代农民工教育培训存在的问题

“十一五”时期以来,我国加大对农民工教育培训的力度,新生代农民工的教育培训工作取得了重要成就和进展,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

1.教育培训的总体规模较小

由于我国对农民工教育培训的投入有限以及教育培训信息获取渠道不畅,农民工很难获得由政府主导的教育培训。而农民工自身又财力不足,难以支付非官方的教育培训的费用。种种原因导致接受过教育培训的农民工人数非常有限。根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家统计局联合开展的调查,大体上有六成外出的农民工基本上没有参加过任何技能培训。

2.教育培训内容落后,方式单一

目前,我国农民工教育培训内容落后,与职业市场对劳动力的知识和技能的要求不适应,与当前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要求不适应,也与新生代农民工对知识、职业技能的要求不适应。教育培训手段多为集中的面授;教学上重理论知识的传授、轻实践技能的培养,使得农民工学员感觉学无所用。

3.教育培训的组织方式滞后

以政府为主导的自上而下的培训模式已难以适应当前农民工教育培训工作的需要。国家虽然反复强调政府统筹、行业组织和各有关部门协调合作落实好农民工教育培训工作,但在实际操作中,政府统筹的功能并没有得到切实的落实。国家、各级政府下达培训计划后,有关部门为完成任务而动员农民工参加教育培训。教育培训的内容脱离农民工的实际需求,农民工参与热情不高,造成教育培训资源的浪费。

4.教育培训师资队佰短缺

目前,农民工教育培训的师资主要来自中等专业技术学校、大专院校的教师,以及各企事业单位的专业人才。由于缺乏专业化的队伍和相应的资格准人制度、激励制度,农民工教育培训师资队伍的数量和质量都难以得到保证。

5.教育培训监管存在漏洞

由于政府出台的有关农民工教育培训的政策和制度存在漏洞,导致各地相继出现一些涉及农民工教育培训的违法乱纪现象。比如,培训机构乱搞虚假培训资料,骗取财政补贴;政府管理人员参与培训,管理控制不严;培训学校投机取巧,对培训农民工应付了事。

二、网络远程教育在新生代农民工教育培训中发挥作用的可能性分析

1.新生代农民工对电脑、互联网的持有率为网络远程教育服务新生代农民工教育培训提供了可能

随着新生代农民工收人水平的提高,他们对电脑、手机的持有率不断上升。据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对浙江、安徽、江苏、广东、贵州、河南、四川等7省的新生代农民工的调查,近100%的新生代农民工拥有手机,很多人拥有自己的个人电脑。这为广大新生代农民工参加网络远程教育和培训提供了可能。

2.网络远程教育的特性为网络远程教育服务新生代农民工教育培训提供了可能

(1)开放性。网络远程教育的开放性大大扩展了农民工教育培训的规模。只要具备了上网的条件,所有农民工都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需求学习任何课程。网络远程教育的低成本,促进了新生代农民工教育培训规模的扩大。(2)丰富性。网络远程教育通过将文字、图形、声音、动画及其他多媒体教学软件有机融合的形式,对学习内容加以描绘,增强了教学内容的直观性和趣味性。图文结合、声情并茂的教学方式,使平淡枯燥的学习内容变得丰富多彩,充分调动了新生代农民工学习者的主动性和积极性。(3)交互性。网络远程教育中互联网作为一种强大的交互性媒体,有多种技术支持网上交流。教师和农民工学习者之间、农民工学习者之间可以选择实时或非实时的交流方式,也可以根据需要选择不同的交互方式,如BBS、QQ、聊天室、E-Mail等。(4)共享性。互联网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信息资源库,其中包括许多可以直接为教学服务的信息资源,能够为农民工学习提供丰富的教育资源,满足他们不同的学习需求。

三、网络远程教育在新生代农民工教育培训中的重要性分析

网络远程教育因其教学环境的开放性、学习的主体性、教学的交互性等优势,能够满足新生代农民工对知识和职业技能的渴求,有助于提升新生代农民工人力资本,进而改变他们在城市生活中的弱势地位。

1.网络远程教育能够满足新生代农民工接受教育培训的需求

新生代农民工对教育培训有强烈的需求。据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的“中国新生代农民工发展状况及代际对比”研究报告,97%的农民工表示愿意继续学习,他们对文化、专业知识有极强的探求欲和积极的进取精神。在学校全日制教育尚未向新生代农民工开放的情况下,网络远程教育为新生代农民工探求新知识、发展职业技能提供了可能。灵活的教学服务、即时的教学反馈、互动的教学方式满足了新生代农民工知识学习和技能获得的需求。新生代农民工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要,最大限度地利用各种网络远程教育资源,进行自主学习。

2.网络远程教育能够满足新生代农民工提高职业技能的需要

美国成人教育家马尔库姆·诺尔斯(M,Knowles)指出,成人的学习内容是受变化着的社会任务制约的,其学习是为了当前的使用。新生代农民工参加教育培训的一个最直接的动机,就是工作的需要。新生代农民工希望在教育与培训中求得一技之长,从而提升自己的就业竞争力,找到“满意的工作”,立足城市。因此,工作必需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学习是新生代农民工所看重的。现代网络远程课程设置重实际应用而淡理论基础的发展趋势,恰好满足了新生代农民工提高职业技能和融入城市生活的需要。

3.网络远程教育能够有效解决新生代农民工工作和学习的矛盾

新生代农民工大多都就业于劳动密集型企业。这些企业多地处城市郊区,交通不便,而且劳动强度大,经常加班加点,缺乏休息时间,参加教育培训委实不方便。据浙江省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劳动保障与公共政策研究中心”课题组的调查,新生代农民工平均每周工作6.1天,平均每天工作9.2小时,最长的每天工作达14.5小时,每周工作101.5小时。工作量大、工作时间长,导致新生代农民工没有时间和精力参加教育培训。网络远程教育学习空间、时间的灵活、便利,使得新生代农民工能够根据自己的工作和生活合理地安排学习,有效地缓解了新生代农民工工作和学习的矛盾。

4.网络远程教育能够满足新生代农民工多样化的学习需求

由于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职业、学习背景、学习能力等因素的影响,新生代农民工个体之间存在很大的差别,他们对学习内容、时间、进度、方式等方面的要求也不尽相同。网络远程教育个别化的教学方式能够满足新生代农民工学习者多样化的学习需求。网络远程教育不但在学习内容和进度、考试、教学实践环节等方面,为不同学习类型的学习者提供不同的指导策略,而且还能针对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学习困难等问题,提供有针对性的指导。总之,网络远程教育能够保证农民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自主学习,提升自身的素养和职业技能水平。

四、网络远程教育促进新生代农民工教育培训发展的策略分析

网络远程教育能够满足新生代农民工教育培训的需求,为其提高知识水平和职业技能提供良好的平台;同时,在新生代农民工中开展网络远程教育也具备了一定的条件和可能。然而,从网络远程教育为新生代农民工教育培训服务的现状看,网络远程教育任重道远,还需进一步完善和发展。

1.以人为本,树立网络远程教育理念

目前,我国新生代农民工教育培训是以政府为主导,自上而下开展的。这种教育培训模式具有明显的“计划性”,难以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和新生代农民工自身发展的需要。因此,新生代农民工教育培训应当树立以新生代农民工学习者的需求为本、以新生代农民工学习者的发展为本的理念。网络远程教育不但要以“低收费、低起点”让每一个新生代农民工都有机会接受教育和培训,而且要让每一个有着不同目的和需求的新生代农民工。通过参与教育培训实现其愿望和目标。网络远程教育的学习目标、学习方式、学习内容等的选择,都要以新生代农民工学习者的需求为本,给他们提供多样化的选择,满足其多样化的需求。

2.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开发网络远程教育内容

目前,我国新生代农民工的教育培训内容脱离实际,新生代农民工被动地接受与自己从事职业不相关的培训。由于通过培训获得的知识、技能无法真正运用到工作中去,新生代农民工对继续参加教育培训持怀疑态度。网络远程教育要增强吸引力,就必须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开发出既能满足新生代农民工的需要,又和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保持一致的教育培训的内容。网络远程教育的管理者和实施者只有深入企业一线,深入新生代农民工聚居地,贴近他们的生产和生活,了解企业和新生代农民工对教育和培训的需求,才能在此基础上开发出相应的教学内容。课程的开发、专业的设置都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要增加市场需求量大的课程和培训项目,取消那些不适应市场需求的课程和培训项目。

3.以学习者需求为导向,采用灵活的教学管理方式

尽管新生代农民工接受教育培训的需求十分强烈,然而繁重的劳动使其无暇接受教育和培训。因此,网络远程教育要以学习者需求为导向,采用灵活的教学管理方式。在课程的选择上,允许学习者根据自己的时间安排自由选择所要学习的课程。在学制上,网络远程教育采用弹性学制,允许学习者工学交替,分阶段完成学业;也允许学习者利用晚间和节假日等业余时间学习。总之,以学习者为导向的教学和管理方式,就是要尽可能地为新生代农民工接受教育和培训提供便利。

4.以师资为保证,提升教育和培训质量

建立一支专兼结合、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能够胜任农民工教育与职业培训的师资队伍是搞好新生代农民工教育培训工作的前提条件。根据新生代农民工教育培训人数多、门类广的特点,网络远程教育机构可以通过广泛宣传,吸引教育培训机构、高等学校、科研单位、社会团体等部门和单位的教师,以及各行各业有丰富的实践经验的精英,参与新生代农民工教育培训,最终形成一支以专职人员为骨干、以兼职人员和志愿者为主体的适应新生代农民工教育培训工作需要的管理队伍和师资队伍,从而保证农民工教育和技能培训的质量。

5.以政府为主导,建立农民工教育培训保障机制

农民工教育和技能培训保障机制的建立需要政府部门强有力的推动。政府不但要加大对网络远程教育的投入,为更多的新生代农民工提供接受教育培训机会,而且要承担起宣传和监管的职责。政府部门向社会宣传政府补助农民工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项目,推动远程教育机构、用工企业、农民工积极参职业教育与技能培训,解决农民工就业问题和城市适应问题。政府还要通过完善制度措施,加强对农民工教育和培训的监督管理。政府要牵头组织相对独立的教育评价机构制定相应的标准,对网络远程教育机构的培训资质、培训水平、培训课程等进行评价和监督,以确保农民工教育和培训的质量。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国务院农民工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我国农民工工作“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研究》课题组,农民工培训实态及其“十二五”时期的政策建议[J].改革,2010,(9):74-85.

[2]董碧水,新生代农民工融入城市存四大困境收入比老一代低[N],中国青年报,2011-11-16.

[3]杨圣华,浅谈网络教育优势及其发挥[J],中国远程教育,2002,(12):37-39.

[4]刘俊彦,新生代——当代中国青年农民工研究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35,

[5]刘奉越,移动教育:农民工技能培训的新路径[J],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9,(2):37-39.

[6]俞玲,新生代农民工人力资本和就业状况调查分析——以浙江省为例[J],调研世界,2010,(8):39-40,

[7]方翰青,谭明,新生代农民工就业能力现状分析与远程职业教育作为[J],现代远距离教育,2011,(4):72-75.

[8]臧娜,移动学习在新生代农民工培训中的应用初探[J],职教通讯,2011,(7):41-44.

篇4

摘 要:随着社会不断发展,大学生网络自主创业不仅能改善就业结构,还能缓解社会就业压力,已成为当今社会经济发展的内在需求。大学生作为一个充满活力与生机的群体,虽有较高的热情和创业的潜能,但与此同时,大学生的网络自主创业也面临着诸多问题。文章分析了大学生网络自主创业发展趋势,为今后大学生网络自主创业提供理论基础。

关键词:大学生;网络自主创业;就业;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2.0;G473.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7)17-0018-02

一、前言

当下我国的经济结构不断深化,受高校扩大招生、社会金融危机、人口老龄化等相关因素影响,从而导致毕业后的大学生的就业率在不断地降低,就业成为当今社会一个难以解决的问题。所以自主创业这一道路成为很多高校毕业生的首选。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网络创业变得可行,它对创业资金的要求不是很高,而且现今的大学生也都接受过专业的网络教育,具有一定的网络知识储备,重点是大学生的学习能力较强,他们也十分清楚网络的市场现状和消费者需求。总而言之,对于当代大学生来说,网络创业已成为一条较为方便可行的自主创业道路。且根据我国第一份《中国大学生网络创业研究报告》显示,支持和认可网络创业的大学生已达到97.62%,对网络创业充满向往的大学生比例也高达68.78%。1999年,第一个大学生互联网创业的企业“成都亚虎”诞生,这就表示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开始选择互联网这条创业道路,这一事实在很大程度上证明了网络创业的可行性。

二、大学生网络自主创业的含义

网络自主创业就是利用现代的网络计算机技术,来创造具有“更多价值”事物的一个过程。作为一个网络自主创业者,需要花费一些时间,并付出较大的努力与毅力,而且还需要承担一些不可避免的风险。但网络自主创业也可以为创业者带来相应的回报,工作时间自由以及能获取个人满足等。

三、大学生网络自主创业目的与意义

1. 有利于缓解大学生的就业压力

如今中国的高等教育已由原来的“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化,高校大学毕业生越来越多,而各行业所空缺岗位的需求却远远低于毕业生的数量。所以,在未来发展的很长时期内,大学生的就业形势将会十分严峻。在这种情况下,有效解决大学生就业难这一现象就是大力开展创业教育,培养大学生自主创业的能力。一个人的创业能力体现在其创业、实践过程中自我生存、自我发展的各个方面。一个大学毕业生如果拥有极强的创业能力,社会的就业压力不但不会因此加大,还能增加社会就业的岗位,缓解社会的就业压力。所以,自主创业是大学生在社会立足与发展的手段之一。

随着网络经济的兴起,网络自主创业占创业的比重在与日俱增。网络经济已然成为时代的宠儿,这其中蕴含的巨大商机和良好的发展前景,激发了包括大学生在内的许多人的创业激情。

2. 有利于帮助大学生实现致富梦想

因为大学生的就业观念正在不断地改变,随之形成的便是一个鼓励创业、保护创业、崇拜创业的大环境。市场逐步取代了原有的政府包揽就业和创业这一形式,产业结构的调整也带来更多的创业机会,同时政府出台了“创业带动就业”的相关政策,更调动了大学生创业的积极性。然而,创业作为一项事业,它是复杂且具有创造性的,除需要拥有创业精神、创业素质和创业经验以外,更需要的是长期坚守和不断创新。

网络创业门槛较低,通常分为两个层次,一种是网络创业的个体户。是指由于没有太多的资金,而采用自我雇佣和自负盈亏的方式。另一种是企业类型。其具有雄厚的资金和大量的员工。在进行网络创业时,多数大学生属于第一个层次。他们对资金、经验等方面没有过多的要求和局限,一台服务器和一个数据库足以解决问题,唯一条件就是要热爱网络创业,这样就完全可以开设网络公司或者自己经营网站开始赚钱了。因此,当今大学生网络自主创业的发展趋势与他们的生活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3. 有利于促进中小企业的快速发展

从国际经验来看,在相同条件下,小企业所创造的就业机会相当于大企业的四倍,小企业占国家总企业比例的99.5%,其中就业劳动者比例占到65%~80%。然而由于我国的中小企业所占总体企业的比例较小,因此,想要促使中小企业快速发展,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便是最好的方式之一。

W络创业的优势在于它的多元化。当下的网络创业环境处在知识密集和人才密集的校园中,而校园作为产业革命和技术传播的发源地,恰好造就了这一多元化趋向。它拥有灵活的技术、产品和服务方式。从经营方式上来看,大学生的网络活动也呈现出了多元化――网上开店、网上自由职业和创办网站等。由于网上创业自主性较强,时间又很灵活,工作地点也不受任何限制,这些都使大学生网络创业多样性的特征得以充分的体现。

四、大学生网络自主创业趋势

大学生网络自主创业现如今并不稀奇,生活中随处可见。比如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在微信中看到同学们销售一些日常生活用品,新兴网络为有着创业梦想的大学生提供了创业平台。有一个叫“发现吧”的平台,这个平台由一个刚刚走出大学校门的女孩子创建,它坐落在上海五角场复旦创业园。她们通过直播平台海选主播后,为每一位主播建立属于自己的店铺,并为她们提供货源渠道和服务指导。现在传播最快速并且最容易被大家接受的渠道就是网络,无论是网红还是微商都是大家可以选择的一种创业方式。网购也是人们生活中的一种购物方式,购物APP如雨后春笋般层出不穷。大学生可以转变观念,做一个网店店主经营自己的店铺,可以在学习的同时,提前适应这个网络社会。在大学生网络就业趋势中,许多学校都开设了网络营销课程,借此培养大学生网络创业的新思路、新观念。

越来越多的在校大学生自愿加入网络创业大军的队伍中,越来越多有发展空间和拓展价值的网络项目被发掘,在不远的将来,网络将成为社会各阶层人士就业创业的一个重要途径。

五、大学生网络自主创业的风险及其规避方法

1. 大学生自身规避

(1)大学生应明确自身创业目标。作为一名在校大学生,其自身主要职责就是学习。学习才是大学生活的主要任务,不能因为其他事情而耽误学业。大学生经营网店的目的是更好地积累社会经验,为以后适应社会环境打下基础,为将来的自主创业做好铺垫。因此,大学生开网店主要是为了积累经验,所以主要目的是赢得信誉,而不是唯利是图。

(2)大学生网络自主创业项目选择要合理。如今的网络市场早已成为全球市场中重要的一部分,且日趋成熟,当然,这同时也意味着网络市场的竞争日趋激烈。大学生如果没有选择好合适的自主创业项目,就会输在竞争的浪潮中。这种情况的发生并不是个案,在大学生网络自主创业中屡见不鲜。

大学生拥有满腔的激情与热情,同时因为年轻,也缺少相关的社会经验,所以在选择项目上往往比较理想化,不考虑实际并且比较盲目,特别是在项目开展之前不能够进行有效的分析与详尽的市场调研。因此,大学生在开始创业前,一定要对市场进行深入的探究与了解,且要明确自己所要经营项目的优势和劣势,尽量扬长避短,将优势潜力发挥到最大。

2. 学校、政府及相关组织扶持方法与建议

(1)学校应加强大学生网络自主创业教育。各个高校对大学生专业知识教育以外的一种延伸便是培养大学生自主创业思维,它为自主创业的大学生更好地培养了相关的意识、思维、素质和能力。各大高校之所以对大学生的基本创业教育高度重视,是由于他们承担着为国家和社会培育和输出大批创新型人才的重要任务。第一,高校应加强当代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培养大学生的自主创业意识和吃苦耐劳、艰苦奋斗的精神,让大学生正确认识、了解网络创业需要注意的问题,并制定合理的风险规避措施。第二,高校应加快对网络创业教育的师资队伍建设,为大学生拓宽自主创业知识面。可以邀请一些网络自主创业的成功人士或邀请相关的专家学者为大W生们举办网络自主创业讲座。第三,高校应举行相应的网络自主创业竞赛活动,也可以通过与商业网站的联合等途径对大学生进行培养,借此增强大学生的网络自主创业能力,提升大学生网络自主创业的技能,并为大学生的网络自主创业提供一个良好可靠的基础保障。不过,大学生创业者由于刚走出校园,因此在人员的管理方面可能出现经验不足等情况,这往往会导致大学毕业生网络创业的团队缺乏相应的凝聚力,从而阻碍网络创业的发展。就此种情况而言,大学生网络创业者应当加强团队协作的能力培养。高校也应当就这一方面进行有效的创业教育,并着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及团队管理技巧。

(2)为大学生网络自主创业制定法律法规。建立健全高效的法律法规体系是保障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稳定运行的基础。现今时代网络经济在我国呈高速发展态势,但其发展的历史时间是有限的,所以相关的立法工作较为迟缓和不完善,在网络环境中进行的各行业交易行为的法律法规尚未建立。因此,国家应高度重视并建立健全现代网络环境中有关各行业交易行为的相关法律法规,如此既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网络自主创业的积极性,也可以为大学生创业提供一个公平、有序的竞争环境。

(3)为大学生营造网络自主创业的良好氛围。大学生进行网络自主创业需要一个良好的社会氛围。这就需要大学生的父母及各大高校正确认识、理解大学生的网络自主创业行为,摒弃“自己创业不如公司就业”“现今网络创业是虚拟的,不如现实可靠”等主观狭隘的思想观念。社会各界不但要认识到网络自主创业是一种正当的就业形式,而且要尊重大学生的个人选择,并给予充分的理解、鼓励与支持,为其进行网络自主创业提供一个良好的氛围。

六、结束语

网络自主创业不仅成为当代大学生创业的重要形式,还在大学生就业发展方面具有突出的贡献。大学毕业生将成为一支不可小觑的创业主力军,大学生网络自主创业这一新兴产业的成长道路还需社会各方面的关注与呵护。因此,政府要在政策方面对大学生网络自主创业提供支持,学校的高等教育也要适应大学生网络自主创业这一客观需求,积极转换教育理念与教学方法,为大学生网络创业提供一个良好的教育环境。同时,大学生自身也需进行自我提升,不断积累就业经验,提高就业能力,为国家经济的发展做出相应的贡献,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增光添彩。

参考文献:

[1]王菲.大学生就业差异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3.

[2]侯普光,敬春菊.信息时代大学生网络创业项目实证研究[J].未来与发展,2012(02).

[3]史国君.大学生网络创业模式的SWOT分析[J].现代营销,2014(02).

[4]钱玺.大学生自主创业问题研究[D].吉林财经大学,2013.

[5]何喜刚.信息化时代大学生网络创业的问题与对策[J].电化教育研究,2011(04).

[6]叶静.德育视角下的大学生创业教育模式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1.

篇5

根据《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11),分为“软件开发(I6510)”和“图书批发、图书报刊零售(F5143、F5243)”;根据中国证监会的《上市公司行业分类指引》(2012年修订),分为“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I65)”和“批发和零售业(F51、F52)”;根据《挂牌公司管理型行业分类指引》,分为“软件开发(I6510)”和“图书批发、图书报刊零售(F5143、F5243)”。

二、行业监管体制

公司所处行业主要监管部门如下:

第一,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监督部门: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工信部。第二,教育监督:教育部,行业继续教育主管部门。第三,出版监督:新闻出版广电局。

三、行业法律法规及政策

(一)软件与信息技术服务行业主要法律法规与政策

近年来,软件与信息技术类主要法律法规与政策如下:

1.2012年4月,《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十二五”发展规划》。

2.2012年4月,《关于进一步鼓励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企业所得税政策的通知》(财税〔2012〕27号)。

3.2014年5月,《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信息化发展和切实保障信息安全的若干意见》(国发〔2012〕23号)。

(二)教育行业主要法律法规及政策

近年来,教育行业相关法律法规及政策如下:

1.2014年11月,《构建利用信息化手段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有效机制的实施方案》(教技〔2014〕6号)。

2.2015年2月,《2015年教育信息化工作要点》(教技厅〔2015〕2号)。

3.2015年4月,《关于加强高等学校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应用与管理的意见》(教高〔2015〕3号)。

4.2015年9月,《关于“十三五”期间全面深入推进教育信息化工作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教技厅函〔2015〕76号)。

(三)图书出版行业主要法律法规及政策

图书出版行业相关法律法规及政策如下:

1.2008年2月,《图书出版管理规定》(国家新闻出版总署令第36号)。

2.2001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

四、行业发展概况

(一)基本情况

在线教育是教育信息化的具体表现形式,相比传统教育,在线教育结合了互联网技术的特点,表现出如下优势:突破时空限制,碎片化学习,内容多样化。

(二)行业发展特点

1.市场规模持续增长。我国在线教育市场快速发展,2015年,我国在线教育市场用户规模已经突破1,000亿人民币,达到1,191.70亿元,未来随着国家对于教育信息化的投入不断加大,市场规模还将继续扩大。

2.细分市场发展不平衡。在线教育可以划分为学前教育、中小学教育、高等学历教育、职业教育和企业E-Learning五块细分领域。目前,高等学历教育约占在线教育整体市场规模的60%左右,在线教育细分市场发展极不平衡。

3.教育培训方式呈现多样化、创新化。目前在线教育行业中,主要有国内外高校的免费公开课模式、视频点播模式、在线直播模式、教育资源平台化模式和围绕课程学习的社交化模式等。

4.行业集中化加速。互联网教育本身是一个服务性质的“慢热型”行业,不太可能在短时间内积累海量用户。平台的推广需要大量用户作为支撑,用户的集结不仅需要时间还需要巨额的资金投入,这可能导致用户和流量向少数大平台集中,更多的在线教育机构商业模式将难以维系,面临倒闭。

5.行业的区域性、季节性特征显现。在线教育行业的区域性显著,目前从事在线教育的企业多分布在北上广深一线城市,约占整个行业企业数量的80%~85%。[1]结合新生入学季、行业入职测试等诉求因素,公司所处行业具有一定季节性特征。

(三)行业主要产业链关系

从目前的产业链来看,在线教育服务所处的产业链已经比较完整,产业链的主体框架已经初步形成,在线教育服务商处于产业链的中间环节――承接内容提供商所提供的信息,通过对内容进行包装处理和系统集成并到对应平台上,并最终进入学习者的视线。

1.行业上游情况。在线教育行业的上游主要为内容提供商,其主要提供传统教材、教学视频、学习资料等在内的教育资源。

2.行业自身环节。在线教育服务供应商主要包括技术及运营服务提供商和平台供应商,技术及运营服务提供商主要为相关教育机构提供技术支持及整套解决方案。根据平台的不同,平台供应商又可进一步划分为B2C、C2C、B2B2C三种形式。

3.行业下游情况。在线教育的下游客户包括学校、政府、行业继续教育和企业用户等。下游客户在充分利用在线教育信息的同时,也可以通过C2C平台、社区等方式,成为广义的内容供应商,使得整个产业链出现一个可循环流动的情况。

(四)行业主要盈利模式

在线教育目前正处于发展阶段,盈利模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1.内容收费。对提供的课程和资料收费,主要是提供高质量的数字原创内容。

2.增值服务。在线教育机构通过为学员提供考试服务、就业咨询等服务收取费用。

3.软件一次性收费或包月。主要为移动终端的软件安装。

4.平台佣金。对进驻平台的教育机构收取佣金,进而允许教育机构在平台上提供课程和资料。

5.广告模式。向在网站上投放的广告收费,在线广告是网站比较普遍的盈利模式,网络教育网站也是如此。

五、市场规模及发展前景

(一)我国在线教育市场发展空间广阔

1.我国学龄人口数量庞大。目前,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根据安信证券研究所的统计数据显示,2013年我国人口数量达到13.5亿,其中,5~24岁的学龄人口约3.3亿,占人口总量的24.5%。

2.我国教育消费比重较大。我国历来重视教育,提出科教兴国战略。2003年我国教育经费仅为3,849.08亿元,2013年已经突破3万亿,达到30,364.72亿元,教育经费稳步上升。

3.职业教育需求旺盛。据《2012搜狐教育行业白皮书》数据显示,31.7%的职场白领表示因工作瓶颈参加职业教育培训,期望通过再学习充实自己,且每年在职业培训方面投入8000元以上的占比25%,投入5000~8000元的达31%。

4.我国网民规模巨大。据CNNIC统计,截至2015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已达6.68亿,半年共计新增网民1,894万人,互联网普及率达到48.8%。

5.行业发展空间较大。根据中信建投研究报告估计,2015年中国的在线教育的总体产值为1,200亿元左右,同比增速约20%。2015年中国教育行业总体规模约为10,000亿元,在线教育占据其中的12%,比例仍然较低。到2016年,中国在线教育的用户将超过1亿人,反映出在线教育行业广阔的发展空间。

(二)国内在线教育市场规模预计

随着在线教育创新形式的不断增长,产业格局正逐渐优化升级,市场规模短期内将实现平稳快速增长。艾瑞咨询数据显示,2014年中国在线教育市场规模为998亿元,预计2015年突破千亿元规模,达到1,191.7亿元,之后保持近20%的速度增长,预计2018年突破2000亿元,达到2,046.1亿元。

(三)行业发展趋势

1.产业链将逐步整合,重构在线教育新生态。未来行业将向具有创新能力、全国市场扩张能力的企业集中,对行业进行并购整合,缺乏持续创新能力的中小企业终将面临被整合。据统计,[2]自2014年1月1日至2015年2月9日,共有12家涉及在线教育领域并购的公司。

2.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促成了教育在线上、线下更多地结合。目前,在线教育的形式多种多样,电脑、手机、平板电脑使线上教育和线下教育很好地结合起来,被教育者能享受到在线教育带来的便利和效率的提高。

3.在线教育逐渐向二、三线城市渗透。在线教育在一线大城市的快速发展,也逐渐影响到二三线城市。即使在贫困的山区里,希望小学也配备了电脑,这正是在线教育公司的机会所在。

六、影响行业发展的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

(一)有利因素

1.国家相关产业政策的支持。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应用与管理的意见》等一系列产业政策的出台与实施,充分体现出国家对该行业发展的鼓励和支持,行业产业政策环境的持续向好,有利于在线教育行业的未来发展。

2.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带动对教育产业及教育信息化投入的增加。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我国2009~2014年期间,国内生产总值由33.54万亿增长到63.65万亿元,年平均增速高达8.52%。高速平稳发展的国民经济为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经济基础。

3.民间资本不断涌入。教育产业的广阔前景也吸引了大量的民间资本的涌入,投入规模逐年快速增长,传统民营教育机构、各类创业团队、互联网企业、风险投资纷纷瞄准这一市场,在线教育领域的投资热度持续升温。

4.互联网的普及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将带动对教育信息化产品的需求。近年来,网络建设发展迅速,相关技术的逐渐成熟与普及应用,为在线教育行业的发展扫清了技术障碍,网络、电脑、手机的普及,也使全面开展教育信息服务成为可能,为在线教育产品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基础。

(二)不利因素

1.市场竞争趋于激烈。目前在线教育行业受到投资资金的热捧,受其传递的行业利好信号的影响,很多企业盲目进入教育信息化领域,对整个行业的发展资金、教师和学校等教育资源以及最终用户进行抢夺,这将使行业竞争进一步加剧。在当前,行业处于初步整合阶段,过度竞争会使行业环境恶化。

2.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尚不完善。在线教育产品大多为知识密集型产品,产品的研发需要投入大量的人才资源及大量的资金,但是产品内容比较容易被复制,而我国尚未形成完善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使得行业的研发动力不足,进一步导致行业发展畸形。

3.行业标准缺失。在线教育属于新兴行业,发展迅速,因此相关行业规范难以及时到位,导致相关企业和产品质量良莠不齐,给消费者造成了较大的使用障碍,也给相关监管单位造成较大监管压力。

4.企业资金匮乏,融资渠道缺乏。在线教育产业中的企业多数规模较小,成立时间较短,所以很难获得银行等的贷款支持。融资渠道的不足,制约了企业资金投入规模,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行业的快速发展。

5.地域性特点较明显,不利于行业的快速发展。由于我国地域辽阔,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不同,进而教育水平发展也极为不均衡。

七、行业风险特征

(一)市场竞争风险

在线教育本身是一个服务性质的“慢热型”行业,不太可能短时间内积累海量用户。服务的推广需要大量用户作为支撑,用户的集结不仅需要时间还需要巨额的资金投入,这可能导致用户和流量向少数大平台的集中化,更多的在线教育机构商业模式将难以维系面临倒闭。

(二)知识产权保护风险

在线教育产品是典型的知识密集型产品,产品的研究开发需要大量高级专业人才和大量资金的投入,产品附加值高,但产品内容复制简单,容易被盗版。

(三)研发风险

在线教育产业是一个规模巨大、高速发展的产业,因此快速的产品设计和开发能力将成为教育信息化市场的核心竞争力之一,只有那些能快速、准确捕捉消费者需求,并创造需求,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抢占先机。

(四)政策风险

长期来看,国家将会持续加大对在线教育行业的支持力度,相关政策必将逐步严格和完善。但是在实践中,由于政策的制定和推出涉及的范围广、利益主体众多,对国民经济发展影响较为复杂,因此其出台的时间和执行力度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从而导致企业存在一定的经营风险。

八、行业进入壁垒

(一)市场准入壁垒

经营与公司类似的业务需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电信和信息服务业务许可证等。获得相关资质所需的时间较长,认证壁垒较高,因而准入门槛较高。

(二)渠道壁垒

进入高校、职校教育市场及其他在线教育市场,需要有良好的渠道能力,如何搭建更高效全面的渠道覆盖潜在客户将至关重要。

(三)内容壁垒

优质的教育资源是在线教育的核心竞争力之一,展现出了较强稀缺性。新进入市场的企业在优质教学内容的获取上存在明显的劣势,因此在线教育行业有深厚的内容壁垒。

(四)技术壁垒

在线教育服务业具有将软件和互联网技术服务于教育行业的交融性特点,行业技术创新和产品创新较快,因此对新进入者有较高的技术和研发壁垒,并且随着技术替代的加速,本行业的技术门槛将越来越高。

九、行业竞争格局

目前在线教育企业众多,具有一定代表性的在线教育企业如下:

(一)学堂在线

学堂在线是由清华大学研发出的中文MOOC(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简称慕课)平台。学堂在线目前运行了包括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60多所国内外高校的超过500门课程。

(二)超星

北京世纪超星信息技术发展有限责任公司成立于1993年,是国内最早从事纸质资料的数字化以及制作电子出版物的公司之一。超星于2000年建成世界最大的中文数字图书馆,目前藏书量达到260万种,并且每年以十万种左右的速度递增。

(三)智慧树

智慧树是一个服务学分课程的在线平台,隶属于上海卓越睿新数码科技有限公司,实现“以学生为中心”的在线自主学习讨论、跨校大课堂直播互动、学分认证及学位支持,帮助政府、联盟、学校达成优质课程资源共享。

(四)广东全通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篇6

【关键词】服务贸易;信息服务;现状;对策

1994年乌拉圭回合谈判达成的《服务贸易总协定》将国际服务贸易表述为:过境交付;境外消费;商业存在和服务人员流动,并把服务贸易归纳为运输服务、旅游服务、金融服务、商业其他服务和计算机与信息服务贸易等12大类。信息服务贸易是服务贸易的一部分,是随着信息产业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具有科技含量高、附加值大、吸纳就业能力强、国际化水平高的特点。随着全球经济竞争的重心从产品领域向服务领域转移,服务业尤其是信息服务业的国际转移正成为这一轮国际产业转移的重点,承担起知识经济时代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角色。

江苏是中国沿海经济大省,加快发展服务业是优化经济结构、提升经济增长质量、化解资源环境瓶颈制约的迫切需要。特别是在后危机时期世界经济艰难曲折的复苏中,随着全球产业结构调整的不断深化,信息服务贸易产业的迅速发展已成为江苏现代服务业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和新的经济增长点。基于这样的背景,如何正确认识和客观评价江苏信息服务贸易目前的现状,找出仍然存在的不足之处,研究其今后发展的路径,对做大做强江苏服务贸易,提升江苏经济增长质量,赢得经济发展新优势有着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江苏省信息服务贸易发展现状分析

(一)江苏信息服务贸易总量分析

从发展趋势来看,2009年世界经济增长放缓,国际经济的不确定外部需求减弱,给中国的服务贸易带来了不利影响,中国的服务贸易出口总额比上年下降了12.2%,但中国的信息服务贸易的增长率仍保持正值。随着全球经济的复苏,2010年中国的信息服务贸易比上年同比增长43%,2011年第一季度增长了38.9%;2005-2010年我国计算机与信息服务贸易出口总额增长了5.17倍,年均增长30.2%。

江苏的信息服务贸易在国家整体发展的带动下也呈现出不断扩大的势头。据江苏省商务厅公布的数据显示,2009年江苏的信息服务贸易出口1.44亿美元,同比增长41.69%,但由于进口基数较大,仍然呈逆差状态。随着世界经济的好转,2010年江苏的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增长猛烈,其中2010年1-2月份同比增长59.9%,信息服务贸易增速为252%。2005-2010期间江苏省信息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量比上年同期年均增长35%,高于国家同期年均增长率,也远高于江苏省GDP10%-12%的年均增长速度。在世界经济的复苏不均衡、一些行业的增长相对疲弱的状况下江苏的信息服务贸易表现出良好的抗压性。

(二)江苏省信息服务贸易结构占比分析

从结构占比上看,2005-2010年中国的服务贸易出口总额占全国国际贸易出口总额平均比例不到10%,其中运输服务、旅游服务、其他商业服务贸易出口额平均占中国服务贸易的平均占比分别为21.83%、31.97%、20.61%,平均增速分别为23%、10.3%、16%,信息服务贸易平均占比不到4%,但平均增速达到36%。

2005-2010年江苏的服务贸易出口额占全国服务贸易出口额的比重平均只有3%左右,结构上也是以传统的运输、旅游、等传统的服务贸易为主,信息服务出口贸易的平均比重只占江苏服务贸易的6%左右,高于国家的平均比例。特别是软件服务外包出口迅速发展,2009年同比增长177%,继续保持位居全国首位,在金融危机中成为江苏外向型经济发展的一大亮点。江苏省的服务贸易结构有着朝着技术密集型和知识密集型的现代服务贸易演进的趋势。

二、江苏省信息服务贸易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总体规模较小

金融危机前后的2005-2010年间,无论从出口贸易总量、发展速度还是国际市场占有率、国际竞争力指数来看,中国的信息服务贸易均有不同程度的上升,基本接近世界平均水平。江苏的信息服务贸易一直走在全国的前列,但由于与中国信息服务产业一样,起步较晚,总体规模较小,出口份额远远落后于国外发达国家,也远远落后于运输、旅游等传统的服务贸易行业,因此在发展中还处于成长阶段。

(二)国际竞争力较弱

根据对外汇管理局的《国际收支平衡表》及WTO国际贸易统计数据库中有关服务贸易的进出口数据,采用国际市场占有率、贸易竞争指数、显示比较优势指数和贸易构指数进行计算和比较,结果显示江苏的信息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依然很弱,纵向与世界先进国家相比存在着很大的差距,横向与运输、旅游、其他商业服务贸易相比也表现出较大的弱势。

(三)领军企业欠缺

江苏信息服务产业起步较晚,规模较小,能够服务的功能项目比较单一,处于价值链的低端,尚未形成产业集聚效应,缺乏可以在国际市场上具有知名品牌的领军企业,难以形成较强的国际竞争能力。

(四)人才供需体系矛盾

信息服务贸易的产业属性是一种人力资本密集型。开展信息服务贸易十分需要那些具有“硬技能”(学术背景、语言技能、服务交付能力)和“软能力”(实践能力与问题解决能力、项目管理能力、国际经验与文化相似性)的综合素质的中高端人才,而目前江苏由于这种高素质、知识化、专业化、国际化的现代服务贸易专业人才不足,使信息服务贸易的发展受到严重阻碍。

三、推进江苏信息服务贸易发展的建议

随着全球产业结构调整的不断深化,信息服务贸易已由于具有科技含量高、附加值大的特点而成为江苏发展的重点。为此,应从以下几方面提升江苏的信息服务贸易竞争力。

第一,落实产业政策,完善信息服务贸易环境。深入贯彻国务院和省一系列促进信息服务业加快发展的政策意见。江苏在国家相关产业政策指导下,完善产业环境,在财政投入、税收优惠、金融支撑、专利保护、人才培育和引进等方面加强集成和扶持,与企业形成合力,共同推进信息服务贸易的快速发展。

第二,调整和优化信息服务产业内部结构,提高整体业水平。努力打造完整的产业链,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积极引导信息服务企业加快与制造企业的融合,重点发展信息系统集成服务、电信增值服务、互联网服务及数字内容服务。积极开拓电子商务、电子政务、数字电视、网络教育、网络游戏等新兴市场,不断拓展信息服务的业务渠道,优化信息服务内涵,提升信息服务水平。

第三,集中优势资源,确立品牌效应。整合企业优势资源,推动江苏信息服务贸易集聚区由规模扩张向质量提升转变。加快培育创新能力强、信息化应用水平高的企业,发挥龙头企业带动作用,创新和发展江苏信息服务品牌形象,形成集群和规模效应。

第四,深化对外合作和交流,提升信息服务国际竞争力。通过建立、拓展国际营销网络加快外向型步伐,推动信息服务业“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全面提升江苏省服务业在全球生产网络和价值链中的位置,提高国际竞争力。

第五,实施人才战略,保障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吸引适应全球化发展的高端信息服务人才来江苏就业创业,提高从业人员素质。大力培养熟悉国际服务贸易的复合型人才;加强对现有人员的短期培训,尽快了解和熟悉《服务贸易总协定》的有关条款及中国服务业面临的挑战和机遇。同时,充分发挥江苏教育科研资源的优势,整合高校、企业、政府和社会培训资源,重新审视教育的学科结构和比例设置,更新课程的知识体系,注重培养学生的国际化交流和动手能力。逐步建立信息服务的人才培养体系,开展信息服务贸易人才的实战性培训和订单式培养,为信息服务贸易奠定良好的发展基础。

参考文献:

[1]赵书华,韩菲.中国计算机与信息服务贸易竞争力的国际比较――基于竞争力指标的比较分析[J].经济论坛,2009,2.

[2]耿乃凡.江苏省服务业、服务贸易的特征及对策分析[J].国际贸易问题,2007,10.

[3]田奎.江苏现代服务业发展比较研究[J].商业研究,2009,12.

[4]李尚峰.江苏国际服务贸易竞争力评析[J].商业研究,2008,10.

[5]江苏省商务厅.江苏服务贸易发展研究报告2010[M].东南大学出版社,2010,12.

基金名称: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指导项目“后经济危机背景下的江苏信息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及其提升路径研究”(编号:2010SJD790015)阶段性研究成果。

有关链接:省略/oa/show.php?itemid=2576

作者简介:

篇7

比照“经济全球化”的分析框架,“教育全球化”现象可归纳为以下三种主要形态:教育资源(要素)的跨国流动;全球性的教育现象;在全球范围内进行的教育活动;

下面分别予以讨论。

1.教育资源(要素)的跨国流动留学(留学生)是此类“教育全球化”现象的典型代表。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末,美国、英国、德国、法国、荷兰、瑞典、挪威等欧美发达国家以及日本、新加坡、新西兰、澳大利亚等国纷纷来华频频举办各种“教育展”,受到媒体广泛关注,并因此成为“大专辩论赛”的主题。8,9,10另据官方统计,改革开放二十年,中国赴美留学生超过三十万11,去其他国家留学人员也相当可观。

无论中外,留学的历史都可以追溯到相当久远12。只是以往大都将其作为一种文化交流现象来看待,现在则还注意到它所具有的经济功能:

1994年,世界大学生6100万,其中留学生占2%,达130万人。二战以后,在美国就读的留学生历来为世界之最,1994年,在美国就读的留学生达50万人,为美国经济提供了近100亿美圆的市场容量;1992年,澳大利亚教育创汇7。5亿美圆,成为该国第一大出口商品,而在1986年仅3400万美圆,五年增长20多倍。目前,澳大利亚在北京、香港、新加坡、汉城、台北、曼谷、雅加达、吉隆坡等地开设了连锁教育中心,今年教育出口收入可望超过20亿美圆。

39所高校走出国门招生《经济日报》00/09/26就在国外高校纷纷来中国招生之际,中国高校也将走出国门,瞄准国际留学市场。10月28日、29日,北大、清华、人大、北师大等39所国内高校将聚集韩国,举办“中国留学说明会”。据介绍,接受外国留学生一直是我国对外交流的一项重要内容,它同时也是高校加强国际合作和提高国际知名度的有效手段,还可补充高校教育经费的不足。去年我国共接受了来自142个国家的近4万名自费留学生。(柯棘)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支持1999年高校大扩招的诸多理由中,“减少因高中生出国留学导致的教育资源流失(向国外学校交纳的学杂费估计达100亿人民币)”,也是一个重要的理由。

除了留学(留学生)现象以外,世界银行及其他国际组织对发展中国家的教育援助(包括资金和物资)、校际合作(互换教师与课题合作等)、教材输出、制度模仿等等,都可以纳入“教育资源(要素)跨国流动”的概念框架中分析。

2.全球性的教育现象教育一向被认为是需要保持本国特色也必须保持本国特色的国内活动,但从“教育全球化”的历史进程来看,这些所谓的特色正在逐渐减少,而在各国教育活动中相似和相同的方面却越来越多。

首先是教育观念。世界各国虽然社会制度、文化传统、发展水平、意识形态各不相同,但关于教育的基本观念却越来越趋于一致。比如教育宗旨,正在形成以“促进学生健康发展”为核心的“人本主义”共识;在其他方面,由生理科学、心理科学、行为科学和社会科学各分支以及自然科学各相关领域的研究进展,正在构筑起关于教育活动的核心观念:

认知发展阶段理论;

道德发展阶段理论;

终身教育理论

多元智力理论;

需求层次理论;

教育目标分类理论;

人力资本理论;

教育产业理论;

等等

正是在观念层面的融合与趋同为制度层面的模仿和新技术的扩散提供了共同的基础。

全球性的教育现象在世界各国的教育制度中最典型的表现就是义务教育制度。自200年前德国最先创立义务教育制度后,目前义务教育制度已经在全球得到普及,尽管各国在义务教育的年限上有较大的差异,但它的基本原则,比如普及性原则、强制性原则等都得到普遍遵守。

其它如学校制度、学位制度等都有非常相似的制度架构。

再看教育内容。尽管世界各国的课程和教材在表现形式上有很大的差异,但由于知识本身所具有的统一性,使得世界各国的教育内容在学科结构上有很大的相似性,比如常见的“人文、社会和自然科学”课程框架以及“工具、知识和教化”课程框架等等。

在教育手段方面,综合运用电视技术、卫星技术、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现代远程教育,正在世界各国得到推广和普及,并且正在创造出一种前所未有的、更具有全球性特色的教育活动形式。

可以肯定,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发展,世界各国教育体系之间的交流会更加便利,各国教育活动中相似和相同的现象也会越来越多。

3.全球教育——在全球范围内进行的教育活动在迄今为止的人类教育发展史上,无论是一国政府还是教育研究人员,都还没有自觉地在全球化的视野中分析、研究和规划一国的教育体系,教育也一向被认为是国家垄断的领域。但是,这种认识目前已经受到来自两个方面的挑战,而我们的政府和研究人员却都缺乏足够的思想准备。

挑战之一来自美国的教育实践。我们注意到,对美国教育的评价常常表现出令人困惑的矛盾:她的基础教育经常受到美国国内和国外各方面的批评和指责,从五十年代的课程改革到九十年代制定“美国国家科学教育标准”,都是建立在对美国基础教育的否定评价之上的。尽管如此,美国却有全球最优秀的大学和最强大的高等教育体系,她的经济发展也未受到那个“低劣的”基础教育的困扰,这是传统教育理论难以解释的。但是,如果我们摆脱传统教育理论把一国教育体系限制在该国疆界内的思维定势,同时注意到美国是全球最大的留学生输入国这样一个显见的事实,则我们就不得不承认美国教育是一个在全球范围内进行教育资源配置的开放式的高效率的全球化教育体系,以此分析上面所说的矛盾也就不难得到合理的解释。

以美国教育为代表的“全球化教育体系”是“教育全球化”现象中“全球教育”的一个典型代表。

挑战之二来自晚近发展起来的基于互联网的“网络教育”。

在基于互联网的“网络教育”中,师生关系、教学互动机制、教学激励机制和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等都表现出与传统教育完全不一样的特点,“稳定的师生关系、面对面的交流、在一个确定的空间和时间内进行教学活动”这些传统教育中的基本特征在“网络教育”中已不复存在,代之而起的是“开放性和学习者选择权”并因此成为异军突起的新型教育活动类型和传统教育的强劲竞争对手。

美国有44%的高等学校向全社会提供各种远程教育,接受远程高等教育的学生约占全日制在校学生的32%,此外,还有21%的高等学校计划在今后3年内开展远程教育;学历学位教育是美国高等学校远程教育的主要形式,163.2万名远程教育注册学生中,有143.3万名攻读学历或学位课程,其中本科生为108.2万名,研究生为28.1万名;学费与在校学生相仿;远程教育开设的学历、学位课程数达到4.9万个,基本覆盖了美国高等学校的所有学科和专业;到1998年,以互联网为主要手段开展远程教育的高校占60%左右,比3年前增长了3倍,其余学校也将在3年内开始利用互联网开展远程教育;

31所教育部远程教育试点重点高校名单(2000年)第一类:既可招收参加全国高考和成人高考的生源,也可学校自主考试录取,招生条件由学校自主决定招收清华大学,复旦大学北京大学,同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东南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浙江大学北方交通大学,无锡轻工业学院北京邮电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北京理工大学,湖南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山大学东北大学,华南理工大学东北农业大学,重庆大学天津大学,四川大学山东大学,西安交通大学上海交通大,中央广播电视大学。第二类:只招收参加成人高考的生源北京中医药大学北京广播学院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兰州大学上海交大成立国际教育学院(中国教育报道/中国教育先锋网/2000/10/22)为适应社会发展和我国国际交往日益频繁的趋势,上海交大国际教育学院日前正式挂牌成立,来自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荷兰、日本、韩国、孟加拉、巴基斯坦、加蓬、尼日利亚等三十多个国家的留学生代表,市教委留学生办公室领导、交大领导以及办学人员出席了成立仪式。上海交大近三年来加快了留学生教育事业的发展步伐,在校学位生一九九九年比一九九八年增长了百分之十,二年比一九九九年增长了百分之十六;长期汉语生的增长尤为瞩目,一九九九年比一九九八年增长百分之十一点四,而二年比一九九九年增长了百分之十二点八;其他形式的留学生包括学位生、境外办班生、校际交流生、中欧学院留学生等,由一九九八年的二百二十三名到一九九九年的二百七十八名,今年在校留学生人数据统计已达四百四十八名(不含短期学生)。同时交大进一步改善了留学生教育的办学条件,添置了新型语音教学设备,完善了多功能、多媒体教室的建设,并进一步利用学校理工科、管理学科的综合优势,突出电子信息技术的工程教学强势、创建应用汉语教学的特色,开拓同声传译、现代汉学研究等新领域。

虽然“网络教育”目前还主要用于向国内受教育者提供教育服务,但它显然已经具备了向全球受教育者提供教育服务的技术潜力和制度潜力,在此基础上实现的“全球教育”将是二十一世纪最激动人心的教育变革。

互联网与跨国教育《科学时报》08/11随着全球越来越多的学校进入互联网,教育服务正在超越国界。跨国教育的影响将对传统的教学方式产生怎样的影响?语言一个明显的问题就是语言。单语言学生,特别是非英语学生将面临严重的问题。但语言不是主要问题,互联网上也提供诸如法语、德语、西班牙语的服务,并有专门机构从事翻译工作。最主要的问题在于跨国教育不仅涉及语言问题,而且涉及各国的文化和经济。经济问题对于富裕地区的教育机构,它们会聘用世界各地的教师以促进本地教育发展并减少其在教师薪水上的开支。网上教育比传统的学校教学方式的费用更少,这也将促进跨国教育的发展。文化问题跨国教育者将需要在网上处理各种有关信仰、世界观、政治等的问题,不同国家的学生和学者将会对经济、地理、历史、政治等问题有不

同见解。文化差异将令教育者不得不决定网上跨国教育的内容及授课方式。影响各种地区的教育机构将面临来自世界范围的竞争,教育机构将需要适应跨国文化交流的问题,来自多文化环境的教育机构将会在一定程度上占有优势。

毫无疑问,“网络教育”也是“教育全球化”现象中“全球教育”的另一种重要类型。

“全球教育”中的第三种类型以“国际文凭教育”为典型代表。

“国际文凭教育”是在国际文凭组织(英文全称是InternationalBaccalaureateOrganization,简称IBO)所属学校中进行的教育活动,她出现于20世纪60年代,IBO的成立首先满足了现代化移动家庭的子女教育需求,学生可以跟着父母自由地从一个国家的一所IB学校转入另一个国家的另一所IB学校学习同样的课程,学业不受影响。因其具有先进的国际化教育思想和严格统一的考试制度,IBO逐渐成为一个对于国际化教育有影响的机构,并在全世界迅速发展。

IB学校培养出来的国际化人才受到了世界各国高等院校的欢迎,从而使国际文凭组织得以与许多国家的高等教育机构和名牌大学建立了稳定的协约关系。这些大学不仅乐于接收国际文凭的持有者,而且有许多名牌大学还向成绩优异者提供奖学金或跳级学习的优惠待遇。据了解,目前除中国外,全世界的名牌大学几乎都与IBO签订了协议,在其招生简章中都声明:凡IB持有者,可免试入学。

经过30多年的努力,国际文凭组织在世界范围内的成员学校已由最初的十几所发展到今天的1000多所,遍及世界近100个国家,其文凭被1000余所大学所认可,其中包括哈佛、剑桥、牛津等名牌大学,并且有更加扩大的趋势。据悉,目前在中国,国际文凭组织的成员学校还不多,仅有北京、上海、郑州、香港等地7所IBO成员学校。北京作为IBO成员学校较为集中的地区,目前共有3所IBO成员校:55中、丽都国际学校、汇佳学校。55中和丽都国际学校只招收外国学生,而汇佳学校作为仅有的可招收中国学生的IBO成员校,为保证教学质量,每年的招生数量也很少,主要招收应届初中毕业生,对学生的英文水平与学习态度要求都很高。学生经过3年的学习后,如取得国际文凭组织颁发的国际文凭,就等于是取得了通往世界大学的“通行证”。(《市场报》2000/7/23)

与此相似的还有各种国际性行业组织和跨国公司的证书考试,其中IT行业中最著名的如“微软”、“IBM”、“HP”的工程师认证等等。

另一种值得注意的现象是,一些国际知名大学纷纷到世界各地开设分校,这与国内大学在远程教育的旗帜下到异地开设网络教育或远程教育分院的做法有异曲同工之妙。

美国MBA课程全球化《纽约时报》09/26美国大学的企管硕士(MBA)课程走向全球化。例如芝加哥大学就在新加坡设立分校,地点就在新加坡总统府对街,约有84名新生于上周加入其首度在当地开办、为期两年的企管硕士班。这些新生大多是三十多岁的企业主管,他们象征美国知名大学向外扩张的梦想。新加坡是芝加哥大学在九十年代于西班牙巴塞罗那设立分校后的第二个海外据点。杜克大学也从上个月开始在德国法兰克福授课,并将于明年1月在当地成立分校。哈佛大学则已在香港及阿根廷的布宜诺斯艾利斯成立硏究中心,并计划在欧洲比照办理。西北大学及宾州大学则与知名顾问公司麦肯锡合作,将于明年在印度的海德拉贝德设立印度商学院。一些欧洲顶尖的学院也有类似的动作。伦敦商学院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将合开MBA课程。另外,位于法国枫丹白露一所有四十年历史的商学院,从今年开始,就在距离芝加哥大学新加坡分校不远处,提供MBA课程。芝加哥大学新加坡分校副校长艾潘说,“若想要成为一流的商学院,我们认为有必要在全球各大主要城市布点。”对这些大学而言,新的尝试也包括实验中的远距学习(distantlearning),即利用网际网路来授课。新的MBA课程介于传统的校园学习及成本较低的纯线上教学之间。也就是说,海外分校的学生花一、两周的时间与专程从校本部飞到当地教学的教授上课,之后这些学生暂时离开校园约一个月的时间、回到自己的工作岗位并完成作业。他们可利用电子邮件提出构想并对住在数千哩外的教授提出问题。基本上,这些学校断定,在其他国家有很多经理人对取得本国学校授与的MBA学位并不感兴趣,而宁愿付出高昂的学费以取得美国名校的学位。对校方而言,除了有形的收益外,也有无形的好处。在美国,强劲的经济成长及二十多岁的人口相对较少,使过去两年大部份顶尖学院一般MBA课程的申请人数下滑,如果没有国外学生、特别是来自亚洲的申请者的持续增加,跌幅会更大。

综合以上所述,我们把“教育全球化”现象概括为

A.教育资源在全球范围的流动

B.全球性教育现象

C.全球教育

三大主要类型,在每一种类型中又进一步辨认出若干种典型的表现形式。通过这一梳理,原来纷繁复杂的“教育全球化”现象显示出了它们的共同特征——“全球性”——与两个以上非特定国家相关,当然这是一种唯象的描述。“教育全球化”的本质,是一个在全球范围内以不同形式不断扩大教育资源的共享程度并且不断增加不同教育体系的共同因素以形成一个联系更加紧密的全球教育体系的过程。追溯教育活动中“全球性”发展的历史并分析其形成机制,将有助于我们深化对“教育全球化”的认识。

2、“教育全球化”的历史进程

在“地理大发现”和资本主义的全球性扩张之前,世界各国的发展因受到地理障碍的阻隔而处于各自独立的孤立发展状态,各国的教育也因此表现出广泛的差异性。但是,随着资本主义在全世界的扩展、现代交通工具和通信工具的技术创新和市场扩展,各国之间的交流日益频繁,各种教育体系也在相互交流中不断取长补短,显示出强烈的趋同性。特别是进入二十世纪之后,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市场的全球性成为现代社会的基本事实,从而为“教育全球化”的发展提供了现实的可能性和必要性。

对“教育全球化”历史进程的考察表明,构成“教育全球化”的微观基础是一国教育体系的变迁,变迁的动力来之内部和外部两个方面,变迁的基本方向是由封闭走向开放、由精英走向

大众、由集中走向分散、由单一走向多元。与此同时,一国教育体系变迁的微观过程又与全球教育体系之间发生错综复杂的相互作用,由此逐渐形成了以一国教育体系的变迁与传导为演化动力的全球教育体系。

是否存在一个“全球教育体系”?学术界对此有不同看法。反对者认为,不但不存在一个“全球教育体系”,甚至什么“西方教育体系”之类的跨国界概念也根本不存在,实际上存在的只是“美国教育体系”、“英国教育体系”、“法国教育体系”等等。相反的观点则认为,尽管国家是人类教育活动的重要边界,一国之内的教育活动在具体表现形式上也与他国有很大的差异,但这种表面上的差异并不能掩盖不同国家的教育活动在观念、内容、手段、技术、制度等各个方面的共同基础,况且不同国家教育活动的相互影响已是现代社会的基本事实,这就好比我们不能因为国家在经济活动中的重要性和不同国家经济活动的差异性而否认全球经济体系的存在一样,我们也不能因为国家作为国际社会的基本政治单位在教育活动中的重要性而否认“全球教育体系”的存在。显然,本文所持的是后一种观点。

在“教育全球化”的历史进程中,不同国家教育体系之间的相互作用有三种主要的动力模式——“要素流动”、“模式复制”和“资源共享”,分别对应上面所说的三种主要的“教育全球化”现象。依据不同历史时期处于主导地位的动力模式,我们可将“教育全球化”的历史进程划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第一阶段,在工业革命以前,“教育全球化”主要表现为“要素流动”,可以称为“观念传播阶段”。在这一阶段中,留学生成为一国教育体系和另一个教育体系相互作用的主要媒介,期间也还出现过一些频繁和规模较大的留学生交流现象,比如西方的古希腊时期、中世纪末期以及中国的战国时期等,但由于这种交流始终停留在民间层次,故并没有对不同的教育体系的变迁产生直接的影响。

第二阶段,从工业革命开始到二战结束,“教育全球化”主要表现为“模式复制”,可以称为“西方主导阶段”。在这一阶段中,借助工业革命的巨大成功在全世界进行扩张的西方资本主义制度成为发展中国家竞相模仿的榜样,以现代学校制度为核心的现代西方教育制度也作为发展中国家实现现代化的法宝在世界各国得到推广,中国和日本的教育发展史都是这方面的典型案例。

第三阶段,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开始至今,“教育全球化”主要表现为“资源共享”,可以称为“全球体系阶段”。在这一阶段中,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世界各国之间的交往增加,相互依赖性增强,一国教育体系的预设功能已经可以部分借助于其他国家的相关资源来实现,包括资金、师资、教学仪器设备、等等,共享全球教育资源已经从自发阶段进入自觉阶段,一个既相互独立又相互协调并且在高等教育中依赖性逐步增加的“全球教育体系”正在形成。

综观“教育全球化”的历史进程,不断扩大的西方文化影响是这一历史进程中最显著的特点,今后是否会有所变化,目前还难以预料。伴随“教育全球化”不断扩展的西方文化对本土文化的冲击是发展中国家面临的一个两难选择:一方面,经济全球化的现实要求一国教育体系对世界应有更大的开放性,否则,由教育形成的国民素质将难以适应经济全球化的要求;另一方面,教育体系更大的开放性必定会使本土文化对国民的影响力相对下降,这种文化冲突既有可能侵蚀发展中国家政治权力的基础,也常常引起人们对破坏文化多元化生态环境的焦虑和担忧,因此,发展中国家政府通常在维护国家教育的旗号下尽可能小的开放国内教育市场。

3、“教育全球化”的动力机制

根据本文所作的历史考察,“教育全球化”既是当今世界的基本事实,也是未来教育发展的基本趋势。现在我们想知道的是,这一基本事实和基本趋势的历史合理性是什么,即为什么会形成这样的结果和趋势。

观察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我们不难发现,任何一种具有普遍意义的社会现象或历史潮流,一定是对社会成员和社会组织基本需求的反映,因此,如果“教育全球化”确实如我们所认为的那样反映了人类教育发展的历史趋势,那么,在它的背后一定能够找到人类普遍的价值追求。以此反观“教育全球化”现象,它满足了什么样的人类基本需求呢?对此我们可以从个人(家庭)和组织两个方面加以考察。

个人(家庭)在教育活动中追求的价值目标第一是为了获得生存优势,它具体表现为与更高学历相关的身份优势和与更新、更专门的知识相关的人力资本优势;第二是为了参与知识创造,以满足人类普遍的好奇心和自我实现的需要;第三是为了获得精神和肉体的享受,以满足身心愉悦的需要,但它与第二种价值追求不同之处在于,前者追求的是教育的结果,价值的实现存在与教育活动之外,教育只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工具和手段,而后者目标的实现则存在于教育活动之中。因此,不难发现,如果我们承认以上三个方面的价值追求是个体接受教育的基本动力,并且承认国家之间发展的不平衡和文化的特殊性,那么,更自由的国际交流和分享不同文化形成的教育资源就会成为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愿望。

与个体在教育活动中追求多种价值目标不同,组织在教育活动中追求的价值目标只有一个,即获得生存优势。而当组织的生存优势是通过组织中个体的人力资本和作为整体的组织资本来体现时,接下来的分析与前面对个体的分析就会有同样的结论——更自由的国际交流和国家之间的教育资源共享将会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这一点可以在世界各国的发展史上得到全部或部分的验证。

由此可见,由于“教育全球化”适应了组织和个人获得生存优势和其它一些基本的价值追求,因此,只要人类基本需求不改变,“教育全球化”就不会停止它的步伐。

4、“教育全球化”与国家安全战略

作为“全球化”浪潮组成部分的“教育全球化”在二十一世纪将会对世界各国现行的教育体系产生更加全面而深刻的影响已经是毋容置疑的了

。是洞悉先机,主动适应和充分利用由此形成的教育超常规发展机遇,使中国教育实现快速发展,还是因循守旧,画地为牢,迟疑于世界潮流之外,对中国在二十一世纪的中长期战略安全将会产生重要的影响。

始于1999年的中国高等教育规模大扩张是中国教育政策发生战略性转变的重要标志。1999年,以刺激消费为直接动因的高校扩招虽然最终并没有在拉动经济增长方面发挥什么作用(关于这一点,目前还缺乏有权威性的研究报告,但根据经验可作如下分析:由于高校扩招伴随高校学杂费上涨,由此建立的未来支出增长预期必定迫使十倍甚至百倍于扩招学生家庭的其他家庭采取更为保守的即期消费策略,两相抵消,其效应之不明显应早在预料之中),但为推动这一政策出台所开展的关于“教育产业”、和“教育产业化”的讨论,却促成了一个非预期的观念成果的推广:在考虑教育与社会协调发展时,规模上的政策基点应置于满足公众的教育需求上,结构上的政策基点则应置于满足社会的人才需求上,前者称为“入口平衡论”,后者称为“出口平衡论”,同时考虑两个方面的需要称为“综合平衡论”。在计划经济中,当教育需求与人才需求发生矛盾时,总是“入口平衡”服从“出口平衡”,而在市场经济中二者的主从关系正好颠倒过来,“入口平衡”始终处于矛盾的主导方面,“出口平衡”方面的政策目标则通过家庭、学校和政府之间的相互选择来实现。因此,原来为刺激经济回升的短期教育扩张政策就演变成了着眼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增强国家综合竞争实力的中长期教育扩张政策。遗憾的是,由于人们长期受计划经济“出口平衡论”的思想束缚,对于当前国家教育发展战略的重大转变和高等教育的持续扩张还大多抱有怀疑、焦虑和抵触的心态,反映了一种狭隘的、就教育论教育的小教育观。

教育在现代社会,特别是在知识经济、网络和全球化时代,其作用除了由传统“人力资本理论”所揭示的以外,还有一种对国家民族生存、安全日益重要的作用——创造生存空间——需要引起人们的高度关注。在传统的国家安全理论中,一国(一个民族)的生存空间受国家物理疆界的约束,因此,国土纷争成为人类有史以来扩展国家、民族生存空间最重要的斗争形式。但是,二战以后国际关系新格局的形成导致国家安全观念发生深刻变化,国家民族之间生存竞争的主导模式已经由对国土资源的争夺转变为对经济资源的争夺,国家民族的生存空间已经更多地取决于她在全球范围内有效支配资源的能力而不再取决于国家疆界内的资源多少,在这个意义上,每一个现代国家、民族的生存空间都必须在全球范围内重新加以考察,而其中两个关键性的因素——在组织层面的国家创新能力和在个体层面的全球生存能力则都与一个国家的教育发展水平有着密切的联系,这也是教育作为国家创新体系重要组成部分的内在逻辑。

中国号称地大物博,但如分配于其庞大的人口,则人均可利用的自然资源并不丰富,在这样的资源禀赋下,只有加入世界经济体系利用全球资源才能保证国家民族的长期战略安全,同时必须通过大力提升国家创新能力才能在全球市场上拥有足够的份额,由此可见,加入WTO乃是关系国家民族生存的必然选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和大力提倡创新教育则是扩展国家民族生存空间的必由之路。

在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的讨论中,人们关注的焦点是转变教育观念,改革教育方法,通过制度创新实现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为什么要转轨?其重要目的是为了提升国家创新能力,这一点目前已经比较明确,但为什么要提升国家创新能力?只有认识到它的最终目的在于扩展国家民族的生存空间才能为这种国家意志找到形成社会共识的基础,从这个角度去看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必然得出扩展教育规模,提高教育层次逐步普及高等教育乃是推行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内在要求的重要结论。这一结论虽然与当前政府的教育扩展政策一致,但它们的出发点却是不同的。

把扩大教育规模和提高教育的层次结构看成是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的内在要求有两个理由。第一,国际经验表明,在发展中国家实行对外开放融入世界经济体系的一个相当长时期内,发展中国家的高层次、高学历人才的流出要大大的多于流入,导致符合外向经济要求的人力资源严重不足,这也为中国的经验所证实,因此需要通过增加教育产出以弥补因人才流出导致的国内人才短缺。第二个理由没有第一个理由那么直截了当,但却更为重要。分析世界各国劳动力市场的就业状况不难发现,无论在哪一个国家的失业人员中,在数量上,高学历者要少于低学历者;在寻找重新就业的机会上,高学历者要大大优于低学历者,因此,扩大教育规模和提高教育层次对于减轻就业压力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更重要的是,在现代知识经济中,一种极其重要的公民素质——全球就业能力——跨国就业和跨文化就业是与公民的学历层次紧密相连的,显然,公民的这种全球就业能力对于扩展国家民族的生存空间是极其重要的,而要使这种能力成为公民的普遍素质,没有大规模的教育扩展和教育层次的普遍提高是不可能实现的。

认清了扩展教育规模和提高教育层次对国家民族扩展生存空间所具有的重要价值之后,回过头来再来考虑中国在“教育全球化”中应该选择的战略和对策就有了全新的思路。

在传统思维中,我们考虑问题的主要出发点是如何保护国内的教育市场和防止文化侵略,而在新思维中,我们考虑问题的主要出发点是如何最有效的利用全球教育资源快速扩展我们的教育规模和提高全民的教育层次,因此必须进行前面而深刻的教育政策创新。

5、“教育全球化”与教育政策创新

改革开放二十年,中国政府在各个领域推行市场导向的改革都取得了重要的进展,教育领域也不例外。但由于教育与意识形态之间事实上的紧密联系,以及我们对这种紧密联系的片面认识,使得政府的教育政策经常左右摇摆,缺乏一以贯之的指导思想,难以适应知识经济时代中国在全球化浪潮中面临的挑战,必须在更新观念的

市场风险和保护消费者利益。在部分开放还是全面开放的问题上,只要我们清醒地认识到任何来华办学者都必须也必定会遵守中国的法律,那我们还有什么必要担心他们会挑战中国政府对学校意识形态的控制权呢?只要这个担心不成立,选择全面开放当然更符合国家的根本利益。

对外资开放教育市场要有紧迫感。虽然教育服务并没有列入我们加入WTO承诺开放的时间表,但决不能因此缺乏紧迫感,甚至以为奇货可居。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对国家发展而言,资金在任何时候都是稀缺资源,国际上也决没有无限丰富的资金在等待进入中国教育市场,恰恰相反,在发展中国家纷纷抢乘知识经济这班时代列车时,大家都面临共同的问题:发展教育和资金稀缺的矛盾,由此可以预见,争夺国际资本用于本国教育发展将很快成为各国引进外资的重点,如果我们不能解放思想,为外资进入中国教育市场提供最宽松的市场环境和尽快建立良好的政策支持体系,我们将会失去这即将来临的千载难逢的良机。

目前我们在对外开放中国教育市场的问题上,考虑更多的是如何晚开放、如何少开放,更多的是把它当成一种文化侵略而不是一种文化交流,在这种思想指导下,我们是消极、回避、抵制和限制外资进入中国教育市场,我们总担心开放教育市场会给政府的教育行政管理带来麻烦,这既是一种缺乏政治自信和文化自信的表现,也是一种对历史不负责任的态度。如果我们因此错过发展中国教育的绝好机会,我们也许将会犯下比当年制定错误的人口政策更严重的历史性错误。在由知识经济已经清楚展示的历史规律面前,这一判断绝非危言耸听。

对外资进入教育市场全面实施“国民待遇”应该成为我们吸引外资政策的主要特征。

“国民待遇”本是一国政府在对外开放时给予外国企业与本国企业同等待遇的一种国际惯例。中国在二十年改革开放过程中,在市场准入方面对外资企业设置了过多的障碍,而在税收政策方面则是对外资企业提供了大大优于本国企业的优惠,这些都违反了“国民待遇”的基本精神,其实施结果也往往是南辕北辙。

篇8

[关键词]智慧智慧城市信息技术城市信息化数字城市泛在城市

[分类号]G25

“智慧城市”(smart city)是进入21世纪全球城市化进程中人们对未来城市发展的新理念和新实践。据统计,至2011年初,全球有不下50个城市(或国家)-进行了智慧城市的规划和建设,成为现代城市发展的一个新趋势和新热点。中国目前也有20个左右的城市(或省区)在进行智慧城市的规划和建设,研究智慧城市的性质和特点、类型和内涵以及带给人们的启示,对于中国城市化的进程和建设更美好的宜居城市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1 智慧城市的性质与特点

1.1 何为智慧

“智慧”(smart)一词解释为对事物认知、应对和创新的聪明才智和应用能力,也作“智惠”。“智慧”在中外有不同的源流。在中国,“智慧”在古代战国时期就已出现了,意为聪明才智。“智慧”也是梵语“般若”(prajna)的意译,在佛教中解释为认识世界、把握真理的最高能力,能洞察一切,如同烛光照物。智慧的古英语smeortan,源于西日耳曼语支,与德文中的“激痛”有所关联,现在用得最多的义项是智能。1972年,smart一词首次被解释为“智能型的,并具备独立工作的技术设备”。根据牛津英语语料库统计,此后smart成为与card(卡)搭配最多的词语。从中外“智慧”词源的起始和演变分析,“智慧”主要有两层含义:一是对事物认知的识见,二是对事物应用的能力。智慧可以是就个人而言,或者就团队机构而言,也可以就城市或国家乃至地球而言。

1.2 智慧城市的性质

2001年,韩国首尔制定了泛在城市的规划,成为世界上较早的智慧城市建设案例。2007年10月,欧盟委员会在发表的《欧盟智慧城市报告》中第一次对“智慧城市”的定义进行了具体界定:智慧城市可以从六大坐标维度来认识,即智慧经济、智慧流动、智慧环境、智慧人群、智慧居住和智慧管理。当一座城市既重视信息通讯技术和知识服务,又注重社会基础的应用效能和自然资源的智能管理,既将参与式管理融入其中,又将其作为共同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和提升更高品质的市民生活的要素,这样的城市可以被定义为“智慧城市”。2009年,IBM商业价值研究院在其《智慧地球》的研究报告中认为:“智慧的城市可以带来更高的生活质量、更具竞争力的商务环境和更大的投资吸引力”。智慧城市是城市发展史上人类在把握信息技术发展趋势中对现代城市科学发展的悟性、认知和实践,智慧城市既具有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的特征,更体现出社会、环境、智力和参与式管理的核心功能,成为体现现代城市综合竞争力的关键要素。综观全球智慧城市发展的实践,我们可以对智慧城市作如下的定义:“以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的信息技术设施为基础,以社会、环境、管理为核心要素,以泛在、惠民、绿色为主要特征的现代城市可持续发展韬略。”所谓韬略,来自于中国古代的兵书《六韬》和《三略》,既有战略的谋划,也有战术的应对,后引申为对事物的谋略和应对方法。智慧城市就是对现代城市科学发展的战略认知和明智应对的具体方法。

1.3 智慧城市的特点

智慧城市也是城市“持续规划”、“滚动式发展”的规划思想的产物,成为人们在思考城市可持续发展时所提出的新方案和诊断城市各类疾病中所开出的新药方。智慧城市与城市信息化、数字城市、知识城市、创意城市等既有内在的联系又形成了自己的特点,是以往这些城市发展理念的整合与升华。智慧城市的诸要素中,社会与环境这两大要素将其与技术导向的城市之间划清了界线,后者往往也被称为城市信息化、数字城市。与城市信息化相比较,智慧城市不仅仅停留在信息技术的层面,而是将技术融入城市化,在城市化的进程中注重综合管理、资源节约、市民参与和生活品质,将信息化中的信息系统发展成为无所不在的互动的感知网络。与知识城市相比较,智慧城市秉承了知识城市中的知识管理理念,将智力的要素融入到遍布城市人体细胞的泛在管网之中,使各类资源的效能最大化和最优化。与数字城市相比较,智慧城市跳出了技术藩篱,使城市发展的内容更为丰富和可持续,智慧城市将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融为一体,将着力点聚焦于社会与环境,注重智力、管理和市民生活的质量,较之数字城市更具有科学发展见识的新高度。与创意城市相比较,智慧城市的创新更多地集中在技术、管理和资源的层面,体现出整合、互动和可持续的创新,而创意城市更多地集中在文化、艺术和设计的层面;同时两者之间在技术层面颇多相类之处,因为大量的创意就是依靠声、光、电等信息技术的综合集成应用来实现的。从城市的整体发展而言,智慧城市更注重整合协同、泛在互动、管理服务、效率效益、绿色低碳,将经济的可持续、环境的可持续和社会的可持续融为一体。从感知、记录和监控的数据演化为无所不在的联网信息,由碎片化的海量信息经过智能系统上升为知识管理和服务,进而发展成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远见智慧,这种演进升华过程体现出了智慧城市创新发展的新境界,让人有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之感。

1.4 智慧城市的发展阶段

智慧城市按其建设的过程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①第一阶段为前智慧城市建设阶段,这一阶段的特点是注重技术的发展,其着力点是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和信息通讯技术的推广,城市信息化和数字城市正是这一阶段的理念与实践。②第二阶段是智慧城市建设的初级阶段,这一阶段的特点是注重构建城市泛在网络和服务,其着力点是将城市信息化中的信息系统发展成为一体化的感知网络并藉以提供无所不在的服务,泛在的城市的U―City正是这一阶段的理念与实践。U是英文“ubiquitous”的第一个字母,这个单词的意思是普遍存在的、无所不在的,即任何市民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通过任意的网络和设备即可获取所需要的信息和相关服务。③第三阶段是智慧城市的高级阶段,这一阶段的特点是注重社会、环境与管理,其着力点是整合、惠民、绿色。智慧城市的三个发展阶段是前后紧密相续或互相交叉或交融的。

2 智慧城市的类型与内涵

2.1 智慧城市的类型

从全球智慧城市建设发展至今的实践案例分析,智慧城市按其建设的行政区域范围广狭可以分为城市型、国家型、泛城市型、城市区域型等类型:其中城市型数量最多,如智慧普兰尼特谷(葡萄牙)、智慧布里斯班、零碳城市马斯达尔(阿联酋)、智慧上海;国家型如美国宽带计划、新加坡智慧国、中国国家电子政务总体框架;泛城市型如欧盟智慧城市规划、上海世博会智慧城市实践、智能海南岛;城市区域型如爱尔兰智慧戈尔

韦湾、智慧长沙梅溪湖、智慧闵行等。智慧城市也可以按其建设的内容主题进行划分,如斯德哥尔摩智慧交通、丹麦奥胡斯智慧公众、鹿特丹水广场等。

2.2 智慧城市的内涵

智慧城市的内涵十分广泛,在欧盟六大坐标维度的基础上,结合全球智慧城市的最新实践,我们可以从以下4个方面来审视智慧城市的丰富内涵:

2.2.1 智慧城市 即智慧城市的理论研究,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①智慧与智慧城市的概念、内涵与特点;②智慧城市的发展历史、现状分析与未来趋势研究。

2.2.2 智慧事业 即智慧城市建设所涉及的行业和领域,包括7方面的内容:①智慧经济,如智慧产业、智慧制造、智慧金融、智慧旅游、智慧海洋、智慧供应链、智慧物流、电子商务、智慧企业等;②智慧政府,如电子政府、智慧治理、智慧增长、智慧交通、城市网格化管理系统、城市公共安全、智慧城管、智慧公共服务、智慧水务、智慧气象等;③智慧环保,如智慧环境、城市环境信息系统、智慧能源数据、低碳经济等;④智慧教育,如数字校园、数字化教材、智能图书馆、网络教育等;⑤智慧健康,如数字健康工程、智慧医疗、电子健康档案、智慧食品、智慧养老等;⑥智慧生活,如智慧建筑、智慧社区、智慧社保、数字惠民等;⑦智慧公众,如知识阶层、创意阶层、智慧体验、网络文明等。

2.2.3 智慧技术 即智慧城市建设中所运用的先进信息技术,包括5方面的内容:①泛在网,如泛在计算、无所不在的连接、无线网络、全球定位系统、数据监控和获取系统等;②物联网,如感知计算、情景智能、射频技术、泛在定位、动态数据标准化平台等;③互联网,如城市信息基础设施、宽带、光纤、中国下一代互联网示范工程、百兆到户、三网融合、移动互联网等;④云计算,如服务器虚拟化、云计算中心等;⑤信息安全,如信息安全保障体系、网络安全等。

2.2.4 智慧实践 即中国与世界各国和地区中的智慧城市实践探索与实践案例,包括两大方面的内容:①智慧组织与机构,如世界银行、国际智慧城市论坛与峰会、电子商务研究机构和相关企业等;②全球智慧城市的实践案例,如欧洲、亚洲、北美、中国大陆及港澳台地区的智慧城市的实践案例,世界其他地区智慧城市的实践案例等。

3 智慧城市带给人们的启示

3.1 创新未来城市发展的顶层设计

智慧城市是现代城市发展的全新理念。在全球人口不断增长,自然资源日见紧缺,城市化的各类弊端日益显现的背景下,人们找到了智慧城市这一富有远见的未来发展之路。按照欧盟智慧城市的理念,一座城市的优劣不仅仅体现在硬件基础设施的禀赋,如物理的有形资本,而是越来越体现在城市的信息系统服务和城市智能建设的应用和质量,如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而这恰恰对于城市的综合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具有决定性作用。当我们正热衷于城市的硬件设施建设并各自为政时,智慧城市的发展概念作为城市未来发展的战略设计无疑具有重要的启示和警示意义,即城市化的进程中我们应当硬软并举,在信息通讯技术的硬建设上,更加注重社会、环境、管理等软要素的关键作用。

人们讨论的所谓“智慧城市”的一些内容,实际上早在20世纪末甚至更早的时间就已经存在了。但这种技术的城市化需要在城市发展的顶层设计中进行创新,智慧城市就是从总体规划高端开始的城市化发展新理念、新模式和新路径的总体构想。这种智能化的城市发展形态成为提高城市管理服务水平、提高城市密度和效能并藉以提高城市生活品质的加速器和驱动力。这种顶层设计,既是城市创新驱动的远见认知,也是城市转型发展的科学之策,使人们在新形势下感悟到城市发展的高度、深度和宽度,为行之有效地应对城市快速发展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提供了可能的破解方案和措施。

智慧城市也是智能系统升华为智能城市化的有效载体。以困绕全球城市发展的城市交通为例,美国学者詹姆斯・福钦(Jarnes w.Fonune)认为:“在未来的城市里,最重要的交通系统不是汽车、地铁,甚至也不是未来主义者倡导的单轨列车,而是电梯。在人口稠密的超高层城市,垂直交通比横向交通重要得多”。这一城市垂直交通的理念正是在以往单幢建筑电梯的基础上从城市的立体化和以人为本的视野对城市交通全新的整体思考,体现了智慧城市全方位、整体性和社会化的特点。被誉为当今世界上最智慧的城市是正在建造中的位于葡萄牙波尔图附近的普兰尼特谷(Pla―nIT Valley)。其与众不同之处在于它更突出智能城市化,而非智能系统;其建设理念是构建一个智能网络,以整合各类插入式和可移动的电子服务,这样,在智能城市化的进程中,负责建设和维护软硬件系统的机构能够按需动态地重复利用各类部件并藉以重组系统,其效果是以城市的环境和市民的需求来主导技术,而不是让技术居于城市化的核心来控制城市环境。这种以服务为导向的智能网络能够实现设计、软件和硬件效益的最大化,使一体多用或单机多能,从而在设计和建造过程中节约资源,并减少人们熟视无睹的大量浪费。欧盟委员会2009年提出的建设智慧城市的计划、韩-国制定的无所不在的韩国(u-Korea)计划,都体现出从技术城市走向智能城市即迈向智慧城市的发展态势。

3.2 因城而宜地推进智慧城市可持续发展

尽管智慧城市在信息化技术方面有一些共通之处,但由于全球每个城市各自的基础不同、环境不同、需求不同以及文化不同,在智慧城市建设中只倚赖一种模式或一种新技术是行不通的,应当采用实事求是的策略,因地制宜,因城而异。阿联酋阿布扎比的马斯尔达市(Masdar City)与韩国的“松岛国际商业区”(Songdo International Business District)就是两个不同的智慧城市实践。马斯尔达针对城市地势高低起伏的状况,建设了更多水管和下水道设施,并从城市管理的角度建立了对包括水管理、水利用或废水处理的测量和监控,配备了相关信息传递的技术设施,使城市管理的智能化水平有所提升,正在发展成为一座绿色的零碳城市,但其几十亿美元的巨大耗资使其他城市难以效仿。松岛则在全市配备了先进感应和监控设备,城市多重任务处理系统能够开启或关闭任何设备,积极应用了各种最新绿色科技,成为若干年中填海而建的速成城市(instant city);松岛这样的智慧城市设计被认为是及时容纳潮水般涌入的新居民而建造城市的一种选择――在2.5平方英里内塞进6.5万个常住居民,与纽约曼哈顿的密度几乎相同。松岛精选了普遍受人喜欢的城市的特征,像搭积木似地组合模仿再现了曼哈顿、威尼斯水道、萨凡纳花园,这种实用主义拼贴风格可能成为未来速成城市的样板。

可见,智慧城市建设采取了不同的规划模式,而有的模式尚处在实践探索阶段,是否具有普遍的适用价值还需要时间的检验。因此,智慧城市建设的模式不能干城一面地一刀切,需要进行度身定制,以体现实事

求是的精神和实践的可操作性。如上海作为高层城市需要统筹智能化的垂直交通和城市安全,五水(钱塘汀、运河、西湖、杭州湾、西溪)共导的城市杭州则需要注重将信息技术运用于水的管理,至于海南智能岛建设则应聚焦于国际旅游岛的战略目标。

3.3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重要路径

在城市信息化的进程中,人们以往较重视修了多少信息高速公路,建了多少信息系统,铺了多少光缆,这些都是从传统的城市信息化发展视角来看的;而从智慧城市的顶层设计的角度来观察,更要看信息化的基础设施的整体效益、智能化对自然资源的保护与利用,要看智能化的技术创新与社会、经济、文化之间的互动以及是否融入了参与式的城市社会管理与服务。

大部分的城市规模发展都受到了管理方式上的限制。现有的方式无法将由城市规模扩大所带来的机遇最大化,也无法使城市发展周期的维护成本最小化。大型城市构成复杂,对环境要求颇高,需要长期的规划和超群的管理技能。然而,许多城市的管理机构都缺乏应对城市人口增长所带来的快速变革,中国目前的657个城市中(包括287个设区城市、370个县级市)存在着一些功能障碍型城市,由于缺乏城市发展的智慧和有效的管理,城市规划缺乏长远思考,土地紧缺,生态环境恶化,城市交通拥堵,面临城市安全和生活品质的严重挑战,因城市规模扩张而引发的经济失效已经超过了所能获得的效益。城市和郊区碎片化的行政区划边界弱化了市政管理人员的管理责任。而智慧城市则从社会层面和惠民角度加强和创新了城市的社会管理,通过整合、泛在和互动规避了可能的社会风险,促进社会和谐,这种联网的城市促进了部门的精简和效率的提高。智慧城市也促进了协作性公共管理,可据以建立起信息时代的政府治理机制,整合政策制定与执行,促进资源共享。智慧城市中的信息技术为机构间跨界协作提供了机遇,通过城市各行业、各系统和各部门间的信息共享、沟通互动、无缝链接、协同服务、快速反应,整体推进,为社会和市民提供一体化的全方位社会管理与服务。智慧城市给碎片化的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的整合带来机遇,为服务型政府的深化改革提供了品质提升的机遇。在城市化的进程中,城市将成为建立未来管理新秩序的主体,这也是智慧城市发展所应具备的内涵。

3.4 构筑面向市民的泛在服务

智慧城市作为未来型的泛在的城市(UbiquitousCity),其目标是让任何市民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通过任意的网络和设备即可获取所需要的信息和相关服务。智慧城市将建筑物、电力线、燃气管、道路、蜂窝电话、民居系统等相互沟通,将智能化融入城市的住宅、交通出行、卫生健康、安全保卫和娱乐等城市各个要素之中,以此来实现智慧城市的价值观――更智慧的城市,更美好的生活,从而体现出智慧城市建设的灵魂和精髓所在。

智慧城市是面向公众的开放式智能管理,提供了而向所有市民的开放型、泛在式的巨型整合性平台和互动管理服务,使信息、技术、创意可以在部门间和市民间进行跨时空和跨界的传递、交换和互动。美国学者萨斯基娅・萨森(Saskia Sassen)认为,智慧城市“最大的挑战是观念上的。我们必须意识到这样一种需求:设计一个系统,从而将所有技术应用于面向市民的公共服务,而非他用。……智慧城市的挑战在于使技术城市化,从而使之能够更好地响应市民需求,并扩大在市民中的可及性,因为这些技术切实影响着市民的日常生活”。也就是说,智慧城市建设必须硬软并举,以人为本,注重惠民。

智慧城市开创了集体提升和合力解决问题的模式,使城市的发展成为一个活生生的巨型实验室,以测试各种城市智能技术,破解长期困扰城市发展的问题,如清洁水源、城市交通、城市安全、垃圾处理、绿色建筑以及绿色能源等。智慧城市倡导城市管理者和广大市民进行公共讨论,形成开放的智能化模式,打破了传统的城市信息化简单地由信息技术工作者来推进的封闭形态,与广大市民形成了互动和合力。麦肯锡公司董事长兼全球总裁鲍达民认为:“要增加中国的自主创新能力,就要建立一个公开框架和合作网络,让大家都能够参与进来,进行尽可能多的创新活动”。智慧城市正是这样的框架和网络。

让信息技术从幕后走向前台是智慧城市建设以人为本的具体实践。位于西班牙巴塞罗那的“九重天”(Cloud9)大楼被认为是科技和建筑完美融合的典范,吸引了儿童、专业人士和游客的注意,它能与普通市民和游客“交谈”,而不是简单地“指挥”他们,技术变得可见、明晰,每个路过的行人都能够感受并理解,从而推动了城市与市民的互动,使城市充满了启发性。萨斯基娅・萨森曾提出了关于提升智慧城市开放度的设想:“我一直设想能够在如公交站或公共广场等显著位置,将所有主要基础设施,从下水道到输电线和宽带线,安装在透明的墙体和地板中。如果人们能够亲眼看到这些技术的存在,他们便会参与其中。今天,墙体中布满各种软件,为什么不让这些映入人们眼帘呢?我们所有的计算机系统都应该是透明的。这样,城市就将成为名副其实的公共共享空间了”。萨森的这一设想极具启示意义,即智慧城市的建设中应十分重视人本理念,以开放式和透明度理念来进行城市环境的营造,让市民积极参与其中,让遍布城市的技术元素成为激发市民兴趣和参与的动力。

3.5 提供新兴产业发展的动力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