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的典型案例范文
时间:2023-10-19 16:08:2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食品安全的典型案例,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记者:在食品检测市场上,出现了两种观点,一部分人认为对于食品检测结果可以自行公布,毕竟官方的组织很有限,应该发挥全社会的力量都来监督食品安全;一部分人认为对于食品检测结果应该有权威部门来公布,对于这个问题几位专家怎么看?
饶平凡:目前,市场上的很多食品安全问题,基本上是在工厂的生产过程中因为忽视管理而产生的问题,而不属于检测所能解决的。目前在中国市场上独立的第三方检测机构还不是很成熟,并且非常有限,特别是对社会有重大影响力的容易引起人们恐慌的检测结果,检测机构在公布时必须负责任,并且检测机构必须有一定的资格及权威性,而不能随便公布。
罗云波:还有一种情况就是,有些企业为了打击竞争对手会通过一些检测机构故意捏造一个结果,使检测成为了不正当竞争的工具,所以我也认为检测市场中那些容易对社会造成重大影响的不能随意公开。
记者:王总在国外生活的时间较长,第三方检测机构在国外已经发展得较成熟,那么国外检测机构发展概况如何?
王铁:国外的检测最主要是企业的自检,第三方检测机构再庞大,也不可能做到将整个行业随时检测。企业的自检和建立文化体系流程是最关键的。我要强调的是食品安全不会靠检测出来,只能靠制造出来。以我们艺康为例,首先我们公司企业要有健康引领的文化;其次是组织机构,从领导层到每一个基层员工都能树立重视食品安全的理念;然后从工艺流程上保障食品安全。在这些过程中最主要的还是企业自身的文化,自身的流程,对人员的培训。
记者:艺康于1975年进驻大中华区,至今已有30多年从业经验,请您介绍下艺康在未来几年的规划是怎么样的?
王铁:中国是艺康最重要的发展市场。目前艺康在全球投资最大,最先进的集食品安全、可持续发展及预防感染等用途的特种化学产品及配套系列产品工厂在太仓,整个项目投资9000万美金,接下来会在上海打造全球最大研发中心,第一期已经建成,接下来还会做第二期。相信除了太仓工厂我们还会在中国别的地方进行投产,把最新的产品,最好的技术带到中国来。这体现出我们在中国的研发及对中国市场的重视,而且在中国会更多地研发更好的产品。
同时,我认为企业要做好食品安全,重要的是把食品安全方面专业性的人才培养起来,把食品安全的文化建起来。艺康也将通中国食品健康七星公约联盟组织和七星奖来推动中国社会的食品安全进步,同时提升中国食品企业的整体素质。
记者:我们知道七星奖评选是去年推出的,今年是第二届,请您介绍下本届七星奖评选情况。
王铁:“中国食品健康七星奖”是艺康携手知名媒体和食品安全专家联合主办的,并集合专家、学者、相关政府部门共同打造的关于食品安全领域的最高规格的奖项。整个评选过程分为三个阶段:企业报名、问卷调查和实地调研。奖项针对三个行业:食品制造、社会餐饮和食品零售连锁行业。旨在表彰企业过去一年在健康引领、组织完备、原料品控、工艺严格、员工自律、渠道管控、诚信负责各个方面取得的突出成绩。
今年的七星奖活动从4月18日启动仪式一直持续到9月19日颁奖典礼,历时5个月的时间。期间我们收到了近百家企业的报名,最终由权威行业专家组成的评审委员会经过严格的筛选,评选出了32家获奖企业。
本届“中国食品健康七星奖”较去年有了进一步的优化。首先,今年“七星奖”与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深度合作,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作为一个权威独立的第三方能够帮助我们提供技术支持,带动更多的业内专家参与进来,旨在将专业性的行业知识对大众进行普及;第二,专家评审团的权威度更高;最值得一提的是,主办方设立的“中国食品健康七星公约联盟”组织联系了政府、行业组织、食品安全领域的专家、企业来共同分享食品安全最佳实例,最大程度的社会价值创造,从而来推动中国食品安全的进步,同时也进一步提高消费者的食品安全认知水平。
因为,我们认为食品安全的提升是需要企业、公众和媒体共同努力的。食品安全问题涉及到每一个供应链环节,所以需要全社会的关注与参与。因此,囊括了众多的参与领域和范围,不仅包括从原材料生产、加工制造企业,到餐饮业整个供应链,而且相关专家、媒体、协会,甚至政府部门也都参与其中。再者,该联盟是完全的非营利组织,我们更多地是想帮助整个食品行业,这使其具有了更高的社会意义。
记者:七星奖对于食品安全有什么促进作用?
罗云波:食品安全的负面报道特别多,中国食品行业过去走了很多西方国家没有走过的路。一方面是近几年我们社会在食品方面有了很大的进步的,包括检测手段和生产技术;一方面是食品生产方式从小作坊生产方式向工业化生产方式快速转变,这些使我国食品安全问题在短时间暴发出来,即使在成熟的发达国家食品安全事件仍在发生。我们认为在一个行业中,我们不仅仅要把不好的现象暴出来,更重要的是把好的企业,好的样板来通过各种形式与社会各界,尤其与我们行业内的企业来学习、交流,让他们看到这些企业使如何控制食品安全的、有哪些值得学习的地方,使更多的企业向他们学习。
记者:艺康自进入中国市场以来与众多企业展开了合作。请您介绍一下目前艺康为客户提供的服务包括哪些内容,采取哪些合作方式?
王铁:在食品安全领域,艺康提供的创新、完善的食品安全全方位解决方案,在确保企业生产高标准、高品质产品及食品安全的同时,还可以提升企业的运营效率、可持续发展能力及整体竞争力。
艺康品质卓越的食品安全解决方案旨在协助客户建立一个有效的、系统的、可持续改进的管理系统。其中主要包括全面评估、咨询服务、清洁方案、管理体系、综合培训、质量控制6个方面。首先,根据客户现有的设备条件和环境,了解客户所遇到的问题,识别食品安全风险,并对其提供咨询服务,协助客户建立和实施专业的解决方案。艺康更加重视的是为客户提供有价值的服务,当然其中包括产品,它是我们解决方案的一个方面。因为很多的食品加工企业的生产过程和环境较为复杂,在不同的水质及温湿度条件下,清洁消毒的效果不尽相同,而且针对不同产品原料的消毒频率和过程,需求根据实际的解决方案为客户度身定制。在艺康全球4万多名员工中,约2.5万名员工从事现场服务工作,他们从客户最初的厂房设计、生产流程设计开始,就参与其中,提供全面的技术支持和现场服务,包括最适合的清洁消毒方案、客户员工的现场训练和培训,生产线的常规维护等等。然后,针对客户的实际应用情况完成其质量评估。完善的评估报告不仅能够查看我们的服务是否到位,并且可以明确指出问题所在,帮助客户改进完善。此外,我们将评估得到的相关数据汇总起来,不仅能够使客户清楚了解其生产运营状况,而且可以供整个行业来分析借鉴。
记者:有人认为专家眼中的食品安全与媒体及消费者眼中的食品安全是不同的概念,对这个问题怎么看?
饶平凡:全世界的问题都一样,对待食品安全越严谨消费者就会越混乱。老百姓需要一个非常明确简单的答案,一般的民众不愿意多听,就希望来一个简单、明确的“是”或“不是”。其实目前在消费者选购商品时,一般生产日期以外,别的还很难看懂。
篇2
一、指导思想及目的
通过宣传让社会各界和广大群众了解党和政府对食品药品安全工作的高度重视,了解我县食品药品安全状况,食品药品安全工作的监管举措和成效,不断增强生产经营者的安全意识和责任意识,提高社会公众的食品药品安全知识和自我防护能力,营造人人关注、支持、参与食品药品安全的社会氛围,为建设**“中国幸福家园”、构建和谐社会、促进我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做出应有贡献。
二、宣传活动主题
尊重生命关注健康
三、宣传活动时间
宣传日定于2010年9月1日、9月3日。
四、工作任务
(一)统一思想,开展形式多样的食品安全宣传咨询活动
1、各有关部门和镇分别组织食品药品企业在本企业开展食品药品安全宣传活动,悬挂宣传横幅,印发宣传资料、设置食品药品安全宣传图板(栏)等,采取多种形式,开展声势浩大的食品药品安全宣传活动,提高人民群众的食品药品安全知识和自我防护能力。
2、宣传日在金山镇、鄢家镇设置宣传主会场,请县领导参加,集中宣传食品药品安全。各有关部门设立举报受理台和假劣食品药品展示台,同时散发宣传单、宣传册等。在宣传点设立拱门悬挂宣传活动主题。
3、宣传重点要放在:
(1)宣传近年来食品专项整治,特别是乳制品及含乳食品安全监管取得的成果。
(2)宣传食品安全法律知识和食品安全科普知识。
(3)宣传一些企业坚持诚信,确保食品安全的好典型。支持和保护名牌企业和名牌产品。
(4)宣传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各自的职能。
(5)曝光一些制售假冒伪劣食品典型案例。
(6)各有关监管部门都要在各自的宣传点显著位置标示本部门职能、投诉电话号码。
(二)充分发挥舆论作用,做好宣传活动的报道工作
1、县电视台做好活动期间的宣传报道工作。主要介绍我县食品安全工作开展情况、工作进展及取得的成绩,主要使用以下宣传用语进行宣传:
(1)食品药品安全,责任重于泰山
(2)民以食为本,食以安为先
(3)给食品多一点关注,对生命多一份负责
(4)家事国事天下事,食品安全是大事
(5)食品安全联万家,健康幸福你我他
(6)关注食品,关爱生命珍视健康
(7)以人为本,安全第一
(8)关注食品药品质量,就是关注您的生命和健康!
(9)关注食品安全,共创和谐**
(10)创建卫生**,保障饮食安全
2、各镇、各部门利用广播、电视等媒体,开展食品安全科普常识和食品安全法律法规的宣传。要结合具体案例,教育广大群众特别是农民群众增强食品安全责任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提高消费者食品安全依法维权意识和能力。
(三)积极引导食品生产、经营单位参与宣传活动
进一步明确食品生产、经营单位的食品安全责任,积极引导食品生产、经营单位参与宣传活动。在食品安全宣传活动期间,食品生产企业、经营企业可结合自身实际,自行选择适宜方式进行食品安全宣传活动。
五、活动分工
县食品药品安全办公室着重抓好食品药品安全宣传活动的综合协调和信息收集工作,制作有关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宣传板报和宣传资料,负责宣传活动的总结上报。
县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宣传药品监管职能及相关法律法规、展示药品安全专项整治和日常监管成果、普及用药安全知识及假劣药品医疗器械鉴别常识。
县农业局、畜牧局:注重宣传农产品源头污染整治工作的成效及农产品安全识别常识,制作板报,分发相关宣传资料。宣传动检整治成果及注水肉、病害肉识别常识等。
县质量技术监督局:侧重宣传食品安全整治成果;举办假冒伪劣食品展览和制作宣传专板;组织编写和分发相关宣传资料。
县工商行政管理局:举办真假食品鉴别展示和宣传展板;组织编写和分发相关宣传资料;组织超市和食品消费企业设立宣传专栏,展示宣传板报,分发宣传资料等形式宣传食品安全知识,要求集贸市场悬挂宣传标语条幅。
县卫生局:注重宣传食品卫生法律法规、食品卫生知识和防止病从口入的基本知识,举办假冒伪劣食品展览和宣传专板;组织编写和分发相关宣传资料。
县商务局:宣传酒类食品安全整治工作及法律法规,宣传定点屠宰方面的相关知识,分发宣传资料。
各镇人民政府做好宣传工作的选点、悬挂活动主题标语横幅及桌椅板凳安排等工作,积极协助配合搞好宣传活动。
六、工作要求
(一)各镇、各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食品药品安全这项工作,以认真负责的态度,做好相关工作,确保宣传周日容和宣传效果的落实。
(二)积极配合新闻单位做好宣传报道工作。
(三)加大对食品药品安全宣传教育的投入,采用印发食品药品安全的科普资料,开辟食品药品安全宣传栏等形式向广大人民群众提供食品药品安全服务。
篇3
关键词:食品安全控制技术 案例教学法 讨论法教学 情景模拟教学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食品质量与安全问题的关注,全国相继诸多院校均开设了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食品安全控制技术》作为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是实现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能力教育的重要基础课程。传统《食品安全控制技术》课程教学,主要是以教师讲授为主,这种教学方法无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因此针对该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进行改革与探索研究具有一定现实意义和实践价值。
为顺应当前社会发展趋势,使学生掌握食品质量与安全相关专业技能,特针对《食品安全控制技术》课程传统应试教育模式与教学方法,转向大力发展创造性教育,探究教学方法改革及各类有利于创新人才培养的有效性教学方法,以促进学生改变学习方式,变被动的学习者为主动的探求者,重点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及综合素质。
一、《食品安全控制技术》课程的教学目标
开设《食品安全控制技术》课程目的是为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拓宽专业视角,有效提高将来立志从事食品加工与贮藏工作以及食品生产安全管理从业者的理论知识水平,以适应国际食品加工与安全控制发展的潮流趋势,并能以优质、高效和全新意识服务于食品加工业。
《食品安全控制技术》课程以“培养学生的食品安全控制和食品质量意识,使学生掌握食品安全和质量控制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并具备良好职业素养”为核心目标。通过课程学习,使读者切实掌握和熟悉不同类别食品生产过程、影响安全的主要因素种类、控制技术要求和操作规范等专业知识。
二、《食品安全控制技术》课程教学内容的选择
当前,食品工业逐渐向规模化和多样化的趋势发展,食品安全与质量控制体系也随之发生极大变化。食品安全问题的影响范围逐渐扩大,使其成了一个需要各级政府、众多部门共同负责、协同管理的综合性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原有的以成品检验结果为依据的食品安全控制方法,已经与现代食品加工体系、消费者对食品安全要求和与整个社会的发展不相适应。
《食品安全控制技术》课程教学内容的设计在充分考虑职业岗位与职业行为的基础上,以“典型食品生产”为载体,依据食品企业的“食品安全与质量控制岗位要求”,确定“食品安全控制关键技术”为核心,突出“理论必需,应用为主”,选择的教学内容与实际工作内容一致。具体包含内容:绪论(食品安全与控制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食品生物性危害特性及其控制技术;食品化学性危害特性及其控制技术;食品物理性危害特性及其控制技术;GMP、SSOP、HACCP及ISO系列及在食品中应用;食品中非法添加物与食品安全管理;转基因食品安全与法规管理;速冻食品危害分析与安全控制技术;罐头食品危害分析与安全控制技术;饮料食品危害分析与安全控制技术;焙烤食品危害分析与安全控制技术;油炸食品危害分析与安全控制技术;肉制品危害分析与安全控制技术;乳制品危害分析与安全控制技术;水产品危害分析与安全控制技术。
三、提高《食品安全控制技术》课程教学质量的几点体会
《食品安全控制技术》课程在现代高等教育“工学结合”教学理念指导下,依据食品质量与安全控制工作岗位对职业能力的需求,以案例教学、讨论式教学、情景模拟教学等教学法,让学生在完成具体项目过程中学会完成相应工作任务,并构建相关理论知识,培养学生积极主动、勇于探索的自主学习方式,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同时还关注学生终身学习与可持续性发展。
(一)结合食品安全事件,实施案例教学法
《食品安全控制技术》课程内容与社会生活紧密联系,在教学过程中及时引入相关案例,以典型食品安全事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讲故事的方式传授科学”,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应用掌握。例如,在绪论中引入介绍2011-2014年间典型食品安全事件,使学生对当前国内外食品安全现状形成总体认识与了解。在课程主体教学过程中,如生物性危害(速冻水饺金黄色葡萄球菌事件)、化学性危害(药物残留-立顿农药门事件)、转基因食品事件(含法律法规方面)、肉制品(非法添加物-瘦肉精)、乳制品(过程产生危害物-反式脂肪酸)、油炸食品(非法添加物-地沟油事件)等章节,以食品安全基本理论为基础,结合食品加工工艺过程,从引入案例发生经过、典型图片、缘由分析、事件本质、危害因素分析与特性、控制技术与应用、管理措施等角度,解析食品安全事件深层次理论,讨论预防与控制措施。总之,在教学过程中,将适宜的食品安全原理融合到实时案例中去,可逐步塑造学生的食品安全意识,有计划有目的地训练其分析案例的能力,有助于学生未来在生产实际中,提高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的能力水平。
(二)采用讨论式教学法,进行问题研讨
讨论法教学内容的选择,主要挑选教学中的重点、难点及疑点内容等,具体做法首先由教师选定主题内容,并提前1周时间发放讨论提纲内容,要求同学(分成小组)课前预习准备,如预习教材内容,到图书馆借阅相关内容参考书,积极为讨论主体积累内容和素材。然后,由教师主持就指定的讨论主题让学生谈见解与解决办法,鼓励学生大胆提出不同看法,激发学生思考与创新性尝试。另一方面,可要求分组学生就指定的讨论主题,课下进行讨论并完成小组报告,各小组见可进行结果交流与讨论,拓展知识范围与深度,最后进行总结和评价。此外,对于当下食品安全热点话题的讨论,其中有的讨论稿可经教师指导修改后发表在学术刊物上。在本课程教学过程中,设计的主题讨论例如“罐藏水产品生产过程中的安全问题与控制”,包含提示提纲有:罐藏加工用水、加工过程中微生物、添加剂与非法添加物、油炸丙烯酰胺、重金属含量等。又如,“腌制食品存在的危害分析”,包含提示提纲有:腌渍用盐、亚硝酸盐产生与控制、生物胺形成与控制、腌渍微生物等。最终,让学生在不断地思考和讨论中得到启发,从而主动的学习以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
(三)结合生产现状,采用多媒体及视频教学
以学生学习积极性为教学中心,教学过程中结合生产现状、企业中存在问题作为切入点引入课堂教学,结合多媒体、食品加工食品视频及企业现场参观为媒介,充分调动学生“工作”积极性,达到“工作”、“讨论解决问题”和“学习”的紧密结合,实现教学组织、教学过程和教学方式的工学结合。在《食品安全控制技术》课程教学过程中应用媒体及视频教学法,具体采用的教学内容及模式举例如:在油炸食品质量控制技术章节中,以方便面类食品加工工艺视频为例,采用“演示―举例―归纳”模式进行分析;速冻食品质量控制技术章节中,以速冻水饺、速冻虾仁现场参观工艺,采用“提问―求解―评价”模式进行讲授;水产品质量控制技术章节中,以鲣节加工视频为例,采用“讲解―演示―测试”模式帮助学生了解工艺过程、质量控制措施等内容。
(四)情景模拟教学法,增强学生实践能力
篇4
关键词:《食品安全学(双语)》;教学方法;考核方式
中图分类号:G642.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19-0145-02
一、引言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然而,由于工业化进程加快,生态污染日益严重,农产品生产源头受到污染。另外,一些生产者没有生产安全食品的意识,不清楚生产的安全技术,没有经过专门食品安全知识的培训和教育,远远不能满足实际工作的需要。食品相关专业的学生在毕业后将成为食品生产、加工、检测、研发等相关工作的主力军,因此,培养学生具有专业素养的食品安全意识并系统掌握食品安全方面的知识及动态就显得十分重要。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我国与世界上其他国家之间的食品贸易日益增多,这就需要我们培养大量既有食品安全知识又有国际交流能力的复合型人才,而英语这一国际通用语言就成了这些人才所应该具备的基本能力之一。
《食品安全学(双语)》课程教学内容广泛,涉及学科众多,包括分析化学、微生物学、食品工艺学、质量管理学、毒理学、流行病学、卫生学、营养学等,是一门知识综合性以及实践操作性很强的学科[1]。但很多学校的食品专业课程设置里,并没有开设上述全部的课程,也没有涉及两种语言教学,而在校学生的英语基础普遍相对薄弱,上课难度较大,学生理解也较为困难。笔者以“围绕学生、面向学生、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将几种新型的教学方法使用到《食品安全学(双语)》的教学中,激发学生的课堂兴趣,以提高学生获得信息、分析和解决问题、团结协作等综合素质,为国家和社会培养出更多的具有国际视野的高素质复合型食品安全人才。
二、教学方式
(一)案例式教学
食品安全的原理概念相对非常抽象,为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需要积极收集国内外发生的食品安全案例,寓理论于实际,这样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增强学生对保障食品安全重要意义的认识。案例的选择主要考虑要密切结合教学内容,要有典型性和代表性。比如,讲到二f英的危害时,学生对口头的描述感触不深,而辅以乌克兰前总统尤先科二f英中毒前后的照片作为对比,则让学生印象深刻。另外,选择的案例尽量就地取材,选取学校所在地区发生的事故案例,其造成的恶果对学生具有强烈的震撼力与吸引力,学生觉得真实性强,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便于学生自觉地分析、思考相关问题,加深理解,能更好地学以致用。比如,讲到农药残留时,提起了2015年3月份发生的青岛胶州、即墨等地吃西瓜中毒的事件,引起了学生的热烈讨论。这样,不仅增加了学生对实际案例的接触,也为授课增加了趣味性,引导学生课后主动关心、学习、研讨这些实际问题,增加学生对所学食品安全知识的认知,逐步塑造学生的食品安全意识,提高学生解决食品安全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互换式教学
互换式教学就是教师与学生角色互换,教师给定难度适宜的教学内容,给予学生充分时间结合教材查阅文献资料,认真消化吸收所要讲授的教学内容细节,制作幻灯课件,让学生在课堂上讲述,并回答同学提问,最后由授课教师有针对性地进行点拨,并且在课程结束后评选出一组思路最清晰完整、表现最突出的小组,予以表扬,激发全体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对所学知识的探究精神[2]。例如,对于“包装材料和容器的安全性”和“非热力杀菌食品的安全性”这两章的内容我们选择让学生进行讲解,给学生们分组,每组讲解一种包装材料或一种非热力杀菌技术,教师设定一定的问题给予引导,如某种包装材料或非热力杀菌技术目前主要有哪些应用?安全性问题主要有哪些?以后的发展方向如何?等等。对于要讲解的重点内容,要求双语显示。建议学生除了要自学教材上指定的内容外,推荐他们去图书馆查阅国内外相关资料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在互换式教学活动中,学生查阅并吸收了大量的文献资料,进一步加深了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由被动接受知识变为主动学习探索,不仅充分调动了积极性与创造性,而且培养了自学能力和具体应用知识的能力,增强了交流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综合素质得到锻炼和提高。
(三)调研式教学
为了加深学生对课程中一些食品安全知识的掌握,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可以结合日常生活引入“调研式教学方法”,布置一些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题目,让学生分组设计调查方案及中英文调查表,走出教室去调研、分析。比如,在讲食源性疾病以前,让学生首先对周围的人(包括留学生)进行调研,调研内容包括一些简单的问题,如是否患过食源性疾病?如何处理的?具体什么原因导致的?患病季节?等等,并填写调查表。在讲食品添加剂的安全性以前,让学生去附近的大型超市调查目前国内外食品中常用的食品添加剂有哪些?各种食品添加剂主要用于哪些食品?等等。在讲食品包装材料和容器的安全性以前,让学生去附近的大超市调查目前国内外食品的包装材料和容器都有哪些?不同的食品主要采用何种包装?等等。最后让每组学生写一份调查报告,在课堂上让每组的学生代表用中英文展示并解说其调查结果。通过各种调查,学生脱离书本走入生活,不仅增加了学生对食品安全的感性认识及兴趣,也学到了一些实践经验,最后完成一份调研报告,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四)启发式教学
启发式教学法是指以问题为导向,在教学工作中依据学习过程的客观规律,引导学生主动、积极、自觉地掌握知识的教学方法。教师在对教材内容作全面分析的基础上,在教学过程中,以中英文问题的形式引出话题,让学生带着问题思考,主动寻找答案,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注意力。例如,当讲到食品添加剂对食品安全性的影响时,笔者向学生提出一个问题:如果你早上喝包牛奶,吃个蛋黄派,再吃根火腿肠,请大家估计下你早上吃了多少种食品添加剂?经学生一番议论后,笔者告诉学生,早饭吃下的食品添加剂的种类多达二十多种。就这样,学生自然而然地关注起食品添加剂所带来的安全性问题。
(五)辩论式教学
辩论课堂主要由教师针对一些有争议性的食品安全问题,如食品中是否应该添加食品添加剂、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等问题,鼓励学生有自己不同的观点,组织辩论赛。教学的步骤主要是根据选择的不同论点,安排学生查找国内外相关资料,阅读中英文文献,找到支持观点的证据,最后让学生以辩论的方式对问题进行探讨。老师根据学生现场表现和提交的辩论材料给予合理评价,最终目的是让学生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同时为了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教师要针对辩论给予必要的点拨,并做适当的拓展与延伸,从而使学生在此过程中深化所学的知识,完成知识体系的构建。这种教学方法中设置的论题没有统一的答案,“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既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开发学生发散思维,培养训练批判性思维,又能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另外,在辩论式教学过程中,同一观点成员间合作完成辩题任务,从而锻炼了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人际交往能力。
(六)科普宣传
消费者由于缺乏基本的食品安全知识,对食品安全存在认识上的误区,对健康会产生潜在危害。通过该课程学习,要让学生正确理解掌握食品安全的基本概念和基础知识,科学认识食品安全。课程将要结束时,让学生自己设计制作一本中英文食品安全科普小册子,发给周围的人。在节假日,积极组织学生开展食品安全科普宣传,用所学知识为群众提供帮助,提高群众的食品安全意识,提高公众自我保护能力。在科普宣传过程中,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也会从道德、专业和法律三个方面提高学生的诚信意识,为食品安全工作培养出诚信懂法的专业人才[3]。
(七)考核方式
课程考核作为教学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考核方案要能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反映学生的实际能力水平,这样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改变学生的学习态度。本课程综合考虑卷面成绩、课堂讨论、课堂辩论、制作PPT讲稿、调研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查阅文献获得信息的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等方面对课程成绩予以综合评判。采取多种形式结合的考核方式,既能够督促学生积极发现,注重积累,又培养其独立的见解,为学生各方面综合发展提供机会。
三、结语
笔者通过结合这几种新型教学方法进行《食品安全学(双语)》的教学工作,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学生由被动接受者变为主动探索者,并且发现学生学习兴趣高涨,上课的积极性大大提高,愿意主动查阅资料,参与讨论时思维活跃,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得到培养锻炼。食品安全学是一门随着我国食品行业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的学科,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应不断地探索和总结,不断吸收其他学科的教学技巧,多方位地完善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夯实该门课程的教学成果。
参考文献:
[1]魏益民,潘家荣,郭波莉.食品安全学导论[M].科学出版社,2009,6.
篇5
关键词 大农业;健康产业;现状;原因
中图分类号 F3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5)14-0256-01
近年来,诸多地产、煤炭、能源、金融、医药、IT、建材等原来投资回报较高的产业纷纷转向投资现代农业。由于现代农业追求的是对生命的尊重和对健康的珍惜,将农业与健康产业密切结合起来,已经成为我国农业发展的重要趋势。
1 我国大农业与健康产业发展现状
1.1 大农业大健康产业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
当企业家财富的积累已经变成纯粹数字的变化,不必再疯狂追求金钱的时候,当一个国家的消费者在整体上从吃得上、吃得饱向吃得好、吃得健康转变的时候,农业和健康产业必然受到不差钱、追求人生价值的企业家的追捧,这是我国经济发展、消费升级的必然,也是企业自我升级的必然[1]。
1.2 大农业与健康产业相互融合
近年来的农业发展情况显示,农业产业向着现代化、快消化和健康化升级,健康产业向着食品和基地化的农业延伸,两大产业以相反的起点和终点相对而行,彼此越来越跨界,产业内容越来越相像。东阿阿胶、仲景药业、江中制药等作为医药企业,近年纷纷向食品发力,继而做基地,将健康的产品日常化、快消化,并且沿着产业链一直做到了最前端――基地,俨然是个农业企业。
2 我国大农业与健康产业发展存在问题的原因
大农业与健康产业发展融合的聚焦点为食品安全问题。目前,发达国家对于食品安全问题的重视程度可见一斑且效果良好。消费者对监管者放心,企业也具有相对高的社会责任感,即使发现的是疑似问题,也会将所有产品召回,基本实现了所有食品是安全的、可靠的。如今,我国大农业、大健康时代大幕即将拉开,对其产业中存在的问题即食品安全问题也要引起足够的重视,要在分析其产生原因的基础上实现改正。
2.1 自然环境或客观条件的影响
我国人口众多,消耗的粮食量巨大,而当前食品供应商大多呈现典型的小生产者特征,在自身条件和外部环境均对食品安全的诉求不高时,卫生条件和食品加工工艺难以符合安全标准,流通储运手段达不到保鲜要求。此外,城市废弃物和工业“三废”的大量随意排放,对我国的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污染,种养殖源头的水、气、土等受到污染,从而导致农产品质量受到很大程度的影响[2-3]。
2.2 人为影响
我国农业虽然仍以小农经济为主,但部分也患上了“大农业病”,果蔬实行反季节生产,药物残留加剧;通过添加激素等使家禽、家畜的生长周期大大缩短,违背了动植物的生物学规律;此外,某些不法商贩为了最大程度地追求经济效益,在食品中人为添加对人体健康有害的非食用物质或食品添加剂。
2.3 食品检测监督的技术难题
科学技术的日益发展,转基因技术、现代生物技术、益生菌及酶制剂技术等越来越频繁地应用于食品生产中,但这类食品是否安全及应用的风险如何一直争议不断。此外,由于食品检测监督条件不完善,对食源性病原菌缺乏认识或从业人员非主动性过失,造成劣质食品进入消费环节的事例也屡见不鲜,当前我国食品检测监督问题主要体现在检测设备不完善、检测覆盖面偏低、抽检频率过低等方面[4-5]。国外的食品安全案例也集中在这些方面。
2.4 食品安全和追踪惩罚的法令制度不健全
近年来,我国相关部门在食品安全立法及组织体系建设方面做出了巨大的努力,但却未对食品安全事故的频发产生实质性的遏制作用,这可能是由于监管模式不清晰和法制松弛造成的。发达国家的实践表明,食品安全监管应趋向于公正性、专业化和独立性,应以外部环境作为改革的动力,依赖于社会、经济和技术的变化,实现食品安全的全方位监管[6-9]。
3 结语
综上所述,农业可以作为一个事业来经营,在中国经济、社会转型期的大背景下,应通过各种措施应对食品安全问题,促使大农业与大健康产业的和谐发展。
4 参考文献
[1] 付晓晨,施春亮,李宁.黑龙江垦区现代化大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J].现代化农业,2015(1):48-50.
[2] 任秀峰.农业综合开发助推黑龙江省现代化大农业发展[J].当代农村财经,2014(1):34-35.
[3] 徐晓新.中国食品安全:问题、成因、对策[J].农业经济问题,2002(10):45-48.
[4] 谢敏,于永达.对中国食品安全问题的分析[J].上海经济研究,2002(1):39-45.
[5] 张永建,刘宁,杨建华.建立和完善我国食品安全保障体系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05(2):14-20.
[6] 乔木,朱自安,徐海量,等.伊犁河流域生态恢复与大农业协调发展对策研究[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07(3):45-48.
[7] 付晓晨,施春亮,李宁.黑龙江垦区现代化大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J].现代化农业,2015(1):48-50.
篇6
以近年国内发生的具体事例看,从前几年南京冠生园月饼、多宝鱼、苏丹红、福寿螺,直到2008年震惊全国的三鹿奶粉事件,食品安全面临着严峻态势。种种频发的恶性食品事故事件不仅暴露出我国食品监管的漏洞与不足,更反映出社会现实存在的情况:国民食品安全法律体系的内容比较单薄,对经济社会和科技发展所导致的食品安全的新情况、新问题大多尚未涉及。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缺少一系列保障食品安全的重要制度。如食品安全应急处理机制、食品安全风险评价制度、食品安全信用制度以及食品安全信息制度等。同时。我国食品安全法律体系对“食品安全”等最重要最基本的概念尚未有明确的法律定义。针对存在如此严重威胁国格民生的大问题,颁布实施我国的《食品安全法》已是势在必行的国家行动。本文拟对《食品安全法》实施前后,我区食品安全的现状问题进行探讨。
一、当前内蒙古食品安全存在的主要问题和隐患
(一)农村牧区,尤其是城乡接合部存在的问题较集中
我区农村牧区食品卫生状况仍然很不乐观,主要表现在种植和养殖的源头污染、制假售假、违规使用食品添加剂等方面。其中,农村和城乡接合部为多发区,农村食品市场更是急需整治的中心所在。
(二)因经营和经济条件限制,区内多家小作坊及个别食品生产加工企业存在隐患问题
自治区执法人员检查抽查了食品生产加工企业和食品小作坊千余家,重点检查粮、油、米、面,白酒、茶叶、糕点,肉制品、散装食品、儿童食品。检查发现,食品小作坊不同程度存在着不按要求标注生产日期或者乱标生产日期、不合格产品处理无记录、原料堆放不规范、自检报告有涂改痕迹、使用的食品添加剂备案不全等问题。
(三)食品流通环节控管不严,奶粉中可致癌的砷含量超标
3年前我区查处的一批东方牌等劣质奶粉中砷含量超过了国家标准10倍,而砷超标可引起皮肤癌、肺癌以及各种内脏肿瘤和白血病等。这种名为东方牌劣质奶粉是2004年以来被检出问题最严重的劣质奶粉。为了促进销售,不法人员精心设计,刻意在外包装上伪造了内蒙古伊穆河乳业、黑龙江三联乳业的企业名称。此案例是奶业食品安全事故的典型。
(四)公众素质低下
在经营者和消费者中,普遍存在文化层次偏低,法律意识、食品安全意识、社会公德意识淡漠现象。由于严重缺乏相关的食品卫生知识,对问题食品存在的潜在危害性认识不够,同时,受“不干不净、吃上没病”等错误思想及收入状况的影响,农村牧区对质次价廉的食品仍有很大的需求。尤其是农村牧区孩子,往往容易受到那些包装华丽、价格便宜但却没有食品安全保障的小食品诱惑。这些致使生产者、经营者为了利润铤而走险,造成了目前农村牧区市场不合格食品屡禁不止的现状。
(五)进货、配货渠道自由,为一些不合格食品进入农牧区市场提供了条件
由于我区边远盟市地区加工业发展落后,为了节约经营成本、方便销售,他们所经营的食品大部分由外地购进,也有一部分从周边地区(银川、兰州及其它地区)进入。虽然这种形式大大方便了农牧区经营者,降低了经营成本,但同时也致使一些过期或临近过期的食品被推销到农村牧区市场。而经营者受利益的驱动,加之批发商采取赊账等形式促销,更使源头失去防范意识,不合格食品很容易进入零售环节。
(六)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力度力量不足
内蒙古地域辽阔,农村牧区食品经营户比较分散,受地理条件、人力、物力、财力等因素的限制:加上监管手段滞后、成本高,工作任务繁重,监管区域大等因素的影响,造成监管周期长,给违法经营者提供了可乘之机。另外,监管观念落后也是原因之一。目前,自治区不少相关监管部门到旗一级就是最基层,农牧区食品安全基本上靠工商部门监管。一些执法部门和执法人员往往存在“重城镇,轻农村牧区”的监管意识,再加上政府各职能部门协调联系不够,难以形成执法合力,制约了农牧区食品安全的监管效率的提高。
二、建议及对策
(一)加强自治区农村牧区食品生产经营管理力度
我区农村牧区是难点和死角,解决食品安全问题首先要对农村牧区食品生产企业严格索票索证管理,对不具备卫生条件现场屠宰销售活禽的摊点要坚决取缔,尤其是城乡接合部应该成为重点整治对象。同时,加大对农村牧区食品的监督巡查力度,对馒头、糕点、豆制品、生肉和熟肉制品等大众消费食品进行监督检查和抽检,加大处罚力度。取得农村牧区食品生产监督管理的胜利,就会赢得全区食品安全全局的突破性进展。
(二)重点整治打击突出目标
在自治区范围内突出重点整治区域、重点整治对象和重点打击目标。要确定人流量大的苏木、镇集贸市场为重点整治区域,以粮、油、酱油、醋、蔬菜等与农民日常生活消费关系密切的食品为重点整治对象,加强对各类儿童小食品的监管,要将影响恶劣、屡教不改的食品经营户和屡次违规的小作坊确定为重点打击对象。使违法销售者为其行为付出沉重的代价,从而对其他违法行为形成有力的震慑。
(三)强化技术检测,排除或避免食品安全事故
在自治区境内,尤其是牛奶加工企业建立更加完善的食品安全快速检测体系。既提高了检验效能,又能为树立优质品牌提供基础保障。进一步加大对食品检测设备经费投入,结合我区实际,建立奶制品及小食品安全快速检测实验室,配备盟市旗县基层工商所专职食品安全监督员,合理分配和利用资源,完善和拓宽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和快速反应体系。要充分发挥农村牧区消费维权站(点)和食品安全义务监督员的作用,坚持食品安全事故属地管理、逐级上报的原则,强化食品安全事故责任制,有关部门在及时控制现场的同时,将案情上报,上级部门应根据事故的等级,区别对待,采取各种有力措施,防止事故的进一步蔓延。
(四)通过众多媒体大力宣传食品卫生法,提高经营者和消费者食品卫生意识
食品卫生法是保障人民身体健康的重要法规,它与全社会成员休戚相关。因此,做好这项工作,必须依靠自治区各有关部门和千万群众的共同努力。建议各
级政府召集轻工、商业、粮食、卫生、农业、化工、交通、铁路、工商、供销等部门的负责同志认真学习讨论研究如何贯彻执行食品卫生法。我区涉及食品生产、加工、运输、销售等各有关单位更要抓好组织干部职工(包括个体商品经营者)对食品卫生法进行认真的学习宣传并贯彻执行。各级卫生行政部门、爱卫会办公室和卫生防疫站要组织所属人员认真学习、宣传食品卫生法,普及食品卫生科学知识,抓紧做好贯彻执行食品卫生法的各项准备工作。同时,建议各地报社、广播电台(站)、电视台、文化宫(馆)等宣传单位,在媒体舆论能够顾及的范围充分利用各种形式,广泛宣传食品卫生法,要把食品卫生法作为重要内容进行宣传,大造舆论,使食品卫生法律意识深入人心。
(五)严把食品卫生流通环节关口
从两个方面人手:首先是加强对流动批发户的监管。要根据我区农村牧区食品市场进货的实际特点,推行监管“关口”前移最先端,实现事后监管向事前监管的延伸,定期不定期组织对批发商仓库和“送货下乡”车进行检查,通过源头监控,有效预防不合格食品进入零售流通环节,促使农村食品环境的根本好转。其二是加强对零售户的监管。建议自治区工商执法人员要加大日常巡查频率,要通过与经营者(包括个体经营者)签订《食品安全责任书》、《诚信承诺书》等形式,引导经营者建立进(销)货台账、索证索票制度,严格完善食品退市制度等,坚决在农村市场消除“三无”、过期食品,取缔制假伪劣仿造的厂地及窝藏点。
篇7
关键词: 政府 ;食品安全;监管机制
一、 我国现行食品安全监管机制
中国食品安全行政监管体制主要由中央机构及地方机构组成。中央一级食品安全管理机构涉及:食品与药品监督管理局、卫生部、农业部、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商务部、国家环保总局等机构以“分段监管为主、品种监管为辅”的分散式监管模式共同负责。以上机构(部、局)都各自独立、自成体系,有的行政部门在省、市、县都设有相应的延伸机构,构成中国食品安全管理行政体系。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是部委管理的国家局,由卫生部管理,主要负责消费环节食品卫生许可和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卫生部:国务院组成部门之一,卫生部主要负责国内市场的食品卫生政策与食品管理工作。农业部:国务院组成部门之一,主管种植、养殖过程的安全。依法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有关农产品质量安全状况信息、负责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农田和屠宰场的监控、农用化学物质等农用投入品的审查、批准与控制、境内动植物及其产品的检验检疫以及相关法规的起草和实施工作。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国务院直属机构之一,负责质量监督检验检疫、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产品质量安全强制检验、风险监控、国家监督抽查、国家免检等工作。商务部:国务院组成部门之一,侧重于食品流通管理。工商行政管理局:国务院直属机构之一,承担监督管理流通领域商品质量和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的责任。其它部门:除了上述部门以外,还有其它一些部门参加了食品安全的管理工作,如环境保护部和铁道部等。
二、我国现行食品安全监管体制存在的问题
由于目前共同监管造成的“搭便车”心理、食品监管主体的责权界定不清以及监管成本巨大等原因导致了我国各项食品安全监管问题大致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我国食品安全相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起草权力与规章制定权力分散于农业、质监、卫生、商务、工商、食品药品监督管理等六个部门。②标准制定分散于环境保护部门、农业部门、卫生部门、质监部门四个部门。③控制农药残留也由农业部、质监部、工商及卫生部等负责。④生猪产品安全控制也涉及农业部门、质监部门、卫生部门、工商部门、商务部门、环境保护部门等六个部门。⑤农产品产地环境的管理也隶属于环境保护部门与农业部门两个部门的。⑥实行品种管理的食盐也需要国家发改委、商务、卫生、工商等四个部门与盐业公司共同管理才能实现。⑦在分段监管中,也大量存在多部门管理的现象:如在流通领域,工商部门、农业部门、卫生部门实际上都对食用农产品进行监督抽检;工商部门、质监部门、卫生部门也都对市场的加工食品进行监督抽检。由于食品安全的管理职能分散在不同的政府管理部门,我国食品安全管理体系都或多或少地存在一些问题:
(一)管理混乱现象严重。我国食品安全监管看似有很多部门在抓、管,但事实上却没有一个权威的部门进行统一管理。目前,食品安全管理权限分属农业、商务、卫生、质检、工商、环保、法制、计划和财政等部门,形成了“多头管理,无人负责”的局面,严重影响了监督执法的权威性。各执行主体间工作不协调,各个部门之间权限界定不清楚,只能相互交叉,政出多门,管理重叠和管理缺位现象突出,政策实施的通道被切成了不相连接的几段。当出现食品安全事件需要追究责任时,所涉及的各有关方面都会本能地推卸责任。(二)政府职能转变滞后,政企不分的现象依旧严重。政府的职能就是提供良好的市场经济秩序,安全的社会秩序等,而不是与企业保持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严密的地方保护主义,或多或少削弱了相关部门对食品质量的检测监测,也加剧了有毒食品的泛滥。民不告官不究的传统思维,注定了食品安全监测中的本末倒置和民生的苦难,也注定了少数地方政府和政府部门的行政不作为、行政乱作为、胡乱作为。
三、改进现有的食品安全监管体制
(一)设立统一的食品安全管理机构。我国食品安全监管属于典型的多部门监管体制,食品安全监管职责由多个不同机构或部门分担。对此,可以考虑在国家层面建立一个具有超脱性的、高度权威性的、负有完整行政管理职责的的综合管理协调监督机构,即许多学者提出的国家食品安全委员会。并且通过立法明确食品安全委员会的性质、职能权限等内容,并根据综合监管部门与分管部门在食品安全监管上的不同特性,在职责权限上做出明确的划分。这样就保证了在级别或权力上的较高地位,从而保障了执法上和协调监管上的权威性。(二)明确各监管部门的职能范围。目前我国现行食品安全监管体制的建立,在许多情况下与法律的规定并不一致。有的部门按法律规定对某一事项仍有监管职责,而按照行政决定这一职责却属于另一部门,从而影响了法律的权威性,也使各有关部门间在食品安全监管方面产生了矛盾和冲突。因此必须遵循先立法后改制的原则,在法律框架内合理配置相关部门的职能权限。现行监管体制中存在的盲区或职能交叉之处,应提请国家食品安全委员会协调处理,及时修订与之不相符合的法律规定以避免不同法规政策规定的互相矛盾,以便更好地发挥各职能部门的优势,更好地行使职权,减少在执法活动中不必要的冲突,实现对食品安全有效的监管。(三)进一步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在过去相当长的时期里,我们的政府被理解为经济发展型政府,GDP的增长成为考核政府绩效的主要标尺,有限的财政相当部分被用于和经济发展直接相关的领域,而公共卫生、文化教育和各项社会事项资金严重不足。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必须是有限政府,政府应该围绕着“安全、秩序、正义”而建立,因此从根本上说,政府就是责任制政府。为了达到国家的“良序”,政府的职能不但包括发展经济,提供服务,更应该去监管和规制。在市场经济中,需要更多的监管和规制而不是更少,行政执法越来越重要。无论是从中央国家机构层面,还是在中央一地方关系层面,都需要对行政执法机关的关系进行调整和修补,加强行政执法部门建设和权重,明确它们的责任。(四)理顺中央与地方政府的监管权限。食品安全作为一种公共产品,其溢出效应己不再仅仅局限于某一特定的区域,而是早己跨越了区域的限制。因此,提供食品安全的责任早己不仅仅是地方政府的责任。那么,应该考虑根据食品安全的溢出范围对目前中央与地方政府的监管权限作出相应调整:对于跨省域的重点食品生产加工企业和生产基地,由于其产品溢出效应较大,因此要加强中央一级政府监管部门对食品安全的直接监管;对于跨市域的食品生产加工企业及农产品生产基地,要加强省一级监管部门对食品安全的直接监管;对于食品只在本地生产销售的小型企业以及溢出效应相对较小的餐饮、食品零售等企业,由于其受益群体主要是本地居民,因此由地方政府进行直接监管并负总责,以提高食品安全监管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 马慧娟.三鹿集团曾提出实行产品召回遭政府官员反对,新浪网,2009年1月7日.
[2] 陈伟.中国食品安全监管体制研究[J].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0(1).
篇8
马 东
华通联食品安全服务技术有限公司首席咨询师,总经理;食品安全管理专家,IRCA ISO9000主任审核员,ISO22000主任审核员,BRC审核员。在大学从事食品教学多年并参与多项食品科研工作,拥有11年跨国食品企业质量管理工作经验。
中国目前的食品安全形势是更好了,还是更糟?如果单从技术角度看,过去5年,政府的确投入了大量的资金、资源用于食品安全监管和资源整合,包括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部《食品安全法》、整合了监管部门的职责、设立了风险评估机构等,食品安全形势应该是比以往更好了。但如果从近年社会热点调查结果看,食品安全问题一直排在公众最关注的问题之首,形势似乎更糟了。
日趋完善的法规体系,公众对食品安全问题零容忍的态度,已经开始让食品经营者如坐针毡、备感压力,却又不知道如何才能避免或减少食品安全问题给企业经营带来的风险。
中国经济已经开始由长期以来的高速、粗放、低效的发展模式,转向稳健、精益、高效的可持续发展模式,行业也进入整合、并购的阶段。而任何的食品安全问题,都可能导致企业面临被淘汰的危险,三鹿事件已经为食品经营者们敲响了警钟。
这次北京华通联食品有限公司与法国船级社合作,分别在广州、香港与国内外知名食品企业的质量、技术经理,通过研讨会的方式分享关于管理体系有效性验证、供应链风险管理等国际先进的信息与经验。
食品安全管理技术已经成为食品经营者最为关注的问题之一。如何建立一套适合行业特点,方便一线员工可操作、可持续、可改进的食品安全管理体系,是中国食品企业在未来10年生存、发展的关键。中国大部分食品企业在推行食品安全管理体系时,仍是通过认证来确认管理体系的符合性,但食品安全的管理更需要体现它的有效性。因此,在评判体系有效性时,需要对管理的“效用”与“效率”进行评价,不仅仅需要达到管理的目的,同时要考虑管理的成本。
许多管理者认为,食品安全管理是成本而非增值。如果对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的实施过程,只能做到符合性确认,而非有效性验证。管理过程中所产生的大量数据、证据就很难用于关键流程梳理与优化,所制定的改进目标、指标也很难与效率挂钩,这也是为什么有些管理者将食品安全管理看做成本而非增值的原因。
这次研讨会另外一个主题是供应链风险管理。自2005年苏丹红事件以来,每年中国都会发生大规模的食品安全事件,如,三聚氰胺、瘦肉精、皮鞋胶囊等,都是与上游供应商所提供的食品原料相关。食品安全是由整个食品链来保障的,供应链(商)的风险往往会波及到下游企业,直至零售行业。
但中国本土企业在供应链风险管理方面,仍处于起步阶段,主要表现在:一是没有将采购策略与供应商管理进行有效的整合;二是没有基于风险策略的供应商评价系统;三是供应商评估人员能力参差不齐。
国际标杆企业在供应商管理方面,已经“由简单贸易,向长期合作转变;由满足价格,向共享信息转变;由单纯供给,向业务联盟转变;由注重检查,向管理分享转变;由关注成本,向价值链开发转变;由繁琐记录,向电子化系统转变;由单一部门,向跨部门团队转变。”
企业的竞争力是通过整个价值链管理实现的,如何由“买卖关系”向“合作关系”转化,是中国本土企业需要学习的地方。实际上,食品安全要素在供应链风险管理中只是诸要素之一,其他要素还包括,关系、能力、应变、技术、财务等等。面对如此之多的风险要素,如何选择合适的供应商及评价方法尤为重要。这就是为什么供应商管理一定要涵盖在采购策略中的原因了。
建立食品安全预警机制 刻不容缓
张签名
现任中国食品工业协会食品物流专业委员会副会长、中国冷链物流联盟总顾问、食品安全物联网主编。曾先后担任《中国食品报》新闻部副主任、总编室副主任,《中国食品工业》杂志社执行总编辑等职务。
如何避免或减少重大食品安全事故的发生,靠监管和事后处理均不是最佳选择。而我国目前对于食品安全的监管理念,似乎还只是以这两种选择为主,即头疼医头、脚疼医脚,按下葫芦起来瓢。三鹿牛奶出了大问题了,政府和全社会对乳业的安全生产上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肉类又出问题了,政府和全社会对食品安全的注意力又被集中到了肉类行业,又是“高度重视、齐抓共管”。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诸如此类的此起彼伏、你方唱罢我登场式的食品安全大戏,人们看得都有点烦了。当然,亡羊补牢也不是一点不管用,但为什么不能事先就发现征兆,向全行业发出行业预警,并预测下一个可能会出现重大安全事故的是哪个行业以及最可能发生的事故是什么?也就是由政府主管部门牵头,组织社会检测机构,如食品安全物联网等全国各地、各级食品安全溯源和监管平台,建立起一个全国范围的从上而下的食品安全行业预警机制,从而未雨绸缪,尽可能遏制食品安全的苗头,岂不是更好?
食品安全行业预警机制的建立,虽有难度但并非做不到。俗话说:“山雨欲来风满楼”,”月晕而风,础润而雨“,任何事情都有其征兆。
而所谓预警,就是对食品安全事故发生的趋势和概率进行评估,对食品安全的重大隐患进行预警预测,随时监控食品生产流通行业,对一些不正常的现象进行全面分析,找出可能发生事故的隐患所在,有针对性地对全行业敲响警钟。须知,别人的今天可能就是你的明天。行业预警的初衷就是:宁可让暂时没发生重大事故的行业相关企业白紧张白忙乎一番,也不希望由于没得到事先警示造成重大事故而后悔莫及。
行业预警的功效,其实就是“窥一斑而知全豹”,即根据具体案例进行行业分析。三鹿奶粉事件就是一个典型的教训。在事件发生前,我国曾出现了“井喷”式的奶业投资热,说明这个行业的利润空间很大。奶业的扩张投资需要大量原奶,而国内却频频出现倒奶、杀牛现象,这说明乳制品行业出现了不正常的情况。分析原因有3条:一是“复原乳”的泛滥。由于进口奶粉的增加,用奶粉生产的还原奶占据了相当的市场份额。据海关当年的统计,2006年我国共进口乳制品34.8万吨,其中奶粉13.6万吨,同比增长25.8%。这些奶粉相当于100万吨原料奶,按奶牛单产4吨计,相当于25万头成年母牛的年产奶量;二是勾兑奶的现象屡屡发生。这又反映出奶品质量在下降,而奶制品在检测过程中又都符合国家标准的要求,说明奶制品中添加了超出GB 2760规定的添加剂来补充奶制品中营养成分的不足;三是低于成本价的销售,说明奶制品的质量存在问题。通过以上分析,如果当时能给行业及时提醒,也许结果会不一样。
具体而言,预警机制的功能包括3个:一是预警功能,即通过确定一系列预警指标及判别标准可以实现对食品安全风险预警。首先通过食品加工企业的一些经济指标测算出食品安全的风险值,其次通过一系列的参考监控指标衡量风险状况。二是实时监控功能,即通过各地方质监机构实行实时监控,对食品加工的变动趋势做出分析评价。三是风险预算功能,即依据行业动态、利润分析、行业发展趋势确定可能发生风险的概率,以便及时发现问题,抑制风险的发生。
那么,如何才能建立起一套行之有效的食品安全预警机制呢?笔者综合业内专家看法,归纳为出下几个方面:
一是建立专门的分析预警部门和实施预警情报统计报告制度,建立健全情报信息网络,广泛搜集情报,拓宽情报信息来源,做好情报信息系统的基础性工作,通过各级质监部门对市场行情进行监控分析,将发现的问题及分析结果,定期上报统计数据及汇总,找出不安全因素,及早处理。
篇9
这次全区食品安全工作会议的主要任务是,客观总结20*年食品安全工作,全面安排部署今年的食品安全工作任务,做到任务明确,责任落实,措施到位,确保全区食品消费环境健康、安全、有序。下面,按照会议安排,我代表区政府向大会报告食品安全工作。
一、20*年全区食品安全工作简要回顾
20*年,在区委、区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区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委员会的精心组织下,区食安委成员单位及相关部门积极参与,密切配合,扎实工作,各项食品安全专项整治活动深入开展,全区食品安全形势保持安全稳定的良好态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农副产品源头安全进一步加强。坚持以农业投入品、蔬菜农药残留治理为重点,不断加大种植、养殖环节整治力度。低毒低残农肥农药在使用上的宣传指导和检查整治工作深入开展,农业投入品使用安全状况进一步好转;农产品质量检测体系建设不断完善,初级农产品安全检测能力逐步提高,全区蔬菜农药残留监测合格率连续多年达到95%以上;基地建设认证步伐加快,重新认证无公害基地1395公顷,无公害蔬菜产品达到15个,全区食品源头安全得到有效保证。
二是生产加工环节安全进一步加强。针对农村和城乡结合部等重点区域,突出小企业、小作坊等重点对象和传统节日等重点时段,大力开展了食品生产加工企业检查整治活动,各类违法违规生产案件得到及时查处。目前,10类涉及健康和安全的产品生产企业全部建立起质量档案,无证生产行为得到杜绝;监督抽查工作全面开展,抽检合格率达到95%;全区食品安全指数大幅提升,食品生产企业QS发证率达到100%,食品小作坊加工质量安全承诺书签定率达到100%,滥用非食品原料、防腐剂、色素和食品添加剂等违法行为得到抑制,食品生产加工环节安全状况明显好转。
三是餐饮消费环节安全进一步加强。重点抓好卫生许可证审批监管工作,城区餐饮业卫生许可证发放率和无证经营处理率均达到100%;餐饮业使用非法原料加工食品的监督检查覆盖率达到100%,全区食堂和餐饮单位原料进货索证索票制度覆盖率达到100%;深入推进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城区餐饮业和学校食堂量化分级管理率达到100%,餐饮消费环节食品安全管理水平不断提高。
四是食品流通环节安全进一步加强。完成了食品生产经营主体资格清理规范工作,开展了重大节日、重点区域、重点市场和重点品种等各项专项整治活动,共取缔无照经营食杂店及食品经营摊点39处,下架问题食品13种。全面推行进货索证索票制度和进货台帐制度,全区4个大型市场(超市)进货索证索票制度普及率达到100%,乡镇(街道)、社区食杂店的食品进货台帐制度覆盖率达到100%。
五是肉品生产运输安全进一步加强。完成了区肉联厂生猪屠宰点异地重建和各乡镇(街)生猪屠宰点的达标建设工作,城区畜禽进点屠宰率、畜禽产品检疫、检验率均达到100%,乡镇生猪进点屠宰率达到100%;购置了3台肉品专用运输车,实现了肉品的绿色安全运输。此外,组织开展了肉品销售信誉卡发放工作,肉品销售环节安全得到加强。
六是食品安全综合整治进一步加强。坚持开展各类食品安全专项整治活动,全区共出动执法人员2212人次,出动执法车辆600余台次,查处各类违法案件69件,涉案金额13.06万元,取缔无照经营业户50户,端掉黑窝点2个。全区食品安全综合整治工作取得显著成效,有13个硬性指标达到100%,食品放心工程得到上级部门肯定。
七是食品安全宣教工作进一步加强。开展了食品安全宣传月、食品卫生法宣传周、“3.15”宣传日、科普大集、送科普知识下乡等大型活动,通过广播、电视、报纸等新闻媒体,采取开设食品安全专栏、开通中国移动食品安全短信平台等形式,全方位、多角度、大力度加强了对食品从业人员、食品生产经营单位和广大消费群体的宣传教育,提高了食品生产经营企业及其人员的守法意识、诚信意识,全面普及了食品安全知识,强化了公众食品安全意识,积极营造了人人都来关心和保护食品安全的良好社会氛围。
二、20*年全区食品安全工作安排
20*年是中国的奥运年,又是我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期,加强食品安全监管,保障人民群众饮食安全意义深远,责任重大,任务艰巨。今年,全区食品安全工作总体思路是:以坚持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实施食品放心工程为主线,以农村食品安全建设为重点,突出关键环节,加强专项整治,提高监管水平,确保全区食品卫生环境安全、和谐、稳定。按照这一思路,今年将重点抓好以下四项工作:
(一)加大力度,扎扎实实抓好农村食品安全工作。
农村食品安全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必须切实加强。
一要抓农村食品安全网络建设。加强对乡、村、组食品安全义务监督员的教育培训,使之不断增强法律意识、责任意识,提高监管能力和水平,有效解决农村食品安全监管工作存在问题,全面提升农村食品安全保障水平。
二要抓农村食品安全专项整治。针对食品安全问题相对集中的小养殖、小作坊、小集市、小摊点、小食杂店、小餐馆等重点区域,围绕农民日常需求最多的食盐、酱油、醋、面粉、方便面、糕点、豆制品、散装白酒、儿童食品等适合农村消费特点的重点品种,积极组织开展各类专项整治活动,严厉打击农村食品市场无证无照经营、掺杂使假和经营过期、变质、有毒、有害食品及不合格食品等违法行为,加强对城乡结合部、农村消费集中场所食品的日常巡查和集中整治,坚决遏制农村食品安全事故的发生。
三要抓乡镇食品安全责任落实。要强化食品安全工作地方政府负总责意识,把食品安全工作纳入乡镇(街)党委、政府岗位责任制,与经济建设等中心工作同安排、同部署、同考核,进一步增强做好农村食品安全工作的责任感、紧迫感,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机制。
四要抓农村食品安全知识普及。要采取多种形式大力普及食品安全法律法规知识和食品安全常识,让农民群众了解和掌握食品安全的基本知识、假冒伪劣食品鉴别的基本方法,依法维权的基本程序,切实提高农民群众的食品安全意识和自我防范能力。
(二)突出重点,全面深入开展各类专项整治战役。
继续深入开展各类专项整治活动,着力强化对重点品种和重点环节的监管和整治。
在农副产品质量安全方面,要积极完善农产品质量检测体系建设,加强农产品产地环境监测和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加快基地认证和产品认证步伐,全面做好蔬菜质量日常监管和农产品市场准入管理。
在生产环节安全监管方面,要全面推进小麦粉、肉制品等28类食品的市场准入,重点做好酱腌菜等14类食品生产许可的省级受理核查和糕点等7类新纳入市场准入食品的受理核查工作;要以“五小”为重点,深入开展小豆腐坊、小油坊、小酒坊、小粉坊、小煎饼坊等食品加工小作坊的清理整顿活动;要建立健全质量信息数据库,努力实现食品生产加工企业的科学动态监管。
在流通环节经营秩序方面,要大力整治食品假包装、假标识、假商标,加强重点市场、重点时段和重点区域的整治;要深入落实“双七项”制度和“两图一书”管理办法,加大市场巡查力度,有效防范和制止假冒伪劣食品进入市场。
在餐饮领域卫生整治方面,要加强卫生许可证审批监管,全面推进量化分级管理;要落实餐饮和集体用餐单位卫生规范,有效解决餐饮单位消毒设施和质量问题,提高餐具消毒合格率。
在肉品生产安全监管方面,要加快鹿乡、土顶两个生猪屠宰点的改、扩建工作,推进区肉联厂尽快投入使用,争取年内在全市率先实现屠宰厂(点)全面达标,同时完成鹿屠宰检疫监督管理规范科研项目建设;要全力打击私屠乱宰活动,不断强化肉品运输安全,确保肉品市场安全。
(三)强化措施,不断提高食品安全综合监管水平。
要坚持以人为本,科学对待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不断完善监管体系,创新监管机制,强化监管措施,提高监管水平。
一是认真组织日常管理。区药监分局要突出区食安委办公室职能,切实承担起食品安全综合监督、组织协调等各项职责,认真组织开展食品安全综合监管各项工作;食安委各成员部门和相关单位要分兵把口,密切配合,协调一致,对食品安全问题早发现、早预防、早整治、早解决,全面提高食品安全监管水平。
二是积极探索长效管理。要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工作体系建设,积极探索建立综合的、动态的,事前、事中、事后相结合的,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具有针对性和规范化的监管格局,努力形成食品安全监管长效机制,不断提高食品安全监管能力和水平。
三是妥善做好应急管理。要认真贯彻落实《国家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和《*区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强化相关部门应急管理责任,健全应急协调联动机制,提高突发事件处置能力,在全社会形成食品安全快速预警与反应体系,最大限度减少食品安全事故发生。要综合分析历年食品安全事件可能发生的季节性特点,针对夏季因食用不熟豆角引发中毒、集体用餐食物霉变中毒、误食亚硝酸盐中毒等案例,制定切实有效的防范措施,防止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发生。同时,要组织开展食品安全事故应急演练,及时发现薄弱环节,提高应急处置实战能力。
(四)丰富内涵,持久有效地做好食品安全宣传教育。
要使食品安全教育工作贯穿于食品安全监管的全过程,通过广泛的宣传教育,进一步营造人人重视、人人关心食品安全的良好社会氛围。
一要深入贯彻落实《全国食品安全宣传教育纲要》,全面实施食品安全进学校、进社区、进农村工程,不断拓展和丰富食品安全宣传教育内容,扩大宣传教育的深度和广度。
二要大力宣传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宣传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和食品放心工程工作成果,宣传我区优质食品、优良品牌和优秀企业,正确引导食品消费。
三要充分发挥新闻舆论作用,在宣传食品安全正面典型的同时,对那些制售假冒伪劣食品的违法行为及时曝光,进一步增强食品安全整治工作震慑威力,引导食品行业诚信守法经营。
篇10
关键词:食品质量与安全 监管 问题 对策
民以食为天,食品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最基本的物质条件。保持和提高健康水平是提高人类福利的基本要求,而食品安全则是健康的基础。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持续!较高速的发展,食品安全问题越来越引起全社会的关注。食品安全问题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影响己经不容忽视的。寻求如何解决我国食品质量与安全问题的对策与措施是当前形势下我们亟需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
一、我国食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现状分析
1、现行监管措施与监管对象现状不相适应
大多数获证企业规模小,生产力水平不高,管理水平低,对食品市场准入方面的法律意识不强,大部分企业没有形成合法生产的理念,产品检验能力较差,能有效实施产品质量全过程控制的企业少,对原辅材料和产品生产过程的把关意识有所加强,但实施有待加强。前在证后监管工作中监管职能部门基本是根据国家的总体方针政策,套用国家的宏观措施或自行寻找措施开展证后监管工作。没有针对所监管企业的实际情况,提出和形成与本省或本市获证企业相适应的有针对性的措施和方法。监管中出现:监管不当、监管不力的问题。
2、我国食品的多种供应渠道和市场形式使得食品质量监督管理的难度增加
第一类,生鲜食品和食品原料市场。这些食品原料供应以散布城乡的集贸市场为主,少量在超市销售。其质量基本取决于农业生产管理,其流通也较混乱,质量监督管理难以到位。
第二类,主食市场。这些产品除多由家庭制作外,基本以饭店加工供应为主,少量在超市出售。从目前情况看,制作主食类食品的原料存在一些突出问题,如面粉中添加剂超标、大米过量使用增光剂等,给原料加工生产领域的监管提出了新课题。
第三类,副食品市场。由于副食品种类多、生产工艺差异大、产品发展变化快、利润相对高,客观上形成的造假空间也较大再加上不断更新的品种各异化、包装多样化等情况增加了群众鉴别食品质量的难度,所以在这个领域发生的假冒伪劣及质量问题较多,约占食品质量问题的60%以上。
3、食品安全信息体系的缺失,形成监管和服务的空白
食品安全信息体系包括的系统食品安全信息收集与分析系统、跟踪系统、风险预警系统、信息系统和信息咨询服务系统。除了互联网上的公共信息外没有建立起国家局和省、市、县(区)的支持食品安全监管的有效信息平台,造成信息的不平衡,获证企业基本情况的掌握基层得不到现场核查或许可证部门的信息支持,还重复地通过调查辖区企业获取信息,不仅影响了监管的有效性,还往往信息不全,导致监管空白二是信息收集能力较差,不能有效地利用国家局提供的信息,不能有效地收集本地区有关食品安全问题的重要信息。尤其是基层收集的信息大部分仅限于对获证企业的基本信息,如生产地及证书等基本情况,对获证企业持续保证食品安全的能力方面的信息几乎空白。无法利用信息实现有效的监管,更谈不上为食品安全政策制定提供依据。
4、经济实力的影响
食品质量安全监管所能投入的水平,取决于国家的经济实力,在特定历史时期,食品质量安全监管功能只能达到一个社会经济所能支撑的高度。也就是说,在食品质量安全监管中,资金、人力资源、技术、设备、信息情报等等资源的投入都取决于地区的经济实力。云南由于经济、科技基础薄弱,目前的经济和科技显然需要进一步发展。
二、提高食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水平的对策
1、加强食品质量与安全的科学研究工作
只有做好食品质量与安全的科学研究工作,才能发现现有饮食习惯和食品生产中存在的食品质量与安全问题,才能在技术上生产出质量更高、更安全的产品,才能不断满足我国人民对饮食健康的需要,也才能为政府决策提供科学的依据。食品质量与安全工作不是一时的权宜之计,而是一项长期的工作。怎样处理食品质量与安全出现的新问题、怎样去除食品质量与安全隐患、怎样利用科学技术保证食品质量与安全、怎样饮食最有利于健康等等,都需要不断地进行科学研究。
2、建立有效机制,发挥消费者作用,促进消费者健康、理性消费
消费者在证后监管和食品生产经营运行过程中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它不仅能对食品生产企业的产品质量起到监督作用,对优质产品的形成乃至整个企业的发展起到强大的推动作用,甚至还关系到整个食品行业的进步与发展。一切蒙蔽,误导和欺骗的手段都是危险的,不仅给消费者带来身体健康和经济方面损失,而且造成政府监管信誉的散失,食品产品,企业和生产者被市场淘汰的结局。为此我们必须建立起有效的机制,正确引导消费者提高食品安全,掌握科学的食品知识,促进消费者健康、理性消费。一是要建立宣传教育机制。利用社区、高校和媒体等资源加强宣传教育,强化广大消费者的食品安全意识。二是建立政府职能部门与消费者联运机制。定期或不定期地通过社区活动!解决消费者投诉或者专业人士对典型食品安全投诉案例的讲解和分析来提高广大消费者的食品安全意识。
3、建立预防食品违法犯罪的质量与安全意识
所谓建立预防食品违法犯罪的质量与安全意识,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要继续加强对食品质量与安全违法行为的处罚,使食品质量与安全违法犯罪得不偿失; 二是要建立食品从业人员的信用制度,只有真诚守法的从业人员才有可能进行食品生产。在发达国家,对于出现食品安全问题的商家处罚相当严厉,除要求立刻停业待查以外,还将伴随高额的罚款,而罚款额度之高足以使其关门倒闭,这样立法的目的就让商家清楚生产销售不符合食品安全要求的食品结果是得不偿失的。过去,我国对食品质量与安全违法人员的处置并不严厉,不法商贩和生产者为了自身利益,可以完全不顾消费者健康赚黑心钱,并屡禁不止。究其原因,就是违法成本太低。为了杜绝这种明知故犯的食品质量与安全问题,必须大幅度提高其违法成本,要让违法者倾家荡产、无利可图。同时,要建立食品从业人员信用制度,对食品质量与安全的问题采取“零容忍”态度,对出现质量与安全的食品从业人员,一辈子都不能再从事食品方面的工作。
结语: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政策法规的不断建立健全,将科学发展观贯彻到看待和解决食品安全问题中,将食品安全问题作为食品界实现和谐社会的第一要务,不断健全和完善食品安全监管体系,用科学的发展观看待食品安全问题,解决食品安全问题,监管系统整体的提高也必将促进食品企业的发展,促进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促进和谐社会的构建。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