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的提问艺术范文
时间:2023-10-19 16:07:5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课堂教学的提问艺术,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课堂提问 课堂设疑 提问艺术 课堂教学 思维能力
在数学教学中,恰当的课堂设疑,有很多好处。它既能传授知识、巩固知识,又能及时反馈教学信息、揭示教材的内在联系、促进知识的迁移;同时,也能检查学生学习效果、培养学生思维方式。因此,我们数学教师要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能动性,对课堂提问的原则、功能、技巧要有高度的认识和掌握,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一、课堂提问的原则
数学教师都知道,课堂教学必须围绕某一特定的教学目标来开展,教学的目的和任务就是传授知识、解决问题,教学当中肯定有许多问题要提问学生。因此,我们必须精心设计课堂提问。
第一,课堂提问要有科学性和针对性,紧扣教学目标和教材内容。同时提问要确切,要针对学生已有知识水平,不能超越学生知识、思维的实际水平,也不能使问题语言含糊不清、模棱两可,否则课堂提问会造成停滞局面,达不到预期目的。
第二,要抓住时机,适度提问。课堂提问的效果与提问时机有关,什么样的设问应在某节课的什么时机提出,要讲究提问的艺术性,即是因时设问、恰到好处。何时提问、提问次数不是越多越好,过多的课堂提问常会导致学生随大流、不深入思考。
第三,课堂提问必须把握教学内容的整体。根据自己学生的认识水平与心理状况,有梯度性地开展提问,提出的问题要按知识点的难易程度,从低到高、从易到难、从简到繁逐层进行,不同学生,要因材施教,不同层次的问题要选择不同层次的学生回答。
第四,提问的对象要多角度、全方位。课堂提问只有广中求深,才能极大激发广大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发展学生思维,提问面要广,不能只局限部分成绩好的学生,而置多数潜力生于不顾,但也要避免或减少全体学生齐声回答问题的现象,防止课堂提问面广不实。
二、课堂提问的类型及功能
根据课堂教学提问的目的、时机、作用可将提问分为复习型、引入型、分析型、启发型、归纳型和拓宽型等类型。
1、复习型提问,此种提问属于回忆与记忆性提问,主要是把学过的知识用提问的方式进行复习、强化记忆,达到温故知新的目的,为掌握新知识做好准备。一般在复习课或新概念新例题讲授前采用复习型提问。例如,在讲解函数极限的概念前,可先对已讲过的数列极限的定义进行复习提问,在此基础上可为新概念的讲授作好准备。
2、引入型提问,在讲授一个新概念或新课题之前,设计课堂提问属于引入型提问,它可激发学生对新问题的兴趣,是一种由特殊到一般,由具体到抽象的提问方式。如在讲授集合时,它是一个学生以前从没接触过的新概念,那么可就身边的一些具体事例引入提问,“某校一年级的全体学生”、“某图书馆的全部藏书”等等,它们每一个都具有什么样的特定性质,是由什么组成的总体,由此给出集合的定义。
3、分析型提问,新知识的获得与巩固是在分析中发展的,采用分析或挖掘新概念潜在的内涵,层层提示隐含条件或知识点的潜在功能,点拨学生思考,引导学生将教与学两方面直接统一在分析问题中,发展学生思维.如讲立体几何中证明面面垂直这类例题时,一般是先证线面垂直,要证线面垂直,必须先证线线垂直。从已知条件出发,层层设问,挖掘隐含条件,使学生通过分析设问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
4、启发型提问,即可以向学生提出一些他们想解决而又不能立即很好解决的问题,形成认知矛盾,同时能展示问题中所要用到的知识点。这种提问一般用于例题分析,以利用于揭示解决问题的主要方法。如对于圆和已知直线相切,求圆的方程问题,可先提示圆的圆心如何确定?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是什么?圆和直线相切有什么特性?圆心到直线的距离与半径是何关系?从而求圆的一般方程。
5、归纳型提问,一般在课堂小结或章节复习教学中,归纳提问的过程就是知识提炼升华的过程,系统设问,使学生能进行正确全面地归纳。例如,在“幂函数,指数函数,对数函数”一章的复习中,可以对每种函数的定义、定义域、图象性质之间展开系统提问,归纳出它们之间的区别联系,使学生系统记忆这三种基本初等函数。
6、拓宽型提问,其目的是使学生思维发散,知识面拓宽,利用学生思维中相似、相反或相关的思维点,抓住新概念、新知识的某些特征设计提问,引发学生深入探讨,促使学生直接参与新知识的挖掘与探求。例如,在讲了正弦函数的定义域、值域单调区间周期性等性质后,再讲余弦函数时,就可设计一系列提问,让学生与正弦函数的性质相类比,从而得到余弦函数的性质。
对于上述几种提问形式不应是孤立地应用,而应有机地结合,这样才能发挥课堂提问的作用。在课堂提问中还有一个不可忽视的环节就是教师要用简明扼要的语言恰当中肯地对学生的回答进行评价,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中的情感因素,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切不可挫伤学生学习的自尊心和积极性,要因势利导,使课堂提问始终处于和谐、顺利的状态。
参考文献
[1]谭桂香.数学课堂提问的基本原则及方式[J].中学理科
[2]等.电子仿真教学在高职院校中的应用分析[J].科技资讯
[3]张艳萍.关于数学教学中教师提问技能的有效性分析[J].科技资讯
[4]薛爱梅.关于数学教学中教师提问技能的有效性问题[J].中国校外教育
[5]贾志刚.浅谈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提问技能的有效性[J].金色年华
篇2
一、开门见山的问
“开门见山”的问是直截了当地提出问题。这种提问有助于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学生积极地思考问题,从而解决问题。
比如在教学“角”时,教师可在黑板上画一个角,问这是什么图形?学生答:“角。”教师又问:“你能叙述一下什么样的图形叫‘角,吗?”待学生回答后,让学生看课本上是怎样说的。这样不但引导学生主动去思考,还培养了学生口头表达能力,而且会留下深刻印象。
二、寓趣(奇)于问
寓趣(奇)于问是选用一些趣味性的具有悬念的问题,创设生动愉悦的情境。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这样容易捕抓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促使学生跃跃欲试,急于求知。
比如关于“线段”的定义的理解和掌握,教师可以设计两个问题:其一是:“1+2+3+……+100=?”学生发现该题是高斯小时候做的题,纷纷举手回答“5050”。这时教师趁热打铁,提出第二个问题:“已知线段AB上有99个点C1、C2、C3、……、G99,试问以A、c1、C2、……、C99、B为端点的线段共有多少条?”这时学生发现答案就是:1+2+3+……+100=5050。这里不仅复习了线段的定义,培养了直觉思维,而且有意义的是,从已有的知识结构中选取有用的信息,通过类比迁移加以转化。
再如讲授有理数的乘方时,教师把厚度为0.01毫米的薄纸演示对折,然后问:“请同学们估计,若对折32次后,将有多厚?”学生有的说:“课本那么厚”,有的说:“讲台那么高”……最后教师指出:“比世界上最高峰――珠穆朗玛峰还高得多!”,学生疑惑不解,教师及时提出:“如果利用我们这节课将要学习的知识――有理数的乘方,你会很快算出结果的。”这样的提问具有震动学生心弦的作用。这时学生流露出迫切的求知欲望,这样的问题产生了一种余味无穷的吸引,学生愿学,自然的引入本堂课的学习,为本课教学的成功奠定了基础。
三、标新立异的问
同一个问题,可以从不同的侧面,不同的角度提出。切入的角度不同,效果往往就大不一样,这就要提问要新颖,要有新意。
比如引进平方根概念,可提问:“你能画一个面积是4D0 cm2的正方形吗?”学生答:“只要作一个边长是20 cm的正方形。”教师又问:“你是怎样思考的?”学生答:“只要求出一个平方得400的数。”教师再问:“平方后得400的数只有20吗?”学生答:“还有-20”。这样平方根的概念就出来了。
再如“直线是向两方延伸的”,学生知道未必掌握,会背未必理解。如果设问:“直线a、b谁长(图1)?”,“两条直线a、b被直线c所截,则这三条直线把平面分成几部分(图2)?”这种提问就显得新颖别致,不仅使学生产生新鲜感,而且可能收到出人意料的效果。
四、层层递进的问
对于教学上的难点,教师应该设法建立问题解决的“台阶”,帮助学生拾级而上。分层设疑,能把难度大的问题化为容易的问题。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联系全体学生的实际水平,全面考虑,统筹谋划,设计出一组有计划有步骤的不同层次的由浅入深、由易到难、逐层递进的问题进行提问。
比如在讲授新课“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点确定一个圆”。提问:“1 过一个点可画多少个圆?为什么?2 过两点可画多少个圆?圆心的位置有什么规律?为什么?”提出这些问题并得到解决后,教师又不失时机进一步问:“3 过不在同一直线上三点A、B、C,圆心又在哪里?这样的圆可画多少个?”这样,分层设疑提问,学生动脑动手,把自己作为“研究者”,逐步深入,将已有的知识、思维方法迁移到新知识中去,学得轻松,记得也牢。
五、因人而异的问
设计提问一方面要有针对性,另一方面要具有一定难度,又是学生经过努力可以解决的。为此,教师要事先分析学生知识的缺差面和疑难点,不同层次的学生根据不同的情况提出不同的问题,让不同的学生都有回答问题的机会和成功的喜悦,使其在各自已有的水平上有所提高和发展。
篇3
【关键词】高中 思想政治课 课堂提问艺术
课堂提问是中学思想政治课堂中最常用的行之有效的方法和手段之一。提问可以通过师生相互作用,达到检查学习、促进思维、巩固知识、运用知识、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习兴趣的目的。本文结合自己的课堂教学实践,谈一些课堂提问的案例和处理艺术。
一、创设情境设问,紧扣学生兴奋点
精辟而妙趣横生的课堂导入能以其特有的吸引力,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政治课堂上教师尽量不要使用“上节课我们认识了……”“本堂一起来学习……”之类过于呆板的开场白。如果结合教材内容展示寓言故事、历史故事、社会事件后,嵌入启发式的提问,就能够增加课堂的趣味性,激发他们大脑皮层兴奋点,有效调动学生们的求知欲望。例如在讲到《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这一课时,我做了这样的课前提问设计:“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中描写了一个‘人人平等,没有战争,宁静、幸福’的世外桃源,在现实生活中这样的世外桃源会不会存在?为什么?”由此引入到本节课的学习。
讲课中间用问题创设情境,能在学生心理上造成某种悬念,可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起浓厚的学习欲望,促使他们去探究问题。比如在教学《世界是普遍联系的》一课时,我先问大家:“你们谁知道在英国为什么只要猫一多,牛肉就会便宜?”同学们的积极性一下子调动起来,七嘴八舌分析这个怪事的原因。然后我就把《物种起源》里记载的“猫和三叶草”的故事讲给大家,让学生得出事物之间相互联系的结论。
二、立足教学目标,着力化解重难点
整个教学活动的设计始终要围绕教学目标,因此教师在授课前应精心设计提问的内容与形式,使所提问题具有较强的代表性。教师每次提问都务求问在关键处,突出课堂教学重难点。如果设问过于随意,偏离课堂教学的中心,教学目的不明确,针对性不强,就达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这样的提问无疑是失败的。
例如,在学习《生活与哲学》第十一课第二框时,“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是个难点,我处理时先不讲理论,给学生讲上世纪70年代末的一个重要历史事件――安徽凤阳县小岗村群众大胆尝试土地承包责任制。然后设问:“从这个经济改革的事件上看,你认为谁对社会变革起到了决定作用?为什么?”通过探究,学生明白历史的决定力量是人民群众而不是少数伟人,于是本课难点迎刃而解。
又如,在《文化生活》中,“文化的继承与发展”是重点,但学生觉得太抽象、不好理解。于是我在学习本课之前,先展示豫剧表演大师常香玉的得意门生――范军的一小段戏剧小品,然后问大家:“范军的戏剧小品老少皆喜爱,从文化的角度分析他的表演为什么得到了如此广泛的认可?”由此让学生自己得出“文化需要继承和发展”的结论。
三、精心设计探究,把握好提问的时机
一是导入新课时。开讲新课时,我们可以利用学生的好奇心设置疑问,就能较快地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起学生兴趣,为上好一堂课创造良好条件。如我在讲到“价值规律的作用”时,首先展示一幅漫画“跟不上趟”,然后提问,这幅漫画说明什么规律在起作用?这使学生马上提起兴趣,紧接着又问:“对,确实是价值规律在起作用,那么它到底有哪些作用呢?学习完这堂课后,再请同学来回答。”这样能使学生带着一个问题进入课堂角色,能更好、更快地集中注意力听讲。
二是在教学过程中,特别是在学生迷惑不解时,在知识的转折处。在课堂上学生的思维有时处于疲软状态,听过算数不求甚解,对知识似懂非懂,可以找几处知识转折处提问,既是引起学生思维注意力的需要,又能紧紧抓住学生思维脉络,把学生思维从一个知识点顺理成章地带入下一个知识点。例如,“既然商品的价值和价格有不相符合的现象,这是不是与价值规律相违背了呢?”“实践既是认识的来源和基础,那么我们现在为什么还要读书呢?”像这种类似的问题能改变学生思维的单一性,帮助学生开拓思路,全面分析问题。
三是在结束新课时设疑。在一堂课结束之时,教师往往需要对刚之所学内容作一个总结、强调,在此时既可用设疑提问巩固新课,又可精心设置悬念,紧紧扣住学生的心弦,激发学生去解开疑底,为下一节课创设条件,起到一个良好的画龙点睛的作用。
四、紧扣社会热点,设问体现生活化
篇4
众所周知,数学是一门严密性、逻辑性、科学性要求较高的学科之一。数学中的概念、公式、法则等本身也是比较枯燥的。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课堂教学成败与否,课堂效率的高低,不仅依赖于教师的学识水平、语言表达能力、评价艺术等,更重要的在于教师的组织教学能力。在有限的时间里,精心预设,进行有组织、有纪律、高效率的数学学习。可是,怎样组织、引导并参与学生的数学学习呢?
笔者结合多年教学实践认为组织教学能力的关键还是“问题”二字。教师课前应当充分预设每一个教学环节的引领性问题,并根据学生在课堂上不断生成的新问题,调整、重组、灵活机动的组织教学。其中教师的课堂提问尤显重要,它能打开学生求知的天窗,也能使它过早地关闭。现在我就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数学课堂提问的艺术。
一、提问的基本要求
经常在课堂上听到这样的问题:对不对呀?是不是?等等这样过于简单的问题。不该设问处却设了问,且提问又不具有思考性,启发性,学生无须思考,也无法思考,只能机械地做出应答。那么怎样讲求提问的艺术才能收到最佳的教学效果呢?大致有以下三点内容。
1、问什么?大致有四问四忌:(1)问有关知识,忌离题太远。(2)关键处发问点拨,忌不痛不痒。(3)难点处反复设疑,深入浅出,忌避重就轻。(4)巩固性提出问,归类记忆,忌肤浅零杂。
2、问谁。也有四问四忌:(1)高深或灵活性大的问题问优生,其他人复述,各有所得,忌“枪枪卡壳。”(2)基础题,综合题,最好依次问,忌“留死角”。(3)少数人举手时,提问要选择代表多数人水平的学生,忌“以情绪定人。”
3、如何问。(1)提出问题,要给学生留一定的思考时间。(2)问题的提出要简明、准确、循序渐进。(3)问题要有启发性。(4)教师要善于引导,鼓励学生思考。(5)提问要因课堂内容而异,灵活运用。
二、提问的方式
1、开门见山进行提问
所谓开门见山的问,是直截了当地提出问题。这种提问有助于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引导他们积极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许多教学环节如引入新课、复习巩固及讲解分析之中常用这种问法。如在数学课中,教师问:“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有哪些?”,这些问题都属于开门见山的问。
2穷追不舍的问
穷追不舍的问是要引导学生掌握知识和方法,是整堂课的核心部分。 此时采用递进式提问,通过一连串的问题,环环相扣,步步推进,由此及彼,由表及里,拓宽思路,抓住本质。这样不但能挖掘知识信息间的落差,而且能展示教师思维的全过程,给学生一顿思维的套餐,师生之间产生共鸣。而采用逆向思维发散式提问,又能促使学生多重角度思考问题,在思维的火花不断碰撞中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加强思维深广度的训练,培养创造性精神。例如九年级数学上册《车轮为什么做成圆形》一节中,设计了这样一些问题:
(1)车轮为什么要做成圆形?设想一下,车轮如果做成正方形或者是长方形,结果会怎样呢?
(2)想一想,车轮的轴心和车轮边缘上的任意点之间的距离有什么特点?
(3)如果是方形的话,车轮的轴心和车轮边缘上的任意点之间的距离有什么特点?
(4)根据上面的问题,想一想,要使车轮能平稳地滚动,车轮的轴心和车轮边缘的任意点之间的距离,应当满足什么关系?
这些设问不仅是给学生解决问题的一种暗示,而且也给学生流露出教师思考问题的方式。这样处理,重新把问题抛给学生,促使他们多重考虑问题,增加思维的深广度。
4、层次分明进行提问
层次分明的问是引导学生进行归纳整理,把知识方法系统条理化。教师可以把所要复习的内容设计成一连串的问题,让学生去讨论。例如在九年级数学下册第一章的复习中,我设计了这样几个问题:
(1)本章中你学过的三角函数有哪些?
(2)这些三角函数的值随着角度的变化是如何变化的?
(3)你可以用什么方法求得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
(4)举例说明三角函数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5)如何测量一座楼的高度?你能想出几种方法?
这样层次分明地提问,归纳出本章的知识点,使学生系统地掌握三角函数的概念,性质以及不同三角函数之间的关系等方面的知识。
篇5
【关键词】高中体育 课堂教学 提问艺术
一、体育课堂教学中的提问存在的现象
目前,在许多中学体育教学中,学生往往只按照教师提出的练习方法和手段按部就班的进行练习,学生普遍认为体育课只是身体的锻炼和素质的提高,不需要提问、质疑、思考,因此对动作技术的掌握带来一定的困难。此外,有的老师对提问的时机掌握不准;有的教师问题提出后,没有给学生独立思索的时间;还有的甚至先叫起学生,再问问题,学生答不准就反复追问,浪费了不少时间;此外,有的老师提问的质量低而偏,提问的目标不明确, 盲目性,随意性较大,课堂环节松懈,学生懒洋洋无学习兴趣,教学效果较差等现象普遍存在,导致提问艺术无法真正服务于体育课堂教学,从而导致学生喜欢体育而不喜欢体育课的现象产生。
二、提问艺术在高中体育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1.教师要针对学生的心理状态有目的的提问。学生心理状态大致可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随着课堂教学的推进,学生精力集中,思维活跃,对问题已产生兴趣。这时教师应采取“抛砖引玉”的方法提问,让学生自己回答思考的问题。另一种是:课堂纪律松懈,部分学生注意力不集中、精力分散或对问题不发生兴趣。这时应采取“问答式”的提问,用一些难以回答或容易疏忽的问题让学生(尤其对精力分散的学生)思考、回答,这样可促使大家对问题发生兴趣,收到吸引学生听课注意力的效果。
2.教师要通过提问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实践告诉我们,每当一个学生对某种学习产生浓郁的兴趣时,他总是积极主动,而且心情舒畅,愉快地去进行学习,不觉得学习是一种沉重的负担。因而,有兴趣的学习,丰富多彩的学习不仅能使学生全神贯注积极思考,而且所学习和应该掌握的知识、技术、技能往往是迅速而牢固的。
3.教师要通过提问来启发学生思维。有目的有针对性的向学生提出有真正价值的共性问题,可以使学生展开积极的思维,这不仅能活跃课堂气氛,完成教学计划,更重要的是能诱导学生按照教师提出的问题的思路进行积极的思维,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自觉性和刻苦性。
4.教师要通过提问了解学生掌握动作要领的程度。教师在课堂上应不断观察和了解学生掌握动作技术(知识)的程度,来检查自己教学的效果。这虽然可以从学生的面部表情和完成动作技术的质量上做出判断,但往往还不全面,若能提出一两个问题,找几个理解程度不等的学生来回答,更能全面地检测自己的教学效果。例如:前滚翻分腿起动作要领是什么?应注意哪几点?……这样,既可以了解学生对所学动作理解、掌握的程度,又可以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及时改进教学方法。从我的实践情况看,经常进行课堂提问,学生在课堂上掌握的动作质量就高,记得也较牢。
三、体育教学中采用课堂提问应该注意事项
1.要精心设计,注意目的性。我们做练习积极性高吗?他做得好吗?听懂了吗?笔者认为这些都不是什么提问。课堂提问不应是随意的,要紧紧围绕课堂教学中心来进行。教师在授课前要精心设计提问的内容与形式,所提内容要具有典型性,形式要多种多样,否则就会偏离课堂教学中心,达不到提问应有的效果。
2.要难易适度,注意科学性。提问前,教师既要熟悉教材,又要熟悉学生。要掌握提问的难易程度,既不能让学生答不出,也不能简单地答“对”与“不对”,要使学生想一想能答出。难度过大的问题要注意设计铺垫性的提问。
3.要新颖别致,注意趣味性。课堂提问时要注意内容的新颖别致,使学生听后产生浓厚的兴趣,继而积极思考。一些学生熟知的内容,如篮球的运球教学,教师通常的提问是:运球应注意哪些问题?如果教师在设计或提问时注意变换角度,如同学们想一想在运球时我们怎样才能保护好球?使学生听后有新鲜感,这样学生的兴趣就上来了。
4.要循循善诱,注意启发性。启发性是课堂提问的灵魂。缺少启发性的提问,是蹩脚的。为此要避免那种不分巨细,处处皆问的做法。要尽量避免单纯性的判断提问如对与不对等,多用疑问性的提问,还要注意运用发散性的提问,开拓性的提问,使学生在提问中受到启迪。如谁来回答一下,他做的动作示范好吗?好在哪里?还有哪些不足?
5.要因势利导,注意灵活性。课堂教学是千变万化的。学生答问中也可能出现这样或那样的情况如所答非所问,或干脆答不出等,因而教师在提问时要注意运用教育机智,根据变化了的情况,有针对性的发问。不能不顾课堂情况的变化生硬地照搬照用课前所设计的问题,更不能在学生答不出时一个劲地追问。
篇6
一、历史课堂教学中必须注重提问艺术的原因
1、是由历史学科的特点决定的。历史学是研究人类自身活动的,它是一门跨越古今、博大精深的科学。历史的发展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它能“经世致用”,能“彰往而知来”。简单化、形式化的课堂提问,则不能很好地启发学生从客观上把握历史发展的总体脉络,多角度、深层次地考察、分析历史事件、历史现象,揭示教材中隐含的知识和内在联系,揭示历史发展的规律。同时,历史教学的功能,诸如思想道德教育“资政”借鉴作用、历史唯物主义教育、陶冶情操等,也不能得到很好地发挥。
2、适应现代化教育发展的需要。培养学生成为现代化人才最主要的任务是培养他们思维方式的现代化。要实现上述目的,传统的教学思想、教学方法是无法胜任的,应采取全方位、多功能的多维教学法,即在教学中教师多角度、多层次地开拓学生思维,着重培养和提高学生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等能力。而精心设计课堂提问,正是多维教学法在实践中的具体运用。
3、符合青少年学生的心理特征。青少年学生“抽象逻辑思维开始占相对的优势,其独立思考的能力也得到发展,并且表现出思维的独创性”。他们不仅喜欢探求事物的根源,喜欢怀疑和争论,而且富于想象,常提出一些新的见解。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置学生于主体地位,教师处于不断点拨、引导的主导地位。“在讲课中不时出现发人深思的问号,能够打开一扇扇闭锁着的心扉,将使教学之间、师生之间的双边活动处于一种和谐的信息交流之中,这正是教学活动中所必需的最佳心理基础”。
二、历史课堂提问艺术注意事项
历史教育专家叶小兵认为,教师提的问题应该符合以下要素:(1)围绕着教学的重点提出问题,使问题的提出与解答有利于完成教学任务;(2)提出的问题是明确而具体的,便于使学生领会要求;(3)提出的问题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促使学生进行探究;(4)问题有一定的疑难性,能够调动、引发学生积极思考;(5)问题有一定的难度,又适合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学生经过努力是可以回答的,等等。这是值得我们参考的。
三、掌握课堂提问艺术技巧
篇7
关键词 素质教育 初中 英语 课堂教学 提问艺术
英语学科是一门基础学科,它是素质教育在学生现有的身心条件下,让学生通过听、说、读、写、译等方面的语言实践活动去发展英语语言能力,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以及以交际能力为核心的英语语言运用素质。实施素质教育,课堂教学是主渠道,而“教师的教学行为是教学效率的关键”。
一、有效提问艺术的含义
鲁子问、王笃勤在《新编英语教学论》一书中说到:“有效提问是能够使学生做出相关的、完整的答复,并且同时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的提问。它是可以激发学生思维、促进学生参与、发展学生认知、有效组织课堂、促进教学目标实施的提问。”鲁子问、王笃勤还指出:“提问以促进学生参与和达成教学目标为目的。如果提问不利于预期目标的达成,则不能称为有效提问。有效提问应是能够利用各种策略达到预期目的的提问。”
二、英语课堂有效提问的特征
(1)清楚。问题必须能够使学生立即抓住要害,清楚所期望的是什么样的答案。有效问题意思明了、具体,为回答提供清晰的模式。清楚、详细而精确地表述问题,提专一的问题,避免模棱两可的发问。避免无休止地提问,那会使学生遭受挫折或感到迷惑。表述清楚的提问会提高正确回答的可能性。
(2)具有学习价值。问题需能激发思维,对该问题的回答有利于对所学材料的进一步处理;问题需与材料有关,有助于学生的学习,而不只是为了填充时间。有效问题一般都是开放性问题、发散性问题和参考性问题,要求学生运用其思维机制进行回答,鼓励学生做出自己的答复,有助于学生认识能力、思维能力的发展。有效问题发人深省,需要学生具有一定的洞察能力和推理能力。
(3)能激发兴趣。问题必须有趣,具有挑战性,令学生兴奋。有效问题能够引发活跃的课堂对话。
(4)刺激参与。问题需能使大部分学生都能参与到活动之中,而不应只是几个成绩比较突出的、自信的、知识面比较宽的同学。有效问题照顾学生的思想,学生的理解力,能够运用学生的语言,从而给学生提供一个安全的氛围使学生可以畅所欲言。
(5)问题适合学生的能力水平。这可增强学生对问题的理解,减少对自身能力的忧虑。
三、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提问艺术策略的实施
1.善于通过提问来强化学生的认知并获取反馈信息
教师都十分注重向学生讲授新知识、新概念的方法和技巧,以强化学生的认知。经常运用已有知识,是使旧知识得到不断巩固、得到长久保持的有效方法。因此,我们的提问,就是要善于启发学生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经过分析、综合、判断、推理,获得强化新的知识、新的能力。提问可以帮助教师就某些细节性问题进行检查,帮助教师检查学生对问题的理解和掌握。教师还可以通过提问及时、具体、准确获取有效信息反馈。
2.善于通过提问来培养兴趣、控制注意并刺激学生的参与
在课堂教学中提问,学生为了准确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必须集中注意力,加快思维活动,迅速处理信息并积极探索问题的答案。英语课堂提问,正是为学生学习英语提供了参与教学活动的有利条件,它可以使学生在亲身参与教学活动的过程中体验成功与失败,唤起他们丰富的情感体验。这大大缩短了师生间的心理距离,有效地激发了学生主动学习英语的兴趣,形成对英语学习内容知之、好之、乐之的心理变化过程,达到激趣乐学的效果。课堂中的教学组织主要依赖于提问。教师可以通过提问导入话题,通过提问布置任务,通过提问析疑,通过提问进行评价,通过提问将精力不集中学生唤回到课堂活动之中。教师的提问是一种有效的刺激方式。
3.善于通过提问发展思维,培养学生的英语听说能力
教学是为了使学生开动脑筋、拓展思路、生动活泼地掌握知识,发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英语教学中,作为交互活动的手段,课堂提问是启发学生思维的基本方式。它可以为学生创设思考的情境,疏通思考的渠道,提供思索的空间,通过教师的设悬置疑,激发思考,启迪学生去认识问题,使其思维处于积极主动的探究之中。教师要注意在深入钻研教材、把握教材的基础上,抓住学生认识事物的规律和心理特征,以提问来促进他们的思维,使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讨论中,积极参与语言实践。善于提问的教师,必须先易后难、由浅入深、由近及远地提出问题。
篇8
[关键词]初中语文 课堂教学 提问
[中图分类号]G6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6)300035
在教学中,教学方式方法的不同关系到教学效果的优劣,因此,教师应探寻课堂教学中的艺术性提问,在问题设置时要标新立异,力求让精彩的课堂教学提问能启发学生的灵感,发挥自己的想象空间,使学生们的思维更加活跃,从而师生之间的交流也更加和谐。本文结合自身的实践教学,从以下几方面谈一谈关于语文课堂教学的提问策略。
一、提问要围绕教学目标
一切教学目的核心都是围绕着教学要求展开的,因而,教师在设计教学问题的过程中,要以教学重点、难点为依据,同时把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起来,设置一些更加具有特定性和启发性的问题,这样就会一方面考察了学生对于所学知识吸收和理解的情况,另一方面加深了学生对于教学重点的印象。
如在学习《两小儿辩日》这篇文章的时候,两个孩子进行的辩论,连孔夫子都无法分辨出孰是孰非,因此我们需要知道的是,这个文章想要告诉我们的并不是哪个孩子的观点正确,而是要让我们明白对待同一事物、同一问题,我们从不同的视角看问题,所得出的结论也会有差异。除非是数学的固定得数,不然很多事情都不存在绝对的正确和错误。因此,在这篇文章设计问题的时候,授课教师要把文章所表达的这层深意即教学重点包括进来,让学生学会用辩证的眼光看待事物。
又如在讲解小说《故乡》时,学生们大都会对“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这句话理解得不够透彻,为此,在教学时教师就应该设计一系列由简到难的问题,一步步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章内涵,进而实现对这句话中的“路”的引申含义即“希望”的理解和体会。
二、提问要准确把握层次
语文教材是按照由低年级到高年级、由简单到复杂的学生层次标准设计的,也就是说,学生对于语文知识的认知过程是由浅入深的过程。于是,教师所设计的教学问题,也应该符合学生的年龄段和心理特点,带有一定的层次性。一方面,要兼顾学生之间知识水平的层次差异,问题的设计要考虑全班学生的接受情况,对于学习成绩一般的学生,设计一些与具体答案相关的问题,而对于学习成绩优异的学生,则要设计一些需要深入分析思考的问题,以满足这些学生的求知需求;另一方面,从教学效果的角度来说,要设计出一些与教材内容相关的问题,帮助学生加深对教材内容的分析与领会,还要设计一些开放性较强的话题式问题,让学生可以相互交流,展开联想,从而启发学生的思维激发他们进行探究。通过以上两方面的综合运用,让学生能够从难易得当、层次清晰的问题中全面提高自己的语文能力。
例如,在讲解《生命的舞蹈》一文时,教师可以通过中国残疾人艺术团表演的舞蹈节目《千手观音》作为导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对残疾人有初步认识,教师可以随着文章的深入逐渐提出问题,让学生通读课文后提出:“作者起初关注残疾人和小女孩时产生的感情是怎么样的?之后又产生了怎样的变化?”这样的问题学生只要熟读课文就会在文章中找到答案,而随着教学的进一步深入,笔者再提出:“‘生命从一降生,就穿上了一双红舞鞋。’这里边的红舞鞋象征着什么?”“你能说一说‘生命的舞蹈’的含义吗?”类似这样的问题学生就需要通过自己对文章进行分析并且加入自己的理解才能总结出答案。这样,随着对文章的深入学习,自身的阅读和理解能力都得到了锻炼和提高。
三、提问要充满挑战与创新
语文作为一门语言学科,它具有语言的丰富特性,这也就决定了语文学科的大多数问题的回答是多方面的,同一思想可以用多种表达形式表现,反之,同样的表达方式也可以代表不一样的思想内涵。对于课文来说,学生从多方面理解文章也正是我们所提倡的思维创新。因此,教师在设计问题的时候,就应该考虑到问题的挑战性与创新性,尽量设置一些不需要固定答案的问题,让学生们能够集思广益,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合理想象,广泛作答。
篇9
关键词:初中;数学;提问;兴趣
中图分类号:G623.5
数学课堂教学离不开“问”。一方面是老师问,另一方面是启发学生问。后者是所谓的激“问”,即教师用提问的方式去激活学生的思维。如何通过提问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学生的思维、发展学生的智力,从而达到转化差生的目的呢?现在我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初中数学课堂的提问艺术,使学生想学、乐学、好学,从而达到全体学生共同进步的目的。
一、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是学习兴趣,只有有趣的东西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教师要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角度去设计问题,用科学、生动的语言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从而促进课堂效率的提高。例如在讲授九年级《解直角三角形》时,教师开场白:我能不过海而测海宽,不攀岩而知而知山高,因为我有一法宝,你们知道我的法宝是什么?此时同学愕然。接着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放出波涛汹涌的大海画面,令人望而生畏;运动员在陡峭的石壁上由于体力不支而掉下来那惊心动魄的一幕。在大家产生强烈兴趣的基础上,教师说:“如果你们想知道其中的奥妙,就要学好本节知识哦。”于是教师把同学们带进了解直角三角形的知识中......这样既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所学的新知识上,又激发了学生的思维,从而激起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欲望。让好动的学生集中思维于探求新知上;让自卑的树立起“我能行的”信心。
二、层层深入的提问,以提高学生思维能力
好的课堂提问应当是贯穿整个课堂的主线,引导着学生由浅入深地理解、思考,并使知识点逐步渗透到问题当中。这就要求教师对学生难以理解、需要启发学生思维的地方,以及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在备课时都应尽可能考虑到。在设置问题时要根据思维的由浅入深、有感性到理性的发展规律以及学生的个性和认知水平的差异,编制难度不同的问题。例如在一堂“一元二次方程应用题”教学中有这样一道题:用10米长的木条制作一个长方形风筝架ABCD,为使风筝不变形在中间订一根平行于长方形长AB的木条,当宽AD长为多少时,长方形面积为4平方米?这位教师在教学中,不是将问题全盘托出,而是将问题分解为若干问题:①用一根10米长的木条制作长方形风筝架有几种方法?②这几种制作方法中,什么一样,什么不一样?③什么时候面积最大?④为使风筝不变形在中间订一根平行于长方形长AB的木条,设宽AD=x,则AB等于多少?⑤当x等于多少时,风筝架是一个正方形?⑥当宽AD长为多少时,风筝架面积为4平方米?⑦风筝架面积能达到5平方米吗?这样的设计既降低了难度,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回答的机会,又让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了整理,学会分析问题,看清问题的本质。再如,九年级数学中有一道习题:“求二次函数的图象与x轴的两个交点坐标”。学生基本上没有困难,但是在课堂教学中是采用如下方式进行引导的:(1)同时给出三个二次函数,分别求它们的图象与轴的交点坐标;(2)引导学生思考现象,有的有两个交点,有的有一个交点,而有的不存在交点;(3)引出如下话题,怎样的二次函数图象与轴有交点呢?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情境,探究分析的难度适中,综合性强。大部分同学首先尝视直观分析,提出“当Δ>0时,与轴有两个交点;当Δ=0时,与轴有一个交点;当Δ
三、精心创设提问方式,善用“激将法”
孔子语:“疑虑,思之始,学之始。”有疑虑才能产生认识需要和认知冲突。通过数学课堂教学的设问使学生产生疑问,激发学习新知的兴趣,以教师的“问”激出学生的“问”,在“问”中学,在学中“问”,由“问”引发出的一种内在的、持久的、强大的教学吸引力,不正是教师教学的魅力所在吗?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满足于自己问,学生答;教师不应把学生单纯的视为被提问的对象,而应视为这一教学活动的主体,通过精心设问,使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这一活动中来。教学时教师可以充分利用教学中的各个环节,围绕教学内容,根据学生实际,设疑问难,启发思维,创造一个教学相长的民主气氛,让学生去发现问题、思考问题、提出问题。在学习新知识之前,学生处于准备状态时,使用激励性的提问,激发学习情绪,促使其进行知识间的类比、转化和迁移,把学生从抑奋状态调动到兴奋状态。比如教学“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时,首先写出一个系数较大的一员二次方程(如1996x2―1997x1=0),激问:“老师能即口说出它的两根的和与积,同学们你们能吗?”对学生难以理解的问题,这时教师再提示从数字方面去思考,经过思考,学生明白要想不解方程,求其两根的和与两根的积必须寻找新的规律。这样,学生会产生恍然大悟的感觉,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关键处发问,循序渐进地达到知识理解和解决问题的目的。这样就强烈的调动了学生的参与热情,从而促进“后进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从“要我学”变成“我要学”。
四、教会学生“问”的方法
为了让学生善于提出问题,教师要先引领学生去发现问题,有意识地培养学生提问的能力,教导学生从哪些方面去思考问题、提出问题、提出一些什么样的问题。老师要教给学生一些提问的技巧,提高学生“发问”、“会问”的能力,使学生会问、善问。在数学课堂教学中,针对学生的认知特征和学习的规律,可以引导学生从以下几方面提出问题。
1、营造和谐的教学氛围
现代思维学研究表明:人在高度自由、高度放松的氛围中,其思维便会进入一种更高级别的自组织自调节过程。“创造性学生往往因教师不能理解和支持他们的思想而隐藏自己的观点和想法,从而对他们的创造性思维产生严重抑制作用。”自古以来,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和策划者,应找准自己的位置,采取民主态度,鼓励学生思考,支持学生发表不同意见和积极探索,为学生成长、思维创造良好的气候和土壤,特别应重视建立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初中数学教师应努力营造轻松、幽默、愉悦的课堂,只有这样,学生才会感到心理的安全与自由,积极主动、生动活泼地观察思考,学生群体才会有群情激动,跃跃欲试的热烈气氛,提问欲望和行为才能得到激活。
2、构建提问的教学情境
教师要随时注意挖掘教材中隐藏的“发现”因素,适时利用暗示性语言、语气创设一种使学生主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情境,启发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探索知识,使教学过程围绕学生在学习中产生的问题而展开。教师应构建良好的提问教学情境,这样不仅能激发数学问题的提出,而且也能为数学问题的提出和解决提供相应的信息和依据。通过具体数学问题引起的悬念或探索活动激起学生的问题欲望,进而形成教学情境。这就要求初中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积极主动利用暗示性语言、语气,结合有效问题串创设学生自主提问的情景。初中数学教师还应设置有梯度、可延展性的课堂提问,以便给学生连续、广泛的提问空间。每个问题都要留一定的窗口给学生,让学生在解题时,在教师的暗示性语言下能找到题目的漏洞,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力,进行自主提问。
3、对学生的提问进行有效评价
篇10
【关键词】提问意义 提问原则 提问艺术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1-0081-02
我国现如今应试教育逐步的转变为学术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中职英语教学的教学旨在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英语能力。课堂提问是英语教学中教师与学生之间进行课堂交流的一种重要途径。英语课堂提问并非是一个简单的教学过程,往往要求老师通过大量的教学实践,总结各种提问方式,从而使提出的问题具有一定的科学性、系统性等特征,使学生尽可能地积极参与交流,以提高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
1.课堂提问的意义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精心设计的课堂提问是激发学生积极思考,独立探究、掌握知识、培养学习能力的重要手段,是沟通师生思想认识的重要渠道。它对教师驾驭课堂,调动学生积极性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1.1增强交流,融洽感情
在传统的语言教学中,课堂教学被看成是一个由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过程的教学,教师占据着课堂的主导地位,他们的讲解往往占用了课堂大部分时间,学生能接触英语的机会和环境要少得多。老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之间都缺乏交流。而交流是教学尤其是语言教学的本质,缺乏交流、缺乏语言的沟通,英语教学就无法进行。而通过课堂提问,教师一方面可及时地了解到学生对所学知识理解和掌握的程度,更为重要的是,恰当地提问能启发和引导学生对课文的重点和难点等进行积极的分析和思考,使教师与学生共同在一种互动式的课堂交际中活动。因此教师设计一个好问题,就如一条纽带架起师生之间交流的桥梁,学生在愉快的学习环境中,增强了英语学习的兴趣。
1.2引发思考
问题是思维的起点,也是思维的动力。著名教育家陶行知特别强调勤学多问。他认为:“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禽兽不如人,过在不会问”。当学生头脑中有了问题,就会使其在认识上产生矛盾,从而促使他们去思考、去探究。由此可知,设疑提问是引发思考的起点,是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保证。
1.3反馈信息
教学活动是师生双方互动的过程,要保证教学的质量和效率,及时得到信息反馈是十分重要的。英语教学中反馈信息的方式有多种。其中,课堂提问应是教师取得有效反馈信息的一个重要手段,它同课堂教学中其他的信息反馈手段相比,具有更及时、更具体、更准确的功能,教师可以根据教学中的问与答,随时了解并分析学生对所学内容掌握的差异程度,对教学进行调整,使整个教学活动有的放矢。
2.提问的原则
2.1启发思维的原则
教师的提问,应富有启发性。因为课堂提问本身不是目的,而是启发学生思维的手段。“满堂问”其实是“满堂灌”的另一种翻版,会成为学生学习的另一种负担。这与新考纲“重在考查学生的能力”的要求是相悖的。因此,所提问题,应能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求知欲,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引起学生的探索活动,并在探索活动中培养创造力。不能为提问而提问、教师必须明确,提问不等于启发式,好的提问才是启发式提问,启发式提问重在所提问题有价值和有意义,能够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发展其思维能力。
2.2难易适度的原则
课堂提问必须做到难易适度,尤其是难度较大的问题,一定要设计成一系列由浅入深,由旧导新、从易到难的小问题,使学生通过问题解答,逐步突破难点,把握要领,掌握规律。要力戒那些答案过于简单的问题,但问题也不可太难。只有适度的提问,恰当的坡度,才能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与此同时,对不同层次的学生也应视其具体情况而把握难易分寸,使全体学生都能从解答问题中受到获取新知识的欢愉和乐趣。
3.提问的艺术
提问是一门艺术,是每一个教师都应该认真思考、慎重对待的问题。我认为,教师应把握好以下几点:
3.1教师的态度
教师应当以愉快、友好、从容、谈话式的态度来提问。提问时如果既能保持自由自在、不拘礼节的气氛,又能说话举止得体,那就更好了。教师应使学生从提问的方式中便知道他所期望的是合理的答案。如果学生不能回答,或者一时回答不出来,也不要强迫他回答。要知道学生已经忘记的知识,就是督促他冥思苦想,也是枉费工夫。
3.2提问的时间和时机
在整个班级参加的情况下提问,教师一般是先提出问题,让全班学生都有考虑的时间,然后再指定某个学生回答。这样做便使每个学生在有人回答之前都有机会对问题进行思考。如果教师每提一个问题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只有一、二秒钟,学生还未想好,教师就重复问题,或者重新组织问题,或者请另外一个学生回答。这种做法似乎是一种控制时间的机智表现,但实际上,被提问的学生却会失去回答问题的信心,或者懒于思考,学习的积极性逐渐低落。
此外,还要注意提问的时机。不看时机的提问是很勉强的提问,这种提问针对性不强,随意性较大,没有把握学生的思维流向,没有较好地创设问题情境,仓促而问。提问的最佳时机是学生处于很想弄懂,但又无法弄懂,很想说出来,但又无法说清的心理状态。
3.3因材施问,注意针对性
教师在提问对象的选择上要照顾全体学生,更要因材施问。平时教学中,由于受到课堂时间、教学内容以及学生数量多等多种因素的制约,一般情况下有些问题不可能一一进行提问。因此,教师在课堂提问时要考虑中等学生参与教学活动所能承受的能力,适当照顾优、差两头。
一些教师不能根据学生学业水平进行“分层提问”,使每个学生都有表现、发展的机会,更不能根据学生性格、思维等特点进行提问。提问的对象往往是班上大部分学生或者少数成绩好而又听话的学生,对极少数成绩差或者调皮的“弱势者”,往往是举手也不提问,不举手更不提问,这些学生就成了游离于课堂教学之外的“边际人”。这种教学对他们的发展是相当不利的,可以说是一种无声的折磨和摧残。
提问对老师来说可能只是一件平常的事情,但对学生来说,则可能有着非比寻常的意义。提问对有些学生来说不仅是一个知识点掌握的问题,更重要的是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的问题,是学生平等发展权的问题。因此,教师必须注意这一点,切不可轻视提问对学生的意义,要通过提问去塑造、去保护学生。
3.4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有些教师只将目光盯在自己所确定的正确答案上,只要有学生能将这个答案说出,便对其他学生依然举着的手视而不见,继续进行自己的教学。这是很多教师在学生回答问题时的普遍做法,但如果细加分析,不难发现,这其实是一种为解决问题而解决问题的方式,那些对问题还有自己看法的学生是否能完全接受教师所给出的答案,令人怀疑。这样一来,课堂效率便会大打折扣,不仅不利于问题的解决,长此以往,还可能会造成其他一些负面影响。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主要是因为这些教师没有能充分意识到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教学的模式还停留在过去传统的告诉学生如何解决问题上,而不是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自己去研究问题,发现问题的解决办法。
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在教师引导下,学生自己解决问题。教师对问题适当加以正确引导,让学生畅所欲言,充分展现自己的观点;教师再和学生一起讨论,确定问题的答案。这样不仅能让学生心悦诚服地接受老师的观点,同时也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从中体会到学习的乐趣。甚至有的时候,学生的回答还可以对教师的答案起到补充说明的作用,这样有利于更好地解决问题,达到教学相长。这是让学生的每一种观点都能得到充分展现的原因之一。
3.5认真评讲,注意鼓励性
教学中常常发现,当学生答不出问题时,有的教师不是搭桥引导,而是另请高明;或者“恨铁不成钢”,语言中带有批评,语调上带有责备,情绪中带有烦燥等。这使学生遭受失败的体验,从而情绪低落,课堂教学气氛沉闷,未能很好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
心理学家赞可夫说:“教学法一旦触及到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到学生的精神需要,这种教学法就能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学生在愉快的心情下学习,注意力集中,思维活跃,接受信息快。我们也常常发现:当学生尤其是差生答对问题受到表扬时,他们会激动不己,整堂课都会昂着头,目不转睛地盯着教师,聚精会神地认真听课,积极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因此,当学生回答问题时,教师要用信任的目光对待学生;当学生回答不出时,教师要耐心地铺路搭桥,尽可能引导答问学生找出答案,以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产生愉悦的心情;当学生答对时,教师要适时表扬激励。
课堂教学中提问的技巧对启迪学生思维, 主动地掌握知识, 培养语言表达能力, 激发学生兴趣, 活跃课堂气氛, 优化教学课程,提高教学质量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那么提问艺术在课堂教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努力探索课堂提问技巧,恰到好处的把握提问的艺术,将对我们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创新型人才,有着不可低估的影响。通过以上各方面的探讨与研究发现,在英语课堂教学过程中的提问,不仅要让全体的学生参与课堂活动,而且也要能使全体学生有展现思维的机会。因而,提问的广度、梯度、难度,以及提问的方式与内容都要讲究技巧和艺术。在此,笔者希望通过本课题的研究,能对老师在英语课堂教学过程中提问艺术有所作用。
参考文献:
[1]邵正宜. 中学英语课堂提问探讨[J]. 宿州师专学报. 2003(03)
[2]谷岳云:《英语教学论》,中南工业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课堂提问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