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经济知识与实务范文
时间:2023-10-19 16:07:5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农业经济知识与实务,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摘 要:教育公平问题正成为制约农村义务教育健康发展的瓶颈。农村教育公平机制在制度政策、投入经费等方面需进一步完善;“留守儿童”的问题对农村社会的发展也会产生消极影响,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
关键词:公平价值;农村义务教育;教育公平
中图分类号:D90-0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1605(2009)05-0073-05
农村义务教育在整个国民教育体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办好农村义务教育,是将沉重的人口负担转化为巨大的人力资源,为国民经济增长培养动力的基础工程。农村义务教育体制虽进行了多次改革,但经费不足、投入欠缺、城乡之间以及区域之间的投入差距依然存在,教育公平理念仍未深入人心。随着新时期广大农民民主意识的觉醒,适应社会全面进步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深入贯彻农村义务教育公平理念,将对农村发展起到助推器的作用。
一、经济法公平价值观在农村义务教育中的现实内涵
经济法是以社会整体利益为本位的社会法,其核心价值范畴是“社会整体利益”。也就是说经济法的基本价值范畴是实现社会发展、社会公正和社会安全。农村义务教育中更是应追求教育的公平价值理念,实现农村的可持续发展。
1.经济法公平价值界定
经济法工具性价值的公平是指经济生活中的公平,在可持续发展观下,注重社会整体利益的公平,要求绝大多数个体和团体间必需的公平。其公平观的范畴包括地区公平、产业公平、代际内公平和代际间公平,强调机会公平,重视分配公平,实现结果公平,体现社会公平,最终表现为实质公平,是一种社会整体公平、长远公平和发展公平。与传统民法以人为本位,以抽象人格平等为假设,以等价有偿为原则,强调竞争机会均等、机会公平相比,经济法的公平观是一种高层次的公平观,它克服了民法以平等求公平的形式公平的价值理念,追求的是以结果公平为内容的实质公平。经济法的社会公益价值理念,具体表现为追求社会公平和经济民主。社会公平是每一个社会成员不仅有权享受其他成员所提供的个人生活所需,而且有权享受每一个人都想得到而实际上确实对人类福利有益的一切好处和机会。
科学发展观作为党和国家关于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战略思想,同经济法的应然价值、理念和功能是一致的,是经济法良法观的核心内容。科学发展观强调要坚持以人为本,从人的根本利益出发,实现中国经济法主体利益的协调发展。尤其是强调一要统筹城乡发展,实行以城带乡、城乡互动,更加注重加快农村发展,逐步扭转城乡差距扩大的趋势,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二要统筹区域发展,坚持推进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逐步扭转地区差距扩大的趋势等。经济法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时,需要以人为本,切实维护民众权利,不仅要关注经济效率,更要关注社会公平。经济法应充分运用其权利调整和再分配功能,通过国家调节,统筹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各种关系,实现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2.经济法公平价值在农村义务教育中的具体运行机制
义务教育是每一位国民获得的最基本的教育,义务教育公平是教育公平的根本立足点和出发点。一个国家在追求教育公平的过程中,必须以实现义务教育公平为本位,防止不公平现象的出现。
教育公平是指人人都可以根据自己的天赋、能力和需要不受歧视地获得适合自己的教育机会。教育公平的范围主要包括四方面:其一,机会公平。这是教育公平的核心内容。对教育重大问题的由来与现状公平的关注集中在给所有人公平的发展和竞争的机会,改变处于不利地位的社会阶层的教育状况。[1]其二,规则公平。在规则统一的前提下,只要各人的收入份额与其对生产的贡献份额相一致,就被认为是公平的。即教育权利与义务的平等和教育权力与责任的均衡,受教育者的权义关系与教育者的权责关系达到和谐和均衡。其三,起点公平。义务教育起点公平要求各成员所拥有的经济条件不应成为其获得义务教育机会的障碍,而应处于同一起点。其四,结果公平。义务教育资源分配的结果,即义务教育资源在社会不同群体、不同地区的分布情况。在规则公平、起点公平和结果公平三者的相对关系中,结果公平更为根本,是义务教育公平的实质含义,也是义务教育公平的实体目标。[2]教育公平还体现在,对弱势群体的补偿方面。对在教育中处于不利地位的受教育者采取补偿性教育措施,以补偿由于不利地位对其所造成的教育损失,如对于教育实践中现实的机会不平等和过程不平等进行补偿,还有通过教育系统对受教育者因财富、出身、社会地位、文化背景等因素所造成的差异进行补偿。
正如经济法的公平价值强调在可持续发展观的指导下,注重社会整体利益的公平,坚持以人为本、统筹城乡发展和区域发展一样,农村义务教育的普及程度、人均受教育年限、教育经费投入的比率以及区域教育的发展状况等是最能够体现一个社会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程度,而且当前我国可持续发展观的重点和难点都在教育上。实现农村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目标,需要将重点投向农村义务教育。正如经济学家阿马蒂亚森认为,发展不能单纯理解为工业化或居民收入的增加,应是一个拓展自由的过程,而教育对于拓展人类自由、提高生活质量具有重大意义。教育发展尤其是基础教育的发展有利于消除贫困和贫富差距。使教育树立和实现科学发展观,是整个社会科学发展的前提,没有教育的科学发展,就没有人的科学发展,也就没有科学发展的社会,从而就不能体现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发展终极目标。
二、农村义务教育公平价值实现存在的困境
目前,农村义务教育中仍存在诸多问题,尤其是经济法的公平价值理念在农村义务教育的实现过程中还存在困境:
1.城乡教育发展存在差距
城乡差距不仅表现在经济发展水平上,更加悬殊地表现在教育发展的水平上。就总体而言,农村学校的师资水平和教育设施的配置与城市学校根本无法相比。城市市民与农村村民在能获得的教育设施、教育质量和教育机会上极不平衡。目前,我国大多数城市基本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部分城市已经着重于普及高中教育,许多大中城市正在向教育设施的标准化、现代化迈进,有些城市的中小学在软件、硬件上跟国外发达国家相差无几。而贫困地区的农村中小学维持最低水平的运转都相当困难。尽管农村税费改革改变了农村义务教育投入资金的来源渠道,由农民自己办教育转化为国家办教育,其投入的主要渠道是国家财政,但事实上,在广大的西部落后地区,上级财政用于农村义务教育的一般性转移支付被层层挪用现象普遍,甚至国家规定的教育收费进入财政专户后被平调、挪用,正常的教学开支难以得到及时的拨款也是屡见不鲜。西部以农业为主的县长期缺乏足够的财力,财政性教育经费基本上就是保证教职工的工资和学校日常支出,不少地方的经费处于勉强维持的状态。[3]农村教育发展落后已经成为当前“三农”问题中比较突出的问题。
城乡间教育资源配置不公平。中国长期以来的城乡二元社会结构形成了一种以城市为主的价值取向,国家的物力、财力、优质的人力都投向了城市。这导致城乡教育资源在数量和质量上存在很大差异,同一地区校际之间义务教育投入差距较大。自20世纪五六十年代以来,我国的教育就选择了通过激烈竞争、筛选、淘汰,以培养少数“尖子”为目标的精英路线,层层设置重点学校。政府人为地对学校进行分等并区别对待是不合理的,“重点学校”政策更是教育不公平现象的又一体现。义务教育不公平,不仅会引起眼前的社会不公平,影响社会稳定,制约经济的发展;同时还会引起长期的代际复制。
2.区域教育发展不平衡
义务教育公平往往和教育资源的分配与享受密切关联。当前中国存在严重的教育资源配置不公平现象。从区域来看,财政义务教育投入在东、中、西部地区之间不均衡。区域间义务教育资源配置不公平,这表现在教育资源占有量的区域差异突出。现行的教育财政政策实行“分级管理、分级办学”的原则,在我国农村,由县办高中,乡镇办初中,村办小学。义务教育的财政责任下放到县、乡,中央政府义务教育投入的比例很少,由于我国区域间的经济发展本来就极不合理,因此,这在一定程度上更加拉大了区域间的义务教育资源配置的不平衡。
3.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日益突出
农民的分化和流动是农村社会发展的反映,大量的农民从传统的农业生产中分离出来,从事二三产业的工作,这不仅为国家的工业化提供了大量的劳动力,也带动了农村经济的飞速发展。但是,农民的分化和流动也给农村社会带来了新的挑战,各种社会问题不断出现,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成为农村义务教育中的突出问题。“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或一方在外打工而被留在家乡、需要他人照顾的16岁以下的孩子,在学龄上一般反映为小学生和中学生。据中国人民大学人口研究所测算,托留在农村的“留守儿童”约为2290万人,主要分布在外出跨省人口较多的四川、安徽、湖南、江西、河南、湖北等中西部地区。由于留守儿童占当前农村学生的比重较大,具有群体性和普遍性的特点,如果不重视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对整个农村教育和农村社会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都将造成深远的消极影响。
由于父母和子女之间的亲情关系,家庭对青少年的社会化教育具有自然性,家庭教育通常寓于生活中,因而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由于城乡之间资源配置的不合理,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农民的分化和流动集中投向城市,体现在年轻一代上,致使农村家庭中多是单亲或隔代共同生活,造成对青少年的教育不到位和缺失。学校作为青少年教育的正式机构,在青少年成长及社会化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是其他社会群体无法替代的,学校教育环境的优劣和教育水平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到青少年能否健康成长和顺利完成学业。尤其是中国农村,由于家庭教育不到位,社区教育尚未发展成熟,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在很大程度上仍然依赖于学校教育。但是,农村学校由于受到教育理念、自身条件等主客观因素的影响,还不能够承担起特殊的“留守儿童”群体的教育任务。再者,在有些山区农村,农民居住得都比较分散,村村相隔距离很远,交通又不方便,一个村小学的学生各个年级总共才二十几人,教师资源很少,一个教师要代好几门课,而且既当教师又当保姆,不仅要关心学生的学习,还要关心学生的生活,责任和压力很重;尽管如此,农村教师的待遇很低,与城市教师的待遇相差甚远。
三、实现农村义务教育公平价值理念的路径选择
目前,我国的学者还没有对经济法视野下的农村义务教育公平价值进行过多的研究,政府决策层也没有对农村义务教育经济法公平价值的实现以足够的重视。笔者认为,实现农村义务教育经济法公平价值理念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考虑:一是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转变思想观念,完善农村义务供给制度;二是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与投资体制;三是加快制度建设,解决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实现农村义务教育经济法公平价值。
1. 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转变思想观念,完善农村义务供给制度
救助社会弱势群体,是政府应当承担的社会责任。然而,现实的情况是教育、医疗等由国家提供的公共服务和福利保障,对于大多数农民来说可望而不可及。因此,应当从中国当前的社会经济状况出发,动员全社会力量,稳定经费来源,扩大保障范围,提高保障水平,进一步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使各级政府加大财政投入,改变一切由国家或集体包办的保障体系,建立起以国家为主体,集体、个人和社会相结合的,多方面共同负担的社会保障体系。同时,在经费上,建立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在相应的义务教育财政拨款时,将农民工子女纳入财政预算,在教育附加费中拨出一定比例作为农民工子女的义务教育经费。在改革收费制度方面,建立完善对弱势群体的国家、社会资助体系。严格规制义务教育阶段转制类学校、民办学校的收费标准。建立弱势群体社会援助体系,可以通过吸收政府、企业、民间机构和个人的捐赠,设立救助基金,成立社会援助机构,向贫困地区、弱势群体提供教育援助,帮助他们完善一定年限的学业。要打破依然存在的国家对教育过多的包办和垄断,建立开放的教育体系,促进国内外资金向教育领域的流动,使教育成为全体人民共同的事业;应形成中央、省、地市各级政府按一定比例共同分担义务教育经费的制度,加大对贫困地区义务教育经费的转移力度,保障义务教育持续发展,实现社会分配公平和结果公平,追求社会实质正义。
2. 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与投资体制
首先,政府应明确义务教育“责任人”的角色。义务教育,是纯公共产品,是政府向全体社会成员提供的平等的、无差别的共同服务。提供良好义务教育这一公共产品是政府的基本职能。离开了政府,教育公平无从谈起。同时,必须明确认识义务教育公平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重要性。否则,教育投入越多,越是向“优势地区”和“优势群体”倾斜,越是会加剧不同群体和地区的教育不公,引起更多的社会不公,不利于社会的和谐发展。
其次,提升教育投入主体的重心,加大中央和省财政对农村义务教育的投入。根据义务教育的公共产品属性和我国实际情况,应进一步强化政府在义务教育经费负担方面的责任,把更多的公共资源配置在义务教育这一较低层面上,既要提高义务教育经费的比例,也要提高平均经费水平。应该加大中央和省级政府的财政投入,特别在贫困地区更要强调中央政府为主体的投入责任。
再次,发挥社会力量,进一步建立健全农村义务教育多元化的投入机制。义务教育的投入资金来源既可以通过行政手段获取,也可以通过市场的途径来获得。一方面政府可以采用贴息、专项补助等形式,鼓励社会资金向农村流动,兴办农村义务教育,参加与农村义务教育相关的基础设施建设,这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迅速改变农村义务教育落后的现状;另一方面,可以在全国发行教育彩票,吸引和集中社会闲散资金投入到广大的农村地区,特别是广大西部农村的义务教育事业中,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西部地区农村义务教育办学条件,缩短东西部之间的差距,实现东中西部在农村义务教育方面的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3.加快制度建设,解决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
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是制约当前农村义务教育向深度发展的瓶颈。这个问题若能得到妥善解决,将会给农村义务教育的发展注入新的血液,能促进农村义务教育蓬勃发展。首先,要加快户籍制度改革,逐步消除城乡差距。改革户籍制度的核心并不在于完全取消户籍管理制度,而是要逐步弱化乃至取消与户籍相联系的城乡隔离的各种制度,保障劳动力的合理流动,使流入城市的农民享有与城市市民平等的权利和社会权益;同时,要逐步实现以户籍制度改革为中心,拆除就业、医疗、住房、教育等制度壁垒,彻底打破维系多年的城乡二元经济体制,引导农村富裕农民在城乡间的有序流动。其次,应逐步建立并完善社会工作制度,设置相对独立于政府的帮助机构,从另一个角度来帮助弱势群体,在帮助留守儿童问题上,政府部门应充分发挥引导作用,在帮助农村留守儿童的同时,对进程务工的农村家长进行引导和教育,强化农民工家长的家庭家庭教育观念,让他们学会与孩子沟通、交流以及教育孩子的正确方式,发挥家长对孩子的独特的教育功能。当政府对处于强势方的城市基础教育倾斜了过多的投入后,应该从社会整体利益出发,对农村义务教育给予更多的制度供给,从财力、物力和人力上进行更多的输入,实现城乡协调发展,达到代际内公平和代际间公平,促进整个社会的健康有序发展。
4.加强政府宏观调控力度,贯彻农村义务教育公平原则
首先,政府应树立牢固的教育公平的理念。教育公平理念是实践教育公平的内在动力,是制定教育政策的准则。要将中国这样一个人口大国建成人力资源强国,确保义务教育的公平是首要任务,政府在政策制定时要公平对待每一个个体的平等受教育权。
其次,中央政府作为资源配置的主体,应遵循公平原则,加强对义务教育的宏观调控力度。对教育资源在全国范围内进行统筹规划、合理配置。通过法律等形式确定公共教育支出在义务教育的总量和比例。为防止教育资源配置在地区和城乡间的差距扩大而引起教育不公,应制定优惠政策加大对中西部地区、农村地区义务教育的支持力度,在财政拨款上予以倾斜。另外,鼓励东部发达地区对口支援中西部贫困地区,以促进义务教育公平的实现。
再次,实施义务教育补偿制度。所谓义务教育补偿是指国家或社会为保障处境不利儿童接受教育,采取的各种补偿措施或行动的总称。义务教育补偿倡导了一种积极的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策略。它是个人的权利和国家的强制义务相结合,是一种新的发展观和效益观,是社会整体利益最大化的合理选择。义务教育补偿是教育公正的现实要求,也是社会文明和教育进步的必然要求。
四、结束语
当前,我国实现经济法教育公平价值,须立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不能脱离当时当地的经济条件和教育基础。初级阶段教育公平的首要内容是保障公民基本受教育权利的实现。要坚持以历史的和发展的观点看待教育公平问题。农村义务教育的健康发展影响着我国广大农村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发展,而实现农村义务教育公平价值,更能够有效解决当前农村基础教育存在的诸多问题。
参考文献:
[1]王洛忠.教育公平!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石[J].重大问题的由来与现状,2005,(02);11-12.
[2]徐中伟.略论农村义务教育公平[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03,(02):61.
[3]张雳.西部农村义务教育的困境与对策[J].教育探索,2008,(08):81.
[4]梁德智.教育公平的基本内涵及实现路径[J].长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02):64.
[5]胡宪君,何跃,程艳霞.对和谐社会构建中义务教育公平的思考[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2006,(01):15.
[6]杨颖秀,张红.义务教育实施二十年的反思与前瞻[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02):124-125.
[7]王善迈,杜育红,刘远新.我国教育发展不平衡的实证分析[J].教育研究,1998,(06):21.
[8]张雳.西部农村义务教育的困境与对策[J].教育探索,2008,(08):82.
篇2
摘要:“农业会计实务”是农业经济管理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对学生专业核心能力的培养起着重要的支撑作用。按照高职教学的要求,从课程内容重构、校内外实践教学环境建立、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改革、教学团队打造四个方面,进行了基于工作流程的“农业会计实务”课程改革探索。
关键词 :高职;农业会计实务;课程改革;工作流程
基金项目:上海农林职业技术学院“农业会计实务”精品课程项目
作者简介:高萍,女,上海农林职业技术学院农业经济管理系主任,高级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农村财务管理;吴政春,男,上海农林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财务管理。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747(2015)06-0019-03
随着国家对“三农”问题的热切关注,我国农业企业及其他农村经济组织日渐发展壮大,在教育领域被淡忘了近20年的“农业会计”又将重新得到教育界、会计界的普遍关注。上海农林职业技术学院农业经济管理专业主要面向三农,培养适应现代都市农业和地方经济发展需要,熟悉农业经济管理、农产品物流与营销基本知识,掌握现代农业企业经营管理、会计核算、农产品物流、农产品营销的基本理论和应用技能,具备农业企业经营管理、会计核算、统计分析、农产品营销、农产品仓储管理、农产品配送管理等实务能力以及良好的职业道德,适应乡镇经济管理部门、农村各类经济组织、农村社区及其他企事业单位一线管理岗位需要的知识型、发展型技能人才。“农业会计实务”是农业经济管理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对学生专业核心能力的培养起着重要的支撑作用。按照高职教学的要求,课程教学团队对“农业会计实务”课程进行了积极的教学改革和实践,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以农业会计工作流程为导向,从课程教学内容的重构、实践教学环境的建立、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教学团队的打造等四个方面进行教学改革,力争面向“三农”,培养合格的农业会计与财务管理人才。
一、以会计工作流程为导向,兼顾不同农业经济组织,重构课程教学内容
(一)课程设计思路
课程的设计思路是:以职业岗位能力需求为依据,确定课程教学目标;以岗位核心能力为依据,以公司型农业企业会计工作流程为导向,参考初级会计师专业资格考试大纲重构教学内容;兼顾不同农业经济组织形式,增设农民专业合作社会计、村集体经济组织会计等内容[1],丰富农业会计教学内容,使人才培养更有针对性。
(二)课程教学内容重构
1.课程教学大纲、课程教学计划的制定要摒弃传统的以章节划分的组织模式,而根据课程需要学生获得的相关专业技术知识、技能、职业判断能力,以工作环节划分若干项目进行组织。
2.教学内容的选取、教学方法的选择同样应以工作流程为导向,针对每一个工作环节来组织实施。本课程可按照要求学生掌握的会计核算业务,将教学内容分解设计成若干个工作项目,按会计岗位业务构建新的内容体系。如:按照出纳岗位核算、往来结算岗位核算、存货岗位核算、固定资产管理岗位核算、工资管理岗位核算、费用岗位核算、财务成果岗位核算和主管会计岗位核算8个项目模块进行教学,将课程教学和工作流程紧密结合起来,从而实现对学生专业核心能力的培养,同时,也兼顾了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3.在上述公司型农业企业会计学习的基础上,引入农民专业合作社会计、村集体经济组织会计教学内容,突出为农服务特色。如表1所示,在教学内容上侧重于与公司型农业企业会计的差异方面,选择其特有的经济业务开展教学和训练,以提高教学内容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二、以会计工作流程为导向,建立校内外实践教学环境
(一)校内实践教学环境建立
1.在校内建立能够模拟农业企业财务运作过程的实践教学环境。[2]如,上海农林职业技术学院在校内建立了能够模拟企业财务运作过程的农村三资管理综合实训室、“乐实”农产品销售公司。在农村三资管理综合实训室里配备了手工模拟实训、会计电算化实训必需的硬件、软件、材料,实训室布局按照财会部门的现实分工和安排来设计,体现了财会部门的特点,使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2.提供完备的实训资料,能够采用企业的实际会计数据进行实训。如,上海农林职业技术学院教师自编了一套较为完整的公司型农业企业会计、农民专业合作社会计、村集体经济组织会计核算实训资料;同时,师生共同参与“乐实”农产品销售公司的实际运营,采用公司实际的财务数据进行会计实训,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二)校外实践教学环境建立
为了提高会计实践教学效果,除了在校内建立实践教学模拟环境外,还必须在校外构建较完整的会计教学实习与学生就业实习基地,以保证学生到企业进行在岗实习。
1.与上海市农经站对接,学院教师和学生经授权后可以登录上海市农村集体三资监管平台,查看全市有关财务信息,研究和分析上海农村经济情况。
2.与上海市松江区泖港镇经管所对接,学生可以到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民专业合作社进行专业实践教学。
3.学院出资与上海渔浪水产专业合作社共建了校外实训场,其水产养殖、农家乐餐饮等业务和宽敞明亮的培训教室,为学生现场实践教学、顶岗实习提供了极佳的条件。
4.学院专业老师和行业企业专家共同申报农业会计科研课题;共同为农民专业合作社提供农业会计技术指导,为合作社理事长、财务人员、家庭农场主等开展农经专业知识和技能培训,帮助农业企业人员提高职业素养;并与企业建立了互信、互助的良性关系。
通过校内模拟实训和校外实训,使学生对会计工作的整体环境和整个工作流程有了更为深刻的印象。
三、以会计工作流程为导向,改革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一)课程教学方法改革
以会计工作流程为导向改革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必须要打破原来“根据所给的经济业务编制会计分录”的简单的会计教学方法,而是以真实的原始凭证为案例进行农业会计的教学。一直以来,各院校在农业会计教学过程中都是采用文字形式来描述经济业务,学生根据所给业务编制会计分录;做得好一点的学院,可能会要求学生填制真实的记账凭证,但对于记账凭证后面应附的原始凭证多数不作要求,造成有的学生根本不知道后面应该附什么样的原始凭证,而这些原始凭证又怎么填、如何取得、怎样审核?
在现实工作中,经济业务的发生是以原始凭证的形式出现的,学生往往在拿到原始凭证后不知道怎么进行业务处理,这就是教学和实践不能有效接轨导致的尴尬结果。针对这个问题,教学团队专门开展教学研究,编写了以农民专业合作社经济业务为主线的综合实训指导书。该教材以够用、实用为原则,从合作社成立业务的核算,到正常经营运作的日常业务核算,到登记账簿和编制会计报告,都是以合作社发生的原始凭证样张作为学习训练的资料,为学生手工账训练再现了真实的业务场景;同时,还开发了与手工账相配套的电算化环境下的综合实训库,学生通过手工账和电算账的训练,既能得到很好的验证,也能更好地理解会计软件的操作原理,牢记业务的处理方法。
(二)课程教学手段改革
以会计工作流程为导向改革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必须要打破原来单一的教学组织模式。
1.提倡以“项目引领、任务驱动”,实现理论教学和实训教学相融合的方式。先将项目交给学生做,学生碰到问题查找资料,根据完成一个项目的需要,有针对性地学习相关知识。在此过程中,教师不断补充学生所急需的理论知识,同时,引企业专家进课堂,带学生到校外实训基地,探索理论与实际的差距,实现理论和实训教学的有效融合、企业专家与校内教师紧密对接,从而最大程度上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加强专业知识的实用性和课程内容的趣味性。
2.使用先进的教学手段。教师精心设计、制作电子教案,制作多媒体教学课件,丰富课程网络资源,如课程介绍、课程教学大纲、课程教学计划表、PPT课件、教学视频、实训指导书、习题库等。鼓励学生课余进行自学,充分发挥现代化教学手段的优越性,实现课堂教学与网络指导教学相结合,课堂教学与岗位技能培训相结合,学做兼备、工学结合,融课堂与实训基地于一体。
3.鼓励学生与任课老师进行网上交流沟通。学生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教师可以通过QQ在线解答或通过电子邮箱交流解决。
四、以会计工作流程为导向,打造课程教学团队
目前,大部分院校缺乏专门的农业会计教学师资队伍,会计教师大部分直接来自于高校毕业生,他们缺少农业会计工作的实践,动手能力普遍不强。因此,教学中老师讲得多,学生思考得少,教与学缺乏互动[3],再加上农业会计确认、力量、记录和报告的复杂性、农业成本核算的困难性等特点,使学生缺乏理解的基础,导致培养的学生缺少职业特色。
(一)提升教师的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
学院专业教师必须深入农村经济组织会计工作第一线,通过到农业企业、镇会计记账中心、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单位实践,亲身体会农业生产中自然再生产的自然属性,了解和熟悉农业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管理与分配体制、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财务收支内容及财务管理模式等方面的知识,使理性认识与感性认识获得统一。如上海农林职业技术学院每年安排两名青年教师到市、区级农经站、农民专业合作社,甚至到学院自建的“乐实”农产品销售公司参与实践,从而使教师的实践经验、专业知识和能力等得到提升。
(二)引进行业企业专家担任兼职教师
要大力引进行业企业专家担任课程实训教师和实习指导老师,并通过团队建设、课题研究、社
会技术服务等形式,密切校内外教师的联系,形成一支既有理论基础又有实践经验的专兼结合的教学团队。
总之,以工作流程为导向的“农业会计实务”课程教学改革,可以有效解决职业教育中理论与实践、学习与工作之间相互脱节的问题,将职业岗位标准融入教学内容之中,实现专业理论知识、专业实践与职业岗位标准有机融合,使教学内容与实际工作保持一致。学生通过边实践边学习,更好地体现了“工学结合”的要求,真正实现了“教、学做”一体化。
参考文献:
[1]李平,张希玲,王素义.我国高校农业会计教学的回顾与展望[J].高等农业教育,2013(5):83-86.
[2]汪诗怀.构建基于工作流程的会计实践教学模式探索[J].会计之友,2009(5):74-75.
篇3
【关键词】农村信用农村金融制度建设
“诚信”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在党的十中被明确提出,它是公民基本道德规范,也是从个人层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理念的凝结。现代社会是信用经济,对信用体系的建设与完善也提出了更高要求。近年来,国家积极倡导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维护农村金融健康、稳定的发展目标要求农村信用体系的建设跟其保持一致步伐。目前,甘肃省已正式启动农村信用体系的建设,并取得一定的成效。然而,由于农村经济发展相对落后,信用文化建设宣传力度不足,农民信用意识薄弱等因素的影响,导致农村信用体系建设中还存在一些问题,还有待加强。
一、农村信用体系的内涵
体系,即一个整体。作为整体,其包含了若干有关事物或由某些有意识相互联系的部分组成。“信用”一词,随着社会变迁及科学环境变化,不同的学科对其有不同的理解。经济学中信用是在信任的基础上,以偿本付息为条件的借贷活动,体现一定的债权债务关系。因此个人认为“农村信用体系”大体为农村不同信用主体之间(农户、农村基层政府、农村中小企业)在借贷活动中相互联系组成的整体,以此对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改善农村金融环境。
二、当前甘肃省农村信用体系建设中存在的难点
(一)甘肃省农村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农村信用环境不佳。
自古以来,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三农”发展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基础与保障,甘肃省虽然属于资源富集地区,但仍然是一个以农业发展为主的省份,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三农”问题得到了一定的改善,然而由于农户居住比较分散,尤其在一些偏远地区,各个村甚至是农户与农户之间的联系相对薄弱,各自经营,难以实现规模经济与规模效应,农村经济发展相对滞后;以农作物为主要收入来源的农民,受自然因素影响较大,对其发放贷款时面临的信用风险也较大,信用环境不佳。
(二)甘肃省农村信用文化建设宣传力度不够,农户参与农村征信体系建设积极性不高。
近年来,为了加强甘肃省农村信用的建设,甘肃省各个支行提出进入农村进行信用宣传活动,但是力度仍然不足。目前,在农村普遍存在农户信用意识淡薄,对信用知识严重缺乏等问题,广大农户基本没有认识到个人征信与自身利益的重要性,导致农户在农村征信体系建设中参与的积极性不高。
(三)甘肃省农村信用中介机构建设不完善
信用中介机构是旨在为信用活动的借贷双方提供各种信用服务的经济体,当今在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信用中介机构的形式已经实现了多样化,但是在经济比较落后的农村地区,农村金融发展不足,信用中介机构数量较少,形式单一,对农村信用的评估工作也主要依赖于农村信用合作社,因此,应完善农村信用中介机构建设。
(四)甘肃省农村信用体系建设中基层政府扶持力度不足
在农村信用体系建设中,农村基层政府理应为其发展制定出台相关政策来建立健全相关的配套信用机制,然而实际上相关的信用机制极不健全,比如信用风险的分担机制和补偿机制都没有得到落实,造成农村金融机构在放贷时有后顾之忧,进而也影响到了当前农村信用体系的建设。
三、农村信用体系建设的对策建议
(一)大力发展农村生产力,改善甘肃省农村信用环境
当前,各个地方都在积极倡导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首先必须实现或保证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甘肃省传统的农业经济由收到生产力发展的限制,主要依然以自给自足为主,为了实现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应该提高农业生产工具,提高农户应用先进的农业技术,提高农户收入。其次,加强“信用户”“信用村”的评选工作,加大信用的激励制度,也可以选择先评选出农村青年信用示范户,使其起到带头作用,改善农村信用环境。营造农村良好的信用氛围。
(二)加大甘肃省农村信用宣传,提高农民参与农村征信的积极性
为推动甘肃省农村信用体系建设,优化甘肃省农村金融发展环境,在信用宣传方面,可以加强一下几点:第一,确定“信用日”、“信用周”和“信用月”,在这些既定的宣传期间,利用现在发达的传媒技术手段,扩大宣传范围。第二,注重日常宣传。应积极开展征信知识在内的金融知识下乡宣传活动,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向农户解释征信相关的管理条例,可以采取现场解答农户咨询、向农户分发征信知识等宣传资料等方式,大力宣传征信基础知识,使征信知识融入乡村。第三,宣传征信与个人利益之间的关系,引导农户养成遵守信用的好习惯,做到农村征信宣传常态化,使农户认识到征信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积极参与到农村征信建设工作之中。
(三)完善甘肃省农村信用中介机构建设
推动甘肃省农村信用体系建设也是为了促进甘肃省农村金融的发展,在金融学角度研究的信用中介机构主要是指在金融行业中提供信息咨询服务类中介机构,如资信评估公司、征信所等机构,而在当前甘肃省农村地区,严重缺乏信用评估机构,信用担保机构的发展后劲不足,在完善甘肃省农村信用体系建设中,应完善农村征信评估和农村信用担保机制,分散农业贷款风险,引导更多的金融机构参与到农村信用活动之中,支持“三农”事业发展。
(四)加大政府在甘肃省农村信用体系建设中的作用
为了已发规范信用机构吧,推动甘肃省信用体系建设,培育和发展甘肃省信用市场,政府应发挥作用:一方面,出台并实施相关农村信用体系建设的条例或办法,与农村金融机构向配合,以期建立健全农村信用主体信息共享机制,徐进甘肃省农村地区信用与经济协调发展。另一方面,政府部门可以选择将诚信考核纳入乡镇考核范围。对于信用评分综合较低的村镇可以在其评优评先等活动中加以限制,信用等级低的个人不得担任相关村镇领导等。
参考文献
[1]李红杰.影响当前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工作主要因素及政策建议[J].长春金融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3.(2).
[2]闫亚军.我国新型农村信用体系构建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2.(12).
篇4
关键词:农业 经济 发展 研究
一、我国农业的发展方向
1.1 永续农业与有机农业
农业系统一般可分为两种观点;一种是基于工业化发展模式的农业观点,将农场视为一个工厂,其中的农地、厂房和动物都被视为生产的单位;工业化发展模式认为人类的福祉是透过提升商品和服务的产出而达到,其背后的假设认为收入和消费的增加能使人类得到更高质量的生活;另有一种观点是强调农业的可持续性,主张生产单位应视为有机体,其中包含许多关联复杂的子有机体,且各有不同的物理、生物、社会的限制,而人类是这系统或称有机体的一部分,人类透过在系统中人与人以及人与环境中物理生物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而获得生活品质。永续农业属于后者,其强调以整体系统观的取向管理农场资源,并强调农场和小区发展处理环境、经济和社会面的知识基础。
1.2 有机农业发展
农业系统的运作方式对于某个农夫或农场在某个时间点为永续的策略,但在另一种情况下可能就不适合;不同的时间和空间适合的永续农业实务操作不尽然相同,因此永续农业是指一种耕作的哲学,而非指一种特定的农耕操作。永续农业的定义涉及生态环境面、经济面与社会面的发展;联合国粮食和农业组织定义永续农业和乡村发展是:以自然资源为基础的管理与保育方式,并以技术与制度变革的方式,确保现在与未来世代的满足。它是一种使农林渔牧业能够保育土地、水、动植物基因资源的永续发展方式,并使环境不恶化、技术运用得当、经济上可施行,以及社会能接受的作法,其结合了农业生产制度的改变,经济、社会层面的意义。
农业的永续(agricultural sustainability)是由四项公认的目标所定义:(一)满足人类粮食、畜牧饲料以及纤维需求,并有助于满足生物燃料的需求;(二)提升环境质量和资源的基础;(三)能支持农业在经济上的可行性;(四)提升农夫、农场员工和整个社会的生活质量。
二、当前我国农业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
2.1 劳动力问题
随着全球的经济迅速发展,大量青壮年劳动力拥入国外及国内的大中型城市,尤其是近几年妇女也出外打工的现象十分普遍,那么剩余的老人就是农业的主要劳动力了,他们本身文化素质就不高,有的就没有文化,又加上上了年纪,这样的劳动力,这样的劳动效率已经严重地阻碍了我们农业经济发展,更影响了我们整体经济发展的速度,在这方面已引起社会和媒体的关注。
2.2 土地资源问题
我国土地之大在世界上有目共睹,但陆地资源却不多,相对耕地资源十分宝贵,但是有好多农村,特别是边远山区随便地出让耕地,老百姓为了眼前的利益,几万甚至几千元就把自家使用的集体耕地卖出,瞬间耕地被少数暴发户无偿开采,使耕地一夜之间变成丘陵高坡,有的老百姓在大山脚下,随便盖上小洋房,还美其名曰这叫依山傍水,更有甚至政府也抓住时机搞起房地产来,与开发商一起说服老百姓,从农民手中低价买走集体耕地,盖上高楼大厦等等。国家本来就不多的耕地,就这样被政府及个人因小小的利益而抛出,再加上地理环境的变迁就造成自然与人为地严重地破坏着生态平衡,也严重地影响着人们的身体健康。
2.3 风险问题
在我国这种落后的农业生产中,农民的收入与其所承担的风险是不成比例的,这也就导致农民为什么走向国内外外出打工的原因了。因为技术落后,生产力低下,效率不高的农民,在风险来临之际,国家的补偿微不足道,使经济不是很富余的农民遭受巨大损失。也就有了农民大棚不敢种、鸡场不敢养、种猪也不敢多留、大白菜烂地里无人管理、玉米不收割的怪现象。孰不知这时的成本远远高于农民的收入,国家的象征似的补助对农民已经毫不起作用,也让农民灰心更是寒心。这方面应该引起政府的高度重视。
三、解决措施
3.1 加强设施投入
针对我国当前农村落后的生产工具和“原生态”的操作办法,政府应该从高新技术的投入中拿出一部资金投入到农业之中,特别是对边远山区,从生产工具到生产技术的引用,使农民真正地感受到了“科技兴农”的意义所在。我国的某些科技水平领先于世界前列,但我国的农业生产水平却远远落后于世界发达国家,这与我国是农业大国十分不相匹配。所以政府现在提倡大学生做“村官”也体现了这一点,还应继续深入地挖掘这一闪亮点。让农民实实在在地感受到劳动比过去轻松多了,收入比过去丰厚多了,农民的日子比过去好过多了。
3.2 加强劳动技术的培训
随着全球化的经济迅速发展,制造建筑产业一直是我国的支柱产业,第三产业也在飞快地发展,但第一产业却一直滞后于国家经济发展,政府应该积极地引导农业向“集约型”农业发展,把农业的着眼点放在推广规模经济、人员的技术培训与指导、技术的创新与引用,鼓励人才及大中专毕业生热爱家乡、建设自己的家园活动,激励人才在农业方面的科技创新,使农业经济真正地实现现代化。
3.3 保护国土资源
政府应该制定相应的制度并加大监管力度,做到全员监督,有法必依,情节严重者,追究刑事责任。另一方面加大环保力度,鼓励农村兴建节能节水,保护生态平衡的种树造林活动,保护环境资源发张永续性农业。
3.4 加大投资与补助
我国是农业的大国,我们就应该从这个事实出发,发展可持续的农业经济。国家应在有机农业产业化、与绿色产品方面加大投资,从其基地到其生产、再到出口销售形成一条龙式规模企业,让世界从新认识中国。另一方面也大力地加大对农民风险的补偿力度,鼓励农民学科学、学技术,放心地去实践与探索。
四、总结
根据建立的有机农业可持续发展目标架构,结合相关文献数据分析,有机农业发展机会、威胁、优势以及劣势的课题,以此提出适合的有机农业策略,并针对提出的有机农业策略研拟相关的小区化管理策略。
根据研究结果,农业经济发展应以有机农业发展为主,问题包括农产品种类过于单一化、转型有机农业的经济诱因低、劳动力人口老化并缺乏以及居民之间的互动少,因此提出的有机农业策略,其中牵涉政府和非政府组织对小区资金与技术的支持,需要透过小区化管理策略提供各利害关联者沟通与协调的平台,以整合相关资源与小区发展的共识,达到双赢的局面。
对于有机农业小区化策略,本研究有以下几点综合结论:
(一)政府各部门之间、政府与居民之间、居民与小区组织之间、小区组织与支持组织之间、居民与支持组织之间应有良好的的沟通与合作,以整合资源,包括资金、人力、技术、设备、资产等。
(二)技术的整合;透过科技解决有机茶劳动力的问题,例如在不危害各项目标的发展下针对费劳动力的生产流程设计自动化的设备,其中牵涉学术机构、研究机构与有机农业生产者的合作。
(三)提升有机农业的附加价值;发展差异化的有机农产品策略,包括依地方环境特性发展多样化的有机农产品。
(四)发展公平的有机农业销售通路;有机农产品需针对目标顾客发展适合的通路,发展合作社模式保障有机农业拥有合理的销售利润。
参考文献:
[1] 赵邦宏,邸文祥编著.中国农业产业化经营[M]. 中国物价出版社, 2002
[2] 农业部软科学委员会办公室[编].农业经营制度[M]. 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1
[3] 方天 主编.21世纪中国农业与农村经济发展[M]. 辽宁人民出版社, 2001
篇5
一、知识经济时代的主要要素与特点
(一)知识经济时代的主要要素
在知识经济时代,只是肯定是最为基本也是最本质的要素,除此之外,信息作为知识经济时代的主要推动力,是时代的主要动力因素,当下的社会是一个信息社会,如果不能掌握信息的主动权,就很有可能成为知识经济时代的文盲。人才与教育作为知识经济时代的一个核心的要素,也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这主要是由于,知识经济的产生与发展,最根本的原因在于教育水准的提升和人的素质的健全,人才也是整个社会能够取得长远发展的一个决定性因素。最后一个影响知识经济时展的决定性的因素就是管理系统,管理系统的先进与否决定着企业是否能够偶在变化迅速的市场环境之中迅速准确的做出应有的反应,并可以为客户以及消费者提供令他们满意的产品与服务。无论是企业还是一个企业的财务系统来讲,都必须要在自己的组织结构、行为方式等多个方面适应当下的这种变化,从而建立起一个全新的管理系统。
(二)知识经济时代的主要特点
在知识经济时代,有四个主要的特点,其一是它能够有效的促进人和自然、社会互相协调发展的可持续经济;其二是它所投入的主要是无形资产;其三是知识经济所处的大框架其实是世界经济一体化;最后,知识经济最主要是以知识的决策为推动力的经济。
二、关于知识经济对会计实务产生影响的简单分析
(一)知识经济要求会计工作的重点发生转移
在传统的会计理论之中,会计工作最主要是用来满足包括投资者和债权人在内的信息需求,在当下的知识经济时代,由于计算机产业的蓬勃发展,会计人员在日常之中的绝大多数工作,譬如说相关凭证的填制以及数据的查询等都可以由计算机来完成。这就在很大程度上将会计人员从繁琐的日常工作中解脱了出来,而他的工作重点,更多的是进入企业的管理系统之中,提高会计工作的整体层次,在经济管理活动之中,扮演更重要的角色。当然,这对于广大会计人员的素质,也是一个非常大的挑战。
(二)知识经济改变了会计活动的主体
在传统的会计实务中,会计主体都是各种各样的经济组织,但是在当下的知识经济,会计实务的主体并不局限于是实体企业,而是存在很多虚拟性质的企业。这种虚拟性质的企业将现代化的通信技术来作为最基本的平台,和制造、经营、供应商家以及消费者共同联合,从而追求产品开发的多元化以及对用户需求的满足上。
(三)知识经济时代,持续经营的内涵发生了改变
持续经营会假定会计理论在整个会计实务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而会计信息的处理都是建立在这种假设上的,在知识经济时代,这种假设理论面临非常大的挑战,最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是指会计主体之间的重组或者兼并的浪潮迭起,单个的会计主体逐渐失去了持续经营的可能性;其二,随着虚拟企业的不断兴起,它也会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以往的那种假设,这主要是由于,虚拟企业都是假设性质的,也都是长期的,这就对经营者提出了非常大的挑战,也相应的改变了传统的假设会计理论。
篇6
一
知识经济是建筑在知识和信息基础上的经济,它直接依赖于知识的创新、传播和应用,知识成为提高生产率和实现经济增长的驱动器。知识经济作为一种新的经济形态,具有以下三个特征:
1、知识成为最重要的生产要素。传统的农业经济社会是以耕地和劳动力为基础的;工业经济是以大量自然资源和矿藏原料的冶炼、加工和制造为基础的,衡量经济发展的生产函数,注重的是劳动力、资本、原材料和能源等生产要素,把知识、技术常常似为生产的外在因素;而知识经济则是一种全新的基于最新科技和人类知识精华的经济形态,它以不断创新的知识为基础,是一种知识密集型、智慧型的新经济形态,知识和技术自然而然地被纳入到生产函数之中,从而使经济效益可以持续递增,因此,农业经济时代,人们梦想占有土地;工业经济时代,人们希望拥有资本;知识经济时代,掌握知识将成为人们的追求,知识成为具有决定意义的生产要素。创造知识和应用知识的能力与效率将成为影响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和国际竟争力的重要因素之一。
同以往经济形态相比,知识经济的增长不再完全依赖于资本、劳动力、土地等传统生产要素的大量投入,已转而依赖于知识的积累和运用,依赖于对知识的获得,足以弥补传统生产要素不足而对经济发展带来的障碍。在知识经济时代,企业的竞争力和实力,将会由其掌握有形资产的数量转移到拥有知识的能力和服务能力等无形资产的数量上去。例如,美国著名的微软公司总资产在很短的时间就达到143亿美元,其无形资产价值市价已高达1623亿美元,该公司的市场价值已超过美国三大汽车公司的总和。
2、知识劳动者成为创造社会财富的主体。农业经济时代,创造社会财富的主体是农民,知识分子游离于社会财富创造活动之外;工业经济时代,创造社会财富的主体是工人,知识分子是社会生产的指导者或组织者;而知识经济时代,智力劳动者已成为庞大的知识阶层,成为创造社会财富的主体。知识经济时代的农民已成为掌握农业高新技术的知识劳动者,新时代的工人也是用现代最新科学技术武装起来的高技术工人。拥有足够知识的脑力劳动者创造出数倍于体力劳动者所创造的社会财富。知识劳动者在知识经济时代占据主体地位,是社会的主流。1981年至1991年,美国就业中的蓝领份额平均降低了3个百分点,而白领份额增加了6个百分点。在日本,专业和技术职业的就业预期于本世纪末增长超过40%,几乎比次快增长的群体——办事员及其相关职业快四倍。在美国,到2005年前预计专业和技术职业的就业增长将是36%,几乎比工艺和熟练的手工职业快三倍。[1]
作为一个经济范畴,人力资源具有质和量的规定性。从人力资源内部的替代性来看,人力资源的质对量具有较强的替代作用,而人力资源的量对质的替代作用却较差,甚至不能替代。例如,一个高级工程师可以完成几个低等级工人的工作量,而几个低等级技术工人共同工作却难于完成高级工程师所从事的复杂工作。知识经济仍是市场经济,市场竞争的背后是人才的竞争,只有人才才是企业最主要的战略资源。企业竟争的胜负,取决于其是否拥有更多的优秀人才。
3、高新技术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高新技术产业是知识经济的标志性产业,也是知识经济时代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1981年至1992年,主要发达国家的高科技产业的产值增长了1倍多,而同期其它制造业的产值增长了29%。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在1996年年度报告中指出,其主要成员国内生产总值(GDP)的50%以上已经是以知识为基础的。1997年,美国以信息技术为主的知识密集服务出口总值已接近商品出口总值的40%。高新技术产业对美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已达到55%以上,而汽车工业只有4%。[2]
知识经济将引起产业结构的大规模调整和产品结构的全方位变化。知识经济条件下,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体现着产业发展的新途径;以高新技术为杠杆,推动着传统产业的知识化;以高新技术为武器,促进服务业大发展。就微观经济组织——企业而言,知识密集型企业居于主体地位。人力资源成为决定企业兴衰的主要因素。
可见,知识经济时代,人力资源会计在现代企业管理中的重要地位是毋庸置疑的。
二
人力资源会计产生于本世纪60年代,在即将到来的知识经济时代更具有重要的作用。知识经济时代,最需要的资源,不是物质资源,而是智力资源,知识经济的主体是掌握现代科学知识和具有创新潜能的高素质人才。企业对人力资源的投资将成为企业内部长期投资的主要项目,甚至要超过对厂房、设备等固定资产的投资。企业对人力资源投资所形成的无形资产在总资产中所占的比重及所起的作用已不容忽视。例如,1995年美国很多企业无形资产的比例已高达50~60%。这些以知识为基础的无形资产日益成为决定企业未来现金流量与市场价值的主要力量。知识经济时代,人力资源会计要满足企业管理当局及其他相关机构对人力资源信息的需要。
1、人力资源会计为企业管理者提供评价人力资源决策方案所需要的信息。企业管理者十分关心人力资源投资的效能和效益,并加以追踪评估。在现代企业管理过程中,为实施人力资源发展战略,企业是从外界招聘还是在内部培训专业人才?在经济萧条时期,企业应当裁减还是保持其人力资源?裁减职工可以立即降低人工成本,并相应增加本期效益,可是到了经济复苏时,社会对人力资源需求增加,企业有可能为重新雇用新职工花费巨额费用,即被裁减职工的重置成本。如何进行人力资源管理决策?显然,传统会计是无法解决的,必须依靠人力资源会计。
2、人力资源会计向投资者、债权人提供制定正确的投资和信贷决策所需的信息。传统会计报表并不向投资人和债权人提供企业人力资源的变化情况,以及对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影响。在损益表中,传统会计将人力资源的投资成本列为本期费用,而未予以资本化列为资产,未在预期使用年限内按期摊销,从而歪曲和低估了本期收益。在资产负债表中,传统会计在企业资产总额中并未包括人力资产,从而歪曲和低估了企业实际拥有的人力和物力资产总额,以及企业的未来盈利能力。知识经济时代,投资者和债权人更关注企业员工素质、构成,特别是企业的技术队伍和管理队伍、知识创新与技术创新能力等人力资源方面的信息。人力资源会计提供的会计信息,能够更确切地分析人力资源、物质资源投资比例和投资效果,能够更真实地反映出企业总资产中人力资产、物质资产的比例,为投资者和债权人提供正确的决策依据。版权所有
3、人力资源会计向政府主管部门和社会公众提供反映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情况的会计信息。企业作为社会经济生活中的一个细胞,政府主管机构和社会公众不仅要求企业披露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还要求企业披露其履行社会责任的状况。为了创造良好的企业形象,以争取社会公众和企业职工对企业经营的有力支持,企业也必须履行一定的社会责任,即企业在谋求投资者权益最大化的同时,必须兼顾企业职工、消费者和社会公众的利益。企业社会责任的一个重要内容是对人力资源安排方面的贡献。人力资源具有特殊性。企业要为人力资源的载体——劳动者提供就业岗位。有关政府主管部门也需要劳动就业方面的信息。人力资源会计是提供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一个主要信息来源。
我国人力资源存在人口众多、素质低下的问题,在人力资源管理中又存在人才浪费和人才短缺并存的局面,存在教育收益率和教育投资比重十分低下,知识分子收入水平偏低,人才流动困难等问题,因此,我国建立和推行人力资源会计的必要性和迫切性较西方国家有过之而无不及。
三
以人力资源为研究对象,主要研究组织中人力资源成本和价值的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问题的人力资源会计,尽管自诞生已有30余年,目前这门学科仍处在不很成熟、不断探索的阶段,仍难满足知识经济发展的需要。我国还处于介绍和引进人力资源会计的阶段,理论界对此研究尚处于起步状态,实务中也没有得到应用。但会计界对它研究的兴趣也日渐浓厚,对人力资源会计的研究正在不断深入。在我国建立人力资源会计要有一个过程,笔者认为应做好以下工作。
首先,深入理论研究,澄清模糊认识,更新传统观念。人力资源能否被视为一项资产,是人力资源会计能否成立的关键。人力资源作为会计资产,必须用货币进行计量。对人力资源的计价,人们会误以为对人明码标价,似乎是对人格的贬低,所以难以接受。明确人力资源、人力资本、人力资产各概念的范畴、特点及其相互间的联系是人力资源会计的基础,人力资源成本项目及资本化、人力资源价值计量模式是人力资源会计的核心。现有会计模式经过漫长的历史演变,已发展为一套较为完整的科学体系,对其每改进一步,都是传统与新生的较量,尤其是将人力资源纳入会计要素中,涉及人力资源的收益权问题,这将影响到政府、企业投资者及其他利害关系集团的切身利益。会计界必须对这些基本理论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形成共识,才有利于统一思想认识,转变管理人员传统计会计模式下形成的旧观念。
其次,吸收借鉴西方人力资源会计理论和方法研究的新成果,洋为中用。一方面,我国会计界应投入更多的精力深入考察和研究国外人力资源会计的理论和方法,而不是作一般性介绍,为最终建立适合我国企业的人力资源会计打下基础。另一方面,又不能照搬照抄。不同的国家,政治制度和历史文化各不相同,进而有不同的人事管理制度,不同的企业和组织,劳动用工制度也有很大区别。因此,人力资源会计在吸收借鉴西方国家有关理论和方法时,必须与国情及本单位实际情况相结合。
最后,开展人力资源会计试点工作。试点单位一般应是人力资源密集、人力资源投资较大,既要有完善的人事档案资料,又要有完善的会计组织和较好的会计工作基础。例如,可选择高科技企业、科研院所、高等院校、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等单位进行试点。这些企事业单位是人力资源密集的场所,它们往往为招募、选拔和培训人才投入巨额资本,人事部门一般有较为完整的档案材料,可为人力资源成本和价值的计量提供重要依据。也可有目的选择少数条件较好的中外合资企业作为试点单位,这些单位更易吸收国外先进的管理理论与方法,对人力资源会计易于接受,同时也有利于借助国外的管理人员,为我国培养人力资源会计方面的专业人才。试点的业务应遵循先易后难、循序渐进的原则。在试点工作的基础上,进行推广和普及,从而建立起各行各业的人力资源会计核算体系。
知识经济时代,更需要人力资源会计,并会推动人力资源会计趋于完善和成熟。
[参考文献]
篇7
关键词:新经济财务会计
进入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经济开始呈现出不同以往的发展趋势,被称作为“新经济”时代。
所谓新经济,就是以经济全球化和信息革命为背景、以互联网的应用和电子商务为特征、以知识和人才为依托、以进一步提高整个经济的运行效率为目标、以不断创新为保证的经济形态。这种区别于传统农业经济和工业经济的新经济的到来,必将对传统财务会计的理论与实务提出挑战,并可能诱发新的会计革命。
一、对会计理论的挑战
(一)对会计目标。首先,会计目标主要明确为什么要提供会计信息,向谁提供会计信息,提供哪些会计信息等问题,会计目标是会计理论的基础,现在财务会计把会计信息使用者作为一个整体,提供一种通用的会计报表。在新经济时代,会计信息需求者与作为会计信息提供者的企业之间可以利用互联网及时双向交流;企业在了解会计信息需求者的决策模型后,可以针对其需要,向其提供专门的财务报告。因此在新经济时代,可能发展成提供适用于不同决策模型的专用财务报告。其次,在新经济时代,企业的生存以及经济效益的提高越来越依赖于知识与创新,信息使用者关注的重点不再是“现金流转”,而是企业的“知识创新能力”。
(二)对会计基本前提。现行财务会计是建立在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货币计量四项基本前提上,新经济的出现对这四项基本前提提出了挑战。
1.关于会计主体。在新经济时代,由于经济的日益全球化,现代信息处理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急速发展,企业可以借助互联网进行不分国界的联合或分组,从而导致会计主体具有可变性,这就使得对会计主体认定产生困难,使会计核算的空间范围处于一种模糊状态。
2.关于持续经营。在新经济时代,企业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借助互联网相互联合起来来完成一个项目,当项目完成之后,企业就会立即分散。这种临时性的网络企业在新经济时代将十分普遍,使企业持续经营的前提对它们不再适用。
3.关于会计分期。会计分期的目的是为了及时提供会计信息,满足企业内部和外部决策的需要。在新经济时代,即时的通讯手段带来了即时的操作和调控,企业内外部会计信息需求者可以在互联网上动态地得到企业实时的财务及非财务信息。在这种情况下,会计分期已无存在的必要。
4.关于货币计量。在新经济时代,连接各国的信息网络使全球形成统一的大市场,经济活动的国内与国外的界限变得模糊起来。同时,国际贸易剧增,市值变动大。这些都对货币计量前提提出了挑战。在新经济时代,完全可能出现全球一致的电子货币计量单位,用以准确反映企业的经营情况。
(三)对会计要素。现行财务会计把会计要素划分成反映财务状况的会计要素和反映经营成果的会计要素。在新经济时代,无形资产是企业生存的资产,创新是新经济的核心,人是保证创新的的决定性因素,知识作为一种动态的生产要素和经济资源显得日益重要。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对信息加工的速度会越来越快,会计要素划分会更加细密,更有层次,以更加准确地反映企业的资金运动状况。
(四)对会计权益理论。传统会计的平衡公式“资产=负债+业主(股东)权益”中,等式右边所体现的只是企业财务资本所有者的权益,而未体现人力资本所有者的权益。在新经济时代,知识、信息与创新能力对企业起着最重要的作用,企业应是“一个人力资本与非人力资本的特别合约”。面对新经济时代,必须建立一种新的会计权益理论。
二、对会计实务的挑战
(一)对权责发生制。权责发生制主要从时间选择上确定会计确认的基础.其核心是根据权责关系的实际发生和影响期间来确认企业的收入和费用。它存在的前提是会计分期假设。在新经济时代出现的虚拟化了的网络公司这类新型企业组织,在可预见的将来可能是很短暂的期间,进行着不定期的经营活动,会计分期假设在此类企业的核算中已失去了其存在的基础,由此,建立在会计分期假设之上的权责发生制也相应失去了存在的基础。
(二)对会计组织。在互联网上,可以建立网络化会计信息处理系统,对经济业务的处理实现了高度自动化。会计处理系统能自动采集相关的电子原始凭证和数据,并按设定的会计处理方法和流程,自动进行业务处理,生成电子记帐凭证,然后自动登帐,随时可以根据需要,生成会计报表,还通过预测决策系统对会计信息进行分析。此外,会计信息处理系统通过企业与外界的互联实现实时沟通,企业与外界发生的经济业务,可通过一种互联网交易结算卡或是信用结算卡等,自动地将有关的交易内容即时输入到本企业的会计处理系统互联网内了。这将对传统的会计组织产生影响。
(三)对会计计量。传统会计以历史成本作为计量,对于新经济时代的企业,知识和信息这一首要的经济资源价值就不能充分表现。对于一个时分时合的临时性的虚拟网络公司,它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否定了传统的会计主体假设,在会计上可将它作为一个相对会计主体。同时,网络企业也否定了持续经营假设,变持续经营假设为即时经营假设,因此建立在持续经营假设前提下的历史成本计价原则也就没有意义了。
(四)对会计职能。会计具有核算、监督和参与决策的职能。在新经济时代,财务人员通过互联网在线访问,可以及时得到相关企业的会计信息,财务人员在此基础上进行分析,可以作出正确的决策。所以说,在以互联网的应用和电子商务为特征的新经济时代,会计参与决策的职能将会大大拓展其范围。
(五)对会计流程和会计方法。现在企业中使用的会计软件,其会计处理流程基本上还是按照手工会计处理流程进行设计的,即根据原始凭证的业务内容编成记帐凭证输入系统中,凭证经审核后,据以自动记帐、结帐、生成会计报表等,会计流程基本上是模拟手工核算的流程。这种流程不能适应新的会计信息系统。
(六)对财务报告。当前的财务报告具有许多局限性,如无法反映非货币化会计信息,无法反映企业发生的特殊经济业务(如衍生金融工具)等。这些局限性在新经济时代更加明显。在新经济时代,通过互联网企业可与会计信息使用者进行实时双向交流,企业可根据使用者的需求根据不同的决策模型提供专用的财务报告,财务报告也会发生变革。财务报告要将现金流量的变化、财务状况的预期变化趋势等加以充分揭示全面反映企业的经营情况;会计信息要适用于会计使用者的决策模型,传统的财务会计按年度对外报送财务报告,已难以满足现有的和潜在的股东、债权人、投资者和客户的需要,也不适应知识型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需要。
(七)对会计内部控制制度。基于互联网的集成财务管理系统使会计信息在企业公共信息平台上成为开放的信息系统。不同职能部门、不同职别的内部使用者将根据授权调阅会计信息,外部使用者也可能被授权进入系统内部直接调阅会计信息。传统手工操作和电算化会计条件下的内部控制制度已失效。如何建立严密的内部控制体系,保证会计信息的安全和完整,将是新的会计信息处理系统面临的最为艰难的事情。
三、对会计人员的挑战
篇8
一、现代经济的中小企业成本管理特点
1、中小企业成本管理的内容进一步拓宽。
现代经济是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经济是与农业经济、工业经济相对应的概念,农业经济主要是农业生产,工业经济主要是制造业,而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信息和服务将成为社会的主流。在知识经济时代,衡量企业经济效益的标准将是知识生产率,而不是劳动生产率。由于技术的迅速发展,没有知识和技术创新或信息化程度不够的企业,其劳动生产率越高,产品积压将越多,企业亏损也就越大。因此,中小企业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胜,必须提高知识生产率,而知识生产率的水平高低取决于知识的开发与传播,包括研究开发、教育培训等。此外,中小企业为了能让市场所接受,也将比大型企业更注重销售和售后服务。可见,在知识经济条件下,激烈的市场竞争将使中小企业成本管理的内容不仅局限于产品的制造过程,而在产品的研究开发、销售、售后服务以及职工培训等环节也存在着成本管理。
2、中小企业产品成本的内容和构成比重将发生变化。
现行财务会计和成本会计将无形资产的价值分期摊入管理费用,计入当期损益,而在知识经济条件下,知识资源已成为生产要素的重要组成部分,知识资源的消耗也必将计入产品成本,并构成产品成本的主体。同时,由于高新技术的开发和应用使得中小企业产品的技术含量得到提高,高附加值的产品必然使产品成本中材料成本比重逐渐下降,而制造费用的比重则相应提高,从而极大程度地改变了产品成本项目的构成比重。
3、中小企业成本管理的目标将是形成成本竞争优势。
在工业经济时代,中小企业成本管理的目标是单纯追求产品成本的降低,而在知识经济时代将转化为形成企业的成本竞争优势。知识经济是建立在信息技术基础上的服务型经济,具有全球化趋势,知识经济必将加速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中小企业只有凭借自身的知识资源方能在世界市场中形成竞争优势,并求得发展和壮大。在知识经济条件下,信息技术是知识传播的载体,功能日新月异的电子通道和网络,将把全球经济带入电子商务时代,使得网上贸易迅速发展,也使得国际市场上同类产品价格趋同化。在这种情况下,中小企业只有注重成本领先战略的运用,形成自己的成本竞争优势,才能在国际市场上争得一席之地。
二、现代经济时代中小企业成本管理的对策
经济学家弗兰克・奈特(1921)曾说:“成本记录是竞争的吸引力。”生产几乎是无处不在,而生产的后面是其形影不离的成本:成本所扮演的角色不只是影响生产的规模,更重要的是,它是企业竞争的基础。Penrose女士(1997)在其企业成长经济研究中强调:“企业的成长主要取决于能否更为有效地利用现有资源”;料斯在其对企业组织分析中也特别强调,企业竞争优势的取得并不仅仅在于其具有较高的经营能力,而更重要的是企业具有较强的管理组织能力。由此可知,培养竞争力的关键在于企业如何“组织”企业生产要素,以相对低的成本进行经营。获得成本竞争力是企业竞争的根本,只有提高成本竞争力,企业才有了竞争基础,也才可能获得持续发展。
1、以技术创新促进成本管理,获得长期成本竞争优势。
中小企业具有技术创新优势,应不断通过技术创新,在产品质量、款式、性能和工艺装备上不断改进,以满足消费者对需求的升级和变化,并保持成本领先(低成本)的战略。低成本不等于低品质,低成本不能来自于偷工减料,也不等于减少产品功能。只有品质相同,功能相同的产品,成本才可以比较。以技术创新促进成本管理,从价值链的分析角度看,可以改变产品,以消除多余的部分功能;可以改变制造过程,使得流程变得更为有效;在高成本一劳动密集型的活动中,实现自动化;在采购环节,实行价值分析,对所有原材料、零配件评价其基本功能,寻求最低成本,从而降低采购费用和原材料成本等等。
以技术创新促进成本管理,从短期看,技术改造需要投入,开发新产品也需要投入,这都是增加成本的因素;但从长期、整体看,不仅可以获取更大的效益,而且有利于争取竞争的主动权,确立企业在竞争中的优势,因此企业为未来增效而作出的目前投入是必要的。因为创新产品会增加销售量,提高市场占有率;创新产品可以适当提高售价;应用新的技术成果可以提高效率,节能降耗,减废降损;通过技术创新可增加产品服务的附加值。技术创新带来的增利因素要大于其投入成本因素。
技术创新是无止境的,新技术的广泛应用也是无止境的,企业降低成本的潜力也是无穷尽的,这正是现代成本理念。
2、采用作业成本管理思维,使成本可持续降低。
作业成本法是基本成本发生的原因的进一步分析和认识而产生的一种成本计算方法。它改变了传统的“数量基础成本计算”观念,它根据企业在产品的设计、试制、生产、销售、管理等不同阶段成本发生原因的分析,按成本动因计算各项资源的耗费,使得成本计算更具客观性,也使得成本管理更具针对性。通过对作业及动因的分析,把成本管理深入到作业层次,从而找出经营过程中哪些是增值作业,哪些是不增值作业。由于不增值作业不能增加顾客价值,或者消除之后也不会降低产品价值,成本管理中就应当抓住重点,满足增值作业的耗费需要,消除不增值作业,达到降低成本的目的。
中小企业不能像大企业通过大批量生产来降低单位产品成本,获取规模效益。中小企业生存的空间恰恰是存在于那些缺乏效益,适应于分散经营的行业,或者是大企业不愿涉足的根据顾客要求进行的小批量的多品种的生产领域。这样在成本的计算与管理上,传统的以产品产量为中心的制造成本法受到了冲击,一种以“顾客为中心”的作业成本管理方法兴起,它不仅适应了社会需求变化,而且也适应中小企业生存的环境。作业成本管理最为重要的在于,它不是就成本论成本,而是把着眼点与着重点放在成本发生的前因后果上,通过对所有作业活动进行跟踪反映,对最终产品形成的过程中所发生的作业成本进行有效控制。在当前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中小企业在成本管理上必须进行战略的考虑,要从单纯降低料工费项目的生产过程成本的管理上,拓宽到从产品设计开始,包括技术开发、制造、销售、市场营销、服务在内的全过程的成本管理,进一步深入到为最终产品形成过程中发生的所有作业成本的管理,达到实现企业长期目标的持续的动态的成本管理。
篇9
知识经济是指建立在知识、信息的生产、分配和使用之上的经济,因此,知识经济在本质上是以智力资源的占有、配置和以科学技术为主的知识的生产、分配及消费(使用)为重要因素的经济,它区别于以前的以传统工业为支柱产业、以自然资源为主要依托的工业经济,是一种与农业经济、工业经济相对应的富有生命力的新型经济形态,它给人类带来全方位且深刻的影响。
一、知识经济的主要特征
(一)知识经济最基本的生产要求是知识。美国未来学家托夫勒在《力量转移:临近21世纪时的知识、财富和力量》中认为知识已成为土地、资本、劳动和时间的最终替代物。
(二)知识经济是在日益枯竭的自然资源下的一种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形态。以富有的资源替代稀有的资源,有效地利用现有资源的一种新的经济形态。
二、在知识经济条件下,会计理论和会计实务必然要发生变革
因为会计是反映和监督一定时期经济活动的手段。它是随着人类社会生产的发展和经济管理的需要而产生、发展和不断完善的。知识经济的出现,必然要对现有的会计产生影响。这种必然性体现在它对四大会计假设、历史成本计价方法及会计实务的影响上。
(一)会计主体假设
传统会计概念下,会计主体是指拥有一定经济资源并对这部分资源负责,具有经济业务的独立主体。而在知识经济时代,随着网络的发展,会计主体的外延在不断的扩大。企业可在网络上根据自身的要求分配、重组企业的人员,形成“网络公司”这一“虚”的实体。另一方面公司之间存在着许多以联营公司、合资企业等形式的松散型企业,而这些企业可能在很短的时间内解体。这种“虚”“实”实体的共存,为会计主体的界定带来困难
(二)持续经营假设
传统会计概念认为,企业在可以预见的时间内存在,并以此作为会计核算的前提。而在知识经济时代,企业面临更为激烈的市场竞争,企业随时都有发生破产清算的可能,因此,将企业生命的预计无限期作为会计核算的前提显然是不现实的。
(三)会计分期假设
持续经营假设的变动必然会影响到会计分期假设,同时,“网络公司”的存在也使得原先会计实务中很多会计估计变得困难。因为知识经济下技术的飞速进步使无形资产的变现速度大大加快,而市场的瞬间万变又经常会给公司带来意外的收益,这样要将会计收益和成本进行配比就变得极为困难。
(四)货币计量假设
网络交易的增加使得货币计量成为交易中的累赘。因为在这种交易条件下,人们可以以更为快捷的交换方式――电子货币进行交易。
(五)历史成本计价原则
知识经济条件下,历史成本计价原则已不能公正反映知识资源的真实价值,因为知识资源属于无形资产。但在这种经济条件下,知识资源又是企业资本的源泉,是企业发展的新动力。为了真实反映企业的能力,历史成本计价原则必须更新。
三、建立能反映智力资本中心地位的新会计体系
就资本制度而言,现有的会计理论是以实体资本(包括货币资本和实物资本)为基础的,不确认智力资本。这一资本制度的基本特点是:1.实体资本是经济增长的决定因素和主要动力;2.实体资本是社会经济权力的中心,社会的基本经济制度是资本雇佣劳动制,企业的治理结构是以实体资本为中心的结构,即实体资本出资者承担经营风险,并享有剩余(利润)的控制权和索取权。因此,现有的会计信息主要是为实体资本出资者和债权人服务的,其基本任务是站在实体资本出资者和债权人的立场,记录企业发生的经济事项,反映企业实体资本的运动状态,帮助他们进行风险决策和业务监控,从而保证其收益的最大化和风险的最小化。
在知识经济条件下,知识是经济增长最重要、最活跃的因素,也就是说,知识是生产的核心要素,人是知识的载体,知识的拥有者应享有企业权益的分配权。因此,知识经济的核心是对智力资本地位的确认。在这种情况下,企业不再被简单地认为是由实体资本所有者的投资形成的生产和财务单位,而被认为是智力资本与非智力资本(实体资本)订立的特别市场契约,智力资本所有者与非智力资本所有者共担企业风险、共享企业权益,而且智力资本能比非智力资本发挥更大的作用。这就要求建立能反映智力资本的中心地位、体现智力资本所有者与非智力资本所有者共担企业风险、共享企业权益的新的会计体系。
四、重新明确利润的含义
对利润的概念而言,现有的会计理论认为利润是实体资本创造的,因而属于实体资本出资者,员工,无论是高智力的员工还是普通的体力劳动者都被看作是被雇佣者,其回报仅仅体现为工资费用,利润表只站在实体资本所有者立场反映其投资回报。而在知识经济条件下,利润是智力资本和非智力资本共同投入所产生的回报,而且主要是由智力资本创造的,在智力产品的价值组成中,物化劳动者转移价值所占比重很小,高智力的员工可以用他们的发明创造转换为对企业的投资,这些员工和他们的智力在企业的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可以创造出大量的利润。这就要求会计必须适应这一变化,重新明确利润的含义,划分员工劳动报酬和智力资本回报的界限,明确确认和计量智力资本带来的利润。
五、人才智力资源是企业的一项非常重要的资产形式
就对资产概念的影响而言,在现有的会计理论中,资产作为一种经济资源,主要是指有形资产,虽然也不排除无形资产,但由于各种原因,无形资产在企业资产中始终只占次要的地位。例如,我国规定,以工业产权、非专利技术出资不得超过公司注册资本的20%,即使是高科技企业,也不得超过35%。对人才智力资源,无法在理论上将其作为资产。在知识经济条件下,知识和智力被认为是生产的重要要素,它们在生产过程中的作用大大超过了有形资产。所创造的价值也大大超过有形资产,因此,无形资产,特别是人才智力资源是企业的一项非常重要的资产形式,而对微软、英特尔这样的公司,其价值几乎全部体现为它的人才智力资源,房屋、设备等有形资产显得毫不重要。不正视这一事实,仍将人才智力资源排除在企业的资产形态之外,不加以反映和核算,显然是与客观经济环境相背离的。
六、加强对智力资本和人才智力资源确认和计量的研究
就对会计确认和计量理论的影响而言,传统会计理论将货币计量作为一项基本假设,以是否可计量作为能否纳入会计信息系统的一项基本标准,在计量属性的选择标准上,首先考虑的是其可靠性,即这种计量必须是建立在已经发生、客观存在、可以验证和检查的基础之上。在这一基本观点下,包括人才智力资源在内的许多经济现象都无法在会计上得到反映。近年来,随着社会的进步及高新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并转化为生产力,人才智力资源作为生产要素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与此相关的会计学的一个新兴学科分支――人力资源会计学日益受到重视和研究,初步形成了包括人力资源成本会计和人力资源价值会计两大基本内容的人力资源会计模式。但是,受基本的会计确认和计量理论的局限和影响,现有的人力资源会计模式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人力资源成本会计按实际成本核算,未能反映出人的智慧与创新能力和产出价值的计价等问题。人力资源价值会计虽然试图计量人力资源的价值,避免人们低估企业价值,但由于不是以实际成本为基础,存在计量的可靠性问题,因而无法与传统的财务会计溶为一体,始终游离于财务会计体系之外,因而并未能从根本上解决人力智力资源的计量问题。知识经济条件下,知识和智力的重要作用要求我们加强对智力资本和人才智力资源确认和计量的研究,这势必对现有的会计确认和计量理论产生重大影响。
七、固定资产相关会计科目必须重新设立
在知识经济背景下会计科目确认方式也变得不合时宜。以固定资产为例,现在固定资产的确认方式是:企业使用年限超过一年的房屋、建筑物、机器、机械、运输工具及其他与生产经营有关的设备、器具、工具等及不属于生产经营用主要设备,单位价值在2000元以上,使用期限在两年以上的资产。在知识经济背景下,这种会计确认方式已不能同时满足固定资产对企业财务会计的两大要求,即管理的要求和真实反映企业成本的要求。因为在知识经济条件下,由于科技的日新月异,从而有能力在购买固定资产之前就判断一项固定资产的有效使用年限在一年或者更短,但是并不是说预计有效使用年限很短的资产其使用年限就很短,更何况对于大额价值的资产来说,税务的抵扣范围也是有限的。因此,出于管理的需要,出于税法的要求,不可能将此类固定资产一次性计入成本,但这又违背了配比原则,同时使资产的实际价值得不到真实反映。因此固定资产相关会计科目必须重新设立,相应的确认方式也必须改革。
篇10
【关键词】 高职院校;校企一体化;实训教学;条件建设;经管类
一、高职院校实训教学基本概况
实训是指在学校能控的状态下,按照人才培养的规格要求,对学生进行的职业技术应用能力训练的教学活动。取试验中“学校能控”和实习中“职业技术性”两个特长,形成了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中最为闪光的特色。实训教学作为高职培养高技能人才的重要教学环节之一,是指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与创新意识的重要途径,其质量好坏直接决定了高职教育的成败。如何提高实现教学水平,是摆在各高职院校面前的一项重大课题。高职教育中优化实训为主的实践教学课程,一般应该达到下列目标:努力体现真实的职业环境、强调实训项目的功能应用性和工艺规范性、加强技能操作训练、采用模拟仿真软件、构思创新型的实训项目。因此探讨有效、使用的实训教学方法,切实提高实训教学意义,意义十分重大。
高职教育是对学生进行某种生产技能培训和管理的教育。它以岗位群的需要为依据制定教学计划。在进行职业岗位描述、职业能力分析的基础上按需施教;着眼与职业知识和能力的提升组织理论和实践教学;着眼于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的调整、补充、更新选择教学内容与构建课程体系。体现职业技能要求而形成课程体系。高等职业教育要培养出具有高水平实践能力的学生,必须制定出完整的实训教学计划。目前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实践教学计划与理论教学计划是合二为一的,并且实训教学计划在整个教学计划中占据次要地位,这不利于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各高等职业院校应根据不同专业能力的构成,制定以能力形成为目标的实训教学计划,对实训教学和理论教学的课时比例进行调整,增加实践教学的比例。
二、高职院校实训教学存在的问题
实训教学在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直接决定一个学生核心能力的培养。由于历史原因和主客观条件的限制,目前许多学校在实训内容的组织、实训教学过程的实施中确实存在与生产实际相脱离的情况,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制约着学生专业技能的发展。目前经常出现的有实训课内容不足或根本就没有,有的不同课程安排相同的实训课题,又有的实训课没有相应的理论课作铺垫,直接进入是循环节等种种现象。我们认为实训教学应该分为基础实训、专业实训和综合实训三个方面。部分高职院校的实训教学大多是单独设课、单独设地。实训课往往被安排在理论课后的某个时间段进行,与理论课分开,而且在专门的场所(实训基地)进行。
目前实训教学往往存在这种现象,就是一个实训课题的安排比较分散,一周安排两节或半天的课程。这种安排破坏了实训教学的整体性。意识学生有效实训时间被分割,造成前面学后面忘、知识和技能连贯不起来。二是实训和理论教学不一样,不是教师拿起粉笔就能开始的,上课前它必须要有一定的时间准备和材料准备,下课前也有一定的收尾工作要做。如果每次只安排两节课,能够有一节半课的有效实训时间就不错了。这样对学生来讲是一种时间浪费。三是造成学习耗材和实训教师等资源的浪费。四是对教师资源的浪费。五是对于组织教学来讲也增添了很大的麻烦。
高职的实训教学不能简单地等同于技工教学的实习操作,高职实训教学的现状要求我们在实训教学中时间安排要紧凑,内容要更精练,知识含量要更高,教学组织要更合理,各方面体现更强的综合性。以往的技工教育,实习操作时间长,实习教学内容安排相对比较宽裕。但是基于高职实训教学时间短,培养目标也有较大的不同的实际,因此实训课程一定要在满足高职培养目标的基础上尽量精练完美,突出主要环节,降低实训成本,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具体的实训教学中将各类实训综合考虑统一安排,减少和杜绝一门课程安排一个或几个实训课时的现象(但是并不排除在理论教学过程中适当安排学生进行一些现场认知的必要,但这种认知不能称为实训),这样才能提高实训教学的有效性。
三、高职院校经管类专业实训教学要求
由于绝大部分经管类专业的理论应用必须与企业的经营管理实践相结合,而很多企业担心接受学生实习会影响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活动或担心泄露企业商业机密,因此不愿意为经管类专业的学生提供实习机会。因此,高等院校应该注重实践能力培养模式的创新,加强对经管类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以适应时代和用人单位对经管类学生提出的新要求。
目前职业技术学院的经济管理综合实训室目前承担了全系公共基础课程《经济学基础》《统计学》《市场营销》《企业管理》等专业基础课程和农业经济管理专业《农业项目投资评估》物流管理专业《物流基础》《仓储与配送》《物流信息》等专业课程的教学任务。主要通过相对独立课程支撑软件模拟企业经营或岗位职能,通过教师与学生的互动,模拟岗位角色、完成虚拟岗位职能任务,实现模拟教学过程。课程与课程之间缺乏联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难以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也难以形成企业所需的综合技能。
1、应用软件相对独立,对学生的教学功能相对单一,只能通过模拟方式锻炼学生的某一方面实践技能。
2、相对独立的应用软件教学,难以模拟企业实际面临的内外环境,难以提高学生的岗位适应能力。
3、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企业需要综合性的管理人才。财经系不同专业学生专业技能相互交叉、相互渗透是发展方向。目前的实训条件难以满足教学和实训要求。
4、由于缺乏实训条件的支撑,各专业教师之间也相互隔阂,难以形成互补和配合。
5、相互独立的软硬件条件,既增加了实训室建设成本、管理成本,又难以发挥综合效益,使用效率较低,综合利用比较困难。
四、经管类专业“校企一体化”实训条件建设探讨
为了打破目前校企合作存在有效性不足的问题,解决实训教学困难,探索以学校为主体的“校企一体化”实训条件建设方式,对于解决经管类专业实训教学和提升实训效果均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1、建设思路
通过校园主体,引入企业管理机制,建设经济管理综合实训室模拟多专业综合实训的行业背景。不同专业背景的学生同时在以制造企业为核心,贸易公司、会计师事务所、商业银行、工商局、税务局等组成的模拟工业园区里,分别在不同单位的岗位“工作”。
以制造企业的主要业务为纽带与各外部单位之间进行联系。制造公司之间存在竞争、贸易公司之间存在竞争,除此以外的单位主要围绕制造公司、贸易公司进行服务,实现共赢。通过在不同职业岗位“工作”,训练学生从事经济管理的综合执行能力、综合决策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感悟复杂市场环境下的企业经营,学会工作,学会思考,培养全局意识和综合职业素养。
根据制造企业的实训内容设置包括企业经营管理、人事行政管理、财务管理、采购管理、生产动作、销售管理六大部分,每一部分又进行细化设计。
通过综合实训台,可以把会计、财务管理、审计、市场营销、工商管理、税收实务、金融实务等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实习实训整合在一个平台上,以企业核心业务为主线,将企业内部各部门与企业诸如银行、税务、工商、海关、会计师事务所等服务机构有机联系起来。学生根据自己的所学专业在实验中模拟不同的角色,对于训练学生认知和了解企业内部经营管理及环境及其关系,树立宏观管理思维、全局观念,拓展学生实践知识的宽度,体验企业经营的整体框架,熟悉企业工作环境、工作过程和工作方式等方面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奠定学生就业前岗位实践基础。
2、实施步骤
(1)仿真经济环境机构设置:以生产制造型企业为核心,构建一个涵盖政务服务区、供应链服务区、公共服务区和个人消费区的仿真的经济环境,逼真的体现出真实社会经济环境中的企业管理决策和生产经营活动。(2)制造业经营模拟业务驱动系统:由经营数据模型和经营业务模拟两大部分组成。经营数据模型是建立一套经营规则和在规则下的数据流转控制功能。经营业务模拟主要模拟采购、生产、销售、财务、行政、市场6个部门业务功能。具体业务包括:产区建设、生产线管理、产品质量管理、采购管理、市场开拓、市场投资、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企业资质、销售竟单、投标、贷款等。(3)工商局窗口业务模拟系统:系统由核心企业和工商局两个角色,进行互动完成业务模拟训练。(4)招投标中心业务模拟系统:根据用户类似不同划分为三类,分别是招标方、投标方及招投标服务公司。系统的功能包括:信息公告、招标申请委托、招标管理、投标管理、合同管理等。
3、实训教学目标
(1)仿真环境下的综合体验:在信息技术支撑的仿真现代服务业与现代制造业环境下,模拟二十多家服务机构,数十个岗位,在学习者开展企业运营决策的同时,与虚拟环境中的不同机构进行交互作用和影响,产生“沉浸”于真实环境的感受和体验。
(2)动态数据下的企业运营训练:在动态数据支撑的企业竞争的立体性环境下,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开展竞争环境不断变化的、经营模式多样的企业经营决策级对抗。动态数据的教学环境下实现了服务环境参数可调、企业运营难度可变、企业间对抗的复杂程度可设。
(3)任务驱动下的单项技能训练:在模拟企业竞争运营的背景下,在明确的、主动与被动的任务驱动下,在一定的时间内学生必须高质量的完成岗位作业,这些工作结果对企业经营结果、对团队成绩起到重要作用,并提高训练饱和度、增强学生学习主动性。
(4)资源环境下的运营协同训练:在丰富的信息资源环境下,不同学习者,在不同经营阶段,对不同类信息资源价值的不同认知,直接影响了企业内经营模式、企业间合作模式。形成了服务业社会协同,企业间供应链协同,部门间流程协同。
(5)职场环境下的职业素质训练:在现代社会对人才实际需求的背景下,从企业经营前的商业计划书撰写,就职前演讲,应聘面试,到企业经营过程中的投标述标,团队间交流,服务业窗口业务处理,全方面的锻炼学习者的求职能力,沟通能力,业务能力等职业基础素质,缩短学习者与企业实际需求的距离。
【参考文献】
[1] 朱懿心.高等职业技术教育课程体系优化初探.教育发展研究,2003.03.
[2] 丁忠校.一体化高职实训教学方法的探讨与研究.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00.10.
【作者简介】
马春艳(1969-)甘肃人,职业技术学院财经系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