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医学方向范文
时间:2023-10-19 16:07:4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口腔医学方向,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1、学生自身的原因
(1)主要表现为口腔医学技术专业的学生择业观念陈旧,就业期望值偏高。最近几年的医学发展较快,口腔医学技术专业的学生对于本专业的就业期望比较高,而对于口腔医学技术的认识还局限于“技术”二字上,从而在心底对于口腔医学技术这个专业没有真正的重视,更多的注重于更高学历的追求。
(2)学生本身不能长时间的忍受口腔医学技术的技术工作。社会的发展导致了现在的学生越来越娇气的性格,他们不能吃苦。大多数的学生在看到口腔技术工人的工作条件之后就萌生了退意,他们认为条件太艰苦,不适合自己。因而不能摆正自己的心态,更多的人认为,上了大学就不应该再进入工厂,下车间。
2、社会方面的原因
(1)大医院抬高就业门槛,学历要求提高。大学生毕业后,大多数都希望得到更好的就业单位,所以大多数的毕业生更倾向于大医院,或者是知名度较高的医院等。当医院的需求人员数量达到一定程度后,它们更注重的就变为质量,高文凭则成为了他们录取的第一凭证。因此在这种情况下,追求更高的学历就成为了大多数医学生的首要目标,这其中当然也包括了口腔医学技术专业。尤其是,口腔医学技术专业在实际上是属于技术范畴,因此更大程度上激发了学生向上追求更高学历的欲望。
(2)工作环境的影响。作为口腔医学技术专业方面的学生,以后工作的地点大多数是工厂,而工厂的工作环境与医院或者是诊所相比恐怕是天差地别。首先,工厂的工作环境没有医院或者诊所的宁静,太过嘈杂的环境对于人的心理是一种负担,大多数人更喜欢相对安静一些的工作环境;其次,工厂的强制性比较强,没有医院或者诊所相对的自由。
3、学校方面的原因
目前有很多学校更注重于升学率的提高,想凭借升学率来提高知名度,以此获得更大的生源,因此对于学生忽视了自身专业不太重视,更注重于专升本相关科目的讲解,导致学生对于这一相关科目也变得轻视起来。对于本专业的认识也不够,甚至可以说是落后。
二、解决现状的对策
1、改变学生就业观念,加强对于口腔医学技术的了解,提高自身素质学校在招生宣传及新生报到时要向考生详细讲解口腔医学技术和口腔医学是不同的专业,在课程设置、培养目标、就业方向等有很大的区别,对口腔医学技术真正感兴趣的同学招收进来,而不是对不明情况的学生及其家长避而不谈,这就等于学生是稀里糊涂的来上学,等到明白了一些情况就错过了转专业的时机。对于招收的同学加强对于口腔医学技术专业的学习,开阔视野,加强各种基本能力的锻炼,掌握各种基本理论知识。吃苦耐劳,实事求是。对于工作充满信心,使自己充满昂扬的斗志。
2、学校应完善教学模式老师一定程度上要改变教学方式。开设相关课程加强学生对于专业的认识,引领他们树立起就业的信心。端正态度,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提高就业竞争力。开阔学生的视野,树立学生积极地就业心理,并向学生的就业提供一定的帮助。
篇2
1口腔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的现状
1.1口腔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基本要求
口腔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是以口腔临床工作能力的训练为主,以培养能够胜任口腔临床医疗工作,解决口腔临床实际问题的专业人才为目的。通过口腔临床科室的轮转学习及专科培训,毕业时应全面系统掌握所在学科方向的专业和基础知识;了解所在学科的科研方向、发展趋势、研究前沿和临床热点;掌握所在学科的各种疾病的发病机理、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和处理以及常用药物分类、作用特点和临床应用的知识。
1.2口腔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的特点
1.2.1口腔医学硕士业学位具有职业性
该学位反映的是高层次的口腔职业水准而非学术水平。
1.2.2口腔医学硕士业学位的侧重点是高层次口腔临床应用型人才
口腔医学硕士业学位研究生应具有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熟练的专业操作技能,能独立处理本学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能力。具备良好的医患沟通技巧,具有良好的合作和协作能力。
1.2.3口腔医学硕士业学位在课程教学、学位论
文等方面的要求与科学学位有所不同:专业学位更强调实践能力的培养,强调实践环节,突出的是实用性和综合性;在学位论文要求上,强调在理论或方法上的创新,专业学位论文以应用性研究为主,要求紧密联系口腔临床工作,强调的是能够将科研方法运用到实际工作中,解决现实中的难题。按照全国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专业学位基本要求》,学位论文可以是病例分析报告、临床研究论文、文献综述和专利,选题要求为紧密结合临床实际,以总结临床实践经验为主,从学位论文水平来看,只是要求掌握口腔临床医学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没有强调创新。
1.3口腔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的现状
1.3.1专业学位研究生导师现状
我院口腔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导师具有正高职称的导师占87.5%,博士学位导师占50%。目前,每位导师指导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4~6名,几乎全部导师同时承担着科学学位和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任务,多数导师对专业学位和科学学位的研究生采用了显著不同的培养模式,有一定数量的导师对两种不同学位类别的研究生采用的培养模式区别不大,甚至有导师采用了完全相同的培养模式。随着招生规模的逐年增长,口腔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导师的数量在一些专业方向上稍显不足,新遴选的导师数量不能满足培养需要。部分导师承担着繁重的医疗、科研任务,或兼任医院重要的领导职务,没有时间对研究生进行临床指导。
1.3.2培养模式现状
宁夏医科大学口腔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计划中,6个月基础和专业理论课后进行临床实习及从事课题研究工作,时间和内容安排上完全依靠导师,除本专业以外的其他专业轮转时间很少;且研究课题设计简单、无创新性,论文质量低;多数研究生把主要精力用于论文的实验研究,只有很少的时间在临床工作。口腔医学的实践性很强,对于口腔医学专业学位的研究生而言,熟练的口腔临床操作是必备能力。专业学位研究生要具备一定的临床技能,必须要有大量的时间用于临床实践。目前,研究生毕业要求通过英语六级、执业医师资格考试以及毕业考试,还要求完成毕业论文的撰写与答辩,找工作等,这样以来使得在口腔临床实践的实际时间减少,从而影响临床专业技能的培养与学习。
1.3.3口腔临床技能考核现状
我院现有的专业学位培养方案中虽有口腔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临床工作考核内容,但是没有具体、严格的细化和量化指标。容易出现考核不规范,达不到监督和促进作用。医院尚未建立口腔医学专业学位的研究生的考评和激励机制,临床轮转科室带教老师不足,积极性不高,造成部分口腔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专业技能达不到培养要求。
2影响口腔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因素
2.1研究生自身素质
口腔医学专业本科生就业压力逐年增大,我院每年有超过80%的新入学研究生为应届本科生,入学前系统规范的口腔临床训练不足,口腔临床经验欠缺,能力较弱。口腔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进入第三学年,花费大量时间撰写毕业论文、找工作等,使其无法确保口腔医学专业学位培养方案所规定的相关学科知识系统学习和口腔临床技能正规训练,给研究生培养和管理工作带来了极大影响。甚至有一定数量的口腔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毕业后不会看病,不能胜任口腔医师工作,这和实践训练的缺乏密切相关。
2.2培养方案和管理制度的落实
研究生进入临床培养阶段后实行导师负责制,我院虽然制订了详细的口腔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和管理制度,但由于培养专业学位研究生工作起步较晚,一部分导师仍以惯用的科学型研究生培养模式指导、培养专业学位研究生,没有严格落实培养方案,致使学生科研实验的时间远多于口腔临床实践,没能很好地把握科研与临床的关系。
2.3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之间的矛盾
宁夏医科大学口腔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必修课程学分占总学分(34学分)的85.29%,而选修课程仅占14.71%,口腔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在有限的学习时间里,为完成必修课程,不得不放弃一些有价值的选修课程。而选修课作为高等医学教育课程结构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拓展学生知识面、培养业务素质、发展个性和能力方面起着其他课程难以替代的作用。而在美国,选修课的开设大胆、灵活,甚至有“课程选购”的说法,选修课程就如同在商场挑选琳琅满目的商品般自由。
3提高口腔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临床技能培养质量的对策
3.1完善培养方案,强化管理
我院根据全国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医学专业学位基本要求》完善培养方案,建立合理的口腔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训量化体系,合理的口腔临床学位研究生培训考核量化指标。进一步规范并严格执行轮转考核制度和临床实践能力毕业考试等一系列管理措施,建立健全口腔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临床带教考评和激励机制,学院研究生管理办公室做到平时检查与定期评估相结合,共同抓好研究生临床培养过程监管,确保培养方案落实到位,为培养高质量的口腔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提供一定的制度保障。
3.2加强口腔临床基本操作技能训练,提高临床综合思维能力
3.2.1提高获取知识的能力
口腔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应了解本学科的学术前沿和发展趋势,具备口腔临床医学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能获取从事本学科科学研究和临床诊疗所需的基础理论知识、临床技能知识和科学研究方法;能获取相关学科的前沿知识,追踪相关研究领域国内外最新进展;同时应具有从临床实践中学习和总结本学科相关知识的能力。
3.2.2加强临床实践技能训练
将口腔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临床能力训练时间延长为33个月。轮转相关口腔科室,侧重相关专业方向,以口腔颌面外科方向为例,口腔颌面外科轮转时间为27个月,其余口腔科室(口腔修复科、牙体牙髓病科、牙周科、口腔粘膜病科、口腔正畸科、口腔颌面影像科)均为1个月。临床实践技能是口腔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应具备的核心专业素质,要求能够系统熟练地掌握从事口腔临床工作和教学工作的基本方法,把所学的知识和理论应用于临床实践;具有较强的临床分析和思维能力以及良好的操作技能,熟悉并掌握口腔临床常见诊断治疗操作常规;掌握本专业常见病诊断处理的临床基本技能。具备一定的组织协调能力、团队协作精神和医患沟通技巧。
3.2.3临床科研能力
口腔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须具备一定的临床科研能力。能够从临床实践中发现具有研究价值的问题,并进行科研设计与实施。能及时了解本学科领域的最新科研成果,能够快速学习和掌握和合理运用口腔医疗的新技术。
3.3严格考核
篇3
关键词:口腔医学技术专业;专业认同;职业教育范畴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12-0134-02
口腔医学技术是主要从事口腔颌面部修复体设计、加工制作和修补等工艺过程的一门学科,要求学生具备口腔医学、工艺制作、色彩美学三方面的知识。口腔医学技术专业的目标是培养精通口腔工艺制作的专业实用性人才。学生在学校主修活动义齿、固定义齿和全口义齿的制作工艺原理和主要步骤,实习阶段则在义齿制作公司接受工艺制作流程的强化训练,然后根据带教老师的安排、实习学生的自我意愿双向衡量标准来确定其专攻方向,学生通过接受专项内容的长期培训成为精通工艺流程中某一道工序的口腔技师。口腔医学技术专业不仅在学习内容上和口腔医学专业有很大的出入,而且在职业方向、晋升的职称系列等方面有着巨大的区别。口腔医学技术学生毕业后参加的是国家卫生部统一组织的口腔技士(或技师)资格证书的考试,从事的职业是口腔技师,晋升的职称是技师系列,学生的毕业去向主要是各口腔医院下属的口腔技工室和社会上其他各种私营的义齿制作公司;而口腔医学专业学生参加的是口腔职业医师资格的考试,从事的职业是口腔医生,晋升的职称是卫生系列,毕业去向是各医院的口腔科或口腔专科医院。目前,国内义齿加工业蓬勃发展,各种义齿加工厂、修复体制作公司纷纷崛起,并逐渐规模化、企业化和行业化。与此同时,“医技分家”的新局面已逐步形成,口腔医生从业资格的审查越来越规范,医师和技师的分工越来越明确。义齿制作方面急需大批经过口腔医学技术专业训练的高技能、实用型人才。然而,口腔医学技术专业作为口腔修复学的分支学科,在我国起步较晚,口腔医学技术专业教育相对滞后,层次较低,大多停留在中专、大专的水平。不仅如此,由于口腔医学技术专业课程设置不合理,师资队伍不健全,导致学生专业性不强,对义齿制作工艺技术一知半解,大多停留在理论阶段,实际动手操作能力不强,学生进入企业后大多需要培训后才能上岗,无法满足义齿加工行业对高级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因此,普及口腔医学技术专业的高等教育,培养高质量的口腔技师势在必行。然而,在湖北省2010年口腔医学教育研讨会上,多名代表提出口腔医学技术专业存在学生转专业率高,毕业后转行率高等问题,反映出当前高校学生对口腔医学技术专业低认同的状况,这说明加强学生专业思想教育、提升专业认同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因此,口腔医学技术高等教育应重视在校口腔医学技术专业学生专业认同的形成和发展。
目前,国内学者将其归属到态度领域。1963年,埃里克森(Erikson)首次提出专业认同(major identity)的概念,指出专业认同是一种自我的心理感受,是青春期心理发展的主题。高校学生的专业认同内涵非常广泛。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第一是指学生对所学专业的认同,即学生认可、接受、喜欢所学专业,对专业涉及的内容感兴趣,并且愿意投入大量的精力去学习、钻研与专业相关的知识;第二是指学生对自己专业未来对应的职业的认可,学生以能够从事这项职业为荣,并愿意将其作为个人终身发展的目标。专业认同会随着个体自身喜好和社会环境的变化而发生改变,是与学习过程相伴随的动态概念。大学阶段是专业认同形成的关键时期,研究专业认同现状有利于了及时发现隐藏的问题,并针对问题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正确引导专业认同的形成、发展。口腔医学技术专业认同是高校学生对口腔医学技术专业目标、性质、内容、社会价值及评价、个人意义以及对他人或群体的有关专业方面因素的心理感知,主要包括对自己将会成为口腔技师这一专业群体成员身份的明确认识;对口腔医学技术专业,口腔技师群体的态度和情感以及相应的行为表现。近年来,国内外学者研究指出大学生的专业认同与主动学习和学习倦怠有显著相关性,其中专业认同与主动学习呈正相关,能正向预测学业成绩;与学习倦怠呈显著负相关,能有效预测学习倦怠存在的可能性。国内也有学者对此领域展开研究,如孔慧、张田、秦攀博等对高校大学生专业认同现状及影响因素的调查研究,陈妍、杨晶等对教师专业认同情况的调查分析等,为专业认同的基本特征、形成路径及影响因素等方面的研究提供了借鉴。但是大部分研究着眼于大学生这个广泛的群体,较少考虑到专业自身的特点,所得的结论缺乏专业针对性;或者将高等院校提供的专业教育与专业认同的形成与发展分开,从教育层面分析口腔医学技术学生专业认同形成与发展的研究相对欠缺。口腔医学技术专业具有很大的特殊性。首先,口腔医学技术专业教育本质上属于职业教育范畴,是使受教育者获得一类职业所需的职业知识和技能所进行的教育类别,与基础教育、高等教育、成人教育一同作为我国教育类别的模块之一;其次,口腔医学技术专业虽然属于医学范畴,但是其最高学历却只是大学专科,与口腔医学专业的最高学历是博士有着天壤之别;最后口腔医学技术专业虽然名称上带有医学两字但是其职业走向是口腔技师而不是口腔医生等等。口腔医学技术专业认同影响着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择业意向以及对未来工作的态度等,从长远角度来看,甚至影响着该专业的远期发展。大学时期是专业认同形成的关键时期。学生在此阶段接受的高等教育对专业认同的形成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对该阶段的专业认同现状进行调查,结合专业特点在高等教育层面对专业认同形成路径与机制、影响因素进行研究,有助于了解现有的学习状态,及时发现隐藏的问题;有助于从高等教育层面挖掘专业认同形成的根源,为教育政策的调整与改革提供切实依据。
通过分析口腔医学技术专业认同的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高等教育对口腔医学技术专业大学生专业认同的影响,让高等院校有关部门了解口腔医学技术专业大学生专业认同的程度,以及高等教育对口腔医学技术专业大学生专业认同的影响程度,为口腔医学技术教育决策者和管理决策者对培养符合时代要求的具备专业素质的优秀口腔技师和推动未来口腔医学技术的专业发展提供参考意见。从个体发展的角度看,能够提高个体学习的积极性,增强个体的职业技能,提高个体的满足感;从专业发展的角度看,能够为口腔技师行业输送大批高学历、高技术人才,为口腔技术专业的发展乃至这个口腔医学的发展提供人力支持。
参考文献:
[1]孔慧,吴敏榕,韦燕云.高校大学生专业认同现状及影响因素调查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0,(29):171-173.
[2]张田,孙卉,贾林祥.大学生专业认同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中国健康教育.2008,24(11):842-844.
[3]秦攀博.大学生专业认同的特点及其相关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
篇4
关键词:PBL教学;口腔医学教学;应用
PBL教学,是problem-based-learning的简称,其教学理念最早起源于加拿大医学院并落实于实践过程。后来,经过长时间的摸索,由美国南伊利诺斯大学医学院的Dr.HowardBarrows总结,成为一个完整的概念。在他看来,医学教育的研究对象不应该局限于对疾病的生物学的过程,而应该同时包含对其和社会群体、心理、环境和行为方式之间的关系和影响。教育教学的目标应该是让学生成长为可以不断完善自我,能够终身进行学习的学习者。所以,其提出的PBL概念,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我国引入此教学模式之初,一直在模仿外国口腔医学院的做法,主要通过搜集外国的各个研究所的资源来完成国内PBL口腔医学教学。后来,国内高校还邀请了美国和加拿大等国家的专家和教授,在医学院采用PBL教法教学。[1]之后,医学界不断加大对此课题进行研究。目前,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本文主要对PBL教法在口腔医学教学领域的发展前景进行分析,总结其当今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针对性地制定PBL教学和口腔医学教学结合的有效途径。
一、口腔医学教育中PBL教学变革的必要性和趋势
以往的口腔教学主要坚持灌输教育,其一般都是“教”与“学”分开的。教师先给学生集中传授知识,再集中让学生临床练习,理论和实践完全脱节。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学生感觉所学内容枯燥无味,被动地记忆,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不深,记忆也不牢固。而教师在教学不能获得好得效果,长时间不能从教学活动中获取成就感的情况下,教学状态也会越来越差,最终导致口腔医学教学的恶性循环。但是,现今社会对口腔医学毕业生提出了更高的需求。社会不断要求口腔医学毕业生有着丰富的知识,更是要求他们有着娴熟的技能,这样才可以轻松地面对社会学、伦理学、法律层面的各个问题。而且,学生的知识应该不断更新,教师要积极鼓励学生持续探究新知识。PBL教学模式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更加主动地进入学习的状态,在获得知识培养的同时也获得了技能,同学之间可以更好地配合,具有更强的团队精神。此外,学生的领导能力也得到了极大地提升,知识面更加宽广。为此,在口腔医学教学中启用PBL教学模式是时展的需要,这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二、口腔医学教学中启用PBL教学模式时存在的问题
毋庸置疑的是PBL教学模式给传统的口腔教学带来了极大的震撼,教师和学生在这一变革的路上都受益匪浅。但是,变革的道路从来不会一帆风顺,特别是PBL教学给口腔医学教学所带来的变革,不但要扩展医学知识的覆盖面,还要关注到社会各界对口腔医学造成的影响。[2]这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想要在口腔医学教学方面全面启用PBL教法,必须要注意口腔医学自身的完整性和系统性。但是,其知识教学和实践练习过于分散。当前的口腔医学教学还不能达到这一目标。此外,PBL教学必须有大量的教学资源作为基础,为教学活动提供支持,这给现今医学院校的人力和财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别是教师这一块:目前接受过正规PBL教法培训的教师并不多,这导致我国很多的口腔医学教师并不知道此教法的精髓所在。所以,在运用这一教学模式的时候,只能生搬硬套,让教学效果大打折扣。
三、PBL教学在口腔医学教学中的应用变革
(一)教学观念的改进。PBL教法是一种新的教学模式,想要其取得好的教学效果,教师必须要改变其教学观念。在PBL教法和口腔医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放弃原本的“教师一言堂”的教学观念,把自己的身份定位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而不是学生学习的辅导者。教师要站在全局的角度统筹教学内容,把口腔医学知识和实践操作看为一个整体,加强知识和实践之间的结合,让学生可以边学知识边实践,增加知识的连贯性,帮助学生形成更为严密的知识体系。
(二)增加对口腔医学院校教师的培训。当前,在口腔医学院校进行PBL教学需要较大的财力支持,也需要有足够的师资力量作为保障。因此,必须加大对现有口腔医学教师的培训。比如,牙体牙髓病学、牙周黏膜病学、口腔颌面外科学和口腔修复学等方向的教师都要进行专门的PBL教学培训,能出国去国外接受PBL教法培训的去国外亲身实践,条件不具备的院校也要多组织教师去PBL教学应用比较成功的院校去接受相关的培训。[3]然后,让这些经过培训的教师发挥他们的传帮带作用,帮助剩下的教师尽快熟悉PBL教法的关键所在,尽快完成PBL教学和口腔医学教学的结合。让此新教学模式更好地促进口腔医学教师教学质量的改善。
(三)制定完善的教学评价体系。PBL教法教学效果的评价,不但包含教师对学生的考察和评估,还包含学生的自我评估以及学生间的相互评价,以及学生对教师的评测。学生的学习成绩,不是每学期或者每学年结束时经过考试获得的成绩,而是学生在日常的操作实践过程中获得的各个成绩和最终的考试成绩的结合,同时还要考虑教师和学生对之所做的评价。同时,教学效果的评价还需要有另一方面,那就是学生对教师的评价。中国教育自古讲究师道尊严,只有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评价,而学生对教师则不能做任何质疑。PBL教法,要重视学生对教师的评价,把学生对教师的评价作为考察教学效果的一部分,对教师的教学行为进行监督。
四、总结
总之,作为使用PBL教学时间不长的我国口腔医学教育界来说,其应用效果是比较可喜的,一方面教师的教学活动事半功倍,教学效率有了大幅度提升,而另一方面学生的知识面也确实有了极大的扩展,对操作技能的掌握也更加娴熟。但是,在推广PBL教法的时候必须要注意不能一味地迷信外国的经验,要注意结合我国的现实情况,积极地摸索出适合我国口腔教育教学现实情况的PBL教学模式,以便让PBL教学和口腔医学教学的结合成为长期性,具有更好地发展前景。
作者:何平 马洪超 经海永 单位:1.商丘医学高等专科学校;2.商丘市中心医院口腔科
参考文献:
[1]宋容.PBL教学法在口腔内科教学中的运用体会[J].甘肃科技纵横,2013(03):98.
篇5
1 资料与方法
2015年8~12月在湖北某高职院校,抽样调查2010届、2011届、2012届口腔医学专业毕业生就业情况,实际有效调查人数1084人。调查方法为电话调查、信件调查、网络信件调查等。调查内容为目前就职情况、就职单位情况、岗位适应情况等问题。
2 调查结果
见表1。
由表1可以看出:①通过“专升本”升学的人数和比例在毕业生占有较大分量。②就业单位以民营口腔专科为主,公立医院比例较少,自我创业比例逐步增大。③就业岗位多样化。④从事岗位以口腔全科医师为主。
3 讨论与分析
3.1通过“专升本”模式升学的毕业生比例较高,且呈增加趋势。随着社会及患者对口腔医疗服务期望不断提高,高职口腔医学医学生认识到通过接受高层次的学习对职业发展的重要性,通过提高学历而获得更满意的就业岗位和更多的发展机遇,实现自我价值。在目前情况下,高职口腔医学学生上升空间非常有限,“专升本”升学是学生专业深造的一条重要途径,是学生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这些信息提示我们,在注重专业教育的同时,应该及早帮助学生做好学习规划,大三时期,开展必要的“专升本”学习培训,以提高学生专业知识的系统性,减少茫然突击应考形象。近几年,教研室组织专班开展应考科目的考前学习辅导,对大学期间的核心课程进一步梳理,重点内容进行总结和归纳,提高了毕业生专升本的录取率,为学生深造与发展打开一扇大门,学生平时学习积极性也空前高涨,“专升本”升学人数不断取得新的突破。
3.2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公立医院特别是二甲以上公立综合医院对人才需求已经逐步饱和,且对毕业生学历与资历要求越来越高,显然高职医学生竞争力较弱,极难在其谋得职位。而近年来民营口腔医疗机构的发展越来越迅猛,在维护人群口腔卫生健康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对口腔专业人才需求量较大,同时随着国家对民营口腔管理越来越规范,连锁式、规模化发展的民营口腔医疗机构技术设备条件、职业上升空间完全不亚于公立医院。另一方面,乡镇及社区医院口腔专业人才仍非常匮乏,大量口腔常见病患者急需具备一定技能的专业人员治疗,为高职口腔医学毕业生提供了用武之地,通过三年的专业学习,高职口腔医学毕业生基本可以胜任这一工作岗位,只要能面对就业难的现实,扎根基层,同样可以学以致用、学有所成。专业课程教学中对内容适度取舍,对与未来创业实践中常用的、适合基层开展的专业技能要做到精讲、细讲,以此作为专业理论教学及实践技能教学的重点,同时学校在课程设置上,应该以未来的岗位需求为导向,如增加牙槽外科小手术、活动义齿设计与制作、牙体牙周基础治疗等实用的基本技能与口腔临床综合实训,以便培养出熟练胜任基层用人单位岗位需求的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结合基层口腔卫生人才所必需的知识、能力及素质的需求,在人才培养方案修订中,应本着突出技能,注重融入创业教育,加强人文关怀的原则,同时课程设置兼顾行业资格准入条件,与口腔执业助理医师考试相接轨。
3.3处理好全科学习和专业学习的关系。目前,在以培养口腔医学人才为目标导向的口腔医学教育体系中,合理的口腔医学人才模式应是以全科口腔医师为主(80%),口腔专科医师为辅(20%)[1],高职口腔医学专业未来的大部分学生就业于基层与社区医疗机构,从事口腔常见病、多发病等基础的诊治与修复工作,工作岗位有别于大型综合医疗机构或口腔专科医院的专科工作,必须处理好专业专科学习与口腔全科知识学习的关系。特别是临床实习阶段,学生应在口腔全科诊室学习,对患者进行全面检查,制定综合治疗方案,并提供跨专科的全面治疗,口腔全科诊室的师资应以口腔全科教师为主,加强学生的全科素质培养,改变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适应现代口腔医学教育发展潮流。调查也证实,毕业生在工作岗位上,绝大多数从事口腔全科医师工作。
3.4就业岗位多元化,自我创业比例逐步增大,专业教育同时应加强创业教育。口腔医学专业是一门临床操作性很强的学科,国内外医学生就业行为已经表明,相对其他医学专业,口腔医学专业是非常适合自主创业的临床专业。高职口腔医学专业学生相对本科、研究生而言,由于专业教育时间短,实践能力大多不强,在就业招聘中,许多单位往往将实践操作能力列为超过学习成绩的重要指标,高职口腔医学专业学生由于实践机会相对较少,操作能力一般难以让人非常满意,在传统就业方式竞争中更处于不利地位,创业将成为他们不得不考虑的一种选择。
对于大多数高职口腔医学专业的学生和学校而言,并没有真正重视系统化的创业教育,未将创业教育纳入专业教学计划,具体表现在:没有开设具有专业特色的创业教育课程,没有具备有口腔医学专业背景的创业师资,没有组建具有专业特点的创业教育教研室和学生组织[2],学校及学生的创业活动,迫于就业压力,仅仅停留在少数教师、部分学生的自发行为上,没有充分运用高校与社会的创业资源,缺乏专业化、系统化的创业教育工作规划。在学生就业多元化的背景下,积极鼓励学生自主创业,创造条件帮助学生成功创业,不失为明智之举。高职院校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必须构建以创业能力培养为核心的课程体系,包括专业核心技能,以学生可持续发展为根本,加强高职学生创业能力的针对性训练,着力增强大学生的创业意识,营造创业氛围,提高他们的创业技能,创造良好的创业条件与创业氛围。
参考文献:
篇6
英文名称:Chinese Journal of Stomatology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出版周期:月刊
出版地址:北京市
语
种:中文
开
本:大16开
国际刊号:1002-0098
国内刊号:11-2144/R
邮发代号:2-64
发行范围:国内外统一发行
创刊时间:1953
期刊收录:
CA 化学文摘(美)(2009)
CBST 科学技术文献速报(日)(2009)
Pж(AJ) 文摘杂志(俄)(2009)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2008)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期刊荣誉:
中科双效期刊
联系方式
篇7
关键词:口腔循证医学;教学;科研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36-0122-02
现代口腔医学教育是以培养能适应新世纪口腔医疗卫生工作发展需要,掌握扎实的口腔医学基础理论知识与基本技能,同时具有一定的临床思维和科研能力,并且具有知识的自我更新技能,符合社会需要的高素质口腔医学人才为目标。随着口腔专业知识的不断进步,传统的授课式教育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当前的教育需求,口腔医学教育的改革和进步势在必行。
泸州医学院口腔医学院(泸州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通过在教学和临床过程中引入循证医学思想,鼓励学生从循证角度完成临床知识的学习和科研思维的建立,并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一、在教学活动中引入循证医学内容
在口腔医学本科教学过程中增加循证医学内容,鼓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增加循证的思考。学院要求教师在教学备课、课堂知识传授过程中不能只复述教材内容,而是需要将教学内容与当前最佳、最新的临床证据相协调。口腔医学院每个学科备课组进行教学研讨会时,要求教师在备课时要事先检索医学科技文献,了解当前科技发展动态,并搜集临床证据,力图科学判断、评价、引用这些信息,做到授课时能够客观及时地将这些内容引入到教学中去。
二、循证医学指导口腔临床工作
临床的生产实习是一名口腔医学生能够合格毕业,迈向工作岗位,成为一名一线的医务工作者的重要过渡学习期,是决定其在毕业后能否胜任实际医疗工作的重要环节。口腔医学本科生和研究生虽然理论知识比较好,但对新知识、新技术的掌握不够,难以适应社会需求与现代医学快速发展带来的挑战。因此,我们需要帮助医学生学会自我更新知识及临床技能的能力,实现通过学习新技术、新理论推动口腔医学向前发展的目的。口腔医院在学生实习转科过程中,鼓励其循证医学原理,在临床医疗实践和决策中将最佳的临床证据融入到判断中。对于临床上的疑难病例,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获取最新的证据来指导实践,提高学生分析、解决临床新问题的能力
三、开展循证医学的科研活动
在教改过程中,口腔医学院在研究生的课程中开设循证医学的专门教学工作,邀请校内校外专家进行循证医学知识的讲座,培养既有广博知识又有实际临床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医学人才。组织研究生进行循证医学实践,包括提出问题、检索证据、评价证据、结合经验对临床操作的合理性进行效果评价,在导师指导下完成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
讨论:循证医学(evidence-based medicine,EBM)是上世纪后半叶在临床流行病学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临床医学基础学科。循证医学强调的研究证据主要来自临床以病人为主的临床研究。通过可靠的临床证据,同时根据医生的临床经验,考虑病人的实际意愿,三者结合制订相应的治疗措施。通常讲的最佳医学证据,首先是指综合若干随机对照试验做出的系统评价(systematic review)。如果缺乏相应的系统评价研究结果,那可以采信临床随机对照试验的结论。就真实性(validity)和可靠性(reliability)而言,系统评价的偏倚(bias)相对较小。其次是随机对照实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RCT)。循证医学模式的兴起对医学教育提出了更深、更广的要求,也带来了对于医学教育模式的根本变化,循证医学教育(evidence-based medical education. EBME)应运而生。
循证医学教育提倡的是“终身的、自我导向的学习过程,在此教学过程中需要对参与的学生进行有关指导、学习、研究、启发、实践。对循证医学的实践是循证医学教育发展的关键,也是评价循证医学教学效果成功与否的指标。当前,不少西方国家已将循证医学列入了医生继续医学教育的内容,并将其作为制定治疗指南的主要依据。作为代表当前医学教育实践的学习方向,美国70%以上的医学院校开办了循证医学课程。通过教学教会学生面对临床上的患者,需要慎重、准确地应用可获取的最佳临床研究证据,同时结合个人的专业技能特长和长期实践经验,综合患者的价值观和自身意愿,将三者完美地结合,制订出具体、合理的治疗方案。
口腔是一门专业技术性强、操作相对独立的学科。患者在口腔医院就诊时,经常只需单一医生,首诊即能完成全部治疗且很少涉及转诊、会诊。由于患者对口腔知识的缺乏,口腔医生对于病人推荐的治疗方案往往就是最终的治疗方案。因此口腔医生能否采取合理的治疗方法,直接关系到患者的治疗效果,这就需要口腔医生在执业过程中应该有高度的职业责任心和丰富的临床经验。但口腔医学的临床证据并非一成不变,而是随着临床技术水平的发展而变化。受科技条件的限制,当前一些看似最佳的证据,可能多年后证明并非正确或最佳。以往的高等口腔医学传统的教学方法,重知识传授、重教科书、重课堂教学,由此培养出来的医学生的基础理论和基本训练虽然可以满足临床需要,但创新精神和科研能力明显不足。由于高校招生数量增加、口腔医院的诊疗椅位有限,以及当前的医疗环境限制,口腔医学生在实习阶段能够实际操作的患者数量相对减少。在较少的实习机会下,要想提高学生的诊疗水平,就要改变以往的经验教学模式,创新教学方法,通过教学改革缓解实习的局限,拓展学生的思维,培养自我学习的能力。循证医学的核心目标是引导学生掌握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技巧和方法,达到终身学习的目的。“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通过循证医学的学习,让口腔医学生能在毕业之后的医疗工作中发现问题、归纳问题,针对问题寻找答案,给出最佳的治疗方案,并实现终身学习,更好的服务于患者,服务于社会。
泸州医学院的“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历来重视培养大学生的科研能力和创新意识,在学校教改办指导下开展的大学生循证医学科研活动,对以研促学、提高大学生岗位胜任力和综合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从我国卫生事业的发展趋势看,对医学生的要求不再是仅仅掌握口腔医学专科知识,而是要成为以专业能力为主的,具有创新能力、自学能力的人才。循证医学教学是医学教育与临床实践有机结合的良好模式,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自主学习习惯,形成创新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保证,将对现代口腔医学教育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
口腔循证医学作为一门新生学科,人们对其的认识和掌握需要一个过程。循证医学理论应用于口腔医学教育同样存在一些问题。当前大量的高科技口腔材料、设备、技术及新治疗方法不断被引入和投入应用,给临床医生提供了更多的帮助和更大的施展平台,但这些新技术材料的正确使用方法,预后指标等临床效果尚不明确。目前部分相关病种和新技术可查询到的高质量的随机对照文献较少,许多临床有效的疗法目前尚无可靠的临床证据作为依据。目前证据的缺乏一方面影响了循证医学的具体实施,但也给基层医学院校开展科研工作提供了思路。在教学工作中,由于本科生教学时间有限,尚无法在本科教育中进行系统的循证医学教学,只能在专业课和医学统计等课程中进行介绍。
四、结语
通过我院的教学改革实践以及循证医学的教学,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了他们对口腔医学知识的学习兴趣和对科研的热情,培养了学生自我学习的能力,能在日后的独立口腔临床工作中自觉运用循证医学理论,不断提高自己的医疗水平,使社会和患者受益。
参考文献:
[1]陶军,杨天德,刘禹莲.循证医学与临床医学教育模式的改革[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04,20(9):549-551.
[2]杜晓岩,吴江,李善昌,等.创建口腔医学教学新模式的实践与研究[J].口腔颌面外科杂志,2012,22(5):69-370.
[3]刘建平,陈薇.循证医学在口腔医学研究中的应用[J].华西口腔医学杂志,2014,32(6):533-536.
[4]郑家伟,叶晨,徐菱,等.开展口腔循证医学教育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探讨[J].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2011,10(1):67-70.
[5]杨燕方,刘海霞,张红妤,等.PDCA循环管理结合循证医学教学法在口腔本科生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4,(9):100-101.
[6]张彦聪.运用循证医学教学模式培养应用创新型口腔医学人才[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1,(9):49-50.
[7]陈进,李静,李幼平.循证医学教学――高等医学创新教育实践[J].中国循证医学杂志,2003,3(4):273-276.
[8]郑军,徐江,曾妍.运用循证医学思维培养高校优秀口腔医学本科人才[J].中国美容医学,2014,23(12):1019-1020,1022.
篇8
关键词:高职院校;口腔医学;校企合作;人才培养
高职院校培养的口腔医学人才,首先应当具备良好的医学知识结构和十分扎实的口腔医学基础理论知识,在这方面可以通过学校传统的课堂教学来培养;其次应该掌握口腔临床医学领域相关的各类新知识、新技术,以及较为娴熟的口腔治疗基本技能,这就必须通过校企合作的模式来培养。为改变传统校企合作先学校再企业的“加法模式”,通过“融通思维”,让他们之间的传统屏障瓦解,从而实现学校教学与企业培养“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进而研究具体的人才培养实施策略。以下,笔者针对现有校本教材内容展开研究,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明确教材设计发展路径;针对校企合作教学模式做出分析,论述建立口腔医学公共实训基地需要具备的基本特征;正式提出教学实践与教学理论的分离教学对策;针对教学模式的有效调整提出建议;总结相关政策在校企合作教学模式中能够发挥出的积极作用。
一、开发“校企一体化”校本教材
现代的医学技术日新月异,而口腔医学领域的一些教材存在普遍的知识滞后情况,与社会岗位需求联系不够紧密,同时不具备相应的临床实践理论基础,部分口腔医学新技术存在滞后问题。基于上述内容,在保证专业优势的同时,还需要做出进一步的应用发挥,更加贴合岗位任职需求,针对社会岗位需求与学生自身发展需要,在迎合专业教学总体规划的基础上,与企业临床学者或对应的企业共同完成实践探讨研究活动,从而编制出专业学生学习适应性更高、技能现代化发展更加全面的实用型“校本教材”,并且伴随医学技术以及口腔治疗新病例、新问题的出现,及时更新。校本教材需要在教学内容的设计方面展现出教学企业发展需要具备的条件,同时为学生提供必要的岗位工作必备素质,让学生可以在理论知识学习过程中对实际工作内容产生一定的了解,进而对自身所学专业和所学技能产生更加浓厚的兴趣。通过这种方式增强学生在学习中的实践能力,为学生毕业后的就业工作打下更为坚实的基础[1]。校企一体化发展属于校企合作教学模式下提出的教学发展方向,这既属于一个为之发展的口号,同时又是真实教学目的的体现。现代教学工作正在面对难度越来越高的社会工作岗位任职要求,同时还面对着学生群体的学习需求,在充分满足双方要求的前提下,还需要进一步保证自身的教学质量,注重校企一体化教学发展是一项需要得到各方面高度重视的教育发展路径。
二、共建实训基地,深化校企合作
学校要加强实地考察工作力度,筛选出水平更高、规模更大的医疗企业或者医院,与其共同打造“口腔医学公共实训基地”,此间还需结合工学发展内容,这样既能够帮助学生掌握一线口腔医学应用技术,同时还可以大幅度提高学生兴趣,增强学生实践能力,进而更好地保证教学质量。针对口腔医学实践流程,专业医院或者相关企业需要找到能够切实符合学生未来阶段发展的主要方向,提升在校学生就业率,以这种方式促进校企之间的互利共赢合作,最终达成自身教学目的。在上述内容中,校企合作教学项目需保证学生实训基地可以真正做到带动教育目标的良好发展势头,通过这种方式夯实学生实践能力,为学生日后在社会岗位上的工作提供经验,达到彰显学校特色,扩大学校社会影响力的办学目的。一个完备的“口腔医学公共实训基地”应具备以下特征:(1)公共性:公共实训基地的建设场地与资金主要来自学校与企业或医院的共同投入,共同投入必须产生公益效应,因此,公共实训基地除了可以为企业或医院源源不断地输送合格人才,也应坚持口腔医学教育的公益性和非营利性原则。(2)实践性:公共实训基地要有四个组成要素:实物、实景、实用、实效。口腔治疗操作和训练的仪器设备要与实际岗位对接,对于不能搬进实训室内部的大型流水线机械或者重型设备而言,需要对其进行模块化处理,通过模拟化和仿真化处理的方式,满足实训所需,而不是直接进入一线治疗或者提前进入实习阶段。(3)先进性:公共实训基地的建设,必须加强与医院或企业、产业和社会融合,最高标准展现出自身在专业领域技术、工艺方面的先进性,保证自身教育理念超前,标准上接轨、设施上同步、技能上适应于医院或企业。不能一味地走进临床,只强调实践而忽视了理论知识的学习。
三、校企合作中,理论、实践教学内容应处于适当分离的状态下
部分高职口腔医学教师自身拥有非常丰富的基础理论知识,但在实践能力方面则相对不足,在面对教学需求时会显得捉襟见肘。在开展校企合作教学模式后,能够更加快速地解决问题,例如:科学合理地对现有理论课堂进行教学时间的划分,协调企业实训时间,通过校企分工合作的教学模式,做到教学工作更加真实地展现出校企合作具有的教学优势。理论教学:这种教学模式大多集中在教学课堂上,并且教学内容大多以文字、图片或者影音的形式展现给学生,这种教学模式并不会对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做出具体要求,学生在这一阶段的学习属于学术性学习,不直接接触实物,因此学生会对相关专业知识产生更加深刻的了解,但是对于具体的实践操作则有所不足,因此还需要实践教学的配合。实践教学:这种教学模式主要是让学生与实物进行更多的直接接触,在实际操作中对相关知识内容和专业技术产生一定的实习感,利用这种教学方式,能够较大幅度提升学生群体的动手操作能力,为其学生奠定更为可靠的基石,在其工作中能够真正发挥出作用。在此基础上,还需要保证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之间的呼应,不可二者完全分离开。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分离度控制,在我国社会经济市场的快速发展过程中,市场环境变化频率也越发频繁,在这样的发展背景下,既需要保证学生的理论能力足够扎实,同时又需要保证学生能够具备一定程度的实践能力,这就要去校企合作教学模式针对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展开研究,对两方面教学内容均给予足够的重视,并且在教学过程中不可完全将二者结合,而是要加以适度的分离,以此保证学生学习的系统性,从而明确学生的主要学习目的和发展方向,为其综合素质的提升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四、做好校企合作模式下课程设置的科学调整
学生学习活动会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时间方面的限制,校企合作教学期间,学生群体的在校理论课程学习时间会变得更短,需要对课程设置进行适当调整,保证课程量与专业教学内容能够处于合理状态。一般情况下,口腔医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为:高技能人才必须针对专业学科做出更加科学合理的定位,在此基础上根据总体教育计划对学生未来阶段的实际发展情况进行跟踪调查,进而完成后续阶段的课程改革工作,推动教育改革进程。合并“口腔颌面医学影像诊断学”“口腔颌面外科学”课程,将专业临床课中的基础知识作为自学内容,将更多的精力放在基本技能培养方面,对在校理论教学课时数进行减少处理,增设一定的实践课时教学。校企合作教学模式要求在学校固有教学内容的基础上,增添合理的企业工作教学内容,让学生可以在课堂学习期间对企业产生一定的了解,进而对企业中的不同工作岗位有一定程度的认知,增强学生的行业认同感和岗位责任感。在此期间,校企合作教学模式还能够为学生提供更为丰富的教学服务手段,从而让学生获取更为优质的学习环境,为教学质量提供更进一步的保障。在这样的校企合作教学环境下,学生自身的综合素质和专业能力均可以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并且教学效果也能得到更为可靠的保障[2]。正是因为上述教学优势的广泛存在,所以校企合作教学模式被教育领域和社会企业广泛认可,并取得了十分显著的教学成果。
篇9
关键词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口腔医学生;创新;团队合作
随着中国国民的经济收入和知识素养不断提高,对口腔疾病的认识也由被动接受转向主动关注口腔的美观健康上来,社会大众同时也越来越关注口腔医学专业的发展状况。口腔医学是医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需要医生除了具有全面的口腔专业知识,还需要有良好的沟通能力,快速的反应和判断应对处理能力。对于高职院校口腔医学专业的学生,以后的就业方向很可能是牙科私人开业医生,因此,培养出具有较强专业素养、具有一定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发展潜力的综合型、应用型口腔医学专门人才是至关重要的。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StudentsInnovationTrainingProgram,以下简称SITP)是国家教育部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培养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重要举措[1]。本文作者结合指导省级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的实践经历分析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对口腔医学生的专业素养和各方面的能力的提升培养作用。
1高职口腔医学专业学生的学习特点
一直以来,我国高职口腔专业的教学模式是学生以被动接受知识为主、老师以单向灌输知识为主,在校课堂教学中,医学生很少有机会能主动地获取知识,能提高自己的分析研究等能力。长期以往,学生的学习有以下几方面问题:第一,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和自主学习的能力。吃惯了老师“嚼剩下的”知识,习惯了划重点、背书再考试,很少有主动思考。所以当老师将问题换一种提法,或者将几个方面问题综合起来提问,学生就不知道该怎么分析,怎么回答了。第二,缺乏目标性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临床见习实习的口腔专业的学生,一遇到问题就习惯了向带教老师“张口问为什么”,老师回答完,过两天又忘记了。其实这并不是一个好习惯,碰到问题应该首先问自己为什么,深入思考,然后翻书翻文献,得出自己的见解,最后再向老师请教验证,得到全面深入的提高。
2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能够提高高职口腔
医学专业学生的哪些能力水平实践证明,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能够为我们口腔专业的学生提供一个发展潜能、提高多种能力的平台[2]。2.1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口腔医学是操作性很强的一个专业,而且口腔材料日新月异,很多新材料新技术的出现能大大提高口腔疾病的治疗疗效,临床上的创新性将是口腔学科的重要发展方向。大学生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培养是国家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的核心目标之一。在传统的教育模式下,大学生习惯于死啃书本,或在指导教师设定的步骤下获得知识,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相对薄弱,存在缺乏创新思维、创新观察力、创新毅力和创新兴趣等问题。2.2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传统的口腔教学中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不够,很少有学生能积极主动地了解所学专业的发展状况与前沿信息。而在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中,学生是主体,需要独立完成项目的所有内容,因此首先要增加相关专业知识储备,通过借阅图书馆相关文献和专业书籍及网络数据库搜寻相关知识,进行深入学习,这既能扩大学生的知识面,从而有效锻炼了学生快速接受新知识的能力,还能潜移默化地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在课题实施中学生会接触到该领域的最新研究动态,拓宽视野和知识面,有利于对学科的了解和研究兴趣,激发学生研究的兴趣和创新愿望,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8]。2.3提高学生与人沟通协调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口腔医学医生除了要与病人家属沟通,还要与医护,医技合作,对于复杂的口腔疾病如颌面部的外伤,颞下颌各关节紊乱综合征等等还需要多学科的合作治疗,所以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也是必不可少的。参与创新训练计划项目的主体是在读的学生,平时学习任务繁重,课题研究只能利用课余时间或假期,因此,课题合理的分工显得非常重要。另外,每个成员的擅长不同,能力各异,合作中往往能优势互补,集体的智慧往往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团队协作不仅仅是一起合作,更关键的是成员间的沟通交流。交流能帮助我们获得更多的知识和信息,有助于个人能力的提高。创新训练计划项目有助于学生能理解协作精神与团队意识的真谛,深刻体会单枪匹马,单打独斗终将一事无成。2.4提高学生的抗挫能力和毅力,培养学生适应各种情况的应对能力。在课题执行过程中,独立地进行实验调查,并要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并总结归纳得出结论,其过程或多或少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遇到困难瓶颈,坚持到底去解决问题能提高抗挫折能力,增强毅力,坚持到底获得成果会大大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为以后就业创业打下基础。2.5提高报告总结、书写、口头表达等多种能力。口腔医学生普遍重视专业知识和临床技能的学习,而写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较差。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给了项目组成员很好的锻炼机会,从项目申请书的书写、中期检查到,结题答辩,同学们不仅要将自己研究课题的意义、内容、目标、进展、成果等付诸于文字,还要在答辩现场向专家汇报项目的国内外背景、已完成的主要工作、获得的结果并分析讨论结果提出可能的结论,并回答现场专家提出的课题相关问题。该过程有效地锻炼了学生的基本的科技论文写作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和逻辑思考分析能力,有利于日后从事口腔临床科学研究工作。2.6提高学生的科研素养和研究能力。科研素养包括:创新,严谨,全面。课题组学生和指导老师进行沟通交流,学习新的研究方法,完善课题研究方案,发现不足,从而潜移默化地学习作为研究者应具有的科研素养。研究能力主要包括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课题执行过程中,学习使用各种观察工具和方法。运用统计学、调查访谈、查阅文献和检索网络数据库等等,提高观察能力。另外还要注意观察角度。从第三方立场、对方角度来观察能提高观察的客观性,全面性。分析是在观察的基础上进行的逻辑的思考和判断,即分析判断的结果符合客观事物。
3指导老师在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中的角色和作用
著名数学家华罗庚先生比喻本科及以前所学知识时老师和学生的关系是老师教学生学习捡“死”兔子。那在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中老师和学生的关系好比老师教学生学习打一只在视野中奔跑的“活兔子”。(1)激发学生的兴趣,明确参与目的。让更多的学生了解和关注这一项目,同时明确学生参与的出发点,提高学生对专业学科的兴趣,让更多学有余力的学生参与进来并且从中获益。这也就是国家倡导和鼓励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初衷所在。(2)加强训练指导,把好研究各个环节。指导老师的主要任务是学生在进行课题过程中的每个环节进行把关指导。包括申请课题之初就是可行性的把关。在执行过程中指导老师要对实验方法、实验进度进行监督把控。对于口腔专业的大学生,选题应该侧重于和口腔专业知识相关而又便于学生实践的项目,比如一些口腔流行病的调查等等。(3)以学生为研究主体,绝不越俎代庖。课题的申报应以学生为主体,而不应是指导老师现成的课题方案。
4结语
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提高了口腔医学生的创新能力、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团队意识、与人沟通合作的能力等各项能力,有利于今后统筹处理安排多项事务,为以后的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即为自主创业做准备。
参考文献
[1]何玉玲,王岚,李莉等.国家大学生创新课题学生创新理念培养初探[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1(4):35-36.
篇10
十以来,全民创新,已经成为国家发展的首要举措。大学生科研立项是国家鼓励在校本科学生创新能力,提高本科生的教育教学质量所制定的政策。结合大学生科研立项活动的情况,探索口腔医学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
口腔医学;医学生;科研
十以来,全民创新,已经成为国家发展的首要举措。创新的核心是人,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是支持创新的关键,如何培养创新人才是高等教育必须深入思考的问题[1]。科研是一个具有开创性的探索活动,综合性较强,涉及学科门类多,在这一复杂的认识过程中,遇到挫折、困难都必须坚持不懈地追求,才能将课题继续研究下去,有利于培养医学生的科学精神,培养其独立思考、大胆探索、努力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创造新理论的创新精神。这种精神对医学生在社会上的发展是非常重要的[2]。为培养学生科研能力,提高学生学术水平,增强学生进行医学研究和学术探讨的兴趣和能力,培养创新精神和意识,2010年我校制订了大学生科研立项管理办法。经过几年的实践和努力,我校学生立项数量和质量逐年提高,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本文结合我校大学生科研立项活动的情况,探索口腔医学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
1注重项目的可行性
选定一个设计合理、起点高同时难度又不大的课题,是创新训练计划保质保量完成的前提条件[3]。从立项设计之初,就要考虑到本科生的知识储备量和视野的宽度,切忌好高骛远。在选题时要注意课题的实用性和可行性,科研要立足于实际应用,落脚于临床实践。科研经费是立项可行性的另一个重要条件,课题设计时需要做好经费预算,尽量控制在规定预算内,这样可以保证科研过程的顺利进行,这就要求课题不能选的偏难、偏大。知识储备、科研应用和经费预算是学生科研立项设计时需要考虑的主要问题,需要指导教师进行着重指导以保证项目能够顺利进行。
2强调综合素质能力
项目能否顺利进行并形成最终成果,学生的综合素质是十分必要的条件。在科研实验过程中会遇到各种不可预知的问题,包括学术上和人员协调看上的。这时需要学生能够及时发现问题,通过资料的查找或咨询相关专业人员进行全面的分析,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清除实验中的问题和障碍。在科研中,有些实验指标需要应用特殊实验技术,这些技术在课堂上是无法学到的,学生需要协调沟通相关专业的教师请教,查阅相关专业资料,在反复操作中掌握该项技能,这对学生的沟通协调能力,理论及操作的学习能力都是不小的考验。此外,科研中的资料查找不单局限在本专业的知识上,可能会涉及到其他学科,同时会有国外文献的查找,这要求学生有较强的自学能力,翻译专业文献并整合知识的能力。在解决问题的过程当中,需要整个科研团队的精诚协作,每个成员需要有团队精神,做好成员间的协调和沟通是综合能力的重要体现。在答辩过程中需要通过专家的审议,提问,对学生的心理素质及口头表达能力都有较高的要求。因此,学生参与科研立项不仅仅是对知识的探索,更是对个人综合素质的培养和提高,为社会提供了高竞争力人才提供坚实的基础。
3体现口腔专业特点
我国的口腔医学教育是在大学三年级以后开始学习口腔专业课,这相比于国外的从一年级涉及专业课程的时间较晚,学生对本专业课程认识没有达到逐渐融合的水平,大量的专业课内容使学生的理解和运用能力与国外有一定的差距,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较弱,理论联系实际的时间也较短。学生科研立项为学生进一步接触口腔专业知识提供了机会,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设计口腔专业方向的项目,调动学生对口腔专业课学习的积极性和热情,并将口腔临床知识运用到科研实践中。
4总结
综上所述,口腔医学生科研立项全面有效的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理论联系实际能力,现场表达能力以及人员协调、团队合作能力。医学生的特点就是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的体现,科研项目研究为医学生提供了难得的机会,这对医学生今后的发展无疑是有着无法比拟的积极的影响。现今社会对医学生的要求已经不仅仅是有文凭会看病,而是要求看好病,能沟通,会创新,综合能力过硬的优秀医学人才。为了跟上时代的脚步,社会的需要,对医学生的培养需要朝着多元化,创新型发展,这为高校培养高素质、高质量的医学人才提供了前进的方向。
参考文献:
[1]戴振东,吴庆宪.大学本科教育中创新意识培育的试验和思考[J].教育教学论坛,2015,42(10):82-85.
[2]梁瑛琦,金可可,宋张娟.科研能力系统性培养在医学本科生教学实践中的应用[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2(3):5-6.
- 上一篇:教孩子快速识字的方法
- 下一篇:工程造价策划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