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的启发式教学思想范文
时间:2023-10-19 16:07:3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孟子的启发式教学思想,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 启发式教学法 小学英语教学 教学应用
启发式教学在我国的教育发展史上可谓源远流长,可以追溯至春秋时期的孔子。他在《论语·述而》中提出:“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这是我国也是世界上最早对启发式教学的经典性阐释,比西方苏格拉底的“产婆术”早了将近一个世纪。孔子有关启发式教学的论述是我国古代教学理论的一座里程碑,它不仅打破了“注入式”教学模式,而且将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这对矛盾统一体有机地结合起来,强调“启发”在教学过程中的重要意义。孟子继承并进一步发展了孔子的启发式教学思想,在《学记》中做出了精辟的论述:“故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道而弗牵则和,强而弗抑则易,开而弗达则思;和易以思,可谓善喻矣。”这就从三个方面阐述了启发式教学理论,即“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也就是说,优秀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启发诱导学生,晓之以理,适时引导但不牵着他们走,鼓励学生而不压抑他们个性的自由发展,指导学生学习的门径,让学生的思维始终处于积极活跃的状态,引导学生自己寻求知识而不是代替学生作出结论。道而弗牵,师生关系才能融洽、亲切;强而弗抑,学生学习才会感到容易;开而弗达,学生才会真正开动脑筋思考,做到这些才可以说善于启发诱导。德国民主主义教育家第斯多惠非常重视启发式教学,他认为启发式教学能够指导学生的行为,使学生“探求、考虑、判断、发现”。他说:“一个真正的教师指点给他的学生的,不是已投入了千百年劳动的现成大厦,而是促使他去做砌砖的工作,同他一起来建造大厦,教他建筑。”“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善于激励、唤醒、鼓舞。”[1]启发式教学思想的精髓是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诱导作用,突现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在小学英语教学中运用“启发式”的方式、方法很多,笔者在此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浅陋的看法。
一、直观启发
直观启发是我们最常用也是最直接的一种方法。所谓直观启发就是广泛利用实物、图画、动作等直观手段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并促使他们把英语和客观事物直接联系,使其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习惯运用连贯的英语语言表达思想。河北沧州市花园小学侯晓儒老师在教小学英语第四册“There be”句型时,开始时不是盲目讲解什么是“There be”,而是先绘五张画,并配合录音依次出示前四幅画:
图1 There is a tree in the picture.
图2 Ling Ming is in front of the tree.
图3 There is a dog behind Li Ming.
图4 There are some flowers below the tree.
如此反复展示三五次,学生就会很自然地通过画面领会“There be”句型,以及in,in front of,behind,below的不同含义。在学生理解的基础上,再将第五幅综合图画展现出来,让学生指着画练习,以强化对句型的理解与记忆。又比如在词汇教学中,根据不同词汇内容选择相应的直观教具,以帮助学生把英语词汇与概念联系起来。教名词的单、复数时,可使用铅笔、书、火柴等实物或图片,教钟点表示法时可自制钟表模型,这样就使学生既感到直观,又印象深刻。在教动词时,可以让学生模仿动作,既把抽象变具体,又活跃课堂气氛,把很难用词汇解释的概念一目了然地呈现在学生面前,从而不仅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还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自信心和强烈的学习愿望,使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提问启发
新课改指出:“没有问题也就难以诱发和激起求知欲。”“问题意识会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愿望,从而注意力高度集中,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2]所谓提问启发,就是在课堂上通过提问的方式,让学生用英语相互问答,多听多说,巩固与强化记忆。这一方法要求真正揭示事物的客观矛盾,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积极开动脑筋,主动地思考学习,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有经验的老师都非常重视导课艺术,经常用设问的方法,激起学生渴望、追求新知奥秘的强烈愿望,最低收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良好效果。江苏江都宜陵镇许庄小学陈广宏老师在教PEP Book 7 Unit 3 Part A Let’s learn时,为了引出新授单词newspaper时,设计了以下的几个问题:
a.who’s that man?(Ss:Yao Ming.)
b.Can you see him in a math book?(Ss:No.)
c.Where can you see him?(Ss:I can see him on TV/on the net.)
在这个关口,引导学生说:We can see him in the newspaper.然后通过让学生猜猜篮球明星姚明的照片会登在哪里,从而很自然地过渡到newspaper这个单词的教学,从而使得每位学生都能较好地掌握newspaper这个单词。这样的导入,既符合小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征,又符合“由已知到未知、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还能发展学生的思维,使学生积极开动脑筋,主动探求问题的答案。
三、对比启发
教学中对相互联系容易混淆的事物或知识,引导学生进行正反比较和新旧对比,启迪学生在比较和分析中加深理解,并积极思考获取知识。锦州市古塔区石油小学冯瑶老师在教授元音字母在单词中的发音规则时,首先让学生有比较地朗读单词若干组,如下:
face name grade plane/ map hat apple stamp
he she we me/ hen leg red desk
bike fine nine nice / is fish ship thin
go no nose home/ box dog not from
use excuse student unit/ bus duck mug cup
让学生在朗读的基础上,体会每组单词中元音字母的发音,然后进行观察,说出每组词发音的共同点和不同点,帮助学生进行归纳,这样通过对比提出和解决问题,既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加深其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又能培养学生分析与鉴别的能力,对比启发是启发式教学的重要手段。
启发式教学的运用要靠教师主观能动性的充分发挥,必须将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所学内容进行有机结合,切不能照搬照抄。使用启发式教学时,要特别注意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这样才能施以正确的、适度的启发,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进行启发式教学时,应当与其他的科学方法相结合,使之更趋完善。
参考文献:
篇2
一、牵引学生注意力,具有启发性
启发性是一种对各种教学方法和教学活动都具有指导意义的教学思想,主要体现在启发式教学方法中。启发式教学方法是我国教育界最常见的教学方法之一,起源于二千多年前的孔子时代,时至今日,仍然有着旺盛的生命力。其主要原因是它代表着一种科学、民主的教育思想,可以使学生在课堂上始终是主动的、积极的、能动的学习;可以使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发展智力,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智力和非智力因素都得到全面发展。启发式教学的主要特点是强调学生自主学习,学生在教师主导作用下,通过自主学习掌握知识。其关键环节是教师的教必须通过学生的内部矛盾运动才能转化为学生的自觉要求。运用启发性的语言是实现启发式教学方法的重要手段之一。教师语言具有启发性,除语言精练、准确、清晰、音量适度、逻辑性强外还应注意以下几点:
1.语言要轻重缓急、抑扬顿挫。通过音量、语速的不同,增强语言的表现力和吸引力,引起学生的有意注意,牵制学生注意力,使学生适应对知识信息的接受,并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思考问题,从而解决问题。
2.语言要生动形象,有感染力。如教学中,巧妙地运用一些谚语、诗词、歌赋、顺口溜等,可吸引学生注意力,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受到感染,有所收获。
二、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具有引导性
现代教育发展的趋势是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但这并不意味着可以削弱教师的主导作用,任何效益高的教学方法,都是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作用有机统一的结果,特别是思想政治课,教师的主导作用尤为重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首先,教学内容远离生活实际,成人化、政治化的倾向明显,有些学生有逆反心理。
其次,在考试中存在考题过难、内容过多、范围过大等问题,造成学生“无所适从”、“不知所云”等。
再次,很多学生对政治课提出的问题带有一种偏见,总认为能“编”能“凑”就行了,似乎没什么严格的是非界限,缺乏对教材难点、重点的分析和理解,对问题大概知道就行了,根本谈不上准确性。鉴于此,政治教师的引导就显得更为必要。
教师必须明确指导学生怎样去挖掘教材内容的科学性,如何运用教材内容分析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引导学生沿着教师的导向进行思维,避免出现偏差。只有这样,学生对教材内容才能做到心中有数,才能够准确掌握重点,成功地攻克难点,自觉地做到理论与实际的统一。
三、遵循规律,循序渐进,具有连贯性
我国古代的教育家孟子主张教学遵循教学过程的客观规律,一步一步地进行。他说:“流水的为物也,不盈科不行;君子的志于道也,不成章不达。”他以流水比喻,指出流水在行进中必须流满经过的洼地才能继续前进;君子有志于学问道德,没有达到一定的成就也不能通达。说明学习必须一步一个脚印,扎扎实实打基础,循序渐进,决不能侥幸从事,否则“其进锐者,其退速”。“揠苗助长”,急于求成,是违背学习规律的。思想政治课教学内容以课、节、框的知识点孤立存在,但形孤神不孤,如哲学生活中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历史唯物主义的内在联系,经济生活中生产、分配、消费的关系等,且学生的认知过程也是一个由浅入深、由不知到知、由知之较少到较多的过程,所以教师的教学用语要重视新旧知识的过渡衔接,前后知识的内在联系,分析问题的层层深入,由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循序渐进,融会贯通。
四、有理有据,语感传情,具有可信性
由于思想政治课的德育性质,该课程不但要“教书”,更重要的是“育人”——使学生接受思想品德的教育。这就要求政治老师要具有一定的威信。教师的威信是指教师具有的一种使学生感到尊重和信服的精神感召力。具备了这种力量,就能获得学生的敬重和爱戴,学生也乐于接受教育,对思想政治课就会感兴趣甚至热爱。学生往往把教师和教学内容一起当作认识和评价的对象,如果政治老师对自己所授的内容本来就持怀疑态度,还照本宣科讲下去,学生就会既反感教师虚伪,也反感内容的空洞枯燥。因此,教师能否客观、准确、有说服力地说明教学内容,是政治课教学成败的关键。教师对书中内容分析要热情洋溢,有理有据,语言要声情并茂,语调要抑扬顿挫,举手投足之间真情涌现,激起学生对教师言语内容的关注,充分显示语言的魅力。
五、观点明确,主次分明,具有归纳性
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发挥学生的独立性和主动性,放手让学生独立自主地进行学习探索活动,调动挖掘他们的观察力、思维力、想象力和创造力,发展他们的智力和非智力因素。但是政治课教学内容是一些抽象的东西,理论性强,要真正地理解它、掌握它,就必须把它还原为具体,然后再由具体到抽象,由感性到理性,这样才符合人类的认识规律,才有利于在学生的头脑中逐步形成印象,加深理解。学生通过学习对知识点有了零散的具体的感性认识,但对一些重要概念和原理的关节点,对于易混淆、易发生错误的地方尚不能澄清,对知识点在知识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还难以搞清楚,所以教师在学生自己学习的基础上必须对基本概念和原理的关节点,易混易错的地方加以分析归纳,明确知识点在知识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教给学生运用知识点的方法。这就要求教师的语言要有归纳性,抓住问题的本质关键所在,严谨规范,系统归纳,这样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系统掌握,使之观点明确,主次分明,达到新的认识高度。
篇3
一、牵引学生注意力,具有启发性
启发性是一种对各种教学方法和教学活动都具有指导意义的教学思想,主要体现在启发式教学方法中。运用启发性的语言是实现启发式教学方法的重要手段之一。教师语言具有启发性,除语言精练、准确、清晰、音量适度、逻辑性强外还应注意以下几点:
(1) 语言要轻重缓急、抑扬顿挫。通过音量、语速的不同,增强语言的表现力和吸引力,引起学生的有意注意,牵制学生注意力,使学生适应对知识信息的接受,并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思考问题,从而解决问题。
(2)语言要生动形象,有感染力。如教学中,巧妙地运用一些谚语、诗词、歌赋、顺口溜等,可吸引学生注意力,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受到感染,有所收获。
二、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具有引导性
现代教育发展的趋势是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但这并不意味着可以削弱教师的主导作用,任何效益高的教学方法,都是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作用有机统一的结果,特别是思想政治课,教师的主导作用尤为重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1)教学内容远离生活实际,成人化、政治化的倾向明显,有些学生有逆反心理。
(2)在考试中存在考题过难、内容过多、范围过大等问题,造成学生“无所适从”、“不知所云”等。
(3)很多学生对政治课提出的问题带有一种偏见,总认为能“编”能“凑”就行了,似乎没什么严格的是非界限,缺乏对教材难点、重点的分析和理解,对问题大概知道就行了,根本谈不上准确性。鉴于此,政治教师的引导就显得更为必要。
三、遵循规律,循序渐进,具有连贯性
我国古代的教育家孟子主张教学遵循教学过程的客观规律,一步一步地进行。他说:“流水的为物也,不盈科不行;君子的志于道也,不成章不达。”他以流水比喻,指出流水在行进中必须流满经过的洼地才能继续前进;君子有志于学问道德,没有达到一定的成就也不能通达。说明学习必须一步一个脚印,扎扎实实打基础,循序渐进,决不能侥幸从事,否则“其进锐者,其退速”。“揠苗助长”,急于求成,是违背学习规律的。
四、有理有据,语感传情,具有可信性
由于思想政治课的德育性质,该课程不但要“教书”,更重要的是“育人”――使学生接受思想品德的教育。这就要求政治老师要具有一定的威信。教师的威信是指教师具有的一种使学生感到尊重和信服的精神感召力。具备了这种力量,就能获得学生的敬重和爱戴,学生也乐于接受教育,对思想政治课就会感兴趣甚至热爱。因此,教师能否客观、准确、有说服力地说明教学内容,是政治课教学成败的关键。
五、观点明确,主次分明,具有归纳性
政治课教学内容是一些抽象的东西,理论性强,要真正地理解它、掌握它,就必须把它还原为具体,然后再由具体到抽象,由感性到理性,这样才符合人类的认识规律,才有利于在学生的头脑中逐步形成印象,加深理解。学生通过学习对知识点有了零散的具体的感性认识,但对一些重要概念和原理的关节点,对于易混淆、易发生错误的地方尚不能澄清,对知识点在知识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还难以搞清楚,所以教师在学生自己学习的基础上必须对基本概念和原理的关节点,易混易错的地方加以分析归纳,明确知识点在知识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教给学生运用知识点的方法。这就要求教师的语言要有归纳性,抓住问题的本质关键所在,严谨规范,系统归纳,这样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系统掌握,使之观点明确,主次分明,达到新的认识高度。
篇4
[关键词]自觉学习 自主探索 答疑解难 以学论教
在当前的大学教育中,教师基本还是课堂的主宰,学生往往只能亦步亦趋,追随其后。跳不出教师设置的圈子,学生自然就难以成为超过老师的人才。大学教育亦因此而备受非议。笔者试就如何改变大学生被动学习的现状作如下探讨。
一、掌握学习主动权的意义
人不能没有主动性,因为主动性是个体根据一定的目的,在主体意识的积极支配下探索的活动。通俗地说,主动性是人的根本特征,是人和动物根本区别之所在。
而“学习的主动性”是指学生在主体意识的支配下,有目的的自觉自愿的学习。学生掌握学习主动权的意义十分重大。第斯多惠认为,主动性是人的固有本质,一切人的观察力、记忆、思维、意志都是在发挥主动性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教育是通过人的主动性来实现的。因此,“教师的注意力首先是发展人的主动性”。主动性是学生学习发展的内在动力,教师的教只是学生发展的外因条件,教师活动不能代替学生活动。故此,杨贤江指出:“是以教授之力,仅为诱导之具,而自动之力,实为成功之基。”
关于大学生学习问题,一再告诫说“要自学、靠自己学”;并指出“大学生,尤其是高年级,主要是自己研究问题”。“不要只是跟在教员的后面跑,自己没有主动性”。主动是相对被动而言,人老是处被动状态,主体性就会消退,失去现代人的特征。学生缺乏主动性,他们的学习就不再是自觉自愿的行为。如此,他们的身心则难以获得健康发展。因此,大学教育同样要将激发学生主动性、使其掌握学习主动权作为教师工作的主要目的。
在我国,大学生被动学习是个积重难返的问题,要改变这一现状就得有矫枉过正的措施――变“被老师牵着鼻子走”为“牵着老师鼻子走”。
二、牵着老师鼻子走的依据
牵着老师鼻子走,从形式上说,就是学生以问求学,教师答疑解难。大学教学能否如此进行呢?我们认为,这是完全可行的。主要依据如下。
(一)中国教育历史实践的证明。在这个问题上,中国古代教育一直走在世界前列。远在两千多年前,孔子就提出了学思并重、启发诱导等教学主张。他的教学始终以自学为基础,始终是“必待其心愤愤,口悱悱,乃后启发为之说也”。在孔子那里,教主要是由学的情况决定的;学生问什么,教师解答什么。学习主动权始终掌握在学生手里。这就是著名的启发式教学及其所体蕴涵的“以学论教”主张。
孔子的这一教学主张首先得到了儒家后学者的继承。如,孟子强调学习者应该自求自省自得,教师只作适当诱导启发。思孟学派将先贤的教学法概括为“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等教学名言。尤其是儒家显学地位确立以后,孔子的思想主张更是被发扬光大。自汉代以来的儒学教学,大都采取问难和讨论的方式进行的。在韩愈关于教师职责的经典名言中,也明确地提到了“解惑”的问题。宋学大师朱熹更是大力弘扬了孔子教学思想。他认为学习者应“事事都用你自去理会,自去体察,自去涵养。书用自去读,道理用自去究索”;而教师呢,“只是做得个引路底人,证明底人,有疑难处同商量而已”。在我国古代教育理论中,很少有人把传授知识作为教师的主要或唯一职责。相反,强调得更多的是“愤愤悱悱,乃后启发”。正是在答疑解难主张的基础上,构成了我国“以学论教”的辩证教学思想体系,形成了以问难、讨论为主的教学方法与模式。
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发现这种思想主张仍然熠熠生辉,充满着生命活力。如,主席一再提醒教师应该少讲,要注重回答学生的问题,并说“高年级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员能答百分之五十,其它的说不知道,和学生一起商量,这就是不错了”。著名科学家李政道博士在复旦大学演讲时也说过:“什么叫‘学问’?是怎样问,就是学会思考问题……我国历来讲究做‘学问’,而我们现在的学校教育往往是学‘答’,学答案固然是很重要的,但学习怎样提出问题和思考问题,应在学习答案的前面。”大学本来就是学习高深知识的殿堂,做学问的场所。李政道博士的这段话可以说是对我国传统教学主张所作的精辟总结。由此可见,“学生以问求学――教师答疑解难”是我国优良的学问的模式。而从中华民族文化科技曾长期领先世界的辉煌历史看,它还是一种卓有成效的主张与模式。
(二)世界当代教育理论的支持。现代以来,世界许多有影响力的教育流派均主张由学生提出问题,教师回答问题。结构主义的代表布鲁纳主张:教师通过启发引导,使学生按照自己观察和思考事物的特殊方式去认知事物,理解学科的基本结构,或通过教材、教师所提供的有关材料去亲自探索、发现应得出的结论或规律性知识、并发现学习的能力。激进主义教育家波兹曼等认为:教学要给学生安排任务,让学生就教师提出的任务编出一系列问题。此外,人本主义教育家罗杰斯的“促进教学法”、施瓦布的探究学习法以及国际上新近发展起来的“问题解决”等,同样体现了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或提出问题的理念。上述各流派何以将目标锁定于此?因为这样可以形成学生的问题意识,而“科学始于问题”,“创造始于问题”,“提出问题往往比解决问题更为重要”。
教学是一种双边活动,让学生提出问题,这只是问题的一方面;另一方面,他们对教师也提出了新要求――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如,凯勒的“个别化教学”实际是一种以学生自学为主的教学体系,教师的主要作用是“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批判性思维”法因能鼓励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激起学生对事物的浓厚兴趣和深入思考,早已风行于美国;还有一种叫做“木匠教学法”的方法也因只要求教师布置任务和解答孩子们遇到的各种问题而深受师生的欢迎。
综上所述,教师回归答疑解难的职责本位已经成为一种国际性趋势。各教育流派强调教师“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的深层目标就在致力于唤起学生对新思想、新事物的好奇心,鼓励自由探索、自由审视、自由创造。
因此,牵着老师鼻子走,从形式上说,就是“学生以问求学――教师答疑解难”。从本质上讲,则是以学论教,是教学辩证法具体应用,也是教育规律的具体体现。
三、牵着老师鼻子走的策略
具体说,实现转变的基本策略如下。
(一)作为学生要树立牵着老师鼻子走的信心、具备相应的能力和掌握方法
要牵着老师走,首先,就应树立超越教师的信心。信心来自于如下方面:从历史发展规律获得超越教师的信心。人类社会总是不断向前发展的,今天胜过昨天,将来必定胜过现在。人是历史发展的动力。换言之,人类历史正是在一代胜过一代的过程中发展的。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学生超过教师,同样是历史的必然,大学生从中获得充分的自信。
从科学探索中获得信心。科学文化也是在不断探索中发展的。年轻人总是对新思想、新事物充满着好奇与兴趣,又最少保守思想,这就是年轻人敢想、敢说、敢做的心理基础。大学生只要树立敢于探索勇气,敢于提出与众不同的问题,敢于走前人从未走过的路,他们就有可能发现问题、抓到真理。一旦如此,他们便不再迷信教师,迷信权威,从而有所发明与创新,实现超越。
首先,要从正确的自我评价中获取信心。学习也好,发展也罢,终归是学生自己事情。因此,大学生更应关注自己怎么走,自己怎么评价自己,而不必太在乎别人的评价。否则,学生就会心安理得地去听教师讲课,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完成教师规定任务,只能被老师牵着鼻子走。
其次,掌握学习方法、发展学习能力。自学为主是大学学习的基本方法:自主学习研究――探索发现问题――尝试解决问题――解决不了的才请教老师。这样,学生掌握了学习主动权,教师要做的事情就只有答疑解难了。
在此过程中,学生要特别注重发展学习能力和探索发现问题的能力。这是人们在现代教育改革中获得的共识。教育改革家布鲁纳就主张:教学过程应该成为学生“发现”、“探究”或者“解决问题”的过程。同时他还指出:“发现是教育儿童的主要手段”,发现法能充分发挥学生认识的积极性和主动精神。波兹曼等人则非常关注培养学生问问题的能力,说“一旦你学会了如何问问题,你就学会了如何学习”,它能造就“一种迥然不同、更为大胆、更富有潜力的理智”。 当学生形成这些能力的时候,教师也就被牢牢地牵着了;当教师被你问得头上冒汗、甚至哑口无言的时候,你就可能有所突破,脱颖而出,成为人才。这样既可使学生回到自己思想和智慧的本位,也促使教师回到他答疑解难的职责本位。此时,学习主动权就完全掌握在学生手中了。
(二)作为学校应站在替历史负责的高度,创设出人才脱颖而出的环境
要创设这种环境,首先必须建立自由的、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人们一致公认“自由”是大学的灵魂。马克思曾指出:“时间是发展才能等等的广阔天地。”;“自由是创造的前提”。可见,自由理念符合关于人的发展学说。没有自由就难有创新,没有创新也就无从谈什么“发展科学技术文化”问题。因此,要培养出高质量的人才就必须保证学生有相应的学习自由度。
要创设人才脱颖而出的环境,还应坚持以人为本,坚持服务于人潜能发展的基本宗旨。即是说,这一环境应是以学生为中心的、能使他们在学习的整个过程中保持着主动性的环境,是一个学生能自主学习、自由探索、自由建构和自由创造的环境。在这一环境中,教师职责应回归于答疑解难本位。其工作重点应集中在非认知方面的引导上。如,指定学习任务,激发求知兴趣,创设具体的教学情境,指示研究方向,提供学习方法经验等。教师通过工作,引导学生自觉学习,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知难而进。只有当学生学习出现阻塞时,教师才可去帮助他们。
同时,也要实现教法的转换。顾明远指出:“教学方法在高等学校是一直不被重视的。”正因为如此,当前的教学过程依然充斥“灌输式”、“填鸭式”。而实践证明注入式是教不出人才来的。如何改革教学方法?根据有关文献精神看,关键在积极实行启发式讨论式教学。如何实行启发式教学?按照顾明远先生的观点:“启发式的最高境界就是让学生提得出问题。”因此,改革的关键在贯彻启发式教育方针,让学生提得出问题。当前大学难于培养出高质量创新人才,根本原因之一就是我们的学生很少有人能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所以,我们看到情形正如中国科学院院士马大猷所说的那样:“我国研究人员基础都很好,但常提不出自己的设想,很多人都是‘述而不作’”。“现在科学前沿几乎不见中国科学家。新技术产品颇为发达,但其核心技术与研究很少是中国人的贡献”。
我们知道,教师学术水平总是有限的,学生如果只想从教师那里接受点什么,或者只想从教师研究领域中分得一杯羹,学生又如何超过老师?又怎能释去“学生多了学校大了,杰出人才为何不‘冒’了?”的疑惑?
参考文献:
[1]第斯多惠.德国教师培养指南[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0.22.
[2]任仲印.杨贤江全集(第一卷)[M].郑州:河南教育出版社,1995,7-8.
[3]王炳照 阎国华.中国教育思想通史卷8[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9. 54.84.
[4]孟宪承等・中国古代教育史资料[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2.80.
[5]顾树森.中国古代教育家语录类编上[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86. 243.240.
[6]顾树森.中国古代教育家语录类编下[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86.168.
[7].建国以来文稿(第11)[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6.97.
[8]李海涛.教师语言行为研究[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 2004.373.
[9]吴式颖.外国教育思想史(10)[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2.76.297.76.297.542.
[10]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281.
[11]顾明远.高等教育改革的国际动向.中国大学人文启思录.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99.49.
[12]上海.校长研修班笔记.
篇5
关键词:中职教育 政治课 语言表达 要求 技巧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3)02(b)-0185-01
其实语言就是一个重要的工具和手段,教师语言的表达的水平好坏可以对其教学效果产生直接的影响,而且,中职政治课程如《职业道德一法律》、《经济政治与社会》等都概念抽象、理论性强,比较枯燥乏味,这是,教师如果不会去照本宣科,语言表达通俗易懂,加入各种联系和思考的话,枯燥的课程实际也会大有可观,引人入胜。下面,该文就将对中职政治课堂的教育教学方面的话题进行一些探讨和分析。
1.中职政治课语言表达要具有启发性
启发性很重要,对于启发式教学方法使用较好的老师,其教学效果往往很好,而学生学习也都得其所要,它是一种很重要的教学思想和教学手段,启发性教学能引起学生更多的思考和更多的学习热情。启发性教学对教师语言表达的要求也需要逻辑性强、音量适度、清晰、准确、精练等,除此以外还要如下要求。
1.1注意语言表达的抑扬顿挫和轻重缓急
语言的语速和音量的不同变化,一方面能展现表达内容的重要性,一方面能增强语言的吸引力和表现力,不知不觉中学生就听明白了老师的表达,从而学习和掌握相关知识。
1.2教师语言表达要有感染力,生动形象
教学语言表达要轻松活泼,这样能带动学生的相应情绪,如巧妙的对诗歌、谚语等运用,既可是教学富于趣味,同时生动形象,感染力强。
2.循序渐进、遵循规律,具有连贯性
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孟子曾经说过:“流水的为物也,不盈科不行;君子的志于道也,不成章不达。”这句话的意思是:流水在行进过程中遇见低洼,盈满了它才能继续前进;而君子求学问道,没有一定的积累和成就是不能够通达进入一个更高的阶段的。这是一个比喻,也包含了孟子老先生的一个重要教学思想:循序渐进。即一步一个脚印,扎扎实实的向前发展,不谋而合“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的高深思想,不然,就是侥幸从事,违背学习规律,急于求成,揠苗助长。中职的政治课程教育,其课程内容中的知识点之间有千丝万缕的关系和联系,不是孤立而存在的。比如,经济生活中的各种关系:生产、消费、分配等等,这个认知过程从学生来说是这样的:由不知到知、由浅到深的这样一个过程,这个过程即也是从是什么、为什么到怎么做这样一个过程,这就是循序渐进,进而融会贯通,且知识点前后存在关联和衔接。教师的教学就要保障这个科学的过程,让学生在符合实际和自身认知规律的情况下,有足够的思考空间及交流空间来加强自己的学习。可以说,符合学生规律的教学方法才是好的方法,懂得尊重规律的教师才是好的教师。比如有些教师在中职的政治课程教育讲解“变化发展与顺境逆境”一文时,灵活设计教学方法,开办一场学生的“我们应该如何应对逆境与挫折,怎样才能顺利实现我们的人生发展目标”演讲,在一种深度的启发中感悟和学习政治知识。
3.有理有据,具有可信性,语感传情
中职的政治课程其实是一门德育课程,它的重点更在于育人:即对学生的思想品格进行教育,完善学生的价值观和世界观。就政治老师而言,需要老师具备威信,因为中职学生往往对一个老师十分敬爱,则会喜欢老师的课程和所传授的知识,在学生的眼里老师和教学内容是被一起作为认识对象评价目标的。中职的政治老师就要树立自己的威信,对于自己所传授的知识,要做到深入分析和备课,在给学生讲解知识的时候,要客观公正,并有条有理,有理有据,语言表达热情洋溢感情传神,一颦一笑都是真情涌现,这样,就会使课程教学产生无穷的魅力,激发学生对课程的热情和喜欢;反之,如果老师自己对课程都怀疑不信,却还照本宣科讲给学生,学生就会觉得教师和教学特别虚伪,压根不会喜欢这样的课程和这样的教师。另外,中职学生喜欢民主,也会对课程及政治里的知识观点有自己的看法和见解,对于这种学习态度我们要予以欢迎和鼓励,鼓励学生参与到课程中来,并相互探讨相互学习。实际上,学生的这种讨论和参与课堂的形式,一方面是其意识独立、思想丰富的表现,另一方面,对学习而言也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有中职教师在政治课教学中讲到“树立正确的消费观”一文时,就开始让学生们自己分组讨论,对学生自己消费形象、分析、思考进行辩论。
这种教学形式,可以让学生自己参与到学习中来,并通过自己的例子、思考、判断对枯燥而抽象的政治书面观点有了一个客观和正确的认识,同时符合学习的循序渐进原则。因此,教师在教授东西的时候,要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同时教师对案例的选取,要是学生熟悉和贴近学生生活的,这会有利于学生缩短认知过程,还有,教师可以充分利用网络,对教材案例广泛进行收集整理,形成案例库。只有充分做好各种准备,才能最大可能的保证对学生知识的传授。
4.观点明确,具有归纳性,主次分明
中职政治课的教学,其困难在于内容过于理论和抽象,就是大人,也不一定是能够立马就能明白其中的意思,在反映出了政治课教学的不易。要做好中职政治课的教学工作,就要将抽象的东西先形象化,再将形象化的东西做抽象,即理性认识到感性认识再回到理性认识,这是符合人类的学习和认知规律的,能够做到这样,学生的印象就会十分深刻。同时,我们的教学要注重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自主性,可以开放思维和想象甚至创造自己进行探索学习,提高自身的综合能力。
5.结语
篇6
【关键词】德育课教学方法改革
中图分类号:G424.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德育教育是整个社会德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建设创新型社会中,学校德育课教师必须顺应时展的要求,不断进行德育课教学方法的改革和创新。教学方法的改革和创新包括:重视教学研究,提高教学能力;紧跟形势,用好教材和超越教材及编写校本教材;改进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及创新能力;采用先进教学手段,增强教学效果;创新考试考核方法等,德育课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学生对德育课厌学原因的探析
目前,学校德育课教师可能和我有同感,那就是学生对德育课厌学,上德育课很难,教师在讲台上唱独角戏,学生不配合。那么,学生对德育课厌学的原因是怎么形成的呢?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原因:
1、“重技能、轻理论”思想的影响
2、普通教育片面追求升学率对学生的影响
3、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
德育课课堂教学方法的实践和探索
据调查,学校德育课教学效果并不十分理想。许多德育课存在内容单调乏味,课堂沉闷现象;教师缺乏激情,学生缺少主动性、积极性,厌学、逃课现象比较普遍;学生对待作业考试无所谓,考试成绩较差,等等。因此,如何调动学生学习德育课的积极性,增强德育课教学效果,真正实现其育人教化功能,是当前摆在每一位德育课教师面前的亟待研究和解决的课题。
我在德育课教学实践中,积极尝试和探索新的教学方法,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打破课堂沉闷现象,活跃课堂气氛。
充分利用网络、多媒体等现代教学手段,增强直观感
以网络多媒体技术为核心和计算机辅助教学为代表的现代教育技术的飞速发展正迅速地改变着我们的课堂,计算机辅助教学利用形象生动的画面、言简意赅的解说,悦耳动听的音乐,大大丰富了课堂教学的形式,优化了课堂教学的途径。为了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我在教学中,经常利用利用网络、多媒体等现代教学手段,增强直观感。
增加实践环节,做到理论和实践相结合
根据教学内容,我经常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开展一定的社会调查、参观活动。
3、幽默教学法
德育课课堂教学方法的新思路
为了更好地改变当前德育课上课难、学生厌学的现状,更充分地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我在今后的德育课教学实践中,打算尝试和探索新的教学方法。
分层尝试教学法
“分层”这个概念来自于“分层教学”模式。在早期,它被人们理解为是分层递进教学的简称。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教学的实践,学者们又提出了更新的理论,他们认为分层不是简单的分组,分层不是目的,更不是结果,而是一种为了更好开展群体性合作学习的方法和手段。尝试教学思想在我国源远流长,我国教育历史悠久,尝试思想自古有之。孟子是中国教育史上第一个提出“尝试”教学思想的教育家,他的名言是:“我虽不敏,请尝试之”。中国现代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比较系统地论述了尝试教育思想,他明确指出:培养阅读书籍的能力,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方法,唯有让他们自己去尝试。他认为启发学生运用自己的心力,是尝试的宗旨。分层尝试式教学法有利于解决“两极分化、差生转化”的教学难题;有利于全体学生达到尝试成功,促进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有利于全体学生具有健全的心理,提高素质。
茶话式教学法
茶话式教学法又称研究式教学法,它是在克服传统“注入式”、“一言堂”缺点的基础上出现在课堂的一种民主教学形式,正如茶馆中对谈的顾客一样,师生在民主、平等的气氛中进行教学,因而课堂形式显得活跃、灵活、轻松、自由。这种方法能够把引导学生进行积极思维活动的启发式谈话提到首位,它可以由教师或学生提出问题,以对话的方式进行教学,体现了学生是教学的主体,不是向学生灌输知识,而是诱导学生自己发现并独立掌握知识,它不是“奉送真理”,而是“教人发现真理”。因此,学生的个性和智力不会受到压抑,而会得到充分的发展。
任何科学理论只有在不断地探索和前进中发展和完善自己,才具有无穷的生命力。德育科学理论也不例外,只有在不断地创新和发展中,才能保持旺盛的生命力。进入21世纪,中国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文化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特别是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进程的逐步深化,在我国“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的条件下,学校德育教育工作不可避免地受到各种冲击和挑战。学生文化基础参差不齐,在思想品德、行为习惯、道德修养等方面都存在较大缺陷,这就要求学校德育课教师在开展有针对性的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必须不断进行德育课教学方法的改革和创新,才能肩负起学生道德品质培养和创新能力培育的重任,去塑造学生的高尚人格,陶冶道德情操,提高他们的职业道德素质;增强他们的法律意识,树立法治观念,提高法律素质;增强现代的经济意识;引导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使他们成为德才兼备的有用之才。
【参考文献】
[1]李傲:互动教学法――诊所式法律教育.北京:法律出版社,2004年
篇7
一、有效的课堂提问
笔者从多年的教学实践和不断探索反思认为有效的课堂提问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课堂提问应有目的性
根据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修改稿)的要求:“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学生能够:获得适应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须的数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体会数学知识之间、数学与其他学科之间、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进行思考,增强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了解数学的价值,激发好奇心,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具有初步的创新意识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因此课堂提问的目的性应基于以下几个原则:
1.基于教学目标的达成
教师的课堂提问必须精确把握初中数学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根据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修改稿)的要求:“通过对有关问题的探讨,了解所学过的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知识之间的关联。初步获得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经验,结合实际背景,在给定目标下,设计解决问题的方案,进一步体验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发展相应的能力”。
首先教师必须通读并深入钻研教材,对教材要有深入的理解。其次教师要备好每一堂课,了解并掌握每一堂课的难点、重点、教学关键,以及与已有知识的内在联系。最后教师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教学内容的特点,学生实际情况,精心设计恰到好处的课堂提问。
2.基于学生的认知水平
根据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修改稿)的要求:“数学教学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心理特征”。俗话说:“善问者如攻坚木,先其易者,后其节目”。若教师的提问随意拔高,违背学生认知规律,则会造成学生思维断层,让提问变得毫无意义。因此教师的课堂提问必须合理把握学生的认知水平。
首先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认识规律因材施教,对什么样年龄特征的学生准备什么样的课堂提问。其次还必须深入生活、开拓视野,积累丰富的知识和语言。生活是无字的书,思想敏锐的有心人,可以从生活中读到精彩的词句和篇章。生活是语言的源泉,数学教师也要像作家一样深入到学生的生活以及内心世界之中,通过课堂内外的思想交流和丰富多彩的课外生活,教师可以充分掌握学生在干些什么,想些什么,说些什么和关心些什么,就能找到更多的共同的语言。
(二)课堂提问应有启发性
孔子提出教师教学要了解学生“听其言而观其行”,要按照学生的不同情况,“因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孟子也十分重视启发式教学,认为教学要达到理想的效果,教师不应诉诸强制的手段,而要适时地点化。
教师教学应该以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经验为基础,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启发式和因材施教。数学课堂提问仅仅满足准确、精练以及生动形象通俗易懂还是不够的。数学课堂提问应特别强调启发性,这就要求教师应善于运用激励式、悬念式、对话式等语言形式,围绕教学内容展现新旧知识之间,现象和本质之间,原因和结果之间的矛盾,创设发人思考的问题情境,以激发动机引发兴趣。
(三)课堂提问应有趣味性
根据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修改稿)的要求:“数学教学活动必须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引发学生的数学思考;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掌握有效的数学学习方法”。北宋著名哲学家、理学家张载认为,教学既要注意学生的可接受性,即“教之而不受,虽强告而无益”。他说:“教人之难,必尽人材。观可及处,然后告之”。在他看来,这样的教学才是有效的、理想的教学。思想家王夫之认为,教学过程不只是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的过程,而应该是一种自觉的认识过程。他不同意“学,效也”的传统解释,认为学习不是简单模仿,而是主动的自悟,即“学,觉也”。也就是说,教学必须让学生参与或投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只有这样的教学,才能称作好的教学,有效的教学。
教师的提问不仅要求言之有理,言之有物,而且还要求言之有趣,言之有味。幽默能使人产生轻松愉悦的心境,能调动课堂气氛,缩短师生之间的感情距离,有力地促进教育教学活动的开展。有的人认为数学课幽默素材太少,其实教材内容本身和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都存在大量的幽默源,就看教师如何挖掘,如何发挥了。
(四)课堂提问应有针对性
首先教师对教材一定要吃透,这样就要求教师对每个知识点要用心研究,这样提出的问题才能又精又准,让学生在回答问题时既理解和掌握知识,又得到严格的思维训练。
其次为了鼓励全体学生都能参与课堂活动,使课堂充满生机,教师应有意识地编拟高、中、低水平三个层次的问题进行课堂提问。对学习能力低的A层次学生的提问应是一些课本的基础知识,难度不宜太大;对学习能力较好和较强的B、C层次的学生,尤其是C层次的学生,课堂提问应着重引导他们去猜想和类比,使他们在质疑解惑中发展思维,培养能力。
二、探索提高课堂提问有效性的方法
教师有效性提问是指教师根据课堂教学的目标和内容,在课堂教学中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和氛围,精心设置问题情景,提问有计划性、针对性、启发性,能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的欲望,有助于进一步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课堂提问是启发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创造力,提高学生答疑能力的重要手段提高数学课堂提问的有效性,也是每个教育工作者一直探讨的话题。
在课堂上,学生喜欢回答怎样的问题?我们的提问学生能接受吗?我们的提问对学生的发展还有多大的空间?怎样的课堂提问最有效?在课堂上,怎样的提问结构才是最合理,最高效的?下面就笔者多年的教学经验和不断的探索实践,结合经典的教学案例,就提高课堂提问有效性的方法跟大家共享。
(一)把握提问的时机巧妙提问
教师要对课堂准备提出的问题进行筛选,使所提问题突出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减少提问的随意性,减少无意义的提问,同时要注意控制提问的频率和节奏。抓住时机巧妙提问,使学生在师生的问答中有一种茅塞顿开的感觉,从而促进学生知识的掌握和技能的形成。
好的问题在课堂中能起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鼓励学生积极思考,主动获取知识。而且问得要自然,要紧扣本课的知识点,语言应该简练一点,最好一矢中的。教师就提问的答案或解决问题的思路与方法,不能是唯一的,学生回答这类问题时,需要综合运用各种知识,学生的思维要跃出线性思维的轨迹,向平面发展。因此,它对于学生形成良好认知结构,发展思维的灵活性,创造性都是十分有益的。其次要注意信息传递的多样性。鼓励学生质疑问难,改变信息单相传递的被动局面,是课堂呈现教师问学生答,学生问学生答的生动活泼局面。
通过教师适时巧妙的提问促使学生开动脑筋,积极思考,接近学生最近发展区。有效的问题能使人产生怀疑、困惑、焦虑、探索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又驱使个体积极思维,不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从而能有效达成课时目标,完成教学任务。
(二)把握提问的深度和难度
教师的提问必须有一定的难度和深度,必须让学生经过认真思索,动一番脑筋后才能做出回答。因此问题的难度和深度必须适宜,教师可以采取深题浅问,浅题深问,直题曲问,曲题直问,逆向提问,一题多问等不同方式,开展多角度思维,优化学生思维品质,展示学生的思维品质,展示学生的创新个性促进学生的知识技能形式,促进学生健康情感的培养。
提出的问题要有思考性。如果提出的问题学生都答不出,或不需思考就能回答,那么,这样的提问就会失去其应有的作用。提问时还要注意内容的新颖别致、形式的多样。教师要在知识的关键处,理解的疑难处,思维的转折处,规律的探求处设问。在知识的关键处提问,能突出重点,分散难点,帮助学生扫除学习障碍。在思维的转折处提问,有利于促进知识的迁移,有利于建构和加深所学的新知。在规律的探求中提问,可促使学生在课堂中积极思考,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思维学习新知识,得到了新规律,可以让他们感受到学习的乐趣。
通过师生的一问一答、边问边答,及教师对问题深浅的尺度的合理把握,采用灵活多样的问答方式,有个别学生回答的,有学生一起回答的,有师生共答的,还有教师的适时分析。从特殊情况——具体的正比例函数图象到一般的一次函数图象学生有了全面的理解。
(三)把握提问的对象
有这样一个故事:一次,中国现代著名画家丰子恺在轮船上遇见一个钱庄商人问他的姓名。丰子恺答:“姓丰。”钱庄商人纳闷地问:“什么风?”丰子恺解释道:“咸丰皇帝的‘丰’。”钱庄商人不解。因为年代相去甚远,商人也不大看历史书,因此并不知道咸丰。丰子恺又说:“五谷丰登的‘丰’。”谁知道商人仍不知道是哪个丰,丰子恺哭笑不得只好在纸上写了个“丰”。钱庄商人一看,恍然大悟,连声赞道:这姓不错!是“汇丰银行”的“丰”啊!丰子恺也乐了,心想,不错不错,“汇丰银行”的确比“五谷丰登”要时髦,比咸丰要通用。没多久,丰子恺和一个农民同乘一辆车,二人交谈甚欢,丰子恺自我介绍道:“鄙人姓‘丰’,汇丰银行的‘丰’”。农民大叔一辈子在乡下种田,并没有听说过还有个汇丰银行,就摇头表示不知。丰子恺就说“咸丰皇帝”的“丰”。农民大叔只关心自己的温饱,并不去管谁又做了江山,何况是百年前的皇帝,仍是摇头。丰子恺只好在他手上写了个“丰”字。农民大叔忙说:“好姓好姓,年年丰收五谷丰登的‘丰’啊!”丰子恺恍然大悟:“一直觉得说话并不是难事,可对待不同的说话对象,要说的话还真不一样”。
篇8
关键词:新形势 思想教育 青年特点 方法创新
当前,我们正处在一个大变革、大发展的时代,国内外经济社会生活一系列复杂的新情况、新问题,特别是现在世界金融危机使全球经济发展面临严峻挑战,这场危机以不可想象的速度波及到我国,还有医疗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医院的发展,同行业之间激烈的竞争,不断地引起医院职工们精神世界的深刻变化,经济利益、金钱观念在人们的头脑中逐渐占据了重要位置,导致有些人物质欲望增强,精神追求贬低,医疗卫生部门中存在诸如收受红包、药品回扣、诊治病人不仔细、开大处方等少数不良现象,严重影响了医务工作者在人民群众心目中的形象,也使医院青年思想教育工作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笔者所在医院青年主要分布在医疗护理队伍中,占全院职工总数的半数以上,是职工队伍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的思想道德和政治素质如何,将直接关系到医院各项中心任务的落实执行和医院现代化建设的可持续发展,如何在新形势下,根据青年群体的特点,调动和激励青年的工作积极性,提高青年的整体综合素质,使医院青年思想教育工作的内容、形式等,同医院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相适应,关键是在青年思想教育方式方法上的创新。
一、青年群体的特点及思想现状
这是一个变革的、个性张扬的、需求多样化的时代,现在的青年成长于一个不断变化、开放、新鲜事物层出不穷的社会中,在价值观念、生活方式、行为方式和心理特征等方面与前几代的青年有着显著的差异。他们具有自我权威性的特征,思维独立,具有批判精神和创造激情,敢于向权威挑战。他们具有多元性的群体特点,他们愿意接受新的事物和观点,通过各种途径获取新信息,尝试新的生活方式,不保守,不循旧;有很强的求知欲,做事讲效率,有竞争意识;注重平等,讲求参与等。他们还具有一定的世俗功利性,青年(特别是“80后”群体)是伴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社会财富的丰富而成长起来的,这是一个理想和激情激荡、效益和物质突现、传统和现实并存的转型时期,同其他国家一样,很多曾经神圣的东西逐步走向世俗,所以当代青年具有法律和意识,热心社会活动,有较强的公民责任感,同时更加注重追求物质生活质量和生活乐趣,更加趋利。这都反映了一个时代对青年的深刻烙印。当代医院青年(特别是“80后”群体)的价值观念也已经和正在发生显著的变化,呈现出多元化背景带来的多元价值取向。主要表现在:
1、医院青年关心政治的态度趋于稳定。信息获取途径的多样化使党的方针政策、基础理论被广大青年所了解,并被认同。但是,还有部分青年的认同态度更多的是出于一种对个人现实发展利益的考虑,他们参加政治学习的热情没有参加专业技能学习的热情高,关心政治的内容和方式较多的集中在与个人发展有关方面,甚至参加党团组织只是基于个人发展的需要。
2、崇尚知识、追求成功、完善人格等积极务实的观念成为医院青年人生发展的主旋律。医院青年人的自我意识在加强,追求独立人格的完善,崇尚个性发展,渴望实现自身价值。除了对参加医学专业的各类知识、技能培训保持兴趣与热情外,对其他如计算机、设计等多类专业都表现出浓厚兴趣和关注。在加强自身的学历教育、进修、技能培训方面的同时,迫切希望多掌握技术,以提高自身的竞争力。当代医院青年崇拜成功者,也渴望成功,然而对成功的价值判断呈现多元化,崇尚物质的价值观逐渐在青年中形成,而对精神方面的需求呈逐渐下滑的趋势。
3、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是医院青年精神支柱的核心内容。在社会的发展进程中,青年对理想信念的追求更趋理性化,青年思想政治状况的主流是好的、积极的、健康向上的,青年的精神生活总体呈现出健康向上的趋势。但是有少部分青年呈现出迷茫状态,出现信仰危机,反映出精神动力匮乏和核心价值缺乏关注的倾向。
二、医院青年思想教育方式方法创新
青年是未来,是希望,需要正确的引导和关怀,更需要得到理解与信任。笔者在多年的从事医院共青团和青年工作的实践和经验表明:强制命令、硬性灌输、泛泛而谈、枯燥、空洞、单调的说教等教育方式不适用于现代青年。我们必须根据医院青年的思想和特点,通过新的途径和有效的载体,寓教于乐地开展青年思想教育工作,采取互动式的、参与体验式的、渗透式的、启发式的的教育方式,提高思想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一)采取多元互动方式方法
医院青年的信息获取方式的多元增加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占据社会价值主导地位的难度。应变之策在于教育载体和教育渠道的多元化。要建立起青年人信息获取环境的多元的信息系统,他们的信息来自哪里,我们主导价值体系就要延伸到哪里。以活动为载体是一种有形的教育方式,符合医院青年的年龄特点和思维方式,注重将教育的内容融入时代气息,举办为青年所喜爱和乐于接受的活动,可通过举办岗位技能操作比赛、“以病人为中心”小品演示赛、演讲比赛、创建“青年文明号、争当青年岗位能手”等一系列特色主题活动,使青年在参与活动中陶冶情操,受到教育。我们还要充分考虑到网络作为青年(特别是80后)信息渠道的重要性,牢固占领互联网教育阵地,建立形势教育网、社会生活网、心理健康网、科技创新网、职业生涯规划网、青年论坛等融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服务性于一体的主题教育网站或网页,充分利用手机短信、广播电视点播等现代信息传播平台,提供各种能够吸引和凝聚青年的“鲜活”信息,并同医院各项青年文明服务活动有效地结合起来,引导青年身心和思想向健康方向发展。要建立网上网下联动的工作体制和机制,使网上舆论与思想引导下的行为监督指导成为有机结合的时空整体,使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受教育者彼此之间成为良性互动。
(二)采取参与体验方式方法
医院的青年职工大都是从学校毕业即走上工作岗位的,社会经验较缺乏,加之医疗卫生行业特殊的工作性质,使医院内职工与社会的接触面较广泛,而这时候的青年的成长发展还处于尚未完全定性的阶段,容易受社会各种不良思潮的影响,所以在青年思想教育方法上可采取参与体验式,即坚持实践体验,强化参与式、互动式、体验式、验证试的方法和途径,让他们在最直接的体验和最广泛的参与中得到锻炼和考验。要通过各种社会活动和志愿服务活动,让他们更好的了解社会,提高思想境界和分析判断能力,促使他们在更多的实践中得到磨练,在积累中变得更加成熟,更利于形成良好的医患关系。
(三)采取隐性渗透方式方法
我们对医院青年思想教育引导要融合在社会生活中、融合在共建和谐社会、共享改革成果的全方位、全过程的工作网络体系中,融合在青年的生活、工作、学习各个环节、各个阶段。要积极致力于好的医院文化环境,充分发挥环境育人的作用。要真正为医院青年发展服务着想,从青年的兴趣爱好入手,潜移默化、循序渐进、寓教于无形。教育的形式、途径、策略要隐蔽,方式要多样,避免生硬灌输。要积极推进思想教育工作的生活化,要挖掘青年身边的现实素材成为对青年进行教育管理的有效载体,如用青年所熟悉的医疗战线上典型人物的事迹激励青年,让青年在先进典型、模范人物身上找到自身行为规范和正确的价值观念,形成创先争优的潜意识,激发工作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要利用青年喜欢的人物、热衷的方式、聚集的场所开展工作,达到生活即教育、教育即生活,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境界。让青年们感受到关心、感受到快乐、感受到自由,感受到有用、增强趣味性和教育的实效性。
(四)采取启发诱导方式方法
“让他们自已选择”,对于自我权威的青年人,特别是“80后”群体来说,再没有比这更能强化他们的思想和行为。“欲先取之,必先予之”,当我们给予他们足够的尊重、理解、倾听之后,有的放矢地做好青年思想教育工作,在工作过程中充分尊重青年自我选择的权利和能力,就会深化他们冰冷而坚硬的外壳,感受到他们内心的不安和脆弱。要善于吸收和借鉴中外启发诱导式教育思想的精华,例如孔子的启发式教学、孟子的内省法、马斯洛等的自我实现论等等,充分发挥青年的主体性和自我教育的作用。作为医院青年思想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要注意:第一,以宽容和欣赏的眼光审视,他们不迷信权威,勇于创新,他们有民主平等意识,他们有独立自主精神,他们有理性务实作风……,他们身上的许多优良品质正是我们提倡的“公民教育”的重要内容,应给予肯定并加以引导。第二,要鼓励青年的创新和创造精神,扬其所长,最大限度地发挥他们的创新潜能。第三,使青年正确认识不足并加以引导。把思想教育工作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以病人为中心”和医德医风教育紧密结合起来,通过开展“改善医疗服务态度,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劳动竞赛和创建“青年文明号”等活动,使青年发现自己可能存在片面、偏执、自律性差、理想信念淡漠、价值追求迷茫、容易冲动等广受批评的缺点和问题,并通过教育活动引导青年在处理奉献和索取、医患关系利益、长远利益和眼前利益关系中,逐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还可通过触及青年兴奋点的方法,针对医院青年在工作、学习中关心的热点和遇到的实际问题,掌握关键的时机开展谈心工作,从而产生思想共振,取得良好效果。
参考文献:
[1]刘济良,青年少年价值观教育研究,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3。
篇9
【作者简介】李如密 曲阜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副主任,教授;
张金泉 曲阜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2001级研究生
【摘 要 题】域外教育
【 正 文】
应试教育不利于学生创造力的发展,这已是不争的事实;而以“创新”为核心的素质教育时至今日也未给中国学生的创造力发展带来多少骄人的成绩。究竟是什么影响着我国学生的创造力的发展?对中美两国的社会文化、家庭观念、学校教育加以比较,或许会得到一些有益的启示。
一、社会文化对学生创造力的影响
在当今社会,社会对个体发展的期望直接规定和影响着个体的发展方向;社会文化的积淀对社会个体的影响至深。下面我们将从占社会主流的传统哲学思想、社会对个性发展的态度和社会对于竞争的理解三个方面对中美社会文化中对于创造力影响较大的因素进行比较。
(一)关于占社会主流的传统哲学思想
1.美国的实用主义思想。 2.中国传统的“天不变,道亦不变”“一而不二”的哲学思想。
西汉董仲舒在“天不变,道亦不变”(《天人三策》)的基础上提出了“一而不二”的观念。他说:“天常道,相反之物也不得两起,故为之一。一而不二者天之行也。阴和阳相反之物也,故或出或人,或左或右。……并行而不同路,交会而各自”(《天道无二》)。即认为阴阳等相反之物是相互分离的,既无联系,更不会相互转化,这强调的是一种僵化、孤立的思想。这种思想上升为统治阶级的上层建筑后,对中国社会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一而不二”和“天道有常”的哲学思想,在当代的衍生物就是“对权威的迷信”,宁可固守,而不思变。这种思想的表现:一是“迷信书本”,时至今日相当一部分国人仍不能以正确的态度对待书本,认为书本写的就是不变的真理——尊而奉之,而不敢越雷池一步;二是“迷信权威人物”,人们往往对“大家”的言语观点过分地敬畏,“某某人说”成了我们许多人以“理”服人的唯一尺度。思如斯,行如斯,堪为忧矣!
综观两种哲学思想,前者的“实用主义”强调的是“效用和变通”,而“一而不二”注重的则是“孤立和固守”,如此对立的传统哲学思想必然对青少年创造力的发展造成潜在的影响。
(二)社会对“个性发展”的态度
1.美国社会的个人发展的思想。
美国特色的个人主义,强调每个社会公民都应有与人不同的个性,具有鲜明的个性才是真正的自我。他们的信条是“你就是你,我就是我;你不是我,我不是你”。这种提倡个性的社会文化必然推动了美国人,特别是美国的青少年的个性的扩张。而这个扩张的个性使得美国的青少年勇于独出心裁的表现自我,也使得他们习惯于用那种“毫不受约束”的思维来思考周围所发生的一切。
2.中国社会的“中庸”思想及明哲保身的处事原则。
“中庸”一词始见于《论语》,最初是作为至高无上的道德原则提出来的。关于“中庸”的含义,孔子自己解释为“执两用中”“过犹不及”,孔子曰:“师也过,商也不及”(《先进》),孔子又曰:“执其两端,用中于民”(《中庸》)。后来,“中庸”的思想也扩充至观察和处理问题的方法论领域。这一思想在当今社会也发展为两个小分支:一是“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处世思想;一是“明哲保身”的为人原则。然而它们共同强调的就是内敛以自保,安于现状的不思进取的态度。
“个人主义”强调的是个人个性的张扬,强调个人的与众不同和标新立异;而“中庸”思想和“明哲保身”的原则则要求人们满足、安于现状,收敛个性以求得社会的认可。正如某学者所言,“中庸思想扼杀了个体创造的动机。”(注:张忠仁、苑景亮:《影响创造力发展的社会环境因素》,《锦州师院学报》(哲社版)2000(2),49~52)
(三)社会对“竞争”的理解
“竞争”是推动个体不断完善自身、开拓进取、谋求创新的压力,也是一种动力。美国是一个富于竞争和提倡竞争的社会,失业、破产随时可能降临到每一个人的头上,这种社会压力迫使美国人不得不在这种竞争中不断地充实自我,以适应社会和时代的选择。然而我国社会中关于“平均主义”“吃大锅饭”的旧思想在今天依然还有它的市场,这严重地打击了人们的进取心,抑制了人们创造意识的发展。
二、家庭观念对学生创造力发展的影响 (一)关于儿童独立意识的培养
1、美国家庭在儿童独立意识培养问题上持积极的态度。 2.在儿童独立意识的培养问题上,许多中国父母往往背道而驰。
中国父母对待孩子的态度往往是“家长制”的作风,这有其历史渊源。孟子曰:“使契为司徒,教以人伦;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孟子·滕文公上》)其中的“长幼有序”就是针对儿童而来的,它的存在就决定了我国父母对待儿童的基本态度,它强调的是父辈和子辈的绝对服从和被服从的依附关系。这种“长幼有序”的思想在今天又获得了新的“释义”,那就是父母对孩子的“包办”行为——父母的选择便是孩子的决定。在物质方面,父母更是子女的“私家银行”。这样以来,儿童从小到大始终摆脱不了对父母的依附性。
从决定的做出到后果的自我负责,是一种独立地、主动地思考和自我负责的过程,它有利于独立思考和积极的探究;而对父母的服从只是一种被动的顺应,它极易养成儿童被动接受、懒于探索的不良习惯。
(二)关于自信心的建立
1.美国家庭非常重视自信心的建立。
他们把“自信”摆到了通向成功的第一桥梁的位置上。他们的具体做法是,积极肯定孩子的自我探索的成果,让孩子从小就认识到自己的价值。当孩子进行探究性活动时,每一个很小的进步都会受到他们父母的重视和鼓励,使他们对自己的能力充满信心,并能够沿着前进的道路继续前进。这一方面有利于儿童做出选择并勇于坚持;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儿童正确认识各种各样的挫折而不会轻易地灰心沮丧。
2.中国父母的一些做法却常常使儿童面对自卑。
首先,对于“建立孩子自信心”这个问题在大部分的中国家庭中还未引起足够的重视,相当一部分父母还未自觉地对孩子的自信心进行培养。其次,受到传统“家长制”的影响,为数不少的中国父母为了维护自己的“尊严”,在孩子成长过程中不是积极地发现孩子的优点、重视他们的进步,而是处处挑剔他们的缺点和不足而大加批评。孰不知,正是在这种动辄的斥责声中,使孩子丧失了探索这个神奇世界的勇气。
自信是积极探索、开拓创新的重要前提,很难想象一个内心充满自卑的孩子会有什么发明创造。
(三)关于探索行为的认同
没有探索就没有创新,中美两国父母对儿童所表现出的“积极探索行为”的不同态度,值得我们深思。总的来说,美国父母对儿童所作的种种探索行为是持积极、肯定态度的。他们鼓励自己的孩子在生活中提出自己不同的见解,并对其中的疑问进行积极的探究,即使父母认为儿童的某一行为并不具有积极的效果,他们也不会过多地干涉,而是让他们在自己进行的探索中逐渐认识到自己的问题并予以纠正。而中国父母对儿童的探索活动大部分是持否定态度的。他们心中的“好孩子”的标准就是“听话”,而把儿童自己所进行的“探索活动”视做“胡闹”而加以制止。
这样,中美儿童在童年时的活动数量和种类上就有较大的差异,特别是那种富有冒险性和探索性的活动,中国儿童往往在父母的严格管教下与之“失之交臂”。
三、学校教育对学生创造力发展的影响
学校教育是儿童培养的主要方式,不同的办学思想和理念,必然培养出不同品质的“人才”,正所谓?木直中绳,róu@①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róu@①使之然也”(《劝学》)。下面我们将从教育理念和具体的课堂教学两个方面对中美学校教育现状进行比较。
(一)关于学校的教育理念
1.重视个性化和学生兴趣的美国学校教育理念。 2.重知识、轻能力、忽视创新的中国应试教育。
在升学压力日益激烈的今天,我们的学校教育已经偏离了原来的轨道,我们的教育目标已经转向了高考。高考在教育制度中处于核心地位,高考制度越来越“完善”,考试内容也更加丰富,学生的头脑充满了知识,已很难找到创新的“领地”。在学校制度方面,人为地将学校划为“重点校”“一般校”“垃圾校”;又将学生分成优等生、中等生、差等生,这一切都在客观上扼杀了相当一部分学生的学习、创造的积极性,渐渐地熄灭了他们的创造热情!尤其需要注意的是应试教育也非智力教育,我国心理学家认为智力是指认识方面的各种能力,即观察力、思维能力、想象能力、记忆力的综合,其核心成分是抽象思维能力,而我国的应试教育恰恰忽视了人的智慧的开启!
(二)关于课堂教学
1.重实践、重创造的美国课堂教学形式。
在教学方面,美国学校注重启发式教学,特别重视个性发展和自我表现,注重培养动手操作和实践能力,而不偏重考试成绩,鼓励学生发展特长、爱好。在课堂上,课堂气氛活跃,教师侧重引导学生独立思考,重视概念教学和应用,不要求死记硬背;课后作业一般很少且题目灵活,主要锻炼学生动手能力,培养思考习惯。无论是课上,还是作业中,如果学生表现出创造的思维或特殊的能力就会得到奖励。
2.重知识、重灌输的中国课堂教学形式。
在中国的学校里,采用统一的教学模式,统一的教学内容,统一的课后作业,统一的考试及标准的答案。这一切将学生削尖去棱,塑造为一个个行动统一的应试“小专家”,创新一词在他们身上显得有些异端的色彩。在应试教育的模式下,课堂的教学完全瞄向了应试。教师教的内容完全以“大纲”为依据,里面充满了需要死记硬背知识模块,苦涩而繁杂;教学模式大多采用“满堂灌”“填鸭式”。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味地灌输、学生一味地死记硬背那些脱离社会实际、古板的知识,却把创新思维和能力的训练丢在一边。有这样一句话值得我们深思,我国的医学家访美时,和美国的同行讨论起为什么中国学生基础扎实而创新能力不足的问题,美国同行回答说:“或许,知识的洪流麻木了他们的头脑!”
总之,美国学校教育的目标是培养适应现代社会需要的有基本知识和技能的合格公民,而不以考高分为最好的学生,相异、相反,更注重学生特长的发挥。而我国学校教育的目标是为高校输送更多的学生,所以强调的是知识的积累和应试能力的提高。
四、中美学生创造力发展的影响因素比较的几点启示
在上述的比较中我们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我国的社会文化、家庭观念和学校教育中的确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内容,它们极大地制约着我国学生的创造能力的发展。下面便是笔者在综合比较中美学生创造力发展差异的基础上从社会文化、家庭观念、特别是学校教育三个方面得到的关于我国学生创造力培养的几点启示。
(一)来自社会文化方面的启示
青少年创造力的培养需要社会、家庭、学校三方的协调努力。社会要为青少年创造力的培养提供一种民主宽松、倡导个性发展的大环境;而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依附——社区也要积极为青少年的发展营造生动活泼的活动场所,从物质和精神两个方面为青少年创造力的发展提供良好的条件。
(二)来自家庭观念方面的启示
正所谓“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汉书·贾谊传》),家庭教育对儿童创造力发展的影响极为关键。首先,家长要破除传统“家长制”的不良作风,提倡民主、平等的家庭气氛。其次,家长要重视儿童创造力的发展,注意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和积极探索的精神。此外,家长还要积极提高自身的素质,了解基本的教育和心理理论,同时在创造发展方面尽力为儿童提供榜样的示范作用。
(三)来自学校教育方面的启示 2.在认识了创新型人才特征的前提下我们认为培养创造能力需要这样的知识:(1)创造能力的培养在课程知识方面要求逻辑上有必然的联系,前后具有高度的连贯性,这样的知识必然有利于逻辑思维和流畅观念的形成;(2)这些知识应是以某主题为中心构成的结构性知识,而这个框架要靠精确的知识来填充,这无疑有助于创造思维的展开,保证思维结果的精确性;(3)尤为重要的是这种知识中应隐含疑问,启发学生去思考,“以疑引疑”,将其被动思考转化为习惯的主动思考,所以学习材料要善于“设疑”;(4)知识应广博、多样以形成学生广阔的视野,众所周知,思考的视角越宽,解答的途径就越广。当然,中小学学生的学习时间毕竟有限,如何广、博呢?笔者认为以小专题的形式编制教材是个很好的尝试,小专题精而多,旨在概括介绍,学生一旦对某一专题感兴趣,完全可以求助图书馆或互联网进一步深入学习,以满足其好奇心,充实其求知心,开启其创造心!(5)此外,课程知识材料中应穿插易于激发学生创新意愿的榜样性材料,所谓“点将不如激将”。 综上所述,我们不难得出这样概括的认识:学生创造力的培养需要社会、家庭、学校的协同努力,而在这三者中,最重要的、最有效的还是学校教育。而在创造力培养过程中,最关键的就是“创新意愿的形成”和“民主宽松气氛”的营造。
字库未存字注释:
篇10
一、尝试教学法
尝试教学法(获一等奖)创始人邱学华,16岁开始(上世纪60年代)当农村小学代课教师,那时他就在思考:“为什么教师辛辛苦苦,而教学质量不高?有没有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质量又很高的教学方法?”他带着问题走进华东师大,如饥如渴地学习,发现古今中外的教育家虽各有主张,但有一点是相同的:相信学生、尊重学生,让学生自己学。毕业后留校任教,邱学华主动请求到小学搞教育实验。在调查研究中,他发现,学生“主动”不起来的病根出在“先讲后练”的传统教学模式上。因此,他萌发出反其道而行之的“先练后讲”,初试后,发现效果好,后因“”而中断。“”后开展了“先练后讲”教法的系统实验,发现学生能在尝试中学习,于上世纪80年代初期提出“尝试教学法”,后来对此展开系统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总结出“尝试能学习,学习能成功,成功能创新”的尝试教学理论及其基本模式、灵活模式与整合模式,产生了持久而广泛的影响。原因有三:
第一,促使教学关系发生根本变化。从“先讲后练”到“先练后讲”,教学程序的调整促使教学关系开始发生深刻变化:学生从一味听讲、被动练习到自己的尝试性学习,激发了学生内在学习的动力,有了独立思考的机会。教师放手让学生尝试,不告诉学生已有的结论,其角色发生相应的改变。而教学关系变革是教学方法改革的本质所在。
第二,扎根中国教育的土壤。邱学华曾多次提及尝试教学源于《易经》中的“童蒙求我”,并从孔子、孟子、朱熹等人的教育思想中吸取营养。与欧美流行的“发现教学法”、“儿童中心论”相比,“尝试教学法”更加符合中小学生学习的实际,有利于把学生的主体作用与教师的指导作用有机结合起来,有利于帮助学生在基础教育阶段打好学习的基础。
第三,研究者的行动和人格感召力。教师还没有讲,先让学生尝试练习,然后教师再讲,这在今天看来没有什么新奇,可在当时看,改革的步子太大了,大部分教师不能接受、不敢实验。邱学华不只是找志同道合的搭档实践,而且自己执教,上示范课、研究课;不只是在城市,而且更多地面向农村,到最需要的地区去搞实验推广。
二、先学后教,当堂训练
我国的中小学课堂上“讲风”盛行,仅引入“尝试性学习”环节的尝试教学还不足以撬动整个注入式教学的根基。紧随其后的江苏省洋思初中(获一等奖)在课堂教学改革上更进一步。这是一所农村初中,1980年建校,1982年即面临倒闭,学生厌学、辍学、转学现象极为严重,家长、社会意见很大。学校通过一年的调查研究,发现根本原因在于教师死教书,课堂存在严重的“低效、无效、负效”现象。针对此,首先要求当堂完成作业,且时间不得低于15分钟。其次提出学生课堂自学时间不得低于15分钟,教师讲课不得超过15分钟,学生课堂作业不少于15分钟,初步形成了“课前预习、课堂自学、课堂讲解、当堂完成作业”的教学策略。再次,推进“取消课前预习、课堂让学生先独立学习一、教师根据学生先学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当堂完成作业”的教学改革。至上世纪90年代初形成了“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课堂教学雏型。随后,对“先学后教,当堂训练”进行细化研究,出台了《洋思式初中教学评估标准(试行)》。至此,“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基本成型。
与“尝试教学法”相比,洋思教学模式对传统课堂教学的突破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对课堂教学流程作了更加明确的规定,特别是对学习时间作了严格规定。如揭示学习目标,约1分钟;指导学生自学,约2’分钟;学生自学,老师巡学、观学、督学,约10分钟;检查学生自学效果,约10分钟;学生研教、互教,老师有针对性地导教,约10分钟;当堂训练,不低于15分钟。②引入“生教”环节,组织学生互帮互学。这样,学生的“学”就不只是独立学习,还包括彼此间的相互学习,而教师要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有策略地引导“生教”,进一步丰富了“教”和“学”的内涵。③构建课堂教学改革的配套制度。评估指标体系与评分表、全程备课制度、教学质量承包责任制、教学中的“十不”等。其中,“十不”规定:不布置课前预习、不进行课始复习、不过分精美导入、不课始讲解题旨、不轻易提示提醒、不预设问题情境、不许随便翻查资料、问题不暴露不导教等,一反传统课堂教学常规,具有可操作性,确保改革举措在常态课堂中的落实。
洋思教学模式变“课前预习”为“课堂先学”,变“先教后学”为“先学后教”,变“课后作业”为“当堂训练”,它无疑是针对中小学传统教学惯性所开出的一剂猛药,起到了“颠覆课堂”的效果,扭转了部分农村初中长期以来存在的学生厌学、课堂低效现象。
然而,对洋思教学模式的批评也主要集中在模式化,认为其有悖于教学活动原本具有的动态复杂性。不过它所产生的影响是客观存在的:20多年来,学校不选择、不挑剔学生,接受了来自全国各地的各类学生超过10万,通过3年的学习,学生直升率、及格率、合格率高,无一学生辍学,“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在洋思得到了实证,家长满意率高。
三、导学、互助、探究、展示、总结
杜郎口中学地处山东省茌平县偏僻农村,与洋思初中一样,最初的改革也是教学效率低下,并且同样从课堂切入。经历“0+45”――即教师不讲,把时间还给学生;“10+35”――教师讲授辅导控制在10分钟以内;到2005年总结提炼出“三三六”自主学习模式,即三个特点:立体式、大容量、快节奏,三个板块:预习、展示、反馈;六个环节:预习交流、明确目标、分组合作、展示提升、穿插巩固、达标测评。后来,针对“三三六”自主学习模式中的一些问题加以改进,形成“导学、互助、探究、展示、总结”自主学习模式(获二等奖)。
导学,即在问题引领下的思考、学习。教师引导学生尽可能在紧密联系生活的前提下独立思考,找出疑难。互助,就是学生在自学的基础上,针对自己的困惑或感兴趣的问题,通过多元互助进行体验、讨论、交流、感悟。先是两人交流,尽量解决疑惑,实在解决不了,可以向其他小组成员或教师求教。这种多元互助,利于课堂智慧的碰撞,也利于资源共享。探究,是学生课堂学习的主要方式之一,学生心、脑、手、口并用,自己去发现、分析、研究、思考、解决问题,是一种深层次的学习。展示,即分享以互动、质疑为主的学生自主学习成果,以生生互动为主进行展示学习、智慧碰撞、思想交流。总结,即以应用、创新、学以致用为主的反馈过程。
为促使新教学模式的推进,学校组织开展骨干教师示范课、优秀教师观摩课、全体教师过关课等,对各学科进行不定时抽听课,对稍弱教师,年级主任请骨干教师一起听课,加强指导。班主任坐班保底,对本班任课教师进行教学管理。学校考评组负责对教师的考核,每学期至少两次对每个教师听课打分。根据评价结果,学校内部教师的职称分为特高、中高、中一、中二、中三5档,实行挂牌上岗,并给予教师精神和物质奖励。学校建立领导班子、学科主任、年级主任、班主任四级立体交叉和“一谈二警三停”的管理机制,奖优罚劣,激励大多数,强势推进改革。
不难看出,杜郎口中学的自主学习模式对尝试教学法、洋思教学模式的借鉴,但不是简单照搬而有自身的显著特点。
第一,不仅把课堂时间还给学生,而且强调赋予课堂学习以新的内涵,重在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分析、学会思考,进行深层次的探究学习等。
第二,凸显以学生互动、质疑为主要活动的课堂展示。课堂展示中学生态度大方、声音洪亮、语速适中、肢体语言恰当、有感情和活力,不仅锻炼了学生的思考与表达能力,还培养了他们的自信,进一步激发出学生内在的学习动力。
四、高中半天授课制
2005年,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在全国各地逐步推进,山西省新绛中学仍然面临着与当年洋思初中、杜郎口中学同样的问题:“讲”几乎成为学校教学的全部内容,学生单靠听讲和做题来学习,极度厌学,课堂上无精打采、昏昏欲睡,课堂变成了睡堂。
针对此,新绛中学展开半天授课制教学改革(获二等奖)。首先,学校提出了学案课堂,教师通过编写和使用学案进行教学。其次,围绕学生展示开展各种探索活动,改造课堂学习流程,提出学生以“学习报告”为主要形式,展示交流自学成果,杜绝课后布置作业。再次,推出半天授课的流程。着重用“”统领师生工作,即教师力行“编、验、点、导”,学生力行“学、做、展、悟”。用两种课型――自主课、展示课进行实践操作,用四个经文――学生自主经、展示经、导师引导经和点评经规范师生行为。其中,自主课上学生在学案引领和导师指导下读书、思考、查阅、交流,请教老师、观看视频并完成学习报告。教师了解学情,参与交流,答疑释惑,验收学习报告,收阅展示方案并完善教学设计。
学生在第一天的后半天自主学习,为第二天早上的展示课作准备。展示课上,师生按照事先设计的活动方案进行:学生展问题、展成果、展学习报告,师生互相交流、质疑,教师主要以点评和引导为主,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并记录新生成的问题,问题解决了,不需要课后作业。
从2010年开始,所有班级实行半天授课制,通过设立导师制、微课视频、网络学习等加强对学生自学的指导。同时,设计并建设与教室相连的三城――读书城、电子城、实验城,为学生自主学习和展示活动提供必要的资源。
新绛中学的“半日授课制”有对尝试教学法与洋思初中“先学后教”模式的直接借鉴,只不过它的“先学后教”不是以一课时为单位,而是以一天为单位,学生第一天的后半天以自主学习为主,第二天上午进行展示交流与教师辅导,是一个翻转了的大课堂。与杜郎口中学的课堂教学展示活动相比,展示活动被进一步放大为主要课型,而且不再是以“作业”为主要内容的展示,而是以专题学习报告为主要形式,包括学习新内容后写成的“任务报告”,以单元章节总结为主要内容的“反思报告”,对整个学科的认识与理解的“学术报告”等。同时,因地制宜地建立了自己的课堂教学改革支持系统,包括小组学习导师制、“三城”资源支撑以及规范师生行为的经文等。无论是自主课,还是展示课,师生零距离接触,教师不再是以讲授为主的老师,而是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导师,师生关系有了重要变化。因学生学习活动方式的不同,而有了两种课型的差别,并非一个半天教师授课,另一个半天教师不授课。严格说来,半日授课制的命名值得商榷。
改革开放30余年,课堂教学改革一直是十分活跃的领域。尝试教学法、洋思教学模式、杜郎口中学自主学习模式、新绛中学半日授课制是不同时期课堂教学草根式改革的标志性成果,其中贯穿着如何破除注入式教学,让学生释放生命活力和灵性的主线。不管有意或无意,彼此间有着明显的先后相承、不断创新的关系。后者借鉴前者,不是对前者的简单重复,而是在前者基础上有了实质性的改进,不断将课堂教学改革引向深入。
值得注意的是,不同时期的改革者均面临“满堂灌,教学效率低下”的问题。可见,注入式教学的长期延续有着怎样坚硬的现实土壤。如此,我们不难理解,为什么这些改革都是从教学流程的硬性规定人手,特别是以对教师的讲授时间严格加以限制起步,重构新的课堂教学模式,甚至采取种种非常规手段来强势推进新模式。这像是教育园地上的一场硬仗,没有锐利的铁锹不足以将坚硬的石块撬开,栽上新的幼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