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保护机制范文

时间:2023-10-19 16:07:2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文物保护机制,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文物保护机制

篇1

[关键词]吴中区; 非物质文化遗产; 保护对策

[中图分类号]G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15)20-0047-02

一、苏州市吴中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现状

(一)资源丰富

吴中区历史悠久,文化遗产资源十分丰富。现有历史文化名镇5个,其中国家级3个、省级2个;拥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4项、省级项目5项、市级项目10项,其中苏州香山帮传统建筑营造技艺作为传统木结构建筑营造技艺的组成部分,于2009年被列合国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拥有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64人,其中国家级4人、省级6人;拥有苏州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示范基地4个。吴中区在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古村落、古建筑、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库藏文物精品五方面的数量都位居全国前列。除此之外,一些富有地方特色的非物质文化现象在漫长的历史中发展、锤炼、升华和提高,通过口传身授、典籍记载、制作技艺等形式流传下来,太湖流域以及水文化为特征的民风民俗,共同造就了吴中精彩纷吾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二)支持有力

近年来,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方面,吴中区始终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工作方针,按照“政府主导、社会参与,明确职责、形成合力,长远规划、分步实施,点面结合、讲求实效”的工作原则,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整体推进,取得了显著成效。吴中区政府、文化主管部门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力度不断加大。项目资金、传承人补助经费落实到位;制作了录像、录音资料;抢救性征购了珍贵实物;编辑了普查丛书;对一些没有进入传承人名录,又承载着一定传承技艺的传承者,评定为农村中高级实用人才;举办了丰富多彩的文化遗产传承、传习活动。这一系列举措对促进非遗活态传承保护工作起到了积极助推作用,保护成效显著。

二、相应对策及建议

面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吴中区做了大量认真而细致的工作,非遗保护工作也走在江苏省的前列。但是,众所周知,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其自身的特点与规律,这也就导致出现了这样的局面:尽管政府主动进行保护方式的优点是见效快,作用显著,在较短的时间内能够保留住非物质文化。但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本身而言是被动接受,自身缺乏生存活力,加之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自身原因,保护工作也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现在,就以吴中区的非遗保护工作谈谈对策与建议。

(一)政府主动保护与自身开发保护相结合,从而激发生存活力

在政府加大保护力度的基础上,应该建立起一种由政府引导、市场化参与的保护机制,以市场竞争的压力激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存活力,从而找回自己的生存价值,使这些项目的传承能够进入活态与发展的良性循环之路。如流传于吴中区越溪一带的石湖棹歌,本来就是一种古老的民间音乐,现在要找寻一册相关的书籍都是一件比较困难的事。如果在政府有关部门的扶持下,能够将石湖棹歌进行搜集整理,甚至彩排展演,这必将是石湖文创旅游项目中的一个亮点。所以说,只要进行认真宣传、推广,就能使人们认同棹歌、了解棹歌,再从内容到形式进行合理转化,强化其自身在社交活动中的功能作用,使传承者和被传承者双向互动,营造新的传承环境,促其活态传承、延续。

(二)切实做好包括传承人在内的非遗项目推广工作

传承人是非遗项目的“血液”,只有“血液”是新鲜的,不断更新的、活态的,非遗项目才能长久传承下去。特别是对许多未列入保护名录的非遗项目来说,必须培养自身的造血功能,使其在不断变化着的社会文化环境中得到适应性调适,从而在传承中发展,在发展中传承。与此同时,文化管理部门要主动出击,让市民了解非遗、走近非遗,这才是更高级别的保护方式。

2015年6月28日,吴中区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日为契机,组织部分市民群众代表参加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益体验活动,与传统文化、传统技艺以及传承人进行手与手、手与物、心与心的交流。在这种接地气的活动中,市民参观并体验了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包括剧装戏剧制作技艺(苏州剧装戏具合作工作)、明式家具制作技艺(苏福红木工艺厂)、苏州玉雕(马洪伟玉雕工作室)、光福核雕(许忠英核雕工作室),近距离观察、参与、互动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流程,与传承人面对面交流,了解优秀传统文化,学习知识和技艺,进一步提高了全社会对传统文化的认同和保护。

越溪船拳是吴中区比较有特色的一个非遗项目,如果仅靠传承人的发扬光大,显然,其力量是微不足道的。针对这种情况,吴中区越溪实验小学将其引入学校的体育课堂,并与苏州大学体育学院合编相关教材,在全校进行推广,并多次组织学生参加全市范围内的展演活动。这种形式,就让非遗项目的传承走向纵深,从而得到了更好的保护。

篇2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种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世代传承的有较大影响和突出价值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我国已于2004年正式加入国际《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大力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是展示江苏魅力、提升文化认同度、建设文化强省的重要内容。

江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起步早,力度大,成绩显著。2004年苏州被批准为全国首批六个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综合性试点城市之一,2005年在南京成立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2006年制定通过了《江苏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命名制定与资助办法》,在全国率先实施四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认定命名与保护制度,后被文化部在全国推广实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地方法制化也走在全国前列。目前全省已经建立起非物质文化遗产专题性博物馆、民俗博物馆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制作技艺传习所(简称“两馆一所”)200余家,总数位居全国第一。总面积达7000平方米、全国第一座综合型的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江苏非物质文化遗产馆也正在兴建中。截至2012年12月31日,江苏共拥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三批90项、省级项目三批296项,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四批127人、省级传承人三批345人,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数量在全国居于前列。

在取得一系列成绩的同时,当前江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也面临着一些共同的难题。主要有以下几点:

专项保护资金不足与分配使用中有不尽合理之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经费总体呈上升趋势,目前,每年有国家下拨1100万元、省专项资金800万元。但全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数目众多,目前的专项保护经费主要用于省级以上项目、省级以上传承人、省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的补助,无法顾及市级及以下级别。此外,如何使用保护经费,如何协调保护单位与传承人之间的保护资金和传承责任分配成为必须面对的现实问题。

传承人收入偏低、技艺传承困难。许多曾经繁荣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得不到大众的理解与认可,丧失了生存的社会环境和市场空间。传统美术与手工技艺类表现为销路窄、经济效益差,如本为祭祀用品的徐州纸塑狮子头、纯手工印制佛经的金陵刻经、苏州的桃花坞年画、南通蓝印花布等,从业人员收入都仅千余元;民间戏剧、民间音乐与曲艺类表现为受众少、曲高和寡,如南京白局、常州吟诵、无锡锡剧、海门山歌、徐州柳琴戏、楚州十番锣鼓等。学艺难,回报率低,技艺传承也因而成为目前老艺人们最担心问题。

缺乏行业统一标准与专业的市场中介与推广。江苏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中,传统手工技艺类与民间美术类项目最多,约占一半左右。不少民间美术与传统手工技艺类项目,因其制作方法的繁复、材质的珍贵、原料的独特,只能手工制作,无法用机器生产代替其中的手工技艺,制作生产成本高。这些项目本身具有一定市场占有率,但市场产品良莠不齐,价廉质差的产品往往对正规渠道产品造成冲击,南通蓝印花布、宜兴紫砂、惠山泥人、南京云锦、苏州刺绣等都遭遇这种尴尬。还有些费工费时的工艺产品,却往往因为传承人本身不善于市场经营和推广,没有销路或卖不上价,在现代社会里举步维艰。

非物质文化遗产社会认知度不高。群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类别认知不均衡,尤其与当代现实生活关联不多的遗产项目,如苏州道教音乐、常州吟诵等。

二、积极推进江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着眼点

发挥社会力量增加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保障支持,提高传承人社会地位。为此,一要对企业和个人资助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给予税收优惠待遇,引导更多社会资本的投入。二要设立专项基金会,吸引国际保护资金投入。三要通过专项资金引导更多的社会资金投入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传承工作中。在已有的资助体系中,应进一步考虑地区差异,对苏北、苏中地区传承人适度倾斜,特别是要提高对农村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补助支持,为其提供基础的生活和社会保障。四要加强对传承人的精神激励,提高传承人社会地位。可根据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需要,设立“江苏文化大师”、“江苏杰出文化人才”等多种荣誉称号,提升传承人的社会地位和知名度。文化、新闻部门可制作传承人生平与事迹专题片、纪录片,在传媒平台广为播放。

多种形式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教育结合,实现优秀传统文化代际传承。一要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学校教育的结合,引导年轻人了解传统文化,积极培育潜在受众群。江苏教育资源丰富,高校众多,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学校宣传教育明显不足。应借鉴国内外经验做法,系统性、长期性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课堂、进教材、进校园,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素质教育相结合,如民歌、民乐进音乐课,剪纸、年画进美术课,传统技艺进手工课,传统医药进保健课,有效加强年轻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文化的认知。二要建立完善非物质文化遗产学徒系统。建议借鉴韩国建立由政府或专业机构主导的等级培训制度,将开班培训与传统的口传心授相结合,按技艺水平分初级人员、高级学员、助理培训员,在尽力解决后继人才经济待遇问题的同时,更要重视思想教育,提高学员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的历史责任感与使命感。三要发展产业集群,进行职业化培训,使学有所用。四要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学术研究与积累。江苏民间协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应深入田野做具体的调研,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提供扎实的智力支持,否则江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可能永远仅仅是个名录而已。可在每年省规划办、教育厅的科研项目指南中加入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基础研究类,引导高校的研究方向。

总结成功经验,推动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市场化活态保护。一要组织专家学者对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进行再创新,在研究、保留、发挥核心艺术价值的基础上,精简不适应社会环境变迁的内容,围绕受众组织文艺生产,编制具有时代性的新剧本、新曲目。二要注重运用现代元素改造传统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如手工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不能只做传统形式工艺品,应以传统技艺为依托,充分加入现代元素,反映现代生活内容,还可以通过增加观赏类物件的实用性,贴近老百姓当代审美与生活需求。表演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应积极运用现代舞台表现形式、技术手段,有效提高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市场接受度。三要加强政府对活态保护的支持,针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市场竞争力有限的现实,政府部门应通过优先采购给予支持。

篇3

当前在我国的城市园林设计和园林植物保护中存在着较多的问题,严重影响了园林的功能发挥,通过对部分城市园林的调查显示在园林设计和植物保护中存在着如下的问题。

1.1园林设计模式单一,病虫害频发

在园林设计中,普遍存在着模式单一化的问题,这严重影响了园林设计的效果,部分园林设计植被整齐划一,但是植物的种类较少,植物年龄、层次等趋于一致,极易出现水土流失现象,造成了地表土壤肥力损失,增大火灾和病虫害发生概率。例如在某些园林中种植了大量的冷季型禾本类草坪,从而造成了蝗虫等害虫的频发,而部分地区种植的金丝柳,如果在某一区域种植了大量同类型的植物,植物极易发生腐烂病等,甚至会出现大批死亡的现象。

1.2盲目引进新物种,造成了树苗的水土不服

近些年来,我国的园林建设加快,部分城市在园林设计过程中,过度的追求标新立异,引进了很多外国的植物物种,虽然在短期时间内,可以取得良好的景观效果,但是对于生态环境的影响不容忽视。部分引进的物种由于不适应当地的温度和气候,从而造成了新植物的死亡,甚至有些植物会收到严重的病虫害侵扰,造成了极大的经济损失。此外外来物种的引进还会影响当地的生态平衡,影响了当地动物群落和鸟类群落的正常生存。

1.3园林树种配置不合理

由于在城市园林设计中,缺乏专业的生物规划,造成了设计方面缺陷,甚至存在了植物生物学特性和各种植物之间的相克现象,降低了植被之间的相互保护作用。园林树种配置的不合理,还会造成白粉病、黄化病、根腐病、蚜虫等病虫害的发生,且大部分病虫害由于环境及周围条件限制,很难得到有效控制,部分园林植物病虫害常年发生和流行。

2城市园林设计中园林植物保护采取的措施

2.1提高园林植物的自我保护能力

提高园林植物的自我保护能力,就需要进行合理的植物设计,尤其是注重园林植物的多样性,通过植物之间的相互作用,提高群落之间的相互保护作用,提高植物的免疫力。在提高植物的多样性的同时,应当加强对于各种植物属性的研究,形成一个有序、稳定的植物群落,要结合不同环境和不同树种之间的生态学特征,选择最佳的物种组合,实现园林植物的多样化。例如在园林设计中,应当注重植被植物、草木植物、灌木、乔木等的层次分配,保证生态链的完整性,提高园林植物的自我修复功能,并减少园林植物的病虫害发生。

2.2植物栽种密度适宜

适宜的植物栽种密度可以有效地降低病虫害的发生,这是园林设计中需要重点考虑的因素之一。调查显示在部分城市园林的设计中,为了追求绿化面积和艺术造型,忽视了植物栽种密度,不仅浪费了树苗资源,也造成了植物群落的生长空间拥挤,出现了争水争肥的现象,甚至造成了植物死亡。因此在植物设计的初期可以进行适当的密植,以保证景观的效果,经过几年的生长期后,要及时的进行空间结构的规划,保持植物合理的生长空间,增强树体抗病虫害的能力。

2.3注重病虫害防治,提高植被的免疫力

园林植物在维持绿化面积,提高城市居住舒适度方面发挥了极大的作用,但是由于对植物的保护不力,从而造成了植被病虫害灾害频发,因此注重病虫害的防治工作至关重要。这就需要建立病虫害防治部门,根据园林内部植物的生态属性,建立全面的病虫害防治方案,及时的监控植物变化,确定发病的机理和规律,提高病虫害防治的效率。

3总结

篇4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影像记录;保护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5)17-0190-01

非物质文化遗产(简称“非遗”)是指各族人民世代相传,和人们生活紧密相连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比如各类民俗活动、传统表演艺术、传统知识与技能,以及使用的相关器具、实物、手工制品、文化空间等。可以说,“非遗”就是一个民族的生活史、文化史、社会史,但过去由于缺乏足够的保护意识,导致很多“非遗”都慢慢被遗忘,遭到破坏,面临着无人传承的严峻形势。我国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必须高度重视“非遗”保护工作,并利用现代化多媒体技术,全面、真实、系统地将“非遗”记录下来,逐步实现对这些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与传承。

一、运用影像记录实现对“非遗保护”的可行性

(一)符合对非遗保护的真实性要求

影像是采用摄影设备与感光材料来记录拍摄对象,从而形成具体的视觉图像。这种物化的图像更加直观、逼真,便于人们理解与接受。正是由于影像带有真实性与直观性的特点,因此,也被称为“超越语言文字的世界通用语言”。

(二)影像是开展非遗保护工作的载体

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活态性与无形性,因此,需通过相关物质媒介载体来实现保护与传承的目的。而影像具有物质性特点,能够长期保存非物质文化遗产,从而使非物质文化遗产具备“永久性”,进而得以保护与传承。同时,影像的可复制性,可以复制出很多非遗文化的范本,便于将优秀的非遗文化传播给大众,让人们了解到相关非遗文化,树立起保护非遗文化的意识,实现对其的保护与传承。

(三)影像的“虚拟现实”特征可进一步增强非遗文化的在场性

在影像技术的发展过程中,人们认为纪实性是其本质特性,而虚拟性则是一个敏感的话题。但根据长期的实践证实,影像既能真实、客观地记录现实,也能再造一个虚拟的“现实”。也就是说,“看到的才是存在的”这一命题的真实性随着影像的诞生而发生改变。因此,在开展非遗保护工作时,我们可以利用影像记录相关非物质文化遗产,或根据相关非物质文化遗产曾经存在的状态进行“复原”,甚至也可以利用数字技术模拟其在现存时空中的存在状态,让人们更易理解与接受。

二、影像记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三大原则

(一)完整性

影像记录必须遵循“完整性”原则,这有两层含义:一要体现出该文化空间的整体性;二是要充分体现出非遗项目内容的完整性。非物质文化的整体性是指它是由很多具体的文化事项组成的。在保护具体的文化事项时,必须尊重其内在的丰富性与生命特征。除了要保护非遗项目自身及其外形以外,更应重视此类文化所依赖、生存的环境。众所周知,“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很多文化均带有鲜明的地域特征。这说明各种文化并非凭空出现的,都有着相应的地理、人文环境。非物质文化遗产也不例外,也是在当地人民长期的生活实践中所形成的。因此,在拍摄非物质文化项目时,必须注意这一特点,向观众介绍、表现此类非物质文化项目所形成与存在的文化空间以及生态环境。此外,对非遗项目的内容要拍摄完整,确保内容全面,无遗漏,详细记录整个过程。

(二)真实性

真实性原则是指在拍摄过程中,一般要求为实拍,但对于特殊情况可采用“复原拍摄”、“情景再现”等手段进行弥补。这是由保护非物质文化的根本宗旨所决定的,因此,也是影像记录非遗文化项目的关键原则之一。简单来讲,在拍摄时必须真实、客观地记录非遗文化中的人物、行为、声音等,确保其“原生态”特点。若稍有任何贬损、粉饰,或者掺入虚假成分,都会让该非遗文化项目远离本真样貌,也使其失去存在的价值与意义。比如,“傩戏”是一种古老的“活化石”,傩文化在繁盛时期也传人东亚邻国,如日本、朝鲜、韩国、越南等国[2]。若在拍摄过程中,随意改变某个动作,或从现代审美角度加以修改或美化,都会让傩戏丧失最本真性的东西。

(三)客观性

这是对影像拍摄者与制作者的要求,着重体现在两方面:一是拍摄者在整个拍摄过程中要秉着“客观、超然”的态度;二是影像后期制作者也要在制作过程中秉着“客观、超然”的态度。不要将个人的喜恶带到拍摄与制作过程中,要真实、客观地记录相关非遗项目。同时,还要最大限度保留该非遗项目的质朴性与原生态。任何和表现内容无关的东西都要隔绝在画面以外,确保环境、主体及陪体间的协调,着重突出内容的自然性。解说词也要遵循客观原则,不能掺入个人感彩。

三、用影像记录开展非遗保护工作的对策

(一)高度重视,建立健全非遗保护工作职能部门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虽已开展多年,但由于缺乏上级主管部门的重视与组织管理,造成工作责任无法真正落实到每个人头上。因此,有必要成立专门的上级管理机构,以加强对相关工作的部署与组织协调。笔者认为可以建立省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影像管理机构,负责将影像拍摄、后期制作、资料整理与保管、传播等工作落实到各部门,并给予相应的指导与监督。同时,还应加大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支持力度,从资金、政策、人才等方面加以扶持,以期促进非遗文化影像记录的顺利开展。

(二)加强对专业人才的培养,提高影像记录水平

拍摄者与后期制作者的专业素养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非遗文化项目影像资料的艺术审美水平及文化底蕴。因此,必须重视对专业人才的培养,加大教育投入,与高校合作,培养出更多专业化人才。同时,要注重开展业务培训,定期组织创作人员参加学习活动,重点学习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相关知识,拍摄手法及技巧,后期制作方法等,以进一步提高影像记录水平。另外,要让创作人员深入到传承人群中去,要从生活体验的角度来感知“非遗文化”,或邀请“非遗”研究专家参与拍摄工作。这样才能探知“非遗”项目的文化之根。

(三)重视对“非遗”影像资料的保管与合理利用

首先,要将各类非遗影像资料分类、编号,包括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传统戏剧、曲艺、民间文化、传统美术、民俗、传统医药等基本类别。然后,录入档案管理数据库,完善相关影像资料的档案信息。其次,要改善影像资料保管环境,调整档案室的温湿度,做好防虫、消磁、防腐等保护措施,避免影像资料遭到破坏。再次,要合理利用这些非遗影像资料,使其真正发挥出文化传承的作用。可利用信息技术,将其进行复制、拷贝、备份,或直接用光盘、磁盘保存,并上传至网络,实现资源共享,让更多的人接触到非遗文化,领略到非遗文化的魅力,主动参与到非遗文化的保护工作中来。

总之,非物质文化遗产是长期以来我们的祖辈在劳动生产中形成的智慧结晶,也象征着一种历久不衰的文化精神。因此,加强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对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来说都非常重要。影像数字化记录非遗项目只是非遗保护工作的一项基础性工作,也是非遗保护工作的重要起点。因此,我们在做好影像记录工作的同时,还应加大宣传力度,充分调动公众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积极性,共同参与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将其继续发扬传承下去。

参考文献:

[1]白舒元.纪录片影像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研究[J].文艺生活,2013(06).

篇5

关键词:鄱阳湖生态经济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中图分类号:G1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8-0158-02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民族的生命记忆和活态文化基因,是人类口传心授的无形的活态流变的文化遗产,是人类创造力、想象力、智慧和劳动的结晶。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凝聚着中华民族的智慧与情感,联结着中华文化的过去与未来。然而,在全球化的今天,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作为民族基因的传统文化之根正逐渐消失。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刻不容缓,因此,如何普查、保护、传承和研究这些珍贵遗产,是我们应当承担的义不容辞的历史职责。

江西不仅是人文荟萃、文化集结的省份,更是中国红色革命的摇篮,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如兴国山歌、采茶戏、永新盾牌舞、吉安鲤鱼灯、湖口青阳腔等,已有一些学者从不同角度展开了对江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研究。傅安平、喻峰的《江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抢救与保护》阐述了江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抢救保护现状,分析了抢救保护原则,提出了抢救保护对策。而东华理工大学、九江学院分别成立戏曲研究中心,专门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艺术特征及其保护。这些研究成果都具有开拓性,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视角提出了不少新的观念,为笔者从整体性与延续性视角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普查、保护与研究工作机制进行研究提供了启发性视角和可供借鉴的文献。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是以江西鄱阳湖为核心,以鄱阳湖城市圈为依托,以保护生态、发展经济为重要战略构想,把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成为全国生态文明与经济社会发展协调统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经济示范区和中国低碳经济发展先行区。国务院已于2009年12月12日正式批复《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标志着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作为生态保护而言,必须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但同时任何建设与发展都不可避免会破坏文化遗产,更何况江西在新型工业化的进程中,着力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打造成为中国乃至世界有重要影响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重要成长基地、重要的先进制造业生产基地、独具特色和极具优势的资源型产业重要加工基地,这种工业化进程是需要代价的。这里存在一个两难的问题,就必须权衡轻重,达到利益的最大化,在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与发展中,尽力做好规划,充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因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和精神资源,保护和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继承和发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增强民族自信心,实现江西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首先,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历史发展的见证,又是珍贵不可再生的文化资源。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是国家发展的重大战略,也是实现江西崛起的根本保证。笔者深入研究鄱阳湖生态经济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普查、保护和研究的规律,进而建立起相应的工作机制,探索非物质文化传统整合为当代文化体系有机部分过程中的普遍规律,建构保护与发展相结合的、中国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保护与研究模式,使其在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中发挥独特功能,为赣鄱经济发展提供文化支持和智力支撑。其次,有助于促进中国“文化遗产学”的建设,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实践提供理论根据,进而指导鄱阳湖生态经济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保护与研究的实践,一方面可以增强江西人民的文化自豪感和民族向心力,另一方面则深化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内涵的认识,更好地挖掘、保护与承传非物质文化遗产。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普查、保护除了政府机关和文化系统之外,还必须以理论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围绕实施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发展战略要求,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将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相结合,通过高校与地方政府互相协作,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这样一方面可以充分发挥高校的科研、人才优势和地方工作部门的工作优势,将非物质文化遗产放在特定历史时空中审视,尊重其在特定语境中不断变异和创新的本质属性,考察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发展的辩证关系,重点对鄱阳湖经济生态经济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确认、立档、保存、保护、宣传、传承和振兴的方式方法展开全面、系统、深入的研究。另一方面,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可以融入到江西高校的育人、教学、科研、服务社会的功能体系中去,高校通过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文化传承等功能发挥,使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进入到高校师生的日常生活中去,又可以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保护、传承与研究。从而达到文化遗产、高校发展、地方保护三方共赢的效果。进而为江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决策提供建议,推进中国文化遗产学基础理论建设。

诚然,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口头讲述和行为传承等动态方式存活,始终与变化着的文化语境相适应,表达的是当下传承主体的鲜活情感,包括口头传说、传统表演艺术、传统手工艺技能、社会风俗、礼仪、节庆等以及与上述表现形式相关的文化空间的鄱阳湖生态经济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正是几千年江西文化的集中表现之一。所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复杂多样性决定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要坚持政府主导、高校主体、社会参与、明确职责、形成合力、长远规划、分步实施、点面结合、讲求实效的工作原则,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指导方针。而高校与地方合作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重要途径,鄱阳湖生态经济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必须充分发挥高校的研究优势和人才优势,在非物质遗产的保护、传承与利用开发中树立起高校的主体和服务社会的能力,使高校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验研究、开发利用的保护与传承基地。

同时,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是我们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珍贵资源,它主要来源于各族人民特有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道德观念、审美趣味、艺术风格和文化价值观,蕴涵着深刻的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的理念,以及爱国为民、重诺守信、勤劳勇敢、聪明智慧等中华民族优良传统道德因素。正如文化部副部长周和平所说,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民族文化的精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是民众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文化创新的基础和源泉。因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需要,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可以通过融入高校教育教学进行保护,笔者主讲了一门公选课《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向学生讲述鄱阳湖非物质文化遗产,选课学生大都是江西人,对自己故乡的文化遗产非常感兴趣,不仅在课堂上介绍自己家乡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还通过博客、QQ空间等载体上传故乡节日期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表演及其各种仪式,从而让更多的读者获得相关知识。

总之,非物质文化遗产只有在现代社会中实现形式与功能的转化,整合为当代先进文化的有机成分,才能真正得到保护和发展。普查、保护、研究和利用好鄱阳湖生态经济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对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生态文明,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推动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乃至江西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篇6

【关键词】湖北民间舞蹈;艺术特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策略

中图分类号:J72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7)01-0161-01

民间舞蹈产生、发展于民间,是广大劳动者智慧和创造力的体现,反映着人们的情感表达与生活状态。民间舞蹈艺术不仅是各族群众日常生活的积累,还是各个民族民俗的表现形式。湖北民间舞蹈包含了高跷狮子、高跷亭子、扑蝴蝶、天狮子、武汉采莲船等。在端午节、元宵节以及各民族的祭祀活动中,会有大量的民俗节目,而这些民间舞蹈艺术是非常重要的节目之一。民间舞蹈的产生,与各族群众自娱自乐、载歌载舞的爱好分不开。对这些优秀的民间舞蹈进行研究并保护,是我们文化工作者的责任。

一、湖北民间舞蹈及其特点分析

湖北地区的民间舞蹈融合了各民族的精神文化和历史内涵,总体来看,湖北民间舞蹈的特点有以下几点。

(一)娱乐性和大众性。湖北民间舞蹈受到湖北当地乃至全国人民的喜爱,毋庸置疑给广大群众带来了欢乐,如麻城花挑,是一种喜庆、表现力强、节奏欢快的舞蹈艺术,其存在的目的之一是为观众带来快乐。湖北民间舞蹈源于民间、在民间发展。和高雅艺术不同,湖北民间舞蹈的特点之一是大众性。很多民间舞蹈在表演时,使用的是日常生活中大家打招呼、聊家常的方言,在观看时通俗易懂。

(二)即兴创作。湖北民间舞蹈的动作没有很强的规范性,在步伐、韵律、节奏和动作大体相同的基础上,民间艺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和理解即兴发挥,创作出多种风格的舞蹈。

(三)文化价值。湖北民间舞蹈深深植根于民间,具有珍贵的文化价值。其中的撒尔嗬、端公舞、铜铃舞、摆手舞、高台狮子舞、高跷亭子、地盘子、花鼓子、花棍舞等,是非常具有代表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些民间舞蹈,是民族文化的结晶,具有无可比拟的艺术魅力。

(四)寄托情思。湖北民间舞蹈寄托了各族人民的思想和情怀。在载歌载舞的表演中,利用舞蹈动作、眼神、道具等,或表现劳动人民对生活的向往,或表现年轻男女之间的爱慕情思,还或者表现亲情与友情。

二、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以湖北民间舞蹈为例

和其他地区相同,湖北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情况也不乐观。土家族的传统舞蹈――摆手舞,被改编成面目全非的广场舞;跳丧舞被改编成了巴山舞。民间舞蹈逐渐没有了自己的文化特色。因此,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意义重大。

(一)建立湖北民间舞蹈文化保护奖励机制。在政府对湖北民间舞蹈开展普查、记录工作的基础上,为鼓励群众践行对非物质文化的保护,应建立民间舞蹈文化保护奖励机制,设立民间舞蹈保护专项奖励,每年年末进行评选。在本年度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表现突出的单位或个人,应给予物质和精神方面的双重奖励。评选过程应本着客观、公开、透明的原则,通过电视、广播、网站、微博、微信等平台号召群众进行投票,选出真正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而努力的团体和个人。如此,一方面能鼓励人们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不断努力;另一方面能扩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宣传范围,让人人都明白其重要性和紧迫性。

(二)尝试与国际合作,让湖北民间舞蹈文化走出国门,发扬光大。对于湖北民间舞蹈文化的保护和传承,不仅要着眼于国内,还应该尝试与国际间的合作。湖北当地文化部门应组织一支专业的民间舞蹈文化队伍,对他们进行综合培训,利用文化交流的机会走出国门,进行商业演出或者友情表演。让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世界所熟悉,从而更好地发挥其价值。

(三)建立民间舞蹈艺人保护机制。为了更加深入、全面地开展湖北民间舞蹈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工作,当地政府文化部门需建立民间传习所、民间舞蹈协会等专门机构,对民间舞蹈艺术家进行保护。民间舞蹈艺术家是民间舞蹈发展和传承的活教材,如果能建立一批传习所、民间舞蹈协会,那么就能以此为平台培养大量的民间舞蹈接班人和爱好者,如此一来,就能为民间舞蹈艺术的保护与发展提供氛围浓厚的艺术发展环境。另外,在民俗文化鲜明、具有艺术代表的少数民族居住地区,当地政府需要重点关注,可以建立专题博物馆或者文化生态园,这些是保存湖北民间舞蹈艺术的重要载体,将会成为湖北地区民俗文化的缩影和代表,为湖北民间舞蹈的保护、传承提供更加肥沃的土壤。

三、结语

湖北民间舞蹈文化在保护与发展过程中还存在很多问题,当地政府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应该起主导作用,期待广大文化工作者在后续研究中,能更加全面、深入地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欧阳正宇,王琳.旅游产业弱势区基层政府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现状分析[J].宁夏社会科学,2016,(5):233-238.

篇7

关键词:信息时代 产业化视角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策略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7)05-0296-01

引言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历史与文化的浓缩和体现,是人们在长期生产生活过程中形成的一种与精神、文化相关的财富,由于保存载体的限制,导致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保存过程中面临丢失的风险。在信息化时代背景下,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而且由于各种新型媒介形式的产生,各种信息技术的应用也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提供了必要的支持,例如可以借助互联网、多媒体等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容进行存储,减少纸质载体带来的风险。我国历来都很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建设,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作为精神文明建设过程中的重要内容,近年来取得的成就越来越多,被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越来越多,从事非物质维护遗产保护工作的人员越来越多,民众的保护意识也不断增强,对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了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水平的提升,可以从产业化视角着手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进行创新,使得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可以逐渐成为一种产业,不断壮大,提高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水平。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述

文化遗产是人类在长期生产生活 过程中形成的各种精神文化财富,形式多种多样,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文化遗产的一种,指的是人们在长期生产生活过程中所形成的社会实践、观念表达、知识、技能以及与此相关的手工艺品、文化场所等。随着我国对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重视程度逐渐提高,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受到的重视程度也逐渐提高,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是文化传承发展的重要途径。具体说来,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包括五个方面的内容:第一,口头传说和表达,也包括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媒介的语言;第二,表演艺术,例如戏曲、歌曲、舞蹈等;第三,社会风俗、礼仪、节庆;第四,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第五,传统的手工艺技能。随着我国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越来越深入,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分类也越来越细致,从当前情况来看,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限于文学和艺术的领域。

二、产业化视角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产业化”原意是指国民经济的各种生产部门,有的时候也专门代指工业,随着产业革命和第三产业的兴起,产业的概念越来越广泛,提供物质产品、流通手段、服务劳动的企业或者组织也可以被称为产业,某项活动也可以被称为产业,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讲,产业是一个有着十分明显的市场属性的词语。

产业化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也有紧密练习,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过程中,通过市场化和产业化途径,可以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系统地综合起来,从而使得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水平不断提升。产业化是一个动态过程,简单来讲就是要实现市场化,即要用市场化经济理念形式对某项产业进行管理,使得产业发展规模不断壮大,同时要以营利为目的。就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而言,从产业化角度来讲,当前我国已经初具规模的文化产业就可以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产业化发展提供支持,传统的文化产业指的是对各种艺术进行市场化管理,从而获得利润,例如小说、影视作品等,是最常见的文化产业形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产业化发展,也可以对这些文化产业的经验进行借鉴,要认识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不仅是对其艺术价值进行保护的过程,更是要挖掘其艺术价值,将其转化为产品,通过产品再产生经济效益,并且结合产品流通性,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文化内涵进行弘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保护。产业化视角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是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与市场结合起来,从而使得遗产保护可以形成产业化、规模化,并且能够对各种文化遗产进行统一,对资源进行整合,真正挖掘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核心价值。

三、产业化视角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

1.把握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产业化之间的关系

产业化是从市场经济中产生的一个概念,从本质上来讲,产业化就是市场化,是追求利润的过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利润空间十分巨大,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产业化发展过程中,最容易出现的问题就是过度关注利益和利润,从而忽视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持续性和长远性。因此,在产业化理念基础上,必须要把握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产业化之间的平衡关系,从产业化角度来看,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开发利用,可以带动当地的经济发展,从实践来看,有的_发商只注重经济效益,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认知程度不够深,因此导致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滞后于产业化设计,过度开发利用各种非物质文化遗产,导致遗产受到损坏。对此,政府必须要发挥主导作用,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产业化综合起来,以保护为先,在实现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基础上才能进行各种产业的开发。例如当前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化过程中最常见的形式就是旅游业,通过对一些具有民俗风情的地区进行旅游开发,带动当地的经济水平增长,在这个过程中,各地的文化馆非物质文化遗产部门必须要起到主导作用,设定文化遗产保护策略用于产业化和市场化指导,在确保不会对各种文化遗产产生危害和破坏的前提下才能进行旅游开发,并且在旅游管理过程中也要加强对文化遗产的保护。

2.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市场化评估监测机制

随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和市场开发工作的不断深入推进,为了实现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应该要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市场化评估监测机制的完善,从而使得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市场化开发过程中也能得到相应保护。当前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市场化评估监测的任务主要是由政府承担的,在管理过程中很容易出现疏忽现象,所以导致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市场化开发过程中被过度开发和利用,这种做法会导致非物质文化遗产受到损坏,甚至可能会永久消失,是一种巨大的损失。因此,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化过程中,文化部门要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市场化后的评估、监测以及规范化管理过程中,制定科学合理的管理机制,文化部门可以及时与要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发过程中的所有层次的利益相关者进行沟通和交流,召开会议,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发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一些影响文化遗产价值的问题进行讨论,做出评估,并且对开发过程进行监督,对于过度开发行为要及时制止,如果由于开发商的随意开发导致非物质文化遗产受到破坏,还应该要追究其责任。

3.寻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存与发展空间

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产业化发展,必须要坚持整体保护的理念和原则,在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保护的前提下,还应该要探索更多的生存和发展空间。单纯地利用各种档案信息并不能实现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只有真正让非物质文化遗产进入市场,成为市场的一部分,才可能会让更多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有所了解。由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包括生态环境、传承谱系的有机文化整体,因此在对其进行保护和开发的时候要培养全局意识,不能人为地割裂文化遗产与其生态环境以及与文化整体的关系,要看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是一个动态过程,想要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则必须要在市场化过程中结合当前的市场经济环境和时代背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创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者可以实现对遗产传承方式的创新,追求“本真性”和“创新性”。

结语

综上所述,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国社会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精神文化财富,在新时期必须要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从产业化角度着手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开发和利用,可以实现对文化遗产的充分利用,并且有利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弘扬,但需要注意的是,必须要把握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市场化开发之间的关系,以保护和传承为目的进行市场化开发,提高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水平。

参考文献

[1]陈玲.产业化视角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J].南风,2016(23)

篇8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保护;原州区;现状;对策

1 原州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现状

原州区开展“非遗保护”已经20年,20世纪80年代的群众文化工作者凭着一腔热情搞成了民间文学三项集成:《固原民间故事》、《六盘山花儿两千首》、《固原民间剪纸》。但时至今日,本区非遗保护已经落在全区之后。

1.1 思想解放不够,不能用科学发展观统领非遗保护。除经济不发达之外,思想观念应该是最大的问题。从全国来说,“非遗保护”做的最好的就是江浙地区,人家经济发达是一个方面,思想观念的解放更为重要。原州区经济落后是不争的事实,这就要求我们思想观念要跟上,有多大的力量办多大的事情,总比只喊口号不做实事强得多。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就是必须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只有用科学发展的眼光看待“非遗保护”,将“非遗保护”作为弘扬本区民族文化精神的核心,作为利区利民的文化惠民政策,以科学发展观全面推进“非遗”保护工作,促进本区文化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1.2 落实工作不够,不能用实际行动支持非遗保护。全国政协委员、文化部副部长周和平在全国政协十一届二次会议上呼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应该引起全社会的关注,各级政府应进一步加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投入和支持力度。由于保护工作刚刚开始,政府资金投入机制尚未形成,需要各级政府高度关注和重视,应将其作为国家文化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使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能够得到很好的保护。这足以说明政府对“非遗保护”的重要。原州区同样面临这个问题,要摒弃只对“非遗”做上级布置下来的任务抓一抓的观念与工作作风。要从心底里认识“非遗”的保护与整个原州区城市建设的文化内在脉络联系的重要性,并且自觉地、积极地用实际行动支持“非遗保护”,这是进行对“非遗”有效保护的重要前提。在文化越来越成为一个城市名片的现代,通过保护“非遗”,把“非遗”中的传统风俗与现实生活、文化创新积极灵活地融通,才能以本区的“非遗”文化特色为依据,为创建和谐城市奠定文化根基。

1.3 “普”而不“保”,“保”而不“实”。“非遗保护”是普查在先保护在后,没有前期的普查很难说保护是有效的。因为保护的目的是发现了“非遗”的价值,是要让她传承下去的。原州区目前“非遗保护”是零乱的,没有章法的。大多数的非遗项目只是停留在简单的普查而没有进入保护阶段,有的保护项目也是不扎实的。“非遗保护”是保护其生命力、创造力、所处环境以及项目整体定位,这样才能保护好一个有价值的非遗产物。当然,这也和目前本区非遗保护人员的实际工作能力有关系。我们需要在不断提高保护人员技术水平的同时,能够全面扎实的进行普查和保护,这样保护才不会流于形式,不会失去原有的意义。

1.4 吃老本导致欠账越积越多。原州区非遗保护最具代表性的作品就是《固原民间故事》、《六盘山花儿两千首》等民间文学集成。他们已经成为本区的文化名片。但这已是20多年前的成果,时至今日,本区鲜见能拿得出手的“非遗”。非物质文化遗产错过了就连还得机会都没有,就会成为永久的遗憾。

2 原州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对策

2.1 加快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步伐。原州区政府以及主管部门应该加快非遗保护的步伐,把已经有的非遗作品在进一步的发扬光大;把已经确立需要保护的抓紧实施,不要错过保护时间;把还没有挖掘整理出来的,加快挖掘整理,不要让其消失在我们的手里。政府、宣传以及文化部门要积极鼓励公民、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开展健康有益的传统文化活动,以增强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社区居民的竞争力和凝聚力,使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活态”存续发展和弘扬,从而振奋本区民族精神,增加原州区文化软实力,维护本区历史文化多样性,推动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和文明进步。

2.2 加强对传承人的培养和资助。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除了收集整理保存那些文字、实物以及数字影像资料以外,更重要的是通过传承、教育手段使之在个体、群体、区域或社会中得以延续和发展,要注重对创造、享有和传承者的培养和资助,他们是非遗保护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没有了他们也就没有了“非遗”存在的意义。所以要做好对他们的一些有必要的培训和资助,让他们对自己所从事的事业有一个明确的认识并享受到他给自己和社会带来的好处,同时,也要尊重被保护者的民族习惯、宗教信仰和特殊情感。

2.3 加强对保护工作的统筹协调。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是一项长期繁琐的工程,需要统筹考虑。

篇9

关键词:园林植物;问题;病害虫防治;对策

中图分类号:K928.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人们对城市的生态环境质量及居住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园林植物是城市园林绿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比较适用于园林、绿地和风景名胜区的防护植物与经济植物,具有遮阳、防尘、净化空气、美化环境等功能,目前已受到人们及业界人士的重点关注。但是,在园林植物管理过程中,由于管理不善、人员综合素质低和技能不过关等因素的影响,园林植物保护过程中仍存在着许多的问题,若不及时进行有效的处理,不仅会影响到园林植物功能的正常发挥,而且也会给人们的正常生活和生产带来一定的影响。因此,园林管理人员必须重视公园园林植物保护管理工作,采取必要的措施解决好植物保护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而为人们提供一个舒适的生态环境。

1 存在问题

1.1 领导重视不足、宣传力度不够

部分行政领导对园林植物保护重视程度不够,是园林植物保护工作落后的重要原因之一。有些领导对植保工作没有给予足够重视,植保资金投入相当少,设备老化陈旧,对植保人员的业务知识培训重视不够。另外,植物保护知识的宣传力度不大,市民参与意识差,无法形成大的社会力量来防治病虫害。

1.2 园林植保工作缺乏统一管理

目前园林绿化管养工作大都实行全承包管理模式,各承包公司的绿地管养工作相对独立,各行其是,因而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工作的内容、性质往往因单位而异。很难在防治适期、防治方法等方面做到统一,因而影响了园林植保的整体效果。

1.3 缺乏相应的检疫机构

由于种种的原因,目前在园林系统尚缺乏相应的检疫机构,人们进行植物检疫的意识淡薄,各园林绿化公司在苗木调运方面随意性较大,致使园林苗木在调运过程中,也将病虫害进行了传播(如双条杉天牛、竹斑蛾、红瑞木溃疡病等),而且此现象具有加重之势。

1.4 园林植保人员技能参差不齐

园林植保人员的业务知识普遍欠缺,不知道通过栽培、养护等方法进行病虫害预防,不注意观察病虫害发生的时间、活动规律,只是看到病虫便随意用药,不具备对症下药、适时用药、合理用药的一般常识。不仅浪费了大量的人力、财力,还造成不同程度的环境污染,与我们进行城市绿化的初衷相违背。

1.5 缺乏对园林植保相关人员的培训

由于相当一部分园林植保人员是聘用的临时工,流动性大,这对人员的管理、培训造成一定的难度和混乱。许多植保人员对农药使用技术了解甚少,只凭老传统、老经验,如有些人仍习惯用敌敌畏、乐果防治蚜虫,而对吡虫啉、莫比朗等农药品种则知之甚少。

1.6 设计建园时缺乏园林植物保护的整体意识

在园林规划设计中,植物群落结构简单,品种单一,片面追求“洋”树种,是病虫害猖獗的根源。

1.7 对外来物种的整体认识不够

许多人由于缺乏对外来物种的正确而全面的认识,致使在园林植物引种或苗木调运的过程中,传播散布了危险性的有害生物(主要为病虫),给当地的经济与生态造成较大的损失。

1.8 园林植保器械落后,农药使用技术单一

农药使用技术涉及学科范围很广,其任务不仅是提高农药有效利用率,还要保证操作者的安全性、环境的相容性。农药学科和植保学科的研究和发展说明,农药的使用并不是单一的选择农药和药量的药物学问题,而是涉及农药制剂、农药行为、生物行为、施药机具、作物生态、气象因素等多方面和多学科的一门系统工程。

1.9 过分依赖化学农药在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中的作用

农药的使用是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过程中最为快速、经济的有效手段,因此一直来都是最受欢迎的防治措施,且长期以来,在园林植保工作上已形成一个误区,认为多用农药就可以避免病虫害的发生,即本着有病(虫)治病(虫)、无病(虫)防病(虫)的原则随意用药,很少考虑城市居民赖以生存的城市生态环境。

1.10 病虫害防治时期不当,影响防治效果

我国的植保方针是“预防为主,综合防治”,这对病害的防治尤为合适。但实际情况是由于对病虫害的种类、危害症状、发生流行规律、防治适期、药剂选择等缺乏必要的知识,常常在病虫发生后期或植株接近死亡时才进行防治,防治效果往往不佳。

2 采取的相应对策

2.1 领导重视、加强宣传

作为领导,尤其是分管园林方面的领导,一定要改变原来那种“重种轻管”的落后观念。其正确的做法应是“三分种,七分养,”加大养护管理的投资力度。同时加强宣传,大幅度地提高园林从业人员及广大市民的“绿色植保”、“无公害防治”正确意识以及群体参与意识,调动一切积极力量,综合治理病虫害。

2.2 建立统一的园林植保技术管理机构

在园林植保的技术层面上,由主管单位统一负责,协调整体的园林植保工作,包括防治方法、防治适期、药械等进行统一。定期进行检查、指导、督促,形成统一战线,在管理体制上为全面有效地控制病虫害奠定基础。对于突发性的重大病虫危害,则及时进行现场指导和技术培训,指导园林工作者有针对性的采取应对措施,有效控制病虫害的扩散,减少经济损失。

2.3 建立相应的园林检疫机构

在园林部门设置相应的园林植物病虫害检疫机构,实行进城苗木一票否决制度,凡未经该机构检疫的苗木,一律不得栽植。发现带有危险性病虫的苗木,有权罚没或销毁。在宏观管理机构上为综合治理病虫害创造先机,将危险性病虫拒之门外。

2.4 加强园林植保人员的技术培训

城市的发展对生态环境的建设要求更高,在园林绿化事业快速发展的同时,公园园林植保工作所带来的一些问题应尽快解决,这就需要一批有专业知识的园林植保人员,若只靠“老传统、老经验”来指导公园园林植保工作,我们将跟不上新时代的要求,因此加强植保人员的技能培训势在必行。每年要对有关园林绿化知识进行1~2次技术培训,其中病虫害是一项重要内容。重点是常见病虫害的特点及农药的选择、安全使用等内容。

2.5 实行“植保信息服务网络”会员制,扩大服务范围

由上级有关部门在资金等方面的支持下,由园林协会组建“植保信息服务网络”,实行会员制。为网络单位提供技术咨询,及时进行现场指导。为保证该体制的正常运转,也可采取针对公司收费的办法。同时定期召开植保技术人员会议,做到上下信息渠道畅通,反馈准确、及时、有效。

2.6 统一、及时“园林病虫预测预报”

病虫害的预测预报在病虫害综合防治工作中至关重要,公园园林病虫种类主要有近200种,常年造成爆发危害的重要病虫有十几种,它们的生物学特性、危害症状、生活习性等各不相同,因此与之对应的预防措施、防治方法也不尽相同,特别是每年的气候条件及植物种类的变化等,也会造成爆发性病虫害的发生种类不同。无论对常规性病虫害还是爆发性病虫害的防治都是以病虫害的预测预报为前提的,它是进行病虫害防治的基础和依据,是维护、提高绿化质量的有力保障。

篇10

关键词:艺术设计;实训教学;非物质文化保护语境

中图分类号:J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9052(2016)0002-000331-01

一、非物质文化保护语境教学实况

非物质文化保护语境下,我们艺术设计学院现设室内设计技术、服装设计,环境艺术设计、建筑装饰工程技术、装饰艺术设计和工程造价等6个专业。其中室内设计技术专业为江苏省“十二五”重点建设专业(群)和省级特色专业。有省财政资助由校企共建的投资600万元的创意设计技术省级高职实训基地,并与国内知名设计企业在校内建有南京金埔无锡商院设计研究院、中国童装中心无锡商院研发基地、东方新格设计中心等“教、学、做”一体化实训室和设计研发基地,同时在校外建设了稳定的实习、实训、就业基地30个,是江苏高职院校培养传统文化人才的重要基地。非物质文化保护语境下,进行艺术设计实训教学,就是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实践案例教学,在最短时间内使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环境中,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促进培养创新型、应用型艺术设计人才。

二、优化艺术设计实训教学策略

1.创新专业教学实践

基于非物质文化保护语境之下,进行艺术设计实训教学中,创新实践教学,教师可以事先做好教学准备工作,收集整理资料作品,以便可以确保在艺术设计实训教学中,使学生感受非物质文化设计理念、设计风格,让学生在实训过程中得到艺术的熏染[1];并且,教师可以优化设计教学计划,分出先后次序,确保教学与实践结合起来,鼓励学生多动手,多表现,提升教学实践价值。实训教学之中,还可以结合本身艺术设计的专业特点,抓住专业的市场需求对学生开展实训教学工作。例如,在装饰艺术设计的实训教学中,可以采取多视觉的设计实践,引导学生熟悉、认知装潢优化设计知识,并可以提升学生在艺术设计中对于视觉艺术的传达技巧[2];艺术设计实训教学中,要以学生为中心,培养学生对艺术设计实训课题的兴趣,它可以透过运用多种方法去进行教学,可以在实训教学中结合非物质文化中的符号、文字、图案等多种文化元素,提升学生艺术设计水平,提升教学实践价值。

2.融入数字化教学

在非物质文化保护语境下,提升实训教学多样化模式,打破传统艺术设计教学模式,创建融入数字化艺术设计教学,引导学生去探索非物质文化在艺术设计发展过程中的转变,让学生认知非物质文化在艺术设计中发挥的作用。可以在教学中借助数字化多媒体以及幻灯片技术形式,可以将一些我国专家教授的优秀艺术设计作品为学生播放出来,使学生可以更加直观的感知艺术设计魅力,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热情与决心,提升实训教学价值。运用数字化多媒体教学,为学生营造轻松的学习效果,抓住学生兴趣,以便更好地开展实训教学;同时,也可以远程连线艺术家进行数字化教学示范、讲解,演示艺术设计作品过程,远程数字化按步骤的向学生详细介绍艺术设计知识,使学生享受非物质文化艺术,充实艺术设计实训教学模式。

3.设立非遗文化展示平台

在艺术设计实训教学之中,基于非物质文化保护语境,可以建设关于非物质文化的展示平台,以此向学生介绍、展示非物质文化,可以让学生更好地了解认知非物质文化艺术,提升学生艺术设计水准,同时也可发扬我国非物质文化,产生积极影响。就如在非遗文化展示平台中,向学生展示“惠山泥人”的制作技艺,使学生认识到艺术设计,不仅是对实物的优化体现,同时也是对实物内涵文化的体现。

三、结论

综上所述,非物质文化保护语境之下,针对艺术设计实训教学中,从教学方法、数字化教学、平台展示等方面开展实训教学,并能够有效优化实践当前艺术设计实训教学的策略,可以积极提升教学中学生实践与创新能力,同时也是对中国民族文化的继承与发扬,提升教学质量,产生积极影响。

参考文献:

[1]王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语境下的艺术设计实训教学探索[J].设计教育,2015(05):149-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