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教育的问题范文

时间:2023-10-19 16:07:1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基础教育的问题,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基础教育的问题

篇1

论文摘要:我国农村基础教育的发展面临诸多问题。解决目前农村基础教育发展的难题,必须多渠道筹集资金,加大财政投入;端正办学思想;加强农村基础教育教师培训;办好家长学校,关心留守儿童的成长和教育。农村基础教育的发展对解决“三农”问题有重要的意义。

农村基础教育是我国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受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农村基础教育发展面临多种挑战。

一、农村基础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经费问题

由于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使城乡贫富差距拉大,造成城乡教育的严重差距。其直接反映就是农村教育投入不足,教育资源贫乏。

农村税费改革,取消农业税,农村义务教育实行“两免一补”的政策有效地减轻了农民的负担,促进了农村建设和农业发展。但是,据有关专家调查分析预测,当前教育经费投入又一次呈明显下降趋势,农村教育经费短缺约100亿元。经费严重短缺直接阻碍了农村基础教育的发展和改革。在调查中我们发现,中央的有关政策并没有真正落到实处,经费运行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农村教育已经负债累累,教师几乎没有福利、奖金,基础设施建设受限,公用经费入不敷出。税费改革后,尤其是实行一费制之后,有些学校几乎没有经费来源,学校正常办公经费无法开销,加上财政应拨的办公经费不能及时到位,学校运转更加困难。

(二)城乡教育差距不断扩大

我国农村教育条件无法与城市比,先进的教育手段、教学设施、教学器材、教学条件无从谈起;教师的工资、福利待遇相差越来越悬殊,致使农村的教学质量难以提高。同时,由于城乡教育差距的存在,使得不少农村家庭将子女送到城市学校就读,既减少了农村生源,又降低了生源质量。

(三)师资问题

一方面,农村教师不配套现象严重,不少学校聘请临时代课教师,无法保障正常开课和教学质量;另一方面,由于一批学历低、素质较差人员进入教师队伍,导致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不高,年龄结构也不合理。农村课程改革对目前的农村教师提出了巨大的挑战,它要求教师的教育理念、教学角色行为必须实行全方位的转变。由于农村教师队伍年龄、资历、学识能力、身心状况差异较大,因此转变过程困难很多。

(四)留守儿童对农村基础教育提出严峻挑战

近年大量农民外出打工,“留守儿童”教育问题日显突出。据有关部门统计,全国留守儿童大约有2000万。留守儿童由于平时缺乏父母管教,加之老人溺爱,极易出现学习困难、缺课、逃课甚至辍学倾向。

(五)“城市取向”的课程不适应农村基础教育

新课程标准主要是以城市学生的学力为依据的,在一定程度上对于农村学生来说不切实际和偏难,致使部分农村学生难以胜任,成为学业的失败者,最终失去学习兴趣而被迫辍学。

(六)农村基础教育不能实行真正的素质教育

由于条件所限制,面向升学仍然是农村基础教育的一个重要取向。农村基础教育偏向优秀学生,忽视大部分学生,同时也没有办法把办学的注意力集中到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身上。

(七)新的“读书无用论”开始盛行

新的“读书无用论”在农村抬头。农民送子女上学目的具有很强的功利性,即考大学,找一份好工作。而目前我国高校大规模扩招,学费增长速度快,相对居民收入标准太高。而且,当今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来自农村的大学毕业生由于缺少有关社会关系,更不容易找到工作,这种情况直接影响了农民送子女入学的积极性。与其到时大学毕业找不到工作,还不如不上学早点去打工挣钱,这是一般农民的普通心理。

二、对策

(一)解决经费难题,改善办学条件

要加大农村教育投入,调整转移支付机制。农村税费改革后,政府加大了农村教育财政转移支付的力度,但目前一些地方农村教育经费仍存在不小的缺口。要解决好这个问题,首先要以法律的形式确定不同地区中央、省、地 、县几级政府的财政分担比例,保证教育经费按时、按量落到实处;其次要建立教师工资由中央、省、地、县几级政府分担的机制,加大中央和省级政府的财政转移支付力度,确保农村教师工资按时足额发放。另外,对于中西部贫困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国家可以在资金投入方面采取特殊措施,创造条件更早实现义务教育“免费制”,切实保障贫困地区学生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

(二)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整体素质

1. 为农村教师提供培训机会,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改善农村教师的福利待遇,保证工资按时足额发放;解决好代课老师工资待遇低的问题。

2. 利用有关鼓励大学生支教、师范生免费教育的有关政策来带动师资队伍水平的提高。

3. 加强城乡教师交流。安排城市优秀教师、特级教师定期到农村学校任教,特别到贫困地区学校任教,帮助农村教师尽快适应新课改的要求,努力实现教育理念、教师角色、教育能力、教育评价的全面转变。

(三)端正农村基础教育办学思想

农村基础教育要转变观念,必须面向全体农村,注重培养全体学生,不应把为高等学府输送人才作为农村基础教育的唯一目标。要端正农村教育的办学思想,真正把农村教育的重点转移到素质教育上来,转移到为当地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的轨道上来,使各级各类学校的毕业生都能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适应社会发展的各种需要。

(四)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农村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

在教育经费投入上,应当特别注重对区域内部薄弱农村学校的扶持,通过设立薄弱学校建设专项资金,使薄弱学校建设资金优先安排、重点保证,缩小学校之间的差距。通过建立“城乡教育共同体”,使城区学校与农村学校建立起相互对应、相对固定的实体,促进城乡学校之间的联手合作,实现城市和乡村优质资源共享。加强对农村中小学标准化建设的监督评估,有效规范中小学的办学行为,使义务教育学校的校舍、设备和师资等条件大体相当。

县(市、区)级教育行政部门要通过建立完善政府问责制度,加大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实施力度。要建立和完善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监测制度,定期对辖区内义务教育学校间的差距进行监测和分析。逐步建立规范化、科学化和制度化的义务教育教学质量监测评估体系和教学指导体系,逐步开展学生综合素质的试点工作,不断提高中小学的教育质量。

(五)办好家长学校,加强对留守儿童的教育

学生的教育需要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密切配合,相互支持。社会和学校要充分利用有限资源办好家长学校、家庭教育指导中心,充分利用新闻媒体向社会广泛普及家庭教育知识,推广家庭教育的成功经验,帮助和引导家长树立正确观念,掌握科学方法,提高科学教育子女的能力。

“构建和谐社会重点在农村,突破口也在农村”,这是崔琳委员在刚刚结束的“两会”上提出的。农村活,全局活,而教育是解决这些问题的最根本、最重要的原因。要切实抓好农村基础教育,就必须正确认识“三农”问题,“三农”问题最核心的问题就是农民的生活水平问题,要千方百计使农民富裕起来。从构建和谐社会的角度讲,不提高大多数人群的收入水平,改善其生存情况,整个社会就不可能有更多的和谐。和谐社会强调: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人权的平等和对生命的珍视,民主、平等、和平、发展,等等,这些都应以每一个公民最基础的教育为前提。因此,我们应大力发展基础教育特别是农村的基础教育,为构建和谐社会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大环境。

参考文献:

①刘华林,谢荷生.关于加强农村初中教育工作的几点思考[C].中国教育研究论丛,2006,257~259.

②教育部财务司,国家统计局人口与社会科技统计司.中国教育经费统计年鉴[M].中国统计出版社,2003.

篇2

关键词:民办学校 基础教育 价值取向

近年,各地民办中小学蓬勃发展,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公办中小学资源紧张、农村教育投入不足的问题,其积极作用人所共见,在此不作赘述。本文着重探讨民办基础教育存在的价值取向问题。

一、利益驱动下民办基础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1.教育规模总量扩张过快导致的教育秩序混乱。一方面是计划生育已见成效,基础教育入学高峰已经过去,另一方面,民办基础中小学数量、规模快速增长,民办学校之间、民办学校与公办学校之间,生源争夺日趋激烈,跨县招生、跨市招生乃至跨省招生屡见不鲜。就学校内部管理而言,生源的复杂化为学生之间的交往、师生交流、日常管理等各个方面带来了新的问题;就学校外部行为来看,教育欺诈现象日益严重,不少学校招生简章中虚假成份越来越多。

2.教学资源配置不合理,难以保证教育质量。由于民办学校大多是边招生边建设,受资金制约,大都偏重硬件而忽视软件,尤其教师多是兼职或新手,且流动性较大,所以教育教学质量难以得到根本保证。

3.高收费影响教育公平。应该承认,一些起步早、投资大的民办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比一般公办学校尤其是农村中小学要好,有的学校甚至比一般城镇中小学学校的还好,同时班容量普遍比城镇公办中小学合理,这也是民办中小学赖以生存的主要优势和亮点。但是,这些学校多属贵族式学校,学生每学期都要交纳数千元的学费和食宿费,一般家庭只能望而却步。这样一来,不仅影响了教育公平,更把义务教育置于非常尴尬的境地。

4.个别办学者不懂教育教学,追求短期效益。一旦将追求短期利益的浮躁心理渗透到教育行为中,就必然会引发严重的后果,对在其学校就读的学生来说,这种后果则是灾难性的。

二、市场经济环境下的民办基础教育的价值取向

民办基础教育发展过程中出现的这些问题,根源在于对教育产业化的认识误区。一些人将教育产业化理解为教育市场化,认为教育产业化就是教育机构“企业化”、“盈利化”,把教育行为等同于以利润为目标的企业经营行为,处处计算经济上的投入与产出,甚至唯利是图。这是错误的,教育产业化不等于市场化,这是两个概念。同时,教育如何产业化本身也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而基础教育、义务教育是否应该产业化、市场化,就很值得商榷了。笔者认为,基础教育对民办学校放开,必须慎重,要严格审批和监督,决不能把口子放得太大。这是因为:

1.教育作为社会上层建筑,其产生和存在的价值并没有因为产业化进程的加深而发生根本性改变,基础教育的社会公利性仍然是其主要特性。其中义务教育作为公共教育中的起始环节,其主要任务是为了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水平,是非功利性的,更不是经济性的。

2.引进民办教育是为了弥补公办教育的不足,通过适当竞争刺激公办中小学更好地办好基础教育。如果因为民办教育缓解了教育资源的紧张而忽视对公办中小学的投入和建设,则是本末倒置,是变相违背《义务教育法》。

3.高标准中小学校的合理性、必然性和“稀缺性”会长期存在,但这不能成为影响教育公平的正当理由。是优秀生优先选择高标准学校,还是富裕生优先选择高标准学校,在基础教育阶段决不能放任自流。而高标准的民办学校虽然为了自身发展也会以优惠学费吸引优秀学生,但其主要服务对象必然会是富家子弟。

三、保证民办基础教育正确的价值取向

基础教育的价值取向是社会对基础教育社会价值的期望,它体现了社会的利益、愿望和理想。教育价值取向直接决定于社会发展取向,我国社会发展的目标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基础教育价值取向应该是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基于这种认识,坚持正确的价值取向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坚持“基础教育不以营利为目的”原则。《教育法》明确规定: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以盈利为目的举办学校及其它教育机构。这是实现教育社会价值的根本保证。教育是崇高的事业,教育者应该全力关注如何提高受教育者的知识和道德水平,任何想通过办教育发财的人都应从这里走开。教育的“义”在“利”上,“义”在“利”先,任何围绕“利润”展开的教育活动都是不符合教育价值要求的。所以,强调“教育不以营利为目的”,才是基础教育发展正确的价值取向。当然,不以营利为目的,并不代表着民办基础教育是“纯粹”的社会福利事业,没有资金保障,实现不了收支的平衡,民办教育的发展也难以为继。因此,我们要积极借鉴教育发达国家的经验,拓宽基础教育的融资渠道。(l)合理确定学生及家庭分担教育成本的比例。(2)政府应是基础教育成本的最主要分担者。(3)鼓励和规范民间资金办基础教育,但必须是非赢利性的,不过可以给予出资人名誉方面或校办企业方面的照顾,大力倡导和促进捐助教育的慈善事业。

2.政府加大对基础教育的投入,一方面普遍改善教育条件,一方面建设一些高标准学校,在缓解教育资源紧张的同时,满足部分普通家长对高标准学校的追求。

3.推进公办中小学管理体制改革,借鉴、吸收民办学校的先进经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篇3

“位育”是潘光旦先生重要的学术思想,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精髓部分之一,它涉及领域广,蕴含道理深刻,挖掘其存在价值和作用,以阐述现代社会出现的各种问题,并以其之道治其社会之“道”,也许将给我们某种程度的启发,特别是对现在教育领域的热点与难点之一的基础教育均衡发展。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强调,实施教育均衡发展的战略过程中,工作的重点应从宏观层面集中至微观层面教学环节、教师队伍的建设层面的发展。基础教育均衡思想的着眼点是合理配置教育资源,缩小区域差距。作为最关键而具有能动性的教师队伍怎样在国家政策思想指导下利用外在本文由收集整理资源并自觉地促进自我内在发展,同时带动教育均衡发展?这也是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内在动力。笔者认为不妨用潘光旦先生“位育”之道迁移至教师队伍建设之道,对教师队伍的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本文围绕“位育”之道而展开,先阐释“位育”视野下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姿态,从而分析教师队伍在其的地位与作用,并以“位育”之道给教师队伍建设之道指路。

1 “位育”视野下的基础教育均衡发展

“《中庸》上说:‘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有一位学着下注脚说:‘位者,安其所也;育者,遂其生也’。所以,‘安所遂生’,不妨叫做‘位育’。” 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位育有两方面:一方面是位,即是务本,也谓安其所。从整体上说,基础教育均衡的发展应由根部向外发展,也就是由内至外的发展路线。而且基础教育根植的社会土壤的文化环境具有固有的棉续性和物质的连带性,所以每一个发展的物体有必须基于自身固有的现实基础。从局部上说,不同区域之间,同一区域不同的学校之间,同一学校不同的群体之间,也因物质经济文化的差别,也存在着不同阶段,不同层面的“异”。因此不同的发展个体要从不同的“位”出发,因地制宜;同一发展个体在不同时期也从不同的“位”出发,与时俱进。从“位”层面出发,由宏观至微观的剖析基础教育均衡发展存在适当的不均衡的合理性与现实性。

另一方面是育,即是进步的,进步的根据是基础教育分子间适当的“异”,“异”而逾量,引起质的变化。基础教育均衡中的不均衡过于异化,将恶化均衡发展的局面,使基础教育均衡走极端化、阶级化,造成教育系统处于混乱不和谐的状态,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成严重的威胁。“异”而适量,才能成为发展的动力与和谐的局面,方能遂生。基础教育均衡方能自由、长久而增益其质量的发展。‘育’而积量,当发展到一定的程度,步入另一个状态、阶段,又生成一个新的“位”。由此形成据“位”而“育”、因“育”而另“位”的循环发展模式。在此,“位”与“育”的循环发展才能不断提高基础教育的整体质量与水平,从而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全面发展。

2 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突破口:教师队伍的整合与发展问题

“事在人为”,发挥人的潜力,运用人的智慧,准确合理的把握事物发展的规律与方向,从而有效地控制事物在其规律的轨道上运行,以达到预期的效果。这是人所具有的能动性,也是人与动物最根本的区别。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成功,不仅是“事”的发展,更是“人”的发展。“人”的发展,利用“事”的发展,最终目的是促进“人”更好的发展。不成“人”无法成就“事”,“人”只有自愿融入到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实践之“事”,才推动基础教育的发展,从而转化为自身与“他人”的发展。

细分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人为”因素,至上而下,有党政机构的有关工作人员、社会人群的有关人员以及学校管理队伍与第一线教师队伍。其中目标达成的关键、最活跃、最基础的群体是第一线的教师队伍。再看,影响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因素有物质资源的合理配置问题、人力资源的均衡性问题、有关法规与政策公平性问题等。近几年来基于基础教育发展不均衡的事实,我国针对偏远、贫穷、落后及不发达地区的教育制定了相关的地方法规与政策,给该地区教育发展提供了优惠政策与制度的保障,同时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且取得了相应的成效。然而我们发现我国教育整体素质与水平并不高,整体水平呈不均衡发展趋势,缺乏在国际上的竞争力。不可否认,在物质资源丰富的年代,在政府大力支持与物资大量投资下我国落后的农村地区的硬件设施绝大部分已经达标或接近达标的水平。孩子们可以坐在图书馆里博览群书,通过计算机可以感受现代化的科学技术成果,利用实验室先进的仪器设备可以剖析物质结构隐藏的微妙等。由于孩子们暂不具备完整的学识完成此学习任务,这需要教师在其间的指导。试想如果缺乏教师“人”的因素,一切合理的政策、法规,优质的物质资源只不过仅仅是口号与摆设而已。

我们知道教育是由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内容、教育资源四要素组成。教育者利用教育内容及教育资源作用于受教育者,其最终目的是促进受教育者身心发展。教育资源在其间的作用是中介、手段与工具。教育者是万事具备只欠东风中的“东风”。基于如此重要与关键地位,教师应该具备怎样的知识与能力,才能在整个基础教育均衡发展中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哈贝马斯认为,“生活世界是一种有文化传播和语言组织起来的解释性范式的储存”,一般包括文化、社会、人格三种结构,教师的生活世界不只要考虑可见可感的显性因素,而且应尤其注意隐藏在宗教、文化、理想、态度、情感、价值观中的隐性因素。我们可以通过准确地分析、认识、理解教师生活世界显性知识的表征来透视其隐性因素,而隐性因素往往是教师生活的精神世界。它是对世界、对人生的一种看法,一种不易改变、稳定的世界观与人生观。它的稳定性、固定性常常与时代赋予教师综合素质应有的多样性、复杂性起冲突,具体表现在操作层面上,教师已有的理论知识在实践中与瞬息万变的社会的显性知识不相匹配。特别是教育情境比较复杂、发展相对比较滞后、封闭及落后地区的教师,应审时度势、更新观念,保持与时俱进的姿态,以乐观、积极的态度学习新知识,丰富已有的理论基础知识,并调整已有的认知结构,通过注入新的血液途径以顺应时展的要求。树立现代化的学生观、教学观、职业观和人才观,在实践中不断的自我认识、自我提高、自我超越。

3 “位育”教师队伍发展的解读与出路

3.1 “位”——安其所

“所位与所由育的背景,当然是环境,环境可分为二:一是体内的环境,一是体外的环境。体外的环境就人而论,又可分为两种:一是横亘空间的物质环境,二是纵贯时间的文化的环境。教育的目的又当然在设法使我们和这两种或三种环境打成一片,使相成而不相害。”学校分别分布在拥有不同的经济、文化、人口、自然条件和人文历史等区域,这些因素各异,优劣并存,错综复杂,构成了具有别具一格的地方特色的教学体外环境。教学体外环境的差异是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立足点,我们应本着特色办学、个性办学的理念,促进教育本土化的发展。位于其中的教育工作者首当其中的任务就是了解、适应并融入其中的地理人文历史环境,在心理上接受、尊重并认同,避免在实践中因缺乏对环境的适应性而引起教学、生活上的冲突。为此,应增强教师的服务意识与长期坚持教学的信念。安其所,服其所。达到“人”与“物”的和谐。

体内环境,笔者认为专指教师岗位的特质。教师岗位的特质也就决定了教师从事该行业应具备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专业道德和专业精神等。如何才能具备其岗位应有的专业素质服务其岗位?也就是安其岗。随着市场经济如火如荼地展开,经济高度发达,物质财富异常丰富。这些满足了人们日益增长对物质的需求,然而顾此失彼。市场经济固有的弱点使其上层建筑精神层面的上空弥漫着拜金主义、唯利主义等。这些空气侵蚀人们的思想,扭曲人们的价值观,使其不能各司其职,各献其能。从事教师行业的人在金钱的诱惑下,身兼数职,从教的同时兼经商行业以赚取更多的钱财。从事经商工作者想方设法以最小的投入获取最大的收益,以损害人民生活利益为途径。从事行政工作的人员想利用职务便利谋取更多的钱财或者盘算投资多少金钱方能从中买回多大的权势,做的是人民的公仆,过的是挥霍人民钱财、滥用职权谋取暴利的生活,等等。由此可见,“事不对岗,岗不对位”的现象引发了一系列的社会矛盾与问题:不和谐局面愈演愈烈。

“在柏拉图看来,各做各的就是和谐,反之相互干涉就是不和谐,保持和符合和谐状态的行为是正义的行为,指导这种和谐状态的知识是智慧。破坏和谐状态的行为是不正义的行为,指导这种不和谐状态的意见称为愚昧无知”(柏拉图与理想国 )。在实施基础教育均衡战略过程中,在学校教学的教师应恪守其岗,因不同的岗位要求具备不同的专业知识与技能,同一岗位针对不同的学生也有所差异,所以教师要灵活变通,积极营造和谐的气氛。其实学校教学的和谐问题是各个教师在岗位上”安其所,服其生“的问题,各司其职、各尽其能、地位适宜,关系也就得当。教师有所教,学生有所学,使之对于基础教育均衡发展各能有所贡献,不管在何阶段、何层面,即各有所用。这就是柏拉图所谓的智慧。

3.2 “育”——遂其生

“位者安其所,育者遂其生”。“育”是进步的,以“人”的进步带动“事”地发展,以“事”的发展促进“人”的进步。同样的道理,以进步带动整个基础教育综合素质的发展,以发展促进基础教育的普及,以普及提供给每个孩子平等的受教育权,以平等的受教育权促进人的发展,因此,进步的根据是基础教育均衡教师队伍适当的“异”。

“异”的根源是教学的体外环境、教学对象等之间的“异”。教师的体内环境: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专业道德、专业精神要与之相匹配、相吻合,也是时代前进的步伐赋予教师应具备的智慧。这种智慧是教师的生存状态、教学状态,是成功的处理背景、情境、教学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是在具体情境、复杂关系的教学中,在解决问题同时教好每个学生。这种智慧是基于教师对学科知识的把握,对教学对象的充分理解和接受,对具体教学情境的理解,并在教育实践中自觉、能动的配置教学资源的同时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情境适当调节教学决策,丰富教学理论,提高教学实践水平。那么在基础教育均衡思想的指导下,在顺应新时展的需求下,教师应积极整合原有的认知结构,提高认知水平。具体要求如下:

加强教育理论修养,打破固定教学模式,培养创新性思维。在物质资源丰富的年代,信息技术发达的社会,原本封闭、落后的农村地区敞开大门,实现了资源共享。丰富的资源改变了学校原有的教学环境,拓展了师生视野,拓宽了师生教学途径。在物质资源变革的影响下,有的学生急于脱掉旧的“外衣”,穿上新的“外衣”。尤其在诱惑与干扰之下,易改变、未定型、可塑性较大的学生,往往随波逐流,讲究时髦,个性化发展。特别是在大众传播媒体的作用下,社会上不良的思想肆意地侵蚀学生的思想。这类学生就是老师口中的“问题生”,老师也开始抱怨学生不如从前听话。其实矛盾在于“固定”的东西解决“万变”的东西,更何况是人与人,更行不通。教师有自己的生活史,有自我的教学体验,有稳定的世界观、人生观,有固定的思维方式。面对学校突如其来的物质变革,教师依旧以固定的教学模式,习惯的思维方式进行生活、教学。这便引起了教师原有的理论经验与实践中的现实不相称。真正原因是以固定思维模式看待现实中的人与物,缺乏对学生的了解、对新物质的驾驭能力。有学者认为,“发现问题就是发现了发展的空间。当然问题并不会自动地转化为发展空间,这就说明我们对现实的态度是积极的、现实的,我们提倡的是自强自主,主动发展的人生幸福论。”在均衡教育思想指导下,落后、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学校教师面临着更大的问题意味着有更大的发展空间,“问题学生”的出现、缺乏新资源的驾驭能力等。这些是教育与社会同步之后折射在教育领域的某些问题的映像。同时也是教师面

临着现实的问题、挑战、矛盾、机遇等复杂情境。如果以积极、乐观的态度分析、判断、重建情境信息,作为信息的接受者和发送者。挖掘优质信息,学习先进理念,以调整原有的认知结构。保持终身学习的价值观,与时俱进的科学态度,通过远程教育提供的信息平台,了解国际国内先进的教学理念、教学知识。学习与培养利用、开发信息的技能。这不仅仅靠理论或经验的积累,而是对理论与实践的不断批判的反思,在反思中把握整体的发展规律。面对学生还应具备着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伦理学等学科理论知识,并且在理论和实践结合中不断的更新、丰富、提升理论知识。不断提高自我的实践能力与教学水平。

篇4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关注的教育公平问题也越来越全面,越来越深刻。城乡之间,地区之间,阶层之间,性别之间,民族之间都存在着教育不公平现象。有人可能认为中国地大人多,发展不均衡,中国教育资源确有地区、城乡、学校等差距,但这种地方特色却不能成为高考加分、舞弊的借口和托词。

然而,更为掩蔽的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师生交往的不公平现象,这一现实的存在严重阻碍了师生间的正常交往,打击了大部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起了学生间的发展参差不齐,最终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协调的发展。由于教师的有意或无意行为引起的交往不公平现象对学生教育的不利影响更加恶劣,这已引起了国家和教育学者的关注,解决这一问题已经迫在眉睫。

一、课堂不公平的表现

1.学校和教师有意主导班级和教室座位的编排。面临公平与效率的抉择时,我国很显然选择了后者,由于历史原因,很多地方普遍存在着重点学校和普通学校,也有很多地方出现了私立名校,这些都是教育资源的分配不均衡所致。同时,一所学校也将班级分成了快班、慢班、特级班、普通班,都开始进行了所谓的“尖子生”培养。一个班级里教师更是在座位编排、班委选择上分了等级。比如,将班上成绩优秀的学生,不管其他因素一律安排在第二第三排,并且靠讲台中心的位子上,将所谓成绩差、表现不好的学生安排在最后几排,更有甚者,有些班级将特别爱捣蛋的学生专门放置在接近黑板或门窗的地方,单独抽离出来,目的就是为了好“管理”他们。这些现象都是教育不公平的表现。

2.教师对学生的提问的不公平。课堂提问是教学反馈的主要方式之一,是师生间相互作用的基础和启发学生思维的方法和手段。教师理应平等对待每位学生,这是他们必须具备的素质之一,也是学生的基本权利之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本着“一个也不能少”的理念,开展教学活动,首先心态就应该放平稳,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注意从思维的深度、广度上激发学生思维,活跃课堂气氛。然而,由于种种原因,提问往往成为课堂公平的最大“杀手”。主要表现在两个层面上:首先是问题设计的不公平。据统计,教师平均每节课提问20次左右,其中90%属于封闭性问题,只有10%属于开放性问题。这就意味着教师课堂提问大多数是针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而对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并没有给予足够重视。其次,提问对象不公平。教师对提问对象的确定往往有个短暂的选择过程,这个选择过程是必要的,可以让老师确定让什么样的学生来回答问题,然而在现实教学中,教师的选择偏离了这个出发点,一般老师都无意或有意的将提问集中于班级社会地位高的学生身上,每次上课提问都是习惯性地提问那些成绩比较好的学生,课堂成为了教师和那几个学生的表演课,这必将严重挫伤其他学生的积极性。虽然偶尔会提问那些成绩偏低的学生,但一般都是提问低水平的问题,不仅时间短,机会少,而且也很少给予反馈意见,很少接受和信任他们的想法和答案。

3.教师对学生评价的不公平。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是课堂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教学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教师的评价能够有效促进教学的发展,提高教学质量,推进师生互动,是师生情感交流的一部分。但在现实中教师从传统的教学观念出发,或由于教师的情绪的影响,将学生看成学习的机器,晋升的筹码,这样往往不能进行公平的评价,从而造成不良的后果。很多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往往都是以升学和选拔为目的的,对学生除学业以为其他方面的表现或忽视或抑制。

另外,在批改学生课堂作业或试卷上,教师会有意或无意识地对成绩好的学生给予更多的关注,对其在作业或试卷上的错误容易注意到,并及时给予评价和反馈,但对于那些看不起眼的学生,一般都是匆匆带过,很难发现其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包括他们的一些创新的想法和观点。其实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立体,都有自己的思维和独特的方式的。其实这种以学业成绩或考试分数来评价学生的做法,已经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发展,特别是学生的和谐发展,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特质,有其值得关注和发展的地方,如果被老师的单一化评价标准所扼杀将是教育的悲哀。

二、导致课堂不公平现象的原因分析

1.地方、学校为了获得更多的资源和“效益”。国家对教育的投入每年都是固定的,也就是说这块“蛋糕”就是这么大,怎么分成为了一大难题。地方、学校、教师都在争夺这块蛋糕,都想多分点,多拿点,凭什么拿多呢?就是看这个地方的教育办的怎么样了,这个学校办的怎么样,有没有名牌重点学校,要成为名牌和重点学校就是靠升学率和学生的考试成绩了,这个评判标准一直是国家和地方投资的依据。为了获得更好的“效益”,学校就不得不跟着地方的评价标准走,一切向其看齐,只关心学生的学习成绩和考试分数,不管学生的其他发展和需要,不注重学生的和谐发展,一切按照应试教育来,管它什么素质教育与否,只要能拿到更多的“蛋糕”才是王道。这种长期受应试教育的体制下影响的学校,是不会去关心和在意学生的一些创新的想法和观点的,反而会把这些学生认为是问题学生、不听话的学生。

2.教师为了追求利益最大化不顾其他学生的需求。学校对教师的年终审核和评价是教师的一件大事,这是他们能否获得奖金的依据,也是他们能否升职的凭证之一。这个评价是多元性的,主要有平时表现和班级所教授的学科成绩。这个班级所教的学科成绩起着最关键的作用。这样的评价标准必然引起教师的重视,教师为了追求利益最大化,获得更多的利益,他们会把全部精力放在提高学生的学业上,对学生的要求和评价上也主要是以学习成绩和考试分数为依据,将学生分等级,分好生、差生。这样的评价带来的就是教师只关注学生能否取得好成绩、好分数,而不是关心学生能否全面发展或有自己发展的优势,不能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和独有特质,不能创造机会让其他学习不是很好的学生实现自己的价值,这种评价方式对于学生来说是可怕的,也是致命的,严重扼杀了学生的独立性人格的培养。

转贴于

3.教师不能正确看待每个学生,师生关系不和谐。师生间的沟通,特别是情感的沟通是非常必要的,因为这是师生间不断增进理解,完成教学目标、师生间相互作用的基础和增进师生间情感交流的源泉。然而,现实上并非如此,由于多种原因,教师并没有将太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在与学生的沟通和交流上,没有放下架子和用心与学生进行沟通和交流。有的教师对学生并不是真正的从内心里喜欢,而是仅仅为了糊口,为了拿工资才从事这个职业的。或者有的老师特别“偏爱”,缺乏全局观,将自己的感情大部分投入到少数几位成绩优秀的学生上,对于那些落后生,他们基本上是漠不关心,不闻不问,不管他们心里的变化,不管他们的情感生活,一味地责怪和催促他们提高学业成绩,这样的学生观必然带来一系列的问题,比如师生矛盾的加剧,师生无法沟通,教师无法了解自己的学生等,如果长此以往对可持续发展的教育来说是不可取的。

三、改进课堂不公平现象的对策

1.教室座位安排上应该科学合理,更加人性化。其实从一个班级的座位安排上就能看出这个老师对待学生的态度是否平等和人性化。所以有条件的班级可以将班上的座位安排的更加合理、科学。有研究显示,同心圆的座位安排是最佳的选择,将讲台放置于同心圆的中心,将学生围成一周并向外扩展,这样学生和教师不管是相互互动还是看黑板的距离都是最佳的,这种方式获得的教育资源是最公平和合理的。没有条件的班级可以选择按身高来安排座位,这样可以避免刻意人为因素,同时一列的前三排和后三排,以及每一列都按一定的时间轮换,一个星期的时间最佳。还有一种就是按扇形的方式来安排座位,同样先按身高来安排座位,最后轮换列数。这些方式都是在不断的科学实验中得来的,很具有人性化特质,因此值得教师的借鉴和学习。

2.教师对待学生应该一视同仁,平等对待每位学生。教师在上课的提问上,应该一视同仁,平等对待每位学生,不能偏向于某个小群体,不能够总是提问那些成绩比较好的,因为他们大部分都已经知道答案了,反而是要将机会留给那些大部分成绩不是太好的学生,因为他们更需要老师的鼓励和肯定,同时,在提问时要注意引导学生的思考问题和表达的能力,不要因为学生一次不能回答而剥夺以后对其提问的权利,要相信,只要老师肯让他们参与到课堂中来,调动他们参与到课堂中来,这样不会让他们觉得自己是局外人,学习与自己无关,他们就不会成为游离于课堂内外的人。只有教师注意这些并付诸行动,他们以后取得的成绩和进步是老师现今无法想象的。同时,在课外辅导和作业上,教师也不能偏袒那些成绩优秀的学生,其实这些学生已经很好了,适当的鼓励就可以了,反而是那些成绩一般或偏下的学生更需要辅导和鼓励,他们成绩跟不上,教师要和他们一起找原因,找对策,花更多时间在他们身上。作业的批改上也要认真负责,适当写一些鼓励的话,并和学生一起分析错题,认真负责的老师才能赢得全部学生的爱戴和尊重。

3.教师应该提高自己的职业素养,关心爱护每位学生。教师和学生的距离这几年是越来越大,笔者认为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老师不愿意放下面子真诚的和学生交朋友。老师只把学生当作工具,学习的工具,晋升的工具,拼命要求学生,把自己摆的高高在上,遥不可及的地步。老师只关心学生的成绩怎么样,而不关心学生的生活和感情怎么样,学生也是人,而且正处于青春期,生理和心理都在发生巨大的变化。如果学生遇到问题,老师不伸出援手他们就会感到无助和困惑,进而产生一系列问题,甚至会产生敌视老师的心理。

“爱学生,就必须善于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就必须把学生当作自己的朋友,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事实上,当学生对你说悄悄话的时候,你的教育就成功了。教师的言语行、情趣、人品是影响学生发展的关键因素,一个关心的眼神,一句信任的鼓励,都能赢得学生的爱戴和信赖,所以师生间要相互信赖、民主平等地沟通。教师应该提高自己的职业修养,真正热衷于教育事业,热爱和关心每位学生,将每位学生看成是自己的孩子,尽自己一切力量将其培养成才。

4.教师应该了解观察每位学生的优缺点,树立全局观,实现优势互补。“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缺点,教师要细心观察自己的学生,认真记录每一个学生的信息。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多用一些鼓励的话来激励学生。特别是对那些问题学生来说这点更重要,他们已经把自己定位为差生,如果老师也有这样的感觉,会导致他们“破罐子破摔”,越来越难以管教,学生也会越来越远离老师。所以,对这些学生,老师应该用更多鼓励和赞许的话来激励他们,肯定他们取得的成绩,鼓励他们去做自己的决定。教师不能因为学生犯错误就把他们当成坏学生。当他犯错误时,最想得到的是理解和帮助。只要老师给他们温暖的爱和耐心的疏导,最大限度地理解、宽容、善待他们才能不断地从错误中吸取教训而成长、成熟起来。切记:看似学生最不值得爱的时候,恰恰是他们最需要爱的时候。

5.尝试采用分层教学法。根据因材施教的原则,以激发每个学生的学习潜能为目标,实施分层教学法。每个人的潜力和能力是不一样的,他们的发展程度和兴趣爱好也不一样,这种情况是客观存在的,这是人之所以为人的根本,即人性。教师在进行教学活动中必须看到这一点,树立起学生多元观,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发展其比较优势,看到每个学生的闪光点,使每一个学生在课堂上都能有所发展,同时为他们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让每个学生平等地享有学习和发展的机会,这个并非是歧视学生或将学生分等级,而是真正的能够将挖掘每位学生的优势和优点,并将其不断的发展和发扬,实现真正的让每个孩子都能各司其位,和谐发展每位学生。

篇5

关键词 基础教育 教科书质量问题 解决策略

On the Quality of Textbooks in the Basic Education and Solutions

ZHANG Ting, CHEN Fen

(School of Education Science, Hu'nan Normal University, Changsha, Hu'nan 410081)

Abstract Textbook quality assurance is the core of curriculum quality assurance, but also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new round of curriculum reform. About our current textbook quality problems, we will print quality of textbooks and academic logic design, layout logic textbooks and textbook three aspects analysis, and proposed the corresponding solution strategy to provide quality teaching resources for teachers and students to promote student the all-round development.

Key words basic education; quality of textbook; solutions

教科书是课程标准的具体化,是教学内容的载体和依据。它不同于一般的书籍,它作为落实课程目标重要工具,以及教师组织教学活动和学生学习的主要材料,其质量问题也体现了课程的质量,是课程评价的焦点之一。着眼于教科书的质量研究,能有效提高课程的质量,深化课程评价理论,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实施和推进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1 我国基础教育中教科书质量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教科书的印刷质量与设计问题

我国有明文规定,教科书印刷的纸质、规格、装帧、制作水平等都必须符合相关要求。即教科书应该“图画文字搭配合适,纸质良好,印制美观,坚固耐用”。事实上,有些垄断教材印刷的出版商在实际操作中却与国家标准存在很大的差距。这主要体现在,学生在使用教科书的过程中经常出现脱页、开胶等质量问题,此种情况给学生和教师带来了不少麻烦,它不仅不方便教师与学生使用,同时还会影响教师与学生对教科书的使用心情。其次,在教科书设计上并没有根据学生的特点来设计,而是根据成人的标准来设定,在配色和设计上显得呆板,不符合学生的生活经验与兴趣爱好,如学生喜欢色彩丰富,版式新颖,充满美感,能使他们产生共鸣的设计。质量优质与设计优雅的教科书从某种意义上对学生的学习会起一定的促进作用。

1.2 教科书的编排逻辑问题

教科书的编排逻辑是教科书质量的重要影响因素。教科书的编排逻辑即指教科书在文本阐述时,课程目标的表述是否清晰,环节设计是否合理及教科书的内容呈现是否科学,素材与情景的选取是否贴近学生的生活经验等。在此,笔者以义务教育七年级英语(下)人教版教材为例来说明。笔者在使用该教材的过程中,发现新版本的教科书比老版本的教科书更难教,它更加考验教师的整合与生成能力。从英语教学规律角度来讲,新知识的教授听说要先于读写,教学内容应该从易到难,循序渐进地开展。然而,在新版的人教版教材中,某些听力环节的设计考查学生边听边写出新单词或包涵新知识点的句子。这样,为了能够达到教学目的,教师不得不在讲完教材第一课时预设的新单词后,再进行听力部分的新词引入铺垫,来实现有效的听力教学。这样的编排,就加重了教师的负担,更加考验教师专业化水平。若教学经验不足或专业化水平不高的教师,在处理这样的隐含知识点环节上必将遇到阻碍,从而使得教学片断破碎,无法连贯完整地呈现教学过程。

1.3 教科书的学科逻辑问题

教科书学科逻辑问题是指教科书在编排的过程中,对于其本身学科的特点突出不明显,以及教科书内容上存在前后逻辑颠倒的问题。例如:某送审教科书材料,第一章标题为《秋天到了》,各节的小标题依次为“秋色如画、聆听秋天、秋天的气息”,这种充满文学性的表达方式,会使读者联想到语文课本。但事实上却是一本科学学科的教科书。类似的问题在该本教科书中还比比皆是,用魔幻性的语言来表述科学探究的话题,很明显不符合科学学科严谨性的逻辑特点。至于在内容上的前后逻辑问题,则主要表现在编辑教科书过程中的错误。此类问题出现得比较多的是一些历史性的问题上,比如“战国人吃上了西汉的葡萄”等等,这类问题的存在不但使学生学习了错误的知识,而且教科书作为被广泛传播的书籍,其逻辑错误造成的负面影响是极其深远和广泛的。

2 我国基础教育中教科书质量问题的解决策略

2.1 完善制度,加强管理,优化教科书质量

要解决教科书印刷质量的问题,必须解决教科书印刷的行业垄断,促进教科书的商品化,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加强行业公平。在制度上,国家必须在规范与开放,统一与多样化之间保持张力,对地方政府进行必要的授权,而不是追求“一统天下”式的国家垄断教材。这将有利于使教材保持一种“接地气”的状态,与当地实际情况与学生、教师的实际需求保持一致,这就需要促进教科书的商业化发展,但是不少人提出教科书的商业化是把“双刃剑”,他们认为教科书商业化的发展会降低门槛,没有规范化的管理,会出现教科书的鱼龙混杂。但石鸥教授在其相关研究中提到:教科书大量涌现,尽管鱼龙混杂,却竞争性强,你进我退,危机意识强,更新换代快,使得这一领域保有必要的动力与活力。正是这种众声喧哗的局面,才得以突破传统旧经典的羁绊,才能够吸引大量关注教育关注学生的组织与个人加入到教科书建设领域。①

2.2 加强理论建设,使教科书的编排系统化,合理化

教科书的编排逻辑问题,即是要强调知识的系统性与逻辑性,循序渐进的由浅入深,由易到难。要保证教科书发挥好学习工具、媒介、资源的功能,就不应把教科书只看成学科知识的汇编,而应更注意教育教学的规律,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学校教学的实际情况来设计和编写教科书。新课改对教科书的要求,强调的是学生的主体与教师的主导地位,更要求突出学生的主动探究与学习的自主性,教师不能满堂灌输或者照本宣科,这就要求教科书在新理念的指导下,应改变过去呈现固定结论的模式,更多的注重探究性课题的开发。其次,随着新课改的推进,知识之间的界限变得模糊,更加注重学科之间的融合,进行多元整合,注重学生的多元智能与全面发展。这就要求教科书在编排的过程中,要从多个角度去思考问题,精选基础、基本内容,在编写教科书时必须反复斟酌、推敲。同时,应该更积极地引入与实际生活密切有关的内容,促进教学与实际生活密切联系。

2.3 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增强教师书评意识

教师作为教科书的直接使用者,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对提升教科书质量有重要作用。根据我国中小学教学实际,教师在面对教科书时对教科书的体验差别很大,他们有的觉得无所适从,有的恪守教材,有的脱离教材,有的在教学中再生教材把教材当作活的资源来使用。这就表明教师的专业水平对教科书的质量不同人反应是不同的,教科书要能满足不同教师的需求,就必须要求在使用过程中将自身的感受反馈给出版社或者教科书的决策者,这样才能保证教科书符合教师实际使用情况与需求。同时,保障教科书质量,注重教师的书评意识,要注意的是要保障教师对教科书质量信息反馈渠道的通畅,保障教师的意见与建议及时反馈到教科书研制者手中,并得到合理的采纳或解释,从而提升教科书的质量。②

注释

篇6

关键词:课程改革;课程问题;教师;评价方式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1-001-01

在中国,现行的基础教育主要包含幼儿园教育、小学教育和初中教育。基础教育是国家教育体系的基石,基础教育的实施对民族和个人的发展至关重要。建国初期主要学习苏联教育理论,推进基础教育的普及与改革;改革开放后,解放的思想保证了深层次的课程改革。至今已经进行到第四阶段,即对以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反思与高中课程改革的衔接。在这过程中,课程改革对教师素质的新要求、学生评价体系的新标准,新课改中家长、社会如何与学校相互配合以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等等都是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课程改革中对教师的新要求

教育领域中任何一项改革的实施都要依靠教师的教学实践中去完成,教师是教学改革的实践者。现阶段充分发挥教师作用依旧受到多方面的制约:传统教学思想的影响,片面追求成绩而忽视了学生身心发展,教师职称评定对教师的促进,当然还有新课程改革中教师能力与知识的新要求。首先,教师课堂角色的转变,由传授者转化为促进者。传统课堂教学中,教师倾向于言传身授,注重教学进程的速度,但如今教师应该转变思想。新课程改革减轻了师生的课程负担,注重学生身心健康,这对于教师而言也是一个契机,教师应该结合自己教学实际,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引导学生课后兴趣的发掘;第二,新课程改革中,重视教师知识面的广度与综合性。新课程改革的综合性特征,需要教师之间加强联系。新课程增强了教育者间的互动关系,将引发教师集体行为的变化,并在一定程度上改变教学的组织形式和专业分工。因此对教师知识与能力的的考核也要更加严格,教育和心理学的基础知识必不可少,同时一些必要的能力如计算机操作,组织团体,处理紧急情况都应该考虑进去。最后,要加强制度上的建设,对教师考核的标准、培训进修的明确规定。高校在这一环节要发挥作用,一些师范院校和综合性大学的教育学院应该成为这些新思想的发源地,促进教师思想的转变。

二、学生评价方式的转变

学生评价方式的转变主要在于量化评价与质化评价的协调,我们传统的评价方式偏向于分数,忽视对学生品质能力的评价。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成为具有社会责任感、健全人格、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良好的信息素养和环境意识的人,而不是一个考试机器。学生评价的目的应由强调甄别转向促进学生的发展。这需要仔细考察影响学生发展的因素。首先,要打破将考试成绩作为唯一衡量标准的误区。应试教育一直是我国教育界头疼的一个话题,它同时也反映出一考定终身的评价观念。对这一观念的转变需要各方协调起来:教育研究者要制定评价学生发展的活性指标,教师关注每一个个体的发展,借助成长记录袋,发现孩子的天赋并预防成长中可能出现的问题;社会要形成良好的人才选拔风气,使每一个人有施展自己才能的舞台;教育部门拓宽学业渠道的选择,使学生找准自己的兴趣点;最后一个环节,家长更应树立正确的观念,在新课改推行的同时,家长要了解现行教育发展的动态,为孩子的发展提供支持。总之,学生评价方式的转变是一个全面的工作,确立适当的评价体系,帮助老师引导学生的发展。

三、新课改中参与者各方的协调配合

在学生评价方式的论述中,恰当评价方式的建立是一个综合性的工作,涉及社会,家长,学校,政府四个大方面。不仅学生评价方式的建立如此,整个课程改革中也是如此。在前三个阶段的课程改革中,家长与社会长期处于边缘的地位,课程改革主要是政府与学校在进行,学生也只是按部就班地实践,没有全面融入进去。课程改革的目标是促进人的发展,进一步实现自己的价值,社会应该在课程改革中扮演推动者和协助者的角色,而不应是一个旁观者。家长也应如此,我国家长重视对子女教育的投入,但却无法有效地参与进去,或者片面关注学生的成绩,忽视学生兴趣的培养。新时期课程改革应该注重学校、社会和家长的协调配合,共同促进学生的发展。对于学校而言,加强与社会和学生家长间的联系,基础教育阶段的课程不应该仅局限于学校之内,而应该是深入社会,深入自然,这对学校教学也提出了一个更高的要求;学校应加强与家长的联系,不仅通过日常的家长会,还要充分利用现代网络媒介,协同促进孩子进步。同时在此阶段,学校也要承担起对家长思想转变的任务,使家长正确认识学生成绩与学生全面发展的关系。社会方面,公益性组织与个体应发挥作用,一方面促进社会形成良好的用人风气,同时加强对新教学思想的传播。我们现行的课程改革在加强与社会的联系时,也要抵制一些不良社会风气的渗人,基础教育阶段的学生心智尚未完全成熟,尤其是明辨是非的能力,若片面追求与社会的接轨将不利于学生发展。家庭在对子女的教育方面也应发挥主动性。一些教育知识缺乏的家长可以利用网络上的教育资源或社会上的公益演讲,对孩子的教育形成正确的评判观念。家长还要加强与老师的联系,通过与老师的交流发现孩子成长中的变化,配合学校的行动积极地展开轻松愉悦的家庭教育。

参考文献:

[1] 夏雪梅 从学校课程规划文本看上海中小学课程改革现状教育发展研究2009/15.

[2] 王蔚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教师素质的新要求 北京教育学院学报 2003/6.

篇7

关键词:基础教育;差生;教师;家长

一、从教师和家长维度分析“差生”怎么来

随着我国物质条件和精神文明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家庭开始关注教育问题。孩子的教育已经成为一个家庭的核心。但是随之而来的便是“攀比”之风。在我国应试教育制度下,学业成绩也成为这股“攀比”之风的唯一标准。应试教育被理解成以排名和分数为目的的教育。

故笔者认为,在我国基础教育中存在着一种隐性的“谋杀”,而被“谋杀”的人就是所谓的“差生”,“凶手”就是教师和家长。

应试教育虽然有一些弊端,但其本身是并无问题的,由于社会因素、经济因素、人为因素等将应试教育的弊端扩大化,进而人为地将应试教育的主要目的变为了以排名和分数为目的的教育。根据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个体与个体之间本生存在着差异,那

么,在现阶段的基础教育中,总有那么一些孩子在初级阶段或者是中期阶段无法适应现阶段的教育制度,尤其是评价制度,有些甚至无法适应教师的教学方式。所以,在学校教育中无法适应的这些孩子被老师贴上了“差生”的标签。孩子在被贴上这样的标签之后,家长紧接着也会给孩子判“不争气、没出息、笨、不听话……”等刑。这样教师和家长就不谋而合地一起策划并执行着这一场对所谓“差生”的“谋杀”。

二、“差生”真的“差”吗

根据全国少工委统计,现阶段我国现有的3亿多中小学生中被贴上这样标签的孩子占所有学生总数的六分之一,也就是将近五千万的学生,相当于一个法国或者是十个瑞士的人口,这个数字反映出一个现实的教育问题。那么所谓的“差生”是真的差吗?这些孩子到底差在哪里?一些研究者对这部分孩子做过的调查研究得出:首先,这些孩子的“体”不差,大部分的孩子虽然学业成绩不优秀,但是活泼好动。其次,这些孩子的“智”不差,这部分孩子的智力水平在正常水平或者是超过正常水平的范围内,他们具备良好的智力条件,容易形成创造性思维;最后,这些孩子的“德”也不差,他们在班级中乐于助人,课下尊敬教师。所以,所谓的“差生”真的就差吗?我认为答案是否定的。所谓的“差生”是人为制造出的产物。那么这些孩子究竟差在哪里呢?钱学森老先生将这部分孩子定义为后进生是很恰当的。这部分孩子不是差,他只是就某一知识或是制度而言比较后进而不是不进的学生。从这一层面上,我认为这里的差应该理解为差异。这些孩子只是由于个体自身的差异性,所以不适应这样的评价制度或者是教学方法。而家长和教师之所以会“谋杀”这一部分孩子,是由于教师和家长对“差生”的理解以及固守于应试教育下的教育观念所导致的。

三、“差生”为什么差

孩子由于不适应这样的评价制度,但是往往教师和家长的教育观念就是奔着如何让孩子适应应试教育去的。就好比医生和病人一样,如果病人得的是B这种病,而医生却偏偏给病人开治疗A病的药,结果只能是不仅病没有治好,而且还加速了病人的死

亡。当然,医生的出发点是好的,他想治好病人,想挽救病人的生命,只是可能由于对病理认识的不透彻,所以开错药。在教育中也一样,教师和家长扮演的是医生的角色,而所谓的“差生”扮演的就是病人的角色,病人需要的是对症下药,而往往在教育中教师和家长都忽略了这个问题,一味地以孩子不适应的方式要求孩

子,以孩子无法接受的方式逼迫孩子。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以及皮亚杰的发展阶段理论,这个时期的孩子具有很多的优秀品质,他需要被认可、被鼓励、被尊重,获得归属感和成就感。我们需要在这个时期不断地强化孩子们优秀的、积极的品质并去克服那些不良的品质。但是这部分孩子所存在的优秀品质是被忽略了的。这样日积月累,孩子的自信心以及自尊心受到了伤害,创造性以及个人兴趣受到抑制。渐渐地就形成了习得性无助,自己承认自己就是“差生”,进而变本加厉地做好这一个大家给他定位的角色。在这漫长的过程中,教师潜移默化地和家长联手扼杀了孩子的天性,一起“谋杀”了这一部分被定义为“差生”的孩子。

四、我们怎么样看待“差生”

我们应该怎么样看待“差生”问题呢?我认为,首先,教师和家长都应该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教师和家长都应该具备教育的目的在于超越性这样的教育观念,也就是说,教师和家长都应当引导和教会学生超越自己,帮助每一个学生挖掘自己的潜能,不管他是否适合应试教育下的评价制度。其次,正确看待孩子的差异性,理解孩子的差异性。每个孩子都有一定的可塑性,只是存在一定的差异,教师和家长都应当做到新课程改革所倡导的那样,面向全体学生。最后,我认为,教师和家长之间应加强联系,建立一定的体系,相互沟通,共同帮助孩子发展其个性。

参考文献:

[1]俞国良.美国学者的差生问题研究综述[J].比较教育学,1995(6).

[2]鲁兴虎.近年来国内“差生”问题研究综述[J].教育教学研究,2003(3).

[3]靳玉乐.现代教育学[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6.

篇8

一、中等职业教育文化基础课教学的现状与问题

目前中等职业教育文化基础课教学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可以归结为以下几点:

1、生源质量偏低使文化基础课教学遭遇尴尬

随着我国教育格局发生的根本性变化,高等教育和高中教育招生规模逐年扩大。人们的教育需求得到满足。处于高等教育和高中教育“夹缝”位置的中等职业教育的生源几乎全部来自初中生,而且绝大多数是升人高中无望才选择上中等职业学校学习的,他们普遍存在着文化基础知识水平偏低的问题,相当一部分学生数学、语文、理化、英语、政治等科目加起来都不足百分。这些文化基础知识“先天不足”的学生普遍存在着到中等职业学校学习是为了“混张文凭”好找个工作的思想,他们对文化基础课由听不懂到听不进直到很反感,提起文化基础课就“头疼”。由于生源质量偏低。大多数学生对文化基础课学习没有热情,文化基础课几乎成了“大酱碟”,需要了就“沾一口”。否则就弃之一旁。文化基础课教师也成了不受学生欢迎的人,相对专业课程而言,文化基础课教学情景甚是尴尬。

2、教育系统内部认识偏颠使文化基础课教学被“忽视”

中等职业教育是以一定的专业教育为基础的,专业技能是中等职业教育发展中的“抓手”。也是职业教育的优势和特色所在。中等职业教育为抓住这根生命线,人为地使得“专业技能”与“文化基础”之问权重失衡,缺乏对学生进行综合职业素质发展所需要的基础文化素质的培养。当前职业教育发展中除了对口升学班级外,一般都比较忽视文化基础课程的开设和实施,文化基础课几乎成了陪衬。在课程设置和平时的教育教学活动中非常突出“专业课”的地位,甚至提出“文化基础课要为专业课服好务、让好路”。为了满足专业课时数,任意删减文化基础课的教学内容。由于时间、学制等方面的限制,在过于强调“专业课”的同时便忽略了文化基础的全面提高。结果只注重单一专业技能的培养,学生文化基础方面的教育被忽视,培养出来的人才发展不够全面,心理素质较低,缺乏自信,转岗再就业能力低。此外,由于忽视基础文化素质的提高,专业技能发展本身也受到很大的制约。难以进行自我教育与提高,使以后职业生涯的继续发展受到严重的限制。

3、教学评价问题使文化基础课教学缺乏“分量”

由于中等职业教育的特性,学生掌握一技之长成为重中之重,人们的目光都盯在学生专业课程的成绩上,专业课程的成绩好,就业安置相对就容易的多。由于中等职业教育的专业课已经建立了比较系统的、完善的学校、社会考核评价机制,各种等级证书的考核使各专业知识的评价厚重有力,无论教师还是学生,都把能否取得专业等级证书作为评价这个学生学习优劣的标准。而文化基础课教学则缺少强有力的外部评价机制,内部评价机制又不够完善。对教师而言,其教学过程、教学质量、教学效果等方面的监控与评价无疑是“宽松”的;对学生而言,其学习过程、学习质量、学习效果等方面的检测与评价更是“宽松”的,这便导致了文化基础课教学的考核评价缺乏“分量”,起不到激励作用。

4、学科定位模糊使文化基础课迷失方向

中等职业教育文化基础课究竟以初中补习为主还是按教学大纲要求安排课程是各中等职业学校共同存在的难题。中等职业教育的对口升学压力相对来说要小得多,能够参加对口升学的学生又是少数,这部分学生对文化基础课的需要相对大一些。而大多数学生文化基础知识水平偏低,在教学实践中难于把握教学深度,如果严格按教学大纲安排教学,教学几乎无法进行,如果弃教学大纲于不顾,又何谈保证教学质量,正所谓“教深了不行,教浅了还不行”。如何按“职教性”特点定位文化基础课教学是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二、中等职业教育文化基础课教学改革的途径与对策

1、摆正“专业课”与“文化课”之间的关系

中等职业教育的特性决定了学生在校期间专业知识学习和专业技能训练是学习的主旋律,由于就业的需要,很自然的就把专业课的砝码加大了。其实,“专业课”与“文化课”之间并不是矛盾对立的,宽厚的文化基础是培养扎实专业技能的条件,也是现代教育发展的必然。中等职业教育不能仅仅局限于狭窄的专业技能训练,必须注重对学生普通文化素质、态度、情感和价值观的培养,实现“文化高移、基础宽厚、技能复合、素质全面”的中等职业教育目标。通过课程整合、弹性学制和必修、选修结合等多种方式组织文化基础课的教学。  2、准确定位文化基础课  中等职业教育文化基础课学科定位问题应放在整个中等职业教育系统中来考虑。要根据生源状况,改革、完善文化基础课教学内容、方法、手段,提高对文化基础课教学的认识。它在学生培养上应兼顾升学与就业,而侧重在就业;它不仅要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还要致力于教会学生谋职求职的能力和素养;它不仅是工具性和基础性的统一,而且还是职教性的体现。只有明确了这一定位问题,才能使文化基础课教学更具有目标性、方向性和针对性。

3、加强文化基础课学科价值认识

造成“专业技能”与“文化基础”之间权重失衡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对文化基础课学科价值认识不够。教育系统内部那种认为学生生源差,文化基础课能学多少算多少的思想的存在,导致了文化基础课教学质量不高,教师缺乏教学激情。要改变这种现状,必须加强对文化基础课学科价值的认识。文化基础课教学不仅关系到学生成为一技之长的“技能型”人才,还关系到学生成为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不仅关系到学生成为技巧型、技能型人才从而解决就业问题,更关系到学生潜能开发、终身发展的问题。因此,我们要提高对文化基础课教学在中等职业教育中重要性的认识,将文化基础课程的教学安排放入整个人才培养方案和整体课程结构中,使文化基础课程真正体现其学科价值。

4、加强文化基础课学科教学针对性

加强文化基础课学科教学的针对性,是摆脱目前尴尬状况的重要途径。首先,文化基础课学科教学要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组织教学,不搞一刀切,可以试行分层教学,对基础好的学生鼓励参加对口升学考试,对基础差的学生要善于激发培养学习兴趣,激励学生勤奋学习,自我发展,以切实提高整体素质。其次,要把文化基础素质与现代科技意识的培养很好结合起来,在文化基础课学科教学中要突出和强化实用性。还要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增强教学过程的形象性、趣味性、参与性,丰富教学内容,有效的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

篇9

一、欠发达地区农村基础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1. 教育观念陈旧落后

(1)家长对基础教育认识不够,忽略孩子的受教育问题。在我国欠发达地区的农村,有一些家长对教育的目的认识不够,认为孩子读书就是浪费钱,即使考上大学,高昂的学习费用是给家里增添经济负担,而且大学毕业又面临着就业方面的难题,到最后还是走外出打工的道路。与其花钱读书最终还是走打工的道路,还不如直接打工来得实在。另外,受封建社会“重男轻女”观念的影响,部分家长认为女孩子读书无用,还有一部分家长常年外出打工,忽略孩子的教育问题,无暇顾及孩子的学习。虽然也不乏重视孩子教育的家长,但是因为地区经济条件的限制,在教育观念、教育方法以及教育的条件方面都受到限制,使得当地基础教育与其他发达地区的教育存在很大的差距,不能满足学生学习和成长的需要。

(2) 培养目标不明确,办学理念滞后。我国推行素质教育已经有一段时间,但是并没有实现全面性的普及,在我国农村基础教育方面仍然实行传统的应试教育,以应试升学为教育培养的目标,这点在我国欠发达地区的农村尤其明显。应试教育对我国教育的影响根深蒂固,在应试教育的理念下,农村基础教育的教师将教学的重点放在课堂知识的灌输上,仍然采取“填鸭式”“讲授式”的教学方法,忽视对学生心理的成长和情感发展方面的引导。在教学方法上缺乏科学性,单方面地重视学生的考试成绩,忽视对学生其他素质和能力的培养。在对学生的态度上,优等生和差等生有明显的差异,对于没有升学意向的学生采取基本忽略的态度。在很多地区的农村,很多家长和学生都认为学的知识没有实用性,学校教育处于尴尬的境地。这使这些地区的家长和学生对基础教育的负面认识加深。

2. 物质基础薄弱,缺乏教育经费的支持

(1) 教育基础设施陈旧简陋。在提倡素质教育的大环境下,我国对中小学的教材和课程逐步加以改革,新课标越来越重视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对教学用具、教学设备器材、语音教学设施、信息化教学设施等教育的硬件环境的打造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我国欠发达地区农村基础教育在资金方面非常有限,资金短缺使得硬件设施跟不上教育发展的步伐,在教学设备、仪器方面,不仅数量远远不够,质量也不达标,而且在校园环境上,教室简陋,房屋损坏甚至危房大量存在。在教材资料方面,很多图书不达标,学习资料、课外辅导资料缺乏,有的学校连基本上课用的课桌椅都达不到标准化的要求。

(2) 教育投入不足,经费短缺。我国教育从整体上看普遍存在着经费不足的情况,这跟政府在基础教育方面资金投入的欠缺有直接的关系。在我国,基础教育的课程计划的制订、师资标准的制订、教育评价的实施、财政支出等方面,全部在国家的控制之内,也就是说国家掌握着基础教育的大权。我国在基础教育方面的投入相对于高等教育来说要相差甚远,只占全部教育投入的2%。用以投入到教育中的经费从国家到地方需要经过逐级的划拨,某些欠发达地区的政府或者行政单位侧重于发展地方经济而忽视基础教育,就会有挪用教育经费用以发展地方经济建设的状况,这就使农村基础教育的经费更加紧张。

(3) 教育资源配置不均。我国的教育投入重点在于高等教育、城市教育以及发达地区的教育,对于基础教育,尤其是农村基础教育予以忽视,特别是不发达的地区,在教育资源配置方面严重匮乏。在我国农村基础教育中,学校之间的资源配置也存在较大的区别。一些优质学校相比较于普通学校而言,在教学设施以及师资等方面都有明显的优势。教育资源的配置不均对农村基础教育的发展具有一定程度的负面影响。

3. 师资力量薄弱

在我国欠发达地区的农村,因为经济上相对比较困难,农村教师的工作待遇并不高,而且教学任务重,生活环境比较艰苦,这就造成了农村教师资源的流失。在很多农村的学校,教师“在岗不在编”的现象比较严重。在欠发达地区的大部分农村学校都存在着师资力量缺乏的问题。从师资队伍的素质来看,整体存在着基础薄弱、学历偏低的情况,而且农村基础教育的教师缺乏培训提高的机会,很难在个人能力上有所提高。

二、 改善欠发达地区农村基础教育问题的对策

1. 发展经济建设,提高经济实力

经济的发展为教育提供更丰厚的物质和资金的支持,教育的发展又对经济的发展具有推动的作用,而这相辅相成、不可分割。对于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而言,需要政府的大力支持,政府不仅要加大对欠发达地区的投资力度,以促进地区的经济发展,而且也需要发达地区发挥对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带动作用。长期以来,我国制定了一系列的经济发展战略,对欠发达的西部地区、中部地区、东北地区等地进行了经济建设的战略调整,取得了可喜的成果,欠发达地区的经济有所改善。

2. 加大教育投入,调整资源配置

我国在教育方面的投入与经济发展方面的投入相比较具有明显的差距,同国外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教育投入比例也处于较低的水平。因此,国家应该对教育投入方面加大力度,积极调整资源配置,尤其对欠发达地区,资金和资源需要向这些地方倾斜,以有效地补充欠发达地区在资金上的欠缺,加强监督,真正做到专款专用。

3. 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国家重视城市经济和教育的发展,更要重视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建设和教育,在资源配置时向欠发达地区倾斜。同时对欠发达地区的师资队伍的建设要加以重视,鼓励师范类毕业生投入到欠发达地区的教育事业中去。同时加大奖励政策的力度,鼓励城市内的高素质教师到欠发达地区支教,对农村基础教育的教师提高工资待遇,在岗位编制上针对农村基础教育的教师给予一定的宽松政策。

4. 发达地区有帮助欠发达地区基础教育事业发展的义务

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方针指引下,带动发展战略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决策。一部分先富起来的发达地区有义务带动欠发达地区的发展,在教育发展方面,同样具有发达带动欠发达的义务。发达地区可有针对性地对欠发达地区的教育提供帮助,如建立对口学校等措施。

三、结语

篇10

关键词:初中;美术教育;问题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素质教育全面推广,素质教育所推崇的理念,重建了美术教育在基础教育中的地位,美术教育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近年来各级教育部门也曾以多种工作形式推动美术教育的发展,但由于应试教育制度的存在,美术教育发展的步伐仍然缓慢,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经过笔者的调查与深入研究,发现有一些较为普遍存在的问题。现总结如下,以期有抛砖引玉的作用。

一、课程资源开发欠缺

《美术课程标准》指出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是美术课程中一个有机组成部分。随着终身教育思想的普及以及课程理念的更新,课程不仅指课堂教学,还可以延伸至课外、校外,甚至国外,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范围也越来越广泛。课程资源可分为目标资源与教学活动资源。在实际的美术教学中课程资源开发的范围是非常广泛的,只要是能够帮助学生掌握应具备的知识、技能和素质的社会活动,以及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为实现自己目标的过程中能够从中获益的各种课程教材,其中也包括地方性教材,如校本课程。具体的美术课程资源表现在图书馆资料资源、展示美术作品的场所、美术教学设施与设备、公共文化设施、当地文物资源以及自然环境资源、信息化资源等。这些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可以使我们更多地从促进学生发展的角度来组织课程内容,淡化美术学科中心,关注美术学科的综合性与多样性,还可以将美术学习活动与学生的生活经验联系起来,这样的教学更容易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近几年来经济快速发展带动了教育基础设施建设,教育环境有了很大的改善,但是经过走访调查发现,美术教学资源在各个学校都显得较为匮乏。主要表现两个方面:一方面为辅助美术教学的硬件资源欠缺。如图书馆资料的欠缺、美术教学设施与设备不够齐全,有些初级中学没有专业的用于展示美术作品的场所,有的学校有展室利用率也极其低。这些问题在县级以下的学校表现尤为突出。导致这些现象的主要原因还是在于根深蒂固的应试教育观念,学校对升学率的追求直接影响美术教育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所以用于辅助美术教学的硬件资源得不到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的积极配给。

另一方面表现在课程扩展资源开发欠缺。美术课本身就是一个综合性与多样性的课程,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材只能起到一个中介和“话题”的作用,所以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制定“课程扩展计划”课程扩展计划可以为学生提供机会来学习参考书或教科书所容纳的基本知识以外的知识。在美术教学中“课程扩展计划”的一个重要资源就是地方性教材,我国《九年制义务教育全日制初中美术教学大纲》中也指出“要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教学内容的选择要注意联系学生生活的实际,要按20%--30%的课时比例补充地方性教材。地方性教材更能贴近学生的生活,易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个性的形成和全面发展。然而在初中美术教育实际中,多数学校没有地方性教材,统一配给的供全国学生通用的美术教材成为学生学习美术的整个世界。课程扩展资源得不到开发直接导致美术课以学科为中心,课程的多样性与综合性得不到体现,并在一定程度上脱离学生的生活经验,难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青年教师缺少相应的专业培训和交流平台

中学美术教师虽大多为师范院校毕业,但在校期间多数只重视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的钻研与训练,对于教育理论的学习往往有所忽略。在工作实践后显得力不从心,尤其是对于刚刚走上工作岗位的青年教师,面对教材与学生、面对复杂的教育现象无法进行深入的分析,在美术教学过程中很难把握教学的“度”,在师范院校的理论学习无法应用于教学实践,一切仿佛又要从头开始学习。这种现象不单只是存在于新教师,往往工作好几年的教师有时也很难把握,所以相关教育部门应该为青年教师多提供相应的专业培训,如培训教师建立怎样的“教材观”、如何把握教材的内容与教学参考中的教学目标、如何制定教学设计等。这些看似简单的问题在实践中要想做好是要经过长时间的,如果教师在上岗前能够接受这样的培训就可以迅速的进入美术教育的实践当中,减少教师的“实验”过程,提高美术教学的质量。

教师缺少交流平台也是制约美术教学的一个关键因素。从目前的教师队伍结构看,每一个初级中学的美术教师为两至三人,每一位教师在教学中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缺点,如果缺少交流就很难取长补短,虽然每个学校都有教研组交流活动,但美术教师人数过少,交流的信息就会减少,达不到交流的实效。

三、学生拥有学习美术的兴趣,却普遍缺乏学习美术的动力

人们常说兴趣是学习的动力,可是在美术教学活动中这种兴趣却不能转化为持久的学习动力。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是一种本能反应,因为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在人类社会中凡目之所及的大多东西都包含有美学因素,所以美随处可见,它们以各种各样的方式存在于生活中,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感受美、追求美,因此在美术课堂上他们会表现出对美术学习的兴趣,这种兴趣是人的兴趣发展的第一阶段“有趣”。人的兴趣发展有三个阶段有趣、乐趣、和志趣。“有趣”的特点是随生随灭,为时短暂的,在教学中只有引导学生将有趣转化为乐趣和志趣时学生才能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这种学习美术的兴趣也才能转化为持久的学习动力。然而在目前的教学实际中教师很难引导学生将有趣转化为乐趣和志趣。原因也是多方面的,总体可以划分为外因和内因,外因是我们在第一个问题所提到的美术课程资源开发欠缺,课程资源的欠缺不能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美术学习环境和学习的氛围,单一的教材教学脱离学生的生活实际,所以学生容易失去学习的兴趣。内因是在传统观念的影响下美术课一直被认为是副科,美术在人的发展中所起的作用以及它的价值都得不到正确的认识。美术教师在学校地位尴尬,难以提起工作积极性,不能成为-个好的引导者。传统的观念也使学生一直轻视美术学习,导致美术知识浅薄,在学习过程中容易知难而退,所以有趣就很难上升为乐趣和志趣,学生所仅有的一种对美术学习兴趣的本能就不能转化为持久的学习动力。

以上所谈的三个问题是制约初中美术教育发展的普遍问题,我们只有清楚地认识所存在的问题,就不难通过各种途径来改善我们的教学环境,为未来培养更多的美术人才,也为素质教育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学棱艺术教育工作规程》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令第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