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素质评价社会性实践范文

时间:2023-10-19 16:07:1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综合素质评价社会性实践,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综合素质评价社会性实践

篇1

关键词:创新人才 大学生就业 联动机制

随着社会竞争的激烈化,大学生在就业或创业过程中的优势日益呈现出同化的趋势,如英语水平,计算机水平等。大学生就业或创业必须具备一定的创新实践精神,才能够在优势不断缩水的今天使自身立于不败之地。因此加强大学生就业创业工作的新思路研究,应该从创新人才的培养入手,应该确保创新人才培养与大学生就业创业工作联动。

一、创新人才培养与大学生就业创业联动的必要性分析

对于高校及高校毕业生而言,在自身条件没有太大的闪光点,自身条件大致雷同的情况下,是否能够顺利就业,需要看用人单位的“脸色”,大学生创业同样会面临这样的情况。开拓大学生就业创业的新思路新方法,应该不断提升高校品牌,不断提升大学毕业生的质量,不断地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思维,只有这样才能保障大学生在就业创业的过程中,一路无阻顺利通畅。从这点而言,创新人才培养,创造性思维的塑造,创新意识的提升,是大学生顺利就业创业的绿灯。

1.创新人才培养能够提升大学生的质量符合社会需求

创新人才培养的模式,旨在注重学生培养的过程中,有效地提升学生的质量。创新人才培养的核心在于创新二字,相比于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人才培养注重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为宗旨,全面地培养社会性人才。在大学生就业压力越来越大的今天,高校人才的培养方式也应该注重转变方式,从封闭式人才培养转变为需求式人才培养,不断提升大学生素质的社会实用性。因此创新人才的培养与大学生就业创业工作的联动机制,能够保障大学生的质量符合社会需求。

2.创新人才培养能够提升高校的品牌

在大学生就业创业过程中,高校的品牌是一种虚拟的优势。很多用人单位在衡量一个学生的标准时,并非针对性地检验该学生的素质是否适合用人需求,而是首先将该生的毕业学校作为衡量标准。这是一种社会化的弊端,但在短时间内无法改变,因为高校学生在就业创业的过程中,应该看到这种社会弊病。如果从学校的角度而言,创新人才的培养能够全面地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够使自己的毕业生符合社会需求,毕业生的质量和毕业生的就业率反过来也会成为衡量学校的一种标准。如新东方职业技术学校之所以能够实现良好的就业率,与其毕业生的高素质息息相关。因此创新人才培养,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质量,还能够提升学校的品牌。

3.创新人才培养对毕业生的职业生涯起着关键作用

在高校教学过程中,创新人才培养能够有效地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够全面地提升学生的课业知识和专业技能,能够使学生在注重提升知识文化积累的同时,不断地提升个人的素质,这些都为大学生就业创业提供非常便利的条件,同时也会对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是对学生负责、对家长负责、对社会负责,是高校义不容辞的职责。

二、创新人才培养与大学生就业创业工作新思路

在大学生就业创业过程中,创新人才培养能够综合地提升学生的文化素质、职业素质、思想道德素质,为社会提供全方位立体化的人才,最终促进大学生的就业创业。因此加强创新人才培养与大学生就业创业的联动,能够在人才培养中,更加具有针对性和社会性。

1.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不断提升大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在创新人才的培养过程中,应该注重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不断地提升大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在高校毕业生涌入人才市场后,用人单位除要考核毕业生的文化素质和专业技能素质外,更看重毕业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传统的高校人才培养,往往只注重提升学生的文化和职业素养,大学实践课程较少,只是在高年级寒暑假的期间,会安排学生进行一定期限的社会实践活动。这种忽略社会实践的人才培养方式,很难有效地保障人才的培养符合社会的需求。创新人才培养旨在人才的培养过程中,能够以社会的实际需求为导向,注重提升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在教学内容的设计与教学内容的改革过程中,尤其是在课程设计上突出的体现了社会的需求。很多高校开始根据市场需求对专业设置和教育内容适时调整,本着“拓宽专业口径、重视理论基础、注重实践创新、全面提高素质”的理念,优化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人才培养模式,促进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全面协调发展。尤其是在一些选修课内容设计上,社会性的课程内容增多,如商务英语、职业素养等社会性的专业课程,让高校学生在学好专业技能的同时,能够根据自身的发展规划,根据自身的学习兴趣,根据自身的专业特长等进行外延式,拓展式的学习。

2.重视创新创业教育着力提升创新精神和创业意识

创新人才培养的核心在于创新二字,创新人才培养能够有效地提升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观念。在高校人才的培养过程中,不仅要努力地进行人才专业技能和就业技能的培养,同时还应该不断创新观念,不断地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在高校大学毕业生数量日益增多,高校毕业生竞争压力不断增大的今天,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工作,既要因势利导地进行择业就业,同时也要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运用自身的聪明才智,进行创业思维的培养,主动地为自己创造岗位,为社会创造财富。创新人才培养应该将创新创业摆在重要的位置,在高校正常的教学过程中,可以科学合理地进行创业课堂的开设,通过丰富地创业活动来推进高校毕业生创业思维的培养。此外,高校还应该在毕业生创业方面提供技术支持、政策支持及资金保障,大学生的项目若可行性较高,具有良好的社会发展前景,那么高校领导应该积极地支持,并运用高校的资源为大学生创业工作提供良好的平台。此外在创业课程的设计过程中,也应该本着社会需求的角度,不断地提升大学生的创业观念、法律意识、风险意识及发展意识等。

3.建立完善就业与培养、招生联动机制,实现良性互动

招生是入口,培养是通道,就业是出口,三者之间有着极为密切的关联。高校应面向国家战略需求和行业需求,调整专业设置,建立就业状况与招生计划、专业设置挂钩制度,建立招生、就业双向沟通的信息反馈渠道。通过双向的信息沟通促使招生、就业政策的调整,缩小社会需求与人才培养之间的差距。高校专业的设置要公开化,更要合理化,如果高校的专业设置不科学,社会实践性差,社会需求较低,那么高校该类专业的学生如果流向市场,那么将面临非常严峻的就业形势。反之如果高校专业设置更加具备社会性的属性,那么高校的毕业生在涌入市场后,社会需求量很大,高校毕业生就可以顺利地实现就业。因此在高校专业设置的过程中,应该紧紧贴合社会实际,根据国家的发展战略及社会发展的实践性来进行专业的优化,提升专业的社会属性。同时对于高校传统的就业率较低的专业,要进行一定程度地微调,使其符合社会发展的要求。对于某些就业率很差的高校专业,要进行相应的停招或减招。

4.充分发挥学生的评价激励导向功能,提高大学生的就业适应性

在创新人才培养中,应该充分发挥学生的评价激励机制,通过运用这种机制能够帮助学生正确地、科学地评价自己。很多毕业生在找工作的时候,往往抱着非常高的期望,却总是处处碰壁,一些心理脆弱的学生甚至走向了极端。造成这种社会问题主要原因,在于在高校期间学生的评价激励功能未能充分发挥作用,学生对自己的实际水平和自身能力评价不足,导致在就业市场上存在着盲目的自大情绪。因此在高校学生的创新人才培养过程中,应该充分地运用科学的评价体系,确保学生能够科学的正确的评价自己,让学生知道自身的真实水平,在未来的就业市场上,可以更加具有针对性地进行就业或创业。同时开展学生评价激励功能,还能够让学生了解自身薄弱的环节在哪里,在平时的学习中能够更加有效地强化自己的薄弱环节,不断地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

三、总结

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环境日益复杂,就业压力不断增大,在这种情况下,创新人才培养能够有效地提升学生的质量,能够树立高校的品牌,能够综合提升学生的全面素质。加强创新人才培养与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的联动机制,通过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创新创业意识,科学设置专业,科学进行评价激励等方面,能够有效地实现二者的联动。

参考文献:

篇2

围绕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运用体验式教育理论、课程理论和高职教育理论,整个课程采用“教育+训练”的方式,通过交叉使用融入课程、独立课程、借助活动、项目运作四条路径进行,四条路径并不局限于某个模块,以提高训练实效为目的。首先是融入课程,实现教育加体验的结合。第一,以课程改革为契机,将人文、两课和体育教学与素质训练进行结合,实现知识掌握与素质训练并进。如在体育课中融入户外拓展项目进行团队精神训练等;在语文课中开展传统诗词与美文朗诵、普通话大赛或专题讲座等,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在思政教学中,结合授课内容安排感知常州、我的中国梦、感恩父母等实践活动,进行爱国主义、责任意识训练等。第二,基于提高学生职业技能与核心竞争力的目的,将学生的兴趣小组、技能竞赛、课程秀等三个不同层次的活动进行贯穿联结,建立课内与课外相容互长的平台,使课内外的教育活动相互融合、支持促进,以点带面、层层递进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和创新意识。其次是设立素质训练课程,锤炼全面发展素质。设立礼仪与团队训练、心理训练、生涯规划、创业教育等课程,基本流程包含理论导入、主题任务、解决问题、总结反思、学以致用五个环节。再次是借助各种项目活动,进行实践训练。运用心理工作坊训练心理素质;以系列讲座、主题征文等方式培养历史与哲学修养;通过微电影展播、网络公开课、青春剧社巡演等方法培养文学与艺术修养;参与创业实践项目,在教师指导下,践行项目申报立项、运作、项目推广及结项等过程。学生完成一门课程,不再是一位教师而是多位教师的分项指导,同一课程内容也不仅包括课程与实践,还包括文体活动、拓展训练、社会实践、社团活动以及技能大赛、大学生项目孵化和创新创业项目等。综合素质训练课程虽然体现个性化选择、多元实践的特点,但学生的选择必须体现职场素质、人文素质、创新创业素质三个方面,否则无法获得相应素质训练学分。

二、高职院校素质训练内容包括职业素质和创新创业素质

高职院校综合素质的核心内容应是职业素质和创新创业素质的结合,体现职业性、社会性、发展性的需要。一是人文素质训练。主要分为文学修养、艺术修养、历史与哲学修养、演讲与口才四项内容,具体包括语文、普通话、思想品德等在内的人文科学知识内容。二是职业素质训练。包括职业核心能力、学业与职业生涯发展、就业指导等,以及礼仪团队训练、心理拓展等。三是创新意识训练。采用大学生科技研究项目研究、特长生工作室、科技竞赛及创新论坛等方式进行训练。四是创业训练。包括制订创业计划、选择创业项目、尝试与体验创业活动、实际运作创业项目等内容。以上四块内容整体框架结构相对稳定,但具体内容呈动态变化,各模块之间内容既独立成块也交互联系,充分体现多元化设置与个性化选择的思想。

三、高职院校素质训练评价采用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

建立教师和学生、主观与客观、个人与团体的过程性与终结性评价机制。本课程考核重点在于学生综合素质提高,考核观察点为参与情况、活动过程记录与结果、活动感悟、参与大赛的获奖情况、创业项目的注册证书等。考核采用过程性考核与终结性考核结合的方式,以过程性考核为重点。过程考核设置主观与客观、团体与个人两个维度。团体包括班级、项目团队的整体素质提升情况,个体主要是教师和学生个体的评价;主观指对学生素质的主观感受,客观是指学生获得的可以衡量其能力的具体证明,如获奖证书、创新成果、成长感悟等。

四、高职院校素质训练学分由教学学分和素质训练分构成

参与素质训练的学生,需要获得素质训练分和素质训练教学学分两类分数。素质训练分是考核学生在素质训练中的表现,教学学分是审核学生完成素质训练的必要条件,并纳入人才培养方案的总学分中。教学学分的分配可以是人文素质修炼、团队训练、礼仪训练、心理训练、创新与创业各1学分。其中团队训练和礼仪训练以及心理训练的学分以课堂教学的形式进行,学生完成课堂所教授的课程并合格便可以获得2学分。而人文素质修炼1学分和创新与创业1学分由学生参与相关模块活动获得。10个素质训练分别折合1学分构成。凡参与素质训练活动均可以获得素质训练分,按项目规定及一定比例来交换获得教学学分。在这个过程中,同一个班级的学生可能会获得不同项目的素质训练分,体现了个性化的学习选择和灵活的学分获取。

五、高职院校构建体验式素质教育课程体系的影响及效用

首先,素质训练课程体系的设计与实施,为高职院校素质教育课程化建设提供借鉴。素质教育的课程化建设一直是困扰教育者的问题,目前我国的课程化多为人文素质教育课程、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主要的教育方式是课堂教学与案例教学为主。学生各类社会活动以及专业技能活动、社会实践只是作为素质教育的一种活动,在记录这些素质教育活动的效果、鼓励学生参与、科学教学管理方面依然是一个问题,这使得目前我国的素质教育多为边缘性活动或短期行为。构建大学生素质训练课程体系,是对素质教育的课程化、专业化、规范化进行的有益尝试。其次,大学生综合素质训练模式为高校德育工作提供借鉴。体验式的素质教育模式的开放式体系、体验式训练、互动式教学、情境式活动,为德育提供方法和模式借鉴。促进德育由主要的说教模式逐步向活动和体验模式转变,改善德育的实效性。再次,大学生综合素质训练的教育方式促进了学生管理模式的变化。训练方法可以运用于班级、公寓、以及大学生科研、创业等项目管理。如许多老师或学生干部常常采用团队以及心理训练的方法召开主题班会、处理人际冲突、解决班级问题,使班级更具凝聚力。

六、总结

篇3

要想促进生物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就要以生物理论课为基础,否则,理论知识不过关,那么一切就是纸上谈兵。生物教师要改变以往的教学观点,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引下,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不仅三维目标要达成,更要注重知识和技能,方法和过程的提高。这样才能为生物综合实践活动打下基础,做好准备,才能让生物综合实践活动体现出它应有的价值。另一方面,生物综合实践活动又能很好地检验学生在课堂上学到的理论知识,加深学生对生物理论知识的理解,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生物理论知识。所以,两者是相辅相成的,教师要准确理解和把握两者间的关系。

二、生物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水平

生物综合实践课因其特殊性,这就给生物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并且新课改的提出,教师的角色也发生了转变。由以前知识的讲授者,变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课堂的指引者,以及最后教学的评价者。而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给生物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教师具备多重角色。所以,生物教师要不断提高自己,提高实施生物综合实践活动的能力。

1.教师要学会研究

生物教师要做研究型教师,要注重学习和交流。生物综合实践活动因其特殊性,不仅在活动中要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动手能力,还要培养学生开动脑筋、综合研究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所以,只有教师自身素质过硬,才能在生物综合实践活动中很好的指导学生。

2.教师要学会合作

因生物综合实践活动其本身特点,内容性、社会性、开放性都比较强,这就要求教师学会合作,以合作者的身份参与到活动中来,并在和学生合作的过程中,指导学生多看多想,帮助学生积累经验,取得成功。

3.教师要学会评价

积极科学的评价能促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学生在生物综合实践活动上的表现也是多方面的,这就要求教师要全面合理的对学生在活动中的表现进行评价。教师要尽量考查学生在活动中的各方面细节,如是否积极,有没有创新能力,和同学能否合作等等。教师要抓住每位学生的闪光点进行评价,让学生体会收获和成功的快乐,进而诱发学生的积极性。

三、留心各种资源,让活动课题丰富有趣

其实,只要我们留心,就可以发现,在我们身边,学校周围及村庄附近,有许多我们可以利用的课程资源。比如和生物课紧密相关的资源有:我们学校的小花园,绿草茵茵的学校大草坪,绿树环绕的学校跑步小道,甚至是学校医务室,小池塘,排污渠等。最好的资源的莫过于学生跟随家长参与农作物的种植,了解家禽和家畜的生活习性,知道如何防治病虫害,哪些农产品的品种比较优良等,这些资源不仅使学生对生物学产生浓厚的兴趣,还能为生物综合实践活动提供丰富的内容。(本文来自于《学周刊》杂志。《学周刊》杂志简介详见。)

篇4

汽修专业金工实习问题对策一、问题的提出

1.汽修行业的发展

目前,我国各类汽修企业近30万户,从业人员近300万人,可谓规模庞大。但随着汽车新车型的不断下线,汽车电子控制技术的广泛应用,顾客对维修质量要求的日益提高,外国汽修企业的相继进入,对汽修行业提出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2.汽修企业的改造对从业人员提出了新要求

汽修企业为了适应汽车工业的发展,在激烈的维修市场竞争中站稳脚根并求得发展,就必须对企业进行相应的改造。例如,引进新的管理模式,增加新的维修设备,采用新的用人标准等。汽修企业的改造大大提高了汽修专业学生就业的准入“门槛”,被汽修企业视为“眼高手低”“不会做事”的汽修专业应届毕业生的就业就更加困难。据调研,目前大多数汽修专业上报教育行政部门的就业率虽然都达到了95%以上,甚至98%以上,但就业质量差,特别是专业对口就业率低。综上所述,汽车工业的发展和汽修企业用人标准的加严,对汽修专业的教学,特别是实习教学提出了更严峻的挑战。因此,不断反思实习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采取相应的对策加以改善是值得院校深入研究的新课题。

二、汽修专业实习教学存在的问题分析

1.思想观念落后,重视程度不够。

2.实习内容与汽修专业培养目标脱节。从目前汽修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看,其课程设置始终没有摆脱“本科压缩版”的模式。

3.实习教学模式、手段和方法落后。

4.实习基地建设落后,设备简陋、陈旧、不配套。

5.实习指导教师整体素质偏低。实习指导教师整体素质偏低,一直困扰着汽修专业的实习教学,可谓“老大难”问题。

三、改善汽修专业实习教学问题的对策分析

1.更新观念,从思想上重视实习教学。目前,院校的实践教学正在向工程训练转变,这是一种质的飞跃。汽修专业实习教学应在切实做好“基本理论学习和基本技能训练”的前提下,逐渐向“增强工程素质和工程能力、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的转变,从思想上真正重视实习教学,逐步适应整体式教学的思想要求。像汽修专业金工实习这一类课程,在实现这一转变中起着重要的基础作用,更应予以高度重视。

2.改革课程结构,优化教学内容。在明确“实习教学是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的前提下,按照汽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在课程体系上,对汽修实习课程本身、实习课程与理论课程、在修课与先行课、并行课和后续课进行课程调整和整体优化。例如,将金工实习课程中的钳工内容提到首要的教学地位,把“测量、划线、錾削、锯削、锉削……”等作为首要的、核心的教学内容,辅以“车工、铣工、刨工、磨工”等教学内容。

3.改革教学模式,优化教学手段和方法。适时改革教学模式、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是汽修专业实习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

(1)大胆推行模块式一体化、工作过程导向等现代教学模式,大力提倡案例式、项目式等教学方法,让学生自行设计、自定工艺、自主作业和自我评价,以完成工作任务或作品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2)在兼顾“粉笔+黑板”等传统教学手段优点的同时,最大限度地采用多媒体、仿真和网络教学等现代教学手段,扩大实习教学信息量,增加学生课外学习时间和帮助学生自主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能动性。

(3)结合当地汽修行业对人才培养的要求,组织学校资深教师和企业合作,编写与汽修专业实习教学配套的校本教材。

4.加强实习基地建设,实现设备资源共享。在校外实习基地建设较为困难的大环境下,汽修专业实习基地的建设重点应放在校内实习基地建设上。

(1)建好专业基础课程实习基地。例如,汽修金工实习,一是按照“测量、划线、錾削、锯削、锉削……”等实习项目。一是建立“钳工台式”钳工实习室。二是按照“气焊、电焊”实习项目建立“作业间式”焊接实习室。三是把“零部件装配、检修技术”等实习项目与发动机拆装、检测、修理等后续专业课程的实习结合起来完成。四是与机械类专业共享机械加工设备,将“车工、铣工、刨工、磨工”等项目按照实际需要以“外协”的方式,与本院或外校机械类专业共享机械加工设备来完成。

(2)建好专业课程实习基地。按照“仿真实习单项实习综合实习实车实习工厂化实习”的要求和思路,建好专业课程实习室。其重点应放在仿真实习室和工厂化实习车间的建设上。仿真实习室是院校实习教学信息化的要求,工厂化实习车间能弥补汽修专业校外实习基地建设的不足。

5.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学质量。若要进一步提高汽修实习的教学质量,就必须把师资队伍建设放在非常重要的地位,努力提升汽修专业教师的“双师素质”。对于金工实习来说,一要逐步提高实习指导教师的地位,激发教师的工作和学习的积极性;二要通过“内培外引”的方式配备学历、年龄、职称、技能、专兼等结构合理的实习指导教师;三要实现教师资源共享。例如,配备专职教师带教钳工实习项目,与本院或外校机械类专业共享机械加工专业教师协作,共同完成“车工、铣工、刨工、磨工”等实习项目。

6.完善教学评价制度。参照“国家职业标准:汽车修理工”和“参照国家职业标准:钳工”的职业技能鉴定方式,建立以动手能力考核为主、突出平时学习、理论与实习考试相结合的评价制度。针对学生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的考核,不仅弹性大、成份复杂,而且面对的考核对象具有多样性特点。难以用一个统一的标准来衡量,因此,多重性、多元化评价会更贴近实际。评价标准不仅要看学生的实训报告等实践教学文件,更要注重学生在实践教学过程的表现,将成绩考核与技能鉴定相结合、阶段测评与最终考评相结合,采取情景模拟考核、完成项目任务、设计产品等方式。

四、结语

实践教学的目的在于通过专业实验、工厂实习等综合实践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专业综合素质、实践应用能力及创新精神。如何达成这一目的,本文仅从汽修专业校内实习基地的层面,提出了初步的改善措施,在院校实践教学中出现的一些社会性的和深层次的问题,如院校搞“校企结合”难、建“校外实习基地”难等,还有待进一步探索。

参考文献:

[1]李迎.中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现状分析[J].科技资信,2006,(32)99.

[2]郗安民.金工实习[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篇5

高职教育是我国职业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实施“科教兴国”的战略中,高职教育直接承担着培养各种应用型人才、为现代产业提供专业人才的任务。高职院校培养的人才、很多直接从事第三产业。第三产业产品不是实物而是服务,如旅游、酒店服务与管理、商务英语……,服务里更多地渗透了人文性、社会性等人文素养能力。因此,只有具备一定人文素养的学生,才能胜任对人文素养能力要求较高的工作。事实表明,踏实稳重、诚信执著、文化素质、文明礼仪等“软性因素”越来越受到用人单位的重视,就是这些“软性因素”的优劣,却往往成为就业成功与否的关键。[2]襄阳职业技术学院在多年的办学实践中,致力于高职教育理论的创新和实践,创立了具有自身特色的“1233”办学模式,确立了“三对接一贯穿”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实现了学校专业设置与社会需求零距离、课程设置与岗位群零距离、毕业生与就业岗位零距离的目标。在课程设置上,除了要求开齐大学语文、高等数学、体育与健康、思想道德修养、职业道德、就业指导与创业教育等公共必修课外,课时一般不少于学年总学时的20%。此外,文明礼仪、演讲与口才、沟通表达训练等公共选修课也如火如荼,与专业技能课相得益彰,专业技能素质培养和人文素养教育并行不悖,提高了学生综合素质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二、市场调研与人文素养差别化培养相结合,巩固学生人文素养

社会需要多少高职生,需要什么样的高职生,这是由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状况决定的。高职院校通过大量的市场调研,随时了解社会对高职毕业生的综合素质的最新要求,涵盖针对相关行业和企业需求分析、人力资源规格需求分析,在坚持适应性、前瞻性和可操作性的基础上,每年根据产业结构、行业结构、人才结构和技术结构的变化有针对性地调整教学内容。在进行市场调研时,不仅要重视行业企业对学生专业技能素质的要求和人文素养共性需求,而且要重视不同行业对学生人文素养的不同需求。只有充分把握这些市场需求动向,贴近行业,针对不同专业学生进行差别化人文素养培养,才能做到高职人才适销对路,深受行业企业欢迎。

三、课堂训练与课外濡染相结合,时时处处培养学生人文素养

在专业课和专业技能课不断膨胀,优质教学资源优先满足专业课和专业技能课的情况下,部分高职学校人文素质课程常常被急剧压缩,教学手段单一,导致教学效果不甚理想。[4]因此,落实人文素养教育不仅要抓紧抓好课堂上的45分钟,充实教学内容,丰富教学手段,达到素质教育的实效,而且要善于将人文素养教育从课内延伸到课外,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有目的有成效地对学生进行各方面的素质教育,这些可以看成是人文素质的隐性课程,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力:(1)学校通过标志性建筑、名言警句等营造良好的人文教育气氛。(2)抓好学生社团和课外活动,传递和弘扬浓郁的人文精神。(3)加强校外社会活动,创造条件,鼓励学生参加各种社会公益活动,使人文素质教育的外在要求内化为学生的自觉行为。

四、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科学评价学生的人文素养

篇6

(一)一考定终身的考试招生制度制约学生的全面发展

首先,一考定终身的考试招生制度发挥了指挥棒的作用,它的高利害性导致学校为考试而教、学生为考试而学,赢得考试、获取高分成为了教育和学习的直接目的。这也就衍生了一系列问题:考试科目倍受重视,非考试科目遭遇轻视,甚至难以开全、开齐,课时被挤占;考试内容成为教学内容,偏重于知识考查的考试内容导致学校和教师采用题海战术,学生负担沉重,却换来“高分低能”的评价,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以及综合素质不能得到健康的发展;考试、填报志愿如赌博,一次考试的糟糕发挥淹没平时无数的努力,给学生带来巨大的心理压力等等。

第二,考试的形式单一,无法客观评价学生的真实水平。传统的考试招生制度中采用的考试基本都是纸笔测试,纸笔测试有利于考查学生知识水平的同时,不利于考查学生的深度理解能力、学习能力、合作交流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的局限性是较为突出的。

第三,评价标准唯一,分数绑架公平。考试的总分数实际上成为招生录取的唯一标准。依照总分的高低排序选拔看似公平,但实际上却可能是绑架了公平,使一部分有专长、有偏科、有特殊才能的人遭受了不公平,束缚学生富有个性的发展。

(二)整齐划一的考试招生模式束缚个体的自主、多样化发展

在目前我国的高校招生中,往往过多强调的是统一、共性的特质,忽视或者说无法顾及个体和个性。一方面,高校招生的自和选拔人才的多样性得不到充分体现,只能以高考分数为主要甚至是唯一判断标准。而事实上,各个高校都有各自的发展目标,不同的专业更有其发展的不同需求,他们在招生录取和培养人才时,都希望能挑选出来适合自身培养的人才,对于学生潜质、兴趣以及能力结构的要求也有差异,却未必需要是分数最高。另一方面,长期以来,我们的考试忽略学生个性发展和自主发展,不利于多层次、多样化人才的选拔。而且,学生在考试招生制度中长期处于弱势地位,他们没有表达自我、展现自我的平台和机会,只能在“规定动作”中争取更高的分数;他们也没有选择考试的权力,只能在规定时间内争取最良好的发挥。

(三)考试招生制度在改革发展与保障公平之间徘徊,社会诚信机制有待建立

改革考试招生制度,变统一考试评价为综合评价,例如综合素质评价与中考高考挂钩,校长推荐制等多元录取制度,这些改革的探索都或多或少地引发了学者以及社会大众的讨论,其中,质疑的声音更多是针对改革内容的公平、公正问题。目前,我国社会诚信体系尚未构建完备,通过权力、金钱等进行各种不正当交易的现象难以杜绝,公众对公信力以及人的道德情操评价偏低。因此,在目前的客观环境下,减少人为主观评价参与的选拔形式依旧是社会大众认可的主流形式,统一的考试依然是能够最大程度防止权钱腐蚀,保证考试与选拔公平、公正,维护学生公平的受教育权利,使他们凭借自身的实力升学发展的最重要途径。

尽管人人痛恨应试教育造成学生“高分低能”,支持素质教育对于学生综合素质与能力的培养,但是对于高利害考试,学生、家长等利益相关者对考试的可比性、考试制度的公平、公正的关注往往会多于对考试是否考察了学生的真实能力等考试效度的关注。

因此,从长远发展看,要切实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科学选拔人才,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势在必行,从当下诚信体系不健全的社会环境下,触动统一考试的任何考试招生制度改革都步履维艰。兼顾公平是考试招生制度改革能够持续推进的关键,社会诚信机制的建立健全将是一个长期的课题。

二、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成效及反思

针对考试招生制度存在的诸多弊端,特别是给学校教育和学生身心发展带来的负面导向的问题,考试招生制度的改革探索从未止步。

(一)改革考试内容,注重对能力和素质的考查

首先,探索考试科目的设置改革,通过科目的调整、综合,改变考试内容,注重考查学生的综合能力。教育部1999年公布了《关于进一步深化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制度改革的意见》,其中提出推行“3+X”的考试科目方案。2002年以来,“3+X”科目设置改革在除港澳台地区外的全国31个省(市、区)陆续实施,大多数省的“X”趋向于文科综合或理科综合,着重考察文理科的综合水平。在此基础上,如山东省从2007年起启用了“3+X+1”的模式,在知识测试以外,还增加了“基本能力测试”,考察新课程普通高中毕业生应具备的适应社会生活最基本的知识、技能、学习能力及科学与人文素养的综合水平,内容并非学科试题的简单叠加,而是着重考察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其次,改革考试内容,提高命题水平。为了与高中新课程的推进相衔接,考试内容与形式改革逐步从以知识立意为主转向以能力立意为主,注重对考生能力和素质的考查。2007年首批试行新课程的4省(区)实行高考综合改革,进一步强调考试内容要与时代贴近、与社会贴近、与考生实际贴近的“三贴近”,而且增设了选考模块,与新课程改革遥相呼应。

(二)综合素质评价与升学考试挂钩,打破一考定终身

2004年,教育部出台了关于全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区中考招生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其中指出招生要参照学生学业考试成绩和综合素质评价的结果。2008年以来,教育部出台关于普通高中新课程省份深化高校招生考试改革的指导意见,探索将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和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制度逐步纳入高校招生综合评价体系。各省响应教育部要求,相继将综合素质评价与中考、高考相结合,有将综合素质评价结果作为招生参考依据的“软挂钩”,也有综合素质评价结果在某个标准以下则不能升学、录取的“硬挂钩”,由此,打破了以升学考试为唯一选拔标准的传统格局。

(三)下放高考自,探索分省出题、自主招生

在高考改革中,不断明晰的一个改革方向是高考自的下放。首先表现在分省出题,突破统一出题考试。北京在2002年开始自主命题,2004年天津、重庆、广东等9省市也加入到分省自主命题的行列。到目前为止,有16个省市实行分省自主命题。通过分省自主命题实现高考自下放有利于调动地方的积极性,发挥地方教育优势,促进地方课程开发以及新课程的推进和素质教育的切实贯彻实施。

另一方面,自主招生范围不断扩大,招考模式逐渐科学化,打破了“招生唯分数论”,有利于人才标准多样化。从2003年起,教育部启动了高校自主选拔录取的改革,赋予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22所高校自主招生权。目前,具有自主招生权力的高校已经增加到80余所,且范围扩展至高职院校。尽管自主招生的实施还局限在部分学校,自主招生的比例也仅占招生规模的5%左右,但是自主招生的探索对于改革考试招生制度的意义重大。高校在自主招生中通过自主命题的笔试与面试,将各自的人才选拔标准充分地体现在试题中,从而选拔出符合各自学校发展目标与人才培养标准的学生。在面试中,招考双方可以通过语言表达、临场应变、问答互动等多个方面评价/表现其综合素质。还有的学校设置了体育测试或根据需要提供了艺术才能展示的环节,这些不仅体现了学校方面的选拔标准,也为有专长或发展全面的学生提供了更多的自我展示平台。这些探索和尝试突破了固有的“以分取人”的传统模式,以另一种考试理念和途径,不断促进人们对人才多样化的理解。

可见,我国针对传统的考试招生制度各种弊端的改革尝试从未停止,并初显成效。但是,总的来说,在教育各项改革中,对于考试改革的探索还是较为初步的,甚至相对于课程改革是滞后的。有的改革还只是局限在部分地区、部分学校,距离考试招生制度的整体、系统的改革还有较大差距。而各项改革在推进过程中也或多或少地引发了一些新的问题:如分省自主命题导致题目质量下降;又如综合素质评价的评价标准不明确,将综合素质评价结果纳入选拔标准在很多地方是形式多于内容;以及在自主招生中,招考的规范性问题,笔试面试考题纷杂、偏题、怪题屡遭公众质疑等关于考题的科学性的问题。

三、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趋势及其建议

目前,课程改革已实施10余年,从如火如荼的激情改革步入了推进、反思、调整再推进的稳步改革阶段,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如何与新课程以及与评价制度改革同步等难点问题日益凸显,课程改革已经进入了深水区。未来,要保持学校一线改革的热情,深化改革并最终全面实现改革的目标,需要利用好考试招生制度的导向作用和杠杆作用,将其作为突破口,大胆创新、稳步有序地推进。

(一)加速考试制度的科学化发展

首先,进一步完善高考的统一命题和分省命题的方式,丰富考试科目试题库,加强考试题库的研究,保证考试的科学性、导向性和规范性。提高命题质量,减少以记忆性知识和解题技巧为主的考题,着重研究命制考察学生应用知识解决问题能力的考题。缩小不同省市的高考命题难度差异,为流动人口的非就读城市高考以及异地高考创造良好的环境。

其次,加强考试管理,完善考试专业性。这是提高考试招生制度科学性的重要途径。探索招生与考试相对分离的办法,政府宏观管理,专业机构组织实施。政府加强对考试管理,完善专业考试机构功能,提高服务能力和水平,保障考试的专业性和考试招生制度的规范性。

(二)促进考试招生制度向多元化、多样化发展

首先,逐步形成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考试招生制度。实施分类考试就是要改变现行考试招生制度中不分层次、类型统一实施一种类型考试的状况,根据学校人才培养目标的不同以及上一级学校选拔不同人才需要的差异,分类进行考试,从而使考试更具针对性,能够考察不同能力,为上一级学校科学选拔人才服务,也能够一定程度上减轻学生学习负担。实施综合评价主要是改变一考定终身、分数论英雄的评价观念与评价方式,实施综合评价的考试招生制度将不仅关注学生升学考试的状况,还要关注学生日常的学习与表现、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以及学业水平考试的情况等,从而更加客观全面地了解学生,同时发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导向作用。实施多元录取的考试招生制度将改变考试独木桥的状况,为优秀人才、专门人才、创新人才提供更为多样化的录取途径。

其次,进一步增加学校自主招生、学生多次选择的权力。这是增强考试招生制度活力的有效方法。下放招生的权力,调动学校的积极性,使其按照自己的人才标准实施考试与选拔,录取符合各自学校培养方向的学生,这有利于人才标准的多样化,有利于上一级学校富有特色地发展,也有利于下一级学校改变应试倾向,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学生多次选择的权力包括考试内容的选择、考试次数的选择以及考试种类的选择,使考试招生制度更加人性化,从完全被动地被评价变为有一定自主选择权力。

(三)推动考试招生制度进一步迈向公开、公平、公正

考试招生制度的公平、公正始终是学生、家长最关心的问题,特别是高考的公平、公正直接关乎社会公平,是全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当前社会诚信体系尚不健全、招生考试环境依然严峻,管理工作还存在监督缺位,加强信息公开和社会监督是深化改革的重要保障。

·小贴士·

不妨将想像力列为评价标准

珠海市斗门区举办第一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暨第九届中小学生电脑软件作品大赛颁奖仪式,200多名中小学生的“奇思妙想”纷纷获奖。大赛主办方相关负责人说,之所以举办首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旨在更好地提高斗门区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质量,激励学生积极参与电子作品设计,开展科技创新项目活动,发挥大家团结合作的创新精神。(2012年12月27日《珠海特区报》)

将想像力纳入教育考核和竞赛范畴,这种做法目前在国内学校还真的不多。它意味着,传统以分数衡量学生能力的唯一标准正在逐渐向多元化迈进。想像力不是教育配角,而是教育主角;不是可有可无,而应努力挖掘;不应冷眼歧视,而应温情脉脉、高度激赏;不应不闻不问,而应创造条件、主动探究。尽量为想像力发展架桥开路,排山倒海,提供愉悦、顺畅的发展环境。

篇7

1总体特征

高校经济管理学科具有自然科学特点进而具有技术性特征,决定了高校经济管理学科技术性内容实践教学可以在实验室模拟进行(当然也可以在社会生产活动中进行),因为这些技术性内容可以在实验室人为复制。与此同时,高校经济管理学科具有人文社会科学性质,决定了高校经济管理学科除了可以在实验室模拟进行技术性内容实践教学外还必须开展只能在现实社会中而不能在实验室里进行的人文社会性内容(主要是指社会中的人际关系和基于这种关系而建立的各种社会机制架构)实践教学(旨在让学生对人文社会性内容进行感悟与认知),因为高校经济管理学科人文社会性内容无法人为准确复制,如果勉强进行,则只能将人文社会性内容进行机械的和形式上的复制,而其中的核心内容则很可能被。因此,高校经济管理实践教学总体上包括实验室模拟真实的实践教学与社会完全真实的实践教学。

2具体特征

相较于高校经济管理理论教学而言,高校经济管理实践教学具有以下具体特征:

2.1综合性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高校经济管理实践教学本身在教学内容与形式上是综合性的,同时高校经济管理实践教学对人的培养也是综合性的和全面的。高校经济管理实践教学既重视学生经济管理操作技能、经济管理职业能力和经济管理创业能力的培养,也关注学生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思想观念、学习方法、行为模式和健全人格的培养。

2.2开放性高校经济管理实践教学提供了开放的教学环境、开放的教学队伍、开放的教学形式、开放的教学目标、开放的教学内容、开放的教学过程、开放的考核评价方式等,学生面对的不是概念化的、模式化的经济管理理论结论,而是生动活泼、千变万化的经济管理现实生活,学生接受的是生动现实的经济管理实践教学,这种身临其境的开放式的经济管理实践教学具有经济管理理论教学无法替代的功能。此外,高校经济管理实践教学之开放性还体现在高校经济管理实践教学管理搞活,即减少对经济管理实验实践时间、内容、人员等方面限制,尽可能做到根据学生需求灵活安排,满足学生经济管理实验实践训练需要。

2.3情境性高校经济管理实践教学主要包括现场教学与模拟教学。在现场教学中,高校经济管理实践教学在实际的工作场所进行,包括安排学习者到实际经济管理工作岗位顶岗实习,参与到真实经济管理职业角色中去。在模拟教学中,高校经济管理实践教学尽量将经济管理实践教学内容选取贴近现实经济管理问题情境,创设与经济管理专业就业岗位(群)真实情境相一致的职业情境。无论是在现场教学中还是在模拟教学中,高校经济管理实践教学之情景性均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学生养成一些重要观念和良好行为习惯以及体验某些不易言传的经验和应变方法,进而养成适应社会需求的经济管理综合职业能力。

2.4体验性在高校经济管理实践教学中,每个学生都要动手独立完成一定经济管理操作任务。即使在分组的情况下,学生也应分工合作或轮流执行经济管理操作任务。在经济管理操作任务执行中,学生可以通过亲身经历以及眼、耳、手、鼻等多种感觉器官,直接感知经济管理客观现象并于感知过程中开动大脑思维机器,最终认识到某些可以言说或未必能够言说的经济管理理性知识,掌握某些经济管理实际技能,养成某些经济管理行为习惯,乃至形成某些情感、态度观念。当前,以学生体验为基础的实践教学(即教师引导学生通过亲身体验进行学习)已经成为高校经济管理实践教学改革顺应时代潮流的基本目标与价值取向。

篇8

一民办高校学生综合素质的内涵及其影响因素1 何谓综合素质谈起素质这个词,解释很多。新华词典对素养的解释是:“平时的锻炼和教养”。对教养的解释是:“教育、培养,指受过教育,在思想政治、道德品质和知识技能方面所达到的水平”。

素质的经典定义是指人的先天解剖与生理特点,即神经系统和脑的特性及感觉器官的特点,这是从生理心理角度界定的。从现代人的素质构成看,素质已扩展到人的品质和人的社会品格领域。要全面认识素质概念,必须从发展的角度出发,即从人的自然化和社会化两方面考察。人在自然化和社会化的同时发展中,形成一系列生理的、心理的和社会的相对稳定的特性,这就是素质。关于素质的定义目前有五说,第一,要素说———人的素质是由品德、智力、体力等多种要素组成的;第二,构成说———人的素质是由自然生理素质(先天遗传)、社会文化素质、后天习得和心理素质(个性品格)等方面构成的;第三,发展说———人的素质是由三个发展阶段形成,由心智全面发展(观察、思维、想象、实践能力等)到身心全面发展(生理与心理素质的统一)再到个体与社会协调发展(形成思维、能力、品格等);第四,能力说———人的素质不是各因素静态的总和,而是动态性的,其中任何一个因素的变化都会影响整体素质的变化,素质就是能力;第五,统一说———人的素质是构成要素的“质”与“量”的统一,静态与动态的统一,具有整体性、社会性和适应性。这几种学说各有各的道理,侧重点不一样,但总的来说,它们都指出了素质是人所特有的,包含在人身上的各种主观和客观条件的总和,是一个人立身于社会的基础。那么,综合素质又是什么呢?它是指人在先天禀赋的基础上通过教育和社会实践活动而发展形成的人的主体性品质,即人的品德、智力、体力、审美等方面的品质及其表现能力的系统整合。英国作家罗伯特·赫勒所著《综合素质》一书,指出了现代人在职场必须具备的一些实用技能,让一个人更有效地领导并影响他人,也教会我们如何培养信心和动力,成为杰出且成功的职场人士。让我们学会处理实际工作中发生的情况并抓住每一次机会,使自己在工作中日臻完美。具体来说,综合素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人格素质。包括价值观、人格魅力、气质修养、法纪意识。第二,能力素质。包括工作压力承受、创新发明意识、实践应用、生存发展能力。第三,专业素质。包括专业考核成绩、学习态度、知识层面、专业特长。第四,健康素质。包括出勤比率、生理状态、形体训练。第五,心理素质。包括心态平稳、胸怀气量、适应变化。第六,审美素质。包括美学知识、审美观念、艺术才能。第七,角色素质。包括家庭角色、学校角色、社会角色。

2 民办高校学生的综合素质

基于民办高校的定位即为各级各类企业培养应用型、技能型人才,即现代社会所需的“职业人”。上述七个方面的素质都囊括其中,说得通俗一点,要把学生培养成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具体来说,笔者认为高职学校的学生职业素养的构成主要包含以下内容:一是专业理论知识、实践操作能力。这是他们走向社会、谋求一份职业的基础,我们可以称之为显性的职业素养;二是隐性的职业素养。包括正确积极的工作态度、思想道德水平、团队协作精神、人际交往能力、心理素质、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方面。专业技能是民办高职学生在就业市场上获取工作岗位的主要筹码,这一能力强调专业的适用性和对口性,是属于显性的能力,只有具备了这种能力,才能受到企业的青睐。其他隐性的能力包括社会适应能力、良好的心理素质等,也是他们立身于社会不可或缺的能力。现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逐渐多元化,但无论是学术研究型人才还是实用技能型人才,在第二种能力的培养方面即隐性能力方面是相通的。比如社会适应能力的涵盖面十分广泛,高职学生与他人交往、合作,共同生活和工作中的人际交流,工作组织协调能力,群体意识和社会责任心等,都是现代职业人必不可少的。它包括积极的工作态度、思想道德水平、团队合作精神、人际交往能力、心理素质等。这项能力是企业考察民办高职学生是否“适用”的最重要的标志。同样具备某项专业技能的学生,在进入用人单位后很快分出彼此,从某种意义上说,是第二种能力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民办高职学生在步入职业生涯后能否实现可持续发展,其基本职业素养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如果哪个民办高校在这方面做足了功课并取得显著成效,这就是它办学的最大特色。

3 民办高校学生综合素质的影响因素

综上分析我们知道,国家、社会、用人单位迫切需要高职院校提供适合各种岗位的高技能、高素质的人才,但高素质、高技能人才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它是一个系统工程,它需要多方面配合、协同支撑的优良环境,更需要一个科学、合理的培养过程。

(1)国家的政策导向

我国现代民办高等教育起步较晚,上世纪80 年代初才开始出现,90 年代至本世纪初有了较快发展。据教育部2012 年官方统计,全国登记注册的民办高校有707 所,在校生533 万人。绝大多数民办高校定位于高等职业教育,这是由国家现行的政策及经济社会发展的大气候所决定的。在2014 年中国教育发展高层论坛上,教育部副部长鲁昕在谈到中国教育结构调整和现代职业教育时,透露中国高等教育将发生革命性调整。2000 年后近700 所“专升本”的地方本科院校将逐步转型,涉及现代职业教育,重点培养工程师、高级技工、高素质劳动者等。我国现有近2500 所高等院校,改革之后,将有1600~1700 所学校转向以职业技术教育为核心。同时,在培养模式上,这些高校将淡化学科,强化专业,培养技能型人才。调整的重点是1999 年大学扩招后“专升本”的600 多所地方本科院校。这些地方高校,将逐步转型为现代职业教育。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国民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做出重大调整。为适应这一调整,教育结构首先要实施战略性调整,我国将建设一个以就业为导向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中国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结构将发生重大变化,培养技能型人才的高校比重将从现有的55%提升到70%~80%。前些时候国务院常务会议已通过“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今后,中国将以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为突破口,对教育结构实施战略性调整,而这一调整集中在高中和高等教育阶段。

从教育模式、教育机制到人才培养模式,均以就业为导向。简单来说,是“学中做、做中学”。其次,建立系统化培养技能的人才体系,目标是面向生产一线培养以技术为基础的技能型人才。今后国家将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用市场的力量来办学。各类职业学校可以实行股份制、混合所有制,让教师和企业管理人才、校长和企业CEO 可自由转换身份,打造灵活的办学体制。国家将搭建高职人才培养的“立交桥”,让学生可以从中等职业一直学到专科教育、本科教育、专业硕士,甚至专业博士。职校学生成才的渠道不断拓宽,学技术照样可以成为专业拔尖人才。

(2)社会观念的转变

随着我国经济结构的转型,企业及许多用人单位对人才需求的观念也发生了转变。上世纪末本世纪初的那种一味看重文凭与学历的用人观念一去不复返了,取而代之的是更加理性、务实的选才理念:不重文凭重能力,不重学历重素质。综合素质好、动手能力强、技术过硬的职校毕业生普遍受到用人单位的青睐。近几年,各级各类职业院校的毕业生就业形势良好就是明显的例证。而一些本科甚至研究生毕业生就业屡屡碰壁,这说明专业设置是否合理、培养的人才是否适合用人单位的需求,已成为录用人才的主要标准。

(3)广大家长及毕业生观念的转变

在国家政策的导向及社会选拔人才标准的影响下,许多家长和高考考生的观念也在发生变化,他们考学的目标更趋理性和实际。以往考生对名牌大学、热门专业趋之若鹜,而现在他们考虑更多的是要选择一个适合自己、利于就业的专业,然后才考虑学校的牌子、学历层次。这是一个可喜的变化,说明职业教育已逐渐得到社会的认可。成功的高职教育是未来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二培养民办高校学生综合素质的方法及路径

1 民办高校的办学定位必须准确

“满足社会需要”是高等教育的目的之一,民办高等职业教育也不例外。既然社会需要具有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那么民办高校就应该把培养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放在首位。现在许多学校意识到这一点,但学生职业素养不是仅靠高校就能培养出来的,高职院校不应关起门来办教育,要开门办教育,要与社会、企业、家庭各方共同努力。

那么如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呢?笔者认为首先高职学校办学定位要准确,思路要清晰,措施要得力,要紧紧围绕培养“高素质、高技能人才”这个“双高”目标做文章。其次,在设置专业、制定教学计划、教学大纲以及课程教学、专业实习等各个环节,有得放矢地把对学生的素质教育与技能训练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做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比如在专业技能课考核中,不但考核学生的动手能力、操作水平,而且团队合作精神、动作协调能力、心理素质、文明安全作业规程、工作环境卫生等,也要纳入考核范围。这样综合考核,学生的综合素质就能潜移默化的在学习和训练中得以提高。因此,对民办高校来说,怎样通过有效教学,把许多人心目中所谓的“差生”培养成高素质、高技能的劳动者,是一个充满挑战的重大课题。谁能实现这个目标,谁就成功了,这个学校的办学特色就彰显出来了。

2 作为受教育主体的民办高校学生,要牢记使命、积极配合、提升能力

众所周知,民办高校的学生入学动机不一,因为考试失利,无奈进入者有之;原来学习基础较差,考不上理想学校者有之;行为习惯较差,进来混文凭者有之。诸如此类,不一而足。根据笔者多年在民办高校工作的教学实践,发现民办高校学生一方面和公办高校学生一样,具有“90 后”青年人共同的特点,喜欢时尚、运动、网络、交友等,另一方面主要由于非智力因素的影响使他们在高考中失利。现行高考录取仍然实行按分排队的政策,他们忌惮别人视他们为“差生”,有些学生入学后的一段时间有自卑心理。事实证明,民办高校许多学生一点也不比公办高校学生差,有的学生相当出色。其主要原因是现行教育体制包括高考录取制度已不能适应科学、合理选拔人才的要求,必须改革。

因此,每年新生入学,我们首先注重对他们的入学教育。

民办高校学生承载着家庭和社会的使命,许多学生也想通过自己的努力,证明自己不是“差生”“熊孩子”。从何抓起,从培养学生职业意识着手。许多学生进入职业院校的心态各异,真正出于对未来所从事的职业的喜爱而认真学习的很少。培养职业意识就是要让学生对自己的未来有所规划、有所考虑。可以说,一个大学生对自己将来所从事职业的态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他未来的人生走向。因此,进入高校后,每个学生应该结合自己的个性特征,包括自己的气质、性格和能力,以及自己的个性倾向,对将来的职业生涯作好规划,结合市场需要、社会经济发展等,确定自己的发展方向和行业选择范围,明确职业发展目标。

3 社会实践是高职院校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主要手段为了培养高职学生的综合素质,学校应多方面谋划。首先,将学生综合素质教育纳入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系统工程,让学生从跨入大学校门就知晓高校与社会的关系、学习与职业的关系、自己与职业的关系。民办高校不应满足于培养具有一技之长的“现代工匠”,而应培养高素质、高技能的劳动者。其次,教学部门、招生就业处、学工部、团委等各职能部门,要联手抓好民办高校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以就业指导部门为基础成立大学生职业发展中心,建立就业创业基地,并开设相应的课程,及时向大学生提供职业教育指导。再次,深入了解学生需要,改进教学方法,提升民办高校学生对专业学习的兴趣,满足学生对本专业各门课程的求知需求,尽可能向学生提供正确、新颖的专业知识。要通过实习、实训、课堂教学、社会实践等多种手段,让学生在接触社会、了解社会、融入社会的过程中提高职业综合素质水平。

4 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加强学生职业综合素质教育

高职学生综合素质教育不能仅依靠学校和学生本身,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十分重要。现在许多企业都想把高职生直接拿来“使用”,但是实际上面临诸多困难。因此明智的企业和企业家应该认识到,要想获得综合素质好的高职学生,企业应该主动对接学校,参与到学生培养的全过程。比较成熟的运作模式主要有:第一,校企融合、工学结合。企业与学校联合培养学生,实行“订单式”培养,企业提供实习基地以及科研实验基地。第二,学校设置专业、制订教学计划、开设课程等要主动征求企业家、企业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的意见。企业家、专业技术人员走进高校,进入课堂充当“兼职教授”,提供实践知识,指导实训并宣传企业文化。第三,引入并逐步完善社会培训机制。聘请职业规划师进入高校对大学生进行专业的入职培训以及职业素质拓展训练等。第四,高职院校教师要与企业科研人员合作,共同制定教学大纲,研究课程设置,编写教材,审定教学计划,提供研究课题,加强产、学、研的融合,使高职院校培养的学生更能适应企业和社会的需要。高职院校教师带着课题、技术难题、教学任务深入企业攻关、调研。学生进入企业见习、顶岗实习,在全真环境中提升技能与素质。

5 改革考试和评价制度,多元评价、综合评价

改变单纯以理论考试评价学生的方法,创设新的评价体系和标准。按照加德纳多元智力理论,要根据民办高校学生特点,着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实践能力。确立实践与理论考核相结合的方法,甚至有的课程只需实践考核即可。学生参加各级各类技能比赛,其成绩及获奖名次,包括各类职业资格证书可折算学分,记入成绩。

总之,民办高校学生的综合素质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学校教育只是他们步入职业生涯的起点。面对起点较低的生源,如何把这些学生培养成社会需要、企业欢迎、家长认可的具有较高素质的专门人才,其中值得研究和探讨的问题很多。比如专业教学计划如何制定,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如何实施,对学生所学课程如何评价等,都直接影响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他们未来职业生涯发展的走向。民办高校的管理者、教育者,要尽快改变不适合民办高职教育特点、不适合学生特点的教学理念和方法,要充分尊重学生,最大限度地满足他们求知的欲望,帮助他们学好技术、成人成才,更好地立足于社会。

参考文献

篇9

建构主义对学生学习活动的本质进行了科学的分析,认为学生学习有如下特点:

1、学生学习不是从零开始的,而是基于原有知识经验背景的建构。即学生在学习统计课程之前,头脑里并非一片空白。学生通过日常生活的各种渠道和自身的实践,对客观世界中各种自然现象已经形成了自己的看法,建构了大量的朴素概念或前学科概念。这些前概念形形,共同构成了影响学生学习统计学概念的系统。学生的前概念是极为重要的,它是影响统计学学习的一个决定性的因素。前概念指导或决定着学生的感知过程,还会对学生解决问题的行为和学习过程产生影响。

2、学生学习知识是一个主体建构的过程,要突出学习者的主体作用。学习不仅仅是知识由外到内的转移和传递,而是学习者主动地建构自己的知识经验的过程,即通过新经验与原有知识经验的反复的、双向的相互作用,充实、丰富和改造学习者原有的知识经验。在这种建构过程中,学生一方面对当前信息的理解要以原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超越外部信息本身;另一方面,对原有知识经验的运用又不只是简单地提取和套用,个体同时需要依据新经验对原有经验本身也做出某种调整和改造,即同化和顺应两方面的统一。学生不是被动信息的吸收者,而是主动地建构信息,这种建构不可能由其他人代替。因此,教师不能直接将知识传递给学生,而是要组织、引导,使学生参与到整个学习过程中去。

3、学生学习既是个体建构过程,也是社会建构过程。虽然知识是在个体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建构起来的,但社会性的相互作用也很重要,甚至更重要。因为人的高级心理机能的发展是社会性相互作用内化的结果(正如统计的特点具有社会性)。此外,每个学习者都有自己的经验世界,不同的学习者对某种问题可以有不同的假设和推论,学习者可以通过相互沟通和交流,相互争辩和讨论,合作完成一定的任务,共同解决问题,从而形成更丰富、更灵活的理解。同时,学生可以与教师、统计专家等展开充分沟通。这种社会性相互作用可以为知识建构创设一个广泛的学习共同体,从而为知识建构提供丰富的资源和积极的支持。因此,课堂上师生交互和生生交互活动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学习共同体”的形成以及对课堂社会环境和情境的营建是学生获得学习成效的重要途径。

二、建构主义理论教师“教”的特点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教师在课堂中的作用,可以概括为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发现者和中介者。

1、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起主导作用和导向作用。教师应当发挥“导向”的作用和教学组织者的作用,努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帮助他们发现问题,进而去“解决问题”。

2、教师是课堂教学的发现者。教师要高度重视对学生错误的诊断与纠正,并用科学的原理和原则,给予正确的引导与指引。

3、教师是课堂教学的中介者。教师是学生与教育方针及知识的桥梁。教师既要把最新的知识和分析方法提供给学生,也要注意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从辩证法的角度看,教学是一个不断发展的动态过程,教与学是对立统一的矛盾运动,随着教学活动的变化,矛盾的主要方面,或在教师,或在学生。分开来看,“教”的主体是教师,客体是学生,教师发挥主导作用,学生发挥能动作用;“学”的主体是学生,客体是教师,学生进行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教师则对这些活动施加影响。合起来看,在教学活动这一不断发展、循环往复的全过程中,教师与学生的主体客体地位是相互依存、相互规定,又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的。因此,“基于教师在课堂中组织者、发现者和中介者”的角色作用,教师可以实行“提出问题──探索问题──解决问题”的模式组织课堂教学。

“基于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思想,在教学过程中,“学”与“导”的活动、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关系应该是互动的、融合的,在和谐中不断向前发展。因此,按照“学与导和谐发展”的教学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按照“提出问题──探索问题──解决问题”的模式组织课堂教学时,可以采取“诱导试学——引导探学——开导活学”方法组织课堂教学。

(1)设置情境,提出问题,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教师引导学生学习首先要从现实的、有兴趣的、富有挑战性的真实问题情境开始。让学生一开始进入学习探索就真切地感受到统计就在自己身边,体验到学习统计的价值,从而激发起学习统计的兴趣,萌发积极主动探索统计理论和方法的求知欲望。教师要通过对课堂的组织,让学生对学习统计产生学习兴趣,“热爱是最好的老师”,兴趣盎然地进入了对统计学知识的探索,学生才能学有所长。

(2)探索问题,增强学生主角意识,激励学生积极参与

“基于教师在课堂中组织者、发现者和中介者”的角色作用,课堂教学方式应从根本上改变原有的教师讲、学生听,教师指挥、学生操作的教学现象。学生要在自己生活经验的基础上不断地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对各种信息进行加工转换,对新经验和旧经验进行综合概括,解释有关现象。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提供一定的支持和引导,设计有思考价值、有意义的问题。学生可以进行小组合作研究探索,教师允许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分析,允许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学习,通过各自想法的交流、碰撞,发现学生有价值的建设性建议及方法措施,及时制止学生运用统计方法计算分析问题时可能出现的偏差,使问题得到正确的解决。

(3)解决问题,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在以往统计学教学中,我们关注比较多的是学生能否记住计算公式、方法、意义、应用条件,能否利用这些知识完成所设问题的正确计算。而“基于教师在课堂中组织者、发现者和中介者”的角色作用,教师在课堂中,就应该更加关注学生能否将科学知识与自己的生活经验紧密联系起来,关注学生在灵活应用统计学知识、创造性地解决实际问题时所表现出来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并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对学习统计产生兴趣,变抽象的科学法则、科学方法为得心应手的工具,从而使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体验参与学习统计的快乐,享受成功解决实际问题的愉悦。

三、以建构主义理论为指导统计学教法探讨

1、设计课堂教学新模式

统计学课程旨在培养学生能够运用统计学基本理论和定量分析方法,对经济现象进行定性和定量的分析和评价。统计学课程内容基本分为三个模块两个层次。第一模块:研究统计学的一般问题,属于基础理论。第二模块:推断统计的理论与方法,相关与回归分析,属于一般的统计方法及其在社会经济领域的运用。第三模块:时间序列分析与预测,统计指数与因素分析,统计综合评价,属于社会经济统计方法的特有问题,侧重于各种统计分析方法运用。两个层次即理论部分和计算分析部分,两部分知识比为30:70。反映了知识、能力、素质培养的要求。在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教师和学生的地位、作用和传统教学相比已发生很大变化。因而首先教师必须改变传统的教育思想与教育观念,以现代教育思想和学习理论为指导,利用多媒体等现代化技术优势,探索最优的课堂教学模式。课堂教学中应进一步发挥好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主动地参与到获取知识的过程中去,做到:(1)合理处理好教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充分展示学习内容的实用意义。(2)教学思路清晰,过程流畅、自然。(3)采用启发式、精讲多练式、答疑式、案例式等教学方法,构建情景逼近式的教学模式,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2、设计课内课外相融共生的大课堂

课堂教学不仅要教会想要传授给学生的知识,还要教会学生在书本之外查阅图书、报刊、杂志、网络等资料,以开阔视野,扩大知识面,吸取精华,为我所用,要教给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此外,还要通过课内设计的实训教学内容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的热情,实训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统计调查方案的编制、调查问卷的设计、统计表统计图的制作、综合指标分析、统计案例分析等内容。统计实训的课内教学采用精讲、示范、多练、答疑的方式;课外教学采用学生自行分散复习和有组织分组制表、制图、社会调查、整理计算分析等方式。

3、实行点、线、面、体相结合的大统计

“点”是指让学生根据某一知识点完成作业、实习。“线”是指让学生针对某一问题进行深入分析。“面”是指让学生把若干知识点联系起来进行综合的分析和实训。“体”是指让学生能就学科体系及相关学科的内容进行深入、全面、综合的分析与应用。在讲授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的同时,注重学生基本技能培养、综合能力培养、设计能力的培养。使学生能从高度整体把握统计的思路和统计分析、评价思想。

4、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建构主义理论强调学习者在建构性学习中的积极作用,是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善于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学生主动积极的学习。教学中应根据统计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灵活运用适当的教学手段,设置悬念,使学生产生好奇心和强烈的求知欲。统计学教学过程中涉及到特有的概念及科学家,教学中可以适当拓展,开阔学生的视野,影响学生的心智,塑造学生的灵魂,在潜移默化中激发学生学习统计的兴趣;教师的教学语言要准确生动形象,善于设疑,启发学生思维,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充满求知思索的激情;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强化学习的动机,激发学生学习统计持久的浓厚的兴趣,激励学生不断提高对自己能力的欲求,不断增强自己的学习信心,不断地在自我实现中超越自我。

5、设置情境,在交互中实现教学目标

学校是社会的一个细胞,是社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课堂也不单纯是“老师教、学生学”的木讷课堂。课堂中的社会性环境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是师生之间的交互,二是学生之间的交互。建构主义认为,每个学习者都有自己的经验世界,不同的学习者可以对某种问题形成不同的假设和推论。师生在课堂上可以通过合作解决问题、小组讨论、意见交流、辩论等形式,促进学习者之间的沟通和互动。统计教学要从过去主要关注“人机交互”到关注“人际交互”;从只关注学生与教师、教学信息的交互到关注学生之间的交互以及学生与校外专家、实践工作者的交互;从关注个别化学习到同时关注学习共同体的建立。教学中要充分利用社会性资源,调动学生的学习情趣,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在交互中实现最佳的教学效果。

6、构建科学的考核评价体系

建构主义理论强调学习是诊断性学习和反思性学习和自主性学习,这意味着学生必须从事自我监控、自我测试、自我检查、自我约束等活动,以诊断和判断学习中所追求的是否是自己设置的目标。在教学中,应该根据理论和实训教学的不同特点、不同教学内容的具体组织方式,不断的反馈,使学生自己及时评价。同时,在学生成绩考试评定中,应采取了灵活的考试方式,有笔试、有口试,也有设计方案和调查报告,笔试内容也应着重考核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注重知识、能力和素质的综合评价。

以上探讨了在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统计学课堂教学方法,统计教学是一门艺术,艺无止境。相信当建构主义理论真正走进统计课堂教学时,统计教学会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篇10

关键词:教育理论;统计学教育;教学方法

现代教学理念强调“以学生发展为本”,确立“学生主体观”,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以促进学生的终身发展。而建构主义理念正是倡导学生主动建构,自主学习。因此,以建构主义理论为依托进行课堂教学改革,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仅以建构主义理论为指导,从学生“学”的特点出发,探讨统计学教师课堂“教”的特色方法。

一、建构主义理论学生“学”的特点

建构主义对学生学习活动的本质进行了科学的分析,认为学生学习有如下特点:

1学生学习不是从零开始的,而是基于原有知识经验背景的建构。即学生在学习统计课程之前,头脑里并非一片空白。学生通过日常生活的各种渠道和自身的实践,对客观世界中各种自然现象已经形成了自己的看法,建构了大量的朴素概念或前学科概念。这些前概念形形,共同构成了影响学生学习统计学概念的系统。学生的前概念是极为重要的,它是影响统计学学习的一个决定性的因素。前概念指导或决定着学生的感知过程,还会对学生解决问题的行为和学习过程产生影响。

2、学生学习知识是一个主体建构的过程,要突出学习者的主体作用。学习不仅仅是知识由外到内的转移和传递,而是学习者主动地建构自己的知识经验的过程,即通过新经验与原有知识经验的反复的、双向的相互作用,充实、丰富和改造学习者原有的知识经验。在这种建构过程中,学生一方面对当前信息的理解要以原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超越外部信息本身;另一方面,对原有知识经验的运用又不只是简单地提取和套用,个体同时需要依据新经验对原有经验本身也做出某种调整和改造,即同化和顺应两方面的统一。学生不是被动信息的吸收者,而是主动地建构信息,这种建构不可能由其他人代替。因此,教师不能直接将知识传递给学生,而是要组织、引导,使学生参与到整个学习过程中去。

3、学生学习既是个体建构过程,也是社会建构过程。虽然知识是在个体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建构起来的,但社会性的相互作用也很重要,甚至更重要。因为人的高级心理机能的发展是社会性相互作用内化的结果(正如统计的特点具有社会性)。此外,每个学习者都有自己的经验世界,不同的学习者对某种问题可以有不同的假设和推论,学习者可以通过相互沟通和交流,相互争辩和讨论,合作完成一定的任务,共同解决问题,从而形成更丰富、更灵活的理解。同时,学生可以与教师、统计专家等展开充分沟通。这种社会性相互作用可以为知识建构创设一个广泛的学习共同体,从而为知识建构提供丰富的资源和积极的支持。因此,课堂上师生交互和生生交互活动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学习共同体”的形成以及对课堂社会环境和情境的营建是学生获得学习成效的重要途径。

二、建构主义理论教师“教”的特点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教师在课堂中的作用,可以概括为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发现者和中介者。

1、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起主导作用和导向作用。教师应当发挥“导向”的作用和教学组织者的作用,努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帮助他们发现问题,进而去“解决问题”。

2、教师是课堂教学的发现者。教师要高度重视对学生错误的诊断与纠正,并用科学的原理和原则,给予正确的引导与指引。

3、教师是课堂教学的中介者。教师是学生与教育方针及知识的桥梁。教师既要把最新的知识和分析方法提供给学生,也要注意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从辩证法的角度看,教学是一个不断发展的动态过程,教与学是对立统一的矛盾运动,随着教学活动的变化,矛盾的主要方面,或在教师,或在学生。分开来看,“教”的主体是教师,客体是学生,教师发挥主导作用,学生发挥能动作用;“学”的主体是学生,客体是教师,学生进行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教师则对这些活动施加影响。合起来看,在教学活动这一不断发展、循环往复的全过程中,教师与学生的主体客体地位是相互依存、相互规定,又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的。因此,“基于教师在课堂中组织者、发现者和中介者”的角色作用,教师可以实行“提出问题──探索问题──解决问题”的模式组织课堂教学。

“基于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思想,在教学过程中,“学”与“导”的活动、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关系应该是互动的、融合的,在和谐中不断向前发展。因此,按照“学与导和谐发展”的教学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按照“提出问题──探索问题──解决问题”的模式组织课堂教学时,可以采取“诱导试学——引导探学——开导活学”方法组织课堂教学。

(1)设置情境,提出问题,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教师引导学生学习首先要从现实的、有兴趣的、富有挑战性的真实问题情境开始。让学生一开始进入学习探索就真切地感受到统计就在自己身边,体验到学习统计的价值,从而激发起学习统计的兴趣,萌发积极主动探索统计理论和方法的求知欲望。教师要通过对课堂的组织,让学生对学习统计产生学习兴趣,“热爱是最好的老师”,兴趣盎然地进入了对统计学知识的探索,学生才能学有所长。

(2)探索问题,增强学生主角意识,激励学生积极参与

“基于教师在课堂中组织者、发现者和中介者”的角色作用,课堂教学方式应从根本上改变原有的教师讲、学生听,教师指挥、学生操作的教学现象。学生要在自己生活经验的基础上不断地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对各种信息进行加工转换,对新经验和旧经验进行综合概括,解释有关现象。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提供一定的支持和引导,设计有思考价值、有意义的问题。学生可以进行小组合作研究探索,教师允许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分析,允许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学习,通过各自想法的交流、碰撞,发现学生有价值的建设性建议及方法措施,及时制止学生运用统计方法计算分析问题时可能出现的偏差,使问题得到正确的解决。

(3)解决问题,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在以往统计学教学中,我们关注比较多的是学生能否记住计算公式、方法、意义、应用条件,能否利用这些知识完成所设问题的正确计算。而“基于教师在课堂中组织者、发现者和中介者”的角色作用,教师在课堂中,就应该更加关注学生能否将科学知识与自己的生活经验紧密联系起来,关注学生在灵活应用统计学知识、创造性地解决实际问题时所表现出来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并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对学习统计产生兴趣,变抽象的科学法则、科学方法为得心应手的工具,从而使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体验参与学习统计的快乐,享受成功解决实际问题的愉悦。

三、以建构主义理论为指导统计学教法探讨

1、设计课堂教学新模式

统计学课程旨在培养学生能够运用统计学基本理论和定量分析方法,对经济现象进行定性和定量的分析和评价。统计学课程内容基本分为三个模块两个层次。第一模块:研究统计学的一般问题,属于基础理论。第二模块:推断统计的理论与方法,相关与回归分析,属于一般的统计方法及其在社会经济领域的运用。第三模块:时间序列分析与预测,统计指数与因素分析,统计综合评价,属于社会经济统计方法的特有问题,侧重于各种统计分析方法运用。两个层次即理论部分和计算分析部分,两部分知识比为30:70。反映了知识、能力、素质培养的要求。在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教师和学生的地位、作用和传统教学相比已发生很大变化。因而首先教师必须改变传统的教育思想与教育观念,以现代教育思想和学习理论为指导,利用多媒体等现代化技术优势,探索最优的课堂教学模式。课堂教学中应进一步发挥好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主动地参与到获取知识的过程中去,做到:(1)合理处理好教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充分展示学习内容的实用意义。(2)教学思路清晰,过程流畅、自然。(3)采用启发式、精讲多练式、答疑式、案例式等教学方法,构建情景逼近式的教学模式,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2、设计课内课外相融共生的大课堂

课堂教学不仅要教会想要传授给学生的知识,还要教会学生在书本之外查阅图书、报刊、杂志、网络等资料,以开阔视野,扩大知识面,吸取精华,为我所用,要教给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此外,还要通过课内设计的实训教学内容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的热情,实训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统计调查方案的编制、调查问卷的设计、统计表统计图的制作、综合指标分析、统计案例分析等内容。统计实训的课内教学采用精讲、示范、多练、答疑的方式;课外教学采用学生自行分散复习和有组织分组制表、制图、社会调查、整理计算分析等方式。

3、实行点、线、面、体相结合的大统计

“点”是指让学生根据某一知识点完成作业、实习。“线”是指让学生针对某一问题进行深入分析。“面”是指让学生把若干知识点联系起来进行综合的分析和实训。“体”是指让学生能就学科体系及相关学科的内容进行深入、全面、综合的分析与应用。在讲授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的同时,注重学生基本技能培养、综合能力培养、设计能力的培养。使学生能从高度整体把握统计的思路和统计分析、评价思想。

4、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建构主义理论强调学习者在建构性学习中的积极作用,是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善于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学生主动积极的学习。教学中应根据统计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灵活运用适当的教学手段,设置悬念,使学生产生好奇心和强烈的求知欲。统计学教学过程中涉及到特有的概念及科学家,教学中可以适当拓展,开阔学生的视野,影响学生的心智,塑造学生的灵魂,在潜移默化中激发学生学习统计的兴趣;教师的教学语言要准确生动形象,善于设疑,启发学生思维,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充满求知思索的激情;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强化学习的动机,激发学生学习统计持久的浓厚的兴趣,激励学生不断提高对自己能力的欲求,不断增强自己的学习信心,不断地在自我实现中超越自我。

5、设置情境,在交互中实现教学目标

学校是社会的一个细胞,是社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课堂也不单纯是“老师教、学生学”的木讷课堂。课堂中的社会性环境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是师生之间的交互,二是学生之间的交互。建构主义认为,每个学习者都有自己的经验世界,不同的学习者可以对某种问题形成不同的假设和推论。师生在课堂上可以通过合作解决问题、小组讨论、意见交流、辩论等形式,促进学习者之间的沟通和互动。统计教学要从过去主要关注“人机交互”到关注“人际交互”;从只关注学生与教师、教学信息的交互到关注学生之间的交互以及学生与校外专家、实践工作者的交互;从关注个别化学习到同时关注学习共同体的建立。教学中要充分利用社会性资源,调动学生的学习情趣,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在交互中实现最佳的教学效果。

6、构建科学的考核评价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