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系课程范文

时间:2023-10-19 16:07:1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经济系课程,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经济系课程

篇1

1.1学生的数学基础能力比较差

经济学课程的一些概念和原理在分析的时候要通过数学公式、图表和曲线等工具,而且部分理论具有较强的抽象性,在分析的时候需要借助大量的数理实证和图形,这就要求学生有扎实的数学理论基础。但实际上,经济学专业的学生却恰恰相反,人文知识比较丰富,而数学的基础却很薄弱,导致了学生更倾向于学习经济学的定性分析,而对经济学的定量分析却不感冒,不愿意深入研究定量分析的步骤和方法,不习惯利用数学公式、图表和曲线等工具来分析经济学课程中涉及到的概念、原理以及理论。因此很多经济学学生在学习方面觉得有难度,认为经济学课程枯燥、抽象,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不高。[1]

1.2因为国内外差别,学生学用脱节

经济学是在市场经济条件和西方资本主义的制度下产生以及发展的,因此经济学的理论和我国的历史背景相差很大,与我国的国情也有很大的差别,很多经济学理论以及观点如果站在中国,根据中国的国情去分析的话,很难理解透彻。因此学生在学习经济学的时候,常常出现理论和实际严重脱节的现象,学习的经济学知识和理论无法运用到社会经济实践之中。往往都是从概念到概念,从原理到原理,对于生活中的经济现象和一些经济问题没有办法用经济学的理论知识进行分析,这即是所谓的学用脱节,也是目前经济学课程实践教学中比较突出的一个问题。[2]

1.3学生的经济学素养不足

高校本科的经济学课程一般都是在大一下学期或者大二上学期开设,学生还处在本科的低年级,由于进入高校的时间并不长,应试教育的影响还并未完全消除,因此在学习上还处在一个较被动的地位,而且高等院校的学生也没有工作经验,对企业和社会的了解也比较少,因此经济学的素养不足,对很多经济学知识点的理解都不透彻。即使学生在课堂上认真听课,掌握了书本上的知识点,但是因为没有实际工作经验,对现实生活中的经济现象也没有感性的认识,甚至存在一些经济学的学生,对国家的基本经济方针都不了解或者只是掌握一些皮毛。

2高校本科经济学课程进行创新教学的对策

2.1应用多元化的课堂教学方式

课堂教学方式是课堂教学效果的决定因素之一,因此,经济学老师应当对课堂教学方式不断进行创新,使用多元化的教学方式,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教学方式,从而提高经济学的教学效率。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有如下几种:(1)案例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在课堂教学中应用比较广泛,很多门学科都运用这种教学方式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经济学老师也可以在课堂上采用案例教学法来对学生进行教学。经济学老师根据经济法教学课程的内容和教学目的,通过引用一些典型的经济案例,来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学生在思考的基础上,分析研究案例中的材料和问题,然后提出一些自己的见解,通过判断给出决策,学生在这个基础上,提高了运用教材知识或者所掌握知识点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尤其在讲经济学中某一个基本原理的时候,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引入案例教学法,学生通过分析案例,加强了对教材知识点的理解。[3](2)讨论教学法。学生是课堂上的主体,尤其是高校本科的学生,更应该在课堂上发挥自己的主体地位,作为课堂上的指导者,经济学老师也应当不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在课堂上尊重学生,坚持以人文本的教学理念,在经济学课堂上开展经济学活动,并且不断鼓励学生参加和谈论,学生之间的观点不同,这些观点相互补充和修正,强化了学生对问题的理解,并且还能指导学生去发现和探讨经济学教材中知识的规律,深化研究的力度,思维得到了开发。在讨论交流活动的最后环节,经济学老师可以就活动情况进行总结,加强学生的理解以及加深学生的记忆。(3)综合案例讨论教学。知识点相互之间是存在联系的,因此经济学老师在经济学的讲学过程中,也不能只对某一个单一的知识点进行讲解,可以通过巩固和复习前面的知识点,来引进新的知识点。

2.2良好把握课程教学的核心

高校的经济学课程包含两个部分的内容,一是微观经济学,还有一个是宏观经济学。前者重视资源的配置问题,“价格理论”是主要的核心理论。而后者重视资源的利用问题,“国民收入”是主要的核心理论。很多学生在学习经济学的时候,分不清两者之间的关系,也很难将两者区别开来,导致学习吃力。[4]针对这方面的问题,经济学老师应当为学生分别理出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的学习主线,让学生在掌握这两条主线的基础上再将全部的经济学内容串联起来,继而全面掌握经济学的课程内容。例如宏观经济学含有较多的理论派系,经济学老师可以根据经济学中的三大模型,给学生详细阐述各个模型的内涵,并且让学生在深刻理解模型内涵的基础上掌握模型与模型之间的联系。

2.3激发学生的创新欲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要培养出学生的创新欲望,学生也就有了巨大的学习动力,会全身心投入到经济学的学习之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创新欲望,经济学老师首先要有课程意识,并且要有开放的课程资源观念和教材观念,在经济学课程的教学之中要充分考虑到课程的个性化和多样性,并将其完全结合起来。在学生的培养模式制定上,要根据经济学的课程特点,将其与学生的素养紧密结合起来,再确定培养目标和教学手段,经济学老师要做到因材施教,坚持以人为本的教学观念,积极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激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经济学老师要通过多种手段,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对经济学产生创新欲望,情感得到培养,思维得到激活,在此基础上,经济学老师除了要有课程意识,还要有目标意识,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教育效益三个方面充分结合起来,缺一不可,既要考虑经济效益,也要考虑到教育效益,不能急功近利,要根据经济学专业的发展目标和发展条件,激发学生的创新欲望,培养学生学习经济学的主动能力。[5]

2.4全面结合我国国情

经济学是在市场经济条件和西方资本主义的制度下产生以及发展的,因此经济学的理论和我国的历史背景以及我国的国情相差很大,如果从中国的国情角度去分析的话,很难做到透彻理解,经济理论脱离了生活实际,也就变得毫无意义。如今本科经济学的教材内容撰写背景都是以发达国家的经济实践为主,而我国的经济生活目前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经济体系尚未完全建立。针对这方面的问题,我国可以利用“洋为中用”这一方式,根据我国的国情,适当借鉴国外的经济学课程和案例,将中国的实际经济和系统教学有效结合起来。[6]例如经济学教材中在分析三大货币政策时,主要强调与再贴现率和公开市场业务相比,法定的存款准备金率将会取得最佳的效果,一般来说使用较少。但是在中国,存款准备金率的使用次数就比较多,其目的是为了降低通货膨胀的威胁以及抑制经济的过热现象,这样与国外的行情则大不相同,中国学生在学习经济学的时候也会产生很多疑问,经济学的老师在这个时候就应该根据中国的国情,结合当前开放的经济背景,从利率和汇率之间的关系、金融环境以及中国利率市场化的进程来给学生解释。

2.5落实技能培训

高校本科经济学课程是一门理论课程,并且是纯理论,除了介绍经济学的有关概念和原理,就是介绍经济学的理论知识点,但是经济学的教学则不一样,如果经济学老师仅注重对学生理论知识的培养,而忽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那么学生的专业化能力得不到培养和提高,也就没有办法将经济学的知识应用到生活之中,对于实际生活中遇到的经济问题也就没有办法进行解决,这样的经济学课程教学也就变得毫无意义。因此,经济学老师不仅要指导学生掌握课本上的知识点,还要落实学生的技能培训,让学生在实践生活中应用到专业化能力,并且经济学老师要掌握当前社会的经济发展形态,了解到当前社会经济行业的规范和需求,引导学生将理论知识转变为实用技能,对感性认识进行深入研究,将感性知识转变为理性知识。[7]

3结论

综上所述,高校本科的经济学课程主要是为了满足市场化需求,培养经济型人才,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针对当前高校本科经济学课程中还存在的诸多问题,经济学老师应当结合我国国情,运用多元化的课堂教学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创新欲望,并且在给学生传授理论知识的同时还要重视学生实践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培养,为国家和社会经济发展培养复合型经济人才。

作者:唐丽君 单位:辽东学院经济学院贸易经济系

参考文献

[1]弓瑞琼,谷满意,胡德春.重思数学在经济学课程中的应用性研究[J].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2014(6):12-15.

[2]李明桥.关于经济学课程教学的改进建议[J].中外企业家,2013(12):04-06.

[3]周科理.让经济学课程堪以实用[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2(09):06-09.

[4]刘晓静,刘京丽.经济学课程实践教学模式探索[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中旬),2012(12):13-15.

[5]罗文花.政治经济学课程教学改革探索[J].台州师专学报,1998(5):09-11.

篇2

关键词:西方经济学 本土化 课程建设

注:本论文获广西新世纪教改工程重点立项项目“西方经济学教学本土化研究与教学改革实践”(编号2008A018)资助。

一、前言

西方经济学是对西方市场经济运行实践的经验总结和理论概括,它揭示了市场经济运行的机理和一些重要的经济变量之间的关系,形成了一套较为有效的方法体系和较为完整的分析框架,为经济行为和经济现象提供合理解释,为经济政策和经济管理提供思路。西方经济学虽然探讨的是市场经济的一般性问题,其内容科学,但它同时是一门研究人的经济行为和利益关系的社会科学,它不可能超脱政治、文化和历史。经济学研究的是具有情感并具有利益动机的人;而且经济学家本身也是有价值取向和利益动机的,对现实存在的各种经济制度也有不同的信仰。我们在西方经济学教学过程中、在经济研究中,不能不加分析、不顾中国的实际简单地套用西方经济学。我们应当从中国的国情出发,联系中国实际来学习、研究西方经济学本土化改造,使之成为能够说明中国经济问题的有用的工具。

课程建设是一项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基础性工程,其实质是遵循教学系统运行规律,促进教学体系整体优化的过程,进一步加强和完善课程建设,确保教学的正常运行和教学质量的提高,也是培养素质人才的重要保证。随着当前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趋势以及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西方经济学教学本土化的课程改革与建设已成为当务之急。

二、西方经济学教学本土化课程建设的必要性

随着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市场机制已经渗透于经济生活的方方面面,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地位不断增强,已成为社会资源配置的主要调节者。然而,中国现在的国情与西方发达国家至少有三方面的不同: 其一,中国现在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意味着中国的社会制度与发达国家不同,中国经济的发展阶段和发展水平与发达国家不同。中国正处在追赶发达国家发展水平的关键时期。其二,中国正处在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轨时期。这意味着在今后一段时间里新旧体制都将在中国经济运行中发挥作用。其三,中国是一个有13 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这意味着庞大的人口压力,人口与资源、环境的矛盾,人口增长与经济增长、生活水平提高的矛盾是我们面临的特有的、重要的经济问题和社会问题。这些就决定了我们不能把西方经济学原封不动地拿到中国来,不能简单地套用西方经济学的结论。我们必须结合中国国情,对西方经济学进行分类研究,重新审视西方经济学中的哪些内容是反映了市场经济的共性和一般规律,哪些结论是和发达国家的现实经济条件联系在一起的,哪些观点包含了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因素。在此基础上,我们要进一步明确,西方经济学中的哪些内容是可以直接采用的,哪些内容是需要改造的? 哪些内容是目前中国经济条件不具备、不成熟而暂时不宜用的,哪些内容是应当摈弃的。

我们学习和研究西方经济学,不但要掌握其结论和方法,而且还要把握具体的理论赖以产生的假设前提、逻辑结构和经济背景,还要注意不同的经济制度( 或体制) 、经济条件和风俗习惯所造成的经济主体( 消费者、生产者、政府) 的动机和目标的差别。这些差别就可能导致这样的结果: 在西方是正确的结论在中国现阶段可能是不正确的; 在西方有用的理论和政策在中国现阶段不一定有效。

所有这些本土化的问题,困扰西方经济学教学的因素很多,要培养当代大学生现代经济新思维的能力,全面提高学生对现实经济问题分析与解决的能力,加快西方经济学本土化课程改革与建设势在必行。

三、西方经济学教学本土化课程建设的思路

西方经济学是一门既抽象又具有很强应用性的课程,其在不同程度上构成了许多经济学科和课程的理论基础,西方经济学内容体系庞大、流派众多,各种流派的理论观点、政策主张各异。西方经济学本土化教学为了激励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索精神和经济思维的能力,我们应该在基本原理讲授过程中努力结合中国的国情。我们可以举出西方经济学中的一些具体的理论来寻找本土化的结合点。

比如,目前中国的企业有国有企业、私有企业、外资企业、股份制企业、个体经营户,这些不同类型的企业的目标函数可能是不同的。一个明显的事实是,中国国有企业不能把追求利润最大化作为唯一的目标,国有企业还需要承担一部分社会责任,如解决就业、稳定经济、安定社会。如果用西方流行的企业理论或生产者行为理论来统一分析这些不同类型的企业,得出的结论可能是不得要领的。

又如西方宏观经济学教科书中所说的利息率是市场化的利息率,而中国的利息率目前是高度管制的利息率,这两种利息率的决定方式和变动规律都大不相同。因此,建立在市场化利息率基础上的有些理论不能照套过来解释中国现阶段的经济现象。西方宏观经济学中的公共投资增加会通过利率提高来排挤私人投资的理论,IS-LM 模型所说的货币供应量增加通过利息率下降( 假定其他条件不变) 来刺激投资的机制,都不能直接用来说明中国目前的相关的经济问题。我们需要结合中国实际,对这些理论进行分析和改造。

我们在西方经济学教学中可以尝试三种方法实现本土化改造:

一是剔除术。这是为了剔除西方经济学中那些与我们的制度、文化传统和价值观不一致的内容。比如,西方经济学中宣扬资本主义制度是人类终极制度的内容; 论证发达国家剥削、掠夺发展中国家有理的内容; 论证国际经济关系中不平等规则合理的内容。

二是整形术。西方经济学中的有些内容和中国的实际情况不一样,不能把它原封不动地照搬过来,需要经过调整和改造来进行运用。例如,近些年一些中国学者在学习、借用西方经济学有关理论的基础上,联系中国实际,构造了中国居民的消费函数,提出了适合中国现阶段情况的IS-LM 模型。

三是移植术。所谓移植术,是指联系中国实际来运用西方经济学的有关理论和方法,用西方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来解释中国的经济现象和改革发展中出现的经济问题,使西方经济学在中国本土化。根据前面所述的西方经济学的性质,西方经济学中的一些理论和方法是没有阶级性和国情差别的。在西方可以用,在中国也同样可以用。如均衡分析、成本-收益分析、边际分析、总供给-总需求分析、国民收入核算方法,消费、投资、净出口与总需求的关系分析,等等。

四、西方经济学教学本土化课程建设与发展的措施

(一)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规范教学管理制度

建立一支结构合理、教学水平高、教学效果好的师资队伍,是学校实现人才培养目标、造就精品课程的重要保证。在课程建设中,要采取多渠道、多层次、全方位培养师资的形式,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法,加强本课程主讲教师的本土化教学交流,学习兄弟学校经验,进一步提高本课程的整体教学水平。加强科研工作,为任课教师提高自身素质和强化西方经济学本土化应用和研究提供基础,也为学生结合课程内容参与相关科研活动创造条件。

严格、规范的教学管理制度,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前提条件,对调动教师的积极性与敬业精神、责任意识、育人意识都起着一定的促进作用。教学管理制度的不断规范和完善,有力地保证了教学工作的正常运转,杜绝缺课、少课,保证课时,有始有终。除了学校规定的各个教学管理环节,根据需要进行学生评教问卷调查、教学督导听课等多角度反馈信息,全面改善教学质量。

(二)推进本土化教学的教材建设,完善学习成绩评价方法

教材是教学的基本工具,是课程建设的关键之一,推进教材建设,建设或使用适合当代大学生需求特点的教材,包括多媒体形式的立体化教材,加大力度改革实践教学的形式和内容,突出本土化案例教学内容,努力将我国市场经济改革的实践资料适当地补充到教材中去,做到用经济理论模型分析中国的实际问题,增强现实感、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在教材的建设或编写中,应针对不同专业的培养目标,注重创新和实践内容,编写有水平、有特色的教材,另外,还要汲取西方经济学昀新发展的前沿理论,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参考文献。建立综合考评体系,规范考评指标。对学生的课程学习过程要进行全方位考核,建立以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为基础,以综合运用能力为重点、以学习态度为参照的综合考评体系,降低考试成绩所占比重。作业、实践和发言讨论均列入评定范畴,鼓励创新型答案。

(三)本土化教学与科研紧密结合,加强科研实践

坚持“教学与科研”并举的原则,采取“边教学、边研究、边改革、边实践”的方式,在研究中不断完善和提高。教学与科研紧密结合,紧跟国内、国际形势的发展,发挥自身优势,及时反映本学科领域的最新成果,服务于学生和教学工作。

总之,西方经济学本土化课程建设与改革是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我们必须发扬求真务实和真抓实干的工作作风,切实把西方经济学课程建设抓出实效,确保教学质量不断提高,以满足高等教育的发展和新时期对高素质人才培养的需要。、

参考文献:

[1]徐璐.西方经济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和实践[ 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7,( 10)

[2]穆红莉.应用型高校管理类专业西方经济学教改思路探析[ J].高教论坛,2007,( 5)

[3]孙宇,李文华.讨论式教学法在经济类专业本科教育中的运用[ J].经济研究导刊,2010,( 3)

篇3

经过多年的征集、收藏和保护,安徽博物院现藏古籍15600多种,近10万册,其中善本542种,3200多册。53部古籍入选第一至五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我院收藏古籍种类丰富,尤其以安徽地方文献为特色,包括新安理学、新安医学、徽州朴学、桐城文派等地方文献。大量的皖人著述、安徽方志、谱牒成为研究安徽历史和文化的重要资料。院藏古籍不仅内容上独具特色,其在版刻技术、装帧形式、用纸上亦有独到之书。现以入选《国家珍贵古籍名录》的部分古籍为例,从版刻印刷方面介绍其特点。

二、珍贵古籍中的特色

1、以虬村黄氏为代表的徽刻精品

由于徽商贾而好儒的特点,商业的兴盛带动了徽州刻书业的发展,徽商或本身从事刻书业,或大力支持刻书,使得明清时期徽州刻书业发达,成为四大刻书中心之一,在中国刻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徽州刻书又以精美的徽派版画为世人所称道,而徽派版画是由画家、刻工、印工共同创造的,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会影响版画的质量。在徽派版画的发展历程中,既涌现了陈洪绶、丁云鹏、萧云从、吴廷羽等为代表的专业画家投身版画创作,又形成了以虬村黄氏为代表的专业刻书的家族,因而产生了相当多的徽派版画珍品,这对徽州地区乃至全国文化的传承和发展都有深远的影响。院藏徽派版画古籍,种类丰富,包括家谱、方志、画谱、棋谱、戏曲、佛像画等。现以珍贵古籍《酒仙谱》为例介绍徽派版画之特点。

《酒仙谱》(图一)不分卷,明许茂先绘编,明黄应绅刻,明万历刻本,歙西唐模许氏酣酣斋发行。是书为酒牌,图中所绘,大多为旷世多才的著名酒徒,如嵇康、刘伶、阮籍、陶潜等的逸闻轶事,故曰“酒仙谱”。许茂先,歙县唐模人,自称“高阳酒徒”。书中题语多用旧文,能以数语传神,而绘画笔法简洁细腻,寥寥数笔即将人物神态表情淋漓尽致地刻画出来,可见绘画者技艺之高超。书中从一文钱到万万贯为一副牌,以酒徒狂放事为典故饮酒,体现了明代文人之雅趣,亦从侧面反映了明代中后期士大夫阶层蔑视礼法,崇尚自由的精神追求。

刻工黄应绅来自著名的刻书家族虬村黄氏,其与《环翠堂园景图》刻工黄应组、《程氏墨苑》刻工黄应泰均为同族兄弟。书中版刻于方寸间将画作精髓表现得淋漓尽致,线条细腻,人物表情,惟妙惟肖,不愧出自名家手笔。是书画、刻皆精,为徽派版画中的精品。

2、泥活字本

千百年来,世人对《梦溪笔谈》记载的毕舁泥活字印刷术颇有怀疑,例如罗振玉认为泥字不能印刷,认为胶泥作字似乎不太合理。安徽泾县人翟金生制作泥活字并印刷书籍传世,间接证明了泥活字印刷术的存在。翟金生,泾县水东(即桃花潭)人,清乾嘉时期以教书为业,其“读沈氏《梦溪笔谈》,见泥活板之法而好之,因抟土造锻”(翟金生:《泥版试印初编》包世臣序)。存世的泥活字实物坚硬如角骨,并非人们想象中的那样松散,与木活字印数百部之后即因水泡而涨大而字迹模糊不同,泥活字印书多而不变形。

院藏《泾川水东翟氏宗谱》(图二)一卷,是翟金生用泥活字印刷术翻印的家谱,通过本书可见泥活字印书的效果。内封题日:泾川桃花潭/前明嘉靖中先驾部震川公辑/水东翟氏宗谱/大清咸丰七年仲冬月泥聚珍版重印。是书印刷齐整清朗,美观大方,为族谱中的佼佼者。可见泥活字不仅能够印书,而且刻印效果不差,证实了《梦溪笔谈》所记是可信的。

3、凌氏、闵氏多色套印本

明万历时人谢肇涮曾说过:“金陵、新安、吴兴三地,剞劂之精,不下宋版”(谢肇J:《五杂俎》),谓南京、徽州、吴兴三地刻书不输宋版,此语虽有些夸大,但亦可知当时此三地刻书在世人心目中的地位。吴兴刻书的特点是多刻评点书,采用多色套印的方式将评点和套印完美地结合起来,相得益彰。吴兴刻书业的代表,是以闵齐仅和凌漾初为核心的闵、凌二姓家族私刻。凌漾初刻印《史记评林》创立了点评与正文相对应的“评林”体,引发了点评体的刻印热潮。而后闵齐仅将前代已有的套印方法发扬光大,把点评文字用朱色印出,正文用墨色,是为朱墨二色套印本。后闵氏、凌氏相互竞争,发展成最多为五色套印本,即所谓多色套印本,就是把版面中不同颜色的文字分色分版雕刻,然后套印在同一页面上。院藏《管子》《文心雕龙》为闵氏、凌氏多色套印本的代表,刻印精美,每一种颜色都印刷清晰,古籍保存完整,可见明代后期套印本之真面目。

《管子》二十四卷(图三),春秋时管仲撰,明代赵用贤、朱长春等评点,明万历四十八年(1620)凌汝亨刻朱墨套印本。

《文心雕龙》二卷(图四),南朝梁刘勰撰,明杨慎、曹学俭等批点,梅庆生注,明闵绳初刻五色套印本。

4、蓝印本、朱印本古籍

古籍刻印中多用墨色,即使是多色套印本中正文也用墨色印刷,但有些古籍却全本用朱色或蓝色印刷,称为朱印本、蓝印本。这些红蓝印本是在书籍雕版完成后,正式刷印前试印行的本子,主要是为了检查是否有错字和着墨是否均匀,如有不妥则需进行修改。之所以用红色和蓝色,一方面区别于之后正式印刷的墨色本子,另一方面也提醒工匠,便于修改。这种本子因槭切掳娉跤。故字迹清晰、墨迹均匀、精巧美观,由于刻印数量稀少,故而更显珍贵,为版本学家和藏书家珍视。我院藏有朱印本《[康熙]徽州府志》《[万历]休宁县志》,蓝印本《洪武正韵》,皆刻印精美,存世稀少。

《[万历]休宁县志》八卷,明代李乔岱纂修,明万历三十五年(1607)朱印本。收藏者王立中跋云“予所见休宁县志,以此本为最古”,“康熙八卷本已不习见,况此为万历开板样本乎?”此书为《休宁县志》较早版本的初印本(图五),弥足珍贵。

《洪武正韵》十六卷(图六),明乐韶凤、宋濂等撰,明嘉靖二十七年(1548)衡藩刻蓝印本。是书为刻印精美,版式疏朗,保存完好。且书中藏书章清晰,表明其流传有绪,因而具有重要的版本价值。

5、公文纸本古籍

宋元明时期利用官府废弃的公文档册、账簿(包括私人书启等写本)纸背刷印的古籍称为公文纸本,即古人利用公私废旧纸张背面印刷的古籍印本。这是古籍刻印本的一种特殊形态,纸张的正面为正式印刷的古籍内容,背面则是政府公文或私人手写文档。古籍由于线装的缘故不能或不宜轻易打开,因此其背面文献内容不易为人所知,故纸张背面的文字在相当程度上属于未被开发、利用的传世文献。而公文纸本背面资料作为未被利用的史料逐渐受到重视。我院藏《春秋左传详节句解》三十五卷即用公文纸包装,保存了一部分公文资料。

《春秋左传详节句解》三十五卷(图七),宋朱申、周瀚注释,明顾梧芳校正,明刻本。是书共三十五卷,装订成四册,书衣均用公文纸包装,公文纸中内容为隆庆六年察院批复大梁道仪封县刑事案件,朱批有“死二命犯人三”,“依律的决犯人贰名”等判决内容。

篇4

关键词:软件工程;精品课程;CDIO教学模式

作者简介:刘建宾(1963-),男,云南昆明人,北京信息科技大学计算机学院,教授;郑丽伟(1979-),男,山西五台人,北京信息科技大学计算机学院,讲师。(北京 100101)

基金项目:本文系北京信息科技大学教改重点项目“软件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教学改革与实践”(项目编号:2011JGZD04)、北京市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试验区项目“北信科大软件工程专业试点改革”(项目批准号:京教函[2009]630号)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4)14-0147-03

软件工程是一门正在迅速发展的交叉性学科,有关软件工程的新概念、新技术、新方法不断涌现。信息社会不断增长的软件人材需求同教育供给不足的矛盾,特别是优质专业教育供给严重不足已成为软件工程教育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1,3]随着软件工程学科的日益成熟,原有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实践教学体系与环境、考核评价方式等)已经不能适应学科发展的要求和工程人才培养的实际需要,[4,5]因此探索适合软件工程学科发展的教学模式十分重要。

CDIO(Conceive-Design-Implement-Operate,构想-设计-实施-操作)是2002年由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航空航天系发起的国际工程教育合作组织(国际工程教育合作组织CDIO委员会)制定的一个国际工程教育标准,其教学大纲满足美国、加拿大和其他华盛顿协议国家职业工程师组织对工科教育的要求。教学框架是目前世界上最为系统和先进的,已在合作成员院校的机械、航空航天、电子信息等工程专业得到成功应用并对全球工程教育界产生重要影响。[2,6]当前CDIO在我国各相关领域已经得到广泛的认可与应用。[7,8]CDIO的理念是以产品生命周期为载体,以项目设计为导向,以理论联系实际的方式开展课程教学,以实现科技知识传授和能力素质培养的双重教育目标。强调根据现实需要构想、设计并实现,最终拿到社会上去运用,强调要着重于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根据这种理念,需要参照国际领先水平的CDIO工程教育大纲并结合软件工程教育实际进行一整套的改革,包括课程大纲、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实践教学体系、实验室建设等教学要素进行系统规划和改造,这样才能培养高素质软件工程应用型人才。

一、教学改革

课程组重视教学改革,组织教师进行CDIO工程教育改革和实施工作,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1.面向应用型人才培养的CDIO课程大纲和教学目标设计

为了实现应用型计算机人才培养教育目标,课程组根据CDIO大纲和标准,改革传统课程大纲的内容和结构,设计了CDIO课程大纲模板,再此基础上结合软件工程课程实际,在学科知识传授、个人能力与职业技能、团队与沟通能力、系统建造与调控能力四个层面系统地设置课程教学目标及实现途径。

2.教学方法改进

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基础,针对软件工程学科知识体系和教学过程的特点,确定CDIO教学框架下的教学模式、支持活动、目标实现方法,并针对软件工程不同知识单元的特点,选择有效的教学方法实施多元化的组合式教学模式,包括案例式教学、任务驱动教学、启发式教学、基于问题和项目的学习等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双主模式”教学方法。

3.教学内容的更新

传统的教学内容主要来自教师指定的教材,教学内容局限性大,知识更新慢,与计算机学科快速发展的状况不相适应。课程组将学科发展的最新理论和企业界最佳实践引入课堂,使其成为课程的一部分,不断更新教学内容,同时将课程教师的科研成果引入教学,形成特色,并通过专题讲座将反映学科前沿的新观点、新知识介绍给学生,让学生了解最新的现代软件工程发展动态和面临的挑战。

4.工程化实践教学体系建立

课程组按照CDIO教学模式的要求,对传统实践环节实施工程化改造,通过课程实验强化个人与职业技能,基于角色的团队项目活动来实现工程能力、协同能力和职业素质培养的目标,完善生产实习制度,为学生提供在软件企业进行实习实践的机会,建立起课内实验、课外团队项目实践以及生产实习三级工程化实践教学体系。

5.学生考核评价方式改革

对学生的考核评估系统进行改革,实施多元化综合评价考核方法,考核内容包括考试、实验、项目实践、研讨报告等多个要素。课程组通过强化对工程设计档案、作品和报告等这类基于学习结果的考核,促进学生主动学习。评价方式的转变不仅直接考查了学生的学习过程,同时考查学生跨学科的学习能力、设计才能、创造力、领导能力,使学生们变得更有责任感,由此引导他们学习态度的转变和技能的进步。

6.主动学习环境的构建

通过建立课程网站,实现了教学计划、课程教学大纲、实验大纲和教学目标,实现教学资料的共享。采用网络和多媒体教学手段,开发软件工程教学网站和CAI课件,建立符合软件工程应用人才培养目标的开放性教学环境和主动学习支持环境。

二、网络教学环境条件建设

课程组近年来引入先进的多媒体及网络教学手段,为课程的教学改革提供了良好的支撑环境,构建了课程建设网站和专题教学网站。学生可以通过便捷的网络访问相关学习资源,进行在线学习、在线测试、下载资源等多维学习活动。经过几年的运行,学生从参与创新活动逐渐敢于创新,勇于创新,教学成果得到了学校和社会的认可。通过结合课堂教学和课外自主学习,建立结合多种教学方法的新型教学模式,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课程组教师进行多元化教学网站建设,研制软件工程专题学习网,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了一个交互式教学环境和软件工程共享资源库,开辟技术文档中心、UML专栏、CASE技术、ALSD技术、资源下载、在线教学等六大板块,还为用户提供信息反馈的留言板、聊天室,以及能够发表自己经验及各种意见,进行专题讨论的技术论坛。下载专栏提供了CASE工具、资料文档、实例与试题、其他资源四大类下载分类,其中包括软件设计文档标准、软件开发文件编制指南国家标准、计算机软件产品开发文件编制指南、IEEE软件工程知识体系、SEI的软件工程知识体系、Java编程规范等编码标准、中英文案例文档、讲稿、试题、作业等教学资源的下载功能。为了开拓学生的视野,在网上向学生推荐了一些与软件工程相关的书籍、网站,供学生进行扩展学习。

教学网站的创建使学生能够在INTERNET网上进行学习,而不受到时间、地域和空间的限制。课程组教师研制的精品课程网站和软件工程学习网站提供教学大纲、教案、电子教材、CAI课件等丰富的教学媒体资源。丰富的教学内容资源、交互式CAI课件和教学网站的有机结合,为实施任务驱动教学方法和主动学习提供了条件。

三、教学媒体和课件开发

教学媒体是构建任务驱动学习环境的重要内容,它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先进的工具和手段。除了提供传统课件所具有的知识点内容外,还提供了多个任务实例的动画演示,特别强调了交互式练习工具的提供。学生首先通过任务实例的动画演示获得基本的知识,然后使用交互式练习工具完成任务,在完成任务过程中对需要用到的知识进行自主学习。交互式CAI课件为学生实施做中学,学中做,边学边做的任务驱动学习建立必要的支撑环境。

课程组是针对重要,以及较难理解和掌握的一些概念和知识点,开发交互式课件2套:用户界面设计CAI、软件工程CAI,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先进的工具和手段。此外,对现有多媒体课件进行求精、挖潜、规范化、统一化,使多媒体课件成为既适合课堂教学,又适合学生自主学习的参考资料。

四、教学方法与过程的探索与实践

1.教学方法

软件工程的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要求学生在掌握好理论知识的同时,同样注重实践性教学的设计和安排,使学生能够理论联系实际,活学活用,在解决实际软件开发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和开发学生的素质和能力,学以致用。

本课程不仅要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做人;还要培养他们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合作精神,激发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为此,笔者推行“以理论知识为基础、以软件技能培养为核心、以项目实践为载体”的CDIO教学模式以及体现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双主式”教学模式。在教学上采取传统的教学方式与现代教学手段相结合,讲授与研讨相结合等形式多样的组合式教学,积极推行“任务驱动教学法”,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在完成任务中进行主动学习,做中学,学中做,边学边做,学以致用。使学生由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知识的灌输对象转变为信息加工的主体、知识意义的主动构建者。教师由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转变为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帮助者、促进者,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注重培养和训练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的创新能力、综合素质得到较大提高。

在教学实施上,笔者将课内外的教学活动分为课堂理论教学、研讨报告、课内实验、课外实践、生产实习五大环节:

(1)课堂理论教学的目的是使学生掌握软件工程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在教学组织上,将软件工程的理论分为软件产品与过程、管理、传统方法学、面向对象方法学等四大块内容,通过生动的实际案例引导学生理解软件工程基本概念的重要性,通过大量的练习题帮助学生掌握各方面的基础理论和方法。在讲理论知识的同时,重点讲授如何运用书本上的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并注重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将学生学习的过程变为在教师引导下师生共同探索的过程。讲授方式采用概念讲授、案例引导、任务驱动相结合的“学中做”组合式教学模式。

(2)研讨报告作为重要的考核环节,主要安排学生汇报英文案例研究和团队项目实践的学习成果,对软件项目中的各种实际问题、学习中的重点与难点内容展开讨论。通过热烈讨论交流学习中的有关经验,加深对问题的理解和解决,训练学生的创新能力、分析归纳和表达能力,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达到较好效果。

(3)课内实验是为了巩固课内学习的主要内容,通过安排4个课程实验“小任务”和一个由个人独立完成的“小项目”,使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专业技能,帮助学生应用基本知识,熟练掌握各种开发工具。提高编程能力,培养学生的个人能力与职业技能。

(4)软件项目通常是由一定规模的项目小组来完成的,软件工程师不仅需要完成个人的工作任务,还需要与项目组成员协同工作才能完成任务。所以课后团队项目实践对实现课程教学目标是非常重要的教学环节。课外实践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与沟通技能,以及综合运用知识开发系统的能力。做法是布置课外团队案例分析和项目开发实践任务,将学生分为5~6人的开发小组,以团队协作方式完成一个项目,使学生在实践中体会软件的生命周期的阶段和活动,以及团队合作的各种角色和任务,让学生熟悉团队开发的基本模式,获得协同开发的经验。在整个项目的开发过程中,系统分析员需要与项目实践指导教师进行反复沟通以确定需求;项目组内必须定期自行组织召开协商会议,就项目进度、模块接口等管理与技术问题进行非正式的沟通和磋商;每个团队需在课程结束前提交规范的项目文档报告,并准备2场研讨报告。通过完成工作量不小于150个小时的项目实践活动,使学生感到有压力,有紧迫感,综合训练学生的分析能力、开发能力、组织能力、表达能力,培养团队精神,促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开展主动学习,践行“做中学”,强化训练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5)软件工程理论抽象,内容广泛,综合性实践性强。为了解决在校生缺乏企业和社会背景、缺乏实际工程经验的问题,学院与太极计算机公司(信息产业部第十五研究所)合作建立起校外软件工程实习基地。所有学生须在该基地开展为期1周的软件工程生产实习,了解IT企业的真实环境,获得软件工厂和企业系统开发流程和软件“黑盒”测试的实际体验。

本课程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基础,针对软件工程学科知识体系和教学过程的特点,确定CDIO教学目标框架下课程教学的阶段划分、教学模式、活动、目标与方法,并根据课程知识单元的教学特点,选择各个知识单元的有效的教学方法,形成各门课程有效达成教学目标并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双主模式的组合教学方法模式,并在此基础上开展教学实验并收集教学效果的实验数据,并根据反馈不断改进教学方法。

2.教学手段

课程组充分发挥教师的计算机特长,有效利用互联网环境,开发在线教学及资源下载网站,实现教案、课件、辅助教学素材的共享,以及在线学习、作业提交、练习等在线功能,为师生提供先进的现代教育技术手段。

3.考核办法

有效的考试与评估系统可在很大程度上引导学生学习态度的转变和技能的进步,对培养学生的素质、能力和责任感具有重要作用。本课程强化对工程设计档案和软件设计作品这类基于学习结果的考核评价,不仅直接考查了学生的学习过程,也考查了学生跨学科的学习能力、设计才能、创造力和领导能力。

为了切实体现理论与实践并重的教学理念,笔者开展考核方法的改革,加强学习效果的检查,保证教学质量。改革传统闭卷考的单一考试模式,采取期末考试、实验、平时表现、研讨报告与“大作业”相结合的多元化考评方法,将学生完成实验和“大作业”的文档、报告、软件等实践成果作为考评内容,并加大在总分中的比重,通过学生之间互评,教师上机逐一检查的方法,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确保“大作业”的完成质量,同时提高考核方法的客观性、公平性和合理性。

考核方法为:第一,课程总评成绩的评定主要包括考试、实验和平时成绩三个部分。这三部分的考核成绩分别占总评成绩的比例为40%、20%和40%。第二,考试采用开卷形式,主要考核学生对软件工程基本概念、原理和思想的理解与应用。第三,课内实验主要考核实验过程(20%)和实验报告(80%)。第四,平时成绩的考核由课程小作业(10%)、大作业(70%)、出勤(10%)、研讨报告(10%)四部分构成。其中大作业的考核成绩由资料收集大作业(20%)、英文案例研究大作业(20%)和项目开发实践大作业(30%)的考核成绩累加而成。研讨报告有2个,各占5%。

五、结束语

在近几年的教学实践中,课程组教师引入国际先进CDIO工程教育理念,结合软件工程课程特点和自己的科研成果以及实际工作经验,实施软件工程CDIO教学模式,深入浅出地讲授软件工程的基础知识理论,强化实践教学,强调课程知识模块间有机联系和综合应用,强调理论联系实际,强调知识传授和能力素质培养双重目标的实现,积极引导学生开展主动学习、探究式学习和协作学习。通过几年的教学实践,学生的个人能力和职业技能、人际交流能力以及CDIO系统建造与调控能力得到全面提高,成效显著。

参考文献:

[1]刘乃琦.软件工程教育的特点与问题[J].计算机教育,2004,(10).

[2]李曼丽.用历史解读CDIO及其应用前景[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2008,(5).

[3]全蕾,陆钢.软件工程课程教学改革[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09,(19).

[4]满君丰,陈莉,文志诚,等.质量工程实施进程中软件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计算机教育,2009,(23)

[5]林楠,李翠霞.国家示范性软件职业技术学院人才培养模式创新[J].计算机教育,2010,(24).

[6]张桦,温显斌,王劲松.基于CDIO模式的计算机专业教学改革[J].计算机教育,2010,(11).

篇5

一、把概念获知和情境相结合

课程情境必须对小学生具有较强的吸引力,且要有真实性。同时要把科学概念的获知和应用贯通于情境中。目前我国小学科学教材在情境设计方面缺乏一定的重视。较为常见的情况就是,为从教材中获得某个知识点的学习,单一化进行某个或是固定几个代表性试验操作,之后再总结结论,对与结论有关的一些问题进行分析和研究。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没有把相关的知识和设定的情境结合起来。因此,小学科学课程设计的过程中,必须将概念的获知、应用的环节和情境相融合。

二、注重情境设计的多样性

情境认知对于知识技能迁移、发展具有一定的影响。具有丰富性、多样性的情境设计可以有效帮助学生在学习科学知识的时候实现技能的突破与迁移。因此,在进行科学课程设计的过程中,要从多个角度、各个层面尽量提供丰富的情境设计。随着网络信息的快速发展,为科学课程的认知与交流提供了丰富的情境资源。另外,电脑、智能手机等设备的普及,进一步促进了信息化情境资源的建设凸显其课程设计的价值。

三、把握情境课程设计的时间

篇6

【关键词】经济奇迹 经验 经济体制 可持续性

中国自1978年实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2011年中国大陆的GDP总量达到472564亿元,合7.3万亿美元,居世界第二位,按照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9.2%,人均GDP达到5434美元,首次突破5000美元大关,而在1978年,我国GDP总量仅为3645亿美元,人均只有190美元,33年来我国GDP年实际增长率为9.9%,而世界平均水平仅为3.3%,人民的生活水平每十年就翻一番,而同样的成绩美国花了30年。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经济被公认为是一个奇迹,33年的改革实践我们虽然付出一些惨痛的代价,但也积累了大量成功的经验。

一、中国经济成功的经验

(一)渐进式的经济体制改革。

20世纪后期世界出现了两种经济体制转轨方式即俄罗斯的激进式改革和中国的渐进式改革。苏联解体后俄罗斯采取了激进式的改革即休克疗法,对经济体制各方面进行全面变革,改革的结果是,总产出大幅度下降,经济增长呈L型曲线,通货膨胀严重,社会失业大幅度增加,汇率贬值,出口不振,经济陷入严重的衰退之中,休克疗法的失败使俄罗斯GDP几乎减少了一半,GDP总量下降到美国的1/10。而同期中国的渐进式改革,却使中国摆脱了贫困的苦恼,经济实力大为增强。我国渐进式的经济体制改革主要有以下表现,第一是摸着石头过河,有计划,有步骤,循序渐进。我国改革首先由农村开始,在农村改革取得一定成效后开始在城市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减少了改革中可能出现的障碍。第二是定点实验,以点带面,全面推广。我国的改革开放是从深圳,珠海,厦门,汕头四个特区开始的,1989年扩展到大连、秦皇岛、天津、烟台、青岛等十四个沿海城市,1985年在城市开放的基础上又将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闽南三角地区辟为经济开放区,从而形成了沿海经济开放带。1992年以来,又决定对外开放一批边疆城市和内陆省会、自治区首府城市。这样,中国就形成了沿海、沿江、沿边、内陆地区相结合的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对外开放的格局。

(二)政府强有力的经济干预。

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巨大成就离不开政府对经济的干预,我国政府的宏观调控在经济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我国政府对经济的干预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政府制定连续的经济发展规划,我国在上个世纪80年代就制定了到2050年的奋斗目标,而且每隔五年都有一个五年规划,落实本期奋斗目标,正是这些宏伟的规划指导者中国经济一步一步向前迈进。二是政府对经济的宏观调控。当我国需要哪些产业优先发展时政府可以集中力量支持优势产业的发展,同时也可以对一些落后产业进行淘汰,例如我国重点支持的航空,高科技产业,高铁等。当经济出现问题时政府通过调控可以使经济尽快脱离危机,2008年的金融危机,我国也受到了严重打击,政府及时出台措施,出台了4万亿投资政策,拉动了经济的发展。

(三)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稳定优先。

中国经济之所以能保持30年的快速增长,其中重要原因之一就是正确处理了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关系,改革是动力,发展是目的,稳定是前提。中国过去30年的改革并非是一番风顺的,1985年出现了第一次经济过热,1988由于采取了放开价格的办法,导致了两位数的通货膨胀,80年代末90年代初受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的影响,我国社会也出现了一些动荡,但是我们始终维护了社会的稳定,正确处理了改革发展稳定之间的关系,使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保持了正确的方向,成就了中国30年的辉煌。

(四)一切从我国的国情出发。

每个国家选择什么样的制度,什么样的道路,都必须从自己实际情况出发,既不能急于就成超越历史阶段,也不能骄傲自满,裹足不前。改革开放前由于急于求成,超越历史阶段,结果不但不能促进社会进步,反而阻碍了社会的发展。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口多,底子薄,资源相对匮乏,这是我国的基本国情。改革开放后,中国从自身的国情出发,制定了适合自己国情的一些了政策方案,促进了经济的快速发展。

二、中国奇迹的可持续性分析

中国经济经历了30年的辉煌,但中国经济能否取得持续发展,是否会重蹈日本的覆辙,这是众多学者专家所关注的一个问题。目前中国经济中虽然存在着诸多问题,但同时也存在着许多的有利条件。这些有利条件足以支撑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

(一)我国拥有强大的人力资源和广阔的国内市场。

人力资源是决定一个国家经济发展重要因素之一,对经济的持续发展起着重要作用。我国是世界人口第一大国,人力资源丰富,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的普及,我国人口素质不断提高,人力资源优势逐渐显现。强大的人力资源为我国经济发展提供的保障。另外我国国土面积广大,人口众多,消费市场广阔,如果把居民的消费市场开发出来将会极大地促进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

(二)积极进行经济体制改革,适应经济的发展。

我国政府根据经济发展的经验和教训,积极的改革我国的经济体制,使我国的经济体制与我国的的经济发展相适应,从制度上促进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三)政府强有力的宏观调控。

我国政府强有力的宏观调控可以减轻经济的波动,把资源用在国家急需的行业,促进新兴产业和高科技产业的发展。

(四)充足的外汇储备。

目前我国是世界第一大外汇储备国,虽然我国资源相对匮乏,但是充裕的外汇储备可以为我国在国际市场上购买资源和原材料提供了保障。

参考文献:

[1]王琼琼.中国经济增长奇迹解析及对可持续增长的思考[J].知识经济,2010,(10).

[2]陈兴芜.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主要历程及基本经验[J].重庆社会科学,2008,(12).

[3]宗寒.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巨大成就和基本经验[J].理论学习,2008,(9).

篇7

关键词:ERP环境;会计信息系统;教学目标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信息技术的发展,极大地改变了企业的经营环境和方式,信息化成为企业发展的必然趋势。ERP是目前企业信息化采用的主流系统,正被越来越多的企业所认可和采用。借助ERP平台,能极大地扩展会计信息的采集面,提高会计信息的加工程度,做到内部、外部信息相结合,会计信息和生产、销售等信息相结合,实现物流和会计信息流的有机统一。会计信息系统成为一种面向企业业务流程的适时财务处理和报告系统。面对ERP环境,当前的会计信息系统课程教学已显现出严重的不足,改革和创新教学模式成为课程教师迫切需要对待的问题。本文通过对当前教学过程中存在问题的分析,并结合本人的教学实践和体会,提出依托ERP系统改革当前会计信息系统教学的若干建议。

一、对当前课程教学目标的思考

课程教学目标决定了课程教学的内容。如果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能根据教学目标来设置不同的教学内容,就会造成课程体系内容混乱的感觉,讲述了很多内容可是什么内容也没讲明白,这是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必须避免的。会计信息系统课程教学的目标是什么?目前并没有一致的观点。比如,汤四新(2008)就提出我国目前会计信息系统课程在本科和专科(包含高职)层次的教学存在着“引进派”、“开发派”、“复合派”、“应用派”、“实用派’,和“浮萍派’’六大主要流派。教学目标的不一致,导致当前会计信息系统课程教学内容存在极大的不同。大体存在以下几种情况:

(一)以财务软件应用为主要教学目标。在此目标下,教学内容偏重会计软件功能和操作方法的教学。一般会选取某种国内主流ERP软件(如用友、金蝶),但局限于教学时间,往往只侧重介绍其财务模块各子系统(如总账、报表、应收应付、工资、固定资产、购销存等)的功能及系统设置、日常处理、账表输出等操作方法,要求学生熟练操作该会计软件。与会计信息系统相关的理论和知识,如ERP知识、系统设计与开发、计算机网络技术等较少涉及。笔者认为,这种教学模式最大的问题在于,学生难以认识到ERP环境下会计信息系统是如何与其他业务系统紧密协作,通过频繁的信息交流,适时地为各项资源的优化配置提供全方位的信息支持,避免形成“信息孤岛’现象。而这一点,正是ERP中的会计信息系统和传统会计信息系统的最大区别。

(二)以软件开发为主要教学目标。在此目标下,教学内容偏重信息系统的分析与设计。主要介绍会计信息系统开发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开发的系统分析以及主要功能模块的模型设计、系统的二次开发能力等。在此基础上,甚至要求学生掌握一定的编程技术。笔者认为,这种教学目标存在的问题是,如果缺少前期数据库系统、软件工程、系统开发等计算机专业知识,以及对企业实际经营活动过程的基本认知,会让只学过一两门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学生难以接受。其次,在计算机技术飞速发展时代,ERP软件越来越趋于商品化,实际上毕业的会计专业学生受限于计算机专业知识水平,很少会真正从事会计信息的开发。最后,这种教学目标下,对师资的知识结构有更高的要求,必须具备软件和信息工程等的知识背景。

(三)以综合性应用为教学目标。即以宽口径培养复合型、综合性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其教学内容在包含主要财务模块应用的基础上,广泛地介绍系统开发方法、系统分析和功能模块设计、ERP基本理论、电子商务、Excel的财会应用、网络会计、计算机网络基础及维护等相关知识。这种教学目标赋予了课程太多的内容,容易造成主次不分;并且受限于课时,多数内容只能点到为止,粗浅的介绍并不能给学生带来多少收获,只能说开阔了视野而已。试图通过一门课程来培养复合型人才是行不通的,只有通过完善的课程体系建设才能达到这一目标。

二、设定课程教学目标应考虑的几个因素

(一)课时的约束,办学层次的差异。当前,在通识教育和专业基础教学占用了大量课时的情况下,专业课时普遍紧张,会计信息系统课程也不能幸免。这种情况下,就要求课程教学目标和内容要突出重点。

另外,不得不承认,不同办学层次的高校,其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有较大程度的差异。而在专业课程体系中,普遍的情况是,前置的计算机类基础课程较为缺乏,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很依赖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这可能也是当前各高校会计信息系统课程教学目标存在差异的一个原因。

(二)市场对能力的需求。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ERP系统的推广实施,应该看到,开发一个适应企业级信息化要求的财务系统的门槛在不断提高。采购成熟的商品化系统成为大部分企业实现信息化的必然选择。在信息化系统实施及应用过程中,企业需要具有实施经验、实际操作技能和系统维护能力的专门人才。

从笔者了解的情况看,网络化系统的日常维护工作一般会交由更专业的计算机人员打理。而企业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如何利用企业级信息系统对企业传统业务流程、信息传递流程进行改造;在分步实施的情况下,如何设定较长期的信息化规划,以保证各业务系统数据的共享;如何根据企业的业务流程特点选择合适的信息化软件;如何通过商品化软件的初始化设置,满足自身业务的特点;在会计政策、方法变更后如何调整系统设置等等。

(三)专业课程体系培养需要。在当前会计学专业课程体系中,初、中、高级财务会计课程侧重于研究如何向外部信息使用者提供会计信息,在实际工作中体现为业务核算。但核算工作对于信息化系统来说,在明确了核算的科目和金额后,就主要是操作层面的问题了,相对而言较为简单,很大程度上可由计算机自动完成,比如账簿登记、报表的编制等。成本会计、管理会计和财务管理等课程研究如何为企业管理层提供信息以改进管理,教学中侧重于介绍原理。各种方法(比如变动成本法、标准成本法和预算控制等)在手工系统中运用,往往会带来大量计算和形成复杂记录体系,加大会计人员的工作量。因此,采用计算机系统处理是必然的。如此,会计信息系统如何满足计划、控制之类的管理会计与财务管理工作的需要,也应该成为课程教学的一个关注点。

三、对应用型本科教学层次课程教学目标、内容和实验的看法

(一)基于ERP环境开展课程教学。ERP环境下,会计工作模式的改变,对教学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关注会计信息系统本身,更要注意与其他业务系统的协同运作。如何使学生认识到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是一个信息流、物流和资金流协调统一的过程,理解

ERP各子系统问的逻辑关系,感受会计信息系统在整个管理链中的位置和作用,是会计信息系统课程教学应完成的一个任务。笔者通过教学实践,认为在教学中引入“企业经营ERP沙盘模拟实验”能较好地实现这个目标。ERP沙盘模拟实验通过构建仿真企业环境,模拟真实的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可以使学生清晰地感受到企业的信息流、物流及资金流的运动和相互作用,体会会计信息的产生、加工、传递和运用。在模拟实验中,能充分调动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积极性。

(二)弱化模块操作,强化业务流程。目前,很多院校在课程教学中占用了较多的时间来介绍商品化ERP软件中财务链部分(包括总账、报表、薪资、固定资产管理、应收应付子系统)的应用。往往提供一套模拟账务资料,由学生独立完成从数据输入、处理、报告等一个完整的核算工作。但局限于课时约束和实验软件的约束,实验数据一般较为简单,以记账凭证的输入为核算业务起点,业务处理集中在财务模块。这样的方式,很不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完整的会计信息系统、管理信息系统以及与其他系统之间的联系,体会不到企业信息化是以业务流程重组为基础和前提的。对此,笔者的看法是,在教学中应减少模块具体操作的讲授,要把重点放在ERP环境下会计系统如何从业务原点采集信息,如何适时反馈业务控制信息,体会与传统会计业务处理流程的差异。软件操作能力的培养,有条件的话可以开设专门的选修课程(如笔者所在学校开设的“电子记账’课程)。也可以充分利用网络教学平台,采用视频演示的方式,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在课堂教学中,可根据各校学生素质以及前导课程的具体情况,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一般可选取1~2个有代表性的主流ERP软件,在建立起一套完整的业务数据的基础上,通过具体业务的输入,来介绍各个主要业务过程的典型流程,以及与会计信息系统间的数据联系。如果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较强,并具备了较充分的数据库等相关知识,也可不结合具体的软件系统,通过介绍会计信息模型的设计开发,更深入地学习信息模型及其对传统会计处理的革新。另外,如能取得国外主流信息化软件的话,可将国内信息化软件业务流程与其做一比较,分析存在的差距。在实验教学中,可采用分组实验方式,把学生分成若干个组,组内的学生每个人都分配给相应的业务岗位,分工协作完成业务处理。有条件的院校可以利用网络财务软件进行模拟集团公司跨地区、多公司管理。

篇8

1.1课程定位

建筑材料课程是建筑工程技术、工程造价等建筑和房地产相关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该课程的作用是:在学习建筑工程基本理论和专业课程之间架起一座桥梁。使学生系统掌握建筑材料的基本知识,让学生在实际工作中能根据具体工作的需要,识别、选用、检测建筑材料,为学生继续建筑工程投标报价、工程招标、建筑施工及管理、工程预结算、工程造价管理等专业的学习,提供必备的建筑材料基础知识。同时通过本课程的学习,锻炼学生耐心细致的工作作风和严肃认真的工作态度,培养学生具有高度的环保意识、质量意识,使学生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创新精神。

1.2课程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具备一定的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

1.2.1专业能力

①掌握常用建筑材料的品种、规格、技术性质等方面知识。②掌握常用建筑材料质量标准、检验方法、特性、应用和保管等方面知识。③能应用所学知识,正确合理地选择、使用和保管常用建筑材料。

1.2.2方法能力

①根据材料性质,对材料进行正确的选择和进行合理的配合比设计的能力。②初步判别材料的基本物理性质的能力。③依据工程环境和特点正确选择水泥的品种,进行水泥的保管和验收的能力。④正确选择混凝土的各项基本组成材料,并进行混凝土基本性能检验和配合比设计的能力。⑤正确选择砂浆的各项基本组成材料,并进行砂浆基本性能检验和配合比设计的能力。⑥进行钢材基本性能检验和保管、验收的能力。⑦进行石油沥青及其沥青防水材料性能检验的能力,正确选择防水材料的能力。⑧进行砌筑块材基本性能的检验,正确选择砌筑块材的能力。

1.2.3社会能力

①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以及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②培养学生科学的工作态度和严谨的工作作风,同时,并具有环保意识和创新精神③培养学生作为工程技术及管理人员应具备的职业道德、敬业精神。

1.3课程体系

根据课程定位和课程目标,围绕建筑工程造价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以建筑工程造价、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学生的就业为导向,以造价员、施工员必备的材料基础知识及检验能力培养来构建课程内容体系。

1.3.1教学内容选取原则

1.3.1.1针对建筑企业施工员岗位群所需的知识、能力、素质要求选取教学内容

通过大量专业调研和企业的座谈,确定了建筑工程建设过程所需的建筑材料检测工作任务,根据工作任务提炼出学生完成任务应具备的职业能力,根据职业能力要求确定所需的知识、能力、素质要求,进一步确定教学目标和内容,切实保证教学内容的选取具有针对性与适用性。

1.3.1.2考虑学生可持续发展的需要选取教学内容

学生在刚毕业的时候首次就业是从事施工员岗位群工作,但从长远来看,学生通过实际的工作经验积累,不断的学习可发展成建造师,技术负责人,项目经理等。本课程教学内容的选取为学生将来的可持续发展做好知识、素质和能力准备。

1.3.2教学内容的选取

根据建筑材料类型不同,实际工作任务所需的知识、技能、素质要求,选取与建筑材料检测工作任务相对应的学习情境。学习情境设计顺序与材料种类一致,使教学过程与企业施工材料运用实际相一致。每个学习情境以建筑材料为导向,设计了以真实建筑材料为载体的学习型工作任务,每个学习型工作任务是一个完整的工作工程。我们以住宅施工中典型的建筑材料为载体,设计了八个并行的教学情境,直接使课程教学内容与建筑材料检测工作对接,每个情境按照“认识材料、材料进场验收、材料使用检测”的步骤实施教学,通过真实的材料验收与检测任务的驱动,让学生反复强化训练,不同的情境重复的是验收与检测的过程,不重复的是学习的内容,通过反复强化训练,专业能力逐渐上升。将上述设计思路具体化,可以将课程划分成“气硬性的胶凝材料保管和验收”、“水泥的保管、验收和选用”、“混凝土的配制和检验”、“砂浆的配制和检验”、“砌筑块材基本性能的检验,选用”、“钢材性能检验和保管、验收”、“防水材料性能检验,选用”和“常用建筑装饰材料的检验、应用”等8个学习情境,按照各个情境内容的多少分配相应的学习时间,从而达成课程的整体设计。

2微观学习情境设计

课程按照各施工阶段不同的工作任务又划分不同的学习型工作任务,每个学习型工作任务从学习目标、学习任务、学习内容、教学方法、学生必备基础、教师必备基础、教学媒体、工具与材料和实施步骤等提出具体要求。

3结语

篇9

 

0 引言

 

很长时间以来,西方经济学的教学是以传授知识为主,和其他课程的教学大同小异,这也是中国长久以来中小学和本科教学的习惯。传授知识这种教学模式的好处是学生接受的知识量大,然而弊端也非常明显,即以牺牲培养学生的思考和创新能力为代价。经济学作为一门社会学科有其独特的思想性的一面,在讲授的过程中更应该注重向同学们传授经济学的基本思想和思维方法,这样更符合经济学这门课程的基本规律,同时对学生而言,具有一定的自主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大学生。

 

因此我们认为经济学的教学要改变以往单纯传授知识的模式,应该在理念和实践两个方面进行教学改革,传授经济学基本思想,培养学生的思考和创新能力。下文分六个部分具体讨论我们的教学改革。其中将重点谈到四川大学 “大班授课,小班研讨” 的教学改革,以及这个改革在西方经济学课程中的具体运用。

 

1 何为“西方经济学”

 

在深入探讨西方经济学的教学改革之前,有必要对“西方经济学”这个概念做简单的分析。

 

“西方经济学”一词是中国人独创,事实上不存在所谓“西方经济学”,也不存在“东方经济学”,经济学即是经济学,和物理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学科一样是一个无国界的概念。有人认为“西方经济学”是和“政治经济学”相对而言的,然而在古典经济学时期,经济学就叫做政治经济学。所以我们认为所谓的西方经济学就是现代经济学,与古典经济学相对而论,像钱颖一教授说的那样“最近的半个世纪以来发展起来的、在当今世界上被认可为主流的经济学称为现代经济学”,①经济学通常以研究市场经济中的行为和现象为核心内容,根据研究对象的不同又分为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比如国内常见的萨缪尔森版的《经济学》, 有微观和宏观两个部分,高鸿业版的《西方经济学》也是分为上下册,微观和宏观两个部分。

 

一般来说,“西方经济学”的知识内容包括市场价格的决定、消费者的行为选择、生产者的行为选择(包括生产要素的选择)、市场结构分析、企业竞争(包括初步的博弈论)、初步的一般均衡论、福利经济学、国民收入相关概念及决定、经济政策分析、总需求和总供给理论、失业与通货膨胀、经济增长理论等等。

 

2 参考教材及阅读书目

 

由于过去的教学理念是围绕考试的“知识传播型”教学,所以老师和学生们在选择教材方面偏重简约和单一,即一本教材解决全部问题,而且偏爱那种知识罗列(一目了然)型的国内教材,②不喜欢循序渐进引导型的国外教材,这其实是偏离了教学的正轨。教学应该是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知其然,也要知其所以然,不单是学会原理,还要学会应用。因此不能拘泥于一本教材、一套多媒体课件,同一个问题在不同的作者那里可能有不同的表述和观点,老师有义务告诉学生、学生也有权利自主思考。因此在课程参考教材的选择上,本文作者所担任的四川大学经济学院的西方经济学课程是这样安排的,除了平时的习题练习以高鸿业版《西方经济学》(第5版)为主外,我们还鼓励同学们查阅其他教材,比如:《经济学原理》(第6版,曼昆)、《经济学》(第18版,萨缪尔森)、 《经济学》(第4版,斯蒂格利茨)、《微观经济学》(第8版,平狄克)、《微观经济学:现代观点》(第8版,范里安)、《微观经济学》(第2版,克鲁格曼)、《宏观经济学》(第7版,曼昆)、《宏观经济学》(第10版,多恩布什)、《宏观经济学》(第2版,克鲁格曼)等等。

 

除了教材的阅读多元化以外,我们也注重经济学经典著作的阅读。教材里面提到的知识、原理、思想都是来源于一个个经济学家的贡献,他们最初是怎么研究的?得出那样的结论有什么背景和前提?这类问题可能在以说教为主的教材里面找不到答案,因此直接阅读原著有助于同学们更好地学习经济学原理,也是养成经济学素养的必要环节。同时我们也推荐同学们阅读有关经济思想史方面的著作,比如:《经济思想史:伦敦经济学院讲演录》(罗宾斯)、《经济理论的回顾》(马克·布劳格)、《经济分析史》(一、二、三卷,熊彼特)。另外,有关数学在经济学上应用的相关著作我们也推荐同学们多读一读,比如《数理经济学的基本方法》(蒋中一)、《经济学中的数学》(西蒙)、《经济学中的分析方法》(高山晟)等。

 

3 教学理念的改变

 

教学理念来源于教育理念,大学教学受高等教育的影响。中国最早的现代意义上的大学成立于1895年的北洋大学和1898年的京师大学堂,因此中国的高等教育有一百年的历史。高等教育在民国时期的理念是自主发展, 而在1949年后主要是服从发展的需要,后者可以称之为“适应论”,即突出强调高等教育的发展必须与社会发展需求相一致的高等教育理念。在“适应论”的理念下,大学课堂只讲授对社会发展“有用”的,而不讲授“无用”的,比如1949年后全国大学院系调整,突出理工科,削减文史艺术类,为的就是高等教育要适应国家发展。不可否认这对当时的社会发展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适应论”破坏了高等教育自身的发展规律,追求片面的“有用”而忽视所谓的“无用”,造成了经济发展与国民素质的不和谐和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不统一的局面。

 

因此我们认为教育理念要破除“适应论”、“功利主义”的束缚,与此同时教学理念上也要打破“适应论”、“功利主义”的束缚。对于西方经济学课程来说,经济学原理的学习主要是培养学生的经济学思维,学会用经济学的方法解释社会现象。所以在课程讲授上我们突出学生自主思考能力的培养、创新能力的培养。在具体操作上我们采用四川大学“大班授课,小班研讨”的模式,即主讲教师负责讲授主要的知识内容,助理教师负责同学们课下的研讨。

 

4 四川大学“大班授课,小班研讨”教学改革介绍

 

四川大学从2012年春季实施“大班授课,小班研讨”的教学改革,其目的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用更科学的方法进行教学工作。具体实施措施是设置“研究生助教岗位”,由主讲教师设计课程改革方案并承担大班教学工作,研究生助教负责组织小班研讨。授课和研讨均在正常课堂教学时段进行。主讲教师负责研究生助教的指导、任务分派和业绩考核。助教工作职责包括:(1)根据教师要求随堂听课,并协助教师完成课堂教学;(2)组织学生进行小班研讨、集体自习、集中答疑、辅导习题等与课程相关的形式多样的活动;(3)日常学习管理,包括协助教师批改作业、批阅试卷等。

 

西方经济学作为经济管理类专业基础课程,是首批纳入“大班授课、小班研讨”教学改革的试点课程,经过三年的实践,效果十分显著,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大大提高,期末平均成绩明显提升,在由研究生助教负责的“小班研讨”中,同学们的表现也十分出色,课下积极准备,课上积极发言,热烈讨论,充分说明我们实行“大班授课,小班研讨”的教学改革是非常成功的。这种教学模式不但会继续深入开展,还要向更多的课程推广。

 

5 “大班授课,小班研讨”的实例演示

 

2013年秋季本文作者担任四川大学西方经济学课程宏观部分的主讲教师和助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运用了“大班教学,小班研讨”的教学模式。具体操作是每周由主讲教师讲授一次课程(三个小节),由助理教师负责布置作业、批改作业和答疑,并在每周的周末开设习题(答疑)课和研讨课,习题课主要以同学们的作业为主,做适当的延伸,同时负责解答同学们关于课程学习的疑惑;而研讨课是“大班授课,小班研讨”的重要环节,也是课堂教学的有效补充,也是锻炼同学们的思考能力、创新能力的重要方法。在每次研讨课之前,助理教师负责把讨论的主题告诉大家,讨论的主题包括但不限于课堂中的所学内容,也可以是所学内容的延伸或者运用。

 

举例来说,宏观经济学首先介绍经济数据方面的内容,包括国内生产总值(GDP)、消费者价格指数(CPI)、生产者价格指数(PPI)等以及相关数据,其中重点是关于GDP的部分,即国民收入核算。主讲教师循序渐进地讲授宏观数据对宏观经济学的重要性,这些数据的算法、含义、优缺点等,并且结合各种教材的说法,分析不同作者的不同观点,这样的讲授思路清晰、内容丰富,且留有思考的空间,课下同学们可以对课上的内容作深入的思考和讨论。

 

关于经济数据的问题,我们的讨论题目是“国内生产总值(GDP)衡量经济运行好坏的优缺点”,事先跟同学们定下这个题目,留有一个星期的准备时间,在准备期间同学们可以查找相关的文献资料、新闻报道,也可以做一些问卷调查,制作多媒体课件,或者组成小组进行内部讨论,在讨论课上50个同学被分为两组,分别谈论“国内生产总值(GDP)衡量经济运行好坏的优点”和“国内生产总值(GDP)衡量经济运行好坏的缺点”,在同学们发言之前助教老师做一个引题,简单介绍这个问题的含义和一些注意事项,接着就是同学们的具体讨论。同学们的发言非常积极,从发言的内容看他们确实查阅了大量的文献资料,而且对此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思考,现将他们的发言内容整理如下:

 

针对GDP核算的优点,同学们有以下一些看法:把经济运行这个较为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定量化了,使我们能够判断经济运行的好坏,而不是停留在表象的观察上。虽然GDP不是完美的衡量指标,但是没有比GDP更好地反映经济运行好坏的指标了,GDP这个指标是经过大量的实践和论证,国内外一致认可的,因此我们可以使用它。GDP的测算有生产法、支出法和收入法,每一种方法都有严格的要求和范围。比如支出法包括:消费(C)、投资(I)、政府购买(G)、净出口(NX)。

 

针对GDP核算的缺点,同学们有以下一些看法:GDP测算时容易忽略一些经济活动。比如家庭生产性劳动、农村瓜果蔬菜交易(不交税,无法测算,只能估算)、黑市交易、官员贪污受贿等,这些活动不容易测算,即使纳入考虑范围,也只能依靠估算,误差较大。经济运行好坏不能只看GDP的大小,还得结合失业率、通货膨胀率具体的分析,在一些发达国家,比如美国,政府和民众特别重视的不是GDP的多少,而是失业率的大小,每一个劳动者最关心的是自己能否很好地就业;再比如一些非洲国家,通货膨胀非常严重,这时候他们关心的就是把通货膨胀率降下来。所以要具体国家具体分析。GDP掩盖了一些民生问题,使得一些地方官僚唯GDP是从,不顾民众最关心的问题,比如就业、住房、入学、医疗等等,为了一个GDP上的数字忽视最根本的民生问题是可悲的,造成发展观念上的扭曲。

 

经过对这个问题的激烈讨论,同学们对国内生产总值(GDP)的相关问题有了深刻的认识,这些问题不再只是停留在书本的叙述层面,也不再仅仅是同学们的死记硬背,而是经过一番研究、思考、讨论之后成为同学们自己的知识。这种“大班授课、小班研讨”的形式在很大程度上带动了同学们的积极性和学习的效果,不但是西方经济学这种基础课程,其他专业课程也可以采用这种形式。

 

6 西方经济学课程教学改革前后的对比

 

在我们实施教学改革以前,西方经济学课程的教学是传统的知识传授模式,由主讲教师讲授,学生被动地学习,由于教学任务量大,时间紧迫,主要的时间和精力都用在课堂讲授上面,应有的师生互动和讨论往往被忽视,同时由于只有一名教师负责课程的所有工作,因此在批改作业、答疑等方面效率很低,效果很差,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期末成绩平平。

 

而自从实施“大班授课,小班研讨”以来,我们的教学工作焕然一新,助理教师的加入大大减轻了主讲教师的任务量,使得课堂讲授能够采用更加科学、有效的方法,基本的师生互动和交流也频繁起来,由助理教师负责的批改作业、答疑、组织研讨等更是教学的有效补充,在提高教学质量和提升学生学习积极性方面成效显著。

 

因此我们认为西方经济学课程实施的“大班授课,小班研讨”教学改革是十分成功的,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这种教学模式应该继续实行,并在不足之处进行更进一步的改革,另外从整个四川大学来说,我们认为“大班授课,小班研讨”的教学模式应该推向全校更多的课程。

 

7 结论

 

经济学是一门社会学科,甚至被认为是社会科学之首,社会科学的本质是思想与方法,因此本课程教学改革的重点就是改变过去那种以知识传授为主要内容的授课方式为传授思想和方法为主要内容的新型授课方式。这样的做法符合经济学的本质规律,而采用“大班授课、小班研讨”符合教学规律也是教学改革的具体体现。

 

总结起来,教学改革有以下几个好处:(1) 改善教学质量。不再以知识传授为主要目的,而是切实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创新能力。(2)改进教学方法。不再是传统的一人讲授、学生听课这种模式,而是采用了“大班授课,小班研讨”的模式,这种教学方法更科学。(3)为川大精英教育计划作出贡献。四川大学校长谢和平提出了“精英教育”理念,“大班授课,小班研讨”这种模式正是精英教育的具体体现。

篇10

优化专业课程体系,寻求专业课程体系的最优组合或最优结构,是深化高等院校专业教育教学改革、培养合格的高级专门人才的关键。从目前我国高等院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课程体系来看,主要存在以下两种倾向:

一种是沿袭传统的高等教育观,以学科为中心的专业课程体系。该体系的主要特点是:以学科知识传授为主线,强调打牢基础理论知识,拓宽专业口径,注重理论素质教育,培养学生朝国际经贸专业理论研究型的方向发展。按照这一课程体系培养的学生,实践能力低,难以适应国际经济贸易岗位的实际需要。另一种是在国外职业培训教学模式的影响下,于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在我国逐渐流行起来的“岗位应用型”课程体系。该体系的基本特点是:以特定岗位实际需要的专门技能为中心,以该专门技能所需的实用知识为基础,强调实践操作能力和劳动态度的培养。可见,无论是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轻技能的“学科中心型”课程体系,还是重实践、轻理论、重专业知识、轻关联知识的“岗位应用型”课程体系,都存在局限。那么,究竟应当怎样去优化现行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课程体系呢?对这个问题的解答,必须先弄清专业课程体系的决定因素是什么。

2国际经济贸易专业课程体系优化与改革的依据

美国芝加哥大学泰勒教授曾经指出:“课程选择决定于目标设定”。这就是说,要根据专业培养目标来设置专业课程体系。我们认为,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培养目标应当定位为: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熟练掌握国际经贸所需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政策与法规,具有较高的外语水平,较强的外贸业务实践能力、洞察国际市场趋势随机应变的能力、独立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开拓创新驾驭市场的能力,适应外经贸行业岗位群工作的高级复合应用型专门人才。③那么,我们究竟应当怎样根据这一培养目标,设计出切实可行的专业课程体系呢?让我们转向该专业培养目标的决定因素,因为这些因素不仅会通过它所决定的专业培养目标来影响国际经贸专业课程的选择与结构,而且最终会直接影响该专业课程的选择与结构。

首先,国际经贸专业课程体系的优化必须考虑外贸行业岗位群和用人单位的实际需要。“对准岗位设课程”是部分高校在专业课程设计中总结出来的经验之一。然而,必须注意的是:不能仅仅局限于某种职业岗位所需的知识技能,而要关注整个行业岗位群或职业群所需的各个方面知识技能。为此,我们考察了三百多家进出口企业的外贸岗位对知识技能的实际需求,最后将外贸岗位群实际工作所需的能力确定为国际商务英语、国际贸易理论、WTO规则、中国对外贸易政策与法规、进出口业务流程、外贸合同商订等共14种专业知识技能模块。但是,这些知识技能的有效运用将需要强有力的基础知识技能和关联知识技能作为支撑。同时,几乎所有的外贸企业都希望高校国际经贸专业的教育教学能与外贸岗位对接,培养出实践能力强,能独立胜任外贸岗位工作,实现零距离上岗的毕业生。约有83%的用人单位把就业者的职业道德和工作态度摆在了首要位置,还有二分之一的单位对该专业学生的外语水平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这说明加强学生的综合素质教育和外语知识能力培养极为重要。因此,国际经贸专业的课程体系,不仅应包括外贸岗位群直接需要的知识技能,而且应当寻求与此紧密联系的基础知识技能、关联知识技能以及综合素质教育等课程的支撑。

其次,国际经贸专业课程体系的优化必须考虑学生就业与未来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根据我们对对1400多名国际经贸专业学生的问卷调查,91.3%的学生认为他(她)们来高校学习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提高自己的科学文化水平和就业能力,以便毕业后能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因此,专业课程的设计与优化必须充分考虑到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的需要,要教给学生就业所需的基本知识与技能,努力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但是,在现代社会中,不仅职业岗位体系由于经济科技的迅猛发展而演化为一个动态系统,而且就业者受利益驱动和价值取向的影响,常使其就业经常变更。美国人口普查的数字表明,在20世纪90年代5年内有37%的社会成员改变职业,而不是简单地调换工作岗位。美国劳工部最近的研究预测表明,20岁的青年人在今后一生的工作时间内,职业的变换将会达到6—7次之多。就业的经常变动也必然会影响到学生对专业及其课程的选择,这就向专业课程结构与内容的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课程设计不仅要考虑到学生初次就业(职业入门)所需要的知识技能,而且要关注明日择业所需要的知识技能;不仅应使学生在受教育后获得就业准备,而且应获得边工作、边继续学习,甚至向更高层次教育(研究生教育)继续学习奠定必要的基础与能力,以增强学生对岗位变化和职业转换的适应性以及接受继续教育的可能性。基于这些考虑,适当扩展该专业学生的语言、写作、数理、心理等基础学科知识技能和金融、投资、会计、管理等关联知识技能的教育将十分必要。

再次,国际经贸专业课程体系的优化必须考虑社会、科技、经济发展的需要。20世纪40年代以来,科技发展的速度愈来愈快,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周期愈来愈短,并且呈现技术走向综合化、精确化等特征。技术的迅速发展与应用必定会直接影响社会职业岗位的变迁。工作现场技术的持续更新会不断地促使传统低技术岗位的消亡,高新技术岗位的增加。而技术发展的综合化与精确化特征又必然促使职业知识技术含量普遍上升,要求技术型人才具有综合应用能力。这些都会直接或间接导致国际贸易的方式方法发生相应的变化,从而引起外贸岗位技能的变化,如计算机与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必然促使外贸单证无纸化,外贸经营网络化,外贸管理信息化,从而导致国际贸易专业课程的结构与内容发生相应的变化,使得外贸岗位实践能力的形成日益需要相关理论知识的支撑,尤其是高技能岗位的实践能力是建立在高技能理论基础上的。因此,课程设置上必须强调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并重,必须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紧密联系。

20世纪中叶以来,世界上的发达国家已经跨入后工业社会。后工业社会的显著特征之一是第三产业持续迅速发展(第一产业逐步下降,第二产业的缓慢增长或停滞不前),并逐步取代工业的地位而成为现代社会的产业中心。商业、贸易、金融、证券、保险、旅游、房地产和咨询等成为促进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第三产业的迅速发展不仅会引起该产业就业规模的迅速扩大,如2001年以来美国纽约的全部就业者中,90%从事第三产业,而且会引起该产业内各行业间以及行业内就业结构的迅速变化。经济结构的变化,对职业岗位结构会产生直接的影响。产业结构和行业结构变化会使得社会的某些职业岗位大批地消失,又会有大批新的职业岗位增加。如美国近5年有7000多个职业岗位消失了,但又新增了8000多个职业岗位。

中国目前正处于工业社会迅速发展、并逐步向后工业社会过渡的时期,第三产业持续稳步上升。随着中国加入WTO,对外贸易迅速发展,2007年中国进出口总额已达21,738亿美元(超过了日本和韩国的总和),居全球第三位。2007年的中国出口总额为12,180亿美元(占世界出口总额的8.98%),同比增加19.5%,首次超过美国的11,630亿美元,仅次于德国,上升为世界第二位。这标志我国对外贸易已迈上新的台阶。与此同时,我国外贸行业的岗位规模也在迅速扩大,岗位结构也在发生深刻变化,随着外向型生产企业进出口自营化,外贸岗位群出现了综合化与细分化双重趋势。一方面,中小企业由于业务量不大,设岗较少,因而要求外贸应用型人才具有全面的操作技能和综合应用能力;另一方面,大型企业由于业务量大,部门分解较细,设岗较多,因而要求外贸应用型人才具有过硬的专门操作技能和独立解决问题能力。这就要求国际经贸专业课程的结构与内容设计符合各类企业的多重需要。

3国际经济贸易专业课程体系优化与改革的思路

根据上述三种需要,结合国际经贸专业课程的特点及相关课程的内在联系,我们构建了“一根主线、”“两个强调、”“三个突破”、“四个加强”的国际贸易专业课程体系优化方案。所谓“一根主线、”就是以国际经贸的应用知识技能课程为主体,突出实践能力的培养。“两个强调”:一是强调基础知识技能、关联知识技能和专业知识技能三大课程模块的结构必须优化,打通三大课程模块的内在联系,突出综合能力的培养。基础理论课程应以语言、写作、数理、计算机和哲学等基础知识技能为重点,基础应用知识技能课程应适当加强,特别是应加强外语能力的培养;关联知识技能课程应以金融、投资、会计、管理等关联知识技能的教育为重点,并应当适度拓宽其口径,应选择关联性、针对性与应用性较强的,淘汰较弱的;专业知识技能课程的口径不宜过窄,应针对外贸业务岗位群而不应针对某种外贸岗位设置,经济学、贸易学和计量学等专业基础必须夯实,专业应用知识技能课程口径可适当放宽,并增设一些选修课,以拓展学生的适应能力和择业机会;二是强调素质教育、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必须紧密结合起来,突出职业道德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应把职业道德、态度教育的内容渗透在理论知识、应用知识、实践技能的课程设置之中,把实践能力、综合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融合在理论知识、应用知识和实践技能的教学之中,使学生的德、智、能、体、美全面协调发展,成为合格的国际贸易高级应用型人才。“三个突破”:一是突破“重理论、轻实践、”的传统课程观,树立厚基础、重实践的新型课程观。在国际经贸专业人才的培养中,强化实践能力的培养始终是专业课程改革、教育教学改革的重中之重;二是突破“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的传统教育观,树立既重知识传授又重能力培养可持续发展的现代教育观;三是突破理论知识课程与实践知识课程相互分割的教学观,树立两者相互融合的教学观,做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互渗透,相互促进,协同培养。

根据上述课程体系的优化方案,我们对原课程体系进行了科学的整合取舍。在公共基础课程中,我们适当提高了英语、数学、计算机应用和哲学的授课学时;在关联课程中,舍弃了《产业经济学》、《商业经济学》等课程,增设了《投资理论与实务》,并把《会计学》、《管理学》、《企业管理学》和《金融学》等课程重构为《会计原理与实务》、《管理知识与实务》和《国际金融理论与实务》;在专业基础课程中,我们对《宏观经济学》、《国际经济学》与《国际贸易学》中的交叉重复的内容进行取舍整合,避免了教学中的简单重复,并把《国际服务贸易》、《国际技术贸易》整合到《国际贸易学》中,将《WTO概论》重构为《WTO规则及其应用》,增设了《国际贸易前沿问题》(含前沿理论、前沿政策和前沿实践)和《反倾销知识》等课程,以支撑该专业学生把握国际贸易前沿动态和应对反倾销的实际需要;在专业应用知识技能课程中,我们增设了《商品学》、《商务心理学》、《社交礼仪学》、《国际经贸地理》、《经贸应用文写作》等课程,增加了《通关实务》、《外贸单证操作》、《国际物流与保险》、《国际电子商务》、《国际市场营销》、《商务英语》等必修课程的授课学时;在选修课中,我们增设了《中外文化比较》、《美术欣赏》、《音乐欣赏》等人文知识课程和《创新方法论》、《创业理论与实践》等创新创业素质课程。在此基础上,精心构建了以实践能力培养为主体,综合能力、创新能力为两翼,职业道德、态度教育贯穿全程,基础、关联和专业三大课程结构优化,知识、能力与素质协调发展的培养国际贸易高级复合应用型人才的全新整合课程体系(参见图1)。同以往的国际贸易专业课程体系比较,该整合课程体系具有以下几个突出特点:

(1)整合课程体系设有基础、关联和专门三个必修课程模块,三个模块之间的课时(学分)结构由原来的4∶3∶3优化为3.6∶3.1∶3.3。每个模块并不是一个孤立的,它与其它模块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相互渗透、互动发展的,对学生的知识和技能的培养,体现在各个模块之中;

(2)整合课程体系不是针对国际贸易业务的某个具体职业岗位,而是面向国际贸易这个专门的行业岗位群,课程的导向具有更宽泛的就业范围;

(3)整合课程体系设有理论知识课程、应用知识课程、实践技能课程三个不同层次的课程,各层次之间的课时(学分)结构由原来的5∶4∶1优化为4∶3∶3,旨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渐次提高各种能力;

(4)整合课程体系突出了实践能力的培养,并兼顾综合能力、创新能力和职业素质的培养。在每个课程模块中,都有实践技能的训练。在基础课程模块中,有英语交流、计算机应用、公关协调和计算机应用等技能的训练,学生必须通过国家大学英语等级考试和计算机等级考试并获得相关证书;在关联课程模块中,有会计实务、管理实务、金融实务、投资实务等技能训练;在专门课程模块中,有进出口业务、国际电子商务和国际市营销等技能训练,而且每种类型的专业技能训练又设有若干技能实训项目,如进出口业务技能又分为国际商务流程模拟操作、通关实务操作和外贸单证操作等技能实训。整个课程系统的专业技能实训都与国际商务职业资格证书接轨,并与相关职业岗位实际需要的实践能力实现对接。

(5)整合课程系统是开放的,具有专业拓展的灵活性,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技能课程、关联知识技能课程基础上,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专业的不同类别知识技能课程,以适应外贸行业不同岗位就业的需要,或适应向相邻职业岗位升迁的需要。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