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保护区域评估范文
时间:2023-10-19 16:07:0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文物保护区域评估,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北京;大运河;遗产;保护
Abstract:As the starting point of Jinghang Grand Cannal,Beijing retains a large amount of valuable heritage sites.Unfortunately,due to the natural environment changes and human activities in the past hundreds of years,many of them had been destroyed or at the brink of distinction.A proper preservation plan should be made to rescue them in time.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Preservation Plan of Jianghang GrandCannal (Beijing part) briefly,and elaborates the major methods in details,which include nominating the sites,evaluating the value,scoping the protection zones and formulating the strategies.
Key words:Beijing;Jinghang Grand Cannal;resources;protection
中图分类号:K928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144(2011)-09-49(5)
中国大运河,历史悠久,推动南北经济、文化交流,在世界运河史上占据着突出的地位。它主要包括隋唐大运河与京杭大运河,其中京杭大运河纵横1800公里,是世界上开凿最早、里程最长的人工河流(图1)。
北京,从隋唐运河尽端的边防重镇,到元明清京杭大运河终点的国家都城,在大运河体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大运河为北京提供了生生不息的条件,而北京的特殊地位及需求,也极大地推动了大运河的发展。
但近年来,由于自然变迁和人为破坏,加上保护工作不力,大运河逐渐衰败,繁华不再,北京段运河更是如此,漕运功能丧失、水源断流、水质污染严重、人文景观湮没。面对快速的城市化进程,大运河本体的完整性和安全性正面临着严重的威胁,其保护与拯救已迫在眉睫。而且,如何在保护北京段大运河的基础上,再现其历史、科学、文化价值,并促进区域与城乡的可持续发展,也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需要出台能够全面协调和长期指导大运河保护和发展的规划体系(图2、3、4)。
1编制背景
在此背景下,近年来我国已开始重视并逐步完善大运河遗产的保护工作。
2006年5月,国务院将京杭大运河(春秋至清)整体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12月,国家文物局将大运河(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山东省、江苏省、安徽省、浙江省、河南省)列入了《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2007年9月,国家文物局宣布扬州市作为牵头城市,正式启动了大运河申报世界遗产的工作。2008年3月,由国家文物局主办、联合运河沿岸各省市在江苏扬州召开了联合申遗会议,会议制定了运河申遗的计划和时间表,初步决定于2014年进行申遗工作,并决定分步骤编制大运河遗产保护规划,作为申遗的基础①。这是我国首批文化线路遗产的保护规划,在我国乃至世界范围内都属于新的课题。
北京市也积极投入到保护规划的编制工作当中。2008年6月,北京市文物局委托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联合北京市文物研究所及北京市古代建筑研究所,按照国家文物局出台的编制要求,共同展开《大运河遗产保护规划(北京段)》的编制工作。该规划现已完成,并得到有关专家的肯定,下一步将分别上报国家文物局与北京市政府,待审批后得以实施。
2规划范围与性质
本规划涉及运河遗产河道长度约80公里,规划范围包含北京市域范围内大运河遗产保护与控制区域,面积约77.8平方公里,涉及通州、朝阳、崇文、东城、西城、海淀、昌平七个区县(图5)。此外,规划将运河遗产河道周边的生态景观环境作为运河保护的背景环境,研究范围包括运河河道两岸单侧200米的区域,面积约129.2平方公里。
本规划是北京市大运河遗产保护管理的总体规划,是北京市实施大运河遗产保护管理的指导性文件,是北京市纳入大运河申请世界文化遗产范围的基本文件依据。以文物保护规划为主,兼顾遗产申报。
3规划特点
3.1遗产认定遵循真实性原则,保证北京大运河遗产的“货真价实”
作为我国最重要的线性文化遗产,大运河有着显著的特点――它是有生命的活态遗产。千百年来,它不断经历自然变迁和人为改造,其遗产内容也不断丰富,不仅河道、码头、庙宇、城镇,甚至沿线的风俗、传说,都是运河文化的展现。这种特点正是大运河的魅力所在,但也造成其时空范围难以准确界定的客观现状,因此遗产的构成是本次规划面临的最大难点。为保证北京大运河遗产的真实性,采用了如下的认定原则与方法。
3.1.1以历史研究为遗产认定的依据,整体研究北京与大运河的关系及北京段大运河的历史演变过程
规划组通过对历史资料进行研究,并结合调研踏勘、走访市民、咨询专家、考古发掘等工作,最终发现,北京历史上与中国大运河关系密切,其中隋唐时期是大运河尽端的边防重镇;到了元、明、清时期成为运河尽端的国家首都,为加强统治、巩固政权、建设都城,需要便利的水路运输,此时的京杭大运河以北京为本位,运河贯穿北京东西,与城市关系极为密切。
北京地区运河开凿的历史也颇为悠久,早在东汉年间便有了记载,隋唐时期永济渠的开凿开启了由水道运粮至北京的历史,辽、金时代开凿了以北京为漕运中心的人工运河,如萧太后河、金口河、闸河等。元代,元世祖采纳郭守敬建议,实施通惠河水源工程和航道工程,从白浮泉引水,同时采用复闸技术,修建著名的通惠河24闸,使这一时期北京地区的水利工程技术水平达到历史最高点,运河进入最为繁荣兴盛的时期。明、清两代基本沿用了元代的运河线路。到清末随着现代铁路兴起,漕运终止。
3.1.2根据历史研究,确定遗产保护的核心与主线
根据以上研究我们发现,隋以前,隋、唐、辽、金时期的北京段运河具体走线不明、技术水平不高、所留历史遗迹极少,相反,京杭大运河自元代至清末一直沿用600余年,在北京境内留下了丰富的遗产,且水利工程技术在元代达到了历史最高点,是北京运河发展最为兴盛的时期,价值最高。所以本规划以元至明清的京杭大运河作为北京段大运河遗产保护的核心,并选择最具代表性的元代白浮泉引水沿线、通惠河、坝河和白河(今北运河)一线河道作为北京段大运河遗产保护的主线(图6)。
3.1.3确定北京段运河遗产构成
规划结合保护核心与主线,通过现场调研、历史资料查阅、走访知情人等方式,以“与运河直接相关、地上遗存可见、地下遗址可探、复建文物有审批手续”为筛选原则,最终确定了40余处北京段大运河物质文化遗产点,并提交国家文物局组织的大运河遗产选点专家咨询会,最终确定北京大运河物质文化遗产名单,作为北京大运河申遗工作的基础。通过以上方式,最大程度保证北京段大运河遗产的真实性(图7)。
3.2定量评估与定性评估相结合,全面评估运河物质文化遗产
在明确保护对象后,本规划采用了定性与定量两种评估方式,通过两者的结合,对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保存现状、使用现状、管理现状及展示现状等方面进行全面的分析,作为科学合理地划定其保护区划、制定其控制要求和整治措施的基础。
3.2.1定量评估
按照遗产的类型和特点,制定水利工程遗产评估表和其它运河物质文化遗产评估表。两表包括评估类型、评估子类型、评价因子三级评估体系,评估内容全面。为保证合理性,先后邀请了文物保护、文物管理、水利和城市规划等方面的十余位专家,对不同评价因子的权重值进行打分,再将众位专家对每一评估因子所打分数的平均值作为其权重值。同时结合北京段大运河遗产的实际情况,确定了相应的评估依据。在确定评估体系后,动员多位对文物保护工作有一定经验的工作人员,对40处遗产点分别进行打分,且保证每个遗产点有两人以上进行评估。最后将每一遗产评估的总得分加以排名,作为下一步工作的基础与参考。此种方式易于对每一遗产点的每一评估因子进行全面细致的了解与分析,且可通过打分排名对遗产点之间的价值高低、保存与使用状况优劣等方面进行直观的横向比较,有助于保护侧重点的确定与遗产的分级。
3.2.2定性评估
但由于受到统计数据数量的不足、对权重值确定的模糊以及打分人理解水平的不同等因素影响,定量评估的方式难免会有部分误差。为更加科学客观地评价遗产点的综合情况,本规划还采用了定性评估的方式,对每一遗产点进行了文字性的描述。
3.3以保护遗产完整性为原则,针对遗产特点制定多样性规划内容
3.3.1完善遗产构成形式,最大程度保证运河遗产的完整性
针对大运河遗产包罗万象的特点,规划除确定物质文化遗产名单外,还选择反映运河历史变化、运河沿线曾经存在、流传至今、与运河相生相伴的地名、传说、风俗等,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加以保护,从而形成了虚实结合的北京运河遗产形式。此外还将运河遗产的生态背景纳入保护之中。对于还需进一步通过历史考证或考古发掘的大运河遗存,规划整理形成北京市级运河遗产名单,提交市文物局继续开展工作。同时明确提出,待证明其真实性后,应纳入北京运河物质文化遗产名单当中。
3.3.2针对遗产点类型差异,分类别确定规划策略
针对大运河遗产类别多样的特点,本规划分类别确定保护区划划定方法,制定保护整治措施与管理规定。保护措施主要解决水源不足、水质污染、周边建设杂乱、可达性差、缺乏景观设计等问题,在管理规划方面主要由水务、园林、交通、规划和文物等管理部门,按照原管理职责,根据水利、绿化、遗产保护等相关法律法规和本规划要求进行管理。而对于桥闸遗产,由于其绝大多数位于河道保护区划内,其周边环境的安全与协调性已得到保证,因此保护区划侧重遗产本体的保护,多数仅将桥、闸本体设为文物建筑加以保护,而不另行设置保护范围与建设控制地带,在保护措施方面重点解决遗产本体遭到破坏、周边环境协调性差的问题,管理规划方面则主要由交通、文物部门进行管理。
3.3.3遵循因地制宜原则,针对遗产点所处区域、环境不同,制定相应的规划策略
针对北京大运河遗产分布范围广泛,所处区域环境状况有很大不同的特点,规划遵循因地制宜原则,采用相应的保护区划与保护措施制定方式。如对于河道的城市段与郊野段,制定不同的规划策略。以通州白河(今北运河)为例,部分区段位于通州新城集中建设区内,周边城市建设较多,部分区段则毗邻村庄、郊野、农田。在划定保护区划时,对于通州集中建设区内的区段,主要考虑维护遗产周边环境安全和景观协调,并考虑现实因素,参考周边用地规划情况进行划定;对于毗邻村庄、郊野、农田的区段,则主要考虑遗产周边环境安全和整体景观协调,依据河道湖泊规划绿线范围,参考自然地形进行划定。在制定保护措施方面,提出对于新城集中建设区段,其周边建设应进行城市设计工作,结合运河核心区开发,体现运河文化,塑造城市特色景观河道;对于毗邻村庄、郊野、农田的区段,应当结合周边农田与村庄,维持自然郊野风光,减少周边农田农药使用、村民垃圾排放等,防止污染。
3.4以保护遗产延续性为原则,深入探讨保护与发展的关系
3.4.1以保护优先为基本原则,详细制定规划内容,实现有效保护
首先,本规划是以保护优先为基本原则的保护规划,按照《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规划编制要求》和国家文物局出台的编制要求,制定了完整的规划内容,主要包括:(1)确定北京市域范围内大运河遗产的构成形式;(2)对运河遗产进行全面评估;(3)划定保护区划并制定规划规定;(4)制定保护措施;(5)对大运河遗产管理机制提出必要的建议;(6)制定展示规划;(7)制定考古规划;(8)确定规划分期与项目实施分期规划。通过这些内容来实现对遗产及其周边环境的有效保护。
3.4.2在有效保护基础上,遵循科学发展的原则,促进遗产保护与城市发展的协调统一
在保护优先的基础上,规划也致力于协调遗产保护与城市发展的关系。一是与相关规划结合,同现实管理衔接,如划定保护区划时充分考虑了与已有城市规划的关系,参照最新的用地规划予以划定,保证其可行性,也保证未来管理的可操作性。二是注重运河作为城市特色水体景观的功能,使运河真正为市民服务。三是制定展示利用规划,充分利用遗产现有展示活动与展示设施,并融入运河内容,实现资源整合,综合利用,同时合理开发运河旅游资源,期望实现遗产保护、运河知识普及与经济社会发展的互利共赢。四是协调与重点功能区――通州运河核心区的规划关系,在其建设发展中实施对遗产的保护。
4结语
目前,大运河保护与申遗工作已在全国范围内如火如荼的展开。虽然本规划性质是文物保护规划,但在一定程度上也考虑了申遗的需要,特别是筛选出真实性较强的运河遗产,为申遗名单的确定提供了基础,并配合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完成了北京大运河申遗预备名单的遴选和现场考察工作。通过这些工作,希望为北京运河申遗工作作出贡献。
注释:
①最终确定的大运河遗产保护规划体系纵向由三级构成:
第一阶段:市(地区)级大运河遗产保护规划。以明确该地区运河遗产、进行该段运河价值和现状的评估,划定保护区划和制定保护管理措施为主要内容。
第二阶段:省级大运河遗产保护规划。为省域内大运河遗产保护的全面规划,汇总各市级规划成果、在省级层面对运河遗产进行评定分级,并就省域内相关的各行业专项规划提出意见或建议。
第三阶段:中国大运河遗产总体保护规划。汇总各省的运河遗产保护规划成果,在运河全段以世界遗产的价值评定标准为基础进行评估,并以世界遗产的保护、管理和监测要求进行保护和规划。此阶段还需制定《大运河遗产保护管理条例》。
最终的中国大运河遗产总体保护规划是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的基础,申遗文本将在保护规划的基础上展开。
参考文献:
[1]蔡蕃.北京古运河与城市供水研究[M].北京:北京出版社 ,1987.
[2]于德源 .北京漕运和仓场[M].北京:同心出版社 ,2004.
[3]北京水利志编辑委员会.北京水利志[M].北京:北京水利史志编辑委员会 ,1987.
[4],于德源 .中国运河史[M].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 ,1989.
[5]尹钧科,吴文涛 .历史上的永定河与北京[M].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2005.
[6]中国社科院历史研究所,北京民俗博物馆 .漕运文化研究[M].北京:学苑出版社,2007.
篇2
【关键词】城区;旅游资源;旅游资源保护;可持续发展
城区是一个城市的中心区域,是一个区域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普遍意义上,旅游对一个城区而言并不是主要功能,但因其区位上的特殊重要性,在自然发展过程中它必然会产生许多具有旅游价值的旅游资源。在现今中国许多城区大搞城市建设、经济发展的过程中,管理单位要么忽视旅游资源的保护,要么是在“开发与保护的矛盾”中挣扎。保护好旅游资源是区域旅游可持续性发展的重要保证,是实现整个城区可持续性发展的有效途径。城区的旅游资源必须得到有效的保护。
1城区旅游资源保护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自然景观的保护与资源的原始状态关系密切,人文景观的保护不仅与资源的有形构成有关,更与其所蕴含的文化内涵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对这两种旅游资源的保护状况的勘查所依照的标准应有所不同。
对于旅游资源保护中问题的发现是提升旅游资源保护力度的突破口,所以对旅游资源保护状况的分析必须是一个系统全面的工作。城区旅游资源的保护工作中常出现以下六个方面的问题。
1.1管理与目标的双重制约。
资源开发与保护中必然要涉及到资源所在地及所有权归属的问题,这成为旅游资源开发的瓶颈。许多建筑与设施类旅游资源可能分别划归建设部门、园林部门、文物部门、宗教部门,这些部门往往对其保护责任互相推脱,出现保护过程中相互扯皮,开发后利益冲突,资源开发和保护后劲无力等一系列问题。这种局部和短期利益的争夺显然不利于资源的保护和永续利用。
受计划经济影响,城区的旅游资源被文化、城建、林业、旅游等部门分割,缺少适应大旅游发展需要的顺畅的体制,缺少对区域旅游资源统一有效的保护、开发、利用、宣传促销的管理方法。由于部门分割,许多城区非常具有历史和艺术价值的老建筑不对普通游客开放。旅游主管部门对旅游行业管理难度较大,资源挖掘、产品开发力度与发展要求产生了差距。
1.2旅游资源文献资料有待加强保护。
旅游景点,特别是未开发或有待开发的景点(物),经常出现缺少相应的文献资料的问题。文献资料没有得到科学的保护,以至造成许多未开发的旅游景点的资料缺少或丢失。缺少全面的文献资料会给旅游资源统计工作带来很大的问题。在笔者参与的大连市旅游资源普查工作便出现了此问题,没有原始资料,而由考察人员单纯进行实地调查,无法使旅游资源单体的性状描述十分完善,同时旅游资源普查工作的科学性也有所偏离。使普查工作在考察中花费太多精力与时间,无法完全达到高效、少时、详查的状态。
1.3高层次的旅游开发和规划人才匮乏。
在旅游发展过程中,部分景点(区)在管理、运营技术环节和实践操作上缺乏专业性,究其根本,是缺乏专业性知识、缺乏专业性人才。另一方面部分旅游开发项目和开发产品的层次不高,老的模式和面孔较多,特色不突出等问题客观存在。这与地方旅游管理部门和旅游项目投资公司缺乏相应的高层次旅游专业人才也有很大的关系,因为专业水平有限,在旅游资源开发过程中经常忽视对资源的保护措施。
1.4旅游资源保护的力度随区域偏僻度增大而递减。
旅游资源保存状况根据离城区中心的远近不同而表现出参差不齐。离城区中心越近的区域,旅游资源的保护的状况较好一些;而部分偏僻的区域(放在更大的地区内研究就是更偏远区域)的旅游资源受到人为的干扰或破坏较为严重,其观赏价值、使用价值都相对来说比较低。
1.5城市旅游文化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存在差距。
“旅游在发展的一定阶段是经济——文化产业,到发展的成熟期是文化——经济产业”(于光远),旅游需要文化底蕴作为支撑。从旅游企业在市场的运作角度而言,第一层次的竞争是价格竞争,进一步上升到质量竞争,达到最高层是文化的竞争。旅游本身的文化功能是内在的,旅游者进行旅游,本质上也是在购买文化、消费文化、享受文化。旅游经济必须注重知识经济,旅游管理必须开拓知识化管理之路。
城区旅游业发展是一种高文化含量的发展模式,发展进程和速度对城市的科技文化力量和历史文化氛围有较大依赖。城区在旅游业发展中,一方面应注重科技因素的投入,另外一方面应凝练出区域的文化特色,即找到区域旅游发展的“文脉”,从而使城市文化水平与旅游发展水平一致,使有限的自然、人文资源得到最有效的利用。
1.6未开发的许多旅游资源被挪为他用。
许多城区有待开发或未开发的旅游资源,普遍存在被挪为他用、缺乏必要的法律与工程保护措施的问题。城区中大量传统老建筑精品经常有民居散落分布其中或因其它目的而被完全占用。人为活动缺乏保护意识,加速了老建筑的破坏和损毁,大量砖雕、石雕等艺术品亦逐渐破损或流失。
2城区旅游资源保护的思路与建议
旅游资源,特别是风景旅游资源,是不可再生的资源。加强对旅游资源的保护,是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必须在开发与利用全过程中给予高度重视。旅游资源保护工作的指导思想是: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与保护为本的原则,正确处理好资源利用与资源保护、经济效益与环境、社会效益的关系,做到依法保护、合理利用。同时运用行政、经济、技术等手段,加强对旅游资源的管理,使保护工作走上健康发展的轨道。
2.1总体原则。
旅游资源保护的政策措施应在“精心规划、严格保护、统一管理、开发与养护相结合”的方针指导下,遵循因地制宜,合理开发自然景观、人文景观的原则,全面规划,合理布局,分期建设,边建设边开发滚动发展。先易后难,循序渐进,优先开发投资少、吸引人、见效快的景区景点。充分利用现有基础设施、防止重复建设。
旅游资源开发和利用项目,必须进行环境影响评估,事先制定资源保护计划和措施。其废水、废气、废渣、废弃物的处理处置设施,以及防止水土流失、植被破坏、景观破坏的措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禁止在旅游区建设破坏景观、污染环境、妨碍游览的项目,对已建的要限期治理。旅游区内的工厂,在城市风景走廊和重要景观地带的有碍景观的居民住房及建筑物等,应逐步拆迁或改造。
在规划开发或已开发利用的旅游区内,应保护区域内的生物资源和水资源。保持旅游区内的地形地貌景观,禁止在旅游区内开山采石、挖沙取士、填盖水域、砍伐树木,以及进行可能改变旅游区地形地貌的其他活动。对于已经造成生态破坏的,必须积极整治,限期恢复。
旅游区的开发建设和旅游活动的规模,不得超过旅游区的环境容量,其性质、布局、规模、体量、高度、造型、质感、色彩等,必须与周围自然景观和环境相协调。旅游区内应控制资源的开发强度,加强绿化植被,降低建筑密度和容积率,严格控制建筑的体量和高度。
2.2分类分级保护。
为了对旅游资源实行有效的保护,应在旅游资源普查成果的基础上,根据旅游资源的利用性质、功能及脆弱性,将城区的旅游资源进行分类分级保护。
2.2.1分类保护。
2.2.1.1人文类旅游资源。在城区文物保护单位和重点保护建筑周围,根据国家文物保护法规、风景名胜区管理条例、相关规划及各相关部门和社区居民提出的保护意见,划出一定的范围与空间作为文化遗产与史迹保护区。
对这类资源的保护,应严格按照有关法规,保护单体的安全和完整,严禁增设与其无关的甚至危及其安全的人为设施,严禁任何不利于其保护的因素进入。可以安置必要的步行游览和安全防护设施,控制游客量在环境容纳量允许的范围之内。
对于旅游商品、人文活动类旅游资源,以及无历史意义而为开发旅游业或其它经济用途而建的现代建筑与设施,可将责任下放到个人或单位,政府进行监督,既调动经营主体的积极性、又增加政府部门工作的效率。
2.2.1.2自然景观类旅游资源。
自然景观类旅游资源包括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动植物景观。
对自然景观的保护,应严格按照《自然保护区条例》、《风景名胜区管理条例》、《森林法》等对资源与环境依法进行管理。
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内可以配置必要的研究和安全防护性设施,应禁止任何经营性的开发建设活动。风景名胜区内核心保护区内严格禁止与资源保护无关的各种工程建设;不得进行恣意伐木、开山采石、挖沙取土以及其它任何形式的严重破坏地形、地貌和自然环境的活动。旅游区内控制游客量在环境容纳量允许的范围之内,应适当限制机动交通及居民活动的进入,不得安排与其无关的人为设施。
在休闲度假旅游区的项目活动及可视范围内,根据景观风貌保护的需要,划出一定范围作为旅游环境保护区。在休闲度假旅游区内,可以进行适度的资源开发利用行为,合理安排各种适宜的休闲度假项目,控制游客量在环境容纳量允许的范围之内,应适当限制机动交通及居民生产生活的进入。
2.2.1.3未开发的旅游资源。
对目前尚未进行旅游开发,但明显地具有可转化为旅游产品优势潜力的旅游资源,或已初步开发,但仍具有相当大的开发潜力的旅游资源,应划出一定范围进行保护培育。对未开发的旅游资源,重点要搞好资源的恢复、培育和保护,严禁对其不利的开发经营活动。
2.2.2分级保护。
2.2.2.1一级保护区(核心保护区)。
一级保护区指已经公布批准的各级文物保护单位和风景名胜区的绝对保护范围及自然保护区核心部分(包括待定文物保护单位和自然保护小区)。
具体做法是在景点周围划出一定的小范围,防止旅游者损坏。这些景点或景物一般不能移动、涂写、凿刻,管理部门应逐一登记建档,详细记录有关资料。划定保护对象与旅游者之间的距离,或制定具体的保护措施,并用明显的标志提示游人。
2.2.2.2二级保护区(重点保护区)。
二级保护区指一级(核心)保护区外及有代表性的风景名胜区、传统民居区、滨海路等的景观建设控制地带。
二级保护区划分的目的在于使景区或是景点周围的环境不致被破坏以致与景区或景点不相协调。构景空间和审美度较好的空间也应划入二级保护区范围,在此范围内不得建造与景物无关的建筑,杜绝污染源的进入。
2.2.2.3三级保护区(一般保护区)。
三级保护区指二级保护区保护地带;有代表性的新兴旅游景点及景物。如市区的游乐、购物、休闲景点。一般是旅游环境与周围环境之间的协调区,在景点周围一定范围内不得建造体量过大或过高或足以造成不协调的建筑,注意环境绿化,保证大气、噪声不得超标,保证旅游者饮用水、食宿等环境的安全舒适。
分级保护的项目、相应的保护面积和范围及具体要求要按国家城市规划、环境保护、文物保护和旅游管理条例等有关法规及各县区和全市另行专门编制的旅游资源保护培育规划实施。
2.3加强旅游资源保护的其它支持途径。
2.3.1通过增强环境、资源保护意识来达到保护目的。
环境、资源保护意识的增强是旅游资源保护的思想基础,这里包括管理者、经营者、旅游者、地方民众等群体的全方位旅游意识的增强。增强旅游资源保护意识应针对不同的群体采用不同的方式进行教育,如对管理者、经营者采用系统教育、培训的方式,对旅游者采用建立环境解说系统的方式,对地方民众采用环境科普的方式等。
环境是旅游资源生成的条件,旅游资源的保护依赖于环境的保护。旅游业的发展、旅游经济的崛起、旅游者的大量涌入,对环境造成一定的压力。从旅游业的长远发展来看,我们不应以牺牲后代人的生活质量与发展机会为代价来发展旅游业,正确的方式应是旅游业发展的同时,资源、环境得到保护。可采取如下措施:
①加强资源开发过程中对环境的保护,资源项目规划中应体现相应的环境保护措施;
②加强经营、管理人员的培训和素质教育,通过管理影响和引导游客;
③提高技术监测的水平;
④加强旅游地精神文明建设,通过提高居民素质,达到自觉维护生态环境质量的状态;
⑤加强宣传工作,倡导推行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
⑥推行绿色服务理念,减少旅游行业对环境的污染。
2.3.2加强法规建设。
景区规划、生态环境建设规划、文物保护规划、产业发展规划及相关的地方政策法规的制定,一定要充分考虑旅游景观的保护和培育,要使各类景观资源的保护有法可依,不留下管理盲区。必要时应设立相应的管理机构,落实保护权限与责任。还应制定一系列有关资源与环境的具体保护办法和监测、监督举报、奖励与惩罚的规章制度。通过制定政策,引导和鼓励部门、单位和个人积极参加污染整治和环境保护工作,监督和协调所辖区域的部门、单位和个人认真贯彻执行有关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和政策。
2.3.3加强公众宣传教育。
向公众传播有关旅游环境保护的法律知识和科技知识,特别是通过一些典型案例的评价,使整个社会对旅游资源的保护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关系有正确的理解和态度,提高人们保护旅游资源的自觉性,增强环境保护的紧迫感、责任感,让广大干部群众认识到资源及其环境保护与产业发展的协调一致性,提高人们旅游资源保护意识及知识水平和技能。
2.3.4理顺管理体制。
要成立有权威性的旅游资源保护与开发协调机构,由旅游、文化、环境、城建、水利、林业、农业等部门的专家组成一个专门委员会,对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保护严加把关,对项目审批、项目建设、营运管理等各个环节严格实行规范化管理。
2.3.5要增加对旅游资源与环境保护培育的技术投入和资金投入。
应遵循“多一点传统,少一点创造,多一点复修,少一点重建”的原则,对旅游资源进行就地或易地保护。如对有代表性的历史名宅古建,要逐个检查落实防漏、防火、排水等事项以确保其风貌的完整无缺和结构的安全。
对某些资源(如名宅古建)可探索吸引民间资本的途径和方法。通过征收资源税、排污费,充分发挥经济杠杆对旅游环境和保护作用。设立城区旅游资源保护专项基金,资金来源为:财政上拨出一定款项作为启动资金;将部分城市建设配套费纳入专项保护基金;按营业收入总额向从事旅游经营活动的企业征收旅游资源保护附加费;旅游饭店的城市共建费金额转入专项保护基金等。由专门的基金管理委员会负责该项基金的保管、审批和使用监督。
2.3.6建立大旅游发展机制,加强旅游机构职能建设和人才培养。
旅游活动是一项综合性的服务活动,涉及众多企业和行业的经济活动。以功能布局和产品企划为平台,统筹规划吃、住、行、游、购、娱旅游六要素,着眼于发展“大旅游”,促进旅游各要素的有效组合。同时要协调好各相关行业部门的关系,争取各方支持,形成全社会办旅游的合力。适时推动各种节庆活动,造就市场轰动效应。
同时,要深化旅游体制改革,转变管理职能,做好行业管理和服务工作;成立旅游执法大队,强化行业执法职能,依法治旅;组建旅游信息中心(包括旅游政务、旅游商务网络和旅游呼叫中心),加快旅游信息化建设,与国际接轨。
加强旅游宣传和旅游知识的普及,提高市民的旅游意识,及对旅游业发展的支持,营造良好的旅游发展环境。增加城市居民对周边旅游景区的了解,激发热爱家乡的情感,提高出游率;提高市民的好客程度,善待游客,增强市民对游客的亲和力。
聘请旅游专家成立旅游发展专家组,提供智力支持;充分利用当地高等院校的师资力量,加大旅游知识、技能的培训力度;培养高层次旅游人才。
3结语
旅游资源的保护不排斥对其合理的利用。许多旅游资源由于成功地处理了保护与利用的关系,获得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这些成功的旅游资源开发的共同经验就是:立足保护,加强论证,科学规划,适度开发,并注重建章立制、依法保护。
旅游的经营需要好的环境,所以旅游的经营,客观来看会促进环境改善和保护。有了保护的加强会进一步推动旅游的经营,这是一个互相补充、互相促进、互相强化的关系。比如,从1999年开始,国家旅游局在全国开始推行《旅游区点质量等级与划分标准》国家标准,倡导旅游景区在门票收入里拿出10%用于保护,其出发点正是旅游发展与资源保护目标的一致性。
旅游的发展与资源保护是最大的利益一致者。旅游的基础是环境,没有好环境就没有旅游的发展。因此,一方面,政府部门应规范各地方的旅游资源开发行为,努力使其从一开始就走向良性发展的轨道。另一方面,旅游的开发商,更大范围内可以说是社会大众,应加强旅游资源保护意识,使旅游资源有形的实体在完整保存的基础上文化内涵得到更长久的传承。
参考文献
[1]大连市史志办公室编.《大连市志城市建设志》[M],方志出版社,2004年
[2]全国旅游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18972-2003)[S]
[3]大连市旅游局、东北财经大学旅游与酒店管理学院.大连市旅游资源普查中山区专题报告[R].2005
篇3
[关键词]城市建设 历史遗址 城市规划 文化规划
城市建设是现代都市文化展现的重要方式,随着城市建设的迅猛发展,不断实施的城建工程却使众多历史遗址、遗迹的保护问题,再一次推到城市建设者面前。由于遗址、遗迹作为具有历史意义的文物承载着一座城市乃至整个国家或世界文化文明的根源和发展历程,因而,怎样使城市发展和遗址保护相得益彰,让当代城市既展现出现代文明的普遍性,又保留民族历史文化风貌的独特性,是一个不容回避的问题。
一、城市发展与遗址保护的关系
随着城市范围的不断扩展及城市建设的更新,城市规划区内遗址文物的大量出现,使得人们对城市遗址文物在城市发展中的命运更加的关注。虽然城市与遗址之间并不必然联系,但却越来越多的被连结在一起。
1.城市发展必然对规划范围内的遗址产生影响
遗址是指从历史、审美、人种学或人类学角度看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人类工程或自然与人联合工程,以及考古地址等地方。遗址是人类活动的遗迹,是由历史原因形成并遗留至今的古代的、民族的东西,也是包括我国在内的各国文物保护法律所保护的对象。按照现代城市建设的要求,城市规化区范围内的遗址等历史古迹与现代城市的高楼大厦可能会格格不入,因而进行城市现代化建设就不可避免的会对遗址及遗址赖以存在的历史、人文环境产生负面影响。
2.城市发展并不必然需要摧毁遗址、遗迹所映射的历史文化
城市的今天是长期历史沉积形成的,是一个传承变迁乃至创造的过程。城市现状只是漫长历史的一个片段,所以现代城市的发展不可能完全打破或推倒原有固化的遗址遗迹及其环境风貌所蕴含的地域文化,这已经被越来越多的实例所证明。如意大利的米兰、法国的巴黎等都是如此,它们都在城市现代化的过程中,充分将现代文明与古代文明相结合,最终使其成为世界典范,为城市再发展带来新的契机。因而,如何处理城市发展中遗址等历史文化的保护问题,牵涉城市发展的动力和城市文化赖以存在的根源。
3.城市发展与遗址保护可借助于制定、实施城市规划相得益彰
城市发展所代表的现代文明与遗址等所表达的历史文明都是城市文化不可或缺的部分,将其共同融入城市发展需借助于事前的统筹安排、事中的修正执行、事后的保护控制等措施。制定并实施城市规划就能够很好的满足这一要求,即就是对城市的空间和实体发展进行的预先考虑。当然,规划手段并不仅指对象城市的物质形态,比如涉及城市中产业的区域布局、建筑物的区域整体布局、道路及运输设施的设置、城市工程的安排等方面,而且也可涉及城市文化的精神方面。通过城市规划,将城市发展中需传承的历史文明与在此基础上发展创造的现代文明融为一体。
二、城市规划的功能
城市规划是城市的发展计划,也是城市发展蓝图和管理依据。城市通过具有科学性、应用性和综合性的规划,合理确定发展方向,统筹安排各项建设,协调各种矛盾,使之适应社会发展和人们不断增加的物质和文化需要。因此城市规划对于城市的发展,特别是对城市合理布局及城市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相互协调的意义,首先体现在其功能方面。
功能一词源于佛家,意指能生有为法之果的功用势力。现代意义上的功能是指事物或方法所发挥的有利作用、效能。城市规划的功能表现为通过制定、实施一定的计划对未来的城市发展所具有的作用和有利效用。城市规划在现代社会首先体现为一种公共政策,因而它自然具有公共政策的导向、调节和分配等基本功能。导向功能表现为规划为人们的行动确定一个方向或明确目标,并将整个社会生活中复杂、多面、相互冲突、漫无目标的行为秩序化,有效地纳入到统一目标上来。调节功能是对于社会公共事务所出现的各种利益矛盾进行调节和控制,其核心一是利益关系,二是调控方式。分配功能指对社会公共利益进行分配,这是公共政策的本质特征之一,是公共政策对抗市场理性的最主要手段和途径。
城市规划上述功能的发挥,需遵守一定的原则,主要指从城市原有的发展基础这一实际出发,科学预测城市远景发展;要正确处理好城市局部建设和整体发展的辩证关系;保护生态环境和历史文化遗产,防止污染和其他公害;将城市防灾减灾安全纳入规划体系等方面。而这些原则均需借助于具体规划手段或方式来实现,如采用城市总体规划和城市局部规划相结合;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进行阶段性规划;也可在规划内容上将物质环境规划,经济规划和社会规划均纳入进来等,实现城市发展的总目标。
三、找寻城市发展与遗址保护相和谐的城市规划
城市发展与其赖以产生、存在历史及文化不可分离,正确处理城市发展中对代表其历史文化的文物遗址遗迹的保护问题,是城市发展的根本动力和灵魂。我国《城乡规划法》第十四条“城市人民政府组织编制城市总体规划。”的规定表明,城市总体规划的主体是城市的人民政府。因而本文认为,作为城市管理者,城市人民政府在找寻城市发展与遗址保护相和谐的城市规划模式中,可在以下方面做出尝试:
1.要有符合实际并适当的城市发展定位,注重城市的文化规划,使现代城市定位由功能型走向文化型
城市定位是城市人民政府编制城市规划的基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城市总体规划编制的核心所在。我国的城市发展在改革开放以后取得了丰硕成果,但这背后的问题却也十分突出,那就是在盲目追求城市物质发展的同时,忽略或缺乏应有的文化视野,片面理解城市发展,一味追求城市发展的规模,导致城市规划中缺乏城市文化的发展内容,对城市潜在的文化资源保护不力,使城市文化特色的创造缺乏源泉。当然,这也就导致我们现在的城市基本都是高楼林立,千城一面,缺乏个性和特色,没有文化底蕴。实际上,城市定位应当从城市产生、发展的过程中找出基本的城市发展路径和目标。首先,要尊重城市的历史得以延续的文化及其载体遗址遗迹等历史文物,各个城市固有的传统文化是具有地域性、特别性的,这就为多样化的城市规划提供了基础。其次,要注重文化创新。城市发展不能盲目的以追求经济增长和规模扩张为惟一目标,把城市文化生活和精神需求放置一边。城市文化创新要将原有文化作为创新的基点,这是一个城市文化延续发展的过程;如果对城市历史文化完全摒弃,就丧失了城市文化本色,也就不可能实现创新。因而,城市定位应当是凸显城市特色和城市文化的全方位的,并且不断调整的城市发展认知基础。文化规划概念是1979年正式提出的,并于上世纪90年代得到快速发展和广泛关注。文化规划的出现是基于这样一种事实,即城市人民的需求具有多样性,包括物质和精神等方面在内,这些不同的需求如何联系在一起则要借助于城市的规划手段,使文化成为联系民众的纽带,使民众的文化需求和发展要求在未来得到有效地满足。城市的文化规划,要求管理者“不仅应该具有文化资源的保护意识,而且应该站在城市发展的角度重视文化规划的制定或推广,以文化资源决定城市发展的思路,以文化特色作为城市价值的所在。”通过文化规划及其执行,满足民众的各种多样化需求,将城市的发展规划由简单的物质功能形态逐渐引入注重精神文化形态的方向上,增强民众的城市文化认同感,增加城市的凝聚力。
2.城市规划对于城市遗址遗迹等文化遗产的保护应当奉行有机更新原则,积极保护、整体保护、创造性保护
有机更新理论是吴良镛教授针对我国历史性城市的发展尤其是北京旧城保护的实际并借鉴国际经验基础上提出的。吴教授在《北京旧城与胡同》一书中指出:“所谓有机更新即采用适当规模、合适尺度、依据改造的内容与要求,妥善处理目前与将来的关系――不断提高规划设计质量,是每一片发展达到相对的完整性,这样集无数相对完整之和,既能促进北京旧城的整体环境得到改善,达到有机更新的目的。”据此,在城市规划中,城市管理者应当摒弃过去“以旧城为中心发展”的思路,代之以 “发展新区、保护旧城”的思路,即在旧城区停止新建乃至改建扩建项目的审批,保留旧城区的基本风貌和历史遗址遗迹的现状,转而发展城市新区,并由新区承担城市的基本功能,缓解旧城区的人口、环境等方面的压力。同时,在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的基本前提下,从历史文化遗产区和新城区找寻城市经济发展的动力和支撑。
对于城市历史遗址遗迹等文化遗产的积极保护与原来的消极保护相对,即就是对遗址的保护不能仅停留在对遗址文物的被动看护、储存和历史价值等技术性问题的研究方面,还应该注意到该遗址文物的现实经济价值和文化价值,积极地开发、推广并发展,当然这都是以保护遗址文物本身为前提的。按照对积极保护的理解,城市规划中应当在保障遗址文物基本安全的前提下,通过一定的文化产业发展定位和规划(如产业所在、产业经营模式、产业发展范围等)来发展遗址的文化功能,从而体现出其在现代社会应具有的文化、经济乃至社会价值,以此来实现遗址文物的创造性保护。
城市规划对于遗址遗迹要奉行整体保护原则,应与过去仅就遗址本体进行保护相区别。在城市规划过程中,要综合考虑遗址区域特殊的社会、经济、历史、自然等条件,确保遗址与周边区域作为一个和谐的整体,在该区域内,注重城市的布局、空间的格局、街巷的肌理、建筑的平面构成、高度、色彩、空间、整体协调等方面的规范和计划,保持该区域的整体环境不因规划而做出改变,破坏遗址赖以存在的整体环境风貌。整体保护规划必须基于对遗址区域的深入研究方可进行,准确界定其历史文化背景及其沿革,挖掘其文化价值,并对遗址区域周边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进行准确评估,合理确定该区域发展的基本规模,最后根据遗址区域的上述状况编制多层次的保护发展规划。
3.吸纳文物保护的相关机构和人员参与制定城市总体规划、区域发展规划乃至控制性详细规划
文物保护相关机构和人员相较于一般人员具有专业敏感,其在文物保护、文化遗产的历史价值、社会价值乃至经济价值等的评估方面具有优越性,同时专业能力又保证其在规划制定方面具有高于一般人员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因而,这些人参加城市各个层级规划的制定,无疑对保护遗址等历史遗产具有积极意义,能够保证将文物保护纳入城市的总体规划、区域发展规划和控制性详细规划之中,使城市规划对文物保护乃至文物保护区域的发展做出通盘考虑,并具体体现在规划文件上。
4.通过立法保障城市规划的稳定性和权威性
城市规划是城市人民政府按照法定程序编制的关于城市未来发展的基本蓝图,一旦编制完成就应当具有相应的法律效力,任何组织和个人非经法定程序不得对城市规划进行变更。但就目前来看,我国的城市规划完成后并未得到法律应有的保护,经常是因人而变,因时而变,因事而变,完全丧失了其应有的法律效力。就城市规划中的遗址保护规划而言更是如此,由于文物保护一般都需要较大的资金支持,而资金来源基本是政府拨款,这就在很大程度上导致政府对于直接产生经济效益的项目的支持力度减弱,因而遗址保护规划往往过多依赖“人治”的状况是持久存在的。针对此种情况,有权机关有必要通过地方立法的形式确立城市规划的权威性,对于违反相关法律法规的行为坚决实施抵制乃至打击和制裁,保障城市规划的正常实施,实现规划在城市发展与遗址保护相协调方面的积极功能。
综上,城市规划不是目的,只是一种保护遗址、发展城市的手段,但这一手段的积极功能在城市遗址遗迹保护方面确实不可忽视的。城市规划应当坚持基本的规划原则,注重规划的整体与局部、近期与远期、历史与现代、美观与实用、人与环境的相互统一;充分认识遗址文物是城市发展的有机组成部分和重要的生产力因素;注重遗址文物的长久持续发展保护;应注意遗址保护与遗址周边环境风貌和历史风貌的协调。城市规划应当避免一味追求所谓的现代化和物质满足,而忽略了城市原有风貌和文化资源的适当保持、传承乃至创新发展。
参考文献:
[1] 赵昀王红扬:《城市规划的法理学思考》.载《山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6月
篇4
关键词:文物环境 文物保护 影响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拥有悠久文化历史的文明古国,现今发掘的文物古迹不计其数,这些古建筑、古墓群、石窟刻、古陶制品、古文化遗址、珍贵艺术品等都是具有学术价值和历史机制的珍贵古物,然而生态环境破坏、环境污染、人为因素等的影响,比如古建筑的腐朽、金属器皿的锈蚀、石窟和雕刻的风化侵蚀、壁画彩绘的脱落等,这些因素的存在让文物的存在岌岌可危。文物环境是文物古迹本身与其存在的关联的自然环境系统,它包含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两大方面,而加强文物环境的研究和保护势在必行。
1.文物环境对文物保护的影响
1.1自然环境因素
大气污染。大气环境中污染物、酸雨、粉尘、二氧化硫、臭氧等因素是影响文物保护的关键原因。以酸雨为例,人类排放的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在大气中经过化学反应和物理组合后随着雨、雪、霜、雾等形式降落到地面从而形成酸雨。酸雨是造成文物损坏的罪魁祸首,能够加速文物腐蚀的速度,我国很多文物古建筑和古雕刻中含有大量的大理石成分,酸雨对其的损害是无法估量的。四川的乐山大佛基岩,在30a酸雨作用下,平均风化侵蚀速率在0.2g/h・m2左右,也就是说被侵蚀的厚度达到2cm。酸雨除了对地面的文物造成极大损害之外,酸雨降落地面并渗透到地下后,对地下文物也产生极大的危害,酸雨中的硫酸和氮化物会导致土壤出现酸化,改变土壤的酸碱度,从而侵蚀地下文物中一些青铜器、铁器、骨器等文物。粉尘是一种极细的颗粒,容易侵入壁画、塑像的间隙中,从而污染雕刻、壁画等的艺术视觉效果,此外粉尘的沉积会破坏壁画的粘合力,导致壁画出现大面积的脱落、褪色等现象。二氧化硫主要对石灰石文物的破坏作用较大,石灰石材质的文物表层接触到二氧化硫后,使硫酸钙重结晶体而产生压力,导致表层被腐蚀脱落,一旦在受到水的冲击,文物表面就会变得粗糙,甚至走形[1]。
水污染。地表水和地下水受到二氧化硫、氮化物等物质的污染后,水体中会存在大量的酸、碱、有机污染物等,污水在循环排放的过程中渗透到地下对地下文物产生严重的危害,比如对地下文物中的古陶制品、墓葬、化石、青铜器、铁器等造成腐蚀,降低了文物开发和贮藏的质量。
辐射线。辐射线能够加速文物表面快速老化,损害文物的质量,缩短文物存留寿命,辐射线中以紫外线的破坏力量最强。光环境中的辐射线既能够减弱纺织类文物的颜色,降低纺织物的强度和韧性,阳光中的紫外线、蓝光等诱导空气中的一氧化氮、碳氢化合物形成光化学反应,从而产生少量有机醛类等强腐蚀力的污染物质,一点一点地蚕食古文物。
微生物。在文物古迹中存在大量的壁画、棉麻织物、木制品、纸制品、颜料等,这些天然的有机物质的表面极容易产生微生物,比如硫细菌、铁细菌等[2]。比如河北沧州的铁狮子观,由于长期于露天环境下,铁狮子出现大量裂痕,而微生物就是导致裂痕的关键。
1.2人文环境因素
振动及噪声污染。强大的噪声引发振动,它不仅对文化环境产生破坏,对文物的安全保存也造成极大的危害。我国的一些古墓群、石窟等周边环境中,经常由于人为的原因,比如大型机械运作、开山放炮、建筑施工、交通工具等引起大量的噪音,从而产生巨大的报批振动、机械振动等,这些噪声及振动的存在严重影响文物古迹的安全保存。在我国文物石窟周边一般是厂矿的集中区域,这些厂矿在矿产开采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工程机械施工振动,这些噪声引起的振动远远超过极限,比如龙门石窟、大同云冈石窟等,这些石窟周边还有大量的公路穿行,车辆来往引起的振动,虽然其产生的破坏作用并不明显,但是长此以往,石窟岩体表层会出现大量的裂缝,削弱石窟结构强度,从而导致大面积脱落。
文物旅游业发展。文物古迹旅游虽然带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但是文物古迹中游客数量过多、游客行为素质的不规范也会造成文物古迹的损害。我国现存博物馆有2000座左右,馆藏文物1500多万件,但是随着近年来游客数量的激增,旅游旺季时不间断地参观,导致众多文物古迹长期处于不受保护的环境之下,加之有些游客行为素质偏低,随意在文物上涂抹刻画,极大地影响了文物的外观视觉效果和保存品质[3]。游客在旅游旺季陆续参观石窟,导致石窟长期暴露于酸性气体腐蚀环境下,加速了壁画的腐蚀、褪色。
2.文物环境的保护措施
2.1加强环境污染防治
文物环境的保护要加强环保部门与文物部门的合作,采取科学适当的措施防治环境污染,提高环境质量,使文物环境符合环境质量标准。首先,降低二氧化碳、硫化合物、氮化合物等的排放量。其次,积极治理水污染,建立水资源保护区,从整体上解决我国水环境恶化的困境,并建立城市污水处理系统,控制工业水污染的排放和治理,管理好农业水污染源,确保水质标准符合国家相关标准。第三,治理噪声污染。文物环境周边要禁止大型机械、车辆、厂矿等的运作,减少噪声引起的振动。倘若一些建筑和车辆噪音难以避免,可以在产生噪声的部件上安装消声、避振等控件。
2.2改善文物保存的生态环境
通过建立博物馆或考古遗址公园的方式,对文物保护环境进行分类管理和保护,既有利于综合化保护文物,又有利于改善文物所在地的生态环境[4]。对于处于生态环境较差的文物环境地区,应该积极采取改善生态环境的措施,比如植树种草、建立生态保护区等。文物保护规划应该与生态环境保护协调一致,对不同的文物要采用针对性的保护措施。比如大同云冈石窟要改变周边的酸碱大气环境,控制游客浏览量等。
2.3引进先进的文物保护技术和设备
当前的文物保护应该以防止文物受损为主,而文物修复只是被动性的措施。为了降低文物受损概率,我国文物保护局应该积极引进先进的文物保护技术和设备,比如敦煌研究院就引进了环境监测系统,对进入莫高窟游览的游客数量进行科学化监控管理;上海博物馆引进了化学发光氮氧化物自动测定设备,能够对博物馆内陈列的书画、古陶器品等进行长期监测,并根据检测结果调节博物馆内的空气环境。
3.结束语
终上所述,影响文物保存的环境因素中大气污染是最大劲敌,其中的酸雨、风化、粉尘等破坏能力最强,在文物环境保护中应该着重考虑。为了科学有效的做好文化保护工作,国家环保部门和文物部门应该通力协作,以预防为主、治理优先为主要原则,加强生态环境和环境污染防治,并制定严格规范的文物环境质量评估标准,科学统筹文物考古计划,坚持文物原地保护,科学、有限度地发展文物古迹旅游业。
参考文献:
[1]迟畅.环境因素对文物的影响及文物考古环境保护问题探讨[J].环境科学与管理,2013,38(2):11-13.
[2]单霁翔.大型考古遗址公园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文物科学研究,2010.
篇5
关键词:环境影响评价;风电;桂林市
中图分类号:X82 文献标识码:A
风能是绿色环保新能源之一,风电能可减少煤炭燃烧产生的污染排放量,利于环境保护,符合国家能源产业发展方向。据国家发改委《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风电场项目属新能源行业鼓励类项目。
2桂林市风电项目特点
风电场是将捕获的风能转换成电能并通过集电线路、升压站,送入电网的场所,主要有风力发电场区、场内道路、集电线路、升压站等几部分组成,桂林地区规划的风电场装机规模都在30~200MW之间。从地形及气象成因分析,桂林市境内的湘桂走廊及高海拔地区,为广西风能资源相对较丰富区域。《桂林市风力发电"十二五"发展规划》规划初步拟定44个场址,总装机容量约2654MW。桂林市是著名的风景游览城市和历史文化名城,辖区内风景名胜、文物古迹、自然保护区、水源保护区、鸟类迁徙通道等环境敏感目标众多,风电场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尤为重要。
3桂林市环境现状简况
3.1水环境现状
根据《2011年桂林环境状况公报》,桂林市各主要河流水环境质量状况良好,漓江、湘江、洛清江、桂江、资江污染程度在较低水平,各项检测评价达标率达100%。
3.2声环境现状
风电场工程范围属乡村环境,无大型固定的噪声污染源,声环境质量良好。
3.3空气环境现状
风电场工程范围内没有工业污染源,空气环境质量较好,可达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二级标准。
3.4生态环境现状
桂林气候温暖,雨量充沛,利于动植物生长,森林覆盖率68.15%。其中已知高等植物2000多种,陆生脊椎动物450多种。已建立12个自然保护区,总面积427077公顷,占桂林国土面积15.36%,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3处(猫儿山、花坪和千家洞),属自治区级自然保护区9处。桂林市风电规划涉及4处自然保护区,均为自治区级自然保护区,包括:银殿山自然保护区、青狮潭自然保护区、海洋山自然保护区及五福宝顶自然保护区。
4环境影响初步评价
结合风电建设特点和区域环境特征,初步确定风电场规划环境影响评价重点为水环境、声环境、电磁影响和生态环境。
4.1水环境及水资源利用的影响
风电运行时无生产和生活废水产生,对区域内地表水体无影响,不改变水资源利用现状。项目实施对水体的影响主要发生在各风电场地施工期,施工过程会产生少量的生产废水及施工人员的生活污水,主要污染物为SS、COD等。施工废污水不经处理排放,可能会污染附近水体水质。
4.2声环境影响
风机均布置于地势较高山顶、山坡,远离居民点,风机产生的噪声经地形和距离衰减,可降低到环境噪声本底值,风电场运行噪声对周边村庄声环境影响很小。
4.3空气环境影响
项目实施对空气环境的影响主要发生在风电场地的施工期,基础施工、场地平整、废弃土石方堆放、建筑材料运输过程中会产生扬尘和少量机械、车辆废气。
4.4电磁影响
风电场均需各自建设升压站及配套输电线路,据区内输变电工程类比情况看,升压站围墙外及配套输电线路线路中心外5m处工频电场强度、工频磁场强度及无线电干扰场强可满足标准限值要求。
4.5生态环境影响
风电场区域主要为荒草地或稀树灌丛。各风电场场址风机布设及升压站的建设过程会扰动地表,破坏植被,加大建设区域内的水土流失。但风电场风机施工点分散,每基塔的基础工程量很小,管理站和升压站的施工规模也较小,采取临时挡护、开挖临时排水沟、恢复植被等水土保持措施,新增水土流失量很少,对当地生态环境的影响不大。项目实施期间受开挖、爆破和运输等施工活动的影响,区域内的野生动物会受到惊吓等影响,但随着施工的结束,这种影响将随之消除。桂林是我国三大候鸟迁徙通道之一,风电场建设对迁徙候鸟的影响主要为候鸟撞机的风险。特别是在大雾、降雨或强逆风时,大气能见度降低,鸟会降低飞行高度,从而增加与风电机相撞的概率。
4.6节能及减排效益分析
风电场是清洁能源开发利用项目,既不排放生产废水和废气,也不消耗非可再生化石能源,对于保护环境,节约资源具有积极作用,不仅具有明显的环境和节能效益,又有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规划的风电场全部投产运行后,总上网电量约为50.25亿kW.h,与同等装机规模的火电厂相比,每年可节约燃煤167.32万t/a,大大减少了SO2、烟尘、NOx等污染物排放。
5环境保护措施
5.1水环境保护
各风电场施工期间,加强施工期生产和生活废污水的排放管理,处理达标后才能外排或综合利用,确保工程附近水体水质。运营期管理站和升压站的生活污水经地埋式一体化污水处理设施处理后用于升压站站区绿化用水,不外排。
5.2声环境保护
风机选用低噪声设备,布置时尽量远离村庄。各风电场施工时合理布置施工场地,安排好施工时序,如无必要,尽量不在夜间施工,减少对周边居民的噪声影响。
5.3空气环境保护
在风电场施工区及运输路段洒水防尘,汽车运输材料和弃土表面应加盖蓬布,防掉落。车辆和设备安装尾气处理器,加强设备保养,减少对当地大气影响。
5.4电磁环境保护
升压站选址及线路路径选择应注意尽量远离村庄,避让当地人口较密集的居民点,减少工频电磁场对周边居民影响。
5.5生态环境保护
风电场风机塔施工时按塔位分点施工,合理布置风机,尽量缩减施工道路长度,减少对场地植被的破坏。对临时占地采取绿化措施时,应选择与原植被相同或类似的本土灌木或草种,避免生物入侵。风电场场址位于候鸟迁徙通道的,风机应采用警示色或不同色彩搭配,促使鸟类产生趋避行为,降低撞击风险;避开在显著位置安装照明电源,照明最好不要使用钠蒸汽灯,减少亮度及闪烁次数,以减少对夜间迁徙鸟类的影响。在有大雾、小雨或强逆风的夜晚,尤其在迁徙强度大的季节,应停止运行,以减少鸟的撞机伤亡。
6环境影响评价初步结论及建议
在采取各项环保措施后,风电项目实施产生的不利环境影响均较小。桂林市部分风电场场址涉及环境敏感区(自然保护区、饮用水水源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文物古迹等),为实现生态保护和区域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合理开发自然资源,下阶段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风景名胜区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等法律法规规定,调整规划设计方案或办理相关手续。其余未涉及环境敏感区的规划风电场场址无主要环境制约因素,从环境影响评价的角度来看,项目选址合理,建设可行。
建设过程中要重视施工期"三废一噪"对周围环境的暂时性影响,加强施工期环境保护管理,避免因管理不当而造成对周围环境质量的破坏。保证评价区域环境质量不受明显影响;建设项目要严格执行"三同时"制度。
参考文献
篇6
[关键词]寻根;文化旅游景区;李家龙宫
Primary Exploration on The Cultural Tourism Planning and Design of Seeking Root Class:As The Li Familys’ Dragon Temple of ConstructionalDetailed Planning of Scenic Spots Example/Sun XiaoLi,Zhang Rong,Liu Hang
Abstract: The Li Familys’ dragon temple is the birthplace of Emperor Taizong of Tang in place of a memorial temple west Gansu, existing for bright building in the middle of the dragon temple left over from the lees sacrifice area part building and yard . Resently facing with lots of problem,for exmple the development lags behind, the small size, reconstruction money into big,etc.The planning problem in full discussion on the basis of the condition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scenic spot, through proper planning scope, delimit make scientific development goals, adjust the space structure of the land, to the future development of the scenic spot to interpretation,the formation of sacrifice, “seeking yor roots、cultural display”as the theme, omni-directional demonstration time of lee culture connotation, type a scenic spot.
Key words: seeking roots,Cultural Tourist attractions,The Li dragon Familys’ temple
李家龙宫是唐太宗在李氏的发祥地陇西宝地建立的宗祠庙,是中华李氏寻根祭祖的文化圣地。它位于陇西县城区西北部,南侧为已建成龙宫仿唐商业步行街,东侧为原住村民住宅,北侧为生态农田。
景区占地4000m2,建筑面积1491m2,除钟楼、鼓楼为新建建筑,其余九龙殿、李崇殿、李琼殿、两座过庭、聚贤楼、郡公楼、戍边楼、头天第一门等均为古建筑。建筑上的屋脊砖雕出自北宋镂空雕法,具有很高的文物价值和考古价值。目前相继有马来西亚、新加坡、韩国、美国等十余个国家和我国各省区李氏族人约10万余人次到此旅游观光和寻根祭祖。
1.李家龙宫历史演变
其始建于唐初,因唐太宗李世民御笔钦书“李家龙宫”而闻名海内外,唐末遭毁。宋、元时期修复了部分建筑,亦因战火遭毁。明万历年间只在原李家龙宫的旧址北面恢复了龙宫部分建筑,亦称“北极宫”。明建李家龙宫总体建筑布局为“前五楼”、“后五山”和“中部祭祀区”。建有北天第一门、第二门、第三门。清顺治五年毁于兵灾,仅留“北天第一门”牌坊。康熙元年重建,康熙三十七年吕培高任知县时,撰写“仰弥高”竖匾额悬挂在“北天第一门”上,同治五年陇西城陷,李家龙宫再遭劫难。清末及民国初年又陆续增建维修一新,规模虽远不如前,却也山水相依,楼殿参差,别有天地。解放后龙宫绝大多数殿宇楼阁均遭人为拆除,三座假山夷为平地,后改为学校才得以保存至今。1985年陇西县人民政府公布李家龙宫、北天第一门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2 发展优势与制约条件
2.1发展优势
区位交通优势明显,景区为新亚欧大路桥的必经之地,同时处于陇中四县丝绸之路人文景观长廊风情线的重要区段;历史文化底蕴深厚,与敦煌文化、天水伏羲文化、拉卜楞寺藏传佛教文化齐名,为甘肃四大文化之一。
2.2制约条件
景区规模过小,游览功能单一,配套设施缺乏,未能从整体上形成形象和品牌效应;景区周边以自然村庄风貌和现代仿唐建筑为主,建筑风格各异,缺乏有效的规划引导; 景区周边村民住宅建筑面积约为7.3万,人口密度大,未来开发建设将面临系列的拆迁安置问题,协调好各方面的诉求是景区建设实施中的重点和难点。
3规划构思理念
3.1规划构思
规划在还原李家龙宫历史原貌的基础上,通过拉大景区框架和格局,形成“以道教文化为渊源,以祭祖寻根为脉络,以文化交流为目的”的多元型、复合型文化旅游景区。
3.2规划目标定位
以“李家龙宫”为载体,以“李氏寻根”为主题,以“寻根祭祀、文化展示”为核心产品,集“旅游观光、寻根祭祖、文化交流、文化展示、文化研究”等功能于一体的文化型旅游景区。并最终实现以下目标:
⑴ 天下李氏族人敦宗、睦族、祭祀先祖的大宗祠,海内外李家组织和李氏族人旅游观光和寻根祭祖的文化圣地;
⑵ 与陕(西安大唐贞观文化)、豫(鹿邑老子文化)共同组成中华民族三大优秀文化遗产区;
⑶ 国际知名、国内一流、全方位演绎“李氏文化”的AAAAA级旅游景区的核心区;
⑷ 甘肃省文化旅游新地标。
4规划方案探析
4.1特色分区及项目策划
规划形成“一轴、三心、十区”的功能区划与总体结构形态。
⑴ “一轴”:南北向景观延伸轴,将仿唐商业街中心轴线延伸至北环路,形成南北向与威远楼相呼应的绿色开敞通廊;
⑵ “三心”:北极池景观中心、伯阳广场景观中心、关帝庙景观中心;
⑶ “十区”:广场集散区、文物保护区、祭祀活动区、李氏寻根文化游览区、李氏文化交流区、李氏文化展示区、李氏文化创意区、李氏文化研究区、古玩艺术品交易区、民俗商业区。
①广场集散区:龙宫广场―――集旅游服务、集散、游憩、休闲为一体的李氏文化文明展示的大窗口。其打造应与李家龙宫整体规格协调统一,突出皇室的尊贵及气势的恢弘。在形象及景观的设计做足“龙”文章,广场中心轴线铺设汉白玉龙形浮雕图腾,浮雕两侧布置18根汉白玉龙雕景观柱,代表“十八子李”,象征李姓子孙繁茂昌盛。广场地面雕刻李氏族谱以及李氏名人诗词歌赋等。
②文物保护区:为现存明建李家龙宫文物保护区,应严格保护,并适当修缮整理;同时在龙宫大门及陇西堂大殿中轴线上新规划戏楼一座,并以戏楼为中心对称规划子奇亭一座;将现有“沙柳”列为“古树名木”进行定期修剪和养护,修护其“龙”的姿态。
③祭祀活动区:结合陇西堂大殿及规划的两侧配殿,在殿前形成开阔露天祭祀活动场地,同时为了满足游客更衣沐浴需求,规划涟漪苑一座,以仿明清建筑风格为主。
④李氏寻根文化游览区:园林游览区―李家龙宫的历史传承区,根据历史记载构架“后五山”格局,并在构园过程中将李姓文化元素通过景观布置的手法进行全方位展现,此区域将成为陇西县最大的文化主题公园。具体布局手法为:
a 以老子朴素辩证法“道法自然”思想为主线,将佛教、道教中的元素进行集中体现。运用中国古代园林布局方式创造微地形景观,将太乙峰、普贤崖、文殊岭、白衣岩、接引山等五座假山和北极池、九州同李阁等历史景观进行重新诠释,形成一副山水相依、别有洞天之美幻胜境;
b 将各地李氏先贤中有影响的李氏宗祠,如闽越江王祠、西平郡王祠、吴王祠、渔阳滕王祠和入闽始祖祠等围绕北极池形成若干院落。并对其赋予一定的文化内涵,如茶道、养生体验、诗社、曲艺表演等项目,使主题景区不仅具有祭祀游览功能,更多的是一个大众市民休息娱乐参与的主题公园;
c 以祭祀大殿为背景,规划水秀表演区,并运用现代声光电科技手段策划情景舞台剧《李颂》,如秦王破阵乐、霓裳雨衣舞等,表达陇西李氏的发展繁衍过程;
d 园内广植牡丹、李树。陇西与牡丹有着异常久远的渊源,陇西牡丹早于长安牡丹,每年“五一”节前后,恰逢陇西民间四月八朝山会.又称“浴佛节”,时值春花正茂之际,田园苗青花放,各处牡丹勃发怒放,争奇斗妍,生机盎然,真有“一展倾城色,骚人费评章”、“贵游赏牡丹,每春暮,车马若狂”的壮观景象。
⑤李氏文化交流区:礼唐宫(景区的标志性建筑)―以龙宫游宴、歌舞演艺、商务吧等为特色功能的集演艺、展览、休闲、娱乐和食宿于一体的高档星级酒店,是最能表现和反映陇西当年商贾云集、大唐繁荣盛景的一个重要业态。同时也是政府接待中外嘉宾及展示城市风采的接待中心。
⑥李氏文化展示区:陇西李氏博览馆――世界李氏族谱收藏研究中心,为全国最大的单一姓氏族谱收藏研究中心。该馆是集收藏、动态展示、阅览于一体的文化展示馆。以“追本溯源”为主题,将李氏文化的起源与李氏文化中的精华充分展示。具体展示手法可通过文物,小型室内场景,声、光、电等现代科技手段展示几种,以再现李唐文化的华丽场景,使游客在游览过程中有耳目一新的直观感受。
⑦李氏文化创意区:引进知名美院等国内外机构,开展系列创意设计活动并落户文化创意园,对文化创意园中的各个建筑院落进行相应的主题化,并利用国内外设计大师的创意水准和知名度,吸引高端设计群体关注李家龙宫文化遗产,开展国际化的创意设计活动。将文化通过产品形态进入文化创意园各个院落,这些产品将带有鲜明的国际时尚色彩、李氏文化和陇西传统文化要素,并通过国内外游客的旅游购物和体验模式,达到传承文化的目的。
⑧李氏文化研究区:李氏文化研究会馆,除正常的文化研究室之外,兼具文史资料开放阅读功能,内置相应的图书检索系统以便游客参观时实时查阅资料。馆内定期开设大众讲堂,邀请知名教授讲授与李氏文化相关的文化课程,使游客可以更加深刻的了解李氏文化,并在当地形成相应的文化研究氛围,弘扬和传承李氏文化。
⑨古玩艺术品交易区:集文物商店、鉴定评估中心、拍卖行、典当行、古玩艺术品展厅、艺术画廊、民间艺术品集市、古玩经营配套店等于一体,打造甘肃省档次最高、功能最齐备、服务设施最先进的专业古玩艺术品交易中心。
⑩民俗商业区:由美食沙龙、特色小商品零售及作坊区和休闲娱乐时尚街区组成,在此集中展示陇西特色美食、小商品、茶楼客栈、手工作坊等民间文化载体。
4.2节庆活动策划
对于旅游景区而言,节庆活动的策划及宣传具有不可估量的价值,李家龙宫景区主要从两方面开展节庆活动策划。一是主题节庆:以“盛世话李氏,名城祭始祖”为主题的“寻根祭祀大典”系列活动,既弘扬光大了李氏始祖文化,又传播了城市文明和城市形象,使古老文化与城市文明交映生辉,节庆品牌与城市品牌联动增值,借助李氏文化的张力有望将活动办成一次城市文明与城市品牌传播的盛会;二是专项节庆:在主题节庆的支撑下,开展多种专项旅游活动,如牡丹花卉节。在节会期间,举办赏花、灯展、书画、摄影展、洽谈会等活动。同时开展云阳板舞、陇西秧歌、戏曲、草编、土陶、剪纸等民俗文化主题活动,
5结语
李家龙宫景区的规划与建设是一件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伟大举措,它对于体现陇西古城历史发展、突出地方文化特色、提升城市文化内涵、促进旅游产业和城市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景区的开发建设应鼓励国内外投资者投资开发,并建立合理的运营模式,积极引进先进的经验与理念,使景区显示出良好的社会及经济效益,从而实现李家龙宫景区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李孜,历史文化遗产及其依托城镇和谐发展途径―以黄帝陵与黄陵县城为例[J].规划师,2011,(1):181―27.
[2] 何芳,面向可持续发展的文化旅游景区规划设计―荆州古城环城旅游景区保护利用规划探析[J].规划师,2011,(1):181―27.
[作者简介]
孙小丽,城市规划师,陕西省旅游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城市规划设计室主任
篇7
本文在当前相关发展背景研究下,以大冶铜绿山采矿场为例,从现状问题、保护理念、到植被恢复措施等一系列具体内容的解析中,深入介绍了古铜矿遗址生态环境保护利用的必要性和其价值所在,并具体阐述了生态环境保护措施,以及运用现代技术进行植被恢复的措施,将遗址周边的采矿坑生态恢复与保护古遗址理念相结合,与当代人们生活方式和需求相结合,利用遗址遗留下的采石场、山体、矿坑、地形、道路等自然和人工环境,通过生态恢复的原则、方法和科学合理的步骤,恢复采石场的自然生态环境,加强采矿坑的植被恢复与利用,确保古铜矿遗址生态环境的合理利用,并取得社会、经济、环境效益的统一,实现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大冶铜绿山;古铜矿遗址;遗址保护;矿坑;生态保护;植被恢复;景观规划;
中图分类号:K928.72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大冶铜绿山古铜矿遗址,是中国迄今发现的古铜矿遗址年代久远、生产时间长、规模最大的一处古铜矿遗址。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进入国家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名录预备清单,不只是中华民族的宝贵遗产,也是世界人类进步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闪耀着人类科技发展的灿烂光华。但由于露天开采、工厂建设、居民生活等原因区域内大多数植被遭到严重破坏,形成大量的土地,造成水土流失。采矿区的生产作业时产生的粉尘在风力的作用下也会飘散到周围植被表面,影响植物的生长。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关于遗址保护及利用的方法也日趋多元化和综合化,结合了生态学、建筑设计、城市规划、景观设计、地质学等多学科发展,更多的遗址逐步改造成为美丽宜人的遗址公园。如德国的鲁尔工业园、美国的西雅图煤气厂公园等均已经成为对外开放、供人们参观、休闲、游玩的城市开放空间。我国近年来的遗址改造也有不少成功范例,如中山岐江公园、湖北黄石铁矿遗址公园等等。
然而对于铜绿山古铜矿遗址我们主张以恢复生态为主,在充分认识、分析和理解基地现有特征和意义的基础上,结合现代环境治理技术,对古铜矿遗产进行价值评估,整合生态环境,结合周边场地条件分析,形成具有场所精神的遗址公园,为景观设计的多样化和传统继承提供多元选择。本文通过以大冶铜绿山古铜矿遗址的生态环境治理为例,介绍古铜矿遗址保护和利用的意义和价值,并具体阐述相关的保护利用方法和技术措施,希望以此为工业遗产保护利用的具体实践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图1 古铜矿遗址的区位关系图
1项目背景
铜绿山古铜矿遗址发现于公元1973年,面积达2平方公里,已挖掘出土的文物包括一大批西周晚期至春秋早期的炼铜竖炉、采矿井巷和采矿工具等,距今达3300余年。经中科院考古研究所论证认定,它是迄今为止中国最久远、规模最大、采冶水平最高、内涵最丰富、保存最完好的一处古铜矿遗址,是中国乃至世界古青铜文明的活化石。
但矿产资源的开采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严重污染环境,破坏植被和自然景观,造成水土流失等问题,绝大多数没有得到有效治理,因采矿引发的滑坡、崩塌、泥石流、地面塌陷或沉降、地下水污染、地质灾害时有发生。由于矿产资源的大量开采,造成大量的废弃矿区,造成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和污染,并浪费了大量的土地资源,严重制约了本地经济的发展和生态环境的建设。
因此,为了能更有效地保护丰富而珍贵的古铜矿遗址,科学、合理、适度地发挥古铜矿遗址在现代化建设中的积极作用,必须采取措施,恢复植被,治理周边环境是生态建设的主要任务。
2古矿遗址周边现状分析
铜绿山古铜矿遗址由于矿产资源开发利用造成的生态环境破坏较为严重, 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是地表土剥离面积大、水土流失和次生地质灾害较邻区严重,矿山废气、废水和废渣排放等造成不同程度的环境破坏和污染, 其中破坏生态环境最为严重的是铜矿开采企业。
2.1山体破坏面大,影响植被生长环境
规划区现状植被破坏比较严重,区域大多数植被由于露天开采、工厂建设、居民生活等原因完全破坏。形成大量的土地,造成水土流失。采矿区的生产作业时产生的粉尘在风力的作用下也会飘散到周围植被表面,影响植物的生长。规划区内也存在少量区域的植物生长较好,其中包括北部山体陡峭部分、青山公园、铜山村南部山体以及喻家山部分区域。
2.2 工业废水排放,水质污染问题严重
规划区内的企业排放的废水对铜绿山的地表水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污染。其中污染最严重是位于矿山东部的有色金属公司的洗矿池以及位于矿山北部和西部的其他企业的洗矿池。
2.3土地资源破坏,水土流失问题严重
目前,由于大多数采石场的排土场几乎没有拦沙坝、挡土墙等防止水土流失的措施,也未进行复垦绿化,给当地造成了严重的水土流失、泥石流、滑坡、洒道堵塞等生态问题,附近农田的水往采石场渗透,使农田缺水无法耕种。同时,采石场每天抽出大量的积水,也使周边农田出现塌陷现象。
2.4复垦技术难度大,生态恢复率很低
现状采空区由于开采中没有采用台阶,留下的石壁陡峭,植树种草难度也很大,立面有光滑、突兀的石板,垦绿面积和难度较大。加之复垦工程耗资大,致使大部分采石场的生态恢复率很低。
图2 铜绿山生态植被现状
3生态环境保护目标
铜绿山植被恢复的目的是恢复或重建被破坏的植被和被破坏的生态环境, 建造一个全新的植物群落,以构成有利于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良好的生态环境。为此提出一下目标:
保护与恢复铜绿山古铜矿遗址以及文物保护区周边地形地貌、河流水系、植被等生态环境的历史特征;
保证遗产所处环境的生态功能不被破坏,保护生物多样性;
保护与恢复遗产所处环境的生态景观。
4生态恢复原则
4.1整体优化原则
生态系统组成具有一定结构与功能的整体,规划应将生态景观作为一个整体单位来思考和管理,实现优化利用和协调。采取植被修复、建筑改造等措施,大力改善铜绿山矿山的植被景观状况,对矿山景观进行提升。
4.2多样性原则
生态多样性是描述生态镶嵌式结构拼块的复杂性、多样性,可以采用多度、均匀度、渐嵌度和连通度等加以描述。对铜绿山生物多样性进行整体修复,恢复植物和动物物种的多样性,从而完善生态的多样性。
4.3生态关系协调原则
实现人与环境、生物与环境、生物与生物、社会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景观利用的人为结构与自然结构及生态系统与生态系统网的协调。把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建立在良好的生态环境基础之上,实现人与自然共生。
4.4综合性原则
景观是自然与文化生活系统的载体,景观生态规划需要运用多学科知识,综合多种因素,满足人类各方面的需求。
5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措施
5.1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篇8
地理市情普查是在地理国情、省情普查内容的基础上,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生态环境保护等需求延伸开展的普查工作;是以获取地表自然和人文地理要素更详细的地理信息为目的,展现地市一级自然资源利用与开发、社会经济规划与发展、民生建设现状与改善等更加详细的数据资源的普查工作。开展地理市情普查是一项重大测绘工程,普查专题如何选择,必须紧密联系当地实际情况,以体现的热点、城市公共管理现状、地方经济发展趋势、城市综合实力展示等为出发点,服务地方政府规划决策、服务城市发展战略提供有力数据支撑。本文通过对台州市现有资源的调研和资料收集,分析了台州市地方经济发展规模及特点、城市配套设施建设及区域现状、以及现有自然资源保护、利用与开况等优势和弱点,提出了台州市第一次地理市情普查专题选择的框架内容。
2 地理市情普查现状资源与专题选择主要因素
浙江省利用全国开展地理国情普查之际,在全省展开了省情内容的普查。浙江省人民政府鼓励各地市根据地方区域经济发展、国计民生建设、城市管理等现状数据缺乏的现象开展地市一级国情普查。台州市人民政府为更准确地掌握地方资源现状情况和服务城市发展战略,于2013年底发文并作出部署,要求台州市在完成地理国情、省情普查的基础上,新增本市的普查内容,具体实施于2014年开展调研,2015年全面开展普查,2016年完成统计分析与评价和数据库平台建设。在此要求下,台州市测绘主管部门对全市二十几个行业主管单位进行了需求调研和资料收集,分析了台州市目前最迫切需要开展普查和掌握现状数据的行业方向,以此作为普查专题选择的主要因素。
2.1 城市救灾、防洪排涝资源
台州市主城区地势西高东低,东面临海,受雨季和台风影响很大,每年受灾群众少则几十万人,多则上百万人。城市救灾避灾、防洪抗洪是政府每年的头等大事,掌握城市洪水易发区域、城市低洼地段、道路易积水区域的具置分布和受灾影响范围是避免受灾、防灾的基础。政府多年来不断扩建和完善城市救灾避灾场所,新建或修复防洪抗洪设施,以起到防灾减灾的作用,但这些举措未得到有效的智能化管理,在灾难面前不能做到及时响应。建立起易受灾区域和救灾避灾场所的空间位置分布数据,做到及时调度和实施救灾避灾、城市防洪排涝应急措施的智能化管理迫在眉睫。
2.2 海洋、港口与物流资源
台州濒临东海,海洋面积广阔、资源丰富,是一个海洋大市。台州市岸线条件良好,有众多的自然港湾,港口资源也很丰富。目前,台州港已初步形成以头门为核心港区、以大麦屿、海门为重点港区,统筹发展黄岩、龙门、健跳港区的“一港六区”格局,是浙江沿海地区性重要港口,也是浙江省第二条定制线航道。台州市早在“十一五”规划中已经明确要科学引导海洋资源使用、严格海洋功能区划制度、建立合理的海洋开发秩序、遏制近岸海域环境质量恶化趋势、实现海洋资源可持续开发。台州海上交通和物流依赖港口的发展,与陆域上的物流基地相呼应,形成了台州市通往全国乃至全世界的海陆物流生产线。掌握台州港口和物流基地资源的空间位置分布、实际吞吐量等信息是交通运输部门合理安排运输生产线的依据,防止港口拥挤、物流阻塞的现象发生。因此,台州市海洋各类功能区划的开发、利用与保护程度如何,需要通过普查得到真实的数据,以为台州市“十三五”规划中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献计献策。
2.3 城市经济发展资源
台州经济活跃,各类商业市场也日趋活跃,较之以前更加专业化和规模化,人们对高大尚的商业场所也越来越向往。掌握该类数据的空间分布与实际规模,有利于政府掌握全市经济基础命脉,为政府对全市经济发展战略提供设计方向。台州着力扩大工业园区建设,引入先进技术,辅助制造业从“规模小、数量多、技术含量低”逐渐迈向制造业产品数字化、生产自动化、智能化、渠道国际化的方向发展。制造业基础扎实,素有“模具之乡”、“塑料制品王国”的美誉。2016年台州“两会”中,“加快打造先进制造业基地,推进台州民营经济再创新辉煌”是热议的话题,制造业已经成为台州经济的主心骨。
2.4 城市现代农业资源
现代农业建设日渐成熟,农业资源已成为台州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台州现代农业不断推进,全市累计建成59.53万亩粮食功能区和10个现代农业综合区、49个主导产业示范区、77个特色农业精品园。台州兼得山海之利,农业资源丰富,是一个农、林、牧、渔各业全面发展的综合性农业区域。黄岩是全国最大的设施茭白生产基地、我国著名的果品基地,黄岩蜜桔、路桥枇杷等久负盛名。掌握台州现代农业资源分布及利用情况,为农业部门加快发展农业科技提供有力的管理支撑与服务数据。
2.5 城市建设与公共管理资源
城市规模在不断扩张的同时,健全的配套设施是反应城市综合实力的体现,如:城市建成区范围、建成区内绿地率及绿化覆盖率、城市公共管理资源(城市泊车位、城市地下空间、公交站场站点、公共自行车停车点等)等数据是否达到发达城市标准。这些给城市居民直接带来出行方便、居住环境优越的配套设施建设规模反应了城市建设的软实力,掌握这些数据为城市建设添砖加瓦。
2.6 自然与历史人文资源
台州市水源分布不均衡,降水集中,但多以暴雨形式出现,大部分水资源以洪水形式流入大海,人均拥有水资源量较少,属于中度缺水地区。随着经济社会持续发展,水环境恶化,水污染尚未得到有效遏制,水资源供需矛盾日趋尖锐。掌握水资源数据,为台州市保供水、制污水、抓节水提供基础数据源,为全市饮水资源保护和后期监测作好基础评估。
台州市自然风景名胜区为数不多,达到省级以上的是少之又少,对风景名胜区的保护义不容辞。同时,台州市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渊源,历史文化保护区、历史文化保护单位等为台州市增添了许多文化色彩。由于许多保护单位年数已久,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损伤,普查不仅掌握这些数据的空间分布,更是对文物的探查和摸底。
3 地理市情普查专题的框架内容与服务对象
普查专题框架内容是台州市地理市情普查实施方案编写的前提,也是对测绘工作“按需测绘、按需普查”的高度负责。普查专题不仅要有地方特色和创新点,而且还要体现城市内涵和服务城市发展战略。台州城市发展以“建设现代港湾都市区,打造国际智造名城、海上丝路港城、山海宜居美城”为发展方向。“十三五”规划中把加快“一都三城”建设放在主要战略部署位置。
3.1 地理市情普查专题总体框架内容
在对台州市的热点、政府民生建设工程、城市经济发展等现状和需求进行分析后,逐步选定台州市第一次地理市情普查的专题内容,结合台州市第一次地理国情、省情普查信息,围绕自然地理要素和人文地理要素作进一步详细普查。最终将地理国情、省情普查数据作为最基本的数据资源,与地理市情普查数据共同构成台州市第一次地理市情普查的专题框架,直接面向台州市“一都三城”城市发展战略建设目标,框架图如下:
3.2 普查专题服务之“国际智造名城”
台州建设“国际智造名城”,是要把握国际化、智能化发展趋势,注重科技引领,实施创新驱动,积极推进工业化、信息化高度融合,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大力发展新兴产业,推动智能装备产业加速发展、智能生产方式加速推广等。调查工业园区、商业市场及农业二区的相关信息,为台州市政府在工、商、农方面逐步实现工业化、智能化生产与管理提供可靠的数据平台。
3.3 普查专题服务之“海上丝路港城”
建设“海上丝路港城”,是要把握开放型、外向型的经济特征,以港口引领、拥湾发展为导向,积极对接国家“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战略,充分发挥港口和海湾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海洋经济,推动港口、产业、城市融合发展。普查海洋功能区、港口码头资源和物流基地的相关信息,可促进以台州港为核心的海上互联互通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构建区域交通物流枢纽、加强对外经济贸易和国际人文交流。
3.4 普查专题服务之“山海宜居美城”
建设“山海宜居美城”,是要把握“建设美丽台州、创造美好生活”的时代要求,以生态引领、民生优先为导向,充分发挥山海兼利优势,建立山海协同发展机制,加强生态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社保等社会事业,推进公共服务均等优质化,促进区域、城乡一体发展。调查城市建成区、城市建成绿地率和绿化覆盖率、防洪抗洪设施、饮水资源保护区、旅游区及风景名胜区、地质灾害隐患点、城镇低洼地段及道路易积水区、洪水易发区域、城市救灾避灾场所、历史文化保护区及文物保护单位、公交站场站点、城市停车位、自行车站点普查、城市地下空间等专题的相关信息,为建设美丽台州提供了科学依据。
4 结束语
篇9
关键词:古城风貌;建筑改造;渐进性更新;文化性修复
Abstract: City has experienced a long history of evolution in the different region and has formed its own characteristics city style representative characteristics of their different. In this style features, the accumulation of the heavy local culture, history and culture, humanities and cultural characteristics, is a true portrayal of the historical evolution of the city. Xi'an as one of the four ancient capital of world, after the change of thirteen dynasties, has been listed as a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city, and present-day Xi'an city as the core of the western development. Ming City as a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city of Xi'an key protected areas, the overall regional outlook could not be better harmonization and coordination. What reform means is suitable for the characteristics of Xi'an city and historical features of city and street texture and spatial form can form protective, and can meet the requirements for modern city economic development? This question is worth us thinking.
Keywords: ancient city; reconstruction; incremental update; cultural rehabilitation
中图分类号:TU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3)
西安作为世界四大古都之一,历经了十三个王朝的变迁,已经被列为历史文化名城,而现今的西安作为西部大开发的核心城市,又展现出其时尚大都会的一面,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魅力古都。因此西安的城市建筑和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真个矛盾,是不能以常规的方式去对待。何种改造方式是适合于西安城市历史风貌特征且对城市和街道的肌理以及空间形态能够形成保护呢?这个问题值得我们思考。
从东大街开始发展至今,东大街是明城区内四条重要轴线大街中从未进行统一整体规划和大规模建筑改造的街道,一直以一种商业利益驱使下的自然和自发自我代谢的建设状态发展。因此街道形态深层结构依然得到延续和继承。这种深层结构所传递出来的历史感我们仍能有所感知,但是东大街临街面建筑作为街道风貌和西安市整体古城风貌的物质载体,它的现状虽然是东大街按照其街道性质所决定的内在发展规律自然形成的,是东大街历史印记的必然组成部分。其作为商业街道“多样性”的特质依然很好的保留下来,这也是东大街作为明城区内的主要购物区域的灵魂所在。但是,现今东大街的街道风貌与西安市历史文化名城的古城风貌有一定差距,所以改造势在必行。本文试图从西安市历史文化名城的整体城市风貌角度出发,在保持东大街“多样性”的前提下,从多个角度去探索与西安整体古城风貌相融合的,不破坏原有城市街道肌理以及空间形态的,并与现代商业业态、人们的生活方式、审美观念相匹配西安市东大街临街面建筑的改造方式和手法。
在历史地区商业街沿街建筑的改造和保护中,保护原有土地划分方式和街道空间形态,及建筑与街道空间尺度之间的关系,并对建筑体量和高度进行控制是延续和形成街道历史氛围和整体传统风貌的基本前提。
1、对文物单位和重点保护建筑的的保护和修缮
我们从多方面对东大街沿街建筑进行调研,从建筑的历史文化价值、建筑社会价值、建筑的使用价值、建筑的艺术价值等方面入手,结合西安市规划部门对西安市历史文化名城的城市风貌定位和对明城区传统风貌保护的要求,对东大街临街面建筑进行了综合评估和分类,并针对不同的类型对沿街建筑实施相应的保护和改造的措施。
首先对文物保护单位进行了确认,对于这类建筑我们采取“整旧如旧”的保护和修缮的方法,这种方式主要是指对于文物建筑和保护建筑及其所处环境的各要素,进行不改变其外部特征的各种保护性加固措施和保护性维护措施。它包括一些日常的保养、保护加固、对于现状情况的修整等。
2、对具有历史风貌建筑的修复和改善
而对于东大街两侧临街面建筑中具有历史风貌的民国时期的遗存建筑,我们通过调研发现,这类建筑以二层砖混结构为主,屋顶为双坡硬山屋顶,但由于历经的时间比较长,建筑外部较为陈旧,局部有破损情况,室内结构完整性不高,建筑内部舒适性不高。对这种建筑我们主要对其建筑质量进行评估,综合考虑建筑历史价值、使用价值等多方面因素,对于质量很差的该类建筑,建议拆除。但对其拆除后的建筑材料及构件进行再利用,使得新建筑能够延续旧有建筑的历史印记,或者采取贴建的改造方法,保留原有建筑的立面等措施。而对于建筑质量保持中等的该类建筑,采取对其立面进行局部或者全部整饰和修复的办法,恢复建筑原有的风格,保持内部原有的空间格局和传统的空间肌理,但是为了提高建筑内部的舒适性,可以增加相应缺乏的设备,改善周围环境的基础设施。同时对该类建筑的广告牌进行整合和设计,提升广告牌的文化品位,对广告牌的尺寸进行整合,改变现状广告牌面积过大、色彩繁多、尺寸不一的现状。
3、对质量较好一般建筑的立面整治改造
在东大街临街面建筑中,对于街道空间形态影响较大的是一些建设于20世纪80年代后期的大体量建筑,这类建筑使用时间比较短,建筑外观质量保持良好,内部结构完善。这些建筑是东大街“多样性”的商业特色的重要来源,其功能符合现代商业业态,是东大街现状商业业态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部分。但是由于80年代后,建筑思潮的不断变化的影响,这些建筑呈现出“独善其身”的态势。如果将这些质量较好,体量大的现代建筑进行拆除改造,单纯的从建筑形式和体量上像历史风貌建筑靠近,仅仅是仿古,那么就违背了我们对这条街的改造初衷。我们对东大街的改造,目的是能更好的将东大街的历史文化氛围表达出来,而不是仅仅追求一种统一的特定的历史风格。由于东大街街道的现状本身就是历史演变的结果,是历史发展的物质印证,我们对东大街改造的最终目标不是某一特定的建筑风格的统一,而是一种对东大街临街建筑的一种历史文化性修复。
对这类建筑我们主要采取针对建筑外观墙面的整治方法,由于使用年代较短,内部结构无需进行改善。建筑外观材质保持的较好,因此我们着重进行建筑外观的色彩控制。我们主要以立面清洗和更换外墙面装饰面砖为主,辅以外墙面粉刷的手段。对于立面清洗和外墙面粉刷的手段施工成本和施工技术的要求都较低,但三种方式的优势在于对建筑整体体量和形式没有影响,且不受建筑结构制约,外墙面粉刷比较容易营造出大面积整体色彩的效果。而更换外墙面装饰面砖虽然成本相对较高,但通过对面砖尺度的推敲和合理的组合砌筑方式,不仅可以对建筑色彩进行统一,同时能够创造出不同的墙面肌理,消解这些建筑对于街道传统空间形态来说较大的体量感,更有利于东大街历史氛围的营造。
这类建筑以大体量、高层数为主体,对街道空间形态的影响比较大,其建筑外墙面主流色彩应应与明城区内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规定的颜色相符合。根据西安市规划部门的相关规定,对西安市城市色彩进行了规划,以灰色、赭色、和土黄色为城市的主色调,即“背景色”。而通过我们的调查,明城区内的钟楼、古城墙等文物保护单位的颜色都以灰色调为主,因此在对这类建筑的色彩进行控制时,我们主要是将其色彩向灰色系引导,辅以黄色系和赭色系。
4、对质量中等的一般建筑的立面拆建改造
篇10
关键词:乡土聚落;整体保护;生态博物馆;诸葛村
Abstract:Ecomuseum is a new concept that was coined in 1960-70s under the context of a thriving international movement for “New Museology.” It is a natural product as the cultural heritage preservation become increasingly crucial to the process of museumization. Ecomuseums have found ways to develop first in Europe,North and South America and then moved the center of gravity to Asia and Africa. This essay aims at comparing the different methods adopted both in and outside China and then focuses on Zhuge Village, Zhejiang,China,a successful example of institutionalizing the vernacular village as a new possible pattern for ecomuseum.
Key words:Vernacular Village;Integrated Preservation;Ecomuseum;Zhuge Village
中图分类号:C912.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144(2012)-03-67(6)
早在上世纪60年代《威尼斯》已提出,建筑遗产保护不仅包含个别的建筑作品,而且包含能够见证某种文明、某种有意义的发展或某种历史事件的城市或乡村环境,这不仅适用于伟大的艺术品,也适用于由于时光流逝而获得文化意义的在过去比较不重要的作品。①此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了《关于历史地区的保护及其当代作用的建议》(1976),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ICOMOS)通过了《关于乡土建筑遗产的》(1999)和《关于古建筑、古遗址和历史区域周边环境的保护――西安宣言》(2005)等有关包括保护乡土聚落遗产的国际文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陆续把一批乡土建筑公布为世界文化遗产,诸如捷克的霍拉索维采历史村落保护区,加拿大的卢嫩堡老镇,日本的白川乡与五山的合掌造聚落,韩国的朝鲜历史村落何回与良洞,奥地利哈尔施塔特-达赫施泰因/萨尔茨卡默古特文化景观(图1),我国的皖南古村落-西递、宏村(图2)、福建土楼(图3)等。保护乡土聚落遗产已成为国际遗产保护的共识。
我国对乡土聚落遗产的保护有20多年的历史②,2008年国务院颁布了《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把乡土聚落遗产纳入国家法规的层面予以保护。20多年来各地对乡土聚落遗产的保护进行了许多的探索,取得了一些成功的经验和案例,但是在实践中也存在不少问题和教训,如对乡土聚落遗产价值的认识不全面,未能完整地保存乡土聚落遗产的各个层面和体现其所具有的深厚文化内涵;对遗产的真实性不够尊重,干预过多,出现不少随意改造或“保护性”破坏的情况;居民参与或自觉保护遗产积极性的调动及发挥还很不够,乡土聚落遗产的保护大多数还局限于政府、相关部门和专家;遗产的合理展示、再利用也一直困扰着遗产的保护,等等。
随着国际生态博物馆理念引入我国,以及近年来我国在西部地区少数民族村寨的实践,给乡土聚落遗产的整体、动态保护利用带来了清新的空气。
1文化遗产视野下的生态博物馆理念
生态博物馆是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国际“新博物馆学”运动兴起的背景下产生的一种全新理念的博物馆,它的出现有其深刻的背景――当时欧美国家社会变革和文化民主的诉求,是生态博物馆产生的重要外在动因;而在博物馆领域,欧美一些博物馆人士强烈呼吁博物馆应当摆脱“精英化”的偏好,真正让大众参与并充分发挥社会作用――对博物馆社会角色的反思推动了生态博物馆的产生。③
生态博物馆最早是由法国的乔治・亨利・里维埃和雨果・戴瓦兰提出来的。国际博物馆协会组织编撰的《博物馆学大辞典》(2010年版)对生态博物馆的表述为:“生态博物馆是一个致力于社区发展的博物馆化的机构,它融合了对该社区所拥有的文化和自然遗产的保存、展现和诠释功能,并反映某特定区域内一种活态的和运转之中的(人文和自然)环境,同时从事与之相关的研究。”挪威生态博物馆专家约翰・杰斯特龙对生态博物馆概括是:“区域-遗产-人口-记忆-教育-参与-生态-独特性。”[1]显然,与传统博物馆的核心是藏品、博物馆建筑、博物馆技术和专家,观众要进入其中才能完成博物馆的过程相比,生态博物馆的核心是整个社区,它既是整个社区的生活整体,也是社区的历史以及未来,观众要融入社区才能完成博物馆的过程④。
根据上述界定,可以看出生态博物馆具有以下一些特点:(1)强调整体保护,即对自然环境、人文环境、有形遗产、无形遗产的整体保护与展示;(2)强调原地保护,即相关保护、展示不脱离原生地;(3)强调居民参与,即需要当地社区、居民的普遍参与;(4)强调动态保护,即在发展中保护,注重社会文化、环境的和谐与发展。[2]
这一物质遗产、非物质遗产及其环境整体、原址保护和居民参与的理念正是国际现代文化遗产保护的基本共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1972年在《关于在国家一级保护文化和自然遗产的建议》中提出:“古迹与其周围环境之间由于时间和人类所建立起来的和谐极为重要,通常不应受到干扰和毁坏,不应允许通过破坏其周围环境而孤立古迹;也不应试图将古迹迁移”;“应开展教育运动以唤起公众对文化和自然遗产的广泛兴趣和尊重,还应继续努力以告知公众为保护文化和自然遗产现在正在做些什么,以及可以做些什么,并谆谆教诲他们理解和尊重其所含价值”⑤。该《建议》提出了保护文化和自然遗产及其周围环境的重要,以及启发和教育公众参与遗产保护的要求。《关于历史地区的保护及其当代作用的建议》也强调了:“每一历史地区及其环境应从整体上被视为一个联系的统一体,其协调及特性取决于它的各组成部分的联合,这些组成部分包括人类活动、建筑物、空间结构及周围环境。”并进一步指出“在农村地区,所有引起干扰的工程和经济、社会结构的所有变化应小心谨慎地加以控制,以保护自然环境中的历史性乡村社区的完整性。”同时要求“鼓励全体民众认识到保护的必要性并参与保护工作。” ⑥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在《保护历史城镇与城区》中也指出:“民居的参与对保护计划的成功起着重大的作用,应加以鼓励,历史城镇和城区的保护首先关系到他们周围的居民。”⑦在《关于乡土建筑遗产的》“保护原则”中明确“不仅在于建筑物、构筑物和空间的实体构成形态,也在于使用它们和理解它们的方法,以及附着在它们身上的传统和无形的联想。”[3]这些国际遗产保护文献的精神基本体现了生态博物馆的理念。我国国务院在2005年的《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中明确:“文化遗产包括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这是国务院首次明确使用“文化遗产”的概念,并界定了其涵盖的两大范围。生态博物馆是将某一乡土聚落等特定区域整体作为博物馆空间,通过博物馆化的展示手段和形式来展现当地历史变迁和文化特色,吸引外来参观者,在保护文化遗产多样性和自然环境的同时,提供考察、参观和旅游服务。因此,可以认为生态博物馆的理念是文化遗产视野下的博物馆化的体现和实践的深化。
2乡土聚落生态博物馆的探索
生态博物馆出现以来,在全球许多国家得到发展,从欧洲、北美及南美洲,然后逐渐向亚洲、非洲等国家发展。生态博物馆在不同国家、不同条件下的实践,产生了很大的差异性和复杂性。各国在工业遗产地、动植物保护区、乡村文化景观等领域取得了成功经验。如意大利乡村“生态博物馆”的概念和实践是由一些学者与当地政府、社区、文化和旅游协会共同创造设计,力图以一种保护和创新地持续利用自然环境和历史文化遗产的方式,将当地的自然环境、历史文化遗产和村民的生产生活方式一体化地、整体互动地展示给意大利国民和外来的旅人,借此保护乡村的自然和历史人文景观。意大利乡村的生态博物馆的概念不是局限于在某一个社区建造一个有形的博物馆,而是将社区整个自然和人文环境一体化的一种表现方式。人们称之为“没有墙和门的博物馆”。[4]此外,在挪威等其他一些国家,也建有乡村生态博物馆。日本农林渔部在1988年曾提出采用“乡野环境博物馆”计划,预想一种保存自然环境、景观和传统文化的博物馆。该计划的要点是:(1)忠实于当地的历史和传统文化;(2)核心设施、临近设施或者是环绕核心设施,分散在该区域的展示设备将被有组织地通过小道相联系;(3)展示是露天的,例如传统农业设施的再生产以及美丽的乡野景观的修复,在必要时可以规划建筑物的户外展览;(4)乡野环境博物馆将启发当地人对景观和日常生活的重要性认识,将促进他们的积极参与;(5)根据各地方的情况,市政府或者是半公共的企事业机构将被委托运作这些博物馆,并努力使其能够活下去,而且成为一个有效的机构。[5]这种理念也是来源于法国的生态博物馆。由于该计划没有列入教育、文化、体育、科技等官方部门的管辖而未能实施,但对日本生态博物馆的形成起了一个触发器的作用,在提高公众对生态博物馆的意识和兴趣方面产生了很大影响。
在中国,第一座生态博物馆是在中挪政府共同努力下,于1998年在贵州省六盘水市六枝特区梭戛苗族村寨建成。这里居住着一支远离外界,仍然生活在山区自然经济和古老文化中以长牛角头饰为特征的苗族分支。村民每年有几个月要到山下背水,生产、生活十分艰苦。在建立生态博物馆时,村寨仍保存和延续着自己非常古朴、独特的文化传统,有平等的原始民主,十分丰富的婚嫁、丧葬和祭祀的礼仪,别具风格的音乐、舞蹈和精美的刺绣艺术。但他们没有文字,靠刻竹记事,过着男耕女织的自然经济生活。这些古老文化所以能够传承至今,是因为他们仍生活在大山深处的古老环境中。建立生态博物馆就是为了保护文化传统的多样性,使这些村寨在现代化过程中不会丧失自己。项目首先是用挪威政府的捐款和中国政府的拨款,进行引水上山、引电上山工程,并修筑进出的山路。村民生活、生产大为改观,开始接受生态博物馆的建设。接着,又用以工代赈的方法,由村民出工建了资料信息中心,村内有了自己的文化活动中心,培训村中的年轻人运用照相、摄像、录音等技术开展文化记忆工程。生态博物馆的价值开始逐步实现。其后,贵州、广西、云南、内蒙古等地陆续建设了一批传统民族村寨生态博物馆。贵州梭戛生态博物馆的建设是专家指导下的政府行为,村民参与其中。然而经过多年的运行,出现了一些问题,与预期存在着一定的距离,显然要生活在经济仍非常落后地区的居民具有文化的“自觉”为时过早,生态博物馆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2005年中外学者将中国生态博物馆的建设实践总结为《六枝原则》:(1)村民是其文化的拥有者,有权认同与解释其文化;(2)文化的含义与价值必须与人联系起来,并应予以加强;(3)生态博物馆的核心是公众参与,必须以民主方式管理;(4)当旅游和文化保护发生冲突时,应优先保护文化,不应出售文物但鼓励以传统工艺制造纪念品出售;(5)长远和历史性规划永远是最重要的,损害长久文化的短期经济行为必须被制止;(6)对文化遗产保护进行整体保护,其中传统工艺技术和物质文化资料是核心;(7)观众有义务以尊重的态度遵守一定的行为准则;(8)生态博物馆没有固定的模式,因文化及社会的不同条件而千差万别;(9)促进社区经济发展,改善居民生活。这是中国生态博物馆与国际生态博物馆理念的一个很好的接轨,对中国发展生态博物馆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3诸葛村乡土聚落整体保护的生态博物馆实践
近几十年来,随着我国东部地区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浙江在历史文化古镇、古村落的保护实践中,也试图探索一条“区域、遗产、居民”的文化遗产整体保护之路(图4),并取得了一些重要的经验和成果,其中以诸葛村最为突出。
诸葛村位于浙江省兰溪市,是汉族地区一个以血缘为纽带的传统农业社会中商品经济初步得到发展的古村落。村落面积约1km2,村内有1 000多户,其中诸葛氏有3 000多人,是全国最大的诸葛亮后裔聚居地。村落依丘陵山冈而建,全村以诸葛氏总祠丞相祠堂(图5)和纪念诸葛亮的专祠大公堂为礼制中心,分成孟、仲、季三个房派的崇信堂、雍睦堂和尚礼堂,即三个聚落组团,每个聚落下面还有若干“众厅”。村落传统格局及历史环境保存较好,村内仍保存明、清建筑200多幢(图6)。此外,还保存了丰富的传统民间民俗文化。
上世纪80年代初,全国农村开始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分田到户后原先由集体使用的厅(祠)堂成了村民堆放农具、稻谷、柴草等杂物的地方,甚至有些村民把猪、牛也圈养在厅堂内。由于这些厅堂无人管理,只用不修,诸葛村的多座厅堂濒临倒塌。当时尚礼堂、崇信堂房派的部分老人和村干部站出来,商讨抢修、保护办法。但因集体没有资金,便决定向村民和社会筹资,成立了由村干部、老同志组成的筹资小组,挨家挨户向村民筹款,多则几百元,少则五元十元,同时发函向在外地工作的本厅堂房派的诸葛氏自愿认捐,很快抢修了尚礼堂和崇信堂。修好后选出专人管理(村民们称之为厅长),并制订了严格的管理制度。之后村里又先后集资抢修了崇信堂、花园厅、雍睦堂以及大公堂等多处建筑。
上世纪90年代初,清华大学建筑学院陈志华教授率领的乡土建筑调研组来到诸葛村,被诸葛古村落群体的规模之大、建筑类型丰富、结构精美并且保存得如此完整而惊叹,同时也为诸葛村村民对古村落保护的热情和村民的好客而感动。调研组的呼吁引起了兰溪市政府的重视。1992年,兰溪市政府公布诸葛村为兰溪市历史文化名村、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成立了由市政府、文化局、镇、村组成的“诸葛村文物保护领导小组”。1994年,诸葛村试行对外开放。1996年诸葛村的价值受到相关专家的充分肯定,与邻近的长乐村一起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此后,虽然在保护与发展旅游过程中也有过一些曲折,但在村里聘请的以陈志华教授为首的专家组指导和政府部门支持下,诸葛村开展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工作,保护修缮了3万多平方祠堂、民居,对村落水系、道路等环境进行了整治、修复,并发掘、保护、传承和恢复了每年阴历四月十四和八月二十八的传统祭祖活动和元宵的板凳龙灯会等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同时利用丰富的乡土建筑资源和深厚的人文内涵,在村内设置了诸葛亮生平事迹、中医中草药文化、乡土民俗文化等特色鲜明的陈列场馆,实行自我管理。在村外新建了居民新区,疏解了部分古村人口;村内居民仍照常生产、生活。每年都有几十万的国内外公众来此参观、休闲,年收入已突破千万。在集体经济不断壮大、村民收入增加的同时,保护、展示的经费也得到较好的解决。文化遗产的保护、展示利用和居民生产、生活水平均有了大幅提高。遗产保护已成为村民的一种文化自觉,乡土聚落保护和发展利用进入了良性循环的轨道。
诸葛村乡土聚落遗产的保护实践,受到国家文物局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2007年国家文物局与无锡市政府联合召开的“乡土建筑保护――无锡论坛”特别邀请诸葛村和专家就诸葛村乡土遗产保护实践作了专题发言[6],并组织与会代表实地参观了诸葛村。诸葛村虽然未冠“生态博物馆”之名,但其应用的理论和实践方法俨然与生态博物馆的基本理念相一致。生态博物馆的创始者雨果・戴瓦兰先生曾说:“生态博物馆不是单一模式……有的博物馆,其性质是生态博物馆,但他们使用其他名称,在拉丁美洲见到更多的是使用‘社区博物馆’一词,在西班牙使用‘文化公园’一词,在巴西、澳大利亚、印度和加拿大使用‘遗产项目’一词”。[7]可以认为诸葛村遗产保护实践就是一个践行“生态博物馆”之路的乡土聚落遗产整体保护的杰出范例!
4乡土聚落整体保护的思考
诸葛村的案例给乡土聚落遗产的保护提出了一些重要的思考和启示:
(一)居民对自己传统文化认知,即文化自信很重要,只有认识到保护自己的传统文化具有意义,才有可能去保护它、爱护它,并成为自觉的行动,参与到遗产保护的行列中来,成为文化的主人,这是乡土聚落遗产保护能否实现的关键;当然,民居如何才能认知自己传统文化并自觉参与保护是非常重要的,这与居民具有一定文化素养和具备基本经济条件密不可分。这也是东部地区乡土聚落遗产探索生态博物馆之路的有利条件。
(二)政府的支持和专家的指导是乡土聚落遗产保护成功的重要因素。乡土聚落遗产的整体保护首先要积极争取当地政府及上级政府的重视和支持,重点应包括政策和资金等层面;实施乡土聚落遗产保护项目,应当得到相关专家在项目的宏观上以及具体的业务指导和帮助,这样才可能沿着正确轨道前行,少走错路、弯路,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对乡土聚落遗产应当全面认识、客观评估,整体保护。乡土聚落是传统社会的一个最基本的单元和缩影,应当研究并认识其包含的各个方面,物质遗产、非物质遗产、民居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等等。对此,《关于乡土建筑遗产的》有准确、全面的阐述:对传统建筑的保护必须在认识到变化和发展的必然性和认识到尊重社区已建立的文化特色的必要性时,借由多学科的专门知识来实行;对乡土建筑、建筑群和村落所做的工作应尊重其文化价值和传统特色;乡土性几乎不可能通过单体建筑来表现,最好是各个地区经由维持和保存有典型特征的建筑群和村落来保护乡土性;乡土建筑遗产是文化景观的组成部分,这种关系在保护方法的发展过程中必须予以考虑;乡土性不仅包括建筑物、构筑物和空间的实体和物质形态,也包括使用和理解它们的方法,以及附着于其上的传统和无形的联想。⑧应当在此原则基础上,对相关个体案例进行客观、必要的具体评估;从各个层面分别予以保护、保存和传承。
(四)保护乡土聚落遗产,应当采取“动态”的方式,既要尊重原住居民继续居住的权利,又应关注改善和提高居民的生活水平,促进乡村经济社会与文化遗产保护协调发展。乡土聚落遗产地与许多文物古迹不同,是“生活着”的遗产。如果采用“凝固”的方式保护这些遗产,不但民居难以接受,而且也不是文化遗产保护的初衷和意愿。对于此,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关于历史地区的保护及其当代作用的建议》和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关于乡土建筑遗产的》中均有相关表述,⑨我国颁布实施的一些文化遗产保护法规也有规定。⑩因此,不应把乡土聚落区域内民居都迁走,把遗产凝固起来或完全改变村落性质,作为游览场所。要在保护遗产的前提下,疏解区域内过渡拥挤的人口,努力改善人居环境和区域内的基础设施、必要的配套设施,适度提高居民的生活条件,在乡村经济社会得到发展的同时,也为居民参与遗产保护创造了必要的条件。
注释:
①第二届历史古迹建筑师及技师国际会议通过《国际古迹保护与修复》(即《威尼斯》,1964),定义,第一项。
②国务院《批转建设部、文化部关于请公布第二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名单报告的通知》(1986年12月8日)附件中提出:“对一些文物古迹比较集中,或能较完整地体现出某一历史时期的传统风貌和民族地方特色的街区、建筑群、小镇、村寨等,也应予以保护。”之后,各地陆续公布了一批包括乡土聚落在内的保护名录。
③安来顺:《国际生态博物馆四十年:发展与问题》,“全国生态(社区)博物馆研讨会”会议交流材料,福州,2011年8月。
④潘守永: 《生态博物馆及其在中国的发展:观察与思考》,“全国生态(社区)博物馆研讨会”会议交流材料,福州,2011年8月。
⑤《关于在国家一级保护文化和自然遗产的建议》第二十四条、第六十一条,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大会第十七届会议于1972年11月16日在巴黎通过,见国家文物局法制处《国际保护文化遗产法律文件选编》。
⑥《关于历史地区的保护及其当代作用的建议》(即《内罗毕建议》)总则4、34、47,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大会第会议于1976年11月26日在内罗毕通过,见国家文物局法制处《国际保护文化遗产法律文件选编》。
⑦《保护历史城镇与城区》(即《华盛顿》)原则和目标三,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全体大会第八届会议于1987年10月在华盛顿通过,见国家文物局法制处《国际保护文化遗产法律文件选编》。
⑧ 见《关于乡土建筑遗产的》保护原则。
⑨《关于历史地区的保护及其当代作用的建议》总则5“……确保历史地区与当代生活和谐一致”,技术、经济和生活措施46“保护措施不应导致社会结构的崩溃……”;《关于乡土建筑遗产的》一般性问题2、3 “正确地评价和成功地保护乡土建筑遗产要依靠社区的参与和支持,依靠持续不断地使用和维护”。“政府和主管机关必须确认所有的社区有保持其生活传统的权利,通过一切可利用的法律、行政和经济手段来保护生活传统并将其传给后代。”
⑩如浙江省人大常委会九届十四次会议通过《浙江省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1999年7月30日公布实施)第十三条:“(四)适应城市居民现代生活和工作环境的需要”,此条款适用于历史文化保护区。
参考文献:
[1][挪威] 陶维・达尔.生态博物馆原则:专业博物馆学者和当地居民的共同参与[M]// 海.交流与探索――2005年贵州生态博物馆国际论坛论文集.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06.
[2]单霁翔.发展生态(社区)博物馆 保护民族文化遗产[N].中国文物报,2011-08-31.
[3] 陈志华,赵巍.由《关于乡土建筑遗产的》引起的话[J].时代建筑,2000(3).
[4]杨福泉.没有墙和门的博物馆――意大利乡村生态博物馆的启示[J].人与自然,2005(7):88-91.
[5][日]大原一兴.当今日本的生态博物馆[M]// 海.交流与探索――2005年贵州生态博物馆国际论坛论文集.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