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自然的语言文学常识范文
时间:2023-10-19 16:06:5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大自然的语言文学常识,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一、语文教材中的人文性信息
语文教学有普及语文常识,提高人们的交际能力的功能,语文是一种重要的交际工具,它是人类社会文化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极强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特征。工具性不言而喻,很好理解。语文的人文性教育特征主要是指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坚持以人为本,坚持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本,依据学情,从道德情感、心理个性、品德意志等方面培养具有极高精神文明的学生,实现既定的德育、人文教学目标。苏教版教材富有一定的创新性,走出了那种死板滞后的教学框架,在文章选取、教学目标定位、课外阅读、知识拓展及教科书的编写上都体现出了丰富的人文性特质。
1.教材文章的选取
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在文章的选择方面,非常注意传统文化含量。如在语言文学典范方面,教材中的文章多数都是经典文学作品,并且文章的体裁多样,风格各异,为学生的学习和创作提供了榜样和模范。
道德文化方面,在教材中,很多的文章和典故都体现出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如《五人墓碑记》赞颂了五人“激昂大义,蹈死不顾”的英雄气概,揭示了“明死生之大,匹夫之有重于社稷”的主题思想。《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通过“完璧归赵”、“渑池之会”、“将相和欢”的故事,写出了蔺相如宽厚待人、顾全大局的高尚品德,也赞扬了廉颇敢于担当和“负荆请罪”的品质。这些富有引导性和启发性的励志故事和众多仁人志士的先进事迹都对高中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具有积极的影响。
政治文化内容,在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中很多的古代经典美文都会阐述一定的政治主张,如《阿房宫赋》中“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就启迪我们要施仁政。《谏太宗十思疏》说明要广开言路,善于纳谏。
情感文化内容,《虞美人》中“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表达了作者强烈的爱国情感和对故国的思念之情。《离骚》表现了屈原忧国忧民、至死不渝的爱国情怀。教材中这些经典文章所表述的思想,都富有人文精神,对学生的发展极为重要。
2.教学目标的定位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进步,人们对教育教学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教学目标也随之发生了转变。在苏教版教材中,不再局限于知识的传授,而是知识、能力和情感价值观的同步发展,教学目标的定位十分明确,富含人文气息的文章也非常多。如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教材中,第一个专题是“珍爱生命”,在这一章节中编者设定的教学目标就非常恰当:培养学生热爱生命的意识,提高安全意识,学会感知和体验生活,掌握散文托物言志、借景抒情的写法,提高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审美能力。苏教版教材十分重视人文性的熏陶。
3.教材结构的整合
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的编写结构十分有条理,其主线主打人文性,以人文话题为线索,教材结构紧凑,清晰易懂。必修一至必修五的教材中,5个板块、20多个人文性话题牵引出100多篇文章,从我与他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三个角度向学生呈现一桌美丽可口的精神文化大餐。如必修一的“向青春举杯”、“获得教养的途径”、“月是故乡明”、“像山那样思考”四个专题,希望学生能实现自我发展,做好人生规划,并且学会学习,懂得感恩,感受乡情,领略大自然的美好,珍惜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的编写和编排非常人性化,突出人文性的熏陶,编者想通过教学寻回以往缺失的人文气息,让学生拥有丰富的精神世界,获得身心的健康发展。
二、人文性在语文教学中的贯彻
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在突出工具性的同时,饱含丰富的人文精神和人文气息。人文性和工具性是有机的整体,在教学中贯彻人文性必须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这样才能达到既定的教学目标。
1.在教学过程中整合
语文教学人文性的贯彻必须在课堂教学中得以实现,按照工具性和人文性相辅相成的关系,在课堂上必须整合两种特性。在具体教学中,按教学内容实现文化知识的传授和学生思想品德的熏陶,实现知识、能力和情感的同步发展。在课堂上,要让学生明确每篇文章需要掌握的知识和能力,同时还要把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态度诠释给学生。在课堂上,教师要准确定位师生关系,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构建轻松和谐融洽的课堂氛围,学会了解学生,尊重学生,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陶冶学生的人文思想,树立人本的观念,注重学生个性的发展,这些就是人文性在教学活动中的体现。任何文章的出现都是作者某种情感的表达,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去品味文章所描写的生活,感悟和体验其中的酸甜苦辣。
2.在教学评价中整合
在语文教学活动中,教学评价的作用越来越突出。教学评价不但影响到学生对知识的认知和理解,还对学生的心理发展和个性发展有一定的影响。在以往的教学评价中,评价的形式比较死板和单一,评价的标准很简单,那就是是否符合标准答案,在这种评价体制下,学生的积极性和自信心会受到不小的打击,给学生心理上带来了不小的挫折,这就是片面偏重工具性导致的结果。
按照素质教育的要求,语文教学评价应该以尊重学生为前提,建立确实以人为本的评价机制,实施发展性评价。苏教版高中语文教学中,在追求答案规范化的前提下,还要有一些富有创新性和探究性的教学内容。在评价目标上,要克服非“扬”即“批”、“只见问题不见学生”的评价态度。评价的目的不是证实答案的对错,而是让学生获得发展。在评价方式上要做到“点”、“面”结合,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结合,自我评价和他人评价结合,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