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卉艺术设计范文

时间:2023-10-19 16:06:5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花卉艺术设计,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花卉艺术设计

篇1

关键词:徽派建筑;环境设计

中图分类号:J5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4115(2014)03-129-1环境艺术设计是将人类与其所生活的环境进行融合,达到人与自然共生共荣的和谐相处模式。环境设计方案是许多因素的综合,它把实用的功能和审美的功能结合在一起,要想建造一个宜居宜人的环境,就要从空间形象、空间物理环境、建筑造型、人文情怀等多方面来考虑。中国自古以来就很重视对生存环境的改造,它不仅代表了某个时代和地区的审美情趣,更是与风水、文化、民族等紧密联系。徽派建筑文化拥有较为完整的建筑结构体系,无论是其艺术造型还是历史文化精神上都很值得现代环境设计去学习和借鉴,而徽派建筑文化也能得到更好的传承和发展。

一、 徽派建筑历史文化

徽派建筑是中国传统古建筑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是从地域位置还是从文化知识来看,它所涉及到的范围相当的广泛。就地域范围来说,徽派建筑几乎是整个江南园林的代表,它不仅仅在皖南、江浙地区盛行,而且随着徽商的四处经营,它已然成为了一种被全国人民所熟知的建筑风格。因为大多数徽商多富有且学识较高,必然对其居住环境的舒适好坏有诸多严苛的要求,再加上当时徽商们对经商有着风水选择的顾虑,所以徽派建筑融入许多儒道思想、风水学等元素,导致它无论是从造型上、文化底蕴及人文情怀上都达到了极高的标准,这对中国的建筑艺术设计有着重要意义。徽商通常在衣锦还乡后会请名匠回乡大兴土木,建造家宅、牌坊、祠堂等。在多年的经商生涯中,徽商游历各地,见识了到了各地不同民族的文化,有利于他们将建筑设计中好的东西并融入到本土建筑中来,这样一来,徽派建筑不仅吸收了各地的建筑精华,还保留了其独特之处。其在风格上新颖奇特,在布局上又有依山傍水,富贵兴旺之意,对雕刻艺术的表达更是将中国传统纹样中精华的部分都运用到了其中,在精致奢华的同时体现出徽商“处之以学,行之以商”的儒商气质,显得别具一格,典雅高贵。对于环境艺术设计来说,徽派建筑从布局、雕刻工艺、文化精神等方面都是其学习的榜样,让环境艺术设计了解到如何建造一个舒适的环境。

二、 徽派建筑文化在环境设计中的应用

(一) 环境布局的启示

在进入工业化社会后,钢铁混泥土所建造的城市拔地而起并迅速扩展,人们所居住场所全然没有了以前田园般的诗意,科技产品固然为我们带来了一定的便捷和舒适,但人类与生俱来对于自然的渴望是无法抑制住的。这就要求我们现代的环境艺术设计要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让人类与自然接触而不是远离。在这方面可以从徽派建筑上得到借鉴。徽派建筑的布局要点在于“重山重水”,如山水环绕的庭院布局还有四水归堂的天井布局。从现存的徽派建筑的古村落中我们可以看到,许多古老的房屋建筑中都有以天井为中心的院落存在,连屋檐也是有利于将雨水收集到庭院中为准的“聚宝盆”式的造型,在极重风水的徽州商人看来,颇有一丝肥水不流外人田的寓意在此。恰似这样的建筑布局,却仿佛让人置身于一个自己所独有的小自然的环境之中,看日出品星辰,楼上听风雨,马头翘角,黑瓦白墙,让人生出人在自然中的感觉,如我们所追求的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对现代环境的布局上有重要的启示。加强绿化设施,在建筑布局上多采用自然生态的布置方式,是现代环境艺术要做的改变。

(二) 雕刻工艺

徽派建筑文化中最有名的当属其雕刻工艺的精湛,即砖雕、石雕、木雕统称为“三雕”,在徽派建筑中砖雕主要用于门楼、门额、八字墙等方面;石雕则用在望柱、华板等方面;木雕则用于楼梯、梁架等。其雕刻图案大多来自于一些比较传统的吉祥纹样,如翎毛花卉、龙虎狮象、水墨山水,表达了人民简单朴实的美好愿望和审美情趣。徽派雕刻大多遵循就近原则,就近取材,既保留了本土地域特色,又能充分的利用身边资源,达到自然资源合理利用的最大化。就现在的环境艺术而言,对于雕刻工艺的学习,会涉及到对中国传统纹样和造型艺术设计等方面,不仅有利于中国历史文化的传播,对其在艺术造型的创新上也有所帮助,能够使其更加符合现代审美和精神文化的标准。现代人对于不可持续发展资源的利用过多,导致部分资源的锐减或枯竭,这样不顾后辈子孙的采取方式是不可取的,我们要充分的利用身边的可持续发展的资源,学习徽派建筑中就近取材的方式,实现资源的充分利用。

三、 结语

徽派建筑是我国独具特色的传统建筑派别,其造型独特、布局协调合理、历史文化深厚,对现代环境艺术启发甚大。环境艺术设计在未来的发展中,应坚持对本国的民族文化特色的运用,力图建造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环境。

参考文献:

[1]王孙琳.徽派建筑中吉祥文化及其在现代设计中的应用研究[J].安徽工程大学, 2010.

[2]饶平山,徽派西递民居建筑环境艺术中的风水理论[J].装饰,2004,(07).

篇2

关键词:传统绘画艺术 现代艺术设计

从我国文化发展的历史经验来看,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文化的发展,要立于不败之地,就要勇于吸收,敢于继承,善于交融。无论是从我国早期华夏文化的形成直至达到两汉文化的高峰,还是盛唐文化受到西域、印度文化的影响而发扬光大,无不表明,只有勇于吸收,才能发展,只有敢于继承、善于交融才能最终真正成为自己文化的主人。在艺术设计方面我们也还是应该“立足中华、面向世界”,既要尊重民族艺术的独特性,体现中华民族的审美心理,又要反映现代人的内在精神追求。在艺术设计中,我们也要“寻根”,寻找我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为其他民族所不及的思维优势和独特风采。艺术始终要讲内在的延续,一种艺术形式的产生及被容纳,需要特定的历史文化背景,其中包括一个民族的生活方式、习俗、伦理道德、审美习惯等,构成潜在的深层文化结构,深锁于民族的心理和精神之中,调节和制约着民族文化的发展和外来文化的介入。在中国设计者的作品中,时时流露出传统绘画造型艺术潜移默化的影响。分析这些影响,肯定某些积极的因素,将会有助于发展中国艺术设计。下面就从这个角度进行一定的剖析。

远在原始社会,我们的祖先就已在生活中孕育了绘画的胚胎,从已由仰韶文化为代表的新石器时期所产生的彩陶艺术所描绘的鱼纹、人面纹及花叶纹等装饰图形,至明清时期的文人绘画,我们会发现从原始社会的图形符号一直到封建社会晚期的各类绘画艺术,总有一些永恒的主题,而在这些主题之中,“形”的表现往往是中国历史艺术家借以传情达意的一种外在形式,也就是古代画论所说的“以形传神”、“借物咏志”。中国画艺术家在表现某一种自然物象时,更多地是注重与“形”所蕴涵地精神意义,而不是对自然物象作物理形态的外形模写。正因如此,中国传统绘画艺术在自然物象的描绘中往往融入了更多的“理性”色彩,将自然物象之形抽象为一种图式化的符号语言。

篇3

要从三个方面全面认识和把握:

一是建设现代农业示范区的意义重大。从国家层面来看,创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是顺应农业发展趋势,创新工作思路,强化工作指导,促进农业增产增效、农民持续增收的重大举措,对示范和引领全国现代农业建设具有重大意义。从省、市委的要求来看,全国只有51家国家级示范区、全省2家,一个是南陵县、一个是区,这是一种荣誉,更是一种责任、一种压力,特别是国家对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提出了很高的要求,示范区建设实行“目标考核、动态管理、能进能退”的动态管理机制,对建设进度不快、成效不突出的,国家将撤销这一称号等等。这就要求我们必须真正把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这块牌子树起来,为全省乃至全国的现代农业发展树立样板。对此,我们要有清醒的认识。从我区自身来看,荣获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意味着国家及省市一些促进现代农业发展的系列政策、项目及资金将更多地投向我区,应该说,我区农业发展面临着难得绝好的机遇,我们必须紧紧抓住用好这一机遇,借此把现代农业发展上去。

二是现代农业内涵十分丰富。现代农业是相对传统农业而言的,其核心是科学化,特征是商品化,方向是集约化,目标是产业化,基本要求是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前一段时间组织乡镇的同志到合肥参加全国农业产业化交易会,通过观摩,我们真正了解到现代农业是种、养、加与一、二、三产业紧密联系起来的产业体系。目前,我们国家正处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时期,发展现代农业是农业的主旋律,完成这个转变过程就是实现了农业现代化。

三是我区在现代农业发展上的差距不小。我区农业体量大、粮食总产量排在全省10名左右,但面广点散,大而不强,特别是典型的档次比较低,优势产业链条短,知名品牌少,产品包装档次不高等,与先进地区比、与建设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的要求比,确实存在较大的差距。

总之,建设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省、市委高度关注,人民群众充满期待。开弓没有回头箭。我们一定要痛下决心,义无返顾,精心组织,扎实推进,务求实效,真正把这块牌子打亮打响。

二、破解难题,快速启动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

建设现代农业示范区,是一个新课题,需要有新的思路、新的措施、新的机制推进。当前,关键要在以下六个方面下功夫、想办法、求突破。

一要营造浓厚氛围。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等新闻媒体,加大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的宣传报道,重点宣传建设示范区的目的和意义,以及在工作推进中的典型和亮点,努力营造建设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的浓厚氛围。

二要做细做实编制。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规划、实施方案,以及各子规划、子方案,要抓紧修改完善,尽快实施,科学指导推进示范区建设。

三要探索建设路子。要发挥方方面面的积极性。各乡镇、有关街道及相关部门,要按照规划布点,结合实际,明确具体工作任务、工作目标,细化分解,狠抓落实。同时,认真总结已有工作经验,积极借鉴外地成功范例,解放思想,积极探索,发挥优势,创新而为。

四要争取更多资金投入。重点从六个方面入手:一是加强与上级部门对接。近期,市领导将带队帮助我们与省直有关部门进行项目对接,争取更多支持。各乡镇、有关街道以及区直相关部门也要积极主动加强与上级有关部门的联系与沟通,对口跟进,牵线对接,不遗余力地找信息、要政策、盯项目,把可用的、该得的、能争的在第一时间落实到位。二是发动群众。对为什么要建设示范区、建设后有什么好处、带来什么效益等等,都要给群众讲透,充分调动群众的积极性。三是整合涉农资金。今后,凡是农村建设项目资金,都要集中打捆安排到示范区建设上,形成集聚效应。四是争取信贷投入。积极创新农业贷款担保方式,扩大有效担保范围,强化与金融机构合作,拓宽农业融资渠道,促进示范区建设。五是加大招商力度。围绕现代农业发展,谋划编制大项目、好项目,对外宣传招商,吸引更多外来投资。六是加强财政扶助资金的使用。关于加快推进国家现代示范区建设的若干意见(试行)篇幅不长,但含金量很高,财政扶助资金有1000万元。我们要快用、用好引导资金、奖扶资金,用得越多越好。

五要加速土地流转。紧紧抓住当前秋种前的有利时机,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合理推进土地流转。同步加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为加快推进规模种植、养殖,引领四大主导产业规模化生产、集群化发展打下基础。

六要着力打造亮点。要整合梳理好现有优势产业,比如符离烧鸡、药闫粉丝、润发面业等产业,着力谋划并积极推进延伸产业链条,提高包装水平,创树知名品牌等工作,集中精力做大做强,打造亮点,在全省、全国乃至世界上,打出名气。

篇4

第二,在传统绘画中渗透数码艺术。和数码艺术相比较,传统绘画能够使人在欣赏作品时产生共鸣,能从画中找到作者的创作主题,并能体验当时作者的思想,这些元素都是数码艺术所不具备的。所以,在数码艺术迅速发展的同时,传统绘画也应寻求发展时机,如前面提到的,传统绘画的创作手法历经千百年,已为人们所熟知,而数码艺术为传统绘画在表现形式上开拓了广阔的领域,使传统绘画更具发展空间,能够令传统绘画获得多渠道发展。现在,有很多的艺术家已认识到了这一点,逐渐在自己的作品中融人数码艺术的元素,他们运用国画的传统技法,注重笔墨技巧的变化,运用数码艺术的表现形式,制作当代题材的作品,这些作品不但在各种画展中出现,也逐步走向了年轻人喜欢聚集的歌厅等娱乐场所。这种形式的发展,不但能使传统绘画的技术得以传承,同时也使作者的创作思想得到升华,传统绘画重拾强大生命力,得到创新性的发展。

第三,全面提升作者的综合素质。不管是传统绘画,还是数码艺术创作,都是作者创作思想的体现,能够从中看到作者对于世界万物的理解,计算机的应用,在一定程度上方便了人的创作,但经计算机创作出的作品,也是人对此操作而产生的效果,同样离不开人的作用。所以,美术事业若要获得长足发展,只有提高人的综合素质,要做到两点,第一,文化知识,自古以来,历代国画大家提倡的绘画境界是:所描绘的实物并不一定要相似,重要的是形神兼备,诗与画要充分融合,所谓诗情画意。要想达到这种绘画高度,只有绘画技术是远远不够的,要求画家必须具备丰富的传统文化知识,具有远大的眼光和广阔的胸怀,同时也要了解国家的发展历史,只要这样所绘制的作品才能为大家所接受。现在的画者不但要掌握专业的绘画技术,也而全面了解其他领域的知识,特别是数码艺术的应用技术,熟练运用绘画软件和自身具备绘画技术,才是当代所需要的绘画人才。第二是对艺术的理解,任何事物都在向前发展,艺术当然也包括其中,只有画者拥有崇高的艺术修养才能促进艺术的发展,现在数码艺术的发展,不但要求画者能够熟练操作计算机软件,更应具备一定的艺术修养。

第四,数码艺术要同时具备民族性、艺术性、创作性和时代性。数码艺术从欧洲国家引人我国,使我国的绘画局势发生了重大改变,同时也把欧洲的创作思想和思维方式带人我国,这些创作思想和思维方式的缺点就是“拿来”,极其缺少创作作品,都只是原来作品的放大或缩小。再由于数码艺术在我国的发展属于起步阶段,有关此方面的理论尚不完善,很多的作品只是为了迎合商家的愿望,忽视了它本身所具有的艺术性。从上面可以看出,要想大力发展美术事业,只有多方面技术还达不到发展的要求,绘画作品必须具备自身的艺术欣赏价值,才能使其得到长远地发展。所以,只有重视作品的创作和艺术魅力的体现,才能使数码艺术获得快速发展,同时也应注重使绘画作品适应时代的发展形势,依据当前的艺术要求,结合传统绘画的艺术表现手法,创作高质量的数码艺术作品,使我国的文化传统得以传承与发展。

篇5

关键词:传统绘画艺术 现代艺术设计 影响 结合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文化的发展,要立于不败之地,就要勇于吸收,敢于继承,善于交融。无论是从我国早期华夏文化的形成直至达到两汉文化的高峰,还是盛唐文化受到西域、印度文化的影响而发扬光大,无不表明,只有勇于吸收,才能发展,只有敢于继承、善于交融才能最终真正成为自己文化的主人。在艺术设计方面我们也还是应该“立足中华、面向世界”,既要尊重民族艺术的独特性,体现中华民族的审美心理,又要反映现代人的内在精神追求。在艺术设计中,我们也要“寻根”,寻找我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为其他民族所不及的思维优势和独特风采。艺术始终要讲内在的延续,一种艺术形式的产生及被容纳,需要特定的历史文化背景,其中包括一个民族的生活方式、习俗、伦理道德、审美习惯等,构成潜在的深层文化结构,深锁于民族的心理和精神之中,调节和制约着民族文化的发展和外来文化的介入。在中国设计者的作品中,时时流露出传统绘画造型艺术潜移默化的影响。分析这些影响,肯定某些积极的因素,将会有助于发展中国艺术设计。下面就从这个角度进行一定的剖析。

远在原始社会,我们的祖先就已在生活中孕育了绘画的胚胎,从已由仰韶文化为代表的新石器时期所产生的彩陶艺术所描绘的鱼纹、人面纹及花叶纹等装饰图形,至明清时期的文人绘画,我们会发现从原始社会的图形符号一直到封建社会晚期的各类绘画艺术,总有一些永恒的主题,而在这些主题之中,“形”的表现往往是中国历史艺术家借以传情达意的一种外在形式,也就是古代画论所说的“以形传神”、“借物咏志”。中国画艺术家在表现某一种自然物象时,更多地是注重与“形”所蕴涵地精神意义,而不是对自然物象作物理形态的外形模写。正因如此,中国传统绘画艺术在自然物象的描绘中往往融入了更多的“理性”色彩,将自然物象之形抽象为一种图式化的符号语言。

现代艺术设计它不同于架上油画或版画,它要求一目了然,简洁明确,集中概括的设计已逐渐成为主流。为了达到这个目的,现代艺术设计往往采取一系列假定手法,突出重点,删去次要的细节、细部,甚至背景,并可以把各个不同的比例,把在不同时间、空间发生的活动组合在一起。并运用象征手法,启发人们的联想。因此,它的构思要能超载现实,构图要概括集中,形象要简练夸张,要以强烈鲜明的色彩为手法,突出醒目地表达所要宣传的事物,赋予画面更广泛的含义并使人们在有限的画面中能联想到更广阔的生活,感受到新的意义。在这些方面,中国绘画讲究构思上的“以一当十”、“以少用多”,构图上“计白当黑”等审美追求能为平面设计师提供大量的营养。这已经在我国艺术设计中得到充分体现。如香港著名平面设计大师靳埭强,创作了大量文化招贴。他认为,美的原则有三条:立意――意念先行,以形取神:创新――承先启后,破旧立新;活用――适身合用,灵活生动。这实际上强调的也是老庄的哲学思想,也是中国山水画的表现意境。他的许多作品都无一例外地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并融合西方现代设计的理念,其招贴设计《自在》系列运用了中国的水墨画技法,又融合了现代技术的特殊肌理效果。“水―生命―文化”招贴图形作品,更构筑了一幅在中国特定大文化场景下的具有视觉冲击力的现代平面图形设计作品。2008年的深奥标志也可以说是一个很好的范例,整个标志造型没有对传统造型的直接借用,而是运用了中国特有的介于似与不似之间的写意手法,恰到好处的传递出“中国结”和“运动员”两个意象。

中国传统艺术讲究均衡和内在的节律,我国篆刻艺术中有所谓“疏可走马、密不透风”的布局法则,强调变化中的均衡,这既符合科学上相对的原理,也符合艺术上形式美的规律。在我国的艺术设计作品中,动与静、疏与密、多样统一、宾主呼应、虚实相生、纵横曲直、黑白对比、重叠交错等传统构图法则中也屡见不鲜。此外,远古的铜器纹样、画像石、金石篆刻等,特别是中国画,巧妙的运了用白底的匠心。民间剪纸和兰花布粗犷豪放的黑白关系、明代木刻插图的疏密聚散、都可以在现代招贴艺术的构图中得到印证。西方传统艺术,基于几何学空间观念,从模拟生活现象入手,借以展示作者的创作思想。中国艺术家则以“不似之似”、“脱形写神”为艺术追求的胜境。这些师法自然,来源于生活但又经过千锤百炼,概括而又多变的“程式”是一种经过高度提炼的美的精华,是沉淀了内容要求的形式之美。正因为如此,它才具有无穷的生命力。艺术家随着时代的要求,赋予它新的活力,常用而常新,这种程式化的处理在我国招贴画的装饰性形象处理上,也常得到应用,显示了夺目的光彩。齐白石曾提出“作画妙在似与不似之间”的著名论断,我们的一些招贴画,就“似与不似”的观点来考察,很多形象显然不是生活的简单模仿,而是由复杂到单纯,由繁杂到简洁的可贵提升。由于艺术设计的特征,决定了装饰色彩在设计画面上所起到的作用。装饰色彩具有一定的主观性,宋代苏轼曾画朱竹,有人责难他,难道有红色的竹子吗?他反问:难道有黑色的竹子么?意思是既然大家对“墨竹”习以为常,为什么不允许画朱竹呢?这说明传统美学观中对色彩的主观想象是允许的,而且是必要的。但这种主观想象不等于主观臆造,装饰色彩同样来源于生活实践,同样需要从客观事物中吸取营养。这正是包装画面所刻意追求的。“意足不求颜色似”说明了这种关系。人们常从彩蝶、霓虹、彩霞等自然色彩受到启发而创造出色彩绚丽的装饰效果。装饰色彩的主观性使某些联想,将自然景色“拟人化”。传统中国画中也经常把荷花画得红艳艳得,荷叶只用淋漓得水墨,面对这些形象,人们自然会觉得所画的水墨叶子是绿色的。在艺术设计作品上,常常也有这样的例证,一张蓝色的画面,上面画几束灿烂的焰火,这块蓝色自然会被人接受为深邃的蓝天。同样是蓝色的底色,画上几块白色的三角帆影,这块蓝色又会被人们视为无边的海洋。一张绿色的画纸上画一对嬉戏的小羊,这绿色就成了如茵的草坪。正因为只是单纯的底色,空间更大了,给人的联想更多了。

设计艺术的本质在于启发创造性思维,发挥创造力,创造性是设计过程最重要的部分,是决定设计事物生命力的强弱、优劣、成败的关键所在。艺术设计作品的成功在于设计人员对创造性思维的灵活运用。优秀的艺术设计人才,只有将良好的知识结构、专业知识、技能素养进行不断实践和深化,对事物和生活才能有独特、创造性的见解,才能不断地向新领域挑战,产生好的创意和好的作品。

参考文献:

[1]诸葛铠.设计艺术学十讲[M].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06.

篇6

摘要:高校由于自身的专业定位和办学方向的不同,其教学内容与课程的设置也不一样,但在对待绘画基础课教学的问题上,还存在着一定的误解,过于强调计算机等辅助教学的力量而忽视绘画基础课的教学,认为只要全面掌握计算机辅助设计则可替代绘画,有无绘画基础对艺术设计影响不大。面对这种误区,正确认识绘画基础课教学在艺术设计中的意义,这是目前值得大家深入思考和探讨的课题。正确处理绘画基础和艺术设计教学的关系,在艺术设计的绘画基础教学中,注重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运用恰当的评价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科发展更规范、更完善,为社会培养更多更优秀的艺术设计人才。

关键词:艺术设计; 基础绘画;教学;作用

随着社会的进步,科技、观念的创新对于艺术设计专业人才的需求,艺术设计学科逐渐成为热门的学科,大多数综合性大学都增设了设计艺术专业。各大高校也增设一些艺术设计专业,如环境艺术设计、工业设计、动漫设计、服装设计等专业。在设计艺术专业大量扩展、规模空前扩大的格局中,如何保证教学的质量,如何培养具有较高审美意识和创新精神的设计艺术人才等问题值得深入探讨和研究。

如今的艺术设计类专业都很重视计算机技术的应用。计算机软件的不断更新,使人们的生活和感情、思想观念形态发生了不断的变化。目前很多的领域都离不开计算机的应用,艺术设计领域也受到了一定的影响。计算机辅助软件的兴起使设计的方案更高效,设计过程可视化,设计结构更加精准。在工业设计、建筑设计和动漫设计中,运用制图软件和3d建模软件及渲染软件,加速了工作的效率,使以前需要手工劳动完成的工作变为只需设计师挥一挥鼠标即可完成。计算机操作成为了科学和艺术之间的桥梁,为艺术设计提供了广阔的空间。那么,美术的绘画基础课,如素描、速写、水粉写生等这些基础的绘画还需要训练吗?最近几年经常有学生会提出这样的问题,目前计算机辅助艺术设计技术已发展的这么快,掌握各种软件至关重要,那么手绘训练有没有必要呢?然而现实情况是,很多艺术院校将基础绘画课时缩了又缩,在对待基础课教学的问题上,还存在着重设计轻绘画的误解与偏见,片面地强调设计能力的重要而忽视绘画基础课的教学,认为只要全面掌握计算机设计就可以替代绘画,有无绘画基础对艺术设计影响不大。所以对于美术基础课的教学,从学生到管理层都存着一些模糊认识。面对这种误区,正确认识绘画基础课教学在艺术设计中的存在的意义,是目前值得大家深入思考和探讨的课题。

徐悲鸿曾经在在教学的改革中说过素描为一切造型艺术之基础,草草了事仍无功效,积稿千百纸,方能达到心手相应之用。基础课对于刚刚进入大学的青青学子来说,在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等方面相对来说比较薄弱。而且自身的艺术水平也普遍偏低,缺少自我表现和主动解决问题的能力,再加上多年来对艺术类考生大量扩招造成整体的生源质量水平下降等原因,新生的基本能力绝大多数几乎是零,大部分学校的设计专业在入学前也没有相应的测试,对考生的绘画基础和基本造型能力没有了解。而按照美术专业的课程要求来说,学生必须要有一个长期绘画训练的过程,艺术设计中基础绘画的训练,是培养学生形象化思考、设计分析、方案评价能力以及开拓创新思维能力的有效途径。手绘能力的提高来自于基础绘画中素描和速写能力的训练,所以这一环节在后面的整个创作过程中是很重要的,许多好的作品就是从最初模糊不定的构思然后通过手绘修改得来的,手绘稿的完成必须依赖于基础绘画课程中绘画技能的训练。如果轻视客观因素的存在,在基础课上大量采用计算机技术进行教学对学生成长和人才的培养都不利。

基础绘画课程是培养艺术设计人才的审美取向和创造力的重要、有效的途径。而把基础绘画课看成是单纯的一种技术训练,这种思想是片面的,它不但包含了的掌握和艺术修养的增强而且对创新精神的启迪和审美品位的提升都有一定的作用,是“艺术”与“技术”的全面训练过程。如果说“美”是抽象的,也是具体的话,说抽象,是因为没有一个固定衡量标准。是“美”是具体的,因为有一定规律可循,而这些规律就是我们基础绘画课程重要组成部分。教师们应当把写生的训练与对形式美的研究结合起来,比如黑白灰和点线面的处理上,使整个画面各个因素之间比例协调、画面均衡、主次虚实关系等都达到形式美的和谐。慢慢使学生具备对形式美的敏感性,培养如何判断形式美的能力。而艺术设计的美学法则,如多样与统一、节奏与韵律、对称与均衡、齐一与重复、对比与调和等美学法则,也正是基础绘画中所要研究的主要内容。两者是一种和谐的统一。

在基础绘画课程教学中,教师应当首先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比如结构素描练习中的理性分析,表现出来看到和看不到的关系等。再次,需要培养学生的表现能力,除了表现传统光影与调子以外,还应当鼓励提倡学生独特的个性表现,不能用抽象与具象,像与不像来片面评判学生作品的好坏,应看重学生的真实情感的表露与独特视角,并激励他们能用语言来表达创作情感,注重引导与启发学生的审美意识和艺术表现的独立性。最后,是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培养,从静物的自由组合练习到想象默写及意象创作。有了这好的教学方法和步骤的练习,我想培养出的学生才能更适合于不同的设计领域,才能培养出更多具有创新思维意识和创新能力的艺术设计师。现在的年轻人价值取向多样化,审美趣味多元化,这样的课程练习对于学设计的学生也许会更受欢迎些,毕竟“兴趣”是学习的第一原动力,是好的完成某件事的重要因素,提高学生的专业兴趣,也是艺术设计专业基础绘画教学中不可或缺环节。在教学中需要教师提高的方面是,不要把结果看的太重要,而是注重学生日常学习过程的评价,注重学生的学习体验的过程。在学习过程中给予评价,鼓励学生的创新意识,由于教师审美风格的不同,如果不和学生进行沟通,又没有很好的评价标准,片面性会打消学生的积极性。所以,提高课堂的学习气氛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我们教师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只有做好观察与沟通, 教学中给学生充分的自由,尊重学生的个性。根据个人的感受、爱好不同,选择的参考的体系不同,表现形式也就各具特色。这样学生就不会感觉到乏味与枯燥。

篇7

计算机工程学院的张同学在竞赛中表示尤其突出,第届科技文化艺术节大学生形象设计大赛的决赛在校区的一餐厅拉开了帷幕。此次的竞赛中。获得了三等奖的好成绩,为此给我计算机工学院增光添彩。

都是校区举行的此前的月日的初赛,本次活动分为初赛和决赛。校区大学生活动中心举行的院有三名同学参加了竞赛。初赛主要分为两个环节:第一个环节是形象展示。选手衣着生活装进场,可以摆出各种姿态,展现生活中的真实的自我选手们个个颇具个性。伴着时而轻快,时而优雅的音乐,选手们精彩扮演使得现场气氛一时间由恬静变得格外的热烈。第二个环节是形象设计。选手们进行形象设计的时候,必需从竞赛已经给定出来的道具中间挑选出一件或者几件物品进行自我展示。选手们凭借着丰富的想象力和极富有个性的自我创意,展示进去了各自的特点,为此赢得了台下观众的一片片的热烈的掌声。通过评委的认真的打分,最终由12名同学入围决赛,而我院张同学为其中之一。

多加了才艺展示环节。带着各式的才艺表演,决赛部门。如歌舞等选手们向观众展示了一个不一样的自我当然在另外两个环节中大家的表示更为精彩,有了初赛的角逐,大家吸取了教训,发扬了选手的优点,使得着装、发型以及饰品的设计更加协调、细致。而舞台上各个院系的选手的表示更加是亮点频出,引得观众掌声雷动。院张同学凭借着个性的形象设计以运动风带给观众亲切以及青春的活力和才艺扮演扇子舞的独特感觉,获得了阵阵喝彩,取得了三等奖的好成绩。

篇8

由于多元化的信息膨胀和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充斥眼前的部分平面广告呈现出缺乏创意、缺少艺术性美感、制作低劣等问题,影响着平面广告传播信息的效果和大众的视觉感受,形成一种广告资源的巨大浪费,影响广告行业的持续健康发展。而随着3D绘画艺术在我国的兴起和发展,其大大受欢迎的程度决定着这种艺术可以成为一种有价值的传播媒介,将平面广告设计与3D绘画艺术相结合既可以提升平面广告的艺术性,又可以增加平面广告的创意。因此,利用3D绘画艺术的媒介来传播平面广告是一种科学的选择。文章探讨了二者结合的条件、方式、意义。

关键词:

平面广告设计;3D绘画艺术

一、引言

包豪斯提倡艺术与技术的结合,可见设计与绘画艺术的紧密联系。除了使用文字,绘画是广告设计表现的重要形式,平面广告设计是利用绘画艺术的表现方式来传递信息而达到特定的商业或公益目的。3D绘画艺术,也称3D魔幻艺术、3D立体画艺术、3D错觉艺术,是一种创作在公共空间和公共场地的绘画,它利用画面的明暗阴影效果和焦点透视,巧妙结合公共空间而产生三维错觉效果,达到三维立体的空间体验。自3D绘画艺术传入我国起,在我国发展迅速,受到了极大的欢迎。3D绘画艺术具有强大的娱乐性、互动性、公共性、创新性、艺术性等特点,而这些特点正是当前中国平面广告设计所欠缺的,因此,将平面广告设计结合3D绘画艺术是提升平面广告设计效益,促进我国平面广告设计健康发展有效手段之一。

二、平面广告设计与3D绘画艺术结合的条件

1)平面广告设计与3D绘画艺术结合的可能性。前面提到,设计离不开绘画,绘画是设计的重要表现手段,3D绘画艺术是一种特殊的绘画艺术,是一种创作在公共空间的大型绘画艺术,因此,它可以成为平面广告设计表现的手段和方式。

2)平面广告设计与3D绘画艺术的共同点。首先,平面广告设计是通过绘画和文字的手段而实现特定的实用目的,它的画面包含绘画艺术的表现;3D绘画艺术是一种通过公共空间的绘画给大众带来乐趣的表现艺术,二者都包含绘画艺术的表现,这是共同点之一。其次,平面广告设计面对的是广大的消费者,因此它具有强大的公共性和大众性;而3D绘画艺术也是提供给广大的民众娱乐和休闲,是制作在公共空间的绘画艺术,其公共性和大众性也是显而易见的,这是共同点之一。再次,创意是广告的灵魂,平面广告设计和创意紧密联系;3D绘画艺术也是通过在公共空间巧妙创意的绘画才会产生神奇魔幻的3D绘画场景,因此,创意是沟通二者的共同点之一。最后,没有创造出美的平面广告是没有吸引力的广告,而美也是3D绘画艺术的重要追求,二者都具有艺术性美感,是共同点之一。除了以上共同点以外,还有其他的共同点,比如娱乐性、教育性、传播性等。这些共同点紧密联系二者,证明二者的结合是可行的、合理的、科学的。

3)平面广告设计与3D绘画艺术结合的实现条件。创作3D绘画广告的技巧和创作3D绘画的技巧是一样的,只是绘画内容和绘画目的发生了变化,绘画内容是平面广告传达的具体内容,绘画目的也很明显,不再只是单纯美观和娱乐动机,绘画目的是具体的商业和公益目的。因此,二者的结合需要平面广告设计团队和3D绘画艺术家团队的共同努力与合作。

三、平面广告设计与3D绘画艺术结合的方式

1、平面广告到立体广告的转变

将平面的广告变成有三维效果的3D绘画广告,立体空间感的把握是关键的。平面广告设计其实是在平面上表现的空间设计,它本身就存在着立体的空间,比如前实后虚、近大远小的空间对比和明暗光影的空间效果。将平面广告转变成3D绘画广告,需要将平面广告的画面搬到人流丰富的公共空间和场所,具体指公共场所的建筑、地面、墙体等,而三维空间效果的把握主要依靠加强广告画面的明暗对比、色彩对比、透视对比。

2、主题的把握

平面广告设计具有明确的广告主题和表达内容,实用性目的很明确,3D绘画艺术更注重视觉效果的把握,它的主题内容不是主要的,绘画技巧显得更重要。因此,平面广告设计与3D绘画艺术的结合就是用3D绘画技巧来表达平面广告的主题内容,明确的主题加上三维空间效果的广告画面立即将平面广告变成活生生的立体广告,在大众体会神奇魔幻3D绘画艺术的同时收获了画面带来的广告主题思想。

3、文字的增加

平面广告设计的画面主要由绘画和文字组成,而3D绘画艺术是单纯的绘画,没有文字,因此,在二者结合的时候,可以加上立体效果的文字,可以点明广告的主题,一目了然,这样有利于广告内容的传播,增强广告的效果。

4、互动性的创造

再有创意再绚丽的平面广告设计也没有3D绘画艺术的互动性优势,创作在公共空间的3D绘画艺术有亲近大众得天独厚的的条件,加上它的画面与公共空间的巧妙结合,创造出适合和大众进行良好互动的绘画场景,既给人们带来刺激和娱乐,又拉近了与大众生活的距离。平面广告和3D绘画的结合使平面广告变成具有互动性的广告,拉近了与消费者的距离,使广告传播变得更加容易和充满乐趣,使大众接受广告信息由被动变主动。

5、创意的结合

创意的结合是指二者内容创意的结合。广告内容的创意是决定广告胜败的关键,3D绘画内容的创意也决定着它的成败,二者的创意都不能缺少。创意的结合又是一个新的创意的创造,例如,平面广告中的绘画背景可以和真实的类似公共空间替换,广告中的人物可以留空让真实的人去补充画面等都是二者创意结合的例子。

四、平面广告设计与3D绘画艺术结合的意义

平面广告设计与3D绘画艺术结合的意义是多方面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增加了平面广告的艺术性,广告画面完全由艺术家创作而成,3D绘画艺术所带来的浓浓的艺术气息是显而易见的;第二,增加了平面广告的互动性,互动性的增加是前所未有的,它能吸引消费者的注意力,拉近与大众的距离,使广告的传播变得更便利;第三,增加了平面广告的娱乐性,互动性的增加同时带来娱乐的功能,使以往静止的平面广告变得更加有趣,使消费者更乐于去接受广告的信息;第四,美化了城市环境,公共空间的3D绘画广告不仅增加了广告的艺术性,同时也给城市的公共环境增加了不少的艺术气息,一定程度的美化了公共环境;第五,增加了平面广告的创意,两种艺术创意的结合必然使人脑洞大开,给人带来无限惊喜。

作者:文明洁 刘雪梅 单位:中南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

参考文献

[1]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何洁.广告与视觉传达[M].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3,2

[2]王受之.世界现代设计史[M].中国青年出版社,2004.

[3]符腾解析当前3D绘画[J].现代装饰(理论)

篇9

关键词:平面艺术设计;绘画;关系;共同点;异同点

中图分类号:J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4)02-0067-01

平面艺术设计是利用多种方式将图片、文字和符号等相互结合起来,并加以创造,形成具有艺术效果的设计作品。绘画是画家用手工方式在平面上对非自然或自然的场景、物体、人物等进行临摹,从而形成平面效果的艺术。

一、平面艺术设计与绘画之间的联系

无论是平面艺术设计还是绘画都离不开创新,除了在视觉感官上带给人们一种美感外,还应当向欣赏者传递一种信息,表达一种理念。在20世纪之前,绘画仅仅是以手工临摹为主。随着绘画艺术的不断发展和画家技艺水平的不断提高,很多画家改变了传统意义上的手工临摹,越来越倾向于表现自我,画家将自己的内心世界和思想情感融入画中,逐渐形成主观自我的绘画风格,绘画艺术的性质也变得丰富、多样,逐渐形成了象征主义、抽象主义、具像主义、情感主义、叙事主义和政治主义等。目前,很多平面设计师都注重创新,如何对原有的物体、事物进行创新、结合,形成强烈视觉冲击力的设计作品,是每一位平面设计师的设计目标。

平面艺术设计的内容包括图形设计、字体设计等,绘画是对图形的再塑造,两者传达信息的形式都是以图形为主,通过图形表达作者的审美观点和内心情感。平面设计师和画家都要求不断的提高创新思维,才能创造出更具艺术美感的设计作品和绘画作品。早在原始时期,原始人类为了加强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和信息传递,创造出各式各样的符号,并对各个符号赋予意义,在创造符号的过程中,人们用手工将内心想法画出来,逐渐形成了符号绘画。随着历史文明的不断发展,逐渐形成了绘画艺术。

平面艺术设计和绘画都是通过视觉向人们传递信息,人们通过欣赏平面设计作品和绘画作品可以深深地感受到设计师和画家对生活的热爱、对艺术的追求,从而取得心灵上的共鸣,平面设计作品和绘画作品也能以此实现艺术价值。

在平面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的入门教学内容中,主要包括五方面,分别是(1)平面设计概论、平面设计基础、美术作品欣赏;(2)Photoshop基础;(3)Photoshop操作实例、具体训练;(4)CorelDRAW基础、具体应用;(5)绘画基础训练。由此可见,平面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不仅要掌握平面设计方面的专业知识和应用技能,还必须掌握一定的绘画能力。

二、平面艺术设计与绘画之间的差异

尽管平面艺术设计和绘画都需要创新,但平面艺术设计的创意活动是想象的创造性过程,绘画的创意活动是想象的再造性过程。平面艺术设计师不仅需要有较强的概括能力、观察能力、表现能力和想象能力,还必须将自己的主观意识尽量表现出来,在创造过程中还必须考虑设计作品的商业性和社会性。与绘画艺术不同,平面艺术设计具有商品性和消费性,设计师不能将自己的全部个性投入到作品中,必须综合考虑消费者、制造者和销售者的视觉感受。绘画艺术不具有社会性、商品性和消费性,画家可以将全部个性投入到作品中,以此展现个人的自我理念。

绘画艺术主要向欣赏者提供一种视觉上的手工制作效果,绘画过程中并不需要借助各种科学技术。平面艺术设计由于特有的商品性和消费性,要求设计过程不能独立存在,必须借助设计软件、印刷技术、计算机技术等,才能设计出顺应时展、极具时代感的作品,才能实现作品的商品价值。

绘画艺术具有很多画种,每种画种都具有各自的技法特点和画种风格,不能相互兼容。例如中国画讲究意境,主要材料是毛笔、宣纸、墨、帛等,在绘画时十分注重笔触的变化、走向等,产生实实虚虚、自然生动的画面。水彩画讲究流畅、透明,色彩丰富,有层次感,作画时必须掌握水彩颜色不同的特性,才能判断颜料变干的速度,使不同颜色之间相互衔接,产生自然、虚实结合的画面。尽管是两种相同风格的画种,也不同相互兼容,否则会出现技法混乱、材料不相容等效果。平面艺术设计对不同的画种具有包容性,通过对技法的简化可以将不同画种的绘画融合在一起,形成更具艺术性的作品。

三、结束语

平面艺术设计是设计学科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设计师通过平面艺术设计可以表达自己内心的想法或其他讯息[3]。现代设计教学中,仍然有基础绘画这一教学内容,平面艺术设计的专业人才不仅需要掌握设计的基本法则,还应当具备较高的审美意识和绘画造型能力。由此可见,设计与绘画之间存在一定的联系与差异。本文主要从平面艺术设计与绘画之间的联系和差异探讨两者之间的关系,供广大学者参考。关于平面艺术设计和绘画艺术其他方面的研究仍值得笔者后期不断研讨。

参考文献:

[1]李忠超.民间美术与现代平面艺术设计的关系[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2,14(17):57-58.

篇10

关键词: 艺术设计 绘画 现代绘画

艺术设计是在现代绘画基础上的一种延伸。艺术设计运用创造性思维,在整体和具体细处都属于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的结合。对总体的安排和结构的处理以逻辑思维为主,对造型和表面装饰的处理以形象思维为主,二者不可截然分开,而是相互交替进行。

现代绘画与平面设计同样都是个性的表露。回顾绘画的发展史就会发现,无论是在中国还是在西方,每一位杰出的大师都曾经创造过极端个性化的作品,他们的作品都具有自己的典型特征。画家、设计师们,尤其是现代派的一些大师,他们在创作时可以完全不用考虑其作品的社会性。在某种意义上说,作品的生命力,正表现在个性化上,通过作者对美的形式法则的特殊理解而存在着。任何一位伟大的画家、设计师,都有自己独特的审美个性,因而创作者必须把自己个人的主观意志潜能释放出来,最大限度地表现自我。

然而,现代绘画与艺术设计在这个飞速的时代产生弊端主要是因为早已经历过绘画造型的鼎盛期,以突破前人的思路,求得更开阔的道路而采取个性化的创新手法。当今世界是一个信息高度发达的世界,反映这一时代特征,是设计工作者的主题。架上绘画现状低迷,而西方的艺术设计手法又繁复多样,因此各种不同类型的艺术样式开始结合,多样化地表现艺术性主题。而很多艺术品只考虑创新,增添怪异手段,却缺少对审美的方向性问题的考虑。

一、艺术设计和绘画的差异与调和问题

绘画的传统深刻而持久,随着时间之推移,其内容和形式经过不断的融汇、锤炼、积淀,愈益形成一种传统的伟力,愈益鲜明、精纯而独到,以至许多方面均难以为继,而令创新者久久束手徘徊。设计与绘画最大的区别在于是否依赖商品。设计作为商品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本身就是为市场服务的。设计的最终价值来源于客户的满意、商品价值的实现、市场需求的满足。设计师必须揣摩客户的心理使方案得到通过,另外,客户可能对市场的把握、了解远胜过设计师,设计师缴尽脑汁的创意想法最终还是依附于客户的评审。设计也依附市场这根指挥棒。而绘画的本质是实现对美的追求。绘画与设计在文化产业发展中的运用,不仅仅体现在“个性化”与“依附性”方面,还体现在对形式美的规律追求的差异性上。

二、设计借绘画所用

绘画对美感的追求还表现在材质、肌理和表现手法上,它是在长乘宽的二维平面上利用形、色、肌理,或者说利用点、线、面或黑、白、灰及色彩、肌理等手段来传达人类或艺术家对精神文明的追求。现代绘画综合材料的运用表现在扑朔迷离的肌理运用上。绘画也用混沌含蓄的有限笔墨表达意境,这些手法在设计中也偶尔能见到,只是借用绘画的表现手法或借助绘画元素来完成设计的段落而已。例如有的设计作品在表面上是追求绘画中的空灵和气韵,而更深刻的是将图形元素溶入到现代设计原理的图形构造中去。这种类似绘画的空灵美,只是设计的手段而不是目的。现代主义设计主要从意识形态出发,将之放置到现代主义运动的大背景中去。现代主义运动产生的影响使之不断发展。而设计活动自身的特质和发展变化规律,也影响到我们对其它相关设计活动的理解。设计中的技术和艺术都影响着设计史的发展。设计中的技术与艺术互不可缺,两者完美结合可以造就优秀的设计,反之则造成失败的作品。

技与艺的完美结合成就了手工业时代艺术设计的辉煌。新艺术运动打破了维多利亚时期的矫饰风格,向大胆创新的方向发展。“新艺术”也同样在艺术和技艺方面找平衡点,以保持传统艺术的精髓。现代艺术设计中的客观化也得益于绘画,这种趋势始于塞尚,发展于立体派和抽象主义。而艺术观点的要旨――结构是一切事物的根本。塞尚认为什么外部条件和结构都不能改变事物的结构,而艺术家必须把事物纳入这个秩序中来,使事物成为结构中的有序。他尝试用结构的观点去认识和概括一切对象。立体主义现代运动者也受益于此思潮。他们将几何方式推向极致,并摒弃了空间透视,强调理性规律在真实中的表现力,认为画家自身的绘画语言具有的抽象张力创造了新的世界。

艺术设计遵循理性主义,用几何形体和简约抽象的色彩概括客观对象,成为大机器生产的必然和最佳选择。在两者结合的基础上,诞生了现代主义设计,即荷兰“风格派”和俄国构成主义,它们严格遵循几何式样,追求那种来自于机械的严谨与精确,努力寻求与工业化时代相适应的艺术语言和设计语言。从荷兰“风格派”和俄国构成主义设计中我们能看到,技术和艺术达到了最佳的结合,同时,也正因为这种最佳结合,现代主义设计成为二十世纪上半叶最稳定、最具影响力的设计风格,以致在后期发展为风靡全球的“国际主义”风格。“国际主义”风格的形成可以看作是国家大工业化形成的衍生形态。设计与绘画艺术的平衡也是动态的,而技术的发展和日趋成熟也促成了艺术多元化的发展。

作为设计史上最重要的、最具影响力的设计活动,现代主义设计有形成的内因和外因,它的确切定义、面貌特征、持续时间和波及范围等,都极其复杂,而现代艺术本身、现代绘画艺术与现代艺术设计的互动关系中也有许许多多细致的问题等待我们的分析整理。设计中技术与绘画艺术是互为的关系,它们互相渗透和吸收对方的精髓。现代艺术中的客观化趋势与现代主义设计的联系,以及现代主义产生的内在动因,都可以让现代绘画与设计之间发现更多千丝万缕的联系。

中国传统绘画艺术在自然物的描绘中往往融入了一种图形化的抽象符号语言。而现代艺术设计不同于架上绘画,它需要一目了然、简洁明了,概括性极强。现代设计运用多元手法突出重点,将不同比例、时间空间的元素相结合,运用象征给人启迪。构思超载现实,构图概括,形象夸张鲜明,醒目地渲染主旨事物,赋予画面更广意义。而中国传统绘画中的空灵之感,以无形表达有形,也在设计中被极好地利用。现代平面艺术设计大师也以意念为先,用形得神韵,不断创新,以灵活取用为创意原则,和中国山水画的表达方式类似,使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与西方的现念相得益彰。更有作品运用了中国的水墨技法和现代电子技术特殊的肌理效果,具有很强的视觉冲击力和文化感染力。中国传统艺术讲究均衡和内在的节律,强调变化中的均衡,也符合艺术上形式美的规律。在我国的艺术设计作品中,动与静、疏与密、虚实相生、纵横曲直、黑白对比、重叠交错等传统构图法则屡见不鲜。现代招贴艺术设计也大量运用了古代或现代的民间工艺,概括多变的形式之美,具有长久的生命力,从而也给现代艺术设计提供了丰厚的养分来源。复杂到单纯、丰富到简练的提炼过程,也是我们从传统绘画中走出所造就的。

三、设计规则蕴含着动态生命的整体表现

多元与凝聚、东方与西方、过去与未来、传统与现代都不要独舍一端,只有明白融合的要义,才能产生出更具涵义的艺术张力。反观历史,艺术设计与架上绘画直到今天仍然相互影响与交融共进。从架上绘画之象征到设计中意念的传达,从空间处理到图形设计的空间感与虚拟性,以及建筑设计里的含蓄寓意,设计与绘画在冲撞与交融中更好地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受之.世界现代设计史.中国青年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