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插花的认识范文
时间:2023-10-19 16:06:5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对插花的认识,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插图;中学化学教学;插图设计;插图教学
1.插图的概念
插图是插附在书刊中的图画,插图是以具有直观形象特点的图片、照片、绘画(写生画、简笔画)及图表等形式储存和传递教学信息的一种直观图像,具有举例说明、例证、图释、注含义,对正文内容作形象地说明以加强作品的感染力。插图在教材中不仅仅是文字内容的说明和补充,其本身也是教材,是为说明、理解、深化文字内容服务的,是教材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
教材中的每一幅插图都是对教材内容高度概括的体现,教师应有意识、有目的地指导学生研究、体味图案的构成,揣摩隐含在画面后的深层意义。教科书中的插图的职能在于运用生动鲜明的形象抓住学生的视线,激发他们的兴趣,传达信息,让学生们融入特定感情氛围内。
2.对教师利用插图进行教学的思考与建议
通过访谈发现,大多数教师平时教学比较注意图文结合,但教师对目前教材中的插图设计还有不太满意的地方。现在针对插图利用现状和存在问题,提出建议。
2.1插图设计方面
第一,插图教学大体上仍然过于强调绘画语言及审美规律的掌握,而忽视了结合研究与之密切相关的其他各类新颖视觉载体的特点,以及主题文案,与现阶段插图所面临的更广泛、更新颖的实践应用相脱节。
第二,创新思维能力培养环节薄弱,没有综合有效的创新思维方法,难以满足当今各类多变的视觉载体更具体更实际的要求。有些插图不切合当地的生活实际和学生的生活经验,对如何培养学生能力和探究方法内容过少。
第三,插图设计的表现技法相对单一。过度依赖电脑及数码技术,漠视传统手工绘画,对微小物体要有放大图,所以设计应清晰、紧密结合课文,突出重点。
第四,插图设计应增加组合图的比重。由几个图合并为一个图,在形式上可以避免单调感,组合图给人以富有层次或整齐美观的感觉,使版面美化,文字简练,节省篇幅。
2.2插图教学方面
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应重视挖掘插图的潜在教学功能,并充分发挥它特有的优势。
2.2.1插图的知识理解功能
教材中的插图有的集中反映某物质的用途,有的生动地表示物质的组成、构成,有的形象地揭示一些概念的内涵,有的简明地反映某一变化的过程,富有直观性、趣味性和指导性,对学生的学习起到了启发和点拨作用。例如,化学键是一个较为抽象的概念,高中必修2氯化钠的形成示意图,恰好弥补了这一不足。通过分析这一图示,可以加深学生对离子键这一概念的理解,同时也教会了学生这种化学分析的方法。
2.2.2插图的激趣质疑功能
例如在学习金属的化学性质教学中,8-13(铝与硫酸铜的反应)等生动直观而具有感染力的彩色插图,能有效地刺激学生的视觉,使学生的内心产生愉快的情绪体验,获得化学美的刺激,把学习化学的欲望内化为学好化学的强大动力。还能进一步开拓思维,产生质疑:它们为什么会发生这些现象?原因是什么?是否所有的金属都能发生类似的化学反应?不同的金属有哪些不同的化学性质等问题。通过这些质疑,给学生下一步探索研究金属的化学性质搭建了平台。
2.2.3插图的情感教育功能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挖掘教材插图中的情感因素,并通过一定的形式表露出来,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使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和熏陶。如插图:化学反应放出的能量把火箭送入太空、利用扫描隧道显微镜技术将48个铁原子搬到铜表面构成的图像,是进行爱国主义情感教育的好材料。
2.2.4插图的环境教育功能
生态破坏、环境污染是人类社会面临的严峻课题。一幅“酸雨对森林的破坏”的图片让学生直面了酸雨的“无穷危力”、一张“水华”的图片,让学生猛然间意识到我们每天在使用的洗涤用品竟造成了水中藻类疯长,使水体一片浑浊,带着思索让学生去透视人类面临的其他一系列环境污染问题。使学生知道学好化学与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必要性,有利于形成“环境保护,从我做起”的责任意识。
2.2.5插图的STS教育功能
STS教育强调社会、科学与技术的结合,在化学教材的插图中,同样蕴含了大量富有STS教育功能的素材。例如高中必修1第四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图4-8应用广泛的硅酸盐产品中的五幅子图,这些图片形象逼真地向学生介绍了硅酸盐产品——陶瓷、玻璃、水泥的重要用途。从更深层次的角度去挖掘,则能让学生品味出在历史前进的脚步中,科学与技术对社会进步所凸显的无穷力量,进一步体现出科技的价值取向,从而培养学生科学的价值观。
2.2.6插图的可持续发展教育功能
可持续发展观认为:人类应当享有与自然的和谐,过健康而富有生产成果生活的权利,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坏、削弱子孙后代满足其自身需求的能力。化学新教材,其间有较多能挖掘可持续发展教育素材的插图。如九年级下册图8-26(金属的回收利用)中铝质饮料罐回收利用,图12-24(我国制定的塑料包装制品回收标志)等,变废为宝,化害为利。让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时刻以可持续发展的观点指导自己的行动,以可持续发展的态度珍惜自然资源,爱护自然资源,增强其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2.2.7插图的学科融合功能
篇2
关键词:初中化学教学;微课设计;调查分析
文章编号:1008-0546(2015)10-0043-04 中图分类号:G632.41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008-0546.2015.10.016
一、 问题的提出
《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指出:化学课程改革的重点之一是“倡导多样化的学习方式,保证学生学习的有效性。” 面对初中化学新课程标准和教学实践要求,化学教师的工作已经不是简单地把书本上的知识内容教给学生,而是要在教的过程中让学生体会到学习化学的乐趣,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在当今的信息社会,学生更乐于接受简单、快捷、有趣、高效的学习方式,因此微学习是未来学习不可缺少的一种学习模式。以信息技术为载体的慕课、微课等教学资源必将促进课堂教学的变革。
为了了解我市初中化学教师和学生对微课的认识情况,笔者对我市初中部分化学教师和我校的初三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与分析,为初中化学教师对微课的研究提供参考。根据初中学生的实际需要,提高教师设计、制作微课的能力,从而制作出适合学生个性化学习的微课。
二、调查对象及方法
1. 调查对象
参加调查活动的学生共有225名,为本校初三学生,本次调查发出问卷225张,回收有效问卷222张,有效率98.67%。参加调查活动的化学教师共53人,为本市初中部分化学教师,发出问卷53张,回收有效问卷53张。
2. 调查方法
本次调查为问卷式调查,学生问卷共设计了18道单项选择题,分三个维度,分别是预习及课堂学习情况(1~4),自主学习能力(5、6),对微课的认识及期待(7~18)。教师问卷共设计了10道单项选择题,分两个维度,分别是已具备的教育技术能力(2~4),对微课的了解情况(1,5~10)。
三、 调查结果与分析
1. 学生问卷
维度一的调查结果(见表1)显示,有不少学生在课堂上会出现注意力不集中、课堂上有疑问的情况。不少学生没有对新授课内容进行预习的习惯,即使是进行预习,也是简单的浏览课本,这种预习方式不能引发学生对新授内容的深层思考,所起到的预习效果有限。
维度二的调查结果(见表2)显示,很多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能自主完成课前预习、课后复习和作业。大多数学生在家中进行复习或完成作业遇到问题时,会通过回忆课堂上内容或上网查阅资料来解决问题。这表明我们教师应该为学生提供更丰富的教学资源,以满足学生课后自主学习的需要。
从维度三的调查结果(见表3)中可以看出,在现在的初中化学教学中,多媒体课件的使用已经非常广泛,对学生的学习有很大的帮助。大部分学生愿意尝试使用“微课”进行化学学习,通过观看视频进行课前预习、新课学习及课后复习,且学生在观看视频时注意力集中的时间较长。
从“你最希望将哪一部分的化学知识拍摄成微课视频”这一问题中可以看出,学生在各单元都会遇到学习的难点,而将这些难点制作成微课可以帮助学生突破化学学习中的瓶颈。在“你认为微课形式的化学多媒体课件最吸引你的地方是什么”这题中,学生选择四个选项的百分比相差不多,体现了“微课”的短小精悍、能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需要的特点。
从整个学生问卷的调查结果可以看出,传统单一的课堂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学生自主学习的需要,“微课”在形式、时间、对学生的吸引力方面都有明显的优势,可以作为对课堂教学的补充。不同的学生在课堂上对知识的接受程度是不同的,学生在课堂外进行自主学习时需要教师提供一定的教学资源。
2. 教师问卷
维度一的调查结果(见表4)显示,绝大部分化学教师会在课堂上经常使用多媒体课件,使用最多的软件是PPT,只有少数教师经常使用交互性更好的电子白板软件,说明教师现代教育技术水平还有待于提高,需要加强这方面的学习。由于初中化学教学只有一年的时间,课时紧任务重,几乎所有教师都出现过有些知识点无法在课堂上细讲的情况。这就迫使我们教师要想办法将课堂教学延伸到课外,“微课”就是一个不错的平台。
从维度二的调查结果(见表5)中可以看出,有半数左右的初中化学教师对微课还不甚了解,部分教师对参与“微课”的制作缺乏积极性。但大部分参与问卷调查的教师认同“微课”对学生知识点的学习是有帮助的,特别是对学生的课后复习环节(67.9%)更为有效。与学生问卷中本题的结果对比可以发现,学生不但希望利用“微课”进行课后复习(24.3%),也希望在课前预习(23.0%)和新课学习(34.7%)中使用相应的“微课”,这也说明了部分教师低估了学生接受新的教学模式的能力,对学生的自主学习不放心。
调查显示,教师在微课制作过程中最大的困难分别是技术问题(64.2%)和微课的设计问题(24.5%),反映了教师在教学中需要不断的学习,提升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能力和微课程的设计能力,才能制作出适合学生个性化需要的微课。
四、分析和思考
从本次的调查来看,大部分初三学生在化学的学习过程中都会遇到困难,由于课程及在校时间的关系,学生无法掌握的内容只能寻求网络的帮助。虽然现在的网络上有大量各级教育部门、学校、教师录制的课堂实录、多媒体课件、网络课件、教学设计等,但仅仅对教师的教学有一定的借鉴作用,而对学生的学习来说意义并不大。而微课作为新型的教学资源,具有短小情悍的特点,指向突出、资源多样、情景真实、交互性强,能让学习者借助移动技术和设备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以任何方式学习。因此,教师必须在以下几个方面提高、完善自身的素养,才能更好地推进初中化学微课的应用。
1.普及微课概念,转变教师观念
微课是基于“微学习”而建设的“微内容”。南京师范大学张一春教授认为:“微课”是指为使学习者自主学习获得最佳效果,经过精心的信息化教学设计,以流媒体形式展示的围绕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开展的简短、完整的教学活动。它的形式是自主学习,目的是最佳效果,设计是精心的信息化教学设计,形式是流媒体,内容是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时间是简短的,本质是完整的教学活动。广东省佛山市教育局的胡铁生先生界定的“微课”是指按照课程标准及教学实践要求,以视频为主要载体,反映老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针对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教与学活动的各种教学资源有机组合。
“微”是微课程的灵魂,微课的主要特点为:(1)时间短,“微课”的时长一般为5~8分钟左右,最长不宜超过10分钟。(2)内容少,“微课”主要是为了突出课堂教学中某个学科知识点(如教学中重点、难点、疑点内容)的教学,内容更加精简。(3)资源多样,“微课”的核心内容是课堂教学视频(课例片段),同时还包含与该教学主题相关的教学设计、素材课件、教学反思、练习测试及学生反馈、教师点评等教学支持资源。
教师只有了解了微课的概念及其本质特点,认真学习初中化学新课程标准,转变自身的教学观念,认识“微课”在提高学生化学自主学习能力中不可替代的作用,才能切实开展微课设计和制作的研究。
2.加强技术培训,提高微课设计能力
微课程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之一。微课的设计是在对学生、教材重难点、易错点分析的前提下,进行教学方案的设计,包括知识点的选取、课件资源的准备、教学过程设计、思维展示方式选择以及课后的反馈练习等。微课在设计时同样需要教师精心的备课,设计出符合学生思维发展和适合学生接受能力的微教案,根据教案制作课件,或将化学实验拍摄成视频。使制作出的微课程灵活、生动,符合学生的认知需求。
微课的制作是利用一些专业软件来录制微视频,例如:使用录像机或手机拍摄在黑板或白纸上展开的教学过程;使用电子白板软件的录屏功能可以拍摄化学计算题、实验综合题的解题和分析过程;使用录屏软件(Camtasia Studiio)+ PPT录制,录制完教学视频后进行后期的剪辑和文字的加工和美化。录制完成的微视频可以作为创新课程教学方式的变革手段(如翻转课堂式教学);作为混合式课程的组成部分,开展混合式课程教学实践;作为公开教育资源,支持各种移动终端,开展移动学习实践。因此,微课的质量决定着学生对初中化学微课的应用程度,学生可以用自己适合的节奏来观看视频,可以按下暂停键先进行计算的练习再看视频中教师的分析,也可以针对自己不会的知识点重复观看。
3.制作微课专题,形成化学微课体系
初三化学教学周期为一年,通过高效的课堂教学为学生构建完善的学科知识体系,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最终在化学中考取得好成绩,是一个摆在所有初三化学教师面前的问题。因此,在微课的制作中根据化学学科的核心知识将课程内容进行重塑,建立多个初中化学专题系列,初步形成初中化学微课体系。例如,以空气为主线的氧气、二氧化碳核心知识专题,微观知识专题,酸碱盐知识专题、水及其溶液知识专题以及化学计算专题等。
五、结束语
微课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资源将成为初中化学教学模式改革的基础,虽然很多一线化学教师在微课设计、制作技术、开发应用等方面还不够成熟,但时代的发展、学生的需要都将成为我们开发、制作微课的巨大动力。
参考文献
[1] 胡铁生.“微课”:区域教育信息资源发展的新趋势 [J].电化教育研究 ,2011,(11)
篇3
[关键词] 跨文化 交际 个性意识
一、文化的涵义理解
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它是人类通过自己的创造活动而形成的产物,因此文化是相对于自然而言的。文化具有社会性、历史性和民族性。目前,学术界公认的意见认为,被称为人类学之父的英国人类学家E・B・泰勒,是第一个在文化定义上具有重大影响的人。泰勒对文化所下的定义是经典性的,他在《原始文化》“关于文化的科学”一章中说:“文化或文明,就其广泛的民族学意义来讲,是一复合整体,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以及作为一个社会成员的人所习得的其他一切能力和习惯。”显然,这个定义将文化解释为社会发展过程中人类创造物的总称,包括物质技术、社会规范和观念精神。从此,泰勒的文化定义成为文化定义现象的起源,后人对这个定义褒贬不一,同时亦不断地提出新的观点。关于什么是文化?到目前为止竟然已经多达约300种的定义。文化定义本身也成为一个有趣的、争论不休的学术现象。尽管如此,但我们深信:不同文化的人们,在文化取向、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社会规范、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等方面存在着差异。随着对外开放的进一步扩大,走出国门或留在国内参与跨文化交际的人越来越多,他们都需要学习并掌握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打交道时的实际技能。
二、中外跨文化交际中的整体与个体意识比较
中国传统的宇宙观是“天人合一”;而西方的国家则主张“天人相分”。“天人合一”是指人们对自然规律的顺从,人们将自然中日夜交替、季节变换与人们的生活和活动周期相一致起来,一切都处在不断循环往复之中,并与自然和谐统一。从古至今数千年来,人们在生活的各个侧面都力求与自然统一,达到顺其自然的境界。中国人做事讲究“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在顺其自然的思想指导下,人们甘当“孺子牛”或“螺丝钉”,以达到“变己适应”。在天人合一的思想影响下,中国人在思想意识、思维模式和言语观方面都倾向于求整体、求笼统和求综合,而且在知觉上重视直觉,这与西方人和美国人的思维方式和语言观是大相径庭的。
西方哲学家从古代起就认为:世界上的万事万物都是对立的,是一分为二的,例如人与自然、物质与精神、社会与自然等都是相分对立的。人与自然的相分对立,人是处于支配和改造自然的位置。在西方人的生活中,如果一个人得不到他想要的东西或地位时,他内心真正相信的并不是天命或上帝,而是由于自己的懒惰或缺乏斗争精神所造成的。这就是西方人为什么把自己比作一台机器或一个原子的缘故。天人相分的宇宙观决定了西方人一切二分,对待事物喜欢用分析的思想方式和偏重于逻辑的思维模式及求“精确”的言语观。“天人合一”和“天人相分”两种不同的宇宙观对构成东西方人们的思维方式和民族性格方面起着决定性作用,对交际行为的影响也是十分明显的。
中国传统的“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必然导致群体取向,美国的“天人相分”的宇宙观势必导致个人主义取向。群体主义表现在群体取向和他人取向两个方面。在群体取向影响下,中国人主张凡事以国家、社会和家庭利益为重,个人利益必须服从国家、社会和家庭的利益。在等级差别的社会里,人们的言行举动要符合自己的身份。在处理自己与集体或环境的关系时,要求人们做到“克己奉公”、“循规蹈矩”、“与集体和上级保持一致”等等。在旧中国,个人主义被视为对父母、对君主、对朋友的不忠不孝。在当今社会,个人主义也被认为是对集体、对社会的恶行,因此要严加防范。他人取向是群体取向的延伸,其表现是中国人做事情首先要考虑他人会怎么看,怎么说。因此人们养成了言行上不愿得罪人的习惯。群体取向导致的结果是人们相互依赖、相互合作,重视“关系”。当然,群体取向的影响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积极的方面是中国人谦虚、以集体主义、爱国主义为重;成功时,把功劳归于集体、领导、环境和别人的帮助。这种取向也使中国人性格内向、含蓄、惯于忍让。从消极方面看,正如贾玉新所说:群体取向使人缺乏个人奋斗、进取精神,缺乏个人竞争意识,过分看重“关系”,――“关系”已成为办事情或成功的重要手段,很多人已把拉“关系”当作处世哲学和生活的指南。群体取向对交际行为、交际风格及思维方式带来很大影响。例如中国人交往时习惯于讲礼貌、卑己尊人,思考问题侧重笼统、概括,不太拘细节。
与中国文化相反,西方,尤其是美国文化,极端崇拜个人主义,仅从英语词典的合成词中有100多个是以self 为前缀就可以看出“个人”在美国社会中所占的位置是何等的重要。到了20世纪,个人主义在西方发展到了顶点,例如到1990年,美国每一个个体都被当作一个完全不同于其他人的独特的个体,他的思维方式和行为都与别人不同。个人主义的直接产物是隐私权,它也不能被群体取向的人们所了解。这就是为什么问“Where are you going?”“What’s your monthly pay?”“Have you got married?”等类似的问题会引起美国人反感的根本原因所在。在西方,个人主义还意味着对个人自由和差异的追求。因此,美国人喜欢独辟蹊径,标新立异,在别具一格中出奇制胜。他们追求个人享受、放任个性、自由发展,不仅包括个人物质利益的追求和满足,还包括个人意志、自我实现以及自由进取的追求。正因为西方人崇尚个人主义,个人至高无上,他们才各开其口、各行其志、各展其才。这也可能就是美国人为什么强调外在的、个人的、权利的、功利的东西的原因,而且好斗、崇尚竞争的缘故。
三、跨文化交际面临的挑战与要求
跨文化交际是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从事交际的过程。更准确地说,跨文化交际是文化认知和符号系统不同的人们之间所进行的交际,而这种不同足以改变交际活动。其形式有跨种族的交际、跨国家和民族文化的交际、共同文化中多重亚文化之间的交际等等。大量的研究告诉我们,中西方具有不同的民族性格和民族气质:中国人长于总体把握,而西方人长于条分缕析;中国人善归纳,西方人善演绎;中国人强调群体,西方人注重个体;中国人重悟性,西方人重理性;中国人处理事情就像中医,把人体看作一个有机整体,西方人处理事情就像西医,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这些典型的文化差异是横亘在中西方文化交际中的鸿沟。随着东西方交往的日益频繁,文化间的相互融合,跨文化交际者面临的挑战是如何感知和应对现实和不断变化的交际情景的能力,成功的交际者应该能够运用自身具备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对复杂多变的因素做出独立的判断和灵活的应对。由此我们认为跨文化交际是一种综合的行为能力,它不仅要求交际者有完备的知识能力,更要求交际者具备灵活的思维能力。因为跨文化、跨语言,首先,交际者应该具备的知识能力是较好的外语能力,其次是认识文化差异事实的能力。交际者在具备知识能力的同时,还应该注意发展相应的思维能力。知识能力和思维能力在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构成中必不可少,而如果我们考虑到文化偏见这一因素的话,交际者除应该具备上述知识能力和思维能力外,还应该具备个性层面的情感能力,即交际者需要有热情开朗、乐于交往、移情、接受外族文化乃至敢于冒险和容忍不确定情境等个人特质,这些特质都有助于交际者消除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出现的文化中心主义和文化偏见,从而使得交际更加顺畅。
四、结语
无论是东方的群体取向,还是西方的个人主义取向,都在他们各自文化中的交际行为上充分表现出来,都为其不同的民族性格的塑造起着决定性的作用。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物质生活的变化,中国人的民族性格和价值观念正在悄悄地开始变化,一方面传统文化的影响处处可见;另一方面新的文化现象也层出不穷。“以人为鉴,可知得失。”跨文化交际研究帮助我们把本民族文化置入世界环境中,进行全方位、多层次的对比,这样我们不仅可以在世界范围内传播自己优秀的文化传统,同时也在研究中发现本民族文化要健康发展还需要补充什么养分,不仅拓宽视野,也促进了文化交流。
参考文献:
[1]CrystalD.EnglishasaGlobalLanguage,ForeignLanguageTeachingandReseareh Press,CambridgeUniversityPress,2005
[2]贾玉新:跨文化交际学.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8. P.85
[3]吴进业 王超明:跨文化交际与外语教学.河南:河南大学出版社,2005. P.87
篇4
关键词:《职业病防治法》;职业健康教育;调查
石河子天业化工厂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为氯乙烯及氯化合物,具有亚急性和慢性毒性。2013年4月该用人单位到石河子疾控中心进行职业健康监护。石河子疾控中心为了摸清该厂职业场所职工健康教育的现状,进一步掌握健康教育过程中职工对职业危害知识的获得和行为规范情况以及职工对职业病防护知识知晓等情况,了解职工的健康状况,为今后更好开展健康促进工作提供思路和对策,我们医务人员对该厂来我中心门诊进行职业健康检查的部分职工进行了问卷调查, 现将调查结果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发放调查表500份, 收回428份, 其中合格表412 份,有效率为96.3%,我们对这412 份有效问卷调查表进行总结分析。
1.2调查内容 为个人基本信息,职业卫生及其它健康知识,相关知识获取渠道、知晓情况、个人行为和需求,防护措施等类20项内容。知晓率高低的评定根据《全国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规划纲要》,以≤90%为低知晓率。
2调查结果
2.1一般情况 男职工281 人,女职工141 人;文化程度所占比例高中及中专86 人(20.9%);大专及本科326 (79.1%);平均年龄36岁(20~52岁);汉族394人 (95.6%),回族11人(2.7%),维吾尔族5人(1.2%),哈萨克族2人(0.5%);接害工龄≤5年者368人(89.3%),≤6~10年者39人(9.5%),≤11~25年者5人(1.2%)。
2.2职业病防治知识知晓情况 知道《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内容总体知晓率为86.9%,为低知晓率;工作环境中有职业性危害因素的知晓率高达100 %;接害工人需定期进行职业健康体检知晓率较低,氯乙烯及氯化合物对人体的危害知晓率低,工作期间防护用品的使用率较低,见表1。
2.3相关知识的获取渠道 获取相关知识的渠道依次为: 单位培训、阅读相关书籍以及从报刊杂志、同事交流、网络、电视、宣传栏、广播、疾控机构知识讲座等其它途径获取,见表2。
2.4其它健康知识知晓情况 从该问卷调查中发现有77.9%人知道戒烟有益健康,65.3%人了解慢性疾病的保健知识,55.8%的人饮食习惯荤素合理搭配,有60%的人定期进行健康体检,坚持体育锻炼的人较少,仅有8.7%的人能够坚持,见表3。
3讨论
3.1职工对职业病危害认知意识较强 从职工对有毒有害因素的认识、相关知识的获得和掌握情况看出职工对工作环境中的职业危害因素了解并且很在意,知道职业病可以预防,100%职工认为工作环境中有职业病危害因素,说明职工非常重视职业病危害,大多数职工能参加单位组织的职业卫生培训,能阅读职业病防治知识相关的书刊,在各种媒体上观看相关的宣传片。
3.2职业病防治知识缺乏 从本次问卷中发现部分职工对职业病防治知识缺乏,对长期接触氯乙烯及氯化合物作业会对人体造成危害以及从事有害作业可能导致的职业损伤等方面知晓率较低,部分职工未定期进行职业健康检查,有39.1 % 的职工未自觉按要求佩带防护用品,自我保护意识差。
3.3职工的法律和维权意识较差 对《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掌握和了解的职工仅占本次调查人数的87.9%,属于低知晓率;有48.1 % 的职工不知道岗前、岗中及离岗期间必需定期、规范的职业健康体检,说明用人单位对职工的职业健康定期培训和职业健康监护工作做的不到位。个别职工不注重《职业病防治法》的学习,不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轻视企业组织的职业健康体检,也说明在该企业开展职业场所职业卫生健康教育工作非常必要。
3.4职工的健康意识较强 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自身的健康状况更加关注,多数职工了解慢性病的防治知识,自愿定期进行健康体检,提倡合理膳食,戒烟少酒。但仍有部分职工由于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不能坚持长期运动,促使我们的健康教育工作有待于进一步加强。
4建议
篇5
[关键词] 低文化水平;新生儿;认知;需求;父母;护理
[中图分类号] R473.7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2)36-0036-02
随着农村合作医疗的推广,低文化层次住院产妇越来越多,既往的护理宣教远远不能满足临床需要[1]。低文化水平父母对新生儿知识认知水平如何及其护理需求仍缺乏系统研究。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方式,了解低文化水平父母对新生儿知识认知水平及其护理需求。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0年2月~2012年2月在我院住院分娩后2~4 d低文化水平(小学或文盲)360例产妇为研究对象,以初中文化及以上产妇为对照。试验组180例,年龄23~34岁,平均(27.32±3.12)岁;初产妇166例,再产妇14例。对照组180例,年龄22~33岁,平均(27.29±3.10)岁;初产妇164例,再产妇16例。两组在年龄及初产妇/再产妇比值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本研究经过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所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研究方法
1.2.1 父母对新生儿知识认知调查 采用本研究组设计的“父母对新生儿知识认知调查表”,内容包括:产妇的一般资料、日常基本护理知识(洗澡、脐部护理、抚触、喂养、大小便次数及观察、皮肤护理)、新生儿生长监护知识(婴儿早期教育、体重增长正常范围)、新生儿预防接种(卡介苗注射后的注意事项、乙肝疫苗复种时间)和新生儿常见疾病(生理性黄疸观察、鹅口疮的预防、腹泻的观察及处理、肺炎的预防、皮疹护理)4个模块。除产妇一般资料模块外,其余模块中的条目选项分为3级,即了解、部分了解和不了解。
1.2.2 父母对新生儿知识需求调查 采用本研究组设计的“父母对新生儿知识需求调查表”,内容同“父母对新生儿知识认知调查表”,需求调查包括:个体指导、集中授课、动作示范、书面材料和网络报刊。
1.2.3 问卷发放及填写方法 首先不记名方式发放问卷,专人进行初步讲解问卷内容,由新生儿父母共同讨论完成,完成时间规定为30 min,填写选项不得缺失,当场回收。统计结果采用构成比表示。
1.3 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 < 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低文化水平父母对新生儿知识的认知水平
试验组日常基本护理、新生儿生长监护知识及新生儿预防接种知识了解程度显著差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但两组新生儿常见疾病的了解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见表1。
2.2 低文化水平父母对新生儿知识的需求
新生儿日常基本护理及新生儿生长监护知识方面两组大多数选择动作示范,但试验组对动作示范需求显著多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对新生儿预防接种方面两组大多数选择书面材料,但试验组选择书面材料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两组对新生儿常见疾病的知识需求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见表2。
3 讨论
对新生儿知识认知情况直接影响新生儿的生长、发育,甚至影响其整个成长过程[2]。因此,评估新生儿父母对新生儿知识认知情况,了解其需求,进行针对性护理宣教至关重要[3]。随着生活水平提高和农村合作医疗的施行,广大农村低文化层次产妇大多选择医院内生产,给护理工作提出新的挑战[4]。因此,本研究调查分析低文化层次新生儿父母对新生儿知识认知情况及其护理需求,对提高护理质量、帮助新生儿健康成长至关重要。
本研究发现,低文化层次父母对日常基本护理、新生儿生长监护知识及新生儿预防接种知识了解程度显著差于文化层次较高父母,提示低文化层次新生儿父母这方面知识更加缺乏,护理宣教应更加全面、细致,根据护理需求调查,对日常基本护理和生长监护方面,应选择动作示范的宣教方法,而对于预防接种方面,可选择书面材料方式。在临床工作中,护士多选择集中授课配合个体指导[5],从本调查来看,这种做法并不受欢迎,尤其对于文化层次较低父母,更应采用动作示范,可能文化层次与理解和接受能力有关[6],提示护理工作应强调变通,做到“因材施教”[7]。在新生儿常见疾病知识方面,无论文化层次高低,对这方面的了解均不够,均想通过集中授课来增强这方面知识,可能与这方面知识太具有专业性有关,因此,在常见疾病知识护理方面,护士应做到更详尽和通俗易懂,以确保新生儿父母更好理解。
综上所述,本研究提示低文化层次新生儿父母对新生儿知识认知能力较差,在护理宣教方面更倾向于动作示范和书面材料。对于新生儿常见疾病知识,无论文化层次高低,认知水平均不高,多要求集中授课。
[参考文献]
[1] 游彩玲,何惠玲,吴怀真. 传统“坐月子"习俗对产妇健康影响调查结果分析[J]. 中国妇幼保健,2008,23(1):1135-1137.
[2] 叶绿,陈镭. 137例流动人口产妇对新生儿护理知识认知与需求情况调查[J]. 中国健康教育,2008,24(11):887-889.
[3] 李玉红,钱小静,谢伦芳,等. 产褥期新生儿父母养育行为的现状调查[J].护理学杂志,2009,24(15):40-42.
[4] 茅焕美,李海明,施南峰. 慈溪市农民工新生儿破伤风知识调查与分析[J]. 医学与社会,2010,23(8):16-17.
[5] 刘小玮. 初产妇配偶新生儿知识认知水平及需求的调查[J].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2,18(1):67-69.
[6] 闫国强. 强化实践指导培养实践能力[J]. 教育实践与研究,2001,11(1):54-55.
篇6
关键词:妊娠期糖尿病;个体化饮食干预;血糖监测;妊娠并发症
妊娠期糖尿病(GDM)为妊娠前糖代谢正常,妊娠期才出现的糖尿病,糖尿病孕妇中90%以上为妊娠期糖尿病,我国妊娠期糖尿病发生率1%~5%,近年有明显增高趋势[1]。妊娠期糖尿病对母婴危害较大,母儿的近、远期并发症较高。合理的饮食,是最基本的治疗。美国糖尿病协会推荐使用根据母亲身高和体重制定个体化营养治疗,个体化营养治疗包括足够的热量及营养以满足妊娠需要及不发生酮症为原则,并且应与母体的血糖控制目标一致[2]。饮食干预越来越引起重视,为此本文探讨个体化饮食干预对妊娠期糖尿病孕妇血糖控制及妊娠结局的影响。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2年1月~2013年12月,孕24~28 w均在我院行75 g 糖耐量试验(OGTT)诊断为GDM的孕妇,在我科住院分娩的85例本地孕妇,年龄21~41岁,平均年龄(30.07±4.40)岁。将85例孕妇按产前检查确诊GDM的先后顺序按奇数偶数分组,奇数组为干预组43例,偶数组为对照组42例,两组孕妇的年龄、诊断孕周、干预孕周、干预前血糖水平等一般资料比较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见表1。
1.2入选条件 ①孕前无糖尿病、高血压病史,各项检查指标正常。②文化程度均相当于高中或以上,均为轻体力劳动。③首诊无需胰岛素及其他抗高血糖药物治疗。④孕妇精神正常,无智力障碍能正常交流。⑤自愿参与,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3干预方法
1.3.1干预组 根据孕妇的身高、体重、孕周、体力劳动强度进行评估,按照理想体重×35~38 kcal/kg/d+200 kcal,计算每日所需总热量,制订孕妇的膳食计划,科学的安排饮食,具体到餐次、每餐食物的种类、量。将各项食物所含热量表发给孕妇,教会孕妇及家属知晓、使用,在主食、肉类食物总量不变的前提下,采取食物交换法,经常调整食物的种类,使花色品种多变。餐次每日安排3大餐3小餐,分别在早中餐之间、中晚餐之间及睡前加餐,热量比为20%、5%、35%、5%、30%、5%,其中碳水化合物占总热能的50%~60%,脂肪占总热能的25%~30%,蛋白质占总热能的15%~20%。要求每天做好饮食日记,以确保孕妇严格按时按量按要求进食。
1.3.2对照组 按常规指导孕妇控制总热量,交代饮食注意事项,饮食尽量清淡、低糖、低脂、富含优质蛋白质。
1.3.2两组孕妇一经确诊GDM,每例孕妇建立一档案,记录原始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OGTT监测结果。课题组成员每周电话随访,了解饮食依从情况,并督促孕妇严格遵循饮食原则,1次/2 w、孕晚期1次/w来院复测空腹及餐后2 h血糖,并登记于档案上,按要求定期产前检查,如有孕期并发症一并记录于档案中,包括出现并发症时孕周、孕妇自觉症状、处理等。入院待产时将档案本一并夹于病历本中,继续监测空腹血糖及餐后2 h血糖,直到出院1 w。
1.4评价指标 ①两组孕妇孕期及产后1 w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及需加用胰岛素的例数。②妊娠期并发症例数及妊娠结局比较。
1.5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6.0统计软件,计数资料用χ2检验和Fisher确切概率法,计量资料用t检验。P
2结果
2.1干预后两组孕妇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及需加用胰岛素例数比较均有显著意义(P
2.2两组孕妇妊娠并发症及妊娠结局的比较 比较两组孕妇分娩孕周、羊水过多、妊娠期高血压、感染、早产、新生儿出生体重、巨大儿、胎儿畸形、孕期体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3.1妊娠期糖尿病的医学营养治疗 美国糖尿病协会在糖尿病营养指南中建议[3],所有GDM孕妇确诊时应尽可能咨询营养学家的营养意见,评估其食物摄入、代谢状态、生活方式,由专业营养师根据身高、体重、孕周制定个体化方案,接受医学营养治疗。国内多推荐孕中期后(第4个月开始)能量在非孕的基础上增加200 kcal/d,孕妇的碳水化合物摄入不少于175 g/d,碳水化合物供能比40%~60%,蛋白质供能比15%~20%,脂肪供能比20%~30%[4]。这些充分说明对GDM孕妇进行医学营养治疗的重要性。
3.2饮食干预是GDM孕妇的主要治疗方法 糖尿病的妊娠结局主要取决于孕期血糖的控制[5],已有国内外研究显示:孕前和孕期的饮食摄入情况与GDM的发病有一定的关系;高热量、高脂肪(尤其是饱和脂肪酸)的不合理膳食是GDM发生的影响因素;孕期体重增加过多和孕前体重超重或肥胖都是GDM的高危因素[6]; 80%的GDM孕妇仅需饮食营养控制即可维持血糖在正常范围,获得良好的妊娠结局。从表2中的空腹血糖及餐后2 h血糖、表3中的新生儿出生体重及孕期体重的控制效果来看更是明显,所以,饮食干预对GDM孕妇尤为重要。
3.3影响饮食治疗的因素 在饮食治疗过程中,遵医行为直接影响到饮食治疗的效果。传统观念认为妊娠期间如不增加营养会影响胎儿的生长发育;误认为多进食后下餐少进食或不进食血糖就不会受到影响;妊娠期间孕妇饥饿感较强,自控能力较差;孕妇与家属对GDM的重视程度不够等因素都会影响孕妇的遵医行为,从而间接或直接影响GDM孕妇的饮食治疗。
3.4基于以上原因,本研究对GDM孕妇的饮食进行严格的干预,给予个体化饮食指导,把饮食的种类及量细化到每餐饮食中,把热量比、各类营养素占比分配到每餐的食物,并要求孕妇和家属严格按照所制定的食谱执行。3大餐3小餐的餐次安排,能很好地控制血糖、避免血糖过高,并能照顾到胎儿的营养需要,还可避免孕妇因饥饿而引起酮体产生过多,造成酮症酸中毒。课题组成员定期的电话随访和督促指导,提高了孕妇及家属的遵医行为。从表2可看出,干预组对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控制较好,而且对餐后2 h血糖控制效果更好,与对照组比,两组餐后2 h血糖有显著性差异(P
3.5护理配合 每例孕妇孕24~28 w常规行75 g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一旦确诊GDM,课题组成员即开始参与对GDM孕妇的指导护理和监督干预工作。
3.5.1心理护理 课题组成员应全面评估孕妇及家属所具有的糖尿病知识,有针对性的向孕妇及家属介绍糖尿病的相关知识、妊娠期糖尿病的特点、对孕妇、胎儿、新生儿的危害性及应对方法,提高孕妇和家属对妊娠糖尿病知识的认知,解除孕妇及家属的焦虑、紧张心理。整个孕期,课题小组成员通过电话、面谈等方式,及时了解孕妇的心理状况、解答孕妇疑问、告知配合治疗护理、定期随防血糖及产前检查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3.5.2饮食指导 告知孕妇及家属饮食控制在GDM治疗中的重要性,在孕早、中、晚期,按照理想体重标准,计算每日所需总热量指导饮食,建议食物多样,以谷类为主, 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常吃适量的鱼、禽、蛋和瘦肉,保持健康体重。同时补充钙、铁、锌、维生素A、B2 、叶酸等微量营养素。
3.5.3活动指导 指导孕妇参加规律适量的运动,包括步行、游泳、骑自行车、有氧健身操(如太极拳、瑜伽)等。步行是目前推荐的并能够让孕妇接受的最常用、最安全的方法,常于进餐30 min后开始散步,30~45 min/次。
3.5.4住院生产期间的护理 严密观察血糖、宫缩、宫口及胎儿情况。宫缩较紧腹痛较剧时,床位护士陪伴在旁,给予支持和安慰,根据血糖情况,及时调整饮食,以防低血糖的发生。产后继续监测血糖、并及时给新生儿喂哺糖水。根据血糖水平合理调节产妇饮食。
4结论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病率也在不断增高,为了孕妇及胎儿能安全地度过整个妊娠过程,减少注射胰岛素的麻烦及避免用药剂量掌握不当引起的低血糖等副作用,进行个体化饮食干预及健康宣教,严格规定孕妇的进餐次数和每餐摄入的热量,使孕妇的血糖维持在较稳定的正常水平,不失为是一种安全、简单、有效的治疗方法。
参考文献:
[1]谢幸,苟文丽.妇产科学[M].8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75-76.
[2]刘惠琳,童南伟.妊娠糖尿病--解读2004年ADA临床实践建议[J].国外医学内分泌学分册,2004,24(4):11-12.
[3]American Diabetes Association.Nutrition Recommendations and Interventions for Diabetes[J].Diabetes Care,2008,(31):61-78.
[4]中国营养学会.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6 .
篇7
插花需要注意力集中,手眼配合使用剪刀修整花枝,并把修整好的花枝插入花瓶、花篮或器皿中创造出新的艺术作品。在插花的过程中,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及思维能力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不仅培养了幼儿的审美能力,还能培养幼儿耐心细致的良好学习习惯。那么在大班开展插花教学可行吗?经过我的教学实践,我认为在大班开展插花教学是可行的。
大班幼儿求知欲旺盛,兴趣广泛,注意力的稳定性增强,想象有了一定的创造性和目的性,手部的动作精细、准确、熟练,这些都为开展插花教学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再则,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鲜花已进入了每个家庭,经过人们的巧手插放变成了一盆盆生动有趣的插花艺术,春城无论是在春季还是冬季都有鲜花盛开,这为我们进行插花艺术开展插花教学,提供了很好的物质条件。
那么,怎样开展插花教学呢?插花艺术形象鲜明,富有表现力,能强烈的吸引和感染幼儿,使其获得美的享受,唤起美的情感,陶冶美的情感。在插花教学中,我通过欣赏美――感受美一一表现美三部曲,在向幼儿进行审美教育的同时,让幼儿掌握了简单的艺术技能,发展了幼儿对美的表现力。
一、识花、赏花、激发幼儿的创造欲望。
幼儿在表现美之前,应让幼儿欣赏美丽的插花艺术,让孩子在欣赏的同时,激发起幼儿创作的欲望。我班的幼儿经过2年多的培养教育,对大自然中、社会生活的、美术作品中的美都有了一定的欣赏能九平时,幼儿喜欢自己动手制作一些纸工、泥工和自制玩具等,但接触较多的材料是纸、泥、布等,对其它自然材料如花、草,幼儿接触不多,可以说插花是一项比较新的教学活动。为了更好地开展这项活动,通过春游、参观花店等,让幼儿认识了康乃馨、满天星、勿忘我、灯盏菊、星绣菊、香雪兰等花草,我们一起欣赏了花店里的插花作品。看着一盆盆插花,幼儿兴高采烈地议论着:花的名字、看到的插花象什么……当我问孩子们:“插花有什么用途?”孩子们都回答:“多美的插花作品啊!它们能使我们的家和教室变得更漂亮!”幼儿在欣赏美的同时,获得了美的感受。
二、通过多种方法,让幼儿获得关的感受。
幼儿在认识了各种各样的鲜花、欣赏了美丽的插花作品后,我又通过电教手段,让幼儿观看有关插花的碟片;在教室四周粘贴插花挂历;用插花作品美化活动室等,让幼儿置身于一个优美的环境中,刺激幼儿的感官,强烈吸引和感染幼儿,使幼儿在感受美的同时,激发幼儿动手创作的欲望。
三、营造一个“创造”的环境,让幼儿自由地创造美、表现美。
篇8
1改革教学模式插花艺术教学模式的改革,课程体系由课程理论教学—实验教学—实践实习教学体系代替原来的理论教学—实验教学体系,增加实践实习环节,弥补以往对实践环节的不重视,促进理论与实践教学的融合。通过强化实践教学,加大课程的实践教学力度,以加强理论教学的效果,强化学生的动手能力,提升学生实践水平。
2创新教学内容插花艺术教学内容由原来的以东西方传统插花艺术为主,根据市场需求和定位,适当增加现代自由花艺设计、家居花艺设计、婚礼花艺设计、花艺礼品设计、花卉博览会设计等方面,以拓宽学生的专业知识。同时相应的开设了实践教学内容,使理论教学内容与实践教学内容互相补充、相互完善。
二、课程教学方法的改革创新
高职《插花艺术》课程是一门实践性、综合性很强的课程,为了达到教学目标,我们通过对课程教学方法的改革以培养学生实际操作应用能力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核心,结合园林专业的特点,采取了灵活多样、丰富多彩的教学方法,实行教师指导与学生创作有机结合。通过实践教学环节的强化,让专业学生从课堂走向园林空间与花店,调研、分析和评价插花作品的应用效果;与鲜切花企业、花店建立合作关系,让企业、花店转化为插花艺术教学实习实训基地,为专业学生提供实习和实践的机会与空间,使理论教学与教学实验和实习紧密结合。
1与企业、花店合作相结合实习实训是高等职业教育计划中实践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教育部、江苏教育厅的有关文件精神,进一步开展高等职业教育实践教学改革,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加强学生职业技能,实现教育服务社会,服务企业的目标,同时为用人单位引进人才、招聘员工创造条件。通过学校和本系的名义,经过充分的调查与研究,与多家鲜切花生产企业和泰州市专业花店建立了教学实践合作关系,让学生从课堂走向鲜切花生产企业与花店进行学习调研分析,为学生提供可以切身体验的实习实践场地,同时也为鲜切花生产企业和花店节约生产成本,达到双赢。荀况提出“: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之而止矣。行之,明也。”学校与企业、花店合作相结合为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增强感观认识,实现理论认识和感观认识相结合提供了有效途径。在实践过程中学生将书本的知识与实践经验的积累相结合,能深入了解鲜切花的生长习性,熟练掌握花材的保鲜技术、整理技术、固定技术以及插花作品的造型技艺。确保学生掌握的插花知识与社会实践不脱节,学到的书本知识能够回到或运用到实践中。同时,教师和学生能及时把握插花艺术发展的最新动态,根据社会和市场需要,通过学生实习企业的反馈与需求,有针对性的对课堂教学内容和方法进行及时地调整,结合市场导向,适应当前的需求,紧跟时展的潮流,注重学生实践技能,培养出社会更需要的人才。教学实践合作模式也得到了企业、花店和学生的认同和热烈欢迎,一方面企业在节约成本的基础上增加了人才储备,另一方面学校给学生提供了实践实习的机会和场所,实现了把学生在学校所学的知识与企业、花店实习实践进行了有机的融合,节约了学校的教育成本和企业运营成本,增强了学生实际操作能力,为学生毕业后步入社会岗位提供了保障,为实现零距离、无缝接就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与大学生自主创业相结合我校每年都启动一定的大学生自主创业资金,鼓励一部分有自主创业意向的学生开花店,增强学生实践和经营能力,适应市场需求,以创业带动就业。为扶持大学生自主创业,由学校帮助联系鲜切花生产企业,以便为创业学生提供最优质且价钱合理的花材,教师对学生创业中遇到的问题,如对花材的选择、花型的摆放、花样的插放、插花市场的需求等方面义务提供技术指导和技术支持,节约创业成本,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创业积极性,以点带面,促进更多的学生来自主创业,缓解了社会就业压力,提高了学校就业率,也提升了学校美誉度。
3与建立插花工作室相结合为给更多学生提供更为真实的实践场地,由学校结合教学建立插花工作室,任课老师扮演经营者角色,学生以插花员的身份为工作室打工。经营模式主要有2个途径:一方面服务于平时学校用花;另一方面也接收校外项目,比如制作一些会议、宾馆、婚庆等场合的插花。此教学模式,不仅让学生不出校门就能体验到插花艺术的整个过程,还能积累大量的教学经费,为插花艺术课程教学的正常进行和插花工作室的正常运营提供保障。
4与插花比赛相结合为适应市场需求,增加学生对外交流机会,扩大学生视野,借鉴其他学校和学生在插花方面的先进技术、方法及造型手法,提升并丰富学生插花水平,实现取长补短,采取了“走”出去战略,积极带领学生参与全国、省及市级的插花专业技能比赛。通过插花比赛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作思维,系统的了解整个插花过程,培养动手能力和鉴赏能力,提高同学们的综合素质。同时,为学生提供了一个与其他选手交流经验的机会,取长补短,吸取其他选手的先进插花技巧和方法,弥补自身的不足,为以后的实习就业提供良好的平台,亦能极大促进插花技艺的进步。同时,插花技能大赛的举行还能改进教学方式,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让教师根据当前的插花趋势,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方式,就比赛中一些好的、典型的插花样本,从花材选择、插花造型、插花寓意等几方面对学生进行讲解,并结合自身的插花造型加以改进、完善。
三、插花艺术课程实践教学改革成果
篇9
插花艺术是操作性和实践性很强的一门课程。而现有插花艺术教学主要以理论与实验教学为主,并且由于插花所需要的花材、花器、装饰品等材料费用较高与现实教学实践经费少形成明显的矛盾,在很多学校都存在此问题,因而很多学校严格控制选修插花艺术这门课程的学生人数,或者以理论教学为主节约教学实践经费。在此情况下,学生仅从理论方面对插花艺术有粗略的了解,缺少实际操作能力,不能学以致用,很难达到课程教学目标的要求,也很难适应以后的社会需求。另外,课堂上所使用的插花艺术的教学材料与设备比较陈旧,不符合现今社会的潮流和理念,明显与现代插花艺术要求相脱节。
二、课程教学模式与内容的改革创新
1改革教学模式
插花艺术教学模式的改革,课程体系由课程理论教学—实验教学—实践实习教学体系代替原来的理论教学—实验教学体系,增加实践实习环节,弥补以往对实践环节的不重视,促进理论与实践教学的融合。通过强化实践教学,加大课程的实践教学力度,以加强理论教学的效果,强化学生的动手能力,提升学生实践水平。
2创新教学内容
插花艺术教学内容由原来的以东西方传统插花艺术为主,根据市场需求和定位,适当增加现代自由花艺设计、家居花艺设计、婚礼花艺设计、花艺礼品设计、花卉博览会设计等方面,以拓宽学生的专业知识。同时相应的开设了实践教学内容,使理论教学内容与实践教学内容互相补充、相互完善。
三、课程教学方法的改革创新
高职《插花艺术》课程是一门实践性、综合性很强的课程,为了达到教学目标,我们通过对课程教学方法的改革以培养学生实际操作应用能力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核心,结合园林专业的特点,采取了灵活多样、丰富多彩的教学方法,实行教师指导与学生创作有机结合。通过实践教学环节的强化,让专业学生从课堂走向园林空间与花店,调研、分析和评价插花作品的应用效果;与鲜切花企业、花店建立合作关系,让企业、花店转化为插花艺术教学实习实训基地,为专业学生提供实习和实践的机会与空间,使理论教学与教学实验和实习紧密结合。
1与企业、花店合作相结合
实习实训是高等职业教育计划中实践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教育部、江苏教育厅的有关文件精神,进一步开展高等职业教育实践教学改革,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加强学生职业技能,实现教育服务社会,服务企业的目标,同时为用人单位引进人才、招聘员工创造条件。通过学校和本系的名义,经过充分的调查与研究,与多家鲜切花生产企业和泰州市专业花店建立了教学实践合作关系,让学生从课堂走向鲜切花生产企业与花店进行学习调研分析,为学生提供可以切身体验的实习实践场地,同时也为鲜切花生产企业和花店节约生产成本,达到双赢。荀况提出“: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之而止矣。行之,明也。”学校与企业、花店合作相结合为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增强感观认识,实现理论认识和感观认识相结合提供了有效途径。在实践过程中学生将书本的知识与实践经验的积累相结合,能深入了解鲜切花的生长习性,熟练掌握花材的保鲜技术、整理技术、固定技术以及插花作品的造型技艺。确保学生掌握的插花知识与社会实践不脱节,学到的书本知识能够回到或运用到实践中。同时,教师和学生能及时把握插花艺术发展的最新动态,根据社会和市场需要,通过学生实习企业的反馈与需求,有针对性的对课堂教学内容和方法进行及时地调整,结合市场导向,适应当前的需求,紧跟时展的潮流,注重学生实践技能,培养出社会更需要的人才。教学实践合作模式也得到了企业、花店和学生的认同和热烈欢迎,一方面企业在节约成本的基础上增加了人才储备,另一方面学校给学生提供了实践实习的机会和场所,实现了把学生在学校所学的知识与企业、花店实习实践进行了有机的融合,节约了学校的教育成本和企业运营成本,增强了学生实际操作能力,为学生毕业后步入社会岗位提供了保障,为实现零距离、无缝接就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与大学生自主创业相结合
我校每年都启动一定的大学生自主创业资金,鼓励一部分有自主创业意向的学生开花店,增强学生实践和经营能力,适应市场需求,以创业带动就业。为扶持大学生自主创业,由学校帮助联系鲜切花生产企业,以便为创业学生提供最优质且价钱合理的花材,教师对学生创业中遇到的问题,如对花材的选择、花型的摆放、花样的插放、插花市场的需求等方面义务提供技术指导和技术支持,节约创业成本,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创业积极性,以点带面,促进更多的学生来自主创业,缓解了社会就业压力,提高了学校就业率,也提升了学校美誉度。
3与建立插花工作室相结合
为给更多学生提供更为真实的实践场地,由学校结合教学建立插花工作室,任课老师扮演经营者角色,学生以插花员的身份为工作室打工。经营模式主要有2个途径:一方面服务于平时学校用花;另一方面也接收校外项目,比如制作一些会议、宾馆、婚庆等场合的插花。此教学模式,不仅让学生不出校门就能体验到插花艺术的整个过程,还能积累大量的教学经费,为插花艺术课程教学的正常进行和插花工作室的正常运营提供保障。
4与插花比赛相结合
为适应市场需求,增加学生对外交流机会,扩大学生视野,借鉴其他学校和学生在插花方面的先进技术、方法及造型手法,提升并丰富学生插花水平,实现取长补短,采取了“走”出去战略,积极带领学生参与全国、省及市级的插花专业技能比赛。通过插花比赛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作思维,系统的了解整个插花过程,培养动手能力和鉴赏能力,提高同学们的综合素质。同时,为学生提供了一个与其他选手交流经验的机会,取长补短,吸取其他选手的先进插花技巧和方法,弥补自身的不足,为以后的实习就业提供良好的平台,亦能极大促进插花技艺的进步。同时,插花技能大赛的举行还能改进教学方式,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让教师根据当前的插花趋势,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方式,就比赛中一些好的、典型的插花样本,从花材选择、插花造型、插花寓意等几方面对学生进行讲解,并结合自身的插花造型加以改进、完善。
四、插花艺术课程实践教学改革成果
篇10
炎热的夏季,在小屋内放上几盆绿意葱茏的水养花,既无需费心照料,又能感受自然清新,绝对称得上美事一桩。
认识水养花
水养花即水培花卉,是指脱离了以土壤栽培的传统方法,将花卉直接栽种在盛水的器皿中的一种栽培方法,是家庭绿化装饰中的一项新兴技术。将几种不同形态和色彩的水养花,经过艺术化的配置,置于玻璃容器中,组合成一件完整的作品,不但可以取得类似插花的艺术效果,而且水养花的摆放时间和寿命比插花长得多,非常经济。倘若在水培花卉之间插上几支色彩艳丽、姿态协调的鲜花,则更能显示出主人高雅的风韵和情调。
水中观根,妙趣横生
种植在玻璃器皿中的水养花,人们不仅可以观赏到它的茎、叶、花、果的姿态,还可以一睹花卉根系的风采。花卉的根系与花卉的其他部分一样,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从根的颜色上看,红宝石喜林芋的根是深红色的;金边富贵竹、龙血树的根是淡橘黄色的;秋海棠科花卉的根是黑色的;其他大多数花卉的根系是白色的。从根的形态来看,有的根系是粗大的肉质根,如鹤望兰、龙舌兰等。有的根系如老寿星的胡子一样,如绿巨人、白鹤芋、海葱等;有的根第十分纤细,如鸭跖草类、彩叶草等。
方便易养,清洁卫生
不少喜欢花卉的朋友都曾抱怨养花难,特别是对浇水的水量和次数难以掌握,常常不是因为浇水过少导致花卉脱水枯死,就是因为浇水过量,使盆土过湿,引起花卉生长不良,甚至烂根死亡。水养花则帮您解决了这些问题,即使不会养花或要外出旅游几天,水养花照样能正常生长,不必费心照看。
另外,土壤栽培的花卉在浇水、施肥时常会出现水及盆土流失,污染居住环境。土壤里还容易滋生害虫和杂草,严重影响花卉的观赏价值。而水养花只需经常换换水、洗洗根部,就能保证花卉正常生长,既简便又卫生。
净化空气,调节湿度
水养花能吸收室内空气中的化学物质,并通过呼吸作用将其分解为水和二氧化碳。实验证明,水养花能够有效地降低房间内家具、地板及油漆所散发的甲苯、氯仿等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的化学物质的浓度,减少空气污染。在空调房内培植水养花还能适当调节空气湿度,保持房间内湿度平衡,为人们创造一个健康安全的室内环境。
缓解压力,陶冶情操
科学研究证明:用植物布置室内空间,不仅能起到增加空间美感的作用,而且对人类的身心健康也大有裨益。研究表明,室内观赏植物能起到缓冲压力、愉悦身心、减轻疲劳、提神醒脑的作用。
玲珑剔透,绿饰佳品
水养花在室内装饰的最佳季节为春季、夏季和秋季,其中又以夏季最宜。优美自然的水养花,其艺术化的玻璃容器与水中栽培的绿色植物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晶莹剔透,清新高雅,如同一件活的艺术品,给人以极大的亲切感,更给盛夏的室内送来丝丝凉意,增添无限生机。
就水养花的布置来说,厨房、洗手间、书房、客厅是最宜放置水养花的地方。
客厅中布置的水养花,在品种的选择上无特殊要求,主要视主人的爱好而定。较常见的有鹤望兰、龟背竹、白掌、紫宝石、绿巨人、火烛等株形饱满、生长势强的植物为主。布置手法上以组合配置较为流行,也可以与插花配合在一起,既富有艺术性,又有良好的观赏效果。水养花的大小要与客厅的空间大小相协调,较宽敞的客厅宜选择体积较大的植物,以免产生空旷感;空间较小的客厅则宜选择体积较小的植物,以免产生压抑感。
书房是主人学习和工作的场所,电脑桌及书架是布置水养花的好地方。书房花卉的布置应以清爽、简洁为原则。花卉的品种以吊兰、金钱豹、红背桂、长春藤等小型花卉及下垂式的花卉为主,主力营造一个清新自然的工作和学习环境。
厨房、洗手间,因存在面积小、湿度大等问题,在花卉品种的选择上应以耐荫、喜高温高湿的植物为主,如天南星科的迷你龟背竹、绿萝、合果芋及凤梨科的迷你小红星、五彩凤梨等花卉。
水养花培植要点
一、选花
由于花卉的生态习性和组织结构关系,并不是所有的花卉都适合作水养花的。适合水养的花卉种类主要以天南星科、鸭跖草科、百合科、景天科的植物为主。
二、换水
水养花能否培植成功,最关键的环节在于换水,因为当水中的氧气不能满足花卉根系呼吸的需要时,花卉的生长就会受到影响,甚至枯萎。同时,花卉的根系在生长的过程中会产生黏液,当黏液过多时会影响水质,所以必须定期给水养花换水。
一般地说,春秋两季每5~7天换一次水,盛夏季节每2~3天换一次水,冬季每8~10天换一次水。
三、施肥
培植水养花应施入专门用于无土栽培的营养液。水养花的施肥宜在植物生长旺盛的春、秋两季进行,炎热的夏季和冬季一般不宜施肥。施肥的次数不宜过频,一般每7天施一次肥比较合适。施肥的浓度宜淡不宜浓,以免造成肥害。一般将营养液稀释100倍后使用,或滴2~3滴纯营养液在水中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