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道暴露后的处置措施范文

时间:2023-10-19 16:06:5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呼吸道暴露后的处置措施,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呼吸道暴露后的处置措施

篇1

【关键词】 职业暴露;防护

职业暴露是指实验室人员,医护人员,预防保健人员及有关监管工作人员,在工作中意外被某种传染病的感染者或患者的血液、体液、 培养物污染了的针头及其他锐器刺破皮肤的情形。妇产科医护人员每天接触体液、血液,极易发生职业暴露,而引起由体液血液为传播途径的传染病。如乙肝,艾滋病。如果在救治患者过程中出现职业暴露,直接危害妇产科医护人员的身心健康。

1 妇产科产生职业暴露的原因分析

1.1 急诊抢救 妇产科经常接诊急诊产妇或宫外孕等急诊手术。未明确所有诊断以前,便对其进行处置,抢救,不知道患者是否患有传染性疾病或病毒携带者,而屡屡暴露于危险之中。在新生儿窒息抢救中,许多医院仍采用口对口呼吸抢救。羊水、阴道分必物及血液可通过口对口呼吸,进入呼吸道

1.2 锐气刺伤 产妇分娩时有时会出现深度会阴裂伤,宫颈裂伤,缝合时视野不开阔,在触摸下缝合,很容易刺破手指。

1.3 违规操作 有的医护人员防护意识淡薄,存有侥幸心理,不能规范操作,而出现职业暴露

2 妇产科产生职业暴露的防护措施

2.1 提高对职业暴露的认识,主动学习预防和控制医源性经体液血液所传播疾病的流行趋势,传播途径及防护意识。提高防止经体液,血液传播传染病的警惕性,有关部门要加强医护人员的自我防护意识的培训。

2.2 严格操作规程 在不知患者是否有传染性或传染性不明确时,以传染病患者对待。严格执行严密的消毒制度和操作规程。充分利用各种屏障防护用具和设备。在每一个操作环节上认真执行预防经体液,血液传播疾病的各项规定,采取切实有效措施,阻断经血液、体液传播疾病的传播途径。

2.3加强管理 进一步加强孕产妇的三级管理,尤其对外来人口和暂住人口孕产妇的管理,分娩前了解孕产妇的健康状况。妇科手术前尽快完全明确所有诊断,做到“有备而战”应用一定的防护手段,自我防护。

3 妇产科工作人员发生职业暴露的处置

在医疗工作中,尤其是妇产科工作人员,即使采用许多防护措施,职业暴露仍是不可避免的,一旦出现职业暴露,暴露后的预防也很关键。

3.1伤口的处置 在伤口的旁端轻轻挤压,尽可能挤出伤处的血液,伤口用消毒液(如75%的酒精;0.5%碘伏等)浸泡或涂抹消毒。暴露的粘膜,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干净。『1

3.2 发生乙肝病毒的职业暴露 应立即检测HBsAg 抗HBs、 ALT 等,如已接种过乙肝疫苗,且已知抗-HBs≥10mIU/mL者,可不进行特殊处理。如未接种乙肝疫苗或虽接种过乙肝疫苗但抗-HBs≤10mIU/ml或抗体水平不详,应立即注射HBIG 200-400IU,最好1h内最迟不超过2d并同时在不同的部位注射一针乙肝疫苗20微克,于1和6个月后接种第2针第3针乙肝疫苗各20微克。

3.3 发生艾滋病职业暴露后,立即与省市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联系,预防用药尽快,越早越好,最好4小时内实施,最迟不超过24小时,以后由疾控中心有关部门监测处理,观察和记录。

以血液 、体液为主要传播途径的乙肝在我国乙肝患者和HBsAg携带者估计1.2亿左右『2,每年均有数十万HBsAg阳性的妇女分娩。目前中国HIV感染的人数急剧增加,进入快速增长期。HBV感染报告74万例,估计实际感染人数大于100万,妇女几乎占成人HBV感染和艾滋病患者的一半『3.2003年SARS事件,我们已目睹了职业暴露的危险性,医务人员受感染的比例很高,有的甚至失去生命。目前乙肝 艾滋病等一些传染病仍无有效措施。预防为主尤为关键。

因此加强妇产科医护人员的防护意识,减少职业暴露,是妇产科医护人员当务之急。

参考文献

[1]卫生部颁布.医务人员艾滋病毒职业暴露防护工作指导原则(试行)

篇2

1 常见危险因素

1.1物理性的危险因素:针刺伤或锐器伤最常见,其中由皮肤刺伤造成感染占84.2%。美国CDC报道,有1758名医务人员做过HIV抗体检查,有26名HIV抗体阳性(1.5%),其中3名曾不慎被HIV污染针头刺伤过皮肤。英国有1名护士不慎将带HIV患者血针头刺伤过自己的手指后HIV抗体阳性。

1.2生物性的危险因素:护士在操作中不可避免地要接触患者血液、体液或其他分泌物,而这些是最常见,又最具有潜在性的危险因素。

1.3生理、心理、社会因素:护士工作较琐碎,频繁倒班,易造成身心疲惫;另外,人们对传染病存在不同程度的恐惧心理和歧视态度,势必影响护理人员的情绪。

2 常见发生环节

2.1操作前:护理人员没有勤洗手,皮肤上带有许多细菌、病毒,若遇意外损伤易感染。传染病房内空气中含有一定量细菌和病毒,使医护人员易通过呼吸道黏膜感染传染性疾病。

2.2操作中:在临床护理中,各种标本的采集、注射及输液治疗是护士每天最基本的护理操作。如未采取适当的防护措施,易造成职业暴露。

2.3操作后:在整理用物、废物丢弃过程中,不正确的弃物处置,分类、标识、处置不规范。

3 发生职业暴露原因

3.1护理人员在执行操作规程时不规范:对执行规章制度松懈、怠慢,对潜在不安全因素缺乏预见性和洞察力。

3.2护理技术水平偏低,业务知识较缺乏:对传染病危害性认识不足;不良操作习惯、不采纳及遵循预防针刺伤的有关规定和建议。

3.3生理、心理、社会原因:护理人员工作繁忙,频繁倒班,造成生物钟紊乱。同时护士又承担社会职能(婚育等)易造成身心疲惫,使护士机体抵抗力下降。为了拉近与患者的距离,有时接触传染病患者时,不穿隔离衣、不戴口罩、不戴手套,增加了职业暴露的机会。

4 防范措施

4.1建立健全护理安全质量管理:规范传染科护理操作各个环节,重视专科理论学习和技术操作培训。合理安排每位护士班次。利用空闲时间加强传染科各种疾病理论学习,使护士对疾病相关知识了如指掌,提高护士应急能力,使工作有条不紊,以最优化的方式参与工作,并实现工作目标,从而减少职业暴露的机会。

4.2强化安全质量教育:提高护理安全意识护士长利用安全质量分析会,进行职业安全教育,学习并考核每位护士“职业暴露”工作流程,指导每位护士发生职业暴露后正确及时处理。对个别护士经常发生针刺伤的,要找出原因,给予人文关怀的同时纠正其不良习惯性操作行为。建立各种废用医疗物品分类标识放置,专人清点回收,设立锐器收集箱。

4.3加强护士消毒隔离观念:认真进行环境因素和作业风险评价,每日对各病房进行60min紫外线空气消毒。严格执行操作前洗手,操作中每人一巾一消毒。进病房操作时必须衣帽整洁、戴口罩,必要时穿隔离衣及戴手套,加强自身防护意识。

篇3

[关键词] 心血管疾病;感染;预防措施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来源:对2008年1月1日~2010年12月31日心血管内科591份出院病历,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和统计学处理及分析。

1.2诊断标准:以中华人民共和同卫生部2001年1月下发的《医院感染诊断标准(试行)》确诊为医院感染。

2结果

2008年1月1日~2010年l2月31日,心血管内科出院患者591例,发生医院感染32例,其中男性22例,女性10例,平均年龄65.8岁,感染率为5.41%。感染部位上呼吸道15例,占46.87%;下呼吸道10例,占31.25%;泌尿道2例,占6.25%;胃肠道感染1例,占3.12%;皮肤软组织感染1例,占3.12%;菌血症2例,占6.25%;其他1例,占3.12%。

表1医院感染部位分布构成比(n=32)

3讨论

从本次心内科医院感染临床资料显示,医院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感染占首位,其次是上呼吸道感染。主要原因由患者本身疾病特点所决定。本组患者发病急,病情重,出汗较多,严重者大汗淋漓,加之各种检查、治疗、侵袭性操作等措施的实施而使患者暴露机会较多;空气中含菌量亦随室内人流量增多而增加,从而增加了感染机会。同时,心绞痛和心力衰竭时常用的吗啡、度冷丁等药物不仅可抑制呼吸中枢、影响患者咳嗽排痰、降低清除分泌物的功能,而且还影响呼吸道内有害物质的清除。另外,心血管系统疾病的住院患者病情重,卧床时间长,肺活量下降,咳嗽反射减弱,呼吸道黏膜上皮细胞纤毛运动功能减弱,防御功能减退,当咽部细菌下移至下呼吸道时可致感染。

泌尿道感染在本资料中占第2位,分析原因为:心血管内科患者易合并严重的脑血管疾病、前列腺肥大症、窦房结功能低下,且经常服用阿托品类药物,使平滑肌松弛,引起尿潴留从而导致泌尿道感染;其次,插尿管可使尿道黏膜损伤,留置尿管时间过长,也为细菌生繁殖提供有利条件。

胃肠道感染住心血管疾病中并不少见,分析原因为:患者慢性心功能衰竭时,往往导致胃肠道淤血水肿,消化吸收功能降低,易造成胃肠道感染,引起腹痛腹泻,同时患者多数伴有其他基础病,加之患者长期使用抗菌药物及抑酸药、鼻饲、禁食导致胃黏膜受损、胃肠功能紊乱及失调,而发生胃肠道感染。

4防范对策

针对心血管内科发生的医院感染情况,我们采取了以下措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①加强医院感染知识的培训,尤其是介入治疗发生感染的因素。②加强介入导管室的环境管理:严格划分区域,感染病人专用物品,空气、物体表面消毒,器械的清洗消毒等③病区的清洁消毒:防止发生患者之间的交叉感染,保持病区空气新鲜流通。④加强医护人员管理:在进行各项诊疗和护理活动中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原则和消毒隔离制度,进行侵入性操作时动作要轻柔,严格操作规程⑤做好手卫生及消毒,避免医源性感染发生。⑥加强介入治疗使用器械的消毒和各类管道的清洗消毒管理。⑦做好患者的卫生清洁,尤其要加强口腔卫生及护理。⑧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增强患者自身免疫力。⑨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在治疗基础病时,需用抗菌药物,最好根据药敏结果选用。药物,密切监视有无菌种失训,注意患者咽部细菌的定植⑩科学处理医疗废弃物:介入治疗和各项处置后的医疗废物放人专用的黄色医用垃圾袋内密封,由专人集中处理。

总之,心血管疾病发生医院感染治疗比较棘手,很难治愈,死亡率较高。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社会及家庭压力和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使心血管疾病日益增多;介入检查及治疗的广泛应用和各项侵入性操作,使心血管疾病发生医院感染的可能性增加;医院所以必须加强对心血管内科医院感染危险因索的认识,严格掌握使用各项操作规程和抗菌药物的原则,注意无菌损伤,积极治疗原发病,加强消毒火菌和隔离防护,才能有效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

参考文献:

[1]王宝花,赵秀芳.血液透析期间并发低血压的原理及护理对策[J].基层医学论坛.2008,l2(33):984―985.

[2]王凡,胡长春,单端萍.低温透析预防血相关性低血压中国误诊学杂志,2007,7(16):3765.

篇4

【关键词】急诊科;护士;职业危害;防护措施

【中图分类号】R1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4-0833-02

急诊科急救护理人员的生活紧张、无规律,长期暴露于多种危险因素之下。以往,医院重视的多是怎样为患者提供优质的人性化服务,忽视了职工的职业安全[1]。现在研究证明若不注意个人防护或防护不当,则会造成各种不同的职业损害,医护的自身安全将直接关系到院前工作的质量[2]。现将急诊科护士职业危险因素与防护对策分析总结如下。

1 职业危险因素

1.1感染疾病的危险因素

急诊科护士经常面对各种开放性损伤的患者,绝大多数是尚未完全确诊或处于某些传染性疾病潜伏期,且许多处置与抢救是在患者尚未明确诊断前进行的。为患者治疗或抢救时,难免会接触到病人的血液、分泌物、排泄物及多种微生物,无疑将会增加感染传染性疾病的机会。同时还有潜在针刺伤的危险,每0.004mL带有HBV病毒的血液就足以使受伤者感染,若被HIV血液污染的针头刺伤则有0.3%感染的危险,针刺伤可以传播20余种血源性传染病。多种呼吸道疾病患者所呼出的空气会污染诊室的环境与空气,具有极强传染性。因此,急诊科护士容易受到某些细菌与病毒的侵犯,容易感染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多种疾病。

1.2化学损伤的危险因素

急诊科护士是抢救工作的具体操作者,有时为争取抢救时间,来不及进行自我防护就直接接触患者。急诊科护士经常接诊农药中毒患者,反复为患者催吐、洗胃、擦浴等,挥发性农药可通过皮肤黏膜、呼吸道等吸收,引起中毒,常伴有头晕、恶心、呕吐、胸闷及心慌等多种不适。处理强酸、强碱类药物中毒时常不慎被残留药物灼伤。对病区内使用的仪器设备的消毒、灭菌等用到的双氧水含氯制剂、戊二醛、福尔马林等化学消毒剂,对人体的呼吸道、眼睛、皮肤黏膜、神经系统均有不同程度的刺激腐蚀作用,易引起皮炎、过敏性哮喘等疾病,长期吸收可导致中毒。

1.3精神损害的危险因素

急诊科护士每天面对的是病情急且精神高度紧张的患者。患者及家属表现急躁焦虑,对护理程序易产生认知偏差,希望医护人员先为其诊治,稍有怠慢便怨言重重,遇不冷静者谩骂甚至动手殴打护士。长期处在思想高度集中、劳动强度较大、精神过度紧张的恶劣的工作环境中,极易患上偏头疼、神经衰弱、失眠、注意力不集中、抑郁等身心疾病。急诊科护士经常面临突发事件的发生,常常面对生命的殒落、青壮年的离世、家破人亡的悲剧,在精神上会产生很大的刺激,这些忧伤情绪会影响护士的精神状态及生活态度,易产生悲观、厌世的消极心理,使疲惫感明显增加,出现身体及精神上的种种不适。

1.4 物理性因素

1.4.1 锐器伤 急诊科护士在抢救病人时为了争取最有利的抢救时机,往往来不及进行有效的自我防护便直接接触病人,进行护理操作时会接触到多种锐器,如各种注射针头、针剂安瓿及手术刀片等,稍疏于自我防护,即使皮肤黏膜受到不同程度的锐器伤害,甚至导致血源性疾病的传播。

1.4.2 电离辐射 急诊护士经常护送急重病人做CT、X线摄片等检查,许多急诊病人烦躁或意识不清,送检护士需床旁监护病情,不可避免地会受到X线等辐射。

1.5 化学因素 病区环境的消毒、抢救仪器的保养、清洗、医疗垃圾的灭菌、处理等需用各种化学消毒剂,其中大部分消毒剂对皮肤黏膜有刺激作用。护士经常使用消毒剂,皮肤黏膜会受到不同程度的不良影响。

2 防护措施

2.1加强职业安全教育,提高保护意识

对急诊科护士普及职业安全教育,加大宣传力度,严格执行标准预防。可举办多种职业安全学习班,结合事例进行教育,增加风险与自我保护的意识,认识到风险存在的客观性,提高警惕,将风险降到最低限。同时医院应制定相应的防护制度、监督报告等,并通过行政手段保证措施的实施[3]。

2.2 急诊科护士应了解各种传染性疾病的传播途径,对已确诊的传染性病人应有明显的隔离标志,接触其血液、体液时应戴必要的防护装置。对初诊或未确诊的病人也应提高警惕,进行各种侵入性操作时均按阳性对待。

2.2.1洗手。医护人员的手经常直接或间接地与污染物品或病人接触,极易引起感染和交叉感染,而洗手是防止感染传播最简单、有效的措施之一。急诊护士护理每一位病人前后、执行无菌技术操作前后、取用无菌物品前后及接触污染物品后均应严格六步洗手法洗手。

2.2.2 锐器伤的防范.强化职业安全教育,提高急诊科护士对各种锐器损伤的防护意识。对各种锐器应加强管理,使用后的锐器应当直接放入耐刺、防渗漏的利器盒,或者利用针头处理设备进行安全处置,从而有效的预防锐器伤。若被患者的血液、体液污染的针头刺伤,根据《医务人员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防护工作指导原则(试行)》进行相关的处理。伤口紧急处理后,再根据感染情况及伤者自身机体免疫状况进行针对性的预防治疗,给予随访和咨询,做好跟踪监测工作。

2.3 护士应灵活应对各种人际关系 学会与病人和家属进行沟通,让他们充分了解病情,尤其对情绪激动的家属注意沟通技巧,尽量避免激化矛盾,为病人提供优质服务。此外,医院要加强安全保卫工作,急诊室应有保卫人员值班,以防暴力事件的发生。创造良好的行医与就医环境。

2.4 医院应根据工作压力、工作风险等因素合理调整工作流程,实行弹性排班,组织各种文娱活动,有效地减轻急诊护士的心理压力。急诊科护士应学会自我疏导不良情绪,调适心情,高效地投入到每一天的急诊抢救护理工作中。

2.5 建立职工档案,定期健康体检,预防接种。保障医务人员健康从业。

3小结

护理管理者应建立健全防护制度,不断完善与改进防护措施,创造一个健康安全的工作环境。而护士自身则需扎实的理论实践基础,积极的心态以及良好的职业习惯有效预防职业危害,以更好的适应急诊护理人员这一特殊角色。

参考文献:

[1] 夏连芳.急诊科护士工作压力调查分析[J].重庆医学.2007,36(10):955-956

篇5

消毒供应室是医院消毒的重要部门,也是目前医院感染的重点科室,每位护士都要不断更新知识,把好各个工作环节的质量关,积极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提高工作质量不断改进操作水平,推进医院发展。在防止仪器与器械受损害的同时做好自身防护,以免因工作原因而致个人伤害。

1 提高职业安全防护的认识:

1.1认识与职业有关的危险因素:

1.1.1生物因素:回收的器械中有大量的微生物污染,特别是血液、体液,可能被乙型肝炎、丙型肝炎、艾滋病病毒等所污染。

1.1.2 .化学因素:消毒供应室所用的化学消毒剂,如含氯消毒剂、 多酶洗液、除锈剂等对人体的皮肤、呼吸道、消化系统均有不良刺激。

1.1.3. 物理性因素:噪音、高温、 锐器刺伤、 、压力蒸汽灭菌器故障等都对人体有危害。

2 明确自身损伤类型:

2.1 针刺伤:锐利器械、缝合针、刀片等回收的物品在分拣操作过程中如不慎就可能刺破手套,伤及皮肤,严重时可感染疾病。

2.2 化学因子污染:刷洗器械时液体飞溅至皮肤及眼部,或喷射至衣服上甚至浸湿内衣。

2.3 高压灭菌器的烫伤:高压灭菌结束后取包时经常有被烫伤的危险;擦洗消毒锅内室时头部易致烫伤。

3 安全防护工作

3.1 落实安全防护措施:

3.1.1 防止针刺伤:器械回收后分拣时应细致、认真,将缝合针、刀片、锐器逐一挑出,单独处理,戴防护手套,不可用手直接触摸,还应选择加厚、耐用型手套,手套出现破漏时应及时更换;刷洗器械时要戴双层手套、眼罩,穿防水围裙、隔离衣。另外,刷洗器械时速度应避免过快,发生针刺伤时应将血液挤出,及时处置伤口,做必要的检查、预防工作,并及时上报院感办登记备案。

3.1.2 防止烫伤:使用高压蒸汽灭菌器人员应持证上岗,熟练掌握操作程序。高压蒸汽灭菌器操作时,操作者应站在锅门背后,取消毒包时应穿长袖、无菌袖套,可戴隔热、无菌手套;开放蒸汽阀门时应避开阀门开口处,防止压力过高蒸汽喷向脸部;清洁灭菌器内室时应在锅内室温度下降至接近室温的情况下进行,不能操之过急。

3.1.3 防止化学因子污染致伤:清洗、消毒、保养器械时做好个人防护措施,戴工作帽、口罩、乳胶手套、防水围裙,必要时戴眼罩,防止各种化学因子对人体造成伤害。如果因意外情况致使液体飞溅至皮肤及眼部,要立即用清水反复冲洗,如果喷射至衣服上浸湿内衣要立即更换。

4 职业安全防护教育

4.1提高对职业危险性的认识:对工作人员要加强教育,使其充分认识职业暴露的危险性,自觉地把防护措施用于日常工作中,减少安全隐患发生。操作时严格执行正规操作流程,确保个人安全和使用中的仪器安全。

4.2 岗前教育:对新上岗的护士加强岗前教育,使其充分认识职业暴露的危害,并掌握受伤后的相应处理措施及上报程序。如:被刺伤出血应及时处理伤口:挤压出血-清洗-消毒:上报至院感办做好登记,必要时注射疫苗并定期进行相关检查,以免发生严重后果。

篇6

 

关键词:  重型颅脑外伤;多脏器伤;急救;护理

重型颅脑损伤合并多脏器损伤是指脑外伤合并其他脏器的创伤,创伤一处甚至多处危及生命,伤者常处于深昏迷或严重休克状态,因而易漏诊、误诊,延误抢救时机,造成致命后果。因此,需要护士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及时而有效地配合抢救,随时观察病情变化,提高急救能力,预防各种并发症,减少死亡率和致残率。我科2000年10月~2006年10月共收治重型颅脑损伤合并多脏器伤病人125例,经精心观察与护理,效果满意。现将抢救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2000年10月~2006年10月共收治重型颅脑损伤合并多脏器伤病人125例,男性92例,女性33例,年龄1~72岁,平均34.6岁。GCS评分小于8分,其中GCS评分小于5分23例。车祸伤83例,挤压伤14例,摔伤12例,高处坠落伤16例,其中合并休克28例,胸腹伤56例,骨盆骨折17例,四肢骨折21例,其他伤11例。125例中,手术73例,非手术25例,死亡27例,抢救成功率为78%。

2  急救与护理

2.1  伤情评估及密切观察病人生命体征变化  对重型损伤病人,首先进行伤情评估,要做到“一看、二摸、三测”。一看:看病人四肢末梢、面部及结膜颜色,瞳孔大小及对光反射、呼吸节律及受伤情况和受伤部位。二摸:摸皮肤温度、脉搏、气管位置,胸膜有无疼痛、畸形,躯干及肢体有无畸形及异常活动。三测:测血压、心率、呼吸及尿量。在抢救的同时,迅速剪开衣裤,充分暴露,尽量少搬动,及早判断伤情。力争在最短的时间内明确脑、胸、腹是否存在致命的损伤。同时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神志、瞳孔、颅内压、血氧饱和度、肢体活动度和重要脏器功能的变化,并及时通知医生,进行进一步的检查与处理,及时发现可能导致病人生命危险的伤情。

2.2  护理措施

2.2.1  做到迅速、果断、准确、有效  正确掌握抢救程序,优先处理致命性损伤,在急诊抢救的患者中,常合并多种损伤,此时应把抢救生命放在第一位。保持三通[1]。(1)保持呼吸道通畅、充分给氧。脑细胞缺氧6min即可造成不可逆损害,保持呼吸道通畅是整个抢救过程自始至终应该把握的中心环节[2],特别是颅脑损伤伴有其他脏器损伤的病人,常因舌后坠、咳嗽反射消失、呕吐物阻塞气管导致呼吸困难,甚至窒息。在吸净口鼻腔异物后,血氧饱和度仍不能上升时,应及时行气管切开。在给氧过程中根据患者呼吸困难程度及血气分析结果随时调节给氧浓度及时间。(2)建立有效的静脉通道,尽快恢复有效循环血量是抢救成功的关键。多处伤的病人到科室后,应争分夺秒,最好使用留置针建立静脉通道2~3条。留取血标本,急查血型、血常规、出凝血时间等,根据病情及医嘱在抢救的同时做好术前准备。(3)保持尿道通畅,留置尿管,记录出入量,便于了解肾功能情况和休克程度。

2.2.2  防治休克  创伤性休克主要是因严重创伤和有效循环血量不足,常见的原因多是严重的颅脑损伤、严重脑干损伤或合并其他内脏出血、骨折、大血管撕裂出血等会出现休克状态,血压常低于12/6 kPa,甚至血压测不出,30分钟内是休克致死主要原因,如在1h内行抗休克抢救死亡率在10%,如超过3h死亡率超过75%[3]。因此应迅速采取平卧头低位,及时补充血容量,快速静脉输液,保证有效的循环血容量,必要时进行输血,以纠正休克。同时要制止外出血,协助医生做初步的清创缝合,与抗休克必须同时进行。

2.2.3  降低颅内压  颅脑损伤合并其他脏器损伤的病人,休克得到纠正后,应控制输液量,同时遵医嘱使用脱水药物。原则上应快速滴注20%甘露醇250毫升在30分钟内滴完,降低颅内压,但严重颅脑外伤与胸外伤并存时,二者均对呼吸和血压产生影响,胸外伤可致呼吸加快、血压下降,而颅脑外伤则表现呼吸减慢、血压升高,这种互相矛盾的临床表现给临床护理带来一定的困难,因此要解决这对矛盾,必须注意用平衡盐溶液,待血压控制后,再根据情况使用脱水剂,同时记录尿量,监测中心静脉压,当失血量不严重而颅脑损伤较明显时,抗休克应尽量使用胶体液如全血、人血代用品,这样既可以补充血容量,又不至于加重脑水肿,同时可酌情使用脱水剂。

2.3  协调各科室间的工作,缩短处置时间[4]  颅脑损伤合并其他脏器伤的病人的抢救工作涉及不同的科室,为使病人赢得抢救的最好时机,护士要有可预见性地协调好与其他科室的协调工作,在救治病人的同时通知相关科室进行会诊,使急救工作畅通无阻。

3  讨论

   

颅脑损伤合并其他脏器伤的病人的抢救工作主要体现在时间就是生命,医护人员应同力协助,遵循“先救命后治疗”的原则,从根本上消除对病人最有利的抢救时机的延误,特别是护士,在抢救中做到急、严、稳、准、灵这五个字。急:分秒必争一切动作要快;严:严密观察病情;稳:操作稳,熟练;准:执行医嘱准,药量准,时间准、及时;灵:灵活主动应急能力灵活,应急措施使用灵活。为了使抢救工作急而有序,护士必须熟练掌握各种抢救技术及急救仪器的使用,快速敏捷的应急能力与急救技术是提高抢救效果的根本保证,能够使急救工作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护理不应单纯注重执行医嘱的及时准确,而应通过对患者伤情观察,评估、预见病情的动态变化,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严重多发伤病人伤情重,变化快,随时都可能发生生命危险,给今后的工作、生活、学习带来困难,在救治的过程中,应重视心理护理稳定病人情绪,只有做到以上几点,才能为危重患者赢得宝贵的抢救时机,得以挽回生命。

【参考文献】

 

[1] 黄松云,于秋江.208例严重创伤在急诊救治中的护理体会[J].实用 护理杂志,2001,17(7):18-19.

[2] 卓业富.车祸所致109例外伤患者的急救[J].创伤杂志,1995,3(2):126.

篇7

关键词:基层医院;口腔颌面外伤;救治

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以及科学技术的提高,人们在生活水平得到提高的同时也推动了交通事业以及建筑事业的发展,这也让交通事故以及工程事故的发生率不断上升,从而提高了口腔颌面外伤的发生率。口腔颌面外伤对患者的生命安全构成了严重的威胁。在基层边远山区,由于医疗条件限制,对口腔颌面外伤救治有其特殊性。现就2006年4月~2015年4月收治的颌面外伤50例患者作一回顾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我院救治患者50例,男37例,女13例,年龄14~77岁,平均(37.15±3.35)岁,单纯软组织损伤23例,占46.0%。其中,4例为软腭部损伤,19例为唇颊部损伤。颌骨骨折组织损伤患者27例,占54.0%;其中,上颌骨骨折6例,下颌骨骨折14例,上下颌骨联合骨折5例,伴颧骨颧弓骨折2例。合并颅脑损伤2例,骨盆、四肢损伤3例,胸肋骨损伤1例,多有窒息、休克等严重症状伴发。导致患者出现骨折的成因分别为:交通意外伤23例,建筑工地造成损伤9例,其他损伤18例。

1.2方法 患者人院后,对患者的病情实施全面、细致的检查,问清患者受伤的时间,观察是否出现昏迷、意识模糊、大出血等症状。判断患者是否存在生命危险,将抢救患者生命作为最关键的工作。密切观察患者体征,尽早对其实施止血、降颅压、抗休克、抗感染等治疗。通过对患者病情程度进行评估,积极吸氧、有效止血、补充血容量,适当镇静,防止失血性休克发生。同时,还应检查患者口腔及颈部损伤组织有无因出血、水肿、分泌物阻塞呼吸道的现象,若有,应对其进行处理,解除患者呼吸困难现象;必要时,可行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待患者病情平稳以后,再对患者实施颌面软组织清创缝合手术。对脊椎、重要脏器有无损伤加大观察力度。注意病情缓急,先对生命进行抢救。对于软组织损伤患者,应对其伤口进行清理与缝合;对于和窦腔相关的软组织损伤患者,应先关闭窦腔,再用软组织盖住暴露的骨面,在处置过程中,针对伤口已经出现感染情况的患者,一般不可以马上进行一期缝合,而是先实施必要的处理,控制感染,结合康复状况实施缝合,之后对骨折处进行复位固定,在复位的过程中,需确保上下颌牙齿咬合关系恢复;对于本组合并颅脑损伤、骨盆、四肢损伤的患者,通过针对性的神经外科、骨科方案(1例转上级医院)救治,病情平稳后再行进一步的颌面外伤处理。

1.3评定标准 显效:口腔颌面部外形恢复良好,张口度与咬合关系恢复正常,X线片检查显示骨折线对位良好;有效:颌面部外形较治疗前有所改善,张口度与咬合关系基本正常,X线片检查显示骨折线对位略微偏差;无效:伤口愈合错位凸显,咬合关系异常,骨折的愈合不良,需再次手术进行复位和固定。

2结果

本次50例口腔颌面外伤患者,除1例转上级医院治疗外,其余49例经临床治疗后,显效43例(87.76%),有效5例(10.20%),无效1例(2.04%),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为97.96%。

3讨论

3.1伤情判断 迅速及时判断伤情并抢救生命,是早期治疗颌面损伤患者中的关键症结所在。口腔颌面外伤会对患者的生活质量与生命安全均造成较大影响,这是因为口腔颌面部解剖组织较为特殊造成的。口腔颌面与颅底紧密相连,处于呼吸道与消化道顶部,若遭受损伤,则易诱发急性颅脑损伤或急性颅内出血等并发症,所以必须实施相应的治疗措施。作为基层医院,由于条件限制,很多检查不能完善,给诊断带来了局限,应视发病因素与疾病类型,判断患者是否出现休克、呼吸道堵塞等情况,结合患者临床表现出的颌关系紊乱,颜面畸形,下颌运动受限,关节疼痛,x线片显示骨断端错位及颅脑损伤的症状做出判断,早期清理,不要漏诊,在不影响生命体征的情况下选择合理的治疗方案,把创伤降低到最低程度。

3.2治疗体会

3.2.1一般处理 静卧,建立静脉通路,抗休克,密切监测生命体征。

3.2.2保持呼吸道通畅 及时有效去除口腔、鼻腔及咽部的异物,开通气道,以维持正常呼吸:如咽部肿胀压迫呼吸道的患者可经口腔或鼻腔放置通气管道,如出现窒息导致严重呼吸困难时, 可用针头行环甲膜穿刺或气管切开手术治疗。对于舌后坠患者应牵出舌体。

3.2.3止痛 患者疼痛明显,影响睡眠,可适当给予镇静、镇痛治疗。

3.2.4止血 压迫止血:利用外力压迫局部,可使微小血管管腔闭塞,从而达到止血效果 ,是首先需要进行的止血办法,包括指压止血、包扎止血法、填塞止血法;钳夹、结扎止血:微小血管,使用钳夹就能止血,对于大出血点,则要先用钳夹再用丝线绑扎;药物止血有全身用药与局部用药两种,全身用药的常用药物是氨甲苯酸、酚磺乙胺等,局部用药的常用药物是止血粉。电凝止血、低温止血也是有效的止血措施。

3.2.5防治感染 在清创过程中要做到仔细、尽可能彻底清除异物,视病情严重程度,给予头孢类及抗厌氧菌抗生素预防感染,同时注射破伤风抗毒素。

3.2.6 创伤处理 口腔颌面外伤患者进行救治的过程中,恢复面部生理功能,最大限度地减少畸形,是获得良好预后的关键[1]。处理的时间以及清创的彻底性是促进伤口愈合,降低感染,减少瘢痕愈合的首要因素,早期清创缝合术的实施越早越好。受伤后的6~8 h是治疗的最佳时机。伤口已感染者一般不应立即作初期缝合,应在感染被控制后,再考虑缝合对颌面部损伤处理时,不仅要仔细检查颌面部伤情,还应对患者进行全身检查,尤其是检查是否出现颅脑损伤[2],对疑似伴有颅脑损伤患者,应及时会诊,尽快做出明确的诊断,进而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另外,应全程对患者的病情进行观察,密切监测其体征,给予吸氧、补充血容量等对症处理,避免出血性休克现象发生,同时要确保呼吸道顺畅,将抢救生命放在首位。软组织处理尽早合理清创缝合,尽可能保留颜面部软组织,如软组织有缺损时,可利用邻近软组织皮瓣修复,注意检查有无涎腺损伤,防止外伤性涎漏的产生;骨折时,视骨折位置、类型、严重性等情况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以恢复咬合关系。对于单纯下颌骨骨折患者而言,可实行徒手操作复位,用牙弓夹板予以固定;对于错位性骨折或咬合关系异常者而言,宜用手术切开复位,并行钛板钛钉内固定术。术后,还应在24 h以内给予患者抗感染治疗,进而减少术后感染率的发生,提升治疗的总有效率。

3.2.7术后护理 及时发现和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对于患者的救治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3],恰当的心理护理干预可使患者以积极的情绪完成治疗,面部、咬颌关节功能锻炼,能促进生理功能恢复,巩固临床疗效[4]。

3.2.7.1心理护理 颌面部损伤常因意外事故所致,受伤部位常会有出血、疼痛、肿胀等现象,面容变化与张口限制常会让患者出现恐慌、着急、失落等负面心理,同时,患者也常会对手术治疗以及手术治疗效果产生恐惧心理。因此,护理人员应该从患者的心理状态出发,详细向患者讲解手术治疗的目的、基本流程、注意事项等相关知识,以让患者做好心理准备,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接受手术。

3.2.7.2疼痛护理 采用正确的疼痛评估方法判断患者的疼痛程度,采用各种方法缓解其疼痛,诸如局部冷敷、半卧位等。也可播放音乐、电视等,以转移患者的注意力。必要时可给予止痛药。

3.2.7.3口腔护理 口腔颌面部外伤,尤其是颌骨骨折,口内牙齿的结扎固定或钢丝、夹板固定等均会造成患者出现张口困难,口腔的自洁功能也因此大大降低,再加上伤口的分泌物的排泄以及食物残渣的滞留等,导致口腔容易诱发感染。所以必须对患者进行口腔清洁,以防感染,进而促进伤口快速愈合。可采用冲洗法进行口腔清洁,3~5次/d。

3.2.7.4饮食护理 颌面部损伤患者常会因为伤口疼痛,咬合功能下降,张口难度较大等情况,使其进食出现一定的难度,因此,为了促进伤口快速愈合,建议少食多餐,让患者选择营养丰富的高蛋白质流质饮食。对于病情较为严重、口腔内有伤口的患者而言,可采用鼻饲法进食;对于颌间结扎的患者,可采用注射器注入法进食[5],将乳胶管塞入患者的牙间隙或磨牙后的空隙进入口腔将食物压入口内,操作过程中应注意推动的力量不能太大,以防患者来不及吞咽或量过多而造成呛咳。

3.2.7.5功能锻炼 在骨折的治疗过程中,力求动静结合,早期以固定为主,晚期以活动为主,牙弓夹板颌间牵引固定的患者,固定2 w后逐渐开始行开闭口、前伸运动、侧方运动训练,手术切开复位行钛板内固定训练的患者术后24 h即科进行功能锻炼,强度和频率,依据患者术后恢复情况及对训练的耐受性决定。这样才能促进骨折愈合与功能的早期恢复。

3.3治疗效果及影响伤口愈合的因素 50例患者除1例转上级医院治疗外,均顺利完成临床治疗及护理,治疗结束后,48例面部矫正良好,咬合及张口度正常,未见严重并发症病例,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为97.96%。均康复出院。单纯软组织伤者 I 期愈合 47 例 占95.92% ,Ⅱ期愈合 2例占4.08%,1例因伴有颅脑损伤延期缝合,1例因创口组织缺损,软组织创缘不规则、感染延期愈合而影响伤口愈合;27例病例 1例由于牙弓夹板固定颌间牵引不到位,咬合欠佳,26 例骨折均愈合,无感染,咬颌关系均恢复正常。

参考文献:

[1]张晓凤.重度口腔颌面部外伤28 例急救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2008,14(4):22.

[2]邱蔚六.口腔颌面外科学[M].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180-181.

[3]陈美娟,许之娜,陈桂青.98例严重口腔颌面外伤患者的心理特点及护理体会[J].中国医药导报,2010,(22):147-148.

篇8

 

关键词:  感染科护士;职业防护

1 职业危害因素分析

1.1 医源性感染损伤 医源性感染主要是指锐器伤,锐器伤包括:注射器针头刺伤、输液器针头刺伤、手术时缝针刺伤、手术刀片划伤、安瓿划伤、玻璃划伤等等。而针刺伤是感染科护理人员最常见的职业损伤,可引起血源性疾病的传播和感染[1]。国内调查显示[2],80%以上的护士发生过针刺伤,每年1~3次不等,被HIV污染的针头或其他器械刺伤皮肤会有0.3%的感染危险:被HBV污染的针头或其他器械刺伤皮肤会有6%~30%的感染危险,只要有0.004ml的含乙肝病毒血液就可使正常人感染:被HCV污染的针头或其他器械刺伤皮肤会有3%~10%的感染危险。

1.2 生物性危害 生物性危害主要是各种血液传播性疾病;呼吸道传播的疾病;特殊病菌因素包括细菌性和病毒性因素。由于收治患者大多病情危重,感染的病原菌复杂,感染科护士在工作中不可避免地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等,因针刺伤、锐器伤、黏膜或破损皮肤接触病人的血液、体液可能受到感染。目前,在通过血液传播引起感染的血源性疾病中乙型肝炎、丙型肝炎、人类免疫缺陷综合征是最具威肋的,给感染科护理人员的健康带来极大危害。

1.3 化学性危害 工作中所接触的有毒化学物质所致的危害。这些可在消毒液的配制、使用过程中发生;某些医疗器械损坏所致的毒物外漏,如体温计水银、血压计损坏时造成的汞外漏;执行化疗过程中对机体的损伤等[3]。

1.4 护上职业防护意识淡漠,知识缺乏 临床护士的自我防护意识普遍较弱,对普遍性预防原则了解不够,通过调查241名护士发现,高达51.1%的护士在注射、输液操作中不戴手套,而护士不戴手套的原因是“操作不方便”占84.6%,是医院没有要求戴手套的占1 5.4%,这反应了护士防护意识的淡漠和管理人员缺乏全面性防护的管理理念[4]。

1.5 心理性危害 护理人员的心理性危害主要由精神压力过大,工作紧张,生活缺乏规律等引起的,可导致睡眠障碍、饮食结构改变、代谢紊乱、慢性疲劳等。

2 防护措施

2.1 标准预防

2.1.1 标准预防[5]的基本观点认定病人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等均含有传染性物质,无论何时接触以上物质都必须采取相应的隔离措施。医务人员进行有可能接触病人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的诊疗和护理操作时必须戴手套,操作完毕,脱去手套后立即洗手,必要时进行手消毒。

2.1.2 在诊疗、护理操作过程中,有可能发生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飞溅到医务人员的面部时,医务人员应当戴具有防渗透性能的口罩、防护眼镜;有可能发生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大面积飞溅或者有可能污染医务人员的身体时,还应当穿戴具有防渗透性能的隔离衣或者围裙。

2.1.3 医务人员手部皮肤发生破损,在进行有可能接触病人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的诊疗和护理操作时必须戴双层手套。

2.1.4 医务人员在进行侵袭性诊疗、护理操作过程中,要保证充足的光线。使用后的锐器应当直接放入耐刺、防渗漏的利器盒,也可使用具有安全性能的注射器、输液器等医用锐器,特别注意防止被针头、缝合针、刀片等锐器刺伤或者划伤。

2.1.5 禁止将使用后的一次性针头重新套上针头套。禁止用手直接接触使用后的针头、刀片等锐器。

2.2 提高自我防范意识

2.2.1 加强教育提高自我防护。目前,护理人员普遍缺乏防护意识,对职业暴露的危害性认识不足。应通过职业教育,组织继续教育课程,增强专科理论知识,深入了解各种职业暴露的危害性,不断提高专业技术水平,掌握防护原则和具体防护措施。护士应加强自我防护知识的学习,保障自身的身心健康,充分发挥护士在维持人类健康中的积极作用。

2.2.2 尽量减少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对人体的污染,尽可能地防止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溅至衣服、皮肤、床面、地面等处,所有接触过患者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的器具都要经过1:2000的过氧乙酸浸泡消毒。床与地面用过氧乙酸擦洗消毒后再接受下一个患者。

2.2.3 针刺伤、皮肤破损发生血液、体液接触时,应立即按程序进行局部紧急处理。若无伤口则立即用肥皂液和流动水清洗被污染的皮肤,用生理盐水冲洗黏膜;有伤口则应从近心端向远心端挤压,尽可能挤出损伤处的血液,以减少受污染程度。同时用肥皂液和流动的净水冲洗,禁止伤口局部挤压,冲洗后用3%碘酊、75%乙醇或1%碘伏进行消毒并包扎,被暴露的黏膜应反复用生理盐水冲洗干净,同时留验标本。

3 规范护士操作行为

3.1 规范护士操作行为 护士在进行日常诊疗活动中应遵循严格无菌技术操作规程,不要徒手处理污染的针头和锐器。

3.2 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强化洗手意识,教育护理人员重视洗手环节,掌握正确的洗手方法及防护措施。医院感染病原体传播最主要媒介是污染的手,护理人员因工作接触手上携带的细菌较多,因此卫生洗手、去除手上的暂住菌,预防交叉感染、做好自我防护意义重大。

3.3 加强对传染病的防治,以及在传染病流行期或遭受各种传染物质污染后,应及时进行各种相应的免疫接种。如乙肝疫苗、流感疫苗等。

4 建立保健制度

4.1 建立医务人员保健档案 凡有血液、体液暴露事故必须在24小时内报告有关部门。要求护理人员在发生了医疗锐器伤害后,要将锐器名称、伤害部位、是否受到感染等做详细记录,一方面可追综医护人员受伤伤害的情况。另一方面,可不断总结避免锐器伤害的经验。

4.2 对发生职业暴露的医护人员进行定期随访和体检,并提供心理支持和医学咨询。

5 体 会

作为感染科的护士在应对各类传染病的同时,还需要接触各类新发感染病,掌握职业防护的相关内容、医疗废物分类处理和有关传染病的治疗、护理及健康宣教。增强护理人员法律知识学习,戒备职业风险。随着人们法律意识的日益增强,医疗纠纷时有发生,护理工作往往首当其冲地受到瞩目口因此,要加强法律法规知识学习,增强护理工作中的防范意识和责任意识,并结合典型病例,分析护理差错高危因素,对可能发生的主观风险,制定预防措施,减少护士在工作叶的职业损伤。

【参考文献】

篇9

精神药物是主要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影响精神活动的药物。而精神病治疗药分抗精神病药物、抗抑郁药、抗躁狂药和抗焦虑药等几大类。抗精神药物是治疗精神病性症状的药物,又称神经阻滞剂或强安定剂、抗精神病药物中毒往往与用药剂量偏大有关,但也可发生于一般治疗剂量时。其临床表现:早期呈嗜睡状态,表情淡漠、缄默少动或兴奋不安、无力、眩晕、恶心、呕吐、心悸、血压轻度下降、尿潴留、共济失调、震颤、肌张力增高等;有的可有急性锥体外系反应,如静坐不能、动眼危象和角弓反张等。严重中毒时,呈昏迷状态,腱反射消失、呼吸困难、体温升高达40℃,大汗淋漓、脱水、血压下降、周围循环衰竭,有的可有癫痫发作,呼吸抑制,体温降低、血压持续下降、四肢远端冰冷、皮肤苍白或发绀、尿量减少,进一步可有肾衰、酸碱平衡失调和电解质紊乱、心肌损害和肝功能损害而导致死亡。通过近几年对多例中毒患者的抢救及护理,针对不同病人病情特征,对症处理,加强对此类病人的护理,提出几点急救原则及护理措施,以及应用抗精神药物治疗中如何做好护理。

1 急救原则

一旦发生应立即停药,防止毒物继续吸收,排毒解毒,对症处理,维持生理功能,预防并发症。

2 急救及护理措施

(1)应将病人安置在单间病室,设专人护理,加强基础护理。立即停止服用抗精神病药物,遵医嘱给予洗胃、吸附与导泻。(2)严密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和意识障碍的程度,针对不同症状对症处置,注意观察药物治疗作用与不良反应。(3)遵医嘱给予利尿、解毒保肝药物静脉滴注,必然时给予留置导尿。(4)低血压的处理:补液,纠正血容量不足,若血压仍未回升,可给予升压药,禁用盐酸肾上腺素。(5)中毒引起的高热应用一般的解热药多不见效,应给予物理降温,体温在36℃以下时应注意保暖,使用热水袋时防烫伤,保持床铺干燥、平整和清洁,定时翻身,防褥疮发生。(6)保持呼吸道通畅,做好口腔护理,随时吸痰,间歇或持续吸氧,做好二便护理,预防并发症。(7)意识不清病人应注意维持水、电解质、能量代谢平衡,给予鼻饲饮食,保证营养的摄入。昏迷病人给予抗感染治疗,可用抗生素和肾上腺素以控制或预防感染。(8)若有兴奋不安躁动者,必要时给予保护性约束,防止跌伤、坠床等意外发生。(9)因抗精神病药物可降低大脑皮质抽搐阈值,故易发生癫痫大发作或持续癫痫发作,应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时发现发作先兆,尽早采取防范措施,为防止癫痫大发作或持续癫痫发作造成骨折、窒息或舌咬伤。发作时首先保持呼吸道通畅,病人原处平卧,松解衣领和裤带,迅速将牙垫或压舌板放入口腔内上下臼齿之间,并用手托起下颌,在胸背部及腰部各置一薄枕,适度保护四肢关节,给氧,随时吸痰。遵医嘱肌注或静滴安定,密切观察详细记录抽搐发作的频度、每次发作持续时间和间歇时间,注意脉搏、呼吸、血压、瞳孔及意识的变化,保护肢体,防损伤,做好基础护理,加强皮肤、口腔、二便护理,及时作特别护理记录,落实各项安全护理、躯体生活护理。同时保护好静脉通道,以利抢救,做好各种记录,认真交接病情。(10)在中毒症状缓解后,仍需密切观察48~72h,以防再次发生虚脱和昏迷,嘱病人多卧床休息,避免过早下床,防止血压下降发生虚脱。

3 抗精神病药物治疗中的护理

抗精神药物的副作用较多,且有些药物的治疗量与中毒量较接近,作为护士必须了解药物的性能,中毒的临床表现及应急处理的能力,坚持执行服药制度,并做好心理护理工作。

3.1 认真执行服药制度,确保治疗效果 精神病人由于自知力缺失,不承认有病而拒绝服药,或由于诸多原因对服药持消极态度,出现拒药、藏药等行为。故服药时应做好三查八对:三查,取药时查、摆药时查、放回药时查;八对,床号、姓名、药名、剂量、浓度、用法、时间、病人面貌。做好拒药病人的说服解释工作,服药后认真检查病人手、口、杯,防止病人藏药,影响治疗或发生意外,注意观察病人服药后的反应,如有不良反应,及时交班并报告医生处理。

3.2 掌握药物治疗相关知识,严密观察病情变化 护士应掌握常用药物的开始剂量、增加幅度、治疗剂量、中毒剂量等有关知识;必须熟悉药物的基本知识及其副作用的临床表现和护理,认真观察治疗后的反应,及时处理各种不良反应,确保用药安全。

3.3 加强药物治疗中的基础护理

3.3.1 做好饮食护理 对兴奋和抑郁病人,应督促进食,保证营养摄入。吞咽困难是常见的副反应,进食时要细嚼慢咽,必要时鼻饲或静脉营养。

3.3.2 做好二便护理 便秘和尿潴留也是常见的副反应,应鼓励病人多活动,多饮水,多食含纤维素丰富的蔬菜和水果,养成定期排便习惯,或给予缓泻剂;尿潴留时,应采取各种方式,诱导病人主动排尿,必要时给予导尿,并做解释以消除病人紧张不安的情绪。

3.3.3 做好皮肤护理 部分病人服药后出现皮肤反应,如皮疹样、荨麻疹样、湿疹样病灶,皮色素沉着,多发于春末夏初季节,常见于皮肤暴露部位,应保持皮肤清洁,保持头发、手、脚、面部的清洁,卧床病人应勤换内衣,床铺平整,定时更换,严防褥疮发生。

3.3.4 协助病人料理好个人卫生 恶性症候群、锥体外系反应者,大多行动不便,生活自理能力下降或丧失,应协助病人料理好个人卫生,防止跌伤、坠床等意外发生。

篇10

一、演练的目的

应急救援预案的应急演练是为了检验、评价和保持理化验室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应急能力及有效性。

二、演练的作用

1、可在事故真正发生前暴露预案和程序的缺陷;

2、发现应急资源的不足(人力和设备等);

3、改善各应急部门、机构、人员之间的沟通与协调;

4、增强实验人员应对突发事故救援的信心和救援意识;

5、提高应急救援人员的熟练程度和技术水平,进一步明确各自的岗位与职责。

三、演练时间和地点

于( )年( )月( )日( )时在 ( ) 进行 演练。

四、演练的类型

全面演练:针对实验室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部分应急响应功能,检验、评价实验室应急组织的应急能力。

五、演练的范围

1、对发生触电事故的应急响应和救援。

2、物体打击造成人员受到伤害时,对事故现场伤员的初步处理。

3、设备倾覆造成人员受到伤害时,对事故现场伤员的初步处理。

六、演练的参与人员

1、参演人员:在应急组织中承担具体任务,并在演练过程中尽可能对演练情景或模拟事件作出真实情景下可能采取的响应行动的项目义务消防员。

2、控制人员:根据演练情景,控制演练时间进程的人员。

4、模拟人员:在演练过程中扮演、代替某些应急组织和服务部的人员或模拟紧急事件、事态发展的人员。

5、观摩人员:来自于学校实验室的实验人员以及观看演练过程的观众。 上述人员在演练过程中应佩带有能表明其身份的识别标志。

七、演练过程

1、准备阶段

A、实验室人员按照《实验室事故应急救援预案》规定要求配备应急救援器材。

B、各演练的参与人员明确、熟悉各自在演练过程中的任务、职责。

C、 实验室负责提供演练参与人员表明其身份的识别标志。

2、实施阶段

A、发生触电事故的应急响应和救援

B、物体打击造成人员受到伤害时,对事故现场伤员的初步处理。

C、设备倾覆造成人员受到伤害时,对事故现场伤员的初步处理。

八、演练结果的总结评价

应急演练结束后,根据演练的实际情况、演练记录进行总结,详细说明在演练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对不符合项提出纠正和预防措施,完善应急救援预案。

九、对发生事故的应急响应和救援 1、低压电触电事故

实验室人员(伤者)在接电源时,因操作失误,加之漏电保护器失灵,致使发生触电事故。附近的实验人员(参演人员)发现后,(参演人员)立即跑到二级配电箱处将电箱内的隔离开关拉下,使(伤者)脱离电源;(参演人员)则跑到办公室报告。现场救护人员(参演人员)得知有人员受伤后,立即准备好药箱、担架,迅速赶到事故现场,对伤员进行现场处置,伤员经过现场急救后,被抬上担架,由现场准备的汽车送往附近医院进行进一步医治。

2、高压电触电事故

作业人员(伤者)在实验操作过程中,不慎与外电线路的高压电裸露部分相接触,发生触电事故,且实验设备或试件压在身上。附近的作业人员(参演人员)发现后,用竹竿将实验设备或试件挑开,同时用通讯设备(手机)“通知”供电部门、120、119进行外部救援以及通知现场救护人员进行现场急救。现场救护人员(参演人员)到达事故现场后,将伤员平卧在地面,迅速将其身上妨碍呼吸的衣领、上衣、裤带解开,并将触电者口腔妨碍呼吸的食物、脱落的牙等物取出,以防堵塞呼吸道,用所掌握的急救方法(胸外心脏挤压法)对伤员进行救护。适时“110”人员(模拟人员)、“120”(模拟人员)人员到达事故现场,“110”人员(模拟人员)立即设立警戒线、及时疏散周围群众;“120”人员(模拟人员)在现场救护人员的协助下,对伤员进行检查后,送往医院进行进一步医治。

3.机械砸伤事故

物体打击造成人员受到伤害时,对事故现场伤员的初步处理作业人员(伤者)在被物体砸中,伤及头部和手臂,现场救护人员(参演人员)接到通知后,迅速赶扑事故现场。首先对伤员的伤口进行清洗:用清水冲去覆盖在伤口周围皮肤上的污物。其次进行止血:A用纱布、绷带将经过清洗后的头部伤口包扎好;B、用压脉带将手臂受伤处上方的动脉压紧,再将伤口进行包扎。最后,用担架将伤员通过运输工具(汽车)送到就近的医院进行进一步医治。

4、火灾事故

1、发现火情,现场工作人员立即采取措施处理,防止火势蔓延并迅速报告;

2、确定火灾发生的位置,判断出火灾发生的原因,如压缩气体、液化气体、易燃液体、易燃物品、自燃物品等;

3、明确火灾周围环境,判断出是否有重大危险源分布及是否会带来次生灾难发生;

4、明确救灾的基本方法,并采取相应措施,按照应急处置程序采用适当的消防器材进行扑救; 包括木材、布料、纸张、橡胶以及塑料等的固体可燃材料的火灾,可采用水冷却法,但对珍贵图书、档案应使用二氧化碳、卤代烷、干粉灭火剂灭火。 易燃可燃液体、易燃气体和油脂类等化学药品火灾,使用大剂量泡沫灭火剂、干粉灭火剂将液体火灾扑灭。 带电电气设备火灾,应切断电源后再灭火,因现场情况及其他原因,不能断电,需要带电灭火时,应使用沙子或干粉灭火器,不能使用泡沫灭火器或水。 可燃金属,如镁、钠、钾及其合金等火灾,应用特殊的灭火剂,如干砂或干粉灭火器等来灭火。

5、依据可能发生的危险化学品事故类别、危害程度级别,划定危险区,对事故现场周边区域进行隔离和疏导;

6、视火情拨打“119”报警求救,并到明显位置引导消防车。

十、纠正和预防:

1、认真作好本次预案演练的总结工作,积累经验教训。

2、加强对应急救援人员责任心的培养和救护能力的培训。

3、积极作好内外部的沟通、协调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