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与人才培养范文

时间:2023-10-19 16:06:5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高等教育与人才培养,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高等教育与人才培养

篇1

[关键词] 高等教育; 学科建设; 人才培养; 相互作用; 措施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2 . 11. 050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 - 0194(2012)11- 0080- 01

1高等教育学科建设概述

对于高等教育而言,其正常运行与发展的关键部分在于学科建设方面,而学科建设也同时对高校的基本运营职责加以体现,包括科研、人才培养及公共服务等方面。纵观全球较为知名的高校,无一不将学科建设作为其竞争力的核心体现,而这种竞争力也对人才培养起到了保障作用。然而,关于学科建设的定义,国内外学者尚未形成统一的认识,一般认为学科建设的概念所涵盖的范围较广,包含以下4个要点。首先,作为高校工作的基石,学科建设是一项综合性的工作;其次,学科建设的有效性离不开高校对其投资及相关经验的积累;第三,学科建设肩负着学生与教师双重培养的职责,即学生学业提升及教师学术水平提升;最后,学科建设对于整个学科的长期有效发展及对社会的综合服务方面具备相当重要的促进作用。

根据我国教育部门的文件说明,学科建设优秀与否的判别标准包括以下3个方面:对学科发展方向的判别及内容的精炼,这要求高校对学科的整体走向有着清晰的认识,从而指明正确的发展方向;师资队伍应具备创新性,这要求高校的师资力量应在层次的搭配上比较合理,并具备较为强烈的竞争意识,不断将自身的创新思想加以体现;构建学科发展平台,对于学科建设的投资很大一部分应放到学科平台的建设上,并且诸如仪器、图书、建筑物等硬件的建设需和规章制度、行为逻辑等软件的建设相融合。

2高等教育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的相互作用

高等教育学科建设对于高校的人才培养而言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总体而言,可从如下两个部分进行归纳分析。

首先,高等教育学科建设对于高校专业人才快速适应社会具有促进作用。尽管高校融合了社会上较具前沿性的理论知识与技术知识,并且能够培养出高水平的具备综合性知识储备的人才,但这些人才能否快速适应社会环境则成为检验高校教育成果的试金石,而这种对社会的适应性恰恰能够从学科建设当中得到保证。一般而言,高等教育的学科建设包括本专科培养系统及研究生培养系统,而这些系统也是根据社会的需求而加以设立的。因此,较为有效的学科建设体系不仅确保高校在该学科的理论发展当中具备前沿性的能力,而且也在经济社会的发展中培育出可适应环境的人才,最终确保人才价值的顺利体现,更好地服务于社会。

其次,高等教育学科建设能够确保高校所培养的人才在知识储备性及综合素质方面可以满足社会的需求。知识的储备状况及人才综合素质的培养均离不开高水平的学科建设工作。这类学科建设不仅涵盖着实验、实训基地与课程等相关实践能力提升设施的建设,而且也包括学术能力培养等方面的综合性理论建设。师资队伍不仅要保障正常的学术科研活动,而且也耗费了相当大的精力在教学水平的提升方面,而这也使得人才培养具有坚实的基础。

高等教育的学科建设对于人才培养具有重要作用,但人才培养对于学科建设也发挥着一定的反作用,而这种反作用基本可从以下两个方面加以考虑。

首先,高校的人才培养水平能够切实衡量高等教育学科建设的有效性。作为一项综合性的知识系统,学科建设对于自身能力的体现通常具有阶段性,即依靠自身的师资力量,加大科学研究的力度,从而努力争取在学科内部占据较为前沿的研究地位,进而将这种学科知识的领先性转化为课堂的具体教育资源,不仅鼓励学生参与到这一学科当中,而且将先进的学科理念传授给学生。因此,高水平人才的培养是学科建设的最终目的,也是最终体现,而所培养人才的知识储备及业务水平的高低将直接反映学科建设的有效性。

其次,人才培养通过核心竞争力对学科建设的有效性与否形成影响。在一定程度上而言,高等教育的学科建设的直接目的在于培养自身的核心竞争力,而由于核心竞争力在高校发展及人才吸引方面的重要作用,其作为桥梁,同样影响着人才培养水平与学科建设之间的关系。就目前社会形势而言,高校对于优秀学生的竞争也是十分激烈,因此,致力于人才培养的学科建设也就是培育高校核心竞争力的过程。对于人才培养水平的重视也使得高校必须加强自身核心竞争力的构建,而这最终也反映到高等教育的学科建设上来。

3完善学科建设,促进人才培养的措施

基于上述高等教育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之间的互动关系,高校有必要采取多种措施来完善学科建设,促进人才培养。总体而言,这些措施可归纳为以下几点。

首先,需要构建较为完善的学科管理体制。这要求高校应对自身师资队伍的建设进行有效的规划,不仅要在师资队伍当中按年龄、学历、职称等形成一定的层次,而且应推选出学科带头人,并构建较为完善的师资梯队,从而确保教学、科研工作可以顺畅进行,创新活动拥有坚实的基础。

篇2

关键词:成人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定位

中图分类号:G7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4156(2013)07-022-02

对于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主要可以归纳为两点: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如何培养。前者是培养目标定位的问题,后者则是具体的培养过程。成人高等教育培养模式不外乎这两点,准确的目标定位是成人高等教育发展的前提。目前,我国成人高等教育基本上是沿袭了普通高等教育的培养目标,即在教育的过程中重知识贮存轻能力培养,重考试轻思维创新,属于“学历型”教育。这些观点与我国成人高等教育的应有定位相脱节。随着高等教育新形势的变化和社会对成人高等教育的需求改变,这个定位偏离了成人高等教育的目标,严重影响了成人高等教育的发展速度和质量。

一、成人高等教育重要地位与主要作用

(一)成人高等教育是国家高等教育序列的重要组成,对于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和普及化具有重要意义

追溯我国的成人高等教育,是20世纪50年代初由教育部批准创办的,是面向在职成人的教育形式。1978年中国改革开放以来,成人教育得到迅速发展,至1987年,我国正式确认“成人教育是我国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当代社会经济发展和科学技术进步的必要条件”。从我国成人高等教育的历史来看,这是由国家发起主办的一种成人高等教育形式,从这方面来说,成人高等教育是国家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具有一定的规范形式和质量目标体系。

教育部于1999年的《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提出,到2010年“高等教育规模有较大扩展,入学率接近15%”。我国已把2010年进入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作为高等教育的发展目标。截至2012年4月,我国共有2138所普通高等学校(不含独立学院),403所独立设置的民办高校,全国成人高校348所,民办成人高校1所(数据来源于教育部)。从这些数据可以看出,从事成人高等教育的学校数量较多,为扩大高等教育招生规模有着基础条件,成人高等教育是国家教育序列的重要组成,对于实现我国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和普及化,对于提高全民教育素质,起到了非常重要的功能作用和积极的促进作用。

(二)成人高等教育是实现终身教育的重要措施

终身教育理念是因社会的需要而形成的,并为社会所认知。我们所谓的终身教育一般是指包括人一生在内的能覆盖不同年龄阶段所接受的各种教育的和,包括基础教育、成人教育、普通高等教育以及职业技术技能教育等。在这个终身教育体系中,成人高等教育涵盖年龄段长,是一个长期和持续发展的教育过程,是与人的工作与生命长度相等的连续性教育过程,它会伴随着人的一生,对人的知识和技能产生重要的影响,是终身教育最主要的教育之一,奠定了终身教育理念的形成和发展基础。

(三)成人高等教育灵活多变,有助于实现教育公平化

我国成人高等教育形式灵活多样,以在职业余教育为主,现阶段主要的有函授、夜大、电大、远程、网络教育等多种形式,还有全日制的成人脱产教育班,对于有不同空闲时间的人提供了灵活的教育方式和便利的学习方式,能使有家庭和工作的成人能灵活选择自己的学习时间,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缓解家庭与学习、工作与学习之间的矛盾。同时,我国的成人高等教育也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而不断发展变化着,使之能符合现代社会需要,满足不同知识层次、年龄层次、从事的产业和职业的需要,而这种与时代共同发展的教育形式也吸引人们去选择学习,以满足个人发展和社会需要。再者,与普通高等教育相比,我国的成人高等教育相对学习较低,投入与获得知识比较高。所有这些,有利于不同经济基础、知识层次、工作产业的人投身成人高等教育,实现教育的公平化。

二、成人高等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的区别

(一)培养目标定位区别

我国普通高等教育面向全日制普通学生,其本质上的教育属性是基础性和理论性。普通高等教育更侧重于学生基础素质的养成、具备学习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其培养目标定位是培养基础知识扎实,知识体系完整,具备再学习能力的学术型、研究型和复合型人才,因此,普通高等教育人才适应工作面较宽。

而成人高等教育面向的学生情况复杂多样,这就决定了成人高等教育的培养目标定位也是多元化的,是较为灵活的。针对其本身的特点,成人高等教育的培养目标立足于终身教育,在学生具有一定的理论水平的基础上,培养学生较高理论知识,侧重于培养技术型、技能型的人才;并可针对不同的入学类型,培养相应的有侧重的研究型、工程型人才;培养理论与技术相结合的复合型人才。

因此,普通高等教育侧重于基础和理论性,而成人高等教育更侧重于技术技能和社会工作适应性,更强调知识的更新,是培养应用型和技术型的人才。

(二)教育主体区别

成人高等教育和普通高等教育很重要的区别就是教育主体的差别。我国的普通高等教育一般面向对象是没有走向社会,一直从学校中走过来的学生,没有职业实践,是职前的一次性教育,他们对于社会的认知和对于专门定向知识的需要没有相对明确的目的性,学生毕业后,可以成为研究型或是技术型人才,方向多变。

而成人高等教育则具有职后、职前教育的双重性质,其大多数学生来自于社会,有一定的职业实践经验,有一定的技术技能,是进行再学习和再提高,还有部分应届毕业生的职前培训,而这些学生的特点不同于普通高等教育学生,他们具有一定的社会经验,对于自己所需要的知识具有目的性,学习动机明确,自觉性强。

(三)办学形式定位区别

普通高等教育与成人高等教育还有一个重要的区别就是办学形式定位上的差异。普通高等教育一般办学形式比较固定,有固定的学习、生活场所,学生全日制在校学习,其学习形式、学制、教育方式都比较固定。而成人高等教育不一样,针对不同的学员,有灵活多变的办学方式,学习方式有夜大、电大、函授等不同的形式,学习场所相对不固定,有校内和校外教学点。为有利于学员集中学习,成人高等教育的学习和考核制度也不一致,更注意考查学生的专业技能,不一定以考试为主考核,是以学生自学和集中教育相结合的教学形式。

三、成人高等教育的发展方向

(一)突出职业特点,由学历教育向学习型过渡

成人高等教育尤其注重学生的职业特点,培养和提升学生的职业技能,在社会活动中,职业发展和个人实现是结合在一起的,所以在成人高等教育中要注重职业的特点,使其更符合社会发展需要。在成人高等教育的发展过程中,要突出职业特色,结合社会发展需要的职业特色改革引导成人高等教育由学历型的教育转变为学习型教育,使成人高等教育成为真正学习本领和技能的熔炉,真正实现由拿学历到为学习知识而参加成人教育的转变。

(二)办学层次更加灵活和多样化

成人高等教育的发展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自身的积累而发展的,与社会的需求紧密相接,随着社会多元化进程,成人高等教育也需要灵活多样,同时办学层次也需要更上一个台阶。成人高等教育经过了五十余年的发展历程,从刚开始层次较低,比较单一发展起来,在办学理念、教育资源、培养体系、目标定位等方面均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成人高等教育的培养体系已日趋完善,具备了高层次发展的条件。同时,社会也需要多样化的成人教育,以满足不同层次、不同产业、不同职业对于技能更新和素质提升的要求。

(三)多领域、多形式合作办学,提高学生素质

成人高等教育是否能成功,关键在于其培养的人才是否有强大的竞争能力,而人才的竞争能力又取决于人才所学专业和对社会的适应能力。成人高等教育从社会企业中来,要到社会用人单位中去评价和检验,学生素质提高是教育的重点。

篇3

【关键词】高职 人才 培养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3-0009-01

高等职业教育应该与普通高等教育以及中专技校教育明确的区分开来!高等职业教育不仅要充分突显自身的职业特色,同时还要充分体现出高等要求。培养高技能型人才是高等职业教育提高教学质量的核心,要对教学效果引起充分重视,极力展现出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特点。

一、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现状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速度十分之快,表面看上去风风火火,但实际上却有诸多的问题与矛盾,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显现出来也是迟早的事。首先,有的高等职业院校办学对办学层次进行盲目的追求,在高职这个教育层次上未能踏踏实实地办出自身的特色。其次,有许多学校对学生的培养知识仅是一味地强调学科教学,单纯地以为只要让学生扎实理论基础就会促使其水平的提高。在教学计划及课程体系方面都只是将本科相关专业压缩,且在对学生进行培养的过程中也盲目的沿用本科的教学模式。这一系列问题能否有效解决与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今后能否健康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

当前,教育部的《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已经明确提出了工学结合对高职人才培养的重要性。工学结合人才培养实际上就是学校与企业共同努力对学生进行培养且承担起责任。工学结合能够为学生的职业提供一定的导向,其结合学校内外的各种教学资源与环境,从而促使以课堂教学为主的校园教育同能够获取实际经验的校外工作有效结合起来,使之贯穿对学生进行培养的始终。为了促进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大力发展,各个高职院校应该努力将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推行成为自身改革与发展的方向。

二、推进高等职业院校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建议

1.加强课程教学与专业建设的改革

高等职业院校的专业建设在一定程度上关系到所在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就业率也就更不在话下了,而课程教学的改革与建设也是促进教学质量提高的关键因素,同时也是促进教学改革的重难点。因此,应该以教育同社会需求的结合点为出发点,将学校的课程体系、教学组织、专业设置同企业岗位的技能要求充分结合起来,确立企业的主角地位,使其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参与学校的教学、组织及管理。首先,将服务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视为目标,根据经济发展的需求对专业的设置进行灵活调整。其次,学校应该积极同企业合作以促进课程的开发,针对职业岗位与技术领域的要求并依照相关职业资格标准对教学内容及课程体系进行改革。高等职业院校所构建的课程标准要充分突显职业能力培养,对于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应采取措施以进一步规范,从而促使课程教学质量的提高。

2.加强双师结构师资团队的构建及实训条件的改善

在高等职业院校办学条件的改善中,促进实训条件的进一步完善是其重要任务之一。实训条件的改善要充分遵守教育规律以及市场的运作规则,且学校要努力促进投资主体的多元化,从而使筹措资金能够有多方面的渠道与形式。与此同时,高等职业院校还要努力研究实训基地建设校企组合的新模式。可以由学校提供实训的场地并加以管理,企业则为实训提供设备及技术支持,将企业作为组织实训教学的组织,从而促进利益双赢并实现资源互补。与此同时,优化双师结构是促进高职院校专业教师队伍建设的关键因素之一,学校应该积极聘请行业企业专业人才来作兼职教师,从而促进行业企业专家兼职授课比例的提高。

3.企业方面应加强与高校的合作能力

企业应该将企业价值链同职业教育的育人功能进行有效的融合,在为自身制造经济利益的同时应该主动担起为社会培养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的任务。企业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研发能力并大力发展科技创新,从而为高职院校提供重点实验室及科技创新的平台,与此同时应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校的教育之中,与之一同进行技术的研究与开发,最终促进企业研发能力和校企合作能力得以提高。作为中小型企业更应该加强与高职院校的合作,通过其技术优势与人才优势来促进自身竞争力的提高。

总之,在当前市场经济的形势下,高等职业教育若要构建可持续发展的校企合作关系并促进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发展,就要采取一定措施从而形成一套完善的运行机制。另外,政府也应该将职业教育纳入社会与经济发展的规划之中,大力支持高等职业院校建立完善的教学设施及学习设备,加大对其的财政投入强度。只要学校、企业、政府三方通力合作,通过共同的努力形成一股力量从而赐予工学结合这套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生命力。

参考文献:

[1]张德祥.加快我省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思考――在辽宁省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工作委员会成立大会 暨辽宁省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战略研讨会上的讲话[J].辽宁高职学报,2002(06).

[2]扬炳祥.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及培养模式改革构想[期刊论文].中国培训,2007(1).

篇4

关键词:成人高等教育;学历+技能;人才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726 文献标识码:A

成人高等教育“学历+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借鉴了德国“双元制”及国内“双证教育、多证教育”等职业培训教育模式,是一种将学历教育、职业培训以及职业资格认定三者相结合的人才培养体系,旨在解决成人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定位问题,成人教育的职业取向和学术取向问题,企业用人的诉求问题和培养中的“社会评价”缺失问题。“学历+技能”人才培养模式不仅满足了成教学生的需要以及当前社会对技能型人才的迫切需求,而且对国家实现成人高等教育的战略转型有着重要的引领和示范作用。本文分析了成人高等教育“学历+技能” 人才培养模式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湖南农业大学在“学历+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基础上提出了新思考。

一、成人高等教育“学历+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发展过程中的问题

(一)办学过程注重“效益”

部分助学机构只把成教当作其创收手段,把考试通过率当作衡量助学成效的唯一标准;还有部分成人高等教育管理者办学指导思想落后,大多数职业技能培训处于助学的边缘化。

(二)培养计划突出“学历”

传统的成人高等教育不重视市场规律,简单复制普通高等教育的培养计划;不注重成人的学习规律,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和技能培训等问题。

(三)课程设置脱离“实际”

一是成人高等教育专业设置存在着课程内容重复,许多课程跟不上科学研究的最新进程,与社会实际需求脱离。二是课程结构体系设置存在不合理之处,学科之间的的渗透、融合度不高。

(四)教学方式缺乏“参与”

一是在课堂上教师不能依据教学诸元素的需要而选择、整合各种教学模式,使课堂缺乏学生的参与度。二是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思想盛行,而不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三是仍然存在灌输、填鸭式的教学方法,教学方法与教学内容脱节的现象。

(五)校企合作存在“困难”

一是成人高校与企业双方没有建立利益共同体,企业对建立教学基地的积极性也不高。二是缺乏激励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有效机制,企业只接收与指导学生,目前缺乏激励企业参与人才培养的制度环境。

二、成人高等教育“学历+技能”人才培养模式提出的新思考

根据成人高等教育“学历+技能”人才培养模式,湖南农业大学提出了新思考。

(一)立足政策环境的实质性,实现助学与办学的结合

强调助学与办学的结合,是在保障考试通过率的同时,明确办学理念和助学使命。通过二者的结合,通过积极实践“学历+技能”的人才培养模式,提升成人教育的办学质量和培养学生服务社会的能力。学校开设了校企合作技能培训课程,包括综合技能培训和职业技能培训,旨在培养学生专业领域的实际操作能力, 提升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与就业竞争能力。同时探索出适合学校继续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三分法”与“融合式”并举的新模式:率先推出“三统一”(学管理、统一住宿安排、统一团学活动)全日制自考生源组织模式,率先实施“三分法”学生管理(分类、分层、分段)、探索成人教育“网络化”(互联网+教育)助学,推进继续教育“融合式”(函授与自考融合、面授助学与网络助学融合、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企业内训与学校培训融合等)发展,创办了“弘毅致远”实验班、提出“导师制”和“导学制”等特色项目,在助学过程中注重管理模式、管理方法,形成一套特色的制度体系。

(二)注重培养计划的实用性,实现选才与育人的结合

1.突出“职业性”

为企业塑造专业的技术人才。学校以建立职业型新体系为目标, 根据设置该专业的目的和市场需求,制定和执行专业教学计划。同时,重点强化应用型教学方式,提高专业知识的针对性与实用性,提升学生对知识理论和职业技能的掌握能力。

2.坚持“高等性”

实现与普高一致的育人目标。学校依据成教学生的特点,按照普通高校本科生标准,制定与实施培养方案,将提升他们的综合素质作为重点培养目标。同时,积极探索基于“弘毅致远”实验班的专科、本科、研究生教育的“融合式”教育教学模式,开展成教学生的考研培训导师制。

3.强化“成人性”

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和使命。成教学生的身心发展情况、学习动机等因素影响了他们的学习思维、学习目的、学习形式等方面。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权利义务符合成人教育的成人性。

(三)突出课程设置的实际性,实现目标与过程的结合

1.开设“四大模块”课程,整合课程价值取向、个体发展与社会需求

宁波大学乐传永教授提出的四大课程包括“专业基础课、考证考级课、职业素质课、实训实习课”四大模块课程,呈“基础教育、专业教育、职业教育”三个梯度。这四大课程模块把专业和技能结合起来,满足了不同专业学生的社会需求。学校以就业岗位所需要的知识、素质和技能为培养内容,结合成人高等教育性质和学生特点,整合这几者之间的关系,避免成人教育中出现“教非所需,学非所用”的问题。

2.开发“精品网络”课程,整合课程平台的多样化与开放化

学校积极探索基于“互联网+教育”理念的成人高等教育“网络化”课程,特别是校企合作背景下的网络平台建设与管理、课程资源开发与推广应用模式等。为此,学院将以全国自考学习服务中心为基础成立网络资源部,采取外引内联、服务外包等形式,优先开发学校自考、成教主打成教专业的网络课程,推进继续教育的网络化改造,启动网络教育联盟的建设。

(四)加教学环节的实践性,实现理论与技能的结合

1.推进以学生探究为主的课堂教学方式

课堂上特别注重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以及学生科研工作能力的培养。如让实验班学农的同学进行实验科研基地种植、培育育苗等,启发和引导学生,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创新型小组、班级或集体的建设,开展一些以学术交流为主要内容的学术活动,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

2.在实践教学上开展课外研究和社会实践项目训练

为了提高实践教学在人才培养计划中的比重,学校加大了财力、物力的投入,走向社会,找到实践教学相结合点,建立校内院系之间,学校与企业进行合作实践教学的运行模式。重点抓好实验基地教学、课程实习、社会实践等专业实践教学环节。例如,学校积极开展“名企行”活动,让学生走进工厂、走进企业,从而拓宽社会实践活动的渠道。

(五)提升校企合作的实效性,实现专业与职业的结合

1.建立企业、行业、区域等共同合作的人才培养新渠道

学校成人教育机构将人才培养的途径从校内延伸到校外,借鉴成功案例,在成人高等教育的教学基地和研究基地上,实施方案共订、资源共享,联合企业进行符合实际需求的教育教学。同时,根据经济社会的发展趋势、行业企业的具体需求以及成人学习者全面发展的根本需要对教学内容不断地进行更新,推进学习内容广度、深度和结构设置的变革,将教学内容与学习者需求进行衔接。

2.创新合作办学、委托培养、项目承办等联合培养新方法

这不仅是对成人高等教育实践教学资源短板的填充,也促进了成人教育机制内外部的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同时,学校积极探索企业委培方式,委托企业直接培养学生,让学生用实践的方式检验所学的理论知识。

参考文献

[1]乐传永.成人教育转型与发展[M].浙江:浙江大学出版社,2014.

[2]宁新文.宁波大学成人高教培养“灰领”人才[N].光明日报,2012-4-7.

篇5

培养创新人才是提高质量的核心要求

《教育与职业》:创新人才培养问题是中国教育事业发展的一道艰深命题,高等教育如何在培养创新人才方面发挥更大作用,近年来一直备受社会关注。在推进《教育规划纲要》贯彻落实过程中,将如何破解这一难题?

杜玉波:培养创新人才是我国高等教育的根本使命,也是贯彻落实《教育规划纲要》的一项重要任务,破解创新人才培养问题需要整个教育界乃至社会各界共同努力。当前培养创新人才重点要从三个方面入手――转观念、改模式、强师资。

第一,培养创新人才首先要转变人才培养观念。理念是先导,高校要夯实办学的核心理念,进一步树立以人才培养为中心的理念,把人才培养质量作为衡量办学水平的最主要的标准;进一步树立以适应社会需要为检验标准的理念,把社会评价作为衡量人才培养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进一步树立以学生为本的理念,把一切为了学生的健康成长作为教育工作的首要追求;进一步树立以学生评价为先的理念,把学生评价作为衡量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依据。

第二,培养创新人才的核心是要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形成创新人才层出不穷的局面,根本上要靠体制机制改革,逐步探索形成科学基础、实践能力和人文素养融合发展的、适应创造型人才培养需要的体制机制。

第三,培养创新人才的关键在教师。有了创新型的教师才能培养出创新型的学生,关键要通过制度建设,促进和保障广大教师潜心教书育人。

具体来说,要从三个方面来落实:一是坚持师德为先,研究制定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明确师德要求,加强师德考核,实行师德表现一票否决。二是坚持教学为要,制定具体办法,把教授给本科生上课作为一项基本制度,将承担本科教学任务作为教授聘任的一个基本条件,让最优秀的教师为本科一年级学生上课,同时改革职务晋升、薪酬分配办法,向教学一线教师倾斜。三是坚持科研为基,出台相关政策推动教师及时把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内容,促进科研与人才培养结合,用高水平的科学研究支撑高质量的教学,改进科研评价办法,强调科研对人才培养的贡献度。

《教育与职业》:您刚才提到,培养创新人才的核心是要改革人才培养模式。请问在贯彻落实《教育规划纲要》的一年多来,我们在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方面进行了哪些探索?

杜玉波:在过去一年多来,我们对此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的228个高等教育项目中,有60多项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项目。目前重点在推进上有四项工作:

一是在19所高校实施“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实验计划”。这个计划核心是立足高水平研究大学的优势基础学科,建设一批国家青年英才培养基地,建立拔尖学生重点培养的体制机制,吸引最优秀的学生投身基础科学研究。

二是在193所高校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启动卓越医生、卓越法律人才培养计划。重点是推进高校与行业部门、科研院所和企业的深度合作,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

三是在17所高校推进“试点学院”改革。以创新人才培养体制为核心,以学院为基本实施单位。重点在招生制度、培养模式、管理方式、教师聘任这四个方面进行综合性改革,形成创新人才培养的机制和氛围。

四是推进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着眼于研究解决研究生创新和实践能力不强的问题。完善导师负责制,综合考虑师德、学术水平和创新能力,遴选评价导师,在录取、资助等方面给予导师更多的自。加强专业学位建设,突出职业能力训练,建立相对独立的考核评价体系。

我还要强调的是,培养创新人才必须进一步巩固本科教学的基础地位。没有高质量的本科教育,培养创新人才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要把本科教育作为高等教育最基础、最根本的教育。为了提高本科教育教学质量,“十二五”期间,教育部和财政部联合实施“本科教学工程”,这个工程就是要解决目前专业结构不尽合理、办学特色不够鲜明、大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不强的问题,核心内容包括质量标准建设、专业综合改革、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等等。在“本科教学工程”中,我们将支持开展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这个计划强调创造条件、鼓励创新,让学生早进课题、早进实验室、早进团队,在导师的指导下自主选题、自主设计实验,在参与科研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兴趣和能力。

需要提到的是,总书记在清华大学百年校庆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后,教育部按照讲话精神要求,研究制订了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提出了30条具体措施。其中,把培养创新人才作为提高质量的一个核心要求,我们也即将召开专门会议进行贯彻部署。我想,创新人才培养是一项重要而复杂的任务,是一个社会系统工程,需要动员社会各方面的力量,调动各方面资源来共同探索、共同推进。

结构调整是提高质量的重要基础和前提

《教育与职业》:目前,我国正处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时期。您认为,高等教育应该如何根据经济发展需要变化,优化结构和布局?

杜玉波:高等教育结构的调整与优化,是当前高等教育改革发展当中的一个重大问题。总书记在清华大学百年校庆大会上的重要讲话当中指出,不断提高质量是高等教育的生命线,高等学校要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最核心、最紧迫的任务。走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道路,结构调整是重要的基础和前提。

2010年,我国各类高等教育总规模已经达到3105万人,毛入学率达到了26.5%,《教育规划纲要》确定2020年高教毛入学率达到40%,未来10年要提高16个百分点。其中,适龄人口下降将贡献10个百分点,按照这样计算,实际上规模增长拉动只是6个百分点。所以说,还是要稳定规模,在规模和结构的关系上,重点是调整结构。这6个百分点的发展增量,也是主要用来调整结构的,用于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继续教育、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民办教育和中外合作办学。公办高校本科规模相对稳定,10年增加不到2个百分点,这2个百分点也是主要用于优化结构,调整布局,支持应用学科薄弱学科和教育欠发达地区。

结构调整的任务,概括起来就是“一个导向、两个重点”。一个导向,就是要使高等教育的类型结构、层次结构、学科专业结构和区域布局结构,更加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来支持现代产业体系和国家创新型体系建设,服务加强社会建设、社会管理和文化繁荣发展的需要,推动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中国特色城镇体系的建设。

两个战略重点,一个重点是在人才培养的结构上。要加大应用型、复合型、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力度。

具体来说,一是要提高高等职业教育的吸引力。明年国务院将再次召开职业教育工作会议,国家发改委也原则同意编制国家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我们将通过完善现代职业教育的体系、制度和政策措施,在国家层面努力实现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与现代产业体系的对接。

二是积极推进高等教育分类管理、分类指导,建立高校分类体系,制定高校分类管理办法,按照“扶需、扶特”的原则,鼓励高校合理定位,各展特长,在不同层次、不同领域办出特色、争创一流。

三是建立学科专业结构调整的机制。通过目录指导、规划引领、分类评估、信息服务、拨款引导等方式,推动高等学校,无论是综合性大学还是应用性大学,主动适应国家战略需求和地方经济发展需要,对战略性新兴产业急需人才,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急需人才,以及农林、水利、地矿、石油等基础行业和教育、卫生、文化、社会管理等领域的急需人才予以重点支持。

四是在研究生教育上,重点发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在2015年专业硕士研究生和学术学位研究生的招生规模大体相当。

第二个重点是在区域结构上,要大力支持中西部地区高等教育的发展。

具体地说,一是省部共建,教育部与目前高等教育相对薄弱的地方已共建22所高校,支持这些高校加快提高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

二是招生倾斜。从2000年到2011年,部委所属高校属地招生比例从45%降到了25%。调整后存量及增量主要投向了中西部地区,2011年支持中西部招生规划,投放招生计划增量是15万人,这15万人就相当于在中西部地区建设了60所每年招生2500人的大学。中西部计划输入省(区),2011年最低高考录取率都超过了60%。高校设置也在科学规划的前提下向高等教育资源短缺的地区,特别是西部地区倾斜。

三是对口支援。实施对口支援西部地区高等学校计划,目前已组织了94所高校帮扶67所受援高校,覆盖了中西部18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

四是资金和项目倾斜。2011年财政部专门设立了支持地方高校发展的专项资金,用于支持中西部地方高校的发展。2012年国家发改委也将启动专项工程,支持中西部高校改善办学条件。这些重大的措施,都将纳入正在制定中的“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计划”总体方案。这个计划,即将启动实施。

当然,我也感到,高等教育结构调整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我们力争用五年的时间使高等教育结构得到显著改善。

《教育与职业》:高校专业设置应该随着社会需求及时调整,对此,有什么具体措施?

杜玉波:普通高等教育专业设置的问题,确实是应该根据社会需求及时调整。专业是人才培养的载体,必须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目前我们正在做两件事,第一件事是修订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目的是引导高等学校优化专业结构,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来培养人才。目前,这个新目录已经两次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预计今年上半年实施。第二件事是修订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的管理规定,进一步扩大高校本科专业设置的自。将来除了国家控制布点的专业外,高校可以自主设计目录内的所有本科专业,同时加强专业设置管理,建立专业动态调整机制。

实践能力培养是提高培养质量的突破口

《教育与职业》:近年来,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比较严峻。在众多影响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因素中,实践能力欠缺已经成为重要的因素之一。针对这一问题,我们将采取哪些措施来提高学生实践能力?

杜玉波:应当讲,实践能力培养是目前人才培养中最薄弱的环节,也是我们今后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切入点和突破口。多年来,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都进行了一些积极的探索,有一些很好的经验和做法,但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在制度上推进和落实这项工作,仍然是需要进一步研究和解决的课题。从国内的实践和国外的经验看,解决这个问题可以从四个方面来考虑。

第一,高校要把实践育人摆在重要位置。加强实践育人环节是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核心要求。最近,我们会同有关部委制订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要求高校特别要抓好三件事:一是强化实践教学环节,深化实践教学方法的改革,鼓励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在科研研究中学习。二是把社会实践活动与课堂教学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采取措施来推动大学生广泛参加社会实践、社会调查、生产劳动,包括志愿服务、公益服务、科技发明和勤工助学等活动。三是要完善教师实践育人的规定和政策。教师承担实践育人工作要计算工作量,教学的经费要优先用于实践教学。

第二,大力推进校企合作,加强学生实习实践基地的建设。这对加强实践育人来讲是必不可少的保证。我们鼓励学校采取引进来、走出去的办法,使每个企业都成为学生实践的服务网络。可以通过校企合作,建设校内的实验教学中心。通过合作培养、合作科研,在企业建立实践运营的基地。要加强毕业生就业指导,强化与用人单位的联系,完善学生实习的网络。积极争取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的支持,拓宽社会实践的领域。当然,高校自身也要提高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的能力,使高校和企业合作互惠互利,形成长效机制,这确实需要进一步研究。为了加强示范引导,我们将联合财政部,加强实践教学共享平台的建设,主要采取校所合作、校企联合、学校引进等方式,重点建设100个国家级的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000个国家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和一批高职实训基地,并且依托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大学科技园等,挂牌设立学生科技创业实习基地。

篇6

关键词:高职教育;“文工融合”;培养模式;价值认识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24-0068-02

一、“文工融合”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核心内涵

高等职业教育“文工交融”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的主要特征表现为:第一,普通性特点。学生能牢固掌握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的基础知识,某一类职业岗位共同的专业理论知识,专门的技术训练,以及为掌握高新技术奠定坚实的文化知识基础。第二,变通性特点。学生能“以一技之长为主、兼顾多种能力”,既掌握一类职业岗位共同的专业理论,又能在此基础上,在相近职业岗位范围内发生能力迁移,实现上岗不需要过渡期,转岗亦不需要过多的再培训。第三,融通性特点。学生既具备职业领域的方法和能力,又具有社会活动能力,并能将这两种能力运用自如。第四,潜通性特点。学生应具备今后多次创业和广泛就业的潜在素质,包括创新精神、良好的个性品质、善于学习以及广泛的兴趣和爱好。从现实情况来看,一个人的职业角色的变换,得益于每个人的潜在资质和潜通基础。因此,“文工交融”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是适应学生个体发展、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适应人才市场变化需要的必由之路。

二、“文工融合”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反映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趋势

纵观世界教育发展史,高等教育经历了由以人文教育为主,到以科学教育为主,再到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融合的发展趋势。中世纪的高校人文学科占主导地位,17—18世纪先后发生的科学革命、资产阶级政治革命和工业革命,使许多自然科学从原来的人文社会科学中分离出来并不断分化,以分科的自然科学为主的实科教育、专业教育在高校中逐步占据主导地位,人文社会科学教育日渐衰微。20世纪中叶以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创伤和伴随科学技术发展而出现的一系列社会问题、环境问题、科学伦理问题,引起人们对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严重失衡的深刻反思。许多高校把复兴人文教育、推进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融合作为教育改革的目标。

1984年,美国人文学科促进会发表了震撼美国教育界的《挽救我们的精神遗产—高等教育人文学科报告书》,对人文教育的失落表示了极大关注,呼吁高校教育要加强人文素质培养。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规定:主修理工科的学生必须选修占学位课程20%的人文类课程,主修文科的学生必须选修课占学位课程16.5%的自然科学课程。他们的目标是“要在艺术、文学、社会科学与工程技术这两大领域中架起一座桥梁”,使所有的学生都“了解文化传统,懂得人的价值”。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从1972年起,先后发表报告,呼唤教育培养学生不仅要“学会生存”,也要“学会关心”。促进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融合已经成为当今世界高等教育的发展潮流。

三、“文工融合”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实施综合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

1.“文工融合”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提高大学生素质的需要。中国著名机械工程专家、教育家杨叔子院士曾经深刻地指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没有先进的科学技术,一打就垮。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没有优秀的人文文化,不打自垮”。全面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体心理素质,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素质教育的要求,也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体现。高等学校要高度重视哲学社会科学教育,培养大学生的人文素质,不能简单地把大学生的人文素质当成一种业余爱好,而应看作大学生必备的素质和修养。因为高素质的人才必须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这些素质的培养是自然科学教育无法替代的。大学生只有具备了良好的人文素质、人文精神和健全的人格,才能有所作为、才能为人类做出贡献,也才能适应知识经济时代和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的要求。

2.“文工融合”是深化高等教育改革、克服大学专业教育模式缺陷的需要。中国在20世纪50年代进行的院系调整,使高校的专业化突出而综合性削弱。这种专业教育的模式,造成了专业越分越细,学生知识面越来越窄,高素质、综合性人才严重缺乏,不能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重理工、轻人文,重专业教育、轻素质教育,重功利、轻奉献,已成为中国高等教育具有倾向性、共同性的问题。尤其是高等职业技术院校在不断加强专业教育、重视科学知识的传授和专业技能的训练时,却忽视了综合素质的教育和人文精神的陶冶,导致了大学生在思想道德、文明礼仪、文学艺术和语言文字等基本修养方面未能达到相应的要求。一些学生道德失范、适应能力差,毕业后难以适应工作需要,缺乏自主创新精神和发展的后劲,这些都与过分强调专业教育而轻视哲学社会科学教育有关。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对人才规格需要的多样化,促使我们的高等教育需要为各类学生提供更多类型、更人性化、合理化的教学模式。因此,推进“文工融合”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是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的重大课题。

3.“文工融合”是高校实施素质教育、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的关键措施。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呈现出相互交叉渗透的趋势,这势必对人才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提出新的更高要求,对高等教育提出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融合的要求。近年来中国高校大力加强素质教育,旨在提高人才培养素质。高校的素质教育是融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提高素质为一体的,是一种更加注重人才人文精神的养成和提高,重视人才人格的不断健全和完善,更加重视使学生学会“做人”的教育理念。根据这种理念,高质量的人才应该是知识、能力、素质的高度和谐和完美的统一。从人才培养的角度而言,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只解决如何“做事”,而提高素质更多的是解决如何“做人”。只有将做事与做人有机地结合,既教学生如何做事,又教学生如何做人,才是理想的教育。这种理想的教育必须是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深度融合。

四、“文工融合”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举措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中国的经济结构、产业结构、技术结构都处在剧烈的变化之中,这种变化不仅导致产业、产品的技术含量不断增加,而且导致新的产业、新的行业、新的职业不断涌现,同时也导致不同职业岗位的内涵处于动态的不断发展变化中。因此,越来越频繁的岗位变动和职业流动,需要劳动者对不同劳动岗位有更强的就业弹性。一个知识面狭窄、技能、能力单一的人,即使在纵向水平上已达到较高层次,但因缺乏横向的渗透和伸张,不仅难以在竞争中占据主动,而且还可能被社会和企业拒绝。这就要求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不再是单纯的技术人,而是能够担负起社会发展责任的社会人。这正是高等职业教育“文工融合”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核心价值所在。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为培养知识(KnowLedge)、能力(Ability)、素质(Quality)三位一体的高素质、高技能、创新型人才。要实现这一目标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犹如鸟之两翼、车之两轮,缺一不可,人文需要科学奠基,科学需要人文导向;科学教育多是教人如何“做事”,人文教育重在教人如何“做人”。从人才培养的角度而言,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只解决如何“做事”,而提高素质更多的是解决如何“做人”。只有将做事与做人有机地结合,既教学生如何做事,又教学生如何做人,才是理想的教育。这种理想的教育必须是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融合。因此,“文工融合”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是实施高等职业教育培养“技巧的人”、“智慧的人”、“道德的人”的有效载体。

参考文献:

[1] 穆晓霞.高等职业教育的探索与创新[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2] 邱同保.论中国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理论基础[J].职教论坛,2009,(8):7-9.

[3] 穆晓霞.高职教育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长效机制的构建[J].职教论坛,2011,(11):6-7.

[4] 李甫贵.西方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关系的历史演变[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2):47-50.

篇7

论文摘要:我国工程技术人员的专业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比较扎实,而综合创新能力不强。要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需要大量的工程创新型人才。我国工程师主要来源于高等工科院校毕业生,但我国高等工程教育中,仍然存在课程内容陈旧、教学方法呆板、联系实际不够、市场意识淡薄等诸多制约创新人才培养的因素。为此,提出改革教学内容和方法,强化工程实践训练,培养复合型人才,加强与企业紧密合作等培养现代企业技术创新人才的一些对策和突破口。

这次国际金融危机受到冲击最大的是劳动密集型的外向型企业。中国工程院近年的一项调查表明:我国工程技术人员的专业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比较扎实,具备一定的创新能力,但受传统观念、传统教育和工作环境的影响,其创新精神和综合创新素质不强。企业原始性的创新成果少,工程技术上的引进、吸收、消化的再创新也不够,缺乏国际竞争力,经济效益不高。要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需要大量的工程创新型人才。我国工程师主要来源于高等工科院校毕业生,高等工程教育中存在哪些影响创新人才培养的制约因素?如何培养企业创新人才?值得研究和探索。

一、高等工程教育在培养创新精神和能力上的薄弱环节

当前高等工程教育中影响创新人才培养的制约因素主要是:

1. 课程内容陈旧

教学内容的更新未能及时跟上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步伐,没有从足够的高度、广度、深度和力度上对现行教学内容进行全面认真的梳理、辨析、选择、更新和重组,许多教学内容陈旧落后,某些已经随着科技的发展失去原有价值的内容,仍然在教材中占有地位,而某些正在转化为新的知识体系内核的科学前沿知识,却仍被置于教材之外。工程教学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未能及时反映学科发展前沿的有关新科学、新技术和新思维的知识,这样就不能激发学生思考新问题、探求新知识的创新欲望。

2. 教学方法呆板

教学方法仍以灌输为主,缺乏启发式教学及师生间的交流,不注重培养学生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学生自我体验、自主学习、自由创造的意识不强。这种单一的教学方式最终会导致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创造能力的低下,长期在这种教学方式的桎梏下,学生思维产生了惰性,忽视了在继承前人知识的基础上还要发展和创新。另外,过分看重考试成绩(其中死记硬背的内容不少),这种导向作用也阻碍了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缺乏启发式、研究式、开放式的学习氛围。

3.联系实际不够

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的局面并未得到根本改变,在教学过程中还普遍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倾向,技术性和实践性内容逐渐减少,软性的和虚拟性的内容却不断增加。没有足够的工程实践训练,导致学生动手能力差[1]。重理论轻实践、重软件轻硬件、重虚拟轻现实,理论脱离实际,不利于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近年来,高校的不断扩招使学生数量成倍增长,而学校的实验设备并未能实现同步增长,教学资源被稀释,实践教学被不同程度地削弱,学生在实验课上亲自动手操作的机会减少,教师也不能很好地指导学生实践。

再则,为避免增加成本,不少企业都不欢迎大量的学生进入工厂实习,更不欢迎学生参与生产。学生实习难以安排,有的学校甚至让学生自找实习单位,其效果可想而知。与企业联系不密切,也使学校难于根据社会需求及时调整专业结构,发展社会急需和具有前瞻性的专业,出现与人才市场需求脱节的局面[1]。

4.市场意识淡薄

受计划经济和传统文化的影响,在工程教育中,缺乏基本的经济分析和市场需求预测分析,使学生的成本和效益意识比较淡薄。不少企业认为,学校应“加快知识产权法律的普及教育,从而提高工程技术人员对无形资产的保护意识”。企业对大学毕业生的满意度不高,特别是市场需求分析能力、创意和策划能力、语言文字表达能力急需加强。

5.教师本身缺乏工程实践经验

我国高校从事工程教育的教师,多数为从学生到教师,从学校到讲台,缺乏工程实践背景,重视学历提高和学术研究,轻视生产实践活动。高校的工程教师自身缺乏生产或工程一线的实际锻炼,缺乏工程实践经验,难以真正做到联系工程实际问题开展教学,由此导致在讲授专业课时不能引用工程实例阐述基本理论和原理,不能用工业中的实际问题来充实课程的教学内容,只能纸上谈兵。老师不会做工程,又怎么能带出善于做工程的学生呢?

6.成果评价导向有失偏颇

在高校内部,教师的工作考核、职称评定及科技成果的评价等,着重强调论文的发表数量和刊物级别,工程背景被淡化,也抑制了教师在科研中的创新思维。不少人宁可选择稳妥平庸的研究课题,而放弃风险大、却有可能取得重大科技突破的科研方向,这也是造成我国高校科研成果大量低水平重复的原因之一。

再则,近年来,不少实力较强的工科大学竞相改为综合大学,随之而来的就是原来的工科优势逐渐被削弱。此外,由于我国继续工程教育体系尚未建立,也严重制约了工程技术人员的继续教育和素质、能力的提高。

二、高等工程教育如何培养技术创新人才

不少工程技术人员感到,由于传统教育因素影响,使自身缺乏必要的市场需求分析能力、创意与策划能力、语言文字表达能力以及抗挫折能力,从而造成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先天不足,影响了在企业创新能力的发挥。他们迫切希望大学教育加强对学生这些方面能力的培养。如何做好创新教育是个庞大的课题,这里提出几方面作为突破口:

1.进一步加强工程实践的训练,突出创新能力的培养

对创新人才来说,实践能力至少与理论知识同样重要,当然实践能力需要在实际工作中长期积累,但集中教育阶段在系统理论指导下的实践是工作阶段中不可得的[2]。应注重理论与实际的结合,加强工程实践训练,突出创新能力培养。考虑工程的综合性及其技术人才培养的多层次性特点,学校应突出工程特色、注重市场需求、技术水平领先,以培养现代工程师为主要目标。

要努力加强学校与企业的合作,让大学生到企业实习,真正在企业中发现问题,与企业的技术人员一起协同解决问题。在突出工程实践特色的同时,鼓励、支持工科高校教师、学生跨学科组成合作团队,深入企业第一线,建立以解决工程问题为核心的培养体系。

毕业设计是高等工程教育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体现综合分析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重要环节,使学生走出象牙塔,走向社会的一次“实战演练”。这就要求毕业设计的选题要来源于工程实际和科研课题,做到“真题真做”。在这一过程中,激励学生发挥独创精神,并在实践中不断提升其创新能力。

2.改革教学内容和方法

对现行教学内容进行全面认真的梳理、辨析、选择、更新和重组,删去那些陈旧老化不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课程内容,更新专业教学内容和训练方式,补充一些新技术、新工艺及企业需要的有关知识。教学内容还应包括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如经济、法律、管理、沟通等方面。改革教学方法,注重培养学生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养成自主学习、独立研究的好习惯。

3.培养复合型人才

企业目前最缺少的是既懂技术又会经营和管理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因此,要重视高水平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在一般人才大规模培养的基础之上,高度重视能够带动一个企业、一个领域、一个地区、一个行业甚至一个产业的“领军型工程技术人才”的培养,利用高校与企业之间的优势互补,为造就茅以升、詹天佑式的我国21世纪的工程大师和巨匠奠定基础。

4.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

针对目前工程教育中教师队伍缺乏工程实践训练能力和创新意识不足的问题,努力引进富有工程实践经验的工程技术人员充实教师队伍,加大“双师型”教师的比例,也可聘请企业有实践经验的工程技术人员当兼职教师,改善教师队伍的能力结构。

高等学校还可通过厂校联合进行科研、教学,选派教师到工厂、企业锻炼,指派教师参与校内外实验实习基地建设,参与学生实践实训指导等,以提高实践能力、工程技术应用能力,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应用性。眼前更为重要的是,要对某些工科青年教师进行实践再教育,如鼓励青年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深入对应的工程技术岗位实际锻炼一段时间,培养工程意识和能力。

5.与企业紧密合作

高校可充分利用校董事会、校友会、校企合作会等组织机构,把培训大学生创新智能的相关实践课堂尽量多建在相关企业中,建立产学双方相互促进、互利互惠的良性协作关系。高校还应发挥自身的人才与技术优势,通过与企业组建紧密合作型的研究开发中心,不断提高教师与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在注重市场需求的前提下转变技术创新意识,积极配合、参与企业的重大工程技术创新活动。

高校还可结合企业的实际需要,有针对性地为生产实践第一线工程技术人员提供继续工程教育服务,传授科技最前沿的内容,加快其知识更新速度,以加强与企业的紧密联系,推动高等工程教育的改革步伐,全面增强工程技术人员的技术创新能力。

三、结束语

在经济全球化的新格局下,产品的竞争说到底是工程技术人员创新能力的竞争。能否尽快培养与造就一大批高质量、多层次的工程技术人才,就成为提高国家工业竞争力、实现强国之梦的关键,更成为中国高等工程教育责无旁贷的历史任务。高校应主动出击,加快工程教育的改革,强化高校与企业之间的联系,为我国大规模工程开发提供人力资源准备。

参考文献:

篇8

关键词:大数据;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基础设施;可视化

高等教育管理实践重要的任务是培养和发现人才,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高校学生在网络社会的活动轨迹以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形式记录下来,通过对这些海量数据的科学建模与深度挖掘分析,可以预测判断某个个体或群体的思维动态、学习状态、生活状态和行为特征,从而对高校学生进行全方位、立体化培养方案的制订提供精确的依据和参考[1][2]。

一、大数据对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影响

1.依据未来趋势分析社会需求现代高等教育管理区别于传统意义中高等教育管理的最核心之一是高校学生的职业规划[3][4],高校在针对学生培养计划和培养方案的制订过程中需要能够高度匹配社会需求,社会需求随着政策和市场环境而发生变化,高校的培养计划更需要基于社会需求进行规划,更好地模拟和预测社会未来的的发展。现在高校培养计划的制订是基于既定的目标、结合学校的资源配置,进行学生未来的职业发展规划;而基于大数据的学生职业发展规划,则需要更广泛地分析历史、行业、全球、地区的数据,并结合政策信息、人口信息、环境信息等各种数据,模拟未来的社会需求、发展、演变以及与之配套人员结构、数量、能力要求、人才储备、发展计划等。因此,高等教育的培养方案不再是单纯的计划,而更多的是立足于长远的规划和演进,进而避免高校教育与社会需求的脱节,对学生的未来做出精准规划。当然,也需要清醒地看到,囿于高校中的大数据规模效应尚未形成,社会发展及需求分析的大数据仍然需要更广泛的数据源补充。2.深入了解个人能力和社会需求的匹配程度现代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方案中习惯性认为,学生完成培养计划中的任务便已经具备胜任某种工作的能力,同样习惯性认为已经为学生制定比较正确的职业规划,其实不尽然,事实上,社会环境及商业环境的变化、知识更新换代的加速,决定在能力评估方面的严重误判风险,以及高校和学生对发展方向的盲目乐观,以大学四年的学习为例,新兴岗位培养体系的无法借鉴性,加之知识更新换代频率的加速,决定传统的培养方式、培养内容、学习目标、学习动因都在发生颠覆性的变化,如何更好地、更有针对性地、更合理地安排高校学生的学习成长目标、学习发展方式、职业生涯规划、毕业后的终身学习及适应发展的能力,成为大数据时代高等教育管理的巨大挑战和重大契机。3.通过考核提高学生综合素质高等教育管理中考核的核心价值在于将高校培养计划和培养目标高效、准确地传递给每名学生,完善的考核体系能够帮助高校有效地执行培养计划,实现培养目标。而大数据时代的考核体系,则进一步需要对一系列高素质学生“画像”,并以此“画像”培养学生、发掘学生、塑造学生,通俗而言,即是透过大数据分析,将各种高素质学生的特征进行量化描述,进而基于此可视化描述形成学生的培养标准和培养目标,帮助高校建立完善的、符合社会需求的培养方案和培养目标,以高素质学生的特征为基准,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4.通过洞察微末盘点社会人才需求在高校所设置的各个专业中,未来分别有哪些专业的需求较高,主要原因是什么?在目前各专业所设置的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中,哪些知识或技能对学生未来的成长帮助更大[5]?对于这些问题,高等教育管理者一般无从回答或仅能凭感觉回应。以大数据的人才盘点为基础,可以将基于样本的分析模型,应用于足够丰富的大数据,进而更清晰地盘点隐藏在社会需求人才结构下的能力和潜质分析,同时,反过来优化分析模型,可更好地对社会未来的人才进行盘点,包括人才结构的盘点、发展趋势的盘点,这是对传统的智能分析“以结构和因果为主进而发现问题为原则”的跨越式升级,形成洞察微末,进而形成更加完善的人才培养方案和培养目标。

二、大数据对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挑战

1.由传统的随机样本预测到全体数据预测的转变随着数据处理技术的快速发展,大数据时代进行抽样分析所需要的数据是全体数据,即“样本=全体”[6][7]。在当前的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方案与社会需求契合度是通过“样本”数据基于传统的统计学进行预测,而在大数据的思维中,既然是“样本”数据,那一定会存在误差,并会对预测结果产生影响,这种影响也许对整体的偏差不大,但就个体而言,会产生很大的影响,甚至有可能对个别学生的一生产生误导。大数据是指不再采用随机分析法,而是采用所有数据的方法。其实,这样的处理方法,在具体实现的过程中也会遇到一些问题,但相比于随机抽取“样本”数据,准确率已不可同日而语。2.由传统的结构化数据到非结构化数据的转变现在的高校数字化管理系统所采用的都是关系型数据库,即结构化数据存储方法,并只能对结构化数据进行处理[8]-[11]。而在大数据思维中,处理结构化数据是信息缺乏和模拟时代的标志,在现在所获得的信息中,仅有5%的数据是结构化数据,只有接受其余95%的混乱的、非结构化的数据,才能全面地、完整地、立体地对事物进行观察。但现在,当我们试图扩大数据规模的时候,要学会兼容混乱,数据的混杂必然会牵扯到混杂数据的存储。大数据思维要求必须能够接受数据的混乱和非结构化。3.由传统的因果关系到相关关系的转变在传统观念中找到一切事情发生背后的原因往往被认为是社会建立的基础。然而在大数据思维中,知道“是什么”就够了,没必要知道“为什么”,即不必非得知道现象背后的原因,而是通过数据来说明,其实上述前两个重大转变而导致第三个转变,这个转变可能会颠覆传统观念。而在更多的时候,寻找数据间的关联并利用这种关联就足够了。这种关联是决定预测的关键因素。相关关系的核心是量化两个数据值之间的数理关系。相关关系强调的是指当一个数据值变化时,另一个数据值很有可能随之变化。建立在相关关系分析法基础上的预测是大数据的核心,使高等教育管理者通过大数据来关注什么因素影响学生的综合素质,而不再关注为什么是这些因素影响学生的综合素质,跳开追本溯源的探究,不再纠结于因果的论断,从而颠覆传统的理念,从关系入手,开启数据大数据的探索。

三、大数据时代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方法

1.高校的一切教学和管理流程都需要数据化将高校的一切教学和管理流程数据化,是高等教育能够通过深入数据分析,实现自身优化的基础。在高等教育的教学和管理中,记录学生成长过程中的所有数据,甚至包括学生日常生活中的轨迹、消费、爱好、娱乐等信息,通过这些信息与学生综合素质进行关联分析,得到影响学生综合素质的关键因素,从而通过管理手段或培养方案的微调来进行控制,进而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2.高校需要建立基于海量数据的深入分析能力在大数据时代,数据分析能力的强弱直接影响到能否对海量数据的充分利用。利用基于海量数据的深入分析能力所得出的结论,可以为不同的用户提供多样的服务,但是大部分的服务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都是基于用户的实时浏览、查询感兴趣的信息,高校充分地利用大数据,需要有意识地建立数据挖掘、机器学习等方面的技术,并具有高效地完成分类、聚类、预测、推荐等较复杂数据的深入分析能力。3.高校需要制订相应的数据储备计划高校无论是否用数据做决策,数据都真实地产生并存在,只是分析的意识不够,数据里面有很多噪音,并不是所有数据都有价值,每所高校不管多大规模,都能够或多或少地掌握学生信息,如果不能全面地获得学生的信息,就无法挖掘数据潜力,高校中的每个专业都有相应的指标来衡量专业的发展水平,这些指标是实现提升专业水平和学生素质最核心的因素,不能通过数据有效地抓住核心指标会浪费资源和时间。因此,高校必须对海量数据制订完整的存储更新计划。

四、大数据时代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实现

1.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数据的基础架构高等教育人才培养需要使人才培养方案具有客观性和可操作性,而评判标准是价值观和社会认同度的反应,通过特定的技术形式和规则来量化评判标准,并由此形成政策来规范执行者的行为,并及时地反映出问题的症结所在,即评判标准决定执行的能力、过程和结果。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数据的基础架构是在技术要素框架下,学生与企业、经济和政治背景的数据融合,这些数据通过算法描述并实现其功能,因此,高等教育人才培养逐渐成为数据采集和数据分析的实践领域。2.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数据的虚拟世界随着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过程中所产生的数据呈几何级增长,以及硬件技术不断提高,使数据变得更具可视性、重现性和说服力。虚拟教育场景是数据表达的镜像及图形化的场景,在这些场景中,数据由图标、图形、表格或其他易于理解的形式表达,虚拟教育场景能够使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变得更加物化和可操作,这种虚拟教育场景将高校学生的考试成绩、进步率、出勤率及其他相关因素形成数据仪表板,使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变成对不同用户易查询、易展现、易理解的表现方式,将其转换成可公开访问的形式,让更多的决策者、媒体和公众充分地了解,引导高等教育管理者和用户做出合理、有依据的决策,并可扩展到常规的高等教育管理和检查中。3.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可视化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数据管理的一个关键技术是数据可视化,数据可视化是对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过程的数据展示和动态变化趋势的展示,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过程数据的可视化无论是在其展现能力上,还是在其表达方式上都如实反映数据,并放大数据的丰富程度和说服力,由此可以用来创建指标参数和对培养方案和培养目标进行解释,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过程的可视化是界面,由各种软硬件创建,包含大量的程序代码和不同信息粒度的数据。这个可视化、图形化的描述构成一个复杂的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过程,涉及各种政策、操作者、执行者和影响因素,具有很强的说服力来使高等教育管理者和学生明确人才培养方案的执行过程,以及最终实现的培养目标。

五、结论

一旦高等教育被数据化,并拥有数据分析工具以及必需的设备,就可以对高等教育人才培养领域更快、更大规模地进行数据处理,去揭示隐藏在数据中的价值,从一个从未有过的视角来审视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过程中的每一个细节。抛开传统的思维模式,利用大数据的思维把未来一些不确定性、风险性准确地预测出来,帮助高等教育管理者合理地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和培养目标,提升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整体水平,解决现阶段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脱节的矛盾。

参考文献:

[1]张燕南,赵中建.大数据时代思维方式对教育的启示[J].教育发展研究,2013(21):1.

[2]葛琳琳,张威.数字化档案IP网网络设计方法的研究与应用[J].辽宁石油化工大学学报,2015(1):65.

[3]周湘林.大数据时代的教育管理变革[J].中国教育学刊,2014(10):25.

[4]魏忠.教育正悄悄发生一场革命[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52.

[5]喻长志.大数据时代教育的可能转向[J].江淮论坛,2013(4):189.

[6]葛琳琳,等.高校党校数字化档案安全等级保护策略[J].兰台世界,2015(4):87.

[7]杨现民.信息时代智慧教育的内涵与特征[J].中国电化教育,2014(1):32.

[8]金陵.大数据与信息化教学变革[J].中国电化教育,2013(10):13.

[9]葛琳琳,钟俊生.美国高校学生事务管理框架、特征及启示[J].现代教育管理,2016(1):124.

[10]葛琳琳,张威.高校学生数字化档案的渗透入侵测试研究[J].兰台世界,2015(12):46.

篇9

【关键词】创新型韩国语人才培养模式 韩国高等教育经验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3-0118-02

教育的发展必须与社会的发展相适应。21世纪是一个全球化、信息化的时代,更是一个飞速发展的时代。21世纪的中国,创新已经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驱动力,知识创新更成为了国家竞争力的核心要素[1]。新的社会发展时期需要更多的富有开拓性、创造力、能对社会发展做出创造性贡献的创新型人才。教育正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摇篮,大学教育则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最高阶段[2]。同志曾在清华大学100周年校庆的讲话中,强调了我国的高等教育一定“要注重更新教育观念”,“要注重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积极营造鼓励独立思考、自由探索、勇于创新的良好环境,使学生创新智慧竞相迸发,努力为培养造就更多新知识的创造者、新技术的发明者、新学科的创建者作出积极贡献。” 韩国语教育,乃至韩国语人才的培养,作为我国高校人才培养的特殊子系统,也正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构建创新型的人才培养模式也成为了高校韩国语教育的时代使命。

我国高校的韩国语教育自1992年中韩建交以来,在不到二十年的岁月中,一直保持着迅猛的发展态势。迄今为止,我国已有180余所院校开设了韩国语课程,每年都向社会输送大量的韩国语人才。韩国作为“后发型”现代国家的优秀代表,其高等教育水平在亚洲名列前茅,是世界公认的“教育兴国的典范”。同为“后发型”现代国家的中国,在引进西方发达国家先进教育经验的同时,借鉴和吸收韩国的高等教育经验,对于我国高等教育,特别是高校构建创新型韩国语人才的培养模式具有重要的启示和意义。

一、我国高校韩国语人才培养模式变革的必要性

目前,传统人才培养模式下教育出的韩国语人才已经无法满足不断升级的社会人才需求。新时期的韩语人才不仅要具有过硬的语言能力、复合型的知识结构,更要有广阔的国际视野和创新的意识与能力。然而,一些高校的韩国语专业尚存在人才培养模式偏于保守等问题。具体表现在:

(一)课程设置单一,学科交叉兼容度低

这个问题在专业的外语院校尤为突出。在一些外语院校的韩国语专业的课程设置中,韩国语精读、听力、写作、翻译等课程占据了本科低年级学生全部课程的80%以上。甚至高年级的课程也局限于韩国语语言学、文学、文化等领域。学生在跨学科、跨校选课时,困难重重。课程设置的过于单一、学科交叉兼容度低直接导致了学生知识面狭窄,无法胜任社会经济发展的多样化需求。

(二)教学方法与教学设计上强调以知识为本,而不是以人为本

一些院校的韩国语专业教师在教学设计过程中过多的强调了教科书上有关知识内容的传达,以及学生的听、读、记、背。忽略了学生合作能力、交际能力、及行为习惯的培养。致使学生在韩国语实际应用方面无法适应当下人才市场对韩国语相关人才的需求。

(三)部分教师对教学工作重视不够

目前,高校在对教师的考核中教学所占比例普遍不高。在教师职称晋升制度中,权重更是微乎其微。于是,教师们纷纷将工作重点放在了科研上。教学上,则只求“大致上过得去”。一线教师对教学工作的重视程度直接决定了教学、乃至人才培养质量。

二、韩国高等教育的特点

韩国政府将教育与人力资源看作立国之本,其每年在公共教育的投资在GDP中所占比例远远高于我国,乃至其他中等发达国家。战后,韩国仅用了30余年时间就实现了高等教育的大众化与普及化任务,积累了许多值得其他“后发型”国家借鉴的先进经验。

(一)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育理念

韩国政府在上世纪末启动了一系列的教育改革措施,其中最重要的就是由以施教者为中心向学生为中心的转变。在此背景下并建立的较为完善的学分制度,使学生自由学习的权利得到制度上的保障。

韩国高校在课程设置上必修科目数量所占比例较低,学生拥有较大的选择空间,可以跨学科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课目,独立构建自己的知识结构体系。对于所选课程,在开学初学生还可以试听一、两周。如果学生对该课程的授课情况不满或者课程时间有冲突,可以选择放弃,改选其他课程。此外,如果学生修满本专业以外其他专业的课程七门以上时,校方会在其毕业证书上加注第二专业证明。近年来,随着高校间校际交流的深入,一些院校允许学生在其指定的国内外其他高校选课,并给予学分认证。如梨花女子大学、延世大学、西江大学等高校间已经建立了学分互认制度。学分互认制度并不局限于韩国国内,许多韩国高校还鼓励学生在大学二、三年级时走出国门,对他们在海外高校所修学分也给予认证。这种学分互认制度下,各个高校的优势学科可以获得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自由选课的空间得以延伸,为培养创新型优秀人才提供了教育环境上的支持。

韩国高校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在其灵活的学制上也可窥一斑。韩国高校建立了较为完善的休学机制,为学生在大学4年间根据个人具体情况做出休学选择提供方便。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利用休学期间或服兵役、或留学海外、或就业工作、甚至结婚生子。灵活的休学机制不仅为学生根据自身特点规划人生提供可能,更是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的促进因素。而主动的学习正是高素质人才成长中的必由之路。

(二)国际化的人才培养模式

韩国高校国际化的道路起步较早,发展迅速。一方面,韩国高校为学生走出国门,留学海外大开方便之门;并积吸引进外国留学生,到本国高校入学学习。仅以建国大学为例,2007年时,该校留学海外的学生达到400多名,在学部(本科)和研究生院学习的外国留学生也到600余名之多[3]。为学生营造了浓郁的国际化氛围。

此外,韩国高校非常注重课程设置的国际化[4]。从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韩国开始推行“迎接21世纪的教育改革”,借鉴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对本国高校的课程体系进行了系统的改革。为了培养更多适应经济发展的国际化人才,韩国高校大多开设了国际关系、国际法、外国文化等课程;为了给学生提供国际化的环境,韩国政府在2003-2007年间,投资5亿韩元支援10所高校用英语授课的专业[5]。此举,使首尔主要大学的英语授课比例大幅度提升。为学生熟悉国际环境、理解他民族文化,顺利进行跨文化交流与合作提供帮助。

韩国高校还通过开展合作办学、与国外友好院校互认学分、聘请国外优秀学者讲学等方式广泛、深入地进行国际化交流,帮助学生学习和了解相关领域国际前沿的研究成果。

(三)注重课程设置与社会需求一致与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

韩国高校在课程设置之初便非常重视与社会需求的接轨,学生自主选课机制,使不符合社会需求的课程被自然淘汰。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被看作高校教育的重中之重,产学研的密切结合在韩国高校中随处可见。学生从大二开始便可以进入实验室或研究室参与实验和研究相关活动。这样的实践活动,不仅为学生的主动学习提供动力、丰富了学生的知识结构,而且为学生日后步入社会,奠定了实践性的基础。

(四)重视人才的全面素质与综合技能培养

韩国高校对于人才的全面素质乃至综合技能的培养,给予了高度的重视。丰富的课程设置,自主的选课机制,跨专业、跨学校、乃至跨国际的学分认证体系,灵活的休学制度等,均为学生自主规划知识体系,培养综合技能创造了优越的教育环境。

同时,韩国高校对学生的思想教育也很重视。一方面,开设道德课程与宗教课程,在儒教基础上融入大量西方宗教知识,注重宗教的道德化功能,从德育入手培养学生文化比较能力和对韩国传统道德的理解能力[6]。另一方面,强调学生的感恩教育与国民精神教育,培养学生的法制观念与高度的民族责任感,强化创新精神与世界公民的素质。

三、我国创新型韩国语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型与构建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中韩贸易的转型、中韩交流合作的深入,市场对韩国语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借鉴韩国高校经验,构建新形势下的,具有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韩国语人才培养模式势在必行。

首先,积极引入并贯彻国际先进教育理念,不断完善以学习者为核心的教育教学意识与教育教学活动。尽管,建构主义理论、情景教学法、交际教学法等先进的教学理论与经验对韩国语专业的教师而言早已不再陌生,但使之如何在教学实践中灵活运用,并取得预期的教学效果,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与探讨。韩语专业的教师有必要通过国内外的韩语教学研讨会,相互交流和学习教学的经验,并在教学设计与教学过程中认真贯彻。

其次,积极促进学生跨专业、跨学科选课的同时,努力开设更丰富的符合市场需求的专业学修课,帮助学生构建丰富而有深度的知识结构。我国高校经过几番改革,学分制度在部分高校中已经建立起来,并在学生跨专业选课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在外语院校中,这一制度的实施尚有难度。一方面学校学科设置本身的局限性限制了学生可选科目的范围和领域,另一方面,专业必修课程的过多,也使学生没有太多精力去选修其他课程。立足现实,我们可以探讨建立高校间的学分认证机制,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充分发挥各个高校的资源性优势,为学生提供更高品质的学习环境。同时,适度消减专业必修课份额,并根据市场需求开设相应的专业选修课。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北京经贸大学等部分高校的韩语专业都开设了经贸韩国语、商务韩国语、旅游韩国语、实事韩国语等专业选修课程,这些课程的开设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拓宽学生知识面,满足了培养复合型韩语人才的社会需求。若要提高此类课程的教学效果,我们还需加强对拥有复合型知识教师的培养与培训。

再者,积极构建“双师型”师资队伍,不断根据韩国语专业特点与韩国语人才市场的需求,调整和改进韩语专业的培养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等,为学生提供高质量的课堂教育与课后指导,以适应日新月异的社会需求。我国高校可通过建立健全激励机制,鼓励韩国语专业教师在内的一线教师,加强对相关专业市场需求的调研,并以之为据提出新的教育教学改革意见。

此外,积极构建与韩国各高校和研究机构的交流与合作,为学生提供国际氛围,拓展学生的国际视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自92年中韩建交以来,两国间每年都互派大量的留学生,在我国派往韩国的留学生中,韩国语专业的学生占较大比例。韩语专业的学生可以利用一年左右的时间,在韩国高校中学习,既可以提高韩国语言水平、熟悉韩国文化,也可以利用韩国丰富的教育资源,学习自己感兴趣领域的相关知识。而韩国与中国地缘上的接近也为互派留学生提供了方面。韩国是亚洲重要的教育输出国,韩国政府与高校为吸引外国留学生提供了减免部分学费、入学手续简便等方便条件。在派出学生的同时,还可以引进先进的韩国学者来校任教或开设讲座,为学生提供一个开阔的国际视野,和前沿知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最后,积极与商界、出版界、文化界联系,构建产学研合作的平台,为学生提供韩国语的应用实践机会,促进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中韩两国广泛而深入的交流为韩语专业学生进行社会实践活动创造了优越条件。我国高校的韩语专业教师可以主动、积极地与商界、出版界、文学界等联系,构建一个宽广的产学研结合的平台,让大学二年级以上的学生有机会参与到各类会展、商业会谈、图书翻译、文化传播等实践活动中,在实践中发现、在实践中学习。我校韩语系近年来正逐步创设平台,试图为每一个学生提供社会实践机会。事实证明,丰富的社会实践机会,不仅提高了学生的专业能力,创新精神,而且为学生毕业后步入社会增加了竞争力。

总之,在经济高速发展,知识迅速膨胀,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我国高校韩国语专业构建创新型的人才培养模式势在必行。韩国高校改革发展中积累的经验与教训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可资借鉴的经验,我们有必要在更新教育理念、提高师资素质、开展国际交流、丰富社会实践等方面做出努力,构建一个有利于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创新型的韩语人才的培养模式。

参考文献:

[1]参照同志于2011年4月24日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2]黄尚廉. 《造就创新人才建设创新型国家》.《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9,(3)p5~10

[3]吕文妙. 《发挥优势,注重特色,推动高水平大学建设――日本韩国高水平大学建设研讨班顺利结业》http:///XYZB/XYZB_Browse.aspx?xyzb=485

[4]余玉娴. 《韩国高等教育国际化及其对我国的启示》,《广东教育学院报》2008年12月刊 vol.28 No.6

篇10

引言:近年来,我国的高等教育得到了飞速的发展,与高中类的应试型教育不同,高等本科院校应当“以创新人才培养为导向,以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为目标”,转变当前的学生培养方案和观念,提高大学本科生的综合素质能力,增强大学本科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一、当前高等教育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通过调查研究,我们发现现如今多数的高等院校普遍存在以下的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课程体制没有随社会发展而进行升级深化教学内容和教学计划是一个高校人才培养的总的指导方针,是教学质量提高的保证,是教学计划顺利进行的重要环节。然而,目前我国高等院校教学的内容和课程体系的设置不能紧跟社会和科技的发展而更新,按照教育部的教学大纲实行统一的教学计划和统一的教材,普遍存在学生必修科目设置过多,自己感兴趣的科目选秀课程偏少,理论教学课程设置占了很大的比例,分析实践的课时安排少,没有很好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学生也不能很好的做到将自己课堂所学的知识的和实际生活实践有机的结合,这样也造成了培养出来的学生知识理论很好,没有很好的实践能力,不能满足社会对大学生综合素质好,基础理论扎实,专业面宽,实践能力强的要求。

(二)学生的创新能力考察考核体系不完善考试方式多以试卷考试为主,当前本科院校普遍采取试卷笔试的考核方式,学生对课本知识的掌握占满分的80%,平时表现占20%,这样的考核体系侧重的是学生对课本的掌握,这样的考试考核评价体系只能作为对知识掌握的评价参考标准,并不能体现出学生的的专业特色和课程的性质。创新实践能力,对事情的情感体验能力,直接经验的获取都是采取考卷考核考察评价体系无法考察出来的。所以,当前高校普遍采取的考试方法不能全面合理的考核学生的知识和能力的综合实力。

(三)学生的综合素质不高在当前的课程设置体制和考试考核体系下,学生就出现了抱着侥幸的心里,其实也没有完全达到基础课程的目标,综合素质并没有没有实质的提升,所以出现了现在本科毕业生待业的“大军”,实质并不是找不到工作,而是综合素质并没有达到社会需要的标准。

二、人才培养的创新的途径

(一)积极进行课程体制的改革,优化教学质量。课堂教学是是使大学生建立完整合理的知识框架的重要教学手段,也是提高培养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保证。因此,改进升级现有的课程体系,减少不必要的理论课时,增设更多的可供学生选择的选修科目,扩大学生自主选课的权利。通过这样的课程设置改革,才能使学生掌握牢固的基础专业知识,同时博采众长,适应社会对大学生综合素质要过硬和动态和易变的新知筹备以及实际工作的一专多能知识技能结构的要求。

(二)建立科学合理的考试考核评价体系结合各自专业的特色和特点,重视学习的过程,变“一考定全年”的考核方式为“过程加终考”的考核方式,实现考核方式的多元化。可以在一期的课程中进行分阶段的考试,将平时出勤表现成绩、阶段性考试和期末考试按不同权重综合计算,共同作为确定毕业考试成绩和毕业资格的依据。

(三)提高学生的创新动手能力创新能力是大学生综合素质的一个重要体现的方面,是各种能力的综合运用和体现,是能力开拓发展的一个必然走向和趋势。开发培养创信能力是智能开发的重要途径,也是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核心环节。所以,当代大学生应该做到以下几点:第一,树立创新意识。高校没有专门的创新兴趣课,因此大学生应自觉、主动地培开发自己的创新能力。再则,要强化创新意识、培养坚韧的创新意志:如果在创新过程中发现了问题,心理产生了疑问,是不懂装懂,一带而过,浅尝辄止,还是知难而退;还是实事求是,虚心求教?这不仅仅是解决疑问的途径,更是培养坚韧意志的重要磨练方式。

(四)大学生要强化自己的成才意识,成人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大学生的成才意识、成人意识和社会责任感的强弱,关系着自身在校学习期间有没有成才的自我目标,有没有培养自己独立自主的想法,有没有社会责任感的问题,对自己毕业时综合能力的提高有直接的影响,深化这三种意识,就意味着激励大学生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能力。大学生如果缺乏成才意识,就会没有学习指导方向,就不会产生刻苦学习、努力拼搏的毅力和斗志。大学生如果缺乏成人意识,就不能自立自强和自我完善,很难实现自我醒悟、自我完善。遇到任何事情就会产生依赖心理,心存侥幸心理,不能成为生活真正的强者。大学生如果缺乏社会责任感意,就不能时刻牢记当代大学生的历史使命和社会责任,就会降低自己成才的要求和标准,不能真正成为一个合格的,符合社会要求的大学生。

结束语:随着科技和社会的发展,高等教育只有与时俱进,不断深化改革,不断转变人才培养的观念,才能为社会培养出更多的社会需要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