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养护理范文

时间:2023-10-19 16:06:5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康养护理,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康养护理

篇1

关键词:职业素质 心理健康 教育培养

中图分类号:R4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05(a)-0146-01

在护理教育和临床带教过程中,存在重视知识和技能的传授,不重视职业素质培养问题。同时心理健康是接受护理专业知识和职业道德教育的前提,是保证护生完成学业、塑造品德和健康成长的基本条件。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必须重视培养护生的职业素质,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不断提高护理教学质量。

1 护生职业素质的培养

笔者认为,应从专业思想、业务素质和心理素质三方面着手培养护生的职业素质,培养高素质的护理人才。

1.1 巩固专业思想,提高政治思想素质

要成为一名合格的护理人员,一刻不能忽视党的方针政策和相关职业道德知识的学习,不能放松人生观、价值观的正确取向。护生普遍存在专业思想不稳定的情况,直接影响学习理论知识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因此,在职业素质教育和培养过程中,要重点抓专业思想的巩固。以往在课堂上进行专业思想教育时,护生从理性上容易接受,对白衣天使的角色充满美好的憧憬。然而,通过临床见习、临床实习或探望病人的机会后,看到护理工作确实琐碎、繁忙,不少护生就产生思想波动,打算弃护改行。因此,必须重视专业思想教育,帮助护生树立学护从护的志向,达到真正热爱护理工作,巩固专业思想。

开学伊始,首先让学生观看有关护士职业规范的影像资料,让学生初步了解护理专业,了解护士应具备的素质。要求每位学生学习南丁格尔的高尚品质,并以此为榜样,塑造自我形象,从而萌发职业自豪感,逐步确立救死扶伤的革命人道主义和热爱护理岗位、献身护理事业的崇高精神。同时,专业思想教育应贯穿渗透于教学过程之中,随时结合教学内容,进行连续不断的教育,帮助学生认识护理工作的重要性及意义,使学生树立牢固的专业思想。

要加强临床带教工作。首先要选好带教老师,带教老师应选择既具有丰富的专业理论和熟练的护理操作技能,又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品质的人员。在带教过程中,能做到以身作则、言传身教,随时注意学生的职业自豪感,以临床实例说明护理工作的重要性。如在抢救危重病人时,护士在抢救第一线,与医生共同配合,抢救病人生命;在观察病情时,护士位于前哨,为诊断治疗疾病提供第一手资料,以此启发护生认识自身职业的高尚与神圣。

1.2 注重护生业务素质培养

业务素质是护理人员职业道德修养的重要方面。护理工作是实践性很强的工作,绝大多数工作是通过操作来完成的。作为一名护生熟练地掌握护理的基本技能,提高实际操作能力尤为重要。

充分提高课堂效果。教学中,教师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根据教学大纲要求,合理安排自学、讲授、练习的内容,采用精讲多练的方法,理论基础、专业知识着重讲透机理,技能内容必须做到规范、准确,一丝不苟。

理论联系实际。带教老师在带教过程中要主动、耐心的为学生讲解和做示范动作,对不同水平的同学采取不同的带教方法,不厌其烦的解说,培养护士临床思维方法和独立工作能力,使其真正掌握所学到的知识。只有这样,才能使护生适应医学和护理科学发展。

1.3 注重心理素质的培养

解除病人之疾苦,这是医护人员的天职,而护士是患者接受身心治疗和康复的最佳指导者。要培养具有良好心理素质的护理人员,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应从新生入学开始做起。

要创造良好的学习榜样。“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课堂学习环境讨护生影响极大。任课教师是护生学习、效仿的榜样,其表率作用对护士道德行为的形成非常重要。因此,教师在传授知识、操作示教、实验带教时,要做到仪表端正、情绪稳定、语言亲切、动作轻稳等,这些都会不断感染护生,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要加强护生语言修养。语言是交流思想和感情的工具,它体现个人文化修养的程度,培养护生良好言语习惯,必须从平日具体小事做起。病人不同于正常人,由于其身体受到疾病的折磨,情绪不稳定,这就更需要特别的关心和理解,护理人员应把病人看成是自己的亲朋好友,这样才能说出使病人感到亲切、诚恳的言语,病人才能很好地配合治疗,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任课教师首先要严格要求自己,学习规范化的礼貌言语,在课堂中指导护生如何掌握和使用礼节性、鼓励性、暗示性等语言,使学生感到人与人之间应当相互尊重,提高护生加强言语修养的自觉性,为将来使用良好的语言,在心理护理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2 护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2.1 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

教室内的气氛,是教师与学生间和学生们相互间彼此交往,态度感应上形成的社会风格,如欢迎-拒绝,热忱-冷淡,容忍-严格,民主-专制等。创设良好的课堂气氛,有利于心理健康。一个教室内特殊的社会风格,教师起着主导乍用。老师要提倡学生主动地参加学习,共同设计教室内的活动,教师提出意见,引导学生进行讨论、解决问题,计划学习进行的程序,形成以学生为中心的民主作风的课堂气氛,增进学生的心理健康。

2.2 教学过程中的心理健康教育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针对学生自身心理的个别差异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给学生设立适当的志趣水平,在不偏离教学大纲的情况下,制定的课时目标应与学生实际的能力相符合,对能力较强的学生可设立较高的学习目标,对能力不强的学生学习目标不要过高。以适当的志趣水平激励学生内在动力,促成学生努力向前的心境。

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心理键康是学生自身的内在特征,应充分发挥主体能动性,通过多种教学活动调动学生培养自己健康心理的积极性。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只忙于理论知识的灌输和实践技能的训练,更要注意学生中由于心理因素所产生的多种不良倾向,帮助克服心理障碍,培养护生健康的心理。

在教学中,对由于对学习无兴趣而存在的不正常现象,要引导学生专心于学习,多给以学习方面的指导。对能力较高的学生多给以运用思考自己发展的单习材料,对能力较弱的学生多给以进行记忆从事模仿的学习材料,这样学生对学习可产生自发的兴趣,把自己的精力和时间都用在学习上,达到分层教学的目的。

篇2

关键词:健康管理中心 护理人员 培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5-0515(2013)6-266-01

健康管理中心是负责体检的主要部门,随着“亚健康”理论不断深入人心,人们越来越注重保健和养生,为了保证健康管理中心护理工作能够满足人们的要求,就应该培养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针对这一情况,近年来我院健康管理中心全面制定护士培养策略,努力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水平,体检人员对我院健康管理中心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十分良好,现将我院健康管理中心护理人员的培养体会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近年来,我院健康管理中心从岗前培训、岗位培训两方面入手,制定了全面的护士培养策略,努力提升健康管理中心护理工作的整体质量,现选取我院健康管理中心2012年6月-2013年5月接收的体检人员300名,其中男性135(45%)名,女性165(55%)名,体检人员年龄36-71岁,平均年龄为(54.26±8.26)岁,300名体检人员均具有独立书写、独立思考的能力,均自愿参加本次调查。

1.2 研究方法

本次研究中,笔者亲身设计问卷,调查300名体检人员对我院健康管理中心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分别调查护理站、陪诊、导诊、抽血四个岗位,每个岗位均有比较满意、满意程度一般、不满意三个项目。

2 结果

300份问卷均成功收回,采用Microsoft Office Excel 2003软件对调查结果进行汇总分析,结果显示,体检人员对我院健康管理中心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十分良好,具体统计结果如表1所示。

3 培养体会

3.1 岗前培养

健康管理中心是医院中的新兴部门,科室中的护理人员大多都比较年轻,很多都是刚毕业不久的学生,他们对健康管理中心的工作内容、工作性质、服务流程缺乏了解,因此必须要实施岗前培养,在我院的培养策略中,新人上岗前需要接受两周的集中培训,增强他们的综合素养。

首先,新人上岗前要接受思想素质培训,为他们树立“客户至上”的工作理念,让他们懂得微笑服务、热心服务,并且要让他们了解各项规章制度,为以后的工作奠定基础。其次,体检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与此同时,人们对护理工作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新人上岗前要增强业务素质,请专业人员对他们进行礼仪培训,规范他们站立、端坐、行走的姿态,规范文明用语,提升服务质量。再次,新人上岗前要熟悉计算机软件的操作,让他们了解各种软件的使用方法,例如体检人员资料导入、打印体检指引单等,增强他们的实践能力。

3.2 岗位培养

当护理人员上岗后,要定期进行技能培训,例如血压测量、静脉采血等操作,不断提高护理工作的技术水平,同时要定期对护理人员实施专业知识培训,让他们掌握高血压、糖尿病、脂肪肝、冠心病等常见疾病的预防措施以及注意事项,以便于对体检人员实施健康指导。

除此之外,健康管理中心应该建立评比机制,定期评比优秀护士,让优秀模范与大家分享工作体会,让他们根据自己的工作经历,为大家介绍日常工作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告诉大家应该注意哪些事项,并为大家介绍一些突况的解决办法,这样一来,让护理人员相互借鉴、相互学习,可以有效提高健康管理中心的工作水平。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体检人员对我院健康管理中心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十分良好,证实我院的护士培养策略切实可行,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们还应该继续探索,不断提高护理工作的整体质量,为客户提供优质的服务。

参考文献:

[1] 国内首家整体健康管理中心落户上海――嘉申生命关怀健康管理中心掠影[J].中国卫生资源,2009(01):2+51-52.

[2] 黄喜顺,邱耀辉,苏洪,吴义森,蓝宇频,罗美.人性化服务管理模式在我院健康管理中心的应用体会[J].华北国防医药,2010(02):173-174.

篇3

1.1一般资料

科室共展开床位50张,患者长期保持在40例左右,护士共15人。对照组患者共42例,均于2013年9月~2014年1月接受康复修养治疗,均为男性,年龄21~54岁,平均年龄(31.8±4.2)岁;病程1~19年,平均病程(8.4±2.5)年;精神分裂症、焦虑障碍及其他患者比例27∶10∶5。观察组共43例,均于2014年2~6月接受康复修养治疗,均为男性,年龄22~55岁,平均年龄(32.0±5.1)岁;病程2~21年,平均病程(8.7±1.9)年;精神分裂症、焦虑障碍及其他患者比例29∶9∶5。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纳入及排除标准

急性期症状消失;无严重躯体疾病;无其他器质性疾病;知情同意。

1.3护理方法

所有患者均行“准军事化管理模式”,强调军人信息保密、全封闭式护理,并按休养连编制,设连长、指导员等职务,以部队常规管理的方式开展日常护理,并持续开展出操、体能训练等常规军事训练活动。其他措施还包括:热情接待;按医嘱督促用药;持续观察患者;耐心讲解;主动帮助患者。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开展优质护理,具体包括:①对护理人员开展人性化、个性化管理,协助制定人生规划,并积极满足其发展要求,针对各护士特点做针对讲评,挖掘其潜能;强化考核,提升其综合素质;开展心理护理技能培训,在强化专科护士心理素质的同时,使其掌握疏导患者不良心理的能力。②改革管理制度。实行责任护士与小组包干相结合的护理模式,设责任组整体负责日间护理并监督其他护士工作;设倒班组,三班制保证24h均有责任人负责护理事宜;细化工作内容,强化护患的一对一关系。③强化人文关怀。提供舒适安全,且和军营类似的病区环境,并提供轻音乐、绿色植物等舒缓患者心理;设立独立卫生间,24h供应热水;鼓励患者自主布置房间。提供丰富多彩的康复计划,设立专门的康复训练中心,按患者需求开设如书画、农垦、台球等工娱治疗项目,并分析患者病情,制定个性化康复护理计划。开展口头宣教与书面教育相结合的多样化健康护理。

1.4观察指标

主要统计患者康复住院时间并自制患者护理满意度量表,统计患者护理满意度。

1.5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康复住院时间(89.7±21.5)d,护理满意度80.6%,均显著优于对照组(127.7±31.2)d和6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军人为国家安定做出了巨大贡献,其工作压力极大,且难以通过正常途径有效排解,因此容易形成各种精神类疾病,虽然经常规治疗能够有效稳定其精神问题,但疾病造成的负面作用却可能严重影响其正常生活与工作。在此基础上,本院特别设置了军人康复修养区以供此类患者康复所用,且结合长期工作经验,提出了优质护理的管理模式,取得了显著性效果。其价值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①提高了护理工作质量。优质护理首先强调提升护理工作者自身业务素质;其次建立了分工明确的护理组织系统,能够及时对出现的任何问题进行修正;最后还强化了护患工作的一对一性,使任何患者遇问题均可迅速找到帮助者。护理质量的提升,有助于缩短患者的住院休养时间,这对减少部队负担具有积极作用;②提高了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优质护理强调照顾患者的日常起居,且要求患者保持在与部队中类似的生活作息,这有助于提升其归属感;③多元化的康复训练内容满足了患者的个性化需求;④口头教育与书面教育相结合,使患者能够更清楚地认识疾病,从而愿意克服问题。

4结语

篇4

【关键词】儿童 营养 护理 指导

中图分类号:R473.7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1)4-159-01

营养不良是指因缺乏能量和(或)蛋白质引起的一种营养缺乏症,多见于3岁以下的婴幼儿,婴幼儿营养供给量的基本要求是满足生长、避免营养素缺乏。儿童营养不良开始表现为体重不增或体重减轻,如不改善,身高也低于正常值,并出现皮下脂肪减少和皮下水肿、精神萎靡、食欲缺乏等表现。

1 护理指导时间、对象

调查2009年10月~2010年9月这个时限中我市5岁以下儿童体重检查情况,随机抽查32个社区地段、43个集体园所,查看5岁以下儿童生长发育监测情况。

2 护理指导方法

通过《儿童保健手册》及相关登记,电话随访儿童家长,了解社区地段的护理人员及集体园所保健人员定期为儿童进行身高(身长)的测量、评价和登记情况,针对儿童具体情况进行护理和对家长的指导情况。

3 护理指导内容

3.1 营养不良发生的高危因素

3.1.1 摄入不足 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对营养素尤其是蛋白质的需要相对较多,喂养不当是导致营养不良的重要原因,如母乳不足、未及时添加辅食、辅食添加不当等。

3.1.2 养育中形成不良的饮食习惯,如偏食、挑食、吃零食过多、不吃早餐等引起。

3.1.3 消化吸收障碍,如消化系统解剖或功能上的异常如唇裂、腭裂、幽门梗阻、迁延性腹泻、过敏性肠炎、肠吸收不良综合征等均可影响食物的消化吸收。

3.1.4 需要量增加,一些急慢性疾病的恢复期、生长发育快速阶段等,因需要量增多而造成营养相对缺乏;先天不足和生理功能低下如早产、双胎因追赶生长而需要量增加可引起营养不良。

3.2 营养不良的危害

婴幼儿营养不良临床上以体重明显减轻、皮下脂肪减少和皮下水肿为特征,常伴各器官系统的功能紊乱,例如由于消化液和酶的分泌减少、酶活力降低,肠蠕动减弱,菌群失调,致消化功能低下,易发生腹泻;免疫功能低下,患儿极易并发各种感染。急性发病者常伴有水、电解质紊乱,慢性者常有多种营养素缺乏;长期营养不良还表现精神抑郁或烦躁不安、表情淡漠、反应迟钝,影响婴幼儿智能发育。

3.3 营养不良的护理

3.3.1 合理饮食管理,根据营养不良的程度、消化吸收能力和病情,逐渐增加,不可急于求成。对于轻度营养不良小儿,开始每日供给能量250-330KJ/kg,以后逐渐增加。当能量供给达每日585KJ/kg时,体重一般可获满意增长。对于中重度营养不良小儿,能量供给从每日165-230KJ/kg开始,逐步少量增加;若消化吸收能力较好,可逐渐增加到每日500-727KJ/kg,并按实际体重计算所需能量。蛋白质摄入量从每日1.5-2.0g/kg开始,逐步增加到每日3.0-4.5g/kg,如过早给予高蛋白质食物,可引起腹胀和肝肿大。食物中应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及矿物质,鼓励母乳喂养,建立良好的饮食习惯。

3.3.2 促进消化,改善食欲,遵医嘱给予各种消化酶和B族维生素口服,以助消化。

3.3.3预防感染,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防止皮肤破损;做好口腔护理,保持生活环境舒适卫生,做好保护性隔离防止交叉感染。

3.3.4提供舒适环境,合理安排生活,减少不良刺激,保证患儿精神愉快和有充足的随眠。

3.3.5 健康教育,向患儿家长解释导致营养不良的原因,介绍科学育儿知识,指导喂养的具体执行方法。

4 结果

根据2010年妇幼卫生统计年报显示,全市共为名5岁以下散居及集体儿童进行体重检测,营养不良患病率为0.71%,但从实际的指导情况看,护理保健人员缺乏相应的基础知识和识别营养不良的能力,疏漏了一些营养不良的儿童,使这些儿童未能得到及时的治疗、护理管理和保健。

5 结论

营养不良的预后取决于发生年龄、持续时间及其程度,尤其以发病年龄最重要,年龄越小远期影响越大,尤其是认知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易发生缺陷,所以社区地段和集体园所护理保健人员要提高业务知识,及早识别营养不良,做好儿童家长健康教育工作,为切实降低营养不良发生率要做到以下指导工作:

5.1 合理喂养,大力提倡母乳喂养,对母乳不足或不宜母乳喂养者应及时给予指导,采用混合喂养或配方奶喂养并及时合理添加辅食。

4.2 合理安排生活作息制度,坚持户外活动,多晒太阳,保证充足睡眠,纠正不良卫生习惯,减少感染性疾病,减少营养不良的发生。

5.3 按时进行儿童系统保健工作,连续进行生长发育监测,定期测量体重,及时评价,如发现体重增长缓慢或不增,寻找原因及时予以纠正。

5.4 对家长进行科学育儿方法指导,帮助家长学会对营养不良患儿的日常护理。可从辅食添加、饮食习惯、食欲状况及疾病等方面进行分析,指导家长合理喂养,有条件者可进行膳食评估及营养计算。

5.5 对感染所致儿童,针对感染病因及时治疗;对照顾不当所致的营养不良儿童,要采取综合措施,宣传育儿知识和有关常识,尽可能给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和条件。

参考文献

[1]崔焱主编.儿科护理学.第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 136~139.

篇5

[关键词]饮食营养;健康宣教;2型糖尿病;生活质量;遵医行为

糖尿病是继肿瘤、心血管病之后的第三大非感染性流行病。随着病程延长、病情发展,如治疗不及时或方法不当,2型糖尿病患者后期可出现眼、肾、心脏等重要器官功能缺陷及衰竭等并发症。采用恰当的药物、饮食、运动等治疗措施是降低糖尿病并发症发生率的关键。有研究表明,全程系统的健康宣教可指导患者正确的使用药物、合理的糖尿病饮食,在糖尿病治疗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本研究以2013年2月~2014年5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14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旨在探讨饮食营养护理结合健康宣教对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的影响,并取得较好成果,现整理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3年2月~2014年5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14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符合WHO制定的2型糖尿病诊断标准,并排除伴有严重神经系统、消化系统等疾病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7例,其中观察组男31例,女26例,平均年龄(51.8±5.9)岁,平均病程(9.8±4.2)年,文化水平:高中以下17例,高中及以上40例;对照组男33例,女24例,平均年龄(50.7±6.2)岁,平均病程(8.7±4.7)年,文化水平:高中以下14例,高中及以上43例;统计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及纳入标准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伦理会批准,所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2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健康教育及护理方法,观察组给予强化饮食营养管理、个性化健康宣教等综合护理干预,具体方法为:(1)健康宣教。以集体或一对一讲授、定期举行健康教育知识讲座等多种形式开展健康教育活动,向患者及其家属讲解糖尿病及其相关的基本知识,结合患者文化程度及生活环境等进行针对性指导。(2)心理辅导。由于糖尿病具有终身性,患者常会出现焦虑、抑郁等不良心理情绪,医护人员要对患者的心理问题给予及时关注,多与患者进行沟通,使其了解不良心理对糖尿病治疗的危害,对于心理问题严重或有自杀倾向的患者可遵医嘱使用抗抑郁或抗焦虑药物进行治疗。(3)饮食及运动。控制饮食和运动疗法作为辅助治疗可有效控制糖尿病患者血糖及健康情况,尤其饮食控制是防治高血糖的最基本的治疗措施,遵照医嘱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建议患者根据自身情况选择走路、慢步跑、羽毛球、乒乓球等强度适中的运动项目,每周运动1~2次,每次30min。(4)自我监测。使患者了解尿糖与血糖监测的重要性,嘱患者每周至少做1次血糖测定,预防出现低血糖的方法及发生时相应处理措施。

1.3观察指标

患者入院时及出院时发放及回收调查问卷,由患者自行或家属协助填写,由专人统计。

1.3.1营养治疗依从性评价采用以健康促进生活方式量表Ⅱ(health-promoting lifestyle Ⅱ,HPIS)为基础的“健康促进生活量表中文修订版”进行评价。

1.3.2生活质量评定根据《生活质量指数调查量表》制订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评定量表,主要包括患者活动能力、日常生活情况、身心健康情况、患者社会关系及生活认知5方面,总分100分,得分越高,表示生活质量越高。

1.3.3遵医行为评定

自制《糖尿病患者遵医行为调查问卷》,主要包括患者用药情况、适量运动、饮食合理性、定期复查、自我监测5个方面,总分100分,得分越高,表示遵医行为越好。

1.4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数据采用(x±s)表示,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取x2检验,以P

2结果

2.1两组患者营养治疗依从性比较

两组护理后营养治疗依从性均显著高于护理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与护理前相比,两组治疗后生活质量评分均有显著性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3两组患者遵医行为比较

与护理前相比,两组出院时及出院180天后遵医行为得分均有显著性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2型糖尿病的发病可能与患者的遗传、生活环境及自身不良日常生活习惯有关,缺乏营养治疗和患者自身缺乏糖尿病认识常导致糖尿病治疗效果不理想。而在糖尿病发病因素中,肥胖、高热量食物摄入等因素在起着重要作用,因此给予患者饮食营养护理,指导患者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对患者血糖控制及提供患者生活质量起着重要作用。有文献报道,加强患者糖尿病知识的健康宣教能够有效辅助控制患者血糖水平,从而有助于降低或延缓2型糖尿病患者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可有效提高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改善临床治疗效果,上述研究我们可以看出饮食营养护理及健康宣教在2型糖尿病患者护理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在此基础之上,我们又对饮食营养护理与健康宣教在护理中进行细化,发现二者有着密不可分的内在联系,饮食营养护理与健康宣教结合应用于2型糖尿病即可将饮食营养理论知识作为健康宣教中的重要部分,通过通过一对一讲授或定期举行健康教育知识讲座等多种形式加强患者及家属对饮食营养护理的重视,又可将健康宣教中的饮食、运动、自我检测等内容通过饮食营养护理付诸于实践,二者相辅相成,以期达到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

篇6

我院健康管理专科中心为全军健康管理专科中心、全国健康管理示范基地旗舰单位,在长期的工作实践中,积极推进健康管理专科护理建设。本文分析了军队疗养院健康管理护理工作特点规律,对如何加强健康管理专科护士能力素质培养进行了探讨,旨在为军队疗养院加强健康管理专科护理建设提供参考。

1军队疗养院健康管理护理工作特点分析    

军队疗养院的主要保障对象是军队在职、离退休高中级干部和特勤人员,是利用白然和人工疗养因了为疗养员增强体质、防治疾病、促进健康服务的专门医疗保健机构。健康管理“零级预防”理念与疗养院的预防保健、中医“治未病”理念有异曲同工之处,其目的均在于使人们更好地拥有健康、恢复健康、促进健康[[4]。结合工作目标进行分析,军队疗养院健康管理护理工作主要有下述特点。

1.1理念的整体性整体健康观是健康管理护理工作的指导思想,其核心是以提供全面优质护理服务为基础,综合分析评估健康状况,探询服务对象健康风险,探索实施风险管控的适宜健康管理方法,既重视生理指标和疾病护理,又重视心理因素和社会环境等致病风险控制护理,推进传统护理服务拓展延仲为循环递进持续终生的健康管理服务。

1.2技术的全面性健康管理学科最大的特点是多学科交义渗透、交织互补,结构多元,内涵丰富,范畴广阔。疗养院健康管理专科护理作为一门技术,其知识体系不仅包括疗养学、康复学和护理学,还应涵盖基础医学、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医学心理学、中医学、营养学、运动医学、医学气象学、环境卫生学,以及哲学、社会学、伦理学、语言学、教育学、管理学等人文科学的知识;服务技术既包括专业性很强的特定技能,又包含言行举止、交流沟通等行为艺术。

1.3方法的针对性军队疗养院疗养保障模式类型多样,主要包括体检疗养、保健疗养、康复疗养、特勤疗养等。健康管理护理服务对象特殊,各类人员职业环境不同、健康需求各异,生活习惯、文化志趣和保障标准也有较大的差异,由此要求开展健康管理专科护理,必须构建形成各具特色的实施方法,如健康体检与评估健康管理护理方法、疗养因了运用健康管理护理方法、实行综合康复措施健康管理护理方法和特勤人员专项保障健康管理护理方法等,加强和提高健康管理护理服务的针对性、有效性。

1.4路径的规范性健康管理路径是指健康管理服务专业人员为了规范健康管理服务行为,针对健康管理保障目标,制定具有科学性、合理性和时问顺序性或阶梯式的健康管理实施计划。护理工作的基本要旨就是要保证临床路径的规范实施,因此,保证健康管理专科护理路径的规范性并扎实推进,是确保健康管理路径有效落地的根本保证。

2军队疗养院健康管理专科护士素质要求    

专科护士是指在某一特殊或者专门的护理领域具有较高水平和专长的专家型临床护士,即具有超越一般护理知识技能的高质量护理特长和专科护理技术[}s}。我国专科护士的培养开始于15年5月实施的《护士条例》中明确提出:根据临床专科护理发展和专科护理岗位的需要,开展对护士的专科护理培训。经过多年实践研究,我们认为,军队疗养院健康管理专科护士应注重以下能力素质的培育。

2.1高尚的职业素养职业素养是职场道德和素质的总和,是指劳动者通过教育、劳动实践和白我修养等途径,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在职业活动中发挥重要作用的内在基本品质。健康所系,性命相托。健康服务,保障的是人最根本的需求,承接的是人最崇高的信任,高尚的职业素养是每一位健康管理专科护士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

2.2开放的思维方式健康管理最大特点是把人和(或)人群的健康问题作为整体工程,宏观、系统、辩证地进行分析解决。根据“健康体检是基础,健康评估是手段,健康干预是关键,健康促进是目的”的整体健康管理观,应注重培育开放整体的思维方式,学会系统地看待问题、辩证地分析问题、换位地探讨问题、互动地解决问题。

2.3良好的协调沟通健康管理服务院前、院中、院后闭合衔接,长期连续,周而复始,螺旋上升,延续生命整个过程。良好的健康管理服务效果,除依托服务者提供专业服务保障外,更多的是要依靠服务对象白身由内而外的白觉行动。因此,必须通过良好的协调沟通,清晰双方共同的目标、计划、路径、方法,提高依从性、执行力,形成共识和合力。

2.4扎实的业务功底专科护士是更高层次的临床护理人员,健康管理专科护士理应成为健康管理的护理专家,既把握疗养、康复、护理等健康管理相关学科知识,又掌握设备操作、咨询交流、穿刺注射、训练指导等技能,具备扎实的业务功底,既能独挡一面,又能示范教学。

2.5敏锐的洞察判断健康管理的重点是“零级预防”和慢病风险因了管理,探询服务对象的健康风险,探询进行全面风险管控的适宜健康管理方法。在实际服务过程中,多数服务对象并不十分清楚白己的现实需求和轻重缓急,需要我们护理人员帮助他们分析判断,找准问题的症结,从而有效实施个体化、个性化健康管理服务。

2.6熟练的信息技能健康管理学集医学科学、管理科学与信息科学于一体,许多健康管理的技术和方法,必须依托信息技术的有力支撑。没有信息化,就难以实现有效的健康管理服务。作为健康管理护理人员,应具备熟练运用医疗物联网、门户网站、APP、微信、微博等信息化工具的技能,提高服务效率。

2.7平和的心理涵养健康管理工作特点是社会接触面较广泛,服务对象包括不同职业、不同年龄、不同教育背景、不同健康状况的人群,护理人员要与形形、方方面面的人打交道,因此,难免会受到“热面孔贴冷屁股”的委屈,需要及时白我心理调整,始终保持阳光的服务心态。

2.8规范的礼仪礼节礼仪礼节是人与人交往的礼仪规矩,是人对人表示尊重的各种形式,包括动作形式、语言形式。健康管理护理既是一项科学性很强的服务技术,同时也是一项极为精细的服务艺术。护士的言行和神态直接影响到服务对象的精神与情绪,直接影响服务的质量和品质。

2.9积极的服务意识积极的服务意识就是主动、热情地投身于本职岗位,服务于他人,尽最大可能履行好白身的职责。对于我们疗养院来说,就是要保持和发扬“第一时问服务”的优良传统,第一时问靠前预知、第一时问温馨接待、第一时问解决问题、第一时问拓展优化。

2.10执着的事业追求健康管理作为一门新的医学学科与健康服务业态,与传统医学及医疗服务有着很大的区别,其建设发展愿景远大光明,同时也面临诸多现实挑战,需要我们每一位健康管理工作者坚定信心、执着敬业,把日常工作与事业追求结合起来,融入推进健康管理这一造福人类的崇高事业,体味奋斗的人生快乐。

3军队疗养院健康管理专科护理建设做法    

着力从转变思维、规范培训、强化管理三个方面入手,扎实推进疗养院健康管理专科护理建设。

3.1转变思维定势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是开启思维、指导行动的“调节阀”,直接制约着服务态度、服务标准和服务方法。引导转变弱势思维,深刻认识健康管理专科护理的丰富内涵。随着社会需求的进步和高科技的迅速发展,现代医学出现了既高度分化又高度综合的发展趋势,健康管理专科护理的形成和发展,适应了医学发展的客观趋势,是现代医学、现代护理学、现代管理学同步发展的必然结果。引导转变惯性思维,由传统的疾病护理模式,转化为利用现代医学和信息化管理技术,从社会、心理、生物学的角度,对个人或群体的健康状况、生活方式、社会环境等,进行全面监测分析、评估,提供健康咨询、指导,并对健康危险因素进行干预管理的全方位护理。引导转变被动思维,清晰角色定位,由根据患者病情被动执行医嘱,转化为围绕人的健康,主动提供全要素、全过程、全方位健康护理服务。

3.2规范岗位培训高质量专科护士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既需要不断的理论学习,更需要长期的临床磨练[f}l。我们依托院内全军健康管理中心和全军创伤康复中心,进行规范化岗位培训。规范培训形式,采用参观见学、专题讲座、集中授课、示范操作、分组讨论,情景模拟、案例分析、专科进修、论文撰写等形式组织岗位培训。同时,要求由各科室根据白身发展需要,选拔优秀的人员参加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家卫计委联合组织的“健康管理师职业培训与考核”,进一步提高专业能力。规范培训内容,根据健康管理护理工作特点和规律设置培训内容,主要开展服务流程、健康教育、特色技能、礼仪礼节和急救能力等内容的训练,如:接待流程示范,健康知识讲座,茶道、八段锦、筋骨养生操,敬语、雅语、谦语、文明语规范与运用,急救场景模拟等。规范培训标准,对参加培训的到课率、掌握特色技能的项目数、护理笔记数质量、院内外学术交流次数、篇数等指标,做出了具体明确的规定。

3.3强化综合管理围绕实现健康管理服务目标,综合施策,强化管理,提高能力素质。强化价值观培育,通过军人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三严三实主题教育、医德医风专题教育等活动,着力从疗养员健康需要和工作人员事业发展出发,关注个性需求、心理需求和潜在需求,倡导微笑服务、主动服务、感动服务[yob。强化专家队伍建设,组织成立训练教学办,邀请健康管理、康复、中医等专科医学专家作为技术顾问,充实师资,审核教学计划和培训大纲。强化考核管理,建立常态考核、专项考核和年度考核机制,每月组织基础理论统考,每次培训结束前都组织专项理论和技能考核,每年组织年度综合考核,要求全员参训、人人过关。健全人员考核档案,各项考核成绩与职称晋升、调职调级、交流使用挂钩。

4军队疗养院健康管理专科护理建设成效    

健康管理专科护理模式,从单一疾病护理拓展到全面健康管理护理,推动传统护理模式在新兴的健康管理领域开启了历史性变革,传统的护理理念又有了新的连释。

4.1增进了服务团队合作健康管理服务的特点是全要素、全过程,许多工作需有护理单元来承接,如客服护理、导检护理、操作护理、陪诊护理、咨询护理、随访护理、教育护理、训练护理等,工作环节多、衔接要求高。通过健康管理护理专科建设,每一名专科护士对健康管理护理岗位工作性质、专业特点、衔接要求等,都有全面系统的了解和掌握,在实际工作中有利于增进沟通理解,相互补台,有效提高了服务和效率。近三年,我院健康管理服务综合满意率始终保持在95%以上。

4.2实现了白身职业价值通过健康管理专科护理建设,有效坚定了护理人员的事业追求和价值认同。大家不再把日常工作简单等同于重复劳动,而是作为追梦事业的长才平台。近年来,专科护士组织开展本专科领域的护理研究,引进了开展血管内皮检测、乳腺弹性检测、脂肪肝数字检测、亚健康综合评估、经络养生操等多项新业务、新技术,能够对专科护理进行技术指导。在理论和经验总结方面,我院编写的《体检之后一健康管理篇》出版推广运用后,受到了广大官兵和客户的好评。

篇7

关键词 腺样体肥大 围手术期 护理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2.07.366

腺样体肥大是儿童常见病,长期反复的炎性刺激会导致小儿听力下降、出现腺样体面容及遗尿、注意力不集中、智力减退、厌食、消化不良、胸廓畸形等症状[1],故腺样体肥大应引起高度重视。随着鼻内窥镜技术的发展及我院开展鼻内镜手术以来,在鼻内镜下结合鼻科全自动切割吸引器切除小儿腺样体肥大症病例26例,取得较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本组患儿26例,男16例,女10例,年龄4~12岁,平均7.2岁,病程6个月~3年。患儿临床表现均以睡眠不安、明显打鼾、鼻呼吸欠通畅、张口呼吸为主。单纯腺样体肥大6例,腺样体肥大并发鼻炎或鼻窦炎4例,伴扁桃体肥大10例,伴分泌性中耳炎6例。其中1例属病理性肥胖,2例曾在外院行扁桃体切除,3例曾在外院行传统腺样体刮除,因残体增生仍堵塞后鼻孔。

以X线鼻咽侧位腺样体压迫气道的程度为诊断标准[2];参照头颅侧位X线片测量腺样体堵塞鼻咽通气道的范围,全部病例均行鼻咽侧位X线检查,均显示肥大腺样体肿大阻塞鼻咽部,使相应鼻咽腔狭窄,气流通过受阻。全部病例符合腺样体肥大的诊断标准及腺样体刮除术的手术适应症(头颅侧位X线片显示腺样体病理性肥大,堵塞鼻咽通气道的范围>0.70)[3]。

治疗方法:患儿均在全身麻醉、鼻内镜合并监视器下行腺样体刮除术。气管插管下全身麻醉,与全身麻醉扁桃体切除术相同,头位不要过仰,用开口器暴露口咽腔,经鼻内窥镜引导下用腺样体刮匙分次刮除肥大的腺样体组织,后用切割吸引器切除残存在鼻咽顶部、后鼻孔、咽鼓管圆枕周围的淋巴组织,然后在鼻内窥镜下检查术腔,压迫或电凝彻底止血;对于扁桃体呈Ⅲ度肿大和部分Ⅱ度肿大的患儿同时行扁桃体切除手术,术后均给予静脉滴注抗生素3~5天以控制炎症,给予地塞米松3~5mg/日,静滴1~2天以减轻软腭及悬雍垂水肿;26例患儿中6例单纯腺样体肥大的患儿,术后3~5天内张口呼吸、打鼾消失、鼻腔通畅9例,治愈率81.8%。并发鼻炎、鼻窦炎,经同时鼻部相应对症处理,6个月内彻底治愈3例,明显改善6例。除1例伴扁桃体肥大的病理性肥胖患儿未取得满意疗效外,其余伴扁桃体肥大患儿行腺样体与扁桃体同时切除后张口呼吸及打鼾等症状全部消失。13例分泌性中耳炎患儿术后部分在行鼓膜切开或中耳置管后,耳部症状大部分消退,且听力有所提高,无1例中耳炎复发。经随访6个月以上,大部分患儿均收到满意效果,无1例发生手术并发症,未见复发。

护 理

术前心理准备:由于患儿自主神经系统兴奋,再加上高度紧张,故一部分患儿出现术中虚脱现象,表现为早期心慌、气短、口渴伴有便意,继之出现面色苍白、出冷汗、四肢厥冷,重者出现虚脱。为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在术前用药缓解症状的同时,更重要的是术前的心理准备工作,通过术前的心理疏导,使患儿消除恐惧感和紧张情绪,增强对医护人员的信任,从而积极配合手术治疗,这对手术的顺利开展以及术后的快速康复都极为重要。

术前常规护理:①协助手术医师询问病史,排除手术禁忌。并于术前查凝血酶,以防止出现术中及术后止血困难。②术前心理护理:手术无论大小都是一个应激,可对患儿而言,家属的心理焦虑和情绪反应会直接影响患儿的心理及情绪,从而影响对手术的配合程度,因此做好患儿家属的心理疏导十分重要。通过采取对患儿家属介绍本科同类手术的成功率,既往患者的治疗效果等,减轻患儿家属的焦虑情绪,使患儿家属有充分的心理准备。③完善术前辅助检查:血常规、出凝血时间、血小板计数、尿常规、肝功、胸透、心电图,抗“O”及类风湿因子,发现异常应做进一步检查和必要的治疗,对明显的手术禁忌应暂缓手术。

术后护理:①一般护理:保持室内安静,注意保暖,以免受凉引起咳嗽。对呼吸的观察,除观察呼吸次数、深度以外,对有纱球压迫止血者,需让患儿张嘴,观察纱球有无脱落,以防窒息。②手术后,应采用平卧位或侧卧位,告之口中分泌物应随时吐出,严禁下咽,以了解术创情况,分泌物中带有少量红色或血丝是正常现象。若患儿吐出物中带有新鲜血液或血凝块,多为手术创面出血,此时应检查扁桃体窝、记录出血量,必要时告诉医生做进一步处理。③术后予以冷敷颈部以下颌角为中心,注意冷敷的温度,太冷局部刺激重,患儿不能耐受,反而增加痛苦,应以5℃~10℃为宜。冰袋切忌太重太大,否则压在颈部有窒息感,增加患儿不适。④术后3~4小时如无明显出血可进温流质饮食,切忌过热及酸辣等刺激性饮食。术后2周内严禁食用干硬食物,以免擦破手术创面引起出血。注意口腔清洁,手术当日勿漱口,以免引起出血,次日可用复方硼砂液含漱;术后3天鼓励患者讲话。⑤镇痛治疗:术后疼痛多数患儿都能耐受,对于因疼痛致张口受限、不敢说话和进食受限者,应遵医嘱给予镇痛治疗。严禁给予水杨酸类药物止痛,以免因抑制凝血酶的产生致伤口出血或止血效果差。⑥术创护理:注意观察假膜形成情况,色泽、厚薄、是否均匀,前后腭弓及悬雍垂的肿胀程度。肿胀重、疼痛剧烈、假膜色暗、厚薄不均为感染征象,为防止这种情况的发生,要教会患者仰头含漱,才能使药液与术创全面接触,发挥漱口的作用。

并发症的护理:⑴死亡:为扁桃体加腺样体切除术后最严重的并发症,国内报道较少,据国外文献报道死亡率万分之一。致死原因有以下几点:①反射性喉痉挛,与特异性体质、分泌物流入喉腔、与麻醉有关。应立即放低头位,吸出分泌物和血液、人工辅助呼吸、针刺人中,必要时行环甲膜穿刺,可使患儿脱离危险。②由麻醉剂应用不当致术后喉痉挛窒息,严禁氯胺酮单独用于咽喉部手术麻醉;③反射性心跳、呼吸骤停,是术中突然死亡的主要原因,这种情况重在预防,严格掌握应用剂量、注射部位、注射速度;④与胸腺淋巴体质有关的突发猝死[4]。⑤术后出血及应急性溃疡;⑥术后低血糖及相应的电解质紊乱。必须加强病房巡视,全麻清醒后6小时,应鼓励患儿早进流食,对预防术后低血糖有利。⑵出血:如患儿因术中咽入胃内血液者,呕吐物为咖啡样。应首先安慰患儿及其家属,监测生命体征,嘱之将口中的血轻轻送出,严禁用力咳出;若仍不能缓解,立即报告医生处理。所以,对全麻未完全清醒的患者,应随时吸痰才能充分注意到有无出血。⑶创面感染:表现为咽痛加剧、发热,检查见假膜厚、污染不清,重者呈暗绿色,腭弓及悬雍垂红肿明显,下颌角淋巴结可触及肿大触痛,若有此并发症,应以控制感染为主。⑷颈部皮下气肿:较少见,术后应观察颈部有无握雪感及捻发音,在更换冰袋及冷敷时,用手检查颈部,特别对伴有咳嗽的患儿,要严密观察。若有此并发症,应预防感染。⑸扁周脓肿:从理论上讲,扁桃体己切除,扁周脓肿已无从谈起。我国学者杨占泉曾有报道,发病原因主要是由术后残体遗留所致。切开排脓,以后多无复发。⑹其他少见并发症:双侧软腭麻痹(术后饮水自鼻孔呛出,开放性鼻音),寰椎半脱位,颅内并发症,他觉性耳鸣,败血症等。

讨 论

腺样体肥大和扁桃体肥大是儿童的常见病、多发病,是儿童鼾症的主要原因,对儿童的生长发育有一定的影响,重症鼾声强度,扁桃体Ⅲ度肿大,均表示腺样体与扁桃体的肥大具有危险性,应视为手术指征。近10余年来鼻内窥镜的检查和手术有了较大的发展,手术的适应证和范围也逐渐扩大。经口鼻内镜辅助腺样体刮除术克服了传统腺样体刮除术的缺点,电视内镜可以清晰地显示鼻咽部结构,且手术图像和患儿的一致,易于掌握。其优点:根据我们的经验,鼻内镜监视系统可以清晰地显示鼻咽部,且手术图像与患儿一致,易于掌握,鼻咽顶及突入后鼻孔的腺样体组织易于发现并切除,可完整地切除肥大的腺样体,鼻内窥镜(直径2.7mm)而不损伤鼻咽部其他结构,因耳用吸引器头(直径≤2.7mm)比鼻内镜更细,能较自如操作,不易损伤鼻腔黏膜,从而避免术后的多种并发症,且止血方便、彻底,避免术后出血可能引起的窒息等危险。另外,显示系统和摄像系统有利教学和观摩,便于录像和资料保存,对术者及患儿均有利。腺样体肥大伴鼻腔、鼻窦疾病需要同时手术,可经鼻腔径路可以一次性完成手术。若伴有分泌性中耳炎的患儿,可同时行鼓膜切开或置管术。

总之,在鼻内窥镜下切除腺样体,具有切除彻底,创伤小;术野清晰,直观性强;出血少,止血彻底;鼻咽部正常结构不受损伤;并发症少,恢复快等诸多优点,并且通过视频可进行直观教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王雪梅,何晓松,柳友华,等.儿童腺样体肥大110例分析.临床耳鼻咽喉科杂志,2004,18:6.

2 邹明舜.儿童增殖体-鼻咽腔比率测定的临床价值.中华放射学杂志,1997,31:190-192.

篇8

关键词:健康老龄化 老年护理 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2)12(c)-0-01

1 健康老龄化的提出与含义

1987年,世界卫生组织首次提出“健康老龄化”的概念。健康老龄化是指,老年人在身体、心理智力、社会和生活等五种功能方面能保持应具备的正常状态,使老年人能较长时期参加有价值的社会活动。健康老龄化不仅要求寿命的延长,更重要的是生存质量的提高[1]。

2 老年护理人才培养的路径选择

2.1 大力发展学历教育

2.1.1 增设老年护理专业

随着我国政府对老龄问题的重视程度日益加强。2006年2月9日,国务院下发了《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意见》,指出要大力发展社会养老服务机构,要加快培养老年医学、护理学、营养学、心理学、管理学等方面的专业人才,要有计划地在高等院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增设养老服务相关专业和课程。这无疑为“老年护理”专业的开设带来了历史性的机遇。因此,各级各类卫生职业院校,应该审时度势、抓住发展机遇,从根本上改变现在还没有老年护理专业的现状,增设老年护理专业,并围绕老年相关的生理、病理、临床特点和护理具体要求组织安排课程,制定专门的人才培养方案,配备专门的卫生部正规教材,制订切实可行的教学大纲,建设专门的老年护理实训基地等。通过这些有效措施来推进老年护理专业人才的教育培育工作。

2.1.2 发展老年护理高等教育

2011年2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已经正式批准护理学专业成为I级学科,这也为我国老年护理学专业申请成为二级学科提供了可能性。高等院校应充分利用这一契机,加快我国老年护理本科、硕士和博士学位教育项目的申报和建设。这种高层次的老年护理教育势必起到学科引领、导向作用,对全社会老年护理观念的更新、吸引更多优秀人才投身老年护理事业、为其它层次的老年护理专业学生点燃希望等方面起到积极作用。

2.2 多元化补充非学历教育

因正规的学历教育周期长,为缓解当前老年护理人才供需矛盾,应充分利用现有教育资源,拓宽办学门路,大力开展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作为正规教育的补充,为社会培养急需的老年护理人才,以解应急之需,提高我国现有的老年护理事业整体水平。

2.2.1 养老护理员培训

“养老护理员”是顺应老龄化社会的一门新兴职业。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和社会保障部2002年制定出台的《养老护理员国家职业标准》规范了养老护理员的职业内涵、分类等级、申报条件、培训要求、鉴定方式等关键性问题,对规范“养老护理员”市场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其职业门槛低、培养周期短、市场需求大、发展前景广,使之成为社会目前培养大量养老护理人员的主力军。

但不可忽视的现状是从业人员大多是下岗工人或进城务工农民,基础知识薄弱,综合素质不高,而且大多是本身年纪偏大的中老年妇女,精力体力有限,再加上收入低,社会重视不够,人员流动性大,导致整体情况令人堪忧。

加强养老护理员队伍建设,应充分考虑广大从业人员目前的实际状况、关联行业认可程度、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等各方面因素。科学制定养老护理员队伍发展规划、妥善解决养老护理员职业待遇保障、着力改善养老护理员社会形象地位、积极推进养老护理员职业化建设等。

2.2.2 临床护士转岗培训

随着养老服务体系的不断完善,将有更多的老年人健康保健服务从医疗机构中独立出来,转向社区和机构养老部门。临床普通护士需求将趋于饱和,甚至下降,而老年护理这种“专科护士”将需求剧增。再加上临床护士有比较好的专业基础和工作背景,能够经过短期培训,快速、较好的适合这份工作。这也是顺应国家医疗资源的合理分配,突出专科化护理的时代要求。

2.2.3 大兴在职继续教育

为在职人员提供多种形式的老年护理继续教育活动,如采用集体授课、小组讨论、网络学习等形式进行培训。培训后发放相应的培训证书,作为护士继续教育的学分证明或者护士进入老年护理相关机构工作的准入标准之一。另外,进入国家级、省级《老年护理》精品课程网页,使用某些与老年护理相关的专业网站也可以为护士的继续教育内容提供相应的补充。

2.2.4 社会护理技能普及

在社区对老年人、其子女及家庭保姆展开健康教育和简单技能训练,提高防病急救意识。老年人的很多健康问题症状隐蔽、发病急骤、预后较差,如果能够及时正确处理,将会对疾病有巨大的帮助。加强这方面知识的普及,能够为老年人的安全保驾护航,也能增加老人的自理能力,让子女孝心得以实践。

2.2.5 引入时间储蓄概念

借鉴义务献血的用血机制,时间储蓄可以支付自己及直系亲属的护理需求。例如,德国年满18岁的公民,可利用公休日或节假日为老年公寓或老年病康复中心服务,不拿报酬,将来年老或需要护理时,可以获得同样时间的照顾[2]。对参加护理的非专业护理人员,包括家庭成员、义工,由社区计量考核计入护理服务时间储蓄,将有利于人力资源的充分运用,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养老氛围。

3 结语

有关资料显示,2011年以后的30年里,中国人口老龄化将呈现加速发展态势。到2030年,中国65岁以上人口占比将超过日本,成为全球人口老龄化程度最高的国家。2050年,社会进入深度老龄化阶段[3]。“十二五”期间,人口老龄化的飞速发展不可避免的会带来些困顿,但也为“老年护理”发展带来难得的机遇和挑战,而人才的培养又是重中之重,树立正确观念、保障师资队伍、从学历和非学历教育层面全面渗透,逐步推进老年护理人才培养体系的建设,才能真正落实“老有所养”的社会主义目标,最终实现“健康老龄化”的全球

战略。

参考文献

篇9

【摘要】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急性一氧化碳中毒病人的影响。方法??将60例一氧化碳中毒的病人随机分为健康教育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氧气吸入治疗加药物治疗加一般护理,健康教育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健康教育, 观察比较两组病人配合治疗的临床疗效。结果健康教育组对一氧化碳中毒的基本健康知晓率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

【关键词】一氧化碳;中毒; 健康教育

一氧化碳中毒是冬季常见的疾病,生活中常有因煤气泄漏、燃烧不充分、通风不畅等原因引发的一氧化碳(CO)中毒,以使用不当为多见。急性一氧化碳(CO)中毒,是指人体短时期内吸人过量CO所造成的脑及全身组织缺氧性疾病。最终导致脑水肿和中毒性脑病。临床表现为头晕,呼吸深快,口唇、指甲黏膜呈樱桃红色,严重者出现昏迷,甚至死亡。健康教育活动是护理人员有目的、有计划地安排时间对患者及亲属进行专题的健康教育,并取得了满意效果。我院自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期间共救治60例急性CO中毒患者,我科对住院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进行了健康教育,取得了满意效果。总结报道如下。

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 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一氧化碳中毒患者60例。其中男性8例,女性52例,年龄14―86岁,诊断均为一氧化碳中毒,均有不同程度的头晕、头痛、恶心、呕吐,呼吸、心率加快,口唇呈樱桃色,皮肤黏膜苍白并伴有不同程度的花斑,瞳孔对光反射迟钝,血压下降,肢体瘫痪,大小便失禁。同时还伴有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烦躁、昏睡或昏迷。病人住院时间最短5~10天,最长40天,平均20天。两组病人在性别、职业、文化程度、年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均P>0.05)。

2 方法

2.1 分组:将60例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即健康教育组和对照组,每组30人。对照组给予氧气治疗加药物治疗加一般护理,健康教育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健康教育。

2.2 一般护理措施包括:迅速将患者移离中毒现场至通风处;氧气治疗,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应争取在中毒后4小时内采用高压氧治疗[1];药物治疗;严密观察病情变化。

2.3 健康教育

2.3 .1 制定健教计划 根据对每位病人的评估综合判断病人对一氧化碳中毒的认识,制定针对性较强的个性化的健康教育计划。

2.3.2 健教方式 由于每个病人的年龄、个性、文化程度不同,应采用采取不同的指导方式,对文化水平低,语言应通俗易懂,少用或不用专业性语音;而对文化水平较高者可以给予图文宣传或小组形式集体讲解的方式,使其加深对一氧化碳中毒的认识。

2.3.3 健教内容 向患者及亲属详细讲解一氧化碳中毒的原因、预防、对一氧化碳中毒病人如何实施救助。

2.3.3.1 CO中毒原因:在日常生活中,家庭用火、取暖、洗浴、汽车尾气、家用发电时缺乏预防措施,是导致CO中毒的主要原因。CO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几乎不溶于水。进入人体后,与体内血红蛋白的亲和力比氧高240倍,使血红蛋白丧失了携带氧的能力和作用,对全身的组织细胞均有毒性作用,尤其对大脑皮质的影响最为严重。当人们意识到已发生CO中毒时,往往为时已晚。因为支配人体运动的大脑皮质最先受到麻痹损害,使人无法实现有目的的自主运动。因此,CO中毒者往往无法进行有效的自救。

2.3.3.2 救助方法:当发现有人CO中毒后,救助者必须迅速按下列程序时行救助:因一氧化碳的比重比空气略轻,故浮于上层,救助者进入和撤离现场时,如能匍匐行动会更安全。进入室内时严禁携带明火,尤其是开放煤气自杀的情况,室内煤气浓度过高,按响门铃、打开室内电灯产生的电火花均可引起爆炸。进入室内后,应迅速打开所有通风的门窗,如能发现煤气来源并能迅速排出的则应同时控制,如关闭煤气开关等,但绝不可为此耽误时间,因为救人更重要。然后迅速将中毒者背出充满一氧化碳的房间,转移到通风保暖处平卧,解开衣领及腰带以利其呼吸顺畅。同时呼叫救护车,随时准备送往有高压氧仓的医院抢救。2.3.3.3预防措施:1、在安装炉具(含土暖气)时,要检查炉具是否完好,防止漏气;2、要检查烟道是否畅通,有无异物,防止废气排放不畅;3、保持相关设备使用场地的通风,不要在密闭,通风不好的房间内使用燃煤、燃气、燃油动力装备。4、不要躺在门窗紧闭、开着空调的汽车内睡觉,以免大量一氧化碳的废气侵入车内引起中毒。

2.3.4 心理护理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多由于生活意外引起,病人对这意外的打击往往难以承受,常有恐惧、焦虑,部分人还有轻生的念头。因此,应主动关心病人,尽力解决病人的实际困难,介绍有关检查治疗的目的和必要性,使其以最佳心境接受治疗和护理,争取早日康复。如果3~5天后,病人仍有较大的情绪波动、反常,则应考虑是否有中毒性精神病或者痴呆的发生。

2.4 统计方法:将所以数据输入SPSS11.0软件包进行统计处理,计数资料用X2检验。

3 结果

经强化教育后的健康常识知晓率掌握情况明显高于对照组病人。见表1.

表1 两组病人健康常识知晓率情况

组别 例数 一氧化碳中毒的原因 一氧化碳中毒的预防 一氧化碳中毒病人的救助

知道 % 不知道 % 知道 % 不知道 % 知道 % 不知道 %

实验组 30 29 96.7 1 3.3 26 86.7 4 13.3 24 80 6 20

对照组 30 20 66.7 33.3 40 18 60 12 40 16 53.3 14 46.7

X2 6.67 5.45 4.8

P < 0.01 0.01 < P < 0.05 0.01 < P < 0.05

4 讨论

4.1 在临床工作中,由于急性一氧化碳中毒病人病情危急,医护人员往往只重视对病情的观察和抢救,而忽略了对其进行系统的健康教育指导。随着现代医学模式与健康观念的改变,对病人进行健康教育,展现了护理工作的又一功能,即“促进健康,加强预防”。我们不仅为病人的疾病提供治疗与护理,还要为促进病人的健康提供服务与措施,教给病人有关的知识,使他们不至于在患病时不知所措,以减轻心理负担,调动主观能动性,配合治疗、护理,减少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和避免疾病复发[2]。

4.2 健康教育是护理人员有目的、有计划地对患者及亲属进行疾病知识的宣教、良好生活习惯的指导及心理压力的舒缓。我们根据病人的不同心理状态确定健康教育计划并采用不同方式有的放矢进行教育指导,使病人掌握相关知识,使患者能积极配合治疗及护理,恢复正常的身心状态。从表1中不难看出,实验组的患者对中毒的知晓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4.3 正确的健康教育指导不仅能使患者正视生命,增强遵医行为,而且能促使护士不断学习,拓宽知识面,构筑良好的护患关系。

参考文献

[1] 周秀华主编。急救护理学. 第一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161

篇10

【关键词】社区护理;老年人;健康需求;护理干预

目前,我国社会的老龄化现象比较严重。同时,有些老年人的受教育程度较低,医学健康知识的缺乏使得他们更容易患病。为了评价社区护理干预对老年人健康行为的影响,本研究选取贵阳市某辖区内的124例老年人作为研究对象,对接受社区护理干预前后的健康行为进行了对比研究,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

一般资料从辖区内随机选取124例老年人作为研究对象。从受教育程度来看,90例为文盲或半文盲,27例为小学,仅有7例为中学。从健康状况来看,有90例患有不同种类的慢性疾病,占总数的72.58%,剩余34例健康,占27.42%。

1.2干预方法

针对本组老年人进行详细的身体常规检查,并针对他们的饮食习惯、运动状况、心理状态、作息时间和用药情况建立个性化的健康档案。根据体检检查的结果将其分为健康组和慢性疾病组,分别为34例和90例。社区护理干预其主要内容包括心理咨询、健康教育、生活护理、康复指导、保健指导等方面,干预时间为12个月。针对本组研究对象的不同健康状况,分别采取相应的护理干预手段。

1.3统计学方法

本组研究数据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经统计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数据结果

被调查对象自然状况本研究共发出问卷124份,收回124份,经审核100份符合要求。对这些内容进行梳理,从性别、年龄、文化程度、职业状况等方面统计被调查对象的自然情况。从统计的情况来看,目前老年人的学历较低、曾经从事的工作以体力劳动为主。

2.2健康状况

健康状况自我评价从问卷调查表中自我评价的数据来看,老年人对自己的健康状况比较满意,认为自我健康状况一般以上的占65%,仅有7%的老年人认为感觉很差。被调查者有82人日常生活完全能自理,占82%;有11人部分能自理,占11%;有7人不能自理,占7%。

患病情况被调查的老年人患病率较高的有糖尿病、高血压、心脑血管病等;稍低的有心理障碍性疾病、慢性支气管炎、耳聋、白内障、肿瘤、老年痴呆等;老年人患2种疾病以上占54%,慢性病患病率为71%。

就诊及接受护理情况对患病后就诊的去向及对社区医院的了解等的数据统计,可以看出,多数老人患病后,病情较重者都选择到二级以上医院就诊(包括各种医疗机构)。但仍有部分经济困难的老年人患病后不能及时就诊,病情较轻的多选择自行购买口服药物或到社区医院、私人诊所或请私人护士静脉点滴、肌注药物。多数老人患病后除住院有专业护理人员照顾外,在家基本得不到有效护理。有87%的人知道社区医院,接受过社区护理服务的占58%。

2.3社区老年人护理服务需求情况

通过老年人对护理需求情况的数据统计分析得出,绝大多数的老年人对社区护理和社区医疗机构认可度还是很高的,他们在这方面是有很大需求的。见表1。

表1老年人对护理需求情况

项目

社区护理

社区医疗服务机构

非常需要

需要

不需要

非常需要

需要

不需要

人数

67

16

17

58

35

7

百分比(%)

67

16

17

58

35

7

3贵阳市社区老年人健康需求的护理干预措施

3.1实施健康教育

护理人员不仅要向老年人提供护理服务,而且要对老年人进行健康教育,通过健康教育讲座的形式,向老年人讲解各类老年常见病、慢性病的防治知识,以及基本的卫生保健及家庭急救等知识,通过宣传教育的方式,使他们了解基本卫生保健知识,提高自身的预防保健能力,改变不良生活方式,并且让他们学会自我调节与疏泄,保持身心健康,以降低疾病发病率,提高康复治愈率,只有老年人积极参与进来,才能够真正促进、维护自身健康,预防疾病和损伤,世界卫生组织提出“健康是生理上、心理上、社会上的安宁美好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与残疾”。

3.2建立社区老年人健康档案

建立长期保存和动态管理健康档案,开展入户体格检查,发现健康问题及时处理,并且及时给予针对性的指导,尤其是对于心脑血管等慢病患者的护理,重点是高血压、糖尿病防治,设计探访记录本,记录每次随访血压、血糖、情绪、饮食、运动等情况;通过定期开展健康体检,掌握社区老年人的既往疾病、治疗及住院史、每次体检情况等全面详细的健康信息,发现问题及时与社区或上级主管部门联系。通过采用这种管理模式,能够掌握哪些是重点或高危人群,能够为老年人提供针对性的护理服务,使医疗资源得到合理利用,有利于老年人预防疾病、恢复健康。

3.3培养专业的老年人护理人才

业务素质不高、技术水平偏低、服务意识和竞争意识不强是目前社区卫生服务人员普遍存在的问题,难以适应社区卫生服务长期发展的需要,对社区护士进行相关知识和技能的培训并考核。选择素质高、学历最低为大专的社区护士,并且要具备良好的人际交往和沟通能力,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以及丰富的理论知识,熟练掌握各项基本操作技能,能够满足群众对医疗卫生服务的需求。

3.4对老年慢病患者进行针对性生活方式指导

对老年慢性病患者进行病情监测、用药指导、疾病治疗、保健知识宣教等。“为人类健康的生活而实施的照顾”是护理工作的根本理念,社区护理人员应该不仅要为老年患者提供护理工作,同时还应该对其进行健康教育,以帮助他们了解疾病预防相关知识,提高他们的自我保健意识,这才是真正意义上履行“预防疾病、维持生命、减轻痛苦、促进健康”的专业职责。通过对社区老年人健康行为教育,能够让老年人在自身的体保健中发挥主观能动性,并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质,实现提高和促进辖区居民的健康水平的目的。为老年人提供良好医疗保健服务,使老年人幸福健康地安度晚年。

总之,老龄化导致医疗保健需求的增加,以老人为本的社区护理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最佳途径。社区护理人员应从身体、心理、社会支持等层面评估社区老年人对社区护理的需求,使老年人适应生活,熟知如何保健,达到足不出户就可享受到预防、保健、治疗、康复一体化服务,提高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赵湘梅.鹤壁市老年人健康状况及社区护理需求的调查分析[J].医学信息,2013,26(2):182-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