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管理体制范文
时间:2023-10-19 16:06:4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城市管理体制,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由于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的背景不同,我国的城市管理体制与西方城市管理的体制是不同结构的。
(1)我国城市管理政企不分,管理和作业不分。我国的城市政府既是城市建设的组织者,又是城市管理的施行者,政府身兼建设和管理两个角色,而西方国家的城市管理实行的是政企分开,组织管理机构健全,权限职责清晰。市长的主要精力用于城市管理,市长首先是抓城市规划,组织智囊班子帮助编制规划,并组织实施。市长通过抓规划,把国家的经济结构模式在城市结构中具体体现出来。
(2)我国的城市管理重视思想教育,带有较明显的人治色彩。西方国家的城市管理重视法规制度,法制意识较强,政府各部门也围绕城市管理,依法行政。各部门虽然分工不同,但是依法办事的立场和价值观一样,由此就降低了内耗,也有利于提高效率。全民法制意识下的城市管理对于西方市场经济的发展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3)在城市管理中,我国的政府常常扮演着“全能政府”的角色,相形之下,社会发育不够完善。西方国家一般是“市民社会”,大量的社会中介组织分担了城市管理的传统职能,典型的“小政府,大社会”模式,政府仅充当教练和裁判的角色;非政府非营利组织在社区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社区志愿者组织更是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
2、西方城市管理模式和改革趋势对我国社区体制改革的启示。
体制背景、社会基础等的变化,使得我国原有的城市社区组织管理体制已不适应新时期社区发展、社区建设的根本要求,社会需求的多元化与社区管理的单一行政模式构成了转型期社区组织体系的结构和功能分化,产生了新的结构要素,社区组织管理体系面临新的重组、整合与再造。尽管西方城市管理的理论和模式对我国的城市管理实践与研究有很大的启发意义,但必须结合中国的意识形态、政治经济和社会文化特点加以借鉴。
我国城市社区管理必须从结构上对管理体制进行调整,遵循“社会化、协调性、专业化、法制化”的原则,从两个层面上着手构建全新的“小政府,大社会”的多元互动的城市社区组织管理体系:一是从社区组织结构着眼,根据社区内部各要素的有机联系,重构合理的社区体系;二是根据社区发展的需求,重建新型的社区组织,并赋予其独立法人地位。据此,要完成我国城市社区管理“街道体制”向“社区体制”的转化,我国的城市社区管理体制创新至少有四个方面的工作要做:
—是法规建设。法规建设是实施社会化社区管理的前提,为适应新型城市社区管理模式,必须制定和完善有关社区管理的法规,以法律形式确定各社区组织的职能关系,使社区管理步入规范化管理轨道。
二是制定科学的社区发展规划。按照“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根据其内容制定社区发展的长期、中期、短期规划。规划的制定应有社区居民的参与,并且体现满足大多数居民的利益。
篇2
提高乡村品位,第一条为加强乡村管理。给市民营造舒适、恬静、卫生的生活环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平安法》乡村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乡村绿化条例》省实施〈乡村绿化条例〉方法》省城市市政公用设施管理方法》等法律法规规章之规定,结合我县实际,特制定本方法。
第二条本方法适用于县城区范围内的所有单位和个人。
第三条县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是本县乡村管理的主管部门。依照各自的职责共同搞好乡村管理工作。
第四条乡村规划区各单位特别是宣传、教育、广电、文化等部门应加大乡村管理宣传力度。自觉遵守乡村管理法律、法规,服从城管部门管理。
由县人民政府给予惩处、奖励。第五条对乡村管理工作作出突出贡献的单位、个人。
第二章市容市貌管理
第六条乡村建设必需严格规划管理。应当内容健康并坚持外型完好、整洁、美观,符合国家规定的乡村容貌规范,使用者或产权所有者应定期进行装修粉刷、油饰和清洗。对有损市容的建筑,应当及时进行修整或者撤除。
第七条乡村的道路、供水、排污、照明、环卫、交通、人防、电力、邮电通讯、广播电视、消防等公用设施。
第八条乡村街道树木、绿篱、花坛、草坪等设施。坚持美观整洁。
第九条车辆进入城区。严禁带泥和将废弃物抛撒在街道上。
畜力车进入城区必需带有粪兜和清扫工具。
第十条严禁在街道两侧搭建棚架或遮阳(雨)棚等。
街道两侧和公共场地临时堆放资料,因建设等特殊需要。搭建非永久性建筑物、构筑物或者其他设施的必需先经城管部门批准,并依照有关规定料理审批手续。
第十一条乡村主干道的供水、供电、广播电视、通讯线路必需进入地下通行。
第十二条规范广告宣传。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在户外和其它公共设施上张贴、涂写、悬挂及在大街小巷、公园、广场和店外等设置宣传物品。
严禁在乡村南北大街、凯旋路、步行街、前进路、东西街等主干道悬挂过街横幅。未经城管部门批准。
第十三条严格实行商品划行归市。严禁在主要街道和学校门前摆摊设担;商业营业执照必需按城管部门划行归市的场地操持,禁止在主街道门店从事机动车维修、废品收购、水泥、石灰、建材、弹棉花、洗车等污染乡村和有碍市容的行业经营。禁止使用高音喇叭、扩音器具进行叫卖。
第十四条严禁在乡村内放养鸡、鸭、鹅、羊、兔、猪、狗等家禽家畜。
第十五条绿化设计必需与工程建设设计同步进行。
旧城改造后绿地率不得少于总用地面积的25%。不按规划设计的不得动工。乡村新建区绿地率不得少于总用地面积的30%。
第十六条严禁擅自占用乡村绿化用地、损坏草坪、花坛、绿篱、绿带。严禁损坏园林绿化设施。
第十七条任何单位和个人。
第十八条乡村新建管线应当躲避树木。当乡村内树木生长影响建筑物使用或造成其他影响,确需修整时,必需经城管部门批准后方可进行修整。
确需砍伐树木、损毁花草的必需经城管部门批准,因乡村建设施工。并按规定补植或补偿。
第十九条提高城区亮化率。合理布局城区街道及公共场所照明。做到有专人经常检查维修,确保亮灯率不低于95%。
第三章环境卫生管理
合第二十条乡村环境卫生设施须统一规划。符合环卫设施设置规范,并与主体工程同步设计,同步施工,同时交付使用。
第二十一条乡村公厕依照乡村规划要求。并由建设、城管部门共同负责实施和监督管理。
第二十二条临街建筑工地必需按要求围栏作业、文明施工。工程土方、建筑垃圾必需依照城管部门规定的路线、时间、地点及时清运和倾倒。
第二十三条凡委托环境卫生专业单位清扫、收集、运输和处理废物的应当交纳服务费。
第二十四条对单位和从业者严格执行“门前三包”责任制。由城管部门挂牌,定期检查通报。
第二十五条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将垃圾倾倒在垃圾容器外。环境卫生管理所对城区垃圾必需做到日产日清。
严禁随地吐痰、便溺、乱扔果皮、纸屑、烟头等杂物;严禁乱倒垃圾、粪便和污水;严禁在街道及公共场所焚烧垃圾、树叶、枯草及冥纸。禁止在乡村街道两侧、广场及公共场所私自种植作物。
第二十六条住房、店面不得将杂物和污水倒往人行道和街面。
第二十七条城区燃放烟花爆竹时间不得逾越晚上12时。禁止在乡村主干道燃放烟花爆竹。
禁止在乡村街道丢撒冥纸。
第二十八条工厂、医院和学校等单位的有害、有毒废弃物。严禁任意排放、倾倒。
第四章交通秩序管理
第二十九条乡村交通行驶秩序管理由公安交通管理部门负责。根据交通状况设置停车场。
县城管、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在不影响交通平安、疏通的情况下规划停车泊位,城区道路范围内。并根据交通状况适时调整。车辆须在停车泊位内有序停放。
鼓励沿街有停车条件的单位提供有偿停车服务。
第三十条乡村交通客运实行公交优先。公路客运车辆应当在城区指定的客运站点停靠、上下乘客。
第五章市政公用设施管理
第三十一条市政公用设施建设必需符合乡村建设总体规划。
第三十二条城管部门要加强对乡村排水设施的管理。
不得向排水明沟、检查井、雨水口内倾倒垃圾等杂物;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任意损坏排水设施。不得在排水管道上圈占用地或兴建构筑物。
临时占压、开挖排水管道者,确因建设需要。应事先报经城管部门批准,并设置平安防护措施后方可占压、开挖。
第三十三条城区内修建建筑物或构筑物的供水、排水设施必需相互配套。
第三十四条城区道路及两旁破路施工。架设电杆、维修道路和沟渠进行的建设活动,必需经城管部门批准,并料理有关手续,维护道路完好和维持正常交通秩序的前提下方可施工。遇紧急抢险情况,可先施工,后报批。竣工后,应及时清理现场,恢复原状。
第三十五条乡村道路照明设施是国家财富。对有损照明设施行为的有权进行检举和控告。
第三十六条任何单位和个人在进行可能触及、迁移、撤除乡村道路照明设施或者影响其安全运行的地上、地下施工时。由城管部门负责迁移或拆除,费用由申报单位承当。
第三十七条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私自占用、损坏市政公用设施。不得撤除或者变卦其用途,属批准后占用损坏的由城管部门监督修复。
篇3
找文章到文秘站网更多原创-
由于城管执法体制从诞生之日起本身存在的缺陷,在推进城管行政执法体制改革的过程中,各种矛盾和难题相继出现,使这项工作陷入了困境。近段时间以来,学术界和实际工作者围绕城管执法体制问题开展了热烈讨论,对体制改革的得失进行了深刻思考,努力把视域拓展到更深、更高的角度和层面,试图创设出更加合理、科学的城管执法体制。在此,我们反思现行城管执法体制的利弊,提出新型城管执法体制的基本框架,与全国同行商榷,期待引起大家对体制理论和实践问题的思考和争鸣。
一、对城管执法体制的历史回顾和评估
(一)关于城管执法体制改革的历史回顾
纵观城管执法体制改革从提出到试点、从理论到实践的过程,可以分为3个阶段。
1、探索阶段(1996年~20__年)。1996年3月17日,八届人大四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第十六条规定:“国务院或者经国务院授权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可以决定一个行政机关行使有关行政机关的行政处罚权,但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处罚权只能由公安机关行使。”《行政处罚法》的这一规定,为城管执法体制的建立提供了理论依据。国务院法制办和各地法制部门进行了大量的实地调查和理论论证,确立了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的理论构架,统一了试点机构名称,以及行使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的范围、内容等,奠定了城管执法体制的基础。
2、实施阶段(20__年~20__年)。工作重心由理论探讨转变为实践运行,法制部门退居幕后,各地城市政府担当了城管执法体制改革的主力军。各种具有地方特色的模式层出不穷,城管执法体制变革在一个广阔的时代背景下迅猛展开。
3、困惑和反思阶段(20__年以后)。经过几年的实践,城管执法体制理论上的缺陷逐渐显现出来,各地城管执法机关面临一些难以突破的理论障碍和实践难题,体制改革的动力不足、体制创新的方法不多。20__年以来,城管执法体制变革出现了停滞甚至倒退的现象,引起全国一片反思之声。大家从初期的兴奋转为困惑和焦虑,进而沉下来认真思考,经过认真审视和反思后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意见和新的观点。困惑和反思是建立一种新的行政执法体制必然要经历的阶段。在反思和批评中,思路可能被打开和拓展,不足之处可能被克服。经过反思,城管执法体制的建立可能进入到更健康、更快捷发展的阶段。
(二)当前城管执法体制的大致类型
1、独立体。将建设、工商、公安等行业的行政处罚权全部或者部分剥离出来(简称7+1或7+X),跨行业配置给独立组建的城管行政执法局(城管综合行政执法局),其特点是行政许可权与行政处罚权分离,部门之间相互分离、相互监督、相互约束。这种架构规范、稳固,具有很强的刚性,符合政府行政管理改革的趋势。但是管罚分离,在现有的政府行政体系中很多关系难以理清,权责不一致,出现新的职责不明,易使管理部门和执法部门之间相互推诿、扯皮。同时,如果不对管理部门进行相对集中的整编,在原有机构编制中出现新机构,可能造成新的机构膨胀和效率低下。
2、联合体。对原有的城建监察或城管执法队伍重新进行整顿,按照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要求设定行政处罚权,建立行政执法机关和执法队伍,将行政执法机关与行政审批机关合并在一起,分别挂“城市管理局(城管办)和”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综合执法局、总队、大队)牌子,实行“一套人马,两块牌子”的管理和执法模式。其优点是在统一体系中运行,管理与执法互补,可以整合力量;缺陷是相互之间没有制约力,在制度上不能制止乱作为现象。
3、从属体。城管行政执法局作为二级局从属于一级局。这种体制的特点是城管行政执法局从属于建设局(市政管理局、城管办),由一级局副职兼任城管执法局局长,并以一级局的名义执法。这种构架是原来的城建监察体制的继承与延续,在实际工作中可能有效,但不符合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和综合行政执法的精神。
(三)对城管执法体制的评估
1、是对行政执法体制的革命性颠覆。城管执法体制改革是中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一场革命,是对管罚合一的行政执法体制一次“切割式”的颠覆,其革命意义,绝不亚于政府减少事权、“有限政府”的改革所具有的意义。正因如此,如何分权、如何监督、如何制约便成为非常敏感的问题,分权和监督的界限、程度一直是相关部门争论不休的焦点。利益格局的重新分配,使很多部门对“竟敢动我的奶酪”的城管执法体制设置了重重障碍。在现有行政管理体制未彻底突破的条件下,城管执法体制的改革,打破性成分和建设性成分并存,打破已经开始,而重建却困难重重。
2、是实施民主政治的有益尝试。形成政府内部相互监督机制、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度,是社会主义民主的一个通则。城管执法体制改革直接的、显性层面的动因,是解决职权交叉、机构臃肿、队伍重叠、多头执法、效率低下等问题,理顺行政执法关系,降低执法成本,提高行政执法质量和水平;深层的、内在的动因,则是构建行政权相互监督制约、社会多元主体广泛参与的民主体制。可以这么认为,开展城管执法体制改革,不单单是调整、解决城管行政执法领域存在的问题,更重要的是通过局部试点,探索建立现代、民主、高效的行政体制。各地实践的进程显示,当前建立城管执法体制的焦点在显性层面上
,重点关注机构的建立、队伍的精简、减少多头执法和执法扰民等问题,而忽视了监督的刚性和参与的民主化要求。
3、是对执法者执政能力的严峻考验。建立城管执法体制所确定的一系列原则和方法,打破了过去沿袭的机制,提出了很多新的课题。要实现城管执法体制改革的平稳进行,执法者必须具有全新的公共管理理念、“人本主义”的管理思路、出色的制度构建能力、超众的组织协调能力等等。所以,城管执法体制是一块“试金石”,考验着执法者的素质和能力。
4、取得了一定程度的进展。政府事权在一定范围内初步实现了分离,外部监督有所加强;重新梳理了城市管理领域的职责、机构,合并了行政执法队伍,减少了多头执法现象;执法队伍进一步年轻化、规范化、专业化,队伍形象较以前有所提升;初步转变了执法理念,把治理违法、优化环境作为执法目的;大胆创新,初步形成了一些有效的执法机制,规范化、亲民化、科技化、信息化、精细化水平得到提高。
二、当前城管执法体制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法律地位不稳固
《行政处罚法》只规定了实施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制度的原则,中编办关于开展综合行政执法工作的要求缺乏法律依据,且本质上与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制度是相互矛盾、抵触的。由于没有《组织法》的保障,国务院或省级政府没有制定与《行政处罚法》相配套的细化的城管执法相关法规、规定,城管执法体制的法律地位不确定、不稳固,随时可能有被取消、与管理部门重新合并的趋势。为此,浙江省由省法制办牵头,正在研究制定《开展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制度的办法》,以对这一体制从法律地位上进一步明确和确定,防止城管执法部门在机构变动中被撤销或合并。
(二)管理体制不统一
1、执法机构名称不统一。由于存在上面提到的三种不同的体制类型,执法机构的名称五花八门。
2、归口不统一。有的是政府组成部门,由政府直接管辖;有的归口建设系统;有的只是某个部门的内设机构。归口不统一,中央、省级无直接主管部门,导致编制、经费诸多方面的不统一。
3、建制不统一。有垂直管理,有分级管理;局、分局,总队、支队、大队、中队设置混乱。
4、人员编制不统一。国务院有关文件明确要求行使行政处罚权的行政机关的执法人员必须是公务员,《公务员法》也设置了行政执法类公务员,从法律上对执法人员身份作了明确规定。但各城市受行政编制限制,在理解上又有偏差,把一线执法队员基本核定为事业编制。
5、着装不统一。各城市争相模仿公安部门,基本都设计制作了自己的执法制服和标识,混杂不一且与公安部门制服相似,带来的直接后果是20__年国务院对制服问题的清理和整顿。
6、执法文书不统一。
(三)职能界定不清
1、审批权和处罚权划断后,检查权和监管权的归属不清。审批部门的批后监管权有哪些、执行到什么程度、有何措施,处罚部门的检查权属于什么性质的权力、如何执行,对这些问题,没有深入研究。
2、将部分行政处罚权划分出去的标准不准确,人为地将相互关联的一种违法行为细分,增加了执法层次,违背了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的要求。如分拆环保和公安交通中的部分行政处罚权,导致新的职责交叉。
(四)执法手段延伸不够
由于政府规章和行政处罚各类的限制,执法中主要采用教育、纠正、警告、暂扣物品、罚款等处罚形式,缺乏必要的“杀手锏”,缺乏有效的后续手段。
(五)相互监督不到位
实施城管执法体制的目的之一,是为了加强执法部门与相关主管部门的监督约束。但事实上,执法部门无法律依据进行监督。主管部门的审批许可权是独立行使的,目前的法律并没有规定对审批有检查权,主管部门的审批行为是否违法,只能由法院或政府监察部门界定,不在行政执法部门的监督范围。在执法实践中,为了不破坏与主管部门的良好关系、争取主管部门的支持配合,执法部门对管理部门审批过的过当行为也认定是合法的。这种认定方式,对政府部门的违法行政行为起不到监督作用。
(六)创新动力不足
一方面,面临理论的困惑,大家感到横亘着难以逾越的制度鸿沟,同时,改革的前景不明朗,很多人抱着等一等、看一看的心态。另一方面,城管执法体制建立后,城市管理违法行为并没有迅速减少,查处违法行为的措施依然缺乏,执法环境依然没有根本好转,有些人觉得改与不改没有本质区别,权力从左手换到右手,改变的只是形式。更有甚者,少数地方觉得老的体制用起来更加顺手,干脆掉头重走旧路,体制变革半途夭折。城管执法体制改革正走在一个方向欠明的十字路口,面临重重困境。
三、建立科学、合理的城管执法体制的构想
(一)建立科学、合理的城管执法体制的理论前提
1、遵循渐进式改良的理论逻辑。政府行政体制改革,是要调整、改变建国以来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形成的一整套政府自身运行的组织制度。这套组织制度经过长期的动作已经高度固化,内部的关联度呈现网络化格局,往往牵一发而动全身。如果改变的仅仅是其中的某一个环节,会引起其他环节一连串的不适应,进而导致整个运行过程的混乱、停滞、倒退。按照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理论对城管执法体制进行调整,是在大的行政体制未改变的前提下,对城市管理领域内的行政权进行重新配置,是一次局部环节的调整。如果忽视这次调整的前提条件,完全原来的体制结构,会出现法律、法规的空白,打乱原来的运行节奏。
对行政体制的任何激进的改革都应当慎重,对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建立的行政体制构架,要肯定原有体制中的合理成分,新的体制的建立应该是原有体制的逻辑延伸,而不是截然划断。任何推倒重来的做法都值得商榷。据此,我们认为,在城管执法体制变革中,要慎提改革,多提改良和完善。在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制度下建立起来的城管执法体制,应该是城建监察体制的进一步改良的完善,是在城建监察综合4个方面处罚权基础上的进一步扩大和深化,是用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理论对城建系统行政处罚权配置的一次再细化、再调整。在这样的逻辑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城管执法体制,既解决了牵头部门的问题,又解决了执法主体法定的问题。
2、构建统一、开放的职能结构。在构架上,要能体现出城管执法体制的统一性和精简性。在全国范围内,要做到城管执法机构独立、队伍单一、服装统一、人员编制精简、执法有效。在价值取向上,应该体制出“强其所应强”的职能定位。处罚权是政府行政权力中维护公序良俗的有效“利器”,从国外城市管理的经验来看,通常的做法是弱化审批许可权,让非政府组织、社会团体和市民最大程度地参与管理,同时强化监管和执法,对违法行为严管重罚。所以,城管执法应在现有的处罚权基础上,增加强制措施和处罚种类,进一步强化惩戒力和威慑力。在对外关系上,城管执法体制的职能结构应该体现出开放性、自洽性的特点,能够不断与体制外的环境进行必要的物质、信息和能量交换;城管执法本身要具有内外联系的功能,成为城市管理审批、监管、检查等环节的中枢。
3、打破现有的思维模式。国务院按照《行政处罚法》提出的城管行政执法体制,本来就是一种构设,有大胆超越的地方,也有受到原有行政体制制约而显得谨慎的一面。实践表明这种模式需要调整和改进,我们不能囿于国务院的原则规定,而应对明显不适合的部分大胆进行调整和革新。如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制度与综合执法制度本质上是矛盾的、不相容的,部分行政处罚权的划断归并造成新的机构膨胀,把是否需要技术部门鉴定作为行政处罚权划分的原则不科学、不可行等等,我们要根据实践的具体情况,提出相应对策。
(二)构建城管执法体制的新形态
根据上述理论思辨和城管执法实际情况,我们提出城管执法体制的一种新形态。
1、建立中央、省、地级市、县四级法制、编制保障支撑机制。一是中央、省、地级市、县四级法制部门代表中央和地方政府,在推进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制度、开展综合行政执法工作中,主要负责法律法规的修订和完善;对城管执法部门依法行政、贯彻落实执法责任制等进行指导、检查和监督;对城管执法和相关部门管理过程中法律法规交叉和重叠之处进行厘清和裁决等。二是中央、省、地级市、县编办部门代表中央和地方政府掌握好城管执法队伍的总编数和队员的编制、身份等管理,抓好城管执法体制改革后的精简队伍、归拢编制、善后安置等工作。
2、建立中央、省、地级市、县四级垂直领导的城管执法机构。将城管执法部门纳入建设系统,在建设部门设置城管行政执法总局,负责全国的城管执法工作;省级建设厅设置城管行政执法局;市、县建立城管行政执法局,列入政府组成部门,但归口建设系统。省级以下城管行政执法局可根据各地实际情况实行垂直领导、分级管理。中央、省级城管行政执法机关负责沟通、协调和法律、法规的把关,不从事具体的执法行为;市、县级城管行政执法局负责具体的执法工作。
3、依据《行政处罚法》在特定领域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将建设系统的全部处罚权集中起来,同时将部分与城市管理相关的边缘性的处罚权如环保、工商、公安交通、文化等部分行政处罚权集中起来,依据城管行政执法管辖权和处罚依据进行处罚。
4、贯彻管罚分离原则,城管执法机关独立动作。各级城管执法机关必须贯彻管罚分离的原则,严格实行许可权和处罚权分离。市、县级城管执法局必须是独立的执法机关,不得成为部门的一个内设机构。与其他部门的日常联系沟通由城管执法局自行负责,涉及重大的、难以单独解决的问题,由建设部门牵头协调。
(三)新型城管执法体制的特点
1、延伸了城管执法的层次。一是把城管执法体制从较低层面延伸到较高层面,在中央和省级明确了城管执法的领导机关,确定了行业主管部门,形成了自上而下的体制格局。二是改变了法律、法规不适应的现状。中央、省级制定的法律、法规效力较高,市、县制定的法律、规章或规范性文件效力较低,实行城管执法体制,目前高位法基本没有变更,调整后的低位法经常面临与高位法相抵触的情况,造成了执法工作的被动。在中央和省级建立城管执法机构,调整效力较高的法律、法规,有利于理顺各级法律、法规的关系,解决法律、法规不适应的问题。
2、实现了城管执法的统一。把城管执法体制的设置由自下而上转变为自上而下,城市政府各自为政转变为中央和地方合力合拍,便于逐步落实城管执法体制“六个统一”,即统一机构设置、统一机构名称、统一归口管理、统一行政编制、统一着装、统一执法文书。
篇4
一、行政管理体制创新的目标要求
首先,围绕“小政府、大社会”,创新社会治理模式。改革开放的实践证明,只有创新社会治理模式,解决社会领域的矛盾和问题,才能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创新社会治理模式,就是要在党的领导下,改变计划经济条件下政府包揽社会治理的传统模式,创造各种有效方式,由人民群众依法进行自我管理,逐步形成“小政府、大社会”的治理模式。其次,围绕“效率高、服务优”,改革政府管理体制。建立效率高、服务优的政府管理体制,既是市场经济发展的迫切要求,也是新型城市化发展的重要动力。要以改革行政审批制度和推行大部制改革为抓手,重点市、区两级政府管理体制,改革“中心镇”管理体制,完善“一队三中心”(综合执法队伍和政务服务中心、家庭综合服务中心、综治维稳中心)为主的基层社会管理体制。
二、推进新型城市化的行政管理体制障碍
近年来,围绕着转变政府职能,已在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大部制”改革上有所突破,但是整个职能转变仍是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短板。
(一)“管制型政府”仍占据主导地位,“服务型政府”建设有待加强从目前新型城市化发展来看,政府职能的转变距离“服务型政府”的目标还有一定的距离,政府职能更多体现为“管制行政”而没有将适度的“管制”寓于无限的“服务”之中,“管制型”政府与“服务型”政府并非是一种互相取代的关系,而是由“管制”因素和“服务”因素在排列组合上的变化而引起政府职能的质变。而相当一部分新型城市化政策的落实部门仍旧以“控制、审批、监督、处罚”等手段充当着“经济的计划者”、“市场的控制者”、“社会的管制者”、“公共的所有者”等角色,政府将主要精力放在自己搞经济建设,直接参与微观经济运行,就会出现与民争利的现象,就会“种了别人的田,荒了自己的地”。与“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总体政府职能转变定位相悖,进而出现“职能越位”、“职能错位”和“职能缺位”的不良现象,政府的这种“全能”在本质上是以“管制型政府”混淆“服务型政府”。
(二)“大部制”改革只是“物理运动”,并没有发生“化学反应”“大部制”改革属于政府职能转变中政府职能权限及履行职能方式的调整,在推进“大部制”的改革中解决了机构设置过多、职能重叠、职责分工过细、权责脱节等突出问题,对政府部门关系,减少政府层级,提高行政效率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地方大部制改革仍存在一些问题,政出多门、部门职能交叉、扯皮推诿等问题仍然存在,主要表现为:
第一,机构精简幅度难有实质性突破。按照《市人民政府机构改革方案和实施意见》文件指示,精简后的市政府机构为40个,与原有的42个机构相比只精简了两个。差不多同一时期,市大部制改革后,该市政府部门从46个减少至31个,减少局级领导职数56个,减少人员编制492个,此外还减少事业单位60个,是市自改革开放以来力度最大的一次机构改革。作为“大部制”改革“明星”的顺德,政府部门由29个调整为10个;党委机构由12个减为6个,党政机构由41个精简到16个,精简幅度接近2/3。“大部制”改革的成效虽不能简单地以直观上的机构数量精简来衡量,但裁撤冗余给政府“瘦身”毕竟是“大部制”改革让政府“跑起来”的重要前提。
第二,机构精简后又出现内部协调的难题。长期以来,部门设置上的职能交叉一向被认为是政府机构管理效率低下的客观原因,而各部门对自身利益的关注则是造成不良结果的主观因素。而大部制则能够明确部门职责、有效避免政府职能交叉、降低政府整体协调成本,但大部制改革单单依靠对政府机构设置的“拼接式”重组,却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机构重组后的“发酵”运转难题。自2009年以来启动以“大城管”、“大交通”、“大规划”、“大林业”等9个“大部门”为主体的大部制改革,其“‘大’的初衷,在于减少职责交叉、多头管理,精简政府机构与人员;‘大’的关键,在于建立职责有机统一的行政部门,实现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的既相互分离又相互配合;‘大’的归宿,是变经济建设型政府为公共服务型政府,最终形成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新格局。”但实际情况是部分改革后的“大部门”并没有出现与之相匹配的“大协调”,大都面临着“大部门组织内聚力不足;大部门部内组织要素增多;大部门组织内部整合度低;部门内部综合管理机构协调能力弱;大部门内部机构之间博弈张力增大”等内部协调难题。
(三)市、区(县级市)管理体制有待进一步,“简政强区、事权下放”仍未落实2013年3月,市委、市政府正式出台了《关于简政强区(县级市)事权改革的决定》,正式启动了以进一步事权关系,优化垂直(双重)管理部门管理机制,改进行政管理和服务方式,完善财政保障机制,创新用人制度为主要任务的简政强区、事权改革政策。此项改革就是要确保64项事权100%由市级向区级下放,实现“放得下、接得住、干得好”的改革目标,但时至今日,改革仍呈现出“事权下放不够到位、事权承接不够到位、配套措施不够到位”的局面。首先,尚未全面完成既定任务,做到64项事权100%下放,配套措施未落实,整改情况的绩效评估也未启动。其次,在放权范围、放权力度、放权层次上尚未做到进一步拓展。再次,下级政府就近管理、便民服务的职能作用尚未充分发挥。如越秀区等少数区一级政府尚未建立集政务公开、行政审批、信息、政府采购、公共资源交易、行政投诉受理、电子监察等于一体的综合政务服务平台。
(四)“特大镇”管理体制严重制滞后于发展需要街镇是珠三角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之一,尤其是相当于中型城市规模的特大镇,其强大的辐射能力,是农村城镇化的先行地带,是城乡一体化的重要载体和切入点。但是随着大量外来人口的涌入和珠三角地区城镇化的快速推进,特大街镇的公共服务能力已处于超负荷状态,其“小马拉大车”的既有行政管理体制已显然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1.职能机构设置缺位,人员编制数量不足。根据常住人口、土地面积、财政一般预算收入三项数据,将全市35个镇分为一般镇、较大镇、特大镇,特大镇有18个。特大镇无论是在综合性办事机构的设置、还是在机关行政编制配备上都已有相当大的试行权,但诸如公安派出所、国土所、城管(城监)中队、环保所、司法所、交通管理所等职能部门仍只是区县的派驻机构。另外,特大镇按照当地户籍人口数进行公务员编制配备,已经不能满足对日益增长的流动人口实施有效管理和服务的需要。在用人制度上,机关雇员制和政府购买服务制度又存在着执法身份模糊和频繁辞职的双重风险。所以,特大镇的行政管理体制,虽然负担着县一级甚至是内地地级市一级的管辖区域和高强度管理,但落后的镇级职能机构设置导致很多职能机构不能建立,编制人员短缺,造成了推动发展的能力、社会管理的质量和政权运行力量的下降。
2.执法地位尴尬,缺乏相应的财权。根据《关于简政强区(县级市)事权改革的决定》要求,市、区两级政府要着力下放管理权限,尤其是加大行政执法改革的力度。2009年市政府出台了《关于我市中心镇行政执法体制改革试点的意见》,决定在花都区花东镇、番禺区大岗镇、萝岗区九龙镇、增城市新塘镇等4个中心镇进行试点,将区、县级市政府的安全生产监督、劳动和社会保障、水务、建设、工商、规划、质监等部分职能单位的执法工作委托给镇政府。但根据我国法律规定,拥有完全执法权的只能是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工作部门,特大镇虽在经济和社会发育程度上已经达到甚至超过县级政权,但还是难以逾越完全拥有行政执法权的身份地位,作为权宜之计的临时执法工作队也只能是协助执法的身份,这样很容易就造成了镇政府对问题“看得见,摸得着,管不了”,上级政府职能部门对问题则是“看不到,管不到”的尴尬局面。同样,特大镇又缺乏相应的财权,《意见》要求要加强镇级财力保障,调整和优化区(县级市)和镇的财政收支结构,财政分配关系,进一步加大对8个贫困镇的财政转移支付力度。但对特大镇的财权如何如何赋予却未提及,同时上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违反规定,硬性下达不合理的税收上缴指标、进行行政事业性收费,这些都将使上级政府的“事权下放”变为“负担”下放。
(五)“一队三中心”的基层社会管理平台作用未能充分发挥只有改革基层体制机制,整合基层资源力量,才能筑牢社会管理的基础,社会管理体制创新改革必须“沉淀”于基层、“升华”在基层。作为基层主体的132个街道办事处和34个镇在体制创新中必然首当其冲,而街道社会管理依托的“一队三中心”在机制运行上与预期目标存在着偏差。主要表现为:街道综合执法机制与区(县级市)有关执法队伍未能实现联动;市、区相关职能部门与“一队三中心”权责不清;违背了市委、市政府“各职能部门不得硬性要求街道对应设立机构、配置专职人员,并将其作为工作考核指标”的文件指示精神,肆意修订对街道的考核内容,使部分街道在推进“一队三中心”工作中无所适从,影响了机构、人员整合的力度和进度;与制度配套的财政保障机制尚未建立,使“一队三中心”机制的运行受制于该项保障机制的缺失。
三、新型城市化行政管理体制创新路径
走新型城市化道路,必须根据新的情况、新的变化,对现有的行政管理体制进行调整、改革、创新,最终目标是以改革创新精神建立起与新型城市化相适应的行政管理体制,从制度上保障新型城市化发展战略部署得以贯彻执行。
(一)以行政审批为突破口,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社会的关系2013年8月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正式批准广东行政审批先行先试。进行行政审批改革,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政府与社会的关系已成为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关键。政府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和国际通行的办事规则,改进经济管理方式,为市场主体服务和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制定规则、执行规则和当好裁判。按照国务院的会议精神,凡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能够自主决定的,市场竞争机制能够有效调节的,行业组织或者中介机构能够自律管理的,政府都要退出。同时结合广东省《关于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意见》要求,完成规定的本轮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任务。加快推进事业单位改革和社会组织管理改革。把适合事业单位和社会组织承担的事务性工作和管理服务事项,通过委托、招标、合同外包等方式交给事业单位或社会组织承担。抓紧培育相关行业组织,推动行业组织规范。培育发展社会组织,激活社会的自治功能,形成社会协同的工作格局;把工青妇等群团组织打造成为枢纽型社会组织;畅通公众参与渠道,形成共建共享的社会格局,建设“大社会”。
(二)以整体政府为手段,构建协商式组织结构从整体政府视角看,大部制改革关键在于把相近职能部门整合,形成统一领导、运转协调的新部门,消除政府部门碎片化倾向。在大部制改革中应该强调部门之间的协调合作、协同治理。一方面是合并部门之间的磨合与整合,强调内部“联合供给”,另一方面是强调政府与社会主体的整合,主要包括政府、企业、市场中介组织,此外还包括自治性组织和广大民众。前者是指大部制改革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基本着力点就是精简和规范各类议事协调机构及其办事机构,减少行政层次,降低行政成本,着力解决机构重叠、职责交叉、政出多门等问题,而“内联”的治理结构要求权责一致、分工合理、决策科学、执行顺畅和监督有力、和谐协调的政府运行机制;后者是指按照中央提出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要求,强调政府与非政府组织的整合、政府与公众的整合,通过政府购买等方式吸引社会组织参与,通过决策民主化吸引公众参与公共政策过程,改变由单一主体治理向多元主体共治格局。因此,大部制改革不能停留在机构和人员等“物理”变化层面,更强调通过改革整合多元主体力量形成“联合共治”的“化学”反应。
(三)以“简政强区”为目标,市、区(县级市)两级政府管理体制挖掘现有行政区划的绩效,实现城乡协调发展。在短期内并无再次进行行政区划调整的前提下,以“城乡一体化”为目标向现有行政区划要效率。合理划分事权,市、区(县级市)两级政府关系。按照《关于简政强区(县级市)事权改革的决定》要求,落实在二级政府事权关系、优化垂直管理部门管理机制、改进行政管理和服务方式、完善财政保障机制、创新用人制度五大方面的任务,而核心举措就是在城市管理、经济管理、社会管理三个方面完成69项管理权的下放,实现市、区(县级市)两级政府事权划分的合理重构,完成“行政性”事权下放向“法治性”事权下放的转变。加快制定与事权下放相关的法律制度,以清晰界定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市、区(县级市)两级政府职能,同时通过法律手段巩固《决定》关于69项管理权下放的成果。结合《决定》的要求,在监督体系上做出进一步的尝试,即在行政问责式的行政监督的基础上,综合运用法律监督和财政监督相结合的形式。
(四)以放权为契机,持续改革“特大镇”管理体制首先,下放管理权限,扩大人员编制。落实《市简政强镇事权改革实施意见》的要求,依法赋予特大镇县级经济社会管理权限,将上级部门在特大镇的派出机构改为特大镇的职能部门。适时对规模较大和城镇化水平较高的特大镇,整合设立为市辖区。在人员编制上,根据人口规模、经济总量适当增加特大镇编制。其次,执法体制,赋予财权自主。市职能部门应在执法力度上针对特大镇予以加强,在特大镇单独设立分支机构,以加强对特大镇的业务辐射力。建立市镇之间的联动机制,当镇政府遇到执法事项时,应该主动告知市级政府职能部门;市级政府各职能部门执法需要镇政府协助的,应当及时告知镇政府,避免在产生行政诉讼时,诉讼被告不清的弊病。市镇两级财权分配关系,赋予特大镇更大的财权自主,明确市镇两级在公共服务中的分担机制,并使之制度化、规范化。进一步加大对特大镇的转移支付力度。第三,“片区管理,服务下沉”,实现镇、村管理无缝连接。在保留各村建制的基础上,将各村划分为几个“大片区”,并由镇党委、政府主要领导兼任各片区负责人,同时设置相关管理服务机构,将服务下沉到村,解决特大镇规模大、无街道办事机构、管理服务不到位等问题,实现管理服务的无缝连接。
篇5
1 当前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工作存在的问题
我国城市管理行政执法试点启动于1997年,经过近20年的发展,我国城市行政执法工作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一是我国城市行政执法体系日益完善。随着全面依法战略的实施,关于城市管理的相关法律体系在不断完善,形成了具有实践性较强的法律体系,为城市管理工作提供了法律依据。二是行政执法的效率得到提高。在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前,我国城市管理一直受交叉管理问题的影响,进而导致在执法过程中存在重复执法、多头执法的问题,严重影响城市的发展,而在城市城管部门明确了城市行政执法主体之后,降低了执法的成本,形成了执法合力,为公民提供了良好的城市环境。三是实现了执法形式的多样化,为行政管理模式改革提供了经验。尤其是通过运用数字技术,实现了执法的透明度,有效杜绝了各种腐败行为。我们在肯定我国城管执法所取得较大成绩的同时,也要看到当前我国城市管理行政执法中所存在的问题。
1.1 我国城市管理行政执法保障有待加强
随着城市的日益发展,城市管理工作越来越复杂,因此需要政府部门加强对行政执法工作的支持力度,然而结合当前的工作效果看,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工作的保障还不充足:一是政府部门对城市管理行政执法人员的薪酬划定标准不高。通过调查大多数的城市,尤其是基层城管部门的执法人员,他们大多数属于临时工,工资水平不高,这样容易导致他们出现消极执法的情绪;而且基于临时工没有编制,因此其工资不能从财政资金列出,这样无形就会增加行政执法的文明难度。二是财政资金对行政管理执法的经费投入存在较大的差异。很多城管部门由于没有足够的经费导致其行政执法的设备不完善,最终影响执法效果。
1.2 城市管理行政执法程序有待规范
城市管理行政执法程序不规范是当前城管执法中所存在的普遍问题。造成城市行政执法程序不规范的原因一方面是由于行政执法的相关文件的效力有限,缺乏相应法律的规定。例如地方政府制定的相关法规大部分属于试行法规,这样就会导致其约束力不强,进而使得在具体的运行中容易被随意的解释与更改;另一方面是由于受到传统强制行政管理思维的影响,导致在城市管理行政执法中缺乏人性化的理念,进而出现了为了执法而执法的错误现象。
1.3 城市行政执法的手段有待完善
城市行政执法的目的是为公众提供一个舒适的城市生活、工作环境,如果作为行政执法人员采取暴力行政执法手段必然会引起社会的恐慌,例如近些年发生的城管伤人事件充分表明了公众对城管执法行为的否定。野蛮执法的现象容易引发群体性事件,因此需要相关部门遏制暴力执法、野蛮执法。
2 完善我国城市管理行政执法的对策
基于当前我国城市管理行政执法中所存在的问题和城市日益发展的需要,提出优化城市管理行政执法的对策。
2.1 构建完善的城市行政执法的法律法规体系
完善的行政法律法规体系是开展城市管理的前提,基于在城市行政执法中所存在的依据不足的问题:一方面要明确城市行政执法工作的法律授权问题,确定城市行政执法的法律地位,确定城市管理执法机构的合法性,划分具有法律保障的权利体系。例如针对城市管理执法中所存在的强制执行问题,我国法律要给予明确的规定,从而避免出现暴力执法;另一方面构建具有法律效力的行政执法保障规范。城市行政执法过程中需要财政给予相应的资金、人力等保障,因此需要法律层面出台管理行政许可审批、监管以及处罚的法定职责,以此为城市管理工作提供坚定的后盾。尤其是在人员配置方面要建立系统的规则制度规定,以规则制度的形式确定城市行政管理人员的编制问题,保证各项基础工作顺利开展。
2.2 健全城市管理行政执法体制
首先建立与完善城市管理领导体制,组建垂直领导体制,形成高效的行政管理运行机制;其次整合城管部门的职权,建立责任清晰的岗位制度,推行阳光执法,并且行政执法机关要积极借鉴其他省份的先进管理模式,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行政管理机制;最后建立完善的行政执法队伍培训机制。行政执法人员的个人素质决定着执法工作的水平,因此要引入准入机制、培训机制、奖惩机制和退出机制,实现对城市管理行政执法队伍素质的培养与提升。
2.3 创新城市行政执法工作方式
一是要完善联合执法机制,提高执法的效率。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属于系统的工作,基于城市管理工作的需要,在实践中应该形成以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的社会管理体制模式,形成全社会参与的城市管理模式。虽然城管执法机关具有集中城市的管理权限,但是其更多的表现为行政处罚权,并没有行政强制权,因此需要建立完善的联合执法机制,将公安、法院以及工商等部门纳入到城市管理行政执法体系中,以此形成组合。二是引入对话机制,减少野蛮执法、暴力执法。通过对话可以将利益需求方的诉求合理的表达出来,从而实现对问题的根本解决,因此在行政执法过程中行政管理人员要与行政相对人进行协商,形成契约,并且按照契约进行,以此实现城市的和谐发展。
2.4 完善行政执法监督制度
完善城市管理行政执法监督制度首先应该加强行政执法监督的立法工作,通过法制化的方式对监督主体与被监督客体之间的权利和义务予以规范,然后结合各地城市化的实情,因地制宜地制定出关于行政执法监督的规范性文件,在注重监督实效的同时,避免监督的无依据和随意性,从而确保监督的成效。其次,完善城市管理行政执法的处理及责任追究制度。强化执法机构及执法人员在权力运用过程中的规范意识,不断加大对权力运行的约束。对此,在监督的过程中,注重对行政执法权的约束和管控的同时,加大相对人权益保护的机制设计。虽然,随着我国法律制度的不断完善,行政执法责任的追究程序已经日趋独立,且对追究程序中的各环节已有相应的规定,但是,可增加当事人的陈述、申辩环节,使得责任的追究程序更加公开、透明。通过设置科学、合理的责任追究机制,使得行政执法人员在城市管理的执法实践中提高服务意识和法治意识,同时亦促使城市管理行政执法更好地符合城市化发展的需求。
最后,在行政执法的监督力量来源方面,应拓宽监督的渠道,结合城市管理行政执法的实情,创设可行的条件,使不同渠道的监督力量得到整合,实行外部监督与内部监督并举,权力部门的监督、司法部门的监督以及社会监督均能发挥其应有的效能,形成监督的合力。
篇6
一、现状和问题
因历史欠账多与“重地上、轻地下”现象并存,我区地下管线建设管理工作与保障城市安全运行、改善城区人居环境要求存在一定差距。主要表现在:
——统筹不够,规划管理凸显滞后。随着城市建成区面积越来越大,管线骨架越拉越长,管线详细规划就越显滞后。一是管线单位在建设过程中未虑及自身管理外的管线,顾及当前却未顾长远,导致时间一长,各种管线交叉缠绕、错综复杂。二是我区预留廊道不足且规划建设相对滞后,管线大多埋在人行道下,成为城市管线建设维护时经常对道路“开肠破肚”的根源。三是各单位之间联动不够,没有从整体系统考虑地下空间资源的有效持续利用,重复交叉建设造成路面频繁开挖,城市道路经常“千疮百孔”。
——多头管理,体制机制运行不顺。由于监督管理与行业管理职能不分,各部门按职责监管经常出现多头监管或监管缺位现象,管理体制机制不顺。一是由于管线大都埋于地下,分布走向不明显,且各级管网具有连贯性等特殊性,导致各单位之间管理界线不明确,经常引起挖断地下管线现象,既影响施工进度拖延工期,又给市民出行带来诸多不便。二是有部分新建和改造管线未及时按程序进行管理移交,导致该部分管网无明确管理单位,管网的相关管理部门职责不清或有责无权。三是各管线单位在建设时“一挖了之”,对建设后期的维护投入推诿扯皮,最后只能由区政府兜底“买单”。
——档案分散,信息不能及时共享。未建立全区统一的信息共享平台和共享机制。一是管线档案分散在各职能部门或管线单位,未能统一归档管理。二是现有地下管线普查成果覆盖不足,无法全面准确掌握城市管线基本情况,造成保管的地下管线档案不真实、不准确、不完整,不利于建立地下管线管理信息系统。三是由于管线资料残缺不详尽、移交不完善等原因,地下管线工程未按有关规范要求进行报建、施工和竣工测量,没有形成准确的竣工测量成果,竣工图不能真实反映管线情况,造成地下管线的实际布置和图纸资料出现差别。
二、思考和建议
今年,区委编委会第一次会议明确区住房城乡建委为城市地下管线综合统筹管理部门,负责建立综合管理协调机制,拟定管线建设项目年度计划,负责管线建设过程中的施工监管、竣工环节的资料归总等工作;区城市管理局等相关部门各司其职、协同配合。在此基础上,为切实做好城市地下管线管理工作,笔者建议:
——统筹规划建设,规范统一流程。由区住房城乡建委严格落实区委编委会精神,牵头抓总,建立综合管理协调机制,统筹城市管线建设管理。一是统一审批。由区住房城乡建委负责统筹,管线行业主管部门根据管线专项规划、行业规划,组织管线权属、管理单位编制管线专业规划,会同区规划和自然资源局综合平衡后报区政府审批。二是统一程序。管线工程应当履行基本建设程序,依法办理初步设计审批、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施工许可、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竣工测量以及档案移交等建设手续。三是统一验收。管线工程竣工验收前,管线建设单位应当向城乡建设主管部门申请建设工程档案专项验收。
——统揽建设计划,分批推进实施。地下管线不得随意建设,任何部门开挖道路必须符合城市总体规划和管线年度建设计划。一是统分结合。区住房城乡建委根据城市总体规划和城市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组织编制城市道路年度建设计划,并及时书面告知管线行业主管部门。管线行业主管部门负责编制本行业管线年度建设计划,并报区住房城乡建委。二是统筹时序。区住房城乡建委根据道路年度建设计划、道路年度挖掘计划,统筹各管线行业年度建设计划,合理安排管线工程建设时序,提出城市管线年度建设总计划,并报区政府批准后实施。三是储备项目。区住房城乡建委负责统筹建立项目储备制度,编制城市综合管廊中长期建设规划和年度建设计划,协调城市道路建设与城市管线建设时序。
篇7
关键词: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模式
前言
近年来,国家提倡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而加强水利工程建设就能节省更多的资源,有效地保护环境。然而随着国内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水利工程管理中存在着资金投入不足、设备滞后、管理不善、效益低下等问题,这将会限制我国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提高。因此,迫切需要加强水利工程的建设与管理,以保证其能发挥正常的效益。
1 小议改革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模式的必要性
推进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是社会发展的要求,我国的水利工程主要作用就是为了防洪、排涝等,工程属于公益性质,需要合理规划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才能降低运营成本,而现在我国水利工程出现了工程失修、管理经费铺张浪费等问题,给国家和人民带来了才产生损失,直接影响到水利事业的发展。因此,改革水利工程管理体制势在必行。
2 如今我国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模式存在的弊端
2.1 水利工程的“重建轻管”现象较为严重
现在的国内普遍存在一种现象,政府重视工程建设,却在工程管理上投入较少精力,水利工程本身质量较差,后期却不能够受到妥善的管理养护和维修。有很多设备已经陈旧、老化,甚至受到严重地腐蚀,这些将直接导致工程效益逐步下降。久而久之,效率越来越低。这不仅仅影响生产能力,而且造成极度的水资源的浪费。再者,政府盲目地兴建大量小型水利工程,却没有在管理经费上提供保障。所以没有固定的管理人员对其进行养护和维修。现在的小型水利工程的建设资金大致分成两部分:国家投入一部分款项和人们义务投工投劳来施工建设。这样就无法定位谁为主要投资者,所以工程出现问题,导致无人问津的局面。
2.2 缺乏维护维护水利工程的资金
水利工程无法得到适当地维护管理的原因是缺乏维护资金,这就让水利部门无法进一步加强管理力度。虽然国家等相关单位出台了一系列推进水利工程建设的政策,加大了其财政投入,拉动了社会各界向农田水利的投资。但是,仍然无法满足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的需求。经调查统计,我国在水利建设方面投入的资金逐年增加,但是为什么水利工程出现的问题一直存在着,因为国家主要将资金投入了大型水利工程和防洪保安工程,至于剩下的那笔资金,根本无法满足维护水利工程的费用。而县级财政也存在困难。部分县份长期仍处于贫困状态,对水利工程的资金需求无法完全满足。
2.3 人民缺乏维护水利工程的意识
国内实行生产责任制后,现在人们只在乎自己的利益,心里早已忘却了什么是集体观念。从而在水利工程管理上,只顾着自己家去灌溉田地等,使用完后直接离去,而没有主动地去维护下设备,有些设备是需要经常维护的。可是现在的人们只是存在自私的念头:自己用的时候设备还能用,没发生异常状况,那就万事大吉。除此,人民在好堤乱垦乱种、在行洪河道设置渔网现象屡禁不止,水利工程管理粗放,有的灌区支架以下用水混乱,“跑、冒、渗、漏”较为严重,致使水利工程老化失修,毁损严重。同时还存在一个现象:各地域的生产进度并不一致,彼此间为了各自的生产需要随意截流、堵坝、开沟、放水,把水线和明渠搞得支离破碎,逐渐失去供水功能,人们只好就地取材,进行开采地下水来灌溉田地,浪费了大量的水资源。这直接会导致农业生产能力的下降和生存环境的破坏。
2.4 水利工程管理人员专业技能水平普遍低下
现在有些地方确实有自己关于水利工程的管理人员,但是管理机构相当地不健全。管理人员甚少,专业技能水平低下。对水利工程不会维护,更不会养护。对于一些乡镇里的水闸系统的管理,乡政府并没有指派专门负责的人员进行管理,只是临时聘用当地居民,使得管理人员素质不高,服务态度较差,专业知识水平较低。管理人员不停地更换也使得其缺乏管理水闸的经验,这样无法保证水利工程的正常使用。
3 通过提出有效地改革措施来完善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模式
3.1 健全维护水利工程的制度
现在政府需要完成新建水利工程的同时,建立良好的后期维护制度,来减少、甚至避免“重建轻管”的现象。这些水利工程属于小型水利资产,应及时将管理权转交给相关单位,对水利工程进行维护,也可以采用个人承包等形式,来对其进行维护。因为水利工程最主要的功能体现在农田灌溉、水产养殖和生活供水等,所以水利工程就具有了公益性为主,经营性为辅的特点,这就可以让个人承包来监管维护设备。自己也可以从中获得自己的利益,这样就使得新老水利工程都进入良性运行轨道。这样的管理模式必须结合不同国内水利的特点,坚持不以营利为目的的基础上,来对具有不同功能的水利工程采取相应的管理模式。因此,各地方相关水利部门要明确权责,认真的开展调研工作,结合不同国内水利的特点,建立健全维护水利工程的制度。这样不仅仅可以有效地取得较好的工程效益,还可以避免新建水利工程的数量,降低投资费用。健全维护水利工程的制度,避免浪费大量的资金投入,也使水资源得到高效利用,这对建立资源节约型社会有重大意义。
3.2 国家应对水利工程加大资金投入
水利工程具有公益性的特点,农田灌溉、生活供水、养殖等离不开水利工程,它还具有防洪等除灾减灾功能,它一直保证着我国农业生产能力。总之,国内水利服务的对象均是农家产业,根本看不到投资回报率。所以国家必须加大对水利工程建设的投资力度,对现有水利工程进行维修改造,同时增加新的水利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以来适应现在农业高强度生产的要求。现在很多地方政府不重视水利工程的建设,挪用国内水利专项资金,从而导致资金不到位,新的项目无法建立,现有的水利工程无法得到良好的养护,病态式进行高负荷工作,效率极低,也浪费了大量的水资源。所以国家除了加大财政投入,还须制定相关监督制度保证其资金落到实处。
3.3 增强人民维护水利工程的观念,促使水利工程进入良好地养护模式
从水利工程中获益最大的就是人民,如果水利工程受到破坏,受到直接影响的也是人民。需要政府引导人民了解维护水利工程的意义。因为人民始终是国内水利事业发展的主体,政府等相关部门适当地给人民贯彻维护水利工程的观念,让人民自愿参与维护工作,依靠人民的力量来兴办水利。除此之外,政府还应给予资金补助的扶持,这样可以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能够保证现有水利工程得到良好地养护。
3.4 认真做好招聘水利工程管理人员工作
现在水利工程科技含量逐渐增加,而基层水利工程管理人员自身技术水平低下,无法适应现在水利工程事业的发展进度,地方相关部门应选拔优良的技术人员,以适应现在水利事业的需求,对管理人员应进行定期的培训,不断提高整体技术水平,使管理人员能够熟练地操作现有的水利工程,在其出现故障时,有解决问题的能力。
4 结束语
我国现在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需要合理地开发各种资源,合理利用水资源更是尤为重要。所以,加强研究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模式对我国建立资源节约型社会具有重要意义。我国仍需在实践中总结,继续完善水利工程的体制模式,促进我国水利工程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高明云.深化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模式改革的探讨[J].安徽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3).
篇8
一、水管体制改革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和原则
(一)指导思想
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积极探索各种有效措施,建立科学合理的水利工程管理体制和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的水利工程运行机制,为确保水利工程的安全运行和效益的正常发挥,促进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保障社会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建立牢固的体制基础。
(二)改革的目标、任务和时间要求
用年左右的时间,初步建立起符合××县情、水情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水利工程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最终达到理顺体制,搞活机制,机构合理,人员精干,服务优质,运行高效的目标。
改革的主要任务是建立和完善职能清晰,权责明确的水利工程分级管理体制;建立管理科学,经营规范的水管单位运行机制;建立市场化、专业化和社会化的水利工程维修养护体系;建立合理的水价形成机制和有效的水费计收方式;建立规范的资金投入、使用、管理与监督机制;建立保障有力、配套完善的政策、法律支撑体系。
全县水管体制改革,按照省、州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领导小组的统一部署,分三步走。××××年为准备阶段,做好调查研究,完成经费测算,搞好试点,编制改革实施方案并报经县人民政府批准。—××××年为实施阶段,在全县范围内,认真贯彻落实本实施方案,深化内部改革,初步建立起新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年为总结验收阶段。对改革工作进行全面总结,并报请上级进行检查验收。
(三)改革的原则
正确处理水利工程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关系,既要确保社会效益的充分发挥,又要引入市场竞争机制,降低水利工程运行管理成本,提高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正确处理水利工程的建设与管理的关系,既要重视水利工程建设,又要重视水利工程管理,切实做到加大水利工程管理的投入,建立稳定的投入机制,从根本上解决“重建轻管”的问题。正确处理责、权、利关系,既要明确政府各有关部门和水管单位的权利和责任,又要在水管单位内部建立有效的约束激励机制,使管理责任、工作绩效和职工的切身利益紧密挂钩。正确处理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关系,既要从水利行业的实际出发,大胆探索,勇于创新,又要积极稳妥,充分考虑各方面的承受能力,把握好改革的时机与步骤,确保改革顺利进行。正确处理近期目标与远期发展的关系,既要努力实现水管体制改革的近期目标,又要确保新的管理体制有利于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
二、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的范围
××县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的范围,是全县范围内小型及其以上规模的国有水利工程。以上规模的水利工程,至今仍未明确管理机构,落实管理人员和经费的,同时纳入此次水管体制改革的范围。
三、水利工程管理单位体制改革的内容和措施
(一)明确权责,规范管理
⒈水利工程实行统一管理与分级管理相结合的管理体制
()中型水库,由县水利局管理。
()小(一)型水库、集镇饮水工程,原则上由县水行政主管部门管理,由县水行政主管部门视情况依法委托乡(镇)人民政府管理。委托乡镇管理的工程应报县政府审批后执行。
()收回小(二)型水库管理权,包括以上引灌沟渠,由工程所在地乡(镇)人民政府负责管理。
()农村五小水利工程,根据谁建谁有谁受益谁管理的原则明确管理人员和职责,属集体所有的由村民委员会或村民小组管理,属农户所有的由农户自主管理。
⒉水行政主管部门和水管单位的管理责任
各级人民政府依法保障本行政区域内水利工程的安全,限期排除险情。县水利局作为县人民政府的水行政主管部门,对辖区内各类水利工程负有行业管理责任,负责监督检查水利工程的管理养护和安全运行,对县管工程负有监督资金使用和资产管理责任。
水管单位具体负责水利工程的管理、运行和维护,保证工程安全和发挥效益。
⒊完善责任追究制度
县水行政主管部门管理的水利工程,出现安全事故,要依法追究水管单位、水行政主管部门和当地政府负责人的责任。乡(镇)管理的水利工程出现安全事故的,要依法追究水管单位和乡(镇)政府负责人的责任。其它单位管理的水利工程出现安全事故的,要依法追究业主责任。
(二)划分水管单位类别和性质,严格定编定岗
⒈划分水管单位类别和性质
县水利局管理的中型水利工程,承担防洪、排涝等公益性任务,具有灌溉供水、集镇供水等经营,虽有一定经济收益,但不具备自收自支条件,定为事业性质的准公益性水管单位。
×座小(一)型水库和×座小(二)型水库,主要承担农业灌溉任务,兼有防洪、排涝功能,均不具备自收自支条件,定为事业性质的准公益性水管单位。
⒉严格定编定岗
事业性质的准公益性水管单位,其编制由县机构编制部门会同县财政局和县水利局核定。各水管单位要根据国家制定的《水利工程管理单位定岗标准》认真测算定编、定员,在批准的编制总额内合理定岗。
()岗位设置
按照部颁《水利工程管理单位编制定员试行标准》(—),根据“两定”方案测算,两座中型工程及小(一)型、小(二)型水管单位岗位设置的具体情况如下:
××水库管理所设置岗位个,××水库管理所设置岗位个。
小(一)型及小(二)型水库岗位设置,每座小(一)型水库管理所设置个岗位,每座小(二)型水库管理所设置个岗位。座小(一)型水库和座小(二)型水库,共设置岗位个。
()定员
根据以上要求,对县管两座中型水库水管单位各类岗位定员,具体情况如下:
中型工程水管单位岗位定员表
水管单位名称
定员数量(人),
合计
非公益性
公益性
××水库管理所
××水库管理所
合计
小(一)型水库座,定员人,小(二)型水库座,定员人,共人。
(三)全面推进水管单位改革,严格资产管理
⒈根据水管单位的性质和特点分类推进人事、劳动、工资等内部制度改革。事业性质的水管单位,要按照精减、高效的原则,严格控制人员编制。全面实行聘用制,按岗聘人,职工竞争上岗,并建立严格的目标责任制度。对年龄偏大、素质差、水平低的部分职工实行内部退养或待岗,退养或待岗期间,依据人事劳动的有关政策发给基本生活费或退养金,退养人员到退休年龄,一次性办理退休手续。水管单位负责人由主管部门通过竞争方式选任,定期考评,实行优胜劣汰。
⒉规范水管单位的经营活动,严格资产管理。对准公益性水管单位,要在科学划分公益性和经营性资产的基础上,对内部承担防洪、排涝等公益职能部门和承担供水以及多种经营职能部门进行严格划分。将经营性部门转制为水管单位下属企业,做到事企分开,财务独立核算。事业性质的准公益性水管单位,在核定的财政资金到位情况下,不得兴办与水利工程无关的多种经营项目。企业性质的准公益性水管单位和经营性水管单位的投资经营活动,原则上围绕与水利工程相关的项目进行,并保证水利工程日常维修养护经费的足额到位。
(四)积极推行管养分离
积极推行水利工程管养分离,有利于精简管理机构,提高养护水平,降低运行成本。把水利工程维修养护业务剥离出来,逐步推向市场。
为保证水利工程管养分离的顺利实施,按照分级管理原则,同级财政部门要保证经核定的水利工程维修养护资金足额到位。同级政府和水行政主管部门要努力创造条件,培育维修养护市场主体,规范维修养护市场环境。
(五)建立合理的水价形成机制,强化计收管理
⒈逐步理顺水价
水利工程供水水费为经营性收费,供水价格要按照补偿成本,合理收益,节约用水,公平负担的原则核定。对农业用水和非农业用水要区别对待分类定价。农业用水水价按实际补偿供水成本的原则核定,不计利润。非农业用水价格在补偿供水成本、费用、税金、计提合理利润基础上确定。水价要根据水资源状况、供水成本及市场供求变化适时调整,分步到位。
中型水库工程水价成本测算表
单位名称
农灌水价
(元)
城镇供水水价(元)
备注
××水库
无
现状水价
××水库
根据××水利工程现状及经济发展水平,拟定中型灌区水价改革计划。××水库农灌水价:××××年至××××年,元立方米,年至年,元立方米。从年起,根据地区经济发展水平,通过逐步调整,使水价逐步达到供水成本。非农业供水水价按供水成本一步到位。××水库农灌水价元立方米,为水库现状成本核算水价,不能作为水价改革依据,待除险加固工程竣工验收后再进行水价成本核算,拟定水价改革计划。
××水库水价调整时期及价格表
供水时期
农灌水价
(元)
城镇供水水价
(元)
时期
年度计划
支渠进水口
水厂原水表
第一时期
—××××年
第二时期
—年
年以后
适时调整农灌水价,逐步实现按成本价计收。
乡(镇)管理的小(一)型、小(二)型工程,在水管体制改革中,结合地区实际,制定水价改革计划。供水价格按供水成本逐步到位,原则上要能确保管理人员工资和工程的正常维修养护经费的来源。
⒉强化计收管理
改进农业用水计量设施和方法,逐步推行计量收费。积极培育农民用水合作组织,改进收费方法,减少收费环节,提高缴费率,严格禁止乡村两级在代收水费时任意加码截留。收取水费时,要实行公示制,接受民主监督,规范收费行为。非农业用水必须安装原水计量设施,实行计量收费。
(六)规范财政支付范围和方式,严格资金管理
⒈根据水管单位的类别和性质,实行不同的财政支付方法
事业性质的准公益性水管单位,编制内承担公益性任务的在职人员经费,退休人员经费,公用经费及公益性部分的工程日常维修养护经费等项支出由同级财政负担,更新改造费用纳入基本建设投资计划,由计划部门在非经营性资金中安排。经营性部分的工程日常维修养护经费,供水价格未达到成本水价计收前,缺额部分由同级财政补贴,供水价格按成本水价计收后,由水管单位自行筹集,财政不予补贴,更新改造费用在折旧资金中列支,不足部分纳入基本建设投资计划,由计划部门在非经营性资金中安排。事业性质的准公益性水管单位的经营性资产收益和其它投资收益要纳入单位的预算。县水行政主管部门、乡(镇)水利管理站应及时向同级财政部门报告该类水管单位各种收益的变化情况,以便财政部门实行动态核算,并适时调整财政补贴额度。
⒉积极筹集水利工程维修养护岁修资金,严格资金管理
为保障水管单位体制改革的顺利进行,同级政府要合理调整水利支出结构,积极筹集水利工程维修养护岁修资金。一是建立水利建设基金,根据云政发号《云南省水利建设基金筹集和使用管理实施细则》的要求,从××××年起,建立××水利建设基金并纳入财政预算,以保障水利工程维修养护岁修资金的足额到位。水利工程维修养护资金来源于同级水利建设基金的(建设基金使用结构为:用于水利工程建设,用水利工程维护,用于应急渡汛)和同级财政年初预算安排的岁修费,实施中不足部分由同级财政补给。各项水行政事业性收费,作为水行政主管部门和水管单位管护资金的来源,按“收支两条线”纳入同级财政,统筹安排,加强管理。
(七)妥善安置分流人员,落实税收及社会保障政策
⒈妥善安置分流人员,是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任务。县水利局和水管单位要在,定编定岗的基础上,支持和鼓励分流人员大力开展多种经营,特别是旅游、水产养殖、农林畜产,建筑施工以及渠系维修养护等具有行业和自身优势的项目。利用水利工程和保护区域内的水土资源开展多种经营的项目或企业,要优先安排水管单位分流人员。在理顺水管单位现有经营项目的基础上,把经营项目的剥离与分流人员的安置结合起来。
⒉落实社会保障政策
各类水管单位应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参加所在地的基本医疗、失业、生育等社会保险,有条件的水管单位要为职工建立各类补充保险。事业性质的两座中型水库水管单位,公益性人员参加社会保险所需费用由同级财政负担,非公益性人员参加社会保险所需费用由水管单位解决。改制前水管单位所欠缴的各项社会保险由同级财政解决。
⒊税收扶持政策
在实行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中,为安置水管单位分流人员兴办的经济实体,符合国家有关税法规定的,经税务部门核准,执行相应的税收优惠政策。
(八)完善新建水利工程管理体制
进一步完善新建水利工程的管理体制,全面实行建设项目法人责任制,招标投标制和工程监理制,落实工程质量终身责任制,确保工程质量,实现新建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的有机结合。在编制水利工程建设项目报告的同时,必须同时编制管理方案,核算管理成本,明确工程的管理体制、管理机构和运行管理经费来源。对没有管理方案的工程项目,不予审查、立项,不得审批、转报项目建议书以及项目设计。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将管理设施、管理机构与主体工程同步实施,管理设施不健全的工程不予验收。
(九)改革农村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
为了更好的保障农村小型水利工程的安全运行,使其发挥效益,积极探索农村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的改革。
对农村小型水利工程,根据工程的不同情况采取相应形式认真落实管理主体。一是由乡(镇)组建工程管理所负责管理,将工程安全、清淤维修、供水管理、水费征收、工程的日常管理等任务下达给工程管理所,乡(镇)水利管理站则负责监督检查各项管理制度和任务的落实。二是以受益户为基础,组建工程灌溉管理委员会(受益户代表委员会),履行工程管理主体责任,日常管理由灌溉管理(受益户代表)委员会聘用专人负责,工程清淤、维护整治、水费征收由工程灌溉管理(受益户代表)委员会组织广大受益户共同落实,内部实行民主管理。三是对受益范围小的微型水利工程可以明确由主要受益户所有,并负责日常维护管理。
(十)加强水利工程的环境、法规建设,强化安全管理
⒈加强环境保护
水利工程的建设和管理要遵守国家环保法律法规,符合环保要求,着眼于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进行水利工程建设,要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和环境保护“三同时”制度。水管单位要做好水利工程管理范围内的防护林(草)建设和水土保持工作,并采取有效措施,保障下游生态用水需要。水管单位开展多种经营活动应当避免污染水资源,防止对生态环境造成损坏。环保部门要组织开展有关环境监测工作,加强对水利工程及周边区域环境保护的监督管理。
⒉法制建设和完善
加强法制建设,完善水利工程管理的有关规章。水行政主管部门和水利工程管理单位要严格执行有关水利工程管理的法律、法规,坚持依法行政,依法管理。健全和完善执法管理体系,加大执法力度,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依法维持水事秩序,维护水利工程的安全。
⒊强化安全管理
水管单位要强化安全意识,加强对水利工程的安全保卫工作。在确保水利工程安全的前提下,利用水利工程及保护区域内的水土资源开展多种经营项目。不得将水利工程作为主要交通通道,大坝坝顶、河道堤顶确需兼作公路的,需经科学论证和水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并采取相应的安全维护措施,未经批准,已作为主要交通通道的,要限期实行坝路分离,对堤防要限制交通流量。
四、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的组织领导、改革的方法和步骤
为切实加强对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工作的领导,积极推进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县人民政府成立以分管副县长为组长,涉及改革的主要部门领导为副组长,县发展计划局、地税局、财政局、人事劳动、水利局以及有关部门主要领导为成员的××县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同时明确各成员单位的职责。
水利局职责:负责水管体制改革的日常工作,组织试点日常工作安排,上报测算的基础资料,代县人民政府编拟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实施方案并指导实施。
财政局职责:建立××县水利建设基金,筹措岁修资金,对水管单位进行分类定性。公益性资产管理各种费用纳入财政预算,按照“两定”方案和有关测算定额标准,对水管单位人员经费、公用经费和水利工程的运行经费进行测算,测算审定固定资产,严格划分公益性资产和非公益性资产。
发展计划局职责:测算审定水价成本并制定水价,按逐步到位的原则进行水价改革,做好报批手续。在非经营性资金中安排水利工程的更新改造费用。
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局职责:对国有水利工程管理单位进行分类、定性,并测算审定水管单位定岗、定员编制,把国有水利工程管理单位在编人员纳入社会保障体系。
篇9
关键词 公路工程;施工质量;管理
中图分类号TU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4)113-0058-02
近年来,我国公路工程建设发展十分的迅速,建设里程越来越长、建设规模越来越大、建设标准越来越高,现在公路服务越来越趋向于安全、快速、舒适,这也就给我们公路工程建设的施工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质量管理是公路工程项目管理中最为重要的一项内容,只有抓好了质量管理,才会获取更大的经济效益,实现良好的社会效益。公路工程施工质量控制不严,不但会影响到工程施工的进度、成本管理,造成工期延误及经济损失,甚至会埋下安全隐患,威胁到行车安全。因此,我们在公路工程施工过程中必须严把质量关,建造一条质量可靠,行车安全、快捷、舒适的公路。尽管大家都能认识到公路工程质量管理的重要性,但是在实际施工质量管理过程中任然存在一些问题。以下笔者结合多年的工作经验,分析了影响公路工程施工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一系列的质量管理措施。
1 公路工程施工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
1.1 施工管理人员的质量意识薄弱
近年来公路工程建设发展迅速,公路工程建设项目众多,很多施工企业任务量饱满,从而使得公路工程施工管理人员的执业水平参差不齐。很多施工人员的质量意识比较淡薄,尤其是很多项目领导者的质量意识不高,对质量管理的重视程度不够,从而导致施工现场质量问题频发,严重影响了工程施工的顺利进展。另外,由于劳力市场的紧张,很多一线施工操作人员均来自农村,他们没有进过专业的培训教育便直接上岗,根本就没有什么质量意识可言。从而工程施工质量管理工作增加了难度。
1.2 质量管理程序及执行力需加强
公路工程中标后,施工企业通常都会组建施工项目经理部负责工程施工。一般项目部也按照要求组建了质量管理机制,制定了质量管理办法,但是在实际施工管理中,很少真正执行到位,从而造成质量管理混乱。很多项目都制定了质量管理相关制度、程序,比如:质量检查的“三检制”、“技术交底”制度等等,但是实际施工并未执行,或者执行力度不足。通常项目部也组建了工程部、质检部等,但是分工、责任不明确,造成质量管理混乱不堪,质量管理效果不佳。
1.3 过分追求进度、成本管理而忽视质量控制
很多工程项目管理者都认为质量管理与进度控制、成本控制是相互矛盾的,不能单纯的追求施工速度,压缩投资成本,对施工质量管理加以模式。如此便使得质量管理得不到重视,而有可能失控,造成质量质量事故,轻则返工,影响施工进度,重则造成人员伤亡,不但严重影响了施工进度,还增大了施工成本。
2 加强公路工程质量管理的措施
2.1 提高质量意识
首先,公路工程施工企业必须将相应的质量管理体系以及相关制度制定出来,改变以往的思想意识,并实行贯彻实施。另外,提升企业全体员工的质量意识,工程质量与每一个员工的切身利益密不可分。建立起项目经理质量责任制,制定质量生产责任制,将质量责任落实到各个岗位。加强教育培育,强化所有参建着的质量意识,提高他们的执业水平及质量管理能力,才能抓好公路工程施工质量管理工作。
2.2 完善质量管理机制、强化质量管理的执行力度
贯彻落实项目经理责任制,施工单位接受工程之后婴孩结合自身的一些情况相应的建立起项目经理部,加强对工程项目的有效管理。项目经理部就是该工程的责任主体,项目经理当属主要责任人,对本项目的安全、质量、进度、效益负责。
在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应该严格按照制定好的质量管理办法进行,确保质量管理相关的规章制度的执行力。项目工程部、质检部应该对施工过程中的质量行为进行检查,发现违章操作应该立即制止并纠正,避免事态扩大,造成损失。
2.3 正确处理施工质量、进度、成本的关系
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同进度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既对立又统一,能够将两者之间进行很好地协调,不仅对施工进度不会产生影响,而且使得建住工程能够顺利的开展下去。因此,我们在施工过程中应该在确保工程质量的前提下,通过改进施工工艺、优化施工组织安排等措施,加快施工进度,赢得更大的经济效益。按照设计及规范要求,按照施工合同约定的质量要求,建造一个合格的公路工程产品,是施工单位义不容辞的责任。
2.4 加强施工过程质量控制
施工是公路工程质量成形的过程,因此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十分的关键。由于公路工程项目十分复杂,施工工序繁多,施工质量管理难度较大,因此必须把握好每一个环节的控制。首先,必须严把材料质量关。原材料的质量是否合格直接决定了公路工程的质量。公路工程使用材料品种繁多,数量巨大,因此,必须严格把守原材质量关,严禁将不合格材料用于公路工程中。所有原材料进入施工现场后必须按照要求对其进行质量检测,若不合格,应该立即清理出场,不得使用。其次,抓好施工过程质量控制。工程施工前应该做好充足的准备工作,比如施工前的图纸会审、技术交底、岗前教育培训,施工组织安排、施工方案、施工工艺比选、人员机械准备等。严格按照设计文件及规范要求进行施工,施工时必须按照质量管理程序进行质量检查。对隐蔽工程、重点工程等应该加强质量检查的力度,确保工程质量,以免埋下隐患。再次,应该做好质量验收工作。当一项工程施工完成后应该组织进行质量验收评定。
3 结论
公路工程施工质量管理是工程项目管理中最为核心的内容,它是赢得利润的前提条件,是企业长足发展的基础。公路工程施工质量管理是一项系统而又十分复杂的工作。因此,我们施工单位在进行质量管理的同时还必须与业主、设计、监理各方保持互动,共同实现质量管理目标。
参考文献
[1]苏曙光.浅谈公路工程施工现场管理[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1(3).
[2]胡秀勇,马永静,窦汝良.公路工程施工管理应注意的几点问题[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8(9).
篇10
【关键词】水利工程施工;有效质量管理;问题;措施
在任何的工程施工中,其质量管理都占据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在水利工程施工中亦是如此。为使工程质量符合标准,对水利工程施工中的每一道工序、每一段工程、每一种工程材料都要进行严格把关,确保其符合设计中所要求的标准。下文中笔者将结合水利工程施工过程质量管理方面最为常见的各个问题,对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质量管理所占据的重要位置和解决常见问题的相关办法进行论述。
1 质量管理方面常见问题
一是因从事水利工程施工的技术人员工作任务多,其学习更高技术水平的机会和时间都较少,大部分的工作人员仅有最为基础的水利工程施工的相关知识和技能,又因参加大、中型水利工程施工的机会极少,致使工作人员不仅技术水平较低,且难以提高,不能完成难度较大的工作;现在的多数基层水利部分没有相关资质而承担相关的工作任务,职能分工不明确,使得一个部门身兼数职,但又因不具备资质而无力完成相关任务;一些基层水利部门对水利工程的施工规范及质量标准等相关规定了解不够深入透彻,致使未能做好水利工程质量管理工作,出现一些不符合质量要求的水利工程;基层水利部门普遍出现设备不到位、质量管理体系不完善、专业人才缺乏等问题,致使不能通过先进的设备对水利工程的质量进行检测,缺乏专业人才进行质量检测工作且质量检测的方式较为单一。
2 质量管理在水利工程施工中所占据的重要位置
2.1 建设单位的质量管理
将质量问题放在体系内进行检测,方能控制工程质量达到国家标准。工程建设单位作为工程的最主要负责人,要建立自己的质量检测体系,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对水利工程施工的各个环节和工程段的质量进行细致、完善的检测,唯有如此,方能保证完工后的水利工程不会出现质量方面的问题。
2.2 监理单位中的质量管理
监理单位站在第三人的位置,通过接受建设单位的委托而参与到工程质量的监管工作中来,其作用就是对工程进行全方位的控制、监督和检测。监理单位在工程质量管理中发挥着极为关键的作用,其必须本着公正的、对建设单位负责的态度,严格按照合同要求对工程施工过程进行严格监控,发现有质量问题时要及时提出,监督进行改进。监理单位需要完善自己的质量控制体系方能完成此项质量管理任务。
2.3 设计单位中的质量管理
设计单位对水利工程的设计不科学合理将直接导致水利工程施工的失败,高质量的设计方能使一个水利工程发挥最大的功能。为使水利工程达到高质量的要求,设计单位在设计和考察时就要进行高标准的工作,以最优秀的设计结果来为水利工程的质量保驾护航。
2.4 施工单位中的质量管理
若施工单位内没有建立质量保证体系,那么即使其他各环节各单位都有自己的质量保证体系也无法真正保证工程质量能够达标,施工单位作为决定工程质量的最直接单位,在其内部建立质量保证体系所发挥的作用可想而知,它能从源头上开始对工程质量进行把关,因而施工单位必须要有自己的质量保证措施。
2.5 政府单位中的质量管理
政府部门的质量监管是一种强制性较大的监管手段,为实实在在的保证水利工程质量达标,切实保障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发挥水利工程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政府部门对水利工程的质量进行监督管理这一环节是必不可少的。在实际中,政府部门在质量管理方面发挥的作用还应当有所加强和扩张,其工作应当深入到水利工程施工的各环节阶段,而不应仅在水利工程施工完成后才对其质量进行检查,这样的管理方式无法事先对水利工程的质量问题进行预防监管。
3 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有效质量管理的具体措施
3.1 加强人员培训,积极引进专业人员
通常小型水利工程质量的缺陷,大多是人为原因造成的,工作人员普遍素质较低,使得施工质量无法得到保证,要想改变这一情况,应高度重视基层工作人员的素质培养,以及人力资源的开发,积极引进相关专业的青年员工,并选择合适的人员担任要职。明确每个员工的职责,加强工作人员的管理。
3.2 加强质量教育,严格施行责任制
水利工程的质量,关系到周围居民的生活,及经济的发展。因此,水利工程的施工质量具有较为深远的意义。因此,应通过教育培训使员工拥有较强的质量意识,使其在施工中严格自律,进而保证工程质量。施工单位应严格施行责任制度,将工程质量的责任明确到个人,进而从根本上保证水利工程的施工质量。
3.3 加大对施工的监控
在当前形势下,小型水利工程施工的检测监控工作,还不够成熟,对于工程的评价中,大多依靠主观意识,进行检测。因此相关水利部门应针对质量检测工作,配备必须的检测仪器及设备。并在施工前,对工程所使用的施工材料进行严格的抽样检查,对于不合格的材料严格摒弃,在材料的安置方面,应结合施工材料的性质进行合理摆放,进而保证工程的施工质量。
3.4 合理利用水利工程的生态作用
水利工程不仅起到防洪、发电、灌溉以及水运等作用,同时,也能有效的改善周围生态环境,将水利工程的建设及维护与环境保护相结合,进而能有效的保证水利工程的持续利用。
4 结语
综上所述,水利工程的质量关系重大,因此为保证水利工程的质量达到相关要求,质量管理在水利工程施工中所发挥的作用就极为重要。今后的水利工程方面,应针对存在的质量问题,结合本文所提出的各项解决措施,进行相关深入的研究和探索,争取尽可能的减少水利工程施工中出现的问题,保证水利工程的质量达到更高的标准。
参考文献:
[1]王晓梅.水利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研究[J].中国水运(下半月),20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