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强民族共同体意识范文
时间:2023-10-19 16:06:4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增强民族共同体意识,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 马克斯・韦伯 政治共同体 社会建构
政治共同体的实体化与经济共同体的区别,是韦伯区分政治人和经济人的要点。为了能够获得政治认同,比从经济基础上得到足以支撑政治共同体的可靠资源,这种对于相关资源的垄断和支配,构成了政治共同体支配层的主要活动内容。一般而言,在政治共同体的存在条件中,必须考虑的是“领土”问题。领土的主要意义不在于边界的划分――这种划分是后来的事,军事堡垒用以区别的是文明与野蛮之间的“安全”问题。换句话说,领土意味着财富的来源,它主要是用来支付支配层的管理费用的。为了能够获得足够的经济资源,政治共同体的主要目标在于扩展财源,这就是古希腊罗马城邦国家能够持续存续的主要原因,即经贸活动本身可以获得支撑这一政治共同体的基本运作。剩下来的事就是富余生产资料的获得问题,这些富余生产资料的主要用途在于增加人口。
韦伯的政治共同体为我们揭示了一个存在于古代世界的各种“民族国家”――不是近代意义上的民族国家――存续发展的基本必要条件。为了能够获得足够的经济资源以供分配,国家作为政治共同体实际上被切分为许多封建邦国,甚至是各种部落联盟而存在。在宏观的框架中,这种政治共同体可以被定义为一个有着共同支配层的社会共同体,在微观上可能是各种风俗迥异、大相径庭的各种微型社会的集合体(波斯帝国和印度)。各种自然经济的群落在田园牧歌式的幻想中,被某个遥远的中央政权整合成为一个“统一国家”。薛西斯的军队如果征服了希腊各地,那么这个控制地中海东岸的庞大政治共同体中,就不会使后人凸显希腊“自由城邦”的独特性。因为这种独特性的社会只是一个帝国社会中的一个很小的部分,人们没有耐心区别波斯高原与希腊山地中,各种微型政治共同体的不同之处。因此,对于政治共同体的理解,在理论上存在偏差是可能的。因为在分析这一概念的伊始,我们就会先入为主地进入到古典帝国的“规模化”效应中去,在这一巨大的社会熔炉中,对于北非某个地区和美索不达米亚平原上的某个城市而言,后者是微不足道的。所有视线都会不由自主地向罗马或波斯波利斯聚焦。
韦伯的经济史分析视角,对于观察各种政治共同体而言是必不可少的工具。如果不能从最基本的经济条件开始,我们就很难想象,在广域的时空中,罗马人如何调控从幼发拉底河到直布罗陀海峡的辽阔疆域及操着不同语言的人口。正是在经济制度,或者是税收―分配制度上的灵活性,使得政治共同体的外观有一个可供具体操作的内核。这种操作过程在韦伯看来就是国家对于强制力的绝对支配过程,而强制力本身的合法性则成了政治共同体存在的理论依据。即政治共同体本身为了安全的需要和经济的满足,必须从整个社会中取得各个社会成员的认可。这就是崇拜机制――对罗马皇帝奥古斯都的崇拜――的古典源头。当然这种社会伦理领域的崇拜机制并不会在人民的心中持续得太久,一种早已被运用的控制机制――法律被系统制订出来,并得到了普遍执行。这种强制性的规则有助于广土众民的国家不必为了调节各种细枝末节的社会生活冲突而疲于奔命。社会立法的主体自然在于政治共同体的支配阶层,由他们操心如何建构一个所需要的社会,而不是一个自然生成的有秩序的社会。反过来说,社会秩序来自于前置的预先的思考与安排,只不过通过国家立法的形式,使这一切看起来像是一种有着悠久历史传统的,通过法律的理性化而整合成共同体成员的集体意志。韦伯对于社会军事制度的分析就是直接抽取了社会中最有“纪律”和最讲求“秩序”的那个集团――军事阶层。由他们的集团意志所抽象出来的社会管理模式,是一种被应用于社会治理的最佳模式――斯巴达和罗马都是古典时代的典型。法律的存续避免了个人意志的随意性,对于个人任性的治理模式,还需要一个很长的历史时段去消除(近性化)。这本不是探讨政治共同体在起初的草创的阶段的重点内容,这里只需要弄清楚,经济共同体提供的资源如何分配并支持了政治共同体的有效运转就可以了。
篇2
关键词:欧洲一体化;东亚共同体;启示
一、欧洲一体化的历史进程
欧洲一体化是“人类社会自民族、国家产生以来出现的一个影响最为深远的伟大探索与实践运动。”[1]欧洲一体化,即欧洲国家(首先是西欧国家)为全面扩展经济、政治和安全利益而紧密联合起来的过程。欧洲一体化这样一个超前的社会形态对于其他地区的一体化进程无非是有益的借鉴。欧洲一体化的思想由来已久,本文主要从二战后的纵向发展演变历史对此进行分析和研究。
(一)欧洲一体化初启阶段(1950s-1970s)
欧洲人从来就没有放弃过的欧洲统一想法和欧洲一体化的努力,欧洲思想家与政治家提出过各种方案克服欧洲的分裂与战争。二战对于欧洲内部的影响,是使得欧洲联合的思想普遍被接受。战争所造成的欧洲和世界面貌的重大变化,为欧洲联合思想的实现即欧洲联合的启动提供了历史契机――战后欧洲对和平与复兴的迫切要求。[2]从一战后的“白里安计划”到二战后的“欧洲委员会”,并最终于1950年开始了欧洲一体化的进程。
(二)欧洲一体化的停滞阶段(1970s-1980s)
从 20 世纪 70 年代初到到80年代中期,受国际经济形势和成员国国家利益的影响,欧洲经济一体化进程进入了停滞期,政治合作的发展也在摸索中谨慎前行。但最终由于法国和德国的密切合作,其他各成员国的鼎力配合,欧洲一体化继续向前发展。[3]
(三)欧洲一体化的纵深发展(1980s-1990s)
20世纪80至90年代之交,欧洲政治一体化进入了一个重要的发展阶段。1986 年签署的《单一欧洲文件》,以“内部统一大市场”为突破口,重新启动了欧洲一体化进程,第一次确立了欧洲政治一体化的法律基础,并增加了货币政策、科技发展以及援助不发达地区等新的社会政策。
(四)欧洲联盟的成立(1990s―2000s)
1991年,各成员国签订《欧洲联盟条约》(又称《马约》),它标志着欧洲一体化发展到新一阶段。《马约》在对《罗马条约》修改补充的基础上确立了欧洲一体化进一步发展的方向:建立统一大市场;建立经济与货币联盟;建立政治联盟;发展成员国在司法与内政的合作。为了增强“欧洲公民意识”,《马约》提出了欧洲一体化的发展目标,表示了成员国进一步扩展一体化的政治意愿,在欧洲一体化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1992年《马斯特里赫特条约》的签订标志着欧盟的诞生,随后 1997 年的《阿姆斯特丹条约》和 2000 年的《尼斯条约》分别对其进行了修改。这从根本上改变了欧洲的地缘形势,随着“共同外交与安全政策”和“司法与内务合作”被确立为欧盟的第二、第三支柱,欧洲政治一体化取得了重大进展。
(五)欧盟进一步扩大和深化(2000s―)
进入 21 世纪以后,欧盟开启制宪进程,但是其过程却一波三折。《欧盟宪法条约》先后因法国与荷兰的否决而受挫搁置,经过一系列谈判和妥协,2007 年由《里斯本条约》代替《欧盟宪法条约》。《里斯本条约》在一定程度上使欧盟的决策程序变得简化和透明,但是它只是一部修订现行条约的条约,是在原有的法律基础上增加了新的法律基础,并没有实现大的突破。
二、东亚共同体的内涵
(一)共同体的定义
共同体是一个抽象概念,在政治学、哲学以及社会学等学科中都有应用,共同体在不同的领域针对有区别的对象,被赋予了不同的含义。本文引用德国古典社会学家滕尼斯对于共同体的定义:“拥有共同事物的特质、相同身份和特点的感觉的群体关系,建立在自然基础上的、历史和思想积淀的联合体,是有关人员共同的本能和习惯,或为思想的共同记忆,是人们对某种共同关系的心理反应,表现为直接自愿的、和睦共处的、更具有意义的一种平等互助关系。”
(二)东亚共同体的范围界定
本文对于东亚共同体的范围界定为以“10+3”为主体的范围,即东盟10国加上中国、韩国和日本,而非日本构想的以东盟+3(13国)加上3个东亚区域外国家(澳大利亚、新西兰和印度)的16国的“东亚峰会”为基础,同时密切与美国等国家的关系。
三、东亚共同体建设的影响因素
由于本文主要讨论欧洲一体化的发展历程对于建设东亚共同体的启示,将后者置于经验学习的位置,因此本文主要探讨影响建设东亚共同体的不利因素,而基本不讨论其有利因素。
(一)东亚各国间存在着历史及领土争端的纠纷,难以达成互信
东亚地区冷战遗产最为突出、传统安全问题错综复杂,政治不确定性越来越大,大国关系处于亚稳定状态。[4]东北亚地区既存在现实的冲突,又有着历史的积怨。
(二)对“中国”的担忧
东亚地区国家间政治处于亚稳定状态,在某种程度上 ,除了对中国强劲增长的经济实力的担忧,东亚并没有多少共识。中国近30年的快速发展使从前在该地区经济上独占鳌头的日本感到威胁,同时中日关系在历史问题、领土争端与民族情绪上的百年恩怨问题难以解决,在中日关系紧张时日本大肆宣传“”。
(三)美国因素的介入
东亚是美国亚太战略的重点区域,除了在日本和韩国的驻军以外,美国还与东南亚多国之间保持着高度的军事合作关系,美国插手东北亚事务,这增加了东北亚地区政治安全的复杂系数。同时在经济上以外向型经济为主的东南亚国家对美国的市场和投资依赖性很强,美国认为东亚的经济发展和局势的稳定离不开美国的贡献,东亚在美国的全球战略中的显要地位使得美国时刻谨慎的关注着东亚合作,尤其是对近年来中国经济保持着快速平稳的发展,综合国力的增强以及良好的大国形象虎视耽耽。
(四)开放的地区主义很难取得东亚的集体认同
许多东亚国家对美国的信任超过彼此间的信任,使得东亚各国在短期内难以形成共有知识,各国对自身身份和利益的建构也处在变动之中。冷战结束以后的“新区域主义”强调其开放性的特征。然而这个特征明显不适宜区域共同体的建设。区域共同体以“实现高度一体化为目的,是区域之间合作的该机阶段”。它的核心特征就是“排他性的集体认同的确立,即该区域的成员具有一种排他胜的联系”。这种排他性强调共同社会的特性的成员(我们)与明显未享有这些特征的非成员(他们)之间的差异,而成为区域内聚力的关键。”
(五)大国林立导致共同体领导权问题难以解决
一定程度上,东亚是大国分布最密集的地区,缺乏绝对核心。上述提到的大国间难以产生政治互信则加大了这一问题的难度。成功的区域主义需要一个起至关重要的驱动与辐射作用的核心区,这种”核心区”的启动和发展往往需要本区域内具有一定的政治、经济和社会能力的“中枢国家”,比如欧盟(欧共体)及其中的法国和德国。
四、欧洲一体化对于东亚共同体的启示
欧盟的建立和成功运作,使得共同体作为一种维护国际社会稳定、防止战争和繁荣经济的有效途径而得到广泛的关注。共同体似乎已经成为未来国际社会的一种发展模式。欧洲一体化是区域一体化发展的开拓者和领导者,也是区域一体化发展最为成熟的地方, 了解欧洲一体化的发展历程及其经验教训,对于东亚地区的一体化进程也是有所启示的。
(一)经济合作是区域一体化的基石
经济复兴与联合成为欧洲生存和发展的现实需要。在这样的背景下,战后欧洲联合运动发展起来。东亚共同体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其主要任务将是推动区域内的贸易自由化,建设东亚自由贸易区。东亚自由贸易区一旦建成,势必成为“东亚共同体”的坚实平台。
(二)发挥核心大国的重要作用
东亚的中日关系犹如欧洲的德法关系。法德这两个国家在70多年的互动历史中,法德之间始终是相互敌视、相互防范和相互遏制的关系。但也就是这两个国家,主动和解提出并实质性地推动了欧洲一体化的发展,至今仍是欧盟的“主心骨”。具体来说,欧洲一体化从内部而言,最重要的就在于法德实现和解与合作,主导一体化不断向前推进,并在一体化进程中形成一定的机制,以恰当处理一体化进程中的种种问题,灵活性地!循序渐进的向前推进。法国和德国的核心领导是欧洲一体化成功的关键"在法德的核心领导下,成员国的力量更容易得到整合和调动,统一意志更容易达成,地区组织的各种决策和运行机制可以更加有效地运转,从而最大程度的发挥了整体优势。
(三)推动机制化建设,以条约发展带动制度革新
按照基欧汉关于国际机制的定义所展示的,它是指“一系列围绕行为体的预期所汇聚到的一个既定国际关系领域而形成的隐含的明确的原则、规范、规则和决策程序。”在国际法日益成熟的背景下,推动共同体机制化进程是大势所趋。作为一体化发展的成功典范,欧洲一体化的发展道路就是一条机制化道路,它存续和发展的重要基础是国际条约。
(四)加强国家间的沟通
东亚的差异性远远超过欧洲,不同国家和民族的人们,长期生活在不同的历史文化背景和自然环境中,接受不同的信息,受不同的社会信息的影响。如果缺乏足够的沟通和交流,彼此不够了解,就容易在交流和碰撞中产生冲突,这就更要求东亚各国间不断的增加沟通和互动
五、结语
尽管存在文化上的差异性和多元性,但东亚地区具有倾向和平解决地区冲突的战略文化要素,包括处理冲突问题上比西方更长远的时间性观念、崇尚平等和方式办法、追求综合性和合作性安全的理念等。
运用建构主义的观点:一方面,观念结构自上而下塑造行为体身份、利益,从而决定行为体的行为方式;另一方面,行为体间的互动和实践又自下而上建构观结构"因此,在缺乏信任和合作意识的东亚也能建构出区域信任的合作意识。因此,本文对于建构东亚共同体的前进是较乐观的态度。
[参考文献]
[1]郭定平.东亚共同体建设的理论与实践[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
[2]费正清,赖肖尔・克雷格.东亚文明:传统与变革[M],天津人民出版社,1992.
篇3
一、家校合作和学习共同体的内涵
家校合作是指对学生最具影响的两个社会机构——家庭、学校形成合力对学生进行教育。家校合作是一种双向活动,是家庭参与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而家庭和学校是合作中的双主体,家长要对学校教育给予支持,学校要对家庭教育作出指导。家校合作过程体现着家长对学生、对学校教育的认同,同时,也体现着学校对家长以及学校教育的一致性。因此,在家校合作过程中,学生、家长、教师三者间的相互交流尤为重要,值得重视。
“共同体”一词最初源于德文“gemeinschaft”,原义指共同的生活。共同体是指当一群人相互交往、相互依赖共同完成某些任务时,就形成了共同体。“共同体”理论引入教育领域出现了“学习共同体”的概念。学习共同体是所有人为共同的愿景一起学习的组织,组织中的个体共同参与寻找通向知识的旅程。学习共同体具有共同愿景、尊重差异性、强调共享、共同发展等特征。其中,共同愿景主要是指全体成员都拥有一个共同的目标。如果没有共同愿景,就不会有学习共同体。而就尊重差异性而言,共同体主张依靠个性差异的原动力,寻求、探索和建构学习的实践活动。学习共同体就具有共享、共发展的特征。学习共同体与非学习共同体的显著区别在于共同参与、沟通对话与彼此分享。在共同参与中,成员之间相互交流,共同分享学习的资源和成果。这一过程,体现了共同体的民主精神和情感态度,营造了愉悦的学习氛围,实现共同发展的最终目标。
二、构建家校合作学习共同体的意义
1.构建家校合作学习共同体的必要性
首先,构建家校合作学习共同体能够强化社会功能,有利于提高学习者的兴趣。在学习共同体中,学习者有一种集体的归属感,具有较为一致的价值趋向性。在这种共同倾向性下,学习者间能展开更广泛的交流,取长补短,参与学习的兴趣和热情也随之提高。其次,构建家校合作学习共同体有利于家长和教师间、家长和学生间的相互学习、共同提高。家长可以向教师、其他家长学习,以提高自身的修养和综合素质。在构建学习共同体的合作中,家长认识到教师职业的神圣,更加支持教师的工作,尊重教师的劳动,给子女营造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同时,教师可以向家长了解学生的成长背景,从而因材施教。而家长的性格、生活环境、经历各具特点,教师可以从中获得各种信息从而进行区别对待、针对性管理。再次,构建家校合作学习共同体有利于促进家校教育的协调一致。家庭和学校二者以不同的时间和空间形式,对学生进行教育,一丝的疏忽都可能导致一些不健康文化思想的侵害,甚至出现“学生在校进一步,回到家庭退两步,到了社会退三步”的现象。因此,需要家长和教师在交流沟通中保持高度一致的教育观念,以形成教育合力。
2.构建家校合作学习共同体的可行性
首先是终身教育理念的深入人心。终身教育理念提倡教育和学习贯穿人的一生,学习者的学习活动不应受到时空的限制。学校是贯通教师、学生、家长、学习工作的场所,应充分发挥学校的育人功能,增强终身学习的意识。其次是现代信息技术的普及。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为学习共同体的构建提供了有力条件。由于电视、网络媒体的普及,多媒体信息技术的应用,学生可以同伴为师,老师和家长也可以学生为师,由此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学习共同体。再次是应试教育诟病的留存。学校教育是根据社会的需要确定培养的目标,以系统科学的教材为载体,采取有效的教育手段,对学生进行系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和文化知识教育。但是,应试教育下僵化的课程体系,单一的评价标准,使得学校教育存在诸多问题。学生的思维被同一模型所框定,教师忽视学生间的个体差异。而学习共同体则注重学生异质性,学生、教师、家长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始终保持着一种平等的关系。而在应试教育教学中,“课堂中心”、“教材中心”是教学的全部,家校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与合作。如今新课改下的课程标准对学生的身心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家校合作为其目标的实现提供了可能。
三、构建家校合作学习共同体存在的主要问题
1.家校双方对学习共同体的认识不足
学习共同体对于学校和教师来说是一个较新的理念,大部分教师对学习共同体的概念了解甚少,而对于广大家长来说更是陌生。学校和家长还未充分认识到构建学习共同体的优势,学校教师平时忙于教学,没有将精力投入到学习共同体的研究之中,而家长更多关注的是孩子的学业成绩,使家校双方忽视了对学习共同体的构建。
2.学校主体性过强,而家长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
构建家校合作学习共同体是家庭和学校双向的活动,是相互配合、相互支持的过程。然而,多数教师认为部分家长对教育规律认识的欠缺,会给学校教育带来障碍。于是当家长走进校园时,教师们倾向于自我保护,呈现出主导性和领导性的态势。在具体的合作构建学习共同体的活动中,有些学校与家长进行交流时,大都采用简单的灌输方法,使活动内容很难被家长内化为参与学习共同体的行动。与此同时,从家庭方面看,部分家长缺乏参与构建学习共同体的主动性和能动性,没有认识到活动过程中自身的责、权、利。除此之外,家长参与自学和共学的程度较低,在与教师的交往中,坚持己见,或是被动等待。因此,使合作达不到相互促进的目的,无法找到构建学习共同体的有效途径。
3.构建家校双方学习共同体的计划性欠缺
计划是家校合作构建学习共同体的基本保证,是构建活动开展的指南。然而,目前大部分学校缺乏一套整体的计划,没有具体的活动步骤。很多学校在活动开展前没有专门对学习共同体内容做细致的准备,对结果的预测也只是想当然,整个合作构建活动经常缺少完备的流程安排。即使部分有计划的也多是与实际不符,缺乏实践意义。在实际操作中,随意性较强,收到的效果差。因此,合作活动缺乏计划性和针对性,无法从根本上形成一套相对完整的学习共同体的实施体系。
4.缺乏相关教育部门的整体统筹,学校学习方式单一、学习内容偏狭
学习共同体在我国是一个新事物,如果没有相关部门的统筹协调,学校感觉无从下手,也不知道开展什么样的活动可以推进学习共同体的发展。而设立专门的管理机构是构建家校合作学习共同体的重要保证,有统一的管理机构和奋斗目标,学习共同体的创建工作就会有成效。同时,大部分家庭还是以孩子学习为主,团队学习、合作学习多是发生在学生之间。目前家校共学的形式多以网络和传统的学习媒介为主,这使得家校双方难以深入了解对方的想法和要求,而缺乏在实践中、社会中和自然中的共同学习。除此之外,学习内容多是重视知识技能的学习,忽视了美学、体育、人际交往等等领域的学习。因此,学习方式的单一和学习内容的偏狭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习共同体的构建。
四、构建家校合作学习共同体的主要措施
1.掌握学习共同体的相关理论
家校合作学习共同体的构建是建立在一定的理论基础之上的,因此,需要教师、家长及相关教育管理者学习和掌握其相关理论。首先,终身学习理论和学习型社会理论。终身学习思想是以强调学习者为中心,重视学习者个体的参与意识,关注学习者自身的内部变化,强调以自我为中心进行系统的选择、计划和实施。而学习型社会对人才的培养要求具有自我超越、改善心智模式、建立共同愿景、团队学习和系统思考的能力。由此可见,终身学习和学习型社会具有全员性,强调学习对象的整体性,而学习共同体正是注重全员性,把成员看作一个学习的整体。同时,终身学习和学习型社会具有开放性和主体性,强调全面发展,并注重学习的自觉性,这些都与学习共同体提倡的理念相吻合。因此,只有通过学习共同体的建设,才能促进学习型社会的建设。其次,建构主义学习观的理论。建构主义者认为,教学不是教师简单地传递知识给学生,知识是学生自我建构的,教师不能代替学生建构新的知识。它强调学习的建构性、社会性和情境性。建构主义的学习观为建立学习共同体提供了理论依据,我们可以把学习共同体看作是实现建构主义理念的实践与创新。
2.更新传统学习观念
学习观念是对学习者关于学习观的总称,包括对学习目的、学习价值、学习对象、学习过程、学习策略、学习评价等方面所持的观念。观念对学习行为具有先导性和决定性。在提倡终身学习的今天,要改变应试教育影响,形成新的学习观念,促进学习共同体的构建,就应该做到观念先行。首先,教师、家长、学生都应该明白学校毕业并不代表着学习的终结,而是为今后的学习奠定了基础。因此,要加强自主学习观念的养成。其次,转变依赖型学习观,形成主动学习观。在学习过程中,有目的地从事学习活动,创造性地学习。再次,建立创新型学习观。改变过去学习中忽视创造能力的培养,重视知识的创新与发展。除此之外,实现由学会向会学的转变。只有“会学”的人才能实现学习者自主性的培养。
3.系统地、有序地构建家校合作学习共同体,发挥教育部门统筹和组织的作用
在我国目前的大部分学校,每学期开始和期末都会召开一次由教师、家长和学生共同参与的会议,但这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学习共同体。学校应将学习共同体的构建纳入正式的议程,成立学习共同体建设领导小组,制定出科学的合作构建学习共同体的计划,并将计划的内容和具体任务分解,落实到个人。同时,规定学校和家长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家长要发挥主动性和主体性,积极推动计划的落实,发现计划有不当之处或出现阻碍,应大胆地提出合理意见,以切实推进学习共同体的构建。
同时,学习共同体是当代教育发展的一个新主题,尚处在起步阶段。要整合学校、家庭、社会三方面的教育资源,职能部门必须协调和统筹规划制定计划、落实任务。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应在党的教育方针指导下,统筹协调家校合作学习共同体的构建,制定相关促进学习共同体发展的制度和法规,制定督导评估内容和业绩考核办法,使其逐步走向科学化、制度化,成为推动素质教育全面发展的动力。
4.增强教师和家长的个人综合素养
教师和家长是保证双方合作构建学习共同体成功的关键因素。教师在尊重、理解和接受的基础上与家长和睦相处。教师应当具备基本的人际交往技能,如人际洞察力、人际交往能力等。学校在对教师进行培训的时候,除了进行教学、教法等专业知识、技能的培训外,可适当增加交往能力培养的内容。而家长是学生成长的第一任教师。家长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学习共同体的成效。因此,为了提高家长的整体素质,学校应通过宣传、咨询、讲座、交流等方式,激发家长关心教育的热情,向家长宣传各种科学的学习方法,并予以指导,以提高家长参与教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5.加强家长、教师和学生间交流沟通
在构建家校合作学习共同体中,家长与教师应该处于平等的地位,家长和教师是双主体,不是被动的接受者,否则难以发挥各自的主动性。同时,学习共同体成员之间应是一种民主关系,教师、家长与学生三者之间应是平等的。在学习共同体的建设中,教师、家长和学生之间相互影响、共同成长并注重平等交流,充分尊重他人的意见,以获得学习的整体效果。在这一过程中,平等是合作的基础,它是建立在理解基础之上,在促进学习共同体健康和谐发展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除此之外,学校应创新和丰富学习方式,拓宽学习内容。要建立起交互式的学习模式,它有利于促进学校、家长和学生共同成长。在学习共同体中,它为其成员提供了更宽泛的内容,以更情境化的方式帮助各成员学习更多领域的知识,并要求每一个成员用不同的方式参与学习。同时,在学习共同体中,还应关注所有成员参与的项目,开展多种形式的合作,通过应用合作学习的技巧和小组学习的多种途径来培养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合作的学习精神。
参考文献
[1] 陈乃林.面向21世纪中国终身教育体系研究.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2] 厉以贤.学习社会的理念与建设.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4.
[3] [美]乔治·雅各布斯.共同学习的原理与技巧.林立,马容,译.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8.
[4] 安富海.课堂:作为学习共同体的内涵及特点.江西教育科研,2007(10).
篇4
键词 跨学科;德育;主题教学
作者简介 杨莉娟,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课程与教学研究中心,副研究员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中小学德育是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必然选择。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教育部颁布了系列相关政策文件,针对当前学校德育的诸多要素发生的新变化,提出了跨学科德育、综合育人的新要求,这可以说是指导当前学校德育实践的重要举措。当前,如何推进跨学科德育、整体育人、凝聚德育合力,在实践层面还存在着不少的问题与困惑,亟待予以研究与解决。
一、跨学科德育主题教学的涵义
要进行跨学科德育主题教学,首先需要厘清其具体涵义。“跨学科、德育、主题教学”是“跨学科德育主题”的三个关键词。“跨学科”(cross-disciplinary) 是既不拘泥于某一学科内,也非无边界的超学科,它意指打破学科界限,有效整合各学科相关知识,挖掘各学科中的德育元素,以开放的视野来设计和选择德育主题。“德育”规定了跨学科主题具有的“德育”属性,以区别于其他种种“非德性”的主题,这样的主题是始终围绕学生的德性成长来展开的,是服务于“德育”需要的。“主题教学”明确了跨学科德育课程的设计与组织方式是主题、专题式的,而非知识逻辑性的、系统结构式的。是基于课程标准所规定的学科内容、以课堂教学为主要方式,而非学校德育活动的全部范畴与内容。
综合上述,本文认为,跨学科德育主题教学是以思想道德教育为目的,以现行课程标准和教材为依据,以主题活动为组织方式,以跨学科知识整合为内容,以培养学生正确价值观和良好道德素养为目标的一种教学形态。
目前学校德育途径主要有三种范式:(1)德育课程;(2)学科课程间接德育渗透;(3)非正式课程、校本课程。本文论及的跨学科德育主题教学可以说是以上学校德育途径的一种有益补充,是以第一、二种范式中的跨学科课程内容作为德育载体,以第三种范式中的德育主题和多种活动方式为选题方向和组织方式。通过跨学科德育主题教学,不仅使学生学会从多学科视角去思考问题,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及方法分析、解决实际问题,学以致用,更重要的是形成一种从学科教育向全面育人过渡,各科相互配合与渗透,面向全体学生,整体育人、全面育人的德育态势。
二、跨学科德育主题教学的沿革
新世纪以来,为纠正以往教育实践中重智轻德、重知识技能传授而忽视良好人格和个性塑造的偏向,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各学科课程标准中,旗帜鲜明地提出了与知识能力、过程和方法并列为“三维”课程目标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首次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育作为新的目标维度纳入基础教育课程目标视野,凸现了育人为本的核心课程理念以及对教育本质功能认识的理性回归,表明了国家在新时期对于人才培养规格、学生素质的全新要求和期望,成为落实国家教育方针、切实指导学校育人实践的重要指南、学科课程和教学目标达成的基本遵循。这次课程改革进一步明确了各学科的独特育人功能,明确了各学科教师立德树人的职责和使命,过去那种学科教师只管教书、不管育人的状况极大地得以改善,学校育人的广泛性、针对性、实效性进一步增强。
当前,面对世界范围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形势下的价值观较量,面对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思想意识的多元多样多变,学生当中出现了理想、信念缺失,价值取向和行为出现偏差,思想困惑日益增多。面对新的形势要求和学生的思想意识变化,党的十和十八届三中全会审时度势,与时俱进地提出了立德树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新要求。针对学校德育工作,近两年来国家颁布的系列政策文件中明确提出了更为具体的举措:“要充分发挥学校教育的主阵地――课堂的育人功能,改进学科教学的育人功能。要在发挥各学科独特育人功能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学科间综合育人功能,开展跨学科主题教育教学活动,将相关学科的教育内容有机整合,提高学生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
从强调学校教育要“以人为本,德育为先”,到明确各个学科的独特育人功能与价值,再到现在要求在跨学科视野下整合学科内容,开展跨学科主题教育教学,发挥各学科间综合育人功能,反映了国家在学校育人问题、学科德育问题上的新认识和新发展。当前,在学校教育中以主题教学方式进行跨学科德育是对学校现行德育途径和方式的有益补充,必将有利于扭转长期以来各个学科在德育工作中 “各自为战”“单打独斗”的局面,增进学科间在德育问题上的沟通与合作,增强学科教师立德树人的育人意识和能力,有利于整体规划,协同推进学校德育,实现全科育人、全程育人、全员育人。
三、跨学科德育主题教学的基本模式
依据对当前我国学科德育的教育教学现状的把握与实践分析,有效开展跨学科德育主题教学的基本模式主要有以下两种。
殊途同归式。这是一种学科取向的跨学科模式,通过分析发现多个学科中存在的共有的概念、相关的内容,在此基础上提取一个德育主题,继而围绕该主题有效地整合各个学科的相关内容,同时补充或挖掘其他相应学科可能存在的课程资源,形成一个以主题为轴心的课程单元,这种主题选择方式是归纳聚合式的。
案例1 体验精神
思品课和语文课有着天然的联系。教师在《品德与社会》教学中,发现五年级教材《为了中华民族的崛起》单元中“二万五千里”和五年级语文教材《七律・》这两课内容相似,尽管课本编写者的角度不同,侧重点不同,但教学时必然存在重复,语文课要准确了解诗的内涵与意境,显然离不开对过程中发生的典型事件的了解,而社会课要感受战士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和乐观主义精神,必然离不开对主席诗作《七律・》的理解与感悟。为避免不必要的重复两科教师决定合作完成这一内容的教学。在纪念中国工农胜利80周年之际,为更好地抓住这一契机对学生进行精神和爱国主义教育,结合小学生的兴趣和年龄特点,确定以“体验精神”作为德育主题。为丰富主题教学,同时补充或挖掘其他相应学科可能存在的课程资源,如音乐学科情感体验丰富、体育学科身体体验强烈,两个学科的加入可以更好地完成这一主题的教学。语文课设计的活动有讲解《》《丰碑》等篇目、学生写观后感、举办故事会。品社课上,探寻的原因、寻找路线,观看电影,了解的意义。音乐课上,选取《组歌》选曲,演唱当年唱的歌曲。体育课上,设计《重走路》的越野行走、开展拓展运动、模拟通过铁索桥,身体力行体验的艰难和壮举。通过以上各个学科所设计的多种多样的活动全方位感悟精神,如坚忍不拔、自强不息、勇往直前、坚定信念等。
庖丁解牛式。这是一种主题取向的跨学科模式,它以一个涵盖面较广、具有普遍意义的概念、论题等作为德育主题,然后再将该主题分解为若干个专题,每个专题均整合了不同学科的课程内容,单元教学逐一展开,这种主题选择方式是演绎发散式的。
案例2 国际理解
为促进不同国家和人民的相互了解和尊重,在全校范围内举办一个以国际理解为主题的跨学科德育主题周。围绕主题和小学生的兴趣和认知特点,分设了不同国家和人民的文化(文学故事、传统游戏、民族艺术、风俗礼仪)、共同关注的问题(、环境)、国际贸易(商品种类、货币兑换)等三个专题。三个专题的研究,则需要不同学科的知识支撑,如语文学科展示来自不同文化的代表性国家的短篇故事,体育学科让学生玩世界各地的游戏,艺术和音乐教师使学生专注于各类视觉媒体和各民族的音乐,外语学科角色表演不同民族的风俗礼仪,社会科探究的种种危害和社会影响,数学教师则讲授有关外国货币的知识,等等。
以上两种跨学科德育主题教学方式,打破学科界限确立同一探究主题,改变了学科之间互不往来的状况,加强了学科间的相互联系,也改变了教与学的方式, 其最终目的不仅仅是某几个学科知识内容及结构的综合,而是使学生从多学科的视角立体的、全方位的、深刻的理解主题问题。
四、跨学科德育主题教学的实施策略
为确保跨学科德育主题教学的顺利实施,具体策略层面需要关注德性主题设计、教学活动开展的难易度与多样性以及教师共同体的组建等方面。
(一)确立具“德性”的主题是教学的关键
跨学科主题教学的概念和提法并不陌生,在世界范围的课程与教学实践也并不少见,其价值取向大都指向综合性知识的获得、解决问题能力的开发与提升上,而较少关注其对于学生价值观的导向和育人作用。尽管直接德育课程、语文、历史等学科在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面具有各自独特的育人价值,但学生思想、道德、素质、价值观的养成更是一个多学科涵养、长期潜移默化的漫长过程,跨学科综合育人,更能达成“1+1>2”的德育效应。
作为跨学科的德育主题,其目标不仅是整合学习某些知识,更重要的是在跨学科过程中培育学生的价值观、获得德性的成长。从“德性”的内涵上,主要指学生的道德品性、健康人格、社会责任能力、民族与国家情感的养成。从“德性”的来源上,非常广泛,那些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代表的主流价值观、思品类课程标准所规定的育德范畴、学生成长过程中容易出现的价值观问题、思想困惑以及现实生活中具体可感且大家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都可以进入主题选择的视野,如上述案例中的以精神为代表的民族精神、国际理解。在学科从属上,基本上以思品类学科为主,其他学科内容为辅。
(二)有效的主题教学应难易适宜、活动多样
如何把握跨学科主题教学的跨度、深度是教学的难点。跨学科随心所欲的“跨”,而是在一定范围内“跨”,这个范围的选定,要看其学科整合、知识整合后是否最有助于发挥其综合育人效益的。至于主题设计的难度和深度,由于主题教学本身的特点所限,当前的确很多主题活动在开展时,其本身在知识经验和学科逻辑上并未体现出应有的层次性和渐进性,以至于在不同年龄阶段的教育中会简单重复出现相同的主题,如小学阶段和初中阶段都会有感恩教育的主题,但并未显示出随学生认知和年龄特点变化而体现难度上的差异。为此,依据主题组织或编制的课程必须关注各学科知识的内在逻辑性,运用“最近发展区”原理和道德发展阶段理论,使主题难度水平契合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逻辑思维和发展水平。
活动方式不同,对于学生的发展所产生的作用也会各异,因此主题教学应构建起活动形式多样、实施情境和教育内容丰富的活动体系。活动方式上如通过观察、访问调查、制作、实验、游戏、比赛、角色扮演的体验和探究活动,以及应用言语、文字、图像、绘画、动作等表现自己活动过程的思考和交流活动。要摒弃单纯说教的德育方式,选择让学生亲身参与、现场感受、触动灵魂、生成感悟等喜闻乐见的方式,如情境体验式、辩论式、角色模拟式、自主探究式等。
(三)教师组建“跨学科共同体”是有效教学的保障
跨学科主题教学,将会涉及多个学科的课程和活动,需要不同学科教师组成教学共同体,通过有效的互动交流,深入了解自己和其他学科知识脉络,把握主题知识的内在结构和联系,精诚合作进行主题设计与教学。
为使跨学科共同体有效运作,注意如下三个层面的问题至关重要。首先,确立共同体的核心人物。鉴于主题凸显的“德育”属性,决定了思品类、语文类课程教师会在跨学科共同体中起统领作用,担当共同体的召集人、规划师、协调员等多种角色。
其次,建立跨学科共同体教师互动交流的教研制度。学科教师不仅要熟悉自己学科的课程标准和教材内容,而且还需要通过共同体内定时的交流来熟悉其他教师的课程,了解其他教师将教授哪些内容、技能;在此过程中,识别不同课程之间存在着哪些重复的区域、还遗漏了哪些重要的内容、是否符合课程标准、适合整合的潜在的区域等。通过共同体内的互动交流,寻找和发现一些不同学科都要涉及到的,需要长时间探究的,需要跨学科学习的一些共同的德育概念和主题,这些共同的主题将为跨学科主题教学的设计奠定基础。
篇5
关键词:内蒙古;高职语文;民族文化
民族地区文化教育滞后,经济相对落后,但关系着全国的政治稳定、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少数民族学子比一般学生考上大学要付出更多艰辛,也更加渴望毕业时顺利找到理想的工作。当前,在严峻的就业形势下,少数民族大学生不但要具备扎实的专业能力而且也要具备优秀的语文职业素质,才能增强就业竞争能力。
民族地区维护民族团结、地区稳定、经济建设的生力军中坚力量是本地区大学生,他们是促进少数民族地区进步、发展、繁荣的主力军。他们只有具备健康的道德情操、高尚的思想,树立起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找到正确的奋斗目标与成才之路,才能树立起振兴民族地区经济、文化的历史责任感建功立业的和使命感。只有在高职院校语文教学中加强民族文化素养教育,才能造就出少数民族地区所需要的优秀人才。
地处我国边疆,蕴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与蒙古、朝鲜、俄罗斯接壤,但是经济发展程度却相对滞后。的人民特别是蒙古族人民,运用勤劳进取的精神和自己的智慧,创造了与其自然环境相符合的独特的生存方式、传统文化和生态文明。中华民族文化中,草原文化像一颗明珠熠熠生辉。在蒙古族历史发展进程中,内蒙古草原文化形成了和粗犷豪放的精神特质和悠远绵长的精神内涵。富有历史意义的草原文化滋养着为各民族共同繁荣,促进新的民族文化的不断发展。草原文化凝聚了内蒙古地域文化特色,是世代在内蒙古生息繁衍的各民族共同创造的文化,能够概括和代表内蒙古文化的总体形象。笔者在内蒙古十所高职院校进行问卷调查,并深入进行研究分析,总结出高职院校语文教学中加强民族文化素养的重要性和实施方法。
一、加强民族文化素养教学有助于延续民族所特有的精神文化文明体系
民族意识是人对于自己归属的民族共同体的认识, 并在民族差异中得以强化,也就是在不同民族交往中对本民族的关切及维护。千百年的沉积形成了民族意识,作为民族共同体构,其在建立、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自我民族独具特色的精神文化文明体系。民对在自我民族共同体的生存发展中,和不同民族交往中族意识都起到平衡、促进、制约等无法取代的重要作用。民族独具特色的精神文化文明体系关系民族兴衰繁荣,指导着本民族人民的思想意识和行为规范。笔者经调查后发现,内蒙古地区高职生普遍存在着思想状况的多元性和价值取向的差异性。就的高职学生来说,他们人生观及价值取向的主流是积极向上、健康的,但在西方思潮和利己主义、自由主义等价值观的影响下,一些腐朽的堕落的思想对他们产生了消极的影响,还有一些内蒙高校的大学生缺乏对民族传统文化的认同,存在民族地域中心主义和狭隘的民族主义,高职生不了解内蒙古文化、历史。因此,高职语文要将蒙古族文学中的伟大英雄史诗、传统民间故事、民族神话传说、蒙古牧歌民歌、现当代蒙古族作家作品等融入教学内容。例如,除了邓一光的《想念草原》,还有玛拉沁夫的代表作《茫茫的草原》、《草原上的人们》,张志诚的代表作《沙坡》,齐・敖特根其木格的小说《敖包会上的缺憾》,阿云嘎的代表作《大漠歌》,浩・巴岱的代表作《尼美尔山的风》和阿・敖德斯尔的《美丽的罕山》、《草原之子》以及《撒满珍珠的草原》等蒙古族文学作品名篇,在内容上就凸显蒙古族风格,展现出了草原文化的独特之处
二、增加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认知,培养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认同和喜爱
根据地理位置、蒙古族部落分布、蒙古文化的历史状况和地域社会经济等诸多因素,有学者将中国蒙古文学按地域分为了三个文化区域。它们分别是:东部文学区域、西部文学区域、中部文学区域。东部文学区域指科尔沁――喀喇沁――郭尔罗斯――杜尔伯特,其包括哲理木兴安文学、卓索图文学、吉林文学、黑龙江文学。西部文学区域指乌拉特――和硕特――肃北――阿拉善,其包括新疆文学、青海文学、甘肃文学、额济纳文学;中部文学区域指鄂尔多斯――锡林郭勒――察哈尔――巴林――巴尔虎布里亚特,包括伊克昭文学、乌兰察布巴音淖尔文学、昭乌达文学、呼伦贝尔文学。在高职语文教学中将民族文化元素充分加以设计运用,借助民族文化元素的地域性和差异性特点来形成内蒙古地区高职语文课的个性特征,提升学生审美情趣,从而发挥出语文教学育人的功能,潜移默化地促进了师生对民族文化的认知,并在广泛获得认同度的基础上,有效培养出了师生对民族文化的喜爱情感,加强了弘扬优秀民族文化的自信与自觉。
三、有利于增强内蒙古地区的民族性和民族凝聚力
蒙古族根据地理分布分类属于跨境少数民族,最大特点是民族语言、文字国际化。和内陆少数民族相比民族的文字保留相对完整,有自己的出版物,有信息传播的平台,以开放的态度来接受外族文化,将外族文化的融入到自己的日常生活中。这种情况带来的后果是,把本民族的文化看成是陈旧落后的,慢慢地抛弃,使少数民族在繁衍生息中,经过长期的历史发展创造的,具有自我民族符号性格的文化正在消失。“欲灭其国,必先灭其史”民族文化的消亡就意味着一个民族的民族性和凝聚力消失。当然跟世界上所有文化一样,内蒙民族文化一定有某些相对滞后和陈旧腐朽的内容,但是草原文化终究还是蒙古民族创造并使用的宝贵精神财富,在蒙古民族发展的过程中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满全.《2012年蒙古族现当代文学研究综述》.《蒙古学研究年鉴2012年》,2013年12月
[2]韩晗.《论当代蒙古族小说的审美特色》.《兰州学刊》2012.2
作者简介:
篇6
论文关键词 国家认同 社会稳定 社会功能
国家认同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维系民族国家存在和发展重要手段。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国家认同是整合社会资源、维护社会稳定、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基础。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在外来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的影响下,我国公民自我身份界定以及归属受到了十分严重的冲击。在此情况下,对国家认同理论进行研究,认清国家认同的影响因素以及社会功能,对于推进我国国家认同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 国家认同的含义
(一)国家认同的内涵
国家认同是伴随着国家的诞生而产生,自国家认同理论诞生以来,虽然国家认同研究已经取得了不少成果,但是在国内关于国家认同理论还没有形成统一的认识。徐柏才通过研究指出,国家认同理论应该包括了三个层面的内容:一、国家认同是本国国民对自身身份的主观认知并通过并自身身份的确证产生的归属感,国家通过本国宪法对公民身份进行确认并使本国公民获得本国国籍是对这种认同的客观标志;二、国家认同是本国公民对于本国的国家、国家制度、历史传统以及精神价值等方面的认知,并在此基础之上产生祖国意识、国家忧患意识以及民族自豪感等等;三、国家认同是国家关系建构中的一个国家合法性并得到国际社会广泛认可和确认的一个标志。江宜桦指出国家认同感指的是一国公民确认自己属于哪个国家以及这个国家如何的一种心理活动。张汝伦指出国家认同指的是一种差异性,是一个民族国家确定自己不同于其他民族国家的差异以及特点。肖滨则主要通过公民所具备的两种身份来对国家认同进行定义,他认为公民具有法律身份以及心理身份,在此基础之上肖滨将国家认同分为了赞同性国家认同以及归属性国家认同。他认为国家认同首先是公民对公民——对民族共同体的认同,也就是公民自动把自己归为这个整体的一份子。其次,国家认同表现为公民对国家制度的认同,在我国则表现为公民对社会主义制度的认可。郭艳指出,所谓的国家认同是在其他国家存在的情况下提出的,从公民角度上看国家认同也就是指的个人对国家所具有的归属感。从国家层面上看,国家认同指的是,国家同时得到了本国公民和国际社会的双重认可。
通过上文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国家认同是一国公民对本国的强烈归属感。国家认同主要指的是本国成员对本国的历史文化、政治制度、政治信仰、政权结构以及国家等方面的认可,对本民族的归属。
(二)国家认同的影响因素
1.历史文化与国家认同。人都是社会的人,受到具体历史环境文化的影响。历史文化构成一国成员共同的历史记忆和心理基础,对一个民族国家成员的行为方式和行为态度有着十分深刻的影响。国家作为一个民族文化的综合体,公众对于一个民族语言、文化、风俗以及记忆等文化要素的高度认可是使一国公民形成国家认同的基础要素。例如泰勒曾经指出语言以及文化对人的认同的表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安德森在其所著《想象的共同体:民族主义的起源与散布》一书中指出认为民族共同体的维系取决于一个民族的以及国家方言等文化要素。从各位专家学者的研究中我们可以发现,人类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所形成的共同的语言、宗教、习俗等文化要素在使公民对国家产生认同感等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历史文化归属感是影响国家认同的主要因素。
2.全球化与国家认同。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在外来文化的影响下,全球化对加强国家认同既是机遇又是一种挑战。就一方面而言,全球化的不断深入以及其影响力的不断加深,阻碍和制约着国家认同的发展。例如卡斯特曾经指出“我们的世界以及我们的生活,都在被全球化与认同的冲突性趋势所塑造。”经济全球全的发展和深入一方面促使资本、技术以及人才能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自由流动,在另一方面全球化也对现代国家的统一的政治权力系统造成了严重的威胁,从而削弱了当代国家认同的经济与组织基础。
随着全球化的不断发展,出现了许多跨国大公司以及跨国组织,例如以欧盟为代表的统一的政治经济共同体的出现,出现的文化观念、社会角色等多元标准形成社会运动对现有的国家认同的政治以及文化根基造成了严重的侵蚀。在另外一个层面,我们也应该看到在一定程度上全球化也增强了国家认同。虽然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深入传统民族国家的影响力不断式微,但是我们也应该清晰的认识到国家仍然是国际社会关系的主题,从这个角度出发我们也可以认为国家认同在不断得到增强。除此之外,经济全球化的深入也导致国家间的经济摩擦不断,贸易壁垒以及知识产权保护等现象也从另外一个方面向人们展示国家的国家认同不断加强。
二、 国家认同的功能
(一)导向功能
国家认同的导向功能主要体现在国家认同给本国公民提供理想信念和奋斗目标,并对本国公民的思想行为进行有效纠正以使其符合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毫无疑问,国家认同具有意识形态的功能。我国公民的国家认同的理想信念以及奋斗目标主要是通过国家认同感教育实现的。进行国家认同感教育可以帮助我国公民认清我国当前的发展形势,使其了解党和国家制定的一系列的方针政策以及发展道路。通过对民众进行教育,可以使我国公民自觉的将自己的发展目标与国家的发展目标有机结合起来,将个人理想和国家发展道路相结合,可以激发我国公民不断前进,用国家的发展目标来指导自己的行为,纠正自己的思想认识。
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深入,中外文化交融不断增强,我国正处于一个思想活跃、观念碰撞的时期。在外来文化的影响,一些公民的理想信念以及价值取向受到了严重的歪曲。因此,我们必须在理想信念的指导下加强对我国公民的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唯有如此才能端正社会主义理想,使广大民众服务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过程中来。
(二)激励功能
国家认同的激励功能主要指的是通过对公民行为和思想的分析,通过对公民进行政治教育、思想引导以及物质奖励等手段,对国家公民进行认同教育,对公民的思想、心理和行为进行开发,从而调动广大公民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
人的内在需求是引导人行动的主要原因,也就是说人的内在需要是进行行动的动机。情感归属的内在需求我国公民国家认同激励功能发挥作用的前提条件。马克思曾经指出人们一旦对某种特定对象产生强烈的认同感和亲切感后,这会对他们的行为以及思想产生极大的推动作用。个人的命运总是与一个国家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我国公民在其成长以及发展的过程中总会产生各种需要,例如情感归属的需要以及自我实现的需要,但是这些需要无一例外都是与国家认同紧密相联的。公民为了实现自身的需要,这些需要必定会成为公民奋斗的目标和行动的动力。
(三)规范功能
国家认同的规范功能主要指的是国家权利除了通过国家法律以及制度等强制性手段对公民行为进行约束之外,也要通过国家认同意识形态方面的说服,对我国公民的言行进行约束,以维护社会稳定和国家团结。
国家认同可以通过国家制定的法律制度将每一位国家公民的言行活动进行规范。但是,我们也应该认识到国家法律制度对公民行为的规范并不是在任何条件下都会发生作用的。在社会主义国家在法律对人们的行为难以起到有效规范作用的领域,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对公民的言行起着十分重要的规范作用。迈克尔·曼曾经指出:“源出于人类对寻求生活终极意义、共享规范和价值、参与审美实践和仪式活动的需求”。国家认同在实际上也即是指公民对国家的归属感和忠诚感。国家认同在实际生活中也是公民进行自我归类的过程,指的是公民将自己归于哪一集体。公民在国家制度内获得安全感,形成了与国家的密切联系,从而对国家形成了归属感。
公民对国家产生的忠诚感在推动公民形成国家认同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这不仅体现在公民将自己作为国家的一份子,更是体现公民对国家历史文化、传统的认可和尊重,公民对国家制度的以及政策的支持与服从,并且愿意为了国家的利益而做出个人牺牲。一国公民只有在确认了自己的公民身份,充分认识到公民与国家之间的内在联系,将个体归属于国家,才会主动去关心国家的利益,主动维护国家的权益。就此而言,国家归属感以及忠诚感体现了公民对国家的认同。
(四)凝聚功能
民族凝聚力指的是一国公民在共同的价值观念的指导下所产生的一种精神力量。这种力量可已将一个国家之内的公民有效的聚合在一起,使公民在情感、观念以及思想等诸多方面达成共识,聚合成为一个有机整体共同推动一个国家不断向前发展和进步。一个国家之所以能够产生国家认同,其原因在于公民对一国文化产生的认同。
民族凝聚力是维系一国长盛不衰的、维护国家兴旺发达的精神动力,民族凝聚力需要靠许多因素来共同促成,其中最为主要的一个方面就是国家认同。我国公民的国家认同可以将我国全体成员凝结成为一个有机整体,推动我国全面发展和进步。
篇7
关键词:小班化教育;班级博客;班级管理
中图分类号:G434,G47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13)21-0000-00
小班化教育作为一种先进的教育形式和教育理念在全世界范围内迅速发展,在我国,小班化教育从20世纪 90年代开始涌现,到目前为止,有关小班化教育的研究已经非常丰富,这说明小班化教育已经为国人所认可。小班化教育理念在于促进每一个学生全面而富有个性的发展,让学生充分享受各种优质教育资源,有更多的时间和教师交往、沟通,实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新培养环境和方式。[1]小班化教育理念下的班级管理呈现出与传统大班化班级管理不同的特色:
首先,与传统大班教育相比,小班化的班级管理更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小班化的班级中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互动明显增多,因此教师可以更关注个体差异,提供与之相适宜的教育环境、教育资源、教育方法,使个体潜能得到充分的发展。其次,小班化教育背景下的班级组织结构是扁平型的。传统班级是“金字塔式”的师生、生生关系结构,而小班化的班级组织结构上下级的界限弱化了,班级每个学生都有机会担任班级职务,大家都参与班级管理的公共责任意识得到增强。最后,小班化的班级管理相比传统大班教育更精致化、优质化。小班化教育中,班额减少,教师有更多时间、精力组织符合学生需要、有益于学生个体发展的班级活动,建设更宽松、民主的班级文化。
但在实际操作中,小班化管理还存在一些问题,影响了小班化教育理念的实现。例如,小班化班级管理需要学生全员参与,而班级学生的自主管理水平普遍不高,影响了班级管理的效果和班级活动的开展;小班化班级管理应该既重视个体又重视全体,既注重学生个性化的培养,又注重学生合作能力的提高,但受传统大班教育思想的影响,教师习惯将工作中心放在班级个别学生身上,而班级里每个学生都需要关注,个体的学习状态、情绪和心理也需要更多个性化的指导;同时,学生之间互助合作、交流讨论的机会仍然有限,一个能促进学生学习和情感健康发展的良好班级氛围较难形成。此外,小班化的班级管理比大班难度更大,要求更高,不仅需要更有效的教学,更需要符合人性的教育方式。而且,教师要从单一的对学科教学的关注调整为对学生心理、个性、爱好、行为习惯等多方面的人文关怀。[2]但在实际教育环境中,教师改善教学的手段单一,对学生的人格塑造以及人文关怀方面也不够充分。为了进一步做好小班化班级的管理工作,本文尝试建立面向小班化班级管理服务的博客,以期改善班级管理中出现的问题,提高小班化教育的质量。
一、班级博客模块的设计
班级博客是教育博客(Edublog)的一种,它是以一个班级为单位,任课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集学生与学生、教师与学生之间思想交流,资源共享和互助共进的平台,是一种能够挑战传统学生思想交流、资源共享的教育类网站。[3]班级博客在中小学校已经普及推广开来,并在实际应用中取得较好的效果,在小班化班级这种更加人性化的教育环境中,班级博客的有效使用将成为解决小班化班级管理问题的一种途径,但目前,有关班级博客的论文都是基于传统大班化教育的,小班化班级管理与传统大班化班级管理有着较明显的区别,因此,有必要对面向小班化班级管理服务的班级博客加以重新构建,以提升小班化班级的管理效果,实现教育质量的提高。班级管理的内容可以分为班级建设管理和班级日常管理,面向小班化班级管理服务的博客可以围绕这两个模块进行设计,如图1所示:
二、应用于小班化班级建设管理的班级博客构建
班级建设管理是班级集体和班级文化形成的基石,它包括班级管理制度、班委组建、班级活动开展、班级文化建设等内容。
1.基于班级博客平台的班级管理制度与班委组建
传统大班制强调集体忽视个体,在大班制班级中管理制度一般是教师制定好用以管理学生的工具,其制度制定的目的是使班级成员的行为整齐划一、维护集体的外在形象,而集体的成员则处于控制之下,长期的纪律约束使学生个体的创造精神和能力被压制。班委成员往往集中在少数学生身上,其他学生缺少发言权,很难深入参与班级事务管理。而对小班化的班级来说,创造有利于自主管理的氛围引导学生学会管理和自主管理是班级管理的目标之一。[4]在班级博客这个人人参与的平台上,普通学生都可以进入班级话语权的中心,班级博客可以开设“班级事务你来参与”栏目,把班级的大事小情都在这里公布。班级管理制度可以由学生在博客上集体讨论、投票得出,并把这样的制度在班级博客上置顶,学生登录班级博客时就可以随时看到,由学生自主制定符合学生需求又能对集体所有成员有所约束的细则规定,强化了学生自我监督、反省的能力。小班化班级中的班委应该是为全体学生服务的,其成员都应在民主原则下由学生选举产生,为了提升所有学生的公共责任意识,班委成员应定期选举,大家轮流管理班级事务,这样的管理流程应该固定下来在班级博客上以形成共识。班委成员的管理过程和成果也可以通过班级博客呈现给全班同学,学生的发言反馈可以作为调整班级管理的依据,班委成员的透明式管理以及班委与全体成员的及时互动可以增强班委成员的服务意识和全体学生的民主意识。以学生为中心的班级管理模式一旦确立,学生会很快发展出管理与自我管理的能力,班主任也无需事事参与,班主任可以在班级博客上予以监督、指导,为良好班集体的形成建立扎实的基础。
2.基于班级博客平台的班级活动组织与展示
多样化的班级活动可以丰富学生的学习生活,拓展学生视野,帮助学生提高集体归属感。如今“90后”的学生需要的是符合他们个性色彩的、能深入心灵的班级活动,所以教师必须在了解学生个性化心理需求的基础上策划班级活动。博客本身是以主题的方式信息,教师可以把班级活动以主题活动的方式在班级博客上,活动的动员、意义说明、活动细节的讨论、个体意见的收集都可以通过博客平台实施,所有班级成员都可以参与到讨论中,发表自己的看法,最终确定活动组织开展的方式。活动结束后可以在博客平台上通过照片、视频、文字等多媒体的方式展现班级活动的总结,使全体学生都可以很好地回顾、体味班级活动带给他们的愉受。所以,班级博客是组织、展示、总结个性化班级活动的最好平台。
3.利用班级博客构建良好的班级文化
班级文化是指班级内部形成的独特的价值观、共同思想、作风和行为准则的总和,它是班级的灵魂所在,是班级生存和发展的动力和成功的关键。[5]班级文化形成的基础是全体成员具有共同的目标,一方面教师需要引导班级成员理解班级目标,使之成为全体班级成员的追求;另一方面班级的共同目标要融合学生的个体目标,也就是班级目标的实现能够帮助个体实现自己的目标,这样才能增强个体对集体的认同。传统大班级中,班级目标往往是教师从外而内向班级成员灌输、强化的。在小班化班级中,应该创设更方便个体表达个人目标的环境,班级博客是展现和实现个人目标的良好载体。在班级博客中可以开辟“我的计划”栏目,教师鼓励学生把个人目标以具体的形式表述出来,如学习效率的提高,学习方法的改善,写作能力的提高,与班级同学合作、协作能力的提高,个人爱好兴趣的发展等等,个体通过表达及与同伴的交流更加明确自己的目标,并通过讨论与教师的指导找到达到个体目标的途径,班级管理者也可以把个体目标设计到集体活动和计划中,帮助个体达成愿望,帮助其提高能力,在这种环境下,才有可能发展出全体学生所认同的班级文化。在小班化的班级中孕育、培养宽松、民主的班级文化有益于形成相互信任、相互关爱、融洽的师生、生生关系。师生在班级博客中不应只是简单的教与学的关系,其交流的内容除了与教学相关的信息外,可以谈论生活、爱好、情感等等,在班级博客中可以设置“我们的生活”、“情感空间”等栏目。在交流中教师要尊重、理解、包容、平等地对待每个学生,在班级博客中创设一种宽松、和谐的氛围,这样学生才能把班级博客当成自己的“家”畅所欲言,与教师和同学进行心灵间的沟通。班级博客里的这种和谐的关系也会延伸到学校环境中来,促进整个班级逐步形成拥有共同价值观的团结集体。
三、应用于小班化班级日常管理的班级博客构建
班级日常管理维持着班级的正常秩序、保证班级日常活动的顺利进行。它包括班级环境管理、教育性管理两方面内容。班级博客是信息随时更新与交流的平台,因此把它作为班级日常管理的一种工具将会使班级管理更加有效。
1.基于博客的班级虚拟交流环境管理
网络时代,班级环境管理除了班级教室、卫生、财产等管理对象外,还应该注意虚拟交流环境的管理,其中班级博客就是一个代表。在小班化班级中要使班级博客这一便捷平台成为教师、学生、家长对话、交流的又一重要空间,必须采用更有成效的管理方法,那就是教师、学生、家长协同维护和管理,与之相反,现状是现在大多数班级博客只由教师管理,信息更多的是单向传输。在共同管理的班级博客里,教师主要教育类信息,并通过反馈留言与学生和家长沟通、交流,班主任是班级博客的主要管理者,平台建设与运行在班主任指导下进行。学生可以通过轮流选举的班委成员在班级博客上学生感兴趣的主题内容,组织、展示和总结班级集体活动,展示学生个人作品。家长可以通过家长委员会在班级博客上表达对班级和学生的期望与要求,每个家长都可以自由登录发表评价与反馈。这样的协同管理方式使教师有更多的时间与精力与学生面对面交流,使班级内外每个要素都活跃起来,班级博客才能充分发挥其信息双向交流的功能。
2.利用博客实施班级的教育性管理
班级管理中的教育性管理是班级管理的核心内容,在小班化班级中主要可分为几个部分,包括辅助教学、学习共同体的建设、学生个性化的辅导、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等内容。
(1)辅助教学
教师可以利用班级博客辅助教学。随着数字化视频的采集和应用越来越方便,教师可以把课堂讲授的过程记录下来,放置在班级博客上,学生可以随时登录点击收看,帮助学生及时复习学习内容。教师也可以把自己的教学思维过程、搜集和整理的教育资源与学生共享,在班级博客上可以分层次地提供不同学习能力的学习者所需要的学习资源,满足个别化的学习需求。此外教师可以通过班级博客向学生布置作业并进行问题解答及评价,并在问题解答的基础上创造新的问题情境促使学生思考、讨论,使课堂教学进一步深入。班级博客也可以用来展示在某方面表现优秀学生的作业、分享学习经验,提升学生的成就感和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互学。班主任教师还可以联合科任教师各科信息,使教育信息更完整、丰富。教师、学生在班级博客平台上进行的知识、分享和讨论记录了学生知识建构的过程,并日积月累形成了知识的集合,对各科目的教学都起到了辅助作用。
(2)学习共同体的建设
在小班化班级中学习共同体的组建有利于学生与教育资源、教育者以更有效的途径接触。在学校环境之外,构建网络学习共同体可以帮助学生有更多机会获取教育资源,并与同学、教师、辅导者甚至专家近距离交流、沟通。而班级博客是网络学习共同体之源。[6]在班级博客中可以构建探究型网络学习共同体和非正式网络学习共同体。探究型网络学习共同体是围绕某个研究主题聚合班级成员及其助学者(教师、专家、辅导者等)共同构成的团体,助学者可以引导、鼓励学生自主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通过班级博客研究主题、研究计划,共同体成员借助其他社会性软件如QQ、论坛等进行文献传递、协同写作,与助学者讨论、学习应用科学的方法,进行调查、研究,学习共同体成员通过共同努力设计出解决问题的方案, 在班级博客研究成果,并获取其他共同体成员的评价或建议,完成一个主题的探究学习过程,而共同体内部成员间也在学习中形成了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人际联系。非正式网络学习共同体是在班内有着共同兴趣爱好和共同目标的学生自主组织起来一起解决学习过程中的问题而形成的学习共同体,这种共同体可以更好地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班级博客可以为有着这样倾向的群体提供空间,展示、共同体成员的研究过程和成果,教师、辅导者也可参与其中指导学生解决问题。
(3)学生个性化的辅导
促进每一个学生全面而富有个性的发展,实现以人为本的教育环境是小班化的核心所在。[2]班级博客可以很好地实施学生个性化的辅导,促进每个学生个性化认知能力的提高、个体情感与心理的健康发展、个性特长的培养。
①个性化认知能力的提高
每个学习者由于家庭背景、生活经验、阅历、智力特点、学习品质都有所不同,因此学生的认知能力是不同的。在小班化班级中应该鼓励学习者提高自己的自主学习能力,使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体现之一就是质疑问难。[3]除了在课堂上教师要引导学生善于思考、积极发言外,教师在班级博客中可以设置“头脑风暴”栏目,在其中抛出学生感兴趣的多向思维或开放性问题,如 “请开动脑筋想办法测量不规则石头的体积”、“你对岳飞是如何认识的,他能不能称为民族英雄”等。这些精心设计的问题是对课堂教学的良好补充,在班级博客中教师要鼓励学生思考质疑、大胆表达、相互交流,尤其是创新想法的表达,由于允许学生在博客中匿名发言,这可以诱导出学生更真实的想法,所以学生的表达欲望和频率都会比课堂上高出许多,有利于学生个性化思维的培养。
②个体情感与心理的健康发展
班级虽然是个集体,有共同的集体目标,但也要充分满足个体情感的需要。班级博客扩展了班级环境,这种虚拟的班级空间能容纳更多个性化的表达,可以成为学生情感表达的重要窗口,不过,要真正做到这一点,班级博客就要建设得更加人性化,其抛出的话题应该是学生需要的并能引导学生表达自我的真实情感,否则对学生是没有吸引力的。如每次教师在班级博客上抛出一个情感主题以引发学生的讨论,这些主题可以是“考试考得不好我该怎么办”、“如果有校外人欺负我该怎么办”、“和好朋友闹矛盾了我该怎么办”等等,学生可以自由地在博客上发表自己的感受、体会,与教师、同学交流,倾听其他人的意见或为其他同学出谋划策,教师也可以在学生的发言中了解学生的心态,给予正向的引导。当学生在班级博客中主动展现自我、表现自己个性的时候,教师与家长应及时传达对孩子的接纳或肯定。因为当学生被所在集体需要与承认的时候,学生会表现出自我肯定、自信、积极乐观的情绪。[6]好的情绪促进了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此外,教师的有效评价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也起着特别重要的作用。在班级中是一对多,在班级博客里,教师可以一对一地与学生对话,针对学生的特点予以评价、指导、点拨,例如笔者在一个班级博客里看到班主任教师对全班每个学生的个性化描述,下面是其中一个。
“丁雪明:永远的短发,最长不过扎起两个三寸长的小羊角辫。无论数学语文英语还是其他什么课程,她永远是反应最快学生中的一个,语文分析头头是道,数学讲解彻头彻尾,英语更是出口成章,辩论会上则更是她展露身手的平台,那思维,那嘴,那反应,那知识,常常叫对手甘拜下风。这位也热情,做什么都精力充沛,是各项活动的骨干分子。不过,弱点也还是有的,因为嘴快,可是惹了不少麻烦,上课讲,自学课也讲,还能少得了挨批?眼见着天天在进步,一年一个台阶,未来的路还很长,相信会越来越好。” [7]
班主任对学生个性、特点的细致观察在班级博客中呈现的却是如此轻松的笔调,教师的这种人性化的评价容易被学生所接受,对学生能起到激励、导向、改进的教育功能,使学生的心理得到健康发展。
③个性特长的培养
美国心理学家加德纳提出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智力强项和独特价值,因此,应充分考虑个体发展的差异性和多样性,除了在校内提供各种特长课程外,还要为学生提供展现自我的舞台。教师可以在班级博客中设置特长展示平台,把学生日常积累的绘画、手工作品,自己拍摄的照片、视频,编写的故事、剧本,乐器演奏,唱歌,舞蹈等艺术作品以多媒体的形式予以展现,班级成员能随时登录欣赏自己或同学的作品,教师与同学都可以给作品以点评和建议,帮助其更好地发展自己的个性特长。学校艺术节期间,班级博客可以把更多学生的作品汇集起来供全校师生前来浏览观看,点击量的增多使平时没有机会当众展示自己的学生在心理上得到了极大的满足,来自于家长和教师的点评与鼓励使学生充满自信,激励了学生更好地挖掘自己的潜能。
(4)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教育性管理还包括品德教育、健康教育和安全与法规教育等,这些都涉及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养成。如果学生从小能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将对以后的生活、学习、工作、社会交往等方面都产生积极作用。[8]在小班化教育中,对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不再采取大班制教育中经常采用的规范、条例、说教等方式,而应该采取更加人性化的教育方式。教师在班级博客中进行相关行为习惯教育的时候应该采用故事隐喻、动画演示、教育游戏等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帮助学生明辨是非,提倡和支持正确的东西,给予学生积极的暗示,引导学生积极的行为。例如在“妙音动漫”网站上原创了许多中华德育故事、中华弟子规等flas,[9]这些动画以寓教于乐的形式来弘扬中华传统美德。教师可以把这些免费的flash链接分享到班级博客里,这些制作精美的动画必将吸引学生观看,学生在欣赏故事的同时吸收中华民族传统的美德,无形中养成了好的行为习惯。
四、结论
综上所述,面向小班化班级管理服务的班级博客的合理建设促进了班级集体和班级文化的形成,学生的自主管理水平也得以提高。通过班级博客,教师有更多机会了解每个学生,对学生的学习状态、情绪和心理各方面都可以施以更多个性化的指导,帮助学生健康的人格以及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同时,班级博客的有效使用也使之成为组织班级活动、进行辅助教学、学习共同体建设的良好平台,并为学生构建了便于合作的虚拟交流环境。面向小班化班级管理服务的班级博客的重新构建充分体现了小班化的教育理念,改善了小班化班级的管理效果,必将会提高小班化班级的教育质量。
参考文献:
[1]汤燕.小班化教育背景下的班级管理[D].华东师范大学,2009(11).
[2]李欢.我国小班化教育实施的困境与出路[J].教学管理(中学版), 2010(1).
[3]王晓.班级博客(Blog)平台的创建与应用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12) .
[4]陈月霞.小学小班化教育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对策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0(6).
[5]姜苹,孙微微.“以人为本”构建班级情感文化[J].教育与职业,2010(11) .
[6]赵举忠,张敬环,任瑞仙.网络学习共同体中的情感交流[J].河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5(5).
[7]http:///ma_baoping2007/.
篇8
关键词:区域经济;区域职教;区域职教共同体;关系
在中国经济社会跨入健康发展的今天,由于历史的原因和现实因素的不同,呈现出不同的经济区域,也形成了各具特点的区域经济。众所周知,在当代新经济条件下,区域经济也在一定意义上需以区域的教育为基础,尤其是区域的职业教育。然而区域职业教育因其专业设置、培养人才的规格总是与区域经济有着很大的关联,而且这种关联还具有一定的对应性和直接性,因而可以认为区域的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的关系较之区域的普通教育与区域经济的关系更具有现实的促进意义。特别是在区域块状经济明显的地区,与这块状经济相对应的职业教育,可以说是直接为区域经济服务的。然而,由于经济社会的发展,职业教育的办学主体逐步趋向于多元化,出现了公办、社会办、个私办并存的局面,区域职业教育的联系性、整体性和协同性也因之相对于普通教育来讲要显得弱一些。为此建立区域职教共同体以充分发挥职业教育的功能和作用,对于区域经济来说,其意义也就更为直接和实际。本文试图从职教与经济的关系出发,进一步探讨区域职教共同体与区域经济之关系,从而为正确处理区域职教共同体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奠定良好的基础。
一、职业教育与经济的关系
当今世界,竞争激烈,国与国之间的竞争,实质上是综合国力的竞争。而综合国力的竞争,科技是关键,教育是基础,人才是核心。因此,国与国之间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和教育的竞争。国家兴盛,人才为本;人才培养,教育为本。教育与人才培养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蓝图的关键所在,也是通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和关键所在。也正是因为如此,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教育是发展科学技术和培养人才的基础,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先导性全局性作用,必须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职业教育作为国家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劳动就业的重要途径,同样应该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征途中担负起其神圣的历史使命。
众所周知,职业教育是根据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培养和培训人的职业能力的教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但需要高级科学技术专家,而且迫切需要千百万受过良好职业技术教育的中、初级技术人员、管理人员、技工和其他受过良好职业培训的城乡劳动者。这就决定了职业教育在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和作用。由于职业教育是各类教育中与经济联系最紧密、最直接的教育,因此要进一步加强职业教育工作,加快技能人才培养,全面提高劳动者素质,其关键就在于要正确处理好职业教育与经济之间的关系。职业教育与经济是何关系,它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处于什么样的位置,怎样才能充分发挥职业教育的功能和作用,以取得最大的教育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将直接关系到职业教育的前途和命运。2004年6月,教育部等7部委在江苏南京召开了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国务委员陈至立在会上强调,对发展职业教育的认识要有新高度,工作要上新水平,努力开拓新局面。在谈到发展职业教育认识要有新高度时则指出,抓职业教育就是抓经济工作,在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和推进城镇化进程中,职业教育大有可为;解决“三农”问题,推进农业现代化,呼唤职业教育大发展;提高劳动者素质,增强产业竞争力,必须以职业教育为基础;促进就业和再就业,必须依靠职业教育……。这给我们进一步正确认识职业教育与经济的关系指明了方向。因此,要正确处理好职业教育与经济的关系,真正落实职业教育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就必须从全局出发,大局着眼,把职业教育的发展放到经济社会这个整体中考虑,确立抓职业教育就是抓经济,抓经济必须抓职业教育的意识。无论是从构建比较完善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教育体系,还是从培养、造就数以亿计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方面看,都要求我们应该将职业教育与经济建设密切联系起来,提高职业教育与经济建设的融合度,与之形成一个紧密的统一体,才能促进职业教育的进一步发展。也只有这样,职业教育的路子才能越走越宽。
二、区域职教共同体是新经济条件下区域职教适应区域经济发展的组织创新
教育单位作为社会的一种专司教育职能的专门机构,其职能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按一定社会的需要和要求培养和造就一定规格的劳动者和接班人,从而为经济社会的发展服务;二是教育过程本身以及教育实现的结果使受教育者获得生存和发展的基本知识、技能和能力,并得到一种需要的满足和人生的享受。从上述意义出发,我们可以将其概括为社会目的性职能和个体目的性职能。在现实社会中,各级各类教育单位(主要是指学校)在上述两个共同职能的前提下无疑有着各自具体的相对独特的职能。从这一概念分类来看,职业教育的功能主要是社会目的性功能。然而问题是:(1)职业教育不能也无法无视教育的个体性功能。(2)职业教育的社会目的性功能由于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和要求往往不可能达到相当的吻合,因而其社会目的性功能也就往往难以现实化、彻底化和终极化。由此,在当代经济社会不断发展、人们对教育的要求不断提升的条件下,既有的职业教育单位(即各级各类有明显专业取向的职业学校)难以更好地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人生发展的需要,因而在现实的
职业教育领域,一种由数个职业学校联结而成的超学校教育组织形态也因此悄然出现。从国际教育视野范围来看,类似的教育组织形态早已存在。这种由数个相对独立而完整的教育单位组合而成的教育功能性组织机构就是所谓的教育共同体。
在教育社会学中,教育共同体的概念主要地是使用在一个相对独立的、完整的教育组织体系内部一些教育主体在教育活动中的组合。如学生的组合、教师的组合、教师与学生的组合,还有教师与教育管理人员、教辅人员和学生的组合。我们认为系统内部的概念是完全可以借用在同质系统构成的较大的系统中,这时教育共同体就可以用来指整个相对独立而完整的教育部门、机构、单位的组合。本文所述的区域职教共同体就是指职业教育领域中的这种教育共同体,指的是某一经济区域中的这种教育共同体。
篇9
关键词:少数民族;国家认同;思想政治教育;路径
中图分类号:G75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6X(2013)09-0000-01
一定主体的国家认同,不会自动发生,而是需要借助一系列的手段和路径才能形成。在形成国家认同的过程中,要借助多种手段,可以归纳为两种手段的使用:一是硬手段(军事等强力手段)、二是软手段(说服教育等一系列的怀柔手段)。所谓少数民族国家认同中的思想政治教育路径研究,就是研究在实现少数民族国家认同过程中,思想政治教育这样一种怀柔手段(宣传教育手段、说服教育手段、思想统治手段等)究竟具有什么样的作为,如何发挥出思想政治教育的独特作用。认同是一个关键的词,认同意识培育的过程是一个宣传教育的过程、是一个说服教育的过程,认同意识的培育是形成某种高度一致的认知。国家认同就是形成关于国家特定认知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无论是从理论到实践,思想政治教育都有着关键而重要的价值和作用。
一、探析少数民族的国家认同
近年来,少数民族国家认同的问题成为多学科共同关注的话题。学者们从不同的视角,对于少数民族国家认同的相关概念、影响少数民族国家认同的因素、构建少数民族国家认同的路径和策略等问题进行了有益的探索,这对于处在全球化社会进程中的我国培育各民族的国家认同意识,增强综合国力具有紧迫性。
国家认同概念出现在20 世纪70 年代的政治学领域。国家认同就是在有他国存在的语境下,人们构建出归属于某个“国家”的“身份感”。中国大百科全书对国家认同的概念界定为是一种重要的国民意识,是维系一国存在和发展的重要纽带。如果说国家制度是现代国家构建所必需的“硬件”,那国家认同就是“软件”。国家认同是现代国家的合法性基础,为国家这一共同体维系自身的统一性、独特性和连续性提供保障。国家认同不仅确立了民族国家的身份,而且还使它获得巨大的凝聚力和复原力,对其统一与稳定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国际社会中,一个国家只有得到本国国民和国际社会的认同才能得以存在。而在国内层面,国家作为一种想象的共同体,是一种政治、历史、文化等多因素复合的共同体,这些因素及其它们之间的关系也影响着国家认同的构建。国家认同是一个国家的公民对自己归属哪个国家的认知以及对这个国家的构成,如政治、文化等要素的评价,是族群认同和文化认同的升华。①美国政治学家白鲁恂对国家认同所做的经典定义是:国家认同是处于国家决策范围内的人们的态度取向。郑永年则认为国家认同概念就是民族国家认同,即人们对建立在自己的民族基础上的国家的认同。少数民族的国家认同是政治学、民族学等共同关注的重要问题,包括对国家和发展道路等认同。具有同一族源但却分属不同国家的民族,在语言、服饰、风俗习惯甚至心理方面都有比较高的认同,但在国家归属上却有着完全不同的政治认同要求,被国家的领土边界线所分割。在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研究少数民族的国家认同,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研究少数民族国家认同的思想政治教育路径的意义
近年来,少数民族国家认同的研究备受关注,跨境民族的国家认同的研究愈发显得重要,少数民族的国家认同与思想政治教育(路径)的研究更是作为思想政治教育一个新的研究领域受到诸多学者的重视,积累了大量研究素材和理论成果。在此基础上,根据时展的要求,做进一步的研究很有必要。
少数民族国家认同的形成,本质上是一种认识的形成,一种思想观念的形成,那么这种认识可能有正确的方面,也可能有错误的方面,思想政治教育在这方面的任务和目的在于引导少数民族形成正确的国家认同。从思想政治教育的角度而言,讲清楚思想政治教育在少数民族国家认同培育中的的理论、实践和路径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一方面,少数民族国家认同理论是近年来理论研究的一个热点,有待进一步地丰富和完善,往往是政治学、民族学和社会学等学科关注的重点内容,少数民族国家认同中的思想政治教育路径研究,拓展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领域,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另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少数民族国家认同发展的一个新
路径,对于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效用,强化少数民族的国家认同,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因此,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少数民族国家认同中的思想政治教育路径进行较为系统地研究和探索有着较强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一)研究少数民族国家认同中的思想政治教育路径的理论意义
第一,有利于丰富国家认同理论的研究。长期以来,国家认同是政治学、社会学、文化学等学科关注的课题。从思想政治教育学的视野、理论和方法来研究少数民族国家认同意识培育的路径问题,就是从国家认同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国家认同感的增强等方面来深化国家认同的研究,这样的研究有利于丰富国家认同理论的研究。
第二,有利于拓展国家认同研究的思想政治教育学视野。少数民族国家认同中的思想政治教育路径研究,就是研究在少数民族国家认同意识培育的过程中,思想政治教育在其中承担什么样的角色,如何发挥其作用。认同是一个从他觉到自觉的过程,国家认同就是形成关于国家特定认知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无论在理论上或实践上,思想政治教育都能发挥其独特的作用。对于拓展国家认同研究的思想政治教育学视野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研究少数民族国家认同中的思想政治教育路径的实践意义
有利于探索和解答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在国家认同意识培育中的独特价值。我们要研究的是通过怎样的路径选择来更加有效的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在培育少数民族国家认同意识中的作用。通过实证调研和理论分析,搜集一手资料和理论素材,全面了解少数民族国家认同的现状,进行环境分析和原因探究,并提出一些切实可行的建议,以服务地区发展,服务于少数民族的和谐发展与共同繁荣。因此,研究少数民族国家认同中的思想政治教育路径有着重要的实践意义。
在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探索少数民族国家认同,以期构建客观实在性基础上的思想政治教育与国家认同的关系,以及思想政治教育如何在少数民族国家认同意识培育中发挥作用。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种实践活动)在少数民族国家认同中的路径问题是具有重要意义的研究课题。特别在当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关键时期,在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要时期,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构建进程中,在我省实施“两强一堡”战略的进程中,作为拥有较多少数民族的云南省,加强少数民族的国家认同是十分有必要的。通过思想政治教育路径进行深入分析,以期对少数民族国家认同意识的培育提供更好的路径,以服务于地区发展,服务于少数民族地区理论研究和社会发展,并为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开拓更新、更宽阔的研究领域。因此,在新的历史时期研究少数民族国家认同中的思想政治教育路径,有着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注解
① 杨研.地域主义与国家认同[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7:137.
参考文献:
篇10
关键词:师生成长;共同体;任务课程;评价机制;实证
作者简介:金泽龙(1965-),男,北京市人,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MBA硕士,研究方向为高职教育与信息管理。
基金项目:本研究论文是广东高校“科学发展观引领‘师生成长共同体’探寻”科研规划课题(项目编号:SK200913)的阶段成果。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1-7518(2012)06-0017-04
作为100所国家示范高职院校之一的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从“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角度建设必修课程”的理念出发提出了“整体设计教育,整体养成意识”作为课程建设的核心指导思想。通过科研课题的调查研究梳理三个整体的系统建设程序和对“高职师生成长共同体”的单元完善建设,使高职大学生完成从“不完整小矮人”到“完整巨人”的转变,并使教师在大学生的转变过程中不断体会教师职业的生命意义,从而迸发出工作的激情和生命的张力。
高职“师生成长共同体”推崇以大学生为中心的教育,实证研究的效果显示的确能够使大学生自由发展和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潜能,对将来进入社会有更好的表现和信心。同时,更大的贡献是能提高毕业学校的声誉。
一、构建“师生成长共同体”有效单元
“师生成长共同体”把原来更多的属于大学班主任、辅导员的工作落实到每一位教师身上,全体教师人人承担育人责任,但又不同于以往的“导师制”。应该说,“师生成长共同体”借鉴导师制的部分经验,但与“导师制”有本质区别。“导师制”仅局限于教师对学生的单向指导,强调的是教师对学生的作用,较少涉及师生共同成长的问题[1]。而“师生成长共同体”是一个师生平等、双向沟通、交互作用的基本教育单位及有效单元模型,强调的是师生同发展、生生同发展、共成长,追求的是教育磁场的和谐。
要构建“师生成长共同体”开展真实实践教学,就要抓住课程这一载体,强调课程的灵活性、多样性和选择性,突破单一学科课程体系,构建多学习领域的职业课程载体,形成立体式、发展性的课程结构体系,并采取相应的教学策略。
(一)任务课程为载体:开展四环节探究式教学
教学思想与教学实践的构建使教学有了操作的基本范式。以实训课任务探究式教学为例,我们通过表格来展示其各个环节(见表1)。
提出问题、诱导观察、引导辨析、归纳升华是任务探究式教学的4个环节。其中,问题居于探究式教学的核心地位,造成大学生悬而未决但又欲解决的状态。而创设实际现实化问题情境可激发大学生提出问题;观察是实训教学的基本手段,可使大学生在实验和演绎中将感性升华为理性;辨析使知识在对话中生成,在交流中重组,在共享中倍增;归纳升华则是改造认知结构的有意义的学习过程,可实现知识内化和迁移以及任务的完成。
(二)实训基地为体验:推行三步研究指导策略
以广东轻院为例,随着国家示范高职的获批,在校内建成了近万平方米的校内实训基地,计有国家高分子研发基地、汽车维修工厂、食品检测添加剂实验室、设计艺术工作室、文秘礼仪体验馆、电子商务实操室、校园超市等二十多个功能区域,成为广东高职示范工程。充分利用这一宝贵的教学建设资源,组织大学生开设各种经管类、理工类科技课程,让大学生在实际工作生活的背景下学习相关专业学科的核心概念,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研究专业科学,从而构建“师生成长共同体”来促进相互的进步。
1.在情境中学:发现问题,变问题为课题。情境是“师生成长共同体”生成的基础。“情”可激发求知欲,“境”可提供表征事物的背景。创设不同的场景,唤起大学生的探究欲,引导大学生厘清问题,提出疑问,促进师生的密切交流,在研究方法和研究结果上体现了较强的创新价值[2]。
2.在探索中学:收集和处理信息,设计方案实施。大学生在学习各种专业知识过程中,需要设计学习技术路线,这是大学生设计方案的难点。通过教师引领大学生们检索筛选研究文献及网络信息,发现现有研究主要集中在什么方面,影响的因素有哪些等等。启发他们检索、分析相近研究的流程,并加以借鉴,促使大学生逐步设计出学习研究方案,并在实施中分析和处理数据,得出结论。
3.在体悟中学:关注自身、关注社会、关注民生。教学活动必须充分关注大学生的现实生活,积极引导他们化知识为智慧,化知识为德性,化知识为教养,化知识为精神力量,并使这种良好的智慧、德性、教养以及精神力量服务于自己的大学生活、人生和整个社会。在情境中学习侧重实际问题产生,在探索中学习侧重探究过程,在体悟中学习注重育人价值。
三步教学指导策略的有效应用,较为充分地实现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任务目标,体现“师生成长共同体”的价值取向。
(三)社会考察为载体:实施“两地”实践操练
每学年的两个学期,由专业老师和辅导员组织大学生到“校企合作”的实践活动基地开展为期一个月的社会考察实践活动。考察活动分为问题准备、问题实施、问题总结3个阶段,以保证问题要素的落实。以问题准备阶段为例,考察活动设有5个步骤:1.确立调研主题;2.内外结合进行专题指导3.分组选题、拟定课题计划、开发与设计问题;4.广泛收集信息;5.做好开题论证。通过社会实践,大学生亲历了学习的3个环节:知识从哪里来以及它们是怎样被认识的,知识及其相互关系是什么,知识到哪里去,即它们在实践中有什么实际应用。
我们所采用的职业课程载体对象不同、方式各异却功能交互,如同打了一个“组合拳”(见表2)。
二、放飞“师生成长共同体”学生个性
(一)任务课程目标――为每一位大学生提供合适教育
任务课程提出和构建,目的就是要设计属于大学生自己的课程。向他们提供合适的职业教育,让大学生插上个性发展的翅膀,“立足校园,放眼世界”以满足高职人才培养多样化、个性化的需求。在任务课程中浸润的大学生应具有优良身体素质、高尚道德品行、卓越学习能力、广泛兴趣特长、娴熟专业技能、宽阔国际视野,最终实现“人人有用、个个成才”。
(二)任务课程内容――核心课程、课程、个别化课程等有机的整合核心课程
核心课程包括国家高等职业教育规定的各专业核心课程;课程既包括全校必修课程(全校统一开设,内容涵盖各学科基础通识知识),还包括各系各级必修课程(系内特定开设的专业选修课程);个别化课程即大学生自主选择的相关课程,由学校提供丰富课程菜单,大学生考虑自身水平和兴趣爱好等自主选择所学内容,跨年级上课。目前广东轻院已开设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近300门。
任务课程中绝大部分都带着明显的个性特征,如开设的生活道德修养、中外礼仪文化比较、职业经理人财务素养训练、旅游地理等;结合“培养大学生开放的国际视野”办学目标,开设了经济法、行政法、国际贸易实务、信息资源开发与管理、中国税制等;充分利用现有的一流专用场馆,把游泳、网球、陶艺、书法、国画、形体、瑜伽与养生等作为必修课程开设。实行长短课交替、普及与选修并行、整合与补充教学内容等任务度、弹性化的设计,关注到每一个大学生的个体需求、不同的智能优势,使“向每一位大学生提供合适的高职教育”成为可能。
(三)任务课程选择――从“标准用餐”到“自助餐”
在广东轻院,大学生的课程选择由传统的“定量定品种的标准用餐”变为“列出菜肴品种供大学生挑选的自助餐”和“大学生列出要学科目,学校设置课程的点菜式”。以“全校专业与基础课程超市”的形式向大学生提供。例如“英语外贸函电”、“中国民族音乐欣赏”、“ISO基础知识”、“税法实务”、“大学生创业”、“导游知识”、“互联网安全基础”200余门为大学生量身定制的选修课程,令大学生们笑容绽放、灵感迸发,甚至可以自己设计出一个个独特的学习方案、学习活动,让“我的课程我作主”。
(四)任务课程资源――从单一校内走向校内外整合
利用国家示范高职院校的优势,在引进教师时,特别关注教师的专业特长,具有丰富企业工作经验、工艺设计、体育等专业化的教师队伍充分保障了理工类、艺术类等课程的开设。
学校还积极与校外优秀教育团体合作,共同开发国家精品课程、网络课程等校内外教育资源,编写与实际工况符合的“校内自编”教材与教辅资料,极大丰富了学校的课程教学种类,满足了大学生的不同需求,课程指导也更趋专业化。校内外各自领域内的知识浓缩,悉心传授,带给大学生更多的知识体验,是对学校课程的有益补充。
(五)任务课程空间――从教室走向无垠
浸润在任务课程中的大学生还拥有丰富的活动化课程:每年一届的挑战杯大赛、外语节、读书节、体艺节、女生节,每学期的社会实践活动等,让大学生走出教室,走出校园,走向社会获得更为广阔的课程空间。
基于“立足校园,放眼世界”的办学理念,学校的课程空间还向国外拓展,开设国际合作课程,通过与德国、美国、新加坡、韩国等学校的师生互访互交换生学习互承认学历等活动,培养大学生开放的国际视野,在不同文化交流碰撞中,以更开放、长远的眼光看待问题[3]。
任务课程的建构与实践,是现代高职办学目标的成果,为“师生成长共同体”的建设保证了可能性。课程的推出与实践得到了大学生的喜爱。课程的实施拓宽了大学生学习的视野,挖掘了大学生学习的潜能,增强了大学生的学习能力,培养了大学生的兴趣和特长,促进了相互学习,使每一位大学生得到了较大程度的个性化发展。
任务课程的深入推进,更为高校可持续发展和教师的专业成长提供了动力。近年来,学生在各级各类比赛中屡屡获奖,获奖面广、获奖学科多、获奖等级高,学校由此在社会上赢得了很好的口碑和美誉度。
三、完善“师生成长共同体”评价机制
随着高校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和发展,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尤其是大学生文明素质的提升,已经成为关乎国计民生的大事。怎样使“师生共同体”中大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怎样引领“师生共同体”中大学生健康成长?卓有实效的任务目标中对“师生成长共同体”的评价机制就显得尤为重要。根据大学生不同特点和不同发展水平,由易到难设立多层成长目标,并采取相应的评价方法。将其在大学的一切行为表现,用接近量化的形式直观地展现出来,看得见、摸得着;行动目标贴近每一个大学生,跳一跳就够得着,依据日常的积分,就能确定自己目标的达成度[4]。从而有机地调控大学生的日常行为,让大学生在不断的目标实现中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奠定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一)分层目标引领成长
1.个人目标――习惯。结合大学生年龄特点和实际认知水平,将对大学生的素质发展要求,具体概括为简单易做的十几项行为规范,作为大学生每天的行动目标,内容涵盖学习习惯、生活习惯、公德习惯、行为习惯等方方面面。大学生在学期初,要对自己的习惯养成目标做一个简单规划,然后根据自己的认识和特点,选择习惯养成的进程、方式和达成度。一个年级一个系列,随着年龄增长,达成的目标要求也越来越高。
2.小组目标――标志。小组是“师生共同体”中最小型的集体组织单位,在小组活动中,大学生们能找到更多的展示和交流机会。小组层面的目标是“标志”。标志在不同的班级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和类型,体现的是大学生行为的短期表现。小组之间还有月冠军的评选,积分优胜小组的队员,每人会获得相应的标志。
3.班级目标――奖章。班级层面的获奖奖章,代表的是大学生一个阶段某一方面的良好表现。学校根据当代大学生行动的要求,设立奖章,依据大学生习惯达成情况及获得相应标志的数量,每月一次,由班级颁发单项奖章。
4.校级目标――评优。学校评优项目包含优秀大学生干部、三好大学生、优秀大学生、社会实践积极分子等多个奖项,在每学期期末,根据大学生平时表现,即班级积分和奖章获得情况确定,这样保证评选的公正性和全面性。同时给同学们建立专门档案,毕业时学校优先推荐就业。
通过建立不同层次的目标体系,每个大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确定奋斗目标,达成目标即可获得相应的表彰奖励。满足了不同程度大学生的发展需求,给予了大学生自主发展和个性发展的空间,让每一个大学生都获得成功的体验和感受,从而不断向新目标迈进,逐渐成长为合格的现代公民。
(二)多元评价关注细节
1.自我评价――好习惯手册。自我评价就是自己发现问题、改正不足的过程。根据习惯养成的目标要求,设计大学生成长好习惯评价手册,内容包括每月目标、每天评价、每月小结、获章情况、自我评议、小组评议等内容。大学生人手一册,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自我评价,小组对自评情况进行认定和修正,并填涂习惯养成手册。
2.小组评价――小组展示表。小组评价准确、灵活,便于监督、易于操作。班级按实际情况,分为8―15人的小组,每个小组设立一张个性展示表。内容包括每个组员的学习、纪律、日常规范、校内活动、社区活动、文明礼仪等项目。评价分两种方式,一是每月固定时间,进行小组互评;二是根据大学生的日常表现随机评价,由小组长添减标志。同时小组与小组之间还有积分评选,在这个过程中,小组就形成了集体的凝聚力,小组组员之间相互监督、相互鼓励,共同进步。
3.教师评价――课堂评价表。教师评价,有助于促进大学生个体进步和小组合作。每堂课每个班级讲桌上都有二份大学生课堂表现评价表,内容包括每个大学生的课前准备、课堂纪律、学习能力、学习效果、语言表达、文明礼仪等方面的内容,由每节课授课教师、班主任和辅导员随机评价,只点录大学生突出的表现和问题,并对班级整体纪律、学习能力、学习效率、精神面貌进行当堂评价。
4.班级评价――班级积分榜。每个班级设有一个全体成员的积分榜,积分榜展示的是大学生习惯养成的进度情况和积分排名。内容包含养成习惯获得奖章、周积分、月积分等。班级评价每月进行一次,从优点、缺点和希望三个方面,对每个大学生进行阶段性总结。
有效的实证评价体系,充分发挥了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发挥了大学生之间的监督作用。发挥了集体的凝聚力,提供了师生共成长的平台,最重要的是发挥了身边榜样的教育作用,引领大学生积极向上,追求真知。
任务目标评价体系,从根本上解决了评价同大学生日常行为表现分离的现象,能从总体上调控大学生的发展,使大学生发展过程呈现个性化特征。既具有明确的价值导向性,又具备人人有目标、班班能参与的可操作性。
故此,从每一个细节开始,关注每一个大学生的发展,构建系统的育人工程,为大学生奠定坚实的毕业进入社会的基础,成为“师生成长共同体”不懈的追求。
大学生的现实情境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构建大学生“完满生活”则是大学教学活动追求的理想和目标[5]。任务目标及任务课程的有效实施,增强了大学生的创新能力。任务课程转变了大学生的学习方式,大学生的自主性得以发挥,创新潜能得以开发。
“师生成长共同体”实证体验促进了大学生学业成绩的提高。提升了大学生的生活境界。
“师生成长共同体”作为一种与人的生存状态和生活方式密切相关的社会实践活动,在本质上是一个不断引导大学生从理想生活走向现实生活的动态生成过程。在直面大学生的现实生活的同时,又在积极构建他们的“完满生活”;在增强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提升生活的意义、价值与质量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邹强,罗木珍.对当前大学师生关系现状的调查与思考[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07(03).
[2]刘新绍.高校教育教学中师生沟通障碍分析及对策[J].柳州师专学报,2011(02).
[3]张岩.文化与教育教学中师生文化身份初探[J].科技信息,20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