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动症小孩的教育范文

时间:2023-10-19 16:06:2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多动症小孩的教育,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多动症小孩的教育

篇1

【关键词】儿童;多动症;危害

一、“儿童多动症”的主要危害有哪些:

1、严重影响儿童的学习。

过度兴奋,粗心,丢三落四,考试的时候没有认真检查就交卷。日久则影响记忆力,造成学习落后,成绩下降。

2、影响孩子的人际关系。

“多动症”儿童因为时常扰乱课堂气氛而遭到老师批评,打扰其他孩子的正常学习而遭到歧视,因而会被隔离对待。

3、危害孩子的自尊心、自信心。

影响别人的学习过分调皮可能受到家长的打骂,伙伴的歧视,从而导致其自尊心受到伤害。

4、危害社会公共秩序。

“多动症”儿童长期被冷漠对待,容易产生敌对、逆反的心理而自暴自弃,走向社会也会因适应能力差、自控能力差、容易受不良影响而误入歧途。

二、儿童多动症倾向有哪些表现

1、注意障碍。如:上课不能专心听讲、走神、发呆,眼望着老师,但脑子里不知想些什么。老师提问时常不知道提问的内容,做作业时不能全神贯注,做做玩玩,粗心草率。做事有始无终,常半途而废或频繁地转换。

2、活动过度。表现为明显的活动增多,过分地不安静,来回奔跑或小动作不断,在教室里不能静坐,常在座位上扭动,或站起,严重时离开座位走动,或擅自离开教室。话多,喧闹,插嘴,惹事生非,影响课堂纪律,以引起别人注意。喜观玩危险的游戏,常常丢失东西。

3、冲动性。情绪不稳,易激惹冲动,任性,自我控制能力差。易受外界刺激而过度兴奋,易受挫折,行为不考虑后果,出现危险或破坏,事后不会吸取教训。

三、该如何纠正孩子的多动症倾向

1、要缓解孩子紧张的情绪,给予他心理上的支持,父母要耐心改正孩子的不良习惯,不要过多地指责他,更不要用“不要”、“不能”等词语。父母要善于发现孩子的优点和长处,让他有表现的机会。

2、鼓励和耐心引导。孩子对一切事物都感到新奇不解,小脑袋瓜里充满了各种各样的小问号。所以大到电脑、小到一粒石子,他们都要摸一摸,玩一玩,忙个不停。其实,他们是在有意无意地探索世界的奥秘。这时,我们就应该鼓励他们的探索行为,保护他们高昂的热情和浓厚的兴趣,促使他们养成敢于想像和亲自动手的行为习惯。比如,家长可以鼓励孩子去参加各种有兴趣的游戏和活动,这样能够转移其注意力。另外,要启发孩子从事适当的体育活动,体育活动会帮助孩子摆脱自己的封闭状态,振作精神,完全放松。

3、父母要掌握教育孩子的技巧,教会孩子如何集中注意力,也可以给孩子安排较安静的活动来做,如读书,讲故事或剪纸等,让他在安静的环境下专心去做一件事。

4、及时表扬或奖励。当孩子出现了我们期望的行为时,应及时表扬其行为。如儿童表现出安静听讲,小动作少,安心游戏,与同伴合作完成某件事时,应及时给予表扬或奖励。这种方法能够减轻这些儿童的心理障碍和对抗情绪,潜移默化之中使儿童进步,恢复自尊心和荣誉感,形成是非观念,增强抗诱惑能力。

5、父母应与小孩多交流,亲自参与小孩的活动,使小孩动静结合,活动有目的有计划可以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对于减少多动改善注意力有帮助。同时要加强管理,及时疏导,防止破坏性及危险发生。

篇2

每每提到童年,很多人脑海里就会蹦出“无忧无虑”这个词。但如今,我国儿童行为问题检出率高达6~22%,估计约为3000万人左右,其中,男孩比女孩更易患心理问题。有临床统计资料表明,儿童已经占了心理科门诊量的四成。儿童碰上解不开的心结,往往并不知道该如何表达,他们不会用“我心情不好”“我很焦急”来表述,而是通过拼命哭闹,不停乱动,或者坐在那里不理人、不听话、胃口很差、做噩梦、尿床等行为表现出来。而在儿童的行为障碍当中,多动症占了一半,此外,像儿童抑郁症、焦虑症、社交恐惧等也很常见。

动画片容易引发儿童抽动症

上个世纪90年代,儿童抽动症还被当成疑难杂症记录在很多病案中,但是如今这样的病号已很多。有个8岁的男孩,因为总是挤眉弄眼,被父母送去眼科治疗,结果什么问题也没查出来。后来带到心理科,发现男孩患的是抽动秽语综合征。还有些孩子患这种病时,会因出现叹息式呼吸而被带去看耳鼻喉科。

所谓抽动秽语综合征,指的是局限于身体某一部位的一组肌肉或两组肌肉出现抽动。表现为眨眼、挤眉、皱额、咂嘴、伸脖、摇头、咬唇和模仿怪相等,多见于5岁以上的儿童,男孩多于女孩。这种病主要是由儿童神经细胞发育不成熟引起的,其中有些孩子可能会自愈,但还有一些会变成慢性病,对其将来的工作和生活造成不利影响。

10多年间儿童抽动症发病率大增,这应该与儿童生活方式的改变有关。以前城市里没有这么多高楼,孩子们经常在一起嬉戏,但现在的孩子基本上都住在高楼之中,不方便呼朋唤友到室外玩耍。对于现在的儿童来说,最方便的游戏方式就是看动画片、打电子游戏,有些孩子甚至一看就是10多个钟头。而不管是动画片还是电子游戏,都与日常生活有很大差异,颜色也过于鲜艳,儿童的神经细胞发育本来就不成熟,时间久了自然容易出现肌肉失控抽动的情况。

多动症儿童长大后易离婚

在心理科就诊的儿童中,多动症患者占了一半,患病率为6.04%,其中,小男孩发病率远远高于女孩,是后者的4倍。新近的研究发现,多动症科分为注意障碍为主型和多动冲动为主型,前者虽然比较安静,不吵不闹,但对学习影响大,后者对纪律、伙伴关系影响大。此外,多动症还可合并学习困难、对立违抗、品行障碍或情绪障碍,表现为非常不听话,常与大人争吵、顶撞大人,有的还爱生气、经常发脾气、抱怨别人,甚至还有的爱记仇、报复心很强。

经常待在室内活动、缺乏与同龄小朋友的沟通游戏,也会给患多动症的小孩带来不好的影响。由于多动症是一种注意力方面的障碍,患病儿童很难让注意力维持较长时间去从事某一活动,比如每节课听5~10分钟就坚持不下去了,做事往往有始无终,不能完成父母分配的任务。只有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时,他们维持的时间可能会长一些。正因为如此,他们更容易沉湎于那些让他觉得轻松的电视或电子游戏之中,和一般小孩相比,患多动症的儿童更容易产生网络瘾。

有研究表明,多动症儿童如果没得到及时纠正和治疗,到了青春期,容易变成逆反青年,或者出现品行障碍甚至违法犯罪,他们之中发生意外事故以致受伤者也会多一些。这些孩子成年以后,很少能接受大学教育,出现中途辍学、被解雇、工作跳槽乃至交通事故、离婚的几率也会更高,有些会出现抑郁、型人格障碍。

别把儿童社交恐惧症当害羞

抑郁症和焦虑症也是儿童常见的心理问题。有名初中女生,有时会惊恐发作,出现心慌、口吐白沫甚至窒息的状况。由于担心出门后突然发病无人照料,而且害怕在室外碰到引起惊恐发作的诱因,所以她根本不敢出门,不仅如此,就算坐在家中,也时刻需要父母陪在身边,几乎成了个废人,不仅自己无法继续正常的学业,连父母都不能出门上班。

此外,很多儿童得了社交恐惧症,不敢和同学接触,上课不敢举手发言,但父母们根本意识不到,他们往往将之归结为害羞,以为孩子长大了自然就会好了,但事实并不是这样。其实儿童社交恐惧症很常见,但被父母带到医院看病的却寥寥无几。

儿童行为障碍治疗方法

对于多动症和抽动症儿童,除了必要的药物治疗,父母一定要注意培养其养成良好的兴趣,多参加户外活动。此外,还可以配合生物反馈治疗、家庭治疗、沙盘治疗等方法。

生物反馈治疗:常用于多动症、焦虑症及抽动症的治疗。医生在患儿头部放置多个电极,记录其脑部生物电的节律变化。与此同时,专门的电脑设备能够将脑电流节律变化信息转换成卡通动画,呈现在荧光屏上。当患儿的注意力集中,脑电波调整到比较好的状态时,就会出现卡通人物投篮成功的动画。用这种奖励办法,可使患儿直观地感受自己的脑电流,体验并记住“投篮成功”时自己的状态,从而达到治疗效果。

篇3

最近,《环球人物》杂志记者在芬兰走访了一周时间。所到之处,每谈及引以为豪的国民教育,芬兰人都会说到一个词:平等。

哪里条件弱,

就在哪里投入越多

说到教育平等,就要从“一碗热汤”说起。二战结束后,芬兰作为战败国要支付天价赔款。为了还款,不论是男人、妇女还是老人,都从早到晚辛勤工作。最终,芬兰在1952年还清了最后一笔赔款。

赫尔辛基市政府的媒体专员卡瑞・科皮对记者说:“我的祖父辈没有受过什么高等教育,因为当时的芬兰人别无选择,只有不停地劳动。但是令这代人刻骨铭心的是,必须要让下一代有知识,接受良好的教育,这是改变芬兰命运的唯一出路。唯有教育,才能让芬兰在世界上重新立足,让芬兰人有尊严地站起来。”

科皮说,那时芬兰还很贫困,地广人稀,孩子们为了上学要跑到离家很远的地方,中午,大人们都在外忙于劳动,没有人给小孩做饭。为此,在上世纪六十年代,芬兰政府规定,所有中小学校必须保证让每个学生都能喝到一碗热汤,不论这个孩子来自什么样的家庭,所有人一律平等。这也是如今芬兰为在校学生提供“免费午餐”的雏形。

对于教育设施的投入,很多国家是当地条件越好,对教育的投入越多;但芬兰恰恰相反,哪里条件弱,哪里的投入就越多。

赫尔辛基市库洛岛中学校长哈拉告诉记者,教育部每年划拨给赫尔辛基每个学生的经费约为七千五百欧元(一欧元约合人民币八元五角)。但是在北部的拉普兰地区或者一些群岛,一个学生一年的教育经费可能高达一万两千欧元。

没有强迫,没有功利,

只有尊重和保护

在芬兰的中小学里,有一类“特殊需要学校”,这里专门接收需要特殊帮助的学生。中国驻芬兰大使馆教育处的官员邓理明说,孩子们的个性、智力水平、身体状况千差万别,芬兰教育充分认识、接纳这个事实,决不放弃每一个“问题儿童”。教育的公平,就是“不让每一个孩子掉队”。

在特殊需要学校上学的,都是多动症儿童、有先天障碍的儿童等。老师会给予每个人特殊帮助,直到他具备了正常学习的能力。

邓理明告诉记者,有一次他去艾斯堡学校参观。当时,教室里有十几个患有多动症的孩子在上音乐课,音乐老师正在弹钢琴,每个学生面前有一面小鼓,他们跟着钢琴的旋律,扬起鼓槌自由敲击。每打十分钟,老师就停几分钟,让学生们稍稍休息,然后再打。这样的课,每次一小时,每周上三次。当时,那名音乐老师兴奋地对他说:“经过几个星期这样的训练,超过80%的孩子的多动症能够明显好转。他们开始集中精力,回到普通学校学习。”

然而,最令记者深受感动的是“不让一个孩子掉队”这一目标背后,没有强迫,没有功利,只有对孩子的尊重和保护。

赫尔辛基教育局局长玛柔・凯罗尼夫人说:“中小学教育工作,不仅要充满奇思妙想,还要懂得保护孩子的心灵。特别是对那些有特殊需要的孩子,老师和家长更要默契配合,保守秘密。”特殊需要学校会给每个孩子单独建立档案,老师把孩子们在校的表现、进步、治疗进展写在档案中,悄悄告诉家长,让家长在孩子回到家中后,继续辅助治疗。老师会指导家长,当孩子注意力无法集中时,要有足够耐心,而且会提出简单易行的建议。

老师,精英中的精英

“芬兰教育的成功,就是源于最过硬、最棒的师资力量,他们是全芬兰人的财富。”凯罗尼夫人说,芬兰有着尊师重教、尊重知识的历史传统。教师是芬兰的热门职业,虽然工资水平属于中等,但想当老师非常不容易。芬兰全国有教师四万人,他们都是精英中的精英,连小学教师都必须是硕士学历。每年要经过层层选拔,只有那些拥有教学热情、终身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的人才,才能荣任教师的职业。

“决定一个人将成为什么样的人,最重要的就是他在中小学所接受的教育。这几年间的教育经历,几乎决定了他的人生。”在离开芬兰之后,凯罗尼夫人这段话仍久久地停留在记者的脑海中。

虽然世界上各个国家的情况都不尽相同,也不可能都复制芬兰在教育方面的成功,但每个国家都可以从芬兰的教育中学会一种态度,那就是平等与尊重。

【原载2014年第15期《环球人物》本刊有删节】

篇4

妈妈忧心忡忡地对医生说,浩浩的多动在上幼儿园时就有苗头了,那时他好奇心很强,什么都想碰一碰、动一动,学东西比其他小朋友快,还特别喜欢拆装电动玩具,一天都停不下来,显得精力过剩。父母觉得男孩子淘气一点很正常,就没有过多地干预。浩浩上小学不久,老师就反映他在课堂上连5分钟都坐不住,东张西望,搞小动作讲小话,课间休息时常跟同学打闹。果然,妈妈去接浩浩放学时,常有女生来反应说被浩浩抓破了这里那里。这时妈妈就狠狠训斥浩浩,让他向同学道歉,如果他不从,妈妈就在他的肩背上狠狠拍一巴掌,逼着他道歉。好在浩浩的学习成绩不错,语文数学考试都是100分,父母还能有些安慰。可是这样的安慰没持续多久,浩浩的好动严重影响了课堂纪律,老师在班级微信群里向妈妈反映的频率越来越高。而且二年级的课程难度加大,浩浩静不下心来学习,小聪明也帮不上忙了,学习成绩掉到倒数第十名。妈妈这下开始着急了。

医生观察到,浩浩瘦小的个儿,顶着一个大脑袋,留着齐眉的瓜皮发型,扑闪的大眼睛,歪着头左瞧瞧右瞧瞧,挺机灵可爱的。在妈妈讲述时,他一刻也不闲着,在诊室的转椅、沙发上爬上爬下,好奇地摸盆栽的叶子,玩计时的沙漏。妈妈不时地转过身厉声呵斥他:“不要碰!”“不要弄!”“不要爬!”“没礼貌!”

医生问,浩浩在什么情况下可以安静下来,妈妈说,在看手机视频或者玩乐高玩具时他就定得下来了。说到这里,一直紧皱眉头的妈妈终于露出了浅浅的笑容,说浩浩能搭建很大很复杂的军舰和飞船,许多比他大的孩子都不如他,他玩这个一两小时都没问题,有时玩得入迷,吃饭睡觉都忘了,更别说做作业了。妈妈担心他沉迷在里面,就采取“盯防战术”,但多说两句他就发脾气。妈妈希望他把注意力放到学习上去,可真的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

医生让妈妈带浩浩到测评室做了个注意力测试,测试结果提示:轻―中度注意力缺陷。

很多“问题孩子”的家长,通常是在发现孩子学习成绩不好时,才觉得有“问题”,才引起高度重视。

通常人们所说的“多动症”,医学上叫“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它有什么样的表现,该如何训练和治疗呢?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以下称ADHD),是最常见的儿童时期的一种行为障碍,属于大脑神经发育障碍性疾病。患病率为5%~7%,男女比为4:1―9∶1,通常起病于6岁以前,甚至婴幼儿期就会有表现,个别到10岁之后才发现症状。随着年龄增大,症状逐渐消失、好转,大约有30%~50%的ADHD症状延续到青少年期甚至成人期。到目前为止,ADHD的确切病因还不是太清楚,没有可靠一致的实验室检查,也没有其他客观性诊断标准,有专家认为,发病原因可能与ADHD相关的神经递质变化有关,而与家庭状况、学习环境、教育技巧关系不大。也有的专家认为,被诊断为ADHD的儿童,其所表现的行为,更多的可能是儿童在气质特性方面(主要是适应性、活动度和专注度)的个体差异。

因此ADHD的诊断是根据对儿童行为的主观判断做出的,其主要核心症状为:注意缺陷、活动过多、行为冲动。

具体表现是:⒈ 注意缺陷。与年龄、发育水平不相称的注意力不集中,主动注意保持时间达不到正常相应年龄和智力水平。注意时间短暂,且易受环境的干扰而分心,注意对象频繁地从一个转到另一个。

⒉ 活动过多。在需要安o的环境中不能控制地频繁活动,其活动内容、频度和强度远远超出正常范围,尤其在需要自我约束或遵守秩序的场合显得尤为突出。可表现为话多、过分不安、小动作多、不能静坐、东跑西颠、爬上爬下、喜欢危险的游戏和恶作剧。

⒊ 行为冲动。在信息尚未辨识充分的情况下,即做出快速、不正确的行为反应,表现为幼稚、任性、易激惹、行为唐突冒失。事前欠考虑,事后不吸取教训。

需要提醒的是,并不是所有的孩子都会表现出上述典型的症状,比如,有的女孩表面看上去很安静,动作不多,话也不多,但若在课堂上仔细观察,会发现她两眼是走神的,注意力不会较久地留在老师和黑板那里,思绪漫天飞舞早去到爪哇国了。所以,有的孩子表现得很努力但学习成绩并不理想,就要考虑ADHDD的可能。

在接诊此类孩子时,医生需要询问详细的病史,包括从父母或老师处获得资料,然后对孩子进行体格检查、语言发育检查、注意力测试和智力粗查等,如果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场合有规律地出现了部分或全部ADHD 核心症状(注意缺陷、多动或者冲动症状),时长超过6个月,便要考虑孩子患上了ADHD。

ADHD有可能带来哪些影响呢?

一般来说,尽管ADHD患儿总体智商是在正常范围,但由于他们上课难以集中注意力,难适应学校学习,常伴有学习困难,不能独立完成作业,因此导致学习成绩较差;加上行为混乱,如冲动和多动,影响课堂秩序,常常受到不明就里的老师厌烦或歧视、同学和小伙伴的排斥,可明显影响学业、身心健康以及成年后的家庭生活和社交能力。这些患儿比一般的孩子更容易受到伤害(被打、打架或危险行为等),如果没有得到充分的认识、干预和控制,随着年龄增长有的还可能出现品行障碍和适应不良,如吸毒、网络成瘾等等,严重的还可能导致犯罪。有ADHD患儿的家庭,更容易出现家庭危机,给父母带来严重的经济和精神负担。

因而,家长和老师应对此高度重视。尽管目前还没有完全根除ADHD的方法,但有一些方法可以有效地控制和减轻症状,须考虑及时寻求药物治疗、心理干预和社会干预,比如进行心理咨询,开展行为治疗,包括感觉统合训练、生物反馈治疗、注意力训练等,以帮助孩子改善、提高学习和生活能力,养成适应社会的行为习惯,更好地走向社会。

由于儿科医生已给浩浩开出了治疗ADHD的哌甲酯类药,心理医生便着重于对浩浩进行行为治疗和学习行为的管理,以及家庭治疗、家校配合等。经过几周的治疗后,老师反映,浩浩在一些比较大的场合如升国旗、做早操时能主动地约束自己了,同学告状也明显减少了,只是课堂纪律和学习成绩改变还不是很大。妈妈依然忧心忡忡,焦急不安。在进行家庭治疗时,医生给了妈妈许多的心理支持,尤其跟妈妈分享了美国游泳名将菲尔普斯的成长经历。

菲尔普斯创造了2008年北京奥运会8金和今年里约奥运会3金的奇迹,然而,童年的菲尔普斯却是个ADHD患者,曾服药两年。上小学的时候,他因为大耳、长臂以及口吃被同学嘲笑,人际关系不好,父母在他7岁时离婚,他成了一个被遗弃的、麻烦多多的孩童。但他很幸运地找到了最能发挥他个人长处的运动―游泳,也很幸运地遇到了一个学过儿童心理学的游泳教练鲍曼。鲍曼教练帮助他尽情发挥个人长处,发挥看似缺陷的“多动”的能力,使他得以最大限度地发挥了自己的优势―充沛的精力。在水里,他可以排除一切杂念。他说过:“如果我能在水中睡觉而不需离开,那或许是我最安全的地方。我在那里永远不会受到伤害,永远不会有任何问题。”在鲍曼的帮助下,他具备了这样的能力,能够忍受“比世界上其他任何游泳运动员所经受过的更‘魔鬼’的训练”,每天游12英里,每周游10万米。同时他还具备了另一种能力,从原先的根本不能集中注意力,到在巨大的比赛压力之下仍然能放松并集中精神。一旦跳入泳池,菲尔普斯就不再是那个平凡的少年了,就像他在里约奥运会前说的:“凡是可以把握得住的东西,我都会拿出百分之百的努力和能量。”

为什么曾患多动症的菲尔普斯可以做到这一切,他用什么把重重阻碍转化为成长的动力?无疑,是他执着热爱的游泳事业成就了今天的他。他的妈妈在艰难之中无条件地理解支持他,不嫌不弃,帮助他改写了人生。但愿菲尔普斯的例子能给浩浩妈妈和其他多动症孩子的家长带来一些启示。

要坚持不放弃,一切皆有可能!

后每次的定期家庭治疗,妈妈都欣喜地看到浩浩在不断地成长和进步。妈妈认可了他的擅长爱好,带他去参加城区少年乐高机器人大赛,捧回了个三等奖。家庭治疗师也给妈妈写信,肯定了浩浩和妈妈的变化。

浩浩妈妈领悟到,放下自己的焦虑,无须气馁,是对孩子的最大信任和帮助!

附:家庭治疗师给浩浩妈妈的信

浩浩妈妈:

你好!

六次接触,我们家庭治疗小组成员都感受到了你的努力和坚持,深感敬佩。浩浩其实是一个很配合你要求的孩子,有些事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因为没能领读而打了一个替代他的女同学,被批评后立即道歉,保证不再发生这类事情;他遇事有主见,他想好好表现自己,他想努力上进,他想得到更多认可……这不都是你对他的期待和要求吗?

不知妈妈是否发现,在我近来的几次长时间面谈中,当你专心与咨询师交谈,很少去关注和干涉浩浩时,他在咨询室里的表现与你所说他在家和学校的表现完全不同,大方有礼、机敏应答,大部分时间自己安静地在一旁玩耍。

妈妈怎样看待浩浩这不一样的表现呢?从中看到浩浩有什么样的品质,你为他这个表现付出了什么努力,你是否喜欢他的这种状态,或者还是有很多不满?

反馈小组成员针对浩浩的情况,真诚地分享了他们的经验,使我深受启发,印象尤其深刻的是曹老师和张老师的发言。

曹老师说,他小时候常搞点“小恶作剧”,犯点“小禁忌”,由此得到小快乐和操控感,现在看来这并不是什么不可饶恕的错,不过是小孩子想显示自己跟大人一样,大胆,有力量。他还谈到夫妻之间的平和沟通,在对孩子的“严厉”与“溺爱”间,双方怎样重新调整、平衡。

张老师说,她对她孩子的教育在不同的阶段是不一样的,不能一成不变,尤其是对有主见的孩子。也许父母的教育理念对幼儿期的浩浩有帮助,但对小学时的浩浩可能就不适合了;或是小学时的教育模式适合浩浩,但对中学、大学的浩浩又不适合了。怎么让孩子在有主见、活泼、表现欲强与自律、自控间达到一种平衡,是一个很长的、需要极度耐心的教育工程,更是一个根据孩子不断变化而不断调整的过程,急不来。给孩子信任和信心、抱有适度的期望值才是最重要的。

妈妈曾经担心,浩浩长期服药会对生长发育和智力有影响。其实一般不会有影响,但为了减小发生副作用的几率,可在寒暑假和节假日暂停服药。药物治疗与心理咨询并不冲突,反而相辅相成。

篇5

月经周期紊乱易患心脏病

哈佛大学研究发现,长期月经周期不规则的35岁女性,患心脏病危险增加50%。一种原因是,不稳定的月经周期常与肥胖有关。月经周期紊乱也可能是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一大症状,这种激素紊乱症会增加高胆固醇,高血压糖尿病及不育危险。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妇产科专家阿努加・道克拉斯博士表示,女性3。岁以上,如果频繁出现月经周期紊乱,一定要及时就医,可以通过药物治疗加以改善,降低心脏病危险。为了安全起见,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最好每隔一年检查一次胆固醇和血糖水平。

女性更容易被取悦

项最新研究结果表明,相对男性而言,女性理解笑话所需的时间更长,但从笑话中获得的愉悦感更多。美国斯坦福大学的研究人员称,女性比男性需要更长时间才能“读懂”笑话,但一旦发觉笑话的妙处所在,“享受”的乐趣要多于男性。加拿大心理学教授罗德・马丁认为,在社会生活中,男女使用幽默的方式也存在差异。男性更喜欢使用“恶意”笑话互相批评,以确立“优势”地位,而女性则运用幽默来维持关系,使彼此放松。

上过大学的女性婚姻更幸福

美国一项最新研究表明,上过大学的女性婚姻更幸福。宾夕法尼亚大学沃顿商学院助理教授比特赛・斯蒂文森和同事一起查阅了1950年到2008年间的大量婚姻数据,结果发现,受过大学教育的现代女性比其他群体的女性更倾向于在40岁以前结婚,而且离婚的人更少。不管收入多少,这个群体的女性对自己的婚姻满意度更高。斯蒂文森分析说,受过大学教育的夫妇结合的目的更多是为了爱情,为了找个伴侣,而不仅仅是为了经济保障,所以夫妻间往往更能互相包容。

吃盐太多容易长皱纹

法国的一项调查表明,女性吃盐吃多了容易长皱纹。专家解释说因为食盐以钠离子和氯离子的形式存在于人体血液和体液中,它们对人身体渗透压,酸碱平衡和水分平衡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如果食盐吃多了,体内的钠离子就会增加,导致细胞脱水,造成皮肤老化,时间长了自然会长出皱纹。医学专家们为此提醒女性,吃盐过多不仅会造成高血压,还会直接影响人的容貌。要想皮肤好,比较科学的方法是多喝水,帮助皮肤排毒,另外,每天盐分摄入量不要超过6克。

免疫基因决定女性魅力

女性的免疫系统基因越优良,越容易吸引男性。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近期,科学家通过研究发现,一个人是否能够吸引异性,决定因素在于她流出的汗水是否能够吸引人。研究表明,女性的汗水或者外貌是由其基因构造所决定的。澳大利亚西澳大学的科学家通过研究150份大学生的DNA发现,个人是否具有吸引力,决定因素在于自身免疫系统的基因,免疫系统基因是否优良决定了一个人是否具有吸引力,而其外在表现便是外貌或者汗液。

爱老公

臀部脂肪有利健康

英国牛津大学研究人员在《国际肥胖症杂志》上报告说,人体多个部位的脂肪组织都会以脂肪酸的形式储存能量,其中臀部和大腿部的脂肪是相对稳定的长期储备,而腰腹部的脂肪则比较活跃,每天都会根据身体情况储存和释放脂肪酸,腰腹部脂肪过多,意味着体内有更多漂浮不定的脂肪酸,它们沉积在其他器官中就可能导致疾病。这两种脂肪分泌的激素也不同,腰腹部脂肪分泌的激素较易引发糖尿病和心脏病,而臀部和大腿部脂肪分泌的激素较为有益。40岁以后,男性更容易在腰部堆积脂肪。

汽车尾气污染增加患心脏病风险

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日前发表公报说,该校与其他机构合作,对洛杉矶约1500名居民的动脉血管壁厚度情况做了调查。研究人员每6个月对这些居民的动脉血管壁厚度进行次检测,并将测得结果与户外空气中的可吸入颗粒物浓度联系起来。整个调查共持续约3年,调查显示,住在距高速公路百米范围内居民的动脉血管壁厚度每年增加5.5微米,这一增长速度是所有被测者动脉血管壁平均变厚速度的两倍。由汽车尾气等造成的空气污染是许多工业化国家动脉粥样硬化等心血管疾病患者增多的原因之一。热水浴后20分钟以内不宜有亲密行为

美国一家性学研究所发表报告指出:性生活能否正常进行,与人体各部位血液供应有很大关系。一个成年人,体内血液量为5000~5500毫升,血液平均分布于各个内脏及组织。如果某一个器官工作加重,身体就会临时为其增加供血量。热水浴中,全身皮肤立即广泛性充血。如果洗澡时,或者洗澡后立即进行,身体需要动用大量血液,流向性器官。比如男性性器官时,海绵体内血液需要量要比正常状态多出20~25倍。而此时,大量血液又囤积在皮肤里面,发生调配矛盾,就会造成力不从心现象。

吃甜品让你更有耐心

美国南达科他大学的心理学家王晓天发现,血糖浓度高时会降低做出冲动决定的几率。调查旨在研究血糖浓度是否会影响人的情绪。他们试图证明,人在血糖浓度较高时,是否变得更有耐心。研究人员以本校65名学生为实验对象,其中半数学生空腹参加实验,另有半数学生则事先喝下加糖但不含咖啡因的汽水。结果发现,血糖相对较高的学生在实验中不太可能做出冲动行为,而没有喝甜饮、血糖低的人容易意气用事。

豆制品可助男性防肺癌

日本厚生劳动省实施的一项大规模调查表明,经常食用豆制品的男性罹患肺癌的风险比不怎么食用豆制品的男性低。厚生劳动省一个专题研究小组对45~74岁的男性与女性共约7.6万人实施了最长达11年的跟踪调查。他们将调查对象按每天食用豆制品的量分成4组,比较食用量与肺癌发病率之间的关联。结果显示,食用豆制品量最多一组的男性患肺癌的风险比最少一组的男性要低57%。研究人员说,豆制品对肺癌的预防作用似乎与大豆中富含的异黄酮相关。不过,豆制品对肺癌的预防作用仅限于不吸烟的男性。在吸烟男性以及已戒烟的男性人群中,豆制品食用量的多少未能带来患肺癌风险的差异,可能是因为吸烟造成的基因层面的损伤难以消除。

爱父母

大家庭更健康快乐

香港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的研究初步发现,香港人的快乐指数较日本人高;而香港家庭的和谐指数亦相当高,并发现越是多人同住的家庭,成员会越健康及快乐。负责研究的学者表示,外国有研究显示多与家人相处,有助保持正面情绪,更可预防心脏病等高危疾病。具体原因仍未深入研究,有可能是家人较多时间相处,彼此交流亦较多。常吃鸡爪可降血压

据《今日美国报》网站报道,日本肉类加工公司研发中心的研究人员从鸡爪中提取胶原蛋白进行实验,检验它是否拥有与ACE抑制剂一样的功效。结果发现,鸡爪中有4种胶原蛋白有类似作用。研究人员随后给患高血压的老鼠喂食了这些胶原蛋白,结果发现老鼠的血压明显下降。先前研究已发现,鸡胸肉里所含胶原蛋白的数量不足以制成降血压食品和药物,但鸡腿和鸡爪中所含胶原蛋白数量则多得多。

爱与被爱都有益心脏健康

全世界97个国家的心脏病学会专家联合进行的一项

研究结果表明,爱与被爱都有益健康,特别是对心脏的健康有好处。爱情还有助于减少紧张、消沉和焦虑的情绪,而这三种情绪是导致心脏病的三大重要精神因素。在历时10年的时间里,研究人员对1400名冠心病患者进行跟踪调查,结果发现,只有15%的已婚人士或丧偶者在10年内身故,而未婚或从未有过伴侣的人当中有30%已经去世,在心脏患病之后,子女和伴侣的陪伴对患者至关重要。

吃蓝莓有益肠道健康

瑞典隆德大学工学院发现蓝莓具有更大的营养价值和保健功效。研究人员称,蓝莓所含的纤维能预防一系列肠道疾病,比如溃疡性结肠炎。专家说,如果蓝莓同酸奶一同食用的话,其对肠道的保健功效更为明显,因为酸奶中含有益生菌,是对人体健康有益的细菌,能同蓝莓中的纤维共同保护肠道。

孤独也是健康杀手

美国芝加哥大学心理学教授卡西奥波在美国科学促进会年会上发表研究成果时说,孤独可以削弱人体免疫系统,使人体血压上升、压力增大,还有造成抑郁症的危险。在实验中,最孤独的人血压比社交活跃的人高出30个单位,从而使孤独者患心脏病和中风的可能性达到正常人的3倍,死于心脏病和中风的概率则可达到正常人的2倍。研究发现,孤独者和社交活跃者的健康水平差距与吸烟者和非吸烟者、肥胖症患者和非肥胖症患者的差距类似。

爱孩子

住平房的孩子更热情

英国多位儿童心理学家进行的一项调查发现,居住在低楼层(5层以下)或平房的孩子,户外活动的机会多,与小伙伴的交往也更频繁。他们更易养成爱活动,喜欢参与的性格,他们热情,善于与人相处、胆子大、喜欢探索、责任感较强。而住在高层的孩子不用下楼就能举目远眺,更易养成只习惯看不习惯做的个性,长大后也常常以旁观者的身份出现。另外,这样的孩子成人后对人有距离感,甚至怕生人。

胖男孩偏晚进入青春期

美国密歇根大学研究人员在最新一期《儿科和青少年医学文献》上报告说,他们以401名男孩为调查对象,并在他们两岁到11岁半期间对其身高,体重进行跟踪调查,以研究他们体重与进入青春期年龄之间的关系。调查发现,体重正常的男孩在11岁半还没进入青春期的比例为8%,而体重超重男孩的这一比例为14%。一般认为,男孩进入青春期的年龄约为1 1岁。体重超重的男孩进入青春期偏晚这一现象可能与体内激素分泌情况有关,但他们目前还无法提供―个具体的指标,即体重超过什么范围时,青春期延迟的风险会明显提高。

高纤维食物可能导致女性不孕

据《每日邮报》报道,一项新研究发现,吃高纤维的食品可能会降低女性生育能力。高纤维食品如全麦面包或者意大利面可能会导致女性内分泌紊乱。女性摄入这类食品越多,她们体内的对怀孕至关重要的激素水平就越低。美国研究人员对250名育龄女性进行了为期两年的跟踪研究。他们发现,高纤维饮食不仅让这些育龄女性体内的孕育激素降低,而且还会导致排卵停止发生率升高。也就是说女人有月经,但是卵巢不排卵。科学家之前已经知道,极限运动、焦虑或者压力会引起女性体内激素水平降低,从而导致无排卵发生。

大龄母亲的孩子日后患孤独症几率高

美国科研人员在《孤独症研究》网络版上报告说,他们研究发现,孕妇年龄过大可增加孩子日后患孤独症的几率。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戴维斯分校的科研人员对1990-1999年间在加州出生的近500万孩子进行了相关研究。研究发现,部分出生时母亲年龄在40岁或40岁以上的孩子,其日后患孤独症的几率要比出生时母亲年龄在25~29岁的孩子高50%;而与年龄不到25岁的妇女生下的孩子相比,这几率要高77%。研究还发现,父亲的年龄与孩子患孤独症的几率没有太大关系。

篇6

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调查了24万名4~16岁儿童和少年,其心理卫生污染率达10.5%~15.3%。另有报道,我国幼儿园和小学儿童中有30%~50%存在着各种心理行为问题。其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其中儿童多动症占首位,发病率达5%,孩子常被家长和老师误认为顽皮而受到不应有的批评或打骂,进一步加重了孩子的心理污染,严重影响了孩子的发育与健康。其次为顽固性习惯。约占2%,如咬指甲、吃手指等,严重者孩子的指甲、手指均可能被咬破,但仍不能停止,孩子也十分痛苦。另外,还会发生某些行为问题。如打人、逃学、偷东西、故意违抗、分离性焦虑、社会交往不良等,有学者认为,如引导教育不力,这些行为问题可能成为孩子成长的障碍,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

引起孩子心理污染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1 家长和老师缺乏儿童心理卫生知识,不能及早发现儿童的心理问题。例如,儿童初次上幼儿园时哭闹厉害,怎么也哄不好,家长很少会想到这可能是一种分离性焦虑,而不恰当地给儿童施加压力,致使儿童心理进一步受到伤害,出现所谓的“恐幼儿园症”,一提到上幼儿园,孩子马上情绪反常。

2 对儿童进行不适当的教育,使儿童产生不良的心理反应。如儿童在哭闹时,用鬼、老虎等不正确的语言来吓唬儿童,致使儿童在幼小的心灵深处留下了难忘的、不健康的烙印。

3 家长缺乏榜样作用。如家长经常当着孩子的面吵闹、打骂、赌博、贪小便宜、乱摔东西、闹邻里纠纷等,也会使儿童受到不良影响。

4 周围环境中的不健康行为。可严重伤害儿童的幼小心灵,当前青少年吸烟、酗酒、跳舞、少男少女厮混等,已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对孩子的健康成长影响极大。

5 家长离婚、再婚也会引起儿童的逆反心理,这时家长放松了对孩子的教育管理,孩子减少或失去了母爱或父爱,产生一种失落感。有人曾对社会上的流浪儿作过调查,结果有62%为离婚、再婚者的小孩,这些孩子心理污染严重,犯罪率高,是社会的不稳定因素之一,我们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预防儿童心理污染的措施有以下几方面:

1 净化社会环境,重视精神文明建设,提倡文明用语,避免使用不文明的忌语,更不能说脏话、粗话,不赌博,不打骂小孩,不酗酒,不吸烟。

2 家长和老师应该学习一点心理卫生知识。掌握孩子的心理特点,正确认识孩子的心理变化,及时引导孩子纠正不良的习惯。

3 家长必须在儿童面前树立良好的形象,以正确的思想、模范的行为引导儿童,耐心细致地对待儿童,要学习孟母、岳母的教子之法,使儿童健康成长。

4 教师要为人师表,做儿童的楷模,和孩子交朋友,使学生学有榜样,心有依靠,做事有依托,行为有规范。

5 家长一旦发现儿童出现异常行为,如多动、不安、咬指甲、情绪不稳定、成绩突然下降等,应及时到专科医院诊治,并注意观察行为变化,作出详细的记录,切不可疏忽,更不能采取简单粗暴的打骂方法处理。特别当病情变化向严重方向发展时,更应有耐心,在专科医师指导下,引导孩子向良性方向转化。必须用药治疗时,更应慎重,千万不能自己随便用药,治疗这类疾病的药物往往有明显的副作用,必须在医师指导下选用适当的药物。

6 家长要检点自己的行为,注意文明礼貌,不看黄色书刊、录像,家庭和睦,互敬互爱,注意培养孩子的社会公德,不在孩子面前说一些不该说的话和做一些不该做的事。在孩子面前要做到行为规范、语言规范、动作规范,为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

篇7

针对小博的情况,我给夫妇俩开了一个“药方”――给小博颁发“犯错许可证”。两人听了一头雾水,猜不出我葫芦里究竟装的是啥药。弟妹耐不住性子,差点掉下眼泪来:姐,你还有心思跟我们开玩笑啊,你就快说说该怎么办吧,我都要急死了。我笑着说:进本单位停车要有许可证,去外单位办事停车更要有许可证才行,你们去学校找孩子也要有老师签字的许可证吧。夫妇俩点头,却不知所以然。我继续说,有了这张小小的许可证,就有了规范,有了约束,一切都变得有序起来,同时也有了一份可靠的安全保障。这一切不正是发证方与持证方都乐意看到的吗?夫妇俩听完仍旧一脸焦急和疑惑。

看他们这副样子,我便一本正经地解释起那张“药方”:俗话说,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每个人都会犯错,更何况是小孩子。你家小博是天性顽皮了些,但千万不要给他贴上什么“多动症”之类的标签。心急吃不了热豆腐,不能仅靠棍棒教育,这样只会适得其反。偶尔让孩子犯点小错误是很正常的,当然,不管教也不行,放任自由的后果往往是愈演愈烈。怎样才能最大限度地容忍孩子的犯错,让他们在一次次的纠错中成长起来呢?给他颁发三张“犯错许可证”,每张许可证只允许犯一个错误。然后,跟孩子约法三章:三张“犯错许可证”是有有效期的,可以一学期,也可以视具体情况而定,比如两个星期或者一个月、两个月,只要与孩子达成共识。如果三张使用完,继续犯错,就必须接受相应的惩罚。若三张没有全部用完,则给予一定的表扬和奖励,可以依据所剩“犯错许可证”的多少决定奖励的程度。

教育孩子是一种慢的艺术,需要循循善诱。教育学者张文质先生在《慢教育》一书中提到:“教育是一个‘慢活’‘细活’,是生命的潜移默化的过程,所谓‘润物细无声’,教育的变化是极其缓慢、细微的,它需要生命的沉潜,需要‘深耕细作式的关注与规范’。”所以,作为家长一定要有清醒的意识,要有与孩子一起慢慢成长的意识。“犯错许可证”既是对孩子的一种有度的允许,又是一种自律的规范。这样一种有张有弛、有奖有罚的教育方式,孩子也能接受。若违反合约,孩子便会心服口服地接受惩罚。而每一次惩罚和奖励都是教育的最佳契机,都会在孩子的心田播下一粒新的种子。当日光丰沛,雨露充盈,那粒种子便会顶破蒙尘,给你一地碧绿的惊喜。

最后,夫妇俩带着我开的“药方”欣欣然回去了。

篇8

很多app都有“智力开发”功能,我们觉得可以宝宝玩下可以更聪明。

现在的孩子小伙伴少,iPad可以做他的朋友,以后还可以让他和朋友多交流。

职场父母,陪伴孩子的时间和精力有限,把孩子交给“电子保姆”,轻松又安全。

别人家的孩子都有,自己的孩子也要有,“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手机、平板电脑都成了生活的“必需品”了,让小朋友接触也是认识生活的一部分。

机器真的可以成为宝宝的朋友?

App真可以让宝宝变聪明?

电子宅娃的“可见危机”

所谓开发智力的电子产品,也许并没有我们想象中的好,而依赖电子产品而导致的心理问题的儿童,逐年递增,“电子宅娃”的危机便越来越大了!

生理危机

儿童沉迷电子产品,生理成长会受到多方面的的负面影响:

1.视力下降。

2.容易导致患多动症和抽动秽语综合征。

3.尚未发育完全的颈椎容易受到伤害。

4.对手指的生长发育产生不良影响。

5.影响运动能力的发展,导致身体素质差,容易长成“小胖墩”。

6.影响大脑的发育、干扰中枢神经系统的正常功能,免疫能力也会受到影响。

心理危机

1.自我中心,情绪难自控。

相信大家都见过这样的场面,小孩子沉迷电子产品,忘乎所以,对长辈的叫唤爱理不理,没收掉他的电子产品,就大哭大闹……小孩子分辨现实和虚拟的能力比成人差,容易沉溺于虚拟的虚拟世界,与周围环境隔绝,失去对现实中的人的关注和热情。长期以往,极易出现自我中心性格和情绪控制障碍。

2.语言能力的发展。

宝宝仍处于语言发展敏感期,并会进入书写、阅读、文化敏感期。过多使用电子产品,会让孩子缺少语言交流。特别是低幼年龄阶段的孩子,1岁半正是语言能力的爆发期,电子产品会剥夺他们的语言环境,造成语言发展迟缓,同时带来社交能力、沟通能力上的障碍。宝宝需要与他人和环境的互动来学习词汇,发展语言表达能力。

3.影响社交能力,不利于健康情感的培养。

电子产品提供的只是感官刺激和虚拟交往。宝宝玩得高兴,欢笑,都不会得到回应;他的小想法、小心思,也没人分享没有。孩子的交往能力需要与人互动才能发展出来,与人交往感受不同的眼神、语气,体会悲伤、喜悦等情感体验,都会给孩子社会交往、情绪管理能力的发展带来深刻而深远的影响。频繁的“人机交流”,会降低宝宝与小伙伴的交往兴趣,影响健康情感的培养,容易养成孤僻性格,造成人际交往障碍。

4.影响智力发展。

很多家长都以为电子产品有开发智力的效果才会给宝宝玩的。其实,电子产品信息变换太快,孩子还来不及思考,就进入了下一个画面,超过自身接受能力,长此以往,会阻碍孩子思维技能和记忆力的发展,也影响孩子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培养。

我们要记住,在真实的环境下,孩子触碰、感觉、观察和移动真实事物,更能促进智力发展。

宜疏不宜堵

对于小孩喜欢电子产品,家长宜疏不宜堵。小孩子听不懂大道理,单纯的说教产生不了多大的效果,应实行一些具体的改善措施。

*与孩子共同制定电子产品的使用制度,并严格执行奖惩措施;

*对于较小的孩子,妈妈爸爸应该多陪陪孩子,和孩子在电子产品外找乐子,让他们体会到“没有电视和游戏,也可以过得很愉快。”

*对于已经可以自立的大孩子,要尊重、理解孩子,花时间与孩子交流沟通,找到他们“沉迷”于电子产品的原因,可以和他们一起玩,在玩中引导。

篇9

关键词: 教育活动 契机 班级管理

所谓教育活动契机,就是教师对学生进行教育的最佳良机,是指在活动过程中事物发展或一事物转化为他事物的关键、枢纽,决定性的环节。在日常的班级管理中,教育活动契机是经常的、大量出现的。善于捕捉教育活动契机,是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关键所在。我尝试从抓住教育活动契机的角度,善于挖掘,为我所用,逐步使学生的思想精神境界乃至毅力、意志、品质得到进一步的磨炼和提高,从而使班主任工作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以活动为契机,掌握班集体的基本情况

班级是学校系统的细胞,是学校中开展各类活动的最基本的基层组织,是学生学习活动的基本场所,是学生成长的主要环境。一个健全的班集体不仅能够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态度和学习结果,而且直接影响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开展活动,提供交际平台,增进人际交往。实践证明,群体中团结友爱、互相帮助和谐的关系使人感到温暖,产生安全感,促进人体身心健康发展,形成健全的人格;相反,彼此冷漠,互不来往,甚至仇视和猜忌的关系,使人产生压抑和焦虑,缺乏安全感,导致多种心理问题,影响身心健康发展,因此教师要以活动为契机,在掌握班集体基本情况后,帮助学生学会交往,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这就要求班主任经常组织丰富多彩的活动,创设良好的班级氛围气氛,促进人际交往。比如,学校每周一次的四十分钟班团队活动。本着大胆放手的原则,以学生们“全自动”的形式,自己主持,自己设计,充分发挥集体智慧才能的一种自主化活动。于是,我先教班干部,引导他们找题材,大胆主持,可以请家长、同学、老师帮忙。慢慢地,再由班干部去教其他学生。我给学生渗透的意识是:这是我们自己的活动,必须由我们自己来主持开展,在活动中了解班集体。一开学,我就把这活动的开展任务交给了副班长,由他去动员、组织班上学生自主开展,有困难的尽量与其他班干部商量解决。而我只需在每次参加完活动后,提出意见或建议。这一类的活动就完全体现了班级活动“集体主体”的特点。而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搜集资料、调查了解、组织开展的能力得到了锻炼、提高。在这些活动中,班主任很快掌握了班集体的基本情况,也了解了几个特别的学生。

该班基本情况如下:全班共37人,16名女生,21名男生,地段生20人占54%,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有两对双胞胎。班级里成绩好各方面都很优秀的同学有,但不多。女生普遍比男生要求进步。男生中有一个是多动症(确诊)、一个有多动症倾向;还有两位同学,数学和英语两门学科在小学5年级就跟不上。独生子女所具有的缺点在他们身上体现得相当明显,表现在平时做事不尽心尽力,能躲则躲,能推则推,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把自己看得过重,对人对事过分偏激;对公共财物、他人东西甚至自己的物品不知珍惜;不注意克制自己的言行,以己度人,强加于人,以自己的好恶要求人,对自己喜欢的人看优点多,对自己厌恶的人看缺点多;又加之是新生,集体观念相当淡薄。面对这群孩子,以活动为契机,对掌握班集体基本情况予以引导。

二、以活动为契机,促进学生集体成长

年级或学校举行的活动,如运动会、竞赛等,往往也是班主任捕捉教育契机的最佳时期,利用好了,不仅能增强班级的凝聚力,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团队精神,还能发挥一系列辐射作用,带动班级集体前进。

案例一:新生会操活动。新生会操时,班级里有几个同学不会做,并且态度不端正。开始,我不准备让他们上场,后经过反复考虑,允许他们上场参加,由于他们不会做操,很多动作做错了,甚至乱做,下面观看的个别同学讲,“这是一群疯子”;在会操的过程中,我还发现有相当一部分同学把会操比赛不当回事,表现为做操不认真。会操结束后,班级虽然得了比赛第三名,但“一群疯子”此语深深地刺激了大部分同学。在班检时,我顺势引导大家,展开反思,要求每位同学写三百字的会操体会。在反思过程中,有一位同学在文中写道:“老师,别人说我们是‘一群疯子’,我们已经够伤心的了,你还要我们写,你太多过分了,但是迫于你的威严,我还是写。”这是她的原话。我陷入了沉思。我原本是希望大家认识到集体的荣誉与我们每个人的努力息息相关,实际情况并非如此。我又不能过分批评这位同学。经过反复考虑后,我将她的反思在班级里公开点评,引导大家树立正确的班级荣誉感,为了班集体的尊严,每个人都必须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必须付出努力。

案例二:“体育超市”活动。“体育超市”,作为一项全新的活动项目,同学们很兴奋,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也积极参与了,但结束后,初一(3)班没有获得一项集体荣誉,全班很沮丧,对同学们的积极性打击很大。因为这次活动从一开始,同学们就冲着为班集体争光,为班级拿奖而去。此时,班级里无论是班干部还是普通同学都有些茫然,大家对班级的力量感到质疑,我们班是否真的不行,我们班还能做什么,我们班还有希望吗,等等。这时我明显感觉到班级前所未有的压抑。怎么办?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要把学生当作活生生的人,要尊重学生的自尊心,不要让学生感到他是一个不合格的人。”我一方面引导他们,鼓励他们,让他们感觉到我和他们在一起,我们在这次活动中已经全力以赴了,大家都很努力,老师都看在眼里。另一方面,让他们反省,认识差距,最后全班讨论今后怎么做,最终达成共识――大家努力。

案例三:社会实践活动。到苏州新农村园区进行实践活动,是我班同学向往已久的一项活动,大家热情高涨。我有意识地将良好的文明礼仪习惯和班集体形象与个人责任心贯穿在整个活动中。那天的活动是同学们感到最愉快的一天,也是我感到最愉快的一天,我强烈地感觉到同学们的集体观念强,表现在遵守时间,同学间相互照顾,共同分享快乐;同学们个个显得文质彬彬,如此可爱。

案例四:校园文化艺术节活动。校园文化艺术节是学校的一项重大系列活动,在这次活动中,班级里女生比男生积极性高、参与率高、获奖率高。特别是书法比赛,在班级“书法高手”徐娴同学的带领下,我班四名同学参赛,结果四名同学全都得奖,这鼓舞了班级的士气。女生们用实际行动给班级里的男生们树立了榜样,再次说明“只有参与,才可能获奖,才可能赢”,目前这个观念已深入到班级的每一个同学的心中。我想,这就是我班在文化艺术节中的最大收获,也是班级给学校、给家长们的最好的礼物。

三、以活动为契机,让师生共成长

对活动目的的具体化。学校的任何一项活动都有活动的目的,班主任首先要将这项活动目的与本班近段时间的班级情况、班级主题工作结合起来,明确班级参加本次活动的目的(培养学生哪些方面的品质和能力)。活动后要及时总结。活动往往以它的丰富多彩、生动活泼吸引着学生,所以在活动中,学生充分发挥特长,展现了兴趣、爱好。老师能在活动中发现很多平时不能发现的现象或问题,面对这些新现象、新问题,老师要给予及时肯定和引导,形成正确的舆论导向。活动也是形成良好师生关系的契机。师生关系比较融洽,容易交流心声。学生在活动中得到老师的鼓励,会感到很高兴,自然会亲近老师,为日后师生间的沟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例如,教师从备课,到上课,再到批改作业,找不听话的学生谈心。一系列的工作让教师几乎没有太多的时间读书。教育是一门需要不断钻研、不断提升的艺术,而上下求索离不开书本。要给学生一碗水,教师要有一桶水;教学生一本书,教师要读十本书、百本书。不读书何谈自身素养的提高呢?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有这样一句话,关于读书,小孩子好比一片疏松的热土,而教师的劳动好比播出的种子,付出和回报是能成正比的。培养学生日有所读,是刻不容缓的事。人误地一季,地误人一年。很多事情,错过了就难以弥补。

篇10

接着我把主要的任务理了一理,他们是:首先是要在课间活动、教室上课观察学生表现,发现学生的问题和学生群体别的现象,然后找出原因,再提出解决问题的途径;为学校建立学生档案;在学校至少上一节课,并留下纸质教案;勤与老师沟通,帮助老师处理日常工作并解答教师的咨询并提出意见和建议。

随后的几天,基本按照大概的思路走了。最后做了这样几个工作:

1 帮助邢老师修改了演讲稿。对于演讲稿,只是做了结构的修改,对于一些细节的问题,考虑到邢老师是近十年的语文老师,又是学科带头人,没有怎么改,附上我的思路,简单改了一下。再见到邢老师,她十分的高兴,一连说着“谢谢”,很陈恳的接受,不是那种客套的感谢,通过这件事上感受到邢老师的谦逊和和蔼。后来邢老师在第一个出场顺序的不利情况下赢得了第一名。

2 后来到了正式实习周,我们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去听课。新老师听课总是会引起学生们的好奇,许多人回头张望,或者尽力去表演。在听三年级纪律最差的班时候,真正感觉到这个班学生实在是太特别了,每十分钟的样子必须要强调纪律,有的同学有严重多动,无视老师的。就是这次听课发现学生中还是大有问题的。四年级的课就好的多,四年级学生明显不像三年级那样像小孩。每班上都是有几个人是不学的,他们手里总是有东西玩,不去听课,老师对他们也是放弃放任的态度了。

3 在前几天里,希望能给与小孩子们一起玩。和邢老师要了中午的一课休息时间,和四年级小孩玩了一段时间,孩子们都比较积极活跃,我与这个班的关系拉近了许多。

4实习前没有准备教案,在实习前几天里煞费苦心的去想要上什么课。经过几天的愁眉苦脸终于课的大概内容有了形,把教案写了下,当天中午老师就说下午帮助她上节课,我勉强答应了下来。遂马上按照思路做ppt,做的很简单,也顾不上美化效果了,直接上去就讲。讲课倒不心慌,问题是表达的流畅与深入浅出的牵引和时间上的把握。有了一次经历,又在另一个班上讲,总算上过课了,心情也愉快的多。

5找到了关于学习障碍的资料,查看学习障碍的相关表现,最后理出了几项测试:感觉运动测试、视动统合测试、听觉记忆广度测试、朗读测试和计算能力测试。感觉运动测试采用了用废旧名片来搭建纸塔的游戏,考察手部精细动作能力,后来又用了球拍托乒乓球来保持平衡。视动统合测试时做了六幅简单的卡通画,要求学生按照图画临摹下来,来查看在视知觉转化成运动能力这个过程中有什么样的特点。听觉记忆广度是听写句子和听写遗传数字默写,由查看了书写能力。朗读测试时阅读同样的一本书,查看是否存在阅读障碍,计算能力是检查基本加减乘除的简单计算。然后对一些学生进行了测试以排查是否有学习障碍。

6 还有一些测试。我们找到了一个简化版的瑞文智力测试,这项测试60到图形题,在40分钟的限定时间内要求做完。最后打出分数,评出智力等级。后来中科院的学长又来校帮助安装了他们开发的测量软件,最后只采用了关于注意力灵活性的测试。

7 还做了一些同学的谈话,以了解她的家庭、学习、同学关系等,一位问题学生的家长来学校看望孩子,在咨询室里还做了关于孩子学习的咨询工作。

8 学校计算机老师外边揽活,没能来校,我接了三年级两个班的计算机课,随便讲了些游戏性质的课,课堂难于把握,学生们太活跃了。主任任老师叫我去上一节五年级的课,说是挑战一下自己,我去了才知道是任老师不想上课来让我顶一节,这样给五年级上了一节课

9 平时的工作也会帮助老师做一些,如打些文件,抄写合同,搬运东西等等。和几位老师有过密切的交流,都反映出了苦不堪言,当老师苦恼的情况。我也决定来做一些有关教师压力调节的讲座。精心准备了课件,然后向主任申请,安排在实习最后一天放学,谁知最后一天早上告诉我,下午全体老师另有工作,没有能进行。这天的中午,我给一位班主任在咨询室单独做了简单的躯体放松和催眠,但是由于头一次认真给人做催眠,时间控制上还有问题,老师心里还寻思着事情要做,没有能催眠成功,但是老师反映,身体舒服的多,刚才的头痛也是没有了。我心里还是挺开心的。 共2页,当前第1页1

10我觉得还是有必要把学习障碍的内容以及多动症鉴别这样的理论澄清给老师的,于是想到出一份类似报纸的东西。最后我补充了一些自己在学校观察和体会的内容,如小学生男女生相互排斥现象和简单原因分析,智力对于学生学习的影响,又找了些关于记忆的心理学知识,做了一份简单的小书,美化后起了一个名字“林馨雨丝”,分别给了三、四年级的老师。

11 我们在最后一天整理了学生的档案,将档案建设完成,并把教案和课件全部转交给任主任。

经验总结:

1 上课真是有功力的,在备课中准备了许多素材,在课堂上准备了五个活动,即使这样、发现主要内容讲过了,离下课还有段时间,在课堂时间把握上还是很欠缺的。在听了一节数学课时,一堂课只讲了个十百千万的意义和用法,这样内容竟然讲了一节课,但是学生们都领会并熟练应用了。说明上课是有功力的。下来和老师聊天的时候,老师提示了两点:一个是在没有教鞭的情况下要利用鼠标也是很好的方法;另一个是告诉我她的经验是在总结同学发言时候,如果不能概括总结的高于学生那么就不要重复同学的方才的话。的确,在大学里已经习惯了讲刚才发言人的话进行概括总结,但是如果不能抽纳出其中的核心意义,这样的重复是没有意义的。另外,我听了两个班的同一节语文课。发现了邢老师一节课下来,同学们学的有趣、学生积极踊跃,既解决了课堂上的问题,又能够用一节课把课文背诵下来,另一个班则注重应试的功力,课堂也是活跃,但就其意义来说,显然还是邢老师的课丰富,生动,更能让学生领会把握。虽然是小学的课,真能体现老师的功力啊。

2 实习前没有我主要事情准备好,所以在进入实习过程中显得很焦灼。再实习一定要把主要的问题抽出,进行充分的准备,就会把事情很轻松了。

3在我给他们讲课的时候,我发现对于人的启发式比较难把握的。如,我想从两可图形的观察上引导学生们认识到比人的想法也是正确的,从而也要尊重他人的意见和想法,进而尊重身边的同学,善于倾听别人的意见这一思路很好,但是从图片到说理这一过程上,我的表述就很生硬,练上了两个班得课都是这样,对于人由浅入深的引导不是那么容易的。后来我把问题改成由看两可图形引导大家懂得我们从不同角度看问题看到的结果是不同的,进而引导我们换角度看问题,换位思考,再类似于认知疗法,解决情绪问题。这样的思路也可以但是再一节一节的引导下,没有学生自己的领悟,多是我的言语的总结,说明这种逐级的引导还是不成功。原因我想,一个是的确缺少引导启发人的功力,变幻引申过程我都感觉生硬,难懂;一是似乎这种长距离的引申对于小学三年级的学生难了一些,但是我再给五年级讲的时候也是生硬,似乎初中生比较合适。

4 在待人接物的时候自己仍然欠灵活机灵,主要就是在生活中较少的练习。灵活主要就是在任老师布置一个任务的时候,我总是理解和行动上总有一种缺乏经验的疑问不明白。不知道是不是一种不自信,总是不能够很快的接受明白旨意并能够清醒的有办事的思路。而是比较犹疑,不果断。在办事的时候还是缺乏果敢。在与老师们谈话时候欠缺一些正确的交谈内容,集中体现在不会接话儿。邢老师在演讲前和演讲后我觉得要有一些鼓励和祝贺类的话总是能贴近感情的,但是在这个问题上自己的话语简单生硬,没有一种自然又贴心的感觉。三年级的年轻老师见我时总是爱抱怨工作的繁重,但是我总是不知道怎样正确的接话,或者表示理解,仅仅是听着,多次出现这样的情况后我后来回想,这显然是这位老师在学生与学校领导的双压下缺少暖心话快心话的一种诉求,但是当时就是没有一句恰当的安慰和对情绪的理解,我知道这和在我家庭中父母言语习惯有关系,他们在对待这类问题的接话上据我观察也是欠缺的,我的表现很想我爸的表情,但是在后来的生活中,我也没有学到正确的方式。我觉得这正是一种咨询关系与咨询技巧能力的缺失。平时在学校更多的话语方式是同学间的,而在实习期间,说话方式的问题就都显露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