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教育活动范文

时间:2023-10-19 16:06:2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艺术教育活动,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艺术教育活动

篇1

XX年3月2日,“全省阳光体育运动暨‘大家唱、大家跳’艺术教育活动推进会”的代表一行80余人,在教育部艺术教育委员会xx副主任,省教育厅xx副厅长的带领下,由xx县教育局xx局长和xx校长的陪同,摩观了我校“大家唱、大家跳”活动。这是对我校“大家唱、大家跳”艺术教育活动的充分肯定,这也将成为我校发展史上新的里程碑。

一、宣传发动,营造氛围,让活动深入人心。

活动开展之初,我校充分利用国旗下讲话、宣传橱窗、校广播站、校园网等宣传途径进行大力宣传,让师生明白,学校不仅要有朗朗的书声,还要有悠扬的歌声和优美的舞步,开展“大家唱、大家跳”艺术教育活动,能提高我们的艺术修养和审美情趣,丰富我们的精神生活,营造“向真、向善、向美、向上”的校园文化特色,从而纠正了部分师生存在的“大家唱、大家跳”艺术教育活动不是主业,耽误时间,难以坚持的思想偏见,并结合“课外访万家”活动,发放《致家长的一封信》,做好部分家长的工作,加强了学校与家庭的沟通,营造一种良好的氛围,让活动深入人心。

二、制定方案,分步实施,确保活动顺利开展 。

为了确保活动有条不紊地开展,我校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制定了切实可行、行之有效的《xx县xx镇中学“大家唱、大家跳”艺术教育活动方案》。确立了以学校为基础,以班级为单位,用一年的时间,达到“人人会唱十首歌,一曲xx戏,个个能跳校园集体舞,会舞流星球”的总体目标,确定以“合唱”和“校园集体舞”为主要内容,成立以校长为组长的领导小组,形成政教主管、教学辅助、后勤协作,专任教师是指导者,班主任是组织者,科任教师是辅导者的工作模式,把“大家唱、大家跳”艺术教育活动作为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内容,纳入教师工作考核,并计工作量。整个活动分四个阶段,分步实施。

第一阶段:宣传发动。通过大力宣传,提高认识。营造氛围,让活动深入人心。

第二阶段培训骨干。培训期间,每天晚上,学生食堂灯火辉煌,歌声悠扬,那是我校对“大家唱、大家跳”艺术教育活动辅导教师进行业务培训;每天课外活动时间,大会议室里,校“合唱团”引吭高歌,校舞蹈队激情澎湃,那是我校对“大家唱、大家跳”艺术教育骨干学生进行强化训练。为活动的开展做好充分的准备。

第三阶段推广普及。在这一阶段,实行“三包”“四定”即校级领导包年级、中层领导包班级、专任教师包项目,定时间、定场地、定人员、定项目,做到“班班有活动,人人有项目,个个都参与”,达到人人能唱歌,个个能跳舞。为活动的开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四阶段总结提高。总结经验,反思不足,努力提高“大家唱、大家跳”艺术教育活动质量,达到人人会唱、个个会跳,不断促进活动健康持续地发展。

三、精心设计,认真组织,使活动喜闻乐见

1、精心设计内容。

活动之初,在内容设计上,我们坚持按照“时代特征,校园特色,学生特点”的原则,避免教育活动“成人化倾向”,让活动内容尽量遵循时代特征,贴近校园生活特色,符合学生心理特点,从湖北省中小学校“大家唱、大家跳”艺术教育展演活动推荐的100首歌曲中,挑选出学生喜爱的《大海啊,故乡》等30首歌曲,并结合我县xx戏进校园的工作要求,选一些xx戏名段,作为我校“大家唱、大家跳”曲目。“流星球”是我校的传统项目,深受学生的喜爱,我们将其改编并与校园集体舞《踏浪》一起纳入“大家跳”活动内容。

篇2

[关键词]幼儿园 儿童 艺术教育 美术活动 洗照片

教育观念是教师素质的灵魂,它直接影响着教师的教育行为和教育效果。幼儿园艺术教育的本质是培养和建立幼儿的艺术审美感受能力、情感体验和创造美、表现美的意识与能力。在以人文主题为主线,知识技能为隐线的艺术教育活动中,要培养儿童的尊重、关怀、合作、交流、反思、探索的品格,从而奠定塑造儿童完满人格的基础。因此,幼儿教师不仅要具备丰富的专业理论知识和技能、全面综合的艺术底蕴,更应该具备人文精神和拥有正确的教育理念,才能担当起这个重任。

幼儿艺术教育活动的目标设计应该结合儿童的认知特点,注重培养和发展幼儿在艺术活动中的多种能力和幼儿在参与艺术活动中的情感体验。以下是一位幼儿师范学校毕业生进行的幼儿园美术活动的课堂教学实录与作者的评价。

教师说课:今天,我上的是一节小班的美术活动《洗照片》。我的教学目标是:

1、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动手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让孩子尝试用简练的语言,对玩具进行简单的描述。

2、鼓励幼儿通过大胆的尝试,掌握初步的涂刷方法,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和绘画成功的喜悦。希望各位老师课后给予指导和批评。

从现场摆放的教具(活动场地展台上摆有毛绒动物玩具若干,已用白色油画棒画好玩具造型的白色卡纸,小方桌、各色颜料、水粉笔等物品)和教师规范、条理的说课情况看,该教师实施幼儿艺术教育活动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方法是正确的。教学活动目标明确,活动教具准备充分,语言逻辑叙述清晰,运用了“让孩子、尝试、鼓励、体验”等词汇,表现出了她乐业敬业的人生倾向和热爱艺术、尊重幼儿的人生态度。具备了幼儿艺术教师的基本素质。

老师:(教师带领小朋友按顺序进入教室的行进中)今天我们的教室里来了这么多的客人,小朋友们!和客人老师打个招呼吧!

小朋友们:老师好!阿姨好!叔叔好!(纷纷打招呼并挥手示意)

教师的人生观、世界观和行为方式往往潜移默化地影响着被教育对象,“和客人老师打个招呼吧!”一句话,产生的教育效果是深远的,既培养教育了幼儿懂礼貌、真诚自然和与人交往的沟通能力,又培养和发展了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幼儿教师的言传身教,势必会培养出更高素质、更为优秀的下一代,文明呼唤、社会需要这样高素质的老师。

活动一:引导观看玩具展览

老师:(在安排好小朋友们入座后)今天刘老师要告诉小朋友一个好消息,我们幼儿园正在进行玩具展览,小朋友想不想去看一看呀?

小朋友:(稍作停顿在想)想去!

老师:好!让我们排成一个小火车去看玩具展览吧。(老师把小朋友们引领到玩具展台前)啊!看这么多的玩具宝宝,我们跟玩具宝宝问个好吧!

小朋友:(争先上前观看并打招呼)玩具宝宝好!

教师赋有想象力、创造力和稚气的语言,能够引发幼儿的好奇心、新鲜感和探索的愿望。“让我们排成一个小火车去看玩具展览吧”,把一个普通的队形说成是“小火车”,“向玩具宝宝问好!”等话语,再次体现了教师的职业教育素养,教师能站在幼儿的角度看问题,蹲下来说话,以接纳、允许、欣赏、分享幼儿的观点、看法和表现手法,更能激发幼儿参与艺术活动热情。同时进一步体现出了其理解幼儿、尊重幼儿的教育理念。

活动二:语言表达能力

老师:小朋友们看一看,你们喜欢的是哪一个玩具宝宝?

小朋友:喜洋洋、天线宝宝、小狗、小熊等……(老师分别回应小朋友的回答)

老师:好!让我们用眼睛去仔细看一看,最喜欢哪一个。也听听其它小朋友喜欢哪一个。(引领小朋友们就坐后。小朋友逐个举手发言说出自已最喜欢的玩具,老师一一拿玩具回应孩子们的发言。引导幼儿说出喜欢玩具的理由以及玩具的颜色、形状、特征等。有个别小朋友举手,教师没有顾及到也没有及时回应。)

此时初步实现了本次艺术活动的第1个目标: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让孩子尝试用简练的语言,对玩具进行简单的描述。活动环节环环相扣、导引自然、过渡顺利,说明该教师组织艺术活动的条理清晰,方法得当。幼儿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得到培养和发展。

在儿童艺术活动中的教师应该尊重、关怀、接纳、欣赏每个孩子,关注儿童在艺术活动中的每一个表情和反应,倾听他们的点滴想法和感受,察觉他们的困难、问题和需要,适时给与必要的帮助,让每个孩子的能力在活动中得以发展。活动中有个别小朋友举手发言刘教师没有看到,有的小朋友说话也没有及时回应,今后应该注意。

活动三:给玩具拍照——巩固认识玩具的外形特征

老师:玩具展览完以后,玩具宝宝就要回家了,也要被带走了,我们怎样才能把这些玩具宝宝留下来,随时能看见它呢?(讨论)现在就让我们做一个小小摄影师,把最喜欢的玩具拍下来,然后把照片洗出来,这样我们就可以随时看见它们了。

老师:(老师领小朋友再次来到玩具展览台前,小朋友们纷纷做出照相的体态动作)小小摄影师们!赶快给你喜欢的玩具照相吧!(小朋友们纷纷做照相体态,并模仿照相机按快门时发出的“咔嚓、咔嚓”的声音)

活动四:动手能力培养——洗照片并感受油水分离画的乐趣

老师:小摄影师们都照好了吧,我也照好了我喜欢的照片。你们想知道我照了什么吗?

小朋友:不知道!

老师:让我把照片洗出来给你们看吧。(老师把小朋友领回座位,拉过一面贴有白色相纸的黑板,并拿起颜料盘和刷笔,带领小朋友学习感受油水分离画显现过程的乐趣。老师一边做一边讲握笔的方法,沾颜料的方法,并从左向右至上而下一笔一笔将颜色均匀地涂在白色相纸上。每涂一部分会显现出熊猫的部分肢体,整张相纸被涂满水粉颜料后,出现了熊猫在竹林里吃竹子的画面。)

小朋友:耳朵、头、熊猫、竹子(小朋友们惊讶地发现,从色彩鲜艳的颜料中一步步显露出事先用油画棒画好的玩具宝宝熊猫图案,并跃跃欲试)

老师:小朋友们想不想把自己的相片洗出来?

小朋友们思考:(齐呼)想!

(此时,老师领小朋友来到已摆好颜料、刷子和相纸的矮方桌前,让小朋友们用刷子沾上不同的颜料,往白色的相纸上涂,开始洗自己的相片,老师做巡回指导)

老师:(巡回期间不断地表扬、鼓励):佳佳小朋友真棒!

(小朋友的相片很快洗出来了,交给老师贴在黑板上展示。)

教师用温和、朴实、充满稚气的语言,耐心引导幼儿在观看教师涂刷颜料步骤中学习涂刷方法,实现了活动目标2:鼓励幼儿通过大胆的尝试,掌握初步的涂刷方法,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和绘画成功的喜悦。特别让小朋友惊讶的是老师的绘画技巧,当形象逼真的熊猫吃竹子的画面出现在幼儿面前,幼儿的观察力、发现美的能力以及探索艺术创造的愿望和能力得以培养和发展,幼儿在体验艺术创作的乐趣的同时,获得了成就感。艺术活动的情感体验目标得以实现。

活动五:作品展示与欣赏

老师:洗好的照片贴在黑板上了,大家看一看,我们的照片有多漂亮呀!

(小朋友们围在黑板下,欣赏并评论自己和其它小朋友的相片。大家显得很兴奋,并很有成就感,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

在儿童艺术活动中,教师应该和善于担当多种角色,称职的教师应该是儿童艺术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促进者、支持者、合作者、参与者,为最本质的更应该是儿童艺术活动的欣赏者。此时,一句“……看一看,我们的照片有多漂亮呀!”体现了教师积极的评价态度,以支持、接纳和陶醉般的赏识带给儿童一个宽松、和谐、愉悦、温暖的环境。让儿童体验到了创造的乐趣和莫大的成就感。

下课:

老师:现在我们有了这么多的玩具宝宝相片,把它们贴在教室里,我们就可以随时看见玩具宝宝了。(小朋友把自己的作品送到展台前,贴到黑板上。老师带领小朋友准备离开教室。)

老师:小朋友们和客人老师说再见吧!

小朋友:客人老师再见!(老师带领小朋友离开教室)

执教教师从说课到艺术教育活动的组织,各个环节完成的都比较顺利,可以说这是一次成功的艺术活动课。虽然在活动中出现了一些没有兼顾到个别小朋友的感受、对小朋友的回答没有及时给与回应等现象,但从她的教学语言、教学态度、艺术活动环节的设计、教具的准备等方面,可以看出她对幼儿教育教学的理论和观念掌握还是比较牢固的;从鼓励幼儿参与艺术活动的热情和课堂活跃的气氛,显示出通过本次艺术活动,幼儿的观察力、动手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都得到了锻炼和发展;从艺术活动教具的准备可以看出她扎实的绘画功底,特别是让幼儿和听课教师记忆深刻的是,在刷水彩时油水分离的一瞬间展示出的逼真的动物造型,让幼儿体验到了绘画的乐趣和喜悦。可以说这是一节成功的艺术教育活动。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艺术教育标准》(实验稿)【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7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美术教育标准》(实验稿)【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7

篇3

一、艺术教育要与学习培训结合

农村小学普遍存在艺术教师师资配置不全,艺术教育缺乏经验,家长对艺术教育重视程度不够等问题。要开展好艺术教育活动,先要解决好学校、教师、家长对开展艺术教育的认识问题。为此,我们借助通化县是全国艺术教育实验县的机遇,通过教师会、家长会等形式广泛地对艺术教育进行宣传,积极营造开展艺术教育的良好氛围,让大家感受到艺术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展艺术教育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素质。在此基础上,我们以组织教师观摩先进学校的艺术教育,开拓教师艺术教育视野为重点开展学习培训活动。先后通过请进来、走出去、边学习、边实践等形式、明确了开展艺术教育的突破口和开展艺术教育的方式方法。例如,我们在带领教师参观一所全国艺术教育先进学校时,引导教师不仅要看音乐美术教师的艺术教育,还要看班主任和其他科任教师是怎样开展艺术教育活动的,通过有针对性的学习观摩使教师们基本弄清了什么是艺术教育,为什么开展艺术教育,如何开展艺术教育等问题。尽管教师们的专业基础不尽相同,但通过持续的、多种形式的学习培训活动,教师们逐步明确了艺术教育的目标和要求,掌握了基本的开展艺术教育的途径和方法,为持续开展艺术教育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艺术教育要与活动课程结合

艺术教育不仅存在于艺术类学科,其它学科也蕴含着丰富的艺术教育的内容。对此,吉林省通化县光华镇中心小学在总结分析了过去学校开展的二课活动,体育艺术“2+1”活动,校本课程开发活动等活动课程的经验和存在问题的同时,引导教师在学习先进的艺术教育经验的基础上,借助开展二课活动,校本课程开发,体育艺术“2+1”和乡村少年宫项目活动成果和经验,逐步完善艺术教育活动形式,丰富艺术教育的内容,整合开展艺术教育活动。我们根据学校实际把二课活动,校本课程开发,体育艺术“2+1”和乡村少年宫项目活动四项统一起来,统称为活动课程,并进一步完善了活动计划、活动地点、活动内容、辅导教师、评价办法等工作与管理运行机制。在实践中,根据活动场所和师资不足等实际,采用了场地一室两用、教师一专多能等措施,保证了开展艺术教育活动的基本条件。同时,我们开设了艺术教育必修课和选修课。必修课就是班级学生统一进行的艺术教育课;选修课是学生自己选择的课程。在选修课中,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可以不分年级在全校活动课程中选择自己喜欢的课程,在活动中培养学生兴趣,发展学生的潜能。在活动课程运行机制上,我们实行了班级与校级活动两个层次分开,体育艺术一起活动的形式。例如,我校在班级活动课程中,根据教师自身特点开展了绘画、书法、歌舞、弹奏、粘贴等活动课程;在校级活动课程中开设了乒乓球、篮球、排球和足球,电子琴、刮刮画、歌咏、国画、科技制作等课程,不仅让学生活动了起来,而且让学生兴趣和特长得到有针对性的发展和培养。在活动中,我们为了增强活动的层次性和实效性,分别鼓励骨干教师编写了艺术教育教材,构建了班级校级艺术教育有机结合,学科教学与主题活动有机结合,课内与课外有机结合的活动载体,使艺术教育科学规范不断深入开展。为了检验和促进艺术教育活动,我们非常重视开展艺术比赛活动,并建立了系列艺术比赛活动制度。先后组织了现场书法比赛、器乐比赛、绘画大赛,并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国家、省、市、县举办的各类比赛。除单项艺术活动外,学校每两年举办一次综合性的艺术节,在规模上、质量上、影响上力求创新,使全校师生在艺术实践活动中陶冶情操,提高审美能力和艺术素质。每年全校要开展主题鲜明、内容丰富、面向社会的大型艺术活动不少于一次,以此为载体举行学校各项艺术展示和比赛活动,为学生搭建展示平台,形成了班级学生全员作品展示,班级优秀作品展示和校级优秀作品展示三个展示层次,时刻鞭策和激励着学生不断提升自己艺术作品的质量。

三、艺术教育要与课堂教学结合

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也是开展艺术教育活动的重要载体。我校艺术教师师资比较薄弱,更没有能引领学校艺术教育发展的学科带头人。我们的艺术教育的基点是面向全体教师和学生,是惠及全体师生的艺术教育活动。要开展艺术教育,只靠活动课程还不够,需要充分发掘艺术教育资源。对此,我校把艺术教育活动延伸到课堂教学中,要求教师课堂教学要发掘文本的艺术教育因素,教学语言、教学设计、板书、多媒体要讲究艺术性。例如,各班由语文教师担任的写字课,要严格按照课程表上课。为切实提高书写质量,学校建立了写字教学及测评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负责学校写字教学研究、指导、测评、考核工作,组织开展写字教学活动,制定写字教学及测评方案,保证学校写字教学工作正常进行,尽快提高师生写字水平,确保达标,争创优秀。学校的领导小组每学期对各班写字水平进行两次测评,奖励优秀,批评落后。凡是不达标的班级,要追究相应老师的责任。

针对有些老年教师接受新事物慢,独立开展艺术活动能力低的实际,我校通过专业教师课堂教学指导,在班级活动中辅导教师根据艺术教师的指导组织学生巩固学习成果,既解决了师资不足问题,又加大了艺术教育活动的力度,达到了教学相长,共同提高。

四、艺术教育要与改善办学条件结合

良好的办学条件是开展艺术教育活动的基础。为此,学校在增加设备投入的基础上,积极申报并成为了吉林省文明办、财政厅和教育厅“福利彩票支持的农村少年宫项目学校”,在上级有关部门的支持下,我校先后投入23万元建成了可容纳37人同时使用的电子琴教室。购置标准篮球架两副,室内外乒乓球台13副,乒乓球发球机1台,建设塑胶篮球场地1个,硬化操场1千多平方米,每学期开学,学校都及时统计辅导教师和学生开展活动课程需要的学习材料,保证了师生开展活动课程的物质需要。同时,良好的物质条件也有效促进了艺术教育不断深入规范地开展。

五、艺术教育要与教育科研结合

如何引导教师开展艺术教育活动,防止低层次循环,规避艺术教育缺乏层次性和实效性,学校把艺术教育与教育科研结合了起来。在艺术教育进行过程中,首先针对我校艺术教育的实际确立了《惠及全体学生的艺术教育》作为我校的艺术教育实验课题。通过实验不断完善艺术教育活动开的形式和内容。其次,艺术教育与艺术课程开发结合起来。最初我们学校的艺术教育课程是以学科教学为主要内容,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我们又调整为“艺术教育与学生实际相结合,与学生的未来发展相结合”的课程开发思路,把目光聚焦在艺术教育课程的开发和利用上,从孩子终身发展的角度去衡量和反思我们的艺术教育,摒除急功近利的艺术教育课程开发,杜绝艺术教育课程开发存在的形式主义,坚持心平气和地办学,一切从孩子终身发展需要出发,回归学校发展、教师发展、学生发展需要的原点。第三,在课程实施的过程中,我们在学习借鉴先进经验的基础上,围绕打造学校特色,把艺术教育与艺术教育课题实验与乡村少年宫活动整合起来开展教育活动。

篇4

【关键词】艺术教育;美术校本;教研活动

我们在开展美术课外辅导的同时,抓好学校美术校本教研的开发。

一、课外艺术教育与美术校本教研应做到“三个结合”

1.结合学校发展的实际

目前各学校的办学条件和美术教学设备都有了一定的改善和充实。在开展课外艺术教育美术学科的教学过程中,也能不断克服客观的困难,努力营造一个适合于学校学风、校风和校情发展的各种美术氛围。

2.结合学生个性发展的实际

学生正处于身体和智力快速发展,审美观、世界观初步形成的阶段。学生的模仿能力强,想象力丰富,但自控能力弱。学生的生活习惯,学习的积极性和专注力度不够。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特征,注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在重视优生培养的同时,更应该关心和鼓励需努力学生的发展,坚持艺术创作“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原则,做到全体学生美术素质的普及和提高。

3.结合周边的乡土资源进行乡情教育

学校的周边环境是影响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我们常说“生活是美术创作的源泉”,对于学生来讲,他们所面对的环境――生活和学习的地方,无疑是他们创作的素材和源泉。利用这些有利的乡土资源,在课外美术教学辅导过程中,美术写生课便是收集、整理美术素材的一个重要渠道。教学过程中,依据学生平常见到人和事入手,对他们身边熟悉和感兴趣的事物――砖房瓦屋、亭台楼阁、山水路桥、树鸟虫鱼、人物花卉等等进行认真仔细的描绘,教学效果明显。

二、美术校本教研的具体思路

1.更新教学观念,做好教学反思

教研活动是搞好课堂教学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而校本教研又是近年来人们在实践中总结形成的一种新型的研究方式。它要求教师根据当今美术教学的发展状况,本校的教学实际内容深入研究扩展,探索最适应学生接受的教学手段与方法,加强教师的知识更新,定期进行教学经验交流,改变课程内容的繁、难、偏、旧和偏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经验以及现代社会、科技发展和联系,注重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乐于接受、容易掌握,养成自主学习、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美术素养,立足于教育的整体,积极研究教师教和学生学的新思路,摸索出一种适合学生主体性发展的教学模式。同时做好教学反思,对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不足进行改善。写好教学反思和心得。

2.合理开发乡土课程资源,拓宽美术教材内容

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是美术课程中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其开发利用的范围越来越广泛。这一点已成为美术教育工作者的共识。我们在美术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的实践中,把课程的扩展紧密地结合,学习活动的综合性和探索性,注意把美术课程与学生生活经验、环境紧密联系,因地制宜扩展新的课程资源,补充一些学生愿意学,教师擅长且材料经济充足的学习内容。比如,在课外美术教学和美术课堂教学中拟定了以《我爱我的家乡》、《家乡风光》、〈家乡风情〉等一系列题材的写生科目。

3.加强直观性教学研究

为了更好的搞好课堂教学,我们努力寻求一种适合于不同年级学生乐于接受的教学方法。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兴趣爱好和个性特征,我在高、中、低段学生中尝试运用“低段――普及、放开;中段――提高、升华;高段――完善、创新”这样三种教学模式进行分段教学。具体讲就是,低段的学生在普及基础的美术知识外,重点放开学生的表现方法,让他们的美术表现思维不受束缚;中段的学生以提高绘画技能为辅,让自我的感情交流方式得到升华;高段学生在培养较为完善的美术绘画技能基础上,重点引导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造能力、创新思维和发散思维。

4.努力探索新的教学模式

在教学中通过积极尝试艺术综合学科的教学新模式,加强知识的相互联系,把音乐与绘画结合起来调动学生积极思考,展开丰富的联想,并通过教师示范、学生练习、使学生更深刻地掌握知识,更好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美术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体验到学习美术的乐趣,养成综合学习的好习惯。

通过上述校本教研的实践,结合美术课外艺术教学,使我们更深刻地认识到合理科学的美术课外艺术教育活动对学校美术校本教研起到的基础性作用。美术课外教学为美术校本教研更好地进行提供了保证,教学又为教研提供了丰富的内容。我们只有认真地搞好美术课外艺术教学才能使美术校本教研活动更好地进行,并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篇5

一、开发具有民间艺术特色的区角活动项目

1、结合传统节日主题活动设置内容。每一个传统节日都有各自不同的风俗习惯,如:清明节人们要远足踏青、扫墓、放风筝、挖野菜;端午节挂艾草、穿虎衣、包粽子、赛龙舟等,在每个传统节日之际我们都会开展系列主题活动,同时也会设置与节日有关的区角活动内容。就拿端午节来说吧,在美工区,大班的师生用废旧的纸盒、塑料袋、塑料圈和大红缎带、金银色纸等材料制作了造型各异、活灵活现的龙舟,做好的龙舟还可以让幼儿玩赛龙舟,四五艘龙舟在操场上来回穿梭,热闹非凡,成了这特定时间最热门的体育游戏。在生活区,提供粽叶、海绵或碎纸、线绳,让幼儿动手学包粽子,又开设了“小小五芳斋”专卖店,让幼儿用包好的粽子再包装后售卖。在美术区,提供熟鸭蛋、彩笔、彩色线绳,让幼儿发挥自己的想象在蛋壳上进行装饰,把一个个呆板的鸭蛋变成了色彩丰富的彩蛋,再用彩色线绳编织网袋装起来,让幼儿体验一下挂自己制作的彩蛋的感觉。

2、根据民间艺术活动项目设置内容。在开展民间艺术教育活动中,我们每个班都有各自重点的活动项目,如泥塑、折纸、编织、印染等,每一项民间艺术技能的获得都是要通过反复的练习才能熟练掌握的,所以单靠几次教学活动是远远不够的,为此,我们根据民间艺术活动项目设置相应的区角活动,让幼儿有更多的机会去参与尝试与操作。如我们小班开展的趣味泥塑装饰活动中,不仅在美术区提供光盘、瓶子、鹅卵石、彩泥等让幼儿自由装饰,还在数学区提供图例,让幼儿按图例要求选择颜色、制作简单图形,学习有规律地排序,也可以在娃娃家中让幼儿自由用彩泥塑造不同的物品来替代游戏中所需的材料。幼儿就是在区角活动中不断地与材料互动,从而提高了对泥塑的兴趣,也掌握了搓、团、压、切等技能的。

二、根据不同的区角提供充足的活动材料

1、美术区。美术区是我们在开展民间艺术教育活动中的重点区域,纸艺、泥塑、印染、编织等都是幼儿喜爱的活动之一。为此在美术区材料的提供上我们不仅注重材料的丰富性、又有层次性,让幼儿在操作中获得了更多的成功体验,在这里,他们已渐渐流露出对民间艺术的迷恋,并尽情的享受民间艺术美的熏陶。

2、音乐区。在音乐表演区可以投放彩绸、绸扇、腰鼓、各种民间小乐器、民间表演头饰、服装、京剧脸谱,以及自己刻录好的民间音乐等,让幼儿在自娱自乐中,始终兴致高涨,感受着优美的韵律和富有变化的节奏,通过欣赏、制作、模仿等活动了解具有地方特色的剧种或舞蹈,通过看、说、做、学等拓展幼儿的知识面,体验我国民间艺术的美。

3、阅读区。在阅读区我们不仅投放了民间故事、童话、童谣等种类繁多的画册、画报、绘本等,还发动幼儿搜集制作了很多与民间文学有关的图卡,让幼儿随意拼摆、创编故事。另外还可提供手偶、指偶、民间故事的录音带等,让幼儿边欣赏边表演。在这里让幼儿通过看、听、说、演,培养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锻炼了幼儿的交往能力,还激发了幼儿对民间文学的热爱。

4、游戏区。我们发动家长收集、制作了大量的民间玩具,如:陀螺、沙袋、风车、竹蜻蜓、滚铁环、降落伞、冰棒棍等,并根据活动实施的需要以及孩子的年龄特点、安全因素等进行了整理,让不同年龄的幼儿逐渐地接触材料,学会基本的玩法,这些材料可塑性强,玩法富于变化,所以深受幼儿的喜爱,他们可按照自己的意愿选择适宜的器材,又可以一物多玩,充分发挥了幼儿的创造力。

三、把握幼儿的年龄特点给予有效的指导

1、小班的榜样示范法。在小班幼儿心目中老师的地位是至高无上的,所以在幼儿刚开始接触民间艺术特色区角活动时,有时面对材料可能会无从着手,此时老师一定要以自己的言行来带动幼儿参与,鼓励幼儿大胆按自己的意愿进行尝试。通过观察老师的示范操作,学习一些简单的操作技能,然后在老师的启发引导下,用不同的材料、不同的方法,创作出自己的作品。

2、中班的合作指导法。中班幼儿已具有一定的操作能力,所以在区角活动中老师以合作者的身份给予指导。如在折纸区中我们给幼儿准备了小船、风车、猴爬山、钱夹子、纸杯、衣服、照像机、球、小兔等的折纸步骤图或范例,让幼儿通过观察、分析、思考,自己动手折一折,此时老师可以参与幼儿中间,和幼儿一起分析探讨,一起进行操作,老师适时给予个别指导,对于有进步的幼儿积极鼓励,对幼儿每完成一件物品给予充分肯定,这样,能激发幼儿对折纸活动的兴趣,培养良好的操作习惯,并逐步提高幼儿动手动脑的能力。

3、大班的难点解决法。大班幼儿都喜欢做一些有挑战性的事情,所以在区角活动中老师要给予幼儿自由发挥的空间,不要过多地去干涉他们的活动,而是要鼓励幼儿发挥想象力、创造力,大胆尝试,当发现幼儿在活动中遇到困难并多次尝试仍无法解决时,老师就可以介入引导他们发现问题的原因,再通过讲解来化解难点,从而掌握正确的技能。

篇6

一、 将“活动建议”与“标准”相对照,挖掘“活动建议”的三维内涵

每一个“活动建议”都对应一定的“标准”。“标准”是学生学习美术课程必须达到的基本要求,也是美术教学必须实现的目标,它包括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上的要求,有利于多角度地建构学生的美术素养。

美术课程标准中的“标准”是以行为目标方式陈述的,至于采取什么方式、方法达到这个目标,取决于美术教师的工作,不同的教学方法会产生不同的教学效果。传统的美术教学只能引领学生达到“标准”的知识与技能目标,而学生的能力、情感等素质都没有得到充分的发展。现代美术教学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在强调学生主体性的同时,也强调美术教师的创造性劳动,通过“教学共同体”的共同努力,实现“标准”的三维内涵。而“活动建议”则是帮助美术教师实现从传统教学到现代活动教学转变的有效途径。

“活动建议”是课程专家精心设计的,大多数“活动建议”都包括有“标准”要求的三维内涵。如“邀请当地美术家和民间艺人来学校进行展览和交流活动”,这个活动不仅可帮助学生了解中国民间艺术的主要内容,更重要的是通过了解中国民间艺术的创作过程,再现知识产生的过程,了解美术研究的一般方法,并从美术家和民间艺人身上学到“发现、探索、坚韧、严谨”等艺术品质。再如“调查、了解美术与人类生存环境的关系,按社区或村庄的功能,考虑环保、居住、休闲、健身和景观等需要,设计未来发展规划图或制作模型”,这个活动以设计未来发展规划图或制作模型为载体,帮助学生了解人类生存环境不同的特点和差别,并进一步探讨美术与人类生存环境的关系,不仅再现了人类生存环境的形成过程,培养了学生的综合性美术思维,而且引发了学生对人地关系的思考,有利于学生正确环境观、资源观、发展观的形成。

三维目标观的确立打破了传统的“重知轻能”、“重智商轻情商”的一元目标体系,是现代教育理念的重大突破,有利于学生知、能、情、意、行等各方面素质的全面协调发展,而实现这一目标的有效途径之一就是“活动”。广大美术教师必须从观念上重视“活动建议”,充分吃透“活动建议”与“标准”的关系,真正理解“活动育人”的价值。

二、 将“活动建议”与教材相对照,把握“活动”的切入点

教材是根据“标准”编写的,有些“活动建议”被直接编入教材,成为教材的有机组成部分。教材与“活动建议”是实现“标准”的两翼,体现了课程和教法的关系。教材侧重教学内容,既注重知识体系的相对完整性,又强调形式新颖活泼,具有可读性。“活动建议”侧重教学方法的选择,主要是为了突出教材重点或突破教学难点而设计的。在教学过程中,适时适当地组织学生“活动”,不仅有助于教材知识和技能的获得,而且可以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美术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

“活动”的切入,时机选择十分重要。一般有三种方式,即课前切入式、课中切入式和课后切入式。

“课前切入式”是课前把活动要求、活动目标告诉学生,并要求学生超前进入学习角色,熟悉即将学习的课程,对新课产生兴趣,对“活动”产生期望心理,在新课导入阶段就切入“活动”的方式。以“活动导课”可激发学生成为“学习主人”的自豪感,有利于培养他们独立思考、自主钻研、合作探究的良好学风,而且有助于营造良好的学习情境,为新授课内容奠定较好的知识准备和心理准备。适合于课前切入式的活动主要有美术阅读视听活动、美术信息收集交流活动、美术专题讨论等,如“欣赏不同类别的现代设计作品,感受其不同手法和形式感”,就可在学习人教版美术七年级上册“实用又美观的生活用品”导入时让学生畅谈感受,使学习内容贴近生活、贴近学生,从而激发学生对新课的学习兴趣。再如学习人教版美术七年级下册“视觉传达设计作品欣赏”时,可在新课导入时安排“欣赏现代广告艺术作品,感受和分析作品的创意和方法”活动,使学生对即将学习的广告设计有感官上的认识,产生学习渴望。

“课中切入式”指在教学过程中,为了有效突破重难点而切入“活动”的方式。这种“活动”一定要与教学内容相吻合,是为了解决问题而设计和组织的,教师要特别注意活动的管理和节奏的调节,使活动松紧有度,富有成效。一般适合于美术制作活动、美术情境模拟活动等类型。如在学习人教版美术八年级下册“体验印刷的乐趣”后,开展“采用易于处理的板材,通过画、刻、印等方法,制作版画作品”活动。在学习人教版美术九年级下册中国民间美术“皮影”内容时,运用“计算机、摄象机、数码照相机等进行造型活动”,边看边讲;在学习人教版美术七年级下册“面具设计与制作”时,组织“选择语文、英语、历史课本内容编写剧本,设计、制作面具、服饰,布置场景,并表演故事剧”活动。课中切入式是课堂活动教学的最主要方式,对于调节课堂气氛,缓解学习疲劳,调动学习积极性,达成教学目标都有重要价值。

“课后切入式”指为了开拓学生视野,巩固所学美术知识和提升学习能力,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的学习品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而组织实施的课外活动或课内外衔接的活动方式,它是课堂活动的补充和延伸。美术学科具有人文和自然的双重特性,千姿百态的自然环境和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为美术课外活动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也为学生展示自己的个性和才华提供了广阔的舞台。如“根据学校或社会的时事新闻,创作有关漫画、宣传画,布置专题展览或开展讨论”等活动建议都是学生喜闻乐见的。

三、 将“活动建议”与学生相对照,寻找“活动”的突破口

活动是学生的活动,而且应该是学生自觉自愿的主体性活动。在活动过程中,学生不是局外人、旁观者,而是活动的“主人”,是活动的设计者、参与者和实施者,活动的成效关键是看学生在活动中有什么收获。因此,美术教师在设计和选择活动时,必须充分关注学生与活动的“对接”,使活动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使学生乐于活动。实践证明,只有那些有趣味性、针对性、创新性、开放性和可操作性的活动才是学生真正需要和感兴趣的。美术教师要综合自己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活动建议”进行重组或再加工,以多样化的、新颖的、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充实美术课堂。

学生的情况千差万别,“活动”也应该千差万别。比如城市学生往往思维活跃,视野开阔,知识准备较充分,他们对美术情境模拟、美术设计创作等活动兴趣盎然,可多开展“活动建议”中的如“用计算机或其他手段进行图案的制作练习,为家长会设计制作请柬,并对会场进行装饰美化设计”、“集体讨论校园或附近社区的环境美化方案,并进行设计练习”、“为商品做包装装潢设计”、“针对一个社会性主题,从跨学科角度加以理解和表现”等。

乡村学生受条件限制,一般知识储备不足,思路也不够开阔,但他们肯吃苦、有钻劲,对于未知世界充满好奇,更加适宜开展美术阅读视听、美术制作等活动。如“活动建议”中的“采用泥或硬泡塑(聚苯乙烯)等材料,制作人物、动物的浮雕或圆雕小品”、“欣赏我国书法、篆刻的代表作品(观看录象)”、“结合数学、物理、化学等课程中的知识,利用生活中的废旧材料,设计、制作出有创意的立体造型或活动模型,装饰自己的家庭,美化校园环境”等。

另外,还应将“活动建议”与环境相对照,营造适合活动开展的各种情境,创造满足活动所需要的各种软硬件条件,提高活动的质量和效益。

总之,活动教学是现代教学论倡导的以“活动”为核心的一种新型教学观和教学形式,也是当代美术教学改革的主要方向之一。在美术教学实践中,美术教师必须站在时代的高度,转变教学观念,革新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充分理解《美术课程标准》中“活动建议”在美术课程改革和美术教学改革中的意义和价值,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有效地整合各种教学资源,创造条件把“活动”引入美术课堂,使美术教学内容活动化,努力把“活动”落到实处,促进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在活动中发展。

参考文献

篇7

情境教育理念强调创设充满美感和智慧的情境,利用暗示、移情的原理,通过角色的转换,强化儿童的主体意识,促使儿童主动地投入其中,主动地活动,让他们在主体与环境相统一的活动中得到全面发展。情境教育以美为突破口,以情为纽带,以思为核心,以儿童活动为途径,通过生活、故事、游戏等多种方式创设情境,从而实现儿童认知活动与情感活动的协调发展。具体的来说有以下几点:

第一,有利于营造良好的活动氛围,激起幼儿的兴趣。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知者不如乐之者。”只有幼儿把学习看成是一种快乐,是一种需要,才会激发强烈的求知欲,对所学内容产生浓厚兴趣,非智力因素才能充分调动起来,进而在特定的情境中活跃思维。所以,在活动中要通过创设情境,营造民主、和谐的活动氛围,使每个幼儿都感受到教师的期待,受到鼓舞,感到振奋,从而激发幼儿强烈的求知欲望。实践证明,情境教育可以引发幼儿浓厚的活动兴趣。

在小班美术活动《小动物跳舞》活动实施中笔者以参加动物舞会为情境,并播放音乐《森林狂想曲》,主要目的是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跳舞的动物是整个活动中的中心,在学习基本线条、创造线条和活动结束的过程中,扮演的角色是贯穿始终的。通过角色的扮演,幼儿更快更好地进入游戏情境,充分调动积极性,继而成为积极主动的活动参与者。

活动开始前,每一位幼儿都在手背上贴好相应的小动物胸饰,知道自己属于哪种小动物。然后,随着音乐《森林狂想曲》,幼儿进一步明确相互的角色关系,此时他们就是正要参加舞会的小动物,跳着欢快的舞蹈进入场地;然后,教师与幼儿进行对话,教师用语言将动物宝宝们带入“参加舞会”的游戏情境,并以此情境贯穿于整个活动,幼儿的兴趣此时充分地激发出来,为下面的环节作了很好的准备。

第二,有利于促进幼儿情感的表达。

曹莉老师在《走进幼儿绘画世界》一书中提出:“幼儿绘画,是用来传情达意的视觉语言。借助绘画,幼儿把自己心理上的需要、情绪和对周围事物的认识与体验表现出来,创造了一个属于儿童自己的世界。儿童画并不单纯是一幅画,而是儿童内心世界的自我表现和感受美的生活,是他们反映已知、享受已知、宣泄情绪的需要。”而情境教育正是以情为纽带,注重幼儿情感的培养,与幼儿真情交融,让情感伴随整个认知活动的教育。所以,在设计美术活动时我们首先考虑的就是情境创设,针对幼儿的年龄特征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激发孩子的情感。

在大班美术活动《漂亮的丝巾》中,笔者通过创设“去丝巾厂参观”的情境,将活动场地布置成了一个挂满丝巾的工厂,以实物的形式呈现给幼儿,给他们以感官上的冲击,直观地感受中国传统民间美术的魅力。那些染制的丝巾,色彩鲜艳,纹样千变万化,最能够激起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索欲。在参观时,幼儿的感叹声不绝于耳,有的拿着丝巾又摸又闻,说有橙子的味道;有的和小伙伴一起在丝巾间来回地穿梭,玩起了捉迷藏;有的甚至开心地跳起了舞。

第三,有利于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皮亚杰认为:“思维发展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儿童有一种内在的驱力去探索外部世界。”教师应根据教材特点,设计并创设尽可能有趣的情境,把情境作为外部世界的推动力,使儿童的内驱力得到更充分的激发。正因为有了有趣的情境作为引线,孩子们才会非常乐意地把它们描绘出来。

在小班美术活动《春天的雨》中笔者通过设疑来创设情境,使幼儿感到新奇、有趣,并随着老师所设置的疑点问题:小鸟们在叽叽喳喳的争论一个有趣的问题,你们猜小鸟们在叽叽喳喳的说些什么呢?

幼1:小鸟的窝被雨打湿了。

幼2:我要被雨淋湿了,我好冷啊!

幼3:天上要打雷了,好害怕啊。

幼3:小鸟在说悄悄话。

篇8

1.情境导入 激发兴趣

导入是一个活动的开始,教师导入环节设计得是否有趣,直接影响着孩子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因此教师首先要理解数学活动的内容,设计生动有趣、富有感染力、指向明确的导入语言,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融入到活动中去,促使小学生进入到最佳的学习状态。

新《纲要》在小学生数学教育的目标中明确阐述了 "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在数学活动《单数和双数》中,教师将学生座位事先两个一组排列,设计去公园的各种情景。组织过程运用生动有趣的语言中蕴含了的游戏成分,符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同时在小学生的亲身感受中启发幼儿思考,提高思维能力。师:"今天天气真好,小朋友们我们一起去公园吧,看汽车已经在等着我们了,我们应该怎样排队上车又快又安全呢?"儿童们自主进行两两配对,接着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发现"你们一组共有多少人,两个两个排队后有没有剩下单独的一个?" 小学生观察发现后教师进行实例提升,帮助幼儿理解单、双数"组里面的好朋友排完队还剩下一个,那表示这组的人数是单数,如果没有剩下,那它就是双数。"整个导入部分通过教师通过简单的语言,实现了生活情境激趣,引导小学生自主探索、并通过教师及时归纳,让小学生理解了单双数的含义。同时为接下来的"单双数之旅"创设了情景,把本次数学活动的教学目标与生活中的旅行问题结合来,让数学活动真正实现情境化、生活化,生动、自然、易懂、有效。

2.激励探索 启而有发

教师是小学生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在小学生探索数学知识的活动过程中,教师不是简单地把初步的数学知识和概念直接向小学生讲解,而是应该适当的运用语言,激活小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启发小学生依靠已有的数学知识和经验去发现和探索,将原有经验与现时的活动进行有效构建,获得初步的数学知识。这就要求教师的知道语言是为了引导小学生思考,而不是代替学生想和做,体现良好的师幼互动。教师要善于抓住每个活动的目标,清晰有序地设计自己的语言,做到指向明确,启而有发,问而有答,做而有思。

如:一年级数学活动《学习7的组成》,教师设计"开花店"的游戏,采用多媒体课件的形式,使小学生尽快地进入到学习状态,形象直观的观察各种花朵,教师采用了富有启发性的语言"这些花有什么不同?"让学生更有目的性观察,引发小学生思考,从中找寻其中的秘密,提高学生思维能力。随后教师提出"帮助顾客插花"的生活情景,"花瓶上的数字就是顾客要买花的数量,每个花瓶里要插上两种不同的花"。教师综合使用了生动、趣味、富有启发性的语言,很自然地引出本次小学生活动操作的任务,同时让小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下接受了,调动了小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在小学生操作时,教师的语言尽量简明扼要,让小学生直接明了操作活动的内容,目的性明确,掌握节奏性,同时注意语速和语调,语气轻重缓急还应明确些,不能整个活动一种语调,如《逛超市》活动中,教师有条不紊的交代:数一数(停顿,做数的手势),你有几元钱?看一看(停顿,做看的手势),你购买的商品的价格,想一想(停顿,做想的手势),买这两样东西钱够吗?短短一段话,将整个游戏玩法、规则向小学生交代清楚了,问题指向性强,比较简明扼要。在讲述时,有意将要求放慢速度讲,并及时关注小学生的反应,用眼神、体态语加以提醒,这样在游戏中小学生由于事先理清了游戏玩法,因此游戏得以有序地开展起来。

3.差别评价 关注过程

篇9

1、自主体验我们提倡幼儿能在活动室“自主体验”。为此,各个项目组为幼儿提供了不同表达形式的区域,每个区域为幼儿提供多种表达表现的材料。幼儿在轻松、丰富的活动室内,能根据自己的兴趣与需要,自主选择活动的区域,挑选自己感喜爱的服装、乐器、道具、材料,结合自己对艺术内容的感受与理解,进行自主地表达与表现。

2、自主评价本学期初,我园结合大班幼儿自主评价的特点及艺术活动评价的形式进行思考,设计并制作了人手一册的“艺术护照”。“艺术护照”内呈现的内容有:幼儿基本信息、幼儿体验、活动中的我、我的好朋友、全家福5项内容。同时我们为幼儿提供了三枚不同的印章,分别是“手拉手”、“笑脸”、“五角星”的图式印章,幼儿可以从合作、情绪、自我表现的满意情况三方面进行自我评价。每次幼儿自主评价环节,都认真、投入地的自主敲章、自主记录、自主评价。幼儿对自我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对幼儿的发展起到了很好的支持和激励作用,也强调了幼儿是活动的主体。

二、改变活动形式,营造自主、开放的活动氛围

1、让区域活动成为更有利于幼儿自主表现的主要活动形式如何打破幼儿受控的局面,实现幼儿在艺术感受与体验的空间中,更自主地表达与表现?我们从充分理解和尊重幼儿发展的个体差异、幼儿的身心特点出发,从改变活动形式做起。各个项目组通过思考与研讨,在活动室内尝试开展区域式活动。创设自主性的区域活动打破了原有艺术活动的组织形式,它是一种幼儿的主体活动,它具有自由、自选、独立而主动的特点,赋予了幼儿极大的自由度,使幼儿能够按自己的意愿,独立自主地进行活动。活动形式的改变为幼儿提供了更适宜、更自主的空间,从而满足不同幼儿的不同兴趣、不同的艺术表达方式等方面的需求,使幼儿主动性得到发挥,个人的经验、特点得以体现,变接受性学习为自主性学习。

2、“我的活动我做主”———让幼儿成为活动的主人自主性艺术活动是自主的活动,每一位幼儿都是活动的主人,对于活动的内容、活动的式、活动的场所等,幼儿都权发表自己的主观意见。在每次活动中,幼儿根据自己的爱好、能力选择活动区域、活动内容,她们能主动其他同伴交流、互相帮助、共同合作。活动结束前,教师和幼儿共同商榷下次活动的主要内容,共同进行后期的材料收集、调查等任务。如:在舞蹈组,教师在活动中提供了许多不同类型、不同风格的舞蹈的视频,幼儿成为选择舞蹈内容的主人,她们根据自己对舞蹈的兴趣与理解能力,以投票的方式进行公平公开的决策。

三、创意活动环境,实现满足不同幼儿发展的需求

1、创设独特而富有情趣性的环境,提供开放的区域活动空间环境的创设包括物质环境和心理环境。活动区最重要的就是创造能鼓励幼儿自由选择、大胆操作、大胆探索、大胆表现的环境,以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提高幼儿在活动中的自主性。幼儿对富有新意的环境总是表现出特别敏感而有兴趣,他们对每次富有新意的事物,都想看看、听听、摸模、碰碰、问问,这时他们的思维活动、表现的欲望与探索精神也处于最佳状态,如果教师抓住时机,对幼儿进行启发、诱导,幼儿就能主动地、不断地获得信息。我们从儿童的需要出发,通过创设更多的区域活动,给儿童一个自由发展的空间,将教育目标潜移默化地渗透到区域中,让幼儿在玩中学习与发展,最大的限度地增强区域活动的实效性。通过区域的形式尽可能满足幼儿活动的兴趣和需要,满足孩子的个性发展,挖掘每个孩子的潜能。

2、因人而异地提供开放性的活动材料区域活动中,材料是幼儿活动的对象,与幼儿的年龄特点、经验、能力和需要相适应的材料,能激起幼儿对学习的主动性,使他们在没有压力的环境中主动观察,发现问题,独立思考、解决问题。我们在进行活动室的环境创设时,由于考虑到每个幼儿的发展状况,能力差异,个性表现,兴趣爱好等都有所不同,所以在创设环境时,我们也进行了相关的思考。

篇10

你们知道什么是梦想吗?正如种子发芽需要春天的召唤,树木生长需要阳光的沐浴,船儿航行需要灯塔的指引一样,我们的生活需要梦想,给予我们希望、力量和方向。今年,全国“中华魂”主题教育活动的主题就是“放飞梦想”。

xx总书记参观大型展览《复兴之路》时深情地讲到:“每个人都有理想和追求,都有自己的梦想。现在,大家都在讨论中国梦,我认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同学们,作为新时代的青少年,我们是祖国和民族的希望与未来,肩负着时代赋予的重任——实现中国梦!为此,我们特向全区广大青少年发出如下倡议:

一、热爱祖国,志存高远,用理想激发圆梦动力。中国梦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也是我们应该牢固树立的远大志向。希望同学们能积极参加“中华魂”主题教育活动,从读一本好书《放飞梦想》开始,努力学习知识,了解中华文明;从阅读中感悟真理,萌发爱国热情。用“中华魂”铸就“中国心”、树立“中国梦”!

二、脚踏实地,勤奋学习,用知识开启圆梦引擎。“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我们正处于学习的黄金时期,应该把学习作为首要任务,树立梦想从学习开始的观念,善于钻研,勤于实践,敢于探索,勇于创新,让科学知识成为我们丰满的羽翼,帮助我们放飞梦想,搏击长空!

三、学习雷锋,陶冶情操,用品格筑牢圆梦基石。雷锋精神是中华民族的道德标杆。我们要学习雷锋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高尚品格,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在家里做一个好孩子,在学校做一名好学生,在社会上做一名好公民。

四、坚定信念,不懈奋斗,用实干实现圆梦目标。“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圆梦的道路不会一帆风顺,追求梦想要有克服困难的勇气和担当,迎难而上,不懈奋斗,用坚定的信念去克服它,用顽强的毅力去战胜它,在攻坚克难的淬火锤炼中梦想成真!

梦想是一艘航船,它承载着我们的憧憬与希望,驶向幸福的彼岸;梦想是一盏明灯,永远在我们心中点燃,照亮我们前进的方向。同学们,让我们立足今天,放眼未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努力奋斗吧!

中国梦,我的梦!

倡议者:XX年度xx区“中华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