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活动案例范文

时间:2023-10-19 16:06:1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公益活动案例,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公益活动案例

篇1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和市第九次党代会精神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重大战略思想,紧紧围绕二十项民心工程重大战略机遇,围绕打造大气、靓丽、清秀、整洁、优美、协调的城市环境,以创卫为载体,以提高城市基础设施水平和整治脏乱差为重点,以拆除违章、清理户外设施广告和迎奥运重点地区的治理为突破口,高标准、高效能、高水平完成环境整治的各项任务,以优异的成绩迎接党的十七大的胜利召开。

二、主要任务

紧紧围绕落实二十项民心工程,重点开展二个方面的专项治理:

(一)对11条道路、3片重点地区实施迎奥运综合清整。

一是整治绿化美化11条迎奥运道路,彰显一路一景的城市景观。按照市政府对全市迎奥运68条道路实施综合整修的要求,对涉及我区的中环线(红星路、育红路、铁东路、普济河道)、狮子林大街、金钟河大街、海河东路、天泰路、黄纬路、金纬路、新广路11条道路实施综合整治。拆除道路两侧的各类违章棚亭布挂及擅自设置标牌的违法设施。二是治理三个重点地区市容环境,打造市容景观亮点工程。按照张高丽书记关于“搞好公共场所、重点地区、重点点位的环境治理”的要求,对大悲院地区、意式风情区、**站3片重点地区进行综合治理。

(二)治理规范户外广告,完善提高净化美化亮化城市景观。

在9月底完成中山路、金纬路、天纬路、狮子林大街、金钟河大街等30条主干道路,**站地区、大悲院地区、意式风情区、北站地区4片重点繁华地区及海河沿线违法设置和不符合规范要求的户外广告设施的清整任务基础上。年底前对其他道路、繁华地区和沿线区域实施全面治理,整体推进,积极引导户外广告设置向高质量、高品位、艺术化、人文化、景观化方向发展,把户外广告设施设置管理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提高城区品位。在第一战役扬尘和运输洒漏治理基础上,继续加强对工地扬尘污染和道路运输洒漏的治理力度。

三、时间安排

大干六十天为二十项民心工程作贡献专项治理活动从**年9月10日至11月10日,分三个阶段:

(一)组织准备阶段:**年9月7日至10日。

根据市动员大会精神,制定大干六十天为二十项民心工程作贡献专项治理活动方案,明确责任、治理任务和标准,召开全区动员大会。

(二)集中治理阶段:**年9月10日至11月10日。

一是集中各方力量,加强协调配合,按照市规划设计要求,10.1前完成金钟河大街的市容环境综合整治工程、年内完成狮子林大街、海河东路(配合海河指挥部)2条道路清整任务,形成高标准的迎宾线。明年上半年全面完成11条道路的综合整修绿化任务。二是年内完成大悲院商贸旅游区建设。对东至中山路,南至海河东路,西至五马路,北至地纬路范围内的大悲院地区的市容环境实施综合治理。配合城建工作、经济工作、文化旅游宗教工作,全力打造“三区一园”,即:文化旅游区、特色商贸区、市容管理示范区、文化创业产业园。开展实施“三个二”地区环境综合治理活动。即:“两个时间段、两个场、两个节点”:“两个时间段”是指:9月底博远商业街开街和10月中旬大悲院开山门。“两个场”是指两个难点:停车场建设、文化旅游品市场建设。“两个节点”是指:天纬路、四马路。高标准完成大悲院地区街景立面综合治理和街道整修工程、做好大悲院地区市容环境、交通秩序的规范化管理,建立长效管理机制,把这一地区建设成为商贸精品街、宗教文化特色街、市容环境示范区。配合海河指挥部,年内完成意式风情区环境治理。**年6月底配合铁路枢纽工程指挥部,完成**站前区市容环境治理工作。三是9月底前全面完成违章设置及不符合政令要求的户外广告专项治理任务。四是继续对工地扬尘污染和道路运输洒漏加大治理、督察和检查力度,对发现的问题责令限期整改。

(三)验收总结阶段:**年11月15日至11月30日。

11月15日——20日区统一执法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相关单位,按照治理标准和要求,对本次活动落实情况进行全面检查,并将检查验收情况上报市统一执法领导小组办公室,并力争在市统一执法领导小组的考核验收中取得优异的成绩。

四、工作要求

(一)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切实增强为二十项民心工程作贡献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市委、市政府确定的二十项民心工程,是提升城市竞争力的基础工程,是展现**新面貌的重点工程,是造福百姓的惠民工程。全区各相关执法部门一定要把思想认识行动统一到市委、市政府的部署和要求上来,在专项治理中要按照治理标准,精心组织,高质量完成好各项治理任务。在这项全市性的工作中做出我区新的贡献。

篇2

按照“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创建文明校园”的总体部署,根据公民道德教育的要求,特制订文明礼仪教育实践活动工作方案。

一、活动宗旨

适应文明校园的要求,贯彻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实践20字基本道德规范,结合创建文明单位,在全校深入地开展文明礼仪教育实践活动。普及礼仪知识,提高礼仪意识,加强礼仪实践。形成以“讲礼仪、有修养”为荣的良好风尚。通过持之以恒的努力,全面提高师生的文明素质,展示现代化学校良好校园风范。

二、活动内容

(一)普及文明礼仪知识

1、编印《文明礼仪知识读本》。供各班开展礼仪教育活动使用,同时利用宣传画、公益广告、电视宣传片等进行广泛宣传。

2、在青少年学生中广泛深入开展文明礼仪教育。把文明礼仪教育作为必修内容,纳入相关学科教学。各班要充分利用队活动时间,结合学生特点,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教育和实践活动。同时结合新修改颁布的《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对学生开展基本行为准则的教育。

3、加强文明礼仪教育培训。全面开展文明礼仪教育培训,通过学习、岗位培训及文明学校教育活动及其他多种形式的教育活动,开办文明礼仪讲座,普及文明礼仪知识。

4、举办学生文明礼仪风采展示赛。举办首届文明礼仪风采展示赛,为各班开展礼仪教育活动起到示范借鉴作用。

5、开展《身边的故事》为主题的文明礼仪征文评比活动。

6、组织文明礼仪知识竞赛。在开展教育培训的基础上,开展文明礼仪有奖知识竞赛活动。

(二)制订文明礼仪规范

组织调查研究,发现先进典型,推广试点经验,制定规范草案,组织各班开展公众讨论,征询意见,制定出各方面文明礼仪规范要求,并以公约(公示)形式公布于众。包括:基本礼仪规范;少先队员礼仪规范;小学生礼仪规范;购物、旅游、餐饮、阅览、文体娱乐、出行乘车等公共场所礼仪规范;家庭生活礼仪规范等,形成较为完整的礼仪规范体系。

(三)实践文明礼仪行为

1、开展各个层面的实践活动。在制定礼仪规范的基础上,有步骤、分阶段进行礼仪实践,从身边做起,从课堂做起,从岗位做起,从公共场所做起,从家庭生活做起,使每一个人在个人仪容仪表、言谈举止,日常衣食住行、待人接物、家人相处以及公共生活等多方面,都能自觉形成讲究礼仪的良好风范。

2、组织社会舆论监督。结合礼仪实践活动,组织新闻媒体,聘请社会监督员,对学校及公共场所的文明礼仪行为进行监督评判,督促礼仪行为的实践。

(四)组织文明礼仪竞赛。

在广泛开展文明礼仪教育实践活动的基础上,举办“文明礼仪形象大赛活动”。活动分三个层次,四类群体、五项内容。

1、三个层次:

(1)各班学生进行初赛;

(2)各段组织复赛;

(3)全校组织决赛。

2、四类群体:教师、学生、家长。

3、五项内容:仪容仪表、言辞谈吐、职业形象(含暗访考察)、情景处理、综合知识。

(五)评选礼仪形象标兵

在层层开展礼仪形象大赛的基础上,评选出礼仪形象标兵,并最后推举出“学校文明礼仪形象标兵”。

三、活动组织

(一)主办单位:工会、政教处、团支部

(二)参加单位:各段以每班二名学生的基数上报学校参加决赛。

四、活动安排

1、10月份,做好筹备工作。成立活动组委会,制定工作方案。组织专业人员收集《文明礼仪知识读本》等。

2、10月底至明年2月份,普及礼仪知识。举办“健康、美丽、文明”礼仪教育师资培训;各班普遍开展文明礼仪教育培训活动,开办礼仪教育讲座,开办专栏、专题节目,开展舆论监督。

3、11月—12月,组织礼仪形象展示。12月份举办“文明礼仪风采展示赛”。以推动、指导各班开展文明礼仪宣传和竞赛活动。

4、20__年1月——4月,开展礼仪实践活动。各班在教育培训的基础上,组织修订完善礼仪规范,开展讨论。层层开展礼仪竞赛、演示活动,评选、推荐出各段礼仪形象大使、形象代言人等,广泛开展各种文明礼仪实践活动。

5、20__年3月——5月,组织全校文明礼仪有奖知识竞赛。营造人人学礼仪,个个赛礼仪的热潮。

6、20__年5月——7月,组织风采大赛,把礼仪宣传活动推向。

五、活动要求

1、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各段各班要充分认识:礼仪是精神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塑造学校形象、培育师生良好素质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意义重大。要把礼仪教育实践活动作为今明两年加强公民道德建设的一个新的抓手、新的着力点认真抓好。工会、政教处、共青团要切实下大力气,精心策划工作方案,认真组织礼仪教育实践,一个一个层面、一个一个群体,全方位地开展好各项活动。

2、广泛动员,积极引导。文明礼仪教育关系到每个人的外在形

象、气质涵养,提高文明礼仪素养是现代化都市生活和公共道德的内在需求,也是与国际接轨,展示良好形象的客观要求。要引导师生增强礼仪意识,自觉参与礼仪教育实践活动,从仪容仪表、言谈举止、待人接物、生活往来等等方面做起,要了解通行的礼仪要求,培养和提高礼仪素质。

篇3

【关键词】火力发电厂;热工自动化仪表;安装;常见故障的诊治

1、引言

热工自动化测量仪表包含管路测量仪表、过程控制仪表以及地表机等仪表,是当前火力发电厂工作系统中的关键组成部分。这些自动化测量仪表通过电缆线连接,从而形成一条完整的工作测量回路或测量系统,这些完整的系统与回路能够完成对火力发电厂各个组成设备的测量与监控工作,并依据相关程序对其进行检测与调节,从而保证火力电厂发电设备具有较高的可靠性与工作利用率。因此,把握好热工自动化测量仪表的工艺管道及自动化、保温与电气之间的工作关系,能够较大提高发电设备的稳定性以及安全性。

2、热工自动化测量仪表的安装

2.1仪表安装工作及其配合

2.1.1仪表的安装

热工自动化测量仪表主要包含取源部件、控制盘台、测量表计、仪表管路、电气接线以及仪表的控制装置等六大组成部分。所以,热工自动化仪表的安装即是将这六大组成部分按照相应的设计要求进行安装,从而组成一个完整的工作回路或系统,同时在安装完成之后对其进行适当调节与仪表检测,保证回路或系统能够正常工作。安装过程中,热工自动化仪表各个独立组成部分的连接包含:自动化测量仪表之间的相互连接、工艺管道与测量仪表之间的连接、中央总控制室与现场工作仪表之间的连接以及现场与各控制室之间的连接等。此类连接可使用电缆连接(补偿导线与通信电缆)、管道连接(启动管道、测量管道以及伴热管道等)。在当前火力发电厂的仪表安装中,通常使用电缆与管道进行混合连接。

2.1.2安装配合

热工自动化测量仪表在安装过程中,必须与发电厂的电气、锅炉、土建、保温以及汽机等专业部分进行密切合作方可完成最终的仪表安装任务,其需与专业部分配合的顺序为:

a)在火力发电厂进行土木施工时,依据施工图纸、仪表、执行器以及变送器的安装位置,在浇筑的钢筋混凝土平台上需预留充足的安装空洞或仪表安装基座。

b)在火力发电厂燃煤锅炉组合以及进行受热面保温之前,需将仪表取源部件安装于锅炉烟道处以及锅炉炉膛水冷壁上。

c)在燃煤锅炉进行整体水压实验之前,需将与水压测试相关的热工自动化测量仪表(水压测量仪表、水位测量仪表、分析仪表等)一次性安装完成,同时需尽量将测量仪表的导管铺设至二次门。

d)在燃煤锅炉进行炉膛风压测试之前,需将与风压测试相关的测量仪器一次性安装完成。

e)在火力发电厂进行汽油机系统安装时,其管道系统应完成温度仪表以及压力取源装置的插座。

2.2热工自动化测量仪表的安装特点

热工控制系统具有较广的应用范围以及安装位置较为分散的特点,导致其在安装过程中面临多点、敷线长、工期紧以及面广等问题;同时在仪表安装过程中,其施工过程涉及高空作业、交叉作业等。所以,在热工自动化测量仪表的整体安装过程当中,其安装施工涉及火力发电厂的各个方面,同时由于施工对象以及介质参数存在差异,其安装要求亦随之存有差异。例如:在火力发电厂的工作过程中,热工测量仪表需对蒸汽、空气、氢气、水分以及油脂等介质进行取样,这些取样会在碳钢材质管道上直接取样;有些则需要在合金类管道上进行取样;另外一些仪表属于就地安装,有些则需要将测量信号与中心控制室进行连接;这些差异直接导致仪表安装过程复杂化以及多样化。

3、热工自动化测量仪表的安装过程

3.1热工测量仪表在安装之前,需对设备数量进行现场清点,清淡完成之后对仪表设备进行单体检验,检查仪表是否在运输过程中发生损坏;检查完毕后后,还需对检测仪表的传输信号进行数值标定,标定标准需严格遵守设计图纸所提供的标注值进行。

3.2安装总控制室仪表盘柜,安装内容包含DCS控制系统以及各类自动化测量仪表电源盘的安装。

3.3依照发电厂现场施工进度以及安装配合工艺程度安装自动化测量仪表的一次取源部件,其目的是对目标参数进行取样以及一次门安装

3.4完成以上几点后,方可对自动化测量仪表进行管路敷设。敷设内容包含:仪表测量管路、发电机组的动力管路、仪表信号检测与传输管路、烟道吹扫管路、拌热管路以及锅炉气源管路等。

3.5自动化检测仪表的现场安装,现场安装即指仪表设备的就地安装以及远程控制安装。现场安装时,设备安装地点应遵循便于安装维护与检修、避开振动源、不影响发电厂的整体布局与美观性、尽量远离设备干扰源、腐蚀性场所以及高磁场源等安装原则。

3.6热工自动化测量仪表的现场配线。现场配线内容包含:仪表控制箱、仪表保护箱、电缆线桥架、电缆接线箱、电缆保护管、总控制室测量仪表的安装、配线与校准以及测量仪表之间的电缆连接敷设等。

3.7热工自动化测量仪表管路的试压测试以及管路清扫。热工测量仪表在完成现场安装以及仪表之间电缆敷设的工作之后,需对配合工艺管路执行吹扫、压力测试等工作,压力测试内容为对测量仪表的高温高压管路进行独立测试,以检测高温高压管路是否达到规定工艺标准。

4、热工自动化测量仪表的常见故障分析

4.1常见故障―:密封故障

测量仪表的密封故障是指:热工自动化测量仪表在进行现场安装时,由于电缆进口处为进行严格的密封处理,导致进口处缺乏良好的密封性,从而造成设备在长时间的雨水冲刷、灌入以及其它粉尘、腐蚀液体以及超潮湿气体的侵入下,使热工自动化测量仪表出现电源短路、断路、接触不良等电源故障以及设备指针轴承处出现生锈与效果差等故障情况。

4.2常见故障二:非人为破坏故常

热工自动化测量仪表在工作过程中往往会在电厂异物的影响下,导致工作现场的热工测量仪表出现部分部件损坏,进而造成仪表出现工作故障。例如:火力发电厂的煤粉锅炉在进料时,进口处的热工测量仪表会在煤粉颗粒的撞击影响下,其温度取源部件会在煤粉撞击的影响下发生损坏以及设备调节阀被煤粉卡死等故障现象。此类故障情况的出现率较为低下,但其本身具备的突发性与不确定性会使故障预防工作难以展开。所以对于此类故常现象,需要电厂仪表设备的维护人员进行针对性的检修以及预防工作。

4.3常见故障三:振动引发的故障

火力发电厂发电机组在工作过程中会产生强烈的振动,处于振动源附近的热工自动花测量仪表会在振动源的影响下出现损坏,如:仪表固定螺丝在振动下出现松动、测量仪表表盖卡死以及保护箱焊接处出现裂缝等情况。

4.4常见故障四:腐蚀性故障

由于火力发电厂的特殊工作环境,热工自动化测量仪表的金属外壳会在工作环境的影响下受到较大的腐蚀损害,进而导致仪表固定螺丝与卡套出现松动、测量仪表的表盖无法拧开以及外壳腐蚀严重等故障情况。

4.5常见故障五:仪表回路故障

热工自动化测量仪表之间的电缆连接线出现松动或为完全接入,导致仪表回路出现信号缺失、无信号等故障情况。

5、常见仪表故障的原因分析及解决方法

5.1环境因素的影响

在以上5类常见的仪表故障当中,仪表管路密封故障、腐蚀故障以及振动故障均与环境因素有关,属于工作环境因素影响。其主要成因是:火力发电厂由于其恶劣的工作环境以及仪表在安装过程中需与其它控制系统的安装进行配合,所以导致仪表在安装过程以及工作过程中无可避免的受到工作环境的影响。通过严格依照安装程序进行测量仪表的安装,则可有效降低环境因素对测量仪表的影响。

5.2人为因素的影响

人为因素是指电厂检修人员在检修过程中不慎将测量仪表或电缆损坏,亦或是工作现场的测量仪表失窃,导致火力发电厂的整体测量系统因此发生运行故障。所以对于此类人为因素,需做好以下几点:

a)不慎损坏仪表或电缆之后,相关人员需及时联系、配合管理人员对故障仪表进行检修、替换;

b)仪表出现失窃情况,相关管理人员需加强防盗监管,对于小型仪表零部件需重点加强管理,从而减少人为因素对仪表设备的影响以及降低发电厂的经济损失。

c)在加强管理的同时,厂方可定期对工作人员开展工作讲座,加强工作人员的规章制度遵守意识以及培养、提高人员的检修水平。

5.3防治对策

在诸多故障影响因素中,环境因素占有较大的比重。所以需对环境因素进行针对性防治:

a)在制定仪表安装计划以及仪表采购时,需注意密封头的采购。密封头采购时需注意接头尺寸,保证接头尺寸与链接电缆的外径能够进行匹配;

b)在密封头安装时,需将其与电缆连接处拧紧,以保证管道密封性。

6、结束语

综上所述,发电厂热工自动化测量仪表在安装时需严格依照安装要求进行,从而保证仪表具有较高的运行稳定性及可靠性;仪表故障主要由环境因素及人为因素所造成,因此在日常维护过程中,需对环境因素进行针对性管控,同时还需加强人员综合素质,从而最大限度减少人为因素与环境因素对测量仪表的影响,最终达到提高火力发电厂整体运行可靠性及安全性的目的。

参考文献

[1]祖达.火力发电厂热工自动化仪表安装及常见故障诊治[J].电力科技,2013(06):87-88

[2]杨蔚然,王志银.热工仪表及控制装置安装[J].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1,8(23):78-79

篇4

在中国从事社会公益活动的主体分为三类:政府组织、企业(团体)和个人。处于中坚力量的优秀企业从事公益事业,更具有资源优势,也更具有可操作性。随着商业社会的日趋成熟,以及企业社会责任意识的觉醒,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参与到社会公益事业中来。

洋河股份正是这样一个企业,不仅在市场竞争中极具创新精神,在从事社会公益活动中,也将创新演绎的淋漓尽致,最难得可贵的是将公益活动落地,给公众的印象是接地气,实实在在的做事情。

立体宣传传播公益理念

教育、医疗是当下最热门的话题,关系到万千百姓的福祉。2012年央视开展了“寻找最美乡村教师”和“寻找最美乡村医生”大型公益活动,让乡村医生这个被淡忘的群体走进了公众视野。他们普通的事迹,平凡的梦想也感动着电视机前的我们。

随着“寻找最美乡村医生”大型公益活动的深入展开,一个品牌的名字也在润物细无声中进入公众的视野,那就是蓝色经典·梦之蓝。洋河股份借助央视的高端平台,将梦之蓝品牌与“寻找最美乡村医生”主题完美嫁接,实现了品牌的良性互动,并丰富了梦之蓝关于梦想的文化内涵。

央视对于此次公益活动的宣传高度重视,并投入了大量的宣传资源。整个活动期间,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朝闻天下》、《新闻直播间》等名牌栏目都对乡村医生优秀典型进行了跟踪报道,科教频道《讲述》栏目也专门制作了纪录片。

为配合“寻找最美乡村医生”大型公益活动的宣传,洋河股份不惜拿出在央视的稀缺广告资源进行集中宣传。除了央视广告资源,洋河股份还通过户外大牌、LED广告屏、网络媒体、报纸电台等资源进行传播报道。用丰富的商业资源做公益广告,进行“寻找最美乡村医生”的宣传,可见洋河股份对于此次公益项目的重视。

在央视和洋河股份密集式、立体化的宣传下,“寻找最美乡村医生”大型公益活动进行的如火如荼,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然而,洋河股份并不满足于高空传播——“说”的阶段,他们要让此公益落地生根,让乡村医生得到真正的关怀。

深度参与让公益项目落地

线上央视关于“寻找最美乡村医生”的系列报道,让十年行医在深山的李前锋,情系大湖铸医魂的谢爱娥,藏乡村医洛松江村等一个个乡村医生立体化的呈现在公众面前,充分展现了他们的大美大爱,医德仁术。

线下洋河股份悄悄地开展了另一场“寻找最美乡村医生”的活动,并通过义卖捐助改善乡村医生工作生活条件。据洋河股份市场部负责人介绍,为将此项公益项目真正落到实处,企业内部专门成立了“寻找最美乡村医生”项目组,并借助营销网络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寻找最美乡村医生”活动。

2012年12月17日,洋河股份在衢州龙游举办了首场“寻找最美乡村医生”慈善公益活动,该县大街乡卫生院院长徐胜宏被选为“最美乡村医生”。洋河通过产品义卖,为大街乡卫生院募集资金27.5万元,用于医疗卫生设施的改善。

篇5

通常理解下,公益活动是规模型企业用来扩大品牌影响力,提升美誉度的主要手段。在中国本土化妆品企业中,公益活动更像传播行业正能量、树立奉献精神主流价值观的“圈内社交名片”。

或许,公益活动并不能回报可以量化的经济效益,但对于公益项目的创新、坚持和执行力,已成为衡量一个企业成长潜力的重要参考。在多数本土企业看来,做公益不论企业规模大小,关键在于选对项目,有效执行,能让更多人群积极参与,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增长就水到渠成,企业也能从中获得不可估量的隐形价值。

从“高大上”到输出价值

多数营销案例证明,公益活动与企业绩效之间存在一种正相关关系,即公益营销为企业提供了大量的利益,足以补偿甚至超过其付出的成本。尽管多数本土化妆品企业认为,公益活动最大价值就是不求回报的奉献精神,但是根据自身企业文化和品牌战略来选择相应的公益活动,并由此带来的品牌影响力和美誉度提升,参与企业早有自己的评价标准。

“对于我们企业来说,在选择公益活动时,公益活动主题首先要与公司实力及资源相匹配。其次,要选取有良好声誉的公益机构或NGO组织(不以营利为目的的非政府组织)成为战略合作伙伴。”珀莱雅化妆品股份有限公司CEO方玉友表示,珀莱雅公司在日常营销活动中更关注女性的需求和权益,而联合国妇女署并在中国设有相应的女性赋权项目,因此双方很顺利地签订《赋权予妇女原则》。除此之外,珀莱雅十年来在人道援助、科学教育、环境保护等多方面保持着持续投入。

欧诗漫集团特种化妆品有限公司总经理沈伟良也表示,公司赞助“点亮心路”公益项目,也是因为其关注和帮助眼疾和失明儿童重见光明,并带动公众关注弱势群体的主流价值观与欧诗漫企业文化高度温和,企业希望通过这项公益活动能够向社会传递更多正能量,在这个过程中欧诗漫品牌美誉度也能够获得有效提升。

“参加公益活动最大价值就是奉献,以及由此带来的榜样力量。而且这个价值主要是面对社会,而不是面对企业。”奥洛菲集团市场总监刘秀岑介绍,“因爱而美丽”是奥洛菲重要的文化价值之一,只要是有“爱”的公益活动,在合适的时机都愿意去组织参与。2013年,奥洛菲赞助的“它基金”保护和收养小动物慈善沙龙活动,选择这样的公益活动,并非是通过评估活动价值和实际效益,而是最大程度地去奉献爱心,鼓励更多的人参与其中,体现作为一个企业公民的社会责任。奥洛菲未来的公益投入“没有预算、不设上限”,为行业和社会带来“爱的正能量”是唯一标准。

营销及公益活动专家张兵武认为,企业从一开始就要选择与自身战略规划和能力最匹配的公益项目。如果两者关联度很低,这样的公益活动很难持续,即使做完也没有太大意义。“另外,公益活动只是企业营销活动的一小部分,行动和参与才是最重要的,1%或者千分之一的企业投入都可以,做对社会有意义的事情就OK。”

从赞助合作到主导推进

目前,多数本土化妆品企业主要通过提供资金和资源,交给第三方慈善组织的专业运营团队来操作,企业并没有自建团队直接运作公益活动。

从珀莱雅公司赞助《赋权予妇女原则》等公益项目经验来看,方玉友认为,对企业而言,他们更擅长的是市场运营而非公益事业。目前最常见的是与成熟公益机构合作的模式,寻找双方理念和利益共同点,来完成公益执行团队和经营团队的高效结合。他说“有了第三方在执行过程中的监管和法律层面的保障,可以确保公益项目的公平、公正、透明,避免被消费者质疑。”

“正如奥洛菲选择与‘它基金’合作一样,我们在开展公益活动时尽量与知名的第三方慈善组织合作,让企业团队与公益活动专业团队紧密配合。”刘秀岑说,这种方式有利于公益活动的公平公正,依靠更加专业的第三方团队使活动整体执行更顺利便捷,同时也有利于企业策划和公关团队的成长。

对于知名度和规模稍低的化妆品企业而言,在公益活动方面则更倾向于锻炼自己团队,结合终端资源,调动全民参与公益活动的积极性。

“以前的公益活动,公众更像是看客。现在80、90后群体有参与公益活动的强烈愿望,因此公益活动更应该强调互动性。”诺曼姿化妆品有限公司企划部总监杨华介绍,2012年7月开始,诺曼姿公司主动创意并发起“22厘米希望”公益活动,联合海外中国教育基金会(OCEF)和立人乡村图书馆号召公众以捐出一本旧书的方式给贫困地区孩子带来帮助,而公益活动的主要场所就是1000多家诺曼姿零售门店。

据了解,“22厘米希望”一开始便自建执行团队,通过系统培训让员工和合作伙伴发自内心理解和认同该公益活动的核心理念。为此,诺曼姿通过严格考核,在两年时间内确定了385家零售门店做为公益活动场所,1年365天不间断接受大众的书籍捐赠。在此期间,参与过“22厘米希望”的零售门店一度曾经达到1000家。

“无论公益活动的受益人是谁,他们都有自己的尊严,我们企业一定要换位思考,注重细节。”杨华介绍,曾经有一名中年顾客到内蒙古梁凤洗化连锁捐赠3本书,希望获得诺曼姿活动购物券,但是公益活动培训老师给了她一个拥抱,告诉她这几本书不适合孩子们阅读,赠送购物券不是活动的目的,这位顾客深受感动,不久之后自己购买了3本儿童读物进行捐赠,现场目击者无不动容。

由于注重细节、全民参与、长期持续,在2013年7月份淡季之中,“22厘米希望”公益活动为辽宁董氏连锁销售的诺曼姿植物修护原液带来单店日销售过万元的佳绩,北京红苹果化妆品连锁也在夏季创造了诺曼姿单店月销售30万元的销售额,而原液单品月销售超过7万元。杨华直言,公益活动门店创造的销售业绩并不在公司计划之内,完全来自公益活动本身对消费者的调动和影响,结果顺理成章。诺曼姿正在申请注册“22厘米希望”商标,将公益活动也做成品牌。

刘秀岑也表示,公益活动是一个完整的社会性项目,它的成功开展,必须在企业一己之力的基础上,再借助行业力量、社会力量,在前期展开鼓励性的号召式宣传,在中期细化活动阶段强化活动组织能力与执行能力,并在后期进行公益结果宣传,不断扩大辐射层面,提升参与度和影响力,达到最佳公益效果。在此过程中,可以邀请第三方机构和媒体对公益活动进行效果监控和反馈。

传递企业最强音

多数企业认同,公益是企业感性营销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品牌影响力和个性的积累,很大程度上也得益于此。每当出现突发灾难时,那些慷慨投入公益的企业,必定留给外界深刻烙印。每次的公益投入,也会令消费者对企业品牌的感知度、可信度、忠诚度和美誉度呈现无可替代的积极效果。

方玉友认为,企业在公益活动中所产生的积极效果,不仅限于消费者群体,一些与企业有着共同利益的相关方,如产品经销商、供应商、合作伙伴,也因此更增加了与企业的好感度,提升了合作信心和愿望。

篇6

启示一:媒体做公益更需平常心

活动举办最初,齐鲁晚报与浙江中烟就形成了一个重要的共识,就是要踏踏实实地做这项公益事业,真心实意地帮助每一位需要帮助的寒门学子。伴随着活动进行到第10个年头,这一朴素的理念已经渗透到活动的每一环节。

以新闻报道为例,国内媒体公益活动报道通常有一“通病”,就是较为偏重组织利益而非社会目的,这主要体现在有意放大新闻效应,吸引公众注意。对于媒体而言,通过举行公益活动来塑造自身的品牌影响力本无可厚非,但过于注重公益活动能够带给自己什么,而不是带给社会什么,往往就会偏离公益的正常目标。当前,在国内公益报道中,“明星公益”长期占据媒体公益报道的主流,公益新闻多出现在报纸的娱乐版这一现象,以及郭美美事件对慈善事业造成的重创,媒体自身也应当负有责任。

“阳光助学”活动的报道特别注重避免出现这类情况。比如说,通常北大、清华等名校的贫困学生在报道后,新闻效应会更大,而在活动举行中,也遇到了不少这样看上去更有价值的报道案例。但齐鲁晚报与企业方有共识,报道上有意识地压缩这样的报道,因为对于这些名校生而言,受到社会资助的机会要远远多于其他寒门学子,尤其入学后会得到相对较多的奖学金。因此,在这类贫困生的报道上有意“克制”。而在实际资助中,如果名校生与一般学校的学生家庭经济情况相当的话,也会优先救助后者。

毕竟资助金是有限的,将有限的爱心资助发放到最需要的人手中,这是“阳光助学”的目标。在这一前提下,组织策划新闻报道,而不是片面地追求新闻效应和自身品牌影响力的提升。在连续10年的报道中,企业方也从未向齐鲁晚报提出关于自身宣传的要求。

在10年的“阳光助学”中,除了对个体贫困学子的关注外,报道还对当年发生的一些与受助学子密切相关的热点社会现象进行了反思性报道。像对“大学收费”、“为什么上大学”、“助学贷款”、“精神扶贫”等报道,体现出了媒体更为高远的公益活动追求和社会责任感,也提升了这个活动的层次。

实际上,齐鲁晚报和企业方在“阳光助学”中虽未刻意追求自身影响力的提升,但正是秉承这种朴素的追求,反而赢得了公众的尊敬和认可。对媒体而言,为社会做公益应该是最终的目标,而塑造自身品牌、提升影响力、巩固读者群等,只是追求这一最终目标过程中获得的副产品。如果本末倒置,相信这样的公益活动不会长久,更何谈十年、二十年,乃至百年。

启示二:“阳光资助”模式取信公众

6月下旬“郭美美事件”等一系列事件发生后,社会捐款数以及慈善组织接收的捐赠数额均出现锐减。不可否认,国内慈善事业发展中出现的种种问题所营造出的大氛围,也对“阳光助学”活动的发展存在着影响。最近几年的活动中,我们的记者都遇到了不少爱心人士的咨询电话,询问参加“阳光助学”活动收不收管理费。公众最关心的是他们捐的钱,能否一分不差地送到受助学生的手中。在长达10年的助学活动中,活动主办方不仅保证每位受助学子的5000元钱一分不少,而且每一位爱心人士的捐助更一分不差地交到受助学生的手中。之所以能够做到这一点,主要是坚持了“阳光资助”模式,严格遵循这一模式,才使得整个助学活动始终处在高度公正、透明的状态下,从而打造公信力。每一位求助的学子,除了必须提供相应的贫困证明外,活动主办方还会派出记者对进入受助大名单的学子进行实地走访。对每年最终确定捐助的100位贫困学子,分五批(每批20名)进行公示,公示内容包括学子详细的家庭住址,从而便于公众进行监督。对于加入“阳光助学”活动的爱心人士,活动主办方遵循了尽可能由爱心人士当面将善款交与受助学子的方式,对于自己不愿露面的爱心人士,也向其提供了受助人详细资料,从而保证了所有爱心捐款的公开透明。

对国内公益慈善组织诟病最多的就是捐助善款使用不透明、不公开。周丽萍在《是什么制约了我国慈善事业的发展》中指出,部分慈善组织对资金的筹集、捐赠款项的运用、去向未能如实向社会公布等,直接导致了慈善机构和捐助活动的公信力不足。媒体做公益活动也最为忌讳这一点,如果连这一点也做不到,相信再好的公益活动也不会有人喝彩。

启示三:创新带来持久生命力

“阳光助学”活动每年都比上一年有新的变化和进步,从而使得这一公益活动始终保持着新鲜度,吸引了大批读者参与其中。2003年,“阳光助学”开展了“阳光列车”活动;2004年,举办了“知识改变命运”主题征文大赛;2006年,《阳光力量》一书结集出版并成功举行了义卖;2007年,活动进一步提升,开通爱心助学公益网站“爱心飞扬”;2008年,活动又开创性地推出了“阳光学子励志团”活动;2010年,为了鼓励学子们面对生活的挑战,齐鲁晚报特别举办了阳光学子暑期打工招聘会,并邀请了多位两院院士参与阳光学子报告会,激励学子努力进取……

今年,利群阳光助学活动又重点推出了“1+1助学直通车”活动,“1”是品学兼优的贫困学子,另一个“1”则是主办方、是社会爱心人士、是企业、也是个人。主要形式是呼吁社会爱心人士随同记者一起深入贫困地区的学校和家庭,寻访优秀学子,关注他们的生活和学习,报道他们自强不息的感人事迹。今年暑假期间,在泰安、在曲阜,浙江中烟、齐鲁晚报联合网络媒体的记者,一起与寒门学子座谈,并到学子家中采访。齐鲁晚报时政新闻中心与临沂、潍坊、泰安、济宁等各地地方记者,走遍了济南、淄博、潍坊、泰安、济宁、临沂、聊城、德州、烟台、东营、青岛、枣庄等各地市学子家中,采访、核实学子情况,将他们勤奋求学、勇于担当的故事,呈现给读者、感动了读者,激励更多的青年和社会爱心人士投身公益助学。

利群阳光助学活动一般都在每年的四五月份启动,一直持续到8月底开学前结束,让公众对这一大型公益助学活动形成了一种习惯性的心理期待。每年活动启动之前,总有热心读者询问活动的情况,还有的成为社会义工、志愿者,将阳光般的温暖撒播给更多需要帮助的人。

启示四:将公益活动做成爱心平台

对于媒体而言,做公益活动可谓“有长有短”,清醒地认识到这一点,对于媒体如何走好公益之路至关重要。有较强的社会动员力、品牌影响力和舆论引导力,这是媒体做公益活动的长处。在2004年由许琳和张晖所做的《关于我国公民慈善意识的调查》中发现,公众对媒体报道过的求助者比一般的陌生人的信任度要高出35.2个百分点。但媒体的短处也是显而易见,比如说与正规的公益慈善组织相比,媒体在活动组织等方面算不上专业,参与的人员也不固定,相对而言会对公益活动的开展带来不利的影响,这就需要媒体扬长避短。

10年来,尽管参与“阳光助学”活动的齐鲁晚报记者换了一茬又一茬,但每一茬记者都是“边学边干”,逐渐成了活动策划、组织的“高手”,承担起了“阳光助学”活动大量琐碎细致的工作。同时,齐鲁晚报也注重对社会各类资源的整合利用,将公益活动打造成一个爱心平台,让社会各界都能够参与其中,为公益活动所用,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活动中,齐鲁晚报先后和团省委、济南大学、省科技馆等单位联合举办阳光学子报告会,得到了这些部门的大力支持,也使得这一公益活动开展得非常顺利。这些社会优势资源得到了充分的利用,使得这一爱心平台逐渐成形。

浙江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孟伟刚说,最让人高兴的是看到10岁的“阳光助学”已经成长为一个爱心平台。“阳光助学”的价值不仅仅限于每年受直接资助的孩子,更大的价值在于唤起社会上更多的爱心,为爱心活动搭建一个可以信任的平台。

今年,除了利群阳光助学金直接帮助的100名学生,通过这一平台,另有50名学生受到社会爱心人士的资助,每名学生受助金额平均不少于5000元,其中,临沂学子孟祥飞的寒门求学故事被报道后,得到社会爱心人士捐助的5万元助学金。利群阳光以自己的热情和诚信,聚拢来自社会各界的爱心力量,帮助更多的孩子实现梦想,改变了自己和整个家庭的生活。

把公益活动当成爱心平台来做,也有助于公益活动的精神传承。在8月26日举行的阳光学子报告会上,近百名往届的阳光学子来到现场,与今年的受助学子进行交流。2004年受到资助的阳光学子发起了“阳光爱心社”这一公益组织,以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回馈社会。

篇7

关键词:活动营销;媒介经营;品牌;公益

中图分类号:G2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0)02-0066-01

享有“媒介军师”的喻国明教授曾经说过:“现在媒介已经从卖内容,卖广告发展到卖活动的阶段。”活动营销是指媒介依托其传播效应和社会影响力,利用特定环境下的热点和焦点,整合社会资源,策划有创意的主题活动,吸引受众和广告商,以提升媒介品牌形象的过程。

对于广播媒体而言,节目和活动是其生存和发展的两把利剑,节目与或者二者缺一不可。活动就是影响力,是媒体发展的推动力,也是媒体创新和突破的特色所在。

一、特色与经验――“我要上学”活动策划在广播中的成功运用

第一,线上线下的整合营销传播。平面广告当中,画面上的小女孩,身着朴素外衣,吃力地拎起一筐木柴,背影中印出了一个女孩手捧书卷的影子。文案部分是这样的:“点滴爱心,汇聚力量!请加入我们,一起携手构筑‘爱的5003工程’,关怀500个贫困孩子艰辛的上学成长之路。”画面营造了一种震撼人心的视觉冲击,贫困女孩的背影敲开了人们同情的大门,呼唤着人们更多地参与到公益事业中来。这些广告在广播、电视中大量投放,播放宣传片、在地铁等户外媒体上刊登,通过多种形式扩大宣传。

第二,一脉相承的主题。2003年,让爱随音乐起飞,为贫困儿童提供一个上学的机会。 2004年,百万爱心召集行动,关注特困儿童。2005年,微笑行动,让孩子走进梦寐以求的课堂。2006年,爱心向前走,帮助因贫困无法上学的孩子。2007年,DO、 RE 、MI 、FA、 SOL,用音符为留守儿童调出生活的色彩。2008年,橙色希望在行动,汇聚千万人士爱心帮助百万儿童达成心愿。2009年,爱的5003工程,锁定关注500个贫困孩童3年的生活补贴费。

第三,音乐风向标,善用名人效应。每一年的“我要上学”活动都有自己的专属主题曲,今年的主题曲,也特别邀请了星光天王团亲情助阵。由创作鬼才李伟菘作曲制作的《暮光操场》作为主题曲。希望能借歌声将更多的爱传递出去。

第四,定位与诉求:公益,爱心电台,强化社会责任感。1992年5月,随着“希望工程”的实施,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广告部特意制作播出了中央台第一条公益广――《我要读书》。音乐之声的“我要上学”系列公益活动传承了这一主题,也算是中央台主流印象的一脉相承。从03年至09年,音乐之声的“我要上学”活动在其成立之初就开始推出,是媒体责任感的表现,也是抢得先机的举动。活动就是影响力,活动塑造品牌。通过开展社会公益活动打造媒体影响力是推广和延伸品牌最有效的途径。通过爱心文化的一路传承,音乐之声的爱心电台的理念更进一步的深入人心了。

第五,强大的执行力。“我要上学”历时3个多月,无论是中华儿童基金会,音乐之声频道本身,还是赞助商Kappa,都坚决地合作贯彻。此外,捐款服务组负责为捐款人作好服务,证捐款渠道的畅通也是活动顺利进行的重要保证。

二、传播学视角解读

第一,议程设置,主流意识形态的巩固。强大的线上线下全方位的宣传,相当于设置了特定的议事日程。“我要上学――爱的5003工程”一时间成了饭后茶语谈论的话题,明星助阵更有利于议程的传播扩散。爱心,公益成了这段时期的关键词,产生了强大的效果和话题性。

第二,品牌形象与品牌传播。塑造品牌不同于发明一种标记或者抢注一个商标,它的背后代表着一种独特的文化。大卫。奥格威认为“广告的最主要目标是为塑造品牌形象服务,任何一个广告都是对品牌的长期投资,为维护良好的品牌形象,可以牺牲短期的经济利益”。广播品牌是一种具有巨大价值的耳朵经济。音乐之声为年轻人量身定做的流行音乐,可谓做到了“窄播”的精准定位。它把适听人群定位为15到45岁的爱听音乐、有一定文化素质的听众。这批人也是当代社会中最具消费力,也是商家最为青睐的“朝阳人群”。此外,这批人也是支持“我要上学”爱心公益活动的主力军。《音乐之声》是以“公益”立台,树立了自己爱心电台的强大形象。

广播将向专业化,品牌化的方向发展,未来网广播的营运而生,将更加有利于媒介品牌形象的塑造与巩固。音乐之声“我要上学――爱的5003工程”提供给我们一个可以借鉴的成功案例。活动策划的脚步将渐行渐远,仍值得人们继续探讨下去。

参考文献:

篇8

关键词:法学专业;河西学院;公益活动;调查

当前,中国正处于法治建设的关键时期,需要大量法律实践能力强的综合型人才。法学本科教育主要是培养综合型、应用型人才来满足法治化建设的需求。但是,目前大量的法学本科毕业生就业难,而相关的部门缺乏法律人才却成为一个问题。出现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是法学专业毕业生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缺乏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理论联系实践的公益活动是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重要途径。

国内外许多学者和高校对这一问题都有自己不同的见解和实际操作模式,笔者提出利用公益活动来提高法学学生实践能力,此法是借鉴哈佛大学的一种操作模式,哈佛大学法学院十多年前就要求他们的学生做公益活动。具体的做法是:学院要求每一名学生在毕业之前要花40小时做公益活动,提供法律援助,但事实上,平均每个学生在毕业前都做了六百多个小时的公益活动,而且学生都很喜欢做这样的公益活动。此项活动不仅提高了法律实际操作能力、提升了法律综合素养,而且培养了法学学生社会责任感。

一、法学专业学生从事公益实践活动的必要性

公益实践活动是指高校法学专业的学生自行组织或者被组织向社会公众进行与法律相关的各种免费公益活动,具体包括一定时间的法律宣讲,法律咨询,诉状,诉讼等一系列与其所学知识相关的活动。笔者认为法学学生从事公益实践活动具有以下几个必要性:

(一)适应法学专业本质属性。美国历史上伟大的法官之一霍姆斯说过"法律的生命始终不是逻辑,而是经验。" [1]法学专业作为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进行实践活动是法学专业中不可缺少的教学环节。各法学院都提出了自己的应对之策,主要集中于专业实习。但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是,法学专业实习出现了形式化和走过场的倾向,实习效果已经满足不了法学专业自身属性的要求。进行公益实践活动不仅可以弥补实习的缺陷,而且可以满足法学专业实践性的要求。

(二)社会需要的现实性。中国当前社会法治化的建设不仅需要大量法律人才,也需要大众普法。但是,对于大众普法活动的投入受到经济发展的制约,法学学生进行公益实践活动可以在节约社会成本的前提下进行普法活动。因此公益实践活动一方面可以培养优秀的法律人才,另一方面可以为社会法治化建设做出贡献,具有社会现实需要现实性[2]。

(三)法学学生自身的需要性。面对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法学学生自身能力的欠缺是其主要限制因素。学生参加公益实践活动,不仅可以巩固和深化所学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可以熟悉社会,提高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为其就业积累实践经验。因此,理论联系实际的公益活动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

二、法学专业学生从事公益实践活动的调查分析

目前,高校关于上述的公益实践活动都有一定的组织形式,主要集中于专业实习和假期实践,没有形成一种相对的固定形式或者长期综合的实践模式。当前这种实践模式从根本上满足不了现实的需要,为了解现状,更好的解决实践中存在的问题,笔者对于河西学院政法学院法学专业学生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

(一)当前法学专业学生从事社会公益实践的现状

此次调查对象为政法学院法学专业大一至大三学生,总共发出问卷190份,收回问卷181份,有效的问卷178份。调查的主要目标是确定目前法学学生参加过公益实践活动的现状。具体比例如下图所示:

根据调查可以看出,不同年级的学生参加公益实践活动的比例有所不同,具体来说,从大一到大三学生从未参加公益实践活动的比例逐步降低,但是经常参加公益实践活动人数比例仍然不高。理论联系实际的方式是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然而,调查显示,如此大比例的学生没有经常从事公益实践活动习惯,这种现状令人担忧。

(二)问卷调查参加公益实践活动之原因

为了进一步的了解产生这种现状的原因,笔者针对这些没有参加过公益实践活动和仅仅形式上参加公益实践活动的学生做了进一步的问卷调查和进行个别单独的交谈。对于其原因做了简单汇总,具体如下图:

调查显示,同学们没有参加过公益实践活动或只是参加过一定形式公益实践活动的主要原因主要是没有机会,其次则是由于没有时间,根据交谈得知,他们想参加实践活动,但是不知道自己该怎么做或者做什么,以及去什么地方做等,从中反映出大学学生与现实社会相脱节,以及自己具体实际运用法律能力的欠缺和一些相关组织相关活动机制的缺乏等一系列问题。

三、对法学学生从事公益活动现状反思及其相应解决措施

(一)法学学生从事公益实践活动较少原因分析

1.从思想方面看,学生思维模式的单一化是目前法学学生实践能力弱的主要因素之一。对于法学学生而言,很多学生只注重获得的理论高分,很多学生缺乏一种将学习的法学理论知识尽快用于社会实践的思维。他们忽视了法学是一门操作性、应用性极强的专业。

2.从教育方面看,高等法学教学目标定位的错位。法学教育本应该是为国家法治建设培养优秀法律人才,且是具有解决实践问题的能力,综合素质高,具有很强的社会责任感的人才。但是,目前法学教育注重理论的传授,忽视实践能力的培养。据调查得知,我国大学法学专业人数从1978年的几万人到2011年的百万人,各大学注重了数量而忽视了质量。老师与学生比例差距进一步的扩大,导致老师教学负担过重,学生对自己专业信心不足。多数大学对法学教育投入的教学资源不足,国内大学为法学专业学生提供的教学资源如模拟法庭教室、案例教学课堂以及对口学生实践基地等仅为国外的1/12。[3]

3.从法学教学单位和相关组织的关系看,法学教学单位缺乏与相关基层组织的联系,导致大多数法学专业学生无处从事实践公益实践活动。中国的法学教育主要依靠学校教育,而相关司法实务部门基层部门并不愿意协助学校承担相应的责任。学校属于教育部及各省的教育厅管理,司法实务部门属于各自不同的法院,检察院或司法部管理,而相关基层组织又属于政府部门管理,因此形成了不同的管理渠道,彼此之间没有太多的联系,即使有需要也不能更好的协调。平时,学生想要观摩庭审或到法院、律师事务所等去实践,他们也会因为学生动手能力差、安全等原因不去接受。而在西方法制较为发达的国家,法学院一直和律师事务所、法院等相关部门保持着畅通的联系,学生可以随时到自己感兴趣的单位实践,他们也愿意接受学生,为他们提供帮助。

4.从公益实践活动的经费来源看,公益实践活动所需必要资金无从保障。从事公益实践活动必须有一定的资金作为保障,这种保障是非营利性的,却是必不可少的。而高等法学院的资金主要来自于财政拨款,在这些项目中虽然有一些实习经费,但相当少,在大四实习时都不能得到很大保障,更不用说是假期或平时的公益实践活动了。

(二)激发法学学生从事公益实践活动积极性的措施

1.学生自身树立正确公益实践观。根据调查显示,9%的学生害怕参加公益实践活动,因为他们没自信。其根源是由于自身理论知识功底不够。我们学生正处于学习阶段,具备深厚的法律功底是不太可能,因此在实践中难免会遇到不能解决的复杂问题。因此,我们应该端正心态,不仅要运用所学知识去帮助别人,更重要是在实践过程中发现自身理论知识欠缺的地方,从而回归书本、解决自身欠缺问题,加深理论知识,提高行动能力。

2.充分发挥法律援助中心作用。在法律援助中心内学生通过老师的指导,亲身无偿讲授法律知识、法律案件等一系列公益活动为社会弱者提供法律帮助,获得职业成就感,同时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服务精神和社会责任感。但是,目前这种模式在少数高校艰难的运行,究其原因,主要是资金问题以及社会和不同高校的认识不到位。所以,我们需要在此方面加强宣传并争取各方面的支持,使之良性运行,同时还需要与当地法律援助中心保持业务联系并接受其业务指导。[4]

3.学校大力支持,灵活安排。在法学专业本科生实习的过程中,由于单位及高校双方认识不足、相应保障机制不完善等原因,部分高校法学专业实习并未收到应有的效果。目前,各个学院对于学生的实践活动主要安排在大四实习期间,主要原因是经过六个学期的学习,学生具有一定的基础知识和技能,但是没有考虑到目前大学生就业压力越来越大,毕业生们承受考研,考公务员,司法考试等层层重压,难免会分散实习时间和精力,影响实习效果。甚至有些学校把专业实习形式化,疏于管理。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式给专业实习造成的冲击,专业实习已经满足不了法学专业本质属性对于法学学生的要求。[5] 笔者认为,公益实践活动应当可以弥补法学专业实习的缺陷。各个法学院可以明确地将公益实践活动纳入必修课程。在实践安排上,应当避开与学生就业,考研的冲突。也可以借鉴哈佛大学的做法,有老师或者其他工作人员将学生分成小组,在每学期十五十六周进行公益活动,一方面可以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巩固所学知识。另一方面可以查漏补缺,给学生自我鉴定的机会。

4.多方面筹集资金,使得公益实践活动能顺利开展。我国有大量弱势群体需要法律援助,律师与援助中心的无私奉献仅仅解决了一部分案件,更有大量案件需要有偿服务,为了追求公平公正,需要大量的经费来充实援助案件所需的各项支出。但是,目前我们高校拥有的实习资金缺乏,经济相对落后的现状下,政府给予的资金支持也相对有限。因此,我们必须多渠道的筹措资金,主要是从被援助的地方政府申请专项拨款,接受社会捐赠,争取学校的专项实践资金等,使得我们的公益实践活动得到顺利开展。

综上所述,对学校而言,公益实践活动在法学本科教学领域是一个双赢的措施。一方面,学校开展公益实践活动,它是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教育和专业技能训练的综合性过程,也是全面检验和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合格人才的重要途径。对学生而言,通过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巩固和深化所学理论知识,培养和提高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法学专业学生从事公益活动的过程可以促进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同时法学学生从事公益实践活动能熟悉社会现实,增强其从事法律职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为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培养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 E・博登海默.法理学:法律哲学与法律方法[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1.

[2]黄培清.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11.2.

[3]孟庆瑜.法学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研究[J].保定学院学报,2011.5.

[4]周世中.法学教育与法科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5.5.

篇9

【关键词】公益 媒体 社会责任

公益者,公共利益之谓也。公益有关社会公众福祉和共同利益,其中多指卫生、济贫、救灾等群众福利事业。“公益”为后起词,“五四”运动后方才出现。“只有外国人说我们不问公益,只知自利,爱金钱,却还是没法辩解。”此话出自鲁迅先生《准风月谈――外国也有》一文,这是我国文学作品中最早出现的“公益”一词。事实上,我国古代的圣人们早就倡导“日行一善”“乐善好施”,期望大家每天都能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好事,积德行善,帮助别人,有益社会。应当说,我们中华民族从来就是一个提倡向善仁义、扶助弱者、讲求公益的民族。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建设进一步发展,在加速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人们的精神面貌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许多人同情弱者,关心弱者、帮助弱者的向善心态得到了进一步的升华,加上新闻媒体的热情宣传和积极参与,广大人民群众对公益事业的关注度空前提高,我国的公益事业出现了蓬勃发展的良好势头。今年4月,《凤凰周刊》首席记者邓飞,先后联合500名媒体人和国内数十家媒体,与中国社会福利教育基金会共同发起“免费午餐”公益项目,倡议志愿者每人每天捐赠3元,为贫困地区学童提供营养午餐,很快得到众多好心人的积极响应,至今已有贵州、河南和湖南等贫困地区的77所学校近万名小学生,每天都能在校吃到“一饭一菜一汤一蛋”的免费午餐。9月8日,国务院总理在河北张家口为教师做报告时称,国家将安排资金,在中西部贫困地区为农村中小学生提供营养补助,让孩子们吃饱吃好;中央政府明年将接手贫困民族地区小学生免费午餐,数千万乡村儿童从此将免于午餐饥饿。在新闻媒体和众多媒体人的参与和推动下,民间的公益行动最终变成了国家行动。与此同时,“老兵回家”(帮助流落在缅甸、云南的中国远征军老兵找家行动)、“微博打拐”(“随手拍照解救乞讨儿童”行动)、“大爱清尘・寻救尘肺病农民兄弟大行动”、“搀扶老人风险基金”等公益行动也在全国各地广泛展开,这使我们每一个人都感到欣慰,感到高兴,受到鼓舞。

从媒体和媒体人新闻活动的层面来看,为进一步推动我国公益事业的健康发展,我们应着重注意以下几点:

一、强化公益意识

公益就是仁慈、仁爱、向善、行善,就是扶危济困、帮助弱者,就是作贡献、献爱心。媒体在原有的基础上,进一步强化公益意识,主动承担社会责任,积极参与、策划和组织公益行动,对于社会弱势群体和媒体本身来说,是一项能够获得双赢效果的善举。近年来,我国的新公益格局已成雏形,每一个公益事业的参与主体即NGO(不以营利为目的的非政府组织)、基金会、政府、企业、社会责任部门、新闻媒体、软件设计人员和学界等,纷纷跨界合作,合并生成一条紧密联系和互动的生态链,成为我国公益事业发展的中坚力量。其中新闻媒体正在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媒体的社会影响力和公信力是承载社会爱心和发扬公益精神的良好平台,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种重要力量。在当下日益激烈的媒体竞争中,媒体参与并组织的公益行动也是一项媒体“外塑形象”、主动出击的竞争策略,是媒体在新闻竞争中争取主动权的重要途径,也是媒体人自我意识的觉醒和自我价值的体现。但在目前情况下,媒体及媒体人对公益的认识尚需提高,不能仅仅停留在做理想公益上,一心希望通过新闻传播,将相关的事件放大,使其不停地得到社会的关注,也不能仅仅停留在为弱势群体捐款上。媒体和媒体人应尊重公益事业的运作规律,按照公益事业正规的操作流程,重点在整合全社会爱心人士的群体力量,推动政府主动参与,在相关方面实行有力度的改革,在稳妥解决社会问题上下功夫。

媒体代表着社会的公平和正义,公益则代表着社会的仁爱和善心。媒体与公益的结合,在某种意义上也就是公平、正义、仁爱、善心的融合和升华,就是一种良好社会资源的完美整合。我国的新闻媒体应该对公益事业倾注更多的热情,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为公益事业的提速发展作出有效的努力。

二、突出公益宣传

专业公益媒体必然以其特有的阵地优势和运作方式,全力以赴地宣传公益事业,传播公益理念。普通新闻媒体投身公益事业的主要手段,则是下大力气搞好公益宣传,着力提高全体公民对社会的回馈意识,弘扬社会主义道德,营造和谐的社会风尚,让更多的普通人了解公益和慈善事业的社会意义,并积极参与其中。令人欣喜的是,我国以《公益时报》为代表的许多专业公益媒体,特别是中国文明网、中国好人网等公益网站,在公益宣传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许多报纸、广播、电视和网站,纷纷开设公益专刊、专栏和相关的频道、栏目,以多种多样、生动活泼的形式倡导公益、宣传公益,调动全民参与公益事业的热情、激发全社会的爱心与传统道德感。《南通日报》等一大批媒体还推出了大量公益广告,这些媒体毫不犹豫地摒弃了功利主义的商业宣传模式,犹如夜间那一盏盏明灯,照亮了人们的内心世界,唤醒了广大人民群众中那些同情、向善、友爱和互助等美好情愫。

媒体的公益宣传,没有停留在简单地为弱势群体捐款、捐物上,而是注意带动和影响更多的普通人去当公益志愿者,从思想深处确立起为他人服务、为社会献爱心的理念,并在行动上践行“日行一善”,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为公益事业尽自己的一份绵薄之力。2009年,趁世界湖泊大会在武汉召开之际,《长江日报》与“绿色江城”环保组织共同策划、发起了“行走江湖”志愿者活动。6月28日,与《武汉市湖泊整治管理办法》的颁布同步,《长江日报》联合武汉市水务局、环保局、团市委,以汉口江滩为志愿者活动基地,发起“爱我百湖”大型公益活动,开始公开征募志愿者。当天,《长江日报》在一版头条刊发新闻导读,并用两个整版的篇幅介绍了活动背景、内容及参与方式等。在以后的一个多月时间里,《长江日报》共推出8个整版,100余条消息、通讯、评论、图片、图表和示意图,大篇幅、多角度报道“爱我百湖”大型公益活动中的人和事。报纸公益宣传的浩大声势,迅速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激发了广大市民关心公益、热心公益、投身公益的积极性,由1000多名志愿者组成的40支护湖队,在召集人的统一组织下,活跃在护湖行动的第一线,志愿者们争为“绿色江城”建设奉献爱心和热诚。《长江日报》紧密结合公益活动所进行的有效的公益宣传活动经验,值得我们借鉴。另外,大连电视台为沉迷网络少年解除网瘾的“真实挑战”公益行动的宣传,陕西电视台关于大型系列电视公益活动《朝阳行动》的宣传,都是取得良好社会效益的成功案例。

三、策划公益活动

篇10

而对于刚刚上路的网络营销,年轻的网络营销顾问公司以及网络公关公司,似乎还来不及去读读里斯和特劳特的定位理论。于是我们看到很多表面很热闹的网络事件营销和话题营销,给客户的结案报告做得很华丽,数据也很漂亮,但仍然不能让客户满意。很大的一个原因是,他们没有围绕产品和品牌的定位去开展网络营销。因此,尽管在网络上制造出了不小的网络声量,但这些信息是杂乱无章的,无法聚焦在品牌定位上,自然不能持续加深消费者和网络人群对品牌的认知。

举个例子,很多客户都希望自己的企业或品牌一夜成名,在网络时代,这是有可能做到的,但如果消费者仅仅是“听说过”你的品牌,意义并不大,因为不能深入了解品牌内涵,也就很难对你的品牌产生深刻印象,更别说直接产生消费冲动了。

最近几天,天涯上一个“寻找2009个农民工兄弟,帮你回家”的帖子引起了比较大的社会反响,同时也招致了很多争议。据我了解,这是一个白酒企业发起的公益活动。本来企业做公益是值得肯定的事情。但这个企业操作-全球品牌网-手法有点问题,在网络上做宣传时采用的是匿名发帖,有很明显的策划色彩,而另一方面,他们又在公交车和户外广告牌上大打广告,并突出了企业品牌。结果是,媒体纷纷跟进报道,而网上却是一片质疑炒作的声音。

再看这家企业的背景,因为经常与行业竞争对手打官司,口水战不断,一直给人喜欢炒作的感觉。因此,这次本来是非常好的善举便很容易被理解为炒作。从更深层面去看,这家白酒品牌的品牌定位和形象一直比较模糊,至少我们找不到有“团圆,家酒”等与回家相关的品牌文化。因此,这次“帮你回家”活动明显缺乏一个品牌文化的背书,也与该企业以往的公益行为缺乏连贯性,显得十分突兀。社会受众无法从这个公益活动中加深对该品牌的情感认同和品牌认知。

但如果换成是主打福文化的金六福酒来做这个“帮你回家”的公益活动,就会是完全不同的效果。因为金六福“春节回家,金六福”的广告语早已深入人心,团圆本来就是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如果由金六福来“帮你回家”,消费者必定会对金六福“团圆时喝的酒”这一品牌定位产生更深刻的印象,很自然地增加对该品牌的认同度。还有一个多月就到春节,如果金六福也策划一次类似的公益活动,一定会带来品牌美誉度的提升,并拉动终端市场。而且,一定要大大方方名正言顺地去做,而不是匿名发帖,徒增流言。

再举一个例子,上海一个叫竞择的拓展培训公司,一直想通过网络营销打开局面,竞择的创始人和总经理找到我,希望我能给一些建议。我了解到拓展培训行业是一个竞争非常激烈而且同质化也很严重的行业,而且行业老大的市场份额已经很大,竞择培训作为一个新公司,如何建立行业地位与吸引客户?我对竞择公司的产品、服务和团队进行了全面分析,初步把竞择定位为体验式培训专业机构。

但要命的是,行业老大的主打产品就是体验式培训。如果以此作为营销策略,竞择很难说服客户他们比行业领导者更专业更值得信任。但我在看到他们的服务模式时,眼前一亮。竞择有一个8-5-0的服务承,即如果培训效果评估(由受训学员和客户人力资源负责人共同打分)满意率不到80%,只收80%的培训费;满意率不到70%,只收取50%的培训费;如果满意率不到60%,则分文不收。我了解到,敢作出如此承诺的拓展培训公司,竞择是业内第一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