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规范化管理范文

时间:2023-10-19 16:06:1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城市规范化管理,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城市规范化管理

篇1

1.低保待遇的审核及其档案形成

低保待遇的审核一般都是由专门的人员进行分层负责的,最早由相应的居委会成员对当事人进行相关个人信息的了解,结合其家庭情况,收入情况,自身健康状况等因素进行审核界定,针对自身生活困难且需要国家最低保障来保持基本生活的当事人进行初步的审核和确认,并将相关材料进行记录和整理,然后上交个相关部门做出二次审批。相关部门在结合相应材料以及当地居委会的相应评审意见之后进行复审,整理成为相应的资料档案形式上报给县民政局进行最终审批决定。当县民政局最终完成了审批之后将相应的档案资料进行建档保存,整个过程与当事人、居委会、街道办等多个部门的工作都相互关联,在互相协同之下最终确认将当前的城市低保档案最终确立。

2.低保工作的管理方式及特点

其实当前低保工作还是存在着极强的动态性。由于国家的经济状况在不断的转变,相关低保对象形成也会随着出现变化,所以也就需要不断的进行针对性的审核。在进行相应的管理工作时也就要良好的考虑到这些动态的因素最终有效的完成相应的管理工作,保证相应群众的个人利益不受损害。而低保工作最初也是以手工管理为主,但随着IT技术的不断发展,国家加强信息化建设。并且通过相应的信息系统进行档案录入、修改和管理也确实能够减少很多不必要的麻烦并且提高工作效率最终更好的完成相应的档案管理工作,所以在当前很多低保软件正在不断的普及并运用在实际管理工作当中。

二、城市低保档案管理在当前仍旧存在的一些问题

1.对低保档案管理的不够重视,一些方面的工作还不够完善

虽然低保档案管理已经初步形成了一套独有的体系并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也在随之不断的完善,但依旧仍存在着一些问题。首先就是对低保档案管理甚至是整个低保工作的不够重视。城市的经济建设,GDP的增长是更加受人关注且需要重点发展的项目,那么相对的低保工作就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弱视。最低保障是对城市中生活困难居民的基本保障,是每一个中国公民都享有的权利,因此并不是经济发展城市建设才是应该受人关注的,低保工作也同样非常重要,没有一个良好的低保档案管理自然也就极大的影响了低保工作的执行。不断的发展完善低保工作也是对人民根本利益的负责。

2.管理人才不够专业化,档案的信息化管理并未有效推广

对于任何工作,专业化无疑是会对其开展有着重要促进意义的,而低保档案管理工作也是如此,使用专业化团队进行管理实施,以一个系统规范的理念运行无疑是会在更大程度上保证低保工作能够更良好的运行的,但是当前对于低保工作的专业化团队往往还达不到预期标准。信息化建设也是随着社会进步而不断发展的重点之一。将信息化建设运用在低保档案管理中来也是非常合适的。但是在很多地方还是在沿用老旧的手工管理这样较为落后的方式,不仅不利于相关档案的保存和修改,同样加强了档案管理的难度。

三、城市低保档案的规范化管理建议

1.加强宣传提升对低保工作的重视和完善

对于以上问题,首先需要相关部门的足够重视,加强对低保工作的宣传,这样才能更有利于低保档案管理工作接下来的顺利开展。做一些低保相关知识的宣讲,让人们都能很好的体会到低保工作在社会中存在的实际重要性。而只有相关的政府部门重视了,了解了低保工作的重要性,才能更好的帮助将其顺利运行下去并且帮助低保档案管理能够更加规范有效的执行。良好的将档案进行严格有效的管理才能更好的保护到每一个低保户的切身利益,才会帮助其更好的生存下去。

2.培养专业化人才,良好的通过信息化建设加强档案管理

除了重视宣传之外,培养专业化人才也非常重要,开设相应的专业,在平时举办一些相关的培训班,加强人们思想建设的同时也要充实其本身的实践能力,运用专业化的人员和团队来实施才能更好的将低保档案管理相应预期功能有效的实现出来。而通过一些管理软件的普及进行一些信息化的建设也是当前非常重要的。IT技术的发展使得当前社会已然进入了IT时代,而其相应的技术也确实给予了人们很多的便利,使用管理系统能更加准确的进行档案的例如修改,错能存储的资料更多,并且管理起来也更加方便且规范化。

四、结束语

篇2

关键词:镇街 规范化 县域经济 发展 思考

中图分类号:C935 文献标识码:A

镇街作为我国最基层的政权组织,是党执政的基础层级,其为人民服务的质量和效率直接关系到党和政府在群众心目中的形象。在全面从严治党的新形势下,加强镇街规范化管理、推进基层善治,是深入推进农村改革创新,壮大县域经济实力,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有力支撑,是县域经济发展面临的一个现实而紧迫的重要课题。

一、新形势下镇街规范化管理的重要性

镇街是党在农村全部工作的基础。镇街干部直接接触和服务于广大农民群众,是组织和带领广大群众脱贫致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主力军和中坚力量。新形势下加强镇街规范化管理十分必要。

(一)厚植发展基础、夯实政权根基的基本要求

镇街作为我国基层政权组织,处于农村工作第一线,是党与群众、政策与实践之间最重要的结合点。镇街管理在保障党群、干群关系,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推动社会全面进步和巩固国家政权等方面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十三五”时期,农村仍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短板。乡镇是做好“三农”工作、维护农村发展稳定的最前沿阵地,是实现城乡一体化的重要桥梁,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和重要突破口。加强镇街规范化管理,实现乡镇政府的高效运转,有利于确保农村稳定、促进经济发展、推进民主政治建设,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至关重要。另外,作为整个政权的最基层环节,镇街基层政权建设的好坏,关系着整个政权建设的稳定,也直接检验着党的执政能力和水平。

(二)贯彻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转变机关作风的必然要求

全面从严治党的首要任务和切入点就是改进作风。作风问题关系人心向背、关系党的执政基础,从严治党首先要严在作风上。镇街是党代表人民执掌政权的基层阵地,是党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桥梁、枢纽和窗口,也是作风建设承上启下的关键。镇街作风正不正、实不实、廉不廉,直接影响为民服务的效率和水平,影响人民群众的利益和福祉,影响党和政府的形象和公信力。镇街作风建设具有更加特殊的地位、更加重要的作用。在全面从严治党的新形势下,必须把镇街规范化管理作为严作风的着力点和突破口,集中力量,重拳整治,推动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实现党风、政风根本好转。

(三)践行五大发展理念、应对基层突出矛盾的现实需要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发展理念,贯彻这五大发展理念,根本和重点都在基层。因为党的工作最坚实的力量支撑在基层,最突出的矛盾问题也在基层。基层问题解决不好,发展理念难以贯彻到底、党的政策无法落地生根。近年来,荣成农村工作持续向好,经济快速发展、社会秩序稳定。但在大好形势下,某些矛盾依然突出,如贫富差距拉大,基层组织软弱涣散,干部为政不廉……究其原因,最根本的还在于基层管理上存在问题。只有加强规范化管理,主动适应新常态,积极解决新问题,才能真正把发展理念贯彻到底、落实到位。

(四)创新型城市建设的重要保障

当前,县域之间的竞争,已经从拼资金、拼土地、拼政策的阶段进入到了比环境、比规划、比潜力的阶段。提升机关执行力、加强软环境建设是发展的“生命线”,是发展的“动力源”,决定着县域发展的竞争力和承载力,关乎全局,关乎长远。在转型发展关键期、创新突破攻坚期,荣成提出建设创新型城市的战略目标。进一步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加快民生事业建设,对街镇执行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加强镇街规范化建设,形成让各级领导干部勇于担当、开拓进取的良好氛围,是创新型城市建设的重要保障。

二、荣成市镇街规范化管理的探索

为加强全面从严治党、转变基层干部作风、重塑镇街干部形象、密切党群关系,荣成市主动适应新形势、新任务对镇街工作提出的新要求,把加强镇街规范化建设作为创新型城市建设的重要抓手,在持之以恒落实好台账管理、例会调度、督查考核“三位一体”工作机制的基础上,全面推行镇街规范化管理体系,着力提升镇街规范化管理水平。

(一)理顺管理制度,着力形成规范完备务实管用的制度体系

围绕“精细管理、精准考核”目标,对镇街管理制度进行全面规范理顺,形成更加严密有效的制度体系。在制度建设上,结合各街镇实际,建立完善针对性、操作性强,能够涵盖机关管理各个方面的制度体系,整理编写了《镇村规范化管理制度汇编》,内容涵盖机关干部考核办法、镇街机关内部管理制度、业务工作制度、镇街机关干部驻片包村制度、农村规范化管理制度等方面,做到凡事有章可循、有据可查。

(二)完善考核办法,着力构建公开民主阳光透明的考核机制

一是合理设置考评内容。围绕机关管理、民主评议、中心工作、风险管控、奖惩五个方面进行考核,科学设定每项考核内容的指标权重,量化考核标准。二是实行全程考核、公开公正透明。通过“日调度、周点评、月考核”的方式,每天记录情况、每月和年底考核分数量化揭晓后实时公开。改变年终考核重结果轻过程、重感情轻实绩的旧貌,实现考核评估量化、日常化,提高绩效考核的客观性和公平性。三是强化考核结果运用,将考核结果作为评先选优、选拔任用、职称评聘等的基本依据,按照考核得分从高到低确定。

(三)创新管理载体,着力打造实时高效动态开放的管理平台

开发镇村规范化管理云平台,为实施“日调度、周点评、月考核”提供有效运行载体,实现镇村两级情况即时掌控、干部每天工作掌上调度,全面提升镇村规范化管理水平。一是依托镇村规范化管理云平台实现对镇街工作的实时管理和自动管理,使镇街日常管理工作更加快速、便捷,促进各镇街工作提速、服务提质、管理提效。二是开发考评系统,引导镇街干部把功夫用在平时,及时上报工作日志。每月通过在线民主测评,严格按照程序打票,避免以往打票不严肃、乱打票、打废票等问题,考核结果更加真实全面。三是通过后台“大数据”处理,使机关管理运行趋势更加明晰,便于上级和领导科学决策、统筹调度工作安排、优化人员岗位配置。

三、对镇街规范化管理的思考

镇街规范化管理涉及到方方面面的工作,是一项系统复杂的工程,要完成这项工程,促使管理不断上层次、上水平,不可能一蹴而就、一劳永逸,必须从点滴抓起,通过长期努力,做深入细致的工作。

(一)领导班子以身作则、高度重视

领导班子作为镇村规范化管理的直接责任人和第一受益人,一定要有决心、有力度,真心实意地抓,在各方面给予全力支持和保证。要把规范化管理作为用制度管人管事、调动干部积极性的重要抓手,亲自参与进来、用好考核结果,切忌“搞平衡”、“抹桌子”,让镇村规范化管理体系真正扎下根、结好果。镇街班子成员尤其是党政正职,必须身先士卒,带头学习实践规范化管理,树立用制度管事、按制度办事的意识,让制度“从文件中走出来,从墙上走下来”,落实到干部队伍日常管理上。

(二)加强宣传和舆论引导、更新观念

规范化管理是对传统管理方式的继承、创新和变革,是实施精细计划、精心决策、精化流程、精致运行、精确控制、精准考核的一种科学全面系统的管理方法。要认真组织镇村干部进行学习,尽快提高认识、转变观念、适应发展,让干部对规范化管理认知、认同和接受,不能认为规范化管理就是搞形式、玩花样、一阵风;让干部掌握规范化管理的核心内容和关键要点,掌握规范化管理的流程和考核方式,增强责任心,积极参与到镇街规范化管理当中。

(三)建立健全符合规范化管理要求的制度体系

制度建设是实现镇街规范化管理的根本。要把制度建设贯穿于镇街规范化管理工作的各个方面和各个环节,围绕改革创新、转变职能、从严管理,结合各镇街实际,认真探索研究有效的制度体系,堵塞管理漏洞,解决管理制度不健全问题。对每一岗位的工作性质、工作任务、工作量进行细化,形成制度,建立起人人有事干、事事有人管、事事都干好、样样有考核的制度体系。

(三)加强绩效管理体系建设,完善约束激励机制

绩效管理体系建设是机关管理需要长久探索的课题。现代管理不仅摒弃了传统的经验管理,而且进入了看得见、摸得着、可量化的新时期。绩效考核是镇街规范化管理的中心,设计制定得合理与否、科学与否,关系到干部人事管理的水平,进而影响到整个镇街规范化管理的水平。首先,将考核内容与干部岗位责任制挂钩,制定科学的考核方案,使考核内容切合实际,易于操作。其次,建立完善的考核机制,提高透明度,提升考核结果的公信力。最后,严格运用考核结果。完善绩效问责制度,真正发挥绩效考核的激励约束作用。

篇3

关键词:城市规划; 城市管理; 规范性

中图分类号: TU98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一、城市规划的地位和作用

城市管理是指多元的城市管理主体依法参与管理城市公共事务的有效活动。城市管理具有综合性、开放性和动态性特征。城市管理包括城市经济管理、社会管理及市政管理等。随着社会的发展,城市管理也在不断地革新。

城市规划是综合性、政策性很强的政府职能,城市规划也是一门跨越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综合性学科[2]。它是政府根据城市的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和发展规律,在一定时期内对城市的发展建设作出的统筹安排和综合布局,是指导城市土地利用和建设具有法律效力的文件。城市规划是横式发展的蓝图,是城市建设与管理的龙头。合理的城市规划对一个城市的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地位和规范作用。

( 一) 城市规划是具有法律效力的重要文件,体现和贯彻城市政府的意志

城市规划是按照法定程序编制的,并且要经过审核和批准,是具有法律效力的,任何人无权擅自改变。经过审核和批准的城市规划代表了城市政府的意志,严格贯彻实施城市规划,就可以保证政府意志得到贯彻和实施,确保政府在城市的规划、建设、管理中具有权威性。

( 二) 城市规划是政府依法行使其职能,实施宏观调控的重要措施

城市规划是政府依法行使其职能的一项重要措施。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面对新的形势,政府要主动、全面和有效地进行宏观调控。城市规划的审批要严格,政府要严格把握城市规划审批,掌握主动权,使城市规划对城市管理起到一定的规范性作用。

( 三) 城市规划为历史文化遗产和自然环境保护以及社会公益事业的建设提供了重要保障

面对现代的市场机制,在城市管理中出现的弊端,比如占用绿化地、拆除古建筑等,严重影响了城市的建设与管理,影响了城市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不断加强城市规划工作的建设,通过城市规划的规范性、强制性和约束力来规范市场经济中的种种负面行为,能够达到保护城市的历史文化遗产、自然环境的目标和促进社会公益事业的发展。

( 四) 城市规划是规范城市建设与管理的重要手段

城市规划是规范城市发展建设秩序、规范城市秩序、查处违法行为的重要手段。抓好城市规划,就能使城市管理井然有序。严格按照城市规划执法,就能保证城市科学、健康的发展。

( 五) 城市规划是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城市规划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利害关系,包括全局与局部、发展与保护、近期与远期等,在充分考虑城市的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合理利用土地及空间资源。为保证城市经济、社会和环境的综合效益,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必须严格执行城市规划。

二、城市规划对城市管理的规范性作用

城市管理要以合理、科学的城市规划为指导。城市规划是城市建设的重要依据,是城市管理的龙头。城市建设是城市管理的基础,是实现城市规划的重要手段。只有抓好城市规划、建设,才能提高城市管理的水平。同时,城市规划又对城市管理起到一定的规范性作用。

( 一) 城市规划对城市管理具有方向性作用

城市规划是龙头,它对一定时期内城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土地利用、空间布局以及各项建设的综合部署、具体安排和实施管理规划具有方向性作用,是城市建设的重要依据,是城市管理的龙头和城市发展的蓝图。城市规划总揽城市建设和发展全局,它决定城市的发展方向和目标。抓住了城市规划,也就是抓住了城市建设和管理的关键。城市管理涉及城市的方方面面。例如在对城市的管理方面,就可以以城市规划为导向。城市规划根据《城市规划法》依法制定了编制、审批和修改原则,一方面坚持“政府组织、专家领衔、部门合作、公众参与、科学决策”的规划编制组织方式[3],保证规划的科学性和权威性,另一方面也符合城市的发展规律。有了这样的导向,城市管理的方向更加明确。

( 二) 城市规划对城市管理具有引导和调控作用

城市规划给城市的经济、社会和环境发展和合理的宏观调控提供了正确引导。以城市经济管理为例,具体地说,城市规划对城市经济管理的引导和调控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城市规划将国家经济建设的政策、法规融入到对土地资源的配置中,从而引导城市建设合理健康发展,促进城市经济实现可持续增长。2. 在城市空间布局上,城市规划为城市发展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进一步完善城市的经济功能,营造更适合招商引资和城市发展的经济环境。3. 在城市规划中确定的城市建设开发的方针,对于统筹安排大型建设项目的创建和选址,实现城市规模经济效益具有引导作用。4. 在公共设施建设方面,城市规划坚持在满足城市生产和生活需求的情况下,逐步实现城市规划的资源共享。5. 城市规划的相关规定可以有效地保护城市中有价值的名胜古迹,提升城市的文化内涵。

6. 城市规划对城市经济活动的发展规模进行合理调控,确保城市规划建设与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和谐统一。

在社会和环境管理方面,城市规划也具有引导和调控作用,使社会环境实现和谐统一的目标。

( 三) 城市管理可以运用城市规划中行之有效的措施

在进行城市管理的过程中,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状况的变化,规划的内容和管理措施会不断地修正、充实和调整。既要充分发挥城市规划在城市管理中的引导和调控作用,又要尽量避免城市规划对城市管理造成的不利影响。另外,还要考虑城市规划在城市管理中可能会产生的问题和挑战。为此,需要做好城市规划与城市管理的协调工作。第一,要处理好城市规划中经济发展战略和城市的具体情况相结合的关系,紧密联系城市实际进行管理。第二,实施城市规划的同时,要注重城市的可持续发展,重视对社会稳定的维持,加强对环境保护的管理。第三,城市管理要根据城市规划,使城市形成工业聚集中心,住宅、商业聚集中心,商品、贸易聚集中心等,逐步实现城市协调发展的目标。第四,在实现审批的城市规划的基础上,在城市管理的过程中,要尽可能地加大投入进行基础设施建设,营造良好的社会、生活和经济发展环境。同时,城市管理要符合城市规划的要求,城市规划区内的各项建设必须符合城市规划的规定,并履行法定程序。依据《城市规划法》的相关规定,为城市管理寻求法律依据。城市管理要依法行政,推行城市管理法制化,严格做到依法办事,规范执法,文明执法。

小结

城市规划对城市管理具有一定的规范性作用。城市管理的实施者是城市政府,城市管理问题既反映了地方政府的管理能力和民生意识,也反映了城市的综合发展水平和市民的整体素质。只有不断提高政府的管理能力和市民的综合素质,发挥城市规划的作用,才能切实提高城市管理的水平。

[参 考 文 献]

[1]赵民,陶小马. 城市发展和城市规划的经济学原理[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篇4

关键词:工程竣工资料;规范化;管理

1. 工程竣工资料出现的问题

1.1书写不规范

工程竣工资料对书写方面要求严格,不能出现资料书写潦草,纸面不整齐或者原始资料上随意涂改的现象。下面我们具体分析竣工资料书写不规范的几种现象:

1.1.1竣工资料的原始版采用的笔不规范

工程工作人员在书写原始资料的文字或审批签字不重视应该采用哪种笔,有的采用纯蓝墨水笔或稳定性差的圆珠笔,使得竣工资料的原始资料文字五花八门,影响资料的美观。

1.1.2工程竣工资料的书写准确率低、潦草

准备竣工原始资料的有关人员书法成绩不合格,原始资料的文字记载不规范,使用不规范的汉字,经常出现错别字现象。竣工资料的绘制不使用必要的绘制工具,徒手绘制,使得表格和图样潦草。

1.1.3随意涂改

竣工资料的书写不规范又体现在原始资料随意涂改,涂改后甚至出现不盖章等不重视资料规范化的现象屡屡不鲜。

1.2纸张标准不规范

竣工资料都是要归档,用纸必须要选用专用纸,否则会影响竣工案卷的质量。目前,竣工资料用纸使用不符合要求,经常出现使用、长短不一、不合格的非专用纸。使用非专用纸使得竣工资料纸张使用不合格,长短不一,增加整理和装订工作量,造成很多不便。

1.3资料不齐全

工程竣工资料包括施工单位工程竣工报告、勘察单位勘察文件及实施情况检查报告、监理单位工程竣工质量评价报告、工程质量保修合同、建设工程竣工验收报告和竣工图等15种资料,竣工资料的案卷都要有上述资料,任何一个都不能缺失。当前,工程竣工资料不齐全的现象严重,有的缺监理报告,有的缺乏工程质量保修合同书,有的缺乏其他原始资料只有竣工图。

1.4内容不充实,文据不准确

工程竣工资料涉及面广,要准备十几种资料,工作量有点大,各方面要求严格。从现在的竣工资料现状看,竣工资料内容出现摘抄设计或应付形式,使得资料内容空虚,深度不够。而且原始资料经常出现文字误差,数据不准确,前后数据互相矛盾。

1.5整理不规范

工程竣工资料整理不规范,有的不按资料分类成册,有的已成册的资料没有卷内目录,有的竣工图纸不盖章,有的卷内目录字迹潦草或不准确。

1.6移交不及时

由于当前工程竣工资料管理规范化程度不高,管理人员工作不积极,延误统一管理工作。有的管理人员不重视资料的及时上交,移交不及时,甚至造成竣工资料的丢失。有些职能部门不能按照有关规定及时移交工程竣工资料,造成统一管理延误,甚至导致竣工资料丢失。

2. 工程竣工资料管理规范化的必要性

2.1工程竣工资料是建设过程中形成的原始记录

上文中已经提过工程竣工资料具体有十几种资料构成,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形成的文字、图纸、声像、计算材料、图标等不同载体与形式的各种原始记录一起构成竣工资料。工程竣工资料记载整个工程建设过程的各种原始记录,反映工程建设全过程的真实情况,是记录工程建设情况的重要技术。

2.2竣工资料归入技术档案,作用重大

规范、准确的工程竣工资料归入建设工程的技术档案,为以后的利用、运行管理和维护工作提供方便,在建设工程的改建和扩建工作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3不规范的竣工资料会增加编制工作难度

整理不规范、编制不完善的工程竣工资料的编制工作难度大,对建设工程竣工资料的管理带来了不小的压力。因此,竣工资料的规范化管理势在必行,必须紧抓竣工资料的规范化管理。

2.4竣工资料不规范的原因众多

工程竣工资料出现上文中众多不规范现象的原因有很多,其主要原因可归纳为两点。其一,有关职能部门和管理人员不重视对竣工资料的规范化管理;其二,工程编制人员不清楚竣工资料在形式和内容上的要求,不熟悉竣工资料的备置方法,而且他们工作行为散乱,导致竣工资料出现众多不规范的不良现象。

3. 实现工程竣工资料管理规范化的探讨

工程建设项目想要搞好工程竣工资料规范化管理,亟需解决竣工资料出现的众多问题,因此,必须提高竣工资料规范化的认识,建立规范化的管理制度,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工程竣工资料管理的规范化。

3.1提高工程竣工资料规范化管理的认识

上文中着重提到了工程竣工资料管理规范化的必要性,整个建设过程中竣工资料规范化管理尤为重要,必须利用多种形式对竣工资料管理加以宣传,逐步提高竣工资料规范化管理的认识。实现竣工资料规范化管理的关键在于提高有关人员思想认识,从思想上让他们意识到竣工资料规范化管理的重要性,将规范化管理的必要性深入到他们的每一步工作当中。随着工作人员的思想认识的提高,他们执行竣工资料规范化管理的自觉性自然而然得到提高,在实际工作中真正体现规范化管理的重要性,使竣工资料管理规范化得到工作人员的重视

3.2建立规范化的管理制度

工程竣工资料的规范化管理工作在工程建设初期,必须要建立完善的工程竣工资料管理办法,使有关人员清楚规范化管理工作的要求,在实际操作中按照要求严格执行,从而实现竣工资料管理规范化。建设单位建立的工程竣工资料规范化管理办法,必须具备统一的编制细则和要求,约束有关人员不良的工作行为,为实现竣工资料管理规范化打好基础。

3.3加强对施工单位的监督

对于工程竣工资料规范化管理国家有相关规定,建设单位的工程竣工资料编制必须符合国家的有关规定,因此,建设单位开工前,设计单位、建设单位和监理单位必须共同审查承包单位的竣工资料编制措施,以便保证竣工资料管理的规范化。工程竣工资料规范化管理必须加强对施工单位的监督,做好监督、指导及检查工作,只有这样才能防止漏项,逐步实现工程竣工资料规范化管理。

3.4抓好竣工资料的验收关

工程建设完毕验收阶段,必须对工程竣工资料进行全面检查,查看资料的编制和整理情况,符合规定的才能予以结算工程量。

4. 结束语

总之,目前工程竣工资料规范化管理仍然存在有些问题,因此,建设单位必须加强竣工资料规范化管理工作,抓好监理与设计、建设、施工单位的相互联系,让他们认识到规范化管理的重要性,紧密配合,就能够实现工程竣工资料规范化管理。

参考文献

[1]王英菊.浅谈工程竣工资料管理的规范化[J].水利技术监督.2010(05)

篇5

关键词:营业线外委施工监护管理

中图分类号: C93 文献标识码: A

近年来,段管内配合国家及地方建设工程施工较多,如京沪高铁、京石客专、南水北调及北京市地铁交通工程以及其他地方高速公路临近、上跨或下穿既有线等一系列外委施工。工程主要特点为施工种类广、难度大;因此,在保证段管内设备正常维修的情况下,还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来进行外委施工监护工作,安全工作压力相当大,为保证营业线运营安全及施工安全,结合自己几年的现场工作经验,总结如下外委施工管理措施。

1.强化关节控制,规范施工流程

外委施工审批程序大致分为以下五个步骤:

图1-1外委审批施工管理流程图

针对以上工作步骤,要做到认真分析、层层把关,任何环节都不得遗漏,主要需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1.1前期沟通准备

即提前积极与所属项目管理机构、设计部门加强联系,针对扰动路基稳定或改变原有路基结构的施工(如框构桥下穿铁路、隧道暗挖、线下顶管、临近既有线新建桥梁、路基等施工),了解即将开始施工的具置,提前查阅相关资料,包括施工地段既有线的土质、水文、路基等基本情况,将可能会对既有路基等设备造成永久伤害或影响的情况反馈给设计部门,并提前做好监护配合的准备。

1.2设计审查阶段

针对每项外委施工的具体情况,提前和设计人员沟通,主动参加设计文件审查会,重点把控对线路、道床、路基等整体稳定的设计内容;在总结以前施工经验的基础上,结合现场实际,及时提出段建议方案。例如,地铁十号线下穿丰台站施工现正处于设计文件审查阶段,通过总结去年地铁九号线下穿丰台站的成功经验,结合现场线路为繁忙干线、土层为砂卵石层等具体情况,设计方案上要求加深路基注浆深度及线路加固采用纵横梁加3-5-3吊轨梁的加固方式(此方案已经通过专家审查同意)。

1.3施工组织措施审查阶段

根据设计文件,提前与项目管理部门、施工单位一起去施工现场勘察,共同研究制定详细的施工方案、技术组织措施和确定关键卡控项目,分析安全风险源,制定详细的安全应急组织措施,力争把安全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如地铁十号线下穿丰台站,设计方案采用盾构法加二次注浆加固施工,在施组审查阶段,下穿铁路地段应严格控制出土量及盾构顶进速度,对注浆压力及注浆量进行严格盯控,制定详细的线上安全防护措施,确保施工的顺利进行及铁路的行车安全。

1.4施工手续办理

办理施工手续即在施工方案通过审批后的基础上,签订《营业线施工审批表》、《施工监护配合协议》、《施工安全协议》及缴纳施工安全抵押金等。汛期施工还需单独办理汛期施工手续并制定详细的汛期安全措施。

1.5验收、资料归档

施工完毕后,项目管理单位组织施工单位、监理、设备单位等对工程情况进行验收,对顶桥、顶管等破坏路基稳定的施工,在施工完毕后,要求施工单位请有资质的检测单位对路基进行雷达勘测,勘测报告要归档,验收合格后,工程竣工资料交由设备主管工程师存档,对破坏路基稳定的施工,由防洪工程师进行统计管理,作为来年的防洪重点处所,加强巡视。

2.强化外委施工监护管理,进行细节盯控

为保证施工过程中的施工安全,需要从细节入手,强化细节盯控。

每项施工开工前,段主管外委施工领导组织段桥梁科、线路科、安全科及相关线桥车间负责人及监护员连同施工单位召开施工预备会,进行现场交底,了解和掌握工程施工主要流程和安全卡控重点,并形成会议纪要,为现场监护做好准备。

图2-1 监护管理流程图

2.1成立专业监护队伍,配齐配强监护力量

2.1.1成立专业监护队伍。

针对段外委施工量大、范围广的特点,为了切实加强监护力量,段成立了外委施工督察大队,下设专职巡查小组,同时各相关车间成立了外委施工监护小组。明确规定每名现场监护人员必须经段培训考试持证上岗,并保持监护队伍相对稳定,无特殊情况且未经外委施工督察大队同意不得随意变更监护人员。

外委施工督察大队负责审定站场改造、上跨下穿等重大设计方案、施工方案,协调解决施工配合、监护中发生的问题,研究确认对违规施工的处罚。

巡查小组负责进行外委施工监护检查,检查施工单位在施工中存在的问题及监护人员在监护中存在的不足。

2.1.2选拔精兵强将,强化专业素质培训。

为确保监护有力,段从各车间精心选拔了一批思想过硬、业务素质高、责任心强的技术骨干,并由督察大队、职教科组织专门进行了脱产培训,持证上岗,确保了一线监护力量充实、素质达标。

2.2强化三级联控措施

针对下一步外委监护配合施工异常严峻的安全形势,段将统一 “安全共保、责任共负、压力共担”工作观点,强化段、车间、工区三级联控措施,为推进施工监护的专业化、制度化、规范化打下了基础。

2.2.1段机关干部实施垂直管理,严格履行盯控职责。

首先,在进行主要工序如注浆、降水、框构顶进等首日施工时,主管领导必须亲自到现场进行确认,确定满足开工条件后,方可允许开工。并在首日进行24小时现场盯控。其次,对于重点施工,为加强施工期间的盯控力度,段机关每天分线路、桥梁、安全三个专业,分别有1名干部到现场进行全过程盯控,盯控人员与施工人员一道吃住在工地,并实行严格的交接班签认制度,确保施工过程中行车安全。

2.2.2车间主管干部实施全方位介入,严格进行过程把控。

自工程施工的那天起,段相关车间干部轮流盯岗,长期吃住在施工现场,负责协调施工及监护配合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对施工现场进行不间断巡视。

2.2.3工区职工实施全过程盯控,严格卡控设备状态。

以地铁九号线下穿丰台站为例,首先,线路工区和桥梁工区在施工地点均安排技术水平高、经验丰富、责任心强、甘于奉献的职工进行24小时不间断监护。按照专业分工,线路监护员负责监护线路几何尺寸变化及路基沉降变化情况;桥梁监护员负责监护线下隧道内出土变化情况。在结合部处所上实现线桥联动一并落实巡视监护制度,发现问题及时沟通,使每个部位均处于可控状态。

2.3强化监护落实,筑牢监护阵地

2.3.1建立监护驻守制度化,实行全天侯监护。

路内多次施工事故的惨痛教训,使我们清醒认识到施工部门和我们监护单位是荣辱与共、风险共享的共同体。转变观念、主动上手,坚决把施工单位的活当成自己的活来对待、来管理是我们的职责所在。在每处施工现场搭设简易房屋,无论是盯控干部还是监护职工,均吃住在现场,实行24小时不间断盯控制度。

2.3.2强化监护装备统一化,采取全方位把控。

以京沪42k顶桥施工为例,首先,在人防上,要求所有监护人员全部统一着装,佩戴监护员证、安全帽和监护袖标,并盯控施工人员严格穿着防护服装上线施工。其次,在物防上,要求施工单位在现场安装扩音器,对上下行来车情况进行广播;并要求施工中采取拉防护绳的施工防护措施以保证作业安全和人身安全。第三,在技防上,联合项目管理部门及施工单位,在框构桥施工现场安装多点采集的视频监控系统,以便能够随时观察到现场施工进度和安全情况,确保对重点施工全方位把控。

2.3.3完善监护制度化,强化全过程介入。

为确保每项施工始终处于受控状态,各类安全隐患问题得到及时解决,建立健全现场写实、信息沟通、监督检查、分析汇报等监护工作制度,每天下午参加由各专业、施工单位、监理及相关项目管理部门人员组成的碰头会,把现场发现问题及时反馈给相关人员,做到及时处理;准确的掌握各类信息,做好施工全过程把控。

2.3.4规范检查手段化,落实全覆盖检查。

为确保每项施工从开始到结束的安全稳定,我段严格落实动静态检查制度。静态检查以现场监护人员为主,施工采取专业监护与巡视相结合的方式;段主管科室进行不定时抽查。动态检查以人工添乘检查等手段进行,对沿线施工地段进行动态检查。

2.3.5规范监护材料标准化,提升监护管理水平

按照规范管理、强化施工安全控制的基本要求,认真借鉴和总结兄弟单位经验,建立“三书”、“两图”、“一表”、“一本”的监护管理模式。

“三书”:一是《营业线施工监护指导书》。按照不同的施工类别、施工项目、关键环节和盯控重点,为监护人员编制《营业线施工安全监护指导书》,并发放到每名监护人员手中,进一步规范监护内容和监护标准,使监护工作更加有针对性。二是《监护人员履责说明书》。针对监护员的监护职责,重点明确现场监护员应该“负什么责,怎么负责和负不了责怎么办”的问题,使每名监护人员都能感觉到自己身上的责任和压力,提高了确保营业线安全的责任意识。三是《营业线施工停复工通知书》。我段以通知书的形式对各种原因造成的施工停工和复工的程序进行明确规定和规范,目的就是更好的约束施工单位按规定履行停复工手续,确保杜绝黑施工。

“两图”:一是外委施工现场监护流程图。根据每处施工提前制定出监护流程,以便从流程上卡控施工程序漏洞和结合部监护不到位的问题。二是现场监护人员巡视图。从巡视图上对现场监护人员的巡视路线、关键部位和巡视遍数都进行明确规定,以确保监护人员自身安全和施工现场各关键部位监护到位。

“一表”:一是通讯号码表。将段三级监护组织和施工单位各级负责人的手机号码印制成通讯号码表,贴于施工现场会议室。

“一本”:《监护员现场记录本》,主要是对现场监护员、各级检查人员的监护检查情况以写实本的形式进行详实记录,通过逐级签认,达到现场监护自控互控的目的。同时,针对施工监护内容的不同,现场检查写实重点也不同。

针对外委配合施工工作我们要始终保持对运输安全的高度敏感性和警惕性,加强责任意识和大局意识,以“规范管理高标准、过程控制讲科学、安全意识不懈怠”的精神,不断强化施工的有序管理,发挥专业优势,推进各项措施的落实,确保营业线施工安全持续稳定。

3. 外委施工监护实例

3.1 北京地铁九号线下穿丰台站施工

通过前期现场调查及方案审查会确定,由于隧道下穿施工地段主要为卵石层,确定隧道采用锚喷一衬的方式施工,隧道顶部软土层采用深孔全断面注浆防护(见图3-1),铁路采用纵横梁加3-5-5扣轨防护方式(见图3-2);现场埋设观测点,实时观测地面沉降变化;此项施工的风险点为防止路基塌方、防止线路沉降超限、防断、防胀、路基注浆防止电缆断裂等。现场成立监护领导小组,制定重点风险源监护卡控表(图3-3),现场设置责任心强的线路、桥梁监护员及防护员(见图3-4),根据现场风险点制定详细的安全监护组织措施,对现场施工情况进行24小时监护,确保了线路行车安全及九号线的顺利通过。

图3-1 深孔全断面注浆方案图

图3-2 线路防护设施方案图

图3-3 施工重点风险源卡控表及监护领导小组

图3-4 加强现场防护及监护严格控制注浆压力

3.2 北京地铁十号线下穿京九铁路及京沪高铁施工

此项施工采用盾构施工法,线路沉降观测采用的第三方观测,由于隧道穿越京沪高铁,控制基础沉降是难点,安全风险项点主要为控制路基沉降、防止线路超限;根据此项施工的特殊性,结合前期工作经验,段成立监护领导小组,挑选经验丰富的监护员实行24小时轮班监护;桥梁监护员根据监护要求实时监控线下出土量及注浆量,及时与线上线路监护员联系沟通,发现异常及时制止;同时线路监护员加强与第三方检测单位的沟通,及时掌握沉降变化,对高铁严格控制沉降量在1mm范围内,采用安博格轨检小车对线路尺寸进行精确测量,形成数据三方对比,确保了高铁行车安全及地铁盾构下穿的顺利通过铁路;同时由于地质的特殊性,沉降变化需一段稳定期,期间需采用动、静态相结合的检测方式对线路几何尺寸进行检查,确保沉降完全,不影响行车安全,此项工程顺利完工。

篇6

关键词:实验室;检测;规范化管理;计量;认证

强化建筑工程中的各个环节,对保证建筑工程的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此外,建筑工程检测实验室的计量测算工作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可以通过把建筑工程的相关施工数据放置在实验室检测计量中,来获得更为准确的数据,进而为建筑工程提供了更加科学化的参考信息。

一、实验室计量认证的准备

(一)全员参与。实验室领导在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改进资源配备等方面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说,实验室领导是建立和运行质量管理体系的关键所在。作为实验室组织的根本,实验室各级人员只有充分的参与其中,并充分发挥集体的智慧,才能保证计量认证的有效建立和正常运行。

(二)依照要素要求明确职责。建筑工程检测实验室的根本目的是提供正确的检测报告,因此,实验室应按照《评审准则》各要素的要求,确定检测报告形成过程中的质量环节并加以控制。为了对各个质量过程进行有效控制,应将各个过程的质量活动分配落实到相关部门,根据各部门承担的质量活动确定其质量职责和各个岗位职责并赋予相应的权限。实验室在开展质量活动的过程中,根据需要合理配备硬件、软件和人员。

(三)明确质量方针目标。质量目标是质量方针的重要组成元素,所以,实验室的领导者要根据实验室的实际情况,同时结合实验室的工作性质、要求以及内容,制定出相符的质量方针以及质量目标,进而更加顺利的指导质量管理体系的建设和设计工作。

(四)保证质量管理体系的正常运行。质量管理体系的运行就是执行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实现质量目标、贯彻质量方针、保持质量管理体系持续有效以及不断完善的过程。通过定期对实验室各环节和各部门进行全面系统的内部审查发现质量管理体系运行中的问题,技术发现影响工作及服务质量的因素,并以报告的形式提交,各负责部分需要对现行质量管理体系进行一定的评价,及时修订和完善质量管理体系。

(五)建立质量管理体系。质量管理体系文件是描述质量管理体系的文件,是质量管理体系的具体体现和运行法规,也是计量认证的重要依据之一,其包含:质量手册、作业指导书、程序文件、质量记录。一,程序文件是规定各实验室质量活动方法和要求的文件,是质量手册的支持性文件,因此要做好文件的保存和管理工作;二,内容与质量手册的规定相一致;作业指导书是规定质量基层活动途径的操作性文件;三,针对具体的作业活动,是程序文件的细化,应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作业指导书包括操作规程、自校规程等;四,质量记录表格、文件包括原始记录、检测报告等质量活动见证性文件。

二、建筑工程检测实验室计量认证规范化管理

(一)规范实验室检测环境。首先,有化学分析项目的检测室,所用各种器皿及试剂应分类存放,备用试剂应有专门的存储室或储存柜,有毒有害试剂应存储于保险柜中,并由两个人保管;其次,实验室内水、电、气管道的布置要整齐并严格有效的管理措施,配有“三废”处理措施和器具,按要求处理“三废”,做到无害化排放;再次,实验室的环境要满足工作任务的需要,各检测区间的分布要合理,避免产生交叉污染;最后,对涉及人员安全和环境保护方面的检测项目,实验室需建立紧急应急预案。

(二)加强人员培训。首先,实验室应对培训活动的有效性进行评价,通过能力验证、人员比对、操作监督、内部或外部审核等方式证明培训的有效性;其次,作为检测实验室应根据需求制定并实施人员培训计划,内容应包括:相关法律法规、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相关检测标准规范等内容;最后,实验室应按《评审准则》的要求认真执行持证上岗制度,加强对各类人员的业务考核并将考核成绩记录存档。

(三)优化档案资料管理。按文件资料控制程序对质量管理体系文件、检测方法、检测技术规范等受控文件进行发放登记和标识定期跟踪,审核文件的有效性,保证在用标准是有效版本。对有关法律、标准规范、技术人员、仪器设备、原始记录、检测报告、供应商等档案进行分类归档管理。

(四)强化对检测仪器设备的管理。一,《评审准则》中规定检测实验室所有仪器设备应进行标识管理,即使用合格、准用、停用三色标识。标志的内容应包括仪器编号、检定有效期等内容;二,每台仪器设备旁边除应有使用记录外,还应有仪器设备的操作规程及使用注意事项;三,建立检测仪器设备档案,并设专人负责仪器设备的保管、检定、校准以及档案的管理工作。该工作内容有:仪器设备及其软件的名称、型式标识、制造商名称、系列号以及标识,启用日期及验收记录,检定或校准记录及合格证书,使用和维护记录,故障维修记录等;四,强化标准物质管理,在有效期内,保证所有标准物质来自有资质的机构,保障检测数据的可靠性。

三、结语

综上所述,计量认证的实质是对实验室一种法定认可活动,是对实验室从事检测能力的评价和承认。随着质量管理体系的推进和运行,需要逐渐增强全员的质量意识与管理意识,明_各项管理职责和工作程序,明确不符合工作的控制要求,为客户提供“公正、准确、规范、满意”的服务,实现实验室全方位的规范化管理。

参考文献:

篇7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1.1.1医院情况 县级综合性二级甲等医院、编制床位296张、实际床位410张,11个病区,现有在岗护理人员198人,护士平均年龄为33.4岁。

1.1.2护生情况 本市中职卫校护生、本县人口,接收人数 2010年48人、2011年49人、2012年52人、2013年52人,每批护生平均年龄(17±0.5)岁。

1.1.3规范管理 对2011年度起接收的护生加强组织管理,逐步完善教学管理体系,由粗放管理变为规范管理。

1.2方法

1.2.1组织与制度

1.2.1.1健全临床教学组织机构 护理部主任任组长,组员(科室总带教)由各科室护士长推选一名临床带教经验丰富,热爱临床教学工作的人员担任。

1.2.1.2制定护生实习与带教管理规定。根据医院临床护理教学工作的实际, 不断加强制度建设,完善了临床护理实习带教管理规定,包含师资认定、培训计划、临床带教、出科考试、劳动纪律、仪容仪表、培训、服务态度、轮科等规定,使带教老师和实习护生在教学活动中有章可循、有据可依, 避免了盲目性和随意性。

1.2.1.2.1师资的选拔:至少有3年以上工作经历,热爱临床教学工作,有责任感、有爱心的护士担任带教。实习结束前,通过科室总带教及实习生对带教老师进行民意测评,了解老师的带教能力、品行,决定是否继续带教[1]。

1.2.1.2.2遵守劳动纪律 每个实习生来院实习前,与医院签定一份协议,由学生家长签名,告知医院对实习生的管理规定,请家长予以配合,保障护生在院期间安全及实习的出勤率。

1.2.1.2.3制定培训计划 护理部根据学校的实纲制定年度带教计划,给实习生制定一个明确的计划和安排,使他们每到一个科室都有目的地进行实习。

1.2.1.2.4出科考试 制定考核内容,操作考核内容是护理部根据学校的实纲要求把应掌握的基本操作项目分派到每个科室,理论考核内容则由科室考核本专科疾病相关知识。出科前1 w,由教学组长进行考核。

1.2.2实施

1.2.2.1落实培训计划

1.2.2.1.1岗前培训 医院岗前培训,每批护生来院时进行为期1 w的集中岗前培训, 分别由发展部、院感科、医务科、护理部主任从医院基本概况、医学生的医德语言培养、手卫生、医疗废物分类、职业暴露与标准防护、传染病防治法、护士礼仪、实习生带教管理规定、基础护理操作技术训练等方面进行系统培训, 使护生明确实习目的、劳动纪律、考核要求和管理办法,强化制度意识,尽快了解医院情况[2]。

1.2.2.1.2月业务学习 护理部根据临床实习进程, 制订相应内容学习,每月1 次,授课以护理部为主,内容包括交接班、查对制度的解读、静脉输液的新进展、静脉输血、护理安全警示教育、患者健康教育、护患沟通交流艺术、护理职业道德与素质修养等,均采用多媒体授课。

1.2.2.1.3科室小讲课 每月2 次,带教教员根据科室实习生培训计划,进行包括专科常见病、多发病相关知识、专科技术操作、专科仪器的使用与维护、专科健康教育、药物剂量计算等内容培训, 帮助护生将所学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有机结合, 提高对专科护理知识的理解与把握。

1.2.2.1.4护理查房 每月2 次,科内选择常见病多发病、具有典型症状的病例,让学生多形式的学习专科疾病相关知识,激发学生兴趣[3]。

1.2.2.2合理排科 根据临床科室设置把同学分成等同小组,每4 w一轮科。参照实纲要求,安排科室轮转。每组选一个小组长,负责上传下达。

1.2.2.3定期召开座谈会 每月轮科这天上午,护理部主任召集实习生座谈,从中了解护生的实习需求和工作表现、分享实习经历、征求学生对教学工作的意见和建议、指出护生在实习中存在的问题, 提出改进的方法和努力的方向。在实习初期、中期和后期召开护生小组长和教学组长座谈,教与学互通信息,充分沟通。

1.2.2.4规范出科考试 出科考试的成绩反映了学生对科室专业知识及技能掌握的程度,也反映了科室教学水平[4]。出科前1 w,科室带教组长根据计划要求对本科实习护生进行理论及操作考核,完成出科鉴定。

2 结果

护生实习效果明显提高,见表1。

3 讨论

3.1临床教学组织的成立,体现工作的重视,责任明确。临床教学质量的高低与重视程度、组织安排、严格要求和业务水平有很大关系。

3.2临床实习阶段是护生向临床护士过渡、建立正确的临床思维模式,形成专业化角色特征的重要阶段,培养护生综合能力和素质是临床带教老师的责任。系统岗前培训让学生思维更清晰,明确学习目标、该做什么、怎么做,提高了遵守规章制度的自觉性;有利于实习生增强临床护理基本技能,提升职业心理素质,有助于实习生尽快适应实习工作环境,完成角色的转变,有效提高了临床实习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

3.3规范化的管理让参与者明确组织规定、目标,有章可循, 有据可依, 避免盲目、随意性。临床教学管理措施的积极尝试有效地促进了师生综合素质的提高,达到了教学相长的目的,确保了护生实习质量。规范化临床护理教学管理模式是一项科学有效的管理机制, 值得借鉴和推广。

参考文献:

[1]陈红英. 实习护生的带教管理[J] .现代医院 2009,9(10):114.

[2]黄中英,蔡瑞卿.系统化岗前培训的实践与探讨[J].全科护理,2013,11(7):1987-1988.

篇8

关键词:建筑工程;检测实验室;计量认证;管理

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2)04-0020-02

Abstract: This paper combine with the author’s years of practical work experience, to strengthen the construction and testing laboratory metrology accreditation of standardized management for the key point, put forward a brief discussion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laboratory tests.

Key words: constructional engineering; laboratory; management of metrology accreditation;

就我国目前的情况来分析,大多数的检测试验室都是依据《实验室资质认定评审准则》的19个要素来进行计量认证工作,但对于检测实验室的计量认证的管理工作却没有一个统一的规范化的标准,致使很多的现已通过计量认证的实验室在管理工作上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性,导致人为操作失误、工作管理疏散等现象的出现,严重影响了检测实验室工作的严谨性。因此,强化建筑工程检测实验室的计量认证规范化管理刻不容缓。

1计量认证的准备阶段

1.1提高认识性和全员参与性

人是一切活动的主观参与者和决策者,因此要积极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实验室的领导者作为领导和决策的核心应全面提高质量管理认识,积极倡导和普及规范化管理的重要性,并做到使其深入人心,从而有效的提高全员参与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为建立规范化的管理体系奠定良好的基础。

1.2确定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

质量方针是由实验室最高领导者正式的质量宗旨和质量方向,是实验室各部门和全体人员在检测工作中遵循的准则。质量目标是质量方针的重要组成部分。实验室领导要尽快结合实验室的工作内容、性质、要求,制定符合自身实际情况的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以便指导质量管理体系的设计和建设工作。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应纳入质量手册,要求实验室所有人员都知道并贯彻执行。

1.3确定过程和要素,分配职责,配备资源

建筑工程检测实验室的最终目标是持续提供符合的检测报告,检测报告的形成是由各个检测过程完成的。因此,实验室应按照《评审准则》各要素的要求,确定检测报告形成过程中的质量环节并加以控制。为了对各个质量过程进行有效控制,应将各个过程的质量活动分配落实到相关部门,根据各部门承担的质量活动确定其质量职责和各个岗位职责并赋予相应的权限。实验室在质量活动展开的过程中,必须涉及相应的硬件、软件和人员配备,根据需要应进行适当的调配和充实。

1.4编制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建立质量管理体系

质量管理体系文件是描述质量管理体系的一整套文件,是质量管理体系的具体体现和运行的法规,也是计量认证的重要依据之一。一般应包括质量手册、程序文件、作业指导书、质量记录四方面内容。质量手册是根据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描述与之相适应管理体系的基本文件,提出对各过程和活动的管理要求,是各检测实验室的内部“宪法”,位于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的第一层次;程序文件是规定各实验室质量活动方法和要求的文件,是质量手册的支持性文件,位于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的第二层次,内容与质量手册的规定相一致;作业指导书是规定质量基层活动途径的操作性文件,针对具体的作业活动,是程序文件的细化,应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作业指导书包括操作规程、自校规程等,位于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的第三层次;第四层次文件包括原始记录、质量记录表格、检测报告等,是质量活动的见证性文件。实验室所编制的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应具有符合性、可操作性和协调性,应符合并覆盖《评审准则》的所有条款和本实验室的实际情况,文件之间应相互协调,避免产生不一致的地方。通过编制质量管理体系文件,使检测工作过程的各个环节有章可循。

1.5质量管理体系的运行

质量管理体系的运行就是执行质量管理体系文件、贯彻质量方针、实现质量目标、保持质量管理体系持续有效和不断完善的过程。通过定期对实验室各环节和各部门进行全面、系统、深入的内部审核发现质量管理体系运行中的问题,对影响检测工作质量以及服务质量等方面存在的较严重问题,开具不符合项目的报告,要求责任部门采取纠正措施进行必要的整改;通过管理评审对现行质量管理体系的适宜性、有效性进行评价,找出内部的薄弱环节和质量管理体系的不适宜处,对质量管理体系进行必要的修订或换版,制定出更适应于本实验室的质量管理体系文件,从而形成不断改进质量管理体系的自我完善机制。

2计量认证的基础工作

2.1人员培训

1)作为检测实验室应根据需求制定并实施人员培训计划,内容应包括:相关法律法规、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相关检测标准规范等内容。2)实验室应对培训活动的有效性进行评价,通过能力验证、人员比对、操作监督、内部或外部审核等方式证明培训的有效性。3)实验室应按《评审准则》的要求认真执行持证上岗制度,加强对各类人员的业务考核并将考核成绩记录存档。

2.2规范实验室环境

1)实验室的环境要满足工作任务的需要,各检测区间的分布要合理并严格避免产生交叉污染和相互影响。2)实验室内水、电、气管道的布置要整齐并有严格有效的管理措施。水泥检测室、养护室等对环境条件有要求的地方应有环境条件记录。3)有化学分析项目的检测室,所用各种器皿及试剂应分类存放,备用试剂应有专门的存储室或储存柜,有毒有害试剂应存储于保险柜中,并由两个人保管。4)实验室必须配有“三废”处理措施和器具,对“三废”的处理应满足环保要求,做到无害排放。5)对涉及人员安全和环境保护方面的检测项目实验室应建立紧急情况下的应急处理措施。

2.3检测仪器设备(标准物质)管理

1)仪器设备的标识管理是检查仪器设备处于受控管理的措施之一,《评审准则》明确规定检测实验室所有仪器设备应实施标识管理,即使用合格、准用、停用三色标识。标志的内容应包括仪器编号、检定有效期等内容。2)所有检测仪器设备必须建立档案,并设专人负责仪器设备的保管、检定、校准以及档案的管理工作。仪器设备档案的内容至少应包括:仪器设备及其软件的名称;制造商名称、型式标识、系列号以及标识;启用日期及验收记录;检定或校准记录及合格证书;使用和维护记录;故障维修记录等。3)每台仪器设备旁边除应有使用记录外,还应有仪器设备的操作规程及使用注意事项。4)加强标准物质管理,保证所有标准物质来自有资质的机构并在有效期内,确保检测数据的准确可靠。

2.4资料档案管理

按文件资料控制程序对质量管理体系文件、检测方法、检测技术规范等受控文件进行发放登记和标识定期跟踪,审核文件的有效性,保证在用标准是有效版本。对有关法律、标准规范、技术人员、仪器设备、原始记录、检测报告、供应商等档案进行分类归档管理。

3计量认证的体会

1)领导重视、全员参与是计量认证成功的前提和关键。实验室最高管理层作为策划与组织实施者必须起带头作用,激发起全体人员的参与意识,分工协作,才有可能取得计量认证的成功。2)加强人员培训,提高人员素质是计量认证工作顺利进行的保证。培训内容应包括检测标准规范、有关计量认证法律法规、《质量手册》和《程序文件》等多方面内容,只有全体人员的综合素质提高,尤其是全体人员都确实理解《评审准则》的要求,才能保证计量认证工作的顺利进行。3)严格按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是计量认证成功的保证。在日常工作中一定要把基础工作做好,尤其是各种质量记录要齐全、细化,并按程序文件的要求做好记录,才能保证计量认证工作取得成功。4)计量认证工作能促进检测工作质量和管理水平的提高。通过计量认证,一方面是获得国家的行政许可,另一方面实际上就是实验室管理向国际上靠拢,与国际接轨的过程。新的管理思想使各检测实验室的管理水平和检测工作质量得到了全面提高,通过对《评审准则》的学习,以及新质量管理体系运行的感受,增强了市场观念,将“以客户为中心”的管理思路融入每个岗位中,提高了服务意识和质量,以公正、诚信对待每一位客户,以优质服务取得客户信赖和社会的认可。

4结语

实验室标准化管理应深刻体会计量认证评审的内涵,持续不断地改进和提高实验室管理水平,将国家权威部门的反馈信息作为管理工作推进剂,逐步完善实验室的管理体系,建立符合自身实验室特色的管理机制,使之良性循环,长远发展。

篇9

关键词:标准化体系;规范管理;作用;实践探索。

1. 概述

1.1 企业管理标准化体系的基本内容

如图1所示,企业管理标准化体系是企业其他各管理体系,如:质量管理、生产管理、技术管理、QHSE管理、内控管理、财务成本管理、环境管理、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等的集合。建立企业管理标准体系,应在贯彻落实国家关于标准化工作的法律、法规、政策、方针的基础上,根据本企业的特点充分满足其他管理体系的要求,以企业现行有效的管理制度、 技术性标准、作业性流程文件为基础,建立健全以管理标准为主体核心,以工作标准、流程文件为支持,以岗位标准为保障的企业管理标准化体系,形成一套完整、协调配合、自我完善的管理体系和运行机制,并进而在企业设立管理标准化部门统一负责本企业的管理标准化工作,编制适应本企业的管理标准化体系,组织标准的实施和对标准的实施进行监督检查和考核。[3]

图1 企业管理标准化体系的构成

2. 企业标准化体系建设对规范管理作用的实践探索

2.1 宣城烟草标准化体系建设的背景

体系建设工作是烟草行业在企业管理方面的创新,是对传统管理的一种挑战,真正目的是推进企业内部管理不断上台阶、上水平。国家局在推进质量管理体系的过程中,相继提出了"管理创一流"和"精益管理"评价标准,都是以体系为抓手和主体,阶段性推进质量管理体系。作为市级烟草公司的主要抓手就是要导入"精益管理"的理念和思想,使管理体系运行更加上水平。宣城烟草按照国家局和省局要求,结合宣烟实际,始终把体系建设作为一项重点工作,加强组织领导,落实工作责任,不断推进、深化和提升,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宣城烟草坚持顺应行业改革发展趋势,把握大势,正确判断发展形势,顺势而为,从思想上、文化上、情感上主动融入,为企业创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和发展空间。在标准化体系建设中,紧紧围绕规范管理这个核心,不断提高消费者和零售户的满意度。

但也不难发现,在体系运行中,矛盾日渐凸显。一是文件需要不断修订完善,由于宏观经济形势变化,面对行业政策规范新的要求,制度的完善和修订需要逐步落实;二是流程要持续优化,很大程度上来说客户需求转化为服务标准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同时还存在着部门间横向沟通的问题,信息传递过程中存在失误和扯皮现象,导致了工作效率的降低;三是法律法规要不断更新,国家法律法规的识别需要进一步跟进,要把更新部分及时、准确融入、导入流程,行业政策法规、政策规范的落实需要进一步加强;四是员工对体系要加强认识,特别是针对新员工、新技术、新设备等,还需加强技术能力的培训和提高。要解决这些矛盾,就需要不断健全和完善技术标准体系、管理标准体系和工作标准体系,变职能管理为流程管理,实现管理理论和企业规范管理的创新及再生。

2.2 健全和完善标准化体系建设的措施

2.2.1 标准化体系策划

1.完善标准化管理组织机构。为使标准化工作有序进行,成立标准化委员会,下设标准化管理办公室,设立管理小组和专职或兼职标准化人员。建立了工作例会制度,宣传及信息机制,标准文件审核机制,集中编写机制以及考核机制等。

2.深入调查研究、收集信息。内外部标准管理小组既是调查小组,又是标准完善小组。小组对内外部进行调研,通过座谈、访谈、参观学习、问卷、查阅资料等方式,深入了解国内外管理动态,国家的法律、法规和国家行业、地方的标准水平,顾客的需求和期望,对企业内部管理有全面系统的认识,掌握了员工的标准化知识水平,摸清标准化现状,找出存在的问题和影响企业发展的瓶颈,制定出标准化实施方案,有针对性的做好标准化完善工作。

3.加强标准知识的宣传和培训。为全面提高员工的标准化水平和综合素质,营造完善标准体系建设工作的良好氛围。采用专门会议、网站、企业管理动态等形式,大力宣传标准体系建设的目的意义。同时采用聘请专家、外部学习、内部传授,有针对性的组织标准化知识的学习和培训,提高员工的标准化意识和素养。

4.完善标准体系建设规划和计划。标准管理办公室完善企业标准化体系建设中长期发展规划和年度标准化计划。在规划和计划中,认真分析企业标准化体系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明确三年、五年、十年标准化工作的发展方向,以及实现更加规范管理的方针目标和保障措施,明确阶段规划目标完成的内容、期望、职责、考核办法和责任人等,确保标准化体系建设工作的进一步提升。[4]

2.2.2 完善标准化体系总结构

为确保标准化体系的规范性和系统性,在完善标准化体系总结构时以企业方针目标、认证体系,结合适用的法律、法规,编制标准化法规和标准化制度体系表,明确了企业标准化体系的结构及主要内容,制定了详尽可行的技术标准,建立了完善的管理标准,实现了优质高效的工作标准。

2.2.3 建立标准化信息平台

为使标准化信息能够及时传达到员工,达到学习到位的目的,宣城烟草建立了信息管理系统,开发了标准化模板,形成了标准、技术规程,标准制修订、标准化会议等管理系统,实现了网上制修订审批管理和系统优化动态管理,确保了公司标准与国家、行业、地方标准的有效对接和公司所用标准的时效性、准确性和适用性。

2.2.4 采用国际标准及国外先进标准

国际标准是指国际上公认的标准化组织(ISO)制定的标准,国外的先进标准主要是指工业发达国家的国家标准及公司团体标准。宣城烟草认真学习和积极借鉴国际标准及国外先进标准,确保管理科学化、有序化,更好的利用了资源,节约了人力、物力,提高了劳动生产率。

2.2.5 优化标准的实施监督与检查

宣城烟草建立了标准化内部评价体系,每半年进行一次内部评价,外聘专家对标准化管理实施有效监督审查,有力地推动了标准化体系建设的完善,保证了公司生产、经营管理各方面的有序进行。标准化管理机构统一负责标准化体系建设工作,编制适应本企业的标准化管理体系,组织标准的实施和对标准的实施进行监督检查和考核。对不执行或执行效果不好的部门或个人,给予指导和帮助,对标准化管理效果良好的部门或个人给予一定的物质和精神奖励。

2.3 标准化体系建设对规范管理的作用

2.3.1 促进企业管理水平提高

企业的标准化体系建设与企业管理二者是有着密切的关系的,二者相辅相成。在企业的日常管理中,企业管理指的是对企业的整个生产活动进行指挥,组织,计划,调节等一系列的管理,而在对企业进行科学的、规范的管理中,最重要的就是企业的标准化体系建设。企业标准化体系建设探索适用企业规范管理的新方法、新思路,再创新和规范了制度,形成了职责明确化、流程再造化、标准一致化、制度体系化、改进持续化的管理机制,使公司运行机制更加完善,工作更加富有效率。从任务的制定到执行,每一个环节都层层落实到相关的部门和人员,每一个员工都具有明确的职责和量化的任务指标,工作环节中的每一个问题都能够在最短时间内得到有效解决,大大提高了企业的综合竞争实力和快速反应能力。

2.3.2 加速企业员工素质提高

企业是由人组成的,而人是有惰性的,标准化是克服人的惰性的有效方法。如果企业的员工没有工作责任心,没有热情,工作都做不好,就更不要说企业的规范管理。标准化体系做好定位,把企业经营理念融入了标准化规划中,不同时期有不同的标准体系建设重点,并进行有计划的推进,提供了共同准则和科学依据从而使企业实现各项管理职能,使每个人、每个环节、每个过程、每个岗位都围绕企业的目标高效率的、协调的运作,使流程精确化,也使企业的各项管理程序和管理业务规范化。[5]通过建立内审员、外审员培训机制,充实标准化体系建设队伍,增强了员工的自身素质,端正了工作态度,改进了工作作风,坚持高标准、严要求、快节奏的做好每项工作,工作中按标准实践了"严、实、快、新"四字要求,使企业员工逐步把标准的强制性约束变为自我约束,而进行标准化教育和培训,进一步使他们形成自觉的标准化意识,最终把个人的专长和兴趣用在工作中,从而充分发挥每个员工的潜能。

2.3.3 提升工作效率

一是紧紧围绕市场和国家政策做工作,借鉴和学习国内外先进检验,利用管理平台把生产要素加以科学、系统的管理,大大降低了成本,减少了不必要的重复劳动,避免了资源浪费,提高了效率和效益;二是不仅解决了工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还开展了前瞻性的研发, 在工作流程开始前做到防患于未然,确保工作每一个环节的精确性,提高了质量和效率。

2.3.4 深化企业文化的影响

标准化体系建设有效的规章制度、清晰的岗位职责、健全的标准体系、顺畅的信息传递、严格的绩效管理,有效提升体系目标化、管理流程化、流程信息化、基础规范化、改进持续化的水平,在"管理创一流"活动中取得了好的成果。企业文化和标准化体系相互促进,不断融合,共同发展。企业文化利用标准化体系达到具体化,思想理念在企业生产经营管理活动中落地生根,在员工的日常行为中生根开花,在企业业绩和整体形象上开花结果,使文化理念内化于心,在思维模式和行为上外化于行。

2.3.5 推动企业科技进步

标准是科技进步的成果,是实践经验的总结,是新技术、新材料和新工艺推广应用的重要依据,是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桥梁。实施标准化体系建设,完善标准体系,强化标准的宣贯,有利于推进科技进步,加快科技能力的发展,还可以有效地检验科技成果,实现科技成果向生产力的转化。

3. 结束语

标准化体系建设对推动企业规范化管理意义巨大。标准化工作并不是为了标准而标准,要将标准运用到实际生产工作中去,以实现标准管理工作的常态化,实现标准文件的共享、贯标和继承,避免标准文件与整体的信息化办公脱节,杜绝标准的遗漏、重复等问题。利用标准化体系建设可以促进生产管理过程的高效、顺利、有序的进行,减少重复劳动,避免资源浪费,提高工作效率,使工作和管理的规范化,保障企业的稳定和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梅英.依托标准化建设全方位提升屯力服务品质[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V旬刊),2011,(8).

[2]张小勇.兰州供电公司生产管理标准化体系研究[D].2012.

[3]齐涛,尚锋.基层企业管理标准化体系构建研究[J].2012,(7).

[4]孟凡智,赵百里,赵德义,代杰杰.健全和完善标准化体系,实现企业健康快速发展[C].2011.

篇10

关键词:电力工程;规范化建设;管理严格;技术提升

中图分类号:F407.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电力工程规范化建设是一项系统性要求全面、操作性要求强的管理模式,要结合当前的整体运行模式,围绕电力工程建设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分析,尤其是充分考虑现代技术参与规范化管理的有效模式,从新设备、新材料、新工艺的运行上,创设出电力工程建设的严格标准、工作标准化、技术标准化等的全面运用,更好的防治事故的发生,提升电力工程的整体效能。

一、简述电力工程建设规范化管理的现状

1、思想认识相对模糊

在当前的电力工程的规范化管理中,有些电力企业的部分职工存在思想认识、管理理念、工作水平等多方面的不足,尤其是在整体管理思想的认识上,不能结合当前的电力工程的实际需要,咋思想认识上没有形成统一的规划,造成工作上缺少主动性、创造性,不能更好的形成主动管理的方式,也不能推动工作的自主创新。有些对于规范化管理的意识也没有形成,不能将规范化管理运用到电力工程的每一道建设程序中,造成管理上的疏忽。

2、标准化操作相对不够

在电力工程的标准化操作中,没有形成统一的电力标准化作业标准,尤其是在整体工作能力受到影响、工作不够突出的基础上,不能形成市场环境下的整体管理模式,造成标准化管理只是一纸空谈,没有落实到实处。尤其是在电力垄断地位的影响下,缺乏市场开拓的综合能力,造成电力工程中成本使用增加、质量跟不上、安全意识不浓厚等现象,员工的忧患意识没有,不行执行标准化的操作,电力工程建设的方案也得不到优化,生产要素的配备不够合理,这些都不利于电力工程建设的规范化管理,也不利于整体效率的提升。

3、绩效管理目标不明确

在电力工程建设的规范化管理中,没有形成统一的绩效管理模式,造成管理上的不严谨,尤其是制度管理不规范,体制机制不健全,因此,造成电力工程建设规范化管理的整体失察。在电力企业绩效管理中,对具体的绩效管理目标不明确,有些领导缺乏绩效管理意识,在思想上没有形成重要性认识,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在企业中处于从属地位,导致绩效管理实施起来困难较多。电力企业作为国有企业,垄断经营,员工的收入来源相对固定,对绩效管理没有足够的认识,认为即使实施绩效管理也不会对员工收入造成很大的影响,因此在态度上存在消极抵触情绪。

二、分析电力工程建设规范化管理的重要性

1、细化工程建设的重要管理手段

在当前的电力工程规范化管理中,通过采用严格的管理措施,尤其是制定相应的运行、线路检修以及标准化的操作模式,形成全面化的工序管理,出台相关的管理制度,开展规范化建设的知识培训,并围绕规范化建设进行整体的管理,对于细化工程建设有着重要的促进效果。尤其是在管理手段的创新上,推行全面化的管理模式,强化标准化建设的整体要求,推动电力工程的规范化建设。

2、管理渠道的必由之路

通过规范化管理作用的发挥,能全面提升电力企业的综合管理能力,加强对建设工程的整体管理,细化项目建设中的项目筹划、立项、施工设计、招投标等,实现人、财、物的最佳效益,最主要的是能充分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从多方面控制建设工程的项目效果,并针对当前建设工程项目管理中存在的一些弊端,综合多种措施的使用,尤其是在考虑当前当前,尽管在建设工程中取得了一定成效和突破,在一些突发性的成本运用上,还存在老化、落后的管理模式,财务管理机制的漏洞依旧大有存在,尤其是有些盲目投资造成财务管理的混乱;重心转移的需求,难以解决问题的症结所在,所以说,实行成本是势在必行,也是大势所趋。因此,充分发挥监理员的作用,能提升企业的综合管理水平,更好的创新管理技术、提升管理能力,是一种全新的管理理念。

三、探讨电力工程建设规范化管理的有力措施

1、成本管理的规范化执行

在电力工程的规范化管理中,要形成强有力的经济效益,就要围绕成本的使用,降低使用成本,减少资金的浪费,因此,可以围绕电力工程建设规范管理的具体实施情况,可以建立由项目经理、专业施工队等组成的成本控制规范化管理小组,将财务控制与成本优化作为规范化管理的重要载体,并全面落实到每一个管理程序上,通过细化每一个管理,规范化的制度建设,严格材料的选进,严格材料的把关,禁止人为元素参与到电力工程建设之中,避免在采购中由于人为因素造成的乱加差价,导致资金流失等现象,因此,构建规范化的管理模式,形成精打细算、规范化管理的综合运用模式。

2、作业人员的规范化管理

在电力工程的规范化管理中,要加强对作业人员的规范化管理,形成作业的规范化管理,规范操作程序、形成全面化的管理渠道。制定岗位规范、安全责任制、对所有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教育,进一个教育一个,无论是老职工,还是新学员,都要进行安全考核,合格后方能发放本项目部上岗证进入工地施工。这样,通过学习教育使进入工地的职工对施工现场有一个新的认识、新的了解,这样就会不断提高安全意识。对外协队及临时工进入项目部要进行严格的资格审查及身体检查,进行安全管理规定及规程的系统学习,并进行必要的施工技能培训,提高自我防护意识。要求各专业针对本工程特点及专业特点,编制出危险点、危险源、危险面及防护措施,作为向职工进行安全交底的主要内容,并在作业面做出明显标识,警示施工人员。例如:检修、维护、处理事故规范,巡视电气设备、电力线路规范,交接、许可工作规范,操作规范,办理工作票规范,危险点控制措施等标准。使控制异常工作走上制度化、规范化、标准化的轨道,从而建立标准化岗位、标准经现场、标准化班组,明确施工人员所承担的具体作业任务,还要经常检查控制异常标准化工作的实施情况规定工作人员的精神状态,人员的身体状况不适、思想波动、不安全行为、技术水平能力不足等,必须规定工作人员的资质,包括作业技能、安全资质和特殊工种资质,规定作业人员着装。

3、施工工艺标准化管理

施工工艺的全面管理与电力工程建设的整体环节是分不开的,尤其是在当前的电力工程规范化建设的大背景下,要围绕建设工程的工艺流程需要,形成规范化、标准化的操作模式,并构建设备维修、施工技术等为一体的综合管理手段,更好的推进整体发展的需要。电力工程建设是与安全紧密关联的生产系统,它的整体质量要求很高、很严。一个设备不合格,一颗螺丝松动,一个控制回路线松动就会导致停电事故,造成巨大经济损失及社会影响,运用全面质量管理方法开展班组控制施工工艺,全面质量管理是运用一整套质量管理体系、手段和方法所进行的系统管理活动。其工作方式为PDCA循环,即计划、实施、检查和处理4个阶段的循环方式。组织编制针对本工程的施工工艺,使施工整齐化、规范化、标准化,并要求各施工专业编制本专业的施工质量通病及相应措施,做到事前控制,在班组活动中可运用全面质量管理方法进行全过程管理,落实施工内容及工艺标准。按照施工流程图,对每一个施工项目,明确工艺标准、记录检修结果及责任人。

四、结语

通过对电力工程建设规范化的管理,尤其是在整体规范化管理的基础上,采用精细化的管理措施,突出对施工中质量监理员的作用,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从制度建设、财务管理、项目监督、工程质量管理等多方面形成细化,并融入现代化的管理模式,围绕监督体系、制度体系、质量体系等形成整体的控制,采取规范化、科学化、信息化的管理手段,更好的形成电力工程建设的整体运行模式,保证工程建设的有效性,提升企业的整体效能,都将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 关越;陈小明.浅谈建筑工程项目前期的成本控制.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2年第12期

[2] 董拥军;宋继红.探析建筑工程中施工单位的成本控制与管理[A],土木建筑学术文库(第13卷)[C].2010年.

[3] 李明.浅谈如何提高电力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水平.商情(教育经济研究),2008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