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家庭教育的问题范文

时间:2023-10-19 16:06:1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关于家庭教育的问题,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关于家庭教育的问题

篇1

案例一:夏A,由于从小跟随父母外出,在外地上学,未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小学阶段,年龄小,没有独立意识。上初中后,独立意识增强,叛逆意识陡升,不爱学习,离校、离家,父母在找人未果的情况下,多次求救于广州警方才将人找回家。于是夏A被父母从广州转回老家,由爷爷奶奶监管降级学习。在学习生活中,开始能做到按时到校,能基本完成作业。但自控力差,上课讲话,影响他人;消费过度,很有人缘;缺乏劳动意识,轮到他打扫卫生时,人早已“逃之夭夭”;到后来,在不告诉爷爷奶奶的情况下他把爷爷奶奶用来买空调的3000元钱自作主张拿出1000元买手机来玩。

案例二:何B,因父母关系出现问题,在原班初一年级时因基础差又无人管理,初一未上完就转到父亲打工的福建学习,后又转回降级学习。因父母关系的问题,家庭教育出现问题:父亲看问题偏执,他认为整个社会对他不公。孩子做的任何事与自己没有关系,都是学校没有教育好。性格内向的孩子在学习上没有进步,在班上也爱帮助他人,人缘还不错。父亲为了生活不得不外出务工。后来,因其堂弟与同学的争斗他尝到了甜头,尤其是其与成人的争斗得胜。加上父辈的推波助澜,暗地里,他就吆喝几个人对全校学生收取保护费,叛逆达到顶峰。

案例三:王C,原班班长。由于到初中后,多了竞争对手,难免会失去独占鳌头的机会。学生就怀疑自己的能力,自愧不如人。于是,面对学生的挫折,教育者虽及时给予应有的心灵抚慰和学习上的指导帮助,但家庭引导出现缺陷,父亲在外地务工,只能利用电话引导;母亲患有精神分裂症,时不时地到校来做一些过激的事,难免丧失孩子的自尊。本来是学习不错的孩子也产生了叛逆心理,做出叛逆的事。

案例四:夏D,与贪玩的同学走得较近,拒绝父亲的教育。

案例五:李E,由于学生本身基础一般,初中的学习成绩不但没有提高,反而比在小学有所下降,缺乏自信心。在家里,由外婆照顾生活。在他很小的时候父母离异,父亲再婚。虽然长辈都爱他,在经济上都能满足其要求,但都缺乏心理的沟通。于是渴求更多友爱,开始早恋。

从以上几个案例看,他们都有一个相同点:家庭教育中的第一环节——父母教育的缺失。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最亲密的朋友,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孩子是祖国的未来,家庭的希望。从小学进入初中,是人生旅途中的一个飞跃,孩子的身体发育进入第二个高峰期;他们在心理上出现成人感,独立性也增强;他们开始讨厌老师、父母对他过多的照顾和过细的要求,有时甚至会产生反感。因此,家长既要尊重孩子的自主意识,满足其合理的要求,但又不能不教育。初中生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生理上已接近成人,但心理上远未成熟,处于心理上的“断乳期”,处于人生第二次叛逆的时期。对孩子的教育既应当讲究教育方法,更应讲道理、摆事实,父母要提高自己的教育方式和水平,使他们提高了认识又明白了道理,孩子只要从内心信服了,教育效果才是良好的。

二 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合理对策

1.纵容放纵祸害无穷

这几例父母除一位带病的母亲、另一位同学的父亲在家外,其余都不在家。由于父母缺乏对学生的管理,作为监护人的爷爷奶奶心有余而力不足。孩子在到校的途中,不正当的交友,学习或模仿社会生活中不良青少年的行为,染上某些恶习。这也是学校教育很无奈的地方。

2.言传不如身教

父母的修养对于孩子的影响深远,一个好的父母应当具备一定的修养,要培养“爱”的修养,要具备良好的品格修养和文化修养,还要掌握一定的心理学知识,最重要的是要有兴趣修养,让兴趣去感染孩子。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让他们感到快乐。孩子有了兴趣,才会接触和了解自己所关心的事物。孩子有了感兴趣的东西,就会全神贯注地观察它,详细地了解它的特性,发挥丰富的想象来逐渐认识它。

3.多表扬、多激励,少冷漠

作为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既是责任,又是义务。由于生计所迫,自己要务工挣钱来养家糊口,于是,将孩子交给父母来管理,疏于对孩子的教育未能履行教育责任。而隔代教育带来的是孩子所期望的父母对自己的肯定就缺失了。孩子所感受到的似乎更多是一种冷漠。

4.适度的惩戒是必要的

孩子犯了错误,要让他明白是非。有时一个眼神,一个肢体语言,都可给以警示。“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但在家里对孩子的错,父母的外出务工或因挣钱的忙碌而缺乏对孩子进行惩戒教育,这无异于增加了孩子对自己犯错误的肯定。

5.对孩子的期望值过高,不切实际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这是家长对孩子的要求。其实,对孩子的要求不能过高,要让他们快乐学习。家长首先提出的目标应是“跳一跳,能摘到”。通过自身的努力能够达到目标,孩子就能产生一种成就感。如果要求过高,目标不易达到,就会望而却步。其次,培养孩子快乐学习,要因人而异,要讲究科学的方法。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由于家庭环境不同、生长的环境不同,因而孩子的气质就不同:有的文静,有的张扬;有的内秀,有的急躁。在引导他们克服畏难情绪的过程中,要量体裁衣,因材施教,培养孩子们学会学习,动手、动脑的能力,给他们提供获得成功的机会,让他们获得成功的快乐,在成功的快乐中逐渐克服畏难情绪。因此,对孩子的要求,要随着他们能力的增强来逐步提高。

6.多加强与老师的沟通

家长(或监护人)与教师的沟通十分必要。既可电话联系,也可指定相邻同学把问题学生的点滴进步及时反馈给老师,加强与老师的沟通,这样才能达到共同教育的目的。在家里,没有人与之交流,好学生难免也会有心理障碍,何况是问题学生呢。

7.创造和睦、祥和、稳定的家庭环境

家长觉得孩子很难管,“其实,人与人之间都存在着沟通问题。关键在于双方能否换位思考,让彼此进入对方的世界。”贾改莲认为,孩子说自己很听话,经常理解和顺着父母的意思,也有对的地方。出现双方认知的偏差,主要是由于角色不一的沟通问题所导致。“家长忙着干事业,忙着应酬,却没有时间和孩子一起读书、做游戏。”贾改莲认为,这就是一个是否拥有高质量的“陪伴”问题。其实,除了父亲和孩子的关系不协调外,还有母亲与孩子的矛盾问题。在传统教育里,妈妈负责内部的生活教育问题,而父亲往往“板着脸孔”承担外部大事。小时候,孩子会受到妈妈无微不至的生活照顾,感觉与妈妈更亲近。但是,长大后,他们会认为这其实就是“唠叨与啰唆”。而父子的“疏远”问题,主要是父亲的“粗线条”教育所导致。“孩子喜欢父亲不过多过问其生活细节,也反感父亲的直接和粗心。”

8.推荐好书

篇2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良好的家庭教育对孩子的成长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下面是一位家长就此谈到的几点体会。

我从最初受到父母的启蒙教育,到现在教育自己的女儿,人生的经历告诫我,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一样对孩子十分重要,甚至决定着他们的发展方向,影响到终生。现就家庭教育问题,谈谈我的一点体会。

成人是目标。学会做人,是孩子的立身之本,孩子终身受益。教育孩子要有健康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决不能让孩子成为知识丰富而性格古怪,对父母没有感情,对他人、社会漠不关心的人。要把孩子看成一个独立的人,充分尊重和理解孩子,无论犯有多大的错误,要和他讲道理。我对孩子一直是坚持这个教育原则,让他们在学校、社会和家庭教育下,从小在德智体美劳等各方面得到全面发展,最起码应该成为有益于社会的合格公民而适应现代社会。

家长是镜子。“天才”不能创造,但家长只要不失时机地去发现、培养,开发孩子天赋中的特长,以自己的勤奋努力去走自己所追求的人生道路,孩子就很有可能获得成功。家长不仅是孩子的天然教师,也是监护人,同时是伙伴、朋友和榜样。孩子的言行举止无不体现着家长们的思想意识形态。“当父母不容易,当好父母更不容易”。事实确实如此。如何当好家长,我认为,首先,努力“学会关心”。家长应以身作则,言传身教地关爱社会、国家、他人、朋友、同事等等,使之尊老爱幼,相帮谦让,宽容大度,待人和气。其次,要加强自身修养。家长应坚持以德育人,奉公守法,依照社会主义道德原则、规范,自觉地将完善自己道德品质的实践活动示范于孩子。再次,要创造和谐环境。教育环境的优劣是孩子成长的寒暑表,要建立和谐的家庭和社会,那么家庭生活气氛的默化熏陶不可忽视,家庭长辈品行道德的心灵潜在不可低估,孩子在适当表扬和鼓励中生活,他将学会自尊和自信;在羞辱中生活,他将学会自卑;在平等中生活,他将学会公道;在争吵、埋怨、偏爱和缺乏温暖中生活,他将学会诡辩、责怪、妒忌和冷漠……,这种现实是“无言之教”。不是危言耸听。

孩子是老师。家长应善于学习孩子们的优点和长处。孩子们有很多“可爱的缺点”值得大人们学习。如蓬勃向上的朝气,好问好学的学习态度;不保守,善于接受新生事物的特点;少世故,对人对事的真诚直率;对新科技和新型玩具等未知知识一学就通、一玩就会的本领等等,他们在这些方面的优点都是值得家长学习的。孩子的这种优势,作为家长应充分的给予肯定、鼓励和赞扬,不可忽视、指责、抑制,以至于扼杀。

尊师是关键。老师是学校、社会、家庭三位一体系统教育的主体,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更是孩子们幸福的缔造者,心灵的抚慰者和医治者。对于我来讲体会很深,我的孩子处在单亲家庭中,尊师敬亲的感情较薄弱,学业基础不够稳定,但是他的老师注入了大量的真诚爱心,以强烈的责任感和事业心千方百计、苦口婆心地强化学校教育,使我的孩子在品德、智力、身体都得到了较全面的发展,弥补了我们家庭教育的不足,这样的老师倍受我、孩子和社会的尊敬,那么这样的“园丁”培养出来的花朵无疑会更加鲜艳。

今后,我决心积极配合学校教育好我的孩子,使之成为能适应现代社会的有用人才,以上心得体会,只是我一管之见。

家庭教育心得体会(二)

说起孩子,大概每个父母都有说不完的话题,孩子的成长倾注了我们太多的心血与爱,当然孩子也带给了我们数不清的欢乐。孩子们一天天在成长,从牙牙学语、蹒跚学步,到如今的小小儿童,他们的变化带给我们一个个的惊喜。其实孩子的成长过程也是我们为人父母的成长过程,我们在父母这个学堂里也在不停地学习和进步,真不知道是我们教会了孩子还是孩子教会了我们?

孩子一出生就意味着教育的开始,教育可分为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家长不能仅仅关心孩子的智力开发,学习成绩的好坏。我认为,家长应注重:孩子的身心健康教育;情感教育;社会道德;意志品质等非智力因素的教育,即家庭教育。知识教学、智力开发这些一定要由学校教育来完成。即便家长懂得这些知识,可能不懂得解决问题的方法,甚至和专业老师的方法相矛盾,所以作为家长只要做好家庭教育就是对老师工作的支持。下面,我就对孩子的教育谈谈我的一些心得。

我的儿子今年8岁,就读于二实小三年级,他有值得我骄傲的地方:孩子发展比较全面,学习上进步非常明显,有一定的独立自主的能力,能主动学习;有一定的责任心和爱心,能体谅、尊重父母,与小朋友和睦相处,知道劳动的艰辛,有较强的交际能力。但也存在不少的问题:如粗心、爱玩电脑游戏、做事情慢等。

要说起教育孩子,我觉得谈不上有什么成功之处。但是,孩子从一个嗷嗷待哺的婴儿成长为一个了略懂人事的孩子,这过程也的确是凝聚着我们做父母的一番心血。这其中也有不少困惑。下面我来谈谈我们家庭的一些教育理念和心得。

一、“严”字当头,抓住小学关键期

大学者曾经这样说:“一个人小的时候,最是要紧,将来成就大圣大贤大英豪大豪杰,或者是成就一个大奸大盗小窃偷儿,都在这家庭教育四个字上分别出来”。现今社会独生子女多了,家庭条件好了,隔代管教,甚至请他人管教孩子的现象也多了,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很多家长往往忽略了孩子的严格教育,对孩子“错爱”、“宠爱”、把孩子惯得不像样,如对人没礼貌,本该由孩子自己做的事情而由父母、爷爷奶奶代办,一边做作业一边讲话,或者要大人陪伴做作业,做事磨磨蹭蹭等。例如,在我所认识的大学生、高中生中均出现过要父母给盛饭事件。我们绝对不要认为那是小事,我之所以称之为“事件”,是认为这种孩子“娇生惯养”、“自私”、“以我为中心”。没有同情心,没有自理能力,没有克服困难的意志。树大并没自然直,反倒长成歪脖树。

我家教育孩子的宗旨:要求孩子知道理,明德行,成为一个正心、诚意的人。一切时,一切事正确引导,养成孩子明理重德的习惯,培养孩子要多为公着想,尽量断除自私自利的念头。要求孩子要有爱心,要爱国家,爱父母,爱社会,必须做到孝敬父母,尊敬师长。努力学习,不可懈怠。争取成为德智体皆优的学生。

我家培养孩子的习惯采取“小时严、大时宽”。幼儿园、小学时期,孩子还比较听话,好管教,容易养成好习惯,这时我对儿子以严为主。孩子只要小时侯养成好习惯,大了宽松一点儿也出不了格。这也就是关键期,任何教育都有关键期,在这个年龄段培养孩子的行为习惯最为有效,如果过了这个年龄段,再进行这种教育,效果可能就差多了。小学阶段,它是建立常规、培养良好学习习惯的最关键时期。这个阶段培养各种良好习惯最易见效,抓住这个环节就等于抓住了孩子的以后。

二、培养独立意识,使孩子不产生依赖思想。

孩子一天天长大,但无论怎样长他们在父母眼中永远都是孩子。我们总觉得他们这也不会那也不行,处处都需要我们的帮助。其实孩子的能力经常是出乎我们想象的,关键是我们会不会放手让他们去做。大概我们都会有这样的经历,好像一夜之间孩子就会做些我们从没特意叫过他的事情,我们会惊讶:他怎么学会的?这就是孩子,只要我们肯放手让他迈出第一步,他们会给我们一个大大的惊喜!可能有时候我们会觉得让他们做还不如自己做来得轻松,但孩子一次做不好会有两次、三次,总有一天会做好!如果不让他去做,恐怕将永远做不好。我们在家尽量让孩子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比如给大人盛饭、倒茶水、扫地等,现代社会交际能力也很重要,也要重视培养。我们一是鼓励孩子多和他人交往,二是交给孩子一些交往的技巧。

三、关注孩子的成长,多与孩子沟通,当好慈祥父母亲,及时解疑答难,正确引导孩子。

我们家庭和睦、幸福,为孩子健康成长提供了良好的家庭环境。家庭不和睦,对孩子的伤害往往大于大人,会使孩子失去安全感,容易形成不良性格和心理,缺少责任感和爱心,良好的家庭环境才能为孩子的健康成长提供必要的肥沃土壤。同时,我家非常重视德育,会做人才会做事。德育我们主要从要求儿子不说谎、不要别人的东西、不乱丢垃圾这样的小事做起,德育内容也是随孩子的成长而变化。当然,家长要求孩子做到的,我们首先做到。身教重于言教,正如孔子所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家长的言行对孩子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还有,对孩子进行德育教育,家长不能居高临下,要在民主平等的氛围中进行;另外孩子教育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我们一般每天都抽出一点儿时间,关注孩子的成长:作业完成得如何,学习顺利吗?有什么新鲜事,心里有没有不愉快呢?尤其在孩子遇到困惑、挫折及犯了错误时,及时与孩子沟通,予以正确引导,调整好孩子的心态。同时,日常生活中从身边的人和事说起,潜移默化地对孩子进行人生观、价值观教育,使孩子从小树立起远大的理想,从而激起心灵深处无穷的动力。同时,爱玩是小孩的天性,我们从不用过多的课外培训剥夺孩子玩耍的权利。

四、经常与老师联系,了解孩子在学校的学习状态和表现。

家庭和学校之间要经常保持联系,保持一致,家长应当主动到学校去拜访老师,向老师反映孩子在家的学习情况和思想态度,询问孩子在校的学习态度,听课是否认真、发言是否积极等情况,如果孩子在某些方面存在不足,回家后就能够有针对性地教育孩子。这方面我们一直做得不太好,有些事情幸亏老师及时与我们联系,才避免了在教育孩子方面走弯路及孩子一些不好习惯的养成。

家庭教育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我家对孩子的教育还做得很不够,而且一些方法还在不断地摸索,我们将不断地努力,汲取别人家庭教育方面的成功经验,与老师、家长们共同探讨,使孩子们能够全面发展,成为一个“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优秀学生,将来能为祖国效力,为人民大众服务,做一个有智慧、有德行、有觉悟的人,拥有一个光明的未来。

为人父母者,欲子孙贤者,不染恶习。要教育孩子做到勤奋刻苦努力的学习,将来能成为我们国家的栋梁之材。为民造福;首先要做到对孩子进行道德的教育,知道理,明德行,教育孩子能成为一个正心、诚意的人。

篇3

家庭作为青少年最初的、也最重要的生活环境,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至关重要。对于有效干预与控制青少年行为问题的发生,家庭是最基本的出发点。家庭内部的特殊关系,也更有利于对青少年行为进行干预。研究显示,家庭中父母的教养方式与青少年的行为问题有关(蒋奖,2004)。

一、家庭教养方式研究现状

所谓父母教养方式,是父母对子女抚养和教育过程中所表现出的一种相对稳定的行为倾向,是其教育观念和教育行为的综合体现(黄树香,2010)。父母通过抚养和教育,将其自身所持的社会文化观念、行为风格与方式、价值判断标准与体系等传播给青少年,不同的方式产生不同的结果。而且,这种影响是一种隐性的、无意识的作用,往往是在已经产生了即成结果之后,我们才能对其进行事后的反思与总结;而不能进行事前的控制与预测。

根据以往的研究,父母教养方式还可以从民主型和权威型两个维度上进行区分。民主型父母不采取过分强硬的手段对孩子进行教育,对孩子的行为更多的是加以理解、分析与引导,对孩子在成长和学习过程中发生的问题更多的是采取帮助与鼓励的方法,通过积极的方式实现教育的目的。权威型教育方式即更多的依靠个人的权力和优势对孩子进行教育。

近年来的研究显示,父母采取权威型教育方式,对孩子的过多干预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孩子自我意识和自我教育能力的发展,华中师范大学心理学教授谷传华等对30位中国近现代社会创造性人物的早期家庭环境与父母教养方式的特点进行考察,也得出了与此相似的研究结果。

二、青少年行为问题的研究现状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资料,在世界发达国家中,3-15岁的儿童青少年中发生持久、且影响社会适应的心理问题发生率达5%-15%。而我国大陆17岁以下未成年人有3.4亿。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竞争压力的增加等社会因素,以及学业压力逐渐增大,导致我国青少年行为问题逐渐成为教育所面临的一大挑战。我国的调查资料显示,青少年行为问题的发生率明显增加,且有继续上升的趋势。以吸烟问题为例,据文献报道,我国部分大城市青少年吸烟率范围为8.7%~34.2%,中小城市为2.0%~22.8%,农村地区为7.1%~43.3%。其中,初中生的吸烟率男生在2.3%~32.7%之间,女生在0~6.0%之间;高中生的吸烟率男生在8.4%~59.9%之间,女生在0~22.2%之间。与80年代相比,90年代青少年吸烟率居高不下并呈上升趋势,有些地区,特别是大城市女生吸烟率有所增加(叶广俊,1998)。

三、家庭教养方式和青少年行为问题的相关性

近几年的研究表明,父母的温暖和理解与成绩不良儿童的自我意识水平呈正相关, 而父母的惩罚、拒绝否认、偏爱以及过度保护等与儿童自我意识的不同维度呈负相关(凌辉,2004)。

父母的情感温暖理解与子女的神经质和精神质呈显著的负相关,父母的惩罚严厉、过分干涉、拒绝否认与子女的神经质和精神质呈显著的正相关,父亲的情感温暖理解与子女的内外向呈显著的正相关,掩饰性与父母教养方式的各个维度均不存在显著的相关。父母的惩罚、严厉、过分干涉、过度保护、拒绝否认与子女的神经质和精神质呈显著正相关;父母的情感温暖、理解与子女的神经质和精神质呈显著负相关;父亲的情感温暖、理解与了女的内外向呈显著正相关;母亲的偏爱与子女的内外向呈显著负相关(黄树香,2010)。

蒋奖在2004年的研究中,使用1980年由瑞士Perris等编制的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量表(EMBU)和1970年由美国心理学家Achenbach等编制的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CBCL)对北京市206名青少年进行了调查,发现北京市青少年总体行为问题的检出率为24.27%,其中男生为25%,女生为23.43%。该研究还指出,父亲教养方式因子中的情感温暖和理解与女生行为问题各因子均呈显著负相关,母亲教养方式因子中的情感温暖、理解与女生行为问题呈负相关,其中与违纪、攻击性呈显著负相关。父亲教养方式中的过分干涉因子与男生的多动问题呈显著正相关。父母的情感温暖和理解与男生的行为问题呈负相关。

国内其他有针对性的对于青少年行为问题与父母教养方式关系的研究比较少。但是,对一些具体的行为问题,还是有不少研究者给予了比较多的关注,如网瘾问题、吸烟问题、使用暴力问题、自卑问题、厌学问题等。

篇4

网上调查问卷,准确把握家长需求

受诸多因素影响,不同家庭对孩子有不同的教育方式,当然,家长也会碰到不同的问题。针对这种家庭间的差异,老师只有在充分了解情况的基础上,再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班主任可以先在网上利用“问卷星”或“乐教乐学”平台,关于“家庭教育需求”的调查问卷,摸清家长们遇到的最棘手的问题、最难管理的方面,以及最想获得的家庭教育方面的知识,然后借助平台的大数据分析,更准确地把握家长的需求,确定需要集中指导解决的家庭教育问题,争取使家庭教育的指导效果达到最好。

巧借微视频,帮家长认识家庭教育误区

为了既能充分适应当今家长的生活节奏,又能帮助家长获得更多的家庭教育知识,班主任可以选些有针对性的问题,录制微视频后发送给家长学习。比如,多数家长经常遇到的难题是“如何应对孩子的磨蹭”,班主任可以把搜集到的相关文字或案例制作成PPT,或者是找班里的孩子以表演情景剧的形式,展示家长在面对孩子磨蹭时的几种错误做法,以及出现的后果,帮助家长明白“大发雷霆”并不能让孩子的行动变快。在引导家长反思自己的教育方式以后,班主任再给家长观看正确的教育方法:先客观分析导致孩子行动慢的原因,然后在孩子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上适当提供帮助,给予孩子充分的锻炼机会,慢慢养成“迅速而稳重”的好习惯。这种直观的“情景再现”形式,能帮助家长快速找到自己在家庭中教育孩子时出现的问题,指导家长快速获取科学有效的家庭教育方法。

利用微信,网上学习家庭教育知识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速,身兼多重角色的家长们在面对孩子出现的各种问题时,普遍存在心有余而力不足的情况,而缺乏科学的教育策略又让他们在面对孩子时更难以控制自己的情绪,从而导致亲子关系变得越来越糟。班主任给家长推荐的一些关于家庭教育的微信公众号,会很好地帮助家长汲取家庭教育知识,比如,“家长学堂”“林紫心理堂”等公众号。家长可以充分利用工作间隙或睡前几分钟的碎片时间,或听或看,通过学习更好地了解孩子的心理发展和阶段需求,学会控制自己面对孩子时的情绪,明白如何更好地解决家庭教育中的问题。

建设QQ班级群,智慧聚集解决问题

篇5

摘要:家庭教育是教育的一种重要方式,具有其它教育方式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通过对比中美家庭教育观念、目的、内容、方式等方面,发现中美家庭教育观念关于孩子归属和孩子抚养期限问题有差异,家庭教育目的和内容的侧重点不同,采用的家庭教育方式也有所不同,在探析中美家庭教育产生差异原因之后,提出更新家庭教育观念,转变家庭教育目的,丰富家庭教育内容,拓宽家庭教育方法等建议,为我国家庭教育提供启示。

关键词:中美;家庭教育;比较

一、关于家庭教育

家庭教育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家庭教育是指父母与子女的相互教育,是一个双向的过程。狭义的家庭教育是指父母或其他年长者在家庭内自觉地、有意识地对子女进行的教育,是一个单向过程。而本文所说的家庭教育是指狭义的家庭教育,家庭教育具有其自身的特点,它是一种非正规的教育,对孩子的影响却最为深远。

二、中美家庭教育对比

下面通过中美家庭关于小时候母亲给他们分苹果的案例,直观的感受中美家庭教育的差异性。一位来自中国监狱的犯人写到:小时候的一天,妈妈拿来几个红红绿绿,大小各不同的苹果。妈妈问我和弟弟:你们想要哪个?我正想说想要最大最红的那个苹果,这时弟弟抢先说想要最大最红的那个。妈妈责备弟弟说:“好孩子要学会谦让,把好东西让给别人。”我灵机一动,对妈妈说:“我想要那个最小的,把大的留给弟弟吧。”妈妈一听,非常高兴的亲了一下我,并奖励给我那个又红又大的苹果。我通过撒谎得到了想要的东西。后来,为了得到想要的东西,我又学会了打架、偷、抢,直到现在,我被送进监狱。一位来自白宫的著名人士这样写到:小时候的一天,妈妈拿来几个红红绿绿,大小各不同的苹果。妈妈拿着那个最大最红的苹果,我们争先恐后都想要,但妈妈对我们说:“我只有一个最大最红的苹果”。谁能把门口草坪修剪得最快最好,谁就能得到那个最大最红的苹果!”母亲让我明白一个道理:通过努力才能获得自己想要的东西。从案例中可以看出,不同的家庭教育方式对孩子的成长造成不同的影响,受各方面因素的影响,中美家庭教育具有较大的差异,下面从中美家庭教育观念、目的、内容、方式等方面进行对比,深入了解中美家庭教育的差异。

(一)中美对比之家庭教育观念

家庭教育观念是家庭教育的核心,决定了中美家庭教育目的。美国家庭教育观念认为:首先,不以父母的意愿随意支配孩子,把孩子视为父母的公共财产。其次,父母对孩子的抚养是有期限的,孩子成年后学会独立生活。中国家庭教育观念认为:首先,父母根据自己的愿意随意支配孩子,把孩子视为父母的私有财产。其次,父母对孩子的抚养是无期限的,从孩子呱呱坠地到成年再到成家立业后父母都有责任和义务照顾孩子。通过对比发现中美家庭教育观念在孩子的归属和孩子抚养期限方面有明显差别,直接导致了中美家庭教育目的的差异。

(二)中美对比之家庭教育目的

家庭教育目的统领整个家庭教育的方向,家庭教育目的决定了家庭教育内容。美国家庭教育目是把孩子培养成一个“社会人”,“社会人”具备正常人的生存能力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美国家庭教育目的更符合社会实际,家庭教育目的围绕孩子个人发展,具有单向性。具体表现在美国父母不会过多的干涉孩子的选择,鼓励孩子做自己喜欢的事情,鼓励孩子靠自己的努力获取财富等。中国家庭教育目的是把孩子培养成一个“人才”,“人才”具有光明的前途,拥有好的工作和高的收入。中国家庭教育目的期望值高,家庭教育目的把家庭发展与孩子个人发展联系起来,具有双向性。具体表现在中国父母替孩子安排好未来发展道路,从小到大一味的要求孩子认真学习,抹杀了孩子的天性。通过对比发现中美家庭教育目的在价值取向、侧重点等方面都有明显的差别,直接导致了家庭教育内容的差异。

(三)中美对比之家庭教育内容

1.知识教育

美国知识教育侧重社会生存和实践能力教育,主要包括生存能力、实践能力、理财能力。生存能力的培养表现在美国父母注重培养孩子的探险、冒险精神,并在生活中教会孩子生存能力。实践能力体现在美国父母给予孩子自由选择升学、就业、交友等权利,在美国父母替孩子做决定视为侵犯孩子权利的行为,要受到法律的制裁。美国家庭认为理财能力直接关系到未来孩子的家庭幸福与事业成功,他们把理财教育称为:“从三岁开始实现的人生幸福计划”,理财能力的培养成为家庭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中国知识教育侧重文化知识教育,文化知识教育分为学校文化知识教育、功利性知识教育、传统文化教育。首先,中国把家庭教育当成学校教育的延续,孩子放学后完成学校布置的家庭作业,并且要求家长签字确认孩子完成作业情况。其次,有些父母知道孩子文化知识薄弱,不管孩子是否喜欢,选择特长(美术、音乐、体育等)进行培训,以期望考上好的高中和大学。最后,中国父母注重孩子谦卑、尊老爱幼等传统文化的教育。

2.品格教育

品格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孩子终身受益的品质,美国品格教育融入追求个性张扬和自由的特征,称为个性化品格教育。鲁斯活.基耐将成功的品格教育概括为七个“E”,权利性、有效性、扩展到社区、渗透性、参与性、认识性、评价等七个方面。美国父母包容孩子的顽皮、奇思妙想等,为学生营造个性发展的氛围。父母积极参与到孩子的品格教育培养中,与孩子共同参与社区活动。美国个性化品格教育最突出的是自信教育,不管孩子长相如何,脸上都洋溢着自信的笑容。中国家庭品格教育主要包括孩子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两个方面,良好的品德方面是指父母从小培养孩子讲礼貌,尊老爱幼、尊师重教等优良传统。良好的行为习惯方面是指父母以好孩子的标准教育孩子哪些能做,哪些不能做,例如读初中要以考重点高中为目标,读高中要以考重点大学为目标,在每一个学习阶段不能做影响学习的事情。

3.技能教育

技能教育是指通过强化孩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减少使用不当的和无效的策略,来提高儿童的心理适应能力。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美国提出核心素养下21世纪的技能教育,其中包括生活和工作技能、学习和创新技能、信息与媒体技术能力。而中国的技能教育包括学会生活、学会做人、学会学习三个方面,对比中美家庭教育中生活技能教育差别在于美国父母会理性的与孩子谈论性教育的知识,美国一个家庭基金会调查显示,44.5%的美国父母与孩子谈论过性教育的知识。相反中国父母很少和孩子谈及性教育,孩子也害羞听到有关性教育的知识。(四)中美对比之家庭教育方式内容决定方式,造成中美家庭教育的方式也有所不同。美国提倡民主,在进行家庭教育时以平等民主的家庭教育方式为主,主要表现在把孩子当成家庭成员平等对待,父母尊重孩子的人权和选择,孩子拥有绝对的选择权利。因此导致父母过于放纵孩子,造成美国孩子以自我为中心凸显。中国家庭教育主要采取驯服、劝导等教育方式,突显家长绝对权威的地位,对于孩子的教育采用过分溺爱或者过分严厉两种极端方式,忽视孩子内心的真实想法,喜欢替孩子做决定。

三、中美家庭教育对比产生差异的原因

(一)历史背景

历史背景的差异是中美家庭教育产生差异的前提条件。美国历史较短且为移民国家,受旧的封建思想文化影响较少,美国公民更易接受多元文化相互撞击下产生的新思想。体现在美国家庭教育上教育观念和教育内容紧跟时代步伐,注重培养孩子的创新精神。而中国历史悠久受封建思想影响较为深远,陈旧保守等封建思想根生蒂固。体现在中国家庭教育上从古至今中国家庭以培养顺从、听话的人才为主。

(二)社会性质

社会性质的差异是中美家庭教育产生差异的主要原因。美国为资本主义社会,经济发达,竞争激烈,追求个人利益。体现在美国家庭教育上尊重孩子的权利,孩子的个性发展,鼓励孩子通过自己的努力创造财富。中国为社会主义社会,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父母视孩子为私有财产,孩子的个人发展与整个家庭紧密联系。

(三)社会条件

社会条件的差异是中美家庭教育产生差异的现实条件。美国经济发达,养老保险制度健全,父母培养孩子不是为了防老,另外美国对于职业认同感强,父母认为孩子当总统与当清洁工没有差别。而中国在历经社会转型过程中经济正逐渐发展,各方面的条件还不成熟和稳定,养老制度不健全,大部分家长培养孩子是为了防老,另外父母对于职业辨识度强,父母认为孩子进入单位工作与当清洁工差别大。

(四)文化传统

文化传统的差异是中美家庭教育产生差异的根本原因。文化传统是指贯穿于民族和国家各个历史阶段的各类文化的核心精神,是现实文化价值体系中有传统文化特质构成的文化价值成分。文化传统中价值取向对中美家庭教育影响最为深远。美国的价值取向以个人为本的个人主义,追求个人利益的最大化,崇尚自由,发展个性。体现在家庭教育上父母把孩子当成独立的个体,独立于家庭之外。中国的价值取向以集体为主的集体主义,强调集体主义大于个人利益,体现在家庭教育上父母视孩子为自我价值的延续,以自我角度替孩子安排未来发展。

四、美国家庭教育经验及启示

(一)更新家庭教育观念

更新家庭教育观念一方面要明确孩子的归属问题和服务期限问题,另一方面要摆脱封建因素的桎梏,具体来说首先把孩子视为家庭的公共财产,不以自己的意愿随意支配。另一方面家庭教育的观念不能一成不变,结合本国的国情和发展状况,积极吸取国外家庭教育的成功经验。

(二)转变家庭教育目的

家庭教育的目的是变“人才”教育为“社会人”教育,把孩子培养成“社会人”教育更符合孩子的自由成长。鼓励孩子自由发展,展示个性;鼓励孩子通过努力获取财富;给予孩子充分选择的权利。

(三)丰富家庭教育内容

中国家庭教育内容以文化知识为主,在中国社会中文化知识固然重要,但社会实践和生存能力是孩子未来发展的关键能力。丰富家庭教育内容首先,家庭教育内容由知识本位向能力本位转变,丰富关于实践和生存能力培养的内容。其次,在注重文化知识的基础之上积极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关注孩子的兴趣爱好发展。最后,转变提及性教育为耻的观念,把孩子心理发展相关知识纳入家庭教育内容,引导孩子正确处理成长期的心理问题。

(四)拓宽家庭教育方法

篇6

关键词:家庭教育;亲子关系沟通;子女性格培养

中图分类号:G7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599 (2012) 09-0000-02

随着信息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逐步普及以及现代科技不断向家庭教育进行渗透,传统的家庭教育受到猛烈的冲击,一旦改变它的形式,也将改变人们在家庭教育上的观念、态度和行为。目前,家庭教育面临着教育内容片面失衡、教育观念守旧、教育方法方式单一等问题,使得家庭教育功能缺陷。而计算机辅助的家庭教育方法对策培训系统是用于家长教育的,涉及到教育学、心理学、计算机科学等交叉领域学科,它针对家庭教育中存在的关键问题,给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一、研究现状

全国妇联调查组织的调查表明:90%以上的家长反映自己在教育孩子方面不成功;95%以上的家长表示对如何教育孩子苦无良策;近80%的家长在喂养和教育孩子方面没有经过系统的、科学的培训,只是用经验法教育。面对儿女教育知识和技能的缺失,需要迫切地解决面向家长的家庭教育新模式。

伴随着家庭教育法律政策环境的不断优化,全国家教工作“十五”、“十一五”和“十二五”规划等一系列指导性文件的不断完善,家庭教育支出的不断增加,家庭教育越发引起广大家长的重视。尽管如此,面向家长的教育培训仍寥寥可数。

另外,调查显示,在中国,教育软件已经占领了整个软件市场三分之一的份额。而现今的教育软件也主要分为家用教育软件、校用教育软件和远程教育软件。但是,大部分软件都是以孩子学习为目标,意在提高孩子的学习成绩,提高升学率,几乎很少出现面向家长的教育培训软件。尽管存在少数的家长培训机构,但因为大班教学的模式,培训内容缺乏针对性且价格高昂,费时长,难以保证效果,也不为多数人所接受,因此覆盖面低,推广性不强。

再而,家长获取教育方法的渠道一般为杂志、教育网站、论坛等,家庭教育知识零碎繁杂,家长难以抛下工作或者无法在如此浩瀚的网络和大量的杂志中获取相关有用的知识。因此,家长的教育方法缺乏针对性和专门性,无法保证其科学性。

所以,无论是理论上,还是实际上,人们都很难从家长教育的角度去透视家庭教育中的问题,很少从怎样培训家长及其教养素质的角度去开展家庭教育工作,这是家庭教育领域研究的一种缺陷,也是本培训系统要解决的问题。

二、计算机辅助的家庭教育方法对策培训系统的可行性分析

由于目前人工智能水平的局限以及家庭教育方法对策研究的片面性,目前的培训系统仍难以做到针对特殊儿童的家长教育。同样,家庭教育方法对策培训系统适合在6至18岁的儿童的父母,旨在引导家长们发现教育中的存在问题并给予科学的方法对策。

在设计家庭教育方法对策培训系统前,我们根据前期的需求调研,确定了系统的目标与架构。本系统旨在提供一个平台让家长更为客观科学地评价与教育孩子。对于系统的架构:1.我们通过调研提取家长关注的重点内容,即亲子关系沟通与孩子性格培养。2.针对其内容设计一套完整的测试系统用来准确评估目前用户与子女之前的沟通状况和子女性格。3.根据测试系统结果匹配相应的教育方法。4.将教育方法规划到日程安排上,使家长养成科学的教育习惯并跟踪家长对教育方法的实施情况。5.最后家长根据效果调整教育行为。值得一提的是:该系统设计200多条具体可行的教育方法,并以任务的形式将相应的教育方法和教育周期显示在日历中,旨在使家长养成科学的有针对性的教育习惯,能持之以恒地运用。

对于家庭教育方法对策培训所需的内容,目前随着家庭教育理论的不断深入研究、网络的日益普及与资讯、论坛,特别是家庭教育网站的大量出现,使得系统所需要的资料来源十分丰富。为此,可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设计具有大规模的资料库以满足系统的需要。

对于家庭教育方法对策培训的技术支持,采用新的界面框架WPF(Windows Presentation Foundation)来实现友好的交互体验,提升培训效果;利用Microsoft Visual Studio2010开发工具进行开发,实现了亲子沟通关系评测、子女性格评测、教育方法筛选和教育方法任务规划等基本功能,不存在难以冲破的技术问题。

三、计算机辅助的家庭教育方法对策培训系统的难点分析以及对策

计算机辅助家庭教育方法对策培训系统的基本思想是构建一个具备一定规模的量表测试—教育方法数据库,这个库包含有关亲子关系沟通和子女性格的测试量表,并且根据不同的测试结果匹配相应的教育方法。

(一)难点剖析

利用计算机建立系统的量表测试—教育方法数据库的难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亲子关系沟通量表。目前对亲子关系沟通的测试量表种类繁多,题目分布散乱且缺乏系统性,不能明确地指出父母与孩子之间存在哪方面的沟通问题。而本培训系统旨在将亲子之间的沟通细分成几个具体的方面,让家长能够对症下药,改善亲子之间的关系。

2.子女性格量表。用于对性格测试的量表诸多,如艾森克个性问卷(EPQ),韦氏儿童智力量表等。然而,本培训系统需要一份能够专门针对孩子性格测试的量表,能够权威准确地测试出孩子的性格特征。

3.针对亲子关系沟通和子女性格的不同匹配相应的教育方法。现今关于家庭教育的书籍、杂志非常多,但是不一定每种方法都适用于每个孩子。本培训系统要求其教育方法不仅要有针对性,更要保证科学合理性,这需要通过查阅、整理一系列资料,最后给出切实可行的方法。

(二)对策研究

在建设家庭教育方法对策培训系统中,针对上述的问题,可以采取如下的解决方案:

1.对于亲子关系沟通量表的设计,我们首先引用亲子沟通的5个维度:发起交往,提供情感支持,施加影响,自我袒露,冲突处理。其中,“发起交往”指父母与孩子沟通的主动性,用于考察父母是否能够引导孩子进行交流;“提供情感支持”用于测试沟通双方是否愿意沟通、提供帮助、互相倾听以及情感上的支持和鼓励,测试双方对互相的理解与接纳程度;“施加影响”考察家长能否以身作则,说服子女同意自己的观点或做法,以及父母能否尊重孩子的隐私等;“自我袒露”旨在说明一方能否主动或被动地通过语言或行为向对方传达任何关于自己的信息;“冲突处理”指父母与孩子之间能否用合理的方式处理冲突,包括亲子间能否换位思考等。根据这5个维度,系统能够生成量表同时给出每个方面的沟通等级,让家长能够明确地了解到自己与孩子之间的关系处于怎样的阶段,哪个方面还做得不足等信息。

2.对于子女性格量表的设计,我们采用了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CBCL),它自七十年表以来,研究证实其信度和效度较好,也是在众多的儿童行为量表中用得较多,内容较全面的一种,是目前被公认为评估儿童行为和情绪问题最常用的工具之一。并且,家庭教育方法对策培训系统是一款面向家长的教育软件,而CBCL也是让家长根据孩子的行为表现填写的量表,符合系统的需求。CBCL量表中的测试题目分属9个综合征,分别是抑郁、分裂、交往不良、强迫性、体诉、社交退缩、多动、攻击性和违纪行为。家长完成这份量表后,系统会给出孩子性格特点的分析,能够使得家长了解子女在这九个方面的性格表现。

3.针对亲子关系沟通和子女性格的特点匹配教育方法的原则。

关于亲子关系沟通的培训:由于沟通细分成5个不同的维度,每个维度划分不同的等级反映家长与孩子之间的沟通情况,因此系统会依据不同的情况匹配具体的教育方法,这些方法均遵从以下几个教育原则:定时沟通;尊重子女人格;鼓励表达;耐心倾听;宽容异见;解释规则。

关于孩子性格方面的培训:系统会针对孩子的性格特点匹配具体的教育方法,这些方法也将遵循美国的《父母》杂志和“保持孩子健康”网站相结合的10个训导原则:家长要给孩子做好榜样;家长要给孩子创造一个充满爱和信任的环境;父母要保持一致,态度要持之以恒;孩子的习惯是从小养成的,家长立规矩要趁早;家长要少对孩子说“不”; 家长要表扬孩子的好行为;孩子发脾气或者大哭大闹时候要“忽视”他们,千万不能让步;家长不要打孩子,不要体罚;家长要分清奖励和贿赂;父母要讲究说话技巧。

同时,为了能够让家长更加行之有效地使用这些教育方法,系统会以日程安排的形式,使家长按照日程表实施。不仅令家长有“法”可依,还能为家长的实施提供了监督机制。实现了操作简单、科学教育、方便快捷的目标。

四、结语

一个现代家庭,能否充分发挥其特有的教育功能,已成为推动社会发展和创造家庭幸福的重要基础。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利用计算机进行家庭教育也已经变得切实可行。家庭教育方法对策培养系统针对每个孩子的特点,使家长学会更加科学合理有效地教育自己的子女,让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并且,系统以日程表的形式安排教育方法,既可以让家长方便快捷地获取教育信息,又可以让家长持之以恒地实施教育,从而养成科学的教育习惯。

参考文献:

[1]宣兆凯.家庭教育研究的理论方法模型—家庭支持系统[J].教育研究,1999,(11):63-66

[2] Buhrmester,D., Furman,W., Wittenberg & Reis. (1988), Five domains of interpersonal competence in peer relationship,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55(6), 991-1008

[3]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心理咨询师(二级)[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7:199~204

[4]雷雳,王争艳,李宏利.亲子关系与亲子沟通[J].教育研究,2001,(06):49-53

[5]张卫民.美国家长训导孩子培养好性格的十原则[EB/OL].

,2010,2010-04-21/2011-11-25

篇7

作为一个从事青少年教育研究四十余年的研究者,我深切感到大变革时代的家庭教育越来越重要,家庭教育对学校教育的影响越来越广泛,而信息化社会的家庭教育也越来越艰难。如何深刻理解家庭教育工作的重要作用?《指导意见》指出:“家庭教育工作开展得如何,关系到孩子的终身发展,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未来。”

《指导意见》的上述分析绝非空话,而是对教育现实的本质认识。例如,多年来最令人纠结的学业压力问题,其背后不就是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衔接与合作的困境吗?实际上,每个学生都拥有巨大的潜能优势,而社会的发展也提供了更多可能和更加多样化的求学与求职机遇。如果引导得当,人人皆可成才,每个学生都可以走向成功与幸福。

我常常遗憾地发现,遭遇成长危机的学生往往与错误的家庭教育密切相关,而不少家庭教育失败的父母是具有高学历、高职位、高收入的。决定父母教育好孩子的,不是高学历、高职位、高收入,而是较高的教育素质,即教育理念、教育方式和教育能力。

家庭教育指导的根本任务是提高父母的教育素质。在这方面,社会各方面的力量都可以发挥作用并已经做出许多贡献,例如,教育行政部门牵头推进家庭教育的山东潍坊模式,政府拨款妇联牵头推进家庭教育的广东中山模式,关工委牵头推进家庭教育的江苏淮安模式,等等,这三种模式的成就代表了中国家庭教育取得的可喜进步。

《指导意见》努力推动、确立“政府主导”的原则:“各地教育部门要切实加强对行政区域内中小学幼儿园家庭教育工作的指导,推动形成政府主导、部门协作、家长参与、学校组织、社会支持的家庭教育工作格局。”可以预期,如果各级政府的教育部门逐步建立起家庭教育工作协调领导机制,就会采取一系列措施健全机制、加强保障,将人、财、物的配置纳入制度安排,真正把政府对家庭教育工作的主导落到实处。

做好家庭教育指导工作,亟需一支专业化的庞大队伍。《指导意见》明确要求:“各地教育部门要坚持问题导向,通过设立一批家庭教育研究课题,形成一批高质量家庭教育研究成果。依托有相关基础的高等学校或其他机构推动成立家庭教育研究基地,发挥各级教育学会家庭教育专业委员会和家庭教育学会(研究会)等社会组织、学术团体的作用,重视家庭教育理论研究和家庭教育学科建设,探索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家庭教育理论体系。”

在实际工作中,作为中国教育学会家庭教育专业委员会的常务副理事长,我切实感到广大家庭和学校对科学理论的需要之强烈,科研机构的研究成果对教育实践的引领推动作用之巨大。因此,我们在系列课题研究的基础上组建了家庭教育讲师团,将于2015年10月底从贵州开始,启动“新父母大讲堂”百场公益讲座,首先服务于留守儿童的家庭。随后举行以“教育始于家庭”为主题的家庭教育国际论坛,邀请国内外教育名家为推进家庭教育献计献策。

现实生活告诉我们,最重要、最经常也最有效的家庭教育指导工作,主要还是要依靠教育部门及中小学幼儿园来做。因此,《指导意见》详细规定了中小学幼儿园如何发挥家长委员会的作用,如何办好家长学校,如何整合社会资源来服务于家庭教育指导。

我们有理由相信,如果落实《指导意见》中关于中小学幼儿园要结合实际制定推进家庭教育工作的具体方案等要求,家庭教育指导的力度将会大为增强,将会为学生全面和谐发展提供更为有力的支持。

篇8

青少年发展的常见问题及干预方法

培育弱势青少年复原力之途径

中国青少年正面成长计划的主观成效评估

儿童害之检视:成因、影响与实务处遇

社会工作介入DMD儿童家庭服务的实务探索

冒险疗法对工读学生自我效能感的干预研究

上海新生代流动人口生存现状及政策导向分析

全人成长:服务学习在青少年服务中的实践过程

青少年之“义气观”特点及其形成影响因素探析

从释放到增能:民办农民工子女小学教师提升抗逆力的行动研究

华人社会文化脉络对不孕症妇女之影响及其因应行为

失智症家庭vs失智症日间照顾服务之供需分析

城市流动儿童家庭亲子沟通小组工作的实践研究

增能视角下单亲父亲家庭亲职教育模式的探索研究

抗逆视角下单亲母亲适应历程研究

中国青少年正面成长计划的客观成效评估

一项阅读方案检视弱势家庭儿童偏差行为的防治

优势视角下的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服务研究

香港“共创成长路”计划:课程发展、推行及成果

香港“共创成长路”计划中导师培训课程的发展和推行

应用信息科技提升“共创成长路”青少年培育计划之成效

青少年家庭运作、正向发展、学校表现及学业适应能力

家庭因素与香港初中生网瘾的关系

预防科学视角下学校社会工作实务模式探讨

“青少年正面成长计划”在中国大陆的客观成效性探究

“共创成长路”——田家炳青少年正面成长计划

“青少年正面成长计划”教材编写及修订的探索研究

来沪青少年成长过程中“风险因素”与“保护因素”研究

成长小组介入初中生偏差行为的实践研究

提高家庭教育工作水平的出路在于创新

中国传统文化影响下的家庭教育观的偏离

《周易·咸卦》之“感应”思想对家庭教育沟通中的启示

家长学校科学发展的五大办学机制

关于家长心理学校的探索及路径实践

义务教育阶段留守儿童家庭教育调查研究——以贵州省安顺市开发区为例

以青岛市崂山区为例谈农村留守儿童的隔代教养问题

家庭气氛对心理健康和学业戈就水平的影响及其营造

家庭环境对初中生自我效能感的影响研究

提高“80后”年轻妈妈育子素养的培训与研究

父亲参与幼儿家庭教育研究综述

马卡连柯的儿童游戏思想及其对现代家庭游戏的启示

加拿大家庭学校教育的发展及其启示

两代父母协同教育幼儿的个案研究

依托社区,三方联动,构建“和谐育人”的理想教育网络

拓展资源新空间,构建学校与家庭合育共促的学校文化

攻击青少年增能的实践探索——以上海市某工读学校“心教育”项目为例

3~6岁流动儿变劣势为特势:在挫折中成长——基于“留守儿童”“留守”环境的思考

篇9

关键词:家庭教育;指导方法;问题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19-169-01

现阶段的教育发展中,对于孩子的教育是系统化的工程,良好的家庭教育能为学生进一步发展提供温暖的港湾。在传统的家庭教育指导中,由于思想观念和认识上的不足,就没有正确的对孩子进行教育指导,造成学生的逆反情绪出现。通过从理论上加强家庭教育指导的研究分析,就能有助于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

一、家庭教育指导的内容以及教育指导当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1、家庭教育指导的内容分析

孩子的成长需要多方面的措施实施,对孩子进行全面的教育。家庭教育就是比较重要的内容,而通过家庭教育指导的科学措施实施,就比较有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家庭教育指导在内容上也涉及到多方面,其中的学习指导就是比较基础的内容。家长对学生的学习成绩比较关注,但是对学生有效的教育指导方法就需要改善,在学习指导方面涉及到学习习惯以及家庭的学习氛围[1]。对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进行培养,需要家长在长时间的实践当中获得经验,而学校也有必要指导家长培养孩子的学习习惯。要能为孩子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这也比较有利于亲子关系的完善。

家庭教育指导内容当中的情感品德指导,也是教育指导的重要内容。对孩子的个性倾向以及挫折教育等,都比较有利于孩子的进一步成长和健康身心的发展。对孩子加强道德品德的教育指导,对孩子的品德完善就能起到积极作用。

家庭教育指导内容当中的生活指导也是比较重要的内容。对孩子进行健康知识教学,以及对学生的身体发展和性教育知识等进行教学,这些都是生活指导中的重要内容。例如在对性教育方面,一直是我国家庭教育中的一个薄弱点,我从哪里来?常常会是停在孩子脑中的一个问号,而一些家长并没有在这一方面的教育指导提供有效的措施[2]。在生活教育指导中的多动症知识以及科学用眼的知识等,也是重要内容,对于这些内容就要加强重视。

2、家庭教育指导存在的问题分析

家庭教育指导过程中,由于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在当前还存在着诸多问题有待解决。这些问题主要体现在对孩子的家庭教育指导的形式相对比较单一化。面对新的发展时期,对家庭教育指导的要求也有着提高,但是一些家长只注重学生的学习成绩,对学生的品德教育方面的关注比较少。从而就出现了重视只是而忽视了道德品德的教育指导现状,这对孩子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就有着诸多不利影响。

家庭教育指导问题中,对孩子的智力开发比较重视,但没有重视孩子的个性养成。一些家长为了追求孩子的成绩分数,就划分心思为孩子找好学校以及好班级,不注重孩子的个性发展,对孩子的心理素质以及个性养成没有重视[3]。忽视了对孩子的能力培养,过高的期待心理造成孩子的负担比较中,这些教育指导问题,都从不同程度影响了孩子的健康成长。

二、家庭教育指导的策略实施

加强家庭教育指导就要从多方面加强重视。要对孩子的健康个性的培养充分重视,表扬以及批评孩子要适度。在家庭生活当中,对孩子的态度要以表扬以及鼓励为主,在对孩子进行批评的时候也要注意措辞,要以积极的批评为主。不能对孩子的心理上造成伤害。同时也要加强对孩子的挫折磨炼,让孩子在自身的能力上不断提高,这对孩子的未来发展就有着积极作用。

家长方面要注重教育观念的及时性转变,能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以及儿童观念,为孩子的全面发展作为出发点进行教育指导。从孩子的幼儿时期就要对孩子的健壮体格以及品德和健康的心理进行培养,培养孩子的多样化能力[4]。家庭教育指导要面向未来,对孩子的基础能力的培养加强重视。家长不能将孩子作为附属品,要尊重孩子的人格以及自身的需要。只有从教育指导的思想观念上及时转变,才能有利于教育指导的效果良好呈现。

注重构建完善的家庭教育指导体系。在家庭教育指导的实施中,需要按照教育指导服务体系进行规范化的落实。认识到家庭教育是正规终身教育,对孩子的教育也是很深的学问,只有在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系方面进行完善建立,才能更好的按照体系步骤进行实施。这就需要政府以及学校和社会组织等进行配合,对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系的构建进行密切的合作,只有在这一基础上得到了重视,才比较有助于教育指水平的提高。

为保障家庭教育指导的效果良好呈现,家长自身就要加强素质修养,为孩子树立好榜样,潜移默化的影响孩子。家庭教育是综合性的科学,并不是单方面的努力所能完成的,所以家长自身就要注意自身的素质水平提高,正确的进行言传身教,这样对孩子才有说服力[5]。在教育指导的方法选择上要注意,通过教育艺术科学化的处理方式,让孩子乐于接受,这样才能为家庭教育指导的顺利进行加以促进。

三、结语

总而言之,处在当前的教育发展阶段,对学生的教育要从多方面着手。而家庭教育指导是孩子健康成长的第一站,如果在这一层面没有得到加强,就必然会影响孩子在未来的发展。通过此次在理论上对家庭教育指导的问题分析,以及提出几点措施,希望能有助于对解决实际的教育指导问题提供又一发展思路,为我国的家庭教育指导的进一步发展提供理论支持,更好的促进孩子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 郭丽萍,徐慧珠.家庭教育:好风凭借力 送我上青云[J]. 青年教师. 2014(07)

[2] 肖国玲.家庭教育中谨防语言伤害[J]. 青年教师. 2015(05)

[3] 于 梅.家庭教育的误区与改变策略[J]. 青年教师. 2014(03)

篇10

关键词:幼儿园 家庭教育 职能

一、托幼机构教育增设专门家庭教育职能的必要性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教育条件的改善,不同年龄层的人越来越多的接触到更多的知识,从某种程度上讲,社会大众的思想水平在整体上有所提高。但是,思想的不同步性是经常存在的,仍有一些社会群体在某些观念上的表现差强人意,如:家长对于“父母为何”的观念就存在很大的问题。

长期以来,人们由于受传统观念的影响,认为父母这个角色是人的阶段性本色(结婚之后就生孩子,孩子出生之后自然而然就成为父母),所以父母的行为都是客观的存在于自己身上的,并不需要额外去接受专门的教育。由于这种观念根深蒂固,所以长时间以来,我们的大部分家长都在犯着同样的错误,如无法解读孩子的语言而致使孩子的生理和心理需求得不到满足;认为孩子是自己的“私有物品”或生命的延续,强行左右或“绑架”孩子生活的内容和方向,致使孩子缺乏独立性、创新性,以及与人交往的能力;不能以身作则修正自己的不良行为,致使孩子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并习得了不良的行为和习惯;将教育孩子的责任推给学校和教师,并不时的对学校和教师的教育方式和内容“指手画脚”,致使孩子的观念和行为出现严重脱节现象等等。家长的这种作为父母角色的“懵懂性”导致家长在与其孩子的交往过程中出现了很多的不同层面的问题。问题的严重的不仅伤害了孩子,也伤害了父母自己。

如,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大武镇年仅9岁的小学四年级学生夏斐,1987年期末考试数学得分82分,名列全班第二;语文79分,名列第五,当他的母亲吴玉霞问及考试情况时,夏斐怕挨打,就谎称在90分以上。12月21日,夏斐被母亲拉着一起到学校向老师询问考试情况,班主任将考试情况如实相告,夏斐一回家中,被母亲扒光衣服用铁制的三角形木锉一顿殴打,从中午12点一直打到下午4点,下午5点左右,夏斐母亲见儿子不出声,才去叫大夫。等送到医院的时候,孩子已经死去。夏斐事件发生后,舆论一致指责夏斐的母亲,后来她自杀身亡。某地发生了一件5岁的孩子用尼龙绳勒死76岁老祖母的悲剧。小孙子用一根尼龙绳栓猫玩儿,猫跑了,小孙子非要把绳子套在老奶奶的脖子上玩。老奶奶让他栓脚,他不干,非要套脖子不可。老奶奶对孙子一贯娇惯溺爱、迁就放任,平时对孙子的种种要求,从来都是一一满足。她见小孙子哭闹起来,便让他把绳套套在自己的脖子上。哪知绳套打的是活扣,小孩子用力一拉,便紧紧勒住脖子,老人一时感到气闷,便挣扎起来,从炕上滚到地上。孙子见奶奶挣扎,越发觉得好玩,便使劲拽住绳子不放,直到老奶奶不动弹了才松手,扔下绳子出屋玩耍去了。孩子的爸爸回来,一摸母亲的心脏,早已停止了跳动。这样的悲剧本不应该发生,但它却的的确确发生了。作为父母或长辈,如果懂得教育的专业知识,他们还会造成这样的结果吗?美国著名的教育学家杜威曾经说过“教育即生活”。教育本来就是生活的内容,是每个生活中的人都应该习得的一种存在,而不是教育学科专业的人特有的一种权利。然而,目前的现状是,教育被当作一种特殊领域化的东西是某一小部分人的生活内容,而不是大部分。这种状况需要改观,即教育需要得到切实的普及,这要从人的社会源地——家庭开始,也就是从家庭教育开始。

那么,纵观我们的教育机构以及教育的宏观受众面,笔者认为需要在某一与家庭教育密切相关的教育机构增设其家庭教育的职能,并且以此为载体号召扩大家庭教育的受众面。如此,便可在整体的层面逐渐地提升整个社会的教育水平,主要是家庭教育水平。经观察,托幼机构是与家庭教育密切相关的教育机构。

二、托幼机构教育增设专门家庭教育职能的重要性

学前教育是一种培养人的活动,它同人的发展以及社会的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即学前教育承担着个体发展的功能也承担着社会发展的功能。

学前教育的个体发展功能是指它可以促进儿童在身体、认知、社会性、情感等方面的健康全面和谐的发展。有研究表明学前期是人生的第一阶段,是人生中发展变化最为迅速的时期。在这个时期存在着很多的关键期,如果错过这些发展的关键期,将会很难弥补。如,2~3岁是个体口语学习的敏感期,5岁左右是掌握数概念的最佳时期,5~6岁是幼儿掌握词汇能力最快的时期等等。如果这些关键期不仅被教师掌握而且被家长接纳的话,那么幼儿的发展成果可能会是另外一番景象。

学前教育的社会发展功能主要是指学前教育对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稳定等方面的影响作用。毋庸置疑,学前教育对社会的这些方面起着正向的推动作用。如果这些重要影响作用被家长所掌握的话,那么家长必然会正视幼儿的“根”的成长。

所以,学前教育需要与家庭合作,重要的是要与家长合作。而托幼机构与家庭合作也是其发展的应然之义。托幼机构只有与家庭有良好的合作,才能促进托幼机构健康的发展,才能使学前教育在每个参与的家庭中得到广泛的普及,也才能最终惠及到托幼机构教育的对象——幼儿。此外,托幼机构与家庭的合作还有利于学前教育法规的切实落实,还能够提高家长的教育素质。

托幼机构是集体教养幼儿的社会教养机构,是在家庭教养基础上的延伸、扩展和提高,是学校教育制度的基础。托幼机构教育是由托幼机构承担的,由专职幼教人员根据社会的要求进行的,对在园幼儿实施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以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为目的的教育活动。在我国,托幼机构的一般包括托儿所、幼儿园和学前班。托儿所是受托3岁前婴幼儿的集体教养机构,开始收托的起始年龄一般为1岁半,但也有少数企事业单位从婴儿6个月起开始收托。幼儿园是对3周岁以上学龄前,幼儿实施保育和教育的机构,是基础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学校教育的预备阶段。学前班是接收5~6、7岁即入小学一年或两年的儿童的学前教育机构。

由此可以得出一个结论,托儿所、幼儿园和学前班涵盖了大部分的幼儿,而如果将幼儿背后的家长拉人家庭教育的行列中,那么我们的幼儿及其家长无论在自身的成长发展方面还是对社会责任的承担方面就都有了近乎科学的保证。如此,在托幼机构教育中增设家庭教育的职能就显得格外重要。

三、幼儿园增设家庭教育的职能的优越性

在托幼机构中,幼儿园是最平常的机构,它也是托幼机构实现形式中最集中的表现。因其群体性、社会性、计划性的特点,幼儿园包括了托幼机构中稳定的、大量的幼儿人群。因此,在托幼机构中的幼儿园增设家庭教育职能既能够保证其开端的有效性,也能保证其过程与结果的稳定性。除此之外,在幼儿园中增设家庭教育职能有其独特的优越性。

第一,幼儿教师是与家长经常接触的群体。在幼儿园的日常生活中,幼儿教师每天面对的不仅仅是幼儿,而且还有他们的家长。在早上入园的时候,晚上离园的时候,以及家长会和家长开放日等的时候,就是幼儿教师与家长“相处”的时候。在与家长“相处”的过程中,幼儿教师可以获得关于家长的很多信息,比如说某幼儿的家庭结构、家长的育儿观与教育观、家长与孩子的相处模式、家长对孩子成长的需求与期望等。通过与家长的交流经验,可以获得家长关于家庭教育的优势在哪里,不足的地方体现在什么方面,欠缺的或不曾涉及的家庭教育的观念是什么。换句话说,幼儿园的教师可以找到对家长进行家庭教育的突破口。这是其他身份的人所不能做到的。

第二,给予幼儿园支持的学前专家很多。幼儿园是学前专家的实践基地,而学前专家是理论与实践知识的拥有者。在他们的支持下,幼儿园可以逐渐的增加学前教育的知识和素养,同时也可以提升幼儿园的办园质量。这样不仅能够吸引更多的幼儿家长,同时还能加强幼儿园的社会认可度。在不断地回答或帮助解决家长关于幼儿的问题之后,家长对于幼儿园的信任度也增强了。这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家长可以接受外来的因素进入在自己的范围内帮助自己去解决孩子的问题。

第三,政府对学前教育的关注集中在幼儿园中。近年来,国家对学前教育的关注越来越明显,在各种政策文件中都可以找到政府对学前教育的重视。经过观察,政府政策作用于学前教育的实践中,集中体现在对幼儿园的措施上。这也说明政府对于幼儿园这一托幼机构充分发挥学前教育功能的期望和希冀。而幼儿园中增设家庭教育职能,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在宏观的层面去普及和发展学前教育,而且最终能够使我们的幼儿和家长获益。尽管政府的政策中并没有专门提及在幼儿园中增设家庭教育职能,但是在讨论家园合作的时候也充分体现出政府对于推动幼儿发展方面也离不开家园合作的观念。

四、幼儿园增设专门家庭教育职能的构想

在讨论整体蓝图之前,我们需要明确要接受家庭教育的对象范围。因为我们的目的是使孩子能够有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温暖的、安全的港湾,所以已经是幼儿家长的、即将成为家长的、将来某个时间成为家长的、对家长的思想有重大影响的人都要接受家庭教育的熏陶。具体来说就是:

首先,在教育行政部门的许可下,在各个区域内选出一个规模适中的幼儿园专门设立一个有家庭教育职能的部门,由其来负责该片区域内容的家庭教育内容。

其次,该部门的工作人员是由幼儿园一线教师、学前教育专家、家庭教育指导师等构成的。幼儿园一线教师是家长的亲密合作伙伴,他们能够从各个层面去了解家长的优势、缺点,以及需求,这对针对性地开展家庭教育的工作提供了有力的信息和条件。学前教育专家可以为该部门提供权威的支持,增加了家庭教育职能部门的被信任感和认可度。家庭教育指导师更加是掌握了如何家庭教育的知识和实际应用能力的技术型人才,他们的加入势必会增加幼儿园家庭教育职能的有效性。实际上,在欧美发达国家,每300~500人就拥有一名家庭教育指导师,全美家庭教育机构有700多家,他们在20世纪60年代,就形成了父母教育的理念,对父母自身教育的重视已经超过了对儿童的学校教育。

再次,该部门的工作内容有两大块。第一,普及以及深化学前教育思想和观念,为“科学的、合理的、温暖的、开明的父母”勾画一个“蓝图”;第二,针对家庭中出现的问题,做出技术支持。工作人员参与家庭的方式由家庭人员自行决定。

最后,该部门的运行机制包括以下层面:第一,该部门要尝试与高校合作,一方面可以有高校专家人士的技术支持,另一方面家庭教育课堂也应进入高校,成为每位大学生的必修课。如此,家庭教育的范围和力度就得到切实的保证。第二,该部门可常年开设普及家庭教育甚至学前教育思想的课程班,为有需要的人提供思想和观念的保证。第三,如果某家庭许可或者接纳的话,该部门可外派工作人员进驻家庭,帮助家庭重新整合家庭系统,以解决家庭中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