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景区土地利用规划范文

时间:2023-10-19 16:06:1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风景区土地利用规划,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风景区土地利用规划

篇1

关键词:风景区;景观生态;可持续发展;风景规划

风景区是供人们休憩、娱乐和进行科学文化活动的地域。随着风景区旅游不断开发,如何解决开发与资源保护的矛盾变得十分突出,本文将从景观生态规划的角度对此做出初步探讨和分析。

1 风景区规划与景观生态规划方法

风景区规划是保护培育、开发利用和经营管理风景区,并发挥其多种功能作用的统筹部署和具体安排。从景观生态学角度看,它以建立或调整复合生态系统为根本目的,以土地利用规划为重要内容。景观生态学从与风景区规划相似的“景观尺度”出发研究生态问题,自然与人文因素并重,最大限度地保护、合理开发与综合利用生态交流显得尤为重要。重视生态系统的变化发展,已经在土地利用规划方面显示了强大的生命力。因此,把景观生态学理论引入规划,对风景区采取景观生态规划方法已成为主流。

风景区景观生态规划方法是一种以实现可持续发展为根本目标的规划方法,除了在宏观上提供理论指导之外,还可直接应用于具体的专项规划,增强规划科学性。本文着重阐述后者,景区防护规划、景观结构规划和景观生态动态规划3个专项讨论风景区景观生态规划科学性和要寻求的依据。

风景园林中的“景观”属于视觉美学概念,指人对三维空间的视觉体验。景观生态学的“景观”属于生态科学概念,是指空间上不同生态系统的聚合,它蕴含了通过研究区域外在形象透视生态系统差异的方法。因此,在景区规划中要兼有二者文化内涵,既考虑景观效果,又要尊重历史对生态的效益,也应该结合城市历史文化保护规划。

2 我国风景区规划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1 存在的问题

2.1.1 传统文化与空间秩序的丧失。风景区规划应该与传统文化和空间秩序保护利用结合起来,目前由于经济发展和城市化快速发展,城市的尺度与原有的传统格局以及历史古迹具有质的改变,城市居民行为活动的多样性,都面临着忽视固有的、根深蒂固的、存在于城市的传统文化,造成了传统文化和空间秩序的丧失。

2.1.2 绿地质与量的分离。风景区规划保证生态功能正常的发挥,必须有质与量的统一性。绿地质与量的统一主要表现在绿地系统空间的多样性特征。城市建设用地的限制,造成风景区生态结构关系不够完整,绿地构成形式比较单一,由于绿地植物群落结构缺乏科学的配置研究,出现大量引种非地带性植物,以及 “以草代木”大面积草坪分布的绿地形态,这些造成了我国目前城市绿地的质与量的分离。

2.1.3 经济增长与绿地建设的冲突。风景区的建设与经济增长具有矛盾统一性。风景区的规划与绿地建设的安排部署以及城市经济发展之间的协调关系,主要表现在城市绿地空间经济价值的估算方面,此外还表现在绿地建设资金投入与产出的关系,以及资金运作机制的协调性方面。

3 风景区规划的生态对策

3.1 充分利用自然地形地貌

风景区是以人工和自然相结合的生态系统。风景区的自然地形地貌是丰富景观的要素,积水成池,堆土成山,可形成异质性的绿色空间景观。防止毁坏原有林地、湿地、水系,注意把风景区中人工绿地与原有自然生态系统的林地、湿地结合,体现“天人合一”的新型自然景观。尽量保护历史和自然植被,建立自然景观保护的绿色核心区,同时建立绿色缓冲区,以减少人为活动对核心区的干扰,维护自然演进过程,发挥自然环境条件优势。

3.2 以城市中异质性的生境为基础进行植物造景,并体现绿色文化

生境异质性是生物物种多样性的基础,只有保护好多样性的生态系统及原有的植物群落,才能达到保护生物多样性的目的。因此,在风景区域规划中,植物造景不但要从功能和艺术效果上考虑色相、季相、形体、姿态、声觉等多方面的要求,还要根据不同地理纬度与海拔高度,所决定的植物地理分布,以及生境与小生境的具体情况等多方面来考虑。注重常绿树与落叶树的搭配比例,按照多种植物不同的生长发育规律及其相互作用与影响,注重速生树种与慢生树种的搭配,各种植物之间的平面距离、立体结构(乔木、灌木、草本与地被)及其轮廓线变化等。通过合理种植设计,可在局部地区将园林植物的寓意和韵律予以表达,促使植物形和神的结合,体现绿色文化。

篇2

以机动车交通为主体的交通发展方式存在许多问题。汽车普及在改变人们生活的同时,也导致了一系列城市问题的出现,包括尾气污染、交通事故、交通拥堵等。为了缓解或避免这些问题,国际上许多国家与地区逐步开始提倡以“公交优先,鼓励慢行,限制小汽车发展”为主旨的综合交通发展策略,这个发展策略的核心就是慢行交通系统的建立。以下通过一个园区慢行交通系统研究的实例,使我们对慢行交通系统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和认识。

2011年我们项目组接受了重庆永川凤凰湖工业园慢行交通系统的研究任务,在对园区道路网进行充分的分析、评价的基础上,结合土地利用规划的要求,按照“引导公共交通出行,重视保留人行和自行车出行空间,合理规划慢行交通系统,以及慢行交通和公共交通的衔接”的原则。我们首先提出了以下的研究策略:

1、合理划分慢行组团:结合土地利用规划,划分生产区和生活服务区,以出行发生点、出行吸引点及交通枢纽为核心,合理划分慢行组团。慢行组团内应完善社区功能(餐饮、购物、休闲、娱乐、锻炼、医疗等),保证慢性空间和优先路权,完善网络布局,提高步行及自行车出行的安全性和服务水平。

2、以慢行组团划分为依据,以园区规划路网为依托,优化、整合区内非机动车及人行道网络。

3、实现慢行系统和公共交通系统的衔接:处理好换乘,引导居民积极采用“步行-公交”和“自行车-公交”的出行方式。

4、完善步行系统和自行车系统的服务水平,增强系统的安全性、可达性与可识别性,强调人性化设置;提高园区内自然与人文环境,体现园区文化与形象。

园区慢行组团的划分是慢行系统研究的第一步,了解园区内土地使用规划是划分组团的前提条件,根据最新的《永川凤凰湖工业园控制性详细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图》,凤凰湖工业园二期工程凤龙大道南侧,成渝铁路西侧及永师路东侧为二类居住用地,公共绿地及商业用地,永津路北侧至园区北侧边线为二类居住用地,公共绿地,商业用地及医疗教育用地,凤沪路以南至西三环高速间为仓储物流用地,园区其余用地基本为工业生产用地。

通过对园区土地使用规划的解读,我们对园区进行了慢行组团的划分,整个根据用地规划,我们把生活区划分为四个慢行组团,组团布置图如下:

组团一位于凤龙大道南侧至凤沪路以北,东西两侧分别以成渝铁路和永师路为界,组团内以湿地公园为主要景观休闲区,包含了居住区,安置区和商业区。

组团二位于塘湾路以北,永师路以东,临江河以西的位置,主要包括居住区和商业区。在一区和二区组团间设置慢行带,使两个组团间实现资源共享,共同形成一个园区西部的大型慢行组团区。

组团三位于永津路北侧,龙爪湖公园东侧至龙兴路,组团内以龙爪湖公园为主要景观休闲区,包含了居住区,科教区,安置区和商业区。

组团四位于昌东路两侧,昌龙大道西侧,组团内以凤凰湖公园为主要景观休闲区,包含了居住区,科教区,医疗区和商业区,形成相对独立的组团。由于组团三与组团四相邻,两个组团通过慢行道路沟通形成园区东部的大型慢行组团区。

慢行组团内根据交通模式的不同分为商业街区组织模式和风景区组织模式两种,两种组织模式的特点和范围如下:

1.商业街区慢行组织模式

(1)换乘组织模式:公共交通/私家车/出租车/自行车+步行。以公共交通为主要集散方式,辅以出租车、私家车和自行车。

(2)布局模式:在商业街区,考虑到慢行出行圈的大小,商业街区不易过大,覆盖范围半径小于2km为宜。

主要涉及的范围包括 ①慢行组团2内的凤皖路、凤赣路和凤龙大道片区②慢行组团3内的凤中路、凤华路、昌东大道和昌凤路片区③慢行组团4内的凤滇路、凤京路、昌龙大道和昌凤路片区。

2.风景区慢行组织模式

(1)换乘组织模式:风景区交通方式主要以公共交通、私家车和出租车为主,区域内部需要营造一种和谐的以人为导向的步行环境,风景区域内只允许步行/自行车交通,私家车、出租车和公交车在风景区设置换乘点,并设置自行车出租点。

(2)布局模式:各种交通方式到达风景区后,需要在景区进行换乘,采用步行/自行车交通方式进入。慢行通道应方便与自然观景点联系,有良好的景观、连续的林荫道、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主要涉及的范围包括 ①慢行组团1内的湿地公园区②慢行组团3内的凤凰湖公园区③慢行组团4内的龙爪湖公园区。

根据园区慢行组团规划图,项目组对已建道路和待建道路进行现状调查,并针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评价,对慢行组团内道路断面做出适当调整。

1、主干路

慢行组团内横断面优化内容:

a.组团范围内路段增加人行道宽度至7~7.5米,减少非机动车道和机非分隔带宽度;

b.人行道增加绿化走廊带、行道树和慢行标志。

2、次干路

慢行组团内横断面优化内容:

a.增加慢行道宽度至6~7米为宜;

b.已建道路增加慢行系统交通标志和地面标线。

3、支路

慢行组团内横断面优化内容:

a.增加慢行道宽度;

b.增加非机动车专用道。

慢行交通系统主要由步行系统和自行车系统组成,其中步行系统研究主要考虑以下因素:安全性、方便性、连续性、舒适性、系统一致性和吸引力。

步行道的宽度可依据使用者实际的需求、相关规范及人行道设施服务水平等综合归纳推算之。基本上,步行空间宽度大于1.8米可供二人并肩舒适行走,以不少于1.5米为原则。

步行道的坡度分别有纵坡、横坡、斜坡道及路口转角斜坡道等多种状况,应视实际环境考虑其坡度斜率,以建立安全、无障碍环境为设计原则。

①人行道纵坡坡度不宜大于12%,越缓越有利于行人行走,坡度大于8%应设置一休息平台,平台坡度不得大于2%,长度至少3米。

②人行道横坡设计应避免下雨时,人行道积水影响步行。建议横坡坡度以2%为原则,不小于1.5%。

③横越人行道斜坡道供汽车进出的斜坡道,其宽度最小为2.75米,最大不可超过8米;如供机车、自行车、轮椅、婴儿车进出,其宽度最小为1.5米。

行人优先区是步行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慢行系统人性化设计的集中体现,园区内的行人优先区主要包括以下几种形式:

(1) 全日行人专用街道(步行街)

在全日行人专用街道,行人享有绝对优先权。只准提供紧急服务的车辆行驶,但按个别地点或会容许送货车辆在指定时间内驶入。包括3区组团内的凤秦路和4区组团内的凤金路。

(2) 部分时间行人专用街道

在部分时间行人专用街道,车辆只准在指定时段内行驶,并且不设路旁停车位。包括1区组团内的凤津路和3区组团内的凤粤路东段。

(3) 悠闲式街道

在悠闲式街道上,人行道会较宽阔并尽可能减少停车位。主要包括湿地公园、凤凰湖公园和龙爪湖公园附近的小路,如环绕凤凰湖公园的环湖路等道路。

自行车系统是慢行交通系统的另一个主要的组成部分,园区慢行系统内的自行车道分为以下几种:

①机非混行普通车道。自行车和机动车混行的常规宽度车道。

②机非混行加宽车道。位于外侧的机动车道,机非混行,车道较普通机动车道宽。

③专用自行车道。骑自行车者与道路空间相邻但与其它车辆分隔的道路交通。

计算自行车交通出行时耗时,自行车行程速度宜按11~14km/h计算。交通拥挤地区和路况较差的地区,其行程速度宜取低限值。自行车最远的出行距离,大、中城市按6km计算,小城市按10km计算。自行车道路每条车道宽度宜为1m。自行车道路双向行驶的最小宽度宜为3.5m,混有其他非机动车的,单向行驶的最小宽度应为4.5m。

参考文献:

篇3

关键词:村庄规划 城乡规划 产业规划 村发展规划

中图分类号:F26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1)25-0045-02

一、村发展规划概述

1.村发展规划的概念。村发展规划是将村庄建设规划与农村产业发展相结合的村域规划。传统产业规划缺少具体的空间形态分析,而传统村庄规划缺乏对农村产业发展的指导意义,村发展规划将两者有机结合颠覆传统村庄规划编制方法理念,是城乡统筹下村庄规划编制的技术革新。

2.村发展规划的特点。(1)因地制宜。村发展规划结合自然生态资源、文化资源、生产资源为农村发展方向进行策划与指导,能够结合村庄特点因地制宜,具有较强的针对性与实用性。(2)拓展用地空间。村发展规划通过技术创新,打破传统规划方法,结合土地利用规划,在规划技术上拓展建设用地、农业用地、未利用地等用地分析方法。

3.村发展规划与传统村庄规划的比较分析。一是村庄规划按照深度不同分为村庄布局规划、村庄总体规划、村庄建设规划、村庄整治规划,作为规划许可依据的村庄规划主要指村庄建设规划,村庄规模较小的村庄一般一次性做建设规划编制,而不编制村庄总体规划,村发展规划包括了村庄总体规划和村庄建设规划的内容;二是传统村庄规划主要研究对象是村庄建设用地,而村发展规划的研究对象包括了村庄建设用地和农用地等非建设用地;三是技术标准不同,传统乡村规划技术标准中居住用地较大,公共服务设施用地和产业用地严重不足,不能适应村庄发展要求;村发展规划的公共服务设施用地和产业发展用地适应村庄发展要求。

4.编制村发展规划的意义。编制村发展规划首先能够解决用地发展空间的难题,为农民增收指明方向,从一产、二产、三产上分类进行用地分析与空间布局,调整农村产业结构,村发展规划通过对居住用地、公共设施用地、产业用地进行分析,如何挖掘用地潜力,既保护耕地不被占用,又丰富农村产业内容,促进农村发展和农民增收;其次能够在不占用耕地的条件下促进城乡统筹,村庄规划如何适应城乡规划法的要求,在技术上进一步创新编制方法;而且还能够解决农村产业无序布局引起的社会矛盾,规范农村产业布局规划管理,规范了农村产业发展的用地开发与利用,制止违法建设现象,化解农村矛盾并维护农村社会稳定。

二、村发展规划编制的法律地位分析

1.与《城乡规划法》的立法原则一致。《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于2008年6月颁布,并于2009年1月开始实施。新的城乡规划法无论从立法原则以及具体法律规定都体现了城乡统筹的精神。现行村庄规划的编制方法与技术标准是在计划经济背景下的产物,无法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而且与城市规划的技术标准有很大的区别,如居住用地标准过大,公共服务设施与基础设施用地标准过低等等,导致城乡二元结构无法打破。由此可见,现行村庄规划无法适应新的城乡规划法的要求,需要进一步进行技术创新。村发展规划正是城乡规划法背景下重大的技术突破与尝试,充分体现了城乡统筹的精神,是对《城乡规划法》的最大尊重。

2.符合各地地方法规、政府规章的要求。新《城乡规划法》颁布后,各地方政府多通过地方法规或地方政府规章等形式出台相关实施细则,对城乡统筹、一体化发展问题进行了规定,如,浙江省委、省政府联合印发的《浙江省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纲要》提出编制县市域总体规划,要求按照城乡全覆盖原则进行规划编制,并通过县市域总体规划,解决城市规划与土地利用规划衔接的问题。村发展规划是村域全覆盖的规划,用地分析打破了传统村庄规划的技术方法,不仅对建设用地进行规划研究,同时结合土地利用规划研究农业用地与未开发用地,真正从技术上落实城市规划与土地利用规划两规衔接。

3.为农村发展空间提供规划许可与规划服务的法律依据。村发展规划通过规划技术分析手段,突破农村发展障碍,为农村发展空间提供规划许可与规划服务的法律依据。农村发展有两大障碍,一是产业发展方向过于单一,制约农民增收,二是用地空间尤其是建设用地空间限制农村发展。在当前宏观调控的背景下,各地的土地资源非常有限,土地资源配置的重心多在中心城区和园区开发,而农村所获的建设用地指标即便是住宅用地指标都难以满足,更难以支撑产业发展空间。传统村庄规划没有结合农村产业发展进行规划,更对于建设用地之外的建设项目无法进行规划指导,如农家乐项目大多位于生态环境优美的非建设用地,由于没有规划引导,导致多数农家乐都是违法建筑。村发展规划拓展了农村产业发展空间,解决了农村发展空间的用地不足难题,为农村发展空间提供了规划许可与规划服务的法律依据。

三、村发展规划的用地分析

1.产业用地空间分析。一产用地主要包括农村合作社、养殖业用地等。将农村合作社用地纳入一产用地进行发展规划,便于结合农业用地流转,扩大规模化生产,提高生产效率。农村养殖业往往是自发式布局,没有规划引导,对村庄生活影响较大,对环境破坏较大,容易引起矛盾纠纷,影响社会稳定,将养殖业用地规划纳入一产用地规划,能够对养殖业的合理布局进行规划,减少养殖对农村生活环境的影响,同时在空间形态上引导循环生态产业发展。二产用地包括来料加工、农产品深加工、小商品生产用地等。二产用地按照传统理论属于工业用地,但是村庄往往没有大规模的工业生产建设用地指标,受到发展的制约,导致三合一用房的火灾安全事故频发。因此有必要对此类用地纳入村庄发展规划,提出村庄工业生产用地布局应在整个乡镇统一规划,用地指标在整个乡镇统一平衡。三产用地包括农产品贩销、生态旅游、文化旅游、休闲旅游、农家乐等服务业用地等。课题组提出将三产用地规划纳入村发展规划,充分重视了自然资源和文化资源作为生产力的重要作用,并且依据不同服务类型对于用地的不同要求,对三产用地提出了不同的规划要求,其中:农产品贩销不需要专门的市场用地,可以直接结合农产品生产现场进行贩销,只需要在农产品生产地配置少量的基础设施如沙石路径和农产品展销临时工棚等;生态旅游和休闲旅游用地需要结合原有自然条件,把村庄作为风景区或旅游区进行规划,即在规划的过程中需要结合景区规划或旅游区规划进行;农家乐服务用地规划可作为农业产业配套项目,进行农业观光园等规划。

2.居住用地、绿化用地和古民居用地分析。按照土地用途,可以将农村用地分为居住用地、绿化用地和古民居用地等,相应的,村发展规划可以配套进行居住用地、绿化用地和古民居用地分析与规划。居住用地规划中应着重考虑居住用地规模、房屋间距布局等因素,应本着因地制宜的原则,间距标准不能僵化套用技术规范标准,可根据房屋实际居住使用情况进行压缩,以满足消防和视觉安全距离为基本要求。绿化用地规划在传统的土地利用规划中属于建设用地范畴,与生产性生态用地剥离,不利于环境管理与生态建设。村发展规划概念下的绿化用地规划结合村庄原有生产性生态用地进行绿化用地配置,主要内容包括:一是村庄里的空地用菜园布局;二是结合果树、花卉苗木、茶园进行公园化建设,在果园、苗木园、茶园、菜园、竹林里配上沙石路径,局部配置健身器材、甚至石灯与竹凳。同时课题组提出生产性生态用地公园实质上就是弱化版的城市公园绿地,两者之间的区别在于城市公园绿地的服务对象更多,配套设施更丰富,多了地下排水设施、公厕、路灯、小卖部等设施,而村庄绿地只要有少量的沙石路径和休息凳子就能基本满足农村生活要求。农村传统古民居较多,古民居保护是文物保护部门和规划管理部门的最大难题之一。实践中,村民处于资金、房屋使用以及维修工序等因素,不愿意维护原有古民居,镇乡村干部由于建设用地指标等因素,对维护古民居也没有积极性,直接导致农村中古民居保护工作矛盾突出。鉴于文物保护法提出属于文保点的古民居项目不占用建设用地指标,课题组提出村发展规划中应包含古民居用地规划内容,通过合理利用古民居,促进农村文化旅游的发展,同时对古民居的保护起到良好的作用。

四、村发展规划编制原则、范围、依据

1.编制原则。村发展规划应在村庄建设规划的基础上,结合村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及其他各类专项规划,根据村所处的空间环境、村庄规模、资源条件、历史传统、地形地貌和产业特色等采取不同的引导发展策略,制定村发展规划,以此拓展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空间,指导新农村建设各项工作。村发展规划编制应当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创业富民、创新强省为准绳,坚持以人为本、生态优先、集约发展、因地制宜的原则进行规划编制,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生态友好型新农村。

2.编制范围与年限。村发展规划包括村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与村庄建设规划,村发展规划总体范围以村域行政区划为规划用地规模,村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包括村域内的建设用地与农用地、未利用土地的用地范围,村庄建设规划为村庄建设用地范围。村发展规划的年限原则按照立足五年、规划十年的要求编制与实施。结合村庄整治的要求,做好近期目标和远期目标的制定。

篇4

【关键词】城市周边;风景旅游区;规划要点

1.旅游规划的内涵

1.1含义

旅游规划是旅游业发展的纲领和蓝图,是促进旅游业健康发展的重要条件。美国旅游规划者冈恩(Gunn C.A.,1979)曾指出:“规划作为对未来的预测,处理可预见的事件,是唯一能使旅游业获得好处的方法。”

旅游规划至今没有公认的定义,“规划”一词本身具有“谋划”、“筹划”、“全面的长远的发展计划”的含义。

1.2类型

旅游规划基本分为两大类:旅游发展规划与旅游开发建设规划。旅游发展规划是区域旅游产业或旅游经济发展规划,其主要内容是确定旅游业在该区域内的产业地位、发展目标、发展阶段、总体形象、资源品位、市场定位、总体布局、主导产品、旅游基础和服务设施建设、发展旅游业的战略措施和保障体系。旅游发展规划是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的组成部分,是该地区旅游业发展的战略纲领,对该区域下属各地方的旅游开发建设具有规划和指导意义。旅游发展规划一般为五年以上的中长期规划。

1.3目的

旅游规划总的目的是有计划、有步骤的,而且是合理科学的发展旅游事业,以便减少无计划的盲目性,不符合客观实际的速成性和无政府主义的自流性,增强认识的自觉性和行动的计划性、科学性。具体来说,旅游规划的目的在于:建立一套相应于风景资源结构的对应结构变换系统,为旅游管理提供战略性方向和相应对策。

2.城市周边风景旅游区总体规划研究

2.1风景旅游区规划

2.1.1风景旅游区规划与城镇规划的联系

城市周边风景旅游区规划是城市、区域规划的组成部分。旅游业作为国民经济的一项产业,具有相应的用地要求。把城市周边旅游用地作为城市的有机组成部分,融合到城市的整体构造中,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土地利用冲突,实现用地的综合平衡和协调。城市与区域规划应注意旅游资源与环境的保护和开发利用,将其作为城市总体规划的不可缺少的专项规划,与城市土地利用规划、道路交通规划、市政公用设施规划、园林绿地系统规划、环境保护规划等综合协调。城市周边风景旅游区规划与城市总体规划应同步进行。城市总体规划在确定城市性质、规模、发展方向等关键问题时要把旅游发展作为一个重要的方面来考虑。

2.1.2风景旅游区规划与城市规划的区别

a.功能上的区别。

宏观上,城市规划是对国家城市发展进行宏观调控的手段,而旅游区规划是政府对旅游产业发展进行宏观调控的手段。微观上,城市规划是对具体的城市建设活动进行协调的工具,使它们处于有序的发展过程之中。风景旅游区规划是对景区旅游设施与基础设施配合协调,以使旅游生产部门能够合理、有效、健康地发展。

b.空间规模上的差别。

城市规划的地域空间规模一般在几平方公里左右。旅游规划就空间规模而言从大到小可以分为多个层次。与城市规划规模相似的只有城市旅游规划和旅游区一级的规划。国家旅游规划和省级旅游规划的空间规模均大于城市规划区的规模,在规划的内容上也不如后者具体。

c.内容上的区别。

城市旅游规划从内容上,大致可分为:旅游吸引物规划、旅游服务规划、旅游基础设施规划、旅游市场分析和研究、旅游地CI(旅游地形象规划)和GS(顾客满意度)旅游保护系统规划、旅游防灾规划等。

2.2城市周边风景旅游区的概念界定

结合中国旅游度假业发展的特点,我们认为,城市周边风景旅游区的概念应该界定为:位于城市周边区域,旅游资源相对集中环境优美、具有一定规模和旅游条件,旅游功能相对完整独立,为城市居民游憩、休闲、健身、康体等目的而设计、经营的应能够提供相应旅游度假设施和服务的旅游目的地整体。它的外延应该是广泛的包括并涵盖了从旅游度假村到大型旅游度假区的度假目的地。

3.城市周边风景旅游区规划基本内容

3.1风景旅游区规划的要点

风景区的规划完全不同于城市规划,总体规划类似区域规划。不同的风景旅游区属于不同的类型,有着不同的地形地貌,地质构造,不同的景观特色。而其规划则必须与本风景区的地形地貌,地质条件、风景资源、景点、观景点、游览路线等风景环境的实际情况相配合。因此规划的第一步就是要做详细的踏勘调查,收集资料,研究分析,编制多方案比较,选择最佳方案。

3.2风景旅游区规划的基本内容

3.2.1风景资源的开发价值

风景旅游区是具有游览、科学与历史文化价值的风景资源所构成的自然空间。风景旅游资源包括自然风景资源和人文风景资源,它们的巧妙结合构成了千变万化的景象。

3.2.2区位的适宜性

区位是自然地理位置、经济地理位置和交通地理位置在空间地域上有机结合的具体表现。优越的地理区位是城市周边风景旅游区规划发展的先决条件。交通区位也是旅游区建设必须考虑的条件。城市周边风景旅游区应该布局在城市周边且在都市圈内,并位于交通干线的附近,一般距离市区不超过30km(在1小时交通圈内)。

3.3影响城市周边风景旅游区的基本地理因子

3.3.1区位

旅游项目的区位评估包括两个层面,即宏观区位条件和微观区位条件。宏观区位的选择又称第一选址,意指旅游项目建在哪个城市或哪个区;微观区位选择又称第二选址,是指在第一选址确定后具置的选择。两者中,前者更为重要。

3.3.2气候

目前人们更加倡导“生态旅游”,这是对空气质量的要求占主要方面。大气自然环境中的负离子浓度达到每立方厘米4000个时,有益人们健康长寿。

3.3.3地形

作为风景区大体上的规划用地为缓坡地,和缓起伏的地形,既不影响工程建设,又富有变化,具有层次感和韵律感。

3.3.4地质地貌

有三方面影响,一是景观方面,形成背景景观和观光景观;二是旅游适宜性方面;三是对于基础设施建设的影响。

3.3.5动植物

从景观角度来说,茂密的森林,良好的林相是旅游区内的重要资源。如在一些规划的水域附近通过技术手段培育湿地,种植多种水生植物,通过定时定点投放鸟食吸引鸟类,形成鸟群景观;配合自然植物景观,在一定区域内散放小型动物,也是一种满足游客回归自然,闲情逸趣的向往。

3.3.6交通

交通运输网的布局,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风景旅游区地理位置的不足,把各景域单元联系起来,使其实现价值的增值。

3.3.7人文

旅游区所在区域的社会人文条件对于规划项目、运转环境和市场前景意义重大。周边城市的消费水平与旅游休闲意识直接决定市场前景。

4.小结

城市周边旅游是20世纪80年代迅速发展起来的一种旅游新现象,是发生在城市周边区域的各种游憩活动及以城市周边区域为旅游目的地、以城市为旅游吸引物招徕游客的各种旅游活动的总称;城市周边旅游已成为现代旅游和现代都市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做好城市周边风景旅游区的规划至关重要。

【参考文献】

[1]陈小卉.都市圈发展阶段及其规划重点探讨[J].城市规划.2003,27(6).

篇5

关键词:重庆;统筹城乡;大部门体制;四规叠合;虚拟大部制

中图分类号:D63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5194(2009)03―0064―04

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要“加大机构整合力度,探索实行职能有机统一的大部门体制,健全部门间协调配合机制。”大部门体制在我国的首次提出,意味着政府行政体制改革目标已经明确,即整合政府行政资源,构建富有综合性、协调性的政府行政体制模式――大部门体制。大部制的主要特征:“大”,即组织规模大、职能范围广;“少”,即世界上主要国家大多在12~19个部门;“合”,即实施大部门体制的目的之一是整合行政资源;“协”,即大部制改革不是简单的、机械的把职能相近或相关的部门组合在一起,而是有机的整合机构,优化组织结构,协同行政。

一、重庆“四规叠合”创新实施

中国大部门体制的全面实施,是自上而下推行的。而在政府运行中,一些地方政府积极地探索、创新,使大部门体制在地方推行中,出现了一些新的运行方式。重庆市“四规叠合”是实施和运行得较好的一种模式。

(一)“四规叠合”推行背景

2008年6月,国土资源部和城乡建设部在浙江召开了一次“两规协调”推广会。目前,广西、浙江、山东、广东等已经开始“两规协调”(土地利用规划和城市建设规划)的实验。重庆市在获批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实验区后,2008年初,也开始“四规叠合”的探索(在市内的四区两县)。

所谓“四规叠合”是指将产业发展规划、城乡总体规划、土地资源利用总体规划和生态环境保护规划进行叠合,整合成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其实质是大部制的具体实现形式之一。重庆市能够在全国率先推行“四规叠合”试点,有其深刻的经济社会发展的背景:

1.“四规叠合”探索创新,是重庆面对其特殊的大农村与大城市并存,严重的城乡二元困境这个现实市情,需要打破规划部门的分割局面的诉求;是在“314”总体部署背景下,按照重庆市经济发展“六个翻番”的要求,积极谋划新形势的发展新思路和新目标的需要。2007年6月7日,国务院正式批准重庆市设立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实验区,不久,《重庆市城乡总体规划》获得国务院批准。之后,在现有城乡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的基础上,按照“一级政府、一级规划、一级事权”原则,重庆市已经建立起市域、区县和镇域的三个层次分明的城乡规划体系。而区县规划是地方城市规划的重点,由区县规划叠合,带动市级优化,推动乡镇规划,使地方城市规划一体化协调发展。由此,重庆市开始推行“四规叠合”。

2.2007年6月重庆获批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实验区以来,重庆主城九区已经实现了城乡规划的统一管理,11区县设立了独立的规划管理部门,但需要改变区县乡镇农村的规划及其管理依然薄弱的状况。重庆市规划研究中心当时的调研表明:所调查的12区县所辖的87个乡镇中,有4个区县政府,10个市级部门编制完成各类规划达195项,涉及面积1280平方公里。其中,未经审批的手续和审批手续不全的违法建设大概141个。仅都市区南山风景区的规划,重庆市规划局、园林局和林业局都有其规划编制成果,各自确定的规划用地和建设规模不统一,单纯地进行整合后,建设总规模过大,与总体规划相冲突。规划不协调的直接后果是:产业发展规划混乱,城市总体规划不健全,环境保护得不到改善,城市建设土地资源浪费,不能实现集约节约用地,几规“打架”。

3.需要解决过去地方政府制定城市发展规划时,因不同部门均从自己部门工作出发而出现各自为政、地方城市发展规划极为不协调的问题。过去,产业发展规划由经济发展部门制定,强调经济发展;土地利用规划由土地部门编制,指导思想是保护耕地;城市建设规划由建设部门负责,重点是推进城镇化建设;生态环境保护由环保部门考虑,意在保护生态环境。长期以来,四个规划编制部门互相不通信息;资源独享,并且编制标准不一、技术手段有差异,因此无法对接协调。推行“四规叠合”,在落实同一指标时,相关部门要统筹商量,可以避免事后协调。之所以地方政府积极推行“四规叠合”,其根本缘由是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和严格保护耕地政策。

“四规叠合”的推行,有利于破除“四规”所涉及的部门利益之争,促进产业发展、城镇建设、国土管理、环境保护等方面的相互衔接和协调发展;产业、城乡、土地和环境等部门互通信息,统一行业标准,可以实现科学规划和互通有无,做到“一个规划,服务经济”。

(二)“四规叠合”实践情况

加强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环境保护规划的衔接与协调,整合规划资源,形成规划合力,实现空间协调、项目落实、调控统一,是充分发挥规划宏观作用的必然要求。

1.“四规叠合”的实施

各试点区县积极推进“四规叠合”。成立工作协调小组,由区县政府主要领导担任组长,负责工作总体协调;区县发改委、国土房管局、规划局和环保局等四部门牵头分别调整修改既有的产业发展规划、城乡发展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和环境保护规划;部门在各专项规划修编过程中,注重相互协调、密切配合;吸纳大专院校专家参与前期研究,委托规划设计研究院等中介机构参与“四规叠合”综合实施方案编制工作。

注重规划创新。试点过程中呈现不少工作亮点:创新性地将人口规划纳入规划叠合,体现以人为本的规划思路,注重经济布局与人口布局的协调;通过城乡建设用地挂钩等方式,解决城镇化、工业化进程中对建设用地的需求;建立规划部门联席制度,通过定期交流沟通,强化了各分规划之间的衔接协调。

注重谋篇布局。抓好城乡协调一致的基础设施网络体系规划,构建统筹城乡发展的互动平台;抓住重大项目及重点产业布局契机,力求实施一个重大项目带动一片城乡发展、实现一方城乡统筹;实施招商引资“一号工程”,深入推进对外开放发展战略;突出建筑劳务外包重点,大力发展外派劳务经济;探索建立覆盖城乡的就业、住房等社会保障体系,探索建立教育、医疗、文化等公共资源城乡共享机制,探索建立统筹城乡的社区建设新模式;探索“能人治村”思路,狠抓示范村、试验村建设。

注重规划重点。突出对现有四大规划的评价,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规划目标与开发原则,功能分区及空间布局,基础设施、产业发展、社会事业建设重点及布局等重大课题的规划研究。着力探索解决重 点开发所需空间资源不足的途径,进一步优化空间布局结构,努力通过集约节约开发,城乡一体开发等多种形式,高效益利用空间资源。

2.规划部门的定位

区县发改委:负责牵头协调、组织起草“四规叠合”规划方案,负责规划期(2008―2012年)经济社会发展速度、总量规模、发展水平、发展质量等。

区县国土局:按规划时序(2008―2012年)要求,完善土地利用规划,负责研究确立优先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禁止开发的区域板块;负责规划期耕地保有量、基本农田总量、城镇建设用地面积等土地利用规划指标的测算论证;负责生活空间、产业空间、农业生产空间三大空间落实的研究和资料提供;负责土地利用结构调整规划表、耕地规划平衡表、建设用地指标分解表等图表资料的提供和编制;负责提供全县土地利用现状、土地利用规划、耕地数量及空间分布、地质环境、石漠化等方面的资料,组织研究全区县主体功能区土地政策。

区县规划局:按规划时序(2008―2012年)要求,完善城乡总体规划,提供全县城乡总体规划、城镇体系规划、城市控制性详规、地理空间数据等方面的资料;配合参与四类主体功能区规划,负责生产空间、生活空间、生态空间控制要素及产业布局和基础设施布局(即三空间两布局)的控制要素的方案测算、图表绘制、资料提供和成果研究。

区县环保局:按规划时序(2008―2012年)要求,完善环境保护规划,负责提供全县生态功能区划、自然保护区现状、环境容量等方面的资料;负责全区县主体功能区环境保护政策的研究;负责规划对四类主体功能区的污染物排放总量、自然人文保护区面积等控制参数的研究论证和资料提供;负责规划期生态空间和维护生态安全的区域,包括林地、草地、山脊线、水域,自然人文保护区等面积及布局,重点控制要素为主体功能区规划中的禁止开发区(包括文化自然遗产,市级及以上自然保护区、重点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等)的研究和资料提供。

其他相关部门:水利农机局负责提供全区县水资源、水土流失等方面的资料。人口计生委负责提供全区县户籍人口、常住人口、人口流动、人口增长等方面的资料。交通局负责提供全区县交通现状及与规划时序一致的规划资料。气象局提供全区县气象资源和气象灾害方面的资料。林业局提供全区县林业、森林公园、自然保护、风景名胜区、湿地等的现状和规划(2008―2012年)。农业局提供农业区划,农村污染防治等资料。经委、工业园区提供全县产业发展、工业园区发展及产出强度等方面的现状和与规划时序一致的规划资料。旅游局提供全区县旅游发展现状及规划等方面资料。

(三)“四规叠合”实施存在的问题及其建议

规划编制在实施过程中,由于各个部门进行的步骤差异、标准差异、技术差异,因此,在规划编制过程中存在着一些问题。

1.规划编制中存在的问题

一是重具体叠合轻体制创新。在规划编制过程中,对技术层面、内容规划布局思考较多,但对如何改革创新体制机制思考太少。

二是重形式轻融合。注重叠合的形式创新,而在真正的“四规叠合”上显得不足,存在各规划之间衔接不够,导致叠合矛盾。

三是重规模扩张轻结构调整。对建设用地、基本农田、耕地保有量、污染物排放总量等控制指标较重视,但如何集约节约资源,挖潜建设用地思考不足。

2.完善规划编制的建议

首先,给予“四规叠合”试验区县相关政策。主要是:(1)土地政策,允许区县域内占补平衡,并可先占后补;(2)财政政策,按照不低于库区产业发展资金的标准和额度设立市级综合配套改革专项资金,支持试验区县先行先试;(3)金融政策,支持试点区县设立村镇银行或农民资金互助合作社,按照利率市场化的要求,引导社会闲散资金转变为社会资本,缓解统筹城乡发展的瓶颈制约;(4)改革行政体制,允许区县级政府整合行政资源,在机构总量控制范围内,根据工作需要设置机构,允许区县级政府根据区域经济发展调整乡镇建制。

其次,探索“四规叠合”的相关问题。主要是:(1)完善“四规叠合”的组织机构,在横向上,成立规划协调专业委员会,统筹协调各层各类规划,在纵向上,成立市级部门职能联席会议制度;(2)探索城乡建设用地挂钩,即如何通过整理农村建设用地,提高农村建设用地的集约化水平,腾换出建设用地指标,用于城市建设用地的增加;(3)探索同一功能区范围内,在总量规模控制下,对已规划建设用地与未规划建设用地进行置换的方法和途径;(4)探索区县域内的国土空间综合评价,根据国土空间综合评价结果,进行功能区划分和生产、生活、生态等空间的具体布局。

二、重庆大部门体制创新路径

我国大部门体制的实践起点,可以追溯到:首先是2000年,湖北省随州市开始“大部制”改革;2000年,海南省以“大交通”思路设置交通厅,负责地方航空、铁路的规划和协调工作,指导、协调城市交通行业管理;2004年,成都市提出并实施“大农业”、“大水务”、“太交通”;2005年,上海浦东、天津滨海新区综合配套改革试点的启动;2006年,深圳建立“大交通”、“大文化”的体制。重庆市“四规叠合”探索成功,为进一步积极探索适合其统筹城乡的大部门体制创新打下了基础。当前,《国务院关于推进重庆市统筹城乡改革和发展的若干意见》的出台,更加需要重庆统筹城乡发展的不断深入,以及重庆行政管理体制的不断调整,以适应重庆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关于重庆大部门体制的进一步创新,笔者提出如下思路。

(一)创设统领机构

市委成立“统筹城乡发展工作委员会”,市政府成立“统筹城乡发展局”,两个机构合署办公,其职能:贯彻国家有关的方针政策,制定统筹城乡发展的规划和相关政策,制定促进农民工市民化的方案和措施,监督统筹城乡发展政策的落实情况等。机构下设“教育培训处”、“卫生保健处”、“社会保障处”、“综合管理处”、“社会团体处”和“综合办公室”等部门,人员由相关(职能)部门抽调组成。该机构由市委书记或市长直管。

市委成立“内陆开放型经济建设委员会”,市政府成立“内陆开放型经济建设局”,两个机构合署办公,其职能:贯彻落实国家商务部与重庆市签订的《共同建设内陆开放型经济合作备忘录》,制定内陆开放型经济建设的规划和相关政策,制定促进内陆开放型经济建设的方案和措施,监督内陆开放型经济建设政策的落实情况等。机构下设“统筹进出口处”、“统筹对外开放和对内开放处”、“统筹资源处”和“综合办公室”等部门,人员由相关(职能)部门抽调组成。该机构由市委书记或市长直管。

大部制改革最主要是解决两个问题:一是如何实现大部制和大党委制之间的制度整合,二是如何解决同一事务由党政分别设置机构管理的不协调。 地方政府行政体制改革,应按照十七大确定的“统筹党委、政府和人大、政协机构设置”的要求来实施。也就是说,地方党委可以直接领导政府,但党委工作部门只是党委的参谋职能部门,不应去领导相应的政府职能部门。

(二)整合基层部门

乡镇实施综合部门管理体制。合并业务工作相近、工作性质相似的内设机构。将乡镇经济发展、社会管理和政务管理等三大职能进行整合,成立三个综合部门:政务综合部门(主要负责民主政治、精神文明建设以及行政事务工作)、经济发展部门(主要负责有关农、林、牧、副、渔业的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土地整理,招商引资等工作)、社会管理部门(主要负责教育、调解处理民事纠纷以及应对突发事件,计划生育,文化卫生,社会保障,村镇规划与建设等工作)。

主城区实施“大社区”管理。在主城区撤销街道办事处,将原街道办事处职能移交区政府有关职能部门、社区或非政府组织,实施“大社区”管理。城市治理架构实现市、区两级政府和“大社区”自治组织的体制。区政府在“大社区”直设社区行政服务站,负责社区的行政事务。街道原来承担的一些政府职能由非政府组织承担。

基层地方可以更多地考虑“两个牌子、一套人马”的体制,部门管理的范围可以更加宽泛,并适当扩大党政领导成员交叉任职,合并党委和政府职能相同或相近的职能部门。这样,可以解决同一事务由党政分别设置机构管理的“双头制”和权力双轨制引起的相互扯皮的问题。只有这种政治体制与政治结构的变革,才能解决党政在实际运行中的配合、协调。整合党政部门是大部制改革的重点。

(三)虚拟大部门体制

篇6

一、认真落实旅游会议精神

这次旅游发展工作会议,是全市旅游发展转型时期召开的一次重要的会议。各地要从实际出发,切实认真抓好会议的贯彻落实。

1.领会会议精神。各级各部门和重点旅游企业,要认真学习徐福宁书记在全市旅游发展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领会精神实质,进一步提高发展大旅游的思想认识,开阔旅游发展的思路,拓展旅游发展的空间,形成全社会、全方位抓旅游发展的合力,做强做大湖州旅游产业。

2.作好宣传发动。会前,市里作了精心准备,专门邀请中国社科院旅游研究中心研究员魏小安来湖州专题指导全市旅游发展工作。随后,组织全市党政考察团赴海南三亚和四川九寨沟进行旅游考察,提高发展大旅游的思想认识,明确发展大旅游目标定位。各地要以这次会议为契机,统一思想,形成全社会想旅游、抓旅游、干旅游的共识,营造“人人都是旅游形象、处处都是旅游环境”的良好发展氛围。

3.抓好落实工作。这次旅游发展工作会议,确定了今后三年全市旅游工作的重点和具体目标任务。各县区要按照市里的总体目标要求,排出工作计划,落实责任,分解目标,抓好落实,切实抓出成效。

二、全力抓好旅游规划编制

规划是政府主导旅游发展的重要抓手。各县区要高度重视旅游规划的编制和实施工作。

1.编制旅游总体规划。《湖州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的修编计划,已经市政府批准。下一步要严格把关,加快进程,编制过程中要做到三个确保:一要确保规划的质量。要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做好规划,广泛听取各方意见,科学规划论证,整合湖州旅游资源,做足山水文章,体现地方特色。二要确保规划的衔接。全市规划要与县区规划、其他产业规划相衔接,特别是要做好与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环境保护规划、交通发展规划、文化大市规划的衔接工作,充分考虑旅游发展的需要,着眼于全市旅游业的长远发展。三要确保规划的时效。要抓紧时间进度,严格按计划完成,年内报市政府审批。

2.搞好重点区域专项规划。各地汇总了今明两年要完成17个专项旅游规划。其中德清县有孟郊故里苑、蠡山儒商文化园和下渚湖湿地风景区总体规划等3个。下渚湖是德清旅游的“明月”,要集思广义,精心规划。长兴县有十里古银杏长廊、仙山湖旅游区、苏浙军区旧址群红色旅游景区、太湖旅游区、顾渚山旅游区等5个规划,其中太湖旅游区规划,要与市里正在修编的南太湖旅游整体规划相衔接。安吉县有中国大竹海、旅游开发项目控制2个规划,安吉旅游开发比较早,加强开发控制规划,谋求长远发展,十分迫切。市区有西山漾景区、含山风景区、双林三桥古镇景区、和孚漾景区、南郊风景名胜区和老虎潭水库等6个规划以及南太湖旅游发展总体规划,有关部门一定要高标准、高质量编制好专项规划。

3.加大组织实施力度。要维护规划的严肃性,严格按照规划要求实施。加快旅游项目的开发建设,提高开发水平。要严把市场准入关,凡不符合总体规划的旅游项目,一律不得立项开发;难于把握的开发项目,坚持速度服从质量,不急于仓促上马。要加强策划,做到无中生有、有中求好、好中选优。要通过规划控制,把握发展方向,防止低水平重复建设和资源破坏,按照科学发展观,实现旅游业可持续发展。

三、大力推进“三带十区”建设

按照湖州实际,重点规划建设三个旅游带、十个特色旅游区。三个旅游带是:南太湖风情旅游带、浙北自然生态旅游带、古运河水乡民俗旅游带。十个旅游区是:南浔古镇旅游区、太湖旅游度假区、湖州历史文化名城区、南郊风景名胜区、莫干山风景名胜区、下渚湖湿地风景区、天荒坪风景旅游区、龙王山黄浦江源旅游区、长兴古生态旅游区、顾渚山茶文化旅游区。抓好“三带十区”建设,重点做好四个方面工作:

1.制定总体方案。在新一轮旅游发展总体规划中,要把“三带十区”的建设发展目标作为抓旅游开发建设的重点,加强策划,集中精力,明确各自的发展定位,通过几年的努力,形成各具特色的旅游景区景点。

2.争取政策支持。要围绕“三带十区”建设方案,排出一批大项目,争取列入省旅游建设重点项目,以获得土地、资金等政策上的支持。市旅游局要加强对已经上报省旅游局的12个投资超1亿元建设项目的跟踪,积极做好后续工作。

3.推进项目建设。要实实在在抓好续建在建的21个总投资42亿元的旅游项目建设,对拟建的25个旅游项目进行认真规划,做好前期工作,争取尽早开工建设。特别要关注南浔古镇旅游区、西山漾核心景区、湖州中心广场步行街区、下渚湖湿地风景区、顾渚山茶文化景区、安吉大竹海景区、中南百草园等7个重点项目的建设,积极主动协调项目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市旅游局要建立旅游建设项目进度通报制度,及时掌握项目建设进度,协调抓好项目建设的督查工作。

4.抓好招商引资。发展大旅游,需要大投入,需要引进战略投资者。今后一个时期,各地要加大对外招商引资力度,加强旅游项目的策划包装,提高项目的吸引力,大力推介旅游景点及配套设施项目,引进建设资金,培育以企业为主的建设投资载体,通过引进大集团,开发大项目,建设大品牌,力争多出成果。

四、加快提升旅游接待能力

目前,我市旅游接待能力明显不足,旅游旺季和周末度假往往人满为患。要通过扩大旅游设施的数量,提升旅游服务的档次,努力提高旅游接待能力和水平。

1.加快旅游星级饭店建设。全市现有三星、四星级饭店仅15家,至今还没有五星级饭店。待批准星级饭店有长兴国际、德清雅兰国际、湖州香溢等3家。今后三年的总目标,三星及以上饭店要达到30家以上。今年要争取三星及以上饭店5-6家,每个县必须新增1家以上。德清雅兰国际大酒店要加快整改进度,争取年内拿到四星牌子。

2.发展和规范“农家乐”。近几年,随着全市旅游业的兴起,适合大众消费的“农家乐”迅速发展。市农办和市旅游局专门对“农家乐”的发展情况进行了调查。要求按照“加快发展、规范提档”的原则,加快“农家乐”的发展,规范提高档次,对符合条件的“农家乐”纳入旅游行业管理。在适当时候召开“农家乐”管理工作现场会,出台规范“农家乐”管理的办法。

3.抓好旅游集散中心建设。目前,湖州、安吉已建立起旅游集散中心,要进一步完善功能,发挥作用。南浔和德清是湖州的东大门和南大门,承接上海、杭州等大城市的辐射功能,南浔、德清旅游集散中心建设要作为今年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的一项工作来抓,必须完成。同时要加强与上海、杭州、南京等旅游集散中心的联系互动,主动出击。4月23日,上海旅游集散中心已开通南浔、湖州、安吉的专线班车。其他县区要积极创造条件,筹划集散中心建设。

4.搞好旅游商品购物点建设。我市的旅游商品购物点建设相对滞后,已成为吸引旅行社发展团队旅游和增加旅游收入的制约因素。南浔古镇旅游区在保护性开发建设中,要充分考虑游客购物点建设,要通过发展旅游商品增加旅游收入;中心城区步行街区建设要充分考虑游客购物因素;安吉的旅游商品很丰富,要有计划、高标准地建设一批旅游购物场所。

五、创新旅游宣传促销方式

进一步创新旅游宣传促销方式,充分发挥各类渠道,各种媒体的作用,通过上下左右联动,加大宣传力度,推销优秀旅游城市的品牌。市外宣办、市旅游局等部门加强配合,整合全市的宣传资源,形成大营销的格局。重点抓好三项工作。

1.积极实施促销战略。按照“主攻上海,拓展华东,开辟长线旅游客源市场”的促销战略。加强与上海旅委及各区局的联系,利用上海旅游节宣传,把我市旅游推介引入上海各旅游网点和基层社区,让更多的上海人了解湖州。开展有针对性的小型宣传促销活动,积极拓展以南京为主的苏南及苏北市场,以杭州为主的本省市场,进一步拉长客源市场的半径,实现“北跨长江、南越钱江”的促销格局。组织全市主要景区景点和旅行社联合促销,提升湖州旅游知名度,增加长线游客量。要排出一批精品线路:如笔乡古镇一日游、名镇名山二日游、竹海古镇二日游、浙北生态世界二日游、太湖水乡古镇一日游、长兴古生态一日游,让外地旅行社和游客有更多的选择,进一步打响“太湖、竹乡、古镇、名山”四大旅游品牌,推出“古生态”和“湿地”两大新的旅游品牌。

2.大力开拓入境旅游。入境旅游是我市旅游发展的一条短腿,是衡量一个地方旅游业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各地要把入境旅游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好,积极开拓国际市场,加快发展入境旅游。一要抓住欧美游客中国游。当前欧美国家正兴起“中国热”,由此带来了“中国游”的有利时机,要积极做好宣传促销工作,提高欧美游客的比例。二要牵手国际旅行社。加强与周边大城市国际旅行社的联系,通过设立分社、给予优惠等措施,吸引组织境外游客来湖州旅游。三要联合推出特色线路。利用杭州、南京、宁波、湖州等城市所组成的民国旅游线,搞好台湾及东南亚地区的宣传促销,增加入境游客的数量。四要组建目的地旅游线。加强与台湾、新加坡、香港等旅行商的联系,努力开发以湖州为直接目的地的旅游线路。五要发挥旅游载体作用。本地旅行社、饭店等旅游企业要加强对外联系的渠道,直接组织境外游客,特别是欧洲游客来湖州旅游。六要加强入境旅游考核。今年对县区的旅游考核中增加入境旅游的比分。七要出台奖励政策。进一步明确鼓励发展入境旅游的具体措施。

3.办好休博会湖州展馆。明年杭州休博会,是我市发展休闲度假旅游的大好机遇。休博会定于明年4月22日开幕,10月22日结束,为期6个月184天,主要展示中国和世界旅游城市形象,届时将有100个中外旅游城市聚会杭州,分别设立展馆。湖州城市展馆的选址已确定,面积为150平方米。初步确定湖州馆日为5月15日,各县区要积极配合,主动参与,努力办好湖州馆,展示湖州对外形象。

六、加强旅游培训工作

加大对旅游宾馆饭店、旅行社地接导游和景区景点导游等业务培训,重点做好三项工作。

1.加强专业培训。利用评星升星,全方位加强饭店员工培训,使宾馆饭店的服务水平有新的提高。

2.搞好基地培训。利用大中专学校,搞好旅游培训基地建设。要发挥各类学校的积极性,利用教育资源,参与旅游职业队伍的素质培训。

3.保障培训经费。加强市场化运作,注重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有机结合。从旅游专项资金中划出专项经费用于重点专业培训。

七、重点抓好市区旅游

围绕“三南一中心”建设,抓好9项重点工作。市各有关部门要抓紧研究,确定方案,5月底前拿出具体意见,提交市政府常务会议讨论。

1.南郊风景名胜区的管理体制。南郊风景名胜区的保护建设规划由市建设局承担,其建设管理权下放给吴兴区政府。市建设局要抓紧提出方案意见。

2.加快西山漾旅游景区的规划建设步伐。吴兴区要排出时间表,加快工作进程。

3.保护性开发建设衣裳街、小西街。市建设局要提出具体工作方案,着手做好详细规划,明年启动建设。

4.钱业会馆要作为单独的旅游景点,重新进行策划包装,由市文物局提出具体意见。

5.“毗山古文化遗址公园”的建设构思论证,由市文物局提出可行性研究报告。

6.环城河水上旅游观光线,由市旅游局提出具体方案。

7.湖州中心城市精品步行街区建设,市建设局要尽快排出开发建设的时间表。今年开工,明年基本建成。

8.构建湖州环城旅游交通网。市交通局要根据市里提出的要求,协同市旅游局共同提出方案。

9.市区近郊乡村旅游开发。吴兴区、南浔区要重点研究妙西白鹭谷、和孚荻港村的旅游开发方案,排出工作计划。

篇7

开创文旅融合新局面

——文化旅游局长工作汇报

近年来,×县紧紧抓住文化旅游部门结构性重组机遇,牢固树立“文旅融合、全域旅游”发展理念,坚持规划先行、项目带动、市场推广、开放合作,全面推进旅游业态创新和产业融合,着力构建文旅融合的全域旅游发展格局,全面开创×县文旅融合新局面。

一、基本情况

×县历史文化悠久,旅游资源丰富,成功创建省旅游强县,并连续多年获评×县域旅游十强称号,打造了×两家4A级旅游景区,×四家3A级旅游景区。成功创建×处省级旅游强乡镇、21处省级旅游特色村、×处省级工农业旅游示范点、×处省级精品采摘园和星级农家乐。培育发展了×家四星级标准旅游饭店,×家旅行社和营业部。自2004年起,连续举办了×届文化旅游节,“中国佛都

京杭水脊”旅游品牌在国内外已有一定知名度。2017年,×县加大文化旅游资源整合力度,组建成立×开元集团,×寺旅游发展有限公司为×集团四大国有子公司之一。2019年,×县实施机构改革,文化和旅游部门组建为文化和旅游局,实现了诗和远方的结合,推进了文化旅游的融合发展。5月,×开元集团正式入股×文旅集团,划转资产×万元,股权占比×%,×寺景区融入全市文化旅游大格局,进入了跨越性发展阶段。

一是以规划为引领,明晰发展布局。

我县先后编制完成了中都佛苑景区规划、旅游发展总体规划、乡村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寺景区总体提升策划、×湖湿地建设规划以及×枢纽考古遗址公园开发规划等。2018年,聘请×文化发展有限公司编制了《×县全域旅游发展总体规划》,目前县政府已批准实施,为×县文旅产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二是以文化为魂,促进产业融合。

大力推进“旅游+”战略,积极拓宽旅游发展空间,重点实施“旅游+N”产业发展模式,加快推进旅游业与文化、教育、水利、交通的深度融合发展。发挥“旅游+文化”,成功策划了第×届×县文化旅游节,举办了开幕庆典、慈善捐赠、文化展演、全国书画邀请展、研学展示等活动,吸引游客达×万人次。发挥“旅游+教育”拓展文庙建设规模和层次,扶持文庙研学旅游产品开发,完善了“成人礼”、“开笔礼”、“谢师礼”等参与性项目。×运河考古遗址公园不断开发文化体验、遗址观光、考古研学、科普教育等活动,累计接待研学团队共×万人次,文庙儒家文化和×运河文化已经成为全县干部政德教育的两张亮丽名片。实施“旅游+水利”,联合水利部门开发中都水库水上休闲、垂钓等水上娱乐产品项目。实施“旅游+交通”,联合交通等部门建设了济北旅游大道、泉河景观廊道等旅游要道,指导×湖湿地开发了自行车比赛、自驾车营地、休闲旅游慢道等,构建了环×游憩带。

三是以项目为引擎,推动地域联动。

通过多年持续开发建设,先后建成了×寺景区,×湖湿地、中都民俗馆、×枢纽考古遗

址公园等景点。×宫旅游综合体项目累计投资×亿元,全面完成了外立面装饰装修工程。×枢纽考古遗址公园初步形成规模,新的提升规划即将实施。全县文化旅游配套设施建设得到完善,游客服务中心、停车场、交通指示牌和旅游干道不断健全,较好地提高了文化旅游接待和服务能力。通过文化旅游融合发展,有效带动了县城和景区周边镇村改造升级,面貌更新,开启了以文化旅游产业为载体的城乡统筹发展新思路。

四是以乡村振兴为助力,推进乡村文化旅游发展。

×湖湿地新上旋转木马、碰碰车、自控飞机、森林探险等娱乐项目,种植了荷花、牡丹、玉兰、连翘、迎春花等各类乔灌木和果树,将湿地打造成儿童的乐园、花的海洋。×镇古城村以“×国故都

×故里”文化品牌为引领,以丰富乡村文化旅游业态为目标,建设了仿古街道、古×国博物馆、采摘大棚、药材基地,打造了×国遗址、×故里等×处景观,新上了×家农家乐、×家民宿,×处草莓采摘,成为×县首批国家3A级旅游景区村庄。×镇投资×余万元打造×山风景旅游区,建设了×等景观,完成了景区绿化、上山游览石阶、停车场、旅游厕所等配套旅游基础设施,利用土地流转等方式,联合周边村庄打造了茶园、梅园、核桃观光园、百合花观光园等,成功举办核桃丰收节、亲子挖土豆、百合园赏花等活动,丰富了乡村旅游内涵,每年吸引游客×万余人。

二、存在问题

经过反复调研座谈和分析论证,我们清醒地意识到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责任重大、任务艰巨。主要表现如下:文化

旅游资源集聚效益不够明显,游客滞留时间短,综合收入提升慢;旅游景区公司化运作、旅游项目市场化合作进展较慢;旅游产品结构单一,参与体验项目较少,缺乏演艺类、修学类旅游产品;资源整合不够、景区关联度不高、品牌影响力偏小等问题,没有把资源优势更好地转化为品牌优势、产业优势和竞争优势。

三、下步思路打算

下一步,我们将按照全域旅游发展理念,推动旅游新旧动能转换,优化文旅资源配置,加快文旅项目建设,提升品牌效应,深化公司运作,积极融入曲阜文化建设示范区和大运河文化带建设长廊,真正将旅游产业打造成为文旅融合发展的引领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动力产业、转型发展的支柱产业。到2025年,全县接待国内外游客达到×万人次,旅游消费总额达到×亿元,旅游产业对GDP的综合贡献率达到×%以上,打造一批国家3A级以上旅游景区、三星级以上旅游饭店、省级乡村旅游品牌、新业态产品等。

一是坚持多规合一,科学描绘文旅产业发展蓝图。

加强旅游规划与城乡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等的衔接,努力构建全域打造、全业融合、全景建设、全民参与的全域旅游发展格局。依托大运河文化旅游带建设重大历史机遇,加快推进《×运河古镇建设》,积极融入全国全省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凸显×枢纽位置及作用。指导×、×等乡镇做好×山旅游风景区和古×田园的规划编制和项目建设工作。

二是深入推进文旅融合,持续加大重点项目建设。

储备打造一批重点旅游项目,不断夯实产业发展基础。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多方筹措建设资金,推动×宫旅游综合体建设。合理规划×寺景区西片区,延长游客逗留时间,将其打造成为×地区高品位、独特性的研学空间。推进文庙儒学研学基地开发建设,丰富研学旅游产品,切实增强游客的参与性、互动性,全面打造政德教育基地和研学旅游基地。完善旅游配套设施,加快推进×运河考古遗址公园项目建设。健全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启动全域旅游服务中心建设,构建多维度、立体化、全覆盖的文化旅游综合服务网络。

三是发展乡村文化旅游,助力乡村实现全面振兴。

加快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按照《×县乡村旅游提档升级工作方案》,注重文化特色,引导乡村旅游规模化、特色化、精品化发展。持续打造×湖田园综合体、×山旅游风景区、×河生态旅游度假带、×古城田园等乡村旅游项目,集中培育“×—×—×”乡村旅游集群片区。指导有关乡镇(街道)发展观光农业、休闲农业和现代农业庄园,培育旅游特色村、精品民宿和后备箱工程基地,促进乡村全面振兴。推动×古×田园景区提档升级。

四是开展精准营销,努力拓展旅游客源市场。

加大宣传资金投入,持续在主流媒体开展旅游品牌宣传,在高铁站、高速路等交通平台推广县域旅游形象。大力开发×祈福、文庙研学旅游产品,树立×研学旅游品牌形象。提升×文化旅游节举办层次,继续策划内容多样、内涵丰富的活动,营造浓厚的节庆文化氛

围。加强政策奖励扶持,大力开发周边200—300公里基础客源市场,重点加强×、×、×等地组团旅行社的对接合作。同步推进网络营销与市场开发,实现线上线下互动互补,合力共赢,大力提升“中国佛都”品牌的知名度。

篇8

【关键词】河道建设;标准化管理;存在的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TV147文献标识码: A

河道建设管理工作的好坏不仅会影响到河道堤身的质量、也会影响到河道行洪能力。因此,我们必须认识到河道建设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加大河道建设管理的考核制度,用科学的理论管理河道是每位河道管理人员的一项重要任务。

1 河道建设与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对河道建设管理不够重视

首先是防洪意识淡薄,一些主要河道多年都没有出现过险情,使人们误认为不会有大的危险,从而放松了警惕,麻痹大意,直接的后果就是长年河道淤积,不疏导加固,在河道内弃碴设障、任意取土挖坑、开垦种地的现象时有发生,屡禁不止。其次,一些部门和单位,在进行工程建设中,涉水工程不论证、不报批,任意侵占河道,随意修建违章建筑物,屡禁不止,造成河道行洪能力明显下降。第三,任意向河道内排污,破坏了河道生态,由于河道长期无径流,一些河道基本上就是排污渠道,远远超过了河道的排污承载能力,不仅使河道两岸生态破坏,而且导致一些水库与灌溉工程受到侵害,使粮食和鱼类受到污染,给人民身心健康造成了损害。

1.2 河道工程本身存在隐患

大部分堤防都是采取财政补贴、农民投工投劳进行建设,其中相当一部分是从河滩就地取材由砂性土堆筑而成,堤身渗漏大、边坡陡、稳定性差,堤防不均匀沉降、塌陷现象时有发生。河段在施工中挖取堤防两侧滩涂筑堤,形成造堤沟槽,极易导致滩岸失守和洪水直接冲刷堤防。堤防年久失修,容易造成渗水现象,堤顶、堤坡面冲沟和堤脚坍塌、根石走失等水毁现象比较普遍。

1.3 河道治理经费投入严重不足

河道治理绝大部分都是采取引导性的财政补贴,由于资金有限,使整治工程不能按照项目程序实施,大部分要靠受益范围内的农民投工投劳来完成。建设资金不足使工程质量得不到保证,而固定的维护管理资金更少,致使堤防、护岸、排退水涵闸等河道工程得不到及时维修养护,部分险工无力加固,导致部分河段不能安全运行。为保证河道工程正常维修养护而专门开设的河道工程维护费实际征收数量远远达不到工程管理与整治所需水平。

2 河道建设标准化管理的具体措施

2.1 做好河道建设规划

做好河道建设的整治规划,统筹安排河道防洪工程建设,要贯彻“全面规划,统筹兼顾,标本兼治,综合治理”的原则,根据河道的特点,处理好蓄、滞、泄之间的关系。要遵循“确保重点,兼顾一般,工程措施与非工程措施相结合”的原则,充分考虑洪水规律和上下游、左右岸关系,以及国民经济对河道防洪工程的要求,并与国土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相协调。要确定规划河道各段的防洪标准,提高堤防、护岸工程以及河道整治工程防洪能力。

2.2 完善草皮生态管理

草种要选择耐旱易活的葛芭草,种植葛芭草时,首先需寻找生长茂盛且生长点较多的草源。草皮栽植时,草率为每平方米不少于 16 墩,间距不大于 20cm。栽植后,使用洒水车立即进行浇灌,浇饱浇足,以确保草皮生长所需水分。草皮管理包括草皮修剪、草皮浇灌、杂草清除、病虫害防治等。

2.3 加强林木生态管理

第一,树种尽量选用柳树,因为柳树适应性强,喜水湿,耐寒,繁殖容易,生长迅速,有较强的木质结构,树皮细胞中强性水合物较多,遇水可选择性地吸收利用,促进生根。柳树枝条、叶片具有不同弹性和开张角度,对风浪能起到很强的分散和消力作用。

第二,在早春、干旱期或结冻前浇水。施肥以氮、磷、钾肥为主,施肥量和肥料比例应视情况而定,施肥时间以叶芽开始分化以前为宜。结合水、肥管理,可适当进行中耕、锄草和种植绿肥。

第三,经常防治树木病虫害,合理疏枝,形成分布均匀的树冠,随时清除遭受病虫害致死的树株,林木缺损率小于 5%。且树木涂石灰水应以秋季为宜。

第四,对于已开始老化的树木,应根据实际情况采伐更新,林木更新应按适地适林的原则选择树种,宜采用混交林种植模式。对于树木缺损较多的林带,应适时补植或改植其他适宜树种。

2.4 景观建设管理

河道标准化景观建设遵循布局合理、美观大方、对称协调的原则,立足防洪工程的安全,对景观的和谐、个性化、透视效果、耐看度和人们的接受程度进行全面考虑。如在标准化堤防建设中,可栽植蜀桧、垂柳、蜀桧球、冬青球等高规格的观赏树木,高标准、高质量、高起点的河道景观建设,是开创河道建设与管理工作新局面的重要保障。

同时,河道标准化生态景观建设要综合考虑文化、生态、工程建设以及它们之间的契合关系,利用景观建设满足水利风景区发展需要,达到人与自然和谐。标准化河道建设的生态、环境、景观功能体现了生态工程的治河理念,反映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深刻内涵,利用标准化河道建设的自然风景资源,科学、合理保护水资源和生态环境,加强对风景区的建设、管理和保护,是风景区管理的主要内容。

2.5 河道建设施工管理

河道施工现场管理是河道建设的关键,是参建各方管理的重点。尤其是监理单位,应根据工程建设的具体情况,适当派驻现场监理人员,采取旁站监理和巡回检查相结合的方式,促进监理工作顺利开展。严格按照审批程序及设计施工方案行事,严禁未批先建或边批边建等违法行为,认真监督,使其既符合工程建设实际、技术可行、方案合理,又有利于保证工程质量、加快施工进度、降低能耗。河道建设单位要成立项目部,实行项目经理负责制,配置专职质检人员,加强质量检测,严格实行“三检制”,按合同要求的工程量、工作量、进度和质量完成河道建设任务,及时申请各阶段验收和结算。

2.6 加强日常管理

各河道管理站(所)要结合实际制定全年河道工程管理工作意见和实施计划,有条不紊地加强和开展河道工程的日常管理养护工作,使河道工程保持完好和坚固。城市河道还存在常年保洁的问题。要坚持“月检查、季评比、半年初评、年终总评”的检查评比制度,制定出适合本单位便于操作的河道工程日常管理办法和河道工程管理奖惩制度。要狠抓各项制度、办法及责任制的落实,促进河道工程管理标准化、规范化建设。

2.7 推进河道建设管理法制化建设

要下决心解决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的问题,切实加强领导,明确责任,狠抓落实,实现从传统水利管理向可持续发展水利管理的转变。同时,按照河道管理权限,分别建立省、市、县、乡四级河道巡查制度,分类、分河段明确巡查人员和时间,进行执法监督和检查,加强河道资金管理,严格按程序使用资金,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2.8 培养造就高素质管理队伍

工程建设期间的管理就是合同管理工程建设的全过程,按照合同规定进行,这就要求管理者的知识面要广。因此,管理人员要不断学习,补充和更新知识,不断完善自我,逐步使单位的人才结构从工程技术型向有知识、懂技术、会管理、善经营转变。

3 结语

总之,河道作为重要的资源和环境载体,不仅关系到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更影响着自然的环境和人类社会的和谐发展。现代先进的标准化建设与治理,会使未来的河道建设向求其通、求其宽、求其美的方向发展。

篇9

关键词:旅游驱动型房地产经济;关联产业;城市规划

一、肇庆市旅游业、房地产业发展情况

肇庆市作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岭南文化的发祥地,拥有国家级自然资源旅游景区鼎湖山和素有“岭南第一奇观”美誉的七星岩,先后被评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首批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等称号,有“中国砚都之称。凭借着优越的气候条件和美丽的自然景观,肇庆市每年都吸引着国内外无数旅客前来观光,以2009年为例,全市生产总值为862亿元,其中三产业生产总值为376.98亿元,旅游业收入(除外汇收入)为79.5亿元,占全市生产总值的9.22%,占第三产业生产总值的21.09%。可见旅游业成为肇庆市的支柱产业,每年为肇庆生产总值做出了不少贡献,如表1所示。

旅游业保持着强劲的发展势头,而与旅游业一起应运而生的房地产业,在近几年也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如表2所示。最新数据显示,2010年上半年全市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37.38亿元,比2009年同期增长44.8%,增幅提高40.9个百分点。

房地产投资开发中存在的问题。目前,肇庆市房地产开发主要沿着两条线路:一是广州-佛山-肇庆轻轨开通沿线;二是旅游景区,如鼎湖山、七星岩、仙女湖、牌坊广场等风景区沿线。对于这两类房地产的开发又有着共同点,就是房地产开发商基本以“广佛肇一小时生活区”为契机,以景区的湖光山景为卖点,甚少提及其社区的配套设施和未来发展规划。当地政府为了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陆续建起了大型的广场和音乐喷泉,城市面貌有了很大改变,但却没有得到由于房地产的投资开发而带出的连环效益,经济附加值不大,其中的原因在于:

第一,只是单纯的房地产开发,而没有与此相匹配的文化、娱乐、交通等基础建设,对城市环境以及当地居民造成不良影响,如交通、人口密度、城市面貌等等。

第二,房地产商开发目的在于赚取短期利润,不在乎长期发展。“排排坐”、“火柴盒”的开发模式,短期内利用“广佛肇一小时生活区”效应,炒作房价。

第三,房地产开发与政府城市规划部署各自经营,基础设施配套跟不上。

肇庆市房地产的开发主要是以传统的房地产开发为主,如七星岩、仙女湖和鼎湖山景区附近的房地产都是依靠景区边缘地带而建,地理位置限制十分大,而且众多房地产开发集中在几个景区,形成“排排坐”、“火柴盒”的开发模式,远远超出了人们的购买承载数量。传统的房地产限制了房地产开发商的发展,因此必须寻求一种更好的发展模式。

二、肇庆市传统房地产发展的转型问题

旅游业的发展带动了肇庆市房地产的投资热,然而仅以旅游项目为主,满足旅游功能的房地产开发显然不能向旅游业经营者和房地产开发商提供更广阔的施展平台,二者需要更大规模更高层面上的合作。合作的模式和实施必须突破传统房地产的运作和经营模式。传统的房地产主要是依托旅游景区的开发建设进行的房地产项目,其得以实现需满足几个苛刻条件:一是必须在景区边缘区域;二是满足旅客旅游度假的特殊需求;三是开发营销管理各个环节渗透融合,紧密联系。

(一)新概念的提出

传统的房地产开发一般都是依靠开发区域的优势,如优美的自然风光、便利的交通运输或宽松的投资环境,其完全取决于该地区的地理位置、地域资源赋存和旅游业的发展状况等等,在当前房地产业竞争日益加剧的状况下,传统的房地产开发和发展出现了瓶颈现象。与传统房地产不同,旅游驱动型房地产经济是以旅游开发为先导,采用旅游拉动地产,带动相关产业经济发展的一种运营模式。

(二)深圳华侨城的成功之路

20世纪80年代中期,华侨城集团旅游业从兴建中国第一个主题公园――锦绣中华微缩景区起步,相继成功建设了锦绣中华、中国民俗文化村、世界之窗、欢乐谷等四大主题公园。在四大主题公园的发展带动聚集了超级人气随,这时,华侨城集团在景区周围开始不断融入居住、文化、商业、教育、医疗等配套元素。从1985年开发至今,华侨城城区变成为今天的一座综合配套功能齐全、环境优美、独具特色的现代化海滨城区。华侨城集团也发展成为一个以电子通讯、旅游和房地产业为主导业务的大型投资控股企业集团。深圳华侨城就是旅游驱动型房地产经济发展的一个非常成功的例子,华侨城的城区建设与房地产开发一开始就选择了一条以对环境、资源、生态的充分保护利用的可持续发展的开发模式和发展路子。华侨城集团始终秉承在“花园中建城市”,而不是“在城市中去建设花园”的开发理念,始终坚持“规划就是财富,环境就是优势,结构就是效率”的发展观,坚决摒弃以往“一推平”、“排排座”、“火柴盒”的传统开发模式,走出了一条“以文化营造环境,以环境创造效益”的可持续发展的新路子。目前,华侨城城区绿化率达53%,达到了国际城市绿化率领先水平,华侨城成为深圳乃至全国瞩目的最适宜人们居住的“绿色家园”,为深圳乃至全国的城市规划建设提供了经验和示范。

(三)旅游驱动型房地产经济的特点

旅游驱动型房地产经济是以整体开发,综合发展为模式,把旅游、商业和地产综合起来开发,并且与相关产业的结合,如酒店、商业写字楼等一系列的产业,形成一个综合的产业链。大规模、高水准的旅游启动,促进了当地人气的聚集,扩展到商业圈发展,从而再带动房地产业的发展,最后整个区域的经济生活圈也得到提升。经过一系列的投资建设,包括娱乐设施、便民设施、文化投入等等,使区域具备完善的市政基础设施,而且资讯商贸发达,很快成为区域内最佳的人居社区和商贸办公中心,高度集中了城市的经济、科技和文化力量。以此为发展核心,向外辐射逐渐扩散到与旅游业、文化产业、房地产业、娱乐业等相关的产业,生产销售和服务形成一套完整的综合产业链条,创造出巨大的经济附加值。可以看出,旅游驱动型房地产经济的收益性和影响性都非常强,不过其高额的启动费用,高效的运作投资和较长的回报期等因素也成为房地产商的顾虑和考验。

三、肇庆市向旅游驱动型房地产经济转型对策

(一)肇庆市城市规划部署

2008年出台的《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肇庆被整体纳入珠三角,在《肇庆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20)》报告上指出,2020年,肇庆市域人口将达470万-475万,城镇化水平将达75%,将形成以端州、鼎湖为核心的中心城区,人口规模将达95万,成为珠江三角洲城镇群西部中心城市,西江经济走廊的区域中心城市,形成以高新技术产业、资金密集型产业和旅游业为主导,以历史文化和山水风光为特色的最适宜旅游的花园式风景城市,最适宜人居的生态型山水城市和最适宜创业的现代化工业城市。报告体现了肇庆市政府着重对房地产圈、商业圈、旅游圈、产业圈做好部署和统筹。然而,要像深圳华侨城那样取得瞩目的成功,就不仅仅是规划的问题,还涉及了政府与房地产商之间的合作问题。

(二)向旅游驱动型房地产经济转型的几点建议

从《肇庆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20)》报告中的《中心城区土地利用规划图》了解到,具有特色的商业圈或居住圈并没有体现出来。借鉴深圳华侨城的成功案例,除了房地产商的投资外,政府对房地产开发这一方面还应该加以支持,只有通过政府和房地产商的共同合作,才能达到双赢局面。

综合上述分析,要走旅游驱动型房地产经济这条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关键,在于政府如何在其中合理筹划和安排,以下提出几点建议:

第一,政府独自或与开发商共同开发、共同承担风险、共同分享收益的合作形式,投建基础设施、娱乐设施,目的在于通过便利的交通运输和大型的娱乐设施,积聚人气,营造起城市招商引资的良好环境。

第二,政府应该对开发商进行综合的评分,衡量比较后,对资质状况良好的开发商给予支持,适当的政策倾斜。

第三,带动关联产业的发展。旅游驱动型房地产经济的其中一个优势在于它的发展能够带动起周边相关产业的发展,比如建筑业、酒店业、餐饮业等等,因此,政府对于这些关联产业也应该给予支持。

第四,产业的良好发展不但能够解决劳动就业问题,而且还给政府税收收入做出非常大的贡献。而政府将把这部分的收入重新再投入到城市建设和维护以及保障居民生活质量上面,只有不断地良性循环,才能更加促进城市的进一步发展。

另外,作为投资者的房地产开发商,也应该以获得长期收益为目标,配合城市的总体规划,以“在花园中建楼房”而不是“在楼房中建花园”为开发理念,只有这样,市政府、房地产商和居民三者才达到双赢局面。

参考文献:

1、魏峰群.论旅游驱动型房地产经济的发展――以深圳华侨城西安曲江房地产开发为例[J].城市规划,2006(5).

2、王学发.实用评估与房地产估价业经验案例[M].人民出版社,2006.

3、徐蜚,任宏.房地产市场中的博弈分析[J].生产力研究,2007(14).

4、刘艳红.对河北省发展旅游房地产业的思考[J].区域经济,2004(13).

5、朱介鸣.政府与市场的合作机制中国房地产市场在经济改革中的发展[J].城市规划汇刊,1996(2).

6、罗明义.旅游经济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

7、夏超英.上半年肇庆房地产开发投资大幅增长[DB/OL].广东肇庆统计信息网,2010-08-10.

篇10

Key words: landscape planning; multi-value; spatial solution; eco sustainable landscape

景观(landscape)一词在英、德、俄语中颇为相似,都是自然风光、地面形态和风景画面,近代作为科学名词被引入地理学和生态学,具有地表可见景象的综合与某个限定性区域的双重含义。它具有明确的边界和统一的外貌,可辩识性、空间重复性和异质性是其主要特征。无论在城市和乡村的区域规划中都经常面对景观的管理与设计问题,因此有必要进一步给予景观以如下的新定义:景观是一个由不同土地单元镶嵌组成,具有明显视觉特征的地理实体;它处于生态系统之上与大地理区域之下的中间尺度,兼具经济价值、生态价值和美学价值。

景观规划是运用景观生态学原理解决景观水平上生态问题的实践活动,是景观管理的重要手段,集中体现了景观生态学的应用价值。景观规划涉及景观结构和景观功能两方面,其焦点在于景观空间组织异质性的维持和发展。在景观规划设计中,始终把景观作为一个整体单位来考虑,协调人与环境、社会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生物与生物、生物与非生物及生态系统之间的关系。尽管景观规划脱胎于早期的风景园林设计,但随着景观生态学的发展,其应用范围已扩展到多种多样的景观类型。

景观规划的发展也经历了从定性描述到定量模型,从景观分化到景观综合,从局部分析到整体优化,从传统美学到生态美学,从常规方法到现代化技术的过程,在景观开发保护和管理中的作用不断增强,应用前景广阔。本文针对四种人类活动方式、强度不同的景观类型,探讨景观规划的特点及其应用。

1 城市景观规划

城市景观规划的开拓者F.L.Olmsted于1863年提出landscape Architecture的概念,将生态思想与景观设计相结合,使自然与城市环境变得自然而适于居住。他所设计的纽约中央公园至今仍是城市公园绿地系统的典范。其后D.S.Crowe将景观规划定义为从事创造性保护的工作,既要最佳利用地域内的有限资源,又要保护其美景度和丰厚度。麦克哈格所著的《设计结合自然》与C.A.Smyser所著的《自然的设计》两书曾广为流传,是我国读者所熟悉的。在书中详细讨论和介绍了将生态规划应用于城市环境空间设计的案例[2]。

目前在美国Landscape Architecture的内容更加拓宽,包括了景观设计、小区规划、土地发展规划、城市设计、区域景观规划、生态规划和设计以及景观人文设计等内容。

从我国实际情况出发,城市景观生态规划应遵循以下原则:

①协调人与自然关系,注重环境容量与可持续发展;

②保护环境敏感区,对不得已的破坏加以补偿;

③在人工环境中努力显现自然,增加生态多样性;

④合理安排城市空间结构,增加生态多样性;

⑤发挥景观的视觉多样性;

⑥居住环境-生活质量-城市文化的相互促进;

⑦以绿色空间体系为中心的绿化、美化与净化;

⑧环境管理与生态工程相结合。

在编制城市总体规划时,景观规划是重要内容之一。在对城市进行分析研究的基础上,分别规划制定城市布局形态,从环境容量和可持续发展观点进行远景规划,规定“不许建设用地”。国内外的经验都表明,在居住环境的优化设计中有以下一些注意要点:①通过生态调查制定土地利用规划,限定应保全的地区,指定需保护地段,勾画开发区的轮廓;②土地开发要考虑水源、大气、生物、噪声和侵蚀等环境问题;③建立区域开放空间系统,使城镇内部有均匀的绿地或旷地分布;④使城市具有紧凑的空间结构,在城市核心之间分隔以有自然风景的活动区;⑤尽可能把市区的文化娱乐设施转移至城郊或卫星城;⑥组织和谐一致的土地利用,取消功能混杂、相互干扰的布局,如工厂和住宅商业楼的混杂;⑦使住宅离开交通干道,至少使建筑正面离开街道,以减少噪声干扰;⑧在道路终端周围或庭院设计住宅群,将住宅从面向热闹的街道转向面对安静的庭院或休闲活动空间;⑨居住小区应避免单调划一,努力提供方便舒适、多种多样和各具特色的生活场所[24,26~30]。

J.O.Simonds总结了道路景观设计中的经验,如道路选线要考虑人的视觉、感觉,展现主要的远景并形成框景,建立和美化城市的交通大门,美化公路走廊,建立一系列了望点,消除视觉污染,限制路旁招牌,通过道路断面和大规模的地形改造与造林绿化,调整和创造新的景观,打开朝向河流和山峦的视窗。

在城市规划中通常要进行景观控制,包括主要景观的特殊控制,主要道路和街景控制,中心广场和步行林萌道的控制等,重点控制建筑物的体量、轮廓、色彩和绿化、小品等内容。近年来钱学森提出建设山水城市的设想,可以认为这是景观规划理论中东西文化有机结合的新发展。他提出城市应与园林山水相结合,可以考虑把中国园林建筑艺术应用到城市大区域建设,保护自然环境与人文景观,使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协调融合,以发扬中国传统的城市文化。他还提出提高城市的综合效益,要重视城市环境质量,环境景观多样性与多层次选择的可能性。

2 农村景观规划

农业景观的发展通常分为四个阶段,即农业前景观、原始农业景观、传统农业景观和现代农业景观。从根本上讲,原始农业、传统农业是一个自给自足、自我维持的内稳定系统,人地矛盾尚不突出,人们未意识到农村合理土地利用的必要性,农村景观规划更无从谈起。目前,我国部分地区正处于由传统农业景观向现代农业景观的转变过程中,巨大的人口压力,大量人工辅助能流的导入,使现代农业景观中人类活动过程和自然生态过程交织在一起,导致生态特征和人为特征的镶嵌分布。

化肥、农药、除草剂及现代农业工程设施的使用,使土地生产率提高,农业景观异质性,土地利用向多样化、均匀化方向发展,同时又通过土壤流失、有机质减少、土壤板结及盐碱化对农业景观变化产生影响。农村各产业的蓬勃兴起,在有限的自然资源和经济资源的条件下,各业相互竞争,物质、能量、信息在各景观要素间流动和传递,不断改变区域内农业景观格局,农业资源与环境问题日益突出。时空格局的改变使得小尺度农业生态系统研究已不能满足农业持续发展的需要,因此运用景观生态学原理,对农业景观资源进行合理的规划、设计,促进农业资源的合理利用及农业的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理想的农村景观规划应能体现出农村景观资源提供农产品的第一性生产、保护及维持生态环境平衡及作为一种特殊的旅游观光资源三个层次的功能。传统农业仅仅体现了第一个层次的功能,而现代农业的发展除立足于第一个层次功能外,将越来越强调后两个层次功能。不同国家和地区基于经济发展水平、人口资源状况的差异,农村景观规划的目的也各有侧重。

欧美一些发达国家,经济发展,农业现代化水平高,自然资源条件也相对优越,其农业景观规划较注重生态保护及美学观光价值,如高强度农业景观生物多样性与陆地表面覆盖物空间异质性关系,农田树篱结构变化对鸟类多样性影响,促进哺乳类和鸟类自由运动与水土流失调节的景观设计[3,4]。对应于旅游业中人们“重返乡村”和“亲近自然”的情结,农村景观规划设计中一些富有特色的新型农业模式,如有机农业、生态农业、精细农业等构成相应的观光农业和农业示范观光的资源基础。

Forman基于生态空间理论提出一种最佳生态土地组合的乡村景观规划模型,包括以下七种景观生态属性--大型自然植被斑块、粒度、风险扩散、基因多样性、交错带、小型自然植被斑块与廊道;通过集中使用土地以确保大型植被斑块的完整,充分发挥其生态功能;引导和设计自然斑块以廊道或碎部形式分散渗入人为活动控制的建筑地段或农耕地段;沿自然植被斑块和农田斑块的边缘,按距离建筑区的远近布设若干分散的居住处所;在大型自然植被斑块和建筑斑块之间可增加些农业小斑块。显然,这种规划原则的出发点是管理景观中存在着多种组分,包含较大比重的自然植被斑块,可以通过景观空间结构的调整,使各类斑块大集中、小分散,确立景观的异质性来实现生态保护,以达到生物多样性保持和视觉多样性的扩展[5]。

这种景观模式是根据美国和欧洲的农村情况,融合生态知识与文化背景的一种创新,有人称之为可能景观设计(possible landscape designing)。但是我国的国情不同,在长时期高度利用土地之下,农村景观中自然植被斑块所剩无几,人地矛盾突出。景观规划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是如何保证人口承载力又要维护生存环境。生态保护必须结合经济开发来进行,通过人类生产活动有目的地进行生态建设,如土壤培肥工程、防护林营造、农业生产结构调整等[31]。从空间布局而言,这类地区的景观规划应贯彻以下原则:

①建设高效人工生态系统,实行土地集约经营,保护集中的农田斑块;

②控制建筑斑块盲目扩张,建设具有宜人景观的人居环境;

③重建植被斑块,因地制宜地增加绿色廊道和分散的自然斑块,补偿和恢复景观的生态功能;

④在工程建设区要节约工程用地,重塑环境优美、与自然系统相协调的景观。

3 园林风景区的景观规划

景观的视觉多样性与生态美学原理是风景园林区规划建设的重要依据与理论基础。一个优美的、吸引力强的风景区通常都是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的巧妙结合,由地文景观、水文景观、森林景观、天象景观和人文景观构成的风景资源景观要素,通过适当的安排与组合,赋予其相应的文化内涵,以发挥其旅游价值,可供人们进行游览、探险、康体休闲和科学文化教育活动。 自然的文化概念有别于生态功能的科学概念,景观外貌可反映其文化价值,而文化习俗也强烈地影响着居住地景观和自然景观的空间格局;人类对景观的感知、认识和评价直接作用于景观,同时也受景观的影响。关于景观美学质量的量度,人类行为过程模式研究认为,人类偏爱含有植被覆盖和水域特征,并具有视野穿透性的景观[32]。

信息处理理论则认为,人类偏爱可供探索复杂性和神秘性的景观,有秩序的、连贯的、可理解的和易辨别的景观[6]。 美国的园林景观设计以使用简洁明快的乔木-草坪搭配为特色,纽约中央公园设计的绿草坪(Greensward)方案是其代表作。为了满足各方面游人的娱乐需要,提供度周末和节假日的优美环境,以及方便周到的道路和设计配置,充分考虑自然美和环境效益,各项活动和服务设施尽可能溶化在自然环境中。城市森林的规划则以生态学为基础,并有景观构图;树木以当地树种为主,有教育意义,为群众所喜爱。

我国园林景观设计历史悠久,从中国文化艺术传统中吸收了丰富的营养,形成了自己鲜明的特色。以下这些命题既是生态美学的要义,同时渗透了中国文化的内涵与思考:

①多样性与独特性,千姿百态与独领;

②开阔度与纵深感,一览无余与曲径通幽;

③观赏主体与时空变换,有时万绿丛中一点红更能起到画龙点睛之妙;

④观赏客体(游客)的环境感应,所谓诗情画意情景交融,环境氛围作用于人体的综合感受;

⑤造型与景观,包括形态、线条、色彩、质感;

⑥层次与系列,规整与随意,井然有序与别有洞天;

⑦生机与活力,万物钟灵秀,生生不己;

⑧节奏与变幻,流畅与含蓄;

⑨逻辑和意境,采取象征方法突出生境、画境和意境;

⑩景观季相变化的时序美,草木催春与秋色斑斓。

在具体进行园林景观的规划和设计时,应注意遵循以下原则:①生机--少盖房子多留绿地,以使景物充满生机,景点应以绿色生态系统为主,而不要以亭、台、楼、廊为主;②野趣--设计要有野趣,力求接近自然。自然景观的韵味往往比雕琢的几何图案更具魅力;③和谐--要使人工建筑物与周围环境保持和谐、协调;④格调--注意发挥地方的、民族的特色,包括建筑物的格调、材料和应用于造园的生物种;⑤容量--精心设计以增加景观的容量;以小见大。 近年来,一些原本以科学原则为指导的植物园、树木园也考虑扩大其功能,从而提出建立生态景观园的构想。这类园林应注意以生态仿真作为设计基础,即模拟自然生态系统的外貌和结构、功能关系,并取得高于自然的观赏效果;以植物工程为主要手段,在植物配置方式上务必与环境相协调;在景观的规模与尺度上创造出有代表性的自然风物,有别于一般的风景园林。

4 自然保护区的景观规划

建立自然保护区是生物多样性保护的主要途径,然而关于建立自然保护区的原理、方法仍很不完善。70年代中期,Diamond依据岛屿生物地理学的“平衡理论”提出了一套自然保护区设计原则,据此形成的自然保护区圈层结构(核心区、缓冲区、过渡区或实验区)的功能区划模式成为现代自然保护区设计的基础[7、8]。

与群落生态学途径(岛屿生物地理方法)并行的种群生态途径,如种群生存力分析(Population viable analysis,PVA)和碎裂种群(Metapopulation)理论80年展起来[9],由于PVA技术研究小种群的随机绝灭过程,得出的主要结论是最小可成活种群(MVP),使其成为目前自然保护区设计的重要理论基础之一[10~13]。同时,人为干扰导致的栖息地破碎化使不少物种都以碎裂种群的形式存在,因此碎裂种群理论成为近年来保护生物学研究的热点之一[14]。

Collinge[15]认为岛屿生物地理和碎裂种群理论为生境破碎化研究提供了可资检验的假说。生态学家们据此探究生境碎片的大小、形状、隔离度、周围背景(context)及生境质量或异质性对动植物种群的维持、群落成分和生态系统过程的影响。 随着景观生态学理论、方法的成熟与发展,景观规划设计在生物多样性保护中的意义引起了人们的高度重视。景观规划在自然保护区设计中的优势体现在其规划思想既注重岛屿生物地理理论的格局研究,又重视PVA及碎裂种群的过程研究,致力于两种设计思想的结合。此外,景观规划不仅考虑斑块本身,还注重斑块周围环境(不同类型基质)的作用。另外,景观规划还强调从单个保护区到区域自然保护区网络等不同尺度的规划单元。基于景观生态学原理,目前已提出不少有意义的保护区设计原则和框架。

Noss和Harris认为,一个全面的规划应该以生物等级各个层次的受胁成分或节点(Node)作为保护对象,目标是将每一景观中各种大小的节点连接成整体的保护网络,并在区域和大陆尺度上建立景观保护体系。这一规划途径的一个典型代表是所谓景观群岛模式(ArchipelagoModel)或称综合利用模式,它包括一个绝对保护的核心区和周围缓冲区。沿核心区向外人类活动强度逐渐增强,核心区是生物多样性等级系统中任一层次上的某一节点。

Forman认为,景观生态规划与设计原则包括:①考虑规划区域外较广阔的空间背景;②考虑保护区较长的历史背景包括生物地理史、人文历史和自然干扰状况;③设计中要考虑对未来变化的灵活性;④未来5年、10年或20年内可预料的保护区面积变化是规划关键部分;⑤规划应有选择余地,其中最优方案应基于规划者明智的判断,而不涉及现实政策,这样其他可供选择的交易性(trade-off)方案才能清晰、明确。因此,景观生态规划设计中有5个要素必不可少:时空背景、整体景观、景观中的关键点、规划区域的生态特性和空间属性。

据此他还提出了一个土地规划中协调保护与开发矛盾的“空间解决途径”(spatial solution),此方案主要包括如下组成:“必要的格局”(indispensable patterns)、“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格局”(aggregatewith-outliers pattern)及“战略点”(strategic points)[5,17~19]。 最近,Poiani和Karen[20]探讨了自然保护区的生态区域规划,提出一个新的自然保护计划框架,这个框架通过设计和保存生态区的一系列立地以保护所有现存的本地种和群落。包括关注所有物种和群落,不仅仅是稀有种,取决于生态因子的大尺度规划单元而非行政边界;生境选择及种群生存力分析等。

在应用新框架时,景观生态学许多基本原理需进一步考虑。当选择立地和分析目标物种存活时,必须考虑诸如大的植被斑块的重要性,生态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碎裂种群动态及生境斑块连接性等概念,这种广尺度景观生态规划框架将提高自然保护的效率和有效性。 我国学者也提出了一些很有创见的规划思想。

吴兆录等[21]认为,要保持足够个体需要最小种群,要保持足够种群需要最小群落,要保持足够群落需要最小景观。据此,针对用种群生存力分析MVP确定保护区面积的局限性提出了生物多样性保护的一个理论框架--生物最小面积概念,包括空间最小面积、抗性最小面积和繁殖最小面积,最小景观是指能使保护对象(物种、自然遗迹、文化遗产)长久存在,或使要控制的生态过程达到理想状态的地理空间及其各成分的组合,应用生物最小面积概念,自然保护区功能区的划分就有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既核心区必须大于保护对象的繁殖最小面积(PVA)或最小景观,缓冲区是维护繁殖最小面积或最小景观的一个外加部分,而缓冲区的宽度(面积)则要根据自然保护区所在区域外界干扰的类型及强度来确定,保护区的最小面积应不小于最小景观面积。 传统的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被动强调现存濒危物种和景观元素的保护,如果把生物对景观的利用作为一个能动的生态过程--一种对景观竞争性控制过程,情形可能会很不一样。在这种假设下,通过识别关键性的景观局部和空间联系,利用物种自身对空间的探索和侵占能力来保护生物多样性,就会有一种全新的景观规划途径,我国学者俞孔坚[22,23]新近提出的景观生态安全格局理论正是这些方向上的一个积极探索。

尽管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景观规划途径不同,但一些空间战略普遍被认为有效,这对克服人为干扰有积极作用,包括:①建立绝对保护的栖息地核心区;②建立缓冲区以减少外围人为活动对核心区的干扰;③在栖息地之间建立廊道;④增加景观异质性;⑤在关键部位引入或恢复乡土景观斑块;⑥建立动物运动的踏脚石(steppingstone),以增强景观的连接性;⑦改造栖息地斑块之间的质地,减少景观中的硬性边界频度以减少动物穿越边界的阻力。

5 结语

景观规划是景观管理的基本手段,它包括的内容非常丰富,应用领域也很广泛,景观规划主要特点体现在规划思想上的多角度、多层次的综合性、宏观性及开放性,景观规划原理是对各种设计思想兼收并蓄基础上形成的,地理学的格局研究与生态学的过程研究相结合作为原理的核心,吸收园林及建筑美学思想,综合考虑各种社会学、经济学、环境学、文化人类学等因素,并强调规划设计的动态调整。 景观规划应注重规划客体的价值多重性及空间分异,人地矛盾使这两点更显突出。不少自然景观(森林、湿地等)都具有生态保护、旅游及经济开发等多重价值。同时,不少人类管理景观,如农业景观等除提供农产品外也具有生态保护及旅游观光等多种潜在价值。

但在同一时空条件下,这些价值往往是相互冲突的,如何考虑规划客体的空间分异规律,寻求缓解、协调这些价值冲突的空间解决途径,使景观最大程度发挥其具有多重价值的功能及潜力,这正是景观规划所要解决的问题。 景观规划的共同目标是人与自然关系的协调,时空结合意义上的可持续发展,即建立生态可持续的景观。因此,景观规划也是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经济规划、环境规划与景观设计的结合,使区域开发、资源利用与生态保护相衔接与配合,生产建设、生活建设与生态建设相适应,达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的高度统一,实现总体人类生态系统的整体最优化这一景观规划的最终目的。

参考文献

[1] 孙永斌 ,陈涛 .景观规划设计透视 ,肖笃宁主编 : 景观生态学理论、方法及应用 .中国林业出版社 , 1991.

[2] 麦克哈格 (丙经纬译 ) .设计结合自然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92.

[3] Brandt ,J .andE .Holmes ,Spatialheterogeneityin intensivelyusedagriculturallandscapes .IALE 9 5- TheFutureofOurLandscape ,ProgrammeandAbstracts ,19 9 5.

[4] Dubs ,F .andF .Burel .LandscapeandlocallevelsonbirdassemblageinhedgerownetworkinBrittany (France) ,IALE 9 5-TheFutureofOurLandscape ,ProgrammeandAbstracts ,19 9 5.

[5] Forman ,R .T .T .LandMosaics :Theecology of landscapeandregions .CambridgeUniversitypress . 19 9 5.

[6] Nassauer ,J .I .Thecultureprincipleforlandscape ecology .LandscapeEcology , 19 9 5,10( 4) :229 - 237.

[7] Diamond ,J .M .Theislanddilemma :lessonsof biogeographicstudiesforthedesignofnaturalre serves .BiologicalConservation , 19 75,7:129 - 146.

[8] Wilson ,E .O .EOWillis .Appliedbiogeography .In :Cody ,M .L ,J .M .Diamond (eds .) .Ecolo gyandEvolutionofCommunities .TheBeckrap PressofHarvardUniversity ,19 75. 522- 534.

[9 ] Soule'E ,M .Introduction .In :M .E .Soule' (ed) .Viablepopulationconservation .Cambridge UniversityPress , 19 87,1- 9 .

[1 0] 李义明 ,李典谟 .种群生存力分析研究进展和趋势 .生物多样性 ,19 9 4,2( 1) :1- 10.

[1 1] Simberloff ,D .S .andL .G .Abele .Islandbiogeographytheoryandconservation :strategyandlimitations .Science , 19 76,19 3:1032.

[1 2] Soule' ,M .E .andD .Simberloff .Whatdogenet icsandecologytellusaboutthedesignofnaturere serve ?BiologicalConservation , 19 86,35:19 - 40.

[1 3] Simberloff ,D .Thecontributionofpopulationand communitybiologytoconservationscience .Ann . Rer .Ecol .Syst . , 19 88,19 :473- 511.

[1 4] 张知彬 .生物多样性保护的若干理论基础 .生物多样性研究的原理与方法 .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19 9 4.

[1 5] Collinge ,S .K .Ecologicalconsequencesofhabitat fragmentation :implicationsforlandscapearchitec tureandplanning .Landscapeandurbanplanning ,19 9 6,36:59 - 77.

[16 ] Noss ,R .H .andL .D .Harris .Nodes ,network , andMUMs :Preservingdiversityatallscales .EnviromentalManagement , 1986,10( 3) :299 -309 .

[17 ] Forman ,R .T .T .Somegeneralprinciplesoflandscapeandregionalecology .LandscapeEcol . , 19 9 5 , 10:133- 142.

[18 ] Forman ,R .T .T .andCollinge ,S .K .The“spatialsolution”toconservingbiodiversityinlandscape andregions .In :R .M .DegraafandR .I .Miller (Editions) .ConservationofFaunnalDiversityin ForestedLandscapes .ChapmanandHall.London , 19 9 6 . 1- 22.

[19 ] Forman ,R .T .T .andCollinge ,S .K .Naturecon servedinchanginglandscapeswithandwithoutspatialplanning .Landscapeandurbanplanning ,19 9 7 , 37 :129 - 135 .

[20] Poiani,H .andKaren .A .RegionalEcological Planning . :Wherelandscapeecologymeetsthe ground .UnitedStatesRegionalAssociationof IALE , 12THAnnualSymposium -ThePaceand PatternofLandscapeChange , 19 9 7 .

[21] 吴兆录 ,闫海忠 .生物多样性保护的一个理论框架生物最小面积概念 .生物多样性 ,19 9 6 , 4( 1) :26 - 31.

[22] YuKongjian .EcologicalsecuritypatternsinlandscapeandGISapplication .GeographicalInforma tionSciences , 19 9 5 , 1( 2) :1- 17 .

[23] YuKongjian .Securitypatternsandsurfacemodel inlandscape planning .LandscapeandUrban Planning , 19 9 6 , 36 ( 5 ) :1- 17 .

[24] 王紫雯 .景观文化与景观生态学初探 .建筑学报 , 19 9 5 , ( 8 ) :34- 38 .

[25] 艾定增 .景观园林新论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 9 5 .

[26] 李敏 .生态绿地空间与人居环境规划 .生态学报 ,19 9 5 , 2:34- 38 .

[27] 薛兆瑞等 .城市生态规划研究承德市城市生态规划 .气象出版社 , 19 9 3.

[28] 罗桂求等 .长沙市城市生态建设总体规划研究 . 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19 9 2.

[29] 罗良镛 .芒福德的学术思想及其对人居环境学建设的启示 .城市规划 , 19 9 6 , 1:35 - 41.

[30] 孟庆民等 .大城市区域景观生态 .城市规划汇刊 ,19 9 6 , 3:41- 48 .

[31] 高建华 .边缘效应对农村景观的影响及其调控 . 地域研究与开发 ,19 9 3,12( 4) :16 - 19 .

[32] 俞孔坚 .景观敏感与阈值评价研究 .地理研究 , 19 9 1,10( 2) :38 - 5 1.

[33] Turner ,T .LandscapePlanning .Hutchinson Education .London . 19 8 7 .

[34] NavehandA .S .Lreberman .LandscapeEcology TheoryandApplication .Springerverlag .New York .19 9 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