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实务操作总结范文
时间:2023-10-19 16:06:1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会计实务操作总结,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延安大学西安创新学院,陕西 西安 710100)
摘 要:财会是一个企业或者是单位不可缺少的部门,也是经济管理工作最为重视的一部分.本文将针对高校会计实务及操作的基本问题进行简单的分析,通过阐述高校在会计的教育所存在的问题,分析会计实务基本操作的重要性.希望对于会计实务操作的教学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希望无论是对于企业的发展还是个人的发展都会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 :高校会计;会计实务;操作;基本问题
中图分类号:F23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60X(2015)04-0137-03
我国大多数财经院校中会计是最抢手的专业.由于会计的工作的未来的发展前景很是可观,导致众多的学生选择了会计专业.但是对于我国部分高校的会计教学来说,还存在着很多不完善的地方.比方说教育理念以及相应的教育体系都不是很完善,导致学生对于会计的实务基本的操作无法运用实际中去.对于个人以及学校的发展无疑起到了一定的阻碍作用.
1 会计的基本职能以及会计工作的重要性
1.1 会计的基本职能
会计是一个公司必不缺少的一个职务,由于会计专业具有很好的教育前景,逐渐地被大家所喜爱.会计在经济的管理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而会计的主要工作就是对企业的一些经济的用途以及去向进行一定的核算以及监督.在进行会计核算之前需要对信息进行一系列的确定,由于对虚假的信息进行了筛选以及剔除的工作,所以在一定的意义上提高了信息的完整性,为正确的决策奠定了一定的基础,使公司在经济方面获得最大的效益;会计核算的目的主要是对企业经济的管理调查收集以及存储各种资料以及信息.合算的内容包括记录以及组合还有编表等步骤,相对比较复杂,要求会计人员要具有过硬的专业知识,而且在编表之前还需要应用具体的公式对其进行相应的测试,以避免会计信息失去真实性.会计监督的工作主要是通过用控制以及调节的手段对企业进行的经济活动是否合理进行那一系列的考核以及评价,在出现不合理的情况的时候要相应地采取措施进行干预,从而到达预期的经济收益.会计的监督与会计的核算需要同时的进行,从而能更好地发挥会计所具有的职能,对于企业的经济发展才能取得明显的效果.
1.2 会计工作的重要性
由于我国的企业层出不穷,对于企业经济的管理都需要会计进行相应统计以及计算,按照国家税务要求的格式以及内容对每个月的账目进行上报.会计可以通过适当的管理给企业在经济活动上节约成本,为公司的发展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一个优秀的会计不仅可以通过一系列的调查为企业的发展提供重要的信息,通过各种领导的接触还可以为企业的发展打开一定的渠道,可以保证公司在顺利的经营的基础上,有一个良好的发展前景,通过为企业节约资金以及费用,在一定的意义上可以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而且还减少了资源的流失现象的发生.所以一个优秀的会计不单单要有过硬的专业知识还需要有一定的职业与道德素养,高校在对会计学生进行教育的时候不仅到注意会计实务以及操作应用到实际中去,而且还要培养会计学生的自身素质,注意实践的培养,只有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才能在对日常事务的处理过程中,临危不惧,才能发挥自己的才能受到相应的重视.
2 会计实务操作的重要意义
由于当今社会的高速发展,就业门槛也比较高,大多数的企业都不会接收没有经验的毕业生作为正式员工进行相应的培养,尤其是会计行业,公司的老板是不会把公司的命脉交到没有经验的人的手里的,所以高校对于会计的实务操作实验课程的设立是很有必要的.主要由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正如前面所说到的会计的职能,会计实务操作过程只有遵守国家相关法律规定的基础上才能实施的,所以对于没有经验的毕业生来说是不能对公司的财会业务进行处理的;由于会计工作有一定的规范性,对于每一个过程都需要进行严格的调查、计算、以及测试、编表,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错误都会给公司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所以对于没有经验的高校毕业生来说在没有实际经验以及没有实习的情况下,是很难在方方面面都做到精准无误的.对于一些刚从高校毕业的会计生来说,在校期间所学到的都是一些理论知识,由于不能在实践中应用所以很多的时候对于某一项操作甚至是意义理解的都不是很透彻,以致于在今后的实习当中才得以明白,很多的学生在校期间对于理论知识的掌握虽然很具体以及充分,但是由于没有在校期间进行相应的实验,导致很难将所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去,即使是用到了,也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以致于所学无用.在很大的程度上对学生今后的发展也起到了一定的抑制的作用.可见在校期间对学生进行相应的会计实务操作的训练是多么的重要.
3 高校会计专业当前的实务操作教育情况
3.1 没有一套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
对于现今的财会高等学院来说一套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是非常重要的,由于没有完善的实务操作教学体系使得大多数的学校没有注重到学生的理论与实践经验相结合,通过传统的实务操作教学活动无法真正做到将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没有达到实验的最终目的以及效果,使实践课程的实施流行于表面,没有让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积累经验.
3.2 缺乏优秀的教师资源以及良好的教学环境
一个缺乏实践经验的教师是很难将实践中可能遇到的问题传授给学生的.现在大多数财会院校的教师都缺乏一定的实践经验,教师更加注重的是对理论知识的讲解,认为学生的实践是以后要到社会上去积累以及去学习的.由于对于学生的实践技能没有起到一定的重视作用,以致于使教学达不到预期的效果.而且不仅仅是老师,由于学校的大多数报告都是以试卷的形式让学生完成的,很多都是没有经过实际的试验,而是通过对理论知识进行相关的总结而得到的,由于没有为学生提供一个实习的平台使学生没有亲自参与到实际的会计实务操作当中去,所以对学生实践经验方面也没有一定的提高,导致学生对会计的实务操作不能做到很好的理解,很不利于学生的就业以及在今后的发展.
4 会计在实务操作以及在课堂存在的问题
不管是什么学科,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起到的是引导者的作用,在对学生进行指导后,应该让学生自己进行思考.对于可能会出现的现象进行发散思维的思考之后,对于学生有疑问的地方再进行解答,而在教师日常的教学当中一直处于对书本进行照本宣读的状态,而且大多数的理论知识都过于枯燥,使学生在学习的时候没有一定的激情,不能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去,经常会出现溜号甚至是睡觉的现象发生.而且在教学的过程中有的教师只是对书上有的进行相应的讲解,一些图表也只是在书本上才能见到,没有见过真正的会计凭证以及编表时所需要的表格,使学生分不清每种会计凭证都有什么用途,是在什么情况应该用到的,以及各凭证之间的相关以及传递的过程也不能很好的掌握.以致于在进行支票填写的过程中,不知道该对哪一部分进行填写的事情的发生.对于在记账凭证后边附加上什么样的原始凭证以及是否需要附加原始凭证都不能进行很好的把握,使在工作的过程中严重影响到工作效率.由于在学校的时候没有对相关的票据以及填写规范进行相关的练习使得在工作的过程中经常会存在填写不规范以及记账凭证与原始凭证之间有出入的事情发生,给后期工作的正常进行带来了一定的阻碍作用,在编表之前还需要进行相应的平衡计算,由于学生之前没有进行过相应的计算练习,使得在测试的时候经常会出现错误.而且由于对于会计的实务操作没有进行过系统的练习,导致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更不知道应该先处理什么后处理什么,使会计工作不能按照一定的步骤程序进行,严重影响了公司的财会工作的正常展开.由于师资力量不够雄厚以及学校相应的实践建设也不是很完善再加上学生自身对实务课的的学习也没有起到一定的重视作用,由于上课不认真听讲课后没有进行相应的复习,所以对相关的理论知识掌握的不是很透彻,即使在进行简单的练习的时候也没能跟上老师的节奏进行思考与操作,以致于到了自己实际的操作过程中进场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得不到很好的解决.
5 模拟实务操作时应该注意的问题
对学生的实务操作进行训练的过程中应该模拟正规企业的会计实务操作进行规范的操作练习,通过对凭证以及报表的种类以及凭证所涉及的经济业务的事项的具体的展现,使学生可以对实务操作的内容有更加深刻的了解,可以从模拟实物上进行相应规范的实务操作.把企业的供应生产销售的各个环节的经济业务进行有机的结合与联系,无论是从原始凭证的填写还是到编表由于各个环节都有内在的联系,所以在实务操作的过程中不能将其分割,独立分析.由于社会的经济体制比较复杂,即使是模拟实务操作也不一定能把现实中的问题一一地体现出来,应该与企业进行相应的联合,对各大企业的会计实务进行观察,并与模拟会计实务进行对比分析,然后进行相应的改善,使学生在今后的学习过程中掌握更多的实践知识.
6 在教学中的改善方法
6.1 以理论知识为基础注重实践
由于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更注重的是理论知识的学习,所以学校的相关部门要制定完善的教学体系,在教学的过程中注意实践与理论的结合,将实践放在首要的位置,通过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的教师进行相应的讲解,让学生在实践的操作的过程中对会计实务操作进行相关的了解以及对理论知识进行及时的巩固,以便在今后的工作当中可以灵活的进行相关知识的应用.为了使学生对会计实务操作具有一定的爱好与兴趣,学校应该采用实际的方法与情况进行相应的模拟,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体验到会计实务操作的重要性以及应该注意到的问题.在注重实践的前提是以理论知识为基础,也不能漫无边际地让学生进行相关的练习.
6.2 明确该干什么怎么干
在进行实务操作演示的过程中,首先要培养的是学生的基本的职业道德.向学生展示最规范的实务操作,使学生在操作的过程中明白首先应该做什么,最后应该做什么,标准的会计凭证具备的要求与标准是什么,标准的账目需要具备哪些内容以及相关的填写要求.对于学生的实务操作应该进行一定时间的限制,可以在一定的程度上提高学生的效率,在今后工作的过程中可以更加充分地发挥自己的优势.对于一些记账凭证什么时候应该附上原始凭证以及对于不同的记账凭证后边需要附上怎样的原始凭证都需要进行详细的说明,使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可以进行更好的区分以及识别,从而提高其工作的效率.
6.3 完善实务操作课程的管理与考核机制
为了使学生有一种紧张感,模拟正常公司的会计实务操作程序,一切按照国家规定的规范进行实践的操作,学校以及教师要对学生所掌握的知识水平以及实务操作水平进行相应的监督,从而可以在实践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能够进行相应的改善,使学生在改善的过程中得以进步.
6.4 加强学习认真观察
即使拥有过硬的理论知识,如果缺乏一定的实务操作经验的话,在将来进行实务操作的过程中也会相当的麻烦,但是实务操作的实施要以理论基础为根本,没有专业的理论知识,何谈实际操作,所以为了今后的发展,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一定要注重理论知识的学习不能因为枯燥乏味就对理论知识的学习失去兴趣,要知道它与实务操作一样关系着你未来的发展,在教师对重点难点进行讲解的时候一定要认真听讲以及进行相应的记录方便回去之后的巩固与学习,有不懂的地方一定要积极地向老师询问,你不懂得地方未必其他同学就会懂,这样可以让全体同学在一定的程度上都会有多提高.
由于做账是一项比较麻烦的工作,在学校提供一个比较仿真的企业环境的时候,学生应该对环境进行良好的运用,将自身置身于企业当中,对于教师所给的业务进行细致的分析之后做好记录,要在实验的过程中培养自己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而且做完账目之后要对其进行相应的检查工作,日期、附件以及金额是否正确以及填充完整,是否都是按正规的程序进行的相应的登记,确保实务操作可以做到准确无误.
7 总结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会计事业在企业中的地位也越来越重要,只有培养出高品质以及高质量的会计人才才能适应社会以及市场的发展.正如前文所说到的,对于我国高校的会计实务操作方面还存在很多的问题,无论是学校还是教师甚至是学生个人都应该重视起实务操作的重要性,只有提高自己的实务操作水平,才能在会计行业中占有一席之地.
参考文献:
〔1〕谢湘,李剑平.教育部高教司司长张尧学畅谈中国高职教育十年发展变革[N].中国青年报,2009 -6-23.
〔2〕喻馨锐.从工学结合模式看我国高职国际贸易实务专业教师的自主发展[J].教育教学论坛,2010(12).
〔3〕刘青,刘畅.高校会计专业实践教学模式与考核方式探析[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8(11).
篇2
关键词:会计;模拟实训;改革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ki.1672-3198.2016.16.084
1 引言
会计综合模拟实训课程应尽量贴近真实经济业务,在对具体经济业务资料重新设计与加工后,形成一套较为完整和系统的案例资料。结合专业特点和实训条件,按照会计人员实务处理的流程和规范进行模拟操作演练。会计综合模拟实训课程多数安排在本科教学的后期,此时学生已经基本学完其他专业课程,通过此门课程提高学生对所学专业知识加以综合运用的能力。
2 会计模拟实训的必要性
2.1 提高会计工作实务操作水平
通过会计综合模拟实训课程可以培养学生的会计实务操作技能。以往很多学生刚刚走上工作岗位时,只具备会计理论知识,对实务工作并不熟悉。例如原始凭证、记账凭证填制不规范,对会计凭证在单位各部门间的传递流程不熟悉等。通过综合模拟实训课堂的模拟演练,能够使学生体会财会工作的实际流程、岗位的对接、会计凭证的传递等,增强知识的立体感、层次感。
2.2 将理论知识融会贯通
通过会计综合模拟实训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务工作中,即能够检验学生以往理论知识的学习效果,又可以在操作中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运用。比如识别票证、审核凭证、记账、结账、报表等各环节的亲手操作,可以帮助学生将《会计学原理》、《审计学》、《成本会计》、《财务分析》等多门学科知识融会贯通,真正体会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提高主观能动性及数据敏感性。
2.3 为学生提供实践平台
会计综合模拟实训课程可以采用多种方式,与学生的实践实习有机结合。应在课程设置上与学生的日后工作方向紧密联系,为专业学生提供实践园地,促进和提高学生日后的实习效果,为就业做好准备。
3 目前会计综合模拟实训课程存在的不足
3.1 课程仅设置单项实训
单项实训一般是以会计理论知识讲授的顺序,以理论教材的章节单位来进行,主要包括会计凭证、账簿、财务报表等模块。这种实训方法和教材联系紧密,是将教材中的相关理论知识运用到了实践中。但实务工作并不是以教学模块设置岗位,真正的出纳、会计工作在很多环节涉及到的业务是教学模块的交叉和重复。那么,如何让学生熟悉会计工作较完整的流程、凭证的传递等,是单项训练无法解决的问题。
3.2 课程中没有明确的岗位设定
由于时间、耗材等限制,很多会计综合模拟是混设岗位,存在岗位间职责界定不清的问题。这种实训方法主要有以下缺陷:
(1)实务工作中不同的会计岗位会涉及到单位相关各部门的工作,如何体现岗位的特色及与其他部门的协作,是混岗无法实现的;
(2)实务工作中岗位职责应该是十分明确的,尤其是会计岗位的工作职责非常明确,不得随意代替他人填制凭证、编制报表、报税等等,会计人员的工作交接要有明确的登记、第三方监督等过程,混岗容易造成学生对岗位职责的理解错位;
(3)不能完整、立体的感知完整的经营过程中会计人员在各个环节的作用。
4 会计综合模拟实训设计思路
4.1 准备工作
(1)会计综合模拟实训资料应尽量接近真实单位的会计资料,以此来练习相关经济业务的会计实务。因此,实务的案例设计应基于某一个具有代表性的真实单位,对该单位涉及不到的比较重要的业务环节,应给予适当补充,使会计资料完整、典型。案例资料中应包括:单位的基本信息,适用的会计政策和财务制度,生产流程,岗位设置,账户期初余额,一定数量的经济业务等;
(2)参加实训的人员最好能够进行前期的调研活动,现场观察过财务人员的工作状态或生产车间的工作流程,对会计工作有一个直观的前期认识;
(3)明确设定相关岗位,对岗位职责有详细的说明;
(4)准备会计凭证、账簿、会计操作工具等。
4.2 人员安排
教师要完整介绍所有岗位和工作环节,但学生可以几人一组组成单位财务部门,每人担任固定的会计岗位。同时,学生也可兼职其他部门的相关岗位工作,会计凭证在小组成员间或小组间有序传递。这样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更直观、立体的呈现了岗位衔接及部门协作。
4.3 模拟实训过程
(1)按事先划分好的小组所代表的单位进行会计业务处理。各小组内划分好所代表岗位的同学,预先熟悉各自的岗位职责和会计处理规范。例如,出纳岗位的学生应了解现金的保管和收付规定、支票的填开、与银行间的业务往来等,财务主管岗位的学生要了解财务审批等职责和规范等;
(2)代表不同单位的小组间的同学也应该熟悉相关联业务处理的基本规范。例如采购业务或销售业务中票证的传递等;
(3)每个学生按照各自的岗位要求进行相关业务的会计处理,如填开发票、登记账簿、审核等,账务处理流程要尽量与实际保持一致,需要授权时找相应岗位的同学授权,需要签字时找相应岗位的同学签字;
(4)涉及到其他部门或单位的业务尽量模拟真实的业务流程。如运输业务、出入库业务、保险业务等等。在模拟填开原始发票等环节教师可借助多媒体教具为学生动态演示操作过程。
4.4 实训总结
通过综合模拟实训的练习,从经济业务的起点跟踪凭证的流转过程,学生能够直观认识会计部门及其他部门内部岗位设置的差别,熟悉各岗位工作之间的衔接,从而对会计核算形式形成一个更为系统和完整的认识。课程结束后,通过对该门课程的分析、总结,掌握会计理论在会计实务中的运用。
5 如何建设高水平会计综合模拟实训课程
5.1 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
会计综合模拟实训教学旨在提高学生的实务操作技能,培养应用型会计毕业生。在教学资料的设计方面应尽量依托真实的数据、信息资料,尽量贴近真实的经济业务,实现从学校到实习岗位再到工作岗位的无缝对接,突出“应用”这一核心目标。应从教学大纲、教学资料、教学课件等方面入手,重点培养学生的操作技能。
5.2 构建“双师型”教师队伍
实训的质量和效果与教师对课程资料的准备、授课过程的设计等密切相关。因此,一方面需要建立教师实践平台,为教师提供丰富自身知识结构的便利条件;另一方面可以请真正在企业工作、实践经验丰富的人才作为特聘教师,引导学生着重提高未来应用技能。
5.3 建立校外实训基地
为满足用人单位对岗位技能、人才素质的需要,必须要增强学生的职业技能水平,而建立校外实训基地是提升学生实训能力的有力保障。实训基地能够为学生提供真实的工作场景,并弥补了学校设备和技术的不足。
参考文献
[1]催洁.国家高新区技术创新效率影响因素研究[J].财会研究,2013,(5).
[2]侯鹏.基于VBSE下《会计综合模拟实训》教学的研究[J].科技展望,2016,(10).
[3]张岑.会计模拟实训应处理好几个关系[J].教育教学论坛,2013,(03).
[4]李术英.《会计模拟实训》有效教学的实践与研究[J].经营管理者,2013,(17).
篇3
1.项目学习的界定
PBL在线学习网站关于项目学习界定如下:ProjectBasedLearningisaninstructionalapproachbuiltuponauthenticlearningactivitiesthatengagestudentinterestandmotivation.Theseactivitiesarede-signedtoansweraquestionorsolveaproblemandgenerallyreflectthetypesoflearningandworkpeopledointheeverydayworldoutsidetheclassroom.[3]项目学习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式,要求学生通过一系列个人或合作任务,借助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同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源解决现实中的问题以获得知识和技能。[4]项目学习与以教师为主导的按固定教学内容组织课程教学相对,是以学生为主体,在完成具体项目过程中实施相关教学内容,达到教学目的的一种教学模式。[5]从上面几个定义中,我们可以看出项目学习具有以下几个特征:(1)以学生(个人或团体)为主体;(2)以教师指导为支撑;(3)以主题项目为依托;(4)以实践能力训练和解决真实问题为目的。
2.项目学习的理论基础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开展以项目为依托的英语教学提供了理论依据。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获得,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6]教学就是要为学习者搭建一个有助于意义建构的学习平台,使他们在学习活动或经验中建构知识,培养能力,而项目学习正是实践了这一理念。学生团队在项目开始前要拟定工作计划,明确各阶段的工作任务及团队成员各自的角色分工。在项目的开展过程中,团队要与指导老师进行充分地讨论。项目完成后要进行成果展示,项目成果包括多媒体展示、口头陈述、接受师生提问等。在整个过程结束后,团队要对项目计划的完成情况、是否达到预期效果、小组合作情况、体会及得失等方面进行总结。3.项目学习的实施流程不同学者对如何开展项目学习的看法不尽相同。如陈旭辉、张荣胜提出了项目学习的6环节[7],而宗亚妹、李建启则分4个阶段实施项目学习[8]。考虑到商务英语实训时间较短,笔者将项目学习的实施流程分为5个步骤,如图1。
二、项目学习在商务英语实训中的应用案例
重庆科技学院英语专业(商务方向)的学生在大三时都会参加商务英语实训环节,学校的目的是帮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商务英语在社会和实际工作中的应用,培养他们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同时切实提高其应用能力。下面通过对“涉外会计实务报表操作”这一项目的学习过程进行设计,阐述项目学习法在商务英语实训中的应用。涉外会计实务报表操作实训的目的是使学生进一步熟练掌握财务的相关知识及相关要素的英语表达,并学会做财务报表分析,训练其语言运用能力,全面培养他们对涉外会计报表实务操作能力和学生团结合作精神。1.具体目标①知识目标:了解会计实务报表中的三个主要报表———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知道相关要素的英文表达;②能力目标:掌握财务报表的基本分析方法并学会做财务报表分析;③素质目标: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和团结协作精神。2.具体实施①项目导入教师在实训开始时介绍涉外会计报表实务操作的目的及主要内容,并就为期2周的实训进行部署,要求学生自由组合成学习小组,为下一步以小组为单位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公司做财务报表分析做好准备。然后学生到图书馆或上网收集一些公司的财务报表,为第二天上课做准备。②知识铺垫接下来三天的上午,教师给学生讲解会计实务的三大报表,即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的相关概念,并展示中英文对照报表。让学生弄清楚资产负债表是静态报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是动态报表。同时结合DELL(戴尔)公司的财务报表案例具体分析这些报表中数字所反映出的公司财务状况,并详细给学生讲解做财务报表分析的基本方法及操作程序。下午,学生继续到图书馆查阅资料,巩固有关涉外会计财务报表知识,掌握财务报表分析的基本步骤及财务报表报告的编写方法。③分组实施第五天上午,教师重点复习财务报表分析及财务报表报告的相关知识及注意事项,并布置任务,让项目小组选择一家感兴趣的上市公司做财务报表分析。通过网上下载公司的概况和相关年份的公司年报,依据公司三大报表的各项数据对公司的经营情况、财务状况及公司未来发展情况做分析,并撰写该公司的财务报表分析报告。下午,项目小组聚在一起讨论选择哪家公司做财务报表分析,并根据财务报表分析框架进行任务分工,然后利用周末时间分头行动收集整理资料。接下来一周的周一,学生再聚在一起讨论,初步形成财务报表分析报告。周二上午,教师在教室里答疑项目小组在做财务报表分析过程中所碰到的各种问题。周二下午,项目小组成员聚在一起完善财务报表并制作PPT课件,为周三、四的项目汇报做准备。④项目汇报接下来的星期三、四,各项目小组做汇报。汇报需围绕财务报表分析框架,即企业概况、企业资金结构分析、企业偿债能力分析、企业资金运营能力分析、企业盈利能力分析、企业发展能力分析、企业经济效益综合评价、结论及建议等方面。每组做汇报的时间为10分钟左右,接受其他小组成员及教师提问和教师点评时间为10分钟左右。很显然,项目汇报也就成了各项目小组相互学习的过程。⑤实训总结最后一天,项目小组根据在汇报阶段教师和其他小组所提出的问题和建议完善自己小组的财务报表分析报告。另外,总结整个实训过程中学到了什么知识,培养了什么能力,有何体会和感想,存在哪些不足,是否达到预期目标等。
三、效果评价
1.学生评教数据
我校一名商务英语实训任课教师在来校之前一直在一家跨国会计事务所工作,有丰富的涉外会计工作经验,她在讲解商务理论知识时,经常举一些具体的项目给学生示范或做分析研究,让学生真实感受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意义。因此,学生对她的教学效果反响一直较好,而且近四年的评教数据也充分地证明这一点。2011学年得分为93.979,2012学年得分为94.229,2013学年得分为94.108,2014年得分94.787,每年的评教结果都达到了优秀。可以说,评教数据能较好地反映老师的上课情况。
2.学生实训报告
学生在他们提交的实训报告中都总结了他们在商务英语实训中的收获与体会,从中也能窥见项目学习运用在商务英语实训中的效果。总结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①提高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加强实践环节,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一条重要途径。商务英语实训就是训练学生将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于实践,提高学生的操作技能,以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尽管学生在实训前也学了商务英语课程,但是该课程偏重的是理论讲解,而这次涉外会计报表实务操作让学生有机会将所学理论知识运用来解决实际问题。学生在实训中熟悉了企业财务报表,掌握了上市公司财务报表分析的基本步骤、方法以及财务报表分析报告的编写方法。反过来,本次实训也加深了学生对商务英语基本知识的理解,丰富了实际操作方法,使学生认识到要学好商务英语既要注重理论知识学习,更重要的是要把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起来。②提高主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英语专业学生大多对各种表格和数字不太敏感,一些同学以前看到报表数据就觉得头疼。在涉外会计报表实务操作中,涉及到很多的财务报表数据分析,面对一大堆数据,一些同学刚开始时根本不知从何处下手去做分析。面对困难,他们没有退缩,而是相互鼓励,主动寻求解决办法,如找会计专业同学指导,向实训教师请教,或上网搜索相关专业知识,最终圆满完成了财务报表分析报告。经过这次实训,学生们意识到困难并不可怕,怕的是缺乏挑战困难的勇气,很多学生对商务英语的学习也变得越加自信,在他们看来,方法总比问题多。③提高英语实践能力对于英语专业学生,涉外会计报表实务操作不仅让他们实践了财务报表知识,更让他们在此过程中提高了英语实践能力。无论是教师在知识铺垫阶段的讲解,还是学生在展示阶段的汇报,都主要是用英语进行。所以这次实训,学生在英语方面的收获不仅是了解了一些专业术语的英文表达和各种报表的英文版本,更重要的是训练了他们的商务英语听说能力。特别是展示阶段的师生提问环节,还训练了他们在语言运用中的临场应变能力。④增强了合作意识“众人拾柴火焰高”,这句话强调了团结协作的重要性。协作能力也是二十一世纪人才所需具备的能力之一。这次商务英语实训让学生真正感受到了团队协作的重要作用。因为学生需要以团队的形式完成涉外会计报表分析,团队成员首先需要坐在一起商讨选择哪家公司作为分析对象,明确分工,然后分头行动收集相关资料,最后又要坐在一起汇总资料,并讨论如何形成最终分析报告。⑤增强责任意识财务报表分析是通过收集、整理企业财务会计报告中的有关数据,并结合其他有关补充信息,对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进行综合比较和评价,据此为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做出决策提供重要依据。报表中任何一个数据出错都可能使公司的决策出问题,从而使公司蒙受巨大损失,所以做财务报表分析必须要眼明心细,一点都不能马虎。高度的责任心是做好做财务报表分析的前提。
四、结束语
篇4
关键词:技能;会计专业综合实训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3年4月19日
一、课程设置
职业教育是为了让受教育者获得某种职业或生产劳动所需要的职业知识、技能和职业道德的教育,主要侧重于实践技能和实际工作能力的培养,从职业教育的发展趋势与内在要求来看,技能实践课程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所占的课时比例以及课程开设效果的好坏将直接影响职业教育的质量。
《会计专业综合实训》是一门以企业典型经济业务案例为依托,融手工会计和电算会计于一体,以培养学生职业岗位能力和会计综合能力的会计专业核心课程。就课程体系来说,《会计专业综合实训》课程是在《基础会计》、《财务会计》、《成本会计》、《会计电算化》等专业课程之后开设,通过该课程,不仅强化了前续课程的专业技能,而且以实际工作为切入点,将知识点和技能点进行了有效的融合,从而大大提高学生适应未来工作岗位的能力。
《会计专业综合实训》课程的教学目标包括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素质目标三大方面。在知识层面,期望通过该课程,帮助学生巩固之前所学的基础会计、财务会计、成本会计、会计电算化等方面的专业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在能力层面,期望通过该课程,让学生熟悉会计工作各个岗位的职责,掌握会计核算流程及会计核算的内容,具备担任实际会计工作的能力。在素质层面,期望通过该课程,塑造学生从事会计工作应具备的耐心细致、认真严谨的工作作风和良好的职业道德风范,为毕业后从事相关会计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可以说,无论从课程体系完整性的角度还是岗位适应能力培养的角度,都很有必要开设这门课程。通过《会计专业综合实训》的开设,为学生专业对口率、工作稳定率和收入增长率架桥铺路。
二、教学内容
本课程以设立的虚拟生产型企业实体为平台,以企业经营活动为主线,设计一个月的百余笔典型的经济业务,通过建账、凭证处理、登账、出具报表等手工会计处理和系统管理、总账初始化、日常账务处理、UFO报表处理等电算化会计处理,让学生根据源于真实企业的原始资料,按“一人多岗”角色扮演的形式进行会计核算与管理分析,最终完成手工会计与电算化会计的处理过程。
为了让学生充分感受手工会计与电算化会计的区别与联系,可以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安排手工会计实务和电算化会计实务基本并行。比如说,周一安排四个学时的手工会计实务对1~10日记账凭证进行编制,周二再安排四个学时让学生在实训室通过财务软件进行1~10日记账凭证的录入。在课时分配上手工和电算基本各占50%。(表1)
三、教学方法
针对《会计专业综合实训》课程的特点,在教学方法上主要以情景仿真与实际操作为教学活动形式,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主要采用六步教学法、反思教学法、拓展教学法和直观演示法等教学方法。
1、六步教学法。所谓六步教学法就是将整个教学过程分为六个步骤。第一步,了解企业,进入角色。学生对仿真实训企业的背景资料进行了解,建立职业概念,进入岗位角色;第二步,识辨业务,任务安排。学生对实训资料中的原始凭证进行识别,判断是何种经济业务,需要完成哪些会计核算任务;第三步,讲解分析,知识储备。教师针对实训内容从“做什么、怎么做、为什么这样做”几方面向学生进行讲解;第四步,实务操作,教师指导。学生根据自主的辨识和教师的讲解,自己动手进行实务操作,教师从旁进行个别指导;第五步,点评反思。每阶段完成经济业务处理后,学生参考教师公布的答案进行自我检验,教师总结学生实训过程中出现的典型错误,并进行点评讲解,学生对操作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反思改正;第六步,总结答辩。完成整个实训后,教师依据实训资料,从报表使用者的角度提出各种问题,学生根据自己的账簿、报表进行答辩。同时,对学生完成的作业质量、学习态度、工作责任心等方面作出相应评价。
2、直观演示法。对于每一个典型的操作实训内容,通过录像、教学课件和教师课堂直观演示的方法使学生直接掌握。直观演示法生动形象,对规范实训操作、提高实训效果具有良好的作用。
3、反思教学法。在实训过程中有目的地设计一些相关环节,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遇到某些障碍,通过对前期任务完成情况的反思来进一步掌握正确的处理方法。采用这种教学方法的目的在于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激发学生的创造性,在完成任务中积极探索和尝试,在会做的前提下还要学会巧做。
4、拓展教学法。教师在指导学生完成某项工作任务的时候,不能仅仅局限于为了完成任务而教学,而应该借“题”发挥、拓展思维,引导和鼓励学生根据该任务创设出一系列延伸性问题。通过这种教学方式,不仅能锻炼学生分析、联想的能力,还能培养他们遇事善于探究的良好学习习惯。在解决这些拓展任务的同时,又能将一些书本上没有的,而实务中又很实用的知识传授给学生,从而全面提升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以上教学方法,使学生逐渐成为教学活动中的主角,适应会计岗位工作环境。
四、教学过程
《会计专业综合实训》课程的整个教学过程包括课前准备、课堂组织和课后凝练三个方面。
1、课前准备。主要体现在三个备:即备内容、备学生、备策略。所谓备内容,就是通过钻研课程标准、研究教材内容和研读参考资料,将教材内容还原为工作任务,设计任务情境,为课堂教学做好准备。所谓备学生,就是了解教学对象的层次,充分了解授课对象有利于教师把握教和学的尺度。所谓备策略,就是根据课程内容考虑以哪种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甚至是表达方式来开展教学才能更有利于学生接受。
2、课堂组织。课堂教学围绕六步法为主线,以任务安排、知识储备、实务操作、总结反思为主要环节。下面以手工总账登记为例介绍课堂教学组织过程:
第一步是任务安排:根据模拟企业的核算要求,需要对当月业务按旬进行业务汇总并采用科目汇总表程序进行总账登记。在学生完成1~10日业务的记账凭证编制及明细账登记后,就可以对各学习组提出任务要求,根据模拟企业会计核算制度要求进行总账登记。
第二步是知识储备:首先,学生可以通过讨论、查阅资料等方法复习《基础会计》、《财务会计》等课程中关于科目汇总表的编制方法及总账的登记方法;其次,教师根据学生掌握的情况有针对性地讲授科目汇总表程序登记总账的方法及技巧,并选取2~3个账户进行举例说明。
第三步是实务操作:各学习组根据理论知识及实训资料编制科目汇总表并登记总账,完成实训任务。学习组成员之间以及各学习组之间可以通过比对、检查等方法进行数据准确性的核查。
第四步是总结反思:在完成总账登记后,教师要引导学生思考,将记账凭证中的数据以不同的方法分别登记到明细账和总账的理由是什么?进而为下面的对账工作做好铺垫。
课堂教学过程中根据需要可以安排集中讲授、多媒体演示、软件操作等多种教学手段组合,以实现较好的教学效果。
3、课后凝练。学习过程既是一个吸收的过程,更是一个积累沉淀的过程。在完成课堂学习任务后,教师要要求学生对所学的知识与技能进行强化与拓展,以巩固学习成果。这一点可以借助精品课程网络资源进行;另一方面,要引导学生总结知识规律,固化学习成果。将知识转化为能力,将模仿提升为应变。这一点主要是通过总结答辩进行的。完成整个实训后,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亲身经历撰写实训心得,就实训过程中的所做、所思、所想、所感进行总结。同时,由任课教师根据总结内容出发,结合实训资料,就实训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向学生提问,学生进行回答。
篇5
【关键词】 合并报表;会计实务;特殊事项
20世纪以来,随着世界范围内企业集团化的浪潮与资本市场的发展,合并会计报表应运而生。如何通过单个企业个别会计报表的科学合并,真实、全面地反映企业集团的整体全貌,成为国际会计界深入研究探索的重要课题之一。基于国情的因素,我国企业集团化的进程较晚,编制合并财务报表的历史仅十几年而已。2006年,财政部在全面考察我国国情的基础上,借鉴国际会计准则与美国财务会计准则的有益经验,总结我国在合并财务报表会计处理规定方面的得失,顺应国际化趋同的大趋势,了《企业会计准则第33号――合并财务报表》(以下简称《合并准则》)及其指南,规范了合并财务报表的编制和列报。本文从实务出发,选取准则中未明确成文的某些特殊事项进行分析并提出建议。
一、合并调整中的特殊事项
(一)个别会计报表的调整
我国现行《合并准则》规定:母公司应当统一子公司所采用的会计政策,使子公司采用的会计政策与母公司保持一致。子公司所采用的会计政策与母公司不一致的,应当按照母公司的会计政策对子公司财务报表进行必要的调整;或者要求子公司按照母公司的会计政策另行编报财务报表。
这一规定要求将企业集团视为统一的会计主体,采用统一的会计政策,符合会计主体的基本假设。然而,当企业集团内的各子公司分别采用属于不同的行业或不同规模或不同地区时,这一调整要求有可能降低合并报表的会计信息质量。这是因为各子公司的会计政策尽管存在差异,但却符合其各自生产经营活动的实际状况,是各会计主体的最佳选择。例如高科技子公司选择加速法计提折旧,存货单品价值较大的子公司采用个别认定法计量期末存货等等。而按照《合并准则》的调整要求人为地调整其会计政策,将有可能造成调整后的个别会计报表不能真实反映其财务状况与经营成果,降低了其会计信息质量,进而降低了企业集团整体的合并报表质量。另外,这一调整要求在实务操作中也颇为复杂,对于会计资料的完整性与会计人员的专业素质都有很高的要求,导致在实际操作中各子公司很难按规定达到完全调整的要求。
对此笔者认为,统一母子公司会计政策的规定作为合并会计报表的基础必须得到执行,但在实际操作中,应当合理运用重要性原则。当会计政策差异不大且对合并结果影响不大时,可以直接合并,并在附注中披露未调整差异的影响;当会计政策差异影响较大而必须调整时,则应同时将该子公司作为报告分部单独披露,并说明差异调整的影响。
(二)交叉持股的核算方法
随着我国企业集团证券化的发展,企业合并过程中开始出现交叉持股的现象。对此种复杂股权结构的报表合并问题,《合并准则》中没有给出明确具体的规定。
在实务中,对于交叉持股的核算有两种方法:交互分配法和库藏股法。交互分配法以权益法为基础处理集团内部的相互持股,通常将子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账户与母公司的所有者权益账户相抵销。库藏股法是将子公司持有的母公司股份视为企业集团的库藏股,因此子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账户按成本加以保留,并在合并资产负债表上将其从所有者权益中扣减。
笔者认为,采用交互分配法虽然较为正确,但计算复杂、运用难度大,而且子公司持有母公司的股份实质上应当认定为企业集团的库藏股。因此,考虑到我国会计核算工作的实际水平,采用库藏股法更易于操作也更加符合交叉持股的经济实质。而对于库藏股法下子公司不计提母公司投资收益而导致的少数股东损益(权益)的差异,则可以通过编制调整分录进行合并调整。
(三)中期处置子公司时未实现利润的抵销
《合并准则》对母公司在报告期内增减子公司情况下的合并利润表编制作出了一些规定。指出母公司在报告期内处置子公司,应当将该子公司期初至处置日的收入、费用、利润纳入合并利润表。但《合并准则》没有明确指出中期处置子公司时,其内部未实现利润的抵销方法。对此,会计实务中主要有两种处理方法:一是作为合并投资收益,视未实现利润的实现为处置该项投资的收益。二是作为本年已实现内部利润,视同本年对外销售。
笔者认为,根据此种情况的经济实质,应视同对外销售为宜。即当存在母公司向子公司销售产品而形成的内部未实现利润时,在中期处置该子公司时视同对外销售,作减少主营业务成本处理。
(四)购买日前母子公司之间交易形成资产的抵销
对于购买日前母子公司之间交易的抵销,《合并准则》中没有相应规定。从理论上讲,购买日之前的母子公司之间不存在控制与被控制关系,因此双方之间的交易不属于内部交易,相关交易也无需进行抵销。然而,在会计实务中,当母子公司在购买日之前的资产交易中存在账面价值与交易价格差异较大的情况时,会计报表使用者通常有理由怀疑二者之间的交易动机与合并报表的可靠性。例如,母公司某项无形资产账面价值10万元,在购买日之前以50万元的价格出售给其未来的子公司,其后对该子公司进行合并,则在期末合并报表中该无形资产账面价值变为50万元。在这种情况下,将会产生是否应对该项无形资产交易进行抵销的疑问。
笔者认为,尽管从结果上看该笔交易相当于母公司自买自卖,但该项交易发生在购买日之前,从理论上讲不属于内部交易,因此不必抵销。但是如果该项交易不公允,新的账面价值高于其市场价格或公允价格,则在会计期末必须进行资产减值测试,计提资产减值准备。
(五)合并会计报表的所得税处理
按照我国新会计准则的规定,当期所得税的计算应采用纳税影响会计法核算,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与负债。当企业集团发生内部交易时,其收益一方按照所得税法的规定计提了所得税,但该项交易对于合并整体来讲只是内部资源转移,其内部利润并未实现。因此,企业集团的合并会计利润将小于合并应纳税所得额。随着我国企业集团内部交易的日益频繁,集团内部的未实现利润金额日益增长。为保证合并会计报表的可靠性与相关性,需要在合并时考虑所得税因素的影响。目前,《合并准则》未对此问题作出规定。
笔者认为,按照配比原则的要求,合并会计利润与合并应纳税所得额的差额应可视为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并在未来予以抵减。建议实务操作中可以设置合并递延所得税资产科目,用以反映企业集团内部交易未实现利润所产生的所得税暂时性差异,并且相应调整合并利润表的所得税费用。
二、完善合并报表编制的建议
合并报表作为会计领域的难点之一,在基础理论上尚未成熟,在实务操作方面更是复杂难为。随着资本运作取代产业运作成为合并的主要驱动因素,企业集团的结构越来越显得臃肿而凌乱,对合并报表的要求也日益提高。我国目前在此方面所存在的问题,不在于相关企业是否编制并提供合并报表,而在于其合并报表的信息质量。不讳地说,因报表合并方法的复杂性与外部审计的局限性,我国合并报表的质量令人堪忧――这与现金流量表的情形颇为类似。
为此,笔者建议应首先明确合并报表的编制理论,这是完善合并报表编制的基础。在明确理论基础的过程中,要注重理论的实际可操作性,避免形成空中楼阁式的所谓理论。其次,应提高对会计实务的重视程度,及时总结实务中对规范报表合并有益的经验,用以对现有准则的规定进行创新与充实,逐步将合并程序中的难点与特殊事项以修订准则或解释的方式进行厘清,做到有成文可循。这一过程应注意不可操之过急,避免朝令夕改的情况发生。最后,还应加强对注册会计师行业的培训,使得外部审计真正起到监督复核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孟建民.企业合并会计报表研究.企业合并与合并会计报表[C].大连:大连出版社,2005.
[2]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第33号――合并财务报表,2006.
[3]常勋.财务会计四大难题[M].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2002.
篇6
[关键词] 高校;会计仿真实验教学;探讨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4 . 12. 068
[中图分类号] G6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4)12- 0108- 01
会计仿真实验教学是一种比较直观的教学方式,是指在学生对会计理论知识具有一定的了解之后,通过相关的软件将理论知识应用在实务操作中,使学生在一段时间内高效地接触会计实务,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专业素质和实务操作能力提升。
1 高校会计仿真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1 缺乏完善的教学体系
在我国的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下,很多高校对于实验教学的重要性认识不上去,不能充分地实现理论教学的有效意义。很多高校教育在进行会计专业的教学时,对于会计仿真实验教学课程安排得较少,学生缺乏实际操作的机会,在教学过程中,教学内容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不能充分地进行知识面的拓展。另外在进行仿真实验教学时,其涉及的经济业务过于简单和单一,导致整个仿真实验教学缺乏完整性和系统性。
1.2 忽略手工实验与计算机实验的结合
一般的会计实验教学中主要有手工实验教学和计算机实验教学,这两者的相互补充能够使会计实验教学产生一定的效果。但是很多高校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手工实验和计算机实验不能有效地结合,甚至完全没有关联,使手工实验不能发挥其为计算机实验做基础的作用,也不能在计算机实验中,让学生全面、系统地认识会计理论以及实务。还有一些高校在实验教学中,根本就没有设立手工实验课程,而是以计算机实验进行替代,影响刚刚接触会计行业的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导致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不高。所以对于会计实验教学来说,手工实验和计算机实验这两者缺一不可,而且必须相互补充、相互作用。
1.3 实验教学考核形式单一
实验教学考核标准是在仿真实验教学活动中,学生的学习态度以及操作表现,实验教学考核对于实验教学来说是必不可少的环节。当前很多高校在进行实验教学考核时,只是看学生的出勤和实验结果,忽略了学生在实验操作中所表现出来的态度、各项能力等的考核,对于与实验相关的交流和讨论更是少之又少,这样就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过于注重实验的结果、忽略实验过程,以至于学生在实验操作时出现抄袭的情况。
2 高校会计仿真实验教学理论与实践的探讨
2.1 优化会计仿真实验教学体系,整合实验教学内容
会计专业作为一门系统性较强的学科,教师应注重仿真实验教学体系的规划,将专业课程教学和时间课程教学有效地结合,形成一个科学、规范的教学模式,让学生通过仿真实验教学以及实习基地,真实的体验和操作案例,提升学生对专业的感性认识,从而为日后的工作奠定基础。另外教师也要注重仿真实验教学内容的结构性和层次性,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得到专业素质的提升和拓展,促进学生业务能力以及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
2.2 将手工实验与计算机实验相结合
对于会计专业来说,手工实验和计算机实验两者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两者的有机结合能够使实验教学效果更为显著。教师在进行仿真实验教学时,可以让学生对同一套数据进行手工实验和计算机实验两种方式操作,对比两者的实验结果和数据,使学生在这两个实验的操作过程中,感受两者不同的数据处理方式,将两个进行结合形成一个综合性较强的实验模式,从而提升学生的数据处理和业务操作水平。教师应指导学生从准备阶段到实际的操作阶段的各项工作,最后让学生对实验过程进行整理总结和归纳,以使仿真实验教学在质量上得到保障,也能够促进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实务操作水平。
2.3 完善实验教学考核体系
考核体系是教学过程中一项重要的环节,高校对于仿真实验教学考核体系应予以重视。在考核方法上,高校充分地考虑会计仿真实验教学的特点以及学生的实务操作能力,对学生的专业知识、能力以及素质进行全面的考核,制定一个科学、合理的考核体系。考核的项目也要细分,综合每一个环节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另外在学生实验操作上,教师要对学生操作的准确性和规范性进行客观、全面地观察和评定,并鼓励学生独立思考、独立解决实验操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最后教师应对考核结果进行分析和总结,通过学生的实验操作成绩,对仿真实验教学进行修改和完善,从而进一步提升仿真实验教学的效果。
3 结束语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我国未来人才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对于高校来说,改革教学模式、完善教学体系以提升人才质量是当前教育的最终目标。在会计专业中,高校应注重学生的综合专业素质,通过会计仿真实验教学,加强学生理论与实际操作相结合的能力,使学生毕业之后能够充分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主要参考文献
[1]张艳婷.高校会计仿真实验教学理论与实践研究[J].财会通讯,2012(18).
篇7
【关键词】中职教育;会计;操作技能
中图分类号:G6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78(2013)06-215-01
中等职业类学校的培养重点在于培养一批同时具有理论基础和操作能力的人才,而操作能力是重中之重。社会上对于财务类人员的要求是能够熟练掌握各种会计核算方法,可以进行各种账务的处理,能够熟练操作相关财务软件等。不难看出,这些要求都和学生的操作技能联系紧密。因此,会计教师应该以培养学生的实际目的为导向,从平时教学和学生实习两个方面培养学生的操作技能。
一、在教学方法上加强学生操作技能的培养的对策
培养操作技能,最根本的还是要让学生掌握扎实的理论知识,并且加强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之间的联系,让学生能够真正的学以致用。因此要加强学生的操作技能培养,要首先从教学上入手。教学方法分为展示实物、列举案例、知识框架。
展示实物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不仅仅向学生传授课本上的纯理论知识,还要通过实物或是模型将真实的物品展示给学生,让学生在脑海里形成一个鲜明的形象。比如在讲解不同凭证的时候,如果仅仅用文字告诉学生不同的凭证之间的区别和用途,很难让学生有深刻的记忆和明确的认识。将讲解到的凭证展示给学生看,就可以让学生有一个直观的认识,从而在以后的实践操作中能够很快辨别出来。这样不仅降低了理论讲解和理解的难度,增强了理论在操作中的应用,无形中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列举案例是一种新型教学法,它通过对学生的启发诱导,让学生自发的掌握理论知识,并能够将其积极的应用到实践中去。通过案例,不仅可以使学生提高应用理论知识的能力,还可以激发学生自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在能力角度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操作技能。列举案例时可以根据课本上的理论讲解,模拟出一个真实场景,让学生置身于场景之中,积极思考,解决问题。比如演示月末结算的时候,可以设计出一个单位的工资表、三龄一历表等数据,并在其中隐含一定的错误,让学生进行积极思考,解决问题。
知识框架是一种很具有实用性的教学方法,广泛应用于各种教学中。在中职会计教学中,考虑到面向的学生年龄不大,知识基础比较薄弱,因此将知识点明晰准确的展示出来更利于学生的掌握和学习。教师在课前仔细阅读课文,将当堂需要讲解的内容以图表或是结构树的方式明确的列出来,如果有条件的教师可以采用思维导图的方式。这样可以使知识点具有条理性,将相近知识点明确的区分开,避免发生混淆,同时也可以将有联系的知识清晰展现,便于联想记忆。
二、在学生实践上加强学生操作技能的培养的对策
在实践上要紧密结合理论教学,采取多种实践训练方式相结合的形式进行,一般分为单项模拟训练、阶段性模拟训练和实习。
单项模拟训练是紧跟教学进度进行的,重点在于及时巩固所学知识,熟悉实际操作方法。比如在学习基础会计时,可以将原始凭证的填写、记账凭证的填写、审核、错账纠正等内容分开训练,每次强化训练一个单项。这样可以加强学生对于所学内容的认识,将理论知识及时转换为实践经验,从而能更好的在日后的学习和训练中进行巩固。同时也可以为日后更难掌握的知识打好基础,避免发生操作上的混淆。
阶段性模拟训练可以按课程进行,在一门理论课的内容全部学习完成后,进行一次综合的模拟实训,将该阶段所学的知识综合应用,培养学生解决复合问题的能力。比如在完成基础会计的学习后,让学生自主完成一系列基本会计业务,包括建立新帐、处理原始凭证、编辑报表等。这样学生可以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发现以前掌握知识的薄弱点并加以强化练习,对知识脉络有一个更清晰的认识。同时这种模拟训练也更贴近真实的会计实务操作,让学生在训练中自主发现知识的运用方法,从而进一步提高操作技能。通过这种练习,学生还可以适应财务软件的使用,在日后的实习和工作中能够上手更快。
实习在学生的实际学习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此时学生已经经过了各种单项和阶段性训练的实践,系统的掌握了应该学习的知识。在实习中,学生要训练自己综合运用各种所学知识的能力,将自己真实的置身于工作场景中,实际进行各种会计实务操作,为日后的工作做好充分的准备。
三、培养学生操作技能时的注意事项
(一)注意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素质
现在社会上的大中型企业不仅要求学生有较高的专业素养,也要求学生有较高的综合职业素质,比如计算机操作、文书撰写,甚至礼仪公关等方面。因此在日常训练的过程中,除了提高学生会计实务的操作技能,还要提高学生其他的技能。
(二)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实践教学相结合,加强与学生的互动
教学是教师和学生共同完成的任务,因此在教学中要及时关注学生的反馈,根据学生操作技能中的薄弱方面进行指导。
四、总结
作为中职学校教育,操作技能的培养十分关键。这种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要在日常的学习训练中作为重点目标,进行强化。教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应加强基础的巩固和训练的及时,从多方面加以注意,综合培养学生的操作技能。
参考文献:
[1]赵玉凤.中职学校会计专业教学现状及改进措施[J].中国校园导刊,2011(1).
篇8
关键词:管理会计;实践教学法;教学改革
一、过度侧重理论教学对管理会计学科发展的制约
经过调查发现,在我国的高校教育中,对管理会计的教学方法大多采取传统的以理论灌输为主导的数据型教学模式,简单来说就是以理论灌输为主要内容和主要方式,其弊端较大。
(一)部分理论教学内容难度偏大,使学生失去学习积极性
管理会计这一学科和普通的英语数学相比较而言,可能平时不易接触,或者接触较少,在内容上有很多晦涩难懂的概念性的东西,抽象、理论性强,是这部分内容的最大特点。甚至有些管理会计中的知识点还要结合高等数学进行解析,而有的同学在高等数学方面知识点掌握不牢固,导致在管理会计上应用不灵活,甚至不会运用,直接就导致了学生失去了学习的积极性。我们举个简单的例子,在作业成本法的核算学习中,涉及到了统计学和概率论的知识较多,这不仅在无形之中加大了教师的教学难度,而且增加了学生的学习难度。学生由此产生厌学情绪,丧失对整个管理会计课程的学习兴趣。
(二)课程理论重复,造成学习时间的浪费
在理论课程设置时,管理会计的学习少不了与《财务管理学》和《成本会计学》的结合,但是由于相关的内容设置不科学,造成教材之间知识点重复,从而导致学习时间浪费。
(三)应试教育严重,学生实务能力差
这个的传统教育就是以填鸭式的理论灌输为主要方式,教师满堂灌的教学方法,加之抽象的学习内容,直接造成了课堂上枯燥无味,教师没激情,学生没热情。此外,很多学校的应试现象严重,有的学生一学期不学习,到了期末临时抱佛脚,这根本无法全部掌握核心知识点。再者,有很多会计专业的学生,对待本专业的学习态度是为了考一个从业资格证或者注册会计师证而学习,而且只学习考试中的重点内容,从而忽略了实务操作中的一些重要问题。这种学习态度的直接后果就是步入职场后,本来就没有经验的会计专业学生,因为实务操作不过关,而在职业生涯中碰壁。
二、管理会计实践教学的开展方法
(一)在管理会计课程中大量引入案例教学
只有理论知识的教学不是一个完整的教学过程,甚至可以说是不具备良好教学效果的教学过程。案例教学可以很好地改善这一弊端,那何为案例教学,顾名思义,即结合理论知识点,找到相关的实际案例,运用所学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比如,把会计、管理、营销相结合,运用三者之间的关系理论,让学生探讨如何完成会计管理目标,并给出相应的解决方法。案例教学不仅可以使学生全面地了解和掌握管理会计学中的知识,还能加强学生对学科之间的联系,有助于学生在学习时做到融会贯通。当然,案例教学也不可盲目进行,教师也应该按照科学的方法进行教学:1.教师和学生角色转变,改变以教师为主导的传统讲课模式,变为以学生为主导,让学生真正参与到案例中来。假如,还是教师讲解相关案例,那就和传统的理论教学别无两样,案例教学也就失效了。举个例子,在学习管理会计中的变动成本法时,把学生分成若干组,然后对真实的企业案例进行讨论,并让学生代表发表观点,从案例中总结变动成本法与完全成本法的优缺点等方面的区别。2.学生发言完毕后,针对学生的观点和发言,教师不能置之不理,而是应该及时做出点评,该表扬的表扬,该指正的指正,并把学生的课堂表现计入到期末成绩中,采取平时成绩与期末成绩挂钩的方式。
(二)设计并开展管理会计模拟实验
会计专业的同学所学的知识点虽然在日常中不经常接触,但是对于从事会计工作的人员来讲,其理论知识还是相当重要的,然而最重要的是在理论知识的指导下进行实际的会计实务工作,因此,动手能力如何成为评价一名会计人员的必备指标。建立会计专业模拟实验室,把管理会计的内容真正融入其中,让学生不再只是停留在理论课堂上,而是在实验中自己动手操作,在实验中体会成本法、本量利分析、经营预测与决策等知识点的概念。
(三)改进现有的管理会计学考核方法
学校的考核方式决定了学生的学习方式,学习方式又决定了学生的学习效果,所以,学生是否能真正学到重要知识,考核方式起到决定性的重要作用。改变现有的理论考核为主的方式,便理论考核为“理论+实践”的考核,以便督促学生练就实务本领。实践教学法是一个全新的教学手段,但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学校、教师、学生的共同参与和共同努力。需要广大的会计教育工作者不断努力,共创会计人的新明天。
参考文献:
[1]董宝裕,刘季佳.关于管理会计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J].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11(04).
[2]陈俊杰.新常态下管理会计人才队伍建设途径研究[J].技术与市场,2016(11).
篇9
关键词: 高职会计 教材改革 工作过程
一、现行高职会计教材存在的问题
根据教育部2006年第16号《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等文件精神,“要积极构建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模式,把工学结合作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带动专业调整与建设,引导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教学改革,教材先行。教材是实施培养目标的蓝图,是组织教学最主要的依据,教材决定了老师教什么和学生学什么,对人才培养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然而现有的大多数高职会计教材在编写时以本科教材为蓝本,名为“高职”,实为“专科”或压缩后的本科教材,缺少职业教育特色,与高职培养高素质技能型、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相脱节;会计理论教材与实训教材割裂,缺乏理实一体化的教材,会计实训教材常常自成体系,与理论教材衔接不够,造成教师往往先采用理论教材进行理论教学,后采用实训教材进行实践教学,人为地造成理论和实践的不统一;会计教材在编写时为了侧重于学科知识的系统性,往往重理论、轻实务,理论阐释过多……现行高职会计教材的编写大多数仍没有突破传统学科课程的框架,尚未形成具有鲜明的、符合高职特色和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的课程内容结构体系。
二、符合高职教育特色的会计教材应具备的特点
(一)职业教育现在提倡对专业核心课程进行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改革,构建由工作任务构成的以过程或项目为中心的行动型课程体系。高职会计教材在编写时应把课程改革的理念贯穿始终,强调“以能力为本位;以学生为主体;以实践为导向”的教学指导思想。会计理论知识满足“必需、够用”。注重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教材内容除了向学生传授专业理论知识,更为重要的是围绕职业岗位需要,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在现代职业教育中,学生素质参差不齐,更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教学活动要充分考虑学生的个性发展,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的需要。因此,高职会计教材在编写时要满足“以就业为导向培养高职高专学生”和因材施教的目标要求。
(二)高职会计教材在编写时既要注意到学科的最新发展,吸收最新的法律法规和最新实例,总结最新的职业技能与技术,增强教材的适应性,同时又要密切关注学生的特点,注重教材的趣味性。社会分工和技术的迅猛发展,使财经类职业岗位的内涵和外延都处于不断地变动与提升之中。为此,编写高职会计教材要强调知识的新颖性,教材编写应紧跟时代新技术的发展,摒弃过时陈旧的内容,将新方法、新规范、新标准编入教材,提高学生就业上岗的适应性。
(三)为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掌握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高职会计教材应采用灵活多变、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呈现方式,建设立体化的教材。立体化教材由主教材、实训教材、教师参考书、学生学习指导和试题库等组成,可以是纸质的,也可以是音像资料、多媒体资料。高职会计教材应采用形式新颖的体例,这不仅有利于丰富教学内容,活跃课堂气氛,而且有利于引导学生理论与实践结合、动脑与动手结合,从被动学习转为主动探究学习,体现“实用是学生学习最好的动力”。
三、高职会计教材编写的思路
(一)以《基础会计》为例。《基础会计》首先是会计专业的专业基础职业能力的“成型”课程;既是会计“基本技能、基本理论、基本知识”的载体,又是会计专业认同、初级会计岗位职业技能训练的载体。对教师来讲,“怎么让学生入门”是必须解决的问题;对学生来说,“学完产生专业自豪感和认同感”的愿望非常强烈。
《基础会计》教材在编写时应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企业会计准则》、《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的要求,以会计基本理论知识为依托,以会计工作任务为主线,以大量实例、情境设计为载体,以技能训练和模拟实训为手段,对会计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进行阐述,使学生对会计基本工作的全过程有一个完整的理解,为进一步学习其他专业课程和参加会计从业资格考试打下良好的基础。
1.以会计工作任务为主线开发设计教材。
现代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是促进综合职业能力的发展,职业教育课程的本质特征是工学结合,即“学习的内容是工作,通过工作实现学习”。在学习的过程中,以工作的过程为主线来安排学习的内容,这种基于工作过程所开发的高职教材的优越性已得到广泛的认同。因此,《基础会计》教材的内容可以会计工作流程为顺序来编写,如分为:了解企业和会计职业、认知会计工作所需的基础知识、填制和审核会计凭证、设置和登记会计账簿、编制和报送会计报表、组织和进行财产清查、选择和运用账务处理程序等项目,项目下又分工作任务,增强教材实用性,从而从根本上改变原有教材的结构形式,实现教材改革的突破。
2.整合优化教学内容,将理论和实训有机结合,重在应用。
教材中设置具体的公司作为学习情境,以该公司会计信息的收集(填制或取得原始凭证)、记录(编制记账凭证)、汇总(登记账簿)、核实(财产清查)、生成(编制会计报表)流程为项目载体,并将完成项目各阶段的工作任务转化为学习任务,让学生在完成该项目的同时获得相应的技能和够用的知识,体现“做中学,学中做,边学边做”的“教、学、做一体化”的职教理念。
3.教材体例丰富,重点突出,针对性强。
教材有教学目标、任务实施、阅读材料、即学即思、案例分析、技能训练等体例,重在突出应用性、针对性和实践性。“导入案例”模块,创设生动的学习情境,使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形象化,有助于学生感性知识的形成,激发学生的学习情绪和兴趣,以此推动学生认知活动的进行。“任务实施”模块,适度讲解理论知识,培养学生的基本理论素养,增强知识的系统性;“阅读材料”模块对相关新观点、新材料予以适当的介绍,有助于拓展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帮助有兴趣的学生深入学习,有利于指引学生进一步学习,为学生提供课余学习的丰富资源;“技能训练”模块便于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开拓思维,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二)以《财务会计》教材编写为例。《财务会计》是会计类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是会计专业知识结构中的主体部分,它提供了从事会计职业的必备知识和技能。本教材在编写时应以最新的企业会计制度、企业会计准则为依据,以高职高专人才培养为目标,理论以“必需、够用”为度,突出实践操作能力,紧贴高职高专学生的特点而编写。致力于培育具有一人多岗、一专多能、有较强的财务会计实务操作技能的复合型人才。
1.突破原有教材结构体系,“以会计职业岗位”设计教材内容。
原有财务会计教材采用以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等会计要素为主线的财务会计理论教学模式,在此基础上增加一些简单的例题和练习。教材看似构建了一个完整的系统的知识体系,但是学生通过对这样的教材的学习,只会做虚拟的经济业务题,对企业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根本无法进行分析和处理。在《财务会计》教学中,学生接触真实凭证、账簿、报表的机会比较少,这些都是通过后续开设财务会计模拟实训来弥补的。由于在财务会计教学中缺乏实践环节,因而不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巩固,以及掌握,使学生缺乏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由于受传统教材的限制,《财务会计》教学是以教师为主体进行的,教学方式一般是灌输式,注重讲授和习题演算。学生的学习是被动的,缺乏新奇感,长此以往,也就缺乏学习兴趣。基于以上几个问题,《财务会计》教材在编写时应从会计工作岗位的实际需要出发,根据每个会计工作岗位任职人员所需的知识和职业能力,重新构建《财务会计》教材体系。《财务会计》教材内容按会计岗位设计,分成相对独立的10个岗位教学模块,分别为:出纳核算岗位、存货核算岗位、固定资产核算岗位、往来款项核算岗位、职工薪酬核算岗位、资金核算岗位、成本费用核算岗位、财务成果核算岗位、纳税申报会计岗位、总账报表会计岗位。每个会计岗位既有理论教学内容又有实务操作训练内容。这样设计的目的是打破传统的理论教学体系,建立以职业岗位为单元的教学模块,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加大对学生职业岗位培训的力度,增强学生的岗位技能,为今后从事财务会计实务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每个岗位均设有学习目标、能力培养目标,会计岗位职责,会计工作对该岗位的具体要求,以及典型的岗位业务资料,并附有相关的仿真原始凭证,以便学习者更容易接受,更好地培养自己独立处理会计业务的动手操作能力。通过一系列的凭证、报表的编制让学生置身于一个仿真的环境中从事财务会计学习,学生通过动手将会计知识转化为自身处理经济业务的技能,既降低学习《财务会计》课程的难度,又激发学习的兴趣。
2.实用性强,可操作性高。
传统的《财务会计》教材理论与实训相分离,学生学完理论后再进行实训,两者脱节,不利于培养学生的专业动手能力。而且现有的大多数实训教材是以文字叙述的经济业务,经过改革后的《财务会计》教材应该采用完全仿真的原始凭证让学生进行实训。经过这样的实训,学生的专业动手能力才能和企业会计岗位的要求达到零距离。每一个会计岗位,在安排完必需的理论知识后,都有一个岗位技能实训,学完理论知识,接着进行岗位实训,把理论知识和岗位技能实训结合起来,边讲边练,边练边讲,创新理论和实训有机结合。教材中采用的各种原始单据、账册、报表全部是最新的格式,学生可如临其境地分析和处理各种经济业务。
参考文献:
[1]秦玉霞.财务会计及实务操作[M].北京: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2010.
[2]高文青,张同法.基础会计――原理・实务・实训[M].北京: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2010.
[3]徐琨.新准则下高职会计教材改革[J].现代商贸工业,2010,(5).
[4]程淮中.关于高职院校会计教材建设中几个问题的探讨[J].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6,(3).
篇10
关键词:新会计准则;公允价值计量;估值技术
一、绪论
1978年我国改革开放以来,企业国际化的不断加强,随之而来的问题就是在国际竞争中如何使得我国的会计信息具有可比性。
近年来我国企业会计准则的不断修订正体现了我国正致力于不断提高会计信息的可比性。2014年的1月至3月,财政部陆续新增或者修订了七项企业会计准则,对原准则进行了修订和完善。其中公允价值计量准则是我国第一次将公允价值计量单独列为一项准则归入企业会计准则中,这体现了企业在国际交流中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重要性。
本文主要以2014年新增的《企业会计准则第39号――公允价值计量》为基础,探讨新增准则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新增准则对企业可能产生的影响。
二、公允价值会计准则中存在的问题
尽管财政部对公允价值计量属性足够的重视,甚至将其单列为一章归入企业会计准则中,但是在该准则中仍然有一些亟待完善的地方。
首先在准则的第一章第二条中给出了公允价值的定义,我认为这个定义缺乏严谨,因为如果不存在第一层次输入值时,或者说只有第三层次的输入值时,在计量日可能不会存在有序交易。
在准则的第一章总论中给出了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适用范围。但是准则只说明了公允价值计量准则可用于某一些准则,并未具体说明在哪一些情况时适用,这样就给管理层的盈余管理留有了余地。
准则第二章中提出了“计量单元”的概念,这一概念和资产减值测试中的“资产组”概念极为相似。虽然提出这一概念,但是并没有明确给出资产负债如果要确认为“计量单元”应该满足的条件,这样在会计实务的操作中随意性比较大。
准则的第六章给出了公允价值的估值技术,主要给出了三种估计方法,即市场法、收益法和成本法。我觉得第六章主要存在两个方面的问题,第一,在市场法中没有明确相关市场的时间范围。对公允价值进行估计一般都是采用近期交易市场的信息,但是具体近期是指什么时间范围,准则没有给出明确的规定。第二,准则没有给出具体的计量模型,使得估值方法比较主观,特别是有关第三层次的不可输入观测值的确定。这给企业的盈余管理行为留有了很大的余地。不可输入观测值是需要获取那些在市场中无法获得的信息,准则在估值技术这一章中更多的叙述是使得估定价格和交易价格尽可能的接近,然而对于估值技术中应该存在的模型和参数等没有进行过多的规定,这样会使得在操作中主观性比较强。
总的来说,公允价值准则不够细化,对某些方面的规定过于宽泛,并没有对实际操作给予详细的规定,这样使得准则在会计实务的操作中给管理层留有较大的余地进行盈余管理,不利于公允价值计量属性可靠性的建立。
三、公允价值新准则提出的影响
从对企业的影响方面来看,首先,公允价值准则的提出给企业的发展带来了机遇。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企业与国外企业的交流越来越多,会计作为一种通用的商业语言,在企业的国际交流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我国公允价值计量的运用,可以减少我国企业与外国企业会计信息的差异,更加具有可比性。
第二,企业完善内部控制。公允价值在应用时具有很大的主观性,所以很容易给管理层留有余地。企业为了降低管理层盈余管理的现象,需要进一步的完善本企业的内部控制。
第三,企业会加强对会计人员的培训,提高其工作能力。在对公允价值进行估值时,会计人员需要捕捉可观察输入值,在市场数据中获取准确的信息,使估计值和真实交易值尽可能的接近。当不存在可观察输入值时,对非市场信息也需要准确的进行估计,这都是需要会计人员有良好的素质和专业技能。
从对税务部门的影响来看,公允价值准则的提出伴随着实务操作中许多盈余管理的现象,这就加大了税务部门的监管难度。
四、总结
总之,公允价值计量准则的运用有利也有弊,如何权衡利与弊,尽量充分发挥公允价值计量准则积极的作用,这是我国财政部、企业和会计人员共同努力的方向。尽管公允价值计量准则在运用的时候,过于主观,但是财政部在制定准则的时候可以尽量的细化,缩小会计人员自由运用会计处理方式的空间,企业在监督会计人员方面,尽量完善本企业的内部控制,降低盈余管理行为的发生,而会计人员应该基于企业和自身的共同利益,提高自己的道德水平和实务操作水平,相信公允价值计量的发展将朝着积极的方向,为企业的国际化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第39号――公允价值计量[Z].2014.
[2]包家龙.公允价值计量的发展及评述[J].商业会计,2014:34-36.
[3]曹伟.会计准则导论[M].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2005.
[4]陈晓馨,吴茜语,吴君民.公允价值计量准则构建的必要性及建议[J].商业会计,2014:9-11.
[5]李晓婷.我国公允价值计量的发展[J].山西煤炭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4:149-153.
[6]吕洪波.公允价值相关问题研究[J].中国商贸,2014:55-56.
- 上一篇:中级经济基础知识总结
- 下一篇:能源管理市场规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