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保护工程管理范文

时间:2023-10-19 16:06:0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文物保护工程管理,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文物保护工程管理

篇1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文物保护工程,是指对核定为文物保护单位的和其它具有文物价值的古文化遗址、古墓葬、古建筑、石窟寺和石刻、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壁画等不可移动文物进行的保护工程。

第三条文物保护工程必须遵守不改变文物原状的原则,全面地保存、延续文物的真实历史信息和价值;按照国际、国内公认的准则,保护文物本体及与之相关的历史、人文和自然环境。

第四条文物保护单位应当制定专项的总体保护规划,文物保护工程应当依据批准的规划进行。

第五条文物保护工程分为:保养维护工程、抢险加固工程、修缮工程、保护性设施建设工程、迁移工程等。

(一)保养维护工程,系指针对文物的轻微损害所作的日常性、季节性的养护。

(二)抢险加固工程,系指文物突发严重危险时,由于时间、技术、经费等条件的限制,不能进行彻底修缮而对文物采取具有可逆性的临时抢险加固措施的工程。

(三)修缮工程,系指为保护文物本体所必需的结构加固处理和维修,包括结合结构加固而进行的局部复原工程。

(四)保护性设施建设工程,系指为保护文物而附加安全防护设施的工程。

(五)迁移工程,系指因保护工作特别需要,并无其它更为有效的手段时所采取的将文物整体或局部搬迁、异地保护的工程。

第六条国家文物局负责全国文物保护工程的管理,并组织制定文物保护工程的相关规范、标准和定额。

第七条具有法人资格的文物管理或使用单位,包括经国家批准,使用文物保护单位的机关、团体、部队、学校、宗教组织和其它企事业单位,为文物保护工程的业主单位。

第八条承担文物保护工程的勘察、设计、施工、监理单位必须具有国家文物局认定的文物保护工程资质。资质认定办法和分级标准由国家文物局另行制定。

第九条文物保护工程管理主要指立项、勘察设计、施工、监理及验收管理。

第二章立项与勘察设计

第十条文物保护工程按照文物保护单位级别实行分级管理,并按以下规定履行报批程序:

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保护工程,以省、自治区、直辖市文物行政部门为申报机关,国家文物局为审批机关。

二省、自治区、直辖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工程以文物所在地的市、县级文物行政部门为申报机关,省、自治区、直辖市文物行政部门为审批机关。

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及未核定为文物保护单位的不可移动文物的保护工程的申报机关、审批机关由省级文物行政部门确定。

第十一条保养维护工程由文物使用单位列入每年的工作计划和经费预算,并报省、自治区、直辖市文物行政部门备案。

抢险加固工程、修缮工程、保护性设施建设工程的立项与勘察设计方案按本办法第十条的规定履行报批程序。抢险加固工程中确因情况紧急需要即刻实施的,可在实施的同时补报。

迁移工程按《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第二十条的规定获得批准后,按本办法第十条的规定报批勘察设计方案。

第十二条因特殊情况需要在原址重建已经全部毁坏的不可移动文物的,按《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第二十二条的规定获得批准后,按本办法第十条的规定报批勘察设计方案。

第十三条工程项目的立项申报资料包括以下内容:

一工程业主单位及上级主管部门名称;

二拟立项目名称、地点,文物保护单位级别、时代,保护范围与建设控制地带的划定、公布与执行情况;

三保护工程必要性与实施可能性的技术文件与形象资料录像或照片;

四经费估算、来源及计划工期安排;

五拟聘请的勘察设计单位名称及资信。

第十四条已立项的文物保护工程应当申报勘察、方案设计和施工技术设计文件。重大工程要在方案获得批准后,再进行技术设计。

第十五条勘察和方案设计文件包括:

一反映文物历史状况、固有特征和损害情况的勘察报告、实测图、照片;

二保护工程方案、设计图及相关技术文件;

三工程设计概算;

四必要时应提供考古勘探发掘资料、材料试验报告书、环境污染情况报告书、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资料及勘探报告。

第十六条施工技术设计文件包括:

一施工图;

二设计说明书;

三施工图预算;

四相关材料试验报告及检测鉴定结果。

第三章施工、监理与验收

第十七条文物保护工程中的修缮工程、保护性设施建设工程和迁移工程实行招投标和工程监理。

第十八条重要文物保护工程按本办法第十条规定的程序报批招标文件及拟选用的施工单位。

第十九条文物保护工程必须遵守国家有关施工的法律、法规和规章、规范,购置的工程材料应当符合文物保护工程质量的要求。施工单位应当严格按照设计文件的要求进行施工,其工作程序为:

一依据设计文件,编制施工方案;

二施工人员进场前要接受文物保护相关知识的培训;

三按文物保护工程的要求作好施工记录和施工统计文件,收集有关文物资料;

四进行质量自检,对工程的隐蔽部分必须与业主单位、设计单位、监理单位共同检验并做好记录;

五提交竣工资料;

六按合同约定负责保修,保修期限自竣工验收之日起计算,除保养维护、抢险加固工程以外,不少于五年。

第二十条施工过程中如发现新的文物、有关资料或其它影响文物保护的重大问题,要立即记录,保护现场,并经原申报机关向原审批机关报告,请示处理办法。

第二十一条施工过程中如需变更或补充已批准的技术设计,由工程业主单位、设计单位和施工单位共同现场洽商,并报原申报机关备案;如需变更已批准的工程项目或方案设计中的重要内容,必须经原申报机关报审批机关批准。

第二十二条文物保护工程应当按工序分阶段验收。重大工程告一段落时,项目的审批机关应当组织或者委托有关单位进行阶段验收。

第二十三条工程竣工后,由业主单位会同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对工程质量进行验评,并提交工程总结报告、竣工报告、竣工图纸、财务决算书及说明等资料,经原申报机关初验合格后报审批机关。项目的审批机关视工程项目的实际情况成立验收小组或者委托有关单位,组织竣工验收。

第二十四条对工程验收中发现的质量问题,由业主单位及时组织整改。

第二十五条文物保护工程的业主单位、勘察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申报机关和审批机关应当建立有关工程行政、技术和财务文件的档案管理制度。所有工程资料应当立卷存档并归入文物保护单位记录档案。

重要工程应当在验收后三年内发表技术报告。

第四章奖励与处罚

篇2

我国相关法律法规给予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明确的定义――非物质文化遗产通常是指各族人民世代相承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和文化空间,其具有非物质性和活态性的特征。

二、 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及旅游开发现状

河南地处中原,自古以来就是中华民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积淀了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但是随着现代化进程的推进和社会环境变迁等原因,大量的中原非物质文化遗产濒临消亡,生存状况令人堪忧。与此同时,河南的旅游业近年来虽然取得了巨大的发展并逐渐形成了相对完善的旅游产业体系,但就目前来看,河南省的旅游资源尤其是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开发深度不够。当前,伴随着中原经济区的建设,要想达到文化和旅游的共赢,就必须正确处理好保护与开发的关系,做到保护与开发的良性互动。

三、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业开发互动的基本路径探讨

相关研究实践表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之间是一对颇为复杂的双向互动关系,如何真正实现旅游开发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良性互动,关键是如何处理好保护与开发的关系。从现阶段的实际情况来讲,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首先,要明确保护与开发哪个是首位的。我国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制定了基本的16字方针,即 “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继承发展”。我们从中可以看出,现阶段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无疑是第一位的。这就给我们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指明了道路,要求我们在现阶段要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不要为了眼前的经济利益,而盲目的丧失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

其次,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在当前文化产业迅速发展的大背景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离不开市场的介入,而旅游开发作为目前非物质文化遗产市场化当中最常见的开发手段是我们所不能回避的,关键在于采取何种方式尽可能的减少旅游开发活动给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带来的负面影响,从而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互动。笔者认为,就目前河南实际而言,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加大文化内涵挖掘,变资源优势为产业优势。

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最终是为了传承和发展,因此,在旅游的开发过程中,我们要深挖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内涵,变资源优势为产业优势,争取开创具有自身特色的文化产业。具体譬如可以将河南当地著名的经典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物质遗产有效结合,进行深度开发。以文化牌来培育景区,这样合理的开发可以在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同时,又能提升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旅游效益,从而带动良好的经济消息,实现很好的互动效果。

2.打造非物质文化遗产精品工程,加强其开发利用

要根据地方实际,打造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非物质文化品牌。从目前河南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方面取得的成就来看,仍需要在原有成就的基础上,继续努力打造精品工程。譬如可以借助 “梨园春”和“武林风”名牌节目的影响力,挖掘整理河南其他的稀有剧种;继续抓好郑州国际少林武术节、焦作国际太极拳年会、新郑祭祖大典等重点民族民间艺术交流展示活动。从而借助精品工程的影响力,加强对河南本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开发。

3.完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开发利用管理体制,促进其可持续利用。

由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种极具稀缺性的资源,要实现其可持续利用,必须健全和完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开发利用管理体制。可以通过设置管理机构、明确职能定位、完善运作机制等来进行具体的管理体制创新;此外,要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不断修正和完善非物质文化遗产管理的法律制度、行政管理制度和资金保障制度,以及相应的监督制度和公众参与制度等,健全合理高效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开发利用体系和运行机制。通过健全和完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开发管理体制促进其可持续发展。

篇3

第一条为进一步加强文物保护工程的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的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文物保护工程,是指对核定为文物保护单位的和其它具有文物价值的古文化遗址、古墓葬、古建筑、石窟寺和石刻、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壁画等不可移动文物进行的保护工程。

第三条文物保护工程必须遵守不改变文物原状的原则,全面地保存、延续文物的真实历史信息和价值;按照国际、国内公认的准则,保护文物本体及与之相关的历史、人文和自然环境。

第四条文物保护单位应当制定专项的总体保护规划,文物保护工程应当依据批准的规划进行。

第五条文物保护工程分为:保养维护工程、抢险加固工程、修缮工程、保护性设施建设工程、迁移工程等。

(一)保养维护工程,系指针对文物的轻微损害所作的日常性、季节性的养护。

(二)抢险加固工程,系指文物突发严重危险时,由于时间、技术、经费等条件的限制,不能进行彻底修缮而对文物采取具有可逆性的临时抢险加固措施的工程。

(三)修缮工程,系指为保护文物本体所必需的结构加固处理和维修,包括结合结构加固而进行的局部复原工程。

(四)保护性设施建设工程,系指为保护文物而附加安全防护设施的工程。

(五)迁移工程,系指因保护工作特别需要,并无其它更为有效的手段时所采取的将文物整体或局部搬迁、异地保护的工程。

第六条国家文物局负责全国文物保护工程的管理,并组织制定文物保护工程的相关规范、标准和定额。

第七条具有法人资格的文物管理或使用单位,包括经国家批准,使用文物保护单位的机关、团体、部队、学校、宗教组织和其它企事业单位,为文物保护工程的业主单位。

第八条承担文物保护工程的勘察、设计、施工、监理单位必须具有国家文物局认定的文物保护工程资质。资质认定办法和分级标准由国家文物局另行制定。

第九条文物保护工程管理主要指立项、勘察设计、施工、监理及验收管理。第二章立项与勘察设计

第十条文物保护工程按照文物保护单位级别实行分级管理,并按以下规定履行报批程序:

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保护工程,以省、自治区、直辖市文物行政部门为申报机关,国家文物局为审批机关。

二、省、自治区、直辖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工程以文物所在地的市、县级文物行政部门为申报机关,省、自治区、直辖市文物行政部门为审批机关。

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及未核定为文物保护单位的不可移动文物的保护工程的申报机关、审批机关由省级文物行政部门确定。

第十一条保养维护工程由文物使用单位列入每年的工作计划和经费预算,并报省、自治区、直辖市文物行政部门备案。

抢险加固工程、修缮工程、保护性设施建设工程的立项与勘察设计方案按本办法第十条的规定履行报批程序。抢险加固工程中确因情况紧急需要即刻实施的,可在实施的同时补报。

迁移工程按《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第二十条的规定获得批准后,按本办法第十条的规定报批勘察设计方案。

第十二条因特殊情况需要在原址重建已经全部毁坏的不可移动文物的,按《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第二十二条的规定获得批准后,按本办法第十条的规定报批勘察设计方案。

第十三条工程项目的立项申报资料包括以下内容:

一、工程业主单位及上级主管部门名称;

二、拟立项目名称、地点,文物保护单位级别、时代,保护范围与建设控制地带的划定、公布与执行情况;

三、保护工程必要性与实施可能性的技术文件与形象资料录像或照片;

四、经费估算、来源及计划工期安排;

五、拟聘请的勘察设计单位名称及资信。

第十四条已立项的文物保护工程应当申报勘察、方案设计和施工技术设计文件。重大工程要在方案获得批准后,再进行技术设计。

第十五条勘察和方案设计文件包括:

一、反映文物历史状况、固有特征和损害情况的勘察报告、实测图、照片;

二、保护工程方案、设计图及相关技术文件;

三、工程设计概算;

四、必要时应提供考古勘探发掘资料、材料试验报告书、环境污染情况报告书、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资料及勘探报告。

第十六条施工技术设计文件包括:

一、施工图;

二、设计说明书;

三、施工图预算;

四、相关材料试验报告及检测鉴定结果。

第三章施工、监理与验收

第十七条文物保护工程中的修缮工程、保护性设施建设工程和迁移工程实行招投标和工程监理。

第十八条重要文物保护工程按本办法第十条规定的程序报批招标文件及拟选用的施工单位。

第十九条文物保护工程必须遵守国家有关施工的法律、法规和规章、规范,购置的工程材料应当符合文物保护工程质量的要求。施工单位应当严格按照设计文件的要求进行施工,其工作程序为:

一、依据设计文件,编制施工方案;

二、施工人员进场前要接受文物保护相关知识的培训;

三、按文物保护工程的要求作好施工记录和施工统计文件,收集有关文物资料;

四、进行质量自检,对工程的隐蔽部分必须与业主单位、设计单位、监理单位共同检验并做好记录;

五、提交竣工资料;

六、按合同约定负责保修,保修期限自竣工验收之日起计算,除保养维护、抢险加固工程以外,不少于五年。

第二十条施工过程中如发现新的文物、有关资料或其它影响文物保护的重大问题,要立即记录,保护现场,并经原申报机关向原审批机关报告,请示处理办法。

第二十一条施工过程中如需变更或补充已批准的技术设计,由工程业主单位、设计单位和施工单位共同现场洽商,并报原申报机关备案;如需变更已批准的工程项目或方案设计中的重要内容,必须经原申报机关报审批机关批准。

第二十二条文物保护工程应当按工序分阶段验收。重大工程告一段落时,项目的审批机关应当组织或者委托有关单位进行阶段验收。

第二十三条工程竣工后,由业主单位会同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对工程质量进行验评,并提交工程总结报告、竣工报告、竣工图纸、财务决算书及说明等资料,经原申报机关初验合格后报审批机关。项目的审批机关视工程项目的实际情况成立验收小组或者委托有关单位,组织竣工验收。

第二十四条对工程验收中发现的质量问题,由业主单位及时组织整改。

第二十五条文物保护工程的业主单位、勘察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申报机关和审批机关应当建立有关工程行政、技术和财务文件的档案管理制度。所有工程资料应当立卷存档并归入文物保护单位记录档案。

重要工程应当在验收后三年内发表技术报告。

第四章奖励与处罚

第二十六条文物保护工程设立优秀工程奖,具体办法由国家文物局制定。

第二十七条违反本办法、或对文物造成破坏的,按《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及国务院有关规定处罚。

第五章附则

第二十八条非国有不可移动文物的保护维修,参照执行本办法。

篇4

Abstract: the ancient construction is the direct inheritance of history, is the core content of the protection of cultural heritage, cultural relics repair personnel should strictly abide by the "principle of repair of ancient architecture does not change the original cultural relics" in cultural relics rescue and repair process, to maximize the retention of heritage buildings of historical connotation. As the representative building of the Ming Dynasty Tombs of the Ming Dynasty imperial tombs -- in the construction, we try to keep the original building structure, the original structure of the building, the original material and the original construction processes and practices, quest for authenticity of heritage buildings, even if only to keep some of the original material to make one hundred percent efforts, can retain the retain as much as possible, to maximize the retention of the original.

中途分类号:TU-87文献标识码:A

修缮思路上要充分体现文物保护理念

(一)施工过程中坚持文物修缮原则

文物建筑本身的历史价值决定了它的修缮应遵循一定的原则,《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第二十一条规定,“对不可移动文物进行修缮、保养、迁移,必须遵守不改变文物原状的原则”,应该如何理解、贯彻这一原则,需要施工管理人员在思想上提高认识。文物修缮工程的施工过程不仅仅是对建筑本体的修复,更重要的是在这个过程中要最大限度地体现出文物建筑本身的历史价值,对于它所承载的历史信息不能因此遭到破坏,由于文物建筑具有特殊的不可再生性,所以在文物建筑施工过程中一定要坚持文物修缮原则——必须遵守不改变文物的原状。

(二)施工现场要详勘,编制完善的修缮方案

古建筑物修缮施工前应该对施工现场环境进行详细探勘并做好记录,这些基础资料直接关系到整个工程的修缮效果,前期勘查工作做得越细致,才有可能在交底时发现问题,才能有针对性地制定修缮方案,这样施工过程才能更有把握。在实际勘察过程中,特别是对一些隐蔽的部位更要求探查清楚,必要时要采取相应的措施和手段如:局部搭设脚手架或使用一些测量仪器等,对一些重点部位象木构件的糟朽、损坏程度;砖、石、瓦件的破损状况;彩画的损坏情况等都要做好记录并测绘拍照,编制完善的施工方案并组织专家论证。我们在裕陵工程的施工图纸中就发现明楼木结构的设计修缮方案与现场揭顶后的实际情况出入较大,按设计方案施工存在问题,经与设计人员共同探讨后对原设计进行了修改。由此可见,全面掌握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是十分重要的。

(三)使用新材料、新工艺要经设计单位同意,必要时经专家论证

砖木结构的古建筑经过历史变迁不可能不修缮,但不管是局部还是落架重建,都必须慎重而为之,尽量避免使用现代材料和手法,否则会失去历史文物的真实性。但并不是说所有新材料、新工艺在文物工程施工中都不能采用,只要运用得当还是会取得比较好的施工效果。在施工过程中如需使用新材料、新工艺要经设计单位同意,有些还需专家论证后方可实施。我们在裕陵工程修缮中,对明楼的原始琉璃瓦件表面出现崩釉、酥粉、风化等病害,在进行了注号、标记揭顶后,对瓦件缺陷进行了修整打点,经过专家论证采用了浸泡涂刷KH-5002增强剂及KH-5001防风化剂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表面防水、加固保护,加强了瓦件的防水效果并有一定的仿釉效果,延长了瓦件的使用寿命,取得了良好的施工效果,这种对文物建筑影响既小又能够加强保护的新材料、新工艺是值得推广的。

二、 文物建筑修缮过程中应树立保护意识,杜绝对现有文物本体造成破坏

(一)工程管理人员首先要树立文物保护意识

文物工程施工过程中能否贯彻文物修缮原则,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工程管理人员的文物保护意识,由于在施工过程中大多数操作人员的素质普遍不是很高,文物保护意识淡薄,在修缮过程中不按照文物工程的施工操作规范进行施工,有可能带来新的破坏性修复,如何尽量避免这些问题,这对于工地上的管理及相关专业人员就显得十分重要了。这些人员不仅应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还应具备相应的责任心,把文物保护的意识贯穿始终,发现问题要及时纠正,确保文物工程的施工过程符合古建修缮的要求。

(二)施工困难要采用经济及技术手段解决

文物工程的施工一般均在文物保护区域内进行,或多或少都会对原有的古建筑物、周边环境、古树等造成影响,所以在施工前对施工方案应尽量细化、完善,做到有针对性的施工,采取必要的措施减少这方面所造成的负面影响。对于环境的影响给施工带来的困难,必要时应采取经济及技术的手段予以解决,坚决杜绝施工对文物本体及环境造成破坏。在定陵地下文物库施工中因陵墙的随墙门高度不够,造成现场运送材料及工地各种工程车辆进出困难,如改变方案则费用增加、工期延长,解决这一问题最简单的办法是拆除部分墙帽,但最终我们还是采取了改换小型运输车辆,增加了人工运输,使用了加长臂的吊车等,虽然工程费用有所增加,但是施工未对文物本体建筑造成破坏。所以说树立文物保护意识是文物修缮施工的是前提、是大原则,施工中任何时候都应该把文物保护工作放在第一位。

三、施工过程应最大限度地保持文物原状

(一)施工过程中应尽量保留原规制、原有构件

我们国家的古建筑以砖、木结构为主,经过风雨、人为的侵蚀破坏大多存在不同程度的损坏,特别是木构件糟朽的现象十分严重,相比较来说地基基础保存得较完整,建筑物的面阔、进深规制清晰,我们在施工过程中应尽量保留原有构件,原有规制,不改变原状。在明十三陵中众多陵寝中,经清理后发现多数残留的祾恩门、祾恩殿的地基上都同时存在着两种制式,即清朝修缮时改小了明陵规制,明朝建筑物的开间较大,而清朝在修缮过程中明显缩小了建筑体量,对这两部分同时存在的地基基础,在修缮时,我们只是进行了清理、构件归安,并未清除清朝修缮时留下的地基基础,保留了原状。对于陵寝的主体木构架,能够达到要求继续使用的我们没有更换,最大限度地保留原规制、原有构件,不改变原状。

(二)施工过程中采用新技术、新方法应具有合理性

文物工程施工如采用新技术、新方法,使用不当会对文物建筑造成不可弥补的损伤,应在文物修缮中坚持最小干预的原则,对于没有危险的结构及构件能不拆除的尽量不拆,拆除的结果是工程量增加,材料损毁补配量加大,补配新材料后与原材料色差加大,还可能对建筑结构产生致命的伤害。但某些新技术和新方法运用得当会取得良好的效果。我们在德陵的修缮过程中,对祾恩门廊心墙及明楼宝城墙墙面存在的多处凸鼓处,采用了在裂缝中加注陶粒砼充填墙体内部缝隙,墙面上用螺杆加盖头板叫紧固定墙面的方案。首先在墙面上打出直径约15公分、深1.5米左右的孔洞,布置成梅花钉状,间距2米左右,在孔洞内螺杆周边用半干硬性的砂浆层层捻口,将螺丝杆套桶固定在墙面上,均匀、多次用螺母紧扣后使墙面的凸鼓处固定,虽然墙面上留下了螺杆帽,但总体施工效果还是十分明显的。

篇5

打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版图,在祖国的西北部卧有一条龙,头向三秦,尾展昆仑,直线距离1 500多公里,它就是甘肃。

把历史的画卷往前翻,在这条龙的脊梁上有一条路,东接长安,西达西域,蜿蜒1 900多公里,她就是著名的丝绸之路。

龙与路,甘肃人民的骄傲,中华文明的见证,享誉世界的地方。

黄土高原、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三原交汇处的神奇的土地为这条龙提供了雄厚的资源保障。

黄河、长江,两条流贯甘肃的大江大河为这条路供给着丰富的自然营养。

东头的黄土,西头的戈壁,一副沉重的担子,河西走廊毫无畏惧地将它挑起,勇敢地走向文明的殿堂。

在这片土地上,曾经孕育了不同种族、不同肤色、不同文化、不同传统、使用不同文字、操持不同语言的人,他们为开发西部做出了重大贡献,并在丝绸之路上留下了深深的历史脚印。

从这里走出过手持砍砸器,与披毛犀、大角鹿争地盘,战天斗地,开创了人类文明的先民们;

从这里走出过刀耕火种、驯养家畜、发明农业、开创牧业,创造了灿烂彩陶文化的仰韶人、马家窑人;从这里走出过牛羊成群、身披战甲、手持利刃,造就了青铜文化的齐家人、火烧沟人、沙井人;

从这里走出过秦人、胡人、羌人、匈奴人;

从这里走出过汉廷的第一个外交家;

从这里走出过汉廷的第一支远征军;

从这里走来过西域各国的使团;

从这里来往过形形的商队……

从这里过往的人太多太多,文明交汇,在这里异彩纷呈。

大地湾人在呐喊,马家窑人在歌唱;敦煌的飞天在真情地舞动,麦积山的沙弥笑脸相迎;武威天马在奔腾,威严的长城在默默守卫。大大小小的古遗址,各种各样的古墓葬,星罗棋布的石窑群,形态各异的古砖塔;雄伟高大的嘉峪关,笑傲沙尘的烽火台,傲然挺立的古城堡,瑰丽华贵的古建筑,造型独秀的古桥梁,异形多姿的古民居,等等。这一串串耀眼的明珠,将丝绸之路打扮得分外妖娆。

这里,各类文物点1.37万处,其中国保单位43处,省保单位520余处,县保单位1.36万余处。这些宝贵的历史遗产,撒落在甘肃大地,遍布于龙的周身,保护它们就成为历史赋予我们的神圣职责。

二、文明宝库的保护者―――甘肃省文保所

时代的列车呼啸而过,后来人还未来得及弄懂什么,历史已将大量的人类文明的资源毫无保留地卸载在丝绸之路的每一个站点。风雨侵蚀,人为侵占,盗贼伸手,魔鬼窥探,宝库在……

历史进入新时期,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展开,文物保护工作列入了各级政府的议事日程。1984年11月,组建“甘肃省古建筑工程队”,至1993年,与甘肃省考古所合署办公。1994年分离,1995年正式成立了“甘肃省文物保护维修研究所”,简称为“文保所”。文保所成立后,面对繁重任务,采取走出去,请进来,干中学,学中干的方法,至2001年,在短短八年的时间,先后参与和完成了肃南文殊山石窟的防渗水保护工程,靖远寺儿湾石窟、景泰玉佛寺石窟防渗水工程的勘察设计,炳灵寺、庆阳北石窟、泾川南石窟维修工程方案的制定等多项工程,为甘肃石窟保护做出了贡献。

甘肃的古建筑也是众多文物中的亮点之一,但大部分都带病延年,因而对古建筑的保护就成了重中之重。武都广严院、民勤圣容寺、永登鲁土司衙门、崇信李元谅寝宫、平凉隍庙、泾川隍庙等都亟待保护维修。为此,文保所又开展了对上述六个古建筑的法式勘测、维修方案的制定和维修施工。其中武都广严院的维修工程被评为省级优良工程。

张掖大佛寺是丝绸之路上的一颗明珠,早已被列为国保单位。那里有全国最大的室内卧佛,卧佛虽安然无恙,可在他身后的十大弟子,却已站立不稳,大有欲卧之势。文保所承担了十大弟子泥塑及木板画保护方案的设计与施工,并出色完成任务,被国家文物局和省文物局专家评为优良工程。

历史的日历翻到了2002年。在“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十六字方针的指导下,为了适应形势需要,使文保所的工作上新台阶,做出新成绩。所里及时调整内部结构,合理设岗、积极育人,建立各种制度,有序开展工作。在短短三年时间里,开展了8类34项各类文物保护工作。

(一)文保单位现状调查:

1.景泰县永泰龟城现状调查;

2.哈达铺纪念地交通状况调查;

3.通渭榜罗镇纪念地现状调查。

(二)文保档案工作:

4.省级文保单位简介写作;

5.国保四有档案编制;

6.第五批、第六批申报国保单位材料编写。

(三)勘察、测绘、设计、制定维修方案:

7.武威市下双乡大庙古建群;

8.迭部县达拉川俄界会议遗址;

9.武山县官寺大殿;

10.泾川县隍庙大殿、配殿;

11.两当县文庙大成殿;

12.天水市秦城区隍庙大殿;

13.天水市秦城区隍庙牌坊;

14.定西市通渭、陇西、渭源、临洮四县战国秦长城遗址;

15.渭源县灞陵桥建筑;

16.张掖高总兵宅院建筑;

17.夏河县八角城遗址;

18.临夏市东公馆建筑群;

19.永登县红城大佛寺建筑群。

(四)维修施工:

20.迭部俄界会议遗址建筑;

21.民乐县圆通寺塔加固;

22.天水仙人崖石窟安防工程;

23.两当县文庙大成殿维修。

(五)施工监理:

24.天水市纪信祠维修工程;

25.秦安县文庙维修工程。

(六)方案论证:

26.秦安县文庙维修方案;

27.嘉峪关悬壁长城保护与旅游规划;

28.玉门昌马石窟维修方案;

29.肃北五个庙石窟维修方案;

30.天水市伏羲庙太极殿维修方案;

31.兰州甘肃制币局建筑搬迁方案;

32.甘谷大象山保护规划。

(七)工程招投标及工程管理:

33.镇原县石崆寺石窟崖体加固工程。

(八)工程竣工验收:

篇6

寿圣寺塔,位于河南省太康县城西北二十公里的高贤集(或称高柴集),即高贤乡政府所在地。据一层塔门嵋上的四行”明道二年-----一岁三月一日丙寅时,戊寅时日葬利院主僧建功德碑塔。”刻字推算,此塔应始建于宋明道二年,即1033年。至元代被全部毁坏,重建于明武宗正德十三年(巧18),据现存寿圣寺塔身石褐记载,重建寿圣寺的发起人是当时开封府陈留县郑俊和郑真兄弟。他们看到寿圣寺的残垣断壁,许愿祈福,后来果然生意兴隆,就号召周边广人善男信女也多捐钱物,协同“本集匠人工奉”等14人“术匠韩成、李志高、许详”等3人“厨头高文秀、牛太”2人等共同建造。山于资金、天气等条件限制,历时13年才完成。塔身石褐还记载“宝塔一座,石佛一尊,铁佛二尊,玉帝天将共三尊,铜祖师共八尊,修缮工匠全管,观音殿一所,天工殿一所,塑天工二尊,施砖拾万升斗砖一万,石灰二万,麻一千斤,米麦一百五十石,人工应用全管。”可见,明正德年间复建的寿圣寺的主要建筑有寿圣寺宝塔、观音殿、天工殿,拥有佛、玉帝天将、伽蓝祖师、天工等塑像若}几尊,复建的寿圣寺已经颇具规模。明代以后,太康寿圣寺屡经洪水、战乱等天灾人祸,寺院后来被焚毁,目前仅存寿圣寺塔。   

圣寿寺塔为六角七层楼阁式砖塔,一层边长3. 4m,通高28. 3 m a塔身南而一至六层均设塔门,北而仅第二层和第六层设塔门,各层塔心室之间均无通道和台阶。塔身一至七层共镶嵌石雕佛像211尊,石刻题记14块。檐部各层均设有青砖制作仿术砖雕五踩斗拱、额杭和平板杭,同时设有砖制檐部勾头和滴水。二至四塔角插有铁质龙头,五、六层塔角插有铁质风尾,风尾龙头上都挂着风铃,共有30个。各层塔身转角处砌有倚柱。塔下基础为青砖砌人放脚,深0. 82m,外放0. 4m,下为坚土。

该塔的建筑年代久远,建筑风格独特,造型优美。它的完整存在,给研究明代佛教在中原腹地的传播提供了难得的实物佐证。历经千年沧桑,屡遭兵癸及自然灾害的侵袭而巍然屹立,尤显建筑艺术和设计科学程度之高,是研究明代寺塔建筑的一件珍品,具有较高的建筑艺术,科学研究和历史价值。一九八六年被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二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2残损情况调查

山于年久失修,现该塔周围台基已无存,整个塔基暴露在外,风化酥碱严重,特别是受地形的影响,造成基础不均匀沉降,致塔明显向东北方向倾斜。现将残损情况调查详述如下:

2.1周围环境

该塔位于高贤集东街路北,塔南重点保护区内建有多间民房,特别是西南一处民房后墙紧靠塔基。在塔的东北方向,山于村民长期挖土,距塔8米以处,现已形成东西长50余米,南北宽30米,深约3米的人坑。坑内长期积水,对该塔基础造成直接损害。在塔周围有多株杂树,根系已扎入塔基下,均已直接危及到该塔的安全。

2. 2塔基

现塔周围台基已无存,整个塔基完全暴露在外。因长期受自然和人为的破坏,塔基存在不同程度的酥碱和残缺现象,特别是东南,东北和北而基础砌体已有塌落。东北角已悬空60厘米,后被村民用杂砖填补。因塔东、北两而是一人坑,形成南高北低的地形,雨水均从塔基东部流入坑内,造成了对塔基的直接冲刷,使塔基受到侵害,致使该塔基砌砖风化酥碱、塌落。山于人坑内长期积水,浸泡塔基,造成不均匀沉降,致使该塔逐步倾斜,并有进一步发展的趋势。

2. 3塔身

一层塔身东北转角处局部坍塌,范围为长1. 8米,高1. 65米,对该塔的稳定构成了较人的威胁,一九八四年,县文化局临时用杂砖补砌,并且在转角处用一铁炮筒支顶。在北而,西北而,东北而和东南而都有不同程度的风化酥碱象,二至七层塔身基本完好,有个别砖块风化酥碱。一层和二层塔心室内砌砖被扒窃,丢失严重,特别是二层塔心室,而目全非。原一层至二层塔心室,本无通道,现被人为的扒出一个直径为60厘米的垂直孔洞,人可通过此洞山一层爬入二层塔心室。

2. 4塔檐和塔顶

塔檐部位砖制椽下部分残损,各层叠涩砖有局部坍塌脱落,砖雕勾头,滴水约80%已毁,叠涩部位人部残损,现已成松散的砖堆,上而杂草,小树丛生。塔顶下部砌体坍塌,上而被杂草、小树覆盖,塔顶上部为青砖砍磨加工砌成球状,现有多道裂缝,塔刹已毁。

3维修保护原则

 (1)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及文化部颁发的《纪念建筑、古建筑、石窟等修缮工程管理办法》中关于在对古建筑进行修缮、保养、迁移的时候“不改变文物原状”的原则,注意对文物建筑在其存在过程中的历史信息的保护。

 (2)严格按归类省文物局批复的维修方案,精心组织施工。

 (3)在整个维修过程中一定要确保文物和人身的安全,保证脚于架搭设牢靠和防护措施得当。

 (4)最人限充的保留使用原构件,对稍有残缺而不影响结构强度的构件原则上不要更换,对必须更换的构件要采用传统材料。对残损严厉重的部位,可以隐蔽部位用新材料,以增加它的整体强度和稳定性。

(5)对所缺构件的复原应采取谨慎态度,严格按照省文物局批复的方案规定的维修范围及技术要求进行复原工作,不能自行扩人其范围,更不能凭主观臆测或参照其他构件进行复原。

 (6)维修过程中应注意搜集各种资料,认真做好工程日志,隐蔽记录及照片资料。工程竣工后应整理出详细的竣工报告,作为将来保护研究工作的科学依据。

4维修保护工程做法

4. 1开工前准备工作

首先成立太康县寿圣寺塔维修回磊工程领导小组,山县委县政府文化局,城建高贤乡政府等各有关部门共同组成。工程领导小组负责协调同各有关方而的关系,经过多资协调,于8月20日前完成塔周围民房,树术的拆迁工作,做到施工现场三通一平,为维修工程创造良好的施工环境,确保工程顺利进行。

4. 2挡土墙的砌筑

根据维修方案及设计图纸,为防i1_坑内积水浸蚀塔基,在塔东北方向距塔壁8米处砌毛石挡土墙一道,总长38米。挡土墙下部做1米宽,0. 8米深的毛石基础,采用MS水泥砂浆砌筑。挡土墙上部内砌直墙,外做10%收分,上宽0. 6米,下宽0. 8米,高2米(至塔周围自然地坪),内侧而抹防水砂浆,外侧而用1:2水泥砂浆匀抹石缝。对塔基至挡土墙之间凹坑以素土分层夯填,素土要选用纯净的黄土,每20厘米为一层,夯2 -3遍,上而做出10%的坡度以利雨水排至坑内。

4. 3塔基整修与加固

对塔基残缺部位和酥碱严重砌砖进行挖补。首先用凿子将酥碱部分剔除I-净,然后用原尺寸、原质地的砖砍磨加工后按原位镶嵌,内侧而以水泥砂浆粘贴牢固,外侧而以自灰浆匀抹砖缝。对砌体风化的颖隙以自灰浆补缝。对塔东北角基础悬空部位采取加人塔基基础的作法。首先清除上部松土,做20厘米厚三七灰土垫层,往上用MS水泥砂浆和Mu5机砖砌筑砖墩(人放脚)直至塔基底部。然后在砖墩上现浇20厘米厚长3. 6米,宽1.15米C20钢筋混凝土板,底部配筋为纵筋5根X18螺纹钢筋,箍筋为18根X18螺纹钢筋。钢筋混凝土板伸入塔基内30厘米以承托上部塔体,增加东北角基础的整体刚度。在砌砖和现浇混凝土板时,加适量水泥浆于工振捣使水泥浆完全渗入塔基内,保证加固部分与原塔基紧密结合。

4. 4塔基复原

按照省文物局批复的维修方案和设计图纸进行复原。首先在距一层塔身外壁周围2. 5米处砌筑台帮,台帮外皮用300 x 145 x 70青砖以自灰砂浆砌筑并用自灰浆匀缝,内侧用机砖以MS混合砂浆砌筑(踏步处所挡台帮外侧也用机砖砌筑),台帮上而铺条石,台帮与塔身之间素土夯填,在台基南侧设青石垂带踏步。

4. 5脚于架搭设

山于塔体的维修重点在于檐部维修,结合本工程的工期要求和气候情况,按单排钢管脚于架搭设。在搭设脚于架时,应保证架子搭设符合安全操作规定要求,搭接杆应插在原塔体所留孔内或置于叠涩檐上而,每层塔檐下而均应搭设纵杆和横杆,保证维修檐部之用。

4. 6塔体维修

脚于架搭设完后,从上至下依次维修塔体。

 (1)塔顶修维。清除塔顶小树与杂草,裂缝采用水泥砂浆灌注,外而用自灰浆匀抹,残缺砖按原式样青砖砍磨加工镶补。塔顶上宝顶和刹杆无从考证暂不修复。

(2)塔檐维修。清除檐部杂草和小树,清理叠涩松动部分乱砖,参照叠涩檐完整者进行复原。对残缺檐砖,檐头勾头及滴水按原尺寸,原式样进行复制加工,以自灰浆做法补配。在铁制角梁头增设铁制风铎。

 (3)塔身。对塔身风化酥碱严重的砌砖进行挖补,对脱皮的砖缝进行补缝。拆除一层东北角后人用杂砖补砌部分,按原规格尺寸砖以自灰砂浆进行补砌,外用自灰浆勾缝。拆除东北角倚柱处后人所加铁筒,按原规格尺寸砍磨加工后用自灰浆补砌。对各层塔门残缺部分进行挖补。

 (4 )塔心室。对一至二层之间被后人所扒孔洞进行补砌,恢复一层塔心室弯窿顶和二层塔心室地坪原貌。对塔心室内壁墙残砖进行挖补。

 (5)台基地而。待塔体维修完工经省文物局专家组验收后,拆除脚于架。在台明上部铺设青砖地而,台明周围铺设700宽青砖散水,并做出5%坡度。

篇7

关键词:工程管理;专业概念;知识体系;工程建设;学习实践

一、前言

近年来我国在三峡工程、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国家体育中心(鸟巢)等重大工程项目实践中努力创新工程项目管理的技术手段,提升了工程管理在重大工程项目建设中的地位。在这样的背景下,新一代管理人才应当如何积极面对社会的需求实现自我价值?如何获取和掌握专业知识?下面从工程管理专业的知识体系、学习实践等方面思考怎么做。

二、工程管理专业基本概念

(一)工程

工程,其一是将自然科学的原理应用到工农业生产而形成的各学科的总称;另一层含义也指具体的施工建设项目。在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概括起来就是说,工程是一种科学应用,是把科学原理转化为新产品的创造性活动,而这种创造性的活动是通过各种项目的实施由各种类型的工程技术人员来完成。在社会和日常生活中,“工程”还指重要和复杂的计划、事业、方案和大型活动等。

(二)管理

管理是人类共同劳动的产物。管理的核心和实质是促进社会系统发挥科学技术的社会功能,取得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管理具有中介性、科学性和社会性三项基本特征。管理是人类的一项社会活动,人是管理过程的核心。人既是管理手段的主要成分,有时管理对象的重要内容。管理并不是脱离实际的,所有的管理原理、原则和方法,都是学者在管理理论和实践过程中检验总结管理工作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形成的。

三、国内大型工程建设情况

(一)三峡工程

举世无双的三峡水利枢纽工程建设工期长达17年,动态总投资超过2000亿元。从1993年开工至今,一方面,相继攻破了175m直立高边坡开挖的边坡稳定、大坝高强度混凝土浇筑、截流和深水围堰施工等各类技术难题;另一方面,三峡工程的建设,导致了13个城市、县市全部或者部分被淹没,动态移民量超过110万人。如此大规模的搬迁和重建,必须解决大量的工程技术、生态环境、文物保护和社会经济问题。三峡水利枢纽工程的建设全过程必然是工程管理的全方位、高强度的应用过程。

(二)青藏铁路

全世界海拔最高的铁路――青藏铁路,全长1956km,海拔在4000m以上的路段有960km,总投资330亿元。工程建设面临着穿越世界上最复杂的冻土区等大量的技术难题,开创了世界上在极不稳定冻土区的高含冰量地质条件下“以桥代路”修筑路基的先例,确保了工程质量和进度。此外,青藏铁路修建过程中高度重视生态环境和野生动物的保护,环保投资超过12亿元,并为野生动物的迁徙设计了专门的路线最大限度的降低了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充分体现了我国工程管理中的柔性化管理。青藏铁路的顺利通车和所取得的良好社会效应,标志着我国在复杂地理地形条件下,工程建设和工程管理工作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

(三)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

作为北京奥运会标志性建筑之一的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总投资达10.2亿元人民币,总建筑面积约8万m2,高达30m,是世界上唯一完全由模结构来进行全封闭的公共建筑,它的设计与建设完美地体现了北京奥运会“科技、绿色、人文”的三大理念。

(四)国家体育中心(鸟巢)

作为北京奥运会最重要的标志性建筑――“鸟巢”,总投资27亿元人民币,建筑面积28.5万m2。它的建筑顶面呈现马鞍形,长轴为332.3m,短轴为296.4m,最高点高度为68.5m,最低点高度为42.8m,是世界上最大的钢结构建筑体育馆。

鸟巢采用了当今最先进的建筑科技,我国的科技工作者和建设工程管理人员经过不懈的努力,不仅攻克了一个又一个技术难关,而且还大量节约了建设成本。

通过以上对我国国内近几年大型工程建设情况的介绍和阐述,可以了解到每个工程从最初的设计到最后实施的过程中都会遇到困难,要想真正地完成好一个工程,对于工程管理人员来说最重要的就是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因此,了解工程管理专业的知识体系构成就显得尤为重要。

四、工程管理专业知识体系构成

工程管理专业是一门融合管理艺术和工程技术的交叉学科,在我国拥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工程管理专业培养具备由土木工程技术知识及与国内、国际工程管理相关的管理、经济和法律等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组成的系统的、开放的知识结构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专业指导委员会就工程管理的课程体系建设提出了四个知识平台的思想,即技术平台、经济平台、管理平台和法律平台,并为此推荐了各个平台应该设置的课程,形成了以公共基础课、专业平台课、专业方向课和毕业实习为主轴的课程体系。

(一)技术类专业知识课程

工程管理实质上就是建筑产品的开发和生产的管理。从项目投资决策、设计到施工生产无不涉及技术问题。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首先是技术的优化配置,并且是针对每个具体项目(产品)来实现的,因此,管理者的技术素质是很重要的。工程技术类课程包括土木工程概论、工程制图、建筑材料、工程测量、工程力学、房屋建筑学、工程结构、城市规划、工程施工和建筑设备概论

(二)经济类专业知识课程

工程管理专业经济类课程有工程经济学、经济学、金融与保险和统计学。通过这些课程的学习,可以使我们对行业所需的经济领域相关问题有所了解,运用经济的手段去分析解决问题。

五、结语

总之,工程管理的学习多方面的综合的能力,要想学好工程管理,必须对相关的概念和目前相关专业方面的发展都有了解,及时跟进当前国内的建设情况,做好新世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参考文献:

[1] 任宏 《工程管理概论》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

[2] 任宏 《建设工程管理概论》 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8

篇8

[关键词]保护;古建筑特色;修缮;建筑结构

文章编号:2095-4085(2015)05-0142-03

1中国的古建筑的特点

中国古建筑具有自己的设计特色,富有东方美,其主要的内部材料是木头,然后再辅以石头、瓦、砖等材料发展建造起来的。从外形来看,可以分为三个部分,分别是上、中、下,上是指屋顶部分,中是指中间的柱子、门窗、以及四周的墙,下是指基座。而东方古建筑,特别是中国古建筑有一个非常明显的特点就是在柱子上面和屋檐下面穿插有斗拱。斗拱一方面起到了装饰作用,另一方面也衬托了天花板和梁。

从类别上来分,古代的中国建筑物分为:生产性、宗教、社交、陵墓、防御、宫廷、居民、桥梁、祭祀、文娱、商业、水利、纪念、点缀性等类别的建筑。而这些类别的建筑又可以细分归类。虽然类别较多且繁杂,但是中国古建筑的主流结构依然是以木质材料为主。

相比西方古建筑,中国古建筑更偏爱木质材料,不仅仅限于结构上,对于其他部分的材料选择也偏向于木质。木质的构架,主要是通过顺檩、立柱、横梁等不同部分组成的,而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的结合是通过榫卯。从而使结构的变换较多。这种技术的应用在距离今日七千年之前就已经存在于中国的浙江余姚河姆遗址。

因此,要分清以石质为主和以木质为主结构的建筑物的区别,认真严肃的对古建筑的修缮方法、损坏的特征进行研究。东方的古建筑是木质的,柔性的,对于木质材料为主的东方建筑而言,出现的主要问题就是腐烂。东西方的古建筑由于损坏的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截然不同,从而导致其修缮过程中使用的保护方法也完全不一样。中国古建筑修缮者们,根据中国古建筑物的特点早就有针对性的总结出了行之有效的修缮方法和措施,所以需要我们古建筑保护工作者们,要针对不同情况,进行不同规模和不同方式的保护与修缮,为了让古建筑更长久的保存,就要经常修缮。

中国的古建筑在古建筑的世界历史中也是独具特色的,有极高的科学研究价值和历史意义,和文物一样,古建筑也是历史留下的唯一产物,是不可再生的,一旦毁坏,其历史价值和研究意义将荡然无存。因为古建筑是历史遗留下的可以反映当时社会的产物,我们可以通过古建筑了解当时社会的科技水平、生活水平、生活方式、艺术趋向、社会风俗等等非常有意义的知识。因此我们必须要采取科学合理的保护修缮的方式来对古建筑进行保护,最大程度的延长它的寿命。

2对古建筑的保护理念

文物的保护,在中国已经有较长的发展历史,并且整体的机制体制较为完善,保护经验较丰富,手段较多,法律上也有明文规定。然而对于古建筑的保护,却是一个急需解决的新问题。对于目前所使用的保护手段和方式也需要时间的验证,保护理论也处于摸索的阶段,而相关的法律法规也并不是非常的完善。目前最需要解决的一个基本问题,就是要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保护理念。由于古建筑一般而言都属于纪念性质的遗物,因此保护古建筑实际上来说就是对古建筑进行保存,主要的目的就是保持现状,努力恢复原状。对于古建筑的保护手段一般而言是修复、加固、防护,只有非常少的特殊情况会需要重建,即使需要重建,也要经过非常多的手续,并且要求极其严格。

为了达到对于保护古建筑的科学认识,我们需要综合各个学科的知识,进行全方位的了解和研究,建立一套完整的系统的规范标准。古建筑,有一个统一的特点,就是有极高的历史意义和艺术价值,这也是我们对古建筑进行保护的根本原因。另外,对古建筑进行科学合理的价值评估是非常关键的,因为这影响到我们对于古建筑保护管理措施的制度。

3加强对古建筑的保护和修复

从物质的角度来说,对古建筑进行修复,仅仅只能修复它的物质部分,不能对它所包含的历史意义和价值进行影响,这是修复的一个重要的标准。古建筑,根本上来说,任何人为的、自然的、或者是材料上的问题,都会对它产生影响。因此我们在进行保护工作之前一定要充分的研究古建筑的现状,这对于后期制定保护修缮的方法有着非常关键的作用。

(1)修复方法,在必要的情况下,工作人员可以把传统技术和现代科技进行结合,对古建筑进行修复介入的工作,虽然这样的工作会损失掉古建筑的一部分价值,但是为了让古建筑更多更长的保存下去,这种“损失”有时候是必要的。而介入的强度和规模,要根据不同情况的古建筑而定。

(2)修复过程,同时也是一个历史评判的过程,是一个不断总结、不断反思、不断观察、不断修改的过程。修复的过程中,我们需要清楚的了解到,造成古建筑损坏的主要原因,分清楚损坏的类型,并考虑到时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要对古建筑的损坏过程有一个非常清晰的了解,清楚的知道哪些部分可以去除,哪些部分必须保留。对于古建筑所传达的历史认为意义和价值,要尊重。虽然我们没有办法让人们看到修复工作的细节,但是作为一个修复工作着,一定要有客观公正的精神,不可以随意加入自己的主观偏向,不能随意的改变古建筑的特定意义。对于古建筑而言,保护好它的历史原真,是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一点。

(3)修复原则,必须要有科学合理的历史文献或材料作为依据。在修复工作进行的时候,一定要有详细的记录,包括修复进行的图片、照片,以及相关的分析报告记录,并保留到档案里,并对于工作的每一个阶段都要有一个详细的记录,主要目的就是要确保古建筑的历史真实性。在进行古建筑修复工作的时候,一定要保证古建筑的真实性,要保证古建筑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有一个和谐的平衡。对于到现在为止的古建筑修复工作来说,修复理论和实践已经变的更加的科学合理,理念也更加的完善,但是仍然需要大家的共同努力。

4保护古建筑的内容

对于保护古建筑的工作者而言,需要明确知道的是,古建筑的保护,就是对中华文化的保护,无论是修复还是保护,都不可以对古建筑的历史特征进行介入,这点是非常关键的。对于古建筑的每一次修复和保护工作,都要有正确的指导。每一次的修复和保护工作都要做好基础的史料文献的调查、分析工作,并在此基础上综合多个学科进行全面的合作。

因为古建筑所体现的历史意义和艺术价值,需要通过古建筑的外在物质本体来体现,所以我们在进行古建筑保护的时候,首先要保护的就是本体,包括古建筑的风格、造型、布局等等。任何一个朝代和时期的古建筑都有其不同于其他时期的特点,这些特点不仅反映了当时的社会情况,也反映了当时的建筑工艺和生活水平,甚至等,所以对于古建筑保护而言,其主要关键点就是保护古建筑主体。《文物保护法》规定了古建筑文物的修缮原则:“对不可移动文物进行修缮、保养、迁移,必须遵守不改变文物原状的原则。”“使用不可移动文物,必须遵守不改变文物原状的原则,负责保护建筑物及其附属文物的安全,不得损毁、改建、添建或者拆除不可移动文物。”2003年5月1日起施行的《文物保护工程管理办法》规定:“文物保护工程必须遵守不改变文物原状的原则,全面地保存、延续文物的真实历史信息和价值;按照国际、国内公认的准则,保护文物本体及与之相关的历史、人文和自然环境。”权威部门和权威人士在对这条原则进行解释时明确指出,文物法所提的“原状”是指该建筑物初建时的状况,是健康的状况,而不是残破的状况;是未经后人拆改的状况,而不是被拆改后的面目全非的状况。所谓“恢复原状”,就是不改变其原有信息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如果恢复原状的史料和根据不足时,可以先“保存现状”,以便在依据充足时再“恢复原状”。但不管“保存现状”还是“恢复原状”,都是指文物的健康状况,而不是残破衰败的状况。

古建筑的原状,就是指古建筑在当时建成后的状况。我们可以对古建筑进行仔细的勘察调研,了解到哪些部位是后来修改的,哪些是原来就保留的,从而确定是否是古建筑的原状。我们可以通过本建筑的特点来进行分析,也可以通过对建筑的建造时间、朝代、建筑类型方面进行研究。时间较短的近现代古建筑,往往因为时间短而能够很好的保留现状,但是存留时间较长的古代建筑,往往因为经历了风吹雨打而导致原状早就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有部分古建筑因为修复的不合理,导致其价值已经被损坏的非常严重。另外古建筑进行保护的时候一定要使用一样的材料。原来使用什么样材料的古建筑,在修复的时候也一定要使用相同质地的材料。所以,建筑的艺术、结构以及材料之间,是一个统一的整体,需要综合他们来对修复工作进行考虑。

古建筑,从另一方面也体现了古代科技的发展水平。中国古建筑中采用的木质材料,所使用的木材的树种以及各个部分之间的物理关系,也对建筑安全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这些问题也同时反映出当时建筑工匠们的技艺和当时社会的科技发展水平。伴随着科技水平的发展,不同科技水平下建造出的建筑物也不一样,这些差异都很好的反映了当时建筑的科技水平,是当时科技进步的一个重要的体现。

古建筑的材料有很多种,但是主要的只有五种,包括石、砖、瓦、灰和木。石、木是自然就有的天然材料,而砖和瓦是后天经过人工加工的材料,灰则是介于二者之间的材料。目前的古建筑修复工作,对于材料的需要是非常大的,特别是对于中国古建筑而言,木材料的缺乏是非常大的一个问题,特别是那种体积较大的木材。由于国内的木材料市场的需求是非常大的,而本身国内的木材是非常短缺的,古建筑修缮的时候因为受到工期、资金这样的外在因素的影响只能现采现用,不能等到自然风干后再用,导致木材的含水率较高,非常容易腐烂。

篇9

雷电是联合国“减灾十年委员会”公布的十大自然灾害之一。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雷击事件和雷电灾害损失呈逐年上升趋势,雷电灾害在县也频繁发生,给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了严重威胁。各部门、单位要充分认识防雷减灾工作的重要性,坚持把服务于国民经济建设、保障社会公共安全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放在首位,消除麻痹思想和侥幸心理,以对国家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高度负责的精神,切实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要认真贯彻落实“预防为主、防治结合”方针,加强领导,全力支持气象主管部门履行防雷管理职能,严格落实防雷减灾责任制,各自的职责范围内,加强协调,密切配合,采取有效措施,全力做好我县的雷电灾害防御工作。

二、明确职责,切实加强防雷减灾管理。

未经气象主管部门防雷竣工验收的工程,不得开工;省气象灾害防御条例》第二十七条明确要求“气象主管部门负责防雷装置检测、防雷工程专业设计、防雷装置设计审核和竣工验收;防雷装置应当与建设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将其纳入建设工程管理程序。未经气象主管部门防雷工程专业设计审核的工程。不得投入使用。为此,要建立健全“政府统一领导,气象部门牵头,有关部门配合”防雷减灾监管体系和“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密切合作”工作机制,认真落实防雷安全措施,切实加大防雷监管力度。气象部门要认真履行防雷减灾管理职责,切实负起责任;建设、安监、公安、消防等有关部门要按照各自职责密切配合,从新、改、扩建工程的各个审批及检查环节上严格把关,将防雷减灾纳入审批、检查管理范畴。特别是建设、气象部门要密切沟通,协调配合,切实把防雷工程的设计审核、竣工验收工作落到实处。各部门要严格落实防雷减灾工作责任制,做到任务逐级分解,责任层层落实。要健全责任追究制度,因推诿扯皮、工作配合不力影响防雷减灾工作的要依纪严肃处理;因防护措施不到位或灾害应急处置不得力造成重大事故的要依法追究相关人员责任。

篇10

[关键词]京杭大运河;淮安;文化遗产;遗存;保护与利用

淮安开挖运河的历史十分悠久,在古代漕运、盐运、南北交通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在运河二千多年的开凿史上,淮安一直是漕运重镇。因淮安位于联系长江流域、淮河流域、黄河流域的节点上,独特的地理位置和交通枢纽地位,为历史上的淮安走在全国经济发展的前列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历史的变迁中,运河淮安段保存了大量的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伴随着运河申报世界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的展开,采取具体的措施保护这些遗产已成为当务之急。为此,我们在深入调查和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一些具体的保护方案,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些开发利用的设想,以便为发展地方经济服务,并供地方政府及相关行政部门进行决策时参考。

一、淮安与运河淮安段的历史及现状

淮安,古称淮阴。大约在七千年前,先民在这里繁衍生息,创造了青莲岗文化。后来,淮阴成为东夷活动的重要场所。东夷是与华夏、苗蛮齐名的三大部族。东夷的一支是徐夷,徐夷又称淮夷。西周时,淮阴属于徐国;春秋时,淮阴是吴国和楚国争夺的战略要地。

淮阴开挖运河的历史似可上溯到徐偃王时期。北魏郦道元叙述上古时期徐偃王开挖的运河的情况时指出:“偃王治国,仁义著闻,欲舟行上国,乃通沟陈、蔡之间,得朱弓矢,以得天瑞,遂因名为号,自称徐偃王。”徐偃王生活在周穆王时代。周穆王是周王朝的第五个君主,其生活时代大约在公元前960年左右。从“通沟陈、蔡”中可知,徐偃王沿泗水北上进入中原及陈国和蔡国时,开挖了一条联结天然河流的运河。公元前486年,吴王夫差开挖邗沟。邗沟与“通沟陈、蔡”的运河联结在一起,建立了长江、淮河、黄河等水系间的联系,淮阴因此获得了优先发展的机会。

楚汉战争结束后,汉高祖刘邦封项伯为射阳侯,由此揭开了汉武帝时析淮阴县建射阳县的序幕。晋代,改射阳县为山阳县。此后,淮阴升格为郡(州),先后出现了山阳、淮州、东平、北兖州、东楚州、楚州、淮安等称谓。汉代以后,淮阴县与射阳县(山阳县)并存,出现了或同属一郡或分属两郡,或郡治建在淮阴或建在山阳的情况。然而,不管行政区划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就本质而言,都是在分析大淮阴以后出现的新行政区划。

邗沟的南端经扬州联系长江,北端经淮阴进入淮河,由淮河入泗水联系黄河中下游地区。这条航道建成后,一是建立了江淮之间的直接联系;二是通过泗水可直接进入黄河下游地区。北宋以前,大一统帝国的政治中心基本上建立在黄河中下游地区,然而,当江浙成为国家赋税的重要来源时,必须以运河为通道调集江南财富时,淮阴遂成为历代统治者重点经营的地区或城市。从大的方面讲,淮阴社会经济的发展有两个基本原因。一是淮阴政治地位提升与经济走向繁荣是在漕运的过程中实现的;二是淮阴盛产淮盐,淮盐是国家税收的重要来源。凭借特有的资源及航运优势,淮阴成为全国著名的商品集散地。在这一过程中,无论是隋唐以洛阳为运河交通枢纽,还是北宋以开封为运河交通枢纽,淮阴在漕运及促进商品流通都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如隋唐以后,一方面中国的政治中心建在黄河流域,另一方面经济中心移往江淮及长江以南,因淮安位于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的节点淮河流域,独特的水上交通能力与地理位置决定了淮安的区域政治和经济中的地位。如宋神宗赵顼熙宁十年(1077),楚州(淮安)的商税在全国名列第三。当时,全国商税超过十万贯的城市及地区有三个,名列第一的是杭州,年征收商税约17.3万贯;名列第二的是开封,年征收商税约15.3万贯;名列第三的是楚州,年征收商税约11.3万贯。因漕运而带来的商业繁荣必然带来城市的繁荣。与此同时,因淮安位于漕运的咽喉地带,历代统治者加强其地的水利工程建设及城市建设,从而为淮安保存较多的运河文化遗产奠定的坚实的基础。

从历时的角度看,淮安政治地位的全面提升发生在明清两代。自明代在淮安设置漕运总督以后,清代又设立了漕运总督与河道总督。凭借强大的商品输出能力,淮安迅速发展成与省会城市并驾齐驱的区域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④。淮安是典型的运河城市,淮安兴衰和变迁的历史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国运河兴衰的历史。在这中间,淮安辉煌既见证了中国运河辉煌的历史,同时也见证了中国运河衰落的历史。从这样的角度看,深入地解构运河与漕运及城市的关系,关注淮安即淮阴的历史是不可或缺的方面。

在运河申报世界遗产的大背景下,作为运河线上的最重要的航段及水利工程枢纽,运河城市淮安必将受到更多的关注。与此同时,运河淮安段水利工程设施、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及运河景观必将得到更多的关注。客观地讲,这是对古老大运河的一次“再发现”,也是对其价值的重新发掘,同时也是研究、保护、整治、复兴这座古老运河的机遇,是以实例从一个侧面向世界展示中华文明的一个契机。

二、运河淮安段文化遗产的基本构成

中国的运河代表了17世纪工业革命前世界范围内水利规划、土木工程的最高成就。2006年5月,国务院将京杭大运河整体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同年年底,国家文物局正式将中国的运河列入申报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

中国古代有悠久的开挖运河的历史,运河的文化遗存远远地超出明清两代形成的京杭大运河的范围,乃至于人们对运河所指的范围、相关的物质非物质遗产构成等存在着很大的分歧。如张延皓认为:“中国大运河遗产构成可包括运河工程遗产和由运河工程派生衍生的遗产二大类。”稍后,谭徐明亦认为:“京杭大运河遗产的核心构成是水利工程体系,由水道工程、水源工程、工程管理和附属设施四大工程系统组成。”从这些观点中可以看出,他们对中国古代运河的理解和认识集中在京杭大运河方面,乃至于将京杭大运河视为中国古代运河的全部。其实,这一观点是错误的,因为中国古代有更悠久的开挖运河的历史。此外,将运河遗产的核心构成定位在水利工程遗产及由此衍生出来的遗产等方面也是片面的。古代开挖运河与国家政治有密切的关系;与稳定政治秩序有密切的关系;与发展漕运,稳定社会秩序有密切的关系;与发展商贸,加强不同地区的经济往来有密切的关系;与城市发展及文化传播有密切的关系。这些对于正确地认识和厘清运河文化遗产方面有着重要的启示作用。为此,我们主张从更广阔的视野研究运河及运河沿岸的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从更为科学的角度分析和解构其存在的价值和文化意义。运河淮安段的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遗存远远地超过了运河沿线的其他地区或城市。根据我们的调查,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值得注意。

(一)航道及水利工程遗存

运河是富有中华民族文化特色的遗产。运河淮安段分布着许多见证运河航道、水利工程、城镇建筑等各类不可移动的文物,它们见证了运河沿线的重大历史事件、重要历史人物活动和社会经济、城市建设、文化发展的历史。与其他航段相比,运河淮安段保存的古代水利工程设施遗存最多,是一座没有围墙的水利工程博物馆,同时也是中国古代运河工程史的缩影。

1.淮安段有不同时期开凿的运河航道遗存,主要有邗沟北段、泗水故道、龟山运河、盐河、太平河、张福河、老涧河、六塘河、通济渠(汴河)、沙河运河、洪泽新河、山阳湾等。

2.在历史的变迁中,运河淮安段与淮河、泗水、黄河形成了交汇之势,洪泽湖为运河航道提供了丰富的水源。特殊的地理位置,铸造了运河淮安段特有的河口文化。主要的河口遗址有古末口遗址、古清口遗址、杨庄运口、小清口、仲庄运口、张福运口、淮口、汴河口(通济渠口)、磨盘口(新庄口、鸭陈口)、水渡口等。

3.淮安段有丰富的堤坝遗存,主要有高家堰、周桥月堤、高家堰滚水坝、中运河越堤、中运河旧堤、拦黄坝、康熙御坝、顺清坝、天妃坝石工、卞家汪石工、清口五坝、盖坝、济运坝、塘河东西堤、草湾双坝、淮安五坝、古运河石堤、清江坝、三义坝、草湾双坝、烟墩埽工、磨盘埽坝、竹络坝等。

4.淮安段有丰富的涵闸遗存,主要有清口水利枢纽遗址、清江大闸、清口石闸、码头三闸遗址、活动坝节制闸、王营减水坝遗址(西坝)、盐河头双金闸、盐河闸、仲庄闸、陶庄闸遗址、淮阴船闸等。

5.淮安段有著名的津渡遗址,主要有通济渠入淮口码头、清江浦石码头(御码头)、龟山御码头、清口御码头、王家营渡、武墩渡口、西坝老船塘等。

运河淮安段充分展示了古代运河工程的科技成就,为研究运河水利工程史、管理史以及具体的航道建设、堤坝、涵闸等提供了丰富的资料。搞清其历代航道变化的过程,可以为普查运河航道及历史航道地下文化遗存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运河沿岸城镇及相关的文化遗存

运河在展示中国古代水利航运工程技术成就的同时,还孕育了运河淮安段的古镇、村落和历史街区。这些文化遗存从不同的层面反映了古代政治、经济、文化等的历史,展示了运河淮安段绚丽多姿的文化风貌。具体地讲,运河沿岸古城遗址有淮安三城遗址、泗州城遗址、清河城墙遗址、甘罗城遗址、韩信城遗址、龟山城遗址等十多座遗址;有十多座文化底蕴深厚的名镇,如码头镇、河下古镇、王营镇、西坝镇、蒋坝镇、龟山镇等;有丰富的古建筑及遗址,如清江浦楼、镇淮楼、文通塔、淮安府衙、漕运总督府遗址、河道总督府遗址、清江浦丰济仓遗址、淮安钞关遗址、清江督造船厂遗址、韩侯钓台、韩信故里等;有展示历史的文化街区,如楚州区上坂街、清江浦丰济仓与草市口历史文化街区、花街与慈云寺历史文化街区、都天庙历史文化街区,清江大闸口历史文化街区、东长街历史文化街区、童年读书处至人民剧场历史文化街区等;存有内容丰富的石刻,如清晏园御碑林、御制重修惠济祠碑、乾隆阅河诗碑、高家堰接筑堤工碑、清口灵运记碑、勺湖公园御碑、龟山石刻群、第一山题刻、三河闸历代石刻遗存、洪泽湖大堤石刻、洪泽湖大堤碑刻等;有分布广泛的庙宇及庙宇遗址,如惠济祠、吴公祠、陈潘二公祠、天妃宫、慈云寺、淮渎庙等二十多处。

(三)相关非物质文化遗产

可以说,运河淮安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淮安人民长期积累的文化与智慧的结晶。深入调查其形态,可为研究大运河对流经区域文化的形成、发展、传播提供鲜活的实证材料。具体地讲,一是运河淮安段保存了大量的与运河相关的神话及民间传说,如无支祁传说、水漫泗州的传说、洪泽湖传说、龟山传说等对文学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二是在保持固有习俗的基础上与运河文明结合在一起,形成了富有个性特点的民俗。如金龙四大王崇拜、妈祖崇拜、老子山安淮寺庙会、洪泽湖渔家婚嫁习俗、洪泽湖渔家丧葬习俗、清口惠济祠庙会、淮河服饰习俗等;三是在运河文明与民间艺术结合的过程中,形成了感染力强、富有艺术张力的民歌、戏剧、舞蹈。如南闸民歌、淮剧、淮海戏、香火戏、泗州调、程家戏、楚州十番锣鼓、洪泽湖渔鼓舞、泾口高跷、花船舞、龙舞、团团会等;四是创造了富有个性特征的技艺,如淮扬菜制作技艺、漕船制造技艺、洪泽湖渔具制作技艺、洪泽湖地区水车制作技艺、共和蒲草编织技艺等;五是运河哺育和创造了淮安的历史辉煌。如许多政治家、文学家或生在淮安,或在淮安驻足。他们留下的足迹及诗文丰厚了淮安的历史文化,为后人深入地认识淮安提供了第一手的资料。如汉赋作家枚乘父子、南朝鲍照、唐代诗人白居易等、宋代诗人苏轼等、明代吴承恩的《西游记》、瞿佑的运河纪行诗、晚清思想家龚自珍的运河纪行诗等都是人们认识淮安的重要载体。

(四)运河沿岸的人文和自然景观

运河淮安段保存的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十分丰富。在历史的进程中,人的活动成果与大自然有机地融合,构成了运河淮安段富有个性色彩的文化景观。

1.运河淮安段有人化的自然和自然的人化相互结合的文化景观。淮安位于淮泗流域,处在淮河、黄河、泗水、洪泽湖等的交汇处。淮河、泗水及改道后的黄河流经此地后,构成了淮安不同形态的水道。同时,淮安境内的湖泊密布,有洪泽湖、射阳湖、白马湖、高邮湖、宝应湖、山子湖等,造就了淮安的湖光山色。河流与湖泊构成了淮安独特的自然风光。与此同时,人工河流(运河)与天然河流及湖泊拧结在一起,又构成了运河淮安段别具一格的文化景观。具体地讲,这一景观就是经人加工过的自然景观和保持原生态的自然景观。

2.运河工程是运河淮安段重要的人文景观,这些人文景观与具体的地形地貌结合在一起形成了别具一格的文化形态。淮安在运河及漕运中的地位是在历史中形成的。淮安在运河各航段中占有特殊的地位,作为运河航运的重要区间,为保证其航道的畅通,历代统治者在淮安进行了大量的水利工程建设。这些水利工程的遗存与特定的地形地貌结合在一起,给淮安大地留下很深的印记。这些景观在改变居住环境、生态环境、人文环境等方面有着不可忽视的意义,为研究大运河对周边自然环境的影响提供不可多得的资料。

三、运河淮安段文化遗产的现状评估

在运河开凿的漫长历史中,孕育了源远流长的运河文化,这一文化集中地折射到运河淮安段的科学技术、建筑艺术、工艺美术、文学艺术、风情习俗、饮食文化等方面。深入地思考这一文化现象,以积极的态度对其进行评估,将有利于这一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

(一)航道及水利工程遗存现状评估

运河淮安段是古代运河及京杭大运河的关键航段。各个时期、各种类型的运河物质文化遗址众多,承袭关系清楚,脉络可辨,是运河航道遗址的重要地区。“淮安北带黄河,南络长江,中贯淮河,与运河有不解之缘。春秋时,淮安属一度强盛的徐国。据载,徐偃王为北上争霸曾在淮安修运河人中原。稍后,吴王夫差开挖邗沟,入淮处在末口(今淮安)。此后,魏文帝开挖山阳池,隋文帝杨坚开山阳渎(开皇七年,587),他们修整联结江淮水道的行为,为建立淮安与运河的关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淮安政治地位的提升以及社会经济走向繁荣与明成祖迁都北京、改海运为漕运有密切的关系。永乐九年(1411),明成祖朱棣下令疏浚洪武二十四年(1391)淤塞的会通河,“十三年(1415),始罢海运。是年,平江伯陈瑄又开清江浦五十里,导湖水以达清口。自是东南之舟浮于邗沟,济于淮,溯于河、于汴、于沁、于泗、于沂、于汶,沿于会通,入于卫,溯于白,达于大通,至都城六十里。”在明王朝的经营下,淮安成了京杭大运河的重镇。

目前,运河淮安段水利工程设施仍在使用的水利设施保存基本完好,如淮安水利枢纽、淮阴水利枢纽等。现有的航道基本上保持了历史航道的走向。其中,后,不同时段开挖的新航道成为航运条件优良的内河二级主航道,延续着大运河的航运功能。明清两代开挖的里运河,因其运输功能减弱开始成为淮安市内河道及生态景观廊道,并成为国家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主要输水线路;黄河故道因不再具备通航能力,开始演变为城市的生态景观廊道;盐河现为四级通航河道,经改造后将成为三级航道即建成可通航五百吨驳船的航道。与此同时,现有的运河航道、里运河航道等还有着防洪排涝的功能。如经过改造的黄河故道为行洪分洪河道。从现有的情况看,地方政府一方面在有意识地保护运河沿岸的文化遗存,另一方面因经济发展及建设的需要在不自觉的状态中或无情地破坏运河沿岸的文化遗存。现择其大要,叙述如下。

1.高家堰(俗称洪泽湖大堤)石工墙遗存。高家堰北起淮安淮阴区码头镇,南至盱眙县堆头村,全长70.63公里。因长期破坏和缺少必要的保护,地面上的石工墙基本遭受破坏,底部石工墙的完好率仅为26.6%。保存最好的石工墙底部为洪泽十堡到高良涧水电站段,该段石工墙共15.63公里,堤段底部的石工墙完好率达到70%。其中,周桥月堤、乾隆信坝和蒋坝石工尾保存最好,其遗存虽大部分埋入滩地,但完好率达74%。从另一个层面看,这些石工墙的底部虽保存较好,但因石工墙的上部已遭破坏并成为公路,故很难得到修复。

2.清口水利枢纽遗址等留有部分地面遗存。清口是京杭运河与黄河、淮河的交汇点,素有漕运咽喉之称。为防止黄河对运河的倒灌和侵入,明清两代运用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在此修筑了淮阴三闸等一系列的水利枢纽工程。这些工程建成后,在治黄、导淮、济运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然而,因后来运道不再使用,在、中遭到人为的破坏,乃至于与航道相关的堤坝、航道、船闸等拆除殆尽。尽管如此,其主要的水利工程遗存尚在,只要下决心保护,还是可以展示昔日的雄姿的。

3.清江大闸。该水利工程主体设施保存基本完好。清江大闸是陈碹开清江浦以后建成的。永乐(明成祖朱棣年号,1403-1424)年间,平江伯陈瑄开运河新道清江浦。史称:“碹访之故老,言:‘淮城西管家湖西北,距淮河鸭陈口仅二十里,与清江口相值,宜凿为河,引湖水通漕,宋乔维岳所开沙河旧渠也。’碹乃凿清江浦,导水由管家湖人鸭陈口达淮。十三年五月,工成。缘西湖筑堤亘十里以引舟。淮口置四闸,日移风、清江、福兴、新庄。以时启闭,严其禁。并浚仪真、瓜洲河以通江湖,凿吕梁、百步二洪石以平水势,开泰州白塔河以达大江。筑高邮河堤,堤内凿渠四十里。久之,复置吕梁石闸,并筑宝应、汜光、白马诸湖堤,堤皆置涵洞,互相灌注。是时淮上、徐州、济宁、临清、德州皆建仓转输。滨河置舍五百六十八所,舍置浅夫。水涩舟胶,俾之导行。增置浅船三千余艘。设徐、沛、沽头、金沟、山东、谷亭、鲁桥等闸。自是漕运直达通州,而海陆运俱废。”陈瑄开清江浦后,加强船闸等水利设施建设。这一运河物质文化遗产得以保存,与里运河一直通航有直接的联系。然而,与清江大闸相配套的水利工程设施大部分遭受破坏,已无法反映历史的真实面貌。

(二)运河沿岸城镇及相关的文化遗存现状评估

明清两代,因漕运淮安迎来了历史上的辉煌,经济实力走在全国的前列。美籍华人黄仁宇指出:“1600年左右,明代一位作者列了一份全国最大城市的清单,清单上所列城市排序如下:北京、南京、杭州、镇江、广东、福州、苏州、松江、淮安、扬州、临清、济宁、仪真、芜湖和景德镇。在15座省会城市中,有5座坐落在漕河地区,其他几座在不同程度上依赖于漕河,或者散发自己的生产品,或者输入消费品。”在全国十八座大城市中,淮安排列第九,其繁荣程度超过许多省会城市。运河淮安段两岸即从末口到清口五十余里间,分别有淮城、河下、河北、板闸、钵池、清江浦、王家营、西坝、韩城、杨庄、马头、清口等十多个城镇,这些因运河商品流通而兴起的城镇夹岸数十里,街市鳞次栉比,传递着不同时期的历史文化信息,见证了运河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独特的民俗风情,为运河文化遗存研究提供重要的资料。

运河淮安段沿岸城镇主要有淮安古城、清河县城、码头镇、河下镇、板闸镇、王营镇、小营镇、西坝镇、杨庄镇等。其中,保存相对完好的只有河下镇历史文化街区,其他城镇破坏极为严重,考虑到恢复性的保护投入太大,为此,需采取一定的措施有计划地选择重点加以保护。

(三)相关非物质文化遗产现状评估

运河两岸劳动人民在长期生产生活实践中所创造的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智慧与文明的结晶,既是历史发展的见证,又是珍贵的、具有重要价值的文化资源。这些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历代口传心授、世代传承的文化遗产,根植于民间,是运河淮安段人民的生命记忆和活化的文化基因,同时也是人类创造力、想象力和智慧的结晶。

目前,经过整理和发扬光大,已有部分遗产被列入国家和江苏省、淮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然而,在经济一体化和现代化进程加快的今天,运河非物质文化遗产因其生长的环境发生变化,保存的环境日趋恶劣。特别是现代生活方式对运河沿岸原有的生活方式的消解,直接导致这些遗产的存在空间日渐狭小,乃至于正面临着消失的危险。具体地讲,一些技艺因为老艺人的去世,没有传人,直接导致人死技亡的事件一再地发生。在这样的背景下,抢救工作迫在眉睫。如何更好的保护大运河沿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使这些祖先们创造并赠与我们的宝贵财富能够继续传承下去,已是不得不面对的大问题。

(四)运河沿岸的人文和自然景观现状评估

运河淮安段具有文化与自然遗产水融的特色,天工和人工交融在一起,展示了运河文化遗产的独特魅力。

根据我们的调查,运河淮安段从竹络坝至清口保存了较好的郊野风光,生态环境良好。如运河沿岸——市区以南的开发区和楚州段沿运河两岸展开,有较好的田园风光。楚州城区的三湖一垠,人文景观与自然风光融合在一起,有较好的生态环境,略加整治,可恢复旧日风貌。

里运河沿线可分为市区和郊区两类。市区的工业化程度较高,对沿线文化遗存破坏极大。市区运河两岸分布了较多的工业企业。如淮海南路以西、淮海东路以南、漕运南路、运南西路等运河沿岸路段为传统工业区,这些工业区一方面破坏了运河沿线的文化构成,另一方面又反映了淮安近代以来工业建设的成就。目前,这一密集区的企业及居住区正在拆迁,面临用地调整。与里运河平行的翔宇大道沿线分布有会展中心和新住宅区等大量已建或待建项目,这些建设项目开工后,对原有的运河文化遗产的保存造成了极大的威胁。如城西北路以南段的乡镇企业拆除后,虽利用部分拆迁腾空的土地建设了河滨公园,但在建设中存在着毁坏运河文化遗存的现象。淮安枢纽以南的京杭运河与淮江公路并行,沿岸砂石厂等占用运河堤坝的现象十分普遍,环境不佳。

与市区相比,郊区因工业化程度低,现代化建设起步晚,因此保存了有较好的运河与自然融为一体的田园风光。然而,在不断推进工业化进程的背景下,运河沿线的人文与自然相融合的景观正逐步消失,存在着过度开发,大面积破坏运河沿岸文化遗存的危险。

黄河故道沿岸以居住区为主,两岸的黄河故道绿化风光带具有较好的景观环境。但沿岸住宅虽与河道隔开一定的距离,但建筑高度和密度较大,对运河风貌有所影响。盐河(淮阴区段)、老涧河(楚州区段)、楚州文渠的大部分河道位于市区,以城市型景观为主,并不同程度地受到城市建设的影响,周边环境和水质有待改善。龟山运河、张福河、盐河、老涧河航段及区间有良好的生态环境,两岸的郊野风光绮丽。

洪泽湖高家堰大堤以郊野型景观为主,生态环境良好,有国家级湿地生态自然保护区。高家堰大堤流动的空间布局,充满生命力的水系,以及洪泽湖的浩渺烟波,将大自然的风光通过人的刻意改造以浓缩和升华的方式再现,并与建筑、林木巧妙地有机结合在一起,融人工、自然、文化意境于一体,使自然化的人文景观与人文化的自然景观水融,相映成辉。洪泽湖生态保护区的环境保护对于高家堰大堤等运河遗产的保护具有重要的保障和促进作用。

近年来,淮安市结合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组织开展淮安运河文化遗存专题调查行动,在全市成立十二支文物普查工作队,对运河淮安段以及与之有关的洪泽湖、古黄河、古淮河、盐河等重点区域展开了调查,新发现与大运河有关的文化遗迹40多处。如航运局一号楼、二号楼是本次文物普查新发现的与运河文化相关联的文物,建筑本体保持较好,需要立即着手划定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以加强保护;丰济仓遗址仅存的三幢20余间房屋被周围大量新建房屋包围,急需对其内部房屋资源情况进行调查,着手制定保护规划。

四、运河淮安段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

在运河2000多年的发展史上,淮安地处重要航段,其社会经济始终走在全国的前列。明清两代,漕运总督、河道总督驻节于此,使得淮安一度成为全国的漕运中心、河道治理中心、漕船制造中心、淮盐集散中心等,运河见证了淮安的历史,奠定了城市的格局,繁荣了城市的经济,丰富了城市的文化。

近年来,随着运河“申遗”工作的展开,京杭大运河淮安段文化遗产调查、研究工作取得新进展,运河文化遗产在一定的程度上得到了保护和重视。如2007年底,淮安市文物局委托江苏省城市规划设计院编制《淮安市文物保护紫线规划》,相关文物的保护真正走上规范化、法制化轨道。又如有关部门对淮安运河水利工程及相关文化遗产保护管理现状的分项评估的结论是,管理状况良好的占54%,管理状况一般的占28%,管理状况较差的占18%。这些数字从一个侧面告诉我们,进一步保护和利用这些遗产必须提上议事日程。

其一,开展专题研究。京杭大运河作为“文化线路遗产”,在政治、经济、文化、科技、民俗等众多领域反映出广博而深厚的文化内涵,以其坚韧的活力和独有的魅力保留和延续下来,成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运河淮安段存有大量运河设施、古城街区、特色民居、道观庙宇、地方会馆、园林建筑、名人遗迹,构成了运河沿线独具特色的建筑群落和文物名胜,展现出淮安绚丽多姿的运河文化风貌,是祖先留下来的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目前已做的工作有:(一)配合运河“申遗”,组织具有影响力的知名专家来淮安,向专家们推介淮安的运河文化遗产,如向他们介绍古清口水利枢纽工程的遗产价值、介绍淮阴三闸在运河水利工程史上的成就。(二)召开全国性的学术研讨会,目前已举办数次。(三)点校和出版相关的运河文献,如荀德麟主持了部分运河文献的整理工作,张强主持点校了一批地方文献。这些文献为提高运河城市淮安的知名度做出了努力。(四)参与运河沿岸城市的研究合作,淮安市政府多次派员参加运河城市论坛,等等。在这些方面,淮安市政府及相关人士虽做了一定的工作,但还不够,需要进一步地深化。

其二,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编制新的运河淮安段的保护条例。2005年,东南大学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编制完成《淮安里运河文化长廊概念性规划》,对贯穿市区36公里的里运河本体及沿河区域提出主导性保护意见,初步建立了遗产评估系统,对各遗产点进行价值分析、制定保护措施,进而将这一系统纳入运河辅助规划系统中;同时编制完成《河下古镇历史街区保护与整治规划》、《驸马巷——上坂街历史街区保护与整治规划》、《清江文庙——慈云寺历史文化风貌区保护规划》、《码头古镇总体保护规划》等相关规划10多个,对与运河有关的历史街区、古镇古村、治水遗迹等均提出明确的保护要求。2007年底,江苏省城市规划设计院编制完成《淮安市文物保护紫线规划》,该规划按照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要求,为大运河淮安段划定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明确规定在大运河保护范围内,不准私搭乱建,不得割断居民与运河的时代联系;在建设控制地带内的建设项目要事先征得文物部门的同意,尽量保留运河的原有肌理,使运河保护真正走上规范化、法制化轨道。2008年10月成立了淮安市大运河遗产保护与申遗工作领导小组,聘请东南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和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编制《大运河(淮安段)遗产保护规划》,已于2009年11月底编制完成,这个保护规划符合淮安运河及其沿线文化遗产保护的实际,对于淮安更加合理、有效的保护和利用大运河沿线文化遗产具有重要指导意义。但我们以为,因运河淮安段文化遗存调查方面不够准确和全面,需要重新普查,在此基础上制定新的方案。

其三,对运河淮安段文化遗存作必要的修缮。为进一步做好保护工作,淮安市制定了运河文物保护修缮计划,有选择地对运河沿线的文物古迹进行保护修复。2007年,国家文物局公布古末口遗址、古清口遗址、清江大闸、漕运总督署遗址、码头“三闸”遗址、淮安钞关遗址、淮安丰济仓遗址、乾隆阅河御诗碑、竹络坝、河下古镇等16处运河本体及沿线相关文物,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京杭大运河(江苏段)的重要保护节点。目前,淮安市已为每一节点刻制并树立了黑色花岗岩文物标志牌,以切实加强保护。2003年以来,淮安市从城市维护费中每年安排150万元文物保护经费,用于重点文物古迹特别是运河文化遗产的维修和保护。较大的项目,还另外安排专项经费。运河沿线各区县也积极投入资金,和市里上下联动,共同做好大运河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近三年来,淮安市用于运河沿线文物古迹维修的资金就达上亿元,先后组织维修了淮安钞关遗址、清江大闸、吴公祠、大王庙、陈潘二公祠、圣谕祭祀碑、润州会馆等十多处有关大运河的文物古迹。市政府还拨出专款支持楚州区维修和保护运河名镇——河下古镇。淮阴区也投入巨资维修码头古镇漂母墓、韩信故里、枚乘故里等文物古迹。

其四,实施运河水环境整治工程。水体污染是运河淮安段难以解决的大问题。运河淮安段的水源主要来自洪泽湖,洪泽湖的水源主要来自淮河。淮河中上游水体污染严重,直接影响到运河淮安段的水质。此外,在工业化及现代化的进程中,淮安本身也存在着因排污引起污染运河水体的问题。淮安市历届政府都重视运河水体保护及环境整治,但受到诸多因素的制约,运河水体的保护、开发和利用始终不尽人意。随着陆运兴旺、工业发展,城区古运河水运功能消失,工业污染、农业污染、航运污染、生活污染、码头污染、旅游污染都集中反映到运河的水体上。建议淮安各级政府应进一步提高治理和管理水平,尽快地恢复运河淮安段历史风貌。

其五,加强非遗保护。淮安市十分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20世纪70年代,文化部门曾专门组织人力,对全市的民间文学、歌谣、谚语进行搜集、整理和出版。近几年来,淮安市坚持非物质与物质并重,加强运河文化遗产保护,通过举办保护成果展、民间文艺展演、工艺品展示等形式,宣传、弘扬淮安民间文化,并采取资金扶助、表彰奖励等方式鼓励和扶持传承人进行传习活动,但我们认为,这一工作还需要进一步地加强。

五、运河淮安段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开发利用

在运河申请世界遗产的大背景下,充分挖掘运河淮安段文化内涵,保护运河文化遗存,延续运河文脉,传承历史文明,在大运河保护和申遗中提升城市的文化竞争力,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将有很多事情要做。为此,针对这一情况,我们打算就运河淮安段的现状提出一些开发和利用方面的建议。

其一,充分发挥现有运道的航运功能。大运河是特殊的历史文化遗产,航运与运河的生命息息相关,没有航运大运河将失去最核心的文化价值。京杭大运河在历史上为我国南北物资流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今天依然在我国综合运输体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是我国内河水运网络“一纵、两横、两网”中唯一的纵向通道,也是北煤南运和长三角地区外向型经济的大通道。随着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实施,大运河又被赋予新的功能,大运河的文明在流淌中得到新的延伸和发展。需要提出的问题是,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如何保护现有的文化遗存是工业化进程中必须关注和解决的重要课题。

其二,建议政府以更积极的态度参与到申报世界遗产的进程中。四通八达的运河建立了不同地区的文化交流关系,丰富了传统文化的内涵,凝结了古代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诸多领域的成果,既是一部展示民族文化优秀传统的百科全书,同时也是全人类的共同财富。2006年6月,京杭大运河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12月,大运河被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从另一个层面看,2009年至2014年是大运河保护和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的关键时期。具体地讲,2009年至2010年是启动阶段,2011年至2012年是保护、整治阶段,2013年至2014年为申报阶段。从国家的层面看,目前已基本完成了大运河文化遗产的资源调查和认定工作,明确了大运河文化遗产保护、展示、利用和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思路,改善了部分大运河文化遗产本体和环境景观的保护状况,在运河保护和申遗已全面启动的背景下,我们必须乘势而上,按照《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的要求,充分挖掘大运河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通盘考虑物质文化遗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切实把积极申遗的过程变成加强大运河保护与开发管理的过程,推动大运河遗产的整体保护和可持续发展。与此同时,积极开展申遗宣传,弘扬本地方的文化传统和文化特色,使运河成为展示本地区文明的重要窗口。

其三,根据区域特点积极发展相关的文化产业。长期以来,文化遗产的社会效益为社会所公认,但往往容易忽视它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由此造成文化遗产的价值一直被低估,资源效应未能完全释放。京杭大运河显示了我国古代水利航运工程技术领先于世界的卓越成就,留下了众多的水利工程遗存、历史文化遗存以及依托运河发展起来的名城古镇。如果再加上运河沿线尚未被很好发掘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就更丰富了。《大运河(淮安段)遗产保护规划》确定,淮安段大运河水工及相关文化遗产共35项119处,淮安是镶嵌在大运河上面的一颗明珠,运河世界文化遗产的申报需要淮安。这笔宝贵的文化资源应在淮安的经济发展中得到充分的展示。为此,我们主张通过运河文化遗产保护和展示来培育旅游景点、带动旅游经济的发展,以便把文物资源有效保护与合理利用结合起来。近年来,总督漕运公署遗址、淮安府衙、明祖陵等景点展示利用所取得的良好效益,为运河遗产产业化作出了有益探索,今后还应在运河核心文化遗产开发利用方面多下功夫。

其四,市区运河沿线工厂林立,在一定的程度上反映了20世纪以来淮安工业建设的成就。这些工业成果虽然有破坏运河人文景观、自然景观、文化遗存的一面,但它们本身也是在历史的进程中形成的新的文化遗存。鉴于此,能否将有意识地保护与工厂拆迁结合起来,在整治和恢复运河沿线的文化景观和自然生态的过程中,将淮安城市工业化进程的历史与运河文化遗产的保护有机地融合起来,借此机会作保护与利用运河文化遗产的新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