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利用规划分类范文
时间:2023-10-19 16:06:0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土地利用规划分类,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ArcEngine;土地利用规划;建库系统;技术流程
中图分类号:F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07)12-0291-02
1 引言
土地利用规划空间数据库是土地利用信息化的基础,是国土资源基础空间数据库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便于土地规划审批的图形审查工作,各地国土资源部门都建立了以一定年限为基年的土地利用空间数据库。
2 土地利用规划数据源处理
2.1 土地利用规划信息的基本内容和分类体系
为便于土地利用规划信息数据的管理、共享和使用, 根据土地利用规划信息的主要特征,将土地利用规划信息划分成不同的门类、大类、小类,构成土地利用规划信息的分类体系,以控制各类信息的编码和使用。整个土地利用规划信息分为4个门类,10个大类,48个小类。数据编码采用线分类法,按照土地利用规划要素分类体系分为若干大类,并依次分为小类、一级类和二级类,基本分类代码由七位数字层次码组成,可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缩减或扩充。具体分类情况可参见《县(市)级土地利用规划数据库标准》。
2.2 空间数据分层及定义
图层划分应做到适用、合理,无关联的信息要分层存放,并结合空间数据管理的实际需要进行。图层的划分应符合下列3条原则:(1)按不同的图素内容划分若干图层 (2)相同逻辑的信息内容尽量放在同一图层中; (3)图层的划分要符合地理信息系统管理空间数据的基本要求。依据“三原则”,参照《县(市)级土地利用规划数据库标准》的要求,在《标准》的基础上,增加以下图层:辅助线、辅助面、地类符号、图斑面、注记层。
3 建库系统
3.1 建库平台
规划数据库的建立采用基于ArcEngine组件进行二次开发的土地利用规划建库系统作为建库平台。根据土地利用规划数据库的建库要求,平台提供以下功能(1)数据管理:提供类似ArcCatalog一样的数据组织、管理工具,可以实现SDE数据库、个人数据库等的综合管理;(2)数据处理:坐标转换、拓扑构面、图幅坐标计算、图幅理论面积计算、图幅合并、基期属性传值导航图层、注记层创建、用途分区划定、规划建库图层属性赋码;(3)数据输出:标准图框生成、规划专题渲染图件制作、专题图件模版制作;(4)数据检查:属性检查、图形检查、拓扑检查、其它检查。
3.2 数据库平台
由于此次建库使用的数字数据比例尺较大,形成海量数据,因此利用ArcSDE+关系数据库来管理空间数据,实现空间数据在逻辑上的连续和空间上的无缝集成。在选择关系型数据库时,考虑到数据库系统必须符合网络化、多媒体化以及统一管理空间数据和非空间数据的要求,我们选取不仅能支持海量空间数据统一存储管理,还能够支持国土综合电子政务应用系统的关系型数据Oracle10g作为此次数据库管理平台。
4 建库实现
考虑龙泉驿区土地利用规划工作的实际情况,经反复试验总结,本次建库的技术路线包括以下几步:(1)收集、准备、分析、处理资料,拟定技术方案;(2)以规划管理信息系统软件为平台,将基期现状信息进行入库处理,然后在此基础上编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大纲;(3)在系统支持下,编制多套规划方案,多方征求意见形成最终的方案,并报有关部门审批,直至审查通过根据通过的规划建立规划数据;(4)将所有规划数据进行入库处理;(5)在系统支持下输出各项规划成果数据表格及图件。以此建库技术路线为准则,制定了如下的建库技术流程,如图1所示。
4.1 资料收集准备
在资料准备的过程中,资料的内容以《县(市)级土地利用规划数据库标准》要求为准。在本次建库中,土地利用规划资料收集包括图件资料、数据资料和文本资料。图件资料包括基年各乡镇1:1万土地利用现状总体图,现阶段城市总体规划图,上一轮土地利用规划图以及土地利用、复垦、整理和基本农田保护等专项规划图等。数据资料是包括2004年7月建立的2003年土地利用更新调查数据库以及中心城区规划电子文档。文档资料包括各乡镇中心村分布、面积登记表,中心城区各时段的规划指标及分布情况表、土地潜力整理表。
4.2 基期数据入库
土地利用规划数据库所用的基期现状数据为国土局提供的“土地利用现状数据库”电子文件,为MapInfo格式。首先,需要将MapInfo格式的数据转换成本次建库平台所支持的数据格式即e00或.shp格式,并且利用平台提供的非标准与标准图层字段映射匹配关系的设置功能使得一些非标准图层结构转换成国土资源部规划数据建库要求的标准结构。其次,将土地利用现状图的地类代码或者是实体代码与规划基期地类代码或规划代码形成映射,自动将规划基期数据中三位的 “DLDM”生成七位的“GHDM”。第三,将空间图层统一到同一坐标系下。最后,对合并的基期数据进行自检处理,数据检查包括图形检查、属性检查、拓扑检查和其他检查。在进行基期属性传值自动处理的同时,形成规划编制所需各类导航图层(乡导航、村导航)以及注记图层,一并转入规划基期数据库。
4.3 编制规划方案
在基期信息资料的基础上,编制规划要素,建立各项规划信息图层,划分用途分区,建立规划属性数据、从而获得相应的规划数据。规划建库制作采用四定原则:定序(土地使用的时序)、定量(土地使用数量)、定性(土地使用性质)、定位(土地使用空间位置)原则。定序,将各专题规划要素进行规划属性的赋码与自动传值,包括每一个规划图层所需的规划代码、规划时段、规划方案(版本)编号、行政单位代码以及权属单位代码,确定土地使用的时序。定量,通过规划专题分析,进行规划要素的指标划定,确定规划占用基期统计确定土地使用数量。定性,从规划基期提取规划编制要素信息,自动根据规划编码确定土地使用性质。定位,采用快速导入坐标进行重点建设项目位置定位、基本农田保护区划定以及土地用途分区划定,确定土地使用空间位置。
4.4 规划数据入库
根据通过规划编制的数据建立规划数据库。在规划数据入库前需要进行数据处理。首先,进行图形数据整理。在图形数据整理过程中删掉所有过渡性的临时图层文件,对图层进行全面的规范化整理,从而获得标准化、规格化的具有准确属性的分层图形数据库。属性数据处理其次进行数据质量检查。质量检查包括属性检查、图形检查和拓扑检查。属性检查主要检查规划代码、规划时段成对出现、圈内外、城市、是否属于本测区权属代码。
4.5 规划数据库应用
通过土地利用规划数据库的建设,形成规划修编图件成果及规划编制相关统计表格。规划指标及规划文本作为规划实施年度计划指标的核减依据。规划成果数据(图件及表格)作为规划实施建设用地控制指标的核减依据,从而为下一轮更加科学地进行规划编制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阮晓兵.浅谈县级土地利用规划数据库建设[J]. 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系统,2005,(12).
篇2
关键词 土地利用规划 土地利用系统 软件工程
中图分类号:P208 文献标识码:A
土地是人类生长的命脉,它赐予了植物营养,同时也赋予了人类生命。所以,现在的我们要保护土地的可重复利用功能,并且禁止滥用和乱用。要保证土地利用合理化,并且高效的实现利润与土地双赢的目的。
1土地利用规划系统
在土地利用规划系统中,要分为四部分。其中要利用需求预测子系统管理土地利用资源,这被称作先导工程。其次是利用适宜性评价子系统帮助提高土地利用资源,这被称为基础工程。再次是利用结构优化子系统改善土地主体的利用资源,这被称作是主体工程。最后,是利用计划管理子系统来完善土地信息资源管理工程,这一过程被称为辅助工程。整个这个大土地利用规划系统的作用是明确了文本规划,包括总体报告和专项报告。具有了规划软件,包括数据信息、图像信息、还有模型信息。还有是增加了规划图件,包含了规划图和评价图等等。
2软件工程的利用
为了让土地适宜性发展,完善最佳整体布局,从而提出了主成分分析模型,并且从中能更好的体现出对土地的利用。而且,运用软件工程管理土地利用规划之后,更加简明了土地使用情况。例如,分析某地土地规划,在总人口增加的同时城镇人口也会增加,随之城镇建设用地增加,分别用于独立工矿用地、工业总产值、农业用地等。当用地量增大的同时就会相应的增加工业投资、交通投资、农业投资以及特种投资等等。同时体现的是国内生产总值增大,导致企业单位对人员需求量增大,体现的是工业劳动力增多,良性循环后流动人口增大,总人口还会增多。
反之来看,若是把土地过多的划分给交通用地,则会导致农业用地减少,农村居民用地减少,农业人口减少,同时还会影响到总人口的减少,城镇人口减少,城镇建设减少,从而导致独立工矿用地和工业总产值的下降从而导致国内生产总值的降低。在农业用地的基础上,对特种用地的需求量是很低的,并且,要贴切度良好,适宜度适中,最大限度的确定土地使用的适宜性状况。所以,要合理性、系统性规划土地利用资源,保证土地可再生产、再发展的可重复性利用的局面。
3土地利用规划系统方法及软件工程
3.1土地利用规划系统的内容
土地管理的规划一定要落到实处,要跟随政策的脚步,以软件工程技术为辅助手段,加强土地利用规划制度。在运用软件工程的技术之后,取得了高值性的效果。就此,我们来介绍一下系统的功能结构。
系统的总控模块分为七大部分。第一大部分是土地需求预测子模块,细分为社会经济发展仿真和土地利用需求预测。第二大部分是土地结构优化子模块。细分为土地利用结构调整和土地利用分区布局。第三大部分是土地利用评价子模块,细分为土地利用适宜性评价和土地利用效益评价。其中,土地利用适宜性评价又分为三小部分,城建用地适宜性评价和农业用地适宜性评价以及工业用地适宜性评价等。第四大部分是土地计划管理子模块,细分为土地利用价格评估和土地利用审批控制等。其中土地利用审批控制又细分为四部分,土地利用片号识别、土地利用模糊识别和土地利用交通识别以及土地利用地域识别等。第五大部分是土地动态监测子模块,细分为土地利用数据维护和土地利用信息查询等。其中,土地利用数据维护分为土地规划数据维护和土地评价数据维护以及土地状况数据维护等。第六大部分为土地图像分析子模块,又细分为土地属性图像互查和土地专题图分析等。第七大部分为系统辅助服务子模块,又细分为管理政策法规查询和系统操作指南等。
3.2土地利用规划系统的作用
其中以第一大模块为基础,针对社会经济发展情况进行动态仿真。其作用是预测发展趋势并且能够合理的进行土地资源分配。第二大模块为前提,针对土地分配等是否合理做出适宜性评价的过程。其作用是对图例利用的结构问题进行总体的分析。第三大模块为根本,对土地适宜性与结构相结合,形成整体的分析。第四大模块为主要执行,确定土地价格,识别用户等等,以实现土地的最优利用。第五、六、七大模块作为辅助工作,把我土地使用情况,并且根据地质问题或使用问题及时进行维护,主要运用软件工程技术中的图像把各种信息更加清晰明了的呈现出来。更重要的是分析我国土地利用规划的现状,不要浪费资源,要合理性、适宜性、科学性的进行综合使用。要充分的利用软件工程对土地进行系统的规划,确定土地利用规划的系统方法得以更好的实施。
4结束语
在土地利用规划设计中,一定要保证土地的科学性、动态性以及可持续发展性,同时还要保证其使用性。要明确土地的利用放向还要分析整体布局。将主要部分进行系统分析与优化。借助周围自然条件与社会环境等,完善土地利用规划。同时提高社会的收益,保证经济收入与生态环境无污染相结合。按照整体的工程结构来为未来勾画蓝图。
参考文献
[1] 曲凯,李新运.基于GIS的县级土地利用规划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J].聊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19(1):49-53.
篇3
关键词:土地利用规划学课程设计;教学改革;措施与建议
作者简介:马松梅(1983-),女,河南商丘人,石河子大学理学院,副教授;王玲(1974-),女,江苏淮阴人,石河子大学理学院,副教授。(新疆 石河子 832000)
基金项目:本文系石河子大学教育教学改革项目(项目编号:JG-2010-007)、石河子大学教学改革项目(项目编号:JG-2012-025)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4)06-0084-02
土地利用规划学是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及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的核心课程和专业基础课程之一,其教学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全面重点掌握土地利用规划学的工作方法和程序。[1]人类的土地利用活动涉及社会、经济、文化、环境生态等多方面,是人类以土地为载体所进行的物资、能量、价值的不断交流和转换过程,而土地利用规划学就是对这些过程活动所做的综合部署与统筹安排,[2]其目的是使人地活动处于动态平衡中,从而保持人口、资源、生态等的协调与可持续发展。土地利用规划学在土地利用和管理科学中起着龙头作用。土地利用规划学课程的课程设计是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实践环节,通过课程设计的实践和教学,培养学生认识、分析、研究复杂的土地利用问题的实际能力,使学生基本具备土地利用规划学工作阶段所需的调查分析能力、综合规划能力和综合表达能力,并且最终培养学生掌握土地利用规划相关文本(例:土地的整理与复垦、土地评价)的编制方法。
但是,随着国家经济建设的发展,特别是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土地利用规划的任务发生了质的变化,从以农业生产为主,发展为当前的以土地可持续利用为中心,这对土地利用规划学的理论和技术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导致现有/土地利用规划学滞后于社会需求,难以满足土地利用的技术保障。[3]因此,尤其是目前的课程设计环节,难以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进行教学改革势在必行。本文从石河子大学理学院地理系的土地利用规划学课程的课程设计的特点、教学要求、教学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几个方面进行综合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相应的改革措施,预期为培养土地领域的创新型人才提供基础。
一、土地利用规划学课程设计的教学要求
对于土地利用规划学课程设计的教学要求,本研究具体从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效果四个方面阐述以下几点:
第一,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选定合适的、难易程度适中的课程设计题目,做到教学的广度与深度适当,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充分调动、激发学生进行主动学习和思考。
第二,要注意在课堂教学和课程设计的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积极构建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的启发式、讨论式的教学模式,充分发挥、调动学生在课程设计中的主观能动性,积极构建民主、平等、和谐、互动的师生关系和教学环境。
第三,注重培养学生的能力。教学要能联系社会发展、经济、生态、环境等与土地利用问题密切相关的实际情况,指导学生综合运用课程涵盖的多领域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并通过在课程设计过程中,教师引导、演示与学生分组讨论等活动的开展,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四,教学中注意其他相关课程知识的巧妙引入,使学生了解规划各层次(如总体规划与上下层次的规划等)的衔接,了解土地利用规划相关规范与总体规划的关系与区别。
第五,以具体案例为例进行教学,使学生掌握土地利用规划实际调研的方法、步骤等,并能够在具体案例中充分展示、运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培养学生的全局观和可持续发展观。
第六,根据实际范例,要求每位学生能通过相关软件或图纸制作土地利用规划图、空间管制图等,并能够独立负责、完成一个土地利用规划学专题文本的编制。
二、土地利用规划学课程设计教学过程中面临的问题分析
1.理论性和综合性较强,学生感觉困难较大
教师在课堂上给学生布置完设计专题,通常只介绍设计过程、步骤和方法,而学生要在课后花大量的时间来完成一系列的工作,例如查阅、收集数据资料,进行用地结构的空间布局、设计、修改及确定布局方案,完成设计图及设计图纸等。这些过程在具体操作的时候,不仅要熟练掌握土地利用规划学课程的很多专业知识,还要具有很多如前所述的相关课程知识。此外,还需要了解许多相关的政策与依据等,所以说理论性和综合性都较强。当需要学生把土地利用当作一个整体进行总体规划设计时,学生通常缺少全面综合把握土地利用各相关要素、相关问题的能力,所以学生通常感觉很茫然,不知道如何下手。
2.“真题真做”难以实现
“真题真做”通常缺少现实的支撑平台(如设计院、设计公司等)及规划方案评审程序,这样学生只能在实验室练习,不能参与调研及资料收集等重要环节,而且缺乏对实际问题进行分析、学习的机会,最终造成对土地利用规划的总体程序认识不全面。另外,土地利用规划的选题非常关键,选题的大小和内容决定了它是否适合学生有效完成。题目太大,在短时间内学生无法圆满完成任务,而题目太小又起不到锻炼的目的。而“真题真做”式的现实选题又很难实现,所以仅仅基于数据资料的课程设计不仅不利于学生的创新和协作,而且任务安排的不同,还会导致学生不能有效地把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去。
3.成绩评定不够合理
由于土地利用规划学的课程设计综合性较强,课程设计的工作量较大,学生通常无法独立完成,需要学生分组协作,共同完成课程设计的内容。但是,这种做法的弊端是教师很难客观地了解团队里每一位同学的工作量。很可能会出现这样的问题:只有小组内的部分同学完成课程设计的任务,这一方面增加了教师客观评定成绩的难度,另一方面也可能会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土地利用规划学课程设计的教学改革
1.加强实践环节,尽可能实现“真题真做”
理论联系实践是最好的学习方式,特别是在土地利用规划学课程设计的过程中,加强与相关实践单位之间的联系与合作,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实践机会和平台,才能保证学生在圆满完成任务的同时得到有效的锻炼,从而让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相关问题,提高编制规划文本的实际操作能力。为了更容易实现,可以将土地利用规划分成若干个专题,使得每组学生的专题内容及侧重点各不相同。
2.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土地利用规划学课程设计的教学应重点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包括方案构思能力、综合协调能力和成果表达能力等。通过方案构思能力的培养,可以加强学生的调查分析能力。通过综合协调能力的培养,使得学生可以结合学习的专业知识,客观准确地制订出相关的规划成果图,并表达自己的规划意图。通过这一系列的训练,能使得学生能够将理论知识和实践规划紧密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3.采用过程评价体系
在土地利用规划学课程设计中,引入过程评价体系,即注重整个教学过程和课程设计过程的评价,做到评分标准的细化与量化,打分有理有据,从而提高出勤率,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热情。
参考文献:
[1]王万茂,韩桐魁.土地利用规划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2.
篇4
1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生态理念要点
1)土地规划区域生态安全评价。目前,我国并没有统一定义生态安全,对于生态安全的界定学者们也是众说纷纭。笔者认为所谓的生态安全,主要是指未威胁到人们的安全、健康、必要资源、环境变化以及生活保障来源等。其中,社会生态安全、经济生态安全和自然生态安全均属于生态安全系统。规划区域内的社会、经济和自然生态安全需要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中得到保障,确保规划方案可行的前提就是规划区域生态安全评价的开展。2)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用地类型划分。根据用途对我国现行土地进行分类一般可分为三种,一是建设用地,二是农用地,三是未利用地。建设用地分为3类,一是独立工矿用地,二是水利设施用地,三是交通运输用地;农用地一般分为5类,一是园地、二是牧草地、三是耕地、四是林地、五是其他农用地。土地利用现状通过这一分类体系能够很好地反映出来,主要对经济、社会方面的功能进行综合考虑。近年来,土地规划和建设的主导思想正在逐步转变为生态用地保护和建设生态环境,对区域规划用途的土地进行分类利用时,需要对土地的社会、经济和生态功能进行综合考虑。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需要对不同功能的地类进行明确,提取、归并土地体系时需要根据土地体系功能进行。3)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对于现行的国内外环境影响评价的发展、作用、指标体系、评价程序和方法等方面很多学者已加强研究。现如今,在我国五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对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进行落实的主要环节是县级规划,非常有必要对该级土地的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进行评价。4)规划区域生态足迹分析。所谓的生态足迹分析,主要是一种持续性规划方法,在对特定人口和经济体的资源消费与废弃物吸收进行估算时根据相应土地的生态生产力进行。生态足迹分析在规划区域开展时,能够对该区域生态承载力进行研究,对土地利用的可持续性进行测算,对规划目标的土地利用可持续性和生态可行性进行评价。该方法在对国外同类型研究进行科学借鉴的情况下,经常应用在大尺度模型和方法上。不过对其进行具体层次的研究应用,尤其是具体的体系和模型在县城尺度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的应用还相对缺乏,在今后的实践中分析生态足迹时需要有效结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从而实现对规划方法的创新和生态理念的增强。
2现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1)对生物群落的影响。实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相当于土地区域性的利用活动。在实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以后,所改变的土地景观生态系统很难再恢复原样。通过长期实践能够看出,我国大部分的农用地或未利用地变为建设用地时均处于未完成规划或者已完成规划但可行性不强,对于自然状态的田、林等生态系统未科学合理处理,导致其成为人工生态系统,大量的建筑物和道路替代了原本复杂多样的自然植被,块状的自然生态系统被分割孤立出来,从而使野生动物的活动范围大量减少,严重影响了生物的多样性,进一步降低生物的存活率。2)对土壤的影响。实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会对土壤整体质量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例如影响土壤的肥力、结构和质地等多个方面,从而使土壤受到污染,进一步降低生物活性,酸化、盐化或板结土壤等。在实施规划时,因为调整了土地利用结构,会使大片森林遭到破坏,草地成为耕地,对原有植被造成损坏,从而使水土流失加剧,水土流失不仅会使肥沃的表土出现流失,而且会降低土壤的肥力,严重情况下还会导致淤塞下游河流,洪水泛滥。如果在干旱区域放牧过度的话,会造成牧草地的大面积消失,对原有的生态系统造成破坏。另外,衰减的植被会减少土壤中的有机质,降水在坚硬的土壤中很难渗入其中,水分的缺乏使植被快速衰减,从而降低植被覆盖度,最终导致沙漠化越来越严重。3)对水资源和水环境的影响。在实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后,地下水位的下降、水环境质量的降低等是对水资源及水环境影响的重要体现。近年来,随着城镇化建设步伐的不断加快,农业用地逐步转变为商业用地,下垫层的滞水性和渗透性受建筑物及水管网建设的影响而不断减弱,降雨以后很大程度上减少了雨水的截留、填洼、下渗以及蒸发量,从而降低了地下水的补给径流量,大幅增加了地表径流量;重新布局工矿企业、建设新城镇需要大量排放工业和生活污水,从而彻底改变了区域内的湖泊、河流等水环境质量,直接危害到生活用水及农田灌溉。4)对植被的影响。在实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以后,日益增长的城镇建设用地需要不断加大对草地、林地以及荒地的开发力度,从而降低了地表植被覆盖率,单一的农作物逐渐替代了之前多样性的植被。与此同时,在开采完矿山以后,很少企业规划和整治矿山区域,严重破坏了矿区植被。还有些矿山在大量抽水以后,导致地面塌陷和地下水位下降严重,从而导致地表植物因缺水而枯萎。
3基于生态保护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措施
1)加强规划编制后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在进行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时,需要将一套土地利用规划体系建立起来,并确保其完善性和协调性。实施规划后对生态环境的变化情况及趋势可以通过生态环境影响评价进行了解,从而使规划对环境造成的后果更清楚的展现出来。相关部门需要及时修改或重新规划对生态环境产生不利的因素,对用地结构和布局进行适当调整。根据生态规律使生态系统的运行情况得到改变,从而使区域生态环境健康得到保障,使生态环境质量得到提升,最终实现持续利用土地资源。2)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中充分运用生态保护。开发利用和管理土地资源的有效途径就是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想要实现生态效益,良好的总体规划是重要前提条件。所以,需要在整个规划编制过程中始终贯穿生态理念,确定多目标规划模式,其规划核心为资源、经济、人口和环境,在土地规划目标体系中纳入生态效益。另外,要坚持把生态环境要素纳入到土地利用现状分析评价、划分土地利用分区、土地质量评价以及土地供需预测分析范围内。将土地自然资源生态系统的特点突出出来,将符合生态发展需要的土地利用功能分类体系建立起来并不断完善。在土地利用规划和资源开发中坚持生态用地,对特定区域进行明确,将其作为生态功能用地。3)建立完善透明的土地利用管理体系。规划和实施管理是促进土地利用规划达到预期效果的基础保障,规划管理的基础就是编制土地利用规划,规划编制的最终目的是规划的实施,是落实土地利用战略的具体表现,建立实施保障体系是达到预期效果的有效途径。所以,需要对各级土地管理机构和队伍加强建设,将管理队伍不断充实,使管理人员的法制教育进一步加强,从而提高管理决策水平,监督规划实施。
4结语
基于生态理念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作为一项综合性系统,需要坚持编制结合实施,理论结合实际,不断探索在实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时存在的生态问题,及时将生态理念贯穿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按照可持续发展理念编制规划方案,探索实施方式,从而使其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在各项目规划之间的关系起到协调作用。
作者:吕廷恕 单位:驻马店市土地整理中心
参考文献:
[1]李嘉碧.土地利用规划的实施管理研究[J].山东国土资源,2010(7):36-40.
[2]邵玲,杜文星,杨俊孝,等.基于生态足迹理论的新疆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研究[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1(7).
[3]郭忠诚,施玉麒.土地利用规划修编对规划修编的启示[J].上海地质,2010,30(3):49-52+62.
篇5
【关键词】土地规划;问题;解决对策
引言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推动了城市化建设进程的不断加快。土地作为城市建设过程中最为重要的基础条件之一,绝对是不可或缺的生产要素。我国的土地资源是有限的,想要使其得到充分利用就必须进行科学管理的规划。
1、土地规划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
1.1存在片面性和盲目性 农村土地规划及其管理主要涉及到县、乡两级国土管理部门,管理人员存在缺乏专业的土地规划的知识,同时,乡镇农村土地规划的编制实施管理存在缺陷,使得规划农村土地存在着片面性和盲目性。
1.2缺乏动态性 对于区域内的土地自然属性、生态环境以及人文地理等方面缺少全面细致的分析,这样导致土地利用过于简单化,从而造成其指标预测精确度下降。加上规划本身的约束性,有些规划受到不确定因素的影响,需要做出调整或者更改,之前的规划方案就可能作废,或者是很难做出相应的变化来及时调整。实际工作中,许多地方的土地利用规划调整的依据并没有根据客观情况来进行科学合理的预测规划,在原基础上做表面工作,编造相关数据,使得土地规划成为僵化的形式,从而导致了土地利用规划工作与现实脱节,削弱了规划指导控制作用,规划也就越来越脱离实际。
1.3缺乏可操作性 对于建设用地的预测和安排也只是根据有关部门现有的规划展开的,创新能力极其低下。且在一些土地规划的制定过程中,一些地方思想保守落后,观点缺乏新颖性,土地规划方案执行性不强,无法体现土地规划的预测性、先进性。土地规划的问题比较严重,利用土地的目标、实施方针政策的具体措施也缺乏特色,尤其缺乏地方特色,特别是还有一些地方的土地规划出现雷同。
2、土地规划存在问题的原因
2.1规划方法问题
2.1.1部分规划思路、规划方法不合理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突出了保护耕地的理念,强调在规划上实现耕地数量的不减少,这种规划的思路不能全面、综合地贯彻土地利用规划的原则,明显存在不合理的地方。这是典型的计划经济的规划方法和资源配置方法。实践证明,这种层层下达指令性控制指标的规划方法是失败的,耕地保有量,并未保住,建设用地总量也没有控制住。另外,过于强调规划的控制,缺乏弹性,不能很好兼顾各地区的实际情况,规划指标地区分配的不合理。同时,指标分解过程中任意性较强,为保证部分硬性指标,不得不大幅减少其他指标,以达到总体平衡。规划目标不合理,实际用地必然要突破指标的控制,在土地管理上产生问题,对地方的经济发展产生不利影响。
2.1.2规划分类体系不完善 主要存在以下问题:①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五级规划都是对土地利用现状的类型进行结构和布局的调整,规划内容基本一致,重点不突出,模式僵化。②以县、镇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为实施性规划,作为整个规划体系的基础,仍停留在总体规划的层面上,规划的深度不足。③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对专题规划没有系统规定,专题规划编制不够规范和全面,导致相关的规划目标的预测依据不充分。④规划划定的土地利用分区的分类较粗,针对性不强,尤其是与各部门规划的内容差异较大,难以衔接。
2.2规划的实施保障制度方面
2.2.1公众参与度不足 由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由上而下指标控制的规划方法,规划编制过程没有公众参与机制或公众参与度低,造成了缺乏公众监督以及公众对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不了解,从而使规划编制和实施失去群众基础,导致规划实施过程中缺乏群众认同而增加困难。此外,虽然规定了镇级规划的公告制度,但不少地方没有认真执行。
2.2.2与城市规划的关系未理顺 由于宣传力度不足,以及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本身存在可操作性不强的问题,在实际操作中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跟随城市规划走的现象普遍存在。
2.2.3灵活性不足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一经批准后,规划的调整必须经原批准机关批准,这虽然维护了规划的严肃性,但也造成了规划执行的灵活性不足。批准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最低层次机关为经省人民政府授权的地级市人民政府,这样涉及规划调整的,没有针对项目的具体情况来设定条件,不管项目类型、用途以及不符合规划的面积大小如何,均应上报审批。其间经过的审批层级较多,程序较为复杂,耗费时间长。
3、解决土地规划中的问题的方法
3.1深入规划体制改革 土地规划要高效有序与编制实施空间规划密切相关,有效解决土地规划中存在的问题,必须改革规划体制,加强规划的衔接协调力和综合管理力,减少规划数量,严格界定各类规划的范围,建立起在市场经济发展下,以主体功能规划为基础,土地规划等专项规划为补充,各类规划定位清晰、功能互补的规划体制。
3.2提高专业化水平 我国现在正处于经济快速发展阶段,经济以及社会结构都在不停地发生变化,所以对规划编制也要不断地进行相关的调整,在一定时期内无论规划做得多详细总会有许多新问题、新情况,所以规划应进行有科学依据的调整,不能为了追求稳定而不进行相关的调整。只有根据实际情况的改变,对规划进行调整才能保证规划的顺利实施。土地规划的复杂性要求相关人员必须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通过各种方式学习各类关于专业用地及相关法律策的知识,提高自身综合分析能力,确保规划水平,提高规划的现实性、有效性、可操作性,在今后的规划工作中,要尽可能多利用科技手段作为分析政策影响、跟踪区域问题、筹划重大决策的重要支撑。
3.3严格土地利用的计划管理 要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国家产业政策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要求,按照计划编报程序,结合实际,因地制宜地制定包括农用地转用、耕地保有量、土地开发整理、耕地保护等指标在内的年度用地计划。公路选线应尽量不占或少占良田好地。其他行业建设发展规划的编制涉及土地利用的,亦应遵循节约土地资源、切实保护耕地的原则。
3.4改进规划动态性 改变传统的静态定性定量的研究方法,采用一种全新的动态定性与定量研究相结合的分析方法,采用动态的规划方法来制定具有动态特点的规划方案。用动态方法可以把规划划分成几个阶段,并且在每个阶段有明确的任务指标要求,这样对于实施者来说就容易把握了,规划也就容易得到落实。
4、结束语
综上所述,本文首先对我国当前土地规划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影响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解决当前我国土地规划问题的有效对策。
参考文献
[1]姚存卓.浅析规划管理部门在存量土地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解决途径[J].规划师,2009(10).
篇6
[关键词] 3S技术 厦门 声环境功能区划
1 引言
环境功能区划是依据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和不同地区在环境结构、环境状态和使用功能上的差异对区域进行的合理划定,其目的是基于区域空间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通过辨析面临的环境问题和环境保护压力,分区制定环境保护目标和明确环境保护相关政策措施。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将遥感(RS)、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和地理信息系统(GIS)紧密结合起来的“3S”一体化技术,因其具有快捷、准确、实时、大范围的对地观测能力及强大的空间信息处理和分析能力,已被广泛应用于社会的各个领域[1-3]。将3S技术应用到环境功能区划中,不仅节约时间,而且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区划成果的精度和科技含量[4-5]。本文以厦门市声环境功能区划为例,探讨3S技术在环境功能区划中的应用,以期为相关行业规划提供借鉴。
2 资料和工具
基础资料:(1)厦门市基础地理空间信息数据,包括水系、居民点、铁路、道路、行政区界、等高线等数据图层;(2)2008年1:55000厦门市地图;(3)2008年11月覆盖厦门市的福卫二号卫星遥感影像数据,包括全色和多光谱两种数据;(4)2008年厦门市土地利用规划图;(5)大型公园、风景名胜区、水源保护区等重要生态功能区图。
硬件配置:手持Trimble JUNO SB GPS、PC机、扫描仪、打印机等。Trimble JUNO SB手持GPS集合了GPS接收机、卫星导航、数码相机和掌上电脑等多种功能,最主要的是该GPS可以把预先配准的地图、规划图和遥感影像等图像信息文件导入,便于外业调查的现场定位和实时查询。
软件平台:ESRI.ArcGIS Desktop9.3地理信息系统软件、ERDAS9.2遥感图像处理系统软件、GPS Pathfinder办公软件。GPS Pathfinder办公软件用于外业计划、建立数据字典以及GPS采集数据的处理、编辑和传输等。
3 区划步骤
3.1 基础底图制作。在ArcGIS桌面软件ArcMAP中新建环境功能区划地理数据库(如quhua.mdb),在库中导入厦门市基础地理空间信息数据(包括水系、居民点、铁路、道路、行政区界、等高线等),建立统一的坐标系统,并对各数据进行分类、符号化和标注,达到合适的画面效果。
3.2 遥感影像处理。将具有高空间分辨率的全色波段影像与具有丰富光谱信息的多光谱影像进行融合计算,可以形成兼有高空间分辨率和多光谱彩色信息的融合影像,因此本区划同时选用福卫二号卫星遥感影像中的全色和多光谱两组影像数据,其中全色波段空间分辨率为2m,多光谱空间分辨率为8m,覆盖厦门全市共需2景影像。本区划利用ERDARS9.2对遥感影像图进行几何校正、影像融合、影像拼接和影像增强,得到覆盖厦门市的卫星遥感影像图[2-3]。
3.3 相关图件的配准。打开ArcMAP软件,在环境功能区划地理数据库(quhua.mdb)中分别导入厦门市地图、遥感影像图、土地利用规划图、大型公园图、风景名胜区图和水源保护区图等,依据基础地理信息数据中的水系、道路、行政边界等信息,利用ArcMAP的配准工具(Georeferencing)比照重要标识点进行配准。如为纸质图件,需预先扫描形成电子图件后再配准。如无现成的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可在地图或遥感图上预先选择若干控制点,控制点的选择首先应考虑在整幅图的中心,并在四周均匀分布。对这些控制点进行GPS测定和调查,根据这些控制点的GPS实测数据进行影像配准。
利用配准后的厦门市地图和遥感影像图对厦门市基础地理空间信息数据(如海陆边界、道路、居民点等)进行修订、补充和更新,得到更为全面和真实的厦门市地理信息数据库。
3.4 区划草图制作。在环境功能区划数据库(quhua.mdb)中新建“声区划”面状要素,其属性值中增加“声功能区类型”字段。以配准后的厦门市土地利用规划图为区划的参考依据,依据《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声环境功能区的划分标准,按照区域土地利用类型绘制相应的声功能区图斑,其中,覆盖土地规划图中的文教区、无居民海岛、山体、乡村以及近期未开发的发展备用地等区域的图斑定义为1类声环境功能区,其属性“声功能区类型”值设为1;覆盖土地规划图中商业金融、集市贸易区以及居住、商业、工业混杂区的图斑定义为2类声环境功能区,其属性“声功能区类型”值设为2;覆盖土地规划图中的工业用地、工业研发用地和仓储物流用地的图斑定义为3类声环境功能区,其属性“声功能区类型”值设为3。根据大型公园、风景名胜区和饮用水源保护区分布图,将辖区内的大型公园、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和水源保护区覆盖范围划为1类声环境功能区,其属性“声功能区类型”值设为1。4类声环境功能区定义为交通干线两侧,单独绘制图斑会造成区划图视野杂乱,因此本区划对4类声环境功能区不专门创建图斑,而是以道路和铁路标示,并在区划文本中加以文字说明。此外,由于各类声功能区面积应不小于1km2,对区划图中小于1km2的图斑不单独划区。
以“声功能区类型”字段值作为“声区划”功能区的分类指标,并按照《城市区域环境噪声适用区划分技术规范》中对噪声功能区的符号和颜色要求,设置“声区划”各类功能区的标注、符号和颜色。
3.5 实地调查。依据土地利用规划图、遥感影像图和区划草图,合理选择调查路线,确定重点调查对象,如土地利用规划和遥感影像图反映的土地利用现状不一致的区域、重点工业区边界和区划功能区边界等。将厦门市地图、土地利用规划图、遥感影像图和区划草图导入GPS,结合GPS的导航功能,引导测量人员到达调查地点。在调查中,详细记录区划草图中各功能区的土地利用现状和边界位置(地名或道路名称)等,同时进行拍照。
3.6 区划结果。根据实地调查的结果对区划草稿进行修正,对于近期内区域功能与规划目标相差较大的区域和通过规划环评的区域,以近期的区域规划用地主导功能作为噪声区划的主要依据,对于未建成的规划区,按其规划性质或区域声环境质量现状,结合可能的发展划定区域类型。利用ArcMAP中的属性融合空间分析功能,将“声区划”属性中“声功能区类型”字段值相同又相邻的图斑合并为一个图斑。按照区划专题图制作要求,在区划图中添加标题、图例、比例尺和指北针等要素,完成厦门市声环境功能区划专题图的制作(见图1),同时利用ArcGIS中的ArcCatalog工具将修正过的厦门市地理信息空间数据、环境功能区划数据、土地利用规划和遥感影像数据等导入Geodatabase数据库中保存,建立厦门市声环境功能区划数据库,便于以后的查询和下一次修订工作的展开。
4 结语
在本次厦门市声环境功能区划中,GIS展示了强大的空间分析功能,RS提供了重要的数据支持和划分依据,而GPS则是数据精度验证和功能区划实际操作的标尺。基于3S技术的环境功能区划,充分利用3S技术在数据采集和空间分析上的优势,实现了功能区划的计算机管理,极大地提高了区划的效率和精度。通过3S技术建立的厦门市声环境功能区划空间数据库,不仅能更好地管理各种基础资料,便于修改、编辑图形数据和属性数据,而且能更加方便地进行动态查询和更新,为厦门市的环境噪声管理和噪声治理提供决策依据。
参考文献:
[1] 腾晓波,陈春花.3S技术在土地利用动态监测中的应用[J].全球定位系统,2010,(3): 38-41.
[2] 魏丹,曾春阳,唐代生.3S技术在土地资源信息提取中的应用研究――以湖北省蕲春县为例[J].四川林勘设计,2010,(3):53-56.
[3] 庄翠蓉.基于3S技术的厦门市生态功能区划[J].环境卫生工程,2009,17(1):36-38.
篇7
关键词 交通引导 土地利用 协调发展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城市圈是城市区域化进程中出现的一种比较独特的地域空间组织形式,是城市化水平发展到达一定程度的产物,无论是在国外还是在国内,城市圈都成为了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点和主导力量,城市圈的蓬勃发展反映了先进生产力发展的要求,能够为区域的发展创造巨大的动力和活力。交通作为一种新的技术,为城市圈的发展带来了极大的变化,纵观城市的发展史,交通作为影响区域社会空间形态的重要因素,交通运输网是联系城市圈各个城市的纽带,成为区域经济以及空间扩展的主要推动力之一,交通方式以及交通的发达与否,严重影响着城市或者城市圈的发展。
城市圈交通与土地利用相互关系密切,交通系统通过实际的可达性和运行水平对城市的空间结构和城市的发展规模起到作用,从而影响到土地利用状况;土地的利用状况同样会影响客流和交通的运行水平,进而影响交通系统的发展,交通系统与土地利用之间的矛盾只有通过两者的协调发展才能够解决,在城市圈城市内部以及城市圈城市之间建立方便快捷的交通通道,充分发挥交通对土地利用的引导和刺激作用,对城市圈交通网络的健康成长和土地利用效率的提高显得尤为重要,为了有效的整合城市圈内各城市的资源和职能,引导城市圈的合理增长,避免城市圈及城市的无序蔓延和重复建设,促使城市圈交通与土地利用的相互协调发展,对武汉城市圈交通与土地协调利用的对策研究就显得尤为必要。
一、武汉城市圈土地及交通利用概况
(一)城市圈土地利用概况。
本文根据武汉城市圈2008年土地利用现状数据来分析武汉城市圈土地利用的基本概况。
2008年武汉城市圈土地利用结构分析如图1,其中农用地面积共占城市圈总面积的72.55%,耕地、园地、林地、牧草地和其他农用地分别占土地总面积的31.74%、2.48%、26.70%、0.11%、11.52%;建设用地面积占城市圈总面积的9.77%,居民点及工矿用地、交通用地和水利设施用地分别占土地总面积的7.79%、0.77%、1.95%。
图1 武汉城市圈2008年土地利用结构图
(二)武汉城市圈交通网分析。
武汉城市圈的核心城市武汉市,自古以来就是“九省通衢”之地,位于中国“中部之中”的经济腹地,地处国家“十”字形一级发展轴线的交汇处,在我国中部崛起计划中起着极为重要的战略支撑作用,是最具有活力和潜力的经济增长极。
武汉城市圈中武汉市的交通区位优势相当明显,铁路,公路,水运及航空网发达,经过不断的发展已经形成水陆空立体的交通网。国家重要的铁路干线京广铁路,京九铁路,汉九铁路以及规划建设中的京广客运专线和沪汉蓉快速铁路通道在此汇聚,京港澳高速,沪渝高速以及沪蓉高速和国道106、107、316等交汇在此,使得武汉成为城市圈中重要的铁路和公路的枢纽之一。武汉城市圈内部的长江中游航运和汉江航运等水上交通网络较为发达,武汉港,黄石港,嘉鱼港,黄冈港和鄂州港等港口共同构建了武汉城市圈的水上交通网。武汉天河机场是全国六大区域性的航空枢纽之一,良好的发展机遇使其成为了整个华中地区的航空客货集散中心和航空枢纽港,是城市圈航空交通中的主力军。
二、交通引导下的武汉城市圈土地利用中存在的问题
(一)城市圈内交通发展不均衡导致土地利用模式不合理。
城市圈的发展和形成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交通体系的建设,也与土地利用模式有着紧密的联系,武汉城市圈中各个城市的交通发展各具特色,发展水平不一,核心城市交通建设较快,交通网比较发达,土地利用相对集约,而其他城市交通发展相对缓慢,城市圈交通整体还处在发展阶段,城市圈内部的路网密度、环线与轴线联系度不高,而社会经济发展带动了大量的交通需求,使得交通建设过程中忽略了交通与土地利用模式相协调的要求,土地利用粗放集约度低,城市内部以及城市之间土地利用模式与交通方式不相适应,降低了核心城市对外圈层城市的辐射能力,影响了城市圈内的立体开发和综合开发,加上土地利用的布局不合理,严重阻碍了城市圈土地的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的发挥。
(二)交通体系建设引导城市圈发展,造成对耕地资源不断挤压。
交通的发展引导了城市的外部形态,是城市空间增长的牵引力,交通网络往往成为城市空间扩展的主轴,为城市的边缘化提供了条件,然而在城市圈交通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尤其是全省公路和铁路的建设过程中,城市化、工业化速度加快,交通用地规模不断增加,形成了对耕地的占用和使用的压力,除部分耕地直接转变为交通设施用地以外,还有相当一部分耕地由于交通对经济发展的拉动和刺激转变为其他经济收益高效的商业用地,加重了耕地减少的趋势。因此,交通体系的合理规划和建设,交通用地的节约集约利用,能够减少对耕地的占用和征用,对保证国土资源的均衡开发和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作用。
(三)交通体系发展对城市圈生态环境的影响日益加剧。
随着武汉城市圈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圈内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交通网的不断建设,城市交通的需求也急剧提高,汽车数量迅猛增加,随着私有车辆的增加,私家汽车的发展缺乏引导,并且由于大部分汽车车型旧,耗油量大以及油料的质量参差不齐,有害气体的排放量相当大,,在城市所有环境污染源中,汽车尾气重要的污染源之一,汽车持有量的不断增加,汽车噪音污染也成为了噪音污染的主要元凶之一,而汽车附带产业,例如洗车、修车产生的废液废水加重了城市圈水体污染。
三、交通引导的武汉城市圈土地利用的发展对策
(一)实现土地利用规划与交通规划两者的协调发展。
土地利用规划和交通规划两者都是城市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交通规划一般是在土地利用规划的基础上进行的,城市交通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缺少良好的互动和反馈。在交通规划的过程中,强调的是对运输能力的强化,对土地利用引导功能的重视度不高;而土地利用规划是为了经济社会的发展要求,更多的强调的是针对区域土地特点达到土地利用效益的最大化,而忽略了交通对土地利用的带动作用。因此,在两者进行规划时,要考虑两者的相互作用,不能以单项的规划方式各自完成,也不能在土地利用规划完成以后在继续进行交通规划,要依据交通与土地利用的相互反馈,及时适度的调整土地利用及专项交通规划。
(二)实现对城市圈交通系统和土地利用变化的动态监测。
对土地利用空间结构进行监测是实现土地利用健康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是保证城市圈交通系统与土地利用和谐发展、相互促进的重要保证。土地利用状态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变化,反映了交通系统对城市圈土地利用的影响,因此,及时的掌握土地利用变化趋势,可以了解交通影响下城市圈土地利用模式中存在的问题,避免土地利用的不合理,及时调整土地利用方式,优化土地利用布局。
(三)建立城市圈交通与土地利用的合作机构及体制。
在城市行政管理体系中,交通与土地规划分属于不同的部门,两个部门之间规划时并没有得到充分的沟通和反馈,这就使得交通与土地规划之间脱节,因而两者在进行规划时,应增加相互的沟通,相互的调整规划,在城市圈这个大系统中,实现城市圈交通建设与土地利用的相互促进、相互协调,区域部门管理的一体化就显得尤为重要,积极的推进城市圈土地利用与交通管理部门的体制改革,加强国土、交通和规划部门的协调配合。
(四)推进城市圈土地市场的完善,保证土地的合理高效利用。
随着武汉城市圈城乡一体化的发展,社会经济条件的改变,交通的发展带动了城市圈交通沿线土地价值的升高,交通网线周边的土地价格的快速增长会改变土地的利用类型,增加了对农用地的征用需求,地价的不合理增长也会扭曲市场机制的作用方向,不利于土地利用的可持续发展,建立城市圈以及城乡统一的土地市场就显得尤为必要,公开土地市场信息,加快城市圈土地价格体系的建设,坚持城市圈土地有偿使用的原则,提高对农业用地的征收标准,尤其是对耕地的征用增加税收,提高耕地征用的“门槛”,创造公开、公正、公平的城市圈土地市场秩序,使土地资源的效益得到最佳程度的发挥。
(五)加强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提高土地的集约利用水平。
从国内外城市圈交通与土地发展的实践经验来看,城市圈发展的最初10年到20年之间,是综合交通体系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土地利用模式慢慢形成的重要阶段,基于武汉城市圈空间和布局的发展,优化城市圈的空间结构布局显得尤为重要,通过交通对城市圈空间布局的引导,可以调整土地利用结构,然后大力开发城市圈城市地下空间,进而来提高土地的集约利用水平。
四、结论
本文在对武汉城市圈土地与交通概况研究的基础上,探讨与交通方式相适应的城市圈土地利用对策,合理利用土地,提高土地利用综合效率,促进武汉城市圈交通和土地协调发展,使得区域内外的要素能够高效流动,土地资源得到优化配置,促进武汉城市圈的可持续发展,解决城市拥挤,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等问题,为建立“两型”社会,给其他城市圈(群、带、链)解决区域交通和土地利用模式之间的问题提供有益的经验,对于我国区域土地利用问题的理论和方法研究的发展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作者单位:华中农业大学土地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Putman S.H. Integrated Urban Models: Policy Analysis of Transportation and Land Use. London. Pion Limited.1983.
[2]毛蒋兴,阎小培.我国城市交通系统与土地利用互动关系研究评述.城市规划汇刊,2002(04)
[3]刘金玲.城市轨道交通与土地利用协调发展的研究.北京交通大学,2003.
篇8
关键词:土地生态适宜性;层次分析;雷段村;用地规划
论文 联盟
1雷段村现状分析
1.1 雷段村现状用地分析
雷段村位于黄陂区前川街镇区东北方向,紧邻城区。按照《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土地分类(td/t 1014-2007)》中一类用地划分方式并结合雷段村现状,将用地划分为耕地、园地、林地、草地、工矿仓储用地、住宅用地、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交通运输用地、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以及其他用地共10大类型。(如图1)
整个村域范围内,耕地占很大比重,为该村的农业发展和以后村镇的扩展提供了足够的空间;其次为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草地、林地、住宅用地及园地次之;工矿仓储用地规模很小;居住用地分布较为均匀。
1.2现状土地生态要素分析
生态因子基本包括气候因子、土壤因子以及地形因子。由于雷段村地域范围较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认为气候以及土壤因子较为均质地分布,因此在此以地形因子为主要的研究对象。高程、坡度和坡向是土地资源固有的三个重要环境因子,因此对这三个因子进行以下分析:(1)高程分析:村内最大标高为45.6m,最小标高为23.9m,高程差为21.7m。高程的区域分布较为均匀,由西南方向向东北方向呈递减趋势,东南角上有递增趋势。将高程特征与用地类型比较分析可以得出,居住用地分布在村内地势较高的地块,水域地势均较低(如图2)。(2)坡度分析:村内坡度最大为14度,地势较为平坦,整个村域范围都属于农耕地的适宜及较好地区(如图3)。(3)坡向分析:村内地形较为简单,坡向分布较为整齐规律,形成两条脊。将坡向特征与用地类型比较分析,可得:村内用地属性受坡向影响不大,没有明显的依存关系(如图4)。
2评价因子及其评价标准的确定
2.1评价因子的确定
基于村内现有用地类型和自身产业发展 [2],我们选取一般农田、林果种植用地和居住用地为主要的用地研究对象,并选取坡度、坡向、现状用地、人工设施和土地利用这5个用地影响因子。
一般农田:农田的现状与其利用方式的匹配程度很高,即现有农田很可能被保留;由于村内地势因素,低洼处的农田易被水淹,所以农田对于用地的高度有一定的要求;基本农田应得到保护,因此规划用地分布对其利用有一定影响。
林果种植:村内坡度坡向变化较小,地形基本平坦,林果种植用地则可忽略这细微变化,种植用地现状与其利用方式有较大的匹配程度,另外,林地必须依据上位规划的要求。
居住:居住用地现状与其利用方式比较大的匹配程度,除此之外,居住对于坡度和坡向也有较高的要求。
结合雷段村自身特点以及相关用地的因子关联性,我们确定如下相关因子权重体系(表1)。
2.2评价标准的确定
根据一定的定级依据,将具有各相关因子特征的土地划分为相关功能的适宜地、可用地及不适宜用地(分别对应gis中3、2、1的赋值区域)。
2.2.1耕地(表2)
2.2.2林果种植用地(表3)
2.2.3居住用地(表4)
3单因子相关分析与多因子叠加分析
针对各个村的现状用地情况以及各自的评价因子和评价标准,就各村各类型用地进行单因子相关分析和多因子叠加分析:
3.1耕地用地单因子相关分析与多因子叠加分析
选取坡度、坡向、用地现状、人工设施以及上位规划中土地利用为评价因子,按3、2、1的评价标准,对村域内土地经行分析如图5所示。根据各项因子的权重关系进行叠加,得到下图一般农田的适应性分析图如图6所示。
村域范围内,耕地的适宜用地比重较大,且适应用地具有一定的连续性,可用地较为分散,且多为现状水域,予以农田建设排除,不适宜用地比重很小。
3.2林地用地单因子相关分析与多因子叠加分析
同理对林果种植用地进行单因子分析如图7并做相关叠加分析如图8。
村域范围内,林果种植区的适宜用地比重较大,且适应用地具有一定的连续性,可用地较为分散,且多为现状水域,予以农田建设排除,不适宜用地比重很小。
3.3居住用地单因子相关分析与多因子叠加分析
同理对林果种植用地进行单因子分析如图9并做相关叠加分析如图10。
居住用地的适宜用地多集中在地势较高的原自然湾,将新的居住用地安置在这些区域,工程的难度和成本也会大大降低。由于村内部的自然湾,会进行合并来整合居住用地,达到土地的集约化利用,在实际操作中会结合村内交通和功能分布来选择合适的一部分适宜用地进行居民点的建设[3]。
4土地利用规划
在以上对各个村各功能用地的单因子相关分析和多因子叠加分析的研究基础上(图11),对每个村村域范围内土地进行最大值叠加,即可得到各个村各功能用地在村域范围内的分布情况,即可成为我们做土地利用规划的直接形象的指导材料(图12)。
水体系:整合现状凌乱分布的水域,形成由南至北的贯穿全村的带状水体系。窜起耕地、林地、工业用地、居住及仓储用地。
商服用地:雷段村作为城市后花园,休闲娱乐的功能必不可少,与之配套的商业服务必须充分考虑。
居住用地:集中布置居民点,保证公共基础设施的有效利用。布置于对外交通方便的地方有利于出行。
工业用地:遵循上位规划的思想,并与本村林果种植产业自己的发展,将蔬果加工厂布置于村域东部,并与村级水系紧邻,发展生态工业。
参考文献:
[1] 杨子生,刘彦随,贺一梅.建立我国生态友好型土地利用战略的探讨.资源科学,2007,11(29):120-127.
[2] 周建飞,曾光明,黄国和,李忠武,焦胜,唐琳.基于不确定性的城市扩展用地生态适宜性评价.生态学报,2007,2(27):775-783.
篇9
[关键词] 土地规划;综合分区研究;实证研究;茅箭区
[中图分类号] F205 [HT5H][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4738(2012)05-0083-04
一、引言
我国在20世纪60年代编制了《全国土地利用现状区划》,这是我国第一个土地利用综合分区[1]。《全国土地利用现状区划》把全国分为了4个一级区,反映了全国土地利用最主要的地域差异,12个二级区反映了农林牧等部门不同的地域组合和生产水平的差别,54个三级区和 128个四级区 , 反映了作物组合或牧畜组合、种植方式或放牧方式,以及存在的关键问题等方面的差异性。20世纪 80年代初 ,中国科学院综考会在 《中国1∶100万土地资源图 》的编制过程中提出9大土地资源潜力区划思想[2]; 80年代后期,中科院地理所编制了1∶400万土地合理利用区划图[3];这是我们土地利用分区实施的开始,具有重要的意义。80年代以来,省市县级土地利用综合分区作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重要内容,随着土地利用规划编制也开始进行调研和编制。
二、基于茅箭区的实例研究
(一)十堰市茅箭区概况
茅箭区地处湖北省十堰市城区东部,位于武当山的西北麓,属秦岭、大巴山的东延余脉,处于北纬32°20′—32°40′,东经110°10′—110°30′;东与丹江口市毗邻,西与张湾区相连,南与房县接壤,北与郧县搭界;东西长31公里,南北宽30公里,是全市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茅箭区建立于1984年,现辖1个乡,1个镇,1个省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3个街道办事处,2个经济技术开发区,辖区国土面积536平方公里
十堰市茅箭区林业资源丰富,林地面积占87.62%。由于丰富的林地资源,十堰市在2007年湖北省土地利用综合分区被划分在鄂西北林业生态协调发展区[4]。笔者认为这种分区是以全省的角度宏观分区,充考虑了十堰市独特自然资源条件,但对于十堰市在全省的功能定位和社会经济条件考虑较少,忽视了其工业城市的定位。
(二)土地利用综合分区的原则 [5][6]
1.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原则
可持续利用是建立在社会、经济、人口、资源、环境相互协调和共同发展的基础上的一种发展,其宗旨是既能相对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能对后代人发展造成危害[7]。可持续发展战略作为国家重要发展战略,对土地利用也提出了可持续利用的要求,也就是土地利用综合分区必须要以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和土地的可持续利用为前提,这样才能实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相似性原则
茅箭区林地广布,山大谷狭,高差大,坡度大,切割深。其中河谷平地和山间盆地是本市农业生产特别是粮油生产的重要区域。自然条件的区域差异制约着土地利用的分区,所以,自然条件的相似性是决定土地利用综合分区的主导因素。
社会经济条件在一定程度上是土地利用结果的体现,并制约着土地利用的内容、方式和程度。人口、劳动力和社会经济发展状况深刻地影响着土地利用的布局。所以社会经济条件也是决定土地分区的主要因素。
3.土地利用结构的类似性原则
土地利用结构是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综合影响下的产物,它既受土地属性的制约,又受社会经济条件的影响。从十堰市土地利用现状可以看出,经济较发达的地区,地势低平,人口密度较大,耕地在土地结构中的比重也大;经济欠发达的地区,则恰好相反。因此,作为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集中反映的土地利用结构,也是进行土地利用分区的重要因素。同样,任何一种土地利用结构,都有它适应自然规律的一面和不适应自然规律的一面,存在着不同的问题,就应采取不同的治理方式。分区时,就应将问题类似的区域划分到同样的地块,以利于针对土地利用的主要矛盾和具普遍性的问题,采取相应的措施,开发利用好土地。
4.土地开发利用方向的共同性原则
土地利用分区,不仅要反映土地利用现状,还要反映土地开发利用的方向。因为土地利用现状,是由当时的社会经济条件、自然条件和人们认识自然、发挥生产力水平综合作用的结果。随着社会的进步,社会发展目标的调整,土地利用的方向也要不断地调整,在土地利用分区时,就必须根据土地利用的程度和利用潜力、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规划土地宏观调控和开发利用方向,从而将土地利用方向的一致性作为分区的原则之一。
5.行政村界线的完整性原则
土地利用是一种社会经济活动,其开发利用、经营管理,都是在一定的范围内实施的。保持村级界线在土地利用综合分区中的完整性,有利于政府利用分区成果合理进行村庄发展定位和统筹城乡经济发展。
6.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原则
定性与定量分析的方法作为土地管理学重要研究方法,从宏观和微观的层次为土地利用综合分区提供重要的分析工具,定性可以判别土地的主导利用方式,定量可以对同一利用方式土地分等定级。
(三)主导土地方式布局分析
1.耕地资源布局
茅箭区耕地目前主要分布在东北部的十堰市经济技术开发区、东城开发区和南部的大川镇和茅塔乡。由于所辖十堰经济技术开发区、东城开发区地处十堰市中心城区,作为十堰市工业区,主要发展汽车及其他相关工业产业,所以这两个开发区内的耕地逐步退出,耕地主要集中布局在大川镇和茅塔乡。赛武当自然保护区主要作为十堰市生态保护区,主导土地利用为生态林用地,所以可以保持少部分耕地,不作为耕地的主要布局分区。十堰市茅箭区耕地布局图见图1:
2.林地资源布局
十堰市茅箭区林业资源丰富,林地面积占在87.62%(布局图见图2),主要集中在中部和南部的
茅塔乡、大川镇、赛武当自然保护区。赛武当省级自然保护区是在国有赛武当林场、国有五条岭林场的基础上组建而成,生态林地遍布全区,是十堰市的“绿肺”。保护区地处北亚热带地理位置、气候条件优越,蕴藏着丰富的动植物资源,有植物178科1316种。由于中低山生态林资源丰富,赛武当保护区主要作为为生态林保护区。茅塔乡和大川镇主要以低山丘陵地貌为主,山势较缓和,海拔600米以下,加之环境质量良好,生物多样性较丰富,是开展生态文化旅游和休闲产业开发的重要区域。
3.建设用地布局(布局图见图3)
茅箭区建设用地主要分布在北部的二堰街办、五堰街办、武当路街办、东城开发区、十堰市经济经济技术开发区。地形方面,北部区域属于低山丘陵,地势相对比较平坦,适宜于建设。水利资源方面,百二河、马家河、茅塔河贯穿其中,为工业发展提供了丰富的水利资源,把中心城区分为三部分。本区域处于十堰市中心城区,发展方向为茅箭区的工业区。
(四)对上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土地利用分区的评价
上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即《茅箭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1997-2010年)》)在土地分区一章中把茅箭区划分为农业用地区、园地区、林业用地区、城镇建设用地区、村镇建设用地区、独立工矿区等6个分区,这种分区只是做了土地用途分区的划分,而没有提出具体土地利用综合分区,这对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不完备的。十堰市农业部门在80年代编制的《十堰市农业区划》中有关于十堰市茅箭区土地利用分区的研究,但是当时由于技术力量与地理信息技术的相对落后,而且论述较为粗略,显然不能满足目前土地资源管理的要求。所以在本轮规划修编中对十堰市茅箭区进行土地利用综合分区研究可为十堰市茅箭区的土地资源利用提供重要参考,具有重要的意义。
(五)十堰市茅箭区土地利用分区方案
根据对十堰市茅箭区耕地、林地、建设用地主导土地利用方式的研究,结合十堰市茅箭区国民经济规划、城市发展规划、农业区划成果,将十堰市茅箭区分为北部建设用地区、中部低山丘陵生态农业区、南部森林生态保护区三个土地利用综合分区(见图4):
1.北部建设用地区
区域范围:属市城区,涉及武当路沿线及以北区域(百二河下游、马家河流域,茅塔河流域下游),包括五堰街办、二堰街办、武当路街办的部分地区和东城经济开发区。
土地利用现状分析:该地区是茅箭区的城区,地形相对平坦,起伏较小,交通便利,人口密集,是十堰市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中心。
主导功能与拓展方向:进一步提高城市土地集约程度,本区除武当路街办门神沟保留工业企业外,现有工业企业逐步向东风工业园区集中。依托东风公司的国际合作和战略重组,做大做强汽车整车及零部件产业集群,把东风工业园建成在全省乃至全国占有一定位置、具有一定影响的汽车零部件生产基地和专用车生产基地,完善火车站商贸经济圈、城市商贸消费服务网,以北京路为轴线,加强行政集中区、高校园区和精品文化区建设。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城区交通网,为构建结构合理、功能完善的城镇中心和生态城镇提供良好的服务。
2.中部低山丘陵生态农业区
区域范围:属于低山丘陵,涉及百二河中上段、唐家河、浪溪河、黄家河流域,马家河流域,茅塔河流域中段,包括二堰街办的百二河村、武当路街办的马家河村、茅塔乡的王家村、廖家村、康家村、台子村、莫家沟村、大坪村以及大川镇的大川村、浪溪村、段家村、卡子村、唐家村,共13个村。
土地利用现状分析:该处属低山丘陵,山势较缓和,海拔600米以下。环境质量良好,生态涵养,水土流失较轻,植被为天然次生林和人工林为主,生物多样性较丰富,是开展生态农业、生态文化旅游和休闲产业开发的重要区域。
主导功能与拓展方向:通过村庄环境整治、新农村建设等环境友好建设,加快规模养殖小区发展步伐,使畜牧业与旅游业有机结合起来,保护环境,增加农民收入;同时加强生态林、景观林建设,合理开发并优化配置水资源,把水利资源和旅游资源有效整合,达到资源高效利用;做好各景区主干路和几条沟的旅游路和沟域的护坡工程,保障游客和村民安全。
3.南部森林生态保护区
区域范围:该功能区地处赛武当自然保护区范围,是百二河流域,马家河流域,茅塔河流域上游,以中低山为主,峰岭海拔一般在1000米以上,最高海拔(普陀峰)1722米,该区由赛武当自然保护区的小川村、营子村、锅厂村、黄家村、阳坡村,茅塔乡的东沟村、坪子村、大沟村、岩屋村,共9个村组成。总面积约21203公顷,是森林生态系统类型自然保护区。
土地利用现状分析:由于受特殊的地理位置(区位优势),独特的地质、地貌特征,过渡性气候和有效地保护,使保护区内自然环境良好,生态涵养,水土流失较轻,植被发育良好,海拔基带的植被保持了很明显的地带性特征,同时孕育了丰富的野生动植物资源。
主导功能与拓展方向:坚持保护好过渡地带独特的森林生态系统的完整性、物种多样性,特别重视濒危物种及林间保护;严格管理区内森林和河流,保护好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重要的库前水源涵养地;要以保护为主,与资源持续利用相结合,维护区域生态平衡为目的,充分考虑自然保护与经济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关系,合理利用区内的森林资源和土地资源,发展生态农业和生态文化旅游等。
三、结语
作为湖北省工业重镇,茅箭区上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由于编制仓促,未能对土地利用综合分区进行阐述,本轮土地利用规划中在GIS技术支持下,充分利用全国土地资源调查二调成果,以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为思想指导,综合考虑了十堰市茅箭区工业用地时空拓展的要求,对十堰市茅箭区土地进行科学分区,目的在于为土地的集约利用与可持续利用提供区域土地功能定位参考。
[参考文献]
[1] 郭焕成.中国农业经济区划[M].北京:农业出版社,1989:1-10.
[2] 黄秉维.论中国综合自然区划草案[J].科学通报, 1959(18):594-602.
[3] 罗开富.中国自然地理分区草案[J].地理学报, 1954(4):379-394.
[4] 吴胜军,洪 松,任宪友,等.湖北省土地利用综合分区研究[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1):138-142.
[5] 王万茂,韩桐魁.土地利用规划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0:111-116.
[6] 濮励杰,彭补拙.土地资源管理[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139-151.
篇10
关键字:[收稿日期:
基金项目: 贵州省科技厅联合基金项目资助(黔科合J字LKT[2012]07号)
作者简介:卢德彬(1987-),男,布依族,贵州荔波人,助教,硕士,主要从事区域发展与城市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的研究.
]土地复垦;可持续发展;土地利用
中图分类号:D65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土地开发复垦的潜力分析,即评价、测算土地开发整理潜力的类型、级别、数量和分布,是编制土地开发复垦专项规划的基础。其分析成果的准确程度直接影响到土地开发复垦专项规划目标的确定、重点区域及重点项目的定点定位,同时也直接影响到土地开发复垦专项规划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1]。本文从秀山县土地复垦开发的现状出发,着重分析土地复垦开发的潜力,以及进行,为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探索新增加耕地的方法和对策。
1、秀山县土地利用结构现状
据秀山县第二次土地调查和2010年土地利用变更调查统计,秀山县的土地总面积为245337.48公顷,2010年末全县农用地总面积224682.27 hm2,占土地总面积的91.23%;建设用地11808.16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4.81%,;未利用地9715.47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3.96%。
2、秀山县土地复垦资源调查
土地复垦是指在一定经济、技术和生态环境条件下 ,采取工程措施和生物措施,对生产建设过程中因挖损、塌陷、压占及其自然灾害等破坏造成废弃的土地进行整治, 使其恢复到可供利用状态的活动; 土地复垦潜力是指对生产建设过程中因挖损、塌陷、压占和各种污染、自然灾害等造成破坏的、废弃的土地,采取相应的整治措施,使其恢复正常利用和经营,可以增加的有效耕地和其它用地面积[2]。
根据土地复垦内涵,结合秀山县复垦资源现状,经研究确定:秀山县土地复垦对象包括农村居民点、采矿用地、交通用地;土地复垦潜力来源于地灾搬迁避让、高山移民、生态移民、村庄整治等原因引发的农村居民点复垦,废弃采矿用地复垦,废弃交通用地复垦三部分。
(1) 2010年末,全县建设用地总面积为11913.97 hm2,其中农村居民点用地面积7855.26 hm2,占65.93%。农村居民点用地的主要特点为:第一,人均、户均农村居民点占地面积大,平均每户占地555.64 m2,人均农村居民点占地面积为145.66 m2,大于《村镇规划标准》(GB50188-93)中的120 m2;第二,零星散落分布户数多,约有93.87 hm2,占农村居民点总面积的1.2%;第三,地灾隐患处户数多,共有5293间房屋处于地灾地段,面积达101.20 hm2;第四,高海拔、交通不便区信息闭塞区域居民多;第五,农村闲置房屋多,孝溪乡上囤村抽样调查显示房屋闲置率为2%;第六,村庄布局散乱,配套设施不完备,缺乏统一规划布局。
(2) 2010年末,全县采矿用地面积为476.96 hm2,共全县建设用地总规模的4%。秀山县锰矿资源丰富,锰矿业发达,锰矿开采与锰矿加工为占地面积大,集中在溶溪、膏田等乡镇。但随着锰矿资源的减少甚至枯竭,大量采矿用地将废弃闲置,造成土地资源的浪费。另外,全县小型砖瓦窑数量多,约3000余个,占地约200-250 hm2,主要集中在梅江等乡镇。这些砖瓦窑规模小、产量低,且多占用良田,土地资源未得到合理利用。
(3) 2010年末,全县公路、铁路用地面积共约1067.53 hm2,占全县建设用地总规模的8.96%。渝湘高速公路、国道319线、国道326线、渝怀铁路通过秀山,另有省道304线、县道平贵路、龙石路、秀溶路等干线公路,已初步形成了以秀山县城为中心向四周辐射的路网主骨架。然而交通建设的快速发展也带来了土地资源浪费的现象,如:公路改道后,原有道路闲置;公路改扩建中,废弃物对公路周围土地的压占等。
3、秀山县土地复垦潜力分析与评价
3.1 土地复垦标准和分类体系
世界各国都在认真研究确定土地复垦标准。根据我们近年的调查,参考国内外的有关研究,针对的实际情况,提出如下复垦标准[3-6]。
1)接近破坏前的土地适宜性与第一性生产力水平。
2)改造为新环境下的可垦土地并接近或超出破坏前第一性生产力水平。
根据秀山县的资源情况以及国务院的 《土地复垦规定》和国土资源部的《省级土地整理规划编制要点》的具体规定,提出复垦对象分类系统[7-8](详见表 1) 。
3)根据秀山县的实际情况,复垦潜力划分为三级。即增加耕地系数>=90%为Ⅰ级;增加耕地系数50%-90%为Ⅱ级;增加耕地系数
表1 秀山县土地复垦对象分类体系
表2 秀山县土地复垦潜力分级指标
3.2复垦潜力分析方法
3.2.1农村居民点的复垦
如前所述,农村居民点复垦的原因有地灾搬迁避、高山移民、生态移民等。对于不同原因的农村居民点复垦,本专题采取不同的研究分析方法。
(1) 对于地灾搬迁避让、高山移民、生态移民的复垦农村居民点:采取资料汇总分析与实地调研相结合的方法,结合秀山县各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其复垦规模,按照80%的新增耕地率计算新增耕地面积。
(2) 对于村庄整治引起的农村居民点复垦:采取理论测算与实地调研相结合的方法,首先基于人均农村居民点用地标准,从理论上测算农村居民点减少规模,再用可实现程度对其较正、调整,最后按80%的新增耕地率计算新增耕地面积。具体步骤方法如下:
A.预测目标年总人口,结合户改情况预测农村人口数量:
目标年总人口=基期年人口数×(1+自然增长率)增长年限+(迁入人口数-迁出人口数)=基期年人口数×(1+自然增长率)增长年限+迁移人口
B.测算农村居民点减少规模
减少规模=基期年农村居民点规模-目标年农村居民点总规模=基期年农村居民点规模-目标年人均用地×目标年人口
C.用可实现程度进行较正、调整;计算新增耕地面积。
3.2.2交通用地复垦
采取资料汇总分析与实地调研相结合的方法,结合《秀山县交通发展十二五规划》及矿业相关规划信息确定采矿与交通用地复垦规模,按照80%的新增耕地率计算新增耕地面积。
3.2.3采矿用地复垦
经分析,秀山县采矿用地中可复垦采矿用地面积约164.71hm2,可复垦的砖瓦窑面积约200 hm2,鉴于二调中将小型砖瓦窑用地测成了耕地,本专题不再计算其复垦潜力。根据调查分析,复垦出的土地80%宜于农业耕作,20%宜于还林;按80%的新增耕地率计算,可新增耕地105.41 hm2。可复垦的交通用地约4.24 hm2,按80%的新增耕地率计算。
4、结果分析
4.1农村居民点分析结果
(1) 根据《2010年秀山县地质灾害隐患点明细表》,全县共有滑坡、地面塌陷等地质灾害点190个,散布在全县29个乡镇内,涉及农户1767户,房屋5293间,面积约101.20 hm2。此部分农村居民点可全部复垦,用于农业耕作。按80%的新增耕地率计算,可新增耕地80.93 hm2。
(2) 根据实地调研,结合各乡镇2006-2010年乡镇规划,全县高山移民与生态移民涉及9500余户,面积约534.31。此部分农村居民点可全部复垦,根据调查分析80%宜于农业耕作,20%宜于还林。按80%的新增耕地率计算,可新增耕地341.98 hm2。
(3) 通过理论测算,结合2010年秀山县《关于统筹城乡户籍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与2011年《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工作报告》,预计2020年秀山县总人口约69.17万人,其中农村人口44.35万人。根据国家《村镇规划标准》(GB50188-93),对秀山县农村居民点用地作如下调整规划:现状人均居民点用地面积大于150 m2的,2020年减至150 m2 ;小于150 m2但大于120 m2的,减至120 m2;小于120 m2的不作调整。由此,规划目标年农村居民点总规模为5742.17hm2,较现在减少2113.09 hm2。由于受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并非所有农村居民点都可得到整治,经咨询最高实现程度约为50%。据此计算,通过拆旧建新等村庄整治全县农村居民点规模将减少1056.61hm2。节约出的这部分土地可用于农业耕作,按80%的新增耕地率计算,可新增耕地845.26 hm2。
4.2采矿与交通用地复垦潜力分析
采取资料汇总分析与实地调研相结合的方法,结合《秀山县交通发展十二五规划》及矿业相关规划信息确定采矿与交通用地复垦规模,按照80%的新增耕地率计算新增耕地面积。
经分析,秀山县采矿用地中可复垦采矿用地面积约164.71hm2,可复垦的砖瓦窑面积约200 hm2,鉴于二调中将小型砖瓦窑用地测成了耕地,本专题不再计算其复垦潜力。根据调查分析,复垦出的土地80%宜于农业耕作,20%宜于还林;按80%的新增耕地率计算,可新增耕地105.41 hm2。可复垦的交通用地约4.24 hm2,按80%的新增耕地率计算,可新增耕地3.40 hm2。各乡镇采矿与交通用地得垦潜力及新增耕地面积见表4-2。
4.3建设用地综合复垦潜力评价
通过上述分析,全县可复垦建设用地规模为1861.07 hm2,其中复垦农村居民点面积1692.12 hm2,其他建设用地复垦面积为168.95 hm2,全县共可新增耕地1376.98 hm2。各乡镇土地复垦规模及新增耕地面积及新增耕地率见表4-1。
表4-3各乡镇建设用地复垦潜力一览表
单位:hm2;%
根据新增耕地面积,将全县32个乡镇划分为Ⅰ级、Ⅱ级、Ⅲ级三个潜力区,各潜力区所包括的乡镇名及新增耕地面积详见表4-2。
表4-4秀山县建设用地复垦潜力分级表
面积单位:hm2
5、结语
在耕地后备资源调查的基础上,我们进行了待开发复垦土地资源数量、质量、分布的调查,对可开发复垦土地进行适宜用途评价,明确土地开发复垦后的利用方向,用潜力系数对开发复垦土地进行潜力级别划分,明确土地开发复垦的空间布局和数量分布,有助于各级部门对土地开发复垦进行宏观决策,为合理利用土地资源、科学制定土地开发复垦专项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参考文献:
[1]刘亚迪,樊宏. 土地开发复垦潜力分析初探—以四川省彭州市为例[J]. 资源开发与市场,2006,22(5):461-463.
[2]但承龙.土地可持续利用规划理论与方法[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4,12:31.
[3]严金明.中国土地利用规划.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1,2:188.
[4]谭春玉.耕地总量动态平衡实现途径 [J].中国土地,2003(7):16-18.
[5]戴尔阜.土地持续利用系统分析.评价与调控机制研究[D].北京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2.
[6]姜广辉,张凤荣.农村居民点与企业用地的布局调整和整理是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的重点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