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发式教学的特点范文
时间:2023-10-19 16:05:4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启发式教学的特点,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教师教学;学生参与
【中图分类号】G640
一、引言
文理学院规模较小,以实施优秀的本科教育实践在美国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被认为是美国“本科教育的最好典范”。[3]美国的文理学院以教学发展为核心,提供优质的本科教育,享有较高的社会声誉。在众多文理学院中,卡尔顿学院以其富有特色的教师发展机制成为美国文理学院的杰出代表。
卡尔顿学院建于1866年,共有四个学术课程分类:艺术,人文学科,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提供37个专业和15个系别,在2012美国新闻世界报道全美大学排行榜上,卡尔顿学院名列文理学院第6位。[4]在该排行榜上,卡尔顿学院名列文理学院中本科教学质量之首。卡尔顿学院于1992年成立帕尔曼学习与教学中心,以促进学生学习与教师教学发展的统一。
二、帕尔曼学习与教学中心机构的职责
帕尔曼学习与教学中心隶属于学院办公室,以“为卡尔顿学院的课堂教学和学习提供服务”为第一目标,将学生的见解和教师的观点以一种持续不断的讨论形式融合一起,形成可靠且独一无二的元素促进和约束教学。[5]其具体职责如下:
1.完善的教师教学发展项目。中心为教师提供极具层次感的培训项目,包括为不同入职年限的教师进行针对性较强的教学培训,并为教师课堂教学实践提供后续的支持与评价;设立教学咨询委员会为教师课堂教学提供咨询建议;对课程设计及评价进行收集并将资源共享等等服务。
2.营造师生共同建构校园文化及课堂教学的环境。帕尔曼学习与教学中心通过一些学生项目,如学生观察员和学生研究员方案、师生相互交流的工作坊,以帮助学生更好的认知自身所学并给教师在如何提升教学工作的有效性方面提出建设性的反馈意见。
3.注重教师教学发展的合作,提供协作性环境。例如学习与教学中心协调员的重要任务为专业教师发展和学生学术工作提供支持与帮助;将新教师与具有经验的教师搭调起来,促进教学理论和策略信息的有效循环,帮助教师辨别问题并为课堂实践提出解决方案。
三、卡尔顿学院教师教学发展的相关举措
学习与教学中心开展的活动及项目丰富多样。以下注重介绍卡尔顿学院学习与教学中心的特色举措:
1.新进教师的培训项目
为了创造融洽和谐的学校氛围和文化环境,新进教师会被安排与一位经验丰富的资深教师搭档,以间接获取教学经验。同时,在遇到教学问题及适应性问题时能向这位资深教师寻求针对性的帮助。这种方式可以帮助新进教师与资深教师之间建立良好的关系,学习与教学中心为进入卡尔顿学院不同年限的新教师制定针对性的培训计划。如为第一年新进教师和第二年新进教师安排不同的教师发展项目。中心帮助新进教师合理评价学生以及正确处理学生问题,指导怎样设计一份有效的课程设计评估表及应对评估信息。另外,指导新进教师如何在学生面前既树立权威并与之保持友好关系中取得平衡,界定对学生所能提供帮助范围的恰当界限等方面的指导。
2.独特的学生参与项目
学习与教学中心设计了学生观察员项目。其目的在于为教职工提供训练有素的学生,坐在教室中讨论他们关于课堂教学的观察,提出自己的见解及问题。此方案的重点在于它为教师提供了一种别样的福利,即由一个受过训练的学生为他提出在课程进展到不同阶段时的独到建议,从而帮助教师更好的完善教学工作。教师可以联系学习与教学中心,先将教学大纲和课堂目标给观察员作参考,以引导他们对教学或课程中某一特别问题给予注意。其反馈建议能令教师有一个对如何让课堂更加充满互动性的具体目标,观察员能够及时发现教师难以注意到的学生们的课堂反应。
四、经验启示
卡尔顿学院的帕尔曼学生与教学中心体现了一种新的教师发展工作指向,即实现教师发展与学生学习效果的最优化。此中心教师发展经验中有几点启示以供国内高校参考。
1.教师发展工作以学生与教学中心为依托
卡尔顿学院的教师发展工作既有美国文理学院教师发展工作的一般经验,将提升课堂教学与学习为使命而建立的学习与教学中心,体现了学校层面教师发展工作有计划有组织进行的特色。在培训新进教师适应项目,指导教师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及改进教学方法上有着重要的引领作用。
2.完善且具层次感的教师培训项目
教师教学发展工作要以尊重教师发展需要,满足教师需求,制定富有针对性的教师发展项目,吸引教师积极参与教师发展活动,以保证教师发展一系列活动项目的效果。卡尔顿学院的新进教师培训项目十分具有特色。对待不同类型的教师,要提供相适应的教师发展项目,多开展多样化、个性化、内容丰富的教师发展项目。
3.以学生为主体,加强师生对课堂教学的共同建构
卡尔顿学院独特的学生参与教学项目极具参考价值,因为它不仅为教师改进课堂教学提供了宝贵建议及教学反馈,同时也将学生的建议与意见很好的反映给教师,从而形成一种良性的教学循环,创造一种能让教师反思教学实践,思考其他教学方法并对其自身教学进行评价的环境,同时对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积极性与学习质量的提高起到了促进作用。而我国高校的教师教学发展工作多针对教师本身素质的提高,以教师的教学技能培训为主,很少将教师的教学发展与学生的参与紧密联系一起,这正是我们需要加强的地方。
参考文献
[1]王春春.“与众不同的学院”:美国文理学院的特征分析[J]高等教育研究.2009.5.
篇2
关键词 网球教学 教学方法 创新
中图分类号:G845 文献标识码:A
随着我国体育文化事业的蓬勃发展,网球运动以其独特的魅力已成为大学生所喜爱的体育运动项目之一。当前,各高校都在积极开展网球运动,对于促进我国网球运动的普及和竞技网球运动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但是,由于受网球教学方法单一、教材稀缺、沿袭传统教学模式等因素的影响,使得我国高校网球教学水平尚处于初级阶段。基于此现状,高校如何在网球教学中创新教学方法,从而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已成为体育教师值得深思的重要课题。
1网球教学方法创新的必要性
现阶段,在高校网球教学的过程中,传统的教学方法仍占据着主导地位,严重阻碍了网球教学的发展。由于传统的网球教学模式是建立在示范、讲解为主要教学内容的基本上,再配以多球练习,所以使得网球教学的效果难以提高。教师通常先对每一项技术动作进行详细分析、讲解,让学生形成初步的印象,而后再以多球练习的方式反复重复该项技术。这种教学方法过于注重基础知识和基本技术操作的教学,常规的教学流程主要包括准备活动阶段、练习击球阶段、改正技术阶段和实战训练阶段等。显然,传统的教学方法是消极的,课堂中以教师为中心,运用枯燥乏味的语言和动作示范传递知识信息,难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封闭了学生的思维,阻碍了学生创新能力、自学能力、实践能力、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使得学生在综合运用所学网球知识时表现出极大的盲目性。在全面推行素质教学的今天,传统的网球教学方法日益显露其弊端,所以,对网球教学方法进行改革与创新已经迫在眉睫。
2网球教学方法创新应具备的特点
网球教学方法应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熟练运用网球运动技能为核心内容,不断丰富教学手段,进而实现终身体育的教学目标。这就使得网球教学方法的创新应具备以下三个特点:
2.1个性化
传统的网球教学方法以教师为中心,学生处于被动的接受地位,遏制了学生个性的形成和发展,忽视了学生的个别差异性,因而难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重视学生个性化发展是当前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所以,现代高校网球教学方法的创新也应具备个性化的特点,从而彻底摆脱呆板、僵化、固定的传统教学方法所带来的教学弊端。个性化的网球教学方法是指教师应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并且根据个性差异的水平改革和创新教学方法,提高网球教学的有效性。
2.2现代化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不断丰富了教师的教学手段,体育教师仅仅依赖于示范、讲解、单一的教学方法进行网球教学已经难以满足学生学习的需求。所以,只有改革传统的教学方法,融入现代化教学手段,才能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如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将现代视听教学引入网球课堂,完成教学方法现代化的变革。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CAI)作为网球课堂教学的演示工具,展示基本动作、基本技术环节,从而使学生更容易理解模糊的理论概念和教学难点。
2.3开放性
创新高校网球教学方法不能墨守陈规、固步自封,而应体现出开放性的特点,以现代教育理论为根据,树立现代教育思想和观念,不断更新网球知识,提升网球教学方法的理论高度。网球教学方法的开放性是指在继承和发展原有教学方法的基础上,创新教学方法,使教学方法满足社会进步、教学科学发展的需求,逐步实现教学方法的科学化、合理化。教学方法的开放性还应把网球教学视作一个有机的系统,将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相融合,使其相互作用和联系,从而提升网球教学效果。民族传统体育作为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它的价值已远远超出了体育本身的范畴。然而从民族传统体育发展来看,我们应该承认,民族传统体育资源中也有很多不合理的成分,有非主流的文化,有阻碍其发展的部分。对于民族传统体育,我们要坚持用科学的理论与方法对民族传统体育进行挖掘与整理,并加以分析和选择,保留精华,弃其糟粕,让民族传统体育顺应时代的发展,让它符合现代人的心理,符合现代人的生活理念,同时我们要建立民族传统体育科学的理论体系,与时俱进,让民族传统体育承载着更多的文化内涵和承担更多的社会功能,实现我们现代人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邱丕相.民族传统体育概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2] 冯胜刚.我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价值研究[J].贵州民族研究,2003(3).
篇3
启发式教学在我国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春秋时期,有我国伟大的教育家思想家孔子提出的,在《论语》中记载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演进而来。到了20世纪90年代,启发式教学已经被引用到素质教学当中,要求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并重,从而通过启发式教学来推动学生全面的发展。启发式教学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按照教学目标和教材内容的实际情况,遵循教学和学习的客观规律,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充分考虑学生的知识储备能力、心理特点和接受能力,利用多种教学方法与学生进行互动,进而不断启发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学习兴趣,从而很好的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
二、启发式教学的特点
(一)适切性
适切性是启发式教学中首要特点,所谓的适切性指的是在进行启发式教学的设计和实施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学生的特点,包括智力水平、知识储备、心理素质和知识接受能力,启发式教学的内容要适合所教学生的特点。也就是说启发式教学要从实际出发,以学生为主体,遵循教和学的科学规律进行教学。启发式教学的适切性要求,凡事不符合学生生理、心理特征以及学生认知、能力和个性等诸多方面的特征时,所有的教学内容必将是不科学不和谐的。
(二)主体性
所谓的主体性,在启发式教学中教师采用各种有效的方式方法来启发学生的智力思考,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的学习过程中,体现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启发式教学的主体性中,可以使得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创造性和自觉性得到很好的发挥。启发式教学的主动性就是引导和促进学生的智力发展,塑造学生积极进取的学习态度,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进提高教学质量。
(三)互动性
所谓的互动性,不难理解,就是在启发式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进行相互的作用和相互的配合一起参与到教学和学习的过程中。但是注意的是,互动性不是简单机械式的互动和肤浅的双向信息交流,它是针对学生存在的具体问题真正需要而进行的信息交流,不是盲目的没有目标性的。另外,互动性是老师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去思考问题解决问题,而不是简单的将问题的答案告诉学生。另外,在启发是教学过程中并没有削弱老师的作用,因为没有老师的“启”就不会有学生的“发”,教师是启发式教学的引导者,为学生进行积极思考创造条件。
三、启发式教学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
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启发式教学需要立足于学生的发展,建立起正确的学生观,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同时老师要发挥积极的作用,在体育教学过程中不断的创造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认知矛盾,从而给学生进行启发式教学创造合适的学习环境,另外,在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师要充分认识学生的特异性,充分考虑到学生不同的身体素质以及体育知识和技能的接受能力,创造一个民主平等的学习氛围,在体育的学习中让学生学习到体育知识的同时也感受到体育学习的快乐。体育教学中的启发式教学有着很多的方式和方法。
(一)演示启发
体育教学不同于其他的科目的重要一个特点就是体育技能的学习需要教师进行示范来传授体育技能。通过演示,将体育技能生动形象而且直观的传授给学生。
(二)提问启发
提问启发是启发式教学中最常见的方式方法。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进行问题提问,进而促进学生积极主动的思考。
(三)对比启发
在体育教学过程中,由于体育技能的复杂性以及学生身体素质的不同性,在学习过程中极容易出现各种各样的错误动作。教师可以将这些经常出现的错误动作为例子与正确的动作进行比较,让学生主动的发现总结错误动作与正确动作之间的区别,分析错误动作出现的原因,进而通过对比可以针对性的改正动作。另外,对比启发可以让学生清晰的认识自己的动作,通过对比发现自己动作存在的问题,进而可以主动的去改进,提高了动作技能学习的准确性。
(四)口诀启发
在体育教学中,有很多的动作学习可以利用口诀进行很好的记忆和学习。例如在进行短跑教学过程中各就位的准备姿势:“肩宽撑地后膝跪,两手伸直拇指对,姿态自然劲放松,定下神来莫晃动”;在预备过程中要求:“后膝离地抬起臀,臀比肩高半蹲撑,前腿与肩负体重,聚精会神听枪声”等。通过这些口诀,让学生轻松记忆动作的要领,同时口诀中有一些隐晦的含义,学生可以积极主动的去理解口诀的意思,将口诀翻译成自己能够理解的普通语句,进而很好的进行体育技能的学习。体育技能的口诀朗朗上口、学生喜欢听、容易懂、记得住,能够很好的促进体育动作的学习,提高了学习的效率。
四、总结
篇4
一、启发式教学的优势
顾名思义,启发式教学就是要以学生为中心,以启迪他们的智慧为重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想象力,并在实践中开展教学,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让他们理解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从而掌握学习的客观规律,灵活运用学到的知识发散自己的思维。在小学中高年级阶段实施启发式教学,有助于学生更好的理解课程内容,改变传统教学的方法,通过多种手段实现探究教学。
以往的单一教学方法缺乏趣味性,不利于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而启发式教学,则能够让教师更好的扮演课堂角色,找准教学的切入点,对于学生而言也不是被动的进行知识记忆,而是主动参与分析和探究,通过对问题的思考提出自己的看法,将学生置于主动学习的位置,提高他们的综合素养。
二、小学中高年级数学启发式教学的具体实践
小学中高年级的数学相比于基础课程已经有了一定的深度,开展教学的时候要找到切入点,做好具体科学的实践。
1.教师的正确引导
教师是教学的主导者,无论采用何种教学方法,都应该突出教师的指导作用。因此,在启发式教学的运用中要通过设置情景,通过灵活的方式启迪学生的智慧,让他们在思考问题的时候能够主动参与。作为教师则要主动的完善和提高自己,在讲课技巧、方向性上下工夫,避免空洞的讲解,而是强调知识结构的梳理,确定学生正确的学习目标。例如在对圆的知识进行讲解时,教师可以利用自行车为道具创设学习情景,通过在给道具自行车更换方形和椭圆形的车轮,对学生的思维进行引导,进而引出这一课程的知识内容。适当灵活地运用道具对数学课程知识教学进行引导,不仅丰富了课堂学习的乐趣,也充分的调动了学生探究与学习的积极性,从而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课堂情景中完成教学目标,提高数学知识的教学效率。
近年来,教学改革深入实施,课程的内容不断发生变化,教材也在扩充和完善。新课标的出现对于孩子而言,更是需要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与实践水平,过于理论化的讲解只会引发学生的厌学情绪。唯有正确引导,启发式教学的使用,才能实现课内课外的有机衔接。
2.强调启发点选取的准确性与灵巧性
启发教学在原则上都存在一个教学启动的点,这个点又被称为启发点。准确的选择课程中的启发点,突破问题解答的渠道,是解决知识的科学方法。同时,也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启迪学生的智慧。
以平行四边形的学习为例,在复习平行四边形和长方形的关系时,为了帮助学生更为全面的理解平行四边形的特征,教师可以将平行四边形高与长方形宽之间的关系作为启发点,对学生的图像学习进行启发式教学,在针对平行四边形图像特征进行分析探讨后,教师还可以借助数方格为工具使学生对图形面积进行裁剪与拼接,进而完成对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
教师准确的找到启发点,可以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兴趣,也可以对数学知识进行迁移和延展,在新旧课程中找到结合部分,在巩固学生知识体系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3.启发式教学与讲授教学的结合
启发式教学的应用不是简单的知识的全部更新,而是新旧教学方法的合理安排与使用。在实践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和思维能力,合理分配理论、技巧、实践教学的比例,突出启发式教学画龙点睛的目的,做好延展性教学。
例如,在讲解三角形面积这一数学课程时,为了使学生在初次接触三角形分类,特点等知识内容时能够准确的理解,便可以采用讲授式教学方式进行基础知识讲解。在三角形面积计算以及实际问题的分析与处理中,则可以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通过启发学生分析四边形面积推导并开展图形拼接练习,使学生在教师启发和自身探索中完善三角形相关知识的学习。
三、小学中高年级数学启发式教学的要领
小学中高年级数学启发式教学的要领,则是教学与讲解的有机结合,是创新应用学习的方法。小学生年龄较小,对知识的理解不深刻,只有因材施教、立足实践,才算抓住了教学的要领。
首先,教师要明确每一堂课的学习目标,根据教学计划和学生的情况,采取有目的的教学方法,提高课程教学吸引力的同时还要做好教学的双向互动,构建活跃的课堂氛围,提高教学的效率。
其次,教师要做好感性与理性教学的结合,要向学生提供有关新知识的丰富材料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对所学的对象有足够的领会和理解的过程。要应用不同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去激励和巩固学生对所学课题的兴趣促进他们积极思考尽量有让他们自己亲自去发现。
最后,教师要培养学生的个性特点,从实践出发、自足根本,养成学生自我思考的和学习的好习惯,发散学生的思维。另外,教师也可以让学生之间开展互相测评,通过自我检查和作业创新方法的布置,锻炼学生的数学能力。
篇5
(l)数学具有高度的抽象性。数学的高度抽象性,要求数学教学应该根据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努力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调动学生积极思考、深入理解,能从具体事物中抽象得出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把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进行研究解决。在这种科学抽象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抽象能力。
(2)数学具有逻辑的严密性。学习数学,既要学习数学知识,也要让学生思考知识发生的过程,知道数学结论是怎么证明的,要学习数学的思想方法,包括蕴含在其中的严格推理方法以及其它的思维方法。
(3)数学具有广泛的适用性。在生活、工作和科学研究中,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方面的问题是普遍存在的,数学应用具有普遍性。数学教育应该注意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能力,要让学生有较宽广的数学视野。因此,数学学习有自身的突出特点:学习对象:形式抽象与高度概括;体系要求:逻辑严谨与概念精确;思维要求:系统严密与思维精当。
篇6
关键词:启发式教学 中专 舞蹈教学 运用
进入21世纪,我国教育文化水平逐年提高。而随着中专课程的推进,舞蹈教学在文化艺术课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同时,也对舞蹈教育的教学方法、拓展策略和强化深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当前形势下,中专舞蹈教学面临着教育方法失衡、技术手段落后等问题。启发式教学模式正是针对舞蹈教育的当前形式提出的,从根本上说,启发式舞蹈教育能够提升学生的艺术素养,强化他们的肢体的协调性,因此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和深刻的价值含义。
一、启发式教学模式的价值含义
启发式教学指的是在整体教育过程中,通过具体任务、结合学生实际情况,以启发和诱导的态度,在舞蹈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高效的教学设定。启发式教育在中专舞蹈教学中担负着核心性的教学作用。能够客观反映教学中的一些教学规律,从长远上看,舞蹈教学的关键环节是通过教学内容的调整,进行舞蹈动作的设定和编排。
舞蹈是一门自由的艺术,因此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舞蹈教育不应该是传统的“教育”关系,应该通过和谐的民主生活进行沟通和调整。而随着启发式教学模式的推进,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尊重学生的发展个性,如何强化学生的创作能力是舞蹈教师应该具有的教育能力。因此,教师积极探究式现代教学的具体形式,编排出具有强烈风格的舞蹈内容。
二、启发式教学在中专舞蹈教学中的主要问题
(1)教师对启发式理解的关注不够
在启发式教学的融入中,很多教师都抱有错误的理解态度。一方面教师对启发式舞蹈教学的深入不够,难以获得较好的教学效果。所以出现了“表面化”和“失衡化”的发展现象。另一方面,对于学生而言,什么样的引导方式对他们是奏效的、什么样的引导方式对他们是无效的,把握这项发展脉络对启发式舞蹈教育来说十分重要。
(2)中专舞蹈院校缺少相应师资投入
很多中专院校因为师资等方面的原因,在启发式教学的深入中遇到了一系列的难题。首先是对启发式教育培训的力度不够。对于舞蹈教师来说,启发式教学是一个不断从成长、不断拓展的过程,通过教育培训是非常有必要的。但是很多学校忽略了教师的培训工作,使教师没有时间和精力参加培训,所以影响了舞蹈教育的发展进程。同时,很多中专舞蹈学校的硬件设施不达标,缺乏多媒体、舞蹈房的设置,所以教学质量进度相对迟缓。
(3)启发式教学模式的教育内容单一
在舞蹈教学中,为了实现完善的教学目标,舞蹈课程的内容要根据学科主体进行详细的研究,这也是舞蹈教育中的重要环节。但是,很多教师光顾着启发教育的引导作用,缺少了其中对于课程难点的针对和更新,所以无法根据学生的发展特点推陈出新。教学内容也比较多安逸,缺少了对舞蹈技能、舞蹈含义的融入和渗透。特别是由于舞蹈教师缺乏教育知识理论的融入,所以在舞蹈理论、课程难点、舞蹈编排等问题上存在重要的问题。
三、如何深入启发式教学在中专舞蹈教学中的作用
启发式教育作为一种循序渐进的教学方法,在其推进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发展特点,笔者作为一名一线教育工作者,针对启发式舞蹈教育的具体策略进行探究,具体分析如下:
(1)引导学生融入情趣感知
在舞蹈的教学过程中,音乐、情感、形体是成就舞蹈水平的重要因素。因此,在启发式教学模式中,由音乐、情感、形体组成的情趣感知应发挥引领作用。
首先,舞蹈教室要针对中专学生对舞蹈教育的实际掌握情况,选择一项难度适中、节奏清晰的伴奏音乐,将“传递式”教育模式转化为“感受式”教学模式,努力培养学生对舞蹈的兴趣,从而传达他们在肢体语言中表现出的思想情感。
例如在教学舞蹈《飞吧,海燕》这一课程中,教师要让学生充分感受到乐曲中凝聚的感情,然后想象自己是一只自由海燕,鼓励学生针对乐曲自己编排动作,并以小组为单位相互交流、相互学习。在经过了大家的热烈讨论中,由大家一体参与到《飞吧,海燕》这一舞蹈的改编中,充分提高学生的自主能动性,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使他们能够感受舞蹈中蕴含的思想美感和艺术魅力。
(2)加大对启发式教育的推动
在中专学生的性格特点中,可以看到,他们的性格较为活泼,所以更容易接受新鲜事物。因此,教师要争取获得学校的大力支持,将启发式教育作为一种整体的教育策略进行推广。除了要争取一定的师资投入,还要促使学生尽可能的发挥创造能力,通过感受自然形态。来产生不同的舞蹈创意。教师要通过环境塑造、创设舞蹈工作教室等形式,增加学生和舞蹈大师面对面交流的机会。特别是在相关音乐、舞蹈专业知识的激励上、通过丰富的专业育林知识,帮助学生酝酿思想感情,激励更多的专业知识。
只有通过在硬件、软件等方面的体验和创作,才能使学生的舞蹈创造更加深刻,能够对学生具有较强的示范作用。在提升学生舞蹈能力的同时,进一步满足学生的专业需求。
(3)建立完善的教育评价机制
在往常的教育教学中,教师可以摆脱单纯的教学讲解、舞蹈动作等方面的机械讲解,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通过带领学生欣赏CCTV舞蹈大赛网络视频、青年舞大赛作品的形式,使W生感受舞蹈中的美,进一步加深学生肢体协调、造型艺术和空间美感。同时,在启发式教学的融入中,教师要充分发挥示范教育的多项作用,把课堂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将学生分成若干指导小组,进行舞蹈教育的评价、师生情感的交融,帮助他们学会相互学习、使学生更好的领略其中存在的价值和含义。
例如,教师可以通过调查问卷的形式,建立完善的教育评价机制,通过学生互评、师生互评等形式,让学生更好的领悟舞蹈中蕴含的动作,加深对舞蹈艺术的了解 ,从而达到共同促进、共同提高的作用。
四、总结
综上所述,舞蹈是一门深刻的人体艺术,它通过动作传递感情,通过舞蹈者的演绎,能够带给人们独特的享受。因此,教师要通过启发式的教学策略,有针对性的进行舞蹈教育工作。通过不同的引导形式,开拓创新,帮助学生建立一个完善的学习动态,解决中专学生在舞蹈形态等方面的问题。
参考文献:
[1]寇建平.提高中职幼师专业舞蹈教学的思考[J].学园 2012(11).
篇7
【关键词】互动启发式 高中 化学教学 课堂 研究
【课题】自治区十二五课题,课题号:2013JGH229。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9-0181-01
一、高中化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现阶段化学课程教学局面不是很好,化学课程受到多种因素影响,在现实教学中反映出来多种问题。在一些高中化学课程中,由于教师教学观念不能按照新课程教学理念进行转变,部分化学教师还是采取满堂灌的教学方式,大部分课程教学,教师多数时间是在照着课本进行讲读,这样的教学方法导致学生枯燥无味,学生学习化学知识的动力不足,这样的教学方式是教师教的很辛苦、学生还是学不到知识。对于部分高中中一部分学生学习化学的知识热情也不高,部分学生在学习上存在偏科,这样的环境导致学生学习化学知识不积极。许多高中在化学课程上进行投入不够,学校的实验相关设备不完善,导致有些实验不能做,学生不能对化学知识进行更深一步的认识,不能对化学知识有全面的了解,只局限在教师的课本上的讲解。学校的教学环境不够完善,影响了化学教师的积极性,一些化学教师在课程设计上不能完全施展自己的教学水平,导致一些化学教师慢慢的失去了对本学科知识的创新,知识在应付教学任务,机械去应付高考,来提高学生的成绩,这样教学模式不适合学生的全面发展,所上述问题使我们化学教师应该去面对与解决的,要求我们化学教师在教学方法上进行创新。
二、互动启发式教学方法的含义、特点
1.互动启发式教学的含义
互动启发式教学主要含义是指在教学中,老师和学生都作为教学主体来参与教学内容,教师作为主体教学内容的指导者、辅助者,学生作为教学内容的主要参与者、探究者,学生和教师各自发挥自己特长和优势,在教学实施过程中进行全面的交流,做到民主,公平、平等的对话,教师要组织学生进行发散思维探讨,达到教师课前设计的效果,完成教学任务,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知识的积极性,从而提高学生的素质和学习成绩。
2.互动启发式教学的特点
互动启发式教学的有点在能够把化学教学中书本知识和实际操作能力相结合,让学生既学到书本上的基础知识,同时通过学生的动手达到对学习问题进行探讨和思考的目的,在课堂设计上体现了学生的积极主动性,教师的课程设计的能力。教师利用课堂的互动性来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和和发散思维能力,注重学生的化学知识体系的建构和动手能力的培养,把学生的整体素质体现在课堂上。
三、互动启发式教学的运用
根据我们调查研究,开展互动启发式教学,要根据各个高中化学实际情况开展,教师要进行互动启发式教学就要考虑教师和学生等相关因素。
1.对化学概念理解的互动启发
化学教师在实施互动启发式教学时候,首先要让学生对书本上的相关概念有所理解,对具体的化学概念和定义不能直视让学生死记硬背,只理解表面上的含义,如果只是表面上理解,会让学生形成机械化学习的模式,让学生感觉学习化学枯燥。所以教师在解读互动启发式教学方法,主要是要培养学生的训练和思维能力的培养,教师注重在引导上下功夫,让学生对化学只是产生浓厚的兴趣,教师可以运用提问互动法,实例互动法和先自学后讲解互动法等来提高教学的质量,教师在课堂设计上注重对学生去提问,让学生去认真去思考,加深学生对化学概念的理解。
2.对解题训练来巩固的互动启发
要想加强互动启发式教学的成果,化学知识的理解与记忆需要进行化学习题的强化练习,通过化学习题来不断地巩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通过不断地解题训练可以让学生发现问题的所在,是帮助学生改善思维的好方法,是检验教学方法的手段。互动启发式教学在解题训练中可以让学生和教师的角色互换,让学生进行课堂上分组进行讨论,把所发现的问题提出来,让同学帮助分析,这样达到大家共同参与的效果,教师要求做好互动的指导工作。
四、结语
我们要开展好互动启发式教学,就必须坚持学生全面发展,教学中进行民主,互动启发式教学才能够在高中化学课堂上开展起来。注重学生的特点,注重学生对教学方法的反馈。教师在互动启发式教学中,要做到定时、定期的评价,及时给与学生评价,才能提高学生积极性。互动启发式教学极大地改善了化学教学质量,提高了学生和教师融合能力。但是互动启发式教学并也需要在实践中进行改进,发挥自身有点,弥补教学中不足,使其不断地发展和完善,为高中化学教学改革作出一定贡献。
参考文献:
[1]王世杰,何选明,吕早生等.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的煤化工特色建设[J].中国冶金教育,2011(5):21-24.
[2]欧阳曙光,王世杰,韩军,等. 工程力学与化工设备机械基础课程整合[J].广州化工,2011,39(23):169-170.
[3]王世杰,何选明,韩军,等. 宽口径重特色培养模式下的生产实习探索[J].化工高等教育,2009(5):3-8.
篇8
[关键词]中学思想政治课;启发式教学;运用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5)12 ― 0158 ― 02
一、启发式教学的含义及特点
(一)启发式教学的含义
追根溯源,启发式教学思想在春秋战国那会就已经出现了。“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1。举一反三即是孔老夫子根据当时学生状况对启发式教学的最早阐释。而在《学记》当中,古人别出心裁把启发式教学思想高度归纳为“善喻”,“君子之教,喻也”。这意思就更加明确了,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启发引导,要指导学生独立地进行思索。而在《四书集注》里把它解释为“愤者,心求通而未得之意;悱者,口欲言而未能之貌;启,谓开其意;发,谓达其辞”2。意思就是说在学生渴望求通但就是不能得其意,在学生心里明白了但就是嘴上说不出来的情况下,运用启发,使他们通达其意,口述之思。而在西方,提倡启发式思想的教育家首推苏格拉底。他主张产婆术即问答法,在教学中通过讽刺―助产―归纳―定义这四个步骤,在学生与老师交流辩论中,使学生明白自己想法的错误,从而引导他们正确的看待问题。此后,许多教育家也都重视教师的引导和诱发。
启发式教学是一种教学原则和方法,也是一种教学思想,是指教师在教学中,要结合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遵循教学规律,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习热情,发挥学习主动性,发掘学生创造性,从而引导学生通过独立思考积极思维而获得知识,开拓智力,发展能力。
(二)启发式教学的特点
1.坚持以学生为本
启发式教学以学生为本,尊重学生的实际情况,包括知识水平,能力水平,思想水平与年龄特点,情感特征等。“启”是老师有目的、有计划、有意识的“启”,而重要的是学生积极地、多样地的“发”。注重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性,坚持以学生为教学的根本,使学生具有探索知识,发展自己的能力的冲动与热情,积极在在学习过程中找乐趣,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2.兼顾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与智力发展
与“注入式教学”不同,过多地关注学生就是启发式教学的特点,关注学生的兴趣、爱好以及每个学生的个性特征等非智力因素,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教师不想办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而使不动感情的脑力劳动带来疲劳”?。当然,在此过程中还要正确、全面地看待每个学生,依据情况因人而异进行启发诱导。在启发过程中,要注意学生智力的发展,有意引导,启而不露,通过学生的积极思考,努力探索,达到启之后发,启之多发的效果。
3.强调理论联系实际
教学与生活密不可分?,启发式教学不仅要注意学科知识的传授,学生对基本知识的掌握,更重要的是教学要趋向于生活化,启发要趋向于实际化。教学趋向生活化,使学生在学习中,结合日常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把书本知识与直接经验相联系,提高学习效率;启发趋向实际化,使学生在真真切切的现实生活中受到感触、受到启示,从而重新认识生活,看待生活,享受生活。
二、中学思想政治课中运用启发式进行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启发方式单一
在思想政治课教学的过程中,常见的有提问启发、材料启发、直观启发、语言启发等。这些启发方式各有优势,应当加以选择运用。但作为一门德育性质的课程,单单这几种启发方式是远远不够的。一方面,这门课所涉及的知识面大,没有一定的直接经验也不容易理解。同时,还要对学生进行道德陶冶与感化,这就要求我们去寻求更多学生喜闻乐见的启发方法。另一方面,每个学生的个性特征征、思想水平、理解能力也不尽相同,面对全班学生,要因人而异,寻求最佳的启发效果,这也要求教师要掌握更多行之有效的启发方法。
(二)启发效果不佳
在现实的思想政治课堂中,教师经常会抱怨在课前明明认真准备,精心设计,课堂上想尽办法启发学生积极思考问题,但总不理想,具体体现在:首先,启而不发,启发效果不明显;教师竭尽全力地通过各种方法进行启发,但学生似乎总是表现为思维的迟钝,导致课堂上形成鲜明的对比,教师讲的津津有味,学生听得目瞪口呆。其次,纯粹贪图课堂的热闹,形式主义严重;有的教师在课堂上为了启发学生,常常搞一些活动,比如进行相互讨论,自主活动,小组探讨等学习形式,课堂氛围很活跃,然而一节课,学生似乎学到的很少,时间浪费了,学生也是一知半解。最后,忽视各种教学方法的功能;有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无论教学内容是什么都要一味地运用启发式进行教学,而忽视了一些讲授法,直观演示法等一些传统的教学方法。
(三)启发内容片面
作为中学德育核心的思想政治课,不仅要教给学生专业的学科知识,更值得注意的是道德感化,对生活的启发与指导。而现实是教师在知识的传授上能够恰当地进行启发,使学生的学科知识很是扎实,但是对于学生的道德品质、生活实际的影响却微乎其微。这才导致了这么一些现象的发生:好学生插队、闯红灯、随地吐痰、不讲卫生,更有甚者走上了违法犯罪的道路。
三、思想政治课中运用启发式进行教学的优化路径
(一)探讨多种启发方法
启发式教学方法多种多样,进行启发可以利用恰当的提问,可以运用诙谐的语言,可以通过巧妙的对比,还可以直接了当地进行启发等。它们都具有自己独特的优势与价值,在教学中要加以选择运用,但对于思想政治课而言,单单这几种启发方式是远远不够的。我们要探讨更多的切合实际的启发方法。1.活动启发;中学思想政治课程作为中学的一门兼具知识性与教育性的课程,它一方面是要让学生掌握一些思想政治方面的知识,另一方面是要对学生进行道德指导,道德感化。这就要求学生不仅要学好课堂知识,更要走出课堂,走向社会,在社会中进行道德熏陶。而课外活动,可以使学生在活动中受到启发,积极地进行自我道德修养教育。2.生活启发;中学思想政治课程不仅要教给学生一定的科学文化知识,更重要的要引导学生认清社会现实,了解自己的状况,热爱自己的生活,努力提升自己的生活品质。因此,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多引导学生走进生活,利用生活中的事例来唤起学生对生活的热爱与追求。3.案例情景启发;案例情景启示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以典型的案例为途径,引导学生分析,探讨案例,使学生能够身临其境,触景生情,启发学生主动经历知识的生成过程,积极自觉地陶冶情操,净化心灵。
(二)掌握运用启发式教学的基本要求
在教学中,教师要正确掌握运用启发式教学的基本要求,才能达到启发的最佳效果。首先,从学生实际出发;了解学生的知识基础和智力水平、学生的思想状况、学生的年龄特点、思维特点以及学生的学习动机、兴趣和性格特征等。在具体教学中,要多关注学生关注的问题,在学生关注的问题上下功夫。在材料的选用上要有时代感和吸引力。其次,发扬教学民主,实现和谐课堂;试想一下,在一个传统的课堂教学环境下,师说生听,教师主导着课堂,在课堂教学中扮演着权威者的角色。讲多讲少,怎么讲都是教师一人决定,学生完全处于顺从的状态。这样,怎么可能达到教学最优化?因此,发扬教学民主,实现和谐课堂是运用启发式教学的条件基础。最后,正确看待各种教学方法,学会优化组合;我们倡导运用启发式教学方法,但并不否认其他教学方法的优势与功能。比如,讲授法它对于一些基本原理、观点的讲授有自己独优势;演示法对于一些实际操作的学习也有自身独到的价值。在教学过程中,要客观全面地看待它们,基于所教的内容,正确恰当地运用各种行之微妙、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另外,一堂课要教给学生的内容非常多,单独使用一种教学方法是远远不够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实现各种教学方法的优化组合,发挥每种方法的特长,从而达到理想的效果。
(三)坚持全面启发
现实的课堂教学中,关于知识传授与生活引导,教师更注重前者。这对于兼具知识传授与教育功能的思想政治课来说是不可取的。教师要好好把握思想政治课的性质与任务,在教学过程中要坚持全面启发的原则,不仅要在知识方面进行启发,还要重视在生活中对学生的启发引导。第一,转变陈旧的教学观念;教师必须是思想的先行者,教师要转变传统的应试教育的观念,不仅要注重学生的知识学习,更要注重对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与生活的指导教育。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教给学生一定的知识,更要结合所学内容对学生的生活进行启发引导,指导学生更好地生活。第二,用生活辅助知识教学,用知识教学指导生活;生活是最好的老师。生活中的事例是最好的教材。教师要敢于、善于把生活中的事例搬入课堂,用生活教育学生。当然,教师还要理论联系实际,用学生所学的知识,去指导学生的生活,发挥学生所学知识的最大价值,更好地为学生生活服务。第三,多开展一些课外活动;课外活动实践性强、活动性强,能够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具有极大的价值。中学思想政治课最重要的就是要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指导学生的生活,使学生热爱生活,融入社会,更好地为社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因此教师要多开展一些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使学生在活动的过程中,走进社会,了解社会,净化自己的心灵、陶冶自己的情操,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更好地生活。
〔参 考 文 献〕
〔1〕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M〕.北京:北京教育出版社,2000.
〔2〕胡天庚.关于思想政治课教学生活化的思考〔J〕.高等函授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06).
〔3〕胡天庚.新理论思想政治(品德)教学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4.
〔4〕姜乐仁.启发式教学新探〔M〕.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
篇9
【关键词】启发式教学 大学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4)31-0024-01
当前大学教育多是单纯以教师为主导,以课堂讲授为主要环节的教学形式。教学内容极度统一、死板、陈旧,教学方法单调,课堂效果沉闷、呆板,学生被动地听、记、背、考,学生学习以考试分数为指标和以获取文凭为目的,这必然导致教学质量下降,出现学生重智轻能,脱离社会需要,就业难等现象。因此,有必要倡导启发式教学。
一 什么是启发式教学
1.什么是启发
“启发”一词最早来源于孔子的《论语・述而》,“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启”有开始、教导之意,“发”则是发生、引导发出。“愤”是指非常需要,想要搞明白,搞清楚而又搞不懂的一种着急心态,“悱”是经过独立思考、想表达而又说不清道不明的样子。
由此可见,启发的前提是学生对知识、技能等问题的迫切需求下,对问又有了一定的积极、独立思考,经过思维说不清道不明的困惑,即当学生出现“愤”和“悱”时,教师加以指点、引导,使学生认识事物的本质、原理和规律,让他们收获知识和提高技能。师生间的互动过程,是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作用的结合。
2.启发式教学的心理学原理
现代大学教育理念提倡“问题倾向教学方式”。因为问题是知识、学问的先导,是引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关键。问题来源于培养目标和人才结构中的实际需要。启发式教学按照问题―需要―兴趣―动力―学习―知识技能―教学质量―人才的社会效应这一科学教育实践过程实施。
启发式教学不是单一的、具体的教学方法或手段,而是包含着许多内容和要求的一种教学理论,是研究、运用教学方法的指导思想和重要原则。它是由一系列教学活动按照一定规则和程序开展的系统工程,不仅仅是在教学中多加几个“为什么”“是什么”“有什么”那样简单。
为实施启发式教学,教师首先按教育学和心理学原理,培育学生的学习动机。因为动机是发动和维持躯体和心理活动的内在过程,它是决定人行为的内在动力,而动机又由需要而引发,动机的外在表现是对事物的兴趣和激发的注意力(需要―动机―兴趣―注意)。因此,讲明需要,引发动机,激发兴趣,培育学生学习的注意力是开展启发式教学的重要前提。
二 如何实施启发式教学
教学活动中,教师应用现实的、具体的、有效的教学方法,使学生明确自己学习的目的、意义,了解接受教育的社会、家庭责任,以及人本价值及终身发展的意义。通过每章、节、次教学内容的介绍,使学生知道每个“知识点”,以及它在知识体系中的地位和今后社会实践中的价值和意义,这是指明需要、激发动机、培育对学习的兴趣、保证旺盛的求知欲,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一项重要有效的措施。
启发式教学开展的第二个重要环节就是使学生开展积极活跃的思维。
思维是大脑对事物间的区别、联系、概括的加工形式,对信息的加工过程。思维的过程是思考,是想象,而引发思维的是“问题”,它是有目标的指导性思维。教师从教学内容中研究、挖掘、捕捉、剖析出问题,然后经过精心设计,或正向或反向推理,制造悬念,设计疑问,激发疑问,或者通过摆事实、亮矛盾、隐埋问题等方法引发学生观察、寻求、发现问题,进而引发思维。
学问,有学和问两个方面。学生不但要努力地学,更应该学会问。教会学生如何发现、提出问题,要给学生发问的机会。学生提出的问题多、难、刁是学生积极思维、主动学习的具体表现,也是启发式教学成功的标志。
学生的问就是问题。问题是研究、探索和思考的前提。提出问题后,师生共同思维,通过联想、对比、分析、综合、抽象、概括、逻辑推理等积极思维过程,将矛盾化解,在分清主次、对错、先后、肯定、否定等过程中,发展智力与能力,这是启发式教学的核心。在积极科学的思维过程中对知识理论有了新的认识,不但收获知识,还掌握学习方法。
学生经过主动积极的思维,呈现出“愤”和“悱”的心理状态,教师因势利导,指点迷津,对思维过程进行科学的分析和评价,理出事物的条理、规律、特点和区别。同时,明确概念,交代学科知识、原理和理论的要点,并提出对学生的基本要求,完成授业。
在教学中贯彻启发式教学思想,广泛、灵活、准确地应用启发式教学,必将出现主导与主体共同作用,变被动为主动,是学与用、智与能、问与学等的完美结合。
参考文献
篇10
【关键词】中学数学;启发式讲解;教学;应用
启发式教学对提高学生的自主思考能力及创新思维有着一定优势,其坚实的理论基础对促进教学质量发挥重要作用[1].这种教学方法打破了以往的以教师为主的教学模式,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主要通过“启迪”的方式,让学生理解与掌握知识,而不是通过“传授”的模式让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本文就对中学数学课堂启发式讲解的教学进行研究.
一、启发式教学的概念及特点
启发式教学是有效的教学模式,是新课程改革的重要产物.启发式教学要求教师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升级学生需要掌握的方法[2].也就是说学生不仅要理解与掌握相关的知识,还要灵活地运用所学知识.学生通过自主思考问题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将启发式教学应用于中学数学课堂中,对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具有良好效果.学生通过自主对问题进行思考,使学生更好地掌握相关知识.因此,当前中学数学教学不仅要注重教学成绩,还应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启发式数学教学具有这几个特点.(1)注重个体教育,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在教学中为学生创建良好教学情境,将教学的重点放在学生身上,学生通过自主思考、自主分析问题,有助于提升教学的整体水平.(2)对于知识的形成过程进行必要的探索.探索是学习数学的重要部分,数学知识具有较高的逻辑性与抽象性的特点,学生通过自主探究知识,使学生的知识、能力得到全面提升.(3)鼓励支持学生不断创新学习方法.学习数学的核心是思想方法,其也是数学最高级的内涵.在启发式教学中,学生的思想形成与学习方法的创新意识同时出现,因此,其能够良好地激发学生的思维创新,进而闪现出数学思想方法的火花.
二、中学数学课堂启发式教学的应用
(一)启发思维的恰当运用
中学数学具有一定的逻辑性与抽象性,数学教学是数学思维活动的过程,学生活跃的思维与教师的教学方法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采取恰当的语言与手势,达到良好的启发效果,以此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运用启发教学.比如,在学习“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动手进行三角形纸片折叠来探究出“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度”的结论;也可以让学生针对结论采取不同的论证方法,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与掌握相关的知识.采取这种方法不仅使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得到提升,而且对学生的实践能力的培养有着良好效果.
(二)引导探究要合理
将启发式教学法应用于中学数学课程,教师要准确把握时机,不仅要考虑到学生思考问题的深度,而且还要注重什么时候进行引导比较适宜,或者采取什么方法引导能达到良好的效果.比如,在讲解圆的对称性时,根据教学内容提出相关的问题:“什么是中心对称图形?中心对称图形有什么性质?说出你所了解的中心对称图形.”这时学生的求知欲被良好激发,积极参与到思考当中,并争先恐后地进行回答.之后教师再用课件引入课题:“如图所示是一个转盘,转盘分成六个相同的扇形,分为红、绿两种颜色,指针的位置固定.通过旋转转盘,你发现圆是中心对称图形吗?”通过这种层层递进的方式,让学生加深对知识的印象,更好地理解与掌握所学知识.以这种方式展开教学,还能让学生认识到数学的趣味.
(三)数学情境启发
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对学生的思维拓展也有着良好作用,教师在中学数学课堂中,可以通过相关的图片、小故事等,为学生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教学的整体水平.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创设的问题情境应具有吸引力.比如,在讲解“等差数列求和”时,教师可以讲数学家高斯在小学时计算1+2+3+…+100的故事,当其他同学还在为计算结果忙得不可开交时,高斯早已计算出答案.通过故事的引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之后教师再讲解等差数列的求和方法,以此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结语
总而言之,随着我国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是当前的主要任务,中学数学教学的改革迫在眉睫[3].启发式讲解的教学方法是当前应用较广的教学模式,其对开拓学生的思维以及提升学生的探究能力有着很大帮助.因此,在中学数学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根据书本上理论知识进行讲解,还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因材施教,在教学当中充分发挥启发式教学思想,以此使得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锻炼,为提高教学质量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李宝宝.师生互动对中学数学课堂教学效果促进作用的分析[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2(04):161-162.
- 上一篇:保持呼吸道通畅的措施
- 下一篇:城市管理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