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学入门范文

时间:2023-10-19 16:05:4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考古学入门,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考古学入门

篇1

1872年,英国工程师维恩曼·狄克森和他的伙伴们进入胡夫金字塔内部,他们意外地发现了王后墓室的南通道,这个通道只有长宽各20厘米,人无法进入。1993年,一个由德国考古学家鲁道夫·甘登布里克设计的机器人“乌普瓦特2号”携带摄像机进入了这个神秘的通道。大约前进到65米的地方,考古小组惊奇地发现,通道被一个石门堵住了,而且上面还有两个类似门把手的铜制物,这一发现激起了全世界的好奇心。

为了能够解开这座石门的秘密,由美国科学家研发的“金字塔漫游者”装备着世界上最先进的探测设备,开始了人类对于金字塔的又一次探索。“金字塔漫游者”能够携带一系列的工具和摄像机,其传感功能异常出色,共有五个极小的数码摄像机专门用来拍摄和回传通道和石门的细部

图像。

埃及当地时间2002年9月17日凌晨3时57分,当机器人配备的高分辨率光纤摄像头从石门下部的缝隙进入门的后部时,一个出人意料的结局出现了——探测现场监控器屏幕上发现石门背后出现了另一道布满斑痕的石门。

“门后还有门”,这一结果愈发凸显了金字塔的迷雾重重,这扇新的石门背后是否还有可以发掘的秘密呢?不过,据考古学家事后分析,新发现的这个石门和前面那个石门很不一样,它上面有很多裂纹,明显是没有经过打磨处理的,另外上面也没有铜把手,但它究竟是一扇石门还是一整块岩石却不得而知。

好在人类探索的脚步从未停止过。2004年,两名法国业余考古学家在对埃及胡夫金字塔进行了20年的研究后宣称,他们在金字塔里探测到了一条以前无人知晓的秘密走廊。他们相信,这条秘密走廊正通往一个不为人知的密室,那里或许存有胡夫的木乃伊。

秘密背后仍旧还是秘密,这或许就是金字塔,或许就是古埃及文明的魅力所在。一座石门,并不会削弱我们探索的勇气,更可以被看做是“考古新征程”的开始。在埃及,在尼罗河畔,还有成千上万的谜团都在静静地等待着我们去解答。

(选自《光明日报》2011年3月26日,有删节)

篇2

艺术就像海市蜃楼中的恍惚世界,使我如进入壮观的宗教殿堂,有“天国样沐浴”的感受,此生当足矣。道家有个著名论点:“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这可视为发车,“万物归一(真)”,当可视为收车;或完全撇开这两句话而更直截了当地说,是从“零” 发车,转其整整一圈,然后又回到“零”的位置。

从古到今的书法大家,我最佩服颜真卿,他的书法不但有别于前人,而且不断地有别于自己,其书体、风格,当誉“水无常态,军无常势”,自然通变生新。

真不容易、容真不易、真易不容、不容真易、容易不真;得失互维、进退互循、长短互易,彼此互感。

大凡一件好的艺术作品,在于作者对其作品的“矛盾”的安排。作品越生动,说明各种矛盾越复杂或越高度地概括,如果会制造“矛盾”,利用“矛盾”,化解“矛盾”,到最后使“矛盾”变成和谐,有一种美的律动,美的感染,这个作品就越具有艺术性。

就如法酷则情滞,情肆则法疲,这矛盾的两个方面,必须有一个纲来举,目才能张,此谓“理”也。情理之中,法理其间,就其创作之需要,则可使“情、法”通融共济,依侧重可倾斜其比例,如楷则甚峻,乃法理大于情理;行草书似情理大于法理故而飘逸、跌宕。

古人道:“书法学其上,得乎中;学其中,得其下”。我就不信这个邪,万事总有轮回,如加上“学下得上”亦犹不可,我专好师古人以为“下”者,至今尚乐此不疲。

一生投身于艺术,犹如身进赌场,要么赢了(成功了),要么输入(失败了)。有时我却在想,赌博场上输赢尚是物质性的,亦有去而复得之可能。而从事艺术,成功与失败则既不明晰,又举步维艰,往后退自然没有出路,往前走并不见得是朝成功的方向迈进,有时成功躲在“山穷水尽”之途中,有时失败却恰恰在表现着“春风得意”之道旁,孰成功,孰失败,真像古人云:“得失寸心知”。因此,我不敢稍有懈怠,那种“一孔之见,一功之得”的古训使我始终提着心劲,但我很自信,既进了“赌场”也就无需反顾了,只有向前进,这种前进中的失败也可能是今后成功的铺垫,必须在失败中寻找到成功的途径。

我是想通过书法这个“筏子”把我舶往彼岸——精神的最高境界。同时使我能以书法为“探杆”窥其“地球”深层(内核),也就是更多知识和艺术的精神热源。这也可能是我学书法真正的理解和收获。

我不一定是成功者,但我却是一个努力的跋涉者。是否到达目的地并不重要,重要的在于进行,在于获得精神寄托的感知,这是完整体现自己的可贵的过程,尽管这个求索的过程非常艰辛,却又非常崇高,因为他掂量出人生的价值和意义。

艺术简介

王蒙,文化学者,笔名阿蒙,号龟背庐主、北苑学堂、南北行者、雁塔西楼客。陕西省书法家协会常务副主席兼教育委员会主任,中国工艺美术学会副会长,国家一级美术师。

作品入选“全国第二届中青年书法篆刻展”、“全国第三、七、八届书法篆刻展”、“全国自作诗词书法大展”。在入选“全国千人千作书法篆刻展”中获陕西省书法一等奖三次。

1989年在陕西美术馆举办“阿蒙书法艺术首展”

1999年在陕西历史博物馆举办“王蒙书法艺术十年回首展”

2008年在陕西美术博物馆举办“墨舞奥运2008——王蒙师友书法展”

2003年出任陕西省备战“全国第八届书法篆刻展”培训班班主任

2011年出任陕西省备战“全国第十届书法篆刻展”培训班班主任

2012年3月在西安亮宝楼主办“纪念王子云先生诞辰115周年暨王蒙

家族书画展”

出版著作:《长安学丛书——王子云卷、何正璜卷》、《王蒙书法艺术百种作品集》、《美术家——王蒙》、《王蒙师友书法集》、《书法入门——曹全碑》、《情怀——王蒙诗文书法集》、《当代影响力书法名家——王蒙》《当代美术名家作品精选——王蒙专辑》。

书法品位和创作理念影响了大批中青年书法家,起到了极大的创作示范作用。

采访手记

篇3

关键词:中国音乐史;创作性构成;课程教学;多媒体;整合

中图分类号:G42302文献标识码:A

中国音乐史是阐述中国音乐发展脉络的文化类学科。在高校音乐专业教学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是学生了解和掌握中国传统音乐发展和近现代音乐发展的知识的重要途径。音乐史课程是以讲解历史发展过程中的音乐现象为主。内容包括对文、谱、图、音、像、物等的阐释。同样,通过对文、谱、图、音、像、物的欣赏、考证和研究也是对历史的深化和理解。

具有现代意义的中国音乐史课程始于20世纪二、三十年代,课程发展仅有不到百年的时间。然而,在近一个世纪的研究与教学中,中国音乐史的学科界定、教学的整体思路、教材的编、著选用、教学方法以及运用创新等教学手段都有了长足的发展,基本形成了一定的体例和体系。目前,中国音乐史教学已经有了本、专科、研究生和博士生等多重层次的教学标准。音乐史在学科关系上隶属于历史学范畴,然而,在学科特点上又与其它历史学科有着很大的区别,区别在于对历史作品的描述。音乐艺术属于时间艺术,作品的演绎稍纵即逝,历史音响很难客观地留下来,在教学上再现历史音响有很大的难度。另外,中国音乐史作为理论学科主要以文本讲授为主,课堂较为枯燥,不如技能课堂富有激情。因此,多数高等音乐专业院校常被“重技轻理”的现象所困扰。如何能使中国音乐史课程真正“有声、有色”,增加课程的形象性、趣味性,突出音乐史学科教学特征,在深切的情感体验中愉悦性地达到教学效果,是近些年来音乐史课程改革和整合的重要课题。正如杨荫浏先生所言:“音乐史不能没有音乐,不能离开音乐,不能从书本到书本”。如何整合?笔者认为创作性地构成中国音乐史课程是探索的渠道之一。

一、教学资源的构成与整合

中国音乐史教学方法基本经历了两个阶段,既无声时代和有声时代。从上世纪20年代至50年代可算是第一阶段,由于录音、录像设备不能广泛应用,教学方法基本以讲授为主,阐释文献和研究成果,属于没有音像或音像应用不普及的音乐史教学时期;第二阶段是从50年代至今,随着录音机和录像机的运用与普及以及媒体时代的到来,音乐史课堂上基本有了声音、图、像,并且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课堂设备的不断升级,现今课堂上能够轻而易举地感受到演奏厅的音响效果,能够轻而易举地切换到考古现场和领略到历史实物的风貌。目前,中国音乐史通过现代多媒体设备的有机使用,基本整合为《中国音乐史与名作赏析》课程。中国音乐发展的文本部分是对中国音乐发展中重要音乐事件、人物及作品做历史阐述,其它相关事件只做简要叙述;而名作赏析则是对中国音乐历史上曾经出现的重要音乐作品进行欣赏评析,使学生对中国音乐史中出现的重要音乐作品有比较全面、细致的了解。两者相辅相成,互为支点。

中国音乐源远流长,内容博大精深。音乐史资源材料包括文、谱、图、音、像、物等内容。在《中国音乐史与名作赏析》课程中,古代史部分以阐释和考证文、谱、图、物为主,欣赏为辅。而近、现、当代音乐受西方音乐体例风格影响较大,且文、谱、图、音、像、物等较为丰富,以欣赏为主,历史的讲述为辅。

在课程资源方面,首先,包括对古代遗存作品的释译。在中国古代音乐发展过程中,记谱法众多,且内容繁杂。有文字谱、减字谱、律吕记谱法、燕乐记谱法、工尺谱等等。在音高和时值方面不如五线谱记谱法更客观。要演绎古代所传作品,还需要众多的音乐理论家通过对古文献考证和研究中付出大量的工作才能揭开历史的面纱。例如演译古琴作品被称为“打谱”(如姚丙炎打谱的《酒狂》载于[明]《神奇秘谱》;管平湖定谱的《阳关三叠》载于[清]张鹤《琴学入门》等等)。通过考证古谱而译谱的,如杨荫浏译谱的《白石道人歌曲集》。还有近年来根据对敦煌古谱中的琵琶谱及其他器乐谱的考证和研究所译制的器乐作品和舞蹈作品也相继用于表演和教学。

其次,包括通过对古代文、谱、图、物的考证和研究,部分作曲家创作的一些古风作品,也是中国音乐史课程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类作品大多是在音乐学成果和音乐考古成果基础上,依据当时社会发展情景所创作的作品。例如钱兆熹作曲的《原始狩猎图》。乐曲采用仿制浙江余姚河姆渡出土的7千年前的骨笛作为领奏,并运用古老的“活五”调式、现代的偶然音乐技法和奇特的节奏与音乐相结合,表现了原始人从宁静的夜景到捕到野兽的狂喜狩猎场景。在课程教学中,学生通过欣赏该作品,会直观地领略到古笛的形制、音响以及体会到骨笛在原始社会中的使用(仿鸟或兽鸣以狩猎)。其他题材还包括《诗经》、《乐府》、《楚辞》等创作的音乐、舞蹈、戏剧的古风作品都是中国音乐史与作品赏析的课程资源。

第三、根据古代音乐典故和传说创作相关内容的动漫作品。例如根据伯牙和钟子期典故创作的动漫作品《高山流水》。画面简洁,音效结合,情景交融,篇幅短小,适合课堂播放和使用。在课堂上真实演绎了“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方鼓琴,志在泰山,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如泰山;志在流水,子期曰:洋洋乎若流水,伯牙所念,子期必得之。钟子期死,伯牙终身不复鼓琴。”千百年来流传的“知音”故事。

除此之外,还有大量的现代考古资料,都可以作为课程资源在课堂上充分利用。例如1978年对位于湖北随县城郊擂鼓墩曾侯乙墓发掘的影像资料。在课程教学讲授过程中,运用多媒体切换到该影像资料,让学生在课堂上欣赏灿烂夺目的众多乐器构成的一座巨大的地下乐宫,同时,也认识到它也是一次轰动世界的音乐考古大发现。

二、多媒体教学的运用与资源的整合

多媒体教学是指在计算机辅助教学下的多种电教媒体的优化组合。随着时代的发展与教学研究的不断深入,多媒体技术作为一个全新的教育手段,在常规教学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多媒体教学不仅突破了传统教学在时间、空间上的限制,而且大大开阔了学生的音乐视野,通过生动形象的画面、悦耳动听的音乐,使学习内容变枯燥为形象,图文、音像、动画栩栩如生,犹如身临其境,能够大大激发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兴趣,丰富教学内容,拓宽教学视野,激发学生思维。因此,构建多媒体教学模式至关重要。

首先,整合的学科。包括音乐欣赏课、作品分析课、民族民间音乐、民俗学、考古学等课程。音乐欣赏课是整合的主要课程。中国音乐史是对中国音乐发展史中重要音乐事件、人物及作品做历史阐述,包括遗存作品、作曲家、作品风格、流派、乐律学观点、音乐思想等内容。而欣赏则是对中国历史上曾经出现的重要音乐作品进行赏析,使学生对中国音乐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重要音乐作品有比较全面、细致的了解。而对作品分析课的整合主要是指利用作品分析的知识和手段对所涉及的作品进行简要地分析和评述,利用多媒体技术手段以及打谱软件,对相应的历史作品或古谱进行分析。对民族民间音乐、民俗学、考古学等相关学科知识的运用,也是学科整合的重点。中国音乐的历史在各个地区的发展是不平衡的,而且各具特色。例如:通过考古学发现河南舞阳贾湖骨笛距今已有八千多年的历史,开6-7孔,其中一只古笛能够吹出完整的六声音阶或七声音阶。利用简单的指法可以吹出像《小白菜》这样的民歌旋律。而通过考古发现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出土的骨哨一般开2-3孔,距今有七千多年的历史。通过民俗学可以考证古代祭祀活动中的音乐现象以及民事活动中的音乐。通过对民族民间音乐知识的利用可以了解和学习不同时代、不同地区音乐发展的特点。

其次,整合的方法。把课程资源通过多媒体技术手段制成多媒体教学课件,使教学中所用到的图、文、音、像融为一体,通过计算机进行有效调动,实现信息技术与音乐学科的有机结合。创造一个形象的音乐情境,改变传统音乐史教学中呆板、枯燥的教学效果,激发学生对历史的兴趣和对历史的感知能力。

普遍认为,历史是对往昔的记载。历史包括历史本体与历史认识两个部分,即客观发生的历史和对此的思考。史学家根据历史遗存(如文献、档案、典籍、实物等)进行梳理和整合,这种梳理与整合在时间上永远都滞后于客观历史,这必然会与客观历史有一定距离。随着新的史料证据的发现和新的观察角度的改变,历史知识本身也一定会发生改变。可以说,历史的价值不仅是对客观历史的回忆,更重要的是对历史的思考。正如意大利哲学家克罗齐提出的历史学理论的命题:“一切真正的历史都是当代史”。同样,音乐史的基本对象是人类音乐艺术发展的过程,而音乐史学既是与客观音乐历史相关,并产生于其后的一种历史学科。在学科关系上隶属于历史学范畴。我们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对历史作品的欣赏评析,对古代遗存的文献、档案、典籍、实物的梳理,让学生以自己对历史音乐作品的感受来了解历史,重在引导而非灌输,不提供最终的“绝对真理”,因为,历史永远是当代人的认识。

音乐艺术属于抽象艺术,既看不到也摸不着。不像文学作品,可以通过语言文字来表达,也不同于摄影、绘画艺术,可以借助色彩线条来展示。但是,运用多媒体技术可以把抽象的音乐理论形象化,把音乐作品视觉化,通过建立虚拟的历史展现场景,使声像同步,视听结合,增加作品感染力。从一个人的生理、心理特征来讲,这种现场震撼力会使学生对音乐历史有更深刻的理解和感受。

第三、中国音乐史在历史分期上与西方音乐史有较大的区别。西方音乐史历史分期已经形成一定的体系,作品体裁、题材、流派也非常清晰,完全可以从历史音乐作品反观历史发展。然而,中国音乐发展史却较为复杂。近年来,众多学者从不同学术角度对中国音乐的发展分期进行了研究与尝试。如费师逊先生从民族音乐研究的角度,认为音乐史研究可以从文化史角度进行分期,并提出巫文化、雅文化、清(商乐)文化、燕(乐)文化、俗文化、新文化等具有历时性的文化分期概念。这对于在历史研究中注意某一历史时期的不同地域文化特征、注意每一历史时期的音乐文化特征,其思路是有启发性的。刘再生先生所著的《中国音乐史简明教程》把中国音乐史发展历程分成乐舞时代(原始社会――夏、商、周时期)、歌舞技乐时期(秦汉――隋唐五代时期)、民间音乐时期(宋――明、清)、专业音乐创作时期(清末――近现代)四个时期,从文化交流角度对音乐历史进行了分期。使人感觉板块清晰,一目了然。王子初先生2006年出版的《中国音乐史教学参考图库(光盘)》,首次以现代图典与多媒体结合的形式展示了中国古代音乐丰富的历史图片资料,向世人呈现泱泱中华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可以说,开创了中国音乐史的“图像学”。该书由数十年来考古出土的、与音乐有关的文物照片共743幅汇编而成,其年代跨度从远古时期至明清时期,每幅照片都有文字介绍。这些对于音乐历史多渠道、多角度的的研究,在中国音乐史课程整合中可以综合起来运用。

三、在学科整合中所要注意的问题

在学科整合中,要明确教学目的,不能喧宾夺主,偏离教学方向。在众多学科交叉中,避免知识重复教学,减轻学生学习负担,体现学科整合优势。在课程进行中仍然以讲授为最主要教学方法,主讲教师在课堂上将课程的理论结构、理论体系、章节主要内容作逻辑梳理,让学生知道这门课程的主要知识结构和逻辑线索。明确多媒体设备只是辅助教学设施,不能取代教师讲授地位,避免教师变成设备播放员。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与热情的同时,增加课堂讨论,深化学生对音乐历史的认识,从中感悟中国音乐史理论的魅力。

四、结语

篇4

新课程的课程目标“过程与方法”特别提出要培养“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学科思维方法。所谓“论从史出”,就是你评说历史的任何一句话都要有史实依据,不能凭空想象。怎样解决“史论脱节”这一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学最常见也最实质性的问题呢?本文尝试从日常教学实践和教研活动中提取可借鉴的案例,以期与大家共勉。

一、究科生之际晓培养之可能

1.初中历史与社会的特性

初中历史与社会学科中关于历史的内容是研究历史的,属于史学,也可以称之为历史科学,科学性是历史学的基本特性之一。历史科学所承担的任务旨在探讨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特殊规律,以及总结研究历史的方法和理论。这种实证性又是通过搜集、整理、解说、连缀证据、寻求确定性赋予的。更重要的是,历史学科思维的基本特点之一是重视论证意识,这是学习历史必须树立的常识。从入门学习就要树立学生的实证性意识,这是培养创新思维的基础,也是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有的基本素质。

2.史实的推陈出新

目前,各种各样不断被挖掘和发现的史实,正逐渐并最终取代原先陈旧的、落后的但曾被世人视为亘古不变的史实,这一过程极大地推动了学术研究不断涌现新成果,促进了历史研究的繁荣与进步。其中,考古学之于历史研究的意义之重大,可以说是毋庸置疑的,这一点是研究者们的共识与常识。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与发展,历史考古学所作出的贡献越来越突出,如不断发现新的文字资料,包括殷墟甲骨刻辞、青铜器铭文、战国与秦汉的简牍、陶文及封泥,以及历代碑刻、墓志等,这些出土文献为历史研究提供了前所未见的新的文字史料,具有极其独特的证据价值。

3.初中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

从生理和心理发展看,初中生已开始进入基本能力培养的良好时期。这一时期,作为思维的主要器官――大脑日趋成熟,为初中生的思维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并产生了许多新的特点,其中最重要的是思维的创造性进一步发展:创造性思维的构成主体,求同思维和求异思维的协同发展成为中学阶段最突出的特征。此外,初中生的独创性有了一定发展,他们能创造性地学习、独立分析问题、独立解决问题。在独立意识增强的同时,他们思维的深刻性和批判性也有了很大的发展。总之,初中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为我们培养他们的论证意识创造了极佳的机会。

二、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提高证据意识可以通过加强对证据的认知,训练和培养重视证据、积极收集和运用证据的思维习惯和专业精神,树立证据核心价值观实现。要达到这个目的,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领导者和合作者,首先必须树立尊重史实的态度。

1.转变教学方式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教师“是什么”讲得比较多,“为什么”分析得比较少,告诉学生现成的结论比较多,启发学生思维自己得出结论的比较少。因此,学生往往倾向了解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历史人物,即知道历史上曾发生过这样的事情,而对于历史事实发生的过程、原因、结果、影响则更多地接受历史教科书中的现成结论。这种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法导致的最终结果是,许多学生对教师告知的结论产生依赖性,变得没有主见,只会揣摩教师的意图和参考答案,缺乏创造能力。因此,历史教学的方式应由传统讲授向探究性学习发展转变,教师精心设计或引导学生提出问题,通过收集各种资料,推断其真实性。根据不同的需要,从不同的角度获得充分的证据,再考虑到历史背景、多种解释与观点、分析变化与延续等,然后综合地得出精辟客观的历史判断。这种转变的重点在于强化史实对历史现象、历史人物、历史论点的论证作用,符合新课程发展提出的“培养从不同视角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要求。

总之,教师要创造良好的环境,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大胆质疑,发表与众不同的见解,培养实证研究能力。

2.更新知识储备

教师应该深入探讨教学内容的学术依据,在教学中有意识地鼓励学生刨根问底。如关注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史实新解、历史解释,及时更新自己的知识储备,让自己的历史课具有时代性,同时善于将史料推陈出新。新的学术研究成果固然可贵,但我认为普通史料的新利用更重要。教师仍然要放在研究旧的普通史料证据上,不能围绕现成的材料不断地炒冷饭,机械地根据某一类固定的思路、简单地重复运用于论证同一个问题,善于将旧证据推陈出新。最重要的是摆脱旧的思维定势和方法的束缚,运用新视角、新方法,证明新问题,使证据本身蕴含的信息最大化、多元化、立体化。但要特别警戒的是,在操作实践中,这种独创性地运用证据的理念主旨绝不是标新立异,以新奇取胜,更不是前人旧说,另立新说。

3.正确对待学生的结论

在教学过程中,应将学生置于发现、探索证据的位置,放手让学生读、说、议,教师则适时点评。教师的点评只是从中起着转承起合的作用,不可长篇大论。这对培养学生思维的缜密性和语言表达的准确性,至关重要。在探索过程中,学生通过自己分析研究证据材料,可能会得出与教材或教师不同的结论,对此,教师不能一棒子打死,因为结论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得出结论时,学生是否会运用历史思维方式思考问题。只要没有政治错误,学生能够言之成理、自圆其说的都要加以肯定,对于不得要领的学生,则要善加引导肯定其对的思路或加以提醒鼓励其深入思考,直到得出结论。面对学生的不同见解,我们要给予有力的理解、支持、保护和鼓励。

一节优秀的历史课,必然具有某种历史味道。因此,在历史教学中,教师必然要选择和呈现相关史料,史论结合地对历史进行评说,对学生的思考成果给予合理的评价。

三、付诸保护行动,诠释历史论证意识

让学生明确人们的生活本身就是“正在发生的历史”、“历史证据就在我们身边”,周围的长辈就是近现代社会生活变迁的见证人,由此发动学生自主寻找身边历史有关的人或物,通过访问长辈,调查本地历史,从自编的家史、家谱中进一步查找史实并集中起来,相互交流,进一步了解国家、地区及家庭生活变迁的历史轨迹,感受和探究历史。学生既学会搜集和处理史实,又锻炼社会交往与合作的能力,充分体现历史学习的社会性和实践性。

篇5

作者:李明玥

北京中医药大学

初见

这是我第二次读郑虎占教授的《中药临证备要》,第一次是在我刚读大二那会儿。那时,我因为感到要学的中药学有些艰涩难懂,打算寻找一些关于中药的书辅导自己学习理解这门课,于是便遇上了它——《中药临证备要》。

其实,那会儿我还处于所谓的人生低谷中不可自拔,虽然没有什么刻骨铭心的绝望,每天也看似很积极地工作,学习,但是,我明白自己内心的迷茫:自从申请转向中医专业失败后,我失去了成为中医这个目标后,整天只是漫无目的地努力,要谈起激情干劲什么的是一点也没有。

翻开书的第一页,我就被迷住了。这本书,与其他书最大的区别便是,它并非单纯地举例子讲一些结论,而是通过大量的古籍文献资料论证,仿佛考古学家一般将事实证据摆到你面前,最终推理论断出结论。这种结论是你自己通过思考所得到的,远比简单的听别人的结论来得影响深刻。

另外,中医最大的魅力便在于它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积淀,它是经过名为时间的筛子筛选过,最终沉淀下来的精华。而在这过程中留下来的经典,更是经过千锤百炼,每一处都是精华,值得我们细细咀嚼品味。

而这本书中,信手拈来的经典摘录,用的恰到好处,让我这个传统中医文化的fans读来十分心喜。这一点,大概是因为郑教授本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对经典诵读倒背如流的原因吧。

郑教授对现在的中医药独有一番见解。在第一讲中,他看似只是在谈论影响中药疗效的因素。但实际上,在谈论的过程中,他已经把现代人们对中药疗效产生的质疑,中医在当代无法快速发展受到限制的原因等等这些问题一并都解决了。他并没有直接去回答这些问题,但是在谈论影响中药疗效的因素时,他却在不知不觉中解决了我们心中隐藏的所有疑问。甚至,在不知不觉中,他还解决了我心中最大的问题——除了已知的抓药,中药师还能在临床方面做什么?

是的,我一直对本专业——中药学心存疑惑。我当然知道,学中药以后可以走药剂药理这些方面,但是我心中存着一个梦想——我想上临床,圆自己一个医生梦。现在转专业失败后,我一直不知该如何自处,失去这次转专业机会后,我想实现上临床的梦想变得越发困难,我不知该如何努力。

但是,现在在读了这本书后,我才明白原来在临床上中药师的作用很大。中药疗效的影响因素很多,变化很大。不同品种的同一味药质量相差很大,所需用量也大大不同,如果不注意,很可能医生开出的方剂是对症的,但是拿到的药却用量不对,疗效大打折扣,最终造成患者对中医的不理解。所以一个好的临床药师可以避免很多不必要的医患纠纷。当然,这本书里强调的是加强医学生的药学教育,但这并不妨碍我得到自己的理解。

也许,对于这本书来说,也是一千个读者一千个哈姆雷特。

再遇

再次遇见它已经是15年的春天了。

因为已经完整地学习过中药学,当初一些模模糊糊的概念已变得清晰,再次品味它又有了一番新的见解。

看一本书先看目录。一共十六讲,第一讲讲的是影响中药疗效的因素,后面十五讲则是各类中药临证备要。

本书的第一讲就与众不同。第一讲讲的是影响中药疗效的因素,有中药品种、中药采收与贮藏、中药炮制、中药加工。这些内容粗看与教科书上差不多,它有的教科书上似乎都有。但仔细一看却是大大不同。教科书上是单纯地列出中药的产地、采集与贮藏,中药的炮制中药的剂量与用法等等,虽然内容全面,但是感觉知识点仍然散落,没有聚集在一起。而这本书里不一样,郑老师是经过自己的思考和总结,以中药疗效为线索真正把散落的知识点串在一起给我们讲解的,内在的结构感和逻辑感让我读来尤为畅快。

除了行文流畅外,本书的细节处理也尤其到位。一般来说,中药临证备要,一听书名就知道这是一本讲得很细碎,需要大量记忆的书,即使书写得再好,在看到中间部分,经过大量药重复,仍不免感到稍许厌烦,忍不住弃书而逃。

但是本书不然,每一讲,虽然是在讲一类药,但是每个药都是取其独特之处,侧重点不同,详略得当,读来始终带着新鲜感。

结束语

这真是一本好书。

好书的定义是什么?由大到小,由浅入深,适合领初学者入门,也适合有基础的人精读,每个人读来都有不一样的体会。这些说的都是它。

我在刚学中药那会儿读它,因为其中优美的辞藻,形象的中医理论解释,恰到好处的经典引用,生动而具体的病例和各类药的临床各种妙用,而深深地被吸引了,原本枯燥无味的中药学学来也是有趣地很。比如,学过中药的人都知道大黄虽是泻下药,但是其功效却有很多,远不止泻下一种,在记忆它的功效时,我很是一番头疼。但是当我读了这本书中关于大黄描述后,我却很快将大黄的功效记下来了。原来大黄的解毒消痈排脓功效时导热毒自大便排出,活血化瘀也体现在导离经之血由大便排出??从根本上去理解中药的功效,这样的记忆比死记硬背更牢固,也更有趣。

等有一定基础后在读它,越发不可自拔,里面有着大量宝贵的用药临床经验,与课本上为了应试而画出的重点不同,这本书上的是扎扎实实的临床累积的经验。比如说金银花,临床上金银花存放时间不宜过长,因为它的有效成分绿原酸含量以每年10%递减,所以在应用金银花时以新品为宜。

本书的特色还包括灵活应用经典。由于古今药材应用的差异,同一味药,应用部位发生改变,其应用方式也需要相应改变。比如说瞿麦,瞿麦的入药部位,古人主张只用穗不用茎叶,而当今药典则规定地上全草部分入药;有文献记载瞿麦地茎叶利尿作用强,所以目前的瞿麦饮片药性峻猛,因此临床使用尤其注意小便利则止服,免致"小便不禁".

篇6

论文关键词:张舜徽,中国文献学

“文献学”一词始见于1920年梁启超的《清代学术概论》中所言“全祖望亦私淑宗羲,言文献学者宗焉”。1930年,郑鹤声、郑鹤春兄弟所著《中国文献学概要》首以“文献学”标著书名。时隔半个世纪后,又有三部文献学著作相继问世。王欣夫的《文献学讲义》,吴枫的《中国古典文献学》,张舜徽的《中国文献学》。三者成鼎足之势,促使文献学的新发展,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当属张舜徽所著的《中国文献学》。

1 简评《中国文献学》的学术价值及影响

张舜徽(1911-1992年),现代史上著名文献学家。他所著的《中国文献学》于1982年由中州书画社出版,此时中国的文化事业正值百废待兴时期,作者“将整理文献必须具备的基础知识详加阐述于前。俾学者由此入门,以得整理文献之术。”本书把传统的历史文献学从偏狭的领域中解放出来,拆除了“文献学”与“史学”森严的壁垒,恢复了汉唐历史文献学“辨章学术,考镜源流”的宗旨,确定了总体的文献研究,划定了文献学的范围,这是文献学学科史上的一次质的飞跃;且以叙述式阐明内容,注重最新材料指引证,论断富有前沿性、创新性、启发性,是一部重要的研究性著述,标志着当代文献学系统的构建。对文献学教育、研究和文献整理工作发挥了相当重要的作用。首先,在文献学教育方面,这部书作为教材,在很多大专院校被广泛采用;其次,20世纪80年代,文献整理工作有较快发展,大批的古籍被整理出版;再次,在文献研究上,这部书的出版起到了标志性的作用,标志着中国文献学的最后确立。

2 简评《中国文献学》的体例

全书共十二编、六十章。第一编概述文献学的范围和任务;第二编介绍著作、编述、抄纂三者的区别;第三、四、五编分别论述整理古代文献的基础知识——版本、校勘和目录;第六编介绍前人整理文献的具体工作;第七编总结了前人文献整理的丰硕成果;第八编介绍一些杰出的校雠学家整理文献所取得的成就;第九编专门介绍清代考证学家整理文献所取得的业绩;第十编罗列近代学者对整理文献的重大贡献;第十一编提出今后整理文献的重要工作;第十二编指出文献学的主要任务及最终目的是“在对文献进行整理、编纂、注释工作的基础上,去粗取精,删繁就简,创立新的体例,运用新的观点,编述成有系统、有剪裁的总结性的,较全面、较完整的中华通史”。

3 简评《中国文献学》的内容

3.1 对古典文献学知识体系的构建

作者围绕“文献整理”构建文献学学科的理论体系,首先介绍文献的载体,接着是文献整理的重要方法,再辅以考证、翻译、抄写等方面的知识和方法,就构成了文献学方法论的完整内容,这是此书的重点内容之一;另一个重点是介绍前人整理文献的具体工作和丰硕成果,分历代校雠学家、清代考证学家、近代整理文献的著名学者三部分来叙述,重点突出、详略得当。另外,作者始终站在文献学研究的角度,用心收集大量的文献材料,更好的论证观点;最佳版本的应用也是一大亮点,使得著述具有可靠性、真实性、最佳性等功效。

3.2 明确文献学的基本要求和任务

首先,作者从“文献”本义出发,严格区分其研究范围与古生物学、考古学的不同,得出结论:“文献既是一个旧名词,自有它原来的含义和范围。我们今天既要借用这一名词,便不应抛弃它的含义而填入别的内容。近人却把具有历史价值的古迹、古物、模型、绘画,概称为历史文献,这便推广了它的含义和范围,和‘文献’二字的原意,是不相符合的。”作者从狭义上来解释文献,把是否有文字记载作为文献的重要标志。

其次,他赞同梁启超“广义的史学,即文献学”的论断,阐述:“要很好地继承过去校雠家们的方法和经验,对那些保存下来的和已经发现的图书资料(包括甲骨、金石、竹简、帛书),进行整理、编纂、注释工作,是杂乱的资料条理化、系统化;古奥的文字通俗化、明朗化。”尤其是将非书籍古代文献排除,一改前人对“文献”论述的偏失,“并且进一步的去粗取精,去伪存真,条别流源,甄论得失,替研究工作者提供方便,节省时间,在研究、整理历史文献方面,做出有益的贡献,这是文献学的基本要求和任务。”——这是作者第一次阐明了文献学的基本要求和任务,是对文献学做出的一大贡献。

3.3 批判地总结和继承相关学术成果

作者对中国学术史上整理研究历史文献的积极成果,有所舍取,兼收并容,形成了自己的文献观。用大篇幅将前人整理文献取得的卓著成加以总结,由远至近:历代校雠学家、清代考据学家、近代学者。读者从中可以了解中国古代思想流变、学术特色、师承关系;也可以了解到作者的文献观,即把“辨章学术,考镜源流”作为整理历史文献的最终目的和最高学术境界,把为人民大众服务、写出能为一般人民所接受的《通史》视作历史文献学家的天职,这是作者历史文献观的社会落脚点与最后的归宿。

3.4 对文献学方法的新探索

全书立论以学术史为依托,扎实理清学术史中的基础知识,对文献学方法总结的新探索。以文献学而言,古代即称校雠学,其主要方向为目录、版本、校勘三者,因此该著作的第三、四、五编以此作为整理文献的基础知识,第六编又从前人整理文献的具体工作中,抽绎出抄写、注解、翻译、考证、辨伪、辑佚六种,这实际上是基础知识的延伸与补充。

尤其是第六编第三章介绍的“翻译”方法。20世纪30年代二郑兄弟在《概要》把“翻译”列入文献学研究体系——突破了古典文献学的研究范围,作者亦对此问题认识深刻,论述详尽。本书有言“我国学者对于域外文献之整理,在两个大时期内,进行了大量的翻译工作。一是隋唐以前由印度传入的佛典;二是明清以来由西欧输入的科学书籍。”“翻译”既与古典文献学的研究密不可分,对现代文献学的研究更是题中应有之义。随着科技的发展,传播信息载体的变化,翻译作为世界文化的桥梁,是现代文献学的重要内容之一。作者此举不仅总结了古典文献学,更开启了现代文献学的研究。

4 结语

张舜徽不愧为中国现代文献学的开创者和奠基人,他的文献学观不仅为中国学术思想宝库增添了新的遗产和光辉,而且为中国现代学术的创新、为广大文献学工作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与道路。他在《中国文献学》该书中所表达出的扎实的基本功、广博的知识面、顽强的钻研力,更应为广大文献工作者所努力学习。

参考文献:

[1] 郑鹤声,郑鹤春.中国文献学概要[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

[2] 张舜徽.中国文献学[M].郑州:中州书画社,1982.

[3] 吴 枫.中国古典文献学[M].济南:齐鲁书社,1982.

[4] 胡军,曹慧.简评张舜徽的《中国文献学》[J].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11):

107-108.

[5] 赵海丽,王希平.“郑”“张”中国文献学著述之比较[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2008(6):

76-79.

[6] 何林夏.试评三部历史文献学著作的学术倾向[J].古籍整理研究学刊,1992(1):32-36.

[7] 田方斌,李惠明.文献学学科体系论略[J].图书情报工作,1997(10):3-7.

[8] 韦顺莉.试论张舜徽的文献学观[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版),1995(2):92-94.

[9] 杨溢.中国文献学发展历史轨迹[J].文献学与目录学研究,2005(4):37-40.

篇7

敦煌写本以佛教经典为主,还包括佛典之外的道书、经史子集四部书和其它典籍,而 且在佛经等卷子的背面、裱纸和备用纸上,也留存了丰富的公私文书,多为传世文献所 未见。但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这些文书现分藏于英、法、俄、中、日等国的公私收藏 者手中,为学者的使用带来诸多不便。虽然20世纪60年代公布了英国图书馆藏和北京图 书馆藏的大部分文书缩微胶片,70年代末法国国立图书馆藏卷也全部公布,使学者全面 掌握敦煌文书最主要的三大馆藏成为可能。但是六、七十年代所制成的胶片和照片,清 晰度十分有限,特别是法藏文书,由于原件上面包了一层薄纱,拍照效果很不理想,所 以很多重要文书无法识读。而且由于编目工作的局限,许多正背面都有重要内容的文书 非看原件无法进行研究。从1985年开始,作者相继走访了各国大小收藏单位,包括英、 法、俄及日本、德国、丹麦、瑞典、美国等较零散的单位,还有海峡两岸各个分藏单位 ,从而全面地接触大量写本原件,并在收集散见未刊文书及文书的整理和研究工作上做 出很大努力,有不少补前人所阙之发见。例如在第三讲《敦煌藏经洞文物的早期流散》 中,作者从零碎的资料中辑出斯坦因到来以前藏经洞文物流散的情况,并认为1900年敦 煌藏经洞开启以后到1907年斯坦因进洞以前,流散出来的敦煌绢画和经卷中不乏精品。 如原为廷栋旧藏、后经许承尧售出的卷子,现分藏于安徽省博物馆、中国国家图书馆( 原北京图书馆)、北京大学图书馆、上海图书馆、天津艺术博物馆、台北“中央”图书 馆、台北中研院史语所、日本天理大学图书馆、美国弗利尔美术馆等处。从已经发表的 北大、上图、上博、天津艺术博物馆藏卷和作者经眼的台北“中央”图、天理图、弗利 尔的许氏旧藏卷看,其中不乏精品。(注:《敦煌学十八讲》,第57-60页。)作者还指 出,尚未经敦煌学者仔细调查的安徽省博物馆藏卷,从《中国古代书画图录》发表的《 本际经》和《书信》卷子来看,也是早期流散出来的重要典籍和文书。(注:《敦煌学 十八讲》,第59页。)再如,属于叶昌炽旧藏、现藏于美国华盛顿的弗利尔美术馆的《 地藏菩萨像》,因其色彩过新,以致让研究者迟疑不定,而长期没有正式发表。1997年 2月,作者有机会走访弗利尔美术馆,见到这幅学界寻觅已久的于阗公主供养《地藏菩 萨像》,遂向馆方提供了其在入藏该馆前的流传情况和相关记载,在得到馆方许可后, 予以发表,以便学人探讨。(注:荣新江《叶昌炽——敦煌学的先行者》(Ye  Changchi: Pioneer  of  Dunhuang  Studies),《国际敦煌学项目通讯》(IDP  NEWS)No.7,Spring199 7,第5页。)这些早期资料的收集鉴定,不仅有利于全面收集敦煌资料,亦为散藏敦煌 写经的真伪辨别提供了标本。

关于海外敦煌吐鲁番文献的流散、收藏、整理与研究的情况,作者曾著有《海外敦煌 吐鲁番文献知见录》。(注:荣新江《海外敦煌吐鲁番文献知见录》,南昌:江西人民 出版社,1996年。)本书第五讲《敦煌宝藏的收藏与整理》则增加了中国收集品的情况 ,重点在未刊资料以及近年来中外合作编辑出版海外敦煌文献大型图录的工作。特别是 自1992年始,俄国科学院东方学研究所圣彼得堡分所、俄国科学出版社东方文学部与上 海古籍出版社合作,编辑出版《俄藏敦煌文献》大型图录,影印俄藏18000余件全部资 料,此项工程的完成,将给学术界提供大量新材料。1991年2-8月,作者曾应英国图书 馆之邀,去做S.6981-13677号非佛教文献的编目工作。(注:荣新江《英国图书馆藏敦 煌汉文非佛教文献残卷目录(S.6981-13624)》,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1994年7月。) 由于这部分文书残片大多没有首尾和题名,而且所存文字极少,比定工作十分艰难。20 00年,作者又把自己和其他学者对这些残片的陆续比定结果和改订意见,汇总发表。( 注:荣新江《<英国图书馆藏敦煌非佛教文献残卷目录>补正》,宋家钰、刘忠主编《英 国收藏敦煌汉藏文献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第379-387页。)关 于各国写本的编目工作,作者特别表彰了二战后在戴密微推动下,法国科研中心的敦煌 研究小组对法藏敦煌写本的编目。与已刊敦煌写本目录相比,法目著录最详,每号内各 项内容均一一分别著录。其优点在于著录详尽,可以让看不到原卷的人尽可能了解原卷 的外观,特别是一些缩微胶卷或照片上看不到的红字和朱印;其每项内容附有研究文献 出处,与东洋文库目录相仿,虽然不够完备,但极便学者使用;目录按伯希和编号排列 ,便于检索,又用主题分类索引的方式做了统一安排。作者认为这是目前处理敦煌写本 编目的可取方法。(注:《敦煌学十八讲》,第111页。)

由于广泛接触过写本原件,在整理敦煌写本所应遵循的规范这一问题上,作者多补前 人所阙。如由于用敦煌写本补《全唐诗》的影响,敦煌诗歌一直是按同作者或同类诗的 方法归类整理的,这样往往割裂了敦煌本原卷抄写诗歌的内在理路,违背了原编者的抄 写原则。王重民先生曾把P.2492诗集写本著录为“白香山诗集”,1955年文学古籍刊行 社影印宋刻本《白氏长庆集》,也把它作为附录。然而最近发现的俄藏Дx.3865是紧接 P.2492诗之后的诗册散页,两件可以直接缀合,俄藏卷除了接着法藏卷的白居易《盐商 妇》外,以下还有李季兰诗(首句“故朝何事谢承朝”)、白居易《叹旅雁》、《红线毯 》、岑参《招北客词》,显而易见,这个卷子只是唐朝一个诗文合抄集,而不是白居易 自己的诗集。如果不直接阅读文书原件,特别是全面掌握文书资料,是很难有这样的认 识的,作者进而指出:“可见敦煌诗集抄本的形态,与今人的别集不同,整理敦煌诗歌 ,应当充分尊重原卷诗歌的次序和同卷上相关联的其他内容。”(注:《敦煌学十八讲 》,第277页。)作者认为,基于这种认识而精心整理敦煌诗集的著作,当推徐俊的《敦 煌诗集残卷辑考》,此书不论从校录之精审,还是从忠于原文而言,都可作为今后四部 书整理工作的典范。

敦煌学自始就是一门国际性的学问,经过近百年发展,已经积累了丰富的学术成果, 今人的研究必须在前人的基础上才能进一步深入。有关敦煌学学术史的回顾,鉴于中国 已出版的有关“敦煌学史”的论著,偏于中国学者的成就,而忽视了外国同行的贡献, 作者在法国戴仁教授《欧洲的敦煌研究》一文基础上,从中国学术界的视角,来审视欧 美学者利用敦煌西域出土资料对东方学的研究,特别是利用敦煌资料对汉学研究所作之 贡献,以及暴露出来的一些缺陷,以期理清一个线索,为全面整理近百年的敦煌学学术 史作准备。作者强调,在与敦煌汉文写本密切相关的各种胡语的研究上,欧美学者仍然 占有明显优势,而此类材料的解读考释,必将有助于汉文文书的深入研究。作者又专辟 一章,分析了几乎同时接触到敦煌资料的中国和日本学界对敦煌资料的利用和不同的学 术走向。作者在总结20世纪中国敦煌学的特征时指出,敦煌学人只有具备较为广阔的学 术根基,才能抓住新材料、开拓新学问;敦煌学研究要想把路子拓宽,就要兼容并蓄, 尽量促成敦煌学与其他学科的交叉影响;开展国际性的学术交流与合作,对中国学术的 进步至关重要。这些经验性的总结仍然是今后中国敦煌学研究的重要准绳。就日本学者 而言,他们在敦煌学的诸多领域,都取得了引人注目的成绩。到了八、九十年代,日本 敦煌学研究在涉及范围上虽不及中国学者广泛,但在某些领域,如佛教典籍、道教史、 唐史、非汉语文献,都有比较深入的研究。作者以2000年《亚洲学刊》(Acta  Asiatica )第78号所发表的百桥明惠、森安孝夫、高田时雄、吉田丰四人的文章为例,指出“面 对一个个富有实力的日本敦煌学中坚,特别是他们在藏文、粟特文等方面的成果时,我 们仍然不要忘记‘敦煌学在日本’这句激励过许多中国学者奋发上进的话语”。(注: 《敦煌学十八讲》,第191页。)

进行学术史的回顾,并非简单地胪列前人众说,重要的是从中发现问题,以期在前人 基础上对课题的研究有所推进。由于作者对多个问题进行过深入探讨,因此多能指出前 人研究的不足。如作者在总结归义军史研究的状况之后,清醒地认识到归义军的政治制 度、经济、社会、文化、宗教等方面都有待深入探讨。作者爬梳过有关的汉藏文书,撰 有《通颊考》,(注:荣新江《通颊考》,《文史》第33辑,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 ,第119-144页。)对吐蕃统治敦煌的历史进行了个案研究。同时敏锐指出“目前,在敦 煌历史研究中,最有潜力而且也是最难的研究课题,就是吐蕃统治敦煌问题,希望有年 轻的学者把这项研究深入下去。”(注:《敦煌学十八讲》,第232页。)近年在莫高窟 北区洞窟中,与元代汉文文书、西夏文佛经、回鹘文残片同出的有两叶四面完整的叙利 亚文《圣经·诗篇》,作者认为“这一发现,大大增加了我们对蒙元时期景教传播的认 识,也向我们提出了一些目前还难以解释的新问题。”(注:《敦煌学十八讲》,第244 页。)作者还指出“经过语言学家多年的努力,现在大多数于阗语的文献已经解读,但 是还有不少译自汉语佛典的于阗语文献没有比定,也还有相当数量的世俗文书没有圆满 地翻译出来。这些材料主要是属于十世纪的文献,与沙州归义军的汉文文书可以互相发 明,因此还有待深入研究。”(注:《敦煌学十八讲》,第280页。)以上诸例,皆为作 者深入研究之后的学术心得。在整个学术史回顾中,作者之重点在“导”不在“评”, 即引导后来者如何在材料占有和问题深入上去超越前贤。诸如此类金针度人的提点于本 书中随处可见。在后论中,作者则集中从中古时代的宗教史、唐朝各个阶层的社会和文 化、吐蕃王朝对敦煌的统治与汉藏文化交流、用本民族的史料研究西北民族史四方面, 对新时代的敦煌学进行了学术展望。

在敦煌文献流传过程中,一些文物商人为牟取暴利,仿造敦煌卷子,为学术研究带来 诸多不便。近年来,一些来历不明的敦煌写本小收集品陆续发表,辨别其中的伪本遂成 为敦煌研究的一项重要课题。荣先生多年关注敦煌写本辨伪,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其相继发表了《所谓李氏旧藏敦煌景教文献二种辨伪》(注:林悟殊、荣新江《所谓李 氏旧藏敦煌景教文献二种辨伪》,香港《九州学刊》第4卷第4期敦煌学专号,1992年, 第19-34页;英文缩写本‘Doubts  concerning  the  Authenticity  of  Two  NestorianChinese  Documents  

Unearthed  at  Dunhuang  from  the  Li  Collection’,ChinaArchaeology  and  Art

篇8

[关键词]3D打印;学习技术;教育创新;教学资源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0008(2013)04-0029-07

一、引言

3D打印(3D printing,又称三维打印)是一种快速成形技术,它以数字化模型为基础,运用粉末状金属或塑料等可粘合材料,通过逐层打印的方式构造物体。由于其在制造工艺方面的创新,被认为是“第三次工业革命的重要生产工具”。3D打印技术早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就已出现,但由于价格昂贵。技术不成熟,早期并没有得到推广普及。经过20多年的发展,该技术已更加娴熟、精确,且价格有所降低。目前,3D打印技术已经应用到许多学科领域,工程师和工业设计师利用3D打印将设计方案转换为原型并测试:外科医生使用3D打印制作器官模型以协助策划复杂的手术方案:考古学家和博物馆的技师利用3D打印制作珍贵文物的复制品,并在此基础上开展研究,这样的创新应用正不断进入大众的视野。

该技术的普及也引起了教育工作者的关注。《地平线报告》是美国新媒体联盟与美国高校教育信息化协会合作的教育领域最有普及潜力的新技术报告。2013年版的《地平线报告》首次将3D打印的教育应用列入了“待普及”的新技术清单,并对3D打印作了较为详细的介绍,报告的编纂者认为,该技术将会在4-5年内普及。鉴于该项技术在教育方面的创新潜力和广泛应用的前景,本文将从文献分析入手介绍3D打印的原理和来龙去脉、教育应用情况和基本模式。并结合实际案例对其创新之处进行详细分析,总结出3D打印在教学中的角色以及应用模式。

二、3D打印技术的原理和发展现状

(一)3D打印机的原理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提到“打印”,首先想到的是能打印文稿或照片等平面内容的普通打印机,事实上二维的喷墨打印技术和某些类型的3D打印在技术上确实比较接近。3D打印使用特制的设备将材料一层层地喷涂或熔结到三维空间中。最后形成所需的对象。所用设备即3D打印机(如图1所示)。3D打印机的精确度相当高,即便是低档廉价的型号,也可以打印出模型中的大量细节,而且它比起铸造、冲压、蚀刻等传统方法能更快速地创建原型,特别是传统方法难以制作的特殊结构模型。一般来说,通过3D打印获得一件物品需要经历建模、分层、打印和后期处理四个主要阶段,具体流程如图2所示。

1.三维建模

通过goSCAN之类的专业3D扫描仪或是Kinect之类的DIY扫描设备获取对象的三维数据,并且以数字化方式生成三维模型。也可以使用Blender、SketchUp、AutoCAD等三维建模软件从零开始建立三维数字化模型,或是直接使用其他人已做好的3D模型。

2.分层切割

由于描述方式的差异,3D打印机并不能直接操作3D模型。当3D模型输入到电脑中以后,需要通过打印机配备的专业软件来进一步处理。即将模型切分成一层层的薄片,每个薄片的厚度由喷涂材料的属性和打印机的规格决定。

3.打印喷涂

由打印机将打印耗材逐层喷涂或熔结到三维空间中,根据工作原理的不同,有多种实现方式。比较流行的做法是先喷一层胶水,然后在上面撒一层粉末。如此反复:或是通过高能激光融化合金材料,一层一层地熔结成模型。整个过程根据模型大小、复杂程度、打印材质和工艺耗时几分钟到数天不等。

4.后期处理

模型打印完成后一般都会有毛刺或是粗糙的截面。这时需要对模型进行后期加工,如固化处理、剥离、修整、上色等等,才能最终完成所需要的模型的制作。

目前,3D打印领域在具体实现打印的关键技术方面处于百花齐放的状态,各种技术相互竞争,它们之间的差异主要体现在打印机分层创建部件和应用材料方式上。例如,选择性激光烧结技术(SLS)和混合沉积建模技术(FDM)可以归为一类,它们是利用熔点较低的可塑性材料作为打印的“墨水”,通过热熔的方法来制造物品的:还有一类打印技术是直接用液体材料作为打印耗材,包括立体平板印刷技术(SLA)和分层实体制造技术(LOM)。通过光敏等方法使材料固化。以上的这些技术各自都有优势和不足,其适用领域有所不同,在实际应用中应该综合考虑打印的速度、成本、打印机价格等因素选择合适的解决方案。

(二)3D打印的发展现状

第一台商用的3D打印机出现在1986年,但3D打印技术的真正确立是以美国麻省理工大学的Scans E.M.和CimaM.J.等人于1991年申报的关于三维打印专利为标志的。目前,在3D打印领域比较著名的公司有3D System、Z-Corpo,ration、Object Geometries等。

经历十多年的探索和发展后,3D打印无论在技术、造价,还是应用领域方面都有了长足的进步。在打印技术方面,目前,主流打印机能够在0.01mm的单层厚度上实现600dpi分辨率的打印精度,较先进的产品已经具备每小时1英寸以上的垂直打印速率,并可实现24位色彩的彩色打印。用于打印的材料涵盖从石料、金属到目前占主流地位的高分子材料,甚至是面粉、蛋白粉等食品原料。目前,已经开发出的可打印材料约为14类,可混搭出一百多种耗材。在造价方面,3D打印机的售价正在迅速降低,MakerBot公司新推出的低端打印机Replicator 2的售价已经下降到2199美元,高端的Replicator 2X也仅售2799美元,预计几年后家用型的3D打印机会降价到100美元以内。

3D打印的应用领域正在迅速扩张。在消费电子、航空和汽车制造等行业。3D打印可以以较低的成本和较高的效率生产小批量的定制部件,完成复杂而精细的造型。位于纽约的创意消费品公司Quirky支持设计师在线提交设计方案,通过3D打印制成实物,并通过电商网站销售,每年推出六十多种创新产品。在医疗领域,3D打印被用于制作人体器官的替换材料。2013年初,欧洲的医生和工程师利用3D打印定制出一个人造下颚以替换病人的受损骨骼。成功地使病人得以康复。同时,德国的研究人员正在采用3D打印技术制造具有生物相容性的人造血管。在建筑领域,意大利发明家恩里科·迪尼发明了一台可以用沙子直接打印立体建筑的巨型3D打印机。此外,全球第一家3D打印照相馆也于2013年初在日本开业,用户经过拍照、建模、打印三个阶段,就可以为自己制作一个三维头像。

自上世纪90年代起,我国的科研机构也已经开始研发自主知识产权的3D打印机,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华中科技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等高校都取得了不俗成绩,基本与西方发达国家处于同一水平,研制出了多种类型的3D打印装备和材料旧。其中,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率先研发出飞机钛合金大型复杂整体构件激光成型技术,这是国际上3D打印领域内的重大突破。华中科技大学研发的大型3D打印机,可通过激光将原材料制造成复杂的工业零部件或生活用品。2012年底,工信部宣布加强顶层设计和统筹规划,以推动3D打印产业化,并组织制定发展路线和中长期发展战略,完善3D打印的技术规范与标准。

三、3D打印的教育应用

(一)在各学科教学中的创新应用

3D打印也为教育行业打开了一扇新窗口,一些教育机构和组织正在研究、探索如何将该技术应用到教学和学习中。学生不仅可以享受到这种最新潮技术辅助教学的便利以及各种创新用法。还可以此作为促进他们学习设计技能的推动力。更会对他们的技术素养和未来的职业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以下是目前3D打印的一些典型的教学应用情况:

玛丽·华盛顿大学的教师在2012年的设计入门课程中使用3D打印机作为学习环境。由学生扫描实物或自己设计出物品。打印出原型。并在此基础上试验和改进。在FullSail大学,学生们使用该技术制作3D漫画人物。他们利用三维软件设计人偶并打印出塑料模型。美国弗吉尼亚大学的学生通过3D打印技术制造出一架模型飞机并成功试飞,飞机的所有零部件都是通过3D打印制造的。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的数字图书馆项目提供了很多3D动物和器官结构模型,包括无脊椎和脊椎生物,很多是已灭绝生物。该项目的参与者正在扫描并打印复制古人类化石。哈佛大学博物馆的研究人员也在利用计算机为收集到的残缺古代器具、化石等建立模型,然后用3D打印出复制品。

根据对美国TeachThoughLcom网站、2013年版《地平线报告》等文献以及其他一些资料和案例的整理和筛选,笔者一共搜集了数十个在不同学科领域内使用3D打印机辅助教学的例子,详见表1。

(二)典型案例分析

正如上文所述,3D打印在教学方面的探索性应用已经展开。作为一种通用的技术,它可以应用到大部分的学科中去,涵盖正式学习、非正式学习和培训等类型的教育,尤其适用于设计、工程相关领域或是需要快速制作模型的领域。下面,我们借助三个案例详细分析3D打印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创造性应用。

1.“明尼苏达星站”项目

明尼苏达星站(STARBASE Minnesota)是一个由美国国防部资助的、旨在培养学生的科学、数学和技术兴趣的非营利教育项目。该项目始于1993年,主要教授航天主题的短期课程。提供了丰富的技术环境,鼓励学生自信地发展自己的技能和能力。

项目的主要活动是让学生以工程师的身份参与,为探索火星的模拟任务设计和建造模型火箭。该项目自启动以来,不断在学习活动中引进新的技术和设备,以构造丰富逼真的探究学习环境。为了让学生能够更真实地体验工程师的工作,该项目引入了3D打印机。在掌握关于火箭的基础知识以后,学生会花一个星期左右的时间学习如何在计算机上设计火箭模型,然后通过3D打印制作出火箭模型的组件,以测试不同的火箭设计(见图3)。模型火箭完成后,学生还要试飞并收集相关数据,将火箭的飞行路线在谷歌地图中标注出来。此后,他们会尝试分析结果,并与负责项目指导的工程师讨论设计方案对飞行路径的影响。整个学习活动的流程如图4所示。

3D打印在构建学习火箭设计知识的探究情境方面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具体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提供了模型快速生成能力。原来的活动设计方案中,由于成本和技术问题,学生仅在电脑上完成设计方案,不制作模型。配备3D打印机以后,学生的设计能够得以实现,并增加了测试和试飞环节,这是原来的课程无法做到的。

(2)营造真实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兴趣。通过火箭模型的飞行测试,学生们会将自己的设计与测试结果建立联系。这将会影响学生们以后的学习和他们对工程设计的兴趣。在未来的教育中。这类情境对认知的影响会越来越明显。

3D打印机在本项目中的应用得到了师生们的一致好评,辅导教师克里斯蒂娜·约翰逊认为,“利用3D打印机,学生们可以真正地测试他们所设计的火箭,即使是枯燥的数学知识的学习,也成为了一个让他们兴奋的过程。明尼苏达星站项目每周最多可以培养115名学生,学生们试飞火箭时的表情无一不让我感到兴奋和骄傲。不论是对于我们还是对于学生们来说,这都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成就。3D打印机对于这项计划的成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2.人物动作模型制作案例

北卡罗莱纳州立大学是一所充满创新和协作氛围的公立大学。在该校的工业设计系。教师关注通过设计与技术解决从交通到医疗各个领域的设计问题,他们教导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利用可视化软件和快速成形技术。创造性、切实地解决各种设计问题。

助理教授Spellcer Barnes在面向本科和研究生的“数字产品建模高级课程”中,提出了一个具有挑战性的任务,要求学生利用3D建模软件和3D打印机设计人物动作。其目的是向学生展示如何综合利用各项技术的组合完成具有挑战性的设计任务。包括创造性地使用3D打印机高效地完成任务。首先,学生需要从电影、卡通或漫画中选取一个人物角色,或者创建一个原创角色。在建立模型之前,需要对角色作概念设计并绘制参考草图(见图5和图6)。

由于有大量的细节需要建模,这个模型可能会很大。将模型转化成可打印的格式后发送到3D打印机,再打印成模型实物。最后,学生交流、展示自己打印的人物动作模型,进行学生互评和教师评价。3D打印在人物模型的制作过程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具体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作为有效的教学和评估辅助手段。3D打印机在本项目中的使用节约了模型制作时间,不具备模型制作技能的学生也能制作出精美的模型。而且,3D打印促进了评估活动的进行。Barnes教授认为,“利用3D打印机创建的模型,我可以很好地了解学生在建模进展中的问题,如学生的设计草案和表达理念是否清晰,或学生所设计人物模型的姿态和平衡性等。”

(2)促进学习者的创新活动。3D打印技术作为一种连接虚拟与真实世界的技术,不仅丰富了学习者的学习环境。而且促进了学习者的创新活动。综合利用3D打印机及其制造技术有助于营造优质的、多样化的创作环境,提供多种创新要素。另外,3D打印机可以实现将学习者的设计想法有效地可视化,更早地发现错误和不足,引导学习者走向创新驱动的设计过程。

3.“从数学到饰品”研究项目

3D打印技术可以将我们构想的虚拟物体转化成可穿戴、可展示的实体。意大利理论物理国际研究中心(ICTP)的Gaya Fior介绍了一个在数学教学中利用3D打印机辅助数学学习的例子。该案例利用网上的免费工具将数学中的等值曲面转化成三维模型,并打印出可用于课堂教学的实物或者很酷的装饰品。

将数学公式制作成三维模型主要有下面几个步骤:首先,需要一个能够在三维空间中对数学曲面建模的可视化软件,该案例中使用了免费的KRDSurf软件,这是一个支持参数方程和等值曲面的绘制工具,自带了五十多个范例。Gava Fior选择了pseudo-Duplin等值曲面为数据源,这个模型不仅看起来比较有趣,还能获得较好的3D打印效果。确定模型对象后,还要调整好模型的分辨率,将生成的三维模型导出为OBJ格式文件。接下来需要对三维模型进行打印前的加工。使用Neffabb Basic软件检测并修复模型中的网格错误,再将其转化成3D打印软件最常用的STL格式。然后使用Ultimaker公司开发的Cura软件。将三维模型大小调整为适合打印的尺寸。由于大部分数学等值曲面都有弧形的底部和内凹的空缺部分,这里需要放置一个支架来保证模型在打印过程中不会坍塌。最后将文件发送到打印服务,并利用不同的材料(如金属或陶瓷)将文件打印出来。

3D打印的使用淡化了学科间的界限,不仅可以将数学模型以立体的、可视化的形式呈现出来,让学习者获得更为直观的感受。3D打印还可以为枯燥的数学知识增添趣味性和实用性,将数字化和时尚相结合。通过技术手段,可以使得数学与艺术并驾齐驱,通过数学模型去构造和实现艺术设计。令人惊奇的是,一些数学曲面的形状和特性本来就特别适合于珠宝。例如,如图7所示,实例不需要添加任何种类的挂环就可以作为吊挂的装饰物。

四、3D打印的用途、模式及创新

(一)在学习环境中扮演的角色

3D打印直到最近两年才在学校中有了初步的应用,但大都还处于前期探索阶段,并未真正投入日常教学。根据其在学习环境和学习活动中所处的地位不同,笔者认为,目前3D打印在教育实践中主要扮演了以下三种角色:

1.作为教学目标和学习内容

此时即要教会学生如何设计、如何建模、如何使用3D打印机。3D打印是集光、机、电、计算机、数控及新材料于一体的先进制造技术,被称为“引领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制造技术”。我国已经制定了相应的发展策略,旨在促进信息产业和工业的深度融合。制造企业的数字化、信息化改造,需要大量熟悉先进制造技术的操作人员。随着国家大力发展3D打印技术的各项措施和政策的出台,未来人力资源市场会需要大量掌握3D打印技术的各级人才。这必将提供巨大的就业和创业机会。目前,已有一些职业院校开始开发此类专业和课程。2013年秋季。青岛市中等职业教育招生计划中,青岛电子学校新增了“3D打印技术”这个专业。

2.作为教学工具或学习工具,起到“效能工具”的作用

利用3D打印制作教学用具。或是把它作为快速实现工具,是目前3D打印在教学中最主要的用途。国内的一些高校已经为工业设计专业的实验室配备了3D打印机,学生在设计室内就可以把自己的设计转化成为作品,随时调整和改进。例如,有的学生正是得益于此,以3D打印机制作的作品参加了广东省“省长”杯工业设计大赛,并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3.作为教学环境,起到“认知工具”的作用

针对需要制作模型的课程,3D打印可以作为小组协作探究环境的一部分。承担对创意和技术方案进行快速验证的任务,促进学生创造力的培养和社会性认知。例如,Intel未来教育展示中有这么一个案例:某小学的物理课上讨论力学问题。学习小组设计了各种桥梁模型构造的方案,并将设计打印成实物,检验设计的承压能力。这就是一个将3D打印机作为探究学习环境的典型示例。

(二)在教学中的应用模式

3D打印在知识和技能、理论和现实之间架起了桥梁,丰富了学生的学习体验。总结3D打印在教学中的应用。主要有以下三种模式(见图8),其核心是3D打印的快速生成能力促成了数字化设计的实物化:

1.用于制作增强型的立体教具、学具

可视化教具对提高教学的效率和效果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原来的教学场景下,教师多使用语言和图片描述教学内容,形象直观的立体教具较少配备,或是无法定制。3D打印提供了更多的创造空间,教师可以自行制作某些教具,并在课堂上展示。学生也可以观察、触摸和组装这些教具,这种方式显然要比原来的教学效果更好。而且。由于多数教师都缺乏制作教具或设计教具的能力。有了3D打印机以后,只要公布设计文件,这些模型也可以在教师甚至是学生之间分享,充分发挥它的作用。

2.用于辅助学生进行设计创新

工程类或建筑类项目的学生可以使用3D打印完成快速原型。通过电脑直接将设计打印成微缩模型来构造设计方案,而不用花很多时间手工制作。通过这些快速原型,在设计初期就可以发现问题和不足,并且修正设计中的缺陷,教师也能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设计类专业的学生同样也可以利用3D打印技术快速实现他们的设计方案,并且到生活中进行检验和试用,把课堂上获得的技能和创造性构想应用到现实生活中。

3.用于强化课堂交互活动和协作学习

3D打印技术可为课堂交互活动提供更多的创造空间,使得课堂上的教学互动仅受教师和学生的想象力限制。例如,在物理课上。教师可以使用3D打印机制作齿轮组等机械部件,并提出问题,让学生分组自己设计其它部件并用3D打印机实现设计,完成整个力学实验。这类交互活动中学生处于教学活动的中心。以平等方式与教师互动:教学设计强调学生的主动学习,强调对学习主题的深层理解:教师扮演咨询者、辅导者和学习动机激发者的角色。这些开放式的交互活动不仅有趣,而且能够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协作能力。

(三)对教与学的创新

根据上文对3D打印教育应用的模式和应用的领域分析,我们可以看出。这项新兴的学习技术在教与学方面有诸多的创新之处,主要表现在教学内容、教学模式和学习体验三个方面:

1.3D打印的应用有助于创造新颖的教学内容

国内外的一些应用3D打印的教育实验设计了很多新课程设计,这些课程常常涉及电子、计算机、设计等多学科内容的整合。例如,上文案例1中的明尼苏达星站项目就涉及空气动力学、材料学、设计等方面的知识,而3D打印为这些知识的整合提供了机会。此外,3D打印的应用也有助于推动STEM教育。STEM是包含科学(Science)、技术(Technology)、工程(Engineering)、数学(Mathematics)的综合素养,强调学生的设计能力、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它是知识经济时代的人才培养目标之一。STEM教育有别于传统教育体系中学科界限分明的做法,着重于培养青少年的工程师精神,3D打印的应用使得很多以往难以实现的“动手做”类型的课程设计成为可能,激发了学生投身于技术和工程领域的热情。

2.3D打印应用在教学中,可改善教学方法

在大部分的3D打印课程案例中,3D打印技术的本身并不是课程的重点。这类课程采用项目的形式,其主要目标是将抽象的概念变成有趣问题的解决,进而帮助教师和学生掌握抽象概念。如在《3D打印:从想象到现实》一书中提到的“边做边学”课程设计了一个制作风力发电机的项目,将物理学、电子技术的一些抽象概念和动手制作巧妙地结合起来,让学生自然而然地学会和应用这些基础知识。此外,3D打印可用来制作定制化的教具和学具。案例3中提到的数学曲线模型将抽象的数学方程转化为可观察、可触摸的实体模型,让学生切身体验,为教师讲解该内容提供了一种更直观的方法,有学者称之为“触觉教学”。

3.3D打印应用在学习中,可营造更愉快的学习体验

3D打印的核心应用在于它能够帮助使用者将数字化的设计快速变成实物。上文提到的触觉教育中,独特的实物模型给学生提供了切身感受,并且可以操作模型互动。从另一个角度对事物增进了了解,能够帮助他们愉快地记忆,避免遗忘。还有,对于需要动手设计和制作的课程来说。3D打印可以帮助学生加速设计的过程,学生可以在设计的早期就通过原型化排除错误的设计。例如,以前力学课程实验中学生要想建造一个桥梁的模型,必须花费大量的时间用牙签和胶水制作,而现在交给3D打印机很快就能完成。这样,学生能更快、更安全地发现错误,找到解决方案。而帮助他们避免因为浪费时间在无用工作上,或是项目失败带来的挫败感。

五、述评与总结

3D打印是近年来迅速推广的快速生成技术,它在各个行业中应用得越来越广泛,由此也引起了行业内部的创新实践。本文对3D打印技术的概况、原理和教育应用情况进行了介绍,较为详细地分析了其在教育中的应用模式和经典案例。总的来说,3D打印有利于学习过程和学习活动的开展,其优势之处在于帮助创设丰富的学习情境:有利于学生将知识和实践相结合。此外,它能够解决教育机构的一些健康和安全问题。譬如,随着三维打印的应用,制作出原型或单个产品很容易,而且清洁、绿色,而学生可以较少接触刀锯、车床等容易造成意外人身伤害的机械,保证了一个安全的工作环境。

当前3D打印仅仅是试水教育行业,国内仅有少数高校和沿海发达地区的个别中小学配备了3D打印机,而且大多处于“可有可无”的水平,未达到在教学活动中创新应用的层面。在教育机构中。特别是国内的学校中推广和普及仍面临着很大的挑战。首先,软硬件环境配备代价高昂。无论3D打印机还是专业的三维建模软件价格都较高。同时3D扫描仪、三维模型的素材库等配套环境也有所缺失。而且入门级的3D打印机的工作效率很低,一个不太复杂的小物体都要数个小时才能打印出来。需要同时配备多台3D打印机才能满足一个30人小教学班的一次教学活动需要。其次,用好3D打印机需要对课程重新设计和再造,原有的学科课程很少涉及动手制作和多学科内容的整合。因此,除了打印教具以外,目前,3D打印机大多应用在创新性的课程或是课外学习活动中,难以引起常规课程教学的变革。再次,在课堂中应用3D打印机对教师和学生的信息素养要求较高,较强的动手能力和基本的工程素养是用好它的核心能力之一。这就首先需要对教师进行培训,既要在使用设备的技能上,更要在创新意识和学习活动设计能力上提升教师的水平。

教育行业是未来3D打印推广应用的重要市场,打印机厂商已经意识到其在教育应用中存在的诸多问题。3D打印厂商针对其在教育行业也提供了一系列的整体解决方案,涵盖教学资源、教学案例、技术服务、立体模型库等。2012年底,Stratasys公司了一款专门面向高等教育机构的3D打印机学术包——Olbiet30 Scholar。这款学术包是从硬件到软件再到耗材的完整解决方案,将为教育机构提供完善的快速成型模具和制造体验,帮助非专业人士降低3D打印的使用门槛。此外,Shapeways和iMaterizlize等一些创新技术公司提供了在线3D打印服务。用户可以在线提交模型文件,打印出来以后快递给用户。整个过程就如在线冲洗照片一样简单。还有一些公立的或慈善性质的创新实验室配备了3D打印机,可以对外提供打印服务。在3D模型的来源方面,有一些开源的模型库和转换工具可以免费使用,互联网上有海量的Google Sketch、3D max、AutoCAD格式的模型免费下载。用户可以下载后根据自己的需要修改,然后生成可打印的模型。

3D打印机从一种用于工业生产的制造机器,走进了家庭、企业、学校、厨房、医院,甚至时尚舞台。3D打印机和互联网、微电路、材料和生物技术相结合将引发技术和社会的革新,最终的结果是科学技术和创新呈现爆发式的变革。不久的将来,3D打印技术也会像电脑、打印机和互联网一样进入我们的学校和家庭。教育工作者不能,也不应错过使用这项新技术的机会。虽然3D打印机的普及还面临着很多困难,但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很多我们现在担心的问题都会迎刃而解。让我们在实践中探索这种新兴学习技术,借此推动教学模式和教学活动的创新。

[作者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