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艺术设计范文
时间:2023-10-19 16:05:3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纺织艺术设计,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纺织;纤维;毛织物
中图分类号:J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26-0048-02
近年来中国设计界引进的各种不同形式西方纤维艺术展览,在高校的纤维艺术教学所使用的教材中只介绍或者重点介绍了西方的壁毯历史和编织工艺技法,如克里姆、奥比松、高比林等,很少提及中国传统纺织纤维与现代纤维艺术之间的承接关系。
奥比松是法国中部的传统壁毯编织工艺,是在卧式的织机上由经线和纬线平面交织的“通经断纬”的彩色纬线图样。而中国传统纺织的织绣技艺之一缂丝采用的是通经断纬的织造技术,并且从当前出土文物的发现看,中国的缂毛要早于缂丝,在新疆就发现了汉代和南北朝时期的缂毛织物。但宋代的缂丝织造技术是令人惊叹的技艺,并且有不少的传世作品,上海博物馆藏有南宋的缂丝名手朱可柔作品《莲塘乳鸭图》运丝如运笔,中国画的神韵俱全。这些优秀的传统精华都是可以在现代的纤维设计中借鉴学习的。举此例子是说明既然中世纪的奥比松、高比林等古典工艺手法的发展历史被西方艺术家编排于纤维艺术的历史演变过程之中,那么我国纤维艺术寻其源头也有其悠久的历史。
本文中西纺织纤维艺术之比较着重于比较两者的纺织纤维工艺设计历史有两点目的,一是为了证实虽有不同的曲折螺旋的发展方式,但不能否认的是中国有纤维艺术设计的历史;二是为了让中国纤维设计师能认识到中国传统的染织历史有很多借鉴和学习的宝贵资源,应当根植于传统才能创新未来。当然这里会有人对纺织、染织、纤维等概念提出异议,认为现代的纤维艺术是新艺术。本人认为既然纤维艺术能把西方的纺织纤维的历史作为纤维艺术设计的历史,为何我们不能把中国的染织历史作为纺织纤维的历史,并且传统的织造技术和现代的纤维设计工艺手法在织造以及编织技巧上都有很多共通之处。
一、西方纺织纤维历史简述
公元前1000年左右,斯堪的纳维亚半岛的人大量使用了羊毛纤维编织。公元前1100年至公元200年,秘鲁南部海岸的帕拉卡斯人有很高水平的编织技艺。虽然这些工艺手法很早就在世界上产生了,但是在西方直到中世纪普及繁荣。12世纪至15世纪之间,挂毯作为宗教文化的载体装饰于冰冷的哥特式宗教建筑中。题材内容多为宗教场面神话故事,也表现贵族欢宴、田园牧歌等生活场面,技术精湛,尺幅比较巨大,跟同时代的雕塑、绘画等工艺美术在风格特点上很近似。17、18世纪巴洛克、洛可可艺术风格盛行,具有实用性和装饰性的壁毯模拟油画画面更加精细,后来产业革命的到来以及再没有富人的定制需求,这种奢华的风格壁毯逐渐销声匿迹。19世纪工艺美术运动,莫里斯提倡简朴、实用、装饰,突破了仿制油画效果的局限,开创了新的发展前景。20世纪初受立体主义的影响,包豪斯设计学院进行了创意实践,用编织材料创造并超越本身,把模仿画面放到了挖掘纤维材料特性上。受抽象风格的影响,壁挂终于有了现代意义。20世纪30年代,法国挂毯大师吕尔萨开设了现代壁挂织造厂顺应时展。20世纪50年代以后,国际性大融合成为潮流,各种抽象主义、表现主义在各个领域异常活跃,壁挂纤维艺术也从传统壁挂的二维平面走向了三维空间,经过半个世纪多的发展,逐渐成为国际造型艺术的一个门类。
二、中国纺织纤维历史简述
距今1万年前的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骨针、陶纺轮、石纺轮、龙山文化的骨梭,织造丝和麻织物相继发掘出来。公元前1600年商朝殷墟出土的青铜钺上有包裹用的几何菱形连续的回纹织物,麻布染色同时绘有黑白线条。公元前1100年,西周染织工艺有了专门分工,植桑养蚕发达,此时不仅丝织种类增多,并且已将毛织物染色,手绘和刺绣都相当成熟。公元前700年左右的春秋战国纺纱织造普及,品类繁多,织造精良。公元前200年左右的秦汉时期,染织生产分官营和私营,品种继续增多有经锦、圈绒锦等,花纹在以前几何纹的基础上动物花卉纹样增多。此后经历魏晋南北朝,公元618年唐朝时期达到了一个高峰,染织分工很细,丝麻类生产遍布全国,汉锦为经锦,唐代为纬锦,能织出更复杂华丽的织锦,毛织、丝毯设有专门的机构管理生产。公元900年左右五代十国两宋染织在唐代的基础上又有发展,最有特点的是缂丝多织造绘画书法惟妙惟肖。元代的毛织工艺发达,羊毛种类居多。明清时期苏州织造、南京云锦闻名全国,在前代的积累之上刺绣还出现了四大名绣。1984年中国工艺美术总公司和中央工艺美术学院主办了“首届壁挂艺术展”,1985年法国纤维艺术家万曼先生来到中国,带来了现代设计理念,先后到北京地毯研究所和壁挂中心开展创作活动等,接踵而来的各种和国际壁挂、软雕塑的展览交流,直至2000年终于迎来了北京的洛桑国际纤维艺术展,中国设计师快速反应接纳吸收西方的设计思维迅速融入国际纤维设计大环境。
三、中西纺织纤维艺术之初步比较结论
从工艺美术史比较中西纤维艺术设计,可以总结出以下几点:
一是发展规律比较相同,都经历的最初的简单织造,到技术的发展进步、图案种类增加,技术达到一个高峰因为历史政治经济的发展而发展,艺术运动思潮的推动又有大的进展。
二是目前纤维设计史中国染织设计史被排除在外的原因可能是设计原材料不以毛纤维为主。西方纤维艺术设计因地域气候,多产羊毛,麻类,所以纺织纤维多采用羊毛材质,而中国最早缫丝养蚕所以丝织最发达最突出,所以世界关注中国丝织品的时候忽略了毛织品,毛纺织和丝绵麻的织造技术很多都是共通的。
三是不得不承认目前的纤维设计作品放眼望去,确实有很多不论题材构成形式包括审美都受西方设计思潮的影响,但不是绝对的,因为身处什么样的文化氛围,终究是跳不脱的,总会有她的深深地印记的,也应从近些年所展出的作品看到,有很多中国传统文化的设计作品,并且西方的作品有一些也受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目前经济全球化,艺术信息的交流迅速,所以中西之间纤维艺术的交流平台是很开放顺畅自然的环境,此时需要抓紧这个时机,吸收蕴化西方的纤维设计的经验,但重要的一点是不能盲目跟从,丢失了自己可以创新的传统的精湛技艺是不可取的,希望能根植于传统,开创有中国特色的纺织纤维艺术设计的未来。
参考文献:
[1]林乐成,王凯.纤维艺术[M].上海画报出版社.2006.
篇2
【关键词】创新实验;平台;教学方法;平台管理;成果
大学生纺织品艺术设计创新实验平台创建于2015年初,占地面积120平米,共有指导教师3人。平台依托2014年初由项目负责人创建的大学生纺织品艺术设计创新实验室,平台是将创新实验室的内涵及其外延进行了拓展,使其更好地服务于学生的创新和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15、16年依托创新实验平台申报了大学生创新实验项目30余项。
1.建设思路和方案
大学生纺织品艺术设计创新实验平台从培养学生的创新与实践能力的角度出发,针对纺织学院学生的工科背景以及自身特色,在实验课程设置、教学方法上侧重工科与艺科相结合,使学生在实践环节中不仅可以完成设计图,而且还可以将设计图制作成纺织产品,如蜡染、扎染、刺绣、编织等作品,使艺术与工艺完美的结合,从而普遍提高了学生的创新和实践动手能力。
大学生纺织品艺术设计创新实验平台开展了一系列的课外实践创新课程和实践活动,学生在创新实验平台进行纺织新产品的开发,并结合国内外的纺织品设计大赛、纺织类非遗作品大赛的主题,指导学生进行图案的绘制、计算机辅助图案设计,完成作品的仿真模拟图,以及扎染、蜡染、刺绣、变质等作品的制作。创新实验室全天候为学生开放,学生通过创新实践活动,培养了学生的创新和实践动手能力。搭建完成纺织品艺术设计实践教学平台,不断充实其内容。指导学生实际动手实践,在实践中绘制纺织品艺术设计作品,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设计水平,指导学生在国际国内大赛中获奖,并且使学生的设计作品被企业选中,并应用于企业的生产之中。
2.平台的搭建
2.1 实验内容:
平台目前所开设的实验课程从图案设计到产品的开发与制作全部流程,包括《纺织品图案设计》《扎染的新产品开发》《蜡染的新产品开发》《刺绣新产品开发》《手工编织产品的设计开发》。其中《纺织品图案设计》课程主要为学生讲授中国传统图案、世界各民族的典型图案、图案设计的方法、专业技法等。《扎染的新产品开发》课程主要为学生讲授扎染的历史、典型图案、扎染的工具和材料、扎结工艺等。《蜡染的新产品开发》课程主要为学生讲授蜡染的历史、图案、典型工艺、染料的制作等。《刺绣新产品开发》课程主要为学生讲授刺绣的历史、种类、刺绣图案设计、针法、刺绣方法与技巧等。《手工编织产品的设计开发》课程主要为学生讲授手工编织的历史、分类、工具与材料、编织的方法、色彩搭配等。实践课程结合国际国内设计大赛的参赛主题,指导学生完成纺织品设计作品,提高了学生创新和动手能力,使学生更加适应社会和企业的需要。
2.2 平台的覆盖专业
面向纺织学院、国际教育学院全部专业的学生,选拔办法为学生自主报名,教师面试。大学生纺织品艺术设计创新实验平台成立以来,共承担实验教学、学生创新实践820学时,指导学生370人,其中包括来自德国、韩国、斯里兰卡等国家外国留学生80人。
2.3 教师队伍建设
大学生纺织品艺术设计创新实验平台现有专职指导教师3人,其中副教授2人,讲师1人,教师的年龄结构合理,在指导学生实践教学和参与国际国内设计大赛上具有丰富的经验,并且具有多年进行指导外国留学生实践的经验。随着创新实验平台创新实践课程的开设和项目的拓展,将会有更多的专职教师投入到平台的建设之中,依托创新实验平台也会有更多的国家级、省部级、校级的大学生创新实验项目进行申报。
2.4 教学方法和手段
2.4.1 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在实践平台教学中,将学生创新思维的开发贯穿于所有的实践课程之中,让学生在思想上有创新的意识,并指导学生如何将创新思维应用于产品的设计实践中,提高了学生解决设计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激发学生的实践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实践的积极性,使学生主动地参与到实践中来,并在实践中不断地思考和探索,将教师所讲授的实践教学内容举一反三,创作出求新求异的设计产品。如在《纺织品图案设计》实践中,结合国际国内的设计大赛主题,让学生分组进行讨论,每组中不仅有中国学生,同时也有外国留学生,指导学生运用头脑风暴法,天马行空的去想象,罗列出各种设计方向,让中国学生和外国学生的设计思维充分的碰撞,由点及面,最终由教师将学生的想法进行汇总和启发,总结出最具创意的设计方案,在进行纺织品图案草图的绘制。
2.4.2 运用先进的实践教学手段。
在实践教学中运用示范教学、多媒体教学、网络教学等多种教学手段, 使实践课程别开生面,做到学生易懂、易学、乐学。实践教学区别于传统的理论教学,他强调教师的示范与指导,如果只是一味的给学生讲授理论知识,学生会觉得很枯燥,也不容易理解。通过多媒体中的动画、视频融入实践教学之中,使学生能够快速的理解。并且让学生跟着教师一起来做,使学生能够掌握作品制作的方法。在创新实验平台上建立了实践课程网站,网站学习资源非常丰富,通过大量的文字、图片、动画、视频等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
2.5平台管理
创新实验平台的管理采用教师整体负责统筹与安排,学生参与管理,师生共建。按照创新实验平台中的实践项目将学生进行分组,如编织项目组、蜡染项目组、扎染项目组等,每组设组长一人,组长负责实验的预约、组织项目组成员进行实验、汇总实验数据、实验室卫生等。教师定期对各个项目组的组长进行培训,对创新实验平台的管理进行指导,听取组长的汇报,总结和改进平台的管理,优化创新实验平台的管理,使学生更加乐于在创新实验平台中进行实践。
3.本项目所取得的教学成果
通过本项目所搭建的大学生纺织品艺术设计创新实验平台,学生的创新和实践动手能力得到了训练,学生通过平台中所开设的系列实践课程的学习,已经能够独立设计制作出纺织产品,学生创新能力和设计水平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学生的设计作品在国际国内的设计大赛中获得重要奖项。在近几年指导学生参赛获奖中,我校已达到国内同类院校学生获奖的先进水平。
2015年,指导学生在“红绿蓝杯” 第七届中国高校纺织品花形设计大赛中,获得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优胜奖多项,获得大赛优秀组织院校奖;2015年,指导学生在“鲁绣杯”中国大学生家用纺织品创意设计大赛中,获得优秀奖3项;2015年,指导学生在“海宁家纺杯”中国国际家用纺织品创意设计大赛中,获得入围奖1项。2016年,指导学生在“红绿蓝杯” 第七届中国高校纺织品花形设计大赛中,获得一等奖1项,二等奖8项,三等奖7项,优胜奖多项,获得大赛优秀组织院校奖;2016年,指导学生在第35届全国毛纺年会暨“唯尔佳” 优秀新产品设计大赛中单项奖4项。
通过以上的教育教学成果进一步检验了大学生纺织品艺术设计创新实验平台开发与建设的重要性,学生在创新实验平台中不仅学到了实践的理论知识,而且掌握了创新的技能与方法,这将对学生艺术设计实践和工程实践产生较为深远的影响。
参考文献:
[1] 王春荣 滕宝仁. 依托工程训练中心优质资源构建大学生创新平台[J]. 北京:实验技术与管理,2014,31(11):147-149
[2] 安芬菊 袁光群 谢国雄. 工程训练中创新平台的构建[J].吉林:职业技术教育,2007,(23):45-46
[3] 张昂 杨小玲. 大学生竞赛与自主创新开放实验平台建设[J].四川:实验科学与技术,2016,14(2):205-206
[4] 柴钰. 大学生自主管理的开放创新实验室模式[J].上海: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2,31(1):82-85
篇3
关键词:服务;情感;交互;共享
中图分类号:J502
文献标识码:A
以微电子、通讯技术为代表的数字信息技术的普及和应用正把人们从物质社会引入非物质社会,就是人们常说的数字化社会、信息社会或服务型社会。”在这种新情况下,传统的设计方法、设计观念等不可避免地受到巨大的冲击和挑战,由此本文提出非物质社会中数字艺术设计的新方法以适应新形式的要求。
1、用服务的方式满足个性化需求
非物质社会的核心是“服务”。这种“服务”是超越物质实体所能提供的物质服务以上的服务。服务的主要层面正是从精神上调节人的身心,使人们能够切实地享受生活。
在非物质时代,厂商不仅仅提供物质产品,更进一步的,他们提供一种引导、交互、辅助的机会和空间,从而为用户的工作和生活创造新的可能和体验。而顾客也不再是纯粹获取某种物质产品,而是去消费某种服务来满足自己不同的需求,如安全的需求、健康的需求、交流的需求、效率的需求、信息的需求、文化的需求、工具的需求等等。如同电器的概念将不再是摆在某一位置上的某一机器,而是在任何地点、任何时间均可以提供服务的数字化伙伴。盛菜用的盘子提供的服务主要是物质服务――盛菜,而储备了软件或资料的光盘提供的服务就不仅是能够存储软件或资料,而更主要的是储备的软件或资料所能提供的服务。美国的暴雪(Blizzard)公司称得上是一个非物质时代的标志,暴雪公司出品的“魔兽世界”(WorldofWarcraft)系列软件,其物质的“量”可以说是微不足道的,在价格上绝对低廉,但在这个廉价的介质上,提供的是一个虚拟的娱乐服务平台,用户可以在这个平台上从事许多他所感兴趣的事情,构筑他自己的数字化娱乐世界。这就是暴雪公司提供的服务,它以非物质化的数字艺术内容创造出巨大的需求响应,其服务对象遍及全世界。
2、建立人―机交互的平台满足沟通需求
在非物质社会中,大众媒介、远程通讯、电子技术服务和其他消费信息的普及,标志着这个社会已经从一种“硬件形式”转变为一种“软件形式”,人与世界的关系正逐步转变为各种由数字化处理的信号。数字电视、数字光盘等信息载体的数字化革命,使信息以更简单的方式传递,以更大的容量存取,以更个人化的方式传递到使用者手中。产品不再是单方面推向市场,人们将有选择地获取包括真正需要的信息的物质载体。人一机之间以及人与多媒体之间的关系正从传统的单向沟通转变为更民主的双向沟通,并进一步实现互动方式的沟通。
交互化的运用得益于智能化信息技术的发展,这种技术通过系统内部的程序设计来响应人的行为,引导人的情绪。如模拟驾驶的游戏机往往设计成驾驶室的样式,通过人的操作驾驶行为,屏幕上的情景会发生相应的变化。在人机互动的过程中,人切身地体验到驾驶的乐趣。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人机交互的方式也朝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除了利用人的手与眼通过遥控杆、键盘、鼠标、显示器进行二维的精确方式的输入输出外,现代的交互手段还有利用人的眼、耳、嘴、手等感知器官通过三维交互技术、语音技术、视线跟踪技术等进行信息的交流。信息的DNA正迅速取代原子而成为人类生活中的基本交换物,大众传媒正演变成个人的双向交流,信息不再被“推给”消费者,相反,人们将把他们所需要的信息“拿过来”,并参与到创造它们的活动中。
在现代通讯技术高度发达的社会,许多高技术的智能化产品提供的将不再是具有某种确定功能的产品,而是一个实现人机互动、对话交流的平台。这个平台有可能是实体的,也有可能是虚拟的,但都必须存在吸引人不断对话下去的兴趣点。由于互动的过程中存在着多个客体,这些客体构成了一个由各种潜在的行动意向集合的互动情境。通过互动行为和互动情境定义的改变,人的心理结构和社会文化结构也发生了变化。现代的很多设计提供给人的不再是单一的结果,而是可以根据个体的认知差异,塑造和发展个性化的结局。现代的很多游戏设计就具有这样的特征,它不再提供标准化的结局,而是随着游戏进程的不同而自然展开不同故事。这样的设计符合人们阅读文本的多义化的特点。现在风靡全国的网络游戏《传奇》就是提供了一个人与人、人与环境之间自由交流的平台。用户置身于软件所安排的戏剧性的情节之中,在一环扣一环的戏剧情节、背景展示、氛围烘托以及紧张而跌宕起伏的悬念和中获得启迪和感悟。特别是在情景中设置一系列的不确定因素,极大地调动了人探索新领域的热情和积极性。这种方法使得用户由观赏者转化为扮演者,参与到戏剧情节的发展中,并以自己的作用改变情节的发展。在这个虚拟的《传奇》世界你就有可能碰见各种各样的人,采取不同的行为就有可能产生不同的结局。
3、用情感化的设计语言表达设计师的思想
非物质社会的设计追求人类情感的沟通与交流。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和电脑程序化控制正逐步取代机器内运转的机械构件,技术条件对设计的限制越来越少。微电子元件的使用,使得造型受限于结构的设计大大减少。原先因物质匮乏而产生的简洁风格,也因高消费时代的来临而被“形式追随情感”的设计取代。原有的功能化的设计语言已无法承担这项重任。同时,知识经济时代,微电子化、智能化的信息革命浪潮也要求一种新的设计语言与它适应。
现代设计师要做的就是找到一种能传达情感的设计语言,来表达设计师的思想,并与使用者进行沟通。以这种语言为媒介,使用者能领会设计意图,进而以“动作”、“语言”、“表情”……等多种方式来传达自己的感受,从而达到情感上更深层次的沟通和交流。换句话说,设计师必须在人体工程学、心理学和人类生理学领域里做周密细致的研究,达到与使用者建立良性的互动关系,即以数码技术为核心,兼容摄影、录像、视频、声音、装置、互动等综合手段进行设计创作并溶入设计情感,从而引起消费者在使用方式和情感上的共鸣。如美国的琴马斯特(Trendmasters)公司推出的廉价机器宠物“妈咪蛋宝宝(Wuvluvs)”系列产品。玩具的尺寸正好让小孩子们可以用两手抱住到处搬运。它安装有光、接触传感器、振动传感器。孩子们抱着它,抚摸它,搬运它时,玩具都可以感知到。蛋平常收藏在袋子中,如果通过不断地进行交流并成为好朋友,那么它就会生出蛋来。蛋内还有它的“孩子”――小“纯真爱情”。人不再是被动地适应产品,而可以与产品进行交流和沟通,从而达到情感上的平衡和协调。
4、运用网络实现设计资源的共享化增殖
篇4
拆迁单位:**县征地拆迁事务所
(以下简称甲方)
被拆迁人:
(以下简称乙方)
因G319线桃花源景区公路改线工程建设项目需要,根据征地房屋拆迁安置补偿法律、法规的相关规定,经甲、乙双方协商同意,就房屋搬迁补偿安置事宜达成如下协议:
一、基本情况。乙方在
镇(办事处)
村
组拆迁范围内有房屋建筑面积
平方米,房屋及其他实物情况详见《房屋调查原始调查表》、《补偿清交单》。实物量严格按照甲、乙双方共同核准的调查数值为准,不得变更;在拟征收土地告知后乙方抢建、抢装的房屋及附属设施等,不予补偿。
二、补偿金额。按照现行征地房屋拆迁补偿标准执行,具体补偿金额为:1.房屋补偿费为
元;2.住宅房屋装饰装修、设施为
元;3、室外设施为
元;4、其他(搬家费、过度费、重建误工费)为 元;5、超面积安补费为
元。以上补偿费共计
元。
三、付款方式。自协议签订当日一次性付清。
四、安置措施。乙方同意采取以下第
项安置办法进行安置:
(一)重建安置。由当地村、组协助乙方做好异地重建宅基地选址,用地手续报批,重建宅基地通电、通路、场地平整等工作,使其具备基本的重建条件(重建安置费用乙方均不承担)。
(二)货币安置。乙方自愿放弃重建安置,今后不再重建房屋,而选择实行一次性货币安置,给予
元节约用地奖和
元
住房安置补助费。选择货币安置后再申请重建安置的不予受理。
五、奖励办法。为鼓励提前搬家,2013年7月5日至7月25日内交出房屋、腾出土地的给予交房腾地奖。奖励标准为:2013年7月5日至7月 日内搬家腾地的给予奖励
元;2013年7月 日至7月 日内搬家腾地的给予奖励
元;2013年7月 日至7月25日内搬家腾地的给予奖励
元。2013年7月25日24:00后搬家腾地的,不予奖励。
六、协议签订后,乙方应在协议签订之日起15日内搬家腾地。乙方被搬迁房屋及附属设施所有权即归国家所有,甲方有权进行处置,乙方如需利用被搬迁房屋及附属设施材料的,甲方可赠予乙方。乙方拒不领取补偿费用、拒不搬迁腾地的,依法责令限期腾地;逾期不腾地的,可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七、为确保拆迁过程中人员、财产安全,由甲方聘请有资质的单位实施房屋拆除工作。如因乙方自行拆除导致的安全事故甲方不负任何责任,概由乙方自行负责。
八、本协议自双方签字之日起生效;本协议正本一式二份,甲、乙双方各执一份,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甲方:
乙方:
鉴证方:
(签章)
(签章)
(签章)
年
篇5
【关键词】 脑转移癌;放射治疗;定位;摆位
The Radiation Technique of 69 Cases with Brain Metastases
DING Qiu-e,LIANG Zi-bin,CHEN Yan,et al.Radiation Department of Fifth Affiliated Hospital of Sun Yat-Sen University,Zhuhai 519000,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radiotherapy technique of brain metastases.Methods We analyzed the quality control,announcements and irradiation techniques of 69 cases with brain metastases who had received brain radiotherapy.Results The radiotherapy treatment planning had been smoothly accomplished by using the simulator,linear accelerator,thermoplastic mask and fixation apparatus.Conclusion The quality control of radiation is the foundation to guarantee the performance of radiotherapy of brain metastases.
【Key words】 Brain metastases; Radiotherapy; Simulated location; Replacement
脑转移癌是颅内最常见的恶性疾患。随CT、MRI在临床诊断中的广泛应用,早期和无症状脑转移的发现率将增加。由于恶性肿瘤治疗疗效的改善和生存期的延长,脑转移也出现了增加趋势[1]。随着放疗技术的不断完善和发展,脑转移癌无论是单个病灶或多个病灶,无论是二维或三维适形放疗都能提高脑转移患者的局部控制率、生存率和生活质量。我科从2003年5月到2008年10月,共有69例恶性肿瘤脑转移癌患者进行放射治疗,均取得预期的治疗效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资料 恶性肿瘤脑转移患者共69例,男46例,女23例,年龄34~78岁,平均年龄59岁。全部病例均明确病理学和/或细胞学诊断,原发灶以肺癌及乳腺癌为多数(93%),其中肺非小细胞癌36例、小细胞肺癌13例,乳腺癌10例,其他肿瘤5例。颅内转移灶单个24例(35%)、2个病灶以上有45例(65%)。全部病例均有CT和/或MRI影像学诊断。
1.2 放疗设备 西门子公司模拟定位机及双光子直线加速器;上海戈瑞公司出品热塑固定面膜、固定架、铅挡块切割机、低熔点铅。
2 治疗方法
2.1 定位 本组有两种放疗方法,颅内转移灶2个以下患者先行全脑放射治疗,再缩野行适形放疗;2个病灶以上患者全程行全脑放射治疗。具体方法是: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CT和/或MRI提供的影像资料在模拟机下透视定位。脑转移癌患者多数有神经系统症状,须防坠床和移动,尽量使患者正、直、平。选择合适的面膜固定架及垫枕,使患者的体中线及双侧外眦、外耳孔、耳屏等体表标志与定位室三维激光灯相重合。做热塑面膜固定患者头颈部后透视,和医生一起确认射野范围后拍片,划线,做标记,在面膜上划三个红色“+”线。缩野适形放疗患者完成固定面膜送CT扫描,设定扫描层厚1 mm、层距3 mm,图像传送至治疗计划系统工作站后物理师和医师一起做适形放射治疗计划。
2.2 铅挡块制作 在模型室把定位片进行电脑扫描存档,驱动切割机切割泡沫,应用模具浇铸低熔点铅成需要的挡块。拍片验证,检验挡块是否与定位片吻合。我科规定,总的误差控制在1~2 mm范围内。误差超出范围需找出原因,重做低熔点铅挡块,直到合乎标准。档块上注明患者的姓名、插入加速器机头方向、机架角度和机房放置的位置编号。
2.3 放射治疗技术 无论是全脑放疗或缩野适形放疗,放疗技师第一次放疗计划的实施必须与物理师、医师一起核对治疗计划,确保照射靶区与计划相符合同时确认重要组织器官如脊髓、眼晶体在安全范围内。摆位时等中心标记三个红色“+”线与激光线绝对重合,误差在1 mm内,如误差>1 mm,找出原因重新摆位,直到完全吻合。常规全脑放疗剂量设定30~40 Gy,2.0 Gy/次,5次/周,使用直线加速器6MV-X射线行两侧对穿等中心照射;缩野适形放疗常规分割至总剂量50~60 Gy/25~30次。治疗技师每次摆位都必须核对患者治疗计划及个人情况,包括姓名、面膜及头枕编号、低熔点铅挡块编号,观察患者的意识状态、自主活动情况。对被动及肢体肌力下降患者加防护栏或绑带,防止患者坠床和移位。治疗时密切观察监视器内患者移动情况,如有异常立即停机进入治疗室查看患者,做出相应调整。如果患者出现生命体征异常,应马上呼唤医师现场处理。
3 结果
大多数脑转移癌患者能够按计划完成放疗,同时配合中枢神经脱水、神经营养等处理,取得良好的效果。神经系统症状减轻,延长生存期,提高了生活质量。患者在放疗期间没有发生在机房内死亡、坠床等严重意外事件。
4 讨论
本组患者以肺癌、乳腺癌为多数,颅内转移灶以2个以上为多发,与一般规律相符[1]。对于脑转移患者,如果不进行特殊治疗,中位生存时间仅为4周。所以除一般情况非常差以外,应该给予患者相对积极的治疗,全脑放疗(WBRT)为脑转移患者的常规治疗方式。全脑放疗不仅能提高脑转移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而且改善了患者的生存质量。全脑放疗后缩野行适形放疗(例如X刀、γ刀)提高肿瘤照射剂量,能增加脑转移癌的控制率,同时还能延长生存期[1],已成为常见恶性肿瘤脑转移治疗的标准[2,3]。放疗计划执行,必须有放射治疗技师的准确实施才能得以完成。故要求放射治疗技师必须了解患者的诊断及临床症状,计划的设计情况,理解医师的治疗目的。工作中精确的摆位、认真做好铅档块、规范患者的治疗、密切监测治疗设备等都是保证放疗质量的基础[4]。多数患者放疗前已存在脑水肿,放疗过程又可能引起急性水肿,本组患者在放疗期间都使用脱水剂或利尿剂、神经营养治疗,保证了放射治疗的顺利完成。
参考文献
[1] 殷蔚伯,余子豪,徐国镇,等.肿瘤放射治疗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8:1200-1202.
[2] David Ettinger,Wallace Akerley,Gerold Bepler,et al.NCCN Clinical Pracice Guindelines inOncology: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V.2.2009:NSCL-11.
篇6
(一)管道开料加工工艺。
管件的开料加工是一种定尺切割加工方法。开料加工的方式主要有机械式开料加工、液压式开料加工以及电气式开料加工。机械式开料加工是通过轮带传动进行开料加工的方式,但由于其加工工艺粗糙,已经不被现代的管件市场所接受。液压式开料加工是以液压缸驱动连杆,连杆与活塞相连接,连杆与活塞同时运动带动刀具对工件进行切割。现在采用最多的开料加工方式是电气式开料加工,以异步电机作为驱动系统,将切割刀具连接到异步电机的转轴上,由异步电机转动带动刀具旋转,再通过其他机构的辅助,实现对加工管件的切割[1]。
(二)管道管端成型工艺。
将成型模具置于关键的端口,根据需要对端口进行加工,改变其形状是管端成型工艺的原理。管端成型工艺方法主要有机械冲压式、管端偏心回转式和NC工作机驱动成型模具式等几种。机械冲压式成型通过对管端冲压而使端口形状发生改变的成型方法。管端偏心回转式成型主要用于管端成型加工的初始阶段。NC工作机驱动成型模具式成型是应用半球形成型模具在管件沿轴心进行转动时进行移动,进行管件端口加工来改变端口形状。
(三)管道弯管成型工艺。
弯管成型工艺是借助弯曲模具对管件进行一定角度的弯曲,对同一管件进行多次弯曲后而形成一定的形状,是管道一体化数控成型的核心工艺。目前,三维弯曲成型是应用最广泛的管件成型工艺,其加工方式是管件在模具的作用下发生一定程度的弯曲,辗压式加工和拉式加工是最主要的两种加工方式。辗压式加工是事先将管件和模具装置固定,利用辊轮围绕弯曲模具的滚动进行管件弯曲加工。而拉式加工是靠弯曲模具拖动管件进行弯曲[2]。
(四)卸料工艺。
在管件成型加工完成后,将产品从设备上人工卸下,然后进行分料悬挂弯管件,是管道开料加工工艺中的卸料工序。为了提高卸料的效率,开始采用机械手卸料,其原理是在伺服电机的驱动下,通过滚珠丝杆将完成工件平稳地卸下取出。凭借其精确的自动卸料功能,机械手卸料得到了更多的应用。
二、管道一体化数控加工的控制方案
管件数控成型加工是以开料加工、管端成型和弯管成型等加工工艺为主,精确控制好每个加工程序的过程。该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数据信息,需要对其进行准确的处理,以提高整个加工系统的工作效率。建立一套管道一体化数控加工的控制方案,能够做到对各项加工工艺的控制和转换。结合管道的一体化数控成型工艺,需要对整个管道数控加工的控制结构进行设计,得出一个完备的方案。建立以伺服系统为核心部分的控制系统,将其作为整个管道一体化数控加工系统的控制核心。以管道一体化数控加工工艺作为控制对象,准确的接受指令信号,自动完成对管件的加工。结合管件数控加工中存在的问题,需要对伺服控制系统进行合理的设计。伺服控制系统的主要构成包括气动伺服控制、电液伺服控制和机电伺服控制系统。管件一体化加工大多选择机电伺服系统,以交流电机作为执行机构,数控成型加工控制的精确度会大幅度提高。伺服控制结构主要采用半闭环的控制方式,是针对于管件一体化加工整体机械性和传动精度较高特性的设计。根据管件一体化加工工艺的分析,有如下特点:一,控制系统应该具有可靠性高和抗干扰能力强的特点;二,具备自动精确检测的控制系统,符合管件加工工艺对精度的要求;三,操作简单,执行人员可以很容易选择需要的管件加工方式,并能够及时得到管件加工的工艺参数;四,系统进行改造和升级更加简单快捷,做到实时通讯,便于参数的更改。对管道数控加工控制的一体化设计,实现了控制加工系统的数字化和智能化,大幅度节约了成本。通过对管件加工工艺条件、要求以及成本问题综合考虑,设计了以交流伺服控制系统为主体的控制方案。
结论:
篇7
在很多高职院校中,艺术设计专业学科考试一直沿用传统考试形式,即“固定的时间+封闭式考场=一张试卷(评定成绩)”。这种考试方法对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而言,并不能充分体现其实际学习的效果和个人实践能力,容易造成“高分低能”的现象发生。
1.目前高职艺术设计专业考试的现状
1.1 考试流于形式
仅凭借几个小时的考试很难体现学生全过程掌握专业理论和技能的水平,而且艺术设计类的专业考试多数为命题创作(设计),在教学和考试过程中,教师们不难发现,部分学生在平时练习或作业中,完成作品态度认真且效果不错;但在考试中,却可能由于紧张、时间限制能因素而导致无法将个人最好水平发挥出来,导致考试成绩不理想,自信心受挫。
1.2 考试题目只能包括学习内容的一部分
考试作为一种检验手段,既检查学生的学习成绩,又检查教师的教学成果。但考试题目毕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往往只能考查掌握理论知识的能力,但很难对学生综合掌握知识与技能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另外,同一专业,不同班级的试题也不一样,在难度和广度上不容易掌握。
1.3 评阅教师就是任课教师,各教学班级缺乏统一的教学质量检验标准和要求
艺术设计专业教学中,由一名教师同时担任几个班级的某门专业课程是很普遍的现象。不同的班级因不同的班风、不同的学习氛围,学生的专业水平参差不齐;而任课教师也会因其知识结构、专业素养等方面的因素,对学生的评价标准不同。除此之外,由于教师对于所教同一门课程不同班级的学生,难免会将其进行比较,由此形成心理印象中的优劣偏差,最终导致在给定期末考试成绩时,出现或多或少的个人主观因素,造成学生成绩有失公正。
2.考试改革方式的探索
如何建立适当的成绩评定方法,切实提高教学质量,是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考试改革的根本目的。学生成绩的评定,可以主要依据教学过程中学生创作的作品优劣来进行。鉴于此,山东华宇职业技术学院计算机系装潢艺术设计专业教师们结合自身实践,通过调查问卷的方法,逐步探索形成“大作业形式”的成绩评价模式(即:涵盖学生平时习作、展览、参赛成果的综合成绩评定)。希望能解决考试方式方法改革与实践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具体做法如下:
2.1 对象和方法
以山东华宇职业技术学院08、09年级高职装潢艺术设计专业学生为例,针对艺术设计专业考试方式、方法改革问题进行问卷调查,参与调查人数102人,年龄在18~22岁之间。根据学生的理解能力,采用教师自行设计的问题调查表,以自愿记名方式展开调查。调查由任课教师组织学生书面作答并当场收卷。调查内容包括学生对本专业期末考试改革的看法,即统一安排现场考试较好?还是根据平时练习和实训成绩综合评定分数较好?以及对今后教学提出意见、建议等问题。以几门代表性课程(如:《室内设计》、、《艺术设计专业英语》)为例,调查并总结不同类型课程的考试方式的区别与特点,突出“大作业形式”的亮点。
2.2 结果与分析
对这两门课程的学生基本情况和课程考试形式进行归类,可以得出:08高职装潢一班(43人),参与调查课程《室内设计》所采取的考试方式是“全国三位数字化创新设计大赛”;09高职装潢一班(59人),参与调查课程《艺术设计专业英语》所采取的考试方式是“书写制作专业英语简历一份”。
2.3 成功之处
2.3.1 发挥学生主体性,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以《室内设计》课程为例,该课程着重锻炼培养学生的空间表现能力和设计制作能力,而且恰逢“全国三维数字化创新设计大赛”火热进行之时,动员学生广泛参与大赛,并鼓励以大赛特有的“团队show”形式进行制作表现,激发了学生的创造性,还能有效地锻炼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这种以“参赛+考试=成绩”的形式可谓“一举两得”。
2.3.2 创造学习氛围、激发学习兴趣
“大作业形式”考试创造了一种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又营造出让学生无意识地走进艺术的氛围。例如,可通过举办小规模展览的形式,在展览过程中通过老师的点评、学生的探讨和借鉴,彼此之间可以进行良好的交流互动,带动良好学习氛围的形成。同时,还能拓宽学生的眼界,让他们在这个过程中能够找到自己的优点和不足,明确今后努力发展的方向。
2.3.3 加强学生的应用和实践能力
《艺术设计专业英语》课程是我院装潢艺术设计专业首次开设的课程。对于该专业的学生而言,专业英语不是专业主干课程,可它却是最让学生头痛的一门课。对于现行的专业英语教学内容,学生最大的体会是:“学之不用,弃之不行”,“学而不牢,用时已忘”。针对这样的教学状况,艺术设计专业英语的授课教师从课堂实际出发,通过与学生的沟通交流,并几经尝试和调整,对装潢艺术设计专业学生采用一种学以致用的专业英语考试模式(例如:书写制作专业英语简历一份)。这样的考试题目看似简单,实则包含了很多考核学生的要素,诸如:专业词汇信息量、语言表达能力、逻辑组织能力以及对于本专业未来职业规划的设想等。使学生从低年级开始,就养成多观察、多思考的学习习惯,并树立坚定的学习信心。
篇8
关键词:西方艺术;视觉;设计
中图分类号:J20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1)27-0065-01
有幸研读大师贡布里希的文章:《贡布里希论设计――西方艺术与空间知觉》,在研读过程中寻求着学习这篇文章中的精髓所在,挖掘文章告诉设计者的目的,启发设计灵感。
在《西方艺术与空间知觉》中,贡布里希用形象、科学的大量例子告诉我,“空间”与“图像”、“视觉”与“空间”等等之间的关系。作者在写这篇文章时通过三大板块告诉我们西方艺术与空间知觉的发展过程。第一部分主要告诉我们读者绘画的空间需要通过读者的想象,需要在绘画中研究如何描绘空间的办法。第二部分主要阐述了“视错觉”在图像表达中的作用,用较多例子告诉我们“视错觉”可以运用到除了画面上,在舞台布景、建筑等多方面造成的影响,人们运用“视错觉”通过明暗色调对比和光影效果及亮面反光效果两种手法来达到的目的。第三部分解释了透视画法中造成的效果,通过透视法造成图像艺术的空间感知,并且将其理论化,让其在理论体系上解释清楚绘画图像的空间问题。最后,文章还指出了科技的发展可渐渐可以分析人脑中的复杂活动,用计算机来分析动态和视觉景象之间的关系,让人类了解自己是如何感知环境的。
作者在这篇文章里主要谈判了西方艺术――绘画在空间表达上的发展过程。首先提出文学著作中“空间”这个术语的频繁性来引出绘画中的空间来自于观者的想象,由于想象而引起人们在绘画中对空间的关注从而谈到人们的“视错觉”问题。绘画中,人们利用“视错觉”通过明暗色调对比以及光影效果等手法来表现图画的空间。又有人将视错觉技巧同模仿技巧加以结合利用参照对比的方法来完成绘画。从而在艺术中运用透视画法在空间的描绘方面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作者通过大量的例子,层层抽丝剥茧来从文学中的词汇导出空间、图像、想象、透视、人的视觉、分析等等视觉的工程,清晰明了的解释了西方艺术在空间表达上的过程与方式,从而导致了一种新的艺术形式的产生。通过对这篇文章的阅读,我认为作者强调的是空间问题可以通过图像的不同表达方式来解决,肯定了图像及表现手法的适用性。文章通过大量的例子来诠释西方绘画中对“空间”的表达方式及手法的发展,作者提到“艺术家就是以这种‘图画文字’来‘描写’或‘表示’这个世界里的各种物体的。”强调了图像在艺术表达中的重要性。
阅读这篇文章的时候,开始理解也存在了许多问题,无法通透直销这篇文章的思路以及作者到底通过这篇文章要告知我们什么道理。阅读了许多遍之后,我了解到:作者通过举例的方式来证明自己的结论――图像在空间上的重要性。我认为作者通过“视错觉”、“透视画法”、“空气透视法”这些名词在图像上的具体用法以及这些元素在心理上也给人许多影响。
这篇《西方艺术与空间知觉》的文章用一个较清晰、明了的方式告诉我“空间”、“图像”的交织表现手法。这不禁让我联想到曾经在学习西方绘画――素描、色彩的种种困惑,以及当时解决这些困惑时采取的方式。作者用较清晰的表达方式阐述了表现“空间”的方法与效果,感觉到了他非常理性的诠释方式。其实,在初学研究生的课程时,我开始也困惑于为什么要读这些生涩的、难以理解的文章,为什么要学习曾经反复提到的一些问题并且用更深刻的方法强调他们。
在不同的设计课程里,提到了需要清晰明了的思维方式,就像文章的思路一样,将各种不同的小章节分解解读,将之链接、融合,并且使其贯穿全文、协调发展。这种,就如同设计的法则一样,需要定位、提炼与组合。这就是一种系统并且总体学习的方法,用来剖析课程和理解设计一种方法的体现。对设计的一种方法性的指导。虽然整篇文章都是在描写空间知觉在绘画中的运用,但是,我理解的,是一种方法、一种设计方法的引导,狭义上将是对设计、绘画、图像上的一种思维、表现方式,广义上讲,就是对事物的思维方法的一种指导。
于此同时,这么长时间的设计学习过程中,领悟了很多东西。设计师在理论性的东西面前,最怕缺少的是对事物追求的严谨态度,不能总是以一种浮躁的心态面对设计,认为设计就是玩、没有什么科学的理论依据,没有严密的设计态度。这一点,真的就需要像做实验一般踏踏实实,弥补当今社会带给设计师的浮躁心态,改善设计师对于设计的态度,一步步脚踏实地的走每一步路。
在精读这篇文章之后,通过自己对文章的理解,感觉到了这篇文章除了告诉我们绘画中表达空间的多种方式、图像的适用性,更加深刻体会的是作者传授给我们的一种思维方式、用来理清楚思路,指导设计者对于设计的态度及总体把握设计的重要性,受益匪浅。
篇9
【关键词】文字符号 标志设计 艺术比较
文字符号的产生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将其应用于标志-设计当中,作为一种直观和指示性的语言以表达出事物的表象与内在特征,或者是表达某种文化、象征、个性、情感与指令,是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进行沟通和联系的桥梁。由于东西方文化构成的不同,导致语言文字符号在标志设计方面产生了差异性,并且在表现形式上也具有很大的不同,但归根结底,不论是东方文字符号标志,还是西方文字符号标志,在功能与意义上都是殊途同归的。
1 标志的概述
1.1 标志
标志的作用相当广泛,不仅是对不同事物和不同特性的指代,同时也是某一项指令的概念化和具体化,是文化传播的主要载体之一。除此之外,标志还能够表达出某种特定的情感、精神和行为,为人们的行为提供指示和参考。这种特殊的信息传播方式已经成为社会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不论是对个体还是对群体来说都具有重要的意义。而文字符号在长期的社会发展当中,在文化和信息的传播方面发挥着无法取代的作用,这也是文字符号在标志设计中得到高度重视的主要原因。
1.2 文字符号标志
文字符号标志被设计成多种形式,在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大到象征国家的国徽、国旗,小到个人印章、签名等等,都是文字符号标志的表现形式,例如,交通指示路标、警示灯、安全出口、商标、广告等标志在生活中随处可见。尤其是全球化和国际化的到来,文字符号标志更是承担起沟通世界的重任,逐渐消除了不同国家在语言沟通上的障碍,设计出很多国际化的语言文字符号标志,架起了东西方语言文字符号在标志设计中的桥梁,使语言文字符号标志设计也呈现出一种文化多元化的趋势,经常出现多种文字符号组合的标志设计。虽然不同文化造就了不同国家和民族的不同文字标记设计的形式,但是东西方国家在文化底蕴上的差异已经难以阻挡文字符号标志设计共通化的趋势和潮流。
2 东西方语言文字符号标志设计的艺术差异
2.1 表现形式方面的差异
各国文字自产生以来,经过不断的发展和演变,在表现形式上都日渐呈现出多元化的表现形式,这种多元化在标志设计中也得到了很好的体现。字母和阿拉伯数字是西方国家在文字标志设计中采取的主要表现形式,而对于我国而言,文字符号标志不仅能够采用西方国家的形式,同时还能够更多的应用汉字来进行表现。汉字标志设计的应用与否,是东西方文字标志设计中的主要差异,也是东方文字标志设计中所具有的独特形式。
我国的文字自产生,由最初的甲骨文,到金文、大篆、小篆、隶书,再到楷书,在书写形式上可谓是变化多样,发展到当今社会更是产生了多种艺术字体,这就为我国文字标志设计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字体形式种类。由此可见,我国的文字符号标志设计同西方国家相比较,在表现形式上更加灵活多变,同时也拥有更大的选择空间。
2.2 表意性方面的差异
表意性是文字符号标志的设计核心与主要目标,这是东西方国家进行文字符号标志设计的共同理念,表达出事物的表象与内在特征和联系,或者是表达某种文化、象征、个性、情感与指令,是东西方语言文字符号标志设计的核心理念与标准。西方国家对文字符号标志的表意性要求是直观、简练、符号性强,而对语义传达的标准较低。在一个文字符号标志设计当中,除却作为核心的字母之外,纹饰、图形等元素通常被作为装饰性内容,为了衬托字母的表达效果,并起到美化的作用,同字母所表达的内涵之间几乎没有必然的关联。
然而,我国的文字符号标志设计同西方国家相比较而言,在表意性上具有更强的表现力和张力,在单纯的展现某一特定事物概念与性质的同时,总要寻求其他有效的方式,同时将这一特定事物的象征性意义,及其与其他事物之间的联系展现出来,并以此来激发人们建立起多维度的审美标准和审美联结,从这种被物化的文字符号标志设计中获得精神上的满足和情感传达。简单来说,中国的文字符号标志设计并不满足于单纯的传递表象信息,而更加注重内在象征和意义的传达。这也是在表意性方面较之西方的文字符号标志设计更加深层次之处。
东西方文字符号标志设计之所以产生了表意性方面的差异,主要是因为中西方国家的语言文字形式差异性,两种不同的文字体系必然会有不同的表现形式,汉字相较于西方文字本身就更加注重文字的表意性,加之在文化体系方面的不同,必然又会产生表意性方面的差异。
2.3 形态特性方面的差异
汉字是我国几千年来社会发展的文化瑰宝,其形态特征不仅是中华民族先进思想的体现,同时也是对优秀民族精神和文化形式的折射。东西方语言文字符号的差异不仅仅局限于形态特征的外在表现上,同时更是在内在涵义层次上的不同。这种差异性体现在语言文字符号的标志设计中,主要以形态特性方面的差异为主。
首先,在结构方面的不同,使东西方文字符号的形态产生了差异。西方语言符号是以字母为主,在形态上入眼较为直观,大写字母较为规则、简洁,而小写字母凸显相似和圆润,在进行文字符号标志设计时能够将大小写字母进行多种形态的变化,赋予强烈的感官色彩。但是,由于文化特性的差异,西方文字符号标志设计主张直观的表达标志的指示性作用,对内在涵义和情感的表达要求较低。而汉字在形态上的主要特点是较为规则、复杂、端正、对称,并且变化多样,甚至可以将汉字本身就作为一种艺术表达形式,这是将汉字作为标志设计的一种先天优势。在进行文字符号标志设计时,不仅可以将汉字本身来作为标志物,通过在字体上的变化呈现出不同的表达效果,同时也可以通过多元化的设计方式,将文字自身带有的引申含义、对事物特征和形象的表达、象征性的情感和民族情节通过设计来展现出来,使人们在获得文字符号标志表象信息的同时,还能够领会更深层次的内在含义。显而易见,在文字符号形态上的不同,造成了东西方文字符号标志设计在表达层次上的差异。
其次,在文字特性方面的差异,使东西方文字符号标志设计在视觉感官上产生了不同。西方文字符号在书写方式和结构上同汉字有着天壤之别,这是产生不同视觉感官的主要原因,英文字母在标志设计中较为直观和简练,入眼即能够获得标志中意图传达的信息,是一种直观的视觉感官效果。而汉字结构较为严谨,形态上又变化多端,可直观、可变幻,加以色彩和字体的调整设计,能够给人带来强烈的视觉感官,在获得标志信息的同时,还能够拥有视觉上的刺激和享受。
2.4 着力点方面的差异
西方国家在进行文字符号标志设计中,主要将字母作为设计的着力点,尤其是很多欧美国家,通常以带有趣味性的字母设计,或者是以字母的重复来作为着力点,注重对字母本身和外在的创新,并以此来提升文字符号标志设计的艺术张力。甚至是在以图形和纹饰等作为主要元素的标志设计当中也会增加字母来进行组合完善,并将此作为标志设计的最高境界。
同西方国家相比较,我国的文字符号标志设计着力点主要集中在汉字设计上,这不仅仅因为汉字是我国最古老的信息传播载体,同时也是因为汉字在表现形态上的多样化。汉字始终被作为我国文字符号标志设计中的灵魂,而阿拉伯数字和拼音字母等元素只起到辅的作用。这是东西方语言文字符号标志设计中着力点方面的主要差异。
3 东西方语言文字符号标志设计的趋势
文字符号标志设计,事实上可以看作是对文化、思维和艺术进行融铸的过程,既是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结合,又是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交融。文化全球化的到来,使文字符号标志设计也呈现出一种全球化的趋势,为东西方语言文字符号标志设计创造了融铸的桥梁和平台,将东西方文化兼容并蓄,衍生出更加新型的文化。
东西方语言文字符号标志设计的共通,不仅是国际化交流的必然趋势,同时也是文字符号标志设计跨文化发展的要求。跨国公司的发展和国际交流的加强,对文字符号标志设计提出了新的要求,一方面要体现出直观的表达意向,另一方面又要体现出深层次的内涵,成为一种共通性的语言表达形式,以满足各国对信息的掌握和认同。这就使文字符号标志设计逐渐呈现出东西方文字符号相结合的文字符号标志设计方式。例如汉字与英文字母的组合、汉字与阿拉伯数字的组合、英文字母与阿拉伯数字的组合等等,并且加以图形来进行修饰、烘托和升华,使文字符号标志设计成为了一种国际化的语言。
汉字作为一种形象和内涵丰富的文化传播载体,不论从何种角度看来都具有重要的功能和底蕴,但是在世界范围内的语言海洋中也只是沧海一粟,各个国家和民族都具有自身独特的文字结构形态和功用,并且文字符号标志设计的方式也多种多样。在世界文字符号的整体中选取文字元素进行标志设计,能够创造出不同主题、不同素材和不同效果的文字符号标志设计,这不仅丰富了文字符号标志设计的形式,同时也能够获得国际上的认知与认同,减少世界各国、各文化之间沟通的障碍,加快世界联系的步伐。由此可见,在新时代的背景下,文字符号标志设计也应该彰显新的设计方式和设计理念,应该符合国际化的发展潮流和趋势。
结语
综上所述,语言文字符号标志设计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是难以估量的,其发挥出的指示性和表达性作用也是难以取代的,东西方国家虽然在文字符号标志设计的表现形式、着力点和表意性等方面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但是从整体看来,对文字符号进行标志设计的目的都是殊途同归的,并且东西方文字符号标志设计也呈现出国际化与多元化的表现形式,逐渐融合,使文字符号标志设计日益成为一种共通性的文化形式。
参考文献
[1]钟擎国.汉字在标志设计中的艺术呈现――兼与西方文字符号标志设计比较[J].装饰,2009,11(10):111-115.
[2]吴志军.东巴视觉艺术符号的特征分析及其在现代设计中的应用研究[J].昆明理工大学,2008,11(28):109-118.
[3]王志成,张霞儿.论汉字艺术在现代标志设计中的应用[J].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10,2(15):78-82.
[4]张效伟.中国传统吉祥图形在现代标志设计中的应用规律研究[J].江南大学,2010,11(12):298-301.
[5]杨文.传统符号在现代标志设计中的运用[J].甘肃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23):90-93.
[6]陈其瑞.浅析传统文化符号在现代标志设计中的运用[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综合版),2013,6(20):176-180.
篇10
关键词:数学模型;一次函数;方案设计问题;应用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3)24-0154
一、环保与生产问题方案设计
例1. 某化工厂生产某种产品,每件产品出厂价为50元,成本价为25元,在生产过程中,平均每生产1件产品就有0.5立方米污水排出,为了净化环境,工厂设计了两种对污水进行处理的方案并准备实施。
方案一:工厂污水先净化处理后再排出,每处理1立方米污水所用原料费用2元,并且每月排污设备损耗费为30000元;
方案二:将污水排放到污水处理厂统一处理,每处理1立方米污水需付14元排污费。
(1)设:生产产品的数量为x件,工厂处理污水的费用为y元,请分别写出两种方案中工厂处理污水的费用与生产产品的数量的函数关系表达式;
(2)你认为该工厂应如何根据每月生产产品的数量选择污水处理方案?
解:(1)y1=30000+2×0.5x ,即y1=x+30000; y2=14×0.5x,即y2=7x;
(2)当y1=y2时,30000+x=7x,解得x=5000,
当x>5000时,y1
所以当工厂每个月生产5000件时,两种方案选哪个都一样;
当工厂每个月生产量小于5000件时,方案二划算,可选方案二;
当工厂每个月生产量大于5000件时,方案一划算,可选方案一。
点评:这个问题表面看难以下结论,一次函数建模,通过计算就可以帮助厂商进行优选生产方案。
二、民生问题方案设计
例2.某市移动通迅公司开设了两种通讯业务:“全球通” 使用者先缴50元月基础费,然后每通话1分钟,再付电话费0.2元;“神州行”不缴月基础费,每通话1分钟需付话费0.4元(这里均指市内电话)。设一个月内通话x分钟,两种通话方式的费用分别为y1元和y2元.
(1)写出y1,y2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即等式);
(2)一个月内通话多少分钟,两种通话方式的费用相同?
(3)若某人预计一个月内使用话费110元,则应选择哪一种通话方式较合算?
解:(1)y1=0.2x+50,y2=0.4x.
(2)由y1= y2得0.2x+50=0.4x,解得x=250(分钟),
所以,当一个月内通话250分钟时,两种通话方式的费用相同;
(3)由0.2x+50=110,解得x=300(分钟);
由0.4x=110,得x=275(分钟).
300>275,选择第一种通话方式比较合算.
点评:商家以利为重,但是老百性能掌握一门技能,通过科学的计算,就可以从中受益。
三、优惠问题方案设计
例3. 一项工程,甲、乙两公司合做,12天可以完成,共需付施工费102000元;如果甲、乙两公司单独完成此项工程,乙公司所用时间是甲公司的1.5倍,乙公司每天的施工费比甲公司每天的施工费少1500元。
(1)甲、乙两公司单独完成这项工程,各需多少天?
(2)若让一个公司单独完成这项工程,选择哪个施工队施工合算?请你帮承包商出注意。
解:(1)设甲公司单独做需要x天完成任务,乙公司需要1.5x天完成任务,
由题意,得 12( =1解得x=20(天),1.5x=30(天).
所以甲独做需要20天完成任务,乙独做需要30天完成任务。
(2)设甲公司每天的施工费为y元,乙公司每天的施工费为(y-1500)元,
则有12(y+y-1500)=102000解得y=5000,y-1500=3500.
所以甲公司每天的施工费是5000元,乙公司每天的施工费是3500元.
甲公司独做施工总费是:5000×20=100000(元);
乙公司独做施工总费是:3500×30=105000(元).
100000元
如果独做甲公司的施工费用较少。
由以上计算可知:承包商选择甲公司施工比较合算。
点评:对于承包商来讲,不能将工程盲目的出包,需通过精准的计算,确定预算内的最佳承包方案,以确保工程的质量顺利施工。
四、调运问题方案设计
例4. 某山区有A、B两个村庄盛产苹果,A村有苹果200吨,B村有300吨,现将这些苹果运到C、D两个冷藏仓库。已知C仓库可储存240吨,D仓库可储存260吨,从A村运往C、D两处的费用分别为每吨40元和45元;从B村运往C、D两处的费用分别为每吨25元和32元。设从A村运往C仓库的苹果为x吨,A、B两村运苹果往两仓库的运输费用分别为yA元,yB元。
(1)请填写下表,并求出yA,yB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并确定变量x的取值范围;
(2)当x为何值时,A村的运费较少?
(3)请问怎样调运,才能使两村的运费之和最小?并求出最小值。
解:(1)填表如下:
yA =40X+45(200-x), 即yA=-5x+9000,
yB=25(240-x)+32(60+x), 即yB=7x+7920
由表格知:0≤x≤200.
(2)由(1)知yA=-5x+9000,k=-5
对于0≤x≤200,当x=200时,yA有最小值,且yA最小=-5×200+9000=8000(元).
(3)设两村的费用之和为W=yA+ yB=2x+16920,由x的系数2>0知W是增函数,对于0≤x≤200,当x=0时,W有最小值,且W最小=2×0+16920=169209(元).
调运方案如表格所示:
点评:对于货运商在商品交易的过程中,总想用最少的投入获取最大的收益,这就需要正确方案的确方可实现。
五、利润问题方案设计
例5. 某商店准备购进甲、乙两种商品。已知甲商品每件进价15元,售价20元;乙商品每件进价35元,售价45元。
(1)如该商店同时购进甲、乙两种商品共100件,恰好用去2700元,求购进甲、乙两种商品各多少件?
(2)若该商店准备用不超过3100元购进甲、乙两种商品共100件,且两种商品全部售出后利润不少于890元,请你帮店主确定进货方案?
(3)以上方案中选择哪种进货方案,能使总利润最大,最大利润是多少?
解:(1)设该店主购进甲商品x件,乙商品为(100-x)件,由题意,得
15x+35(100-x)=2700解得x=40(件),所以100-x=60(件)。
所以店主应购进甲商品40件,乙商品为60件.
(2)由题意,得(20-15)x+(45-35)(100-x)≥89015x+35(100-x)≤3100,解得20≤x≤22(x只取整数).
进货方案如上表所示:
免责声明
公务员之家所有资料均来源于本站老师原创写作和网友上传,仅供会员学习和参考。本站非任何杂志的官方网站,直投稿件和出版请联系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