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道疾病防治范文

时间:2023-10-19 16:05:3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呼吸道疾病防治,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呼吸道疾病防治

篇1

1.1环境原因 鸡舍建设不合理,建在交通要道附近,与生活区太近,鸡舍较密集。周围堆积粪便,死亡鸡只乱扔或喂狗,人员出入频繁,饲养、猪、鸭、鹅等畜禽,都会造成某些疾病的传播。

1.2饲养管理原因 鸡舍管理不善,易引起疾病的发生。特别是淘汰鸡舍和病鸡处理不当或消毒不严格,残留的病原体会引起新进鸡发病;养鸡过程中使用的设备和用具有可能带有病原体,继而引起鸡只感染发病;饲料储存过久易引起某些维生素缺乏症,如VA、VE缺乏症,Ca、P比例失调等。

1.3疾病防治原因 有些病毒株不断变异造成免疫失效,病原毒力减弱,症状和病理变化出新的特点,如非典型ND、IB病毒有不同的血清型,对器官的侵袭力也不一样,目前出现肾型和腺胃型IB,常导致该病的免疫失效。耐药菌株的增多,降低了细菌性疾病的防治效果。抗菌药物在足够浓度和作用时间下,可以破坏细菌的结构等而起到抗菌作用。当药物浓度或作用时间不够时,不但不能起到抗菌作用,还会使其产生抗药性,如大肠杆菌。

1.4中毒原因 冬季采用煤炭取暖,给育雏舍加温,若烟道阻塞、呛风倒烟,又不注意通风换气,就容易引起一氧化碳中毒;鸡舍内粪便、垫料和饲料等含氮有机物都会分解产生氨气。如不及时清理,加之通风不畅,则空气中氨气浓度会升高而引起鸡中毒。鸡出现口流唾液泡沫,呼吸道分泌物增多,喘气、呼吸困难的现象。

2.表现呼吸道症状的常见病

2.1细菌性疾病 慢性呼吸道病是由霉形体引起的一种慢性呼吸道疾病。病初打喷嚏、结膜炎和气囊炎,中期咳嗽、气管湿性啰音,后期眼睑肿胀,常与大肠杆菌混合感染,出现肝周炎、心包炎;曲霉菌病病原为烟曲霉菌,多发生在雏鸡,感染后病程稍长时,可见呼吸困难,伸颈张口,气管啰音的现象。有时可发生曲霉菌性眼炎,眼睑肿大、突出,下眼睑有干酪样物,严重时可失明。

2.2病毒性疾病 ND:病鸡呼吸困难,气管啰音、喷嚏、甩鼻夜,鸡冠和肉髯发绀,排黄绿色稀便。气管环充血,腺胃出血,盲肠扁桃体出血,胰腺出血;AI:具有严重的呼吸道症状,如咳嗽、喷嚏、啰音。鸡冠和肉髯肿胀、发紫,有的脚鳞出血、发紫。剖检可见腺胃鲜红出血,气管充血出血,胰腺出血;IB:呼吸型的主要症状是喷嚏、咳嗽、张口喘气、啰音、眼睛湿润、流鼻涕。该病多是肾型病变。剖检可见肾肿大、苍白,呈花斑肾。气管内有黏液成干酪样渗出物,气囊浑浊、增厚。

3.防治措施

3.1加强饲养管理,改善饲养环境 鸡舍布局应合理,要建在干燥、远离交通要道处,降低饲养密度,提高饲料营养水平,粪便、垃圾、垫料要及时清除,加强通风换气,防止氨气、硫化氢等有害气体的刺激;保证鸡舍内温度、湿度、光照相对稳定,防止忽高忽低;保证饲料、饮水充足卫生。不喂发霉变质饲料。

3.2卫生防疫制度要完善 进雏前对鸡舍要彻底消毒,工作人员进入鸡舍时,必须穿工作服,换上鞋帽,严禁人员乱串和外来人员参观。特别是邻近的鸡舍发病时,应严格封锁,坚持每日带鸡消毒一次,对鸡舍每周消毒2次。每天对用过的料盘、料桶、水桶、饮水器等工具用0.01%的百毒杀刷洗干净,晾干后使用。杜绝飞禽、老鼠、犬、猫等传染病源。粪便应远离鸡舍堆积发酵,作无害化妥善处理,病死鸡要焚烧或深埋。

3.3做好疫苗的预防接种 肉鸡饲养时间短,一般在45~56天,有的养鸡户忽略接种,往往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根据当地的具体情况,制定科学的免疫程序,有条件的要做抗体监测,做到合理的免疫。注意在免疫接种前后3~5天,停用抗菌、抗病毒、磺胺类药物,在日粮中适量添加口服补液盐、VC、VE等抗应激剂。

篇2

一、发病原因

1.空气流通不畅

首先,为避免禽舍内温度过低,保证家禽发挥正常的生产性能,养殖户往往把禽舍密闭太严。家禽在有限的空间内吸人的氧气越来越少,呼出的二氧化碳越来越多,随着浓度的增加,对家禽呼吸道粘膜的刺激越来越厉害,很易引发各种疫病。即使禽舍天窗敞开,由于无法形成空气对流,大部分有害气体,如氨气、二氧化碳、硫化氢等仍滞留在禽舍中。

其次,个别养殖户禽舍内的取暖条件较差,只用几个煤球炉升温,且没有排烟管道。煤球升温的效果本来就很差,加之燃烧消耗有限的氧气,并把二氧化碳等有害气体直接排到禽舍中,使禽舍中空气质量愈来愈差,也易引发各类呼吸道病。

2.温度控制不当

首先,禽舍较高的温度需要用煤来维持,燃煤的成本高低往往很大程度上决定养殖盈利与否,例如:冬季每只雏鸡取暖费用一般在0.5~1元左右,很多时候基本上等于养鸡的利润,个别养鸡户为降低成本紧缩取暖用煤,雏鸡舍内育雏温度仅在30℃左右,这很大程度上降低了雏鸡的成活率,同时提高了料肉比。其次,温度高低不定,这更是有百害而无一利的。白天人有精神,升温较容易,育雏舍温度往往在40℃左右,一到晚上尤其下半夜2-3点钟,气温下降,人们也很难有精力提高舍内的温度,使温度降到25-26℃,气温的巨大反差,增加了家禽的应激反应,很容易引起呼吸道疾病。

3.湿度重视不够

首先,冬春季养殖多数人都能考虑到通风和保温,但很少有人去考虑湿度,认为那是可有可无的事,禽舍内温度一高,必然带来湿度下降,刚刚出壳的雏禽很难适应干燥的环境,饮欲增加很易造成脱水,同时由于温度高使饮水量大大超过水料比的界限,也很容易使人们误解,如果按常规的饮水量投药,极易导致少数家禽发生中毒的现象。其次,人们为保持较高的温度频繁地添加煤碳,由于空气干燥,湿度较低,大量的煤灰粉末在空气中长时间飘浮,这样一来雏禽很易吸入气管,长时间吸人就会造成雏禽的气管堵塞,窒息死亡。这也往往是雏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的发病诱因。

二、控制措施

1.在雏禽半月以后应以通风为主,较低的禽舍,可在天窗上加高烟囱,最大限度加大空气流通,以此减少病原的浓度。尤其有雾的天气更应注意,由于外部气压低,禽舍内有害气体很难排除,应尽快用排风扇等将有害气体及时排除,减少有害气体对家禽呼吸道粘膜的刺激,增加禽舍内的氧气含量,降低呼吸道疾病的发生几率。

2.冬春季取暖最好的办法是用暖气、火墙或火坑取暖,尽量减少燃煤对禽舍内氧气的消耗,如果不能做到这些。在舍内取暖也一定安装烟囱,并及时检查。保持通风流畅,避免将有害气体二氧化碳排在舍内,造成禽舍内空气污染。

3.尽量保持育雏舍内温度的恒定.避免温度忽高忽低,减少对雏禽的应激。这就要求育雏人员要有较高的责任心,当然也可用温度调控装置保持禽舍内温度正常。

篇3

1、支原体与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混合感染

这种感染是当前比较常见的一种感染类型,支原体与传染性的支气管炎病毒一旦混合,就会严重影响到鸡的呼吸道,其主要的表现形式为出现气囊炎的症状,同时在短时间内就可以得到迅速的传播,此时鸡也就不能正常的进行采食,体质也就因此会受到严重的影响。通常如果用泰乐菌素类和抗生素类的药物进行治疗,虽然能够起到缓解症状的作用,但是无法得到有效的根治,并且也并没有明显的改善症状,因此,对于这类的混合污染,可以采用的治疗方式是使用抗病毒类的药物,与中药制剂混合在一起使用,常用的中制剂有麻黄冲剂等,不同药物的组合需要从实际情况出发,根据鸡患病的具体病症进行治疗,以起到有效的改善作用,事实证明,这种治疗方式的效果是比较显著的。

2、 传染性支气管炎

在养鸡的过程中,呼吸道疾病的出现对鸡的正常生长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发生这类疾病的根源是比较复杂的,并且种类也比较多,其中传染性支气管炎的发病比较普遍。这类疾病的发病特点是对6周以下的鸡造成侵害,一旦发病,造成鸡无法正常的呼吸,它们会伸长颈,显得呼吸十分困难,并且显得无精打采,羽毛呈现出散乱的特点,一天中的大部分时间都在睡觉中度过,雏鸡发生这类疾病的现象较多,甚至会引发肾病变的发生。在短时间内就得到快速的传播,并且上述的这些症状很快就会发作,对于现阶段的治疗中,并没有有效的药物对其进行治疗,主要是以控制为主,因此加强预防工作是十分必要的,对于防治的技术,主要采用的是接种疫苗的方式,有两种疫苗可供选择,一种是H120,一种是H52,一周龄时用H120,免疫后1~2月龄须用H52加强免疫。H52疫苗专供1月龄后的鸡用,出壳鸡不用,使用时,将疫苗稀释10倍,一只鸡滴鼻一滴。治疗早期可用5%红糖水,每千克水加入柠檬酸钾15克,供饮水,效果很好。中草药用夏枯草、白花蛇舌草、贯众、二花、连翘、黄芩、半夏等研成粗粉,冲沸水焖半小时,取上清液,加适当水饮用,药渣拌料饲喂,剂量为每天每千克体重1克生药。

3、鸡传染性鼻炎

传染性鼻炎在发病的过程中,主要是因为鸡嗜血杆菌所引起的,这种病菌会对鸡的鼻腔产生严重的入侵,并且对鼻窦粘膜以及眼结膜都会造成很严重的影响,随着病情的恶化,对于支气管以及肺部也会造成感染,这种类型的呼吸道疾病会在所有年龄段的鸡上发生,并且对产蛋鸡以及育成鸡的影响是最为厉害的。本病在寒冷季节容易发生。一旦发生传播速度快,几天内就可涉及全群。在一个鸡场中的适龄鸡群无一幸免。患鸡初期鼻腔发炎,流稀薄鼻液,眼结膜潮红。中后期鼻分泌物变稠,可嗅到难闻的臭味。鼻孔周围凝结成痂,由于鼻腔蓄脓,肿胀并蔓延到面部,常见病鸡半边脸肿胀。当眼结膜发炎时,一侧眼眶周围组织肿胀,严重者失明。病鸡呼吸困难,张口呼吸,发出“咕噜咕噜”声,有的不时咳嗽。

发病后,可以用磺胺类药物进行治疗。因为副鸡嗜血杆菌为磺胺类药物非常敏感,服药后可明显改善鸡只状况,缩短病程,有利于鸡群的恢复。特别是在发病初期,鸡的食欲还没有下降时,是投药的极好机会。但是使用磺胺药物不要超过5天。此外,为了防止继发症,可以投与其他抗生素如青霉素、链霉素、红霉素、氟哌酸、蒽诺沙星等,都有一定的疗效。如果所在地区本病经常发生,可考虑使用油苗在鸡开产前免疫,可达到较好的预防效果。

4、结语

篇4

关键词:牛;呼吸道疾病;综合治疗;预防措施

中图分类号:S852.3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70332055

引言

近几年来,我国肉牛养殖业遇到了牛群频繁地发生呼吸道疾病的情况,导致经济损失十分严重,影响到了我国肉牛养殖业的稳步与健康发展。这主要是由肉牛养殖户频繁地引进外地牛犊造成的,再加上处置外地牛犊的方法不正确,使本地牛群也受到了一定的感染,导致了互相传染的严重后果。如果无法对其进行正确的治疗与预防,其导致的后果将十分严重。

1 综合治疗的方法

通常情况下,牛的呼吸道疾病会发生在奶牛、牛犊与肉牛身上,如果发现了一些与呼吸道疾病相似的症状,就必须及时地就医,切记乱使用药物,因为在一天的时间内,如果对多种药物的连续使用会使药物无法满足对呼吸道疾病进行治疗的浓度和剂量,进而导致治疗的效果不佳,而且还会错失治疗的最佳时间段,直接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此外,使用几种药物对牛的呼吸道疾病进行同时的治疗,会使病牛承受较大的身体负担,因为病牛生病时的身体是十分虚弱的,这样的药物使用会造成巨大的身体伤害,使其身体机能受到的损害更加严重,就算治愈之后,其身体机能也很难恢复或者是需要很长的时间才能恢复过来,对肉牛的质量造成了一些不好的影响。因此,如果发现了一些与呼吸道疾病相似的症状,必须及时地就医,或者对病牛注射相应的抗生素,使病情得到相应的控制。在治疗的时候,兽医要对其进行早期的采样,因为早期的病情检测起来比较容易,保留这些数据信息可以有效地帮助到其日后综合治疗方法的研究。在病毒感染确诊以后,应该注射相应的抗生素来治疗,促进其治疗效果的提高。饲养的环境较差或者长途运输等都会引发牛犊的呼吸道疾病,这些病毒的交互感染会导致疾病的蔓延更加肆意。因此,全面地检测外地购买的牛犊十分重要,有针对性的做好牛犊的各类疫苗接种,以及牛舍的清洁消毒和通风、光照同样十分重要。同时还要对牛饲喂的饲料进行科学合理的搭配,确保其生存环境的良好。

2 预防的措施

2.1 控制引进外地牛犊的数量

在进行肉牛养殖的时候,要控制引进外地牛犊的数量,尽可能地购买本地繁殖的牛犊,以降低外地牛犊带来的疾病威胁,降低其安全隐患。如果不可避免地要引进外地牛犊的话,就必须做好牛犊引进之前的各种防御措施,如在引购前要向当地动物卫生监督机构提出引购动物申报审批手续,经批准后再行引购,并对其进行全面的检测,做好其疫苗接种工作等,同时还要全面地调查引进牛犊所在的养殖场,对其真实情况进行良好的了解与把握,在确保其产地疫情的安全性与可靠性之后再对牛犊进行引进。对牛犊进行运输时,相关的工作人员应该做好牛犊的照顾工作,使它们的疾病感染概率得到有效的降低。引购回场后要做好隔离观察和应急处理等工作,对其进行单独圈养,数月之后对其健康状况进行全面地观察,确认其健康后迁入牛舍。

2.2 及时地采取正确的医疗措施

如果发现了一些与呼吸道疾病相似的症状,切记乱使用药物,必须及时到当地兽医站或者诊所就医,通过专业兽医的检测与治疗来对病牛的病情进行确诊与控制。在对病牛进行医治的时候,通常使用到的药物主要有林可霉素与恩诺沙星等,在使用药物进行治疗的同时,还需要给病牛注射相应的抗生素,通过这种方法来实现对呼吸道疾病病牛的共同治疗。在注射相应抗生素的时候,其注射用量必须严格地按照抗生素的剂量标准来进行。兽医站应该确保其具有充足的药物,避免由药物不够造成的无法及时医治的情况。

2.3 对治疗无效的病牛进行正确的处理

牛群的呼吸道疾病属于一种传染性的疾病,有的病牛就算能够及时就医也不一定完全被治好。如果出现了病牛因治疗失败而死亡的情况,牛养殖户应该对其尸体及其周围环境进行良好的保存,并且及时地向当地兽医部门上报这些情况,在他们的正确指导下,做好牛尸体周围环境的清理与消毒工作,从而最大限度地控制呼吸道疾病的二次传播,千万不能对病牛尸体进行擅自处理,要对其进行火化或者是将其深埋等。

3 结束语

对于牛的呼吸道疾病,应该给予高度的重视并且积极主动地采取有效的措施来做好其预防工作与综合治疗工作,此外,还要根据疫情的具体情况来选择科学的方法进行治疗,以促进经济损失的降低,使养牛业可以保持稳定性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毛增荣,滕文明,彭金桥,等.浅述肉牛呼吸道疾病的原因和防治方法[J].新农村(黑龙江),2016(28):89.

[2]何扬举.浅谈牛呼吸道疾病的预防与治疗[J].农民致富之友,2013(20):194.

篇5

关键词猪呼吸道疾病综合症;病因;临床症状;综合防治

近年来,复杂的猪呼吸道疾病的发生和流行日益严重,造成的经济损失很大。按目前疾病发展的形势估计,呼吸道疾病仍是影响养猪生产的主要疾病之一。现就该病的病因和防治总结如下。

1猪呼吸道疾病综合症的病因

猪呼吸道疾病综合症(Porcine respiratory disease complex,PRDC)是一种多因素引起的呼吸道疾病的总称,是由病毒、细菌、环境应激和猪体免疫力低下相互作用造成的[1]。PRDC涉及几种引起呼吸道疾病的病原体,包括原发性感染疾病和继发性感染疾病。

1.1原发性感染疾病

包括由猪繁殖与呼吸综合症病毒(PRRSV)、猪伪狂犬病病毒(PRV)、猪流感病毒(SIV)、猪呼吸道冠状病毒(PRCV)所致的病毒性疾病和细菌性疾病,如猪气喘病、传染性胸膜肺炎和传染性萎缩性鼻炎等。

1.2继发性感染疾病

继发感染疾病包括猪肺疫、猪链球菌病、猪副伤寒、猪副嗜血杆菌病等。在一个猪场中,如果发生和流行上述原发性感染疾病,同时又合并发生或继发感染,即可加重发病猪群的临床症状,造成极高的死亡率[2]。除此而外,还有一些其他因素,如:猪群密度过大,不同日龄猪的混群饲养,不良的饲养方式,不同季节温度的巨变和猪舍温度变化过大,猪群因营养和疾病造成免疫力和抵抗力低下等,都可引起猪场或猪群PRDC的暴发和流行。

2临床症状和病变

该病多暴发于6~10周龄保育猪和13~20周龄的生长育成猪,通常称18周龄墙,发病率25%~60%,发病猪的死亡率为20%~90%,猪龄越小死亡率越高。病猪表现精神沉郁,采食量下降或无食欲,眼睛分泌物增多,出现结膜炎症状[3]。急性发病体温升高,可发生突然死亡。大部分猪由急性变为慢性或在保育舍形成地方性流行,病猪生长缓慢,消瘦,死亡率、僵猪比例升高。哺乳仔猪以呼吸困难和神经症状为主,死亡率较高。如饲养管理条件较差,猪群密度过大或出现混合感染,发病率和临床表现更为严重。病猪在药物的辅助下逐渐康复,死亡率较低。

所有病猪均出现不同程度的肺炎。6~10周龄的保育猪剖检可见弥漫性间质性肺炎以及淋巴结的广泛肿大,肺出血、硬变和花斑样病变,个别肺有化脓灶,病猪肺部有不同程度的混合感染,有些病猪有广泛多发性浆膜炎(胸腔、腹腔很多纤维蛋白渗出,并造成粘连),有些肺部病变与猪支原体肺炎相类似,除肺部出现病变外,小部分病猪可见肝肿大出血,淋巴结、肾、膀胱、喉头有出血点,部分猪出现末端紫色。1~3周发病的哺乳仔猪剖检可见心、肝、肺有出血性病变。

在我国猪群中,与PRDC相关的疾病主要有猪蓝耳病、猪气喘病、猪伪狂犬病、猪流感、猪传染性胸膜肺炎和猪萎缩性鼻炎。如果在猪场存在这些疾病,经常会继发猪肺疫、猪副伤寒、猪附红细胞体病。在所有原发性病原中,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和猪肺炎支原体(M. Hyopneumoniae)是与PRDC相关的最常见的病原体,可以改变呼吸道免疫系统对它们以及其他病原体的反应能力,降低猪只的黏膜免疫抵抗力,从而增加猪群对其他与PRDC相关的许多病原体的易感性。

3防治对策

3.1建立以卫生消毒工作为核心的猪场生物安全体系

将卫生消毒(消毒用复合醛或复合碘)工作贯穿于养猪生产的各个环节,严格控制饲料原料的质量,被霉菌毒素污染的饲料必须废弃[4]。研究表明,肽制品可提高动物机体的免疫能力和生产性能,增强抗病能力和抗应激能力。可在饲料内添加0.2%生物活性肽,能有效地克服仔猪断奶应激,提高机体的免疫力。通过生物安全体系的建立,可以最大限度地控制病原体的传入和猪场内病原体的传播,减少猪场呼吸道疾病发生的机率。

3.2严格采取“全进全出”的饲养方式

建立严格的饲养管理制度,避免将不同日龄的猪混养在一起,尽量减少猪群转栏和混群的次数。做好产房和保育舍的保温、通风工作,降低猪群的饲养密度。哺乳仔猪可采取早期隔离断奶和用药进行控制,可使用长效土霉素,在仔猪出生后3、7、21日龄分别注射0.5 mL,对预防呼吸道疾病和附红细胞体病的发生有一定的效果。

3.3疫苗注射

做好猪瘟、猪伪狂犬病、猪气喘病、猪传染性胸膜肺炎、萎缩性鼻炎等疾病的疫苗免疫接种工作。猪繁殖与呼吸综合症阳性猪场切忌不要使用活疫苗。因猪肺炎支原体是重要病原,可在仔猪1、3周龄时各注射支原体灭活疫苗2 mL,以提高猪群免疫力。采本场(在暴发该病时不发病)健康老母猪或健康商品猪血清,在仔猪断奶前1周腹腔注射3~5 mL/头有一定效果。

3.4药物的使用

应以预防为主,治疗为辅。在发生PRDC的猪场,药物治疗的效果常常不是很好,因此建议使用药物预防,可采用母猪和仔猪饲料添加药物的方式。断奶仔猪可用支原净(50mg/kg)+金霉素或土霉素(300 mg/kg),连续使用1个月,母猪产前1周和产后1周使用支原净(100 mg/kg)+金霉素(400 mg/kg)。如果育肥猪存在PRDC,可在13、17周龄使用1周,对PRDC有很好的预防效果。但应避免使用产生盐酸克伦特罗假阳性的药品,如含氨茶碱的猪喘平等。

3.5猪只淘汰

及时淘汰治疗效果不佳的病猪和僵猪,以防止疫病传播。

3.6做好驱虫工作

蛔虫和鞭虫等寄生虫可损害猪体免疫系统,使其抵抗力下降,蛔幼虫经肺移行和肺丝虫都会加重呼吸道疾病的病症。因此,在仔猪断奶转入保育舍1周后,可饲喂拌有2 mg/kg有效成分的伊维菌素粉剂的饲料连喂1周,间隔7~10 d再喂1次。

4参考文献

[1] 陈桂香,郭其祯,银梅,等.猪呼吸道疾病(PRDC)的综合防治[J].安徽农业科学,2006,34(24):6516,6518.

[2] 厉丽华,叶碎燕.猪呼吸道疾病综合征的防治[J].中国动物检疫,2006,23(8):38.

篇6

20世纪末,发达国家针对肺结核、水痘、麻疹、等传染病进行了大规模调查与研究,并颁布了相关规范与标准;我国在非典大规模流行后也出台了相关隔离防护的规范与标准。通过这些年的努力呼吸道传染病的发病率下降,但有些呼吸道传染病的发病率有上升的趋势,因此呼吸道传染病的预防与控制显的尤为重要。

呼吸道传染病的特点

传染源:经呼吸系统传播的病原微生物类型复杂,种类繁多,包括细菌,病毒,衣原体等,上呼吸道感染主要是由病毒引起,而在下呼吸道感染中病毒和细菌都有重要位置。①患呼吸道传染病的患者是呼吸道传染病最主要的传染源,尤其是那些不存在病原携带状态的传染病,如麻疹,水痘和百日咳等,患者是其唯一的传染源;②隐性感染或健康带菌者也是重要的传染源;③一些动物也可成为呼吸道传染病的传染源如禽鸟类是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的重要传染原。

传播途径:①所有呼吸道传染病如麻疹,水痘,猩红热和肺结核等都经空气传播,包括飞沫、尘埃、气溶胶等传播方式;飞沫传播只有在与传染病近距离接触时才被传染,一般在无外界影响下,与传染源保持在2m以上距离可绝对预防被传染,而气溶胶是病毒、细菌通过空气传播的主要途径。②一些呼吸道传染病也可以通过间接接触传播如日常生活用品被传染源的排泄物或分泌物污染后将病原体传播给易感者,呼吸道传播方式,决定了呼吸道传染病的调查和控制中需要重视作为传染源的控制管理,除做好呼吸道隔离外,患者和易感者的手消毒也是非常重要的。

人群易感性:人群普遍易感,尤其婴幼儿、儿童、老年人和免疫力低下。

季节性呼吸道传染病多发生在冬春季节,这与冬春季节门窗紧闭,室内空气不流通,居住密集,气候寒冷或骤变使人体抵抗力降低有关。

呼吸道传染病暴发流行的调查特点

患者多分布在传染源周围,呈积聚性;离患者越近,接触越密切,被感染的机会越大,发病率越高。

人们常在儿童时期感染这些疾病,如麻疹、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等,但仍容易在学校出现暴发。

群体性发生多见,在短时间内罹患率可升到较高水平。

疾病的发生与居住环境和生活水平有关。居住拥挤、飞沫、尘埃的浓度高,容易传染,好发于集体单位如学校,托幼机构等。

调查特点:调查对象主要是患者和密切接触者,动物源性传染病则需要同时重点调查可疑的动物传染源。调查时必须同时采集患者的呼吸道标本,血清标本等。

呼吸道传染病的控制要点

隔离治疗患者,传染病患者是呼吸道传染病的最主要传染源,隔离治疗患者是控制流行的有效措施。

追踪密切接触者,根据监测信息确定暴发流行的影响范围和人群,对密切接触者进行有效的观察,及时发现新病例。

带菌者服药:对于细菌性呼吸道传染病的带菌者,在发生疫情时可考虑选择服用其敏感的预防性抗生素。

保护易感人群:在流行季节前进行疫苗接种,在暴发时对重点人群特别是少年儿童和老人开展应急接种和预防性服药。

篇7

(一)生物因素。生物因素又可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直接受到病原微生物的感染而致病;另一方面是由一些免疫抑制传染性鸡病引发的呼吸道感染。肉仔鸡免疫抑制性疾病具有以下特征:同健康鸡群相比,个体不均匀,增重缓慢,死亡率高;疫苗免疫反应持久且会出现复杂的病症,抗体水平达不到正常水平,尤其会出现顽固而持久的呼吸道、肠道病症,反复发病,难以治愈;免疫器官萎缩,有的鸡解剖法氏囊一侧有麦粒大内存透明液体的水袋。

(二)环境因素。1.气候因素。气温剧变,早晚温差大,鸡舍内温度调节不及时。2.鸡舍内空气污浊。粪便没有及时清理,鸡舍内保暖和新鲜空气科学调节不到位,污浊的气体刺激鸡的呼吸道引发呼吸道疾病。3.鸡舍内湿度不适当。适宜的相对湿度为60%~70%,低于或高于这个范围都可能引发鸡的呼吸道疾病。4.饲养密度大。鸡只饲养密度过大,加之通风不良,从而加重了鸡舍内空气污染。5.应激因素。如噪音惊吓、免疫接种等。

(三)营养因素。1.饲料发霉、营养缺乏或营养不平衡。营养物质不全影响鸡体健康,特别是维生素A缺乏,会使气管和支气管上皮细胞停止生长,角质化以至损伤,黏液分泌物减少,抵御病毒和细菌侵袭的功能丧失,易引发呼吸道疾病。2.铜元素添加过量,能量饲料标准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鸡体健康,引发呼吸道疾病。3.长期不科学地大量添加抗生素保健,使鸡体对抗生素产生耐药性,而且,损肝损肾造成鸡体的抗病力下降。

二、综合防治

(一)预防

1.结合当地疫情切实做好疫(菌)苗免疫接种工作。

2.给鸡群创造一个清静、温暖、舒适的环境。

3.给予营养全面而又丰富的、科学配比的饲料。

4.实施定期药物保健。

(二)治疗

依据改变恶劣环境是前提,治疗免疫抑制病、提高鸡体抗病力是根本,抗菌消炎是辅助的观点,在给予鸡清静、温暖、空气新鲜、舒适环境的前提下采取以下治疗办法:首先解除鸡体免疫抑制病的作用。采用亚广圆蓝五肽糖盐水让鸡连续饮用一周,同时,采用亚广蓝圆热毒清200克或呼喘康(主要成分为麻杏石甘散和企业保密成分)200克,再加福利来(主要成分为氟苯尼考和企业保密成分)50克拌料100千克,自由采食4~5天。对于有明显新城疫和法氏囊症状的鸡群,还可采取双价高免卵黄500羽加卡那霉素10万单位混匀后,在严防交叉感染的情况下,分别胸肌内注射的紧急措施。在治疗的同时要搞好环境消毒,严防疫原反复感染和传播扩散。

(三)扑杀

篇8

【关键词】 呼吸道传染病;疾病传播;预防控制

【中图分类号】R183.3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019(2013)12-0469-01

经呼吸道传播疾病的流行特征为:季节性,一般冬、春季升高;由于呼吸道传染病容易传播,故传播广泛、发病率高;未进行预防接种的人群,发病可呈周期性升高;人口密度、居住环境条件与易感者的比例是疾病传播的主要影响因素。

一 呼吸道传染病预防与控制原则

发生重大传染病疫情时,要统一指挥,有步骤、有序地进行应急处理,其预防控制的主要原则是:

1. 迅速确定传染源,控制传染病进一步蔓延。迅速确定病因和传染源,消除或隔离并治疗患者、病原体携带者,消除传染源的传播状态。估计潜伏期,提出人群隔离的标准,对人群进行隔离、留验、医学观察或监测。

2. 统一指挥,分级负责。发现重大传染病疫情时,各有关部门要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指挥部统一领导和指挥下,按照规定的职责开展工作。

3. 保护易感人群。使用生物制品和预防性用药,保护易感人群,加强健康教育,改善环境及个人卫生,提高人群抗病能力。

4. 展开流行病学调查,确定传染病的流行特征。迅速展开流行病学调查,根据疫情具体情况,划分出不同的区域,如疫点、疫区;对疫源地进行彻底消毒处理,切断传播途径。

二 预防与控制基本程序

当疫情发生后,通过疫情报告程序把疫情报告到各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接到报告的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应迅速组织人力、物力及有关技术资源赴现场进行调查处理。

三 呼吸道传染病预防与控制基本方法和措施

1.接报疫情与处理

接到呼吸道传染病暴发疫情报告的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值班人员或责任部门人员为责任汇报人,要详细记录报告内容,并主动询问记录有关事项及接报后初步处理。

主要应记录内容如下;

(1)报告者单位、姓名、性别、职务或职称、联系地址、联系电话、传真、电子邮箱、报告日期和时间。

(2)事件基本概况:包括发生疫情的类型、性质、时间、地点,疫情发生发展经过,发病人数、死亡人数,发病和死亡者的年龄、性别和职业分布,患者主要临床症状,检查检验结果,初步诊断意见,当地已采取的措施及效果,可能的原因等。

(3)询问是否已将疫情报告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或卫生行政管理部门,如没有,应要求报告者向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及卫生行政管理部门报告。

(4)提出将患者送入就近大医院诊治的建议及采取的紧急控制措施的意见,询问所需的技术支持。

(5)初步处理情况:将接报疫情报告有关责任部门及向有关领导汇报,并报告同级卫生行政管理部门。

(6)记录人姓名、接报时间。

2.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前准备

包括现场调查组织措施、调查物品准备和现场调查人员卫生防护物品准备等。

(1)现场调查组织措施、疫情分级调查处理及组织协调。

(2)调查物品准备:现场调查物品充分准备是顺利进行现场调查的保证,包括个案调查、暴发调查、采样登记等各种调查表格,采样器材,消杀药品和器械,车辆等。

(3)现场调查人员卫生防护物品准备与使用卫生防护措施:主要包括事先接种相关的传染病疫苗,执行职务时穿着防护服装,建立实施操作时的隔离制度及安全操作制度,污染物的消毒制度及定期体格检查等。呼吸道传染病主要通过飞沫、飞沫核和尘埃传播,在现场调查过程中,调查人员与患者接触密切,因此现场调查人员做好个人防护非常重要,尤其是要注意呼吸道、口腔、鼻腔黏膜的卫生和保护,预防感染。

3.现场流行病学调查

包括初步调查、个案流行病学调查、暴发流行病学调查、病例一对照调查和密切接触者追踪调查等。

(1) 暴发流行病学调查:在已判断暴发的前提下,进一步进行暴发的流行病学调查。了解暴发疫情开始发生的日期,暴发按日发病的人数,哪些地区或单位部门有病例及发病人数,查清并登记暴发过程中的患者、疑似患者、密切接触者,已采取什么措施和效果等。

(2)个案流行病学调查:初步判断疫情暴发后,结合职业、环境、生活、接触人群、动植物情况对患者、疑似患者和接触者进行个案流行病学调查。

(3) 初步调查:核实临床诊断,判断暴发:核实诊断是向接诊医生详细询问疾病的诊疗经过,并认真查阅病历,了解患者的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结果、影像学检查结果和临床诊断等。

4.采取措施控制疫情进一步发展

其措施包括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和保护易感人群等。

(1)控制传染源:对暴发的呼吸道传染病传染源的控制措施主要包括:

1) 保护易感人群:对密切接触者进行留验或家庭医学追踪观察,发现病例及时隔离治疗。对普通人群和患者一般接触者进行监测,根据暴发传染病的特性和相应疫苗的性质,决定是否进行应急预防接种工作,并有针对性地进行有关传染病防病知识和措施的宣传工作,提高易感人群对疾病流行的认识,预防疾病继续发生和传播。

2)在呼吸道传染病暴发疫情期,隐性感染者和潜伏期病原携带者存在于密切接触者中可能性比较大,因为无症状,其传播疾病的危险性也高。

3)对于染病的动物,除采取样本进行实验研究外,应立即杀灭,并用焚烧等方法杀灭疫源地可能传播疾病的虫媒或动物,控制病原微生物的扩散。

(2)切断传播途径:疫源地分为疫点和疫区,一般单个或范同较小的疫源地称为疫点,若干个疫源地连成片或较大范围的疫源地称为疫区。

(3) 对患者和疑似患者要立刻隔离,要求患者戴口罩,并根据不同的呼吸道传染病进行相应的治疗,密切观察其临床过程和治疗效果。

5.总结评价,撰写报告,提出建议

描述疫情暴发的基本情况,分析暴发原因、传染病暴发流行的三环节和流行病学特征。确定临床诊断与实验室分析结果是否符合、初步假设与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是否吻合,评估采取的应急预防控制措施的效果。总结暴发疫情预防控制全过程应急处理的经验教训,提出进一步的防治、监测措施,形成书面报告上报和反馈,最后对有关资料分类归档。

参考文献

[1]徐更强,卢文波,钟峰.关于加强呼吸道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的体会中华临床医学卫生杂志, 2007(5): 79-80.

[2]李立明.流行病学 2001.

篇9

【关键词】小儿哮喘;中西医结合;临床效果;儿童冬天呼吸道疾病;预防策略

1小儿哮喘临床治疗

小儿支气管哮喘是临床儿科中比较常见的呼吸道疾病。这种疾病主要表现为喘息、咳嗽等。临床上,多采用西药治疗,但是这种治疗效果不好;如何采取有效治疗、控制小儿哮喘已经受到医学界广泛关注。[1] 为了观察小儿哮喘的临床症状。对在我院自2011 年l2月至2013 年1月接受治疗的53 例小儿哮喘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报告如下。

1.1 资料与方法

1.1.1 一般资料:对在我院自2011年l2月至2013年1月接受治疗的53 例小儿哮喘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这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一组为实验组,另一组为对照组,实验组有患者27 例,对照组患者26 例。这些患者中男孩30 例,女孩23 例,患者的年龄在19-54 岁之间,他们的平均年龄为32.4岁。这些患儿均符合中华医学会呼吸分会儿童哮喘诊断标准,同时排除了,肝肾及心血管功能严重损害患儿。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情等资料经统计学分析,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1.2 患者治疗方法:对照组患儿采用单纯西药治疗,包括常规应用抗生素,补液,抗过敏及激素治疗,必要时行氧驱动雾化吸入;实验组27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中医治疗,根据患儿哮喘性质,分别采用麻杏石甘汤、射干麻黄汤及六安煎等治疗; 疗程均为2周。[2]

1.1.3 疗效标准:根据《中医儿科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将儿童支气管哮喘分为四个等级即:治愈、显效、有效及无效;其中,童支气管哮喘总有效例数为患儿显效例数与有效例数之和。

1.1.4 统计学处理方法: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 10.0 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 标准差(x±s)表示,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 检验,P

1.2 结果:对在我院接受治疗的53 例小儿哮喘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这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一组为实验组,另一组为对照组,实验组有患者27 例,对照组患者26 例。实验组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则采用单纯的西药进行治疗;两组患者均治疗2 周,并且在治疗结束后评价两组治疗方法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我们可以清楚知道,对照组与实验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76.92%、92.59%;实验组患儿治疗后喘息、咳嗽及咳痰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患儿;两组患儿肺部哮鸣音积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3 讨论:小儿哮喘临床上主要表现为小儿呼吸困难、咳嗽,且肺部能够听见哮鸣音,这种疾病发病机制比较复杂,医学界认为小儿哮喘可能与小儿免疫、遗传等因素有关。当小儿气道受到感染时,病菌能够诱发、甚至加剧支气管高反应性,为哮喘病的形成营造了基础因素,且由于这种疾病多为儿童,他们免疫功能还不够健全,导致病情容易反复发作。而中医认为小儿哮喘属喘证,这种疾病在儿童体内会有胶固之痰内伏,如遭受外邪,痰随气升,痰气相搏,壅阻气道,肺气郁闭于是喘促气鸣,发为哮喘。[3] 通过本次试验结果显示,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儿童冬天呼吸道疾病预防

进入冬季,会出现昼短夜长的现象,且气温较低,尤其在我国北方。对于儿童而言,其免疫力较低,受冬季气温的影响较大,导致儿童冬天呼吸道疾病的发病率较高[4]。因此,在冬季,对儿童进行呼吸道疾病预防是必要的。本组试验以我院84 例儿童为研究对象,报告总结如下。

2.1 资料与方法

2.1.1 基本资料:选取2013 年12 月―2014 年1 月在我院84 例儿童为研究对象,男50 例,女34 例。并将其随机性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有42 例,观察组儿童的年龄为(3―13)岁,平均年龄为(6.25±1.44)岁,对照组儿童的年龄为(4―14)岁,平均年龄为(7.28±1.33)岁。通过对两组儿童性别、年龄等方面进行比较和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所有儿童家属对本组试验的过程和目的有全面的了解。

2.1.2 方法:对照组:儿童接受常规的的预防管理,合理饮食,适当的进行锻炼。对儿童出现呼吸道疾病的临床情况进行了解,做好记录。实验组:儿童在接受产常规管理的基础上,对其进行综合性的预防和管理。(1)确保户外活动时间的充足,提高儿童对气温变化的适应能力。(2)提倡母乳喂养,适量、及时添加辅食。为儿童制定合理的膳食计划,确保儿童得到各种营养素和足够的热量。(3)加强对儿童的护理,根据气候变化随时增减衣服。避免在儿童睡眠时吹对流风,并加强巡视避免儿童受凉。(4)注意室内空气流通,避免儿童到拥挤的公共场所或有病人家里。(5)讲卫生,经常给儿童洗手。

2.1.3 观察指标:对本组儿童出现呼吸道疾病的情况进行了解,并做好详细记录。

2.1.4 统计学分析:在对本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的过程中,主要运用SPSS17.0 软件,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采用χ2 检验,差异P

2.2 结果:两组儿童呼吸道疾病的发病情况对比。

2.3 讨论:小儿呼吸道疾病主要包括上呼吸道疾病、下呼吸道疾病、胸膜疾病、肺部肿瘤等,呼吸道疾病的多发人群是儿童 。

因此,在冬季,需要对儿童进行呼吸道疾病的预防和管理,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降低呼吸道疾病的发病率,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王和清.中西医结合治疗婴幼儿哮喘疗效观察[J].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8,15 (3):55-56.

篇10

(1)抗病毒作用。根据以往对双黄连的药理研究得知,双黄连药物的抗病毒性也是非常强的,并且抗病毒的范围也是比较广泛的,可以有效地对RSV病毒、流感病毒、麻疹病毒、腺病毒、柯萨奇病毒、单纯疱疹病毒等病毒达到良好的抗性作用。同时,在研究中也得知双黄连药物的抗病毒方式也是比较多样的,可以直接针对病毒将其杀死,也可以通过细胞表面进入到细胞里面对细胞里面的病毒产生药理作用,具有非常好的药用价值,能够针对多种病毒进行治疗。并且在研究过程中,有的药物学家也曾经对其做过实验,用培养血进行双黄连抗病毒的实验,在实验过程中得知,双黄连可以有效地延缓和抑制细胞病变的速度,也可以避免产生RSV病毒导致的细胞固缩,对RSV病毒具有非常强的药效。

(2)免疫调节作用。根据以往对双黄连的药理研究可知,双黄连的药效中也具有免疫调节的作用。在此我国也有大批的学者对其进行过特定的实验,比如往小白鼠腹腔内部分别注入5、15、25mL每千克的双黄连药剂,可以有效抑制颉颃氢化可的松所致的小鼠免疫功能,可以明显提升小白鼠的CMSC水平,并且随着药量的增高,治疗效果也越明显。在进行小白鼠实验中,也得知双黄连药剂可以有效地促进小白鼠内溶血素的产生,总体提高小白鼠的免疫功能。在进行小白鼠的体内注射双黄连实验的过程中也曾发现,双黄连药物成分中的黄岑物质可以有效地调节小白鼠身体内的巨噬细胞的功能,可以显著提高巨噬细胞对溶菌酶的吞噬性。

(3)解热抗炎作用。根据以往双黄连的药理研究可知,双黄连药效中对炎症介质导致的肿胀和血管通透性的增加具有良好的药效,并且对注射细菌内毒素所引起的发热反应也具有良好的解热作用等。

2双黄连在兽医临床中的应用评价

2.1双黄连在家猪身上的临床应用评价双黄连在药理中,具有辛凉解表、清热败火、抗菌解毒的作用,对大部分细菌都具有良好的抗菌、抑菌作用,并且也可以有效地杀死、抑制各种病毒,所以在理论上可以对家猪的感冒疾病、猪流感疾病、猪腹泻疾病以及猪肺喘等疾病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为了进一步研究双黄连在家猪身上的临床应用价值,国内大批学者对其进行了针对性的临床试验印证,并且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从临床试验结果可知,双黄连不仅对猪的感冒症状具有良好的疗效,并且也能够对猪的猪流感疾病做到良好的治愈效果,可以短时间内将其治愈。同时,国内也有大批学者对患有流感、肺炎的小猪进行了临床试验研究,得知双黄连对其仍然有很强的治疗效果,可以有效地治愈家猪的肺炎疾病、流感疾病,如果在治疗过程中添加葡萄糖的成分在小猪静脉处进行注射,可以将治愈几率提升到87.5%。由此可知,双黄连制药对家猪的临床试验应用中具有非常好的效果。

2.2双黄连在家禽鸡身上的临床试验应用评价在我国对于家禽鸡的治疗环节中,双黄连的主要药效是针对于鸡的呼吸道疾病。针对此种情况,我国也对其做了成分的临床试验,在临床实验过程中,研究人员准备了各种患呼吸道疾病的鸡,有肉鸡、公鸡、母鸡等鸡种,并且将其随机的分为两组,其中一组为实验组,另一组为对照组,然后对实验组的鸡分别注射等量的双黄连制药,24h之后对临床实验的两组鸡进行检查,在检查过程中发现注射双黄连制药的实验组中的鸡中70%的呼吸道疾病都得到了治愈,其他的鸡呼吸道疾病都得到了不同程度上的减轻,而没有注射双黄连的对照组中的鸡呼吸道疾病基本没有丝毫减轻,甚至有部分鸡的呼吸道疾病反而加重,在此通过计算可知,P<0.05,可得两组临床实验中鸡的治疗效果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得知双黄连对鸡的呼吸道疾病具有显著的效果。

2.3在其他动物疾病中的临床应用评价双黄连制药除了对家猪、家禽鸡等动物具有良好的药效外,对其他动物的疾病也是具有良好药效的,比如双黄连可以对狗的疾病进行治疗。当然,我国曾经也针对狗的呼吸道疾病做过临床实验,在实验过程中进行双黄连制药的注射,并且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得到双黄连对狗呼吸道疾病也具有良好的药效等。

3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