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病的防控范文

时间:2023-10-19 16:05:2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慢性病的防控,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社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预防;控制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又被称为慢性病,随着我国人口的增多,疾病谱的病例种类增多,慢性病的发病率也呈现持续上升的趋势。根据我国卫生部门的相关统计,慢性病已成为城市以及农村导致死亡率较高的疾病,因此必须引起人们的重视。在慢性病中,主要非传染性疾病包括呼吸系统疾病、脑血管疾病、心脏病以及恶性肿瘤等。据统计,糖尿病患者的发病率占了全国患者人数的2.6%,高血压患者的发病率占了全国患者的18.8%,且发病人群多集中为中老年人。

由于慢性病的发病多集中为四十岁以上的人群,因此是对社会劳动力的剥夺,影响了多数人的工作与心情,不利于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因此本文通过研究社区中慢性非传染病的预防现状,对慢性传染病的相关因素加以预防,从而间接控制其发病率,提高人们的心情指数,减少慢性病对家庭的影响,推动我国医疗事业的进步与发展,促进我国经济发展。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通过对社区内存在的相关问题进行调研,从而发现其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看病费用高、不及时等,而这类问题的形成主要是患者病发早期未能够及时发现所引起的,因此必须对社区的医疗卫生问题进行关注。

本文通过对不同省市、不同地区的社区慢性非传染病的预防与控制工作进行调研,分析其中的病发因素以及社区预防工作的进度,从而得出有效的预防措施,提高社区内人们的生活质量。

本文所调查的患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社区人数在300例左右,其中男性183例,女性117例,年龄在41-6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6.12±5.41)岁,受教育程度高低不等,被调查者资料之间不存在差异性,因此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从政府、社区、个人以及单位等不同方面、环节控制诱发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危险因素,采用参考文献法、资料分析法、问卷调查法等对不同社区内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病发资料进行分析,从而找到有效的预防控制方法。

1.3统计学分析首先进行数据分析,选用的软件为SPSS17.0。其次采用假设检验方法即卡方检验进行计数资料的对比应用。再次应用Student t检测方法进行计量资料的对比应用。最后检测P值,如果P值

2结果

通过资料显示,进行调研的社区均采取了有效的方法控制了社区内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发病率,并提高了社区内人们对慢性非传染性疾病诱发的危险因素的相关医学知识,从而使得社区内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得到了良好的控制。

3讨论

3.1慢性病的危险因素分析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发病主要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其中饮酒、吸烟、遗传性因素、不健康的饮食、不健康的生活习惯等均属于引起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发病因素。慢性病既能够造成社会人群的死亡,也能够给人们造成巨大的精神以及经济负担,从而成为恶性循环,因此必须从根本上控制引发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危险因素,并加以有效预防,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与心情指数。

3.1.1饮酒饮酒有害于健康,但是并非是酒中存在的物质,而是饮酒习惯不当造成的。酗酒是导致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主要原因,相反适量饮酒可以促进人们血液循环。酒的种类不同,对人们身体健康的影响也不尽相同,例如适当饮用葡萄酒,便可以抑制心脑血管疾病的发作,过多饮用白酒,则会导致人们精神出现过度亢奋、混乱,从而使人们行为超出自身控制的范围,危害自身与社会。

因此饮酒的方式不同,成为导致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

3.1.2吸烟吸烟是与饮酒同样危害人体健康的一大因素,然而烟与酒不同,适量饮酒有益于人们身体健康,但是吸烟则有害而无利。研究证明,烟草中含有的尼古丁易致成年白鼠死亡,因此当人体中存积的尼古丁含量过高时,便容易使血管出现收缩,进而导致血压升高,引发心肌梗塞、心绞痛、心律不齐等病症。

烟草燃烧后会产生焦油,这种物质是引发喉癌以及肺癌的主要有害物质,这种有害物质中产生大量的一氧化碳,从而导致患者血管变硬、收缩、缺氧,进而诱发心脏病。

根据研究证明,香烟中所含有的有害物质易诱发癌症,且诱发癌症的种类高达四十多种。

3.1.3不健康的生活习惯随着人们生活工作方式的改变,静坐成为一种不健康的生活习惯,这种生活习惯不仅会使人体内脂肪增生,还会间接改变人体的体形,从而导致人体内分泌失调、体内新陈代谢活动紊乱,血胆固醇增高等。

3.1.4饮食不规律饮食不卫生、不规律也是造成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主要原因。不健康的饮食习惯不利于肠胃吸收与蠕动,不利于脾胃对食物的消化。由于近几年我国经济发展迅速,人们饮食文化也不断提高,因此造成了饮食结构不合理的现状,很多人顿顿大鱼大肉,而粗粮摄入量低,从而容易导致胆固醇过高,营养不均衡。

不同年龄阶段的人群饮食习惯也不尽相同,很多蔬菜以及肉食不利于老年人食用,因此应该改善食物饮用规律,例如菠菜中含铁,老年人应该少吃。而作为青壮年长身体时期,则应适当补充肉质营养。根据不同年龄段、不同时间段制定不同的健康饮食表,能有效避免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发病。

3.2慢性病的预防控制措施

3.2.1全民预防[1]采取有效的宣传手段,由不同社区根据社区内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病况制定不同的宣传计划,让全民了解非慢性传染性疾病的危害,以及诱发此病症的相关危险因素,从人们自身做起,从而进行有效预防与控制。

3.2.2社区健康预防控制工作社区健康预防控制工作的开展,不仅需要社区动员[2],还需要获得政府以及社会等各方面的经费支持,通过开展相关活动,从而提高人们对预防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意识,通过改善慢性病的病发环境,进而进一步提高控制的效果。

3.2.3高危人群预防工作针对高危人群,应该从三个等级采取不同的预防控制措施[3]。

一级预防措施主要包括健康教育一级健康促进工作,从危险因素中加以控制,从而缓解慢性非传染病的发病率[4]。

二级预防即从体检、定期健康检查、身体普查、社区定期健康问卷等方法进行慢性病的控制,尽早发现慢性疾病,并防止其进一步恶化,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

三级预防即进行及时治疗与康复性的指导,通过提高患者心情指数、采取有效的治疗方案,通过个性化护理、循证治疗方案等延长患者的生命,缓解患者病情。

通过采取递进的方略从而有效控制高危人群的死亡率。

3.2.4社区综合预防工作社区综合预防工作从以下几方面进行[5],即控制社区内的吸烟率、限制社区内的成员酗酒、制定合理的饮食健康计划、平衡膳食,鼓励社区内的相关民众积极进行运动,避免肥胖,接受心理健康咨询活动,提高社区内人们的生活质量与水平。

通过以上预防工作,能够有效控制本社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提高全民预防意识,有效对相关危险因素进行防范,从而达到预防的根本目的[6]。

参考文献

[1]孙玉莲.社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预防控制策略[J].中国医药指南,2011,09(16):215-216.

[2]项海青,刘庆敏.社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综合防治模式探讨[J].中国卫生经济,2007,26(9):26-28.

[3]吴雪媚.社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防治技术和策略[J].中外医疗,2012,31(4):8-10.

[4]许燕君,马文军.社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综合防治[J].华南预防医学,2006,32(2):71-73.

篇2

【关键词】 CSDH; 钻孔引流术; 并发症; 防治措施

CSDH(慢性硬膜下血肿)是常见的一种颅内血肿,发生率约为颅内血肿发病总数的1/10,更多见于老年人中,因老年患者在机体能力上相对更弱,一旦发病临床危险性很高,及早干预治疗意义明显。钻孔引流术是当前临床治疗CSDH相对更为有效的方法,手术操作简便,且疗效确切;但同时,术后发生并发症的几率比较高,增加患者的痛苦,并影响术后恢复效果[1]。采取合理措施积极于钻孔引流术后进行并发症的预防有显著意义。本文就CSDH患者行钻孔引流术治疗后并发症的防治措施作分析。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08年9月-2013年9月本院收治的CSDH患者150例,其中,男124例,女26例;年龄27~84岁,平均(60.7±3.9)岁。年龄分布:60岁及以上患者96例,占64.0%;60岁以下54例,占36.0%;合并病症:47例患者合并有高血压,24例合并有糖尿病;150例患者中,124例具有确切的外伤史;受伤距离手术治疗时间平均(1.8±0.6)个月。

1.2 临床表现及辅助检查

1.2.1 临床表现 150例患者中,40例出现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52例出现精神与行为异常症状,91例具有头痛或头晕症状,5例患者发生昏迷,47例患者出现肢体一侧麻木,另有12例患者发生偏瘫。

1.2.2 辅助检查 150例患者均行颅脑CT检查,提示血肿均发于幕上;97例为单侧血肿患者,53例为双侧血肿患者;另外,CT检查同时提示:150例患者中,脑中线结构发生移位后在1 cm及以上者有83例,移位1 cm以下患者67例;32例为混杂密度,40例为等密度,48例为低密度。

1.3 临床治疗 150例患者均于局麻下行钻孔引流手术,且均于颅骨行钻单孔术。根据CT检查情况,选取血肿最厚处层面,并将距离血肿后缘约2 cm处作为钻孔中心,钻孔直至硬脑模,硬膜采用电凝方式作止血处理,骨缘使用骨蜡进行止血,后将硬膜十字方式切开,缓慢行减压处理,并将8号尿管置入,尽量至血肿前缘部位,以有效排气,从切口引出引流管并严格固定尿管,后将头皮逐层缝合。术后引流3 d左右,并于术后1周拆线[2-3]。

1.4 观察指标 (1)对本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作统计和分析。(2)统计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并对不同类型并发症的发生情况作对比。

1.5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1.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计数资料以 字2检验,以P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 150例患者术后共治愈148例,占98.7%;其中,140例一期治愈,占93.3%;8例二期治愈,占5.4%;死亡2例患者,均为手术后发生心衰致死,死亡率为1.3%;临床手术效果整体比较显著。

2.2 并发症情况 150例患者中,共出现血肿复发8例(5.3%)、颅内积气5例(3.3%)、颅内感染1例(0.7%)、脑脊液漏4例(2.7%)、癫痫3例(2.0%)、继发颅内血肿5例(3.3%)以及心衰2例(1.3%)等7种并发症。其中,血肿复发发生率相对更高,与其他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CSDH是常见于老年人群中的一种颅内血肿,临床危险性高,一旦确诊及早行手术治疗是临床的基本治疗方式;当前临床一般采用钻孔引流术对CSDH患者治疗,因疗效显著,且操作便捷,临床认可度较高,但同时,该种手术后也存在发生多种并发症的潜在危险,如不能采取适当的预防措施提前进行干预防范,会明显增加患者发生临床意外的几率。加强对各相关并发症的分析研究,并及早采取防治措施,对保证良好的手术效果有重要意义[4]。

本文对CSDH术后各相关并发症情况作统计后显示,常见的并发症主要有血肿复发、颅内积气、颅内感染、脑脊液漏、癫痫、激发颅内血肿以及心衰等,现将各种并发症的防治措施总结如下。

3.1 血肿复发 该种并发症在CSDH患者行钻孔引流术后发生率相对比较高,在本文选取的150例患者中,出现8例(5.3%)血肿复发者,相对于其他各并发症发生率最高(P

3.2 颅内积气 颅内积气在CSDH术后也比较常见,本组出现5例(3.3%)患者。发生原因:主要因积血流出后硬膜下出现空腔,且进入空气所致。防治措施:(1)手术后在更换引流袋以及冲洗时均应避免出现空气倒流,对血肿腔内的空气进行置换时使用生理盐水,术后禁用脱水剂,并让患者保持脚高头低位,以利于脑膨复位[6-7]。(2)对发生颅内积气的患者,应根据积气量的多少,采取适宜的措施;积气较少的患者,可通过调整引流管位置或者患者等,尽量多排出气体;积气量多的患者,可考虑再次通过手术引流排除。

3.3 颅内感染 手术后对出现寒战、高热以及意识不清醒等症状,且引流液比较浑浊,并呈现为淡黄色的患者,应考虑发生颅内感染;该种并发症临床发生率相对较低,本组出现1例(0.7%)患者,相对于其他并发症发生率最低(P

3.4 脑脊液漏 在CSDH术后较常见,本组出现4例(2.7%)患者。发生原因:冲洗时水压调整不合理,如水压过大则容易导致蛛网膜冲破,使血肿腔直接与蛛网膜下腔相通而引发;或在引流管留置中导致蛛网膜受损而致。防治措施:(1)手术冲洗时应注意轻柔操作,并保持低压完成冲洗。(2)手术后适当抬高引流袋,以高于床头15 cm左右为宜,以防因脑脊液过量流失导致颅内压过低,增加脑脊液漏的发生率。

3.5 癫痫 本组出现3例(2.0%)患者。发生原因:一般认为癫痫的发生与引流管对皮层造成刺激,或血肿包膜对皮层产生刺激,以及术后继发颅内血肿等原因而致[9]。防治措施:(1)引流管置入时注意深度合理,避免置入太深。(2)应选择相对柔软的引流管,防止使用过于粗硬的引流管对皮层造成刺激。

3.6 继发颅内血肿 临床出现率较高,本组出现5例(3.3%)患者,主要有硬膜下血肿、硬膜外血肿以及脑内血肿几种类型。发生原因:硬膜下血肿主要因颅内压降低或血肿包膜出血等导致腔静脉断裂而致,或在经硬膜切口引流时因切口偏小导致硬膜剥离过多而致;硬膜外血肿主要因清除血肿后,颅内压骤降,导致颅骨与硬膜间的小血管出现断裂等原因而致;颅内血肿主要因脑组织在引流后骤膨,并致血流出现骤增而引发。防治措施:(1)钻孔时应保证适宜大小的骨孔,以2 cm左右为宜;同时,硬膜切口较之引流管的直径应稍大,以减少引流管置入时硬膜的剥离;对于血肿包膜出血患者应尽早采取止血等干预措施,以减少硬膜下血肿的发生率。(2)术中血肿清除后应注意缓慢行降压处理,以防止颅内压出现骤降引发硬膜外血肿。(3)引流操作要严格执行,防止脑组织在引流后骤膨而致颅内血肿[10-11]。

3.7 心衰 是一种比较严重的并发症,本组出现2例(1.3%)患者,均死亡。该种并发症一般发病突然,发生原因:主要与患者伴有冠心病以及高血压等疾病有关;如术后补液过量导致脑组织膨胀可增加心衰发生率。防治措施:(1)术前对伴有冠心病、高血压等疾病的患者应尽早给予治疗干预措施。(2)术后补液量要合理,并严格控制补液速度,防止脑组织突然膨胀或过于膨胀,增加心衰的发生率[12-13]。

总之,CSDH在行钻孔引流术治疗时,存在发生多种并发症的可能性,应及早采取合理措施积极防治,以保证手术效果,减轻患者痛苦。

参考文献

[1]蔡立斌,陈盛团.慢性硬膜下血肿钻孔引流术后并发症及防治[J].杭州师范学院学报(医学版),2008,28(6):397-399.

[2]王景广.慢性硬膜下血肿钻孔引流术后并发症的防治体会[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3,11(3):377-378.

[3]杜富明,李刚,罗宇.钻孔引流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60例术后并发症防治体会[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1,13(20):132-134.

[4]王凤鹿,李文瑞,侯军华,等.老年人慢性硬膜下血肿钻孔引流术后并发症临床分析[J].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2011,16(12):56-57.

[5]葛永兴,王寿海,周继业.慢性硬膜下血肿钻孔引流术后并发症的原因与防治[J].中国中医药咨讯,2011,3(23):445-445.

[6]钟鸣.慢性硬膜下血肿钻孔引流术后并发症21例分析[J].医学信息,2013(6):481-481.

[7]肖德勇,郑广顺,栾晓祖,等.慢性硬膜下血肿钻孔引流术后并发症及手术体会[J].中国医学创新,2012,9(34):124-125.

[8]肖恺,王焕明.慢性硬膜下血肿钻孔引流术后并发症的临床分析[J].数理医药学杂志,2012,25(3):303-304.

[9]曹鹏,孟辉,刘国龙,等.慢性硬膜下血肿钻孔引流术后并发症临床分析[J].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研究杂志,2012,11(2):170-171.

[10]钟泳涛.慢性硬膜下血肿钻孔引流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J].医学信息(中旬刊),2011,24(9):4925-4926.

[11]毛宏杰,孟伟,张玉林.我院10例慢性硬膜下血肿钻孔引流术后并发症的原因分析及处理措施[J].中国中医药咨讯,2011,3(12):344-344.

[12]杨葆华.钻孔引流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48例疗效分析[J].中国医药科学,2011,1(6):113.

篇3

关键词:慢性病、基层、防治

随着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生活行为方式的改变,人均期望寿命的不断延长,许多慢性病的发病与死亡也在不断增加,这对公众的健康带来了许多挑战.有统计显示,目前确诊的慢性病患者已超过2.6亿人,因慢性病死亡占我国居民总死亡的构成已上升至85%。慢性病在疾病负担中所占比重甚至达到了70%,严重影响了我国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可是由于地理、资源、人力等各方面因素的限制,占总人口数很大比例的农村人口的慢性病的防治工作就显得比较单薄,基层农村的慢性病发病与城市不尽相同,了解基层慢性病防治特点,为基层地区卫生机构的慢性病防治工作提供参考[1]。

1.危害

1993-2003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的年均增长速度为9%,心脑血管疾病作为慢性病最主要的疾病其医疗费用的增长速度则是17.3%,每年全国恶性肿瘤患者花费的医疗费用约有1 000亿人民币,农村慢性病患者住院一次至少要花费掉农村人均年收入的1.5倍,我国每年有1000余万农村居民“因病致贫”,在慢性疾病与贫困之间恶性循环。总总迹象与数据都表明我国已经进入慢性病的高负担期,慢性病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严重负担,对我国的公共卫生问题提出了巨大的挑战[2]。

2.基层慢性病防治存在的问题

2.1慢性病防控意识淡薄

虽然基层的卫生机构的覆盖面越来越广泛,但基础设施、人才资源以及环境等因素与城市的差距依然存在,纵观总体基层慢性病的防治工作不够乐观,在许多方面都有不完善之处。比如有些卫生院只顾及创收、增加营业利润,而忽视对慢性病防治工作的开展;有些单位虽然有宣传的展板、图片与资料,但具体的防控内容空洞,这些都是慢性病防治意识淡薄的表现。

2.2政策落实不够到位

早在“一七五”国家就对慢性病的防治有部署,但是当前我国慢性病防控的法规、政策等都还处于发展阶段,还有许多不完善的地方,所以在具体的落实阶段没有脚踏实地地去做,政府以及相关单位也只是从宏观上给予指导,欠缺具体、细化的方法。

2.3基层经费筹集难度大

慢性病的治疗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这期间需要患者长期服药、有人员监测与检查,尽管“新农合”在基层的广泛覆盖,但并不能全额报销所有的费用,患者自己承担的费用依旧是一笔巨大的开支,这也就需要基层地区的经费筹集。尤其是西部欠发达地区以及偏远、欠发展的农村地区,经费筹集机制并不完善[3]。

3.对策

3.1全面强化意识

无论是领导还是慢性病防治的基层人员都应该重视这项工作,转变陈旧观念,认识到防病的新形势,将慢性病的防治工作看待成传染病防治一般,当然慢性病的防治也需要从多方面角度控制,例如标准体重、体育锻炼、膳食结构、营养与饮食等方面。

3.2开展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活动

慢性病的形成与发生并不单一,而是许多因素错综复杂交替在一起。对于相对落后、经济文化欠发达的的基层地区利用书本信息进行卫生宣教比较有限,那么应用电视、手机等宣传方式会让居民以及患者更容易理解。通过健康教育的方式,让居民或者患者主动改变不良生活方式、停止与转变有害于健康的行为,这是一项简单、节省人、财、物力的十分有效的方法。

3.3加大投入力度

基层慢性病防治工作的人员往往是临床医生,对于临床知识掌握地非常丰富,但是对于预防知识却相对欠缺。除了政府方面起到宏观调控的作用,当地政府也要充分认识到慢性病防治的重要性,加大投入力度,从财力、物力方面给予大力支持。国家层面对于偏远地区的政策与支持应该更加重视,只有将慢性病的防治工作从基层做起,以点带动面,基层慢性病的整体防治才能上升到一定高度[4]。

慢性病的防治没有一个固定的模式,各个基层地区的地理、人文与经济不尽相同,慢性病的发病特点也不同,决定了其防治工作的不同。各个基层地区认识自身情况,有的放矢地开展工作,政府部门加强重视、加大投入,相关部门密切配合,基层工作人员脚踏实地,一起共同为基层慢性病防治工作努力。

参考文献:

[1]纪艳,张冬梅,汪长如等农村地区慢性病流行现状及防治对策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0,19:2147-2149.

[2]赵淑军,彭江荣,蔡恒慢性病流行现状与基层防治对策[J].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2013,01:55-57.

篇4

【摘要】目的:从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发展趋势,预防措施,控制能力方面探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系统对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预防和控制能力。方法:对国内慢病的现状、发展趋势、预防措施以及控制能力方面进行分析。结论:改变不合理的膳食结构和不良的生活方式,控制环境污染,实施行为等综合干预是预防和控制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最有效措施。

【关键词】中国疾病预防控制系统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 预防和控制能力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简称慢病),已经严重威胁我国居民健康,是目前导致我国居民死亡的主要疾病,每年因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死亡人数占所有死亡人数的80%以上,而且还在呈上升趋势[1]。慢病的病程非常漫长,一朝得病,疾病与治疗往往伴随终生,不仅严重影响了全民的健康水平,也大大降低了慢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加大了医疗费用的支出,对因慢病致残的患者,不仅增加了患者的痛苦,也增加了家庭的负担,同时减少了劳动力,给我国经济的发展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要预防控制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需要各级政府、卫生部门、社区健康中心以及全民共同努力。

1 国内慢病的现状

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06年的中国慢性病报告,2000年全国死亡人数731万,而慢性病的死亡人数就达到了近600万人,占82%。慢病已成为威胁我国人民生命的第一大杀手。其中,慢病中死于心血管疾病的250万,占34%;癌症死亡人数140万,占19.3%;慢性阻塞性肺部疾患死亡128万,占17.6%。更为糟糕的是普通老百姓对慢病的了解和认知水平还很低。在我国慢病控制的总体水平还处在非常低下的水平,再加之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据最新人口普查数据,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已达1.77亿,占总人口的13.26%。预计我国2015年60岁以上的老年人将超过2亿,老年人发病率一般比年轻人要高出3~4倍,更增加了慢病发生的概率。

2 国内慢病的发展趋势

目前,我国居民死亡的主要原因已由急性传染性疾病转变为慢病,在城市居民中,占死亡人数比例最大的是脑血管疾病,第二为恶性肿瘤,第三为心血管疾病。在农村,居第一位的是慢性阻塞性肺病,其次是脑血管疾病和恶性肿瘤。在近十年来,城市里“三高”(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人数不断升高,肥胖与糖尿病已经成为危害健康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最令人担忧的是,肥胖儿童和青少年的增加,约占10%以上。儿童青少年肥胖也成为成年时期发生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的隐患。20世纪80年代以前,糖尿病的患病率不足2%,现已上升到4.6%,目前中国的糖尿病患者有4000万人以上,并且还呈上升趋势。

3 慢病人数急增的原因

行为生活方式、饮食习惯、大气污染、环境污染以及食品存在的安全问题等,均是引发慢病的主要因素。慢性病的病因主要是由于外界环境,人体长时间吸收低剂量毒物在体内逐渐蓄积,当达到一定的阈值剂量时才可能启动病理变化过程,从而发病[2]。

4 预防和控制能力

4.1 预防措施:治疗的目的是对症治疗,对慢病来讲,目前的医学科技技水平还不能采取针对病因的治疗措施,仅仅是在一定程度上阻止、减慢、延缓病程的进展,预防因慢病而引发的并发症的发生,延长患者的寿命和提高其生活质量。维持健康的四大要素为科学的膳食结构、必要的体育锻炼、戒除损害健康的不良习惯和始终保持乐观的心态。合理膳食和必要的锻炼是健康的基础,戒除不良习惯是保持健康的关键,乐观的心态是健康的核心。在预防措施上当以这四点为基础,有针对性的采取预防措施,首先控制盐与高脂、高蛋白的摄入量,其次是提倡全民健身运动。因为慢病往往有一段漫长的发病过程,正是因为这一过程,所以给预防慢性病提供了有利的时机。所谓慢性病的防治,就是减慢病程的进展。通过对环境的综合治理和对人们行为方式进行有效的干预,是预防和控制慢病的主要手段。

4.2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系统对慢病的控制:一个国家和民族走向文明的重要标志的体现是全民健康教育水平和卫生保健水平,21世纪,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要求是:各成员国用在本世纪初采取的对待传染病相类似的姿态对待慢病的预防与控制, 促进多数成员国采取行动,共同进行慢病的预防与控制, 改变全人类的健康状况。我国的慢病预防和控制工作起步较早,早在 “七.五”期间在北京、天津、上海等省市就开展了以心血管疾病为主的社区干预。到“八•五”期间又将脑血管疾病的防治纳入国家科技攻关项目。近年来,随着社区工作的逐渐深入,全国范围内陆续建立了社区健康服务中心, 逐步普及了高血压、糖尿病的监测,社区健康服务中心的建立不仅可以促进居民改善不良生活方式[3] 同时还可以通过宣传提高社区居民的健康知识水平, 组织居民开展全民健身运动等。在慢病研究项目上,我国与国际上同类研究项目相比,效果更好, 可能与我国居民的生活习惯、人群顺应性等因素有关, 也与政府的高度重视以及各相关部门的密切配合有关。卫生部还下发了全国慢性病综合防治方案》、《全国慢性病预防控制工作规范》、《社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综合防治示范点工作手册》等纲领性文件, 对慢病的预防和控制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支持。今年国家出台了全国从五月一日起禁止在公共场合吸烟的明文规定,实施对不良行为的政府干预。

综上所述,慢病是一个全球性的健康问题,人群中慢病的发生和变化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 一般很难通过数年预使人群发生疾病和死亡发生改变, 但通过有效干预可在短期内看到政策、环境和行为的改变。目前许多发展中国家均已开始实施一些计划, 但像我国这样进行综合干预计划的例子很少。我国是在亚洲开展干预计划进展突出的国家,并且在“十二五”规划中将人均预期寿命提高1岁列入了经济社会发展主要指标。

参考文献

[1] 白雅敏,周敏茹,陈波.全国慢性病综合防治示范点基本情况调查[J].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007,2(15):3-6

[2] 孙汝,蒋志群,陈大灵.预防和控制慢性非传染疾病的必要性和卫生防疫机构参与的可行性[J].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1994,(05):229-230

篇5

【关键词】预防;控制;慢性病;三级预防

【中图分类号】R19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6-1959(2009)10-0277-01

1 认识慢性病

1.1 慢性病的概念: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不是特指某种疾病,而是对一类起病隐匿,病程长且病情迁延不愈,缺乏确切的传染性生物病因证据,病因复杂,且有些尚未完全被确认的疾病的概括性总称。慢性病是一种长期存在的疾病状态,表现为逐渐的或进行性的器官功能降低。随着年龄的增长,慢性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老年人是慢性病的高发人群。近年来,慢性病低龄化趋势日益明显。

1.2 慢性病的特点:①病因复杂,常为多因素作用的结果;②发病与生活方式密切相关;③发病与心理因素,环境因素有关;④潜伏期长,与长期不良习性有关;⑤病程长,发病后较难治愈,可终生带病;⑥慢性病可预防,通过改变行为和环境能起到良好的预防作用;⑦病死率和伤残率高;⑧需要治疗的医疗费用高。

1.3 常见的慢性病:①呼吸系统:慢性气管炎、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哮喘、慢性肺心病、慢性呼吸衰竭、矽肺、肺纤维化等;②循环系统:慢性心力衰竭、冠心病、先心病、高血压、心瓣膜病、慢性感染性心内膜炎、心肌疾病、慢性心包炎等;③消化系统: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肠结核、慢性结肠炎、慢性腹泻、慢性肝炎、肝硬化、慢性胰腺炎、慢性胆囊炎等;④泌尿系统:慢性肾炎、慢性肾衰、慢性泌尿系统感染等;⑤血液系统:慢性贫血、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慢性淋巴瘤;⑥内分泌系统:慢性甲状腺炎、甲亢、甲减等;⑦代谢和营养:糖尿病、营养不良症、痛风、骨质疏松等;⑧结缔组织和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强直性脊柱炎、血管炎、特发性炎症性肌病、系统性硬化病、骨性关节炎等。

1.4 慢性病的现状:

据《中国慢性病》报告,慢性病的现状有:

1.4.1 慢性病成为人群主要死因,死亡和患病持续上升。

中国人群慢性病死亡持续上升。1991~2000年中国慢性病死亡的比例呈持续上升趋势,已经由1991年的73.8%上升到2000年的80.9%。死亡数将近600万人。慢性病已成为我城乡居民死亡的主要原因。城市和农村慢性病死亡的比例高达85.3%和79.5%。即使在贫困地区,慢性病的死亡也是不容忽视的,许多贫困县也已达到60%。2000年全国死亡人数731万人,在近600万人的慢性病死亡者中,死亡于心血管疾病250万人,肿瘤140万人,慢性肺部疾病28万人,糖尿病直接死亡9万人,分别占总死亡人数的19.3%、34.0%、17.6%和1.2%。1959~2002年的四十余年间,我国15岁以上人群高血压患病率呈持续增长趋势。其中1991~2002年的10年间,患病率上升31%,患病人数增加7000多万人。

1.4.2 慢性病相关危害因素流行日益严重我国人群超重和肥胖患病率快速上升。由于在我国经济迅速发展,食物供应不断丰富的20多年中,人们偏离“平衡膳食”的食物消费行为日益突出。肉类和油脂消费增加,食盐摄入居高不下,身体活动不足,饮酒、吸烟等综合性因素增加,导致超重、肥胖等慢性疾病,从而增加了很大的负担。

2 预防和控制慢性病

要想控制慢性病,重点在于预防,因此我们应该把重点放在慢性病的预防上。

2.1 慢性病的三级预防:

疾病的自然史是每个阶段,都可以采取措施防止疾病的发生或恶化,因此预防工作也可以根据疾病的自然史相应的分为三级。

第一级预防,也叫初级预防,主要是针对致病因子采取的措施。也是预防疾病的发生和消灭疾病的根本措施,其中包括自我保健和健康教育。也就是说通过各种途径,宣传、教育方式在发病前期进行干预,增强人群的体制促进人们主动采取有利于健康的行为。从而消除致病因素达到预防疾病的作用。一级预防也包括保护和改善环境,防止环境对健康的影响。

第二级预防,又称“三早”预防,它是发病期所进行的防止和减缓疾病发展的重要措施。主要是对疾病应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把疾病控制在萌芽状态。

第三级预防,主要为对症治疗,防止病情恶化,减少疾病的不良作用,防止复发、转移,预防并发症和伤残,对已经丧失劳动力或残废者,通过康复治疗,促进早日康复。

2.2 慢性病的预防对策:①

篇6

1社区居民健康档案的构建

社区卫生服务站中的六位一体标准,要求服务站必须将居民的健康作为服务的中心,以家庭作为单位,在社区范围之内,把居民的实际需求作为导向,因此,针对社区居民的家庭、身体状况等构建出科学健康档案至关重要。本卫生院主要以孕期妇女、老年人、儿童、慢病患者以及残疾人等居民作为重点对象,建立健康档案,并逐步往建立全社区人员档案的方向发展,档案由各个科室人员进行构建与管理,如孕期妇女的档案由妇科进行管理,儿童的档案则交由预防保健科室管理,慢病患者档案由慢病科室管理等[1]。

社区居民健康档案的构建方式比较多样化,在社区卫生服务站开展六位一体服务过程中,就可以进行居民健康档案的构建,例如,在预防、医疗门诊服务中,对老年人的保健指导、残疾人的康复指导以及其他的健康教育中,在对社区慢性病进行筛查、于社区内进行义诊以及开展社区宣教活动时,都可以在为居民提供服务的同时,收集居民的信息资料,为其建立健康档案,实现筛查、义诊、建档、健康教育以及指导等多种服务同时进行的社区卫生服务模式[2]。

2社区居民健康档案管理与慢病防控对策

2.1构建社区居民健康电子档案

社区卫生服务站应该充分利用计算机技术,运用市卫生局统一使用的系统软件,把社区居民原有的纸质档案输入到标准的电脑健康档案表格中,构建出完整的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并制出社区居民健康信息卡片,要求社区居民每一次到院就诊时,都必须携带健康信息卡、医疗保险卡以及身份证等,以便提取居民的电子档案,让医护人员第一时间了解到患者的健康状况,并对该次就诊中出现的问题与实际的处理效果进行记录[3]。对于需要转诊的患者,可以使用双向转诊系统平台,通过平台与上级医院进行患者的信息交换与共享,为患者的远程医疗创造条件,达到医患双赢的目的,并以此实现社区慢性病档案的动态性监控与管理。

2.2科学管理社区居民纸质健康档案

社区居民的健康档案构建完成之后,社区服务站应该对纸质档案的书写和记录进行严格的规范,并将档案资料保存于专室、专柜中,安排专门的人员对相关的信息资料进行完善、补充以及归类。正常情况下,社区居民的健康档案可以划分为六种类型,不同类型以不同的颜色进行区分,如普通的健康居民档案,无颜色;老年居民的健康档案,以绿色标记;高血压患者档案,以红色标记;糖尿病患者的档案,以黄色标记;高血压与糖尿病合并患者的档案以红色与黄色标记;老年高血压伴随糖尿病患者的档案,则以红、黄以及绿三种颜色标记。需要注意的是,在实际的档案管理工作中,管理人员应该将社区健康居民与慢性病患者的档案分开存放,并依据档案号上面标注的顺序,放置于对应的档案柜里,以便日后查找[4]。

3构建社区居民健康档案的作用

3.1提高社区慢病管理的人数与管理率

本中心卫生院社区辖区内的常住居民在10874人左右,医务工作人员共有3个服务队,主要是由责任医生与护理人员构成,以分片方式进行管理,每个星期入户建档与随访,且定期进行各种健康教育活动,从2014年至今,本卫生院共建档约9839份,参与健康教育活动的人数累计为936人,发现的高血压患者1048人,糖尿病患者372人,健康档案的完成率为90.4%,明显高于2013年的83.2%。

3.2提高社区慢病的防控效率

社区居民健康档案的构建,让社区卫生院可以依据居民的实际情况进行健康教育,可有效提高社区慢性病管理的人数与管理率,社区居民对于卫生院的认可度也日益提高,居民的健康保健知识不断增强,很多不良的生活习惯都发生了改变,例如,慢性病患者的不规律服药情况、嗜盐以及懒动等行为均得到了有效的控制;许多肥胖的居民也通过健康的饮食与适当的运动,体重得到了有效的控制;高血压、糖尿病等患者经过合理的饮食控制、规律服药以及适当锻炼等方式,血压与血糖指标逐步恢复平稳,疾病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降低,大幅度提高了社区慢性病的防控效率[5]。

篇7

关键词:医疗保险制度;慢性病健康管理;研究

Abstract:With the improving of the level of medical treatment,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acute disease work has made great progress,but in the management of chronic diseases,there is still no effective treatment,only to continue treatment.Influenced by traditional ideas,heavy light therapy of th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modern consciousness is still difficult to eradicate.Therefore,this article start from the modern medical insurance system,discusses some effective measures to improve chronic disease health management.

Key words:Medical insurance system;Chronic disease health management;Research

改革开放后,我国的整体经济发展迅速,人民生活水平在不断提升,与之相适应的是饮食条件与生活方式的改变,加上老龄化时代的到来,使得慢性病成为现代社会发展中的重要阻碍,严重影响人们工作、生活及身体健康[1~4]。因此,有必要结合现代医疗保险制度来提高慢性病健康管理,为基本完善医疗保险制度奠定基础。

1 我国慢性病医疗存在的问题

1.1主要参照住院费用支付方式,忽略慢性病特殊性。虽然当前我国很多地区都提出了慢性病医疗补助政策,但是在具体费用制度上仍然采用常规的支付方式,大部分地区在对慢性病的收费上,先由个人支付,超过限额后再由统筹基金支付,也有的直接按照不同比例由个人账户与统筹基金分担治疗费用,这使得如果门诊次数较多,造成各项缴费手续复杂,影响了患者的及时治疗。

1.2慢性病重地区区别种类大,对公平性构成威胁。慢性病的治疗可能持续患者终身,患者家属需要承担巨大的经济负担,并且由于各地区慢性病的种类不同,使得基金费用难以准确评估具体数量,各地区慢性病种覆盖差异,降低了地区公允性,并且如果某一地区病种覆盖面广,这会加重基金负担,使少数人不能享受基金服务。

1.3管理体质不明确,使得医疗风险加大。随着慢性病患病率的提升,加大了医疗保险基金的风险,而由于各地慢性病保障机制的不明确,使得管理中缺乏具体的参考标准,并且很多地方对慢性病用药审核的缺失,也使得医疗中用药安全隐患加大。另外,慢性病管理监督的不完善,可能造成参保人过度使用一流服务或者医疗卫生单位提供过量的服务,加重患者负担。

2 医疗保险下的慢性病健康管理

2.1建立慢性病门诊通常政策,引导慢性病人入驻社区。在慢性病的治疗中,可以考虑将患者个人账户中的资金筹集起来用于慢性病人的门诊服务,并且,可以联系社区医疗服务机构,扩大慢性病的医疗服务范围,制定费用分担制度,合理控制慢性病门诊,统筹费用支出,使慢性病人入驻社区。个人账户与社区服务相结合,能够有效提高个人账户资金的利用率,促进社区卫生服务的发展,也能够确保慢性患者长期接受稳定的医疗服务,维持患者与医务人员良好的关系。

2.2制定合理的病种支付范围,优化结算方式。考虑到慢性病病种的多样性,在实际治疗支付上应不断扩大病种支付范围,制定的支付标准也要着眼于百姓的实际情况,尽可能控制在百姓承受范围内,确保慢性治疗的正常进行,慢性病支付方式立足与保障服务,从低水平起步,逐步适应现有的居民结构。为了降低慢性疾病的发病率,要做好慢性病的预防工作,加强宣传与慢性病的普查,考虑到目前大多数人对慢性病的认识上依旧保持传统的观念,因此相关卫生单位要加大慢性病宣传力度,提升民众对慢性病的认识,并积极参与慢性病预防检测中,在检测费用方面,贯彻医疗保险的理念,尽可能降低慢性病检测费用。通过对各级医院制度高低不同的分析制定不同的支付比例与起付标准,引导慢性病患者逐渐由大型综合医院向社区卫生医疗服务机构靠拢,实现患者分流,缓解医院压力,并且降低治疗费用,在门诊统筹结算方式上,逐渐探索更合理、更利于患者的结算方式,形成就医、支付、结算一体化,确保医疗服务的正常进行与医疗费用的合理控制。

2.3总量控制,医保包干,做好基金风险防控工作。为了更好的控制医疗费用以及医疗基金风险,可以采用总量控制、医保包干的方式。在具体实行中,医疗保险部门应与医院达成良好的沟通与交流,按年度将医疗保险基金划拨到医院体系中,由医院按照具体的慢性病种以及慢性病患者人员数量将医保资金进行包干划拨。考虑到慢性病患者门诊治疗次数较多、且费用零头琐碎,如果由医保部门具体负责相关收费项目,则会使得操作复杂,资源浪费等,而采取医保包干的方式,由医院负责相关费用计算,能够对费用进行更好的控制,另外,医院直接对医保基金管理,能够节约医保部门的管理费用。为了防止医院使用医保资金的不合理现象,医保单位可以下派专人入驻治疗医院,对医保基金的具体使用情况进行监督,提高医保基金的利用率,此外,对于医保基金的运营应聘请专人管理,做好基金风险防治工作,降低医保基金运行中的风险,保证慢性患者治疗的顺利进行。

慢性病健康管理作为现代医疗行业重点关注的话题,在实际管理上,必须结合现代医疗保险制度,统筹资金分配,优化治疗结算方式,并引导慢性病患者逐步入驻社区医疗机构。另外,要加强慢性病的宣传与预防工作,逐渐降低慢性病的发病率,提升民众的健康指数。

参考文献:

[1]赖志杰.健康管理:医疗保险发展的助推器[J].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06.

[2]包思敏,张开金,黄新,等.我国慢性病医疗保障现状及政策比较[J].中国卫生政策研究,2011,05.

篇8

关键词:慢性病;预防;治理;管理

【中图分类号】R49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12)03-0081-02

在当代社会,慢性病由于患病时间较长,又容易引起其他并发症,成为困扰人们健康的主要病症之一。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增强,健康管理理念被提出,并受到人们的普遍认可和使用。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现代社会,传统的健康理念应以计算机信息技术为系统依托,构建现代的健康管理模式。达到更好地预防和管理慢性病的效果,减少慢性病对患者生理上损害和心理上的残毒,真正地帮助人类建立一个健康而又和谐的社会环境。

1 我国现代健康模式的改变

健康管理,即对个人或人群的健康危险因素进行全面检测、分析、评估以及预测和预防的全过程。我国的现代健康模式主要包括健康信息管理、健康与慢性病危险性评价和健康计划三部分组成。具体就是它以个人或人群为服务对象,通过收集一些与健康相关的信息(年龄、体重、生活方式等),对慢性病进行危险性评价,提出以控制危险因素为目标的措施,最终达到减少慢性疾病发生及控制疾病进展的目的。

在我国,健康管理的兴起相对于美国等国家而言起步较晚。其概念与内涵在国内外并没有达到一致。尽管如此,并没有影响人们对健康管理实践的追求和探索。由于学术理论研究和实践还没有达到一定的深度,使得相关产业和行业运行多停留在健康体检和健康中介服务层面。诸多情况下,体检中心只是截取了体检中的某几个环节,以致于很难体现健康管理的真正价值。更多的人将健康管理与体检看做是一样的,甚至有的人没有形成定期体检的健康意识,以致于形成“生病就医”的健康模式。在尚无明显症状的情况下,对自己的健康状况不重视或不了解,这是导致很多慢性疾病逐渐严重的主要原因之一。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不断增强,科学技术手段的增强,我国健康模式逐渐走进丰富与完善阶段。

目前,我国在相关健康政策的指导下,正在积极构建以信息技术为依托的区域卫生信息平台系统。区域卫生信息平台的建立,有利于建立健康信息档案和多功能电子健康信息库。健康档案,能够全面地记录每个人的生活习惯、以往病史、诊治情况、家族病史、现病史、体检结果及疾病的发生、发展、治疗和转归的过程等内容。多功能电子健康信息库的建立,能够将居民每一次体检、门诊或住院信息输入到信息库中,形成动态的健康信息。

2 慢性病的流行情况与变化趋势

2002年,世界卫生组织在卫生报告中明确指出:慢性病无论在在发达国家或发展中国家都是疾病的主要负担。在我国,慢性病是导致城乡居民死亡的前四位死因。据资料显示:2001年城市地区恶性肿瘤135.59/10万,脑血管病111.01/10万,心脏病95.77/10万,呼吸系统疾病72.64/10万;城乡地区依次为105.36/10万、112。60/10万、77.72/10万、133.42/10万。按照上述的死亡率计算,估计我国每年因慢性病死亡的人数500万左右(只包括上述四种慢性病)。

近些年来,我国慢性病除了具有一般慢性病的高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等流行特征以外,逐渐趋于年轻化。主要体现在糖尿病、心脑血管病和癌症等疾病上。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对1972-1996年间的资料分析后,得出最近5年小于40岁发生脑出血的人是前5年的6.3倍。这几年,年轻化趋势更加明显。

3 我国慢性病的防治策略

3.1 转变健康管理观念,重视健康管理:健康管理不是简单地使用保健品,更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体检活动,而是一种了解个人或群体健康信息,分析病症特点和规律,减少慢性病发病率或控制疾病进展的一种管理模式。它的宗旨是调动个体和群体及整个社会的积极性,尽量利用有限的资源达到最大的健康效果。目的在于使病人以及健康人更好地拥有健康、促进健康,有效地降低医疗支出。

3.2 建立完善的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当前,建立完善的区域信息平台已是我国重要的卫生安全政策。区域卫生信息平台以计算机信息技术为技术支持,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和电子健康信息库,有效地将健康管理机构和医疗机构的信息平台衔接在一起,实现了健康信息资源的共享。同时,也建立了动态的居民健康信息库。它的建立,有利于将居民每一次体检情况或慢性病的治疗情况,实时地输入到个人的健康信息库中。以免形成“死”信息,有利于形成疾病预防系统。依据不断增加的健康信息内容,总结与分析居民个人在一定时期内的健康情况,有助于及时发现病症,及时治理。

3.3 控制相关影响因素:世界卫生组织曾明确指出环境污染、不合理的膳食行为和生活方式是引发慢性病的主要原因。例如,高能量与高脂肪的膳食与肥胖、糖尿病的发生密切相关;吸烟与呼吸系统疾病密切相关。这些不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如若不能引起足够的重视,各种慢性病的发病率仍然会持续增高。因此,必须采取适当的健康教育手段逐渐改变人们不合理的膳食结构和生活方式。除此之外,慢性病的流行特点也决定了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是预防与控制慢性疾病的最佳手段。我国慢性疾病已经逐渐趋于年轻化,倘若能够通过合理的健康教育方式,使他们改变大吃大喝、吸烟等生活习惯,一定程度上可以逐渐控制年轻化趋势。

4 结束语

在各种因素的影响下,慢性病已经成为困扰各国人们的主要疾病之一。为了能够有效地降低慢性疾病的发病率和控制慢性疾病的进展,必须提出有效的防治措施。通过本文的论述,我们必须转变健康管理观念,以新的角度去了解健康管理,提高对它的重视程度;建立完善的区域卫生信息平台,构筑个人健康档案和电子健康信息库;严格控制致使慢性疾病引发的源头。

参考文献

[1] 庄立辉,刘明亮,郭继志,等. 慢性病防治现状分析[J]. 卫生软科学, 2009,(01)

[2] 邹萃. “知己健康”:慢性病社区管理新模式[J]. 中国社会保障, 2009,(06)

篇9

慢性病是块绊脚石,对人均期望寿命影响最大

“人均期望寿命是指在一定死亡水平下,预期每个人出生后平均可存活的年数。它是衡量社会经济发展和医疗服务水平的国际公认指标,反映了一个社会人民生活质量的高低,是一项‘硬指标’。”安徽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副院长胡传来教授说。

今年两会期间,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了未来5年“人均期望寿命增一岁”的目标。人均期望寿命的提高,第一次成为我国五年规划纲要的预期性指标之一。糖尿病、高血压、肿瘤等慢性病对人均期望寿命损失的“贡献”最为巨大。调查显示,我国居民前4位死亡原因依次是脑卒中、癌症、老慢支、心脏病,均为慢性病,占死亡总数的75%。根据第四次全国卫生服务调查统计数据,目前,我国有八成的死亡者死于慢性病,在过早死亡和寿命损失中,慢性病占据了“大头”。其中,过早死亡的494万人中,慢性病患者占75%;早死导致的减寿人年数达1亿,慢性病占49%,为4900万人年。

“慢性病是中国人均期望寿命提升中的最大难题。”胡传来说。

防控慢性病是对人均期望寿命的直接提升

“人均期望寿命的目标一点也不抽象。”卫生部卫生政策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华医学会党委书记饶克勤说,慢性病防治目标,可以与提高人均期望寿命的预期目标完美结合起来,控制慢性病造成的死亡,就是对人均期望寿命的直接提升。

根据第四次全国卫生服务调查等数据进行测算,2005年我国慢性病造成的人均期望寿命损失惊人。其中,脑卒中就将我国人均期望寿命拉低了2.4岁,心脏病为1.56岁,肺癌为0.5岁,肝癌为0.53岁,糖尿病为0.16岁,老慢支为1.3岁。根据测算,如果扣除慢性病原因,可增加人均期望寿命13.2岁。

饶克勤指出,慢性病控制与期望寿命增量的关系密切,对重点人群进行干预,并设定控制目标,可将慢性病的防治和提升人均期望寿命的预期目标进行量化分解。比如高血压干预,重点干预人群设定在50岁以上,通过将高血压达标控制在70%以上,就可以降低一半的脑卒中发生率,从而提高人均期望寿命1.2岁;同时还可以降低其他心血管疾病的死亡率,提高人均期望寿命0.51岁。

恶性肿瘤也是一样,对50岁以上重点人群进行早期筛查、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的早期干预,也能取得类似效果。比如,通过早期筛查发现30%的食管癌和胃癌,则能提高人均预期寿命0.2岁。

“防治慢性病是提升人均期望寿命的必要途径。”饶克勤说。

慢性病各地有差异,防治策略应因地制宜

我国各地人均期望寿命变化曲线存在着差别。胡传来说,这种差异说明我国各地社会经济发展、医疗卫生发展水平的不平衡,也反应了各地生活方式的不同。慢性病发生、发展的特点各异,提示制定慢性病防治政策时不能“一刀切”。

卫生统计数据反映了各地慢性病特点的差异。比如脑卒中造成的死亡,1990年城市高于农村,而到了2005年则发展为农村高于城市。在恶性肿瘤中,城市发病率和死亡率要高于农村,但食管癌、胃癌和肝癌这3种肿瘤,却是农村高于城市,值得关注的是,这3种肿瘤都与早诊早治有关。恶性肿瘤、糖尿病造成的寿命损失,东部要高于西部。这样的差别,首先影响的是慢性病防治策略,在各地制订不同的“人均增1岁”目标中,应该体现这种差异。

篇10

【关键词】网络模式;社区;老年慢性病;健康管理;应用

【中图分类号】R47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04-0688-02

目前,我国人口老龄化正在加速,2010年中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约有1.69亿,与此同时,与老年病相关的慢性病也呈日益增长的态势,严重威胁老年人的健康。社区医疗服务机构应积极探索老年慢性病医疗服务,调整服务意识和服务模式,把预防保健、医疗服务、健康教育融为一体,对建立科学、规范、有效的社区老年慢性病管理模式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1.老年慢性病患者对社区卫生服务的需求

社区老年人慢性病患病率高、病程长、治愈率低,常伴有合并症,给医疗服务工作和卫生资源的合理利用带来了挑战。老年人群的健康状况决定了他们是社区医疗保健服务需求量最高的群体,对社区卫生服务的需求呈多样化,目前的社区医疗服务模式远远不能满足他们的健康需求。因此,以健康为中心,以需求为导向,大力发展社区卫生服务,为老年慢性病人群提供方便、经济、有效的卫生服务模式已势在必行。

2.网络模式在社区老年慢性病健康管理中的作用和意义

通过网络模式可以对社区老人慢性病患者提供规范化、信息化、专业化的健康管理,建立起由社区医生、老年人群共同参与的慢病防治体系,有效实现医生、患者在线的互动交流。另外,也利于社区医生统计慢病管理的相关数据,加强社区慢病防治工作。因此,网络模式能为慢性病患者建立一个新型社区卫生服务平台,帮助老年人群更好地关注自身健康,提高生活质量。

2.1 有利于社区医务人员更新服务观念和改变服务模式。老年人是社区卫生服务的重点人群,积极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和防控策略,能减少慢性病发病率,降低慢性病危害。社区卫生医务人员应不断探索社区卫生服务新思路,转变服务观念,改变服务模式,从单纯医疗护理服务向预防为主、促进健康、防治疾病和身心康复转变,从“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转变到“以健康为中心”的卫生观念,最大程度地满足社区内老年慢性病患者的医疗卫生服务需求,完善社区医疗服务。

2.2 推行社区医疗保健服务一体化。慢性病对社区老人居民的健康影响日益突出,利用网络技术为社区老年慢性病健康管理提供远程监控并实时诊疗咨询,建立基础信息数据库,逐步建立和完善慢性病监测系统,努力推行预防保健、应急救治与预后康复服务一体化模式,促进老年人的健康,提高他们的生活生命质量,也为社区医疗服务协调发展创造条件。

3.网络模式在社区老年慢性病健康管理中的应用

社区老年慢性病网络健康管理能提供患者生命体征等基本信息,根据患者的情况为其提供医疗指导,同时也为老年慢性病患者的医疗保健提供所需的数据。

3.1 完善电子健康档案,信息共享,加强老年慢性病管理。医护人员通过开展健康调查、免费体检、慢性病的普查和治疗、健康宣传等活动,收集和完善社区老年慢性病相关信息,建立电子健康档案,实现信息化管理。社区医务人员全面掌握老年人的健康状况后,有针对性地进行治疗,定期访视检查,指导合理用药,控制病情发展。社区、医院、卫生管理等部门通过信息共享获取健康信息的资料,方便老年人的就诊和医疗管理。随着社区卫生网络逐步建成和完善,社区医生将老年慢性病档案进行归类管理,输入病人或慢性病名称,能立即调出健康档案,了解病史等信息。

3.2 实施健康干预,将慢性病防治关口前移。社区医生通过网络管理对老年人群的健康状况进行监测,主动提供医疗和健康干预,在慢性病高发季节加强相关知识的宣传及健康行为指导,提供切实可行的卫生服务,不断促进社区老年人群强化自我健康管理意识,实现慢性病防治的关口前移,有助于提高慢性病防治和管理水平,增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

3.3 建立社区家庭监护中心,实现远程治疗和监控。通过网络化管理,在社区卫生站设立医疗信息交互平台,实现社区医生与慢病人群间的互动,改变了传统医患模式,尤其是移动通信和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为远程监护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建立社区家庭监护中心,通过网络与老年慢病家庭相连通,将远程医疗拓展到家庭,强化了社区保健职能,对慢性患者进行医疗随访和预防保健、健康饮食等方面的咨询,老年患者可以足不出户就享受到医疗服务,提高对慢性疾病的早期诊断与防治。

总之,以个人健康为核心、管理信息为纽带的网络模式在社区老年慢性病健康管理工作中的应用,增强患者与社区医务人员的互动,实现疾病的早期检测和预防,降低慢性病患者的治疗成本,体现了信息技术在社区卫生领域的应用,提高工作效率、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拓展社区卫生服务功能和信息化建设,有效地促进社区卫生服务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符定莹.《慢性病和社区健康管理》、《现代预防医学》,2009年第36期.

[2] 李红梅.《社区慢性病管理》、《心理医生》,2011年9月第20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