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制造行业范文

时间:2023-10-18 17:41:1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纺织制造行业,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纺织制造行业

篇1

【关键词】纺织机械;绿色制造;绿色产品

1.绿色制造的含义

绿色制造也可称为环境意识制造,是一种对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效率进行综合考量的现代制造技术模式,其目标是要使产品在整个制造过程和生命周期中,资源合理利用率最高,产生的废弃物最少,对环境的污染程度最小,使得企业在获得利益的同时又能与社会利益进行协调优化。绿色制造以可持续发展为基点,产品制造以绿色环保为标准,既能符合社会发展需要,又不会带来环境污染与资源的浪费,推动社会或企业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2.纺织机械行业实行绿色制造的必要性

科学意义和发展前景。

(1)绿色制造隶属国际制造前沿技术,其研究价值巨大;是保障可持续发展的有力武器,其带来的社会效益重大。

绿色制造所涉及的领域为现代科学的制造领域,交叉多学科的制造科学,将会极大促进制造科学的进步与发展。绿色制造是可持续发展观在制造业最好的表现形式,它将环境、资源与经济发展有机的统一起来,既满足经济发展需求,又符合人类长期生存和社会长期发展需要,是全面性、综合性的长期发展战略。由此可看出,绿色制造为社会带来了重大效益。

(2)纺织机械中实行绿色制造有利于新世纪的纺织机械制造企业获取更大的经济效益。绿色制造的实施可以使资源得到更加合理有效的利用,减少资源消耗,降低生产制造成本;另外,绿色制造可以减少有害物质的排放,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减少或防止因环境问题而产生的罚款;同时,绿色制造对于企业环境的美化有重要作用,可以为企业员工创建一个优质的工作环境,从而充分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更好的为企业发展尽职尽力;绿色制造符合未来绿色产品市场的发展形势;所以,绿色制造对整个企业的发展都是一种机遇。

(3)绿色制造是科学制造技术中极其重要的内容。2002年,在全国企业科学技术创新会议中,国家经贸委提出“十五”期间要着重推进重点高科技产业,“先进制造”被列入其中,“先进制造”中就包含绿色制造、网络制造、数字化制造、虚拟制造、工业智能化、精密制造、快速反应制造,这些制造技术被列为先进制造的六大研究内容。

(4)纺织企业中实行绿色制造,可以消除纺织机械企业在国际绿色贸易中的壁垒,可以有效提升我国企业在国际上的地位。近年来,各国对进口产品的要求为绿色性认定,规定要有“绿色标志”。尤其是发达国家,通常以保护环境为理由,制定严苛的产品质量指标,用以抑制外来产品尤其是发展中国家所造的产品流入本国,这就是“绿色贸易壁垒”。绿色制造将极大地提升我国纺织企业产品的绿色性。虽然国际上对纺织机械行业设置的贸易壁垒较少,但是在世界绿色制造研究如火如荼之际,开拓绿色研究领域,可以为未来的绿色市场占领先机,决不能等到别国的企业先占领市场后再趁势追赶,那时将是事倍功半。所以,我们要在纺织机械行业中全面深入的进行绿色制造研究,为中国的纺织机械企业树立国际新形象。

3.纺织机械行业实行绿色制造的基本途径

3.1政府给予支持并制定相应的法规

绿色制造在企业与社会之间形成双赢局面,但是由传统的制造过渡到绿色制造,期间必定会产生一系列问题,这就需要政府给予支持,并且依靠相关的法律法规予以推动。国外很多国家逐渐在本国开展主题为环境保护的“绿色计划”。从1991年开始日本开展“绿色行业计划”以来,加拿大、美国、德国也陆续推出“绿色计划”,我国也在《21世纪议程》中,将环境保护纳入可持续发展的规划之中,并开展一系列包含“绿色计划”的环保行动,并提出有关“绿色产品”的开发生产工作。同时我国的《资源利用法》中,也对环境的污染、资源的使用及废弃物的回收利用等资源、环境问题制定了法律规范。另外,政府应制定出合理的经济政策,使纺织机械行业的绿色制造在市场经济的指引下走向正确的发展道路。

3.2宣传绿色制造,提高环保意识

企业的管理高层要树立正确的绿色制造观念,纺织机械行业产出的废弃物、排放的污水、制造的噪音,其造成的环境污染是显而易见的,而且也造成了巨大的资源浪费。在这样的形势下,要严格规范治理措施,从源头开始治理,积极主动开展绿色制造。对于广大消费者而言,应建立绿色消费新理念,凭借市场的自主调节推动绿色制造在纺织机械行业正常有序的发展。在很多发达国家,不仅政府开展一系列环保行为或活动,而且广大消费者也越来越钟情于购买绿色产品,绿色消费逐渐成为主流消费思想和新型市场动向,在很大程度上推动力绿色制造的进步与发展。并且逐步建立起了绿色标志制度,凡有绿色标志的产品,就可以表示该产品的生产过程是符合环保规范的,而且不会对环境带去危害,资源可以进行有效的回收和利用,不仅为企业产品开辟了广阔的市场,打开了销路,更为企业占据国际市场竞争先机提供了保障。

3.3建立科学规范的绿色制造系统

绿色制造是系统的、全面的、集成的科学工程,全面的理论基础,完善的制造规划,具备符合国情和贸易行情的设计方案。以此为前提,制定绿色设计方法与理论,创建设计指标评价;在企业中,找出纺织机械产品中的典型代表,建立绿色产品示范点。

3.4坚定绿色制造思想

对于环境和污染问题,关键在于企业产品的设计和制造上,绝不能采取先污染后治理的方法。要对纺织机械产品及其产出的废物对环境的影响进行预测,在进行设计制造,依据预测对产品的再设计进行新的安排和规划,结合产品的回收和处理。纺织机械行业的产品制造要贯彻绿色制造精神,以其为指导思想,对纺织机械产品进行高效、节能、环保的绿色制造,以绿色制造全面推广节能环保新技术,从本质上保护环境,防止污染,有效提升资源利用效率,为未来纺织机械企业在国际市场中占领更多的市场份额。

4.结语

我国作为纺织品生产大国,出口贸易占重要比重。纺织机械的生产,是纺织工业发展的基础,对纺织工业产业的升级、调整产业结构都发挥着重要作用。对绿色制造的研究,可以进一步提升纺织机械产品在国际市场中的地位和竞争力,打破贸易壁垒,为企业未来的发展指明方向,更好的适应现代社会和国际对制造绿色产品的要求和趋势。[科]

【参考文献】

[1]李聪波.绿色制造运行模式及其实施方法研究[D].重庆大学,2009.

[2]王其来,刘华平.纺织品绿色制造的途径和措施[J].江苏丝绸,2011(02).

篇2

一、造纸行业基本情况

我市造纸行业以废纸造纸为主,主要分布在大荆、石帆等水资源相对丰富的乡镇,以生产瓦楞纸、黄板纸为主。目前我市共有造纸企业16家,总年产量约为12万吨。由于纸产品档次总体较低,大部分企业造纸废水未经处理直接循环使用,企业内循环废水的COD高达10000-20000mg/L;且企业原有的废水治理技术工艺不够完善,治理设施陈旧老化,无法正常处理废水,环境污染的隐患极大,不利于我市的污染减排工作和企业的健康稳定发展。因此,全市造纸行业污染整治工作势在必行。

二、整治目标

通过整治,规范整改原有污染治理设施或建设生化处理设施,提升治理效果,主要污染物排放达标率稳定在90%以上;或采用造纸废水、污泥(短小纤维)处理先进技术,做到造纸废水、污泥良性循环利用(造纸废水、污泥双零排放),实现全市造纸行业COD排放总量削减50%以上,最终实现区域环境质量不断好转。同时对企业的厂容厂貌、生产车间、生产工艺、生产设备进行适当优化改造,加强企业内部环保管理,促进企业上一个新的台阶。

三、整治措施

(一)加强领导,明确责任。

*市造纸行业污染整治工作由*市环境污染重点区域(行业)整治工作领导小组负总责,王家华副市长为组长,余协献局长、周文中副主任为副组长,整治工作办公室设在市环保局,朱松强副局长兼任办公室主任。整治方案出台后,立即召开一次造纸行业污染整治动员大会。

(二)调查摸底,分类整治。

根据市场需求总量,结合企业生产规模与治理能力等实际情况,对全市造纸行业进一步调查摸底,采取疏堵并举的措施,分类整治,对已具备一定生产规模且有能力、有意愿建设污染治理设施,可以做到稳定达标排放(或造纸废水、污泥零排放)的企业列为污染整治对象;对不具备以上条件的企业一律采取断水断电、注销执照、清除原料、拆除设备,予以彻底取缔。

(三)分类指导,确保达标。

针对企业生产工艺设备不同、水质要求不同、废水排放量(循环回用量)不同、处理场地大小、今后发展计划不同等具体情况,明确分类指导、科学整治的工作思路。

1、鼓励造纸企业在污染整治时创造条件,对厂容厂貌、生产车间、生产工艺、生产设备进行优化改造。

2、对有能力稳定达标排放的造纸企业,在整改原有污染治理设施基础上建设生化处理设施,提升治理效果(或采用造纸废水、污泥处理先进技术,做到造纸废水、污泥良性循环利用),废水中COD可以处理到100mg/L以下,主要污染物排放达标率稳定在90%以上。

3、对其他造纸企业,由于水质要求较低,废水回用率较高,且废水治理受场地不够等因素的影响,废水中COD难以处理到100mg/L以下,主要污染物难以做到稳定达标排放。因此该类造纸企业主要对现有的污染防治设施进行整改,规范收集系统,采用造纸废水、污泥处理先进技术,做到造纸废水、污泥良性循环利用,确保造纸废水、污泥双零排放。

(四)限期整治,严格监管。

对现有的造纸企业下达限期污染整治通知,由各辖区环境监察中队依法送达。建立严格的监管制度,确保限期整治工作顺利开展。一是落实专管员制度,责任到人。二是建立进度跟踪、现场检查机制,做到进度有报表,现场检查有记录。三是对逾期不能完成污染整治任务的,由整治办牵头,依法予以强制取缔。

四、整治步骤

1、20*年5月,对全市造纸行业进行调查摸底,列出整治对象,制定整治工作方案。

2、20*年5月底前,核定各造纸企业的生产规模、排污总量,对现有的造纸企业下达有关限期污染整治通知。

篇3

【关键词】建筑施工;噪声危害;控制与防治

1 建筑施工噪声源的分类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噪声污染防治法》规定:建筑施工噪声是指在建筑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干扰周围生活环境的声音。在建筑施工中所发生的特别显著的噪声作业为被指定特定建筑作业, 有以下5 种:(1) 使用打桩机、拔桩机或打桩、拔桩机作业;(2) 使用铆钉机作业;(3) 使用凿岩机作业;(4) 使用空气压缩机作业;(5) 设有混凝土搅拌设施或沥青混凝土搅拌设施的作业。例如在基础工程中, 有土方爆破、挖掘沟道、平整和清理场地、打夯、打桩等作业;在主体工程中, 有立钢骨架或钢筋混凝土骨架、吊装构件、搅拌和浇捣混凝土等作业; 在施工现场, 有自始至终频繁进行的材料和构件的运输活动;此外还有各种敲打、撞击、旧建筑的倒坍、人的呼喊等。为有效实施对建筑施工噪声的监管, 必须先熟悉掌握建筑施工的噪声控制标准。基于建筑施工噪声的特殊性, 在不同的施工阶段, 场界噪声的限值有所不同, 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给出了不同施工阶段相应的噪声限值(。若有几种施工阶段同时进行, 应以高噪声阶段的限值为准。

2 建筑施工噪声的污染原因

2.1 施工单位环保责任意识淡漠

一些施工单位的负责人唯利是图, 法律法规意识淡漠, 置公众的利益不顾, 一味追求自己的经济效益, 不分时间, 随意进行施工, 产生的超标准建筑施工噪声, 严重干扰了周围人们的正常生活。加之, 农民工现在已成为建筑业劳动力的主体, 他们没有经过必要的上岗培训, 缺乏环境保护意识。假如是整建制的合格分包工队伍, 安排培训民工还是有可能的, 但目前的情况是, 大多数分包队伍都做不到。在对技术工人和工程管理人员的环境保护培训问题上, 现有的培训机制也不健全。有许多技术工人和施工管理人员相当缺乏环境保护知识, 其中甚至包括某些工程监理人员。在行业主管部门的日常检查中, 经常可以发现工地上大声喧哗、打口哨等不雅行为。

2.2 施工设备老化, 施工方法不当

目前, 各城市大力推广使用商品混凝土, 以减少混凝土现场搅拌所产生的巨大噪声污染。但由于商品混凝土的价格远高于现场搅拌混凝土, 而且对采用商品混凝土的承包商没有相应的经济补偿或税收上的优惠政策, 所以在一些中小城市推广商品混凝土工作举步维艰。目前的情况是, 施工单位采用的施工方法比较落后, 还在延用搅拌机现场搅拌混凝土, 造成严重的噪声污染。再有, 不分场合地使用垂直式、振动式打桩机打桩作业, 露天开锯等, 更有甚者, 在这样高分贝下不分昼夜地进行施工, 却毫无顾忌。

2.3 场地布局不合理, 没有采取行之有效的降噪

防噪措施大多数建筑施工都是露天进行的, 没有规范的声屏障进行隔声、吸声、消声。有时施工现场由于场地狭小等原因造成布局不合理, 例如: 钢筋棚离居民住宅区太近, 而又没有采取全封闭施工现场围护以及隔音围护等行之有效的降噪措施, 使得噪声影响到居民的正常生活。还有混凝土搅拌车因没有采取有效的噪声隔离措施等, 在城市中造成噪声污染, 使得建筑施工噪声衰减性降低, 直接向四周扩散作用于敏感物, 产生强烈的噪声污染。

3 建筑施工噪声的防治对策

3.1 加强施工管理, 提高施工人员环保意识

施工单位应当根据建筑施工噪声污染防治方案, 按照建设项目的性质、规模、特点和施工现场条件、施工所用机械、作业时间安排等情况, 采取相应的建筑施工噪声污染防治措施, 并保持防治设施的正常使用。建筑施工噪声污染防治所需费用列入建设工程造价的预算和决算。

3.1.1 合理制定作业时间

在施工现场超出规定时间带作业的一般是混凝土连续浇注, 支模板等作业。这些噪音的产生在正常作业中是避免不了的, 而且这些噪音的强度非常大, 如在夜间作业噪音尤为突出。为了有效控制施工单位夜晚连续作业, 就应该严格控制作业时间。在居民稠密区进行强噪声施工作业时, 夜晚作业不超过22 时, 早晨作业不早于6 时, 在特殊情况下( 高考期间) 更应该缩短或暂停施工作业。昼间尽量将施工作业时间与居民的休息时间错开, 当特殊情况下确需连续施工作业的, 事先应该与附近居民协商,并上报工地所在地的环保局和有关环保行政执法部门。

3.1.2 减少人为噪音

应严格执行《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规定》 进行文明施工, 建立健全现场噪声管理责任制, 加强对施工人员的素质培养, 尽量减少人为的大声喧哗, 增强全体施工人员防噪声扰民的意识。

3.1.3 加强对施工现场的噪声监测

为及时了解施工现场的噪音情况, 掌握噪声值,应加强对施工现场环境噪声的长期监测。采用专人监测、专人管理的原则, 凡超过#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的, 要及时对施工现场噪声超标的有关因素进行调整, 力争达到施工噪声不扰民的目的。

3.1.4 提倡绿色施工

绿色施工是可持续发展思想在工程施工中应用的主要体现, 是绿色施工技术的综合应用。绿色施工涉及到可持续发展的各个方面, 如生态与环境保护、资源与能源的利用、社会经济的发展等。实施绿色施工应遵循一定的原则, 如减少场地干扰、尊重基地环境、结合气候施工。

3.2 合理使用施工机械, 改进施工方法

施工机械和运输车辆是产生建筑施工噪声的主要原因。为减少施工期噪声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施工单位在施工过程中应当合理布局和使用施工机械, 妥善安排作业时间。施工中应当使用低噪声的施工机械和其他辅助施工设备, 对高噪声施工机械采取必要的降噪措施, 禁止使用国家明令淘汰的产生噪声污染的落后施工工艺和施工机械设备。工作业量或作业内容。对于产生强噪声的成品、半成品的机械加工及制作, 可以在工厂、车间内完成,减少因施工现场加工制作产生的噪声。另外以焊接代替铆接, 用螺栓代替铆钉等; 其他建筑材料如木材、钢筋及其他金属材料的加工等, 也要尽量实现非现场作业。积极改进作业技术, 采用先进设备与材料,降低作业噪声的产生量。尽量选用低噪声或备有消声降噪声的施工机械, 研制低噪声的施工机械并推广使用。如以液压打桩机取代空气锤打桩机, 在距离15 米处实测噪声级仅为50 分贝。施工现场混凝土施工使用低噪声振捣棒、机械刨凿作业使用低噪声的破碎炮和风镐等剔凿机械, 空气动力性机械, 安装消声器和弹性支座, 或采取有效降低噪声和振动。

4 结语

因此综合以上信息可以采取合理措施, 在传播途径上控制噪声吸声利用吸声材料(如玻璃棉、矿渣面、毛毡、泡沫塑料、吸声砖、木丝板、甘蔗板等) 和吸声结构( 如穿孔共震吸声结构、微穿孔板吸声结构、薄板共振吸声结构等) 吸收通过的声音, 减少室内噪声的反射来降低噪声。隔声把发声的物体、场所用隔声材料( 如砖、钢筋混凝土、钢板、厚木板、矿棉被等) 封闭起来与周围隔绝。常用的隔声结构有隔声间、隔声机罩、隔声屏等, 有单层隔声和双层隔声两种结构。隔振防止振动能量从振源传递出去。隔振装置主要包括金属弹簧、隔振器、隔振垫( 如剪切橡皮、气垫) 等。常用的材料还有软木、矿渣棉、玻璃纤维等。阻尼用内摩擦损耗大的一些材料来消耗金属板的振动能量并变成热能散失掉, 从而抑制金属伴随的弯曲振动, 使辐射噪声大幅度消减。

参考文献:

[1]王文奇,江珍泉.噪声控制技术[M].化学工业出版社,2001

篇4

关键词:廊坊市;产业转型;产业结构;产业支撑

《廊坊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指出:“十三五”时期是廊坊加快推进绿色发展、高端发展、率先发展、和谐发展的关键时期。与此同时,也是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实施的重要时期。廊坊市地处京津之间,特殊的地理位置为其带来巨大的发展机遇,但是,也肩负着巨大的产业转型任务。

一、廊坊市产业结构现状

2015年,廊坊市三次产业结构为8.3:44.6:47.1,历史性实现“三、二、一”格局;与2011年相比,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分别下降2.5和9.7个百分点,相应的第三产业提高12.2个百分点。

规模以上工业行业中,黑色金属冶炼压延加工业、计算机通信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汽车制造业和家具制造业四大行业支撑作用较强,拉动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长4.1个百分点;五大高耗能行业实现增加值234.3亿元,增长3.3%,同比降低6.1个百分点;装备制造业增加值201.8亿元,增长5.9%;规模以上工业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170.2亿元,增长12.0%。其中,电子信息和高端装备制造两个领域增加值分别增长16.5%和13.8%,两大领域占规上工业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的比重均超40%。

二、京津冀一体化背景下廊坊市产业结构存在的问题

虽然廊坊市产业结构比例近几年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但是不合理的情况依旧存在。从京津冀一体化发展要求的角度评价,廊坊市的产业结构转型仍旧面临很大的挑战。

(一)区域布局不合理

从各区县经济总量、规模以上企业数量分布以及各区县的发展定位看,各区域在产业结构和综合实力上尚存较大差距,其中,三河市、霸州市处于领先地位,生产总值远超其他区县。同时,各区域竞相追逐高新产业的规划发展,例如广阳区、大厂县、固安县、永清县和三河市都将电子信息产业规划为其主导产业。如此发展,将会在一定程度上会形成“摊大饼式”的发展状况,不利于该产业向“高精尖”方向的发展。

(二)第二产业结构升级缓慢

廊坊市第二产业中,钢材、玻璃、水泥等高污染、高耗能行业对第二产业总产值贡献比例较高;电子信息、高端装备制造等层次较高的产业虽然在近几年展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但是相对高污染高耗能行业,其对第二产业总产值贡献比例依旧较低。此外,廊坊市的工业和建筑业中,有相当大的一部分规模偏小,专业化水平较低,缺乏技术创新,造成资源配置效率较低,竞争力较差,造成该层次产业升级速度缓慢。

(三)第三产业发展层次较低

2015年,廊坊市第三产业总值首次超越第二产业总值。但是廊坊市第三产业结构仍然存在严重的结构问题:第三产业中流通业和科教文卫行业投入及产出占比较低,而为生产和生活服务的部门,例如,房地产行业,则占比较高。与发达国家第三产业中行业类型的比例对照,发现廊坊市的第三产业发展层次较低。这意味着廊坊市第三产业未来的发展还面临着巨大的改善空间。

(四)资源环境压力日益增强

伴随经济快速发展带来的经济规模扩大和城市化快速推进,廊坊市对能源和资源型产品的需求产生了较快增长,继而引进了不少资源、能源高消耗型产业。廊坊经济发展对资源和能源的依赖性不断增强,对环境造成了很大的影响,资源环境压力面临很大的风险。

三、廊坊市打造产业新支撑的措施

在《京津冀十三五规划纲要》和《廊坊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指导下,廊坊市积极实施转型发展,打造产业新支撑,需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加强政府统筹规划力度,合理布局产业结构

廊坊市各区县政府竞相追逐高新产业的规划发展,不利于整体产业的合理布局和协调发展。廊坊市政府相关部门应该积极承接京津两市和环渤海经济圈的主导产业服务的配套产业,最大程度实现京津的溢出效应,建立全市发展规划协商机制,借助生产要素流动规律,确定廊坊市各区域的主导优势产业,形成集群优势。借助优势产业的发展,带动周边产业链条的发展,优化全市产业布局。

基于廊坊市经济发展趋势,可以确定廊坊市未来的三大产业模式:高新技术产业模式、中高端服务产业模式和现代制造产业模式。高新技术产业主要分布在环北京区域(固安、三河),承接北京相关产业的溢出。中高端服务产业主要集中于市区及环京津地区(市区、香河、永清、固安)。现代制造产业主要分布于廊坊南部区域(霸州)。将该模式作为未来廊坊市经济产业的支撑,最大程度发挥其效用。

(二)推动科技创新能力发展,提升产业高度

科技创新是实现产业结构优化的最重要的推动力。因此,廊坊市政府要起到引导和推动作用,制定有利于推动企业鼓励科技创新、加大技术投入的政策(例如:财税优惠政策、贷款贴息政策、直接补助政策、政府奖励和参股等),推进以企业为主体的自主创新体系和创新型产业的建设,按照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要求,大力开发和推广节能降耗的先进实用技术,延长产业结构链条和持续发展动力。

在科技创新的带动下,引导高新技术产业的进入,提升廊坊市产业高度。以电子信息、清洁能源等作为高新技术产业模式的重点支撑产业。以现代物流、金融服务、健康养老、社区服务等作为服务产业模式的重点支撑产业。以家具制造、保温建材等作为现代制造产业模式的重点支撑产业。

(三)开发人力资源,提升可持续发展空间

人力资源是第一生产要素,是激活区域生产力和优化产业结构的决定性因素。因此,政府需要制定远期的人力资源发展规划,吸引并留住优秀人才致力于廊坊市的经济建设。该规划应该包括五方面的内容:一是加大基础教育投入力度,提升市民的综合素质;二是加大高等教育投入力度,与京津高校进行合作,培养专业高等人才;三是制定有吸引力的人才引进政策,聚集京津人才;四是加强与京津高校的合作,共建研发机构、技术中心等,利用京津科研优势,提升廊坊市创新能力,进而吸引并留住人才;五是加大选送优秀人才学习深造的投入力度,培养“高精尖”人才。

(四)树立环境友好型建设理念,发展低碳经济

在严峻的环境形势下,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将环境治理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廊坊市政府在进行规划时应该树立环境友好型建设理念,发展低碳经济。环境友好型建设理念不但对未来改善京津冀环境能够起到重要作用,而且可以对廊坊市的可持续健康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在环境友好型建设理念指导下,廊坊市政府在规划环节就可以严把关,利用行政手段引导低碳经济的发展,继而逐步优化产业结构,推进产业新支撑的发展速度。

参考文献:

[1] 赵小平.城镇化发展的产业支撑――政府可以发挥的作用分析[J].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14(01)

篇5

煤机制造企业职工培训的现状

从目前煤机制造企业的招录及用人机制的现状看,职工教育培训至少还存在以下方面的现状:

1.职工教育培训的超前性不够强。主要表现在煤机制造企业将职工招录回来后,一般情况下只是通过短期的岗前应知应会、安全常识培训,即根据需要分配到一线岗位工作。而对带有储备性质和中长期规划的超前型培训普遍缺乏。因此,即使原来在岗位上表现得非常突出,各方面都出类拔萃的人一旦被调整到管理岗位,也会感到力不从心。

2.教育培训考核机制不够健全。虽然不少煤机制造企业在从不间断地开展着职工教育培训,但由于有效的考核机制尚待健全,还客观存在着对参加教育培训者考核不十分严格的问题。有的甚至把教育培训当作一项临时工作任务进行敷衍。由于缺乏严格的考核、考评、复审、跟踪管理制度,加之后期管理跟进不力等缺陷,致使培训质量大打折扣。

3.教育培训的专业性、广泛性不强。不容置疑,在一些煤机制造企业里,少数人因一年可以参加和接受多次不同专业的教育培训而成为“培训专业户”,多数人则几年甚至根本没有机会参加到相关教育培训成为“望培兴叹”的现象是客观存在的。因为教育培训只有在具有专业性,接受培训者所从事的工作又属于该培训专业范畴的情况下,教育培训的效果才能得到真正体现;接受教育培训的人越多,培训的专业和参与面越广泛,职工整体素质的提升才会越快,越有成效。

煤机制造企业职工培训应把握的问题

1.合理选定受训对象。正确选择受训者首先要考虑受训者是否有学习的动机。其次,要考虑受训者能否接受培训课程内容(指受训者的水平与培训目标和培训课程内容的差距)。第三,要考虑受训者的健康状况、身体特征、工作态度、岗位技能、兴趣爱好等。此外,煤机企业的培训内容必须按照职工所担任职务的层次来确定,循序渐进地进行,不可跳跃。因为过于超前的培训容易助长一部分职工产生自满情绪而不安心本职工作。

2.采用合适的培训方式。企业培训的对象是成年人,培训方式必须与成年人的学习规律相适应。因此,采用参与式的培训方式是比较合适的,即在培训过程中,培训者应多用实例并创造更多的机会使受训者将自己所了解和掌握的知识和技能表现出来,以供其他受训者参考。适当采用“吊胃口”的方式和其他技巧可提高受训者的学习兴趣,多表扬少批评能增强学员的学习信心。还应该重视受训者提出的意见和问题,集思广益,有利于提高培训效果。

3.建立培训评价机制。为确保培训的质量和效果,须通过培训的评价机制对培训效果进行评价。一是监督指导。培训组织者对培训的组织实施应进行监督与指导,重点做好课程内容先后次序的安排与协调。二是分析和修正评价标准。根据信息反馈,对原定评价标准进行分析和修正,以便客观公正地评价培训效果。三是评价培训效果。培训效果的评价包括两层意义,即培训工作本身的评价以及受训者通过培训后所表现的行为。

煤机制造企业职工培训改进的重点

煤机制造企业职工培训必须按照有的放矢、各有侧重的原则加以改进。具体讲,可根据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一般操作人员,分层级进行重点培训。

1.对管理人员进行管理专业知识培训,以提高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对管理人员的教育培训主要以管理理论为主。通过培训使管理人员熟悉现代管理理论、方法、手段和上级政策、法规;掌握正确分析问题和处理问题的方式方法。

2.对专业技术人员的技术知识继续教育,使之更好的掌握和运用新的先进技术。对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要以新的应用技术为主。一是初级专业技术人员,主要以学习和掌握基本理论知识、专业知识及基本技能为主,提高独立解决业务技术问题的能力。二是中级专业技术人员主要是补充和更新专业知识,扩大知识面,了解和掌握科学技术发展趋势,提高理论研究水平和全面处理业务技术问题的能力。三是高级专业技术人员主要是针对科学技术最新的发展趋势和前沿理论,进行理论知识更新和丰富专业理论知识。使之掌握更为广博、更为深奥的学术理论和专业知识,提高创造发明和较高层次的科学理论水平。

3.对操作人员的岗位操作技能培训,使其作业更加标准化、规范化。一般操作人员因其岗位业务有着相对的固定性,因此,教育培训的重点应放在使其不断提高实际业务操作技能,熟悉所操作机械设备的性能、使用操作技巧、基本原理以及各自岗位的工艺流程,常见问题处理解决的方法等方面。

煤机制造企业职工培训的方法

篇6

【关键词】制造业企业 融资创新

一、制造业企业融资现状

(一)资本市场供需失衡

近一年多来,央行出于调控经济、抑制投资过热现象的发生,先后出台了一系列紧缩性货币政策,从而使得包括制造业在内的各行业企业的信贷份额大幅减少。而在金融危机爆发前的一段时期,类似的这种情况也曾出现过,市场上流动性总体水平的下降,导致制造业企业获取融资的数额相应减少、融资成本增加。而且,国内商业银行的贷款投向更加倾向于大型企业,中小型制造业企业的贷款额度被相应压缩。

(二)融资成本逐渐升高

2011年4月5日,央行宣布再加息25个基点,而在此前的不到7个月里,央行已宣布加息3次。虽然通过加息这种货币政策可以抑制物价的过快上涨,但是其对于整个资本市场,尤其是企业而言打击是巨大的。目前1年期贷款利率已达6.31%,而且下一步还极有可能再次攀升,利率的升高将导致利息支出和财务费用的增加,这无疑将大大提高制造业企业的融资成本。另一方面,存款准备金率的升高也压缩了信贷规模,在这种环境下各商业银行的信贷风险系数也随之调高,贷款门槛抬高,这就意味着制造业企业更难通过正式金融渠道获取资金,为此不得不求助于非正式金融市场,而后者的市场利率肯定会比前者高出许多。

(三)融资渠道拓展不佳

近年来,国内制造业企业通过IPO上市、发行企业债、融资租赁等方式在融资领域取得了一些成果,部分缓解了融资的巨大压力,有效降低了企业的融资成本,但总体而言其发展仍然较慢。2009年,创业板上市正式获准,一部分成长性高科技制造业企业在深交所上市,直接进入资本市场融资,而另一部分制造业企业则通过依附或者挂靠大企业,也实现了资本市场的间接融资。但是,从总体来看,创业板IPO并不能解决所有制造业企业的上市难题,受限于公司规模、财务状况、上市成本或其他原因不能实现上市的为大多数,甚至包括一部分国有大中型制造业企业,上市无法真正破解企业融资的困局。

(四)过于依赖股权融资

目前,国内大多数制造业上市公司在融资过程中过于倚重于股权融资,而对于内源式融资却不够重视,这无疑会大大增加企业的筹融资成本,给企业的发展增添不确定性因素。从现有的融资方式来看,制造业上市公司除了较偏好于股权融资外,还对信贷融资、债券融资比较感兴趣,但却将资金成本最小、风险最低的内源式融资排在最后的位置,这明显与融资优序理论相矛盾,从而造成了上市公司的“融资悖论”。单从这一点上看,国内与国外相比已经显现出较大的差距,长期来讲这种差距不但会使国内制造业企业的资源、成本优势逐步丧失,而且还会影响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与企业价值最大化目标背道而驰。

二、国内制造业企业融资的创新思路

(一)积极发展金融租赁

所谓金融租赁,指一种集信贷、贸易、租赁于一体,以租赁物品的所有权与使用权相分离为特征的融资方式,其主要包括以下四种形式:直接租赁、杠杆租赁、转租赁和回租租赁。通过金融租赁,制造业企业仅通过少量资金即可获得所需的先进设备,以该设备生产的产品为债权,由此实现生产经营与偿还租金的同步进行。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制造业企业可通过建立租赁公司的形式,来实现资金回流、创造利润、增产增资以及提高融资能力、获得税收优惠和带动配套产品等连带效应。例如,制造业企业通过介入二级市场,采取委托杠杆经营租赁投资机制,通过租金回收投资的同时,还可获得租赁资产的折旧资源,以降低所得税税负。从上述角度来看,金融租赁这种融资方式最适合的行业即为制造业,其不但有利于业内企业及时选择适用的新设备或更新其设备,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而且也有助于企业规避资金波动的风险,增加企业的长期或短期偿债能力。

(二)结成战略合作联盟

金融危机期间,国内各制造业企业在地方政府的积极策应下,有目的的开展了一系列的战略合作行动,在这期间“抱团过冬”成为了各企业的共识。而在当前不利的货币金融政策环境下,各制造业企业也应积极借鉴该模式,采取联合集群融资方式,以共同渡过当前的融资困境。目前,可供选择的联合方式有两种,第一种是制造业企业集合发债,第二种是制造业企业联保贷款;前者是指通过统一组织、统一命名、统一担保、分别负债的方式,由多家制造业企业集合发行债券,从而可以扩大企业规模、增加抵抗风险的能力,该方式尤其适合同行业的制造业企业联合。而后者是指由业内领先的某企业或某几家企业组织相同或相近区域、资产和规模相当、彼此熟悉的企业组成联保体,向商业银行申请贷款,在此过程中联保体成员相互承担连带赔偿责任。采用这种方式,可以拉长企业链条、扩大企业规模,尤为适合同行业中上下游企业的联合。

(三)推行产业基金融资

在国外,产业投资基金为风险投资基金(Venture Capital)和私募股权投资基金(Private Equity)的集合概念,一般是指向具有高增长潜力的未上市企业进行股权或准股权投资,并参与被投资企业的经营管理,将所投资企业发育成熟后通过股权转让实现资本增值。而在我国,产业基金则相当于一个软贷款,是由政府提倡并主导的,推行模式类似于国外的“银行投资于基金,基金再投资于产业”的做法,力求通过该基金实现对产业的支持,同时又达到规避风险的效果。而产业基金与银行直接贷款方式最大的不同在于企业自身对产业基金使用的自主性会更高,更加灵活。目前,虽然产业基金在我国还处于探索阶段,并未真正推出,但其基金来源方案早已确定,即以国家开发银行为主,其余部分以社会融资补充,其中包括地方政府的财政支持。由此可见,产业基金作为今后深化银企合作的一种重要方式,其对制造业企业而言的确具有积极的作用。

(四)尝试私募股权融资

所谓私募股权(Private Equity),即是指通过私募形式对私有企业或非上市企业进行的权益性投资,在交易实施过程中附带考虑将来的退出机制,也即通过上市、并购或管理层回购等方式转让股权实现资本增值的一种融资方式。目前,作为衔接企业和资本市场的桥梁,私募基金的主要退出方式包括IPO(公开上市)、股权转让、回购、清盘等,退出也即实现了股权市场化。而从当前国内的实际情况来看,在制造业企业利用资本市场融资有限的条件下,发展专业投资于制造业的私募基金是解决制造业企业筹融资的理想选择。通过私募股权融资,企业可以吸收社会上各类资金的流入,而最重要的是可以拓展其融资渠道,有效缓解当前企业的融资难题。但是,国内制造业企业在通过贷款、上市等方式实施融资之前,如何通过成熟的私募方式实现权益性融资,是目前各企业亟待解决的难题。

主要参考文献:

[1]王人杰.装备制造业企业融资途径的探讨[J].经济师,2011(1).

[2]胡敏.浅析如何利用金融政策解决东北老工业基地融资问题[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09(3).

篇7

张琴芬口中的“天竹”纤维究竟又是一种什么样的产品呢?

据介绍,“天竹”纤维是河北吉藁化纤有限责任公司利用中国四川广泛生产的竹子为原料经专利技术生产的新型纤维素纤维。该纤维在土壤中可自然降解,且对环境无任何污染。它保持了竹子原有的抗菌、抑菌作用,同时也具有吸湿透气性好、手感柔软、织物悬垂性好、抗紫外线效果好,易打理,染色性能优良、耐磨、不起毛球等特性。成为继天丝、大豆纤维、甲壳素纤维之后的又一新型纺织原料。目前“天竹”纤维已占据了国内90%多的竹纤维市场份额。

跟普通产品相比,虽然“天竹”纤维成本较高,但它具有抗菌、抑菌性,滑爽、排汗的速度也特别快。一件加入了竹纤维材料的休闲西装,在日本市场的售价达59万日元,一件夹克衫为69万日元。在国内,一件含竹纤维的衬衣或裙子,售价一般几百元。

也正是由于竹纤维优异的环保性能以及其高附加值,使得诸多企业纷纷加入到对于竹纤维产品的开发和应用“大军”,目前铜牛、红都、如意、华纺、江苏AB、三枪、瑞亚高科、恒美、华帛、洁丽雅等知名服装、家纺、面料生产企业都在研发、生产竹纤维产品。

北京雪莲集团有限公司总工程师兼技术中心主任邵志京十分看好“天竹”纤维在羊绒产业的应用。他认为,“天竹”纤维具有良好的吸湿和抗菌性,尤其是在与羊绒的结合方面具备很大的发展潜力。“‘天竹’纤维首先是有很好的亲肤性,这一点和羊绒本身的性质很接近,此外,‘天竹’纤维吸湿性能优越,而且其抗菌性也比较适合做夏装类的产品,这对于近年来开始夏装类产品开发的雪莲而言,是尤其看重的一点。”此外,邵志京认为,相比羊绒来说,“天竹”纤维在价格方面相对较低,使用“天竹”纤维和羊绒进行混纺,不仅可以集合两种纤维各自的优点,而且就其整个产品的成本而言也大大降低,这对于产品的销售无疑是非常重要的一点。

目前雪莲公司的“天竹”纤维产品主要还是应用于夏装,但冬装类的内衣目前也已有一个广泛的应用。而下一步,如何通过后整理能够使“天竹”纤维更接近羊绒产品的一种手感和风格,是其研发的一个重点。

温州市圣卡萝服饰有限公司品牌总监于丽虽然是今年刚刚接触到“天竹”纤维,但对于其在女装市场的应用前景非常有信心。“‘天竹’纤维除非常符合目前市场上人们对于环保的一种追求外,更重要的是它还具有非常好的手感,完全不像是由竹子的纤维做出来的, 感觉更有点像含毛量的东西,手感特别好。”目前公司正在对其进行进一步的考察,认为如果价格、花色、下单量等都可以达到要求的话,将把它广泛应用于公司的大衣、套装、裤子以及衬衫等系列产品的开发生产中。

正是由于诸多企业的纷纷看好,自2000年问世以来,“天竹”纤维平均每年保持了30%的增长速度。目前,在“天竹”纤维终端产品中,针织内衣类的“天竹”纤维使用量已经达到45.4%,巾被类、袜类、床品、休闲面料的使用量分别为19.4%、16.4%、10.5%、4.3%,其它领域产品的“天竹”纤维使用量为4.0%。“天竹”纤维已经逐渐深入到百姓生活中。

而为进一步推动“天竹”纤维的产业化应用,2010年3月29日,河北吉藁化纤有限责任公司还与国家纺织产品开发中心共同组建了天竹纤维产品开发协作体系,而这一体系的启动也标志着“天竹”纤维的产业化推广工作进入全面实施阶段。

篇8

一、宁夏制造业发展的基础

(一)产业发展势头强劲

首先,产业规模增长较快。2006—2012年间,宁夏生产总值增速均值达到12.23%,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均值达到16.41%。2012年,宁夏生产总值达到2326.64亿元,其中,第二产业增加值1158.58亿元,工业增加值878.64亿元,轻工业与重工业比重为12‥88。其次,重点制造业蓬勃发展。在机床工具、矿山机械、电工电气、仪器仪表、起重机械等装备制造领域,宁夏聚集了一批优势企业;凭借回族文化和特色农产品富集等优势,正逐步打造成为中国清真食品、穆斯林用品生产基地和流通集散地;还形成了从羊绒原材料到各种羊绒制品完整的产业链条和以灵武、同心为中心的羊绒产业集群。再次,成为重要的产业转移承接地。全区招商系统坚持实施“产业对接、拓展市场、对外宣传”三大战略,引进了一批推动地区经济发展优势项目,建设飞地工业园,探索产业转移新形式,从招商逐渐转变为选商,通过承接产业转移延伸区域产业链。同时,内陆开放型发展模式初步确立。借助产业、金融、能源、通道建设等领域取得重大政策突破的机遇,中阿博览会、银川滨河新区、阅海湾中央商务区、中国(吴忠)清真食品穆斯林用品产业园、银川保税区等内陆开放载体方兴未艾。

(二)产业发展优势独特

一是政策优势。宁夏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的成立为宁夏制造业发展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政策优势。二是资源优势。宁夏平原土地肥沃,耕地总面积达1650万亩,人均占有量全国第三,可为特色农业及深加工、工业建设用地提供土地支撑;煤炭探明储量全国第六,将在全国能源供应中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水资源相当丰富,宁夏可以引入新疆和内蒙古煤炭资源进行加工利用。三是宁夏是我国唯一的省级回族自治区和最大的穆斯林聚居区,与阿拉伯国家有着天然的文化基础和情感联系,在对阿拉伯国家和穆斯林地区交流合作中具有独特的人文优势。四是地理相对优势。宁夏地处新欧亚大陆桥国内段的中枢位置,探索内陆开放之路,将发挥承东启西、连南接北的区位优势。

(三)产业发展面临难得机遇

1、国家新一轮主动开放

党的十把推进开放合作提高一个新的高度,提出要开启新一轮主动开放,完善互利共赢、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从总体上看,开放合作程度、体制机制创新、政策扶持力度都将进一步强化,这无疑有利于宁夏发展内陆开放型经济。从更深层次看,沿海、内陆、沿边地区在开放经济格局中将进一步协同发展,宁夏等内陆地区将是新时期实施主动开放战略的重点。

2、中阿合作前景广阔

大部分阿拉伯国家工业化程度低,尤其是海湾六国,产业结构单一,食品和日用品的需求量很大,但自身无法自给自足。正在打造内陆开放型经济的宁夏,可以依托清真食品穆斯林用品等重点产业,并发挥中阿交流平台作用,盘活面向阿拉伯国家的区内、国内各类产业。

3、阿拉伯国家经济社会转型及“向东看”

自从2004年“中阿合作论坛”成立以来,阿拉伯国家“向东看”的政策倾向日益明显,特别是近两年国际格局变化,阿拉伯国家对中国期望值升高。在阿拉伯国家变革、重建过程中需要的商品、技术与设备,是中国有能力提供的。

(四)尚且存在的不足

1、参与国际分工程度不高

2012年宁夏进出口总额22.17亿美元,比上年下降3.0%。其中,出口16.41亿美元,增长2.6%。外贸活动不仅远远弱于东部沿海地区,甚至不如新疆等外向型程度较高的西部地区,并未融入国际生产体系。

2、产业化程度不深

多年来宁夏矿产及能源开发中存在深度开发项目少、技术水平低、科技进步和创新能力不足、附加值低等产业化程度不深的问题。

3、低成本同质化竞争

宁夏支柱制造业集群内部成员间缺乏合作紧密,缺乏有效的产业分工机制,缺乏对自身在集群内部产业链上所处环节的战略性定位。

4、资源能源消耗较大

电力、有色金属、化工、煤炭、石油、黑色金属等重工业的发展是推动宁夏工业化进程加快发展的主要部门,从单位产值角度看,宁夏是我国主要的高能耗高污染产品的生产基地。

5、产业园区聚集效应不显著

存在园区产业功能分布不明显、基础设施建设滞后、配套设施和服务功能不完善、产业聚集度低、集聚效应欠缺等问题。

6、对内对外开放的体制机制还不完善

行政管理层级过多、效率不高,导致在招商引资、项目建设等诸多方面难以统筹安排,依托市场配置资源的成分和比例较低,市场体系不完备、市场中介组织不发达、市场规则不健全。

二、做大做强宁夏内陆开放型产业意义重要

(一)对于宁夏可以壮大特色制造业、优化产业结构、转变产业发展方式、有效整合区内外资源

首先是拓宽产业发展格局。通过制造业的内引外联,整合国内区内各类生产要素和产业资源,积极开辟中东中亚等新兴市场,将改变宁夏的制造业以往的分工地位,能源化工、装备制造业、清真食品及穆斯林制品业、羊绒纺织业等将得到极大发展。其次是提升产业竞争力。宁夏特色制造业将通过开放式发展在整合产业链上下功夫,强化对资源垄断的程度及定价权,不断掌握核心技术、品牌、市场,不断提高市场反应速度、增强研发能力、提高生产工艺水平、提升产品线、优化利润率。再次是探索可持续发展新模式。通过制造业的全方位开放式发展,能够实现国际分工地位的提升,将资源价格和环境治理内部化于成本和价格;通过开放合作,逐步淘汰落后产能,将延长产业链,发展下游产业,实现产业可持续发展。

(二)对于全国可以进一步理顺向阿向穆开放合作的国内产业链、促进中阿产业合作,并为我国发展内陆开放型产业积累经验

一是强化与新兴市场经济技术合作。不断开拓宁夏重点制造业的新市场、新合作对象,有利于优化国内产业布局和经济结构、提高我国能源安全水平、开拓新兴市场、吸引中东石油美元、实现中阿和中中(亚)互利共赢携手发展。二是整合向阿向穆开放的国际国内市场和资源。由于宁夏本身是经济小省,无论是原料还是设备较多从外采购,这更加有利于实现内引外联的发展模式,即以对外开放带动对内产业链整合,再以国内资源整合实现更高层次的对外开放。三是探索内陆地区开发开放的新路径。推进宁夏制造业搭建向西开放的平台,全面加强我国与阿拉伯国家以及世界穆斯林地区的经贸合作交流,有利于形成沿海、沿边和内陆开放互为依托、相辅相成的战略格局。

三、发展宁夏内陆开放型产业的基本思路

对于煤电化—高载能产业、羊绒工业—纺织业、钽铌铍新材料、特色农产品、清真食品穆斯林用品等宁夏重点制造业,应在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开放中塑造内陆开放型发展模式。在全方位开放过程中,利用国内外、区内外在资本、技术、人才供应方面的势差,强化区内外、国内外市场和各类生产要素的有机互补,不仅要对世界各类型国家特别是阿拉伯国家及穆斯林地区开放贸易和投资等领域,也要重视与国内其他省区形成经济技术有效合作、产业联系互动的发展格局。在多层次开放过程中,要充分利用好各类国土功能区,在不同的“政策优惠梯田”中合理布局各类产业活动;并以国家建设重要的综合交通枢纽为契机,全面提升宁夏基础设施水平,加快建立起结构完整、协调互动、安全高效、保障有力的综合性、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建设国际区际大通道。在宽领域开放过程中,要充分整合投资洽谈、文化交流、订单承接等领域的开放优势,以打造中阿合作平台为契机,加大力度吸引产能在宁夏聚集,做大装备制造业、新能源、食品、物流等一批新兴产业和特色优势产业,实现东中西产业链在宁夏地区合理汇集。

四、促进宁夏内陆开放型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科学布局宁夏重点制造业

在开放环境下优先发展内陆开放型经济的重点制造业,大力推进产业结构调整,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实现单一煤电产业向多元产业转型,加快能源化工、装备制造、清真食品穆斯林用品、新材料、生物医药等产业。同时,创新资源高效利用模式,支持资源深加工转化项目优先在试验区布局,探索资源节约和持续利用的有效途径,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推进园区的循环化改造。

(二)加强产业链招商

针对宁夏重点产业,加大产业链招商选商力度,把延长和提升特色产业链作为重点。以建链、补链、强链为目的,积极引导和鼓励劳动密集型、资源加工型和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向宁夏有序转移,并通过投资合作、委托管理、收益共享等多种形式促进区域产业转移和承接。

(三)有效利用产业园区

明确园区的产业定位和发展方向,重视发展产业关联程度较高的产业;要创新园区管理体制和开发机制,建立以服务为核心的政府公共服务平台;鼓励民间资金通过投资、联营、入股等多种方式参与园区建设;加强园区道路管网、通讯网络、污水处理等配套设施建设,提升园区承载能力。

(四)加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

首先,加强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建设高水平的科研平台,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建立技术研发机构和创办海外研发机构,鼓励有条件的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建立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其次,加强重大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加快构建国家级、区级及其他创新平台相互支撑、相互协调的科技创新平台体系,大力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再次,完善投入机制。认真贯彻执行国家和自治区关于科技投入的政策法规,把各级财政科技投入的年均增长高于本级财政支出增长速度纳入目标责任制;并健全创业投资机制,构建多层次、多渠道支持企业创新的投融资体制。同时,加强创新人才队伍建设。建立健全人才培养、引进、使用、评价、激励机制,打造高端人才的聚集地和优质劳动力的富集地。

(五)加强国际区际交通基础设施建设

以宁夏与周边地区的物流通道建设为依托,创新基础设施投融资体制,放宽市场准入标准,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进入铁路、公路、市政等领域,积极主动促进国际区际大通道建设。

一方面,加强内联国内的大通道建设。重点建设银川至西安铁路、包兰铁路银川至兰州复线、宝中铁路复线、太中银铁路中卫至定边段和银川至定边段复线,规划研究银川至北京、新疆及中东部地区新建铁路通道;进一步完善公路交通网络,加大国省干线改造力度,尽快打通省际“断头路”;加快实施银川河东机场3期扩建工程,提升中卫、固原支线机场服务功能,推进石嘴山通勤机场建设。

另一方面,打造向西向阿国际大通道。以宁夏航空口岸为中心,以惠农陆路口岸、银川开发区陆路口岸、中宁陆路口岸为支点,加强电子口岸信息平台建设,建设固原陆路口岸,形成“空—铁—公—海”多模式联运,形成连接天津港、连云港、青岛港等东部海港的高效、快捷、低成本、立体化的人流物流大通道。此外,宁夏应协调沿线各地区,促进中国与伊朗、中亚5国签署便利通关协议,实现沿途海关监管互认,一次申报、一次查验、一次放行。

(六)支持清真食品穆斯林用品优先“走出去”

宁夏可以清真食品穆斯林用品为发展内陆开放型经济的先导产业。重视对阿拉伯国家伊斯兰地区生活习惯的市场调研,加强严格符合阿拉伯国家市场需求的清真食品穆斯林用品的研发设计;建设国家级清真认证(Halal认证)中心,制定阿拉伯国家伊斯兰地区接受认可的宁夏地区清真标准,并以此严格规范区内企业,塑造区域品牌;通过大力发展标准化生产、现代技术精深加工和国际清真食品认证,全力打造绿色、有机、清真高端特色农产品,建设清真食品穆斯林用品生产基地;大力支持清真食品穆斯林用品展销活动,既要在区内建设国际穆斯林商贸城等商贸中心,还要通过合资方式在中东地区设立展销平台。

(七)优化产业发展环境

1、进一步加强与阿拉伯国家和穆斯林地区的经贸联系

积极探索建立高级别、高层次的内陆开放制度性合作机制,以宁夏为窗口提高中国—阿拉伯穆斯林的区域经济合作水平,营造和平稳定、平等互信、合作共赢的发展环境。建立政府、民间、企业多层次交流合作机制,支持阿拉伯国家穆斯林地区的企业和机构在宁夏设立商务服务机构;加强中阿媒体的交流与合作,争取中阿双方充分利用各自的“报纸、广播、电视、互联网等大众传媒促进双边经贸合作;走专业化会展道路,优化现代化展馆及配套设施建设,进一步完善会展服务体系,把中阿博览会打造成著名的国际会展品牌。

2、加强建设用地保障

实施相对宽松的土地政策,鼓励建设项目充分利用低丘、缓坡、荒滩等未利用土地,保障产业发展用地需求,降低土地开发成本。探索“先征后转、征转分离”的征地新模式,建立多元化征地补偿新机制,将征地补偿与农民社会保障等长远生计结合起来。准许开展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入股、土地股份合作等多种征地安置模式试点。

3、严把环境保护关

杜绝先污染后治理的落后发展模式。首先,在选择承接产业和引进项目时,高度重视环境保护,认真做好环境评估,严防高污染、高能耗企业进入承接地或产业园区。其次,要加强过程控制,切实加强环境监测与治理,把企业生产纳入循环经济总体规划,防止污染物超标排放。再次,要进行末端治理,对生产排放的废弃物及时回收处理和再利用。

4、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努力形成灵活高效的社会服务体系和国际化营商环境,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健全资本、人才、土地等要素市场,提高贸易投资便利化程度。一方面,加强宁夏自治区各级政府的政效能建设。改革和解决决策机制,更新管理和服务手段,建立注重效果和公众满意程度的政府绩效评估制度,营造良好的服务环境。另一方面,要改进行政审批工作。探索在试验区境内开展对阿贸易的进出口企业统一纳入、特殊管理,适度调整限制进出口目录,对中阿贸易产品出口配额实行计划单列。

篇9

关键词: 服务型制造企业;服务质量改进;质量功能展开

中图分类号:F27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2)05-0028-02

0引言

当前,面对产品同质化、利润率下降、消费者需求复杂化等难题,中国制造企业重生产轻服务的模式将难以维持。世界金融危机和出口紧缩加剧了这种紧迫性,中国制造型企业在全球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同时也是开拓新疆土的大好机遇。纵观发达国家制造业发展史,世界发达国家的企业大都经历了从纯粹的产品生产向服务业务模式转型的长期演化历程,纯制造企业大幅度减少,服务业务的比重不断增加。调查公司AndyNeely2010年对全球13000家制造业上市公司提供的服务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发达国家制造业服务化的水平明显高于正处在工业化进程中的国家。美国制造与服务融合型的企业占制造企业总数的58%,芬兰的这一比值为51%、马来西亚是45%、荷兰是40%、比利时是37%。中国服务型制造业进程相对落后,具备服务型制造业能力的企业仅占所有企业的2.2%。这是中国制造业发展长期处于价值链低端的重要原因。本文应用QFD方法,通过考察服务型制造企业内外部门对服务质量的期望需求,借助灰色模糊理论的方法,为企业提供一种改进服务质量的结构化方法,从而帮助管理者更有效地改进、提高本企业的服务质量,以此提高企业的整体效益。

1相关文献回顾

无论是服务质量的评价(是什么),还是服务质量的改进(怎么办),都必须建立在对服务质量内涵(为何是)的深刻把握上。目前为止,国内外对服务质量的研究主要是集中在对其概念和测评,以及服务质量改进后的应用上。

1.1 服务质量概念层面研究在服务质量的概念的探讨上,目前,学术界对服务质量的定义并不完全统一,Gronroos(1982)[1]提出了顾客感知服务质量的概念,并论证了服务质量从本质上讲是一种感知,是由顾客的服务期望与其接受的服务经历比较的结果。服务质量的高低取决于顾客的感知,其最终评价者是顾客而不是企业。PZB(1985)[2]认为,顾客认知的服务质量是由顾客认知与期望之间差距的方向及大小所决定的。当期望服务等于认知服务,认知服务质量是令人满意的;当期望服务超过认知服务,认知服务质量低于令人满意的水平,而随着差距加大会趋向完全令人无法接受的水平;当期望服务低于认知服务时,认知质量超过令人满意的水平,而随着差距加大会趋向理想的质量。

1.2 服务质量测评研究为了评价服务质量,PZB(1991)提出了SERVQUAL服务质量评价模型。通过对服务质量的决定因素和顾客如何对服务质量进行感知的研究发现,大概有10个维度决定服务质量,之后他们将这10个维度归结为五个维度,即服务质量的有形性、可靠性、响应性、安全性和移情性。顾客对服务的五个维度的感知并不代表服务质量的水平,而是顾客在对服务和期望的服务比较后才判断服务质量水平。在顾客对服务五个维度的感知与期望差距的基础上,他们还创建了一种量化的评价服务质量的Servqual方法。Cronin和Taylor(1992)以服务绩效作为衡量服务质量的基础,提出了SERVPERF模型。虽然SERVPERF问项与SERVQUAL创新性不大,但比SERVQUAL简单实用,由于运用更多的统计研究方法,如辨别效度和幅合效度,其解释能力和信度更强,因此被应用于餐饮业等的服务质量评价中。以SERVQUAL为代表的量表测量法在各服务行业的质量评价中得到了广泛的运用,但当着眼于服务质量改进的评价,尤其是涉及服务质量维度重要性的评价,单纯的量表法还不够,需要结合其他数学工具,比如有的学者运用层次分析法探究一个多维度的层次量表来衡量医疗服务质量和探究这个量表预测重要服务输出的能力。

1.3服务质量改进研究关于服务质量改进的实际应用,近些年来主要应用在酒店、超市零售、医院、交通运输等许多方面。Rodolfo Vazquez等[5]探讨了超市零售业的服务质量管理,构建了包括可靠性、外在质量方面、个人交互接触及宏观政策制度四个维度,共计28个问题的服务质量测评问卷。经过实际的调研,将28个问题修改简化到了18个。最后经过数据分析来研究维度和问题的重要性,为以后服务质量的改进指明了重点。Kim等(2004)提出了一种基于熵方法(Entropy Method)的服务质量改进程序(Service-quality Improvement Program, SQIP),并应用于快餐服务中。Bailie等(2007)利用持续质量改进(Continuous Quality Improvement,CQI)技术分析澳大利亚医疗服务。Liou等(2010)应用一种改进的多目标折中和优化方案,改进台湾本地航线的服务质量。

2基于QFD的服务质量改进模型的实证研究

2.1 数据来源与收集本文选择了上海Y公司(瓦楞纸箱企业)进行研究,在Y公司工作12年之久的高管人员的帮助下,笔者顺利地采集到了所需要的数据。本文所选变量也是Y公司非常关注的因素,能够确保实证数据的有效性,同时能够对Y公司提高服务质量方面提出宝贵的建议。

问卷的调查内容包括服务的有形性、可靠性、响应性、保证性和移情性五大指标,其中每个指标都具有3~4个问题,即二级评价指标,由顾客回答。采用对称量表形式,具体做法是将问卷评分级度划分为五等:很高(非常赞同)为5分、较高(比较赞同)为4分、一般(难以说清)为3分、较低(较不赞同)为2分、极低(非常不赞同)为1分,通过分别统计五种情况所占的百分比,可以确定各项指标在顾客群体中的相应评价度。

本文的市场调查方式主要是采取发送电子邮件方式来完成研究所需要的数据收集部分。由于Y公司的业务都是B2B的业务模式,顾客个体都是实体公司,所以每次发送问卷的数量只有50份,每个月末定期发一次,共发放了5次。由于顾客比较重视我们公司的服务质量改进,在调研的过程中非常配合。总共发送的问卷是250份,回收232份,回收率为92.8%;其中有效问卷是216份,有效率约为93%。

2.2 数据处理

2.2.1 描述性统计分析本研究应用SPSS17.0统计软件,逐个对因变量和自变量的各个度量指标进行信度分析,得出Cronbach'sα的值,其内部一致性(即信度检验)检验结果显示,本研究涉及到的所有潜变量的Cronbach'sα系数均大于0.8,说明本调查问卷的信度比较好。运行SPSS的因子分析,相应的显着水平为0.000,因此可认为相关系数矩阵与单位矩阵有显著性差异。同时,KMO为0.71大于0.5,可知原有变量效度比较高。

2.2.2 服务质量测评分析对收集到的顾客感知服务质量各个维度内的共17个指标数据进行因子分析,得到的KMO抽样适度测定值为0.71,大于0.5,说明可以进行因子分析。因子分析中采用主成分分析法提取因子。按照方差最大旋转法进行旋转,取特征值大于l的主成分作为因素,结果得到6个因素,与原构思一致,所提取的5个因素解释了69.367%的变异。

本文使用相对阈值法,即从样本矩阵中寻找最大、最小和中等值,作为上限、下限和中等值。将5划分为第一档次;3,4划分为第二档次;1,2划分为第三个档次。

根据收集到的有效顾客调查问卷,分别进行各灰类统计数计算。对于指标X11根据各个顾客的打分,分别计算各灰类统计数,指标X11的单项权矩阵为:(0.40450.48330.1122)。利用从主成分分析法中得到的服务质量指标体系权重乘以单因素模糊矩阵R,得到模糊综合评判阵。B=WR=(0.2240.3630.121)。将模糊综合评判阵标准化再乘以服务质量评价等级矩阵V的转置矩阵得到模糊综合评价结果Z。Z=BV=3.582

可见Y公司的服务质量处在中等水平,距离“非常满意”还有一定的距离,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并逐渐发展壮大,Y公司需要采取措施不断提高其服务质量。

3结论

服务型制造企业具有服务性行业的明显特征,而优质的服务质量可谓是服务型制造企业在激烈竞争的市场上的立足之本。随着国际服务型制造企业对我国客户市场的纷纷抢摊,如何有效提升我国企业服务质量,充分挖掘自身优势,将自身资源优化配置,最大限度地满足最重要的客户,从而实现企业、客户“双赢”的局面,是我国学术界研究的重要课题,也是影响企业在市场上运营成败之关键。本文对服务型制造服务质量改进进行了一些粗浅的研究与探索,并为Y公司服务质量改进提出了建议,这些建议对其他类似的服务型制造企业也具有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Gronroos C:Strategic Management and Marketing in the Service Sector[R]. Research Reports No.8, Swedish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Business Administration, Helsinki, 1982.

篇10

关键词:通用飞机 适航取证 生产许可证 质量控制系统

通用飞机是指用于通用航空的飞机。由于其具有机型小,起降条件要求低,运营成本低廉等优点,近几年在国内外通用飞机市场呈现快速发展态势。随着我国低空空域管理改革进程的推进及民航“十二五”发展规划将”通用航空规模快速扩大”列入民航“十二五”发展的主要目标,尽快研制出通用飞机并在短时间内推向市场,已成为通用飞机制造企业的当务之急。本文通过对适航法规的研讨、实际适航工作的摸索及借鉴其他民机制造企业的成功经验,对取得生产许可证的可行性方案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归纳如下:

1.在认真分析航空器合格审定系统评审大纲ACSEP条款的基础上,进行取证策划

通用飞机取得生产许可证主要依据AP-21-AA-2010-04R4《生产批准和监督程序》,它是民航总局依据CCAR-21-R3《民用航空产品和零部件合格审定规定》制定的程序文件,其附件航空器合格审定系统评审大纲ACSEP,是适航当局对取证企业质量控制系统的评审提纲,也是对取证企业质量控制系统的要求,适用于生产许可审定阶段和生产许可证后的监督。适航当局对取证企业的生产许可审查主要审查企业的质量控制系统,如质量控制系统符合ACSEP要求,就能取得适航当局的生产许可批准。因此,认真研究合格审定系统评审大纲ACSEP的条款,在此基础上进行取证策划,保证在组织管理、设计控制、软件质量控制、制造控制、供应商控制等六大系统要素方面得到有效管理和控制,并对照其各项评审内容的详细要求进行准备和自查,是企业取证工作的实质性内容。

2.建立适合企业情况的适航取证工作体系的模式

适航取证工作,工作量大、难度高,这些工作不是哪个部门能单独完成的,必须使各职能部门及相关人员形成协调的有机整体,即建立取证工作体系,共同完成任务。

适航取证工作体系的模式, 要根据企业的自身情况来考虑。根据企业是否有产品设计能力和制造能力,适航取证工作体系一般有如下两种模式:

2.1厂所合一的企业。一般需成立适航取证领导小组(取证领导小组),下设适航取证办公室(适航办),再同时分设质量部门适航室和设计部门适航室,这种模式是目前大型主机厂普遍采取的模式。

2.2厂所分开、在研制中又相互依存的单位。这种模式设计单位不具备产品试制能力,而制造单位又不具备设计能力,必须通过合作共同完成任务。一般需在厂所(研究院)之间建立联合领导小组,下设适航取证办公室,再下分设厂质量适航部适航室和设计(研究院)适航室。在取生产许可证期间,取证领导小组和适航取证办公室应以制造厂及其领导为主。

一般通用飞机制造企业较适合采用这种适航取证工作体系的模式,优点在于:厂所(院)既各自相对独立,在适航取证的不同阶段,互换主要角色,又都参与适航取证全过程,特别是制造单位可在型号合格证申请阶段尽早介入取证工作,掌握取证进度,并在型号合格审定阶段就开展生产许可证相应的准备工作,这对尽快取得生产许可证非常有利。

3.选择适当的取证模式

依据CCAR-21-R3《民用航空产品和零部件合格审定规定》,生产批准有两种模式,一种是依据AP-21-AA-2010-04R4《生产批准和监督程序》,建立质量控制系统,经适航当局审定合格,获得生产许可证;另一种是依据适航管理程序AP-21-08《仅依靠型号合格证生产的审定和监督程序》,建立生产检验系统,经适航当局审定合格,获得生产检验系统批准书APIS。

鉴于目前新建的通用飞机制造企业大多有生产军机或民机的基础,人员、技术、设备都较成熟,具备建立质量控制系统的基础和能力,因此首选模式宜为直接取生产许可证,较之于先取生产检验系统批准书,其至少有下列优点:①减少了适航当局参与对产品符合性检查和监督。②不需为每件完工产品提交符合性声明。获得生产检验系统批准书APIS,则要求每一件完工产品提交符合性声明,对于不合格品的原样使用和返修,生产检验系统的不合格品审理委员会MRB做出处理结论后,还必须提交给适航当局获得工程批准,材料待用中的牌号待用也是如此,此项工作繁琐而且工作量大。而取得生产许可证后,这项工作就大幅度简化了。③无需进一步证明,即刻对完工产品颁发单机适航批准证书。④不经总装或飞行试验即可颁发出口适航证。

4.建立完善的质量控制系统

完善的质量控制系统是取PC证的关键,一套完善的质量控制系统从策划、文件编写、到运行实施应注意以下几点:

4.1符合适航法规要求、涵盖质量控制系统全部职能

根据AP-21-AA-2010-04R4《生产批准和监督程序》的要求,适航当局的评审主要是依据其附录航空器合格审定系统评审大纲ACSEP的的评判准则,对质量控制资料和现场评审,实质就是审核质量控制文件体系及质量控制系统的运转情况和有效性。而航空器合格审定系统评审大纲ACSEP是围绕组织管理、设计控制、软件质量控制、制造控制、供应商控制等六大系统要素来体现质量控制系统主要职能的,因此,质量控制系统的建立应紧紧围绕这些主要职能,包括技术资料的控制、制造过程的控制、特种工艺、无损检测、工具和量具的控制、对供应商的控制和接收检验、试验、器材评审、储存、产品交付的控制、技术支援和使用困难、自我审核等内容。

4.2具有完整合理的文件层次结构

质量控制文件的结构一般分四层,第一层是质量手册,是质量控制文件的顶层文件,作为质量系统审核的基本依据,由质量部门起草,经公司总经理批准后实施。

第二层是质量控制程序,规定质量控制要求、明确与控制对象有关的部门、人员的职责和完成该活动的控制内容、方法和程序,应按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由各业务主管部门编写,公司质量副总批准后实施。程序文件是适航检查的重点,直接影响整个质量体系的完整性和有效性。第三层是具体的作业性文件,由各部门自行组织编写、审查、批准并实施。第四层是作为见证性文件的质量记录,是保障质量体系顺利进行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一般作为附录包含在程序文件中。四个层次只有构架清楚,才能使整个体系完善、合理。

4.3确定好质量控制系统的主题

确定好质量控制系统的主题,有两种有效的方法:首先,参照AP-21-AA-2010-

04R4《生产批准和监督程序》附录航空附录器合格审定系统评审大纲ACSEP六大要素来确定主题,要避免机械地参照,有时对同一质量活动,ACSEP可能从不同角度对质量控制程序分别提出要求,如不仔细分析,可能会编多份程序,而有时ACSEP所提的某一程序要求,可能对应几项质量活动,需分解成几份程序。其次,要结合企业各部门的职责分工来确定主题。由于企业各部门在质量控制系统中都承担一定的质量控制职能,因此按各部门分工组织编写程序,对落实质量责任和实施管理很有好处。

5.取型号合格证阶段可为取生产许可证所做的准备

为避免工作重复,缩短取证周期,企业在取TC阶段就可着手准备PC的工作。例如确定关键件、重要件、规定产品的标识和位置方法、实施制造和装配指令(FO、AO)、组织首件检验、开展人员资格培训、建立不合格品审理委员会(MRB)、供应商控制等。

以建立不合格品审理委员会(MRB)这项工作为例:AP-21-AA-2010-04R4附录ACSEP中529条款规定:是否建立不合格品审理委员会MRB,并且有文件规定和能正常运转?包括对MRB建立、授权、控制方式等程序的要求。在取TC阶段,企业为进行设计验证试验所生产的试验件,在进入适航验证试验前,按规定必须向型号审核组提交制造符合性声明,并接受审查组的制造符合性检查,在制造符合性声明中,要说明试验件的器材待用或不合格品返修等偏离情况,这就要求企业在型号合格审定阶段建立不合格品审理委员会MRB,负责偏离许可评审,并将评审结果提交当局审查组批准才能实施,这才能保证设计验证试验的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