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的美学价值范文

时间:2023-10-18 17:40:0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建筑的美学价值,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建筑的美学价值

篇1

随着社会的发展,建筑学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建筑,越来越多的建筑拔地而起。它是一种与人们生活分离不开的艺术,具有可观的使用价值,然而使用功能并不是其仅有的价值,在为人们营造各种舒适安乐的居所的同时还能给人们带来艺术上的享受。从美学分离出来的建筑学伴随社会经济以及科学技术的发展,现如今的建筑已经成为了综合性很强的专业且同时具备一定的独立性。集艺术感受和使用功能等等多个方面内容于一身的建筑,它与文学或者音乐这些艺术的形式不大相同,它本身具有实体性,然而又与雕塑这样的实体性艺术形式不尽相同,建筑不仅仅有视觉上的艺术性质,它还有良好的使用功能。越来越多的人们将建筑与美学联系在一起,以下是我们针对这方面进行的深入研究与探讨。

从建筑的使用功能到艺术审美的过程

1.建筑发展历史

从某种意义上说,人类的发展历史也是建筑发展的历史,往前能追溯到史前的巢居与穴居,往后放眼于未来数量更加众多的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从在原始村落耸立的各种动物的图腾发展到现在有各自信仰的教堂与寺庙,形形的建筑物隶属于哪一个时期就带有哪一时期的特色,它在展现某一时期人们的精神状态的同时还代表了那个时期的生产力发展水平。

在旧石器时代,人类生产力水平特别低,为了有遮蔽并求得生存,人们选择进入到岩洞或山洞里躲避各种灾难。这就说明最开始的建筑并没有与美学产生任何联系,它只是与鸟窝甚至鼠洞的功能一样,安全与生存在那个时代才是首要的,所以充其量,建筑也就是用来为人类提供安身立命的地方。随后,人们逐渐学会画一些图形图画在他们栖身的洞壁上,用一些粗犷稚拙的线条对他们自身经历的故事与感情进行表达,这个时候的山洞已经不再是仅用来保持生存的场所,而是已经带有一些富有精神意义的审美情趣。伴随地理条件和气候条件的不停变化,人们营建的经验日益累积技术也有所提升,人类逐渐由穴居发展到半穴居最后居所已经完全建造于地面上,人们才真正开始建造房屋以及村落。有历史遗迹证明,早在六七千年以前,人们就已经会用特殊结构建造房屋建筑来保持房屋坚固耐用。随后又有众多历史遗迹的建筑实例表明,随着历史发展,人们的建筑逐渐出现功能分区,建筑越来越复杂的结构以及建筑内墙面的文化都昭示着人类建筑已经不再停留在自身居住层面上,而是很快发展到了精神寄托层面上。建筑发展史的一次次飞跃促进了社会意识的表征方式以及物化形态的形成。

2.建筑自身的特点

建筑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实用、坚固以及美观,这也是建筑中最重要的三个性质。建筑要能够支撑人们在其上面活动,并且承受住重物的压力而矗立不动视为坚固;能为人们所用,具有某些使用功能即为实用的建筑,这也是建筑中最为明显的一个特征;从艺术审美的角度来看,为人们提供良好的使用功能的同时具备相当的审美价值,这是好的建筑艺术。在时下建筑运动浪潮里,占据重要地位的功能主义越来越突出,绝大多数建筑的教学院校都从建筑功能的排布来实行基础建筑教育。然而功能与审美何为先后?事实上,所谓建筑并无纯粹物质与精神功能,更无纯粹的形式与意义。建筑是一个有机整体,而实用功能与艺术审美其实作为建筑师们为达到方便认识与设计的目的特意划分而成的。作为建筑的标准理念,实用、坚固与美观贯穿于整个建筑的各个方面。

3.“形式追随功能”引起的思考

现代主义的运动最常用的口号就是“形式追随功能”,它体现出来的建筑哲学为建筑发展提供了巨大动力也产生了极大的冲击。“形式追随功能”主张建筑设计要以人类使用功能做原始出发点,摒弃多余装饰,运用新技术和新材料,提倡少即为多,装饰是罪恶,并且认为建筑一直是居住的机器,它对建筑发展的重要推动作用促使其成为建筑设计准则很久,并且影响延续到今日。

原本现代主义处于理性的统治下属于一种简洁纯粹的美学,但是随着这个时代张扬个性的脚步不断前进,人类已经对随处可见的钢筋混凝土的古板建筑有所厌烦,产生了对这种认为人的行为是机械行为、认为建筑是全部用逻辑解释物质世界思想的恐惧感。当代人们的社会生活越来越丰富,随之而来的审美多元化水平也越来越高,理所当然,建筑也越来越趋于多元化,这对建筑的分类和辨识造成一定的困难,然而从那些大型甚至超大型的建筑更能够得到富于时代精神的一些道理,在众多复杂因素背后,人们开始展开对形式的追求,这就意味着建筑可以是一种形式上的梦想,他视觉化和图像化的立体体验为广大人民的审美体验建筑出独特的一面。建筑使用价值与它所具有的象征和文化价值的分离越来越大,从某种意义上说,建筑已经是人们生活范围内的某种“形式”消费。

建筑美学分析

1.建筑美学的学术意义

建筑美能够对人类存在价值加以体现并且可以对人类存在的根基进行强化,这是建筑美最高的境界,栖居空间艺术创造是其本质。时下建筑美学也呈现出多元化趋势,美学价值的标准动荡容易引起人们的恐慌。所以从价值论角度来对建筑美学的价值进行重建是具有重要理论与学术意义的,统一建筑美学价值观念的建立也是必需的。价值论建筑美学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它有人文科学属性,是理论的一种积淀与深化探索。同时它还是某种特定方向的艺术价值取向与层次意义理念的追求,它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进行创新性思维的探索。着眼于自然科学以及人文科学的发展,在历史文化中探索理论依据,以不同课题为出发点进行研究,有关建筑美学的研究学术价值

较高。

2.建筑美学的实用价值

作为建筑主创作的灵魂部分,建筑美学的思想同时还是组成建筑哲学的重要成分。继承并发扬传统建筑精髓之处的价值论建筑美学,对世界上有益的建筑文化成分成功进行吸收,时下建筑的艺术精神以及哲学思想都已得到完美体现,将历史发展过程中经历的所有优秀文化审美建筑创作融合到一起,进行一个优秀文化总结与发展,这就具有相当重要的实用价值。另外,建筑美学价值理论有助于符合当代精神文化的广大人们群众审美意识的建立,还能够对“经济”、“实用”以及“美观”三者之间对立统一的关系进行正确的处理,避免了浪费现象的出现。同时它还能对基本建设正确走向以及高层建筑健康发展理念进行积极引导,促进可持续发展历程。从价值层面上,建筑的美学价值能够反映不同时代、地域甚至不同名族的人类审美取向,还能够对建筑评价和创作进行指导。例如重庆的湖广会馆,它的建筑基础是共同利益,关系到各行业的商业发展,主要功能是维持市场以及行业的秩序,是目前规模最庞大的会馆

建筑。

建筑美学价值是建筑师的审美价值尺度,它能够帮助建筑师正确掌握美学理论,启迪创造智慧。而且立足于社会发展的角度,建筑美学价值还可以对人们审美判断建筑做引导,有益于人们建筑审美水平的提高,帮助认同感顺利产生这也是认识人类自身根本的一个途径。对建筑美学价值的研究与探索扩展出新的美学的理念,建筑创作的思维形式逐渐丰富。如今,建筑已经是城市空间上的主角,高层建筑与独具特色的建筑随处可见,建筑给人们带来强烈的视觉冲击表现的十分耀眼,成为城市美学的关键因素。为避免不合理建筑对建筑美学的影响,深度研究建筑美学价值研究很重要,创新性建筑创作理论的应用有助于当今时代建筑的蓬勃发展,有很强的实

用性。

建筑的使用功能与美学价值之间的联系分析

1.建筑的使用功能分析

作为建筑区别于别种艺术最大的特点,建筑的使用功能得到特别强调,而实践了功能主义的产生。建筑理论在不断发展的进程中,占据特别重要位置的是建筑空间,这在国内国外都有很多文献记载。众多实例都说明建筑的使用功能是建筑的最基本要素,建筑结构基础为人们提供挡风遮雨的基础,视觉作用在某种限制的前提下更为突出,人们真正切身体验的不是空间效果,而是建筑的本质。例如北京国家游泳中心,也就是水立方,它设计新颖,有着独特的结构,但是它与国家体育场十分协调,完全满足2008年北京奥运会赛事对其功能上的要求,且赛后运营较为容易,这就是建筑使用功能的良好

说明。

2.建筑形式的特点

在组成建筑的各个部分里,建筑师能够强行加以自定的大概只有细部部分。细部的感觉于审美的注意力部分是不可或缺的,有关于基本的审美选择活动以及评论反映较为复杂的过程,细部感觉都是最为基础的部分。从根本来说,一个成功的建筑需要具有一定的细部部分,这样才会经得起大众的审视及观察。然而细部要求必须与建筑整体格局相适应,它属于建筑整体中的某个部分,而不是要突出于整体建筑风格而独立存在。在建筑的过程中,对主导构思加以歪曲,不遵循设计控制而对细部进行肆意滥用是不具意义且令人生厌的。就比如词汇与语句之间的联系,整体建筑风格就好比一个语句,而建筑细部则是其中的某个词汇,细部被允许拥有自己特别的含义,然而从语句整体来分析的情况下,细部要为整体服务,不可以使整个语句有歧义出现。

决定建筑形式因素是多方面的,在各种因素之中,最重要的就是文化因素。就像中国古代的皇宫建筑,它处处都体现着皇权与威严,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尽收其中;还有我国的各大园林建筑,虽然大多表面上看起来无序,但是骨子里充满了老庄的“天人合一”和谐思想。拉普卜特经研究人类学而发现:要根据自身所处环境具备的文化特性的研究作为基础进行建筑设计,“设计”的目的就是表达这种特性于环境空间组织当中,然后基于任何环境之间进行互动的某些因素对其进行修正。对建筑形式有决定性影响的根本要素就是文化,而其他的气候或者地理位置等等都属于修正要素。当面临实际环境与设计问题的时候,要先做主位推敲,从文化内部伊始,站在使用者的立场考虑事情,不能用局外人的眼光来看。

3.建筑使用功能与美学价值二者之间的联系

作为一种艺术,建筑的使用功能与美学价值之间究竟是什么关系,仅仅就是单纯的形式追随功能么?或者是先对建筑风格加以确定,然后再对功能排布加以实行?建筑的使用功能是对人们的物质需求加以体现,它对人们行为的方式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艺术审美则是人们精神需求的体现,它用来对建筑精神的价值做出评判,在某种程度上对人们审美的追求加以影响。罗杰・斯克鲁顿曾经说过:“美可以成为其活动的一种结果,但不是其目的。”也就是说建筑的使用功能才是建筑设计及其建造的根本目的,而建筑美学价值只是一种建筑设计的结果。

篇2

【关键词】高层建筑;美学价值;建筑美学

前言

建筑是一种综合性艺术,是一部凝固的史诗。她积淀着人类的历史,体现了各国人民丰富的想象力和独特的思维方式。人类在建筑艺术中表现了复杂多样的美学思想,并要求以空间组合、比例、尺度、色彩、质感、体型等建筑艺术语言,统一多变,主次分明,有和谐韵律的结构布局,表现出多种不同的意境和风格。近年来,随着建筑美学研究的不断发展,它的内容还在进一步扩大。当代建筑美学正在更广阔的领域中对建筑美感的心理构成因素、建筑创作的形象思维特征、自然美与环境美的美学内容、形式美的形成与发展等课题进行广泛深入的研究,它反映了当今建筑美学发展的新趋向。

一、高层建筑美学价值的基本内涵分析x

高层建筑美学价值是指作为客体存在的高层建筑的外部形状、内部构造、实际使用功能等方面是否满足使用主体人的审美标准和实际要求,如果基本符合或完全满足,人就会产生心理上的认同和肯定,那么高层建筑就具有美学价值。高层建筑美学价值包括物质层面和精神层面,物质层面的高层建筑美学价值是指建筑是否满足人类最基本的生存要求(比如遮风挡雨,避免日晒,取暖),是否满足使用者提出的功能、技术以及安全方面的要求;精神层面的高层建筑美学价值是更高层次的需求,是指高层建筑是否符合使用者的身份和气质,是否符合使用者的文化素养,是否让使用者在心理上产生认同和愉悦,产生精神上的满足。高层建筑美学价值侧重于精神层面的研究,这属于艺术美学价值的范畴。它强调高层建筑在作为人类生存生活基本场所的同时,其艺术美学价值给大家所带来的精神上的享受。

二、高层建筑美学价值的表现及影响问题分析

1、高层建筑包含了很强的城市美学价值。“城市美学是一门研究建筑、城镇、大地景观等一般审美规律的综合性部门分支美学,城市美学所涉及的美学门类则主要有环境美学、技术美学、生活美学、艺术美学。城市美学是内容很广泛的一门学科,有很多表现形式,人们在谈论城市美学时,一般涉及城市标志、城市空间、城市形象 3 个方面。伴随着经济实力的提高,各个城市都在极力发展高层建筑,先后涌现出很多标志性的建筑,人们在提到一个城市的时候,首先想到的是其标志性的建筑,更或者,一个标志性的建筑就是一个城市的代名词和最好标记。比如台北的 101 大楼,吉隆坡的皮特纳斯双塔,上海的东方明珠,巴黎的埃菲尔铁塔。这些建筑极大地美化了城市天际线,它们与自然景观、邻近建筑高低错落,组成了一幅和谐的画面。白天,这些挺拔高耸的建筑轮廓就像跌宕起伏音乐节奏在律动;夜晚,高层建筑流光溢彩,霓虹闪烁,整个城市就像美轮美奂的海市蜃楼。高层建筑实现了建筑垂直方向的立体化发展,这使得建筑面积大大增加,节约了城市土地,这样可以把更多的土地开辟为公园和绿化场所,使得城市绿化率大大提高,净化城市空气,让城市实现生态化发展,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2、高层建筑体现了多方面的科技美学价值。“科技美学是以科学技术领域中的审美价值形态及其规律作为研究的对象,它是美学与科学技术的交叉学科。它肯定科学技术本身具有审美价值,科技美学由科学美学和技术美学两部分构成。”高层建筑本身就是物理学、力学、化学、材料学、数学、结构学、建筑学等科学发展的综合结晶,蕴含了极高的科技美学价值,显示了当代科学技术发展的成果。科学技术的发展为高层建筑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技术支持,使得高层建筑的科技美学价值有了更高的提升,这也潜移默化地影响了人们的审美价值,逐步地鉴赏科技美学。高层建筑与科学之间的关系非常紧密,任意一种科学的发展都会引起高层建筑在内部构造或者外观形式上的改变。材料的改变会引起高层建筑整个材料及其审美价值的改变,玻璃材料和现代钢结构的出现使教堂从幽暗封闭转向了明亮开放,美国洛杉矶的水晶教堂就是最好的例证。整个建筑不再肃穆阴森,变得轻盈飘逸,晶莹剔透,甚至连砖石结构的钟塔也被玻璃塔所取代。可见科学美学散发着它非凡的魅力。技术是建筑发展的原始动力之一,高层建筑更是通过技术在其内部构造以及外观造型方面的运用,达到技术与造型的完美融合,展现新的美学价值。不同时期的高层建筑所展现的技术美学价值是与同时期的科学技术水平相一致的。最早的高层建筑侧重于工程技术与建筑功能的运用,现代高层建筑极力表现技术在艺术创意方面的重要作用。当代高层建筑尤为强调人文环境,精神追求与科技的互相结合,这种技术美学价值包含了相当的人文精神和人为关怀。

3、高层建筑美学价值的负面影响。高层建筑既美化装饰城市,又使科技发展节节升高,但是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一把双刃剑,都有它的正反利弊两面性。我们在肯定高层建筑积极性的同时,也不能忽视它带来的负面影响。高层建筑到了一定的高度,其节约用地将不会太明显,但是其造价将会成倍地增加,极其昂贵。不少专家学者对此曾提出过尖锐的批评,著名建筑师菲利普·约翰逊就是其中一位,他对高层建筑的奢侈提出来强烈的谴责:“摩天大厦将永远是空想,它们永远是昂贵的,它们永远是额外的。在我们的时代当然能用摩天大厦的众多实例去庆祝文化,我们注视的生活方式由摩天大厦最好地表达出来了。摩天大厦在美国文化中有伟大的方面,但他们已经停止建造高层建筑了。”高度是高层建筑引以为荣的特征,同时也是它自身的一个弊病所在。在面对地震、飓风、泥石流等自然灾害,以及火灾、爆炸、恐怖袭击等人为灾害时,由于高层建筑内部构造极其复杂,再加上其内部容纳的人员多,不容易在短时间内对人员进行安置和疏散,相较于底层建筑会造成比较大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

三、高层建筑美学发展的方向

“生态美学是一种在新时代经济与文化背景下产生的有关人类的崭新的存在观,是一种人与自然、社会达到动态平衡、和谐一致的处于生态审美状态的存在观,是一种新时想的审美的人生,一种‘绿色的人生’。”其包含着深刻的人文精神,生态美学的本质特征是和谐,同样和谐也是高层建筑生态美学价值所在。这种和谐不仅包括高层建筑与自然环境的和谐,也包含了它与社会环境、文化环境的和谐,并且要体现出其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未来的高层建筑将走向生态和高科技相结合的道路,将结合地域环境,实现生态化科技、园林化空间、仿生效益整体和谐的生态美学价值。现在很多高层建筑都建有空中花园,可以增加高空中的氧气供给,同时采用新材料和新技术,减轻高层建筑中的热岛效应,达到最佳居住状态。在高层建筑发展的过程中,它给人类生活提供了诸多的便利,改善了居住环境,加大了绿化面积,美化了城市景观,并使得各种新技术可以很快地应用于实践中;但是这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的负面影响。虽然如此,我们对高层建筑还是应该抱着积极的心态予以肯定,用更新的技术让高层建筑走向生态高科技的方向,更好地实现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实现更好的生态美学价值。

参考文献:

[1]马武定.城市美学之一[J].规划师,2002

篇3

一、健美操教学在博爱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实施的必要性分析

(1)健美操已被入教材,成为学生必修体育项目之一。健美操这一体育项目,近几年在中学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已于2001年被列入中学体育与健康课本,而且是作为单独一章的内容供学生学习。博爱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使用的体育与健康教材是由河南省职业技术教育教学研究室组织编写由电子工业出版社出版的,在教材的第四章也介绍了健美操的相关知识,其中有健美操的概述、健美操的内容和健美操成套范例。由此可见,教材组织编写者对健美操教学的重视,这也反映了国家对中学生体育与健康课中健美操这一运动项目的重视。因此,在中等职业学校开展健美操教学活动不仅是顺应时代的发展,更是契合国家制定的学校体育的目标。

(2)促进学生身体形态的良好发育,形成正确的身体姿态。健美操是融音乐和舞蹈于一体,集力量与柔美于一身的运动项目,是力与美的完美结合,它对动作控制力和身体姿态要求比较严格。青少年学生正处在生理和心理发育的高峰期,身体形态的可塑性比较强,抓住这个敏感期在体育与健康课堂上开展健美操的教学活动,不仅有利于学生身体形态的正常发育,而且有利于形成正确的身体姿态。

(3)促进学生机能水平和体能水平的提高。健美操作为一项有氧健身运动,具有较强的节奏感,动作舒展而有力度,经常参加健美操运动,可以促进血液循环,提高心血管的功能,改善呼吸系统的机能,促进骨骼肌肉的生长发育,还能促使中枢神经系统及其主导部分大脑皮层的兴奋增强,抑制加强,从而改善神经系统的灵活性,提高大脑皮层的综合分析能力,促使机能水平得到提高。

(4)促进学生自信心和表现力的提高。据调查,博爱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很多学生没有接触过健美操,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讲,学习一套完整的健美操动作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这就要求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要有克服困难、迎难而上、坚持到底的精神。当熟练的掌握一套完整的动作时,学生对自己的能力有了充分的肯定,特别是在得到老师的赞赏之后,自信心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因此,在中等职业学校开展健美操教学活动,可以激发学生的表现热情,提高学生的表现力。

此外,健美操运动本身的特性和功效有利于尊重学生的身心发展,也有利于促进其主体性、全面性、综合性、协调性和实践性的发展,同时也有利于学生热情开朗、积极主动的性格的形成。学生在节奏鲜明、动感热情的音乐节奏下进行健美操的练习,不仅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和体形的塑造,而且也有利于培养学生体会美、表现美、追求美、创造美的能力,陶冶学生美的情操。

二、健美操教学在博爱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实施的可行性分析

(1)动作简单易学,适合不同性别和年龄层次的学生。健美操是融音乐、舞蹈、体操、娱乐、健身为一体的运动项目,初级的健美操动作和广播体操动作相似,动作结构简单,节奏较慢,适合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学习。不同性别的学生在参与健美操运动的过程中可以把其特有的优势发挥得淋漓尽致,如男生在跳健美操的过程中可以展现其特有的力量的特点,而女生则可以展现其柔美的一面。

(2)运动形式多样,对场地和器材的要求不高。据调查,目前博爱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体育场地器材存在不足的现象,在体育与健康课中,由于场地器材的限制,一部分学生不能真正参与到体育锻炼中来,导致体育与健康课的练习密度不大,达不到体育与健康课要求的运动强度。特别是隔网对抗性的项目:如羽毛球,由于场地和器材的限制,一部分学生根本没有机会或者是机会很少进行隔网对抗。乒乓球运动也是如此。与这些运动项目相比,健美操独有的优势就凸显出来了,健美操运动不会受到场地和器材的限制,学生在不需要任何器材的情况下就可以进行锻炼,而且不需要特定的场地,在篮球场、田径场甚至是校园的一片空地上就可以进行锻炼,而且运动形式多样,运动方式灵活,运动强度容易控制。

(3)动作节奏鲜明,学生学习健美操的热情很高。健美操这一运动项目,因为其动作丰富多样,音乐伴奏鲜明而富有激情,既有深受女生喜欢的优美的舞蹈动作,又有男生喜欢的健美动作的力与美,因此,近几年得到了飞速的发展。本学期博爱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也进行了健美操的教学,对学生来说健美操是一个比较新颖有趣的运动项目,学生对健美操的学习热情很高。

三、健美操教学内容的安排

健美操分为健身健美操和竞技健美操。因为竞技健美操动作难度较大,对身体素质要求很高,其运动对象一般是专业化的健美操运动员,不适合在中学推广。健身健美操也叫大众健身操,动作简单易学,比较适合在校园里推广普及。健身健美操按风格又可以分为街舞健美操、啦啦操、爵士健美操、搏击健美操等。在博爱职专推广健美操的主要目的是不断丰富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使学生的身体得到锻炼,所以在内容的安排上,要选择适合学生年龄特征和身心发展规律的动作,难度不能太大,程度不能过深,同时向学生传授一些健美操的基本技能和基础的理论性知识,让学生对健美操有一个充分的认识与了解。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里技能和理论方面得到双重的提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运用鼓励性的语言和动作提示,提高学生学习健美操的信心,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逐渐培养学生学习健美操的兴趣。

四、健美操教学方法的选择

(1)观摩启发式教学。在学生学习健美操的动作之前,要让学生充分地了解健美操运动,教师可以在健美操理论讲解之后合理地安排学生观摩一些健美操动作示范和大规模的健美操比赛,在选择观摩视频的时候,教师要尽可能地收集不同风格的健美操,如啦啦操、搏击健美操、爵士健美操等,这样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健美操的兴趣,而且也可以使学生在观摩视频的过程中视野更加开阔,对健美操运动有更充分的认识,为今后的健美操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2)语言启发式教学。在健美操的教学过程中,语言启发是必不可少的。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讲,生动、准确、激情并且富有艺术性的语言讲解蕴含着更浓厚的情感色彩,这样在与学生进行心灵沟通的时候会更加有效。从生理学的角度来讲,这类语言更能刺激学生的神经细胞,使学生的神经高度兴奋,对健美操的教学极其有利。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用准确简洁的语言对学生进行要求,要用简明扼要的语言讲解动作要领,通过语言讲解可以使学生心神领会,促进学生掌握标准动作,以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3)联想启发式教学。虽然健美操极富有表现力和节奏感,但健美操动作的学习过程却很枯燥,特别是对于刚接触健美操的学生来说,因为不能跟着音乐节奏进行动作练习,此时学习健美操的热情会有所降低。教师遇到这种问题时,就要善于运用联想启发式教学,在教学过程中进行语言提示的同时要引导学生进行积极的联想,想象自己是最棒的,鼓励学生积极学习。当学生把动作练习熟练之后,跟上音乐的节奏,引导学生把每次练习都想象成在舞台上进行表演,这样学生的自信心就会提高,对学生的表现力也有很大的帮助。

五、课后的评价

教师在上完每节健美操课后,还要对学生对本节课内容的掌握进行总结,这包括对学生技能动作的掌握和学习态度的总结。在进行总结时,教师要多鼓励少批评,多赞赏少责备,鼓励学生积极地进行学习,提高学生学习健美操的兴趣。此外,教师还要经常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询问学生在学习健美操动作时遇到的困难,然后有针对性地采用合适的教学手段解决这些困难。同时教师还要思考自己所采用的教学方法是否适合学生的成长特点,然后进行适当地改进和调整,以促进教学效果的提高。

篇4

关键词:美学、建筑、经济效益

中图分类号: TS958 文献标识码: A

美学是种“不言而喻的感动”,是一种“无法用言语完整描述,但是它在情感上的满足却非常饱满”的体验,但可以概括的说“美学”是一种与生活价值契合的、丰富美好的内涵与时代精神,而且建筑的质量与美能够达到“最高境界的统一”。人们可以自然而然的觉察到“美”这种喜悦、生动、充满感动的内涵。这或许是“建筑”与“美学”最大的交集,也是“建筑美学”最显著的特质。

当“建筑美学”与“经济价值”这两个观念被联系起来的时候,过去“对美的追求”这种看似无形的价值,就会被创造出来,抽象的美学效果,有了较为直观的衡量标准。而当这样的重视成为一种社会共识的时候,建筑美学经济的价值将因此普及,建筑师更多元的设计理念将会被业主,政府管理部门所采用。而越来越多的美学建筑出现在大家的生活中,建筑美学的价值受到重视的程度与日俱增;然后,透过可持续的观念倡导与推广,一种整体性的建筑质量提升就会出现。反过来又促进了建筑美学的提升,这是一个相辅相成的联动关系。

那么,建筑美学经济,到底能为我们带来多少社会影响与“经济价值”呢?

这个问题没有标准答案,因为价值必须与人有所互动才能衡量。首先建筑实体要具备了建筑美学的基础、结构与量体,使用者在期间开始互动的时候,建筑提供的空间享受,便会在人的活动中开始产生,这种价值就是建筑美学经济的价值。而且使用者须具备一定的美学鉴赏能力与消费基础,了解美学的价值所在。使美学经济能具有实际的评价体现。

建筑美学可以为城市带来多少经济价值呢?放眼世界,你可以找到不同的答案:例如埃及的金字塔、巴黎的卢浮宫、北京的故宫,悉尼的歌剧院,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城市,但是建筑美学所能创造出来的城市价值,每年吸引着大量的游客前往。为当地的城市带来可观的旅游收入。因此,美的建筑也能拯救一座城市。慕名而来的游客带来的旅游经济也可以成为城市复兴的动力。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传统工业的崩溃,以及1983年洪灾对城市中心的毁坏,曾经是欧洲重要的钢铁及造船业中心的毕尔巴鄂日渐萧条,经济发展出现了增长乏力和城市人口减少的现象,同时城市也存在规划混乱、环境污染和城市交通问题等弊病,尤其是中心区废弃码头及大量的造船厂,滨水地区的大量衰退,萧条的氛围严重影响了城市形象。

针对这些城市问题,自1989年起毕尔巴鄂市开始实施一个以艺术、文化、贸易及旅游设施建设为主导的综合性城市复兴计划,目标是将毕尔巴鄂建设成为国际性的商贸文化和旅游中心。复兴计划由8个主要的子项目组成,15年来共投入资金15亿美元。在这些项目中,古根海姆博物馆是毕尔巴鄂城市改造计划中的重要环节。建设经费1亿5千万欧元。博物馆由普利茨克建筑奖获得者弗兰克・盖里设计,博物馆在1997年正式落成启用,虽然整个艺术馆耗资12.7亿美元(约合108亿人民元),在博物馆建成的第一年,毕尔巴鄂便吸引了130万参观者,使得区域的经济活动增加了2.1亿美元,其中3000万美元为政府税收。到第三年时,带来的经济效益已超过4.5亿美元,直接门票收入占毕尔巴鄂税收的4%,带动的相关收入则占到20%以上。仅仅6年,启动项目的资金便全数收回,同时还为该地区带来1亿5千万欧元的收入。城市活力随之复苏。古根海姆博物馆活化了当地的经济(巴斯克省的工业产品净值因此成长了五倍之多),这座现代艺术博物馆创造了4万5千个就业机会。如今,毕尔巴鄂古根海姆博物馆给地方经济带来的效益已成为众多大学研究课题,哈佛设计院称其为“古根海姆效应”。毕尔巴鄂也因此在城建领域捧得多项殊荣。2004年威尼斯双年展,毕市荣获世界最佳城建规划奖。西班牙和欧洲其它城市纷纷效仿,以期获得毕尔巴鄂古根海姆的神奇效应。该效应象征着一个城市的变革愿望:毕尔巴鄂要在工业时代的废墟上,重建一个新的城市。

在接下来的几年中,毕尔巴鄂又邀请世界多位著名建筑师为其设计各种标志性建筑。如今,徜徉在毕尔巴鄂街头,就如同走入一个露天的建筑艺术群中,有西班牙建筑大师圣地亚哥・卡拉特拉瓦的“白桥”、日本建筑大师矶崎新的塔楼,也有正在改造的奥拉维阿加城区。一些列的城市更新项目让毕尔巴鄂焕然一新,以往的萧条景象因为众多充满活力的新建的建筑项目而烟消云散。毕尔巴鄂不再只属于西班牙,而真正变成了欧洲的一个著名艺术旅游城市。如今,毕尔巴鄂已成为全欧洲生活、旅游、投资条件最好的城市之一。市长依尼亚奇阿斯古纳说:“我们为古根海姆博物馆感到骄傲,但我们同样为河水中重现这座钛合金建筑的清澈倒影而骄傲。”“古根海姆++”让毕尔巴鄂重生,加号所代表的正是这座城市的复兴。古根海姆的“美”拯救了一个濒临崩溃的城市,并形成了当时一种前所未有的经济效益,这种经济效益在数量上是无法统计出来的,但是影响是有目共睹的。

品牌的形象与设计的价值是一体的两面,其实从这个角度来看,建筑本身就是一种设计。也能作为一种品牌或商标。所以“建筑美学,就是建筑的设计价值”。如果这样的价值可以成为全民的生活态度、生活选择的话,它就自然形成一种竞争力。因为一种国家民族的共同生活态度,就是文化。就是设计力的内涵,也就会自然形成一个经济力。

曾经的新天地保留着大量的石库门建筑――特定时期的历史产物,记录着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上海平常百姓的生活,是老上海建筑的标签之一。随着时代的发展,石库门所形成的居住社区以及不能满足现代居住的需求了,90年代的城市发展,大面积的石库门建筑消失,原有的记忆在逐渐消亡,人们才意识到要保留这一特有的建筑院落。

现在,在一座座历史建筑里,上海新天地被打造成了有着欧式风情的休闲和娱乐群落。这里汇集了各式的酒吧、餐厅和夜总会,成为上海最潮流标签和品牌之一。白天,有很多中外游客来新天地观光、拍照留念;夜幕降临,这里更是弥漫着浪漫的欧陆风情。露天的酒吧、咖啡吧备受年轻时尚一族和老外们的欢迎。在里面逛了一圈之后,游客还可以去就近的太平桥绿地走走逛逛,感受另一种风情。新天地因其历史文化的轮廓和内部空间的现代化,以及国际性的经营内容,使中老年人走进新天地感到它很怀旧,年青人则觉得很时尚,外国人走进新天地感到它很“中国”,中国人则觉得很洋气。于是新天地很快成为沪上休闲文化彰显品位的聚集地,成为了大上海引领时尚潮流的新地标。

上海新天地的投资高达10多亿元,但实际并非如此计算。由于“新天地”的品牌效应,带动了周边房地产地价的提升,从最开始周边的每平方米8000元~10000元,到现在的每平方米3万元以上。除此之外,更加明显的建筑美学经济效应出现:租金再贵,大家还是抢破头要进来,让建筑美学的硬件和软件,都在这里人文荟萃。企业,外资、旅馆、餐厅纷纷进驻,对生活条件有追求的并以中青年一代为主力的多金消费者也进入享受各国美食、名贵服饰、进口商品、艺术、创意设计、mix-use的复合使用,所有生活的活动都可以在这里发生。

随“新天地”老街区更新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很多历史名城开始效仿“新天地”品牌模式,打造出自己的城市历史文化品牌,比如成都的宽窄巷子、北京的前门大街、福州的三坊七巷等等。

篇5

关键词:高层建筑;美学;形式

中图分类号:[TU20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引言:

高层建筑是一种特殊的建筑,随着垂直交通技术的发展,它成功的把传统建筑水平发展的模式转变为垂直发展的模式。虽然在19世纪末期就已经出现,但是真正在世界上得到普遍的发展还是在20世纪中叶。新世纪以来高层建筑的发展正逐渐成为现代建筑技术和美学形式发展的顶峰,并且以其巨大的体量影响着城市的空间形态。高层建筑的产生无论从体量比例、立面风格,还是从细部设计以及材料的选择上,都具有其独特的美学价值形式。下面结合笔者的实践,针对高层建筑美学的形式及表现手法进行分析。

一、高层建筑美学形式的原理及表现

高层建筑作为一种特殊的建筑类型,一方面继承了建筑注重其内部功能和精神意义的内涵,另一方面高层建筑与结构技术的紧密联系,使得结构的选择和材料的应用对于高层建筑的形式表现有很大的影响。结构上的合理与技术上的可行性是建筑功能设计的关键,同时也在深层意义上决定了高层建筑形式的表现。

(1)统一的整体

高层建筑的造型往往并非是单一的简单集合性,而是由多种体量共同组成的复杂形体或群体。美国艺术心理学家鲁道夫阿恩海姆认为在任何情况下都应该把握住事物的整体和统一性,如果不能做到这一点,就谈不上创造或者欣赏。这体现在高层建筑上即为应该进行整体形象构思,而不是过分的突出某一造型元素。同时他还认为整体并不是由各部分的相加而得到的。也就是说高层建筑在设计里面构图中除了考虑开窗、遮阳、屋顶等功能要求之外,也要考虑创造出一种协调的整体效果。建筑形体设计的目的就是要解决这种整体和细节的关系,从整体出发来构思细部,同时通过细部的不断的变化,把各个部分有机的组合在一起。

(2)简化的形式

密斯凡德罗曾经提出“少即使多”的设计原则,他用玻璃和钢这种新建筑材料开拓了新一代超高层建筑的造型风格——简洁、明快,又充分体现新技术。他所做的纽约西格拉姆大厦便是这方面的代表,全部玻璃幕墙“板式”高层建筑的新手法,在当时成为风行的样板。树立的长方体,简洁精致,整齐划一和垂直向上的气势,很好的体现了其“少即是多”的主张。

形式的简化并不是简单,高层建筑设计中的简化,是建筑师运用尽可能少的结构特征把丰富的内容和多样化的形式组成一个有序整体的过程,是用少量的建筑造型元素表达丰富的建筑内涵。

(3)主体形式的多样性

新世纪以来,高层建筑设计的日新月异给城市建设中的景观带来了极大的影响,巨大的体量占据着城市的上部空间,具有很强的存在感。在高层建筑发展的过程中,由于技术、材料、设计手法等的局限,“板式”和“塔式”的摩天大楼曾经一度占据了一个时代,外部环境的相似,使人们很容易迷失在这些钢筋混凝土的世界中。随着社会的进步、技术的发展以及新的结构形式的出现,人们对于高层建筑形式创造的重心开始有了逐步的转移:造型的独特性以及具有地标感的辨识度,成为建筑设计师们在满足了其功能和结构条件后所考虑的高层建筑造型设计的第一要素。因为独特的造型形体和高层建筑形象更容易在同一环境下脱颖而出,造成与环境背景的分离,同时具有一定的主题性,诱导人们从建筑的外显识别建筑的内涵。

三、高层建筑的造型审美方法

自从现代建筑兴起以来,把建筑作为一件艺术品,从空间的角度对建筑进行艺术的解读是现代建筑理论研究的观点之一,相对于多层建筑来说,高层建筑形式受到更多的结构束缚限制,因此建筑形式与结构设计有着更为密切的联系,同时也具有更加明确、直观、突出的集合美特征。在许多具有艺术性美感的高层建筑作品中,建筑师表现了不同的倾向性,采用了不同的手法。

3.1 简洁的形体美

这一类型的的建筑体在外观上多呈现出几何或多种几何体组合的形式,如同前面提到的以密斯为代表的“板式”高层建筑的模式,在这一类型的建筑形式设计过程中,其平、立、剖面图也是以某些集合形体表现出来。但是无论是三维的几何体还是二维的几何图形,通常都不会给人带来具体的联想。

无论一个建筑师持何种观点和建筑理论,都无法回避建筑其造型特性。在建筑的造型特性中,由于受到建筑自身机构、空间、材料、功能等的兼职,最为明显也最为普遍化的便是几何或均衡的造型特征。勒·柯布西耶在《走向新建筑》中就对建筑的集合比例作了深入系统的研究和阐述,专门用了一章来论述老建筑中的几何“控制线”问题,他还运用“黄金分割比例”去分析人体比例,得出“理想模度”等,并用它们来指导他自己的设计。在建筑形体的塑造中,各种几何形体如长方体、三角锥、圆柱体等等是常常被运用的,他们之间的组合也是各式各样,表现不同的性格。均衡亦是建筑造型不可或缺的一种类型,最简单的一类均衡,就是常说的“对称”,高层建筑形式在平面保持对称的要求也与建筑力学以及建筑结构有密切的联系。如密斯设计的纽约西格拉姆大厦,线条精致而纤细,表现了几何精确的美感,同时各几何形体的相互链接也表现了准确和丰富性。同时也表达了现代主义的简约美学概念,即是利用简单纯粹的几何形体,赋予建筑物几何比例的规则的理性美,如图1。

图1 密斯作品——纽约西格拉姆大厦

3.2 曲面形体的自由美

现代高层建筑的美学造型特性,除了用纯粹的几何体量和对称的均衡形象表现以外,还有以追求曲线和不规则为目标的自由形式美。尤其是新世纪以来,建筑标新立异的时代日益强烈,它们以更随意的自由曲线 自由形体表现出精致的建筑的雕塑性。这类建筑充满了对自然的热爱,被赋予了生命感。如西班牙建筑大师高迪将这种对自然的热爱充分运用到了其作品中,建筑的造型及空间的处理均用流动的曲线来表达对大自然的向往。他从自然界中的动植物及景观中吸取灵感,将建筑物与自然环境紧密融合。在高迪的建筑作品中,我们几乎看不到一根直线条或一块平面,甚至是柱子都是以倾斜的表现建筑的生机,如图2。

图2 高迪作品——圣家堂图

不论人们对自然环境的日益关注或是商业利益的驱使,自由塑性的建筑造型越来越多的得到重视。这种对建筑线条的日趋追求,是时代条件下高层美学价值的一种体现,高层建筑从诞生以来就是标新立异,也寄托着人们对于城市形象的美好憧憬。

四、高层建筑美学形式的价值

一直以来对于高层建筑的造型问题都是建筑学术界热衷讨论的话题,高层建筑的出现在缩短交通距离和减少交通道路面积等方面做出了很大的功效。我们每个人每时每刻都处在由建筑物、建筑群和城市空间构成的形体环境中,自觉或者不自觉的从中体验到有关美的信息。

建筑美主要体现在物质和精神两个层面,尽管在特定的某种情况下,其价值会倾向于物质或者精神的其中一个方面,但是脱离了精神内涵单纯追求物质形式,或者脱离了使用功能单纯追求形式的象征意义,都是不可能使建筑形式具备相应的美学价值。

建筑的价值产生于建筑满足人的各种需求的过程中,因此高层建筑的视觉形式价值也不仅仅是高层建筑自身的一种属性,而是表现在高层建筑与使用者和视觉主体互动的过程中。高层建筑的视觉形式的功效在某种程度上满足人的需求,如果这种功效能够满足人的各项需求,那么这种建筑形式就是具有价值的,反之如果建筑形式与人之间不能建立这种有效的关系,那么这种建筑形式就不具备价值当然高层建筑通过其形式表现与人建立的这种关系是复杂且多变的,这其中作为审美主体的人在这种关系中通常起到很大的主导作用。

篇6

关键词:文化建筑;平面艺术设计;审美表达

文化建筑在我国建筑设计领域独树一帜,尤其是在文化属性表达上,更是将文化建筑的建筑特色与自然环境、人工环境、社会环境进行融合,突出对人的审美性、物质性、艺术性、精神性的意蕴表达。从文化建筑平面艺术设计的时间与空间关系上,不能孤立地审视文化建筑格局,而是要从文化建筑平面设计思维、审美心理,以及对公众的审美传达等方面,来增添文化建筑的平面艺术审美体验。本文就文化建筑与平面艺术设计展开融合论述,并以首都博物馆为例,挖掘与呈现其审美表达方式。

1文化建筑与平面艺术设计

建筑领域中的文化建筑,泛指以文化教育等为功能基础的各类综合性建筑,如博物院、图书馆、展览馆、文化遗迹、学府等建筑形式。相对于其他建筑,文化建筑除了遵循建筑结构设计要求之外,更要挖掘建筑的文化功能,特别是在创造特色文化内涵上,需要利用平面艺术设计手法来打造独具文化韵味的建筑美学风格,如印度的泰姬陵、法国的凯旋门、英国的大本钟,以及中国的故宫等。这些不同社会文化背景下的建筑设计风格,既展现了文化建筑自身的功能特点,又从精神文化上发挥了教育功用。平面艺术设计始于环境要素,而建筑设计源自其结构与功能,文化建筑与平面艺术设计的融合,旨在通过建筑学、艺术学理论,突出文化建筑的美观性与舒适性,以及文化教育功能。作为泛称,对于文化建筑平面艺术设计中的审美表达,也需要从建筑内部结构、建筑外部环境,以及建筑规划总体有序性上,展现文化建筑艺术设计审美创造,满足人对文化建筑的心理体验与审美鉴赏。

2文化建筑平面艺术设计的审美内涵

美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感知觉心理波动的理解与感受。美学认为,美有两种,一种为主观倾向美,另一种为客观倾向美。对于文化建筑的审美表达,就是基于文化建筑的美感,从建筑的直观美学与客观美学价值中作用于人的审美心理。审美心理学家提出,审美是人类心理活动规律的一种体现,也是对美感的体验活动,多表现为人的知、情、意。建筑平面艺术美学主要是设计师通过平面构图等来营造建筑环境,运用美学要素来吸引受众,让受众从视觉、听觉、触觉、嗅觉等方面来感知建筑环境的美学意蕴。同样,对于文化建筑,设计师要把控当代受众的审美心理共性,改变文化建筑平面设计与空间环境之间的关系,以多样化艺术语言来表达审美共性心理,激发受众的情感共鸣,呈现文化建筑的独具特色的文化审美感受。2.1平面艺术设计中的审美创造。文化建筑平面艺术设计是一种审美创造活动,是基于对人与建筑、环境之间的合规性、合目性的统一,从而改造建筑结构与环境的关系,使其更好地满足人的审美规律需求。美学提出,“‘劳动’是活的,是塑造形象之火。对于‘劳动’本身,并非机械地劳动,而是基于创造性内涵‘活’的劳动,具有明确的目的性、规律性。”同样,恩格斯也提出,“人离开动物愈远,他们对自然界的作用就愈带有经过思考的、有计划的、向着一定的和事先知道的目标前进的特征”。可见,愈是高级的、复杂的劳动,就愈需要进行周密、细致的艺术设计。所谓建筑平面艺术设计,就是要在追求美的过程中,以审美创造为目标来满足公众的审美心理。创造也是创新的过程,艺术设计的生命在于创新,平面艺术设计也在创新,如何从独具前瞻性、独创性的审美创造中推陈出新,就需要立足公众的审美诉求,进行创造。意大利前卫设计师李特萨斯在评价查理•依姆斯设计的椅子时提出,“并非只是设计椅子,而是设计一种坐的方式”。由此可见,对于文化建筑而言,平面艺术设计师需要结合受众对文化建筑的审美诉求,从而营造适宜的审美环境,达到审美创造的目标。2.2平面艺术设计中的审美欣赏。对于受众而言,其审美欣赏是什么?文化建筑平面艺术设计有哪些是值得欣赏的?简而言之,对于文化建筑平面艺术设计的审美欣赏,就是从受众的审美体验中获得心理上的美的感受。比如对建筑外观的审美愉悦,对建筑空间的审美享受,对建筑结构的和谐体验等。无论是何种审美欣赏,都将在一定程度上满足受众的审美认知。同样,文化建筑平面艺术设计中的一些技术缺陷、不足等问题,也将影响其审美欣赏体验。总的来说,无论是平面艺术设计形式上的审美愉悦,还是精神上的审美满足,都会与其内外形式的合理、悦目化设计有直接关系。

3首都博物馆在平面艺术设计中的审美表达

作为文化建筑,首都博物馆更具典型性。作为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博物馆,首都博物馆在平面艺术设计中更加注重审美表达的运用。3.1对公众审美需求的满足。文化建筑在建筑结构与格局上,不仅要满足功能服务,更要从体现审美价值上为受众营造独特的感官体验。也就是说,建筑与其文化属性的融合,旨在对受众精神与情感的双重交流,以凸显文化建筑的内涵价值。如何做到服务受众,需要从设计思想上表达真诚,从审美享受上突出人与建筑、环境的统一和谐。首都博物馆内部陈列的文物具有丰富的文化价值,在对其内容进行分类基础上,依照相应的时间、种类来进行有序陈列。一方面,从文物展示中突出文化意义;另一方面,从文物与博物馆平面艺术结构设置上形成内在契合。比如一些地域性文物、特色性文物设置专门的平面空间进行陈列,增强其艺术审美价值。3.2对设计思维的多维化表现。平面艺术设计同样需要讲究设计思维的创新与变化,文化建筑也不例外。文化建筑在融入审美艺术理念时,与其他建筑环境不同,需要从特殊性艺术符号设计与运用中挖掘和增强平面艺术的内涵,增进受众与文化建筑间的情感融合。当然,平面艺术设计也表现出矛盾性,有时在呈现不一样的艺术情感时可能与受众的认知相悖。当然,从文化建筑平面艺术设计思维表现来看,多维性变化就是从服务性视角寻找与文化建筑的自身特征相契合。首都博物馆主展厅宽大宏伟,各陈列品依据建筑格局有序排列。在平面设计上,室内文物与室内平面空间环境浑然一体,充满了浓厚的文化气息,也让文物文化与设计师的设计思维形成历史追溯感。比如沙盘、模型、浮雕、书籍等多种文物构成的展览群,融入现代多媒体技术为受众营造视、听多维感官体验。

总之,文化建筑平面艺术设计,不仅要从形式上借鉴不同的设计风格,还要从根本上构筑受众审美心理与整个建筑空间环境之间的契合点。毫无疑问,文化建筑与平面艺术设计,不仅是满足个体性审美诉求,还是将广大受众的审美共性作为基础性审美特征,从而表达建筑空间平面艺术设计的丰富内涵与审美体验。

作者:王娟 单位:开封大学

篇7

1.1美学在建筑空间设计中的表现

空间设计是建筑设计的一个重要方面,所谓的空间设计主要就是指针对建筑物的内部空间构造进行恰当的设计来提高人们对于建筑空间的使用效率,以往人们对于空间的设计往往大多集中在实用性上,而随着建筑美学受重视程度的不断提髙,在空间设计中体现出美学的身影也越来越迫切,具体来说,对于建筑空间的设计进行美学设计主要的设计内容就是建筑空间的大小规划和位置设计,当然空间的转换也是一个重要的建筑美学表现形式。

1.2美学在建筑比例设计中的表现

建筑物的比例设计是最容易体现出美学概念的一个设计环节,因为建筑比例设计主要就是指针对建筑物所涉及到的各部分的比例的设计和规划,而对于美学来说,比例也是最为关键的一个指标,是影响人们视觉感受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美学在建筑比例设计中的表现是最为明显的,也是最为有效的,具体的表现内容有大小比例设计、虚实比例设计、凹凸比例设计和长宽比例设计等多种不同的类型。

1.3美孪在建筑均衡设计中的表现

对于均衡这一要点来说,其既是建筑美学的一个重要要求,也是建筑设计的一个重要方面,因此,均衡也就成为了美学在建筑设计中主要的一个表现形式和体现,很多人也把这种均衡理解为一种比例的设计,虽然两者存在较大的类似,但是均衡更倾向于对于对称性的设计和研宄,尤其是对于中轴线的运用最为广泛,通过对称的建筑设计来表现出建筑物的一种美感。

1.4美学在建筑形体设计中的表现

建筑物作为一种作品来看,其形体也是极为关键的一部分,对于具体的设计而言,形体设计也是最为关键的一个方面,比如对于墙体的设计和屋顶的设计都需要考虑到形体的要求,也就是外形的要求,而这种外形的设计正好也是美学的一个重要方面,尤其是对于建筑物外部线条的设计更是可以体现出美学的影响;除此之外,在外部形体的设计中,色彩也正在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对于很多建筑物而言,都已经摆脱了单色调的外形设计,而是加强了对于色彩的运用,而这也正是美学的相关内容。

2如何提高美学在建筑设计中的表现

从上文我们可以看出,美学在建筑设计中的表现是多方面的,这也体现出了美学在建筑设计中的作用越来越明显了,所发挥的价值也越来越大了,因此,这也进一步的促使我们要加强在建筑设计中合理的运用美学,切实提髙美学在建筑设计中的表现,具体来说,我们可以采取的措施有以下几点:

2.1提高建筑设计水平

要想能够在建筑设计中充分的体现出美学的影响,那么必须首先提高设计的水平,因为建筑设计是建筑美学的重要载体,所以说建筑设计的发展是建筑美学提高的一个重要基础条件,如果建筑设计自身都没有获得发展和进步的话,也就无从谈起建筑美学的发展了,更不会出现建筑美学在建筑设计中的深化了。

2.2加强对于建筑美学的研究

切实提髙美学在建筑设计中的表现还必须加强对于建筑美学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讨,尤其是要加强切合于当前实际状况的建筑美学的研究,以目前最广大人们的根本需求为着眼点和根本诉求来切实加强相关方面的理论研宄,并且在实践中进行相应的使用,提高实践经验,在此过程中,可以充分的利用现代化的模拟技术来避免对于施工应用造成的损失,通过模拟来发现建筑美学的研究是否具备实践应用价值是当前建筑美学应用研宄的一个主要方式,也是为了建筑美学在建筑设计中应用的一个重要表现手段。

2.3加强对于生态可持续性的应用

就当前的建筑发展趋势来看,生态型和可持续性的建筑物是最为受到欢迎的一种形式,也是为了最为主要的一个建筑设计发展方向,基于这一点来说,在今后的建筑美学和建筑设计的发展中,必须加强对于生态性和可持续性的研宄,并且还可以以这种生态型和可持续性的建筑物为着眼点加强对于美学在建筑设计中应用的深化,其实这一点在当前的表现中也有所体现,正是当前最为重要的建筑和谐设计的一个重要要求和未来发展趋势。

3结束语

篇8

关键词:公路设计;美学;应用

中图分类号:X734 文献标识码: A

1、概述

现代建筑美学的哲学根基是从文艺复兴、特别是自18世纪启蒙运动以来的西方现代哲学。1880年代,以塞尚为代表的后印象主义者最先怀疑从旧石器以来,特别是文艺复兴以来人类一直遵从的美术定理:作品就是模仿一个根据可见对象想像一个非现实的形象。1910年代,以毕加索和康定斯基为代表的各种流派,完全破除了画面上的可辩认的模仿造型形象,使绘画“这块布满人为痕迹的平面”成为一个独立的物体,而不再是对其他物体的映照。1914年后,以达达主义者为代表的“反艺术”方向进一步对所有的艺术美学传统和陈见进行彻底的批判和否定。1919年的包豪斯的建立标志着现代建筑同传统建筑彻底决裂的滥觞,建筑美学从传统客体论转向对理性主义“机器美学”的侧重,并向主体论建筑美学过渡。而公路建筑学主要指的是研究公路建筑群的综合性学科。它涉及公路带状建筑群功能、公路建筑心理、工程技术、建筑经济、建筑艺术以及环境、景观等内容。

2、公路设计的美学要求

2.1、公路呈带状结构,从一端延伸到另一端,它承担的主要功能就是运输功能。公路线形设计不光讲究其固有的功能,同时还要考虑公路与沿线周边环境之间的相互协调,尽可能减少道路沿线的建设性破坏,提高公路的美学价值、文化价值及绿色环保价值,兼顾到司机、乘客及沿线居民心理上的舒适,行车上的安全,生态的平衡及和谐一致,创造一个优美的交通环境。

2.2、公路设计内容一般包括:线路选择,断面设计,结构层设计,排水设计等等,并比较各个方案之间的造价,经济社会效益等,从中择选最优方案。其中线形设计时,应尽可能地使线形与周边地物相吻合,尽可能避开城镇和村庄等多余的人工构造物,依山傍水,充分利用当地自然环境,具有代表性的景点要充分利用,例如:当地有名的景点、高大建筑、湖泊、河流、山川、有代表性的地物景观等。可以让车上的乘客欣赏公路两旁的景观特色,也可以使司机在旅途驾驶中放松心身。

2.3、道路景观美学的作用也是举足轻重。道路景观还包括道路绿化,因为在道路施工的时候,不可避免会在一定程度上破坏周边的生态环境,使工地原有地貌及附近生活环境与自然生态无法继续协调,所以道路绿化就必不可少了。故在公路即将建成之时,必须采取妥善的补救措施,尽最大努力恢复工程破坏,改善周边环境,做好保土、保水工作,恢复周边景观,以达到美化的目的。良好的绿化设计将会为公路带来景观的时空变化,为公路赋予“生命”的含义。

2.4、驾驶员只是把他的注意力集中在他前面的道路,他所看到的风景的突出部分,就是伸展的带状公路。至于前面能看多远,则取决于行驶速度及地形情况。在这一段距离内,公路应是顺畅、连续和可以预知的。连续性和可预知性对于驾驶员来讲是非常重要的,它们可以保证驾驶员不至于面临突发的急弯或意外的倾斜。在纵坡平缓、平竖曲线缓而长的路线,平、纵面线形的相互关系很少有什么严重的美学问题。在山区公路中的较长的持续坡道上,通常很少变坡,并且驾驶员看不到前面很远的公路,因而这种线形的视觉连续性问题一般不那么严重。在开阔的丘陵地区,要保持这种连续性要困难很多。但这时设计者可以在路线设计中认真做好平、竖曲线的配合来尽量减少视觉的不连续性。

2.5、在确定了公路的平、纵面线形及公路的基本几何形式后,另一个影响公路外观的十分重要的因素,是填挖边坡的坡度及其坡顶或坡脚与自然地形的结合程度。边坡的坡度应根据地形、地质条件,以及国家节约土地的政策、工程造价、安全及美学的要求确定。平缓的边坡比陡峻的边坡更为自然和美观。这种平缓的边坡对于失去控制的车辆更安全。但平缓的边坡会提高工程造价,需要较多的道路用地。要把公路与周围环境融为一体,主要依靠土方整饰工作来实现,同时绿化也起重要的作用。土方工程构成公路的基本形式,如果土方工程设计和施工得很好,公路的外观通常都令人满意。

3、深化美学在管理设计中的应用措施

3.1、稳固路基改善环境

绿化是道路环境中的重要部分,绿化对美化环境、减少污染,降低噪音,诱导视线,标示路线方向,增加行车安全有一定作用。道路上整齐的绿化对衬托道路线性美是重要的,因此在这条旅游公路项目设计上须要更为重视。根据这条旅游路线的地貌特征,大致分为三种地形:穿田过畈路段公路两侧形成乔灌结合绿化带,边沟外侧2米处设计栽植乔木树种;沿河路段设计河堤两侧坡面先在砂堤坡面加铺一层厚10cm厚粘性土,进行“金包银”处理后,再在河床农田段坡脚处均需石砌矮挡墙,坡面栽种芭茅、竹子、杨柳等根系发达的树种植物,形成两条坡面绿化带,对稳固路基,保护农田,防止水土流失,美化环境非常有利;旁山路段设计栽植一些名贵松、柏等树种,多以整形种植为主,考虑这些地方的绿化不宜遮挡对风景的观赏视线。

3.2、美学艺术在桥梁上的应用

我们所说的桥梁,指的是为道路跨越天然或人工障碍物而修建的建筑物。桥梁一般讲由五大部件和五小部件组成,五大部件是指桥梁承受汽车或其他车辆运输荷载的桥跨上部结构与下部结构,是桥梁结构安全的保证。具体包括:桥跨结构、支座系统、桥墩、桥台、承台、挖井或桩基。五小部件是指直接与桥梁服务功能有关的部件,过去称为桥面构造。它包括:桥面铺装、防排水系统、栏杆、伸缩缝、灯光照明。过去桥梁设计师们只考虑其实用性,恰恰忽略了其观赏价值,而桥梁建设的可观赏性和它的实用价值同等重要。美学在桥梁上的应用,通常表现在其复合景观美学之上。桥梁景观与地景、城市景观相伴而生,三者就称之为复合景观。桥梁的设计要与周边环境相互融合,力求与自然环境整体和谐;桥梁的造型应力求结构简单,线条流畅;桥梁本身的造型需比例适当,匀称和谐。

3.3、重视对公路外观的修饰

公路应有好的外观,不论从路上或路外看都应是好的。外观不好与设计有关,但施工中往往任意取土,随便弃方,边坡不注意修整等也极大妨碍公路美观。土石方工程与景观关系密切,在路线设计时,我们注意把平、纵、横断面的需要与建筑地区环境作为整体进行设计,尽可能作到平衡利用,视觉美观,在不可避免的情况下对自然的破坏也要通过修饰加以弥补。整齐的边坡,圆滑的坡脚,均有助于改善道路外观。设计要求对土方边坡种草与种植灌木也有助于改善环境。因道路是狭长带状的线性构造物,所以路肩,路面边缘,排水沟,取土坑,弃土堆的整齐、规则会使旅行者能对路线优美的线形获得很深的印象。反之,不注意修饰,路肩不整齐,路面边缘犬牙交错,即使线形设计再好,也不会给使用者以感观上的美感。

3.4、重视人工构造物安全防护设施标志标线设计

公路的人工构造物安全感显得尤为重要,一是桥梁构造物在不大量增加投资的情况下,注意对利用老桥桥面栏杆扶手外表修饰是必要的;二是沿河线上的拦水坝水害,造成路断交通断,农田水打砂压教训,这是黄冈沿河公路水害的顽症,值得重视,建议各县市政府牵头组织水利、交通、农业三部门把这项职责不清的水害问题能够得到治理,是确保公路安全畅通的重要一环;三是新改线傍山路段浆砌边沟,挡土墙、截水沟要设计到位,施工到位,通过检验起到效果。四是急弯高堤等险段,要设置安全护栏或安全墩;五是公路标志牌应根据近年车型和视觉特性变化,原来的标志牌的大小,颜色,埋设的高矮都存在不适应,要重新按标准化要求设计配齐更新。特别应增添人文景点等指路标志,把这项关乎行车安全的景观工作做好;六是考虑部分路段的划线设计。道路的划线对组织交通保证行车安全有显著的作用。路面完工后对通过集镇景区和急弯危险路段均采用白色线条划线,整齐的标线显示了优美的线型,增加了安全感。

总之,公路美学是值得研究的新学科,随着公路建设新局面的开创,广泛的应用“公路美学”成果定能为以后的实际工作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程世卓.英国建筑技术美学的谱系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3.

[2]叶茂乐,李艳艳.浅析五感在建筑设计中的表现与运用[J].福建建筑,2014,09:62-63+58.

[3]陈辉,窦宗浩.探究自然元素在建筑设计中的表现[J].现代装饰(理论),2013,10:77-78.

篇9

关键词:关键词:古镇规划思想; 古镇建筑特征; 文化审美; 审美价值

    序言:

    平遥古城与四川阆中、云南丽江、安徽歙县并称为“保存最为完好的四大古城”。在本文中之所以只把平遥古城和丽江古城作为研究对象,是因为他们不论在地域上是一南一北的关系,还因为他们各自具有鲜明的特点,可以代表两种截然不同的人居规划思想和美学思想。而这两种不同的思想对于我们的设计视域和设计观念又有很重要的启发和影响。

平遥的规划思想及建筑美学特征

1.规划思想

    平遥古城的总体布局是仿照古人康乐永寿的图腾吉祥物—神龟设计的意喻长生不老,青春永驻,坚若磐石金汤永固。因此平遥又有龟“城之称。平遥古城区街道格局为“土’‘字形,建筑布局则遵从八卦的方位,民居多为四合院形制,沿中轴线有几套院组成,中间多为矮墙、垂花门楼分隔,形成二进和三进的“日”和“目”字型基本布局形式。平遥的规划思想可以说是注重秩序感的营造。在古代礼制的影响下,讲究儒家之道,努力构建天地、人、神统一的规划局面。

2.建筑美学特征

    平遥古城民居,为砖墙瓦顶的木结构四合院为主,布局严谨,左右对称,尊卑有序。大家族则修建二进、三进院落甚至更大的院群,院落之间多用装饰华丽的垂花门分隔。民居院内大多装饰精美,进门通常建有砖雕照壁,檐下梁枋有木雕雀替,柱础、门柱、石鼓多用石雕装饰。

    平遥民居建筑艺术价值的重要体现之一是"三雕",也就是木雕、砖雕、石雕,这些精美的雕刻内容多为瑞兽、吉祥花果、民间故事、神话传说等,以此寄托种种吉祥的祈盼和祝愿,同时有些雕刻内容对晚辈还有一种警示与教化的作用。这些雕刻遵循了"建筑必有图,有图必有意,有意必吉祥"的原则,其中大量采用了象征、隐喻、谐音等手法,将各种吉祥的寓意暗含于雕刻中,其中精巧的木雕、砖雕和石雕配以浓重乡土气息的剪纸窗花,特别是砖砌窑洞式的民宅更是具有很浓的晋派气息。其建筑实用性强,艺术品位高,以北方民居特别是晋中民居建筑风格为主,又兼有江南庭院建筑的风韵,正如梁思成先生所言,“外雄内秀”是平遥民居的特色。

    平遥古城的交通脉络由纵横交错的四大街、八小街、七十二条蚰蜒巷构成。清朝时期南大街控制着全国百分之五十以上的金融机构。被誉为中国的“华尔街”。有了坚实的经济基础,就可以使用大量的建筑材料和能工巧匠。使得平遥的美在了细节的华丽和值得推敲。有丰富的文化底蕴和生活情趣。是一种人造的理性之美。

丽江的规划思想及建筑美学特征

1.规划思想

    丽江古城以水组织空间,建筑沿河走,临街为铺,临河为楼,前铺后楼,是古城建筑的一大特征。形成“家家泉水、户户垂柳”的水城景观。在水的利用上,古城建筑自然天在,主街傍河,小巷临渠。 营造了宽阔的空间氛围。丽江古城的水是源于黑龙潭的,丽江的规划思想是充分的利用自然条件,获得了一种小桥流水的规划美感。同时在街道的宽度设计上采用了亲切的尺度,丽江街道的宽度一般为3 m~5 m,这样的尺度设计使得邻里关系有了很好的交流氛围,是现代设计应该学习的。

2.建筑美学特征

    丽江古城不论是街道、广场牌坊、水系、桥梁还是民居装饰、庭院小品、槛联匾额、碑刻条石,无不渗透纳西人的文化修养和审美情趣,无不充分体现地方民族宗教、美学、文学等多方面的文化内涵、意境和神韵,展现历史文化的深厚和丰富内容。纳西民居外貌特征:外墙砌不到顶,后墙上部用板枋材隔断,两端山墙用“麻雀台”压顶与山尖隔断,出檐悬桃显得很深邃。山尖悬串一块很长的悬鱼板。墙体从下到上往里微微倾斜,屋面舒展柔和。使房屋构造轻盈飘逸。

    丽江古城最大的特点是对于自然材料的使用。丽江街道以红色角砾岩(五花石)铺就,雨季不泥泞、旱季不飞灰,石上花纹图案自然雅致,质感细腻,与整个城市环境相得益彰。

古城民居的庭院采用鹅卵石、青砖等为原料铺装,图案根据庭院大小或房主喜好而定。纳西民居大多为土木结构,比较常见的形式有以下几种: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前后院、一进两院等几种形式。但这些形式的构件基本都会采用自然地木料和石材,表面且不加修饰,体现了材质本身的自然美感。各种天然木材作为垂直界面具有较强的围和感,轻松感,舒适感。

    两种美学思想的异与同

    山西平遥的美感注重秩序感的营造,是一种理性的、隐喻的、华丽的美。而云南丽江则是注重自然条件的充分利用,从而营造了一种自然的、纯朴的、亲切的美。而它们相同的都是无不充分体现地方民族宗教、美学、文学等多方面的文化内涵、意境和神韵,展现历史文化的深厚和丰富内容。

    结束语:加强对于古镇的规划观念、建筑文化、精神美学特征和审美价值的研究 ,有助于扩大传统文化研究的视野,拓展传统文化研究的内容,培育一种新的建筑审美价值观和建筑审美判断的标准,丰富建筑美的多元的丰富性内涵,满足们丰富的且日趋多样化的建筑审美需求。创新建筑文化及设计审美文化。

主要参考文献:

(1)吴庆洲 建筑哲理、意匠与文化 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5

(2)《晋中大院》作者:王先明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发行   北京   2002年10月    49页

篇10

美术的深刻内涵在环境艺术设计中能够得到辉煌发展。美术与环境艺术是相互渗透的关系。美术传承了古老的文化艺术,而环境艺术设计融合现代建筑的多重元素。美术元素的质朴与光华在环境艺术设计中,能够得到情感的宣泄,环境艺术的人文色彩是通往人们的心灵之源。环境艺术之所以能够成为当今社会的主流,就是它用独特的存在方式传达了一种人们的心理需求。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艺术造就的是人与自然的完整结合。环境艺术设计与美术元素的结合能够发扬古老的传统,也能创造现代的灿烂。美术元素与环境艺术设计是互为基础,不可分割的整体。

二、美术功底在环境艺术设计中的重要性

1.美术学可以促进环境艺术设计的审美。

美术功底是环境艺术设计的基本技能,一个建筑物的产生,与美术是不可分离的。设计的基本理念一般都源于美术功底。没有好的基础是不会设计出好的作品的。美学涵盖的范围是非常广阔的。在很多学科中,都有美学修炼。环境艺术设计是美学最高体现,是一门综合美学艺术。美术学理论中,关于美学的基础训练是非常严格的,美学理论从形体、结构到文化、态度,都是要服务于人的基本思维观念。美术学涉及一个民族的文化、风俗、思想、行为。例如中国环境艺术设计中,四处充满了中国元素,无论从哪个角度,都能够感受到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国的传统文化散发出来的民族魅力是非常吸引人的。西方环境艺术中,到处充满了当地的宗教主义色彩,一个地域的文明和文化,在环境艺术上能够得到最美的体现。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蔓延,文化融合带来了艺术的融合,环境艺术作为一个国家建设行业的龙头产业,贮存了丰厚的力量。

2.美术基本功与环境艺术设计具有相通性。

美术基本功包含了多种内容,绘画是基础,雕塑是必备学科,工艺美术和建筑美术是一种升级。美术基本功在这些基础学科基础上,融合了文学、音乐等多种艺术形式。所以美术基本功实际上就是艺术的基本功。美术通过色彩、线条解释物体,环境艺术也是通过这些手法进行表达。美术功底与艺术功底在很多方面是重合存在的。美术基本功中的明暗、事物剖析、结构、体积都是与环境艺术设计中的内容不谋而合。所以,美术艺术形象与环境艺术的表现创作是同一根基。

3.美术价值提升了环境艺术设计的理念。

在环境设计中,一个重要的设计就是对设计风格的把我。设计风格是环境艺术的核心价值。一个建筑体系的建立,一般都是为了纪念或者弘扬某种精神。美术价值植根于厚重的文化传统,每一种色彩和每一个构图都承载着民族的使命。在环境设计中,把握和确定一定风格,决定了建筑体系的成败,同时也决定了这个环境体系的价值。环境艺术价值是可以永久流传的艺术珍品,既是有形的物质保留,也是文化内涵的永久传承。在环境艺术设计中,注重美术价值,就是丰富了各种文明的符号,用理想和神韵表达物质的最高境界。在环境设计中运用美术设计,可以完整的体现地方特色、历史意味、自然主义。美术功底对环境艺术设计具有决定性作用。

三、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