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中的哲学思想范文
时间:2023-10-18 17:39:5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中医中的哲学思想,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是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根本观点。科学的形成和发展离不开哲学思想的支配和制约。中国古代的哲学思想构成了整个中医学基础,是中医学的基石。它对中医学的形成和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但随着西医学及现代科学技术的引入,它的历史局限性就越来越显得突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认识和发展中医理论,这是一个非常严肃而又值得深思的问题。下面就中医学中相关的哲学思想与中医学的发展及历史局限性作简要探讨:
1气一元论
在中国古代哲学中气,是构成万物的本原,是天地万物生存变化、消亡的根源。中医学先贤为何要把气一元论学说引入到医学中来?推测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
1.1气的特点
自然界中无处不在,运动变化自如,犹如生命的原动力。
1.2气与人体关系
人类生存在地球上每时每刻都离不开空气。人的呼吸运动是生命的象征,吸是气体进人体内,呼是气体排出体外,呼吸运动停止人的生命也就终止了。此外,人是一个运动着的机体,除了整体运动外内脏也在运动。
正因为气的特点与人的生命特征存在着密切的内在联系,故而中医学先贤们把气一元论学说引入到医学中来,用以阐述人体的生理、病理变化及治疗方法。认为气是生命的本原,是构成生命的基本物质。把人的生理活动增强与减弱的特性归究于气的变化、运动的结果。在病理上可把某些病理变化归究于气逆、气滞、气脱、气泄、气乱等所致。在治疗上则采用补气、降气、行气、固脱等治疗方法。把那些具有某些药理作用的中草药分别归属于补气、行气药物等。
在气的理论引入中医后,能比较生动地解释了人的某些生理、病理现象。使中医学便于理解、学习、推广。这对当时的医学发展起着极大的推动作用。
但随着现代西医学的引入与发展,相比之下这些解释确实显得过于简单化,不能精确地反应出人的生命活动过程,也不能精确地反应人的解剖、生理、病理变化及药物的性能。如:呼吸之气。现代西医学已精确地认识到气体在肺及组织的交换过程;气与能量的代谢过程;局部与整体的调节过程等。
根据现有的西医研究资料显示:人体的肌肉运动、能量代谢、神经体液调节系统及细菌、病毒感染等与中医学中的气所阐述的生理、病理有着密切的关系,如果我们把这些西医成果引入到中医的气的理论体系中,就有可能进一步延伸气的范围,使气学说能与现代科学接轨,以此来指导中药治疗可能会更有利于提高中医药的疗效。如:甲减、贫血、肌炎、重症肌无力、肿瘤放化疗后等都有可能表现为相同的气虚症状。对此,我们是否都要相同的补气药?若根据西医的病因病机的不同再进一步深入地探索哪味或几味补气的中药及相关组合对哪种病更有疗,这样对提高中医药的疗效及促进中西医接轨可能会更有意义。
2阴阳学说
阴阳学说认为,世界是物质性的整体、宇宙间一切事物不仅其内部存在着阴阳对立统一,而且其发生、发展和变化都是阴阳二气对立统一的结果。中医学先贤为何要把阴阳学说引入到医学中来?引用阴阳学说重点在于阐明什么?推测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
2.1阴阳学说特点
阴阳本指物体对日光的背、向,向日为阳,背日为阴。它与自然界的寒、热,光明、阴暗等有着密切的关系。
2.2阴阳与人体关系
阴阳学说重点是阐述温热与寒冷之间的矛盾。人体是个相对恒温体,当机体温度过高或过低人的生命活动就会受到影响。在某些病理状态下人的体温会产生上下波动,体温的上下波动又会使某些器官活动产生相应的变化。此外人体对环境温度的变化极为敏感。正因为阴阳的特点与人的生命存在着密切的内在联系,故而中医学先贤们把阴阳学说引入到医学中来,用以阐述生命的起源和本质,人体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疾病的诊断和防治的根本规律。
今天我们如何评价阴阳学说的历史意义及对中医学发展的影响。应从两个方面来探讨:第一、我们应当承认它的历史意义。阴阳学说引入中医学后,能比较合理地解释了人体的某些生理、病理现象。通过归纳推理使相关的治疗方法能够合理归类,使中医学便于理解、学习、推广。第二、我们也要正确地认识到它的历史局限性。用阴阳学说解释人体的一切生命活动及疾病的产生、发展和防治的过程,显得过于简单、粗略,不能精确地反应出人的生命活动过程,也不能精确地反应人的解剖、生理、病理变化及药物的性能,相对于现代医学已不能同日而语。如:现代研究证实热能的产生与神经、体液、肝、肌肉及酶化学反应等密切相关。发热与细菌、病毒、霉菌、螺旋体感染及肿瘤、免疫、体温调节异常等有着密切相关,其治疗方法针对性也更强。
目前中医阴阳学说是个相对封闭的医学体系,未能与现代医学及现代科学相衔接,不能随时代的发展而发展,严重地限制着中学的发展,使中医一直在原地踏步。如果我们能把现有的医学成果和研究方法引入到中医的阴阳体系中,它有可能变成一个相对开放的并能与现代医学接轨的新的中医学体系。如:中医学的阴阳学说最基本的作用是解释人体生理、病理的“寒热”两方面的矛盾,同时也是指导临床寒热病用药的标杆。那么中医学的阴阳与西医学的人体生理、病理到底存在着那些内在联系呢?根据现有的资料它与甲状腺、胰腺、肾上腺、性腺、垂体、下丘脑、血氧(血氧的交换、饱和、运输、离散等)、炎症介质、心肺功能、肝功能、血管活性物质、能量代谢中相关的酶及微生物感染等都有着密切的关些。若能把这些医学成果和研究方法引入到中医的阴阳体系中,它有可能变成 一个相对开放的并能与现代医学接轨的新的中医学体系,可能会显著地提高中医药的临床疗效。
3五行学说
五行学说认为,宇宙间的一切事物都是由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所构成的,自然界各种事物和现象的发展变化,都是这五种物质不断运动和相互作用的结果。天地万物的运动秩序都要受五行生克制化法则的统一支配。自然界的一切事物和现象都可按照木、火、土、金、水的性质和特点,归纳为五个系统。这五个系统乃至每个系统之中的事物和现象都存在一定的内在关系。从而构成一种复杂的网络状态。中医学先贤为何要把五行学说引入到医学中来?引用五行学说重点在于阐明什么?
由于当时的历史条件的限制,古代的圣贤们通过五行学说类比归纳,用五种物质将人体划分成五大系统,通过生克制化理论说明人体是以五脏为中心的统一体,同时说明人与自然的统一。另外,还以此来说明脏腑的生理功能,五脏病变的传变,指导疾病的防治等。五行理论的引入,使中医理论框架进一步完善。但对于复杂的人体仅以此五类物质来进行类比归纳、演绎,在当时可能就显得过于简单、粗糙。它明显带有勉强与不完善性。
随着现代西医学的发展,人们对人体的解剖结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等认识得都比较清楚,五行学说在阐明人体的组织结构及它们之间的关系等方面几乎与现代医学无法接轨、无法同步发展。
4辨证论治与中医学发展及其历史局限性
辨证论治是唯物论和辩证法的体现,它的主要哲学思想即事物是发展、变化的,针对这些发展、变化着的事物的处理方法也应当随之而变化。中医学主要运用辨证的思想来阐述疾病的发生与发展,指导临床用药。辨证论治思想是中医学的精髓。辨证论治理论的引入,使中医理论更具有科学性和实用性,中医学得以更好地发展。
在实验医学出现之前,中医学实质即是症状诊治医学。中医的辨证论治学说可以说是无懈可击的,但随着实验医学的发展越来越显示它的历史局限性,甚至严重困扰着临床医务工作者。主要表现如下:首先,如肿瘤、乙肝、结石、艾滋病等疾病的无症状期,这时是无证可辨的,但此时若加用中医药治疗是很有价值的。其次,如红斑狼疮、类风关、糖尿病、心脏病等很多疾病在稳定期也是无任何症状,无证可辨的。但其实验指标仍然异常,此时若加用中医学治疗对稳定病情,控制复发是非常必要的。其三、有很多疾病表现复杂,难以归类,无法辨证。其四,有很多疾病按现有的辨证论治去选药治疗其疗效很一般或者根本就无效,而根据经验去治疗其疗效会更好。根据我个人的临床经验起码有二分之一以上的患者不能按辨证论治去用药。对此我们应该怎么办?我认为我们不应该把辨证论治当着绝对真理,只能做临床参考。
5总结与展望
建立在传统的朴素的唯物辩证法之上的中医理论,经过几千年的运用与发展,为中华民族历代的健康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至今对全世界的治病防病仍然发挥巨大的作用,但是随着西医学与现代科学的发展,人们对人体的解剖结构、生理机能、病理变化以及疾病的病因、防治等认识的不断深入,越来越感到在传统的哲学思想指导下的中医理论体系正在严重地束缚着中医学的发展,以至于今天从事中医、中西医结合的临床医务工作者在矛盾与困惑中行医。针对目前的中医现状我们应该怎么办?如果能把现有的科技成果和研究方法引入到中医中,使传统的中医理论变成一个相对开放的并能与现代科学接轨的科学体系,可能对中医学发展及提高临床疗效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如:中医学的阴阳学说最主要的作用是阐述人体生理、病理的寒热两方面的矛盾及解决方法。机体的温凉寒热与甲状腺、胰腺、肾上腺、性腺、垂体、下丘脑、血氧〈血氧的交换、饱和、运输、离散等〉、炎症介质、心肺功能、肝功能、血管活性物质、能量代谢中相关的酶及细菌、病毒感染等都有着密切的关些。如果我们把这些组织器官、相关酶炎症介质功能的变化及微生物感染等引入到中医的阴阳体系中,就能使阴阳学说能与现代科学接轨,以此来指导中药治疗可能会显著地提高中医药的疗效。
篇2
中国画“意”、“色”的概念很早就被提出。《易》书中就指出“意”和“象”有着密切的关系:“立象”以“尽意”。虽然当时的“象”是指卦象和形象,但是多少有一些相通之处。“书不尽言,言不尽意。”其意是不断创造符号语言来完整明确地表达意念,但其中还有一层意思,就是“象”有尽,而“意”无穷。中国的艺术表现富于暗示,这也是中国艺术的一个重要特征。“意”在中国古典美学中所代表的意思为认识、观念、意识、思想等等,是超越于物象之上的,是从形而上的角度对外物的观照,是人的主观思维的东西。对“意”的追求和把握不是一种明确的行为,恰恰是“在有意无意之间”。中国的文化意识主要来自儒、道、禅,这三者共同形成了中华文化的一个框架,进而形成了中国绘画的实际承载——形而上的“天”和“道”。中国画的色彩是一种平面化的以色形变化为基础、以色彩并置表现为手段的;在象征化、类型化、装饰化的色彩表现中,建立了有别于西方色彩表现的视觉形式。例如水墨画,除去了所有色相,只剩下墨的浓、淡、干、湿、焦等几种变化,这是一种以民族性审美倾向与天地相合的普遍性的情感表达,也是中国绘画发展到成熟阶段的表象,其形式影响至今。
一、中国画的“意”受传统哲学影响
中国画的重彩与水墨样式的成形都与易理的哲学有关。《易》书之道的模拟变动的状态有六个符号,叫六爻。中国画无论是色彩表现方式还是色彩的本质追求,都与易象符号一样,在运动变化中,表现深奥的阴阳八卦之道。因此中国画以表现为主,不做再现之工,直取事物本质。通过色彩两维的并置表现,运用笔墨的浓淡、干湿、虚实、聚散、开合、动静之变化达到表现的目的。《周易》中有圆道观之说:宇宙万物在生生不息的运动中,无一例外地具有“无往不复,无平不陂”的特征。其意为事物运动的规律不受任何时间、空间和物质形态的束缚,都以往复循环为其表现形式,此观点在中国绘画里的墨色使用和审美心理上也有体现。《石涛画语录》中道:“世知有规矩,而不知夫乾坤旋转之义,此天地之缚人于法。”意为:世人只知画图方圆有规矩和法则,但并不了解天地宇宙循环运行的真正道理,所以人们就受到法的约束而不得自由。在中国画构图的形式上,讲究“起承转结”。画面中的游然之气最终圈限于纸面的方寸之中,形成了首尾相应、意境贯通的自然圆满状态。笔墨之论中也有圆道的内容,中国画的笔墨与书法用笔密不可分,其要求是笔笔相搭,相互顾盼、朝向偃仰、抑扬起伏、气脉贯通。在绘画中,由于创作手法比较灵活,不可死用,但精彩的勾勒之处亦不可马虎,其作者的笔意和笔法,无不遵循节奏韵律形成笔触,皆表现出反复循环的圆道特征。
另外,阴阳的对立统一也有其影响,由于《易经》对乾和坤两个对立因素的个性特征和不同功能、形态、精神风貌以及审美境界等方面的分析和阐述,直接导致了中国艺术分成阴柔和阳刚两种美感形式的出现。在早期的山水画作品中,就出现了北方阳刚和南方阴柔之美的两种绘画风格。南北之异在艺术的各个领域都有体现。北有《诗经》,南有《楚辞》;北尚碑,南崇帖。北派山水追求阳刚大气、恢宏雄伟的全景式,而南方画家一直恪守以文人逸气做其最高审美追求,并一直以笔墨和意趣为其衡量高低的标准。但是道是浑朴,朴散生两仪,即是阴阳,阴阳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其互相对立又互相依存。在画面中,作者对阴阳刚柔的把握,便成了画家表达绘画语言的体现能力。同时,中国画是一种能够彰显自然特性的艺术,所以中国画里的阳刚美就不仅求刚健有劲,而且要刚中寓柔;阴柔美的形象也不仅要婉转妩媚,亦具柔中寓刚,正可谓是阴阳交融的现象。世界万物都是运动发展的,在《易经》表现为静中有变,在表面平静的画面中,往往蕴涵了艺术家对天地万物生机活力的感悟。虽然绘画作为单一艺术,并不会像时间艺术音乐那样具有形式上的流动性,但是中国画讲求“气”和“韵”。一条具有流动感和韵律感的线条相对于一条僵直的横线来说,是象征生命和富于情感的,在适当的环境和对比和谐的时候,也会转化为生命和谐运动中一个必不可少的符号。
二、中国画运用“色”讲求阴阳之变。
我们认识到在中国画中,颜色的运用必须依附于线的形式而获得生命,也同样遵循这些静动互变的原理。静中有动,动中有静,这也是中国艺术意境的一种审美观念。阴阳五行说对中国画影响极为深远,阴阳二字最早出现在有资料可考的甲骨文中,“阳”即阳光照耀之地,“阴”即阳光遮蔽之所,并没有给人们带来深远的联想。到了西周末年至春秋时期,“阴阳”开始用作表示自然界发生的一切正常现象和反常天象,即指天地之间的“阴阳二气”。再到春秋末年,“阴阳”又有了新的所指,成为一对创造宇宙风云的矛盾力量,也指形成世间万物的矛盾力量。然后到战国至秦汉时期,“阴阳”完全从具体事物中脱离出来,经过抽象,成为对立一切矛盾势力的相反相成的功能属性。成熟的阴阳论代表了绘画中所需要的一切
转贴于
对比的关系,对于画面事物的处理也是重要的指导。对阴阳矛盾有节奏意识,有掌握能力;也就是一个艺术家体味自然的能力;离开了这些关系,绘画就等于失去了语汇和结构,一切语言和文字都只能化为只言片语,无法表达出任何意义和内涵。
五行说也是建立在阴阳论的基础之上的。五行说的形成经历了几个发展阶段,从五方说、五材说逐步发展成为六气五行说。周末春秋时期的《尚书·洪范》里说:“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金、木、水、火、土与“百物”、“五味”相交杂形成“六律”和“五色”,战国时代又形成五行之间既“相胜”又“相生”的关系;之后又发展了“四方”与“四时”的相结合。秦汉时期,阴阳说和五行说结合形成道家完善的阴阳五行说,这两个理论的合二为一绝不是出于思想家们的意思,而是由于阴阳说与五行说都是以“气”为理论基础的,包含了物质的生命有机运动和时空统一的宇宙一体观,其中都强调了用整体的观念来把握世界万物。到了汉初之时,阴阳说和五行说因为有了广泛的群众心理基础和王朝神秘仪式的推动,在思想家和当时的阴阳师的手中得以完善而富于说服力。长期以来,中国画家就把表现宇宙生机、天地造化做为终极的美学追求和最高的审美典范,从而形成中国山水画所特有的散点透视的观察方法。
中国画的色与墨是共同发展的,着色的选择要与墨相匹配,其中的溶剂就是水。中国颜料基本上分矿物质、植物质和化工合成三种,矿物质颜料如朱砂、赭石等;植物质的如胭脂、藤黄等;化工合成的如花青、锌钛白等。中国画的色彩是有象征性的,用于类型化的画面处理,表现装饰化的视觉效果。中国画的色相变化是通过色彩并置来体现的,因此这种表现方法无法追摹自然色彩,只能对表相里面总的生命节奏进行转译,以形态的节奏变化带动色彩的变化。除此之外,色彩的虚实均衡、动静均衡、刚柔均衡、繁简均衡、疏密均衡、奇凡均衡、开合均衡、主宾均衡都很有讲究。中国画中的虚实除用墨外也可以用颜色来表示,色彩在其中也起到很重要的作用。中国画中的平面色彩布局往往需要同种或同类色块在画面上相呼应,一种叫单色呼应,表现出色彩变化单一朴实,在平面的维度中有变化,在视觉上产生张力;还有一种是多色呼应,中国传统设色的基本方法是色彩并置,当多色并存获得呼应时,便获得了一种融通的色彩效果。另外,还有色彩与面积的考究,它是利用色形势态上的变化创造色相势态上的均衡,而不同色相总量上相互适度的控制使得画面既有变化又协调一致。
三、儒家思想将积极入世的精神注入中国画中
随着历史的演变、社会的需要,儒家思想与中国绘画产生了密切关系,彼此交相辉映。儒家思想是典型的中国式思维逻辑方式,也是中国人头脑中根深蒂固的主流哲学思想。从《诗》、《书》、《礼》、《易》、《春秋》和《四书》等经典著作中可以看到,儒家的思想特质是以不回避的态度面对世界,对人生采取积极主动的立场为鲜明标志,艺术的功用有向社会宣教的功能,这几乎贯穿了整个民族艺术史的发展。儒家的美学高度重视艺术在维护宗法礼教统治中的社会功能,这使得中国传统绘画的色彩一直以充满象征意义的正色为主,而反对妖艳花乱之色。从秦汉时期出土的文物可以看出,艺术作品的着色有一种庄严典雅、朴素厚重的美感。儒学提倡个人努力提高道德修养,并且以圣贤作为行为典范,认为人要靠理性的自律才可以处理好人际关系,无需借助于外在的压力或是超自然力量。这也是儒家人生观里的现实主义,提倡直面人生的一种态度。这种思想有助于政治教化的作用,艺术在儒家学说里被认为是一种完善人格修养的手段。其中“六艺”就是典例,儒家认为需要掌握其中一定的技能,经过时间磨练,从而达到随心所欲地“游”的境界、“游”的感觉,也就是在艺术创作过程中,人已经熟练驾驭了客观物质而获取了身心上的自由伸展。基于在儒家孔子对于艺术的形而上学的要求,中国画没有像西方一样寻求对表面上的浮光掠影进行简单描绘,也没有运用缤纷的色彩。画家在克制中寻求志于道、合于理、德于行的主观造型和色彩,也尽力表达着审美上能够陶冶情操的表现形式,注重内在修养,反对外在肆意享乐,故清新雅致、温润秀丽也就成了中国画的审美模式。
在中国绘画中,山水美被视为美好人格的品质象征。人的审美对象是自然,但不是单纯的自然本身,而是人格化的自然。在人格化自然的过程中,人从自然中得到自己某种品质的印证,中国古代善于联想和比兴的文人在比德方面走得更远,进而使得山水被文学化、道德化、理念化,已形成了特定的象征。
四、道家思想让中国画更显精妙
道家讲求“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道”的来源
转贴于
不知所考,先是混沌,老子用“扑”、“玄”、“恍惚”来形容,其状态隐含于渺茫之中,既看不出单独存在的个体,又不是空无的虚幻,万物混融其中,只能有一个大的整体把握。“道”既然是一个复杂而又摸不着边际的概念,眼睛无法观看到它,语言无法形容它,思想无法解析它,它是深藏在宇宙最幽深的奥妙之中,又摆在眼前最贴近的万事万物之上,它是客观存在不变的,这样的“道”如此玄奥,却正好以中国画的笔墨来表现它。用笔的中侧、方圆,线质的刚柔、强弱,墨色的干湿、浓淡,形势的平衡、开合,这些复杂因素遵循着道的规律结合就充分体现出“道”的特性。老子和庄子都以多角度的方法,反复阐述和论征“道”的“自然”和“无为”的本质特征。“道”具有万物生息运转的普遍规律,道家认为“虚静,寂寞,无为者,万物之本也”。虚幻、寂静、淡泊、顺其自然才是万物之根本性质,也是其所推崇的人生态度。
篇3
关键词:高等数学 哲学思想 能力训练
高等数学是高校一般专业的必开的基础学科,微积分是其中最主要的内容之一。通过高等数学的学习,使学生提高自己的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种能力不仅表现在对数学知识的记忆,更主要的是掌握数学的思维推理方法。进行逻辑思维能力的训练,为其它课程奠定一个坚实的基础。
在微积分教学过程中,恰当地进行哲学思想的渗透,有利于学生对微积分的理解、运用,同时也可以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有利于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微积分中的许多概念及方法都蕴含着哲学思想。下面就几个微积分教学中融入的哲学思想作一些粗浅的分析。
1、极限概念中的对立统一规律
极限是一种研究变量变化趋势的数学方法,体现了辩证法思想。理解极限概念和其思想中所蕴涵的哲学思想,对掌握高等数学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无论是概念的引入还是概念本身,都体现了变与不变、过程与结果、有限与无限、近似与精确的对立统一。
数列极限的定义: 对于数列{an}, 当n无限增大时,其通项数an 无限趋近于某个常数A,则常数A称为数列{an}的极限。
n不断增大的过程中,数列中的每一项an 的值在不断变化, 这个过程是动态的, 项数也是有限的, 但是, 当项数n 无限增大时, an 无限趋近于一个确定的常数A, 这个无限运动变化的结果是一个数值, 因此在极限思想中无限是有限的发展, 有限是无限的结果, 是对立统一的。
17 世纪法国数学家柯西首次较完整地阐述了极限概念。他用描述性语言给出极限概念: 当一个变量逐次所取得的值无限趋近一个定值, 最终使变量的值和该定值之差要有多小就有多小, 这个定值就叫做所有其他值的极限值。18 世纪维尔斯特拉斯提出了极限的精确定义, 即ε-N 定义, 给微积分提供了严密的理论基础。极限概念不断发展完善的过程反映了哲学中否定之否定规律。否定之否定经过一个周期的运动回到了起点, 又高于起点。
2、 导数概念中的量变质变原理
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的发展总是从量变开始,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质变又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使事物在新质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事物的发展就是这样由量变到质变,又在新质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如此循环,不断前进。因此在方法论上:我们在任何事情都要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要脚踏实地,埋头苦干,积极做好量的积累,为实现事物的质变创造条件;在量变已经达到一定程度,只有改变事物原有的性质才能向前发展时,要果断地抓住时机,促成质变,实现事物的飞跃和发展。
割线的极限位置――切线位置
三个定理层层递进,由特殊到一般;反过来,拉格朗日定理定理是柯西定理的特殊情形,罗尔定理又是拉格朗日定理的特殊情形。
辩证法认为,任何概念都是在一定的条件下确定的,不同的条件可能导致不同的结果,所以它必须研究确定概念的不同条件和不同结果。而具体研究几个不同条件和不同结果,也只能是运用有限的手段,遵循形而上学的方法,一个一个去研究。
简单一点说,辩证法的本质就是指出事物在不同条件下的不同结果。
教学中,引导学生去发现三个定理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以及它们之间有何联系;从理论上再到直观图形上,鼓励学生善于观察、勤于思考、精于总结;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数学家B.Demollins说过:“没有数学,我们就无法看穿哲学的深度;没有哲学,人们也无法看穿数学的深度;而若没有两者,人们就什么也看不透.”教师如果缺乏哲学眼光,就不能正确认识数学,就不能正确把握数学课程的价值取向,就无法讲清数学思想.数学教师在高等教学中运用哲学思想及其基本规律,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深人理解高等数学的思想,掌握高等数学的方法,还可以改进学生的学习方法。
总儿言之,在高等数学教学中,只要我们用心挖掘,认真备课,正确引导,科学讲解,就能将唯物辩证法与数学思想科学地结合起来,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教会学生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提高高职学生学习高职数学兴趣,进一步掌握本课程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逐步使学生在实践中增强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唐维彦.浅谈哲学思想在微积分教学中的渗透 [J] 职业.2014.
[2]常军.哲学思想在高等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 数学教学研究.2010.
[3]胡晶地.高等数学[M].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5.
[4]林华.高职高等数学教学中的哲学思想及其应用[J] 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
篇4
【关键词】哲学基本观点思想品德课渗透教学方法论
哲学是一门对学生进行基本理论教育的课程,同其他政治课一样不是单纯的理论教育课,更主要的是思想教育课。讲清哲学原理是提高学生思想觉悟的基础。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是讲清理论的归宿,是哲学教学的目的。怎样在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中渗透哲学原理,让学生感觉到这门课的趣味性、实用性是我们的责任。因此,在教学中单凭空洞的理论说教、不结合当前社会实践、不结合学生实际是不可能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的。必须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合理地、适当地贯彻思想教育,才能培养出德才兼备的初中生,为高一级学校输送合格的人才。
根据新课程改革的精神和要求,初中思想品德课应以学生发展为宗旨,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素质和人文素质。WwW.133229.CoM而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它对我们每个人的生活、学习和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让初中生了解一些哲学思想和方法,有利于他们正确处理学习、生活和成长中遇到的各种烦恼和困惑,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高实践能力。
笔者认为,在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中,有意识地渗入哲学思想,会取得较好的效果。例如,在对初一学生进行“锻炼坚强意志,积极对待挫折”的教学时,可向学生提出“挫折是好事还是坏事”的思考题。多数同学会不假思索地回答:“坏事。”首先应肯定学生的回答,指出挫折本身并不是好事,也可以说是坏事;然而,也有人能战胜挫折,成就一番事业。如我国明代医学家李时珍曾三次参加科举考试,都失败了,但李时珍并没有因此消沉,他立志学医,终于写成了流芳百世的医学著作《本草纲目》。又如瑞典化学家诺贝尔研制炸药屡遭失败,甚至因此失去了亲人,但他坚定不移,继续努力,终于获得了成功。之后,请学生思考:我们应怎样正确看待挫折?通过讨论、分析,学生体会到挫折是有负面效应的,但只要我们正确对待,挫折能对人产生促进作用、增力作用、清醒作用,能对人产生重要的影响。许多有作为的人,都是在挫折中成长起来的。这时,适时地进行点拨小结,其实世界上许多事物和挫折一样都是具有两面性的,“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我们要学会“一分为二”地、全面地看问题,既要看到消极不利的一面,又要看到积极有利的一面。努力克服不利的因素,充分利用有利的一面,使事物向好的一面转化。这样,运用唯物辩证法关于矛盾的观点,使学生懂得了培养坚强意志和顽强毅力的重要性,对学生起到了强烈的激励作用。
违法和犯罪是初二法律知识教育中的两个重要概念。两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违法是犯罪的前提,犯罪是违法发展的必然结果,两者在本质上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它们在本质上都是危害社会的违法行为。一个人如果经常做违纪违法的事,不思悔改,发展下去,就可能导致犯罪。有这样一个案例:王某从小经常打架、破坏公物,还逃学到网吧或游戏厅上网玩游戏,没有零花钱就偷拿同学的钱物或敲诈小同学,经老师批评教育后仍不改正。因为他认为自己没犯罪,犯点小错误没事。后来,因偷窃邻居的财物被公安机关送去劳教所劳动教养。但劳教回来后,仍恶习不改,一次因参加一团伙抢劫被逮捕,经人民法院审理,被判处有期徒刑三年。在引导学生分析王某“违纪——违法——犯罪”的过程中,有意识地渗入哲学上的“量变与质变”原理。指出大量的违纪是违法的前提和准备(量变),违法则是违纪的必然结果(质变),违法之后不思悔改,继续行窃,就是在做量的积累(新的量变),久而久之必然导致走向犯罪的深渊(再次发生质变)。
在仔细的分析中,使学生认识和理解了违法和犯罪的联系,懂得没有“小错不断,大错不犯”只有“小错不断,大错必犯”的道理。因此,我们平时要严格要求自己,防微杜渐,“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以防止违法犯罪的发生。
又如,内因和外因辩证关系原理在九年级教材中有多处体现。“改革开放增强了我国的综合国力”即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和对外开放的必然。教学中,可一方面介绍党的以来我国改革开放的实践及取得的巨大成就,让学生获得直观感性的认识;另一方面,将事物变化发展是内因和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事物是普遍联系的等观点穿插其中。指出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据,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外因是事物发展的条件,内因和外因在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同时存在,缺一不可。我们在观察事物、分析和解决问题时,要既看到内因,又看到外因,坚持内因和外因相结合的观点。使学生知道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内部动力(内因),而对外开放则是外部条件(外因),引导学生对改革的重要性和开放的必要性进行理性的思维,懂得我们这样大的社会主义国家搞现代化建设,必须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原则,并在此基础上不断深化改革。但是,独立自主并不是盲目排外。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坚持对外开放,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是我国顺利进行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条件,是我们必须长期坚持的基本国策。
综上所述,在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中渗入哲学思想不仅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但我们在实际教学中,要充分考虑学生的知识基础、年龄特征、认识特点和理解能力,用简明通俗的语言、生动有趣的事例,引起学生的兴趣。教学实践中表明,在教学中把握以下几个方面,有助于获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第一,寻找机会,适时渗入。在进行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时,我们要认真研究教材,挖掘教材所蕴涵的哲学思想。在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基础知识的过程中,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进行分析,揭示出相关的哲学思想,使学生的认识和理解更进一步,由特殊具体的知识上升到一般普遍的原理,体会到哲学基本观点和原理对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实际指导意义,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第二,把握尺度,适当渗入。初中思想品德课毕竟不是哲学原理课,我们只是想让学生对哲学知识有个初步的了解。因此,只要抓住与教材内容紧密相关的哲学基本原理,用通俗的语言和适当的方式予以介绍即可。让学生在对比的基础上有所感悟,从而训练学生的思维,增长学生的智慧,使学生更灵活、更聪明,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要避免脱离学生的实际将哲学原理讲深讲透的做法,以免增加学生的学习负担,达不到预定的目的。
第三,循序渐进,逐步渗入。初中思想品德课教材,特别是九年级教学内容蕴涵着许多哲学思想,如普遍联系的观点、矛盾分析的方法、量变质变原理、内因和外因辩证关系原理、实事求是的思想等。我们一方面渗入哲学思想,另一方面要启发引导学生经常运用已了解的哲学原理学习新的内容,达到温故知新。在经常运用中,加深哲学思想的理解,使学生懂得哲学并不是抽象空洞的理论。
篇5
关键词:儒家文化 生态文明 思想
儒家文化是一门重要的中华传统文化,其中蕴含着非常丰富的生态文明哲学思想。现阶段,随着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不断发展与进步,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我们应当对儒家文化中以“仁”、“德”思想为中心的生态智慧加以继承并运用,积极探索可持续的对大自然的索取与利用方式,以此来实现对生态环境的永续利用,并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一、儒家文化中的生态文明哲学思想
(一)儒家文化的生态伦理思想
从根本上来讲,传统儒家文化中的生态伦理观念的最大原则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但是儒家“天人归一”的生态伦理理念,想要表达的是个体思维具有整体性与系统性。正是在这两大特点的基础上我们才有能以正确的态度对待自然环境与人类发展的之间的关系,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实现科学发展的目标,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与发展。传统儒家文化中的“天人合一”的理论,被越来越多的人推崇,主要是因为作为一个传统而又古老的哲学命题,它又与现代化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密切统一,其具有的生态伦理价值有利于实现人与人之间的有效合作,实现自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生态环境失衡不但体现在人与自然之间,更表现在人与与,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在这里所说的生态危机不是单纯的环境恶化、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等一系列表层现象,而是指人类正在面对的一系列生存危机。这些危机都是我们对地球无节制物计划开采,耗费所造成的。
从儒学的角度来看,人类对生态环境应该怀有敬畏之情。对此,孔夫子有三畏之说,“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其本意是说,我们应该对生命,对自然,对他人怀有基本的敬畏、尊敬之情,要尊重生命本身的多样性与自身的发展规律。大自然中存在着不同种类的生命,其形态以及其他调整各有各的不同,我们应该尊重生物物种的多样性,尊重生物物种的发展规律。保持谦卑、兼容的认识观,在爱护自身的同时,也爱护其它生命体,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同时,也要以同样的态度来对待其他生命形式。共同建造一个和谐共处,共同发展的生存环境。
(二)儒家文化的生态责任担当
儒家文化思想体系博大精深,它不仅包含了丰富的生态伦理思想,同时也包含了环境科学与生态学文化。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将传统儒家生态环保伦理观念与现代化生态环保学进行统一,促进现代化生态文明建设工作的有效进行,对于和谐社会建设目标的实现来讲,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根据传统儒家观念中“个人―家族―国家―天下”的认识逻辑,“个人”是其所有认识的出发点,位于其他几个重点内容的中心位置,儒家思想认为个体通过自身修养的提高,以实现齐家,治国最后平天下的远大战略目标,其在生态环境的保护中,也要担负起自己的职责。
作为当代生态文明建设思想观念的来源,必须要从全球化生态保护的需求出发,对儒家生态伦理思想的全面性、系统性进行深入探讨,将其与现代化生态环保理念意识想结合,使之引导我国生态建设工作的有效发展。为了进一步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力度,为子孙后代生存与发展提供可持续发展的资源与良好的生态环境,进一步促进家国国家发展,切实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需要。
二、生态文明下儒家文化在当下的意义
(一)“仁”
简单来说,传统儒家文化最基本的一个思想中心就是“仁”。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仁”又作为一种包含内容极为广泛的道德品质而存在,中心思想是指人与人之间的相互怜惜、体谅、互助以实现可持续发展。在这一理念基础上“仁”已经成为整个人类社会得以继续发展向前的重要动力。
在古书《中庸》中写到“:仁者,人也,亲亲为大。”对作为个体,却又属于社会的人的存在结构与生存原则作了简明,清楚的论述。以“仁”为核心的儒家思想观念正是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儒家哲学与美学的大体构框架。根据儒家文化的初始观念来看,我们对“仁”字的本质有了一个大致的认识,是从目前个体生存权进行拓展,涵盖所有生命形态的生存结构与态度。在《礼记・大学》中,古人个体想要有大的作为,为天下人服务,首先要做的是提高个人修养,这是个体发展的基础,只有处理与与自己的关系,才能以正确的态度与世界,与他人相处。
(二)个体与群体的协调和睦
在儒家的传统文化思想中,尤其看重个体与社会群体之间的和谐,统一。从先秦开始,众多入派学家一直将人的社会性群体性看得特别重,不过即便是这样他们并不否认个体存在的价值以及个体对群体的作用。在儒学思想观念中,人类本能情感的抒发与表现必须要以共同存在的条件作为前提,这里所说的共同存在的环境就是中国人一直以来比较重视的社会伦理与道德规范。虽然儒家学派的精神与道家精神境界相比,缺乏一种维度性,不过从人类社火存在的大环境来看,儒家学派所体现这一条件,恰好体现了人类智慧与理性的优势,同时也使得人与之之间,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能够保持一种正确的关系。处于对个体生命有限性与群体生命无限性的理性认识,在儒家学派的思想观念下,认为个体更应该怀有一种人本主义的情愫。
(三)“天人合一”
还是从儒家学派的核心思想理念,即“天人合一”来论述,其中“天”就是指自然生态环境,而“人”即指个体实体,也指个体的精神状态与情感意志,个体言行举止。根据儒家美学的观点,个体情感与意志可以寄托与自然,同时也会以自然变化为转移,自然作为客体与人这种审美主体之间存在着“比德”联系,最能体现这一点的就是“知者乐水,仁者乐山”。另外,个体意志情感与自然相附而存在,从古语“乐而不,哀而不伤”中可以反应出古人的这一思想。大自然馈赠人类,人类要服从于自然,才能共同存在,长远发展。对于儒家学派来说,天人合一,人顺于天,才是生态美学的终极体验与目标。根据马斯洛的相关理论来看就是:人与自然是彼此最为重要的组成内容,这就要求人类必须与自然保持某种程度上的相似性,才能在自然中持续获得持续长久的发展……而且人和超越他的实体之间其实不存在任何绝对化的间隔。这一观点打破了以为生态观下对生命认识的局限性,它是从生命的普遍性这一角度出发,对生命之间的联系进行认识,以实现不同生命体与结构之间的协调性。
(四)“德”
我国儒家生态理念的重点是坚持以德性为中心,从爱民普及到爱万物,达到“仁者”与世间众生统一的思想境界。在这里所说的“仁”,就是仁爱。在《论语》一书,第一次对“仁者,爱人”的思想内涵做了一个概述,反映了儒家生态哲学的观念。从儒家学派所反应的生态哲学中我们可以对人类在宇宙中的重要地位和价值有初步的认识。儒家思想观念中,人是万物之首。孔圣人曾经说过“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这就反映了儒学中仁爱的三层内涵:第一是爱亲人,第二是爱祖国,第三是爱世间万物。儒家学派的继承发展人孟子也曾说过遵循规律,按时播种,粮食年年有余;不用过密的欲望,放过小鱼仔则鱼鳖年年充足;山林砍伐采摘有度,则材木山货用之不尽,只有这样民众才可以获得长远富足的发展,这也是治国之道也。从孟子的观点我们可以看出:儒家学派不但将仁德看做是人类的本质品性,而且希望能够将这一品性推及到世间其它物种,包括宇宙自然的万物,让作为个体的人具有一种普世的价值情怀。由此我们可以看到儒家思想在号召仁德的同时,给予世间所有的生命以尊重和爱护。儒家思想中顺天时,万物生生不息,尽天命的观念与态度,为当今人类生态保护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充足而有力的理论支持,为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平等和谐发展提供了指导作用。
三、结语
总而言之,中华传统儒家文化中蕴含有丰富的生态文明哲学思想,儒家以仁德出发“亲亲,仁民而爱物”的生态伦理观,以及儒家的“天人合一”辩证思想对于建设生态文明、实现人与人和谐、人与自然和谐、人与宇宙万物和谐共生,建设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随着生态文明建设活动的不断深入,我们要认真分析、学习儒家文化中的“仁”、“德”精髓,结合当下生态环境现状,重新审视人类的生产发展模式,转变无规划、无限度地索取大自然的粗暴方式,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参考文献:
[1]洪克强,卢剑.儒家文化与现代生态文明观的异质与同构[J].科学经济社会,2012,(02).
篇6
[关键词] 传统哲学; 企业管理; 应用
[中图分类号] F27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3)012- 0068- 02
1 儒家哲学思想及其应用
儒家的核心思想是仁,“仁”就是爱人。企业的第一资源是人力资源,企业间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因此,关心和照顾好自己的员工,对员工以人本关怀才能使企业有凝聚力,才能凝聚人心和力量,做到基业长青。企业只有照顾好自己的员工,员工才能照顾好你的顾客,顾客才能照顾好你的利润。因此,对员工施以仁爱,这是企业管理的根本,也是出发点。中国儒家的哲学思想的基础就是爱人,其哲学从一开始就是对人的终极关怀,关心在当时混乱的年代中人的安身立命和生存状况。关心企业中人的诉求,是企业管理的基础和起点。
儒家的方法论是中庸之道。所谓中庸,简单地说,就是两极之间寻找到一个平衡点,孔子的中庸思想是建立在对“过”与“不及”的批评基础上,以扣其两端而取中之意的。是一种动态权衡选择的方法。中庸之道就是中道、持平、保持平衡,在管理中保持平衡,掌握分寸。但是管理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在过程中时间、地点、人物都会产生变化,保持的平衡就会被打破。儒家理论也认识到了这一点,因此提出了“与时偕行”、“日新又新”的理论,时刻保持中庸的状态,强调“过犹不及”,中庸的思想体现在管理者身上就是要辩证地思考问题,不要有对某件事有偏见而产生极端想法,要在各种复杂的环境变化中保持中道的思想,保持心态的冷静,多听取各方意见,保持住对管理的协调组织不偏不倚,有序地进行管理。这种思想就适用于中层管理。
2 道家管理哲学及其应用
老子哲学的中心观念是“道”,他的整个哲学体系都是由他所预设的“道”而展开的。老子认为凡是自然、无为、柔软等观念都是“道”所表现的基本特性和精神。其中“无为”的观念是其哲学思想的核心。老子的“无为”并不是什么都不做,并不是不为,而是含有不妄为、不乱为,顺应客观态势,尊重自然规律的意思。“道法自然”是道家思想的哲学基础,其“无为”就是放松对事物的不必要的束缚,减轻对事物的人为干预,运用无为而无不为的理论做到领导却不让人察觉,成功于无形的管理境界,即老子所说的“大音希声,大象无形”的境界。
道家的这一管理思想特别适用于高层管理者。因为高层管理者是做出重大决策和制定方针政策的人在整个管理中起着重大指导作用的人,因此高层管理者的思维方式、个人素养十分重要。高层管理者首先要善于发现、掌握事物发展的规律,然后按规律办事。即“道法自然”,保持事物的大的方向,在此基础上对下属要予以一定的权力,相信下属,对下属采取不干预不干涉的政策,运用无为的理论为下属创造有为的条件,使整个工作环境更加宽松,更加有弹性,这样才会使各个层级的工作人员有所作为,让他们发挥自己所能,那么整个的工作就会向着良性发展。道家的方法论充满了辩证法的思想。
3 法家管理哲学及其应用
“人之初,性本恶”是法家的人性论观点,因此法家提出了“抱法处势则治”的管理思想。法家的核心思想并非法律,而是统治的方法。法家主张运用法律来惩治人们,只要触犯了法律就处罚,法律之外没有善恶之分。韩非认为赏和罚是君主的“二柄”,其之所以有效,是由于人性是趋利避害的,这实际在强调规章制度、利益机制对管理的重要性。
法家的管理思想对基层管理者有更多的借鉴意义。基层管理者身在工作第一线,执行具体的工作,具体的工作操作起来就有许多具体的规章制度,只有按照规章制度做事才会达到整个管理的效率。所以基层管理者运用法家的哲学思想作为自己的管理准则会使整个管理过程更加有效率。做到铁面无私,依法行事,赏罚分明。同时注重从物质、精神两个层面激励员工,完成具体的工作任务。
4 儒道法的管理哲学在应用中的权变思考
所有的理论都要用客观的辩证的思想去分析运用,而无从去判断其对与错,优与劣。实践中出理论,理论有在实践中起到指导作用。儒法道的管理哲学虽然产生于古代社会的管理和实践中,但在现代的企业管理中也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在具体指导企业管理中要应时而势,懂得权变,且不可生搬硬套。这里要指出和说明的是,上述儒道法的管理哲学思想相对应于中层、高层和基层管理者,这个顺序是不能错位的。如果各个层级的管理者运用错了管理哲学,那么就会造成更糟糕的后果。
另一点需要指出的是儒道法三家的管理思想也有相通之处,三家思想在具体管理实践上可以融会贯通。“无为而治”本言于孔子“无为而治者,其舜也与?”(《论语·卫灵公十五》),但在老子哲学里“无为而治”思想成为了一个体系。老子说:“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因此,在管理的应用中,我们也要灵活掌握。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提高管理效率,促进管理更好地发展。
主要参考文献
[1] 冯友兰. 中国哲学简史[M]. 赵夏三,译. 上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9.
[2] [美]彼得·德鲁克. 卓有成效的管理者[M].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
篇7
[关键词] 黑格尔;公共舆论;公共传媒;积极自由
【中图分类号】 B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4244(2014)08-295-2
一、黑格尔公共舆论思想及其在现代社会的衍射与延伸
(一)黑格尔公共舆论思想的原发性阐述。黑格尔在《法哲学原理》中对公共舆论作了明确的界定:“个人所享有的形式的主观自由在于,对普遍事务具有他特有的判断、意见和建议,并予以表达。这种自由,集合地表现为我们所称的公共舆论。”这一定义目前也被我国学术界所普遍接受和采用。同时黑格尔也指出,公共舆论是公民个人自由言论的集合性表达,是“人民表达他们意志和意见的无机方式”。
在黑格尔那里,公共舆论思想不仅在微观上内在地体现出个人自由意志和自主人格,而且在中观和宏观层面还具有其独特的传播形式和传播载体。黑格尔强调了“伟大人物”对于公共舆论的特殊影响和效应:“道出时代的意志”,并“使时代现实化”,这在主观意义上肯定了影响时代和历史的精英人物或者是公众人物,实际上是论证了人对于公共舆论本质上具有主观能动性的控制或者是掌控作用;另一方面,黑格尔强调了从公共舆论中引申出的言论自由和出版自由的重要地位:“现代世界的原则”,即公共舆论在其有效载体的作用下对整个世界具有一种引领和规训的宏观效应。
(二)公共舆论内化衍生出公共传媒。公共舆论的进一步演化,就内在生长出公共传媒。公共传媒,即公共传播媒介,是公共舆论在一个国家或社会内取得广泛影响的媒介和载体。
首先,公共舆论的“公共性”决定了公共传媒的出现和内在生长。黑格尔公共舆论的“公共性”是其内在生长出的公共传媒的“公共性”的来源,二者具有内在的一致性。在黑格尔看来,公共舆论经历了形成“常识”的这一过程之后,即具有了“内在真理”的特性,而那些“独特的观点和独特认识的意识”,因为是“自吹自擂的东西”,根本无法成为公共舆论的“公共性”可以包容的内容,因而也根本无法通过公共传媒“公共性”的考验。而那些已经成为“常识”的公共舆论,则需要公共传媒的检验,才能成为真正的具有“内在真理”特质的公共舆论。
其次,公共舆论成为公民思想的“伦理基础”需要公共传媒提供平台。黑格尔认为,公共舆论中的“常识是以成见形态而贯穿在一切人思想中的伦理基础”。而公共传媒最主要的社会功能即是为社会公众提供一个广泛的交往阵地和公共诉求平台,为社会形成公共伦理,达致公共理性,即公共传媒为公共舆论成为“常识”,成为“合乎理性的东西”和“绝对普遍的东西”提供一种契机:公共传媒不仅为公共舆论提供一个广阔的公众交流平台,提升公共舆论在空间、时间和力度上的影响力,而且还可以为公共舆论的伦理架构铺垫合理的逻辑基础。
再次,公共舆论通过公共传媒影响到国家层面。公共舆论还包含着“整个国家制度、立法和国家普遍情况的真实内容和结果”,而这些内容想要内在的成为公民内心普遍接受或者理解的“常识”的一部分,也需要通过公共传媒这一载体的广泛传播和扩散。这一传播和扩散的结果在某些程度上也会影响关乎公众利益的相关政策的形成和实施,尤其是在当代国家,公共舆论和公共传媒的影响力更甚。这就真正的利用公共传媒这一媒介,使公民“包含着现实界的真正需要和正确趋向”的公共舆论发挥其“实体性的正义原则”的作用。
(三)公共舆论与积极自由。由于公共舆论是公民个人自由言论的集合性表达,因此它不可避免的是各种各样的信息的杂糅,即,公共舆论具有杂多性。“在公共舆论中真理和无穷错误直接混杂在一起”。就公共舆论是一种公民意见与情绪的直接表达而言,由于其表现主体人数的众多性与广泛性,而会形成一种政治话语霸权。
但是,这种公共舆论所体现出来的“主观自由”并非是黑格尔所推崇的“自由理念”,黑格尔曾指出:“有人说出版自由就是要说就说,要写就写的自由,这样一个定义相当于把一般自由堪称要做什么就做什么的自由。”这种说法,在黑格尔看来,“表明思想完全未经教化,还是粗鲁和肤浅的”。这里,我们可以引申出关于“自由”的释义。
如果就现代公共生活的品质作评论,“自由”肯定是一个不可或缺的衡量指标。黑格尔也认为,一个现代性国家,应该积极构筑公民个人的自由人格,但是究竟应该怎样理解“自由”呢?在当代自由主义一代宗师伊赛亚?伯林那里,自由被分为积极和消极两种:能够对种种不合理的外在干预力量说“不”,便是所谓的“消极自由”,而倘若对包括弱者在内的社会成员追求幸福的能力给予促进,使他们不仅“可以”而且“能够”成为自己的主人,便是所谓的“积极自由”。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自由的作为是个人在不受外在干预的情况下,按照自己的意志进行选择,自主决定这样做或不这样做。”这也是黑格尔关于“自由”理念的逻辑出发点,黑格尔所描述的“国家”即是保障和实现这种“自由”的关键所在,而在国家理念中占据重要内容的公共舆论也是架构这种自由的有效形式之一。同时,也可以发现,黑格尔对“自由”赋予了更多的“积极”的意蕴,即黑格尔推崇公民个人主动积极的参与“讨论和审议”,鼓励人们成为自己的主人。
二、公共舆论思想的当代性意蕴探索
(一)公共舆论为构筑政治合法性提供了一种平台。《布莱克维尔政治学百科全书》对于“合法性”的解释为:“任何一种人类社会的复杂形态都面临一个合法性的问题,即该秩序是否和为什么应该获得其成员的忠诚的问题”。在一定意义上,“把合法性等同于社会公众对政治系统的认同和忠诚的观念,代表了当代社会对于合法性概念的最一般、最普遍的认识。”
同时,公共舆论也包含“社会公众对政治系统的认同和忠诚的观念”,即代表着即公众对于政治合法性的的是否支持与认可。现代国家若能形成良好的公共舆论价值导向,就能够在很大的空间中吸收公众的支持率,提高公众的认可度。黑格尔认为,“无论哪个时代,公共舆论总是一支巨大的力量,尤其在我们时代是如此,因为主观自由这一原则已获得了这种重要性和意义。”
首先,公共舆论通过公共传媒为构筑政治合法性提供了强有力的公共监督平台。公民在现代国家中,人的个性和自由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解放,而在国家中体现个人个性和自由解放的公共舆论则为公民提供了一种可以自由发表自己言论的平台,在这个平台里人们可以关注道德和伦理,也可以讨论讨论他们所处的市民社会和国家政治,更可以尽其职责,对国家层面的政治制度、立法状况、行政举措等进行监督。一个国家政府是否能够有效的开放公共舆论这种监督平台,对于其在社会公众中赢得合法性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其次,公共舆论通过维护公民的政治参与为构筑政治合法性提供稳固的社会伦理平台。黑格尔认为,如果一个公民,“发表了他的意见,他的主观性就得到了满足,从而他会尽量容忍。”也就是说,公共舆论在一定范围内包含了公民对这个国家不合理状况的意见,而国家允许这种批判性意见的存在,或者在某种程度上加以接受,并改善,实际上已经为自己赢得了政治上的稳定性和合法性,而公民的政治参与一旦被得到肯定和重视,他们便在内心获得了对这个政治共同体的价值认同,从而将这种价值认同宣传和深化,形成公共舆论所独特的伦理基础。
(二)公共舆论是寻求社会公平正义的有效途径之一。黑格尔认为,“公共舆论包含着永恒的实体性的正义原则”,这一点明确的指出了公共舆论的价值所在。在当代社会中,公共舆论的这种正义原则已经得到了衍射,囊括了“公平”和“正义”两方面的内容,公平正义是人类社会追求的普遍价值。公民政治参与与公众监督都是公共舆论的引申之意,因而,引导正确价值理念的公共舆论自然而然地成为寻求社会公平正义的有效途径之一。
首先,黑格尔的公共舆论思想有着与社会公平正义高度一致的价值追求。罗尔斯认为:“一个社会之所以井然有序,不仅是因为它的宗旨是促进社会成员的利益,而且也因为它受到普遍正义观的有效支配。”在一个公平正义的和谐社会里,社会成员应该平等地拥有权利,平等地享受权利所带来的利益,共同分享社会进步、经济发展的成果。而在黑格尔这里,公共舆论正是包含着社会成员“现实界的真正需要和正确趋向”,因此,黑格尔的公共舆论思想也充分体现了实现公民共同利益诉求的价值目标。
其次,黑格尔的公共舆论思想为寻求社会公平正义提供了内在的观念意识形态基础。人们身处于一定的社会关系之中,基于自身现实境遇和理想追求的考虑,逐渐形成了关于公平正义的理念。这种理念是通过公共舆论进行集合性的表达的。这也使社会公平正义理论在观念这一层面得到广泛的采纳和认可,也只有这样,社会公平正义才能继而在制度和实践层面上得到真正的推进。在当代社会,公共舆论对公众社会公平正义理念集中地以由公共传媒进行呼唤和表达。公共传媒忠实表达不同界别和阶层公民合理的心声、愿望、意见,为他们直接或间接表达自己的言论提供同样的机会和自由。这种表达为寻求社会公平正义奠定了合理的观念意识形态基础,而观念意识形态则是有效建构社会公平正义迈出的第一步。
(三)公共舆论在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中的具有重要的话语导向意义。哈贝马斯认为,当代公共领域的主要形式是形成公共舆论的公共传播媒介。他指出:“一种新的影响范畴产生了,即传媒力量。具有操纵力量的传媒褫夺了公众性原则的中立特征。大众传媒影响了公共领域的结构,同时又统领了公共领域。于是,公共领域发展成为一个失去了权利的竞技场。”同时,哈贝马斯也认为,政治公共领域以公共舆论为媒介对国家和社会的需要加以调节。在本质上,哈贝马斯认为:“所谓公共领域,我们首先是意指我们的社会生活的一个领域,在这个领域中,像公共意见这样的事物能够形成。”有些时候,“公共领域说到底就是公众舆论领域,它和公共权力机关直接相抗衡。”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在公共舆论对公共领域及其结构的作用和影响方面,哈贝马斯持非常肯定的态度。
在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过程中,社会价值多元化以及公共领域和私人领域界限的模糊化使得公共舆论有了更加多元化的舆论载体,有了更深层次的普及和更广泛的传播。这些条件运用在政治领域中不仅具有政治情绪的渲染作用,而且在正确的舆论指引下还有积极的政治动员意义。当波及至社会领域中时,则形成一种有效的“公共话语”,这种公共话语是有利于社会文明和政治文明进程的话语模式,力图在社会政治环境下构建达成共识的话语策略。
总之,现代性国家应积极运用公共舆论的正面效用,抵制具有消极影响的无责漫谈和霸权独白之类的藩篱,多方面多层次地构建有利于政治稳定和社会发展的公共话语秩序和自由平等的生存秩序,以确保在公共结构转型过程中确切地掌握社会公众的话语权,并引导社会的话语倾向。
参考文献:
[1]黑格尔.法哲学原理[M].范扬,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1:331-335.
[2][英]伯林.自由论[M].胡传胜,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3:189-204.
[3]张凤阳.政治哲学关键词[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324.
[4][美]约翰・罗尔斯.正义论[M].何怀宏,等,译.上海:学林出版社,1988:3.
[5]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M].曹卫东,译.上海:学林出版社,1999:15.
篇8
【关键词】 四肢血管多普勒仪 踝肱指数 趾肱指数 老年2型糖尿病 周围血管病变
【Abstract】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function of peripheral vessels,observed the changes of ankle-brachial index (ABI)and toe-brachial index(TBI) and its related risk factors in elderly type 2 diabetic patients. Methods To detect Doppler frequency spectrum on lower limb of 42 type 2 diabetic patients and 44 non-diabetic people. ABI and TBI were calculated,along with measurements of body mass index(BMI),systolic blood pressure(SBP),diastolic blood pressure (DBP),C-reactive protein(CRP),triglyceride(TG), total cholesterol (TC),high density lipoprotein(HDL),low density lipoprotein(LDL),fasting blood glucose(FBG). Results (1)ABI and TBI were lowed in T2DM group as compared with control group (P
【Key words】 Doppler diagnostic instrument of blood vessel; ankle-brachia index; toe-brachial index;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peripheral vascular disease
2型糖尿病目前已成为全球性非传染性疾病,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并成为危害人们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其危害不仅在糖尿病本身,更重要的是在其并发症。周围血管病变(peripheral vascular disease,PVD)是糖尿病主要慢性并发症之一,是导致糖尿病患者足部溃疡和糖尿病下肢截肢,特别是高位截肢和再次截肢的主要原因。研究表明,约50%的截肢患者有PVD。而且周围血管疾病与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死亡率的增加有关;此外,周围血管病变引起患者步行能力下降,严重影响患者的劳动能力和生活质量。ABI 常用来作为客观评价糖尿病周围血管功能状态的无创性诊断方法,TBI是ABI的补充。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及诊断标准 糖尿病组42例, 2006年11月~2007年3月的门诊及住院患者, 糖尿病按1999年WHO糖尿病专家委员会提出的标准进行诊断,即症状+随机血糖≥11.1mmol/L,或空腹血糖≥7.0mmol/L。平均年龄(74.6±11.9)岁,病程0.5~26年,所有病人空腹血糖控制在7.8mmol/L以下至少2周。对照组:选择同期住院的非糖尿病的老年人为对照组(排除截肢,1个月内发生急性心肌梗死或脑血管意外,既往有下肢血管成形术或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的患者),共44例,平均年龄(72.2±14.9)岁。
1.2 四肢血管多普勒检查 采用英国Huntleigh公司MD2多用便携多普勒仪,根据SCVIR标准[1],检查前,病人休息5~10min,室温下,仰卧位,分别置12cm×40cm的袖带于双上臂,用多普勒探头于肘部肱动脉处获取信号,测得双侧肱动脉收缩压(BSBP),取两者中的高值,置相同袖带于踝部,用多普勒探头于胫后动脉、足背动脉处获取信号,测得踝动脉收缩压(ASBP),取其最高值,ABI=ASBP/BSBP,相同方法测对侧肢体ABI。室温>25℃,置2.4cm×10cm的袖带于趾,将探头置于趾趾腹,记录趾动脉收缩压(TSBP),TBI=TSBP/BSBP,同法测得对侧肢体TBI。
1.3 记录临床资料及检测结果 收集资料包括年龄、性别、吸烟史、体重指数(BMI)、入院时收缩压(SBP)及舒张压(DBP)、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高密度脂蛋白(HDL) 、C反应蛋白(CRP)等。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两样本比较采用t检验;相关因素分析采用逐步回归分析。
2 结果
2.1 两组年龄、BMI、血压比较 糖尿病组年龄、血压较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体重指数较对照组高,如表1所示。表1 糖尿病组与对照组的年龄、BMI、血压的比较
2.2 两组血脂、CRP比较 糖尿病组TG、TC和LDL均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HDL和CRP较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如表2所示。 表2 糖尿病组与对照组的血脂、CRP的比较
2.3 两组ABI、TBI值比较 糖尿病患者ABI、TBI值较对照组均降低,且差异有显著性,如表3所示。 表3 T2DM组与对照组下肢血管ABI、TBI的比较
2.4 逐步回归分析 以ABI、TBI分别作为应变量,将年龄、BMI、SBP、DBP、TG、TC、HDL、LDL、CRP作为自变量进行逐步回归分析,显示TBI与年龄、TC呈负相关,结果如表4。 表4 糖尿病患者TBI值危险因素逐步回归分析
3 讨论
糖尿病患者周围血管病变在糖尿病早期就已出现,且主要累及下肢远端动脉[2],其发生率较非糖尿病患者高19倍,其中50岁以上糖尿病病人高达40倍[3],但绝大部分周围血管病变患者不表现出临床症状,Raman等[4]报道50%以上患者无症状。糖尿病患者下肢血管病变的病理改变主要是动脉粥样硬化。老年糖尿病患者的血管病变除因年龄本身带来的生理老化过程之外,糖脂代谢及血流变学异常亦能加速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持续高血糖可以通过抑制磷脂酰肌醇3激酶途径和激活促分裂原活化蛋白激酶途径损伤血管内皮细胞功能,而内皮细胞功能异常又是动脉粥样硬化及糖尿病血管并发症病理过程的始动环节。
正常人的ABI在1.0~1.3之间,ABI
本研究中糖尿病组TBI值较对照组低(P0.7,0.65~0.7提示动脉可能狭窄异常,
Asakawa等[7]认为总胆固醇水平是周围血管病变的危险因素,Evans等[8]研究表明降脂药能明显改善治疗组的内皮细胞功能,延缓动脉粥样硬化进程。本研究中TG、TC、LDL均显著升高,HDL较对照组降低但无统计学意义;且糖尿病患者的TBI与TC呈负相关,表明在排除糖代谢影响后脂代谢紊乱进一步加速周围血管病变的进展,提示糖尿病病人在严格控制血糖的同时应该积极调脂治疗。
在本研究中两组收缩压、舒张压及CRP均无统计学意义,亦未发现与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之间的联系,可能与入组病人血压和炎症反应控制尚可有关,亦可能与数据有缺失有关。
综上所述,应用四肢血管多普勒仪,以 ABI和TBI作为诊断指标,可以早期提示老年糖尿病患者的下肢动脉血管病变及其程度, 提高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的诊断率。在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的发病过程中,高龄和脂代谢紊乱等均起着重要作用,提示糖尿病病人在严格控制血糖的同时应该积极降压调脂治疗。
参考文献
1 Sacks D,Bakal CW,Beatty PT,et al.Position statement on the use of the ankle brachial index in the evaluation of patients with peripheral arterial disease:a consensus statement developed by the standards pision of the society of cardiovascular & interventional radiology.J Vasc Interv Radiol, 2002,13(4): 353.
2 郑敏,李春梅,贾冬林.2型糖尿病患者下肢血管病变的超声检查对预防下肢坏疽发生的意义.中国临床康复,2004,8(27):5852-5853.
3 童砚虎,钱荣文.糖尿病及其并发症当代治疗.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183.
4 Reman,Thakur,Mathew.Ankle brachial index as a predictor of generalized atherosclerosis.Assoc Physicians India,2001, 49: 1074-1077.
5 McDermott MM,Greenland P,Liu kiang,et al.The ankle-brachial index is associated with leg function and physical activity:the walking and leg circulation study.Ann Intern Med,2002,136:873-883.
6 Orchrd TJ,Strandness Jr DE. Assessment of peripheral vascular disease in diabetes.J Circulaton,1993,88:819-828.
篇9
一、临床诊治整体观与气血变化恒动观是哲学思想的具体应用。认为挖掘和研究传统医学哲学思想,对于我国现代医学人文精神的研究和重塑有十分积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医学哲学;医学哲学思想史;医学人文精神
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于战国至秦汉时期。在“诸子蜂起,百家争鸣”的时代,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得到长足的发展,当时盛行的精气学说、阴阳学说、五行学说对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产生深刻的影响。中医学将精气学说、阴阳学说和五行学说作为一种思维方法引入中医学,与中医学自身固有的理论和经验相融合,以说明人体的形态结构、生命过程,以及疾病的病因、病机、诊断和治疗。因而形成了古代哲学思想和方法与中医学固有理论和知识相融合的独特医学理论体系。挖掘和研究传统医学哲学思想,对于我国现代医学人文精神的研究和重塑有十分积极的现实意义。
一、《易经》、《黄帝内经》为中医学的形成奠定哲学基础
中医学的形成不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是有理论准备和积淀的。学术界普遍认为,春秋时期的扁鹊秦越人所提出的“信巫不信医”为“六不治”之一,标志巫医相混的时代结束,不科学的巫术开始从医学剥离出去。古人还认为疾病产生于人类“逐欲之道方滋,而五味或爽,时昧甘辛之节;六气斯,易愆寒燠之宜。”于是“饮食伺衅,成肠胃之眚,风湿候隙,遘手足之灾”。还认为“暨炎晖纪物,识药石之功;云瑞名官,穷诊候之术”,才有了中医中药。“释缚脱艰,全真导气,拯黎元于仁寿,济羸劣以获安者,非三圣道,则不能致之矣”,即只有伏羲、神农、黄帝的书才能救助病人,而且许多医学史书籍也都普遍认为“医之始,本岐黄。灵枢作,素问详。难经出,更洋洋”。而《黄帝内经》问世前,医学理论是如何形成的,又是哪些人充当医生,许多文献所谈都过于粗疏。笔者认为在这个时期奠定中国医学的哲学基础主要是来自于“六经”之一的《易经》,其充当医生的人也多来自于早期“儒”的社会职业之中。
“六经”之一的《易经》不仅奠定了中医学的哲学内容,如阴阳学说、天人合一的理论等,而且在思维模式、方法上也奠定了中医学的基础。而后者比前者在支配这一医学的行为上则更为重要。例如:在思维模式上,《易经》提出了"形而上为之道,形而下为之器"的道器论,在由“器”(物)升华为“道”(意)的过程中,《易经》主张要经过“观物取像”、“立像尽意”、“以像喻意”的过程,这里的“像”应该是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一个特色之处,作为哲学体系,在取譬中,它也成为医学的思维模式。在方法上,取像类比是典型的《易经》,也是中医学被广泛应用的方法。“天人合一”原本是中国先民的重要思维方式,并被《易经》中的每一卦相包含。在中医学形成的过程中,吸纳了这一重大命题,以人取譬于自然,因此就有了“天有阴阳,人有十二节;天有寒暑,人有虚实”的对应关系。古人把物质世界的阴阳五行学说运用到医学的领域,借以说明人体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并指导着临床的诊断和治疗,成为中医学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精气学说、阴阳学说和五行学说是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最有影响的哲学思想和方法
精气学说,是古代先哲们探求宇宙本原和阐释宇宙变化的一种世界观和方法论。精气学说认为,精气(气)是宇宙万物的共同本原,精气自身的运动变化,推动和调控着宇宙万物的发生、发展和变化。此学说作为一种思维方法渗透到中医学中,促使中医学建立了精为人体生命的产生本原,气为推动和调控生命活动的动力的精气理论,并对中医学的整体观念、藏象经络理论、病因病机理论、养生防治理论的构建具有方法学方面的重要意义。
阴阳学说,是建立在唯物论基石之上的朴素的辨证法思想,是古人认识宇宙本原和阐释宇宙变化的一种宇宙观和方法论。阴阳学说以“一分为二”的观点,来说明相对事物或一事物的两个方面存在着相互对立、制约、排斥、互根、互用、互藏、交感、消长、转化、自和等运动规律和形式,宇宙万物之间存在着普遍的联系,世界本身就是阴阳对立统一的结果。中医学将阴阳学说用于解释人体,认为人体是由各种既对立制约又协调统一的组织结构、生理机能所构成的有机整体,“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学说帮助中医学构筑了独特的医学理论体系,并贯穿于其中的各个方面,指导着历代医家的理论思维和临床实践。
五行学说,既是古代朴素的唯物辨证的宇宙观和方法论,又是一种原始而质朴的系统论。五行学说认为,宇宙万物可在不同层次上分为木、火、土、金、水5类,整个宇宙是由此5类不同层次的事物和现象之间的生克制化运动所构成的整体。中医学以五行学说解释人体,将人体的五脏、六腑、五体、五官、五志等分归于五行之中,构筑以五脏为中心的5个生理病理系统,并以五行的生克规律阐释此5个生理病理系统的相互关系。五行学说帮助中医学建立了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和人与自然环境息息相关的整体思想,构筑了人体脏腑经络的系统模型,并用于解释疾病的病理传变和指导对疾病的诊断和防治。
精气、阴阳、五行诸学说,虽是我国古代富含唯物辨证法的哲学思想,对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确实起了重要的作用,但由于历史的限制,仍存在着较多的局限性。人体的生命活动是非常复杂的,尚有许多深层次的规律和机制需要去探索、去揭示,用古代哲学的精气、阴阳、五行诸学说尚不能全面和从深层次来阐释人体生命、健康和疾病的规律和机制。因此,我们对精气、阴阳和五行诸哲学思想的研究,不能仅停留在原始朴素的阶段,应该结合现代自然辨证法的研究成果,提高一个层次;对人体复杂的生命过程的研究,也不能仅用古代哲学思想和方法来阐释,而应该在中医学整体思想的指导下,一方面吸收中国古代人文学科的精华,一方面运用现代科学的研究方法和手段,进行细微层次的研究,以逐渐揭示人体生命活动的本质和规律。
三、天人相应、心身统
一、临床诊治整体观与气血变化恒动观是哲学思想的具体应用
3.1天人相应整体观人与自然界有着相类相通的关系;人与天地相参,与自然界息息相通,生命的根本在于人之阴阳与天之阴阳的相通相应:“生之本,本于阴阳”(《素问》)。自然界阴阳五形之气的运动,贯通于人的生命活动之中:“天地之间,六合之内,其气九州、九窍、五藏、十二节,皆通乎于天气”(《素问》)。
3.2心身统一整体观人的生理功能具有整体性,人体的各种脏器,并不是杂乱无章的堆砌而是相互协调、相互联系地维持着生命活动;生理与心理是一个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统一体,生理状态决定着心理状态:“黄帝曰:人之居处、动静、勇怯,脉亦为之变乎?歧伯对曰:凡人之惊恐恚劳动静,皆为变也”(《素问》)。心理状态影响着人的生理状态和病理状态:“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素问》)。
3.3临床诊治整体观《内经》在对病因、病机、局部病变和整体状况的关系、各种治疗方法的关系等方面的论述,鲜明地表达了整体思维的特
征。如认为局部病变是脏腑病变的整体反映,因此在诊治局部病症时,要:“谨守病机,各司其属”(《素问》);强调将各种治病方法综合起来,根据具体情况,随机应变,灵活运用,使病人得到适宜治疗:“古圣人杂合以治,各得其所宜”(《素问》)。
3.4疾病转化恒动观《内经》借用哲学“恒动观”的概念﹑原理,认识人体生命过程的永恒运动及其伴随发生的物质、能量和信息转换过程。它认为世界是运动的,生命在于运动。事物与现象运动的化与变,以及事物和现象量与质的状态为基本内容。正如《素问·六微旨大论篇》曰:“夫物之生从于化,物之极由乎变,变化之相搏,成败之所由也……成败倚伏生乎动,动而不已则变作矣。”《素问·灵兰秘典论篇》在论述脏腑功能之后总结谓:“恍惚之数,生之毫厘,毫厘之数,起于度量,千之万之,可以益大,推之大之,其形乃制。”此外《素问·上古天真论篇》、《灵枢·天年》篇关于人体生长发育的论述,《素问·热论篇》关于热病传变过程的记载,都是以恒动观为思想基础的。
四、传统医学哲学思想的现实人文意义
医学人文精神是医学哲学研究的重要内容。《易经》、《黄帝内经》阐述了医学人文观念、医生思维素质和医学职业品格等方面宝贵思想。为医学人文思想教育提供具体要求。
4.1医学人文观念第一,以生命为本的医学本质观。《内经》指出:“天覆地载,万物悉备,莫贵于人”(《素问》),病人的生命高于一切,医家当以病人的生命为本。因此,在为病人诊治的时候,如同面临万丈深渊,极其谨慎;同时要象手擒猛虎一般坚定有力,全神贯注,决无分心:“如临深渊,手如握虎,神无营于众物”(《素问》)。第二,以人文关怀为本的医学目的观。《内经》认为,医学的目的不仅是疗病救伤,更重要的是对人的关爱:“使百姓无病,上下和亲,德泽下流,子孙无忧,传于后世,无有终时”(《内经·灵枢》)。《内经》认为,医者应关爱病人的生命,对病人满怀同情和仁爱之心,以尊重和珍爱病人的生命为出发点考虑问题:“人之情,莫不恶死而乐生。告之以其败,语之以其善,导之以其所便,开之以其所苦。虽有无道之人,恶有不听者乎?”(《灵枢》)
4.2医者思维素质第一,完善的知识结构。《内经》从整体论的观点和医学的复杂性出发,对医者的知识结构有着独特的见解:医者不仅要具有医学知识,而且应该“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内经·素问》),这样的医者,《内经》称之为“上工”。第二,主观与客观相一致。医者的诊断属于主观认识,病人病情属于客观事实。《内经》认为病人的病情是第一性的,“病为本”,医者的诊断是第二性的,“工为标”。医者的主观与客观相一致,才能作出正确的诊断;而主观背离客观,治疗就将失败。第三,理论联系实际。《内经》认为,理论联系实际的医者才能掌握医学的规律而不迷惑;对事物的要领了解极其透彻,才是所谓明事达理的人。
4.3医生的职业品格第一,接诊疗病有方。《内经》认为,医生是一个特殊的职业,需要从业者具有特殊的职业品格。在接诊的时候,医生应该注意起坐有常,举止得体,思维敏捷,头脑清醒:“是以诊有大方,坐起有常,出入有行,以转神明,必清必净”。《内经》要求医者诊病时要具有高度负责的精神,全面观察,全面分析:“故诊之,或视息视意,故不失条理,道甚明察,故能长久;不知此道,失经绝理,亡言妄期,此谓失道”(《素问》),《内经》对“粗工嘻嘻,以为可知,言热未已,寒病复始”(《素问》)的不良职业作风予以了严肃的批评。第二,医患交往有礼。《内经》对医患交往的的方法和礼节作了首创性的阐述,首先提出“入国问俗,入家问讳,上堂问礼”的医患交往的一般礼节,突出强调了“临病人问所便”的重要性(《灵枢》)。
【参考文献】
[1]唐·孔志约.新修本草序[A].唐·苏敬等撰,尚志钧辑校.新修本草辑复本[M].合肥:安徽科技出版社,1981:11.
[2]唐·王冰.黄帝内经素问[M].沈阳:辽宁科技出版社,1997:3.
篇10
哲学是人类对世界的思考和认识,因此分为主观和客观两种;而科学是可重复的客观规律,因此哲学包括科学。在主观哲学中,一种是站在特定角度,可验证的主观真理(如果论述所处角度,就成为科学);另一种是从未验证,却认为是对的,包括宗教和迷信。中医是一种哲学,是建立在中国古代哲学思维模式基础之上具有其独特的中医药理论思维方式的医学体系。中医学作为一种以中国古代哲学为基础的建构医学体系,其形式必然表现出中国古代哲学的基本原理,即以阴阳、五行、精气学说为主旨,其核心是阴阳和五行,其中尤以阴阳为所有理论体系构建的基础。精气学说、阴阳学说和五行学说是中医学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1精气学说
精气学说是一种古代哲学关于宇宙生成及发展变化的认知体系,其自身认为:宇宙的本源是精气,以精气为介导的宇宙是一个万物相通的有机整体;作为宇宙万物之一的人类,其构成亦离不开精气;精气是存在于宇宙之中而又运动不息的精微物质,其自身的运动形式是推动宇宙万物发生发展与变化的原动力。《周易·系辞上》说:“精气为物。”认为精气是构成宇宙万物的本源。精,又称精气,在中国古代哲学认知体系中,一般泛指气,是一种充塞宇宙之中的无形而运动不息的精微物质,在某些情况下专指气中的精髓部分,是构成人类的本源。现代唯物主义哲学中物质是世界的根本观点与精气学说的物质观颇为相似。中国古代哲学范畴中一个最重要、最基本的范畴是气,其普遍的范畴是中华民族所独有的。两汉时期兴起的“元气一元论(又称“元气论”)对中国传统文化具有极其深刻的影响,成为中国古人认识世界的认识论。
古代哲学精气学说奠基于先秦、两汉时期,这一时期正值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时期,因此古代哲学精气学说对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尤其是中医学精气生命论和整体观的雏形产生了极为深刻的影响。中医学的精气学说是阐释人体内精与气的本质、来源、分布、功能、相互关系,以及与脏腑经络关系的系统理论。古代哲学精气学说关于精或气是宇宙万物本源的认识,影响到中医学中便形成精是构成人体生命的本原,气是人体生命的动力,人体的脏腑形体官窍皆由精化成形,人体的各种机能皆由气机推动和调控产生运动变化的理论。中医学的精气学说融入了古代哲学精气学说的精髓,将其作为一种思维范式构建其中,与其固有的理论和实践相融洽,兴起了中医学独特的精气生命认知理论。但是古代哲学精气学说认为,精气的概念涵盖了自然、社会、人类的各个层面,自然、社会、人类及其道德精神获得统一的物质基础是精气;宇宙万物的本原是精气,精气充塞宇宙中各个万物形体之间,具有信息交融的媒介作用,使天、地、人之间产生感应。这些深邃的哲学思想渗透到中医学理论体系中,拔升了中医学的同源性思维和相互联系的认知观,形成了阐述人体自身完整及人与自然、社会环境天人相应的整体观念。
2阴阳学说
阴阳学说是阐释阴阳的定义及其运动变化规律,并以此阐述宇宙形体物理的发生、发展和变化的一种古代哲学体系,是中国古代朴素的对立统一理论,亦是古人探索宇宙本源和阐释宇宙变化的一种辨证观念,属于中国土生土长的唯物论和辨证法的范畴。阴阳,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或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阴阳者,一分为二也”。阴阳学说认为世界的整体是物质性的,阴阳二气的对立统一、相互作用的结果推动了世界本身形体的产生,发展和变化。通过中医学的中国古代哲学基础的发展研宄及思维模式和方法论的初探,以此来解释宇宙自然和生命本体事物的发展和变化。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阴阳学说对中医理论的指导,促使中医学逐渐形成了独特的思维范式,普遍用来解释人体正常的生命活动及病态生命的原因和变化过程,从而更好地诊断和防治疾病,使之成为了中医学理论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阴阳学说在疾病防治的认识中具有举足轻重的指导作用。“法于阴阳”,根据四时阴阳的变化情况养生防病;根据病症的阴阳偏盛、偏衰情况确定治疗原则:阴阳偏盛者,损其有余;阴阳偏衰者,补其不足。然后再根据药物的四气五味和升降浮沉的阴阳属性,立法方药,调整疾病过程中的阴阳失调,使之阴平阳秘,从而达到驱除病邪、恢复正气的目的。
3五行学说
五行学说是中国古代的系统论,和阴阳学说一样,注重于事物的矛盾作用和事物的运动和变化形式,从事物的结构元素关系及其运动变化形式,探索和阐释宇宙物质形体间的运动及动态平衡。五行一词,首见于《尚书》。《尚书·周书·洪范》曰:“稣埂洪水。泪陈其五行。”文辞对五行的特质从哲学角度作了高度的抽象概括,指出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水曰润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从革,土爱稼墙。”其中的五行,不单单只是金、木、水、火、土五种具体物质元素,而是从中抽象上升为哲学的理性范畴。五行学说是探究金、木、水、火、土五行的定义、特质、生克制化乘侮规律,以此来阐释宇宙界万物形体间的发生、发展、变化及相互作用关系的一种古代哲学思想,是属于中国古代所特有的唯物论和辨证法范畴。五行学说认为,金、木、水、火、土五种基本物质构成了宇宙间的一切事物,五种物质不断运动和相互作用的结果推动了自然界万物形体现象的发展变化。
五行学说以五行的特性来阐释人体脏腑、经络、形体、官窍和精神情志等诸多功能活动,形成以五脏为中心的生理病理系统,达成与自然环境相联系,营造天人一体的五脏系统,凭借五行的生克制化规律来分析五脏之间的生理联系,运用五行的乘侮和母子相及来阐释五脏病变的相互影响,最终达到诊断和防治疾病的指导作用。因此,五行学说作为中医学主要的思维范式在中医学理论体系的构建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尤其是对中医临床实践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在中国古代哲学精气学说、阴阳学说和五行学说的基础上,中医学继承和创新的运用医学理论来阐明人类生命活动和外界环境的关系,解释了疾病发生、发展及其防治规律,从多方面措施增进健康、延年益寿和提高生产劳动能力等,形成了中医学独树一帜的精气学说、阴阳学说和五行学说。中医学的中国古代哲学基础思想精气、阴阳、五行学说等,都具有注重宏观观察、整体研究、擅长思维哲学、强调功能联系等四个方面的基本特点。
总之,中医学是兴起于中国古代的一门比较系统的医学学科,在探索人体生命运动规律时,把中国古代较为先进的哲学理论和医学理论有机地熔铸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并拔升至哲学形态。中医学以精气学说、阴阳学说和五行学说作为自己的哲学基础,运用综合思维方式分析和解决医学理论和医疗实践,体现出了中国传统文化和中医学密切交融的特点。
4中医学古代哲学基础的几点反思
中医哲学基础以阴阳、五行、精气学说为核心,从《内经》时代以来没有大的变化。古代较为深邃的哲学思想指导使中医理论大放异彩,也使中医滞涩不前。如何在新时代里与时俱进,勤奋、严谨地继承和创新,进一步完善中医理论是一个刻不容缓的医学时代命题。
4.1中医五行学说要实事求是,不应吹毛求疵 为了反击废除五行论,近代学者对五行哲学思想进行了新的研究,如从数理思想、非线性动力学、控制论、系统论、耗散结构理论等方面论证五行思想的合理性。但是必须看到,五行学说在中医理论中更多的是起到方法论的意义,它在构建五脏关系的研究上功不可没,对指导临床用药亦有积极作用,但其毕竟只是一种研究五脏关系的方法模式,实际上五脏关系远比五行生克论复杂得多。按数学规律,五脏可发生的两两关系有10种,二脏相关关系有10种,四脏相关关系有5种,因此拘泥于五行生克理论不利于拓展脏腑病机学的理论发展。近人有提出“五脏系统相关”说者,值得参考。
4.2系统论之下亟待完善中医五行学说 系统论是当代最时髦的哲学话题,五行学说有系统论的雏形,但还不是完整的系统论,只能说是整体论。中医具有系统整体性思维特点,这一点对比西方还原论有很大的优势,但也有局限。中医有彻底的整体论,但在局部和细节问题上常陷入僵局,这是“司外揣内”思维的结果,也是过于偏重整体论的结果。系统论的创始人贝塔郎非认为:为了理解一个整体或系统,不仅需要了解其各个部分,而且同样要了解他们之间的关系,生命是稳态的开放系统。不了解局部,就无法构建完整意义上的系统联系,因此中医理论还需在人体内部细节上多作完善,发现新的联系方式。
4.3中医学理论要在古代哲学基础上进行继承为前提、创新为契机的思想突破 首先,说到中医理论的突破,必须正视中医理论体系的传承误区。中医具有注重整体联系、模糊思维的特点,摒弃烦琐的求证过程,直接抓住主要矛盾,但是习医者感悟具体病机、治疗原理的解释造成了本真化的缺失。中医重功能不重实体,在认识人体内部细节上要借鉴解剖学的成果。在认识人体方面中医有必要进一步格物致知,完善中医理论体系。其次,中医取象比类的思维模式是一种亟待完善的象数思维体系。因此应适当借鉴实证研宄、实验研究,以阴阳、五行、精气学说为核心,建立以藏象为基础的象数医学模式,充分运用中医的意象思维来构建数理之上的直觉品质,使中医学在古代哲学高屋建瓴的指导下与时俱进,开拓进取,日日为新。再次,拓宽五行思想的延展性,拓展更广泛的认识论、方法论,加以系统论为借鉴指导,适当借鉴西方还原论的某些方法。但是中医在以分析思维为模式的五脏整体论方向走的道路与西医以结构思维模式的还原论是南辕北辙,完全等价势必水火难容,最终也会殆尽中医的特色和优势。
总之,中医理论的产生、发展是与中国古代哲学的发展变化息息相关的,其中儒、释、道三教的哲学理论对于中医理论的影响深远,并伴随着三家哲学思想内涵的不断发展而齐头并进。中医思维哲学和为医之道的知识中存在着大量的隐性知识,这些隐性知识如浩瀚星河,可能与人类认知的绝大部分不可割裂,它们具有重要的意义,值得研究挖掘。运用现有的理论和技术在一定程度上实现显性化,从多学科交叉的角度初步尝试表现医家问题解决过程中的思维轨迹,相信随着后续研究的不断深入和技术的更新成熟,在中医学古代哲学基础的研宄领域会得到更丰硕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