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课程建设规划范文
时间:2023-10-18 17:39:5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高校课程建设规划,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后现代 职业生涯规划 教育课程建设
20世纪中期,后现代思潮萌发于西方发达国家,因为其本身具有强大的“否定性”和“批判性”功能,矛头直接指向“科学主义”“理性主义”和“完人主义”的霸权地位,所以受到社会的推崇。后现代思潮学派众多,观点各异。归纳起来大致可以分为三种形态:一是激进的或否定性的后现代主义;二是建设性的或修正的后现代主义;三是简单化的或庸俗的后现代主义。其中,建设性后现代主义对于我国高校开设的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建设具有重要的影响和启示作用。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贯彻“以人为本”理念,尊重学生的差异性和多样性,帮助学生认识内部世界和外部世界,树立生涯规划意识,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
一、后现代思潮关于人性的基本特征
纵观西方国家教育的发展历程,先后经历了“前现代”“现代”和“后现代”三个阶段。前现代教育认为上帝是万物的主宰,现代教育则崇尚科学,崇尚理性,于是人取代了上帝。然而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发展,人们失望地发现,“被彻底启蒙的世界却笼罩在一片因胜利而招致的灾难之中”。于是,后现代主义学者福柯惊呼“人死了”。后现代教育打破了人的主体性的现念,给予人和人性研究更多的解放和自由。
二、后现代语境对高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课程建设的启示
作为一种社会批判理论,后现代教育反对宏大的叙事,重视自组织过程和隐喻的教育方式,具有解构性、多元性、开放性、平等性的特征,对于高校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在教育目的、教育方法、教育内容、教师地位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第一,解构性注重教育的差异性。第二,多元性关注与学生的对话。第三,开放性要求知识的科学整合。第四,平等性要求重构教师角色。
三、高校职业生涯教育规划课程建设的几个观点
在后现代主义课程观研究上,多尔的观点具有代表性。他把课程概括为“4R” 标准,即丰富性、回归性、关联性、严密性,认为课程应该具有解构主义和非线性特征。课程内容应该具有适当的不确定性、模糊性和失衡性,这种不确定性需要在教师、学生、文本之间的相互协调。
第一,重新诠释教师角色
在后现代语境下,教育以“完整人”教育为核心。教育不再只关注于结果而更重视过程,知识也并非是终极的真理,为此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我国教育部办公厅2007年的《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要求》中,明确提出这是一门融理论性、实务性和经验性于一体的课程。在课程发展的不同阶段,需要教师扮演不同的角色,发挥不同的作用。在备课阶段,教师是一名导演和策划师。既需要通盘考虑教育目标、教育内容,还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认知水平和思维能力设计具体的教学环节,做好课堂方案的策划工作。在上课阶段,教师是一名组织者和倾听者。一方面课程教育教学的进程离不开老师的组织领导,另一方面在活动体验分享中,教师要用心倾听,发现学生描述性语言背后的隐喻意义,以同理心去理解学生,达到共情。在成绩考核阶段,教师是一名裁判员。为了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和生涯管理能力,需要在知识、技能、态度、观念等方面进行客观合理的评判。教师扮演的不同角色,充分映射出后现代教育所提出的教师是“平等中的首席”的理念。具体而言,既不能将教师“权威化”,也不能将教师“边缘化”和“不作为化”。
第二,活动体验的创设
后现代教育提倡知识的境遇观,重视知识的体验。为了全面深入地学习知识,提升技能,在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中,活动的体验十分重要。首先,活动体验符合大学生认知心理特点,有利于激发学生的自我潜能。其次,活动体验贴近真实生活,有利于增强教育的实效性。最后,在活动中能够真正实现“知”和“行”的统一,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自主、创新的主体意识。实践证明:失败的活动体验只偏重于泛游戏的娱乐要求,忽略内在的反省和感悟。成功的活动体验寓教寓乐,在开放、民主、平等的课堂氛围中,引人深思,有效地实现知、情、信、意、行的有机结合。
在课程中经常使用的活动有:角色扮演法、案例分析法、游戏活动法、模拟场景法、小组讨论法、户外拓展训练法、学生讲课法、体验交流法、问题学习法、多媒体教学法、社会实践法、生涯人物访谈法等。
第三,对话方法的运用
对话是后现代教学的主要方法。在进入课堂教学情境之后,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开展有效的对话。对话和交流可以促进学生的积极思维,克服单方面知识的灌输和机械记忆,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自我管理技能和可迁移技能。
第四,课程评价机制的确立
篇2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专业 项目化课程体系 项目化课程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5)05(b)-0155-01
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和国家产业结构的调整,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已经是国家拉动内需战略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城市轨道交通一线技术人员的培养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问题。而城市轨道交通一线技术人员中绝大部分为技术型蓝领,提高技术工人的相关技能和综合素质是摆在高职教师眼前的问题。想要提高学生的知识和能力素质,就要设计一套完整合理的课程体系,从目前的形势看,项目化是最适合的一种课程体系。该文将结合长春市轨道交通来谈谈城市轨道交通项目化课程体系的建设。
1 课程体系的建设与核心课程的设置
课程体系的建设要以职业生涯为目标,以职业能力为基础。这就对校企合作程度和深度提出了强制性的要求。长春职业技术学院轨道分院与长春市轨道交通有限公司在这方面建立起了良好的合作机制。学院教师与企业工程师通过对学生就业岗位的分析确定了城市轨道交通车辆专业的课程内容。而想要学生提高职业素养和能力,就需要科学的建立项目化课程体系的基本步骤。
首先,项目化课程体系所设计的项目要覆盖整个工作领域,要承载该工作领域所需要的所有知识,遵循工作逻辑设置课程结构,按照一定的线索对项目进行划分,按照工作任务的相关性来组织课程,按照完成项目(工作任务)的需要来组织知识,将以往多个专业课程的教学内容巧妙地融于项目之中,让学生将各种专业知识融会贯通,全面地体现工作体系的特征。具体的建设步骤包括以下五步:第一步,定位专业面向的岗位;第二步,根据专业相应工作岗位及岗位群实施工作任务分析;第三步,根据工作任务分析确定岗位职业能力;第四步,根据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来进行课程设置;第五步,开发项目化课程体系支撑文件。
当然,项目化课程体系不是将所有的课程都项目化,而是将能够提高学生素质,适应岗位需求的内容项目化。例如拓展课程和公共基础课程就不是适合项目化的学科。经过反复的研讨和分析,针对城市轨道交通车辆专业学生的就业岗位,所应掌握的知识和能力确定了核心课程,其针对的职业岗位和具体学科见表1。
2 项目化课程的建设
项目化课程体系是指以项目课程为主体的课程体系的统称。因此,项目化课程是项目化课程体系建设的重要支撑。
如何建立项目化课程。首先,要设计项目或任务,而项目或任务应是以行动为导向,以任务为载体的。例如城市轨道交通《车辆驾驶与管理》课程设计了列车驾驶与列车故障处理两大项目。两大项目下又包含若干任务。这其中打破了原有内容对知识的序化,将原有学科体系中运行安全和通信信号的相关知识放入项目中构成项目化的课程。再比如说《传感器与自动检测》课程,该课程是将传感器、电工电子技术、电子元器件识别与焊接课程相结合而构成的。根据其原有的课程内容设计了七大类二十一个项目,每个项目都包含任务提出、任务分析、任务实施、任务总结的步骤,可以使学生对该学科的认识从感性上升到理性。
项目或任务设计完成后,应制定相关的教学文件。如“任务书”、“课程标准”、“多媒体资源”、“教案”等等。以上这些都是支撑项目化课程体系的相关文件,也是必不可少的内容。
3 城轨车辆专业项目化课程体系建设的几点思考
城市轨道交通项目化课程体系建设归根结底可以用四点来概括。
(1)任务优先。任务优先是指项目化课程体系设计首先要围绕任务需要设置课程,然后再进一步设置需要延伸或作为其支持条件的课程。
(2)项目分解。项目分解是指在以任务为参照点进行课程设置时,应结合项目对任务进行分解以确保任务的独立性。
(3)目标唯一。目标唯一是指项目课程体系设计中计划设置的课程必须有独立的核心目标,且只能有一个核心目标,目标模糊或存在多元目标的课程并非真正的项目课程。
(4)经验递进。经验递进是指当被设置的课程确定以后,应按学生的经验发展顺序编排课程的实施顺序,使课程与学生曾经的自身经验结合起来,从而更好地建构学生的知识体系。
以上所述是该研究者对城市轨道交通专业项目化课程体系建设的几点思考,对于城市轨道产业人才的培养可谓任重而道远,我们应不断的调整和优化课程设置与建设,全面提高教学质量,为轨道专业培养出优秀的人才。
参考文献
[1] 刘涛.城市轨道交通车辆专业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职业教育研究,2007.
篇3
[关键词]高等学校 教学建设 质量工程 精品课程
国家启动精品课程建设的目的,一方面是要遴选出一大批代表教学工作高水准的优秀课程,利用现代计算机网络信息平台,在全国范围内推进优质教学资源的共享;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引导、激励高校搞好自身的课程建设,推进教学改革,促进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在校、省、国家三级精品课程建设体系中,高校的精品课程建设力度、建设水平以及对学校发展产生的长远影响,是实现教育部“质量工程”精品课程建设目标的基础和保障。
搞好精品课程建设的现实意义
从高校自身的办学规律和需要上讲,精品课程建设决不是暂时的短期行为。课程建设作为学科发展和专业建设的重要依托,始终受到高校及其主管部门的高度重视。
体现学校办学水平和办学实力的标志作用。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发展科学技术是高等学校的两项基本任务。课程既是学校开展教学工作的基本单元,也是学术活动和教学活动的有机结合体。从概念和内涵上讲,对精品课程的要求更高于一般的优秀课程。精品课程在课程负责人及师资队伍、教学内容、教学条件、教学手段和方法以及教学效果等诸方面,更突出建设水准的标志性、开展建设工作的系统性和取得教学成果的全面性。对一所高校来讲,其精品课程的数量、质量、级别层次及其结构分布,在很大程度上代表了学校教学和学科建设的最高水准。
对其他课程的示范、辐射作用。精品课程在建设方向、建设过程和建设成果等方面能够成为学校其他课程学习的榜样,会对其他课程教学工作的进步起到积极、有力的影响、促进作用。科学性、先进性、整体性、有效性和示范性是精品课程最显著的特点。学校根据不同阶段的实际发展情况制订适宜的校级精品课程评估指标,是基础较好的课程经过课程组成员的集体努力可以达到的标准。参照评估指标,与已有的精品课程建设成果相比,其他课程容易找出存在的问题和差距,明确工作努力的方向。高校应以精品课程建设为突破点,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和发展规划,打造一批具有时代特征和示范、引领作用的高水平课程。
对重要课程教学质量的保障作用。为了保证学校的总体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在全面促进课程教学水平提高的同时,高校一般都把影响面大的公共基础课程和主要的学科基础课程,以及对专业人才培养规格、培养特色具有重要支撑作用的专业主干课程作为建设的重点。建立精品课程评估指标体系,开展精品课程的建设、遴选和检查工作,为这些重要课程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的保持提供了稳定而有效的约束与控制机制。精心制订建设规划、设立建设项目、明确建设任务、提出工作要求,采取多种措施遴选并强化建设一批具有相对较高水准的精品课程,会对相关课程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发挥重要的保障作用。
坚持不懈,持续搞好高校精品课程建设
国家启动质量工程建设以来,许多高校在精品课程建设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在有些学校,由于种种原因也出现了“为精品而突击打造精品”,教学改革力度弱,精品课程建设项目验收、评选留于形式,经费投入大而效益差等问题。这不仅背离了教育部关于精品课程建设的初衷,而且浪费了人力、物力和财力,损害了学校教学管理部门在教师、学生中的形象和信誉。高校精品课程的建设任务任重道远,决不能一蹴而就。
精心制订学校精品课程建设规划,完善并实施系统、高效的课程建设管理办法。精品课程是一个相对概念,在不同的时期和阶段,有着不同的标准和要求,体现着各自的特色。高校要根据本校的人才培养定位、专业结构和学科布局,把精品课程建设纳入学校课程建设长期规划,把课程建设规划纳入到学校教育教学事业发展的总体规划之中。形成一般课程建设、重点课程建设和精品课程建设立体化多头并进的教学改革与发展格局。对教学建设工作,采取以点带面的方式进行,既进行立项强化管理,又提倡、鼓励广大课程组教师自发、自主地进行日常课程教学的建设与改革,有计划、有重点、分步骤地稳步提升总体课程教学水平。学校要加强对课程建设管理的研究和对课程建设实际状况的分析,制订科学、完善的课程建设管理办法,突出“协议”式责任管理,建立制度化的管理程序和管理体系。
明确科学合理,操作性、指导性强的校级精品课程评估标准。精品课程一方面应该具有多种良好、完善的教学保障条件,另一方面还要在实际教学中体现较高的教学水平和显著的教学效果。在国家、省、校三级精品课程分体系中,每一层次的精品课程都是相对意义上的高水平。正是考虑到这种“精品”概念的相对性,教育部在制订国家级精品课程评估指标时,绝大部分都采用描述性的弹性评价指标。高校在制订校级精品课程评估指标时,应根据本校当前的实际办学水平,在参照国家精品课程评估标准框架的基础上,对各评估项目进行适当地具体细化,提出明确的量化要求。同时,也可就现时状态下课程教师实际履行教学工作规范情况、教学效果实证材料等对考评项目进行扩充。要使评估项目和指标能在课程建设任务的明确与落实、精品课程评选与跟踪检查方面具有良好的可操作性和指导性。简单地套用国家的软性评估指标,会在校级精品课程的管理过程中,较难引导课程建设组明确工作任务和努力的方向,在课程建设项目验收和精品课程评选时也很难确立较为具体、客观、统一的参照标准。
提高课程建设项目负责人对教学团队的组织、领导能力。课程项目负责人在精品课程建设和课程教学工作中起着极为重要的引领作用。对课程负责人的个人素质要求体现为“四高”,即学术水平高、教学水平高、管理水平高、职业道德品质高。作为开展课程建设工作的领头人,对外来讲,课程负责人对该门课程在教学和建设方面所做出的贡献,往往代表着课程教学团队的最高水平;对内来讲,课程负责人四个方面的素质和能力水平,对所在教学团队的其他成员具有极大的影响力。精品课程建设是一项综合性的系统工程,涉及到师资、教学内容、教学条件、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管理等诸多方面,需要课程组全体教师付出共同努力,需要有方案、有目标、有计划、有思路、有重点、有措施地进行;需要任务分解、责任到人。课程负责人的学术水平、教学能力、人格魅力和工作作风,对课程团队全体成员起着重要的示范和感染作用。特别是他的组织、协调、激励、领导等管理能力,决定了课程教学团队的集体凝聚力和教学工作、教学研究、学术研究的方向和活力。实践表明,能够系统、全面地取得较大建设成效的课程,都与课程负责人的全面素质情况有着直接关系。因此,要注重强化课程负责人的集体协作意识
和合作精神,提高其对课程教学团队的组织领导能力。
充分利用精品课程共享教学资源,推进学校教育教学事业的内涵发展。作为“质量工程”四个重点项目之一的精品课程建设,是在现代网络技术在高等教育教学中广泛应用为背景推开的。自2003年以来,国家、省级财政以及各高校投入巨资用于精品课程建设,经过教育主管部门和高校六年的共同努力,已遴选、积累出了大量的优质课程网上教学资源。这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系统共有共享的宝贵物质和精神财富。精品课程建设的最大效益,主要是从全国高校对形成的优质教学资源的共享利用中体现出来。如何充分利用好这些优质资源,更好地发挥国家级、省级乃至高校校级精品课程的示范、辐射效应,最大程度地实现“质量工程”建设的预期目的,是当前教育主管部门特别是各高校要普遍关注、思考并付诸努力的问题。
国家教育行政部门在精品课程的遴选过程中能够发挥较大的导向、激励作用,而在精品课程优质资源的推广、利用方面,高校的内涵发展意识和对搞好人民教育事业的责任感、自觉性就成为工作成效的决定性因素。目前,高校对“质量工程”精品课程建设的关注点还主要集中在三级精品课程的建设、申报评选方面,精品课程资源的利用远没有达到预期效果。⑤在“质量工程”建设的后期阶段,高校要特别注重如何充分利用网上优质资源促进本校课程教学质量的提高上,要创造条件和氛围,有计划有针对性地组织全校教师、学生广泛了解、深入分析各级精品课程教学资源的利用和借鉴价值,将其优势渗透到具体课程教学工作中。高校应踏踏实实地关注、专注于学校教育教学事业的内涵发展,力争使学校成为精品课程共享资源的最大受益者。(作者单位:江苏科技大学教务处)
注释
①仉志余,王建军:“精品课程建设的实践与认识”,《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5年第8期,第22页。
②张晶:“精品课程建设的实践与思考”,《黑龙江高教研究》,2006年第1期,第143页。
③李银芳:“高校精品课程建设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中国高教研究》,2007年第1期,第91页。
篇4
课程建设是高校教学基本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课程建设和改革,就无从保障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质量。精品课程建设作为课程建设的有效形式和课程教学改革研究的平台,通过整合利用学校有限的教学资源,使核心课程在师资队伍建设、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改革、教学质量监控和管理等诸方面发挥示范和辐射作用[1]。中药化学课程为中药学专业核心专业基础课程,是学习其它专业课程的前提条件。新疆医科大学中医学院中药化学教研室把握“质量建设”的内涵实质,吸取国内著名中医药高校相关课程建设经验[2-3],围绕精品课程建设的核心内容,针对主要问题和矛盾开展了中药化学课程的改革,在多个考察指标上取得了较大进步。本文将其中重要的影响因素和建设体会小结如下,为其他课程建设提供参考。
1制定科学的精品课程建设规划
制定科学的规划是精品课程建设的前提。建设规划首先要立足学校的发展目标与定位,与专业建设、产学研合作及服务社会紧密结合,规划中突出精品课程建设的计划性、目标性、阶段性、整体性及层次性。应搜集学校的师资、课程、教学、特色和实验条件等方面信息,了解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要求及可用资源,参考其它院校先进经验,在全面认真分析汇总调查信息的基础上,提出精品课程建设要达到具体的、可操作的质量标准及具体措施,其中最重要的为课程建设总体规划和人才培养规划。
2形成高素质的教学团队
精品课程建设是教师的教学水平、学术造诣和人格魅力的综合体现。形成一个职称、学历、学缘与年龄结构合理、人员稳定、教学水平较高和教学效果好的教学团队是精品课程建设的任务。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培养一个真正优秀的教师,客观需要5~8年的周期,所以,保持青年教师队伍的稳定十分重要。还要求教师对相关的科学知识必须丰富,了解和储备相关学科的知识,强调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渗透和相互影响,而且须做到融会贯通,客观地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此外,要对精品课程实行主持人负责制,主持人由学术造诣较高,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高级职称教师担任,必须能亲自主持、设计和指导教学。其他主讲教师也必须具有严谨治学、敬业爱教和诲人不倦的良好师德与教学作风。总之,以切实提高教学质量为目的,真正做到用得其所,用其所长。如果在考核确认精品课程时,只看所谓的汇报材料,从来不去认真听该课程教师的实际授课情况,就出现所谓精品课程———教师授课并不受学生欢迎,甚至根本没有好评的现象,这就是忽视教师队伍建设的恶果。这个问题往往为管理者忽略,因为它不再局限手精品课程所在的学科有多少教授和副教授,或者仅有表面上所谓一定合理的梯队结构,而是对学科点上教师队伍里面非常实在的内在素质要求。教师们必须有能力对精品课程进行完美演绎、展示出精品课程的学术魅力,体现出精品课程的应有价值。
3更新课程内容和专业前沿
教学内容是精品课程建设核心。精品课程的教学内容要适应科学知识爆发式增长和社会经济文化发展需要,要反映本学科领域最新成果,体现社会、政治、经济和科技发展对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本课程以提高教学质量、强化学生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科研能力为目标,除制定完善的中药化学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大纲外,自编了实验教材、学习指导和习题集。此外,在每轮授课前的集体备课中,要求每位教师收集和讨论该课程的发展现状和趋势,整理出最新资料在课堂上进行讲授,以提高学生对专业有较深的认识。并且要求教师重视教育教学改革,鼓励教师申报教改课题,对内容和方法开展创新研究。我们在新一轮大纲修改中还压缩原有验证型实验,增加了综合型和设计型实验,尽量加入关于新方法和新技术的应用。
4创新教学方法和手段
教学方法与手段是教学改革的切入点,灵活、多样、科学和有效的教学方法是精品课程建设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志。随着现代教育观念的转变,本课程在建设中要求主讲教师结合专业特点、学习内容和学生实际情况,在课堂教学中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如目标教学法、读书指导法、课后练习法、多媒体教学法、动画演示法和小组研讨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应在课堂教学中增加使用多媒体和Flas课件的比例,强化学生对知识的感官认识。在教学手段上,合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和手段,利用网络平善精品课程相关的教学资料,包括课程大纲、教案、讲义、实验指导、习题和参考文献等,方便学生在不同时间和地点根据自身需要进行自主学习,积极推进教学手段的现代化建设,并合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制作配套的多媒体教学课件,将多媒体技术、计算机辅助设计、动画技术和专业软件引入教学,使复杂枯燥的理论内容变得简洁易懂,实现最佳教学效果。
篇5
关键词: 高校精品课程 课程建设 高校教学改革
一、引言
2003年4月,教育部为全面提升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正式启动了“高等学校教学质量和教学改革工程”,并根据高等教育发展的现状和需求,决定分步实施“质量工程”。教育部将高校精品课程建设列为教学改革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并决定从2003年开始,每年评选出1500门精品课程,授予“国家精品课程”荣誉称号,给予一定的资金补助并向全国推广。同时,教育部从2003年开始就设立了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每年评选出100名教师并授予“国家级高等学校教学名师”称号。希望以此为契机,形成关注教学、关注名师的良好社会氛围。[1]精品课程建设是一项全新的系统工程,是教育部高校教学改革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高校教学改革,提高高校教学质量的重要举措。
二、精品课程建设的必要性分析
课程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文化传承的载体。它既是社会经济文化和科学技术发展历史的总结,又是现代社会发展前沿的反映。课程是学校教学活动的基础,是向学生传授知识的载体,是构成专业人才培养计划的基本单元。课程建设是学校教学改革的核心,在人才培养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是保证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21世纪,高等教育课程改革的主题是提高教育质量,通过精品课程建设,优化课程资源的配置和使用,使有限的课程资源最大限度地发挥教育效益,从而大幅度地提高教育质量。精品课程建设是提高高校教学质量的关键,是高校教学体系改革的重中之重,同时也是实现高校培养目标的重要途径。精品课程建设是教育部“质量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整个高等教育体系中起到了“排头兵”的作用,所以加强精品课程的改革与实践,对于取得良好的教育教学成果、深化整个教育体系改革、完善整个教育课程建设体系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2],[3]精品课程建设是以培养高素质人才为宗旨,以提高教学质量为前提,以课程上网为手段,通过集中优质的高等教育资源,并可在更大的范围内得到资源共享的一种教学创建活动。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将最新的信息技术引入高校课程教学中,建设一批体现现代教育思想,符合科学性和先进性,具备鲜明特色,并能恰当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方法和手段的精品课程。相比传统教学,精品课程在教学上更具有明显的教学效果,还具有示范、辐射推广的作用。开展精品课程建设既可以激励教师积极投入教学,又可以实现课程的宏观管理,从而带动全校课程的整体建设。精品课程建设充分利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手段,在一定的范围内将精品课程的相关内容成为优质的网络共享资源,实现课程的数字化。
三、精品课程建设是高校教学改革工作的重心
目前,是否拥有一定数量的能反映不同学科前沿的精品课程,已成为衡量一所高校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高低的重要指标。高校应根据学校定位和特色制订科学合理的精品课程建设规划,以精品课程建设带动全校课程改革发展,营造出一种以提高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为目标的教学氛围,提高学校的整体教学水平。精品课程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在教学内容、课程体系、教材建设、教学方法和手段、评价机制、实践教学和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进行全新改革和创新,这样才能打造出真正的精品课程。由于各个高校的层次和类型不同,因此课程改革的目标定位、实践方法和途径也应不同。各个高校的精品课程建设要体现自己的办学特色,要探索适合自己的人才培养模式。
高校应更新教育观念,充分认识到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性,始终以教学改革为工作中心,整合各类教学改革成果,鼓励教师和学生积极参加精品课程建设,加强教学与科研的结合,提倡和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加大对教学工作的投入,建立各门类、专业的校、省、国家三级精品课程体系。各校在组织和规划本校精品课程时,应考虑精品课程的可持续发展,应加大对精品课程建设的资金投入,要以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的精品课程建设为主,充分发挥精品课程建设对学校教学工作的示范作用,将精品课程建设与高水平师资队伍建设相结合。
精品课程的建设内容包括:课程所在学科的规划、教学内容及课程体系建设、教材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教学方法与手段建设、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等。准确定位精品课程在整个课程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处理好单门课程建设和系列课程建设的关系。精品课程的内容要反映本学科最新研究成果,积极整合先进的教学经验和优秀的教改成果,体现现代社会对人才培养的新要求。精品课程建设要改革传统的教学思想、方法和手段,充分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实现网络教学与管理,实现优质教学资源共享。精品课程教材既可以由主讲教师编写,又可以选用国家级课程优秀教材和国外高水平教材。精品课程建设重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开设创新型实验、研究型和综合性课程,在课程中增加实验、实习等实践性教学环节,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科研活动。
理解精品课程的内涵,制定科学有效的评价机制。精品课程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我们可以将其科学分解为若干个子工程后,有针对性地进行建设。评价一个课程建设水平的重要指标通常包括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学管理、教学内容、教学条件和教学效果等方面。高校应建立科学的精品课程评价体系,健全学生评教制度,这有助于精品课程建设的发展和完善。
四、结语
课程内容建设问题是精品课程建设的核心,而课程资源的共享和应用是关键点和落脚点。我们要按照国家级精品课程的要求,以创建“一流教师队伍、一流教学内容、一流教学方法、一流教材、一流教学管理”为目标,推进教育创新,加强现代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鼓励使用高水平教材,提倡实践教学,实现优质教学资源共享,深化课程改革,不断提高教学质量,为国家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队伍。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启动“质量工程”评国家级教师[EB/OL].http:///article/20030410/3082046.shtml.
篇6
关键词:精品课程;过程建设;存在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09-0280-02
精品课建设是为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共享优质教学资源,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一项系统工程,充分体现了一种新型的、互动的、科学的现代教学技术手段。目前,国家级、省级、院级三级精品课程的建设质量都在不断提高,建设课程数量在不断增加,为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改进育人环境等方面发挥了重大的作用。然而,部分精品课程建设过程中由于有的建设者急功近利、验收者流于形式、评价体系不完善和教学资源不匹配等因素导致了精品课程建设存在一些问题,使得精品课程的功效大打折扣,不得不引起我们的重视和警示。
一、存在问题
1.课程建设与实际应用脱节。精品课程建设是为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共享优质教学资源,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一项系统工程,通过精品课程的示范和带动作用,可以全面推进课程建设。精品课程的建设必须立足于高校的人才培养规格,必须与学院的定位和人才培养规格相吻合。而不少精品课程在建设的过程中忽略了这一事实,只是在技术上解读精品课程的评审指标,按照评审项目将内容传输到网上。这种结果导致了在教学内容上过分注重知识的量化和信息化,结果淡化了课程在教学中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同时,部分精品课程建设完成后由于缺乏可操作性和教学资源的不足,导致了精品课程成了“摆设”,成了为精品而精品。
在课程建设中,学科及课程类型等不同,课程建设的侧重点应有所不同;教学设施、教学团队、教学对象等方面的不同同时也会造成教学方法及手段的不同和教学内容上的差异。即使不同院校的相同专业由于专业培养目标及对象的不同,课程建设的相关内容也是不同的。因此,精品课程建设应立足本校本专业实际情况,挖掘其专业及课程特点,使建设的课程能满足本专业的学生的实际需要,真正成为为专业服务的精品课程。
2.过程建设盲目消极。在精品课程的建设过程中,一旦课程申报成功并立项戴上桂冠后,就将精品课程建设一事束之高阁。究其原因主要是不知道该“怎么建”、“建的内容是什么”。造成了教师队伍、教学内容、教材、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改革与研究、教学管理六大要素的建设思路模糊,从而导致一些高校在精品课程过程建设中出现盲目性、盲从性,甚至失去建设的方向性。过程建设的盲目消极必然导致消极建设、被动建设甚至停建,失去了精品课程建设“重在过程、在过程建设中提升质量、在过程建设中加强课程竞争力、在过程建设中促成课程可持续发展”的本质与核心。
3.重形式、轻内涵。精品课程建设是高校教学质量和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辐射和示范是它的价值所在,“一流的教学团队、一流的教学内容,一流的教学方法、一流的教材、一流的教学管理”是精品课程的核心,因此,内涵建设是精品课程建设的重中之重。在建设中,部分课程不依据课程的特点和教学内容来进行建设,不管教学条件是否满足,教学内容是否合适,只是强调形式,在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方法上缺乏针对课程特点进行的变革和创新,片面追求技术化和形式化。形式上的照搬导致精品课程的价值丢失。
教学团队建设是精品课程建设的重要一环,同时又是在建设中最容易被忽略的一环。我们要通过对教学内容的把握和建设,通过对教学方法的研究和实施,通过对课程教材的建设以及对教学管理方法的探讨和实施,来全面建设课程教学团队,使得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能在专业知识、教学水平以及教学过程管理中全面提升。同时只有有了一流的教学团队,才能保证一流的教学内容、一流的教学方法、一流的教材、一流的教学管理。因此精品课程建设不能只停留在表面,而应积极加强内涵建设,同时要全面均衡发展,绝不能顾此失彼,确保“五个一流”的全面提升。
4.更新和改进时间缓慢。目前,不少的精品课程缺乏可持续发展。精品课程是集教学团队、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材、教学管理一体化的整体建设,是一项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对其不断地更新和改进才能始终保持精品课程可持续的发展性,才能一直起到引领和示范的作用。目前,大多数的精品课程在申报成功之后即成为摆设,内容不再更新或更新缓慢,在一定时期后精品课程已不再是精品。
精品课程在申报成功后的一段时期只是课程建设的一个初始阶段,是课程相关内容的一个初始积累阶段,内容是否完全合适、教学方法手段是否适用需要通过教学来进行检验,同时在检验的过程中不断完善。另外,教学设施、教授对象的变化也会造成相应的调整。总之,精品课程绝不能成为摆设,应不断地更新和改进,要让精品课程始终处于课程引领和示范的地位。
5.精品课程过程建设的评估、验收流于形式。依据精品课程建设标准及要求,各级精品课程立项后必须定期进行精品课程建设的评估与验收。从目前了解到的情况中得知,部分高校的对精品课程的评估和阶段验收时间间隔不太合理,大多数是一学期一次或一年一次。同时在评估和阶段验收中主要以纸质文本材料作为观测点,以各级精品课程既定的评价指标作为准则,按照指标在固定场所(如会议室)通过课程负责人提供的资料和汇报完成了课程的评估和验收工作。
以上这种评估和验收工作的弊端是造假之风蔓延,如课程建设者临时突击编写师生互动辅导、编课程讲义、造教研活动记录等。其次如对于《国家精品课程评估指标》中提到的教学方法与手段要求“重视探究性学习、研究性学习,体现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教育理念”等“软”指标只是由课程负责人的口头汇报作为评价依据,最终造成了精品课程过程建设与评价因失真而流于形式。
二、精品课程建设的几点建议
1.合理制定精品课程建设规划。精品课程建设是一项系统的工程,需要长期的积淀,在政策上要注意为教师创造良好的条件和氛围,要激发教师进行教学改革和创新的积极性,保证资金的投入和合理使用。学院要从学院的定位、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规格的高度重视精品课程的建设,学院要把精品课程建设纳入到专业建设规划中,各专业要深入研究人才培养方案,将精品课程建设纳入到专业课程体系建设中去。
与此同时,在整个的精品课程建设中,建设过程中的各个阶段要有详细的规划,要目标明确,任务具体。只有这样,教师在建设过程中才能合理有效地完成阶段任务,学院检查小组对精品课程的评估和阶段验收才能顺利地进行。
2.改进评审机制,加强过程管理。在精品课程的评审过程中,不仅要了解该课程所在专业的课程体系结构,同时要具体了解课程目前的实施情况和实施条件,结合课程的建设目标看课程是否具有可实施性。合格申报成功后,在后续的过程中,要加强过程管理,从教师、学生等不同方面全面进行过程考核,建立有效的考核评价机制,要注重考核申报提出的课程建设目标是否实现,教师的教学方法、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是否改进,课程的改革是否得到同行、学生的认可等。
3.加强信息反馈,积极完善教学资源。精品课程建设中,要积极加强从学生、同行等不同方面进行信息反馈,不断完善和更新教学内容。教师要及时获取学生的反馈信息和学生的学习效果,可以通过一边上一边测试运用的方法对网上的使用资源进行意见或建议的反馈。同时可以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向同行进行信息反馈,及时调整和修订教学内容。同时还可以通过点击率统计等方法了解精品课程的辐射效果。
篇7
关键词 高职院校 精品课程 管理主体
一、研究背景
自2003年教育部推动以提高教学质量为导向的精品课程建设项目以来,全国高校申报建设各级精品课程的积极性很高,截止2010年2月,国家级精品课程已达3020门,加上省级和校级的精品课程,数量就更多了。随着精品课程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大,一些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也慢慢浮出水面,尤其在高职院校,“重申请、轻管理”等现象造成了优质教育资源的极大浪费,如何对高职院校精品课程建设资源进行有效整合和科学管理,已成当务之急。
高职院校精品课程管理至少需要明晰三个主要问题:“由谁管”“管什么”和“怎么管”。“管什么”即精品课程管理的客体问题,对高职院校精品课程的管理应该包括哪些内容才既能把握建设的方向,同时又能调动相关教师的积极性。“怎么管”即管理的方法问题,涉及到应为精品课程管理制定什么样的政策机制等问题。而“由谁管”则是精品课程管理的主体问题,精品课程建设到底应当由谁管才最科学、最合理的。明确管理主体,清晰管理权责,对于高职院校继续推进精品课程建设有着重要的意义。
二、高职院校精品课程建设主体的现状及问题
近年来,我国高职院校在精品课程建设过程中逐步探索形成了“院―系―课程负责人”三级管理模式,即在院级,成立学院精品课程建设指导委员会,主任由主管教学的副院长担任,办事机构一般设在教务处,主要负责宏观指导、监督与检查;在系部,成立系部精品课程建设指导委员会,主任由系主任担任,主要做好课程建设中的管理、指导与督促工作;课程负责人则具体负责精品课程建设的实施、经费使用等事务。三级管理模式为精品课程建设提供了组织保障,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然其在运行中却也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
(一)院级管理主体:有权无责,导致建设流于形式
目前,大部分高职院校都将教务处作为精品课程院级管理层面的主要机构。笔者以全国首批28所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单位中的10所院校为例,搜索其精品课程建设管理机构,其中80%是由学校教务处承担。
院级管理主体在精品课程建设过程中负有从整体上规划、宏观上指导的权利,然教务处等部门作为学院教学建设与改革的重要行政部门,存在着行政话语强势,在具体的精品课程建设中会出现由少数部门负责人作决定的现象,而一旦工作有误失则将责任推卸至系部或具体的负责人员,从而出现有权“无责”的局面,致使精品课程建设流于形式。
(二)系部管理主体:无权无责,导致监管力度不足
系部是高职院校精品课程三级管理体系的中间层,理应发挥沟通与协调的作用。对上,其负责着学院有关精品课程建设规划、政策的传达,而无权进行相关内容的修改;对下,系部对某一课程的理解深度往往不及课程负责人,某一精品课程如何发展,如何规划的任务最终都落在课程负责人身上。实施权利的架空与责任的下放,使系部成为一个“无权无责”的管理主体,无法实现其监督的职责。
(三)课程负责人:责大于权,导致利益色彩浓厚
课程负责人是精品课程建设的“重中之重”,其知识水平、教学能力、创新精神以及师德风貌直接决定课程的质量。一般而言,课程建设经费安排、年度检查、鉴定验收等皆属课程负责人工作范围,并承担直接责任,这也就直接导致了精品课程建设中将荣誉归负责人,片面强调负责人作用而忽视院、系及其他建设人员作用和对课程建设的贡献。责任与权利的不对等,荣誉归属的偏差,导致建设过程中利益色彩浓厚。
三、高职院校精品课程三级管理模式中的权责划分
精品课程三级管理模式是高职院校按照一定的目标和原则,整合和优化相关资源,形成的院、系和课程团队三级管理层次,它通过层层分权和管理中心的下移,明确各级职责和权限,形成学院宏观上决策,系部精细化管理,课程团队实体化运行的管理模式。由此,构建高效的精品课程三级管理模式的核心在于院、系与课程团队之间能有清晰的权责划分,本文试图从地位、管理方式与职责分工三个方面加以分析。
(一)院级管理主体的权责
核心地位:院级管理主体在精品课程建设中的地位应由原来的决策与管理中心转化为决策中心,对涉及精品课程建设的重大事项作出决策,并制定相关的政策和规章制度,为整个精品课程建设提供有效的服务。
管理方式:核心地位的转变要求院级管理主体将主要精力放在关系到精品课程建设改革与发展的全局性、方向性的事项上,同时应赋予系部充分的建设自,因此,其对精品课程建设的管理应采取目标管理的方式,关注最终目标的实现与否。
职责分工:院级管理主体对精品课程建设的管理应着重于宏观决策与管理服务,而脱离于具体事务。具体而言,院级管理主体主要应为精品课程建设提供政策支持、制订配套的奖励与建设管理制度、组织教学团队参加校内外培训、协调各级部门的资源以及实现院级资源的合理利用和有效配置等,同时还负责学院精品课程的布点、规划、过程管理、验收工作,根据每年的实际情况,确定具体时间,召开精品课程建设会议,讨论新申报院 (校) 级精品课程的评审立项,在建精品课程的检查、验收以及省级、国家级精品课程的选择立项、申报组织等事宜。
(二)系部管理主体的权责
核心地位:系部管理主体的地位应随着院级管理主体由管理中心剥离而成为新的管理中心,其在院级管理主体的指导下相对独立的指导精品课程建设事务,包括管理监督、协调下属各课程团队的精品课程建设活动。
管理方式:作为新的管理中心,系部是学院进行精品课程建设管理的实体,必须通过具体、细致的过程管理方式,才能确保院级管理主体的各项目标和任务的完成。
职责分工:过程管理方式需要系部在不同阶段承担不同的职责。申报阶段,系部要组织教师参与调研分析,选择优势专业和课程,组建相应的精品课程申报工作组和精品课程建设团队,同时要注意团队教师的专兼职教师比例、年龄结构和职称结构等,定期开展教学教研,发现问题并及时解决问题;在建设阶段,系部要严格执行学院的各项政策安排,有计划有组织的进行建设规划和研讨,实现课程资源的有效共享,并能在建设过程中,推陈出新,及时补充和更新课程建设团队。
(三)课程团队管理主体的权责
核心地位:一个明确的、固定的、合理的团队是精品课程建设的基本保障,课程团队作为单纯的精品课程建设的组织,应该是精品课程建设的核心组织,执行中心。
管理方式:作为执行中心,课程负责人应该是精品课程内容建设、课程特色和课程内涵的把握者与提炼者,管理可采用绩效管理的方式,调动团队中其他教职工的积极性。
职责分工:课程负责人的主要承担着组建课程团队,带领团队成员对课程进行整体设计并建设课程网站、与企业专家保持密切联系、对现有的实训基地进行改进、提前完成申报材料的准备工作以及今后课程建设的监控与管理等。
四、结语
高职院校精品课程建设是一项长期工程, 既需要学院主管部门的政策导向和监管,也需要所在系部的协调和配合,更需要课程建设团队的自主建设,由此,理顺各管理层级的关系,清晰各管理主体的权责,构建一个高效运行的管理机构体系,才能保障精品课程建设工作的继续推进,才能切实推进高等学校教学质量和教学改革工程,也才能体现精品课程的价值。
参考文献:
[1]张士献,李永平,张秀琴.地方本科院校精品课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广西教育,2010(21).
[2]朱婷.国家精品课程建设实践探索[J].教育研究,2010(10).
基金项目:
中国建设教育协会2009年一般课题《建设高职“双师素质”教师职后教育模式创新研究》;湖南城建职院2009年一般课题《高职院校精品专业、精品课程建设机制研究》阶段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
篇8
关键词:高校;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
通过对高校《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现状及发展趋势进行分析,探索《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教学方法、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解决《计算机基础》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 改革现状及发展趋势
《计算机基础》课程是高校理、工、文各专业的一门重要的必修公共基础课程,是按照高等学校计算机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提出的非计算机类计算机教学三个层次的基本要求而开设的。该课程是当代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课程之一,其内容和思想对学生思维发展具有深远而持久的影响。该课程内容包括计算机基础知识(主要包括:计算机概述、计算机工作原理、计算机硬软件系统、多媒体技术、计算机信息表示方法、计算机文化的形成和对社会的影响等);Windows操作系统;Office2000办公自动化软件(主要包括:文字处理软件Word2000、电子表格Exce2000、电子文稿PowerPoint2000等);计算机网络基础(主要包括:网络基础知识、局域网和互联网的使用);计算机安全等知识。
我国高等学校计算机基础教育的普及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20多年来,计算机的基础教育从无到有,从只开一门课程到提出三个层次的教学模式,计算机基础教学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在各高校得到发展,已步入了一个高起点、重应用的新阶段。特别是进入21世纪,高校计算机基础教学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一方面社会要求大学生应具有丰富的信息技术知识和应用能力,另一方面学时压缩。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完成新形势下的高校计算机基础教学育任务,实施对大学生的信息技术教育,成为计算机基础教育工作者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
目前,对《计算机基础》教学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课程建设研究、教学方法研究、师资队伍建设和计算机基础设施建设四个方面,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这些研究成果对《计算机基础》教学提供了有益的参考,推动了《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改革和发展,值得借鉴。但也应该看到,由于校情不同,各个学校在基础设施、课程建设、师资队伍、学生素质方面存在着差异,因此,在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方面应该有所区别。为此,探索适合高校《计算机基础》的教学方法、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有利于提高高校《计算机基础》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
2 改革主要内容
⑴开展《计算机基础》的教学改革研究,根据整体建设规划目标以及发展方向,制定《计算机基础》课程建设规划及实施方案,修订教学大纲,更新课程教材,改革《计算机基础》的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学手段以及考核方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能动性,培养、提高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和综合学习能力。组织教学研讨会,对《计算机基础》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中存在问题及解决办法等方面进行讨论。
⑵建设、完善《计算机基础》课堂教学体系。制作优秀的多媒体课件,充分运用多媒体投影教学、网络教学的优势,提高《计算机基础》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在课程实施安排上,一是注重计算机常规操作能力培养,克服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的思想;二是加强学生的硬件知识和硬件应用能力的培养;三是训练学生文字与表格、图形的处理与制作能力的培养;四是加强Internet基本知识和基本操作的教学,使学生能熟练地使用拨号方式和通过局域网两种方式连接因特网,能上网收发E-mail、下载文件、上传文件,培养学生在Internet上浏览、检索、阅读和获取信息的能力;五是加强使用计算机的安全意识,熟悉病毒的检测与防治。
⑶建设、完善实验教学体系。《计算机基础》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它的教学目标是为了培养学生具有计算机实际应用能力。因此,为了提高实验教学质量,必须加强实验教学环节。教师认真考虑、分析实验内容,针对学生的特点,合理安排实验学时,灵活安排实验内容、上机实验方式,实行个性化教学。
⑷建设、完善考试体系,推行多种考试方式,突出对能力的考核。多年来,《计算机基础》考试以笔试为主,其它考试为辅,这样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差,考试及格率偏低.针对这种情况,逐步改进了考试方法,上机考试与理论考试分为两个独立的部分,上机考试采用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系统,随机抽题,机器阅卷,自动记载成绩;理论考试由60%客观试题和40%主观试题组成。
⑸建立、完善《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平台,提供多媒体教学、电子教案、电子教材、课堂视频、多媒体课件、参考文献、联系教师、相关题库等教学资源。
⑹师资队伍建设。面对新的形势,《计算机基础》教学的基本要求也与时俱进,其教学深度、强度都将明显提高,因而对教师的专业知识与应用水平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也需要不断学习和培训,以真正适应教学需要。因此,要调动教师不断更新自身的知识结构,以适应计算机基础知识日新月异不断发展的新形势;培养和提高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和科研能力。
[参考文献]
[1]孙宗禹.素质教育与大学教学改革[J].现代大学教育,2002年06期.
篇9
摘要:本文从政策支持、课程规划、教学内容、教学条件和教学方法等各个方面介绍了烟台大学在建设“数据结构”省级精品课程过程中的一些体会。
关键词:数据结构;精品课程;课程规划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B
烟台大学“数据结构”课程组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踏踏实实地做了许多有益的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课程组承担的“‘数据结构’课程的教学改革创新与实践”课题,获得了2004年烟台大学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并获得2005年山东省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数据结构”课程在2002年被烟台大学评为首批校级优秀课,并于2004年被山东省教育厅评为烟台大学首批三门省级精品课之一;2007年又被烟台大学作为学校唯一一门推荐课程参加国家精品课的评选。在精品课程的建设过程中,我们有如下一些体会。
1学校各级各部门高度重视
各级领导高度重视和支持是精品课程建设的关键。在一系列相关文件的基础上,早在2004年学校又出台了《烟台大学关于开展精品课程建设工作实施意见》。在此基础上,制订了国家、省、校、院(系)四级精品课程十年建设规划,积极组织精品课程建设立项,全面推进精品课程建设工作,以精品课程建设全面带动课程建设,推进教学改革,为本科教学提供高水平的课程教学平台。
根据精品课程建设规划,学校有计划、有目标、分阶段、分层次地开展精品课程建设工作,形成并执行了行之有效的政策和措施。学校对各级精品课程建设项目实行目标管理,定期聘请专家评估。精品课程重点建设项目实行激励滚动机制。学校投入大量的专项经费,支持精品课程建设特别是精品课的网络建设、网络维护与资源共享。此外学校在职称评聘、岗位津贴等各个方面也向精品课教师做出倾斜,学校的这一系列相关政策,充分调动了教师参加精品课建设的积极性。
2抓住切入点及早规划
“数据结构”是计算机科学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在80年代初,“数据结构”课程才逐步在国内高校计算机专业开设,并成为国内计算机专业教学计划中的核心课程。ACM/IEEE CC-2004仍将“数据结构”课程列为核心课程之首,“数据结构”愈显出其在计算机学科中的重要地位。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在学校的支持下计算机系把“数据结构”课程确立为计算机专业的重点课程之一,并有计划、有目的的给予重点扶持。
“数据结构”课程在我校的发展沿革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学习、初创阶段:烟台大学是一所80年代在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的支援下新创建的地方性综合大学,1984年开始招生。“数据结构”是烟台大学计算机系成立伊始即开设的课程。当时计算机专业的核心主干课程都由清华大学的骨干教师担任。在此期间,烟台大学计算机系就有目的选择了具有敬业精神、教学效果优良的本系几位年轻教师组成了“数据结构”课程组,全面接受清华老师的帮助,接受他们的教学新理念、好经验和好方法。
初始发展阶段:1990年清华援建老师返回清华后,“数据结构”课的全面教学由烟台大学教师担任。由于学习、初创阶段的良好基础,这一阶段基本上形成了我校“数据结构”的课程体系结构,从教学大纲的制定、教学内容和实验内容的确定等一系列教学环节上都认真严格按照计算机人才培养的高标准要求。
初级提高阶段:1999年学校提出了百门优秀课建设规划,“数据结构”课程进入了一个全面建设和提高的阶段。首先从教师队伍建设着手,一方面派教师出去攻读博士学位,另一方面吸取教学认真、效果好的老师进入到课程组,进一步充实课程组教师队伍。其次从教材建设和实验体系结构等方面做了精心的准备,并把课程建设的目标定位在:2002年达到校优秀。在此阶段,课程组进行了一系列教学内容和教学法的研究,发表了多篇课程教改论文,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实现了2002年达到校优秀课程的目标。
提高阶段:随着“数据结构”的发展,算法在“数据结构”中的重要作用越来越被人们认识。为了把算法与数据结构紧密联系,2004年课程组教师在多年使用的教材和讲义的基础上编写了系列教材(《算法与数据结构》、《算法与数据结构实验与习题》、《算法与数据结构考研试题精析》)3部,2004年9月由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教材把算法放在了“数据结构”教学中的重要位置。该系列教材覆盖了从课堂授课、课后复习和练习到考研复习材料等多个方面,满足了我校“数据结构”课程的各层次学生的需要,因此2005年至今开始采用自编教材。
从1984年至2003年,采用课堂讲授和实习相结合的方式,实习时间为16个机时。从2004年开始,增加了“数据结构”课程设计,学时为24学时。在授课学期结束后采用集中的形式用一周的时间让学生设计一个综合性的数据结构设计题,通过此环节让学生对数据结构的应用有了更为深刻和良好的理解,效果较为显著。从2002年开始,制作电子教案,采用多媒体教学方式教学,并在每一轮授课过程中进行更新,确保在课件中体现新的技术和理论。从2004年开始,使用自编教材配备的多媒体课件。同时在学校多方帮助下建立了“数据结构”教学网站,网址为,将课程的教学大纲、教案、习题、网络课程、网络课件、考研试题等教学资料上网开放,实现优质教学资源共享。同时设立了网上答疑系统,为学生自主学习、个性化学习提供了方便的平台。
2006年,在学校各级单位的支持下,64学时的全程教学录像工作完毕,并且全部都挂到网上,实现了教学资源的全方位共享。
这一阶段又吸收更加年轻的教师进入课程组,使教学队伍进一步壮大和年轻化。
通过各阶段不断的改革和建设努力,课程组取得了显著的成绩。“‘数据结构’课程的教学改革创新与实践”获得2004年烟台大学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并获得2005年山东省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在此期间,课程负责人被评为“数据结构”课程群首席教师。2004年“数据结构”课程被评为我校首届山东省精品课立项课程,2007年该课程被推荐参评国家级精品课立项。
纵观“数据结构”课程在烟台大学的发展历程,可以明显的看到正是由于首先选好了切入点并及早做好长期规划,课程组有计划地从一开始就得到了名校高水平教师的传、帮、带,课程组基本功扎实,师资队伍力量雄厚,为课程改革和建设的进一步发展和提高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重点抓好课程教学内容的改革
“数据结构”课程一直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并重的核心课程。课程的目标是使学生掌握数据的基本的逻辑结构和存储结构、一些典型的数据结构算法及程序设计方法和技巧,要求学会分析数据对象特征,掌握数据组织方法和计算机的表示方法,为数据选择适当的逻辑结构、存储结构以及相应的处理算法;要求具备算法分析的基本技术和能力,并培养良好的程序设计风格,掌握开发复杂、高效程序的技能。课程组主要从课程内容体系结构、教学内容组织方式和实践性教学的设计等几个方面进行了重点建设。
根据课程的重点(如线性表、二叉树、排序等)和课程的难点(如图、集合等),课程组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采用多媒体授课的方法,将算法思想通过CAI课件进行动态的演示,使学生通过直观的认识掌握抽象的理论。坚持理论联系实际,观察分析实例,让学生通过各章的基本实验理解抽象数据类型的概念,在此基础上设计复杂的程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实践动手能力,从而激发创造力和想象力,从实践中理解并掌握本课程的重点与难点。课程组进一步提出了“以理论学习为主线,以课程实验、项目设计为补充”的数据结构课程体系的构建方案,让学生学会如何把书上学到的知识用于解决实际问题,培养软件工作所需要的动手能力。为了便于学生掌握基本知识,实践活动通过两个环节来实现,第一个环节为课程实验(16机时),较偏重于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实验题目与章节内容相呼应,随课堂授课内容分散在整个学期进行。第二个环节为课程设计实习,用集中的一周时间(24学时)进行。课程设计是进行软件设计的综合训练的第一门课,包括问题分析、总体结构设计、用户界面设计、程序设计基本技能和技巧,以至一整套软件工作规范的训练和科学作风的培养。课程设计规定若干难度较大的题目,学生可在这些题目中任选一题或两题完成。
通过实验实践内容的训练,提高了学生组织数据和编写较大型程序的能力;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了算法设计所需的技术,为整个专业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课程设计课从设立以来,受到了学生的普遍欢迎,学生普遍反映通过课程设计才更加真正了解了数据结构,对课程期末考试的算法设计题目也更加胸中有数。
4积极创造良好的教学条件
学校和院系各级部门为本课程提供了大力支持,从教材、配套实验教材、实验设备以及实践性教学环境和网络教学环境等各方面都为课程建设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本课程在教材的选择上,一直选用获国家级优秀教材奖的教材。对于应用型高等学校,教材的应用性和实践性尤为重要。本着有利于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运用知识的能力和科学创新能力的原则,课程组根据多年教学经验的总结和教学实际编写了“数据结构”系列教材三部。其中的《算法与数据结构(C语言版)》在每章最后都单独增加一节算法设计举例,这个内容实际上把本章进行了一个高度的概括,使得学生能够从更高层次理解本章的内容。三部教材是课题组多年教学研究结果的结晶,在教材教学的内容安排及顺序以及所选的例子等方面都做了精心的安排,覆盖了从课堂理论授课和学习、课后练习和作业、实验课到考研复习材料等有关教学的各个方面,把理论学习和实践环节融为一体,满足了我校“数据结构”课程各层次学生的需要。通过三年的教学实践和考研成绩的检验,证明我们所编写教材的科学性。通过不断的教学实践,课程组教师对所编教材多次开会进行研究,对教材中出现的疏漏之处进行了修订,到目前为止教材均已重印多次,并于2008年出版了第一部教材的第二版。
实验环节采用自编教材《数据结构实验与习题》,该教材详细列出了具体的实验要求和内容,使学生充分了解每次课的实验目的和步骤,消除了学生实验的盲目性,使学生有预习和编写静态代码的时间,增强了知识的系统性。同时将每次的实验内容上网,在实验结束后将程序代码放到网上供学生参考。经过各学期的教学检验表明教学效果良好。
实践教学一直在我校的实验中心机房进行,做到了人手一台机器,指导实验采取教师加实验员加学生小教员相结合的方法,尽最大程度保证指导的时间和质量。2005年计算机学院创建了本院的开放性实验室,该课程的实验采取了在开放性实验室进行的方法,提高了实验的效果和质量。
网络建设方面,在学校、学院和网络中心的大力支持下,课程的网络建设有了一定的成效。课程网络主页的内容十分丰富,包含了教学文件、教学系统、辅助教学系统、考研辅导、远程教学系统等不同的模块。目前课程的全程教学录像也已经上网,学生可以随时在线或者下载收看学习。该课程网站的访问点击率已经达到近16万人次。经常有不少兄弟院校的教师或学生通过不同的渠道向课程组教师索取相应资料并进行探讨。该课程网络主页在学校服务器无故障的情况下全天24小时对校内外开放。这些网络资源对增加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实现个性化学习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课程组同时还创造条件让学生进行各种实践活动。计算机学院与大型企业东方电子集团公司合作建立了“东方电子实习基地”,通过在基地的参观和实习,使学生学到了很多在课本上学不到的东西。尽管或许和课程内容看上去没有什么直接的联系,但通过参观学习开拓了他们的视野,丰富了他们的想象,进一步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
5充分应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在教学方法上:从传统的粉笔+黑板模式为主过渡到“计算机+大屏幕”为主的授课模式。授课的电子教案开始时使用以静态文字为主的Powerpoint幻灯片方式提供,现在采用以动态算法演示为主的CAI和多媒体课件;对于一些重点和难点算法用形象的动画在屏幕上展示这些抽象算法的执行过程,辅之以板书交流,大大增加了从教师到学生传递的信息量和信息种类,有助于建立从感性到理性的深入理解与掌握。
在教学手段上:通过研制和引入课程辅助教学软件CAI,融入新的教学理念。通过采用模拟方法、单步显示、自动演示多种方式,突出实质观察算法实现过程。在CAI个性、针对性和交互性的基础上,渗透模块化、抽象和信息隐蔽等新观点、新技术,使教师在讲课中可以对内容进行重新组合,为教师教学的个性化发挥提供基础。课件和CAI教学已在我校5届学生的教学中应用,课件作为远程教育的教学工具,便于学生课后的学习和答疑,使授课过程突出重点,发挥传统教学与多媒体教学的能力优势,提高了教学质量、效率与效果。
此外课程组还开发了计算机辅助教学系统――基于Internet的数据结构试题库系统。根据教学的需要,自主开发和建设了标准化试题库,将多年搜集的各个高校的考试试题和考研试题加入到该系统之中。该系统可以根据教师的需要,进行随机抽题或手工选题,能够生成完整的试卷和试卷答案。
教学辅导方式上:从传统的辅导老师面对面的辅导教学逐步过渡到教师辅导与通过校园网进行实时联网辅导相结合的方式。答疑系统开通后,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在同学中的影响也很大,现在许多同学都将自己的疑问提交到网上,教师基本上都能在第一时间给出问题的解答。网上答疑也是精品课建设的一个重点,让同学们将自己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一些疑难问题提交到答疑系统,教师统一作出回答。开通答疑系统有三个好处:消除学生提问时的恐惧心理;避免重复回答;不受时间地点限制。
目前,学校已经投入专项资金建立起了Blackboard教学平台,学校将分期分批地把学校各级各类精品课和优秀课接入到该教学平台上,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网络教学和优秀教学资源的共享。”数据结构”课程将被首批接入到网络教学平台,课程组将很快在该平台上创建在线课程,并将使用该平台和学生开展在线讨论。该教学平台的使用必将为课程建设水平的提高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6教学法研究常抓不懈
教学法研究在课程建设中始终不断线。课程组除了在教学过程中定期讨论、交流教学心得,共同探讨某个章节某个内容的教学方法以外,课程组在有关方面的支持下于2005年成功的举办了山东省高校首届“数据结构”课程建设研讨会,来自29所高校的教师代表们热烈的讨论了“数据结构”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的改革、课程的教材建设、课程的课件建设、课程的实验教学改革、课程的考试改革以及建设精品课程的经验。大家普遍反映这次会议开得好,问题讨论得透彻,希望今后能定期召开。课程组也通过此次会议的成功举办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该精品课的影响,同时也为该课程的进一步建设吸取了很多兄弟院校的很多有益的经验。此外,通过课程组积极协调,于2007年11月专门邀请全国“数据结构”课程知名教授、国家《数据结构》教材特等奖获得者、清华大学严蔚敏教授,到我院讲授了6学时的“数据结构”(集合一章)课,课程组全体教师全程聆听了严教授的讲课,课程组还和严教授进行了多次直接的面对面的交流,这对课程组的教学工作是一个巨大的促进。
篇10
提高人才质量不断加强和改进人才培养工作,改善人才培养的基本条件和方法,促进整体教育水平的提高。一是完善课程建设。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调整中西医结合基础方向课程体系,提高课程建设质量。二是实施个性化教育。根据学生的专业特长和兴趣爱好,为学生配备相应的指导老师,进行有针对性地指导。三是开展学生助研工作。在不影响正常学业的前提下,选拔一批综合素质高、有专业特长的研究生到试验室做兼职工作,发挥学生在科研中的作用,培养和提高他们的实际工作能力。
重视基地建设
打造一流平台学科基地是学科发展的平台,是取得一流科研成果必须的硬件设施。因此必须花大力气进行学科基地建设,切实有效地整合资源,努力形成自身优势。特别是要着力保障科研、教学和工作所需场所及相关设备。
1实验室建设
首先,围绕目前的学科研究方向,积极改善试验场所条件,加大投入和管理力度,加快实验仪器设备更新,以保障科研的顺利进行。其次,紧随学科发展的前沿动态,结合自身科研实力,预测将来所要开辟的新的研究方向,提前布局,筹划安排新的试验场地,购置新的仪器设备,为新项目的开展做好准备工作。再次,与校内其他学科或相关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等合作,通过共建、共管等方式,实现试验资源的优化组合。最后,在保证投入与建设的前提下,通过定任务、定项目、定指标、定期限,构建结构合理、设备先进的试验基地,为科学研究和学生培养搭建良好的技术平台。
2教学场地建设
本学科的课程主要由基础课和实验课组成,因此教学场地也主要包括教室和实验室两部分。实验室建设上面已有论述,这里重点说明教室的建设。教室是教师向学生传授基础理论知识的场所,因此应该具备有利于教师与学生教与学的良好环境和配套设施。如宽敞明亮的教室,较小的噪音污染,标准的教室桌椅以及电脑、投影仪等现代化的教学仪器设备等。
3办公场所建设
办公场所是学科人员处理日常事务的场所。应根据学校和学科的具体情况,设立较为宽敞的办公场地,避免学科人员在办公时相互影响。此外,还应根据需要购置基本的办公设施和用品,以保证日常办公的正常进行。
拓展资金渠道
加大经费投入学科经费是进行科学研究和基地建设等工作的重要保证。因此,应积极采取措施,通过各种渠道筹措资金,保障上述工作的顺利开展。
一是争取专项经费。要积极争取各种专项经费支持,所获得的建设经费,应遵循“保障重点,支持必需,注重实效”的原则,实行专款专用,保证资金最大限度地发挥效用。
二是争取课题经费。学科建设应围绕主要研究方向,广泛动员学科成员积极申报各级各类科研课题,采取措施努力提高高级别课题中标率,争取更多的科研经费。
三是争取社会资金。在搞好科研和教学工作的同时,积极参加社会活动,努力争取企事业、社会资金用于学科建设。建立学科自我发展、自我建设、自我约束的良性运行机制。
四是加强科技成果的转化。积极做好科研成果的推广应用和专利申请工作。以科技成果转化为龙头,努力探索多种形式的产学研结合,以争取更多的学科建设资金。
加强对外交流
增进相互合作实施“走出去,请进来”战略。制订年度计划,选派优秀的学科成员参加国际国内高级别的学术会议,或到国内外高水平的科研机构和院所进行考察研究。同时,联系和接纳国内外具有较高素质的科研人员到学科工作和交流。推动本学科与上述单位的相互合作,加强学术交流,实现优势互补,促进技术提升,以做强现有的研究方向,开辟新的研究领域,提升学科的整体实力。
落实自我督查
组织阶段评估学科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而自我督查和评估,是完善学科建设规划,并保证其顺利实施的重要一环。学科规划的实施过程怎样,效果如何,都可以通过评估得到反馈。
一是成立中西医结合学科建设领导小组。在学科带头人的带领下,对学科建设工作进行监督、检查和评估。
二是组织阶段评估。阶段评估工作的重点,是考核本学科建设规划的实施情况,发现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不足,总结经验教训,以保障学科建设工作的顺利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