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饮食品安全预案范文

时间:2023-10-18 17:39:4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餐饮食品安全预案,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餐饮食品安全预案

篇1

针对市民中心食品原材料需求量较大的特点,我们要求各定点供应商对进入配供的食品原材料,必须要通过专门的食品检测中心,由专业人员对照国家相关标准,逐项进行检测,严格把好食品质量安全关,对不合格的产品一律实行销毁,并通过“无锡市肉类、蔬菜流通追溯业务系统”逐级上报。在各供应商进行常规检查的基础上,我们还着重对配供市民中心的原材料进行复检和索证验证。畜禽肉类食品必须持有卫生许可证、食品检验合格证或检验单等证明材料;定型包装食品和食品添加剂必须有品名、产地、厂名、生产日期、保质期限、批号或代号等标识,进口食品必须有中文标识;非定型包装食品着重检查食品的色、香、味、型等感官性状。若发现异常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停、撤、换、退),以保证食品卫生安全,万无一失。

二、严把食品流通渠道关

一是无锡市机关管理局与食品原材料供应商签订了《食品安全责任书》,着力强化企业自律意识和食品安全管理的责任意识;二是食品原材料运输工具一律使用集装箱式车辆,保证运输过程不受二次污染;三是对集装箱内食品必须进行冷藏或冷冻,确保冷鲜食品在运输过程中始终处于低温环境;四是在运输车辆内均安装了通风空调,有效保证了食品流通领域的卫生和安全。

三、严把食品贮存、加工、制作、销售关

一是严把原料的进口关。要求食堂在购买食品原材料时严格做到定点定人、索证索票,认真填写购货记录,保证食品原材料的质量安全可靠,坚决杜绝腐烂变质、“三无”食品上餐桌。二是严把原料的贮存关。经常查看原料库房是否防鼠防虫、是否通风透气、食品原材料是否隔墙、离地、分架、分类存放、是否存在霉变腐败变质现象,存放油、醋、酱油及调味料的器皿是否合格,是否有明显标记、标签等。三是严把饭菜的加工关。对所用原料质量进行把关,杜绝腐烂变质食品;对蔬菜清洗进行把关,保证所加工蔬菜干净卫生;对饭菜加工进行把关,保证饭菜熟透;对从业人员操作规范进行把关,从业人员一律持有效健康、培训证明上岗,操作时要穿戴干净的工作衣帽,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及时清理垃圾杂物,及时冲刷地面,保证操作间、贮存间卫生清洁。四是严把饭菜留样关。做好饭菜留样工作,每餐次每品种饭菜留样量不少于150克,于2-8℃冰箱中冷藏,保存48小时,并做好留样记录。五是严把餐具及就餐环境的卫生关。对所用餐具、案板、器皿等每餐都做到“一洗、二清、三消毒”,保证餐具卫生质量全部达标;对剩菜剩饭及时处理,对操作间、原料库、餐厅、污水沟及时进行清扫,保持食堂及周边环境整洁卫生。

四、严把食品安全监督检查关

篇2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落实监管责任

制定了2014年春节期间食品安全检查工作方案,成立了食品安全检查工作领导小组,召开了食品安全检查工作安排部署会议,将检查责任细化并落实到食品化妆品稽查大队的两个稽查中队,要求执法人员进一步提高认识,把加强两节两会餐饮食品安全监管工作作为当前工作的重点,切实把各项工作落在实处,确保节日期间不发生较大餐饮食品安全事故。

二是落实餐饮单位法人(负责人)食品安全第一责任人责任和法人代表安全生产承诺制

结合我县餐饮工作实际,统一制定了餐饮单位《法人代表安全生产承诺书》和《食品安全责任状》,要求各餐饮单位强化各项措施落实,建立餐饮服务环节诚信和安全生产承诺制度,明确本店法人代表为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截止目前,我局与61家餐饮单位《食品安全责任状》和《法人代表安全生产承诺书》。

三是强化风险排查,防控事故发生

结合“餐饮消费食品安全大整治百日行动”,组织开展辖区内餐饮食品安全专项检查,对承办节日和重大活动餐饮接待任务的单位和学校食堂采取企业自查和重点排查相结合的方式,加强餐饮单位粮油、肉及肉制品、酒类、饮料、粉条等节日消费重点食品的采购、索证索票、凉菜加工、餐饮具消毒、食品留样等方面的检查。对承办“年夜饭”“祝寿宴”的餐饮单位进行摸底调查,将春节期间正常营业的11家建立台帐,指导其做好食品留样和大型聚餐活动申报备案,并对其食品库房进行重点检查,督导各餐饮单位及时清理超期变质、标识不符合要求的食品及食品原料。

四是加强应急值守,做好应急处置准备

建立健全重大节日期间食品药品安全应急预案和应急处置队伍,向社会公布食品药品安全投诉举报电话,严格执行24小时值班制度和领导带班制度,保持信息畅通。妥善受理和处置节日及会议期间的各类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和食品安全投诉举报,做好食品安全应急处理人员、物资等准备工作。督促指导餐饮单位建立健全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防控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发生。确保食品安全隐患早发现、早处置。遇有食物中毒等重大事件发生,及时上报。

五是加大春节期间食品安全宣传力度

篇3

“五一”及端午节将至,气温不断上升,为有效防止食物中毒事件和食源性疾病的发生,确保节日餐饮消费安全,根据洪食监办[2009]3号《关于加强“五一”及端午节期间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的通知》精神,现就做好节日期间消费环节食品安全监管工作有关要求通知如下: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

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和监督机构要高度重视、切实加强对当前餐饮消费安全保障工作的领导,明确责任,研究措施,周密部署,认真履行卫生部门的职责,做好当前餐饮消费安全保障工作。

二、重点工作内容:

(一)各卫生监督机构要加强对重点地区、重点环节的监督检查,

要结合当前开展的打击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滥用食品添加剂和打击餐饮业非法使用含有瘦肉精肉品的专项整治行动,突出对城乡结合部、旅游景点及周边地区的专项整治,进一步加大农村地区监管整治力度;加强对集体聚餐、婚宴酒席、学校和工地食堂、小餐馆等餐饮单位卫生监管。

1、严格检查餐饮单位、集体食堂使用猪肉的情况;规范猪肉等食品原料及食品添加剂的索证索票、验收台账登记制度。

2、按照《*省重大活动食品卫生保障技术规范》和量化分级管理的有关要求,做好重大活动及节日期间的食品卫生保障,切实加强对接待餐饮单位等大中型餐饮店的食品卫生监督检查,检查卫生许可证及从业人员健康证持证情况,对卫生管理制度执行情况、餐饮加工场所和加工环节卫生状况,生熟分开、蔬菜清洗浸泡、餐饮具的清洗、消毒和保洁等重点环节进行检查,排除食品卫生安全隐患。继续实行5桌以上群体性聚餐预先报告审核登记制度。

(二)要加强对餐饮单位制作使用卤熟食的卫生监管。卤熟食是引起夏季食物中毒的重要原因,各级卫生监督机构要加强对餐饮单位制作、使用卤熟食的卫生监管,同时对辖区内卤熟食行业场所卫生、从业人员持健康证情况加强监督,严防群体性食物中毒事件的发生。

三、强化宣传,营造良好社会氛围

以学习宣传新颁布的《食品安全法》为重点,广泛宣传食品法律法规和安全知识,普及科学饮食习惯和识假辨假常识,提高广大消费者自我保护意识。大力开展食品从业人员教育培训,增强他们的安全意识和第一责任人意识。加强部门间的信息交流,规范信息,同时加强新闻媒体舆论监督,及时报道食品安全监管和整治所取得的成效,曝光典型案例,公布食品“黑名单”,增强群众消费信心,努力营造人人关注食品安全、广泛参与食品安全的良好社会氛围。

四、有效应对,加强餐饮卫生安全应急处置工作

篇4

近期的瘦肉精”和“染色馒头”等事件,再次将食品安全推到风口浪尖,食品安全问题引起了社会各界和各级政府的高度关注和重视,国务院召开了严厉打击食品非法添加和滥用食品添加剂专项整治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县政府主要领导也多次强调要进一步强化食品安全监管工作,坚决杜绝食物中毒事件的发生,切实保障公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近期督查发现,个别乡镇对食品安全工作重视程度不够,食品安全监督网络作用发挥不力,家庭自办群体性宴席、餐饮车服务提供者和流动厨师备案管理工作不到位,给公众饮食安全埋下了隐患。高温天气即将来临,夏秋季是食物中毒的高发期,各乡镇政府(街道办)要从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高度,充分认识加强家庭自办群体性宴席与流动餐饮车管理对于有效控制群体性食物中毒事件发生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要将食品安全工作作为一项民生工程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切实履行好地方政府对食品安全负总责的责任,最大限度地降低群体性聚餐食品安全风险,确保公众饮食安全。

二、加强组织领导,着力构建运行顺畅的农村食品安全监管长效机制

各乡镇政府(街道办)要高度重视食品安全监管长效机制建设工作,加强组织领导,加大经费投入力度,确保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办公室正常有效运转;健全完善“一专三员”人员落实、责任落实、培训落实、信息传递、应急处置、日常检查等工作机制,并从工作时间上给予大力支持和保障,充分发挥其食品安全宣传、举报、协管作用。要将“一专三员”工作情况纳入年度工作目标考核,对考核不称职的人员及时调整,扎实推进农村食品安全“一专三员”监管机制建设工作,确保农村食品安全监督网络健全、运行顺畅。

三、加强监督管理,确保家庭自办群体性宴席和流动餐车食品安全

各乡镇政府(街道办)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办公室负责指导“一专三员”做好本辖区50人以上的家庭自办群体性宴席和流动餐饮车服务提供者的现场检查指导和备案上报工作。现场检点突出环境卫生情况、设施设备情况、食品原料的购进渠道及索证索票情况、食品添加剂使用情况、流动厨师健康体检和培训情况等。同时,督促辖区内所有家庭自办群体性宴席承办者和流动餐饮服务提供者进行登记备案,并签订“家庭自办群体性宴席食品安全承诺书”以进一步明确其食品安全质量第一责任人的责任。备案资料和承诺书由乡镇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办公室集中收集,存档备查。

加强对本辖区流动厨师的管理工作,对辖区内流动厨师进行全面调查摸底,掌握基本情况,进行登记造册,并报县食品药品监管局备案。流动厨师每年必须进行健康检查,并参加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组织的集中培训,取得合格证明后方可持证上岗。凡患有传染病、皮肤病等有碍食品安全疾病的和未参加专业知识培训的人员,不得从事直接入口食品的工作。流动厨师不得承接未经申报批准的农村家庭自办群体性宴席。

四、强化宣传教育,努力营造群体性聚餐食品安全良好社会氛围

各乡镇政府(街道办)要通过以会代训和专题培训的形式,加强对“一专三员”教育培训,不断提高“一专三员”食品安全知识宣传、举报投诉、信息传递、现场检查和协助处理突发事件等方面的工作能力。同时,要督促指导食品药品安全协管员和信息员在社会群众中广泛宣传食品安全知识和食物中毒预防等常识,宣传对家庭自办群体性宴席和流动餐饮车服务提供者、流动厨师进行备案管理和食品安全质量承诺的重要意义,进一步增强广大社会群众的饮食安全意识、科学消费意识、社会监督意识和自我维权意识,努力形成食品安全乡镇政府(街道办)负总责、一专三员”职责履行到位、广大群众积极参与的食品安全良好氛围。

篇5

一、学生小饭桌定义及范围

学生小饭桌是指本行政区域内开办的,具有固定场所的,仅为20名以内(含20名)中小学生提供校外就餐的餐饮服务活动。

二、成立学生小饭桌食品安全管理工作领导小组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沈瑜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负责日常监督和综合协调工作。

三、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的职责

食药监局:负责辖区内学生小饭桌食品安全的备案公示和监督检查。会同所在街道对学生小饭桌进行申请审核及开办条件的现场核查。在每学期开学后30日内向区政府和市食品药品监管局报送本学期学生小饭桌备案公示汇总表(附件三)和监督检查情况,重要情况及时报告。建立健全学生小饭桌食品安全诚信档案,记录学生小饭桌备案管理、日常监督检查结果和违法行为查处等情况。加强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和相关知识的宣传培训,提高学生小饭桌开办者和从业人员的食品安全意识和管理水平。

教育局:加大投入,办好学校食堂。负责对辖区学生小饭桌进行全面调查,摸清底数,将学生小饭桌的开办条件、要求及应遵守的规定宣传到位,并向食药监部门提供基础数据。在学校门口设置固定公示栏,在每学期开学前公示由区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管部门提供的学生小饭桌备案情况。分类做好引导学生及家长科学选择学生小饭桌工作;配合相关部门做好对学生小饭桌违法行为的查处。

工商分局:负责对辖区学生小饭桌依法进行监督检查。

卫生局:负责对辖区学生小饭桌公共卫生进行指导和监督检查。

环保局:负责对辖区学生小饭桌开办者执行环境保护规定进行监督检查。

公安分局:负责对对辖区学生小饭桌开办者遵守治安和消防规定进行监督检查。

街道办事处:按照属地管理原则,协助有关部门做好学生小饭桌的监督管理。会同区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对学生小饭桌进行申请审核及开办条件的现场核查。

各有关部门要积极参与学生小饭桌食品安全监管工作,实行街道、药监、教育、卫生及相关部门联动制度,采取重大行动或对重要案件进行查处时,相关部门要积极配合,建立长效机制,使学生小饭桌真正纳入规范化管理,确保中小学生饮食安全。

四、学生小饭桌备案与公示

(一)学生小饭桌食品安全实行备案公示管理。学生小饭桌开办者经所在街道盖章同意后,在每学期开学前30日内向所在区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管部门申请备案。

(二)学生小饭桌开办备案申请,应当提交以下材料,并对材料的真实性负责:

1、《申请表》(附件一)。

2、开办者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

3、房屋产权证原件与复印件。租赁房屋的应提交合同原件与复印件。

4、学生小饭桌开办场所布局平面图。

5、从业人员健康证明。

6、承诺书(附件二)。

(三)对申请材料齐全的,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管部门会同所在街道按照学生小饭桌的开办条件对经营场所进行现场核查,对符合要求的或者整改后符合要求的,准予备案,并发放学生小饭桌食品安全备案登记证明;不符合要求的,不予登记备案,并告知理由。

(四)备案有效期为半年。每学期开学30日前,向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管部门重新办理。

(五)学生小饭桌备案登记证明由区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制作,载明开办人名称、联系方式、加工场所地址、面积、就餐人数、学生来源、备案机关、备案日期等内容。

备案证明编号格式为:建学餐备字+年份数+6位行政区域发证顺序编号。

(六)区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应当建立学生小饭桌备案信息和档案管理制度。及时报送本学期学生小饭桌备案情况。

(七)区教育局应在各中小学校门口醒目位置设置固定公示栏,在每学期开学前公示由区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管部门提供的学生小饭桌备案情况及监督举报电话。支持和鼓励中小学师生和学生家长及社会各界对学生小饭桌食品安全进行监督。

五、学生小饭桌的监督管理

(一)各有关部门和街道应当每学期进行学生小饭桌监督检查,建立学生小饭桌监督检查档案。对违反《食品安全法》等法律法规的行为,应及时查处,督促整改。对整改不到位、发生食物中毒、或达不到开办条件的,应取消其登记备案资格,并及时通报。

(二)各有关部门和街道应加强餐饮安全法律法规、食品安全知识的宣传培训,每年应对学生小饭桌开办者、厨师等从业人员进行集中教育培训,提高其食品安全第一责任人的意识和管理水平,保障小饭桌就餐学生的身体健康。

(三)区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管等相关部门应督促学生小饭桌建立进货记录、清洗消毒、健康查体、饭菜留样等制度,规范其经营管理。

(四)各有关部门和街道建立投诉举报查处机制,对社会反映的学生小饭桌食品安全问题应及时组织调查核实,并向投诉举报人反馈调查情况。对违反相关规定的、造成食品安全事件的依法进行查处。

篇6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

各行政村、社区要充分认识做好中秋、国庆节期间食品安全工作的重要性,增强责任感与紧迫感,增强防范风险的意识和能力,加强领导,完善制度,层层落实食品安全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要各司其职,抓好本辖区、本环节食品安全监管工作,加大工作力度,狠抓工作落实,为确保辖区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筑牢防线。

二、突出重点,强化监管

各相关部门要继续深入开展打击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专项整治,巩固已有成果,完善长效机制;要积极开展食品安全风险隐患排查工作,加大整治力度,消除不安全因素;要加强对食用农产品种养殖企业(基地等)和农产品批发市场的监督管理,确保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严防瘦肉精等药害事件发生;要加强对食品生产加工企业的监督检查,督促企业落实质量管理制度,确保产品质量安全;要加强对大型商场、超市、农贸市场、旅游景区食品经营单位等的监督检查,坚决杜绝假冒伪劣食品上市,切实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要加强对旅游景区餐饮单位、农家乐饭店、学校周边饮食摊点及学校食堂、建筑工地食堂、农村家宴等的监督检查和指导,加强对餐具消毒企业和餐饮服务单位餐饮具消毒效果的监督检查,提高餐饮具消毒合格率,严防群体性食物中毒事故发生;要加强生猪定点屠宰管理,严查私屠滥宰行为,确保节日市场肉品质量安全;要加强对连锁龙头企业及门店的管理,规范连锁经营行为;要严格市场准入制度,特别是要加大对粮、肉、蔬菜、奶制品、豆制品、水产品、饮料、酒、儿童食品、保健食品等节日消费较多的重点食品的检查力度,保障重点品种食品质量安全。

三、深入宣传,营造氛围

节日期间,各有关成员单位要进一步加强与新闻媒体的合作,大力宣传有关法律法规和食品安全知识,增强社会公众食品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四、几点要求

(一)各成员单位要认真贯彻落实《通知》精神,精心安排,周密部署,迅速组织开展节日期间食品安全保障工作。要落实节日期间值班制度,安排专人值班,加强信息沟通,及时报送有关信息。要于月日前上报节假日食品安全值班表,街道值班电话:白天,晚上传真:。

篇7

一、以解决突出问题为重点,深化风险治理

(一)继续加大学校及周边餐饮安全监管力度。巩固前期“护校行动”成果,建立长效机制,督促、指导学校食堂不断改造、完善自身经营条件。积极配合县人大常委会实施中小学校餐饮安全工作情况专题调研工作,继续深入开展学校食堂餐饮安全专项整治,加强学校食堂的餐饮安全监管,进一步健全责任体系,严格落实属地监管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强化食堂内部经营管理,确保“祖国的花朵”安全健康成长。

(二)开展旅游景区餐饮服务食品安全专项整治。联合旅游主管部门对全县各旅游景区及周边餐饮单位、农家乐餐馆进行全面排查,消除安全隐患,打击违法违规行为,打造一个农家乐示范区,健全旅游主管和接待部门、餐饮监管部门和餐饮单位责任体系,建立部门联合督导机制,督促各责任主体严格落实责任,促进全县旅游景区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整体水平提升。

(三)提升小餐饮安全水平。调动多方积极因素,发挥与城市管理、环保、工商等部门的联动作用,将小餐饮的整规提升工作纳入文明城市、卫生城市的创建内容,指导帮扶小餐饮改造软硬件条件,规范经营行为,不断提升小餐饮食品安全等级,实现无证小餐饮每年至少下降10%的目标。

(四)继续开展各类专项整治。在做好百日专项行动的基础上,继续加强五一、端午、中秋、国庆、元旦、春节等重要节庆时段、旅游旺季等人流集中时段和夏季食物中毒高发时段等重点时段的监督检查,加大对鲜肉和肉制品、现制果汁、散装酒和自酿酒、自制调味料和火锅底料等重点品种的监测力度,适时开展专项整治,发现和查处大案、要案。

二、以规范经营行为为基点,强化日常监管

(五)加强原辅料采购监管。严把源头关,重点监督餐饮单位落实索证索票、进货查验和台账登记制度情况,细化相关要求,规范食品采购记录和使用登记行为,做到进货有台账、登记全、可追溯,使用有记录、信息准、可查询,严防不合格食品、有毒有害食品和假冒伪劣食品进入餐饮服务环节。

(六)规范餐饮单位加工制作行为。督促餐饮单位建立落实各项食品安全管理制度,严格按照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操作规范进行加工制作,加强对餐饮单位从业人员健康检查、食品添加剂使用、高风险食品制作、餐饮具清洗消毒和餐厨废弃物处置等重点环节的监督检查。

(七)有效转化量化分级管理成果。在全县持证餐饮单位100%完成首次监督量化分级管理评定工作的基础上,做好2014年动态等级评定工作。根据量化分级管理情况,分析研判本地区餐饮服务食品安全形势,查找监管薄弱环节。引入奖惩机制,将量化分级管理与日常监督、许可经营相结合,促进餐饮单位提高安全水平。通过公示牌、餐饮单位电子屏幕、部门政务网站、报纸广播电视等媒介,及时向社会公布餐饮单位量化评定的相关信息,充分保障消费者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

(八)稳妥做好重大活动餐饮安全保障。按照《省重大活动餐饮服务食品安全保障操作规范》,健全重大活动保障工作运行机制,督促落实餐饮单位、活动主办单位和监管部门三方责任,确保重大活动餐饮安全“零投诉”、“零事故”。

三、以运用科技手段为支撑,科学高效监管

(九)有效开展监监督抽检工作。增强抽检工作的灵活性,将监督抽检与日常监管有机结合,对在监督检查中发现的可疑问题食品及时送检,充分发挥监督抽检为执法办案提供依据的技术支撑作用。

(十)积极发挥快速检测作用。充分利用快检装备,加强对快检人员快检能力的培训,加大快检在监管中的筛查力度,充分发挥快检技术和快速筛查模式在日常监管、监督抽检、专项整治、执法办案、应急处置和重大活动保障中的技术支撑作用,及时控制可疑问题食品,排除安全隐患,预防和减少食品安全事故发生。

(十一)推动信息化、动态化监管。构建信息化监管网络,运用、完善信息化管理系统和基础数据库,提高监管效率。协调行业组织,逐步推进餐饮单位“明厨亮灶”,在学校、企业单位食堂和大中型餐饮单位推动建立电子监控管理系统,对餐饮单位的加工制作行为实施在线监控,提升监管质量和效能。

四、以提升监管效能为根本,不断夯实基础

(十二)进一步完善监管制度体系。结合机构改革和职能调整,依据新修订的《食品安全法》和国家总局配套制定修订的制度规范、餐饮服务许可实施细则,严格许可标准,规范许可行为;建立餐饮服务从业人员培训考核管理制度;加强农村群体性聚餐监管调研,探讨农村群体性聚餐管理办法,摸清农村流动厨师情况。

(十三)加强监管队伍能力建设。定期组织开展监管人员的培训工作,加强法律法规、食品安全知识、文书制作、案例分析、快检操作和应急处置等业务知识和行政执法能力培训。积极准备参加2014年省局下半年组织的全省系统餐饮监管知识技能“大比武”活动,努力锻造一支通法律、懂技术、善监督、能写作的综合性监管队伍。

(十四)提高餐饮安全事故应急处置水平。按照《县餐饮服务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进一步健全餐饮安全应急管理体系。加强舆情监测预警,加大信息的搜集和分析研判力度,开展应急培训和演练,严格事故信息报送,及时开展事故分析和总结评估。

(十五)强化执法打假。加大日常监督检查和稽查执法的衔接力度,重视投诉举报、监督抽检、现场检查中发现的线索,借助社会舆论等各方力量,发现案情、拓宽案源,做到有案必查、违法必究,持续保持打假治劣高压态势。

五、以构建共治格局为导向,落实各方责任

(十六)凝聚监管合力。加强与食用农产品种植养殖、食品生产、食品流通环节、城市管理、公安等部门的沟通联系,通力协作,凝聚全程监管合力。发挥部门间、区域间食品安全监管联动效应,创新衔接机制,加大跨部门、跨区域信息通报和案件协办力度,建立综合督查和信息共享机制,促进覆盖全县的生产、流通、餐饮全过程、全品种、全行业的食品安全大监管模式形成。

(十七)建立健全餐饮安全诚信体系。完善诚信信息共享和失信行为惩戒机制。加快餐饮单位信息信用采集工作,将量化评定等级纳入其中,使餐饮单位的信用和安全状况公开透明、可查核。建立实施“黑名单”制度,公布失信餐饮单位名单,对纳入“黑名单”的增加监督检查和抽验频次,加大对失信企业的惩戒力度,使不法分子“一处失信、寸步难行”,督促餐饮经营者自觉落实法定责任。

篇8

一、召开食品生产企业专题培训

2020年6月30日,市场监管局组织17家食品生产企业负责人及质量管理人员,召开了食品生产企业培训会。培训会上,一是邀请了市场监管局食品生产科科长就食品生产环节做专题培训,结合日常监管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及案例,要求食品生产企业负责人、质量管理员要提高安全意识,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加强源头管控。在生产过程中,严格做好原料采用、生产过程管控和出厂检验记录,确保数据真实;二是市市场监管局食品生产流通股负责人就企业在年内完成自检室建设、疫情防控下做好复工复产等相关工作做了安排部署。

二、开展食用农产品监督抽检工作

6月29日至7月2日,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委托省中安检测有限公司对我市食用农产品领域开展监督抽检工作。此次监督抽检工作按照《2020年市食品安全监督抽检工作计划》安排,重点围绕易出现质量不合格品种和环节进行抽样,大大增强了抽验的针对性和靶向性。在抽检项目上,加强对农药残留和兽药残留相关项目;抽检品种上对畜禽肉及副产品、蔬菜、鲜食用菌、水果、水产品、海水产品、生干籽类等食品共120个批次进行监督抽检。监督抽检过程严格按照《食品安全抽样检验管理办法》要求执行,检测完毕后,将通过三方平台等平台公布此次监督抽检结果。三、开展特殊管理类药品专项检查7月2日至5日,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组织执法人员对折东、折西及城区药品经营单位开展了特殊管理类药品专项检查。检查的主要内容,一是查看购销渠道,看购销双方资质档案是否合法有效、购销记录是否真实完整;二是查看实名登记台账,看是否按照要求做好实名登记工作;三是查看销售台账,看是否存在超剂量销售的情况;四是核实药品数量,看票、账、货是否相符。此次共出动执法人员58余人次,执法车辆6台次,检查药品经营单位50余家次。通过此次检查切实增强企业主体责任意识,避免因止痛类药品和含麻黄碱类复方制剂未按规定销售流入非法渠道危害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及引发社会不安定因素。

三、开展保健食品专项检查

为规范保健食品市场经营秩序,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近期市市场监管局开展了保健食品专项检查。本次出动执法人员64人次,共摸排检查27家保健食品经营单位。执法人员现场检查了经营单位是否取得食品经营许可证,保健食品进货渠道是否规范合法,标签、说明书标示内容与批准内容是否一致,是否存在套号和非法添加等违规行为,是否严格执行和落实索票索证等相关制度,是否存在经营假冒、非法添加或声称未经批准功能的保健食品,是否存在夸大、虚假宣传等违法行为。同时要求各经营单位要认真学习《保健食品标注警示用语指南》,切实落实经营单位主体责任。

篇9

一、2009年工作回顾

(一)整合资源,找准定位,食品安全各项工作有序

一是继续履行食品安全综合监管职能。在食品安全综合监管职能调整之前,继续发挥市政府食品安全牵头作用。对三县六区及14个成员单位开展了2009年度食品安全目标考核并表彰先进单位。出台全市食品安全整顿工作实施方案,部署今年食品安全工作任务。牵头开展为期四个月的打击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专项整治工作,我市专项整治工作得到了省专项整治领导小组联合督查组的充分肯定。在节日期间及季节交替等食品安全事故高发时段联合相关部门组织监督检查。受理食品投诉举报15起,均及时处理或转交有关部门核查。组织开展《食品安全法》宣传工作,顺利完成“天辰杯”食品药品安全知识竞赛活动。

二是开展餐饮服务环节食品安全工作。6月1日以后,餐饮环节食品安全监管职能划转到我局,我们积极履行新职能,开局良好。组织开展夏季餐饮环节食品、保健食品安全专项整顿和学校食堂食品安全专项监督检查。联合市教育局,自8月下旬至10月中旬对全市大中专院校、职业技术学校、中、小学和幼儿园的食堂及校内其他餐饮单位,集中开展学校食堂食品安全专项监督检查。积极做好餐饮服务许可与监管工作,发放《餐饮服务许可证》147个,处理餐饮服务环节投诉举报13起,参与疑似食物中毒事件现场调查6起,组织好5次重大接待活动食品安全保障工作。制定《2009年“国庆、中秋”期间餐饮服务环节食品安全事故应急处置预案》,参与节前食品安全联合检查。与市卫生局卫生监督局联合向全市餐饮服务企业发出《告全市餐饮服务企业的一封信》。开通餐饮环节食品药品安全工作短信平台,食品药品安全短信2300余条。

(二)落实责任,突出重点,药械安全全程监管扎实推进。

突出源头治理。对环球药业、涂山药厂等药品生产企业进行gmp跟踪检查,加强对城市药业等重点高风险企业的监管,及时处理企业在生产和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组织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经营企业资质重新审核认定,开展含麻黄碱复方制剂专项检查。

加强流通整治。开展药械许可证换证专项检查,共检查需要换证药械企业41家;对6家药品批发企业重新实施gsp认证,对66家零售药店实施gsp认证。加强违法广告监测,1—9月份共监测虚假违法药品广告19个品种10102次,全部移交工商部门处理。培训从业人员7期458人,组织从业人员体检1052人。上报药品不良反应病例报告3820份。推动“两网”升级,今年又新增34家医疗机构“规范药房”。

强化医疗器械监管。开展高风险医疗器械经营企业专项检查,共检查高风险医疗器械经营企业54家;检查定制式义齿生产企业2家,注销5家医疗器械经营许可证,取缔1家无证隐形眼镜经营户。建立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网络62家,共上报医疗器械不良事件657份。

重拳打假治劣。截止目前,共查处药械案件82件,其中药品案件81件,器械案件1件,取缔无证经营户2户;销毁假劣药品和医疗器械74个品种规格,货值5.7万余元;受理投诉举报11起,均及时核查并向投诉举报人反馈,对其中1起予以立案查处。全市抽样597批,现已完成检验539批。

强化应急处置。出台应对甲型h1n1流感应急预案,对防控甲型h1n1流感工作作出全面部署。组织药械企业落实应急药械的生产、采购、存储任务,开展对应急药械生产、经营、使用单位的专项监督检查,严格值班和领导带班制度等工作措施,为我市应对甲型h1n1流感疫情提供了防控药械的质量安全和储备保障。

(三)转变观念,做好服务,促进医药经济平稳发展。

全力实施“振兴皖药行动计划”成效明显,中国医药报专门到我市采访并予以报道。采取模拟认证方式对需gmp认证企业提前介入,对管理基础薄弱的企业,进驻企业上门帮扶,指导企业整改。今年我市各认证企业在国家和省认证检查中的缺陷项目明显少于去年。今年截止目前,全市共6家企业12条生产线通过国家和省gmp认证检查。积极协调省局帮助蚌埠丰原涂山制药有限公司解决软袋包材注册和药品包装变更补充申请等实际问题。帮助解决富博医药化工公司与涂山药厂资产重组变更药品生产批准文号事宜,富博化工8000吨扑热息痛原料药项目顺利通过gmp认证。帮助蚌埠泰格生物股份公司取得药品生产许可证,我市又新增一家较大规模药品生产企业。清大德人脑健康治疗仪在我局的具体指导下,取得产品注册证书,产品已经上市。定期召开药品批发企业经营研讨会,帮促企业调整经营理念,不断扩大药品销售渠道。搭建自主创新平台,积极推进科技成果转化。环球药业与中科院上海药物研究所合作开发的国家一类新药盐酸安妥沙星,是我国首个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喹诺酮类抗感染药物,已经于7月正式推向市场,这也是我市自主创新的重大成果之一。组织召开产学研对接会那一世小说,达成科研转化、共同研发、解决生产技术难题等协议和意向5项。今年到目前,全市药品销售总额比去年同期增长20%。医药工业产值7亿元,销售收入6.8亿元,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20%和30%;实现利税9000万元,比去年同期增长了一倍以上。在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我市医药经济保持了快速健康发展。

共2页,当前第1页1

今年以来,我局各项工作扎实有效开展,市政府目标考核获得优秀等次,先后荣获全市依法行政工作先进单位和学法用法示范机关、党委信息工作先进单位、全省农村“两网”建设工作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同时,积极筹建皖北食品药品检验中心,市政府连续四次召开了有关部门参加的协调会,对食品药品检验中心建设进行专题研究。目前项目选址和建设资金已经基本确定。

二、2010年工作思路和安排

2010年,我局将以科学发展观和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为指导,不断提升食品药品监管能力,全面保障我市人民饮食用药安全。

(一)积极履行监管新职责。

结合我市餐饮消费的特点,制定餐饮单位整治的短期和中长期的目标。严格许可条件,细化审查标准,进一步规范许可受理、审核、审批和发证行为和文书。着力开展有固定经营场所无证无照经营户专项整治活动,以创建小餐饮示范点为手段,发挥示范点的引领作用。加大餐饮具清洗消毒监管,加大食品抽验力度,推行快速检验方法,扩大抽验覆盖面。与相关部门配合,开展各类食堂的专项检查。做好各类重大活动餐饮安全保障工作;加强法律法规培训,规范执法行为,规范餐饮服务业经营行为;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做好食物中毒的调查工作;依法做好对餐饮服务企业违法行为查处工作。组织开展保健品、化妆品安全监管,加强对保健品、化妆品生产、经营企业的日常监督指导,做好辖区化妆品、保健食品生产企业信用评级。开展保健食品、化妆品安全评价和不良反应监测工作。

(二)保持药械监管高压不松懈。

强化对药品生产企业的动态监管,采取跟踪检查、飞行检查以及专项检查相结合的方式,对全市所有药品生产企业进行监督检查,覆盖率达到100%以上,对注射剂生产企业进行重点监管,检查频次达到3次。对新黄山玻璃有限公司等3家药包材生产企业进行专项检查。加强对进入国家基本药物目录产品的日常监督检查。督促和帮助企业做好gmp认证和再认证工作。开展药品再注册工作。深入推进生产工艺和处方核查工作,加强对高风险药品生产环节的监管,加强对我市麻精药品的动态监管。

强化药品购销渠道的管理,整治药品流通环节中“挂靠经营”、“走票”等违法违规行为。规范中药材、中药饮片流通秩序。建立药品和医疗器械企业不良行为记录,并向社会公布。推行更加严格的产品召回制度。会同工商等部门加大违法药品医疗器械广告查处力度,重点监测和打击利用互联网虚假广告和虚假宣传的行为。建立国家基本药物生产供应和质量保障机制。开展防控甲型h1n1流感药械质量专项检查。开展医疗机构药品和医疗器械质量专项检查,加强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和药品安全应急管理,完善药械安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建立和完善医疗器械生产企业日常监管档案。

保持打假治劣高压态势,加强药品检测车的运行管理,做好抽样检验工作。完善药品不良反应和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的监测网络,提高病例报告的质量。

(三)促进食品医药产业健康发展。

篇10

近日,呼和浩特市举行重大活动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应急演练培训。此次演培训旨在提升首府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能力,积极预防和应对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做好自治区成立70周年庆祝活动和首府300多万各族群众的饮食用药安全保障。来自呼和浩特市食品药品安全委员会成员单位和旗县区政府、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食药监管局(分局)基层食药监管所的200多人参加了演练培训。市政府副市长、市食品药品安全委员会副主任白金祥出席并讲话,自治区食药监管局新闻宣传与应急管理处处长杜怀忠参加,市食药监管局局长、市食药安委办公室主任焦鸿主持。

白金祥副市长指出,一直以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食品药品安全工作和应急管理体系建设,紧紧围绕“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和“食品药品安全呼和浩特”创建工作,按照“四个最严”要求,全面实施食品安全战略。一是加强监管体系建设;二是强化重要领域和重点环节监管;三是推动行刑衔接。全市各级政府、成员单位和监管部门要以此次演练培训为契机,牢固树立“全程防范、全员应急、底线思维”的理念,大力推进应急体制、机制和预案建设,不断提升应急管理和食品安全工作水平。

这次演练培训,模拟某地重大活动期间的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指挥部及其部分组成单位,针对餐饮服务单位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开展的信息报送、会商研判、决策指挥和重大活动餐饮核心区事前评估等应急处置工作。现场共设置事件调查组、危害控制组、检测评估组等9个组。参加演练培训的人员从事件发生、情境导入、分组实施、信息报送、会商研判、决策指挥及重大活动餐饮核心区事前评估等各个环节进行现场处置演练,并对各组在处置中的亮点和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总结和点评。通过共同会商研判,进一步梳理应急工作任务和处置流程等相关问题,提高了应急管理队伍处置突发事件的应变能力。国家食药监管总局高级研修学院应急演练中心主任张秋教授担任演练培训总策划,并全程指导和专业点评,白金祥副市长和市网信办、综治办、农牧业局负责人对演练培训作了观摩评估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