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治理研究范文
时间:2023-10-18 17:39:4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城市治理研究,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河流空间减小,水面窄小,水灾问题日益严重。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和大量污水入河的问题产生,河流水质普遍恶化。城市化也增加了地表径流,洪水频繁,对市民的生产和生活造成不利影响。人们不得不去通过堤防加高培厚,建造混凝土河床来改善水质。这些硬质铺装也起到了隔离污水的作用,还有采取“整顿”的做法疏浚,以增加河流的防洪能力。然而种种办法之下造成的负面影响是显而易见的,河流生物多样性的丧失,破坏生活条件,地下水和地表水交换受阻,大大削弱了河流生态自然修复功能。
1 河道治理的基本原则
河道治理的基本原则是“全面规划,综合治理,因势利导,重点整治”。具体说,规划中对河道上下游及左右岸应兼顾,综合考虑防洪、供水、灌溉、发电等方面要求,根据河道变化趋势,因势利导,掌握时机及时整治,重点河道先整治,整治一段,巩固一段。整治时应尽量利用河道上合理开发的已有整治工程,保护沿河城镇、农村、农田,使河槽远离洪水威胁的居民点。河道治理必须符合城市经济发展总体目标,与城市总体规划相协调、与社会经济发展规划相协调、与城市其它专业规划相协调;确保防洪安全的基础上,满足其他需求;扩展河道功能,在扩展人防、景观、休闲健身娱乐等功能的同时,充分利用其供水、排污、通航等多种功能;河道综合整治与岸线走向和周边地貌、环境相协调。
2 河道治理设计理念
城市河道综合治理要改变过去工程水利的传统观念,建立生态水利河道治理的设计理念。营造一个方便舒适、整洁优美、生态健康的生活环境。“河道联网”理念。“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可见水贵在灵气。现在通常是单独一条河道或者一条河道分段治理,分段治之,相互孤立,活水往往被治理成“死水”,虽不泛滥,也无水趣可言。而将一个流域内的河道或一条河道的上下游通盘考虑、统筹规划、综合治理,互为补给,则必将使整个水系活跃起来,“水网”通畅,如龙其中。“人水和谐”理念。城市河道的治理体现了河道景观与人类、生物及周围环境的和谐,维护了人类与自然生态环境长期平衡相处的共同利益,达到了人水和谐、人水相亲的河道治理目标。生态景观河道建设,体现了“以人为本”、“人水和谐”的理念,代表了河道治理技术的发展方向。蓄洪涵水理念。蜿蜒曲折的河道形态、植被茂密的河岸、起伏多变的河床,利于减小河水流速,消减洪水的破坏能力。两岸自然湿地如同海绵,调节河水丰俭,缓解旱涝灾害。然而,水利部门往往出于安全角度考虑,采用百年一遇甚至千年一遇的标准,建筑高坝雄堤,裁弯取直,结果却适得其反,洪水的破坏力被强化。原因在于没有顺其自然。生态美学理念。自然河道和滨水带由凸岸、凹岸、深潭、浅滩和沙洲组成。是各种生物适宜生存的境地,是生命多样性的景观基础,是各种生物的迁徙廊道。生机勃勃的水际尽显自然形态之美,动、植物互相依偎,动、静互相映衬,自然且不凌乱,变化而不失秩序。审美统计实验表明,植物丰富的自然景观比人工景观有更高的美学价值,而且随着文化教育水平的提高,人们对自然美的认识也会提高。
3 城市河道治理模式的取向
滨水是城市最为宝贵甚至稀缺的空间。生态景观型河道建设已经成为国内外河道治理的发展方向,紧紧把握住它的中心理念“师从自然,恢复河道生态系统——实现河流的自我修复”。
河流平面流畅化、舒展化。自然河道整治应顺其自然、因势利导、疏堵合理。 河道断面多样化、自然化。合理利用河流空间,在设计中可采用复式断面或不规则断面等多种形式,满足人们休闲、亲水、亲近自然的需求。
护岸生态化、景观化。避免使用单纯硬质护岸,选择生态型护岸材料与结构型式。
建设河流各河段特色性的水岸。河流各河段要根据自然风貌、经济用地性质、历史文化各异的特点,创造出有特色的秀美宜人的河流环境。
治理中,应借鉴历史上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进行可持续发展的河道治理,逐步恢复河道的生态功能和本色面貌,还原水面、绿化河道,形成具有现代气息又有自然风貌的河道。
护岸形式的设计和选择,要充分考虑特定河流、特定河段的自然生态状况,精心构思,力求细致全面。为了保护一定河流生物的生存和繁殖,治理采用材料源于自然,使得整治后的河道与周围环境相协调。
4 工程实例
通过比较水系治理实例,充分反映出传统水利建设和生态水利建设两种不同理念下的建设成果。
案例1综合治理理念是注重河道行洪、排涝等本身的功能,主要考虑的是河道的行洪速度、河道冲刷、水土保持等。忽视了工程与河流生态系统和谐的问题,忽视了河流本身具备的自净功能,忽视了河流是多种动植物的栖息地、是大量生物的物种库这些重要事实。因此河道断面形式单一,护岸多采用直立式设计,走向笔直,护坡结构坚硬,材料为浆砌块石,没有亲水互动的连接段、平台和栈道,层次不清,没有注重生态合理性。
案例2水系综合治理树立融入自然、充分利用河流自我修复功能的工程设计理念,创新设计模式,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在进行生态水利工程设计中,须因地制宜,充分尊重河流的自然属性和美学价值,寻求最佳的生态工程方案,使水利工程既体现水工建筑物的特点和功能,又与周边植被、地貌等自然环境相协调。在河道治理方面,充分重视生态的原生性,避免改变原有河道形态,实现了“宜弯则弯,宜宽则宽,人水相亲,和谐自然”的先进理念。景区水系生态建设呈现出生态层次清晰,分区明显,景观植物栽种因地制宜,设置亲水景观,拉近人水之间的距离。
5 结束语
通过对河道水系治理的对比,清晰地看到了传统水利和生态水利建设结果的迥异,充分暴露出传统水利的不足和缺陷,即没有遵循自然的发展规律,改变河道原有形态,无法满足人水和谐相处的要求。而生态水利的优势就日趋明显,既实现工程安全,又紧随自然和谐的景象,顺应自然和满足人们的需求。
参考文献:
[1]沈国舫.中国生态环境建设与水资源保护利用[J].2005.
[2]浦德明,何刚强.城市河道整治与生态城市建设[J]].江苏水利,2003(5).
[3]李益健,任南.简述三峡水利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M].环境科学与技术,1993(2).
篇2
关键词:城市河流 河流水污染 生态修复 综合污染控制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A
研究的内容和目的
研究的内容
与自然河流相比,人类与城市河流间的相互作用更为紧密:一方面,人类更强烈地影响城市河流的水文特性、物理结构和生态环境;另一方面,城市的社会经济系统和居民日常生活也更加依赖于城市河流所提供的各种服务功能。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河流污染问题愈来愈严重,城市河流水污染逐步受到各界重视,对其污染来源、含量、时空分布、迁移转化及其归宿等方面的研究进一步深入。城市河流水污染的治理在城市建设中的地位愈发重要,目前,城市污染河流的治理一般着重于点源包括工业和生活废水、非点源包括暴雨污水和底泥等内源污染等,而对直接在河道内进行水质净化正处于研究的热点和难点。
研究的目的
根据过去几十年国际上的污染河流治理经验、河流生态系统的特性和污染物迁移转化降解的机理,消除污染源、大量削减污染物的排放量以及恢复河流应有的自然物理结构是治理河流污染和恢复河流生态系统功能的最根本措施。但是,根据我国目前的经济、社会条件,在短期内污染源难以得到全面、有效的控制,河流生态系统修复也需要一个较长的时间过程,因此有必要对已经严重污染的城市河流进行直接净化和修复。
本论文研究的目的在于,总结发达国家在河流污染治理和生态修复方面的经验,通过对河流水污染控制技术的研究,力求寻找到经济、节能、高效、同时又符合生态环保要求的城市河流水污染控制方法,从而改善河流生态环境,恢复河流生态系统的功能。
城市河流污染的特点及产生的原因
特点
(1)生态系统复杂
城市河流往往是整条河流的某一河段,作为自然流域的一部分,它参与整个水文循环过程。在城市化初级阶段,城市河流呈现自然生态系统的特性,随着人类对水资源的利用强度和对水环境的破坏力度不断增加,使河流的自然生态系统日益遭到人类生态系统的影响,城市河流也就成为两种生态交互作用的复杂生态系统。受人类生态系统影响特别大的河流,自然生态系统明显退化,以致有些河流不但鱼虾绝迹,连水草亦很罕见。
(2) 污染类型齐全
据估计,全世界各城市地区每年排入水体的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达5000亿吨以上,使城市河流污染类型十分齐全,主要包括:有机物污染、重金属污染、酸碱污染、病毒细菌污染、热污染等
(3) 污染源数目多、密度高,污染危害严重
城市河流的污染源以点污染为主,但由于污染源数量多、密度高,彼此既相独立,又互联成网,虽以点污染形式出现,实际上形成与河系相应的网络状面污染。
与非城市化地区相比,城市河流的污染十分严重。在未治理之前,泰晤士河、特拉华河、塞纳河等许多国际著名的城市河流,都成为城市排污的臭水沟。如东京的多摩川、莫斯科的莫斯科河接纳的污水比河流流量高出1倍多。因此,使河流常年黑臭,鱼虾绝迹,河流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英国泰晤士河可以作为危害严重的城市河流的典型。18世纪,泰晤士河曾是世界著名的鱿鱼产地,香鱼、银鱼、鳝鱼的捕获量也很大。自19世纪工业革命开始,泰晤士河水质迅速恶化,成为世界上污染最严重的城市河流之一。从伦敦到格雷夫赛河污染尤为严重,河水中不含氧气,水色墨黑,伴有臭鸡蛋味,河中水生生物和水鸟基本绝迹。1832~1886年间,伦敦曾4次流行霍乱,均与饮用水源遭到污染有关。仅1849年的一次霍乱,就死亡14000余人。
2、产生原因
城市河流被污染一般是指排入河流的污染物超过了水体的背景值,且改变了水体的理化性质,使城市河流的生态系统和水体的功能受到破坏,从而沦为“城市污染河流”。
通过分析和总结,城市河流污染现象的产生主要受到生活污水、工业污水及农业污水三方面的影响。
(1)城市生活污水排放总量不断增长,但污水的处理率没有同步增加,致使河流遭受严重污染,既影响了城市河流的水质,又影响了城市的景观,破坏了城市的生态环境,使人们的健康和生活受到损害。
(2)工业污水排放仍是城市河流目前的重要污染源。虽然外资企业、合资企业和国有大中型企业的污水得到了有效治理,对污染严重的工厂采取了关闭、搬迁等措施,但是许多中小型企业和乡镇企业的废水没有得到有效治理,偷排、漏排的现象时有发生,甚至对有些国家明确规定不许排放的有毒有害物质仍排放入河流,导致河流污染日趋严重。
(3)农业污水的排放日益增加。随着郊区城市化发展,小城镇的生活污水量急剧增加,化肥、农药的流失量也越来越多,而且随着郊区畜禽养殖业的发展,使规模化养殖场的粪尿和废水基本上未经处理就直接排人河流,成为日益严重的污染源。
三、城市河流水综合治理措施
1、完善规划及法规体系
(l)制定河流污染治理规划,加大治理投资力度。在河流污染治理及水环境治理方面加大投资力度。届时,使城市污水处理率达到75%以上,达到城市河流基本实现不黑不臭,其支流基本达到景观水体要求,城市郊区外的河流达到城市综合整治的目标要求。
(2)建立统一的河流污染治理机构、统一的区域水管理体制。改变城市河流污染多头管理的现状,将水作为资源和产业,一切涉及水的问题,都交由水务局统一管理,成立了水污染治理指挥部,专门负责水污染治理工作,由水务局代管。这样既有利于责任区分,又有利于彻底改变水管理及水污染控制工作的混乱局面。
(3)健全排污制度,完善排污市场。加强排污的立法和执法工作。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各市政府应拟定了符合城市实际情况的排水条例,制定立法计划,以较大市立法的形式,对各个城市的排水设施的规划、建设、运营、养护和排水管理活动进行全面规范,严格实行雨污分流。要花大力气对现有的排水管网进行深人细致的调研,对错接、乱接、雨污合流的管道进行整改,建立独立、完善的雨水和污水管网,彻底实现雨污分流[5]。
(4)建立完善的水质监测体系。城市河流污染控制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一个完善的水质监测体系。它包括两方面的内容:监视企业排放的污水,控制排污浓度;经常监测水系水质,掌握水质污染动向,及时发现污染危险,以便采取防污措施,保护水系。
2、城市河流化学处理方法
城市河流化学处理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化学除藻、化学絮凝以及重金属的化学固定等,城市河流的化学处理方法在运用方面操作比较简单、效果显著受到了广大工作人员的青睐。但它并不是适用任何受到污染的河流,只有在某些特定的条件下加以合理的使用,对于那些污染较为严重的城市河流,不但可以有效的控制污染,还可以起到缓解、治理污染的作用。
调水引流水质改善技术
贯穿城市的内河河网水系,由于控制性构筑物的限制,使水体没能与外部大的水体连通,水体处于静止状态,天气炎热时,水中溶解氧气的浓度降低,容易导致水质变坏。通过工程引流改善水域水动力条件,增加对污染物的稀释容量,提高局部水域净化能力,许多城市在水资源综合利用和调配中,通过跨流域调水工程解决了水源空间分配不均问题。例如郑州市生态输水工程就是引用黄河水为淮河流域的贾鲁河干支流输送景观水,以改善贾鲁河干支流水质情况。
植物修复技术
对河道自然修复应采取生态化措施,主要是通过恢复河岸植被,恢复河岸天然湿地,种植芦苇、浮萍、睡莲、水草等湿地水生植物提高水域净化能力[8]。在城市内河水体中种植水生植物,一方面可以通过植物发达的根系有效地吸收,达到减轻和遏制水体富营养化趋势的目的;另一方面,通过水生植物的种植和培养,还可以起到美化水域环境、改善城市景观的作用。
四、结语
水是生命之源。当今社会,人们对水资源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水资源的数量和质量已成为制约社会经济事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综合防治水环境污染,是科学发展观的具体表现,是能否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通过本次研究,为城市河流的水污染治理提供了定量化工具,对于实现科技成果转化为社会生产力,实现城市河流环境保护目标,促进其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保证其水资源的永续利用和实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 阎水玉,王祥荣.城市河流在城市生态建设中的意义和应用方法[J].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1999, 12(6):36-38.
篇3
关键词:玉树灾后重建;城市治理
Abstract:Post-disaster reconstruction in yushu city has entered the “after age”, the city has very advanced hardware , But there is a “short board ”in city governance. This article analyzes the reality of the plight of the current Yushu city governance, According to the actual situation, and puts forward the development idea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city governance.
Key words:post-disaster reconstruction in yushu city;city Governance
中图分类号:C9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144(2015)-06-60(4)
“治理”(Governance)原意是“控制、引导、操纵”。有学者指出,“治理”的概念最初产生于城市环境,即“城市治理”,后来发展为对城市各种问题的解决。[1]而如今,城市治理是指将多元治理运用于城市公共事务管理的过程。[2]2015年,青海省玉树市的灾后重建已进入“后时代”,同时进入了如何破解诸多城市管理运营难题、改善农牧民生产生活方式和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统筹谋划时期。这将意味着挑战与机遇并存,困难与问题交织。目前,玉树市的硬件基础设施已经达到全省同等地区的顶尖水平,但城市软实力、软基础远远无法同硬件相匹配,这种矛盾成为玉树城市治理中的一大障碍。如何让这座现代化的新城逐步从城市管理运营的转型过渡阶段向规范运营迅速过渡,从而走向可持续发展道路是不亚于重建工作的重大课题。
1 玉树“后时代”城市治理现实困境分析
2010年的春天,突如其来的灾难卷走了青海省玉树市的祥宁。在社会各方鼎力支援下,新城拔地而起。伤痛已经远去,但城市的管理运营难题成为玉树“后时代”最显著的问题之一。总体上,玉树市还处在探索城市管理模式、提炼经济发展资源、巩固基础设施条件的城镇化起步阶段。城市治理的困境一一涌现,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城市管理和运营维护还不够规范并缺乏经验
由于受自然条件制约,玉树市城区东西狭长,南北窄,造成城区内缺少停车场,车辆乱停乱放现象较为严重,城区日流动车次达6万余辆,需循环停车位3500-4000个泊位,现缺口1700个停车泊位;市区商业已初具规模且基本定型,但没有形成规范的商业市场,市区主要街道上的占道经营现象仍然存在;城市流动人口管理难度较大,缺乏经验,户籍管理不够完善、综合办事服务体系尚未健全,信息化管理水平严重滞后,没有形成长效的流动人口管理机制。
1.2 财力后续力量不足,市政工程质量排查整改还不够彻底
在市政运营中,由于受财力和前期预算的影响,还有改善的很大余地,运行资金不足影响城市良性运转,玉树市各市政企业年运行费用需10123万元,预计总收入为6784万元,尚有资金缺口3339万元。截止目前,全市各运营公司总收费730万元,运营成本缺口资金大,无法满足基本运行。同时,管理和技术人才奇缺影响城市运营。玉树市城市管理和运营维护中,既缺经验,又缺技术管理人才。因为市政运营所需人员专业技术层次要求高,职业特性和风险也相对较高,面向全市招录人员难度大,尤其是专业技术人员无法招录。新建成的各类设施运营管理成本较高,相关管理体制机制不够健全。市政工程质量排查整改不彻底,整改任务依然十分繁重。另外,人员不足也是一个突出问题。经专业部门测算,为保证玉树市政运行达到正常,现有的8家公司需配置工作人员1175名,截至目前已完成人员配置724人,需招录451人,其中技术人员151人,一线工人300人。下面是城市运营中的一些具体问题,供水:市区重建加固户共计14439户,截止目前已通水户数9752户,通水率达68%,未通水4687户;供热:供热公司负责运行21个供热点,其中2014年已运行的有16个供热点,4个供热点未运行;环卫:《玉树市灾后恢复重建总体规划》中,规划公厕43座,目前落位建成22座,公厕建设严重滞后,市区主街道和主要景点急需建设20座公厕;电力:市区住房建设任务为14439户,已通电13793户,通电率96%,未通电646户。
1.3 土地规划管理秩序混乱,相关制度措施不够健全,城市管理还未脱离应急状态
由于国土资源部门缺乏有效的制止手段和强制措施,土地违法违规行为不能得到及时制止和查处,对违法当事人不能形成强大的震慑力,土地动态巡查体系还不完善,造成土地违法行为不能及时发现。部分重建项目,因未严格按照规划落位进行建设,造成界限不清,用地纠纷不断。在规划管理过程中,占压建筑后退线、占用小区道路和市政公用设施、建筑超高等问题依然不同程度地存在。总体上还没脱离应急状态,步入正轨还需时日。
1.4 社会公共服务力量薄弱
由于受地理环境和编制等限制,公共事业方面的人才还远远跟不上新城市的发展。教育医疗卫生等社会事业骨干人才和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队伍严重缺乏。专业技术人才无论在数量上、结构上、还是在素质和能力上都要低于全省平均水平。教师的能力、学历跟不上现代化的教学硬件设施,教育教学质量有待提高,对社会经济发展输送人才的能力较为薄弱;医院的硬件设施已经走在全省前列,但缺乏相应的技术操作人员,致使高端完善的医疗设备处于闲置状态,医疗技术人才严重匮乏;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城乡差距较大,覆盖范围不够全面。社会养老、失业、医疗卫生统筹层次偏低,资金筹措及管理不到位,社区服务业发展缓慢,社会公共服务体系不够健全。
1.5 农牧民还没有从旧的生产生活方式和思想意识中解脱出来,人的城镇化任务艰巨
随着新玉树的建成,周边牧区流动人口涌入市区,安置在城市周边的生态移民及流动人员的素质仍处在游牧民的状态,转变身份、转换角色,全面形成市民意识需很长一段时间,人的城镇化任务很艰巨。同时,大量农牧业转移人口就业需求,对玉树市就业容量形成压力。如何尽快建立产业支撑,充分发挥新城市 “最大就业容纳器”功能的必然要求,是当前玉树存在的重大社会矛盾。目前,玉树市正处在一个发展的初级阶段,且地处国家三江源自然保护区,在城镇化进程中,出现的城市污染、资源浪费等现象对资源开发、环境保护带来一定挑战,无形中环境保护与发展要求形成了特殊地区的特殊矛盾。
1.6 城市治理缺乏多元化,市民参与缺位
城市运营管理不仅仅要依靠政府,更需要市民的参与和自觉维护,目前,市民认为城市的整洁、美观、有序和无污染都是管理者的事,自己无任何责任,旧观念已不适应新环境。城市运营管理主要还是依靠政府谋划,依靠政府维护、依靠政府运作,导致城市管理活动自上而下的单向,自上而下、自下而上相结合的双向严重不足。广大市民还没有真正树立起共同发展的思想意识,缺乏市民精神,对城市建设和发展还未形成一种共识,城市的方便与舒适的提升还有赖于每个人的积极参与。
2 玉树市城市发展治理思路与对策
2.1 努力提升市政管理运营水平
目前最紧迫的任务就是要加紧督促完成部分市政基础设施质量排查整改任务,确保各类市政基础设施全面正常运行。否则,拖的时间越长,许多问题就越扯不清,最后成为顽疾。必须继续借助“后帮扶机制”,继续按照“走出去、请进来”模式,培养一批专业管理技术人员,为城市运营提供人才和技术保障,努力实现科学管理、规范运营的目标。同时采取多样化经营模式全面提升运营能力。城市的管理既要靠市长,又要靠市场,即需要政府的“有形之手”和市场的“无形之手”的两手配合。通过市政运营的日趋成熟和完善,尝试环卫作业、出让城市绿化冠名权、户外广告出让、绿色工程保养、路灯管理等进行市场化运作,在引进市场竞争为目标的前提下,综合市场和玉树实际进行实际操作。
2.2 规范和加强土地管理工作,加大规划监管力度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对于新城市的土地管理,一定要以“法治”的思维对待。如果缺少法规依据,管理将陷入混乱和失序状态。所以要尽快研究出台玉树市土地管理法规,实行最严格的土地管理制度,始终对土地违法行为保持“零容忍”的态度。同时要做好玉树市灾后重建城镇土地调查与确权登记发证工作实施,把工作落到实处,制定有关具体问题的细则和处理意见,全面查清每宗建设用地土地权属、界址、面积和利用状况等,做到“有法可查,有据可依”,实现城镇建成区土地管理工作依法、科学、规范、有序的管理目标。
制定法律法规是基础,但监督更是必不可少的环节,尽快成立国土、乡镇政府、行政村三级一体的国土资源执法监察网络体系,适时开展三级一体的土地专项巡查活动。尽全力巩固好灾后重建规划成果,加大对破坏住房主体结构和风貌特色等一系列违反规划行为的制止和查处力度,积极引导教育广大市民自觉维护规划的权威性、严肃性。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加大对城区续建项目的监管力度,监管工作要贯穿续建工程的全过程,对于各类违规现象要做到及时发现、及时制止、及时整改,努力将违反规划的行为消除在萌芽状态。同时,要严格做好新建项目的审批工作,建设、规划、国土等部门要健全和完善项目联合审查制度,严把项目审批关、严守规划红线。
2.3 创新社会管理,探索从管理到治理的模式
城市治理意味着“城市政府和市民社会等城市利益相关者在城市发展和管理上共同决策的过程”[3]从行政指令性分配的管理模式转向多元化主体(公众参与),市场化为主要方式的治理模式,形成行政主导性组织、地方社区组织、非政府组织多元治理模式已成为一种时代的趋势。对于灾后重建的城市尤其需要公众的参与,让玉树市的居民在城市发展和管理中,以一定的方式,通过一定的途径,直接或间接参与到城市管理中来,这将影响城市政府的公共政策制定过程。要实行“两级政府、三级管理、四级网络”的社会网格化管理模式,实现城市管理重心向社区转移,使社区逐步成为城市管理的基点,让市民成为城市管理的参与者,全面提高城市治理水平。
对于流动人口和生态移民,首先通过公安、计生、劳动等部门,建立流动人口分类管理,房屋租赁登记备案、暂住证办理等一体化基础信息系统,实现对人、事、物的高度管理。不断强化流动人口管理,把流动人口和出租房屋的管理职责分解到全市系统的各机关企事业单位,实现流动人口的治安管理向综合服务管理的转变。其次,应从规范户籍管理制度入手,逐步实现农牧民身份的转换,同时应大力培训农牧民新的劳动技能,提供非农牧业就业岗位,实现其职业上的城镇化。在此基础上,以积极进取的城市精神引领市民,运用各种教育手段,提升市民参与城市管理的主人翁意识,增强市民参与城市管理的责任意识,多途径增强市民参与能力。
2.4 提高社会公共服务能力
公共服务能力的提升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外力”和“内力”的共同作用。所以要进一步借用“外力”,推动北京、辽宁对口支援玉树建立帮扶长效机制,引进教师和教育管理人才,尤其引进北京地区高水平、高学历的年轻专业教师和学校管理人才到玉树为期1-2年的支教,逐步影响和推动玉树市教学师资队伍,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和现代化教学设备应用技术。继续深入贯彻执行玉树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强和改进教育教学管理努力提高教育办学质量的决定》,进一步加大城乡教育沟通和交流力度,切实推进城乡教育均等化发展。发挥“内力”的作用,加大对本地教研人员的培养力度,除了“传帮带”的培养模式外,应加强与省会城市或发达地区高校的联系与合作,输送有潜力的优秀教育工作者到这些地方“取经”,不断提升其自身专业素养,进而提高当地的教学水平,优化教育质量。
其次,要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科学理念,不断提高医疗服务水平。要切实加强对卫生人力发展工作的组织领导,根据相关人才规划,在未来几年中,将逐步形成一支与玉树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能基本满足全市各族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卫生服务需求,城乡分布、学历、职称和专业结构较为合理,整体素质较高的卫生人才队伍。实施继续医学教育,提高医护人员整体水平。依托北京、辽宁对口支援玉树的有利条件,邀请资深医疗专家,举办各种专业的学术讲座、培训班和研修班,着重对从事疾病预防控制、妇幼保健、医疗急救、卫生监督执法、卫生管理、医疗设备操作等方面进行培训。利用互联网,举办各种远程医学教育培训班,提高卫生人员业务素质。通过对口援建青海等途径,每年选派在职卫生管理干部和专业人员到内地卫生机构进修培训。同时,要逐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推进养老托幼、医疗、家庭教育、物业管理、保养维护等社区服务业发展。稳步提升社会保障水平,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建立城乡社会养老补贴机制,加大医疗保障制度建设的财政投入,贯彻落实就业优惠政策,建立健全公共服务体系。
2.5 “筑巢引凤”,加强政策配套和集成支持
面对城市运营和维护中专业技术人才的紧缺现状,光靠“后帮扶机制”,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加大专业人才的引进力度。除了通过交流挂职、输送、选送的方式到内地发达地区重点高校、科研院所进行脱产培训,以及通过重点项目协调联系的方式,主动输送业务骨干到省内外挂职交流,努力为新玉树城市良性运行建立有力的人才资源库外,还要“筑巢引凤”,通过面向全省乃至全国进行广泛招录,大力引进城市管理运营技术人才、产业规划、包装技术人才等科技人才到玉树工作。在“留住人才”上狠下功夫,给外来的技术人才队伍建立优越的安置政策,提供舒适的工作环境,稳定和合理使用人才队伍。全面提升城市各个领域的服务水平,大力实施“人才兴市”战略。
2.6 延续并扩展政策支持
市级层面上,延续玉树市同北京市之间在社会经济、城市管理运营、人才培养等各方面的合作支援关系,以北京市先进的城市管理经验指导玉树市建立科学有效的新型城镇化管理运营模式。并针对玉树市在城市管理运营、产业发展、商贸旅游业发展等方面的特殊需求,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援青会议精神,从北京市支援玉树州资金中给予玉树市政策性的适当倾斜。同时,在全州各类项目规划、资金预算中对玉树市重点倾斜。
省级层面上扩展政策支持,将玉树市市政运行缺口资金列入省财政预算或纳入转移支付范畴,减轻处于发展初级阶段农牧区城镇的地方财政负担,进一步加大对玉树的支持。在对口支援上,继续加大支持政策,从省级层面进一步协调盘锦市对玉树市的对口支援帮扶力度,重点围绕人才培养、资金支持、项目支持等方面,帮助玉树市加快城市治理步伐,进而加快城镇化建设步伐。
文献参考:
[1] 魏文杰.我国城市治理创新模式研究:以武汉市建设“文化五城”为例[D].湖北大学硕士论文,2014.
篇4
关键词:城市湿地公园;湿地保护;治理模式
一、城市湿地公园的概念及其建设的必要性
城市湿地公园是指在城市区域之内拥有一定规模和范围,以湿地景观为主体,以湿地生态系统保护为核心,兼顾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展示、科普宣教和湿地合理利用示范,蕴含一定文化或美学价值,可供人们进行科学研究和生态旅游,予以特殊保护和管理的湿地区域[1]。湿地公园建设是国家生态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属于社会公益事业。
目前,我国的国家城市湿地公园发展迅速,截至2013年已批准49家。城市湿地公园在保护和涵养城市水源、保护生物多样性,对公众进行科普教育宣传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其治理也迎来诸多新的挑战。因此,如何合理规划利用湿地,使城市湿地公园充分发挥它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则急需对国家城市湿地公园现有的保护和治理模式进行总结和不断创新,探索出一个新的湿地公园可持续发展的治理模式。
二、花溪国家城市湿地公园建设面临的挑战
花溪国家城市湿地公园于2009年由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批准设立,是西南地区首个国家城市湿地公园。湿地作为“城市之肾”,对生态环境起着涵养水源、调节气候、净化环境等重要作用。然而在气候变化、城镇化和工业化的多重压力下,城市湿地正面临着数量减少、功能弱化的严峻挑战。其中,城市化进程的又加快蚕食了大量城市湿地,工业及生活污水也使得城市湿地的生态功能不断退化。城市湿地公园的治理也同样面临着诸多困境。
1.保护与利用之间的矛盾。潜在的旅游开发欲望,经济利益的驱动,可能使湿地的原生性、自然性遭到破坏,对湿地生态系统造成过度干扰,会对水质保护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因此,怎么处理好湿地公园建设过程中的保护与利用关系,是花溪湿地公园建设的重点。
2.承载压力加大。花溪湿地公园位于贵阳市中心城区的南部,是贵阳生态旅游,休闲度假的主要地区。随着湿地公园的建成,游客也不断地增加,再加之花溪区原有的本地居民,使湿地公园的承载压力不断加大,管理的难度也随之提高,如何处理好人与湿地保护之间的关系显得尤为重要,也是公园建设面临的挑战。
3.生态较为脆弱。花溪国家城市湿地公园刚刚建成不久,景区内的规划,基础设施的建设还不完善。一些生态展示区、苗圃引进的植物品种需要专业的栽培和管理。由于游客流动性较大,还未成规模的观赏性花卉,树木草坪,河中的鱼类,极易受到人为的破坏,使园区内的生物多样性遭到破坏,且较难恢复。
4.污染问题。花溪湿地公园周边虽然没有与水源保护和供水无关的工矿企业存在,但是公园内的个体户经营和游客游玩时产生的垃圾,居民日常生活产生的污染物,家畜家禽等养殖产生的污染,农业生产产生的废弃物通过对地表和河水污染影响着整个湿地公园的生态环境。这种潜移默化的破坏不容忽视。
三、构建湿地公园建设的多元治理模式
1.政府推动。政府在湿地公园的开发和建设过程中,承担着宏观指导、监督、利益协调和政策支持的角色。主要工作是组织保护开发建设制定、完善法规、市场运作、协调利益分配、维护湿地沟公园社会稳定等。政府与企业在旅游项目开发中按政企分开,市场运作、企业经营投资,共同推进整个湿地公园的建设与保护。
2.企业经营。政府择优选择有社会责任理念,有经营实力的企业,使花溪国家湿地公园独特的自然景观、旅游资源与优秀的企业强强联合,使花溪国家湿地公园的生态环境和旅游资源价值得到更有效的保护和充分体现。
3.社会参与。社会参与是在政府的引导和企业的积极带动下,结合当地社会发展的条件,通过宣传动员,使社会团体,公益组织,志愿者,周边群众,媒体等自愿有序参与到生态环境保护和旅游开发活动中来。一方面可以唤起公民的生态文明意识,另一方面,生活在湿地公园区域的居民则可以通过绿色旅游的开发从中获益,增加收入,改善生产生活条件。
5.免费开放。花溪国家湿地公园作为生态旅游景点已成为了贵阳市居民生态化游憩的重要空间之一,是公益性的城市基础设施,承担者科教宣传的功能。因此,在政府的主导下,实行免费开放的政策,以便让更多的居民走进湿地公园,锻炼身体,娱乐身心,陶冶情操,实现花溪国家湿地公园的社会效益的最大化。
四、建立多元治理治理模式的机制及平台
1.政府应明确自身角色,建立有效的协调机制。政府作为城市建设的管理者,它同时也承担着城市湿地的管理职能。所以,花溪国家城市湿地公园的治理,其保护和利用都必须以政府为主导,相关部门协调、配合,全社会共同参与。为此,政府应建立城市湿地公园保护和可持续利用的管理协调机制。明确湿地管理的主体机构以及管理机构的权限和分工,规范其管理程序,避免部门之间的摩擦。建立健全主管部门组织协调和相关部门分工合作机制,使湿地保护管理工作层层落实,努力形成各部门协调一致,相互支持、齐抓共管的体制机制[2]。
2.搭建多渠道招商引资的政策平台,鼓励企业入驻经营。城市湿地公园的建设是一种公益事业,而其要达到生态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就必须建立政府为主体的多种资金来源渠道。首先,政府应把湿地保护纳入财政预算,划拨转款开展对湿地的全面治理。其次,要广泛争取和鼓励社会各类投资主体向湿地保护投资,鼓励企业入驻,通过规范的市场化运营,减轻政府的负担,同时达到更好建设湿地公园的目的。政府通过规范使用资金来建立全社会参与湿地保护的投入机制,为城市湿地公园的治理提供有力的投资保障[3]。
3.搭建社会公众参与的平台。对于原本就居住在园区内的居民来说,政府可通过培训,使其参加花溪国家湿地公园管理处的管理的辅助工作,并从中得到劳务收入,这既可以增加他们的经济收入,同时也能积极主动地保护,自觉地维护自己居住的湿地生态环境。
对于公益组织、社会团体、志愿者和个人来说,可以为其提供公益活动的场地、人力的支持。此外,还可以在园区内建立相应科普馆,展示区来让公众更加了解湿地的保护,从而唤起全社会的生态环保意识。
4.建立长效的宣传机制。政府必须从长远考虑,建立科普教育为主的宣传机制。政府可联合多部门,以学校学生、市民为宣传对象,开展零距离的宣传对接活动,利用网络、电视、报刊等媒体进行广泛宣传。通过户外展览,进园免费讲解,举办有奖活动等形式营造保护湿地,共建湿地的良好舆论氛围。通过长效的宣传机制,使全社会对城市湿地公园的保护及治理工作给予支持和配合,并将其转化为全社会自觉的行动。
实行“政府主导、市场运作、企业经营、社会参与、免费开放”的治理模式,使政府、企业和社会公众形成利益共同体,通过建立相应的平台和体制机制,使花溪国家湿地公园的生态环境保护形成“自愿机制”,使花溪国家湿地公园生态旅游资源的保护和利用实现科学化持续发展。(作者单位:贵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本文系贵州教育厅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项目(大学生项目)“多中心治理视角下花溪城市湿地的保护与开发研究”(项目编号:13DXS001)的阶段性成果之一。
参考文献:
[1] 高士武等.北京市湿地公园建设与管理研究[J].湿地科学,2010(4)
[2] 顾火官等.我国城市湿地公园建设之思考[J].宁夏农林科技,2013(5)
篇5
关键词:特大城市;社会管理;社会治理
一、特大城市的界定和社会治理的内涵
1.特大城市的界定2011年,中国人口城镇化率达到51.27%,根据《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定义的“城区人口500万以上”的特大城市标准,中国目前的特大城市已达10个,包括北京、上海、天津、重庆、广州、深圳、成都等。特大城市聚集了社会综合资源,在整个国家的政治、经济、社会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2.社会治理的内涵“治理”不同于“管理”,政府也区别于“治理”,社会治理的内涵应包括四个方面。(1)聚焦理念层面。社会治理奉行社会本位,主张公民社会的治理理念,强调政府与社会各主体的平等地位与合作关系,是一种协商民主、协同治理的管理思想。(2)聚焦主体层面。对于社会治理的主体考量,不能狭隘的局限于政府单一角色的参与,更应该社会、公民等多重主体因素的协同参与。(3)聚焦手段层面。“法安天下,德润人心”,在社会治理过程中充分灵活的运用分权、民主以及柔等方式方法来推动法与德的良性互动。(4)聚焦权力运行过程层面。社会治理过程种平等化、多元化、协同化的权威来源为各多种权力的双向或多向互动提供了有力保障。因此,在这一意义上每个社会主体均可以在法治保障的范围内,积极、自主、有效的行使自己的权力。
二、社会风险与特大城市快速发展相伴而生
1.特大城市的结构激变第一,产业结构。特大城市产业结构的成熟度落后于变化速度。各大城市第三产业比重持续上升成为吸纳就业的主导产业,但经济结构的变化并不意味着其成熟度达到标准,核心技术仍无法掌握,各大产业的成熟度不足以支撑目前的经济结构。第二,社会结构。中国的中产阶层主要分布在城市,尤其是特大城市。以中产阶级为主体的“橄榄型”社会结构,是社会处于相对比较稳定状态中的一个标志。但特大城市社会阶层具有不同的属性、发展状况和利益诉求,这种状况无疑增加了特大城市的治理难度。第四,空间结构。特大城市空间结构尚处于粗放式发展阶段,人口规模的膨胀、城市的扩张没有与道路交通网络等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而同步发展。2.政府治理模式建立但未有效社会治理的过程环节有很多要素组成,例如,表达、决策、生产以及问责等等,据现有情况来看,起重点及重心环节仍在于生产。而对于表达这一层级,利益表达机制发展尚不够成熟,无法给公众提供最广泛的表达渠道来倾听其需求、意见,公众利益诉求渠道受阻。在决策环节,相关科学民主的决策制度已经建立,如听证会制度、专家咨询制度等,公民参与受到法律保护,但公民参与决策的具体操作规范缺失,执行效果差强人意。评估与问责环节是公共利益最大化的最后一重保障,实际操作中却往往流于形式,特大城市社会治理模式与机制面临严峻挑战与变革。
三、由社会管理到社会治理的转变
1.重塑治理观念重塑治理理念,政府定位是首要问题。在应对特大城市出现的各种社会问题时,政府应摒弃旧有的理念和管理的方式方法,以公共需求为导向,联合市场和社会两股力量,形成科学、民主、人本和服务的治理理念、促进治理主体多元、提高治理能力的协同。社会治理工作中,对于如何更好的减少对社会行动后果的接受阻碍,可以更多的考虑人民参与的有效因素。换句话说,当前的暴露出的诸多问题仍是受制于客观条件的不成熟,引入人民的有效参与一方面有利于事件的推进,另一方面也可以为未来政府的有效、科学决策提供宝贵经验。2.促进自主社会网络形成首先,确保政府、市场和社会三方力量的平衡。政府的治理手段的单一不仅需要政府的宏观调控,充当“裁判员”的角色,更需要市场组织以及社会组织的共同参与来进行社会治理,这三者之间是平等的主体关系,通过协商、合作、对话实现社会治理。其次,积极培育民间组织。放松对社会组织的管控、降低登记门槛;合理安排社会组织承接政府的转移职能;给予社会组织日常运行所需的各种支持。3.设计长远发展的治理机制第一,治理主体再造机制。首先,政府再造。政府要从管制型政府转变为服务型政府;进一步确立起社会发展、经济增长双赢的目标与考核体系;重视公共财政民生方向的投入,促进社会医疗、体育、教育、文化和卫生的协同发展。其次,社会再造。构筑大城市非政府组织集群,理顺政府与非政府组织之间的关系,提升基层社区自治能力。最后,市场再造。把市场培育成为可以与政府、社会形成势均力敌的一方,具体策略包括:放松民营资本对国家垄断行业的准入限制;大力提升各类市场中介组织的发展活力等。第二,利益表达机制。政治学家阿尔蒙德将某个集团或个人“提出要求的过程称为利益表达”。第一,致力于一个平等化、公平性利益表达权利格局的形成,从而群体性,尤其是弱势群体提供平等、有效的话语权;第二,保证利益表达渠道的畅通,开辟形式多样的社会协商对话机制,如:制度、利用新媒体传达民众呼声和电子政府等。第三,引导公民以理性、合法的方式进行利益表达和情绪宣泄。最后,特大城市应建立市民政治决策参与的制度性平台,如市民民意调查制度、市民代表听证会制度、官民协商谈判制度、市民投票表决制度、法制化“代言人”制度等。让各种利益群体代表在公共政策制定中有话语权,保证政策的出台能够得到市民的认同与支持。
参考文献:
[1]欧文•E•休斯.公共管理导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5:91-104.
[2]金太军.创新社会治理的焦点领域[N].新华日报,2015.
篇6
关键词:城市生态;环境治理;公众参与
自从我国开展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不断的发展,同时城镇化的战略也不断的推进。但是,由于经济的高速增长较为粗放,导致消耗了巨大的能源,甚至是牺牲了一定的环境为。所以目前,部分城市的生态环境状况较为严重。近些年,国家修订了《环境保护法》,其创新之处在于改变了环境治理的模式,改变了环保部门的单一治理,鼓励政府、企业以及公众等主体共同治理,突出了公众参与环境治理的积极作用。公众参与能够促进城市环境治理的科学性,体现他们的良好监督作用,有利于化解城市生态环境治理中的利益冲突。
一、公众参与理论基础
我国的城市生态环境治理问题较为复杂中,有时政府这只治理环境“看得见的手”可能会失去作用,在这种情况下就能够为公众参与其中而提供一定的机会,公众参与属于第三种力量的介入,公众参与能够有效的降低社会生态环境治理的成本,同时也有利于降低由于政府控制政府失灵所导致的环境资源浪费。
在上个世纪的50年代,国际上就提出了环境权的口号,关于环境权的理论,其诞生的条件就是公众对于政府环境治理能力的不信任,所以这个口号的目的之一就是以公民权来进一步保障环境权,限制政府权。根据这一理论,公众把环境的治理权委托给了政府,政府由于是受到公众的委托才能去行使环境管理治理权的,所以就不能去滥用,而公众属于权利的主体,所以他们当然也有权去进行监督。随着人类对环境认识的加深,越来越多的人认为环境权属于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
二、城市生态环境治理中的公众参与现状
我国目前公众参与到城市的生态环境治理,其中参与的最通常的方式就是公众向城市环保部门写信、以及举报。就目前情况来看,公众反映一般都是城市的大气污染以及噪声污染等城市生态环境问题。虽然在我国目前的城市公众参与在不断的完善,但由于存在一定的因素制约,仍存在一些问题以及不足。
(一)缺乏参与的长期性以及稳定性
我国的环境生态治理的政策一般是政府来管制,公众参与的形式比较限制,这种依赖型的参与较为有效,无法保证公众的参与的长期性以及稳定性,并且参与的效果受到城市环境行政部门的制约,并不取决于公众的持续程度。另外,公众由于过分依靠政府的行政导向,如果没有触发自己的利益,一般不能把其立场充分表达。所以,公众参与城市生态环境治理的监督功能不能真正意义上实现。
(二)对环境污染情况的末端参与
公众的检举的发生的条件一般是已经发生,也就是生态环境已被破坏,污染现象发生严重时,公众由于自身利益受到威胁,所以向有关部门举报和控告一些环境问题。但是城市的生态环境具有不可恢复的特点,一旦发生破坏,恢复现状较困难。所以公众属于末端参与,不能及时的制止环境危害的发生,无法实现公众参与的根本目的。
三、公众参与城市生态环境治理需注意的原则
公众参与环境治理技能提高环境保护的效能,也是顺应环境治理职能力量的转变潮流。公众在参与城市生态环境治理必须要注意一定的原则:
(一)治理城市生态环境要坚持用科学的理论指导
公众在参与治理城市生态环境时,必须要注意科学化的开展,必须要坚持科学的理论指导,实际上就是要坚持环境与经济发展同时并行的理论指导方针,通过这一科学的理论来指导治理城市生态环境,进一步优化治理城市生态环境的基本角度以及方法。所以公众在开展科学的治理城市生态环境时,需要牢牢的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基本原则;另外还需要深刻的意识到环境治理的意义所在,要时刻的把治理生态环境工作作为提高中国城市综合实力的关键组成内容,总的来说要坚持结合理论以及实际,因时制宜的灵活的将科学治理、防治结合思想的基本原则融合于具体的治理工作。
(二)治理城市生态环境要坚持用科学的方法落实
对治理城市生态环境的具体工作,需要进行量化考核。国家党和政府已经提出了当前不断改进治理城市生态环境的基本任务,具体是:要不断深化治理城市生态环境的技术研究;强化生态环境方面的宣传活动;组织进行全面的治理城市生态环境记录编写等任务。对于这些治理城市生态环境方面的任务要注意进行分解,同负责人签订责任协议,并入日常工作目标的管理考核范围,并根据考核结果进行奖惩,以此落实好治理城市生态环境的任务。
(三)治理城市生态环境要坚持用科学的制度
开展治理城市生态环境,需要成立治理城市生态环境方面的领导小组,定期举行有关部门参加的联席会议,对当前的治理情况进行分析;解决目前一些环保人员力量缺乏以及结构不合理的现状;关心环保方面的人才的发展,将其作为选拔培养干部的基本规划;坚持以人为本,关心环保部门职工,鼓励他们为治理城市生态环境事业的发展做贡献。
四、结束语
公众属于是城市生态环境情况好坏的利益相关者,所以说,公众们能够积极的投入到城市的环境保护工作中具有重要的意义,这样能够有效的降低城市环境治理的成本,充分的发挥公众监督的优势,公众属于当前环境管理的关键力量之一。所以如何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进一步促进他们参与城市生态环境的治理当中需要进一步的探索。
参考文献:
[1]花明,陈润羊.论循环经济中的公众参与[J].江西社会科学,2007(04).
篇7
关键词:交通管制、交通需求、道路整改、交通治理
中图分类号:C913.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引言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如何解决城市道路交通问题已经成为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课题,城市道路交通规划工作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这次我们进行道路改造的对象是合肥市宿州路(寿春路与长江路之间),也是合肥市比较繁华且人流、车流集中的商业中心。如何合理地解决宿州路的拥堵现象,创造良好而舒适的城市生活环境,是我们这次进行现场调研并且进行深入的方案探讨的目的。
2.现状分析
2.1区位分析
宿州路南起环城南路,北至环城北路,修建于上世纪60年代,全长1845米,沥青道路宽9米、人行道每边宽3米左右不等。宿州路是省城老城区次干道,商场密集、人流如织。多年来,宿州路与淮河路、市政府广场一起逐步形成了合肥市重要的商贸中心。
2.2交通现状分析与问题诊断
对合肥市宿州路道路交通状况与交通管理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从人、车、路、环境等方面分析行人和机动车的出行特征,从而剖析交通存在的主要特征。现状分析包括现有道路状况分析、车辆状况分析、居民出行主要特征分析、交通管理设施现状与分析、交通管理现状与分析和交通管理主要问题分析等方面。
2.2.1现有道路状况分析
宿州路位于合肥市中心地带,与淮河路相交,而淮河路又是合肥历史上有名的商业街,也是人文荟萃的老街。道路现状为双向四车道,无非机动车道,道路等级为城市一级支路。机动车道小半部分被非机动车和行人占用,使得机动车无法正常的行进。由于道路狭窄,机非混行,车辆堵塞、交通混乱现象严重,尤其在商之都、鼓楼等路段更为严重。在宿州路与淮河路交叉口,行人无视红绿灯的交通管制,乱穿马路现象十分严重,交通安全存在较大隐患。
2.2.2车辆状况及停车设施分析
1)宿州路为合肥繁华地段,市民到此购物游玩的较多,每天来往的车流量很大,基本为私家车、出租车、公交车以及非机动车等。有些人为方便开私家车、坐出租车或骑电动车到此,从而导致宿州路特别的拥堵,如何处理车与车之间的联系(相互影响),也是此次道路改造的重点。
根据我们对现场的调研以及数据收集,对停车位和停车场的现状分析如下:
宿州路附近有两个大型的停车场,一个位于宿州路以西的合肥市府广场地下停车场,另一个位于淮河路与北含山路交口的百盛广场室外停车场,但是,这两个停车场离宿州路有一定的距离,不能完全满足市民停车的便捷需求。
在各大商场门口已经设置了一定数量的非机动车停车区域,但是电动车路边乱停乱放现象严重,严重阻碍行人通行,而且非机动车停车点分布较散。
宿州路两侧的公交站点极大地吸引了人流,使得站台附近交通负荷量加重。
2.2.3 周边基础和公共服务设施分析
宿州路靠近合肥淮河路步行街,合肥市主要商业建筑聚集于此,如鼓楼、乐普生商厦、百盛商城等,也坐落着解放电影院、李府、逍遥津等重要文化旅游设施,这使得宿州路常年是合肥市人流量最大最集中的地段。
2.3 整改建议
如何解决宿州路现状问题(如交通拥堵、人车关系等),笔者结合当地交通量需求和城市道路发展等因素提出个人整改建议。
2.3.1改双向为单向,设非机动车道,拓宽人行道
虽然现在的宿州路双向四车道中间用隔离栏杆分开,但由于车流量较大,容易造成交通拥堵。笔者建议把宿州路上的一部分车流转移出去,从而减轻其交通流量。具体做法是:把原来的双向四车道改为单向两车道(由南向北),原来的一个机动车道改为非机动车专用车道,从而避免机动车与非机动车的混淆。并结合北含山路设置车辆单行道(由北向南),以此减少车两双向车道通行的干扰,从而加快行车速度,缓解交通压力。对缓解老城区南北交通压力十分有效。且拓宽人行道,能使地面人行空间变得开敞。
2.3.2设置防护栏杆,公交站点北移
行人为了节省时间购物,乱穿马路现象极其严重,形成了人车混行的现象,造成安全隐患。规划在机动车道与非机动车道之间设置防护栏杆,进行交通管制,在相隔50米处设置一个斑马线,以便行人过马路,可有效防止行人乱穿马路的行为。
现状的公交站点设置在长江路与淮河路之间,而这一段又是人流最为集中的区域,等车的人往往会占据整个人行道,甚至延伸至机动车道影响交通。将公交站点移至淮河路以北路,设置港湾式公交站台,既不影响淮河路以北的交通,也缓解了淮河路以南的交通压力。在宿州路设置2个即停即走的出租车停靠站。
2.3.3 结合人行道与一些店铺门前广场设置非机动车停车位,设停车标志
现状在各大商场门口已经设置了一定数量的非机动车临时停车位,但是电动车路边乱停乱放现象仍很严重。而且非机动车停车位主要分布在宿州路两侧,没有集中分布,严重阻碍行人通行。在现实条件下为非机动车开辟专门的停车空间是不太现实的,本次规划把这些散落的非机动车停车位集中起来,在主要的商业建筑物门前广场(如鼓楼、乐普生等)设置一定数量的非机动车停车位,并安排人员看守。对于机动车的停放,现阶段只要做好合理安排引导,利用好现有的停车场所,设计时在道路旁设明显的引导标志牌。
2.3.4 宿州路与淮河路交叉口处理
宿州路与淮河路交叉口是整个路段最堵的地方,南北方向的和东西方向的行人都交叉于此,再加上此处又得到很好的交通管制,使得此交叉路通混乱。所以,笔者建议在此交叉路口设立小型的人形天桥,以疏散大部分地面人流,而且利用红绿灯进行严格的交通管制,撤走步行街入口停放的那些摩的,形成一个宽敞而又有序的十字路口。
3.结语
城市网络很复杂,交通的运行很复杂,产生交通问题的因素也很复杂,相应制定的城市交通治理方案往往由多个治理策略、治理措施组合而成,任何一个建设或治理措施的实施都会引起整个城市路网上交通运行情况的改变。通过此次对合肥市宿州路道路改造的探讨和深入研究,我觉得道路就是构成城市的骨架,道路畅通程度,决定一个城市的发展速度。而道路的畅与不畅不仅由城市现有的交通量决定,还有一定的人为因素。只要我们严格遵守交通规则,不闯红灯,不乱穿马路,不随处停车,这样我们就会给道路路面交通减轻不少的压力。
参考文献
[1]陆化普、石京《城市交通规划案例集》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7.05
篇8
关键词:河道治理;施工技术;质量控制
城市河道是城市的基础设施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城市公共服务空间的极其重要的元素之一。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城镇化建设进程推进,城市河道的影响越来越重要,河道质量不但影响城市的景观与形象,还降低居民的生活质量。河道治理工程通常有控制和调整河势、堤身填筑、裁弯取直、河道展宽和疏浚以及弃土填筑等工程建设内容。提高河道治理工程质量,让河道发挥其应有的功能,为农业灌溉、城市居民生产与生活提供有利的保障。如何通过控制河道工程施工质量是治理河道的核心问题,引起水利管理部门以一线的工程师关注的问题。
笔者就多年治理河道的工作实践中总结出:控制城市河道的工程质量,主要从三个方面的问题进行研究,分别是工程施工前期、中期和后期的质量管理问题。
一 施工前期质量控制
(一)建立健全的组织机构
城市河道治理工程建设具有战线长、规模大的特点,涉及到国地资源局、林业局、农业局等有关部门,必须成立相应的组织机构,明显职责,统一协调和管理施工过程出现的问题,保证工程的进度与质量。因此,建立健全的河道治理领导工作小组和指挥部,全面负责工程的组织实施,为施工质量管理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严格控制招标
俗话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为了保证河道治理工程建设质量,选择怎样资质的施工单位便成了影响质量的关键因素。由于河道治理工程施工比较特殊,严格控制招标,选择资质良好的施工单位是工程建设质量的有力保证。在招标阶段,严格对施工单位的人员素质、施工设备、社会信誉、技术力量、施工业绩等内容进行严格的审查,特别注重以往类似的工程经验,是否发生过质量事故等等。
(三)准确全面设计
河道治理工程设计对于保证施工质量至关重要。要准确全面的的工程设计,需要到现场进行实地勘查,准确全面地了解地质情况,沿线堤防现状、河道走向、设计中影响进行勘察,合理布置及定位钻孔,使得整个河道沿线地质变化情况一目了然,为准确全面设计打下良好基础。另外,还要求设计单位派驻熟悉工程具体情况的代表全程参与施工建设,以便解释工程施工中的技术问题。
(四)严把主材料关
工程的主要材料是工程质量的根本保证。因此,施工前期质量管理,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对原材料进行严格的把关。如木桩、铅丝、土工布、块石等等,实行统一采购,严查材料来源与材质证明。另外,还需要对现场进行抽样检验,如块石石质新鲜、无剥钙膜和落层等等,杜绝一切劣质材料进入施工现场
二 施工中期质量控制
经过前期的准备工作,进入到施工中期质量管理,主要是对控制填筑质量,具体措施如下:
措施一:判断含量水量。不定时地对碾压情况进行检查,并判断含水量的变化情况,如果含水量低需要边碾压边注入适量的水。还要检查基础、刚性建筑物、岸坡是否与填筑体结合,如果未能结合,采用纵横向接缝压实处理法进行处理,保证填筑体的质量。
措施二:土料填筑。填料的填筑压实度应该严格按照 在《堤防工程施工质量评定与验收规程》(试行)规定执行,特别对于原填土体和墙后平台、墙后平台和压浸台结合的施工,首先要清理原堤体表层,将草皮、树根、松散堆积乱石与杂物全部挖出来,然后在再对结合面上土料的含水量进行控制,一方面要刨松已板结老土,另一方面还要进行铺土和压实。一旦发现局部出现层间中空、层间光面、松土层或剪切破坏等弹簧土时,要马上进行翻开晾晒处理,再重新填筑和碾压。待填筑好平台全断面后,对整坡压实。
措施三:刨毛处理。以《土石坝工程施工规范》里的规定作为填筑外观质量合格标准的参考。在已压实表面上实施刨毛处理必须要在新层铺料前,利用履带式推土机或者是刨毛机在已压实表面上反复进行刨毛即可。对于一些用机器难以处理的地方,如混凝土墙体附近和边坡等,就需要人工刨毛,工人用铁铲往复进行刨毛,可代替机器对个别地方进行刨毛处理。
措施四:分层对称填筑。对于新建的钢筋混凝土防洪墙段,为了可以让内外侧填土可以做到一直平衡上升级,一般是采用分层对称填筑措施。作业时,选取分段作业面的长度应该不小于100m,作业面分层做到统一铺土和统一碾压,平整作业中要求足够数量的工人或者选用平土机具参加,务必做到杜绝界沟。通常情况下每段相邻作业段填筑面是可以均衡地保持着上升级的,但一旦有高度差,其坡度可按1:3的比例以斜坡面相接。
措施五:铺料与压实。铺料中,进占法和后退法是卸料的两种基本方法。在向进占法卸料为例,采用自卸汽车沿平行堤轴线方向卸料,利用推土机和人工配合方法及时将卸料方向将土推散以及整平,再对土料进行除杂质。从经济与技术角度考虑,铺料厚度在40cm时最佳。当铺料到边坡时,设计连线外侧起填30cm,这样可以提高边坡的碾压质量。铺料结束后就需要采用振动碾压实机械于防洪墙轴线方向行使进行压实作业,是典型的进退错距法施工,为种施工法要求分段的作业面撒拉碾压宽度应该大于5m,进展错距保持大于10cm的碾迹搭压宽度,或者轮宽在1/3左右。边角部位的处理一般采用蛙式打夯机压实即可。
措施六:碾压与取样。一般填筑施工需要分层填筑,当一层的填料经过碾压后,采取取样措施,对样本进行检查,确保第一层合格后再对第二层进行填筑。为保证碾压质量,应当坚持小型机具或人工碾压在300m2的范围之内;大型碾压机械碾压在600m2的范围之内,填筑量在100m3至150m3内应当进行取样自检;自检的基础上,填筑量在30m3至50m3需要进行抽检,对于一些特别狭长的提防加固作业面,需要增加采样密度,填筑量按每段20m3至30m3需要取样一个进行抽检。
措施七:返工与补强。在填筑过程中,对于不合格的部位需要及时返工或者补强。监理单位怀疑一些填筑质量不过关时,有权对怀疑部位培训取样数量进行检查,承包人不得以此为由要求来要求发包人额外支付费用。承包人根据填筑区的条件,选定断面,对颗粒进行取样分析,其中包含容重、含水量、相对密度、比重、Φ值、C值、变形模量以及压缩系数等等一系列的参数,以供监理人员审核与验收。
除了以上七项工程技术措施外,在质量管理问题上也要认真抓好,尤其是对监理单位的质量控制。,赋予监理单位的权力就需要其按合同规定履行相应的职责,通过现场质量监督、实行单元工程评定验收等,规范质量控制管理,从源头上控制劣质的工程产生。另外,还需要经常巡视施工现场,及时解决监理单位提出的问题与要求,以利于下一步工程的施工。
三 施工后期质量控制
工程后期质量管理主要是在竣工验收阶段对工程治理工程施工进行质量控制,是施工全过程的最后一道工序,也是对施工质量全面考核的一个重要环节。建设单位需要及时组织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等参建的各方参加工程验收,以检查河道断面为主,严格按照有关的规定对工程进行考核和评定,现场进行检测检测一些有质量疑虑的地方,发现问题进行质量差的单位提出批评,并进行质量抽查情况通报,将抽查结果和施工、监理单位的奖罚联系起来。以书面形式对施工、监理单位发出《工程质量监督通知》,现成相关单位进行自检自查,整改后需要书面报建设单位备案,对于一些施工单位使用不合格原材料、严重违反施工程度、工程实体劣质并留下巨大质量隐患等问题严重的施工单位要上报水利行政主管部门,提出暂停施工建议,复工通知签发前,严禁擅自施工,否则追究责任单位的一切责任。
四 结论
河道治理工程具有项目多、任务重、业务知识要求广泛等特点,要做好质量监督工作,除了加强质量体系建设,严格从施工前期、中期、后期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还必须要强化建设方的自身建设,加强新技术、新规范、新知识的学习,努力提高业务水平,严把质量关,才能确保工程按质完成建设任务。
参考文献:
篇9
关键词:城市环境治理效率;投入产出效率;数据包络分析(DEA)
中图分类号:X21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004-9479.2012.04.017
由于作为我国经济发展重心城市长期采取粗放式经济增长,发展过度依赖能源资源消耗等[1],随着经济和城镇化的持续快速发展,环境与发展矛盾日益突出。城市生态环境脆弱、环境容量不足、污染问题日益突出等逐渐成为中国城市发展中的重大问题。鉴于此,我国及各级城市政府对环境问题给予不同程度的关注,城市环境治理与保护也逐步发展和成长起来,尤其是近年来迫于国内外的环保压力,更使其成为热点问题之一[2]。近年来我国城市环保投入增长显著,但其占GDP的比重仍然很低。因此,要在城市环境治理资源比较稀缺的情况下协调好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的关系,提高城市环境治理投入产出效率对城市环境质量的改善有决定性作用,把环境治理的投入和产出结合起来研究城市环境治理效率对于改进环境治理措施和提高治理效率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文献分析发现现有成果具有以下特征:1)在研究对象上,偏重于省域[3-6]或全国[7-9]分析,鲜见以城市为评价单元的文献[10,11],这可能是由于城市环境数据难以获得,但城市不仅是经济和社会的核心,也是环境污染的大户和环境治理的核心责任单元,对其在现有投资模式下的环境治理效率考察对指导当前城市环境治理具有更为切实的现实意义;2)研究方法上,部分研究人员采用环境治理投资直接产生的污染物削减量以及对污染物的综合利用产值来衡量治理效益的传统方法[12-13],部分人则采用了更为缜密的数学方法,如AHP[14]、DEA[15-16]等,此类研究多以城市环境治理投入年份前后的投入量和产出量数据之间的对比来衡量治理效果[17],虽能说明一定问题,但并不能很好的把投入和产出有机关联起来,即使采用能将二者关联起来的DEA等方法的文献,由于评价单元过于宏观(全国、省等)或微观(企业或单个城市等)或过于地域化(针对某省城市或特殊地区等),致使对城市环境治理政策和措施制定的参考价值有限;3)在研究内容上,当前的研究侧重于对效率状态的测度和特征[1-3-5-7]总结上,仅少部分研究据评估结果给出了优化建议[18]或效率影响因素[19]。总之,城市环境治理效率的研究仍不够系统,采用什么标准、方法、程序等仍不能给出较为完善的答案,甚至要解决什么问题都还模模糊糊。综上所述,提高城市环境治理投入产出效率是解决严峻的环境状况与财政资金压力之间矛盾的唯一出路,系统化城市环境治理投入产出效率研究框架是当前面临的核心问题。遵循系统化和“成本—收益比较分析”原则,本文认为对我国城市环境治理效率进行评价应该着重思考以下几个问题:1)确定量化评价方法或模型及指标,2)根据方法指标判断城市环境治理效率状态及其时空变异特征,3)明确城市环境治理效率的主要影响因素,4)预测城市环境治理效率及其变化,探究提升效率的优化方案。本文在此逻辑主线引导下,以全国270个地级及以上城市为样本,选取2003—2009年数据,构建指标体系,对城市环境治理效率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剖析,以期为城市环境治理高效发展及城市可持续发展提供指导。
1 评价方法和数据处理
1.1 评价方法
DEA方法是运用数学规划模型对若干具有多输入和多输出的决策单元(DUM)进行相对效益比较的有效方法,现已广泛应用于城市和旅游效率等[20-22]研究中,其对于处理多输入和多输出问题具有绝对优势[23]。城市环境治理是一项包含多元输入和输出的复杂过程,故本文选取DEA模型对城市环境治理效率进行评价,且文中DMU为270个样本城市,鉴于城市环境治理过程中投入要素的可控性和规模相应,研究采用投入导向和BC2模型。
城市环境治理效率分为综合效率、技术效率、规模效率三类,当其值为1时表示该城市环境治理效率已处于最优状态,反之,则说明当前城市环境治理要素投入存在冗余或产出不足,且其值越小越表明投入冗余或产出不足越严重。
1.2 指标体系构建
指标选取过程中假定城市环境治理效率遵循柯布—道格拉斯(Cobb-Douglas)[24]生产函数,同时参考罗默(Romer)[25]和卢卡斯(Lucas)[26]等主导的新经济增长理论,将资源、资本、技术和劳动视为城市环境治理发展的推进力量,从而将其作为本文4大投入要素;产出上,环境和社会效益应成为核心目标,经济效益为关键产出。同时,鉴于DEA方法使用要求投入和产出之间具有正相关性,且投入和产出指标之和小于等于DMU总数的一半[11](部分研究认为是三分之一[27])的原则,共选取12个投入和产出指标,形成“三层七维多指标”评价体系(表1)。另外,选择人均GDP、工业企业数、城市规模(城市人口反映)、财政分权等指标以考察城市环境治理效率分异和变化原因。
1.3 数据收集与数据处理
数据主要源自所涉及年份《中国城市统计年鉴》,缺失数据大部分从相应城市或省《统计年鉴》获取,极少部分采用相关模型处理或赋值,以消除原始数据中受0值影响造成运算失败。截至2009年全国共有地级及以上城市287个,但固原、中卫、拉萨等17个城市指标缺失严重(缺少三年及其以上数据),不适于DEA运算,予以剔除。城市环境治理效率指数运用Deap2.1软件运算,采用Arcgis和Excel对运算结果进一步分析。
2 评价结果分析
2.1 中国城市环境治理效率现状特征
(1)总体效率特征:效率普遍偏低,综合效率明显低于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
当前,我国城市环境治理效率普遍偏低,要素资源浪费和产出不足现象十分严重。效率分解上,规模效率>技术效率>综合效率,三者均值分别仅为0.476、0.713、0.707(图1);效率类型划分上,高效城市(>0.9)、中效城市(065-0.9)和无效城市(
(2)空间分异特征:综合和规模效率三地带分异性相似,八地区分布“大集中-小分散”
以三大经济地带[28]划分为前提,综合效率和规模效率分异性相似。表现为:1)从综合效率看,高效城市个数东部和中部均等,西部略高;低效城市个数在东中西三大地带中基本呈梯度递减分布,中效城市个数中部>东部>西部。2)从技术效率看,高效和中效城市个数在东中西三大地带中呈梯度递减分布,而低效城市则是中部>东部>西部。3)从规模效率看,高效和中效城市个数中部>西部>东部,低效城市呈东中西递减(表2)。
以经济区[29]为前提,270个区位不同、规模不等、发育程度各异的城市总体上呈“大分散-小集中”的特征。表现为:从综合效率看,高效城市主要分布于大西南地区、黄河中游地区、南部沿海地区和长江中游地区的江西省部分;中效城市数量较少,分布分散;低效城市数量最多,且密集分布于东部沿海、北部沿海地区、东北地区、长江中游地区的湖南和湖北省、黄河中游地区的山西和陕西以及内蒙一带。规模效率和技术效率八地区空间分布特征基本一致,二者与综合效率呈现相似的集中规律,且高效城市个数均明显增多,集中地域更为广阔(图2、3、4)。
(3)规模收益特征:普遍处于规模收益递减状态,发展态势不理想
规模收益发展态势不理想,超过78%的城市处于规模递减状态,处于规模收益递增状态的城市占12.6%,而处于规模收益不变状态的城市尚不足10%(表2)。因此,未来城市环境治理效率的提高,不能依靠继续增加要素资源投入以进一步壮大规模的途径来实现,应适度消减冗余投入。规模收益空间分异,总体上离散分布,但局部地段显著集中,具有“大分散-小集中”特征。如以经济区划分为前提,小集中表现为规模递增城市集中于北部沿海和东部沿海地区,规模不变城市相对集中于大西南地区、长江中游和北部沿海地区的沿黄接壤地带、长江中游的江西和安徽等,递减城市相对集中于北部和东部沿海地区、长江中游的湖南和湖北等、黄河中游的山西和内蒙等、东北的辽宁、大西南的四川以及南部沿海地区(图5)。
2.2 中国城市环境治理效率时空演变特征
2003-2009年中国城市环境治理效率持续处于不理想状态,环境治理综合效率指数长期徘徊于低值阶段,期间虽略有上升但总体上呈微弱下降趋势;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虽高于综合效率,但数值仍然偏低(图1)。综合效率、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中处于高效和中效城市数均有所减少,而低效城市个数增加;规模收益不变城市明显减少,而规模收益递增和递减城市数均略有增加(表3)。
2003-2009年多数城市环境治理效率变化显著。若以研究期效率变化值占基期效率值的5%、30%为界,将样本城市分为下降超过30%的显著下降城市、下降值在5%-30%的缓慢下降城市、下降5%或上升5%的基本不变城市、提升5%-30%的缓慢上升城市、提高值大于30%的显著上升城市。则多数城市处于显著上升或显著下降的状态,保持不变的城市数量次之,缓慢上升或缓慢下降的城市数量最少,且变化显著的城市集中于大西南的四川和广西、东部和北部沿海地区、黄河中游地区的山西和河南(图6)。
2.3 中国城市环境治理效率影响因素分析
以2003-2009年样本城市投入指标和综合效率指数值为考察对象,利用Excel软件进行多元回归,其中,Y为城市环境治理综合效率指数,X1为环境污染治理投资总额,X2为城市环境治理基础设施建设本年完成投资额,X3为财政支出中科学和教育事业支出,X4环境和水利以及公共设施管理业从业人员。统计回归分析检验参数显示R2=0.929,所得回归方程的拟合优度和可信度较高。
Y=0.007X1-0.058X2+0.016X3-0.002X4+0.805 (1)
回归结果显示,城市环境污染治理投资总额、财政支出中科学和教育事业支出呈正相关,而从业人员和基础设施建设呈负相关,且环境治理基础设施和财政支出中科教事业支出对城市环境治理效率的影响更为深刻。科技投入和资本投入成为城市环境治理效率的关键影响因素,且前者为正后者为负,其可能的原因对于前者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目标提出后,我国加大了对科教事业及其研发的支持,对于后者是为应对上级检查和环评压力等导致城市政府重视环境治理基础设施的立项和项目建设,但对设施应用则不够重视,导致不少设施在建成后就处于闲置状态。另外,劳动和资金对城市环境治理效率的影响比较有限,但劳动力投入为负相关,我国人口众多的背景和多数城市政府为稳定社会而尽力提升就业率的政策可以作为解释。由此可见,对于城市环境治理效率不理想的城市,未来应该在提高设施利用率和进一步增加科技要素投入上下功夫。
将城市环境治理效率与城市规模(以人口规模为标准,巨型城市>1000万、特大城市300-1000万、大城市100-300万、中等城市50-100万、小城市城市规模类型>工业企业数>财政分权>人均GDP,说明在分权改革背景下,地方政府以扩大城市规模(土地和人口)、提高市民福利为使命,以加速引入工业企业为手段的发展方式对环境治理效率的优化产生了阻碍作用。偏相关分析显示:与相关系数相比,偏相关系数普遍减小,且基本保持负相关性,但相关程度排序变化为年末人口>人均GDP>城市规模类型>财政分权>工业企业数,人均GDP和工业企业数对城市环境治理效率的影响发生了特别明显的变化。值得注意的是财政分权从负相关变成了正相关,这一现象或可解释为:如果固化城市政府的“GDP政绩导向”,财政分权程度越高越利于城市环境治理效率提高,但现实却并非如此。
3 中国城市环境效率优化建议
综上所述,城市环境治理效率的提高要增加资金和技术投入、减少人力投入和提高资本利用率,尤其要关注技术投入和资本利用率提升。以城市环境治理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是否高于0.9为标准,将270个样本城市进行分为4类,即高技术效率-高规模效率的HT-HS型41个、高技术效率-低规模效率的HT-LS型84个、低技术效率-高规模效率的LT-HS型68个、低技术效率-低规模效率的LT-LS型77个。
投入冗余度是指保持现有产出水平不变的前提下,某城市可减少的投入量与原投入量的百分比。本文结合效率优化方向并以冗余度大于20%为界,将我国城市环境治理效率优化模式分为冗余度全小于20%的保持现状型、环境治理资金投入冗余严重的资金节约型、环境治理设施投入冗余严重的资本节约型、从业人员等人力资本投入冗余严重的劳动节约型、科学技术投入冗余严重的技术节约型5大发展模式。但部分城市不应也难以靠采取单一模式使得环境治理效率最大化,不少城市需双管齐下或多管齐下。因此,进一步将优化模式整合为维持现状型、资金节约型、双管齐下型、三管齐下型和四管齐下型(资金、资本、技术和劳动节约型发展模式同时使用)发展模式五类。其中,采取维持现状型和四管齐下型发展模式的城市均占48.9%,其余模式仅占2.2%;且采取维持现状发展模式的城市相对集中于大西南地区(尤其是四川)、东部和北部沿海地区、黄河中游地区(尤其是河南和内蒙)和长江中游地区(尤其是江西和湖南)。
4 结论与讨论
4.1 结论
本文构建指标体系,利用DEA方法对我国2003-2009年270个样本城市环境治理效率及其时空变异进行了深入研究,得出以下结论:
(1)目前中国城市环境治理效率普遍较低,2003年以来长期稳定于低值,且在波动变化过程中总体上呈下降趋势,效率分解规为模效率>技术效率>综合效率。
(2)我国城市环境治理效率时间序列变化和空间分异显著,但空间变异并不明显,长期保持了“大分散-小集中”的总体特征。
(3)技术投入和资本投入是提升城市环境治理效率的关键因素,且资本投入已呈负相关,城市年末总人口、城市规模类型、工业企业个数、财政分权和人均GDP对城市环境治理效率高低产生负面影响。
(4)以城市环境治理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是否高于0.9为标准,可将270个样本城市分为高技术效率-高规模效率的HT-HS型、高技术效率-低规模效率HT-LS型、低技术效率-高规模效率的LT-HS型、低技术效率-低规模效率的LT-LS型4类,且各类城市数量HT-LS型> LT-LS型>LT-HS型>HT-HS型。
(5)以冗余度大于20%为界,将我国城市环境治理效率优化模式分为冗余度全小于20%的保持现状型、环境治理资金投入冗余严重的资金节约型、环境治理设施投入冗余严重的资本节约型、从业人员等人力资本投入冗余严重的劳动节约型、科学技术投入冗余严重的技术节约型5大发展模式,且采取维持现状型和四管齐下型发展模式的城市均占48.9%,采取其余模式的城市仅占2.2%。
4.2 讨论
虽然我国一直在强调城市环境治理和保护,但本文的定量分析表明中国城市环境治理效率长期处于较低的水平。从本文的研究和中国城市环境治理发展的实际考虑,可得到以下启示:
(1)在现有的投入模式和水平上,中国城市环境治理存在着投入要素资源冗余的现象,因此适当的减少投入量和提高现有资源的利用率,这对于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可持续发展城市的建设不无益处,未来应重点关注城市环境治理基础设施等资本要素和从业人员等人力劳动要素的浪费。
(2)技术创新和教育投入与城市环境治理绩效的提高具有较高的相关性,因此加大治理技术、管理技术等技术创新力度是未来大势所趋。
(3)改革开放以来,权力逐步下放,分析显示权利下放对城市环境治理效率高低负相关,这与城市政府的“政绩GDP导向”不无关联,因此为提高城市环境治理效率和促进城市健康可持续的发展,改革政府“GDP导向”政绩考核方式应进一步深化。
参考文献:
[1] 王宝顺,刘京焕. 中国地方城市环境治理财政支出效率评估研究[J]. 城市发展研究,2011,18(4):71-76.
[2] 欧阳晓辉. 城市环境保护的相对有效性评价研究[J]. 长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6(1):35-38.
[3] 王俊能,许振成,胡习邦,等. 基于DEA理论的中国区域环境效率分析[J]. 中国环境科学,2010,30(4):565-570.
[4] 程丹润,李静. 环境约束下的中国省区效率差异研究:1990—2006[J]. 财经研究,2009,1:13-17.
[5] 王恩旭,武春友. 基于超效率DEA模型的中国省际生态效率时空差异研究[J]. 管理学报,2011,8(3):443-450.
[6] 杨俊,邵汉华,胡军. 中国环境效率评价及其影响因素实证研究[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0,20(2):49-55.
[7] 谭光荣,宋笑天. 我国环境治理中的财政支出效率问题探讨[J]. 科技管理研究,2007,9:71-73.
[8] 胡涛,张凌云. 我国城市环境管理体制问题分析及对策研究[J]. 环境科学研究,2006,19:28-32.
[9] 董秀海,胡颖廉,李万新. 中国环境治理效率的国际比较和历史分析——基于DEA模型的研究[J]. 科学学研究,2008,26(6):1221-1230.
[10] 马育军,黄贤金,肖思思,等. 基于DEA模型的区域生态环境建设绩效评价——以江苏省苏州市为例[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7,16(6):769-774.
[11] 郭国峰,郑召锋. 基于DEA模型的环境治理效率评价---以河南为例[J]. 经济问题,2009,1:48-51.
[12] 殷福才,. 巢湖污染治理投资的环境效益评价[J]. 环境科学动态,2003,4:1-2.
[13] 杨竞萌,王立国. 我国环境保护投资效率问题研究[J]. 当代财经,2009,9:20-25.
[14] 吴育华,卢静. 城市环境保护工作效率评价[J]. 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4):245-249.
[15] 杨斌. 2000—2006年中国区域生态效率研究---基于DEA方法的实证分析[J]. 经济地理. 2009,29(7):1197-1202.
[16] 邓波,张学军,郭军华. 基于三阶段DEA模型的区域生态效率研究[J]. 中国软科学,2011,1:92-99.
[17] 张秀义,周爱国,闫来洪,等. 胜利电厂一期工程环境影响回顾评价—污染源和污染治理措施的回顾评价[J]. 中国环境检测,1996,12(6):30-34.
[18] 李靖,程丹润. 基于DEA-SBM模型的中国地区环境效率研究[J].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32(8):1208-1211.
[19] 李静. 中国区域环境效率的差异与影响因素研究[J]. 南方经济,2009,12:24-35.
[20] 国腾云,徐勇,王志强. 基于DEA的中国特大城市资源效率及其变化[J]. 地理学报,2009,64(4):408-416.
[21] 马晓龙,保继刚. 中国主要城市旅游效率的区域差异与空间格局[J]. 人文地理,2010,1:105-111.
[22] 魏权龄. 数据包络分析(DEA)[J]. 科学通报,2000,45(17):1793-1808.
[23] 魏权龄,评价相对有效性的DEA方法-运筹学的新领域[M].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8.
[24] Cobb C W, Douglas P H. A Theory of production[J].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1928, 18(1): 139-165.
[25] Paul M Romer. Increasing returns and long-run growth[J]. Jouranl of Political Economy, 1986(94):1002-1037.
[26] Lucas Robert E. Jr. On the mechanics of economic development[J]. Jouranl of Monetary Economics, 1988, (22): 3-42.
[27] 方创琳,宋吉涛,等. 中国城市群可持续发展理论与实践[M]. 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231.
[28] 彭文斌,刘友金. 我国东中西三大区域经济差距的时空演变特征[J]. 经济地理,2010,30(4):574-578.
[29] 马洪,王梦奎. 中国发展研究(2003版)[M]. 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3.
The Evaluation of Urban Environmental Governance Efficiency of China and Its Temporal-Spatial Changes Study
WANG Qin1, GUO Feng1, XU Xin-yu2, LI Wei-wei2
(1. Lanzhou University Key Laboratory of Western China’s Environmental, Ministry of Education, Lanzhou 730000, China)
2. College of Earth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s, Lanzhou 730000, China)
篇10
关键词:城市现代化;社区建设;公共精神
一、现代城市社区建设和公共精神培养的价值关联。
社区是我国城市管理实施“两级政府三级管理”的行政框架内最基层单位,随着改革开放以来经济体制改革和户籍制度的改革,地域界限打破,人口可以自由流动,基层单位实体渐渐分化和消解,原来传统的“单位人共同体”“地域人共同体”已渐渐变身为“社区人共同体”。 现代社区共同体是由来自于不同地域环境和行业的具有不同价值观念的差质人口所组成的, 特别是长沙作为省会和中部发展快的城市,吸引了来自于各地、州、市和全国各地的人才定居或参与长沙现代城市的建设,这些不同异质的人共同生活在同一社区,因为个体差异降低了邻里关系情感认同,增加心理上误会和矛盾,其认同危机影响社区共同体建设。加之社区行政化倾向导致居委会工作模式成就、工作方法简单,社区居民大多是在不了解前提上被动性参与社区事务,随意性大,导致居民对社区事务参与意识淡薄,社区公共精神上弱化和忽视,影响社区公共精神提升。
特别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总目标,各级部门越来越受重视社区建设。在城市化进程中,长沙城市化快速发展拆解原有的地域关系纽带,单位集体记忆和情感归属日渐远去,个人与社会关系网络发变化。为适应长沙新形势社区建设需求,培育社区公共精神以促进社区建设与和谐发展,进而提高长沙市基层社区治理体系、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此课题研究具有重要实际意义。
二、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概况
(一)西方:学术界针对社区研究有的两种不同倾向:
①一种是针对城市社区中邻里关系变化进行研究所形成两种对立的社区消失与继存的理论。以滕尼斯、韦伯等社会学家为代表的社区消亡论和以美国社会学家甘斯、刘易斯为代表的“继存论”;。前者认为社会分化结果是人们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差异增大、社会认同感降低使得传统社区存在基础丧失。后者认为认为传统社区不能完全否定和消亡,在城市化过程中城中村居民生活方式和精神情感与外面的世界并无多大影响。②另一种是社区解放论。费舍尔、费尔曼和雷顿在20纪70年代运用社会人类学网络研究的理论研究城市社区的变化。强调现代城市社区人际关系应从地域局限中解放出来,有应该更广网络,开启了新的网络研究视角。
(一)国内在中国社区概念的研究上:、吴文藻等人创立了“社区”概念和研究社区的范式。对社区研究近年来有几种不同观点:
①,社区共同体包括地域性共同体、文化共同体、利益共同体和精神的共同体,社区精神文化是从生活共同体提升到精神共同体的关键。社区自身就可以实现自我管理、教育、服务、约束来实现社区公共生活有序化。
②公共精神是一个庞大的体系,是社会成员在公共生活中对人们共同生活行为准则、规范的认可,并体现于行动上的遵守和执行。从道德上而言,公共精神是以利他方式关心公共利益的态度和行为方式。有的学者认为它是超越个人狭隘界限和个人直接功利目的关怀公共事务的精神境界和行为态度,它孕育并镶嵌在特定的社会架构和文化土壤当中,并不断地影响、修复、变迁着特定的社会结构。有的学者认为公共精神是孕育于人类公共生活之中的,位于人类内心深处的基本道德和政治秩序观念,态度和行为取向,以公共性作为价值基石,表现为社会成员对公共事务的积极关怀和参与,对公共生活的热情融入和,对政治社群的虔诚认同和归属。
综合来看,国内外这些学者的相P研究,对课题组展开社区共同体建设与公共精神培育研究颇具借鉴价值和启发意义。国内著名学者如秦宣、韩庆祥、张雷声、刘书林等近年来也高度关注城市化社会发展、共同体建设和核心价值观提炼与培育等问题,深刻回答了城市化社会发展的诸多重大问题,其观点不仅为此课题开启了研究思路,而且提供了坚实的理论支撑。
国内外研究尚存在些许不足和遗憾:①侧重社区共同体或公共精神某一方面的研究,欠缺综合性的研究;②;对应到长沙社区公共精神的培育路径研究还较缺乏;③长沙社区公共精神培育策略的评价指标体系缺乏研究。
三、长沙社区建设中公共精神的现状分析
长沙作为省会和中部发展快的城市,吸引了来自于各地、州、市和全国各地的人才定居或参与长沙现代城市的建设,这些不同异质的人共同生活在同一社区,因为个体差异降低了邻里关系情感认同,增加心理上误会和矛盾,其认同危机影响社区共同体建设。加之社区行政化倾向导致居委会工作模式单一、工作方法简单,社区居民大多是被动性参与社区事务,随意性大,导致居民对社区事务参与意识淡薄,社区公共精神上弱化和忽视,影响社区公共精神提升。
(一)社区公共精神培育包含培养独立人格、民主法治精神、公平正义、社会责任、社会公德、自控自律意识六个方面。但是长沙社区存在公共精神缺乏现状:
首先是社区意识比较单薄,从而存在对社区的认同危机,从1996年至今长沙实行单位住房货币化,原单位的福利房通过房改后成为人们有使用权的私有房,住房都是单位人,后来随着房地产的飞速发展,人么需要换更大更好的房子,所以出现将原有从单位购买的房子进行转手买卖,这样使得原来的单位人集中居住的状况变为各种外来人员杂居的现象,这样彼此因为不同的需求而再生的居民社区成分相对复杂起来。经过对社区居民的100份问卷调查结果分析:其中因为邻里彼此不熟悉,即使门对门也不往来不熟悉的占40%。甚至因为工作的时间不一,有20%的问卷说几个月都没看见邻居。这样一来,因为居民间彼此陌生,对房前屋后和楼道的的公共卫生、共有园林的保护等公共环境也漠不关心,缺乏对居住环境的爱护和维持的公共情怀,乱放乱丢垃圾的现象常见。邻里之间缺乏相互帮扶和相互关照的共同意识,还因为出租房客的成员复杂性,以及其不同的生活习惯,更增加了相互交流和沟通难度。这种复杂情况得邻里相互很难融入在一起,引发了社区共公共精神的认同危机。
其次社区居民公共参与公共活动的自觉度不多,更难得经常性开展。为了增加社区粘合度和凝聚力、增进交流和邻里情感,即使有社区热情发动居民一起参与的社区公共活动,也常出现参与度很少,多数居民抱着看热闹的心理或不理不睬的尴尬局面,收效不大。
再次是社区建设的困境:社区主体、社区自治、社区服务、社区参与、社区文化等困境。
社区主题因为社区主体的结构先对变化,原来有单位管理的变成了社区自治,社区管理机构一般带有政府行政性,社区划分不够合理,管理的区域比较大,人员与管理区域不匹配,加上社区工作人员素质偏低,工作方法简单、宣传较少,基础设施不足,提供的服务还不能满足社区居民的需要,供给缺口大;加之社区机构与政府和住区物业管理理顺不足,一有问题,就是“临时抱佛脚”,解决问题也是出现“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现象。没有形成规范的社区管理机制。城市社区的行政化严重常常限制了社区自制能力的发挥。
最后社区法制建设滞后,与社区配套的法律法规还不够完善,社区建设的运行缺乏良好的法制环境。导致社区生活、社区服务、社区公益保障、社区的公共精神的加强缺乏制度保障,公共活动难以开展,居民的公共文化难以普及。
(二)是长沙城市现代化建设中需要加强社区公共精神的构建。
随着长沙城市的发展现代化,长沙市政府确立了“建设国家级中心城市”的宏伟规划,迫切需要加快长沙城市的的现代化建设体系;而作为长沙城市建设的的重要内核构成细胞就是的社区建设,可见社区现代化建设尤为重要。而社区公共精神的缺乏现状与现代化社区建设是极其不协调的,所以加强对社区建设,重点是社区公共精神建设,才能带动公共意识、公共服务、公共设施的完善和公共文化的和谐,构建和谐的现代社区。社区公共精神的建设对策和路径有如下几点:
1、营造浓厚的社区意识,搞好社区服务,增强社区居民参政议政的积极性。建立社区通信录和社区现代QQ群和微信群,加强社区公共活动的广泛性,提高消息发散性和居民知情权,扩大活动的居民参与度;建设齐全社区公共服务设施。
2、理顺社区建设管理体制,加强居民自制组织建设,争取处理好社区自治组织与政府和物业之间关系。加强社区法制建设和立法工作,重视社区制度化建设。争取处理社区和政府行为之间的联系,加强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选拨优秀的专业社区管理和服务人员,提升社区管理质量,引导居民参与社区的公共事务。
3、社区要加强所辖居民区的物业和业主委员会之间的联系和沟通,通过协同合作加强社区建设,发展社区服务,增强社区服务的多样性、社会化和产业化。
4、推社区管理创新,加强社区民主自治。学习广州和香港等地的社区公共精神建设的经验。建立以政府为主导,建立社区与非政府组织的物业和业主委员会为主体的社区管理体制,突出政府的服务职能,形成以民生为重点、以服务为导向的公共服务体制,丰富社区建设的服务内容的宽度和广度,构建以儿童入园、一站式医疗服务和康复、学习和生活娱乐健身等多形式的服务体系。按权力下放中心下移原则,制定法律法规,协调社^主体之间的利益关系。
5、建立社情民情表达机制,充分发挥老龄群体对公共精神余热的作用。重视大学生公共精神。充分发挥中国传统文化的作用、彰显社区管理善治理念、构建地域共同体、利益共同体和意义共同体、加强行政性复合与自主性合作、结构异质性与社区凝聚力包容共享致力形成社区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组织体系和氛围。
6、加强社区的资金和人才投入,设立社区服务基金,大力培养非政府的社会服务组织,形成以“政府投入为主,社会支持”为辅的多元体制。
7、加强社区队伍建设,推进社区人员向职业化和专业化的发展,从而推进社区公共精神建设。充分发挥党和政府引导作用。政府介入方式转变维护和体现了社区共同体及其成员的自主性。培养社区意识,重建公共精神,这也是社区核心和关键。充分发挥居民公共精神与社区意识的能动性和创造性,建设一个充满尊重、关心和爱护的和谐社区,是解决认同危机的关键。让公共精神成为是社区建设中不可估量的无形资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