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绿地管理范文

时间:2023-10-18 17:39:4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城市绿地管理,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城市绿地管理

篇1

关键词:城市绿地;养护管理;问题分析

1 绿地管理人员差距大

在城市绿地层面上,首先被受关注的是人,是露天作业的绿化管理人员。他们与环卫工人有着天渊之别,因岗位要求严格,必须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才能够担此任务,但目前绿化管理人员大多没有经过专业培训,缺乏专业性,对于不同植物该如何处理,植物出现哪种情况需要上报管理系统,他们一窍不通。此方面没有受到单位企业的重视,造成人员流动性大,从业时间短,经验严重不足的情况出现。

2 应急措施不完善

绿地具有其地理位置的特殊性,它们作为城市的外衣,每日都经受着磨练。城市遭遇大雨、暴雪、狂风或干旱等天气时,植物生命受到威胁,面临损害破坏。因为缺少管理预案,难以对已经受损的植物进行抢险,养护管理单位应该具备设备、材料和用具,以便在大雪天气时能够及时清理积雪,对狂风中倒塌的树进行切割。

绿地被人为损坏后,绿化施工企业和管理单位并没有执法权,也就是毁掉树木没有达到立案的条件,在夜间车辆冲撞破坏的绿地未能追究肇事者的责任。这增加了企业单位的管理难度,因此必须与政府机关联合起来做出预案处理。

3 监督机制不完善

缺乏完善的监督管理的制度,现行的制度难以有效执行,以至于造成了管理混乱的局面,这绝大部分是人为的因素。监督部门大多是政府职能部门,政府绿化主管部门作为城市绿化管理的职能机构,应该主导整个城市绿化的方向,是各个企业单位的龙头大哥,也是一个城市绿化养护水平得以创新和提高的关键。但是监督部门相互之间缺乏沟通和控制,有时造成一个政策出于多个部门。多部门管理,相当于缺少管理,造成不同的带领队伍、不同的领导、不同的管理人员给出不一样的指示要求,往往让企业单位措手不及,思路缭乱,不断重复做无用功。

4 考核标准不健全

在《城市绿地规范化管理考核细则》中,包含养护、绿地环境、质量要求、安全与文明作业和监督管理。养护所占比重是60%。但在各城市细则中都存在一个问题,只说出对城市的要求,却没有合理的指导意义。譬如考核标准中的植物生长壮健,无病虫害,这其中便有三处企业单位摸不着头脑的地方,壮健标准?植物病的概念?虫害的划分?因为不同的植物有着不一样的养护要求,不能用笼统的几句话做出考核要求。

绿化植物的管理标准应该在于植物的特性是否得到充分的发挥。不同的气候和地理条件都有着不一样的效果标准,需要把各种因素在考核标准中得到体现。

5 分类管理不规范

绿地管理是一件技术性、专业性强的工作,绿地的分类管理是完成管理目标的前提。绿化管理需要精细化管理,所以需要分类管理。按照面积计算分类,是一竹竿打一船人的管理方式,既然有必要精细化管理,在分类上就必须清晰明了并且客观。需要把绿地内的植物细化分解,放入分类管理中。如果只是把绿地管理和行道树管理划分开,那么仅一种管理方式是不够规范的。按照绿地面积计算管理费用,则会使企业单位的积极性和热情大打折扣。

6 无定额支持

费用是绿地管理企业单位的着眼点,但是各地绿地管理费用的计算方式只是沿用政府指令性文件的暂定费用,在执行时缺乏计算依据。绿化工程定额无法明确,将会影响到各种植物和起挖植物的施工定额及管理定额。绿化管理比工程施工还要重要,管理是周年性的工程,必须长期保持从业人员、设备、工作状态,以确保绿化管理的质量。能够作出定额支持,那将是确保管理质量的基本条件。管理费用未能保障,但企业单位偷工减料以确保费用,如此一来对城市的危害极大。

7 市场化管理太快

现行的城市园林绿化养护管理有三种模式,一种采用事业单位管理模式;第二种是市场化管理模式,也就是通过招投标方式将具体的养护工作承包给企业管理;第三种是双轨制管理模式。现在基本趋向城市管理改革过度,全面开展市场化管理。但其实根据以上几点,标准未能完成统一,那么作为资质专业企业的考核并不到位,如此一来只会成为商官利益提供便利。

以上种种只是抛砖引玉,需要在长期的城市绿地养护管理实践中吸取经验,进行新的探讨。绿化是城市文明程度的体现,也是市容市貌的体现。政府主管部门不能忽视,企业单位同样应加强各项管理,展现出优秀的园林绿地建设管理水平。规范绿地管理行业标准刻不容缓,必须尽快更好地开展起来。

参考文献

1 贺金虹.城市绿地建设现状综述[J].科技资讯,2009(10)

篇2

关键词:城市绿地;管理;养护

1 引言

随着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城市内部空间不断重组、城市外部空间不断扩展。尽管城市区域占整个地球面积的比例不大,然而快速的城市扩展与土地利用景观格局变化将影响人类世界和自然世界的转换,带来严重的城市生态环境问题。要解决目前自然和人类的不和谐发展问题,需构建一个满足城市居民和城市生态环境需求的、可持续的绿地系统。构建人和其他生物都宜居的城市,使人与自然在城市中和谐共存,是新时期人类所面临的共同任务,也为城市绿地的建设与管理提出了更高的时代要求。城市绿地是城市的绿色基础设施和重要的城市生命保障系统,是反映一个城市生活质量的重要指标,对保障城市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和维护居民身心健康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 绿化树种的选择及配置

(1)树种的组成,要抓好树种的选择和控制。这方面有许多经验值得借鉴。目前,控制树种组成已成为城市绝对化-个尖锐的中心问题。如五家渠市以乡土树种香梨树为主,地面进行花灌木草坪相互搭配,采用树种为红宝石、水蜡、朝鲜黄杨、美人梅等。这就是采取树种多样化,增加基因库的基因数量,以提高城市街道绿地系统对自然灾害的缓冲能力,系统基因越复杂,这个系统就越稳定的生态学原理,每一个树种的数量最好不要超过树种组成总量10%~15%。这样就算其中一个树种受到自然灾害严重为害时,也不至于造成太大的损失。

(2)控制树种组成最直接方法是建成城市街道绿地的总体规划。在树种平衡考虑种植场地和社会因素的基础上,制订出长期的总体种植规划。然后,按计划进行种植施工,不得偏废。要求苗木生产基地慎重对待,摸准行情共同配合,生产出多种多样、符合标准的绿化用苗。

(3)树种的选择要结合市区街道绿地的规划设计,先要“识地识树”才能“适地适树”。在城市绿地建设中所考虑采用的植树种类和设计的种植位置,都是采用最少妨碍城市有关部门的活动,最大限度地满足植物生长所需的环境条件。而在城市的繁华地带要进行相应的绿地种植存在较多的困难,植物赖于生存的环境条件,如生长空间和土壤是非常严酷的,人为的踩踏、汽车尾气的排放等,都直接影响树木的生长,所以,该区域采用耐干旱抗性强的树种,如圆冠榆、山楂、刺柏等乔木以及榆叶梅、美人梅等花灌木进行穿插搭配种植。植物就会适应这区域的恶劣环境。

(4)在繁华区城行道树的种植要综合平衡,定点种植时,要考虑周围的环境。商店主要入口或陈列橱窗前面不宜种植。人流密度大的区段,如公共汽车站、停车路段,行道树带内的地表宜作建筑材料铺装,必须种植覆盖植物或灌木。而有地下障碍物、不宜挖穴种植的地方,可使用容器或堆砌种植床进行绿化。在有限的土壤空间种植的主要问题是加强灌溉,铺设覆盖物,地段要设计合理,落实保养措施,容器和种植床也可培养出形态优美的植物。

3 街道绿地建设管理的重点

(1)增强与限制树木的生长已构成了矛盾。既要保持植物的茁壮又要限制生长,使这矛盾得以统一,是值得科技工作者研究解决的问题。然而,如何控制植物不受损害,更是绿地建设管理急需解决的管理问题。控制树木不受损害包括采用防治和休整措施。修剪以防止许多损害发生是必要的。目前,对树木的修剪尚未造成过大的损害,但对伤口末已于处理。随树木的生长,修剪的枝条伤口创面越来越大。如不做处理,将会影响伤口愈合,一旦受到病毒的感染,势必引起树干腐烂,降低抵抗其他自然灾害的能力。因此,在修剪的时候,除掌握正确的修剪方法外,应采用封闭剂封闭伤口,可以减少因修剪所造成的水分蒸发、伤口感染等损害。损害的防治害包括减少自然灾害所造成的损失。

(2)新疆街道绿地仍然受到干旱的困扰。新疆地区气候干旱,街道部分绿化带较窄,雨水少,只有加强浇水是抗旱最有效的方法。但是全面迅速铺开才能见效,同时,还要掌握好浇水量和浇水时间。其中,较为先进的方法是采用自动喷灌或滴灌;主要是在较短时间内保持限定的水量,容易控制,又可以增加喷水景观,减少管理人员。从长远的经济效果和景观效果来看,采用这种方法才能与现代化城市建设相适应。

(3)在控制街道绿地不受损害的过程中,还可以结合修剪防止树木大小的分化。通过修剪整形,处理树干洞穴、破损和伤口,这对于古树名木的保护尤为重要。损害的控制必须与管理,包括树木合理种植、合适的修剪、保护树木的健康成长和病虫害的防治等工作结合起来才能发挥作用。

4 绿地建设管理要科学化、规范化

4.1 为绿地养护立法

我国现行法规、条例对绿化建设和配套建设有了具体的规定,对侵占绿地、破坏绿地、砍伐树木的行为也有了处置的规定。但是,对“失养、失管”慢性摧残绿地的现象却没有调控措施。应该建立面向全社会绿化养护的规定。《城市绿化条例》应建立相配套的可操作的细则。一切企事业单位和公民,不但要依法建设绿地,种植树木,而且要按照一定的质量标准,负责把各自辖区内的绿地、树木养护好、管理好,以强化绿地保护。应依法进行检查督促。表扬鼓励那些绿地养护好的单位和个人,督促和处置那些养护达不到养护质量标准的单位和个人。

4.2 统一绿地养护标准,科学调整绿化带配置结构

(1)针对绿地品种单一、规格单调、拥挤不堪、病虫害发生较多等情况,按照分期实施,逐步调整的原则,调整绿地结构、品种、树种。丰富植物品种,可形成疏密有致、层次丰富、物种多样的自然景观。按生物的自然规律调节生长,使绿地内的生物和环境和谐统一,达到良性循环。修剪的枝叶、草茎经粉碎后撒入绿化带内,即覆盖了地表,减少了蒸发,防止土壤泛碱,又节约了成本,增加了土壤内的有机质含量。

(2)园林绿地规划建设和养护需要一定资历的园林企业去操作。不管在立法中还是领导阶层都应得到重视。只有这样,才能保障绿地“三分种,七分养”。

(3)制定绿化养护经费定额。绿化养护经费定额,是实现绿化养护质量标准的资金保障条件.是核定养护成本、核拨绿化经费的依据。养护经费定额,要与养护质量标准相对应。也要按照不同的绿化类型和养护等级分别制订。

4.3 扶持绿化养护企业

面临绿化面积大量增加的趋势,应该改变那种各家各户分散经营。类似“小农经济”的操作方式。要建立绿化养护服务企业,使常规抚育、病虫害防治、树木调整花卉布置等项目,都进行社会化生产,集约化经营。为此,为提高城市绿化质量,应扶持兴办绿地养护企业。

4.4 提高绿地养护的科技含量

目前绿地养护手段落后.操作技艺大都采用传统的方式。沉重的体力劳动在养护操作中占很大比重。养护质量的评定无标准和等级,只凭主管人员的判断,缺少科学的检测。提高绿化养护质量的关键,是要提高科学技术水平。绿化的发展需要研究绿化养护的科学技术,进行土、肥、水、种植、保护技术的创新,要舍得投资更新养护技术装备,要重视对养护技术人员的培养。尤其要提高一线养护工人的技术水平,改善待遇,稳定队伍。

参考文献:

篇3

关键词:再生水城市绿地微灌

Abstract: based on the existing urban green space large water and waste water etc,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recycled water utilization of urban green space meaning and function, the processing technology, microspray irrigation water saving design and engineering application. Summarizes the city green land reclaimed water microspray irrigation system design method of the general planning of the urban green space with reclaimed water of micro-irrigation technique of finding new combining site.

Keywords: renewable water micro-irrigation urban green space

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再生水,是指城市污水经适当再生工艺处理后,达到一定水质要求,满足某种使用功能要求,可以进行有益使用的水[1]。是指工业废水与生活污水进入城市污水处理厂经二级或二级以上处理后排放的水的总称,是减少污染源、解决城市缺水的有效途径之一。灌溉是再生水利用的重要方面,发达国家已大量使用再生水代替饮用水灌溉绿地[2]。城市绿地的灌溉要求较农业灌溉复杂得多,因绿地的类型多(草坪、花卉、树木等),对灌溉水量、位置、浇水方法等各不相同,采用传统的地面灌溉不仅极大浪费水资源,而且难以满足灌溉要求。因此,探讨城市绿地的再生水灌溉技术尤为重要,将城市污水经深度处理后进行绿地灌溉,已经成为解决城市缺水、提高水资源有效利用率的一条重要途径。

一、城市绿地利用再生水的作用与意义

1、节水是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重要策略,从开源节流角度看,利用再生水属于开源。估算表明,城市供水量的80%变为城市污水排入管网,若将这部分水回收再处理,约70%可以安全回用。按照此比例推算,城市供水量的56%可以变为再生水,可替换出等量的优质自来水,避免高水低用现象,并能解决城市用水量的多半,是一项重要的水资源。

2、城市污水处理后水质相对稳定,比长距离引水、海水淡化、雨水利用更具实际意义,并且不受气候等自然条件影响,而且可就近利用,只要处理得当就可以成为可靠的城市第二水源,在城市用水中,是一种具有重要发展潜力的水资源。

3、城市污水是一种水资源,污染程度较轻,和自来水量几乎相等的城市污水的部分中只有O.1%污染杂质,其余的绝大部分是以水源的形式存在,成为城市的第二水源,如能回用,将大大节省自来水的供应量,还能减轻排入河湖水体的污染,即解决了供水紧张,又改善了环境。在缺水地区和干旱年份再生水的应用更是解决水慌的有力可行之策,是保护水资源”增值”的有效途径,城市污水资源化既可以消除对水环境的污染,又能促进生态的良性循环。

4、再生水利用是城市环境美化的主要水源,对城市的生态建设,具有更为现实的意义和巨大的潜力。再生水在城市用水中除可用于公园、街道、消防、冲厕和冲洗地面等外在美化城市环境方面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5、再生水利用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体现,是水资源节约型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是当代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城市污水的处理和利用正是实现城市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节水是实现水资源优化配置与可持续利用的前提和关键,建立节水型社会是水资源管理的重要内容。

二、城市绿地微灌的再生水处理工艺

1、再生水用于城市绿地灌溉的水质标准

灌溉绿地使用的再生水,其理化指标和卫生学指标限值必须符合GB/T 25499―2010《城市污水再生利用绿地灌溉水质》中表1的规定:

2、城市绿地微灌的再生水处理工艺

(1)工艺流程

应用于城市绿地微灌的污水处理工艺流程为:预处理、二级处理和后续处理。污水再生全流程工艺[3]如下:

城市污水―曝气沉砂池―MBR反应器―消毒调节PH-快速滤池-再生水。

(2)工艺流程说明

预处理工艺:格栅处理、泵房提升和沉砂处理。二级处理工艺:应用膜生物反应器MBR(膜分离技术和生物技术结合的新工艺),主要利用膜件进行固液分离,截留的污泥或杂质回流(或保留)至生物反应器中,处理的清水透过膜排水,构成了污水处理的膜生物反应器系统,膜组件的作用相当于传统污水生物处理系统中的二沉池。一般情况下,城市污水经MBR处理后,ω(COD )Cr小于30 mg/L、氨氮小于l5mg/L、ω(BOD )5小于5 mg/L、ω(SS)小于10 mg/L,浊度小于0.2mg/L等,各项指标均低于国家《生活杂用水水质标准》和微灌技术要求用水标准。

MBR系统的特点是规模可大可小,小装置可用于一个家庭,大型装置日处理量可达数万m3 ,可完全满足城市不同小区污水再生和就近回用。

后续处理工艺:对处理后的水进行消毒和pH值调节处理,出水的卫生学指标应达到再生水用于绿地灌溉的水质标准要求,出水的pH值应在5.5~7.5之间。

三、城市绿地的再生水微灌技术

微灌是高效的节水灌溉技术,主要有滴灌、微喷灌、小管出流灌和渗灌4种[4],其社会和经济效益显著。再生水利用于城市绿地灌溉,并与节水技术相结合,更具有极高的社会和经济效益。城市绿地往往是草坪、花卉与树木混种。对草坪上树木、花卉的微灌设计必须考虑许多因素,除一般灌溉系统所要考虑的因素外,还要考虑各种植物的需水量、各种植物要求的滴喷头数、滴喷灌设备的选择、支管水力学、水源质量、灌溉制度及设备的长期维修等。

用于城市绿地灌溉的微灌系统,一般包括控制系统、遥控阀和配水系统。控制系统是用于控制滴灌和微灌两种系统的电子控制器,它既能控制灌水周期短且重复的微喷灌系统,又能控制灌水周期长的滴灌系统。遥控阀一般选用电磁阀,全套滴灌遥控阀装置还包括过滤器(设在每个支管前)、调压器及承插式连接件。遥控阀以下的配水系统由支管复式接头、控制阀、装滴头的支管和冲洗堵头组成。由于有时树木在整个地区分布无规律,滴灌支管中可能出现水力不平衡现象,故在滴灌支管上应安装控制阀来进行必要调节。控制阀的下游是装有滴头的支管,支管埋于地下,通往每一棵树、花卉,滴头均匀地布置在每一棵树、花卉的周围。滴头为倒钩装配,由于灌木区或草皮区的植物位置不规则,故采用压力补偿式,单出口。滴灌支管上的冲洗堵头用于日常维修时冲洗支管,并可在该处测压。

城市绿地采用微喷与滴灌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灌溉。微喷用于草坪,滴灌用于树木、花卉等。

四、结语

城市绿地利用再生水保护了地下水资源和地表水资源不受污染,促进了污水再利用和节水灌溉事业的发展,适合干旱缺水地区种树种草,符合开发西部的退耕还林、保护环境的发展趋势,具有良好的生态环境效益。通过对城市污水的再利用,一方面培养了人们节约水资源,保护环境的理念;另一方面有利于国民经济GDP的增长,是造福子孙后代的重要战略,也是现代文明的重要体现。

城市污水经膜生物反应器MBR处理和适当深度处理后,其出水水质完全满足城市绿地灌溉要求[4]。针对目前城市绿地灌溉技术落后、浪费水严重问题,提出的将再生水与微灌节水技术结合起来灌溉城市绿地技术可行。随着该技术的推广应用,将对污水再利用、保护环境和节约水资源起到较大的推进作用。

参考文献:

[1]国标GB/T 25499―2010,再生水回用于景观水体的水质标准

[2]王昌俊,韩烈保,苏德荣,等.再生水用于都市绿地灌溉的研究进展[J].环境污染与防治,2005,7(4):256―258.

[3]王瑛.城市绿化带污水微灌技术应用[J].排灌机械,2002,4(2):25~ 27.

[4]苏德荣,韩烈保,尹淑霞,等.解决城市生态绿地灌溉用水的途径[J].节水灌溉,2005(4):10―13.

篇4

关键词:绿色施工、降低成本

1、前言

现代建筑市场的竞争实际是综合实力的竞争,综合实力的高低则具体反应在施工现场、质量的管理水平。随着施工技术的不断创新,先进模板体系的出现,清水混凝土工程的需求已不再局限于道路桥梁厂房和机场,在民用建筑中也得到了许多的应用。清水混凝土从合理的施工技术和工艺、先进的模板体系、巧妙地局部处理,使混凝土表面平整光洁,不用再抹灰找平,节约大量的水泥、砂子,减少结构面积,增加使用面积及净空高度,减轻建筑物荷载,减少大量建筑垃圾,有利于保护环境降低工程成本,满足了人们对质量环境意识的不断提高,对提升建筑行业形象,创建绿色建筑、绿色建筑企业,也起到积极推动作用。我单位近几年来承担建设了几栋高层建筑,但均没有达到清水混凝土的要求,下面就山水庭院2#、 4#、9#、10#高层住宅未达到清水混凝土的施工进行分析对比总结,为下一步在工程施工中推行清水混凝土施工奠定基础。

2、工程概况

2#建筑总高度59.500m,地上十八层,地下为一层,建筑面积为22698,全剪力墙结构。4#建筑总高度59.500m,地上十八层,地下西单元为一层,中、东单元为二层,建筑面积为15615.79,全剪力墙结构。9#建筑总高度97.29m,地上三十二层,地下二层为设备用房;建筑面积为48151,全剪力墙结构。10#建筑总高度97.29m,建筑面积为55436,全剪力墙结构。

3、模板体系

3.12#、4#的模板体系:剪力墙采用租赁的改装大钢模,顶板与梁采用10厚竹胶模板,4×10木龙骨立放,间距250,木龙骨搁在钢管上,支撑用碗扣脚手架加微调螺丝杆,立杆间距为1.2×1.2m,步距为1.5m,扫地杆距离地面为20cm;

3.29#、10#的模板体系:剪力墙采用15多层板,内楞采用4×8木龙骨,间距250,外楞采用2根48×3.5钢管,间距400mm,对拉螺杆间距600mm;顶板与梁采用10厚竹胶模板,4×10木龙骨立放,间距250,木龙骨搁在钢管上,支撑用碗扣脚手架加微调螺丝杆,立杆间距为1.2×1.2m,步距为1.5m,扫地杆距离地面为20cm;

4、施工情况:

4.12#、4#施工情况:墙体模板采用定制的大钢模板,阴角部位采用专用阴角模,角模与大模之间留2mm间隙,便于安装时调节,采用普通脱模剂,按正常情况大钢模体系的施工进度快,模板拼缝整齐,对拉螺栓孔眼排列规律整齐,几何尺寸精确,互换性好,面板平整光洁;但是钢模板重量大,相对笨重,投资大,对垂直运输工具的依赖相对大,需要配足垂直运输工具才能满足施工要求,同时墙和板要分开浇筑混凝土,混凝土运输必须有保证。混凝土剪力墙的垂直度、平整度基本达到验收规范要求,阴阳角及与顶板相连接处的细部还有些不到位,经过局部处理可以不抹灰披腻子,2#、4#高层住宅楼模板体系采用大钢模基本做到不抹灰披粉刷石膏,没有达到清水砼墙面只披腻子的效果。

4.29#、10#施工情况:剪力墙及挡墙模板采用15厚多层板作为模板,支撑体系为碗扣满堂脚手架;内楞采用5×10龙骨,间距为2502#、4#,外楞采用2根φ48×3.5钢管,间距为400,对拉螺杆采用φ14,间距600同时为了保证墙体的厚度,在每个对拉螺杆旁边绑一根长度与墙体厚度相同的φ12钢筋。9#、10#高层住宅楼每月施工四层,工期基本能够保证。混凝土剪力墙的垂直度、平整度及表面观感刚开始使用新竹胶板时还可以,周转几层后质量有较大的下降,阴阳角及与顶板相连接处的细部控制就更差一些。

5、未达到清水混凝土原因分析

5.1、在项目管理中思想上存在清水砼模板体系投入多,施工过程要求精细,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相对工期长,而且以我们现在的管理水平达不到清水砼效果。所以潜意识里就有抵触清水砼施工。

5.2、承揽的工程多是开发商的任务,往往工期紧,资金差,付款比例低。在劳务队选择上受到限制,优质的劳务队价太高项目难以承受,价格低的劳务队管理水平不高,技术素质相对低。

5.3、由于资金缺乏,拖欠劳务费,造成劳务队的管理困难,特别是出现一些质量方面的问题处罚力度低,监管措施不到位。

5.4、工程利润低,相对应模板体系的投入不想太多,特别是竹胶板周转次数太多,超过规定使用要求,无法保证工程观感质量。大钢模多采用租赁,厂家都是将已往工程用过的模板进行改装,许多部位不合适。

5.5、项目年轻管理人员素质低,看不出施工中存在问题,过程控制不到位,特别是阴阳角、顶板接茬一些重要部位。

5.6、施工工艺、程序还存在不合理现象。

6、总结与改进

6.1、加强质量管理意识,使每一位管理人员特别是项目经理从思想上真正认识到清水砼给工程带来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6.2各专业工程师和质检员对工人操作过程的质量状态巡回跟踪检查,班组质检员负责指导和监督操作工人进行自检、互检、交接检,人人都有质量责任和质量目标。

6.3、层层签定质量责任保证书,特别是与劳务队明确质量责任,按规定奖罚。强化质量技术工作,严格按规范标准组织施工和验收,做到施工按规范,操作按规程,质量达标准,层层把关,一抓到底。

6.4、合理配置模板体系

6.4.1定型大钢模板体系的墙模板选用LD-86系列型大钢模板,整体性强、刚度大、拼缝少、墙体表面效果好,面板采用6mm厚钢板,加强背楞采用双向槽钢,相邻模板间使用专用的模板连接器进行拉结。为防止阴角模向墙内倾斜,设计阴角模拉接器进行45°拉结,防止阴角错位和涨模,阳角处设计成阳角模,把两块模板焊接成整体使之成为一个刚性角,角的边长以墙厚加上阴角模边长。阳角模与大模板间用螺栓连接,其后用两对直角背楞槽钢加固。

6.4.2设计内模和外膜,下口与内模下口齐平,在浇筑墙体砼时形成上导墙,有利于下层支模,外墙楼层间水平施工缝处理较好。内墙墙体浇注高度控制在高出顶板底10mm,打顶板前先剔除墙体顶端的是松散混凝土,这样支顶模时就使顶模和内墙顶端形成直角。阳角模和异型角模接缝处采用连接器,使接缝两侧模板面板始终保持平齐。

6.4.3门窗洞口全部采用定型模板,模板中央配中央调节机构,支模时先将海锦条贴紧模板两侧,只需转动门模中心调节丝杆进行支模,达到规定尺寸后,将角模顶丝拧紧;拆模时先将角模顶丝松开,然后与支模时相反方向转动中心调节丝杆进行集体收缩,由三块模板带动两个角模同时向中央收缩。

6.4.4楼梯踏步采用定型模板,支模时用塔吊将楼梯踏步模吊装到已绑扎好的钢筋上,转动四个地脚螺栓,即可将楼梯校正;拆模时转动四个地脚螺栓,楼梯模脱开,塔吊吊走。整体拆除,整体吊装,提高了效率,能大大提高清水砼观感效果。

6.4.5根据计算设计及绘制的配模图,进行竹胶板配板,根据配板尺寸进行下料。光面竹胶板下料时应用100 mm ×100 mm 的方木在底部垫实(包括钻孔) 以防出现毛边现象。下料采用直径为300 mm ,100 齿合金锯片,用带导轨的锯边机。

6.4.6竹胶模板应根据结构截面尺寸在木工加工间进行拼装。拼装时,将模板沿墙、柱高度、梁长度方向组合成整块模板,用一寸铁钉@500 钉在100 mm ×50 mm 的木龙骨上形成整体结构。拼装时必须保护好板的棱角、板面的光滑度,板面若有划痕或其他轻微的损伤应补刷耐水酚醛系列油漆;板缝尽量缩小,板缝用腻子嵌平,板与板接缝处不得有错台,应保持平整。竹胶模板组合完成后应按施工顺序进行编号并堆放整齐保证不变形,以备安装使用。

6.4.7模板支设必须按拼装图及编号拼装。长度允许偏差≤2mm,平整度≤2mm/2m。外模高度应为层高加板厚,并在外模的顶部与底部分别设置顶腰线和底腰线,防止浇筑时混凝土外流。内模必须在内墙根部楼面混凝土严格找平后,可用1:3水泥砂浆找平座底,再用5~8mm厚的海绵条沿周边铺设,防止根部出现漏浆、烂根。板身部位可以采用在板缝之间批刮腻子,然后满刷隔离剂,这样腻子既不会粘在混凝土表面,且拆模后还能基本看不出板缝,达到光滑平整的观感效果。

6.5.8、加强混凝土施工

6.5.8.1 原则上选用同一厂家、同一标号的低碱水泥的混凝土,并选用同一规格、型号的砂、石等原材料,既能够防止碱集料反应,有能保证拆模后结构观感上的色泽均匀一致。另外,在外加剂的使用上,必须要能达到减水效果,提高混凝土的坍落度。

6.5.8.2合理分工浇筑人员和齐全配备振捣机械用具,并指定跟班作业的技管人员和工长,做好技术交底。在浇筑墙体混凝土前必须浇注5~10cm同配比的无石料砂浆,)在浇筑门、窗等洞口时,还要采用木槌敲击模板,防止产生空洞。在整个浇筑过程中,需要重视二次振捣的贯穿,才能有效保证消除混凝土的收缩裂缝和表面气泡。

6.5.8.3在浇筑过程中,必须严格控制浇筑的分层厚度和时间,避免出现过振或欠振。混凝土采用分层下料、分层振捣以缩短气泡上升行程,并适当延长振捣时间以利气泡排除。

6.5.8.4在钢筋较密集的梁、柱、墙接头部位采用频率为12000rpm的高频振捣棒进行振捣。采用普通振捣棒适当延长振捣时间虽然可以提高振捣效果,但不能够增加其振捣的有效范围,使用高频振动棒不仅扩大了混凝土振捣有效范围,而且有利于钢筋密集部位的气泡排出。

篇5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我县“跻身全国五十强县市,建设现代化综合新城”战略目标,立足打造宜居宜业城市,切实把城市公共绿地养护管理任务分解落实到点、到人,不断建立健全科学、规范的养护管理考核体系,进一步提高养护管理质量和水平,为全面实现三年倍增计划,加快构建打造核心增长极的重要战略支点作出应有贡献。

二、考核原则

考核工作遵循公平公道,注重实效的原则,对考核对象采取考核事与考核人相结合;平时巡查与每月检查相结合,季度考评与年终考核相结合,注重实效综合评价相结合进行综合考核,考核结果既作为管护资金拨付依据,又作为养护管理责任人员年度考核依据,甚至还作为养护管理人员奖惩的依据。

三、考核范围与对象

全县城市公共绿地养护管理工作适用本方案,考核对象为片区责任人、路段责任人,县园林所对县财政供给的临时人员的考核参照执行。

四、考核内容

围绕城市公共绿地养护管理工作目标,对照养护管理工作项目,按照客观公正,简易便利,突出重点的要求,科学确定考核标准,进一步细化考核内容,量化考核指标,便之可操作、好衡量、易检验。

养护管理年度考核综合分为100分,其中季度考核为60分(每个季度为15分)、年终考核为40分,考核内容主要包括工作任务完成情况、台账建立健全情况、养护管理人员履职情况三个部分,具体考核项目,项目分值,计分办法等内容详见《县城市公共绿地养护网格化管理考核细则》。

工作任务完成情况(60分)。包括养护管理管理项目、上级交办的突击任务等方面。

台账建立健全情况(20分)。包括上报计划、数据库建立以及人工、机械使用管理档案等方面。

养护管理人员履职情况(20分)。包括遵守规章制度、到岗履职、参加会议、安全保障等方面。

1、年度考核综合得分=季度考核得分+年终考核得分;

2、季度考核得分为每个季度考核得分之和。每个季度考核得分=(工作任务完成情况得分+台账建立健全情况得分+养护管理人员履职情况得分)*0.15。

3、年终考核得分=(工作任务完成情况得分+台账建立健全情况得分+养护管理人员履职情况得分)*0.4。

五、考核方式

考核工作贯穿于养护管理全过程,按照每周巡查、每月检查、季度考核,年终考核的形式,采取交叉方式,对全县城市公共绿地养护管理工作进行全覆盖检查考核。

六、考核步骤

1、每周巡查。局督办组采取明查暗访方式,每周巡查2次,巡查时间不定,重点巡查养护管理情况和片区负责人、路段责任人履职情况。同时根据口头督办、书面督办情况做好督办记录,为每月检查提供依据。

2、每月检查。局督办组每月检查1次,检查时间不定,完善检查资料,为季度考核提供依据。

3、季度考评。局考核组每季度考评一次,参加考评人员从局机关、局督办组抽调,考评时间原则上为本季末,本季度连续两个月得分排名在倒数三名的,本季度考评结果定为不合格等次,为年终考核提供依据。

4、年终考核。局考核组年终全面考核1次,参加考评人员从局督办组、片区责任人、路段责任人抽调,实行交叉考核,局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全程参加,考核时间原则上从当年12月中下旬开始,连续二个季度考核为不合格等次的,年终考核定为不合格等次。

七、考核等次评定

按照绿地养护管理主体不同,对县园林所和其他管护主体的绿地养护管理工作实行分类考核,根据年度考核综合得分高低,分别评出优秀、合格、不合格等次。

八、考核结果运用

1、与绩效奖金相挂钩。对管护地段下发了书面整改通知书的,每次扣除路段责任人绩效奖金200元,累计10次以上(含10次)的扣除全年绩效奖金。

2、与管护资金相挂钩。对绿地养护管理工作评为优秀的,按管护资金基数按一定比例上浮拨付,并优先调整管护路段和面积;合格的按管护资金基数拨付;不合格的按管护资金基数按一定比例下调拨付,并取消管护主体资格。

3、与干部考核相挂钩。对绿地养护管理工作评为优秀的,其片区责任人、路段责任人等相关人员在年度考核中定为优秀等次,并作为干部选拔重用的重要依据。对绿地养护管理工作评为不合格或年度内的累计下发了书面整改通知书10次以上(含10次)的片区责任人、路段责任人等相关人员本年度考核定为不称职等次,并视情节严重作出调离岗位、待岗、下岗等组织处分

九、考核工作要求

1、加强工作领导。为切实加强考核工作组织领导,局成立了由局长任组长、总工程师任副组长、督办组人员为成员的考核工作领导小组。

篇6

在城市绿化中,常用各种草本花卉创造形形的花池、花坛、花境、花台、花丛、花箱等,它们是一种有生命的花卉群体装饰图案,多布置在公园、交叉路口、道路广场、主要建筑之前和林荫大道、滨河绿地等风景视线集中处,起着装饰美化作用,对活跃环境气氛,启迪人们的思想情感都有重要意义。

花坛

花坛是指在具有一定几何形轮廓的植床内,种植各种不同色彩的园林观赏植物,构成一幅色彩鲜明、纹样汇丽的图案,它体现的是群体美,花坛一般中部位较高,四周逐渐降低,倾斜面在5°~10°,以便于排水,边缘常用砖、水泥等做成矮边,根据设计的形式不同,可分为独立花坛、带状花坛、花坛群。因种植的方式不同,又可分为花丛花坛和横纹花坛。

1、独立花坛。独立花坛的平面构成总是对称的几何形状,有单面对称,也有多面对称,其长短轴的比例一般小于2.5为宜,种植材料常以一二处生或多年生的花卉及毛毡植物为主,常驻布置于建筑广场的中心,公园出入口的空旷处,道路交叉口等地其形状多种多样,由于面积较小游人不得进入。

2、带状花坛。带状花坛是指宽度在1m以上,长比宽大3倍以上的长形花坛,较长的花坛可以分成数段,其中除草本花卉点缀外,还可以点缀木本植物,形成数个近似的独立花坛连续构图,在城市园林绿地中常作为主景使用,多布置在街道两侧,公园主干道中央。

花坛以平面观赏为主,为使纹样清晰不变形,故面积不宜过大,同时为突出花坛主体及其轮廓变化,可将花坛植床适当抬高,围护材料可用砖、卵石、大理石、花岗岩等,花坛植物应根据花坛的类型以及观赏的变化而设计,可选择一、二年草木花卉,也可采用少许球根花卉,并且要求这些花卉繁茂,花期限一致,花序高矮一致,盛花期几乎见花不见叶等。

3、花坛群。由于多花坛组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构图整体称为花坛群,在花坛群中可设置水池、喷泉、雕像等,常用在大型建筑前的广场或大型规则式的园林中央。

二、花境

花境是介于规则式和自然式之间的一种长形花带,在园林中,花境是一半自然式的植物种植方式,它主要表现园林观赏植物本身所特有的自然美,以及观赏植物自然组合群体美,花境中观赏植物要求造型优美,花色鲜艳,花期较长,管理简单,平时不必经常更换植物,就能长期保持其群体自然景观,如设计一个四周都可以观赏的多面花境中部以较高的花灌木为主,周围布置较矮的宿根花卉鸢尾式,从圈配上金鱼草,形成高、中、低三层,形成一个很具有观赏力的花境,花境中还可山石,使而给人一种小场地大景观的神韵。

花境中常用植物有:月季、杜鹃、大丽花、金草鱼、芍药、美人蕉、迎春花等。

花台

花台的边缘常以砖石围护,形成规则的几何图形,高度在40-100㎝之间,它是以观赏植物的体型,花包、芳香及花台造型等综合美为主。花台的形状各种各样,有几何形体,也有自然形体,常用的有:松、柏、梅、丁香、芍药、牡丹、月季等。

花卉植物的管理

在城市园林绿化中,首先要做好花卉植物的规划,一般规划原则是因地制宜,选择适合于该区的花卉品种。因此花卉品种要遵循城市生态学原则,根据树种特性和不同的生态环境情况因地制宜地美化市容,改善环境,促进人民身体健康。

在城市园林绿化中花卉栽培多采用露地栽培,其栽培管理简单,适合大面积生产,同时不需要太多投资,其种类丰富,有1~2年生花卉,多年生的宿根花卉、水里花卉、木本花卉,要求要对所在地区环境条件有充分了解,并熟悉各种花卉生物学特性,才能管理好各种花卉。

选土整地。花卉的栽培要求土壤水肥条件好、水源方便、交通便利、整地质量的好坏也与花卉生产有关。首先要细碎土地,清除石坎、瓦片、残根断株及杂草再栽培。

灌溉。灌溉是花卉植培中至关重要的管理措施之一,如果长时间得不到灌溉,花卉的生长、发育即会受到危害。幼苗期浇水一般宜用细孔喷壶喷水,以免水力过大将小苗冲倒。春季及夏季干旱时期应多层灌水,立秋后雨水多时就减少灌水防止徒长。灌溉方式可分为地面灌溉、地下灌溉、喷灌及滴灌4种。

施肥。一般多用厩肥或堆肥作基肥。一般在花卉发芽后,施第一次追肥,促进枝叶繁茂,在开花前施第二次追肥,助长开花。开花后可施第三次追肥以补偿养分的消耗。

整形修剪。整形是对植株实行修剪措施,使其形成一定形状,常用的有单干式、多干式、丛生式、悬崖式等。修剪主要包括摘心、除芽、折梢、曲枝、去蕾、修剪等折梢。通过这些措施保持植株具有一定形式,木本花卉多采用、曲枝和修枝等方法进行修剪。

病虫防治。病虫害的发生与气候因素有密切关系,有些病虫害要借助一定的气温才能发生。因此,以预防为主,要定时观察并防治病虫害。

防寒越冬。在寒冬到来之前,对不耐寒的花卉应及时进行防寒,以保证安全越冬。常用方法有:

灌水法:每年冬季封冻前浇足防冻水是防寒的首要工作,,冬灌有保温增温的效果。

盖粪压土:对多年生宿根花卉应于根际盖厚10㎝的堆肥,上面用土压实。

包草埋土:对不耐寒的木本花卉,应在清除枝烂叶片用草绳将枝条捆拢,然后包厚5~8㎝稻草捆紧,最后在稻草基部堆高20㎝的土堆并压实。

篇7

关键词: 民族地区; 灰色关联分析; 城市旅游竞争力

中图分类号: F59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8631(2011)04-0013-02

一、研究意义与现状

中国社会科学院旅游研究中心的《2010年旅游绿皮书》分析了全球视野下的中国旅游竞争力。报告显示,中国的旅游竞争力远远落后于国家竞争力,显得极其滞后和不平衡。因此,我们应该大力发展旅游业,不断提高区域旅游竞争力,从而提升中国的旅游竞争力。目前,我国城市旅游产业正处于快速增长时期,关于城市旅游竞争力的研究收到了众多学者的关注。

云南省地处我国西南地区,旅游资源极其丰富,是我国少数民族最多的省份。近年来,随着旅游基础设施的完善和区域交通条件的不断改善,云南省的旅游产业保持了快速发展的态势。2009年,国家发改委确定了云南省作为国家旅游综合改革发展试验区,云南正处以旅游业“二次创业”的关键阶段。但是,由于云南省地域辽阔,各个城市之间在经济发展水平、旅游资源、地理区位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在客观上造成了各城市之间旅游产业发展水平的不均衡。因此,准确测度各个城市的旅游竞争力,客观评价各城市的旅游产业发展水平和条件,找出影响城市旅游竞争力的主要因素,对于加快云南省旅游产业的“二次创业”、提升云南省民族地区旅游产业的综合竞争力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国内关于城市旅游竞争力的研究,特别是关于云南城市旅游竞争力的研究起步较晚。王琼(2005)[1]认为应尽快调整中国旅游业的竞争战略,使其从资源比较优势战略转变为竞争优势战略。旅游的竞争力实质就是旅游目的地的竞争,将以上理论应用于云南旅游业的发展中,来提高云南省旅游业的竞争力。董帅,杨帆,李凯乐(2010)[2]尝试构建城市旅游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云南省的城市旅游竞争力进行了测度与综合评价研究。提出以往单纯依靠旅游资源优势获取竞争优势的时期已经远去,云南省应及时转变旅游产业发展思路,从而促进云南旅游产业的协调与可持续发展。综上,国内关于云南省城市旅游竞争力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成果,但相对来说还比较少,针对云南省民族地区各城市旅游竞争力的实证研究尚不多见。因此,笔者将尝试构建云南民族地区的城市旅游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灰色关联分析的方法对云南省民族地区城市旅游竞争力进行测度与综合评价研究。

二、城市旅游竞争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在参阅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并遵循指标体系构建的科学性、代表性和可得性原则,拟选取5个一级指标和10个二级指标构建评价体系(见表1)

以上所选取的评价指标多数是直接从《云南统计年鉴2010》中获取,一部分则是通过《云南统计年鉴2010》计算得来。在参阅前期相关学者研究的基础上,本文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法,从城市发展水平、环境竞争力、服务竞争力、市场竞争力和基础竞争力5个方面选取指标对云南省城市旅游竞争力进行综合评价。在获得数据后,通过公式(1)进行无量纲化处理:

Xik=■×100 (1)

以上选取的由8个地级城市(昆明、曲靖、玉溪、丽江、保山、普洱、昭通、临沧)、10项指标构成的云南民族地区城市旅游竞争力评估指标体系矩阵Y8×10由于变量指标多、数据量大,很难直接用其进行综合分析判别。本文选用灰色理论中的灰色关联度将10项指标合成转化为一个可以评估城市竞争力的综合变量,并对这10个指标进行灰色关联综合评价。在此基础上,结合知识和经验进行从定性到定量的相互映证的综合分析,最后得出研究结论及政策建议。

三、云南民族地区城市旅游竞争力的灰色关联综合评价结果

灰色关联度分析是以分析系统中主行为因子与相关行为因子的关系密切程度,从而判断引起该系统发展的主要因素和次要因素为主要内容的。其基本思路是以旅游城市中最优值(理想状态旅游城市)的各指标值作为参考数列X0的各省级区域X0(k),以被评价省级区域的各指标作为比较数列Xi的各实体Xi(k),求灰色关联度。灰色关联度越大,说明被评价的旅游城市与理想状态旅游城市越相似,其城市旅游竞争力就越强;反之,则城市旅游竞争力越弱。因此,灰色关联度的大小顺序,就是被评价城市的城市旅游竞争力强弱的顺序[3]。

首先,通过公式(1)将各组指标数据进行无量纲化,并选取参考数列。因本文采用无量刚化的方法是把数据转化成区间为0-1的标准值,因此,参考数列的每个数据均为1。

其次,通过公式(2)计算灰色关联系数ξi(k)。

ξi(k)=■

其中,δ为分辨系数,δ∈[0,1],通常取0.5。

再次,通过公式(3)计算各项指标的灰色关联系数。[4]

■ =■■ξi(k),k=1,2,…,m 第四,通过公式(4)计算各项指标在综合评价中的权重。(结果见表2)

ri=■■■,k=1,2,…,m 由表2所示,所选的10项三级指标的灰色关联度都在0.4以上,权重系数相差也不是很大,由此可看出指标选取的合理性。

第五,通过公式(5)对各城市旅游竞争力水平得分进行计算并进行排序。

Di=■rixi(k),i=1,2,…,n 其中,Di越大,说明城市旅游竞争力与理想的城市旅游竞争力水平的接近程度越高,因此,可以根据Di值的大小对云南民族地区城市旅游竞争力进行排序,结果见表3。

根据表3我们可以知道,云南的这八个地级城市中旅游竞争力最高的昆明(城市旅游竞争力得分为0.8755)和最低的临沧(城市旅游竞争力得分为0.3718)之间的差距非常大。云南民族地区城市的旅游竞争力水平明显分为四个类型:城市旅游竞争力得分大于0.8的昆明市归为第一类旅游城市,即属于领先型集团;得分在0.5-0.8之间的曲靖和玉溪归为第二类旅游城市,即属于挑战型集团;得分在0.4-0.5之间的丽江、保山、普洱和昭通归为第三类旅游城市,即属于追赶型集团;得分小于0.4的临沧归为第四类旅游城市,即属于后进型集团。

四、提升云南民族地区城市旅游竞争力的对策和建议

对于领先型集团,从以上得分可看出,作为云南省最主要的旅游中心城市和最重要的旅游目的地,昆明旅游经济发展的活力远大于其他城市,城市旅游竞争力遥遥领先。但同时,作为老牌的旅游城市,昆明以往定位于“四季如春”的旅游城市形象已经开始老化,应以文化产业为中心来建设一个新昆明,提升城市文化的竞争力,塑造昆明旅游城市的新形象。另外,昆明市地处云贵高原地区,远离国内和国际主要客源市场,国际和地区航线不足,区内的公路交通复杂,旅行过程中花的时间较长、成本较高。因此昆明应以大西南为广阔腹地来构建发展战略,并向区域性的国际旅游中心城市目标靠近,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增强城市旅游产品的综合竞争力,加快旅游产品的升级换代步伐,同时保护和建设好城市文化和生态环境,营造更加完善的城市旅游空间,从而提升昆明的城市旅游竞争力。

对于挑战型集团,曲靖市的工业旅游资源数量非常丰富,而且特色鲜明,种类齐全。应重视工业旅游的开发,可以加强区域旅游资源的联合开发,在开发层次上要选择特色工业中心、工业园区和综合型工业游这三种类型的旅游资源作为重点开发对象,不断加快曲靖市工业旅游资源开发的步伐,将工业旅游培育成曲靖市旅游业发展的一大增长点。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休闲旅游也日益为越来越多的人认可。曲靖市应立足曲靖现有旅游资源,加快推进曲靖旅游“二次创业”的实施,把发展休闲旅游作为曲靖旅游的新突破口和亮点,为曲靖打造一张“休闲旅游名城”的城市名片。此外,曲靖市还拥有丰富的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因此,大力发展曲靖市民族文化旅游,构建工业旅游、休闲旅游和民族文化旅游三者相结合的新格局是提高曲靖市旅游竞争力的必由之路。玉溪市地处滇中腹地,旅游资源很丰富、经济发展亦较好,具有发展城市旅游业的诸多优势,但由于受到周边旅游地的屏蔽,旅游业起步较晚,未能形成自己鲜明独特的旅游城市形象,旅游吸引力不够强。近年来,玉溪市的乡村旅游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但也面临着转型升级的老问题。因此,要实现玉溪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提升玉溪城市旅游的竞争力,就必须充分认识到已经存在的问题,依托得天独厚的旅游文化资源,深入挖掘其文化内涵,加快推进乡村旅游产品的开发和建设。

对于追赶型集团,这四个城市都有自己的特色旅游资源,但和“第一类”和“第二类”城市相比,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城市经济发展水平相对比较落后,基础设施也很落后,旅游资源开发太过单一,没能形成一定规模的旅游产业,旅游不是城市的支柱产业。应抓住自己的特色旅游资源,并进行大力地开发,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营造良好的旅游环境。丽江应增强自己的旅游地形象塑造,提高旅游品牌的文化增益。普洱则可以依托茶产业的发展来加快推进其旅游业的开发,培育普洱旅游的核心吸引力。保山应不断加快和推进旅游小镇的建设和开发,不断完善各项文化旅游服务设施,提升旅游的品位和档次。昭通地区由于经济基础比较薄弱,思想意识较落后,在旅游业的开发过程中,应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必须树立全新的观念,将旅游开发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结合起来,注重特色性的开发,尽量避免和周边地区的旅游产业雷同。

对于后进型集团,其城市旅游竞争力灰色关联综合评价得分最低,相对应地是旅游业发展的缓慢,临沧市自2003年撤地建市以来,旅游业在发展过程中就暴露出了不少深层次的矛盾,表现在对旅游业的重要性认识不够、交通不便、资源保护等问题。因此在开发过程中,应结合临沧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优势,因地制宜地进行开发,突出边疆民族特色,建立起长足优势的发展战略,不断提升临沧的城市旅游竞争力。

参考文献:

[1] 王琼.试论云南旅游业的区域竞争优势战略[J].云南财贸学院学报,2005(2).

[2] 董帅,杨帆李凯乐.云南省城市旅游竞争力测度与评价研究[J].区域经济,2010(11).

[3] Zhang Xian-chun,Zeng Peng,Yang Sha-sha.Grey Relational SyntheticEvaluation of China Provincial-level Regions Tourism Competitive Power Influencing Factors[C]//2008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Networking and Mobile Computing, Piscataway,United States,Institute of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s Engineers Computer Society,2008.

[4] 刘思峰.灰色系统理论及其应用[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

篇8

第一条为加快**市创建国家园林城市步伐,提高城市绿化水平,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强城市绿化建设的通知》精神,结合我市实际,制订本办法。

第二条认建、认养城市绿地是指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及个人以协议的方式,按一定的程序,自愿捐资、捐助城市绿地建设或养护的公益。

第三条本办法适用于我市城市规划区域内的绿地认建、认养工作。

第四条认建、认养城市绿地工作由城市园林绿化行政主管部门统一领导和组织实施。市规划、国土、财政、林业、综合行政执法、公用房产等部门应按照各自职能,配合城市园林绿化行政主管部门做好城市绿地认建、认养工作。

第五条城市园林绿化管理部门或产权单位依据权属关系具体负责认建、认养绿地的签约、管理、指导和监督。

第六条认建、认养的城市绿地及其设施、树木的产权不作变更,仍为原产权单位所有。

第二章范围、内容及形式

第七条认建、认养城市绿地的范围:市城市规划区内的公园绿地、单位附属绿地、道路绿地、防护绿地、风景林地、古树名木、绿化树木。

第八条认建、认养城市绿地的内容:

(一)绿地的建设或改造。

(二)绿地的养护、保洁。

(三)古树名木养护管理。

(四)街路树的养护管理。

(五)种植纪念林、纪念树。

(六)绿化设施的维护。

(七)公共绿地配套设施或其他园林资产的捐赠。

第九条认建、认养城市绿地的形式:

(一)认建、认养单位或个人可以选择第八条中的一项或几项内容认建、认养绿地或树木,亦可联合认建、认养其中一项或几项内容的绿地或树木。

(二)所认建、认养的绿地应当完整、边界清晰。

(三)认建、认养城市绿地范围由城市园林绿化行政主管部门划定,公布费用标准,供认建、认养人选择。

(四)认建、认养单位或个人签订有关协议后,可直接负责绿地建设、养护工作,亦可按照协议规定提供经费,经城市园林绿化行政主管部门核准后委托城市园林绿化专业管理部门或具有相应资质的企业进行建设或养护。

(五)对未明确建养地点的认建、认养经费,由城市园林绿化行政主管部门列为专项经费统一管理,待择定建养地点,经市财政核准且向社会公示后划拨。

第三章实施程序

第十条认建、认养城市绿地实行协议管理。

(一)认建、认养城市绿地须向城市园林绿化行政主管部门提出书面申请,并有具体方案。

(二)城市园林绿化行政主管部门对申请及方案进行审核确认。

(三)由城市园林绿化专业管理部门或产权单位与申请人签订《认建、认养城市绿地协议书》,落实绿地认建、认养具体事项。

第十一条多人申请认建、认养同一块享有冠名权绿地的,实行公开竞投。在同等条件下,认建人享有认建绿地的认养优先权。

第十二条认建、认养城市绿地执行国家、省、市绿化建设养护的有关技术标准和定额,由城市园林绿化行政主管部门实施指导和考评。

第四章权利与责任

第十三条城市园林绿化行政主管部门对认建、认养城市绿地的单位或个人颁发认建、认养证书。

第十四条认建、认养城市绿地规模达到1000平方米以上者,可享有冠名的权利。其中,认建城市绿地冠名权不超过10年;认养城市绿地冠名权到认养期满止,认养城市绿地期限不得少于3年,认养期满可续养。

第十五条在认养期内,因建设需要临时占用认养城市绿地的可在恢复绿地后继续认养,认养期顺延。因特殊情况被永久占用认建、认养城市绿地的终止冠名权。

第十六条认建、认养城市绿地的冠名牌由城市园林绿化行政主管部门统一设计、制作,冠名牌的制作费由城建经费列支。

第十七条认建、认养城市绿地资金的使用情况实行财政审计,捐资人有权监督资金使用情况。

第十八条认建、认养城市绿地须认真履行协议。违者将由城市园林绿化行政主管部门对其下达限期整改通知单,告知3次仍不作为者,终止认建、认养城市绿地协议,收回认建、认养权并取消冠名,造成损失的应当予以赔偿。

第十九条认建、认养城市绿地的单位或个人如因自身原因需解除认建、认养城市绿地协议的,应提前15日向城市园林绿化行政主管部门提出解除协议申请。认建、认养城市绿地期间造成损失的须作价赔偿。

第二十条认建、认养城市绿地的单位或个人逾期不支付和交纳认建、认养资金的,则视为放弃认建、认养权。

第二十一条城市园林绿化专业管理部门具有对辖区内认建、认养城市绿地的技术指导和服务责任,必要时有无偿提供养护管理所需大型机械设备的义务。

第二十二条认建、认养城市绿地的单位或个人须依照国家《风景园林行业技术规范》、《**省园林绿化工程计价定额》、《**市绿地养护管理分级标准》、《**市绿地养护管理操作规程》从事绿化建设和管理养护工作。

第二十三条在认建、认养的城市绿地内,认建、认养单位或个人不得以任何理由擅自增加附属物、改变绿地性质、毁坏绿地设施、挖掘和砍伐树木、从事商业经营活动。

第二十四条城市园林绿化行政主管部门对认建、认养城市绿地成绩显著、贡献突出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

第二十五条本办法由市城乡规划建设委员会负责组织实施。

篇9

关键词:珠三角;绿地系统;规划修编;广州

中图分类号:TU9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641(2012)03-0000-00

收稿日期:2011-10-10

修回日期:2012-02-20

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城市的生态压力日益加剧,环境问题逐渐凸显。“保护环境”“人类与自然共存”成为人类的共识。以绿色植物为主体的城市绿地系统对维护城市环境、改善居民的生活质量、保护生物的多样性、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等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是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1]。

广州上一版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建设突出了“青山绿地工程”和“绿色亚运”主题,赢得了国家园林城市和国家森林城市等多项殊荣。而广州下一个目标应该是什么?显然不应还停留在新建公园、道路,增加绿量和绿道网络上,而应把广州纳入珠三角城市群区域的整体景观中进行设计,使之成为珠三角城市群区域整体景观生态过程与格局的有机组成部分。

1.广州城市绿地整体规划的背景与困惑

1.1背景

“两个亚运”的成功举办大大提升了广州的城市品质。后亚运时代,广州面临着诸多机遇和挑战,一方面,《珠江三角洲改革发展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指引广州往国家中心城市方向发展,努力成为国际商贸中心和世界文化名城,同时兼顾“低碳广州、智慧广州、幸福广州”的目标(以下称“三个广州”);另一方面,“十二五”开局后,,经济发展方式加速转型升级,广州城市规模、功能布局和产业结构都将发生深刻的变化,因此及时对上版广州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进行修编,使之与现今的发展战略相适应就显得尤为重要。

1.2困惑

广州地处南亚热带,优越的气候条件孕育了丰富的植物资源,借着亚运会等重大项目的契机,广州采取了众多绿化措施,加大了对城市的建设力度,近几来,广州先后获得“国家园林城市”“国家森林城市”“花园城市”等荣誉称号。但作为国家中心城市与国际大都市,广州的整体绿化品质与纽约、伦敦等国际大都市之间还存在着较大差距。存在问题主要有:绿地结构布局不够合理、绿量不够、后期管理不到位等。因此,广州城市绿地建设必须改变原有的城市绿化思维,宏观上统一谋划,中观上科学布局,微观上精益求精,才能突破目前的困境,实现质的飞跃。

1.2.1城市绿地规划理论体系有待完善

长期以来,绿地系统受“碳氧平衡”理论的误导,缺乏对绿地数量和分布进行缺乏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科学研究;绿地规划布局、植物选择缺乏必要理论指导。因此,必须结合生态园林、大地景观规划、地植物学、景观生态、3S技术等理论技术相关理论来进一步完善城市绿地规划理论[2],不断提高绿地系统的综合服务功能。

1.2.2传统城市绿地绿量需要充实

由于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口的大量涌入,城市生态环境急剧恶化,因此,如何有效增加绿量、最大限度地发挥植物群落的生态功能和景观功能、对城郊结合部的绿地进行布局等是成为了现代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重点。

1.2.3传统规划方法有待创新

城市绿地的规划一直沿用传统方法,缺少对新方法的实践应用,这非常不利于城市绿地系统的可持续发展。应要顺应不同学科相互交叉、融合、创新的大趋势,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理论、方法和成果,如运筹学、生态学等学科及3S技术、数学模型等手段,不断完善城市绿地系统的规划方法 [3]。

2.现代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理论与方法

2.1主要理论框架

现代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理论主要包括:生态学理论、城市规划理论、3S技术理论、大地景观规划理论、开敞空间优先理论、地植物学理论。

2.2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发展趋势

现代城市绿地系统规划融合生态学、3S技术等多种学科技术的研究成果,满足管理者、决策者及公众的不同需求,具有一定的时代特征。王浩先生总结了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应具备特点[4]:

①规划理性化;②布局多元化;③结构系统化; ④空间开放化;⑤绿化森林化;⑥景观人文化;⑦水景生态化;⑧设施人性化。

2.3主要技术路线与方法

通过3S技术调查与绿地资源本底调查,然后经景观格局分析找出绿地布局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规划布局、规划目标、指标体系、分类规划和植物布置等研究专题。

3.广州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修编建议

3.1现状及主要问题

近几年来,广州围绕建设“山、水、城、田、海”生态城市和“适宜人居住、适宜人创业发展”城市的战略目标,大力推进“青山绿地”“蓝天碧水”等城市生态工程的建设,取得了显著的成绩。截止到2011年,广州建城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0%,建城区绿地率35%,人均公共绿地面积15,基本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城市绿地网络体系。广州上版城市绿地系统规划较好地解决了绿地布局问题,基本构建了绿地系统的基本骨架,奠定了绿地升级提质的良好基础。但也必须承认,广州绿地系统目前确实也存在着诸多问题:宏观上,整体绿化水平不高,各指标均与国际大都市存在较大差距,特别是人均公共面积;中观上,各绿地类型布局还有待进一步优化完善,且需要对城中村、城乡结合部等绿化建设最薄弱地带进行规划修建;微观上,需关注立交桥、屋顶绿化以及垂直绿化等特色空间的建设。

3.2修编的目的及意义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纲要》为指导,将广州放在珠三角城市群中重新定位景观功能、格局:以广州现有绿地为基础,进一步优化绿地结构布局,注重发挥绿地生态服务功能,从珠三角(广佛肇)一体化角度整合和织补城市边缘,重点建设城郊结合部和城中村绿地、森林公园和自然保护区,统筹城乡,让森林拥抱城市,让城市走进森林,提升城市载体的生态基质。把广州建设成为世界一流的生态园林城市。

3.3修编的理念

3.3.1绿色织补

绿色织补城市景观理念以景观生态学景观异质性为基础,在珠三角一体化趋势下应作为绿地升级的核心理念。具体做法是:结合绿道、景观林带进行建设,从区域整体角度实现点、线、面,带、网、环立体绿化。

3.3.2宜居环境 绿地系统规划

以满足人们对居住环境的要求为出发点,通过布置不同功能的绿地类型打造宜居环境。例如:在景观环境中选择具有保健功能的植物进行造景。

3.3.3休闲健康

将休闲、健康的理念融入绿地系统规划,合理布置绿地类型,增加必要的休闲、娱乐、运动设施,满足不同人群需求。例如:公园、风景名胜区、楼盘、休闲山庄、高尔夫球度假区等地方布局疏林草坪,最好选择香化、美化树种,可以让人放松心情。

3.3.4“四绿”理念

“四绿”即“绿道、”“绿心”“、绿量”、 “绿网”。以广州绿道为基础,不断完善绿地网络体系,合理布局城市公园、绿地广场、城市湿地、森林公园和自然保护区等 “绿心”。加强屋顶花园、高架桥等垂直绿化,增加城市总体开放空间和城市特殊空间“绿量”。以完善城市结合部绿地布局和提升绿地景观质量为重点,构建珠三角城乡一体的 “绿网”。

3.3.5地植物理念

遵循地带性特征和植物群落演替规律,充分利用广州丰富的乡土植物资源,乔木当家,乔灌草立体搭配,提高城市绿地景观多样性和绿地系统的稳定性。遵从“生态位” 、“互惠共生(园林五行)” “物种多样性”准则,植物造景,模拟自然群落,提升城市自然度。

3.3.6大地景观三层次理念

坚持以“生态平衡”为主导,按汪菊渊先生提出的大地景观三层次――“大地景观――城市森林和园林――城市内绿地系统”进行合理布局[5]。具体到广州市城市绿地系统的规划则可表现为“市域――建成区――城市森林和园林”三层次。

3.4修编遵循的原则

3.4.1五规合一原则

在《纲要》指导下,将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与广州市社会经济发展“十二五”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规划、林业规划结合起来,统一协调、科学布局,提高绿地系统规划的可操作性。

3.4.2城乡一体原则

以“城市中心?――副中心――城镇――村”为发展轴,按照“北部森林――中心城市绿地――南北湿地大地景观”梯次合理布局绿地类型,构建城乡一体的绿地网络体系。

3.4.3 科学性、前瞻性原则

着眼三世广州园林,天人合一,传承创新,要在保留地域文化特色和借鉴现代园林建设成就的基础上,根据广州的城市定位和未来发展需要科学、长远地布局绿地系统,保证城市可持续发展。

3.4.4 整体优化原则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按照“整体结构优化,局部精心营造”的原则,把广州放在珠三角范围内构建整体的城市绿地系统。

3.5 修编战略

3.5.1 四个角度

1)珠三角一体化(广佛肇、广佛)角度

“珠三角一体化”已上升为国家战略,广、佛、肇要成为标杆和示范,修编要应从区域整体景观角度安排景观格局,维护城市生态系统完整性,保持生态过程的连续性。

2)产业转型升级角度

紧抓产业转型升级的机遇,与低碳生活、“两型社会”、生态旅游示范区等建设相结合,打造魅力广州。

3)民生优先的角度

提高生态环境质量,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让城乡居民共享发展成果,建设幸福广州。

4)绿地系统角度

统筹城乡环境、城市内绿地、城市森林建设,以生态、绿色理念为指导,以现代文明、科学技术与岭南文化为支撑,打造智慧广州。

3.5.2 大地景观三层次

区域景观分三层次,从大到小分别是:珠三角――广佛肇――广州;广州北部――中心区――南部湿地;大地景观――城市森林和园林――城市内绿地系统。把握各层次之间的关系,从宏观、中观到微观来布局广州绿地系统。

3.5.3 六大体系

1)城乡一体的公园体系

建立并完善以城市公园和城郊森林公园为主的城乡一体的公园体系,以满足人们休闲度假需求。

2)景观绿地网络体系

由景观绿色斑块、绿色廊道和景观节点组成城市景观绿地网络体系,形成多功能的立体有机景观生态体系。

3)河流湿地体系

以建设主要河流林带和保护临海湿地为核心,不断完善景观功能,突出生态功能。

4)防火避险体系

制定森林公园防火和避险机制,提高防火避险能力。

5)生态旅游与休闲服务体系

不断加强以森林公园为核心的生态旅游景点建设,努力提升服务管理水平,打造旅游精品,构筑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生态旅游与休闲服务体系。

6)数字园林与科学管理体系

运用现代科技(如3S技术)搭建园林数字平台和科学管理体系,满足城市绿化管理需要。

3.6 修编的重点

自上一版规划实施以来,北部绿地质量提升,南部绿地数量增加,布局更加均匀合理,基本上解决了广州城市绿地北多南少的问题,但还未完善,此次规划修编便是对上版的深化和升级,根据城市发展需要重点保护北部生态屏障,提升中部园林品质,完善南部湿地功能。重点树立“北部森林生态”“南部湿地生态”两极生态品牌,以绿道串联城市公园与森林公园,打造“景观项链+景观生态谷”系统,实现整体景观生态化,局部景观个性化,线性景观网络化[6]。

3.6.1保护北部生态屏障

北部山区的绿地主要是山地森林公园和自然保护区,是广州重要的水源保护地和生态安全屏障。近年来,北部山区绿地秉承“保护性开发”的理念,不断加大对生态公益林的保护和改造力度,合理有序地开发森林旅游,以河流滨水绿带、道路景观廊道为纽带,以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为核心,构建以山地森林为主体的绿地生态网络系统。具体做法,可效仿美国黄石国家公园,设立广州北部特大型国家森林公园或生态特区,并可申报世界自然遗产。

3.6.2提升完善中部城市园林

以建成区绿地为重点,进一步完善以城市主干道、滨水廊道为主的绿地网络体系,提升城市公园、广场绿地、居住区、小游园等绿地斑块的绿化品质,提高植物多样性,构建乔灌草立体复合结构群落,提高城市绿量,突出城市文化特色。

3.6.3完善南部湿地功能

广州南部拥有大片的湿地资源,应在现有湿地公园的基础,进一步增加湿地公园面积和数量,完善观赏、游憩、休闲、运动等相关配套设施,提高湿地公园等级和品质,完善绿道网络体系,最终构建起以绿道网络为骨架,湿地公园为核心,郊野公园、小游园等为补充的南部湿地公园系统(图1)。

3.7修编的专业技术支撑

3.7.1多学科团队

建议建立以生态学、城市规划学、植物学、园林美学、心理学、社会学等为主的多学科团队,并聘请国内外专家设立多个专家组,已经充分发动和依靠社会广泛参与,集思广益,强调科研团队和规划团队相结合、管理部门和公众参与相结合、专家指导与领导意见相结合的团队理念。

3.7.2综合性平台

建议搭建城市绿地系统的综合性应用平台,设置城市绿地规划、施工、植物配置、后期管理、病虫害监测等功能模块,提高城市绿化管理水平和效率。向城市绿化的数字化、可视化方向发展。

3.7.3专题研究

为了使城市绿地布局更加合理,应积极开展城市热岛效应研究专题和绿化植物研究题。

3.8 修编保证机制

为确保规划得到的贯彻落实,建议成立由市政府主要领导牵头,市相关部门组成的规划修编领导小组,并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组成顾问咨询团队,指导规划修编,修编初步成果广泛征求民意,吸收民间智慧。修编成果经专家论证后按程序报批,由市政府制定实施意见,市人大负责监督实施。

4. 结语

城市想要实现要可持续发展,提升的竞争力,就必须提高城市发展的软实力,城市绿化建设对于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提高城市品质和软实力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次绿地系统规划修编是在广州后亚运时期、“三个广州”及“十二五”开局要求的背景下提出来的,是广州城市绿化建设向更高层次、高品位花园城市发展的必要。本文通过分析梳理现代绿地系统规划现状与趋势,指出现代绿地系统规划必须在理论、方法、内容等方面进行创新才能解决升级的种种难题。

参考文献

[1] 马锦义.论城市绿地系统的组成和分类[J].中国园林,2002,18.

[2] 王静霞. 新世纪中国城市规划的发展展望[J]. 城市规划, 2002, (02).

[3] 冯晓华. 3S技术与建立重庆市渝中区环境信息系统的思考[J].重庆环境科学, 2001, (06) .

[4] 王浩 .城市生态园林与绿地系统规划[M]. 中国林业出版社 ,37-43.

篇10

作者简介:邹波,博士生,主要研究方向为资源经济与管理。

通讯作者:张利华,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可持续发展与区域管理。

基金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城镇绿地生态构建和管控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子课题(编号:2008BAJ10B01-04)。

摘要通过文献研究构建城市绿地生态综合评价备选指标集,合公众调查和专家咨询对指标集进行修改完善,最后筛选组建一套涵盖城市绿地数量、结构特征和质量等方面的综合评价指标;在专家打分基础上结合层次分析法确定了各指标权重。选择杭州市作为案例,收集杭州市2009-2011年城市绿地的统计、调查数据,以及遥感监测的分析数据,将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得到杭州市城市绿地空间合理性、质量优良性、结构适宜度综合评价结果。杭州市2009年、2010年和2011年城市绿地生态综合评价值分别为2.80,2.79和2.82。通过将评价结果与杭州市绿地实际遥感监测数据、文献资料和公众意见进行比较,综合分析认为,杭州市城市绿地生态系统总体处于良好稳定的水平,各类绿地面积和人均绿地享有面积较多,绿地质量较好,各类绿地结构配置趋于合理,绿地分布更加均等化。文章的研究为促进杭州市城市绿地生态系统完善、结构优化、功能更好发挥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和实证研究支撑,也为同类地区城市生态系统功能评价和完善提供借鉴。

关键词城市绿地;绿地生态;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杭州市

中图分类号X82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04(2013)07-0049-06doi:10.3969/j.issn.1002-2104.2013.07.008

随着杭州市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和城市综合实力不断提升,在保持经济健康快速发展的同时,杭州市更加注重优化和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全市各项绿地数量指标居全国同类城市前列,园林绿化建设成效显著,发挥了较好的经济、生态、社会和景观效益。通过构建一套涵盖绿地数量、结构、质量的指标体系对城市绿地生态系统特征和发展水平开展评价,可以弥补传统的以绿地数量指标为主的评价缺陷,这种方法具有全面、系统性,是当前开展绿地生态综合评价的主要方法。以杭州市2009-2011年园林绿地统计、调查和遥感监测数据为基础,对杭州市绿地空间合理性、质量优良性、结构适宜度进行综合评价与分析。为杭州市城市绿地生态系统完善、结构优化、功能更好发挥提供理论和实证研究支撑。

1城市绿地生态综合评价体系构建

1.1指标筛选过程和依据

通过系统学和生态学等城市绿地相关学科理论研究并结合文献分析与相关标准参考,构建城市绿地生态综合评价备选指标集,在此基础上,进行城市居民和专家调查,从备选指标集中筛选多个指标组成城市绿地生态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然后,结合基于生物控制论的敏感性模型和案例城市的验证,对指标体系进行调整和完善,最后形成城市绿地生态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确定各指标的分级标准(见图1)。

图1城市绿地生态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路线

Fig.1Construction route of the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of urban green space ecosystem

为了充分了解我国城市绿地研究领域相关学者对各类绿地指标选择意向和重视程度,在构建备选指标集之前对中国科协一级学会中发表在生态学、环境科学、林学、地理学、城市规划等期刊1990-2010年期间发表的城市绿地生态综合评价相关150篇文章使用绿地相关指标情况进行汇总分析[1]。从指标使用情况看,绿化覆盖率、人均公共绿地面积、绿地率等仍然是数量指标的选择重点;质量指标主要集中在绿量、三维绿量、乡土树种比例等,三维绿量逐渐成为热点;反映城市绿地结构指标有绿地景观连通性、廊道密度、均匀度指标、破碎化指标以及可达性等。

在常用绿地指标使用情况的期刊分析基础上参考了《国家园林城市标准(建城[2000]106号)、《城市绿地分类标准》(CJJ/T85-2002)、《城市绿地设计规范》(GB50420-2007)、《城市园林绿化评价标准》(GB/T50563-2010)等国家标准规范中绿地相关指标使用情况。同时,重点参考了林业、城市规划、生态等领域一些学者对城市绿地生态系统评价指标的研究[2-8]。根据指标重要性、使用频率、数据可得性,筛选了56项城市绿地评价相关指标作为备选指标集。

图2城市绿地生态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及权重

Fig.2Index system and weights of the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of urban green space ecosystem邹波等:城市绿地生态综合评价体系构建及实证分析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3年第7期将备选指标集中的指标设计为问卷,在全国选取了28个省会城市和54个地级城市,随机抽取居民开展调查,最后回收了3 020份有效问卷。同时,聘请31位园林、城市规划、生态等领域专家,对备选指标与城市绿地生态综合评价的相关性、可操作性、灵敏性和适应性关系程度进行打分。将居民调查和专家打分进行统计和分析,综合选取了7个核心指标,2个拓展指标组成城市绿地生态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见图2)。其中,核心指标是衡量绿地生态状况的重要指标,而拓展指标也是质量指标,它对城市绿地生态评价只能起到辅说明,并且数据难以获得,其结果说服力有限。

1.2指标权重的确定

1.2.1构造判断矩阵

以A表示目标,ui表示评价因素,ui∈U(i=1,2,…,n),uij表示ui对uj的相对重要性数值(也称为“标度”)(i=1,2,…,n),uij的取值见表1。

表1相对重要性的标度

Tab.1Scales of relative importance

标度含义 1表示因素ui与uj比较,具有同等重要性3表示因素ui与uj比较,ui比uj稍微重要5表示因素ui与uj比较,ui比uj明显重要7表示因素ui与uj比较,ui比uj强烈重要9表示因素ui与uj比较,ui比uj极端重要2,4,6,8分别表示标度1-3,3-5,5-7,7-9的中值 倒数若ui与uj比较得uij,则uj与ui比较得1/uij

由上述各标度值的意义得到判断矩阵,也称之为A-U判断矩阵P。

p=u11…u1n

………

un1…unn满足:0≤uij≤1,i≠j

uij×uji=1,i≠j

1.2.2计算权重并进行一致性检验

由A-U矩阵,求出最大特征值所对应的单位特征向量并进行一致性检验。所求单位特征向量各分量即为各评价因素重要性排序,即权重。

A-U判断矩阵的最大特征值对应的单位特征向量的具体求法如下:

①计算判断矩阵每一行元素的积 Mi=∏uij,i=1,2,…,n

②计算Mi的n次方根 wi=nMi,i=1,2,3…n

wj=wi∑ni=1wi,i=1,2,3…n

③对wi的归一化

其中wi为所求的特征向量或权重向量的第i个分量。